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的交融

2024-07-23

跨文化的交融(精选12篇)

跨文化的交融 篇1

国际建协第20届大会发表的《北京宪章》指出:“建筑学问题和发展植根于本国、本区域的土壤, 必须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 发现问题的本质, 从而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以此为基础, 吸取外来文化的精华, 并加以整合, 最终建立一个‘和而不同’的人类社会。”

1 筑文化根植于人居自然环境之中

不同的地域自然有不同的自然环境:地形地貌、日照角度、日月潮汐、水流风势、气温、气压、食物、土地、水质、植被等等。作为人与自然中介的建筑, 对外应有利于形成小区外部环境, 对内应有利于保障人居的室内环境。这些建筑像植物一样, 落地生根, 合天时, 合地利, 适宜于地区自然环境的要求, 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在东南亚和南亚各国, 在中国的海南岛和台湾岛, 椰林茂密, 气候炎热, 人们用椰树叶、棕榈叶盖起了适应热带雨林的茅草房、小木楼, 通风、凉爽、轻盈、简洁, 建起了热带雨林建筑。

在中亚、西亚, 在中国的西部高寒地区, 人们用石块垒砌、依山就势盖起了石板建筑, 避风、挡雪、保温、御寒, 筑成了高原山地建筑。如中国的西藏、青海、四川等少数民族在中国西部依山就势建起了各式各样的山地建筑群。

在中国的黄土高原, 漠北戈壁, 雨量稀少, 气候干燥, 人们利用山边、土坡挖洞筑房, 建起了具有鲜明特色的生土建筑。甘肃敦煌艺术陈列馆把建筑埋入山坡下, 半开敞式入口, 山坡挡墙甬道, 生土式建筑特征十分明显。

在美国的东部, 在澳大利亚, 在中国的南方, 雨量充沛, 气候温和, 人们用木材、砖瓦依山就势, 因地制宜, 盖起了遮阳避雨、通风透气、造型别致的湿热地区建筑。

这些建筑形式多样, 风格各异, 适宜于不同地区自然环境, 与风景、林木、地形融为一体, 形成了根植于自然环境的各种建筑文化。建筑既要根植于自然环境, 又要服从于自然环境, 这是建筑师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

2 会时空环境差异造成建筑文化的多元化

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 有不同的社会历史形态。欧洲国家、美洲国家、亚洲与非洲等发展中国家, 国度不同, 宗教信仰不同, 经济发展状况不同, 各地区的文化习俗也不同。不同地区的人居社会时空环境的差异, 造成了建筑文化的时空性和多元性, 因而产生了古代的或现代的中国建筑文化、俄罗斯建筑文化、东南亚建筑文化、欧美建筑文化、非洲建筑文化等等。欧洲的古希腊建筑、北非的古埃及建筑、南亚的古印度建筑、古代中国建筑是世界民族建筑文化的历史源流。天主教、耶稣教、印度教、伊斯兰教、佛教等宗教的形成和发展, 深刻地影响到信仰宗教的国家和地区, 也深刻地影响到这些地区建筑, 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宗教建筑文化。

中国几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 沿袭至今, 既古老又博大, 自古以来受到儒家、道家、佛教、禅宗等思想伦理的影响。特别是儒教统治中国2000多年, 根深蒂固。这种文化把儒、道、佛、禅各种思想观念兼收并蓄, 融为一体, 光辉灿烂, 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建筑文化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地域、民族性的建筑文化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国际性建筑文化, 国际性建筑文化也可吸收、融合新的地区与民族性建筑文化。在当今世界里, 建筑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既包含前者向后者的转化, 也包含后者对前者的吸收与融合。这两者既对立又统一, 相互补充, 彼此影响, 共同发展, 只有保护和发展丰富多彩的各民族建筑文化, 促进世界建筑文化的多元化构成, 最终才能建立一个“和而不同”的人类社会。

3 外建筑文化的发展与交融

建筑文化处于全球“大文化”系统之中, 各民族、各地域的建筑文化在此共生共荣, 组成了世界建筑文化的交响曲。全球化的社会进程给文化交流带来了碰撞与会合, 冲突与交融。

几千年来, 中国受外来文化的影响渊源流长。佛教文化本来发源于印度, 随着西汉张骞出使西域, 唐代玄奘法师赴印度取经传经, 佛教影响中国2000多年。但是, 佛教的内容, 佛祖的像貌, 佛庙的形制与中国文化交融, 形成和发展了独特的中国佛教建筑文化。

早在20世纪20年代, 中国近代出国留学归国的建筑师, 大多数是留美的学者, 他们受当时西方学院派建筑文化观念和中国国粹主义建筑文化观念的双重影响, 强调中西建筑文化交融的重点在建筑风格上, 第一次创造性地设计出了一批精品, 开创了中外建筑文化交融的新纪元。例如由第一批留美建筑大师吕彦植先生20年代设计的广州中山纪念堂、南京中山陵等等, 在当时中国建筑界的确起到了石破天惊的影响, 推动了中外建筑文化的融合进程。

新中国建国初期, 中国政体、机制照搬苏联模式, 中国各地建设了一批具有俄罗斯建筑文化特征的建筑, 形成和发展了中国50年代“社会主义”建筑文化。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又一次打开国门, 引入西方经济管理模式, 模仿“欧陆风格”、港台建筑, 后现代主义几乎风靡全国, 形成和发展了中国80年代“改革开放”建筑文化。不言而喻, 世界各国的建筑文化均要受到当时当地政治体制、经济状况、技术水平的约束, 相互冲突, 相互交流, 相互影响, 相互融合。然而, 什么样的交融和交流具有生命力, 经受得起时空的考验?只有那些吸取了东西方文化精髓, 融合为本民族的地区与民族性建筑文化, 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4 建筑文化交融的探索和追求

古今交融, 古为今用, 用什么?必须分析“古”与“今”在建筑内容上所发生的变化。这些质的变化是社会制度、生产技术、生活习惯、工作方式、文化观念、建筑材料在建筑领域引发的必然结果。正如吴裕容先生在评价法国工程师古斯塔夫。艾菲尔设计的艾菲尔铁塔时指出的:“人们试图让每一种艺术适应人类生活发展的新方向, 并且使所有的人类活动与迅速变化中的时代所造成的新情感相适应。”

古今交融探索的是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相结合的问题。我国传统建筑文化有着许多特点, 如建筑群的总体布局, 因地制宜, 富于变化;建筑造型, 丰富多彩;空间分隔, 灵活多样;室内装饰, 讲究内涵;色彩运用, 五彩缤纷;庭园绿化, 更是含蓄活泼, 变化万千, 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在创作现代建筑当中, 当代建筑师应吸取古代建筑文化丰富的营养, 按现代化多方面的要求, 从分析各种矛盾中探索和追求适应人们生活发展的新方向, 并且使人们的建筑活动与迅速变化中的时代造成的新情感相适应。

新中国成立以来, 围绕继承中国传统, 发扬民族形式, 创作建筑艺术美的问题经历过多少次探索和讨论。经历了解放初期模仿“大屋顶”的怀旧复古时期;经历了批判复古主义, 照搬苏联“模式”的教条主义阶段;经历了文革批判洋奴哲学, 推行“干打垒”穷过渡的年代;经历了改革开放初期崇尚西方, 风靡“欧陆风情”时期。经过反复摸索的艰难曲折以后, 中国建筑师开始走继承传统, 适应功能, 采用高新技术, 探索古今交融, 实现建筑创作现代化的正确之路。

跨文化的交融 篇2

人力资源管理概念最早起源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并于20世纪70年代逐步传人中国。现在,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人力资本的重要性,也更加重视企业中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思想与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有着诸多相通之处,探讨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认识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及创新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思想与模式,均有重要意义。

一、儒家思想与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具有相通性

中国的传统文化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基本定型,其五大主流派别分别为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农家,它们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众说纷纭,百家争鸣,但在董仲舒倡导“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思想就占据了支配性的地位。作为一种成熟的观念形态,儒家思想源于孔孟,经过千百年的发展演变,确有其不容置疑的成就和价值,它重道、明德、信义、崇礼,为我国传统文化的正统。

儒家创始人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道德思想。“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仁者爱人”,是孔子确立的最高道德准则。他还系统阐述了所向往的理想君子人格,并提出了一系列的人格修养方法。《论语·雍也》记:“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句话道出了孔子所向往的人格形象,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从个人修养看,一个品格高尚、礼仪修养高雅的人必须具备两种素质:文与质。但并不是说只要具备这两种素质就可以了,而是要使这两种素质协调得恰如其分,才能成为君子。那么二者应如何调配呢?“质”即一个人与生俱来的质朴无华的天性,所谓“文”是指人的外表的修饰,及后天的“诗书礼乐”教养,是对人与生俱来的天性的修饰。“质胜文则野”说明,这种与生俱来的质朴天性中有好的素质,也有不好的素质,所以需要后天的“文饰”来弥补其不足。如果后天“文饰”不足,就会将先天本性中不好的一面暴露,使人看上去比较粗野、鄙俗。“文胜质则史”说明,后天的文饰也应有一定分寸,而不是越多越好。如果后天文饰彻底掩盖了先天本性,那么这将遮蔽人性本有的质朴纯粹的良好素质。因此,要做一个有修养、有品格的人必须达到“文”与“质”的恰当协调,实现二者的最佳结合。“彬彬”即文质的协调配合。“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就是认为一个人应该做到“文”与“质”的完满统一,其言谈举止应该与内在的美好品质达到统一,“质”和“文”两者都不可偏废。

那么在现实生活中如何做才能体现出文质彬彬的君子风度呢?孔子在《论语》中有大量关于内返“质”,外修“文”的言论,并要求将这些思想贯穿君子的言谈举止和立身行事中。《论语·卫灵公》云:“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一个君子要将“义”作为他内在的人格操守,要以“礼”来约束、调节自己的外在行为,学会反思和自省,要以“谦逊”的方式与人言谈,要以“诚信”的态度与人相处。只有做到了这几个方面,才真正称得上是君子。可见,孔子理想的君子人格是将“道义”作为自身内在的“本性”,将文明规范的礼仪作为行为的外在“文饰”和约束标准,谦逊而忠诚地持守这种道义,并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实践它。

具体到君子如何与他人相处,孔子在《论语·阳货》中又提出了“恭、宽、信、敏、惠”。孔子认为,恭敬他人就不会受到侮辱;对他人宽容厚爱,人们就愿意亲近他,与他共事;诚信待人, 就会取得他人的信任;反应敏捷,则容易成功;帮助他人,则容易团结人。一个人只有具备了恭、宽、信、敏、惠的内在品格,他的外在行为才是适宜而恰当的,他也才能成功地与人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最终实现自我的工作目标。

儒家的思想,虽然是针对特定时代和特定情况提出的,但经过两千多年的历史洗礼,依然和现代精神具有诸多相融相通的层面。这是由于儒家思想具备人类恒久的思想魅力和精神追求,一直受到不同时期思想家的重视并不断获得新的阐述和弘扬,与新时代有更多的契合。正因为如此,20世纪60—70年代,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飞速发展的新加坡,就曾从儒家思想中吸取营养,并受到世界的密切关注。如今,中国正由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在这一社会转型与企业转制的态势下,儒家思想的内核与价值并未锐减,而是依然对现代企业建设和人力资源管理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儒家思想中的重道、明德、信义、崇礼,与现代企业精神是相通的,与现代企业管理也是相融的。这是构筑起历史与未来的桥梁。现代企业的发展,并不是只有一种模式,完全可以根据不同的文化传统而有不同的模式。同样,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也可以有多种模式。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儒家思想相结合,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并赋予其新的意义,这不仅是必需的,而且是可能的,由此可以形成和提供与西方企业不同的、中国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思想资源及科学模式。

