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言语交际能力

2024-10-02

非言语交际能力(通用12篇)

非言语交际能力 篇1

1 Introduction

Nowadays,owing to the quick and advanced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in both transportation and information system,especially the popularity of computer technology in our daily life,the earth has become a global village.In the process of globalization,people from different cultures meet for economical,political and cultural purposes more and more frequently.Chinese people,in particular,taking advantage of the reform and"opening door"policy,have more opportunities to communicate with people from other countries and contact with different cultures.We benefit from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meanwhile we have to confront with the conflicts.To solve this problem,the concept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ICC)has been proposed by many language experts.As we know that communication involves verbal communication and nonverbal communication.Nonverbal communication plays a great role in communication.We send and receive nonverbal messages for countless times in a single day,and it serves the functions ofrepeating,complementing,substituting,regulating and contradicting verbal communication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Moreover,non-verbal communication is relatively free of distortions and deception.More recent research suggests that about 2/3 of the meaning of message is communicated nonverbally.So that we cannot underestimate the importance of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and in conversational analysis,and nonverba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should be an important part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ICC).

2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ICC)

2.1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The notion of commutative competence is first advanced and conceptualized by Hymes in 1972 who held that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consists of degree of possibility,feasibility,appropriateness and occurrence(Hymes,D.1972:50)After the analysis o the linguistic system and functional aspects of communication Canale and Swain developed this notion and advanced the system of four different components,or subcategories:a)Grammatica competence,consisting of"knowledge of lexical items and items of rules of morphology,syntax,sentence-grammar semantics,and phonology";b)discourse competence,refers to the user's knowledge of rules of discourse,and of organizing spoken and written text and the concerned factors of connecting sentences into a meaningful discourse by using a series of utterances,;c)Sociolinguistic competence refers to the ability to use a language appropriately in sociocultural context,comprising the roles of the participants,the information they share,and the function of the interaction,together with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social context in which language is used;d)strategic competence,"the verbal and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strategies that may be called into action to compensate for breakdowns in communication due to performance variables or due to insufficient competence."(Canale,M.&Swain,M.1983:4-5).

2.2 Connotation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According to Gudykunst,ICC should encompass such categories as cognitive,affective and behavioral(Gudykunst,W.B.1984:181).But these three categories are far from adequate,because it is obvious that some other key components have been neglected,for instance,relational competence and language competence.In addition,some researchers propose the system should also include strategic competence.Based on these facts,it is suggested that ICC should include language competence,episodic competence,and strategic competence,in addition to the three components proposed by Gudykunst.Excluding language competence,the latter six competences are termed together as sociocultural competence.According to Jia Yuxin,th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comprises at least the following aspects:the system of basic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the system of affective and relational competence,the system of episodic competence and the system of strategic competence(Jia Yuxin.1997:480).

3 Intercultural Nonverb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INCC)

3.1 Nonverb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Mehrabian specified relative values for the components of an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Total Impact=0.07verbal+0.38vocal+0.55facial"and"Total liking or feeling=7%verbal liking or feeling+38%vocal liking or feeling+55%facial liking or feeling"(Mehrabian,B.A.1971:108).Nonverbal communication as the major part of communication plays a great role in the communication.Three of the four competencies,which make up Canale and Swain's framework of commutative competence specifically refer to knowledge and use of nonverbal communication.Grammatical competence is concerned not only with the rules of grammar but also knowledge of the paralinguistic and kinesics features of the language such as intonation,facial expression and gestures.Sociolinguistic competence includes appropriate use of nonverbal signals such as eye contact,respect for personal space,clothing and ornamentation,how and where people touch others,and gestures.Strategic competence includes nonverbal strategies which are used when communication break down or to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communication.

The system of basic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is composed of verbal and nonverbal competence.Precisely speaking,it includes written communication,o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and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it consists of verbal competence,nonverbal competence and cross-cultural adaptability(Bi Jiwan,1990:160)

While studying from the sociolinguistic aspect,Jia Yuxin holds nonverbal behaviors are the markers of communication.The roles of nonverbal behaviors in communication can be found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1)Nonverbal behaviors are the markers of social relationships

As verbal behaviors,nonverbal behaviors reveal people's social relationship in human communication.They are related with"power"and"equality".Judging from one's clothes,facia expressions or gesture and postures,people may know the partners'social status,sex,origin and educational background,etc The distance of people's physical contacts the key factor to judge one's social relationship.Generally speaking,the shorter the distance,the closer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speakers are and more equal they are.We can see such intimate distance between the couples or friends and a longer distance between people of different"power".

2)Nonverbal behaviors are the markers of conversation or discourse structure.

Usually,conversation begins with greeting,and people in different cultures employ gesture or posture as hand shaking hugging or touching by nose to achieve this purpose.In the process of talk,the speaker may us eye contact to signal the others to stop talking or maintain,control the talk.People who want to finish the talk may look at their watch or look around to show disinterest in the talk.

3)Nonverbal behaviors are the markers of the content or semantic of communication

We employ nonverbal behaviors to express different meanings of agreement,appreciation,rejection,disagreement,happiness,territory,taboo,victory,fear,shyness,status,relationship etc.which enrich the content of our communication.However,we should notice that some nonverbal behaviors have differen meaning in different culture.The signal of"OK"in America means every thing goes smoothly or good with positive meanings while in Japan refers to money,and for Frenchmen"zero"or"worthless".This same gesture has a vulgar connotation in Mexico and Germany,and to the Tunisian it means,"I kill you."

4)Nonverbal behaviors are the markers of affection

Nonverbal behaviors play very important role in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As mention above,they have the function o expressing various feelings.However,the Western culture and the Eastern culture vary in degree of expressing their emotions For example,the people in the eastern countries tend to keep back and hide their true emotions,while the westerners are more overtly(Jia Yuxin,1997:455-456).

Therefore,nonverbal commutative competence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the lack of it often leads to miscommunication,therefore,it should be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cultivating ICC.

3.2 Definition of Intercultural Nonverb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From the discussion above,we can conclude that nonverba commutative competence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ICC.But our traditional ways of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mainly concentrate on students'linguistic competence(pronunciation,vocabulary grammar etc.).However,this is not enough for the new vital force on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educational force,who will shoulder the arduous task of cooperation and exchange with foreign countries in culture,economy,sciences and technology.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is by nature a process of trans-language and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In order to make use of differen nonverbal behaviors appropriately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foreign language learners should acquire the knowledge of cultural background and conform to conventions and tradition of the specific culture.As a result,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 should pu emphasis on the study and research of nonverbal behaviors as well as their cultural differences.So that,in the consideration o education,nonverb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in intercultura communication should be stressed,that is,intercultural nonverba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INCC for short)should be conceptualized and defined.

While defining ICC competence,Ruben pointed out that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has various facets:relational–building and Maintenance competence–competence associated with the established and maintenance of positive relationships;information-transfer competence–competence associated with transmission of information with minimum loss and distortion;compliance-gaining competence–competence associated with persuasion and securing an appropriate level of compliance or cooperation(Ruben,B.D.,1989:233).Fantini concludes that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are a set of abilities which involves the three facets of the ability to establish relations,the ability to communicate with minimal loss or distortion and the ability to achieve or attain a level of compliance among those involved(Fantini,A.E.,1995:143)While Spitzberg holds that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is only an impression o appropriate and effective behavior in a given context(Spitzberg B.H.,1994:37).

According to the definition of ICC,we may define intercultural nonverb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INCC)as:intercultural nonverb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INCC)refers to one's nonverb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or one's ability to recognize the nonverbal behavior of the other culture and to behave in accordance with that culture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3.3 Connotation of Intercultural Nonverb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As for the connotation of ICC competence,Spitzberg stresses that the most ideal condition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occurs when an individual possesses high degrees of intercultural knowledge,motivation and skills.In more detail,1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is composed of motivation,knowledge and skill dimension;2)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is determined by measuring both individuals competence in a specific relationship;3)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leads to effective relational outcome;4)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is both appropriateness and effectiveness(Spitzberg,B.H.,1994:56).

Considering the role of nonverbal behaviors in th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ntext,Jia Yuxin maintained that nonverba behaviors has such characteristics as a)many nonverbal behaviors are polysemous.For example,the gestures in different cultures or areas may have different and usually contrast meanings This will cause confusion and misunderstanding if we ignore them in different cultures."Tapping one's temple"has the meaning of both"being foolish"and"being clever".b)Many nonverbal behaviors can be used in different countries,communities and culture.c)Some nonverbal behaviors are unique and used in a certain community or culture d)Even used in one community some nonverbal behaviors may have different meanings.e)Some nonverbal behaviors are so useful that they are very likely to be transmitted quickly and prevalent as the common behaviors in the world(Jia Yuxin,1997:455-456).

All of the above characters give hints of the connotation o INCC.The connotation of INCC should include:1)knowledge o nonverbal behaviors of different culture;2)motivation system which involves affective competence,episodic competence,relational competence and strategic competence;3)the mastery o the skills of performing intercultural behavior in interaction with people from diverse cultures;4)appropriateness and effectiveness.

4 Conclusions

Nonverb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ICC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contributes a lot to the success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Intercultura Nonverb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INCC)refers to one's nonverb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or one's ability to recognize the nonverbal behavior of the other culture and to behave in accordance with that culture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INCC should be cultured i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from these aspects:knowledge motivation;skills;appropriateness and effectiveness.

摘要:该文通过分析非言语交际能力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提出跨文化非言语交际能力应当概念化,并且对其进行了定义,还界定了跨文化非言语交际能力概念的内涵。希望通过跨文化非言语交际能力的概念化,使人们在外语的教与学中注重培养跨文化非言语交际能力,以提高外语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能力,非言语交际,跨文化非言语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Meharabian B A.Nonverbal communication[M].Chicago:Aldine-Atherton,1972:108.

[2]Gudykuntst W B.Communication with Strangers[M].Chicago:Aldine,1984:181-183.

[3]Hymes D.On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Sociolinguistics[M].Penguin,Pride and Holmes,1972:50.

[4]Canale M,Swain M.Theoretical Bases of Communicative Ap-proaches to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Testing,Applied Linguistics[M].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1983:4-5.

[5]Ruben B D.Assessing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tradition and contemporary issu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1997:233.

[6]Fantini A E.Introduction-language,culture and worldview[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1995:143.

[7]Spitzberg B H.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M].Beverly Hill:Sage,1994:56,347.

[8]毕继万.跨文化非语言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0.

