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是强国之基论文

2024-11-25

职业教育是强国之基论文(精选5篇)

职业教育是强国之基论文 篇1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在前任会长周远清同志的领导下,高瞻远瞩,站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提出了“遵循科学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重大课题。 课题发布后,在全国高等教育界产生了广泛而积极的反响,众多的大学领导、学者参与课题研究。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适时提出要求,制定管理办法,并组织交流、检查。 这种精神、气魄、作风令我们感动。我们有幸承担重大项目中的“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教育理念创新”课题,深感责任重大。多年来,包括校长李培根院士在内的20 多位教师、研究生兢兢业业、如履薄冰,查阅资料、实地调查、研究探讨、撰写论文,完成了研究任务。本文结合课题研究,谈谈教育理念创新之于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性,以及在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中,如何进行高等教育理念创新。

一、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需要创新教育理念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对于我国来说,是一个新的任务,完成这样一个艰巨的任务,必须要有前瞻性思考。 前瞻性思考的过程,就是逐步探索和形成指导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过程。 周远清同志曾说:教育观念改革是先导,教育体制改革是关键,教学内容与课程改革是核心。可见,教育理念的重要性。教育理念对于教育实践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教育理念具有先导作用。理念、思想、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实践是第一性的,实践在先,理论来自于实践。 但理念、思想、理论一旦形成,不仅可以反作用于实践,而且成为孕育新理念、新思想、新理论的重要源泉。因为理论具有解释力,在实践中,理论对经验具有先行激发、共时建构、事后解释等作用。 第二,教育理念具有导向作用。 规划是人的本性的体现,在规划的过程中,人们预先设定的目的和既有的知识、观念基础发挥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影响着人的判断与选择。 在论述思想、信念、观念对实践的作用时,韦伯提出了著名的“铁路轨道上的扳道工”理论。他把思想、信念、观念等无形的力量比拟为“扳道工”,扳道工可以使一列被利益驱动的火车驶向理想、信念所确定的方向。可见,对实践而言,理念具有导向作用。第三,教育理念具有激励作用。教育理念形成后,会唤醒人的自我意识。一方面有利于人们去认识有助于达成自身教育理念的信息、资源与机会,另一方面通过唤醒人的良知与潜能,提升人们对符合教育理念之教育实践行为的积极性。 教育理念对教育实践的主体具有激励作用。

世界上高等教育强国的建设都离不开教育理念的创新。众所周知,没有洪堡等人所倡导的科学研究、学术自由与学术独立理念, 就不会有19 世纪德国大学的辉煌。 美国高等教育的崛起,高等教育强国的建成, 则与美国由来已久的实用主义传统和20 世纪早期的实用主义思潮密切相关;没有康奈尔计划、威斯康新思想、社区教育理念,也就没有当今世界最强大的美国高等教育。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变迁的历史,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是从突破“两个凡是”的思想禁锢开始的。 没有邓小平同志1977 年9月关于 《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问题》 的谈话, 没有1978 年全国范围内关于 “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没有1979 年复旦大学校长苏步青等人率先站出来呼吁“给高等学校一点办学自主权”,以及诸如此类的思想解放运动, 很显然就没有今天高等教育的厚实基础,更不可能出现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之倡议。现在,我国高等教育强国建设面对市场化、国际化、信息化、城镇化、大众化的形势;面临许多新形势、新情况,如经济转型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创新驱动需要高校提供技术支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为高等教育拓展了发展空间, 经济新常态倒逼高等教育深化改革, 人民群众对优质高等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强烈,等等。但是,现有的高等教育理念与国家理想、社会需求不相适应。 一方面,高等教育理念变革滞后而未能充分发挥其作为促进国家进步的中坚力量的作用,高等教育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角色错位导致思想理性的缺失,高等教育理念漠视人的主题从长远意义出发不利于国家强盛。 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理念转变往往是以社会主题和需求认知为前提的。 但是,不同社会机构与个人均从各自出发点来理解和要求高等教育,在如此庞大的服务对象中,人们的价值观与需求有着多样性和不协调性,大学若要成功地取得合法性,取决于大学理念能否成功地使不同社会群体的价值观与需求取得共赢,或者说,大学理念要发挥引领和协调社会价值观的作用,社会结构越复杂多样,就越需要凝聚核心价值观与核心理念。

可见,现存高等教育理念与国家理想、社会需求之间的不适应, 已成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核心问题。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需要教育理念的创新。

二、高等教育理念的创新有一定规律可循

在本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高等教育理念创新有其规律性。 创新高等教育理念,应遵循其规律。 在研究中国百年国家高等教育理念、百年中国大学理念、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理念以及世界一流大学教育理念的基础上,我们发现,高等教育理念创新具有以下规律。

