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专音乐教学策略(精选12篇)
中专音乐教学策略 篇1
从事多年的中专学校篮球教学, 发现通过这一活动, 表现出很多学生的差异, 他们的身体基本素质、运动能力、意志品质等各方面都有很大的区另别, 在中专篮球教学活动中, 教师可以发现很多学生在身体素质、运动技能、智力以及情感意志方面有较大的差异。所以, 篮球教学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训练过程, 也包括了对篮球教学中的实际随时调整教学策略, 从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篮球活动, 并在篮球学习中表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创造机会让他们对篮球运球、传接球及投篮等技能有充分的体验与感知, 以此调整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热情, 挖掘他们的学习潜能, 体会篮球这一激烈的活动带给他们的乐趣, 满足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 并在以后的活动中有效应用, 提高他们的终身体育能力。
1 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篮球这一项目不仅包括精深的技术, 而且还有包括团结合作的思想品质教育。进行篮球活动时, 要有顽强的意志、不服办理的精神。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篮球技术的能学习时, 要懂得把篮球技术与思想品德教育联系在一起, 让他们在学习中有一份主动学习的欲望, 在训练活动还要培养他们发现问题, 不断解决问题, 培养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以提高本项活动的趣味性与吸引力。比如:下一节课将要学习篮球技术, 那么, 老师就要提前将这一内容告诉他们, 让他们进行“预习”, 了解有关的知识, 获得篮球相关知识可以从电视上获得, 也可以从图书馆获得, 到网络上获得更是一个好方法, 既可以查到相关的介绍, 也可以看相关视频。再把自己的获取的知识带到课堂中来与大家交流。比如, 有些学生对一些篮球明星进行了了解, 他能说出诸如乔丹、科比以及国内的姚明、王治郅、易建连等。老师可以提问, 这些问题有哪些共同的特点, 学生根据老师的提问回答多种答案。有的学生回答:他们的技术过硬, 他们的身体强壮, 也有的回答说他们在比赛时很团结, 也有的说只所以有这么高超的技术是因为他们平时训练很刻苦。学生在中表现出很多问题, 这些问题的存在对于他们的学习篮球很不利, 比如有的学生个性较强, 总是自己运球, 而不顾别人, 也有的学生表现欲很强, 不喜欢让别人表现, 所以很少合作, 而是一味地单打独斗, 不喜欢与别人配合。针对这些很大的问题, 教师可以不失时机的进行思想教育, 针对个别的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 指出篮球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还有的学生有不善于吃苦的弱点, 心理素质不过硬, 当遇到困难时就失去信心, 比如, 在投篮没有成功时, 就会产生气馁心理。我们体育老师要鼓励他们在训练中要有信心、坚强, 耐心对他们的错误进行指导纠正以, 增强学生的意志及耐挫能力。
2 按个体差异进行分层教学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体育教学要充分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 如兴趣爱好、运动特长等, 制定切实有效的学习目标, 并对他们提出可行的学习建议。”这说明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在体育教学中应该受到关注, 老师要根据不同的学生的身体能力, 技术特点, 谁知情况等来分组教学, 把学生分成相应的几个层次, 制定与之一致的教学目标与评价标准。再根据教学进度的变化与学生技术水平的提出, 再提出相应的学习策略, 最大程度的满足学生的学习发展要求, 让他们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达成目标, 使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发挥, 有效提高篮球教学效果。我在篮球教学时是这样分层教学的。
在篮球的基本技术教学时, 按学生的身体素质与运动技术从强到弱分成ABC三层, 再按性别把ABC组分别按男、女分成男A1、女A2、男B1、女B2、男C1、女C2, 共分三个层次六个小组。比如我在教学生原地时, 分别对三个层次的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A1、A2高层次男、女组的学生在运球进要求手形正确, 手接触球的部分要准确, 能做出运球时粘的感觉;对中层次的B1、B2男女组则要求学生不能掉球与空球, 尽要可能的体会粘球的感觉, 能区别“拍”与“粘”的动作区别。而对最弱层次的Cl、C2男、女生可不做要求, 只要能在不断的进步就可以。
当学会了原地运球后, 再进行行进间运球以及传球动作时, 则要求A1、A2两组的学生能较为熟练的进行变向球、做出急停动作, 进一步提高左手的运球与控球能力。在传接球方面, 会做出假动作, 传球要快, 接球要稳。要求中层次的B1、B2有在行进间不掉球, 会直线与曲线行进运球。在传接球方面, 会传地面把弹球, 要准确, 能接住反弹来球, 能间断来球的方向与位置。对于弱层次的C1、C2组, 能在行进间不要脱手, 动作不要僵硬, 人球速度一致。能近距离的传接球, 不要掉下。
在篮球的投篮技术学习时, 我要求高层次的A1、A2组在学会胸前投篮技的基础上, 能会流利的做出行进间运球上篮, 对于女生A2组如果感觉有困难即使不能很好的完成全部动作要领, 也要学会勇敢的去做从而不断完善。对于中层次的B1、B2组, 能学会无球情况下的基本步伐, 逐步尝试用球练习。而对于弱层次C1、C2组, 只要能做出原地的双手胸前投球就可以了。
在教学方法上, 我们也对这个三个层次进行了区分, 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对A1、A2两个高层次的小组做简要的讲解与示范, 就可以让他们练习, 老师只要做必要的指导。对B1、B2两组除了完成上述高层次指导之外, 还要对他们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纠正, 找出原因, 不断改进。对最弱的对C1、C2两组学生先是分解动作练习, 再完整的练习, 对于他们经常犯的错误要耐心的指导, 鼓励他们努力学习。
所以, 在不同层次的不同性别的学生进行教学时, 使用的方法是有很大区别的, 只要老师方法得当, 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让他们完成自己的目标, 就是教学的胜利, 逐步缩小不同层次之间的差距, 达到共同提高的教学目的。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共同提高
篮球运动不同于其他项目, 它是一项对集体要求很高的项目, 仅靠个人的技术而没有团结合作是远远不够的, 在集体运动中, 要求每个人承担不同的分工。在篮球教学中, 要注重对学生的合作学习训练, 培养他们的交往能力, 增进学生之间合作交流的能力, 与探究学习的意识, 对于基本技术的学习中, 针对出现的错误要及时分析, 尽快解决, 提高他们的理论知识水平与实践能力, 达到在课外活动中灵活运用。
例如, 在学习胸前传接球技术时, 要发挥多媒体的功能, 演示一对一与二对一的防守运球投篮对抗, 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集体的力量比个人的力量更大, 只有在团结合作中才能取胜。还有的学生在探究合作学习中, 对于如何突破感觉很困难, 总是不能摆脱对方的防守, 这时, 老师采用分组合作学习的方式, 让他们体会二对一的进攻运球投篮对抗练习, 再体会三对二的此项练习, 找出不同的地方, 原来是集体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效果。在传球技术练习时, 老师指导学生分成几个小组, 每个小组的人数固定, 当一个小组练习时, 其他几个小组观摩, 并相互评价, 说出好的方面与不好的方面, 争取当轮到自己的表演示发挥好的方面避免不好的方面。这样, 他们相互帮助激励, 通过合作与探究使自己的传球技术不断改善, 并将自己的这些经验运用到平时的比赛之中。
在传球的练习中, 有些学生身体协调性较差, 特别是行进间的传接球, 这些学生更是表现不佳, 从而影响了他们练习的积极性。些时, 老师要对他们多中鼓励, 提醒大家对这样的同学多加配合, 让他们的自信心树立起来, 感觉学习是一种不断进步的过程, 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所以, 只有让合作学习落到实处, 才能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心理品质, 提高篮球水平。
4 结语
中专的篮球教学有一定的难度, 中专生对于篮球是刚刚接触, 他们的学习是一个艰苦的过程, 需要不断的对其进行技术方面的训练与心理方面的培养, 只有这样才能打好篮球基础, 为以后更好的发展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曹兴国, 徐威.球感训练在篮球教学中的必要性[J].辽宁体育科技, 1994 (1) .
[2]夏渊.谈篮球教学中的“球感”训练[J].昌潍师专学报, 2000 (2) .
[3]刘敏.论游戏在篮球教学改革中的积极效应[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4 (2) .
[4]樊文彬.中、美中学篮球教学比较研究[J].体育与科学, 2000 (4) .
[5]闫洪杰.健康运动处方在篮球选项教学中的实验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1) .
[6]刘艳.试论篮球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 2001 (3) .
