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启示论文

2024-09-27

跨文化启示论文(精选12篇)

跨文化启示论文 篇1

电影《阿凡达》以宏伟的气势刷新了全球最卖座电影的记录, 以其非凡的想象力和炫目的高科技征服了全球观众。电影中地球人和纳威人作为两种不同文化的代表, 他们之间的交际, 困难重重, 冲突不断, 而杰克的出现为这一特殊的跨文化交际带来了一丝希望。虽然这只是一部电影, 但是却为研究跨文化交际提供了一份“超现实”的研究案例。将“超现实”打上引号是因为这个案例既超越现实, 又超级现实。说其超越现实是因为其具有的科幻与虚构色彩, 说其超级现实是因为电影中两个物种所承载的文化因素都来源于现实世界。纳威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的文化传统在非洲原始部落和亚洲文化中依然清晰可见, 而地球人与自然二分的、带有征服性的文化倾向在西方文化中也不难找到影子, 为了资源与原住民发生冲突也充满了隐喻色彩等。虽然这只是一部充满艺术想象力的高科技电影, 但透过其华丽的外表, 我们不难发现它身上带有的深深的现实烙印。纳威人与地球人之间的跨文化交际是人类历史的重演、现实的再现。它对现实世界跨文化交际问题的隐喻描绘为跨文化交际研究带来了启示。

一、跨文化交际概述

跨文化交际从一门具有强烈交叉学科特性的边缘学科, 发展为近年来颇具热度的研究领域, 这一过程与全球科技与经济的飞速发展密不可分。科技的发展使得人们的交际方式和交际范围发生改变。交通的发展使得人们之间的交际变得更为便捷, 上午还在东京洽谈贸易, 下午就可以在纽约的酒吧里休闲, 一天甚至可以巡游几个国家。与此同时, 互联网, 卫星电视等各种大众传媒进入了人们的生活并且变得更为普及, 使得人们足不出户便可进行跨文化交际。信息时代的到来使我们的生活离跨文化交际如此之近。在这一社会背景下, 跨文化交际研究致力于解答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试图寻找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有效方法。

跨文化交际的着眼点在于交际。“交际是一个动态、系统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意义被创立并且以符号的形式在人们的交际中得以体现”。 (Samovar, 2000:20) 这一符号可以是言语, 也可以是非言语的手势语、面部表情等。需要符号来进行交际是因为人不可以直接进行思维对思维的交流。“交际是我们定义世界的一种方式。交际具有反思性。我们常常审视评价自己的交际行为。大脑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我们在每一个交际行为中发现自己。交际行为总是会导致一定的结果”。 (Samovar, 2000:20)

跨文化交际相比普通交际的区别在于其参与交际的双方来自不同的文化群体。他们拥有不同的文化知觉、符号系统, 并且这些因素足以改变他们各自的交际行为。“文化知觉是以信仰、价值、观念为基础的。文化影响交际的特点表现为:可被学习;代代相传;建立在符号的基础之上;动态性;组合性;民族中心性;可适应性”。 (Samovar, 2000:52-53)

跨文化交际的障碍正是由交际和文化这两个要素的特点所决定的, 而解决这些障碍的方法也需要从这两个要素的特点中寻找答案。下面以电影《阿凡达》作为一个跨文化交际的案例, 对其进行研究, 以期在分析的过程中得到解决跨文化交际相关问题研究的启示。

二、《阿凡达》与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

跨文化交际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通常有以下几类:交际双方的陌生感、交际双方对交际行为的不确定性、交际双方交际目的的不同、文化定式和偏见、权力滥用、文化冲击等。这些问题在电影中纳威人和地球人的跨文化交际中都有体现。

人类的交际倾向总是尽量选择与自己相似的人为伴。而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致使人和人之间充满差异, 这种差异带给交际双方的是陌生感。电影中纳威人与地球人住在环境迥异的不同星球, 相隔遥远。生活环境的不同造就了两个物种在外形、思维方式、生活习惯、信仰等方面的差异。差异所带来的陌生感使两者之间的交际充满了不确定性。谁都不确定对方的言语和动作传达着什么样的意思, 自己又该以什么样的方式表示回应。这种不确定性如果不能随着有效沟通得到减弱, 交际双方便会渐渐对交际采取保守回避的态度, 甚至会出于自我保护与交际对方发生冲突。电影中纳威人只要遇见地球人就会进行攻击, 而地球人也会时刻用机枪进行回击, 因为交际双方都不确定对方的言行表达何种意义, 双方的防卫目的都被对方猜测性的理解为进攻意义。当地球人驾驶飞机对纳威人发出催泪瓦斯攻击时, 纳威人不确定这一攻击行为的意义是什么, 部落的人们都在猜测、迷惑中, 而没有及时离开家园树, 结果导致众多人死伤。

交际目的不同是跨文化交际矛盾的根源。如果交际一方的交际目的仅仅考虑自己的利益, 并且损害对方的利益, 交际的进程将会困难重重, 冲突不断。电影中地球人的交际目的便是如此。出于一己私利, 不尊重交际对方的信仰、生活方式, 甚至危及其部落的生存, 强行让其从家园树搬走。地球人为达到这一目的采取的交际努力, 包括制造阿凡达, 派杰克深入纳威人的部落, 都没有取得成功的交际结果。

文化定式和偏见同样阻碍着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其甚至可以在交际之初就为交际的失败埋下伏笔。电影中地球人依据自己的有限观察和粗略判断, 便将纳威人归为野人的范畴, 伴随“野人”这一概念的, 自然是未进化、野蛮、落后、愚昧、无知等负面属性。“纳威人是一群野猴子, 是一群住在树上身上爬满苍蝇的野人”。而纳威人将地球人归为“无法用心去看世界”“没办法被教化”“身上散发着臭味”的“skypeople”。这一文化定式和偏见直到杰克的到来才有所改变。“文化定式和偏见的产生是一前一后的。文化定式指盲目的将事体过分简单的归类, 认为一个文化群体中的所有成员都具有这些文化特征, 而忽视了个体的特性。文化定式形成的依据通常是不完整和片面的。偏见是指对某一群体成员不公正, 片面以及不具任何容忍度的评价”。 (Samovar, 2000:246-247) 文化定式和偏见使得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中极易对交际对方的交际言行产生误解, 不能公正客观地评价自己和对方的交际方式和交际目的, 从而妨碍交际能力的提高, 这对于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是极为不利的。

权力的滥用在交际双方一方处于强势文化时表现的更为明显。电影中地球人因为拥有高科技和先进的武器, 而试图将交际简单化处理, 甚至终止交际的努力, 都是滥用权力的表现。滥用权力使得交际双方的地位不平等, 一方的利益受到不断的侵害, 这种情况无法保证交际的进行。

文化冲击常常使跨文化交际者陷入困惑与矛盾, 特别是在两种迥异的文化碰撞下, 冲击力会来的更为猛烈。杰克在电影中的一席话便揭示了他内心所感受到的文化冲击:“每一件事好像都颠倒过来了。仿佛那里才是真实的世界, 而这里反倒变成了一场梦。”杰克在两种文化之间挣扎, 不知该以哪种文化的价值为追求, 不知该对哪种文化的信仰表示忠诚。杰克所经历的文化冲击并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一般意义上的文化冲击, 即对非本文化的排斥、不适应造成的痛苦、压抑、不被人理解等心理感受。杰克所经历的文化冲击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称之为逆向文化冲击, 即从非本文化回到本文化中所感到的对本文化的排斥、不适应。

三、《阿凡达》与跨文化交际障碍的解决

面对这些跨文化交际的摩擦, 电影中杰克所化身的阿凡达的解决方式或许会给我们的研究带来一些启示。

为了减弱陌生感和由此所带来的交际中的不确定性, 杰克所化身的阿凡达首先打破了地球人和纳威人的外在差异, 然后跟着部落首长的女儿学习纳威人的语言、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 学习他们的信仰、他们的历史传说。在这之前, 葛瑞丝 (创造阿凡达的女科学家) 也曾做过跨文化交际方面的尝试和努力, 她办学校, 教纳威人英语, 而帕克 (地球人在潘多拉星球采矿的负责人) 也试图承诺要给纳威人建医院、修公路等, 但交际的结果并不理想。纳威人虽然学会了英语, 但他们并不信任葛瑞丝, 对医院、公路等也并不感兴趣。由此看来, 在跨文化交际中, 即便语言相通是跨文化交际中不可或缺的沟通基础, 但是其并不能解决所有的交际问题。而相互之间的信任才是跨文化交际成功的重要保证。同时, 在跨文化交际中如果不顾交际对方的需求, 单方面输出自认为对方需要的信息, 这样的交际努力不会达到好的效果, 往往事倍功半。

交际目的的改变对于杰克来说是无能为力的。然而, 交际目的的不当却是交际冲突的根源。如果一个文化群体与另一文化群体对话时, 目的仅仅是一己之利, 完全不考虑交际对方的需求和立场, 交际将会十分困难。

面对纳威人对地球人所形成的文化定式和偏见, 杰克总是不言放弃地一遍又一遍地努力改变他们对自己的看法。无论是尽力学习纳威人的生活技能, 还是在误会时, 勇敢地尝试取得对方的信任, 这些都改变了纳威人对一个skypeople“不能被教化的”“无法用心看世界”的偏见。可见, 执着的交际努力和尝试有助于交际的顺利进行。

杰克在交际中没有滥用权力, 没有用机枪武装自己, 而是以平等的姿态、平等的心与纳威人交往, 这样才取得了对方的信任, 为成功交际打下了基础。在现实世界的跨文化交际中, 不平等交际似乎已成为一个普遍现象。强势文化压迫弱势文化, 这种压迫常常有武力相伴。滥用权力只会造成交际对方的反感与排斥, 不利于交际的进行。

电影中, 杰克在处理自己的文化冲击时, 采取了极端的方式, 他选择放弃自己地球人的身份, 全身为纳威人而战。这种处理文化冲击的方式在电影中是为了特殊的警世效果, 促使人们反思自己的交际方式, 但在现实中, 这种处理方式并不理想。因为生活在一种文化群体中的人, 在接触另一文化时, 是不可能完全抛弃自己潜意识里本文化因素的。人的大脑呈现开放的状态, 可以不断接受新的信息、新的知识、新的经验, 并将其内化。同时, 人也有自我选择的自由, 将新的文化因素内化后, 表现为言行、思维的改变。这是跨文化交际能力可以得以提高的理论假设前提, 但同时也是跨文化交际者在交际中不能实现完全文化替换的原因。因为文化对于文化群体中成员的影响是潜意识的, 各种文化因素都已内化为潜意识层面的各个范式来指导影响人的思维与言行。人具有个体性, 他会根据个人倾向来选择性地接受内化的文化成分。在跨文化交际中, 当其内化的本文化成分与异文化成分发生矛盾, 他依然会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异文化中的某些成分进行内化, 然后与已内化的本文化成分进行替换, 或者依然保持某些已内化的本文化成分, 拒绝内化异文化中的某些成分。因此跨文化交际者内化的文化整体一般会呈现混合状, 不会是纯粹地具有某一种文化的所有文化因素, 个体的差异性在这里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想要合理有效地处理跨文化交际中所感受到的文化冲击, 跨文化交际者必须明白文化没有优劣对错之分。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将异文化与本文化进行比较是为了让双方通过交际, 理解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产生文化冲击时, 交际者应该站在客观的立场, 发挥解释的作用, 而不是已经在心里作出主观的判断, 或者具有明显的文化倾向和文化偏见。明确自己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工具地位, 或者说是, 描述解释的立场, 不仅可以减轻自身所感受到的文化冲击所带来的困惑, 而且有利于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反思跨文化交际中自身所存在的民族中心主义对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电影的整个构思反映了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观点:民族中心主义对跨文化交际产生的重要影响。什么是民族中心主义?交际一方认为自己文化中的世界观、历史、家族的文化倾向比交际另一方的更有价值, 更为进步。民族中心主义通常存在于人们的潜意识之中, 人们甚至感觉不到自己的思维、言行无时无刻不在接受民族中心主义的影响。跨文化交际中的许多主要障碍都可以归因于民族中心主义。以本文化为中心就会形成不公平的, 只顾一己私利的交际动机, 认为自己民族才是先进、正确、有价值的, 便会以自己民族文化的评价标准评判其它民族的文化价值取向, 得出不客观、不公正的结果, 导致偏见的形成。电影中将纳威人与地球人进行对比。纳威人朴素的自然观, 对自然的尊重, 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 对家园和家族的忠诚和热爱, 与地球人自私、霸道、冷酷、贪婪形成对比, 凸显了电影的警世作用, 人类应该反思自己的民族中心主义。其他的人种即为未进化的野人, 难道我们就是最为高级的生物吗?最为高级的生物为什么无法保护自己的星球, 无法得以生存下去呢?原本可以通过有效的交际尝试, 寻求纳威人的理解和帮助, 与他们共享这一星球, 可是狭隘、偏执的民族中心主义让我们无法容忍平等、宽容、谦卑的姿态, 学会与他人相处。现实世界跨文化交际中的民族中心主义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无论是哪一文化群体都应该以开放的胸襟与其他各文化群体平等地进行交际, 增进理解, 互相学习, 这样才能共享我们的家园, 地球, 从而得以生存和发展。