1. 社会转型是高等教育理念变迁的直接动因。在常态社会,不同群体的价值观冲突较缓时,理念认同度相对较高。 反之,转型期原有社会结构的稳定性开始打破,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冲突在教育领域中开始凸显,促使高等教育寻找新的理念与秩序。然而,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稳定性与保守性使其难以适应急剧的社会变迁,决定了高等教育理念只能对可变因素作局部性调整,但正是不可变因素的存在才使高等教育保持内在稳定性。 只有当不同社会阶层之间,国家与大学层面之间的思想碰撞能在重大的、根本性的问题上趋于一致时,高等教育也才能有新的理念可循。

2. 文化特色是创设高等教育理念的内生动力。文化是教育之根,世界高等教育强国无不培育和积淀着一种特有的传统文化,正是这种对传统文化亘古不变的保存精神才奠定了其教育强国的地位。 历史证明,当大学理念封闭僵化,对外来文化持全面否定态度,完全依赖于政策指令时,其理念发展趋于向心性萎缩,从而失去弹性;当整个教育理念完全是外域转换而来的,对民族文化持全盘否定态度时,大学发展将失去根基,抵御不住外来文化的任何冲击;当教育抱着既植根于民族文化土壤, 又全面开放的态度时,理念才可能获得较高弹性, 最终促进大学健康发展。从变革起点看,文化与思想上的启蒙运动总是先于社会行为,文化变迁是教育理念创新的内生动力。

3. 人的主体发展是教育理念变迁的根本主旨。从普遍的人性出发来确立理念形成的基础,在世界及人类发展的大视野中去思考教育问题,是世界高等教育强国的共性特征。大学理念的根本问题是人的发展问题,任何时期的大学,最终只能通过培养人才能生产知识、服务社会。否定大学理念的育人价值,就等同于否定了大学的社会价值,离开对人的培养,大学对社会也将无所作为。一方面,人构造了国家与大学,人既是国家意志的建构者,也是大学教育的主体。 另一方面,在充分尊重人的主体价值满足的前提下,推动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相统一是大学存在的唯一理由。忽视培养人这一根本使命,就意味着将大学泛化为其他社会生产机构,否定了大学的教育性。

4. 学术属性是构建高等教育理念的逻辑起点。高等教育作为独立的学术与文化组织,是知识生产和文化传播的机构,具有知识性与学术性。 学术作为大学理念的逻辑起点是由大学与高深知识的普遍联系决定的。 从大学发展史看,大学的知识功能主要经历了由传授知识、探究知识到应用知识的演变,相应地,大学组织从单纯性的育人机构向着发展学术、服务社会的机构转型。 从学术属性与社会属性的关系看,学术逻辑应当高于社会需求逻辑, 并形成一种导向,引领社会思想,保持大学与社会逻辑的主体性、目的性的契合。 尊重大学学术逻辑,对科学研究与学术事务的决策管理享有自由,保障学术的独立自主性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必须坚守的基本原则。

5. 信念与制度是理念转化为行为的关键所在。理念本身是个哲学概念, 这些理念为人们所认可后,如何将“形式化”的理念塑造为“稳定性”的制度,再从“规范性”的制度转化为 “实质性”行为才是问题的关键。历史经验表明:无论制度上的决策多么英明,单凭政策文本仍难以产生真正的效力。

三、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要求适时转变国家高等教育理念

国家高等教育理念体系主要包括高等教育“基本理念”“发展理念”“育人理念”“管理理念”和“服务理念”等相互作用的五个主要方面。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需要从整个体系上实现教育理念的转变:

1. 基本理念:以学术自由为大学的宗旨与根基。世界高等教育强国的形成无不得益于学术自由理念的确立。“学术自由”在中国应有不同于西方国家的特殊内涵:中国的学术自由应不仅是一种消极、被动地强调“免于干涉的自由”,更应是一种积极、主动地“求知的自由”; 中国的学术自由是以独立自主为前提的自由,是以内在精神为核心的自由,是有边界、底线的自由。大学在享有学术自由的同时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在法律、道德、理性的边界之内自由活动。

2. 发展理念:由 “单向度发展” 向 “ 协同式发展”转变。倡导“协同创新”是高等教育强国发展的共同经验和客观趋势,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由大到强的转变, 迫切要求创设一种 “协同式发展”理念。该理念旨在改变原有相对单向、封闭的发展思维,向社会传达这样一种信息和价值导向:通过交流合作寻求共识,建立科学合理、均衡发展、包容合作、知识共享、开放共建的高等教育强国体系,突出高等教育公平、普惠、自由与理性的发展观。

3. 育人理念:由 “外部驱动型”理念向以 “自发内生型”为主的理念转变。 外部驱动型教育的主要目标是解决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问题,解决公民的基本生存问题,表现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对社会环境的被动适应性,是基于实用主义与机会主义的教育理念。而自发内生型教育体现了高等教育对人与社会的独特贡献方式,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这一理念的目标是保障教育主体的发展权,激发个体教育的内驱力,促进人性的自由全面发展,体现了个体价值创造与社会生存相统一的高等教育理念。中国高等教育育人理念应着重实现以下转变:由“模式化教育”为主向“个性化教育”为主转变,面对独特的生命个性,通过适合每个独特生命的手段, 发掘个体生命的潜能,促进个体生命自由发展;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由“就业教育”向“创新创业教育”转变,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素质、创业技能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如何适应社会生存、自主择业、自谋职业的方法和途径。

