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业困难生

2024-11-20

学业困难生(精选5篇)

学业困难生 篇1

在学术界, 对学业困难生概念的界定众多研究者存在不同的理解。而当前教育界通常认为, 学业困难生的感官和智力正常, 只是学习效果比较低下, 学业成绩达不到教学大纲规定的要求。其实这一界定包含了三层涵义:第一, 学生以经常达不到教学大纲所要求的水平为主要标志;第二, 身心健康;第三, 学业困难生之间存在某些方面的差异。目前, 国内外学者认为学业困难生不存在智力上的问题, 只是在学习方面相对劣于其他同学, 但在其他方面并不落后。结合当前学者的研究成果及调查的结果, 笔者认为:学业困难生是指智力正常, 只是在学业和学习任务上存在一定困难, 学习成绩长期不稳定, 达不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水平, 学业成就与潜在能力两者之间不一致性且存在显著差异, 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特定教育和帮助的那部分学生。笔者结合十多年的学生管理经验, 就高职院校学业困难生的管理陈管窥之见, 以就教于方家。

一、以人为本, 转变教育观念, 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当前部分高职院校在教学方法上虽然做了一些探索和尝试, 但由于传统教职人员更倾向于满堂灌, 在教学上不注重学生个性、学业的差异性及主动性, 尤其忽视了学困生这一特殊群体。因此教师必须根据实际情况, 要因人因教材内容及教学环境而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培养学业困难生学习专业技能的信心。

创建优良的外部环境, 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校园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对学困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在学困生的管理和转化过程中, 第一、教育管理者应该给予学业困难生特有的人文关怀。辅导员或班主任要全面掌握学困生的情况, 并根据每个学业困难生的不同特点, 有针对性的指导, 给予学业困难生以有效的情感支持和人文关怀。第二、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可以利用寝室、文化橱窗及黑板报来创设校园文化氛围, 不断增强同学之间的团结友爱, 让学业困难生在不断的耳熏目染中受到感染, 受到激励, 受到影响。

二、加强学业困难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加强学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从学校的整体角度来看, 第一, 学校须高度重视, 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 开设相应的课程, 并成立相应的心理辅导机构, 提高学生化解心理问题的实际能力。;第二, 准确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笔者认为可以通过访谈方式, 找出心理有问题的学生, 了解其产生的原因, 并根据不同的情况和特点, 给予正确的指导和帮助, 改善其不良的心理状态, 引导他们健康全面发展并学好专业技能;第三, 对于学业困难生的心理问题视具体情况, 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辅导或干预。对于心理健康问题严重或比较特殊的学生, 可以提供个案咨询或个别治疗等方式进行心理援助。

加强学业困难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从关心学生心理健康的角度来看, 首先要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作为老师, 应从学生的角度为出发点, 掌握学生心理发展的普遍特点, 以最大的爱心、耐心和诚心搞好师生关系;其次, 教师要做到为人师表, 用优良的品格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思想, 引导学生积极的对待生活和客观公正地去评价事物与人;再次, 通过道德教育, 让学生尊重和关心他人, 懂得做人的基本原则, 树立自己的诚信与形象, 引导学生积极与父母沟通增进相互之间的感情。

三、积极干预, 激发学业困难生内在潜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培养学习的兴趣, 才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业困难生学习的原动力, 才能从根本上扫除其学习障碍。学校就应有目的地向学生详细而全面的介绍专业知识, 培养他们的专业理想, 逐步树立职业意识、职业信心, 最大程度地挖掘学生自身潜能, 调动他们学习专业知识的原动力, 促使学生努力掌握专业本领。其次, 要在学习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学习兴趣一旦被激发出来, 他们会乐于学习、勇于进取, 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目标。教育管理者要准确把自我效能理论恰当地运用到学生教育管理中, 让学业困难生从不同角度来展现自我, 在竞争中尝到成功的喜悦, 从而提高自我效能感。

