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落实三维目标(共12篇)
有效落实三维目标 篇1
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中的一系列活动, 使学生在各个方面都能有所提高和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 从不懂到懂, 从少知到多知, 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 从不喜欢到喜欢, 从不热爱到热爱, 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而无效的学习是每个教师和学生都面临的最大的潜在危险, 无效学习的最大障碍在于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高效课堂以其关注课堂实效、动态生成、过程体验、学生发展, 让课堂教学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 而高效课堂模式之一的目标教学法也因此以其科学性和教学效果的显著性逐渐替代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目标教学中的教学目标, 是教学过程中各组成要素的连接点和灵魂, 对其他要素起着统领和聚合作用。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 学生带着强烈的目的去学习, 教师把目标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 从而使学生克服以往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没有目的性和缺乏方向感, 增强学生学习的目的性, 提高学习效率, 促进有效学习。具体来讲, 教学目标的落实, 我认为应从以下三方面做起。
一、以知识与技能目标为主线, 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新课程标准强调, 数学学习要以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为目的, 因此每节课学生都要以掌握一定的知识为主要任务, 每节课的各个目标中都应该以知识目标为主要的目标。如《乘法分配律》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并理解乘法分配律, 初步了解乘法分配律的应用。这就要求师生在课堂教学的每个过程中, 都应该保持有强烈的目标意识, 在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都能始终注意引导学生发现并理解乘法分配律, 并且初步了解乘法分配律的应用。为了贯彻以知识目标为主线的原则, 一般应该从教学过程的四个环节强化知识目标。第一, 复习反馈环节。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很强, 任何新知识都是旧知识的发展和深化。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 我设计了如下复习题: (1) 用分数表示下面各题的商3÷4、 2÷5、120÷30; (2) 120÷30= (120×3) ÷ (30× ) , 120÷30= (120÷ ) ÷ (30÷10) 。这样设计的复习题, 既复习了之前学过的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和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 又顺势导入了新课, 为学生学习新知识铺平了道路。第二, 展示目标环节。一般应将知识目标列为首要, 把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明细化, 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 制定明确而又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 唤起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使每一层次的学生都有努力的方向和奋斗的目标, 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 明白本节课应主要掌握什么知识, 树立目标意识, 带着明确的任务有目的地听课学习, 从而避免无效学习。第三, 导学达标环节。此环节是完成知识目标的关键, 教师要依据教学目标安排教学程序, 通过紧紧围绕知识目标, 根据教材内容、 学生差异等因素, 采用愉快教学、合作学习等方法, 联系教材, 对照目标加以点拨、启发、诱导、释疑, 引导学生有计划、有任务、有目标、高效率地进行学习。第四, 达标测评环节。此环节是目标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 是巩固练习的过程, 有巩固和深化及提高的功能。组织达标时, 要以学生为主体, 训练为主线, 精心设计习题, 使习题具有针对性、层次性和发展性。如我在学生学习分数的意义后设计了这样的达标题: (1) 把一根绳子平均分成5段, 每段是这根绳子的几分之几? (2) 全班有27人, 平均分成3组, 每组占总人数的几分之几?这样的练习使学生更加牢固地理解了分数的意义, 更好地组织了反馈训练, 促使学生掌握知识, 尽快达标。
二、以过程与方法为核心, 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和学生的实际, 不断引导学生通过经历知识的掌握过程, 在启迪学生的思维上下工夫。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这一教学内容的智能目标为“通过经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空间观念, 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整节课教师就应该充分发挥教学的主导作用, 引导学生进行富有智慧的设疑, 让学生通过观察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实物, 以及在多媒体课件的演示中敢想、敢说、勤于思考,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质疑, 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得到思维能力的提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注意从三方面体现以过程与方法为核心的原则。第一, 灵活选择教法。 教学方法的选择旨在最大限度地调动所有学生积极思考和发现并解决问题。教师应该根据每节课教学内容的不同, 以及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第二, 课堂提问。设计的问题要带有一定的启发性, 要改变课堂上无效提问过多的现象, 多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注意让学生自行发现并生成问题, 对于难易不同的问题, 面向不同学生的提问, 从而使学生学得轻松主动, 避免无目的的低效学习。第三, 精心设计练习题。练习题的设计应该少而精, 以质取胜, 多出综合题, 提倡一题多变, 一体多样, 强化系列训练, 扩大学生的视野, 渗透学习的方法。
三、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动力, 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学生如果能经常感受到各种积极的情感体验, 就能够对学习形成积极态度, 这也是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教师要把握这个原则, 并以此为动力, 促进学生有效学习。一是课堂中让每一个学生在每一个时间段都有事可做, 激活思维, 激发兴趣, 形动牵动神动;二是课堂中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获取知识的快感, 乐于合作、探究, 敢于质疑问难, 化知识为智慧, 习方法为技能, 心领融合神会。用教师对教学的热情去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 用教师对知识的追求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用教师自身的生命活力去影响学生带动学生, 以此打造情感饱满、活力四射的课堂空间, 从而使学生精神激荡、思维活跃、行动积极, 产生向新目标努力奋进的动力。
总之, 目标教学为学生提供了明确的学习目标, 而科学的学习方法为学生高效学习提供了重要保障。我们要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 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下, 针对学生的学习水平参差不齐, 有效、灵活地落实各项目标, 面向全体, 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摘要:无效的学习是每个教师和学生都面临的最大的潜在危险, 其最大的障碍在于学生在学习上没有主动性。高效课堂模式之一的目标教学法要求师生在课堂教学的每个过程中, 都应该保持有强烈的目标意识, 从而使学生克服以往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没有目的性和缺乏方向感, 增强学生学习的目的性,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本文主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教学目标,有效落实,促进,有效学习
有效落实三维目标 篇2
【关键词】: 新课程
数学课堂教学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要求根据各学科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从“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课程(教学)目标。三维教学目标不是三个目标,而是一个问题的三个方面,它集中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集中体现了素质教育在学科课程中培养的基本途径,集中体现了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客观要求。具体到教学实践,就是要把原来目标单一(即知识与技能)的课堂转变为目标多维(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课堂。
教学目标既是教学的起点也是教学的归宿,更是教学的灵魂,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引领、支配作用。作为数学老师,应该责无旁贷地朝着《数学标准》指明的方向去努力工作,寻求更加科学的途径,力求把三维目标具体落实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究竟如何去落实三维目标呢?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在数学教学中的落实
课堂教学要落实知识与能力目标,首先要顺次展开三个层次:
1、创设情境:在“最近发展区”创设问题情境。著名教育家维果斯基认为,学生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实际具有的水平,是现实水平;一种是在教师引导下所能达到的水平,是潜在水平。在现实水平与潜在水平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间,这个空间就是最近发展区,形象地称之为“跳一跳,摘桃子”。这个桃子不是伸手可得,需要跳起来才能摘到手,但 又不是怎么跳也够不到。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一定要把问题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背景出发,从熟知的实际生活中选好素材,创设富有挑战性且适合学生个体差异和思维活动的问题情境,激起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欲望,并在探究中获得新思维、新方法,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2、新知探究: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实现知识内化,即通过解决是什么(陈述性知识)和为什么(建立知识间的联系)的问题,把握知识规律;二是形成学科技能,即通过知识的应用,把握知识应用规律。数学是理性的,它自身具有严密的逻辑体系,知识性很强,能力要求也较高,这一特点就决定了知识与技能目标在数学教学中的地位。一堂数学课是否成功,是不是务真求实,首先要看知识与能力目标是否得到了真正的落实。如果一堂课下来,学生在知识上没有理解,能力上没有提高,那么不管这堂课表现的如何精彩,也是一堂没有实际意义的课。
