紧跟时代

2024-08-30

紧跟时代(共12篇)

紧跟时代 篇1

2016年3月的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下称“十三五”规划)。此时,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转变,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增长方式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发展方式从高投入、高消耗的规模速度型转向科学化、精细化的质量效率型,经济发展动力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经济结构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

会计是一门应用学科和一种管理活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是进行决策、改善管理、提高效益所采用和依靠的工具。“十三五”规划提出,以产业升级和提高效率为导向,发展工业设计和创意、工程咨询、商务咨询、法律会计、现代保险、信用评级等产业;放开育幼、建筑设计、会计审计等服务领域外资准入限制;建立国有资本、国有企业境外投资审计制度,健全境外经营业绩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现代财税制度;规范领导干部职责权限,建立科学的问责程序和制度,强化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健全政府内部权力制约机制,加强对权力部门的监察和审计监督。

全面深化改革、落实“十三五”规划、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与之相随的新变化、新要求,为会计行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促进和推动会计行业迎接挑战、紧跟时代发展。改革是以市场为主导性因素配置资源,由价值规律主导市场资源要素的流转、聚集和分配。对具体经济运行而言,实际上就是更好发挥经济信息在资源配置中的支撑引导作用,由各个市场主体依据信息自主决策,这必然要求与物资、资金关系最直接、最密切的会计工作,能够真实反映经济运行的过程和结果。按照会计的基本功能,任何财富的流动都是应该被记录、被反映的,这是由记录、计量、计算、分析和预测等环节构成的过程。社会变迁、时代进步,会计反映经济运行过程和结果的基本功能始终未变,而围绕会计基本功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会计工作的外延不断扩充,从一般生产经营到重组、兼并资本经营活动;从单一的实体商品交易到证券、期货、保险虚拟经济市场;公共领域的财政运行模式从生产建设型转变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共服务型,会计功能不断丰富,会计方法手段日趋复杂。

在微观经济组织的层面,如实、全面的会计信息和规范、高效的财务管理,有利于微观市场主体提升自身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这需要会计工作拓展管理职能,通过分析报表数据、测算成本收益等专业手段,发挥预测、决策的功能,对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做出客观、正确的估计,合理配置生产要素,精准提供社会所需且具有性价比的产品和服务,为具体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宏观经济任务提供推动力。在公共部门层面,会计工作肩负着提高财政支出透明度,提升财政支出绩效,反映政府经济资源、现时义务和业务活动全貌的责任和使命。公共领域会计体系的改革与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体现“受人民之托管理公共资源”服务型政府的理念息息相关,为促进公共部门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营造适于市场主体的经营投资环境,提供后台技术支持。

产业新形态、商业新模式、经济新常态,这是我国经济社会未来发展的美好未来。立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契机,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去迎接挑战和机遇,担当起时代赋予的使命,会计业界学界一定能为我国会计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开辟值得期待的路径,创造新的成就。

紧跟时代 篇2

“龙蟠润滑油淘宝商城旗舰店开业啦!”2009年4月,这条新闻在润滑油行业内不胫而走,龙蟠也因此而成为国内第一家开通网上旗舰店的润滑油企业。

“龙蟠石化开通了企业QQ!”2011年2月,在润滑油行业内,又一条关于龙蟠的新闻开始流传,龙蟠也因此成为国内第一家开通企业QQ的企业。

“龙蟠的新浪官方微博开通啦!”几乎在企业QQ开通的同时,龙蟠的新浪官方微博正式开通,习惯于在微博上冲浪的网友们,从此也可以见到龙蟠的身影了„„

点评:

21世纪是网络世纪,方兴未艾的网上营销,正在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商业格局的未来发展。

作为一家强调创新、随时关注营销领域前沿动态的企业,龙蟠石化始终走在关注网络发展的最前列,无论是网上商城、企业QQ还是新浪微博,龙蟠几乎都是踏上了这些网络新生事物的“第一班车”。这些举措其实都不是以盈利为目的,而是为五年、乃至十年之后润滑油网络营销的全面兴起提早进行布局。

紧跟时代,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篇3

【关键词】创造能力;能力培养;个性

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背景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社会发展的需求。江泽民同志明确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的的不竭动力。”他又说,“不去创新的一个民族就难以发展起来,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创新最根本的一条就是靠教育、靠人才。”只有树立全民族的创新意识,使全民族的创新能力都得到培养和提高,并在各个方面、各个层次都显示出来,构成强大的合力,并进而形成传统,才能构建起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强大精神源泉与物质力量,才能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迎接国际科技革命和经济竞争的挑战,才能实现“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人们对教育规律认识深化的结果。早在60年代前苏联就有科学家指出:“在正常情况下工作的人,一般只使用了其思维能力的很小一部分。”不少科学家认为一般人只运用了其潜能的5%左右,甚至更低,因而,从人的潜能的丰富性来看,人的发展是具有无限性的,这为我们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了可能。可见,我们今天提出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和众多国家和众多有识之士的共识。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更是语文教育本身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传统的语文教育教学内容封闭、教学方式封闭、学习要求封闭、架空分析多、概念术语多、盲目谈话多、教师包办多,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没有调动起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训练没有正常进行,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没有得到应有的开掘。因而,运用“创造学的原理,通过教育的途径,教育的手段,使受教育者成为具有创造能力的人”已经成为语文教育重要的培养目标。

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一)要加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往往以“奇”、“异”制胜,与其他思维方式相比,更具有独立性,连动性(流畅性)、多端性和灵活性(伸缩性)。讲独立性,也即与众人、前人有所不同,具有创造性思维的敢于对“司空见惯”或“完美无缺”的事物提出质疑,力破陈规、锐意进取。连动性(流畅性)则显示出“由此及彼”的思维能力,即发现一种现象,或联想到其反面,或联想到与之相似、相关的事物。多端性,即善于从不同角度想问题,在问题面前总是会提出各种解答方案,在一个方向受阻时,立刻转向其他方面,并能在多种方案中选择最优方案。灵活性(伸缩性)即思维者具有改变自己心理定势的能力,思维能超出常规;在思维过程中常常把“发散”与“收敛”辩证的结合起来加以运用,或跨越时间进度、转换角度以及省略思维步骤、思维呈现出较强的跳跃性与灵活度。

譬如以《时间》为题作文,如果能跳出“计时概念”的圈子,用不同职业的人的眼光来立意,就会呈现出异彩纷呈的壮观:对于工人来说,它意味着财富;对于农民来说,它意味着粮食;对于医学家来说,它意味着生命;对于军事家来说,它意味着胜利;对于美学家来说,它意味着生活的希望;对于史学家来说,他是公正的法官……这种对某一事物,在排除已有的习惯认识的前提下,选取多种多样的前所未有的新角度进行分析评论,便是求异思维的集中表现。

