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文

2024-12-06

跨文化文(共12篇)

跨文化文 篇1

新课标在口语交际中对听、说能力的培养分段作了具体的要求。如:第一学段“以认真倾听, 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别人请教”。“能简要转述别人讲话的内容, 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 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能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 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

小学语文新课标提出的第一个核心理念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的内容, 有字、词、句、篇的积累, 还有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的能力, 这些知识的积累、能力的培养显然是源于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而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说穿了就是要培养学生如何学习语文, 也就是如何听、如何说, 怎样读、怎样写。有了丰富的知识储备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等情感、态度、价值观才能有所提高。

听说的能力培养, 课标尽管是将其放在口语交际中去要求, 但实际上, 阅读教学中听说的训练也是非常重要的, 换句话说就是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营造一个个交际场, 让学生在语文的学习中不断地对听说能力进行培养。

阅读教学无时不在读, 生字、词语要读, 古诗、课文要读, 习作交流还要读。读的能力怎么样,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语文学习的质量。

在新课标的表述中, 读法分成了默读、朗读、略读、诵读和浏览等五类, 而课标没有明确表述的还有自由朗读、齐读、引读、分角色读、粗读、细读、精读、品读、悟读等, 不胜枚举, 可见我们的语文教师在工作中是很有创造性的。

新课标对默读提出的明确要求是在第一学段“学习默读, 做到不出声, 不指读”, 这也是默读的基本要求, 后面的学段主要从默读的速度做要求。常到茶馆去看书, 那一定是默读无疑, 由此训练自己能静下心来, 进入忘我的境界如痴如醉。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快速了解课文的内容时或思考问题时, 使用默读这种方法效果将更佳。

因此, 让学生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感受文章的思想感情时使用朗读这种方法, 将会让学生个性飞扬, 感受更为深刻。但这里必须注意到朗读中齐读和自由朗读的适当分配, 齐读因其让学生读整齐, 所以要思考和初步感受时慎用, 因为学生又要读准确, 又要读整齐, 还要去思考, 这一心三用的事恐怕谁都不会完成得很好。

朗读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表达出文本、作者或读者的感情, 好的朗读确实感人肺腑, 催人泪下, 或让人精神振奋, 或让人身临其境。总之, 朗读可以展示文本包含的思想感情, 展示读者对其个性化的理解, 体现文本与读者的对话, 挖掘文本的人性和人文精神的内涵, 从而提高一个人的文化品位。

E-mail:jdjx_100@126.com

跨文化文 篇2

征文活动的通知

机关各科室、各基层单位: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为深入学习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重要论述,大力开展“中国梦”宣传教育,进一步激发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群众的工作热情,凝聚全体职工的力量,抒发对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美好情怀,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推动多元文化城区建设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局党委决定开展“中国梦〃文化梦”主题征文活动。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中国梦〃文化梦”

二、活动范围

文化系统全体干部职工

三、征文时间

2013年5月21日至6月10日(征文截稿日)

四、征文细则

1.稿件围绕近年文化工作的发展变化,用文字记录和讲述切身感受,畅谈心中的“中国梦〃文化梦”,体现和反映时代之美、社会之美、生活之美、文化之美,抒发对于文化工作的感想和对未来文化工作发展的远景期待,进而对于繁荣本区文化、1

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实现中国梦想的美好情怀。

2.稿件须为未公开出版和发表,内容要真实可信,情感真挚,语言清新;题目自拟,文体不限,字数不超过2000字,诗歌不超过60行。

3.所有稿件均须注明作者的姓名、联系电话,纸质文稿要求字迹工整,清晰。

五、投稿方式

各单位党支部为本次征文活动的组织者和责任人,负责将职工报送的稿件统一整理后在6月10日(征文截稿日)前报送至局党办。

六、奖励方法

1.本次征文活动将评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10名、优秀奖若干,对于其中的优秀作品局党委将报送至区文明办进行评奖。

2.局党委将根据各基层单位最终报稿数量,评选优秀组织奖,在征文活动结束后予以表彰。

七、要求

本次征文活动是我系统深入开展“中国梦”宣传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各基层单位要高度重视,精心宣传组织,广泛发动干部职工群众参与征文活动。

中共************委员会

以文化人 以人化文 篇3

文化主题的教学目的并不是简单地让学生了解这些知识,而是形成对不同国家、民族文化的态度,尤其是要掌提升识别文化、理解文化、反思文化的能力。2011年新修订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珍视祖国的历史与文化,具有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尊重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差异,初步形成开放的国际视野”。这类题材也是公民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通过品德教学提高学生的跨文化理解能力,让学生在热爱本民族优秀文化的基础上,能够以世界公民的胸怀来尊重、包容异国的文化传统,学习和借鉴世界各民族文化之精华。

一、化大为小,立足传统

要了解一种文化, 首先要识别它的存在及其特征。每种文化现象所包含的信息量很大,课堂上可探究的教学点也很多,面对文化主题的课程,很多教师不知如何取舍。其实,品德课堂不必面面俱到地展示关于某个文化现象的所有知识点,而需要化大为小,立足传统。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能力水平,选择一个他们可以接受的代表性研究点展开教学,挖掘其中蕴涵的深意,把深远的大目标化作浅近的小目标,让学生由低到高、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感受文化的博大精深。要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接受异文化,必须以本民族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为基础。学生只有在识别本民族文化现象的基础上,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才能更好地逐步认识和理解其他异文化。否则,必将造成对本民族文化的不屑与遗弃。

案例: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多彩服饰》(片段)

师:猜猜这个盘扣做在谁的衣服上最合适呢?为什么?

生1:中间的给老年人用最合适。祝福老人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老人看见一定很高兴。

生2:下边这个盘扣适合新娘子,上面有两个“喜”字,表示双喜临门,表示很开心。

生3:每个“喜”都做成了爱心,是新郎新娘不好意思直接说出来的意思。表示夫妻恩爱,甜甜蜜蜜,喜气洋洋。

生4:盘扣不仅颜色形状好看,更重要的是代表了美好的祝愿!

四年级的学生对多姿多彩的服饰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对多样独特的民族服饰更加喜爱。这节课把中国传统服饰中的盘扣作为切入点,符合学生认知和心理特点。笔者有意识地将盘扣知识提升到文化的高度上,让学生通过赏析,拨开其精美外表的面纱,探究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这节课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对不同民族服饰尊重、欣赏的态度。在了解世界服饰之前,首先要培养学生对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坚定认同,这既是弘扬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也是引导学生辩证看待世界民族服饰所蕴含的多元化文化的契机。这节课把以旗袍为典型性代表的民族服饰作为研究点,从盘扣引入,然后延伸到旗袍、56个民族的多彩服饰,最后把欣赏中国服饰的方法,学习运用到国际服饰中去。由此,学生体验到旗袍、盘扣不过是绚丽多姿的中华服饰文化中的一朵小花,正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才赢得世界的尊重,进而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二、精选亮点,踩点踏面

能够识别某种文化的特征, 并不意味着能够了解这种文化。学生如果不知道这种文化的渊源、内涵和意义,只看表象,就会简单地把他们所不理解的群体看成是一群怪人。在文化题材的教学中,教师还需要精选亮点,踩“点”踏“面”,让学生深刻感知、体悟不同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如此才能将教学的深度和广度集于一身。

如《多彩服饰》一课,世界民族服饰数不胜数,必须精选亮点。“点”的选择既要有代表性,又要有趣味性。虽说服饰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但世界民族服饰又离学生有点远,造成学生的兴趣点往往聚集在服饰款式、色彩等感性的外在元素上,而对世界服饰所蕴含的文化内涵的理解存在困难,从而在情感上表现出不理解,缺乏一种尊重、欣赏的态度。笔者精选了三个教学点:探究阿拉伯服饰的秘密、辩论APEC峰会上各国政要为何身着民族服饰和赏析多彩服饰。在阿拉伯长袍的学习中,通过模拟服装设计,让学生探究阿拉伯长袍的奥秘。学生通过合作学习,了解到阿拉伯长袍的发展与当地的气候条件、历史文化等因素息息相关。

当“点”的研究步步深入后,必须回归到“面”的丰富多样,本课设计中三次出现“面”的感悟。第一次是在阿拉伯服饰研究结束后,学生交流课外搜集的世界民族服饰(苏格兰裙、韩服、印第安服饰等),说明其起源和内涵,他们体会到每一种服饰的缘起都有特殊的意义,都包含当地的文化。第二次是提出APEC峰会上各国政要是否会穿当地民族服饰这一问题后,学生不同观点进行碰撞。笔者以历史的瞬间镜头告知学生: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尊重各国服饰也就是尊重各国文化、珍爱世界文化的具体表现,因此,历届领导人都愿意穿上东道主的民族服饰。第三次是呈现世界民族服饰集锦,让学生在感受多姿多彩服饰的基础上,充分表达对世界服饰的喜爱之情。