不断反省自己的跨文化交际思维和言行也是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有效途径。反思自己的重要途径就是重视交际反馈的收集和分析。反馈指接收到交际对方发出的交际信息。电影中, 地球人在接受到交际反馈, 即即使他们为纳威人提供有学校、医院、公路的新的居住地, 纳威人也不愿离开家园树时, 他们就应该对此阶段的交际反馈进行评价和分析, 是交际方式出了问题, 是文化定式和偏见的存在, 还是根本的交际目的不当, 及时对交际方式和交际思维进行调整, 这样才能保证交际的顺利进行, 否则失败的交际只会使双方的需要得不到满足, 本来可以互惠互利的机会被浪费掉。同时, 反馈的分析和处理必须及时。如果交际对方发出了信息, 你没有对这种反馈进行及时的分析, 继而及时对交际策略进行调整, 这一迟缓的交际反应所传达的信息同样会被对方当成交际反馈进行评价和分析, 分析的结果很有可能为:你并不是他们合适的交际对象, 你没有真诚地进行交际, 你的交际能力不足等负面评价, 这些负面评价势必会对交际产生负面的影响。

移情能力的培养也是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方法之一。移情能力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换位思考。换位思考在同种文化背景下的亚文化交际中较容易实现和操作, 但是在不同文化的交际中, 就会掺杂更为复杂的文化差异因素。所以第一步必须融入交际对方的文化, 第二步才能充分有效地发挥移情能力。如电影中的杰克一样, 在融入森林, 融入纳威人之后, 便可以更加容易地从纳威人的角度思考问题, 明白什么才是纳威人想要的, 什么不是, 应该怎样与之交流, 应该避免什么样的交际方式等。接下来的便是采取对交际方式进行调整等保证交际顺利进行的措施。

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 应该寻找双方的共同点, 以共同点来沟通。电影中, 纳威人与地球人有许多的共同点。例如, 他们都是浩瀚宇宙中的生物, 拥有彼此可以不再孤单无助;他们都渴望种族可以生存和延续;他们都渴望爱与希望, 等等。这些共同点足以使两个不同文化的群体联系起来, 寻求交流, 互相帮助, 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努力。现实世界中的我们更应该如此。因为生活在一个星球, 共享一个星球, 所以无论皮肤是哪种颜色, 生活在地球的什么地方, 讲着何种语言, 我们都拥有太多的相似之处:都要面对疾病和死亡、都要面临环境的污染、资源的枯竭、热爱家庭、热爱艺术、热爱生命等, 正是这些共同点使得众多国际组织的建立成为可能, 以此来增进跨文化之间的交际, 并希望通过交际来克服不同文化差异带给我们的交流障碍。强调共同点, 同时接受不同与差异的合理性。电影中纳威人的蓝色皮肤和身高与地球人不同是因为他们的生活环境所致, 并不代表他们比地球人低等。一个人信仰一个神, 一个人信仰多个神, 一个人不信仰任何神, 都有各自存在的道理、存在的价值。差异性不能作为评判交际对方的依据, 否则就无法以平等的姿态进行跨文化交际。

四、结语

电影《阿凡达》中纳威人与地球人之间的交际体现了跨文化交际中的普遍问题:不同文化群体之间的陌生感、交际中的不确定性、交际目的的不同、文化定式和偏见、权力的滥用、文化冲击与民族中心主义等。电影中杰克的处理方式为跨文化交际研究带来启示, 强调交际双方的信任、交际目的的合理性、不懈的交际努力、以平等开放客观公正的态度进行交际、反思民族中心主义、注意交际反馈的分析、重视移情能力的培养和对于共同点的寻求, 这些都是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途径。

摘要:本文以电影《阿凡达》为例, 分析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文化群体之间的陌生感、交际中的不确定性、交际目的的不同、文化定式和偏见、权力的滥用、文化冲击和民族中心主义等。电影《阿凡达》以其独特的想象力, 用艺术的形式为跨文化交际提供了一些“超现实”的解决方法, 其中包含的隐喻性为跨文化交际带来启示。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电影《阿凡达》,交际障碍

参考文献

[1]Gudykunst, W.B, B.Mody (eds.) .Handbook of Inter-national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M].California:Sage Publications, 2002.

[2]Samovar, L.A, Richard E.Porter, Lisa A.Stefani.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2.

[3]林大津, 谢朝群.跨文化交际学:理论与实践[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5.

跨文化启示论文 篇2

合规文化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一个分支,又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一个主干。合规文化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形成具有商业银行金融特点的教育方式及与之相适应的管理制度和组织形式,可以促进企业的发展,有助于控制合格风险,提升风险的管控能力,确保银行经营不偏离目标。应该从一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合规文化的学习,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在日常的工作中,认真学习总行印发的《员工手册》,全面系统地学习政治理论、金融业务、法律法规等各方面的知识,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努力提高综合素质。加强合规文化学习,必须落实合规制度。合规文化所成的规章制度是一个框架,是进行合规操作的前提,是我们金融几十年经营教训的精华,只有按章办事。增强合规审慎经营意识,把合规管理这条主线贯穿到业务操作流程中去。

二、建立建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内控管理,促进合规文化上一个新台阶

从近几年金融系统发生的经济案件来看,“十个案件九违章”有章不循,违规操作,检查不细,监督不力,实属重要根源,无数案件、事故、教训,都反应出内控管理还存在一定的漏洞。正是制度的不完善,才导致一些人有机会钻空子,从而给国家资金造成损失。我们应该吸取教训,不断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并将内控管理当作风险防范的前提条件,要认真扎实地贯彻执行案件防范责任制的规定,促进内部防范机制的强化与完善,努力做到在规范的前提下发展业务,在发展业务的同时,加强规范管理,以保证各项业务的流程和规章制度的约束之内进行。推进合规文化建设,必将为农商行经营理念和制度的贯彻落实提供强有力的依托和保证,也使得风险防控长效机制的建立和实现长治久安的工作局面成为了可能。

三、加强合规文化教育,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加强合规文化教育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降低金融风险,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工作中,应该做到“三要”。一要树立正确指导思想。要在追求盈利的同时重视资金的安全性和流动性,防止出现为了片面追求高速业务增长而忽视风险防范和内控机制建设的倾向。特别要防止企业炒银行的思想。二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要始终把制度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注重用制度来约束人,用制度规范日常行为。为此,要结合工作实际,制订并完善一系列规章制度,坚持用制度来规范业务经营过程,确保有章可循,切实堵住各种漏洞,防止违规行为的发生,确保每一个环节都不出现问题,要重视贷款风险集中度及关联企业授信监控和风险提示,重视早期预警,认真执行重大违约情况登记和风险提示制度。要建立健全内控制度,保证经营的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建立自我调整,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制衡机制,要在追求自我经济利益的过程中建立健全不断自我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操作风险防范。三要坚持思想教育。要紧紧抓住思想教育这一重要环节,经常开展有关规章制度的学习,有针对性地进行党风廉政教育,不断增强依法合规经营的意识,利用金融系统身边发生的案例进行现身说法,使全体职工始终保持清醒头脑,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

古代“清官文化”的启示 篇3

清官之念

长期以来,在古代史料典籍的文字中,在千千万万的百姓心中,对官员都有这样一种理想期盼:他们心中装着百姓,恪守着“清、勤、慎”为官箴言;他们公正无私、廉洁自律、大义灭亲;他们为了百姓,不惜丢掉乌纱帽,自毁锦绣前程,敢与贪官污吏、豪强权贵做斗争;他们不惜牺牲身家性命,犯颜直谏,抨击皇帝的误国政策、荒唐行为……这就是历史上的清官,百姓心目中的好官。

从历史上看,“清官”一词出现的时间要比“循吏”“良吏”“廉吏”等词汇稍晚一些。最早见于《晋书·何遵传》中:(何嵩)“宽弘爱士,博观坟籍,尤善《史》《汉》,少历清官,领著作郎。”清官是中国话语中的一个特有概念,是中国古代社会中特有的一种政治文化现象,是在中国独特的文化土壤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是受宋元民间清官文学的影响,由民间用语转而被吸纳至官方法律文书中的。

那么,清官(好官)的标准是什么?什么样的官才能算得上是一个清官呢?应该说,不同时期衡量清官标准的侧重点是各不相同的。在崇尚法家政治的战国、秦及汉初,“守法”是最主要的好官标准。汉代中期以后,推行教化又成为好官的标准。但是,教化的成效往往很难考核,所以从三国末年开始,“清、慎、勤”成为衡量好官的标准。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严于律己、鞠躬尽瘁、言传身教、秉公执法、公正不阿、犯颜直谏……都是用来形容清官形象和品行的。

在奉行官本位思想的封建社会,“清官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代官德与廉政文化的重要内容。时光荏苒,时移世易。近代中国,经历了百年的沧桑,传统文化中的许多内容逐渐式微甚至消亡。然而,“清官文化”却是长兴不衰。在反腐败斗争日渐深入的今天,报刊上在宣传清官,影视剧在热播清官,老百姓也在热切地呼唤清官,充分显示着“清官文化”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表达着中国人心中浓厚的清官情结。

清官之德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始,在此后的两千多年中,儒家思想是中国社会的统治思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既是儒家的内圣外王之道,也是其治国理政的基本路径。

儒家主张以德治国。早在三千年前,周公就提出敬德保民、以德配天、明德慎罚的思想。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

同时,儒家還主张以德修身。“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中庸》)。儒家文化向来重视个人的道德操守。“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报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精神,“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精神等,这些思想构成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传统文化中最闪光的思想内容,也是传统“清官文化”的基因与来源。

清官之德,核心在“清廉”二字。三国时期的司马懿说,为官长当清、当慎、当勤,修此三者,何患不治乎。“清廉”是为政的首要前提。

一方面,“清廉”乃为政之本。“吏不廉平则治道衰”(《汉书·宣帝纪》),“廉非政之极,而为政必自廉始”(《揭溪斯全集》第三卷)。可以说,官廉则政举,官贪则政危。

另一方面,“清廉”是士君子之大德。“理官莫如平,临财莫如廉。廉平之德,吏之宝也”(《臣规·廉洁》),“士之不廉,犹女之不洁。不洁之女,虽功容绝人,不足自赎。不廉之士,纵有他美,何足道哉”(《西山政训》)。可以说,为政清廉,不以权谋私、不贪污受贿、廉洁奉公都是清官必备的品德。

清官之行

在中国历史上,尽管官吏贪污腐败是官场上的一种常态,但也不乏一些品行高洁、为人正直、处事公道、不贪不虐的清官。像西门豹、赵广汉、黄霸、徐有功、狄仁杰、包拯、况钟、海瑞、袁可立、于成龙等人。他们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铸就了人“清”、官“清”、政“清”、国“清”、民“清”、风“清”的青天寰宇。

北宋时期的包拯,一生铁面无私,不避权贵,执法如山;对皇亲国戚、宦官权贵的不法行为,一律极力主张绳之以法;大力平反冤狱,深为百姓所赞扬和称颂,家喻户晓。明朝的海瑞,为官历经嘉靖、隆庆、万历三朝,多次冒死进谏,得到了百姓的广泛拥护。清代的于成龙,三次被举“卓异”,以卓著的政绩和廉洁刻苦的一生,深得百姓爱戴和康熙帝赞誉,以“天下廉吏第一”而蜚声朝野。他天南地北,宦海沉浮20余年,只身天涯,不带家眷,只一个结发妻,阔别20年后才得一见。他的清操苦节享誉当时,卒后,居室中只看到“冷落菜羹……故衣破靴,外无长物”。