中专音乐教学策略 篇2
分析职业中专数学教学中的不足与应对策略
文/杨建波
摘 要:对于我国教学中的数学学科,它是职业中等专科学校的一个最为基础的学科,它是一门服务于学生专业课程的学科。对于初中毕业就读的中专学生来说,他们的基础一般都比较差,学习兴趣低,它给学校数学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就中专学校的数学教育现状和怎样来完善和改进相关问题进行阐述。
关键词:中等专科学校;数学教育;现实情况
一、中专学校对于数学教育的实际情况
目前,我们的教育理念在改变,上学已经被人们普遍接受,因此,对于学校来说,招收人数就会不断扩大,有些学生因为质量不高,他们一般是不爱学习,特别是文化课更是不爱学习,对于我们的数学来说,它具有实践少的特点,比较抽象,所以,学生更加不爱学习,学生一般都是比较喜欢学习专业知识,他们有一种思想,就是我们学好专业课就行,他们往往忽视数学的作用。这就给我们学校的数学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二、在中国,中专学校对于数学的教育还有哪些不足
1.中专学校的数学教育已经不能适合国家发展的要求
有很大一部分教材的内容太落后,没能够跟上时代的发展,教材的形式又太单一,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接触不到时代的前
沿,也就不能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案例,因此,使我们的学生对数学学习失去了兴趣,也就有了厌学情绪。
2.我们在教育模式上还有不足
我们现在的教育模式还仅仅停留在以老师为中心的教育方式上。大多数老师仅仅就是应试的那一套教学形式,仅仅就是以老师的单项讲解为模式,根本就不和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这就必然存在学生的动手能力很差,学生普遍没有积极主动性。
3.没有把数学和其他学科有机结合起来
在我国,现在中专的数学教科书均是由一定资历的教授编写的,()他们也存在不足,这些教科书没有实际经验的解说,他们只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教材编写;再就是他们进行教科书的写作时没有能够和社会实际结合起来,而我们的老师,绝大多数是只依赖教科书来教学,按课本宣读。
三、中专数学问题是如何形成的
1.我们在教授数学时有很多不足
对于我们中专教育来说,我们还有很大的不足,在我们中职教育中存在着。我们必须要重视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我们原有的模式只是一味地灌输,没有把学生的兴趣放到一定位置上来,所以我们培养的学生和现实需要脱节太大。
2.我们缺乏数学的价值认识
对于我们中专教育来说,尤其是数学教育必须要做到理论结合实际,对于我们的中专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我们必须要求教师对自己的教育目标要明确,我们既要看到教育的经济效益,又要注意到他的政治和文化效益。我们现在的观念只是重视了中专教育的经济指标,也就是在教学时重视专业课程的教育而忽视了公共基础课程的教育。
3.我们老师的认识程度
对于老师来说,尤其是我国中专的数学老师,他们是进行教学的主要力量,对于这些老师来说必须要时时刻刻想着提高自己的水平,因为老师的水平决定着他的教学水平,我们的老师一般因为自身的原因,基本上缺乏对于教学的研究。
四、对于中专学校来说,中专数学教学的路子在哪里
潞安矿业(集团)公司职业高中于改制为山西省潞安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学校以强化技能为主,以企业文化、国学素养、心理健康、音乐美术欣赏、拓展训练、跆拳道等特长教育为特色,旨在培养高技能、高素质、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技能型人才。要想提高教学效果,就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进行自主的学习。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注重教学的科学性,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还要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进行因材施教,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笔者尝试以下几点:
1.对我们现在的办学理念进行改变,把我们原有的只是理论上的教育改变为实际情况下的教育
对于我们老师来说,在我们进行数学教学时,必须要把其他学科的知识也融汇到数学课中,我们教课必须做到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想办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定要让我们的学生真正认识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对于数学学习来说,它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对于我们教学主体的老师来说,我们必须要根据自己学生的水平进行因材施教,把抽象和现实结合起来让学生来学习,还要告诫学生必须要有严谨的学习态度,让我们的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
2.尊重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
(1)教学目标分层次制订,根据学生各项能力差异,划分为高、中、低层次。然后,根据学生所属层次,制订不同的教学任务。当然,层次并不是固定的,根据学生能力变化适时调整。
(2)在教师布置作业时,布置的习题要找准知识的重点,让学生在习题练习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鼓励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解答同一个题目,根据学生的不同能力,分配不同的学习任务,按照不同的学习任务布置不同的课后作业。
参考文献:
[1]赵国杰。如何提高中专数学课的教学质量[J]。现代技能开发,(09)。
[2]蔡钶金。优化教学过程 提高学习兴趣[J]。教育前沿:理论版,(03)。
浅析中专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策略 篇3
关键词 中专语文 口语交际 提高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4-0045-02
在中专语文课中开设口语训练课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是教师教书育人的重要责任。结合中专学生的实际,努力探索符合中专学生学习基础的口语训练方法,发挥语文学科的基础、工具、指导作用,提高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是每一个中专语文教师不懈努力探求的目标。
一、培养学生口语交际意识
人们日常交际离不开口语。善于说话,话说得恰到好处是生存的需要,社会的需要,也是时代的需要。一个语无伦次、词不达意的人是无法很好的融入社会,让他人接纳的,也无法有效地完成工作任务。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学生普遍存在“重文轻语”的认识偏差,在教师的口语训练中表现被动。因此,我们教师要让学生明白,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社会对每个中专生提出的基本要求。良好的口语表达不仅能带来愉悦的心情,增进知识和修养,还能激发想象创造力,使人与人相处更融洽。由此,无论怎样教师都应该采取有效的策略消除学生的错误认识,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使他们充分意识到口语表达能力的重要性,不断增强这方面能力。
二、理好语言基础知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中专学校不少学生因对语文的不重视,基础很差,失去了语文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放弃了语文学习。为了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我在第一学年的时候,就用一些时间给学生补基础。积累词汇,掌握语法。有一定的词汇量,才能进行有效的交际活动。语言知识是语言运用的基础,最终为交际活动服务,没有一定的语言基础,就难于进一步的听说交流,而且通过听说训练,更有利于语言知识的巩固和积累。在口语教学时,教师也应注意教学方法。我们在教学中不应对学生进行单纯的语言知识的传授和灌输,而是围绕学生生活的实际和教材内容进行大量的语言听说实践,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三、课前动员学生提高积极主动性
思想意识指导人的行为与实践,只有让学生充分认识口头表达能力的重要性,学生才可能有自觉锻炼自己的原动力。新生入校,第一堂语文课上,我试着让学生上台自我介绍。结果窘态百出,各种例子都有。以此为契机,我开始思想动员。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让学生明白,现代社会,人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越来越强。要想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就要勇于“推销”自己,而口头表达是“推销”自己的重要手段。在现代社会中,没有言语交际能力的人是很难有所作为的。
四、加强朗读,以读促说
读是理解,说是表达,先吸收,后表达,这样才能以读促说。朗读主要以课文为主,可采用各种朗读形式相结合,如学生个别读、全班齐读、分角色朗读交替进行。不仅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课文中优美的词、句,了解文章词、段、篇的结构特点,而且在朗读时还要求学生张开嘴巴,放开声音,做到咬字清晰。另外,还应注意标点及段落间停顿,以及声音的高低、起伏,做到抑扬顿挫。
五、加强课堂提问,以问促说
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手段,是教师引导学生、启发学生的一种“常规武器”。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与教师的提问有着很大的关系,因此,在讲课过程中,可针对课堂内容,要求学生口述。其次,在课堂提问时教师要注意提问的阶段性,即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学习课文前提问时,要求学生以课文中的语句来作答;学习课文中提问时,要求学生根据要求内容重新组织课文语句,用自己的话答题:学习课文后提问时,要求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分析、综合、概述、推理而发表自己的观点。
六、注重课外口语锻炼
由于我所教班级较多,这一部分工作主要以指导为主。如布置学生在班上举行演讲比赛、朗诵比赛、辩论赛。在班上锻炼到一定时机后,再在班与班之间、年级与年级之间交流。这样就能给学生更宽广的练习空间。统筹安排,循序渐进,先易后难的口语训练,使学生说话的勇气与能力有了明显提高。从开始时的语无伦次、神态紧张,到现在已基本上都能从容不迫地讲上几分钟,能较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成绩好的学生还能较生动、有情趣地在台上展示风采。
中专英语教学策略浅论 篇4
一、中专英语教学现状
1. 学生素质的问题
近几年来, 随着高中的普及和高校的扩招, 中专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中专学校的生源严重不足, 各中专学校为了招生, 竞争非常激烈, 对进校生的要求越来越低。总之, 学生的素质普遍较差, 尤其是英语基础非常薄弱。大部分学生对英语不感兴趣, 有些学生干脆放弃。有些学生想学但缺乏竞争和学习氛围, 学习效果不显著, 慢慢心灰意冷。