(二)发展创造的个性

1.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如果没有同思维相联系的想象,人的思考就有困难。思维活动中如果没有想象参加,科学的发明、艺术的创造就难以进行。辽宁教育改革家魏书生就曾做过有益的尝试。讲《香山红叶》时,他请学生想想自己如何跟着作者去登香山,如何去嗅那片片散发着香气的红叶,学习《故乡》时,他让学生讲、假设水生的儿子长大了,他回到了故乡,故乡发生了那些变化。他让学生写童话(如《给句子看病》、《书包了的辩证》、写科学幻想(如《站在月球上想到的》、《飞碟发射之前》)等文章,让学生视野开阔起来,思维活跃起来。

2.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所以,作为教师,要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愉快地接受新颖的教学内容,在成功的欢乐中萌发创造动机。

3.保护学生的好奇心。中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有广泛的兴趣爱好,容易对一些事物产生好奇心理,不经意间就会爆发出思想的火花。作为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加以引导,用鉴赏的方式表扬,用幽默的方式批评,让他们体验成功的欢乐,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

4.解除学生对错误的恐惧心。中学生虽然年龄尚小,但他们也有强烈的自尊心,而且这种自尊心十分脆弱,一不小心就会受到伤害。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够一个问题只能肯定一个正确答案,而应该允许学生在同一个问题上存在着理解上的差异,即使学生的答案不完全正确,也要肯定其合理成分,这样,学生就会勤于思考,善于思考,不怕犯错,敢于创新。

(三)开展创造性活动

任何能力的获得都离不开训练,因此,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也要进行有计划的训练。

1.进行专门性的训练。常见的训练方法有多端性训练(包括反方向求解、多正案选择、多角度回答、多样性组词等)、变通性训练(包括反方向求解、变方式表达、变角度陈述,评介综述性等)、独特性训练(包括创造性发挥、综合式介绍、加工性修改、随意性表达)等方式。

2.开展具有创造性性质的语文课外活动。语文的外延同生活的外延相等,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必须树立“大语文教育”的观念。被《中国教育报》评为“十佳”教师之一的吉林省毓文中学赵谦翔老师在这方面进行了实践。他开设的《东方时空》课(定时组织收看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引导学生从封闭的课堂走向开放的社会,这样就使学生的视野变得开阔起来,有利于锻炼创造性思维。

3.开展向创造者学习的活动。

4.教师要以身作则,正确对待创造型的学生。

奥康营销:紧跟时代卖“选择” 篇4

批发经营与消费者擦身而过

办厂之初, 奥康创办人王振滔随着温州的十万推销大军一起, 走南闯北推销奥康的产品。

货交给经销商后, 王振滔与消费者擦身而过, 获取了低额的生产利润, 但失去了终端顾客资源。

厂商联营离消费者十里之遥

20世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期, 中国的物质生活较为匮乏, 那时段虽已结束凭票购物的年代, 但人们要想购买到自己喜欢的商品仍属不易, 买各样生活必需品都得去国营商场。某种意义上可以说, 那个年代的厂家要想有所斩获, 抢占国营商场无疑是条好路子。凭借进驻国营商场, 远在万里之外的厂家, 一下子距离消费者只有咫尺之遥。

昔日的奥康没有错过这条好路子, 选择了“厂商联营, 引厂入店”的营销模式, 承租国营商场柜台, 自产自销, 进而开设“店中店”、“专柜”, 艰难地打开缺口挤入国营商场。

但很多国营商场并不接受“厂商联营”这一新模式, 导致奥康市场开拓难度加大。同时, 商场是产品云集之地, 竞争极为激烈。温州鞋一般定位在中档, 有着“质次价低”的名声, 通过国营商场这个渠道杀出重围取得跨越式发展难上加难。此外, 奥康依赖的多级分销中间环节过多, 由于利润的多重瓜分, 容易引起严重的渠道冲突, 不利于市场信息的反馈和厂家控制。

所以, 尽管入驻国营商场后, 方便了消费者的选择, 但国营商场中可供选择的产品毕竟太多, 以至奥康不得不另谋出路。

连锁专卖离消费者一里之距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 市场趋向成熟, 消费者对产品的款式、丰富性及销售服务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在商品鱼龙混杂的国营商场中不知如何选择。

与此同时, 很多国营商场由于行业不景气而日渐衰败, 在流通渠道中的作用明显减弱;批发渠道也日渐萎缩, 企业销售开始朝着扁平化结构发展。当时大部分没有活力的国营商场处境艰难, 如果还是这种模式销售, 花费高成本好不容易挤进去的民营企业的命运就完全与这些日薄西山的商场紧紧连在了一起。

显然, 寻找一种新的营销模式迫在眉睫。到底是什么样的模式, 能够在全面展示奥康的品牌文化和产品风格后方便消费者选择呢?

王振滔总裁的个人魅力成了突破的关键。王总的思维活跃, 经常比别人想得超前, 他之前一连串“惊世骇俗”的举动都被事实证明是伟大的创意。当时他经常到国外出差, 领略了国外先进的营销模式和理念, 肯德基、麦当劳的成功也足以在预言这样一种成功的可供借鉴的模式。

尽管这些已经进入中国的市场, 被别的行业广泛复制模仿, 但在鞋业界却是个新鲜事物。而且这种街面店就像一个活广告, 永不谢幕的代言人, 能更快地提升品牌知名度。

王振滔敏锐感觉到这是一个企业快速扩张的法宝, 是一种企业在取得一定声誉后将自己产品推向更广阔市场的必然选择。

1998年1月, 王振滔提议开连锁专卖。当时公司所有的副总都不赞成, 原因很简单:现有的销售模式正有效地使销量稳步增加, 行业中还没有连锁专卖的先例, 更重要的是奥康品牌还远没有达到具有较高美誉度的程度。

然而王振滔看准的事就一定要尝试, 大家不同意, 他决定用自己的名义去开一家专卖店, 如果成功了就再扩大范围展开。就这样, 1998年1月, 奥康在永嘉县城开设了第一家连锁专卖店, 几个月后取得成功并引起行业轰动。从此, 奥康营销进入了连锁专卖的时代。

连锁专卖给厂家带来巨大成功的同时, 消费者自身也有所受益。譬如, 他们可以方便在所认同的品牌中挑选合适的产品, 也方便他们寻找“唯一负责人”对其所购产品进行后续服务, 更为重要的是, 可以不再像从前那样担心受骗买假货。