如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四节《合并同类项》这节课,教材给出“同类项”的定义及“合并同类项”的定义之后,设计了例题:
例:根据乘法分配律合并同类项:
①-xy2+3xy2
② 7a+3a²+2a-a²+3
我认为本节课属于代数式化简的起步型课程,对后续学习能力影响很大。知识与技能目标的重难点都在“准确合并同类项”这个点上。仅仅介绍定义就展示例题,难度太大。学生初次见到上述例题时可能“看不懂”、“不会做”,尤其是第②题出错率很高。原因是知识储备不到位。所以,我在完成“知识与技能目标”时这样处理的:先举例讲解单项式、多项式、多项式的每项的系数、各项之间和的关系,利用加法交换律能将“项”与“项”之间的位置做交换。为负系数的同类项合并做铺垫,然后,板书例题。
①-xy2+3xy2
② 7a+3a²+2a-a²+3 解:原式=(-1+3)xy2
原式 =7a+3a²+2a+(-a²)+3
= 2 xy2
=7a+2a+〔3a²+(-a²)〕+3
=(7+2)a +〔3+(-1)〕a²+3
=9 a +2 a²+3 学生弄懂了恒等变形的来龙去脉,再辅助几道类似的随堂练习,加深巩固,知识技能目标就完成了。通过课堂巡回观察,学生掌握的效果很好。
3、知识应用:在这一阶段的教学中,既要完成巩固知识,进行技能性的转化,又要完成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任务,还要考虑适应学生不同智力水平。所以要精心设计训练题,题型要多样化,注意精练性和典型性,要有一定的智力坡度。基础性应用即与教材上的例题同结构、同题型、同难度的模仿性练习题,用于巩固当堂所学的新知识;综合性应用有两个维度,一是本堂课内所学知识点的综合,二是本堂课内所学知识与已往已学的相关知识的综合;发展性应用:有四个维度,一是一题多解,二是多题一思路,三是一题多变,四是学科综合。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数学教学中的落实
在课堂教学中,转变学生以往的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积极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 指导,授之以“渔”,变“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为“带着学生走向知识”。
过程与方法目标强调亲身经历,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教师不仅要给学生传授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重在给予学生学习策略和方法的指导,进而深刻理解和把握其外延和内涵。如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第二课时《探索勾股定理》,属于上升型课程,教材展示了“勾股图”、“弦图”、“青朱出入图”、“五巧板”等图案,如果借此让学生看看、量量,一节课也就上完了,并不会破坏学生对勾股定理的认知,但是效果可想而知。我在这节课突出了“过程与方法”目标。组织学生测量、数格子、剪纸、拼图、猜想、讨论、证明等,通过一连串的动手操作,在活动中鼓励与同伴合作,共同体验了《勾股定理》变化无穷的证明方法,特别是“青朱出入图”,数学上称其为“无字的证明”,拼图结果出来的那一瞬间,数学的神奇令他们自己都感到惊叹!整节课呈现出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很自然、很自由。
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是通过师生的多向交流活动,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学科基本思想方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要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索。这是主动学习的实质性的环节。学生所要完成的主要任务是:在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的基础上形成解决问题的“知识清单”;搜集所需要的知识和信息并进行分析和处理;解决提出的问题,完成学习任务。二要重视学生的合作学习,这是主动学习的拓展性的环节。学生群体在教师的组织和参与下交流、讨论自主探索的学习成果,也随时提出质疑,通过讨论达成共识。使群体的智慧内化为个体的智慧,要给学生提供在不同的情境下建构知识、运用知识、表现自我的多种机 会,使其乐于探究,有一种成就感,从而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以及分工合作的精神。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数学教学中的落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怎么教?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教出来的吗?虽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各学科标准中都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列入课程改革目标,都要求教师关注它,但是,这决不意味着教师可以像讲解知识要点一样,通过讲解的办法,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给学生。
每个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选择,是在个人成长过程中,通过模仿、尝试和实践体验而逐渐习得的。在选择中学习选择,在参与中发展自我,在体验中认识社会生活,是每个学主体发展的必由之路。所以,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活动,最重要的是教育者用自己健康的情感、人生态度与价值选择去影响学习主体,是教育者通过身体力行的示范活动来言传身教的真实性和可行性,并积极创造有利于学习主体尝试选择、参与和体验的机会,让他们在这种尝试的实践行动中形成个性化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认知,形成个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这个意义上说,回答“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怎么教“的问题也不难,要点有两个:一是教师真心实意的身教,二是创造机会让学习者尝试从教师身教中体会到的认识。
如九年级上册第三章《证明》,有一个《议一议》,四边形四条边中点的连线能形成什么样的图形。这时学生已经学完了平行四边形和菱形、正方形、梯形、等腰梯形等特殊的四边形。按照常规教学接下来就 是大量做题训练了。我认为,学生结果两年的三维目标引导,进行综合性问题探究,已经是蓄势待发的状态了。于是,我挖掘教材的这个《议一议》,设计了一堂专题探究课,题目就定位于——《探究四边形的中点四边形》。抛出问题:“四边形的对角线垂直不相等、相等不垂直、不垂直也不相等、既相等又垂直的条件变化,会引起中点四边形什么样的变化呢?”学生的劲头儿一下被激活了,讨论很热烈。课后反思,我最大的感受就如同课前预设的那句话——探究给思维插上飞翔的翅膀!这节专题课取材于教材、又超出教材设计,似乎在教学进度上影响了一节课的时间,但是对学生的学习热情、数学思维品质和数学修养的锻炼是很宝贵的尝试。事实上,留意近几年的中考、高考试题,不难发现,由特殊到一般演绎、由一般到特殊的归纳,这种综合推理探究能力的考查,已成为一种潜在的趋势,已悄然成为教育所需、人才所需、发展所需。
其实,教育最核心的要求,不外是让学习主体有可能实现主动的学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是如此,知识、能力教育亦是如此。
有效落实三维目标 篇3
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落实、体现新课程的目标要求呢?笔者认为应注意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正确理解三维目标的含义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新课程强调的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层面上的目标要求。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数学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是数学教学的核心环节,“过程与方法”既是重要的教学目标,同时也是其他目标达成的媒介。也就是说知识是载体,过程是核心,没有过程,就无法训练学生的能力,更谈不上思想方法的学习。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认识知识的本来面目,这样做是为了使学生深化对相关数学知识的理解、认识,更好地掌握数学的基本知识,同时使他们积累活动的经验,掌握有效的学习途径,感受成功的愉悦,从而提升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促使他们对学习数学的态度朝主动、积极方面变化。可见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统一整体。
二、要在正确理解教材编排意图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我们应树立正确的教材观,既不能把教材看作是教学的目标,看作是教学中必须贯彻执行的文件,也不能走向创造使用的极端——“唯有改变才是创意”的错误倾向,更不能进行盲目的“创变”,应在正确理解教材编排意图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首先要弄清教材中的知识点和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然后结合知识内容的特点认真分析本节课应如何展开知识的形成过程、选择怎样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等等,再根据课程标准的理念要求,确定出适合自己学生的全面而又恰当的教学目标,围绕教学目标的确立,找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根据教学目标及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要认真思考:(1)教材内容是否是达成课时教学目标所必需的?是否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哪些内容与目标无关?哪些内容需要补充?哪些内容需要渗透数学思想方法?(2)根据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应从何处切入?(3)教材内容所呈现的排列顺序是否能直接作为教学的顺序?然后结合学生的实际采取有效的策略,如怎样调整教学顺序、提供怎样的现实背景、挖掘数学思想的方法、改变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设计或引进开放题、让学生参与教学材料的提供,甚至重组教材内容等等,使教学内容成为更易于课堂教学表达、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且富有现实性、趣味性和挑战性的教学材料,从而达到优化教学内容的目的。
三、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新课改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课堂教学中我们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在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目前,许多老师没有把握好这一点,教学时往往把学生的认知起点视为零,对学生已经熟悉或经过独立思考即能获得的知识注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重复教学,不仅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耗费了许多有效的学习时间,而且严重地阻碍了学生应有的发展。甚至有的老师为应付听课,上重课,把已学过的内容当做新的内容重学一遍。这种事倍功半的错误做法是与新课程的理
念要求极其相悖的,应该及时予以摈弃。
四、选择恰当的学习方式组织学生的学习
课程改革的重要标志之一是转变学生以往单一的被动的数学学习方式,积极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教学中我们应根据知识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选择有效的学习方式。应该注意的是,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并不意味着对接受性学习的全盘否定,对于许多单凭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难以感悟到的知识,教师还必须予以讲解。当然这里所说的讲解,是一种引导,区别于强制的和无目的的灌输。教师要把握讲解的时机,应在学生产生困惑的时候讲,要在学生感悟不出或是感悟肤浅的时候讲。实际上,不同的学习方式各有所长,都有各自存在的价值及缺陷,因此,为了提高教学的效率,我们必须集各种学习方式的所长,根据时间、地点、内容的不同有所侧重地展开,将各种学习方式根据需要有机地整合利用。