4. 管理理念:由 “集权管理” 为主向 “ 共同治理”为主转变。 同教育强国相比,中国教育集权体制以政治性的经验决策为基础,以权威式的行政命令为主导的方式,已严重阻碍了高等教育自主发展空间。在“集权”与“分权”的博弈中,高等教育与政府之间事实存在着“相互增权”的共赢关系,这将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管理向共同治理的转变。“分权制衡”理念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方面,相对于集权管理而言,大学独立自主空间不断扩大,政府从微观层面的行动者转向授权者(enabler), 成为大学与市场改革的中间人与协调者。另一方面,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由二元对立转向相互增权(mutual empowerment),向着“强国-强教”关系格局转变,并将最终形成“双向的适度制衡关系”,促使大学在与政府的良性互动中实现自治法治化。

5. 服务理念:由 “适应社会”向 “引领社会”转变。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是高等教育不可回避的功能与责任。世界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并不仅仅是靠国家大力投资,更要凭自身科技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的不断提升。 建立什么样的服务理念,转变何种服务社会的方式,关系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之大局。现代社会中,高等教育的基础性地位更为突出,必须走出“适应社会”的思想局限,重建价值信念,将引领科技创新和社会前进的历史责任纳入到人才培养之中,融教育于社会,发挥对整个社会系统的辐射力。 作为对国家与社会支持的回应,高等教育要充分发挥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满足社会的理性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革命性力量。

四、大学应当形成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相适应的核心理念

大学作为一个理念组织,是全面推动高等教育强国的创新与实践主体,国家层面的理念最终要落实到各级各类高校的办学理念与战略选择中。每个事物都有它的核心价值,大学也要在认识其核心价值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核心理念。从大学理念体系的层次性来看,主要包括核心理念和子理念(功能理念)。 核心理念是大学理念体系的元理念,是奠基性的理念,直接决定大学其他理念的方向和选择。子理念是围绕核心理念,对影响大学发展的各要素、关系、问题的理性认识。核心理念承担“造血”功能,子理念则负责“输血”。核心理念应辐射到大学文化、制度、管理与实践的各个方面,植入到具体办学体制、组织形式、运行机制中,延伸到高校制度层和操作层,形成学校管理理念、学科发展理念、专业建设理念、人才培养理念、教师发展理念等相互促进的理念体系。

研究认为, 大学核心理念有其特殊的运行逻辑。从构成要素来看,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核心文化、核心价值、核心目标、大学使命与大学愿景。 不同层次、类型的高等学校在建构核心理念时,应以这五个维度中的一个维度为主,兼顾其他维度,找准自己发展的原点、特点和生长点,探索建构自己的核心理念。 当然,不同层次、类型的大学所承担的任务、服务功能的类型和范围不同,价值取向不同,其核心理念的侧重点也应有所差异。

大学在构建自己的核心理念时,需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把握定位的内涵,包括学校类型、层次、学科专业、人才培养、办学特色、服务面向等方面,回答把学校办成什么样的问题;二是把握核心理念形成的依据,从自身办学基础、教育目标、价值选择、社会环境与发展需求、历史文化传统、办学优势与特色、实际运行状况与资源条件等因素出发,使核心理念既与办学定位相契合,又符合自身实际,彰显个性与特色;三是把握核心理念的发展性, 社会的发展是多层次的,人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核心理念的建构要着眼学校和社会未来的需要的有机统一。 可见,各类大学在核心理念的设计上绝不能脱离自身的办学传统与定位,应“分类选择,各有侧重”,充分发挥自身在高等教育系统中的独特价值。

教育理念创新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过程中创新教育理念,创设有利于教育创新的环境, 发挥大学在教育理念创新中的源头作用,并为教育理念创新提供制度支持和法制环境的保障。

