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团管理体制

2024-09-21

社团管理体制(共12篇)

社团管理体制 篇1

一、我国现行社团登记管理体制概况及分析

按照1998年颁布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的规定, 社团是指公民自愿组成, 为实现会员共同意愿, 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 一般将社会团体简称为社团。这一定义既将社团与国家权力机关相区别, 强调自愿成立而非强制性;又强调社团与公司的盈利性质不同, 社团是为了实现会员共同意愿而组成的组织, 并不一定追求盈利。社团管理体制是政府对社团加强监督管理的最重要的制度工具, 其目的是为了实现社团在政府严格控制下的有序发展, 从而既发挥社团的积极功能又能确保社会政治稳定。

按照我国现行法规, 政府对社会团体的管理体制可以概括为12字方针:“归口登记、双重管理、分级负责”。现行管理模式从社团的成立和日常运行两个方面入手, 对社会组织进行重点管理。

(一) 社团的审查成立

具体到社团的成立, 目前世界上有两种模式, 一种是备案登记制, 另一种是审查登记制。两种登记制度都要求社团符合法律规定的各项条件, 后者更强调相关政府部门对申请登记的社团进行审查, 符合政府需要的社团将被允许登记并取得合法活动的资格, 而不符合政府需要的社团则不能赋予其合法活动的资格。而我国目前和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 都将继续采取审查登记制。

审查登记制度, 即所谓的“归口登记”, 即除法律法规规定免于登记的某些社团类型之外, 1998年以后, 所有社会团体都由民政部门统一登记, 其他部门登记的则不能视为民间组织。《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规定:国务院民政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民政部门是本级人民政府范围内社会团体的登记管理部门, 而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国务院或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授权的机构, 是相关行业、学科或者业务范围内社会团体的业务主管单位。这强调了在社团成立阶段, 民政部门和业务主管单位的“双重管理”。业务主管单位负责社会团体筹备申请、成立登记、变更登记、注销登记前的审查, 而业务主管单位决定社团是否有资格在民政部统一登记成立。可以看出, 社团成立与否更多地取决于政府意志。

(二) 社团的日常管理

社团日常运行服从于“双重管理”, 即, 管理部门依据相关法规对社团进行监督检查, 业务主管单位协助管理部门履行职责并指导社团开展活动。《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通过强制性方式要求每个社团必须挂靠到一个行政单位, 这样无疑会使得行政权力渗透到社团组织中, 一方面很可能使社团成为政府的利益附庸与权力傀儡;另一方面过强的依赖性也很可能使得社团无法忠实于自身的宗旨与目标, 难以满足社团成员的需求, 甚至导致我国社会力量薄弱的现状进一步恶化。

另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团管理方式则是“分级负责”制度, 是指依社会团体的规模, 全国性社会团体由国务院的登记管理机关及相应业务主管部门负责管理监督, 地方性社会团体由地方各级登记机关及相应的业务单位负责管理监督。社团的活动被严格地限制在以地域为体现的各级政府的严格控制之下, 从而便利和加强了政府对社团乃至社会的管理和控制能力, 却大大降低了社团的活力和发展壮大、交流合作的可能, 限制了社会力量的联系、发展与壮大。

二、小议现行社团登记管理体制的弊端

出于维稳促发的目的, 政府必然强调其对社团的合理利用、有效监控;而社团为了满足成员需要、实现成员权利, 也必然坚持要求有关社团的政策制定和行政管理以社团健康快速发展为目的, 给予社团足够的空间和自主。政府与社团二元主体对于社团审查成立与管理有着不同的出发点与目的、要求, 因而相关政策的制定与执行便会出现意见分歧, 而这势必导致矛盾和问题的产生与发展。

(一) 就政府主体而言

就政府主体而言, 制定社团审查登记和管理的相关政策, 其目的是为了保证政府更好地利用社团、控制社团, 从而助力经济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然而, 在政策实施的过程中, 突出存在着以下问题, 严重影响了上述目标的实现:

一是过于控制社团的数量。政府为了实现和保障对社会力量的有效控制, 一方面, 在有些地方进行“总量控制”, 实行计划指标制, 限定本级社团与下级社团的规模与数量。另一方面, 越是重要领域和全国性质的社团, 越是完全排除竞争而只允许唯一一个社团的合法存在。

无论是对社团的数量控制, 还是对某些全国性社团的排他性保护, 实质上都是人为地制造某一或某些社团在一定领域的垄断。垄断有助于政府实现控制社会力量、保证社会稳定的目的;但行政控制使社团成为政府的下属机构, 空有社团之名而无社会力量之实, 无法发挥调和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另一方面, 政府支持下的社团垄断损害公民结社权、违背市场经济下社团自主发展的原则, 不利于社团在竞争合作中优胜劣汰、壮大进步, 也无法满足公民不断增长的多样化需要。

政府控制社团数量的初衷是监督社会力量、保障社会稳定;但这样的社团无法满足民众需求和社会发展要求, 甚至会加剧民众与政府的矛盾。长此以往则既无法促发, 也不能维稳。

二是双重管理体制“缺位”与“越位”并存。双重管理体制下的业务主管单位和登记机关互相推诿, 存在“缺位”现象。根据《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的规定, 业务主管单位具有5项职责, 登记管理机关具有3项职责, 但实际上业务主管单位偏重申报活动而疏于日常管理与监督, 有的甚至放弃管理。登记管理机关也嫌人手紧经费少而无暇顾及社团的具体活动。业务主管单位与登记管理单位互相“踢皮球”, 既不能有效引导约束社团力量, 也不为社团发展提供支持与指导。另一方面, 无论是登记管理单位还是业务主管单位, 都存在明显的“越位”现象。社团从其成立宗旨来看, 应该是自愿组织起来开展活动的。但在实际过程中, 政府部门往往按照行政管理方式组织安排社团的各项活动。尽管这种处理方式会使社团在经费与办公场所上带来一些便利, 但政府的“越位”也会使社团失去自主性, 成为业务主管部门的附属机构, 乃至成为政府部门延伸利益的工具。

政府的“缺位”和“越位”说到底是一种“趋利避责”的表现, 如不加以限制, “双重管理”变成“踢皮球”和“抢山头”, 就更加违背政策制定的初衷。

(二) 就社团主体而言

就社团主体而言, 突出存在社团组织的行政化倾向严重这一问题。当前相当数量的社团是政府机关领导授意成立、由机关领导兼任社团主要职务的;即便是民间自发成立的社团, 也往往会请党政领导兼任社团会长、理事长等职务, 以寻求政府的支持和庇护。这些导致了社团组织结构与行政管理纠缠不清, 社团管理的工作方法有着深入骨髓的行政化烙印。大多数社团的组织模式都没有采用扁平化结构, 而是沿用政府机关的科层制结构, 科层制“分科管理, 分层负责”的特点使社团活力不足而结构僵死, 创造性和实务性被制度化所抹杀。

在这样的情况下, 社团组织成了行政部门的低劣仿品, 社团不是躬身实干、谋求改变, 而是报告会议、文件讲话, 社团内部组织结构官僚化, 社团工作人员官员化, 社团本应发挥的作用便大大萎缩。

摘要:首先明确当前我国的社团管理体制, 在此基础上, 从政府和社团的二元主体视角出发, 探讨现行社团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社团,二元主体,弊端

参考文献

[1]范履冰, 刘长春.制度变迁视角下的社团管理体制创新[J].学术界, 2007 (5) .

[2]徐家良.中国社团管理:制度安排、职能协调与影响力[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2002 (1) .

[3]朱世海.社团管理体制创新与公法应对[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10 (5) .

[4]秦威.理顺社团管理的一个有益探索[J].学会, 2009 (4) .

社团管理体制 篇2

江西财经大学网络通讯社:

十年前,在江西这块红土地上,在江西财经大学这块学习乐园上,网络通讯社诞生了。十年来,网通人积极进取;十年来,网通社锐意创新。网通人活跃在在校园内外,闪耀在五湖四海,激扬文字,指点江山。十年的沉淀,十年的守候,十年的发展,网络通讯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值此网络通讯社十周年,社团管理委员会恭祝网络通讯社十周年庆典取得圆满成功,网络通讯社明天更加美好!

江西财经大学社团管理委员会

江西财经大学网络通讯社:

十年风雨见证了网通的成长历程,网通的十年传递着江财的真实故事。祝网通社明天更美好!

昆雅社

江西财经大学网络通讯社:

十年,是一段漫长的岁月;十年,更是一段艰辛的征程。十年,走来不易;十年,网通江财。锐意进取,携手同行。耕耘理念的土壤,播洒希望的种子,倾听江财的声音,锁住实事的焦点。十年,路仍在继续,创意没有终点。对网通工作者来说,江财所有的精彩和欢乐都是在他们手掌上的重组与蜕变。在江西财经大学网通社创建十周年之际,谨致以衷心的祝贺。

英语协会

江西财经大学网络通讯社:

在你协会成立十周年之际,劲松书画协会衷心祝愿你协会更加发展壮大,并衷心希望我们一起携手为我们学校网通方面付出自己的努力。祝愿此次周年庆典圆满成功。

劲松书画协会

砺十载心智耕耘,积万卷铿锵力作。时间像东逝的流水,一去不复返,转眼已是十年过去,网通社又将迎来一个新的春秋,谱写新的篇章。做为网球社的成员,我们祝愿网通社事事通顺,旺旺无敌!