2. 师资条件的问题
较长一段时期以来, 从事中专英语教学的师资队伍水平参差不齐, 有的学校还相当薄弱。近几年来, 师资状况逐年有所好转, 但还是有相当部分的教师业务水平适应不了新形势的要求。加上教学任务繁重, 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因此, 大部分教师的业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尤其是听力和口语。
3. 教学方法的问题
(1) 师生角色转换不到位, 教师“一言堂”状况仍然存在, 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未得到确立。 (2) 课堂教学情境性不够、信息量小, 特别是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没有得到均衡发展。 (3) 教学形式单调, 方法简单, 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未得到充分利用, 因而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 不重视情感教育和后进生转化工作。
二、创造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如何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是教育教学实践中必须首先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朱小蔓教授说:“离开感情层面, 不能铸造人的精神世界。”教育是充满情感和爱的事业, 教师应多与学生进行情感方面的交流, 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甚至与学生建立起母女般、父子般或兄弟姐妹般融洽的师生关系, 让学生觉得教师是最值得信任的人, 与教师无话不说、无事不谈,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学不仅是教与学的关系, 还是师生双方思想和感情的交流过程。师生关系直接影响和制约学生的情感和意志, 影响学生的认知活动。一般来说, 学生喜欢某位教师, 课堂气氛就会活跃, 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浓厚。因此, 教师要重视感情的投入, 以自己真诚的爱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言行、表情传递给学生亲切、鼓励、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 使得学生不怕出错误, 敢于开口说英语。重视情感因素对学生的影响, 想方设法地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境, 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这对培养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很大的作用。把教师的角色转换成母亲、演员、魔术师, 使枯燥的英语知识通过教师幽默生动、富于表情的演绎, 展现出魔幻般的魅力, 激活英语课堂教学, 把英语课堂变成一块大磁铁, 吸引学生, 使学生欲罢不能。
三、制订学习计划的策略
要想学好一门外语, 光靠苦干是不行的, 还要巧干, 也就是掌握一定的学习技巧和策略。教师要因人而异, 要求学生自己学会量身裁衣, 根据个性特点、学习基础及学习习惯, 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从时间上, 计划可以分为日计划、周计划、月计划、期计划和年计划。记忆单词可以通过划分时段执行, 不一定非要集中某个时间点完成任务, 那样会使学生容易产生疲劳感, 而且收获不大。学生可以利用课间、课后、饭时、便时及就寝前等时间段分解自己定的单词任务数, 这样不知不觉地就掌握了很多单词。学生有了一定的单词量, 上课就能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和教材所呈现的知识, 慢慢地就会产生学习的快乐和体验成功的喜悦之感。
在周计划中,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记忆几个常用句型或句子;在月计划中, 可以指导学生阅读几篇文章。通过这几项学习, 学生培养了熟练的口语交际能力, 达到了培养学生英语语言交际能力的目标。有了日、周和月计划的实施, 期计划和年计划就会顺理成章地实现和达标。因此, 制订学习计划的策略是指导学生学会学习的基础。
四、词汇学习策略应注意的问题
中专生是中考的失利者, 他们的自信心受过打击。作为一名英语教师, 我深知学习策略除了包括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以外, 还包括情意策略, 也称情感策略。因此, 教师在进行词汇学习策略训练过程中, 应做好以下几点。
1. 激发学生兴趣, 注重个性差异。
教师应根据学习策略教学的具体内容和任务, 运用多样的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他们乐于接受所讲授的学习策略, 自觉地将外在训练内化为自身运用策略的能力。另外, 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 合理确定他们的“最近发展区”, 因材施教, 进行训练。
2. 引导学生制订学习计划。
教师应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认知策略的掌握程度、学习内容的数量与难易、学习任务及要求制订计划, 然后采取有效的学习策略, 调节自己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态度, 及时地修正策略, 尽快掌握和灵活运用元认知策略, 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
3. 重视群体教学和个别指导相结合。
教师在坚持群体教学的同时, 要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别指导, 而且要特别关心后进生, 还要针对性地教给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另外, 还要及时发现并表扬他们的点滴进步, 帮助他们发挥智力和非智力因素, 使他们也尝到情感策略所带来的快乐。
4. 鼓励学生相互交流, 共同学习。
中专音乐教学策略 篇5
——‚取得家长的配合支持工作难‛的解决策略
徐忠
班主任普遍感到要取得职业中专生家长的配合和支持真是太难了。这其中既有上文所述班主任方面的原因,也有家长方面的因素。谈到家长方面的原因,可从中专生家庭的主流状况上看到端倪,依据笔者对本校99至03届职业中专生家庭状况的调查统计:经济状况上,温饱型或贫困型;职业,工人、个体户、失业者、农民等;文化程度,初中、小学、更有小学没读完的;住所,城郊、市镇、农村、流动。血缘关系上:离异后父母单方监护的多;由祖/外祖父母或姑、姨、叔等代监护的多。教育方式上:过于溺爱型;溺爱型;简单教育型;粗暴型;放任自流型;放弃型等。时间投入上:父母双方忙于工作,无暇顾及或极少顾及孩子的教育;父母双方忙于自己的休闲生活而无暇顾及孩子。如,经常可以听到学生抱怨:因父母倒班而常常看不到父母;父母整日在家中麻将设局,环境受扰,等等。
通过分析不难发现,对照普高家长,中专生家庭方面的因素也都极易造成班主任同家长:见面时间安排难、有效沟通难、相互误解易、相互抵触易、相互被冷落易,等。要克服和消除以上主、客观的不利因素,争取家长的配合支持,建议如下:
1.克服告状式的家访或找家长
在职业中专中,告状式的家访或找家长这种方式很普遍,往往在问题出现或攒了一大堆后,占用学生的上课和家长的上班时间,向家长告状,常常是喋喋不休的数落个没完,造成家长的厌烦,学生的逆反和敌对。其实:告状式的家访或找家长是教师把自己的教育责任转嫁给了家长,实际上也是对班主任实施学生教育权的一种否定;更何况家长是不可能代替教师的。往往是越告,学生的逆反心里就越强,教师越发丧失对学生的教育权和主动权,家长也变得无可奈何。甚至有的告状破坏了家庭的和谐,当压抑、不满、愤怒等消极情绪影响了素质较差、方法简单的中专生家长时,学生便会遭到粗暴的打骂,使学生和家长都由此怨恨老师,家、校的配合也就无从谈起。更有学生觉得学校不可呆,家里也不平静,只好离家出走,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迷失自我的案例。因此,应坚决杜绝告状式的家访或找家长。
避免告状式的家访或找家长,就要求班主任‚对家长工作要有高度的机智。‛在发现学生问题的苗头时就‚向学生的父母说明,学校在这个时期怎样对学生实施德、智、美、体的教育,以及我们希望家庭给予怎样的帮助。而家庭给予的主要协助,就是在家庭条件下实现学校教育工作中所贯穿的那些思想。‛应将与家长见面的目的重点放在:
(1)通报学生情况,消除家长对孩子在校信息的屏障,使其正确认识、看待自己的孩子。
(2)了解学生的家中的表现情况。因为家长对孩子行为的认知比较具体、深刻,所以要充分利用这一了解、掌握学生状况的有效渠道,以使教师的在校教育更加建立在准确信息掌握的基础之上,达到加强教育针对性和有效性的目的。
(3)传播家教知识。利用家庭教育指导,协调家长与学校的工作目标和要求标准等,研究共同教育的方案和策略,达到优化家庭教育环境的目的。
2.认识家庭教育所具有的可利用优势
因为不少中专班主任认识不到家庭教育的特有功能,也就缺乏争取家长工作的主观动力。所以,必须加强关于家庭教育方面的理论学习,端正和提高这方面的思想认识,认识到:‚其家庭教育独特功能至少表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家庭教育建立在血缘关系之上,这远远比师生之间的社会爱来得自然、彻底、持久。而学校中的教师其好厌是难以从根本上加以避免的,往往会对学生作出不符合实际的主观臆断。
(2)家庭教育是一种个别化教育,比正规学校教育更容易满足儿童的各种需要,比较理想地实现因材施教。但班级授课制无法适应学生中存在个别差异这个事实。而家庭教育则无这种局限。家长只对其子女负责,可根据实际情况安排教育活动,并可灵活地、随时地根据具体需要调整安排,从而最大限度地促使‘学生’发展。
(3)家庭教育能更有效、更频繁地进行非言语教学,从而体现出优于学校教育地效果。‛
3.确定有效的沟通方式和时间
应根据学生和家庭的具体情况决定与家长的联系方式和时间,灵活运用一切可利用的方式,如:(1)家访。(2)校访,即在校随时接待家长。(3)建立家长联系卡、致家长信等制度。(4)电访,打电话、发电子邮件。(5)家长会。(6)以家长和学生的利益考虑,决定沟通方式和时间。
根据上文的中专生家长现状,特别应提醒班主任的是:因工作倒班或工作地遥远等,确定与家长的联系方式和时间难只是困难的一个方面;更难的是大部分家长对自身窘况的自卑及学生本人出于自尊心考虑,不愿意让班主任看到其家境的窘况,不愿意让班主任家访。因此班主任与家长的联系必须本着尊重家长、顾虑到学生及家长利益和自尊心的原则。并且,只有在确实需要的情况下,才约请家长见面。但见面前,应征得学生自身的理解和支持,在表明不影响学生及家长正常的学校和家庭生活的初衷后,提出约请的愿望,预先给学生和家长留出一个心理准备的缓冲时间段,一切等待家长和学生的自由选择决定。当然,这就需要班主任拥有对教育事业的奉献精神。笔者为此,常牺牲休息时间,晚上九点多后回家也应是常事。但实践证明,仅以此法就会使家长及学生感动,仅以此态度就能博得学生和家长的好感,贴近与学生和家长的情感距离,调动家长的积极性,提高班主任的工作效率。
但,确有不少班主任只顾自身便利,也只是在学生出现问题后,为问题而问题,动辄把工作中、倒班睡觉中的家长从很远的单位或家中招来,把学生从课堂上叫出来,图的只是自己的发泄和一时的痛快,结果可想而知。
4.确定班主任与家长共同教育的目的基点
应具备‚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崇高职责感,将班主任为国家民族实施教育的责任目标释化为家长和学生将来利益的共同目的基点。家长教育的目的基点往往只是为了自己的孩子。因此,班主任必须先让家长明白——家、校教育的共同目的都是以学生健康成长这一共同目的为基点,才容易取得家长的真诚配合和积极主动的支持。
