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语篇

2024-06-14

跨文化语篇(精选12篇)

跨文化语篇 篇1

阅读能力是英语学习的五大技能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国英语学习者在阅读中会碰到这样那样的困难,造成困难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就是文化差异。语篇当中的一些反映生活地区、时代特点的社会文化背景不为中国英语学习者所熟悉,从而造成理解困难。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英语学习目标之一,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对文化教学目标作了详细的要求,结合文化来探讨阅读是一举两得的研究,对如何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其跨文化交际能力都有实际意义。本文拟从语用学的文化预设的角度来探讨跨文化交际语篇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现行的中学英语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篇章的文化预设及其处理情况,以期对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对提高改进教材教法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

1. 文化语用预设

预设是人类语言交际的自然现象。在语言交际中,为了减轻说话者的表达负担,也使得听话者免去理解话语时的许多辛劳,在言语交际中人们往往把已知的、熟悉的信息加以预设。而这些信息往往与交际者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信息紧密相连。生活在同一社会文化环境中的成员都具有关于同一社会的共同文化知识,正是因为他们对于自己所处的社会与文化有着独特的敏感性,在实际的语言交际过程中,根据语用的经济原则,说话者和作者都不会把文化预设的含义的具体内容说出来。我们把在言语交际中那些已知的、互明的有特定文化身份的信息进行预设界定为文化预设。

文化预设是诸多语用预设的一种,它表现为文化现实与包含在语句间的文化背景之间的联系。两种不同语言的文化差异在某种程度上也可归结为不同文化环境下的语用预设的差异。文化语用预设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文化预设是由词汇隐喻修辞手段诱发的隐含命题,是语用推理的条件;2)文化预设是实施一个言语行为所需的恰当条件,或是使一句话语具有必要的社会合适性必须满足的条件;3)作为交际过程中交际双方所共有的背景信息,文化预设是说话人对语言环境所做的设想。因此,借助于文化预设,读者能更准确地理解语篇。文化预设可在合理编排信息和优化语篇效果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如简化语篇表达,突出语篇信息,产生幽默效果,等等。

2. 文化语用预设与跨文化语篇的理解

语篇是人们利用语言系统进行交际的意义单位,语篇的预设与说话人以及其它语言外在因素有密切关系。就理解而言,“语篇是否被接受并不取决于它对真实世界所指的正确与否,而是取决于特定语境中接受者对它的信任程度和认同程度”(de Beau Grande, 1983:179),也即人们对信息形式和内容的理解相当程度上依赖于读者已有的文化背景知识,因此,在语篇交际中正确识别理解语篇预设,对成功的交际是十分重要的。而语用预设的识别与理解对跨文化语篇交际的成功与否则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认知角度讲,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语言环境中生活的人在认知模式和思维方式方面存在着差别,这些差别影响了他们在获取来自外界的信息的意义时所进行的诸如分析、推理、评估等一系列心理活动,进而造成在进行言语交际时对同一语篇理解上的差异。对中国的英语学习者来说,外语阅读的文化差异问题包括语言内的和语言外的两方面问题。语言内的问题指语言系统本身的差异,包括语言的音系层面、词汇层面、语法层面、句子的上下文语境层面等方面的问题。语言外的问题指与话语意义相关的社会习俗、观念、社会关系、器物、特定的自然环境等方面的问题,而后者往往是更深层的、根深蒂固的却又更难以察觉的东西,由此产生的文化差异、文化鸿沟问题成为影响语篇理解的最大障碍之一。

教材主要是一种书面语篇。书面语篇的特点在于它是一种远距离的交际,它可以跨越时空的距离,作者在构建语篇时面对的是并不在场的读者,他的共有知识是建立在他对期待中的读者的假设之上。因此,在“阅读”这种特定的交际场合下,如果读者不具备作者以为他应具备的各种背景知识,他是无法要求作者提供必要的背景知识的。由于对预设在语篇中的隐含的、特有的文化知识无法识别,缺乏自己认同的预设,读者会感到文章不连贯,因而无法准确地获得作者想传递的信息。因此如何正确识别和处理书面语篇中文化语用预设对跨文化语篇的理解起着关键作用。

3. 人教版中学英语新教材中的文化语用预设的有效处理

联系到中学英语教材中跨文化语篇的理解,语篇中的文化预设是如何以恰当的方式贯穿于全文的,有哪些促发机制,教材是否对其有恰当处理,学生能否理解并且是如何理解这些文化预设的,教师又该如何让学生领会这些原作者眼中不言而喻的文化预设,都是非常值得探讨的话题。限于篇幅,笔者拟对现行人教版中学英语新教材中的文化语用预设的有效处理提几点建议。

总体而言,增加共有知识是提高跨文化语篇交际,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根本方式。增加共有知识可以有效避免交际失误和有效处理交际失误,是进行成功交际的前提。文化预设因民族语言的不同而异,跨文化交际语篇中文化预设的理解基于各种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听话人(读者)只有很好地掌握这些文化背景知识,才能在交际中与作者达成共知,理解作者的思路,洞悉作者的意图,领会作者的写作手法,从而正确理解篇章。体现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可进行以下几方面的尝试。

(1)在系统学习课文之前教师给学生介绍相应文化背景知识点。教师课前应认真识别、分析课文中文化语用预设知识点,仔细查阅相关知识并进行整理,结合学生当前英语水平和认识水平备好文化预热这一环节的课。教师在课堂上可以简单讲解,也可以科学设计课堂活动,让学生从活动中感受体验与中国文化不一样的西方文化。活动能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化的感受和理解,有助于其更好地理解掌握课文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2)组织学生了解呈现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建立在充分的感受、体会和领悟上,为了让学生更充分有效地掌握相关知识点,教师可鼓励学生自己查阅相关信息,并组织学生在课堂上介绍呈现。通过查阅、整理、介绍这一系列活动,学生不仅会对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点有更深刻的理解,而且能锻炼信息检索、资料整理、口头表达等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3)围绕相应文化背景知识点进行一些课外活动。教师根据课程安排和实际条件,对课文中所涉及的文化语用预设知识点进行整理,归纳成几个主题,科学设计一些主题活动,如电影赏析、辩论、短剧表演等,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相应文化知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4. 结语

文化语用预设在跨文化语篇交际中起着重要作用,如何有效处理新高中英语教材中的文化语用预设,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值得广大英语教师深入思考。本文在梳理文化语用预设和跨文化语篇交际的密切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对加强中学英语教学有所启示。

参考文献

[1]De Beau Grande, Dressler.Introduction to Text Linguis-tics[M].Longman, 1983.

跨文化语篇 篇2

论文关键词:语篇;语篇翻译;文化因素;文化信息的处理方法

论文摘要:语篇是一个相对完整的语言单位,语篇翻译是一个动态的跨文化交际的过程。制约语篇翻译成功与否的因素很多,文化因素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本文首先简单介绍语篇和语篇翻译,然后论证文化因素在语篇翻译中的重要性,并从实践的角度指出直译、意译、调试、加注可以较好地解决语篇翻译中文化信息的重现问题。

语篇翻译是一种以译者为中心,源语和目的语的动态的跨文化交际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影响因素甚多,文化因素就是其中之一。论文论文参考网如何处理好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对于忠实地反映源语的交际信息,展示源语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审美观念意义重大。

1.语篇、语篇翻译

对语篇的定义众说纷纭,但在一点上大家达成共识:即语篇是一个完整的语义单位。在形式上,语篇可以是口头会话,也可以是书面文本,篇幅可长可短。具体到语篇翻译,语篇研究的对象应该是连贯而完整的较大的语言交际单位,如段落、整篇文章、会话等。

语篇翻译是翻译研究的一个热门课题。它以语言学理论为指导,以语篇为基本翻译单位,以语篇分析作为语篇理解的手段和语篇翻译的基础,并结合了传统翻译理论和方法的精华部分,最大限度地使原文和译文达到意义上的对等。在翻译活动中,语篇是客体,译者应该在译语文化背景内构建起一种相应的文化背景,以解决因不相容而造成的文化冲突。

2.文化因素的重要性

文化一词涵义广泛,定义繁多。Newmark(1991: 73)认为文化是“某一人群及其生存环境中所特有的各种活动、思想及其在物体和活动所表现出的物质形式的总合”。在文化和语言的关系上,游汝杰认为“语言和文化共生、共存”。语言是文化的代码,文化是语言的土壤,翻译是跨文化交际的桥梁。每个人生活的文化语境不同,自然影响其对他人话语的理解和解释。语篇作为跨文化交际的结果,自然离不开文化因素的制约。语篇翻译过程涉及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因此,一个成功的译者,必须能够从文化角度正确解读源语语篇,忠实地再现原文。在源语中有些文化信息对于译入语读者来说,由于缺乏相应的背景信息是难被理解的。比如有一则英语谚语“When the wind is in the west, the weather is at the best.”中国读者往往会感到困惑,西风到来之时,怎么会是气候最好之时呢?译者这时候就需要考虑读者文化的差异,往往需要加注:英国是海洋性气候,每年来自西部大洋的暖湿气流带来宜人的气候,而东风则是从欧洲大陆北部吹来的,象征寒冷,所以英国人讨厌东风,喜欢西风。由此,读者也不难理解雪莱为什么会有“Ode to the West Wind”这样的名作了。总之,一位成功的译者总会把源语语篇置于其文化语境中去思考。