职业教育是强国之基论文 篇2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一个令人鼓舞和振奋的重大历史命题, 在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十八次全体会议上, 当时的国务委员陈至立同志作了“认真2+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 以提高质量为核心, 加快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的步伐”的讲话, 发出了“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时代强音, 得到与会代表的高度认同和积极响应。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提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使我国的高等教育站到了一个历史的新起点上;提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给高等教育领域提出了一个新的的奋斗目标, 把整个战线的思想统一到“做强”上面来, 并逐渐成为了大家的共识。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挥自身优势, 抓住时机, 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及有关方面的支持下, 于2008年1月启动了“遵循科学发展,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这个重大研究课题。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提出和课题的启动在国内外引起了较为强烈的反响。以阿特巴赫为代表的当代美国著名的高等教育专家高度评价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必要性和课题研究的意义。他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研究的这个问题很重要。中国很有必要也很有可能建设成为高等教育强国。我一直以来对于中国的‘985工程’以及‘211计划’感到惊奇和欣赏, 如果政府在经济和人力资源方面有持续的投入, 中国将有若干所大学跻身于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他还认为:“中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在普遍提高高等教育水平的前提下, 必须有所选择, 不能样样都抓, 必须抓住重点发展的大学。”他接着强调:“我还是要强调中国高等教育的特色与创新问题。”“相对于硬件来说, 中国高校的软件建设面临的挑战更大。哪些软件呢?我认为首先是需要建立一个良好有效的学术文化氛围;教师对教学与学术研究要有一颗赤诚的心, 学术上的短期行为与失范现象是要设法避免的;学校对教师要有一颗宽容的心, 不能被各种各样的排名所困扰, 能够用科学的教学与学术评价体系引导教师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从高等教育的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 是一个需要各方面长期持续努力的艰巨任务, 有很多事情要做。用“做强”来统一高教战线的认识、凝聚人心和力量, 很有必要, 也很及时。我们应该很好研究国际上发达国家走过的历史进程, 认真分析国内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状况, 特别是多年来高等教育的发展情况, 提出规划, 抓住重点, 找到突破口和切入点, 加大投入, 组织队伍, 千军万马投入到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潮流中来。当前, 摆在我们面前亟需研究的有几个问题:为什么要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什么叫高等教育强国, 怎样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不是心血来潮、权宜之计, 而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我国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迫切需要。从历史的视角看, 经济强国与高等教育强国是相伴而生的。哪个国家拥有相对强大的高等教育作后盾, 哪个国家就会在较短的时间内成为世界强国。如, 意大利的文艺复兴, 英国的工业革命, 德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美国经济强国地位的确立, 日本经济的迅速崛起, 无一不是以强大的高等教育作为支撑。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必须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因此, 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看, 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势在必行, 迫在眉睫。

改革开放30年来, 我们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不少产品的产量都已居世界第一, 是名副其实的工业大国, 但其代价是高能耗、高污染。我国的出口也已走在世界前列, 是名副其实的出口大国, 但其高端产品的核心技术都是掌握在外国人手里。有人评论, 中国是无“芯”、无“脊梁”的大国。因而, 这种优势终究是有限的。我国经济增长的前期动力主要依靠吸引投资、低成本劳动力和正确的改革开放政策等非科技性因素, 要从根本上获得可持续性发展, 必须依靠科技创新, 依靠人力资本, 特别是创新型人才。基于这种认识, 中央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 走自主创新的道路, 这实际上已经给高等教育赋予了特殊重大的历史使命。

今天, 新中国经过60年的发展, 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的积累, 我们有可能、有能力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经过改革开放30年, 我们积累了比较强大的经济实力, 这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有力保障。中国经济保持了快速增长, 按照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 我国已经由低收入国家步入了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 标志着我国在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世界银行最新报告称中国经济规模实际上居世界第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报告称中国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最大的贡献者。有研究表明, 我国的经济条件能够支撑202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的发展规模。

我国高等教育经过大改革、大发展奠定了比较坚实的基础。由大变强, 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大的改革使我国高等教育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成为了一个开放式的高等教育;大的发展顺乎了潮流, 使我国高等教育成为了一个高等教育大国, 高等教育规模成为世界第一,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23%, 各类高等教育在校生总规模已超过2900万人。多年来, 我国实施的一批重点建设工程 (如“211工程”和“985工程”) , 使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学科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创新能力得到提升, 一些学科达到或接近了国际先进水平。我国高等教育整体实力和竞争能力显著增强,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有了坚实的基础。中国科技论文数量居世界第二, 影响力不断攀升。

大改革、大发展后, 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大提高阶段。过去主要是“改革·做大”, 现在主要是“改革·做强”。高等教育大国与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区别在哪里?前者的主要标志是规模与数量, 后者的主要标志是结构与质量。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必须解决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协调发展。

怎么做强?怎么大提高?大提高提高什么?提高质量、提高水平。目标是什么?就是把各级各类高等教育做强,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用“做强”来统领我们的思想、统领我们的理念。要花大力气而不是一般的力气, 要有重大举措而不是一般的举措, 使高等教育有个大的提高。所谓“大提高”即不是一般的提高, 而应该像大改革大发展那样动员全社会, 使所有高校来一个大提高;亦即不是一般的号召、一般的措施, 而应该用强有力的措施来一个大提高。我们要通过大提高, 逐渐把我国建设成高等教育强国。