三、化点为线,螺旋上升

小学品德教学内容螺旋上升,指的是同样的内容在后续年段可以重复出现,但要求提高。如“春节”这一传统节日的主题内容,在教材中出现三次,虽然教学目标中都包含有对“春节”这一民俗的文化识别能力和文化理解能力的培养,但是每次所呈现目标的侧重点不同,呈波浪式推进。(如下表)

可以看出,学生文化识别、文化理解、文化反思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但这并不意味着低年段只注重文化识别能力的培养,只有高年级才更多地重视文化理解的内容。实际上,这三种能力是相互影响、交叉发展的。因此,同一个文化主题的教学,教师既要把握其螺旋上升之路,化点为线,设定层层深入的坡度,引导学生从微观的文化情境一步步深入体验,增强文化理解的能力,又要培养跨文化的观察和理解能力,在文化识别和文化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文化反思。同样,对于异文化的理解也是通过不同文化间的相互比较完成。如中国的春节传播到世界各国,而中国人也在过西方的圣诞节,这就是文化相互理解、相互融合、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

事实证明,小学品德课程中实施文化理解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而实施文化理解教育,要求广大教师具有基本的全球意识、国际视野,要有一种开放的思维方式,具有全局观念和品质。因而,教师要不断拓宽自己的文化视野,提高自身素质,成为与全球化时代相适应的新型教师。

(作者单位:杭州市

省府路小学

浙江杭州 310007)

责任编辑 王清平

创新乡镇文化,创建文明新农村 篇4

一、创新乡镇文化, 创建文明新农村主要问题

尽管创新乡镇文化-创建文明新农村还没有渗透到各个乡镇农村中, 但是现在国家对此已经有了足够的重视, 国家也在为创新乡镇文化-创建文明新农村进行一系列的投资, 例如, 聘请外人举办开展各式各样的庙会、广场舞、南安等等富有文化气息的活动。但是, 由于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文化差异, 不同的文化背景, 致使创新乡镇文化-创建文明新农村建设难以均衡发展。它主要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一) 文化基础设施差

目前来说, 创新乡镇文化, 创建文明新农村建设还没有让乡镇政府引起足够大的重视, 文化建设设施还不完善, 投资力度不够, 直接影响着创新乡镇文化-创建文明新农村建设进程。文化基础设施差, 也难以正常的开展创新乡镇文化-创建文明新农村为主题的活动。乡镇的文化基础设施差, 娱乐活动场所少, 那些文艺书馆, 文化馆大多数已经被商店, 旅店等取代, 以至于乡村文化气息越来越淡, 乡镇文化基础设施差, 让农民不能学习乡村文化和感受乡村文化魅力, 大部分农民对于乡村文化的了解也越来越少, 乡村文化发展也开始了走向下坡路。传播乡村文化的渠道也开始减少, 以往人们还能多多少少的从电视上或者图书上, 学到相关的农业经济常识, 乡村文化知识。由于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差, 并且乡镇政府对此也没有足够的重视, 以至于乡村文化传播渠道也开始减少, 甚至越来越多的人对于乡村文化一无所知。没有文化基础设施供给农民学习乡村文化, 导致大量的人开始赌博, 闲聊, 做一些没有意义的事情, 十分不利于创新乡镇文化-创建文明新农村的发展。

(二) 文化观念差, 农民素质低

创新乡镇文化, 创建文明新农村是一个长远的目标, 它不仅需要政府国家的支持, 对乡村文化大力度的投资, 而且也需要农民从自身做起, 宣传乡村文化, 文明新农村创新建设, 学习乡村文化知识, 营造良好的文明氛围。目前, 大多数人的生活比较单一, 生活很枯燥, 没有受到好的文化熏陶, 缺乏文化素养。落后的文化观念以及坏的生活习惯正在慢慢侵蚀着人们的生活, 导致一些地方出现赌博, 盗窃等等危害社会的行为。

二、创新乡镇文化, 创建文明新农村的具体对策

(一) 生态文明建设

创建文明新农村的首要任务就是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文明新农村建设中, 文明新农村建设创设要以农民为中心, 围绕农民开展各种各样的文艺活动, 并给农民进行宣传教育。生态文明建设要注重加强培养人们正确的价值取向, 让人们养成好的习惯, 好的思想品质。例如, 我镇多次举办农民文化艺术节, 广泛开展文体活动, 先后举办了梅山镇第二届南音大会唱暨踩街活动和蓉中村首届老年人运动会, 连续10年举办春节运动会, 成功举办梅山镇2014年广场舞交流展示活动, 打响了“梅山文化”品牌。

(二) 加大农村建设投资

农村给人普遍的感觉是环境比较恶劣, 基础设施不健全。因此, 国家应该加大投资力度在文明新农村设施建设上, 对农村的环境进行绿化等。通过对农村的大力投资建设和环境绿化, 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我镇为了提升民众的文化素养, 改善我镇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建设村庄休闲绿地, 打造村民运动、娱乐、文化的休闲场所。鼎诚居民休闲点占地面积2500平方米, 绿化面积2000平方米, 种植美人树、樱花、紫荆等。盛世鼎桂园休闲公园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 绿化面积3000多平方米, 种植香樟、凤凰木、天竺桂等景观树, 并配套建设休闲广场及多功能运动场。充分发挥华侨资源, 建设了“李诚智图书馆”, 配套了电子图室, 为民众补充“精神粮食”提供了方便。目前, 梅山现正建设锦绣山庄、宝龙花园、裕景园、莱克文化苑、翰林华城等5个住宅小区, 总面积近40万平方米, 其中裕景园、锦绣山庄获得省级优秀住宅小区的称号。

创新乡镇文化, 创建文明新农村是适应新时代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也是实现乡镇农村建设化的伟大目标。创新乡镇文化, 创建文明新农村正处在发展的道路上, 部分工作还没有完全准备好, 但是文化建设相比于过去已经有了明显的提高。本文分析了当前新时代下创新乡镇文化, 创建文明新农村所遇到的问题, 并且做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 创新乡镇文化, 创建文明新农村的道路一定会越走越远, 创新乡镇文化, 创建文明新农村必定会早日得到实现。

摘要:最近几年,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十分迅猛, 加大农村以及乡镇的建设力度, 创新乡镇文化和创建文明新农村已经成为改善农村面貌的必要条件。尽管国家以及政府正在加大投资力度在创新乡镇文化建设上, 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由于每个乡镇或者农村文化建设程度各不相同, 甚至有很大差距, 一些乡镇农村在乡镇文化建设上做的非常好, 无论是乡镇文化建设的管理上, 还是乡镇文化的创新上都赶上农村发展的前端。但是有一些乡镇农村还没有开展乡镇文化以及创建文明新农村的活动, 在这方面一直止步不前, 影响了乡镇文化建设的整体进程。因此, 我们要广泛开展以创新乡镇文化-创建文明新农村的活动, 提升创新乡镇文化-创建文明新农村的建设管理水平。

关键词:创新,开展,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于大海.乡风文明建设路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08 (8) .

[2]尹贵斌.关于加快培育高素质新农民问题的探讨[J].大庆社会科学, 2006 (4) .

[3]何文毅.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 2011 (7) .

胡同文化现代文阅读答案 篇5

①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城里有大街,有胡同。大街、胡同的方位走向大都是正南正北,正东正西。北京人的方位意识极强。过去拉洋车的,逢转弯处都高叫一声“东去!”“西去!”以防碰着行人。老两口睡觉,老太太嫌老头子挤着她了,说“你往南边去一点”。这是外地少有的。大街、胡同,把北京切成一个又一个方块。这种方正不但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

②胡同的取名,有各种来源。有的是计数的;有的原是皇家储存物件的地方;有的是这条胡同里曾住过一个有名的人物;有的是某种行业集中的地方;有的胡同是像其形状的;有些胡同则不知道何所取义。

③胡同有的很长,如交民巷胡同;有些胡同很短,如一尺大街;有些胡同很宽,如灵境胡同;有些胡同很窄,如小喇叭胡同;有些胡同拐弯很多,如九道弯胡同;有些胡同竟还断断续续,如庆平胡同。到底北京有多少胡同?北京人说: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数不清,通常提起“胡同”,多指的是小胡同。

④胡同是贯通大街的网络。它的位置距离闹市很近,打个酱油,约二斤鸡蛋什么的,很方便,但又似很远。这里没有车水马龙,总是安安静静的。偶尔有剃头挑子的“唤头”(像一个大镊子,用铁棒从当中擦过,便发出噌的一声)、磨剪子磨刀的“惊闺”(十几个铁片穿成一串,摇动作声)、算命的盲人(现在早没有了)吹的短笛的声音。这些声音不但不显得喧闹,倒显得胡同中的环境更加安静了。

⑤胡同和四合院是一体。胡同两边是若干四合院连接起来的。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我们通常说北京的市民文化,就是指的胡同文化。胡同文化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⑥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住在胡同里的居民大都安土重迁,不大愿意搬家。有在一个胡同里一住住几十年的,甚至有住了几辈子的。胡同里的房屋大都很旧了,“地根儿”房子就不太好,旧房檩,断砖墙。下雨天常是外面大下,屋里小下。一到下大雨,总可以听到房塌的声音,那是胡同里的房子。但是他们舍不得“挪窝儿”,——“破家值万贯”。