网球社

江西财经大学网络通讯社:

祝网通社十周年广络天下通才!

棋类协会

江西财经大学网络通讯社: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网通十年的耕耘,犹如种下一棵铁树,结出灿烂的花果,带来喜悦,带来便利。祝网通社越办越好,生日快乐。

时代市场调查事务所

江西财经大学网络通讯社:

同舟共济,一路相拥;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十年网通,江财与你携手同行,因为有你,让生活更美好。在你十岁生日之际,送上最诚挚的祝福。网通,网通,心心相通!

时代市场调查事务所

江西财经大学网络通讯社:

网通社十周年生日快乐!

梦想英语俱乐部

朋友们、兄弟姐妹们,让我们与网通一起成长进步!并祝十周年庆祝活动圆满成功!

吉尼斯协会

江西财经大学网络通讯社:

十年华光如一梦,铸造江财新传媒。用热忱与坚韧,用真诚与执著,用勤奋与质朴,用真情与汗水,书写网通新的华章!

物流学会

江西财经大学网络通讯社:

十年是个终点更是一个起点,总结过去网通的辉煌,开启网通下一个十年的精彩,愿网通能够越办越好!

绿派社

江西财经大学网络通讯社:

十年前,一群激情洋溢的学子因为一个梦想而聚在了一起,大家因网通而结缘,因结缘而成一家。栉风沐雨,网通走过了10年的光阴,风雨之后,网通持起彩炼当空舞。在共同的家园里,一代代的网通人披荆斩棘,挥洒辛勤的汗水,描绘美好的蓝图。在江财的土地上,开拓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土地!在江西财经大学网通社创建十周年之际,谨致以衷心的祝贺!

宏远人力资源社

江西财经大学网络通讯社:

恭祝网通社十周年庆典取得圆满成功!

外贸协会

江西财经大学网络通讯社:

十年的网通,十年的荣耀,值此网通社十周年之际,祝网通社越办越好!

涟漪社

江西财经大学网络通讯社:

网络通讯社是江财校园的喉舌,是优秀的校园媒体,十年网通,还看今朝,恭祝网通十周年!

金融投资协会

江西财经大学网络通讯社:

十年磨砺铸华章,网通十载成辉煌。在网通社十周年之际,吉他协会恭祝网络通讯社继续延续传奇,网罗人才,通达四方,延续一个又一个辉煌十年!

吉他协会

江西财经大学网络通讯社: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网络通讯社历经了十年的发展,已经成长成为一颗茁壮的大树,为江西财经大学社团及社团文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网通社十周年了,祝网通社再接再厉,共创江财更加美好的明天!

天文爱好者协会

江西财经大学网络通讯社:

网江财学子通向成功之路,庆悠悠历史划十年之载!

人力资源俱乐部

江西财经大学网络通讯社:

一品社恭祝网络通讯社十年庆典,祝网络通讯社越办越好!

一品社

江西财经大学网络通讯社:

有一个社团,十年的发展,江财的奇葩,那就是网络通讯社,祝网通社十周年庆典成功。

营销协会

江西财经大学网通社:

网通的十年,是不断发展的十年,是蒸蒸向上的十年,祝网通社越办越好!

经济文化研究社

江西财经大学网通社:

值此网通社十周年之际,我谨向网通社全体表示热烈祝贺。我深知网通社从诞生到现在走过的一步步的艰辛,我希望所有网通社的会员们能够继往开来,将协会发扬光大,成为江西财经大学的一道靓丽风景!相信你们组织的每一次活动都会为你们赢得更加广泛的支持,我们为你们取得的成就感到高兴,为你们做出的努力鼓掌,希望以后有更多的机会可以一起办活动,祝愿贵社节节高升,再接再厉,越办越好!!最后,再次祝愿网通社全体人员“生日快乐”!

形象设计协会 江西财经大学网通社:

十年的磨砺,网络通社社开启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相信在今后的日子里,网通社将更加辉煌。

舞蹈协会

江西财经大学网络通讯社:

恭贺网络通讯社十周年庆典取得圆满成功,舞动奇迹,闪耀江财。

创新现代高职院校社团管理理念 篇3

关键词:高职社团干部培养整合资源品牌效应激励机制可持续发展

高校学生社团是繁荣校园文化、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载体,是学生的第二课堂,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可以实现课堂理论向实践的转化。特别是高职院校的学生社团,职业教育的目的和招生方式的多元化使得高职教育管理者,特别是学生工作者面临着一个巨大的挑战,理论知识和实践的结合成为学生最愿意接受的教育方式,学生社团则成了大家乐于接受的形式。这种复杂背景下产生的社团为高职院校学生社团管理者提出了挑战。

1 高职院校学生社团运行中目前存在的问题

以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系为例,我系现有七个学生社团,既有兴趣爱好型社团、专业型社团,也有思想教育类社团。学校招生模式多元化,既有国家统一招生、中职对口招生,也有我校自主招生;既有常规三年制教育,也存在两年制和3+2的教育模式。由于学生生源地、招生模式、学制的不同,使得在校生的理论能力和实践能力参差不齐。在这种复杂的情况下,高职院校学生社团的管理也出现了各式各样的问题。

1.1 社团领导者能力有限 社团活动质量不高,缺乏教育性、创新性、超前性,无法满足会员的需求,这些都与社团管理者自身的素质有关。对于本科院校来说,校学社联的主席可以从各会长中选举产生,会长从部长中选举产生。而对于高职院校的三年制、甚至是两年制的学生来说,他们没有充足的时间逐级遴选,只能是“撑杆跳”或者是“三级跳”。这种跨越式的发展必然导致学生社团干部锻炼不足,能力有限。

1.2 社团之间各自为营、孤军奋战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学生兴趣爱好广泛发展,特别是以职业教育为主的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不断增加,各学生社团争相涌现,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情形,随之出现了“百团大战”的景象,各社团为了争夺会员而产生的各类形象工程屡屡出现,它们各自为营、孤军奋战,忽略了与兄弟社团和会员的沟通,最终导致的结果是不能满足会员多层次的需求,会员纷纷退会或不愿参加社团活动。

1.3 评优评先机制混乱 随着高职院校学生社团的发展,社团类别也在逐渐细化,各高校优秀社团、社团骨干的评比标准也参差不齐,各类奖项集中分布,不能惠及中小社团,进而影响到下一阶段资源分配的不合理,“马太效应”频繁出现。

2 创新现代高职院校社团管理理念

2.1 注重学生社团管理干部的培养 社团管理干部,即是各个学生社团的领导者,也是发展校园文化的领头羊,他们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特长、较强的能力及较宽的知识面,在学生中要有一定的影响力,因此,对社团干部的培养,是社团中预防庸俗文化、克服消极情绪和悲观心理的前提。

2.1.1 定期对社团干部进行思想武装。以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我校每学期将会举办两次学社联干部培训班,主要针对学社联的干部及各学生社团的管理者。而此部分社团骨干经过培训,能在以后的工作中起到典型的导向作用,能够引导和规范学生社团的活动内容、形式和方法;提高社团领导核心的综合素质,提高社团活动的主观影响力。

2.1.2 加强社团干部之间及干部与会员之间的交流。高校社团是学生自发组织的群众性组织。社团多打破年级、院系的界限,团结兴趣爱好相近的同学,思想交流成了不可或缺的条件。高职院校社团的管理者要实现人性化管理,就要加大感情投入,以感情留人。社团干部之间的个人感情,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社团的人文氛围和社团的凝聚力。以我校旅游管理系为例,该系各社团之间均会定期召开例会,例会内容除了前期工作通报和后期工作安排以外,剩余的大部分时间用于讨论社团各部门之间及内部的沟通交流问题,各部门部长会提出当前其所在部门干事的思想动向,以此为突破口,掌握社团会员的主流想法,比如想退会的原因、不参加社团活动的原因、对社团活动缺乏兴趣的原因等等,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

2.1.3 建立合理的干部遴选机制。一个社团的发展离不开一批高素质的社团干部,社团干部质量的高低决定了社团未来的发展。既然我系的生源情况决定了社团干部必须经历这种跨越式的发展过程,就需要各学社联分会部门、各社团注重平时对会员的观察和锻炼,全面撒网,重点培养,已达到会员能从干事升为部长、会长,甚至是学社联的主席、理事的目的。

2.1.4 充分认识到社团会员的兴趣爱好。以我校人力资源与开发管理协会为例,该协会以人力资源专业为依托,全面考虑我校九大院系、不同生源地、不同招生类别学生的特点,以就业为最终导向,在每次活动时,充分考虑到每一位干事的能力。例如,外语系、旅游管理系、工商管理系的文科同学交流能力比较强,此部分同学则从事策划、外联、内部协调等工作;建筑工程系、机电系的同学理性思维比较强,则从事事件梳理工作;财经系的同学从事物资管理工作等。发挥各自特长,各司其职,从而达到提高会员兴趣爱好的目的。

2.2 加强社团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百花齐放”的现状,决定了协调学生社团的发展成了社团管理者的要务。

