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需求

2024-10-10

农村需求(精选12篇)

农村需求 篇1

据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调查数据显示, 我国各类残疾人总数已达8296万人, 占全国总人口的6.34%, 其中农村残疾人6225万人, 占我国残疾人总数的75.04%。我国政府历来对农村残疾人事业高度重视, 并为此作出了很大努力, 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是我国的农村残疾人社会救助事业仍有较长的路要走, 和谐社会的建设关键在于社会是否公平、公正, 为此我们需要高度重视农村残疾人社会救助工作, 切实满足他们的实际需要, 让农村残疾人与我们一起共享社会经济发展各项成果。

1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简介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 是最为重要的经典行为科学之一, 该理论将人的需求从低到高分为五级: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 (感情和归属的需求) 、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其中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属于低一级的需求, 这些需求通过外部条件就可以满足;而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属于高级需求, 只有通过内部因素才能满足。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有下面几个基本观点:一是五种需求像阶梯一样逐级梯升, 但是它的次序并不是完全被固定;二是同一时期, 一个人可能有几种需求, 但是总有一种需求占主导地位, 对行为起决定性作用;三是一个国家大多数人的需求层次结构与这个国家的经济、文化、科技发展水平和人民受教育程度直接相关。

2 农村残疾人的社会救助需求

通过需求层次理论, 我们可以全方面了解到农村残疾人的社会救助需求, 为提出有效的社会救助对策提供参考。

2.1 生理需求

生理需求是人们维持生存的最基本需要, 即对衣、食、住、行、医药等的生理需要。结合农村残疾人自身特征, 将生理需求概括为温饱需求、医疗康复需求、住房需求、性需求。温饱需求:农村残疾人无法同健全人一样正常就业, 甚至需要家庭成员舍弃工作来照顾他们的日常起居, 致其生活艰难, 成为农村贫困人口的主体部分, 他们迫切希望不用为每日的温饱问题而发愁。医疗康复需求:残疾使其健康状况注定不如健全人, 残疾人需要花费巨额的医疗费用来治疗疾病, 因此, 他们的医疗康复需求比健全人要大的多。住房需求:住房是人们生存的基本条件, 但是依然有不少农村残疾人的居住房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对他们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性需求:性欲是人类的本能欲望, 是人的自然属性, 残疾人在生理、心理上的缺陷使其普遍面临结婚难的问题, 残疾人的性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

2.2 安全需求

农村残疾人的安全需求体现在对健康安全、职业安全、人身安全、生活保障的需求。健康不仅仅指身体上的健康, 还指精神上也达到完满状态, 残疾人因自身残疾受人歧视所引起的自卑感、孤独感会给他们带来不安和焦虑, 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安全。健康安全需求指的是当农村残疾人的身体、精神出现不适时能看得上病, 看得起病, 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职业安全:指的是农村残疾人希望能找到工作, 且工作可以保持稳定, 他们因残疾生活窘困, 迫于生计, 对职业安全的需求会比健全人要大。人身安全:残疾人反抗能力弱, 遭遇歹徒时人身安全很难得以保障;在照护方面, 年轻残疾人或许还能依靠家庭成员来照顾, 但是对于晚年残疾人而言, 父母离世, 儿女进城务工, 他们的日常生活无人照护, 根据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 60岁及以上的老年残疾人占农村残疾人总数的51.45%, 老年人的人身安全问题面临严峻的考验。生活保障:贫困残疾人希望可以得到一定的生活救助金, 且补助标准能随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得以提升, 以此来保障自己的日常生活。

2.3 社交需求

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个体无法脱离社会而孤立生存。社交需求包括农村残疾人对情感和社会归属感的需要。情感的需要:农村残疾人渴望与别人交往融洽, 能像健全人一样平等地参与社会活动, 例如希望可以通过参与社会娱乐、文化、体育等活动来增进相互间的友谊, 排解自身的孤独感。社会归属感的需要:同为社会的成员, 农村残疾人不愿看到因自身的残疾而被大家抛弃, 他们希望自身所面临的困难可以得到大家的关心和同情, 并能给予相应的帮助, 唯有如此, 农村残疾人在生存的社会里才会有切实的存在感。

2.4 尊重需求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应有的尊重, 残疾人更亦如此。他们的自尊心会因为自己的缺陷而变得比健全人更强, 非常看重别人对他的看法, 怕受到别人的歧视。然而, 社会上仍有不少人歧视残疾群体, 给残疾人造成巨大的心理伤害, 他们把“残疾”等同于“残废”, 认为残疾人不但没法养活自己, 还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其实公众应该明白, 无论他们是出于何种原因造成的残疾, 都是因为社会服务和管理的缺位所造成的, 是人类发展过程中所需要付出的代价, 残疾人是需要大家一起解决的社会公共问题。

2.5 自我实现需求

自我实现需求是指人们希望可以充分发挥自身潜能, 实现个人理想与抱负的需求, 这是最高层次需要。对可以接受教育的适龄残疾人而言, 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能像其他同龄人一样在学校学习, 并取得优异成绩, 实现自我价值。对已步入社会的农村残疾人而言, 他们不愿被众人视作残废, 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希望能同健全人一样自食其力, 或下田劳作或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在工作中实现个人价值。

3 农村残疾人社会救助需求的实现对策

3.1 生活方面

由政府、村集体出资, 安排老年残疾人住进当地敬老院, 对于不愿住进敬老院的残疾人, 由村委会组织自愿村民或学生定期为他们提供日常生活服务。增加政府对农村残疾人社会救助资金的转移支付;积极推动非政府组织、社会志愿者的参与, 实现救助主体的多元化;扩大贫困残疾人的低保覆盖面, 提高最低生活保障金额, 同时可以对特困, 重度残疾人提高补助标准, 实行区别施保;按年龄段为失去劳动能力的残疾人提供不同水平的福利津贴。

3.2 就业方面

政府需根据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以及农村残疾人对职业技术的兴趣提供多选择的职业培训, 增强农村残疾人的就业能力;大力扶持福利企业的兴办和发展, 拓宽农村残疾人的就业渠道;鼓励支持农村残疾人自主创业, 在政策上给予特殊照顾, 如减免税费、帮助开拓市场、免费提供标准咨询等, 以创业带动就业;为农村残疾人提供全面、有效的就业信息, 保障信息的通畅。

3.3 医疗康复方面

完善新农合制度, 扩大农村残疾人的新农合覆盖面;减免贫困、重度农村残疾人的个人缴费, 提高报销比例;将残疾人的医疗康复项目纳入报销范围;简化新农合报销程序。加大康复培训人员的培养力度, 推进康复人才队伍建设;加大政府资金投入, 加快建立农村残疾人基层康复站, 大力研发有助于残疾人康复的新技术、新器具;为贫困残疾人免费开展特定康复治疗, 如, 白内障复明手术、残疾儿童肢体矫治手术、盲人定向行走训练等。

3.4 住房方面

多渠道筹集危房改造资金, 建立以残疾人自筹为主, 中央和地方补助为辅, 社会捐助, 银行贷款等组成的残疾人危房改造资金筹集机制;加大政府危房改造投入, 适度提高补助水平;积极宣传危房改造惠民政策, 让更多残疾家庭参与危房改造;贯彻执行先急后缓原则, 优先对最危险住房、最贫困残疾人进行危房改造。

3.5 教育方面

建立教育经费来源多元化机制, 积极争取个人、社会团体、慈善机构等社会各界的教育捐助;完善农村残疾人助学政策, 减免残疾学生的学费、学杂费、住宿费, 给予伙食补贴费, 确保残疾学生不因贫困而失学;大力发展农村特殊教育, 在残疾儿童比较集中的乡镇建立特殊教育学校, 满足残疾儿童入学愿望;发展残疾人高等教育, 对高等学校教师进行必要的特殊教育培训。

3.6 服务方面

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要充分考虑到残疾人的特殊性, 为残疾人建设无障碍空间与设施, 保障残疾人能独立、安全出行;由村委会牵头, 为本村残疾人积极组织文化、体育、娱乐活动, 增进残疾人的人际交流, 满足残疾人的社交需求;为解决残疾人的单身问题, 可由乡政府在本乡镇定期举办“残疾人相亲会”, 为农村残疾人搭建一个广阔的交友平台。

3.7 精神方面

残疾人属于社会弱势群体, 加之社会上歧视残疾人的行为依然普遍存在, 极易使残疾人产生自卑失落、自暴自弃的精神状态, 为此相关部门应该加强残疾人的心理健康教育, 及时疏导、解决其心理问题;完善残疾人权利保护法, 严厉处罚针对残疾人的非人道主义行为, 以完善的法律制度捍卫残疾人的人格尊严;加强对公众的宣传力度, 纠正民众将“残疾”等同于“残废”的错误理念, 让民众明白残疾人也同健全人一样能够创造社会财富。

摘要:农村残疾人社会救助是发展农村残疾人事业最基本的工作, 它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的文明程度。通过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分析农村残疾人的多层次社会救助需求, 进而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 以期更好的满足农村残疾人的实际需要。

关键词:农村残疾人,社会救助,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参考文献

[1]邢佳.由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看当今低保对象的需求[J].商业文化, 2012 (02) :309-310.

[2]葛丽.当前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表现—基于需要层次理论[J].科技展望, 2015 (22) :250.

[3]李湘云.残疾人事业发展中人道主义文化的营造[J].江南论坛, 2015 (08) :51-52.

[4]罗柳妮.中国农村残疾人社会救助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 2010.

农村需求 篇2

[摘要]随着农村经济条件的不断改善,农村居民的文化消费需求、文化消费能力都在稳步上升。但随着农村居民文化消费需求和文化消费能力的上升,农村文化产品和文化基础设施落后的制约作用也日渐显现出来。要解决当前农村居民文化消费中的矛盾,需要加大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不断为农村文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和新的血液。

[关键词]农村居民;文化需求;文化消费

为了解中部农村地区居民的文化需求和文化消费现状,2008年7月,笔者以湖南省石门县雁池乡为例进行了调研。雁池乡是一个典型的中部农村地区乡镇,位居湖南省石门县西北部,距县城80公里,1995年由原雁池乡、杨柳乡和苏家铺乡合并而成,现辖20个行政村,全乡总人口约3.4万。

一、雁池乡农村居民的文化需求现状调查

随着经济的发展,雁池乡农村居民的文化需求能力和文化消费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一)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的物质基础现状。2007年末,雁池全乡共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2645万元,比2002年增加82.3%,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3700元,农民人均收入达2531元,这一收入水平虽然远远落后于全国农民人均4427.5元的水平,也落后于湖南省农民人均4194.1元的水平,但这一水平在相对偏远的雁池来说,收入的变化却是相当可喜的。收入水平的上升带来了村民消费水平和消费方式的变化,在改善居住条件的同时,村民们也在改善家庭的文化设施条件,全乡居民的电视普及率达90%以上,雁池村居民家庭电视普及率更是达100%,乡政府所在地的街道居民已经全部实现有线电视入户,全乡非有线电视用户地面卫星接收装备普及率达到90%以上,VCD普及率接近100%。乡政府建设移动基站以后,3.4万居民中已经有了5000余部手机,部分家庭开始拥有电脑。

(二)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的时间分配现状。农村的经济发展不仅给农村居民的文化生活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也为村民的文化生活提供了充足的时间。一方面,农业内部的产业结构调整以及生产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使村民已经完全摆脱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村民开始科学地分配自己的劳动时间,在劳动力效率不断提高和种植作物多样化的趋势下,雁池乡从事农业生产的大部分村民已经将自己的日均劳作时间进行了调整,即使在农忙季节,村民也只是在上午5点半到10点,下午4点到7点半之间劳动。而农闲季节,村民获得的空闲时间更多,大量空闲时间的出现为村民的文化娱乐活动开展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另一方面,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村民们的作息时间也发生了变化,晚上10点以前上床睡觉的村民已经相当少,利用晚上的空闲时间三五成群聚在一起从事娱乐活动已经成为村民的一种生活方式。

(三)农村居民文化消费能力状况。由于当地居民对教育的重视,雁池乡农村居民的整体文化素质在中西部农村地区来说应该是比较好的,全乡60岁以下智力正常的成年人中仅有一人是文盲,50岁以下的成年人中,都是小学毕业以上水平,文化素质的整体改善为雁池乡村民的文化消费提供了智力保障。

(四)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的国家政策基础。2005年11月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强调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也为农村文化建设的开展指明了方向。雁池乡政府自2006年开始将农村文化建设纳入政府工作规划中,开始从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与抢救发掘、群众性文艺活动的开展等方面来探讨如何在雁池乡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二、农村文化建设现状与农村居民文化消费需求之间的矛盾