五、要淡化形式、注重实效
从目前的课堂教学状态看,刻意追求形式之风存在于不少的数学课堂之中,使数学教学极具观赏性,显出一派“喜人”的景象,似乎数学新课程标准理念已经落到了实处。但形式的背后透露出了浮华,折射出了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如新课程倡导改变或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们的课堂变了,不再沉闷,不再死气沉沉,学生不仅积极动手操作、自主探究,还热烈地与同学交流。看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但很可能一堂课下来,学生的认知水平没什么变化,最终的感受只是热闹了一节课。究其原因,是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只考虑到了引导学生如何使用提倡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而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忽略了本节课的重、难点是什么、关键是什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掌握什么知识、达到什么目的。好的教学方式都是为达到和完成教学目标服务的,应根据知识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状况灵活选择。应该注意,没有实效的教学方式,只能是流于形式,是无法达到教学要求的。“总之,形式永远是需要的,一个恰当的形式可以让课堂变得精彩起来。但是,真理多跨越一步也就成了谬误,如果不顾内容、对象等具体条件的不同而刻意追求形式上的相似,形式可能意味着无效。”
六、教师应充分发挥评价语言的激励性和导向性作用
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学习的成功体验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内动力。而学生的成功体验主要来自老师和同伴的认定和激励,尤其是教师充满亲情的激励,对促进学生兴趣、爱好、意志等个性品质的形成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评价语言的激励性和导向性作用,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价表现突出、富有创意的学生时,要突出肯定他的过人之处,并予以激励,促进其产生更高的需求;评价需要改进的学生时,要在表扬的同时委婉地提出新的要求,使学生在被充分肯定的同时轻松愉快地接受改进的建议;对于失败的学生,评价时更应设法予以宽松的心态,帮助他们寻找失败的原因,让错的同学“悟”出自己的不足,明确改进的方向,使他们乐于改进。课堂教学中,我们既反对面对学生的精彩发言而目无表情的僵冷状况,更反对不论青红皂白的一片叫好声。教师应善于运用恰当而充满激情的评价语言,使学生在接受认知信息的同时,接受相应的情感因素的影响,从而达到以情生情、以情促知、知情共育的效果。
有效落实三维目标 篇4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是新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 是我们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体现, 它使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有了重要的载体和坚实的操作性基础。
学生学习任何知识和技能都需要运用一定的方法, 运用一定的方法解决问题都需要经历一个过程, 同样, 在这个过程中总会伴随着学生一定的情感和态度。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是由已知到未知、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抽象到具体、由感性到理性认识的循序渐进过程。在备课时, 我们要根据这一规律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并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基础灵活安排各个环节的先后次序及主次地位。为此, 我认为, 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对有效落实三维目标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 应把知识和技能目标放在首位。对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常规性教学任务, 是数学学习的重点, 是教师钻研教材和预设教学过程首先必须明确的问题。每节课的内容不同, 目标和重难点及关键点也就不同, 学生学到的知识点和所要掌握的技能也就不同。比如, 应用题教学通过对不同类型应用题的解答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计算题教学通过学习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及实际应用能力。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必须以数学能力为前提, 没有最起码的感受力、记忆力, 感性认识就无法进行;没有一定水平的比较、抽象和概括能力, 理性的数学知识也难以理解和掌握。
其次, 将过程和方法列为课程目标, 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对于小学生来说, 教学过程越简单明了、教学方法越直观, 他们就越容易接受, 对学习也越有兴趣。在小学数学课上, 选用讲解、说明等方法时, 教师的活动较多, 而学生的活动较少, 就不如采用问答、研讨、探究、引导发现等方法。后几种方法, 学生的活动在不同程度上有所增加, 能较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并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但是也不能排斥使用讲解、说明等方法。
现代教学论认为, 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是万能的, 要根据不同内容、不同年级、不同条件来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 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不要生搬硬套。即使是同一教学内容, 由于班级学生情况不同, 教学方法也不一定完全一样。例如, 在学生独立活动能力较强的班上, 可以更多地放手让学生去探究;而在学生独立活动能力较差的班上, 就需要教师多给以启发、引导。有时在一节课内还可以把几种教学方法组合起来, 以弥补单一的教学方法的不足。
如何落实生物教学三维目标 篇5
一、围绕三个维度设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设定直接关系到学生综合素质的高低,课堂不是简单的摆事实讲道理,而要把学生作为长久性发展目标来培养。生物学是社会的科学,自然的科学,与人类生活、环境保护、社会活动等息息相关,现代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力,所以生物教学有很大的创造空间。首先,知识与技能目标是指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解题能力。知识是能力的基础,只有在理解、掌握某知识点的基础上才会有相应的应用行为,学生之所以不能对题目正确的解决或无从下手,根本原因在于他们缺少一定的知识储备。教学应从学生的长远利益出发,知识与技能目标设定为以实为要,基础知识伴随学生的终生成长。其次,过程与方法目标是指对学习过程的体验、解题方法的选择,是对知识和技能的反思和应用,是其他目标达成的媒介。高速发展的社会需要全方位的人才,要使学生具备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自强的自学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索和钻研精神。传统的教学是“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不教学生动手、用脑、做人,它消灭学生的生活力、创造力,教育家陶行知深深体会到知的苦涩,行的坎坷,欲获真知必行,故从陶知行政名陶行知。因此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设定应该以活见长,考虑掌握、记忆和再现知识的重要,也应考虑让学生进一步深入地理解、重构、质疑知识的可能性。第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以人为本,通过教与学达成个性发展是课程的根本目标,使学生获得健康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价值观,使之具有与众不同的个性。陶行知认为:“这个社会活动,就是我们教育的范围”,“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是教育之所。因此我们又可以说社会即学校”。教学中把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校中就能够具备学校人和社会人双重身份,走出课堂,走近生活。走向社会。
二、知识与能力目标的落实
三维教学目标强调教育的“平等性”,体现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教师在生物教学中落实三维教学目标,首先要强调普及意识。在现实中,学生由于智力结构、思维习惯、知识积累等因人而异,在学科内容掌握上不可能齐头并进,甚至相差悬殊,这样就出现了学习成绩“优秀生”和“学困生”之分。搞好“学困生”的教育是面向全体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两方面入手。
1、注重“学困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人才的成长中,智能因素的差异只是一个基本条件,而不是唯一条件,除智能因素外,非智力因素在人才的成长中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它是智能发展的动力因素。“学困生”与“优秀生”的差异并不仅仅在于智力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信心、坚持性与学习习惯等非智力因素。为了加快后进生的转化,教师可以利用课下时间走近他们,了解他们的心理动向,及时为他们排忧解难:课上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使之产生成功的情绪体验,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2、优化课堂教学内容,注重因材施教。应该承认,人和人之间的差异是普遍的、绝对的,每个人都有与他人不同的个性特点。所以教师要真正面向全体学生,只有因材施教。教师可以在处理每一章节的教学内容时,先根据教学大纲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学案,注重分层作业的设计和分层评价机制,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被鼓励和被要求的评价。
三、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落实
1、通过情境教学,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生物学科的特点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特别是对于高中生来讲,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独立生活能力越来越强,在现实中所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也会随之越来越多,这些问题会在他们脑海中产生许多问号。所以在刨设问题情境时,教师要尽可能贴近生活,有利于学生能够自己联系实际,产生疑问,引起认知冲突。然后通过开展自主的学习活动,解决问题,实现由感性到理性的升华。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具有趣味性的问题情境,把学生引入一种要求参与的渴求状态,使学生学习毫无强迫性,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思维也处于最佳状态,智慧的火花也会不断闪烁。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而且可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注重实验教学,培养创新能力。开发创造力,培养创造型人才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需要。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观察和实验是生物科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教师应在实验课上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使他们在动手中善于求异,创造新的方法:善于总结经验教训,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落实