[9]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非言语交际能力 篇2

【中文摘要】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最早是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是在一定的情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来实现知识建构的过程。本文就如何结合该理论来培养非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问题进行探讨。论文的首先论述了当代外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以及我国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现状、建构主义在语言教学中的意义和研究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意义和,最后指出文章的写作结构。接着作者介绍了与本论文相关的理论和研究,包括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相关概念和本文的理论基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并概述了国内外有关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方面的研究成果,以及如何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来指导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相关研究。为了提出符合非英语专业学生的文化教学模式,作者采用了王振亚的社会文化测试试卷和Chen和Storasta的跨文化敏感度量表对目前重庆师范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现状进行了调查。此外,还结合问卷了解了非英语专业学生对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实施的建议和意见。根据调查结果,作者提出通过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模式和一些具体的教学策...【英文摘要】Constructivist learning theory(CLT)is an important branch of cognitive learning theory, which was first

proposed by Swiss psychologist, Piaget.CLT defines learning as a process of acquiring knowledge in certain situations with the help of others.The present study mainly focuses on how to cultivate non-English major’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ICC)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LT.First of all, the present paper discusses the importance of cultivating ICC, current cultural?teaching practices...【关键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非英语专业学生 文化教育 跨文化交际能力

【英文关键词】constructivist learning theory non-English major culture teachi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目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非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Introduction中文摘要5-69-14

ABSTRACT

Chapter 1

1.1 The Importance of Developing ICC in 9-10

1.2 The Current Situation

10-11

1.3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of Culture Teaching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The Great Impact of CLT on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11

1.4 The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11-12

1.5 Thesis

Chapter 2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and 14-25

2.1 Overview of Intercultural 14-16

2.1.1 Definition of Present StudyStructure12-14Literature ReviewCommunicative Competence(ICC)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ICC14-15

142.1.2 Definition of

15-16

2.2 2.1.3 Components of ICCTheoretical Basis: Constructivist Learning Theory16-20

2.2.1 Constructivism

17-19

16-172.2.3

2.2.2 Development of ConstructivismConstructivist Views of Knowledge, Teaching and Learning19-20

2.3 Researches on ICC

21-22

20-24

2.3.1 Researches on ICC AbroadHome22-24

2.3.2 Researches on ICC at

Chapter 3 Empirical

3.1

2.4 Summary24-25Study of Current Non-English Majors’ICC25-35Objectives of the ResearchParticipantsProcedure25-26

3.2

26-2728-33

3.3 Instruments3.4 3.5.1 27-283.5 Research AnalysisAnalysis of the Results of the Social-culture Test28-29

3.5.2 Analysis of the Results of the

29-3131-333.7

3.5.3 Analysis of 3.6 Research 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 ScaleResults of the Open QuestionnaireFindings and ImplicationsSummary34-35ICC Based on CLT

33-34

Chapter 4 Cultivating Non-English Majors’35-47

4.1 The Significance of

35-3636-43

4.2 4.2.1 Constructivism to Student’s ICC DevelopmentConstructivist Models on Cultivation of ICC

Teachers’and Students s’Role in Constructivist Models36-37Task-based ModelMethods43-46Motivation43-44

4.2.2 Cooperative Model37-4141-43

4.3 Other Related

4.2.3

4.3.1 Activating Students’4.3.2 Creating a Democratic and 44

4.3.3 Designing Various 44-45

4.3.4 Making Full Use 45-46

4647-49

4.3.5 4.4 5.1 Interactive EnvironmentCulture-related Activitiesof Multimedia and Online ResourcesDeveloping Students’Autonomous AbilitySummary46-47

Chapter 5 Conclusion

47Limitations of the Present ThesisFurther Study47-49I53-58III59-61

5.2 Suggestions for

Appendix

References49-53

非言语交际能力 篇3

【关键词】外语院校 非英语专业 文化交际能力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国际交流渗透到各行各业,对跨文化和跨区域交流的需求日益增多,因此,外语教学的目标已不仅仅局限在语言与文字范畴内,学生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被一再强调。而外语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植根在本土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土壤之上,受多年英语文化熏陶,同时学习目标语国家文化,多种文化的比较与交融对学生的文化交际能力提出了新的多文化交流能力的要求。

一、专业导向作用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归根结底是为了能和目标语国家的人进行无障碍沟通。所以,非英语专业的跨文化交际首先应该立足于其专业,把专业领域内的文化交际作为学习的首选。但是在进行目标语文化教学时,要注意把“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文化教学必须与语言教学相结合才能取得最佳效果。”文化教学不是附加在语言教学之上的,文化教学不是分离于语言教学的,二者要相辅相成,互为导向。准确地说,目标语的文化教学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提高交际能力,而且对学生的语言学习具有反作用。其次,关注目标语国家的文化对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具有根基作用,只有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在交际中才不会出现失语和文化迷失现象。第三,与母语渐进式的习得过程和英语低龄化起点的学习过程不同的是,目标语的学习从大学阶段展开,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文化常识,对目标语国家的人文知识有所积累,因此,目标语的文化积累可以和语言学习同步高效展开。

二、英语文化的中介作用

当今社会,无论哪一学科,哪一专业,科学研究和人文交流都要以语言为媒介,而英语广泛使用于各类国际会议,服务于各国人民的交流沟通,所以非英语专业跨文化交流从一定意义上涉及到对英语文化的理解与沟通。树立英语语言的中介意识,努力发挥英语文化的桥梁作用对跨文化沟通的成功至关重要。另一方面,英语作为世界范围内的通用语种,影响范围广,适用人群大,所以,非英语专业因为受众群体的关系,要实现国际交流就不能忽视英语的中介语地位,建立基于英语文化的沟通平台。同时,因为课程设置的关系,中国学生在上大学之前都有至少6年的英语学习经历,多年的英语语言学习让学生主动和被动地吸收了一些英语国家文化,并受到其价值观的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学生在学习中都不能忽视这一影响,把这一学习经历进行去粗取精的正确利用,区分不同文化的影響与作用,在交流中既不受其全盘主宰,更不能忽视其重要的内因联系。

三、本土文化立场

文化立场“是要求基于整合的理念将语言学习与文化理解融为一体。”而非英语专业的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在文化立场的选择上除了关注目标语文化和英语文化的中介作用,更应关注中国本土文化在交际中的作用。学生在学习目标语的过程中,不可回避的是中国文化对其影响与干扰。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比较文化学习中了解到各国文化的异同,消除文化交流障碍,最终达到对学生文化交际能力综合培养的目的。研究表明,外语教学中中国文化出现缺失现象,教师在教学中缺乏对中国文化的正向引导与渗透,把外语教学的靶向性教学目标定为目标语国家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外语专业学生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而从长远看,中国文化在外语教学中的匮乏必将导致学生文化学习的狭隘性,理解的偏差性。因此,非英语专业的文化培养要立足本土文化立场。“对语言文化的大量研究表明,母语文化在外国语言文化的学习中会发生正迁移作用,即深厚的母语文化功底会对外国语言文化的学习起帮助和促进作用。”中国文化是学生的母语文化,达到其他文化与母语文化的共鸣是交际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指标。学生在共鸣的基础上才会准确理解不同文化的精髓,进而在交流中达到多文化合一的目的。

四、结语

跨文化交际中,“不能夸大文化差异,要强调文化的共性,尤其是积极的方面。”基于目标语文化,英语文化,中国文化基础上的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流更要在多种文化中求同存异,让文化的多样性得以延续和发展,同时,进一步在文化的碰撞中得以提升交流空间,实现各民族和文化的零距离互动。同时,外语院校对学生这一能力的培养具有学科建设的优势,学生可跨专业选课,教师可跨专业授课,多文化的学习可以在原有课程建设的基础上完成,更可实现资源共享。

参考文献:

[1]蒙岚.从跨文化交际视角改进大学英语教材—以《新视野大学英语》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32(7).

[2]张炼,彭思祥.多元文化视域下外语教学的文化立场研究[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3(5).

[3]彭云鹏.论母语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基础作用[J].河北学刊,2010,30(5).

[4]陆文静.跨文化交际中的心理障碍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0(3).

浅析非语言交际能力培养 篇4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但交际工具不只是语言, 还包括非语言。非语言交际是指语言行为之外的一切由人类和环境产生的刺激, 这些刺激对于信息发出者和接受者都具有潜在的信息价值和意义。通俗地说, 就是不说话的交流, 是人们利用面部表情、眼神、触摸、姿势等非语言符号传递信息, 增进了解的方式。研究表明, 人们的沟通至少有65%用非语言交际。

二、非语言交际的分类

非语言交际形式多样, 不同的非语言交际形式, 所表达的含义不同。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体距学、副语言和体势语。

1. 体距学, 是指人们在交际时利用空

间距离传递信息以及由此体现的特殊含义。根据美国人类学家霍尔博士的研究表明, 人们在交际时对空间领域有一定的要求, 并根据人际关系的亲密程度而保持不同的距离。

1) 亲近距离, 一般在0cm~45cm之间, 交谈双方关系密切, 允许身体接触, 可详细审视面部的细微表情变化, 并能轻声耳语的距离。比如夫妻或父母与子女的距离。

2) 私人距离, 一般在45cm~120cm之间, 由亲密关系向一般社会关系过渡的距离, 允许交际者相互触摸。朋友、熟人或亲戚之间的往来一般以这个距离为宜。

3) 社会距离, 也称为礼貌距离, 一般在120cm~360cm之间, 在此距离内, 交际者可以轻声说话。这是一般交际或生意往来时常常保持的距离。

4) 公共距离, 一般在360cm~750cm之间, 这是正式场合的交际距离。

5) 远距离, 一般在750cm以上, 这是公众场合的交际距离, 用于公众性演讲等。

6) 高度距离, 保持空间领域的高度是支配权力的一种方式。法庭、礼堂、会议厅的布置都是利用空间距离来发挥这一功能, 以表现优越感和从属关系。

2. 副语言, 也称为伴随语言, 是指超

出语言特征的附加现象, 也就是语音在频率、强度和时间三方面的变化表现。比如语音语调、音韵音量的变化。重音位置和音调有助于听话人推测话语之间的关系, 获取超越词汇本身意义的信息。在非正式谈话中, 韵律可以使谈话双方只用最少的语言说明就能把一段话的各部分联系起来, 并且恰当地使用无声语言———沉默。沉默是一种艺术, 而不是消极行为。在有些特殊环境里, 有时需要沉默。恰到好处的沉默, 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3. 身势语, 是指人们交际时身体各部分动作所表示的含义。

身势语行为大多是与生俱来, 无师自通的行为。包括眼神、面部表情和身体的姿态动作等行为。

1) 眼神交流。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 交往双方保持目光接触是十分必要的。眼神能传神, 会说话, 最能表达细腻的感情。即使是转瞬即逝的眼神, 也能表达出丰富的情感和意向, 泄露心底最深处的秘密。

2) 面部表情。人是感情动物, 情感流露是人的本性, 利用面部表情的变化流露出信息, 是很自然而然的行为。相对目光而言, 表情是更容易辨别对方心情和态度的线索。“入门休问荣枯事, 观得容颜便得知。”所以, 在与对方交谈时, 要善于察言观色, 以捕捉对方面部表情所流露的情感信息。

3) 姿态动作。姿态动作可以传递人们的情感信息。研究表明, 人体能够发出多达50万个不同的身体信号, 有些姿态动作是与生俱来的, 也有些是经过学习得来的。因为文化差异的存在, 相同的姿态动作在不同的文化中可能表示不同的意义。所以要学会辨别身势语以及这些身势语在不同文化中所蕴涵的不同含义。

三、非语言交际的作用

人们通过语言和非语言进行交际, 相对语言交际而言, 非语言交际所起的作用更大, 在语言交际发生障碍时, 其代替、维持甚至挽救交际的作用更不可低估。

1. 补充作用:

非语言行为可以补充语言表达的信息内容, 更加充分形象地表达情感信息。比如赞美对方时, 由衷地与对方进行眼神交流, 更形象地表达出赞美和欣赏的情感信息。

2. 否定作用:非语言信息与语言信息

不一致时, 非语言信息更为真实准确。比如嘴上虽然说着赞美的言辞, 却用不屑的眼神看着对方, 对方会明显感觉到赞美的不真实。

3. 强调作用:

通过对非语言交际中眼神、手势、重音等等的变化应用, 达到辅助交际完善表达的作用。比如训斥某人时, 犀利的眼神和严肃的表情, 都可以让人感觉到气氛的压抑。

4. 调节作用:

非语言帮助交际双方更好地表达信息。比如说话陷入僵局, 一个手势的运用, 可以缓解紧张的气氛, 继续进行谈话。

5. 替代作用:

非语言行为可以替代语言发出信息, 单独完成交际任务。比如, 单独用个OK的手势, 就可以表达出完整的信息内容。

四、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

非语言交际行为大多是天生的, 也有部分非语言行为是通过后天学习得来的。尤其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 对不同非语言行为有着不同的理解。语言和文化是相互依存的。一方面, 语言是文化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 是传递文化的载体, 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另一方面, 语言又受到文化的影响, 语言和文化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非语言交际行为不存在正确或者错误一说, 而且根据不同的文化、社会、场合的不同, 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所以在充分理解文化和与之形成的特定思维方式的基础上, 分析非语言行为, 更为容易明白对方所想表达的深层含义。

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 首先是非语言交际意识的培养。多观察多学习别人在沟通时所使用的非语言交际行为, 总结归纳后融入自己对非语言的理解, 加以运用, 以提高谈话质量。在与对方进行沟通时, 为了补充或强调所表达的信息内容, 适当地运用非语言交际行为来辅助交际, 以加强意思的表达。

非语言交际是人类交际活动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人类的不断进步, 不同文化的人的交流越来越频繁, 非语言交际的重要性也越来越明显。在运用语言交际的同时, 运用非语言交际, 可以更加清晰明确地表达出自己的意思, 减少误会的发生;与对方进行深层次沟通, 提高人际交往的质量, 达到沟通无极限的境界。

虚构话语:言语行为和非交际性 篇5

虚构话语:言语行为和非交际性

本文比较了塞尔基于言语行为理论对虚构话语的逻辑地位的解释和汉伯格根据特定语言模式所得出的虚构话语非交际论,分析了二者的.矛盾之处,并利用塞尔本人的理论来调和其中的对立,以界定虚构话语的本质.