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对于我系七个学生社团来说,他们一起走在探索发展的道路上,每个社团都存在其他社团需要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各社团在开展活动的时候,均会邀请兄弟社团的会长或者部长作为嘉宾出席,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和发现对方不足的过程,我会定期召开各社团会长会议和学社联旅游管理系分会各部门部长会议,以研讨会的形式就近期开展的社团活动展开讨论,提出优点供大家学习;寻找不足,使大家在今后的活动中以此为戒;就不合理的地方提出修改意见,共同解决问题。

“求同存异,共同发展”不仅适用于党政国事,同样也能指导学生社团的发展。“各自为营、孤军奋战”的发展模式不能很好的吸收、利用兄弟社团的优势资源以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加强各社团之间的沟通交流,整合资源,避免“短板效应”,多层次满足会员需求。例如,礼仪协会可在各社团开展活动时提供礼仪服务,使自身会员得到锻炼,也提高了活动开展的档次;社会工作协会可利用各社团的人力资源做各类社工宣传和志愿者招募;人力资源与开发协会可以帮助各协会做人力资源培训,提高社团综合能力。

2.3 树立品牌效应,积淀社团文化 在这个“百团大战”的年代,社团的发展体现在活动上,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也通过社团活动来体现。但现在部分社团片面的追求声势、影响力和活动数量,忽略了活动质量的提高。提高社团自身素质,要以开创一系列的精品活动、各项品牌活动的开展为契机,在校园中树立形象,扩大影响,有效的凝聚广大会员。

一个品牌活动的创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经过日积月累,不断地推陈出新,在开展各项活动的同时,创新活动形式,以现代流行形式开展老活动,变以往的要会员参加为会员要参加。这个过程不仅需要每一位会员的努力,更要求社团管理者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我系社会工作协会,从2005年成立至今,在专业教师和各届会长的带领下,从一个不为人知的小协会,发展为我校优秀学生社团,这里不乏每一位会员的辛劳。他们结合每年的社工服务理念、社会公益项目、志愿者日等各项不同工作要点,联系我校学生实际,组织开展了社区宣传服务、残障人士帮扶服务、志愿服务等活动,特别是社会公益调查,全面调动了参与者的社会公益心。活动形式通过分组讨论、竞标的形式产生,使得活动内容新颖、形式多样,深受会员的喜欢。

但是,任何一个近乎完美的策划在实施过程中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整改意见是促进社团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社团存在新老更替,特别是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三年甚至两年的学生生活使得他们没有更多的时间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师弟师妹,在社团干事缺乏锻炼就要升职的前提下,社团活动资料汇编、活动档案就成了社团文化的积淀和社团精神传承的纽带,而每次活动后的经验总结和意见整改也成了活动汇编中最重要的内容。

2.4 创建激励机制,树立榜样作用 强化社团评精、评优导向,减少甚至杜绝“马太效应”的出现,使得建立合理的评选标准成为了完善激励机制的根本。我系优秀学生社团和社团骨干的评选主要参考评选时的述职和平时的活动完成情况。各学生社团在评比前要陈述本年度的主要活动及活动进展情况,考评员根据述职情况及参考平时活动情况对各社团进行评价。为防止奖项“垄断”,我系还设置了单项奖,对做出突出贡献的社团、有进步的中小社团及社团领导者给予一定的奖励。这种激励机制不仅能树立优秀社团的榜样作用,激励中小社团的发展,而且可以加强对社团管理者的考评,做到社团评比的“公平、公开、公正”。

3 结语

综上所述,社团的可持续发展,要着眼于社团主观因素的培养。社团领导核心的综合素质、社团间的资源整合、品牌活动的开展是学生社团内在涵养的表现,而合理的激励机制则能促使社团主观因素向着正确的方向科学的、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慧.“90后”大学生社团管理模式优化问题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9).

[2]乔寿阁.基于愿景管理的高职院校社团管理模式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1(01).

[3]郑吉峰,李清泉.论高校学生社团的良性发展[J].教育教学论坛,2011(24).

作者简介:

张艳杰,女,(1983-),河南周口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学生管理。

社团管理体制 篇4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机器人,社团活动,德育

有效的社团管理需关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需要严把社团纪律,确保学生按时出勤;第二,帮助学生克服盲目自信。过分自信是很多孩子的“通病”,适当施加压力,并鼓励他们从压力中获得进步的动力;第三,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其学会与人沟通的方法,增强凝聚力;第四,由于孩子的表达能力有限,及时与家长沟通也很重要。通过家长可以全面了解孩子的性格、习惯、情绪、态度、特长等,有助于发掘孩子的问题所在,找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制定更为科学的发展规划;第五,设身处地地理解家长的情绪和想法,与家长一起分析揣摩孩子的心理和问题,推理现象背后的原因和矛盾,共商对策。这样才能争取到家长的支持,形成教育合力,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一、建立社团评价手册,严把社团纪律

刚开办机器人社团时,学生的活动态度着实让人头疼。有学生认为社团活动只是一个兴趣小组,是自由的,是不需要纪律约束的,因此在活动中表现得比较散漫:经常因为各种事情请假;在小组合作时呼来喝去,缺乏礼貌;有的孩子拖拖拉拉,不参与合作,做起了“甩手掌柜”……

“王老师,不知文硕怎么了,社团活动后掉眼泪了。”听到这些,我的眉头锁得更紧了……:文硕是我非常欣赏的一个孩子,有极强的责任心,反应快,思路清晰,心细勤快,语言表达能力强,是老师得力的助手。私下里我还跟同事开玩笑,称他“靠谱男”。就是数学成绩有点儿尴尬,偶尔粗心忘记带稿子,对妈妈有些依赖。不过孩子才四年级,具有那么多优秀品质已经很难得了,稍加改造,一定会有进步的。文硕心情沮丧,是遇到什么问题解决不了吗?我得找机会问问他,顺便跟他做一次深入的交流,让他把郁闷与困惑释放出来。

第二天,我将文硕单独叫了出来,“最近社团活动还习惯吗?看你好像挺沮丧的,是遇到什么困难了吗?”“博正是我们组编程最好的,每次我问他问题,他都很不耐烦,这周的活动他只来了2次,我们组的速度现在是最慢的了……”原来是因为组内骨干成员的缺席,导致小组进度落后,孩子的编程能力又不够,着急了又觉得很无助。

针对这些问题,我建立了社团活动记录本,指定社团纪律部长记录出勤(准时、迟到、未到)、合作和完成任务情况(是否完成,质量如何)。每次训练都及时反馈,定期总结,赏罚分明。一周之后,总是第一个到达的我每次进教室都会发现好几个“皮蛋”跟我捉迷藏呢!出勤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孩子对训练的重视度,看来孩子们对训练的重视已经在逐渐改善了,我的心里稍稍踏实了一些。

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学会与人沟通的正确方式

机器人比赛通常是以团队形式参加,对选手的合作沟通能力要求较高。关于合作意识的培养,我特意召开了小组会议,举了几个比赛当中因合作而成功的例子以及因不合作而失败的反例,在讨论分析的过程中引导孩子们体会“合作”在机器人比赛中的重要性。同时根据学生的特点,与某些技术较强的学生单独对话,讲明道理和方法,不能出现以大欺小、唯我独尊的现象。根据学生能力对小组的分工做了一些调整———赋予博正重要任务———协调裁判和组员,其他组员监督。博正自知身负重任,行为上也规矩了一些。空闲的时候我还会把他叫到身边,传授为人处世的诀窍:“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宽容并接纳某些方面比你弱的人,也要尽可能多发现他人身上的闪光点,用友好的态度与人沟通,学习别人的优点……”博正笑着点点头。

三、克服盲目自信,从压力中获取动力

某些学生的自负也是影响合作效果的。之所以盲目地自信,是因为不知道有比自己优秀的选手,得给他们一点压力。我将强而有力的对手情况以及训练方法、强度及时转告学生,让他们树立危机意识,同时也告诉大家只要踏实、认真地训练,打败他们也并不难。一张一弛间,孩子们的训练目标和思路开始清晰了,训练时也更有针对性了。

四、学会换位思考、理智沟通,形成家校合力

几天后,为了了解学生真实的训练状态,我故意消失,躲在窗外观察他们的一举一动。在大家忙碌的身影中,我看到了“快乐逍遥”的恩浩。他总是在做与训练无关的事,比如自己弹一会儿球,用零件拼一个长棍“舞剑”,戳戳其他同学……恩浩是三年级X班的学生,这个班是足球特色班,孩子们普遍比较活跃,当然纪律就相对弱一些了。恩浩站在上课队的最后,每次站队都是“话痨”,很少有不被点名批评的时候。但我还是挺喜欢这个孩子的,因为他说话时总是不卑不亢,很有礼貌,课堂发言也很积极,信息技术的知识面较班级里的其他孩子也广一些。恩浩对机器人很痴迷,主动请缨,多次跑到办公室申请参加集训。被他的热忱所打动,我推荐他入团了,可是目前这种状态并不理想。他遇到什么问题了呢?