这些清官,他们做官“清廉”,不只是为了人生的点缀和粉饰;他们做人“刚正”,不只是为了做官的荣誉和名声。他们将“做人”和“做官”融为一体、贯通一片,在“做人”中完成“做官”的责任和义务,在“做官”中完成“做人”的本性和尊严。

清官之思

古代“清官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弥足珍贵的思想宝库,可以为当代廉政文化理论建设提供充分的思想支持。魏徵“犯颜直谏”、包拯“秉公执法”、范仲淹“刚正不阿”、司马光“直言正论”、海瑞“两袖清风”、于成龙“铁面无私”、张养浩“宁屈官宦,不曲小民”……这些古代清官们所展示出来的是中华民族的魂魄和中国古代官员的铮铮铁骨,已经渗透到“清官文化”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官德的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研究我国反腐倡廉历史,了解我国古代廉政文化,考察我国历史上反腐倡廉的成败得失,可以给人以深刻启迪,有利于我们运用历史智慧推进反腐倡廉建设。我们应该加强对“清官文化”的研究,借鉴传统“清官文化”中的合理因子,弘扬“清官文化”中积极健康且符合时代精神的东西,大力宣传清官的清廉思想和事迹,对于在全社会形成反贪倡廉的社会风气,促进廉政文化建设大有裨益。

清官是人治社会的产物,“清官情结”反映出的是老百姓的一种期盼。正是因为清官具有历史和时代的局限,所以,若把社会治理的希望完全寄托于清官身上,那是根本靠不住的。我们进行反腐倡廉建设,法治和制度建设是根本。

为此,一方面,必须大力加强法治建设。“法者,国之权衡也。”(《商君书·修权》)在现代法制社会里,人们依法办事,借用法律保护自己,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而无须乞求于“清官”的庇护。过分强调清官政治,既不利于法制建设,也与民主精神根本相悖。实现国家廉政治理的现代化,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通过法度来震慑和要求官员,使其“不敢腐”。

另一方面,必须在健全体制机制上下功夫。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健全各项法律法规制度,是遏制腐败、铲除腐败的根本出路。加快形成“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钱”的机制,堵塞各种制度上的漏洞,铲除腐败滋生蔓延的土壤,遏制腐败产生的源头,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使官员“不能腐”。

跨文化启示论文 篇4

一、跨文化交际与文化语境

跨文化交际, 就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人之间的交际,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发生的相互作用”。跨文化交际的双方处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下, 对事物、观念的认识和评价存在一定的差别。当然, 没有差异, 就不会有多元文化的发展。由于世界多元文化的相互碰撞, 在跨文化交际中“冲突”难以避免。

跨文化交际是在一定语言环境下进行的, 其中文化语境是跨文化交际中一个重要因素。英国伦敦学派的Firth将语境划分为:语言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其中文化语境是大的语境, 它制约着具体的情景语境, 而情景语境继而影响语言语境。我国学者索振宇提出语境应该包括上下文语境、情景语境及民族文化传统语境。继而又把民族文化传统语境分为历史文化语境、社会规范和习俗、价值观三个方面。本文所述的文化语境依据索振宇的分类, 进一步分析文化语境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一) 历史文化背景与跨文化交际

“语言是文化的符号, 文化是语言的管轨。好比镜子或影集, 不同民族的语言反映和记录了不同民族特定的文化风貌;犹如管道或轨道, 不同民族的特定文化, 对不同民族语言的发展, 在某种程度、某个侧面、某一层次上起着制约作用”。在历史长河中, 不同民族积淀了属于自己民族特质的文化内涵。如文学作品或民间流传的典故往往与该民族的历史文化有着深厚的渊源。“说曹操曹操就到”这句在中国家喻户晓的习语, 对于外国人来讲, 大概会摸不着头脑, 那么在交际中听到这句话的时候, 就不能做出正确的回应, 造成交际障碍。

(二) 社会规范和习俗与跨文化交际

生活在一定地域的人, 要遵守一定的交际规则, 这些规则是社会约定俗成的, 成为大家共同认可和共享的“社会规范”, 生活在其中的人潜移默化地在交际中遵守这种规范, 从而使交际得以顺利进行。而对外来学习者而言, 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如果对一些共同的社会规范比较陌生, 那么可能就会给交际带来障碍。甘伯兹的《会话策略》记录了这样一个交际失误的案例。一位研究生被派去采访一位黑人家庭主妇, 他来到被访者家门口, 按动门铃, 男主人来开门, 微笑着面对来访者说话。

Husband:So y’re gonna check out ma ol lady, hah?

Interview:Ah, no.I only came to get some information.They called from the office.

接下来的访谈就比较拘束, 不太顺利。这个男主人说的是黑人常用的套话, 那么他预设的回答应该是与之风格相似的程式化表达。但这位研究生忽略了男主人语言的风格暗示。他应该用典型的黑人英语回答说, “Yea, I’ma git some info”, 以此表明他熟悉本地的人情世故, 而不是用标准英语, 使男主人意识到这不是自己人, 不能信赖。

社会规范和习俗无形地参与在交际之中, 默默左右着人们的认知方式和交际模式。

(三) 价值观与跨文化交际

价值观不同, 人们对世界的看法和理解也就不同, 反映在跨文化交际中会造成理解障碍。在台湾作家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一书中, 作者记录了这样一个观察。

有一天, 一群朋友刚离开, 十五岁的中德混血儿子菲利普说:“妈, 你有没有注意到一个你的华人朋友的特征?”妈妈说没有。菲利普说:“就是当他们要问我什么问题的时候, 他们的眼睛是看着你的, 而且, 就站在我面前, 却用第三人称‘他’来称呼我。”

接着他们一起做了一次实验, 就是观察下一次朋友来的时候所做的举动。结果是这样的:教授甲进来, 妈妈介绍:“这是中文系甲教授, 这是我的儿子菲利普。”他们握手。然后, 甲教授对着妈妈问:“好俊的孩子。他会说中文吗?”妈妈说:“会, 说得不错。”甲教授问:“他几岁?”眼睛看着妈妈。妈妈说:“十五。”甲教授说:“他读几年级呢?”眼睛看着妈妈。妈妈说:“你问他吧。”甲教授这才转过去看菲利普。但是没说几句, 又转回来说:“他懂几国语言啊?”

后来, 菲利普在多次观察之后, 做了这样的总结, 他说:“妈, 我觉得, 差别在于欧洲人是看年龄的, 譬如在德国学校里, 你只要满十四岁了, 老师便用‘您’来称呼学生。但是, 中国人看的不是年龄, 而是辈分, 不管你几岁, 只要你站在你妈或爸身边, 你就是‘小孩’。”

在这个例子中, 菲利普的观察和总结是敏锐的。这个案例正反映了中西方在价值观上的差异, 可以说是中西方在“深义文化”中的差异。西方比较注重个人的独立性、自主性, 而中国受传统文化熏陶, 尤重三纲六纪等伦理道德方面的东西, 重视长幼有序, 宗族观念比较深厚。

美国学者Samovar认为:“文化环境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在很大程度上都没有被认识, 我们在自身文化环境里成长的过程中, 文化对我们产生的许多影响都被埋入大脑的原始部位, 在很大程度上处于人们的意识层面之下。”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如果我们扎根在本土文化里又能熟悉对方文化, 那么就会减少交际中产生的障碍。

二、框架理论与文化语境

“框架”由Fillmore介绍到语言学中, 他把框架看做是“一种认知结构方式”。框架理论认为, 人们对世界上各种事物的状态、属性和事件的发展过程等的认识往往以一种类似框架的结构存储在头脑中, 在交际中面临一个新事物时, 会自动调动大脑中适宜的框架模式予以匹配。如果匹配成功, 那么对事物大概有个正确的认识, 交际顺利, 否则交际失败。

框架是在一定认识基础上产生的, 它与文化语境息息相关。索绪尔曾指出语言符号由能指和所指两方面构成, 我们对事物的认识、观念等会反映在语言上, 而语言反过来制约我们的有关联想。对词语的认识不同就可能激活不同的框架。不同文化语境中, 框架有不同的表现。

(一) 不同文化语境下框架的重合

任何事物都是相对的, 如果我们把视野放在涵盖整个人类的“地球文化”的框架下, 那么不难看出各个不同民族、地域等亚文化之间有着很多超时代、超地域的天然共性。况且在当今时代下, 文化有更强的渗透性, 那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极为普遍的现象。此外, 我们老是说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 这种差异其实是相对的。不同文化可能存在一个相同的大的框架, 但是在这个大的框架中可以填充什么是因文化而异的。况且, 如果我们跳出来看, 这个大的框架可能还是一个“回型”结构, 依次递归。

拿儿童的语言习得来讲, 儿童语言习得阶段是类似的。先是独词和双词语阶段, 在这个阶段儿童只会说单词, 不会用语法组织句子;然后是语法化阶段, 他们会模仿、归纳一些语言现象, 然后又用这些规则创造性地使用语言;最后是递归语法阶段, 儿童开始注意习得用法, 注意一些规则内和规则外的用法。至于在这些阶段里, 儿童学习的语法规则、语用规则等内容则因语种而异。

(二) 不同文化语境下框架的缺失

不同文化语境下的人对事物的认识、观念等是该文化特有的, 在其他文化中找不到与之对应的现象。这样一来, 如某一文化中特有的认识, 在其他文化中找不到能指和所指的联系, 其文化语境下的框架就不能在其他文化中激活, 因此就会造成交际中断。比如, 很多中国家喻户晓的习语, “情人眼里出西施”,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等很难被外国人理解, 这就是由框架缺失造成的。“西施”、“诸葛亮”等是中国古典中的人物, 有其人物的鲜明性, 看到“西施”我们会激活脑海里的框架, 联想到“漂亮”, 看到“诸葛亮”我们会联想到“足智多谋”等。而外国人由于不具备一定的文化和语言知识, “西施”、“诸葛亮”在他们大脑里是空白的, 也就不存在在这一文化语境下框架被激活的可能。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 这种现象尤为明显。古典诗词中通常运用一些意向构建意境、表达情感。“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等等诗词常通过“月亮、梅花、竹子、梧桐、杜鹃”等意象表达自己或思乡、或依依不舍、或坚定的信念等情感。如果大脑里不存在这些意象的框架, 那么就无法品味蕴含的韵味和意义了。

(三) 不同文化语境下框架的差异

文化语境是一个模子, 把我们对世界、事物等的认识放在不同文化语境中就会塑造出不同的框架, 这正形成了不同文化间的框架差异。这种差异经常会给跨文化交际的双方造成误解和失败。关于不同文化语境下框架差异的例子, 比比皆是。日本学者岩山三郎说:“西方人看重美, 中国人看重品。”如果在这个框架差异下, 那么不难理解为什么西方人喜欢玫瑰而中国人喜欢兰竹。因为兰竹是“品”的象征, 是某种精神的表现。

在不同文化语境下, 对同一框架可能会激活不同的事物。如在“早餐”这个框架下, 中国人激活的可能是“包子、豆浆”, 外国人激活的可能是“面包、牛奶”。如“月亮”在中国人脑海里, 可能会联想到八月十五、团圆, 在外国人眼里可能会联想到宇宙飞船、狼人变身等。

三、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

对外汉语教学, 首先是一种跨文化交际行为, 其次才是语言教学行为。因此, 对外汉语教学不单纯是语言层面的教学。“语言”和“文化”是教学的两个方面,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有学者曾指出, 汉语与文化存在着镜像关系和理据关系。一方面, 汉语像一面镜子清晰地反映了汉族历史文化, 将各种事物观念及习俗得以“记录下来, 流传下去”。另一方面, 许多汉语现象、汉语构词、文字等各种层面又都可以从汉语文化中找到阐释的理据, 脱离文化的语言教学是不健全的。

对外汉语教学属于第二语言汉语教学, 教学目的是培养学习者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交际能力是对各方面综合能力的考量。锻炼学习者的综合能力就要使其在真实的交际环境中进行互动交际练习, 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语用策略、言语规范等知识。一般来讲, 我们在交际的时候往往固守于自己的语言文化框架, 当我们把自己的说话方式带入到跨文化交际或第二语言学习中时, 很容易造成语用失误。从文化语境理论看, 语言和文化是一种共变的关系, 在教学中, 要注意让学习者深入一定文化语境之中, 以语言层面的学习为基础了解深层文化的内涵, 要注意文化语境的动态性、多样性。教师可以设置不同的框架, 在这个框架下进行情景式教学。对于不同文化语境中框架缺失和差异的情况, 教师应注意通过一些场景实践和教学引导学生构建或重构不同文化语境下的框架。此外, 在教学上要形成“结构—功能—文化”这样连贯的教学系统, 使学习者在综合全面的基础上提高交际能力。

我们强调不同文化存在着差异, 但也应该在看待差异的同时不忽视关于语言共性的认识。或许可以借助语言具有的共性, 激活第二语言学习者的母语认知心理, 充分发挥二语学习者母语的正迁移作用, 以此刺激第二外语的学习。

参考文献

[1]潘凌.框架理论与跨文化交际.工会论坛, 2011, 6.

