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专英语教学策略

2024-10-08

中专英语教学策略(精选12篇)

中专英语教学策略 篇1

中专学生学习英语会面临一个问题, 即当学习达到一定地步后, 要再上一个层次似乎变得非常困难, 这种瓶颈是共性问题, 造成学习“原地踏步”的情况。作为一名中职学校的英语教师, 笔者努力在教学实践中探索教学方法。要使学生成绩提高, 必须对英语课堂教学内容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创新。如何使学生在校期间掌握一定的英语知识, 是英语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中专英语教学的任务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单词量和语法知识, 日常用语和简单的专业用语, 使学生不仅会说英语, 还了解外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知识和修养, 并且尽快适应岗位职业环境, 适应社会, 一毕业就能在工作岗位上独当一面。根据这几年英语教育教学的经验和社会现状, 笔者认为目前中专类英语教学要把握好以下方面。

一、中专英语教学现状

1. 学生素质的问题

近几年来, 随着高中的普及和高校的扩招, 中专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中专学校的生源严重不足, 各中专学校为了招生, 竞争非常激烈, 对进校生的要求越来越低。总之, 学生的素质普遍较差, 尤其是英语基础非常薄弱。大部分学生对英语不感兴趣, 有些学生干脆放弃。有些学生想学但缺乏竞争和学习氛围, 学习效果不显著, 慢慢心灰意冷。

2. 师资条件的问题

较长一段时期以来, 从事中专英语教学的师资队伍水平参差不齐, 有的学校还相当薄弱。近几年来, 师资状况逐年有所好转, 但还是有相当部分的教师业务水平适应不了新形势的要求。加上教学任务繁重, 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因此, 大部分教师的业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尤其是听力和口语。

3. 教学方法的问题

(1) 师生角色转换不到位, 教师“一言堂”状况仍然存在, 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未得到确立。 (2) 课堂教学情境性不够、信息量小, 特别是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没有得到均衡发展。 (3) 教学形式单调, 方法简单, 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未得到充分利用, 因而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 不重视情感教育和后进生转化工作。

二、创造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如何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是教育教学实践中必须首先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朱小蔓教授说:“离开感情层面, 不能铸造人的精神世界。”教育是充满情感和爱的事业, 教师应多与学生进行情感方面的交流, 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甚至与学生建立起母女般、父子般或兄弟姐妹般融洽的师生关系, 让学生觉得教师是最值得信任的人, 与教师无话不说、无事不谈,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学不仅是教与学的关系, 还是师生双方思想和感情的交流过程。师生关系直接影响和制约学生的情感和意志, 影响学生的认知活动。一般来说, 学生喜欢某位教师, 课堂气氛就会活跃, 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浓厚。因此, 教师要重视感情的投入, 以自己真诚的爱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言行、表情传递给学生亲切、鼓励、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 使得学生不怕出错误, 敢于开口说英语。重视情感因素对学生的影响, 想方设法地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境, 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这对培养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很大的作用。把教师的角色转换成母亲、演员、魔术师, 使枯燥的英语知识通过教师幽默生动、富于表情的演绎, 展现出魔幻般的魅力, 激活英语课堂教学, 把英语课堂变成一块大磁铁, 吸引学生, 使学生欲罢不能。

三、制订学习计划的策略

要想学好一门外语, 光靠苦干是不行的, 还要巧干, 也就是掌握一定的学习技巧和策略。教师要因人而异, 要求学生自己学会量身裁衣, 根据个性特点、学习基础及学习习惯, 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从时间上, 计划可以分为日计划、周计划、月计划、期计划和年计划。记忆单词可以通过划分时段执行, 不一定非要集中某个时间点完成任务, 那样会使学生容易产生疲劳感, 而且收获不大。学生可以利用课间、课后、饭时、便时及就寝前等时间段分解自己定的单词任务数, 这样不知不觉地就掌握了很多单词。学生有了一定的单词量, 上课就能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和教材所呈现的知识, 慢慢地就会产生学习的快乐和体验成功的喜悦之感。

在周计划中,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记忆几个常用句型或句子;在月计划中, 可以指导学生阅读几篇文章。通过这几项学习, 学生培养了熟练的口语交际能力, 达到了培养学生英语语言交际能力的目标。有了日、周和月计划的实施, 期计划和年计划就会顺理成章地实现和达标。因此, 制订学习计划的策略是指导学生学会学习的基础。

四、词汇学习策略应注意的问题

中专生是中考的失利者, 他们的自信心受过打击。作为一名英语教师, 我深知学习策略除了包括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以外, 还包括情意策略, 也称情感策略。因此, 教师在进行词汇学习策略训练过程中, 应做好以下几点。

1. 激发学生兴趣, 注重个性差异。

教师应根据学习策略教学的具体内容和任务, 运用多样的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他们乐于接受所讲授的学习策略, 自觉地将外在训练内化为自身运用策略的能力。另外, 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 合理确定他们的“最近发展区”, 因材施教, 进行训练。

2. 引导学生制订学习计划。

教师应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认知策略的掌握程度、学习内容的数量与难易、学习任务及要求制订计划, 然后采取有效的学习策略, 调节自己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态度, 及时地修正策略, 尽快掌握和灵活运用元认知策略, 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

3. 重视群体教学和个别指导相结合。

教师在坚持群体教学的同时, 要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别指导, 而且要特别关心后进生, 还要针对性地教给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另外, 还要及时发现并表扬他们的点滴进步, 帮助他们发挥智力和非智力因素, 使他们也尝到情感策略所带来的快乐。

4. 鼓励学生相互交流, 共同学习。

在词汇学习过程中, 教师应组织学生总结自己词汇学习策略的成功经验, 采用经验交流方式, 促进学生之间取长补短。在平时合作学习中, 学生可通过相互观察和模仿, 学习他人成功的经验, 改善自己的认知结构, 从而掌握更多更好的学习策略。

中专英语教学策略 篇2

分析职业中专数学教学中的不足与应对策略

文/杨建波

摘 要:对于我国教学中的数学学科,它是职业中等专科学校的一个最为基础的学科,它是一门服务于学生专业课程的学科。对于初中毕业就读的中专学生来说,他们的基础一般都比较差,学习兴趣低,它给学校数学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就中专学校的数学教育现状和怎样来完善和改进相关问题进行阐述。

关键词:中等专科学校;数学教育;现实情况

一、中专学校对于数学教育的实际情况

目前,我们的教育理念在改变,上学已经被人们普遍接受,因此,对于学校来说,招收人数就会不断扩大,有些学生因为质量不高,他们一般是不爱学习,特别是文化课更是不爱学习,对于我们的数学来说,它具有实践少的特点,比较抽象,所以,学生更加不爱学习,学生一般都是比较喜欢学习专业知识,他们有一种思想,就是我们学好专业课就行,他们往往忽视数学的作用。这就给我们学校的数学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二、在中国,中专学校对于数学的教育还有哪些不足

1.中专学校的数学教育已经不能适合国家发展的要求

有很大一部分教材的内容太落后,没能够跟上时代的发展,教材的形式又太单一,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接触不到时代的前

沿,也就不能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案例,因此,使我们的学生对数学学习失去了兴趣,也就有了厌学情绪。

2.我们在教育模式上还有不足

我们现在的教育模式还仅仅停留在以老师为中心的教育方式上。大多数老师仅仅就是应试的那一套教学形式,仅仅就是以老师的单项讲解为模式,根本就不和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这就必然存在学生的动手能力很差,学生普遍没有积极主动性。

3.没有把数学和其他学科有机结合起来

在我国,现在中专的数学教科书均是由一定资历的教授编写的,()他们也存在不足,这些教科书没有实际经验的解说,他们只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教材编写;再就是他们进行教科书的写作时没有能够和社会实际结合起来,而我们的老师,绝大多数是只依赖教科书来教学,按课本宣读。

三、中专数学问题是如何形成的

1.我们在教授数学时有很多不足

对于我们中专教育来说,我们还有很大的不足,在我们中职教育中存在着。我们必须要重视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我们原有的模式只是一味地灌输,没有把学生的兴趣放到一定位置上来,所以我们培养的学生和现实需要脱节太大。

2.我们缺乏数学的价值认识

对于我们中专教育来说,尤其是数学教育必须要做到理论结合实际,对于我们的中专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我们必须要求教师对自己的教育目标要明确,我们既要看到教育的经济效益,又要注意到他的政治和文化效益。我们现在的观念只是重视了中专教育的经济指标,也就是在教学时重视专业课程的教育而忽视了公共基础课程的教育。

