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关注(通用4篇)
过度关注 篇1
近几年, 一些地区教育部门在对初中学校实行教学质量管理中, 有一种做法似乎已被较为普遍地得到认同, 即通过对语文、数学、英语等一些“文化学科”进行教学质量统一监测, 以其中成绩最差的20%的学生群体 (也有以“后30%”计的) 在各学校的分布以及前后变化情况为考核依据, 来评定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与进退状况, 试图以此来促使学校在教学和教学管理中面向全体学生, 突出关注后20%的学困生, 以期达到全体学生共同进步与均衡发展的目的。对此, 一些媒体曾一度以“创新之举”加以报道, 于是乎这种做法便在较大地区范围中呈现出相互效仿之势, 也随之形成了学校教学与管理过度关注“后20%学生群体”的局面。也许是因为这一教学管理举措有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 因此, 很少有人提出质疑。然而, 其科学性究竟如何呢?它真能使教学实现公平吗?值得我们深思。本文就此作必要的学理研判与透析。
首先, 在教科研的纵向对比实验中, 有一条原则就是样本前后的一致性原则, 只有保持样本的同一性, 其结果才有可比性。该项考核机制是以不同时段 (一般以学期、学年或学段为单位) 统一组织的若干次检测中, 后20%学生群体在某一区域各学校的分布变化情况为依据的, 能否始终确保“后20%学生群体”样本的固定性应该是保证其统计数据可信度的关键所在。而在当代社会中, 人群在走马灯似的流动着, 成千上万的农民工子弟随着成千上万的劳工大军“转战南北”, 特别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学生的转学、借读情况可谓是“川流不息”, 如何可能保持样本固定不变呢?既然样本无法保持同一, 那么其统计数据的科学性又从何谈起?再则, 从理论上讲, 进行教学质量监控测试在学业评价中属于水平测试, 既为水平测试, 就应当划分水平的等级标准, 以水平的等级标准来衡量学生的学业水平, 是否达到合格、良好或优秀的标准;对于学校而言, 则是考量它有多少学生达到了合格、良好或者优秀的标准。而该评价考核机制却没有规定学业水平的等级标准, 而仅以次序的排列和学生群体比例的切分来判别学校教学质量高低以及进退状况, 在这种机制下, 不管学生水平达到了何等程度, 只要能够排得出次序, 就有可能切分出后20%的学生群体, 以其分布与变化状况来衡量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 这显然是有违科学法则的。
其次, 该考核机制的设计者也许认为, 强调关注“后20%学生”, 是要求学校教学面向全体学生, 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目的是为了实现教育的公平。然而, 恰恰是这种对学校的考核方式, 会导致产生新的教育不公现象。这里有必要澄清两个概念, 一是“教育的公平性”。教育的公平性是指要让每一个学生平等地享受同样的教育资源。教师作为核心教育资源, 应该是学生共有的资源, 如把享受教师资源作为是一种消费的话, 那么, 每一个学生应当具有同样的“消费权益”。而教师的精力与时间是一个常量, 能对学生同等惠及, 让其同质享受, 则就体现了教学的平等;如果过多地倾斜于其中的哪一个层面, 无论优、中、差哪一层面, 都会有失教育的公平。正像我们反对教学中的“优生中心化”倾向一样, 也同样应当反对教学中的“差生中心化”倾向。而这一考核机制的建立, 必然会引起学校教学资源的分配更加倾向有利于后20%的学生群体, 出现过度关注后20%学生群体的状况。这实际上是造成了一种新的教学不公。二是“面向全体”。所谓面向全体, 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顾及每一个学生的进步与发展, 使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得。