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专电子线路课程教学(精选12篇)
中专电子线路课程教学 篇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不断发展,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向全面化发展。 电子技术专业作为一个比较具有使用价值、比较具有专业性的专业, 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中专学校的教师和学生都应该认识到《电子线路》课程学习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建设型人才。
一、中专学校《电子线路》课程的教学现状
电子技术在目前社会的发展中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 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随之提高, 但在实际中专教学过程中, 该课程为纯粹的理论知识, 学习中或有一定的难度并且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难培养起来。
首先, 《电子线路》课程是一门比较枯燥的学科, 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学生的理性和逻辑性要求比较高, 所以, 在学习过程中会产生一种厌烦心理, 导致学生在思想上产生抗拒心理。其次, 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缺乏耐心《电子线路》 课程是专业性和实践性比较强的一门课, 会涉及很多比较抽象的内容, 对于中专生来说, 缺乏分析问题的能力, 很难对该课程产生兴趣, 进而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不利于培养自主学习型人才。 再次, 中专院校对《电子路线》课程的教学方式上存在着一些问题, 往往比较注重教材层面的内容, 忽略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没能考虑到我国目前电子技术的发展状况和实际的需求, 在教学方式上缺乏创新性, 从而影响教学和学习效果。 最后, 中专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不够, 很多教师只是为了完成教学目标, 以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 缺乏创新精神, 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些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也不够充足, 不能为学生讲解比较专业化的知识。
二、中专学校《电子线路》课程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构建的措施分析
《电子线路》课程虽然以理论知识为主, 但是也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要构建《电子线路》课程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就要转变教学模式, 加强学生对该课程的认识程度,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一) 中专学校的教师和学生都要重视自主学习模式的建设
教师和学生都要认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 教师应该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学生也要认识到《电子路线》课程的重要性, 看到该课程在社会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自觉进行课程理论知识的学习。
(二) 教师要学会改变教学方式,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应该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将理论知识中的抽象化概念通过直观的方式展现出来, 充分利用实物模型对理论知识进行分析和巩固, 使学生视听结合, 引导学生自主查找资料并进行记录、总结和分析, 以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获取更多的知识。
中专学生正处于青春期, 对于学习也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学的, 《电子路线》课程中有许多理论的知识都需要通过实验来进行讲解。 通过实验, 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开发学生的思维。 同时能够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 学生通过实验证明某条结论, 这样能够强化学生的记忆, 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定理和结论。 再次, 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方式也进行了创新, 不仅仅拘泥于课本上的条条框框, 能够活跃思想, 进行课堂方式的创新。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多媒体技术近年来已经广泛应用于教学过程中。 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 多媒体技术能够将理论性的知识转化为图像和声音, 如在教学过程中遇到某种比较复杂的电力结构图, 学生无法想象该结构图的具体形象, 通过多媒体技术将该结构展示给大家, 同时通过动画进行结构的组成和拆分, 进而帮助学生理解整个结构的组成, 提高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 丰富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 教师要学会发散学生的思维方式, 活跃课堂的气氛
教师在上课过程中, 要学会通过一个问题进行发散性提问, 在提问过程中也可以添加一些具有趣味性的问题, 进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在活跃学生思维的同时活跃了课堂气氛。 同时通过提问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 教师也可以开设课堂和课外讨论小组, 让学生进行思想上的交流, 在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同时, 提高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 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总而言之, 《电子线路》 课程的理论性和逻辑性比较高的学科, 为了提高该学科的课堂效率,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模式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连环提问的方式, 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 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将课本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同时可以运用实验和多媒体教学来拓宽教师的上课方式, 鼓励教师对课堂方式进行创新, 丰富中专学校的教学方式。 通过教学方式的创新和学生思维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提高中专学校课堂的有效性, 进而为社会培养出全面发展的战略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夏进全.构建学生自主学习模式培养电子专业人才——中专《电子线路》课程学生自主学习模式探讨[J].成才之路, 2013 (15) .
[2]秦红霞.项目教学法在中专《电子技术》课程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 2013.
[3]居宇鸿.中等职业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推行项目教学方法的实践与研究[D].苏州大学, 2014.
中专电子线路课程教学 篇2
结合电子线路CAD技术在电子设计中的应用情况来看,为能有效完成电子线路设计工作,全面落实电子线路CAD技术的教学很有必要。然而,从目前教学工作开展情况来看,在高职电子设计课程的教学工作中,电子线路CAD技术的应用并没有达到理想效果。学生在对电子线路CAD技术始终无法真正掌握电子线路CAD技术,也不能通过灵活应用该技术,顺利完成电子设计工作。学生对该技术的学习,往往只是停留在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对实践操作方面的内容,多呈现出临时性记忆的特点,一旦离开教师的辅导或一定时间未接触,就会出现无从下手的情况。
针对这一问题,结合发达国家成功经验,发现运用以行动为向导的项目教学法效果更佳。告知电子设计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先整体后具体。在开展CAD技术的教学工作时,教师应提前对该技术的应用价值与学习意义进行介绍,告知学生这一知识要点的学习难度与学习目的,使学生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后,再进行各项目的教学与实践;(2)循序渐进。学生初步接触CAD技术时,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进行简单尝试,带领学生运用该技术进行难度系数低的电子设计,然后不断增减难度,由浅入深,加强学生运用该技术的能力。比如说,相较于高频电子产品,低频电子产品的电路设计更为简单,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学习时,应从低频电子产品的设计入手,待学生完全掌握操作技能后,再逐渐转向高频电子产品的电路设计;(3)鼓励创新。在使用CAD技术进行电子设计时,教师应在学生CAD技术掌握到一定程度时,鼓励学生积极创新,进一步增强学生电子线路CAD技术应用的灵活性;(4)要求学生将理论落实到实践。子在学生运用CAD技术完成电子设计任务时,教师应要求学生将设计转化为成品,而不是停留在电脑的设计。将设计转化为成品,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成就感,使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到CAD技术的魅力,今后愿意更加专注地投入学习。
3结束语
中专电子线路课程教学 篇3
【关键词】中专学校 电子专业 课程教学 研究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对职业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在中专学校电子技术专业教学中本人发现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与中职学校电子专业的发展不相适应,造成了电子类技工人才的紧缺。那么如何完善我们的教学培养更多合格电子技工人才呢?
一、教师要不断提高和完善自身素质
电子技术发展一日千里,教师要先于学生面对新课程、新问题。教师课堂上要传授知识给学生,自已应对本门课的一些新技术新技能和发展方向有所了解,真正做到走“工学结合”的道路,所以教师应积极投身于社会发展的大潮流中,多掌握新知识、新技术,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一方面要经常阅读专业杂志,了解一些最新技术动态;另一方面,要寻找机会主动参加、接受一些相关的业务培训,努力学习新知识、积极掌握新技术。学校应多为教师提供一些机会,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把专业教师送到电子企业中去锻炼学习,这是教师获取新知识的最好途径。在电子企业的锻炼学习当中,专业教师能更快捷、更准确地获得新信息、新知识、新技术、新经验。这样,学校才能适时地培养出能快速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科技和工艺要求的合格技术人才,更好地服务于企业,服务于社会。
此外,电子专业教师要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随着我国工业化步伐的加快,企业对技术工人尤其是高级技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有关权威机构的调查表明,目前我国高级技工、技师占技术工人总量的比例太低,这与快速发展的中国市场经济极不相称。技能型人才短缺的问题在某些专业领域表现得尤为突出。
二、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在电子专业教学过程中,现有的技工教材具有较强的学科理论系统性、完整性、基础性,但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灵活性不足,对当前电子制造业中用到的一些新内容、新技术、新器件、新工艺涉及不够,存在较多的不适应性,因此必须对其进行改革。在教学内容方面,应根据现实企业需求编写讲义,增加更多的工程应用知识,扩展新知识、新技术、新器件、新工艺。例如,电子线路课基本上还是以分立元件和模拟电路为主的课程结构,几乎没有近年来电子工业高速发展带来的集成电路工程应用内容,在实际教学中必须从元器件内部分析为主转向元器件外部特性和应用为主,删除和精简一些分立元件电路的内容,增加常用集成电路的工程實例应用和分析,提高学生应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钻研教材教法,革新教育教学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广泛地运用“项目导入法”和“分层次教学法”,使不同层次、不同素质的学生都学有所得,同时,大力提高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信息化程度,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各种音像手段,搞好多样化的电化教学和计算机辅助教学,把所教课程做成相关多媒体课件。
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中职学生入学时文化基础较差,是不争的事实,但我们能不能扬长避短,发挥他们实践动手能力方面的特长呢?许多电子专业教师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验的倾向。教学方法普遍采用单调的讲授法。一些专业课程的实验,许多教师不够重视,不做或少做实验,纸上谈兵,放弃了运用实验的直观教学方法,这一现象严重妨碍了培养出具有实际动手和创新能力人才。这样教出来的学生动手能力差,高分低能,一遇到实物往往束手无策,不知道如何动手。而电子专业中的大部分专业课程,如《电子电路基础》、《脉冲与数字电路》、《电子测量与仪器》等,都包含有一定数量的实验操作。现在,很多实验设备简单易操作,适合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的学生做实验。因此,我们专业教师首先应该从思想上认识到这些实验的重要性,在实际教学中,要注意把理论与实验操作紧密结合起来;其次,在实验中,应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每次做实验前,学生应作充分的预习准备,事先准备实验报告,弄懂实验原理,知道要做什么操作,会得出什么样的实验结果。实习结束后,要认真完成实验报告的填写,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只要确实落实每个环节,学生在实验中就能很好地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学会独立动手操作。
总之,职业教育的前途和挑战并存,只有加强教学改革,就一定能够使我们的教学更加符合社会的需求,使学生们熟练掌握和灵活应用所学的电子专业知识,成为一名合格的电工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杜燕敏.电子专业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职业教育研究,2008年 第03期?