名品空间给消费者更多选择

2001年8月9日奥康第二品牌“康龙”休闲皮鞋的第一家专卖店诞生;2002年2月27日, 蓄势已久的第三品牌“美丽佳人”高级时尚女鞋专卖店闪亮登场;2004年奥康旗下红火鸟公司成立后顺势开出专卖店;2008年1月9日, 奥康“收购”的万利威德落户中国的第一家旗舰店也在上海开业。至此, 奥康五个品牌专卖店相互补充、立体作战的格局业已形成, 这极大地提高了奥康的市场占有率, 降低了运营风险。但五个品牌独立设店给消费者在品牌的立体选择上带来不便, 为“方便消费者的选择”, 一场新的“合并”战即将上演。

王振滔经常说:“做企业惟一不变的就是变。”

2003年3月15日, 名为“奥康名品空间”的品牌超市横空出世。现在奥康的名品空间里, 五大品牌综合销售, 改变了过去“单牌单卖”的习惯, 拓展了消费者的“选择”视野, 在一个信任的大店里足不出户就能选择好几个品牌的产品, 这给消费者带来了全新的购买体验。

今年2月23日, 温州地区最大的鞋类专卖店——奥康黎明名品空间鞋店试营业, 该店经营面积1000多平方米, 奥康、康龙、美丽佳人、红火鸟、万利威德5个鞋类品牌产品和奥康皮具悉数亮相同一店内。

有媒体评论, 不管是各品牌单设专卖店的“分”, 还是打造名品空间的“合”, 都表明奥康在营销模式的创建中是顺应潮流而动, 目的是为了方便消费者更好地“选择”。

“1+N”和“零风险”拉网式贴进消费者

虽然奥康拥有国内制鞋业最大的营销网络, 但连锁专卖模式, 包括实力非凡的名品空间, 在接近白热化的激烈而残酷的市场竞争中, 为了寻求新的突破, 奥康又一次领先于同行开始了新的探索。需要再次强调的是, 这种探索的指导思想依然是如何方便消费者“选择”。

奥康集团在广东东莞举行的一场“泛珠三角区域大型招商洽谈会”向业界发出的一个信号:唯有创新变革营销模式, 方能立于不败。当天来自珠三角区域200余名代理商共同见证奥康集团引领中国鞋业营销模式的又一次变革。

“在市场上成功的只有两种人:领先半步的和落后半步的。”谈及此次营销模式的变革, 奥康集团副总裁王振权概括了两个模式:“1+N”模式和“零风险”代理模式。

“1+N”模式的意思即“1”代表名品空间或单品牌旗舰店, “N”代表多店。“形象点说就是‘沃尔玛+肯德基’模式。”王振权如此形象比喻令人耳目一新。而“零风险”代理就是采取“保底提成+业务提成”的方式保证让代理商不承担任何风险。代理商主要负责店面租赁、维护当地公共关系, 其余的均由企业负责完成和费用承担。

“沃尔玛+肯德基”式的营销模式, 走的是“鞋业超市+连锁专卖”路子, 加上“零风险”代理模式, 奥康正充分整合各种资源, 将营销渠道全面铺开, 拉网式地贴进消费者, 最大化地方便消费者“选择”。

量脚定鞋将店开进消费者心里

消费者常常有这样的困惑, 走了千家店跑了万家商场, 总买不到合脚的或自己看着最舒坦惬意的鞋子, 那时感觉, 尽管目前商品琳琅满目、专卖店遍地林立, 但仍然没的选择。

只要把脚踏上机器, 采集到脚型的各项数据, 然后可根据消费者自身的喜好, 定制独一无二的皮鞋。这真让消费者想怎么选择就怎么选择。

奥康集团总裁王振滔透露, 早在五年前他就设想开办“不摆鞋的专卖店”, 即店内无需陈列样品, 顾客只要通过电脑就能自由选择心仪的皮鞋, 并由厂商在定制完成后送货上门。由奥康集团和浙江省科技厅、浙江大学联合研制成功的“量脚定鞋机”令这一设想成为了现实。

王振滔表示, “量脚定鞋机”的诞生标志着奥康全新“网络营销模式”的成型。因为量脚定制改变了以往客户只能被动选择皮鞋款式的状况, 让后者体会到了亲身参与设计的乐趣。机器投入使用后, 只需一分钟甚至更短的时间, 客户就能量好自己的脚型, 然后通过上网, 从不同的式样、颜色和皮质中选择自己的喜好, 从而定制到一双个性化的皮鞋。

据悉, 目前“量脚定制机”已投入运营, 主要为名人明星提供定制服务, 定制鞋的价格每双不低于800元。而随着“量脚定鞋机”的批量生产, 其造价有望从现今的20万元降至3万元, 3~5年内就将在奥康全国3000余家连锁专卖店内普及。届时, 定制鞋的价格也将回归到大众化的水平, 那时大众消费者都能享受这一高科技带来的自主选择权。

网络商城将店开进消费者家里

如果说各种专卖店是把店开在消费者旁边, 那么网络商城则是把店开进了所有消费者的家里。消费者只需在家里轻松点鼠标作出选择, 就能很快拿到自己心仪的产品, 也能通过这一平台便利享受售后服务。

前不久, 中国最大民营制鞋企业奥康集团宣布其网络销售平台——奥康网络商城 (网址:www.aokang.cn) 正式运营, 全面开展网络营销业务。

据介绍, 奥康、康龙、红火鸟、美丽佳人以及国际品牌万利威德等奥康集团旗下五大品牌均亮相于这一集大成的网络销售平台, 品种、款式多达1000余种。

在具体的运作上, 借助奥康的品牌号召力和遍布全国的近5000家销售终端, 奥康网络商城将实现网上零售与网下零售互补, 消费者在网上订货后, 奥康将订单直接分配给离消费者最近的实体店完成订单, 形成最快的物流配送, 形成立体式的营销体系。

据悉, 奥康网络商城发布后的短短几天里, 注册会员已达几千人。根据奥康的规划, 未来几年时间, 着力将奥康网络商城打造成为中国最大的网上鞋类销售平台, 发展会员1000万以上, 每年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

职教发展应紧跟时代步伐等 篇5

职教发展应紧跟时代步伐等

作者:

来源:《教育与职业·综合版》2009年第05期

在“调结构”的基本思路指导下,我国经济发展将步入新的发展阶段,即经济增长方式发生转变,生产率提高,科技运用和技术不断开发的新时期,这些都需要职业教育不断地进行改革。

一、要把过去职业教育的粗放式,低层次办学模式向精细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国家要用行政手段和投资手段淘汰落后的、不适应现代生产力进步的职业教育。要分层次、分地区、分行业,特别是在国务院振兴十大产业的布局框架内,重新考虑职业教育方向,地域设置等问题。

二、要改变职业教育的办学层次,坚决不能把办学方向和办学层次混淆。新型的产业工人、技术工人其本身的高学历并不是适应科技进步、结构转变的表现。普通高等教育的弊端就是专业不明,实践性不强,适应市场变化不够。职业教育要吸取前车之鉴。