3.我们老师的认识程度

对于老师来说,尤其是我国中专的数学老师,他们是进行教学的主要力量,对于这些老师来说必须要时时刻刻想着提高自己的水平,因为老师的水平决定着他的教学水平,我们的老师一般因为自身的原因,基本上缺乏对于教学的研究。

四、对于中专学校来说,中专数学教学的路子在哪里

潞安矿业(集团)公司职业高中于改制为山西省潞安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学校以强化技能为主,以企业文化、国学素养、心理健康、音乐美术欣赏、拓展训练、跆拳道等特长教育为特色,旨在培养高技能、高素质、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技能型人才。要想提高教学效果,就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进行自主的学习。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注重教学的科学性,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还要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进行因材施教,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笔者尝试以下几点:

1.对我们现在的办学理念进行改变,把我们原有的只是理论上的教育改变为实际情况下的教育

对于我们老师来说,在我们进行数学教学时,必须要把其他学科的知识也融汇到数学课中,我们教课必须做到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想办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定要让我们的学生真正认识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对于数学学习来说,它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对于我们教学主体的老师来说,我们必须要根据自己学生的水平进行因材施教,把抽象和现实结合起来让学生来学习,还要告诫学生必须要有严谨的学习态度,让我们的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

2.尊重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

(1)教学目标分层次制订,根据学生各项能力差异,划分为高、中、低层次。然后,根据学生所属层次,制订不同的教学任务。当然,层次并不是固定的,根据学生能力变化适时调整。

(2)在教师布置作业时,布置的习题要找准知识的重点,让学生在习题练习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鼓励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解答同一个题目,根据学生的不同能力,分配不同的学习任务,按照不同的学习任务布置不同的课后作业。

参考文献:

[1]赵国杰。如何提高中专数学课的教学质量[J]。现代技能开发,(09)。

[2]蔡钶金。优化教学过程 提高学习兴趣[J]。教育前沿:理论版,(03)。

中专计算机教学策略初探 篇3

一、巧妙设计教学,构思有效备课

(一)仔细钻研教材,设计好课堂教学内容,做到因材施教

好的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好的教学构思也能使学生调动自己的积极性,来达到在课堂上与教师的完美互动。在计算机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通过自己的构思来把内容分成重点和非重点来进行教学。例如,上“Office 2000”的“Word”内容中的对“文本框设置”这一节,怎样的构思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在一节课45分钟的时间内让学生把这些内容学会呢?在上课之前,我先编了一张“报纸”,其报纸的格式中有:文本框、自选图形、表格、剪贴画、字体设置等多方面内容,并且这些内容都用不同的颜色和线条突现出来。但在上课时,设置文本框前先要进行文字的输入,假如一节课都放在输入文字上,那就没时间设置文本框,根据此情况,我事先准备好一篇文章,课上让学生打开这篇文章(内容是这节课的操作步骤),让学生利用以前学过的“复制、粘贴”把这段文字放到文本框里。这样既复习了前面的内容,又合理地把这一节时间充分利用好。接下来,我让学生对照自己编的报纸和老师编的报纸有何区别,学生可以明显地看到文本框的线条和颜色还不够完美。学生就在上课时带着问题,认真听讲“文本框的设置”,这是“Word”教学中的一个方面。

(二)分析学生的个性差异,因人施教

学生由于知识水平不同,他们在接受和理解知识时达到的程度也不相同,在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时,不能对他们一把抓,培养成为从模子里出来的人才。在新课改教学中,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计算机知识,获得更高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教师就要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给他们提出不同的要求。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只考虑到一大部分学生,而是要把全体学生都考虑到,使每一个学生在一节课结束后,都能有所提高。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因人施教。教师在学生学习完一节课的计算机操作时,要布置一些开放性的任务,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和操作进行练习,在这个过程中,虽然学生练习的程度不同,但他们都获得了提高,有了收获。

二、从教学策略方面着手构思有效教学方法

计算机教师在课前准备时要对教材进行透彻地研究,不断对之前的备课方法和程度进行反思和总结,追求备课方面的完善。在教学设计时教师不仅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要讲究一定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在学习枯燥的计算机知识时也能感到新鲜有趣。

(一)重视传统的按部就班法

学生刚开始接触计算机时,对计算机的操作还不熟练,这时,在教学比较复杂的操作时,可以按照教师进行示范操作,学生跟随教师一步一步地操作,在跟随教师的操作完成后,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操作,教师要让学生独立进行一次操作。通过独立操作,学生一边操作,一边回想教师的示范,对加深知识的记忆有明显的效果,经过再次操作,学生对操作熟练了,对理论的理解也更透彻。例如,我们在讲“Windows 98”时,由于其中包含的知识和操作很多,不能把这些内容用一节课来讲述,而是按照课程的安排顺序分单元进行讲解。在教学中,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程度,要让学生不仅能理解了本节课的知识,还要能熟练进行其中的操作。

(二)采用问答式教学法

孔子曾说:“非学无以质疑,非问无以广识。”教师在进行计算机教学时,要鼓励学生善于提问。只有从学生的提问中才能反映出学生的掌握程度。有价值的问题需要学生经过思考才能提出来,这就促进了他们在学习计算机的思维发展。在课堂上,教师针对所讲内容向学生提问,能使学生清楚地掌握学习重点,在考虑问题的过程中,把计算机知识快速在大脑中梳理,使知识更系统化,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更深。例如,在“Word”的“文本框插入”过程中鼠标的指针变换尤其重要。针对学习过程中的这一要点,教师要通过向学生提问来加深他们的印象,使他们在文本框中进行插入操作时能正确进行。通过教师提问,学生清楚地理解了指针出现类型时应该进行的操作。

(三)采用“故错”分析教学法

学生从所学知识产生疑惑,表明他们对知识进行了思考,在解决这种疑惑的过程中就是一个提高的过程。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解疑答惑的这种能力,使他们在对教师的讲解和操作时能找到疑惑的地方,以促进他们深入思考,究竟是教师所犯的错误还是自己理解上的错误,解决了这些疑惑之后,学生在计算机的学习上会大大提高效率。利用对学习的促进作用,教师可以进行操作示范时故意“犯错”,使学生进行分析思考,提高他们对知识的印象和理解。例如,如在学习“Word”时,我在把所给文本进行输入时,故意少输入了几个字,学生通过阅读文本提出自己的疑问:“这段话的句子不通顺,肯定是少字了。”发现的这个问题使学生的注意力都保持了高度集中,然后我在进行如何把遗漏的文字插入的操作,学生能更好地掌握这个操作,并且对其印象深刻。

总之,在中专计算机教学中,教师要跳出传统教育的模式,从思想上寻求教学方法的创新,在行动上不断总结和改善课堂教学氛围,使计算机教学在提高实用性的过程中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教师面对计算机教材时,要深入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实用信息,使学生在学习中间能学到有用的计算机知识,为以后的工作打好基础。

中专学校篮球教学策略 篇4

1 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篮球这一项目不仅包括精深的技术, 而且还有包括团结合作的思想品质教育。进行篮球活动时, 要有顽强的意志、不服办理的精神。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篮球技术的能学习时, 要懂得把篮球技术与思想品德教育联系在一起, 让他们在学习中有一份主动学习的欲望, 在训练活动还要培养他们发现问题, 不断解决问题, 培养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以提高本项活动的趣味性与吸引力。比如:下一节课将要学习篮球技术, 那么, 老师就要提前将这一内容告诉他们, 让他们进行“预习”, 了解有关的知识, 获得篮球相关知识可以从电视上获得, 也可以从图书馆获得, 到网络上获得更是一个好方法, 既可以查到相关的介绍, 也可以看相关视频。再把自己的获取的知识带到课堂中来与大家交流。比如, 有些学生对一些篮球明星进行了了解, 他能说出诸如乔丹、科比以及国内的姚明、王治郅、易建连等。老师可以提问, 这些问题有哪些共同的特点, 学生根据老师的提问回答多种答案。有的学生回答:他们的技术过硬, 他们的身体强壮, 也有的回答说他们在比赛时很团结, 也有的说只所以有这么高超的技术是因为他们平时训练很刻苦。学生在中表现出很多问题, 这些问题的存在对于他们的学习篮球很不利, 比如有的学生个性较强, 总是自己运球, 而不顾别人, 也有的学生表现欲很强, 不喜欢让别人表现, 所以很少合作, 而是一味地单打独斗, 不喜欢与别人配合。针对这些很大的问题, 教师可以不失时机的进行思想教育, 针对个别的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 指出篮球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还有的学生有不善于吃苦的弱点, 心理素质不过硬, 当遇到困难时就失去信心, 比如, 在投篮没有成功时, 就会产生气馁心理。我们体育老师要鼓励他们在训练中要有信心、坚强, 耐心对他们的错误进行指导纠正以, 增强学生的意志及耐挫能力。