3.文化信息的.处理方法

如上所述,语篇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的单纯转换,还涉及文化因素的制约。在这一问题上,译界众说纷纭,异化、归化说,语义翻译.交际翻译说,都在不同程度上对这个问题有一定的说服力。笔者更倾向于采用“直译,意译,调适,加注”四方法来解决语篇翻译中的文化差异问题。

我们猜您可能喜欢以下文章: :高考作文复习素材(4)英国留学:毕业后留下工作到底难不难赴英留学:高考生需要注意的五大问题高考-留学双保险计划赴英国留学 高考生常见问题解惑20的高考生如何选择留学英国英语网:小升初英语2012学习障碍的原因分析及对策[高考不是独木桥---赴英留学新途径今年英语:英语论文:融翻译教学于英语教学中[1]英语:英语论文:对商务英语翻译中文化信息等 今年英语:英语论文:语篇翻译中文化因素论析

3.1直译

直译是指基本上从原文的字面意思翻译,不作过多的解释和注释,可以较好地保留源语的文字形象和文化内涵。比如,Blood is thicker than water.(血浓于水),armed to the teeth(武装到牙齿),sour grapes(酸葡萄)等。可以看出,直译从意义和形式上都忠实地再现了原文的风采,译文读者也能接受并较好地理解,达到了功能对等。

跨文化语篇 篇3

关键词:小学英语;语篇教学;高年级;文化渗透

众所周知,语篇教学核心环节即为语境的创设,通过学习和实践可以看出,我们通常所说的语境主要分为情景语境内容和文化语境内容两种。前者用于基础性交际事件发展地,主要分为受话人内容和发话人内容以及相关的重要时间、地点内容等;后者主要是指对话交流人员所处历史背景、文化背景和风俗人情背景等。本文针对当前小学英语语篇教学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融入文化渗透策略,科学合理应用语言材料,通过情景语境创建和文化语境创建来引导学生关注语言内涵及对应文化要素等,从而深度提高教学质量。

一、文本及时锁定,确定人文目标

以上海版小学五年级牛津英语5B Module 4 Unit 2 Western holidays为例,对基于小学英语语篇教学进行文化渗透模式教学实践,因为英语课程本身具备一定工具性特质和人文性特质,当前义务教育过程中,小学英语教学需将学生视为课堂主体,随之对学生初始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加以培养,通过对高年级小学生群体的心智锻炼和文化意识传播,使其综合人文素养得以全面提高。

本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中主要让学生了解西方的一些重要节日,如圣诞节、万圣节、复活节以及感恩节等,使学生能够正确听懂、读懂这些节日单词,之后在此基础上向班级学生进行节日时间提问与节日特殊活动提问等,借助先进网络资源让学生对Christmas,Easter,Halloween,Thanksgiving等词汇有所了解,要求学生课后进行西方节日资料收集,深度熟知西方文化知识。

二、文化渗透围绕课程主线,双重语境完美融合

小学高年级英语语篇教学环节中,英语教师需要及时进行语境创设和文化语境创设,还是以Western holidays为例,教师需要围绕此话题进行语篇教学活动内容拓展,师生互动形式以及学生互相交流形式较为常用,要了解西方的各种节日详情与活动内容,我将课堂节日交流作为核心课堂讨论话题,对情景语境进行及时创设和不断思考,训练学生读写能力和口语能力以及语言认知能力,将口头表达形式和对应书面表达形式均融入其中,有效体现语篇教学文化渗透的核心效果。其中,文化语境提供尤为重要,借助学生互动模式,我向学生介绍西方节日文化和常见句式,将我介绍的信息卡片向学生递送,并问道Do you know this festival?时,学生回答Yes,I know this festival. Its... Its in/on...,我接着问道What do people usually do at this festival?并要求学生按照节日文化特点加以回答,通过巧妙回答来顺利拓展话题,使学生了解西方节日的文化内涵,此类教育形式与当前素质教育改革标准内容相吻合。

三、教学图片阐释词汇,了解节日文化与风情

小学高年级英语语篇教学中,英语词汇和英语语句是核心教学主题,语篇教学并非以篇章教学为主,其主要分为英语词汇教学内容和英语句型教学内容两种,与此同时,需要将文化知识和文化思想以及文化氛围等融入语篇教学之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仅拘泥在词汇解析、句型结构解析以及语法规则解析之上,对英语词汇和相关英语句子进行孤立讲解,这样并不利于学生理解能力的提升。死记硬背的形式并不可取,因为在岸上无论怎么学习游泳,不下水始终都是徒劳的。所以英语语篇词汇和英语语篇句型教学与英语语境创设密不可分。还是以节日的教学为例,节日课程教学中,语篇教学旨在提升学生英语阅读水平和单词朗读水平,但文化渗透也是其中目的之一,节日图片展示和节日活动展示过程需要与英语教学知识相互融合,文化渗透过程中需要向学生详细介绍西方节日文化和特色,课前教学准备时要充分准备教案及相关节日的图片和相关节日活动的图片等,分别以单词形式表现各个节日和活动,要求学生之间互问互答,当学生回答有误时,教师可介入引导,通过课前事先准备的教学资源拓展学生对节日文化和活动的认识。

综上所述,小学高年级英语语篇教学中,英语教师需要在教学初始阶段就应进行相应的文化渗透,使学生充分了解外国文化和中国文化的不同点,通过语篇深入讲解与师生交流互动,学生自身文化意识、文化修养和学习能力均会显著增强,这也极利于学生本体跨文化意识养成和综合实践能力提升。

参考文献:

[1]贾婵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浅谈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9.

[2]杨爱姣.小学英语教学应重视文化意识的渗透[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04.

商业广告性别语篇的跨文化分析 篇4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 跨越国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广告不断涌现, 商业广告已经成为跨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如今的广告如果仅依靠提供产品信息已无法吸引消费者, 广告设计者必须多从受众角度考虑, 精心设计, 才能达到最终目的。

二性别语篇

Ron Scollon和Suzanne Scollon在《跨文化交际:语篇分析法》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A Discourse Approach) 中指出, 即使男性和女性的成长家庭背景相同, 所受的教育背景和工作环境也一样, 男性与女性语篇系统仍然在众多方面存在着差异。Deborah Tannen将男性和女性形成的不同诠释框架用九个维度进行分析:亲密与独立、关联与身份、包容与排他、关系与信息、和睦与报道、团体与竞争、问题与解决、新手与专家、倾听与演讲。

男性注重独立和身份, 重视话语的信息功能, 竞争意识强烈。在倾听他人问题时, 男性倾向于表现出专家的形象, 将问题看成是别人寻求帮助的一种请求, 因此无论是否可行, 他都会提出一个解决办法。相反, 女性更强调亲密、关联和包容, 他们更倾向于将话语作为建立关系的方式, 她们更关注信息是如何诠释的。在倾听他人问题时, 女性就像一个遇到问题的新手, 她们会反过来将自己的问题告诉别人, 以此表明她们理解对方所处的情境并对其表示同情。

1. 男性广告语篇的特征

男性语篇注重独立、身份、竞争, 关注信息本身, 因此, 男性广告多以理性诉求为主, 其语篇特点如下:第一, 文风简洁, 直截了当, 以理性诉求为主。

男性更加关注信息本身的说服力, 希望能够直观地看到自己想了解的东西, 因此, 男性广告追求直截了当。

中文广告案例:

“8倍双离合变速器, 2.4L直喷发动机, 为破局而生。” (东风本田思铂睿)

“45W能做什么?格力1赫兹变频空调, 国际领先, 最低功率只需45W……” (格力空调)

“一晚仅需1度电, 美的全直流变频空调。” (美的空调)

英文广告案例:

“Ask for More.” (美国More香烟)

“Just Do it!” (美国Nike)

“I’d walk a mile for a Camel.” (美国Camel香烟)

“Trust us.Over 5000 ears of experience.” (美国某助听器)

上述几则广告, 无论是中文还是英文, 都十分简短、直接, 英语广告语篇甚至不超过10个单词, 其中的“8倍”“2.4L”“45W”“1赫兹”“1度电”“a mile”“5000”都以具体数字呈现, 信息明确, 说服力强。

第二, 彰显独立的身份。

男性大多具有很强的身份意识, 追求个人独特的身份特征, 很多男性广告也体现了这点。

中文广告案例:

“知己的味道, 领袖的味道, 好酒, 满怀男人的味道, 衡水老白干, 喝出男人味。” (衡水老白干)

“……我的生活, 我的态度, 我的选择, 张裕解百纳干红葡萄酒。” (张裕解百纳干红葡萄酒)

英文广告案例:

“Be your own boss!” (美国Boss香烟)

“What sort of man read playboy?He’s his own man.An individualist.” (Playboy杂志广告语)

“For the man who makes his own rules.” (Premier威士忌)

“Unique in all the world.” (福特)

上述几则广告中使用的“领袖”“男人味”“boss”这些性别词, 以及“我的……, 我的……, 我的……”、“your own”、“his own”、“individualist”和“unique”都彰显出男性独立的身份特征。

第三, 突出竞争、成功与自信。

争强好胜是男性的天性, 崇尚竞争, 追求成功, 通过竞争获得自信是大多数男性的梦想。

中文广告案例:

“3D智能贴合系统, 面对挑战, 完美应战, 我‘型’。” (飞利浦剃须刀)