三、要鼓励企业办职业教育,这样做针对性强、国家投入少、学以致用、目标明确,坚决不能把职业教育缩减到国立、民办两种,要动员全社会参与职业教育事业。

(全国政协委员、银川大学校长 孙珩超)

促进高教发展中的三条建议

在我国正在规划和部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之际,呼吁在高等教育发展中应进一步注意加强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进一步加大高等教育投入,促进高等教育质量提高

建议在国家制定的4万亿扩大内需的计划中,考虑高等教育的投入,以解决高等教育快速发展而伴生的问题。如办学条件急需改善;专业设置错位;生师比例较高;一些高校负债严重等,这些问题的解决将为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的全面实施扫清障碍、奠定基础。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稳步实施高等教育改革

我国经过近些年的改革与发展,建立相对宽松且自我约束的现代大学制度的条件已基本具备,建议建立完善与大学组织、运行、管理等相关的法律法规,从法律上规范大学的运行。建议选择基础较好的大学开展改革试点,给予这些高校在招生、专业学科设置、人才队伍与岗位设置等方面更大的自主权,保障稳定的资金投入并给予更多的中央专项资金支出的自主权。另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外,坚持以人为本,以质量和水平为核心,完善与建立科学合理的、具有导向性的高等教育评估体系,解决科研与教学隔离的问题。

三、完善法规和政策,促进大学生就业

企业思想工作须紧跟时代步伐 篇6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也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从国内环境看,集中体现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催生了人们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对我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企业是经济的基本细胞,是市场主体,感受到的时代变化更直接和深刻。因此,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抓住时代的脉搏开展工作,才能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和说服力,才能使思想政治工作永葆生机和活力,才能为企业科学发展提供可靠的思想、政治和组织保障。

找准时代面临的重大理论

和实践问题

每一个时期、阶段,每一个企业都面临着集中反映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时代课题。这些时代课题,明确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方向和主要内容。抓住这些时代课题,就抓住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性。如何找到这些问题呢?我想,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人是社会生产力发展中最活跃、最根本的因素。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将做好职工群众的工作,解决好职工群众的思想认识、观点、立场问题,协调好企业内部的人际关系,最大限度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作为工作的重要内容。只有真正尊重人、理解人,才能沉静思维,深入现象,发现问题。

二要坚持贴近基层需要。古人云:“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知经误者在诸子。”基层有直接的、真实的第一手材料。只有经常走基层,沉得下、融得进,才能多了解、掌握基层的工作情况、困难和问题,才能为企业科学、民主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才能制定出符合基层实际的政策,更好发挥政工工作对企业发展的保障作用。

三要坚持贴近职工生活。政工干部经常走基层,开展蹲点调研,其实质是察民情、尊民意、集民智的过程,是一种面向群众的工作作风,只有真心和群众交朋友,与群众零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沟通,才能发现问题,找准目标。

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马克思曾指出:“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已经进入到一个经济大发展、生活大变化的时代,而这必将是一个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时代。人们思想活动越来越表现出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从而引起人们思想意识和价值追求的日趋多样化。

诚然,社会思想的激荡碰撞,不同观点的相互争鸣,有利于增强人们的自主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平等意识和民主法治意识,激发创造活力。在碰撞中产生火花,在比较中学会鉴别,推动文化、理论等各方面的创新,促进社会的进步。但在这种情况下,难免鱼龙混杂、泥沙俱下,一些错误的思想观点也在滋长。

因此,增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时代性,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有重要意义,尤其是要建立优秀的企业价值观体系,积极引导广大职工和各级领导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团结奋斗、协调发展、稳中求进”的发展理念,动员全体职工特别是共产党员积极参与到创建学习型组织活动中来,充分弘扬优秀企业文化,培育优良作风。

增强政工干部的业务工作水平

政工干部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定期开展政工人员培训,增强政工干部对时事政治的把握,增长政工干部的工作途径和方法,切实提高政工干部的综合素质,才能使政工工作永葆生机和活力。

一要进行时事政策教育。每年拿出一定时间,对政工人员进行时事政策专题教育培训。通过举办调训班、培训班,召开学习体会交流会、研讨会等多种形式,使政工人员深入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思考一些理论问题,掌握正确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二要提高政工人员文化素养。积极创造条件,可以组织部分不具备本科学历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参加学历教育,分期分批把他们送到大学进修深造,使本科以上学历的思想政治工作专业人员的比例不断提高。三要进行有针对性的业务培训。随着社会的发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越来越重,工作标准越来越高,宣传载体和媒介越来越丰富多彩,迫切要求政工人员具备较强的文字写作能力和相应的技能。可以每年进行公文、论文、经验总结、调研报告的写作等内容的培训和学习。

总之,思想政治工作承担着稳固基础,提供良好环境、提供有力保障的重要职责。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站在时代的高度,紧跟时代的步伐,体现时代特征。这是科学发展观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的根本要求,也是思想政治工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体现。企业政工干部要认识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性,创新思路,与时俱进,正确把握增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时代性的基础任务、根本保证和重要途径,以有形的服务、无形的引导,不断察民情、了民意、解民忧,营造企业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语文教改应紧跟时代步伐 篇7

目前, 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是如何运行的?作为语文教师, 如何才能更好地体现新课改的精神呢?下面是我的几点思考。

我们知道, 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它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浓缩了人类文化的精华。高中语文新课改最需要做的就是以此为前提,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审美能力, 为他们以后的终身学习及个性发展打下基础。清楚了这一点, 接下来, 我们就要了解我们的教育对象, 他们在思考些什么?目前在语文方面, 他们又最想表达什么?可以说学生是践行新课改的主体, 也是和我们一起“舞动”的群体。我们往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那我们为何不能从“兴趣”着手呢?“兴趣”似乎是老生常谈, 但它恰恰是目前高中学生在语文方面所缺乏的。作为语文教师, 我有这种切身的感受:现在的高中学生有严重的厌学语文的现象;问之, 则曰:没兴趣。许多学生认为, 学习语文是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时间精力没少花费, 但成效甚微, 与其在语文上“浪费”时间, 还不如抓紧时间去做点数理化习题。应该说, 语文是最易让学生驰骋想象的地盘, 但现实是, 他们似乎根本不愿意占领那块本应属于他们的“一亩三分地”。所以我认为, 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相关能力, 一切都要从“兴趣”开始。我非常认同这样的说法:兴趣是构成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好之”、“乐之”才能有强烈的学习热情和追求知识的欲望。学生之所以“没兴趣”, 我认为, 是因为在平时的授课过程中, 我们强制性地灌输的东西过多, 学生在老师的“独角戏”里找不到自己的影子。如果想让学生从“厌之”发展到“好之”、“乐之”, 就要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学习应该作为一种教育思想而存在, 说到底, 它是在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被激发出来之后, 接下来, 我们却不能任由学生自己发展。兴趣有间断性, 作为教师, 还要注重学生兴趣的持续性, 以及其他能力的提高, 带领学生不断拓展新的“地盘”。近两年, 通过不断摸索, 我在实际教学中, 总结出了以下几点具体的策略, 现在拿出来“晒晒”, 希望能得到同行们的关注。