雁池乡农村居民的文化消费欲望、消费能力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下得到了很好的提升,但在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下,雁池乡现有的文化基础设施与文化建设现状与农村居民文化需求之间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这种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文化基础设施落后,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严重不足。在雁池乡调查中我们发现,虽然雁池乡政府已经将农村文化建设作为政府工作的一个重要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但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以及过去对文化建设的不重视,雁池乡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相当落后,即使作为雁池乡人口最密集、经济最发达的雁池村也没有图书室、公共文化活动场所、公共体育场馆、公共阅报栏、书店、电影院。落后的文化基础设施,严重制约了村民文化活动的开展。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的落后,严重制约了农村居民文化活动的开展,制约了农村居民文化消费需求的满足。

(二)单一的文化娱乐活动与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的多样性需求存在很大差距。文化基础设施的落后导致许多文化娱乐活动无法开展,使居民的文化娱乐活动相当单调,在场地设施的制约下,村民除了打牌以外几乎无法开展任何文体活动。玩牌致赌的现象在雁池乡居民中不

断地蔓延开来,赌博风的蔓延已经严重地影响了雁池村民的生活与生产。为防赌博之风蔓延,雁池乡雁池村村委会曾在2007年初以村规民约的方式要求村民不得参与赌博,不愿赌博毁掉自己生活的雁池村绝大部分村民也自觉配合村委会的禁赌令。但文化生活的贫乏与空闲时间太多及精力过剩需要丰富的文化生活之间的矛盾最终使村委会的禁赌令不了了之,村民在无奈的情况下最终还是回到了牌桌上来。

(三)群众性文艺活动严重缺乏,村民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严重受阻。由于活动场所的缺乏,雁池乡多年来一直没有开展大型的群众性的文化娱乐活动。雁池村妇女主任覃业荣告诉我们,这些年老百姓生活水平提高了,空闲时间多了,大家也想聚在一起经常开展一些活动,在村委会的组织下,村子里一群中老年妇女自发地组织了腰鼓队和秧歌队,她们自筹经费购买服装、器具,自费派人到外地学习,但最终由于缺乏活动场所,排练的机会很少,更谈不上组织演出。群众性的文化娱乐活动不能开展起来,既导致了农村文化建设的贫乏,也严重影响了农村居民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一旦村民参与文化建设的热情消失,农村文化建设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样农村文化建设就很难搞起来。

三、加大农村文化建设力度,满足村民的文化生活需要

农村居民日益上升的文化生活需求与农村公共文化产品、文化基础设施落后的现状要求地方政府以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指导,以解决民生问题为根本,加大农村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场馆建设力度和人才引进、培养力度,来满足农村居民的文化生活需要。

(一)加大文化建设投入的力度,使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丰富起来。当前农村文化活动场所缺乏,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不足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农村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不足,农村税费改革给当前地方乡镇政府的财政状况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在集体经济不发达和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地方,乡镇政府面临着农村文化建设资金不足的局面。针对资金困境,乡镇政府要加大融资的力度,加大文化站所和场馆建设,为村民的文化生活提供必需的基础设施。同时,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乡镇政府在进行小城镇建设规划时要具有战略眼光和长远眼光,要将文化活动场所的建设纳入到小城镇规划中来,雁池乡党委书记郭峰在谈到农村居民的文化生活需求时说,针对村民们对文化活动场所的需要,乡政府在街道建设规划中已经进行了小型文化广场建设的土地预留,建成后的小广场将作为公共文体活动和村民的日常生活休闲场所,同时搞好乡村文化站、室的建设,努力为村民的文化生活提供尽可能好的环境。

(二)加大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的开展力度。调动广大村民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农村文化活动的主体是农村居民,农村居民参与文化建设的力度与热情直接影响着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乡镇政府在加大农村文化建设投入力度,搞好农村文化场馆建设的同时,还必须加大群众性文体活动的开展,以丰富的文化娱乐活动吸引村民的参与,强化农村文化建设的群众基础。

(三)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为农村文化建设注入新鲜血液。由于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输出,特别是青壮年农村劳动力的输出,导致大量可以从事农村文化建设的本土人才流失,农村文化建设也面临着人才严重缺乏的局面,乡镇政府在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时还必须加大文化建设人才的引进力度。对乡镇政府而言,一是要抓住国家政策提供的人才支持机遇,引进优秀人才。为了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党和国家在加大对农村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扶植力度的同时,也在加大农村建设的人才扶植力度。2008年4月,中组部、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下发《关于印发(关于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意见(试行))的通知》,计划用5年时间选送10万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农村任职,农村乡镇政府可以抓住这个机会,引进一批可以从事农村文化建设组织管理的优秀人才充实到农村干部队伍中去,为农村文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二是地方政府还应该积极利用大学生社会实践和假期“三下乡”的机会,通过和高校建立起一种长效合作机制来丰富村民的文化娱乐生活,在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提供舞台的同时也解决好自身文化建设人才不足的问题。

(四)加大治理整顿力度。尽最大限度削除影响农村文化建设的不利因素。在雁池乡调查中我们发现,由于缺乏对农村文化的监管,当前雁池乡还存在一些不利于农村文化开展的因素:一是赌博现象日渐蔓延。虽然绝大部分村民不愿意陷入赌博之中,但文化生活的贫乏使不少人慢慢地习惯了赌博,要开展农村文化建设,就必须坚决制止赌博之风的蔓延。二是封建迷信的死灰复燃。当下一些封建迷信观念在死灰复燃并严重干扰着村民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态度,针对封建迷信对农村文化建设的干扰,必须加大防范力度,对于应该取缔的予以坚决取缔,以尽量减少因为封建迷信蔓延给农村文化建设带来的冲击。

总之,农村文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这项工程的顺利开展与完成不仅需要经济建设为其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也需要广泛的群众参与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更需要政府在文化建设中提升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

农村需求 篇3

[关键词] 消费环境 市场环境 政策环境 文化环境

消费环境是消费者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对消费者有一定影响的、外在的、客观的制约因素,它主要包括消费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我国是个农业大国 ,农民约占全国人口的70%,是最大的消费群体,但农村消费额却只占全国总消费额的40%,究其原因,除了收入水平低以外,还有一个关键原因是农村消费环境不尽人意。因此,优化农村消费环境,进一步扩大农民消费需求,是扩大内需的重要方面,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紧迫任务。

一、农村消费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影响

1.市场环境

(1)流通网络残缺不全,农民购物不方便,影响农村购买力的实现

长期以来形成的二元经济结构使得完善的商业网络集中在城市,农村的商业网点不但少,而且服务很差。目前活跃于农村市场的主要是一些小规模的个体工商业户,这些个体工商业户大都分散经营,场地狭小,而且大多实力不强,素质不高,不具备经营耐用消费品的能力,难以担当开拓农村市场“主力军”的重任;再者,由于尚未形成系统的服务网络,售后服务更未在农村全面开展,不少农村地区耐用消费品的维修十分困难,维修费用较高。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的调查,31%的农民认为购买生活资料不方便,37.2%的农民认为购买生产资料不方便。正是由于农村市场的销售网络和服务网络的不完善,耐用消费品的维修网点少,售后服务无法保证,坏了无处修,使得农民即使有钱也不敢购买耐用消费品,人为地抑制了农民消费需求的实现。

(2)农村消费安全状况恶化,使农民消费有钱不敢花

由于农村流通网络的主体主要是小规模的个体经营者,且分散度大,市场监管难以奏效,农民对商品识真辨假能力相对较弱,因而大量假冒伪劣商品投向农村。据商务部调查,全国70%以上的假冒伪劣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发生在农村,高达74.8%的农民曾买到过假冒伪劣商品。假冒伪劣商品在农村市场的泛滥,严重侵犯了农民利益,使广大农民在购物时心有余悸,有钱不敢花。

(3)缺乏适销对路的商品, 使农户遭遇“买难”尴尬

由于受收入水平、文化程度、消费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农民对商品的质量、性能与价格都有特定的要求。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工商企业一直把生产经营重点放在城市,忽视了对农村居民消费需求、消费结构、消费特征的研究。大部分消费品是按照城市设计的, 在农村的实用性很少, 与农民收入、农村消费环境及农民消费观念相一致的产品不多。例如,市场上的商品特别是家电商品,大都操作复杂, 说明书上满是专业术语或洋文, 大多数文化素质低的农民看不懂, 不会用, 使很多农户消费者望而却步。

2.政策环境

(1)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影响农村消费结构的升级

农村基础设施完善与否, 不仅直接影响农民收入的提高, 而且影响到农村消费需求的增长, 制约着农户家庭消费结构的升级换代。据调查, 全国仅有三分之一的乡镇具有供水站, 83%的村民不能饮用自来水。农村电网老化,电压不稳, 电价尤为高昂, 一般为城镇电费的3倍~5倍。交通和通讯设施落后, 13%的村庄不通公路, 53%的村庄不通电话。尽管有93%的村庄能接收电视信号, 但普遍存在信号微弱, 电视节目少, 画面模糊等现象或者根本收不到节目。因而,我国不少地区的农户对家电需求处于“买得起但用不好、用不起”的窘境。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 我国农户家庭消费结构升级, 彩电、冰箱等耐用消费品日渐成为消费热点。而电费过高、用水不便、交通和通讯设施落后等不良消费环境, 使农户的消费行为受到很大限制,潜在需求向现实需求的转化受阻。

(2)社会保障制度的供给缺乏,影响农民的消费预期

受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我国始终贯彻社会保障制度向城市倾斜的方针政策,使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严重滞后于城镇,因此,农村可受益的社会保障微乎其微,大部分农村社会成员仍然被排除在社会保障体系之外。农村居民的养老和医疗等费用,只能依靠自己储蓄和家庭成员间的互助以及其他途径解决。在农村,上学难、治病难、养老难已是普遍现象。农民对未来支出的预期大大增加,进一步降低了农民的即期消费支出。

(3)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缺乏,变相增加了农民负担

我国现行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制度形成了当前中央政府和省市政府承担很少的责任,而大部分农村公共产品由县乡政府和农民自己筹资提供的局面。农村的公共产品供给以基层政府为筹资主体, 影响了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水平。表面上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水平与农民消费关系不大, 然而两者之间却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上级转移支付不足,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所需资金可以向农民集资的情况下, 这势必会造成农民负担的增加, 在收入一定的情况下, 负担加重的直接结果是农民可支配收入的减少, 从总量上影响其消费。

(4)农村金融体系不完善 ,影响了农民跨期消费的可支付能力

农村资金市场存在资金引力小, 资金市场价格高, 正规金融缺位,资金市场运作不规范的特点。一是农村银行机构缩减,消费信贷供给脱节。主要表现在农村银行机构数目少、贷款权利小,贷款种类少、放贷额度小,不能满足农村居民的消费信贷需求。二是贷款条件苛刻,门槛高。由于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许多配套机制不完善,银行缺乏有效的风险保障,农村银行机构在发放贷款时限制条件苛刻、手续繁琐,令农民感觉申请困难。三是对消费贷款宣传不到位,农民认知率低。四是国家相关政策落实不到位,部门之间欠协调,影响消费贷款业务的拓展。农村金融体系不完善,客观上造成了农民消费的流动性约束 ,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农村消费需求的扩大。

3.社会文化环境

(1)农民消费观念陈旧 ,消费结构不合理

长期的自然经济、弱质农业的培养了农民相对保守陈旧、求稳求俭的消费观念,形成了“盖房、买地、娶媳妇”为主要内容的传统消费模式,养成了捂紧钱罐子的消费习惯,导致农村消费领域不宽,消费层次不高。这种传统的消费观念,严重制约着农村消费结构的提高。

(2)人情消费严重,导致农民综合消费能力下降

农民收入虽然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但农民的正常消费支出始终处于低迷状态,用于赶情送礼的支出却连年增长。人情消费的频率越来越高,送礼的名目越来越多,一些农民在人情消费上所表现出来的慷慨丝毫不逊色于城市居民,部分农民甚至举债送礼。

(3)农民的科学技术素质低下,使农民消费行为无序

农民由于受其文化素质较低、消费知识贫乏等因素对制约,其消费行为往往带有一定程度的盲目性和无序性,甚至有悖于社会道德规范。有些农民对婚丧嫁娶大操大办,攀比性消费日趋严重,赌博和封建迷信活动屡禁不止,这种不合理、不健康的消费加重了农民的隐性负担,形成了农村生产、收入、消费不协调的怪圈,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消费结构的升级。