“放心吧, 从小到大, 还没输过呢, 混不好我就不回来了。” (劲霸男装)

“男人的脸, 不断面临油的挑战, 再多挑战又怎样……满脸自信, 打破陈规, 妮维雅男士。” (妮维雅男士洗面奶)

英文广告案例:

“Take the Pepsi challenge!” (美国百事)

“Ready for your next challenge?” (电信服务公司)

“The label of achievements.Black Label commands more respects.” (威士忌)

“Trust us.Over 5000 ears of experience.” (美国某助听器)

上述广告中使用的“应战”、“我‘型’ (与‘行’谐音) ”、“没输过”、“混不好我就不回来了”、“challenge”、“achievements”、“respects”以及“trust”都体现了男性的自信和竞争意识以及对成功的渴望。

除了从言语上突出男性的独立和竞争特性外, 从广告的视觉效果上讲, 无论是中文广告还是英文广告, 男士大多西装革履, 冷静睿智, 甚至有一个或多个美女相伴, 这些都能够很好地激发男性的追求冲动, 进而达到销售目的。

2. 女性广告语篇的特征

女性由于注重关系、包容、爱情、家庭, 更加关注信息是如何诠释的, 因此女性广告多以感性诉求为主, 其语篇特点如下:

第一, 文风复杂, 多用形容词, 以感性诉求为主。

女性比男性心理更加敏感, 思维更加细腻, 女性产品的广告中形容词和修饰词的出现频率很高。而且, 女性对近义形容词的词义也有更深的体会, 更容易区分意思相近的形容词。

中文广告案例:

“是什么让我的肌肤如此柔软、细滑?秘密是沐浴时使用多芬柔肤乳霜沐浴乳, 特含1/4滋润乳液, 深入滋润, 改善肌肤纹理, 肌肤尽现柔滑……” (多芬沐浴乳)

英文广告案例:

“It gives my hair super shine, super body and leaves it smelling fresh as a meadow.” (美国某洗发水)

上述广告中的“柔软”、“细滑”、“滋润”和“Shine, super, fresh, meadow”这些词语都抓住了女性敏感的心理。在大部分女性化妆品广告中, 细滑、光泽、紧致、白皙、净白、水润、水嫩、幼白、天然、温和、红润、透亮、年轻、晶莹剔透等形容词频频出现。这些形容词通常能牢牢抓住女性细腻的内心, 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 宝洁公司2012年宣布, 由于SK-II的广告深受女性的喜爱, 使其成为宝洁公司旗下第一个销售收入超越十亿美金的亚洲品牌, 也成为了宝洁高档商品部门中的第一个“十亿美金品牌”。

第二, 突出对爱与被爱的渴望。

女性对于爱情有着更为强烈的渴望, 因此许多女性广告以爱情为题材, 或者以爱情为背景。

中文广告案例:

女:我是你的什么?

男:你是我的优乐美啊。

女:原来我是奶茶啊?

男:这样, 我就可以把你捧在手心了。 (优乐美奶茶)

“绿箭口香糖, 清新口气, 你我更亲近。” (绿箭)

“5星柔顺, 唤起爱。” (飘柔洗发水)

“那几天, 就要宠你。” (洁婷卫生巾)

“我是女人, 不要做超人, 我要你呵护我, 就像立白皂液, 来自天然, 浓浓呵护, 像被爱, ……” (立白皂液)

英文广告案例:

“Share some calcium with the ones you love.” (某牛奶广告)

“Ludanlan cosmetics——Love me tender, love me true.” (绿丹兰化妆品)

这几则广告就抓住了女性渴望爱情的心理, 所用的“把你捧在手心”、“你我更亲近”、“唤起爱”、“就要宠你”、“我要你呵护我”、“呵护”、“被爱”、“the ones you love”以及“Love me tender, love me true”都突出反映了她们对彼此关系的关注, 对爱与被爱的渴望。这类广告给消费者的感受是, 用了他们的产品, 你就能够得到他人的爱。他们着力阐述产品能提高女性对男性的吸引力, 进而赢得女性消费者, 这就是很多广告的设计思路。

第三, 突出“家”的概念。

女性对家、家庭、家人倾注了更多的关注, 女性广告在很多时候都会突出“家”的概念。

中文广告案例:

“红棉保温瓶, 温暖你家庭。” (红棉保温瓶)

“过年要回家, 思乡的心, 团聚的情, 过年记得把旺旺带回家!” (旺旺)

“柯达胶卷, 属于你的家庭欢乐。” (柯达胶卷)

上述几则广告中的“温暖你家庭”“回家”“团聚”“家庭欢乐”从不同的角度诠释了“家”的概念, 体现了女性对家的重视, 表达了女性对于家庭的关爱和对家庭和谐的追求。

三结论

男性由于注重独立、身份、竞争, 关注信息本身, 因此, 男性广告多以理性诉求为主, 用词平实, 直截了当, 以逻辑说理方式呈现, 辅以数字来增加其说服力, 此外, 广告多彰显男性独立的身份, 突出竞争、成功与自信。而女性更加注重内心感受、爱情和家庭, 关注信息是如何诠释的, 因此女性广告多以感性诉求为主, 文体风格复杂, 多用形容修饰词, 题材多以爱情、家庭、友谊为主, 以突出女性的同情心, 以及对亲密、关系、家庭的关注。如果广告设计人员在设计广告时能充分考虑男女性别语篇的不同, 设计符合男女心理的广告语, 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崔刚.广告英语3000句[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4

[2]王燕希.广告英语[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4

[3]刘海燕.两性产品广告英语词汇特点的对比[C].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下) , 2006

[4]范亚刚.中美广告讯息内容的对比研究[J].清华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7 (3)

[5]刘新兰.英语广告文化探析[J].广西社会科学, 2004 (5) :150~152

[6]胡凯.女性化妆品和男性化妆品广告的文化内涵分析[J].中国市场, 2014 (34) :22~23

[7]高盈.浅谈广告语言的性别差异[J].广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2 (4) :25~28

[8]韩素梅、韩燕.市场经济十年以来电视广告性别形象变化分析[J].新闻与传播研究, 2004 (2)

语篇分析 篇5

课程名称:语篇分析 授课教师:丁言仁

教学对象:语言学方向(含翻译学方向)学生 教学时间:春季学期 课程类型:专业选修 总学时:36 学分:2

教学目的:

1)介绍关于英语语篇和语篇分析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以及主要流派;

2)培养学生分析英语本族语者文本和中国学生英语文本的结构、连贯和衔接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

3)提高学生组织口语和书面语文本的水平以及他们教授英语口语和写作的能力。

教学形式及要求:

课堂讲课、讨论、学生报告、评议

教学安排:

Week 1: Discourse and Situation Week 2: Organization of Text Week 3: The Underlying Organization Week 4: Functions of a Clause Week 5: Reference(1)Week 6: Reference(2)Week 7: Substitution(1)Week 8: Substitution(2)Week 9: Ellipsis

Week 10: Conjunction(1)Week 11: Conjunction(2)Week 12: Lexical Cohesion Week 13: Discourse Coherence

Week 14: Project Work: Analyzing Actual Discourse Week 15: Project Work: Reading Week 16-18: Project Presentation

考核方法:

出勤及课堂参与(10%)+ 作业(10%)+ 课程论文(40% + 40%)

教材:

丁言仁,2001,语篇分析,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

Austin, J.K.(1962).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Oxford, USA: The Clarendon Press.Brown, G.& Yule, G.(1983).Discourse Analysis.Oxford, U.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Cook, G.(1989).Discourse.Oxford, U.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Discourse and Literature.Oxford, U.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Goffman, E.(1981).Forms of Talk.Philadelphia, P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Halliday, M.A.K.(1978).Language as Social Semiotic: The Social Interpretation of Language and Meaning.London: Edward Arnold.——.(1985).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London: Edward Arnold.——, & Hasan, R.(1976).Cohesion in English.London: Longman.——, & ——.(1989).Language, Context and Text: Aspects of Language in a Social-Semiotic Perspective.Oxford, U.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Hanks, W.F.(1996).Language and Communicative Practices.Colorado, USA.: Westview Press.Hatch, E.(1992).Discourse and Language Education.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Hoey, M.(1983).On the Surface of Discourse.London, UK: George Allen and Unwin.——.(1991).Patterns of Lexis in Text.Oxford, U.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McCarthy, M.(1991)Discourse Analysis for Language Teachers.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rter, R.(1994).Language as Discourse: Perspective for Language Teaching.New York, USA: Longman.Widdowson, H.G.(1983).Teaching Language as Communication.Oxford, U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国外期刊:

Applied Linguistics ELT Journal TESOL Quarterly Studies in SLA 联系方式:

电话:(025)51983922

电邮: yenrenting@yahoo.com.cn

Syllabus for Introduction to Discourse Analysis

Course Name: Introduction to Discourse Analysis Instructor:Ding Yanren

Students:MA students with a major in linguistics and translation studies Scheduled Time:Spring semester

Category:Elective for students with the above-mentioned major Teaching Hours:36 Credits:2

Course Objectives

1)Introduce the basic concepts, methods, and major approaches to discourse analysis;

2)Help students analyze native speaker texts and student texts, both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in terms of their structure, coherence and cohesion;

3)Help students improve their skills of discourse organization in their speech and writing and the ability to teach these skills.Teaching Forms and Requirements

