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交际学(通用12篇)
言语交际学 篇1
一、什么是言语沟通学
语言是人们交流信息、感情的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它不仅是说话, 还包括肢体语言, 如依靠手势与表情的哑语;还有舞剧中的动作, 被称为是舞蹈语言;军舰与军舰之间的相联系旗语、信号灯语等等。
言语则是一种动态的过程, 是人们根据一定的规则用语言进行沟通的过程, 即说话和听话。说话者有一种思想要表达, 利用言语对她进行编码, 表现为合乎语法的话语, 把深层次结构转化为表面结构;听话者则对话语进行编译, 把表层结构按期理解还原为深层次结构, 并对此做出反应。言语的含义很多, Sauaaure把语言分为两部分:言语与语言。言语是指语言的使用, 如口语交际, 语言在不同场合下地意义, 语言的作用。语言是指语言的形式, 包括语法、语句、语意等议题。言语还可以是话语的同义词。
言语沟通这门学科在国外已经有2500多年的历史。言语沟通强调在各种生活场合中通过言语非言语与他人直接沟通的效果。更确切的说, 言语沟通学属于交际学、说服学的范畴。它是一门关于怎样使用言语和非言语符号以增进对自己和他人的了解理解, 以及对他人产生影响和说服作用的学问。言语沟通在生活中又广泛的应用, 对提高生活质量、增强工作效率、建立和谐社会都非常重要。
二、言语沟通学的意义和特点
言语沟通在我们生活中随处不在, 言语沟通的质量和效果直接影响到我们的生活质量、人际关系、工作效益, 进而影响社会风气、道德风尚乃至我们国家的对外引向。言语沟通有几个显著特点。
首先, 言语沟通是一个过程
言语沟通没有严格的开始和结束, 无预见性。在不断变化中伴随着很多因素。就象温度的变迁, 由于地理位置的不同、环境的变化, 天气课变冷或变暖, 潮湿或多云。没有一个言语沟通的过程是简单的重复。人们的关系程度、交流态度、言谈技巧、所经历感觉不同效果就不相同。
其次, 言语沟通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
在这个系统里, 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 都会影响其他环节和沟通的效果。这个系统用就是我们身体的一部分, 当我们头痛时, 可能是其他身体部分引起的。就像电视剧《金婚》中那对夫妇经常吵架, 不是他们不想爱, 没有感情, 而是周围的环境影响他们。我们在观察和评价沟通的过程和效果时, 要系统的看问题, 才能找出问题的联系和原因。
再次, 言语沟通的另一个特点是互动和同动。
互动是指在沟通中双方的对应交流。甲方发出消息, 乙方接受消息。乙方对甲方的反应一般是在接受信息后才出现的, 比如你偶尔打电话给家里, 告诉父母你这个暑假不回家探亲了, 要和同学们去旅游;父母得知并不愿意, 认为你不重视他们, 你听到这样的职责也很生气, 认为他们限制你的自由。你的回应又进一步影响了你父母对你的态度。他们可能更加生气。
最后, 言语沟通分为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
一般来说有意识的信息传递是指传递人有明确的受众并了解受众的价值观、社会阶层和心理需要, 传递的信息也是经过认真思考和具有目的性的。无意识的言语沟通正相反, 没有明确的目标和对象。在言语沟通中, 传递人无的放矢。有意识的或者无意识的交流可能会造成几种情况发生。一是, 言者无心, 听者有意。另一种是你要表达的意思是有意识的、有目标的单对方没有理会。最后是言者无心, 听者无意。总之沟通无时不在发生, 不管你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的。
三、言语沟通的范围
1、自我沟通
人最难了解自己和说明自己。老子曰:“知人者智, 自知者明。”在许多情况下, 我们在与他人交流之前或之后, 往往要进行自我沟通、自我认知、自我理解。在生活中, 有许多经历和体会是仅属于我们自己的。我们从这些经历中不断自我反省、学习、并进行自我说明, 然后对事物产生看法, 并作出行动决定。
2、人际沟通
两个人在一起或在两地焦虑留信息, 发展人际关系的过程成为人际沟通。人际沟通对象有朋友, 老师, 同事, 家人, 子女等等。人际沟通的方式可以使面对面的对话谈心;还可以通过现代电子手段, 如:QQ、EMAIL等。学者们在人际沟通方面主要研究在交往过程中人际关系的发展包括自我认识、矛盾的解决、沟通技巧、聆听能力的培养等。
3、跨文化沟通
随着科技的发展, 信息的传递已经全球化。世界各地的人们通过旅游、贸易、国际交往等方式开始了广泛的接触。在接触中除了相互的友好和尊重外, 在有些环节上合事情上的处理可能由于文化习惯的不同而产生焦虑、误解冲突和矛盾等。
言语沟通学在西方有很悠久的历史, 来自于古希腊的说辩学, 是西方人文思想和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成分, 也是西方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在中国古代, 言语表现在说服帝王和游说活动中。先秦诸子对说辩思想都有深刻的阐述。最后言语的沟通理论研究包括定量研究、定性研究和批评研究。这些不同的方法用来回答不同的研究课题。
摘要:言语沟通是研究人类在不同场景下, 使用言语和非言语手段, 相互交流和沟通的性质、过程和效果学问。言语沟通学区别于大众传播学, 前者重于人际传播。中国30年经济改革的成功举世瞩目。随着经济改革的成功, 中国在观念上, 民主意识上都有很大改进, 但是同时中国也比任何时候都需要言语沟通能力的训练。本文主要介绍言语沟通在生活中的普遍应用, 特点和过程, 以及言语沟通学所涉及的范围。
关键词:言语沟通,交流,语言
参考文献
[1]郭志昆:《先秦诸子宣传思想稿论》, 福建人民出版社, 1985年。
[2]刘亚猛:《追求象征的力量》,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4年。
[3]Combs S.The到of rhetoric.new York:The SUNY Press, 2005.
[4]Lu Xing.Rhetoric in ancient china, fifth to third century B.C.E.:a comparison with classical greek Saussure de F.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
言语交际学 篇2
学院
专业
班级
学号:XXXXXX
姓名
浅谈大学生礼仪教育
摘要:
我以前对礼仪只了解一点,这学期选修了礼仪学使我对礼仪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使我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了很多,这对提高我个人礼仪修养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中华民族自古有“礼仪之邦”之称,礼仪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有丰富的资源,这对于我们是一种优势,我们要好好利用这些资源来丰富我们的礼仪知识。礼仪教育对培养文明有礼、道德高尚的高素质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我们必须要加强和改进当代大学生的文明礼貌教育,让我们的大学生的整体素质提高,让中华礼仪影响全世界。
关键词:
大学生礼仪,礼仪教育,礼仪原则。
正文:
在谈礼仪教育前我先谈一下下面的问题,作为大学生,我们在礼仪的这些方面要注意:
一、面试要注意以下一些方面:
(一)修饰与衣着
修饰是指女士穿戴不要太华丽、太耀眼,如果这样去面试,我想很难面试成功。因为你是来工作的,要庄重,不要给人一种随意的感觉。我觉得化些淡妆比较好,这也是对别人尊重的一种做法。打扮的整整洁洁会让别人看上去很舒服。
(二)自我介绍
不要太过于繁琐,简洁就行。
(三)笑容
要学会微笑。微笑很重要,没有人喜欢天天面对一个冷冰冰的人。像储蓄所、银行的职员,当你去取钱时,他们一点笑容也没有,好像别人欠他们什么似的,你感觉肯定不好吧,所以要学会微笑。
(四)需要避免的身体语言
当与别人谈话时不要双手交叉,身体晃动,一会倾向左边,一会倾向右边,或是摸摸头发、耳朵、鼻子给人以你不耐烦的感觉。一边说话一边在玩笔,好像在炫耀,你看我转的多酷。也不要拿那个笔来回的按。虽然与同辈之间还算说的过去,但是跟长辈谈话时这样做是很不礼貌的,面试更不用说了。
二、下面我们介绍一下礼仪原则
在社交场合中,如何运用社交礼仪,怎样才能发挥礼仪应有的效应,怎样创造最佳人际关系状态,这同遵守礼仪原则密切相关。
(一)真诚尊重的原则
在与人交往时,真诚尊重是礼仪的首要原则,只有真诚待人才是尊重他人,只有真诚尊重,方能创造和谐愉快的人际关系,真诚和尊重是相辅相成的。真诚是对人对事的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是待人真心实意的友善表现,真诚和尊重首先表现为对人不说谎、不虚伪、不骗人、不侮辱人,所谓“骗人一次,终身无友”;其次表现为对于他人的正确认识,相信他人、尊重他人,所谓心底无私天地宽,真诚的奉献,才有丰硕的收获,只有真诚尊重方能使双方心心相印,友谊地久天长。
(二)平等适度的原则
在社交场上,礼仪行为总是表现为双方的,你给对方施礼,自然对方也会相应的还礼于你,这种礼仪施行必须讲究平等的原则,平等是人与人交往时建立情感的基础,是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的诀窍。平等在交往中,表现为不要骄狂,不要我行我素,不要自以为是,不要厚此薄彼,更不要傲视一切,目空无人,更不能以貌取人,或以职业、地位、权势压人,而是应该处处时时平等谦虚待人,唯有此,才能结交更多的朋友。
适度原则即交往应把握礼仪分寸,根据具体情况、具体情境而行使相应的礼仪,如在与人交往时,既要彬彬有礼,又不能低三下四;既要热情大方,又不能轻浮谄谀;要自尊却不能自负;要坦诚但不能粗鲁;要信人但不能轻信;要活泼但不能轻浮;要谦虚但不能拘谨;要老练持重,但又不能圆滑世故。
(三)自信自律原则
自信的原则是社交场合中一个心理健康的原则,唯有对自己充满信心,才能如鱼得水,得心应手。自信是社交场合中一份很可贵的心理素质。一个有充分自信心的人,才能在交往中不卑不亢、落落大方,遇到强者不自惭,遇到艰难不气馁,遇到侮辱敢于挺身反击,遇到弱者会伸出援助之手;一个缺乏自信的人,就会处处碰壁,甚至落花流水。
自律乃自我约束的原则。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在心中树立起一种内心的道德信念和行为修养准则,以此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严以律己,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摆正自信的天平,既不必前怕虎后怕狼的缺少信心,又不能凡事自以为是而自负高傲。
(四)信用宽容的原则
信用即就讲究信誉的原则。在社交场合,尤其讲究一是要守时,与人约定时间的约会,会见、会谈、会议等,决不应拖延迟到。二是要守约,即与人签定的协议、约定和口头答应他人的事一定要说到做到,所谓言必信,行必果。故在社交场合,如没有十分的把握就不要轻易许诺他人,许诺做不到,反落了个不守信的恶名,从此会永远失信于人。
宽容的原则即与人为善的原则。在人际交往中,宽容的思想是创造和谐人际关系的法宝。宽容他人、理解他人、体谅他人,千万不要求全责备、斤斤计较,甚至咄咄逼人。总而言之,站在对方的立场去考虑一切,是你争取朋友的最好方法。
具体的礼仪知识我就不作介绍了,现在我谈论一下大学生的礼仪教育问题:
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常常把礼仪看做是一个民族精神面貌和凝聚力的体现,把文明礼貌程度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是否发达的标志之一。
大学生作为优秀青年的代表,是我国未来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是未来参与社会实践和国际交往的主力军。言行文明,知理达礼,是他们应当具备的一种基本素养。然而,在大学校园仍有许多不知礼、不守礼、不文明的行为,还有许多与大学生的礼仪修养、与精神文明建设极不和谐的现象,已经严重损坏了大学生的形象,影响到他们自身的发展,进而影响国家、民族形象。可见深入开展礼仪教育,重塑中华民族“文明礼仪”的新形象,培养文明有礼的新一代,是十分必要和非常重要的。良好的个人礼仪、规范的处事行为并非与生俱来,也非一日之功,是要靠后天不懈努力和精心教化才能逐渐地形成。因此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事不宜迟。
一、在大学生中加强礼仪教育的必要性
高等学校相对于普通高中是一种完成性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和教育规律,学生毕业之后将进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各类竞争越来越集中表现为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劳动者的素质主要体现在礼仪方面。由此可见,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礼仪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对大学生进行礼仪教育是弘扬中华民族美德,展示现代文明成果的需要。