作 者:谢晓河 余素青 XIE Xiao-he YU Su-qing  作者单位:谢晓河,XIE Xiao-he(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83)

余素青,YU Su-qing(华东政法学院,上海,200042)

刊 名:外语研究  PKU CSSCI英文刊名:FOREIGN LANGUAGES RESEARCH 年,卷(期): “”(3) 分类号:H0-06 关键词:虚构话语   言语行为   非交际性  

非言语交际能力 篇6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能力 教学策略

一、引言

语言教学脱离不了文化的渗透和渲染,同时也是彰显各种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而长时间以来,教学双方对语言学习都会形成固有模式。即教师倾向于培养学生的语言知识能力,学生也盲目跟从语言知识学习,跨文化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导致双方沟通交流不顺畅。目前已有不少学者从宏观层面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实际上,由于地区之间的教育水平和学情各有差异,我们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发现问题,找出有效方案。为此,笔者对某普通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通过问卷调查得到他们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状。并通过反映出来的问题和现状为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提出几点教学策略。

二、跨文化交际能力

国内外学者对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阐述主要有如下:Spitzberg认为: “跨文化交际能力广义地说可以理解为这样一种印象,即这一行为在某一特定的语境中是恰当和有效的。” Lustig 和 Koester认为:“跨文化能力需要足够的知识、合适的动机以及训练有素的行动。单凭这些要素中的任何一个都不足以获得跨文化能力。”也就是说,知识、动机和行动三者结合才能构成跨文化能力。贾玉新认为: “有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至少由基本交际能力系统、情感和关系能力系统、情节能力系统和交际方略能力系统组成。”毕继万认为: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在跨文化交际环境中由语言交际能力、非语言交际能力、语言规则和交际规则转化能力以及文化适应能力组成的必备综合能力。”虽然学者们对跨文化交际能力所包含的要素各抒己见,但其核心组成部分都包含三个层面的能力即认知、感情(态度) 和行为。在认知层面,学者们指出交际者了解和掌握目标文化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是成功进行跨文化交际的关键。感情层面包括交际者对于文化差异的敏感、对于不同文化态度和尊重、对于本土文化的深刻理解等。行为层面主要是指言语能力、非语言能力、变通能力、外交能力、适应能力等。

三、非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现状调查

1.研究目的。随着经济全球化,教育全球化,各高校之间人才交流不断深入,合作机会的不断增加,具有较好跨文化交际能力已成为必然。而对于从事语言教学工作者来说,了解本校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现状,发现问题,并探索可行解决和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2.研究对象。本调查测试对象为贵州某普通师范大学的2014级258名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该学校比较注重对外交流合作,先后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葡萄牙、南非、日本、韩国、泰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与科研机构建立长期合作与交流关系,分别与韩国、日本、泰国、美国、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的多所大学开展了交换学生项目。在调查的258名学生中,也有少部分学生参加了学校的交换生项目。

3.研究工具和方法。根据文章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文献综述,结合本研究的目的,自编了《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调查问卷》,本问卷调查共设计44道选择题,由表层文化和深层文化两大部分组成,表层文化共设33道题,具体包括:有关英美国家基本文化常识(11道);体现日常交往的言语交际行为(11道);有关社会习俗规范方面(11道);深层文化共设(11道题),包括有关时间观念、推理方式以及价值取向。本次发放问卷258份,回收258份,有效率为100%。先用 EXCEL所得数据反映出当前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现状,再用 Matlab 7.0生成相关的指标图像直观地反映出问题所在。

四、外语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调查结果与分析

从指标图像上我们可以直观看到:(1)在相关文化背景知识这一领域,学生掌握的有关英语国家的知识不容乐观。指标图像的正确率波动很大,这充分反映出学习者对相关文化知识了解不够全面,这个层面还需要加强。(2)在言语交际这一板块上,受测者摆脱不了母语思维的影响,言语交际能力比较弱,正确率不到35%,这充分反映出课堂教学的一大缺口仍然还是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仍需引起重视。(3)在深层文化这一板块上,学生们中西文化差异的意识比较弱,文化差异的敏感度不高,这方面的文化知识内容缺口较大,有待进一步提升。不难看出,调查数据结果同时也表明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少关注学生们社会语言学、语用能力以及非言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指标图像还反映一个更为严重的事实: 即在教学中由于教师给学生们传达的目标文化通常都是正面的,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这恰恰引起学生对目标文化的真实面目产生误解。而实际上,教师应该给学习者传达真实的,确切的,与时俱进的真实信息。这样才能让学习者透视目标文化,了解文化,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

五、课堂教学策略

1.比较讨论法。比较法常常被运用于文化教学过程中。该方法重心在于分析讨论本土文化和目标文化的区别和不同。在分析讨论中,除了比较两种文化的特点,还应关注各自文化的内涵。比如在大学英语课程中,谈论学校生活也成为广泛流行话题和学习内容。众所周知,“学校”所包含有如学校规章制度、教学科目、教学时限、校服、教学楼、家庭作业、学校饮食以及学生行为等。教师让一部分学生去youtube (http//www.youtube.com/watch?v=Ymujkh1Fff0) 观看一个关于中国典型的学校日。再让另一部分学生观看一个英国典型的学校日的短片。该短片包含有社会文化知识、社会语言学以及非言语交际如问候、打招呼、礼貌请求、感谢的恰当用法等。两组学生可以讨论比较中英两国学校系统各自的优缺点。通过观察,言语比较两个短片中的细小区别和最大不同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们语用能力和非语言交际能力、还可以拓展学生们社会文化知识。

2.设置教室文化长廊。文化长廊是最简单而有效的方式,因为它总是潜意识的影响着学习者。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文化长廊里张贴国际影视名人,文学作家,科学家,名胜古迹等当代海报图片。其目的是打造强烈的文化气息、引起关注和评论、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并发挥其想象力。文化长廊主要关注与社会文化知识,它的出现将取代教室里枯燥的语法规则表,词汇量化表,学生行为规范表等。

3.课堂内容信息重组复述。信息重组即要求课堂上学习者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语言表达复述相关教学内容。教师加强引导,要求复述时重点关注个别特征的表述。例如教师在进行听力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观看Short Video,再布置学生课堂Pair work,即对短片中的对话内容进行复述,突出强调部分,如对话中使用 “please”,“excuse me”,“sorry”的次数,眼神交流的频率,肢体语言的表达形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该教学环节可以使得学习者的说话能力,语用能力和非语言交际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

4.课堂角色扮演。角色扮演适应范围较广,无论是听力课,写作课还是精读课,教师在课堂上都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开展角色扮演。例如听力课上,教师完成Short Conversation这一部分之后,可以让学生根据录音中的场景,Speakers 的语音语调,情感态度等进行脚色扮演。让学生亲身体验生活的真实感,感受语言中文化的美感。这有利于让语言学习者在脚色扮演中提高的社会语言知识,社会文化知识,言语交际能力和非言语交际能力。

六、总结

本次问卷调查结果真实地反映了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状及问题。这些问题也是导致了学生跨文化交际失败的不足。然而随着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较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的必然要求。因此对于语言教学工作者而言,始终把每一堂课的教学视为培养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阵地,定期调查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状,并总结归纳问题是相当有必要的。在此基础上及时改进课堂教学策略,采取实际可行的措施以达到提升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Spitzberg B.A model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A].In Samovar LA & Porter R E(eds.).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A Reader(9th Ed.)[C].Belmont,CA:Wadsworth Publishing Co.,2000.375-387.

[2]Lustig M&Koester J.Intercultural Competence: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across Cultures(5th Ed.)[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7.

[3]毕继万.第二语言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J].中国外语,2005(1):66-70.

非言语交际能力 篇7

语言具有社会交际功能,是一种交际工具,而文字是记录说话的手段。我们进行语言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要在打好扎实的语言基础知识,进行认真严格的听、说、读、写训练的基础上,培养听、说、读、写的交际能力。

二、大学生口语能力欠缺的原因

首先,集中表现为对教学目标的认识带有不同程度的偏差。教学大纲对基础阶段的口语能力虽提出要求,但同时对大多数学生的口语能力缺乏相应的测试要求和测试手段。

其次,在应试教育的多年影响下,许多高校在办学指导思想上忽视口语能力的培养,在实践中没有安排口语课,而大多数教师亦缺乏探索生动而有效的口语教学方法的动力,造成口语教学经验严重不足,结果教学效果很不理想。一位优秀的口语教师应该博闻强识,具有发达的思维能力、良好的文化修养、正常的心理素质和快速应变的技能,并能说一口标准的美国英语或英国英语;然而,在我国的英语口语师资队伍中,这样高素质的教师十分匿乏再加上长期以来我国公外教学的标准化倾向,严重限制了英语口语教师主动性和能动性的发挥。

再次,实践的英语教学活动的特点是学生多、内容多、课时少。学生在课下又很少有机会与来自说英语国家的人士交谈,缺乏英语语言环境。因此大部分学生对口语的积极性不大,即使有积极性的学生投入到口语实践也觉得心有余而力段,给学生以视觉上的冲击,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课文的内容和日本的社会文化。在讲授《新编日语》3里的第六课「なぞなぞ遊び」时,可以举几个简单的日语谜语:そらのしたはなんですか等,然后按照日本人的思维引导学生逐步接近正确的猜谜方法,直到找出正确的谜底。

3. 提高课堂教学技巧。

教学技巧是教师实施课堂互动的必要工具,掌握了教学技巧就等于取得了课堂互动的钥匙。教师平时要注重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不断积累、实践教学技巧,注重互动方式的创新。在日语精读课堂上积极开展分组讨论也是一种有效的互动方式。讨论的方式要多样化,可以组织两人讨论、大组讨论和全班讨论。教师还可以根据讨论内容组织学生主持讨论会或辩论会,这种形式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敢于开口说日语的习惯。现以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的《新编日语》3里的第十九课「テレビの功罪」一课为例,在学完课文内容以后,首先在幻灯片上用图片演示电视机的演变历程,接着把学生分成三个组,布置任务并提出具体要求。每组分别选取一个任务:(1)テレビの役割を検討しなさい。(2)テレビから起こった問題を検討しなさい。(3)テレビの広範囲的な応用をみんなで自分の考えを述べなさい。小组所有成员参与讨论。为了保证活动的有效性,老师要在活动过程中需主动巡视各小组的活动情况,并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最后每组推举一个组长向全班报告讨论结果,老师和其他学生共同参与评价结果,以便不足,说不出什么,听别人说又觉得不标准,收获不大,几次下来就没有兴趣了。教学实践中的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另外,口语教材相对稀缺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影响因素。

三、加强大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方法

1. 明确英语口语教学的目的。

英语口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习者的英语口语水平,使之在涉外部门出色地完成任务。英语口语水平的提高离不开“说”。在Modern American English一书的“Introduction”中,作者指出了“Talk,Talk,Talk.Inside and outside the classroom,speak English with your teacher and fellow students.”,这很重要。但笔者认为,除学习者在课内、课外跟老师和同学交谈外,作者忽略了自己和自己交谈这一点。口语学习者随时随地就可以同自己交谈,这既方便又简单。如果口语学习者不开口说,学的只是“哑巴英语”或只是死搬书本,再聪明的学习者,也难以练好口语。

2. 采用分级教学。

英语口语教学应该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第一级为初级阶段。在此阶段,教师首先应该为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学习语言的环境,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与运用目的语。最好是采用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小故事与对话的内容,使学生有亲临其境的感觉,同时又能熟悉外国人日常生活方式及应答方式。除此之外,在初级阶段的学习中,学生还应该学习和掌握一些英语最基本的句型和习语、惯用语,要能熟练到脱口而出的程度。第二级为中级阶段。此阶段的训练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连贯说话的能力。教学内容可包括爱情、友谊、个性特点、生活习惯、趣味爱好、体育运动等。教学方式可采取复述短文、概述大意、描述图画、回答问题、观点讨论、角色扮演,把故事编成对话,把对话编成故事等。第三级为高级阶段,高级阶段发现问题,及时总结。这样既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开口说日语的平台,又能增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实际应用能力。

四、结语

以上是笔者在分析了高职日语精读教学现状和教学过程中互动的重要性的基础上,谈了关于高职日语精读教学中如何互动的三点意见。基于日语精读课程在日语教学过程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因此需要广大日语教师的一致努力,才能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日语精读课程教学模式。至于采用上述的方法,在加强高职日语精读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互动时的效果如何,将作为以后的课题继续研究。

参考文献:

[1]王丽萍.外语教学如何进入交际互动课堂[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10).