二、儒家思想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正面意义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是儒家理想的人格思想,也是具有活力和积极意义的文化基因。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包括几个核心要素:规范力——约束人,从心理上、行为上促使员工遵章守纪;导向力——号召人,引导员工把个人理想凝聚成企业同一目标;凝聚力——团结人,人际关系和谐有序,内聚力强,员工精诚合作;激励力——鼓舞人,提升员工成就感与责任感,激励他们努力工作,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格的培养为追求。这几个要素,从儒家的理想人格思想中都可以找到线索。

(一)对人认识的殊途同归

儒家对人的认识,最先开始于对人性的假设,孟子和荀子分别从不同的方向发展了“性相近”的观点。

孟子提出了人性具有善端的“性善说”,他的成长理论的重点是如何不失善端并不断扩大善端。由于人的道德属性“善”已包含在人自身之中,因此“寻善”不是向外部觅寻,而是反身而诚,内心的修养便成为修养的重要环节。这对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来说,是有借鉴作用的。人的积极性、创造性不能依赖于外在因素的调动,关键在于主体的自觉自愿。

荀子则以“性恶论”为出发点,提出了“注重习俗,积善成圣”的成长之道。显然荀子与孟子不同,他较注重的是“修习”过程,强调习俗环境和修行,这是他对孔子“习相远”的发展。“注重习俗”和“积善而不息”的成才环节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不可缺少的内容;现代企业不断加强文化建设和提高员工的素质,正是上述两个环节的体现。

无论是孟子主张的“性善论”还是荀子倡导的“性恶论”,最终的目的还是向善,要人们能够成为君子,这对于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均有启发意义。

(二)对人的要求和管理组织中的以和为贵

儒家思想非常重视人伦和谐,如何处理个体与群体的关系,是儒家思想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把和谐视为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及成为君子的必要条件。

对于企业中的人力资源管理而言,以和为贵、和谐是追求真善美过程中的动态平衡,是企业伦理道德的理想境界,也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准则。当今企业道德追求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管理者与下属之间,企业内部各成员之间亲密无间、友爱互助,这与儒家的“人和”思想一脉相承。这也是人力资源管理中“凝聚力”的体现。与人相处的仁爱之心

孔子认为,想成为真正的君子必须具备“仁者爱人”的素质。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我们可以突出强调人的仁爱之心,并以一定规章制度及奖惩方式号召员工之间互容互谅、团结友爱,用高尚文明的思想教导员工,提高其思想修养和道德境界,从开始的“管理育人”向“服务育人”慢慢转化,使企业上下形成良好的同事关系,友好和谐地相处和协作,使整个企业成为一个团结友爱的大家庭。

仁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是忠恕之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力资源的管理者,要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行动来带动公司的其他员工,对待别人,要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团结公司各层员工,使企业利益达到最大化。这一点是人力资源管理中导向力的最好说明。

在一个群体中,上行下效是一种普遍的心态,一个严于律己、胸怀宽广、睿智而宽容的领导者不仅能赢得下属的敬重和信赖,还会对员工的行为起到潜移默化的正面影响,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具有众多美德的管理者,将决定企业群体的良好品格素质,左右着员工的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也预示着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形象。说到底,人力资源管理是对人性的管理、对心灵的管理,是对人类美德和智力的开发,以德行影响员工、以真诚感化员工、同员工进行心与心的沟通是企业高速发展,产生奇迹的催化剂。在中国特殊的国情、文化背景下,最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就是在制度化管理的基础上进行人性化管理,以德行影响人、以真诚感化人,建立制度化管理与人性化管理相结合适合中国国情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贵“义”轻“利”的价值观

孔子关于义与利的名言是:“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用现代语言来说,就是君子讲究的是义,小人讲究的是利。他还说:“见利思义,义然后取。”(《论语·宪问》)即要用道德原则来规范自己的行为,财富该取的才取。把孔子的全部言论联系起来看,他并不完全否定物质利益,但认为获取物质利益一定要遵守一定的道德原则。并认为“义”重于“利”,精神价值高于物质价值,要重视道德境界追求,重视人格尊严和气节。

这些都是古人对君子的要求和管理,但对于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在遇到义与利的抉择时如何调整心态,在公私利益发生冲突时如何发挥牺牲小我、完成大我的精神,都有启发意义。君子讲求“诚信”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儒家追求的理想人格。孔子主张做人要诚信无欺,把“信”作为人的立身之本,将其看成社会关系中一种最起码的道德原则。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就会寸步难行,讲究诚信是基本的做人道理。此外,儒家还认为,诚信是立国之本,是治国的重要原则;诚信是完美人格的道德前提;诚信是沟通人际关系,促进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精神纽带。

在企业中,管理者与员工之间也应该建立起平等、互利的人际关系,员工对企业忠诚,企业对员工信任,大家一心向着企业的发展,增强对企业的责任感,努力工作,为公司谋得最大的利益。注意礼义廉耻和正身自律

儒家思想认为,君子的德行需要靠“礼”来约束。“知礼以立”、“克己复礼”,“礼”是儒家思想文化的制度化体现,主张在等级秩序之下协调人们的行为。孔子认为社会要安定团结, 个人要发展完善,没有礼的约束熏陶是不行的。“礼”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作用也不容忽视。“礼”既有威猛的一面又有柔和的一面,它讲究先以善恶美丑礼义廉耻教化人,从内心激发人的自觉和主观能动性,再辅以法律。儒家的这种礼法观念对于今天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人才的教育与组织很有借鉴意义。企业要想有战斗力就必须有凝聚力,而凝聚力产生于统一的管理和纪律,统一的思想和部署。而以往管理工作,要么强调以严格死板的制度规范强化人的思想和行为,要么放任自流顺其自然,事实证明这两种做法实际上是走了两个极端,应该是刚柔并济,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作为公司人力资源部门的管理者,要想维系人际关系的和谐,必须明确员工各自在企业中的位置及其相应的权利和义务,并将其以适当的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确立下来。

儒家思想中的“礼”,还有促进正身和自律的作用。“礼”的特别之处,在于它不是纯粹依靠强加的外来压力,而是也很注重内部的自省。“礼”的约束性在一定程度上通过正身和自律来实现。孔子在《论语·颜渊》中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正身和自律是一种自觉的道德行动,是“仁”的表现,它出自人心灵的规定性和自觉性。人力资源管理中强调的规范力,也应该用这种思想教化员工,使之从内心深处加强正身和自律,不断地提高自身知识水平,加强自我修养。领导者注意正身和自律,就能意识到自己的义务和责任,勇于进取,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被管理者做到正身和自律,就能自觉遵守规章制度,积极做好本职工作完成任务。一个注重正身和自律的集体可以节约很大的管理成本。

(三)适应中国人力资源管理的特殊性

孔子所要实现的君子人格,内要以“仁义”为本质,外要以“礼仪”为行为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养成“恭、宽、信、敏、惠”的优良人格品质,才能在具体实践中进退有度。儒家这种文质并重、内外兼修的君子理想对人力资源管理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与价值。一个有着良好人格修养和高尚情操的人力资源工作者,必然能在千变万化的现实工作环境中,体现出良好的应变能力,合宜适当的行为礼仪。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不同于其他工作,它的工作对象是“人”,这种被传统文化影响、感化、教育、塑造并规范 的个体。最终,对人的理想管理方法是实现人的自我管理,单纯依靠任何一种外在的强制约束都不能很好地解决所谓人性中的弱点。作为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其扮演的不仅是管理者的角色,也同时是被管理者,要对公司的所有员工负责。首先,要能够协调公司各部门和人员的组织关系,做到部门与部门、人员与人员之间和谐统一,对于高层管理者可以偏重于道德约束,对于基层人员可以偏重于行为。其次,人力资源工作也是一个决策性的服务工作,它的职责是为企业挖掘优秀员工,不仅要知人善用,了解每一位员工的特点,将其用在最合适的岗位,更要去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同时,为企业创造积极向上、团结敬业的工作环境,提高员工工作效率。这就要求人力资源部门的员工要不但是最好的聆听者和艺术的沟通者,还是严谨的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者。最重要的是,人力资源工作者要比其他员工有更强的自律和自省意识,用更加严格和苛刻的行为准贝崃要求自己,以身作则,想员工之所想,急员工之所急,既不能脱离员工,以管理阶层自居,也不可以成为员工的附庸,无原则地附和与迁就。此外,人力资源工作者手中掌握着公司的诸多内部信息,公司的重大决定也是先于实施前知道。因此,还一定要严守公司秘密,不可随便传播公司未公布的任何信息。

另外,中国是一个讲究人情世故的国家,它的管理应该更加注重人治,而人治则依据的是一种理情兼顾的精神。如果一个企业只把员工当做被管理者来看待,而不是以人与人的关系来处理各级员工之间的关系,该企业就容易出现人的异化。中国经济正处于一个关键的时刻,中国的企业管理更是如此,在探索新发展的进程中,儒家文化无疑是可资利用的深厚的资源。

三、儒家理想人格思想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负面影响

儒家思想中的理想人格,是我们一直以来所迫从的,然而,它同时也有着缺陷和不足:它毕竟是封建社会的产物,会与当代科学管理中的某些观点相悖逆,对中国当代经济转轨中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也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一)重均同而轻个性的偏向

儒家理想人格思想强调文质彬彬,认为只有懂得仁爱,重视礼仪,讲究情义,外在和内在相互协调统一,才可以成为真正的君子,但这忽略了个人的需求,缺乏对个体地位的认同。它虽然处处讲人,但真正重视的是人所属的团体。在“均同”思想影响下,总体是神圣的、至高无上的,个体则是卑微的、微不足道的。这种总体对个体的排斥,构成了中国儒家管理思想的本质。这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上具体表现为:第一,人力资源部门在制定管理制度和方法上趋于共同,缺少特点。第二,在企业内部管理机制上,更讲公平,不讲效率。工资水平分配上各岗位工资基本相同,不按贡献拿工资,造成员工工作积极性减退。长期以来这种“求和去异”的儒家思想,造成了人们根深蒂固的依附性和均同性思想,顽固地保护着人们的心理长城。第三,以往在企业职工个性上,共同性胜于特殊性,群体性高于个性,使职工个性长期处于抑制和闭锁状态,个人需要绝对服从组织的利益,排斥任何的“个人主义”。结果,使一些企业失去了生机和活力。

(二)重传统而轻变翠的偏向

由于儒家理想人格思想讲求“忠孝、礼义”,“天不变,道亦不变”的传统思想,使得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也容易重传统而轻变革,传统意识潜移默化地决定着管理者们的思考方向和界限。因此,在培训员工时,应克服儒家思想的负面影响,鼓励员工大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鼓励他们敢于突破传统模式,勇于尝试在变化中求发展。