学校的礼仪教育对礼仪的传播和普及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今天的在校大学生,就是明天社会的顶梁柱,他们的言行举止不完全是个人的事情,而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体现。因此,德育工作者在任务之一就是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搞好大学生礼仪教育,使“礼仪之邦”的美称一代代传下去。
(二)对大学生进行礼仪教育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
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礼仪教育,使其掌握基本的行为准则,不仅可以丰富礼仪知识,掌握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的礼仪规范,懂得在实际生活中按照礼仪规范表现自己的行为,而且可以做到把内在的道德品质和外在的礼仪形式有机地统一起来,成为名副其实的、有较高道德素养的现代文明人。
(三)对大学生进行礼仪教育是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1.加强礼仪教育有利于完善大学生的人格修养。
大学生不仅需要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还要重视人文素质修养,不断提高自身文明素质,从而带动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
2.加强礼仪教育有利于学生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
在社会交往活动中,每个人的外在形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处理好人际关系的关键所在。在很大程度上良好的外在形象能表现出一个人较高的文化修养和道德水平,同时也能增进其交往行为的可信程度,增加社会交往成功的机会。
3.加强礼仪教育有利于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通过人际交往活动,在交往中获得友谊,是大学生适应新的生活环境的迫切需要,是从“依赖于人”的人发展成“独立”的人的迫切需要,也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成功地走向社会的迫切需要。
(四)对大学生进行礼仪教育是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礼仪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能割断历史,对民族传统文化包括礼仪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结合时代特点加以发展,推陈出新,使它不断发扬光大。讲究礼仪有助于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礼仪中的精华,提高全民族的文明程度,促进社会的和睦和发展。
二、对大学生加强礼仪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与传统文明礼貌教育相比,当代礼仪教育更重视人际交往的行为规范,强调以人为本,人人平等,谦让合作,并且以尊重对方作为立足点和出发点。学习礼仪,要想取得理想的成绩,应当在学习途径、学习方法方面多加注意。我认为对当代大学生实施礼仪教育可采用以下几种形式:
(一)开设礼仪课程,畅通礼仪教育的主渠道。礼仪教育应该贯穿于小学、中学、大学教育的全过程。
(二)塑造大学教师的良好形象,为学生提供直观榜样。
一位知识渊博、行为得体、风度优雅的教师,对学生有着极大的示范性。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礼仪教育的环境氛围。
校园文化是整个社会文化的一部分,校园文化对于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提高大学生的礼仪修养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加强社会实践环节,实现自主式教育。
学校应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社会调查等,以鲜活的实践活动为载体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礼仪修养进行渗透式教育,帮助学生感受礼仪、学习礼仪、强化礼仪。
三、总结
从总体上看,礼仪是由一系列的规范、程式、活动所构成的。学习礼仪,要讲全面性、系统性,但是不能搞繁琐哲学,不能脱离实际,死抱着条条框框不放。要是把礼仪搞得过分复杂、琐碎,是不利于礼仪的普及、推广的。
高校作为每个年青学生即将步入社会的最后加油站,必须加强大学生的礼仪教育,用礼仪规范塑造大学生的自我形象,树立自信心,增强自尊心,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造就时代所需要的合格人才。在 21 世纪人才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大学生作为一个知识时代的知识分子群,是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和后备,将会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大学生整体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一个民族的发展情况,决定着一个民族或者一个国家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的实现与否。所以,我们更要加强和改进当代大学生的文明礼貌教育,我们要以身作则,从自己做起,让我们自己成为一个懂礼仪的人,把我们国家的礼仪美德发扬光大。
从上可知礼仪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大学阶段的教育也只是一个过程,高校教育工作者需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把礼仪修养作为学生必备的素质,科学、系统地进行教育,从而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人格得到健全地发展。只有当礼仪教育不再是一种形式与口号的时候,大学生礼仪缺失的现象才会消失,最终促进全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浅谈大学生社交礼仪》邓洪健 2,《大学生礼仪修养》黄菊良 3,《礼仪文化与人格塑造》丁珊
交际视角的词典学本质研究 篇3
摘要《交际词典学》系统阐述了交际词典学的产生背景、理论来源、体系架构和实践应用,体现出词典学研究创新性、整体性和实践性的有机统一。本文从内容简介、研究特色和学术影响等方面对该书进行评介。
关键词交际词典学词典学评介
引言
日益丰富的词典编纂实践推动着并获益于词典学理论研究的深入。词典学研究的进程正是词典学学科体系不断完善、理论基础不断夯实、学科定位不断明晰的过程。《交际词典学》(以下简称《交际》)构建的词典交际理论模式,是词典学研究创新性、整体性、实践性有机统一的成功尝试。
词典学研究总是被纳入某种理论模式。自词典问世以来,词典一直被当作语词信息检索工具。这种传统的词典观属于“词典工具论”。20世纪70年代以来,受功能语言学(functional 1inguis—tics)和语篇语言学(text linguistics)的影响,词典的语篇特征不断凸现。1989年,威廉·弗劳利(william Frawley)在《国际词典学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exicogra声hy)发表《词典语篇论》(the Dictionary as Text)一文,阐述词典语篇论观点。《交际》则以交际学研究中的“过程派”为基本框架,首次系统地提出“词典交际论”,将词典看作编纂者与使用者之间相互作用的信息交流和传输系统,把词典编纂看作通过编用互动关系最终导致一系列词典选择实现的动态交际过程,从而为词典学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构建一个完整的、连贯的、符合词典本质属性的、反映词典交际运作流程的理论架构。
词典交际论是以交际学原理为视角审视词典学理论建设和词典编纂实践的词典研究理论模式,问世以来一直受到词典学界的关注,成为借助其他学科成果阐释词典学问题的成功尝试。《交际》系统阐述了交际词典学的产生背景、理论来源、体系架构和实践应用,是词典交际论的代表作。本文拟从内容简介、研究特色和学术影响等三个方面对该书进行探析品评。
一、内容简介
《交际》是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当代语言学丛书”(黄国文、秦秀白主编)之一。该书系雍和明教授著,亚洲辞书学会首任会长、我国著名词典学家黄建华教授和澳大利亚辞书学会副会长、著名词典学家戴维·布莱尔(David Blair)教授分别为之作序。全书共八章,从理论架构到类型阐释,从学理分析到实践指导,从一般原则到具体编纂细则,从一般性词典到单语词典和双语词典,结构严谨,环环相扣。
第一章“词典交际论”探讨词典的本质属性和词典交际理论产生的背景问题。在评介词典学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词典工具论”和“词典语篇论”的基础上,提出“词典交际论”的创新性观点,强调词典交际的社会文化性和跨学科性,勾勒词典交际的理论模式。
第二章“词典交际的选择”探讨词典交际模式的选择问题。从编者视角(包括词典设计、词典性质、词典功能)、词典情景(包括语场因素、语式因素、语旨因素)、用户视角(包括语言需求、检索技巧)等人手,全方位多层次地探究实现词典交际所必须作出的选择,并通过这些选择反映词典的功能和属性。
第三章“词典交际的类型”探讨词典交际模式内的词典分类问题。对国内外具有较大学术影响的词典分类模式进行述评,并以此为出发点,在词典交际理论模式中提出词典交际类型,从编者视角、词典情景、用户视角等三方面对词典进行分类。
第四章“词典交际的结构组织”探讨词典交际模式内的结构层次问题。从词典的外部信息结构(包括正文前信息结构、正文后信息结构)、宏观结构(即词目结构、纵聚合结构)、微观结构(即词条结构、横组合结构)、信息结构的方向性和可逆性等方面讨论词典的内部组织体系。
第五章“词典交际的基本原则”探讨制约词典交际选择的基本原则问题。包括适用于文化内和文化间词典交际的五条普遍原则,即描写原则、语言学原则、结构原则、关联原则和美学原则,以及仅适用于文化间词典交际的两条双语原则,即对等原则和比较原则。
第六章“文化内词典交际——单语词典”探讨词典交际模式内单语词典的编纂问题。从用户需求和检索技巧、语料选择和词条筛选、释义方法和原则、语言用法标注、配例、图解、百科信息、词源等角度探究文化内词典交际的过程。
第七章“文化问词典交际——双语词典”探讨词典交际模式内双语词典的编纂问题。首先区分了积极型和消极型双语词典、不对等关系和对等关系等概念的含义,接着从义项分辨、语法、搭配、成语、文体和语域、例证、标注、词源等方面探究文化问词典交际的过程。
第八章“词典交际——信息修正与补充”探讨词典交际模式内词典的修订问题;主要讨论词典修订过程涉及的四个方面:矫正、更新、修饰、补遗等。
除正文外,书末还设置了根据词典交际理论、模式和原则设计编纂的“示范性词条”附录,以实例表明作者对处理双语词典中的实词与虚词词条、语义对等关系呈现、语法信息、搭配、成语、例证、语体、词源等各方面问题的独到见解。
二、研究特色
我国的词典学系统理论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具有代表性的词典学通论性著作有《词典学导论》(胡明扬等,1982)、《词典论》(黄建华,1987,2001)等。这些词典学理论著作一般从词典本体和编者视角出发,借助语言学研究成果,探讨词典编纂实践和理论源流,在用户视角方面往往着墨不多。而《交际》基于交际学理论研究成果,从编者、词典和用户三重视角,研究涉及词典编纂的各个环节,实践指导性强,具有创新性、整体性和实践性等特点。
1创新性——理论视角新颖
建立一套具有逻辑性和解释力的理论研究模式一直是词典学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交际》客观分析了“词典工具论”和“词典语篇论”,并基于交际学中的“过程派”理论,结合词典用户认知研究的最新成果,提出编者、词典和用户的三角交际模式,指出词典编纂是社会文化行为,词典使用是社会心理行为;并进而指出,只有从社会文化角度出发,将词典学研究立于跨学科基础之上,从编者和用户的双重视角综合考察,才能揭示词典的本质,为词典学研究开辟更为广阔的前景。
理论创新是本书的一大特色。黄建华指出:“这是一本从崭新的视角审视词典学问题的新书……本书将交际学的理论系统地应用到词典学的研究中去,从而构建起一个反映词典本质属性、揭示词典交际运作过程的框架。这是一种创新,是作者多年潜心研究的成果。”戴维·布莱尔亦认为,与以前的词典工具论相比,词典交际论“采用了强调编者、语篇和读者三者之间关系的词典学模式来考察词典。它将词典看作是交际系统,将词典编纂看作是动态交际过程,为编者和读者提供了新颖的见解”。