Lectures, class discussion, student presentation and assessment

Teaching Schedule

Week 1: Discourse and Situation Week 2: Organization of Text Week 3: The Underlying Organization Week 4: Functions of a Clause Week 5: Reference(1)Week 6: Reference(2)Week 7: Substitution(1)Week 8: Substitution(2)Week 9: Ellipsis

Week 10: Conjunction(1)Week 11: Conjunction(2)Week 12: Lexical Cohesion Week 13: Discourse Coherence

Week 14: Project Work: Analyzing Actual Discourse Week 15: Project Work: Reading Week 16-18: Project Presentation

Forms of Assessment

Attendance and participation(10%)

Assignments(10%)

Course papers(40% + 40%)

Course Book

Ding Yanren.(2001).Discourse Analysis.Nanjing: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Press.References

Austin, J.K.(1962).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Oxford, USA: The Clarendon Press.Brown, G.& Yule, G.(1983).Discourse Analysis.Oxford, U.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Cook, G.(1989).Discourse.Oxford, U.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Discourse and Literature.Oxford, U.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Goffman, E.(1981).Forms of Talk.Philadelphia, P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Halliday, M.A.K.(1978).Language as Social Semiotic: The Social Interpretation of Language and Meaning.London: Edward Arnold.——.(1985).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London: Edward Arnold.——, & Hasan, R.(1976).Cohesion in English.London: Longman.——, & ——.(1989).Language, Context and Text: Aspects of Language in a Social-Semiotic Perspective.Oxford, U.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Hanks, W.F.(1996).Language and Communicative Practices.Colorado, USA.: Westview Press.Hatch, E.(1992).Discourse and Language Education.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Hoey, M.(1983).On the Surface of Discourse.London, UK: George Allen and Unwin.——.(1991).Patterns of Lexis in Text.Oxford, U.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McCarthy, M.(1991)Discourse Analysis for Language Teachers.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rter, R.(1994).Language as Discourse: Perspective for Language Teaching.New York, USA: Longman.Widdowson, H.G.(1983).Teaching Language as Communication.Oxford, U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Related Journals

Applied Linguistics ELT Journal TESOL Quarterly Studies in SLA

Contact Information Tel:(025)51983922

跨文化语篇 篇6

关键词:批评性语篇分析 新闻语篇 意识形态

一、基于Halliday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的新闻分析

批评性语篇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简称CDA)又叫批评语言学、批评性语言研究或语言学批评,是当代语言学研究的一个新兴分支。批评性语篇分析研究语言、权力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Halliday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中把语言的纯理功能(或叫做元功能)分成三种,即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概念功能包括经验功能和逻辑功能。及物系统是概念功能在语义系统的表达;人际功能是指语言具有表达说话者身份、地位、态度、动机和对事物的判断、参加社会活动、建立社会关系等功能,主要通过语气和情态体现出来;语篇功能是指语言中存在着一种机制将口头或书面的话语组织成连贯统一的语篇,这种机制的实际的言语区别于一系列随意的句子。

二、 实例分析

高考作为筛选人才的资格标准,能够直接影响到考生的人生方向,因此长久以来受到了来自国内外多方的抨击。本文以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为理论依托,择取《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官网上刊登的一篇题为“Putting Chinese Students to the Test”的针对中国高考的报道为研究对象,借助量化分析,深刻地揭示隐藏在语篇背后的西方媒体的意识形态。

1、及物性分析

及物性是批评语言学最常用的工具之一,是韩礼德的概念功能的主要因素及其中心,常被用来挖掘隐藏在表面上看起来客观公正的文字语篇背后的社会意识形态,揭示出撰文者用自己的观点来影响、引导读者的思维。通过对该新闻的及物性结构进行分析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及物性 物质过程-87 ,百分比77% 。心理过程-5,百分比 4.42%。关系过程-4,百分比3.54%。行为过程-0,百分比0%。言语过程-14,百分比12.39%。存在过程113,2.65%

分析上表的数据不难发现,该新闻中涉及的物质过程(77.00%)和言语过程(12.39%)占据了主导。物质过程具体表现为做某事的过程。该新闻大量地使用物质过程,其手段主要表现在大篇幅的细节描写,包括对事件的参与人的描写,对该事件的关联事件的描写以及对事件本身的详细描写。例如,文章的第一句“They’ve been at it for years now, cramming for China’s annual college-entrance exam, some of them hooked up to oxygen canisters and intravenous drips of amino acids during late-night and weekend study marathons.”作者不计版面空间花费大量笔墨来描绘考生的“悲惨遭遇”,其目意图无非是想说明高考给考生造成的生理负担和心理压力。句子中没有明显的攻击性词语,但是仔细揣摩之后便能发现其中的讽刺意味。通过“cramming for China’s annual college-entrance exam”,“some of them hooked up to oxygen canisters and intravenous drips of amino acids during late-night and weekend study marathons.”等物质过程的描述,作者狡猾、迂回地对中国的高考进行了讥讽。而文章中涉及的14个言语过程则起到了辅助作者进行抨击的作用。通过对该新闻的及物性分析,我们便能发现作者的立场,态度和偏向,也就是隐藏在文章背后的,具有代表性的,强加给受众的意识形态。

2、语篇分类系统

语篇的分类系统是指语篇对人和事件的命名和描述,主要通过词汇的选择来实现。词汇的选择是种有意识的,主观的心理过程和行为过程。词汇之间的区别在于指示意义和内涵意义,文体,新旧等方面。词汇的选取是Halliday提出的三种语言功能的一个比较直观的表征。

文章中,作者使用的含有褒贬情感意义的词语主要跟学生,家长,高考以及相关机构有关。文章中没有出现一个褒扬性的词语,相反整篇文章充满了贬义性的表达。谈及家长的时候,作者使用的是force, outfit, lavish等词,目的是要说明家长对孩子要求苛刻,在考试中甚至不惜使用非法手段。提到学生的时候,则使用fake achievements, proudly, hooked up to oxygen canisters and intravenous drips of amino acids during late-night and weekend study marathons这样的描写,其意图无非是想指出学生对高考的盲信心理,同时也暗指出高考形式的严峻。作者还提取了“9.1 million”,“6.85 million”等数字,主要是为了说明考生数量的庞大,再一次暗示出中国高考的严酷。当论及高考的时候,作者的个人情感更是明显。“cram”,“cheating”,“rampant”等词语直截了当地表明了作者对中国高考强烈的鄙夷和反感的态度。而冠以“concocted”,“aggressive”之名的机构在作者看来则是中国高考催生出来的副产物。

通过对语篇的词汇选择,我们能够透过表层的语言形式窥探到语言背后的操纵者的意图。作者通过攻击中国的高考制度来丑化中国的国际形象,从而达到宣扬本国的教育乃至社会制度的优越性,向其他国家进行文化渗透的目的。这是文化霸权主义的一种表现手段,我们应当学会警惕。

三、结语

通过对新闻语篇的及物性及语篇分类系统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新闻语篇不是简单的信息呈现,不可能做到绝对地客观、公正,而是在不同程度上掺杂了语篇生成者的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主观思想,这就要求我们在处理语篇时,要批判性地透过语言去发掘潜藏在背后不易为人所察觉的的意识形态。借助批评性语篇分析,读者可以深层次地了解在新闻报道中,意识形态是如何影响语言运用,语言运用又是如何来传播和强化特定意识形态的,从而提高对新闻的鉴赏和批评能力。

(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辛斌.批评语言学——理论与应用[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2]刘旺余.英语新闻的批评性语篇分析:理论评述和实例分析[J]. 河南社会科学,2006(4).

阅读中的语篇分析和文化语境 篇7

笔者认为, 阅读教学不仅要强调语言知识, 同时要更注重文体知识、语篇知识、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 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掌握好语篇和语境是关键。

语篇分析

语篇分析是超越句子界限的应用语言研究, 在阅读中运用反向策略 (top-down) 为出发点对语篇进行解码, 从宏观层次分析语篇的整体结构、语境、修辞等, 把握语篇内容和作者意图, 注重语篇的整体性。

JohnSwales认为“体裁分析就是研究特定情境 (settings) 下的语言使用, 它关注修辞文体 (rhetoricalstyles) 和语篇类型, 从社会语言学、篇章语言学和语篇分析的角度分析特殊领域内的语言使用。”秦秀白 (2006) 认为以体裁为出发点的教学法可引导学生掌握属于不同体裁的语篇所具有的不同交际目的和篇章结构, 让学生认识到语篇不仅是一种语言建构, 而且是一种社会意义的建构;引导学生既掌握语篇的图式结构, 又了解语篇的建构过程, 从而班主任学生理解或撰写某一体裁的语篇。

由此可见, 语篇分析 (体裁分析) 能使学生有效地掌握不同体裁语篇的框架结构, 今后在阅读相关体裁语篇时, 能根据已有的体裁知识快速了解语篇脉络, 准确理解语篇内涵。例如, 新闻报道中的消息报导, 其宏观结构由标题、导语和正文三部分组成, 标题是报导的灵魂和要点;导语是报导的主要内容, 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方式等若干新闻要素;正文是对导语内容的扩展。又如, 议论文, 一般由论点、论据、结论三部分组成, 旨在摆事实、讲道理, 利用概念、判断进行推理和论证, 提出观点。论证语篇基本上每一段都有一个主题句, 表明作者的观点, 通常是该段的中心, 也体现了该段与论点的关系。再如, 小说、戏剧、故事的模式为开场、发展、高潮、结局。此外, 应用文 (实用性写作) 象书信、假条、邀请函等更是有其特定的语篇模式式