[2]李秀英,王义静.互动英语教学模式[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12).

[3]Campbell,C,&Kryszewska,H.著.张民伦导读.以学生为主体的英语教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4]周平,陈小芬.新编日语[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安徽三联学院2009年度院级科研基金项目,项目编号:

论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的五阶段

(江西赣江职业技术学院,江西南昌

摘要:高职院校英语教学越来越重视的是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口语是其最大的培养方向,本文将口语课堂教学分为五个阶段,论述了如何在口语课堂上一步步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

关键词:高职英语口语教学五阶段

高职院校是培养实用技能型人才的基地,英语口语课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高职英语专业中的口语教学是英语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虽然其看似简单,但想富有成效,操作起来并不容易,方法不当,往往会使得口语课堂或者变成教师的口语练习课、学生的听力练习课,或者变成毫无实效的重复练习课。如何提高高职学生的口语能力,如何使口语课堂像其它课程一样有条理、有逻辑、有程序地进行,我认为可以从五个阶段着手。

一、发音练习阶段

虽然学生早已学习过语音语调,但中学的学习侧重于学习语法,搞题海战术,导致很多学生的发音缺乏系统性,语音语调存在很多顽症。特别是我们作为母语的汉语是口腔前部发音,而英语是口腔后部发音,造成正确的英语发音习惯很难养成。很多高职学生反映有过这样的沮丧经验,很容易听懂中国人说的英语,同学之间也能用英语进行一般的交流,但一和英美人对话,对方常常很难听懂自己在说什么。这至少证明了两点:一是中学的口语教学存在误区;二是中国人在英语发音上存在许多共性的错误。所以在大学的第一学年,我认为老师在口语授课计划中可以包含2—4个课时的发音练习课,由老师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教学,进行发音纠正,使其懂得从何下手,怎么“说”,什么才是正确的“说”。

的教学内容可扩展到对各种问题及现象的讨论与辩论,比如青年人的思想情绪、种族歧视、暴力、人口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等,教学方式主要采用辩论、演讲、小组讨论、总结发言等。通过这三个阶段的学习,学生就能逐渐地做到运用英语清楚地、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意志及观点了,也就具备了比较强的英语口头交际能力。

3. 充实社会文化知识。

在英语口语教学中,教师应该适度地、有选择地、比较系统地将文化知识的传授融入教学中,使英语口语教学与文化教学相结合。具体地说,在口语教学的初、中级阶段,着重交际文化的导入,内容包括在日常生活交往方面英汉主流文化的差异,在语言形式和运用中的具体表现,打招呼和告别、各种称呼、祝贺和赞扬,以及其他社交礼节等的差异。教师应介绍关于文化差异引起的英汉词语、成语、谚语和格言的意义及运用方面的差异,这样可使学生通过差异的学习,就能理解各种英语表达法所涉及的文化内涵。在口语教学的高级阶段教师则要着重导入知识文化,介绍中西方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认知行为、交际关系及言语表达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学生通过中西文化此类差异的学习,就能增强文化差异意识,了解西方的人际关系及交往的深层次模式,从而学会得体地进行交际。

4. 与其他交际技能共同训练,及时纠错。

一般情况下,交际活动始于语言,因此交际者首先必须有足够的语言知识,而成功的交际是认知能力、听力、理解力、逻辑推理、应变能力等的综合体现。其中,听力对成功的交际来

二、朗读背诵阶段

懂得了正确的发音之后,就可以进入朗读背诵阶段,语言是没有规则性的、无法解释的事物,所以当你问一些人语言为什么是这样的时候,他会回答你:“没有道理,只是感觉是这样。”这就是所谓的语感,那么如何培养语感呢?读与背是最好的决窍,读得多,背得多,自然语感就越好。所以在口语教学初期阶段,教师应要求学生每日朗读英文,并且经常做一些背诵练习。朗诵时语音语调很重要,要掌握好元音的饱满度。在读一些从句时,在连接词如that等处要轻读并且在读这个词之前要有一个小停顿。另外,朗读背诵阶段要克服一个问题就是害羞心理。害羞心理一方面源于性格,一般性格内向的人,讲话时易小声小气,这对学习英语语音语调很不利,要注意克服。另一方面是源于自卑心理,总以为自己英语水平太差,不敢开口,尤其是当与口语水平比自己高的人对话时,更易出现这种情况。克服这种心理障碍,是学好口语的前提。

三、复述阶段

复述属于口语练习中的第三个阶段,用自己的话复述所听到或读到的故事。这个阶段,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先对文章有一个全面的理解,然后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来复述故事,可以先用原文中的用语,然后发展到用相似的表达手法来进行替代,自己组织语言、组织故事,并且进一步发展为对故事进行补充扩展,以此锻炼学生的复述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复述是一种很好的自我训练口语,记忆单词、句子的形式。复述有两种常见的方法,一是阅读后复述,二是听磁带后复述。我认为后种方法更好些,这种方法既练听力,又练口语表达能力。同时,可以提高注意力的集中程度,提高听的效果,而且可以提高记忆力,克服听完就忘的毛病。具体方法:要循序渐进,可由说,尤其是不可或缺的一种能力,因为口语的目的是交流,口语使用者,不仅要单方面地说话,而且要倾听别人诉说,并在听懂、听真切的情况下,作出正确反应和答复。故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应同步培养听力、理解能力等其他交际技能,两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四、结语

总之,为了提高课堂交际法教学的质量,教师应该认真钻研教学规律,精心设计课堂交际活动的内容,用心研究,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参与,真正开展交际教学。教师在口语教学中应体现出“多元化角色”和个性化教学特点的结合。从广义上讲,教师是口语教学中的协调者和组织者;在不同的教学阶段,还应分别起到观察者、顾问、督促者和评价者的作用,即教师应善于发现和解决学生在交际中的问题,并通过了解学生的需求不断完善口语教学的形式与方式。这样,学生的口语能力将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摘要:目前多数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还仍停留在单一的字、词、句型等语言形式的传统讲解上,忽视了语言本质功能,即语言的交际功能的分析和训练。而语言的交际观应是当今基础外语教学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出发点。鉴于此,本文对提高大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非英语专业,英语口语交际能力,提高

参考文献

[1]建青.论交际原则在大学英语精读课教学中的应用.民族教育研究,2005,(4).

[2]李争鸣.英语口语教学应重视文化因素的导入研究规律、改进教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3]王艳一.在口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策略能力.外语界,2001,(3).

非言语交际能力 篇8

根据陈国明和Starosta的理论, 跨文化交际能力由跨文化意识、跨文化敏感度、跨文化技巧组成;其中跨文化敏感是连接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技巧的核心因素, 只有对异国文化有正确的情感倾向, 才能激发相应的文化意识, 从而在跨文化交际中运用正确的交际技巧进行有效的交际行为。[5]因此, 对跨文化敏感度的研究通常被认为是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起点。

自2002年, 我国硕士扩招, 研究生教育得到了较大的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我国国际文化、科技交流和互派高级访问学者日益增多, 这对我国非英语专业研究生的能力, 尤其是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 我国目前对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组成要素的现状测评分析等方面的研究尚显不足, 这会导致外语教学的盲目进行及人才培养的低效率。

有鉴于此, 本研究试图通过定量研究来分析并回答以下问题:1) 非英语专业研究生的跨文化敏感度现状是什么?2) 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的自信心、投入程度、专注程度、愉悦程度以及对待文化差异的态度如何?3) 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在英语教学中的文化输入的现状如何?4) 如何有效地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1 研究方法

1.1 调查对象

本研究是从6所高校中, 随机抽出100名非英语专业的研究生为调查对象。这6所高校包括部属院校和地方性大学。这些学生涉及的专业包括工程力学、机械工程、有机化学、临床医学、环境科学、法学、汉语言文学、教育学、日语等, 并且所有被调查对象都已通过大学英语四级及研究生英语入学考试。

1.2 研究工具

本研究使用的研究工具为两份问卷。问卷一是采用陈国明和Starosta的跨文化敏感度量表[6], 其中, 笔者对11、14、和23题项进行了中文注解。此表中的24个题项共由五大因素组成, 即跨文化交际活动中的自信心、投入程度、专注程度、愉悦程度以及对待文化差异的态度。如表1所示:

每一题项有五个选项, 包括:5:完全同意;4:同意;3:不确定;2:不同意;1:完全不同意。每一选项前的数字表示分值, 将24项分值相加, 得到该量表测量总分。分值越高, 表明跨文化敏感度越高, 也就表明跨文化交际能力越高。

问卷二是调查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对外国文化接触以及对文化教学态度的量表, 共11题项, 内容涉及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语言能力, 当前文化知识和文化意识, 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有效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途径。

1.3 研究程序

共发放了100份调查问卷, 在实施调查后, 剔除回答不完整或有明显应答定势的问卷, 共获得有效问卷92份, 本研究的数据分析是基于92份问卷。问卷的原始数据用SPSS17.0进行了统计分析。统计程序为: (1) 两次描述性统计分析, 用来描述非英语专业研究生的跨文化敏感度量表总分得分和其组成五大要素的总分得分情况, 以及学生跨文化敏感度量表平均得分及其组成五大要素的平均得分情况; (2) 跨文化敏感度量表得分的出现频率统计并以柱型图的形式呈现出来。

2 调查结果与讨论

2.1 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跨文化敏感度程度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 92名学生的跨文化敏感度量表最低值为65, 最高值为89, 平均值75.49, 高于度量表平均值72。表3表明:因素1跨文化交际自信心 (平均值=3.102) , 因素2跨文化交际投入程度得分最高 (平均值=3.609) , 因素3跨文化交际专注程度 (平均值=3.587) , 因素4跨文化交际愉悦程度平均值最低, 为2.246, 因素5对待文化差异的态度 (平均值=2.87) 。由此可知, 因素1, 5, 4分值较低, 排名靠后。笔者认为, 主要由于当前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对外国文化、习俗了解较少, 在交际中, 会信心不足, 担心其他人会对自己作出负评价, 因而产生畏惧感或沮丧心理。

这种心态在中国的英语课堂中很常见, 如, 在口语活动时, 很多学生不会选择首先开始话题, 能不开口就尽量不开口。这种现象与我国传统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 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有很大的关系。但是, 根据本调查问卷的计分规则 (3为中间数, 表示不确定;4代表同意) , 其平均值3.145处于3-4分之间, 这也表明大多数被调查对象对跨文化交际都持有相对积极的态度, 都有一定的跨文化敏感度。表4和直方图为所有被调查对象的跨文化敏感度分值的频率情况提供了更加详实的信息。

