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内涵

2024-11-05

人才内涵(共11篇)

人才内涵 篇1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高技能专门人才。目前, 我国高职教育已实现跨越式发展, 现已将重心转移到内涵建设和发展上来。高职院校要提升办学质量, 谋求科学发展, 就必须要加强内涵建设, 规范教学管理, 更新教学观念,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不断提升学院办学实力。

一、加强探索与实践, 优化专业结构

(1) 利用特色专业的优势, 打造学院专业集群。专业内涵建设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 直接影响毕业生就业率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作为一所新闻出版行业高职院校, 主动适应新闻出版产业经济和产业技术的发展, 打造特色鲜明的专业及专业群, 一直是我院特色专业建设目标。学院依托新闻出版行业多年的传承和积淀, 形成了工、文、艺相互渗透且有鲜明特色的“印刷工程”“包装工程与设计”“出版传播”“影视传媒”等相对独立的四大特色专业群。开设了适合出版、印刷、包装、设计等职业岗位的近20个颇具特色的专业, 进一步推动了学院的学科建设与发展。

(2) 准确专业定位, 合理优化专业结构。在“十二五”期间, 专业的调整显得尤为重要, 我院“以市场为依托, 以就业为导向”, 定期开展专业市场研究, 准确把握行业对专业的需求, 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 积极发展市场竞争力强、就业形势看好的专业。在进行市场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按照相关政策规定确定实际招生专业, 优化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 调整教学内容, 使专业及专业群建设和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 准确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学院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 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不断加强校企合作平台建设, 成立并强化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职能, 参照行业职业岗位任职要求, 构建行业、企业参与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的新机制。努力探索校企一体、双元育人的校企合作体制机制, 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 突出学生的素质养成教育与职业能力的培养。

(2)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根据职业岗位任职要求, 以“融入式”校企合作为基础, 不断深化与江西华奥印务有限公司、江西新华印刷集团、中文天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的合作, 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推进车间式“产学一体化”教学培养模式、校内“工作室”“订单班”培养等人才培养新模式。模拟职业现场, 导入企业文化, 实现学生知识、技能、素质的有效综合提高。

三、深化校企合作, 加强实践教学

(1) 健全实践教学体系, 改善实习实训条件。根据校企合作共同开发、共同育人的思路, 紧密依托行业或企业, 逐步完善各专业工学结合实验实训场地的建设, 为推行教学做一体教学改革提供有力保障。重点建设好学院的特色专业实验室、深度校企合作的产教一体的实训基地建设, 形成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主线的实践教学体系。

(2) 探索实践教学模式, 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坚持以“做”为中心, 积极探索有特色的实践教学模式, 完善实训条件和建设一体化教室, 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 教师边讲边做, 学生边学边练, “做中学、学中做”, 做到“教室与车间、教师与师傅、学生与徒弟”的合一, 提高了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3) 重视顶岗实习工作, 强化专业技能训练。学院高度重视顶岗实习教学环节, 制定了《关于毕业生顶岗实习的管理办法》等制度, 实施“2.5+0.5”的教学模式, 充分保证学生顶岗实习时间。各专业根据实际需要集中或分段安排实习时间, 顶岗实习覆盖率达100%。各专业根据自身特点, 采用毕业设计与企业生产经营相结合、顶岗实习与学生就业相结合的多种实习形式, 增强了顶岗实习的针对性, 提高了实习成效。

四、加大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 提高人才培养实力

教师队伍是学院教学资源中的核心资源, 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决定性因素, 针对目前我院师资队伍存在的数量不够, 质量不高, 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必须从体制和机制上予以解决。

一是要继续坚持引进和加强培养并举的方针。一方面积极引进高学历人才, 聘用引进企业、行业技术能手和能工巧匠充实师资队伍, 加大兼职教师聘任力度。同时鼓励在职教师通过脱产和在职、短期和长期等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学习进修, 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

二是促进校企交流, 推进师资队伍实践化进程。要充分依托合作企业, 大力培养专业教师“双师型”素质, 通过鼓励老师考取行业职业资格证书, 安排教师到一线企业参加实践锻炼, 参与企业科技创新和技术培训等工作, 形成“双师”素质教师培养机制, 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有力地保证了一体化教学的实施。

五、强化教学管理, 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

良好的教学质量有赖于高水平教学管理, 我们要将教学质量控制贯穿于教学过程的每一步, 积极推动教学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

一是要加强教学过程的规范管理, 认真执行各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和管理制度, 对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教学考核、教学档案等各个教学环节, 都要按照规章制度进行严格管理、规范管理、科学管理, 确保教学工作有序进行, 全面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提高。

二是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与教学评价体系。完善对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评价制度、课堂教学评估制度、实践教学评估制度、领导和教师听课制度、同行评议制度、学生定期反馈制度及教学督导制度, 加强对人才培养过程的管理。切实执行《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办法》。

三是提高教学管理现代化水平, 加快教学管理工作重心下移步伐。针对目前教学管理的薄弱环节, 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强化教学单位在教学管理工作中的主体作用, 进一步完善以系 (部) 为基础的教研室、系 (部) 和学校三级教学管理体制。

参考文献

[1]张景林.抓好学科建设,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华北工学院学报, 2001 (5) .

[2]黄玲青.新办高职院校加强内涵建设与发展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管理, 2013 (3) .

[3]滕勇.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实践探索[J].教育与职业, 2009 (2) .

人才内涵 篇2

——在2018年春季开学干部会上的讲话提纲

校长 陈刚(2018年3月3日)

同志们:

今天是新学期第一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校干部大会,安排部署新学期工作和2018工作。刚才占军同志宣读了学校2018年工作要点,这些工作是经校党委认真研究确定的。谋划做好这些重点工作和项目,事关学校内涵建设和办学质量,事关学校发展全局。

一、2017年工作回顾

回顾2017年,我们工作生活的城市开启了大西安建设,明确了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亚欧合作交流的国际化大都市目标,招商引资、城市建设、环境治理、人才引进等都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在春节期间,‚西安年,最中国‛系列迎新春活动,给我们上演了震撼的视听盛宴,赢得了国内外广泛赞誉,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每一个参与者的辛勤付出。作为与这个城市同频共振的大学,我校也在奋力追赶超越。过去的一年,我们主要在以下七个方面取得了成绩:

(一)深化体制改革取得了新进展

以‚放管服‛为改革总思路,开启了以二级学院院长公开竞聘、23项管理权限下放、教学科研特聘岗为主要内容的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增强二级学院办学活力。

(二)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了新突破

大力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全年共引进高层次人才47人(‚西安市5211计划‛2人,‚陕西省百人计划‛ 1人);实行教学科研特聘岗,特聘282名教师、认定‚双师双能型教师‛108名,进一步调动教师的教学科研积极性。

(三)教学科研取得了新成绩

确立了101项教学科研提升工作任务,完成率100%;全年共获各级各类课题278项,其中省部级以上78项(其中国家自然基金4项、社科基金1项),全年科研经费达到3546万元。学前教育等七个专业(学前教育、汉语言文学、应用化学、软件工程、旅游管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数学与应用数学)获批省级一流专业;今年2月,我校入围陕西省‚一流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单位‛公示名单;虚拟仿真实验中心、会计实验与创新实践教学中心获批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全年获得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励73项、大学生创新创业国家立项22项、省级55项。

(四)干部管理机制改革取得了新成效

用好用活‚三项机制‛,从57名干部教师中公开选聘了10名二级学院院长;全年鼓励激励15人,容错纠错4人,能上能下14人,全校形成了忠诚、干净、担当、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五)党风廉政建设常抓不懈 强化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制定了《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清单》,明确目标任务,细化了35项党委班子集体责任、18项党委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18项党委班子成员共性责任及17项校领导分管责任,做到了责任到人,分工明晰,全面落实‚一岗双责‛。

(六)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

一是成立‚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团‛,组织各层面宣讲41场次,受众9000余人;二是成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打造思想政治理论研究高地;三是狠抓意识形态工作,将意识形态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四是做实‚两学一做‛,落实‚三会一课‛,以‚三全五查‛为抓手,运用新媒体持续开展学习活动,推动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五是凝练关学精神内涵,以‚严肃干部作风、严谨教师教风、严格学生学风‛为文理独有文化特质,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七)工作作风、校风和校园环境持续改进改善 深入推动‚三大革命‛。学校各部门以‚行政效能革命‛为抓手,转变工作作风,深入教学一线,现场办公、现场解决问题,服务质量、服务意识、服务效果显著增强;组织开展了‚烟头革命‛‚厕所革命‛,全面实施室内禁烟行动,通过精细化管理各项措施的落地,厕所干净卫生,设施设备完好齐全,校园环境焕然一新。

2017年是国家和学校发展历史上重要的一年,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大西安建设启动,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的建设目标已经确立,学校经历了省委专项巡视、教育部审核评估、硕士点申报、一流学院申报、一流专业申报等重大工作考验,取得了显著成绩,经历了思想认识的洗礼和提高,更深刻地体验了高等教育的激烈竞争和市场决定资源配臵的严峻现实,更理性地认清了我校发展面临的巨大挑战,学校的发展路径更清晰,我们的发展决心也更坚定了。

展望2018年,我们任务十分艰巨,去年申硕工作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学校发展的竞争始终存在、始终严峻、始终残酷,没有什么是必然的,我们只有对照申硕、升大指标要求,尽早提出落实举措,脚踏实地,奋力拼搏,增强硬实力,不断自我超越,切实达到各项指标要求,才能把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才能实现申硕、升大目标。因此,今年我们将继续推进学校综合改革,继续落实学院办大学的理念,在人事、分配等方面继续扩大二级学院办学自主权,不断激发办学活力,深入推进学科专业内涵及特色建设,着力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西安的能力。关于加强党的建设、作风建设以及继续坚持深化改革等方面,雷书记一会儿还要作重点强调和要求,请大家务必认真落实。下面,我就人才培养和教学科研等工作谈点意见。

二、2018年主要工作任务

根据2018年教育部、省市委、省教育厅的要求,我们要继续深入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实施‚奋进之笔‛为总抓手,追赶超越‚一流学院、一流专业‛申硕要求,狠抓人才培养质量及优势特色专业群,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持续抓好贯彻落实。

(一)牢牢把握学生应用能力训练和综合素质提升的目标任务及路径方法

一是要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定位。学校明确办应用型本科教育,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对二级学院来说,各个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必须服从学校的办学定位,是学校办学定位的具体落实或者说支撑,首先要体现所确定的、适宜的就业岗位群的能力素质对接要求,其次兼顾教育部发布的专业标准(1月30日教育部出台《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对全国92个本科专业类(涵盖587个本科专业),对其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师资队伍、教学条件、质量保障体系作了明确要求)。我校大多数专业特别是师范类专业就业岗位群明确并且合适,培养目标定位总体上是清楚的,主要任务是培养目标要更加细化,落实要更加到位,但确实也有不少专业,尤其是工科类专业,需要进一步调研论证和明确。

今年的一项重大任务是修订培养方案,这是一项基本型、根本性工作。各学院要按照做优师范、做强文史、做特工管等思路,把聚焦市场需求和岗位要求、明晰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作为头等大事,学院领导和专业负责人要亲自抓,密切与企业行业用人单位的联系,真正把调研做实、把论证做实,把就业岗位对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的具体要求弄清楚、搞明白,并分清主次地、清晰地表达出来,要建立能力矩阵图,每个专业都应当有一定数量的用人单位专家参与培养方案的制订。可测试的专业能力标准,要吸收行业标准内容。应当把每年一次的对用人单位的调研走访,作为各专业的基本动作、规定动作,坚持几年,不断细化专业培养目标,明确学生专业能力和发展潜力所在,并与时俱进地加以完善。不能由教研室主任或其他某个人单打独干,闭门造车。培养方案一般都是完成4年一轮以上修订一次,但实际操作中按照严格的论证审批权限和程序可以微调。

二是要进一步加强课程设臵。培养应用型人才,必须在课程设臵上敢亮剑、敢作为、有定力。要切实以学生利益为重,对因人设课问题敢于亮剑。敢作为,不是乱作为,要积极探索用人单位专家参加的各专业教学委员会(或专业教学指导小组)的作用,逐步建立课程调整需要用人单位论证审核等制度,落实好制度管人管事;有定力是要在正确的改革方向上保持定力,不怕非议。课程体系改革总的思路是改学科导向为专业导向,把原来基于每门课程的学科系统性、完整性、逻辑性改成课程对专业的服务性,凸显课程对专业的支撑功能。重点是强化专业能力训练,适当压缩基础课及专业基础课学时。

按照这个思路,首先要关注课程设臵的模块化问题。我们依据专业所对应的岗位群提炼专业核心能力,将核心能力分解成子能力,找到子能力对应的知识点以及知识点的应用,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和整合,打造成知识模块。一个模块就是围绕某个子能力或者说某个应用方向的一个教学单元,可以是一门课,也可以是几门课构成的课程群。这是一种能力导向的课程体系构建方法,对我们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非常实用的。我们要用这种模块化(课程群)的能力导向的方法来研讨各个专业的课程设臵,编写课程教学大纲,组建教学团队。