大提高就是要提高质量、提高水平。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必须要有若干所世界公认的一流大学和一批高水平的大学, 这是国家的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方面。当今发达国家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 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过程中, 都把建设一批高水平大学作为重要的举措, 并且都得益于一批高水平大学在拔尖人才的培养和科技、文化方面的重要成果。因而, 我们要加快一流大学、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的建设, 带动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就要把各级各类高等教育做强, 促进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各方面协调发展。前几年, 我们通过体制改革组建了一批学科更加综合、实力更强的学校;通过调整, 每个地市基本上都有一所以上的地方本科学校, 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这些都使我国高等教育的布局结构更加合理。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一个整体工程, 它不只是做强某一类的高等教育, 也不只是某几所学校的重点工程, 要使各级各类高等教育都办好办强, 如教育部直属院校、地方本科院校、高职高专院校, 都应该做强, 各类学校都要有强校。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过程中, 各级各类高等教育都要根据全国、地方、区域经济社会的特点办出特色, 形成强势学校。高等教育不可能有统一模式, 适合一个国家的不一定适合另一个国家, 同样, 我国区域经济和高等教育非均衡发展的现实也决定了适合这个地区、这个省的发展模式也不一定适合另外一个地区、另外一个省。如, 做强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高等教育, 做强长三角地区和做强东北老工业基地地区的高等教育, 它们在发展模式上会不一样, 但在指导思想上却可能是一致的, 即都应以教育发展理念的不断更新作为先导;采取集约发展、集群发展和非均衡发展的策略;强化各级政府的办学责任和意识;进行制度创新;彰显办学特色, 形成一批“亮点”, 推出一批名牌, 由一校之强到局部之强 (高等教育强省, 区域高等教育强势) , 最后到整体之强即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就应把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做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必须加强教育科学研究, 创新教育理念, 用先进的办学理念指导教育教学改革。这也是那些已经建成高等教育强国的国家的一条重要经验。

在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历史上, 新观念、新探索和新趋势都萌芽于当时世界上的高等教育强国。高等教育强国应该是一个具有先进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强国不仅要出拔尖创新人才、原创性科研成果, 还要出具有影响力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教育理论。在这次讨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过程, 有一个难得的可喜现象, 就是不少校长都把先进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 作为高等教育强国的标志。

前些年, 我们遵循“教育思想观念的改革是先导”的原则, 使教*育体制改革取得了好的效果。我们多次呼吁过, 没有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 也就没有先进的教育科学研究, 就不可能有先进的高等教育。不重视高等教育研究的校长, 不是一个成熟的校长。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是加强和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机遇。希望我们的大学, 特别是著名的大学, 把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作为重点学科来建设, 物色好学术带头人、组织好队伍、加大投入, 把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做强。

“遵循科学发展,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课题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全局的战略高度出发, 分4大部分, 研究和论证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下一个发展目标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进而研究和论证为什么要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高等教育强国及怎样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等问题。项目具体分13个课题进行研究。本项目研究汇聚了来自全国20多所高等学校和科研单位的200多名国内高等教育领域顶尖的专家学者、院校领导, 他们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有高水平的教育理论专家, 有很有思想、实践经验丰富、在学校和社会有较大影响的校长和学校领导, 有很有科学研究能力的教学行政管理人员, 可为“三种人”会师。项目研究有了这样一支综合素质高、研究力量强的团队, 相信定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

目前, 项目研究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从我们了解的情况看, 自研究项目启动以来, 大多数研究课题组负责人都非常重视, 开展了大量的前期理论研究和实证调查研究, 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从国际比较、内涵价值、目的意义、指标体系等方面开展了有价值的探讨。相信在此次论坛上, 经过大家的努力, 将会在更广阔和更丰富的内容上深化对这一主题的研究, 同时, 进一步推动我国教育科学研究的开展。

我认为, 在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问题上, 不能生搬硬套西方的做法。中国需要尊重自己的高等教育文化, 需要根据中国具体的政治、经济和高等教育环境, 建立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体系, 建立起能够有效支撑中国现代化建设需求的高等教育体系。这就需要前瞻性的研究, 需要坚持教育创新。教育是一门科学, 这一点现在还不能更好地为多数人所理解、所重视;教育科学在我国的发展还相对迟缓, 不能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在教育创新方面, 对高等教育水平的提高和快速发展具有明显成效和重大意义的创新成果还不多。要建设成为高等教育强国, 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以强烈的时代感和使命感致力于发挥自身“研究、咨询、中介、服务”的功能, 致力于积极推动高等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变革, 致力于积极推动高等教育的科学研究, 致力于推动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为此, 学会自2001年起连续召开了9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前8届的论坛中, “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融合”、“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建设和谐文化与中国高等教育”等论题引起了较大的反响,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每年一届的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已经逐步成为了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峰会, 从2003年开始又增加了博士生分论坛, 从而使论坛更有生气、更加活跃。

创新是中小型饲料企业的生存之基 篇3

对于中、小型饲料企业来说, 要想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必须实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经营模式创新。只有开拓创新, 才能换道超越, 闯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特色之路。

1 制度创新

企业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当前, 中、小型饲料企业普遍缺乏熟悉饲料法律法规、懂管理、善营销、熟练掌握饲料和养殖专业技术和行业发展动态的专业人才和复合型人才, 特别是缺乏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强的人才, 有的企业即使有, 也留不住。究其原因, 一是这些人不认同企业的制度、文化和发展理念, 二是这些人在企业无用武之地, 不能完全实现自我价值。这就要求企业在完善现有制度的基础上, 创新发展理念, 建立健全一套让人才个个都有归属感、使命感, 与企业共同成长的企业制度和文化。