学业困难生是特殊的群体, 但由于受网络、家庭、社会环境以及个体身心发育的影响, 他们养成许多不良习惯, 导致自我管理理念淡薄。很多学业困难生进入高职院校以后, 独立生活能力欠缺, 以自我为中心, 对学习生活不能有效进行管理。作为教育者应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 提升其自我管理能力。因此, 学校要根据学业困难生自身方面的特点, 调动学生其参与自我管理的积极性, 自觉约束, 自我管理, 并确立奋斗目标,

四、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构建学业困难生管理系统

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 许多被歧视为“被遗弃的最差生”的学生, 最后别无选择的进入职业院校, 但他们更希望获得尊重, 更希望得到管理者公平的对待。因此高职学校更应认清自身的责任, 不管是领导, 还是学管人员或班主任, 人人都应该树立以人为本, 服务学生的管理理念, 并以此指导各项具体的管理工作。为他们建立学习档案, 密切关注他们的学习动态。同时对学业困难生要有一定的帮扶制度, 尽可能形成一对一的帮扶机制, 并建立家长联系制度, 及时将信息反馈给学生家长, 共同关注、督促、激励学困生, 帮助学困生走出困境, 最终成长成才。

总之, 高职学业困难生的管理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 必须建立长效机制, 只有各方面行动起来, 才能达到目的。因此, 学校、社会、家庭都应引起重视, 形成一个齐抓共管的系统, 社会和家庭绝不能将学业困难生的管理及转化工作全部推给学校。在学业困难生的管理过程中, 教师、家庭、社会三方联动, 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家访等形式与家长沟通交流, 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 与家长共同商讨提高学生学业成绩的对策和教育方法, 争取家长对学生管理的支持。现代社会是个开放的社会, 是一个互联网的社会, 学生每天通过网络认识社会, 受其影响, 因此要引起全社会对学业困难生的关注与重视。学校、家庭和社会, 应建立一个全方位的教育体系, 发挥整体效应, 让学困生置身于一个平等、热情、和谐的氛围之中, 把他们培养成合格的专业技术人才。

摘要:随着教育体制改革和市场需求的变化, 培养具有一定职业能力和应用型技术人才不仅仅是市场的需求, 更是国家发展对职业教育提出的迫切要求。如何培养出高素质的劳动技能型人才, 是从事职业教育工作者值得关注的课题。本文以邵阳职业技术学院学业困难生为调查对象, 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相关理论知识, 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管理对策, 以期促进对学困生的管理。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业困难生,管理对策

参考文献

[1]赵海.国外有关学习困难问题研究的新进展[J].比较教育研究, 2000.

[2]周敏.独立学院学困生问题研究[D].湖南:湖南大学学位论文, 2011.

[3]张勇.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管理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8.

学业困难生 篇2

大一新生出现学业困难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对我校在第一学期即出现挂科的4个年级中医学专业新生进行调查研究,可知进入大学后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源动力、专业思想不稳固是其主要根源。通过分析其原因,给予加强专业教育和专业咨询、改进授课和考核方式、开展社会实践、营造良好氛围等,关注学业困难学生、建立与家庭沟通的桥梁,为解决中医学专业大一新生学业困难问题提供参考和依据。

近年来,随着中医药事业的蓬勃发展,中医学专业的报考人数逐年增加,生源质量也逐步提高。但新生入学后发生学业困难的比例也在逐年上涨,即大一新生中出现课程不及格、学习情绪倦怠等各种问题的学生数量在逐年增多

对于每一位大学生来说,学业困难直接导致学生学业水平难以符合专业培养要求,以致今后无法胜任相应岗位工作。而且,大一就出现学业困难,势必将影响学生今后在校期间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以至于形成恶性循环;对于学校而言,学业困难学生的出现直接影响学校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因此,重视学业困难学生群体并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数据调查

本研究对我校2011-2014年入学的五年制中医学专业新生进行调查,以在大一第一学期出现课程挂科的同学为研究对象,发放调查问卷67份,收回65份,其中有两人在此期间退学,有效回收率为97%。从表1中可看出,我校新生入学后发生学业困难的比例在逐年上涨,即大一新生中出现课程不及格、学习情绪倦怠等各种问题的学生数量在逐年增多