以上两个方面也可以引申出入力资源在管理中的另一个问题:文化的包容性。这对于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是非常必要的。美国能在最近半个世纪以来发展成为经济实力和科学技术方面的世界第一流大国,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以全球化方式引进世界其他国家的优秀人力资源。美国以全球化方式引进的人力资源为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因此,要为中国现代企业人力资源找一条科学管理之路。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民族的管理思想能独霸历史领先地位直到永远。尽管中国儒家的理想人格思想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地方,但实际上它无法摆脱历史的沉重羁绊和局限。当历史站在工业管理文明大门之前的时候,我们发现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人类知识的更新和西方工业社会产生的巨大变革,已经使人们越来越渴望用一种科学的管理思想和观念,来解决当代经济发展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各种新问题。这种管理思想的发展趋向应是:应变、求实、进取、创新、攀高。因此,革除儒家思想中的负面影响,是当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当仁不让的历史责任。

综上所述,中国伦理道德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人文驱动机制,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民主化、人本化趋势实质上是伦理化趋势,人的行为受伦理道德的制约和影响。

因此,儒家理想人格思想中许多好的要素在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其中包含着许多被国人认为不能违背的人生价值、处世态度、理念追求„„今天,我们通过对儒家理想人格思想的解析,扬弃、革新其中陈旧、落后的部分,将其合理成分和西方现代管理思想的科学精神相融汇,结合中国现实,将创造出新的适合中国特色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思想与科学模式。

中国古代思想史中,儒家思想的影响和地位是举世公认的。它所强调的“天”、“地”、“人”三才,最关键的、也是最不易把握的是“人”.相对于西方系统的、并在某种程度上已开展的计量努力,儒家思想更注重人的自我约束、自身的修身养性,通过高度的自律适应自然。

人类赖以生存的两个基本要素中,一个是人自身的求生功能,另一个是人类生存的外在环境。这两个要素缺一不可。所以要解决人类的生存问题,就要一方面改变生存的外在环境;另一方面改善人类自身的生存能力。所谓改善人类自身的生存能力,就是要开发人自身的生存潜能。如果我们不能开发人自身的生存潜能,我们就可能不能适应新的生存资源;如果我们不能开发新的生存资源,我们就不能为人自身的生存潜能的开发创造更好的条件。

实践告诉人们,再健全的道德约束,也不能彻底消除不道德现象的发生,否则道德约束是不必要的。同样,设计近乎完满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案,只能一定程度上起到对员工生产经营行为的监督和激励,否则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犹如一纸空文。这也是西方现代企业理论一直争论的问题,因为在他们看来,人总会有偷懒的时候,当代理人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就可能出现有损于委托人利益的行为。无论双方事前签定的合约如何的完备,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合同就总是不完备的,只要存在不完备合约,道德风险在所难免。对这一现象给予比较令人满意回答的是东方文化强调的修道思想。单纯的依靠任何一种外在的强制约束都不能很好地解决所谓人性中的弱点,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专家再次将目光投向太平洋的西岸--这片散发出古老的自身修炼思想的土地。

人类进入一个全球化的新时代,这个时代的标志就是在东西方文明相融合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人的自我解放。全球化的发展就是在对人类文明进行全面的基础上的发展。新的发展难以切断人们与传统文化的联系。全球化的发展就是能更根本地解决人类发展问题的发展。目前以西方文明为主流的社会发展模式造成了危害人类生存的副作用,即,这种社会发展模式没有处理好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没有认清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也正是这些原因,促使世界人民重新认识以人文文化为特色的东方文明的价值:人类可以人文化地更好地处理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最终我们会发现,理想的对人的管理是实现人的自我管理,这是管理的本质所在。

现代西方企业的管理特色不仅在于其企业制度的理性化、法治化,更在于其企业家的人格风范所体现出来的所谓资本主义精神。这种建立在新教伦理上的资本主义精神是其企业制度的核心,即涉及到西方人宗教道德中传统的生命信仰形式和价值理念。在学习西方的企业制度时,可以学习其理性化的企业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但很难通晓其企业制度的核心,即西方人建立在新教伦理基础上的生命信仰形式和源自其宗教道德传统的行为方式。也就是说,在学习西方的企业制度时,东方企业的制度硬件可以是西方的,但是,企业制度的软件“人”,则只能是东方的。

所以西方现代企业制度的硬件内容中国有企业家可以从西方移入,并依照中国的国情综合改造为我所用;但中国企业家的生命信仰道德精神和人格风范是不可能从西方移入的,这是必须在所属文化传统的熏习中积淀下来的。这并非易事,因为中国的文化传统在中国近百年来不断升级的反传统思潮冲击下已衰落势微。因此,重塑中国企业家的人格风范成为建立中国式企业制度的紧迫要求。儒商正是这一要求的具体体现。被称为近世儒商的日本企业家涩泽荣一要求的具体体现。被称为近世儒商的日本企业家涩泽荣一在其所著的《论语与算盘》中,称义利合一是儒商的经营原则。义,是社会的道德规范;利,是指企业的经营效益。义利合一是指社会的道德规范和企业的经营效益相互依存。从儒家的企业伦理来看,义是利的基础,利是义的结果;义是利的指导,利是义的实现。义是企业通过其正当合法的生产经营活动为社会谋福利,利是社会获得企业满意服务后以利润形式给予企业应有的回报。在涩泽荣一看来,记载儒家道德教训的经典《论语》代表义,精确计算企业成本效益的工具算盘代表利,一个企业家必须做到一手拿《论语》,一手拿算盘,必须坚信“《论语》中有算盘,算盘中有《论语》”,即,必须坚信义中有利,利中有义,义利合一,不可分离。“打算盘是利,学《论语》是义,应不断根据《论语》之义得出算盘之利,又从算盘中悟出《论语》具有真正的致富之道。”义利合一在涩泽荣一看来包含两层含义:一层含义是以公益为利,利即是义,义利不分。他对于“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解释为:只要对国家公众有益的事业必定可久可大,应该出于义的考虑去做,即使是眼前有所亏损也在所不辞,而对国家公众无益的投机之利必不久远,不应该出于私利的考虑去做。另一层含义是,承认工商谋利活动有其正当的价值,不应该否定,但必须用道德对其进行规范指导,使符合伦理的目的。所以,《论语》中“放于利而行,多怨”是指如果只考虑他人的利益而不考虑自身企业的利益,是宋襄之仁,宋襄之仁是毫不利己的最高之仁,但是不适用于工商领域,因为追求利润是企业存在的前提。

企业家作为一个阶层兴起并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世界各民族和国家用他们不同的历史文化熏习染濡出人生信仰、行为方式和宗教道德多样化的企业家,因此世界上不存在一个在学理上抽象推断的无文化特征的企业家,只存在具体的企业家,即生活在不同文明中、体现特定文化特色的企业家。西方管理重法治,中国管理重人治。法治依据的是一种唯理的精神,而人治则依据一种理情兼顾的精神。理性倾向公正,感情偏向自私,所以为防止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感情因素出现偏私,就必须预先用制度与章程将理性固定下来,进行管理过程时,只要按照事先规定好的制度与章程管理,就能排除感情的干扰,实现理性的公正。这种唯理重法的管理思想仍是现代西方管理模式的主流。东方管理思想虽不反对法治,但更重人治。如果一个企业只把企业员工当作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来看待,而非人与人的关系来看待,该企业就容易出现人的异化。现代文明是工业文明,现代社会是以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社会,经济生活成了人类生存的主要形式。本来人类寻求自然欲望的满足与物质生活的富足是无可厚非的,但是现代社会的经济生活以压倒人类其它生存活动的趋势而走到极端。人性萎缩在紧张卑琐的利欲活动中,丧失了全面健康的发展。这正是韦伯试图证明的现代社会特征是工具理性压倒价值理性。人类充实光辉的生命被束缚在某一具体的过程或操作技术上,异化为某一制度框架内形式理性的呆板执行者,降为机械的、被动的、涉小的、萎缩的存在。

儒商作为东方企业家的人格理想模式,强调的是人内在的生命实现人类存在的极致、生命的最高意义与价值。这是儒家讲的内圣,即立人极之人,达天德之人。内圣是人类存在的本然之性,每个人生命中都具有圣性。同时儒商应具备商才,即,实现以国家天下为己任的道德精神所必须的商业才干,也就是说,从事实际工商经贸活动所必须的经营管理知识和技能。正如孔子所言“志于道,据于德,义于仁,游于艺”,用通俗的语言来讲,就是德才兼备,道义两全。中国经济正处于一个关键的时刻,中国的企业制度更是如此,中国企业制度的性质及其发展,将直接影响到中国经济的性质及其发展,最终会影响到东方工业文明的形成。在这一历史发展的重要关头,在创造一个新文明的千秋伟业中,儒家文化无疑是可资利用的深厚的资源。历史是人创造的,只要造就一代儒商,中国式企业管理模式就应运而生,必能在中国创造出新的东方文明。

儒家伦理思想在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党群部综合科 张剑

对于一个企业的长期发展来说,人力资源可以说是所有资源中最可宝贵的。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就曾指出:美国的最大资本是其人力资源,而非实物资本和金融资本。国家的发展要靠人力资源,企业要想保持长期可持续发展,也必须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虽然已经有了许多理论研究成果与成功的实践案例,但作为与“人”打交道的工作领域,人力资源管理依然是极富挑战性的。例如,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人们总结了很多技巧。但对于不同企业、不同场合以及不同的沟通对象,这些技巧的应用结果并不是完全一样的,甚至会截然相反:有的会比较成功,有的则会完全失败。所以说,这些所谓的技巧也并非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我在中海集运从事企业内部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是绩效考核)过程中,也遇到过这个问题,也曾试图从相关理论、前人经验以及一些讲座推荐的管理技巧中寻求帮助,但效果都不大。通过公司组织的学习培训,加上对《论语》的一点初步了解,我得到了很大的启发。不可否认,《论语》中的一些观点是有其历史局限性的,如“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孔子)”。这反映了孔子对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力量的认识上的欠缺。我们在学习与运用的过程中,需要予以区别对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但总体而言,我认为儒家伦理思想不仅对企业员工个体来说,是很有指导意义的,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放于利而行,多怨(孔子)”,“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子游)”,等等。而且,对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来说,儒家伦理思想更是大有可为的,它对加强企业凝聚力、提高员工职业道德、树立共同价值观、充分用好人力资源等方面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下面,我将就自己对儒家伦理思想的一点粗浅认识,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谈谈它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指导与帮助。

一、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引入儒家伦理思想的原因

管理科学侧重于通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手段来调节管理过程中的各种人事矛盾,理顺人际关系,以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而伦理学侧重于从道德意识的高度去处理人际关系,通过充分发挥人们的道德自觉性来调整社会关系中的矛盾,达到控制社会系统的目的。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经验:与单纯地做事或者理论研究相比,跟人打交道是最复杂、最困难的事情。员工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他们的管理很难用1+1=2的定量化方法来解决。即使企业建立了非常完善的岗位说明书、工作流程与绩效考核办法等规章制度,也无法仅仅依靠这些书面约束与激励来达到调动员工主观能动性、全身心投入企业发展之中。管理科学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的这一不足,已经为众多的企业管理实践所证明。

我认为,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儒家伦理思想与前面所说的书面约束与激励相结合,能够更好地调和企业中人与人的矛盾,培育共同价值观,调动员工积极性,整合员工合力。