表4及直方分布图显示跨文化敏感度平均值为3分或低于3分的共有25人, 占总人数的19.6%;在3-3.5之间共有60人, 占62.6%;3.5-4 (包括3.5) 之间共有7人, 占7.2%, 平均值主要集中在3-3.250。这说明大部分非英语专业研究生的跨文化敏感度处于中等水平, 跨文化交际水平仍需大幅提高。

综上所述, 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具有一定的跨文化敏感度, 但仍有大范围的提升空间;男生和女生在跨文化敏感度上的差异并不显著 (女生略高) 。由于被调查对象中的男生均来自理工科专业, 女生大部分来自文科专业, 但两者差异并不明显, 所以这也说明, 当前非英语专业研究生的跨文化水平与自己本身的专业关系并不大, 由于学术交流的需要, 理工科专业研究生的跨文化交流的机会更多于文科专业研究生, 因而跨文化敏感度更容易培养。

2.2 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对外国文化以及目前文化教学调查分析

表5至表14为学生在语言能力, 文化知识, 文化意识, 跨文化交际能力及对于文化教学建议五方面的情况。

本研究显示:

1) 大多数被调查对象具有较强的文化意识, 99%的认为语言与文化相关 (见表6) , 89.1%对西方文化有一定的兴趣 (见表8) , 82.6%的同学在看英文电影或小说时, 会注意到西方不同于中国的一些文化 (见表10) 。

2) 从接受文化及文化输入来看, 85.9%的被调查对象对西方文化了解不够 (见表7) , 一方面在于自身对文化的关注程度不够, 另一方面在于课堂上教师的文化输入较少, 有77.1%的被调查对象认为从课堂上能获得的文化知识不足 (见表9) 。这些说明研究生英语教学在提高学生的社会文化能力方面效果不明显, 教学中往往注重书本知识, 而对如何引导学生大量阅读西方文化和跨文化交际知识, 拓宽知识面重视不够。

3) 所有的被调查对象都通过了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及研究生入学英语考试, 有一部分也过了大学英语六级考试, 可以说, 他们都已达到了“应试”的语言能力, 但是, 这种语言能力与跨文化能力并不成正比, 即与实际从事跨文化交际要求的能力相距甚远。在跨文化交际亲身体验时, 97.89%的被调查对象认为交流有障碍 (见表11) 。41.3%的人将其归因于英语不好, 听说较弱;27.2%将其归因为交流方式上的问题 (见表12) 。这一点说明了我国当前非英语专业研究生的英语教学中重语法和句法, 忽视文化因素及语言交际能力培养的现实。

4) 课程建设及教学建议上, 分别有51.1%和35.9%的学生最希望在课堂上学到听说技巧和跨文化技巧 (见表5) ;77.2%的学生希望有专门的英语文化课程 (见表13) , 并希望在课堂上能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47.8%的学生认为与外国人接触交谈是提高文化意识和交际水平最重要的渠道 (见表14) 。

3 几点思考

我国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没有像所期望的那样取得长足的进步, 原因涉及教师的素质, 东西方文化差异学生因“功用主义”[7]而忽略文化能力的提高等方面。基于这种思考, 本文认为, 提高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 增强教师自身的跨文化意识

目前, 大多数外语教师的教学理念主要体现在在本土文化如何适应目标语文化上, 具有单一倾向性特点, 这就易于将跨文化教学简单地等同英美文化的导入[8]。所以, 外语教师应改变当前的教学理念, 增强跨文化意识, 提高跨文化能力。因为, 只有教师具备了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才能在课堂上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际教学。

那么, 教师如何才能增强跨文化意识?一是要有虚怀若谷的包容态度。不断学习和探索外国文化, 对不同文化行为和思想不要妄加批判, 做到“洋为中用”。二是在教学策略上, 要合理利用教材和其他语言文化材料, 引导学生关注文化内容, 引导他们对文化的思考。将外语教学与文化教学有机结合, 通过教学素材的选用, 教学活动的设计有意识地引导学习者既注意语言能力的提高, 又关注文化能力的培养[2], 将学生的文化体验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 创造更多的体验式学习机会。

3.2 提升学生跨文化意识

跨文化交际能力受到文化因素的影响, 非英语专业研究生提升跨文化意识需要了解、学习外国文化。因此, 要多收听英语新闻广播 (如VOA、BBC) 、英语电视新闻或专题节目 (如CCTV-9) 、浏览英语学习网页 (如普特听力网、大耳朵英语学习网) 、观看电影、美剧 (《老友记》、《绝望主妇》) 等。如能这样做, 就可以了解到原汁原味的英美社会状况、文化教育、民族习俗、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等知识以及英语环境中的新观念、新发展、新语汇, 从而获得原始的语言文化信息以及口语练习范本, 有效提高语用能力。

跨文化意识的提升需要电影、杂志、网络等媒介的“间接经验”, 但仅此还不够。因为, 学习者无法从一个单一文化背景的人过渡到具备双文化知识和能力的人。因此, 跨文化意识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取决于学习者的主观认识和实践经验。所以, 要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体验式学习实践[2]。如, 可以通过完成一些项目来获取实践经验, 在实践中觉察交际对方文化与母语文化在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上的差异, 在动态的语境中适应文化的交流, 这样才能更有利于提高我们全球化背景下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3.3 改革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9年颁发的《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 (第一外语) 教学大纲》 (试行稿) 》指出:“硕士生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较熟练的阅读能力, 一定的写、译能力和基本的听、说能力, 能够以英语为工具进行本专业的学习和研究。”[9]显而易见, 教学目的仍只是单一的听说读写译, 并没有涉及学生跨文化能力综合素质的培养。据笔者调查, 目前, 几乎所有高校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课程只有一个学期, 而且, 这一个学期的课程主要是为了研究生学位英语考试服务的。

事实上, 外语教学不只是给学生传授知识、技能, 还应注重交际能力、情感的培养。因此, 改革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 要从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艺术、教学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一场综合性的改革和创新, 把外语教学逐步变成跨文化外语教学, 要从原来的以评价语法、阅读、理解为主转变为以评价学生的听说能力及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为主, 使原来单一测评教学结果逐步转向教学全过程整体监控和评价上来[10], 从而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许力生.跨文化的交际能力问题探讨[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0 (7) :17-20.

[2]张红玲.跨文化外语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

[3]Bennett J, Bennett M, Allen W.Developing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M].In Paige, 1999.

[4]张红玲.2010中国跨文化研究学科发展研讨会综述[J].外国语, 2010 (6) :49-53.

[5]任佳.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跨文化敏感度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 2008.

[6]Chen G M, Starosta W J.Th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 scale[J].Human Communication, 2000:1-15.

[7]张中载.外语教育中的功用主义和人文主义[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3 (6) :453-457.

[8]张伊娜.外语教育中跨文化教学的重点及其内涵[J].国外外语教学, 2000 (3) :28-31.

[9]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 (第一外语) 教学大纲 (试行稿) [EB/OB].http://yisb.tchtour.com:8080/master/webeditor/uploadfile/20078133836000.doc.

非言语交际能力 篇9

一、文化预设理论依据

德国哲学家弗雷格 (Frege) 在1892年提出预设 (Presupposition) 是发话者为保证句子和语段的适宜性而必须满足的前提。20世纪50年代, 英国语言学家斯特劳森 (Strawson) 指出自然语句中任何有意义的语句都能推导出一个背景预设, 该预设可表现为另一个语句。1981年语言学家奈达 (Eugene A.Nida) 进一步指出文化预设是一定社会中被人们所共识但以潜在假设形式存在的信条和理念, 这种潜在形式为生活在同一社会的群体所接受与共享。2000年我国学者何兆熊认为文化预设是施行一个言语行为所必须满足的恰当条件 (felicity) , 是交际双方所共有的知识或背景知识, 因而它是言语交际活动发生之前的已知信息 (given information) 。

二、文化预设下非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一) 文化预设的原则

适当的文化预设使交流更经济、高效, 不当的文化预设容易造成理解偏差和交际障碍。在大学英语教学中, 文化预设要遵循三条原则, 即相关原则、实用原则和循序渐进原则。相关原则, 要求教师导入的跨文化信息遵循教学大纲, 与语言教学内容相关。实用性原则, 要求教师预设的文化内容是学生在日常交际生活关系中频繁使用的方面。循序渐进原则, 要求文化预设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认知能力相符合, 由浅入深地一步步扩展其文化预设范围。

(二) 文化预设的内容

我国语言学家张占一先生认为语言教学中的文化背景知识按功能可以分为两类: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知识文化范畴指的是一个民族的政治背景、经济状况、教育状况、宗教特点、法律以及文化艺术等知识;交际文化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人际交往时, 可能引起误解或影响信息准确传达的非语言因素, 例如问候方式、称呼语、致谢辞、委婉语和禁忌语等。文化预设对于同一文化成员交际双方是已知的知识, 接受信息者会主动产生文化预设, 将语篇内语言信息和语篇外文化知识联系起来, 形成完整的语义理解。当具有不同文化预设的成员交际时, 却是困难重重, 语义难辨。所以,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 加强文化背景知识的预设会提升学生的英语能力, 养成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文化预设下的能力培养方法

(一) 中西文化对比法

教师应该挖掘汉英两种语言的表达习惯和文化的异同点,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的文化敏感性。例如在新视野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 (第二册) Unit3 An American wedding中关于美式婚礼的听力材料。学生讨论了中式婚礼和美式婚礼的不同, 教师总结介绍美国婚礼要经历五个环节, 先订婚, 开婚前派对, 举行婚礼仪式, 举行招待酒会, 最后新人度蜜月。婚礼仪式一般会在教堂进行, 由神父主持进行, 新娘由父亲领入, 然后把她交给新郎, 接着双方许诺彼此相爱, 交换戒指, 最终神父宣布二者结为夫妇。将文化背景进行对比式的介绍, 加深学生记忆效果, 强化语言提取的效率。

(二) 习语典故引入法

传说人物、宗教人物或文学中的人物常常被引入到英语语言中, 鉴于学生不太熟悉特定的人物, 很难与原作产生有效的理解, 教师须要详细讲解。如学生对题目“Unit3 Every Jack has his Jill!”不能产生共鸣, 就是文化知识预设不足产生的。Jack and Jill是一个经典的英国童谣, 起源已不清楚, 但一般意义上Jack暗指18世纪路易十六国王 (Louis XVI) Jill指他的皇后玛丽 (Marie Antoinette) 。莎士比亚作品《仲夏夜之梦》中提到, “Jack shall have Jill;Nought shall go ill.”莎翁的剧作《徒劳的爱》中有这样的话, “Our wooing doth not end like an old play:Jack hath not Jill.”在英语中, “Jack”和“Jill”在英语文化中泛指男生和女生而不指具体的某个人, 这已经演变为英语语言的约定俗成。例如A good Jack makes a good Jill。夫善使妻贤, Every Jack shall has his Jill.人各有偶, If Jack is in love, he is no judge of Jill's beauty.情人眼里出西施。着重对学习者的英语语言文化背景知识进行培养, 让他们进入有文化体验的英语教学过程中, 从而提高学生语言运用的综合能力。

(三) 词汇代入法

不论汉语还是英语, 都有大量的具有文化内涵的词语, 而其自身的文化因素又决定了词语的特定社会含义。教师在教学中应提醒学生注意词汇的文化内涵。例如, intellectual在中英文化中具有的文化内涵就不尽相同。在西方国家, intellectual指从事文学和艺术工作的人, 或者致力于研究思考和推理的人, 尤其是研究深奥、抽象的理论问题的人。the intellectual只适用于大学教授等具有学术地位的人, 并不包含大学生、中小学老师、律师、医生、工程师等领域的人员。而intellectual对应汉语中的“知识分子”, 其范畴要宽泛得多, 那些具有较高文化水平同时从事脑力劳动的人都是知识分子, 例如老师、工程师医生、科学工作者、记者等职业。

四、结语

文化教学作为外语教学的重要内容, 是加强学生全面素质的不可或缺的部分。增强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提高英语交际能力, 是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集中体现。按照《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对培养语言交际能力的要求, 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和需求。

参考文献

[1]邓炎昌.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8.