2 管理创新

一是实现扁平式管理。充分发挥中、小企业人员少, 管理层级少, 能够自主决策、自主创新、对环境改变能够快速应对的优势, 实现决策、管理、执行三层结构制, 使企业决策快速落到实处。二是实现目标管理。对每个岗位、每个环节设置目标责任制, 做到分工明确, 权责清晰, 日清日结, 使企业得到高效运转。三是实现成本管理。企业健康发展需要倒逼企业对原料、配方、仓储、生产、销售等环节成本进行严格控制, 使企业的人、才、物等资源得到合理配置, 达到利润合理化。

3 技术创新

产品差异化是中、小饲料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一味模仿、盲目跟风, 带来产品同质化, 只能使企业间恶性竞争。因此, 饲料企业可以根据养殖户的需求, 结合自身优势, 利用原料的全数据分析等手段, 开发无抗饲料、生物饲料、安全饲料等功能性饲料, 研制特种养殖饲料, 或专攻一类饲料等, 也可为养殖户量身定制饲料。另外, 企业可以通过设备改造, 改进生产工艺, 提高自动化生产水平, 如将人工添加采用自动化, 将打包实现机械化, 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减少人为出错机率, 保证生产质量, 而且, 能节省人工成本, 减轻人员管理负担。

4 经营模式创新

一是用“直销”取代“经销”, 减少中间环节。二是延伸产业链条, 建立自己的养殖基地。三是实行产业联盟。饲料企业与养殖场 (户) 共同设计饲料产品, 回收或共同销售畜禽产品, 既可提高饲料企业的饲料商品化率, 又可避免养殖企业自配料由于配方思路和生产技术落后而造成的饲料原料资源的浪费和形成环境安全隐患, 使饲料原料资源得到有效合理利用, 实现双赢。饲料企业之间共享信息平台, 实现原料采购、产品销售联盟合作, 既减少了采购、销售费用, 保证了原料品质, 又避免了同行间恶性竞争。四是实现资金融合和行业合并。与养殖场 (户) 互为参股或为养殖场 (户) 提供资金担保服务。规模、资产相当、经营理念相似、产品不同的饲料企业可以联合或合并, 实行人、才、物的整合。五是实现差异化精品战略。未来10年, 是绿色发展, 差异化肉、鱼、蛋品牌创建的黄金期, 消费者对放心、安全、健康的肉、蛋、奶的需求不断增加, 给安全饲料、无抗饲料、绿色饲料的生产带来了机遇。

2017年, 洪涝灾害、主要原料价格剧烈波动、养殖业调整转型升级加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企业率先发起价格战、促销战等多种因素叠加, 使本来生存困难的中、小型饲料企业又经历了生死攸关的严峻考验。因循守旧, 固步自封的企业又倒闭了一片。中、小型饲料企业只有不断创新, 不断完善制度, 提高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 不断探索适合自身的生产经营模式, 才能生存和保持健康发展。

摘要:饲料企业之间竞争日益加剧, 中、小型饲料企业生存困难。中、小型饲料企业要想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必须实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经营模式创新。

职业教育是强国之基论文 篇4

首先, 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 也是改善民生的前提基础。科学发展观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实践出发, 把发展置于“第一要义”的关键地位, 要求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决定了我们必须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落实到民生问题上, 发展则是改善民生的前提基础。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人民群众虽然实现了温饱并总体达到了小康, 但这只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还存在城乡差距拉大、区域发展不平衡、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阶层贫富差距较大等困扰, 直接影响着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吃穿住行、就业、养老、就医、子女教育等。因此, 我们必须立足于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把发展生产力作为首要任务, 着眼于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 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为改善民生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证。在这个问题上, 发展是改善民生的基础和前提, 离开发展谈民生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其次, 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也是改善民生的价值取向。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 人民群众不但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也是社会发展成果的最终享有者。科学发展观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 提出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 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 科学地回答了“为谁发展”、“靠谁发展”的问题。坚持以人为本, 就要始终把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 急人民之所急, 想人民之所想, 办人民之所需;坚持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坚持发展为了人民, 发展依靠人民, 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改善民生必须着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生活、生产和生命安全问题, 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权益,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满足人们的发展愿望和多样性需求, 关注人们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

再次, 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也是改善民生的行动指南。科学发展观坚持唯物辩证法全面、联系、发展的观点, 从全局高度把握和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规律, 提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在改善民生的实践中, 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必须做到:一要把握民生问题的全面性。民生问题不仅是“吃饭、穿衣”等基本生存需要的满足, 更多地体现在对高质量生活的追求和社会各项权益的保障上;不仅要求物质方面的富足, 更要求精神世界的丰富和居住环境的美化与舒适。二要注意民生问题的协调性。改善民生涉及到不同阶层、不同区域、不同领域的利益关系调整, 要保证阶层之间、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人民在发展成果、发展机会、发展权利等方面具有公平的享有权。三要认识民生问题的持续性。随着时代的发展, 旧的民生问题解决了, 新的民生问题又必将出现。改善民生是一个持续推进、不断提高的过程。