二、儒家伦理思想的新内涵 在《三字经》中有这样一句话:“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儒家伦理思想博大精深,但上面这句话中的仁义礼智信可以说是其精髓所在。我认为,对于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来说,仁义礼智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有其新的内涵: “仁”——企业真诚关爱员工,员工之间互助友爱;

“义”——以义统利,企业有社会责任感,员工有工作责任心;

“礼”——以道德规范为基础,对内遵守规章制度,对外竭诚服务客户、服务社会;

“智”——重视人才,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培训与锻炼,通过提高员工素质来增强企业智慧;

“信”——立信守诺,以信誉为企业立身之本。

三、儒家伦理思想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现实作用

1、加强企业凝聚力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在孔子的人本主义哲学思想中,“仁”占据了中心地位,是含义很广的一种道德观念,包括恭、宽、信、敏、惠、智、勇、忠、恕、孝、悌等。“仁”的基本内涵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相亲相爱。“仁”的思想通过推动、引导企业真诚关爱员工,鼓励员工互助友爱,可以非常有效地加强企业的凝聚力。

举个例子,2002年初,由于市场环境恶化,中海集运遭受巨大亏损,仅2002年上半年就亏损近7亿元毛利,几家大银行停止贷款,员工的现金流压力非常大。

在这生死存亡关头,公司所考虑的,不仅仅是如何挺过困境、逆势扩张,更是如何保护员工利益。公司领导层曾内部开会,特别强调不管公司如何困难,也要坚决做到员工收入水平不下降,要优先保证员工切身利益不受影响。与经营上的大手笔、大气魄相比,中海集运在生死一线之际,不裁员、不降薪、不牺牲员工利益,其中所闪现的人性光辉无疑更加令人感佩、叹服。

公司在做出这一决定的时候,也许并没有什么有意识的理论支持,但这一行为背后,无疑是儒家“仁”的思想的体现。正是这以人为本的仁爱真情,凝聚了人心,鼓舞了士气,使中海集运上下团结一心,共渡难关,也为公司日后的大发展保住了一支充满朝气与凝聚力的宝贵人才队伍。

“仁”的内涵除了相亲相爱,还有很多,如孔子所说:“刚、毅、木、讷近仁”(刚强不屈,果敢坚毅,质朴老实,言语谨慎,这四种品德接近于仁),“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这里就不一一阐述了。

2、提高员工职业道德

如前所述,光靠制度、流程、岗位职责与质量标准等硬性约束,很难真正调动员工尤其是管理岗位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必须结合应用儒家中“义”和“礼”的思想。在上海海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院训中,有“以义统利”这四个字。我想它要表达的意思应该是要见利思义,取利有义,不能用不道德的手段去谋求物质利益;在为企业创造效益的同时,还要帮助企业的客户、合作伙伴等获取利益,达到多赢的结果。孔子也曾经说过:“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而“礼”的思想,对现代企业中的员工来说,可以理解为秉持社会认可的道德规范和准则,在企业内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在对外交往中竭诚服务客户、积极回报社会。

通过在员工中熏陶、提倡“义”和“礼”的思想,可以提高员工职业道德,培养爱岗敬业精神,从而很好地解决跨部门协作中的推诿扯皮和客户服务中的拖延敷衍等现象——这些现象往往都很难用规章制度等影响约束办法来解决。

对于如何更好地做人做事,儒家伦理思想也提供了很好的建议,如: “乡愿,德之贼也”(全不得罪人的好先生,是败坏道德的人)——说明做人做事要有自己的原则,不能一味圆滑不得罪人,满足于做一个好好先生。“道听途说,德之弃也”(听到传闻不加考证而随意传播,这是应当抛弃的一种品行)——告诫我们要有自己的独立判断,不要传播小道消息,谣言止于智者,要杜绝“地下组织部长”现象。

“巧言令色,鲜矣仁”(花言巧语,一副和气善良的脸色,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这是典型的两面派作风,希望我们自己能够避免成为这种人。“无求备于一人”(不要对一个人求全责备)——心胸要包容,眼光要开阔,正所谓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在看到他人缺点的同时,更要挖掘、发挥其优点。

通过这些做人做事信条的熏陶,对企业中普遍存在的好好先生、小道消息、两面三刀等痼疾都会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对更好地进行人力资源管理也会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3、树立共同价值观

在《论语》中,信的含义有两种:一是取得别人对自己的信任,二是自己对别人讲信用。在这里,我所取用的是后者。

孔子认为,信是人立身处世的基础:“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一个人不讲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这说的是信用对个人的意义。孔子还说过:“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自古以来谁也免不了一死,<没有粮食不过是饿死罢了>,但一个国家不能得到老百姓的信任就要垮掉)。这讲的是取信于民对政府的重要意义。对于孔子说的上述两句话,我们同样可以引申为取信于客户、取信于社会对一个现代企业的重要意义。现代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信誉无疑是其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也是绝大多数现代企业的价值观内容之一。长荣曾经为了不失信于客户,而用飞机将一个海运集装箱紧急空运至目的地。虽然付出数倍于正常运输的成本,但却成功赢得客户的信任,这对于它的长远发展的收益,肯定远远大于空运本身的成本。可以说,“信”的思想已成为现代企业在经营管理中的核心准则之一,其意义已经超越自觉约束自身行为的道德范畴,而成为企业安身立命并实现远景目标的更高层次的关键性要素。

企业是由员工组成。通过在员工中灌输“信”的思想,使员工在内部工作中以及服务客户等对外交往中讲信用、守承诺,必将在提高内部工作效率的同时,促进企业信誉的提高,树立企业的守信品牌,为企业赢得更有利的竞争优势。

4、知人善任,充分用好人力资源 在现今竞争极其激烈的市场大潮中,合适的、契合企业需要的人力资源(不是仅指优秀人才)已成为企业赢取胜利的力量源泉。但在现实中,许多企业都存在人力资源的不平衡现象,即某些部门虽不断加人依然有人手不足的感觉,某些部门虽然人员较少,但对于同样的工作却表现得游刃有余。除了信息系统、制度流程等方面的原因外,有关的管理者是否能做到知人善任也有着很大关系。

在与樊迟关于什么是“智”的问答中,孔子说“智者知人”。意思就是“有智慧的人,了解别人”。简而言之,“智”,就是“了解人”。在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智”的思想尤其重要,企业各级领导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部门必须要能够知人善任,充分发挥每一位员工的最大能力。

同时,在制度方面,为了使员工和岗位达到最佳匹配,可以尝试建立一个柔性的内部人才市场,通过公司内部公开招聘的方式,满足空缺或新设置岗位的需要,还可以对薄弱岗位实施竞聘(中海集运已在这方面开始了初步的尝试,在今年初拿出六个副科级干部岗位进行内部公开竞聘)。

建立内部人才市场的初衷,实质上就是孔子所说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通过发挥员工的爱好、兴趣、长处、优势,使之匹配最合适的岗位,达到员工职业生涯发展与企业效益最大化的双赢。

完善的内部人才市场实现了员工与岗位的“双向选择”,也是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的具体体现(也是符合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它不仅可以使员工队伍合理流动,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还可以最大程度地释放员工的潜能,将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为公司的长远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智”的思想同样对企业的人力资源培训工作有着很好的指导意义,如孔子所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中等资质以上的人,可以告诉他深奥的道理;中等资质以下的人就很难让他了解深奥的道理了)。其中的含义,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对员工要因材施教,对不同岗位、不同资质、不同教育背景的员工采取个性化、有针对性的培训方式与培训内容。相比场面热烈的一刀切培训,这样的“小班教学”模式相信会更具效果。

四、如何将儒家伦理思想融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1、领导以身作则、身体力行

在上海海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院训中,除了前面提到过的“以义统利”这四个字外,还有“正己安人”四个字。在翻阅《论语》的过程中,我看到在子路问君子时,孔子先后用“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和“修己以安百姓”来回答子路。我想,这应该就是“正己安人”四字的原始出处了。而它的含义,我认为就是要求“君子”在带动他人的时候,首先要以身作则。

在将儒家伦理思想融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企业的各级领导尤其是高管层是否能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就显得特别重要。孔子曾经曰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位置居上的人本身品行端正,就是不发布命令,人民也会照着去做;本身品行不正,即使发布命令,人民也不会听从),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否则,“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自身不能端正,怎能使别人端正呢?)

2、进行专项培训 在网上,我查到了一条关于日本的松下电器商业学院把中国的儒家哲学与现代管理熔为一炉的教育方法。每天早晨,全体学员集合,各自面向自己的家乡,遥拜父母,心中默念《孝经》。然后,每一个学员,正襟危坐,双手合十,口诵“五观之偈 ”,进行自身反省。松下就是用这样通过抓住“孝者,德之本也”这一基本思想,来培养人的仁德,实现自己企业的有效管理,实现自己的企业理想。对于中国的企业来说,还很难做到象松下这样的规模和层次,但依然可以制定适合本企业实际的儒家伦理教材,作为新员工入司教育与员工提升的必修科目,进行专门培训。在培训的过程中,要避免流于形式和走过场。在集中培训的基础上,还应有员工的上级管理者的参与,帮助员工认识儒家伦理的实际意义,以及自身与企业的关系等,真正使培训内容在员工中入耳入脑

3、融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全过程 光有领导的重视、带头以及专项培训是远远不够的。要使儒家伦理思想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切实发挥作用,还必须充分融入招聘、考核、薪酬、晋升、培训和奖惩等各个环节中。一方面要以儒家伦理思想来指导上述各环节的工作开展,比如将第2点的专项培训结果与员工晋升相结合,以及将中低级管理者的晋升与他们知人善任、培养下属的成果相结合,等等。另一方面,要将是否合乎儒家伦理思想作为评判各环节工作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之一。例如,因为部门间推诿扯皮而导致工作差错,或者因为员工在客户服务中责任心不强造成客户的损失,给企业信誉造成负面影响,都要有相应的制约。

需要着重说明的是,上面所说的儒家伦理思想都是指经过选择的、切合企业实际、有企业特色的儒家伦理思想精髓。

五、结束语

文化交融的图像显现 篇3

由复杂意象组构的作品《革命》(图二),显然带有东欧风格的思想意识,普赖斯确信欧洲文化对其创作具有根基的作用。他说:“我十岁起就学习美术,罗马尼亚的美术教学与美国很不同。教师看出我有才能时,我就被送去专门的艺术学校,学习艺术史、构图和色彩等课程。欧洲的艺术教学并不只是基于技术,不像美国这样倾向于侧重对谋生技能的训练”。

从普赖斯的作品《不敲门就进来》(图三)和《旅途之夜》(图四)的形象与背景,可见欧洲大陆的古典绘画方式对他的图像构成,具有强劲的基因。这使普赖斯的作品风格明显区别于一般摹仿异国情调式的美国同行,因为欧洲传统情调乃属他自身带来的根深蒂固。非但可以运用自如,而且形成个性特色。

26岁时普赖斯在布加勒斯特美术学院获得工业设计学位,之后在美国普渡大学得视觉交流设计的硕士学位,并在该校任了五年的设计教师。在印第安纳州期间,他结识了其夫人也成为后来的事业合伙人玛林·肯尼迪(Marlene Kennedy)。出于对海洋的热爱,他们在1988年移居夏威夷州的檀香山,同时放弃教书,组建了自己的设计-插图-摄影公司。这间夫妇设计公司运营得非常出色,现在已达到美国的国家专业水平。普赖斯以其敏锐的视觉意识,担任创意设计的艺术工作。也是设计出身的夫人,则专门负责处理电脑传输的操作工程。夫妻并肩携手,各掌半壁江山。 由于创意优异加之工作勤奋,又借助于先进的电子通讯技术,使公司的业务消除了美国本土与夏威夷群岛之间地理空间的不便。