我把他单独叫出教室:“刚才你在做什么?”“……”“这些事情跟训练有关吗?”他摇摇头。“为什么别人在认真地搭建、编程,而你却在玩儿呢?”“我做完了,没有事儿干。”仍然是清澈、坚定的眼神。看来这小家伙儿的技术功底不错,不过不能因为做得快,就可以随便玩儿,其他孩子们都在看着呢,社团里90%是男孩儿,我可不想让机器人教室变成“弹球大战场”!还是给他安排点儿事做吧,既不扰乱社团秩序,又有意义的。“既然你先完成了任务,又没有事做,那就先清扫教室的空地吧!不过待会儿老师还要讲一些技巧,到时你要先好好学习,完成任务之后,再把卫生工作收收尾。怎么样?”他点了点头。

训练结束后,我回想了恩浩今天的表现,思考着现象背后的原因和对策:恩浩真的是完成任务并熟练掌握了吗?明天得确认一下,看看社团活动记录本,再考考他。如果他掌握得很好,那么目前的分工可能需要根据学生的能力进行调整。如果是他为了应付我而撒谎,那我得继续观察:看他是因为沟通能力有问题,无法融入团队,而导致无心完成任务?还是无法适应教练的训练方式?或者是我的要求不够明确,执行不够严格而导致的态度问题?……

正在反思着,一个电话打来了———恩浩妈妈。“听说我们孩子在学校的纪律不好?”语气中明显带着不满与质问。心里已明白家长的意思———我的孩子那么优秀,却在学校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老师罚孩子做值日,这是典型的欺负老实孩子!我并不急于辩解,与其那样,不如先理智、冷静地跟家长陈述客观事实。我将事件的整个过程和每个细节以及当时的想法和采取此种措施的原因都向家长一一道来。恩浩妈妈的态度逐渐缓和下来,从她的陈述中,我了解到孩子很喜欢机器人,但也很害怕记录本上的“不良记录”,怕因此失去参赛的机会。看来我的管理措施让这个三年级的小孩儿有些焦虑了,也许他需要更多的鼓励和赞美。在缓和的气氛中,我们平静坦诚地分析了孩子可能遇到的问题,也在今后要采取的措施上达成了共识,并约定会经常沟通孩子在学校的表现。

第二天训练时,我特意观察了恩浩的活动表现,没有那么浮躁了,便把他单独叫出来,考察了他的掌握情况,还不错,明确自己的分工,搭建比较熟练,把自己分内的任务完成了。沟通能力没问题,知识技能跟同年级的学生相比挺扎实……那就是时间管理能力与合作意识的问题了!找到原因就好办了,就跟他谈谈如何支配碎片时间吧!“你的分工是组里最难的吗?”“不是。”“谁的任务更难呢?”“XXX”“难在哪里呢?”“她的结构更难搭,而且还要编程。”“噢,这部分对你来说有难度,也就是说你还没有掌握这些技能,对吗?”恩浩认真地看着我,点点头。“你比其他同学完成得快,因此你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何不利用这些时间向XXX学习一下呢?这样你的收获不就更多了吗?把握空闲的时间会让你不断进步,最后遥遥领先,你想这样吗?”“嗯!”语气里多了一份坚定。“那从现在起,你就要学会观察身边比你强的‘高手’,利用空闲时间多与他们交流,遇到不理解的问题多多请教,而不是在一边无聊地玩耍,你能做到吗?”“可以!”“看好你噢,加油!”看着那个游离的身影欢快地融入忙碌的集体中,我的心情也跟着晴朗起来。

五、深入了解学生,规划个人发展

“王老师,下大雨了,到家了没?”———恩浩妈妈的微信,语气中透露出关心,看来家长的误会已消除,这让我觉得对恩浩付出的心血总算没有白费,得反馈一下孩子今天的表现和点滴进步。恩浩妈妈很高兴,跟我聊起了孩子的爱好和特长,原来恩浩不仅酷爱机器人,还喜欢研究pascal语言,针对孩子的兴趣,我对孩子的发展规划提出了建议,恩浩妈妈表示赞同,并保证一定会配合社团的工作,“恩浩号”家校联盟正式结成!此后恩浩再也没有出现“甩手掌柜”的情况。

社团教师管理细则 篇5

一、外聘任课教师管理细则

(一)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要求和课程要求,完成教学课程设置,制定课程目标和课时计划,开学第二周交学校发展室。按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的要求,达到规定的课时与教学目标。

(二)认真备课,按照对各社团的相关教学要求进行选材、选题备课。明确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基本训练要求,期末将教案交发展室进行考核。

(三)课前提前5分钟到上课地点候课,并做好教学准备,督促学生做好课前准备。

(四)认真上课,关心、关注每一个孩子。教学过程中严格遵照师德要求,不能体罚或变相体罚,不提前下课。教师可自行安排一次课间休息。

(五)上课期间,通讯工具置于静音状态,不随意打出或者接听电话,不随意离开教室。

(六)每周按时上课,如遇特殊情况,请提前一天向相关管理人员请假,以便做好相关安排。

(七)衣着整洁,不能在教室内或者教学区域内吸烟,不得酒后进入教室。

(八)收集学生作品,作为期末对学生进行评价的依据,或者进行作品展示。

二、本校任课教师管理细则

(一)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要求和课程要求,完成教学课程设置,制定课程目标和课时计划,开课第二周交学校发展室。按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的要求,达到规定的课时与教学目标。

(二)认真备课,按照对各社团的相关教学要求进行选材、选题备课。明确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基本训练要求,期末将教案交发展室进行考核。

(三)课前提前5分钟到上课地点候课,并做好教学准备,督促学生做好课前准备。

(四)建议每班组建一个班干部团队,协助任课教师做好考勤、收拾用具、清洁卫生等各项工作。

(五)认真上课,关心、关注每一个孩子。教学过程中严格遵照师德要求,不能体罚或变相体罚,不提前下课;教师可自行安排一次课间休息;课后组织学生排队放学,将学生带出校门。

(六)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放学前关闭水、电开关,锁好门窗,并且对场地进行清洁整理,并组织学生放学。

(七)教育学生爱护设施设备并定期对上课教室的设施、设备进行相关的检查,若有安全隐患应或损坏应及时上报学校总务处。

(八)社团活动如需用学校一些特殊的场地设施,任课老师需提前一周进行相关的衔接。

(九)上课期间,通讯工具置于静音状态,不随意打出或者接听电话,不随意离开教室。

(十)每周按时上课,如遇特殊情况,请提前一天向相关管理人员请假,以便做好相关安排。

(十一)衣着整洁,不能在教室内或者教学区域内吸烟,不得酒后进入教室。

(十二)收集学生作品,作为期末对学生进行考评的依据,或者进行作品展示。

(十三)社团活动如需用学校一些特殊的场地设施,需提前一周进行相关的衔接。

三、班主任教师管理细则

(一)每周五下午2:45组织好本社团学生(一、二年级)到指定地点准备上课,并且为社团课做好课前准备,如:设备、用具等。备注:3—6年级社团班主任教师于每周五下午3:35组织本社团学生到指定地点上课。

(二)每节课上课前对学生进行考勤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三)协助任课教师在教室内维持课堂秩序,对学生进行组织管理,无特殊情况不离开教室。学生活动时,协助任课教师组织和指导活动,并及时处理偶发事件,若事故严重应及时报学校德育处。

(四)做好安全防范工作,经常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关注学生活动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并及时指导安全行为。

(五)组织学生排队放学,将学生带出校门。

(六)放学后关闭水、电开关,锁好门窗,并对活动场地进行清洁整理。

(七)教育学生爱护设施设备并定期对上课教室的设施、设备进行相关的检查,若有安全隐患应或损坏应及时上报学校总务处。

(八)社团活动如需用学校一些特殊的场地设施,班主任老师需提前

一周进行相关的衔接。

(九)收集学生作品,作为学校社团课程的资料。

山区群众业余文艺社团管理刍议 篇6

[关键词]业余文艺社团 管理工作

群众业余文艺社团是以自编自演为主,创作和表演戏剧、音乐、舞蹈、曲艺等多种艺术的单一性或综合性的团队,是群众文化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传承和保护民间艺术、推动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建设幸福安康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现状和问题

群众业余文艺社团的组织形式有政府群众文化事业机构直接组织,各社会团体和机关组织、群众文艺爱好者自发组织等三大类型。由于受山区特定的地理环境、经济条件、文化状况和民俗习惯的影响,群众业余文艺社团的状况除了和经济发达地区有共性的一面之外,还存在山区个性的一面。

1、组织结构的松散性

以我县为例,全县十六个镇有各类业余文艺社团二百多个,除了个别是文化部门和机关团体组织的之外,大部分是文艺爱好者自发组织的。由于规模小,没有达到社团准入门槛,难以到民政部门进行登记,没有取得法人资格,所以组织结构松散,处于有组织无纪律,自生自灭、缺乏监管的状况。一是机构不够健全,缺乏有力的领导核心。虽然部分社团订有《章程》、《社规》,选有社(团)长,设有若干职务。由于是自由组合,进出自由,谁也管不了管不好,组织架构成了摆设。如某曲艺社由于人员频繁变动,一年换了几个社长,谁也无心抓活动,也容易造成财务管理的混乱。二是活动时间难保证。常常是8点钟集中,9点钟人还没到齐。往往由于个别人员的迟到缺席,使活动时间变了又变,组织好的,每星期有活动,演出也能正常参加。组织不好的,一年也难得有一两次活动,更不要说演出为群众服务了。三是不服从管理,我行我素。某些社员,自高自大,唯我独尊,表演欲极强,不顾自身的艺术水平和演出安排的需要,闹情绪、拉山头、甚至另起炉灶,影响了社团的团结。如某曲艺社个别社员对演出安排不满,拉了几个人另立新社,令本来艺术水平不高的社团更加雪上加霜。