⑦四合院是一个盒子。北京人理想的住家是“独门独院”。北京人也很讲究“处街坊”。“远亲不如近邻”。“街坊里道”的,谁家有点事,婚丧嫁娶,都得“随”一点“份子”,道个喜或道个恼,不这样就不合“礼数”。但是平常日子,过往不多,除了有的街坊是棋友,“杀”一盘;有的是酒友,不时喝两“个”(大酒缸二两一杯,叫做“一个”);或是鸟友,不约而同,各晃着鸟笼,到天坛城根、玉渊潭去“会鸟”,此外,“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⑧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有窝头,就知足了。大腌萝卜,就不错。小酱萝卜,那还有什么说的。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招待姑奶奶。虾米皮熬白菜,嘿!我认识一个在国子监当过差,伺候过陆润庠、王垿等祭酒的老人,他说:“哪儿也比不了北京。北京的熬白菜也比别处好吃,——五味神在北京。”五味神是什么神?我至今考查不出来。但是北京人的大白菜文化却是可以理解的。北京人每个人一辈子吃的大白菜摞起来大概有北海白塔那么高。

⑨北京人爱瞧热闹,但是不爱管闲事。他们总是置身事外,冷眼旁观。北京是民主运动的策源地,“民国”以来,常有学生运动。北京人管学生运动叫做“闹学生”。学生示威游行,叫做“过学生”。与他们无关。这其中的精义就是个“忍”字,安分守己、逆来顺受。老舍《茶馆》里的王利发说,“我当了一辈子的顺民”,是大部分北京市民的心态。

⑩我们楼里有个小伙子,为一点事,打了开电梯的小姑娘一个嘴巴。我们都很生气,怎么可以打一个女孩子呢!我跟两个上了岁数的老北京(他们是“搬迁户”,原来是住在胡同里的)说,大家应该主持正义,让小伙子当众向小姑娘认错,这二位说:“叫他认错?门儿也没有!忍着吧!——‘穷忍着,富耐着,睡不着眯着’!”“睡不着眯着”这话实在太精彩了!睡不着,别烦躁,别起急,眯着,北京人,真有你的!

北京的胡同在衰败,没落。除了少数“宅门”还在那里挺着,大部分民居的房屋都已经很残破,有的地基柱础甚至已经下沉,只有多半截还露在地面上。有些四合院门外还保存已失原形的拴马桩、上马石,记录着失去的荣华。有打不上水来的井眼、磨圆了棱角的石头棋盘,供人凭吊。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

每每看到那些消逝的胡同的照片,不禁使人产生怀旧情绪,甚至有些伤感。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之下,这是无可奈何的事。胡同和胡同文化总有一天会消失的,也许像西安的虾蟆陵,南京的乌衣巷,还会保留一两个名目,使人怅望低徊。

再见吧,胡同。

(有删改)

小题1:文章①--④段介绍了北京胡同在哪些方面的什么特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胡同形式数量多、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文章⑥--⑩段,分别是通过北京人的哪些方面的表现来诠释胡同文化的?(7分)

小题3:从文章?--?段,你能体会出作者对北京胡同衰败没落持什么态度?结合全文谈谈原因。(5分)

参考答案:

小题1:胡同方位走向正、胡同取名来源杂、胡同位置环境静(每点1分)

小题2:通过北京人安土重迁(不爱搬家),理想住独门独院,平常日子过往不多,体现着封闭保守的胡同文化;在吃上物质要求不高,体现着易于满足的文化内涵;通过不管身边的闲事,体现北京胡同忍字当先的文化,明哲保身的状态。(每点2分,语言1分)

小题3:对胡同的衰败有伤感(1分),对时代发展带来的变化亦有无奈(1分)。“伤感”源自胡同的衰败必然使一种文化随之消亡(1分);而“无奈”源自商品经济大潮的必然趋势(1分),并且胡同文化中的糟粕之处也确应该被先进的精神所取代(1分)。

文言文阅读解题方法

1、要善于借助。例如,善于借助字形分析和邻里相推,来正确判定实词词义,观照语言环境掌握虚词用法。这一阶段要有排除干扰的意识,例如古今异义的干扰,防止望文生义,以今释古。

2、代入法----知识迁移。高考文言段不会脱离课本知识另起炉灶,所以要善于知识迁移,联系已有知识尤其是常用词的常用义项和常见虚词的一般用法来推出新知。

3、排除法----信息筛选题。根据陈述对象可以排除干扰项,确定答案范围

4、析结构。推断它在文章中的结构来推断它的词性,进而推断它的词义。

语文阅读理解的方法

认准关联词

因为什么,所以什么。这些关联词,一定不能只出现前半个,或者是后半个,这是严重的语法错误,就算是你题目答对了,语法错误,也是不得分的。

从原文找答案

阅读理解的题目,文章越长,就越有优势,一般都能从原文中找到答案,千万别杜撰。如果不知道答案是什么,这个时候,标注的关键词就派上用场了,从关键词中,找重点语句,答案往往就在这里。

仔细看原文

一般阅读理解题目,最常见的考察办法,就是文中人物的描述,这样的题目一出,就能套上:什么什么使人物的形象更加立体,这样的答题方式了,但是从哪里体现出来的,一定要写清楚,否则就有虎头蛇尾之嫌。

大水文理念需要水文文化建设支撑 篇6

关键词:大水文理念;水文文化;建设;支撑;创新

中图分类号:TV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2-0003-02

水文文化随着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的发展变化。“水文是一个行业,而不是一个行业的水文,要跳出水利看水文,不能局限于水利行业,要瞄准全社会来发展水文;水文必须根植水利,依托水利,要立足水利谋发展。”大水文理念是水文行业脚踏实地、服务人民,历经一代又一代人实践的结晶,是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水文工作的理论依据和指导思想。大水文理念为水文文化建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展示空间和发展机遇;水文文化建设作为水文行业的软实力,对大水文理念起有不可替代的支撑作用。

一、大水文理念的产生是水文文化层次性发展的必然产物

文化,广义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一社会乃至每一行业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并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

水文行业不能不受社会形态、经济状况和文化背景的影响,而这些社会、经济、哲学和人类价值对水文行业的影响又是综合的,因而水文文化不会像一般文明意义上的知识文化概念那样通俗,其本身较稳定、特殊和博大。纵观古今中外的水文实例,都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综合体现,是水文与文化同构的较为特殊的历史例证。随着水文的产生和发展,通过水文行业自身的发展模式与经历,形成了水文的传统即行业精神。水文文化的发展具有历史的连续性,社会物质生产的历史连续性是其发展历史连续性的基础。

水文文化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包括地域层次、时间层次、时空层次和水文文化本身的构成层次。

地域层次:一个民族的文化及水文文化随着民族的政治、经济的发展活力和影响,从其聚居中心不断向周围地区辐射、扩散、渗透和延伸,为周围地区的民族所吸收、借鉴和交融,形成一种具有同一性的水文文化体系。这种体系的民族特点与地方或称之为行业特点,随其地理位置从中心向周围地区递减,形成了明显的地域层次或文化圈。

时间层次:水利历来都是兴国安邦的大事,保障防洪安全、保障用水安全、保障生态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等,是水利工作的重要任务。如果没有水文提供众多准确的数据做支撑,解决水问题的所有对策都将难以实现。大水文理念的面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结果,是水文文化历尽时代变迁、时间推移所呈现的自身的文化特征,带有明显的时代发展烙印,形成水文文化的时间层次性,同时又不失去作为一种水文文化体系的同一性,它生动体现了水文文化发展的延续性和发展脉络。

时空层次:水文文化的地域层次与时间层次共同构成了水文文化的时空层次。

构成层次:人类的总体文化与水文文化都是由物质文化、艺术文化和精神文化所构成。文化的最表层是物,是可见的;中层是心物结合,直接指导着物的创造,可以由物感觉出来;深层是心,即精神文化,是直接影响着中间层次,并最终决定物的本质依据。物质文化体现在表层,精神文化表现在深层,艺术文化则在二者之间的中间层面上。他们分别形象地阐述了文化和水文文化的构成层次。

大发展必然带来大繁荣。文化概莫能外。历史发展到今天,大水文理念是水文文化层次性发展的必然,水文文化反作用于大水文理念亦属题中之意。

二、大水文理念的发展是一代代水文人倾情奉献、有为有位的佐证,水文文化建设整合新的水文精神

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个社会、行业都有其相应的文化,并随物质的发展而发展。这一发展过程就像生物的新陈代谢现象一样,一些细胞在死亡,一些细胞在新生。当新陈代谢较弱的时候,发展较慢,其延续性体现的较强;当新陈代谢作用较强时,旧事物消亡多,变革性较强。在文化发展的不同阶段,其延续性和变革性会交替出现,呈波浪式发展。水文文化的发展也是有波浪式发展的规律。大水文理念的发展是水文事业里程碑意义上的变革,是一代又一代水文人倾情奉献、有为有位的佐证,水文文化建设要珍惜这个机遇,整合新的水文精神。