所以,与家长沟通时,强调的应是与家长一致的、对其孩子将来人生负责的共同愿望,指明学生的自身相关问题对其孩子将来人生的危害性等,自然就容易使家长站到班主任的立场上看待自己的孩子,达到家、校配合的一致性。如上文提到的笔者学生飞,刚当体委时,不但驼着背,还不愿意大声喊口令,总是提醒教育无效。与家长面谈时,让其当场演示给家长看,强调:提出该问题决非只是为了班级,因为可以更换体委,关键是其毛病不利于孩子
将来的工作和生活。这样,很容易就取得了家长的理解和支持配合,使该生不仅一并改掉了自身的其它毛病,还带领出天天被树为全校体操和队列行进榜样的班级。
有了共同的目的基点,就容易换位思考。家长偏爱自己的孩子是人之常情,作为教师,首先应该换位对这一点给予充分理解。教师评价学生至少有两个大‚参照物‛:一是自己过去曾经教过的学生;二是现在面对的所有的教育对象。但家长评价孩子顶多是两个小‚参照物‛:一是自己或家人的过去;二是孩子的同伴。由此,某个孩子在教师心目中的位臵和他在家长心目中的位臵肯定有差距,甚至差距非常大。但这种差距并不是不能缩小的。教师和家长如能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就能使他们之间的认识趋于一致,形成更强的合力,达到教育配合效果的最优化。
遗憾的是,不少中专班主任对家长仅仅强调的是孩子问题对班级、对自己工作的影响,也就难以引起家长的共鸣,难以激发家长配合支持的积极性,以致使家、校对学生的要求松紧不
一、标准不同,往往导致转化教育工作的效果被彼此削弱、相互抵消。
5.以尊重家长的姿态指导家庭教育
‚李镇西会对家长说:‘我们是同事关系。我们也许在社会角色、专业知识、性格特征、气质修养等方面都不太一样,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我们有着共同的使命——教育!’就在这第一次家长会上,李镇西还会朗读马卡连柯给家长们的一段话:‘你们自身的行为在教育上具有决定意义。父母对自己一举一动的检点,这是首要的和基本的教育方法。’‛
但却有不少中专班主任总给家长盛气凌人之感,先从情感上拒家长于千里之外。其实,与职业中专生家长交往,不但要尊重,更应考虑到其自卑感而给予格外的尊重。李镇西的‚我们是同事关系‛的尊重姿态及其指导方式是给职业中专班主任最好的启发:与家长在人格上保持平等关系,就不会使家长疏远学校,就会了解到所有的真实情况,以便共同制定和配合实施合乎学生个体发展的方略,也在教育学生的同时,指导‚培养‛了家长,唤醒了家长作为教育和被教育者的本能与客观需求,使家长的配合更主动、更有效。所以,中专班主任应坚决放弃对中专生家长一贯采取的鄙视态度,讲究对家长的指导方式、方法。
要让家长接受指导,就必须首先放下架子,注意语气、语调和方式、场合,避免让家长在诸多学生和教师面前下不来台;就应将难懂的教育术语变成家长容易理解和接受的语言(有事例说明更好),避免家长听不懂而尴尬窘促;对家长的建议和要求要合理可行,避免家长产生为难情绪而放弃配合;应尊重其隐私权,避免当作讽刺嘲笑的材料;应在班上肯定和赞赏家长的付出和长处,避免引起学生的尴尬和自卑;应在家长面前肯定学生的优点,避免导致家长丧失对孩子教育的信心和积极性。笔者不只是照顾家长的自尊,甚至是故意抬高家长。如,外校不要了而转到本校、人人认为毫无长处的学生野,因其家长引用了本校走廊上一句教育性的格言,笔者就在班上大加赞赏。此举不但触动了家长,使家长积极采纳笔者建议,协同配合,也使该生从此‚扬眉吐气‛,积极争取进步。即使在毕业后的笔者生日时,还特意给笔者送来由家长购买的西装,表达对班主任的感激之意。
6.赏识性评价和适时性沟通
即为了适时互通学生情况,注重将对学生优点和每一分进步的赏识性评价传递给家长,融洽与家长的合作关系。因为绝大多数家长、特别是独生子女的家长不愿意别人将自己的孩子看得一无是处。现实中却有不少班主任见到家长就将学生否定得一无是处,往往招致家长的反感和怨气:‚怎么我不知道‛、‚老师为什么不早告诉我们‛,‚老师是干什么的‛等。受到赏识性评价的家长却‚真喜欢我的孩子‛、‚对我的孩子真好‛等,而更愿意支持和鼓
励孩子配合班主任的工作。两者相比,大相径庭。并且,班主任如将学生说得一无是处,不但使家长感到无地自容,也使家长对班主任的责任心和工作能力产生怀疑。
适时性沟通则可以适时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和情绪动态,以便根据学生在家庭等校外情况,对他们的错误、失范行为等采取及时恰当的教育和疏导,使家、校双方能及时协调地调控学生的日常行为。如,对在旷课逃学、迟到早退原因上经常两边欺骗说谎的行为,可从根本上予以杜绝;如,对每一点进步,可以适时地给予强化,保持其进步的持续连贯性。
7.利用展示、互动型的联系卡和家长会
通常的家长会往往让家长觉得跟自己关系不大,甚至会丢面子,因此而敷衍或逃避。如果利用展示、互动型联系卡及时和适时地通知家长孩子在哪方面取得了什么进步、有了什么可喜的成绩,利用展示、互动型家长会展示每个孩子值得骄傲和自豪的长处优点,就容易得到家长的积极响应,就会使家长愿意参加家长会,对促进差生进步和班级管理十分有益。笔者经常利用传递学生进步和成绩的‚致家长信‛等方式,获得家长及学生的积极支持和进步反响,利用家长的反馈契机,给家长提出进一步的配合请求,加之学生的积极响应,促使学生的教育转化向更大更好的目标挺进。
展示、互动型的家长会,就是改变通常家长会的老套路,做到:
(1)让学生也在场参与,通过学生向家长展示学生值得自豪的进步成果,总结分析存在的不足,表达对家长进一步配合的愿望请求等。
(2)让家长发表感想,交流‚育子‛体会,提出对学生和班主任的期望、要求等。
(3)班主任在此场合应扮演平等的角色,给家长和学生提供畅所欲言、平等、互动的氛围,根据家长和学生互动的结果和实际需要,以策略性的总结概括激发学生和家长进一步成功的欲望和动机,用巧妙的技巧渗透家庭教育知识,提出合理可行的目标要求等。这样的家长会使家长和学生都认为值得开,愿意开,感到愉快。学生甚至期待着开这样的家长会。
其实,在以上的第(1)个过程中,学生在自我总结和反省的同时,既加强了与家长的情感和信息沟通,有得到了锻炼;传达给家长的信息和对家长的愿望要求也更具有亲和力和说服力,更利于触动家长对孩子关心、教育的责任心和自省自悟。第(2)过程使学生更多地感受到来自家长们的真切关怀和期待,理解家长的艰辛和苦衷,有利于化解亲子之间的沟通隔阂,从亲情上进一步促动学生的进步欲望;家长间的交流,可使家长取长补短,提高教育孩子的责任感和技巧。过程(3)使学生和家长有了进步的方向感,增强了自信,充实了家庭教育知识。
中专英语口语教学策略浅论 篇6
关键词:中专英语;口语教学;交际能力
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交际能力,只有获得交际能力的人,才能同时具备该语言的基础知识和使用能力,掌握词汇和语法不一定就等于掌握了英语语言。目前职业中专学校的英语教学只强调语法和阅读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口头能力的培养,这远远没有达到英语教学的目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与国际的交往越来越频繁,加强职业中专生英语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已成为当务之急。职业中专学校的学生英语基础不好,听、说能力更差,这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所以,要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就必须加强在校期间的口语教学,着力提升学生的交际能力。
一、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动的积极性
真正能获得学生欢迎的课堂不是老师一言堂的个人秀,而是师生互动的集体秀。应该采用师生互动的课堂模式,提倡开放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运用语言,营造平等、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使得学生获得相当大的主动权。在师生互动的课堂模式中,教师是指挥或导演,戏是由热情高涨的学生来演的。这样,学生就成为课堂的主要角色,他们的积极性必然提高,自然愿意开口,乐于挑战困难。
英语口语目的就是教会学生说英语,所以老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潜移默化和英语氛围的营造就更显重要了。老师应该用英语组织教学。口语教学不同于一般的教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决不能把它上成教师讲,学生听的课。学生最先有意识听到的英语是教师说的英语,而且学生听英语的主要来源是课堂教学,因此教师自身的口语表达能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起始阶段教师就要用英语组织課堂教学,不要怕学生不明白你的意思,说多了,学生自然理解。课堂上的主角应该是学生,而教师只是组织者、参与者或活字典。老师应让学生明确地知道该做什么,怎么去做。而且还要尽可能使课堂活动能顺利进行。教学情景的设置莫过于师生间课堂上真切自然的交往,因此,教师必须最大限度地用英语和学生进行双边交际活动。
二、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学好语言的关键
很多学生不开口的原因一是因为没有兴趣,二是以前的英语基础没打好,不会拼读,也没记住几个单词,担心自己发音不准让人笑话,更多的学生是因为单词量少而无法表达。因此,可以在开学的前两周组织复习学习国际音标,结合初中已学过的单词介绍拼读规则和发音规律及记忆方法,让学生在熟悉的单词中寻找发音规律。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对单词不看音标也能发音,能读就会拼写,或可根据前后缀猜出词意。通过语音的学习。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必趣,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词汇量,使开口交流不再是“无米之炊”。
三、英语口语教学的延续效果促进课外英语口语的运用和实践
英语口语的学习和提高不仅取决于课堂的学习,更需要平时课外英语口语的运用和实践。教师在语言实践中的运用也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日常教学必须有目的、有步骤地给学生输入大量语言信息。同时,帮助学生总结和运用有效的英语口语学习方法。按照语言学习规律,学生必须吸收相当量的语言材料和经过一定的语言实践,才能获得用英语交际的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在语言实践时必须做好示范,鼓励学生自己营造和参与英语氛围的实践,注重课内课外相结合。平时师生学生之间的英语口语交流,学生参与英语口语活动等英语口语教学效果的延续加强和运用就是英语口语实际意义上的体现。因此,要求老师在英语口语教学里要把教、学、用统一起来,学生在英语口语学习和生活中学和用统一起来。鼓励学生课外用英语对话,课外参与组织英语角,英语社交活动游戏、口语竞赛、学唱英语歌等,全面培养学生说的能力。做到把学习来的东西大胆的使用出来在英语角或英语社交活动中使用他们。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尽可能多运用英语,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实践中的困难,并为他们创设轻松愉快的实践环境,以提高实践效果。
四、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和教学质量
教师本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的质量,新的时代对教师的知识素质和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英语教师应有高尚的品德,具备广博的知识。具有较强的英语交际能力。用英语组织教学的能力,以及具有一定的教研、教改能力和较强的创造思维能力。教师在英语口语课上,需要做好充分的设计和准备,这样才能摆脱“以教师为主”的传统授课模式,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机会,配以正确的引导,才能使课堂活跃起来,达到练习的目的。