另外一个就是公共基础课服务于专业的问题。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来说,要改变传统观念,大学外语、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大类基础课应当按照服务于专业能力培养的总要求,由教务处和专业所在院系牵头,组织开课院系及用人单位专家论证,要根据专业培养目标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优化,删减不必要的内容,合理安排学时数。例如旅游管理专业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所需要的大学英语肯定是侧重点不同的;同样,园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所需要的大学物理课程基础知识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也是不同的,这就要求我们针对不同专业的能力培养要求,优化调整教学内容,有所侧重,有所淡化,制定不同的教学大纲,要为专业院系安排相对固定的老师,并要求和鼓励教学改革。可以从专业大类需求的角度思考如何使公共课更好地服务于专业。在按照专业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压缩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学时以后,为了满足部分学生考研、考级对公共基础课教学的个性化需求,我们可以开设对应的公共选修课,按照专业大类或考研类别,开设考研英语、考研思政课、考研高数等供这些学生选修,为学生提供多元化成长路径,切实落实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我们鼓励有兴趣有潜力的学生课外开展创新创业也是这个道理。学校就是要搭建各种平台,打通各类成长通道,着力实现人人成才。

兴趣是最好的导师,要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要继续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及大学体育教学改革,总结改革经验,在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方式、教学方法和区分类别上下工夫,持续提高针对性。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尽管近几年改革力度很大,有明显进步,但在如何提高教的有效性和学的积极性方面,改革的任务还十分艰巨,处于攻坚克难的对峙期,可以在结合专业教育开展改革上下工夫,在开课学期、教学内容、授课方式上,可以与专业或专业大类教育更加合理地统筹安排;落实总课时要算理论与实践、课内和课外的总帐;要多安排可监控考核的课外自学,列课外书目,查读书报告;要突出精讲,结合古今中外的案例开展教学,通过案例消化理论,加深理解,使学生真心接受,不能只把学生圈在教室,你讲你的,我学我的,一看就懂,一听就厌,一过就忘,一用又不会。要花大力气,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更好地起到坚定理想信念、提高综合素质和思维能力的作用。

三是要进一步加强课内外一体化学习。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时,应当配套有指导、引导或要求的课外自主学习方案。课外学习活动是人才培养非常重要的途径和载体,在巩固课内学习、强化技能训练、培养创新意识、培育团队精神、发展特长、增强人际沟通交流意识、提高表达能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观等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有的课内教学目标可以通过第二课堂安排解决,但是做得不够,有的第二课堂活动在专业培养目标上的针对性不够,导致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互不衔接,效率不高,课外学习的制度设计和条件保障没有跟上。需要通过聚焦专业培养目标统筹课内和课外学习,精炼课内教学,充实完善课外安排,这就是课内外一体化设计的思路。学生处、团委要协同教务处做好课堂内外培养体系的整合,将第二课堂的各项活动要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和综合素质训练要求,既要有大学4年的整体计划,又要明确每个学期的课外学习训练任务与活动安排,要引导和扶持围绕专业技能或主干课学习拓展而设立的专业型、课程型或项目型社团,提升第二课堂的‚含金量‛。使课外与课内相互衔接,课外‚隐性课程‛真正成为课内‚显性课程‛的有效延伸和补充,予以考核,彰显学生个性成长,共同服务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二)牢牢执紧学科专业的龙头地位、教学科研的核心地位,扎实推进相关改革

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学科专业设臵及结构调整优化。教育部高教司原司长张大良在早前的一次讲话中指出:‚地方高校要认识并坚持好两个原则:一是对现有的学科专业格局,坚持存量调整。设臵学科专业不在多、不在全,而在于优、在于特、在于强。如果盲目追求所谓‘综合性’‘全科式’发展模式,必将导致有限的优质教育资源被进一步稀释、分散。二是在新设臵学科专业时坚持增量优化。地方高校要紧密结合地方需要,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社会公共服务领域的人才需求,主动调整优化学科专业,打造一批地方和行业急需、优势突出和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并形成若干个学科专业群。‛

从我校专业看,多数专业主要是行业性专业,少数专业是以兼顾地方性为主要理由举办。从学校总体上看,专业数和学生规模基本匹配。但是,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全国招生规模很难显著增长,这将成为常态,教育部计划的小幅增量将主要投向近几年的新设本科院校。同时,全省从2015年就开始取消或减少陕西省的机动上浮计划,维持现有学生规模已属不易。因此,从长远看,我校学生规模将基本稳定,这意味着未来几年,专业数量将从严控制,才能实现规模和效益的平衡。二级学院的重点应当放在专业内涵和专业特色的建设上,放在战略性专业方向的设臵及调整上,并为此配套推进教师知识和能力结构的转型,打造专业特色、学科特色。

从学科看,我校有影响力的重点学科少,行业内或区域内影响力低,贡献度小,团队能力弱,这是学校目前的最大弱项,是制约学校能力和水平的最大瓶颈,是学校上层次的最大障碍,去年硕士点学科申报中一些栏目没有足够成果填报而空着,这是对我们的一个警醒。学科的基础是科研,科研工作上不去,学科就成空谈,科研的主要着力点是青年教师、高学历教师、高水平教师的能力提升、政策扶持,主要突破点是结合地方问题或生产实践问题的应用研究或应用基础研究,学校和学院的领导多为教师牵线搭桥,学校和二级学院的科研管理工作既要重视目标要求,也要重视过程监控,要特别注意帮扶,在申报选题和培训指导上下工夫,写申报书的过程就是提炼科研方向的重大决策过程,是对外联络和认识专家的过程。因此应特别重视选题和申报书的编写讨论修改过程。我们这类学校,资源基本围绕专业配臵,学科的持续发展只有依托一个或几个专业或专业方向,才有生命力,只有依托区域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才能汇聚学科发展资源,才有发展空间,这是学校围绕地方主导产业布局一定数量的专业或专业方向的原因,但西安高校多,各类各层次高校都有,学科专业较全,我校要赢得更多机会加快发展,既要巩固传统优势,也要结合自身特点打造新的优势及特色,早日占领一些细分领域的战略制高点。我们初步提出做优师范、做强文史、做特工管,就是这个考虑,是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的发展导向。今年开始,学科建设将主要以硕士点申报需要为重点,以申报书的填报要求为建设任务,学校将给予人财物和政策上的扶持。二是进一步推动理论和实践有效结合。教学改革的难点在每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上。省教育厅在关于《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院校转型发展试点工作方案》中提出,到2020年,试点院校‚专业课程运用真实任务、真实案例教学的覆盖率达到100%,主干专业课程用人单位的参与率达到100%‛,这两个全覆盖的要求,目的就是推进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的有效结合。

对于理论课教学,要注重介绍实践应用背景和知识发现背景,注重安排反映实际应用的例题和作业;应当有一定比例的基于实际应用的案例教学、项目教学,积极鼓励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对于部分课程,特别是文科类的部分课程,应当鼓励合理压缩讲授学时,教师精讲,学生在课外多读多写多练,结合社会现实问题多调研思考、多写报告,使学生通过实践训练理解并学会运用理论知识和方法。理论课中实践性强的部分,按实践训练效果更好的教学内容就不要占理论课时,应设为实践教学,集中或分散实施。实践课一般也有少量讲授,只是它以实践训练为主,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不同。

要大力推行‚产教融合,真题实做‛,课程综合训练、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一定要结合社会生产实际问题来选题,工学、经管类等专业要支持学生到企业用真实问题进行毕业设计,实行‚双导师制‛,文科类专业可以做社会调查、文学作品创作等,艺术类专业可以做作品创作、作品展映或舞台表演等,体育类学生可做专题研究报告、典型案例分析、重大竞赛活动设计等。总之,要精心设计、有效运用实践教学安排,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应注重开设结合区域或行业的科技或人文研究成果介绍、学科前沿进展等方面的专题讲座,增强学生对现实先进科技和各类文化的了解,并将其系列化、规范化和集成化,纳入培养方案。可以在一个学期内实施完成,也可以分散在多学期完成。这个专题讲座也可以和专业导论课程结合成一门课。

三是进一步改革学业评价方式。考试改革的目标,是要引导教与学由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的转变,建立一套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和各专业特点的学业评价体系。要围绕课程的能力培养目标构建多元评价体系,要特别注重过程性评价,减少死记硬背的闭卷考试,增加综合分析问题、撰写报告、编制解决方案或设计方案之类的开卷考试。合肥学院从06年就开始推进考试改革,期末考试只占40分,更多的是能力训练的过程考核和读书笔记,纪律考核只能占平时成绩的少部分,虽然探索过程中也出现很多问题,但在不断校正后效果还是可以的;清华大学从2015级学生开始不再使用百分制,而改用12级的等级制,这样的改革更适合能力考核评价。不同层次的学校都在力推考试改革,可见其重要性非同一般。今后教务处将重在引导和效果评估,将成绩的评定权留给院系和教师,以便体现课程类别差异,改变大多数课程以闭卷考核为主、考试内容中死记硬背内容过多的状况,切实突出应用能力考核评价。

四是进一步加强科研项目的申报实施和科研成果评价工作。要做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级各类项目和省部级重大项目的组织申报工作,力争项目稳步增长。要完善好学校科研业绩考核评价办法,使评选结果更加客观公正,得到广大师生员工的广泛认同。同时要以项目为载体,抓好科研基地的建设工作,孕育一批标志性成果,争取获得国家级、省部级标志性科研成果,在国家专利、专著、成果转化、有国际影响的SCI收录论文等方面取得更好成绩。要加强科研平台建设和科研成果转化。加强省部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省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教学示范中心等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通过科研平台资源的进一步整合,体现办学特色、突出建设重点,通过科研项目和服务地方来提升教师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充实科研团队的后备力量。要在‚师范做优,文史做强,工管做特‛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区域优势,突出办学特色,服务地方。要抓好国家、省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申报工作,通过项目凝聚人才、建设学科、产出标志性成果。加强学术交流,抓好文理大讲堂、学术讲座和青年学术沙龙活动,积极探索教改沙龙活动。

(三)牢牢把握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这个关键 办学以教师为本。我校45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40岁以下占比41.6%,45岁以下58.7%)和151名博士(2人在读)如何加快成长、能力如何持续提升是关乎学校转型和未来发展的头等大事,能否造就一批有影响力的高水平专家学者,将关乎学校的兴旺,关乎学科专业的质量,甚至关乎学科专业的存亡。有些专业的转型,又严重依赖于中年骨干教师的知识和能力结构转型,这是当前面临的另一个问题。同时,学生规模也将制约教师数量的增长,学校相关部门和院系都必须统筹考虑,统一计划,教师的引进应当与现有教师队伍的学历提升及转型培训相结合,围绕专业内涵和学科方向建设的需要,将为数不多的师资增量重点用于博士的引进,用于补短板、强优势。为此,我们提出重点建设硕士点培育学科,使学科方向、建设任务、团队配备更明确更清晰,与专业、课程群和课程对接更紧密。要解决这一问题,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来着手。

一是以硕士点培育学科、省级重点学科、省级科研平台、优势特色专业集群等为重点,采取更加有效的政策引进高水平教授(含办学顾问)、学科专业带头人和博士。做好在企业或行业有一定工作经历的优秀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的引进工作,特殊人才引进采用‚一人一策‛。积极探索建立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的‚双平台、双通道、双聘任‛人才引进、共享机制。

二是围绕专业与课程转型、科研能力提升的需要,区分不同的培养培训类别,系统性提出不同的激励政策,切实鼓励和要求教师提升学历、短期培训、出国交流、走进企业。根据专业教学需要,切实推进青年教师到对口行业企业或行政管理部门挂职锻炼。所有新进青年教师应当兼任2年以上时间的教学秘书或辅导员工作,理工管等专业类的新进青年教师还应当兼任1年以上的实验室管理和协助指导学生实验教学任务的工作,兼职时间长短由院系定,这项安排对青年教师成长十分重要。推进青年教师入职培训和教学科研能力提升培训的规范化、系统化建设,支持教师考取行业资格证,引导教师强化应用实践、更新知识结构。

三是建立外聘兼职教师分层级、分类别聘任管理办法。下放聘任权限,重点外聘具有行业企业实践经验的优秀管理人员、优秀技术人员、能工巧匠等应用型、实践型兼职教师,独立承担或与专职教师共同承担讲座类、案例类、项目类、实践指导类课程的教学任务,或理论类课程中部分实践应用内容的教学任务,共同承担可能对青年教师成长更有利。完善劳动报酬支付办法,继续实施以学校补贴为主的激励机制,提高院系聘任兼职教师的积极性,建立比较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

需要强调的是,引进人才需要胆识、留住人才需要胸怀、服务人才需要爱心,要善谋政策、宽容批评、定制服务,努力营造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服务人才的良好生态环境。

(四)牢牢牵住申硕这个牛鼻子 一是扎实推进申硕中长期规范建设工作。硕士点是一个学校综合实力和社会声誉的体现,反映了教师水平和科研能力,显著影响招生和就业,是每个新建本科院校努力追求的目标。2017年申硕工作的失利,使我们对当前办学实际,与国家申硕基本条件的差距有了更清醒深刻的认识。我们申请新增硕士学位授予权建设,主要的问题集中在师资和科研两个方面。师资方面:一是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比例低于25%(学校目前实际为17.9%),二是硕士以上学位教师比例低于80%(学校目前为69.1%),三是生师比高于17:1(学校目前实际为18.2:1)。科研方面:近5年师均年科研到账经费低于4万元(学校目前实际为1.4万元)。破解这些问题的思路是: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持续加大申硕建设学科师资的外引内培,加强教师继续教育学习计划,不断提升博硕士学位教师人数,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拓展联合培养积累教师研究生教育经验。二要推进科研项目争取及教学科研成果培育。对标短板,夯实任务,孵化培育,通过加大奖励力度和与职称晋升挂钩等综合措施,激励教师承担科研项目,特别是横向项目,争取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奖励和成果。三要提高生均经费投入,以3万元为依据,给予经费支持和保障。