非言语交际能力 篇10

关键词:非英语专业学生,浸入,口语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

如何培养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口语能力, 从而适应人才市场对高校毕业生英语交际能力日益提高的需求, 是近十余年来高校大学英语界热衷探讨和不断实践的课题。各地各级院校均进行了有效尝试, 如分级教学、小班授课、对具有一定英语口语能力和良好口语学习动机的学生开设日常口语、公共演讲等通识课、中外教师合作口语教学等。武汉大学于2004年开办了首期英语口语暑期强化班, 迄今已连续举办7届, 由最初一个口语教学改革校级项目逐渐发展为由教务部直接领导、大学英语部全面承担的年度教学任务。笔者直接参与了第一、二届口语强化班的组织工作, 同时在以之为依托的校级项目中负责设计调查问卷及数据统计, 并撰写了结项报告。本文拟从改革动机、理论框架、项目实施、效果评估四方面进行总结。

1 改革动机

武汉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重点高校, 拥有国内一流的生源和师资, 四级通过率及达到优秀的考生比例长期以来一直位居湖北高校首位, 大学英语教学水平和科研成果居全国前列。然而, 学生的口语能力长期滞后于读写能力的发展亦是不争的事实, 遑论跨文化交际能力。在第一期强化班开班之前, 我们对全部400名学员发放了调查问卷, 涉及1) 日常口语实践, 2) 口语能力自我评价, 3) 对强化培训的预期等三个方面。回收的396份有效问卷数据显示, 81人从未与说本族语者 (Native Speaker) 交谈过, 131人虽与说本族语者有过简短接触, 但囿于自身口语水平低下, 无法与之开展真正意义上的对话, 另有145人表示此前虽参加过以英语为母语的外教教授的口语课, 但有限的课时 (一般每周或隔周一节, 且多为大班教学) 不足以保证口语实践的充足和交流的有效。因此, 在对自身口语能力进行评估时, 166人认为自己“在英语交际中无法清楚、流畅地表述观点”, 208人表示虽可就一般性话题泛泛表述看法, 但“无法达到交流的深度”。值得注意的是, 考虑到口语能力属于ESL教学中较高层次的要求, 第一期学员均是经任课老师推荐、从2003及2004级本科生中挑选出来的, 其英语显著高出平均水平。他们对自我的评估如此之低, 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非英语专业学生口语学习效果不理想、培养任务相当艰巨。与较低的自我评价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所有396名学生均表示“非常渴望用英语和以英语为母语者交流”, “非常期待‘浸入’纯英语环境中交流”。281人表示“很有兴趣从以英语为母语的教师 (Native English-Speaking Teacher) 的课堂上获取英语语言文化知识”。

基于以上数据我们不难发现:非英语专业学生最缺乏的是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实践机会, 最期待的是能在现有条件下 (国内的母语环境) 营造一个特别语言环境, 使其能享受到用英语与母语人士进行交际的乐趣, 唯有实践才能提高。令人欣慰的是, 大部分学生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了所谓的“文化意识 (cultural awareness) ”, 明白习得一门外语的同时也是学习该语言所代表的文化。因此, 为满足学生最迫切的需求, 同时结合学校师资、软硬件环境的实际, 我们将暑期强化班定位在引导学生进入一种“浸入式体验 (Immersion Experience) ”, 通过20名美籍ESL教师和40余名本校大学英语部骨干教师的合作, 为学生打造出适于、乐于说英语的环境并提高跨文化交流的意识和能力。我们期待学生在为期4周与母语人士持续、密切的接触中, 一方面能增强用英语表达自己的信心, 另一方面能最大程度降低使用英语时的“母语痕迹”, 同时提高其口语的准确性 (accuracy) 和适宜性 (appropriateness) , 并强化对于跨文化交际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至关重要的跨文化意识。

2理论框架

Krashen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认为, 促进第二语言习得的最好方法应能够“在低焦虑情境 (low anxiety situations) 下提供可理解的语言输入 (comprehensible input) , 并且包含学习者真正想听的信息” (1981:7) 。可理解的语音输入对于第二语言习得至关重要, 因此Krashen (1982:62-37) 列举了最理想的输入应符合的四个条件:

1输入应该是可理解的, 有时候可以慢一些清楚一些, 并使用相对简化的语言;

2输入应该是有趣或/且相关的, 使学习者能关注语言的内容而非形式;

3 输入不拘泥于既定语法安排, 以免学习者过度自我

监控 (Monitor Over-users) , 因为害怕出错不敢或者不能真正流利地表达;

4输入应该着重于“量”, 使学习者能在一个丰富的语言环境中发展技能。

然而Krashen继而指出, 输入并非二语习得的充分条件, 只是必要条件。只有当输入变为吸入 (intake) 时, 习得才能发生。在此转换过程中, 学习者的情感因素诸如学习动机、自信心及焦虑程度等都会产生“过滤 (filter) ”作用, 阻碍输入向吸入的顺利转化。

前文调查结果显示, 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处于以汉语为母语的环境中, 课堂学时有限, 语言实践 (特别是与说母语者的交流机会) 很少, 我们的强化班应该尽可能为其提供时间场所和机会, 使之“浸入”在尽可能多的可理解的语料中, 同时帮助他们将“情感过滤器 (affective filter) ”控制在尽可能低的水平, 使输入成功转化为吸入。

另一方面, 据Canale and Swain (1980) 的交际能力模式, 交际能力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包含四个方面, 即语法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语篇能力和策略能力。这四个方面具有同等的重要性, 其中社会语言能力和语篇能力均与文化密切关联。近年来, 交际能力的概念已经延展, 将跨文化交际能力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涵括在内。假如交际能力必须包含对某一社会文化群体内社交准则的理解, 那么跨文化交流就意味着须对不同言语社区的交际准则的差异有所理解。这实际上是一种“在不同话语模式之间进行调停或斡旋”的能力 (Byram and Fleming, 1998:12) 。跨文化交际理论中, “文化意识”是核心概念, 它既包括对目的语文化的理解, 也包含对学习者母语文化的理解。因此, 英语学习的目标之一也应培养对文化交流差异的意识, 随之提高文化宽容度, 最终能适应文化差异。

正是基于上述理论, 在浸入式口语强化班中, 我们也要求美籍教师在不断持续、密集输入大量真实语料的同时, 不仅仅停留在美国文化的展示, 而应着重强调那些中文语境中不存在的、与美国文化密切关联的价值观、信仰、思维方式以及相关语言模式, 继而帮助学生提高对文化之“异 (foreignness) ”的敏感度, 使之在交流时语法、文体及文化层面上都更合宜 (appropriateness) 。

3 项目实施

3.1 优质师资和合格生源

如何组建优质的以英语为母语的教师 (以下简称NEST) 队伍是保证浸入式口语强化项目顺利实施的前提。筹备阶段的工作重心是在美国国内招聘具有ESL资质、实际教学经验及积极动机 (不是抱着旅游目的来中国) 的高素质教师。俄亥俄州立大学受我方委托具体承担此项工作。第一期所有20名美籍教师均有官方的ESL资质和相关教学实践。其中17人具有硕士学位, 3人具有博士学位。大部分教师在美国高校为国际学生教授英语, 许多人从事ESL十余年。他们中国之行的目的不是旅游或猎奇, 而是教学交流与文化体验。同时, 浸入式口语强化项目也必须基于中外教师的合作。中方教师均是选自本校大学英语部的精兵强将, 目标明确, 即观摩教学、交流ESL教学理论与方法、探索口语改革新思路。

另一方面, 参与浸入式培训项目的学生来自2003、2004级本科生, 绝大部分本着本人自愿与教师推荐的原则筛选出来, 集中了一二年级中英语尖子生, 整体水平高于平均水平。在开班之前, 我们已经对其进行充分动员: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只为认真严肃的学习者准备。学员必须遵守强化班的纪律与规定, 只有付出真正的努力才可获得教务部认可的2个学分。

3.2 班级规模及课程安排

我们采用的是20人的小班教学, 以确保课堂上人人都能参与、人人都能及时从教师那里得到反馈和指导。开班伊始, 学生就会发现他们被“浸入” (或称“封闭”) 在一个纯粹的英语环境中。每天上午有四节课的专题讲座, 内容涉及美国社会文化生活的某一、二个方面, 下午则是三个课时的辩论、小组讨论、即席演讲或命题演讲、角色扮演等。项目为期4周, 每周一个循环:从周一到周四由4位不同老师就不同话题进行讲座, 周五则回到homeroom teacher的班上, 就一周学习内容进行回顾、总结、汇报, homeroom teacher对其进步予以肯定, 同时也指出哪些方面需要提高。另外, 会组织学生玩游戏、看电影、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或者自由交流。严格而言, 我们的浸入式培训应称为半浸入式培训 (Semi-Immersion Program) , 因为条件的限制使得我们无法对学生在就餐和晚间是否使用英语交流进行“监督 (monitor) ”。考虑到此, 中方和美方的教师都派出志愿者, 在周一至周五的晚上组织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 (其中周二、周四设固定Movie Time, 赏析经典电影) 。此外, 我们鼓励学生在课下与各自的homeroom teacher多多接触与交流。

课程设计和课外活动为学员创造了尽管是半封闭、但输入高度密集的英语环境。在第三周周末和第四周周末还分别组织策划了两次大型活动。第三周的演讲比赛为下半年全国演讲比赛选拔人才;第四周的闭幕仪式则是师生英语风采的尽情展示。

3.3 课堂模式

课堂模式可以简要地概括为中美合作、师生互动。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这种合作课堂上的学习进程和师生关系分别可以用一个动态的三角形来表示。

前者可以表述为“动机——参与——习得”动态三角。我们理解的“浸入式”体验, 应该是这样一个过程:最理想的输入激发学习者参与, 参与越多, 习得越多。习得越多, 成功感和自信心越强, 自然进一步激发他们更多地吸入语言和语言所表征的文化信息的输入。须进一步明确的是, 此动态过程中的习得不能只限于语言的准确性和文化信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应该指向一种具有批判性的文化意识, 培养这种意识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与学习者直接分享探讨母语和目的语文化间的差异。Mrs.Elana Hohl, 俄亥俄州立大学国际学生语言培训项目的负责人, 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教学片段。在分析了美国社会婚姻形态从19世纪早期到当下的演变之后, 她列出5个问题, 要求学生分别就每一问题上台做2分钟即席演讲。所有问题均与中国社会婚姻问题或者学生个人经历相关, 如how have attitudes towards dating, courtship and marriage changed from the time of your grandparents and parents, what are the major factors that influence young men and young women to consider marriage today in China, which type of marriage is most common in your country, what do you think of rapid-fire marriage and divorce等。学生们的踊跃程度和输出质量之高叹为观止。

师生的课堂互动亦可用美籍教师、中国教师、学生三方构成的动态三角来表示。此三角形不呈正三角形, NEST总是主讲, 起着主导作用, 必须充分发挥语言优势, 长时间、近距离与学生交流。而中国老师作为出色的双语者, 起桥梁作用, 相对远离学生, 但必须发挥自己熟悉母语文化、教学环境、学生背景的优势, 在文化缺省导致交流中断时适时、适度地介入教学。课堂外, 中美教学小组的组长每周一都有例会对一周教学进行部署, 而每周五下午全体60余名中美教师会举行交流会。

4 效果评估

暑期强化班结束后, 我们又对全体学员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在390名受访学生中, 243人表示不再惧怕开口说英语, 而且准确度和流畅性均有提高。307人肯定NEST的讲课开阔了自己的眼界, 得以近距离了解美国社会不同于我们的观念、思维习惯和交流方式。252人认为NEST提供了充足的可理解输入, 并能在不同交际情境下予以示范。278人认为老师充分尊重自己的个人观点, 因此自己在交流中更有信心。总之, 70%的学生认可了这种浸入式口语培训模式, 更有高达84.4%的学生希望学校能继续开设这样的培训班。可以说, 我们的暑期项目的确为非英语专业学生创造了一个积极纯粹的英语实践环境, 达到了既定目标。当然, 通过调查我们也发现了一些缺憾。57.9%的学生认为7月底至8月中的培训时间正直武汉酷暑时节, 对他们的学习确有负面影响。65.1%的学生希望NEST能在中美文化差异比较方面备课更充分。更值得一提的是, 319名学生认为作为中国老师也应有机会获取类似“浸入式体验”, 以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和教学能力。

5 结语

得益于2004年改革的成功, 武汉大学从2005年起扩大了办班规模, 并总结经验完善了活动组织和教学安排, 迄今已连续举办7届, 成为校内年度英语盛会。这种浸入式口语强化培训模式确实为学习者营造了一个真实的语境, 为他们提供了密集、高质的语料和及时、积极的交流互动, 达到了新《大纲》“使教学活动不但要有利于语言能力的培养, 也要有利于交际能力的培养”的要求。

参考文献

[1]Byram, M.1991.Teaching culture and language:toward an integrated model[A].In Buttjes, D&Byram, M (eds.) .Mediating Language and Cultures[M].Clevedon, Avon, England:Multilingual Matters.