(一) 加强语文积累, 注重知识的梳理。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厚积”的过程。根据教学原理, 我总结出, 知识的积累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显性知识的积累, 它是指字、词、句、篇等语言材料的积累, 学生如果能坚持下去, 高中三年会最终形成自己的“语言库”;二是隐性知识的积累, 它是指思想方法的积累, 同时还包括情感的体验、生活的经验等。后者大概更接近平常所说的能力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要勤查工具书, 弄懂字词的意思及其应用环境;多做读书笔记, 多摘抄名篇名句;在阅读经典文章时能够入境, 揣摩作者的情感。在兴趣的带领下, 教师再加以指导, 带领学生归纳、总结、分类、梳理, 我相信, 这么一来, 学生学习语文时就会更有着落, 很快就能建构起自己的知识体系。

(二) 阅读优秀作品, 提高学生的感受鉴赏能力。诵读是对文学作品鉴赏的重要手段, 是让学生亲自和作者沟通、和文本对话的最佳方式。通过诵读, 学生可以体会出作者是通过何种方式抒情的, 抒发的是一种什么情感, 从而深入到具体的语境中。通过对字、词、句、篇的诵读, 学生可以构建出具体可感的画面, 然后置身其中, 感悟自然、社会、人生。我还想说明的一点是, 在我看来, 语文教师应该是美育的执行者, 教师自身的美学修养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 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优秀作品时, 自身对作品的把握, 对美的感受首先应该是到位的。

(三) 根据学生积累的知识, 教师多鼓励他们在实践中进行应用创新, 同时教师也要身体力行。学生通过阅读领悟, 逐渐有了自己的思想, 养成了质疑探究的习惯, 思维也趋于成熟, 这时, 教师要鼓励学生对一些文化现象进行反思剖析, 也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跨领域学习, 拓展语文学习的范围, 提高语文的综合应用能力。例如, 学过宋词之后, 学生明白了词牌是怎么回事、词牌和词的内容有什么关系、在填词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接下来,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试着创作出属于自己的词作。视野有多大, 舞台就有多大。学生的认识面宽了, 就敢于“异想天开”。学语文, 我认为, 是应该带有一种浪漫主义情怀的。

构建紧跟时代的物理课堂 篇8

一、要使用多媒体, 在形式上构建具有时代气息的物理课堂

多媒体是集声音、图像、视频和文字等媒体为一体, 具有形象性、多样性、新颖性、趣味性、直观性、丰富性等特点, 可以说多媒体是现代社会的代表, 最具有时代气息, 最能体现教育的现代化。因此教师要学会使用计算机, 要掌握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方法, 在教学中应该大规模地应用计算机, 应用多媒体技术, 将多媒体的应用常规化。只有多媒体的大规模使用才能体现教学的现代化, 才能促进课堂教学的现代化变革, 提升教育教学的现代化水平。教师的课堂教学在多媒体技术的支撑下, 显得多姿多彩, 对学生有强烈的吸引力, 具有浓郁的“现代气息”。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 以其生动、直观、高效、活泼等特点, 给教学改革注入了生机。

二、整合课堂教学内容, 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的变化, 社会的发展, 科技的进步, 让学生体会到现代化的生活

应用了多媒体技术, 是否就符合新课改, 是一节现代化的课堂呢?有些老师对多媒体教学存在着一些误解, 仅把它简单地理解为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中, 加入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技术手段。有的老师把屏幕当成了不用书写的黑板;有的老师把网络上的课件当成了自己的教案, 使自己不受备课之苦;有的教师应用多媒体的目的, 只是为了增大课堂的容量, 使学生能多做几道习题, 或是减轻自己在课堂上的书写量等等。而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课堂教学模式、师生互动方式和教学的内容并没有发生质的变化。

教学内容最能体现课堂的时代特征, 越是最新最前沿、影响最深广的内容, 现代化的特征也最明显, 教师要充分挖掘这些内容的教学价值和教育功能, 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学习相应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也将情感教育寓于其中, 也是极好的德育材料之一。比如说汶川大地震中使用了三种生命探测仪, 可以分别用来考查学生对声音的传播、热传递、看不见的光等知识的掌握情况;在发生大雪灾时, 车辆很难通行, 容易发生交通事故等情况, 可以考查学生对摩擦力有关知识的掌握, 利用中国发射飞船的情况来考查学生对有关质量、重力、运动状态等知识。科学知识的不断更新, 对科技发展紧紧跟进, 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科技事件对学生进行教育, 不仅可以使学生学习相应的科学知识, 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德育情感教育, 是一举多得的事情。

探究式教学是新课改的标志性内容之一, 有别于过去的灌输式教学, 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优秀的教师总善于深刻理解探究式教学的精髓, 指导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 在探究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能力, 掌握有关的知识。作为物理教师, 要以实验为主, 利用实验作为探究的表现形式, 这将具有双重的优势, 不仅直观, 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为学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师要坚持坚持再坚持, 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使学生勇于探究, 善于探究, 乐于探究。要想使学生不断地探究, 教师自己首先要养成探究的习惯, 让学生在自己的影响和带动下, 形成勇于探究的良好学风。

三、事物总是发展变化的, 人也有审美疲劳, 新奇的东西总是难以长久, 所以教师要不断地变换教学的方法, 就像厨师要提供不同的菜肴, 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口感

“善于变化”是新时代的特征之一。现代教育要有新时代的教学方法, 有新时代的教学特征。“教学有法, 但无定法, 贵在得法”, 教师要学习多种教学方法, 博采众长, 要根据具体情况, 选择设计最能体现教学规律的教学过程, 不可能长期使用一种固定的教学方法, 原封不动地照搬某一种实验模式。事实上, 没有一种能很好地适应一切教学活动的方法, 更没有万能的教学方法, 无论哪一种方法也只有依附一定条件下的相对优势。为了取得最大的教学效果, 发挥教学的最大效益, 在教学中要综合应用多种教学方法, 形成最佳的整体结构。如在《声音是什么》《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等规律课的教学活动中可以采取合作探究的方法;《视力的纠正》《显微镜与望远镜》采取分析讨论的方法学习;《磁场》一节的内容抽象, 学生难于理解, 就采用讲授法;《家庭电路》中安全用电的知识较简易, 可以让学生自学完成。不同的内容, 教学方法不一而足。