[2]刘松珍.浅谈《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改进[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年 第20期
[3]宋利芬,周锋.浅谈职专电子专业教学方法的改进[J].职业圈,2007年 第22期
[4]戴浩.虚拟现实技术在中等职校电子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08年 第36期
电子线路CAD课程的教学探讨 篇4
1 引入典型电路项目作为学习情境
传统的电子线路CAD课程教学重点在于传授教材上的理论知识, 并通过实验来验证理论知识, 这种章节式的教学进程虽然系统性很强, 但学生很难从整体上把握PCB板图的设计流程及设计规范。
本课程在建设过程中通过企业调研、专家论证, 确定了几个既来源于工作岗位又高于工作岗位的学习情境, 具体的课程教学设计是以项目为导向、能力为核心, 构建新的实践化课程内容体系, 确保教学内容的合理性、实用性和先进性以及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典型项目分解为若干个任务, 并将任务分解得到相应的知识模块, 以各个任务构建知识, 前后连贯, 层层递进。
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入手, 确定了由浅入深的几个典型项目, 并兼顾学生学习兴趣, 选取了学生实验时使用的电路板或电子实训时的小制作, 包括抢答器电路板、稳压电源、PWM电机驱动控制电路、FM收音机和简易秒表。
这些任务既涵盖了电子线路CAD的所有知识模块, 又包括了在相关岗位中应该具备的实践能力, 通过这些任务的训练, 学生既能学到系统的理论知识, 又能充分理解并运用知识, 增强动手实践能力。其中, 抢答器电路板电路简单, 作为软件的入门, 学习软件的设计流程, 包括原理图的绘制以及PCB板制作的流程, 稳压电源和PWM电机驱动控制电路进行原理图和单面PCB板的绘制, FM收音机和简易秒表进行原理图和双面PCB板的绘制。
2 教学的实施
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 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互动式教学模式, 主要采用任务驱动的方法,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Protel 2004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任务的提出、分析、实现与评价等环节,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的习惯, 以达到增强学习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在某一个项目学习之前, 首先对项目进行分析, 使学生理解该项目的电路原理, 并且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过程。
每一个项目学习都按照Protel 2004主要制图流程来进行, 如图1所示, 主要包括电路原理图的设计和印制电路板的设计两个部分。电路原理图的设计主要是用Protel 2004绘制一张正确、精美的电路原理图。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装入元件库, 放置元件; (2) 元件参数修改; (3) 元件布局; (4) 绘制原理图; (5) 电气规则检查; (6) 生成网络表。如果遇到系统元件库中查找不到的元件, 在放置元件之前还要进行元件的制作。印制电路板的设计主要是在原理图和网络表完成基础之上进行的, 包括: (1) 规划电路板; (2) 设置参数; (3) 装入网络表及元件封装; (4) 制作元器件的封装; (5) 布置元件; (6) 自动布线与手工调整。
由于学习项目的选取是由元器件由少到多, 电路图结构由简单到复杂, 所以学生学习也是由浅入深, 逐层深入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能学习到具体详细的知识点, 也使学生头脑中一直有宏观的制作流程的概念, 时刻了解自己的学习进程及目标。培养爱岗敬业、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团结合作的职业操守;培养严格执行相关标准、工作程序与规范以及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勇于开拓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课余时间开放实训室, 允许学生提前完成项目内容。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实践教学, 由授课教师认定同意后, 学生可利用课余时间完成后续实训内容或扩展实训项目。实践教学过程中, 要以学生为主体, 由实训教师进行适当指导, 学生可自行查找学习项目, 也可以选用实训室提供的学习项目:多级放大电路原理图设计、温度显示及控制电路原理图设计、数控机床电气控制电路原理图设计、多级放大电路单面板设计等。教师可根据实践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对必备的知识点、基本技能进行讲解和指导。
3 采用多种考核方式
本课程采取过程性考核+综合性考核, 注重过程考核的考核方式。过程性考核是以各个学习项目的完成情况为依据, 注重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掌握情况的考核及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核, 每个项目占总成绩的15%, 五个项目共占75%。督促学生认真对待每一个学习项目。综合性考核是期末对课程知识与学生应用能力的综合测试, 给学生布置一个新的项目, 使学生完成电路原理图的绘制与编辑以及印制电路板的制作, 学生独立完成项目的制图流程, 占总成绩的25%。
4 结束语
电子线路CAD课程的教学采用了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由简入深、理论联系实际的开放式实验教学方式, 同过去的以知识结构为主的纯教学的实验教学方式相比, 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了学生严格执行相关标准、工作程序与规范的能力。
摘要:高职院校电类专业广泛将电子线路CAD课程列为专业核心课程, 文章从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的选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能够培养学生标准意识、规范意识及质量意识。
关键词:高职,电子线路CAD,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邵建昂.Protel99教学实践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7, 26 (2) :101-105.
[2]米昶.Protel2004电路设计与仿真[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1.
[3]莫力.Protel电路设计[M].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5
[4]王廷才.电子线路计算机辅助设计Protel2004[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5]李东生, 张勇, 许四毛.Protel99SE电路设计技术入门与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2.
《数字电子线路》课程教案9 篇5
本次重点内容:
1、组合电路的分析与设计方法。
2、逻辑函数的变换。 教学过程
一、概述
组合逻辑电路:在任何时刻的输出状态只取决于这一时刻的输入状态,而与电路的原来状态无关的电路。
生活中组合电路的实例(电子密码锁,银行取款机等)电路结构:由逻辑门电路组成。
电路特点:没有记忆单元,没有从输出反馈到输入的回路。说明:本节讨论的是SSI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
二、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
提问:1.描述组合逻辑电路逻辑功能的方法主要有?(逻辑表达式、真值表、卡诺图和逻辑图等。)2.各种表示法之间的相互转换?