Halliday认为语言有三大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其中语篇功能包括说话人 (作者) 组织自己思想先后顺序的主位-述位系统、表达说话人 (作者) 对信息中心成分处理的信息结构, 包括一直新信息系统以及衔接系统。

Halliday给主位的定义是“thetheme is the starting-point for the message;it is the ground from which the clause is taking�offf.”在句子中先说是主位, 是信息的出发点, 承载已知信息。后说的是述位, 是围绕主位展开的实际内容, 是信息的发展和核心, 承载新信息。主位结构和信息结构是两种不同的语篇组织形式, 分析主位结构的目的是发现语篇的发展框架和逻辑结构;分析信息结构可以把握语篇的主要信息。主位部分可以快速浏览, 述位部分应放慢速度, 以便理解作者的叙述重点。

语篇模式的不同, 其主位结构的安排也不同, 例如导游手册中, 地点状语常被主位化, 以便读者根据地点指示进行游览;广告往往以产品名称为主位, 加深读者对产品的印象;记叙文常交叉使用与主题项相关的主位和以时间状语作主位, 有助于读者从不同的时间视角了解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过程。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主位结构意识, 训练学生找出语篇的所有主位, 以便快速了解语篇的中心话题, 从而对作者的目的、思路、叙述顺序一目了然。

文化语境

认知心理学告诉我们, 阅读是读者同时利用多知识源的认知过程。不同语言层次的知识相互作用, 使读者能够对输入的信息产生一种最合适的解释, 有研究表明, 信息解码能力差, 但有关于某一话题先前知识的读者, 能运用自上而下的信息解码方法, 即根据已有的关于话题的图式 (content schema) , 对信息进行解码。所谓图式, 是指由于反复经历事物而形成的抽象的知识结构, 是储存在记忆里并对新信息的阐释起重要作用的知识,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图式是一组期待。当进入大脑的新信息适合那些期待时, 该信息就会被解码并进入记忆, 使图式得到充实。若该信息与那些期待不相符, 它就不能被解码, 或会被曲解。这些期待不仅引导信息的解码, 而且还会引导信息的提取。没有关于某一话题的图式, 对该话题的阅读理解, 就可能没有把握。也就是说如果学生仅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 但缺乏对语篇所涉及的政治、历史、文化、宗教、风土人情等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 根本无法真正理解语篇内涵, 甚至产生误解解

许多语言学家都强调文化背景知识在阅读中的重要作用。如Bransford, and Norris&Philips指出:“Comprehension occurs when a reader is able to use prior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 to in-terpret an author's message.”而Carre&Eisterhold则明确指出”one of the most obvious reasons why a particular content schema may fail to exist for a reader is that the schema is culturally speci-fic and is not part of a particular reader's cultrual background."

可见, 阅读理解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 是一个人的语言知识、文化背景知识及其它专业知识共同起作用的过程, 是运用这些知识不断进行推测和纠正的过程。例如, 在《全新版大学英语听说教程Ⅲ》中, 一篇标题为“Dating with my mother”的听力材料里面有两个句子“The'other'woman my wife was encouraging me to date is my mother, a 72-year-old widow who has lived alone since my father died 20 years ago.Right after his death, I moved 2500 miles away to California and started my own life and career.”这两句话对学生而言并难懂, 然而令学生不解的是, 为什么要与“自己”的母亲“约会”?通过教师介绍美国社会风俗文化:其一, 美国孩子成年后一般不与自己的父母住在一起, 很少依赖父母生活, 而是自力更生;父母也不想成为孩子的负担, 更愿意自己生活。这样, 父母与成年子女之间的亲情就不象中国文化表现的那样浓厚。这也是“my mother has lived alone for about 20years”的主要原因。其二, 美国社会是个竞争激烈的社会, 很多人的工作不是很稳定, 为了工作的需要, 美国人经常搬家, 这也间接导致了父母与子女之间难得见上一面。其三, “date”一词有较宽泛的文化内涵。在美国的约会习俗中“date”不单指异性之间的恋爱约会或情人约会, 还含有一种“不带任何‘罗曼蒂克’的仅仅是娱乐或消遣的“date”。所以上文中与母亲“date”也是情理之中的了。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提高学生的解读能力。 (1) 运用适当材料, 让学生以正常速度读完, 然后就上下文所设置的主要情景进行判断, 长期地进行, 可对学生关于语境意识的培养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2) 训练学生的快速预测能力, 要求学生对后文将出现的内容进行准确的预测, 并且对前文的情景具有很强的回忆能力。 (3) 扩大学生的知识层面, 鼓励他们多涉猎其它书籍, 从而扩大“共有知识”面。无论是言语交际过程, 还是文字篇章解读, 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作者通过有意识地操纵“共有知识”来构造有利于实现交际目的的语境统一体, 读者必须激活头脑中存储的共有世界知识的相关要素, 并加入实际过程中随时出现的信息, 积极有效地构造理解篇章语境的统一体。在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考试中, 学生对作者构造的语境认识以及与作者交流的主动性都有利于解读语境能力的提高, 对学生答题的准确性和速度有着很大的影响。如果学生只注意词句的表面意义, 而不积极地进入语境, 激活与作者的“共有知识”, 往往遇上几个生词便如坠入云雾之中, 对篇章感到束手无策。

综上所述,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语篇分析和文化语境的学习, 将语篇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 不仅强调语言知识本身的教学, 而且在教授语言知识的同时, 将语用知识、认知知识、文体知识、文化背景知识等传授给学生, 培养学生了解语篇的背景, 理解作者的观点和写作意图, 掌握通览全篇整体的能力, 近而逐步提高英语阅读能力。

摘要:阅读是主动积极地获取信息的创造性行为, 是培养学生通过视觉获知书面文字符号并获取信息的能力的途径, 是语言教学中的重要活动。本文围绕语篇语境在阅读中的重要性进行论述.

关键词:阅读能力,语篇分析,文化语境

参考文献

[1]黄国文、张文浩编, 1997, 《语文研究群言集》.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2]黄国文, 1999, 《语篇分析概要》.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3]秦秀白, 1997, 语篇的“体裁分析”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语文研究群言集》.

[4]Halliday, M.A.K.1994.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2nded.) .London:Arnold.

跨文化语篇 篇8

[案例描述]

Pre-reading部分的教学设计旨在巩固学生在本单元已掌握的课文“Body Language”的叙事语篇的结构,并在课文中对比、构建说明文的语篇图式,以利于学生掌握不同语篇内在的规律性,理解语篇的语义一致性、逻辑合理性和形式连贯性。在引入环节,我通过问题驱动,让学生巩固本单元叙事语篇的结构并加深对故事主题内容Body Language的理解,之后自然过渡到对课文的阅读。该阶段的育人价值目标重在激活学生语言背景知识,培养学生学习英语文化的兴趣。

While-reading部分我设计了两个教学活动,一是让学生运用skimming阅读策略,以交流互动的形式分析语篇体裁和结构,掌握文章主旨大意;二是让学生运用scanning阅读策略,理解语篇细节,理解同样的肢体动作在不同文化环境中意义上的差异。为此,我设计了“find the different behaviors and attitudes to eye contact in different cultures and share your ideas about them”这一对比,让学生在理解与尊重外国文化的同时,树立学习母语文化、掌握母语文化的自觉意识,增强对外传播中华文化的使命感。

Post-reading部分是将语言知识转化为语言能力的输出与拓展活动,即应用语言。我设计了一个小组活动,让学生运用课文所学内容,就下列话题展开讨论:“假设你要去某个国家,谈谈在那个国家应该注意哪些肢体语言?”该活动旨在让学生意识到文化差异对语言交流的重要性,并从文化知识的掌握向得体运用语言表达过渡,循序渐进地了解世界文化。

My reflection部分是学生对所阅读文章的反思。我让学生紧紧围绕三个问题进行思考:What have you learned about eye contact in this period?What do you think of them?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after this period?这些思考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与文本对话,有利于学生形成跨文化交际意识。

[反思]

语言、文化和思维是英语课程的核心内容,三者互相关联、相互依存。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我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了分享、教授、讨论、应用和反思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语篇结构、了解有关的文化知识、讨论文化差异。通过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利用学生已经掌握的母语文化知识和本课所学的英语国家的Eye Contact文化知识,让他们模拟运用。在语言学习和实践中,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目的,让他们体会两种语言文化的差异。实践表明,育人价值并非生硬地加在英语教学中,而是通过教学内容与活动进行有机渗透,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这才是真正实现育人价值。

[点评]

在本案例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初,通过师生对话,激活了学生语言和文化背景知识,凸显了英语学科特有的育人元素,提取对目的语文化认知和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这一育人主线,运用任务驱动的语言教学手段,设置逻辑严密又层层递进的课堂学习任务,并以skimm ing,scanning等阅读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预测文本、初读文本、深读文本,并最终内化文本信息。在话题讨论阶段,教师引导学生在语言浸润、思维提炼的前提下,自由阐述观点,提升理解与感悟,从而履行了学科情感关怀的育人使命。在整个案例中,学生的学习过程具有延续性和层次性,拓宽了学生阅读学习的路径,提升了学生文化的感悟,关注了学生习惯的养成,凸显了对学生思辨品质的培养等一系列育人元素,是英语学科实现育人价值的良好范例。※