社会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新鲜事物不断涌现。作为一名物理教师要不断地学习, 要适应和追逐社会的发展变化, 不断地从科学中、从社会中汲取营养, 充实自己的物理课堂教学, 要给学生带来新的体验、新的思想、新的方法、新的知识, 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 也更有利于国家的需要。

摘要:作为一名物理教师, 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入更多具有时代特征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 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

紧跟时代 篇9

2009年上半年, 上海通用为推广其新产品别克新君威2.0T, 在全国20个城市公开选拔试驾S弯高手, 各赛点优胜者齐聚云南挑战“天下第一弯”。土豆作为唯一的全程报道媒体, 联络土豆各地播客, 自2009年4月18日起至6月21日全程报道“S弯挑战赛”盛事。在活动推广期内, 累计曝光达856, 703次, 20站活动共产生记录视频逾277部, 累计播放次数达6, 893, 546次。通过土豆网进行视频推广, 有效的推进了别克新君威2.0T的市场销售, 巩固了新君威的品牌形象, 同时强化了品牌与消费者的关联与互动。借此, “上海通用-天下第一S弯”获得了“2009土豆网视频营销颁奖盛典”转播报道类营销大奖。

“视频网站是非常好的平台, 平台的好处是没有时间限制, 随时随地的转播让大家把体验发表出来。”曾经参与此项赛事来自华扬联众的吴汉松表示, 通过和土豆合作, 大量爱车、爱驾驶的播客, 及时、全面地报道了赛事。同时, 在土豆网“原创力”的号召下, 用户通过自己的想法去创造视频, 真实反映现场的感受、趣事, 实实在在把每一站的参与体验呈现给大家。

据土豆网销售副总裁王祥芸介绍, 汽车类客户一般在互联网的投放非常大, 不管是淡季还是旺季一般维持在15-16%, 但往往是固定投放在垂直类或门户的汽车频道。为了应对这一挑战, 土豆网以视频作为手段和特色, 出动了专业的团队和播客参与活动, 全程的跟踪报道, 取得了上海通用的地信赖。王祥芸进一步表示, 包括上海通用在内, 今年已经有很多汽车客户在土豆网做了投放, 与土豆网一起找寻特殊的营销方法。

针对汽车客户普遍担心的网络视频用户年龄层问题, 土豆网销售副总裁邓薇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她认为, 网络视频的核心人群在18-30岁, 但是从2007年、2008、2009年整体用户群往两端扩展, 30-35岁和40岁以上总数量占整个人群在土豆网上都往两端去走。由于网民中存在着大量汽车产品消费群体, 通过土豆网进行推广具有明显优势。首先, 传播范围很广, 凡是对此活动感兴趣的人们, 随时都可以通过土豆网看到相关视频;其次, 交互性强, 通过土豆网, 感兴趣的车友可以了解这个活动的详细信息, 报名参加, 上传视频等, 厂家也可以实时了解到网友的反馈信息, 而且可以通过统计系统, 准确了解到活动的效果;第三, 针对性强, 具有一定经济能力的白领占网友中很大的比例, 他们都可能是别克新君威的潜在用户;第四, 感官性强, 土豆网通过视频、图片、声音、文字等多种形式, 对车手挑战“天下第一弯”进行报道, 给网友身临其境的感受。

小组合作让英语教学紧跟时代步伐 篇10

其实在孩子们进入一个班级的时候就意味着他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小社会的缩影, 在这个缩影中你只有发挥自己的主动性, 跟团队合作, 与此同时发展自己与提高自己, 才能完全地融入这个社会, 才能适应这个社会。其实小的社会反映大的世界, 只有让孩子们先适应这个小的社会, 让他们在这个小的社会中学习, 成长, 逐渐适应这个社会, 才可以在外面一个大世界中健康而富有个性的成长。小组学习就是一个完美的体现, 在小组中相互讨论, 思维有了碰撞, 想法才能更加全面。

我们就看看小组学习可以给我们带来哪些变化。我们如何让小组在英语课堂上灵活运用。

1、角色表演。英语教材中很多内容适合角色扮演, 为此, 我们用创设情境的方法让学生参与表演, 帮助学生运用知识, 熟悉句型, 发展语言能力。比如牛津英语初中教材每单元的Integrated skills里的Part B都是Speak up, 学完对话内容后, 我要求学生小组内分角色表演。学生表演非常投入, 对语言知识的输出起到较大的积极作用。然后再让他们每组编一段对话, 学生更是积极投入到对话编写当中。

2、做游戏。为了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英语学习活动中, 我们根据英语教材的特点, 设计适合小组活动的游戏, 让学生在英语趣味游戏中学习, 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语言实践中。如进行每单元的Vocabulary教学时, 因词汇教学比较枯燥, 学生丝毫没有兴趣。这时如开展猜词竞赛游戏、听音辩词游戏、词汇默写竞赛, 单词限时记忆游戏, 让每一个学生参与游戏, 享受英语小组合作的学习快乐体验, 就能增加学习英语的兴趣。

3、调查活动。英语课堂的调查活动必不可少, 我们让学生参与一些调查活动, 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比如学生在学习完牛津英语教材9B Unit 1 Life on Mars (Reading) 时, 为了让学生比较地球和火星上生活的不同点, 我设计了这样一个调查活动:“Work in groups. Talk in class. Earth today Mars in 2100;It is pollut-ed and crowded. It is clean and has lots of space.”我们的调查方法如下:在小组内调查, 练习句型, 组织反馈, 让基础好的同学提问, 由基础差的同学作答, 学生之间进行互动。

新课程强调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互动学习, 让学生在英语课堂上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使兵教兵、兵帮兵、兵带兵成为英语课堂的常态, 我们的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成立小组。我们在成立小组之前进行充分调查, 尊重学生的意愿, 让性格互补、不同层次的学生组合成一个学习共同体。在划分小组时常常有学生问:“老师, 我不想跟他一组!他的英语太差, 不会合作。”“口语很不流利, 怎么教也教不会!”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要充分讲明道理, 让每个学生知道别人的优势和特长, 同时, 小组的划分并不是不变的, 可以根据需要随时变动, 随时互动, 给学生成长以发展的空间。

2、交代任务。在英语学习的课堂上,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个共同体, 我们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英语实践活动中。合作时交代一定的英语学习任务, 同时交代小组以最后一个成员掌握知识要点为考核任务, 让每一位成员都得到最大发展。

3、组织活动。在小组合作学习中, 每个人的分工不同, 应各司其职, 人人参与。使优生更优, 学困生得到提高与发展, 达到学习的最佳效果。

4、进行评价。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 我们往往注重整体学习状态和协调能力, 重视每一个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活跃度和参与度, 考核一个组的学习情况就是看全体成员的进步, 尤其加大英语后进学生的提高分值的权重, 引导学生不断反思自己在英语小组学习中的状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 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学习方式, 其作用渐渐被人们重视, 由于其实效显著, 被人们誉为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英语老师应当运用好小组合作学习方法, 才能跟上教育改革的步伐。德国教育家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本领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英语老师应该多用鼓励手段, 激励、唤醒与鼓舞学生。