[2]Byram, M.&Fleming, M.Language Learning in Intercultural Perspectiv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3]Canale, M.&Swain, M.Theoretical bases of communicative approaches to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testing[J].Applied Linguistics, 1980.

[4]Krashen, S.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A].I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series[C].London:Prentice-Hall International (UK) Ltd, 1981.

[5]郭尔平, 顾超美, 鲍静英.“中外教师英语口语课堂合作”实践报告[J].外语界, 2002 (3) .

[6]郭鸿雁.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封闭式培养模式探索[J].外语界, 2004 (2) .

跨文化非言语交际中的隐喻联想 篇11

关键词:非言语交际 隐喻 语用现象

中图分类号:H1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705(2009)03-67-71

一引言:

1“非语言交际是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体态语是人类交际中最常用的一种非语言交际手段,它具有含蓄朦胧美和幽默感等特点”(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12:11)。我们在英语教学和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比喻手法。“隐喻从传统修辞学的研究对象逐渐成为众多学科,如语言学、哲学、语用学、语义学、心理学、文学批评、认知科学、心理分析、语言心理学、翻译学、符号学以及外语教学等的研究对象;从不同的角度对隐喻的研究说明人类越来越深切的意识到隐喻在人类认知和社会活动中不可低估的作用。”(束定芳,2000:7)

二:非语言交际中的隐喻研究:

1隐喻也常出现在我们日常的非语言交际中,隐喻性思维是人类认识事物,建立概念化系统的必由之路,我们在跨文化交际中不可忽略这种现象。如经济学中股市用语有:“救市、套牢、解套、平仓、清仓、重仓、轻仓、反弹、一路飙升,上扬、一路狂泻、逼空、领跑、高抛低吸、空方、做多、短线震荡、天量、地量行情、天量见天价、时间换空间、软着陆”等非常丰富多彩,又形象化的隐喻,它们在网络语言中随处可见,并且迅速地运用于股市与民间。

2中西文化中,有许多相貌隐喻。如:“眼”本指人和动物的眼睛,其后转用于“炉、桥、锁、鞋、针、心”等,有了“炉眼、桥眼儿、鞋眼、桥眼儿、心眼儿”。后来又有了一些歇后语,如:“张飞纫针,大眼瞪小眼”。“她心眼比针眼还小。”人们把这种隐喻方式叫做相貌隐喻。众多语言事实证明,人类是先认识自己,而后才按照人的形象来比喻世界的。(马清华,2000:74)英语中的“eye”也有一些典故及隐喻的用法,如:A.A bird’seye view(俯瞰、概况),an eye-sore(刺眼的人和东西),an eye-opener(使人十分惊奇的人和事物),eye-wash,all eye-wash(吹牛拍马、骗局、表面文章),to make eyes at(送秋波、以目传情),a blue eyed boy(女人心爱的人、亲信、受宠的人),to see with half an eye(一眼看出、一目了然),by one’s eyelids,to turn a blindeye(熟视无睹、视而不见)等。(孙芳琴,2006:130)以上例子可见一斑,人类利用身体器官来隐喻事物的习语及短语数不胜数。我们可以发现,这些隐喻都是人类在历史的长河中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所建构的,具有跨文化的普遍意义,因而在相同与不同的文化中逐渐得到认可。由此可见,我们赖以生存的身体语言隐喻无处不在(Lakoff,1987,1991),而非言语交际中的隐喻也随处可见。这是因为我们思维的隐喻性,其重要哲学基础是体验哲学,“Lakoff(1987)和Johnson(1987)提出的经验现实主义就是为了能够填补这一空缺。”(蓝纯,2005:75)

3中西文化语用中,修辞学是中国五千年历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喜用象征性语言,即隐喻或非语言交际来进行交流,也叫做第二层次的交流。例如:在民间婚礼中,常常撒红枣来招待客人,这不仅因为它是“红颜色”;象征喜事吉祥如意,还因为“枣”与“早”谐音,隐喻“早生贵子”。“吃醋”这一生活日常用语,同时又是男女恋情方面嫉妒的委婉用语。“云雨”本是一种自然现象,却成为男女性行为的隐喻(中国文化象征词典、1990:2)我们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也经常遇到这些隐喻对比研究,如:《走遍美国》的婚礼中,新娘要穿戴上一些新的和旧的头巾与项链、手链之类的东西以表示怀念娘家与憧憬新的生活。美国人有时喜欢送给朋友一盆绿色的盆景来向朋友表示希望友谊长存。(2002:35)

4汉语典故、谚语、熟语及寓言中,也有许多非言语交际行为,如:王德春教授在他的早期著作《词汇学研究》中提到的:“守株待兔”、“刻舟求剑”、“揠苗助长”、“黔驴技穷”、“一落千丈”、“一落千里”、“顺藤摸瓜”、“眼高手低”、“大题小做”、“上蹿下跳”、“异口同声”等。我们从这些词语中也可以看出他们的隐喻意思,“例如:‘画龙点睛’这个成语,是指绘画或写文章时,在最重要处着一笔,便觉生动传神…,但与其相像的另一成语‘画蛇添足’则是指不必要的附加之笔。”(王德春,1983:107)另有一成语“鹤立鸡群”含有在一群人或事物中表现突出之意,暗含有嘲笑、幽默、诙谐及表扬的意思在内。还有一些熟语:如:“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小不忍则乱大谋”、“赔了夫人又折兵”、“山雨欲来风满楼”、“宰相肚里能撑船”、“情人眼里出西施”、“三个女人一台戏”、“欲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三人行,必有吾师、“三思而后行”、“新官上任三把火”等,(王德春、杨素英、黄月园,2003:178)谚语里也有许多这样的隐喻,如:“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鲁班面前弄斧、关羽面前耍刀”等。(常,1995:62-64)由于篇幅所限,此处就不一一而足了。从以上例子我们可得出结论,在中国几千年灿烂的文明史中,这些修辞也只不过是沧海一粟而已,然而我们应该时时注意它们的言下之意,在非语言交际中特别注意它们隐涵意义,在遣词造句时更应注意它们之间内隐之意。这样才能如鱼得水地使用好这些修辞。

三、非言语交际中的身体姿势及体距等隐喻联想。

1非言语交际中的隐喻含许多方面,如:手势、身势语言、颜色词隐喻、灯光、图画、人的体距、服装、符号、各种不同类型的标识隐喻等。毕继万著的《非语言交际》一书中有详细的阐述,我们就不一一展开。本文拟就中西方教育中的非语言交际行为展开研究。西方人在课堂教学中喜欢标新立异,从亚里斯多德时代就常采用启发式、讨论式、辩论式的教学方法,教师常以生动活泼的面部表情及身体肢体助说话。为师者或立于教室中央;或立于讲堂前面;或与学生在明媚的春光下坐在绿茵上或河边等野外大声争辩学术问题。上课时学生可以随便大声插话及提问打断老师的教学,并提出自己的观点。这一点在东方文化中是忌讳的,记得同笔者一起留学美国的一位广州某大学的教授就极不赞成这种有损“师道尊严”的行为,实际上美国的教学大多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运用了各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同时也符合西方的国情与教育规律。

2在英美国家的学校里,有个“Office hour”,译为“办公时间”,教师与学生之间有问题需要交流,必须在上班时间先预约“Office hour”,大多数教师每周有二到三次“Office hour”,这一时间是用来为学生个别答疑、交流、检查作业及论文完成情况;或解决社会性、家庭、甚至于学生心理问题的。如办公室里已有同学或教师在交谈,你就得耐心等待,因为英美文化里非常强调“私人领地”,它们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如学生要拜访老师,必须提前预约,教师请学生吃饭,也要预约,否则要吃“闭门羹”的。英美教师上班与下班时间分得很清楚,很少有人把活拿回家去做,特别是周末法定的休息时间,那是与家人,亲戚朋友开心逸乐的时间,外国人宁愿平时在办公室加班很晚,也不愿意把工作带回家。而中国教师常到宿舍里探望学生,甚至叫学生起床、上操、上课、吃饭等。在说英语国家教师是不会轻易到学生宿舍去的,特别男教师去探望女学生。学生也不欢迎教师去,认为这是干扰他们的个人生活。(胡文仲、毕继万。1999:158)

3中英教师之间在衣着问题上也会出现文化误解甚至文化错误。如:中国人在非正式场合单穿衬衣时有时不将衬衣放进外裤内,有时还会将衬衣长袖卷起来,下雨时常挽裤脚以方便自己,中国人认力是正常的。英美国家认为这不合着装要求的。反之,英语国家女教师穿着拖鞋或木屐(clogs)可以走进课堂甚至正式交往场合,中国人却觉得有伤大雅。总而言之,中英国家的教师上课时都应衣着整洁,一般来说,教师的服装应简洁大方、自然庄重,不宜太鲜艳妖娆。应该素雅、含蓄、大方。(胡、毕,1999:152)

4近体距离(proxemics),包括个人领地和人际体距,西方国家基本遵循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创造的近体学理论。霍尔认为,空间的变化可以影响交际,起到加强交际的效果,甚至可以超越言语的作用,起到隐喻的效果。因此,人们交谈时相互间的距离及其变化是整个交际过程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英美国家文化中对体距很讲究,一般不愿出现在拥挤的人群中,排队时中间要隔开两至三人的体距。而中国、拉美、阿拉伯、日本等国的人民,将自身范围仅限于本人身体,中国人在拥挤的情况下也只是内心回避而已,因为我们对拥挤已经习以为常,甚至于在受到他人身体碰撞时,也无自身受到侵犯的感觉。这也因为这些国家到处都是熙熙攘攘的人群所致吧!在美国等,近体距是亲人或爱人之间表亲热或爱情的行为。

5相互触摸:学习和研究触摸语言有助于认识其在社会交际中的作用。触摸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非言语交际行为,从社会功能来划分,相互触摸可以分为职业性、礼节性、情爱性、冲撞性及侵犯性触摸等五种。如:医务人员为病人听诊、检查身体和按摩等都要接触病人的身体;再如理发、按摩、修脚等服务行业的人员也要接触顾客的身体,这叫职业性触摸,再如:人们为表现礼貌和友好在出席会议、谈判、宴会时等需要握手、拥抱、及亲吻等行为举止。情爱性触摸可分为友情与爱情两种,如后者是发生在夫妻、情人、亲人之间的亲吻、抚摸、依靠、扶持、拥抱、牵手等行为。在交际的过程中,如想缩短双方交际的距离,表明愿意与对方交往,交际双方在可以触摸的近距离内交往,易于沟通思想、彼此理解和促进友谊。但要注意一些禁忌,例如:在美国大学里,教师做完一场生动精彩的演讲后,学生不能直接去拥抱老师,但如果学生取得了什么成就,教师则可以拥抱学生。在中国,晚辈不可拍长辈的肩和背部,下级对上级也是如此。(李杰群,2003:152-156)在美国,你最好不要主动去搀扶陌生的老人与残废人,他们都比较独立,那样做会很伤他们的面子。在西方,90岁的老太太还独立旅行,不愿麻烦人。在日常生活中,当人们思考问题时,会用手捂住耳朵以避免干扰。长者会轻拍晚辈的头;朋友相见,亲切握手甚而拥抱,亲人久别重逢会喜极而泣,或紧紧拥抱在一起。人类通过这些非言语行为,传递和表达各种不同的信息与隐含的意思,此时无声胜有声。如情人节,给自己的爱人或情人送上一束玫瑰花表示一下,也是很惬意的事,婚姻有时也需要善于经营。