2 按个体差异进行分层教学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体育教学要充分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 如兴趣爱好、运动特长等, 制定切实有效的学习目标, 并对他们提出可行的学习建议。”这说明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在体育教学中应该受到关注, 老师要根据不同的学生的身体能力, 技术特点, 谁知情况等来分组教学, 把学生分成相应的几个层次, 制定与之一致的教学目标与评价标准。再根据教学进度的变化与学生技术水平的提出, 再提出相应的学习策略, 最大程度的满足学生的学习发展要求, 让他们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达成目标, 使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发挥, 有效提高篮球教学效果。我在篮球教学时是这样分层教学的。

在篮球的基本技术教学时, 按学生的身体素质与运动技术从强到弱分成ABC三层, 再按性别把ABC组分别按男、女分成男A1、女A2、男B1、女B2、男C1、女C2, 共分三个层次六个小组。比如我在教学生原地时, 分别对三个层次的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A1、A2高层次男、女组的学生在运球进要求手形正确, 手接触球的部分要准确, 能做出运球时粘的感觉;对中层次的B1、B2男女组则要求学生不能掉球与空球, 尽要可能的体会粘球的感觉, 能区别“拍”与“粘”的动作区别。而对最弱层次的Cl、C2男、女生可不做要求, 只要能在不断的进步就可以。

当学会了原地运球后, 再进行行进间运球以及传球动作时, 则要求A1、A2两组的学生能较为熟练的进行变向球、做出急停动作, 进一步提高左手的运球与控球能力。在传接球方面, 会做出假动作, 传球要快, 接球要稳。要求中层次的B1、B2有在行进间不掉球, 会直线与曲线行进运球。在传接球方面, 会传地面把弹球, 要准确, 能接住反弹来球, 能间断来球的方向与位置。对于弱层次的C1、C2组, 能在行进间不要脱手, 动作不要僵硬, 人球速度一致。能近距离的传接球, 不要掉下。

在篮球的投篮技术学习时, 我要求高层次的A1、A2组在学会胸前投篮技的基础上, 能会流利的做出行进间运球上篮, 对于女生A2组如果感觉有困难即使不能很好的完成全部动作要领, 也要学会勇敢的去做从而不断完善。对于中层次的B1、B2组, 能学会无球情况下的基本步伐, 逐步尝试用球练习。而对于弱层次C1、C2组, 只要能做出原地的双手胸前投球就可以了。

在教学方法上, 我们也对这个三个层次进行了区分, 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对A1、A2两个高层次的小组做简要的讲解与示范, 就可以让他们练习, 老师只要做必要的指导。对B1、B2两组除了完成上述高层次指导之外, 还要对他们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纠正, 找出原因, 不断改进。对最弱的对C1、C2两组学生先是分解动作练习, 再完整的练习, 对于他们经常犯的错误要耐心的指导, 鼓励他们努力学习。

所以, 在不同层次的不同性别的学生进行教学时, 使用的方法是有很大区别的, 只要老师方法得当, 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让他们完成自己的目标, 就是教学的胜利, 逐步缩小不同层次之间的差距, 达到共同提高的教学目的。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共同提高

篮球运动不同于其他项目, 它是一项对集体要求很高的项目, 仅靠个人的技术而没有团结合作是远远不够的, 在集体运动中, 要求每个人承担不同的分工。在篮球教学中, 要注重对学生的合作学习训练, 培养他们的交往能力, 增进学生之间合作交流的能力, 与探究学习的意识, 对于基本技术的学习中, 针对出现的错误要及时分析, 尽快解决, 提高他们的理论知识水平与实践能力, 达到在课外活动中灵活运用。

例如, 在学习胸前传接球技术时, 要发挥多媒体的功能, 演示一对一与二对一的防守运球投篮对抗, 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集体的力量比个人的力量更大, 只有在团结合作中才能取胜。还有的学生在探究合作学习中, 对于如何突破感觉很困难, 总是不能摆脱对方的防守, 这时, 老师采用分组合作学习的方式, 让他们体会二对一的进攻运球投篮对抗练习, 再体会三对二的此项练习, 找出不同的地方, 原来是集体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效果。在传球技术练习时, 老师指导学生分成几个小组, 每个小组的人数固定, 当一个小组练习时, 其他几个小组观摩, 并相互评价, 说出好的方面与不好的方面, 争取当轮到自己的表演示发挥好的方面避免不好的方面。这样, 他们相互帮助激励, 通过合作与探究使自己的传球技术不断改善, 并将自己的这些经验运用到平时的比赛之中。

在传球的练习中, 有些学生身体协调性较差, 特别是行进间的传接球, 这些学生更是表现不佳, 从而影响了他们练习的积极性。些时, 老师要对他们多中鼓励, 提醒大家对这样的同学多加配合, 让他们的自信心树立起来, 感觉学习是一种不断进步的过程, 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所以, 只有让合作学习落到实处, 才能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心理品质, 提高篮球水平。

4 结语

中专的篮球教学有一定的难度, 中专生对于篮球是刚刚接触, 他们的学习是一个艰苦的过程, 需要不断的对其进行技术方面的训练与心理方面的培养, 只有这样才能打好篮球基础, 为以后更好的发展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曹兴国, 徐威.球感训练在篮球教学中的必要性[J].辽宁体育科技, 1994 (1) .

[2]夏渊.谈篮球教学中的“球感”训练[J].昌潍师专学报, 2000 (2) .

[3]刘敏.论游戏在篮球教学改革中的积极效应[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4 (2) .

[4]樊文彬.中、美中学篮球教学比较研究[J].体育与科学, 2000 (4) .

[5]闫洪杰.健康运动处方在篮球选项教学中的实验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1) .

中专英语教学策略 篇5

——‚取得家长的配合支持工作难‛的解决策略

徐忠

班主任普遍感到要取得职业中专生家长的配合和支持真是太难了。这其中既有上文所述班主任方面的原因,也有家长方面的因素。谈到家长方面的原因,可从中专生家庭的主流状况上看到端倪,依据笔者对本校99至03届职业中专生家庭状况的调查统计:经济状况上,温饱型或贫困型;职业,工人、个体户、失业者、农民等;文化程度,初中、小学、更有小学没读完的;住所,城郊、市镇、农村、流动。血缘关系上:离异后父母单方监护的多;由祖/外祖父母或姑、姨、叔等代监护的多。教育方式上:过于溺爱型;溺爱型;简单教育型;粗暴型;放任自流型;放弃型等。时间投入上:父母双方忙于工作,无暇顾及或极少顾及孩子的教育;父母双方忙于自己的休闲生活而无暇顾及孩子。如,经常可以听到学生抱怨:因父母倒班而常常看不到父母;父母整日在家中麻将设局,环境受扰,等等。

通过分析不难发现,对照普高家长,中专生家庭方面的因素也都极易造成班主任同家长:见面时间安排难、有效沟通难、相互误解易、相互抵触易、相互被冷落易,等。要克服和消除以上主、客观的不利因素,争取家长的配合支持,建议如下:

1.克服告状式的家访或找家长

在职业中专中,告状式的家访或找家长这种方式很普遍,往往在问题出现或攒了一大堆后,占用学生的上课和家长的上班时间,向家长告状,常常是喋喋不休的数落个没完,造成家长的厌烦,学生的逆反和敌对。其实:告状式的家访或找家长是教师把自己的教育责任转嫁给了家长,实际上也是对班主任实施学生教育权的一种否定;更何况家长是不可能代替教师的。往往是越告,学生的逆反心里就越强,教师越发丧失对学生的教育权和主动权,家长也变得无可奈何。甚至有的告状破坏了家庭的和谐,当压抑、不满、愤怒等消极情绪影响了素质较差、方法简单的中专生家长时,学生便会遭到粗暴的打骂,使学生和家长都由此怨恨老师,家、校的配合也就无从谈起。更有学生觉得学校不可呆,家里也不平静,只好离家出走,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迷失自我的案例。因此,应坚决杜绝告状式的家访或找家长。

避免告状式的家访或找家长,就要求班主任‚对家长工作要有高度的机智。‛在发现学生问题的苗头时就‚向学生的父母说明,学校在这个时期怎样对学生实施德、智、美、体的教育,以及我们希望家庭给予怎样的帮助。而家庭给予的主要协助,就是在家庭条件下实现学校教育工作中所贯穿的那些思想。‛应将与家长见面的目的重点放在:

(1)通报学生情况,消除家长对孩子在校信息的屏障,使其正确认识、看待自己的孩子。

(2)了解学生的家中的表现情况。因为家长对孩子行为的认知比较具体、深刻,所以要充分利用这一了解、掌握学生状况的有效渠道,以使教师的在校教育更加建立在准确信息掌握的基础之上,达到加强教育针对性和有效性的目的。

(3)传播家教知识。利用家庭教育指导,协调家长与学校的工作目标和要求标准等,研究共同教育的方案和策略,达到优化家庭教育环境的目的。

2.认识家庭教育所具有的可利用优势

因为不少中专班主任认识不到家庭教育的特有功能,也就缺乏争取家长工作的主观动力。所以,必须加强关于家庭教育方面的理论学习,端正和提高这方面的思想认识,认识到:‚其家庭教育独特功能至少表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家庭教育建立在血缘关系之上,这远远比师生之间的社会爱来得自然、彻底、持久。而学校中的教师其好厌是难以从根本上加以避免的,往往会对学生作出不符合实际的主观臆断。

(2)家庭教育是一种个别化教育,比正规学校教育更容易满足儿童的各种需要,比较理想地实现因材施教。但班级授课制无法适应学生中存在个别差异这个事实。而家庭教育则无这种局限。家长只对其子女负责,可根据实际情况安排教育活动,并可灵活地、随时地根据具体需要调整安排,从而最大限度地促使‘学生’发展。

(3)家庭教育能更有效、更频繁地进行非言语教学,从而体现出优于学校教育地效果。‛

3.确定有效的沟通方式和时间

应根据学生和家庭的具体情况决定与家长的联系方式和时间,灵活运用一切可利用的方式,如:(1)家访。(2)校访,即在校随时接待家长。(3)建立家长联系卡、致家长信等制度。(4)电访,打电话、发电子邮件。(5)家长会。(6)以家长和学生的利益考虑,决定沟通方式和时间。

根据上文的中专生家长现状,特别应提醒班主任的是:因工作倒班或工作地遥远等,确定与家长的联系方式和时间难只是困难的一个方面;更难的是大部分家长对自身窘况的自卑及学生本人出于自尊心考虑,不愿意让班主任看到其家境的窘况,不愿意让班主任家访。因此班主任与家长的联系必须本着尊重家长、顾虑到学生及家长利益和自尊心的原则。并且,只有在确实需要的情况下,才约请家长见面。但见面前,应征得学生自身的理解和支持,在表明不影响学生及家长正常的学校和家庭生活的初衷后,提出约请的愿望,预先给学生和家长留出一个心理准备的缓冲时间段,一切等待家长和学生的自由选择决定。当然,这就需要班主任拥有对教育事业的奉献精神。笔者为此,常牺牲休息时间,晚上九点多后回家也应是常事。但实践证明,仅以此法就会使家长及学生感动,仅以此态度就能博得学生和家长的好感,贴近与学生和家长的情感距离,调动家长的积极性,提高班主任的工作效率。

但,确有不少班主任只顾自身便利,也只是在学生出现问题后,为问题而问题,动辄把工作中、倒班睡觉中的家长从很远的单位或家中招来,把学生从课堂上叫出来,图的只是自己的发泄和一时的痛快,结果可想而知。

4.确定班主任与家长共同教育的目的基点

应具备‚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崇高职责感,将班主任为国家民族实施教育的责任目标释化为家长和学生将来利益的共同目的基点。家长教育的目的基点往往只是为了自己的孩子。因此,班主任必须先让家长明白——家、校教育的共同目的都是以学生健康成长这一共同目的为基点,才容易取得家长的真诚配合和积极主动的支持。

所以,与家长沟通时,强调的应是与家长一致的、对其孩子将来人生负责的共同愿望,指明学生的自身相关问题对其孩子将来人生的危害性等,自然就容易使家长站到班主任的立场上看待自己的孩子,达到家、校配合的一致性。如上文提到的笔者学生飞,刚当体委时,不但驼着背,还不愿意大声喊口令,总是提醒教育无效。与家长面谈时,让其当场演示给家长看,强调:提出该问题决非只是为了班级,因为可以更换体委,关键是其毛病不利于孩子

将来的工作和生活。这样,很容易就取得了家长的理解和支持配合,使该生不仅一并改掉了自身的其它毛病,还带领出天天被树为全校体操和队列行进榜样的班级。

有了共同的目的基点,就容易换位思考。家长偏爱自己的孩子是人之常情,作为教师,首先应该换位对这一点给予充分理解。教师评价学生至少有两个大‚参照物‛:一是自己过去曾经教过的学生;二是现在面对的所有的教育对象。但家长评价孩子顶多是两个小‚参照物‛:一是自己或家人的过去;二是孩子的同伴。由此,某个孩子在教师心目中的位臵和他在家长心目中的位臵肯定有差距,甚至差距非常大。但这种差距并不是不能缩小的。教师和家长如能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就能使他们之间的认识趋于一致,形成更强的合力,达到教育配合效果的最优化。

遗憾的是,不少中专班主任对家长仅仅强调的是孩子问题对班级、对自己工作的影响,也就难以引起家长的共鸣,难以激发家长配合支持的积极性,以致使家、校对学生的要求松紧不

一、标准不同,往往导致转化教育工作的效果被彼此削弱、相互抵消。

5.以尊重家长的姿态指导家庭教育

‚李镇西会对家长说:‘我们是同事关系。我们也许在社会角色、专业知识、性格特征、气质修养等方面都不太一样,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我们有着共同的使命——教育!’就在这第一次家长会上,李镇西还会朗读马卡连柯给家长们的一段话:‘你们自身的行为在教育上具有决定意义。父母对自己一举一动的检点,这是首要的和基本的教育方法。’‛

但却有不少中专班主任总给家长盛气凌人之感,先从情感上拒家长于千里之外。其实,与职业中专生家长交往,不但要尊重,更应考虑到其自卑感而给予格外的尊重。李镇西的‚我们是同事关系‛的尊重姿态及其指导方式是给职业中专班主任最好的启发:与家长在人格上保持平等关系,就不会使家长疏远学校,就会了解到所有的真实情况,以便共同制定和配合实施合乎学生个体发展的方略,也在教育学生的同时,指导‚培养‛了家长,唤醒了家长作为教育和被教育者的本能与客观需求,使家长的配合更主动、更有效。所以,中专班主任应坚决放弃对中专生家长一贯采取的鄙视态度,讲究对家长的指导方式、方法。

要让家长接受指导,就必须首先放下架子,注意语气、语调和方式、场合,避免让家长在诸多学生和教师面前下不来台;就应将难懂的教育术语变成家长容易理解和接受的语言(有事例说明更好),避免家长听不懂而尴尬窘促;对家长的建议和要求要合理可行,避免家长产生为难情绪而放弃配合;应尊重其隐私权,避免当作讽刺嘲笑的材料;应在班上肯定和赞赏家长的付出和长处,避免引起学生的尴尬和自卑;应在家长面前肯定学生的优点,避免导致家长丧失对孩子教育的信心和积极性。笔者不只是照顾家长的自尊,甚至是故意抬高家长。如,外校不要了而转到本校、人人认为毫无长处的学生野,因其家长引用了本校走廊上一句教育性的格言,笔者就在班上大加赞赏。此举不但触动了家长,使家长积极采纳笔者建议,协同配合,也使该生从此‚扬眉吐气‛,积极争取进步。即使在毕业后的笔者生日时,还特意给笔者送来由家长购买的西装,表达对班主任的感激之意。

6.赏识性评价和适时性沟通

即为了适时互通学生情况,注重将对学生优点和每一分进步的赏识性评价传递给家长,融洽与家长的合作关系。因为绝大多数家长、特别是独生子女的家长不愿意别人将自己的孩子看得一无是处。现实中却有不少班主任见到家长就将学生否定得一无是处,往往招致家长的反感和怨气:‚怎么我不知道‛、‚老师为什么不早告诉我们‛,‚老师是干什么的‛等。受到赏识性评价的家长却‚真喜欢我的孩子‛、‚对我的孩子真好‛等,而更愿意支持和鼓

励孩子配合班主任的工作。两者相比,大相径庭。并且,班主任如将学生说得一无是处,不但使家长感到无地自容,也使家长对班主任的责任心和工作能力产生怀疑。

适时性沟通则可以适时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和情绪动态,以便根据学生在家庭等校外情况,对他们的错误、失范行为等采取及时恰当的教育和疏导,使家、校双方能及时协调地调控学生的日常行为。如,对在旷课逃学、迟到早退原因上经常两边欺骗说谎的行为,可从根本上予以杜绝;如,对每一点进步,可以适时地给予强化,保持其进步的持续连贯性。