2原因分析

通过分析调查问卷,从表2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大一新生入学后因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源动力、专业思想不稳定而出现学业问题的占多数,其他如基础差异、不适应大学学习方式等原因相对较少,还有部分学生因家庭突发变故、个人突发疾病等其他原因也导致在大一第一学期出现了成绩不及格的现象。

分析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学习目标不明确。进入大学之后,相当一部分学生还沉浸在高考之后的放松和懒散状态中,不能及时调整状态并尽快投入到新的学习中去,因此相当一部学生在第一学期就出现成绩不及格〔2〕入学后,每一位同学都对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充满了憧憬和遐想,刚刚经历了巨大的高考升学压力,相对于5年之后才会面临的就业压力或升学压力,一部分同学失去了学习的源动力和压迫感,主要精力未放在学业上,导致成绩越来越差。〔3〕专业思想不稳固。中医学作为我国的传统医学,博大精深而且抽象复杂,但在现代一直受到很多人的质疑,对初学中医的学生来说,其专业思想必然会受到影响。〔4〕不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在大学期间,学生有了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对于一些缺乏自主学习能力的同学,不能合理的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学习。〔5〕家庭原因。步入大学后,学生开始了相对比较独立的学习和生活,家庭环境影响学生形成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偏差就会暴露无遗,从而影响到学业。〔6〕教学、考核方式。医学专业的学生需要记忆大量的知识点,面对沉重的课业负担,再加上教师死板、老套的授课和考核方式,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7〕其他原因。学生在入学后,因家庭变故、突发疾病等原因而导致的学业问题。

3策略研究

针对以上几项原因,笔者认为中医院校可试图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改善大一新生目前日益严峻的学业困难局面。

3.1加强专业教育、大一期间重视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

在大学生入校之初,就要对学生加强专业教育,运用生动形象的实例使每一位同学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医学专业的精髓和无限生机,感受到作为一名中医的职业成就感。同时,要高度重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通过此课程,帮助学生更好地规划自己的学业和职业。

3.2加强学业咨询,帮助学业困难学生做好学业规划

充分发挥各学院教研室教学指导的作用,积极帮助学业困难学生进行课程咨询和学业规划,尽可能使学业规划科学、合理、可操作。

3.3改善授课方式

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和教学平台逐渐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用形成性评价的考核方式替代终结性评价,引进翻转课堂,使学生从大一开始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

3.4开展社会实践、进入临床进行实地考察。

在入学之初就带领新生参观具有代表性的中医诊室和病房,通过真实案例,使学生建立职业成就感。

3.5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

通过采取各种措施,树立良好的班风和宿舍风气。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大一新生尽快融入到大学校园环境中去,达到身心发展,实现良性互动。

3.6强化各类咨询,帮助学业困难学生树立信心充分发挥学校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就业指导中心的作用,积极开展针对学业困难学生的心理辅导、职业发展咨询、就业指导等。

3.7积极建立学校与家庭沟通的桥梁

学校和家长之间充分利用电话、网络等媒介,积极联系,及时沟通学生在校学习表现。家长应充分利用书信、电话、网络等手段,经常、主动地与学生联系,及时掌握学生心理动态,在生活和学习等各个方面给予学生关心、支持和引导。

★ 分析小学数学中学生计算出错的原因论文

★ 通货膨胀原因的分析论文

★ 浅析成人教育教学质量缺失原因及对策分析论文

★ 混凝土路面破损原因分析及综合治理方法论文

★ 基于认知理论的社会公德困境原因分析论文

★ 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调查分析论文

★ 浅议普通中学生体育厌学现象的分析及对策的论文

★ 大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表现及其原因分析教育论文

★ 水泥混凝土引起超时缓凝的现象及原因分析论文

学业困难生 篇3

一、高校学业困难生的心理特征

学业困难学生一般指那些智力正常, 没有感官障碍, 但在知识、能力、品格、方法、体质等要素的融合方面存在着偏离常规的结构性缺陷, 智力得不到正常开发, 不能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要求, 需要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或医疗措施给予补救或矫治的学生。 学业困难生在遭受挫折后, 心理状态会发生很大变化, 主要有以下心理特征。