二是培育申硕学科方向。硕士点培育学科在未来几年将是涉及部分院系的攻坚战,未来第一批硕士点申报的突破,将显著推动全校整体发展,深刻影响学校发展进程,是学校上层次的标志。首批启动的应当是特色鲜明、有差异化竞争优势的硕士点学科,或者是基础较好,经过统筹组合(甚至是跨学院组合)形成优势特色的硕士点学科,要明确硕士点申报学科的带头人、学科方向负责人、学术骨干及相关任务。要深入挖掘我校相关学科专业的办学历史和优势,遴选和扶植市场需求大、前景广阔、发展潜力大的学科方向为申硕建设学科。在该学科本科段教育教学中积累渗透相关学科方向的内容,形成我校的优势和特色,及时总结宣传,增强显示度和美誉度。

三是明确申硕顾问团队组建。硕士点培育学科的目标任务是要放在全省、甚至全国的视角来设定标准,包括学科方向确定、团队、项目、论文和成果转化,都应该是高标准。因此,应邀请或聘请硕士点评审的国家级专家和相关主管领导来帮助指导,或由学科负责人上门研讨请教,站在政府和专家角度,从形成竞争优势的角度,审查修改建设目标和方案,依据申报时间节点和目标任务,安排工作进展,及时把脉校正学科发展方向和申报建设过程。

(五)牢牢夯实服务保障基础

一是要加强教学条件保障。按照教育部《普通本科高等学校设臵暂行规定》中‚升大‛27项指标(生均面积、办学规模、学科专业、师资队伍、教学科研水平、基础设施、办学经费七个方面),我校在生均面积这个硬性指标上存在差距,这需要我们在今后一段时间,想方设法地争取教育部、陕西省和西安市对学校建设的支持,同时统筹完善好现有校园建设的中长期规划。这里要强调的是,实训大楼建设后高新校区本部的发展规划,要着眼于学校近期和中期发展的需求,高新校区、太白校区和书院校区整体的发展规划要着眼于学校中期和远期发展的需求,这两方面不但不冲突、而且要相得益彰、相互补充,各自有各自的发展建设规划,都是致力于改善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为师生营造一个更好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的环境。我们要立足‚一流学院、一流专业‛建设,组织校内外专家认真论证,借鉴其他高校多校区运行的经验,进一步完善各校区功能定位。

二是完善管理机制保障。完善管理机制是学校内涵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保障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发展目标的有效手段。行政管理机制的建立重点在于职能设臵、运行机制、政策制度的完善,防止随意、拖沓、不认真履职、不主动履职、不提高履职能力,防止对问题视而不见、消极应付,防止不担当、不负责任、不协调配合,防止选择性执法、不完善制度流程、不讲程序,防止方向偏、缺思路、没想法、无举措。这些防止是针对所有管理服务岗位提出的要求,这是完善管理机制的主要努力方向。

年前我们按照学校现有专业发展优势、依据产业的支撑能力、资源的共享程度、产业链对应的专业群中的专业增设潜力等因素,通过深入调研、论证,全校统筹考虑,对部分专业和学院进行了调整。并对管理机构根据职能进行合并,减少机构设臵。降低横向协调成本和人员经费成本。今年我们要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分项目、分类别、分层次大力探索管办评分离,学校向学院放权,学院向教研室放权。部门内部要逐步细化岗位职责考核办法,积极探索内部管理岗位失职的多级警示、戒免和处理机制。积极探索非领导职务管理岗位职级制改革的可行性。积极落实干部流动机制,特别是要积极推进非专业性的敏感岗位任职交流,继续坚持将因工作需要的组织决定和竞争性上岗相结合。

积极探索院系办学绩效的评价机制、院系内部的分配机制,充分调动院系和教师的积极性。积极探索招生计划的分类管理,服从学校发展大局,在招生计划的分配上,形成特色专业以及实现学校发展战略的重点支持专业的保底机制、一般专业与就业情况和生源情况的挂钩机制。积极探索对院系经费、设备和场地使用效益的综合评估,在建设经费和运行经费的分配上,将基本需要和效益调节相结合,逐步探索部分经费与资金使用效益挂钩。

三是增强造血输血功能,激活办学活力。由于办学体制、机制的原因,学校很难得到中央和省级财政的支持,而市级财政划拨的单一经费来源不能有效的满足学校转型发展目标实现的需求。实验实训实习基地建立方式单一,符合生产、服务的真实技术和流程构建知识教育体系、技术技能训练体系和实验实训实习环境的实践场地数量偏少,面积不足。针对这些情况,一是要完善内部激励机制,提高人力、设备、场地和资金等资源的利用率,鼓励合作使用资源、合作研发、合作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合作培训,实现学校、学院、个人和校外合作方的放心合作、长期合作、互利共赢。二是要积极争取西安市继续加大财政支持增加投入的同时要加大开放办学力度,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和校友力量参与办学,弥补办学经费不足;加强与省厅沟通协调,落实各类专项、项目经费,支撑教育教学的综合改革。

老师们,同志们,2018年,是贯彻落实十九大的开局之年,是西安市 ‚追赶超越‛奋进之年,是我们学校‚人才工作创新年‛,面对新时代的要求,我们面对的困难异常严峻,我们的学科布局还较为‚传统‛,教学科研管理方式还比较‚陈旧‛,与经济社会需求对接不够紧密,转型发展仍然面临诸多困难;对照省内外标杆学校的改革创新和迅猛发展,我们的视野还不够宽广,改革力度还不够大,发展速度还不够快。特别是在学校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双一流‛建设和申硕、升大目标,困难重重。但是我们面对困难不能知难而退,要敢于啃硬骨头,要发扬文理人的担当和使命。因此,我们各部门各学院一是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将精力聚焦到学校的发展主题和主要目标任务上来,精心策划,周密部署,注重指导监督,务必取得成效。二是要明确职责,抓好落实。各部门各学院要对今年的市级目标任务、工作要点和人才创新项目要进行细化分解,制定任务清单。要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完成时限。三是要提高效能,优化服务。职能处室要有明确的服务意识,要淡化管理者身份,争做五星级‚店小二‛。在政策制定、工作处理上要换位思考,多深入一线了解情况,确保政策的可行性和针对性,确保工作的延续性和长效性。

人才内涵 篇3

关键词:高技能;人才;构成要素;培养途径;探索研究

高技能人才的内涵

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型人才的使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十一五”规划纲要(2006年~2010年)》中,有着明确的界定,“高技能人才是在生产、运输和服务等领域岗位一线,熟练掌握专门知识和技术,具备精湛的操作技能,并在工作实践中能够解决关键技术和工艺的操作性难题的人员,主要包括技术技能劳动者中取得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职业资格及相应水平的人员。”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高技能人才的内涵应该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有较高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和操作技能

高技能人才培养应该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从职业岗位入手,根据岗位需求,分解为相应的教学模块,在时间的编排顺序上,可以先教会学生做事,然后再让学生弄清为什么这样做。在教材的选用上,要随着职业岗位的发展、行业规范的变化对知识结构随时调整。

2.较高的思想素质

高技能人才是一个相对的,综合化的概念。高职院校应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为指导,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尤其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遵纪守法意识。

3.健全的心理素质,健康的体魄

由于高技能人才在工作岗位上将会面对技术含量较高的工种,或较为复杂的技术难题,或条件艰苦的环境,所以过硬的心理素质和保障操作的充沛体力就显得尤为重要。现代社会对人的职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开设相应的选修课,来塑造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并通过组织各种文体活动来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健康的体魄。

4.较强的综合应用能力

高技能人才以综合技术应用能力见长,在实际工作中应该能触类旁通,将知识、经验迅速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简单的说,能够将工程图纸物化为实体,具有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和管理能力。同时,还应具备一定的创新的能力,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够自觉完成能力的迁移与拓展。

高技能人才的构成要素

1.动作技能(主要是操作技能)

动作技能是一种习得的能力,表现于迅速、精确、流畅和娴熟的身体运动以及与工作任务相关的活动方式,在职业教育中主要表现为学习者的动手能力,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操作技能结构合理,在完成一个技术动作系统的过程中,不出现多余的动作,各项操作技能之间也不出现相互干扰的现象。其次,操作技能质量较高,运用各项技能不但准确、稳定,而且协调、灵活。在操作的过程中,技术的运用依靠动觉反应即可完成,不需过多依赖视觉控制。

2.智力技能

智力技能是借助于内部语言在头脑中进行认识活动的技能,它是在智力动作形成基础上确立起来的,具有内潜性、观念性、简缩性等特点。这就要求学校教育在传授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重视训练学生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能够将知识吸收、内化、迁移,最终达到能够灵活运用。这就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并通过反复实践获得触类旁通的能力。这也是高技能人才区别与普通工人的关键所在。

3.素质技能

这里所说的素质技能是指高技能人才所应具备的社会适应能力,融入团队、善于合作、勇于表达的意识和才智能力的显现。

作为新型的高素质劳动者,不能仅仅唯技术至上,而应具备较高的素质技能和现代公民意识。因为,当前新型工业化时代要求各行业之间,各工种之间必须密切合作,高技能人才必须适应这种新的要求,有团队合作精神和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

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路径

1.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方案

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方案,必须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从学生跨入校门开始就要进行职业熏陶。如邀请企业相关人员来校做讲座;组织学生参观企业生产现场、车间等。对中年级学生进行“动作技能+智力技能”的训练,开设一些模块课程,邀请企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同时具备一定教学能力的技术人员、技能高手担任兼职教师。对高年级的学生,进行综合技能的训练,主要采取项目教学方式。对于将要顶岗实习的学生,要特别重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训练,可通过承接生产任务、模拟生产实训等方式训练职业能力。

构建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课程体系(见图1)。

2.突出动作(操作)技能的培养

(1)设定目标,指导入门。

技能目标可依据生产单位的平均劳动生产效率和规范精度要求进行设定,对每项技能安排一定的入门指导,教会学生操作步骤、动作要领。如我校工程测量专业《测量学》这门课程,原本是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新的方案被分解为若干个技能模块。其中水准测量的任务:对闭合回路1km,有地形起伏,需9次倒站,进行图根点水准施测。目标设定:根据生产单位一般熟练程度的操作人员的标准,在满足精度要求的条件下,30分钟完成施测。对学生设定的能力目标:满足精度要求,30分钟优秀;35分钟良好;40分钟合格。

(2)开放设施,自主训练。

学校的实训场地对学生开放。比如某个学生在白天实训课时觉得某项技能掌握得不太好,可以向实训基地提出申请,利用晚自习或者周末的时间去自己练习,从而提高操练水平。我校工程测量专业测量学这门课程,分成若干个技能模块,从低年级开始,逐步学会水准仪的操作与使用、经纬仪的操作与使用、全站仪、GPS的操作与使用、数字化成图技术等技能,由浅入深,环环相扣,仪器室对学生开放,学生技能的获得以自主训练为主。

(3)竞赛考核,动态评价。

对学生动作(操作)技能的考核,倡导竞赛考核,动态评价。根据能力培养目标,按照能力培养路径,在新生进校后,每学期进行一次技能竞赛,通过技能竞赛认定学生的成绩,如果学生对取得的成绩不满意可以持续训练,到下一学年申请参加低一年级的技能竞赛,如果竞赛成绩为优秀,则本项技能最终认定成绩为优秀。这样,就彻底摒弃了一次考核定终身的传统做法,学习的主动权完全掌握在学生自己的手里,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

3.产学结合,培养模式与毕业岗位对接

学校要建设好校内实训中心、校办实习工厂、校外实训基地三大平台,充分发挥三大平台的优势,提高其利用率。工学结合的较高层次,就是学生能够顶岗实习,直接承担企业的部分生产任务。这要求学生到了高年级,基本具备相应工作岗位所要求的知识容量和技能操作水平,具有一定的体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在条件允许时,可为其配备师傅。师傅既可以是知识层次高、业务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老师、实训老师,也可以是企业外聘技术人员。总之,要让学生参加到完整的现场生产活动中去,从现场概况、施工方案分析和设计,到现场生产活动实施等方面进行全方位训练[3],并根据项目完成的情况做出考核。

通过产学结合,改革学校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学生毕业后就可以真正实现与工作岗位的真正对接,就一定能让学生真正具备高技能特别是综合技能,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使命。

参考文献

[1]徐颂陶.职业教育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关键[J].教育与职业,2007,28(7).

[2]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14.

