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优质护理安全文化(精选7篇)
外科优质护理安全文化 篇1
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 对于医疗安全一直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加强安全文化管理是整个医疗安全中的重要体现, 因此, 在护理的过程中加强护理安全文化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重点探究在河南省胸科医院心外科的优质护理工作中加强护理安全文化管理的实际应用与应用效果, 具体的分析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资料主要选取本院心外科自2011年6月以来开展的优质护理的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和总结, 并选取未开展优质护理之前的资料作为对比。
1.2 方法
在优质护理的工作中加强护理文化的管理具体实施如下。
1.2.1 加强安全教育和宣传工作
护理工作人员应加强对患者的安全宣传和教育, 对于出现高危和坠床以及精神异常的患者, 除了对其进行口头的教育和宣传之外, 并根据患者的基本情况制定相关的预防措施, 同时也让患者的家属也参与进来, 让患者得到更全面的护理。
1.2.2 增设安全事项的提示语[1]
对于科室病房中增设相关的安全标语, 提高患者的注意, 同时也是加强对护士的监督与管理。对于护理过程中出现病情严重的患者需要格外的引起注意, 做好监督和管理, 时刻的提醒患者需要注意的事项, 防止意外的事故发生。
1.2.3 加强不安全的因素排查[2]
对于护理的不安全因素一般是有多方面引起的。一般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着手分析, (1) 根据护士的基本情况进行有效的排除不安全的因素。 (2) 加强对新患者的病情评估, 排除不安全的因素。
1.2.4 建立健全护理安全制度[3]
(1) 鼓励患者和护士对出现的不良事件情况进行及时的报告, 并建立主动的报告的管理机制, 并根据制定的救助流程进行对患者实施救治, 从而有效的杜绝不良的事件再次发生。 (2) 建立救助流程, 对于出现不良事件的患者, 应按照救助的流程进行有效处理, 从而确保患者能够及时和有效的得到治疗。 (3) 对出现的不良事件的情况进行及时分析和总结, 并每周进行一次总结, 包括发生的原因和解决的措施以及经验与教训等, 并制定相关的改进措施, 杜绝类似的情况再次发生。
1.3 疗效评定
本次的护理效果主要是采取调查表的形式对于护理的满意度主要分为三个等级: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三个方面。此外, 还对护理工作人员对出现不良事件后的心态情况进行调查。
1.4 统计学方法
此次所有的研究数据均采取SPSS16.0的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 并采取χ2检验, (P<0.05)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观察发现, 在开展的过程中随着护理安全文化开展的时间不断增加, 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是在不断的增加, 同时出现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也逐渐的在减小, 具体的情况见表1。
3 讨论
建立相关的安全文化管理制度是医院发展的重点, 同时也是提高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的重要指标[4]。加强对护理安全文化的管理是整个医院安全文化的基础, 也是重点。本次的研究主要是探究心外科开展的优质护理中加强护理安全文化的管理的作用, 心外科不同于其他的科室, 一般在整个护理的工作中面临的不安全因素也比较多, 而且患者的病情变化也比较快, 因此, 在护理的过程中加强对安全优质护理也是一大挑战。其中通过分析, 开展护理安全文化的管理具有减少护理的风险事故发生、增加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护士的心理压力等优点。
因此, 在优质护理工作中加强护理安全文化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而且能够大大地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有效地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在心外科的优质护理中加强护理安全文化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黄美珍, 兰香.安全文化在产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中华护理杂志, 2008, 4 (7) :631-632.
[2]周丽英, 唐安弟.着重探讨心外科优质护理服务中安全文化的有效运用.健康必读 (中旬刊) , 2012, 11 (2) :455-456.
[3]王建青.护理安全管理的实施与思考.护理研究, 2007, 21 (1) :67-68.
[4]Liu Guangwei, Liu Liping, Zhao Qinghua (Affiliated First Hospital of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Chongqing400016China) ;Application of"Two-way check"system in nursing safety management.Chinese Nursing Research, 2011, 23 (10) :345-347.