跨文化语篇 篇9

一、介绍语篇背景知识, 渗透英语文化知识

语篇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语篇是一个集语境、文化、语言表达习惯等于一体的综合性语言单位, 具有很强的整体性和综合性。但是, 一些老师过度强调听读训练、词汇、语法知识的学习, 忽略了必要的背景知识介绍, 影响了学生英语语言知识的掌握。因此, 需要在语篇教学时, 重视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 向学生渗透英语文化。

比方说, 在学习苏教译林版小学六年级英语Unit3 Holiday fun.当中的语篇内容时, 在“culture time”环节, 教师说:“Now we know some our country’s holidays. Next, let’s enjoy some pictures.”出示国外一些节日的图片 (Easter, summer holiday, Christmas holiday) , “Do you know them?”学生大部分可以认识圣诞节, 对于其他两个节日了解的学生比较少, 教师先让学生尝试着来介绍这几个节日, 说明节日是在什么时间, 有什么风俗习惯。然后, 教师分别对于这几个节日相关的背景知识进行介绍, 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出示图片, 引导学生看图描述图片上的内容, 加深对这些节日的认识, 学生们在回答问题时, 表现得非常积极, 对于国外的节日充满了好奇。

由此看来, 通过在语篇教学中向学生介绍背景知识, 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积累英语文化知识, 夯实英语文化基础, 为熟练完美的英语表达做好铺垫。

二、对比中英表达方式, 培养学生文化意识

汉语与英语属于两种不同的语系, 各自都具有独特的文化基因, 文化是语言的灵魂, 所以, 汉、英两种语言的表达方式、思维习惯存在着很多的不同。在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 通过引导学生对比英汉语言表达, 发现其中的差异, 帮助学生积累英语文化知识, 促进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形成。

比方说, 在苏教译林版小学英语三年级学习人称代词的主格I、you、he、she、it、we、they时, 教师特别强调:“同学们, 我们一起来看一个例子, You, he and I should go to school on time.谁能翻译一下这个句子呢?”学生回答:“你、他和我应该准时到学校。”“平常当你和另外两个同学说话时, 是这么说的吗?想一下。”有学生说:“平常我们是把‘我’放在第一个, 然后是‘你’, 最后是‘他’。”“对, 我们都习惯这么说。”教师继续引导:“大家看出来英语表达与汉语表达的不同了吗?”“是的, 确实顺序不一样。为什么呢?”学生们产生了好奇心, “这种语言表达的不同也体现了英汉两种语言文化的不同。英语里面把‘you’放在第一位, ‘he’放在第二位, 表示对他人的尊重。”学生们明白了这种文化差异, 在以后运用英语时, 也就避免按照汉语的习惯表达, 减少了出错的可能性, 也丰富了学生对英语文化的认知。

由此说明, 在英语语篇教学中, 通过向学生提供英、汉两种语言表达方式, 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差异, 突显两者的不同, 可以加深学生英语文化的理解, 激发学生的英语文化意识。

三、组织学生学以致用, 增强学生文化体验

归根结底, 语篇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在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 教师通过为学生的英语应用营造真实的语言环境, 提供展示英语的机会, 让学生在学中用、用中学, 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的同时, 也可以增强学生对于英语文化的切身体验, 达到向学生渗透英语文化的目的。

比方说, 在学习苏教译林版小学六年级英语Unit3 Holiday fun.的Cartoon time部分时, 教师说:“In our school holiday, we can do a lot of things we like.What about Sam and Bobby? Let’s watch a cartoon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学生观看动画片, 回答问题, 全班同学集体纠正后, 教师让学生再次阅读课文, 说:“Now it is acting time.”然后, 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完成了表演。孩子们在自由的表演中, 对语篇内容加深了理解, 增强了对国外假期文化的认识。

由此看来, 教师在英语语篇教学中, 结合语篇的内容, 组织复述故事、表演对话、游戏等活动, 达到应用英语的目的, 也可以增强学生对于语篇中情感、文化、思想的体验, 进行文化渗透, 训练学生的英语思维。

跨文化语篇 篇10

关键词:评价理论,新闻语篇,文化语境

1.引言

我们对Halliday的语言元功能中人际功能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对情态和语气上的研究,然而,语气和情态虽然可以揭示人际关系的亲疏 , 却无法阐明说话者对事物的评价(钱宏,2007:57-63)。20世纪90年代以来,悉尼学派的Martin教授进一步提出了评价理论,关注语篇中可以协商的态度。而新闻语篇正是其中之一。之前的学者们主要关注的是从语域和语类方面对社论的文体风格等进行研究,都是运用从某一个方面单独进行分析的。但是有很多学生反映,他们在读《中国日报》英文版时对社论的理解没有任何障碍,但是针对同一个内容《纽约时报》或者《经济学人》刊登出来的社论他们就看不懂。因此,本文力图着重分析新闻社论是如何通过它的表达来实现语篇的人际功能以及人际功能的传递与新闻社论所处的文化语境之间关系。

2.评价理论现状概述

评价是人际意义系统,我们通常利用评价资源(包括告诉听者或者读者我们对事物或者人物的感受)来协商构建我们的社会关系,也就是说,我们通过协商态度来评价某事或某物,从而实现语言的人际功能。而评价理论又把评价性资源分为三个维度,态度、介入和级差。这三个维度又进一步细分 :态度系统又含有情感,鉴赏和判定三个子系统 ;介入系统分为自言和借言两个子系统(王振华,2001:13-20)。

新闻报道是一种功能性极强的语篇,一般来说,新闻报道是对事实的陈述,很少表现陈述者的个人立场,属于“硬新闻”。但是被报道出来的新闻,不只包含新闻事实,还会受到陈述者的主观影响,因为新闻事实也是需要通过陈述者叙述出来,在这一过程中就会或多或少受到特定的文化语境,也就是意识形态的影响。而读者在读这篇新闻报道的时候,就会不知不觉的受到陈述者的观点的影响从而站在陈述者的立场上看待新闻事件。由于新闻社论本身就有很强的舆论导向性,为了引导读者对某个新闻事件的态度,必然包含着丰富的评价。因此,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境观和评价系统结合,使新闻语篇的评价分析置于更广阔的文化语境之下,能更有助于读者理解不同的意识形态下的新闻语篇。

3.案例分析

3.1《中国日报》中的评价系统分析

以下一则新闻语篇是有关前不久习近平主席访问美国并与美国总统奥巴马进行会晤的新闻,选自《中国日报》英文版网站。在这则新闻语篇中共有10小句,有4处是事实性陈述,其余多为引用官员对此次会见的评价。

Xi-Obama summit signals start of fruitful co-operation

“The just-concluded summit between Chinese President Xi Jinping and his US counterpart Barack Obama is believed to mark the beginning offruitful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in the years ahead, a senior Chinese lawmaker said Wednesday……”

通过对《中国日报》英文版的这则关于习近平主席与美国总统奥巴马会晤的报道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 :

3.1.1 态度系统评价

《中国日报》这篇报道中,态度系统的评价主要是用了鉴赏和判定两种手段,其中显性的鉴赏词有 :fruitful,historic,most important,stable,constructive,positive,win-win,都是正面的鉴赏词汇,而新闻语篇中的判定也多为正面的,这表明《中国日报》着眼于两国达成的共识、协议 , 对习近平主席和奥巴马总统会见后的成果给予了肯定并对未来的发展提出了积极的愿望。

3.1.2 介入系统评价

介入是表明作者和语篇的声音来源的语言资源,分为“自言”和“借言”。例如《中国日报》这篇报道中的“During the summit at Annenberg estate, both Xi and Obama reaffirmed their commitment to seeking to build a new type of great-power relationship……”。这句话用“自言”的方式说明了在“习奥会见”之后,中美两国力求寻找一个建立在两国之间的新型合作模式,这种模式是建立在互相尊重,互惠互利的基础之上的共赢合作。

介入系统中的“借言”的功能包括“否认”、“声明”、“引发”、“摘引”四大类(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李战子,2008:327)。这则新闻语篇中多用的是“借言”的手段,10个小句中有9个小句都是采用“摘引”方式,转述他人的表达 ;有6处采用“引发”的方式,由情态助动词“will”“can”“could”表达,表示很有可能,但是也不完全排除其他的可能性 ;有2处采用“声明”的手段 ;有1处使用“否认”。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尽管没有直接发表他的态度,通过摘引的方式借他人之口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又采用引发的方式向可能存在不同意见的读者表示,他不完全排除其他意见,拉近和读者的关系,与潜在的不同意见的读者结盟。

3.1.3 级差系统评价

级差系统是跨越整个评价体系的人际意义。这篇新闻报道中9处运用了级差系统,且多为“强势”的正面评价,2处“模糊”评价。主要是说明了报纸对“习奥峰会”的积极影响的评价。

3.2《纽约时报》中的评价系统分析

本文选取了《纽约时报》对习近平主席和奥巴马总统会晤的报道,通过对《纽约时报》中对这一事件的报道的评价系统进行分析,对比处于不同的意识形态和文化语境下的中国和美国的报纸在报道同一事件时所抱有的不同评价。