[2]索振宇.语用学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3]邢福义主编.文化语言学.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0.

[4]约翰·甘伯兹著.徐大明, 高海洋译.会话策略.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1.

[5]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8.

[6]Fillmore, J.Frame Semantics.In The Linguistic Society of Korea (ed.) [C].Linguistics in the Morning Calm, 1982.

唐朝繁荣文化的启示 篇5

金女院 胡晓 06090319 中国是一个很有历史特色的国家。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国人,无时无刻不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辽阔无边的中华文化惊叹不已。然而自从我们接触历史,我们就知道,贞观之治,大唐盛世。强盛开放的唐朝对我们当今社会仍有很大的借鉴与启示。

唐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黄金时期,它给后世留下的印象至深,除了国力强大、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天下太平外,更突出的亮点就是辉煌灿烂的文化。解密唐朝文化繁荣基因,我们不难发现,其间政府的引导功不可没。

1.在统一、开放的背景下,统治者不断调整政策对宗教加以扶植

佛教、道教与儒学,并称“三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魏晋南北朝时期,释、道、儒三教为了维护各自的地位,既相互争斗,又相互渗透。到了唐朝,在统一、开放的背景下,统治者不断调整政策对宗教加以扶植,使这种局面得到较大改观。

唐王朝对释、道、儒三教并尊的做法不仅形成了以儒家政治伦理观为基准、佛道学说兼收并蓄的盛唐独具的统治思想体系,大大巩固了帝国基业,而且也促进了三者间的相互吸收,不断完善。佛教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走向成熟,进而成为中国式宗教的。

2.锐意经籍,大兴文治,“解戎衣而开学校,饰贲帛而礼儒生”

贞观初期,天下初安,太宗励精图治。他深知“致安之本,惟在得人”,而人才又必须以德行、学识为准。他采纳魏征“偃武修文”的建议,锐意经籍,大兴文治,“解戎衣而开学校,饰贲帛而礼儒生”,努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

唐太宗重视文教、修文兴学的事迹给后世开了个好头,以后的高宗、武后、玄宗也都代代相传,使学校教育制度不断发展完善,这不仅给帝国培养了大批栋梁之才,成为唐王朝兴旺发达的有力保证;同时也惠及友邦,给周边国家及部族培育了许多英才,促进了那里社会的发展。

3.规定在科举考试中加试诗赋,更加推动了文化的普及

唐代文学,诗赋散文,传奇小说,千姿百态,盛极一时。尤其唐朝的诗歌,风格多样,流派纷呈,名家辈出,气势恢宏,流传千古,深受珍爱。是唐文化中芬芳的奇葩,璀灿的明珠,是冠绝古今的诗歌高峰,也是唐朝留给后世的宝贵财富。

唐朝文学繁荣的原因,首先在于它植根于盛唐这片沃土之中。国家的统一与强大,社会的安定与宽松,新兴中小地主势力的崛起与经济的全面发展,使文人、学子充满自信、理想与追求,给他们抒发情怀,表达思想创造了条件,提供了空间。其次,与唐朝皇帝的爱好与提倡有很大关系。唐太宗不仅擅长政治,而且喜好文学。处理国事之暇,常与大臣赋诗唱和,清人编辑的《全唐诗》、《全唐文》里收有他的许多诗赋。继太宗之后,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也都大力倡导文学。特别到后来,规定在科举考试中加试诗赋,更加推动了文化的普及,刺激并影响了文学创作。然而科场里那种规定过死的考试方式,往往使举子们的才智不能得到充分发挥。

4.积极吸纳外来文化的精华,不断丰富自身营养

唐朝对外奉行开放政策,与世界上70多个国家发展外交关系;对内则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在归附的民族聚居地区,采取怀柔做法,设立856个自治性较强的羁縻州、县。唐太宗抱着一视同仁的态度对待各族人民,他曾讲过:“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为此,他通过和亲与吐蕃、吐谷浑等民族发展关系,加强团结;通过任用少数民族首领在朝廷做官,在军队带兵,表示对他们的信任与重用。太宗以后的继位者也都沿袭这些做法,这对中外文化交流,胡汉民族融合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开元、天宝时期,大量外国人及周边少数民族充斥长安,长期与汉人杂居,相互习染,社会风气一度甚至出现了“胡化”苗头,引起世人的担忧。但唐王朝不但没有禁止,反而积极吸纳外来文化的精华,不断丰富自身营养,将胡风夷俗,融聚为中华文明,创造出更加绚丽多彩的盛唐文化。

跨文化启示论文 篇6

我们认为文化主要分为思维、价值、行为三个层面,故所谓教学文化就是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人们由于长期的共同生活与交流所形成的关于教学的思维、价值、行为方面的基本认同。具体可分为教学思维、教学价值、教学行为三个文化层面。

一、中西教学文化的差异比较

1.教学思维文化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它是借助言语实现的、能揭示事物本质特征及内部规律的理性认识过程。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文化对于人们的思维结构有很大的作用。教学思维文化是人们基于一定文化境域思维结构的关于教学的一种认识和反映。

中国传统文化根深蒂固,在教学整体上体现为控制性思维、传递性思维和接受性思维。具体表现为:教的方面来讲,重视苦教,认为不打不成材,棍棒出孝子,强调教师对学生的控制作用,“教,上所施,下所效”。学的方面来讲,重视苦学和抽象知识的记忆,学习方式以接受为主,古人所谓“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从评价的方面来讲,古者八股取士,今者应试教育,重视考试的结果,以赢得考试为最终教学目的。于是形成“苦教+苦学=考试”的教学思维模式。

西方教学整体上体现为民主、开放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具体表现为:教的方面来讲,重视启发式教学,认为教师的作用在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和智慧,引导和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提倡师生关系的民主平等;学生的学习以探究学习和活动性学习为主,注重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锻炼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在评价方面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和实践能力的获得及问题解决能力的形成。

2.教学价值文化

教学价值文化就是指一定文化境域的教学所追求的价值取向,欲实现的教学价值目标。教学不是一种价值中立或价值无涉的纯技术的活动,而是一种价值负载活动。不同群体或主体有不同的价值取向,价值文化是教学文化的核心部分,价值文化对教学的影响表现为通过价值的冲突和调节形成新的权利和利益追求的指向,教学价值不断随同文化的变迁而变迁。

中国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光宗耀祖;“学而优则佳,仕而优则学。”而西方人认为学习是一种个体生活的体验和需要,是个体完善自己的一种途径,教师的价值在于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的体验和探究。

3.教学行为文化

教学行为文化是基于一定文化境域的教学主体间所展开的行为互动。教学互动行为的目的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终极目标的,它不同于其他的社会互动行为,这是教学行为文化的最主要特征。不同的文化境域形成了不同的教学行为关系。我国教学行为中表现为教师对于学生行为的控制,参与主体较为单一,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不够高,主要以全班互动为主,课堂上具有实质性的师生互动较为缺乏。西方师生关系提倡民主平等,教学行为参与主体多元化、合作化,具体表现为政府、社区、家长、教师、学生的共同参与和合作,在课堂中学生参与积极性高,个体或小组互动频繁,互动实质性较高。行为文化影响着教学的整体形态,是教学实践的文化表现。

二、中西教学差异的文化探源

1.中国文化主“静”、向“内”,西方文化主“动”、向“外”

梁漱溟先生认为中国文化是以调和、持中为其根本精神的,西方文化则意欲向前,指出了中西文化的根本特点之所在。儒家文化追求中庸之道,以中庸为行事之准则,孔子教育学生要“择乎中庸”,就能辩明各种行为过与不及的是非得失,择其道而行。道家学说主张无为而治,清净寡欲。持中、克己的文化特点使得中国文化保持一种“静”态和向“内”的文化特点,即尚让不尚争,尚退不尚进、尚静不尚动的心理态势。表现在教学过程中,即是特别注重人的内心修养和开发,强调学习者本人的刻苦努力和意志的坚强,忽视对外界教学环境的设计和改善。过分强调和谐安定,把变革、维新视为畏途,教学活动形式较为单一,学生主要以接受为主,教学内容固定,容易脱离现实生活,课堂以保持平和、静态为好,强调知识的记忆和巩固。

西方文化由于其自身的地理特征和政治环境,强调发挥人的能动性和对外征服。由此形成了西方人注重向外探究与开发、鼓励创新、追求进取、好变动的思维心态,善于对外部物质条件进行改善,反映在教学活动中便是对学习环境的重视和强调,教学内容易于接近生活实际和力求创新,活动性课程占有大量比例,课堂气氛较为活跃,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的培养。

2.中国文化是以“家族”为单位的群体文化价值取向,西方文化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

在中国文化中,不是社会发展造就了家庭,而是家庭或家族的发展造就了社会,因为中国文化发展是以宗法家庭为背景的。血缘宗法家庭是中国文化发展最基本的单元和载体,其他像邻里、村落、社区、民族、国家等等的社会群体,都是有血缘宗法家庭群体派生出来的,或者说是它的扩大和延伸。所以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价值取向是以宗法家庭为群体本位,也就是说家庭、家族的利益是最基本的价值。这种文化价值观表现在教育中就是读书是为了“光宗耀祖”,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整个家族的发达,而不是个人。由此延伸,把整个国家作为一个大家族,读书就是为了国家的发展,教是为国家培养治国之人才,即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重视群体价值取向的文化特征,容易忽视个人的价值和能动性,教学过程中学生沉默寡言、消极被动,不敢直抒己见,竭力保持与群体认识一致。

西方文化强调个人本位,注重个人的自由和权利,把个人置于社会整体之上。学生学习的目的是获得个体的完善。“人的完善说”一直是西方教学所追求的永恒目标,这一“教育目的的个体取向”,从未因西方社会自19世纪晚期至今所不时出现的所谓“推动社会健康发展”的教育目的思潮而退出历史舞台。在课堂上,学生会显得非常活跃,敢于表达自己的不同观点,质疑老师和同学,体现自我尊严和价值。

3.中国文化崇尚权威,西方文化提倡民主

中国文化十分崇尚“礼法”的权威性和等级观念,从家庭衍生至国家皆以“礼法”“三纲五常”为行事准则,不能有违。在教学中,教师信奉教材,照本宣科,认为越是严格教授教材的老师就越是好老师,不能自主地创生课程,学生较为被动,缺少相应的主动性。

民主文化是西方文化的根本特点,提倡人生来平等的观念。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平等,教师只是辅导者或顾问,对学生成绩的好坏不太负责,师生间相互尊重,言谈也较为随意,等级观念淡漠。教师有较大的开发课程的权利和主动性,教材只是作为参考材料甚至没有教材,不迷信教材,往往结合自身优点和生活实际选取教学内容。

三、对当前教学文化变革的启示

1.教学文化变革不可过于理想化

当前有部分学者对新课程改革抱有理想化的倾向,认为改革就是要否定传统,模糊中西文化差异。其实,改革也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的变革,成功的改革都需要处理好传统与变革的关系,都是基于传统的。

2.教学文化变革需要有一个适应期

民族文化要保持一种生命力,需要不断地吸收异质文化的优秀成分,中西文化在某中程度上可以相互弥补和借鉴。当前我们引进大量西方教学理论成果,并付之于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不相适应的问题,其中一个原因是操之过急,没有处理好文化适应期的问题。

3.教学文化变革需要立足于实践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任何理论其最终目的是用于指导实践,此次新课程改革是按照从上到下的方式所进行的,在一定程度上缺少实践基础。所以,教学改革要立足于实践,对于其成败如何也需要通过实践来检视,惟有如此,方能保障教学文化变革的顺利进行。