普赖斯夫妇非常满意居住于海滨的工作与生活环境,他们从不后悔为此而改变了职业生涯。普赖斯的创意感觉是“每一天我都有新发现”,这种愉悦的精神状态,从《欢迎到我老家来》(图五)的欢快气氛中感现而出。

由于在欧洲祖国薰染的结实绘画功底为艺术造型根基,普赖斯有别于一般只能借助电脑图像处理软件来合成影像的同行。他表示还是习惯于以彩色铅笔、油画色、油画棒之类传统的绘画材料来加强摄影图像的韵味,电脑技术只对其创作起辅助作用,不占优势。他说:“我并非只为追求特殊效果,当我对影像的某部分做变形处理时,并不狂热地使用电脑软件具有的各种可能性。我只运用其中对作品有益的活力,以使我设想的图像更为生动。这就如盒子里放着25种颜色的彩色铅笔,那并不意味我要把它们全部用上去”。

自打干上了用电脑图像处理软件做设计的活儿,普赖斯停下了在帆布上画油画等传统艺术创作。“有时我在纸上画些素描。现在更多的是往电脑里扫描大量的照片,当我想要某个图像时,找到它并打印出来。然后我就是把它们挪来移去地做构图设计,就象做拼贴创作时那样。”

《骑士》(图六)是较具美国西部风情的作品。普赖斯认为这是尝试在一个主题上运用不同方法的自我发现的表现。创作的具体程序是,他在去科罗拉多州、亚利桑那州、新墨西哥州的旅行中,用35mm和APS照相机,拍下了许多具有西部文化特色的单独照片。把那些有用的照片扫描进电脑中,再将其中某些具有典型西部牛仔情趣的建筑和人物形象,用图像处理软件加工合成为一幅围绕着西部梦主题的创作。

普赖斯的设备包括:麦金塔G3 300MHz电脑主机和17英寸监视器,附两块9GB硬盘和内存100MB驱动器。打印机为Epson 3000型喷墨式,可以印制全幅为11×17英寸的印张。外配图像传送专业设备等。

普赖斯说:“我有一个非常好的电脑视像记忆体。我经常从中提取某个所需的图像,再将它们放入新的创意构思设计中。杰瑞·尤斯曼的艺术风格对我影响很大,他的影像蒙太奇非常具有现代感,虽然那是在暗房里用传统技法制做的,”另一个对他的艺术形式有很大影响的是意大利超现实主义画家藉里柯的自我感觉表现风格的绘画。

《农牧文化的交融》教学设计 篇4

1.了解中国历史上的疆域变化与政权更替概况, 认识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

2.列举文化传播的一些途径, 了解历史上不同地区之间文化交流的结果。

3.利用多种资料, 说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

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

“农牧文化的交融”是人教版《历社八上》第四单元第三课第一课时的内容, 要求通过汉族与契丹、女真等游牧民族之间交往及相互影响的若干事例, 体会农牧文化的融合对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历史意义。学生通过学习能了解到农牧文化交流的主要过程和融合的方式, 也是本节课主要要求学生掌握的重点和难点。这一部分的特点是跨度大、政权多, 需要注意讲解清晰王朝的更替顺序。通过学习, 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中国历史的“分”“和”规律以及各民族在特定时代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不同领域的相互影响。

2.学情分析

初二的学生有一定的学习能力, 但他们缺乏历史的理论基础, 也缺乏历史知识的思维方式和感知能力。对于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八年级学生来讲, 宋元的历史毕竟太过久远, 要理解“多民族政权对峙”“北宋局部统一”这样的内容时, 理解上会有很大障碍, 需要教师运用一定的教学技巧帮助他们突破。

3.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内容设计, 主要考虑的是农牧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我主要从导入新课、农牧文化的交流 (战的过程) 、农牧文化的融合 (和的过程) 、自我归纳几个方面进行设计, 主要围绕文化的如何交流与如何融合展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A.在图上能正确找出辽、北宋、西夏、南宋、金、蒙古政权的大致位置以及理清各政权之间的相互关系;

B.了解元朝的建立的过程, 能说出元朝中央政府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主要措施。

2.能力目标:

A.通过北宋和西夏、辽之间战争的学习, 使学生形成正确评价民族战争的能力。

B.通过列表写出宋元时代各个政权名称、建立的民族、地理位置, 让学生具备比较能力和识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在感受民族战争的基础上, 能意识到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对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家富强的重要作用, 中国的边疆发展是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 树立正确的民族观。

B.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分裂是暂时的, 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大趋势这一结论, 树立维护国家统一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

农牧文化交流与融合的过程 (北宋、辽、西夏的对峙;南宋与金的对峙;元的统一)

教学难点:

理清从两宋到元朝的王朝兴替线索、正确认识和评价民族战争对文化的交流的促进作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案、把学生分成六人一小组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营造情境, 激发兴趣

1.播放电视连续剧《天龙八部》的纪录片, 提问:你知道这部影片反映的是哪个时期的历史?影片中记载的符不符合真实的历史?

2.结合教材, 了解该时期人们战与和的大致过程, 并完成学案的“基础填空”部分。 (见学案)

(从学生熟悉的影片入手, 营造情境, 凝神、起兴、点题。)

二、农牧文化的交融 (战的过程)

1.宋元时代王朝的更替顺序及时代特征

小组合作完成:通过课前预习, 试绘制宋元时代的王朝更替简图, 并说说每个朝代的特点。

(让学生形成一个整体的“王朝兴替的流程”, 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多个政权更替的基本过程。)

2.多民族政权对峙

(1) 北宋的建立及与辽、西夏的对峙

展示《北宋、辽、西夏对峙图》, 分组完成如下问题:

A.绘制简图:

按照三个政权的地理位置, 绘制简图, 并标明建立政权的民族。

(直观、易懂)

B.看图说话:

找出三个政权中, 面积最大的是哪个?地理环境最为险峻, 易守难攻的是哪个?土地最为肥沃, 适于耕作的是哪个?并简要介绍契丹族的基本情况。

(通过对自然条件的了解, 理解战争的社会根源。对契丹族的介绍, 为后面的“澶渊之盟”做铺垫。)

C.场景再现:模拟“澶渊之盟”谈判过程。

将全班分为两部分, 分别代表辽和北宋, 要求两国在谈判过程中陈述战争经过、各自优势、希望达到的结果。

D.小组交流:“澶渊之盟”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盟约?并完成学案合作探究部分。

(通过戏剧性的场景再现, 使学生了解到战争的目的、结果。通过小组交流使学生正确认识“澶渊之盟”对北宋的影响。)

(2) 南宋的建立及与金的对峙

小组合作讨论:试述北宋灭亡、南宋建立的过程。谈谈这段历史中你最感兴趣的历史人物是谁?理由是什么?

(让学生在交流过程中, 体会王朝的更替。通过评价历史人物, 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

3.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A.“成吉思汗”是谁?他有什么功绩?是谁建立了元朝, 最终完成了统一大业?

B.展示《元朝疆域图》和《唐朝疆域图》, 分组完成以下问题:

(1) 比较两幅地图, 说出中国疆域的变化。

(2) 说一说, 元朝在疆域管理上, 采取了什么措施?

(3) 元朝首次实现了对哪些区域的有效管辖?

(通过比较地图, 使学生认识到元朝是古代中国疆域最为辽阔的朝代。在国家管理制度上有所创新——行省制, 首次实现了对台湾、西藏地区的有效管辖。)

三、农牧文化的交融 (和的过程)

1.展示《契丹文大字碑残石》《西夏木活字印本》《契丹刻龙镀金银冠》《金国的塔林》《金章宗书法》等图片。

(让学生感受农牧文化交融的具体内容, 体会中华民族的文化是多民族劳动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晶。)

2.小组交流合作:农牧文明是如何进行融合的?

要求: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 说明中原文化对西夏、契丹的影响。

(通过列举农牧文化交融的具体内容, 正确认识和评价战争对文化的影响。突破本课的难点。)

四、自我提炼

(通过学习, 让学生能真正理清政权更替的线索, 并理解战争对农牧文化交融的促进作用。)

五、当堂反馈

完成学案的反馈与检测部分。 (检测学生在本节课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反思

跨文化的交融 篇5

现代文明,为什么必须跨过“神学”这道坎呢?因为神学是人类的大脑思维通向宇宙的阶梯。人生天地间,面对三大关系: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独立思考)。什么是科学?神学与科学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西方基督教文化氛围下科学研究的诚实态度、求真精神、创新思想、荣神益人的动机等等,只有建立其宗教神学,人类的思考才会有这样的高度和广阔。可是我们的传统文化由于缺乏宗教神学,思维井底之蛙。偏重实用的技术而忽视科学,四大发明即是实例。没有人与然,没有人与自身,只有人与人的实用处世哲学的思考。行为靠本能、直觉、情绪、利益、经验、占卜、偶然、盲从。

人对宇宙的认识目前来看好像是一只狗狗看待人类一样,狗狗的理解能力有限,它们虽然能够看懂人的一些行为动作,比如走路,吃饭,抚摸,说话,但狗狗是无法理解人类怎么有汽车,怎么会看电视等等。因为狗狗没有逻辑推理。它不会理解人类复杂的行为,所以他的理解范围只能靠眼睛。只相信眼睛看到的事物。如果人类缺乏逻辑推理同样也会犯狗的错误,以前我的微博经常写历史段子,然后加上自己的思考。经常有人这样回复,“你胡说八道,你造谣,你亲眼看到了?”