1.心理健康特征。

学业困难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总体上比其他学生要低。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学业困难生表现出更明显的强迫症状, 这意味着他们比其他学生更多地表现出明知没有必要, 但又无法摆脱无意义的思想、冲动及行为。第二, 学业困难生对人际关系更为敏感, 突出反映在他们与人交往, 表现出不自在和自卑感。第三, 学业困难生有较为严重的忧郁苦闷心情, 缺乏活动愿望, 对生活的兴趣减退。第四, 学业困难生焦虑水平高, 主要反映在对客观情况作过分严重的估计, 常常感到无名恐惧。第五, 学业困难生在思想、感情及行为等方面比其他学生更具有敌对性。第六, 在学业困难生的所有心理健康问题中, 强迫、抑郁及敌对性更为突出。

2.神经心理特征。

学业困难生的神经心理功能存在着一定的不平衡性, 这种不平衡性是影响学业成绩的原因之一。与正常学生相比, 学业困难生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心理缺陷, 如解决问题、言语理解和长时记忆。这些缺陷的程度与学业成绩低下的程度呈正相关, 而且学习困难学生的神经心理功能不平衡, 左半球功能受损更明显, 这种平衡失调影响了学业成绩。

3.认知心理特征。

认知过程是个体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支配下, 对信息进行输入、储存、加工、提取的过程, 其具体形式表现为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而学业困难生不能有效地对外界信息进行认知, 因此, 难以与外部环境构成动态的平衡关系。

4.社会性发展特征。

学生的社会性是在经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随年龄增长, 其社会性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学业困难生的社会性发展的总体趋势与此相似, 但又表现出一定的特点, 学业困难生和其他学生相比, 注意力更不集中、更易分心、更多冲动且冲动性更强, 行为问题更多, 同伴关系更差, 在同伴中的地位更低。

二、学业困难的形成原因

经过调查, 发现高校学业困难生在人员分配上呈现“四多”特点, 即男生多、理工科学生多、农村生源多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多。主要有以下原因。

1.沉迷网络。

沉迷网络是造成学业困难的主要原因。大部分学业困难生是因为沉迷网络不能自拔, 耽误学习时间, 影响正常生活规律, 无法集中注意力学习, 出现迟到、早退甚至旷课等现象, 学业成绩受到严重影响。

2.学习基础薄弱。

学业基础弱也是造成学业困难的重要原因。由于全国各地区教育水平的差异, 生源水平参差不齐, 造成部分学生入校后学习困难, 无法跟上学习进度, 出现学业困难问题, 这种现象在少数民族学生中尤其突出。

3.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

很多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对专业并不了解, 有的是听从父母安排、教师推荐, 有的是凭自己想象和对专业名称的兴趣。进入大学后, 发现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 又不能及时调整好心态和学习方法, 因此产生思想情绪, 抵触学习, 导致学业成绩大幅下降。

4.家庭变故。

家庭变故对学生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由于家庭分裂、亲人离世, 学生精神、情感上受到创伤, 承受着沉重的心理压力, 从而影响到学业成绩。

5.学习目标不明确, 学习态度不端正。

在考上大学后, 一些学生认为任务已经完成, 进了大学等于进了保险箱, 认为大学课程容易通过, 不知道要学什么, 怎么学, 缺失学习目标后, 学习热情不再强烈, 缺乏进取心, 再加上学习态度不端正, 严重影响到学业成绩。