7.利用展示、互动型的联系卡和家长会

通常的家长会往往让家长觉得跟自己关系不大,甚至会丢面子,因此而敷衍或逃避。如果利用展示、互动型联系卡及时和适时地通知家长孩子在哪方面取得了什么进步、有了什么可喜的成绩,利用展示、互动型家长会展示每个孩子值得骄傲和自豪的长处优点,就容易得到家长的积极响应,就会使家长愿意参加家长会,对促进差生进步和班级管理十分有益。笔者经常利用传递学生进步和成绩的‚致家长信‛等方式,获得家长及学生的积极支持和进步反响,利用家长的反馈契机,给家长提出进一步的配合请求,加之学生的积极响应,促使学生的教育转化向更大更好的目标挺进。

展示、互动型的家长会,就是改变通常家长会的老套路,做到:

(1)让学生也在场参与,通过学生向家长展示学生值得自豪的进步成果,总结分析存在的不足,表达对家长进一步配合的愿望请求等。

(2)让家长发表感想,交流‚育子‛体会,提出对学生和班主任的期望、要求等。

(3)班主任在此场合应扮演平等的角色,给家长和学生提供畅所欲言、平等、互动的氛围,根据家长和学生互动的结果和实际需要,以策略性的总结概括激发学生和家长进一步成功的欲望和动机,用巧妙的技巧渗透家庭教育知识,提出合理可行的目标要求等。这样的家长会使家长和学生都认为值得开,愿意开,感到愉快。学生甚至期待着开这样的家长会。

其实,在以上的第(1)个过程中,学生在自我总结和反省的同时,既加强了与家长的情感和信息沟通,有得到了锻炼;传达给家长的信息和对家长的愿望要求也更具有亲和力和说服力,更利于触动家长对孩子关心、教育的责任心和自省自悟。第(2)过程使学生更多地感受到来自家长们的真切关怀和期待,理解家长的艰辛和苦衷,有利于化解亲子之间的沟通隔阂,从亲情上进一步促动学生的进步欲望;家长间的交流,可使家长取长补短,提高教育孩子的责任感和技巧。过程(3)使学生和家长有了进步的方向感,增强了自信,充实了家庭教育知识。

中专体育教学优化策略探究 篇6

国家对学校体育非常重视,场地器材、师资、经费等都得到了极大地完善与提高,但喜欢上体育课的人数反而减少。特别是部分女同学经常出现逃课现象,从而出现课堂无精打采,课外生龙活虎的尴尬局面。反思原因,主要是传统体育教法、模式制约学生个性发展,造成学生厌倦体育课。当前是追求“个性”的时代,特别是独生子女,这要求体育教师不能简单的理解“个性”,而要从人格发展角度去分析。随着教改的实施,广大体育教师应切实改进教学内容与方法,因材施教,使学生“乐”上体育课。

一、优化更新教学观念和意识

体育教师要想在教学中实施《新课程标准》,必须从思想上打破常规的教学理念,扭转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引导学生从主动学习中去创新,开创体育教学新局面,使学生从“厌学”变为“乐学”,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为加强中专学校体育理论知识教学,提高中专生的体育锻炼意识,使中专体育向“三维体育观”(生理、心理、社会体育观)不断发展,中专学校体育应该把以前以追求体质的发展和技术的传授,转变为“健康第一”的体育教学。中专学校体育要重视体育文化的传播和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普及,培养学生坚持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

二、优化体育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育目的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教育人才的总要求,它决定了教育制度的制订,教育内容的确定,教育方法的运用,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方向,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归宿,是各级各类学校遵循的工作总方针。由于中专学校对所培养的人才的特殊要求,这便决定了教育目的层次性。传统的体育教学片面强调知识和技能目标,忽视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因此,优化教学目标,必须把培养学生学习体育兴趣,提高科学素养放在首要位置,在制订教学目标以及实施教学时,要全面考虑“知识与技能”“运动参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的课程的总体目标与教学阶段目标。

三、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优化课堂氛围

兴趣来自每个学生的生活体验,而个性因素多会制约表现方式。好动的学生对任何体育活动都可能感兴趣;而好静的学生参与活动的意识就会较弱。对于特别好动,上体育课集体意识单薄的学生,可以根据其活动兴趣,培养他们为同学服务的意识。适应后,这些学生组织纪律性与活动能力都会有明显提高。现在的初中生好奇心与求知欲都较强,因此体育教师选择教学内容时要多样化。多选择竞争性强、富有趣味的体育运动项目,运用不同教法并注重引导,激励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并着重体验体育学习带来的无穷快乐。

四、以人为本,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教师是具有权威性的,教学的中心当然是教师。而新课程理念却改变了这一观念,把学生当作活动主体,教学效果只有通过学生活动才能为其接受。所以,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就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关注学生个性发展,提倡个性发展,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尊重他们主体感受,并发挥其主体作用。在整体教学的角度上,逐步以学生整体发展为其导向,用整体活动来促进其个性发展,不再由学生随意放纵。优秀体育教师应该首先表现在对学生个性的充分认识上,对教学目标的理解与发掘上,对教法的合理运用上,而不是一味利用教学舞台进行自我表现。体育教师应转变思想,抛开传统模式束缚,课堂上要把学生摆在主体位置。从增进健康目标出发,做到认真分析教材,细致研究教法,尽量适应学生需要,因材施教,并鼓励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启发式、创造性学习。

五、将德育渗透到中专体育教学中

体育课是将智慧、体质、意志和道德品质融为一体的综合教育。德育教育是一项长期细致的工作。教师应以“育人”的目标为出发点,将思想品德教育内容寓于整个体育教学之中,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艺术和学生身体的心理素质,同时使学生在学习体育技能的过程中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锻炼,持之以恒地将体育和德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合格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六、优化体育教学评价

体育教学测评是体育教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查体育教学效果、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优化教学评价体系,要求评价功能从甄别选拔转向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价的主体从教师一元转向师生多元;重过程评价、发展评价,关注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和成长历程;主张全方位评价,采用多元评价方式;评价过程从静态评价结果转向动态评价整个过程;从评价学生的“过去”和“现在”转向评价学生的“将来”。

职业中专英语词汇教学的策略 篇7

关键词:职业中专,英语词汇,教学策略

词汇、语音和语法是英语中的三个关键因素,其中词汇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学生学习语音和语法的重要载体,也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基础。然而在我国职业中学英语的传统教学过程中,重视对英语语法的讲授,忽略了对学生词汇能力的培养。近些年来,人们越来越认识词汇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因此如何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和职业院校学生英语学习的特点,切实的改进职业中专学校英语词汇的教学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职业中专英语词汇的选择

按照国家课程标准中的规定,职业中专学生需要掌握的英语词汇有很多,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以哪些为例进行教学,是职业中专英语教师必须要考虑的问题。下面我们就教学词汇的选择原则进行阐述:

首先教师中使用的词汇要能够充分反映学生的兴趣,也就是说教师选择的词汇要能够满足学生日常对话的基本需要。其次教师要根据职业中专学生的特点以及他们的生活经历进行选择,尽量选择那些跟其生活和学习相关的词汇,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再次教师要尽量选择文章中比较关键的,概括性较强的词汇,从而加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印象,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最后教师要选择英语表达中出现频次较高的词汇,并且将其作为职业中专英语的基本词汇组织教学。

二、词汇教学的阶段划分

通过对职业中专英语教师词汇教学过程的调查和分析,我们发现其词汇教学过程总共可以分成三个阶段,展示阶段、运用阶段以及测评阶段。其中展示阶段主要完成单词的写法、读法以及语义的展示等,让学生能够了解该单词所能够表达的含义以及读音。运用阶段是指学生使用单词进行表达的阶段,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所学单词进行造句,确保学生能够真正理解该单词。测评阶段则是教师对学生学习程度的检验,包括了拼写的校对以及用法的检测等。

各个阶段中教师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不同,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的方法也不同,为了确保各个阶段的教学质量,教师必须要充分了解职业中专学生的特点,然后根据其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

三、词汇教学的问题和策略

1.单词发音问题。元音和辅音是英语中非常常用的两种发音方式,受汉语发音的影响,很多学生在发元音时出现了非常严重的不准确性现象。发音时语言交流的基础,如果发音不准会严重影响学生后续的交流,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职业中专英语教师要了解人体发音器官,告诉学生准确进行发音的方法和部位。

教师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播放相关视频或者音频文件,让学生跟随标准发音进行练习,从而引导学生纠正自己错误的发音。不过对于职业院校学生来说,要避免出现机械式模仿现象,要能够做到举一反三,从而实现自己英语发音情况的改善。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将词汇的学习放到听力练习中进行学习,让学生能够通过对对话语境的辨别实现对其发音技巧的掌握。