五、借助多媒体,创设综合运用英语的语言环境
多媒体具有较强的交互性,在英语口语教学中使用,可以使口语教学情景化、语言学习交际化;使学生置身于一个真实的语言环境,全方位地感受语言的刺激,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语言知识和培养语言能力。因此,在英语口语教学中要尽量使用多媒体。
多媒体教学能大大地丰富和完善口语教学内容,即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扩展课堂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如教师可使用优秀课件进行教学,通过把各会话情景设计成图、文、声、情并茂的实物幻灯投影,逐次展示图片,借助计算机跨越时间和空间,把枯燥的语言学习与语言应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为学生创设形象、生动、有趣、纯正的英语语言环境。这将有利于学生对语言的理解、接受和模仿,也可使学生产生用语言表达的欲望。
多媒体口语教学还可以使“一刀切”式的教学转变为因材施教的个别化教学,即可以通过使用课件,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对学生进行分散教学。这将有利于学生自己掌握学习速度、内容和次数,同时也避免了课堂教学中因出错而遭同学嘲笑的尴尬局面。
体育中专体育教学策略探究 篇7
一、体育中专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体育中专生的年龄大多在15-18周岁, 他们的身高、体重、胸围已接近成人, 增长发育逐渐缓慢下来, 骨骼较坚固, 能承受用力较大的运动负荷, 肌肉中水分减少, 蛋白质、无机盐等成分增多, 肌肉主要向横的方向发展, 弹性和伸展性增强, 力量明显增大, 随着胸围、胸腔的增大, 肺活量大了。科学研究证明:16岁的男孩, 其肌肉力量几乎超过12岁男孩的一倍, 大约在身高停止增长一年左右, 肌肉力量便达到正常成人的水平, 故15—18岁是进行肌肉力量和耐力训练的最好时期, 体育运动学校的学生刚好是进行体育训练的黄金时期。
进入中专后, 学生对体育活动项目的兴趣爱好进一步分化, 男生一般喜欢强度较大的竞赛活动, 如篮球等;女生则比较喜欢动作轻快、优美、运动强度不太大的项目。中专女生, 由于进入了青春期, 女性特征更为明显, 动作变得不大灵巧, 对技巧性强的活动会产生顾虑, 在体育活动中的情感表现得更加明显, 有的女生怕晒太阳、怕脏、怕累或不愿男教师保护等。我们在多年的教学中发现, 学校运动环境和条件、体育器材、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对学生的影响也很大, 体育教师要结合中专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创建学生乐于参加的体育课堂, 创建富有体育运动学校特色的体育教学。
二、体育中专体育教学策略探究
1. 构建和谐的体育活动氛围, 使学生形成最佳的情绪状态
在体育教学中, 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活动交叉进行, 他们之间的配合不仅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 而且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个性的发展。体育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 其中学生是主体, 教师是主导, 是体育教学的计划者、组织者和实施者。教师与学生一起参与体育活动, 可以使集体的情绪处于适度的亢奋状态, 每个学生在活动中相互配合、相互影响、相互激励, 课堂气氛活跃, 教与学、练的情绪高涨, 这些都有利于体育训练的开展。在活动过程中, 教师能对学生的进步即时鼓励, 当学生出现畏难、害怕的情绪时, 能用微笑、信任的目光、激励的手势对学生进行激励, 使学生从教师无声的语言中受到感染, 得到鼓励, 减轻心理负担, 从而顺利地完成训练任务。例如, 在学习纵向分腿腾越这个动作时, 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师讲解示范, 学生练习的方式, 先让学生观察面对的是什么器械?如何跳过?以前玩没玩过类似的游戏?通过这样, 消除学生的害怕心理, 然后, 利用简短的时间让各个小组带着这些问题讨论一下:应该怎样去练习, 练习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最后, 教师再进行示范, 让学生明白要领, 组织各小组进行训练, 最后还可以进行比赛, 组织学生对每个小组的动作要领进行简要的分析。在这样的问、答、议、练、比的课堂上, 沉闷的局面一扫而光, 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天性发挥得淋漓尽致, 学习兴趣自然而然被激发和调动起来, 课堂教学效果极好。
2. 做好场地、器材的准备工作, 为体育教学“搭好桥, 铺好路”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遵循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 根据体育活动内容, 做好场地、器材的准备工作。场地、器材的安排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营造良好课堂气氛的重要因素, 是学生完成技术动作、掌握技能的重要条件。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 利用场地、器材, 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 从而使他们产生参与训练的欲望。有时由于外界条件的影响, 致使某些活动不再产生良好效果, 应及时调整, 充分利用活动场地和辅助器材, 用新异的刺激手段, 安排适宜的练习环境, 尽快排除干扰, 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
3. 双向互动, 调动积极性, 提高体育活动训练效果
有效的互动方式, 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常见的体育互动方式有:教师与学生个体的互动、教师和学生群体的互动、学生个体和学生个体之间的互动、学生群体与学生群体之间的互动。教师要根据活动内容来选择互动方式, 在讲解一个新的动作时, 就可以通过教师技术动作讲解与动作示范来进行教学, 学生学习示范、教师与学生的眼神交流、教师的鼓励赞扬等教学过程中都存在教师与学生个体之间的互动。例如:在“技巧-鞍马”教学过程中, 个别学生对鞍马产生恐惧感, 面对这些同学, 教师要进行必要的引导, 消除心理压力, 再示范讲解动作要领, 还可以再针对该学生适当的在鞍马前放上一块起跳板, 增加鞍马与地面的高度, 从而让学生有一种安全感, 顺利参加训练, 鼓励学生反复尝试该动作, 达到技能熟练程度。教师和学生群体的互动是体育课堂的主要互动形式, 学生个体和学生个体的互动适合在体育游戏活动中, 而学生群体与学生群体的互动就适合分组比赛等。这些互动方式贯穿于体育课堂, 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快速跑”训练中, 当学生听到快速跑时就会在内心产生枯燥、乏味的心理, 教师可以创设各种游戏, 将快速跑的内容渗透到游戏, 让游戏激发学生的潜能, 又能活跃活动氛围, 这更能体现师生、生生互动的一方面。
中专体育教学优化策略探究 篇8
1中专生的生理及心理特点分析
中专生的年龄大约在15岁到18岁之间,从外表上看,他们的体重、身高以及胸围已经与成年人非常接近,生长发育的进程也开始逐渐放缓,骨骼相对坚固,已经可以承受一些用力相对较大的运动负荷了,肌肉中的水分开始慢慢减少,同时无机盐、蛋白质的成分开始明显增多,肌肉开始朝着横向方向发展,肌肉的伸展性和弹性明显增强,力量明显增大,与此同时,随着胸腔、胸围的不断增大,他们的肺活量也开始明显增大。相关的科学研究表明,16岁男孩的肌肉力量与12岁男孩相比,已经超过一倍,在他们身高增长停止后一年左右的时间,他们的肌肉力量就会与正常成年人的水平相一致,所以说,15岁到18岁的年龄段是进行耐力训练和肌肉力量训练的最佳时期。
学生进入中专以后,他们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与爱好得到进一步的分化,女生比较喜欢一些动作优美、轻快、运动强度不太大的体育项目,而男生喜欢一些运动强度较大的竞赛类活动。进入中专的女生已经进入了青春期,女性特征已经非常明显,动作与以前相比变得不太灵活,他们面对一些技巧性比较强的运动项目会存在很多顾虑,尤其是在体育活动中这种情感表现的会更加明显。经过多年的体育教学我们发现,学校运动条件、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等都会对学生产生非常大的影响。[2]所以,中专体育教师应该综合考虑学生的生理及心理特点,积极创建学生感兴趣的体育课堂环境,创建一些富有体育运动特色的体育教学形式。
2中专体育教学开展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中专体育教学改革仍在进行之中,经过大量的分析与研究我们发现,在中专体育教学中始终存在一些问题,正是因为这些问题的存在,使中专体育教学的顺利开展变得困难重重,下面让我们针对中专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
2 . 1学校教学资源中的问题
虽然中专的教学资源正在不断的整合之中,但是校区教学在同步进行中,这时中专学校可能会存在一些校区不够等问题,在中专体育教学中需要的场地主要有乒乓球场、篮球场以及排球场等,很多学校因为要完善田径场地等原因,空间维度上限制了中专体育教学的发展。虽然新课程标准中并没有将教师的教学项目细化,但是很多教师还是会因为得不到足够的场地或者不能整合好教学时间,使教学项目在选择上受到限制。
2 . 2教师教学存在的问题
中专学校与普通的中学不同,教学的核心是培养职业技能,这种教学目的从客观上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得到了削弱。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很多中专体育教师从主观上来说就产生了一种消极意识。主要的困境是:在课程内容设计上显得非常简单,不能对上课时间进行合理配置,不能很好的针对中专学生的心理特点展开教学。与普通中学的体育教学相比,教师的授课技能相对粗略,缺乏主动思考问题的精神。
2 . 3学生学习存在的问题
从整体上来讲,中专学校的学生普遍自我约束力差,在体育教学中的表现就是不听老师的指挥,随意逃课,不积极参加教学活动。学生之所以出现这些情况,主要是因为教师的教学方法,不能与学校的教育特点相结合导致的。
3中专体育教学优化策略研究
3 . 1为学生构建和谐的教学氛围