6.身心健康问题。

心理有问题、身体有疾病也是导致学业困难的原因之一。此外, 还有教学方式、情感问题、贪玩、不适应环境等原因。

三、针对学业困难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措施

1.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

学业困难生的基本情况不同, 形成原因不同, 所以就不能用同样的方法对待所有学生, 要从实际情况出发, 因材施教, 有的放矢。因此, 辅导员要经常深入学生, 通过谈心、电话家访、查阅档案等渠道了解学生特点, 掌握问题根源, 进一步开展教育引导, 例如帮扶沉迷网络学生, 就应该加强监管力度, 改正不良生活习惯;帮扶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 就应该进行信心鼓励, 邀请任课教师课外辅导;帮扶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的学生, 就应该邀请专家教授作讲座, 激发学习兴趣, 必须实施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才能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环境育人, 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良好的育人环境对帮扶学业困难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良好的校风学风是一种无形的强大的精神力量, 可以使每位学生潜移默化地不断受到教育和影响, 使学生终身受益。因此, 高校要努力营造健康向上的育人环境, 切实加强校风学风建设, 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 树立优秀生先进典型, 引导和激励学业困难生。同时, 还要重视班级和宿舍的作用, 在这些小群体、小环境里营造一种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人际环境, 加强学业困难生和周围同学的交流与沟通。通过同学之间的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消除学业困难给他们带来的精神上的消极影响, 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 通过在班级内开展帮学活动, 帮助学业困难生改善学习状况, 提高学习效率, 增强自信心。

3.情感育人, 辅导员与学生共筑情感平台。

在校园里, 辅导员是与学生接触机会最多的教师群体, 负责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生活服务和日常管理等方面, 所以辅导员要经常深入学生, 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习情况, 关心日常生活, 让学生感受到学校的关怀、老师的关心和集体的温暖, 学生一旦有困惑, 能够倾述自己的想法, 辅导员才能及时掌握情况解决问题, 防患于未然, 因此, 建立情感交流平台是预防出现学业困难问题和寻找问题根源的有效措施。

4.制度育人, 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学业困难生有一个共同特点是自控能力不强, 不能约束自己的行为, 所以加强日常管理, 制定、健全并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是协助做好学业困难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落实家长联系、任课教师联系、查课、查自习、定期汇报学习状况等制度, 能够起到监督作用, 促使学生在思想醒悟的基础上付诸行动, 形成良好习惯, 避免出现“三天打鱼, 两天晒网”现象, 进一步巩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5.全员育人, 发挥任课教师第一课堂作用。

育人是学校的一项整体性工作, 任课教师作为第一课堂教育的实施者, 对学业困难生的教育至关重要。如果任课教师能够严格课堂秩序、考风考纪、学业管理, 就不会出现旷课、旷考等现象, 学生就会集中注意力在课堂学习上, 改变不良的学习习惯, 逐渐端正学习态度。因此, 对学业困难生的管理需要任课教师的协助, 齐抓共管, 双管齐下, 才能切实做好学业困难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6.活动育人, 开辟第二课堂, 充实课余生活。

学业困难生还有一个共同特点是学习目标不明确, 总觉得无聊, 无事可做, 只有选择网游, 最终导致学习成绩下滑。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没有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吸引学生, 如果学业困难生在课余时间参加一些有益的校园文化活动, 就会感到生活充实, 也就没有时间去网游, 因此通过举办活动吸引学业困难生的注意力, 也是一项非常有效的措施。

7.长期跟踪, 动态管理。

自控能力较差的学业困难生普遍存在无法坚持到底的问题, 特别是因沉迷网络而造成学业问题的学生, 如果不长期跟踪, 加强监管力度, 很容易重新回到网吧, 造成教育工作功亏一篑。因此, 有必要针对性地采取长期跟踪, 动态管理。

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抓好学业困难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有利于和谐校园建设, 有利于高校整体优良学风的形成, 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 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朱洌烈, 许政援, 孔瑞芬.学习困难儿童的注意、行为特性及同伴关系的研究[J].心理科学, 2000, 23 (5) :556-559.

[2]雷雳.学习不良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J].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7 (1) :49-53.

[3]陈梅琳.大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及教育策略[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 18 (1) :61-63.