水文是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公益事业。由于水文行业的特殊性,她的基本工作都在远离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偏远江河湖库上,点多、线长、面广。水文职工相当长的时间内,要面对寂寞,面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单调的工作内容,洪水期间,甚至会经受危及生命的考验。一代代水文人用倾情奉献诠释着有为才能有位的大水文理念,不同时期不同内容的水文文化滋润着水文人的信念、理想和对人生价值的不懈追求。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条例》的颁布实施,水文在祖国繁荣强盛的大背景下,正在日新月异的突飞猛进。水文队伍也知恩反哺,发扬自信自强的光荣传统,千方百计拓展水文服务人民、报效国家的阵地和空间,水文文化更应该与时俱进、应运发展,为大水文理念、为水文更好更快地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大水文理念是水文继往开来的指路明灯,水文文化只有激发团队文化创造活力,自强创新,才会支撑和丰富大水文理念

水文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以人为中心的大水文理念的一部分,它用各种文化的力量和手段来实施大水文理念。推进水文文化创新,增强水文文化发展活力,解放和发展水文文化生产力,是使水文文化更具吸引力、凝聚力和感染力,提升水文文化水平的有力途径。

(一)创新水文文化是实践大水文理念的关键

大水文理念根据水文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坚持“以人为本”,以实现人的价值和水文服务社会,报效国家为宗旨,把关心人、尊重人、发展人和水文完善自我机制作为首要任务,注重水文文化建设的创新和塑造,教育职工成为“四有”新人为出发点,将水文文化建设深植于领导和职工心中,为践行大水文理念而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使水文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坚持职工全员参与原则,着眼满足广大职工精神文化需求进行创新

大水文理念的践行是整个水文职工队伍共同的事业,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创造力。推进水文文化创新的主体是广大职工,创新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好的满足职工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要尊重职工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准确把握社会文化生活的新特点和职工精神文化需求的新变化,倾听群众的呼声,反映水文职工的意愿,在内容上、形式上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创造,把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职工。

(三)大水文理念呼唤精品和精典,水文文化建设是水文发展的精神泉源和“软实力”

毋庸置疑,水文文化是生产力,水文文化建设是水文发展的精神泉源和“软实力”。水文文化自有它的脉动和传承。水文精神的传承和弘扬主旋律的使命自然地落在当代水文人的肩上。大水文理念呼唤水文文化的经典和精品,只要我们胸有大目标,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注重水文文化的思想和队伍建设,坚持“三贴近”原则,属于水文的同时也是属于民族的精品、精典作品的出现只是个时间早晚的问题。

波澜壮阔的伟大事业呼唤文化建设的更大发展,奋发向上的水文队伍期待精神产品的更大丰富。我们要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条例》,大力推进水文文化创新,不断开创水文文化创新发展的新局面,在大水文理念的引导下,让水文文化有为有位,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做出水文应有的奉献。

跨文化文 篇7

翻译是人类最悠久的文化交流活动, 翻译离不开语言的转换, 但它不仅只是单纯的语言转换, 因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交流的工具, 语言反映文化, 而且受文化制约。因此, 要成功地进行语言转换, 不但要掌握语言, 而且要熟悉两种语言所代表的文化, 只有把二者结合起来才能实现成功的跨文化交流, 而翻译研究实际就是文化互动研究。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开始, 由于文化批评和文化研究在西方学术评论界的兴盛, 一大批学者开始从各自不同的文化研究角度切入翻译问题, 因而崛起了一个新的流派:文化翻译学派。在译界也称为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自一九九零年由苏珊·巴斯奈特和安德烈·勒弗尔合编的《翻译, 历史与文化》一书出版, 他们第一次正式提出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发展方向, 从此开始了翻译研究的又一次突破性进展。继20世纪八十年代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之后, 翻译过程中的文化问题日益引起学者及翻译家的重视。亨伯特·艾柯 (Umberto Eco) 甚至认为翻译等同于文化 (p186) , 翻译活动就是文化的转换活动。兰博特 (Lambert) 和罗宾斯 (Robyns) 认为, 与其把翻译视为一种双语之间的转换活动, 不如把翻译看作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一种交流活动更为确切。奈达认为, “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来说, 双文化能力甚至要比双语能力更为重要” (p110) 。巴斯奈特作为翻译研究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在他的“文化翻译观”中指出翻译应以文化为取向, 将翻译置于与之相关的社会文化环境中考虑。 (p221) 玛丽·斯内尔霍恩比撰文, 建议从事翻译理论研究的学者们抛弃他们的“唯科学主义”的态度, 把文化而不是文本作为翻译单位, 把文化纳入翻译理论研究中来, (p188) 形成了从文化研究角度对翻译进行研究的文化翻译理论。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研究在这一理论背景下应运而生。在中国优秀文学作品的对外翻译中, 文化负载词汇的翻译是译者面临的首要问题。为了更好的促进文化交流, 译者应该熟悉并深入了解原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 在对文化负载词汇的翻译中结合归化和异化两种翻译方法, 力求准确传达其中所包含的文化信息。

2 葛浩文生平及译作简介

葛浩文 (Howard Goldblatt) 是美国著名文学翻译家, 出生于1939年, 20世纪60年代服役期间在台湾学习汉语, 后获得印第安纳大学中国文学博士学位。现任教于科罗拉多大学波德分校。从事翻译工作30年来, 这位享有“公认的中国现代当代文学之首席翻译家”美誉的美国学者, 用他的激情和才华, 借着他对作品的热爱和投入, 将中国大陆和台湾的20多位现、当代作家的40余部作品介绍到西方世界, 为中国当代文学走向世界做出了突出贡献。也被称为中国首席且惟一的“接生婆”。其译介作品包括萧红的《呼兰河传》、《商市街》、《萧红小说选》、《生死场》, 陈若曦的《尹县长》, 张洁的《沉重的翅膀》, 王朔的《玩的就是心跳》、《千万别把我当人》, 李锐的《旧址》, 阿来的《尘埃落定》, 莫言的《红高粱家族》、《天堂蒜薹之歌》、《酒国》、《丰乳肥臀》、《师傅越来越幽默》, 姜戎的《狼图腾》等。葛浩文的译作得到了西方读者的广泛认可, 他与夫人林丽君合译的朱天文作品《荒人手记》于1999年获美国翻译协会年度奖, 贾平凹的小说《浮躁》经其译介后, 于1989年获美孚飞马文学奖, 毕飞宇的小说《青衣》入选2008年英国独立报外国小说奖的复评名单, 姜戎的《狼图腾》英译本也在香港国际文学节上荣获2007年度曼氏亚洲文学奖。他的翻译严谨而讲究, 可以说是“让中国文学披上了当代英美文学的色彩”。在2002年《华盛顿邮报》上发表的《写作生活》 (The Writing Life) 中系统阐述了他对翻译的看法。葛浩文认为, 翻译是两种语言折射出的两种文化的传递, 是一种跨文化交流活动。 (p36) 翻译的作用之一就是从外来文化中引进新的想法、概念。每个国家的表达方式不一样, 也正是这些差异造就了文化的独特性。他在《写作生活》中指出, “译者如何将原语作品中的文化信息译入目的语文化, 如何应对复杂的跨文化交流活动, 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p36) 译者应根据不同的情形, 体会词语的隐含意味, 尽量保持原文的语言风格, 实现翻译的文化交流目的。“如果非要把中国象棋翻译成外国人熟悉的国际象棋, 这是很愚蠢的”。 (p10) 译者作为文化使者, 首要的职责就是要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 不仅应准确传递原语中的语言信息, 更应向读者介绍和传递原语中的文化异质成分。

3 译例分析

葛浩文作为公认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的首席翻译家, 他的很多译作都成功的再现了中国传统民族风俗文化, 其译文中文化负载词汇的翻译尽最大可能的传递出了原文本中所包含的文化信息, 下面作者将举几个这方面的译例加以说明。

译例一…, 第二天“回门”, 小男人还在卫生所里打吊针, 小叔子送小水回仙游川, 一见外爷、伯伯就哭得死去活来。 (p24)

…, “”, at the clinic…Her brother-in-law accompanied her back to Streamof Wandering Spirits, and the moment she laid eyes on her grandpaand her uncle, she collapsed into tears again. (p29)

这是贾平凹所著《浮躁》里的一个句子, 描述的是小说中的女主人公之一——小水和小男人结婚第二天的情形。在中国传统乡俗中, 人们把新娘子结婚后的第一次回娘家叫“回门”, 葛浩文在翻译这一句时对“回门”这个极富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词在译文中翻译成了“home visit”, 并在书后做了解释:“回门”---the bride visits her parents with her husband for the first time after the wedding, 这样就会使译入语读者一目了然, 成功传递了中国传统文化信息。