2、艺术水平的参差性

大多数群众业余文艺社团是文艺爱好者自发组织的,受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制约,其先天不足、后天欠补,艺术水平参差不齐。一是社团与社团之间的艺术水平参差不齐。一些社团专业人才多,班底厚,水平就高。如常青曲艺社的社员多数是原粤剧团的退休人员,水平较高。而一些社团全是新人,自娱自乐,处于萌芽状况。加上缺乏必要的指导,水平难以提高。二是原生态表演和整理提高后的表演水平差距很大。由于受山区条件的制约,一些社团外出较少,眼界不宽,因循守旧,数十年如一日守着旧的表演套路,方法简单,形式陈旧,满足不了现代人的文化需求。如我县的民间舞蹈《五马巡城舞》原是一个由村级社团表演的情节简单、动作单调、音乐单薄的民间舞蹈。后经文化部门的创作人员进行整理提高后,加强了情节,增加了舞蹈动作,增强了音乐效果,并让有武术基础的演员进行表演,艺术水平显著提高。于2010年7月28-8月1日参加了上海世博会“广东周”展演巡游活动,得到了国内外群众的好评。三是个别社团青黄不接,后继无人。一些民间舞蹈、山歌、私伙局(粤曲)等社团的社员,大部分是老年人,年轻人没兴趣参加,收不到接班人,断层是迟早的事。老艺人走后,新的接不上,水平差就不奇怪了。

3、经费来源的不稳定性

据了解,群众业余文艺社团的经费来源大部分都是不稳定的。其取得经费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条。一是收社费。有的社团在社员入社时就规定,每人每月交社费若干,用于社团的日常开支和设备维护。二是拉赞助。通过熟人或亲朋戚友,向一些企业老板或社会热心人士求助,解决部分经费。三是进行有偿演出。利用企业开张、周年庆典、农村喜庆、节日助兴等形式,收取若干费用进行专场表演。四是文化部的购买服务。如在节假日期间,文化部门通过购买服务的形式,向一些社团支付一定的费用,让其下乡或在广场舞台演出,丰富节日文化生活。由于没有固定的经费来源,社团的经费也极不稳定,活动能力强、关系多的筹得经费会多一些,反之就少一些甚至筹不到经费。

二、措施与办法

做好群众业余艺术社团的管理是政府文化部门应尽的职责和义务,县镇文化部门要本着“团结、教育、引导、服务”的原则,做好管理工作,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1、加强组织建设是基础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组织建设是社团建设工作的基础,政府文化部门要主动负起管理的职责,要将群众业余文艺社团的组织建设工作纳入自己的工作范围。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县文化馆、镇文化站应做好群众业余艺术社团资料的登记收集工作,掌握第一手资料,做好底子清、情况明、为管理工作奠定基础。同时,按照“爱国、崇德、尚艺”文艺界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帮助和指导社团选好领导班子,建立健全《章程》及有关的规章制度,完善有关管理机制,使社團的班子坚强有力,机构健全,活动有序。此外,文化部门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到社团之中,为他们解决工作活动中的突出问题。帮助符合社会组织准入门槛、条件好、队伍强大、艺术水平高的社团到民政部门登记注册,争取取得法人资格,为提高社团的社会地位和发展空间而努力。要帮助和鼓励社团发展会员,充实艺术骨干,壮大队伍增强活力,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作用。

2、提高艺术水平是途径

艺术水平是社团的生命力所在。文化馆、站要不断加强对群众业余艺术社团和艺术辅导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其整体艺术水平。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社团不同艺术门类的人员及艺术骨干进行艺术培训,利用上级或自身的艺术资源为其“充电”。如我县文化馆于近年多次进行广场舞、排舞骨干培训工作,为十多支舞蹈队培训了一批骨干,进一步提高了全县广场舞的水平。要按照“一镇一特色,一村一品牌”的工作方针,引导和帮助群众业余艺术社团打造“品牌”,提高社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如我县根据实际,打造了江口私伙局,南丰开建山歌,大洲麒麟白马舞蹈、各中心镇广场舞等多个业余艺术社团品牌,得到了上级和社会的好评。要通过组织外出竞赛,表演交流等形式,不断拓展社团的艺术视野,开阔眼界,找出不足和存在问题,明确艺术努力方向。要通过挖掘整理山区传统的民间艺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擦亮业余艺术社团的品牌,使曲艺、山歌、民间舞蹈等传统项目在社团中得到整理提高,成为既有传统特色又有时代气息、符合现代人审美要求的文化食粮。

3、帮助解决经费是关键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保证群众业余艺术社团的正常运作,经费保障是关键。在经费问题上,可采取“政府支持、社团自筹、社会赞助”等三个一点的办法进行,为社团解决必要的运作费用。政府支持,就是经济条件好的县、镇、村在文化事业经费预算中,给群众业余艺术社团拨出一定的活动经费。同时,采取以奖代拨,购买服务的形式,对一些艺术水平高,群众反映好,有良好品牌的社团给予一定的奖励和重点扶持,达到一举多得的效果。如我县曾多次通过向群众业余艺术社团购买服务的形式,对重点社团给予支持,对去省市参加比赛的社团给予奖励,均收到良好的效果。社团自筹,就是在《章程》中规定会员入要交会费,做到权力和义务相等。社会赞助包括将社团挂靠到社区、企业、进行有偿演出,收取热心人士的资助等。此外,文化部门要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社团筹集经费鼓与呼,履行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三、结语

综上所述,山区群众业余艺术社团存在着组织结构松散、艺术水平参差不齐、经费来源不稳定等实际问题,文化部门只有切实加强群众业余艺术社团的组织建设、不断提高艺术水平、完善经费保障,才能使其稳定发展,不断壮大成熟,保证旺盛的生机和活力,为山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和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广东省文化厅社会文化处.广东省群众文化工作常识.岭南美术出版社, 2006年12月P16-19;

[2]梁志强,朱英中,薛昌青.岭南文化古都封开.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12月P52-60页;

[3]封开县地方志办公室.封开年鉴2010.中国文史出版社,2013年3月P177页。

社团管理体制 篇7

所谓合作, 就是指配合或者共同完成某项活动或者任务, 在人类的生存过程中, 合作是最为常见的交流沟通方式, 直接影响了当代人的生活以及学习。在这样的共生行为之下, 合作精神就是良好合作方式的情感以及心理概念, 决定了人类在进行合作的过程中的情感意识倾向。所以想要拥有一定的合作精神, 保持良好的合作氛围, 就需要保证合作者在相互理解、相互帮助的过程中向统一目标共同努力, 保证将优秀的思想品德融合到个人工作学习之中, 互相帮助、互相扶持。

从合作精神的角度来看, 只有以平等的姿态与合作者进行良好的相处, 才能够将团结合作的观念融合到自我工作思想之中, 保证促进团队合作能力, 提高合作效率, 保证合作的成功。所以, 在当代社会学习和生活中, 合作精神是必不可少的良好品德, 是维持正常、良好工作状态的重要条件, 也是个人文化素质和品德修养的体现方式。拥有一定的合作精神, 能够帮助现代人在社会交往与社会相处过程中良好与他人沟通, 为共同的利益或者目标而努力。在本文的研究中, 我们从大学生社团管理情况入手, 分析社团管理中合作意识的应用效果及意义。

2. 高校社团管理中的合作精神意义

大学生作为当前社会的高素质群体, 在进行相处的过程中虽然情感是沟通的基础, 但是合作精神仍然是维系良好关系的重要纽带。在高校社团这样的学生性群体管理之中, 管理者只有保证充分应用合作精神, 培养社员的协作能力, 才能够实现团体的共同利益, 保证社团之间能够以良好的合作行为来完成基本的社团活动。

( 1) 营造活动氛围

对于高校社团来说, 其所拥有的一群志同道合的大学生是保证社团发展的基础。而在新型教育理念之下, 社会和学校较为注重对于团结协作这一能力的培养塑造。所以想要保证社团管理能够为社团内部营造活动和学习的氛围, 首先就需要保证社团内部合作精神的建立与强化。一般来说, 合作精神的培养首先就是要塑造合作者良好的合作价值观, 保证社团能够明确的意识到在社团发展与进步的过程中合作精神的重要性。在这样的合作精神塑造前提影响之下, 社团活动中的和谐、友好的合作氛围也就被自然而然的营造出来。

对于大学生来说, 合作能力以及合作思维都是合作精神的主要体现方式, 而从当前的社团管理角度来看, 管理者只要重点强调社团发展中合作精神的重要价值, 就能够引起社团的充分注意, 保证其在合作精神的应用过程中将和谐的活动氛围构建起来, 保证社团活动的积极性、工作的效率能够得到一定的提升。