学业困难生 篇4

近年来, 团体辅导这一新兴教育手段成为了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 为此, 我运用团体行为训练和心理辅导对高校学困生人格缺点的矫正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进行实践探讨, 以便为培养高校学困生健全人格提供实践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招募选取某高校医学专业和非医专业12名本科男生。为客观准确准地获取研究信息和保护学生的隐私权, 事前跟学生声明, 对本次研究学生给出的个人答案仅作为研究之用, 使学生更好地配合反映出真实的研究内容。

1.2 研究工具

采用卡特尔十六项人格因素问卷 (16PF) 进行人格测量, 所有数据借助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1.3 实施程序

第一阶段:采用刘永和修订卡氏16PF中译本对24名同学进行测试, 被测同学其中12名为成就优异的学生, 拿二等奖学金以上者;12名为研究对象 (学困生) 。通过对学习优异学生和学困生测试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找出差异所在。

第二阶段:制订为期10周的团体辅导计划。本研究团体辅导分为团体行为训练和团体心理辅导。团体行为训练首先是让学员进行集体自习, 互相考勤, 记录自习所学内容, 每周2次, 每次2小时, 目的让学员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和自我约束能力。同时, 要求小组成员每周六进行一次12分钟跑, 以达标成绩为基点, 逐步增加跑步距离。利用学校素拓场地让每位学员进行5次“勇攀高峰”的攀岩训练, 目的是锻炼学员的毅力和克服困难的能力;团体心理辅导是聘请校心理咨询中心教师对小组学员进行每周一次, 共十次, 每次2—3小时团体心理辅导, 辅导方案分为:自我了解、自我激励、压力调节、抗受挫折和团体约束五个部分。

2. 结果

2.1 学困生和学习优异生的人格特征对比分析情况

通过对学困生和学习优异生人格特质的对比分析, 发现学习优异生和学困生在兴奋性、敏感性、怀疑性、幻想性、世故性、实验性、独立性七个方面并无明显差别。但学困生在乐群性、聪慧性、恃强性、有恒性、敢为性、忧虑性、紧张性九个方面和学习优异生有显著性差异。这说明学业困难生与学业优异生相比, 在与人相处、合作、抽象思考能力、自我判断能力和控制能力、持之以恒能力、自信心等方面相对较弱;而且学困生在“心理健康水平”、“专业成就”、“新环境中成长能力”的数值明显低于学业优异生。

2.2 团体辅导前后学业困难生人格特征结果分析

从表1可见:团体辅导前后, 受试成员在乐群性、聪慧性、稳定性、兴奋性、忧虑性五个人格因素方面均有显著改变 (P<0.05) , 说明受试成员在乐群外向、智力发展、情绪稳定、轻松兴奋、沉着自信方向有显著发展。同时, 受试成员在恃强性、敢为性、有恒性、独立性4个人格因素上略有转变, 说明受试成员在团体训练中积极独立、勇于拼搏、持之以恒、自律严谨的方向转变。受试成员在世故性、实验性、紧张性、敏感性四个因素方面向低分转变, 说明受试成员在团体辅导训练中可能向坦白直率、心平气和方向发展。同时, 团体辅导前后受试成员在心理健康水平、专业成就和创造能力均有进步 (P>0.05) 。受试成员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 (P<0.05) , 这说明通过团体辅导之后, 受试成员能够更清晰地认识自我, 更好地适应环境。

注:标*为P<0.05, 标**为P<0.01

3. 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 经过团体辅导, 研究对象相对学习优异生所欠缺的人格特征得到明显提高, 说明团体辅导能够帮助学困生完善人格、矫正行为, 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3.1 注重建立具有针对性的团体辅导

通过第一阶段的研究发现, 学困生与学习优异生存在较为明显的人格差异, 学困生表现出与人相处、合作、适应能力欠缺, 不喜欢和别人共同学习、工作, 不爱参加集体活动, 平时冷漠、固执;抽象能力差, 理解能力不够强;自我认识能力弱, 精神萎靡, 身心疲乏;责任感不强, 缺少恒心和自信心。根据学业困难生的人格特质, 本研究建立了以提升学困生合作意识, 改善人际关系, 消除孤独情绪;培养抽象思维能力, 加强适应新环境的能力;让学业困难生全面了解自我, 正确面对现实, 消除焦虑;提高受挫承受能力, 提高自信心;加强成就感, 树立人生目标等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团体辅导。