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相当于是各种表示法之间的相互转换。基本分析方法
分析:给定逻辑电路,求逻辑功能。步骤:
1.给定逻辑电路→输出逻辑函数式
一般从输入端向输出端逐级写出各个门输出对其输入的逻辑表达式,从而写出整个逻辑电路的输出对输入变量的逻辑函数式。必要时,可进行化简,求出最简输出逻辑函数式。2.列真值表
将输入变量的状态以自然二进制数顺序的各种取值组合代入输出逻辑函数式,求出相应的输出状态,并填入表中,即得真值表。3.分析逻辑功能
通常通过分析真值表的特点来说明电路的逻辑功能。
二、分析举例
[例3.1] 分析图3.1所示逻辑电路的功能。解:分析步骤
输出逻辑函数表达式(逐级写,并且变成便于写真值表的形式)
(2)列真值表。将A、B、C各种取值组合代入式中,可列出真值表。
(3)逻辑功能分析。
由真值表可看出:在输入A、B、C三个变量中,有奇数个1时,输出Y为1,否则Y为0,因此,图6.2.1所示电路为三位判奇电路,又称为奇校验电路。
[例3.2]分析图3.2所示电路的逻辑功能,并指出该电路设计是否合理。
解:分析步骤
(l)输出逻辑函数表达式
(2)真值表。
(3)逻辑功能分析。由表3.2可看出,图3.2所示电路的A、B、C三个输入中有偶数个1时,输出Y为1,否则Y为0。因此,图6.2.2所示电路为三位判偶电路,又称偶校验电路。
(4)改进:这个电路使用门的数量太多,设计并不合理,可用较少的门电路来实现。变换表达式
可用异或门和同或门实现,电路如图3.3所示。归纳总结:1 各步骤间不一定每步都要,如: 省略化简(本已经成为最简)
由表达式直接概述功能,不一定列真值表。不是每个电路均可用简炼的文字来描述其功能。如Y=AB+CD
三、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
一、基本设计方法
设计:设计要求→逻辑图。步骤(与分析相反): 1.分析设计要求→列真值表
根据题意设输入变量和输出函数并逻辑赋值,确定它们相互间的关系,然后将输入变量以自然二进制数顺序的各种取值组合排列,列出真值表。2.根据真值表→写出输出逻辑函数表达式 3.对输出逻辑函数进行化简 代数法或卡诺图法
4.根据最简输出逻辑函数式→画逻辑图。
最简与一或表达式、与非表达式、或非表达式、与或非表达式、其它表达式
二、设计举例
1.单输出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
[例3.3] 设计一个A、B、C三人表决电路。当表决某个提案时,多数人同意,提案通过,同时A具有否决权。用与非门实现。解:设计步骤(1)真值表
设A、B、C三个人,表决同意用1表示,不同意时用0表示; Y为表决结果,提案通过用1表示,通不过用0表示,同时还应考虑A具有否决权。
(3)画逻辑图,如图3.5所示 2.多输出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
[例3.4] 设计一个将余3码变换为8421BCD码的组合逻辑电路。解:设计步骤(1)真值表
输入:余3码,用A3、A2、A1 和A0 表示,输出:8421BCD码,用Y3、Y2、Y1 和Y0 表示。余3码有六个状态不用,不会出现,作任意项处理。(2)卡诺图化简。见教材中图
应画四张卡诺图分别求出Y3、Y2、Y1 和Y0 的最简输出逻辑函数。含有最小项的方格填1,没有最小项的方格填0,任意项的方格填×。由卡诺图可写出 Y0、Y1、Y2 和Y3 的最简逻辑函数
(3)画逻辑图。
中专电子线路课程教学 篇6
[关键词]课程教学改革教学效果
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是一种就业教育,就是要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在这种形式下如何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是职业教育的首要任务,也是教学工作者不断研究的问题。
《电子线路》是中职学校电子类专业的基础课程,也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全书包括两大部分: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学习时,很多学生感觉内容散,不好学;还有学生认为太抽象,不好理解。因此,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下面就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以及在教学改革中的一些探索,谈谈改革的具体方法与步骤。
一、教材的改革
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规格和发展的潜能。职业教育应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职业岗位群体为依据,以技术含量为参数,构建“宽口径、强基础、重实践”的特色课程体系。日本教育家雨宫好文说:“为了提高学生的质量,培养思考能力,其核心就在教科书的编写上。”可见,教材在教学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搞好教材建设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鉴于此,应根据市场和社会需求,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目标,编写出适合中职学校发展和适用的优质教材。教材编写应贯彻以下原则:①合理编排教材,确定学生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以“必需、够用”为原则,对教材的深度和难度作适当调整;②对于理论知识的编写不要过多探究“为什么”,而是使他们懂得“是什么”,怎么做。尽量避免烦琐的数学推导和不实用的理论知识;③在教材编写模式方面,尽可能使用实物照片或表格形式将知识点生动地展示出来,力求给学生营造更加直观的认知环境;④以实践教学为主线,建立课堂与实训地点一体化的教学制度,注重教、学、做的结合,使学生能够掌握各个基本功能电路的工作原理,熟悉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初步掌握查阅电子元器件手册并有合理选用元器件的能力,熟悉集成电路的应用,具备一定的电子线路分析应用和常见故障排除的能力。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
1.結合专业特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只有对课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才能促使他们更加热爱学习,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识。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讲究课堂教学艺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起主导作用。丰富有趣、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谐融洽的教学气氛,都可以使学生愉快地学习,从而增强学习积极性。例如,讲解绪论时,可以通过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例子引入:电视机为什么会有图像?电脑的大量普及说明了什么?手机频繁的更新换代与什么有关?……一连串问题使学生立即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似乎一下子就想弄明白这些问题的答案,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课堂气氛也随之活跃了。教师就可以顺水推舟:“只有先学好这门课,一切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同学们有没有把握学好呢?”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有!”这样,就能引导他们带着好奇心学习,使其积极主动地获取更多知识。
(2)开展专业学习竞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是没考上重点高中、普通高中的未成年孩子,他们文化基础差,学习目的不明确,专业课的学习很困难。特别是《电子线路》中的很多符号、电路图更是摸不着头脑,很容易丧失学习兴趣。为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针对课程内容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各种形式的竞赛,提供竞争机会,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任务驱动,理实一体化教学。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课堂讲授法,即以理论知识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导致实践教学相对不足,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在讲解理论知识时,学生感觉很枯燥,甚至产生厌学情绪。导致教学效率和质量极低,浪费了大量的学习时间。因此,在教学中应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双管齐下,结合在一起进行,(必要时采用多媒体教学),即边理论边实践,实现学中做,做中学,学做合一,则可以把抽象的问题直观化,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这样学生理解就轻松多了,掌握起来也更容易,学习效果和成绩明显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不仅可以使其树立学习信心,还能够增强学习兴趣。并逐步引入任务驱动教学思想,让学生带着任务学习,通过实践操作完成课堂上给出的学习任务,真正实现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型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例如,学习第一章“整流滤波”时,学生对工作原理颇有疑虑,波形到底是怎么回事?这时,教师就应该告诉学生,平时从线路和元器件上是看不到波形的,必须用示波器才能看到。接着就做一个演示实验,用示波器观察整流滤波电路前后各部分的波形,学生看完后就会形成印象,对电路各部分的工作原理也就一目了然。然后,再以任务的形式,把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三人,把整流、滤波电路以任务思想、操作步骤、结论整理的方式协作完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巡回指导,对于学生的每一个问题,以启发的方式鼓励学生分析处理,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协作精神和创新精神都会起到重要作用。
三、考核措施的改革
传统的评价形式是以单纯的理论且凭笔试的形式测定成绩,以考试分数作为评价标准,容易使学生丧失学习热情,也不利于他们实践操作能力的发挥。因此,新形式下的考核应以能力考核为主导思想,以理论与实践并重为原则,尽可能地采用多种评价手段。具体做法是:平时考核占30%,期末基础理论占30%,实践操作占40%。其中,平时考核分摊到课堂发言占5%、行为表现占5%、完成作业占20%;基础理论考核采用口试占10%、笔试占20%,实践操作考核采用过程考核占30%、结果考核占10%。在这个过程中,要求教师详细记录学生在各个方面的具体表现,以做到客观、公正。综合以上因素,使学生明白:要想取得好成绩,在各个环节上都得下工夫。某一环节的成绩不不理想,还可以通过其他环节努力加分,从而增强了其学习的积极性。
只要确定了人才培养的目标,并从教材、教学方法、考核措施等方面加以改革,定能提高中职《电子线路》课程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为以后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打下坚实基础,成为专业知识过硬的人才,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易贵平,张瑜.中等职业学校工学结合与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应用[J].职业教育研究,2009,(3).