反学校文化对学校文化建设的启示 篇7

一、反学校文化折射出学校文化建设存在不足

1. 学校文化的凝聚力不足

群体凝聚力是指群体对其成员的吸引力和成员间的相互吸引力, 凝聚力强的群体, 其成员的“归属感”强, 群体内部人际关系融洽、和谐, 从而群体能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3]。师生员工对学校的认同感、归属感都是在学校文化氛围中培育起来的。凝聚力能激发师生的主观能动性, 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努力奋斗。学校文化的凝聚力也是对学生的教育力量, 学校就是要用文化来凝聚人、塑造人。学校文化的凝聚力体现为个体对群体的向心力和群体对个体的吸引力两方面。然而, 在反学校文化氛围里, 群体的向心力被削弱了, 很多学生体现出的缺乏学习动力、对学校教育的认同都体现了学校文化的向心力和吸引力不足。

2. 当前学校文化并非是所有学生的“精神家园”

精神家园乃是人的精神生活的栖息之地和人存在的精神容器。作为意义世界, 它涵容与负载着人关于自身存在意义的理性觉知、文化认同、心灵归属与情感寄托。对于人的存在而言, 精神家园具有本体论的意义[4]。与物质层面的家园概念相比较, “精神家园”主要是心理的、精神层面上的。它从宏观上讲可以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从微观、从个体的层面来讲,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精神归属、精神生活的栖息之地和精神的寄托之所。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不同生活领域, 我们的“精神家园”就存在不同的归属和寄托之所。除了家庭意义的精神家园之外, 学校通常是大多数青年学子的精神家园。实践证明, 主流学校文化若能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 学生就更多地表现出亲社会行为。反之, 若学校文化不能成为他们精神的寄托之所, 他们就会在班级小团体或是社会上的各种不良行为的青少年群体中寻找归属。从这个意义上讲, 反学校文化启示我们, 应通过多种措施使学生认同学校的主流文化, 使学校成为他们的心灵归属和精神家园。

3. 学校文化建设途径、方法和手段等方面的问题

对于学生的反学校文化现象, 以前更多的是站在学校教育者的角度来看的, 认为是学生对学校教育的一种反叛, 是违纪行为。反学校文化的产生除了有学生自己的原因, 学校文化建设途径、方法和手段的不当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如很多学校更注重物质文化建设, 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先进的教学仪器设备, 固然有利于教学, 但若忽视学校的精神文化建设, 缺少了精神底蕴的支持, 在物质层面上的虚假繁荣, “为了活动而搞活动”, 不能真正促进学生发展, 学生十分反感。在方法与手段方面, 教师及行政工作人员习惯于扮演威权角色, 侧重于对学生进行监督与管理, 如将学生学习生活的每一个环节都严格纳入计划管理, 会引起学生抵触情绪的产生。

二、对新时期学校文化建设的启示

学校文化的价值取向及文化特征直接影响着学校的育人功能。当前不少学者针对学校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地进行着改革和探索, 改革的前提首先应明确当前应建设什么样的学校文化。学校作为专门从事人才培养的机构, 其文化传递和创新功能尤为突出。学校文化与社会文化关系紧密, 又有着自己的独特特征, 是一个多结构、多层次的文化系统。下面就学校文化的层次和类型两方面来探索新时期应建设什么样的学校文化。

1. 从不同层面建设学校文化

对于学校文化的内容, 在学术界已基本形成了共识, 即学校文化包含学校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 笔者对此也十分赞同。然而对这几者之间关系的探讨却明显不足, 有学者提出学校文化是以精神文化为核心的同心圆, 也有学者提出把这几者可以按由内到外的关系来分, 这些提法都有一定的道理, 但还是缺乏对它们之间的层次关系的探讨, 削弱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我们认为, 新时期学校文化应具有鲜明的层次性, 进而形成一种文化体系, 这种体系各要素之间应是一种递进关系, 其表现是由抽象到具体、由里到外的关系。上一层的文化要素比下一层文化要素更抽象, 下一层的文化要素是上一层文化要素的表现, 上一层的文化要素是对下一层文化要素的概括, 同时又依赖于下一层文化要素的展开而得以实现。具体来讲, 学校文化的四个要素由抽象到具体的层次关系应该是: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

学校文化的第一层:学校精神文化。它是学校文化的灵魂, 其核心是学校的价值追求。它体现为学校的办学宗旨、办学目的, 全体师生员工的追求、理想与信念, 是一个学校的精神氛围。但学校精神文化是四个文化要素中最抽象的一个, 看不见、摸不着, 它依赖下层次的文化要素的支撑, 下层次的文化要素都是它的体现。学校文化的第二层:学校制度文化。从社会组织的角度来讲, 任何组织都有它的规范要求, 约束着成员的行为, 以实现组织的目标。学校制度文化是学校的规范性文化, 它有形无形地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它一方面体现为已经形成文本的各项规章制度, 如教学、科研方面的制度, 学生管理制度等, 另一方面还体现为一些无形的规范, 虽没有成文, 但它实实在在影响着每一个人。制度文化是对精神文化的体现, 如若学校的精神文化追求的是“以人为本”, 那它各项规章制度就应体现为“以人为本”, 这些规章制度都是为促进师生的发展服务;还有那些无形的规范也应体现为“以人为本”, 如老师们都在为学生的发展着想, 谁阻碍学生的发展都会受到谴责。学校制度文化它是一种规范性文化, 是对学校精神文化的体现, 但它的实现还得依赖于学校行为文化。学校文化的第三层:学校行为文化。它是学校师生员工在学校各种“规范”的约束下, 为实现组织和个人的各种目标的一种实践形式。体现为各种教育、科研、社会服务活动, 学习、课余生活、社会实践等活动。故学校行为文化是一种动态的实践形式, 它是学校制度文化中各种规范的体现, 学校制度文化约束着学校行为文化, 同时学校的行为文化也是对学校制度文化的诠释, 各种制度、规范的好坏、其有效性都可以从行为上得以验证。然而, 学校行为文化并不是学校组织的目的, 其最终目标在于为社会创造价值, 即下一层次的文化。学校文化的第四层:学校物质文化。它是学校文化的物质形态, 是前三种学校文化的物质载体, 是一种显性文化。它包括学校的环境及设施等条件, 也包括学校师生劳动产品的物化。

2. 建设整合型的学校文化

新时期, 学校文化建设不仅应从不同层面建设学校文化, 还应建设整合型的学校文化。所谓整合型的学校文化是指学校文化各种文化要素在育人目标和方向上是一致的, 形成合力, 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整合型的学校文化有两层涵义。

一是每个层面学校文化各文化要素间的整合。每一个层面的学校文化都是由诸多文化要素构成的, 这些文化要素只有在价值取向和育人作用等方面保持一致, 才能充分发挥该层面学校文化应有的育人作用。在学校精神文化层面, 涉及到学校的办学宗旨、师生的价值追求、理想和信念等, 这些要素之间的冲突常会消解学校文化的育人功能, 如很多学校的办学宗旨都宣称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可实际上师生却仅围绕分数转, 片面追求升学率, 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在教育观、理想和信念冲突也会削弱教育力量。学校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层面各要素也都存在各要素的整合问题。

二是不同层面学校文化间的整合。学校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四个层面之间在价值追求、发展目标与方向等方面常会发生冲突与矛盾, 从而难以形成整合型的学校文化。如有些学校物质文化建设一味要求教学设施设备的现代化而很少考虑是否是师生的教育教学需要;有些学校的制度文化与行为文化是脱节的, 说一套做一套, 制度仅仅是“墙上挂”而已;很多学校的精神文化并未成为学校发展的灵魂, 并未对其他几个层面的文化起到统领作用。

学校文化的教育合力产生于不同层面学校文化的整合, 不同层面学校文化之间不应相互隔离, 而应围绕学校人才培养目标, 形成整合型的学校文化。学校精神文化的价值观统领作用需要其他几个层面文化的支持, 否则就只剩下口号, 只停留在文字层面, 并非真正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要形成制度有效的规范与约束作用, 离不开师生价值追求、教育观念、日常行为以及基本办学条件的保障;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也须与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保持一致, 否则就会流于形式, 而忽略学校文化的深刻内涵。

参考文献

[1]郑金洲.教育文化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2]李本友, 林鸣, 林泽玉.成因与对策:中学生反学校文化探析.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6 (10) .

[3]曹金玲.关注“非正式群体”增强班级凝聚力.教学与管理, 2011 (30) .

湘商文化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启示 篇8

1 湘商文化的内涵

湘商文化源远流长,它是湖湘商人在漫长经商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主要包括湘商的商业伦理、商业思想、商业教育、企业制度、建筑居住、社会习俗等。其中最主要的有以下三点。一是理实一体的湘商伦理文化。在湖湘商人的经营活动中,他们以五常为根基,推崇“格物致知”与“经世致用”的理念,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经商理念和价值观,可表述为:心怀天下,报效国家;勤劳勇敢,敢于拼搏;恪守信用、遵守承诺;先义后利、义利相通。二是独树一帜的湘商经营文化。湘商在长期的经营活动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经营艺术,由于经营是经商的核心所在,这些经营艺术也成为湘商文化中的精华,可表述为:诚实经营,塑造品牌;重视信息,灵活营销;服务周到,注重细节;组织会馆,保护商利。三是全面高效的湘商管理文化。湘商在中国商业近代发展史上,之所以能创造出不同凡响的辉煌业绩,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在长期的经营活动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管理方式,可表述为: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大力倡扬技术创新,重视人才培养选拔。!!

2 湘商文化对现代企业的启示

企业文化,就是全体企业成员所拥有的共同信仰、共同规范、共同追求,包括理想目标、价值观念、经营理念、企业精神等,它具有强大的精神感召力和向心凝聚力,是企业保持进取发展势头的关键。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发展黄金期。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以及开展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优秀的企业应该是生产经营和文化建设同时抓,都要硬,先进的企业文化是推动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和长盛不衰的基石。而将湘商文化融入企业文化建设中,能对打造先进的企业文化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但这需要企业与员工两方面的共同努力。

2.1 企业方面应做的工作

(1)全面开展制度建设。无规矩不成方圆,良好的制度是企业健康发展的保障,有助于企业实现科学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确保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但一套科学完备的企业制度来之不易,如著名湘企中联重科和三一重工,均是经历了大量的工作,并持续修订完善,才得以保持制度的科学先进。因为,一套科学的企业制度体系既要符合企业整体的发展,又要顾及员工的发展需求,两者不可缺失,也就是说,只有适合发展需求的制度建设才能维持企业的发展。同时,完善的企业制度也是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的保证。在进行制度建设的过程中,要注重系统性、完整性和可操作性,注重制度的推行、检查和评估。制定制度要符合人本化需要,还要注意核心制度的相对稳定。在科学管理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企业制度,以确保人本管理的实行。

(2)提升企业领导素质。企业领导者作为企业领袖,担负着决策、组织、激励、监督等重要职责,其自身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生存发展,同时他们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战略谋划者、决策者、指挥者、推动者。面临竞争激烈、瞬息万变的市场,须不断提升企业领导素质,才能使企业常青。企业领导者的素质主要由坚定的政治素质、高尚的道德素质、广博的知识素质、全面的能力素质等方面构成。要加强企业领导的理论学习,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不断更新知识,解放思想,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加强企业领导的亲身实践,使领导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敏锐洞察市场环境的变化,及时提出新理念、新策略、新方法,在工作中大胆创新。

(3)尊重员工的价值。企业要重视人的作用,关注人的需求,包容人的个性,激发人的潜能。大汉集团、蓝思科技等无数优秀企业的发展,都说明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理念,重视员工的发展,尊重员工的价值,才能更好地促进企业发展。一要鼓励员工加强学习。企业可以举办各种委培班、研讨班,开展系列讲座,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让员工增长知识,在提升其专业素质的同时,还要提升他们的个人素质。二要建立科学的人才选拔机制“。公开、公平、公正”应该成为企业进行人才选拔与任用的坚守,学历与资历只能作为一个参考“,德”“、能”“、绩”要成为主要标准要素。要通过科学合理的竞争,激发员工的创造性思维和干事创业的激情,尽情展现自己的天赋和才能,助推企业不断向前发展。三要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度。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因事设岗,因岗配人;以岗定薪,薪随岗移,岗变薪动;上岗则有,下岗则无。即强化“多劳多得”的理念,将员工工资与工作业绩挂钩,以经济效益论英雄。除了基本薪酬以外,福利待遇也相当重要,除了法定节假日的福利外,还要设立加班补助、业绩奖,以及员工慰问基金等,好的福利待遇,对增强员工的稳定性、归属感,加强企业凝聚力均大有益处。