写这样的文章很不容易,必须翻很多书。打开木心文学回忆录,木心说:中国文化五千年……几乎没有哲学家,没有正式的大自然科学家。诸子百家是热心于王、霸的伦理学家、权术家,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哲学吗?兵家、法家、杂家,都在权术范畴。什么是哲学?是思考宇宙,思考人在宇宙的位置,思考生命意义,无功利可言。中国哲学家只有老子一个,庄子半个。

黑格尔说:“逻辑到中国就玩不转了。”爱因斯坦也认为,中国没有西方科学两个基础,即形式逻辑和通过系统实验找出因果。中国传统文化,起于阴阳五行巫祝,落于玄学。都是感性积累,自然科学的实证、证伪、求真还原等思维无法成长,面对现代文明所以只会山寨。

中国文化基本就是个经验文化,如同“狗狗看人类”,缺乏思维论证,没有一个结构严密的逻辑体系,逻辑基本空缺。所以缺乏科学传统,缺乏科学精神,是我们文化中的.一个重大缺陷,中国人不喜欢探求人与自然的关系,而喜欢探求人与人的关系,要建设成高度文明的国家,必须突破传统文化的束缚。缺乏科学没有逻辑导致政治和科技都落后于人。

科学是建立在逻辑与实证基础上认知世界的方法,人类总是通过不断的探索、自我质疑、自我证伪来持续发展以及完善的,而从来就缺乏逻辑、实证的中华文化,自董仲舒提出“独尊儒术”之后,早已褪变为一种建立在崇古、敬祖基础上,不求上进、不求甚解、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狭隘文化。

中外文化的水乳交融 篇6

三年前的那个夏天,一张张宣传手册满教室传阅着,我的目光却独独流连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这几个字上,因为学校简介上有这样几句话:“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是在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的亲切关怀下于1964年创立的,是一所文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等多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知名大学,是中国外语、翻译、旅游、经贸教学与研究的重要基地。”一所寄托着周总理对教育、对人才的美好祝愿与希冀的大学,必然是与众不同的吧。

两个月后,我如愿踏进了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校园。

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办学实践,学校形成了“学用结合,注重实践”的办学特色。外语专业强调“技能领先,注重实训”,坚持“外语+外语”“外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特别是翻译基础能力的培养,努力拓宽外语专业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非外语专业教学突出“应用导向,强化实践”,坚持“专业+外语”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开设双语课程和聘请外籍教师开设专业课程等手段,提升学生的外语水平,同时以社会需要为导向强化学生的专业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每每徜徉在学校曲折蜿蜒的甬道上时,耳边,总会传来同学们用不同语言朗诵的声音;周围穿梭的,是不同肤色、不同国籍的留学生;各院系举办的文艺晚会,更能让学生感受到别样的异国风情。

看起来“洋味儿”十足的她,其实还有着古朴典雅的内里。她是一个双生儿,一朵两生花。她最好的一面,永远在那些只是匆匆听闻却不曾亲临细细感受的人们的想象之外。

课程安排上,在扎实掌握外语的基础之上,母校亦不忘拓展深厚的中华文化。我们学习古代文学、近现代文学、中国近现代史,同时,她还会定期举办书法比赛、经典诵读、征文比赛、读书节等宣传普及传统中国文化的活动。学校倡导并践行博雅教育理念,强调传统文化,突出“专业+外语”“技能+实践”“双语双强”特色,增强学生的人文底蕴,增强学生在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等领域认知的广度和宽度,使学生真正做到学识广博、品性高雅,成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人才。

学校注重国际化办学,与美国、日本、德国、法国、澳大利亚、俄罗斯、韩国、埃及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130多所高校及教育机构建立了长期良好的交流与合作,双方开展学术交流、学生互派、联合培养等。每年派出300多名在校生赴外留学,同时有近千名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在校学习。学校还在墨西哥、摩洛哥、英国、法国承办了4所孔子学院,积极参与国家汉语国际推广工作。

从占地面积来讲,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并不是很大,学校虽小,却极为矜贵,这种矜贵,是中西文化于此珠联璧合的结果。

跨文化的交融 篇7

一、当前城乡文化交融背景下群众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随着城镇一体化的快速发展,部分农村已经开始城镇化发展,但与此相对应的文化建设却相对较为落后,跟不上建设发展的步伐。在发展方面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 体制机制不健全

从目前现状来看,很多基层文化机构发展不够健全,部分乡镇的文化工作没有得到很高的重视,尽管设有文化宣传和服务综合服务站,但是存在经费困难、人员配备不足、文化建设落后哦等问题。有些文化站仅仅配备一名工作人员,编制较少,缺乏专业人员。这些状况使得基层的群众文化建设显得可有可无,和当地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及其不适应。

2. 文化队伍不稳定,专职人员缺乏

由于编制、待遇、晋升职称、环境艰苦等问题,使得乡镇文化干部队伍极其不稳定,在乡镇、街道文化干部要申请个副高职称的岗位简直是难上加难。为了提高待遇,为了不风吹日晒等,分配下来的大学生干不几年都找关系调到市局里了,使得乡镇文化干部队伍极其不稳定。文化站的人才引进缺乏自主权,现有队伍出现年龄偏大、专业人才缺乏、人才结构不合理等现象。而且出现人员兼职现象,虽然设有文化专干,但是却兼职其他工作。因此基层文化队伍需要引进专业人才,留住有农村经验的人才,使队伍不断壮大,更好地服务百姓。

3. 资金不足,文化产业投入资本缺乏多元化

在专项资金投入方面,基层的文化建设投入费用还不足,相应的硬件建设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尽管一方面在积极倡导群众文化建设,但在核心的资金投入问题上却遇到瓶颈问题,最终造成群众文化工作紧紧停留在口头方面而缺乏实际的落实。另外需要重视社会资本、城市产业资本向农村文化产业的流入,在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农村群众文化水平的提升。同时,要积极倡导和引导城市社会资本向农村文化产业的投入,丰富现有资本投入单一的现状,实现文化产业发展资金的多渠道、多元化。

4. 建设内容单一

随着农村的现代化发展步伐,传统的文化建设如广场舞、传统节日演出等已经不能跟随时代发展的潮流,需要根据时代的发展而进行必要的创新,在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基础上,紧密结合新兴产业及与城市发展相接壤的产业如开展特色农村产业旅游、乡村一日游等来促进群众文化的城乡密切交融。

二、城乡交融背景下群众文化建设创新对策

在城乡一体化逐步发展的今天,不仅需要重视城市群众文化建设,同时还需要重视农村的群众文化建设,加强二者之间的有机结合和交融,创新群众文化建设策略和途径,促进城乡群众文化建设的共同繁荣和发展。

1. 加强领导,高度重视

要解决基层文化建设发展存在的困境,推动群众文化建设进程,首先需要各级政府要明确自身责任和使命,重视基层文化建设工作,在政策及资金、人才投入等方面给予支持和引导,缺乏资金充足利用到位,人员配置到位,保障文化工作队伍稳定。要理顺文化站的体制机制,提高其公共服务职能,加强监督和考核,将基层文化建设列入政绩考核当中,作为干部考核晋升的标准,做好群众意见收集和反馈,从根本上为群众文化建设提供环境支持和保障。

2. 加强群众文化队伍建设

在城乡一体化环境下,城市较为先进的文化建设要逐步影响和促进农村的群众文化建设。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要加强农村基层的文化队伍建设力度,确保文化建设有专人、专业人才开展,确保人才队伍的稳定,要从人才的待遇问题入手做好其福利待遇、职称晋升等保障工作,同时加强人才队伍的可持续教育和培训工作,定期举办相关的专项培训,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同时可以实行考试上岗制度和从业资格考试制度,从而促进其专业技术能力的提高。还要鼓励和扶持各类群众文化业余发展队伍,发挥他们在群众文化建设方面的重要作用。

3. 加强专项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群众文化建设,不仅可以有效满足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需求,也是满足群众文化需求的举措,有利于促进和谐的建设和发展。要大力开展先进文化和公益文化工作,开展文化下乡活动,要在资金方面进行专项的划拨和监督使用,确保相应的基层文化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有效实施,地方政府要严格执行相关政策规定,将文化事业建设费用纳入年初的财政预算,加强对基层文化设施的投入和建设力度,以满足人们群众对文化设施的需求,形成适合群众文化发展需求的配套服务体系,保障群众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顺利展开。

4. 重视农村文化多样化建设,促进城乡文化有效交融

在长期的重视城市发展政策环境下,出现了城乡发展相互分离的二元社会结构,农村社会经济主体发展受到抑制,农村的文化发展处于停滞状态。为改变这种状况,在城乡文化交融发展趋势下,要推动双向的城镇化发展,突破城市与农村之间发展的壁垒,改革现有的管理体制,要大力推动城市产业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本向农村发展的力度,将文化发展的触角引导农村。在文化建设中,要继承和发展农村传统的文化,重视农村文化的多样化发展,营造积极向上、乡土文化气息浓厚的文化氛围。要通过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化建设将农村特有的乡土气息引入城市生活中,通过建设生态园、农家乐、古镇游等农村特色的生态文化等促进城乡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

同时,在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中,要重视文化品牌建设,将其与旅游业有机结合,引入竞争机制,发展文化市场的调节和促进作用,在促进当地的旅游业的发展的同时推动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工作的良性循环和发展。

总之,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促进了城乡文化的有效交融,在新时期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负责的工作,需要引起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的重视,要通过多种举措促进城乡文化的协调发展,促进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工作不断得到提高,满足人们群众对文化建设的需求,真正从整体上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消除城乡之间存在的差距,促进城乡文化的共同繁荣和发展。

摘要:城市和乡村虽然是有着不同内涵的区域,但在城镇发展一体化越来越发达的今天二者又是相互依存和影响的,二者之间的协调发展是城乡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快速发展城乡之间在经济、意识形态等方面的联系广度和深度不断加深,两者之间的群众文化也在相互交融。城乡逐步走向融合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其中加强群众文化建设,消除二者在文化建设方面的差距的需求越来越明显。

关键词:城乡文化交融,群众文化建设,策略

参考文献

[1]杨国琴.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研究[J].大众文艺,2014(20).

[2]李秋霞.社会转型期群众文化建设的实质、困境与方略分析[J].黄河之声,2014(17).

[3]黄梅.当前群众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大众文艺,2015(4).

[4]庞书兴.关于推进群众文化建设的探讨[J].科技与企业,2015(6).

酒店软装·文化与艺术的交融 篇8

1. 主题空间设计的概念

1.1主题的概念

主题, 也叫“主题思想”, 是作者对现实的观察、体验、分析、研究以及对材料的处理、提炼而得出的思想结晶。它既包含了现实生活本身蕴含的客观意义, 又集中体现了作者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认识、理解和评价。

主题原指文艺作品通过艺术形象的描绘、刻画所体现出来的中心思想, 它构成了整个艺术形象体系的核心和灵魂 , 统率全局、贯穿始终 , 使之形成个性鲜明、寓意深刻的一个统一的整体。我国古代对主题的称呼是“意”“主意”“立意”“旨”“主旨”等。

1.2主题的来源

主题是作者的心理感受与体验的集中体现, 是情感的凝练与升华, 它来源于传统、地域文化, 以及生活的各个方面, 包含物质与非物质两个层面。譬如一个神话故事, 一段民间小调, 一首凄婉诗词等等;有时候, 一种特殊的空间氛围、一种艺术处理手法等, 也都可作为主题。

1.3主题与空间设计

具有立意的设计可称作“主题设计”。这里的主题设计是一个泛设计的概念, 可适用于包含各设计门类在内的大设计范畴, 当然也适用于建筑、室内等空间类的设计。以室内空间为代表的主题空间设计的最终作品犹如一串完整的珍珠项链, 主题是其中的“线”, 而由主题确定的素材就是一颗颗熠熠生辉的珍珠。

2. 主题空间设计的内涵

主题空间设计始终围绕着“人”而展开, 表达功能性与艺术性完美统一的空间环境的创作活动 , 同时满足人类社会与文化不断发展的多元化物质和精神需求。以文化为代表的精神层面的“主题”最能体现设计思想, 是整个空间环境的灵魂。在现代空间设计中代表物质层面的功能设计是主题展开的“硬件”条件, 而由主题演化出来的故事与情节正成为当下对文化要求较高的室内空间必不可少的“软件”部分, 二者结合满足高效的使用功能、形成丰富的精神内涵。主题的介入使得空间环境产生场所效应, 并以此展开叙事、表达思想与情感。以下借用文学的相关概念与叙事手法, 探讨主题与空间的结合之道。主题空间设计的内涵主要体现在空间名称、空间布局、空间属性与陈设艺术几个方面。