6英语国家人视衣着为个人私物,不准别人轻易触摸。中国人见别人穿一件好衣物,就爱摸一摸,更有甚者,还要询问别人衣物购自何处,价钱多少,这在英美国家是大忌。在中国宾馆里,服务员可以随便出入客人房间,在英美国家,旅店客房是客人的私人领地,服务人员不经容许无权进入室内。(胡、毕继万,1999:81,82)在西方,未经许可,不能随意翻动子女的抽屉、书包、信件及其他私人物件。根据有关部门调查,我国许多家长喜欢翻看其子女的私人物品或信件,这在西方是一种不可思议的卑劣行为。

四、非语言交际行为在跨文化交际中的标记作用及语用现象。

1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在两千年以前就十分重视非语言交际行为,他主张人们多用姿势容貌方式进行人际交流,提倡人们与别人交际时先要“察言观色”,见什么人做什么姿势。荀子也提出人们要“礼恭”,“辞顺”,“色从”后才能交流。中国人历来研究在交际时不仅做到言行质朴,而且要做到气度温和,用心善良,姿态恭敬。”(贾玉新,2002:447-448)所谓的“辞顺”,“色从”在语用学里就是一种修辞手段,常用隐喻、提喻、换喻及委婉的非言语交际来表示。如:在商业谈判中,你只有心平气和地提出你的要求,才能得到对方的交际认可,如果你怒气冲天,你与别人的谈判只会不欢而散。面带笑容是最好的攻关手段,运用礼貌语言才能使对方认可你,“两军交战,不斩来使”,这是中外都遵守的策略。在所有的谈判中,必须注意自己的体态语言及着装得体大方。

2贾玉新教授提出:非语言行为是社会关系的标记,它标示着交际者的“权势”与平等关系,如:中国古代时大臣们向皇帝行的跪拜礼,学生向私塾先生行的大礼,旧时妇女向自己丈夫、公公等行的万福礼等。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能从人们的着装、人们的面部表情、手势、身势、体态、眼神等看出一个人的社会地位、性别、出身、受教育情况、兴趣爱好、职业等。如亲吻是世界上一种公开的爱情语言,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这种体态语言十分丰富,绝不是千篇一律的。亲吻大致可以分为三种:一类表礼仪、友情的(ceremony and proprie,ty)。一类是表亲情的(affection),第三类是表爱情的(love)。它们中蕴含着丰富的隐喻语用含义。

3不同的文化中也有不同的非语言行为,如东方人表示亲热时很少拥抱对方,而西方人在许多社交行为时都有这种举动与欲望,如:见面或告别时。相同的行为在不同的文化中表示不同的内涵,如:握手时对英国人来讲是“某种关系被赋予了新的开端。”(Hudson,1980)但在东方文化中它可能是“亲密关系”的表示。(贾玉新,2002:453)西方人在婚礼时新娘喜穿素白的婚纱裙,连头纱也是白色的,而东方新娘常着大红色的婚纱,当然,目前年轻人也常改为学习西方的婚俗习惯着白婚纱了。

4不同的文化之间非语言行为的表达意义及功能差别很大,有时会有很多的功能变异,如:在阿拉伯文化中,送手绢是让人伤心哭泣,送剪刀是剪断两人之间的友谊。中国古代时送手绢与贴身衣物是表示确立恋爱的关系,鸳鸯戏水象征恩爱夫妻及男女交欢,棒打鸳鸯比喻夫妻被迫分离。鸿雁遍野隐喻灾民流离失所。(王国安、王小曼,2003:177-179)但要注意一些谐音词的隐喻意义。如:送“伞”是“散”的谐音词,送“钟”是“终”的谐音字,这几样东西最好不要当成礼物送人。“乌鸦嘴”一词用来责怪那些随便说话而出言晦气的人。更有甚者,有仇人在别人结婚时送“棺材”、“花圈”等物是极端不吉利及损人不利己的恶劣行为。而在美国,“龙”是一种邪恶的动物,送礼物时必须禁忌送“龙”玩具给别人。

5我们在非语言交际时,要注意许多禁忌。如:民间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语言忌讳。船家忌讳“沉”、“翻”、“帆”、“住”、“抛”等字眼,怕船“沉下”,船“翻帆”,船“停住”,船“抛锚”等不吉祥的字样。商人怕折本,故广东人把“猪舌、牛舌”改成“猪利、牛利”。北方旧戏班子忌讳说“散、伞”,因为散班对戏班来说无疑是一场大灾难。民间有一说法,认为“桃”与“逃”谐音,一说出会导致逃荒要饭的,另一说法认为“桃”为辟邪之物,院有桃树,表示为凶宅,不吉利。(张廷兴,2000:177)

6注意谐音文化。河南人盖房子最理想的是用枣木作背,榆木作梁,杏木作门,它的隐喻意思是“早积余粮幸门开”,图个吉利。(刑福义,2000:310)如:鱼——年年有余,民间过年时一定得有一条大鱼,且不能吃鱼头和鱼尾,表示有剩余。羊——旧时以羊为聘礼,取吉祥之意。六——溜之大吉:东北地区忌上六个菜待客。书——输:打牌与打麻将之人禁忌别人送书做礼品。桑——丧:民间院里不栽桑树。(张廷兴,2000:62-63)梨——离:夫妻之间禁忌分梨吃。四——死:民间忌讳这一数字,如:台湾人忌讳住四楼,十四楼,只好把这些楼层低价出售或直接越过不计。在英美国家,公共场合禁忌大声喧哗,就连吃饭时也应注意不能吃出声音来,否则,别人会觉得你极无教养。

7刑福义主编的《文化语言学》谈到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礼教中避免身体接触,如果发生身体接触似乎就沾污了神圣的、高贵的礼教,就有损尊严,有失面子。不仅稽首、顿首等跪拜礼如此,其他如鞠躬、作揖、万福等礼都无一例外地显示了这一特征。握手礼是一个例外,它来源于西方文化。西方国家则相反,他们的礼是以平等互利、身体接触为其特征的。西方世界常用的握手礼、拥抱礼、吻礼等都是双方身体的直接接触。这种注重情感、自然流露的礼节没有人为雕琢的痕迹,它与西方入主张的个性解放、自由竞争、个人主义、肯定人是世界的中心的思想之文化背景是一脉相承的。(刑,2000:450)

我们在外语教学中,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在讲解语言点时,也应不失时机地给学生传授文化词汇与非语言交际的一些特殊用法,并刻意地做一些跨文化交际的比较以培养学生的联想思维能力。并注意非语言交际中一些谐音文化及隐喻的用法,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能力,以使他们娴熟地运用好这门语言。

非言语交际能力 篇12

在过去的20年间,跨文化交际能力这一概念逐渐进入了第二语言教学领域,受到了学者越来越多的关注。虽然目前对于跨文化交际能力并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但学者对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认识基本趋于一致。Bryam指出,跨文化交际能力应包含知识(文化意识和洞察力)、对不同文化的正面态度和文化情景中得体的行为。Fantini主张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五个方面:文化意识、知识、技能、态度和语言能力。Wiseman将跨文化交际能力定义为“与来自其他文化的成员进行得体、有效交际所需具备的知识、动机与技能”。综合上述几种定义,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一种在特定环境中与来自其他文化成员进行得体、有效交际所需具备的能力,包括知识、意识、技能的综合能力。这种能力不仅包括外在的技能和知识,而且包括内在的情感;不仅包括关于本族文化和目的文化的知识、技能,而且包含了对两种不同文化现象之间关系的理解和思考。

1 研究方法

本文在河北省秦皇岛市高等院校选取500名非英语专业一年级本科生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结合使用质与量的研究方法,通过大样本的问卷测试与调查,获取非英语专业一年级本科生对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包括文化意识和对跨文化知识的学习等情况。

2 调查过程、结果与分析

2.1 关于跨文化交际知识的调查

本次调查借鉴了付永钢、李天行在《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调查与思考》一文中的部分调查内容。测试内容分成7个部分,从英语国家的知识(3项)、社会价值观(3项)、时间观念(3项)、社会规范(3项)、会话原则(5项)、言语行为(6项)、非言语交际行为(3项)等方面考察非英语专业一年级本科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最后将每一部分所有错误的或对跨文化交际不利的答案加以统计,计算出每一部分的平均错误率。发放问卷500份,收回有效答卷476份,回收率为95.2%。采用无记名答卷方式,结果比较客观可信。

调查显示(见表1)学生对跨文化交际知识的掌握不多,尤其是社会价值观、社会规范部分了解甚少。价值观对人类活动起着规定、指令的作用,它确定人们对事物的评价标准,指导人们的道德取向,决定人们的行为方式。因此,学生不了解西方社会的价值观,势必会成为他们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

目前多数的高校中,大学英语教学仍然以“通过四、六级”考试为导向。应试教育的直接后果是出现“高分低能”,加之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性不强,导致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不强。在参与调查的几所高校中,大学英语无一例外地采用了大班教学的模式,平均每个班级的人数为70,人数多,学生开口练习的机会少,与教师的互动频率低,英语学习和交流的真实环境难以保证。

此外,教师不善于灵活运用跨文化教育的教学方法。从目前情况看,多数英语教师还不能掌握各种现代教学法,特别是还不太善于根据具体教学目的需要选择各种教学法中最适用的部分。教学中偏重语法和句法,偏重语言交际,忽视文化因素以及非语言交际。教学中往往注重书本知识,而对如何引导学生大量阅读西方文化和获取跨文化交际知识,对拓宽学生知识面重视不够,方法不得当。

2.2 关于跨文化意识的调查

本次调查对非英语专业一年级本科生就跨文化意识发放问卷调查表。发放问卷500份,收回有效答卷482份,回收率为96.4%。采用无记名答卷方式,结果比较客观可信。

问卷调查显示(见表2)非英语专业一年级本科生普遍能意识到跨文化学习的重要性,并对跨文化实践持赞同的态度,但多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不强。在调查学生与外国人交流产生的障碍时,有72%和49%的学生把交流不畅归结于自身的词汇量不够和口语表达不充分,只有23%和36%的学生选择了思维定势和东西方文化差异的影响。这些都说明了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不够强烈。熟悉东西方价值观的差异需要依靠教师的正确引导。由此可见,课堂中教师的指导和课堂外学生对文化的学习,对培养高中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都很重要。

3 结论

通过本次调查可以了解到非英语专业一年级本科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不高,尤其是跨文化意识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学生缺乏中西文化差异的意识,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度不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分析学生的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文化差异,加强两种文化之间的对比,帮助学生排除英语学习中的文化障碍,培养跨文化交际的文化敏感性,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Byram,M.&Morgan,C.(1994)Teaching and Learning and Culture.Cleve-don:Multilingual Matters.

[2]Fantini,A.E.(2000)A Central Concern:Developing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 in Report by th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Task Force.World Learning.USA.

[3]Wisemen R.L.(2003)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In.Gudykunst,W.B.(Ed).Cross-cultural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pp191-208).

[4]付永钢,李天行.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调查与思考[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3(5).

[5]付丽芳.高中生跨文化意识的调查报告[J].基础教育外语研究,2004(4).

上一篇:人为原因下一篇:当代中国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