中专电子线路课程教学 篇7
《电子线路》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学生对《电子线路》课程的学习兴趣不高由于《电子线路》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技术基础课, 相对抽象、专业, 具有实用性强、原理枯燥、操作深奥难懂的特点, 初中物理学得不是很好的职中学生对此普遍具有畏惧心理和厌学现象, 学生学习兴趣较低, 而且会影响后续课程的学习。
学生对《电子线路》课程的学习认识不足由于《电子线路》课程概念性、推理性的东西较多, 逻辑性较强, 不少学生认为这门课难学, 难掌握, 同时近几年就业压力不断增加, 学生认为学好了《电子线路》课程也不一定能找到好职业, 在思想认识上存在误区, 重视不够, 因此学习劲头不大, 动力不足。
学校教学模式滞后教材内容基本上与实际联系不紧, 较少反映近年来电子工业高速发展产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器件、新工艺, 未能突出技能的培训和应用, 针对性和灵活性较差, 无法体现职业教育重在实践能力培养的特色。“重维持、轻创新”, “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旧思维方式、旧教学模式等都是影响教学成效的重要原因。
原因剖析
学生缺乏自信心大多中职生经历过中考失败的阵痛, 带着遗憾与失落走进中职大门。应试教育“优差生”的偏见, 使学生长期将自己定位于“后进”的角色, 认为自己是一个失败者, 因而自暴自弃, 学习信心严重不足, 学习目标不明确, 缺乏进取心, 有的学生竟不知自己为何选择这一学校、这一专业, 不知为谁读书、为何读书, 只想混日子;有的家长没有时间管教子女, 甚至因子女个性太强难以管教而慕名将其送入校风较好的封闭式管理学校, 因此学生对学习没有任何目标, 也缺乏进取心。
学生基础薄弱每年我校的新生入学人数都爆满, 但学生的中考成绩大多低于甚至远低于普通高中的入学成绩, 尤其是数学这一特别重要的科目, 导致学生计算能力、逻辑思维判断能力薄弱, 直接影响到以后的学习。由于基础差, 学生从小到大多数学习上的挫败感非常强烈, 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失败, 由于缺乏正确的引导, 甚至还受到一些不良思想的影响, 渐渐地丧失了学习兴趣。
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在教学中, 笔者发现, 有很多学生应该说是相当聪明的, 即便是好几年都没有怎么读过书, 脑子还是很灵活, 但很难见到学生具有主动地在课前预习、在课堂上做笔记、在课后复习的学习习惯, 从来都是直接听课, 从头听到尾, 最后听得头昏脑胀, 非重点的、好笑的就记住了, 重点的、枯燥的就和没有听过一样。
学生学习的自制力差学生在课余时间很少学习, 且容易受干扰而影响学习;学习无压力、无动力、不努力;意志力差, 受到挫折容易放弃学习, 不能长期坚持学习。
师资力量和教学设备成了很多中职学校发展的“瓶颈”教学实验设备老旧、实训设备投入不足, 使抽象的理论知识难以转化为实践经验为学生所吸收。专业基础理论课教师及实训指导教师不足, 导致“学生想学习, 无实训设备”、“学生想实践, 无指导教师”的局面, 这就势必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
主要对策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电子线路》课程涉及的模拟电路分析量大, 理论分析计算较深且繁琐, 利用投影、幻灯、录像、计算机辅助教学等多媒体手段, 可使教学变得生动、形象。可用Flash制作成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进行动态分析, 如此教学内容直观且易于理解, 所花课时少, 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如讲解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的交、直流通路时, 可用Flash制作动态、静态电路来进行演示, 自然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灵活运用“技能先导法”,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在《电子线路》教学过程中, 笔者先发给每个学生各种晶体管、电阻、电容等电子元件, 让他们带到家里去反复把玩, 同时要求他们打开家里的收音机、录音机等, 查找各种元件, 加深认识, 鼓励他们用万用表测量各种元器件。学生的积极性很高, 并带着很多疑问来讨论。这时, 便可引导学生看书学习相关元器件的原理、特性, 并指导他们利用元器件作一些简单的小实验。这样, 通过动手→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探索新知识的模式, 学生都能带着问题积极主动地参与, 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接受知识, 由学会转变为会学, 由依赖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 由知识型向能力型转变。如此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教, 使学生主要通过问题解决的方式掌握教学内容, 可提高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提高教学质量可应用先进的Altium Design Summer 08软件进行辅助教学, 例如, 讲解同相放大器时, 以图表 (Analogue) 方式和实时方式分别对同相放大器进行仿真, 比较其差异。教学内容不但直观可信, 学生也感到新奇有趣, 课堂效果明显提高, 如果再指导学生自己作图仿真, 学生学习的成就感会大大增强。
以“实用、够用”为原则, 灵活增减教学内容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对有关内容进行适当的增减, 将知识重新组合, 让学生能更轻松、更清晰地掌握所学知识。比如, 理论推导和繁琐计算可以不作要求, 只要记住结论, 会用即可。对新出现的一些元器件和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则应及时补充到课程中, 以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发展潜力。
多支持和表扬学生, 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教师的鼓励和支持是防止学生产生习得性无助感的最有力手段。由于教师在学生心中的权威地位, 教师对学生的看法和评价会极大地影响到学生的自我认识。课堂上我们常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 让一名学生回答问题时, 他想都不想脱口就说:“我不会”。实际上, 他对问题根本没有思考, 只是怕回答错误索性说“不会”。遇到这种情况时, 教师不能放任自流, 而应一步步地加以引导, 将问题分解直至学生能正确回答。对学生的回答要表示充分的肯定和认可, 并加以支持和表扬, 让学生看到自己努力的成果, 对自己产生自信, 消除心中早已形成的“我不如人”的自卑心理。
从要求学生记笔记开始, 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大部分中职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笔者曾尝试要求学生从记笔记开始, 这是比较简单易行且行之有效的方法。记笔记是为了学、懂、用。记笔记的原则是以听为主, 以记为辅。笔记要简练明白, 提纲挈领, 详略得当;难点不放过, 疑点有标记;不乱、不混、条理分明;对联想和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记;要留有空白处, 便于复习时补缺。经过一段时间的硬性要求, 发现学生记笔记变得自觉了, 学习效果也明显提高了。
适当加压, 提高学生的学习责任心学生往往不会主动地复习, 即便教师布置了复习任务, 留出了复习时间, 很多学生也不会认真复习。这时若给学生一些小的压力, 比如告诉学生复习完是要考核的, 并将考核结果作为成绩评定参考, 很多学生都很在乎自己的成绩, 因此大多能专心备考, 提高学习的责任心。
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一方面, 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成为一个学习型的教师。教师教学效果的优劣与学生是否喜欢这门学科有很大的关系。只有“亲其师”, 才能“信其道”。因此, 教师必须博采众长, 博学多才, 成为一个杂家。既要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又要热爱学生、关心学生, 要改变封闭的观念, 树立开放的思想。另一方面, 教师应当积极参加工厂实践和技能训练, 并将实践经验应用于课程教学中。专业课教师若没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过硬的实践能力, 是不会受到学生青睐的, 更不用说对你所教的课程产生兴趣。只有通过工厂锻炼和技能训练, 才会知道任教学科知识中哪些是实用的或者企业需要的, 哪些是课程教学的重点。
中等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在生产第一线从事技术、管理和直接操作的劳动者, 教学过程首先要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然后通过直观的感性认识逐步上升为理性认识, 最后对理论知识进行探究、理解和掌握, 进而培养对具体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因此, 在《电子线路》课程教学中一定要认真查找问题, 剖析原因, 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 从而真正实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摘要:对电子线路的教学现状进行了归纳、总结和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自信心等提高教学质量的对策。
关键词:电子线路,问题,对策,教学探讨
参考文献
[1]陈其纯.电子线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2]刘儒德, 等.教育中的心理效应[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3]雷奋红.浅议如何提高技校学生学习《机械制图》的兴趣[J].素质教育论坛, 2008 (2) .
[4]陈栋.《电子技术》课堂教学体会点滴[J].职业教育研究, 2008 (11) .
[5]戴敏秀.拨动学生心弦的艺术[J].江苏教育, 2009 (9) .
[6]鲁敏.职校课堂教学中的思考[J].江苏教育, 2009 (11) .