2.1空间名称

一篇好的文章, 恰当的标题至关重要。标题是文章的脸面, 直接影响着人们对文章的最初印象。好的标题, 首先要准确地反映文章内容, 文不对题, 即便文章内容再精妙, 表现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其次, 标题应是独特的, 标题是一篇文章区别与其他文章的重要标志。新颖的标题更能引发阅读的兴趣。此外, 好的标题应该是精炼的, 标题是对文章内容的高度提炼和概括, 文字过多会使标题拖沓、冗长。

空间名称就如同文章的标题, 是对空间主题的直接表达, 关于文章标题的论述适用于空间名称。空间名称与主题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相同的比如“若水青衣”既是餐饮空间的主题也是店名 (图1) ;不同的如“大千山水情”为空间主题, 而“张大千美术馆”则为空间名称。

2.2空间布局

不同的文学体裁在文本结构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小说是通过故事叙述来反映生活、表达思想的文学体裁。小说编排最大的特点在于主线明确, 随着故事情节的起承转合, 同时伴随着时间与空间的转换 (图2) 。有别于小说编排所体现出的严密逻辑性, 散文写作不讲究音韵, 不讲究排比, 没有任何的束缚, 被称为最自由的文体。“形散而神不散”是散文文体的主要特点, 指的是自由的创作手法, 但是字里行间却体现出与主题的紧密联系 (图3) 。

文学作品的结构特征对于空间布局的编排具有借鉴意义。运用小说体的空间布局的关键在于主题的故事情节强, 犹如利用空间环境讲述着与主题密切相关的故事, 如“醉三国”“红楼一梦”等主题 (图4、图5) 。而运用散文体的空间布局的关键在于主题的体验性强, 有着广阔的想象空间, 如“烟花三月”“江南慢生活” (图6、7) 等主题。

2.3空间属性

鲜明的性格特征是文学创作中人物塑造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文学作品中, 众多经典的人物形象因其鲜明的性格特征而被读者深刻地牢记。比如:坚毅勇敢的哈姆雷特、阴险多疑的曹操、纯洁善良的爱斯梅拉达等。古典名著《红楼梦》让人百读不厌, 曹雪芹在其中为我们塑造了一大批性格特征鲜明的人物形象, 展现了一系列冲突的复杂性格。作者细致的刻画, 使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从书中走到读者的身边。

如同文学作品中人物个性的描写, 在空间设计中, 设计师通过对单一空间属性的塑造, 在空间内部营造出与主题特征相符的氛围。决定空间属性的因素主要包括空间的形态、光线、色彩、质感四类物质基础 (图8、图9) 。

2.4陈设艺术

遣词造句是体现细节的艺术。合理、巧妙地运用能为文章增色不少。诗人贾岛在创作《题李凝幽居》时, 最初曾写为“鸟宿池边树, 僧推月下门”。后来在反复斟酌后将“推”改为“敲”, 目的是凸显“门响夜更幽”的意境, 反衬环境的清幽。由此可见, 词句间精妙的搭配会给文学作品带来画龙点睛的艺术效果。陈设艺术在主题空间设计中占有重要地位。凭借陈设艺术多变的形态、色彩、材质以及丰富的文化内涵, 犹如文学作品之中的一个个或华丽或质朴、或细腻或粗犷的文字与词语, 起着重要的乃至画龙点睛的作用。陈设艺术正成为当下“轻装修、重装饰”的有效手段, 是主题与空间结合的重要媒介。

3 . 陈设艺术对主题空间设计的作用

3.1对主题的呼应

陈设艺术的选择应该与空间主题相呼应。在主题空间中, 所有的视觉要素都是对空间主题的分别体现, 主题是整个空间设计中的“线”, 而陈设物品则都是线上的一颗颗“珍珠”。陈设艺术的最终确定虽然由空间环境中众多因素所决定, 但首先是对主题的呼应, 是对主题细腻而深入地补充与完善。比如, 长白山某培训中心室内设计, 以长白山地区森林覆盖率高为出发点, 形成了“鸟鸣林更幽”的主题。从主题出发提取了“鸟”“林”“幽”等可见与不可见的素材, 加以组织运用到了大堂空间之中, 对“幽”的意境是以动写静, 以林鸟受惊而纷纷起飞加以视觉表现, 很好地呼应了主题 (图10) 。

3.2对空间的完善

陈设艺术是对空间的二次设计, 是对空间整体设计思路下的进一步完善与深化。因此, 陈设艺术不仅要受所在空间环境的限定和制约, 同时也是对空间存在的不足进行弥补与点缀。陈设艺术的尺度应该与所在空间的尺度相协调, 另外陈设艺术的材质、色彩以及光线的运用同样应遵从所在的空间环境。如同用词要尊崇语法, 陈设布置要把握功能空间与观赏距离的协调。比如, 以“水墨青花”为主题的明清艺术品交易会所门厅设计, 为实现以水墨的手法表现青花之美的主题, 在门厅中心设置了一个玻璃筒体, 内置元青花瓷瓶, 结合顶部、地面以及灯光的协调一致, 成为了门厅空间完美的视觉中心 (图11) 。

3.3对情感的引导

陈设艺术的目标既要“悦目”更要“赏心”。何为“赏心”?赏心即是由此及彼, 由眼睛所见的陈设艺术唤起心底的记忆, 从而产生联想, 在内心深处引起情感“共振”。因此, 主题空间设计中的陈设艺术, 不仅需要呼应主题, 完善空间, 更要做到引导使用者达到情感共鸣, 增强人们对空间的体验感。比如, 无锡“外婆人家”阳光店中一组从大到小叠置的老箱子, 让人联想起逝去的美好时光。过去的江南地区每当有婚嫁时, 迎亲队伍总是吹吹打打、热热闹闹, 接着新娘子、乘着小木船、载着装满新娘子嫁妆的一口口木箱子……也许每个人心中的“外婆”也都是如此, 曾经年轻、漂亮。

4 . 陈设艺术素材的提取与转换

4.1素材的提取

由主题确立陈设艺术素材的选择范围与方向, 一般可由与主题相关的自然、人文, 以及作者的感受与体验等方面确定, 选取其中最具代表性, 同时有利于空间环境表现的要素 (图13、图14) 。素材可以来源于现实生活与历史长河中, 物质与非物质的生活场景与文化现象, 它应兼具美感与情感的双重价值。

4.2素材的转换

由于时间刻度的变化, 对于提取的陈设艺术素材需要进行转换, 使其与时代性相适应, 同时更好地融合于主题空间的整体环境之中。美国符号论美学家苏珊·朗格将能够引起人们联想与情感共鸣的一切外在表象, 称为“有意味的形式”。在生活中寻找这种“有意味的形式”成为营造主题空间的基础工作和重要环节。素材转换可概括为以下方法:简化转换、位移转换、夸张转换、色彩转换、材质转换。

(1) 简化转换

简化转换的处理手法是针对形式繁复的素材所提出的。简化地把握原型的主体特征, 去掉原型中附属的部分, 通过符号化的处理, 提炼出抽象、简洁的视觉形象 (图15) 。

(2) 位移转换

位移转换可以摆脱传统空间观念的束缚。运用现代技术手段, 让不同的空间互相交错。这种手法打破了原有空间观中“内与外”“上与下”的秩序, 进而呈现出视觉震撼与艺术美感 (图16) 。

(3) 夸张转换

夸张转换的处理是为强调事物本身特征而进行夸大、变形、扭曲, 因此使用功能往往被放在相对次要的位置进行考虑。夸张转换的设计手法能打破常规的思维定式, 产生较大的冲击力 (图17) 。

(4) 色彩转换

色彩转换是指将提取的传统地域的素材, 在保留其形态和材质的基础上, 对其表面的全部或局部进行色彩替换处理。传统地域的素材在满足使用者情感需求的同时, 还能让人感受到由于变化带来的新颖与时尚 (图18) 。

(5) 材质转换

材质转换是指保留素材的形态与尺度所进行的材质替换, 这种替换常采用现代材质替换传统或地域材质, 同样达到既新颖时尚又饱含传统韵味的目的。在过去的设计思路中, 材质这一设计要素多是以复制再现的方式加以使用。然而在当今追求时尚与高品质生活的背景下, 过去的常用手法呈现出的视觉效果略显平淡, 单纯的复制再现已难以满足当代人追求创新求变的心理诉求。材质转换已成为当今主题空间设计探索的出路之一 (图19、图20) 。

5. 结语

主题空间设计是一种具有创新意识的设计探索, 需要设计师不断提高自身修养, 扩大知识面, 增强对主题概念内涵与外延的充分认识。陈设艺术作为主题与空间结合的媒介, 在当下的空间设计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不仅增添空间视觉效果, 更成为诱发使用者情感共鸣的重要因素。以主题为线索, 将提取转换的陈设艺术巧妙编排于空间之中, 使之成为既实用又美观、既传统又时尚、既悦目更赏心的有意义的整体空间环境。陈设艺术在主题空间设计中的具体方法还需要在长期的实践中进一步完善与深化。只有这样, 主题空间设计的道路才能越走越宽广。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规模的扩大和GDP总量跃居世界第二, 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对空间环境内涵的需求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以建筑内部空间为主的室内设计开始进入“主题”时代, 陈设艺术以自身的文化属性与视觉美感作为主题与空间结合的媒介, 开始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在界定主题以及主题空间设计的相关概念基础上, 简述了主题空间设计的内涵、陈设艺术在主题空间设计中的地位等, 并从陈设艺术对主题空间设计的作用, 陈设艺术素材的提取与转换等方面, 对陈设艺术在主题空间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论述。

跨文化的交融 篇9

1 企业在跨文化交流中面临的冲突和挑战

1.1 员工管理趋向保守

轻度文化冲突会影响外派经理与当地员工之间的和谐关系, 使其在管理当地员工时, 只能依照呆板的规章制度来控制企业的运行。此时, 员工会不思进取, 经理的行动计划难以实施, 导致双方都不可能有所作为, 管理层与员工之间的关系趋于疏远。

1.2 管理者与员工的沟通中断

经理与职工的关系疏远, 自然会影响到彼此间的沟通。当这个距离达到一定程度, 自下而上的沟通就会中断。结果是经理无法了解真实的下情, 企业的管理变得更加困难, 管理者与员工的误会也会进一步加深。

1.3 职工的非理性反应

管理者如果不能正确理解文化差异, 在管理过程中就可能对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职工采取情绪化或非理性的态度。这种非理性的态度容易遭到员工非理性的报复, 结果使误会越来越深, 对立与冲突更趋剧烈。

1.4 管理工作陷入困境

如果文化冲突现象严重, 以至于组织程序紊乱, 信息阻塞, 各部门职责不分, 相互争夺地盘, 海外公司的管理将陷入困境, 母公司对子公司的业绩要求也将面临很大的考验。当这种文化冲突发展到极端的时候, 跨国公司将只好做出撤资的决策, 并极有可能使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陷入困境。此外, 企业不仅在内部管理上需要考虑文化差异问题, 在外部经营上同样需要解决这一问题。企业在经营过程中, 如果不能很好的考察当地的文化环境, 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企业的经营业绩, 甚至会导致经营失败。