2.词汇记忆问题。对于职业中专学生来说,他们的英语基础较差,在学习过程中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再加上英语单词对记忆力的要求较高,导致学生对英语词汇的记忆非常困难。如词汇遗忘现象非常严重,有的甚至花费了较大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但是取得的效果非常不理想。

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职业中专学生学习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学习策略。首先教师要培养中专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只有其有了兴趣,才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一个跟英语有关的微电影,然后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表演微电影中讲述的故事内容,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和参与性。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词汇学习跟语境学习结合在一起,不能够孤立的进行词汇的教学,而是应该让学生通过上下文中的意思,猜测单词的含义。

3.词汇的应用问题。很多学校学习英语之后只能够进行书面交流,不能够进行口头交流,出现了非常严重的哑巴英语现象。因此职业中专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特点,为学生创设良好的交流环境,使其能够不断练习新学词汇的发音和应用。

四、结论

中专英语教学策略 篇8

一、激励的内涵及在英语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从“激励”一词的含义来看, 其英文翻译是“Motivation”, 是由拉丁文“Moveve”转化而来, 意指推动“to move”。作为心理学的术语, 是指持续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动机的心理过程。激励策略, 就是激发和维持学生动机的方式和措施, 使其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努力前进的进程。激励在外语教学中具有积极的意义, 通过各种有效的激励策略的实施, 老师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 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外语的动力, 最大限度的提高学习兴趣。激励的方式多种多样, 英语课堂教学必须要根据英语教学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需求采取相应的课堂激励方式。

二、激励策略提高中专英语教学效果的具体实现途径

基于激励策略对中专英语教学有着重要的促进意义, 广大英语教师和学者也对这方面进行探索与研究。从现有的教学实践探索来看, 在中专英语教学中运用激励策略,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 情感激励

情感上的调动, 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其对英语课堂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良好的情绪, 可以使学生克服学习困难, 发散思维。情感激励在具体操作上, 应当把握好以下三点:

(1) 尊重激励。教育要以人为本, 尊重是前提。记住学生的名字、了解学生的喜好、倾听学生的意见、理解学生的想法、参与学生的活动, 种种做法都是以实际行动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尊重。

(2) 欣赏激励。经常听到老师抱怨生源素质下降, 学生难教。无可否认, 职中学生相比于普通高中的学生, 学习自觉性较差, 但这并不代表他们一无是处。他们思维活跃、个性突出、实践能力强、社会适应性高、更容易接受新事物, 这些都是他们的闪光点。所以, 教师要善于发掘学生的长处、放大其优点、增强其信心、激发其潜能、引导其超越。

(3) 挫折激励。中职生英语基础相对较弱, 对英语学习兴趣不大, 学习上遇到困难不可避免。教师发现学生在学习上遇到问题时, 应及时伸出援手, 让他迈过难关, 就等于离成功更近一步了。

(二) 评价激励

教学评价作为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环节, 在英语教学中运用恰当, 同样具有激励的意义。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 运用开放式评价, 无论是评价结果的呈现还是评价结果的分析, 都要有利于学生的自我发展。其目的是让学生从内心产生一种成就感, 激发他们的自信, 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内在动力。比如在课堂教学中, 学生经过努力, 目标得以实现, 教师应及时表扬, 使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在这里, 表扬不要只是笼统说句“Well done!”“Good job!”“Excellent!”, 学生听多了, 会觉得教师是在敷衍, 起不到持续激励作用。表扬要尽量具体, 如:

You can understand English better now. (你对英语的理解

能力比以前强了。)

You can speak fluently now. (你现在比以前说得流利了。)

教师表扬过后, 同时要鼓励学生向下一个目标努力, 再创佳绩。如:Keep it up. (保持下去。)

Let’s try another one. (我们试试做下一个吧。)

如果学生没有实现目标, 教师则需客观分析, 帮助学生找出问题所在, 再鼓励他们克服困难, 再次努力。如:I’ll help you if get stuck. (假如你被难住了, 我会帮助你的。)

Don’t be nervous.Try it again. (别紧张。再试试吧。)

(三) 竞赛激励

竞赛是一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积极参与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当中来的有效手段。英语教师正确地运用竞赛激励, 无疑对提高教学效果有重要意义。教师可以以教材为基础, 利用课内外的时间, 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和小比赛。比如开展小组挑战比赛活动, 以小组挑战的游戏方式组织课堂教学。这样有利于让学生共同参与, 在竞赛中收到激励, 共同进步, 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提高学习效果。

(四) 物质激励

在教学实践中, 物质激励是指在教学中对学生的表现予以实物激励的方法与手段。在英语教学实践中,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适当地使用一些实物适时地进行激励, 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关注和兴趣,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对广大中专学生而言, 对外币多数是很少接触过, 充满新奇感。如果在教学中, 为了鼓励大家积极参与课堂互动, 对课堂上积极活跃分子发放小小的纪念品———一枚英国一便士硬币。这小小的奖品或许会产生很好的效应。当然, 决不能经常采用这一种激励方式, 以免学生更多地是关注奖品, 而没有将这种外部动机转化为学习兴趣的内部动机。

三、结束语

综上, 所谓教学有法, 教无定法。在中专英语教学实践当中, 研究有效的教学方法与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是我们广大英语教师需要不断探索的课题。本文对激励策略在中专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与分析, 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供同行参考。

参考文献

[1]范丽娟.优化中专英语教学的方法[J].职业技术教育.2001 (04) [1]范丽娟.优化中专英语教学的方法[J].职业技术教育.2001 (04)

体育中专体育教学策略探究 篇9

一、体育中专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体育中专生的年龄大多在15-18周岁, 他们的身高、体重、胸围已接近成人, 增长发育逐渐缓慢下来, 骨骼较坚固, 能承受用力较大的运动负荷, 肌肉中水分减少, 蛋白质、无机盐等成分增多, 肌肉主要向横的方向发展, 弹性和伸展性增强, 力量明显增大, 随着胸围、胸腔的增大, 肺活量大了。科学研究证明:16岁的男孩, 其肌肉力量几乎超过12岁男孩的一倍, 大约在身高停止增长一年左右, 肌肉力量便达到正常成人的水平, 故15—18岁是进行肌肉力量和耐力训练的最好时期, 体育运动学校的学生刚好是进行体育训练的黄金时期。

进入中专后, 学生对体育活动项目的兴趣爱好进一步分化, 男生一般喜欢强度较大的竞赛活动, 如篮球等;女生则比较喜欢动作轻快、优美、运动强度不太大的项目。中专女生, 由于进入了青春期, 女性特征更为明显, 动作变得不大灵巧, 对技巧性强的活动会产生顾虑, 在体育活动中的情感表现得更加明显, 有的女生怕晒太阳、怕脏、怕累或不愿男教师保护等。我们在多年的教学中发现, 学校运动环境和条件、体育器材、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对学生的影响也很大, 体育教师要结合中专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创建学生乐于参加的体育课堂, 创建富有体育运动学校特色的体育教学。

二、体育中专体育教学策略探究

1. 构建和谐的体育活动氛围, 使学生形成最佳的情绪状态

在体育教学中, 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活动交叉进行, 他们之间的配合不仅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 而且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个性的发展。体育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 其中学生是主体, 教师是主导, 是体育教学的计划者、组织者和实施者。教师与学生一起参与体育活动, 可以使集体的情绪处于适度的亢奋状态, 每个学生在活动中相互配合、相互影响、相互激励, 课堂气氛活跃, 教与学、练的情绪高涨, 这些都有利于体育训练的开展。在活动过程中, 教师能对学生的进步即时鼓励, 当学生出现畏难、害怕的情绪时, 能用微笑、信任的目光、激励的手势对学生进行激励, 使学生从教师无声的语言中受到感染, 得到鼓励, 减轻心理负担, 从而顺利地完成训练任务。例如, 在学习纵向分腿腾越这个动作时, 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师讲解示范, 学生练习的方式, 先让学生观察面对的是什么器械?如何跳过?以前玩没玩过类似的游戏?通过这样, 消除学生的害怕心理, 然后, 利用简短的时间让各个小组带着这些问题讨论一下:应该怎样去练习, 练习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最后, 教师再进行示范, 让学生明白要领, 组织各小组进行训练, 最后还可以进行比赛, 组织学生对每个小组的动作要领进行简要的分析。在这样的问、答、议、练、比的课堂上, 沉闷的局面一扫而光, 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天性发挥得淋漓尽致, 学习兴趣自然而然被激发和调动起来, 课堂教学效果极好。