通信电子线路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篇8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何采用有效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有限的课时内既能掌握课程的基础知识点又具备工程设计、实践操作能力是笔者多年教学实践中一直探索和研究的课题。本文立足教学现状,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借鉴国内外的先进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采用了Multisim结合翻转课堂模式以期解决这一教学难题[2,3,4]。
1 常规实验教学的特点
通信电子线路课程一般设置8~16个实验学时,以基于实验箱的验证性实验为主。因为硬件设计性实验需查阅资料、设计电路、绘制电路图、购买元器件、调试等过程,在学时有限的情况下无法开展[5]。而验证性实验一般基于实验箱系统,通过电路模块的简单搭建完成实验电路,通过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是培养学生设备操作技能、实践动手能力的主要途径。但通信电子线路课程涉及的是器件非线性工作状态,该工作状态往往与电路的设置参数有关,参数的调整可以使器件从线性转入非线性工作状态,基于实验箱系统的模块化电路搭建往往电路参数设置固定,灵活性不够。以课程的调谐功率放大器这一知识点为例,我们首先来了解常规的教学模式。
调谐功率放大器是通信系统发送装置的重要组件,也是一种以谐振电路作为负载的放大器。这种功率放大器输入信号大,可以达到几伏,晶体管工作区延伸到非线性区域:截止和饱和区,输出功率大,以满足信号从天线有效发射的要求。
调谐功率放大器具有欠压、过压、临界3种工作状态,不同工作状态决定了输出功率和效率。课堂教学时一般采用图解分析法来探讨电源电压、基极偏置电压、激励电压以及集电极等效负载电阻对调谐功率放大器工作状态的影响,使学生理解调谐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同时也会安排适当的基于实验箱的操作性实验增加学生直观感受,加深理论知识的内化吸收。
理论讲授结合实验操作的授课方式对学生掌握调谐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显示了较好的授课效果,但是,实验箱实验由于电路设计的局限性,一般难以观察电源电压和偏置电压对调谐放大器的影响;而2个课时的实验安排也难以充分达到实验效果,经常由于操作不熟练,甚至1个实验现象都不能获取;另外,由于电路耦合元件—变压器磁芯脆弱易碎,不方便学生调整调谐频率,使得实验中观察到的集电极电流ic与理论分析不符,影响课堂理论分析的教学效果。
从调谐功率放大器这一知识点的常规讲授方式可以看出,由于课时限制及实验箱本身存在的局限性,使得不能对知识点进行充分验证,同时实验过程中也经常出现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不完全相符的现象。针对这一现状,首先提出了利用Multisim电路仿真软件辅助进行理论知识点的分析验证,同时提出部分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对具有相同电路结构的知识点进行串联,发掘学生的主动性,充分利用课余时间以期解决课时有限的难题。
2 Multisim在调谐功率放大器中的应用
Multisim是美国NI公司推出的电子电路仿真软件,适用于板级的模拟/数字电路板的设计工作、仿真分析。使用者借助该软件平台可以完成从理论到原理图捕获与仿真再到原型设计和测试的完整综合设计流程,是对传统基于实验箱验证性操作实验的补充和完善。
经过课堂上对调谐功率放大器电路工作原理的理论分析,可在Multisim仿真软件中建立图1所示的仿真电路[6]。从图1中可看出,激励信号频率为465 KHz,根据谐振频率的计算公式可知谐振电容的大小:
实验中首先调整可变电容C1的值,使回路谐振在465 KHz。根据2通道的信号波形(集电极电流ic在R1上产生的电压波形)可知调谐功率放大器工作在过压状态下,微调C1使该电压波形接近对称的凹陷波形,此时功放工作在谐振状态。示波器的通道1和通道3分别对应调谐放大器的输入、输出信号,可发现信号有20倍左右的放大。
由谐振功率放大器的理论知识可知,减小激励信号的幅值、减小负载电阻的阻值或基极偏置电压,都可使调谐放大器退出过压工作状态,此时可分别调整电路中相应的元件观察实验现象,并与理论分析结果进行比较。图2(a)给出了把激励信号从0.7 V调整至0.6 V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此时调谐放大器退出了过压状态。通过调整R2使输出信号最大,功率放大器工作于临界状态。虽然激励信号减小,但输出信号并没有随之减小,反而增大,功率放大器为最佳工作状态。
根据理论分析可知,此时增大基极偏置电压会使调谐功率放大器会再次进入过压状态。图2(b)给出了基极偏置电压从0 V增大至0.1 V时观察到的仿真结果,可看出集电极电流又出现了凹陷,调谐放大器工作于过压状态,与理论分析相符。而图2(c)则给出了由图2(a)临界状态,调整集电极电源电压由12 V至7 V时仿真结果图,此时谐振放大器进入过压状态,符合调谐功率放大器的集电极调制特性。
通过Multisim电路仿真,可以直观得到电路各参数对调谐功率放大器性能的影响,操作简单,参数调整结果直观明了,对学生掌握调谐功率放大器电路工作原理有很大帮助。由于高频信号不稳定、易受环境干扰,在实验时经常出现与理论不符的实验现象,此时,在深入理解电路参数不同设置对放大器工作状态的影响后,再进行实验箱操作实验,对于这类实验现象也可给出合理的解释。相比较单一的实验箱操作实验时,经常出现的实验现象不会分析、实验结果无法判断的状况有良好的改善。同时,Multisim提供虚拟仪器,包括常用的示波器、波特图仪等,工作界面与实际仪器完全一致。通过仿真实验使学生掌握仪器的正确使用办法,避免了实际操作时因使用不当损坏仪器的可能,为操作性实验奠定基础。
3 部分翻转课堂的实施
翻转课堂属于新型教学模式,也是近几年教育界的研究热点。这种新型教学模式翻转或者说颠覆了传统教师课内讲授、学生课后内化的教学方式,采用课前学生自主学习、课内互动交流,解决问题,吸收内化,重新建构学习流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首先由美国的两名化学教师在课堂采用,并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在美国中小学教育中使用并流行。国内学者在多领域对翻转课堂展开了不同程度的研究,并结合不同类型课程实际的教学特点,提出了“基于任务的翻转课堂”“启发式翻转课堂”以及“翻转课堂结合项目式教学”等教学模式[3,7,8,9]。
笔者根据通信电子线路课程知识点抽象、概念性和原理性较强,理论分析复杂而又有相当高的实践操作要求,提出了部分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
国内开展翻转课堂研究的教师,在实践中已发现完全照搬国外的教育模式存在“水土不服”。原因有几个,如过高估计国内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长久的课前观看视频学习,容易产生厌烦心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教师除了参加课堂活动外,还需录制大量的微型课程、准备练习题库、制作教学素材等。这对教师提出更重的教学任务,在目前科研、教学任务均繁重的现实下,教师并不一定能胜任[8]。这些原因使得翻转课堂的实际教学模式一定要根据课程特点适当调整,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通信电子线路课程教学中,采用的是部分知识点翻转的模式。以谐振放大器这一知识点为例,本章内容包含小信号谐振放大器和调谐功率放大器两部分,前者用于通信系统接收端,后者则是发送机的重要组成部分。电路功能不同,但都采用放大器结合选频回路这一基本电路结构。选频回路的形式以LC串并联谐振回路为基本形式,在小信号功率放大器中,为调整矩形系数可以采用部分接入等变化方式;在功率放大器中因考虑阻抗匹配,会以LC串并联谐振回路为基础发展型、T型谐振回路,但基于LC回路的谐振特性来完成选频滤波是一致的。
因此在这一知识点的教学中,采用图3所示的部分翻转课堂模式:先通过集中授课完成基本知识点的讲授,让学生理解LC谐振回路实现选频滤波的原理;然后借鉴翻转课堂的模式,由学生观看教学视频了解具体的电路结构,回到课堂后再进行疑难问题解答、讨论;最后一个阶段则是学生在课外借助Multisim完成电路仿真设计,课堂内进行本知识点的评测和总结。
教学实践表明,这样的教学模式对有内在联系的小信号谐振放大器和调谐功率放大器两个知识点进行有机融合,缩减了课时;发挥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把Multisim仿真实验安排至课外进行,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笔者多年教学实践发现,相比较课堂内烦琐的公式推导、抽象的电路描述,学生对动手搭建电路进行仿真实验兴趣更浓厚,愿意投入更多倍课时进行学习,相比较传统教学方式中2个学时的实验课时安排,自然有更好的学习效果。学习初期基本理论知识的集中讲授使学生对本章节的内容有全局概念,明白重点、难点所在,既避免了学生在“翻转课堂模式下”完全自主学习的盲目性,同时也改善了整个知识点讲授以老师为核心、学生被动接受的讲授模式,在学时一定的情况下,对教学效果有很大的改善和提高。
4 结束语
通过对通信电子线路课程中谐振放大器电路的教学方式探讨,说明了应用Multisim电路仿真软件及部分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对改变目前本课程教学效果不理想的现状有积极的作用,充分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能动性,解决了实验课时有限的难题,也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这一教学模式也为其他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摘要:因涉及非线性和高频电路,通信电子线路课程具有理论计算复杂、实验课时有限、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受限的教学特点,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效果不理想。针对这一现状,提出了利用Multisim软件进行电路仿真设计,作为操作性验证实验的有益补充,加深对理论知识的吸收内化;此外,根据课程特点设计了部分翻转课堂的新型教学模式。以谐振放大器知识点为例,对所提出的教学模式的具体操作过程进行了介绍,以期为同类课程教学提供借鉴。
关键词:通信电子线路,Multisim,翻转课堂,实验教学
参考文献
[1]谢沅清,邓钢.通信电子电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2]宋蓓蓓.高频电子线路教学方法探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2(155):63-64.
[3]李海龙,邓敏杰,梁存良.基于任务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J].现代教育技术,2013,23(9):46-51.
[4]陈子超,蒋家傅.高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现代教育技术,2014,24(12):112-117.
[5]李吼杰,刘岩川,赵继印.通信电子线路“渗透式”立体化实验教学模式的构建[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1):134-136.
[6]胡宴如.高频电子线路实验与仿真[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7]张银霞,李寿禄.动态网站设计开发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索[J].2015(215):78-81.
[8]刘立,阳小华,汪琳霞.启发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32(5):31-34.