( 2) 社团系统化管理

在大学生社团之中, 社员内部的系统化管理是保证社团稳步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但是在当前大学生社团之中, 不和谐的社团问题时有发生, 导致了社团的系统化、科学性管理受到了一定的阻碍, 影响着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所以, 合作精神的塑造意义也重点体现在社团的系统化管理之上, 只有管理者多种方式提升社团内部的凝聚力, 保证社团发展能够顺应社员统一的发展目标, 保证在活动和工作中适当听取社团的合作性管理意见, 维持内部管理系统的稳定化, 保证传统的管理模式能够在合作精神的促进下完成革新与转变。

总体来说, 社团的管理并不是仅仅依靠科学的管理手法, 而是需要从社团内部的情感思维入手, 保证各个社员都能够团结协作, 在活动中互相影响、互相帮助, 这样既减少了管理者的管理负担, 还能够促使社团之间更好的沟通与相处, 使高校社团能够真正发挥其交友、互动的效果。

( 3) 促进社团竞争

在合作精神的发展过程中, 合作性竞争这一概念从其基础上延伸而出, 作为全新的发展与管理理念, 合作性竞争主要指在共同的活动思想和理念之下, 不同的工作人员进行全方位的密切合作, 在发展氛围开阔的基础上实现共同进步、和谐竞争。从当前高校社团管理的角度来说, 社员之间缺少竞争精神就是管理者所面临的重大问题。所以有效的应用团队合作精神来促进社团成员的好胜心, 在与合作者进行沟通和交流的过程中认识到合作与竞争密不可分的关系并积极参与到社团内部竞争中去。但是管理者需要对于竞争与合作的关系进行协调, 保证平衡、稳定的社团内部环境。

对于大学生来说, 沟通与交流是其所需要学习的重要环节, 合作精神作为提升工作效率的重要模式, 需要在社团管理中进行重点性的应用。但是在合作的对立面下, 竞争需要在合作的基础上展开。所以在当前的社团管理工作之中, 充分应用合作精神, 能够提升团队对外活动的竞争能力, 保证社团工作能够在社团和管理者共同的影响与维护下不断进步, 社团整体能够因此收获外界更好的评价和更多的赞扬。

3. 总结

社团作为大学生兴趣爱好活动场所, 是在合作形式的社员约定之间建立的。高校社团的管理工作想要顺利开展, 首先就需要保证合作精神的共同缔造。只有从社员的情感以及思维入手, 将合作精神的价值和意义向社员进行传播, 才能够保证共同的成员在井然有序的管理工作中为社团的发展创造动力, 不仅塑造了良好的活动氛围, 还能够充分保证社团内部的团结统一, 保证了社员之间和谐稳定的人际沟通与交流。

参考文献

[1]赵顺平, 潘月游.高校社团的作用、特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 2014 (16) .

[2]易琳, 房居清.对高校社团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 (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02) .

高校学生社团管理问题思考 篇8

关键词:高校学生社团,问题,有效途径

高校学生社团使校园内非正式群体, 是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依据兴趣爱好, 资源组成, 按照章程, 自主开展活动的学生组织。根据其活动内容又可区分为兴趣爱好类、理论学习类、社会公益类、学术科技类等。它使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 是高校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学生社团工作, 将学生社团建设纳入高校共青团建设的工作体系, 使学生社团成为开展工作的有力臂膀, 显得尤为重要。

1 高校学生社团主要存在的问题

高校学生社团是高校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提高、自我服务的重要阵地, 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渠道。高校学生社团的总体趋势是好的, 但或多或少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现总结如下:

1.1 没有长期的可持续性

目前高校各种类型的学生社团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 特别是新生入学之初, 社团种类、品种之多令人目不暇接。但是由于一些学生社团没有明确的发展目标、长远的发展规划, 常常是热闹的开始, 冷清的偃旗息鼓, 虎头蛇尾的草草结束。这样不仅没有发挥好高校学生社团育人的作用, 而且还会挫伤学生社团成员的激情。

1.2 品味不高、缺乏亮点

许多学生社团的建立, 往往是几个或者几十个学生凭借一时冲动的一腔热情去建立, 没有充分考虑到该学生社团的自身建制以及外部环境, 更没有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 只是“我的地盘我做主”的喜欢就建, 草率行事, 造成许多学生社团品味不高, 特色不明, 缺乏亮点。

1.3 管理不善、经费不足

许多学生社团管理较为松散, 自身活力不够, 骨干素质不高, 内部缺少必要的管理制度或制度不落实, 缺少理论性指导, 而没有形成有效的管理机制, 分工不明, 管理混乱, 组织松散, 缺乏学生社团应有的有序性、规范性和创新性。其次经费缺乏, 学生社团的主要经费来源主要使学校的财政拨款以及会员费, 但是由于社团多而学校没有进行更多的资金投入, 维持社团的正常开展就显得捉襟见肘。

1.4 指导教师配备力量不足

指导学生社团的教师一般是义务的, 这是造成学生社团指导教师不足的根本原因。而今学生社团的指导教师基本上是高校团委的教师, 一人包揽几个甚至几十个, 教师的指导力量严重分散, 造成指导社团的工作及效果不理想。部分高校也聘请了专业教师作为指导教师, 指导性强不言而喻, 但是由于是义务的, 加之专业教师有其自身的教学、科研任务, 作为学生社团的指导教师只能使敷衍了事了。

1.5 活动场地无保证、设施不健全

尽管高校基本上都建有学生活动中心, 作为学生活动的场地。但是面对少则数十个学生社团多则百个学生社团, 场地还是少, 不能保证专门的社团如理论学习的或者学术科技的社团开展活动, 往往造成的是准备一场活动要排队等候学生活动中心的使用。此外, 学生社团缺少应有的设施, 乐队乐器不足, 摄影协会没有摄影器材等等。

2 解决学生社团存在问题的有效途径

2.1 转变观念, 重视学生社团

高校的各级领导要重视学生社团对于培养学生成才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要充分认识到“多一个健康发展的学生社团, 就多一块教育阵地;多一个展示舞台, 多一批创新堡垒, 多一些收益学生。”高校学生社团应该得到各级领导但是重视与关注, 将学生社团组织与社团活动纳入入学教育与教学的整体规划中。

2.2 多渠道解决经费不足

多渠道筹措资金是学生社团解决经费不足的主要方式, 因为学校对于学生社团的资金投入有限, 学生社团可以采取有偿服务、接受捐助、举办培训班、挂靠企、事业单位、社会赞助等方式, 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 发挥其自身的优势的同时, 也解决经费问题, 同时激励了学生社团成员的工作积极性。

2.3 以制度建设为抓手, 注重社团管理

高校应该根据学生和学生社团的特点, 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 对学生社团的成立审批、年度注册审核、重大活动申报的审批程序以及社团活动经费的管理进行明确的规定。此外要建立和完善学生社团的考核评比和激励机制, 以利于奖优罚劣, 树立典型, 一方面对学生社团的成绩予以肯定, 另一方面也激励和鞭策学生社团的工作热情。

2.4以学生成才为宗旨, 发挥指导教师的作用

加强对学生社团的指导可以参照北京大学的“四个一”模式进行, 即要求一个学生社团要有一个校内的、相关的单位或机关作为挂靠单位, 有一个本校的教师作为指导教师, 有一个贤助手。要选聘那些有较高的政策水平、学术造诣较深, 或者有某项专长、关心青年学生成长、善于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丰富组织管理才能的教师担任学生社团的指导教师。为提高指导教师的工作热情, 可以将教师这方面的业绩类为其评选各项先进的重要依据, 或者直接计入其工作量。

2.5保证学生社团发展的物质设施

学生社团如果没有一定的活动场所, 其活动质量一定会大打折扣, 学校应充分利用学生活动中心场所, 为学生社团提供活动场地。另外给出一定空间的办公场所, 配备相应的设施作为物质保障, 使学生社团成员能够相互交流思想, 有效开展工作。

2.6增强学生社团的凝聚力, 促进其健康持续发展

学生社团的主体是学生, 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是学生社团的生命力所在, 增强学生社团的自身凝聚力, 使学生社团健康发展的基础。学生社团要增强其自身的吸引力, 提高活动的含金量。首先, 学生社团可以借助第一课堂的有力资源, 主动寻找与社团主体相关的课程, 引导会员选修这门课, 利用课程知识引导会员对社团活动的理解, 提高成员的积极性。其次, 要积极走出校门, 联络兄弟学校的同类型社团, 加强交流与合作, 联合举办活动。

高校社团网络化管理初探 篇9

关键词:网络化,高校社团,初探

1 高校社团网络化

高等学府历来是—个思想最活跃的地方, 大学生则是时尚潮流的重要引领者之一, 高校社团是大学生自发组织起来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 自愿, 并经学校职能部门批准的群众性组织。是学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学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 也是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重要阵地, 更是学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渠道。随着互联网的兴起, 网络已经变成大学生工作、学习、娱乐交流的一种方式, 特别是在软件学府, 除了学习, 90%的学生足不出户, 通过互联网这个平台进行娱乐交流, 完成学习工作等。高校社团网络化的工作管理趋势越加明显。

2 互联网对高校社团的影响

首先, 高校社团交流的开放性特点与网络信息的开放性特点一致。借助网络的开放性, 高校社团的学术交流可吸引更多感兴趣的学生参与, 扩大参与人群。第二, 高校社团学术交流的平等性特点与论坛、网络聊天的平等性特点也一致。高校社团的交流可以更方便地借助于这些形式。第三, 高校社团交流的多样性和个性化特征与网络交流的多样性和个性化特征一致。网络交流方式可以为社团学术交流提供更丰富多彩的个性化交流服务。此外, 信息化技术带来的计算机网上交流的快捷、灵活、低成本等优越性对高校社团交流的益处更不待言。