但是“面向全体”并不等于非得让每个学生同步发展, 同样优秀。部分学生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会多一些, 教师理应给他们多一些关怀, 但教师的责任主要在于激励他们的学习兴趣, 保护他们的学习信心, 为他们克服学习中的困难提供可靠的帮助, 但这样做并不等于要保证他们能与其他同学同样的优秀。如果是这样, 那对教师来说就是苛求。事实上, 也是不可能做到的。而现今教学中却不乏这样的例子, 一些看似很负责任的教师, 实际上也正是以这样的要求强迫着学生, 而其结果总是适得其反, 不但成绩优秀不了, 反而会引起他们的强烈反感, 以致更加厌恶学习。其实, 成绩差的学生需要帮助攻坚克难, 成绩好的学生同样需要锦上添花, 教学中无论哪一层次的学生都需要教师关注, 都需要发展和提高, 教学不能“削峰填谷”, 也不可能让学生同样优秀, 有所谓真正的“均衡发展”。
再次, 教育在面向全体, 让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 还有个性化发展的问题。学生的智力内质有差异, 生活经历有差异, 所受的家庭教育和社会影响有差异, 因而其性格特点、兴趣爱好、思维品质都会有差异。为学生的内质差异所决定, 就必然会出现诸育发展的差异性。有的擅于智, 有的长于体, 有的则有美育方面发展天赋;有的善于推理, 有的富于想象;有的喜欢文科, 有的爱好理科;有的能说会道, 有的则动手操作能力特别强;有的语文好一些, 有的数学强一点;有的各学科成绩比较平衡, 有的偏科现象比较严重, 这些都是正常的现象。教育的职能就是在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指引下, 引导和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和定位自我, 从而激发学习潜能, 发展兴趣与爱好, 根据各自的内质条件, 扬长避短, 取得尽可能全面的发展、谐调的发展和个性化发展, 即所谓“不拘一格降人才”。而目前基础教育的问题主要不在于学生发展的“不均衡”, 而在于脱离实际, 背离“因材施教”的原则, 无视学生的内质条件、兴趣爱好和禀性天赋, 以培养“全才”的要求去苛求学校, 苛求教师, 逼迫学生诸育全能、门门功课皆优。一些学生爱体爱美却不让爱, 一些学生不擅智育则硬让长。而该项考核机制的设计者, 恰恰也是在这种理念的影响下, 力图通过这么一种考核“逼熟”机制, 引起学校与教师对后20%学生的过度关注, 来实现学生门门功课都优秀的愿景。也许设计者的原本意图是在于防止学校在教学与管理中忽略对学困生的教学, 而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 但产生的实际作用却是逼迫教师去“强按牛头喝水”, 让学生去干自己所不喜欢的事, 长自己所短, 避自己所长, 教师痛苦, 学生更加痛苦。这里, 该项考核机制的设计者也许对“全面发展”的理解也是片面的。不错, 教育的培养目标是要让学生“全面发展”, 但这是指整体而言的, 对于学生个体而言, 则不可能要求个个都成为“完人”和“全才”, 只能是尽可能地使他们实现诸育的全面、谐调的发展。实际上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教育资源和合适的成长土壤, 让他们扬长避短, 自由发展和个性化发展同样是学校教育责无旁贷的责任。对于某些学科成绩较差, 通过努力仍然无法尽其所愿的学困生, 帮助他们重树信心, 找回学习的乐趣和学习生活的“幸福感”, 引导他们识己所长, 正确选择发展方向, 才是学校和教师最重要的任务。