在中专体育教学中,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活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活动应该穿插进行,因为他们之间的配合将会对课堂教学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而且会对学生个性的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体育教学是一种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性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仅起到主导的作用,在体育教学中作为教学的组织者、计划者以及实施者而存在。教师应该与学生一同参加到教学活动中,在集体活动中学生的情绪更容易处于一种兴奋的状态,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这些因素都有利于中专体育训练的有效展开。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及时对学生进行鼓励,如果学生出现了畏难情绪,应该用信任的目光鼓励学生,通过温暖的语言对学生进行激励,使学生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心与爱护,从而有效减轻心理负担,帮助他们顺利的将教学任务完成。比方说,在教学课堂中学习纵向分腿腾跃动作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对教学器械进行观察,看有没有同学以前玩过,或者有没有同学玩过类似的游戏,通过这些问题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和害怕心理,然后抽出简短的时间带着不同的小组进行讨论,讨论的问题主要关于怎样进行练习以及练习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等等。[3]最后,教师将具体的练习动作示范给学生,使学生对每个动作的要领都能了然于胸,再进行实际训练,还可以在最后进行小组之间的比赛。相信这样的教学课堂将会更加吸引学生的目光吧,以前体育课堂中的沉闷局面不见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教学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3 . 2对器材与场地进行充分利用
在中专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生理及心理特征,以体育活动的内容为根据,将器材和场地的准备工作做好。器材与场地的安排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因素,同时也是学生掌握技能、完成技术动作的重要条件。这就要求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心理特征进行充分的掌握,通过器材和场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产生参与到训练中的欲望。[4]有时候因为受到一些外界因素的影响,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这时候应该及时对其进行调整,对器材和场地进行充分的利用,为学生学习创设积极的练习环境,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
3 . 3通过多种互动方式提高体育训练效果
教学中有效的互动方式可以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有效的激发。目前中专体育教学中经常使用的互动方式有:教师与学生群体之间的互动、教师与学生个体之间的互动、学生群体与学生群体之间的互动、学生个体与学生个体之间的互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选择适合的互动方式,在讲解动作的时候,通过动作示范和技术动作讲解等方式进行教学,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眼神交流、学生对示范动作的学习以及教师的鼓励等都是有效的教师与学生个体之间的互动。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到教学活动中来,鼓励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反复的训练,最好能够使动作达到一种技能熟练的程度。[5]在众多的互动形式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是体育教学中最主要的互动形式,也是教学中经常使用的互动形式。学生个体与学生个体之间的互动在体育游戏活动中运用更加适合。学生群体与学生群体之间的互动经常在一些分组比赛中使用。上面所讲述的互动方式对于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作用。比方说,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快速跑”的相关训练过程中,一些学生一听到快速跑就会产生强烈的乏味、枯燥心理,这时候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创设一些游戏,在游戏中渗透快速跑的教学内容,从而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激发,课堂氛围也得到了活跃。
4结语
近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单调的教学方式逐渐被新颖的教学方式所取代,促进了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发展。要想体现出中专体育教学与普通中学体育教学的不同,就应该做到与时俱进、敢于创新,对学生生理及心理特点进行充分的了解,为实际教学创设与中专生相符合的氛围,充分利用体育器材与学校场地,进行和谐的师生互动,在这样的环境中展开体育训练。
摘要:中专体育教学具有属于自己的特殊性,在体育教学中要想体现出这种特殊性,就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应该在教学课堂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为学生学习创建和谐的教学氛围,从而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同时对场地与器材进行充分的利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该文主要阐述了中专生的生理及心理特点,对中专体育教学优化的策略进行了探讨与分析。
中专英语教学现状及教学策略探析 篇9
当前, 我国中专学校的办学规模在不断扩大, 学生的数量也越来越多。一方面, 学生的英语基础各不相同;另一方面, 随着教育制度改革的深入, 中专学校的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比例发生了新的变化, 基础课的比例在不断下降, 而专业课的比例却在不断提高。在这种情况下, 如何完成中专英语的教学任务是中专英语教师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第一, 学生的基础较为薄弱, 对英语的兴趣不高。
最近几年, 中专学校的录取分数不断下降, 学生的综合素质整体上也在下降。其中, 绝大部分的学生对自己的人生还没有目标, 很多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出发点还认识不够深刻。众所周知, 当今社会是一个知识竞争的时代。在这种形势下, 英语作为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在不断提升。因此, 改变学生基础薄弱、学习兴趣不高的问题, 成为中专英语教学的首要任务。
第二, 中专英语的教学内容学生不易理解, 而且, 内容相比其他学科较多。因此学生们学习起来非常的困难。
现如今, 中专学校纷纷加大了教育的改革力度, 在这种状况下各个学校减少了基础课的比例, 而专业课的比例大大的增加。怎样在有限的时间内, 如何顺利的完成英语的教学任务, 同时提高学生们日常生活中英语的应用, 帮助学生克服学英语难的问题成为了老师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第三, 传统的教学方法手段和方法太过于单一, 忽视了听说能力的训练, 不利于培养学生听说方面的能力。在传统的教学中老师是以“说教式”的教学方法, 在课堂上老师进行固定的句式和句法的讲解,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很多学生不懂一句话的意思是因为其中有陌生的字或词, 或者是因为其中语法知识上存在缺陷。因而, 解决传统的教学模式, 建立新的教学方法也是老师们急需解决的一大问题。
二、中专英语教学的教学策略分析
针对目前中专英语教学的现状, 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培养出适合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成为当务之急。结合上述对中专英语教学现状的分析, 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 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长期以来, 受传统英语教学模式的影响, 在初、高中教学模式和考试制度的双重作用下学生们对于英语语法知识的学习大于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英语作为一种语言沟通的工具, 是我们交流沟通的重要途径。在实践中可以证明, 掌握一门外语可以大大的增加了我们与他人交流的机会, 使我们能更好的认识世界。社会的发展需要复合型人才。因此, 中专学校培养的学生应该是技术和英语两方面都精通的人才。中专学生应该在日常的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课堂上勤记笔记, 课后温故而知新。背单词时养成拼读的习惯, 在书写时养成自己工整、美观的习惯。
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说过一句话:“学习是最好的刺激, 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兴趣”能直接影响我们的学习效果。所以, 我们的老师要积极的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要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使课堂变得生动, 和谐, 充实。老师应打破传统的学生以老师为中心, 老师以课本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应增加学生们的课堂发言次数, 老师提问学生一些他们感兴趣的话题, 学生们会积极的回答问题, 可以使课堂充满活力。
第二, 要切实转变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能力。
学习并不是单单的靠手, 它需要我们手脑并用。学习英语也是如此。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曾经说过:“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的发挥运行天发的才能, 而拙劣的的方法可能阻碍才能的发挥。”在我教学的过程中, 一些学生的成绩不好并不是因为他们笨, 而是他们没有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老师不但要传授他们知识而且还要教授他们的好的学习方法, 教会学生有一个好的学习方法在学习方面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 要优化教学环境, 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老师应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新理念,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由学生围绕教师的教学模式变成教师围绕学生的模式。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 创设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 可以让学生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 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情感状态, 使学生主动而轻松的学习。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 这需要教师在主观上做积极的努力。