1、德育教育渗透到生物教学的各个环节。良好的品德是促使学生努力学习、和谐生活、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健康向上的人生观是教育的重中之重。高中生物教材在这方面的内容非常丰富、生动。可以说每一节生物专题都是德育教育的素材,教师要充分挖掘这些教育素材,将德育教育贯穿在生物教学的全过程。
2、注重美、体、劳等其它方面的教育。三维目标同样强调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学中我们不但要渗透德育,强调刨新,而且要促进学生的体、美、劳等全面发展。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对自然、生物的形态美和结构美的认识,使学生提高情趣,陶冶性情,从而更加热爱自然、热爱生命:可以通过对学生进行生理和营养知识的传授,使学生学会营养饮食、科学锻炼,以达到强健身心等目标。
落实三维目标 提高语文素养 篇6
一、在语文教学中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新课标》十分强调体验和感悟,在体验和感悟中受到“熏陶感染”,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学内容的价值观导向。要把“熏陶感染”落到实处,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尝试。
1.把自己当作一把火,点燃学生心中的火。语文课程,要使学生有感悟,教师首先要有感悟;要使学生能体验,教师首先要能体验;要使学生受感动,教师首先要受感动。只有当教师深情投入、真情流露、热情洋溢、激情四射的时候,学生才能受到真正的熏陶和感染。但这里并非以往那种“教师是一根红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的以燃完烧尽自己来给予学生所谓感悟的“奉献”方式,而是以教师的热情、真情、激情这一火把,点燃学生心中的火,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不同层次去碰撞出体验的火花,让学生各自拥有一片独特的光明,而不是教师的“无私”赐予。这样的感悟、体验才是真实的,才是永恒的,甚至是终生的、可升华为价值观的体验。
2.领進书海,让学生与作者交流。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高尚的人谈话。”是的,优秀的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和较高的艺术水准。读了这些书我们就能很形象地知道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真什么是假,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样的人生是有价值的人生,什么样的感情是美好的感情……在得到精神陶冶的同时还会明白,什么样的文章才是真正出色的文章。在阅读优秀作品的时候,我们接受了作者的思想,聆听了他们的教诲,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精神领域受到一种隐性的、长效的、综合的影响。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始终要明白,自己不是在教导学生、控制学生,只是通过种种优秀的作品与学生共同构建一个活泼的、开阔的语文实践平台,在这一平台上与学生共享知识的财富。教学中,不要告诉和训诫学生什么是理性知识,而是推荐、提供一些优秀的作品,让学生作为语文学习的主人去感觉、去领悟、去精思、去玩味。激励学生自信地学,自主地学,自觉地学。让学生与作者对话,通过阅读畅游上下五千年,驰骋十万八千里,结交有志之士,领略世界风光,探索宇宙奥秘。
二、在语文实践中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
强调语文的实践性,是《新课标》的一个新理念。探究学习与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是语文实践,体验与感悟也是语文实践,积累与运用还是语文实践。语文实践无所不在,无处不有。要让学生在广泛的语文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经历过程与方法,逐步提高语文素养。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清醒地意识到教师的讲,讲不来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靠的是语文实践。在我校“问题——自读”模式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课堂上,笔者腾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只在关键处、疑难处加以点拨、启发。教学《索溪峪的“野”》时,在复习已学过的写景的文章《桂林山水》、《迷人的张家界》后,让学生小组合作交流查找的有关索溪峪材料,让学生对索溪峪有感性的认识;接着引导学生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然后品读喜欢的段落,领会作者的表达方法;最后,让学生边看画面边进行有感情的朗读,使景和文结合,文和情结合,情和人结合。在学文的同时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语感的培养、审美能力的熏陶。课外鼓励学生“从无字句处读书”,多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多进行语文实践活动,力求做到“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相等”。不是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吗?
三、在有意义的接受学习中贯彻知识与能力目标
王尚文先生指出:“具体到语文课程,它正是通过如何运用语言文字,这是有别于其他课程的特殊途径,使其成为人的灵魂的教育的。在上个世纪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舍人文而求语文,那当然是缘木求鱼。因为语言文字的运用绝不仅仅是语文的知识、技能、技巧的问题,而是和思想、情感、个性等人文因素密不可分的。语文素养和人文具有深刻的相关性。但矫枉不能过正,舍语文而求人文,同样也有语文、人文两失的危险。”我们的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是“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要自觉、坚决地摒弃的是机械的、被动的接受学习,所以,有意义的接受学习还是需要的。
在教学实践中,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地进行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就能达到语文、人文两不误。在教学实践中,笔者经常组织学生课前交流预习材料,课中交流学习方法,课后比一比谁懂得更多,记得更牢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同时还让学生进行读读背背的训练。语文素养的培养没有一定量的积累,是很难有质的飞跃的。
语文教学不仅是教学生学习一篇篇文章,围绕课文读读、议议、写写、练练,也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爱语文的感情、用语文的习惯,体现情感态度的价值观目标;语文教学应该是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相结合,真正把三维目标落到实处,让它们相辅相承,共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落实三维目标提高课堂实效 篇7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相辅相成, 共同支撑起人的智慧和素养。单单有了知识、技能不等于形成智慧和素养。而“情感、态度、价值观不是可以独立传授的, 而是只有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融为一体才是有生命力的”。“过程与方法”要与知识传授、技能训练联结在一起。
那么如何落实三维目标, 并提高语文课堂的实效性呢?我认为,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创设情境, 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蓄势
情感态度总是在一定情境中产生的, 情境中的各种因素往往对情感产生综合的作用。因此, 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把学生带入文章特定的情境中, 让学生如见其形, 如闻其声, 如嗅其味, 通过亲身的情感体验, 产生对审美对象的肯定或否定的审美态度和审美评价。
有位教师在教学《土地的誓言》时, 课前先让学生观看“九·一八事变”影视片断, 重点观看东北人民家破人亡、流离失所的悲惨场景, 还在大屏幕上展示东北原野富有地域特色的景物, 在《松花江上》的乐曲声中, 教师再用充满感情的语调导入:“诗人艾青曾这样深情地吟唱‘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可以说, 对故乡土地的热爱, 是人们最朴素、最真挚的情感之一。当日寇的铁蹄践踏祖国的东北大地, 无数东北同胞流亡关内, 有家却不能回。满怀悲愤和思念之情, 作家端木蕻良写下了激情飞扬的文章……”
一席动情的话语, 唤起学生对祖国锦绣河山的热爱, 对侵占我大好河山的日寇的愤恨。奠定了课文学习的情感基调。
教学《荷叶 母亲》时, 我用歌曲《母亲》调动学生学习本课的情感。并以一段文字导入:“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一种情感。它是一缕阳光, 让你的心灵即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温暖如春;它是一泓清泉, 让你的情感即便蒙上了岁月的风尘依然清澈纯净。歌唱家用优美的歌声来传递母爱, 那么文学家冰心奶奶又是用怎样的语言来传递这份深情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聆听冰心对母爱的倾诉吧。”课堂创设的情境为学生的学习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氛围。学生在歌声中, 轻松愉快地走进课堂, 走进文本。
现行的教材多是蕴含着大智慧、真感情的名篇佳作:有远行独游的孤寂, 有天人相隔的悲戚, 有对故土的眷恋, 有对亲情的歌咏……我们教师如果能深入到文本的喜、怒、哀、乐中, 把作者的情思化为自己的灵魂, 学生又怎会不被打动和感染, 又怎会不产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呢?
二、指导学法, 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有机融合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新《课标》所倡导的核心理念。语文课上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学习目标的实现需要具体的学法指导, 以使学生能一步一步拾级而上, 有所积累, 有所体验, 有所感悟, 有所收获。
长期以来, 很多教师在课堂上仅是教学生读书而不是教学生学会读书, 学生在课堂上仅仅是被动接受知识而不是自主阅读、主动汲取。这种只重知识不重过程方法的教学是我们所要摒弃的。我们要充分认识到, 教师不可能在有限的时间里把知识全部传授给学生。我们要想办法通过教师有效的操作与引领, 设置合理的教学程序, 既落实对语言本身的理解与品悟, 又在这个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与人合作的意识与能力, 为学生终身学习建立一种长效机制。
朗读是感受课文的最好方法。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 渐渐进入诗文所创造的意境, 从而受到了审美的教育, 陶冶了精神情操, 发掘了知识瑰宝, 提高了鉴赏与成文能力。近年来, 语文界的名师高手们也常常提醒我们, 要把对学生的朗读指导, 视为传授知识、训练技能的主要途径。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朗读中把握文章的情感基调及停顿、节拍、韵律和声调的轻重缓急、字音的响沉强弱、语流的疾徐曲折等, 在读中加深对文章意思和情感的体会。
例如教学《荷叶 母亲》时, 我做了这样的指导:是怎样的一幅画面, 让冰心想到把母亲比作荷叶呢?