2.2 员工方面应有的努力

(1)勇于承担责任。首先要有积极的心态。对待工作要像对待自己的事情一样,这样即使再枯燥的工作,也会让人感到愉悦,当员工对公司和分配的任务负责的时候,就会认真对待并努力做到最好。如果一个人轻视自己的工作,那么他就无法发挥自己的能量,常抱怨工作的人,就算终其一生也难以有所成就。每个人都应该主动要求承担更多的责任,当你完成使命的同时,就会发现向成功又迈进了一步。其次要热爱工作。人的热情是成就一切的前提,事情的成功与否,往往是由做事的决心和热情的强弱决定的。优秀的员工,其重要特征之一,就是随时充满干事创业的信心、决心、热情与激情。在干事创业的过程中,若有非成功不可的决心和热情,困难就会变小而得到解决。同时员工自身也会因为追求卓越,而用最好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最后,要把敬业当成一种习惯。当接到上司安排的额外工作时,应尽心尽力完成,这既是有气度和有职业精神的表现,又是敬业的良好体现。经常去做一些份外的事,这样才能经常得到锻炼,才能时刻保持斗志,并对员工自己的成功大有益处。

(2)不断完善自我。要把公司的利益摆在首位,以公司利益为最高利益,以公司长远利益为出发点,以企业的长远发展为目标。要为工作设定目标并为之奋斗。每个人必须制定工作目标,遵循工作流程全力以赴地去达成。要注重细节。细节决定成败,企业员工的工作一般而言都是具体的“小事”,若不养成注重细节的习惯,那么就很难将工作做好。要有团队观念。众人拾柴火焰高,只有相互配合,形成合力,才能达到1+1大于2的效果。要忠诚企业。以诚待人,不仅指他人,更应指企业,只有员工都忠诚于企业,企业才能无往不胜。要维护公司声誉。身为公司一员,要时刻关心企业发展,只有大家热爱企业,共同为企业树立良好形象,企业才能获得长远发展。

3 结语

总之,要统筹企业利益与员工利益、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从而形成多方利益和谐共进的良好局面。员工是企业利益的源泉所在,企业要坚持以人为本,持续完善员工的培养机制,并不断提高其综合素质,最大限度发挥员工的才能,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提升经济效益,带动企业持续跨越发展。而员工要始终保持良好的进取心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严守规章制度,认真做好每项工作,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摘要:在当今中国的企业界,企业文化建设已经成为具有战略意义的潮流,而作为现代企业,建设企业文化需要在汲取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进行传承与创新。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优秀代表的湘商文化,它能为现代企业建设企业文化带来哪些启示?本文将对此进行深入探究。

关键词:湘商文化,现代企业,企业文化

参考文献

跨文化启示论文 篇9

语言、文化与思维密切相关, 故有思维只是脱去外衣的语言之说。通常当你掌握了一门外语时, 你同时也就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一个由它自己特殊的思维结构构建的世界, 只有理解了一门语言的文化思维模式这一深层的文化结构, 你才能真正把握一门外语的神韵。而忽略不同语言的文化思维差异势必会对学生未来的跨文化交际活动产生直接不利的影响。在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政策对外日益开放的大背景下, 跨文化交际活动正在全方位、多层面地展开。经贸外语专业作为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人才的专门机构, 其教学过程中是否融入文化思维差异的内容将对跨文化人才培养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 本文从语言思维方式差异入手对经贸外语专业跨文化人才培养的启示进行探讨。

二、文化思维差异对跨文化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

思维方式必然作用于人的行为活动, 在跨文化交际中, 思维方式的差异往往成为交际的障碍。在跨文化交际中, 一般人都会习惯于用自己语言的思维方式去进行思维, 并想当然地认为对方必然也会用同样的方式去思维, 这种误解常使交际双方陷入被动、僵局乃至最后交际的失败。而真实的交际过程中, 一方发出的语言信息是用本国语言思维编码、建构的信息, 接收者则是以另一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去破译、结构, 这就极有可能发生误解。国内经贸外语专业人才是跨文化活动的主力军, 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会直接影响商务洽谈的结果。国际商务谈判受到各个国家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张礼卿, 2005) , 而其中的文化因素往往是最容易被忽略的。文化是一个民族或群体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和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特有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 这是他们区别于另一民族或群体的显著特征。所有的这些因素都会形成一种语言特有的文化思维方式, 正是这种文化思维差异导致了国际商务洽谈中的文化碰撞乃至冲突, 甚至导致洽谈不欢而散。因此, 文化思维差异对外语人才培养尤为重要。

三、文化思维差异的主要表现

(一) 风俗习惯的思维差异。

在国际商务洽谈中通常会有一些正式或非正式的社交活动, 如宴请、喝茶、喝咖啡等。这些活动往往直接受各国不同文化因素的影响, 谈判双方若能设身处地地兼顾对方的风俗习惯, 这必然能为洽谈创造和谐的氛围, 从而促进交易的达成, 反之则可能导致交际的失败。如阿拉伯人在社交活动中常邀请对方喝咖啡, 依他们的习俗, 客人不喝咖啡是很失礼的行为, 拒绝咖啡对邀请人来说是一种侮辱。又如, 芬兰人在生意达成后, 通常会宴请对方, 并邀请对方洗蒸气浴, 他们通过这样的形式来表示对客户的欢迎, 并借此加深友谊, 甚至在洗蒸气浴的过程中还会达成重要交易, 因此受邀请人是断然不能拒绝的。

(二) 空间观念的思维差异。

空间观念理论认为生物与外界间的关系除自己的肉体界限以外, 再向外扩展还有一个有机体的领域, 这是要求自己有一个领地范围并对这一范围加以维护的行为。文化的不同, 使人们对空间及其有关的交际规则有不同的需求, 空间范围给不同民族文化的人带来的联想和感受也不同。在跨文化交际中, 了解不同文化间个体所习惯维护的个人空间范围的差异尤为重要。如在英语族文化中, 一位客人就餐, 先到了一个餐馆, 其周围的环境, 如一张桌子、一张椅子就成了他的临时领地, 后到者宁可等候空桌也不愿与其同桌, 因为他们彼此尊重维护对方与自己的空间。

(三) 时间观念的思维差异。

中西方文化在对待时间上有着不同的看法, 甚至在同属于一种文化的国家之间也有差异。如美国和墨西哥的时间观念就大不相同, 前者时间观念强, 后者相对淡薄, 这使得两国商人容易出现激烈的摩擦。在对待时间的态度上, 总的来说, 发达国家的人工作和生活节奏快, 时间观念强, 人们信奉“时间就是金钱”的观念, 因此在商务谈判中都很准时。但在某些经济落后, 或是文化背景特殊的国家, 人们往往不太重视时间, 不讲究准时参加商务谈判和宴会, 有时甚至有意识地拖延时间, 以显示其地位的珍贵。因此在商务洽谈中, 显然不能想当然地把自己的文化观念强加给对方, 否则必然导致跨文化交际的失败。

(四) 汉语族文化重形象思维, 英语族文化重抽象思维。

形象思维是汉语族汉化的重要特征, 它广泛地运用于形象的感觉、知觉、表象及想象、联想和幻想, 并在其中融入思维者的强烈的情感意志。其特点是注重直观经验, 以感觉、表象为依据对表象进行类比分析, 强调相似、相关性。而英语族文化则注重抽象思维, 它用抽象的思维分式进行概括, 并用抽象的概念、数字、推理等进行思维。汉语族文化偏重形象思维方式, 追求的是以形见理。而西方人的抽象思维方式则追求概念分析、逻辑推理, 其特点就是注重综合性的分析, 提取本质的属性, 而抛弃那些非本质属性, 从而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五) 英语族文化严格区分主、客体, 汉语族文化则注重主、客体相融。

英语族文化尤为注重客观事物对人的作用, 具体表现在于严格区分主、客体, 因此其语言的主动与被动两个范畴始终是泾渭分明。而汉语族文化的思维多以“人”为本, 一般不分主体与客体。比如汉语中常出现“有人说”, 地道的英语应该说“I was told...”, 而不能说成“Some one told...”。类似的说法在英语中有很多的例子。经贸专业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 若忽视了不同文化对主客体思维方式的差异, 必然会影响跨文化交际活动的有效实施。由此可见,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受潜在的思维习惯的支配, 对同一事物研究的着眼点及引起的联想是迥然不同的。

四、结论与建议

文化思维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会起到一种导向性的作用, 了解外语族文化与本族文化的思维方式差异将有助于跨文化交际人员的跨文化交际活动。诸多研究结果, 如王墨希 (1993) 、张红玲 (2007) 表明文化思维方式差异对参与跨文化交际人员的书面表达、书面信息的获取能力、商业交往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国际商务交流的双方通常来自不同的文化有着不同的文化思维方式及不同的价值观。交际过程中, 我们不能以自己的文化思维方式去理解和评价对方, 应根据对方的文化思维方式和交际风格制定和修正自己的交际、谈判策略, 这样才能增加达成协议的机会, 否则会增加交际难度, 最终可能导致交际失败, 无法达成协议, 丧失商业机遇。

经济的全球化与国际化呼唤着新型的人才, 即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经贸外语专业作为培养跨文化交际人才的前沿机构, 在外语教学中应注重文化思维方式的传授, 从文化层次真正把握一门语言。此外, 在学习外国文化知识及思维方式的同时, 还要有意识地加强外族与本族文化思维方式的对比学习与认知, 这样的人才方能真正适应跨文化交际活动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张礼卿.国际贸易概论[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5.

[2]王墨希, 李津.中国学生英语语篇思维模式调查[J].外语与外语教学, 1993, (4) :59-64.

中外汽车文化对比启示 篇10

我们纵观世界的汽车发展历程, 得出这样的结论:德国是汽车的发源地, 美国是汽车的成长地, 欧洲大陆则是汽车的进化地, 日本是汽车的腾飞地。而我国因为其强大的消费市场为汽车的发展带来的巨大契机, 当之无愧的成为了汽车未来的孕育地。

在科技方面美国是公认的领头羊, 美国的汽车工业也是站在世界前列的。美国没有户籍制度, 可以任由个人的随意迁移, 因此汽车成了他们主要的移动工具, 这样才能自由迁移不受约束, 所以说汽车对于美国人来说是与水和面包一样的重要。一个美国社会学家曾经说了这么一句话:“没有汽车的出现, 就没有现在的美国。”美国人对机械工业技术尤为重视, 对汽车的各项功能也有相当高的要求:汽车要具备大马力、大空间、高速、安全等功能来方便他们随意的迁移与走动。因此, 科技是美国汽车文化中最具特色的醒目色彩。

在德国, 汽车俨然发展成为德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德国人爱车爱到了骨子里, 在假日, 常常可以看到很多德国人在草坪上擦洗和保养自己的爱车。德国人认为只有真正爱车的民族才能够造出好的汽车。在德国人看来, 汽车不仅是代步工具, 也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像吃饭穿衣一样。在工作之余或茶余饭后德国人讨论最多的话题还是汽车。正因为他们对汽车如此的狂热, 德国汽车产业的发展以及德国汽车技术的发展都站在世界汽车行业的顶端。众所周知, 德国人向来以严谨著称, 他们无论是对工作对约会都会将时间定的精准, 都会按时到达按时工作, 从不拖拉浪费时间。

在日本, 即使交通指挥灯出了问题, 人们还是会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这和我国的情况大相径庭。不仅如此, 日本因为资源短缺, 无论什么产业都采取最大限度的节约模式, 不断对汽车生产进行创新, 在管理上愈加精细, 他们往往采用原料进口, 加工成品, 以高附加值出口, 来创造两个产业的经济增长。

现今中国的汽车文化遭遇发展瓶颈期。当前中国的汽车设计缺乏中国文化的内涵, 没有民族独有的特色, 不适应我国消费者的消费观念。而且我国国民对交通规则的遵守不够自觉, 造成事故频发, 这些状况都制约着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

二、国外汽车文化对我国汽车文化的发展启示

1、设计文化

曾有两位著名的设计大师戴迈睿与乔治·亚罗给我国的汽车发展提出了宝贵建议。戴迈睿是劳斯莱斯百年庆典EX100试验车的首席外形设计师, 他认为消费者买的不仅仅是产品, 他们还注重文化、理念与哲学, 中国的汽车设计一定要包含自己的中国文化元素, 也就是要注重原产地的文化。乔治·亚罗是汽车设计大师, 他表示:全球最具有市场活力的就是中国, 中国制造出的硬件不差于世界上任何的汽车企业, 差就差在了设计上, 一定要融入自己的民族文化特色去开发新的型车。

两位大师的建议不谋而合, 正如美国的科技、德国的严谨、日本的省油一样, 中国应有自己的汽车文化特色, 不要去单一的模仿西方, 要让中国设计成为中国汽车文化的最大特色。

2、丰富品牌文化的内涵

一个人的成功也许只是源于一种信念的支撑, 而一个行业、一个国家要成功的话则需要有全民族的精神支柱。我们要学习德国人一贯的严谨, 在汽车工业振兴上大力弘扬自主的创新意识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 但是这样的道路并不容易, 它需要依托国内外社会政治经济环境, 更需要足够的勇气和坚持的意念来执行, 通过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努力制造出属于中国的具有丰富内涵的自主品牌, 让中国汽车行业扬眉吐气, 从而受到世界的尊敬!