译例二“福运, 你他娘的在啊达?你不背我, 我从这堰畔上滚呀!” (p28) 《浮躁》---贾平凹

"Fuyun, help me up!Fuyun, where the fuck are you?If you don’t carry me home, I'll roll into the river!" (p47)

这是贾平凹所著《浮躁》里的一个句子, 描述的是小说中的老汉韩文举喝醉了酒在自己的船上大喊大叫让一直给他帮忙的伙计福运来背他, 文中老汉韩文举是个粗人, 说话也难免带有几份粗俗, “你他娘的”就是个例子, “啊达”是陕西方言, 表示“哪里”。葛浩文在处理这句话时把“你他娘的在啊达?”翻译成了“where the fuck are you?”非常传神, 不但意思准确无误, 并且把陕西当地粗话和方言的韵味用英语中的俚语“the fuck”再现了出来。

译例三韩文举说:“英英, 几时烫了头, 好洋火哟!” (p121) 《浮躁》--贾平凹

look like a real modern girl!" (p195)

这句也是贾平凹所著《浮躁》里的一个句子, 句中“几时”是陕西方言, 表示“什么时候”, “洋火”旧社会指的是火柴, 后来引申为“时尚, 洋气”的俗语, 多在农村地区使用。葛浩文在翻译该句时对句中的文化负载词语“几时”, “洋火”分别翻译为“when”“modern”, 同样成功的传递了中国当地方言和特殊年代所包含的文化信息。

译例四红卫兵“破四旧”的狂潮还没有破到老人壁毯地毯上来。

Destroy the Four Olds一old ideas, cultures, customs, and hab-had not yet claimed Bilgee's tapestries or rug.its一had not yet claimed Bilgee's tapestries or rug.

这句是姜戎所著《狼图腾》中的一个句子, 句中“破四旧”是中国文化大革命这一特殊时期的专有名词, 作为外国读者如果不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是不会理解其含义的, 在译文中葛浩文对“破四旧”这一动宾短语在书末附录中做了进一步解释:"Destroy the Four Olds"was a campaign, launched in 1966, during which the Red Guards terrorized the countryside, 它有助于译入语读者对上下文和特殊年代中国历史文化的理解。

译例五陈阵忽然像草原牧民那样在危机关头呼唤起腾格里。

Suddenly, Chen Zhen, like the shepherd he was supposed tobe, appealed to Tengger, Mongol heaven, in a moment of peril.

这句也是姜戎所著《狼图腾》中的一个句子, 句中“腾格里”是蒙古人对“天”的称呼, 是从蒙语音译到汉语来的。在本句中译者葛浩文通过音译使其进入英语语言中。他没有使用汉语拼音“Tenggeli”, 而是从蒙语角度出发译为Tengger, 保留了蒙古文化色彩。同时, 作者在其后做了简单解释:“Mongol heaven”, 使读者明白“Tengger”是指蒙古人所认为的“天”, 很好的传达了蒙古文化信息。

4 结论

文化和交流是翻译发生的本源和基础, 翻译是文化交流的产物。文化负载词汇在文学翻译中举足轻重。因此, 在文学翻译中, 无论采取什么翻译方法和策略, 译者都要最大限度的在目的语文本中再现源语文本文化语词的文化内涵。葛浩文作为公认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的首席翻译家, 他的很多译作都成功的再现了中国传统民族风俗文化, 使中国现当代文学走向世界。因此, 为尽可能多地对外传播中华文化, 丰富本民族语言, 促进文化交流, 使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我们应重视文化负载词汇的翻译研究。

参考文献

[1]Howard Goldblatt.The Writing Life[N].Washington Post, 2002-04-28 (BW10) .

[2]吕俊.论翻译研究的本体回归--对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反思[J].外国语, 2004 (4) :53-59.

[3]靳秀莹.葛浩文译学见解初探[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9 (1) .

[4]李兆国.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及文化负载词的处理[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3 (3) :107-108.

跨文化文 篇8

梁启超先生曾在《什么是文化》一文中论述:“文化者, 人类心能所开释出来之有价值的共业也。”此话言简意赅, 却道出了文化的基本要义, 即:文化是以人为中心, 只有通过人创造出来的才能称之为文化。比如, 山上的石头是天然的, 那不是文化;而山顶洞人使用过的石器经过打磨, 那就是文化。同样, 最初灯的介质为火, 火是一种自然现象;而人们扎灯结彩, 使其不仅具有照明功能, 而且获得观赏和娱乐价值, 那就是文化。

如此看来, 文化向来不以高深莫测来标榜自身, 文化的起源越接近生活, 文化的生命力则越旺盛。灯会这一古老的民俗活动自汉代起, 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如此年复一年, 中华大地元宵灯会的上灯习俗绵延流传, 借用梁启超先生的话来说, 便是“共业”积淀深厚, 因而文化价值深远。

一、传承历史文脉、彰显文化价值

自1995年起, 由豫园商城开始举办豫园新春民俗艺术灯会。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正月十八在豫园商城及其周边地区举行, 至今已举办了十九届豫园灯会, 并已获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豫园灯会的成功, 一方面得益于豫园老城厢历史文脉的延续, 另一方面也得益于豫园商城精心策划和成功打造, 二者缺一不可, 因而使其成为新春佳节期间上海市民雅俗共赏的文化活动。

探究豫园灯会的文化内涵和文化特色离不开豫园这一区域固有的文化生态。灯会带来的文化吸引力是叠加在豫园文化之上的。离开了豫园, 豫园灯会的文化价值便无从谈起;反之, 失去了豫园灯会这一民俗活动, 豫园的文化吸引力也随之逊色。

所以, 如果我们把豫园灯会看成一出大戏, 那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肖故事、成语典故、神话传说、名著典籍则是表演剧本, 老城厢悠久的历史和地域特色构成一个独特美妙的剧院空间, 豫园的名胜和明清建筑的古典商业街区则成为戏剧的舞台背景, 游客是看戏的观众, 猜灯谜、品汤团、敲锣打鼓、舞狮舞龙的民俗活动则成为戏剧的高潮……如此一来, 赏灯亦如看戏, 乐趣各人自得。

虽然每年灯会的灯彩形象各有千秋, 但隐藏在灯会背后的文化内核是多年不变的。长期以来, 豫园灯会以生肖文化为创作主题, 以中华民俗文化为设计题材, 以传统花灯制作技艺为主要表现形式, 以艺术性、观赏性、娱乐性、互动性为宗旨。豫园灯会传承了中华民族千年的上灯习俗, 并随着时代的进步, 创新灯彩的表现形式, 与时俱进, 结合现代科技手段, 突出声、光、电的综合运用。

文化的生命力贵在传承和创新。当很多人在感叹中国的传统文化离现代都市的年轻人渐行渐远的时候, 那么农历新春佳节之际, 只要你一踏入豫园商圈, 就一定会被眼前所看到的景象所震撼。这里彩灯熠熠生辉, 人群熙熙攘攘。无论是年轻情侣和三口之家, 还是远道而来的外地游客或外国朋友, 从他们的笑脸上, 你看到的是融入民俗文化、体验民俗风情的喜悦、欢乐与和谐。

文化的最高价值是认同。让不同阶层、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国家的各类人群, 因一场花灯的际遇, 发自内心去感受和追寻中华传统民俗和文化, 豫园灯会的文化价值足以彰显其独特魅力。

如果把灯会比作历史长河中沉淀下来的民族精神财富和艺术瑰宝, 那么从文化的核心聚焦, 即从“人”的角度来看, 千年以来改变的只是人们身上的衣着服装, 不变的始终是人们内心对“赏花灯、闹元宵”的那份文化情怀。灯会文化伴随人类生活而产生, 灯会文化也必将伴随人类生活而更加丰富多彩。

二、融合多元文化、传递社会价值

谈到灯会, 离不开过年。对中国人来说春节是最重要的节庆。在过去农业社会, 时至农历十二月末, 经过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后, 人们在春节假期欢聚团圆、拜访亲友、除旧迎新, 祈福新年五谷丰登。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春节文化习俗便由此诞生, 元宵节逛灯会便是其中之一。

千百年来, 时代在不断地更替, 但人们逛灯会的文化习俗却亘古不变, 它如此吸引人, 究竟是为什么呢?