二、优化农村消费环境,扩大农村消费需求

1.优化市场环境

(1)构建新型购销网络体系,营造安全、舒适、方便的消费环境

各地应加强农村、小城镇商业网点的规划和布局,尤其是要结合新农村建设,规划建设好商业网点,繁荣农村第三产业。通过各种手段引导现代流通方式向农村延伸,特别要引导和鼓励知名大中型商业企业向农村延伸网络,在农村发展中小型超市、便利店等新型流通方式以及药品、家电等专业连锁店,为农民提供质优、安全、放心、价廉的商品和服务。同时要注重新时期农村形势和需求发展变化,在不断做好商品供应的前提下,建立和完善农村商品售后服务体系,让农民放心购买和消费。

(2)针对农民消费需求, 开发适销对路的商品

生产者的商品供给结构只有与农户的消费需求结构相一致, 并不断满足农户消费需求变化,才能打开农村市场,充分挖掘农村市场的消费潜力。因此,生产企业应该对农村市场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认真分析农村市场的特点,调整优化产品结构,有针对性地开发、生产能够满足不同地区农村需要的产品,真正实现产品的物美价廉,提高对农村市场的有效供给。同时,加强对农村消费的引导和示范宣传,提高农民现代消费意识,加快农民消费结构的升级。

(3)加强农村消费市场的管理,保护农村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加快农村市场体系立法工作,消除不利于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的法规、法律和政策,逐步完善农村市场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对农村市场的监督管理,强化各职能部门的执法协作,建立信息、技术资源共享机制,加大对农村市场整治力度,严厉打击向农村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不法行为,保护农民消费利益,提高农民消费信心。

2.完善各项政策制度,保障农民消费预期

(1)加大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制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在公共物品供给领域,经济学一般认为市场机制是失灵的,主张由政府提供。目前,我国农村基础设施供给国家和各地方政府应重新进行准确定位, 担当起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主体。从启动农村市场的角度看,由政府向农村居民提供公共产品,让他们享受到最基本的国民待遇,这样既可以减少农村居民用于这方面的支持,扩大他们的消费能力,同时又能为农村创造良好的市场消费环境。此外,应增加财政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目前,农村居民的教育支出成为农村居民负担的重要增长源。因此,必须加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力度,特别是加大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对农村基础教育的转移支付,减轻农村居民的教育负担,增加他们有限的购买力,为扩大农村消费需求创造条件。

(2)扩大财政对社保的支出,给予农民预期保障

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解决广大农民长期被排除在社会保障体系之外的严重社会问题。要通过以个人投入为主、国家补助、集体投入等多种方式解决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问题,并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建立起包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养老保险等项目的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农民对未来有所寄托,产生心理安全感,进而提高当前的消费倾向。

(3)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促进农村消费贷款业务的开展

要发挥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服务中的主力军作用。宽泛消费贷款发放条件,扩大消费贷款的发放品种,降低消费贷款利率。鼓励商业银行的县域发展,鼓励县域金融机构的业务创新,积极开办符合农民需求的消费贷款品种,开拓信用卡的农村市场。此外,采取各种优惠的财税政策,吸引社会资本和外资积极兴办直接为“三农”服务的多种所有制的金融组织。同时在一些地方政府可出资建立贷款担保机构,为农民有特殊需求的贷款提供担保。积极建立农业保险,对遭受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保障。总之使农民有资金可贷,减少筹集资金的燃眉之急,大大降低农民的储蓄倾向。

3.加强对农民消费教育,引导农民科学消费

(1)更新农民消费观念, 引导农户生活消费

更新消费观念是开拓农村市场的先导。当前,由于农民对未来担心较多,忧患意识较强,多数农民家庭存在重积累轻消费的观念,阻碍了农村消费需求的增长。因此,必须加强消费引导,树立开放型的消费观念。正确引导农民追求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使农民学会花钱,舍得消费,改善消费结构。鼓励农民增加在医疗保健、文化教育娱乐、交通通讯消费等方面的支出,更新传统的消费观念,促进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合理化。

(2)积极运用农民的消费惯性定理,创造积极理性的消费示范

一般地说,人们的消费行为受消费的惯性影响和作用。同时,人们的消费行为有很强的“示范作用”和“棘轮效用”:即人们的消费支出不仅受当期自身收入影响,而且受周围人们消费行为影响,不仅受目前收入影响,而且也受过去收入影响。实际经验表明,我国农民的消费有其很强的“攀比”行力。因此要加强消费的“示范作用”和“棘轮效用”作用。通过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加强农民消费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合理的消费观念,帮助农民确定合理的消费期望、培养他们把握消费的自主意识及进行合理消费决策的能力,积极地引导农民进行合理的消费。

参考文献:

[1]王明祥:浅议农村消费环境[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3):3~4

[2]闫艳林:从有效需求原理看扩大农村消费的财政政策[J].农村经济,2006(6):76~77

浅析农村市场农机需求特点 篇4

1.有效供给不足, 产品适应性不强

面对市场的变化, 少数农机企业开始运用差别营销策略和集中营销策略, 实施名牌战略, 占领有效细分后的目标市场, 对农机消费需求、消费结构、消费特征做一些初步研究。

目前, 市场上的农机供应存在或多或少的情况:低质低价农机多, 新潮名称农机多, 传统小农机多, 杂牌农机多, 高科技农机少, 实用耐用农机少, 正品名牌少, 性价比高的农机少;农机市场不是没有需求, 而是现有产品不对路, 不能满足农民的需要;不是农民不愿购买某些农机产品, 而是农民不喜欢某些产品。因此, 供求脱节也是造成农机市场疲软的原因之一。

农民自我保护意识不强, 缺乏对有关农机知识的了解, 对假冒伪劣农机的识别水平低。与此同时, 农村市场假货横行, 部分农民因害怕上当受骗而放弃购买, 也严重影响了名优农机产品在农村市场上的销售。由于以上种种原因, 使得农民本来就十分有限的购买力还要大打折扣, 抑制了农机市场的发展。

2.市场信息不充分

市场信息不灵也影响到农村居民的消费。不少地区农民反映, 由于不太了解农机市场信息, 常常不知道买什么农机好, 怎么买, 如何用。条件好的农村也只是依靠电视了解一些市场信息, 消费观念远远落后于城市居民, 一些农民有了钱也不知道怎样投资。

3.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实际购买力有限

农民收入中, 出售农产品的收入占很大比重, 农产品普遍出现难卖和价格问题, 使收入呈现不稳定状态。而农民负担不断加重, 各种乱集资、乱收费、乱罚款费用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远远超过国家规定的 5% 的比例。另外, 农民防灾、防病、防老的意识增强, 对消费持十分谨慎的态度。这种种原因严重阻碍了农机市场潜在需求向现实需求的转化。

4.售后服务不及时

农机市场由于利润薄、维修网点少、交通条件差、通讯设施落后, 造成了农机企业在售后服务、维修方面的被动。农机出了质量问题难以及时得到解决, 增加了农民消费技术含量较高的农业机械的心理负担。有些企业认为农民服务意识要求不强烈, 而有意怠慢农民遇到的各种问题。

以上主要是宏观现状的分析, 单个企业无法根本改变它, 但必须研究它, 正视它, 并从各方面去适应它。

二、当前农村对农机需求的特点

1.潜在性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有耕地面积 15 亿亩;相对农业发达国家来说, 机械化水平还很低, 如南方水稻的机收比例到 2005 年才达到 20%。 据中国消费者协会 2004 年调查预测, 在农机市场中仅水稻和玉米收割机后几年将增长 8~10 倍, 随着农村产业化进程的加快, 一些科技含量高的农业机械将成为未来一个相当长时期的消费热点。

2.示范性

农村居民具有比较浓厚的从众心理和攀比心理, 同时农村居住特点, 使得邻里之间、亲朋之间经常走户串门, 信息非常开放, 且口头传播是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某家买了什么好农机, 很快就能为其他家所知道, 并能带动一大批, 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从营销角度看, 利用这种示范性是很好的策略。

3.层次性

农村市场的层次性, 一是指我国沿海、中部与西部地区消费的梯度性, 即产品消费基本具有从沿海到中部再到西部逐步辐射的趋势, 农机产品的消费也有这种特点。二是农民消费结构的层次性, 在重要商品需求方面, 农民选购的次序大致为:首先是生产需要, 如化肥、农药、种子、农用薄膜、农用机具等;其次是建房需要, 如建筑材料、装饰材料等;然后才考虑耐用消费品等方面的需要。三是农民消费观念的差别, 有的地区农民重物质需要, 轻文化、服务需要, 重积累、轻消费, 有的地区则不同。

农村青年学习需求调查报告 篇5

杨俊琛09714003

3现今随着城市不断的扩大,学历的高低关系着你是否能找到一份好工作,特别是农村青年,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村青年占国家青年的大部分,我党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青年又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因此农村青年的发展状况对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次采取问卷调查方式,对农村青年的学习需求,学习动机,除学习之外目前最关心的问题作了深入的调查,经分析后给与以下的总结。

一、调查内容

1、受教育程度

在本次的所以调查对象中,高中(含职高)学历的占66%,大专学历的占33%.在这些农村青年中,2人从事个体企业,1人在乡镇企业工作、1人在外资企业工作。调查表明,农村青年学历层次,知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农村青年的收入。

2、对教育需求的程度

在调查对象中100%表求,希望进一步提升自身学历层次,100%表示希望通过业余的时间来学习,他们希望学习的机构为:广播电视大学,高等职业学校。调查表明,农村青年对学历的高低有了新的认识,都希望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学历层次,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3、获取自身技能途径及内容

在对农村青年获取自身技能调查中发现有66%希望通过电大组织的短期培训获取技能,33%希望通过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组织的培训获取相关技能,培训内容分别为:市场营销、管理、建材、会计。

4、农村青年家庭收入情况

从农村青年家庭收入调查表中可以看出,年收入3-5万的占66%,8-10万的占33%,说明农村青年家庭生活水平仍处于较低的水平,只有高收入才有高的家庭生活水平。

5、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情况

在调查对象中最为关注的问题是农村医疗保障问题、家庭生计问题,其次是子女升学和就业问题,及农民养老问题。调查显示,农村青年比较关注民生问题,参与社会建设的意愿比较强烈。

6、农村青年对未来发展及学习需求

在受调查的对象中,都有一个共识,就是希望进一步提升自身学历,通过相关培训学习文化知识,掌握先进技能,学有所用,以技致富,对社会具备更强的适应能力,充份体现了农村青年对知识技能的需求加大,都能对自身发展进行定位,思路清楚,有一定的人生目标。

二、影响农村青年学习需求的问题

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由以长期以来的历史,地理环境及国家政策原因,直接导致农村教育滞后,农村青年不能享受良好的教育环境,有才之士不能得到挖掘,导致农村人才的流失,这就是农村青年文化水平低的根本原因。

三、农村青年学习需求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加强农村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首先应提高乡村教师的知识水平和道德水平,使农村的孩子能得到良好的教育,因为孩子是我国款来的建设者,只有真正学到文化知识,提高文化素质,这将对未来农村的建设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四、调查结论

农村医疗保险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篇6

【关键词】农村医疗保险制度 医疗服务需求 影响因素 probit模型

一、文献综述

已有的有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研究众多,周晓媛,王禄生,毛正中等(2006)从补偿标准的角度进行了研究,对广西合浦县按病种付费试点效果分析进行了分析,韩流富(2004)从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变迁的分析提出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改革路径,顾海,唐艳(2005)从强制性制度变迁角度分析了农户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理性不及的反应。也有许多学者从研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参与主体入手,分析利益各方在这一制度的博弈,如汤少梁,肖增敏(2007)用监管博弈模型分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政府与医疗机构的监管博弈、农户与医疗机构之间的动态博弈以及存在社会监督情况下的监督博弈,并提出构建完整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政府监管体系的策略。

许多学者从调查分析的角度来分析影响农作医疗保险参与意愿的因素。彭现美,周静静(2007)以安徽省的调查结果为例,分析农村医疗保险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认为造成农户未参与合作医疗的原因既有医疗机构的问题,也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服务部门的问题,既有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宣传不足的问题,也有农民对合作医疗认可的问题。顾海(2011)利用对江苏省海门市、安徽省金寨县、陕西省户县参合农户调研获得的数据,在因子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参加农村医疗服务需求因素的二元离散选择模型,得出了应当进一步提高新农合的补偿标准,多渠道提高农户家庭收入水平并控制医疗服务费用的过快上涨的政策建议。