最后, 还应指出的是, 在目前我国中小学还是五六十名学生一个班的建制下, 倡导教学要面向全体、因材施教是尤为必要的, 因为这是在大班化教学中最容易被忽略也最难以把握的问题, 但是一旦将“倡导”变成了“强求”, 就显得勉为其难了。如果有一天我们也像发达国家那样, 实行了二三十名学生一个班的小班化教学, 这个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
过度关注 篇2
2)过度关注成绩和才艺,而没有在“责任心”、“规则意识”、“生活目标”、“真爱”,“道德品质”给孩子以更多的关注,结果是无意间培养出“有才无德”,也可以简称为“有才缺德”的孩子,看到“有才缺德”这四个字,让人“毛骨悚然”。当我们的整个社会缺少道德底线的时候,那么道德的教育就落在了我们家长身上。
如果家长教育孩子不得当,后果非常严重。
不是读书考试成绩不好,孩子就一定不优秀。没有不优秀的孩子,每个孩子都在通往优秀的道路上。
儿子便秘,母亲过度关注之过? 篇3
一天上午,我刚到办公室坐下,一位女士便推门而入。她的脸上写满了焦灼,还没有坐下,便不自觉地叹了口气:“老师,我能和您谈谈孩子的问题吗?”我起身给她倒了杯水,笑着说:“别急,先喝口水,慢慢说。”那位女士这才平静了一下心情,开始讲述。
这位女士姓黄,儿子小波今年8岁。将近一年来,她始终被小波的一个生理问题弄得焦头烂额,整日忧心忡忡。去年8月,小波发了一次高烧,黄女士带着他到医院打了点滴。小波高烧退后,5天没有排便,这下急坏了黄女士。她丈夫在邻近的一个城市工作,儿子是她一个人照顾的。于是,她整天在网上查找治疗儿童便秘的方法,向别的家长讨教治疗幼儿便秘的偏方。她按照网上和别人给出的方法尝试了,可没有任何效果。当她听说长期便秘会影响孩子智力之类的提醒后,心里更加惶恐不安。
随后,黄女士带小波去了几家医院求诊,医生都说没问题,只要饮食上细心调养,很快就会恢复。于是,黄女士每天让小波吃青菜,吃水果。但是这些都不管用,小波仍然几天排不下大便。
为了让小波排便,黄女士想尽了办法。她先是规定小波每排出一次大便奖励一朵小红花,积满5个小红花可以满足他一个心愿。看这招不见效,她又改变策略,对小波说:“只要你能在马桶上坐5分钟,就奖你一朵小红花。”这个办法起初还有些效果,小波曾排过几次便,可一周后又排不出来了。黄女士被折磨得变成了神经质,只要小波坐上马桶,她便在客厅侧耳细听。如果小波一脸沮丧地出来,她就烦躁地大声呵斥:“你怎么回事儿,排大便比生个孩子还难!”特别是黄女士例假前后,情绪特别烦躁,常常不由自主地对小波大声吼叫,借此缓解焦虑不安的情绪。
去年11月,经不住小波的再三请求,黄女士给他买了只小白兔。小波非常高兴,天天给小白兔喂胡萝卜、白菜。没想到小白兔第三天便一命呜呼了。黄女士发现,这只小白兔从买来就没排过一次便,心里更加害怕,并借此吓唬儿子:“小白兔两天不解大便,体内的毒素太多了,把它给毒死了。你再不排便,对身体危害更大啊!”小波经不住母亲的恐吓,一有空就在马桶上坐着,可是排便仍然很艰难。
小波的排便问题成了黄女士最大的心病,上班时也想着这件事。转眼,将近一年过去了,有医生建议,小波排不出便,很大程度上是心理原因引起的功能性便秘,最好看一下心理医生。于是,黄女士就找上门来。
母亲的过分关注,是孩子便秘的最大原因
听黄女士讲了小波便秘的经过,我觉得她的心态有些问题,似乎对孩子排便这件事过于关注了。心理学上有个理论:如果一个人高度关注一件事,那么这件事往往会变得复杂起来。丈夫不在身边,黄女士觉得照顾小波的重任都落在自己肩上,于是,小波的便秘就成了她生活中的头等大事。
在黄女士叙述的过程中,我捕捉到一个关键点:她情绪烦躁无法排遣时,便借小波排不出大便这件事大吼大叫,讽刺挖苦,对小波实行语言上的暴力。尤其是她例假前后,对小波的讽刺挖苦更是家常便饭,小波的排便问题似乎成了她排解不良情绪的出气筒。像排便这种事情,与个人心情密切相关。在母亲近乎苛责的语言暴力中,小波情绪高度紧张,自然不能正常排便。
想到此,我对黄女士说:“你对小波排便这件事过分关注是造成他便秘的最大原因。你可能意识不到,你将不良情绪都发泄在孩子身上,这是很不对的。”黄女士也赞成我的看法,说她每次发泄完情绪后,都会抱着儿子泪流满面,恳求儿子原谅她的粗暴。然而,小波已经习惯了她这样的忏悔,变得不太信任她。这让黄女士非常痛苦。