首先, 灯会这一古老的节庆文化真实地反映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情趣。从大自然的春夏秋冬到老百姓的衣食住行, 乃至社会普遍崇尚的伦理道德, 都能借助一个个精心设计的灯组得到体现, 自然文明和中华民族的价值观通过灯会的形式传承。

其次, 灯会的文化和艺术形态成为人们内心和精神需求的表达。如果说除夕夜全家守岁是一种文化习俗, 那么元宵节外出赏花灯又是一种文化习俗。古时候就连平日里难得迈出大门一步的大家闺秀, 元宵节夜晚也可在家人的陪伴下外出赏灯, 所以元宵节也被看作是中国的情人节, 这其中的乐趣横贯千古, 穿越时空隧道传递到今天。“赏花灯、闹元宵”可谓是中华民族的狂欢节。

第三, 灯会提供的欢乐祥和的氛围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信仰或者说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在灯的海洋里, 光的世界里, 人们看到的是对生活的美好期许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这样的期许和憧憬是需要有具象的实体来依托和承载的。

在上海, 豫园内的九曲桥、荷花池以及周边的城隍庙、沉香阁等寺庙园林组合在一起, 在上海人的潜意识里, 习惯称此地为风水宝地。

探灯会一角而知其全貌。九曲桥作为豫园著名的景点在灯会期间人流如潮。因“九”是阳数最高的数, 具有吉祥如意之意, 故取名九曲桥。春节期间走一走九曲桥寓意走过九曲十八弯, 送走曲折和困难, 带来顺利和平安。

九曲桥被人们赋予了如此美好的寄予, 因而在豫园灯会期间, 除了中心广场的主题生肖灯组外, 九曲桥荷花池区域的灯组往往成为游人赏灯最集中的地方。一段18米长的九曲桥从头至尾走一趟, 平时悠闲地散步只需2分钟, 而灯会期间却因人流密集, 走一趟需要20分钟左右。桥上游人如织、摩肩接踵。所以说, 豫园灯会实则是将人们对精神层面的诉求映照了出来。

节庆总是伴随着祈福。人因有了梦想而继续前行, 社会因有了欢乐而祥和。从这个角度来说, 豫园灯会融合多元文化, 传递出的社会价值是一种正能量, 也是一种积极价值观的引导。

三、商旅文联动发展、创造经济价值

所谓商旅文发展, 顾名思义就是集商业、旅游、文化于一体的发展模式。其中, 商业以满足需求为基础, 为旅游和文化的体验创造条件, 是商旅文发展模式的支撑力;旅游以客流驱动为引擎, 拉动商业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是商旅文发展模式的推动力;文化以提升价值为核心, 为商业和旅游的内涵注入个性和主题, 是商旅文发展模式的原动力。

豫园商城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这样一种集邑庙、园林、建筑、商铺、美食、旅游等为一体的商业模式和商业业态便是具有独特价值的商业文化, 它是历史性、地域性、文化性和商业性的综合体现。在这样一个独特的商业空间内, 因一项集聚广泛民意的新春民俗活动而使其更加吸引人。因为“闹新春”的关键词就是一个“闹”字, 豫园便是一个热闹的所在。

首先, 豫园灯会将节庆文化、祈福文化、商业文化有机结合, 给人们提供了一个触摸历史、感受文化、体验消费的文化环境和购物场所。“吃、喝、玩、乐、游、购、娱”一站式消费实现了人们精神层面和物质层面的双重满足。

其次, 随着人民群众收入的不断提高, 休闲消费的比重越来越高。从时间上来看, 豫园灯会的举办正好填补了上海人因春节假期而产生的休闲需求, 并且旅游市场春节出行的大客流也加大了豫园灯会期间的接待量。传统的民俗文化与现代都市人的休闲需求对接, 进而使豫园商业、旅游、文化三者产生共振, 彼此互为推动力, 创造出可观的经济效益。2013年灯会期间, 豫园商圈营业额增幅约30%。

在灯如海、夜如昼的环境下, 随心所欲地闲逛就是一种最惬意的享受。亲情、友情、爱情交织在温馨、绚丽、浪漫的灯市之中。闲逛时, 无意中发现的一种美食、一件手工艺制品, 一处娱乐体验能够让人收获一份惊喜。

新春佳节游客和消费者进入豫园, 不只单纯地逛灯会, 还可以一睹老城隍庙道观的宗教文化礼仪, 欣赏豫园美轮美奂的明清建筑之精华, 在湖心亭临轩品茗欣赏九曲桥荷花池之优雅, 品尝绿波廊、老饭店本帮菜肴和南翔馒头之佳味, 选购最具地方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和旅游食品, 如五香豆、梨膏糖等。让游客和消费者在体验和愉悦中实现消费行为, 这就是文化营销, 以文兴商, “商旅文”联动所追求的目的和境界。

2013年蛇年新春民俗艺术灯会, 27天内迎来近800万客流, 元宵节当日的客流更是高达60万。这样的客流数据也使我们对未来豫园商旅文模式的探索和发展从文化挖掘、商业定位、旅游推动、营销宣传等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思考的命题, 一切都需要创新, 在传承中寻求突破和提升。

豫园灯会依托文化, 将独特的文化优势转变为吸引本地市民乃至旅游人群的原动力。通过灯会这一载体积聚人气, 扩大品牌知名度, 带动商业发展, 实现以旅聚势, 以商增值的目的。豫园灯会的文化价值和商旅文联动发展的作用日益显著。

灯会文化可以说是前人留给后人宝贵的文化遗产。灯会文化的传承和延续需要我们用创新和智慧去弘扬光大, 用心灵去触觉文化的根脉, 用艺术和具象的手法去表达文化的意境, 用坚忍不拔的精神去传播传统文化的价值。

跨文化文 篇9

关键词:文化名省,体制创新,机制改革

改革创新是新时期最显著的特点, 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动力。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加快文化名省建设步伐, 必须立足青海省情实际, 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创新, 建立健全文化名省建设的体制机制。

一、以体制创新为重点, 积极培育合格文化市场主体, 大力推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 提升产业规模和效益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 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 文化的重要作用能不能得到充分发挥, 文化能不能繁荣发展,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体制是否科学、合理。推进文化体制创新, 就是要在科学界定文化单位性质和功能的基础上, 区别对待、分类指导, 循序渐进、逐步展开。

(一) 要积极培育合格文化市场主体。

合格文化市场主体, 是文化体制改革创新的中心环节, 也是衡量改革是否取得实质性进展的重要标志。要进一步推进一般国有文艺院团、非时政类报刊社、新闻网站转企改制, 巩固拓展改革成果, 加快公司制股份制改造,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形成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体现文化企业特点的资产组织形式和经营管理模式。要创新文化企业的经营管理机制和投融资体制, 支持企业自主创新、自我发展, 通过上市、债券、股份制等多种方式面向资本市场融资, 壮大国有文化企业实力。

(二) 要大力推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 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转变发展方式, 是改革创新文化体制的主线。国内文化产业发展的经验证明,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突破口一般是艺术品和歌舞类产业。从青海的实际出发, 要做大做强昆仑玉产业, 培育对产业发展有重大带动作用的企业集团, 推动企业上市, 实现昆仑玉产业与资本市场的对接, 扩大产业规模。要加快发展热贡艺术品产业, 找准产业定位, 不断完善热贡艺术品产业发展规划, 形成以唐卡为中心的文化产业链条。要发展壮大藏毯、民族服饰、藏绣、盘绣等艺术品相关产业, 继续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扶持力度, 充分发挥其在上述产业发展中的生力军作用。要注意发挥文化产业的关联带动功能, 支持和鼓励文化产业与制造业、服务业和新农村建设相融合, 与大型企业的文化建设相结合, 发挥文化创意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使文化以非物质形态参与到物质财富的创造之中, 提升和带动一、二、三产业共同发展, 增强持续创造财富的能力。

二、以机制转换为重点, 积极推进文化事业的改革创新和文化事业管理的改革创新, 切实增强文化事业的活力

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建设文化名省的基本任务。文化事业的改革创新和文化事业管理的改革创新是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 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途径。

(一) 要进一步深化文化行政管理机制的改革创新, 努力形成职责明确、运转有序、统一高效的宏观管理体系。要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相衔接, 科学界定现有文化事业单位的性质和功能, 合理划分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 明确各有关部门的责任, 减少和下放具体审批事项, 把更多的精力转移到制定规划、强化服务、宏观管理上来。要进一步理顺文化行政管理部门与所属企事业单位、中介组织的关系, 做到职能分开、机构分设、财务分离, 把不该由政府管理的事项转移出去, 把该由政府管理的事项切实管好。

(二) 要进一步完善投入、保障机制, 创新运行机制。制定和完善加快全省文化事业发展的政策文件, 制定鼓励发展的土地、税收等相关政策, 创造有利于文化事业快速发展的政策环境。要把加大投入力度与改进投入方式结合起来, 探索创立有利于文化事业发展的稳定投融资体制和机制, 确保政府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逐年增长。继续改进投入方式, 抓紧制定支持和保障文化事业发展的投入办法, 采取建立基金、项目补贴、定向资助、贷款贴息等办法, 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事业效益。完善鼓励企业、个人捐赠公益文化事业的税收减免政策, 吸纳更多社会资金投入公共文化事业。

(三) 要努力培育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要加强文化产品和要素市场建设, 积极培育资本、人才、技术、品牌、著作权等要素市场, 大力发展现代流通组织和物流中心, 继续加强连锁经营、电子商务和电影院线建设。大力发展市场中介机构和行业组织, 建立和完善文化企业信用档案和文化市场信用制度, 引导行业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约束。积极参与国际文化市场竞争与合作, 把政府推动与企业市场化运作结合起来, 扶持外向型文化企业发展, 大力推动以文化企业为主体的文化“走出去”。