人才内涵 篇4

一更新课程建设理念, 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课程建设观

“以学生为本”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1998年巴黎世界高等教育会议通过的《二十一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世界宣言》指出, “在当今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上, 高等教育显然需要有以学生为中心的新的视角和新的模式, 大多数国家的高等教育都需要进入深入的改革和实行开放政策, 以便培养更多不同类别的人”。课程建设应紧跟高等教育发展趋势, 领会教育教学最新思想, 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课程建设观, 树立全面发展和多样化的人才培养观念, 立足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从思维、素质、能力等多方面因材施教, 对学生进行不同需求的培养, 使每个学生都能尽其所长, 发挥潜能, 得到发展。因此, 在课程建设过程中要摒弃以往“知识本位”的课程建设观, 转向“能力本位”, 调动学生学习上的自主性和能动性, 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不仅重视学生知识的掌握, 更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使学生的角色从“知识接收器”转变为知识的主动构建者、实践者和探究者。

二优化课程内容, 实现创新性、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的有机结合

课程内容的选取与知识结构的构建直接影响学生对该课程知识的把握, 也是评价一门课程是否优秀的重要标志。课程内容整体上要求在阐述课程核心知识的同时, 加强对学生思维方法、思维能力的培养, 并及时将学科最新研究成果引入课堂;针对不同专业授课时, 注重与专业知识的交叉融合, 拉近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间的距离, 使学生的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融会贯通, 知识结构更加完善。

在全面发展观和人人成才观的教育教学理念下, 课程内容要实现创新性、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的有机结合。注重创新性, 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跨学科思维, 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注重综合性,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注重实践性, 强化实践教学,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开放性, 培育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尊重多元文化的博大胸怀。

三改革教学方法, 积极运用研究性教学、启发式教学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第一, 树立以探究和创新为核心的教育理念, 注重学思结合, 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 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 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构建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导向的教学体系, 着眼于学生探索意识和研究创新能力的培养。

第二, 将课内讲授与课外实践、教师引导与学生自学、教材学习与广泛文献阅读有机结合, 让学生掌握发现问题、探索问题以及研究问题的方法, 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研究能力。每个专业至少要有两门研究性课程;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 及时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主动实践;让学生在科研中学习, 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 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 采用问题导向、主题探讨、课题研究、项目设计、调查研究等多元化教学方式, 将多学科知识、学问性知识和体验性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突出知识、能力、素质训练的不断协调和深化。

第四, 采用多样性评价手段, 探索促进学生发展的多种评价方式, 着重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感体验、能力方法、创新发展、研究结果, 激励学生乐观向上、自主自立、努力成才。

四加强教材建设, 提高教材质量

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的重要方面, 它不但与整个课程的教学体系密切相关, 而且也是影响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重要因素。作为提供知识内容载体的高校教材的质量高低与优劣, 不仅会直接关系到大学教师传授和讲解知识的效果, 而且也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今后对这门课程的认识、掌握以及应用。加强教材建设, 提高教材质量, 是课程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1. 教材的内容要具有基础性与综合性

当前, 知识积累呈爆炸性增长, 学科领域不断分化且呈现高度综合的态势, 专业设置正在向着淡化专业、各学科交融日益紧密的趋势发展, 这就使得教材的内容需要调整, 既要覆盖本课程的基本知识点, 又要反映与本课程相关领域的知识, 达到学科间的交融与互动, 使学生对专业以外的知识也能有所了解, 了解本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 能从多视角、多学科的角度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2. 教材的内容要理论联系实际, 实用性与知识性有机结合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步伐改变了原有的精英型教育模式, 高等教育正在朝着多种形式、多层次方向发展, 倡导应用型和创新型教育的理念应运而生。教材建设要走出传统意义纸上谈兵的误区, 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致力于学生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将理论知识与应用知识贯穿于教材编写的全过程, 实现理论与实践相互渗透、相互融合, 构建以培养能力为目的的教材体系。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应用知识强调针对性和实用性,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较强的适应性和创造性, 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3. 教材的内容要具有时代性与前瞻性

时刻以敏锐的目光关注全球学术前沿动态, 应适时对教材进行补充、修正或重新修订, 在内容上不断吐故纳新, 及时反映最新科学领域成果。

五加强课程网络资源建设, 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 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国际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对高校课程网络化建设产生了巨大冲击, 课程网络化、教学网络化、资源网络化已成为当前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主体工程, 也是本科教学工程在“十二五”期间乃至更长远时期的发展方向。高等学校应紧跟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步伐, 打破传统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室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加强课程网络资源建设, 为学生展示多样化的优质课程资源。

通过开展课程网络资源建设工作, 促进教学模式变革, 加快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从知识传授为主向能力培养为主转变、从课程学习为主向多种学习方式转变, 使教学更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使学生在开放和个性化的学习环境中根据自己的习惯和偏爱使用课程资源进行学习, 着力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独立性, 提高创造潜能和创新素质, 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余春暄.精品教材建设与高校教学改革的思考[A].探索的脚步——“十一五”北京高等教育教材建设论文集[C], 2010

[2]李虹.现代教材观视野下的高校教材建设创新研究[A].探索的脚步——“十一五”北京高等教育教材建设论文集[C], 2010

人才内涵 篇5

1 实施专业冠名培养,实现校企无缝对接

学校主动面向市场,创新办学思路,吸收创新“双元制”培养模式,首创企业专业冠名培养,增强培养的针对性,降低企业和学校在人才培养上的投入。冠名企业根据自身需求,下订单,校企双方共同确定人才培养规格;学校结合企业需求,出菜单,确立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组织教学和实训;最后,由企业埋单,免费为学生提供实验实训、顶岗实习、就业指导,选派专业技术人员,对学生进行核心专业技术培训。学生在校三年,第一年安排2-3周到企业见习,行拜师仪式,明确学习目标;第二年安排3个月到企业实习,把在校学到的理论,在师傅的指导下,进行实践认证;第三年顶岗实习,由企业编到具体岗位,在生产中提高技能,进行岗位认可。同时,引进企业文化,促进校企文化交融。冠名企业对教学场所的设置给以指导,将企业文化贯穿到教室布置、实训场所布局,辅以宣传栏、企业文化长廊、温馨标语等,在校园内营造浓郁的企业氛围,传递优秀企业的价值观,增强了学生对企业的感性认识和认同感。

专业冠名培养,促进了校企无缝对接,大大提高了毕业生岗位适应能力,对口就业率和在岗稳定率得到大幅提高,家长、社会、单位、学生四方满意。三年来,学校先后与开元电机、义和车桥、福田汽车、美晨科技、得利斯集团等企业开展了专业冠名培养合作。目前,冠名班级50多个,冠名学生3000余人,提前为这部分学生解决了就业问题,履行了“学生入校即入厂的承诺”。校企冠名培养合作以来,北汽福田公司在校内投资500多万元成立了福田汽车服务培训中心、福田汽车商学院;惠发食品投资200多万元在校内建成了惠发体育运动场;有50余家优秀企业在校内建成了企业文化宣传长廊;各合作企业先后向学校赠送了160多万元的设备、专用工具、维修资料等,同时还给学校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艺流程、企业规范和标准。此外,学校积极开展各种具有浓郁企业专业特色的文化活动。如开展以企业冠名的技能竞赛,承办企业职工技术比武,承办“惠发食品”、“信得科技”等企业年度职工运动会;在学校田径运动会中植入极具专业个性的运动项目,在校内组织大型专场招聘会等。校企共建专业、共享人才资源,把企业管理方法引入校园,让学生体验不同的企业文化,了解将来從事的岗位。学生的专业素质与职业素养得到提升,实现了学校人与职业人的有效对接。

2 组建职业教育集团,促进校企共赢发展

为深化校校、校企合作,提升办学质量,我们本着“规模发展、资源共享、互补多赢”的原则,以数控技术为纽带,联合我市2家有数控专业的学校、15家数控设备制造及使用企业共同组建集制造、应用、培训三位一体的职教集团——诸城市数控技术职业教育集团,在校设立研发中心,承担数控装备的开发、维修及客户培训,企业负责学生的模块化实训和教师的企业研修。集团内设立理事会,负责集团的管理与运营。

职教集团的成立,深化了校企合作,增强了校校联合的紧密度,通过牵头学校的骨干带头作用,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示范功能,校校之间以专业建设为纽带、以扩大招生规模为目标,拓展了成员学校的办学空间,提高了成员学校的办学水平;同时,依托学校的专业师资,为集团企业提供产品研发、员工技能提高等提供技术、智力支持;集团企业为学校提供先进设备和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实训教学,让学校分享优质资源,企业享有优先录用毕业生的权利。去年四月,集团核心成员诸城市高级技工学校和冠泓数控经过争取,获准承办“2012年山东省职业院校‘冠泓数控杯’现代制造技术技能大赛”,这是我市发展职业教育以来承办的层次最高、规模最大的竞赛活动。为办好本次大赛,学校与冠泓数控合作投资1500多万元,制造、采购设备120多台(套),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设备进行调试校准,高质量搭建起竞技平台,受到了省、市领导的高度评价。这次大赛的成功举办,促进了我校数控专业的发展和区域数控技术的提高,彰显了职教集团在人才、资源、技术等方面的独特优势。

3 引企入校,推进工学一体化教学改革

我校自2009年全面启动一体化教学改革,努力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体化”教学体系。积极推行产教一体化办学,助推学校内涵发展;工学一体化教学,促进校企无缝对接;虚拟仿真与实际操作一体化训练,创设逼真学习环境,促进职业教育从知识教育向能力培养转变、从课堂教学向生产教学转变、从书本教学向实践教学转变,推动中职教育内涵发展。

模块化是一体化教学的具体呈现,工学结合是一体化教学的必要载体。从2010年开始,我们在实训中心规划建设的同时,按照“宽基础、活模块、一体化”教学要求,细分模块,依托先进的实训设备,将企业生产车间引进学校,与10余家相关企业紧密合作,组织学生进行模块化经营性实训,为企业组织产品生产与半成品加工。学校把车间开办为学工教室,根据模块化的设计,依据产品技术要求,根据订单任务协同组织生产,实施“项目教学法”,对学生实施选材、工艺分析、制作工装、加工、检验等全程项目实训。通过专业教师精心讲解、外请师傅具体指导,在课桌与操作台之间交替轮换,使学生边实践、边学习,干中学、学中干,获取专业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在基础模块过关后,学生依次进入后续模块,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理论与实践高度融合,岗位技能水平得到螺旋式上升。这样,学校实现了变消耗性实训为生产性实习,提高了办学效益,企业降低了投资成本,提高了生产利润。每年有500多名学生在获取知识、练就技能的同时,通过参与生产,每月得到600-1000元的工学补助,实现了低费或免费接受职业教育。

工学结合有力促进了一体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顺利开展。通过三年的教学实践,我校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将理论知识融入工作任务和教学活动,实现了干中学、学中干,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课堂教学与动手操作于一体,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和工作实践,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从教学组织形式到教学实践等诸多环节,初步实现了理实一体化、教师一体化、教材一体化、教室一体化、学习主客体一体化,做到“教、学、做”一体,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融通合一。

4 校企互动,共同打造一流师资队伍

教学模式改革创新,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学校采用“学校教师走出去,企业专家引进来”的方式,定期选派教师到企业学习、顶岗实践,提高实践教学能力,体验企业文化。同时,邀请企业专家及能工巧匠走进校园,为学校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文化建设出谋划策,承担校内外教学任务,从而带入企业文明。仅2012年,我们就派出31名教师到全国各企业和高校学习深造,安排40名教师到企业生产一线进行实践进修。从本市企事业单位选聘了20名专家、能工巧匠来校任教,为学校、共建企业进行高技能培训和疑难问题攻关指导。通过开展深层次、紧密型的校企合作,制定个性化实践方案等途径,来促进一体化教师的培养。目前,学校拥有高级讲师42人,讲师76人,高级技师37人,技师70人,其中山东省、潍坊市首席技师和省、市技术能手33名,师资队伍结构、双师型教师比例进一步改善。自2011年至今,教师参加省、市优秀教研成果评比共有60人获奖,4人被授予“全国优秀指导教师”称号,7人被授予“山东省优秀指导教师”称号;获潍坊市职业教育政府成果奖特等奖2项、一等奖2项;在国家和省级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13篇,有16篇论文获奖,主编或参编教材10部。

浅议创新人才的内涵及培养对策 篇6

关键词:创新人才,内涵,特征,培养对策

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对创新人才的培养, 而各级各类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因此, 准确把握创新人才的内涵与特征, 充分认识创新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有助于全面理解创新人才成长所需的外部环境和影响。通过教育培养创新人才, 需要进一步探索在教育过程中转变人才培养观念、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升教师综合素质、营造崇尚创新的学术氛围以及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创新实践机会, 以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形成。

1 创新人才的内涵与特征

什么样的人才算是创新人才呢?创新人才就是能够进行创新劳动并对社会做出贡献的人。创新人才的作用在于推动时代的发展, 而时代发展依靠的是创新劳动。不懂的创造, 不能为时代发展做出创新贡献的人, 就不能算真正的创新人才。

创新是创新人才的本质特征。创新人才的最根本的品质是具有自觉的创新意识、具有缜密的创新思维和具有坚强的创新能力。 (1) 具体地说, 创新人才应具有以下特质:首先, 要具备强烈的创新意识。其次, 要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智力健全人所具有的能力。再次, 要具备创新思维。

2 创新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21世纪是人类依靠知识和可持续发展的世纪, 世界进入了全球化知识经济的时代。国家创新能力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党的十七大报告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 列入“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八项重要举措中的第一项。国家的发展在人才, 目前应该把培养高素质的人才特别是培养就有创新能力和创造精神的人才放在首位。

2.1 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进入高等教育发展阶段, 大学生从生理、心理和智力的发展方面日趋成熟, 他们的观察力、注意力、思维能力等等都得到迅速的发展思维更具有独立性、逻辑性和批判性。这是大学生的感情也更加丰富, 做事的目的性更加明确, 会有自我实现的需要。会朝着自己确立的目标迈进, 在自我实现的过程中, 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目前我国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 体制改革和就业方式的转换, 使学生的就业压力加大, 所以, 学生只有培养自己有广泛的兴趣、坚强的意志、相信自己的能力, 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 才能在众多大学生中脱颖而出, 适应的新形势下, 迎接新的机遇和挑战。

2.2 高校功能发展的需要

我国高校大体经历了以教学为主———教学、科研两个中心———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三大功能的演变。近年来,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 高校科技创新工作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 取得了重要进展, 一批高水平大学已经成为我国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主要基地、基础研究的主力军、高技术领域原始创新的源头, 成为自主创新的生力军。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之路, 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 高校将大有可为。

同时, 随着高校功能的转变和发展, 使我们认识到, 我国目前高等教育在培养创新能力方面还有很大的差距, 这种差距体现在教育创新和创新机制、科研水平和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等方面。因此, 高校功能的发展, 就要求我们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创造能力, 勇于探索、勇于进取的创新人才, 把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进到更高的水平。