外科优质护理安全文化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将护理安全文化运用于手术室等外科护理管理中。我院目前合计有6个洁净手术间, 每年的手术量大概在3000台;手术室护士合计22名, 均为女性, 护士年龄为20~46岁, 平均年龄为 (28.6±1.7) 岁;护士工作的年限为1~23年, 平均工作年限为 (8.4±1.5) 年;中专学历7名, 大专学历10名, 本科学历5名;职称:护士9名, 护师6名, 主管护师4名, 副主任护师3名。将2013年6月~12月未提倡和实施的护理安全文化期间的40名外科手术医师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满意度的问卷调查表、半年1560台次的手术室护理缺陷108次当作对照组;2014年1月~6月提倡及实施护理安全文化期间的40名外科手术医师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满意度的问卷调查表、半年1592台次的手术室护理缺陷45次当作研究组给予研究比较。
1.2 护理安全文化实施方法
1.2.1 加强法律法规的教育:
外科安全管理重在预防。要对护理人员不断加强法律法规教育, 让其充分意识到安全护理之意义及价值。护士长应该针对过去存在的各种护理安全问题及教训, 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培训, 让护理人员熟悉外科患者护理规范以及医疗事故的相关的处理条例;加强护理风险识别的教育, 并科学制定护理风险防范措施。
1.2.2 树立“安全第一”的护理理念:
在日常的外科护理工作中, 要引导护理人员积极并时刻牢记“安全第一”的护理理念, 积极倡导对患者要有爱心, 细心与耐心地做好护理工作, 在工作态度上一定要有责任心及上进行, 护理安全从我做起, 基于护理安全理念出发, 做好每一个护理操作, 认真配合好每一台手术操作。此外, 良好的护理安全文化氛围对做好外科护理工作具有积极的意义。医院应该积极营造良好的护理安全文化氛围, 对护理人员加强护理安全知识的教育, 以及护理安全技能的培养, 通过教育培训, 让护理人员端正护理安全的态度, 让护理人员明确如何尊重患者的健康与尊严, 如何关注患者的安全、如何珍视患者的生命等[2]。
1.2.3 建立非惩罚性的护理差错报告制度:
要积极构建出一个能够从错误中学习, 并能够善于发现错误之管理制度, 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护理过程中不会犯下类似的错误。建立非惩罚性的护理差错报告制度就是防范类似错误在后续的护理工作中出现的一种措施。这种制度一方面可以保证患者的安全, 另一方面可以提升外科护理水平。具体的流程为: (1) 当事人如果出现不良事件则应该向护士长报告并协助有关工作人员及时妥善处理不良事件, 努力把不良后果控制在最低水平; (2) 当事人在事后要及时并且详细地记录不良事件的发生过程、发生地点、发生时间以及处理的方法等。护士长要不定期地针对这些不良事件组织护理人员进行深入分析及讨论, 并科学制定出防范措施及处理方案[3]。 (3) 要保护不良事件的责任人, 不要仅仅是惩罚责任人, 而是要着重改进护理方法, 并且引以为鉴, 让错误能够起到良好的提醒作用。
1.2.4 加强跟各协作部门的交流与沟通:
外科手术过程属于一项系统性很强的工程, 涉及到病理科、血库、器械科等部门的合作。所以要不断加强跟这些协作部门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以提升护理安全管理水平。比如, 患者身份的确认应该运用姓名和手腕带等方法进行核对;实施手术的部位之确认要由手术医师、麻醉医师与巡回护士等三方一起核查, 以提升安全性。
1.3 观察指标:
观察研究组与对照组外科医师对手术室护理满意度、手术室护理缺陷发生率等临床护理指标。
2 结果
研究组中40名外科手术医师有39名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感觉满意, 护理满意度为97.5%;1592台次的手术室护理缺陷发生45次, 护理缺陷发生率为2.8%。对照组中40名外科手术医师有30名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感觉满意, 护理满意度为75%;1560台次的手术室护理缺陷发生108次, 护理缺陷发生率为6.9%。由此可见, 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 护理缺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
3 讨论
实施护理安全文化有益于提升外科手术医师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 促进外科医师及护理人员的交流及合作, 确保外科手术工作能够顺利的实施[4]。护理安全文化的建立可以防止临床护理工作产生偏差及出现漏洞。本研究显示, 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 护理缺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由此可见, 实施护理安全文化可以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率, 增加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 提高护理质量, 值得借鉴及推广。
参考文献
[1]韩斌, 李金怀, 庄保慧.探讨安全文化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 2011, 17 (25) :130-131.
[2]翟荣霞, 乔玉宁.构建护理安全文化的策略[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2, 9 (16) :95-96.