2整体性——理论体系完整
以往的词典学理论往往囿于本体性研究,侧重词典内部结构和编纂环节,忽视理论体系构架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尤其忽视用户
认知因素。《交际》提出的词典交际模式包括编者、词典和用户等三个参与方,涵盖词典理论、编纂和使用的各个方面,层次清晰,关系分明,体现出研究体系的整体性。
用户视角是《交际》研究体系整体性的重要体现。用户是影响词典编纂和使用的关键因素。但是,用户研究直至20世纪末才受到国内外词典学界的关注。哈特曼等认为“用户研究仍是词典学中发展相对滞后的领域……相关研究成果将促进词典编纂和用户教育”。目前绝大多数通论性词典学著作对用户研究着墨不多,但《交际》视用户为词典交际的参与方之一,多层面地探讨词典使用和用户认知问题,颇多新见。
词典分类问题研究是《交际》整体性的另一重要体现。本书专辟一章阐述词典分类问题,提出词典交际分类模式,从编者视角、词典情景、用户视角等三个视角对词典进行分类,层次清晰,互不重叠,基本涵盖所有词典类别。该模式不仅覆盖面广,还把所有词典类别置于同一体系进行考察,具有开放性和可预测性,是目前词典分类研究中为数不多的、具有较强理论完整性和实践可行性的成功模式之一。
《交际》整体性还体现于其谋篇布局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在词典结构方面,《交际》分析正文外信息结构、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在研究对象上,《交际》涉及单语词典和双语词典。末章还专门探讨词典修订问题,提供词典样条。值得一提的是,正文外信息结构、词典修订问题、词典样条在大多数词典学通论性研究中尚付阙如。
3实践性——理论观点平实
词典编纂指导是词典学理论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与理论原则的平实可行是《交际》的显著特点。《交际》运用词典交际理论模式,分析了词典编纂中的一系列实践问题,如词典系统结构、编纂原则和编纂技巧等。读者领会本书的词典编纂原则和技巧后,便能按图索骥,释解词典编纂中的不少困惑。
《交际》的实践指导性主要体现在对词典结构组织、编纂原则和编纂技巧的阐述上。在结构组织方面,本书专章阐释了词典交际的结构组织,论述了词典的各个组成要素,概括性强,且不乏新意,给词典编纂者诸多启发。在编纂原则方面,《交际》提出词典交际的七个基本原则,为词典编纂提供可资遵循的指导。在编纂技巧方面,《交际》分析了词典编纂各个主要环节中常见的问题和解决方式。这些分析自成系统,对词典编纂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启发性。
黄建华指出,《交际》“是一本能具体指导实践的书……本书并不限于作纯概念的推演,以搭起自己的‘理论体系为满足。而是面向实践,以众多的中外辞书成品为参照进行理论的阐述……这是一本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好书”。
三、学术影响
《交际》提出的词典交际论把交际学思想融入到词典学研究中,系统地探讨了长期以来词典理论研究和编纂实践中存在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引起词典学界的关注和重视,逐渐成为词典学界接受的词典研究新视角和新模式。魏向清比较分析了词典工具论、词典语篇论和词典交际论,认为词典交际论更适应不断发展的语言观和词典观,“雍和明教授的交际词典论则弥补了词典语篇论的形式结构以外的涉及词典交际功能挖掘方面的不足。词典的交际论充分体现了人们对现代词典的语言文化信息交际功能的认识。……因此,词典的交际论应该是超越传统的狭隘的检索工具论和局限的形式语篇论的现代词典功能的崭新描述,是一个更新的层次。”曹杰旺等总结词典研究流派时认为:“按照各自的研究视角、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理论词典学大致可分为四大流派:词典本体论、词典功能论、词典交际论和词典认知论。”陈伟也指出,在后现代主义背景下,词典学与相关学科的发展相呼应,逐渐呈现出迅猛发展的趋势,“词典理论研究即从语言本体研究的模式中逃脱而出,扬弃传统的词典工具论,先后经历了词典语篇观、词典交际观,最终构架起认知词典学的理论范式”。《交际》阐释的词典交际论观点已逐渐获得词典学界的广泛认同。
交际词典学思想为词典学研究提供了崭新的平台和视角,梳理并释解了许多词典理论疑问和实践困惑,为越来越多的词典学研究者所运用和借鉴。自面世以来,《交际》所阐述的观点不断被学术界所引用。仅在2005年《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章宜华、盛培林,2005)47篇论文中,直接引用《交际》观点的论文便有6篇,占总篇数的13%,这些文章的研究范围涉及语言学理论与词典研究、翻译与双语词典研究、计算词典学研究、词典用户视角研究等。
结语
综观全书,《交际》以严实新颖的视角、严密系统的论述和严谨通畅的语言,向读者展现了交际词典学的理论模式、体系架构、结构组织、类型划分、基本原则和具体操作,不仅从理论上丰富了词典学研究,把词典学研究置于相对科学、连贯、完整的理论体系中,而且从实践上指导词典研究、编纂和使用,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启发性和借鉴意义。作为词典学研究创新性成果,《交际》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对国内相关研究成果缺乏横向比较、对词典用户认知因素探究不深、对词典交际思想在双语词典以外的其他类型词典中的应用几乎没有涉及、对词典交际障碍问题未加阐述等。这些方面将拓展交际词典学研究的视野。
言语交际学 篇4
跨文化交际学是一门运用多种学科理论解释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进行交流时会发生什么样的文化碰撞, 为什么会发生, 以及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更重要的是如何避免冲突, 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可以有效地顺利沟通 (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P56) 。在如今信息化时代,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 沟通交流也越来越频繁, 因而各种文化碰撞不可避免, 文化的差异会给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带来沟通理解的巨大障碍, 人与人之间由于理解困难也难以和睦相处, 在此背景下进行跨文化交际学研究有其深刻的现实意义。
电影《刮痧》是一部反映华裔家庭与美国主流文化价值观冲撞的优秀影片, 男主人公方大同是一位成功的游戏开发者, 与妻子育有一子, 一家三口过着令人艳羡的生活。大同把父亲从国内接到美国准备申请绿卡, 一天小孩子生病, 父亲采用传统中医的刮痧疗法给孩子治病, 刮痧是利用光滑的石片或其他金属片蘸水或油在皮肤上反复摩擦, 直至皮肤发红充血, 以收到减轻内部炎症的效果, 是传统中医的精粹, 患者一般不会感到疼痛, 但是皮肤上会留下紫红色类似淤伤的痕迹, 几天后会自行消失。父亲的老朋友猝死, 父亲被带到了警局配合调查, 男主人公不得已把孩子一个人留在家里去警局接回父亲, 孩子一个人在家不小心摔破头, 去医院时医院发现了孩子身上的瘢痕, 认为小孩子遭到了家人虐待, 便通知了儿童福利局的官员。儿童福利局见状要控告家人虐待孩子, 大同为了不把父亲牵扯进来, 向法官说是自己为儿子刮痧, 结果被剥夺了对儿子的抚养权, 不得不与妻子分居才能接回孩子。最后男主人公的美国同事不远万里去中国体验“刮痧”, 以自己的亲身体验证明了刮痧是有用的治疗手段, 这位美国朋友和儿童福利局的官员一起去向法官求情, 请求撤销对男主人公的指控。影片最终以全家团聚结尾, 但是带给男主人公一家的伤痛却是难以弥补的。
二、对电影《刮痧》情节的跨文化交际解读
社会离不开交际, 当一个人成为社会一员时, 他就是社会交际的一部分, 不同的社会成员在交际过程中他们的价值观念系统会呈现差异性。各种文化内部都有一套自己的价值观念系统, 这一套系统对文化内部的成员指示善恶美丑的划分, 对人类的活动起到道德上的约束, 牢牢扎根于文化内部成员的心中, 成为民族性格的基础。中国人与人之间的交际有自己内在的价值观念, 美国也一样。当具有一种价值观念的人迁往有着不同价值观念的社会中时, 在一种文化中被熟知接受的行为观念在另外一种文化当中就未必能被接受。比如影片《刮痧》中的刮痧, 在中国人人皆知是一种治疗手段, 不会有人认为这是在伤害身体, 但是在美国, 怎么解释都解释不通, 法官要求方大同出具医学证明, 可是在美国的医学系统中没有关于刮痧的资料, 也就是说, 在美国的价值观念系统里, “刮痧”不被接受和理解。
(一) 中美法律观念差异
为了不影响给父亲办绿卡, 男主人公方大同把罪责扛到自己身上, 向法官说是自己给儿子丹尼斯进行刮痧的, 这可以算作是“替父顶罪”。美国人很难理解方大同的做法:为父亲顶罪———这本身是一种欺骗行为。中国人重儒教, 伦理精神, 强调“孝为先”, 作为儿子的方大同当然要尽到孝道, 保全父亲为先, 自己扛下了所有责任。但是美国人是个人本位取向, 他们崇尚“平等, 利己, 竞争”, 故很难理解大同的做法。
1. 孩子独自留在家中违法。
孩子独自留在家中当然对于孩子是不好的, 我们的文化认知当中也会有同样的概念, 不同的是美国以法律对监护人的责任进行了明文限定, 并且有相应的机构进行监督。而大同为了去警察局接回父亲将丹尼尔独自留在家中。“忠孝顺从”的观念让大同舍弃孩子的利益前去接父亲, 这一点后来也成为儿童福利局在听证会上提供的不利于大同的证据之一。
2. 法律观念。
在听证会开始前很短的时间里方大同带上自己的律师朋友在没做太多准备的情况下出席听证会。这位律师是版权法律师, 他向方大同强调自己对于家庭法不太了解, 方大同并不以为然, 认为法律都差不多, 只要朋友证明他很爱儿子没有犯法就可以了。但是, 在随后的听证会上版权法律师确实无法应对。作为一个有知识有文化的华裔优秀游戏开发人员, 方大同并不是法律观念淡薄, 只是他成长于中国文化中, 在一个情感型的社会中, 父亲对儿子的爱天经地义, 不用特意证明, 但他忽略了在美国“求精确”“非此即彼”, 一切都是要讲求证据。
(二) 文化符号
电影中有一个细节, 方大同以孙悟空为原型设计出一款游戏在市场上非常畅销。但儿童福利局的律师对他提起诉讼, 认为孙悟空是暴力的象征, 对儿童造成了负面影响。而在我们国家, 孙悟空是勇敢善良正义的化身。这是一个文化形象认知的差异, 要打破这种差异就要增进文化间的互相理解, 避免再出现这样的文化误读。
(三) “面子观”与“朋友”的概念
1. 打自己孩子为了给朋友面子的中国逻辑让自己的美国同事觉得无法理解。
这个细节出现在电影一开始的庆功会上, 方大同的儿子和老板的儿子打架了, 大同就先教训了自己的儿子。在中国发生这种情况, 是要给外人留面子的, 给面子就会当着外人的面打自己的儿子。但对于美国人来说, 这同样是不可理解的, 打自己的孩子、伤害自己的孩子怎么是给别人面子呢?他们不理解, 中国人是“他人取向”, 出现争执时惩罚自己的孩子以示对他人的尊重。
2. 男主人公对于同事在听证会上作证自己曾经当众打孩子大为光火, 认为是在出卖自己, 但是大同确实是打孩子了, 同事约翰只是尽一个公民的职责。而对中国人来说讲义气忠诚也是非常重要的品质。约翰作为大同的朋友却为控方作证, 在中国文化中叫做“胳膊肘往外拐”, 他无法理解自己的朋友不帮着自己。在中国文化中, 朋友是应该“两肋插刀”的, 而不是帮着敌对方给自己补上“一刀”, 而在美国文化中朋友之间则不相互承担这样的义务 (Lack of commitment) 。
在电影的结尾, 大同的朋友不远万里前往北京的中医诊所亲身体验了“刮痧”, 领略了刮痧的神奇疗效后回到美国, 以自己的亲身体验向美国儿童局的官员证明了“刮痧”的疗效, 取得理解后和官员一起向法官求情, 事情终于有了个圆满的结局。如果中医文化能够在全世界传播, 让更多国家和机构理解中医疗法, 是不是就能够更大程度地避免这一悲剧呢?在不同文化的碰撞中, 沟通与理解是减少文化冲突的关键, 除了在中国领域做好交流和沟通外, 其他各个文化领域都可以通过交流、沟通和理解的方式减少冲突, 建立和谐的交际关系。
三、结语
在国内流传千年的刮痧治病方法给旅居海外的一家人带来了莫大的痛苦, 原因何在呢?中美文化的差异是造成这一事件的主要原因。尽管男主人公的所作所为符合中国的文化传统但与美国的文化价值观不能融合, 与美国的文化价值体系处处冲突, 在美国这个社会环境中当然不会被接受, 导致主人翁在关于儿子的事件中处处碰壁, 最后导致了悲剧性的后果。如今, 国际交流包括国与国的交流, 也包括不同国家之间人与人的交流, 除了语言不同, 文化习俗也不尽相同, 文化习俗差异会造成理解障碍, 严重影响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交流。跨文化交际学所要研究的就是如何更好地避免文化障碍, 更好地沟通交际, 对于今天人类的发展交流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陈俊森.外国文化与跨文化交际[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0.