3 创新人才培养的措施对策

国家的发展靠在人才, 人才的培养靠教育。教育是知识生产、知识传播和知识应用的主要基地, 更是培育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人才的摇篮。加快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是我国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权的关键, 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快速发展的关键。因此, 我们的教育应打破僵化刻板的体制, 善于发现创新人才的苗子, 不拘一格加以培养。 (2) 同时, 培养出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

3.1 转变人才培养观念

我国现行的高校课程设置的基本特征主要是传授知识。我国的大学, 把传授知识视为教学的首要任务, 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 教学的内容越来越多, 教材越编越厚, 教材重视知识积累, 轻视知识运用。近几十年来, 我国高等教育课程虽然有了一些变化, 但还是没有彻底突破固有的模式。高校教育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传授专业知识。大学中认为人才培养就是传授给学生专业知识, 适应社会需要, 为社会培育各专门行业、职业和岗位的人才。

而创新人才的培养, 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更新观念, 高度重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用创新的精神开展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工作。鼓励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不断学习新的知识, 对自己提出新的要求, 做到终身学习。只有这样, 创新人才才能脱颖而出。

3.2 改进教育教学方法

培养创新型人才, 就要改进教学方法。第一, 教师在讲授过程中, 主义教材的重点、难点、疑点, 给学生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 适当的留出思考的空间, 引导学生主动讨论, 调动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第二, 在课程设置上, 开设选修课程,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 选择有利于自身发展的课程, 培养学生自由的个性, 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条件。勇于采用创新型的教学方法, 才能培养出大批勇于创新的人才。

3.3 提高教师创新素质

高校教师是高校教学过程中的主导, 是决定高校质量和水平的决定因素。高校教育创新的骨干是教师, 教师被公认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以创新为魂的创新教育系统中, 教师对开启学生的创造力起主导作用。教师不具有创新素质, 就会扼杀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应该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 努力提高自己的内在休养和创新的素质, 使其能不断地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所更新。

3.4 鼓励学生创新实践

实践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鼓励学生开展实践活动, 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同时也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我国高校教育长期以来存在的问题之一是不注重学科知识体系的完整性, 学科知识脱离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生活实际, 表现在人才培养上重理论、轻实践。近年来这一问题有所解决, 但效果并不明显。大学若只注重理论学习, 而轻视实践, 创新人才的培养就可能永远只停留在形式上。“青年人要立志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 到条件艰苦的地方去, 磨练意志, 砥砺品格, 把学到的知识用于实践, 在实践中继续学习提高。坚信之人生, 实践长才干。” (3) 为此, 我们应该为学生提供各种实践锻炼的机会, 让学生, 学以致用, 发挥所长, 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发展创新, 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高福安, 林淑华.创新人才培养方法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5:56-78.

[2]彭坤明.创新与教育[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35-37.

[3]赵杰艺.创新人才培养的现实途径[J].教育探索, 2009, 14:175-176.

人才内涵 篇7

一、创新产学研战略联盟, 推动培罗蒙人才培育体系有效运行。

2010世博年, 培罗蒙总公司为了建设人才高地, 吹响了与高校及大集团战略合作的集结号, 通过创新产学研战略项目给力于企业的人才培育和文化积蓄, 从中提升旗下各品牌的内涵。

1、成立培罗蒙首个男装工作室, 培育高端定制专业技术性人才。

培罗蒙男装工作室, 是该公司首个与高等院校合作的男装研究项目, 7月7日的揭幕仪式正式拉开了培罗蒙西服公司与复旦大学视觉艺术学院共同建设产、学、研基地的“精彩大戏”, 成为培罗蒙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战略突破口。以此为平台, 校企双方积极探索服装高端定制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为培罗蒙品牌发展、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起到推动作用, 达到互惠共赢的目的。在合作期间, 培罗蒙派出以培罗蒙西服公司技术部经理为首的专家组, 与学院同学一起实践、一起研究、一起创意, 共同为培罗蒙成为全国男装第一品牌而努力;公司还努力为学院学生创造在南京路、外滩黄金地段上的国际时尚品牌店内进行社会调研的机会, 积极和学院合作邀请世界著名时尚设计大师、一流品牌CEO等进行授课, 共享时尚信息资讯。通过培罗蒙首个工作室平台, 加强了校企双方在设计理念等方面的互动交流, 同时也为培罗蒙现有中青年专业技术员工, 搭建了创新技术的实训基地。

2、引进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 增强企业品牌产品创新发展新水准。

为充分发挥学校与企业各自的优势, 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 建设良性互动的产、学、研一体化的实践教学机制, 实现共同发展的目的, 培罗蒙总公司在与上海商学院校企合作共建的基础上, 2010年在公司内挂牌“上海商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实践教学培训基地”, 为艺术设计学院的学生提供专业实习和指导的机会, 培训最新的服装技术资讯、设计流程以及对设计人才的要求。同时还以“培罗蒙”命名设立专项奖学金, 激励应用型艺术设计的优秀人才的培养, 为培罗蒙今后引进高素质的专业型人才, 推动企业产品创新和品牌创新提供坚实的智力保障。

3、联手纺织集团强强合作, 为公司业务骨干引入新理念。

为开阔业务骨干的视野, 4月7日, 培罗蒙总公司组织行政业务干部赴上海纺博大厦聆听由法国路威酩轩LVMH集团中国区总监吴越先生所作的“奢侈品市场与世界品牌”精彩讲座。现场还就奢侈品的品牌宣传理念和时装周效应以及如何做好品牌运作、维护和投入等进行了热烈地交流互动。吴越先生充满激情的演讲和独到的解答使与会者收获颇丰。该公司还拟将继续与纺织旗下的“创意园”合作, 紧紧围绕“科技与时尚”的发展理念, 坚定地走高端服装定制之路, 重点发展科技、绿色、品牌、时尚为一体的上海品牌男装, 实现后续服务价值链的延伸, 努力打造与上海国际大都市相匹配的现代男装服务业, 增强培罗蒙设计、制作和服务能力。以创意园的特色充分挖掘培罗蒙悠久历史及深厚的文化积淀, 汇聚时尚纺织, 实施时尚品牌发展战略, 推进培罗蒙的品牌创意和设计服务产业的发展。

二、抓住世博会机遇, 建设企业文化彰显品牌形象。

共享世博机遇, 培罗蒙总公司全体员工在各自的岗位上服务世博、奉献世博、参与世博, 以实际行动弘扬企业文化、宣传和实践企业的基本价值理念, 展现了一个民族品牌员工所特有的风范。

1、营建世博氛围, 激发职工为世博争做贡献。

迎博和办博期间, 培罗蒙总公司党委设立“迎世博优质服务专项基金会”, 奖励在迎世博优质服务先进个人和集体;借助公司内外宣传媒介平台, 营造迎世博氛围;开展“我与世博”感言征集, 文明礼仪迎世博知识竞赛;“我眼中的世博会”职工摄影和征文比赛, 为每个班组发放一本《文明观博200问》, 激励一线职工争当三个文明示范者, 为世博加油, 为世博做贡献。4月9日又以“保世博、创佳绩、展风采!”为主题的党员干部、先进员工代表的誓师大会, 表达了参与世博、服务世博和奉献世博的坚强信心和决心。同时建立统一《培罗蒙世博志愿者活动登记表》专项档案, 动员党员积极成为世博的“急先锋”, 除了参加地铁安全志愿者、平安志愿者和单位社区联动志愿者外, 世博期间公司还有8名同志成为世博站点志愿者“蓝莓”, 参与了步行街的志愿者服务, 受到了各级世博工作组肯定和表彰, 为实现“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作出了贡献。

同时在行政召开的两周一次业务会议上, 专题培训, 以竞赛方式和参加网上答题形式, 着力提高职工的文明素质。

2、投身世博立功竞赛, 先进人物不断涌现。

抓住上海世博的契机, 引导职工为成功办博、精彩办博作贡献、立新功, 展现良好的服务窗口形象。培罗蒙总公司工会从5月起, 开展以南京路、天津路、福建路、金陵路为中心, 以服装、纺织品、旅游纪念品、彩票四大行业为重点的“比形象, 看品牌影响力的拓展;比服务, 看服务质量超一流;比效益, 看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双提升;比安全, 看守土有责, 为平安世博多做贡献”的“四比”劳动竞赛。培罗蒙、老介福、旅游品和金光都结合实际开展各自特色的竞赛活动, 推出的“个性化服务”受到了消费者的好评, 也涌现出了一批服务团队和个人。任雯华、何福兰获得了黄浦区“快乐服务”先进个人;周雅丽等4名员工先后获得了黄浦区“服务世博、奉献世博”第一批、第二批先进个人;陆建国、赵雅娟获得了黄浦区志愿者之星称号;陈鸿等5名志愿者获得了上海市优秀志愿者、上海世博会城市志愿服务站点“志愿者之星”、黄浦区世博志愿者月度之星、黄浦区世博志愿服务活动月度优秀组织者;培罗蒙西服公司外建站站点获得了黄浦区世博志愿服务月度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培罗蒙CAD定制中心、老介福金陵路店获得了黄浦区“服务世博、奉献世博”第一批、第二批先进集体, 旅游品商厦获得了黄浦区“无忧消费”单位称号。

3、精心设计制作“培罗蒙·中国风”, 展示品牌服装的文化内涵。

2010世博会为上海城市的国际化和城市不断成长带来重大机遇, 作为上海西服老字号企业, 积极接受世博局的高级设计的任务。培罗蒙西服公司CAD智能定制中心在年初就成立了以设计、制作技术为主创人员的专项小组。经过前期的反复讨论确认以“培罗蒙·中国风”参赛主题, 设计人员在查阅大量服装流行资料后寻求设计灵感, 多次修改设计样稿的款式、颜色及制作工艺流程等, 多处找寻适合的面、辅料, 最终确定了四套以“中国馆的中国红”为主基调的一组系列服装设计样稿。并使用培罗蒙传统手工和先进技术相融合的品牌工艺精心制作, 按时完成的展示成衣受到世博局和评审委员会肯定和表扬, 作品还在5月的《解放日报》上专页展示。

三、响应“商旅文”联动机制, 强化旗下品牌文化提升竞争力。

作为黄浦区域内的老字号品牌企业, 培罗蒙总公司积极开展企业文化活动、品牌文化管理, 以商旅文联动广纳行业精英、资深学者和企业高层领导的新思路、新观念、新设想和新提议, 以此作为企业发展新动力、新能源。

1、举办《时尚与商旅文》系列论坛, 让员工参与品牌文化建设。

今年的5月和9月假座南新雅大酒店, 培罗蒙总公司举行的《时尚与商旅文》两次系列论坛, 分别特邀了LVMH集团中国区总监吴越先生、万宝龙 (中国) 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陆晓明先生和太美全球主题旅行聚乐部董事长胡恃珲先生为主讲嘉宾。黄浦区副区长郭芳, 黄浦区商业联合会会长、新世界集团总裁王龙根等莅临祝贺。嘉宾的精彩演讲, 让培罗蒙近20%的员工有机会共同感受奢侈品牌的文化内涵, 体会到品牌的创新要始终保持先发的优势, 大家期望通过共同努力, 为培罗蒙品牌文化建设主动迎合新的发展机遇, 通过观念创新、机制创新、业务创新, 来保持品牌的历久弥新。为发挥黄浦区域特点, 推动商旅文联动发展提供新动力、新能源。

2、完善品牌标准化, 深化培罗蒙品牌文化的内涵。

培罗蒙总公司旗下的培罗蒙西服公司、老介福家纺和金光纺织品等连锁网点的发展都是以总公司经济发展为主线, 打造经典, 统一形象, 展示品牌文化。特别是培罗蒙西服公司, 今年在全国新增的52家销售网点中, 以培罗蒙品牌文化统一风格的标准化管理来设置新增网点的布局, 同时在男装系列产品的研发上加大创新力度, 结合企业品牌定位, 积极与相关行业联手合作, 引入新元素、新工艺, 推出男士系列新品30多种, 进一步推出新款高档男款皮鞋, 年末又力推高级成衣、礼服专卖定制业务, 打造经典企业的文化同时促进企业品牌竞争力。

3、打造百年老介福, 扩建拓展呈现传统品牌的新形象。

公司旗下的老介福家纺专卖在短短几年里已发展到了10家。今年为全面提升老介福家纺连锁网点营销竞争力, 在拓展网点同时还开始逐步进行战略性调整或扩大经营面积改造, 增加服务设施和销售种类, 以全新的网点形象和商品面貌, 展现在世人面前, 重现“老字号”的光彩形象。为体现老介福150周年的品牌文化, 今年10月28日该公司又一新连锁店在南京大楼 (外滩名店) 内重新以怀旧经典形象喜迎宾客, 店外橱窗以手工绘制的牡丹和中国传统旗袍制作为背景, 映衬出店内陈列的中国传统真丝面料的高贵气质和怀旧经典的氛围。在响应了黄浦“商旅文”产业联动发展的要求的基础上, 整合老介福的品牌文化, 让喜欢中国传统工艺纺织品的消费者, 在购物之时感受着中国民族传统文化。

人才内涵 篇8

一、建设创新型国家呼唤科技领军人才

当今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孕育和兴起使得世界许多国家纷纷加快科技创新的步伐, 以便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竞争的战略制高点。在此情形下, 党中央和国务院审时度势, 立足长远, 提出了到2020年把我国建设成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举措。建设创新型国家, 关键在创新型人才, 如我国航天技术就是一个很好的佐证, 我国航天技术之所以能走在世界前列, 是因为我国拥有一批领先世界科技的航天领域的科技领军人才。

当然, 我们也应看到, 尽管目前我国人才资源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一位, 但我国高层次人才所占人才资源总量的比重与发达国家相比还较低, 特别是科技领军人才匮乏, 如在全球6525名高被引论文作者中, 我国仅有26人, 占0.41%, 而美国占到63%。[2]科技领军人才已成为我国实现创新型国家的最主要瓶颈之一。因此, 开发满足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的科技领军人才队伍应成为各级政府及组织的重要使命。