3.2 团体行为训练与团体心理辅导并重

通过制定出的学习互助小组、“勇攀高峰”攀岩训练和12分钟跑团体行为训练, 发现学业困难学生上网次数有所降低, 甚至中途有的学生已经把电脑放到家里, 生活规律逐步正常, 早上不起床现象明显减少, 上自习的时间有所增加, 逃课情况减少。通过体能训练, 发现学业困难学生的毅力明显增加, 每个同学能够尽全力完成训练任务, 学困情绪明显降低。国内学者何颖等研究指出体育锻炼可在短周期 (4周) 是大学生抑郁水平、身体自尊水平发生明显变化。学业困难生在参加团体行为训练时, 总是伴随着强烈的情形体验和明显的意志努力。因此, 进行团体行为训练的过程, 就是让学员不断克服困难、超越自己的过程, 是一次次跨越障碍、走向成功的过程。

通过针对学业困难生所设计的自我了解、自我激励、压力调节、抗受挫折和团体约束五个单元的团体心理辅导, 营造一个真诚、尊重和温暖的团体辅导的气氛, 引导他们回顾过去, 思考自己的性格、价值观、优缺点、人际关系和人生目标, 在集体中重新认识自我, 了解自我, 接纳自我, 增强自我尊重和自信, 学会欣赏自我的长处和勇于面对自己的短处, 矫正不正确的认知, 培养归属感和被接纳感, 体验与他人亲密交流、彼此信任, 学会关心、倾听和体察他人, 从而完善了学业困难生的人格缺陷, 对学业困难生人格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4. 结语

本研究表明, 团体辅导能有效地改善高校学业困难学生人格特质, 促进人格素质的发展, 是健全学业困难学生人格的有效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周小乐等.高校学业困难生的思政政治研究性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9, (10) :132.

[2]李坤凤.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学困生的自我效能感[J].教育与管理, 2011.

[3]程利娜.高校贫困生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及其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7, 15 (10) :894-896.

学业困难生 篇5

一、学困生晓明学业困难问题的形成过程

学困生晓明曾历经一次休学和一次留级,目前是一名大三学生,存在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和学业困难问题。笔者自晓明第一次复学后开始担任其辅导员,了解到他的经历后,对其开展了重点调查和长期关注,通过从前任辅导员、班主任、家长、周围同学等处了解信息的归纳整理,理清了晓明学业困难问题的形成过程。

晓明在大一第一学期的前半段表现较好,并在班里担任班长,老师和同学一致反映其热情开朗,学习成绩不错。但是到了下半段,突然辞去班长职务,学习上也不再努力,经常逃课、旷课,并向家长和老师提出了要退学的想法。由于当时家长和老师的劝导,他同意办理休学,第二年重新读大一。据家长描述,休学期间晓明很少在家,常常找理由去亲戚朋友家,甚至有时间不把自己的去向告诉家长,并且拒绝与他们有正面交流,经常表现出不耐烦的样子。复学返校后,晓明仍是对学习提不起兴趣,在新班级里也是默默无闻,几乎不参加任何集体活动,有时候只跟骑行社的高年级同学一起玩,后来发展为偷偷搬去他们宿舍居住。学习成绩没有任何起色,甚至有下滑趋势,导致在学期末有三门挂科。笔者曾几次找晓明聊天,试图了解他现在学业困难的原因,但他一直持不配合的态度,往往沉默无语或否认自己厌学,总是坚持说自己以后会努力学习的,并恳请老师不要把他的日常表现和学习情况告诉家长。

为了进一步搜集信息,笔者又找来晓明曾经的同学了解情况。据他的同学反映,现在的晓明也不是“一无是处”,对于他喜欢的事物和活动,他还是积极参与的,比如骑行,晓明加入了学校的骑行社,与社团的其他成员相处融洽,周末假期里常常和大家一起外出骑行,曾经还组织过跨省骑行的活动。

综上所述,不难发现晓明存在学业困难的情况,但又与一般的厌学不同,因为对于自己喜欢和感兴趣的事务,他会全力以赴去完成,并且争取做到更好,可见这不是学习能力的原因,而是由心理问题所诱发的。高考失利的落差,大学适应的失败,休学留级的压力,还有之前老师和家长没能第一时间给予其有效的思想引导和学习帮助,导致晓明的“心结”始终没有打开,学业困难问题也日趋严重。