紧跟时代要求,推进士官人才教育 篇11

关键词:紧跟时代;士官;人才教育

随着我军军事变革的深入,士官在我军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我军要抢占未来信息化战争的制高点必须培养高质量的士官人才,要培养高质量的士官人才就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士官人才教育体系。

一、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推进教育理念的转变

士官教育是一种面向特定岗位任职需要的军事职业教育,其岗位指向明确、教学实践性强、技能更新快。为了适应士官教育的特点,有效提高士官的各项技能,增强岗位适应能力,必须转变教育观念,突出任职能力培养,构建人才培养目标体系。构建士官人才培养目标体系,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彰显个性化,构建专业性的培养目标。针对某一岗位或岗位群需求,从各专业人才特点和岗位任职需求出发,建立各个专业的士官人才个性化培养目标模型,并依此确定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及其具体的内容要素,使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更加科学化、专业化和个性化。

第二,突出整体性,系统筹划培养目标。士官教育任务类型和层次的增多,要求搞好各级各类培养目标的衔接。在逐级培训中,既要实现能力和素质的逐级提高,适应岗位任职和新装备操作的需求,又要避免简单重复,提高培训效益。

第三,强调针对性、实用性和时效性,确立各类型士官岗位任职教育的培养目标。院校应主动征求部队用人单位的意见,搞清各专业、各类岗位的任职要求。做到“缺什么、补什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大武器装备实际操作训练的比重,确立科学可行的培养目标。

二、科学筹划人才培养方式,推进教育模式的转变

现代教育理念强调终身教育,士官教育也要体现这一理念。随着时代的发展,军事新装备和新技术不断涌现,对士官岗位职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构建学习型军营,实现任职前、任职中和岗位继续教育的培训模式,注意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积极做好各种任职前的培训。任职前,应加强文化基础学习和军政素质养成,针对士官学员文化基础普遍薄弱的现实,可通过各种形式加强文化基础补习,也可通过任职教育院校进行系统的培训,为任职做好文化和专业知识准备。

第二,做好任职中的培训。基层技术力量有限,再加上各种训练、演习等工作,派出人员外出培训有限,大部分是通过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来提升技战术水平。要针对不同岗位要求,进行以提高任职能力和更新知识技能为核心的专门化岗位培训,通过培训使他们熟悉和掌握战场装备技术,从而提升业务水平。

第三,做好继续教育培训。士官的继续教育是继培训、学校基本教育后,以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主要内容的一种终身性教育。它对更新知识,拓宽知识面,提高部队战斗力起到了促进和完善的作用。同时,可开展网络远程教育,通过开放联合办学提高学历水平。

三、周密设计人才培养课程,推进教育内容的转变

士官院校教育应主动打破课程设置的传统模式,从目标管理的实际出发,结合部队岗位需求,切实做好士官教育课程设置的重组,体现时代的要求。

第一,体现课程结构的科学性。按照“训用一致,”的原则,做到课程设置少而精,避免“华而不实”,以实用为主。在开设的课程中,应加大实践性内容的教学力度,减少理论部分的教学内容,体现任职教育的特色。

第二,体现教学内容的动态性。要根据士官职业教育的特点,按照“突出针对性”的原则,优化知识内容。当今世界,知识更新速度是不可想象的,因此,士官职业教育要适应这一特点和要求,在人才培养方案及知识内容上不断增加新理论和新成果,始终保持动态的发展轨迹。

第三,体现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士官作为军队建设的重要力量,有鲜明的自身特点,其服役期长,岗位稳定,技术要求高,这都决定了士官职业教育要以岗位需求为牵引,加强任职能力培养。因此,应结合部队实际,将部队中的重点、热点问题引人教学内容,科学有效地重组教学模块,避免贪大求全,确保实用对路的人才快速生成。

四、充分完善人才培养软硬件,推进教育环境的转变

士官院校教育网络化目前已基本实现,在此基础上,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大力引进实装,并积极研制、运用模拟器材、仿真器材,提高士官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使之成为推进教学信息化建设新的着力点。教学模拟化建设要坚持“整体规划、整体配套、集中施训,训用一致”的原则,重点加快实装难以配发、院校教学和部队训练同步急需的模拟器建设,切实提高教学效益。

第二,以专业基础课为重点,开发一批精品网络课程,建设门类齐全、内容先进、重点突出的士官专业网站体系。进一步丰富军兵种士官特色鲜明、系统配套、开放共享的素材库、专题数据库,实现面向校内和部队的双向服务功能。

第三,积极开发士官现代远程教育软件系统,加快建设以校园网为中心、军训网为支撑、军地其他网络为补充的士官远程教育站点,创建内容丰富、功能齐全的信息化教育平台,实现校际间网络教学、面向部队基层远程教学功能。

参考文献:

1、刘邦奇.学校教学质量保证体系[M].解放军出版杜,2005.

2、张增印.军队院校管理前沿问题研究[M].军事科学出版社,2006.

紧跟时代 篇12

一、新媒体时代报纸副刊依然有着独特的存在价值

人的需求是多层次的, 既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报纸作为一种特殊的产品, 很大一个功能就是为了满足人的精神需求。致力于传播学研究的美国社会学家E·卡茨1974年在其著作《个人对大众传播的使用》中, 首先提出了“使用与满足”理论。该理论认为, 受众通过媒介的积极使用, 从而制约着媒介传播的过程, 并指出使用媒介完全基于个人的需求和愿望。随着新媒体的高速发展, 宣告了分众化传播时代的到来。对此,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喻国明教授认为, 大众媒体在分众传播时代仍有存在的价值, 即社会基本价值构建的任务是交由大众传播媒体的。