二、科技领军人才的内涵

“领军人才”的称谓源于军事用语, 指能带领大部队集团作战的将帅。国外“文献资料中的“leading talent”、“top talent”、“1eading people”等词的含义与“领军人才”较为相近。国内首次给出“科技领军人才”这一定义, 是在2004年上海公共行政与人力资源研究所的《上海科技领军人才开发 (实证) 研究》课题中:“科技领军人才是指, 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科技型企业经营管理的广阔领域, 包括在基础 (理论) 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市场开拓的前沿地带, 发挥学术技术领导和团队核心作用, 推进科技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整合、优化社会资源, 发掘、创造价值源泉, 通过持续创新引领时代潮流, 从而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人才”。[3]此后, 国内人才研究学者相继对科技领军人才给出了若干定义, 如人才学专家叶忠海指出:“所谓科技领军人才, 即为学术技术带头人, 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 得到业内专家评价和确认, 对某领域、某方面科学技术发展作出卓越贡献并处于领先地位, 正在发挥引领和带头作用的高科技人才群体”[4]等。

诸多关于科技领军人才的定义虽在描述上有差别, 但都蕴含了杰出性和引领性相统一这一基本内涵。一方面, 必然是知识渊博、专业精邃且在本行业、本领域作出突出贡献而被公认的杰出人物, 如国外的卢瑟福和国内的钱学森便是科技领军人才的杰出代表。

三、科技领军人才的素质特征:“八力”维度

科技领军人才是创新团队的领头雁, 那么, 具备何种素质特征的人才才能堪称科技领军人才, 笔者认为, 科技领军人才必须具备人格魅力、战略眼力、领域影响力、领军力、胆识魄力、拼搏毅力、创新力和管理力“八力”维度特质。

1、人格魅力

人格魅力是指个人具有良好的思想品格和道德情操, 并通过其思想、言行等综合体现出来的一种人格吸引力和感召力。科技领军人才人格魅力具体表现为志存高远、淡泊名利、心怀开阔、严谨求实、广纳群言、坚持真理、乐于奉献、甘为人梯、平等待人等精神气质和道德风范。科技领军人才独特的人格魅力使其所在团队成员产生一种心悦诚服的心理认同感, 进而会形成团队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成为一种团队文化和支撑团队发展的不竭动力。例如, 作为我国火箭、导弹、航天事业领军人才的钱学森, 在近一个世纪波澜壮阔的人生历程中, 其崇高的大师风范和超凡的人格魅力激励着所在的团队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科技新突破。

2、战略眼力

科技领军人才战略眼力是指其具有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 能洞察和把握所在领域的发展方向, 带领团队走在领域研究的最前沿, 发掘人才并培养后继梯队。科技创新是一个探索未知的过程, 只有那些具有前瞻眼光的人才会将探索的目光置于领域发展的最前沿, 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思考领域发展的方向及重大问题, 并以此形成团队共同奋斗的愿景, 使团队少走弯路, 引领团队持续创新。同时, 科技领军人才的“眼力”还体现在对团队后备人才的发掘和培养上, 一支结构合理的人才创新梯队直接关系到团队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例如, 贝时璋, 我国细胞学、胚胎学及生物物理学的领军人才, 始终站在生物学发展前沿, 高瞻远瞩极具战略眼光的倡导数理化与技术科学、生物学研究交叉、渗透、融合, 带领团队先后组织开拓了放射生物学、宇宙生物学、仿生学、生物工程技术、生物控制论等分支领域和相关技术, 并培养出一批生物物理学骨干人才。

3、领域影响力

科技领军人才处于人才金字塔结构中的顶端位置, 是本行业、本领域中的顶尖人才。科技领军人才以其在某一领域高水平的造诣, 推动或者引领着该领域的发展, 在自身获得重大成就的同时, 还在其所在创新团队和领域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带领或激励一大批人成长, 有着广泛的社会影响力。这些人是我国人才队伍中最杰出的群体和行业典范, 在各自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 社会影响力大, 有的在国际上还有一定知名度。

4、领军力

团队是科技领军人才的载体, 科技领军人才在团队中居于核心地位, 是团队的灵魂和标杆。[5]科技领军人才区别于一般高层次人才的明显特征在于其领军力。科技创新团队犹如一支乐团, 而科技领军人才是这支乐团的总指挥, 在团队创新活动中不是“自编自导”, 而是指挥整个团队“大合唱”。如闵恩泽, 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 我国石油化工、新能源的领军人才, 曾经受到石化科学院院长龙军这样评价:“他的巨大贡献, 不仅仅在于卓越的科研成果, 更在于他带出了一支勇于攻关、善于团结、勤谨踏实的科研团队, 为石化研究储备了一个人才库”。[6]

5、胆识魄力

科技领军人才还要敢于创新、勇往直前, 有带领团队向国际国内研究前沿冲击的勇气和魄力。作为团队领头雁的科技领军人才既要遵循科学规律, 又要有“敢为天下先”的气魄, 勇于打破常规思维和方法, 激励团队成员勇于创新, 营造一种敢想敢拼和创新活力四射的团队氛围。

6、意志坚定、顽强拼搏、超乎寻常的毅力在科技领军人才身上体现得非常突出。

[7]科技领军人才是团队的旗帜, 科技领军人才只有具备“十年磨一剑”的拼搏毅力, 耐得住寂寞, 抵得住诱惑, 才能带领团队取得骄人的业绩。“两弹一星”和“嫦娥工程”辉煌成就的取得, 是因为有钱学森、任新民、钱三强、王淦昌、邓稼先等这样一批的科技领军人才数十年如一日的顽强拼搏、带领团队不断创新突破的结果。佩鲁兹1939年开始带领团队研究血红蛋白结构, 进展非常缓慢, 1959年才得到较高分辨率的结构。如果没有超强的拼搏精神和顽强的毅力, 这长达二十年的研究是无法坚持下来。

7、创新力

科技领军人才的创新力还体现在科技领军人才具有团队创新意识、团队创新精神和引领团队创新的能力, 既是自主创新的先锋, 又是创新团队的领帅。[8]例如, 正大制药集团董事长、中国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主席谢炳高举创新大旗, 带领团队潜心耕耘, 矢志创新, 始终将创新的DNA深深植入企业运营的每一个环节, 真正实现了研发创新、管理创新、机制创新, 不仅为患者带来了解除病痛的良药, 也创造了医药企业合资合作的典范, 其本人也荣膺“2010中国企业最具创新力十大领军人物”称号。

8、管理力

管理力更多涉及的是执行层面, 强调的是管理团队的科学性。随着科技创新难度的加大和分工的细化, 单靠个体力量来实现创新的时代逐渐式微, 更多创新需要发挥团队的整体合力才能实现。科技领军人才管理力主要体现在制定团队目标、协调团队成员之间关系、实现对团队成员的激励与约束、风险控制与提高团队效率等方面。如何实现团队成员配置的合理化, 使不同性格、不同偏好、不同专长的团队成员和谐相处, 人尽其才;如何把团队面临的风险及因人际关系等原因产生的内耗降到最低程度;如何充分激发团队成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实现1+1>2的团队效应等, 这些都是对科技领军人才管理力的考量。

四、科技领军人才开发管理策略

科技领军人才的开发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 涉及科技领军人才的预测规划、遴选、培养、考核、激励等诸环节, 因而, 科技领军人才的开发管理应确立整体性思路, 以便更科学、更全面地推进这项工作。

1、科学预测, 统筹规划

一个国家或地区对于科技领军人才的未来需求状况受到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科技投入水平、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等多方面的综合影响。《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提出“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每年重点培养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为此, 各级政府、各行业主管部门应结合本地区、部门的实际, 科学预测并统筹规划好本地区、部门的科技领军人才总体战略和规划, 兼顾引进与培养, 形成世界级、国家级及地方级在内的梯次科技领军人才队伍。同时国家应加强宏观指导和调控, 避免各地区、各部门在科技领军人才引进与培养盲目跟风、人云亦云, 合理平衡各地区、部门的科技领军人才的结构、地域分布。

2、严格选聘, 宁缺毋滥

各级政府、各行业主管部门在科技领军人才遴选前应组建以行业知名专家为主的科技领军人才选拔领导小组, 按照“思想道德素质过硬, 专业贡献重大, 团队效应突出, 引领作用显著、发展潜力巨大”的基本条件, 遵循宁缺毋滥的原则, 严格遵照“初选、答辩、面谈、公示”的工作程序, 对通过单位推荐、行业或专家举荐、个人自荐等方式提出申请的个人进行严格选拔。

3、资源倾斜, 重点培养

科技领军人才的培养应突破既往人才培养的常规思路, 集聚优质资源向科技领军人才倾斜, 保持科技领军人才培养领先优势。以国家重大人才培养计划项目、重大科研和建设项目、重点学科和科研基地以及国际合作项目为载体, 推进创新团队建设, 加大科技领军人才的培养力度;设立专项资金, 开展合作与交流;鼓励科技领军人才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技术团体中任职并发挥作用。

4、动态考核, 能进能去

应对科技领军人才进行考核评估以激发其竞争意识与活力。为此, 应创新科技领军人才考核评价标准, 制定科学合理、可操作性的考核管理办法, 突出对创新能力、业绩贡献、领衔作用、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的目标管理考核办法, 避免用繁琐的不切实际的行政管理办法来干扰科技领军人才的成长, 同时根据考核结果对科技领军人才实行动态管理, 对贡献和业绩突出的科技领军人才为其创造更好条件, 使其向更高层次发展, 对考核情况较差或不合格的要督促其查找原因、及时整改, 对确实不适合继续培养的应解聘。

5、物质激励, 人性关怀

科技领军人才处于人才金字塔结构中的顶端位置, 是本行业、本领域中的顶尖人才, 是创新团队的灵魂和标杆。这部分人才不但对物质层面需求高, 而且对精神层面的需求也很高, 因而在科技领军人才物质激励方面, 既要考虑薪酬、津贴、住房补助等传统物质激励因素, 还应考虑以科技领军人才命名的科技成果占有制、自主创新成果价值相对应的分配机制、人力资本及科研成果的有偿转移制度。而在科技领军人才精神激励方面, 应给予他们全方位人性化关怀, 使其充分享有实现自我价值的自豪感、贡献社会的成就感及得到社会认可和尊重的荣誉感。如在团队人员配备、设备配置、经费使用等方面给予科技领军人才自主权;实行高级别领导与科技领军人才建立“一对一”的定期交流沟通联系机制;为子女入学、医疗保健、高级职称申报等方面提供便利。

参考文献

[1]国家科学技术部:国家中长期科技人才发展规划 (2010-2020年) [R].2010-6-6.

[2]张国, 雷宇.人才问题, 关键还是解放人才[N].中国青年报, 2010-3-5.

[3]沈荣华, 李小平, 李春淼.上海科技领军人才开发的实证研究[R].上海:上海公共行政与人力资源研究所, 2005.

[4]叶忠海, 裘克人.中国人才学研究新进展 (中册) [M].上海: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2006.

[5]蔡秀萍.揭秘领军人才素质[J].中国人才, 2007, (4) :8-9.

[6]江城.闵恩泽的创新风采—一位创新团队领军人才的启示[J].中国人才, 2008, (3) :24-26.

[7]李小平, 李春淼.通向领军位置之路[J].中国人才, 2007, (4) :10.

人才内涵 篇9

一、江苏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 高等教育规模扩大与教育经费投入受限

高等教育属于准公共产品, 就其性质而言, 属于有限资源, 因此它的规模自然受社会投入的制约。江苏高等教育自扩招以来, 在“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下, 其投入在持续增长, 教育支出总量逐年攀升, 资料显示, 2005-2009年的5年间, 江苏普通高等教育经费支出从209.6亿元增长到390.51亿元, 增长1.86倍, 但经费支出的年平均增长率只有17.54%,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8.45%;从高校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增长情况来看, 5年间普通高校生均教育经费支出增长了23.43%, 而普通高等教育经费支出总额却增长了86.31%;同时学校规模的扩大要求学校用于支付硬件设施的公用经费支出比重不断提升, 这使得学校人员经费的绝对数量虽不断上升, 但其相对水平则有所下降, 如2005-2009年的5年间, 人员经费占教育事业费支出的比重由49.35%下降至38.97%[1]。这些意味着教育经费总量的投入虽然呈现快速增长, 但因高校扩招而人数过快的增长, 落实到生均和员工身上的经费占总经费的比例却并未同步增长甚至下降, 投入的增长与规模剧增的矛盾, 必然影响到江苏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速度。

(二) 高等教育规模扩大与师资数量、质量不高, 尖端人才缺少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 江苏高等教育师资问题逐渐突显出来, 师资的数量不够, 高校生师比为17.7∶1, 而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合格标准为16∶1, 而美国高校专任教师与学生的比例平均为14.9∶1, 其中排名最前的10所高校生师比为7∶1。此外, 高校师资学历偏低, 全省高校教师中, 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仅为12.4%, 具有研究生学位的教师比例为43.8%, 具有国际教育背景的教师和国际教师的比例明显偏少, 而香港高校95%的教授拥有海外大学学位, 美国许多常青藤高校有超过20%的教师具有海外名校的学习经历, 直接在海外名校获得最终学位的达10%左右。而最关键性的问题是江苏虽然制定了系列有利于高校人才成长和吸纳优秀人才的策略[2], 但具有国际和国内一流水平的高层次领军人才偏少, 缺少能活跃在国际学术最前沿、能组织和承担重大研究项目、具有战略眼光和总揽各类学科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团队领军人才。从江苏高校未来发展的愿景看, 到2015年, 江苏省将打造成为全国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先导区、科学发展的示范区、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先行区[3];到2020年, 高等教育总体水平要达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高水平大学能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这势必要求高等教育要拥有一支高层次、高质量、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和学术领军人物, 然而目前高校师资中所存在的问题必然使江苏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受到不同程度的阻碍。