二、心理问题应对策略

1)建立充分的信任关系。建立一个安全、平等的对话关系是笔者采取的与晓明交流的第一步。在无压力或接近零压力的对话氛围中,容易取得晓明的信任;在一种平等的、近乎朋友的关系里,容易引导他自愿说出内心的真实想法。同时在日常交谈中,笔者努力寻找他的闪光点,多去肯定他、认可他,对于他喜欢和擅长的事情予以鼓励和支持。

2)打破完美主义和自卑心理。在交谈中,晓明多次提到自己没有以前那么优秀了,甚至担心比不上现在班级里学弟学妹们,所以在新宿舍里总是感到一种自卑感,才会采取搬离宿舍的做法。笔者引导他思考如何在大学里定义“优秀”二字,由于环境、平台和人数等的改变,导致大学里竞争难度加大,如果仍使用与高中时同样的标准来衡量“优秀”的内涵,那无疑是给自己制定了更高的标准,也带来无形的压力。

3)协助改善亲子关系。由于高考择校等问题,导致晓明与家长的关系紧张。无能为力之下,家长只好降低对晓明的期望和要求,有时候还不敢轻易打扰。但在有完美倾向的晓明看来,父母的这种做法传达出来的恰恰是对自己的失望,还有日常关心的减少,于是进一步增加了亲子之间的隔阂。

三、学业困难应对策略

1)帮助重树信心,增强专业认同感。晓明的学业困难主要原因是源自对所学专业的不认同,进而学不会、考不好,自我暗示为专业学渣,甚至为了逃避低分而不去上课,不去参加考试。笔者借助专业老师力量以及优秀学子的案例,多次跟他讲述所学专业的发展前景,以毕业后的可能去向;同时多跟任课老师沟通,多对其进行课业辅导,课上和课下多给予其肯定,从点滴进步和成绩中重建他对自我的信心和学习的信心。

2)家校联合,做好多方沟通。在对晓明心理问题和学业困难的帮扶过程中,除了与学生本来保持密切联系之外,笔者还积极地与学生家长、任课老师、了解他的同学等联系沟通,以便随时掌握他的学习情况和思想动态。如果出现异常情况或反弹情绪,及时与多方进行沟通,了解具体原因,一起出谋划策、对症下药,如开展及时的针对性心理辅导,坚持跟踪观察等。

3)及时建档,记录各类数据,形成动态数据库。数据库的建立可以便于看到学生的改变状况,需要详细记录的数据信息包括:学生本人联系方式、父母联系方式、家庭情况、学习成绩、课堂表现、宿舍表现、班级表现、兴趣爱好、交友情况以及谈话记录等。经过对晓明的调查了解,将搜集到的各方面资料和针对问题的应对办法等都如实做好记录;通过正面交流、电话、QQ、微信等方式来密切关注他的心理和学习状态,以便及时更新数据库信息。

四、结语

在多方人员的协同帮助下,晓明的心理状况如完美主义倾向、自卑心理等有所改善,学习成绩也有了稳步提升,同时开始与新同学们接触交往,参与班级的日常活动,与家长的关系也有了明显缓和。

摘要: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和学业困难现象日趋显著,对此类学生的帮扶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对他们的教育和管理也成为当前高等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笔者对某位学困生进行个案剖析,探究其心理问题和学业困难的形成路径,对形成原因追根溯源。本文从个案出发,努力从特殊性中探寻普遍性,希望制定出应对心理问题类学困生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心理问题,学业困难,大学生,个案研究

参考文献

[1]梅海东.辅导员在大学生学业困难问题中的作用研究.管理观.2014,2:106-107.

【学业困难生】推荐阅读:

学业失败07-15

学业能力10-16

学业课程10-20

学业适应05-13

学业发展05-25

学业辅导06-22

学业归因08-11

学业评价08-28

学业生涯09-09

学业测评11-04

上一篇:院校设备下一篇:电解液热能的开发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