从黄女士的谈话中,她也透露了这样一种观点,就是由女人一手带大的孩子,对未来往往缺乏安全感。她在谈话中无意间透露的自己的身世,也引起了我的关注。因为一个人的童年经历对这个人的一生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会在她成年后显现出来,并有意无意地转嫁到孩子身上。
黄女士有一个不幸的童年。儿时,父母两地分居过一段时间,那时黄女士被寄养在亲戚家,过了一段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随着父母结束两地分居的生活,黄女士回到父母身边,她苦涩的童年便开始了。黄女士的父母感情不和,整天吵闹打骂,家里从来没有平静过。母亲每次挨打后,都把气撒在黄女士和黄女士的弟弟身上。弟弟曾被母亲拧得身上青一块紫一块,而黄女士也经常被母亲按着头往墙上撞。这样的记忆让她对生活有一种不安全感。
听黄女士讲了她的童年经历,我明白了她对儿子便秘高度关注的深层原因。因为她太想让儿子变得内心强大、完美,希望儿子聪明、懂事,有一个强壮的身体,可儿子偏偏有便秘这样一个在她看来对身体极为有害的病症。于是,她变得焦躁不安,进而被折磨得焦头烂额,内心充满了恐慌感。
给爱松绑,把排便的权利交给儿子
我注意到,在这个三口之家,似乎忽略了另一个人,那就是黄女士的丈夫。在征得黄女士的同意后,我拨通了她丈夫李先生的电话,就一些问题和他进行了交流。我问他:“对于小波便秘这件事,你是否像妻子那样焦虑?”李先生坦言,他从没有像妻子那样焦虑过。他认为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出现一些生理问题或心理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接下来,我直截了当地提出另一个问题:“你是否认为妻子出现焦虑情绪与你有关呢?”电话那边的李先生沉默了一下,然后真诚地说:“我想可能是我长期不在妻子身边,对她关心不够,使得她只能把全部注意力放在儿子身上。如果我能在她身边,一家人长期生活在一起,妻子的注意力就会分散一部分,可能就不会把注意力全集中到儿子便秘这件事情上了。”他表示以后会多关心妻子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需求。我和李先生的交流,黄女士都听到了,她也承认是丈夫回家太少,造成了夫妻间亲密感缺失,使得她把小波一些细节性的问题扩大化了。
看到黄女士渐渐放松下来,我给她解释说:“其实每个人排便都存在着不规律性,特别是儿童胃肠功能还没有健全,三五天内排不出便实属正常。建议你顺其自然,把排便的权利还给儿子。过不了几天,小波就会发现,妈妈好像不太管这件事了,他自己就放松了,便秘的问题可能就自然解决了。我们都有这样的生活常识,很多时候,便秘与情绪焦虑、紧张造成的心理状态有关,一旦心情完全放松,一切都会迎刃而解”。
看着黄女士频频点头,我又给她提了以下建议:“如果可能的话,让你丈夫尽量调回本地工作,让小波多与爸爸相处。孩子学习的可塑性强,小波会从父亲那里学习阳刚、豪放的一面。像小波这样整天与母亲厮守在一起的男孩,将来性格中都有优柔寡断、阳刚不足的一面。”
半个月后,黄女士打来反馈电话。她说按我的建议去做了,小波一周后排便就正常了。我心里非常欣慰,看来很多孩子出现的生理、心理问题,很多时候与父母的过多关注和不恰当的爱有关。
过度关注 篇4
“字幕翻译”是将外国进口影片中的人物对白或场景介绍翻译成本国语言, 并将其展现在屏幕上, 但人物对白本身还是外语原文。一般意义上的字幕翻译与传统的文学作品或其它体裁的翻译并没有多大差别。但自2006年《加菲猫2》在中国上映以来, 国内的字幕翻译开始呈现一种新的趋势。一些国内热门的流行语、网络语言、俚语、俏皮话, 如“粉丝”“歇菜”“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等, 大量出现在人物的对白译文中, 对观众的感受、翻译理论、翻译伦理等形成了巨大的挑战, 同时也引起了广大翻译理论研究者和翻译工作者的反思。