(四) 要积极推进文化事业管理机制的改革创新。文化事业组织要更加自觉地履行服务职能, 坚持以人为本, 彻底改变“官本位”的思想, 进一步强化服务理念, 切实增强服务能力, 在工作作风、工作方式和工作效率等方面有根本性的改进。要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为着力点, 积极推进内部治理、用人机制、分配机制的改革, 切实增强内在动力和活力, 降低运行成本, 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

三、坚持统筹兼顾, 建立以农牧区为重点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是实现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根本途径。建立以农牧区为重点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是中央顺应科学发展新形势、人民群众新期待, 对文化建设作出的重大举措, 是缩小城乡文化差距、实现文化均衡发展的重大创举, 是建设文化名省的必然要求。

(一) 要完善投入与财政保障系统。坚持以政府为主导、财政为支撑, 强化农牧区文化建设投入保障, 合理界定财政支出范围, 探索财政资金整合使用的有效途径, 把主要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项目、公益性文化活动纳入公共财政经常性支出预算, 确保年度投入增幅高于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改进财政投入方式, 采取政府采购、项目补贴、定向资助、贷款贴息、税收减免等多种办法, 保障农牧区重点文化建设的资金需求, 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牧区的范围, 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充分发挥公共财政对农牧区文化建设的支撑作用。

(二) 要完善规划与项目运行保障系统。根据农牧区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 动态性地规划富有农村牧区文化需求全面响应能力的项目网络及其农牧区公共文化产品供应方式, 打破目前农牧区公共文化服务中普遍存在的“供而不当”、“供而不求”和“供而不足”的被动局面, 确立起农牧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功能态和效率值。最大限度地变静态服务为动态参与, 在涉及农牧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项目和规范农牧区基层文化机构的运行目标时, 要通过建立更多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农牧区群众文化组织、文艺社团和其他“第三方”服务单位, 充分调动农牧区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群广泛参加各种自发性文化活动的积极性, 从农牧区公共文化服务的体制层面形成具有地缘针对性的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 真正使农牧区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和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具有群众文化参与的凝聚力和普惠效果。

互文视阈下的茶文化内涵翻译 篇10

1 中西茶文化渊源

文化内涵是指某一民族或社会团体所固有的传统和思想特征。中西茶文化渊源不仅仅是把茶文化用另一种语言形式翻译出来, 更重要的是, 翻译过程中应该保持茶文化特色和独特的民族文化色彩。中国的茶距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它指的并不仅仅是茶叶, 还包括茶树、茶饮料等。

最初的西方文化中, 茶只是作为一种贸易形式被引进, 还没有真正意义上形成茶文化。随着茶在英国的盛行, 茶文化才逐渐形成。茶最早在英国被置于早餐和晚餐中间, 配以面包、甜点, 在朋友聚会或者家庭聚会上引用。后来渐渐形成一种习俗和文化。

英语中的Tea指代广泛, 不仅仅是指茶, 它既包括茶叶、茶树, 又包括日常的茶点和茶会等。随着茶文化作为一种生活品位, 被英国社会所接纳, 美国也逐渐形成了冰茶和袋茶 (iced tea and teabags) 等[1]。

2 互文视阈下的茶文化研究现状

茶文化是中国经典文化要素之一, 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不断加强, 中国茶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越来越大, 中西茶文化交流带动了互文视阈下的茶文化内涵翻译研究。由于传统习俗和文化的制约, 互文视阈下的茶文化研究仍然不够成熟, 相关从业人员应该加大对茶文化传播的重视力度, 把茶文化的内涵和精粹在互文视阈下表现出来。

首先, 对互文视阈下茶文化内涵翻译研究来说, 目前从事这方面研究的专业人员比较少, 并且对茶文化内涵的翻译仍处于起步开发阶段。他们提出了互文视阈下的茶文化存在的问题, 但是并没有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其次, 茶文化翻译是文化交流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茶文化作为中国的国粹, 走出国门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相关从业人员重视对互文视阈下的茶文化内涵翻译研究, 不仅可以促进我国茶产业的发展, 同时有利于中国茶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力和影响力。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日益渗透, 相关部门也加强了对互文视阈下的茶文化内涵翻译研究的重视。

第三, 目前我国茶产业发展较快, 茶馆和茶楼越来越多, 茶楼和茶馆中的外国顾客也与日俱增, 这就要求茶艺师们有熟练的英语沟通技能。但是由于茶艺英语研究方面的缺失, 以及茶艺师的英语专业知识欠缺, 很难将中国茶文化用英语清晰的表达出来, 被外国客户理解, 达到茶文化的传播目的。

最后, 由于语言文化和环境的限制, 茶文化内涵翻译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中国的特有词汇在英语翻译中仍然存在空白, 很难在语言转换之后, 仍然保持原汁原味。比如, 古语中的“品茗”、“煮茶”等词汇, 经过英语翻译之后就丧失了其本身的韵味。茶文化翻译, 不仅仅是表层意思的翻译, 更多的是韵味和内涵的翻译。目前, 我国急需加大对茶文化内涵翻译的研究, 保持茶文化传播过程中的“中国味儿”[2]。

茶文化翻译, 顾名思义, 要重视“翻译”, 但也不能够忽略“茶文化”。相关从业人员和研究人员要做到“茶文化”和“翻译”的双重结合, 不能只重视一方, 忽略另一方。

3 与茶有关的英语知识

3.1 以Tea为主体的英语词汇翻译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意思相同的汉语词汇有几种甚至几十种不同表达方式。对茶进行英语翻译可以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方法。

对茶的名称进行音译。用普通话的拼音翻译茶名, 如:Longjing Tea (龙井) 。用方言翻译的茶名, 如:Congou (功夫茶) 、Hyson Tea (熙春茶;对茶名进行意译。如:Green Tea (绿茶) 、Black Tea (红茶) 等;对茶名进行音译加意译。如:Qimen Black Tea (祁门红茶) 。

3.2 以Tea为主体的英语词组翻译

Tea保持原义的翻译。如:tea cake (茶点) 、tea pot (茶壶) 、tea room (茶室) 等;Tea扩展为引申义的翻译。如:tea cake (甜点) 、tea party (毒品聚会) 等。

3.3 与Tea相关的习语

与Tea相关的习语很多, 但并不一定都是与茶有关的意思。很多是Tea的引申义或者借代意思。如:All the tea in china, 译为“一笔巨大的财产”;As useful as a chocolate teapot, 译为“中看不中用”;Not my cup of tea, 译为:“不是我喜欢的”;Tea and sympathy, 译为:“对不幸者的安慰和同情”[3]。

4 茶文化内涵翻译难点

中国传统茶文化博大精深, 在翻译过程中经常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无论是词语、成语、名言还是警句都构成了互文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茶文化的翻译过程中, 不能进行无意识的盲目翻译, 要考虑多重互文关系。翻译者不仅仅是对字面意思的翻译, 更重要的是在中英文转换过程中保持茶文化的独特历史渊源、文化特性等, 在翻译过程中, 结合民族文化和知识结构等多重因素对其进行翻译[4]。

中国茶文化中很多与茶有关的词汇有其独特的含义和思想理念, 很难用英语表达出来, 即使勉强表达出来, 也丧失了汉语词汇本身的美感和韵味。中国茶文化中专有的“七碗茶”就是一个很鲜明的例子, 很难用一个简单或者复杂的英语词汇来对其进行翻译, 并保留它原来的思想和味道。与茶文化相关的汉语词汇有很多, 将它们用准确、地道的英语词汇表达出来是茶文化翻译的难点, 比如茶的别称“酪奴”、“草大虫”、“离乡草”等, 这些词汇进行英语翻译后很难保持词汇的原有美感。

不同的语言形态都有各自独特的文化背景, 汉语是一种高语境的文化, 摒弃翻译不说, 也有其自身的复杂性。茶文化的翻译是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的翻译, 不是简单的形式上的翻译。翻译过程中容易造成中西文化的冲突, 没有各方面的知识基奠很难达到满意的翻译效果, 翻译者需要在翻译过程中保留民族文化特征以及原文的互文性关联[5]。

5 以 《红楼梦 》 为例探讨茶文化内涵翻译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中里程碑式的作品, 它被称为中国文化的百科全书。阅读红楼梦, 读的不仅是儿女情长和家族兴衰, 更是一种浓烈的茶文化。《红楼梦》已经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在英语翻译中, 无可避免对书中关于茶文化的描写也进行了语言的转换。