学生回答并齐读从“一回头忽然看见”开始到“水珠” (6、7自然段的内容) 。
师:大家在朗读的时候语调不能太平淡, 要有抑扬顿挫。抑:降低;扬:升高;顿:停顿;挫:转折。大家想想:哪些词该读重, 哪些词该读轻, 哪些词该读缓, 哪些词该读急。
学生回答:读重的有“倾侧”“勇敢慈怜”, 读轻的有“慢慢的”, 读缓的有“散尽了”“流转无力”, 读急的是“忽然”。
师总结:我们朗读时就是通过轻、重、缓、急的变化来表达我们对课文的理解。
(当学生再读一遍时, 我发现学生关键词突出了, 但句子的整体感没了!)
师:朗读时既要有轻、重、缓、急的变化也要注意文章整体的美感, 语调语速的变化要尽量自然。
通过朗读, 学生感受到了文章语言的情意美、意境美。
圈点批注是古人常用的一种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圈点批注的过程不仅是对文章思考、品评、鉴赏的过程, 也是消化、吸收、转化和运用的过程, 是多角度、高层次的阅读活动。指导学生用圈点批注的方法深入文本, 品悟语言, 对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批判能力、创造能力有极大意义。
例如在《台阶》的课堂教学中, 我用圈点批注的方法引导学生品味细节, 解读“父亲”的形象。我先为学生示范:“课文第10、11自然段中‘低眉顺眼’写的是‘父亲’的神态, 说明‘父亲’在村里从不与人争执, 是个老实人。‘今天’‘明天’写出准备砌台阶的过程长, ‘半个月’从时间上写出父亲的勤劳, 一年也没有休息几天。”接着要求学生寻找一两个自己喜欢的文段进行批注。然后, 请学生交流批注的结果。学生在交流“父亲”在过年那天洗脚时“母亲特别高兴”的原因时, 有学生认为父亲平时“一般都去凼里洗”不在家里洗是为了省钱, 不用消耗柴火烧热水;有学生认为父亲这样是省时, 干完活顺便在凼里洗了脚, 回家可以做别的事;有学生认为父亲图方便, 回家洗又是盆子又是刷子麻烦。还有学生认为这是“父亲”关心“母亲”之举, 省得回家洗“母亲”端水忙碌。一时间课堂上出现了讨论、质疑、答辩的热闹场面。随着学生一步步的分析, “父亲”忠厚老实、任劳任怨、关怀家人, 为家庭修筑台阶而劳累了一辈子的特点逐渐凸显出来。学生的思维与作者的思维进行了碰撞, 与作者的心灵进行交流, 参与作者的共同创造, 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阅读能力。
三、链接生活, 使学生能力提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到优化
新课程改革强调语文学科的“人文化”, 提倡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阐述了学生生活经验的重要性。学生的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很大程度来源于生活积累, 来源于社会实践活动, 来源于开放的课堂教学。因而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创建课堂与生活的“超级链接”, 给学生创设一个展现自我情感、自我价值观的平台。从而通过语文知识的学习, 感悟, 让自身情感与之碰撞, 受其熏陶, 加以完善, 进一步提高。当学生的情感, 态度和价值观得到优化、夯实后, 其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也必将有更充足的理论作支撑。
例如在教《荷叶 母亲》这一课时, 我这样引导:“同学们, 我们读课文时要学会用自己的心去感受作者的心, 在课文中读出相似的情感, 相同的体验。这一朵红莲正是在这勇敢慈怜的荷叶的庇护之下, 安全地成长着, 同学们请说说荷叶慢慢的倾侧了下来, 正覆盖在红莲上面的场景让你联想到生活中妈妈的什么动作, 妈妈为你做的什么事?”有学生联想到自己生病时妈妈的细心照顾, 有同学联想到遇到危险时妈妈的挺身而出, 有同学联想到心情烦闷时妈妈的耐心开导。我进而启发学生:“当我们弱小的时候, 当我们无助的时候, 当我们遇到困难、挫折时, 妈妈是那片荷叶, 无微不至地呵护着我们成长, 那么我们同学有没有想过也成为妈妈的荷叶, 给妈妈送去温馨, 给妈妈送去关爱呢?请当过妈妈‘荷叶’的同学告诉老师和同学你的故事, 请还没当过妈妈‘荷叶’的同学想想以后该怎么做。”在我的启发引导下, 有的学生说出自己在母亲生病时照顾母亲的故事, 也有的反省自己只知道接受爱, 从没想到怎么回报母爱, 以后一定要学会关爱妈妈, 当妈妈的“荷叶”。至此, 学生的情感由感受母爱升华到回报母爱。通过链接生活, 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 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优化。
有效落实三维目标 篇8
一、 正确认识“三维目标的关系
“三维”目标, 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它们既有各自的内涵, 又相辅相成。简单地说, “三维目标”的关系可表述为“知识与技能”是实现“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载体, “过程与方法”是链接“知识与技能”和“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桥梁,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是“知识与技能”和“过程与方法”的升华。
知识与能力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 它是工具, 又是载体。知识、能力的形成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都是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知识是支撑全部课程目标实现的基础, 知识的汲取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 必须依托教学活动的过程来实现。没有教学过程就没有体验感悟, 也不可能形成技能, 更谈不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应渗透于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落实 “三维”目标, 这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也是科学评价语文教学的尺度。由此可见, “三维目标”是一个共同体, 缺一不可, 是语文教学必须遵循的原则。
二、切实落实教学“三维目标”
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过程中, 许多教师由于对教学“三维目标”互为关联的整体缺乏理论认识和经验借鉴, 有为数不少的教师把教学“三维”目标曲解为彼此孤立的个体, 教学中往往厚此薄彼、顾此失彼, 或把文本肢解得支离碎、面目全非。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1.紧扣教材, 选择切入点。
教材是落实“三维目标”的有效载体。教师在课前要潜心钻研教材, 挖掘教材的知识点与蕴含的思想内涵, 正确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根据知识点、重点、难点, 选择最佳的切入点, 设计最佳的教法与学法, 有效确保“三维”目标在教学过程中的落实。例如在教学《藤野先生》一文时, 可紧紧抓住“我与藤野先生交往”和“我的爱国主义感情”这一明一暗、互相交替的两条线索作为教学的切入点, 引导学生研读全文, 让学生从中了解教材结构特点:形散而神聚。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揣摩文中极富感情色彩的语句, 带领学生走进“我”的心灵世界, 深入感受“我”的强烈爱国主义感情, 获得美的熏陶, 从而落实教学“三维目标“。
2.加强对比阅读, 强化落实。
教学实践证明, 加强事物之间的对比, 有助于学生加深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对比阅读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弥补课文中文字的单薄, 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实现知识、能力迁移, 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 从而有效落实“三维”目标。因此, 教师要善于选择与教材题材相同或相近的课外教学资源进行对比阅读教学。例如, 在教学王昌龄的边塞诗《出塞》时, 通过吟、译、说、唱“一诗四学”法充分理解、感悟诗情、事理、诗味后, 引导学生再用“一诗四学”法品味王昌龄的另一首边塞诗《从军行》, 比较它们的异同, 进一步增加对边塞诗特点的认识, 使学生对战争与和平有更深一层的感悟。由此可见, 对比阅读能够有效地整合、落实教学“三维目标”, 达到春雨润物之功。
3.调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文本的积极性。
探究学习方式一般分为两种: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自主探究是指在教师的引领下独立探讨课文, 根据自己的体验和感悟, 对课文结构、写作特色及作者观点作出评价;合作探究是指在教师的点拨下分组探讨交流, 实现自我教育。语文教学引导探究的教学方式, 不仅体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而且能够营造生动活泼、民主、平等的和谐课堂氛围, 从中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精神。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无论采取自主探究或合作探究, 抑或自主合作并举的探究, 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 允许学生在判断、回答问题中出现错误, 并及时给予引导、鼓励、点拨, 让学生品味、感悟课文。
三、强化教师的主导作用
化学教学中如何落实三维目标 篇9
一、化学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实施现状
1.课堂教学中重知识与技能, 而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构建“和谐化学课堂”的实践研究问卷调查中, 我们对230名学生进行调查, 有67.3%的学生认为教师只是知识的传授者, 对学生思想教育方面谈得较少;有37.3%的学生喜欢上化学课是因为教师认真负责、严格要求以及教师课讲得好;而有28.2%的学生是对化学学科感兴趣和认为化学学科在社会中有重要作用而喜欢上化学课;有34.5%的学生喜欢上化学课是因为教师对学生关心和与教师交流没有隔阂。也就是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作用非常明显, 而现实是, 教师在实践中迫于应试需要, 重认知互动, 而轻情感交流。实践中的课堂教学互动自然是以教师传授知识与学生吸取知识为中心和目标, 教师的职能囿于“传道、授业、解惑”。这种偏重知识, 轻视情感交流严重影响新课改“三维目标”的实现。