2. 做好场地、器材的准备工作, 为体育教学“搭好桥, 铺好路”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遵循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 根据体育活动内容, 做好场地、器材的准备工作。场地、器材的安排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营造良好课堂气氛的重要因素, 是学生完成技术动作、掌握技能的重要条件。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 利用场地、器材, 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 从而使他们产生参与训练的欲望。有时由于外界条件的影响, 致使某些活动不再产生良好效果, 应及时调整, 充分利用活动场地和辅助器材, 用新异的刺激手段, 安排适宜的练习环境, 尽快排除干扰, 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

3. 双向互动, 调动积极性, 提高体育活动训练效果

有效的互动方式, 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常见的体育互动方式有:教师与学生个体的互动、教师和学生群体的互动、学生个体和学生个体之间的互动、学生群体与学生群体之间的互动。教师要根据活动内容来选择互动方式, 在讲解一个新的动作时, 就可以通过教师技术动作讲解与动作示范来进行教学, 学生学习示范、教师与学生的眼神交流、教师的鼓励赞扬等教学过程中都存在教师与学生个体之间的互动。例如:在“技巧-鞍马”教学过程中, 个别学生对鞍马产生恐惧感, 面对这些同学, 教师要进行必要的引导, 消除心理压力, 再示范讲解动作要领, 还可以再针对该学生适当的在鞍马前放上一块起跳板, 增加鞍马与地面的高度, 从而让学生有一种安全感, 顺利参加训练, 鼓励学生反复尝试该动作, 达到技能熟练程度。教师和学生群体的互动是体育课堂的主要互动形式, 学生个体和学生个体的互动适合在体育游戏活动中, 而学生群体与学生群体的互动就适合分组比赛等。这些互动方式贯穿于体育课堂, 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快速跑”训练中, 当学生听到快速跑时就会在内心产生枯燥、乏味的心理, 教师可以创设各种游戏, 将快速跑的内容渗透到游戏, 让游戏激发学生的潜能, 又能活跃活动氛围, 这更能体现师生、生生互动的一方面。

中专体育教学优化策略探究 篇10

1中专生的生理及心理特点分析

中专生的年龄大约在15岁到18岁之间,从外表上看,他们的体重、身高以及胸围已经与成年人非常接近,生长发育的进程也开始逐渐放缓,骨骼相对坚固,已经可以承受一些用力相对较大的运动负荷了,肌肉中的水分开始慢慢减少,同时无机盐、蛋白质的成分开始明显增多,肌肉开始朝着横向方向发展,肌肉的伸展性和弹性明显增强,力量明显增大,与此同时,随着胸腔、胸围的不断增大,他们的肺活量也开始明显增大。相关的科学研究表明,16岁男孩的肌肉力量与12岁男孩相比,已经超过一倍,在他们身高增长停止后一年左右的时间,他们的肌肉力量就会与正常成年人的水平相一致,所以说,15岁到18岁的年龄段是进行耐力训练和肌肉力量训练的最佳时期。

学生进入中专以后,他们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与爱好得到进一步的分化,女生比较喜欢一些动作优美、轻快、运动强度不太大的体育项目,而男生喜欢一些运动强度较大的竞赛类活动。进入中专的女生已经进入了青春期,女性特征已经非常明显,动作与以前相比变得不太灵活,他们面对一些技巧性比较强的运动项目会存在很多顾虑,尤其是在体育活动中这种情感表现的会更加明显。经过多年的体育教学我们发现,学校运动条件、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等都会对学生产生非常大的影响。[2]所以,中专体育教师应该综合考虑学生的生理及心理特点,积极创建学生感兴趣的体育课堂环境,创建一些富有体育运动特色的体育教学形式。

2中专体育教学开展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中专体育教学改革仍在进行之中,经过大量的分析与研究我们发现,在中专体育教学中始终存在一些问题,正是因为这些问题的存在,使中专体育教学的顺利开展变得困难重重,下面让我们针对中专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

2 . 1学校教学资源中的问题

虽然中专的教学资源正在不断的整合之中,但是校区教学在同步进行中,这时中专学校可能会存在一些校区不够等问题,在中专体育教学中需要的场地主要有乒乓球场、篮球场以及排球场等,很多学校因为要完善田径场地等原因,空间维度上限制了中专体育教学的发展。虽然新课程标准中并没有将教师的教学项目细化,但是很多教师还是会因为得不到足够的场地或者不能整合好教学时间,使教学项目在选择上受到限制。

2 . 2教师教学存在的问题

中专学校与普通的中学不同,教学的核心是培养职业技能,这种教学目的从客观上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得到了削弱。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很多中专体育教师从主观上来说就产生了一种消极意识。主要的困境是:在课程内容设计上显得非常简单,不能对上课时间进行合理配置,不能很好的针对中专学生的心理特点展开教学。与普通中学的体育教学相比,教师的授课技能相对粗略,缺乏主动思考问题的精神。

2 . 3学生学习存在的问题

从整体上来讲,中专学校的学生普遍自我约束力差,在体育教学中的表现就是不听老师的指挥,随意逃课,不积极参加教学活动。学生之所以出现这些情况,主要是因为教师的教学方法,不能与学校的教育特点相结合导致的。

3中专体育教学优化策略研究

3 . 1为学生构建和谐的教学氛围

在中专体育教学中,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活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活动应该穿插进行,因为他们之间的配合将会对课堂教学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而且会对学生个性的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体育教学是一种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性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仅起到主导的作用,在体育教学中作为教学的组织者、计划者以及实施者而存在。教师应该与学生一同参加到教学活动中,在集体活动中学生的情绪更容易处于一种兴奋的状态,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这些因素都有利于中专体育训练的有效展开。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及时对学生进行鼓励,如果学生出现了畏难情绪,应该用信任的目光鼓励学生,通过温暖的语言对学生进行激励,使学生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心与爱护,从而有效减轻心理负担,帮助他们顺利的将教学任务完成。比方说,在教学课堂中学习纵向分腿腾跃动作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对教学器械进行观察,看有没有同学以前玩过,或者有没有同学玩过类似的游戏,通过这些问题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和害怕心理,然后抽出简短的时间带着不同的小组进行讨论,讨论的问题主要关于怎样进行练习以及练习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等等。[3]最后,教师将具体的练习动作示范给学生,使学生对每个动作的要领都能了然于胸,再进行实际训练,还可以在最后进行小组之间的比赛。相信这样的教学课堂将会更加吸引学生的目光吧,以前体育课堂中的沉闷局面不见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教学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3 . 2对器材与场地进行充分利用

在中专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生理及心理特征,以体育活动的内容为根据,将器材和场地的准备工作做好。器材与场地的安排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因素,同时也是学生掌握技能、完成技术动作的重要条件。这就要求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心理特征进行充分的掌握,通过器材和场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产生参与到训练中的欲望。[4]有时候因为受到一些外界因素的影响,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这时候应该及时对其进行调整,对器材和场地进行充分的利用,为学生学习创设积极的练习环境,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

3 . 3通过多种互动方式提高体育训练效果

教学中有效的互动方式可以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有效的激发。目前中专体育教学中经常使用的互动方式有:教师与学生群体之间的互动、教师与学生个体之间的互动、学生群体与学生群体之间的互动、学生个体与学生个体之间的互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选择适合的互动方式,在讲解动作的时候,通过动作示范和技术动作讲解等方式进行教学,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眼神交流、学生对示范动作的学习以及教师的鼓励等都是有效的教师与学生个体之间的互动。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到教学活动中来,鼓励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反复的训练,最好能够使动作达到一种技能熟练的程度。[5]在众多的互动形式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是体育教学中最主要的互动形式,也是教学中经常使用的互动形式。学生个体与学生个体之间的互动在体育游戏活动中运用更加适合。学生群体与学生群体之间的互动经常在一些分组比赛中使用。上面所讲述的互动方式对于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作用。比方说,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快速跑”的相关训练过程中,一些学生一听到快速跑就会产生强烈的乏味、枯燥心理,这时候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创设一些游戏,在游戏中渗透快速跑的教学内容,从而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激发,课堂氛围也得到了活跃。

4结语

近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单调的教学方式逐渐被新颖的教学方式所取代,促进了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发展。要想体现出中专体育教学与普通中学体育教学的不同,就应该做到与时俱进、敢于创新,对学生生理及心理特点进行充分的了解,为实际教学创设与中专生相符合的氛围,充分利用体育器材与学校场地,进行和谐的师生互动,在这样的环境中展开体育训练。

摘要:中专体育教学具有属于自己的特殊性,在体育教学中要想体现出这种特殊性,就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应该在教学课堂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为学生学习创建和谐的教学氛围,从而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同时对场地与器材进行充分的利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该文主要阐述了中专生的生理及心理特点,对中专体育教学优化的策略进行了探讨与分析。