最后, 坚持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也是改善民生的根本方法。统筹兼顾是我们党在长期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形成的重要历史经验, 是我们处理各方面矛盾和问题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 也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科学有效的工作方法。科学发展观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 适应新形势新任务, 坚持把统筹兼顾作为根本方法。贯彻落实到改善民生问题之中, 我们只有把统筹兼顾作为根本方法, 才能真正处理好关系到十几亿人口的民生发展和社会稳定问题, 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更好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这一实践过程中, 一要做到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相结合。发展经济是改善民生的物质前提和现实基础, 而改善民生则是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 如果不注重发展经济、提高生产力水平, 改善民生就无从谈起;如果发展经济不以改善民生为价值导向和最终归宿, 就会造成为“增长”而增长。二要做到全面推进与重点解决相结合。改善民生的过程中, 我们要在整体提高的基础上, 集中精力解决好重点人群、重点地区、重点领域中突出的问题, 并通过这些人群、这些地区、这些领域带动整个社会民生的改善。三要做到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改善民生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 涉及到多个方面内容, 必须同时发挥政府、社会和市场等各个方面的积极性, 形成政府与社会互动、行政与市场互补的体制机制, 以此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重视安全教育夯实生命之基 篇5

美国学者杰·唐纳·化特士于1968年首次提出生命教育以来, 世界各国教育界都非常关注。生命教育不仅在理论上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 而且在实践中进行了积极的实验和探索, 生命教育的内涵也从单纯的“控制青少年自杀率不断上升”而转变为“不仅要教育未成年人珍爱生命, 还要帮助他们认识生命的本质、理解生命的意义、创造生命的价值”。这是人的生命形态和特征的本质要求。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的显著提高, 全民教育取得较大成就的同时, 生命教育的研究也得到了极大的重视。我国一知名学者就对生命教育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他认为生命教育是“在学生物质性生命的前提下, 在个体生命的基础上, 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 对个体生命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 进行完整性、人文性的生命意识的培养, 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意义, 学会生存的技能, 追求生命的价值, 活出生命的意蕴, 绽放生命的光彩, 实现生命的辉煌”。

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发现, 生命教育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生命教育指的是对生命本身的关注, 包括个人与他人的生命, 进而扩展到一切自然生命。广义的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类的教育, 它不仅包括对生命的关注, 而且包括对生存能力的培养和生命价值的提升。

教育的本质是为了人的发展:关心人拥有一个完整生命的成长, 注重加强人的精神信仰和个性的培养, 使人的人格更加完美, 从而促进人获得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的价值和生命理想、感受生命的意蕴, 使人的生命得以超越自我、向辉煌和永恒的生命发展和延伸。生命安全教育是生命教育的一部分, 生命教育集中关注精神层面上生命的提升以及形成一定的生命安全意识。生命安全教育主要关注个体对自身和他人生命的漠视而无法摆脱内在或外在的困惑和压力, 避免意外或危险等造成对个体生命的伤害。生命安全教育是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 是以个体的安全存在为前提条件, 旨在培养个体生命安全意识、生存能力以及提升个体的生命价值, 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质、健康的心理, 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和社会适应性的一种素质教育过程。

二、生命安全教育的开展和落实

中职学生处于心理上不断成熟的特殊时期, 又置身于复杂的社会环境中, 道德的缺失、有害信息在网络上的传播等, 会给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当前, 意外伤害、自杀等已成为危及中小学生生命的首要因素, 因此学校要运用多渠道、多方法, 落实生命安全教育, 让学生学会必要的生存技能、自救自护的能力、自控自理的能力、人际交往的能力、耐受挫折的能力和寻求帮助的能力等。下面笔者就课题的实施, 谈谈中职学校落实生命安全教育的方法和策略。

1. 梳理学校安全管理网络, 构建生命安全教育体系。

学校安全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 完善学校安全工作管理体系, 制定科学有效的生命安全教育工作制度, 是做好生命安全教育的基础。学校通过对前几年安全教育工作的反思, 认真梳理, 重新打造了学校生命安全教育及管理网络, 构建了纵向:校长→科室、学部→教师→学生, 横向:家长、实习企业→学校→社区、街道和各职能部门的全方位的安全工作管理、教育网络体系 (见图1) 。完成了与生命安全教育工作相匹配的制度建设, 使学校生命安全教育工作的开展有指导、有依据、有力度、有保障, 确保了生命安全教育在学校层面、学部层面、学生层面得以顺利、有效开展。