2.课后反思中只考虑教师教学的得失, 而轻视学生的感受。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 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 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 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可能成为名师。”然而, 目前许多教师的反思中, 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很好地体现, 反思缺少换位思考, 也很少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其实, 课后反思我们更应该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一节课后对学生的调查, 掌握学生对知识的认识, 对学习方法的熟练程度以及学习的困惑, 对教师教学方法的认同度, 学生是否开阔了思路、训练了思维, 学生对合作精神的认同度等这些目标才是我们在反思中重点提高的, 而如果忽视了这些目标, 那么我们的反思只会流于形式, 对我们教学业务的提高并无太大帮助。
3.师生交流大多关注学习成绩和方法指导, 而很少关注学生的生活、家庭和人际关系。通过调查, 我们发现72.1%的学生认为教师对自己的关心是成绩, 只是偶尔关心一下生活和想法, 导致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 51.3%的学生首先会找朋友, 15.4%的学生首先会找父母, 31.2%的学生首先会找学生, 只有2.1%的学生首先会找教师。
我们对各班成绩进行分析, 发现有一个规律:班主任所授科目在同级排名中往往排在前列, 学生对班主任所授科目的喜爱程度往往要比非班主任所授科目要高。我们常称此为“班主任效应”。究其原因, 是因为班主任往往与本班学生的交流更充实。班主任的交流不光在成绩, 更多是对学生生活方面的关怀, 与学生在情感和思想品德方面的交流更充足。在我们的调查中, 有一个班的化学教师为本班班主任教师, 而在“你的教师是否经常引导学生们进行课外阅读, 尝试解决实际问题”的社会实践活动调查中, 有44.3%的学生认为经常, 有40.5%的学生认为比较少, 只有15.2%的学生认为几乎没有。但在其他化学教师的授课班中, 只有8.6%的学生认为经常, 有55.8%的学生认为比较少, 而有35.6%的学生认为几乎没有。在“教师对你的关心程度上”, 是班主任的班级38.9%的学生选择经常谈心, 是人际关系的指导者;有60.2%的学生认为最关心成绩, 偶尔关心一下生活和想法;有0.9%的学生认为教师不关心他;而有15.3%的学生, 生活中遇到困难, 首先会想到找教师。而其他教师授课班级学生在生活中遇到困难, 首先想到教师的只有1.7%。
4.很少关注与学生家长的交流, 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个性关注几乎无涉足。调查表明, 教师经常与家长取得联系或进行家访, 更能掌握学生的成长环境、家庭背景, 与学生的交流也更能切入学生实际, 进入学生心声, 与学生的隔阂才会减少, 学生才能将自己的想法告诉教师, 愿意与教师分享自己的喜乐, 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才能更好地加以教育与培养, 做到因材施教。
二、新课标下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实施的对策
1.教学设计一定要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设计其中。我们在上课时在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外, 也应补充一些本专业相关的励志故事, 对学生的不良习惯加以引导, 在师生互动的课堂中, 教师应放下身份, 参与到学生讨论中或学生实验中, 与他们交流讨论心得, 要让师生互动真正落到实处。
有效落实三维目标 篇10
提高小学教育教学质量, 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工作者永恒的主题。作为小学教研员, 六年级考试命题的研究是我们的重要工作之一。学科课程考试评价目的是为了考察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 检验和改进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 改善课程设计, 完善教学过程。正确的考试观念、科学的命题和评价, 无疑对推进素质教育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 同时命题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 对于每一位教师和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基于以上认识, “小学六年级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的研究”的课题组, 立足本地区实际, 积极有效地利用国外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国内各具地域特点的研究成果, 进行具有区域性特色的、符合学生发展规律的小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实践。
小学六年级考试是终结性评价, 具有相对的完整性。终结性评价一般是在某一相对完整的教育阶段结束后, 对整个教育目标实现的程度做出的评价。终结性评价着眼于学生对某门课程整个内容的掌握, 注重测量学生达到该课程教学目标的程度, 它以预先设定的教育目标为基准, 考察学生发展达成目标的程度。
命题是教育评价的重要环节。所谓命题, 即根据考试的目的编制试题, 组配试卷。制定命题计划, 按知识的不同部分和能力的不同层次, 分别规定出试题数量和占分比例。命题不仅要关注试卷的信度、效度、难度和区分度, 更要关注对学科三维教学目标的落实。
三维教学目标是指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达到的三个目标维度, 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不是三个独立的教学目标, 而是一个教学目标的三个方面, 是统一的三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三维教学目标强调知识教学应以人为本, 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即情感、素养、能力以及价值观的培养。三维教学目标从知识、素养、能力三方面着手, 立足学生全面长远发展以及综合素养的提高。
考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科学习历程, 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要关注他们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建立信心。因此, 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 也要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及对学科学习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等。
因此, 该课题的研究以落实三维目标为切入点, 使命题的研究更具有教学实践的价值。课题组努力提高命题水平, 使命题契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 最大限度反映学生学习的现实状况, 为教学双方进一步发展提供资料积累和技术支持。
二、研究成果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一) 命题指导思想的科学制定是落实学科三维目标的前提
小学六年级学科命题的指导思想要遵循教育方针和课程标准, 做到“四个有利于”:
一要有利于落实课程改革, 推进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基础教育课程是国家意志和核心价值观的直接体现, 承载着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 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核心作用, 命题工作要以此为指导思想, 推进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
二要有利于促进高效教学, 处理好考试与教学的关系。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 我们应发挥好命题的导向作用, 使教师关注课堂, 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引领教师在课堂中落实学科的三维目标, 使考试作为课堂教学的正反馈, 成为教学过程的必要环节。
三要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 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命题考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 激励学生的学习,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建立信心, 归纳学习方法, 掌握学习规律, 形成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四要有利于减轻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常被归咎为是小学的六年级考试造成的。这样归因尽管存在着片面认识, 但它提示命题者, 命题也要肩负着减轻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使命。
因此, 我们提出:六年级考试命题是终结性考试, 更是水平性考试。命题时要把握好“四性”, 即注重基础性, 突出综合性, 适当灵活性, 体现运用性。
注重基础性———注重学科基础, 除了注意知识覆盖面, 还要注意突出重点, 有利于从不同层面对学科主干知识进行考查, 真正使学生学科双基得到水平性考察, 以研制学科双向细目表来确保双基占到80%。考点的分布全面、无重复。