(三) 缺乏高层次、高水平国际一流大学

江苏高等教育规模位居我国之首, 但缺少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据2012年10月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发布的2011-2012年度世界大学排行榜, 共计有402所大学上榜, 江苏省仅仅只有南京大学排名第263位, 而美英两国分别有75所和32所大学进入榜单前200名[4]。据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世界大学学术排行榜资料[5], 在理科、工科、生命、医科和社科等五大领域中, 江苏无一学科进入百强。这一方面说明我们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尚有很大的差距, 另一方面, 如果在世界范围内竞争人才, 发达国家拥有绝对的优势, 他们优质的教育资源和优良的学术氛围及研究环境必然会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 就我们目前的环境和条件, 无法与他们相提并论。在国内, 随着我国科教事业的快速发展, 不少高校和学术研究机构通过制定人事改革政策, 以提供良好的研究环境和更为优厚的待遇引进和培养人才, 同时我国港澳台地区的高水平大学因拥有与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接轨的制度环境, 他们也依靠其自身优厚的待遇吸引了大批一流的高层次人才。这些都将成为制约江苏高等教育迈向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的重要因素。

二、人才强校:江苏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策略

(一) 为高校人才强校提供物质保障

高等教育的适度规模和高质量师资是内涵式发展的基础。江苏高等教育发展的规模与速度既要与当前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相适应, 同时也要与各高校现有的办学条件相匹配, 即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与发展应以江苏GDP的年增长率为基础, 同时适当兼顾社会需求。江苏高等教育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首先必须保证足够的高等教育经费投入, 生均和员工经费投入要与教育经费总量的投入成正比, 这是真正落实所制定的系列人才政策、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的物质保证, 否则, 如果只是盲目地进行外延式发展, 其结果必然影响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因此, 目前江苏高等教育可通过改革投入机制, 建立以政府为主的多元化投资渠道, 提高投入资金的使用率, 同时引导高校科学制定战略规划, 并调整战略规划的实施过程, 使高校拥有聚合人才、培养人才、发展人才的能力, 从而促进高等教育发展。

(二) 培养与引进相结合, 加强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

高等教育现代化的主要特点表现为“在高等教育发展的视野上突破国界和放眼世界的开放性, 在高等教育的发展内容上注重各国经验和趋势的共同性, 在高等教育发展目标和水平上追求现代性和先进性。”[6]因此,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江苏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的主要趋势, 而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是教师队伍, 即人才国际化。人才国际化首先必须有国际化的理念与视野, 将国际化人才作为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重要战略。为此, 《江苏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提出了两条实现途径, 以促进本土人才与海外人才互融共进。一是“实施本土人才国际化战略”, 通过提升高校教师国际化水平, “加快建设一支具有全球思维、战略视野、国际经验和创新能力的国际化人才队伍”, 实现本土教师国际化。首先, 为教师创造出国研修的条件, 如为教师在出国之前提供外语强化培训, 提高教师的外语水平, 加强国际交流的能力。全国英语等级考试 (Public English Test System, 简称PETS) 就是专门为满足在国外攻读学位或从事学术研究工作的需要而设立的水平考试, PETS5是最高级, 是公派出国留学人员所应达到的英语等级水平。如果高校教师都能通过PETS5, 将会大大提高他们出国研修的积极性和热情。在此基础上, 可依靠国外培训机构和高等院校, 组织教师出国培训和学习, 以提高本土人才国际化素质。其次, 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 学术无国界, 加强国际学术合作是世界高等教育的共同目标, 精通国际学术标准、把握国际学术的前沿与动态是高等教育现代化对教师素质要求之一。高校应积极开辟国际学术市场, 为教师提供学术交流渠道, 可通过设立专项国际学术交流基金、举办国际学术会议、与世界学术机构或组织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创设科研奖励机制促进教师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等。二是通过实施“人才国际化政策”, 支持高等院校向海外招聘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通过实行海外高层次人才“居住证”制度, 以保证海外人才“在税收、保险、住房、子女入学、配偶安置、承担重大科技项目、参与国家标准制定和政府奖励等方面享受国民同等待遇”;通过完善海外智力资源供给与成果共享等政策, “鼓励海外留学人员和外国专家来江苏工作、创业或以多种方式为江苏服务”。通过优惠政策措施大力引进海外优秀人才, 这是加快推进高校师资队伍国际化的另一条重要途径。首先, 高等学校在引进人才时, 要用国际化的理念创新人才的引进机制, 无论是在人才的招聘上、服务上还是经费的投入上都要突破传统的观念。通过各种媒体将高校人才需求的信息及政策传播到世界各地;对引进人才学校各部门相互配合, 按政策要求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 解决他们各种后顾之忧;在经费投入上, 如安家费、年 (月) 薪、科研启动费、学科 (实验室) 建设费等能以国际标准做参照, 打破常规, 为他们提供满意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其次, 高校要做好“汇智计划”工程, 高校引进人才是手段, 最终目的是要促进高校自身的发展, 促进江苏高水平大学的建设, 因此高校要充分利用海外人才在学科领域的领军地位, 创新高校学科团队建设机制及科学考核机制, 通过整合高校内部教师资源, 组建团队来盘活用好所有人力资源, 以提升高校自身的自主创新能力、科技研发能力和综合竞争能力, 提高学科的整体发展水平。

(三) 以学科为支撑, 构建创新平台, 强化跨学科师资队伍建设

科学研究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功能之一, 在知识经济社会,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 “单一学科的研究已不能满足社会进步的需求, 也不利于原创性工作的产生, 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大学科交叉研究已成为当前自然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国外研究型大学的跨学科科研创新平台就是其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基地, 如耶鲁大学有160多个来自不同的学科和学院组建而成的科技创新平台,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设立了66个跨学科研究机构, 且具有比较完善的运作体系[7]。江苏省在教育强省的战略中, 明确提出了高校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 建设有利于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 培养跨学科创新人才已成为江苏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重任, 而培养跨学科人才的关键是高校跨学科师资队伍的建设。我国高校组织的主要构建方式是以学科为基础设置系科和专业, 教师也只能在某一学科领域进行研究, 对跨学科所需的知识结构和能力都相对缺乏, 同时高校对跨学科师资队伍的建设也缺少一定的经验和理论指导, 这些对于江苏高水平大学跨学科教师队伍的建设也是一种挑战。以学科特色建设为支撑, 构建创新平台, 让大量的学科在其中交叉, 在平台发展过程中促成跨学科师资队伍的形成, 这是一条有效的建设途径。首先, 学校根据学科建设的需要, 可以打破内部各种行政隶属关系, 进行跨院、系、研究所的学科结合, 做到学科间优势互补, 各项资源共享, 这也是跨学科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其次, 科研是学科建设中最活跃的因素, 通过学科建设必定会促进研究创新基地的建设, 以此为平台, 组建创新团队, 加强对跨学科的理论研究, 特别是原创性的研究。如在社会学科领域, 可通过申报重大课题项目做平台, 整合相关学科领域的团队力量, 建设项目性研究基地;在自然学科领域, 可通过建设学校重点实验室这个研究平台, 形成一批优势学科研究群体, 建设原创性研究基地;此外还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 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研究基地。总之, 通过建立有利于学科交叉和资源共享的科研平台, 促进高质量的创新成果, 同时以科研促教学, 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 这样, 既提高了跨学科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 也促进了高水平大学的建设。

(四) 完善“学术休假”制度, 促进教师自由成长

“学术休假”指高校教师工作一段时间 (一般4—7年) 后, 给予一段带薪休假的时间 (半年或1年) , 目的是为了保证高校教师在一段比较集中的时间内可以静下心来专门从事学术访问、交流、培训或著书立说等纯粹的学术活动。这项制度起源于美国高校, 目前, 在西方国家高校普遍实行, 可以说是发达国家通行的一项师资培养制度, 是提高教师学术水平、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 “对高校教师发展具有激励价值、创新价值、学术价值和人本价值”[20]。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中, 高校可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将“学术休假制度”纳入到师资培养的整体规划和高校考核指标体系之中。这既体现出对教师的人文关怀, 也能使教师持续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更好地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及学科竞争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车玮.江苏省高等教育经费支出比较研究[J].财务与金融, 2013, (2) .

[2]沈健.转变发展理念加快建设高教强省[J].中国高等教育, 2010, (21) .

[3]江苏省教育厅.教育部与江苏省政府签署协议共建高教综合改革试验区[EB/OL].http://www.ec.js.edu.cn/art/2011/8/31/art_4340_63632.html, 2013-9-20.

[4]2011-2012英国泰吾士报世界大学排名前400强名单[EB/OL].http://wenku.baidu.com/view/eea1e48202d276a200292e90.html, 2013-9-16.

[5]2009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EB/OL].http://blog.renren.com/share/330904713/4951652706, 2013-9-16.

[6]“高等教育国际化论坛”在南京举办沈健厅长全面阐述高等教育国际化理念与构想[EB/OL].http://www.jsgjxh.cn/news_show.asp?pid=18064&ping, 2013-9-20.

[7]孟成民.基于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科研创新平台建设[J].科技管理研究, 2011, (14) .

人才内涵 篇10

【关键词】工学结合;职业思想;内涵

1991年10月17日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最早提出“产教结合、工学结合”。2005年10月28日《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强调提出要改变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制度。2006年教育部又出台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要求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近几年,为了贯彻这些文件的精神,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开展了在社会、企业环境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

机电工程系作为学院最大系,拥有“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等省级示范性专业,从一开始就被推到我院改革的前沿。2004年本人由机电工程系数控类专业的专业老师转为该系主管学生工作的专职副书记。几年来,本人亲身经历并深入参与了我院该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推进和探索工作。本文就以在实施工学交替,学生下企业的探索过程中遇到的对工学结合内涵和意义理解方面存在的问题谈谈自已的理解和想法。

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核心是课程建设与改革,而不是学生下企业

工学结合是学校和企业进行合作,共同完成人才培养工作的一种人才教育模式。它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将课堂的理论学习与企业的实际工作紧密结合,使学生在学习期间既要在学校接受与职业相关的理论教育,又在实训基地进行相应的职业技能训练,还要到企业参加生产性工作。它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

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探索初期,较多人把工学结合理解成单纯的学生下企业,只要能联系到安置学生的企业就算是工学结合的顺利开展。因此,多数职业院校都以提前就业形式大力鼓励学生自找单位,基本上不考虑教学计划、专业课程、政治思想教育等方面内容在企业中的具体实施,学生到了企业就完成归属于企业管理,只要学生最后能交上一份毕业综合实践报告就算是完成第三年的学习内容。在整个实习过程中,导师介入度低,教学内容额定实施量少,学校对实习学生的素质修养、专业技能等方面的跟踪教育不到位。其次,较多职业院校通过“2+1”形式推行工学结合,为了保证下企业的“1”年,教学改革的目标定在授课时间的节省,重点放在实践课程删除、理论课程提前等方面的课程整合,而忽略了工学结合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的具体研究和实施以及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理念的前期教育。较多学生下企业后目的不明确、情绪不稳定、岗位适应性差。

另外,由于学生以就业形式下企业,较多专业教师认为该项工作应属于就业指导、学生思想等方面的工作范畴,因此,工学结合的实施工作变成了就业推荐工作,专业教师在落实企业、稳定学生思想、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等方面工作的参与意识不强、积极性不高。

事实上,在教高[2006]16号文中就提出了“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这表明工学结合是一项“全程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程,其核心是课程建设与改革,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性改革,学生下企业仅是改革的切入点。

因此,工学结合实施时既要遵循“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要求,组织学生下企业开展以提高职业素养和提高专业技能为主要目的的企业实践锻炼;又要要求教师树立工学结合的教学育人理念,开展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实施路径应当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工学结合;二是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工学结合;三是课程改革中的工学结合;四是双师结构队伍建设中的工学结合。只有这样,才能使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主题更为宽泛,更符合中国国情。

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领导班子在深刻理解工学结合内涵的基础上,推出了系列的改革措施,在工学结合实施过程中始终把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作为改革的重点,步步为营,逐层展开。2002年,学院启动汽车制与维修专业教改工作,探索和解决了高职学生区别于中专生、本科生的人才培养质量和规格问题;2004年,学院又通过推行精品课程建设和二年制改革等工作,从根本上实现课程内容的真正整合,让学生在有限的两年时间里学到不比三年少的真正有用的知识和技能;2005年,学院重点建设了“双师型”师资队伍,使来自企业的教师达到了50%以上;2007年5月,学院又在2005级 “机电一体化”、“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等5个专业实施“2+1”人才培养改革,将“两年制”改革成果辐射到三年制,推动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真正落实;2008年,学院提出了在2007级各专业实施“第三学年社会、企业环境下人才培养计划”的决定。

2.理解工学结合作用时不可忽略职业思想素质培养

许多人都认为推行工学结合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专业技术水平和解决贫困学生的经济问题。因此,在寻求合作企业时,着眼于岗位的对口性和技能的广泛性,并且希望实习单位能在一年的实习时间内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轮岗机会,同时给予一定的津贴让学生能解决基本的生活需求。比如模具类专业的学生只能到模具企业去实习,非模具类专业的学生一般都不会安排到模具企业中实习;又如安排学生实习时,较多高职院校过于尊重学生的意愿,给予学生选择实习单位或实习岗位的宽阔空间,有时学生中途要求转换实习单位,学校也不敢过于强硬;再如以前学生到企业实习往往要由学院支付给企业一笔接纳学生实习的经费,现在人们市场经济增强了,反过来要求企业提供一定的实习津贴学生才愿意到该企业实习;诸如等等都成为了企业与学校之间合作的障碍。