2 字幕翻译的过度本土化
本土化的翻译风趣、幽默, 贴近当代人的现实生活, 给观众带来了耳目一新的全新感受。例如, 在《加菲猫2》上映之后, 其中文字幕立刻成为了当年译制片的一大亮点, 观众与媒体叫好声一片。受其鼓舞, 译者们放开手脚, 在翻译过程中除了用些一般意义上的流行语外, 也开始尝试使用一些指向性更为明确的流行语汇。如2009年好莱坞3D动画片《怪物大战外星人》在国内上映时, 片中的中文字幕就出现了“躲猫猫”“不差钱”等词汇。还有些译者为了更“接地气”, 硬把“赵本山”“周杰伦”“小沈阳”这样一些有名有姓的中国人塞进了美国影片中。这显然是一种过度本土化的倾向, 引起不少观众的反感。
3 伦理关照下的过度本土化翻译
3.1 翻译的再现伦理
翻译中的“再现”, 指的是原文文本和原文作者的忠实再现。再现模式认为, 译文应该能够代表、替代原文。翻译理论历来都强调“信”, 而“忠实”被认为是翻译的基本标准。从翻译伦理的角度来看, 翻译中的忠实, 首先指的是要忠实于原作的思想内容。一般情况下, 译者应该把原作的思想内容完整而准确地传达出来, 不能随意对原文进行篡改、歪曲、增添和削减。 (王莉娜, 2008) 这里所说的思想内容, 通常指作品中所叙述、说明、描写的过程中所反映的立场观点、所流露的思想感情。面对电影字幕翻译的过度本土化, 这一伦理要求具有其现实指导意义, 它要求译者在进行电影字幕翻译过程中紧贴原文, 忠实再现原作者在设置台词中所要表达的立场观点和思想感情。
然而, 在《黑衣人3》和《马达加斯加3》字幕翻译过程中, 为了迎合观众, 增加笑点, 译者一味地追求本土化, 毫无根据地肆意窜改原文。这样的再现显然有悖于“忠实”的翻译伦理。例如:
(1) 原文:Alex:Hey, Fifth Avenue, with no traffi c.——《马达加斯加3》
译文:不限号、不堵车。
(2) 原文:I don’t even know why we bought a circus in the fi rst place
译文:人们都去看车模了。
例 (1) 是《马达加斯加3》中狮子阿历克斯在泥巴做的“纽约城”模型里奔走时所说的话, 原意本应该是“没有交通问题”, 却被译者在这里打上了“中国特色”的标记。不明所以的观众还会认为, 难道“车轮上的美国”也实行“限号”吗?这种毫无根据的本土化不但无法弥补文化隔阂, 反而会增加文化误解。例 (2) 中海狮本来想表达的意思是马戏团已经过时了, “人们不再对马戏感兴趣了”, 却被作者硬生生地套上了广为中国观众熟悉的“车模”, 本来悲伤的情绪瞬间变成了戏谑。
通过对上述例子的分析, 我们不难看出, 在外国影片字幕翻译的过程中, 虽然我们可以使用一些流行语、成语、古诗词等来再现外国文化的风采, 增加国内观众对它的认同感, 拉近外族文化与本族文化之间的距离, 但是, 一旦违背了翻译伦理对忠实的制约, 无视原文文本, 忽略人物个性特征及思想感情, 必将事与愿违, 适得其反。
3.2 翻译的服务伦理
翻译的服务伦理来自功能主义的目的论。 (陈芙蓉、刘浩, 2010) “服务”一方面可类比于商业服务, 指译者需按时按质完成客户的任务;另一方面指译者需要为受众服务。按照文永超 (2003:89) 的说法, “字幕译者是按照赞助者的要求来完成翻译任务, 所以译者和赞助者或称客户的关系是很好处理的。关键的是, 译者还要协调处理好与受众的关系, 要为读者服好务”。任何一个翻译任务, 最终的评判者是作为受众的读者或观众, 译本的好坏取决于他们对译本的反应。因此, 译者在选择翻译策略和方法时, 不能一味遵从个人喜好, 必须考虑受众的期待和审美要求, 要对受众承担伦理责任。例如:
(3) 原文:Alex:Look at that!That is one ugly mug-ugly lady!
译文:这是麻辣凤姐吧。
(4) 原文:Alex:No, I just came by to say that I don’t want you to think of me as some sort of authority fi gure.