根据上述上述看出,国内关于农村医疗保险影响因素的研究文献众多,但上述研究仍留下了广阔的后续研究空间:样本数据较早,由于国家对加快新农村建设的重视,农村条件日新月异,早期样本对经济的解释力有待进一步验证;多数研究侧重理论分析,较少利用实证数据进行预测。对这些问题的探讨构成了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模型设定及数据来源

(一)研究对象选择及数据来源

本文根据已有学者的研究,初步选取农村居民的家庭人数、年龄、性别、健康状况、家庭收入和受教育程度作为解释变量,选取农村居民是否参加医疗保险作为被解释变量来探究影响农村医疗保险需求的影响因素。

除特别的说明外,本文的研究所使用的数据均来源于CHNS2009年的数据。

(二)模型的设定

本文构造了一个二值模型:农村居民对于医疗保险的选择不外乎有两个,参加(y=1)

或不参加(y=0)。于是构造以下模型:

yi=β0+β1numberi+β2agei+β3genderi+β4healthi+

β5incomei+β6edui+εi (1)

其中,number表示家庭人口数量;ege表示该居民法定年龄;gender也是一个二值变量,gender=1表示男性,gender=2表示女性;health表示该人的健康状况,用该用户在过去一个月之内是否生病或受伤来表示,故它也是个二值变量,health=1表示是,表示身体状态欠佳,health=0表示否,表示身体状态良好;income表示收入水平;edu表示教育水平,调查问卷将其分为下面几档:文盲半文盲=0,小学=1,中学=2,高中=3,专科=4,本科=5,硕博=6。

三、计量结果分析

首先进行probit估计,各个因素的结果如下:

上表显示,准R^2为0.0068。为了与OLS估计的回归系数进行比较,分别作OLS估计以及计算probit模型的边际效应:

OLS估计:

边际效应:

简单比较可知,probit模型在样本均值处的边际效应与OLS回归系数基本一致。计算probit模型准确预测的比率:94.40%。

四、结论和政策建议

本文利用CHNS(中国营养与健康调查)2009年的数据,测度了农村居民家庭人口数量、

性别、年龄、健康状况、收入水平、教育水平对农村居民参与医疗保险的影响。Probit估计结果表明,家庭人口数量对居民参与医疗保险具有一定的负向效应,但影响程度很小;年龄和性别因素对居民参与医疗保险决策的影响也很小;健康状况对农村居民的决策的影响稍微大一些,在健康状况不好的时候,居民更倾向于参保;居民的收入水平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较大,但没有通过检验,并不显著;教育水平越高,反而参与农村医疗保险的概率降低了,这可能是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导致一大批高学历的人,在城市上学或者工作,购买了城市的医疗保险,但户口却在农村,在农村里没有购买医疗保险也是意料之中的事了。结合上述结论,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大力宣传新型农村医疗保险制度,提高居民防范意外灾害的意识。并不是在生过病或遭遇了意外之后才意识到要参保,而是要防患于未然,在健康的时候为自己的身体做一点投资,这样才能真正发挥这项制度的优越性。

第二,多渠道提高农户家庭收入水平并控制医疗费用的快速上涨。家庭收入水平是农户医疗服务需求的主要制约因素,医疗消费支出仍然是农户的一项负担。为此,必须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切实提高农户家庭收入水平。只有农户的家庭收入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其对医疗保险的需求才能得到有效地释放。另一方面,也要控制医疗费用的快速上涨,至少保证上涨速度低于农村收入水平增长速度,不然,就算农村居民收入增加了,但医疗费用的上涨却使农民望而却步。

参考文献

[1]周晓禄,王禄生,毛正中.广西合浦县按病种付费试点效果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6,(11).

[2]彭现美,周静静.农民参与新型合作医疗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以安徽省的调查结果为例[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7,(8).

[3]顾海.参合农户医疗服务需求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江苏海门、安徽金寨、陕西户县的调研[J].南京社会科学,2011,(10).

农村需求 篇7

一、我国农村金融的现状与问题

(一) 中央和地方政府财政投入不足

根据公共财政理论, 对于农村准公共产品的提供, 市场机制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 但由于农村公共产品的基础性、效益的外溢性特征, 政府仍然应发挥主导的作用。据统计资料, 建国以后至2005年, 除个别年份外, 我国政府的财政支农资金绝对额是增长的, 特别是1992年以后, 政府财政对农业投资每年以百亿元的规模上升。1990~1994年保持在9%~10%, 1995~1997年下降至8%左右, 1998年以来尽管国家把国债投入的30%用于了农业和农村, 但财政农业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仍呈下降趋势。2000~2003年继续下降至7%左右。财政投入不足10%的水平与我国农业的基础地位极不相称。

(二) 政府支农资金投入结构不合理

从农业投资内部而言, 我国农业投资主要由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农业科技三项费用、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农村水利气象等部门的事业费及其他费用这几部分构成。据统计资料, 我国政府农业投资的使用方向特征十分明显, 即农业投资中的主体部分投向了农业事业费、支援农业生产支出和农业基本建设, 这几项所占比重超过了按这一口径计算的90%, 投向农业科技 (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只是农业科研投资的一部分, 不是全部) 和其他方面的项目很少。农业基本建设中, 主要投向了大中型水利建设。例如, 2005年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为2450.3亿元, 其中支援农业生产和各项事业费占73.1%, 基本建设占20.9%, 科技三项费用占0.8%, 其他占5.1%。而不同的投资方向对农业增长与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三) 区域差别大, 西部地区资金支农力度低

从区域来看, 由于历史以及当前的经济发展程度等原因的影响, 比较而言, 西部及中部地区对农业投资的力度相对薄弱, 资金运作的效率总体上也低于东部地区。据统计资料, 除人均财政直接对农业项目支出外, 其他指标同东部相比, 西部都有一定的差距, 其中人均存款余额、贷款余额、当年净增存款额、当年净增贷款额、农业贷款余额、外商对农业的实际投资额差距都在50%以上。

(四) 金融支持不够

从目前来看,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投融资发展进程中, 普遍存在以下三大问题: (1)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增长不足。目前, 农村金融体系主要由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邮政储蓄和农业发展银行构成, 但从发挥的作用看, 这四家机构在农村的作用并不明显。中国农业银行是国有商业银行, 由于赢利动机的存在, 实施“有所为有所不为”战略一放弃农村, 进军城市;邮政储蓄仅是一个储蓄银行没有贷款业务, 功能过于单一;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我国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银行已演变为“收购银行”, 只负责粮棉油收购资金的管理, 局限于单一的国有粮棉油流通环节的信贷服务, 而急需政策大力扶持的农业开发、农业技术进步及农村基础设施等“公共物品”却得不到足够的政策性金融支持, 农业发展银行政策性金融主体地位不突出。于是, 实际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重任只能落在了农村信用社的肩上。然而在实际运作中, 农村信用社过分看重业绩增长, 以追求赢利为主要目标, 偏离了为社员服务的主要原则, 难以达到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的目的。 (2) 农村信贷需求满足度不高, 民间借贷现象突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存在严重缺陷, 已滞后于农村经济的发展, 形成了一定的金融“空洞”, 民间借贷应运而生。虽然目前只能以“灰色”或“黑色”的形式存在, 表现却异常活跃;虽然屡遭政府取缔或禁止, 却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 (3) 农村金融产品单调, 融资渠道狭窄。以重庆市为例, 农村可选择的金融产品仅有存款、贷款、保险等, 且基本上是城市金融产品的简单移植。采取的可融资方式主要限于间接融资, 尤其是短期、小额贷款, 且涉农贷款多为1年期以下, 按农户养殖的生产周期, 年均利润40%~50%计算, 若贷款1000元1年后到期还本利, 农户无法实现简单再生产, 更不能进一步滚动发展, 再加上额度偏低, 不能有效满足农村市场发展需要;农村企业债券尚处于空白状态, 重庆27家上市公司中仅2家间接涉农。

二、农村金融问题存在的原因分析

(一) 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 资本形成能力不足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 资本形成能力不足, 客观上阻碍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投融资。农村自然条件相对较差, 基础落后, 在中西部贫困地区, 农业仍处于靠天吃饭的境地, 抗风险能力弱。农村二三产业不发达, 区域经济布局不合理。农业生产需用的固定资产多, 生产周期长, 资金周转慢, 技术进步滞后, 特别是我国政府长期以来实行了对农副产品低价收购的政策, 更使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有日益扩大的趋势, 导致农业比较效益低下, 因而投资农村往往得不到平均利润;农业投资经营规模在现有的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制度下上不去, 不易取得规模报酬。由于农业生产“投入多, 产出少, 经济效益低”的特点非常明显, 不仅难以吸引非农业部门资金, 就是农业部门自身即便产生了利润也不大可能转入农业进行再投资。

(二)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责任划分上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

在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过程中, 一些本来应该由中央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却通过政府的行政权威转移事权交由下级政府, 造成基层政府事权大于财权。而基层政府财力不断萎缩, 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统计, 2000年, 全国财政收入1.34万亿元, 其中中央占51%, 省级占10%, 地 (市) 级占17%, 而有着2千多个县级财政、4万多个乡级财政的两级财政收入共计仅占22%, 这种财权与事权的不对称就从客观上限制了地方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能力。

(三) 投资环境不理想, 缺乏对资金的吸引力

由于我国农村公共产品所具有的非竞争性或非排他性的特征决定了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具有外部性和社会性, 基于资金的趋利性原则, 除了国家及地方政府为协调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为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提供公共财政资金外, 其他的农村金融机构、企业和国外的金融机构都不愿意投资于农村公共产品。

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改革农村金融体系制度的对策建议

(一) 加大财政支农的力度

应逐步加大财政支农的投入力度, 并且逐步调整财政支农投入份额及其递增比例, 主要是农村基本建设投入占计划内基本建设投入总额的比例、支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农业科技三项费占科技三项费的比例等, 确保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同时还要适应WTO规则, 建立和完善新形势下的政府扶持农业政策。改变传统的以高关税和价格支持为主的直接式农业扶持保护政策, 向通过“绿箱”政策进行的间接式农业扶持保护政策转变, 加大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投入, 增加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 减少农村农民增收的私人成本。

(二) 明晰公共财政的投资范围与力度

明晰公共财政的投资范围和力度, 纠正中央和地方对农村公共产品投融资的范围与结构偏差, 抑制地方投资规模盲目扩张。根据地方农村公共产品的特性, 对政府投资领域逐步进行分类界定, 明确政府投资主要集中在非竞争性的投资领域, 对有收费机制、收益稳定的公共产品投资项目 (如供水等) , 完全交给社会投资者投资;对一些有收益机制但效益难以做到投资收益平衡的设施项目, 政府通过适当的补贴等政策, 鼓励社会资金规范、有序地投入。一般认为, 凡是能够通过市场调节的领域, 由市场根据等价交换原则来实现。如农业生产中农民使用的农机具、农药、化肥、薄膜等流动资金的投资适宜由农民来承担。因为这些投资所形成的效益分割, 成本与效益对比关系比较明显。

(三) 完善农村金融公共产品供给支持体系

目前亟待需要解决的是拓展农业发展银行信贷支农业务的范围。通过拓展农业发展银行信贷支农业务的范围, 实现农业发展银行对农村政策性贷款的指导和统一管理, 以确保农业发展银行发挥支农的主导作用, 增加农村农民收入, 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提供资金支持。其次, 构造分工明确、相互配合、运转良好的农村公共产品金融支持体系, 逐步建立以农业发展银行为主导, 农村信用合作社和中国农业银行为两翼, 国家开发银行和其他商业银行等机构为有效补充的稳定的活跃的农村金融信贷体系。

此外, 建立农村信用担保及保险体系, 为供需结合创造条件。尽快组建成立农产品、农业贷款担保中心等信用担保体系, 解决当前贷款缺乏抵押担保的现状;授予更多的保险机构参与农村保险市场, 通过奖励、补贴、政策优惠等, 推动保险机构开展农业保险、农村信贷保险等业务, 建立风险补偿机制, 降低农村资金市场风险, 促进供需有效结合。