电子线路制图与制版课程教学浅析 篇9
《电子线路制图与制版》课程是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学生将了解电路板的构成及其设计步骤及理念, 掌握使用电子EAD软件进行电路原理图绘制及电路板设计的方法, 为学生从事电路板设计、生产等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的主要教学任务是向学生讲授国内电子行业主流的电路板设计软件的应用, 根据电子行业的发展课程教学软件已由早期的PROTEL系列软件更新为Altium Designer10.0, 该软件较PROTEL系列软件操作更加便捷, 元件库更加丰富, 能够高效的满足电路板设计的需要。因课程是软件应用性教学, 所以一般高职院校多采用多媒体讲授与学生上机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教师首先在多媒体教室中向学生讲授理论知识并演示电路板设计操作步骤, 随后学生在计算机实验室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作业, 教师在学生操作时进行指导。
但《电子线路制图与制版》课程教学因高职院校学生素质的下降、教学模式不适应、教学软件语言障碍等原因, 教学效果差强人意。
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学生素质下降, 学习兴趣不足。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扩招,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逐年上升, 根据《201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截至2013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到34.5%, 随着毛入学率的上升, 进入高等职业院校的生源质量逐年下滑。现在高等职业院校在校生普遍存在学习意识不强, 自主学习能力差、缺乏学习兴趣等情况, 部分学生存在厌学、自暴自弃的情绪。
2. 教学方式不适应学生现状。
随着高职院校学生素质的下降, 《电子线路制图与制版》课程原有的多媒体讲授与学生上机操作相结合的课程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学生的现状, 其主要表现为多媒体讲授与学生实践操作相脱节, 教学效果差。教师在多媒体讲授时因教学时间长, 学生注意力无法长时间集中, 造成对教师的讲解与演示不能全部记住, 并因多媒体授课时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 学生参与度不高, 部分学生思想抛锚出现上课讲话, 打磕睡的现象;在学生上机操作过程中, 因多媒体讲授时学生未认真听讲, 造成操作中存在困难, 而部分学生又不愿查看教科书或向老师请教, 所以造成部分学生在上机操作时, 不知道怎么去做, 而转向做浏览网页、玩游戏等与课程教学无关的事情。因为软件应用性学习具有连续性, 一次未按照要求掌握所学知识与技能, 就将对下一次的学习及操作造成影响, 这使得部分学生因一两次的教学内容未掌握, 而对后续学习产生畏难情绪, 对整个课程的学习造成阻碍。
3. 学生学习存在语言障碍。
现在我国电子行业普遍使用的Altium Designer10.0等电路板设计软件均为国外公司生产, 该类软件均采用纯英文界面, 对高职院校学生来说, 因为其自身英文水平有限, 这种纯英文操作界面的使用对学生心理造成了较大的负担, 部分学生在看到软件的英文界面时就出现了畏难情绪;纯英文操作界面也对学生的实际操作带来了较大的困难。但因为软件兼容性的问题, 即使对软件进行汉化操作, 很多功能在使用时也会有所限制或出现报错的情况, 所以通常不建议对软件进行汉化。
二、课程教学的几点建议
1. 改变教学模式, 适应学生现状。
为适高职院校在校生素质下降, 学生学习兴趣不足等情况, 提高学生对课程软件的掌握程度, 提高《电子线路制图与制版》课程教学质量, 在课程的教学中可根据学校教学条件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可以将课程教学内容合理精简、整合, 将教学内容项目化, 将知识、技能溶于一体, 通过将教学场所改为实验实训场所, 改变了传统的学科体系和课堂内静态的教学模式, 在教与学的过程中, 师生双方共同参与, 实现师生的良好互动, 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在《电子线路制图与制版》课程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过程中, 教师将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并将其项目化, 每一个项目均有其具体的操作任务及考核要点。教学直接在具有一体化教学条件的实验室中进行, 教学时教师首先向学生介绍本次的项目任务, 重点知识点及操作要求, 使学生明确本次要掌握完成的项目任务, 在其听讲的过程中带着任务去学习, 避免学生因不清楚老师讲授的内容能做什么而出现思想抛锚的现象, 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注意力。教师在讲授时应简明扼要, 重点突出, 一般讲授时间应控制在30分钟以内, 这样可以避免学生因疲劳出现注意力下降的情况。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边讲解, 一边带领学生利用实验室中的计算机进行软件操作, 让学生将老师讲授的知识与实际的软件操作结合起来, 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合一。同时教师在一体化教学过程中可以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在软件操作中出现的问题, 并针对普遍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重新讲解, 避免单独辅导效率低下的问题, 使课程教学达到较高的教学效率。
2. 引导学生克服语言障碍。
在教学过程中, 可将设计软件中常用的操作命令及功能键的英文标识翻译为中文整理后提供给学生, 以便学生在日常操作中对照使用, 提高学生的操作熟练度。在教学过程中应淡化学生记忆相关英文操作命令, 引导学生通过使用教材, 网络等方式查询、掌握相关操作命令, 避免学生出现危难情绪, 影响课程学习。
通过分析学生现状, 改进《电子线路制图与制版》课程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可以达到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两者相互促进的目的,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
摘要:《电子线路制图与制版》课程是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本文通过分析高职院校学生素质下降、原有教学模式不适应学生现状、教学软件语言障碍等制约课程教学质量的原因, 结合我院课程实际教学情况, 对该课程的教学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电子线路制图与制版课程,教学
参考文献
[1]万胜前.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电子线路制图与制板》课程开发[J].鄂州大学学报, 2012 (2) :56-58.
[2]黄华.工学结合的有效模式—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J].电大理工, 2013年6月:74-76.
[3]常明, 马朝华.“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究[J].职教通讯, 2011 (14) :52-53.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篇10
一、目前高频电子线路课程存在的问题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在整个学科体系中具有承上启下的衔接作用, 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高频电子线路课程内容比较抽象, 理论性偏强, 不仅有很多的专业术语、专业名词等, 而且又和工程实践联系密切, 很多学生反映该课程比较难理解难学习, 因此教师的教学成果不是很理想。这也使得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产生了很大的压力, 如何教好这门课程, 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和提升课堂接受程度, 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掌握课程知识, 成为近年来一直思考的教学难题。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存在的问题, 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教学手段枯燥单一。
高频电子线路教学手段枯燥单一, 很多知识理论讲解偏多, 对物理概念和应用知识的讲授比较缺乏, 很多学校在教学过程的中又往往只重视多媒体课件或者是单一的板书形式, 这种情况在教学过程中有时会使学生的注意力不够集中, 从而影响学生对课程的爱好兴趣, 积极性不高, 课程接受程度下降, 进而对课程产生厌倦心理。
2. 先理论教学, 后进行实验或课程设计。
实践教学安排在理论教学之后, 学习的理论不能及时得到验证。而且实验多为“演示、验证性”实验。在实验中, 学生只是单纯地将各种高频实验箱, 按照实验指导书进行连接, 之后通过示波器、毫伏表等设备观测输出信号, 得出实验结果。在整个实验过程中, 学生对电子线路的相关问题分析不深入, 主要工作就是将输入信号接入电路中, 得出测量结果。在课程设计中, 学生也只是根据老师给定的题目和任务, 进行理论性的原理设计, 不涉及仿真和实物制作。这样, 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不到提高。
3. 考核方法单一。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不仅包括理论知识的提高, 还应包含实践动手能力的加强, 然而高频电子线路课程的考核把重心多放于期末理论知识的考试结果, 却对实践环节能力的考核不够重视。这样很容易导致学生对于实践环节学习兴趣不高。
因此, 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分析、设计、解决问题的学习能力, 是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改革要解决的难题。
二、高频电子线路教学改革思路
为了在有限的教学实践内积极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课程的接受程度, 让学生高效地掌握课程的知识, 培养学生分析、设计、解决问题的能力, 决定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考核方式、完善课程基本资源系统并建立特色网络教学环境四方面进行改革。
三、高频电子线路教学改革具体实施过程
1. 理论教学改革。
(1) 优化知识体系。以知识体系更新为切入点, 确定本课程重点和能力要求, 参考国内著名高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 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 重新优化教学内容。 (2) 课堂教学采用多媒体课件和板书有机结合。为了方便理解课程中晦涩难于理解的内容, 提高学习兴趣和热情, 课堂教学采用多媒体课件和板书有机结合。高频电子线路研究的是无线通信系统, 信号整个传播过程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因此借助多媒体教学, 做些相应的动画和波形, 可以方便学生对电路的理解, 增加兴趣, 通过影像加深记忆。但是, 多媒体在课程教学中的作用只是一个必要的补充, 黑板在教学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学中的一些公式的推导、电路组成、工作原理、参数分析及性能比较等, 还需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黑板板书的形式教学。这样可以放慢学习节奏, 加深学习的印象, 使得学生可以有时间思考, 而且学生老师可以直接交流, 及时反馈。确切地说, 不同的教学手段各有其优点, 传统的黑板教学有其独特的教学魅力, 多媒体教学有生动、形象的图片展示, 只有将多媒体教学和黑板教学有效地结合, 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其所学的知识。除此之外, 还可以采用启发式、参与式、讨论式、研究式、案例式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3) 阶段测试, 以考促学。为了解决学生学习中缺乏主动性的问题, 提出了阶段测试的考核评价方式。在每一阶段性的理论完成后, 由任课老师命题, 对学生进行阶段测试, 并把阶段测试成绩作为期末成绩的一部分计入总成绩中。以考试的形式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鼓励学生将期末的考试压力转化为平时学习的动力。另外, 通过测试, 还可以检测教与学的综合效果, 并为改进教学提供必要的依据。