3、提倡健康消费

现在越来越多的汽车设计走奢华或高端路线, 大多过于注重给人以美观或气派的印象。事实上, 这并不符合健康理性的汽车消费观。就拿我国国情来讲, 十几亿的人口收入不均, 大部分买车只是为了一车代步, 将其作为方便生活的交通工具而非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而且在全世界都在呼吁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大趋势下, 汽车制造者更应该将心思放在节油环保上, 以便制造出符合我国居民消费文化的经济实用型的自主品牌车型。汽车设计往往体现了一国的汽车消费文化, 比如日本丰田的设计理念就体现了日本人的节约, 而我们的民族品牌制造者应该通过创新的设计引导大众树立健康理性的汽车消费观。

4、规范交通基本礼仪

在中国由于交通不规范、不文明等问题导致交通事故呈现“三高”局面:死亡绝对数高、万车死亡率高、死伤比高。而日本的这些数据只是中国的十分之一甚至是几十分之一, 这和日本讲究礼貌和秩序是密不可分的, 因此我国应大力规范交通基本礼仪, 针对性的采取各种措施, 切实提高驾驶员的综合素养和社会整体对驾驶安全重要性的正确认识。例如从驾校、广告、教育等方面着手。我们可以在驾校培训内容中增设交通礼仪课程, 制作各种交通礼仪方面的公益广告短片, 编制关于文明驾驶、新交通法规等方面的驾驶员继续教育手册来帮助、指导广大新老驾驶员。

汽车作为代步工具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 汽车产业的发展也为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多贡献, 汽车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更是为人们树立了新的消费文化观念。对于我国汽车产业的自主品牌而言, 要追上德国、日本汽车行业的发展任重而道远。汽车制造者应该努力学习德国的严谨、日本的节约理念, 以及综合我们民族自身的特点来设计, 来创新汽车技术和汽车文化, 来引领健康理性的消费观。同时我国国民也要学习遵守交通规则, 将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降到最低点, 减少不必要的损害。

摘要:社会科技的进步促进着各个行业的与时俱进, 也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从1886年人类历史上第一辆汽车诞生以来, 汽车行业已有了百余年历史, 人们对汽车的关注逐渐增加, 汽车不再局限于工业社会的产物、单一的工业产品, 已然全方位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成为了一种文化。中国的汽车行业虽然起步稍晚, 却也已悄然走过50多年的历程, 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 中国也开始形成自己的汽车文化, 那么, 对比发达国家的汽车文化, 又能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

关键词:汽车,汽车文化,启示

参考文献

[1]刘宇:《我国汽车自主品牌换标的思考》, 《汽车与配件》, 2008 (5) 。

[2]刘宇:《关于我国汽车文化营销的探讨》, 《汽车工业研究》, 2008 (9) 。

[3]周阳:《关于汽车的文化反调》, 《经济》, 2008年。

中日文化交流的启示 篇11

关键词:中日文化;文化交流

一、文化需要交流与借鉴

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烙印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倒的一个重要因素,文化的力量是巨大的,优秀的文化能夠鼓舞人,以其特有的文化感染力感染人们,同时烘托出一片积极向上的氛围。通过中日文化交流,我们可以得出文化是需要交流与借鉴,博采众长,闭关锁国不与外界接触最后只能作茧自缚。中国文化与日本文化先天就有着共同的基因,中古时期,中日两国全面的文化交流对于日本的发展来说尤为重要。交流不仅仅是双面的互动,更重要的是借鉴,通过交流了解彼此的不足,交流如同一面镜子一样看见别人不足的同时,也要分析自己的问题,只有这样双方才能彼此进步,因此中国需要和各国文化进行广泛的交流和学习。回想清政府时期的闭关锁国政策,我们看不见自己的不足,正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而我们的弱点却暴露在西方列强的视野下。在交流的形式上要以一种主动的姿态面对各国,如今文化交流的活动越来越多。例如“孔子学院”的推广,正在由一国向多国迈进。这是我们一种文化上的自信,愿意将自己的优秀文化传播给多国,这体现了一种大国风度。在“孔子学院”的建立过程中,我们充分肯定了各国在文化上取得的优益成果,在文化交流过程中需要彼此的真诚和互相了解,中古时期的中日交流成为交流学习的典范。

二、文化需要反思与创新

通过中日文化交流,我们更要懂得的是反思,因为在反思中我们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以及我们应该相别国学习什么,怎么样学习,反思不只是一个想的过程,更需要将我们的心得付出实践活动中。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1]同时《论语》中的,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2]在漫长的中日交流中,日本学习到了更多的大陆文化,而且在这种大陆文化的影响下和本民族自身的特点,创造了日本的文字、茶道、神道教、服饰等等。文字是吉备真备根据汉字创制了平假名,茶道是陆羽学习茶文化创立的,和服更是深受三国中吴国的影响,日本的建筑至今仍然可以看见唐朝文化的影子。可以说日本社会受到了我们方方面面的影响,但我们却不同,究其原因是日本吸收中国文化和自己的民族文化交易融合,创造了自己的文化,这是一种文化创新,这种文化创新比单纯的拿来主义更加重要,这是一种民族自觉意识的表现,保持了自己民族文化的主体性。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如果失去灵魂将受制于人。如日本的传统文化服饰和服一方面吸收了一切外来文化的特点,一方面使其日本的独特的风土、气候相适应,从多个角度来看均能产生特殊的美感,和服上的色彩显示了日本春天的樱花,秋天的红叶,和服也成为日本人最喜欢的服饰之一。无论是节日上、庆典上都是日本的标准服饰,而我们的汉服、唐装却很少在我们的视野中出现,这也是一种文化上不自信的表现。总括来说,日本吸收中国文化,最先是采取全面移植的办法。用历史学家田憙家的话来说,日本吸收外来文化,是采取什么都吸收,而不是先问吸收什么呢的态度,结果,日本古代文化开出了灿烂的花朵。但是,这仅仅是一面,日本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又注意传统文化的继承。比如,在建筑艺术方面,自天武朝以后,皇宫建筑作为举行公开仪式的场所太极殿,仿照中国宫殿瓦葺的建筑模式,而作为天皇日常生活的场所皇宫,则仍保留传统的建筑风格,将吸收来的中国文化和本民族的文化加以融合创新,实现了中国文化日本化[3]。

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个宝贵的发展机会,充分吸收各国优秀文化,但我们绝不是拿来主义,也不要受制于人,我们要加以创新,创新是一个过程,更是一个民族充分发挥全民创造力的钥匙,创新的过程是非常坎坷的,但相信我们的进步或是一种阶梯式的上升,或是一种螺旋式的前进。日本在不断的学习中,逐渐超越我们,带给我们不仅仅是惊叹于日本的学习能力,更应该反思我们在近代以来我们的进步是否仅仅只跨越了一小步。日本的融合与创新能力,并赋予文化以本民族的内涵和本地域的特色,文化才被赋予了真正的生命力,在日本文化的真正发展中,坚持本土文化的主体作用尤为关键,其他各国优秀文化如同一棵大树的叶子一般点缀日本大树的精彩。传统文化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并不是需要不需要继承的问题,而是我们应该应该如何继承并创新发展的问题,传统文化的内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也就是是说实现传统的创造性转化。

同样是在我们身边的韩国,同样在汲取大陆文化中成长,但是近日以来伴随愈演愈烈的韩剧,很多人都在深夜中等待韩剧的更新。这虽然在短期看来这也是一种文化的交流,但是长期以来这更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文化侵蚀,我们在文化中处于被动的地位,长此以往我们必然失去文化的自主能力。欲灭一国,先灭其文化。这句话虽然有很多的争议,但是我们在争论的同时,仔细分析这句话还是有一定的合理性的,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如果灵魂丢失我们犹如一个木头人。日本的快速发展是一个奇迹,但更有一个值得我们向日本学习的经验:固步自封只能自食恶果。

三、珍惜本民族的文化

日本民族热衷于自己的优秀文化,在日本人普通的生活中,对于自己生活中所使用的器具,都有着一种特殊的珍惜。在日本的京都,穿和服的女性购物打九折,并免费进入日本的公园;很多日本的古建筑,为了减少内部的装修和破坏,更多的装修是在外部;同时还有这明确的法律规定。我们在其中是否能得到反思,在光影璀璨的灯光中我们还能否找到属于我们的安静,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家永三郎总结中日交流史中指出:“积极移植大陆文化,但自古以来传统的民族文化并没有衰微,相反,将大陆文化的刺激,作为一种活力,促使了传统的民族文化的新发展。7世纪以来这种文化史发展的大趋势,即使到了8世纪,依然保持不变。”

nlc202309012141

四、总结

日本与我们有着从远古以来,两千多年剪不断理还乱的密切关系,不仅从古代到现代有着友好的文化交流高潮,也有着古代三次战争,和近代民族战争,现代的中日关系成为国际政治中影响的重要因素。提起日本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眼泪,还有刻骨铭心的惨痛回忆,而面对日本我们不要轻视,不要蔑视,更不要亲日和媚日,我们要冷静对待一切。如果翻阅西方、日本、中国等其他国家的历史著作,对古代日本的记述实在少的可怜,只有对天皇,大化改新,江户幕府有着记载,但从1886年日本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在世界舞台上却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成为东亚唯一取得资本主义现代化国家,打破了欧美西方列强殖民侵略笼罩在东方的黑夜,发射出耀眼的光芒给沉沦在东方各国民族带来了希望。我们要学习其中日本崛起的经验,保持民族特有的优秀文化成分,不要有狭隘的民族情绪,尽管他曾带给我们伤痛,我们不要将这种民族情绪延续下去,民族间的仇视,不利于彼此间的文化交流更不利己。当然我们不要将历史忘却,忘记历史等于犯罪,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领邦,中日文化交流不仅是两国人民的愿望同时也符合了世界人民的希望。[3]在现今当代中国,我们身边的“韩流”、“日本动漫”、美国电影越来越多,我们身边属于自己的文化氛围越来越淡薄,虽然有许多的宫廷剧本,但能真实的还原历史的又有多少,中国的四大名著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樓梦》。翻拍出来的电视剧是这些名著的数十倍,几乎每年都会有新的版本,中国的文化经典不仅只有这些,热爱本民族的文化,不仅需要开阔的眼界,更需要创新的胆识。近年来随着日本政府不断歪曲历史,参拜靖国神社,漠视中国人民强烈的控诉,使中国人民心灵上受到了巨大的伤害,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同时也是对战争没有深刻反省的表现,2015年联合国教教科文组织网站于10月9日公布了2014—2015年度新入选“世界记忆”遗产名录的项目名单,中国南京大屠杀档案成功入选。这既是对我们民族心灵的安慰,也是在一种警示。只有认识过去才能更好的开拓未来,中日之间需要彼此的真诚。

参考文献:

[1]梁建明.源远流长的中日文化交流[J].戏曲艺术.2007(03)

[2]李英武.丰富多彩双向互动——中日文化交流史探析[J].唐都学刊.2005(03)

[3]杜民喜.试述唐朝中日文化交流的主要途径[J].北方论丛.1999(02)