(四) 鼓励支持和引导民间金融的发展

尽管民间金融机构不够规范, 也存在许多的问题, 但对于现阶段我国正规金融机构无法满足农村资金需求的情况下, 民间金融活动对于我国的农业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 我们不能不顾客观存在和实际需要, 承袭旧规把民问金融活动视为乱集资, 简单、粗暴地取缔民间金融组织及其活动。对于在农村市场经济中自发产生的民间金融, 政府应该给以一定承认、鼓励、支持和引导。要提高对民间金融存在的合理性及其在农村金融中地位作用的认识, 并针对其农村市场的特点制定特别的过渡性政策, 减少其限制, 逐步引导规范这类民间金融机构, 使其慢慢向正规化方面过渡, 以达到让其填补目前国家在农村金融方面的空白, 推动现阶段农村农业正常发展, 保证我国农村农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最终目的。

摘要:在我国新农村建设过程中, 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农村金融产生了越来越强烈的需求。然而, 我国现阶段农村的金融现状却不能有效满足农村金融的需要。本文立足于这个现实, 分析农村金融供给与需求现状, 和中国农村目前发展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前人的基础上探索更深层次的问题及成因, 并对我国农村的金融体制改革和发展的出路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农村需求 篇8

1 相关概念

1.1 农村空巢老人

国内关于农村空巢老人的界定并不统一, 在有无子女、老人的年龄、分离的时间、养老的地点上存在分歧。本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 本文将农村空巢老人定义为:“年龄在60周岁及以上具有农村户籍且在农村家中居住但与子女分离超过3个月的老人”。

1.2 农村公共产品

农村公共产品是指在农村地区内私人不愿意提供的、具有非排他性、非竞争性的社会产品或服务。此外, 部分农村公共产品还具有层次性、垄断性、地域性、经济性和社会性。

农村公共产品除了具有社会保障作用外, 还能为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服务。在为农村空巢老人进行养老保障上, 农村公共产品以其内容的丰富多样性、供给的规模性以及受益的非排他性, 可以为空巢老人的养老提供充足多样的支持, 在量变的基础上, 最终让其养老水平达到质变。

农村经济基础薄弱, 人口空心化和老龄化, 乡镇一级政府事权与财权极不对称, 农业依靠工业反哺, 在这样复杂的环境下, 必须从公共产品的供给入手对农村空巢老人这一特殊群体的养老进行保障。

2 与农村空巢老人养老相关的公共产品供给现状

农村空巢老人的需求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经济支持、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和医疗卫生服务。所以这类群体所需公共产品的内容结构必须以这四个方面为导向, 务必在质和量上满足其需求。

2.1 支撑空巢老人养老的制度

制度规范着人们的行为方式, 起着导向的作用。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需求的满足, 首先要通过相应的制度进行引导, 进而规范和保证相应公共产品的供给。

现如今, 能够对农村空巢老人起到经济支持作用的制度主要有:“新农保”、高龄津 (补) 贴、老年生活补助、农村低保、农业补贴。

支撑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照料的制度, 还没有建立, 只是初步作了一个规划, 即建立健全居家养老服务为基础, 社区养老服务为依托, 机构养老服务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目前对空巢老人的精神慰藉有保障作用的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农村老年人医疗卫生上的制度保障靠“新农合”和农村医疗救助制度。

2.2“硬”公共产品及其“软”公共产品的供给

制度是先导, 最后要落实到起直接作用的物化的公共产品上, 即客观具体的公共产品。现如今与农村空巢老人养老直接相关的公共产品主要有:农田水利、电力、道路交通、通信、自来水、医疗卫生等。空巢老人对这些公共产品需求与其他农村居民具有共性, 也有自己的特殊性, 然而这些公共产品是按农村人口进行规模供给的, 忽视了“空巢化”下人口结构的变动。

3 存在的问题

3.1 制度乏力和缺失

“新农保”中基础养老金的最低标准不同的地区数额不同, 高的地区如天津245元/月, 低的地区只能执行国家规定的最低标准。高龄津 (补) 贴起步较晚, 2010年民政部才做出全国统一的规定, 但各地的补贴额并不统一, 低的地区所起到的作用极其微弱, 如2014年南京80岁以上老人每人不低于1200元/年, 2013年江西抚州80至89岁的老人30元/月。老年生活补助制度在全国来说极不完善, 在不同地区发放对象有不同的限制, 其覆盖范围极其有限, 如有的地区只覆盖未参保的农村老人、部分农村籍退役士兵、老年乡村医生等。农村低保制度保障的范围还没能实现全覆盖, 受经济发展和消费水平的制约, 各地的救助标准不一, 低的地区每人每月100元左右, 高的地区每人每月有500元左右。农业补贴是降低农民务农成本、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惠民措施, 以河南为例, 2014年农资综补1451.10元/hm2左右, 粮食直补标准:225元/hm2。空巢老人种地规模小, 享受到的种地补贴不高, 即使抛荒, 作用也很微弱。

空巢老人老人生活照料制度缺失, 现有的规划对基层政府的约束力不足, 对私人资本吸引力不强, 导致农村社会养老服务体系难以建立, 空巢老人难以得到外部照料。我国缺乏能够对空巢老人的精神慰藉有所帮助的制度, 现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关于老年人精神慰藉的只有第十四条和第十八条, 对于没有尽到精神慰藉责任的赡养人和监督责任的组织, 法律并没有一个详细的规定。

“新农合”的起付线设置不太合理, 导致“小病不保, 大病保不住”, 即农民的小病难以达到报销标准, 大病虽然能报销大部分, 但农民还是难以承受。农村医疗救助制度救助比例过低, 2014年的平均救助比例仅为60%。

3.2“硬”公共产品不足, “软”公共产品缺失

农田水利设施量大面广, 一直以来存在着“建设不足”和“重建轻管”的问题, 许多地方的农田水利设施成了“摆设”。一些农村存在电能不足和电力设备、线路老化问题, 造成经常性的停电, 给农村居民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对空巢老人的影响更甚。我国还有部分农村没能通上水泥路, 极大地限制了居民的出行, 给空巢老人的生活带来更大的挑战。中国农村固定电话保有量极少, 有的地方连通信基站也没有, 空巢老人文化水平有限加之视力退化, 使用手机也不方便。自来水是衡量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 但还有部分农村家庭没用上自来水, 既增加空巢老人生活的不便, 又威胁身体健康。农村如厕是个老大难的问题, 一些农村不是因为传统观念就是被经济所限, 没能建立卫生、安全的无公害化厕所。环卫设施、装备和人员的缺乏, 使农村公共卫生条件极差, 威胁老年人的身体健康。

农村老年人活动设施和内容缺乏, 空巢老人精神世界空虚, 出现精神问题的概率极高。医疗卫生服务量和质的不足使得空巢老人“就医难”问题难以解决。

4 适应农村空巢老养老需求的农村公共产品

4.1 对农村空巢老人进行经济支持的农村公共产品

4.1.1 制度保障。

加快推进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设, 带动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层次的调高, 逐步提升到省级统筹, 实现更大区域的养老公平。农村低保制度应本着“保基本、广覆盖”的原则, 科学地制定受保标准, 做到有升有降, 合理安排财政支出, 扩大受保范围, 做到“应保尽保”, 对申请或受益家庭的情况要审慎核查, 做到“有进有出”。建立和完善农村低保家庭参保、参合的救济制度, 根据“低保”家庭的经济条件, 对个人缴费部分进行免除或补助, 使困难空巢老人的养老更有保障。建立和完善家庭困难、生活不能自理的农村老人的护理补贴制度, 优先覆盖符合条件的空巢老人。

改革农民种地补贴制度, 定期丈量各户实际耕种面积, 并以此为依据进行补贴, 用节省的资金设立专项基金, 对种地大户和种地的空巢老人进行额外补贴。根据居民意愿可以将部分农业补贴资金作价以种子、农药、肥料等农业生产资料的形式给付给空巢老人, 既可以保障农资质量, 又能免去空巢老人购买、运输的不便。

出台合理的征地补偿机制, 保障农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可把一次性补偿改为土地折价入股分红后及每年按一定标准 (此标准随着当地的生活水平变化而变化) 长期补偿, 让失地空巢老人有稳定的经济收入。

4.1.2 生产性公共产品。

制度类公共产品给予农村空巢老人直接经济保障, 此外, 农村绝大部分空巢老人都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 一些生产性公共产品可以间接起到增收减支的作用。

农业生产水利先行, 完善的农田水利工程, 不仅能够降低空巢老人的劳作强度和劳作量, 还可以增加其收入。为了扩大农田水利设施覆盖面, 中央、省、市、县在项目资金上应该有一个合理的分担比例, 充分考虑到经济落后地区的难处。为了保障设施功用的正常发挥, 应按照谁受益, 谁管理, 谁维护的原则, 在村委的组织下成立农户用水协会, 对农田水利设施进行包干到户、分段管理, 政府对此给予合理补贴。

加快农业科技推广。创新空巢农户的科技吸纳方式, 用科技为空巢老人增收减负。完善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 提高农机使用比例。组建农机服务队, 可以通过市场运作, 也可以由村委购进农机或联系有农机的农民为空巢老人服务, 政府给予一定补贴。

4.2 支持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照料的公共产品

4.2.1 制度保障。

建立健全居家养老服务为基础, 社区养老服务为依托, 机构养老服务为支撑的农村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政府应充分发挥引导和保障作用, 用政策加以引导, 用法律、法规、条例等进行规范, 提供适度的贷款、优惠的税收政策。在当前农村养老服务极度缺乏的情况下, 应充分吸收当地适宜人员, 可以把理发师、邮递员、维修员等专业人员纳入农村养老服务体系, 壮大农村养老服务队伍。发展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形式的养老服务机构, 使养老服务主体朝多元化方向发展。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各项内容, 结合农村的特殊情况, 把为老人提供照料服务的各种机构、设施、人员、产品落到实处。与此同时, 建立健全空巢老人的法律救济制度, 使其真正享受到权利。

4.2.2 生活性公共产品。

农村空巢老人在生活中有诸多不便, 尤其是行动不便、记忆力差和患有突发性疾病的老人。子女照料的缺位和外部照料的缺乏, 使空巢老人的生活照料除了要充分利用自身、社区及邻里资源外, 还需公共产品的支撑。

电力、道路、通信、自来水、无公害厕所、垃圾池等与农村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公共产品, 在一定程度上对空巢老人的边际效用更大。电力的供给要科学化, 设施的管理维护要制度化、经常化。千方百计打通进村的“最后一里路”, 有条件的地方在实现“村村通”后, 可以开展“家家通”工程, 修好到家的“最后一段路”, 农村道路通达能够减少空巢老人在生活上的困难, 方便外界的照料和探访。采取优惠措施让固定电话进村到户, 特别是到空巢老人家庭。自来水建设要因地制宜, 根据各户的集散程度, 采用集中供水、分散供水等形式, 最后以平摊、补助、免费等方式解决资金问题。加快农村无公害厕所的建设和推广, 让空巢老人方便、安全地如厕。根据居民的集散程度, 建立垃圾池、购进垃圾车, 环保、便捷地处理生活垃圾, 加强环保宣传, 让居民树立环保观念。

建立和完善乡村客运服务, 在乡镇设立客运站, 扩大服务范围, 增加班次, 为老人提供乘车优惠, 加大监管力度, 防止拒载超载。完善“家电下乡”政策, 根据空巢老人的生活所需, 扩大家电的补助范围, 根据家庭情况, 在原有13%的补助比例基础上, 适当提高困难家庭的补助比例。在农村危房改造政策的实施中, 优先对困难空巢老人进行补助。村委会可以通过建立完善的信息沟通体系, 为出行不便的空巢老人提供形式多样的代购、送货上门等服务。大力弘扬尊老敬老的传统孝道文化, 在基层组织的监督下, 让更多子女承担起对老人的照料责任。

4.3 慰藉农村空巢老人精神的公共产品

复旦大学与山东大学研究称空巢老人心理健康问题高出正常人群10%至20%, 越来越多老年人渴望得到精神慰藉和关怀。相应的公共产品可以对空巢老人起到精神慰藉的作用。

4.3.1 制度保障。

提升《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强制力, 细化权益保障条例, 为农村空巢人建立专项法律援助制度。相关组织对本法的落实要给予支持和帮助, 尤其是用工单位要给予职工便利。农村空巢老人这一日益庞大群体的没有专门法律, 为其立法应成为老年人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