突出综合性———试题的综合性, 突出了试卷由知识立意到能力立意的转变。注重知识之间的交叉、渗透和综合, 以检验学生能否形成一个有序的网络化知识体系, 引导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多注意新旧知识间的联系, 多设计、收集一些综合题, 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探索规律的能力。
适当灵活性———命题中不仅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评价, 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结论, 而且还重视得出结论的过程, 留给学生思维的空间,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整体把握知识体系及知识之间内在的联系, 使试题留下思维探索的痕迹。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 培养自觉发现新知识、发现规律的能力。不但要让学生知道怎么做, 更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这样做。引领教师不但要教知识, 更重要的要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
体现运用性———加强应用意识的培养和考查是教育改革的需要, 同时也是学科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因此命题时应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 注意与生活的联系, 从学生的角度选择内容, 从画面设计、语言设计、情景再现等引导学生具有运用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命题过程中, 做到“四个有利于”, 遵循“四性原则”, 才能更好地实现学科的三维目标。
(二) 命题素材的科学搜集是落实学科三维目标的基础
试卷的命题素材应广泛搜集、精心挑选、恰当使用, 才能确保三维目标的落实。对命题素材的搜集要注意以下几点:
1.试题素材要符合测试目标。
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基本素质要求是教材、教学和考试命题的灵魂, 也是整个基础教育课程的灵魂。试题素材必须符合六年级的测试目标。
首先要分析课程标准总目标中哪些内容是在特定的考试环境中可测的, 哪些是不可测的。只有那些在特定的考试环境中可测的内容才能够作为考试的测量目标, 搜集可测的试题素材。例如:语文课程要求的口语交际部分, 受试卷的局限, 就属不可测范畴。
2.试题素材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素材体现正面导向, 无偏颇观点。
考试也是情感熏陶、人文培育的过程。学生审题、阅读试题材料、思考过程及答题思路都是学生认知水平、情感态度和思想情操的体现, 因此命题要渗透积极的思想内容, 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形成积极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3.试题素材要新颖。
试题素材要广泛收集, 注重学生身边的事, 关注时代特点, 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 设计学生感兴趣的主题。
4.背景材料应该与学生普遍阅历相适应。
要考虑学生的现有知识在深度和广度方面的局限性, 以防因现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局限, 而影响其考试成绩。
5.试题素材要便于修改。
命题中使用的材料应是考生群体能够理解的材料, 材料本身一般不会成为阻碍展示其能力的因素。材料要便于修改, 以便实现题型的科学、考点分布的科学。如果选取教材里的素材, 要进行修改。对背景材料的修改应该以正确、简明及实现整体考试目标为原则。
6.试题素材内容不过于专业。
考试尽量贴近学科特点, 但设计专业性过强的知识, 会影响学生对本学科知识的正确反馈。例如, 地理、航空等过于专业的知识不宜作为命题素材。
7.试题素材易于命制出若干形式多样的试题。
试题的素材应多样化, 不仅可以打破以往呆板和枯燥的命题形式, 还可以因此增加考试的亲和力, 提高考生的兴趣, 使考生不至于因读题倦怠, 而影响水平发挥。更重要的是以不同形式出现, 可以使某个方面偏强的考生不会太讨巧, 某些方面偏弱的考生有机会弥补其薄弱环节。
总之, 试题素材贴近生活, 贴近实际, 强化基础, 不出偏题、难题、怪题, 确保没有科学性错误。
(三) 命题题型的科学设计是落实学科三维目标的关键
1.题型的意义。
确定题型对考试评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题型与考试的效度和信度有很强的关系。题型不同, 测量的行为目标可能有所不同, 产生的效果可能不完全相同。题型不同, 测量结果的可靠性也可能不相同, 分数的误差也可能不相同, 信度也就不相同。
2.题型的种类。
通常, 试题分为客观性试题和主观性试题两大类。
客观性试题要求考生思考多、书写少、费时少, 因此试卷题量较大, 覆盖面宽, 有利于学生准确、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客观性试题主要有选择题、判断题和填空题等题型。
主观性试题主要考核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全面地考查学生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主观题包括:填空题、材料分析题、简答题以及问答题、应用题、阅读题、作文题等。主观题常要通过人工阅卷, 由评判教师根据对评分标准的理解进行操作。
3.题型与三维目标的关系。
我们认为, 不同的试题命制类型, 包含着对学生不同学业水平的测量, 题型设置越丰富, 越可以对学生进行全面有效的测量。而题型的设置乃至更新, 一定是以检测三维目标的落实程度为依归的。为此, 我们做了这样一些尝试。
①“探究辨析”题型与三维目标。探究是学生在问题情境中通过观察、阅读, 发现问题, 搜集数据, 形成解释, 获得答案的过程。辨析就是辨别分析, 判断观点看法等是否正确, 并加以评析。
传统的语数外三科命题, 也都有探究辨析题。例如, 语文阅读题目中常见的判断题和选择题, 即属此类题型。它是阅读命题中相对稳定的一种题型, 这种题型不仅可以考查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 还可以考查学生辩证思维等方面的能力。解答时, 学生要么从某一特定目标出发, 思维向外辐射, 沿着不同的途径和方向进行多角度思考, 从而探索出多种多样的设想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或是解决问题的思路朝一个方向聚敛前进, 从而形成唯一而确定的答案。这样的考查最能体现的是“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落实情况。
②“个性表达”题型与三维目标。六年级学生有广泛求知欲, 好奇心强, 乐于参加各种创造性强的、张扬个性的、有想象充斥的活动。而想象是创造力的翅膀, 是在原有的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特别是语文学科, 学生创造性想象行为是思维个性化的重要表现。因此, 在语文阅读项目的命题时, 我们常有“布白”的设计, 也就是在阅读题目上留有余地, 让学生借助想象填补空白, 为发掘学生的认识潜能搭设平台。
③“思辨表述”题型与三维目标。六年级学生的自主意识渐趋强烈, 喜欢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其他事物。法国的卢梭认为:“为了使一个青年能够成为明智的人, 就必须培养他有自己的看法。”语文新课标也指出:阅读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 不是人云亦云, 不是步人后尘, 不是停留在前人的结论定律之上, 而是能超越固定的习惯认知方式, 以带有自己鲜明的个性色彩的新角度、新眼光去认识事物, 得到独我才有的特定感受, 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 逐步形成自我观点的建构。这是阅读思考的向外扩展, 要求学生利用自己的已有经验对文本中表达的观点进行反思性的批判和评价, 能正确、清楚、得体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包括新的认识、新的想法, 对文学作品的鉴赏等等。
④“生活情景”题型与三维目标。生活情景题型是对生活的不同事情进行反思和判断, 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⑤“解决问题”题型与三维目标。三维目标的落实程度, 主要表现在学生是否具有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此, 我们经常设计“解决问题”题型加以测量。
三、研究思考
课题组经过两年的实践, 命制了区级统考试卷12 套, 相关论文20 余篇, 形成了具有区域性特征的考试命题流程。具体说来, 是做到了五个坚持。
1.坚持命题时通盘考虑, 试卷结构、题量、题型以及不同题型的配比、不同难度试题的比例等, 保持了相对稳定, 考试具有一定的效度和区分度。
2. 坚持让正常参加学习的学生取得理想成绩, 夯实了学科基础, 实现减负的要求, 还给孩子丰富多彩的童年。
3. 坚持强化应用意识、探究意识, 防止死记硬背、机械重复。
4. 坚持引导教师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 自主探究学科学习规律, 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5. 坚持引导学生对学习充满积极的兴趣和情感, 发挥考试的积极效能。
需要说明的是, 考试评判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从考试设计到考试评分, 很多方面都具有主观性, 因此成绩在反映学生知识能力上和教师的教学上是具有相对性的。
小学六年级考试命题的研究刚刚起步, 面对教育改革的新形势, 如何实现更科学的评价、更多维的评价、把评价的自主权还给老师, 仍是我们要继续探索的。
落实三维目标 点亮人文之光 篇11
一、从知识与技能方面谈起
笔者将本课的知识与技能目标设定为:积累本课的生字词;学习本文对父亲言行的描写,体会作者刻画人物形象的表达方法。在情景导入之后很顺利地进入了本课的教学中。当询问学生课前预习这篇课文时遇到了哪些不认识的生字词时,他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没有”。但笔者还是用幻灯片放出了本课的重点词语:
开辟颤抖血迹废墟无济于事疾步