Obama and Xi Must Think Broadly to Avoid a Classic Trap

“As President Obama welcomes China’s new president, Xi Jinping, for an informal“shirt-sleeves”summit meeting in California on Friday, the bureaucracies of both governments must be quivering.Each will have prepared a long list of issues for its country’s leader to discuss, from cyberattacks and trade disputes to North Korean antics and competing claims in the seas near China……”

通过对《纽约时报》英文版的这则关于习近平主席与美国总统奥巴马会晤的报道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 :

3.2.1 态度系统分析

《纽约时报》这一则新闻中的20处所用的态度评价系统中的评价手段也是鉴赏和判定两种,没有情感手段,其中鉴赏手段14处,判定有6处。在这些鉴赏和判定中,与《中国日报》所使用的正面鉴赏和判定词不同,报道中多处使用了否定的鉴赏词和判定 . 这表明了站在美国的立场上,对习近平主席这次同奥巴马总统的会晤并不是持一个非常乐观而友好的态度,认为峰会能够达到的效果可能非常有限,中美两国的合作面临着很多挑战。

3.2.2 介入系统分析

本篇新闻报道中所采用的多为“借言”的手段,其中有9处使用“引发”的手段,2处“摘引”,多处使用否定,表明了报道者虽然没有使用“直言”,但是通过借他人的表达来反映自己的观点,总的表达了美国舆论界对于“习奥峰会”的观点,不认为峰会能产生实质性的效果。“Both leaders now have an opportunity, and a responsibility, to make this aspiration a reality, not just a slogan.”这句话通过否定的“借言”,表达了美国舆论对于习近平主席提出的“a new type of great power relations”的质疑的态度。

3.2.3 级差系统分析

本篇报道所用的“级差”手段还是多为强势,有3处弱势,主要是说明处理好中美两国关系的重要意义,同时也表明了美国对于中国的崛起的不算友好的态度。

4.中美新闻报道评价系统差异与文化语境的关系

通过比较《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两篇关于习近平主席访美与奥巴马总统举行会谈的新闻报道,我们可以看出从对奥巴马访华这一事件的总体评价上来看 ,《纽约时报》总体上给予了消极的负面评价 , 在总共52个资源中负面资源占到13个 , 而《中国日报》却乐观地给予了正面的评价 , 在总共55个评价资源中没有一个负面评价。《中国日报》对于习近平主席同奥巴马总统之间的会晤结果是持有乐观的积极态度。而《纽约时报》一直考虑到中国的崛起会对美国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语篇,自然与生态关注 篇11

关键词:自然;生态文体学;保护

约翰·恩斯特·斯坦贝克于1902年出生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小镇萨利纳斯,是20世纪美国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他熟悉社会底层的人们,许多作品都以他们为主人公,表现了底层人的善良、质朴的品格,创造了”斯坦贝克式的英雄”形象。同时,他的小说艺术造诣很高,将写实风格与幻想风格有机地结合起来,对后来美国文学,尤其是西部文学的发展起了重大的影响。其代表作品有小说《人鼠之间》、《愤怒的葡萄》、《月亮下去了》、《珍珠》、《伊甸之东》、《烦恼的冬天》等。《美国人和土地》也是其作品之一,在这篇文章当中,作者主要写的是美国人对于自然环境的破坏,作者通过恰当的用词,体现出人们对于自然破坏的无情与野蛮,同时也体现出作者对于自然环境的那种热爱与怜惜之情。

本文将从生态文体学的角度分析文章《美国人和土地》的语言特征并最终揭示出语篇的主题。作为一个新的术语生态文体学结合了文体学的分析方法和生态批评的思想,主要从生态批评的角度分析其文体特征。生态文体学可以是广泛的所有事物的多样性,比如人类语言的多样性,但是随着英语语言的霸权地位,每天都有很多的其他的语言形式在消失,这也是一种生态破坏。其次就是泛指人们懒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私语,对大自然肆意的破坏,导致生态平衡的破坏。在这个文本中我们主要研究的是后者。生态文体学为文学研究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理论启示,对回归自然和寻求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表达了美好的愿望,对人类中心主义表现出强烈的批评,同时也为文化生态的建设与和谐社会的建立指明了方向。

一、文体特征的分析

文体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是连接语言学与文学史的桥梁,旨在通过对文体特征的研究来考察作者的心灵以及民族文化和思想嬗变的历史。文体学是运用现代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文本的学科。 在某种意义上,它与语言之间的关系就是一种极为密切的寄生关系,因此从不同的语言层次对一文本进行文体分析是科学的同样也是很有意义的。在对这篇文章进行分析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语言层面:

二、语法层面

这篇文章的叙述视角在描写过去人们对于自然的破坏主要运用的是主语用的是第三人称复数they,采用第三人称复数的形式进行讲述,体现了作者对于人们破坏环境这一事实的客观的描述。而在描述现在人们对自然发破坏作者采用第一人称复数的形式we,可以更加真实贴切的叙述对于自然的破坏不是别人而就是我们,体现出作者作为人类中的一员对于自己的同族对于自然的破坏的那种无能为力以及难辞其咎。人类和自然和谐相处的的含义和真谛则留给读者去做更深的思考从而更透彻地了解小说的主题。仔细阅读文章会发现作者对语言手法的运用匠心独具,庄动形象,耐人寻味。

《美国人和土地》由差不多2500个词组成。语言作为表达思想的工具在用词的选择上可以体会出班葬独特的想法。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提及了很多大自然各个方面都被破坏的例子,在对过去人们对自然的破坏时,主语是they且使用主动语态全部都是简短的句子,比如“ they burned the forests, they swept the buffalo”等,给读者留下的印象就是人们对于自然的破坏是干脆不计后果的,是他们主动对于自然的一种破坏,没有任何外界的强迫因素。谈到现在人们对于自然的破坏时,作者全部使用的是被动语态,自然万物成为了主语,例如,our rivers are poisoned, our towns are girdled”等,一方面在作者眼中自然万物应该是与我们平等的,另一方面说明它们都是无辜的,我们人类是罪魁祸首的元凶,体现出了作者作为人类的愧疚之情以及对大自然那种想爱却又在伤害它们的那种无奈之情。

三、词汇层面

作者用的单词都是简单易懂的词汇,且作者采用的也是基本的句子结构,句子结构不复杂。作者采用这种方式的表达形式可以让更多读者能够读懂此文章,从而达到作者内心的一个对于自然保护的一种呼吁。纵观全文,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自己生活的那片土地的热爱,他赋予那片土地上的一草一木以人的生命或人的品质,如 mischievous wind,helpless soil,naked bones of clay,beckoning woods,noble timber,beautiful land等作者刻意把自然或土地描写为无助,无辜以及单纯的形象,而对好不负责任掠夺这片土地的人则使用大量的带有暴力野蛮特性的贬义词加以描述,如pillaged,raiders,treasonable,evils,等,与前面对土地描写的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样的选词可以极大地激起读者内心对自然的爱,更激起他们对破坏自然的行为的强烈谴责。作者选词刻意使用比较正式的词汇,特别是能够表明性质的词汇比如 attacked,defended,abandoned等,不只是表明自己对于自然的那种爱以及对人类的对自然破坏的那种恨,更重要的是这样把主题就上升到一个全社会全人类的空间上,上升到人类共同关注关心的话题上。作者精心选择词汇的褒贬形成的语义网络就突破了狭小的语义或主题的限制,取得了近似母题意义的升华。作者还通过用词来表明文章的基调,通过大量地使用褒贬词汇,来凸显文章的色彩通过对自然以褒义的描述,以及破坏自然的美国人以及其行为以贬义描述,使褒贬形成巨大的反差,产生巨大的张力,来凸显人类与自然间的惨剧,奠定了作者义愤填膺的批评的口吻或文章的基调。

四、句法层面

作者在通篇使用的都是陈述句并且很少使用到否定句,也就是说作者对于人们破坏自然这一事件的严肃性与严谨性。通篇文章没有很难的语法结构出现,也就是作者在句子安排方面是故意这样,而不是说作者写作水平的不高。因为这种句法安排可以使得我们对于自然破坏这一行径的直接明了的看到,自然的破坏也是一目了然的呈现在了我们的眼前。从而为文章主题的体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endprint

五、修辞层面

一个作者对于修辞手法的应用的灵活程度, 就可以体现该作者的文学功底。同样在这篇文章当中,作者也使用了修辞手段。拟人是该文最大的特色之一,笔者通过使用该修辞手法赋予自然万物以人的气息或品质,一方面强调人与自然的平等关系; 另一方面,让自然的万物带有人的生命,可以让人类特别是读者感同身受,就好像自然就是自己一样在遭受虐待,能够激起读者内心对自然的爱以及对破坏者的恨,如,The destruction of the forests changed the rainfall, for the searching clouds could find no green and beckoning woods to draw them on and milk them.在这句话中作者将行走的云拟人化,阐释降雨改变是因为它们找不到森林,去滋润森林。动词 draw以及 milk 同样也是用了拟人的手法。其次在文章当中作者还使用了明喻的修辞手法,使得在描写自然破坏的叙述方面更加生动,朴素易懂,同时也更容易与读者达到一致的情感目标。如,There has always been more than enough desert in America; the new settlers, like overindulged children, created even more.作者将那些新的对自然的破坏者比作成了顽皮的孩子。可以看出作者内心那种又爱又恨的对自己同类的那种情感。

因此,此修辞手法最大的作用就是情感刺激,离开了字里行间作者予以的情感,文章如演讲词般的说服力就会荡然无存。通过以上分析解读,可以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题,特别是对于该主题更大的社会意义的认识,即今天学习该文的现实意义的认识,才是对该文解读的重中之重。

在文章中的第三段到最后一段作者提到的是一种文化生态的破坏。作者主要讲述的是移民对于殖民地人们的一种文化思想上的生态破坏。在移民进入之情人们的生存状态是害怕自然,敬畏自然。在移民潮流涌入之后人们对于自然的看法以及自己的思想观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至于带来的是更加严重的自然破坏。作者在这一部分的描述当中从人们对于自然生态的破坏上升到了对于人类思想的一种生态破坏。

六、结语

从该文章标题到文章的各个层面的描述,该文讨论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在现如今人们处在一个全球变暖,生态平衡已经被破坏的大环境中,可以说是全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通过运用生态文体学的分析方法,我们一方面可以看出作者对于自然的那种热爱与同情之情,另一方面我们还可以领会到无论是对自然的生态破坏还是对人们思想的生态破坏都是一种严重的生态破坏,我们应该通过此文章反思从而使得我们共同达到一个新的生态观念。同时我们应该保护人们思想的生态多样性,而不是一味的进行侵占他人的思维方式与生存理念。从而达到一个和谐美好的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陈小红.什么是文学的生态批评[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3.