[3]梁秋.探讨急诊科护理安全文化的建设[J].中国保健营养 (上旬刊) , 2014, 24 (6) :3401-3402.
优质护理用于外科患者护理的效果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外科住院部收治的患者12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双盲法原则将其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60例,男39例,女21例,年龄18~63岁,平均(36.45±4.35)岁,其中,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19例,胆囊炎患者10例,乳腺炎9例,胆囊结石11例,腹外疝11例;对照组60例,男38例,女22例,年龄16~65岁,平均(35.15±4.02)岁,其中,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18例,胆囊炎患者9例,乳腺炎10例,胆囊结石11例,腹外疝12例。两组以患者性别、年龄、手术类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针对门诊患者按照常规流程进行护理服务,患者就诊按照门诊号在候诊区等候,并提供给健康咨询服务,术前向患者接受手术的注意事项,遵照医嘱处理完毕后,让患者定期复查,提供护理服务时,态度应温和,操作前需要首先取得患者的同意,操作时动作应轻柔,避免不必要的疼痛。对于住院部的患者首先应为患者提供舒适的住院环境,定期对病室进行消毒,时刻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研究组采用优质护理,(1)优化门诊护理和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应耐心倾听患者的倾诉,并从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告知患者就诊的流程和地点,并且将就诊流程粘贴在诊疗室外,并针对日常常见疾病的相关知识进行宣传,让患者有简单的了解。(2)心理护理:针对存在焦虑、恐惧、抑郁等负面情绪的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导致患者出现不良情绪的根源,并进行针对性心理疏导,让患者保持愉悦的心情接受治疗,并取得患者的配合。(3)加强护理培训:对护理人员进行分层分级管理,并进行护理知识教学,对各外科门诊及住院部的护理人员开展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并定期考核,培养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改变以往被动服务的理念,主动服务于患者。
1.3 观察指标
主要观察手术患者的疼痛评分(VAS评分,无痛为0分,剧痛为10分,1~9分表示不同程度的疼痛)、焦虑自评量和抑郁自评量表(SAS和SDS),此外观察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及其满意度调查,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包括满意、一般和不满意,满意度=(满意+一般)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对本次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SDS及SAS评分情况对比
两组经过护理后不良情绪均有所改善,但研究组改善效果更加显著,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疼痛评分(VAS评分)结果对比
对比发现,入院时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经过不同的护理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VAS评分改善效果较对照组优,见表2。
2.3 两组术后并发感染以及护理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近几年人们对于护理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已经脱离单纯疾病护理的时代,更多倾向于身心一体的护理模式。近几年卫生纪委为满足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要求,提出加强临床护理工作、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并落实科学发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服务宗旨是“一切以患者为中心”,重在夯实护理基础,强化护理专业知识,最终目的在于促进患者疾病恢复,提高患者满意度,终极目标是促进医院发展以及护患关系和谐发展[3]。
外科临床诊疗的环节较为复杂,护士的工作也较为繁杂,很容易与患者之间发生摩擦,再者患者对于疾病本身以及人体解剖结构等知识还较为欠缺[4]。一般给患者的情绪造成很大的波动,尤其是对于手术的患者,加之疼痛给患者造成的痛苦,更加容易激怒和不满,并且手术也存在一定的风险,若患者对疾病没有正确的认识,还可能影响治疗依从性,种种迹象表明优质的护理服务对于外科患者而言至关重要[5]。护理人员需要积极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交流,向其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告知患者疾病恶化的可能,以及诱导其恶化的危险因素等,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最重要的是需要让患者明白本次治疗的目的及其必要性,引起患者的重视,并让其配合医生的诊疗[6]。从本次研究中可以看出,采用优质护理服务的患者不良情绪的改善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的患者,由此可见,心理护理的重要性,且对于疼痛症状的改善效果也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组,疼痛是大多数外科手术患者术前、术后均会出现临床症状,根据患者疼痛的程度不同,临床可以予不同的护理,如对于疼痛较轻还能忍受的患者,可以通过转移患者注意力的方式,如听音乐;而针对某些疼痛难忍的患者则需要考虑是否予以止痛药物。患者出院前,适当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如嘱咐患者健康饮食,养成健康的生活下习惯是避免多种疾病发生的关键。
总之,优质护理服务能够让患者倍感关注,且对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改善效果十分显著,同时还能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对于并发症的防止以及和谐护患关系的发展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胡德英,刘义兰,代艺,等.外科优质护理服务试点病区开展责任制护理初探[J].护理学杂志,2010,25(18):22-23.