2. 实践教学改革。
实践教学改革主要从两方面入手, 一是设置课内综合训练项目, 二是设置课堂研讨环节。 (1) 设置课内综合训练项目。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理论知识和提高自身能力, 把实践教学融入到理论教学之中, 即设置课内综合训练项目。在开课之初, 任课教师向学生布置训练项目, 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训练项目。对每个项目有教学目的、内容、考核方式等要求, 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训练项目以综合性“设计、制作”实验项目为主。综合性的“设计、制作”实验项目, 可以使学生在前阶段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理论知识和提高自身能力。根据每个项目的教学目的、内容, 学生可以自拟题目, 也可以在老师给定的题目中, 根据兴趣选题。几个学生组成一组, 分工合作, 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设计题目。选定题目后, 学生自行完成方案认证、电路图设计。为了提高设计效率,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电路图设计好后, 先通过Multisim软件进行仿真和修改参数。对仿真效果好的设计电路, 进行PCB图的设计、元器件采购、电路安装、系统性能调试等, 并安排成果验收、写总结报告、交流答辩等训练环节, 让学生经历科研和开发项目的全过程。这样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对实践课程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综合的运用知识能力、系统设计与工作的时间能力, 鼓励学生自主创新, 多方位培养学生在学习工作中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通过设置课内综合训练项目, 高频电子线路实践环节贯穿在整个课程中, 可以有效地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 并能够培养学生分析、设计和应用能力。 (2) 设置研讨环节。任课教师向学生布置训练项目后, 学生按要求进行资料检索、综合分析, 寻找解决问题途径, 提出方案和建议, 并进行师生研讨。教师根据教学进程将研讨安排在教学过程的不同时段。
通过研讨的方式, 一方面可以让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相互提高, 另一方面教师可以较为深入了解学生学习中的缺陷和不足, 为以后的教学改进提供帮助, 这两方面相辅相成, 为教师和学生深层次的交流提供了机会和条件, 实现了教学相长。
3. 完善课程基本资源系统, 建立特色的网络教学环境。
为了方便学生的自主学习, 完成课程基本资源的制作。基本资源包括了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学课件、重难点指导、练习、作业等反映教学活动必需的资源。并且为了方便师生之间的互相交流, 解决学习当中存在的问题, 建立特色网站, 并把这些反映教学活动的资源放到网络中。
4. 考核方式改革。
为了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与学习效果、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知识与能力几个方面进行全面的动态分析。本课程考核采用期末考试成绩、平时成绩 (包括阶段测试成绩、出勤情况、作业情况) 、课内综合训练项目成绩相结合的方法, 并且适当提高综合训练项目成绩的比重。
四、结束语
本文针对高频电子线路课程特点以及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 结合学校自身的情况和要求, 对如何进行课程改革, 提高教学效果提出了几点建议。特别提出了设置课内综合训练项目的方法, 使高频电子线路实践环节贯穿在整个课程中。相信通过努力, 一定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培养学生分析、设计、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马中华, 欧阳艺, 陈红霞.通信电子线路课程的教学改革[J].高师理科学刊, 2010, 30 (6) :103-105.
[2]毛红艳.“通信电子线路”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 2012, (4) :6-7.
[3]廖宇, 郭黎.通信电子线路实践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索[J].通信与信息技术, 2012, (6) :80-81.
中专电子线路课程教学 篇11
【关键词】合一教学;CAD;三本院校;创新能力
引言
《电子线路CAD及仿真》课程是电子信息技术及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是一门直接面向应用的基础课程。现代电子电路设计就是使用计算机辅助电路设计,利用计算机绘制电路图,制作印刷电路板,在计算机的辅助下完成电路设计,利用计算机进行电路优化、数字或模拟电路的仿真。
电子CAD(Protel)已成为当今电子线路设计人员必备的工具。本课程的任务,旨在使学生学会利用Protel进行电路设计的一般方法,为学生将电路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建立一座桥梁。
1.《电子线路CAD及仿真》课程现状
每个电子类专业都开设《电子线路CAD及仿真》这门课程,但是普遍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开课时间太晚
很多学校CAD课程都是在大二上学期才开课,这样就严重影响学生们实际动手能力。电子线路CAD这门课程学习的是一个制图软件protel,如果这个制图软件没学,学生自己想动手做一块板,是非常困难的。很多高校在学生大一的时候就开设了模拟电子线路和数字逻辑电路课程,学习完这两门电子类专业基础课程要参加实训制作电路板,可是由于没有上电子线路CAD这门课程,导致不会制作电路板。从而影响学生实训在制作以及参加一些课外电子制作比赛。所以,我们建议电子线路CAD这门课程越早开设越好,不需要专业课程的知识,只要求掌握protel这个软件的使用,等后续学到了专业课再自己设计电路。
(2)实验教学课时不足
电子线路CAD这门课程是一门实践操作能力很强的软件课程,如果老师只是照本宣科的把知识点从头到尾讲一遍,学生没能够自己及时的动手操作实践一下,理论课程上讲的内容很快就会忘记,等到有機会上机操作的时候,就感觉很难入手。所以,建议在硬件资源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把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合二为一,统一在机房上课,教师讲完一个知识点,就让学生在电脑上操作,有问题当场解决。授课内容从简单到复杂,从一个个小任务到最后的完整项目。让学生很好的体会一个项目的进行过程。
(3)考核体系不完善
由于是一门软件课程,很多学校在考核上没有制定一个严格的方法,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压力,总感觉自己会了,实际动手制板的时候PCB布局布线问题多多。要求加大考核力度,掌握不好的同学不给及格。提高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更早得接触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
2.《电子线路CAD及仿真》课程改革方法
贯彻应用型本科“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训练有机融合”的教育教学模式的原则,在具体内容讲述中突出重点和难点,使学生全面了解电子电路设计软件Protel的应用,熟练应用该软件绘制电路图,制作电路印刷板。学习该课程使学生具有电路设计软件的应用能力,掌握电子电路设计软件的一般方法,为学习不断升级的软件和其他电路设计软件打下基础。学生在学习该课程时,应以实操为主。教学方法:课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讲授方法以实例贯穿始终。学生要在理解课堂内容的基础上,重在应用,多练多应用。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理解和掌握Protel99基本原理、操作技能。加大考核要求和难度,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其中平时成绩占课程成绩40%;期末考试占课程成绩60%。平时考核的内容包括课堂回答问题、上机实验完成情况以及考勤情况等,重在平时课堂教学。强化学生更加熟练掌握电子设计软件的使用以及专业技能的培养和整体素质的培养。增加仿真软件的学习内容,让学生们能够自己独立设计电路,并且掌握如何利用仿真软件进行调试电路和分析电路,从而大大提高学生们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掌握了仿真软件的使用,学生们就可以离开实验室,在宿舍调试电路,包括编写程序等。
3.《电子线路CAD及仿真》课程改革目标
争取把全院的电子线路CAD课程全部软件升级,把电子线路CAD课程软件由原来的protel升级为Altium Designer。让学生们更早的接触企业里面使用的软件。提高电子线路CAD课程的教学效果,又能提高学生电子设计的能力,更好的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电子线路CAD课程我院已经开展了10年了,同时我院计算机辅助设计(电子CAD)认证考试工作也已经开展6年,据统计拿到电子设计初级工程师的学生有800多名,拿到电子设计高级工程师的学生有300多名;拿到证书的毕业生就业前景也比较乐观。对他们的工作也有很大的帮助。
改革目标:
(1)争取调动多数学生学习电子类课程的积极性,重视平时课堂的学习过程,避免平时松散,考前搞突击的现象,平时课堂练习质量较改革前有明显提高;
(2)希望能够提高学生们综合运用能力,由于学生通过自己参加实际项目的设计,使学生较早接触一些综合应用性强的专业知识,学生在实际动手设计上多下功夫,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运用能力和表达能力,增加了学生互相交流学习的机会;
(3)培养和锻炼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应用能力,有利于解决问题能力、社会调查、交往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提高。由单纯考核课程的知识转变为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核。
4.结束语
我院的《电子线路CAD及仿真》课程采用了此教学模式进行课程教学,从这几年的教学总结情况来看,这种教学方法很受学生欢迎,极大的提高了学生们学习兴趣且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应用能力,就业情况也非常不错。课程打破了传统的学科型教学体系,按项目重新序化了教学内容,涵盖了常用的两大类PCB(单面板、双面板)的设计技能。通过项目化教学改革,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增强了实践能力,培养了电子产品系统设计能力,提高了整体素质。以项目为载体的教学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通过项目化教学改革,学校学生就业率达到了94%,专业对口率也有较大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强,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电子线路CAD初级认证、高级认证工程师通过率均在90%以上;学生参加省级以上竞赛多次获奖。教学改革效果证明项目化教学改革模式是科学的、有效的,符合高职高专学生知识需求和认知规律,符合企业的岗位人才需求。
参考文献
[1]钟爱琴.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电子CAD》课程教学中的运用[J].职业教育研究,2009(1).