据此, 笔者认为当前报纸副刊作为大众媒体一个重要内容, 其存在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 读者对阅读副刊的精神需求依然存在。长期以来, 报纸副刊作为版面花丛中的一朵奇葩, 因其绚丽多彩、清新脱俗而深受广大读者喜爱, 有人因此把副刊看成是一碗能够慰藉读者精神的“心灵鸡汤”。如今虽然时代变了, 但人们普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和精神需求从未在内心消失过。在这个网络时代, 要提升国民的道德水准和精神素质, 需要我们剥去物质欲望的层层包裹, 重新发现并挖掘人类灵魂深处的真善美。而报纸副刊版面, 恰恰就是一个能够展示人们对真善美追求的好平台。这方面, 《新民晚报》和《读者》很有说服力。一纸风行全国的《读者》杂志, 始终坚持“博采中外、荟萃精华、启迪思想、开阔眼界”的办刊宗旨, 里面所精心摘录的每一篇文章, 大都是报纸副刊所承载的内容, 篇篇精彩, 引人入胜, 发人深思。《读者》巨大的影响力, 也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了当下副刊的存在价值。著名报人、《新民晚报》原社长赵超构曾提出“宣传政策、传播知识、移风易俗、丰富生活”的办报方针, 要求晚报要“像报春的燕子, 飞入寻常百姓家”, 在报纸品牌塑造的过程中, 像葡萄美酒一样的副刊《夜光杯》至今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第二, 办好副刊还是报纸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副刊虽然姓“副”, 但它并不是报纸的附属产品, 而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副刊版面, 既是新闻版面的延伸阅读, 也是新闻版面有厚度的支撑, 二者快慢阅读调节, 相映成趣。为什么有人认为副刊是读者的“心灵鸡汤”呢?因为它在内容上突出人文关怀和心灵滋润, 并以传播知识、传承优秀文化为功能诉求, 能够启迪思想、开阔眼界。在价值多元、平台多样、舆论竞争进入观点时代的今天, 网络资讯快捷传播, 新闻同质化日趋严重, 阅读这类同质化的报纸新闻, 有时难免让人停留于看报看题的快餐阅读。在这种情况下, 副刊反而因其内容的知识性、趣味性和浓郁的文化味, 使其在全民呼唤传统美德回归、重树人们精神标杆的时代, 在国学热重新兴起的社会里, 对受众拥有了独特的魅力。它在当前浮躁的社会里, 可以为人们缓解焦虑, 让人享受生活的宁静和优美。同时, 那些思想隽永、妙趣横生、知识广博的副刊, 也以其原创性、地域性和文化品位, 彰显了一张报纸的特色, 大大增强了报纸对读者的吸引力, 延长了读者阅读报纸的时间, 提高了读者对报纸的忠诚度。例如, 《福州晚报》自1982年元旦创刊以来, 虽然几经改版, 仍坚持办《闽海神州》和《兰花圃》, 因此增强了对新老读者的黏度, 有效保证了发行量。

二、办好报纸副刊贵在创新, 找到有效途径

面对新媒体日新月异的发展, 副刊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 充分挖掘自身的价值, 推陈出新, 走出一条适合各报实际特色的活路来。当下, 如何办活办好副刊, 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 加强新闻性, 增加副刊的保鲜功能

新闻版面内容关键在于新, 在传播方式日益快捷而多元时, 新闻报道稍纵即逝, 抢鲜是其特长。相对于新闻版面, 副刊因其出版周期和版面容量等特点而具有更广阔的空间和更独特的视角。通过副刊的深度延伸挖掘, 可以让读者对某一重大新闻持续保持一定时间的新鲜感。比如, 《福州晚报》曾经在新闻版连续刊发了福州台江区上下杭旧城改造的新闻, 编委会随即策划在《闽海神州》版推出由文史专家精心撰写的“百年上下杭”系列文章, 向读者详细介绍了上下杭古老历史和文化内涵, 让读者对这片悠久的福州旧时商业中心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弥补了新闻版面报道的短板, 也进一步激发了读者的爱乡之情。又如, 《北京晚报》在2014年3月中旬接连在《五色土》副刊上推出了两篇特稿《北京水史之树劫》、《北京水史之找水》, 其中就体现了编辑之匠心。因为雾霾严重和饮水安全是北京市民十分关注的两大热点新闻, 《树劫》和《找水》就是针对这两大热点而精心策划编辑的。《树劫》讲述了曾经湖光山色、森林密布的北京, 历史上是如何在一次次大规模地砍伐树林后变成今日之模样, 读完令人扼腕而叹息。而《找水》则是发生在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即将调水进京之际, 它从北京解放后众多知名河道被填埋、水库建设历史进程到南水北调工程如何改善京城百姓饮水安全, 描绘了北京找水艰难曲折的探索之路, 读来令人沉思且振奋。诸如此类紧跟重大新闻的副刊作品, 既抓住了读者的兴奋点, 又具有极强的可读性, 能够始终保持着对读者的新鲜感, 又怎能不引起读者对这张报纸的兴趣呢?

(二) 坚持地域特色, 彰显报纸文化品位

纵观各地办得好的都市生活类报纸副刊, 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坚持其地域文化特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乡愁, 乡愁就是一个人对生于斯长于斯故乡风土人情的思念, 从根本上说就是对故乡历史文化的一种尊敬和追思。阅读那些充满家乡泥土芬芳的副刊作品, 是人们消解乡愁最简单的一剂灵丹妙药和某种心理需求。长期以来, 《福州晚报》编委会始终坚持“本土本色、可读有用”的办报宗旨, 在办好新闻版面的同时, 十分重视在副刊版面上做足“本土本色”文章。以该报品牌文史副刊《闽海神州》为例, 该刊坚持至今, 所刊文章已经多次结集出版。版面编辑几十年来邀请省城的文史名家撰稿, 所述皆为榕城一砖一瓦一屋一路所饱含的历史文化浓缩的精华。这些文章因其浓浓的福州虾油味而让许多人津津乐道、爱不释手, 不仅使该版面成为研究和传承闽都文化的一个重要平台和展示橱窗, 更是《福州晚报》有别于同城其他都市生活类报纸的精神佳肴, 无形中也提升了晚报的市场竞争力。

(三) 紧跟时代步伐, 满足读者新需求

时代在变, 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需求也在变化。既然副刊是供人们细品慢读的精神食粮, 这就要求它不仅有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 还要满足读者在新时代的新口味。以往传统的副刊, 可能偏重于文学作品和文史研究, 但笔者以为眼下的副刊应该放下身段、打开视野, 不仅涉及高雅, 更要接近生活, 走出书斋接地气。副刊的内容可以拓展到美食、网游、旅游、教育、健康等群众关注的生活新体验, 展示新媒体时代人们生活中所蕴含的新文化、新知识、新思维。央视拍摄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之所以能够红遍中国乃至全球, 就是透过“民以食为天”这一古老命题, 生动展示了中国琳琅满目、令人垂涎欲滴的各地美食中所包含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亲情的内在文化联系和内涵, 因为这样的内容十分接地气, 所以能拨动全体国人内心深处的那根心弦引起强烈共鸣。虽然电视和报纸传播方式不同, 但其中如何感染受众的道理是相同的。现在的报纸副刊, 不能是阳春白雪曲高和寡, 也不能是家长里短无病呻吟, 其版面内容必须实实在在、可读有用。尽量满足读者的阅读新需求, 是办活办好副刊的必然选择。当然, 为扩大副刊的影响力, 也可以利用新媒体传播方式, 引导网民、手机用户等来阅读报纸副刊。

参考文献

[1]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

[2] .丁法章.我当晚报老总[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9.

上一篇:着装心理下一篇:道德发展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