[2]何小霞,黄美凌,张密,等.优质护理服务对普通外科住院患者满意度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2):2087-2089.
[3]贺琳晰,赵璠,范玲,等.以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为契机探索责任包干制护理模式在儿外科病房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15):69-71.
[4]卞丽艳.“五化”工作模式在关节外科优质护理示范病房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8):122-123.
[5]李洪艳,冯欢,卢萍,等.优质护理服务对外科ICU实施人性化管理的支持[J].激光杂志,2012,33(6):90.
外科优质护理安全文化 篇4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心外科,护理探讨
心外科手术时间长、创伤大、风险高, 术后易合并急性呼吸衰竭、呼吸道感染、肺不张等并发症, 极大影响了预后康复[1]。重视护理干预, 对保障手术效果、维护患者安全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次选取心外科患者, 加强优质护理服务, 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50例心外科患者, 其中男32例, 女18例, 年龄25~71岁, 平均 (53.2±2.1) 岁, 均为心脏手术。所有患者对该研究方法均知情同意。
1.2 方法
1.2.1 心理干预
术前患者通常有悲观、焦虑等负性情绪, 甚至不愿治疗, 有自杀心理, 护理人员需加强与患者的沟通, 就主治医师情况加以介绍, 讲解手术步骤、注意事项, 介绍成功案例, 增强患者战胜疾病信心, 提高配合依从。
1.2.2 口腔干预
因患者禁食, 多经口行气管插管操作, 加之多巴胺的大量使用, 对气管黏液腺及涎腺分泌抑制, 上呼吸道及口腔出现干燥症状, 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口腔及呼吸道环境, 为细菌生长繁殖提供了条件。
1.2.3 气道管理干预
(1) 严格无菌操作:因建立人工气道, 对正常呼吸相关生理性保护功能造成破坏, 加之心外科危重患者有较低抵抗力, 使感染机会增加, 故需严格无菌操作。 (2) 气管插管固定:意识清楚或昏迷程度轻的患者, 因对经口气管插管有较差的耐受性, 常将导管竭力吐出, 若固定导管不佳, 因上下移动, 易出现滑出情况, 增加生命危险, 因导管活动增加了与气管黏膜的摩擦, 而对黏膜造成损伤。导管固定时可用胶布交叉, 取寸带加压固定。若患者有较差耐受性, 可取镇静剂应用。 (3) 气道湿化:气道护理中, 充分气道湿化是重要环节, 因应用阿托品, 可对气管、支气管黏膜腺体分泌有抑制效果, 诱导呼吸道干燥, 加强湿化, 利于康复。 (4) 体位引流:依据病情定时叩背、翻身, 促痰液排出, 确保呼吸道通畅, 使氧合功能改善, 进而使皮肤血运改善, 防范褥疮病发。 (5) 适时吸痰:促进痰液排出, 保持通气弥散功能。
1.2.4生活干预
需依据患者饮食习惯, 与要求结合, 就日常食谱制定, 鼓励患者多食高维生素、高蛋白饮食, 避免油腻食物及刺激较大食物, 确保康复期水分和营养充足, 保障患者睡眠, 促使规律的生活习惯养成。
1.2.5 用药指导
临床心外科手术, 病情变化较快, 药物应用后, 需加强观察, 防范并发症, 如有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 需向医师立即通知, 及时处理。行用药观察, 如硝普钠, 为血管扩张剂, 需避光, 对血压变化监测, 做好用量调节, 每6~8小时更换1次。上午应用利尿剂较好, 需对24 h液体出入量准确记录, 以防水、电解质紊乱。药物需遵医应用, 及时发现异常并向医师报告[2]。
1.2.6 出院指导
出院时就所需服用药物进行讲解, 使患者掌握注意事项、剂量、时间, 嘱按时用药, 依据病情, 行家庭随访和电话随访, 对康复情况进行了解。嘱行康复性训练, 饮食习惯需合理, 多食高纤维、高蛋白食物, 辛辣刺激性食物需减少, 若有不良症状出现, 需到院立即检查, 以使复发率降低。同时, 可取得家属配合, 给予患者更多关爱, 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 增强患者热爱生活的信心。重视社会支持, 依据患者家庭经济情况, 提供医保等支持, 帮患者解决后顾之忧, 以全身心投入康复之中。
1.3 观察观察
心理状况:采用Zung氏焦虑、抑郁量表对干预前后患者心理状况评估, 总分50分, 分值越高, 程度越严重。
2 结果
该组病例均好转出院, 无死亡病例, 护理满意度为98%, 并发症率为2%, 临床状况较为理想。干预后焦虑、抑郁评分分别为 (39.4±4.1) 、 (38.7±5.0) 分, 均低于干预前的 (47.6±4.8) 、 (47.5±5.2) 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优质护理主张开展人性化护理服务, 在临床为一种新型的“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 通过针对性干预, 使患者预后改善, 为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对患者预后好转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研究显示, 实施心外科手术时, 需暴露胸腔中大血管, 机体热量严重散失, 术中需麻醉, 一旦外周血管、交感神经有扩张现象, 热量严重散失, 除增加患者术后痛苦, 又诱导各种并发症, 故实施优质护理, 重视营养物质的摄入, 可增加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 使血糖的不良反应降低, 减少术后呕吐, 改善机体不适[3]。