首先, 基础知识的传授与应用能力的培养与结合
现如今, 中专学生的英语基础非常的薄弱, 用传统的讲授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基础知识。应用新的教学方法传授他们基础知识有积极的作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教授学生们读写方面的能力而且还要教授他们把英语运行到实际应用中。增加学生专业的基础英语, 实现他们从基础英语到专业英语的转变。现在的学生大都面临这个问题,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培养学生的读说能力。
其次, 采用现代化教学, 优化教学环境
中专英语的教学方法不应继续采取老师拿书在讲台上讲学生做下面听的传统模式。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和实物投影仪多渠道来提高教学质量。在现在化的教学中多媒体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专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得到彻底的解决。重要的是这些问题应当受到重视, 尤其是从事英语教学的教师, 更应身体力行, 为改善英语教学贡献一己之力。教育的一切改革, 最终要以促进人的发展, 为人的发展服务为人的思想。“一切为了孩子, 为了一切孩子, 为了孩子的一切”, 应当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基本信念。语言学习是一个长期乃至终身的事情。作为教师我们不能浮躁或拔苗助长。在教学工作中, 需要英语教师调整教学思路, 改进教学方法, 打破原来的教学模式, 教会学生好的学习方法, 投入更大的精力和时间, 而不能仅仅局限于每周的课堂教学。教师需要热心、耐心和决心真正用心的去对待每一位学生建立和谐合作的师生关系, 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也会逐渐提高, 从而有助于实现中专的英语教学目标。
摘要:近些年, 我国中专英语教学事业突飞猛进, 取得了许多不菲的成绩。但是, 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在取得成绩的同时, 这也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这些问题, 严重限制了该项事业的发展, 必须进行及时地改革。为此, 在教学实践中, 我们既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要切实转变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能力;还要优化教学环境, 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关键词:中专英语,教学现状,策略
参考文献
[1]岳文英.中专英语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J].东方企业文化, 2009年12期.
体育中专生物实验教学策略探究 篇10
一、当前体育中专生物实验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分析
生物实验在中专生物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虽然它的地位越来越突出, 而且实验操作又比较能激发以体育为特色的中专生的兴趣, 但我在多年的生物教学中发现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导致看似有序的生物实验教学却存在着诸多局限, 主要表现如下。
1. 实验目标不明确。
有些教师在设计实验时, 没有充分地研究实验的性质, 有些实验要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存在于实验中的生物知识, 具有明显的探究性质, 这类实验应该更多地让学生通过实验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从而归纳出知识;有些实验是让学生通过实验去验证前人的观点, 具有验证“真理”的性质, 这类实验应该更多地让学生进行对比, 找出共性或异性的东西。但我们在多年的调查中发现, 有些教师没有吃透教材, 学生在实验时, 没有带着具体的目标性去实验, 花了大量的时间在实验, 却没有解决实际的问题。
2. 忽视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的训练。
实验教学主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通过实验去学习生物。但有些生物实验教学, 没有进行充分的实验前的一些实验技能的训练, 导致学生在实验过程不知所措, 有的学生反复操作也没能操作好, 导致实验过程效率低下, 挫伤学生实验信心。在实验前要先让学生自学实验操作流程, 如各种实验仪器的操作方法, 实验材料的准备、培养, 药剂的配制等, 这些是关系到学生能否做好实验的基础。如“显微镜”的使用, 要求学生事先熟悉其操作原理和观察方法, 在观察时必须严格按照操作方法进行操作, 否则学生观察了一节课也没有观察到了什么, 只能面对着观察仪器忙的焦头烂额, 却收获甚少。又如在使用“低倍镜”和“高倍镜”时, 有些学生没有明白显微镜的基本原理, 以自己的认知以为高倍镜就是倍数高, 其实, 高倍镜和低倍镜的使用时, 要结合观察的材料和观察的部位, 只有掌握正确的原理, 才能在实验课堂上游刃有余。
3. 忽视实验过程原因的分析。
有些生物教师只重视实验结果, 没有重视实验过程的分析, 其实有些实验结果课本上就已经给出了, 但实验过程却是学生重现前人实验的过程, 这个过程就是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过程, 探究能力是学生未来走上社会最重要的能力。实验过程有时成功有时失败, 这些是实验教学最宝贵的东西。生物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 实验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这些因素干扰实验结果, 有些实验表面上失败了, 但要让学生分析失败的原因, 总结经验, 有时即使失败的实验却还有意外的收获, 新的发现, 这些科学史上不乏其例。
二、体育中专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实验教学是生物教学的基础, 这也是由实验本身的特点及其在生物发展史中的作用决定的。如何在生物实验中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实验环境, 让学生通过实验自主探究、获取知识, 发展能力, 掌握实验的基本方法, 获得实验能力和操作技能的发展?体育中专的学生相对来说比较好动, 实验教学刚好可以让这些学生“动”起来, 但实验不能停留在表面的“动”上, 而应该是通过实验引导学生深入生物学习, 发现实验中存在的知识, 让学生更有效的学习生物, 获得实验能力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1. 重视实验教学前的准备工作。
有效的实验设计和准备是学生成功实验的基础, 教师在实验前可以提前将实验课题告诉学生, 让学生进行预习, 然后教师和学生一起制订实验方案, 制订实验方案时, 一定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制定, 教师万不可以过多的包办, 实验教学主要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以学生为本这是基本原则。在实验方案的制定时, 要明确实验设计的重点和关键, 制定合理的实验步骤和所需要的材料, 制作实验记录表等。实验方案的设计要紧扣教材, 明白实验要达到什么目标, 在实验过程中要用到哪些实验方法, 精心设计每一步的实验步骤, 为实验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实验材料的准备时, 应加强与实验管理员的联系, 提前到实验室准备材料, 有些材料需要学生动手事前准备, 应提前进行, 确保实验过程的顺利进行;而对于一些实验器材, 学生可以事先去调试、了解操作原理和方法。只有充分的做好实验准备, 教师才能将课堂放手给学生去实验, 学生才能在有了限的课堂时间内完成实验任务。
2. 以“问题引领”, 重视实验过程的探究。
问题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思维, 如何通过实验让学生发现问题, 又在实验中解决问题, 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利用问题进行探究。在实验前, 教师就要对每个实验步骤进行深入研究, 预想每个实验步骤会存在问题, 有些问题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会自己发现, 有些问题教师可以事先向学生提出, 让学生通过亲自实验观察、综合相关的知识才能解决, 这样, 学生在实验时就能带着问题去深入实验, 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如在实验“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时, 教师预设了这几个问题:在研磨绿叶时为什么要加入二氧化硅、丙酮和碳酸钙?要给滤液画标线时要注意什么?这些问题能让学生在实验时, 更加集中精力, 更有侧重点, 有效的在实验中进行探究, 从而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和认真思考的习惯。
中专音乐教学策略 篇11
关键词:中专 《电工基础》教学 分层教学 策略
分层教学法运用于中专《电工基础》教学的优势较为明显,因为在学习电工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如果教师进行统一教学,势必会影响到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致使他们失去学习的信心。因此,教师把分层教学运用于《电工基础》教学中,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能力学习相应的知识,能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一、对学生进行分层
在对学生进行分层之前,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考试成绩以及学生的状态等进行综合评价,然后根据评价结果,把学生分成三个层次,每个层次的学生数量大致相同。如在电工基础学习中,教师可以把实践能力较强、专业技术过硬的学生归为第一个层次,即优秀组;把实践能力较强,具有一定专业技术的学生归为一个层次,即提高组;把实践能力较弱,并且专业技术一般的学生归为一个层次,即基础组。
教师通过把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进行分组,进而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开展教学活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师与学生的配合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对学生完成分组后,教师就可以开始进行分层教学。
二、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