[4]王运熙.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佳话[J].汕头大学学报.1990(02)

[5]牛晓玉.从《源氏物语》看隋唐时期的中日文化交流[J].北京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02)

[6]安淑英.中日文化的异同比较[J].宁夏社会科学.2005(06)

[7]纪流河.中日文化价值观之比较[J].企业经济.2003(01)

作者简介:李龙胜(1992-)男,吉林辽源人,云南师范大学历史与行政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世界史。

跨文化启示论文 篇12

关键词:宫崎骏动漫,畲族文化,图腾,创意融合

提到宫崎骏这个名字, 对于动漫迷与大众而言, 可谓耳熟能详。这位享誉国内外的日本动画大师, 从1963 年开始职业生涯以来, 已为大众创作出大量优秀的动画作品, 佳作更不胜枚举, 更凭借其自成一派的动画风格,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宫崎骏式动漫文化体系。这种体系在内在特征上与畲族的历史文化传说具有一定相似性, 国内动漫企业可以以畲族传说为素材, 创作动漫作品。

一、宫崎骏动漫文化体系分析

宫崎骏的动漫作品主题主要集中在保护自然与反战方面, 其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作出了令人警醒的反思, 喜欢采用动物与少女作为主角, 配合悠扬的音乐, 用曲折的故事情节打动观众, 最终使多种元素有机结合, 营造出富有创造力的观赏性画面, 并借以反观现实, 对人类文明的种种现象进行了批判。其动漫作品的文化特征主要有以下4 个方面:1.动物拟人化;2.成长与反思;3.反战与环境保护;4.文化传承与图腾象征。

(一) 动物拟人化, 成长与反思

首先宫崎骏动画原型有一种循环使用的模式。其所有动画作品, 原型创作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点, 即利用传说, 用动物形象的拟人化来阐述动画主旨。如动画《龙猫》《猫的报恩》《红猪》中, 均采用可爱的动物作为主角, 并以动物的视角反观人类文明, 与主流价值观相互碰撞而形成一种奇幻的故事情节。

《龙猫》是宫崎骏根据童年时代家乡的传说创作的, 作品洋溢着对幽静的乡间田园生活的幻想, 营造出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温馨、和谐的气氛。他通过龙猫这一动画形象具象化了在亲近自然中所带来的欢乐感觉, 同时也将童年时期的天真无邪描写得活灵活现。

作品《猫的报恩》讲述了女主角小春在放学回家的途中意外地救下了一只差点被卡车轧死的猫, 之后为报救命之恩, 这只猫便幻化成人形, 小春被请到猫王国作为贵宾, 谁知随后自己也变成了猫, 由此在猫王国引发了一系列的精彩故事。这次宫崎骏巧妙地借用猫这种“冷漠”的动物, 道出小春作为猫时的心声。虽然女主角很享受猫的感恩, 但是并不愿意变成猫, 也隐隐地批判了当今社会人们往往将自己的意愿强加在他人身上的自私行为, 以及感恩回馈精神的缺乏。

《红猪》与宫崎骏的其他作品有所不同, “红猪”的主角是一头已届中年的胖猪波鲁克。主人公虽然生得一副猪的脸孔, 却非常受异性的欢迎。在剧中, 宫崎骏将自己化身为波鲁克, 将人到中年时对枯燥乏味生活的无奈, 渴望冒险刺激却身处俗世、身不由己的矛盾情感, 通过波鲁克的传奇故事彻底地宣泄出来。可以说, 这部作品是宫崎骏在中年以后对成人世界以貌取人的讽刺与批判, 并利用猪这蠢笨懒散的形象与剧情中波鲁克对生活的热情反差营造出一种强烈的共鸣感。

以上面三部作品, 均采用动物作为动画主角, 此种原型塑造方式已经成为宫崎骏动漫文化体系中异常重要的一部分。因为用这种方法更容易让观众接受沉重的哲学主题, 可以有效地回避直接采用成人形象所带来的抵抗心理;另一方面, 使用动物的形象可以对他本人在不同时期曾经历的感悟进行更为自由的述说。

(二) 反战与保护环境, 精神图腾文化传承

《幽灵公主》讲述的是青年阿斯达卡踏上旅途寻找拯救故乡与自身方法的故事。途径森林时偶遇幻姬领导的部落, 发现他们在麒鳞兽统治的森林里开采铁矿, 建厂炼铁导致森林中的动物都与其为敌。其中被白狼神莫娜抚养长大的人类女孩桑, 甚至想通过杀死幻姬来毁掉人类的城市, 还最初的森林以宁静。在交锋的过程中男主角逐渐被桑纯真勇敢的魅力所吸引, 理解了她想守护森林, 但又无法回报被麒麟所救的恩情的矛盾心理。在随后的战争中, 麒鳞兽被幻姬用火枪杀死, 失去头颅的麒鳞兽为了夺回自己的头, 对周围环境开始无差别地疯狂破坏, 森林中的人与动物纷纷受到波及, 最后两人合力夺回麒鳞兽的头颅, 使被破坏的大自然又恢复了原貌。这个故事直白地表达出了现代文明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麒麟的愤怒既象征着由人类引起的自然灾害对人类肆意掠夺的报复, 也从侧面揭露了人类为争夺资源的丑恶, 并且呼吁应以和平方式来解决问题, 以免造成生灵涂炭的惨剧。作品不断警醒人类应在自然还没有遭到彻底破坏时便应大力保护, 不然等遭到大自然报复时再进行救赎就为时已晚了。

《风之谷》是宫崎骏另一部以环境保护题材而闻名的动漫电影。这部承前启后的作品, 血腥地刻画出自然、人性与生存意义。讲述了千年后因战争而毁坏的世界上, 在死亡森林中存活下来的神奇生物——巨大昆虫拯救大地的故事。幸存的人类与其发生的一系列的冲突事件之后, 主角娜乌西卡意外地发现了腐海底下竟充满着干净的水、土和空气, 方才明白生活在腐海中的巨大昆虫是为了净化被污染的大地, 而虫群则是为了保护腐海而生。动画中女主角的家乡“风之谷”则更像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乌托邦”。影片中人与虫的形象与现实中恰恰相反, 巨大的昆虫凸显出人类的渺小, 反倒是虫的奉献使得大地复苏, 人类却把这自然的“使者”视为天敌, 只知一味地争斗、破坏, 道出了过分追求科学技术与贪婪所引发的战争最终会导致悲剧的发生。

《天空之城》故事中的世界建立在高度发达的工业文明之上。整个故事以小女孩希达的传家之宝——一块飞行石成为众人争夺的对象为线索展开, 希达通过家传宝石的指引到达了传说中的飞岛拉普达, 可是却发现这座天空之城是被上帝抛弃的领域, 是机器人守护的空中都市, 也是天空当中最后的圣地。在这部作品中, 宫崎骏借助《天空之城》告诫人类, 应反思物质主义以及追逐高科技带来的恶果。影片延续了他在《幽灵公主》《风之谷》中倡导的哲学理念——人类只有立足于大地之上, 拥抱自然, 施行可持续的发展, 才能实现科技与自然和谐共处, 不然最终只会自取灭亡。

宫崎骏凭借这三部曲完美地呈现出破坏前、破坏时与破坏后自然与人类的反应, 完成了自己对未来人类文明极度繁盛过后走向毁灭的思考。

可以看出, 这三部作品充满了反现代性和环保主义情结。但很多观众却忽略了宫崎骏作品中所隐含的图腾崇拜意识。如狼、虫、麒麟这些偏男性化的符号, 与少女纤细温柔而坚强的内心世界构成的强烈而鲜明的反差, 而这正是影片成功的关键。狼、虫、麒麟这几种动物皆是人类民族文化传承中常见的图腾, 图腾在文化史上、民族史上都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原始民族对大自然的崇拜是图腾产生的基础, 在原始社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图腾对象通常与自然形态极为相似, 是自然形象的最好代言人。同时, 图腾实际上也是一个被人格化的崇拜对象, 寄托着人文关怀, 有着积极的教育意义。运用图腾解释神话、古典记载及民俗民风, 形成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种文化现象。另一方面, 图腾也是最早的氏族社会的象征, 具有团结群体、密切血缘关系、维系社会组织和互相区别的职能等多重意义。不仅如此, 宫崎骏正是活用了人类本性中对图腾的认同与保护的心理, 深化了故事情节, 还使得上述作品中各类形象都得到了淋漓尽致地刻画。

二、宫崎骏动漫对畲族文化创新的启示

畲族是中国南方游耕民族, 自称“山哈”, 意为住在山上的客、来开荒的人。人口主要分布在福建、浙江两省, 其余散居在江西、广东、安徽等省。该民族的盘瓠传说, 是图腾崇拜的产物, 以动物的拟人化特征, 隐喻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这与宫崎骏的动漫文化体系所倡导的理念十分贴近。畲族民族文化中, 最负盛名的是畲族人民世代相传的《高皇歌》, 畲族人有意采用“祖图”这种连环画像的方式对其进行记录, 将传说绘制在一幅十来丈长的布帛上用以歌颂始祖盘瓠的功绩。

传说, 帝喾之妻刘氏娘娘耳中有虫三寸, 虫被掏出落地变为龙犬, 形似凤凰, 身纹五彩锦绣。帝见之大喜, 置于玉盘内贮养以瓠叶为盖, 一日长一寸, 更为之惊奇, 便赐名龙麒, 尊称盘瓠, 别称麟狗。当时正值犬戎兴兵来犯, 帝下诏求贤能退敌者, 承诺将三公主许配为其妻。龙犬闻后便揭榜奔赴敌国, 乘番王酒醉咬断其头后回国献给帝喾。帝喾却因他是犬便想悔婚。盘瓠却道:“置吾于金钟内, 七昼夜可化身为人。”盘瓠入钟六天, 公主怕他饿死, 打开金钟只见他身已化为人形, 但头仍为犬首。于是两人成婚, 婚后公主随盘瓠隐居深山, 以狩猎和山耕为生。生三子一女, 儿女居住山中经世代繁衍生息过后最终形成了畲族。

盘瓠传说之所以能演变为神话, 也正是图腾文化崇拜的产物。畲族先民以拟人化的手法, 把盘瓠人身犬首的神奇形象塑造成神奇、机智、勇敢的民族英雄, 更尊崇为畲族的始祖。不仅如此, 该传说还具有畲族人民对其文化起源的追寻意味, 而畲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祖先崇拜, “祖图”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畲族图腾崇拜的主要记录方式之一。

动漫制作公司可以根据畲族盘瓠传说, 对盘瓠形象进行动漫创作, 动漫情节可以这样设想:盘瓠化身少女公主身旁忠诚而威武的神犬, 日日夜夜陪伴这个民族。当这个世代居住山中的民族, 面临来自于现代化科技造成的环境危机之时, 公主和守护在她身边的神犬挺身而出, 神犬化身为人拯救了被破坏的环境, 最终与公主继续守护整个民族。其中公主可以少女形象出现, 形象设计可参照畲族传统服饰。如畲民妇女头戴的狗头冠为图腾装饰中最显著的标志之一, “狗头冠”虽有繁简之分, 但主要的结构完全相同。此冠象征狗形, 故必须有狗头、狗身、狗尾三个主要部分。即用一根细小精制的竹管, 外包红布帕, 下悬一条长宽各一寸的红绫。不同年龄段的妇女, 分别环束黑色、蓝色或红色绒线。冠上插一根银簪, 饰有一块圆形银牌, 牌上悬挂着三块小银牌垂在额前, 称为龙髻, 象征是畲族祖母“三公主”曾经穿戴的冠饰品, 充分表达出对先祖形象的鲜明记录与传承。

三、结语

综上, 畲族的历史文化传说与宫崎骏文化体系在内在特征上具有相似性, 可以通过借鉴这一成熟的动漫制作模式, 融合畲族传说中盘瓠这一形象, 创作出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动漫作品。这种创作模式将对当今中国动漫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相信, 国内动漫一定可以从少数民族的文化沃土中吸收养分, 成为创意的源泉, 在不久的将来定为中国动漫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李金梅.宫崎骏动画的生态意识——兼论现代社会语境中人与自然的关系[J].电影评介, 2007, (22) :22-23, 31.

[2]赵生军, 中国古代蛇图腾崇拜刍议[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 (04) :59-62.

上一篇:腹腔镜胆管探查术下一篇:断裂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