该研究针对选取的病例, 加强心理干预, 可提高患者治疗依从, 在医护过程中积极配合。重视呼吸道管理, 可利于排痰, 促进机体康复。加强康复护理, 对病情密切观察, 可防范并发症, 确保临床安全。同时重视饮食、药物指导, 增强患者体质, 合理、科学用药, 对疾病康复有促进效果, 重视家庭及社会干预, 可使患者精神上达到满足, 积极投入康复全程[4]。结合本次研究结果示, 本组选取病例均好转出院, 无死亡病例, 护理满意度为98%, 并发症率为2%, 心理状况明显恢复, 临床状况较为理想。提示重视优质护理服务, 对提高护理水平, 防范临床不良事件, 保障患者生存质量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综上, 针对心外科患者, 积极开展优质护理服务, 对提高护理质量, 增强康复效果, 确保临床安全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朱蔚仪, 方小君, 洪蝶玫, 等.“优质护理示范工程”在心胸外科的应用效果评价[D].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1, 17 (18) :2311-2315.
[2]龚仁蓉, 白阳静, 曾玲, 等.心脏外科APN排班在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中的效果[J].四川医学, 2012, 33 (2) :362-364.
[3]孙冠.临床护理路径在心胸外科手术术后深静脉置管创优质服务的效果观察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3, 32 (1) :57-58.
外科优质护理安全文化 篇5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从我院外科2012年4月—2015年4月患者中抽选200例作为本次调查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先后顺序分成基础护理对照组、优质护理干预组,其中,干预组100例,男性、女性例数比57:43,年龄段25-74岁,平均(52.9±3.9)岁;疾病类型:34例阑尾炎,41例胆道疾病,20例肛肠疾病,5例其余疾病;对照组100例,男性、女性例数比58:42,年龄段26-75岁,平均(52.8±3.8)岁;疾病类型:33例阑尾炎,42例胆道疾病,19例肛肠疾病,6例其余疾病。200例外科疾病患者的疾病类型、年龄段等临床资料无区别,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基础化的外科护理措施,如:患者入院后的第一时间认真、详细的讲解科室规章制度、相关医师、疾病内容等;干预组患者则实施优质护理措施,包括:
1.2.1 环境护理
疾病的发生可致使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一旦居住环境不符合需求,将影响治疗,加重病情。因此,护理人员需详细询问患者对居住环境的建议,适当根据患者建议布置;确保居住环境空气清新、舒适,每天按时开窗通风、消毒、清扫等,提高舒适度及睡眠质量,预防感染[2]。
1.2.2 体位护理
根据患者的疾病部位选择合适体位,并帮助患者训练自身肢体,加快康复速度[3];教会患者咳嗽、咳痰的正确方法,预防感染。针对手术治疗患者来说,护理人员还需告知其体位更改期间保护好留置导管,禁止出现扭曲、弯折现象。
1.2.3 饮食护理
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饮食方案,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若患者由于疾病无法正常饮食,护理人员需帮助其进食,并查看进食后是否出现不良反应,一旦异常现象出现后,需立即通知医师处理。此外,护理人员还需认真评估住院患者潜在的危险性因素,详细记录相关数据,按照评估结果巡视病房,以充分了解患者需求[4];若巡视期间发现患者出现情绪不稳定现象,需加强安全管理,如:于床边设置安全栏,或佩戴约束带。
1.2.4 出院前护理
患者出院前期,护理人员需再次向患者讲解疾病内容、院外注意事项等内容,并叮嘱患者院外养成良好的饮食、生活习惯,按时服用药物,及时回院复诊。
1.3 评定项目
1.3.1 疾病知识了解度标准:
借助医院自拟的调查问卷评定患者的疾病知识了解度,将其分为了解、比较了解、不了解,其中,了解说明完全性的了解自身疾病病发原因、预防措施、治疗方案等内容,总分在90分以上;比较满意说明基本了解自身疾病病发原因、预防措施、治疗方案等内容,总分在60分以上;不了解说明患者不了解上述内容,总分在60分以下。
1.3.2 护理满意程度标准:
借助医院自拟的调查问卷评定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分数分别为90分以上、60分以上、60分以下。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版本为SPSS14.0的软件行相关数据的分析、统计处理,其中,疾病知识了解度、护理满意率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有区别。
2 结果
2.1 疾病知识了解度
结果表明,干预组、对照组患者的疾病知识了解度有区别,P<0.05,数据见下表。
2.2 护理满意程度
结果表明,干预组、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有区别,P<0.05,数据见下表。
3 讨论