[2]黄建华.跨文化交际下对《刮痧》的文化解读[J].Movie Literature.
[3]贾新林.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4]乐黛云.文化差异与文化误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
[5]谢传惠.从电影《刮痧》看跨文化交际[J].韶关学院学报, 2007.
[6]E T Hall.Beyond Culture[M].New York:Anchor Books/Doubleday, 1976.
跨文化交际学作业 篇5
班级:英语1212
姓名:刘佳莉
学号:2012105231
中英文化的不同导致双方对同一句话有着不同的理解,曾经发生过这样的一个小故事:又一次,一个刚到中国不久的外国留学生有个约会,一位中国朋友从旁边走过,用中文问他:“你吃饭了吗?”这位留学生结结巴巴的用汉语说:“你们为什么老问我吃饭了没有?我有钱。”结果,他的中国朋友再次见到他的时候,吸取了上一次不愉快的教训,用英文向他打招呼:”have you eaten yet?”而这位留学生却说:“虽然我很想和你一起吃饭,但是我待会有课,所以很抱歉,我不能去了。”中国朋友听的莫名其妙。
第一次,中国朋友用中文问外国留学生“你吃饭了吗?”,留学生因为他这样问,是因为怕他没钱吃饭,很显然,这位外国留学生对这种问法很生气,其实中国朋友的话就等于英文中的Hello,但是不了解中国文化的人可能会误解成其他意思。第二次,同样的问话被的翻译成了英文,在中国朋友看来,这还是打招呼的问话,但是外国人听起来就很奇怪,这种打招呼就像是说:“我也没有吃,走吧,我们一起去吃些东西吧。”或者:“如果你没有吃的话,我正要邀请你去我家吃呢。”总之,这样的打招呼被误解成了邀请对方去吃饭。
“你吃饭了吗?”在中国是最常见的一种打招呼的方式,起源于古时候的中国很落后,人们常常吃不饱,故而见面最关心的是温饱。久而久之这句问话就成了打招呼的惯用语,没有什么其他含义,而对方只需回答一下即可。如果外国人不了解中国文化,就可能产生各种各样的误解,如故事中的那两种误解。
高考作文命题的交际信息学视角 篇6
阅读下面的文字与漫画,按要求作文。
2007年,洞庭湖大水导致20亿只田鼠大迁徙,所过之处农田一片狼藉。专家认为,田鼠为害之烈,原因之一是人类热衷于吃野味,致使田鼠的天敌(蛇、猫头鹰、黄鼠狼等)数量急剧下降。
根据上述材料,请你为田鼠或田鼠的天敌代拟一封给人类的信。
要求:①必须按书信格式作文。②题目自拟。③所写内容必须与给定的材料相关。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套作。
这道题乍看起来与往年一般的材料作文或近年的“新材料作文”(或称“范围作文”)有些“形似”,但实际上它已具有一些区别于近9年绝大多数高考作文命题的“新的特质”,可以说是一种新的高考作文命题形式——以交际信息学为视角,笔者姑且把这种“新”高考作文命题形式称之为“实用交际作文”。那么,这种“新”命题形式有哪些不同于旧命题形式的特征?它出现的背景和原因是什么?它背后的命题理念又是什么?它的出现对高校选拔人才、对中小学作文教学各有哪些积极的意义?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与研究。
一、何谓实用交际作文
美国的《提高写作技能》一书第一章开宗明义:“写是为了有效交流。”③我国的《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文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④现代认知心理学家Robert Glaser说:“我们可以把写作看成是一种特殊领域的问题解决。”⑤从交际信息学的角度整合上述观点,我们可以作如下界定:
“实用交际作文”是一种运用书面语言解决交际领域中特定问题的活动。
中小学的“实用交际作文”是在虚拟的生活场景下,通过假定的交际双方的书面互动,培养学生书面交际的目的意识、角色意识、受众意识、背景意识和驾驭规范、准确、生动的书面语言的能力,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地丰富人文精神、不断地提高语文素养的活动。
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可以称得上是一部交际发展史,“实用交际作文”也可以说是亘古至今存在的活动!李密的《陈情表》、王勃的《滕王阁序》、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杜甫的《送路六侍御》、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柳永的《望海潮》以及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等等,都是“实用交际作文”,又都是传诵久远的经典之作!
“实用交际作文”也可视为一种高考作文命题形式。美国、英国、法国及我国的台湾、香港近年来之“高考”常用这种命题形式,下面择其一二胪列于下:
美国2006年“高考”作文题:
以下是关于写作方面的内容与要求:
1.电视、收音机、报纸和通过与他人的对话只是我们能得到新闻的几种渠道。大部分人可能会每种都用一些,但一些人会完全依赖某一种新闻渠道。请写一篇短文讨论某一种新闻渠道相关的优点和弱点,并举例阐述你的观点,使得读者完全理解这种特殊的新闻来源的利弊。
2.在你上学期间,你细细地琢磨过许多人。请回想其中一位你曾细细琢磨过的人,是什么使得这个人与众不同?请写一篇短文讨论这个人,说明是这个人身上的什么东西使他非常特殊,请用例子与细节来支持你的观点。
写作注意事项:
①仔细阅读要求。
②组织好文章的前部介绍、文体和总结。
③用特殊的细节和例子来全力支持你的观点。
④针对读者和你自己的目的选择适当的词。
⑤句式多样化,使得文章读来有趣。
⑥检查语法、拼写、断句、大小写……
台湾2004年大学入学测试题:
陈先生从事过纺织、餐饮、保安,最近更在社区大学上过电脑课,他迫切需要一份工作,但因文笔不佳,寄出的求职信往往石沉大海,因此拜托你帮他写一封求职信。他特别强调,对工作性质、地点都不挑剔,希望待遇是4万元。
美国西北大学的一道入学考试作文题:
在愚蠢的错误和聪明的失误之间总是存在着重大的不同。请说一说你的一个聪明的失误,并且解释它怎么给你或他人带来益处。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一道入学考试作文题:
你刚完成了300页的自我介绍,请交出第217页。
实用交际作文作为一种命题形式在我国恢复高考以后的高考作文试题中出现过7例:1985年要求就解决污染问题给《光明日报》编辑部写一封信、1989年要求写一封关于填报志愿问题的回信、1991年的发言稿、1993年的广播稿、1996年的漫画欣赏会发言稿、2005年上海卷要求谈谈流行文化生活对考生成长的影响、2006年福建卷创新思维课堂上的选话题发言。其中1985年的高考作文题是这样的:
澄溪中学附近有一家前进化工厂。工厂天天向外排放有毒的气体和废水。广大师生和附近居民长期处在被污染的环境中,身体健康受到损害,工作学习受到影响。几年来,学校多次向工厂提出意见,要求妥善解决污染问题。但厂方以生产任务繁重、技术力量薄弱和经费开支太大等为理由,一再拖延,至今未能解决。试就上述问题,以“澄溪中学学生会”的名义,给《光明日报》编辑部写一封信,反映情况,申述理由,呼吁尽快解决。
其中的1991年高考作文题如下:
某班开辩论会,一方的观点是“近朱者赤”,一方的观点是“近墨者未必黑”。请你选定一方,写一篇发言稿参加辩论。
……
以交际信息学的视角看,上面列举的我国高考作文命题都可视为实用交际作文。但由于在其出现的当时,人们没有使用这一视角,于是便把它们归入当时流行的材料作文或话题作文范畴,但就算是在当时,也有不少人感觉出这些命题有些“别致”。
二、实用交际作文之命题特征
从信息学的角度看,交际是发生在人与人之间借助于某种符号和媒体传递和交流信息并产生相应行为的一种社会活动。参与交际的每一方都试图影响另一方;每一方都既是信源又是信宿,各自不断发出信息以期引起对方作出某种形式的信息反馈,交际活动就是在这种交际双方不断发出信息又不断接受信息的互动过程中进行的。因此,交际信息学视野下的“实用交际作文命题”具有如下特征:
1.注重考查考生运用语言文字解决交际领域中特定问题的能力。
通俗地说,就是这类作文命题务“实”而不务“虚”。近10年的话题作文或“后话题作文”大多停留在道德或哲学思辨层面,大多是务“虚”型作文命题,早已为社会所诟病。2008年高考务“虚”型作文题仍比较多,一些网友不禁撰文呐喊:“为何仍有那么多‘务虚作文题?”⑥有人将一些高考满分作文戏称为“四不象”之文,认为其文采富丽而无精神,貌似有文化而少深度,叙事少了情节看不到细节,议论没了逻辑看不见思想。
“实用交际作文命题”是务“实”型作文命题,它关注写作活动的有效性,注重考生“社会品质”的考查,重点测试考生对现实问题的分析判断能力和语言表达水平,注重对考生实用写作能力的考核——上面详细列举的中外考题莫不如此。
2.写作任务的表述直白具体,完成有一定难度。
上举的2006年美国高考题目要求考生写一位曾细细琢磨过的人,并且要写出是什么使得这个人与众不同,其写作任务指向非常具体明白,但其测试深度也非常大!