5.1 《红楼梦》中的茶文化

俗话说, 一本红楼梦, 满纸茶叶香。从侧面反映了茶文化在《红楼梦》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红楼梦》中对茶的诠释是从茶的品种和茶具的使用上来进行的, 无论是茶的品种还是茶具的使用, 都是品茶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如:贾宝玉喝的是仙茗、枫露, 女孩们喝的是暹罗茶, 既体现了主人的身份地位, 又体现了他们的品位。《红楼梦》中对茶具的描写, 无论是“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小茶盘”, 还是平常的绿玉斗, 都能体现出茶具的优雅美观。《红楼梦》中的茶文化不仅仅是品茶, 而是将艺术与茶融为一体, 体现出品茶的内涵美[6]。

5.2 《红楼梦》中的茶文化翻译

由于曹雪芹的《红楼梦》描写的是清代富贵人家的生活状态, 所以, 品位在小说中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红楼梦》中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茶名, 翻译者以异化翻译为主。以“老君眉”为例, 翻译者采用的是直接翻译的方法, 分别将其翻译成“Patriarch's Eyebrows”和“Old Man's Eyebrows”, 虽然翻译者用了不同的词汇, 但所替换的词汇意思是一样的。对《红楼梦》中贾宝玉最喜欢喝的“千红一窟”, 翻译者是从不同层面展开翻译的, 第一种翻译是Thousand Red Flowers in One Cavern, 如果对其进行直译, 意思是在山洞里生长千年的红花。笔者认为这种翻译丧失了原文中汉语的美感, 而另一种译法是“Maiden's Tears”, 直译为”少女之泪”, 与上一种译法相比, 更具有美感, 也契合了原著的内在主题。所以, 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尽量不要丧失其本来的意蕴和美感[7]。

6 结语

互文视阈下的茶文化内涵翻译, 不再将研究重点集中在对茶文化的研究上, 更多关注的是中西方文化之间的交流。茶文化翻译不仅仅是对英语的简单翻译, 更要结合中国的文化背景, 模仿源语文化中的互文联系。互文翻译也不仅仅是文本的翻译, 同时也是作者、译者、读者、社会文化、民族观念等诸多因素的融合。无论是语言的阅读还是翻译过程中, 读者和译者都应该培养互文能力, 减少原著语言精华的丧失。互文视阈下的茶文化翻译, 不是简单的将一种语言形式转化为另一种语言形式, 而是在翻译过程中涵盖了文化背景、作者的思想等因素, 使茶文化翻译过程中仍旧能够保持本土特色。

参考文献

[1]杨静.中西“茶”文化的内涵及翻译[J].中国科技翻译, 2006, (02) :51-55.

[2]李泉洁.我国茶艺英语研究现状述评[J].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 2015, (03) :91-95.

[3]曹建辉.跨文化视阈下《红楼梦》茶文化英译策略探讨[J].琼州学院学报, 2010, (06) :105-107.

[4]王柳人.中英茶文化比较与英语教学[J].科技信息, 2010, (31) :202-203.

[5]郑鹤彬.跨文化视角的英汉互译归化异化策略[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5, (28) :116-117.

[6]黄建, 戴丽华.茶的多维意义及中英茶文化比较[J].农业考古, 2013, (02) :310-312.

跨文化文 篇11

由类型文学到现实中国

1998年,王跃文写成《国画》。随着小说出版,“官场小说”作为描述、揭秘官员腐败生活、政治较量的一类小说的名词,迅速被读者牢牢记住。

官场小说中描写相互倾轧的权力斗争,成为读者满足猎奇心理,甚至学习“从政经验”的“官经”。官场小说虽然数量大幅增长,但在艺术质量上能与王跃文的《国画》、陆天明的《省委书记》、阎真的《沧浪之水》等相匹的,几近凤毛麟角。官场小说已经到了一个寻求自身涅槃的井喷点。直到近几年,一系列颇具文学水准,同时直击社会现实的官场小说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最初文学界对官场小说的看法。

作家叶兆言曾直言不讳地说:“我读过一部反腐小说,只是粗略地翻了一下,这本书里更多的是描写腐败,写一个人如何受贿,如何玩美女,如何快乐逍遥,最后受到惩罚。对于这样的小说,我毫无兴趣,它和解放前的黑幕小说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说句不客气的话,就是诲淫诲盗,打着红旗反红旗,打着反腐败旗号在腐败。”

不可否认,官场小说有大量“不太文学”的成分。当然,好的官场小说毕竟存在,尤凤伟说:“有人说,写官场小说很难在艺术上有所成就,我不同意,官场小说照样可以写得活色生香。”

将官场小说放诸到广阔的社会现实中,“官场”并非目的,而是抵达文学针砭现实的艺术过程。

“官本位”的文化基因

“我们的官场是特殊的官场,任何人不可能不受官场影响。”尤凤伟的话掷地有声,“奇奇怪怪的社会现象,与官场有着很大关系。一个是当官不为民做主,只管自己贪,升官发财;再一个,要想当官就得走攀附道路。官场文化影响了整体的社会生活和精神面貌,如果看不到官场对社会生活至关重要的影响,那就是睁眼说瞎话,回避是没有道理的。”

小说来源于现实,官文化崇拜一直是中国挥之不去的文化基因。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刘永佶称,“两千年来之中国文化,实不过一官文化而已。”

中国社会是一个官本位的社会,源远流长的官场文化虽然没有形成规范的逻辑体系,却以文化基因的形态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遗传到社会成员的思想意识中。

官文化的形成是在春秋时期,成熟于战国。学好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在王侯争霸时期,人才市场逐渐形成庞大的官吏集团,门生故吏同乡,盘根错节的关系和繁琐隐晦的官场文化就此诞生。苏秦张仪玩帝王于掌故间,一人以兴邦一人以丧邦;商鞅可致秦灭六国,李斯亦可致秦自灭。官吏文化在2000多年以來一直是文化的主流,官吏群体就是实际统治者,所谓“食肉者”“劳心者”“人上人”等等都是对“官”这一阶层的崇拜。

跨文化文 篇12

一、高中历史教育中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再造的内涵

在高中的历史课程实践中, 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实现历史课程的文化再造, 就要求学生在高中历史课堂中能够关注人类在历史发展中所创造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 关注世界存在的根本意义, 并由此实现学生对自我价值、个人精神品质的培育和升华。

所谓“人文精神”指的是以历史、文学、音乐、美术等社会学科为基础, 结合实际生活和内心感悟反省, 形成自身独有的态度、价值观念、批判精神、道德情感等, 并实现对自己人生意义的思考和判断。

在我国历史的辩证发展过程中, 文化发展的历史都有着独立存在的依据和价值。从纵向来看, 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历史价值;从横向来看, 各国家和民族之间相互吸收、相互影响、彼此开放, 最终形成了开放性的历史发展大潮, 为文化再造创造了历史条件和历史环境, 使得历史文化成为了人们的公共财产。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融合不同的历史环境、文化背景来进行知识的灌输和人文的感染, 让学生从中理解历史人文的具体展现形态。

二、高中历史教育中人文精神和文化再造的危机

自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信息爆炸时代的到来, 使得人们的关注点更多地倾向于经济、科技等领域, 而作为人文精神重要代表的历史学科则处于边缘化的状态。

1.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

受我国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影响, 高中历史过分强调历史的知识内容的传递和工具性作用, 让学生们成为了考试、得分的机器, 而忽略了学生们个性的发展、智力的开发、思维的形成。另外, 只注重历史知识的背诵, 为了学习而学习, 也使得学生们丧失了反思、质疑的思维能力, 很难培养出探讨精神和批判意识, 这都将严重制约学生的创造能力, 丧失了历史教育的最终意义。

2. 人文教育的个体关注度较低

作为一个有着深厚人文精神底蕴的民族, 中国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文教育传统。在社会发展过程中, 历史人文教育起着一定程度的规范群体道德的作用。如传统的儒家思想贯穿整个封建历史, 也延续至今。这种思想无形之中潜入了历史教材中, 这种思想注重了人文的传承而疏忽了发展的个体性和历史的独特性。

三、高中历史如何加强人文教育和文化再造的关注

1.树立全新的教学目标观念

在教学过程当中, 教师和学校都应当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 采取多种教学的手段和方式, 提高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和爱好,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历史问题的探讨和思考, 鼓励他们解决问题, 并提出自身的想法。教师应当对民族历史、国际历史中的整体框架进行介绍, 让学生对整个历史发展的条件、过程、结果作用等进行探讨, 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和发展脉络的判断能力和思维能力, 并让他们培养历史责任和社会认同感, 从而提高整体的思维能力, 形成自身的整体发展意识。

2. 强调学生的主体性, 关注个人价值

要关注学生个体价值, 教师就要在多样性、个性化的教学环境中, 注重把握课程文化构建的意义, 把历史教育的人文性和学生主体性、个体性相结合, 历史教育的人文价值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随着高中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深化, 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学校开始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 全面发挥历史的教育功能, 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基础上, 还要积极尝试让学生在开放式、多样化的学习环境中倡导自主学习, 提高学习主体性, 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何成刚.历史教育的价值:回归人文精神[J].北京教育, 2002 (5) .

上一篇:教师有效性下一篇:简易考勤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