外科疾病作为临床的一种常见病,近年来病发率持续上涨,降低生活质量。诸多临床实践表明,外科疾病发生后如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彻底,可诱发危险性病症,危害生命安全[5]。因此,患者住院期间需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以提高总体效果。优质护理是临床新型模式,通过将其应用于患者疾病治疗、护理过程中,不但可为其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还可从根本上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增强护理质量。并且,优质护理措施的实施还可提高医护人员工作素养,提高相关技术操作能力,进而提高患者护理满意率。本调查结果表明,优质护理的干预组疾病知识了解度、护理满意率均高于基础护理对照组,P<0.05,有区别,说明:优质护理可于外科疾病患者中获得突出效果,符合台随玲[6]研究报告。
综上,临床将优质护理服务用于外科护理用显著,可提高知识了解度及护理质量,值得学习。
参考文献
[1]何小霞,黄美凌,张密,等.优质护理服务对普通外科住院患者满意度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2):2087—2089.
[2]王梅英.外科系统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分析[J].护理研究,2011,25(30):2802—2803.
[3]曾峰,孙晓霞,谢小培,等.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降低普外科病房红灯率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30):83—84.
[4]张文彦.“优质护理”在外科临床中运用体会[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3,11(2):700.
[5]郭小艳.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医院外科门诊护理中的应用[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4,20(1):157—158.
外科优质护理安全文化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普外科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40例。观察组男23例, 女17例;年龄15~73岁, 平均 (47.8±2.5) 岁;甲状腺瘤14例, 肠梗阻12例, 胆结石7例, 乳腺癌3例, 腹膜炎2例, 其他2例;小学学历12例;中学学历13例, 大专学历10例, 本科及以上学历5例。对照组男22例, 女18例;年龄14~75岁, 平均 (48.3±2.2) 岁;甲状腺瘤13例, 肠梗阻11例, 胆结石8例, 乳腺癌4例, 腹膜炎1例, 其他3例;小学学历15例;中学学历12例, 大专学历9例, 本科及以上学历者4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 主要为常规健康教育、用药指导, 制定饮食计划及出院前指导。观察组行优质护理。 (1) 强化护士培训, 提升护理质量。科室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 为患者提供安全保障。普外科疾病种类较多, 在对患者进行培训过程中, 护理人员可相互之间交流和讨论, 相互传授护理工作中出现难以解决的问题的方法。此外, 科室需定期开展护理总结会, 总结近段时间内出现护理风险或事故的原因, 并且制定严格护理操作规范和标准。让高年资护士进行现场演示, 从而有效提升普外科整体护理水平。 (2) 建立优质护理小组, 责任落实到人。科室需组建护理小组, 每个小组均需要根据年龄、工作经验以及工作职称进行分配。各组组长为高年资经验丰富的护士, 对本组所有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及护理质量进行监督, 并且及时纠正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的错误操作。 (3) 强化护患沟通, 实施有效健康教育。护理人员需主动、积极与患者交流和沟通, 进而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对于出现抑郁、恐惧等不良心理状态的患者, 护理人员需及时进行有效心理疏导, 采用亲切的口吻了解患者不良心理情绪的产生原因, 进而实施有效心理护理。通过不断交流与沟通逐渐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 (4) 强化基础护理措施。在对患者进行基础护理时, 需要使用多种医疗设施, 所以护理人员需根据具体情况为科室配备好剃须刀、洗发水、指甲刀等护理用品;对于有家属陪伴的老年患者需为其准备指甲刀, 定期为患者修剪指甲。所有基础护理医疗设施在使用完后需统一放回指定位置。每周护理人员需记录医疗设备配备的数量, 并且对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统一整改。
1.3 观察指标