我国今年江西的高考作文题要求“为田鼠或田鼠的天敌代拟一封给人类的信”,写作任务的表述朴实直白,但写起来也有较大难度:考生既要考虑文章内容,又要注意书信体的格式,还要以动物的口吻来写。2008年高考江西卷作文调查结果显示:40.2%的人认为江西卷“有点难写”,19.66%的人认为“非常难写”⑦。确实,对于平时不扎实练“实用交际写作”基本功却企图在考场上投机取巧的考生来说,这样的考试题无疑是很难写的。
一般的材料作文被称为“命意作文”,其“含意”往往藏于“材料”之中,考生得宁心静气方能领悟出来。一旦分析判断错位,其后果可想而知!而考场上有多少考生能做到不紧张?所以,给材料作文其测试的效度与信度都不高。话题作文因为其开放度过大,所以写作难度小,从而导致其测试的区分度小。
而“实用交际作文”,其写作任务指向具体直白,减少了审题失误,测试的信度有望保证;其给出的任务有一定难度,测试的区分度可以保障。如此看来,“实用交际作文”确有不少胜于给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的地方。但千万要注意的是:“难度”要适中,要在考生的“最近发展区”内,须是考生“跳起来”就可以摘到的“果子”。太难或太易的任务,都不能触发考生(作为信宿的收信方)作出积极的反应,从而对高考作文测试的信度与区分度产生负面影响。
3.写作任务可能是一项也可能是一组。
外国的作文命题大都以社会实用为目的,立足于学生进入社会的实际需求。而在实际生活中,许多写作活动都是以“组”的形式出现的。在上述背景下,美国2006年高考要求考生完成一组写作任务也就不足为怪了。
而且要求考生完成一组写作任务,更能全面检测考生的实用交际作文素质,应该更能代表高考作文命题趋势。这也是由交际行为的动态性决定的。因为,从信息学的角度看,交际活动就是在交际双方不断发出信息又不断接受信息的互动过程中进行的。
4.命题对表达者、接受者、交际意图及交际的时空与文化背景等作出适当限定。
高考作文活动是一种虚拟的书面交际活动。为确保这一虚拟交际活动的质量,命题人必须将下列问题交代清楚:考生作为表达者在这一虚拟的交际活动中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其参与交际的“意图”是什么?作为信宿的收信方是一个什么样的“接受者”?是农民还是知识分子?理解能力怎样?交际活动将在一种怎样的时空背景与知识、文化背景下展开?
上面详细列举的中外考题都对“表达者、接受者、交际意图及交际的时空与文化背景”等作出了适当的限定。这样限定有一箭双雕之效:一方面,考场时间紧,考生难有宁静心态,命题人通过规定“交际的时空与文化背景”建构诱发思考的语义场,营造动情点、兴奋点,用以唤醒考生沉淀的记忆,启发想象与联想,促进考生比较迅速地进入“交际”的氛围和情境之中,从而促进考生正常发挥写作水平,体现命题人的人文关怀;另一方面,通过对表达者、接受者、交际意图及交际的时空与文化背景等作出适当限定,防止套作或宿构等投机取巧行为,从而确保测试的信度。2008年高考江西卷作文调查结果也证实了“实用交际作文命题”这一防套作与宿构的效用,其调查结果显示: 63.15%的人回答自己对该题“完全没准备过,全靠现场发挥”⑧。
5.命题文字简明。
在交际信息学视野下,命题文字简明,就是将用来传递信息的交际符号在不影响信息传递效果的情况下高度压缩、简化,通过缩短传递时间来减少产生干扰的机会,这是交际过程中克服物理学噪音的有效对策,是命题人对考生予以人文关怀的体现。通俗地说,就是可以减小审题难度,节省审题时间,以利于考生正常发挥写作水平,确保考试的信度。
三、实用交际作文出现的背景
1.时代发展的要求。
当今世界全球化趋势愈来愈烈,人们的交际圈日益扩大,以互联网为媒介的书面语交际业务越来越多。培养学生参与书面交际的目的意识、角色意识、受众意识、背景意识和驾驭规范、准确、生动的书面语言的能力,就是在培养学生适应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
2.优秀写作文化传统的潜在作用。
可以说,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具有崇尚“实用交际写作”、反对浮华文风的优秀文化传统。早在东汉,王充就在《论衡》中提出文章要为世用的观点,他说:“为世用者,百篇无害;不为用者,一章无补。”唐代白居易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主张更是家喻户晓。20世纪初语文独立设科之初开“中国文学”一科,当时的《学务纲要》规定:“其中国文学一科,并宜随时试课论说文字,及教以浅显书信记事文法,以资宦科实用,但取理明辞达而止。”现代语文教育泰斗叶圣陶先生指出:“课内练习,固将求其应需,非欲其徒然弄笔也。”⑨又说:“作文动笔之前,有两件事要注意,一是认定对象,一是辨明用意(或者说‘立意)。”⑩
海德格尔认为,当人对文本或世界进行解释时,“这种解释总是根植在我们预先已有的东西——前有(Vorhabe)中”11。正是“根植”于崇尚“实用交际写作”的传统文化,所以一直以来人们对六朝时那种一味在语言形式上作功夫的骈体文鲜有好感;正是由于存在崇尚“实用交际写作”这一“前有”,所以面对近年来高考作文的虚浮文风,很多人忧心忡忡,呼吁中小学要重点培养符合实际应用需要的写作能力,而高考作文则要重点测试为生活、学习与研究所需要的基础写作能力。
3.高考作文命题改革发展的结果。
建国以来,高考作文命题筚路蓝缕,与时俱进,已历经3个阶段:1951~1965年的命题作文——1977~1998年的材料作文——1999~2004年的话题作文,积累了不少宝贵的命题经验。2004年,话题作文至于顶峰状态——14套高考作文题,有12套是话题作文形式。与此同时,高考长期考话题作文的弊端也显露得越来越突出:学生写作能力片面发展,实用文章写作能力低下;背文套题,成了部分考生应试的捷径;高考作文测试的信度、效度及人才选拔的公正、公平性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自 2005年开始,高考作文命题进入了一个新的探索期,至2008年,终于孕育出了江西卷这一新的高考作文命题形式。“小荷才露尖尖角”,便引起了媒体的较大关注。
4.交际信息学理论的发展、语篇交际原理的发现以及人本主义理论等为“实用交际作文”这一高考命题新形式的确立提供了丰厚的理论依据与新的观照点。
如前所述,交际信息学是“实用交际作文”这一高考作文新命题形式命名的主要依据。“实用交际作文”命题对表达者、接受者、交际意图及交际的时空与文化背景等作出适当限定,其主要理论依据也是交际信息学。此外,语篇交际原理也是其重要理论基础。语篇交际原理认为,任何言语交际活动都处在由表达者、接受者等所构成的显性层面和由交际双方交际心理、所同处的物理时空、所同在的文化背景及语言规则等所构成的隐性层面的共同制约之中12。
人本主义理论也是“实用交际作文”这一新命题形式出现的理论基础。20世纪80~90年代,盛行材料作文,当时的命题者“目中无人(考生)”,只有“为国选才”一念,因而把审题当作一道门槛,要把一部分考生拦在门槛之外,高考作文审题难度很大。21世纪以来,人本主义理论日益深入人心,以之为理论背景,高考作文审题难度便逐年降低,而“实用交际作文”命题更以任务表述“直白具体”为特征,考生得到前所未有的人文关怀。
四、实用交际作文的命题理念及对中学作文教学的指导意义
“实用交际作文”作为一种高考作文命题新形式反映了一种全新的高考作文命题理念。在这种全新的命题理念下,高考作文的性质、考场情境、考生利益与应考心理状态乃至评价的可操作性和相对客观性以及命题对中学作文教学的正确导向性等都进入了命题者的命题视野。其主要命题理念有:
1.实用交际作文并非只是简单的格式问题,并非“无文(文采)”可言。与文学创作相比,实用交际作文从立意到运思再到语言表达,都有意境高下、运思巧拙、语言美丑的区别。甚至可以说,实用交际作文,更要求思维清晰,逻辑性强,语言也要求更为洗练。实用交际作文以精干和灵巧为特征,容不得拖泥带水、冗言赘语。
2.为保证高考作文测试的效度,高考作文应主要测试考生运用语言文字解决生活与学习中的特定交际问题的能力。“写作的实用性”、“作文的书面交际性”、“书面交际的有效性”是其命题理念中的三个关键词。
3.为保证高考作文测试的信度,应从考生的特点与应考心理出发,对写作主题与写作情境作适当限制,一方面用以克服过去话题作文开放性过大之不足,加强命题的反猜题押题功能,防止宿构与套作;另一方面借之触发考生的写作兴趣与动机,使之正常发挥写作水平。写作主题的表述应“清楚明白”,“创设的情境”应在考生的经历与经验范围之内。
4.高考是选拔性考试,为保证高考作文测试的区分度,命题下达的作文任务应有一定难度,用以拉开差距,使真正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高中作文训练常常以高考作文命题为导向,这是事实。1977~1998年高考主要考材料作文,于是掌握高考材料作文之“八股结构”便成了中学作文之训练重点,考场作文便是千篇一律的新“八股结构”:引述材料——分析材料——得出观点——扣观点展开——联系实际论述——反扣材料作结。1999~2004年高考主要考话题作文,由于话题作文大多是务“虚”型作文命题,教师们感到学生在思想内容方面难以“出彩”,便引导学生在文字方面玩花样,“是否有文采”便成了作文给分高低的主要依据,虚浮的高考文风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形成的。高中作文训练不可能不带应试性,这是教育规律的体现,合情合理。一些人对高中作文训练常常以高考作文命题为导向的做法口诛笔伐,其实是错误的。关键是高考作文的命题导向要正确。“实用交际作文”具有与以前的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不同的特征,能够对中学写作教学起到正确的、积极的引导作用:
1.“实用交际作文”作为一种命题形式对表达者、接受者、交际意图及交际的时空与文化背景等均有具体规定,具有坚挺的反猜题押题功能,可以有效地消除中学作文教学的押题套题心理。
2.“实用交际作文”之写作任务具有较大难度,考生必须在平时苦练写作基本功方能胜任,因而可以促使中学作文训练在发展记叙、说明、议论等写作基本能力与规范、准确、生动的书面语言驾驭能力方面下硬功夫。
3.“实用交际作文”是一种务“实”型作文命题,要求被测试者具有书面交际的目的意识、角色意识、受众意识、背景意识。写作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将作为“实用交际作文”重要的评分观照点,虚浮的作文得分将不高,浮华的高考作文风气可以得到纠正,学生适应后现代生活需要的书面写作能力将得到发展。
一篇一流的高考“实用交际作文”,应该立意准确、运思正确、言之有效并力求表达巧妙、语言洗炼。这是一种较高的写作境界,是多方面协力合作长期打造的结果,是考生优良的综合素养的体现。提高中学生的“实用交际作文”能力是一项系统工程,社会文化背景、教材质量、教师素质、学生素养等方方面面的因素都将对其发生影响。广大语文教师在致力于训练学生写作基本功的同时,还要引领学生关注现实人生,关心国家大事,热爱生活,积极思考人生问题,提升学生的人格心灵与思维素质,使中学作文教学在提高学生实用交际写作基本功的同时,在“立人”方面也发挥积极作用。
注释:
①http://learning.sohu.com/s2008/gkzw2008/
②⑦⑧http://survey.it.sohu.com/manage/poll/poll.php
③(美)威廉·W·韦斯特著《提高写作技能》,转引自范守纲《中外作文命题的显异与趋同》,《语文教学通讯》2002年第4期。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7页。
⑤Robert Glaser.Expert Knowledge and Processes of Thinking.Robert McCormick& Carrie Paechter.Learning& Knowledge.Paul Chapman Publishing Ltd.pp93.1999.