4.3.2 制度外公共产品。

围绕衰老、角色转变、情绪、生活内容、家庭这五个方面为农村空巢老人提供慰藉精神的公共产品。通过现场宣讲、广播、电视等方式, 让老人正确对待衰老, 不沉浸在过去, 也不恐惧未来。许多农村空巢老人承担起了“隔代抚养”的责任, 具有双重角色, 学校和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帮助老人做好监护人。有条件的农村可以通过为空巢老人设立公益性岗位, 引导和保障老年人参加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 让老年人树立新的角色。基层组织要及时、公正的解决家庭和邻里纠纷, 为空巢老人提供和谐的精神家园。“政府和社会要采取措施, 开展适合老年人的群众性文化、体育、娱乐活动, 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活动内容可以发掘传统或结合需求进行创新。政府以及基层组织, 应当将老年活动纳入社区配套设施建设规划, 这里面涉及到老年人活动场所的建立、设施的配套和维护、物品的采购等, 需要在资金、组织、生产、分配等方面进行保障。家庭是空巢老人生活的主要场所, 是空巢老人精神慰藉的关键所在, 对承担赡养义务的子女, 应以易于接受的方式对其进行尊老、敬老教育, 并通过相应的奖惩, 达到满足空巢老人精神需求的目的。积极引导学校等社会组织对农村空巢老人进行调研、帮扶、送温暖等活动, 给予空巢老人更多的精神支持。

4.4 医疗卫生公共产品

4.4.1 制度保障。

完善新型农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做到应保尽保。根据各地的经济状况, 设定合理的起付线和报销比例, 在保大病的原则下, 扩大小额医疗费和村一级卫生机构就医的报销比例, 简化二、三级医院就医的费用报销流程, 让农村空巢老人便于得到好的医疗服务。建立和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 通过城乡统筹实现城乡公平, 合理界定医疗救助对象, 扩大困难家庭的的医疗救助范围, 资助困难居民参保参合。总之, 在农村医疗制度的设计上要尽可能的降低居民的医疗成本, 使其敢就医、能就医、便于就医。通过制度创新, 吸引民间资本对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 促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4.4.2 合理的医疗卫生资源供给。

依托乡 (镇) 中心医院或卫生院, 组建农村社区医疗服务站, 此站直接面向村民、家庭, 提供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等服务。在以上职责定位下, 农村医疗服务站可以为空巢老人建立健康档案, 为行动不便和精神有问题的老人提供家庭医疗卫生服务, 包括简单体检、急救、送药、用药指导等。

加大农村医疗卫生投入, 各级财政合理分担, 投入到位。按地区居民生活水平、人口、健康等状况, 不打折扣的配备床位、设备、护士和医生。建立医疗卫生人员上岗制度, 加强考核, 择优上岗, 用优惠条件引进人才, 用发展留住人才。完善和推进农村订单式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 扩大实施地区和招收人数。

在空巢老人家中安装快捷通讯装置 (一键直拨) , 以便于处理诸如突发性疾病、意外伤害等急性问题, 通过建立应急中心, 配备人员进行24小时守护, 可以根据送医时间长短, 配备专用应急车。

5 结语

在公共产品的供给上为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提供支持。首先要建立健全空巢老人公共产品需求的正常表达机制, 让真正的民意汇聚到决策机构。其次要科学合理的安排公共产品的供给方式, 并对整个供给过程进行有效监督, 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最后是资金保障, 各级政府要有一个合理的分担和转移支付, 财政部门要作好财务管理。

参考文献

[1]王飞鹏, 王君玲, 林琴波.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困境及对策研究—以重庆市潼南县Z村调查为例[J].西北人口, 2013 (01) :67-72.

[2]廖和平, 付睿.社会转型背景下农村空巢老人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基于五省18个自然村的调查数据[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06) :101-105.

[3]刘峰.农村养老保障服务体系建设的困境与突围[J].湖南社会科学, 2013 (01) :104-107.

释放农村消费需求问题探析 篇9

一、释放农村需求的意义

纵观最近几年的发展情况,中国市场发展变化莫测,外部经济冲击着我国的经济,而内部经济的发展还不完全足够抵挡外来市场冲击的损害。所以想要减少外部经济动荡对我国经济造成的损失,首先需要认识到我国依靠外向经济有机会但同时风险巨大,而国内巨大市场的内需经济体系还未完全成型。所以将外向型经济转型为内需型经济是重点,而这个转型的焦点就在于如何缩小城乡收入的差距,扩大农村的消费。前面提到,农村人口占据着中国近一半的人口,想要拉动内需他们是不可或缺的大军。从当前的经济形势以及积极响应国家拉动内需的政策来说,释放农村消费需求意义重大。

1. 释放农村消费需求可以极大的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消费是生产的目的,也是再生产循环的关键一环,消费不足或者长期忽视消费带来的后果就是中的经济发展依靠投资与出口。而投资与出口正是造成经济波动的重要原因。所以在拉动中国经济发展上,必须将目光放到国内的巨大市场上来,否则最后的结果就是变相的投资与更加积极的出口,这样做就是反复循环原来的套路,对于经济增长可能并没有什么实际性的帮助。当前国家领导人说要将发展的速度慢下来,而将发展的质量提高,扩大内需对于扩展经济发展的空间,促进国际收支平衡,防止经济倒退具有重要的作用。

反过来在看,我国近几年的居民消费中,农村消费增长速度缓慢。所以要想扩大内需,就务必要从积极促进农村消费需求为重点。一旦农村需求消费整体加大,庞大的数量群体贡献的经济总量将尤为可观,所以释放农村消费需求可以极大的实现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2. 释放农村消费需求对于促进公平分配具有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GDP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递增,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科教文卫等基础设施也得到了完善。但是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收入分配的不平衡也日益加剧,分析认为,农村居民收入依旧是依靠自给自足的种植或者养殖,或者一些政策性的退耕还林以及农村低收入家庭补助,而城市经济发展迅速,人们选择在不同的企业上班,尤尤其是在国企上班按劳分配收入,更有一些个体户扣除上交的和成本本剩下的就是自己的收入。显而易见,发展水平的差距直接导致收入入分配差距巨大,而再分配的时候即使更加注重公平也无法从根本上上解决农村与城市收入差距大的根本矛盾。近年来国家为了缓解城乡乡收入差距,也不断在做出努力,比如取消农业税,各种农副产品的补补贴发放。拉动农村消费内需,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假定农村居居民购买了一台自动收割的机器,那么必然他会更加努力的让自己的的收入增多,农民也许会将自己的机器出租来收取一定的费用,这样样一来某种程度上减少了务农的时间,空闲的时间可以做其他的事情情。时间安排得当就有多出时间来思考致富之道,让自己拥有更多的的收入。收入的增加是促进公平分配的主要原因,而想要收入增加就就必须释放农村消费需求。

二、释放农村消费需求的措施

经过大概三十年的改革,中国农村社会经济也得到了比较大的发发展,这一点从农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可以看出来,并且农村消费费需求并不是天生就低,只是没有释放出来,如何释放农村消费需求求成为本文探究的重点。

1. 政府提出释放农村消费需求的政策

想要从根本上释放农村消费需求,最好的方式就是政府的支持持。农村居民虽然不能接受很多先进的思想,也很难拿出自己的积蓄蓄去消费,但是却对于政府出台的政策深信不疑,中国之所以能够快快速发展繁荣离不开政府的引导与政策的支持。因此,政府出台政策策促进农村居民消费,是释放农村消费需求重要的一步。近年来,中央央政府也一直在致力于制定各种促进消费的政策措施,主要的措施大大致有,提高农民和城镇低收入水平,完善农村居民的医疗养老保险险,加大财政对教育与医疗卫生的支持力度等。在一定程度上收到了了成效,奠定了政策基础之后,就可以在新的方面寻求突破。

2. 在思想意识层面寻求突破

拉动农村内需的问题是中国目前比较大的一个问题,迟早都是要要解决的,所以在具备解决问题的条件时,应该尽可能早的解决问题题。在政策上已经具备政府鼓励消费的基础之上,应该进一步在思想想意识上进行突破。农村与城市之间的收入比例长期失衡,一方面导导致广大农民生活质量提升缓慢,另一方面缺少了农村这一半的经济济支持,使得城市和整个国家的发展后劲不足。想要在思想上面有所所突破,一方面要坚持贯彻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坚持改革开放并且且将农村改革作为重点。这需要地方领导者对于这个理念的透彻理解解,才能在统筹城乡改革上取得重大突破,并且给农村的发展注入新新的动力。比如在坚持以农村为重点的发展中,可以不断地在城市化的基础之上让农村城市化,开展种植瓜果为主的农家乐休闲娱乐中心。一方面可以为农村的发展带去新的动力,另一方面为其他农村带去新的特色借鉴。

3. 操作层面的突破

在政策扶持的基础之上,完善基础设施,完善社保体系,扩大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等,尽快减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要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比如原来以种植粮食为主,现在可以种植大棚蔬菜,种植经济果园,养殖家禽或者牲畜。产业结构的调整可以分散原来种植粮食的天气风险,增加了经济来源。同时,还要扩大农民就业,扩大农民就业在某种程度上需要政府不断地给农村居民进行技能培训,并且传递新知识、新思想,传递工作岗位人人平等的思想,摒除职业之间的偏见,帮助居民更好的上岗。另外,要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就可以提高农民的购买力。政府采取惠农政策后,农民还是存在收入预期不够高的后顾之忧。所以政府要支持并且引导农民在农村发展一些合作社,比如养殖大户、农产品的养殖加工、建筑工程的整体承包等多种渠道,这样可以让农民可以尽快的脱贫致富。

4. 改善农村的消费环境

一直在强调基础设施的重要性,尽管这些基础设施在短时间内对于整个经济的作用并不明显,但是这些基础设施会切实的改变农村居民的思想,传递新的知识,并且增加农民的收入,所以在可能的情况下政府一定要建设好农村的基础设施,改善农村消费环境。众所周知,很多的农村市场存在着假冒伪劣产品,由于农村分布分散,所以一些个体经营户很难受到市场的监管,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农村市场不仅产品低劣,服务态度也不会很好。乡政府可以着手干预农村市场的建立,可以建立在某几个距离很近的村落之间,要考虑将市场建立在交通枢纽旁边,这样居民来到市场也比较便利,要将农村市场纳入到监管之中,让这个市场健康成长,成为带动农村消费的一个热点,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村居民的收入。

5. 鼓励企业面向农村市场

农村具备的优势有,在交通便利的基础之上土地价格低,农村的劳动力便宜。首先可以鼓励某些轻工业企业在农村安家,也可鼓励企业以农村居民居住地为市场,生产适销对路的农用产品和农民生活用品。这样也可以促进农村消费需求增长,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

总而言之,释放农村消费需求的动力是多方面的,不仅需要领导者在新的市场环境中坚持统筹城乡差距并为城乡注入新的动力,还需要农村居民的自主学习,不断探索致富的新道路。只有双方相互支持,才能更好的拉动农村消费。

参考文献

[1]宗成华.中国西部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动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5.

[2]高丽丽.社会保险对城镇居民消费影响研究[D].扬州大学,2013.