(1) 对比两组护理服务质量及满意度, 采用我院自制问卷调查表对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评分。护理质量分为基础护理、危重症护理及病房护理, 每个项目满分为100分, 分数越高则护理质量越好;护理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3]。护理满意度= (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 /总例数×100%。 (2) 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用±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用率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在护理后出现不良反应2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 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8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非常满意22例, 满意16例, 不满意2例, 满意度为95.0%;对照组非常满意10例, 满意19例, 不满意11例, 满意度为72.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其自我健康及保护意识也不断提升, 使得目前患者的护理要求显著提高, 传统护理模式已逐渐无法满足患者需求[4]。而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是根据过往长期累积的经验总结而来, 能够为患者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科学护理服务, 从而显著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降低护理风险及事故的发生率。
本研究中, 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说明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明显改善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提升, 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说明优质护理服务可明显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者的满意程度, 并且通过全面、优质的护理服务可明显提高护理的安全性。其原因主要为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有效建立优质护理小组, 将护理责任落实到人, 使得每个护理人员能够做到尽职尽责, 积极主动地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 提高护理满意度;通过强化护士培训能够不断提升护理人员技能和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度, 从而在护理过程中降低护理事故发生率, 保障患者安全。
综上所述, 对普外科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具有较高护理效果, 值得推广。
摘要:目的 探究优质护理服务对于改善普外科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选择收治的普外科患者80例, 随机分为两组, 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等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质量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对普外科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具有较高护理效果, 值得推广。
关键词:优质护理,普外科,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大蓉, 李锡霞.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在普外病房开展优质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15, 32 (3) :330-331.
[2]鲁晓红.普外科病房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5, 2 (15) :3060-3061.
[3]顾敏, 陈要武.设立质量敏感指标推进普外科优质护理持续改进[J].护理学杂志, 2015, 30 (13) :4-7.
外科优质护理安全文化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5月开始, 我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展示活动, 以胸外科病房作为研究示范区域, 选取700例胸外科手术患者进行研究。
1.2 方法
1.2.1参考并学习相关材料, 加强护理人员对优质护理的认识。护士长带领护理人员展开培训, 事先制订规范的培训计划, 利用分期自学、理论实践, 以及随机问答的方式提高护理人员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 护士长还要全面贯彻相关条文条规, 让优质护理工作落到实处, 因此, 不仅可以加深优质护理在护理人员心中的认知, 同时还可以提高护理质量, 从而得到患者的认可。