⑥http://learning.sohu.com/20080608/n257366784.shtml
⑨⑩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版,第738、495页。
11海德格尔著《存在与时间》,转引自张汝伦著《意义的探究——当代西方释义学》,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50页。
12张良田著《语篇交际原理与语文教学》,湖南师大出版社2003年版,第38-108页。
言语交际学 篇7
一、口语交际“夸夸我的同学”教学建议
1. 把握提示, 做好课前准备。
这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明确的, 课前可安排学生围绕话题要求做好相关准备, 设计“优点单”搜集班级内同学的优点, 梳理出各自的特长。通过这项活动为口语交际储备好素材, 这是本次口语交际成功的关键环节, 有准备、有素材才能打开学生的“话匣子”。
2. 创设情境, 营造“夸”的氛围。
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投影填充学生优点单“夸”学生的形式;也可以采用为自己认为最棒的同学评奖的形式来夸, 如夸“书写能手”“小小演讲家”“助人为乐标兵”等。“夸”的活动中, 教师要适时给予鼓励、表扬、点评, 使学生体验到被夸奖之后的愉悦感、荣誉感, 调动学生开口表达的积极性。
3. 个个开口, 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话匣子打开之后, 教师应适时组织小组讨论:我们应该如何夸奖别人。引导学生认识夸奖别人首先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 要通过具体的事例来夸奖。被夸到的同学可以谈谈自己被夸的感受, 其他同学要注意倾听。口语交际时不要随便打断他人说话, 要等别人把话讲完之后再发表意见。教师不要做局外人, 要参与到交流中去, 做好组织引导。最后选出口语交际成绩最佳的同学在班上汇报。
二、“习作”的教学建议
1. 倡导自由表达, 注重习作兴趣培养。
三年级上学期是小学生作文起始阶段, 兴趣培养尤为重要。只要学生爱上作文, 习作教学就成功了大半。这次安排的是自由习作, 内容不拘, 体裁不限, 这样自由宽泛的要求, 旨在克服学生习作的畏难情绪。指导本次习作, 笔者认为, 教师既要强调“自由表达”, 也要指给学生路径, 多做引导。
2. 关注学生生活, 发掘习作素材。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源泉, 作文犹如溪水, 源泉丰富而不枯竭, 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由此可见, 丰富多彩的生活是作文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的源泉。为了避免完全放开后学生无所适从的情况, 习作前可让学生回顾一下本学期的七次习作训练:写自己的课余生活, 写身边熟悉的一个人, 写一幅秋天的图画, 写一则观察日记, 写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写自己去过的地方, 编一个童话故事。回顾是为了引导拓宽学生习作思路:“你还有没有最想写而没有写到的?你还想写什么?”通过这样的问题启发学生挖掘习作素材。当然也要注意, 不要让回顾过去限制了学生的思维, 避免将写过的作文又复制一遍。
3. 先说后写, 做好习作前指导。
在小学习作起步阶段, 先说后写是降低习作难度的有效教学策略。本次习作先指导学生说, 让学生选取自己感兴趣的人、事、景、物, 拟出题目, 按照“交代相关时间、地点、起因———按一定顺序把过程叙述清楚———结尾说出自己的感受”来说一说, 说的过程中教师有针对性地做好分层指导。然后让学生我手写我口, 我手写我心, 顺利过渡到笔头作文。
4. 落实学段要求, 培养良好习作习惯。
语文课程标准第二学段 (3~4年级) 习作的要求是:“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 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习作完成, 教师批阅, 要研究学生在习作中是否把想表达的意思写清楚, 重点内容是否写具体, 记叙是否有顺序, 语句是否通顺, 是否有一定感受。出现问题, 要做好记录, 待到课堂上去再次指导。讲评时, 要安排学生自我欣赏和伙伴交流。重点请他们说说自己是怎样选材、怎样构思、怎样修改的。一方面可以落实学段目标, 教会学生习作, 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情感态度。
言语交际学 篇8
一、跨文化商务交际学的重要性
全球化时代的今天,在涉外交流的过程中其重点还是跨文化交际,特别是作为商务英语,结合了国际商务知识与英语语言,并且以培养学生具有熟练的英语交际能力与扎实的商务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以此来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但由于各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环境与传统习俗的不同,所呈现出来的文化也是各自不同的,因此,在很多的涉外活动中商务人员往往会遇到商务文化冲突,由此可见,跨文化交际能力在涉外商务活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达成交易有效交际的基本出发点。
1、跨文化商务交际学是商务英语教学的要求
在高校的英语专业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英语专业的学生不仅要熟悉中国的传统文化,同时还要熟悉其他国家的地理、历史、文化传统、习俗等。由此可见,文化成为了我国商务英语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因素。在商务英语教学中,语言知识、商务知识以及社会文化的知识是缺一不可的。
2、跨文化商务交际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学习与使用
培养学生跨文化商务交际的能力有助于学生能够更加彻底的了解英语,并在涉外交流过程中恰当的使用好英语。例如中国比较重辩证思维,非常讲究悟性,而西方人则重视理性与逻辑思维,由于各国文化的不同,在语言表达方式上也往往不同,因此,明白各国之间文化的差异,有利于学生语言的表达。
3、跨文化交际有助于提高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就业
由于商务英语教学中单纯的采用英语与商务知识的教学模式,往往会导致学生会用英语语言来进行交流、沟通,但却因缺乏跨文化交际的意识而影响了跨国商务活动,导致了学生在步入工作之后深感交流的困难。因此,在商务英语教学中有效的整合跨文化商务交际学,成为了商务英语教学中的重点。
二、跨文化商务交际学与商务英语教学的融合
1、转变教学观念,在商务英语课堂教学中导入跨文化意识
对于传统的商务英语教学模式,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而且往往对英语语法与词汇非常的重视,而忽略了学生对英语语言的实际运用,从而也无法获得跨文化的英语交际能力。因此,老师要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认识到跨文化交际能力对于学生商务英语的重要性。改变观念首先是需要改变传统的以老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而是要以学生为主体,开展个性化、主动式的学习模式,其次就是要强调跨文化在商务活动中的重要作用。除此之外,老师还需要通过自身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传授商务英语专业知识的同时,重点培养学生的社会文化能力,并在具体的教学中让学生体会到中西传统文化的差异。例如可以从称呼语、介绍、访问、宴请等这些常见的社会交往文化因素中来找到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差别,从而是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对英语语言形式使用的正确性,以及对跨文化的敏感度。在进行外贸商务英语教学中,可以对商务交往过程中的礼节礼仪、不同的商业价值观、判断风格等进行介绍,以及由于跨文化的差异在语言交流中的表现,
2、改进现有的教学方法与观念,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由于传统的商务英语教学模式过分的注重了英语语言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对语言的使用,通话跨文化因素之间的影响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幅度。因此,为适应现如今的全球化发展,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应当打破老师一言堂的课堂局面,并充分展现出商务英语的交际特点,并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呈现出灵活性、趣味性、多样性的教学方法。例如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可以采用情境教法、任务教学法等交际教学法,来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培养他们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除此之外,为加强学生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还应当在日常的教学过程渗透跨文化,例如鼓励学生多看一些课外读物,常见的西方国家历史地理、社会文化、风俗习惯等,在不断扩大学生英语知识视野的同时,可以使得学生对各国文化有一个了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
3、引导学生广泛接触跨文化材料,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
在商务英语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通过课外时间的学习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有力。例如在课余时间引导学生广泛的阅读西方国家的英语文学作品、报刊杂志、美剧电影等材料,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接触到地道的英语口语表达方式,而且还有助于学生对一个国家的生活特点、风俗习惯等的了解,从而增加跨文化知识,提高文化素养与跨文化交际能力。除此之外,还可以有效的利用有外教的学校,聘请外教作一些报告或者讲座,从而增加学生与外教的交流,同时还能够学到西方化文化习俗与交际技巧,对于学生的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也是一种提高。
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作为商务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因此,在商务英语的课堂教学中,应当改变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与教学观念,并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对跨文化的敏感性,加强学生跨文化的英语交际意识,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
摘要:在经济社会全球化发展的今天,商务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能够培养学生在商务环境下跨文化的交际能力。随着对外经济贸易的加强,使得不同层次的跨文化商务活动也越来越多。因而对于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用英语进行涉外交流的人才需求也不断上升。
关键词:跨文化商务交际学,商务英语教学,融合与启示
参考文献
[1]乐思伟.跨文化商务交际学:研究现状及发展路径[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5(01)
[2]史兴松,徐珺.跨文化商务交际学对商务英语教学研究的启示[J].中国外语.2012(04)
言语交际学 篇9
关键词:实物,语绘,问题,表演,媒体,想象
口语交际属于言语交际范畴,具有迅速、简便、直接的特点,集中体现了学生的“说”与“听”双向互动的交际过程。小学语文新课标指出:学生一定要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初步学会表达、倾听与交流,掌握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的基本技巧。作为一线教师,只有合理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才能激发引起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一、实物创设情境,增强直观感受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借助实物来创设情境,不仅能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而且有利于学生迅速、客观地认识事物,使其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得到同步提升;小学生身心发展还没有成熟,他们的直观意识虽然比较强烈,但观察事物往往走马看花——走过场。因此,尤其在引导低年级小学生说话时,一定要教会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的办法。
教学案例1:我在引导二年级学生参与“说说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样子”的活动时,先把一只小白兔安放于讲台上,要求学生从头到尾仔细观察其外部特征,然后按照由头到尾的顺序详细说出兔子的具体外形,结果大部分学生讲得津津有味,有条不紊。
二、创设语绘情境,诱发情感共鸣
语绘情境也称语言描绘情境,主要指教师采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创设情感化画面,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融入角色,寻觅到情感的共鸣点,并在言之有序、言之有物的基础上做到言之有情。
教学案例2:我在执教《春光染绿我们的双脚》一课时,先低声播放《春天在哪里》作为配乐曲;同时,采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进行描述,把学生引入绿草如茵、花红柳绿、百鸟欢歌、流水潺潺的春天美景中,既激发了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又引发了口语交际的欲望。
三、创设问题情境,引导探究创新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问题意识是创新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被动的、肤浅的思维。只有在个体活动时感到自己心中拥有“为什么”、“怎么办”等疑问时,思维才算真正起步。大科学家爱因斯坦坦言:“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我们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应该从两个角度来考虑:一是相对于学生的知识经验具有挑战性;二是提纲挈领,达到一“问”激起千层浪的效果,让学生在互相交流回答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案例3:我在引导学生学习《母亲的恩情》一课就创设如下问题情境:师:文本中母亲的恩情到底体现在哪些方面呢?生1:母亲的头上又多了几根白发;生2:孟郊注视着那又细又密的针脚;生3:夜深了,母亲还在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师:这是孟郊的动作,你从哪体会到母亲的恩情?生1:“又细又密”的这个词里充分体现母爱伟大。师:你说得真棒,还有学生需要补充吗?