《电工基础》课程是学生学习相关电工技术的理论部分,学生的学习效果直接决定着电工技术的水平。在教学三相电路基本知识时,教师可以根据三个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首先,针对优秀组的学生,教师设定的教学目标是:在学生学习三相电路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再次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学生布置扩展性学习任务,发散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其次,针对提高组的学生,教师设定的教学目标是:在学生掌握三相电路基本知识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可以为提高组的学生布置难度不高的扩展性学习任务,满足提高组学生的学习需求;最后,由于基础组学生的学习基础较差,在学习中存在很大的问题,他们无法快速掌握三相电路知识,所以针对基础组的学生,教师应该以基础知识为主,进一步夯实学生的基础,从而增强基础组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提高基础组学生电工基础知识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水平。
三、对教学内容进行分层
在中专《电工基础》教学中,教师应该对教学内容进行分层。由于不同层次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程度不同,如基础组的学生无法充分理解教师讲授的教学内容,加之学生跟不上教师的教学速度,以至于影响学生学习电工基础知识的效果。而对于优秀组的学生来说,教师讲授的教学内容过于简单,学生能够很快消化,进而浪费了优秀组学生的课堂学习时间。因此,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分层。如在教学“验证基尔霍夫定律”实验课时,对于基础组的学生,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逐步按照教师的要求接好线路,并且要求学生反复进行实验,以加深学生对实验的印象,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效果;对于提高组的学生而言,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适当指导,要求学生按照教师的指导自主进行实验;对于优秀组的学生而言,教师应该增加实验的难度。如临时改变某个参数,然后要求学生按图自行接线,以满足优秀组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在中专《电工基础》教学中,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分层,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学到符合自身学习能力的知识,进而提高整体学习的效果。
四、对学生的考核进行分层
在中专《电工基础》教学中,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分层考核。如果教师设置的考核内容难度过大,那么基础组的学生会感到太难;如果教师设置的考核内容过于简单,势必会影响优秀组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对学生的考核分层非常重要。如教师可以根据优秀组、提高组和基础组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设计三类试卷。针对优秀组学生的试卷,教师应该加大难度,多设置拓展性的考核内容;针对提高组学生的试卷,教师应该合理划分基础知识和拔高知识的比例。一般来说,70%是基础考核内容,30%是拔高考核内容;针对基础组学生的试卷,教师应该以基础知识的考核为主。这样一来,学生能根据自身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完成相应难度的考核内容,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考核结果,及时制订下一步的教学计划。这样有助于提高中专《电工基础》教学工作的水平,促进中专《电工基础》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由于中专《电工基础》教学内容较多,且难度较大,很多学生对学习《电工基础》缺乏信心,在课堂学习中无法与教师进行紧密配合,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如果教师把分层教学策略运用于中专《电工基础》教学中,为学生制订个性化的学习策略,那么学习能力低的学生通过学习基础知识,能够夯实基础;学习能力强的学生通过学习扩展性知识,能够发散思维,进而促进学生整体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李祥生,王学凯.突破《电工基础》教学难点的三种方法[J].职业教育研究,2012,(8).
[2]王剑,罗艳东,张学伟.对《电工基础》课程教学的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14,(9).
中专音乐教学策略 篇12
一、激励的内涵及在英语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从“激励”一词的含义来看, 其英文翻译是“Motivation”, 是由拉丁文“Moveve”转化而来, 意指推动“to move”。作为心理学的术语, 是指持续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动机的心理过程。激励策略, 就是激发和维持学生动机的方式和措施, 使其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努力前进的进程。激励在外语教学中具有积极的意义, 通过各种有效的激励策略的实施, 老师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 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外语的动力, 最大限度的提高学习兴趣。激励的方式多种多样, 英语课堂教学必须要根据英语教学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需求采取相应的课堂激励方式。
二、激励策略提高中专英语教学效果的具体实现途径
基于激励策略对中专英语教学有着重要的促进意义, 广大英语教师和学者也对这方面进行探索与研究。从现有的教学实践探索来看, 在中专英语教学中运用激励策略,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 情感激励
情感上的调动, 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其对英语课堂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良好的情绪, 可以使学生克服学习困难, 发散思维。情感激励在具体操作上, 应当把握好以下三点:
(1) 尊重激励。教育要以人为本, 尊重是前提。记住学生的名字、了解学生的喜好、倾听学生的意见、理解学生的想法、参与学生的活动, 种种做法都是以实际行动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尊重。
(2) 欣赏激励。经常听到老师抱怨生源素质下降, 学生难教。无可否认, 职中学生相比于普通高中的学生, 学习自觉性较差, 但这并不代表他们一无是处。他们思维活跃、个性突出、实践能力强、社会适应性高、更容易接受新事物, 这些都是他们的闪光点。所以, 教师要善于发掘学生的长处、放大其优点、增强其信心、激发其潜能、引导其超越。
(3) 挫折激励。中职生英语基础相对较弱, 对英语学习兴趣不大, 学习上遇到困难不可避免。教师发现学生在学习上遇到问题时, 应及时伸出援手, 让他迈过难关, 就等于离成功更近一步了。
(二) 评价激励
教学评价作为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环节, 在英语教学中运用恰当, 同样具有激励的意义。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 运用开放式评价, 无论是评价结果的呈现还是评价结果的分析, 都要有利于学生的自我发展。其目的是让学生从内心产生一种成就感, 激发他们的自信, 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内在动力。比如在课堂教学中, 学生经过努力, 目标得以实现, 教师应及时表扬, 使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在这里, 表扬不要只是笼统说句“Well done!”“Good job!”“Excellent!”, 学生听多了, 会觉得教师是在敷衍, 起不到持续激励作用。表扬要尽量具体, 如:
You can understand English better now. (你对英语的理解
能力比以前强了。)
You can speak fluently now. (你现在比以前说得流利了。)
教师表扬过后, 同时要鼓励学生向下一个目标努力, 再创佳绩。如:Keep it up. (保持下去。)
Let’s try another one. (我们试试做下一个吧。)
如果学生没有实现目标, 教师则需客观分析, 帮助学生找出问题所在, 再鼓励他们克服困难, 再次努力。如:I’ll help you if get stuck. (假如你被难住了, 我会帮助你的。)
Don’t be nervous.Try it again. (别紧张。再试试吧。)
(三) 竞赛激励
竞赛是一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积极参与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当中来的有效手段。英语教师正确地运用竞赛激励, 无疑对提高教学效果有重要意义。教师可以以教材为基础, 利用课内外的时间, 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和小比赛。比如开展小组挑战比赛活动, 以小组挑战的游戏方式组织课堂教学。这样有利于让学生共同参与, 在竞赛中收到激励, 共同进步, 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提高学习效果。
(四) 物质激励
在教学实践中, 物质激励是指在教学中对学生的表现予以实物激励的方法与手段。在英语教学实践中,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适当地使用一些实物适时地进行激励, 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关注和兴趣,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对广大中专学生而言, 对外币多数是很少接触过, 充满新奇感。如果在教学中, 为了鼓励大家积极参与课堂互动, 对课堂上积极活跃分子发放小小的纪念品———一枚英国一便士硬币。这小小的奖品或许会产生很好的效应。当然, 决不能经常采用这一种激励方式, 以免学生更多地是关注奖品, 而没有将这种外部动机转化为学习兴趣的内部动机。
三、结束语
综上, 所谓教学有法, 教无定法。在中专英语教学实践当中, 研究有效的教学方法与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是我们广大英语教师需要不断探索的课题。本文对激励策略在中专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与分析, 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供同行参考。
参考文献
[1]范丽娟.优化中专英语教学的方法[J].职业技术教育.2001 (04) [1]范丽娟.优化中专英语教学的方法[J].职业技术教育.2001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