1.2.2协调分配排班, 让管理工作分级分类进行, 将分层策略落实到护理人员的管理工作当中, 实行分组包干, 让任何1例患者在进入医院时, 都可以拥有一名护理人员对其进行全方位护理;护理人员的责任必须明确, 按照常规护理模式作为服务准则;二级护理人员以常规护理技术为主, 将专科护理和指导等工作作为主要职责;三级护理人员便是护士长, 其不仅起到监督的作用, 同时也直接参与人员安排工作。根据层级进行划分, 将护理人员分成Ⅰ组和Ⅱ组, 由护士长进行管理。期间, 护士长带领两组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病情, 以及发展情况进行观察 (每日一次) 。再由护士长根据护理人员能力进行划分, 结合实际情况为每位护理人员安设几例患者, 利用APN模式展开护理人员的排班工作, 即A班护理时间段为08:00~18:00, 有9~10名的护理人员当班, 其中1名为护士长, 1名为办公护士, 还有1名护士为治疗班, 其余护理人员皆为责任护护士 (由组长2名, 助理护理人员2名) ;P班护理时间段为18:30~24:00护理人员2名N班的护理时间段为23:00~07:30护理人员2名;帮班护理人员1名;中午时分, 安排5~6名护理人员进行病房巡查, 并安排1名二级护理人员进行带班;强化对重点时间段的管理工作, 合理搭配人员, 确保护理工作有效落实。
1.2.3优化护理流程, 完善护理工作的制度、管理制度、规范章程, 明确各级岗位职责、常规护理方案、制度、工作流程、服务标准和服务内容等;当工作流程被有效改善后, 护理人员还要对改善后的护理方案进行了解, 并且根据规范要求加以执行。利用分层管理的方式将制度落实到每位护理人员身上。护士长要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能力考核 (现场考核、信息调查等) , 从而确保护理质量得到有效控制。
1.2.4全面提高护理质量, 落实护理监控管理制度, 护理人员是保障护理质量的基础, 因此其护理意识直接决定护理工作的质量。所以全面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便显得尤为重要。我院以胸外科患者在护理过程中易出现的一些情况作为案例, 从而严格规范护理人员的交接班工作, 并严格检查前班护理质量, 以及对患者反应情况的记录, 从而保障护理工作严谨有效。
1.2.5有效融合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 让护理工作变的更有意义, 满足患者及家属需求, 根据专科护理所固有的特点进行分析, 从而制订出符合实际情况的护理流程和路径, 确保基础性与专科性的两种护理模式有机结合起来, 进而全面贯彻优质护理理念。护士长带领护理人员及时对一些问题进行预测查找, 对一些新问题加以研究, 做到专科护理上的创新, 提高护理质量;由专业护理人员组织相关患者展开医疗知识宣教工作, 让患者对医疗知识有全新的认识, 从而积极配合医疗及护理人员的工作;在病区安设知识普及专栏, 将一些特色明显、说明性强的知识内容刊登在上面, 让患者及家属可以随时浏览。
2 结果
所有患者中5%恢复良好, 并且术后无不良反应感染几率明显下降, 家属陪护几率下降至18%, 满意程度提升到99%, 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为96%, 为我院创造了全新的记录, 揭示出优质护理的重要意义。
3 讨论
优质护理理念的贯彻与实施, 促使护理人员主动为患者服务, 并最大限度地为其处理各种事项, 使患者满意。这样一来, 患者家属也可以将患者安心托付给护理人员, 减轻患者负担。如此护理人员不仅可以第一时间了解患者的病情发展情况, 也可以了解到患者的更多需求, 使护理人员全心全意为患者解决相关事项, 这也是落实“人性化服务”的重要方式, 使患者愿意接受护理及治疗, 护理人员积极专心护理。该理念的贯彻与实施, 最大限度地将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调动起来, 全面提高了我院的护理质量, 让优质护理理念得到有效贯彻。
在我院胸外科实施优质护理工作, 将各项政策全面落实, 降低了纠纷及风险等问题的发生几率, 让患者满意家属放心, 这不仅彰显了“人性化服务”的工作意义, 同时也让护理工作变得更加贴近生活和患者。而当前, 进一步提高优质护理工作的力度, 确保质量更上一层楼, 也是医院管理者及护理人员不得不严格思考的问题。
摘要:目的 加强优质护理在胸外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提高护理人员对相关活动的认识。方法 在我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展示活动, 参考并学习相关材料, 加强护理人员对优质护理的认知程度, 并选取700例胸外科患者进行研究。结果所有患者中5%恢复良好, 且术后无不良反应, 感染几率明显下降, 家属陪护率下降至18%, 满意程度提升到99%, 护理人员满意程度为96%。结论 提倡“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将常规与专科护理方式进行融合。通过在胸外科临床护理中运用优质护理, 使患者的满意程度和护理质量都显著提高。
关键词:优质护理,护理服务,临床护理,护理制度,满意程度
参考文献
[1]潘杰.医疗护理困局的“管办分开”[J].中国社会保障, 2011, 15 (2) :77-77.
[2]吴灵军.如何做好临床护理工作[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下旬刊) , 2011, 12 (4) :147-147.
【外科优质护理安全文化】推荐阅读:
外科优质护理服务理念08-08
外科2016年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计划05-14
外科管路护理07-30
外科临床护理10-26
外科护理年度06-06
外科护理措施06-19
神经外科护理07-16
外科护理人力配置10-16
外科护理实训05-27
外科护理学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