3 高校社团网络化管理的实施

高校社团网络化管理包含三种涵义:一是学校对社团的管理;二是社团的自我管理;三是上级社团对下级社团的管理。我将这三层涵义概括为信息化高校社团管理所涉及的方向引导问题、自我管理问题和组织结构问题。

3.1 网络化高校社团的方向引导问题

目前, 致力于公益活动、志愿者活动和兴趣爱好活动等非官方组织在各个高校兴起和壮大, 在某些方面发挥了学校所难以履行的职能。学校对社团由直接管理变为间接调控, 社团所起的纽带作用显得空前重要。另一方面, 互联网创造了兴趣爱好者跨学校、跨系、跨专业、跨年级交流的条件, 社团的活动空间空前扩大。为了保证社团的健康发展, 有必要加强社团管理采取相关措施。实际活动中, 经费上适当投入, 提供一定物质条件, 为社团活动提供物质基础。活动指导中, 发挥社团骨干的作用, 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 定期举办网络交流会、网络聊天室、电子论坛、个人博客、新闻主页等, 鼓励社团打造精品特色活动, 树立社团品牌, 更好地为学校的校园文化氛围服务。

3.2 网络化高校社团的自我管理问题

传统社团管理基本上以学校为基础进行, 是一种自上而下的领导关系, 具有强制性的政策或要求。互联网目前基本上处于无政府状态, 传统的行政权力对于网上的信息资料不能完全做到明确化。首先, 充分利用信息化网络作用和社团自我管理优势, 二者有机结合, 建立社团网站, 社团成员数据库的信息服务平台。并利用互联网将此平台扩大并延伸到对社团感兴趣的学生群中, 提供更广泛的资源和服务。实体社团与虚拟网络的结合不仅有利于社团交流的广泛, 也有利于社团自身的发展建设。同时对社团自我管理提出更高要求。

3.3 网络化高校社团的组织结构问题

高校社团通常可以采用会员制。凡承认社团章程并具备章程中所规定的条件者均可申请加入。高校社团以社团联合会为最高权力机构, 由社团联合会选举产生主席、秘书长、理事等。各个子社团在社团联合会的指导下, 通过互联网建立自己的社团网站, 会员只要在网站上填写个人资料、经过认证并确认即可。非本社团的成员可以参加不同社团中有限的活动, 但是不能享受会员待遇。会员可以根据本社团的需要在网站上开设专门的版块, 组织更多的子团体。这就形成了上位社团与下位社团的关系, 在社团中他们是指导和被指导的关系。随着社团组织队伍的发展和壮大, 子社团和子团体的出现加速了社团网络化的进程。

高校社团的发展与时代的发展是同步的, 为了在信息化社会中更好的生存, 高校社团的管理必须借助于网络。这是由它自身特点决定的。高校社团对于发展校园文化, 优化教育环境, 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作为高校的管理者, 应该鼓励支持这些广大学生自发组织起来的充满活力的团体, 允许社团相对独立地开展各类活动, 结合虚拟网络的管理, 建立精品社团, 使学生能够在社团中真正进行自我塑造、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呜奋.互联网与信息化艺术社团管理[EB].2007.7.

[2]王晓舟.信息化时代科技社团的学术交流[EB].2008.1.11.

[3]努力做好共青团工作, 培养新世纪合格人才[EB].2006.1.1.

[4]浅谈分团委、学生会工作机制的创新[EB].2005.12.3.

初中美术社团教学与管理初探 篇10

1.结合学生实际, 科学合理地安排活动内容

美术社团活动设计的首要原则, 就是要结合学生实际设计社团活动。初中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他们追求新颖独特, 但又经不起失败。因此教师在设计活动内容时要结合学生实际, 内容既要新颖独特又要结合学生美术能力, 同时又必须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美术技能。为此教师必须学会多与学生交流, 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身心特征等, 合理安排教学活动。

美术社团是美术课堂教学的延伸, 因此美术社团的活动内容, 要结合美术课堂阶段性教学内容来设计, 使课堂教学与社团活动相互促进, 使学生在社团中通过动手尝试, 弥补课堂教学时间短的不足。同时也能把课堂教学中学到的知识用于实践, 使社团活动和美术课堂教学形成一个整体, 提高社团活动的效率。

2.自编校本教材, 整体构建社团活动目标

社团课堂比之美术课堂更灵活机动, 学生有更多的自主权。同时, 在活动过程中也极易出现过程混乱、 迷失目标等不良现象。教师是否能把握整个社团活动过程, 就看是否心存目标。为此, 教师可以通过自编活动教材, 整体构建社团活动目标。教师自编美术社团活动教材, 实际就是设计社团活动的过程, 同时也是具体备课的过程, 更是从整体规划学期、单元、章节的各段教学目标的过程。

笔者学校美术教研组为实现社团活动的总体目标, 自编了 《话语墨韵》 《六艺漫画》 《快乐版画》 等多本校本教材。例如 《话语墨韵》 编写时首先确立本学期社团活动的整体目标:根据初中学生热爱自然, 喜欢模仿, 作画大胆的特点, 结合国画学习从临摹入手的基本方法, 通过学习提高造型能力, 基本掌握水墨调色和运笔方法, 发挥中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在此基础上精选十种花卉题材, 精心编写四个单元, 层层推进。通过“植物档案”“亲近大师”“画法步骤” “教师作品”“亲自动手”等栏目, 使学生对花卉的自然特性有所了解, 并能欣赏名家笔下的花卉作品;从教师的步骤讲解示范到学生的亲笔尝试, 全面落实社团活动课的各个教学环节。让学生在社团活动过程中掌握水墨画要领的同时, 结合欣赏大师作品和教师示范过程的感受, 全面提升学生艺术素养。

3.多种展示途径, 激发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热情

呵护社团学生的美术兴趣, 是组织社团活动的重要工作。要让学生获得持久的活动热情, 社团教师必须不断提升学生的美术能力, 并让他们在活动中的成果得到展示, 让他们受到各方面的肯定。

学校通过画廊、校刊等定期展示学生活动剪影和活动作品。通过展示丰富多彩的美术社团活动剪影和优秀的学生作品, 让社团学生成为“校园小明星” “班级之星”, 让他们成为校园文化的创造者和引领者。 在各类书画类杂志上发表学生作品, 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美术类大赛。学生作品能发表在刊物上, 既是学生美术专业水平提升的证明, 又是学生进一步发展的助推器。不定期举办各种美术展览, 让学生受到更多方面的关注。结合重要节日和重要文化日, 组织学生作品走进社区, 走进展览馆;结合展览的规模, 邀请学校领导或更高一级教育行政主管领导、各级美协会员、 学生家长等不同群体参加;提供机会让学生与各方面交流, 让学生在各方面的鼓励与肯定声中收获成功的喜悦, 也为今后学校美术社团建设得到各方面的支持打下良好的基础。

美术社团的建设, 关系到学生的全面发展, 美术教师是美术社团活动的总设计师, 不仅需要付出更多的劳动, 而且需要贡献智慧。作为美术社团教师, 一定要勤于思考, 大胆实践,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才能将社团活动开展得丰富多彩、富有特色。

摘要:美术社团活动能够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提升学生美术素养, 我们应该重视美术社团教学与管理工作。

高职院校体育社团建设与管理构想 篇11

摘 要 高校体育肩负着大学生健康素质提高的重任。增进大学生的体能和健康水平仅依靠课时非常有限的体育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必须充分挖掘作为学校体育重要组成部分的课余体育活动的潜能,充分发挥课余体育活动的作用就显得势在必行。为确保我院学生体育社团活动体系的规范、健康发展,根据体育锻炼的特点,遵循体育锻炼的规律,发现其中的问题,探究解决对策,增强社团活动的吸引力,使高校体育社团在高校学生健康素质提高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 高职学生 运动规律 课余活动 体育社团

一、体育锻炼的特点

(一)体育锻炼要自觉:体育锻炼是进行身体活动,要克服自身惰性的体力性活动,要克服体内外的许多困难,加之体育锻炼时间往往在课余时间进行,这都需要学生本人自觉自愿才行。正如毛泽东同志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所说的那样:“欲图体育之有效,非动其主观,促其对体育之自觉不可。”(二)体育锻炼要经常:体育锻炼要增强体质,陶冶情操,促进身心协调发展。这些效益,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实现的,而是要伴随着中小学生身体的自然生长发育而经常进行的。(三)体育锻炼要渐进:学生参加体育锻炼,不能犯急性病,做出“拔苗助长”类之事。学生体质的增强是渐进的,学生掌握运动技能也是渐进的,特别是运动负荷的增加也要符合加大→适应→再加大→再适应这样循序渐进的过程。(四)体育锻炼要有针对性:从实际出发,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锻炼,方能收到良好效果。要考虑自己的年龄,性别,自己的体质状况,自己的兴趣、爱好与特长,要考虑地区和季节特点。(五)体育锻炼要全面:人的身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部分是互相联系的。哪一个部分出毛病,也会影响身体健康的。只专门参加某一种运动项目的锻炼,只能获得与它有关的效益。1.以1-2个项目为主,再搭配其它项目。2.不同季节进行不同项目的锻炼。3.进行补偿性锻炼。4.锻炼要做到形神结合、内外结合、动静结合。