译文:你不要把我当成大明星周杰伦。
现代艺术心理学认为:“观众在将看到一部作品时, 出于意识深层的探索内驱力, 孕育着一种审美期待, 期待看到新的东西。而司空见惯的老套旧式, 对于审美器官来说, 仅仅是一种重复性的单调刺激, 不仅不能引起欣赏者的兴趣和注意, 反而使他们心灰意懒, 疲乏生厌” (别尽秋, 2012:34) 。上面提到电影的最大观众群为80后90后, 这一伴随互联网成长的群体对网络流行语再熟悉不过了。如果过多使用流行语, 势必会让他们产生审美疲劳, 滋生厌倦。《马达加斯加3》和《黑衣人3》的字幕翻译之所以饱受媒体和观众的诟病, 被称为“神翻译”, 违背翻译伦理所关注的服务伦理, 无视观众的感受和情感需求, 不能不说是主要原因之一。
4 字幕翻译本土化的基本原则
无论从我们上文中提到的社会文化角度还是商业因素考虑, 实行“本土化”都是无可厚非而且必要的。本土化的改写手段在电影翻译字幕使用之初给观众带来了很大的新奇和好感, 赞誉如潮, 但当这种翻译方法用的过多过滥时, 观众就会感到厌烦了。 (吕玉勇、李民, 2014:48) 这种过度本土化的译法为了达到商业目的而不惜放弃原文, 违背再现伦理, 随意进行替换和改写, 剥夺了目的语观众获取原文准确意义和品位异域文化魅力的权利, 这让观众很难接受。在此, 笔者就如何把握本土化的尺度问题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 一般性词语的尽量本土化。电影学者葛颖认为, 电影语言的本土化如果没有过度引申、既符合大家的文化表达、又发挥了汉语言简意赅的优势, 在大部分情况下, 都是可以被接受的。由于文化的差异, 字幕翻译有时不得不通过本土化让观众在有限的时间内理解片中的对白。如《加菲猫2》中的对白“You have made me so very cat-happy!”译文为“你真是令我猫心大悦。”译文借用了汉语中的“龙颜大悦”的结构, 巧妙地保留了原作的幽默, 是令人称道的本土化译法。
(2) 坚决杜绝脱离原文的随意创作。电影作为一种商品, 其首要目的是赚取利润。受商业因素影响, 在翻译过程中, 为了产生“笑果”, 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不惜牺牲原文本所要表达的含义, 而一味地本土化以期达到“陌生化”效果。然而, “陌生化”的首要原则是疑问意义与原文一样, 不同的是表现的方式。 (文永超, 2013:90) 张春柏教授 (2011:83) 也指出:“译者显然不能脱离原文, 天马行空, 随意编造, 因为那已经超越了翻译的范畴, 成为纯粹的创作了。”
5 结语
电影字幕翻译在整个电影制作和译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从商业角度讲, 电影字幕翻译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票房。但如果仅仅只为了迎合观众、增加票房收入而脱离原文的随意添加、替换网络流行语, 甚至毫无根据地彻底改写, 违背原作者、原文本的意思, 可能适得其反, 不但起不到弥补文化隔阂的作用还会造成文化误读, 让观众摸不着头脑, 影响影片的观看。出于社会文化角度和商业因素考虑, 电影字幕翻译的本土化是不可避免的, 但是应该把握一个度。一个好的译者, 在本土化的同时, 应该做到区分, 让译作尽可能还原原作者的意图, 靠近原文本。总而言之, 电影的字幕翻译和其他文体的翻译一样, 不能背离翻译的基本伦理, 以及服务于这些伦理的各种技巧。
摘要:近年来, 英文电影的字幕翻译出现了一股过度渲染本土文化的趋势, 即运用大量带有“中国风”的流行语或诗词典故改写原文, 不管贴切与否。本文称这种翻译现象为“过度本土化”。这一现象虽并非有悖于勒菲弗尔等人提出的改写理论, 但与切斯特曼所提出的翻译伦理却有些格格不入。本文将以《黑衣人3》和《马达加斯加3》中的人物对白为文本, 探讨英汉字幕翻译中过度本土化的问题, 并以翻译伦理理论为基础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字幕翻译,过度本土化,改写理论,再现伦理,服务伦理
参考文献
[1]Lefevere, A.Translation, Rewriting,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ture Fame[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