2. 借力施力, 充分发挥专业力量进行生命安全教育。

生命安全教育的开展, 需要一批优秀的师资力量, 通过他们的言传身教, 落实生命安全教育, 但学校相应的专业师资力量明显跟不上生命安全教育的需要。因此我校依托学校生命安全教育网络, 在开展生命安全教育时充分利用社会专业力量。社会专业力量协助学校落实生命安全教育的目标, 对全校师生进行生命安全教育, 不仅真正落实了生命安全教育, 而且培养了一批生命安全教育活动的师资力量, 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禁毒教育工作中, 依托市禁毒办和市禁毒支队, 仅2012年, 在学校举行专题讲座10次以上, 带领学生到禁毒教育基地参观达23批次, 参与学生累计达到三千余人。学生们在听了讲座和现场参观后, 感触良多, 纷纷写下感想和心得, 很多学生都自觉主动地参与到了社区的禁毒教育活动中, 起到了良好的社会效应。我校通过外引专家, 进行专业指导, 让生命安全教育正规化、专业化、普及化, 实现生命安全教育“全社会齐心协力, 全方位推进”。

3. 现场体验, 感同身受, 从做中学。

体验式教育是一种全新的培训和教育形式。它最早源自库尔特·汉恩的外展训练学校, 通过野外训练让参加者提升生存和人际能力, 改善人格和心理素质。20世纪90年代以来, 发达国家的体验式教育迅速发展, 在各领域都得以迅速普及。我校开展的“体验式”生命安全教育是依据生命教育目标和学生的心理、生理特征以及个体经历创设相关的情境, 让学生在学校所搭建的各类生命安全教育基地中体验、感悟, 通过反思体验和体验内化形成学生个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品质, 在反复的体验中积淀成自己的行为, 最终掌握生命安全基本技能。我校师生通过走进真实法庭、消防实践基地、禁毒教育基地等, 切身感受。这种体验所带来的知识的取得比任何说教的效果都要好。

4. 活动辅助, 使生命安全教育常态化。

我校生命安全教育在充分依托外部专业力量, 采取体验式教育外, 也侧重于校内活动的开展, 通过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的生命安全教育活动, 让生命安全教育常态化。每学期开学初, 学校通过问卷调查, 了解学生掌握的安全知识的程度和想学的技能等。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 确定本学期的周行事历, 确定周生命安全教育活动主题, 确定活动承担者 (一般以学部为单位, 优秀班级也可以以班级为单位, 独立承担活动, 如11商务助理班就独立承担过校法制知识竞赛活动和安全演讲活动) , 确定活动方案。通过每周主题鲜明的安全活动, 让全校师生都能参与其中, 获得知识和技能, 从而使生命安全教育常态化。

5. 隐性课程辅助, 让生命安全教育无处不在。

隐性课程是学校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我校通过学科教学的渗透和学校教学环境的渗透两方面, 来实现隐性课程在学校生命安全教育中的作用。通过实验对比, 我们发现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生命安全教育, 使安全教育生活化, 极大地提高了学生接受安全教育的频率。而学校的教学环境、校园文化等对学生身心发展都有重大影响, 因此我校在近两年内, 加大了对校园环境的改造力度, 仅绿化改造就投入了近40万元, 清理美化了曾一度被废弃的荷花池, 继续打造一年四季有花、处处有景的绿化整体景观。校园内增加了休闲长廊, 心灵家园进行了温馨化装修, 实施了安全和美观并重的校园亮灯工程, 实施了校园有声有色文化工程。通过发挥这些隐性教育的巨大作用, 使学生加强对生命安全教育的认识。

三、生命安全教育的成果和反思

1. 生命安全教育的成果。

两年中, 我们通过重构网络、专家引领、基地体验、活动辅助、学科教学辅助等, 认真开展中职生命安全教育工作, 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自课题实施起, 我校无任何师生安全事故, 并被评为市教育局的优秀综合治理学校。同时, 我校正式出版了《中职学生安全知识读本》, 该读本包括了学校的安全管理制度、应急疏散线路、必要的安全知识等, 并将该读本作为学校生命教育的辅助教材, 正式进入课堂。

2. 学校生命安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经过两年时间的实施, 我校生命安全教育已经获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反思过去, 我们仍然可以发现还存在一些问题, 如在学校生命安全教育已经日趋完善的情况下如何与家庭、社会做到有效衔接, 我们目前做得还不太到位。怎样发挥已经取得的经验, 从而让生命之花开得更加美丽, 是我们下一步工作中要去解决的问题。

四、结束语

罗曼·罗兰说过:“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 那就是了解生命并且热爱生命的人。”生命安全教育要致力于帮助学生在实践和体验中认识到生命的可贵, 让学生在感受生命、珍爱生命的教育中健康成长, 从而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将生命安全教育理念铭记于心。生命安全教育有助于抵制错误的生命价值观, 有利于学生把握生命的真谛, 引导学生尊重生命、珍视自己与他人的生命。生命安全教育是中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也是建设和谐校园、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肖川.生命教育的三个层次[J].辽宁教育, 2006 (6) .

[2]肖川, 曹专, 陈黎明.生命教育:实现教育的两种转向[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 2012 (4) .

[3]刘慧.生命德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

[4]张淑燕, 赵继伦.关于情感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思考[J].教育科学, 2008 (1) .

[5]张全雷.浅议当前生命教育研究中存在的问题[J].职业时空, 2011 (11) .

上一篇:继发疾病下一篇:国产氯吡格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