……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能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思考问题并且潜移默化后中完成了探究任务。
四、创设表演情境,活跃课堂氛围
寓言故事、童话故事等文学作品情节生动、内容有趣、人物形象鲜明,小学生比较喜欢阅读,假如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充当故事中的主人公,那就能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目前使用的小学语文教材在编排上,除了注重培养学生高尚情操、不断丰富语文基础知识外,一定程度上迎合了孩子活泼好动的成长特征。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在自导自演的游戏中感悟文学作品的写作特色和鲜明的主旨。
教学案例4:《狐假虎威》是一篇充满童趣的寓言故事,短小精干,语言简洁,老虎的“愚笨、怀疑”,狐狸的“神气活现”,其他小动物在遇到老虎时的“惊慌失措”,这些都是适合学生表演的形象素材。我在执教这一课时,要求学生根据课文相应的素材在课堂上进行角色扮演,那令人忍俊不禁的表情,惟妙惟肖的动作,生动有趣的话语,确实让人感叹不已。
五、借助媒体设境,激发学习兴趣
借助现代多媒体创设的情境具有形象、生动、逼真的特点,不仅拓宽了学生的想象空间,而且有利于学生捕捉说话的内容,表达更逼真、更生动。
教学案例5:我在执教《北京亮起来了》一课时,先用多媒体播放歌曲《我爱北京》,然后问学生:“同学们,想不想到首都北京去游玩一下啊?”“想去!”全班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道。接着,多媒体画面中展示了如下画面:毛主席纪念堂、天安门广场、颐和园、天坛、故宫等白天的景色,许多学生一边欣赏,一边畅所欲言:“首都北京太美了!”“白天这么美丽,那晚上美不美呢?”顿时,显示屏上又冒出了长安街、故宫、广场等地方灯光闪耀的夜景,与文本中“北京城变成灯的海洋,光的世界”完全吻合。许多学生陶醉于北京的夜景之中,学习兴趣倍增。
六、张开想象翅膀,丰富交流情境
小学生年龄虽然小,但点子很多,想象力特别丰富,如果我们创设一定的交流情境,就能激发学生兴高采烈回答问题,纷纷展示自己别具一格的想象力。
教学案例6:我在执教《家》这一篇时,先点拨道:“小鱼离不开湖泊,湖泊就是小鱼的家;小鸟离不开树林,树林就是小鸟的家;白云离不开蓝天,蓝天就是白云的家……同学们,你想要变成什么也有一个舒适的家呢?”通过讨论,许多学生想象出:“我想变成苹果,箩筐就是我的家”;“我想变成书本,书包就是我的家”;“我想变成冰激凌,冰箱就是我的家”;“我想变成骏马,草原就是我的家”……他们从创设的情境中深受启迪,想象出了丰富多彩的意境。
言语交际学 篇10
一、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胡文仲在《超越文化的屏障》一书中说:“不存在没有语言的文化, 也不存在没有文化的语言。”语言中有文化的烙印, 文化也因语言的影响得以传承。比如, 龙在中国是吉祥高贵的象征, 所以汉语中有很多与龙有关的成语, 如龙腾虎跃、生龙活虎、望子成龙、龙马精神, 等等。中国社会主导的孔孟文化因为孔孟的作品得以流传至今, 连几岁的小孩子都会背几句三字经, 其中体现的仁义礼孝等思想因为这些作品而代代相传。德语中也不乏这样的例子。德语语言的统一是从马丁路德翻译圣经开始的。德国人读的最多的书是圣经, 可以说基督教对德国社会的影响很大。因此 , 德语中的 很多俗语 都与宗教 用语有关 , 如Krethi und Plethi, 来源于圣经 , 意思是三教九流的人 ;nicht von gestern sein, 老练、见过世面 , 等等。这些都可见文化对语言的影响。 而说到语言影响文化, 由德国人的严谨便可见一斑。初学德语的人无不为德语语法的复杂结构头疼。动词的摆放、形容词的一二三四格变位, 以及各种语态, 处处体现着规则, 一个不小心就让人听不懂了。
文化和语言这种相互交织的关系, 决定我们在学习语言时, 必须注重对目的语国家文化的学习和了解, 这样学到的语言才是有价值的。
二、文学与文化的关系
学习目的语国家的文化有多种方式。科技时代的信息渠道特别多, 学生可以在网上、电视上、书上了解德国文化。常被学生和教师忽视的, 但却是非常重要的方式, 就是文学。一提到文学, 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一些名家名作, 如歌德、席勒, 以及他们的作品《少年维特之烦恼》、《阴谋与爱情》等。阅读文学作品可以扩大学生的词汇量, 巩固语法知识, 这些都是在表面可看到的显而易见的好处。而更大的裨益, 即对跨文化能力的培养, 则隐藏在文学作品之中, 属于深层次需要深入挖掘的。
文学作品不仅是现实世界的映像, 更是外国文化的传播媒介。作者通过描写人们甚至人类生活中的个别或典型问题、人的观点, 以及人物命运, 表达对一个问题、一类事件的思考, 学生则在阅读过程中移情于作者所描述的世界, 并设身处地地思考自己该怎么做。在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中, 移情或换位思考是非常重要的方法, 能够促使学生持包容、开放、友好的态度对待外来文化。
在对文章进行分析时, 每个学生都会本能地从本国文化、自己的经验, 以及个人的伦理道德观念从发, 进行深入的思考。这个阅读过程中所引发的个人的情感反应和思考, 无论是与作品中立场相同还是不同, 都是有意义的。通过观点的碰撞, 学生不仅可以感受到作品中所包含的目的国生活中的基本原则、思维方式、价值观, 而且可以触动自己更深刻地意识到本国的文化, 并在此基础上思考两国文化的异同, 追根溯源, 从而促进对语言更深刻的理解。
德国著名语言学家Bredella Lothar曾说:“文学作品的意义不仅在于能够向我们传递一种文化的信息, 更重要的是, 它以一种特定的视角向我们阐释了这种文化。当这种视角与读者所生活的世界的视角发生冲突时, 它才变得更加有意义。”
由于文学作品的介入, 外语课堂就成了国情、文化、跨国及跨文化的学习过程。文学作品在其中充当了一个媒介, 激发学生进行本国文化与外国文化的对比, 促进学生对外国文化的理解, 外语课也因此获得更大的意义。
德国语言学家Krumm这样描述外语课的作用:“人们越是习惯于自己的语言, 习惯于自己文化, 以及相应的思维和行动模式、价值体系, 那么对他们来说, 接受另外一种文化就越困难, 他们也很难以平常心看待文化中的不同点和矛盾。语言课正好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 即它可以使年轻人赢得一个开放的思想, 不至于陷入僵化的民族中心主义思想中, 从而明确语言的历史维度。Cultural awareness, ‘文化意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堂目标。”
这里提到的民族中心主义思想是一个认知心理学的术语, “它是指人们在与他人进行交流时, 往往潜意识地利用自己的言行标准和习惯来判断他人的言行, 认为那些不同于自己文化习俗的行为都是不好的”。在外语学习中, 这是一种消极的思想。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就是培养学生的民族相对论思想, 即“对不同的价值观念、文化习俗和言语行为表示理解和宽容, 感到自然, 并能够根据不同的交际对象和场合, 调整自己的行为和判断标准”。
三、如何发挥文学作品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
上面已经谈过文学作品对文化意识及跨文化能力培养方面的作用。在实际外语教学中, 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接受能力及学习的进度, 增加适合学生阅读的文学作品。在初级阶段, 可以选一些短篇故事、短篇小说;在中级阶段, 可以安排中篇小说的阅读。
在阅读时, 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力理解作品, 教师也要有恰当的引导, 为学生设置一些问题。好的问题可以给学生一个方向, 不至于想得太远而无益于跨文化能力的培养。
在学生开始阅读之前, 要交代作品的作者、创作时间和背景。阅读时引导学生移入感情, 处于人物层面理解情节。在阅读之后, 要求学生解读人物的行为及动机。在设置问题时, 可以问: 你认为故事接下来会如何发展? 如果你是故事中的人物, 你会怎么做? 你如何评价每个人物的行为? 你认为某件事是对还是错? 这样的问题可以触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培养他的移情能力, 并激发他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设想如果是对方会怎么做时, 学生必须从本国文化出发思考, 这个过程对于他的跨文化能力的培养有积极的意义。
由此可见 , 在德语教 学中 , 适当加入 文学作品 的阅读 ,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能力。只有具备跨文化能力, 学生才能适应多种不同的文化环境, 从容应对生活中的跨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张红玲.跨文化外语教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 2.
言语交际学 篇11
摘 要:文章从词义及研究内容方面分析cross cultural communication和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的区别, 提出“跨文化互际学”一说的翻译依据,试解决两个术语混淆不清的问题。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学,跨文化互际学,汉译
中图分类号:N04;G0;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78(2012)02-0029-04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or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REN Rui
Abstract: The same Chinese translation for both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has been confusing since it was firstly introduced 30 years ago. In fact, both the terms and their studying focuses are different, though there are some similarities between them. In order to avoid further confusion or clarify the confusion of the two interchangeable terms in Chinese translation, this paper suggests a new translation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s “Kua Wen Hua Hu Ji Xu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both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their word meanings.