二、我院体育课及学生身体素质现状分析

体育包含了四项人类的活动——玩耍、游戏、体育与工作。大学生本应该是介于游戏和体育之间的一个时期,而我们的孩子甚至没有一个完整的玩耍期,导致现在学生的各种能力、素质都不如从前。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很多的困难。

(一)我院体育课现在实行的是《体育俱乐部》形式,就是学生通过网上选课,选择自己要上的体育科目,每周上一次课,每次90分钟。体育科目有篮球、排球、网球、羽毛球、乒乓球、毽球、跆拳道、体育舞蹈,太极拳、棋类等。通过几年的教学发现,我们的教学内容很丰富,老师教学也很认真,但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是调动不起来。通过教师之间的交流,和跟学生的上课提问发现,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学生的身体素质差异太大。身体素质好的同学接受体育知识、技能就快,反之没有了兴趣,更不用说掌握技能了。学生身体素质差的主要原因是一个社会问题,我们的家长太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了,从小就缺乏适当的体育锻炼,有些身体素质是要从小练起的,例如:协调性、柔韧性、灵敏等,随着年龄的增加,只有力量可能增长一些,其它的一些很重要的身体素质都难大幅提高了。再有体育运动还需要一些练好的品质,如吃苦耐劳,勇敢顽强,团结协作等,都随着同样的社会问题在现在的学生身上荡然无存。

(二)根据上述分析,我认为在现阶段我们体育课的内容应该在发展学生身体素质方面有所侧重。要在不同体育科目上把素质练习尽量多做一些,把体育健康保健知识加进去,让学生能够在学到一项基本技术动作的同时,使自己的身体素质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使那些原本身体素质较好的同学能够具备进一步提升某项运动技能的条件,为以后体育社团的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又能使原本身体素质差的同学在体育课上有事情做,能有一点成功的体验,为他们将来能够喜欢一项运动做准备。

三、体育社团建立要内容丰富、管理规范及必要性

首先,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精神追求有了更高的要求。现在,社会上以走步、爬山、慢跑、羽毛球、健身操、骑自行车、远足等运动较为流行,但参加这些活动的多为成年人和老人,而25岁以下的年轻人多为上网、看电影、逛街等活动。这里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年轻人在上学时没有自己喜好的运动项目,或者没能把它坚持下去,到想做运动时都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学校体育的其中一个目的就是能通过一定手段的训练使学生能够掌握一到两项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并初步掌握该运动的基本技术。

其次,体育社团的建立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结交好的伙伴,增加社交圈,锻炼社交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作风。根据体育锻炼的特点,安排指导教师对其日常生活训练都要给出规定和指导性的帮助意见,使学生能够自觉的、经常的、循序渐进的、有针对性的全面的发展自己的身体素质。

最后,规范的管理,社团人员的选拔要严格规定,参选社团人员要品学兼优,让学生通过社团的宣传、招募纳新、规章制度要求,日常训练来培养学生积极上进、遵章守法、严格要求自己,有集体荣誉感等一些优良的品质。

四、结论与建议

在符合学校体育发展目标与规律的前提下,紧跟高校体育改革发展要求给予大学生体育活动足够的扶持与指导,努力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形式,大力开发校园体育文化,给学生大学生活留下美好而有意义的记忆。

参考文献:

[1] 刘志敏.促进辽宁省普通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的研究[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10.5.

[2] [美]伍兹著,田慧译.体育运动中的社会学问题[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3] 邹师,冯火红.我国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的类型与特色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1).

[4] 钱宏颖.高校体育社团活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浙江体育科学.2005(2):72-74.

[5] 闻扬,杜力萍.体育社团在课外体育活动中的作用[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4(2):38-40.

高职院校学生社团管理探究 篇12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社团,管理

引言:

教育不能仅仅限于课堂上的专业知识的传授, 学生课外生活也是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大学里社团很多, 比如攀岩协会、摄影协会、记者协会、街舞协会、轮滑协会等等, 这些团体是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自愿组织的。学生参加团体活动, 可以展示自己的才华, 扩大知识面, 陶冶情操, 高职院校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摇篮, 更要重视学生社团的管理工作, 让学生健康成长, 素质全面提升。

1.高职院校社团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学生社团的管理部门单一, 力不从心。

当前高职院校的学生社团的管理部门是校团委, 校团委的职责之一是做好学生的素质差教育、校园文化、社会实践工作。校团委老师既要负责学生团体的日常管理, 又要负责校园文化的大型活动, 人少事多, 上级拨款资金有限, 学生社团管理存在很多漏洞。作为学生社团的另一管理部门——校党委认为社团只是增加了校园气氛、在构建校园文化上作用不大, 对学生社团并未主动管理, 没有真正意识到学生社团也是学校工作的一部分。

1.2 学生社团管理松散, 缺乏管理制度。

学生社团是学生自愿组织成立的, 社团的规章制度不完善, 入团门槛低, 甚至没有门槛。会员素质参差不齐, 有的纯粹是玩玩, 团体意识不强。社团缺少正规的管理办法, 没有明确的目标和策划手段, 集体活动日少, 会员的积极性不高。有的会员入团之初是被生拉硬拽加入的, 加入之后对社团的活动不加关注, 一门心思扑在专业学习上。

1.3 经费有限, 策划不能付诸行动。

学校给予学生社团的经费很少, 高职院校社团众多, 分摊到每个社团的经费就更少了, 在物价上调的社会, 经费根本不做不了什么;会员都是在校学生, 没有经济来源, 缴纳过多的会费也不合理;学生社团活动商业性质薄弱, 学校也不提倡学生到校外兼职, 没有经济来源。

1.4 活动场所不固定, 设施不齐全, 开展活动受阻。

21 世纪以后, 国家大力扶持高职院校, 高职院校配套设施得到较好的完善, 活动场规模增加、设备齐全, 这些场所大都不对外开放, 社团需要使用须向学校有关部门提出申请, 学校同意后方可使用, 若出现冲突就要另选时间或地点。活动场所不固定, 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团体的积极性。

2.高职院校学生团体管理新思路

2.1 上级部门重视, 学生进行自我管理。

校团委和校党委要正确认识学生社团在教育中作用, 明确社团活动在活跃校园文化和健全学生思想素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不仅校团委, 校党委也要主动担负起自己的责任, 扶持学生社团健康发展。学校要采取措施,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 减轻校方压力。授课老师平时忙于授课和科研, 无力指导学生社团管理;校团委老师工作繁琐, 长期奔波于各种工作, 心理难免会有怨言, 工作积极性降低, 甚至会敷衍;聘请新老师专门管理学生活动, 成本太大;只有引导学生增加自我管理意识, 强化自我管理观念, 才能减轻各级部门压力, 利于社团成长。

2.2 强化审批制度, 重视学生反馈。

学生社团虽是学生自愿组织成立的, 但并不是说任意一个社团都会得到认可。校方在批准一个新社团成立之初, 要对这个社团的职责、机构、分工、社团活动等进行严格的审批, 还要听取学生的民愿, 社团是否对构建校园文化具有正能量。社团的直接领导部门是校团委, 新成立的社团要成立团支部, 负责上通下调的作用。每一个社团都要成立监督考核小组, 负责监督本社团活动开展情况及资金使用情况, 每年至少两次对社团成员进行考核, 考核结果上报到校团委并公布于校园, 接受全体学生的监督。

2.3 有效整合, 节约资源。

当今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名目众多, 有街舞社团、现代舞社团、民族舞社团等, 像这样的社团可以整合为一个社团, 不仅可以增强社团力量, 加强社团之间的交流, 还可以避免资源浪费, 提高管理效率。对于活动多的社团, 校方要极力支持, 积极帮助社团解决场地、设备、资金等问题;对于学术性等冷门社团, 校方要积极邀请专家做报告, 提高社团在学生中的威望, 鼓励学生踊跃加入。

2.4 鼓励与支持学生办出高职特色。

高职学生因为高考成绩不好, 心理上一直自信心不足, 通过参与学生社团活动, 学生的自信心得到提高。自信心提高了也利于学生的专业学习。有一些团体以社团民间性为由, 结构松散、活动自如、思想混乱, 没有达到入团的目的。学校要鼓励学生办出社团特色, 办出高职特色, 信心十足的完成高职期间的学习。

3.结语

社团是锻炼人的地方, 也是培养人才的地方, 没有综合素质过硬的社员, 社团活动无法开展。社员在社团中可以施展自己的才华, 成为除专业知识之外获得工作岗位的“第二法宝”。从学校到学生都要正确认识学生社团的作用和地位, 合理安排时间参与社团活动, 让自己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孙琳艳.高职校学生社团活动管理机制研究.科技咨询.2013 (28) .

[2]申佳.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发展现状及管理模式探析——基于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生社团调研的思考.大众文艺.2013 (01) .

[3]孙卓.高职院校学生社团现状以及管理模式创新.学理论.2015 (08) .

上一篇:工作总结下一篇:让学生在失败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