农村移动信息服务需求行为研究 篇10

农村移动信息服务是通信运营企业未来业务发展的重要增长点。然而, 目前我国农村信息服务整体水平却十分低下。如何有效地开展农村移动信息服务工作, 提高农村移动信息服务需求, 已成为各级部门和企业共同关心的话题。现有的研究主要是在技术接受模型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AM) 的基础上加入新的变量来探讨农村消费者对移动信息服务的需求影响因素[1]。但是以往的研究很少将感知信任这一变量引入技术接受模型, 来研究农村消费者的需求行为, 而感知信任是农村消费者产生需求意愿, 作出实际需求决定的关键因素。因此, 研究感知信任对农村消费者需求行为的关系是有一定价值的。基于此, 本文以农村信息化建设为背景, 融合TAM模型与信任理论, 探索农村消费者的移动信息服务需求行为。农村移动信息服务, 指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向农村、农民、农民工等农村用户提供涉农信息服务, 包括定制短信和IVR (互动式语音应答) 两种业务方式。

本文的主要研究思路如下:首先本文通过文献综述, 阐释农村用户采纳移动信息服务的理论基础, 提出农村用户移动信息服务需求行为研究模型;然后设计相关调查问卷收集数据, 利用SPSS和Lisrel软件分析验证研究模型;最后针对研究结果, 提出促进和改善农村移动信息服务用户需求行为的对策建议。

1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1.1 TAM理论

TAM理论是Davis等针对当时资讯科技应用的普及, 在理性行为理论的基础上, 提出的一个经典模型, 旨在解释和预测使用者经过一段时间与信息系统交互后接受信息系统的理论[2]。该模型引入了“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两个用户主观信念。“感知有用性”指用户主观上认为信息系统和科技产品越有用, 接受这个事物的意愿就越积极;“感知易用性”则指用户感觉信息系统和科技产品越容易学习和使用, 接受这个事物的意愿就越积极。TAM理论表明, 使用者对新信息系统的使用意愿直接决定其实际使用, 而使用者对新信息系统的使用意愿则由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决定。农村移动信息服务作为一种新的信息技术产品, 使用者对它的需求行为, 也应适用于TAM理论。消费者对信息技术产品的感知易用性会影响其感知有用性, 当农村用户感觉自己能很容易和方便地使用该信息服务产品时, 他们往往会认为该产品对自己是有用的。并且, 当他们感知到移动信息服务对自己易用和有用时, 会产生对该产品需求的意愿, 进而影响农村用户的现实需求。因此, 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1:感知易用性对感知有用性有正向影响。

H2:感知有用性对需求意愿有正向影响。

H3:感知易用性对需求意愿有正向影响。

H4:需求意愿对现实需求有正向影响。

1.2 信任理论

信任是主体和客体之间进行一切社交活动和商务活动的基础, 在信息不对称普遍存在的移动通信环境下, 其作用和意义更加显著。农村移动信息服务用户感知信任是用户 (信任主体) 在存在一定风险和不确定性情况下, 对包括技术、制度、信任客体的特征等各方面的因素综合感知后所产生的一种积极预期和判断。农村用户由于文化程度低, 易受诈骗短信欺骗, 在造成自身经济损失后, 往往对企业和移动信息服务产生不信任感, 进而降低对移动信息服务的需求意愿和现实需求。各项研究均发现信任能够影响用户的行为, 如在电子政务情境中, Colesca和Dobrica (2008) 认为公民对电子政务的信任直接影响其使用意向[3];周沛等 (2012) 在移动电子政务研究中, 通过实证数据验证了感知信任是影响公众采纳意向的重要因素[4]。感知信任不仅对消费者心理需求意愿的感知有重要影响, 而且对用户的现实需求也存在直接影响, 当用户对企业和信息服务产品不信任时, 往往会直接减少或不使用该产品。因此, 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5:感知信任对需求意愿有正向影响。

H6:感知信任对现实需求有正向影响。

1.3 感知风险理论

感知风险是消费者对于出现不利后果主观感觉到的不确定性和预期后果的危害性。本文感知风险是指农村用户感知在使用移动信息服务时, 可能会面临的风险。感知风险是消费者感知信任的重要影响因素, 管荣伟 (2013) 通过文献回顾认为感知风险是影响消费者感知信任的关键因素之一, 并进一步通过实证数据验证了感知风险对感知信任的负向影响程度[5]。同时, 本文认为感知风险会影响农村移动信息服务用户的现实需求, 农村用户在使用移动信息服务时, 可能会收到垃圾短信以及诈骗短信和电话, 这些往往会增加用户的感知风险, 让用户害怕去使用和接触移动信息服务, 从而降低对移动信息服务的现实需求。由此, 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7:感知风险对感知信任有负向影响。

H8:感知风险对现实需求有负向影响。

1.4 感知价格

感知价格是消费者对产品客观价格的一种主观感受, 它是以消费者心理预期价格和实际价格的比较为基础的。显然, 如果价格与消费者的需求直接相关, 那么消费者的感知价格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 感知价格对消费者的需求意愿具有负向影响, 周毅 (2008) 在研究移动数据业务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因素中, 通过结构化方程分析, 发现感知价格对购买意愿的影响非常突出[6]。另一方面, 消费者的感知价格与实际需求有负向关联。由于普通农民的收入普遍较低, 所以本文认为价格因素会直接影响移动信息服务使用者的需求行为。于是, 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9:感知价格对需求意愿有负向影响。

H10:感知价格对现实需求有负向影响。

综上所述, 本文在对相关理论进行全面回顾后, 以前人的研究为基础, 结合农村移动信息服务市场的实际情况, 提出研究假设。根据研究假设, 构建农村移动信息服务用户需求行为模型, 如图1所示。

2 研究设计

2.1 变量的测量

考虑到变量的有效性, 本文大部分变量的测度项均参考已有研究成果, 再根据本研究的目的加以适当修改作为变量测量的工具。所有量表均采用Likert五分量表进行测量, 要求答题者根据实际情况依次选“极不赞成”到“非常赞成”。

量表经过与专家和企业人士反复讨论后形成调查问卷初稿。问卷初稿首先在重庆某区县农村进行168份小样本测试, 根据回收问卷的统计分析结果, 对问卷题项进行调整, 最后形成正式调查问卷。

2.2 抽样与数据收集

本研究分别选取重庆市五个具有地方农业特色的区县 (荣昌、潼南、垫江、石柱和彭水) 进行抽样调查。问卷400份, 回收400份。其中, 有效问卷358份, 有效回收率为89.5%。无效问卷判定的标准为: (1) 问卷缺失数据较多; (2) 回答问题过于随意; (3) 对相关问题的回答有较多的自相矛盾。样本特征如表1所示。从表1可见, 样本的男女比例约为1:1.1, 样本性别分布均匀;调查的农村消费者年龄主要分布在18至45岁左右 (占总样本的64.5%) , 符合农村移动信息服务的使用现状;调查的农村用户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 大部分用户的文化水平为初中及以下 (占总样本的78.2%) ;调查的样本的收入水平普遍偏低, 收入在1500元以下的占总样本的66.2%。总体说来, 抽样调查样本基本符合农村用户的实际情况, 所收集的数据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3 研究结果

3.1 量表信度与效度

本次研究采用Cronbach, sα系数来检验变量的信度, 如表2所示。各变量的Cronbach, sα值均超过0.7, 可以看出本次研究所用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

在问卷设计过程中, 参考了已有文献的成熟量表, 并征求了学术界专家和企业界人士的意见, 保证了量表的内容效度, 此处主要检验量表的结构效度, 包括收敛效度和判别效度。将本研究中的7个变量作为7个相关的一阶因子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 (CFA) , 模型的整体拟合度较好 (见表2) 。各变量指标的标准化因子载荷均在0.53至0.90之间, 全部指标的T值均达到较高的显著性水平 (P<0.01) , 显示出较好的收敛效度。各因子之间的两两相关系数加减两倍标准误 (即相关系数的95%置信区间) 均不包含1 (或-1) , 显示了较好的判别效度。

3.2 模型检验与假设验证

为了分析各潜变量之间的因果假设关系, 本研究用L i s r e l 8.7 0软件对研究模型进行拟合检验, 模型拟合结果较好, χ2 (239) =558.83, R MSEA=0.061, GFI=0.885, CFI=0.933, NNFI=0.923, IFI=0.933, PNFI=0.774, 各拟合指数均在标准要求范围内。综合来看, 模型的拟合度较好。

假设验证结果如图2所示。由图2可以看到, 在所有假设中, 假设H3感知易用性对需求意愿的正向影响, 因未达到显著性水平而没有得到支持。

4 结论与建议

本文以技术接受模型、信任理论以及感知风险理论为基础, 构建了农村移动信息服务用户需求行为研究模型, 并对结构模型提出的10个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

(1) 通过实证分析得出, 感知易用性对感知有用性的影响很大, 标准化的直接影响系数为0.53。这说明, 当农户感觉移动信息服务易操作时, 会认为这种产品对自身有用。同时从模型中可以看出感知有用性对需求意愿有影响, 表明农户觉得移动信息服务有用时, 会增加他对移动信息服务的需求意愿。然而, 感知易用性对需求意愿的直接正向影响没有在本文得到支持, 原因可能是, 农户虽然感觉移动信息服务易操作, 但由于价格、风险和信任程度的影响, 农户往往没有太大的需求意愿;但是感知易用性可以通过感知有用性间接地影响需求意愿, 可以看出, 农户在感觉移动信息服务易用时, 还会考虑它的有用性, 当移动信息服务对自己有用时, 才会产生强烈的需求意愿, 从而增加现实需求, 这符合农户追求产品简单务实的心理。因此, 手机终端厂商应开发更易操作、更适合农户的终端产品;移动运营商应简化信息服务流程;政府应联合企业对农户进行相关的使用技能培训。这样, 在提高农户感知易用性的同时, 更能增强农户的感知有用性, 进而产生更高的需求意愿和更多的实际需求。 (2) 感知信任可以提高农户的需求意愿和促进现实需求, 标准化的直接影响系数分别为0.34和0.22。这说明农户对移动信息服务的可靠性和对企业的信任度都十分关注。只有使农村消费者产生信任感, 他们才会对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产生需求意愿和现实需求。因此, 政府和企业应联合起来规范农村信息服务市场体制, 减少垃圾信息和经济诈骗信息对农村消费者的影响, 构建一个和谐、安全和健康的移动信息服务市场环境。 (3) 感知风险在农村用户使用移动信息服务的需求行为方面, 发挥了重要的影响作用。它不仅影响农户使用移动信息服务的实际需求, 也影响农户对移动信息服务的感知信任程度。同时, 感知风险也通过感知信任间接地影响需求意愿和现实需求。这表明, 农户感觉移动信息服务产品对自己的风险越大, 那么他的实际需求就越少, 同时它对移动运营商也会越来越不信任;当农户对移动运营商越来越不信任时, 他们对其提供的信息服务产品的需求意愿就越弱, 进而现实需求就越低。因此, 政府应健全市场交易制度, 完善保护移动信息服务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相关法律和措施, 加大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行为的处罚力度。 (4) 从模型估计结果可以看出, 感知价格显著地与需求意愿和现实需求负相关。降低消费者的感知价格可以增加消费者的实际需求。这表示, 农户感觉移动信息服务产品的价格越高, 他们的对移动信息服务产品的需求意愿就会降低, 进而现实需求会减少。因此, 移动运营商企业应设计更合理、更实惠的移动信息服务资费, 同时可以加大对优惠套餐服务的宣传力度。

参考文献

[1]吴先锋, 唐茜.农村移动信息服务消费者接受行为研究[J].图书与情报, 2010 (3) .

[2]Davis, F.D., Bagozzi, R.P., Warshaw, P.R.User Acceptance of Computer Technology:A Comparison of Two Theoretical Models[J].Management Science, 1989, 35 (8) .

[3]Colesca, S.E., Dobrica, L.Adoption and use of e-government services:the case of Romania[J].Journal of Applied Research and Technology, 2008, 6 (3) .

[4]周沛, 马静, 徐晓林.移动电子政务公众采纳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 2012, 56 (5) .

[5]管荣伟.基于消费者感知的网店卖家信任影响因素分析[J].企业经济, 2013 (10) .

农村金融服务需求多样化问题 篇11

由于国家实施惠农政策多年,农户的生产、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同时土地流转后,利用通化山区优势,形成了众多的特色规模化、产业化种养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化合作组织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极大地带动了农民增产增收。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农业生产方式的重大变化,导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资金需求及筹资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呈现出资金需求规模大、用途多、期限长,筹资方式多样化、资金结算需求增加等特点:

一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短期生产资金以自筹和民间借贷为主。调查显示,普通农户收入以传统粮食种植和打工为主,短期生产资金需求80%以上农户靠自有资金。种养业大户、专业化合作组织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短期流动性生产经营性资金约有65%来源于自有资金,20%来源于亲朋好友和付息的借贷,15%来源于金融机构和小贷公司贷款。

二是衣户住房消费资金需求意愿明显。随着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多数农户家庭,尤其是中青年农户家庭改善居住条件意愿加强,建房和购买商品房的农户较前两年明显增多,资金需求量增多、期限延长。

三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资金需求规模大、期限长、用途以购置大型农机具、粮仓、厂房、产业化园区建设为主。随着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的快速发展和人工成本的大幅度增加,购置大型优质高效的农机具成为粮食生产主体的亟需;为规避农副产品价格的市场剧烈波动,获取更大收益,调整销售时间,粮仓和冷库、厂房、园区建设成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大规模资金筹集成为困扰业主的难点,走访调查中反映比较强烈。

四是资金结算需求量增加。随着辖区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村人口的大流动,呈现出农村居民和企业银行卡、结算账户的开户数量增多,结算金额增大发展态势,对涉农金融机构的资金结算业务提出快捷、方便、收费透明合理的服务需求。

二、县域金融机构涉农服务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需求存在差距

调查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普遍反映:县域政策性银行和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涉农服务虽然贷款利率上浮标准低,但申请门槛高、手续繁杂、期限长,满足不了农业生产的季节性需求特点;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和邮政储蓄银行虽然快捷、灵活,但利率执行水平偏高,且受经营规模影响大额度资金需求难以满足;在乡镇金融机构网点设置少、自助机具满足不了需求,农户办理结算业务不够便利,且收费标准偏高,不够透明。