[2]闫瑞瑞,田瑞利,米志红.电子CAD项目化教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3]张涛.电子CAD课程的教学探讨[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06(1).
[4]周玉蓉,徐益,赵平.基于工作过程的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J].教育与职业,2010,5(14).
基金项目:2013年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电子线路CAD课程教学与认证工作相结合的教学改革研究(2013JGY08)。
电子线路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篇12
关键词:电子线路,教学方法,实践教学
0 引言
电子线路课程作为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在计算机工程、自动化工程等专业领域广泛开设。本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 新理论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 使得该课程的内容多、难度大, 所以学生在电子线路课程的学习过程中, 普遍感到知识点不好把握以及难度大[1]。最近几年来, 国家的教育体系进行了不断的优化和改善, 响应的电子线路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2]。课程在理论教学环节的教学课时量也被压缩, 这就要求任课教师要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 在短时间内让学生可以理解和完成教学大纲中规定的教学内容。所有, 任课教师必须要对现有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 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和信息化手段来完成教学任务[3,4]。本文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工程实践经历, 对电子线路的课程特点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普遍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同时也对该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提出一些建议。
1 教学现状
新疆大学是一所综合性的大大学, 生源主要是由少数民族和汉族构成, 其中少数民族主要是由维吾尔族和哈族组成。由于其特殊的环境, 一些从少数民族地区来到学生的汉语水平的理解能力较差, 而我校推行了汉语教学的模式, 由于不是本民族的语言, 在加上电子线路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所以很多的少数民族对这门课程多数怀有畏惧的心态, 该门课程的挂科率也较高。当然, 影响电子线路的教学质量是多方面的, 但是就学校而言, 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
(1) 教学过程的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 但是学校的整体信息化建设需要一个过程, 在短时间内也很难将信息化环境建设好, 同时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将教师的信息素养全面的提高。
(2) 虽然学校近年来办学规模和教学水平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如引进了很多具有高学历的博士研究生, 但是这些人员在教学经验方面、教学技能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所以他们的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还需要一定的时间积累。
(3) 没有根据生源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式, 学校自扩招以来, 生源地和学生的水平都发生了变化, 而部分任课教师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仍然使用以前所形成的惯性教学思维去教学, 在一定的程度上无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需求。
2 电子线路课程特点及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
电子线路课程作为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特点, 具有基本概念抽象、知识点分散、分析方法多样等特点[5,6]。虽然学生在学习电子线路课程前, 已经较为全面的学习了大学物理、电工基础、高等数字等课程, 这些课程的开设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但是电子线路课程中涉及的电子器件、实用电路多数是近似数学模型, 在电路的分析方法上通常会用到工程近似的方法, 学生学习该课程不适应。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反映学生难学, 教师难教[7,8]。同时, 教师过分依赖现代化的教学方法, 淡化传统的教学方法, 使课堂教学效果欠佳, 具体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电子线路有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特点, 课程中许多内容都涉及工程近似的分析方法, 学生已经适应了学习大学物理、电工基础、高等数字等课程的学习模式, 在学习电子线路课程的时候, 还不能快速的进入到学习电子线路课程的学习模式当中去。
目前教材理论过深, 容量过大, 课程的理论教学学时数却压缩了[3], 同时部分学生普遍存在前期课程电路分析和高等数学课程知识掌握欠佳, 加重了电子线路学习难度大, 造成教学两难的情况。
电子线路教学实验器材多数是实验箱, 电子线路实验课, 学生做的工作多数是接线和测试, 自己动手设计和组装电路的实验很少。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大大减弱, 很大的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参与到实践环节的动手能力的培养, 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随着高校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 各种先进的教学理念不断的提出, 各种先进的信息技术也被运用在教学当中。如何将这些先进的教学理论和信息技术结合起来, 提高教学质量是摆在当前任课教师面前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3 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建议
3.1 理论结合实际的教学方式
电子线路教学的最终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运用理论来指导实践的过程, 更为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9,10]。因此, 电子线路教学一定要理论结合实际, 同时还要关注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在电子线路的教学过程中, 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通过案例展示、实践教学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电子线路课程的许多内容都涉及工程近似的分析方法, 使习惯严谨的逻辑思维的初学者感到不适应电子线路的教学。针对这种情况, 可采用与以往的教学不同方式, 需要加大实验、课程设计和电子工艺等试验教学环节, 要增加实践学时, 要求学生重视实践机会。提高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总体以教学大纲为准, 结合其它课程进行授课
教学内容的选择总体以是教学大纲为准, 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 要具有针对性的选择, 要加大对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教学的讲解, 但是一定要适度。授课中, 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对与电子线路联系紧密的电路分析课程知识进行复习, 培养学生良好的知识体系, 使学生能够融会贯通学习电子线路课程。电子线路课程的特点是工程性强, 理论推导不深入, 数学推演枯燥、繁杂。所以, 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完成教学任务成为电子线路教学过程中的难点和重点。通常, 授课内容要取舍得当, 基本的理论和基本的分析方法需要加强, 要求将学生从重视对电路计算过程中, 转变到能够分析电路、应用电路等方面。同时, 电子线路课程是和其他的专业课有很多可以结合的地方, 所以可以结合其他课程对电子线路进行讲解, 这样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信号与系统课程注重对学生理论的培养, 俄日电子线路则重视学生实际应用能力, 将二者结合在一起就可以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3.3 合理使用仿真软件促进教学
当前使用计算机仿真教学的教学效果已经得到了广大教育者的普遍认同, 如安排合适的学时对电子电路仿真软件Multisim进行讲解和介绍, 学生通过自学和上机实践, 掌握Multisim软件的应用。通过Multisim软件对电路的仿真, 促进电子线路的理论教学。
在电子线路的教学中, 可利用Multisim实现计算机仿真设计与虚拟实验。可以将理论分析计算结果和虚拟仿真的结果进行分析和对比后, 在通过计算机仿真软件来对电路进行调试后, 进行虚拟实验。这样就达到了设计和实验进行同步, 通过自身设计电路和实验加深了对理论学习的理解。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同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从而促进了实践教学。
3.4 多媒体和板书结合进行理论教学
随着现代教学理论和先进的教学手段的不断的进行, 特别是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的出现, 能够大幅度的降低教师的板书时间和绘制电路图的时间, 能够全面的调动学生的感官, 使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教学过程当中。但是, 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也存在一些缺点, 如教师过分的依赖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的过程变成了读课件的过程。有些任课教师甚至出现了离开多媒体设备无法进行上课的现象。由于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节奏较快、传输的知识量大, 导致学生不能快速的掌握教学过程的重点和难点。
通过实践教学, 将多媒体教学和传统的教学结合进行结合, 通常可以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一般情况, 使用多媒体课件应该适度, 课件应该包含教学内容的梗概, 必要的公式和图表, 适量的动画演示。而公式的推导过程则应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边讲解边推导, 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多媒体的动画可以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形象, 使一些难点变得容易理解, 但是过多的动画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因此使用动画也要适度。
4 结语
电子线路课程是难度较大的专业课程, 具有理论性和工程性强的特点, 课程内容涉及的内容丰富、基本概念抽象、涉及涉及面广, 这些给任课教师的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都带来了很大的难度。本文结合多年在电子线路教学过程中取得的经验, 对电子线路课程教学过程中的难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同时对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建立和方法。同时也希望这些建议和方法能够对电子线路课程的教学改革起到一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孙克梅, 张芝贤.模拟电子线路的教学方法与考核模式改进研究.科技信息[J].2011 (29) .
[2]鲍文霞, 孙玉发, 廖同庆.《线性电子线路》课堂教学方法的探讨[J].教学管理.2011 (2) .
[3]张涛, 吴谨.低频电子线路教学问题探讨.教育部中南地区高等学校电子电气基础课教学研究会第二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 2012 (7) .
[4]张宁.基于Multisim的电子线路分析与仿真.现代电子技术[J], 2012 (35) .
[5]彭芳, 吴军, 唐书娟, 卢丁丁, 马健.微波电子线路课程的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5 (2) :134-137.
[6]曹爱红, 李丽.低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科技资讯, 2015 (9) :203-204.
[7]陈芳妮.模拟电子线路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 2015 (3) :232-235.
[8]高艳东.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 2015 (30) :66-67.
[9]张启林, 张进心.师专“电子线路”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张家口师专学报, 2002 (3) :29-31.
【中专电子线路课程教学】推荐阅读:
电子商务中专生的自我介绍07-04
浅论电子线路CAD技术在高职电子设计课程中的教学分析及应用论文05-27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10-02
电子线路类课程10-12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09-30
中专校计算机课程教学10-20
中专英语教学课程改革06-17
电子线路教学10-16
实验教学通信电子线路06-29
电子线路课的教学方法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