[2]陈军.生态美学与现代性.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5(03).

[3]封宗信.语用学、文体学与文学研究[J].国外文学.1997(03),38-42.

[4]戴伟华.文化生态与中国古代文学论丛[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5]冯广义.语言生态学引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6]封宗信.语用学、文体学与文学研究[J].国外文学,1997.

[7]雷毅,李小重.深层生态学的自然保护观[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报),2002,(1).

[8]秦秀白.英语文体学入门[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6.

[9]钱瑗.实用英语文体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跨文化语篇 篇12

关键词:日语,语篇分析,运用

1 语篇分析理论

“语篇分析”这一专业术词, 是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家哈里斯于1952年在美国《语言》杂志第28卷第一篇, 以“话语分析”的文章被第一次讨论与研究, 此篇论文被认为是现代语篇分析的开端。对于“语篇”的理解上, 各语言学家也给说不同的看法。英国的戴维克里斯特尔认为语篇是一大段句子的连续语言;英国语言学家韩礼德 (M.A.K..Halliday) 认为语篇 (test) 是指任何口语或书面的, 长短不限的, 构成一个统一整体的段落。之后各语言学家对语篇分析提出了几个必须满足的条件, 其中有衔接性, 连贯性, 意图性, 可接受性, 信息性, 情景性, 逻辑性, 互文性等。

2 语篇分析中的衔接性与连贯性

王向东在《英语语篇分析理论研究》中指出, “语篇具有独特的语篇特性, 即衔接与连贯的特征。”

语篇分析理论中衔接性的定义:韩礼德在1976年出版的《cohesion in English》 (英语的衔接) 提出衔接是一种语义层面上的概念, 定义为“存在与语篇中并使之成为语篇的意义之间的联系”, 衔接可分为五大类:照应, 替换, 省略, 链接和词汇衔接。

语篇分析理论中又一标准连贯性, Yule.G在《语言研究》中给的定义是:“我们连接各话语意义时所使用的经验中熟悉而可预知的种种关系, 尽管这些关系连接不一定 (语言上) 明确注明。”同样, 王宗炎给连贯性下了一个比较明确的定义, “一篇文章中有许多句子, 一段话中有许多词, 这些东西在意义上彼此联系。”

从这些定义中可以看出, 在教学过程中对语篇进行分析时, 以语篇的衔接性与连贯性为入口点可以对正确理解语篇具有重要意义。

既然在语篇分析中七大项标准中, 最基础的条件是衔接性和连贯性, 那么本文将从语篇分析法中的两个最基本的条件---衔接性和连贯性着手, 结合基础传统的日语教学法, 以新编日语泛读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的第十五课「日本の贈答文化」为例, 探讨日语语篇分析阅读在日语教学上的运用。

3 以「日本の贈答文化」为例进行语篇分析

传统的日语阅读教学法的模式是老师讲解为主, 以难点生词讲解与语法翻译为重点, 让学生分批阅读或者齐读, 默读全文的形式, 对文章按照其顺序依次进行翻译, 讲解, 最终完成课后习题的模式。这种方法虽也可取, 但是对于文章整体结构和衔接连贯性, 以及对文化背景的理解则不能进一步深入, 也不能更好地知道学生主动去提高其处理语篇的综合能力。

如果用语篇分析结合日语阅读教学的教学模式, 则可以保持语篇的整体性, 连贯性与衔接性, 语言就不会被零散的词句所代替, 而会成为主角, 成为互相联系着的语篇。

用语篇分析理论分析本篇文章, 按照阅读前, 阅读中, 阅读后的顺序进行:

阅读前:结合文章标题「日本の贈答文化」, 让学生联系出学生本身脑海里的日本赠答文化相关的背景知识,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来对待新的课文。回忆已学知识的同时, 让学生结合自己已学文化知识背景对文章的新信息的理解和认同发生碰撞。课文开始前提问日本的传统节日, お年賀, 結婚お祝い, 出産祝い的手土産和お福分け的互赠礼仪文化之间和中国的赠答文化有什么区别。和别的国家之间呢?

阅读中:以快速阅读的形式分析文章结构, 把握整体。本文是一篇典型的日本式议论文。日本人写议论的文章, 喜欢先提出实例, 在进行对实例分析。用另一文化实例进行对比, 论证。本篇文章分为16段落组成, 以提出实例, 展开实例, 实例一与实例二对比, 分析原因, 得出结论这种“现象”到“结论”的形式展开。第一二段提出日本人生活文化中的赠答文化维持这日本人的人际关系开始, 第三四段提出另一实例欧美的赠答相比, 提出日本的赠答文化特征是“盼着还礼”。提出礼物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五到十一段通过欧洲国家的了解日本文化学者论证, 日本赠答文化的潜移默化。十二到十六段提出与赠答文化引出与之相适应的赠答语言, 并给出作者的观点。

3.1 分析文章整理:

纵观文章结构, 我们通过连接段与段之间的连接词, 来分析文章的连贯性与衔接性。让学生找出每段的连接词, 有意识地进行分析, 跳读整理, 对语篇逐层展开, 可以正确把握作者所阐述内容。 (如下表所示)

3.2 分析文章指代词:

其实, 除了找出连接词之外, 语篇分析时还可以结合日语文章中经常会出现「こそあど」这些指代性的系列词, 在碰到这些词是更应看清是承上还是启下, 指代一个词还是上文所指的句子。比如第七段的开头:“その一人、社会高等学院のジャンコビ女史の授業テーマは「日本の贈り物について」だった。”这里的“その一人”就是指前文中刚刚提到的作者在法国认识的研究日本的法国学者的其中之一。如果知道「こそあど」这些指代性的系列词的指代性, 那么对于第七段, 这个学者提的她有兴趣的地方等观点, 正是上文中的承接, 加强作者论点的一段。

3.3 分析文章重要段落:

如二段提出作者论点时, 「 (1) こうした贈り物のやり取りが、日本人の間の人間関係の維持、調整に密接に関連していると言われる。 (2) たとえば、相手に何か依頼するとき、その依!したことが実現するかどうかにかかわらず、 (3) とにかく自分の誠意の形を見せるためには、言葉での挨拶だけではなく、手土産の品物を持っていくことが必要だと考えられている。」如果要抓住作者论点, 快速阅读时, 通过对段落内的连接词 (2) たとえば的理解, 能够快速判断出, 论点是落在第一句上, 而第一句的主题则是第一段的承接。“像第一段讲到的那种互相馈赠与维持和调节日本人的人际关系密不可分。第二句只是加强论点举例, 对文章论点主旨没有太大影响。所以如果出现的做题情况下, 如果前半句能够理解, 则这第二句话可以快读跳过。这样则提高了阅读速度。

在阅读中的环节中, 通过语篇分析法渗透日语阅读教学, 能够更好地把握文章结构, 中心思想以及作者写作意图, 进而也会提高阅读速度, 让学生学会阅读方法。

阅读后:阅读后是整篇文章的最后一环节, 但是阅读后的教学活动, 其实与语篇分析关系不打。不过这一环节又不能缺少, 它可以让学生把阅读前和阅读中的新旧知识相结合, 可以让学生总结阅读方式方法, 提高学生语篇的分析能力, 达到从知识向知识能力的迁移。

4 语篇分析阅读教学在日语教学的意义与作用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 语篇分析阅读对于传统的日语教学来说是很有利的。它能够更好地让学生把握文章整体, 能从宏观上看待整篇文章。运用语篇分析理论中的衔接性和连接性, 能够提高阅读速度, 并且准确掌握文章所指, 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提高学生对某篇文章理解的同时, 也能够教会学生怎么样去对待同类型的文章。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提高学生低层面的单词, 语法的能力的同时, 在语篇这一高层面上, 也提高了学生阅读分析的能力, 对日语传统教学有很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向东.英语语篇分析理论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2011, 32 (6)

[2]梁新亮.功能语篇分析理论及其应用.绥化学院学报, 2010, 30 (4)

[3]黄国文.功能语篇分析纵横谈.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1 (12)

[4]方爱萍.论语篇分析法在日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1, 30 (2)

上一篇:课程仿真化教学下一篇:艺术类中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