中专生物自主创新课堂的教学策略 篇11

关键词: 中专生物;自主创新课堂;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依据教学的一般规律,主动对教与学的程序以及手段、方法进行有效的运用,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一种操作对策系统。中专生物的自主创新课堂教学策略就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方式方法,它应具有新颖性和独特性。本文就自主创新生物课堂教学的实施策略作简单的探讨。

一、创设智力上有挑战性的生物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策略,是把若干新知识渗透到奇妙有趣的情节、场景和故事中,以情境中的问题解决为需求,激发学生在环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自信,认识“做中学”的价值,培养学生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整合创新的规则、技巧。创设“问题情境”在生物教学中取得的效果。

1、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生物学新课程试验课本在每节内容前都创设了学生熟悉的“身边事”的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问题是点燃求知欲、创造欲的火把。学习动机是促使学生自觉学习的巨大动力。问题情境教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情趣,使他们在入境入情过程中逐步发现许多问题,更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

2、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创设问题情境实际上是使师生、生生对情境中提出的问题,通过研讨、争辩、交流寻找出问题解决的最佳方案。设置问题情境能极大地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通过合作探究得出结论。

3、发展学生思维方式。课堂教学重要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必须给学生思维的方法,“问题情境”创设得好,对发展学生的思维大有裨益。如上面提到的“阶梯式”问题情境培养了学生思维逻辑性和深刻性;创设“辐射式”问题情境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和发散性。

二、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自主学习氛围

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自主学习氛围,有利于提高中专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在融洽的学习环境里面,可以畅所欲言,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疑问,同时也增强学生对生物学习的信心。在生物课程教学中,可以经常性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并运用所学生物知识解决问题,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过程,体验学习的乐趣。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教师还可以与学生对话讨论,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实现师生之间的知识同步,思维和情感共鸣。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也能在自由讨论和交流的环境中,放飞自己的想象,唤起创造的热情。

三、实施自主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在中专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必要途径之一,也是突出学生为教学主体的主要教学方法之一。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讲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因此,在当今的课堂上,需要大力提倡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感受自主探究的乐趣。例如:学生在学习“心脏”这一节课的内容时,可以利用自己的手机和跳绳,让学生探索人安静时和运动后的心率和脉搏有什么变化。校推行这种科学的教学方式提供理论指导。在实验室内。在生物实验室内,有十分丰富的实验设备和材料,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爱动手的热情,使他们在老师设定好的实验内容范围内独自探索生物学的某一问题。例如:在观选择某一个问题作为主要的实破点,然后通过质疑、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分析研讨,最终解决该问题的学习过程。探究性学习方式不仅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取相关学科范围的知识,还能锻炼学生的交流和表达能力,掌握自主解决问题的程序和方法。例如:学习“蝗虫”一节前,我部署给学生一个兴趣小实验,回家捉两只蝗虫,并将甲蝗虫的头部浸入水中,而将乙蝗虫的腹部浸入水中,请仔细观察哪只蝗虫先死,并思考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通过实验,学生很快就对知识理解和掌握了,而且也记得牢,印象深刻。

四、要注重实验课程的改革和建设,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生物化学是中专卫校学生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而教学过程中直接影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及创新能力的培养的是其实验课程的设置和安排。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对于提高生物化学教学质量,深入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理论知识,增強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的基本实践技能、培养学生的独立创新意识和开拓思维能力,需要对实验内容进行系统的整体优化和筛选整合。按照中等卫生学校教育各专业培养目标、课程教学大纲要求,开展相应的基本实验技能、综合性专业实验技能、独立思考及创新设计性实验等实验内容。

五、重视思维的多向性

体育中专生物实验教学策略探究 篇12

一、当前体育中专生物实验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分析

生物实验在中专生物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虽然它的地位越来越突出, 而且实验操作又比较能激发以体育为特色的中专生的兴趣, 但我在多年的生物教学中发现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导致看似有序的生物实验教学却存在着诸多局限, 主要表现如下。

1. 实验目标不明确。

有些教师在设计实验时, 没有充分地研究实验的性质, 有些实验要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存在于实验中的生物知识, 具有明显的探究性质, 这类实验应该更多地让学生通过实验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从而归纳出知识;有些实验是让学生通过实验去验证前人的观点, 具有验证“真理”的性质, 这类实验应该更多地让学生进行对比, 找出共性或异性的东西。但我们在多年的调查中发现, 有些教师没有吃透教材, 学生在实验时, 没有带着具体的目标性去实验, 花了大量的时间在实验, 却没有解决实际的问题。

2. 忽视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的训练。

实验教学主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通过实验去学习生物。但有些生物实验教学, 没有进行充分的实验前的一些实验技能的训练, 导致学生在实验过程不知所措, 有的学生反复操作也没能操作好, 导致实验过程效率低下, 挫伤学生实验信心。在实验前要先让学生自学实验操作流程, 如各种实验仪器的操作方法, 实验材料的准备、培养, 药剂的配制等, 这些是关系到学生能否做好实验的基础。如“显微镜”的使用, 要求学生事先熟悉其操作原理和观察方法, 在观察时必须严格按照操作方法进行操作, 否则学生观察了一节课也没有观察到了什么, 只能面对着观察仪器忙的焦头烂额, 却收获甚少。又如在使用“低倍镜”和“高倍镜”时, 有些学生没有明白显微镜的基本原理, 以自己的认知以为高倍镜就是倍数高, 其实, 高倍镜和低倍镜的使用时, 要结合观察的材料和观察的部位, 只有掌握正确的原理, 才能在实验课堂上游刃有余。

3. 忽视实验过程原因的分析。

有些生物教师只重视实验结果, 没有重视实验过程的分析, 其实有些实验结果课本上就已经给出了, 但实验过程却是学生重现前人实验的过程, 这个过程就是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过程, 探究能力是学生未来走上社会最重要的能力。实验过程有时成功有时失败, 这些是实验教学最宝贵的东西。生物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 实验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这些因素干扰实验结果, 有些实验表面上失败了, 但要让学生分析失败的原因, 总结经验, 有时即使失败的实验却还有意外的收获, 新的发现, 这些科学史上不乏其例。

二、体育中专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实验教学是生物教学的基础, 这也是由实验本身的特点及其在生物发展史中的作用决定的。如何在生物实验中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实验环境, 让学生通过实验自主探究、获取知识, 发展能力, 掌握实验的基本方法, 获得实验能力和操作技能的发展?体育中专的学生相对来说比较好动, 实验教学刚好可以让这些学生“动”起来, 但实验不能停留在表面的“动”上, 而应该是通过实验引导学生深入生物学习, 发现实验中存在的知识, 让学生更有效的学习生物, 获得实验能力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1. 重视实验教学前的准备工作。

有效的实验设计和准备是学生成功实验的基础, 教师在实验前可以提前将实验课题告诉学生, 让学生进行预习, 然后教师和学生一起制订实验方案, 制订实验方案时, 一定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制定, 教师万不可以过多的包办, 实验教学主要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以学生为本这是基本原则。在实验方案的制定时, 要明确实验设计的重点和关键, 制定合理的实验步骤和所需要的材料, 制作实验记录表等。实验方案的设计要紧扣教材, 明白实验要达到什么目标, 在实验过程中要用到哪些实验方法, 精心设计每一步的实验步骤, 为实验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实验材料的准备时, 应加强与实验管理员的联系, 提前到实验室准备材料, 有些材料需要学生动手事前准备, 应提前进行, 确保实验过程的顺利进行;而对于一些实验器材, 学生可以事先去调试、了解操作原理和方法。只有充分的做好实验准备, 教师才能将课堂放手给学生去实验, 学生才能在有了限的课堂时间内完成实验任务。

2. 以“问题引领”, 重视实验过程的探究。

问题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思维, 如何通过实验让学生发现问题, 又在实验中解决问题, 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利用问题进行探究。在实验前, 教师就要对每个实验步骤进行深入研究, 预想每个实验步骤会存在问题, 有些问题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会自己发现, 有些问题教师可以事先向学生提出, 让学生通过亲自实验观察、综合相关的知识才能解决, 这样, 学生在实验时就能带着问题去深入实验, 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如在实验“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时, 教师预设了这几个问题:在研磨绿叶时为什么要加入二氧化硅、丙酮和碳酸钙?要给滤液画标线时要注意什么?这些问题能让学生在实验时, 更加集中精力, 更有侧重点, 有效的在实验中进行探究, 从而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和认真思考的习惯。

上一篇:精神归属下一篇:高压真空接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