Keywords: crosscultural,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hinese translation
收稿日期:2012-01-16
作者简介:任瑞(1960—),女,江苏苏州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跨文化交际、英语教学。通信方式:renrui60@yahoo.cn。引 言跨文化交际学自20世纪80年代被介绍到中国以来,已经历二十余年的研究历程。但在此领域至今仍有着术语翻译混乱的现象,首当其冲的就是这门学科的译名。我国跨文化交际学者通常把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和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两个术语统译为跨文化交际学, 结果是英汉二词一义,汉英一词二义。同行的人知其差异,但外行的人常对此分辨不清。为示区别,目前有学者将两者分别译为 “跨文化与不同文化之间的交际”(外研社跨文化交际丛书7的书名), 也有学者解释性翻译为 “跨文化交际静态研究” “跨文化交际动态研究”等等。从翻译技巧来看,前者翻译一词二义,过分概括,造成意义损失,属欠译(undertranslation)而后者又翻译过细,有过译(overtranslation)之感。
笔者将从词义及研究内容方面分析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和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的区别或异同,提出新的翻译依据,试图理清两个术语混用的问题。
一 概念差异胡文仲在《跨文化交际学概论》一书中写道:“跨文化交际学在英语中是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早期也称作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有的学者区分两个术语,他们认为前者强调过程,后者强调文化比较,但是大部分学者不作这种区分。目前使用前者的已占绝大多数。”[1]
20世纪60—70年代,在跨文化研究的早期,即人们频繁使用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阶段,中国根本没有这方面的研究;而在中国全面开放的20世纪80—90年代,国内学者接触到的术语更多的则是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而不是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了,原因之一是国外的跨文化研究已从文化差异的静态对比上升到动静结合并侧重动态研究的层面上了。事实上这两个术语同中有异,异中有同。
古迪昆斯特(William B. Gudykunst)是国际跨文化交际领域最享有声誉的权威学者之一,在他的著作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中首先区别了这两个术语。他认为,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是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研究的一部分,它的研究重点放在不同文化交际的对比方面[2]。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源于人类学, 受人类学家,也是跨文化交际研究奠基人霍尔(Hall)的影响, 它的研究重点放在文化差异描述层面,也就是对文化普遍规律的研究。譬如, 高语境交际与低语境交际对比研究、中国文化与英国文化交际对比研究、个体主义对集体主义、阳性文化对阴性文化等就属此类。
林大津等在《跨文化交际学基础》一书的导读中将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译成“跨文化对比研究”。对它的定义是:主要是沿用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来讨论不同文化交际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种文化要素, 研究重点更多的是对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差异进行静态的对比和分析, 比如对比价值观的差异, 非言语行为的差异, 思维模式的差异, 会话策略的差异等,可以说其侧重点是文化差异研究[3]。
对于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而言,古迪昆斯特认为它涵盖任何意义上的或任何层面上的不同文化或不同文化人际间交际的研究,即不同国家或不同群体之间的人际交际[2]。很多学者把这种类型的交际看作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面对面交际。譬如,不同文化的人在交际过程中如何表现非言语行为等等。
林大津等将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译成“跨文化交际过程研究”。对它的定义是:主要是借助传播学的研究方法来讨论跨文化交际过程所涉及的各个交际环节及其所表现出来的特征, 研究重点是解释跨文化交际过程的动态变化, 比如跨文化交际过程如何减少不确定性, 如何构筑意义和身份, 如何适应异文化, 如何处理跨文化冲突等, 即它的侧重点在于交际过程的动态建构[3]。
勒斯蒂格(Lustig)是这样看待这两者之间的关系:crosscultural 用来指文化中的某一概念或观点研究,目的在于比较,如不同文化中的婚礼仪式、育儿方式、教育方法等比较;而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涉及的是交互过程,即面对面的相互交流。虽然前者的比较研究有助于对不同文化的了解,但后者更在于运用跨文化比较来研究跨文化交流的技能和能力培养[4]。
nlc202309030055
古迪昆斯特在Communicating With Strangers: An Approach To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一书中用一个形象的比喻,说明了两者之间的关系[5]:
If we examine the use of selfdisclosure in Japan and Germany, we are making a crosscultural comparison. If we look at how Japanese use selfdisclosure when communicating with Germans and how Germans use selfdisclosure when communicating with Japanese, we are looking at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在分析了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和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的概念和研究重点后,我们不难得出如下结论:前者是对比和分析不同文化交际中的差异, 而后者是从交互(interactive)的语言研究角度出发,研究跨文化交际动态多变的过程。区别是显然的,而它们之间的关系,按照古迪昆斯特的说法,“理解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差异是理解文化交际动态过程先决条件”, 即进行文化差异的静态对比是开展交际动态过程研究必须跨越的门槛[3]。
在阅读“跨文化交际”各类原著时,我们不难发现,早期人们基本使用“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从跨文化交际研究的整个历史发展来看, 早期的研究更多的是属于跨文化静态对比研究, 较少涉及交际的动态过程。而目前人们基本抛弃了“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的使用,更多地用“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究其成因,其一就是研究重点的转移,即从早期的跨文化静态对比研究,转至对比与动态过程相结合的研究, 同时侧重于动态过程, 即大多数研究都是在文化对比的基础上, 力图对交际过程的动态变化提出新的解释。其二就是当今科技、交通、互联网等手段将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越来越多和越加频繁地带到了面对面打交道的境地,“地球村”的概念深入人心,为跨文化交际动态过程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大量的素材。这些都无疑地促使跨文化交际学对动态的交际过程研究变得更为关注。既然学科侧重点有差异,研究方法也有所不同,那么将两个术语同翻译为“跨文化交际”,似乎就有所不妥。虽然林大津对两个术语的翻译“跨文化对比研究”和“跨文化交际过程研究”已能使读者区别两者,但显然这两个表述只解释了其内容,而在字面上却难以寻觅对应词影,即忽略了字面意义上的对应。不言而喻,这在回译时很易出错。下面从词义层面上进一步探讨。
二 词义差异从学科的角度,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通常被译为“跨文化交际学”。韦氏词典(Websters Third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对cross作形容词时有如下定义:① from side to side; ② opposite; ④ involving mutual interchange[6];也就是说cross有“跨、交叉”,又有“相互对立”的含义,同时也包含了“相互交换”的意思。而从研究层面来看,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的侧重点是文化层面的对比研究,此层面的跨文化交际通常被称之为文化交际 (cultural communication), 为此通常把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翻译成跨文化交际。这无论从词义还是研究内容来看,都还比较贴切。
我们再看看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的词义及翻译。根据韦氏词典, inter的第一、二词条的解释分别是 ① between, among, in the midst; ② mutual, reciprocal[6]。因此inter有“相互间”的意思,而没有“遭遇、交往和交流”的意思。但从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的研究内容来看,它的重点则在“交互”的动态过程,即有“互动、交流”之意。这就与中文的“互际”对应。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际”在汉语中的第三条词义是:彼此之间;第六条词义是:遭遇(多指好的)[7]。也就是说“际”既有“彼此之间”的含义又有“遭遇”的意思,词组“际遇”是书面语“遭遇”的意思,且多指好的,还并非完全负面的“遭遇”。众所周知,在交际过程中人们的交流可以是愉快的,也可以是尴尬甚至是不愉快的。表1可清楚地反映上述分析。
基于以上分析,“互际”可以理解为“彼此之间的遭遇或交际”,在很大程度上可对应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体现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际遇”。“交际”和“互际”反映了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特点,又相互区别。为此可否将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翻译为“跨文化互际学”,以区分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的译名“跨文化交际学”?这无论从信、达、雅的角度,还是从其词义、研究内容和学科名的正式程度来看,都文从字顺。如果古迪昆斯特的著作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翻译为《跨文化交际学和跨文化互际学》,是否要比现在翻译的《跨文化与不同文化之间的交际》显得更词清意明,学科异同一目了然?
三 结 论有学者认为这两个英文术语的中文同名翻译已使用多年,内行的人也早已知其差异,没有必要更正,同时也担心新的译名不被接受,为此采取放之任之的态度。但笔者认为,美国能把Indian这个被认可了几个世纪的错误更正为Native American,
并被广泛使用和接受,那么在中国起步仅几十年的跨文化交际术语译名探赜应该为时不晚。
诚然,跨文化交际学在中国是门较新的学科,许多理论、概念及表述仍处在从“译介”到“本土化”的过程中,但也不可否认一些模糊或笼统的翻译,与对原义的理解有关。为使这门新兴学科从译名上就能加以区分,笔者从词义及研究内容方面分析了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和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的区别,提出了“跨文化互际学”一说,是否妥当,还需与同人进一步探讨、商榷。
参 考 文 献
[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9.
[2]Gudykunst W B. CrossCultural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1.
[3]Chen G, William J. Starosta. Foundations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2.
[4]Lustig M W, Jolene K.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Across Cultures[M]. 5th ed.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53-54.
[5]Gudykunst W B., Kim Y Y. Communication With Strangers: An Approach To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M]. 4th ed.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18.
[6]Websters Third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Z]. USA MerriamWebster Inc. Publishers, 1988, 540-541, 1176.
[7]现代汉语词典[Z].5版.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8:679,646.
言语交际学 篇12
1.创立者极其简介。20世纪60年代, 美国当代重要的语言学家、语言人类学家、社会语言学家和民俗学家戴尔·海姆斯 (Dell Hymes) 提出了民族语言交际学 (the Ethnography of Communication) 这一概念。
2.民族语言交际学简介。
(1) 基本内涵。民族语言交际学是一种分析自然交际预料的方法, 被民俗学家广为接受。它把民族志学的方法和会话分析结合起来, 研究语言在各种语境下的使用情况, 对互动社会语言学的影响十分深刻。它所研究的是在一定文化情境中发生的交际行为, 特别是语言交际行为的性质和功能。
(2) 核心概念。
1) 语境。语境是指语言运用的具体环境, 是交际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波兰裔人类学家、功能学派创始人之一马林洛夫斯基首先将语境划分为情境语境 (Situational Context) 和文化语境 (Cultural Context) 。民族语言交际学通过将情境语境与社会语境联系起来, 研究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中交际行为的性质和功能, 把语言的运用看作是研究语言与社会文化规范之间关系的落脚点。
2) 言语社团、言语区域和言语网络。言语社团、言语区域和言语网络术语民族语言交际学研究中文化语境中的概念。言语社团指同一社会中不同的社会人具有相同的文化习俗和社会规范。在言语区域中, 人们虽然国别、社会背景不同, 但言语的习惯和规则可以具有一定的共性。言语网络指每个社会成员通常都掌握几种语言变体, 并根据交际需要, 选取恰当的语言变体与其他社会成员进行交流。
3) 交际能力。交际能力是民族语言交际学的核心理论, 它指语言使用者所拥有的知识。语言使用者在社会交际情境中, 语言使用者不仅需要判断语言是够合乎语法规则, 还需要判断语言是否符合文化和社会规范。
二、民族语言交际学在中国传统文化汉英翻译中的应用
1.语境在《京剧》汉英翻译中的应用。对于京剧演员的四类角色:“生 (男角) 、旦 (女角) 、净 (花脸男角) 、丑 (丑角) ”的翻译, 笔者的译文是“Sheng (male roles) , Dan (female roles) , Jing (painted roles) , Chou (painted clowns) ”。在京剧中“生”指花脸以及丑角以外的男性正面角色的统称;“旦”指女性正面角色的统称;“净”俗称花脸, 大多是扮演性格、品质或相貌上有些特异的男性人物;“丑”指扮演喜剧角色, 因在鼻梁上抹一小块白粉, 俗称小花脸。从上述解释可以看出, 译文对“生旦”的处理比较贴切, 但对于“净、丑”的处理则违背了翻译的忠实性原则, 未体现其文化内涵, 参考译文“jing (male roles with facial paintings) and chou (clowns) ”则更好地阐释了“净、丑”这两类角色所蕴含的实质。
2.言语社区和交际能力在《京剧》汉英翻译中的应用。语言的使用都有一定的区域, 而翻译的最终目的, 是为了实现不同语言使用者在不同社区顺利交流。原文“这也就这是为什么京剧的魅力如此经久不衰:它创造了一种台上台下演员观众相互交融的美学欣赏与享受, ”笔者的译文是“The uniqueness of Beijing opera lies in that it reflects the typical features of all Chinese traditional dramas, and this is the very reason why its glamour appears ageless: it creates a blending aesthetic appreciation and enjoyment of performers and audience both on the stage and offstage.”, 此译文大致传达了原文的意思, 但译文“a blending aesthetic appreciation and enjoyment”中blending一词未能传达出台上台下那种微妙的交流, 无法体现台上演员与台下观众互动的情形;参考译文“That is what makes their artistic charm so everlasting: the creation of an aesthetic co-appreciation between the actors and actresses on stage and the audience off the stage. ”中co-appreciation一词则准确地阐释了台上演员与台下观众在整个京剧表演活动中的互动关系, 从而为我们详尽地阐释出为何京剧如此经久不衰的深刻原因。
三、结论
翻译作为一种特有的交际方式, 对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如何让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 顺利实现跨文化交际与交流, 成为了一个日益迫切的问题。本文以民族语言交际学这一新兴理论为基础, 以京剧翻译实践为例, 探讨语境、言语社区和交际能力在《京剧》翻译中的应用问题, 希望对中国文化汉译英以及提升中国文化走出去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Eugene A.Nida,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on.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3, Print.
[2]裘晨晖.国内应用语言学研究中民族志使用方法述评[J].语言教育, 2015 (2) :7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