然后请班级里的一名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站起来读一下这几个词,没想到他站在那里不说话,笔者一再鼓励他,他才肯开口:“kāibì zhàndǒu xiējì”,此时教室里笑成了一片,甚至还有人大声嚷嚷着来讽刺他“这都不会,去死吧!”他则一下子涨红了脸,头埋得更低了。这笑声闹声深深地刺痛了笔者的内心,瞬间意识到了学生之间缺少温情,缺少应有的人文关怀。仔细想想,这种嘲笑同学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还比较普遍,甚至这种嘲笑给当事人造成的伤害连嘲笑者自己都没意识到,更有甚者嘲笑者在不经意间也会成为被嘲笑者。当教室里安静下来后笔者故意拉长语调说到:“开辟,颤抖,血迹,这几个词语其实他都会读的,而且能读得很好。他之所以读错是想通过这样一种方法避免大家犯错误,是为了强调这几个字的读音,让你们记得牢固些。其实课前他已经和我交流过他的想法了。他能够替大家着想,大家为什么就不能等他把话说完呢?我们一再强调人和人之间应该多一些温情,多一些包容和鼓励,今天如果让他换成我们之间的任何一个人,当别人嘲笑我们的时候,我们会做何感想?假如他就是你们最爱的亲人,你又会怎么样?你愿意自己或亲人被别人嘲笑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更何况他还是以他独特的方式来帮助我们大家呢?”同学们陷入了沉思,不知道是谁带头鼓掌,教室里响起了长时间的掌声。令人意想不到是,那位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主动要求将那几个生字词再读一遍,而且还很流畅地复述了故事的主要内容,同学们都很认真地听他把话说完,并且还有同学时不时地点一下头。从那位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脸上,笔者读出了久违的自信。
怎样才能在语文课堂上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呢?笔者认为,当同学们懂得尊重他人、体谅他人、包容他人时,人文之光就已经在闪烁了。
二、在过程与方法中点亮人文之光
《父与子》这篇文章的语言简短而有力,字里行间处处涌动着真情。为了让学生充分体会文本的情感,笔者首先让大家自由朗读课文,并圈画文中描写父亲形象的句子,然后让同学们谈谈文中哪句话给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说明原因。接着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外貌等方面谈到了父亲的形象及自己对文中父亲的感受。从大家的回答中笔者觉得他们的感悟还处在表面,还没有真正体会到这篇文章的情感。于是,笔者让大家分成小组朗读,每个同学读一个人物的语言,然后笔者请一个小组揣摩人物,以当事人的口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不知道是大家的情感没有融入到文本中去,还是朗读的几位学生太过随意,这个小组朗读的效果居然成了喜剧式的小品了,学生听了哄堂大笑。
笔者的心里非常清楚,学生还缺乏必要的生活经验去获得真切的体验。想让学生达到“身临其境,设身处地,感同身受”的境界,还需要教师通过一系列的方法进行引导。为此,笔者想到了体验教学。所谓的体验教学就是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通过创造实际或重复经历的情景和机会,呈现或再现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亲历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在教室这个有限的空间内,在有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的今天,最直观、最具视觉冲击力的体验方式非视频莫属。于是笔者将自己准备好的有关汶川大地震中的一些感人场面的视频给大家播放了出来,之前的笑声慢慢消失了。看完之后,笔者让大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表演。这一次,学生一下子好像长大了,成熟了,将人物演绎得入木三分。
语文知识是一种人文知识,这是语文教学实现其人文性的前提。学生的体验和理解是语文教学人文性的内在源泉。语文教学只有深入开掘人文性的内在源泉,才能使学生的人文精神得到涵养。这要求教师通过多种形式营造浓重的情感氛围,积极创设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的想象和感受,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坚持充满人文意味的教育信念。
三、引导情感共鸣,内化人文素养
语文学习不单单是一种外在的认识过程,而是蕴涵着学习者个人的经验和感受,是与个体心灵发生联系的过程。在语文学习中,当某种情境激起学生的回忆并使其产生新的体验时,这个学生的心灵就会受到震动,抑或感动,人文情感便由然而生。
这篇文章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学生对生死离别的场景很少有体验,所以在情感上难以产生共鸣。在体会父亲对儿子的内心情感时,一名学生说出一些不合时宜的玩笑话语,引来教室里的哄堂大笑。笔者知道此时如何拉近文本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距离,引起情感的共鸣是一个关键。于是笔者引导学生:“同学们想一想,平时自己的爸爸妈妈是如何爱自己的,自己又是如何对待爸爸妈妈的”。在学生想这个问题的同时,笔者播放了筷子兄弟的《父亲》这首歌。
在聆听的过程中,笔者看到有的学生眼眶湿润了。课上说笑的那个学生又是第一个站起来,这次他情绪略显激动,他说:“我身体不舒服的时候,他们会彻夜不眠守着我;如果他们看不到我,又不知我去哪了,他们会和文中的父亲一样疯狂地找我。但是现在想想我却没为他们做过什么。今天回家后,我会告诉我的父母‘无论发生什么,我都会和他们在一起,这是我对他们的承诺。”教室里响起了掌声,在他的带动下,其他同学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原来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与实践生活结合起来,更能折射出人文精神的光辉。文本解读即将结束之时,课本成了生活,学生成了主人公,爱就在身边,情感开始蔓延,人文之光照在学生的心田。
有效落实三维目标 篇12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中学地理教师知能结构不合理, 主要表现在:第一是知识结构比例失调。大部分教师熟练掌握了地理学科知识, 而教育理论专业知识知之甚少。而这恰恰是教师作为专业人才所必备的专业知识。第二是能力结构比例失调。大部分教师具有相当水平的地理教学能力, 但教育能力水平较低,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和教育教学科研能力明显不足。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但很多学生对地理学习没有兴趣, 而我们的地理教师却是毫无办法, 无能为力, 无所作为。第三是地理实践能力差, 地理教师特有的教学技能技巧没有形成。如地理实践和科技活动指导组织能力、地理板图板画设计和绘制技能、地理多媒体课件制作能力等, 都是合格的中学地理教师应具备的, 而正好又是多数地理教师所缺失的。
新课程改革对地理教师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为此地理教师要加强学习, 不断充实提高自己。首先, 地理教师要更新知识, 系统学习教育理论专业知识。除了最新的教育学、心理学外, 还要系统学习地理教学论、地理课程论、地理实践教学方法、地理教育科研方法等知识。其次是掌握相应的地理教育教学技能。这方面的技能技巧有地理科技活动及指导能力、地理实践教学能力、地理板图板画设计绘制能力、地理多媒体课件制作能力、地理教育科研能力等。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不能只注重结果, 更应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与方法。高中地理新教材的编排体例与旧教材有明显的区别, 新教材提供地理事实材料, 要求通过各种活动, 师生合作, 共同探究、分析, 最后得出地理规律和地理原理, 更加关注合作的过程和探究的过程。课改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地理新教材设计了许多课内活动和课外活动。如何设计教学过程, 如何掌控引导教学过程, 如何让教学过程成为师生的快乐历程等, 都对地理教师提出了挑战。所以地理教师要创新教法, 加强学法指导。教师自身也应该学会感受过程、体会过程、享受过程, 在过程中获得乐趣和情感的升华。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要落实这一目标, 地理教师更应该从自身做起。首先, 地理教师要热爱地理科学和地理教育事业, 对地理教学充满热情和激情。有些地理教师自己对地理就不感兴趣, 当年大学时期学地理也是无奈之举。参加工作后, 又认为在中学里地理是副科、小学科, 地位低, 抬不起头, 也不敢理直气壮地要求学生学好地理。导致教学没有激情和热情, 师生之间缺乏情感交流, 师生都得不到快乐情感的体验。其次, 地理教师要主动更新观念, 积极投身课改。有一些地理教师观念保守, 对课改有抵触情绪, 总认为原来的教材好教, 原来的学生听话, 不愿接受新事物、新观念。更有甚者, 干脆以旧教材为标准, 根据旧教材备课和上课。再次, 地理教师对地理新事物要高度敏感, 积极关注和追踪地理科学的最新发展成果。现在社会已进入知识大爆炸时代, 各种现代技术被应用到地理科学研究中, 各种现代技术用来辅助地理教学, 产生了许多新的地理科学知识, 形成了许多新的地理教育技术。地理教师都要及时了解和掌握, 并应用到日常的教学中。第四, 地理教师自身要有正确的人地观和人生观。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 我们身边的地理事物、地理环境在时刻变化, 作为地理教师, 一方面要敏锐地感受到这些变化, 预见其后果, 并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分析。另一方面要有正确的人地观和人生观。随着经济的发展, 周围资源、环境破坏的现象时有发生, 有的地理教师不能正确认识, 只看到不利的一面, 把环境破坏无限放大, 一味否定;更有的地理教师把悲观的论调传导给学生, 影响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观。
【有效落实三维目标】推荐阅读:
幼儿园教学目标的有效设计与落实09-09
有效落实12-29
目标任务落实情况08-29
提升目标强化落实论文06-07
镇办目标任务分解落实06-11
镇落实农村干部任期目标和年度目标12-05
实行导管标识 落实病人安全目标11-16
明确目标抓落实强化措施促发展06-18
树立三学目标 埋头苦干抓落实12-08
强化安全意识、落实安全责任、实现安全目标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