(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资金需求的多样性与县域金融机构信贷产品的单一性不匹配

多数涉农金融机构同时开办了农户小额信用、联保贷款和龙头企业抵押流动资金贷款,业务品种具有较强的同质性,没有金融机构针对涉农经营主体需求多样性开办亟需的农户住房贷款、农机具贷款、厂房园区建设等专门贷款品种。

(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贷需求期限的“中长期”性与国有股份制银行信贷资金管理方式以及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信贷资金来源的短期性存在供需矛盾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经营特点是季节性强,流动资金需求量大且占用时间长,而涉农金融机构受到风险防控及农业生产的“春耕秋收”季节性因素影响,一般为期限在一年以下的短期贷款。以农发行的粮棉油收购贷款为例,该贷款基本实行“购货销还”,一般是9-10月份放贷,次年6月前要结清本息,而随着气候的变化,收购季节提前,信贷投放期限与涉农经济主体的发展资金需求已不相适应,使其流动资金更趋紧张。

(三)涉农贷款利率偏高与国家“惠农”政策不适压

商业银行针对县域的贷款利率一般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30-50%,农发行贷款执行基准利率,农信社贷款一般为基准利率的130-17㈣,执行基准利率上浮70{6以上的贷款占全部贷款比重超过85%,没有按照贷款对象和用途实行有差别的利率浮动,其中村镇银行和小贷公司上浮2倍以上,邮政储蓄银行涉农贷款中农户联保和小额信用贷款执行基准利率上浮2 33倍,处于银行业最高水平;加上抵押评估手续费、保险费、咨询费等多项支出,被调查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普遍反映信贷筹资成本负担过重,不能体现国家“惠农”政策。

三、对策建议

(一)建议出台相关支持县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考核办法。实施税收减免政策和利率优惠政策,引导大规模信贷资金回流农村,加大对农田水利、农业基础设施以及区域农业产业化重点项目的支持力度。

(二)创新银政联动合作机制,加大各级财政政策扶持力度。一是加强政府与银行合作。成立由政府、人民银行、银监局组成区域地方金融服务农业领导小组,制订促进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立协作机制和联席会议制度,通过各类融资洽谈会、金融产品推荐会等形式,有效解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中的融资问题。二是实行涉农贷款贴息政策。对涉农贷款利率上浮部分给予财政贴息,解决金融支农与银行增效之间的矛盾。三是建立涉农贷款风险补偿机制,提高涉农贷款不良率容忍度。对金融机构开展国家鼓励的低收益高风险涉农贷款业务,提供利差补贴和呆账贷款损失的弥补,使得商业银行提高涉农贷款不良容忍度,积极拓展农村市场业务。

(三)县域金融机构应建立分工协作机制,创新农村金融业务。一是业务品种创新。各家金融机构应根据农业产业对资金的需求,结合自身经营特点,紧紧围绕区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大对种养殖的特色农业、高效农业、农产品精加工的经济主体投入力度。积极探索创新贷款品种,尽快开办涉农经济主体亟需的农户住房贷款、大型农业机械贷款、农资经销商流动资金贷款、农合组织和龙头企业贷款品种。

二是抵押担保方式创新。根据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资产现状和对资金的需求特点,积极探索抵押、质押、保证贷款业务。配合国家退耕还林、粮食直补等政策,积极开办林权质押、仓单质押、权益质押、动产质押等贷款种类。

扩大农村消费需求的政策研究 篇12

关键词:农村,消费需求,制约因素,政策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居民消费需求的变化方向和速度逐渐决定了经济发展的方向和速度, 同时农村居民消费需求是保证居民消费需求的关键。近几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以及人均消费水平都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从总体来看全国的人均消费需求状况已经达到了有效的水平, 但是从农村消费需求状况来看, 中国农村目前仍处于消费需求不足阶段, 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消费预期、消费信贷、消费环境等因素都制约了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 使之与城镇居民消费需求差距明显。为了扩大目前农村居民消费需求, 本文主要就目前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状况进行分析, 找出问题所在, 并为扩大农村居民消费需求提出相应的可行性建议。

一、中国目前的消费需求现状

(一) 消费结构变化缓慢

消费结构是指某项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随着农民收入的较快增长, 农村消费环境的不断改善。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稳步提高, 消费结构逐步提升。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结构向着逐渐降低生存消费比重、不断提高享受和发展性消费比重变化, 基本生存资料中的食品支出比重逐渐下降, 其他享受和发展性消费支出比重不断提高, 消费结构持续优化。在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中, 保险服务性支出到2009年达到283.5亿元, 另外, 交通通讯、文教娱乐、医疗保健等发展性和享受性消费的支出比重稳步提高。2010年, 农村消费占居民消费支出的23.18%。虽然农村居民消费逐渐升级, 但升级速度在逐年减缓, 且与城镇居民相比, 消费水平差异进一步扩大。

(二) 消费方式单一

在城乡流动过程中, 农村的消费方式虽然逐步贴近城市由过去的低生存消费转向享受性消费, 但是旧时期的消费方式依然大量存在, 由于大多农村地区距城市较远, 农民不会采取类似城市的购物方式, 同时大量的农民还是以种田饲养家畜为主要生活方式, 因此对于消费的需求较低, 所能使用的消费方式大多是在定期的“集市”中来获取自己生活的必需品。由于农村的生活条件差、硬件设施不齐全导致其消费方式单一, 这对农村消费需求造成了相对的影响。

资料来源:2011年国家统计数据库。

二、扩大农村消费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进入21世纪以来, 中国国民经济一直保持较快增长, 尤其是2003年以后GDP增长速度基本保持在10%以上, 但应该看到, 中国投资率偏高、消费率偏低, 经济增长主要由投资拉动, 出口、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拉动作用呈下降趋势。2000—2010年, 最终消费对GDP的贡献率由65.1%下降到36.8%, 拉动率由3.8个百分点下降到5.5个百分点。同时, 在最终消费中, 居民消费支出比重则趋于下降, 由77.2%下降到57.3%, 居民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和拉动作用渐弱。

目前, 这种主要由投资、出口拉动的经济增长方式造成了中国经济增长过热、经济结构失衡, 人民没有分享到经济增长应有的成果, 因此, 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必然选择。而目前中国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和拉动作用渐弱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低。中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较大, 而消费水平较为低下, 城乡差距不断扩大, 严重抑制了消费总需求的扩张。因此, 研究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及政策选择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资料来源:2011年国家统计数据库。

三、制约农村消费需求的因素

(一) 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

从凯恩斯绝对收入假设消费函数来看, 消费是由收入唯一决定的, 随着各种收入的增加, 消费也将增加, 但消费的增长低于收入的增长, 即边际消费倾向递减。中国农村居民的收入主要是农产品的出售和劳务收入, 这些收入的增长速度并不快, 这是影响农村消费市场的重要原因。尽管全国加大了对农业的补贴力度, 但农民消费能力仍受到很大制约, 一方面, 农村产业化、市场化程度低, 产品附加值低, 农民从中获利较少;另一方面, 农民文化素质较低, 外出务工人员工资水平普遍较低;再次, 失地农民数量较多, 无社会保障,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由于中国农村居民受其收入水平并不高的影响, 与他们的物质消费饱和还存在一段距离, 这也意味着中国农村居民的消费能力存在巨大的提升空间。从下页图1可以看出, 城镇居民收入从1978—2010年差距逐年增加。

(二) 农民收入预期和消费预期

持久收入的消费理论支出, 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主要是由持久收入决定的。由于农村市场风险性大, 农民生产的物品不是完全依据市场周期性的变换, 导致农民务工工资的收入来源相对不稳定, 所以农民只能将增长缓慢的家庭经营收入视为持久性收入, 而将务工工资收入暂时储存起来。因此储蓄倾向提高便会带来平均消费倾向的降低, 进而加剧了农村居民消费率的下降。

(三) 农村居民消费信贷

中国农村的的金融体系不健全, 消费信贷环境缺乏也造成了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降低。首先, 农村银行机构数目少、贷款权利小、种类少、放贷额度也小, 因此不能满足农民的消费信贷需求。其次, 银行贷款条件高, 发放贷款时限制的条件苛刻、手续烦琐, 也难以使得农民选择消费信贷方式。最后, 在农村地区对于消费贷款宣传不够, 农民认知率低, 同时国家相关政策落实不到位, 影响了农村消费贷款业务的拓展。因此农村金融体系不完善, 客观上造成了农民消费的流动性约束, 在一定的程度上制约了农村消费需求的扩大。

资料来源:2011年国家统计数据库。

(四) 农村居民消费环境

目前中国农村市场流通体系不健全, 农民消费渠道问题严重, 造成农民买卖困难, 成为制约农民扩大消费的重要因素。一是流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商品集散和辐射功能不强, 很难满足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二是流通方式落后, 集贸市场、露天交易的方式加之规则不完善同时造成消费需求的降低。三是缺乏符合农民消费特点的产品, 可以达到刺激农民扩大消费的商品较少。四是农村产品的服务体系不健全, 一般情况, 在地级市或县城才设立相应的产品售后服务机构, 因此给农村产品维修带来了不便, 制约了相关产品的消费增长。五是农村市场秩序混乱, 造成了大批量的假货涌入, 多数商品质量低下, 导致了农业生产减产。

四、进一步扩大农村消费需求的政策建议

(一) 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 保证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1. 发展现代农业, 优化农村和农业产业结构, 稳步保持农业内部增收动力。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加快农产品品种技术更新, 延长农业产业链, 提高初级农产品的附加值以及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加大政府对三农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 相应地调整农、林、牧、渔业内部结构;促进农用土地的合理流转、完善农村土地征用制度, 提升农村土地收益, 切实保护好农民权益。

2.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 增强农业外部增收动力。

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扩展就业的增收空间。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可以适当的增加农民的收入。当前中国约有两亿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要提高务工人员的技能素质就要加强对其的职业指导和技能培训。同时还有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 开辟“绿色通道”, 实现农民工“就地转移、异地输出、返乡创业”。

(二)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稳定农民消费预期

1. 逐步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建立“三位一体”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支持解决农民“生有所靠、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社会保障问题, 稳定农民消费预期。加大政府对农民参保的补贴力度, 在开展养老保障的农村地区政府大力给予支持, 在没开展的地方加快建设, 支持解决60岁以下农民“生有所靠”的问题, 最终要建立起覆盖面广、标准较高、制度健全的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

2. 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的资金筹措机制。

针对农村特殊的金融环境制定一套完整的法律, 使农村金融活动更为合理健康的运行, 通过加大资金投入的方式来提高农村的金融供给能力。政府在充分考虑农户的收入来源、未来经济承受能力和信贷风险的同时, 根据相关政策采用贷款证、农户联保贷款等多种形式发展农民消费信贷。另外, 还要建立信用风险测评机制, 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事业, 使之稳定快速发展。

(三) 完善农村消费政策, 优化农村消费环境

1. 完善农村消费信贷政策。

目前中国消费信贷占整个信贷余额的比例相对于发达国家少之又少, 因此消费信贷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以汽车消费来看, 发达国家汽车消费80%都是靠消费信贷, 中国现在只有12%, 消费信贷还会有一个较大增长的空间。当前, 应把发展消费信贷作为刺激农民消费的重要途径, 针对农村市场的消费热点, 积极引导农民的消费需求。在拓宽消费信贷领域的同时创新消费信贷品种, 进而不断扩大农村消费信贷规模。

2. 加强农村市场环境建设, 提高消费质量。

加快建立和完善农村市场流通体系。规划建设一批农村商店与农村物流配送中心, 增加农村商品统一配送品种;通过引导大型连锁超市、农产品流通企业与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对接, 以及建立农产品直接采购基地来促进产销衔接;在农产品重点产销区建设和改造一批农产品批发市场, 支持农产品批发市场进行冷链、质量安全可追溯、安全监控等实施建设。良好的秩序和服务质量是扩大消费的前提条件, 各级政府职能部门要依法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强化对农村市场的监管, 健全农村维权监督网络, 加大维护农民消费权益的工作力度。

参考文献

[1]张皓.扩大内需应着力促进消费[J].发展研究, 2009, (2) .

[2]张玉霞.扩大中国农村消费的政策思考[J].山东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 (2) .

[3]刘以顺.扩大农民消费问题研究[J].理论建设, 2005, (4) .

[4]商务部市场建设司.加快农村市场体系建设扩大农村消费[EB/OL].人民网, 2009-06-16.

上一篇:掌骨颈骨折下一篇:管理中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