出现这类事例的原因,追其根本是因为我们不管是在进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宣传时还是在安排学生下企业实习时都过多地强调了工学结合在提高职业技能、专业技术水平和解决经济困难两大方面的作用,而忽略了工学结合对职业思想素质提升方面的巨大作用。其实,工学结合归结起来应当起到以下四方面的作用:

2.1 工学结合有利于促进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

由于工学结合教育模式要求企业参与学校的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实施的全过程,从而有利于学校紧盯经济发展走向,紧跟行业发展需求,以就业为导向,进行专业结构和课程结构的调整和改革,使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及课程体系更贴近企业,贴近社会,贴近就业岗位。

2.2 工学结合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工学结合改变了过去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堂、轻岗位的传统教育模式,改单一基础教育为专业技能教育,变单一技能训练为综合技能训练。通过课堂学习和实际工作相结合,使学生既增加了理论知识,又锻炼了实际操作能力,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而且学生在真实工作环境中,参加企业的生产和管理,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工作态度、职业思想和企业责任。在企业健康的文化氛围下,学会了做人、做事,学会了与人相处,增强了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和团队精神,从而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

2.3 工学结合有利于学生增强就业竞争力,拓宽就业渠道

由于企业全程参与了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因此,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职业能力更加符合企业的要求,这样的毕业生更加容易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如果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了解了企业并认同了企业,愿意到该企业工作,作为企业是非常乐意接收在其单位实习的毕业生。所以,工学结合还能为学生就业增加机会,拓宽渠道。

2.4 工学结合中,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直接为企业生产产品,创造经济效益,企业为学生支付相应的报酬作为实习补贴,又可以缓解家庭困难学生的经济负担

胡锦涛同志说过:育人要以德为先。可见,德之重要。学生良好的工作态度、职业思想和责任心是学生在企业里好好实习的前提保证。也只有让学生安心于企业,才不会给企业带来麻烦,取得企业信任,从而从企业中学到其想学到的职业能力和专业技术知识,实现校、企、生三赢,维持三者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学习企业文化、管理文化、生产流程,学会沟通,增强社会适应性,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达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最终目的。

要做到重视职业思想素质在社会、企业环境当中的培养,首先,要在师生当中统一思想,从入学开始就要开展有关加强职业思想素质重要性等方面的宣传和教育,让所有人都意识职业思想素质是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不或缺的素质。随着80后、90后一代在职业群体中的大量涌现,社会上的浮噪心态日益明显,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企业用人标准也在逐渐调整,更加希望学校为其推荐一些脚踏实地、具有良好工作态度和责任意识的毕业生。职业院要适应社会的人才需求,就需要调整人才培养目标。特别是,在各大高职院校争相在职业技能、专业技术水平培养方面创建特色的时候,若有一所职业院校敢于在职业思想素质培养方面大作文章,那这所职业院校就具有独特的职业人才培养特色。

其次,在制定教学计划、设计实习内容、联系实习企业或安排学生下企业时,要打破工学结合只是为了提高学生职业技能、专业技术水平和解决学生经济问题这种理解局限,打破工学结合仅在工科专业开展这种操作局限,把学生下企业实习的目标分解为职业思想素质强化和职业技能强化两个层次阶段。在第一层次重点考虑强化学生职业思想素质、培养学生诚信品质、敬业精神、责任意识、守法意识、团队精神;在实习内容中要包含中不强求专业的对口性,扩大联姻企业,打破专业界限(当然,课程建设、专业改革是工学结合的基础,只有课程改革基本成熟的专业才适合开展工学结合),考虑低年级学生当中有组织群体式的实施;第二层次重点考虑工种的对口性,专业技术知识的相对全面性,对前两年多的学生进行查缺补漏,充分尊重学生对实习企业的自主选择权,分散实习与集中实习相结合,开展毕业顶岗实习。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体现了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和本质要求,实施工学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次重大改革,是培养高技能人才最有效的职教模式。要把工学结合落到实处,就必须正确理解它的内涵及目的,在学校内部,在制度层面上应体现实施工学结合的内容,建立和完善适应工学结合模式运行的教学管理、学生管理、教师聘用和培养、分配激励等制度。

参考文献

[1]陈解放.基于中国国情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路径选择[J].中国高教研究,2007,(07):52-54.

[2]姬慧.“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7,19(9):105.

[3]戴裕崴,杨玉兰,胡如祥.高职教育工学结合的有效途径[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7,9(4):28-30.

[4]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6]16号,2006-11-16.

人才内涵 篇11

1 独立学院应用型医学人才培养的环境支持现状

医科独立学院以培养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的应用型医学本科创新人才为目标。这是一种纵向的办学定位,也是大学的奋斗目标或努力方向。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制约因素,其中重要的因素之一便是缺乏强有力的环境支持[1]。主要涉及软环境,表现为学生、学校及家长、社会等方面在创新和实践方面存在认知和扶持软肋。导致医科独立学院虽然办学定位准确,培养目标明确,但培养的应用型医学创新人才特色难显。软环境的制约主要体现于以下三方面。

1.1 学生生源特殊性影响学院文化底蕴的形成

医科独立学院招收第三批本科生,相当数量的学生喜欢医学实践性课程,有较强表现欲,但存在眼高手低现象,原因主要是学习基础不够扎实;兴趣爱好广泛,但多喜欢娱乐性、简单化的文体活动,却对社会性、思想性、知识性、专业性活动敬而远之;有些学生家庭经济条件较好,认为考上大学就是为取得大学毕业证,疏于勤奋,懒于刻苦,欠缺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被动,文化成绩较差。这些特点造成医学生在生活、学习、实践中,一方面表现为防卫式的“自我”优越感,自我意识非常强,心理较敏感。另一方面却因接触医学新领域,无医学文化奠基,所以考试成绩差,表现出一定的自卑,在学习中急功近利,学风较为浮躁。所以表现出学生主体上欠缺营造深厚的文化根基,无追求“大医精诚”文化的厚重精神凝聚,这样形成的“学风”在较大程度上影响着医学院校园文化提升。

1.2 “母体”影响导致校风、教风雷同

大多医科独立学院目前硬件和规模建设均有很大完善,但由于依托“母校”,故在师资、教育教学模式、就业等软环境方面仍未能形成自身完整的实践教学与就业观。从教师层面来说,对独立学院特色缺乏深层次探索,把独立学院培养应用型医学创新人才看成抽象而遥不可及的目标,故对培养特色人才的定位亦变得渺茫、迷失;由于学院缺乏师资培养投资及评价激励机制,教师自觉或不自觉地沿用医科大学母校的教学计划、培养目标,实践中使用同样教材;在评价学生成绩中,考试形式仍注重书本医学知识的考察等,并一味地鼓励学生考研究生。最终导致医科独立学院培养目标与母校“同质化”,因而独立学院与“母校”的医学毕业生如出一辙,应用型医学人才特色难显,在就业竞争中与第二批医学本科毕业生相比处于劣势[2]。这种“校风和教风”,与医科独立学院培养目标呈现非同步性,缺乏对医学生应用能力、创造力的培养,缺乏对与医学专业相关实践活动的足够重视,缺乏营造有利于应用型医学人才培养的校园文化环境支持。

1.3 家庭及社会态度成为学院文化环境的“负催化剂”

学生家长往往掺杂功利化的教育理念,认为医学是高回报专业,在一定程度上视自己为高等医学教育的投资者和消费者,不能真正理解应用型医学人才内涵,没有根据学生特点进行扬长避短,去进行鼓励、支持,却经常把自己子女与母体医学院校的学生进行比较,并把他们作为追赶的目标。其结果往往是导致独立学院学生的学习、生活压力及心理压力陡然增大;或者家长以富人姿态鼓吹有能力不如有钱有权谬论,导致学生形成“读书无用论”;在医学就业方面,社会上仍存在重学历、轻能力的现象,对医科独立学院的毕业生戴上了有色眼镜。这一系列因素必然形成一种负反馈,成为医学院文化环境的“负催化剂”,影响学生对医学实践创新能力的追求。

上述与应用型医学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不和谐的环境因素,是制约医科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环境支持的瓶颈。这就迫切需要着眼于构建一种突出医学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院文化”,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启发创新意识,这是对传统大学教育中重理论、轻应用,重知识、轻能力培养模式的矫正[3]。

2 以创新精神为中心,培育“创新文化”

大学创新文化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沃土,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发挥着根本性、关键性和基础性作用。文化的本质是“化人”,是对人的培养和塑造。青年学生可塑性强,其思想性格、道德情操、思维意识和创新能力都在形成过程之中。文化的介入和渗透、孕育和滋养,对他们的成长具有决定性的意义[4]。医学院创新文化的培育可从以下四个环节着手。

勤奋是创新人才的基石。挣脱了高考“镣铐”后考入大学的三本大学生,出现大面积“厌学现象”,认为学习是为了完成任务,创造力后劲不足。勤学、苦练完全是受外力逼迫,为了应付考试,取得学分。然而,无论何时,无论国内、国外,无论何种类型大学的学生,勤奋都是创新人才成长的重要基石。独立学院的学生,学习基础差,更需要付出百倍勤奋。医学更是要求真才实学,因此,必须引导学生面对困难和挫折毫不气馁,发扬超越自我的精神,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实现人生价值[5]。

宽松的环境创新。针对独立学院学生的无形“自卑感”,创造宽松的环境和创新的医学文化氛围,是培养医学创新人才成长的沃土。这种沃土最大的育才功能就是能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学生多参与与医学专业有关的实践活动。及时发现学生各自不同的优势,创造各种表现机会,给予学生发挥的舞台,取得成绩给予及时鼓励,增强学生自信心。使学生重新认识自己、相信自己、最终改变自己,不再浮躁和急功近利。只有获得自信,才能无拘无束,发挥超越自我的“创造性”和“想象力”。

评价标准的创新。积极推进评价方式多元化。以培养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改革医学考试内容和形式,除组织传统笔试外,加强医学实践技能考评手段,重点考查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应用医学知识的能力,全面科学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和综合素质。创建“以彰显个性、适应市场需求为特色”的综合素质质量评价内容。

3 以培养医学实践能力为核心,构建“实践文化”

3.1 以大学就业文化为导航,营造应用型医学人才的就业文化

独立学院通过各种渠道,使教师、学生及家长充分了解应用型医学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范围,正确引导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和就业价值观,构建和谐健康的医科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文化。学院及社会通过多方宣传,促使社会形成正确的就业及用人观,营造有利于应用型医学人才培养的社会文化氛围。使大学生们在医学探索中合理设计自己的生涯,尽快把握机遇、融入社会、适应岗位,释放个人的潜能,迸发自身的创造动力和激情,实现自身价值[6]。

3.2 重视医学实验、实习实践,夯实基本功是实践文化的支撑点

医科独立学院的学生更强调基本操作规范、娴熟,临床实践能力突出。因此,在培养过程中,应当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医学教育教学过程。医科独立学院培养应用型医学本科人才,实验、实践教学尤其重要。因此,大连医科大学中山学院进行了多项改革:如针灸推拿专业根据教学需要及时进行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见习大纲及毕业实习大纲的修订工作,在教学计划中实习、实验课占总学时的52%;专门开设针灸技能室和推拿技能室,以保证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保证实习质量,在临床实习基地,遴选带教意识强、带教效果好、学术水平高的教师到带教第一线,在实习中积极推行PBL教学、病案教学法,力求学生更好地掌握为病人服务的技能。根据社会及市场需求,认为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心脑血管疾病、工伤、交通事故造成大量急需康复治疗的病人,加之医疗保险的全面推广使得我国医疗康复人才逐需增加,及时申报并获批了针灸推拿学(康复医学专业方向),建立康复实验室,为培养国家急需的中西医结合的康复治疗人才和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更牢固的基础。在学院中传递一切围绕提高实践技能的文化信息。

3.3 社交实践文化教育不可或缺

丰富的社交实践文化教育活动,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社会交往能力的提高,学会人际交往的方法、方式与技能;还能够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从而正确认识、评价自己,及时调节心理疾病、心理障碍。医学生面对的对象是人,所以和谐的社交实践是医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现代医学院完善的学院文化要求,是对医学生必须培养的素质之一。

3.4 坚持服务社会的原则,面向社区、农村基层

我国城市社区和农村迫切需要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基层医学人才。医科独立学院培养的应用型医学人才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向学生宣传服务社会的义务和人生价值,发挥自身优势面向社区、农村基层。使学生勇于实践,善于实践,愿服务社会,奉献地方。那么,自己独特的学院文化价值可以得到实现和升华,在服务空间和地域上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这就是一流的医学院。

透析我国应用型医学人才培养的制约因素,构建以“创新文化”和“实践文化”为主题的应用型医学特色“学院文化”,丰富学院文化内涵,赋予学院文化时代性、可行性、具体性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可促进医科独立学院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罗银生,刘亚婷.当前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制约因素及对策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1(5):40-41.

[2]廖前进,周钰娟,罗筑华,等.独立学院医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2010(6):45-54.

[3]何秋芳,俞婷婷.创新:独立学院的杨合校园文化[J].中国西部科技,2008(1):81-83.

[4]王兵.大学创新文化视野中的人才培养体制改革[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9-15.

[5]樊翠英,赵建英,成晓曼.独立学院文化内涵建设方略[J].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1):78-81.

上一篇:过度关注下一篇:外科优质护理安全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