我们以法国引进迪斯尼乐园为例, 分析文化冲突如何影响企业的经营活动。众所周知, 美国洛杉矶迪斯尼乐园的经营运作取得了巨大成功, 给美国带来了丰厚利润。于是, 法国从美国引进了迪斯尼乐园, 但经营效果却大相径庭。为什么在美国的迪斯尼乐园经营模式在法国却出现了经营危机?说明在经营模式的背后, 欧洲文化与美国文化之间存在一些冲突。迪斯尼乐园的游乐项目都源于欧洲的童话故事, 比如灰姑娘、白雪公主等, 但是由于融合了电动娱乐的特质, 造就了乐园鲜明的美国特征。法国人认为这是对自己传统文化的亵渎, 于是对设在巴黎郊区的欧洲迪斯尼乐园不屑一顾。法国巴黎迪斯尼乐园的失败在于过多注重复制美国文化, 忽略了欧洲的文化品性, 缺乏本土化的文化韵味, 因而失去了吸引力。

理解文化差异是发展跨国文化管理能力的必要条件。承认并理解差异的客观存在, 克服狭隘主义的思想, 重视他国语言、文化、经济、法律等的学习和了解, 是跨国公司的管理者面临的最大难题。当跨国公司的管理人员到具有不同文化的东道国工作时, 往往会遇到很多困难。反映了特有文化的语言、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因素在跨文化管理中会形成障碍, 产生矛盾, 从而影响跨国经营战略的实施。

因管理风格、方法或技能的不同而产生的冲突通过互相传授和学习来克服则比较容易改变;因生活习惯和方式不同而产生的冲突可以通过文化交流解决, 但需较长的时间;人们基本价值观念的差异往往较难改变。只有把握不同类型的文化差异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文化冲突的办法。

2 跨文化交融在国际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所谓的跨文化交融, 是指在企业管理中实现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即交叉文化。文化冲突与文化交融始终相伴而行。在跨国经营中, 对不同种族、不同文化类型、不同文化发展阶段的子公司所在国的文化采取包容的态度, 其目的在于如何在不同形态的文化氛围中设计出切实可行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机制, 在管理过程中寻找超越文化冲突的公司目标, 以维系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共同的行为准则, 从而最大限度地控制和利用企业的潜力与价值。

国际企业进行跨文化管理的时候, 通常有三种文化管理的模式, 即凌越式、折中式和协同式。采用不同的文化管理模式, 其管理效果是不一样的。凌越式文化管理, 指组织内一种文化凌驾于其他文化之上而扮演着统治者的角色, 组织内的决策及行为均受这种文化支配。折中式文化管理, 是指不同文化间采取妥协的方式, 有意回避文化差异, 从而做到求同存异, 以实现组织内的和谐与稳定。协同式文化管理, 则充分认识到组织内部不同文化的异同点, 通过文化间的相互补充、相互协调, 形成一种全新的统一的组织文化。协同式是最理想的文化管理模式, 这种文化管理模式保留了文化的多样性, 实现了跨文化的交融, 对国际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实现有效管理具有重大作用。

实现跨国文化的多样性, 优势在于:①市场方面, 提高公司对于地方市场上文化偏好的应变能力;②资源获取方面, 提高公司从具有不同国家背景的人中聘用员工、充实当地公司人力资源的能力;③成本方面, 减少了公司在周转和聘用非当地人士担任经理方面花费的成本;④解决问题方面, 更广阔的视角范围和更严格的分析提高了制定决策的能力和决策质量;⑤创造性方面, 通过视角的多样性和减少关于一致性的要求来提高公司的创造力;⑥系统灵活方面, 提高了组织在面临多种需求和环境变化时的灵活应变能力。

而跨文化交融管理的任务在于从不同的文化中寻求共同的能体现各种文化精髓的东西, 这样才能在各种文化环境中生存。例如:

摩托罗拉的核心理念是“精诚公正, 以人为本, 跨文化管理中的本土化”。摩托罗拉以人本主义为其全球文化战略的基点, 面对多元文化, 他们在制定自己的发展战略时既不固执于自己的文化, 也不盲从他国的文化, 始终坚持多元化管理, 将企业管理本土化。美国摩托罗拉公司被第二届国际企业创新论坛年会的代表公认为外商在华投资双赢的典范。

摩托罗拉在华投资的四大策略之一就是实现包括中高级管理人员在内的全员本土化。其中国区总裁认为, 世界文化可以在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价值观、不同方法基础上进行整合, 国际化使得跨国企业有可能融合一切文化之精华, 剔除各种文化中的极端和糟粕, 用和平、人道、人本主义的理念实施跨国经营。对此, 中国企业的海外运营者也有同感, 联想集团公关部总经理陈惠湘先生针对联想集团走向海外时所遇到的困难坦言道:“联想人感到, 纯粹地学习经营管理技巧并非难事, 难的是东西文化的融通。”

3 如何创建跨文化交融机制

3.1 建立敢于超越自我文化、考虑其他文化的心态

认知心理学的图式理论认为, 人头脑中的原有图式会在遇到差异和冲突时进行调整。对于跨文化管理者来说, 原有文化就是头脑中的原有图式, 外来文化就是促使头脑中的图式进行调整的动力。为了使交际在控制下理智地进行, 管理者应该首先有意识地构建头脑中的原有图式, 深刻认识自身文化, 并且有意识地建立调整头脑中原有图式的心态。

3.2 成为文化敏感者, 协调自己对待一种外来文化超越本土文化的行为和态度

管理者应该积极将自己的无意识状态尽可能转变成为理性思考和自觉驾驭的力量, 达到文化自觉和自我意识状态, 强化文化洞察力和敏感性。

3.3 具备比较文化的判断力

管理者要了解文化的不同类型, 全面掌握本土文化和异国文化的价值系统和行为规范, 敏锐地观察和分析文化, 认识人类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能够超越自己的文化背景去察觉、判断, 做出跨文化的判断, 寻求沟通和认同。

3.4 成为文化的合成者

管理者能够用已知的本土文化去理解和解释未知的外来文化, 在冲突和矛盾中不断反省, 本土文化和异国文化合成一体, 并有效地运用于企业的跨文化管理中去。这种新型文化既保留着强烈的母公司企业文化特点, 又与当地的文化环境相适应, 既不同于母公司企业文化, 又不同于当地企业文化, 是两种文化的有机整合。因为要从全世界角度来衡量一国或一地区文化的优劣是根本不可能的, 这中间存在一个价值标准的问题, 只有将两种文化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才能既含有母公司的企业文化内涵, 又能适应国外文化环境, 从而体现跨国企业竞争优势。

企业的跨文化管理是个艰巨和复杂的过程, 不可能一蹴而就。企业进行海外投资, 整合两种不同的国家文化, 最终将归结到海外公司企业文化的塑造上来。一种求大同存小异的第三种企业文化的建立将有利于减少文化冲突, 使企业内每一个员工都能够将自己的思想与行为同企业的宗旨和经营业绩联系起来, 增强跨文化企业应付不同文化环境的能力, 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提高涉外交流能力的学问[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5.

[2]居延安, 赵建化.公共关系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7.

[3]陈惠湘.联想为什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

跨文化的交融 篇10

网络语言的狂欢推动了“红段子”的出现

在互联网和手机迅速席卷社会的今天, 网络时代的文化借助于现代最新的传媒手段而兴起, 以强势的科技背景冲击着传统的话语传播方式。网络自身的开放性、全民性、共享性, 造成了话语权力扩散的最大化。随着经济的发展, 在大众审美趣味和文化需求下, 娱乐消费性成为需要的焦点, 精英文化逐渐退居边缘, 大众文化借助于媒体的力量, 不断地散播着世俗情绪、享乐意识。网络文化为了迎合大众的口味而日趋平民和世俗, 人们在网络中更多地是寻求快乐和欲望的满足。任何群体都可以在虚拟的空间中自由地表达、尽情享受挣脱“话语霸权”的“语言狂欢”。在草根崛起的开放互联网时代, 主流媒体正逐渐丧失主流话语权。同时, 一些色情、暴力的糟粕也从网络中泛起, 网络时代的文化精神处于非常态的迷茫阶段。大众在消费网络文化, 尽享“语言狂欢”的同时, 也不断对网络文化进行着反思, 对网络文化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与期待。在这种背景下, 思想积极向上的“红段子”应运而生。

商业运作与官方行为推动红段子的流行

中国移动广东公司将“段子”与手机文化结合, 率先在中国提出“红段子”文化品牌, 积极推广内容健康向上、形式生动活泼、效果催人奋进的“红段子”, 广东移动成为“红段子”最开始被有意识地进行开发的滥觞地。自2005年起, 广东移动连续五年进行红段子创作大赛, 获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红段子”的开发, 被品牌管理研究者视为广东移动营销策划中值得称道的一个大手笔。从这里可以看出, “红段子”的出现是积极向上的先进思想与商业营销的完美结合。但随着红段子的广泛传播及影响力的显露, 它被赋予了更多的社会价值与期待。面对网络上喧闹四起的颓废、游戏人生的文学、文化, 面对“黄段子”、“黑段子”充斥大众文化生活, 面对神圣、崇高的东西在网络世界中遭受消解和嘲弄。“红段子”的出现则为网络短信吹来了一股清新的风, 提升了网络文化的价值品位。有相当一部分表现出对社会重大问题、人类生存境遇等终极价值关怀的段子, 极富美感, 提升了我们的精气神。“红段子”由商业运作逐渐变成一种舆情, 对我们的主流社会文化思想产生了正面而积极的影响, 逐渐得到很多地方政府部门的认可。也因此, 官方有意识地介入了“红段子”的推广。

当商业推广宣传和官方话语结合后, “红段子”不但逐渐肩负了对“黄段子”、“黑段子”等不良信息的矫正功能, 而且肩负了其他更多的功能, 被赋予了更多的价值与期待。比如, 在重庆、江西、山西, 有“祝福祖国”文明公益短信传递活动基地的“红色文化”建设;中国移动内蒙古公司联合共青团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等政府部门, 开展了“绿种子”文明短信大赛, 称:“南有红段子, 北有绿种子。”

网络文化与官方话语的完美交融

手机和互联网具有媒体的属性, 对社会舆论和思想文化的影响日益明显。无论是手机还是互联网都如同一把“双刃剑”, 如何使用好这把双刃剑, 利用网络传递优秀文化, 治理不良信息, 让传统优秀文化搭上手机快车、网络快车, 引导群众自觉接受主流文化, 成为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高度重视“红段子”等利用新媒体传播积极健康文化的精神产品, 并在编辑出版《“红段子”现象》一书的报告中作出重要批示, 认为:红段子活动对时代精神的塑造具有重要意义。2010年2月4日, 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红段子’现象———网络时代的中国文化精神和产业走向”座谈会。这是一次有关我国网络时代文明创新的重要会议, 是在国务院颁发推进三网融合的决策后, 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联手推动网络时代文化与信息产品创新的一次重要会议。与会专家一致认为, “红段子”是新媒体时代如何弘扬主流文化和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项重大尝试和共同创造的一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成就。

座谈会上发出的信息告诉公众, “红段子”得到了官方最高级别的肯定与倡导。与此同时, 媒体对“红段子”的广泛传播也迅速展开:2010年2月11日, 《新闻联播》播报“手机红段子引领和谐文化”的新闻评论;2月14日新华网发表“从除夕开始, 承载着新春祝福的拜年短信, 就开始铺天盖地游走于手机用户之间, 除了对家庭、个人的问候和祝愿内容外, 不少普通百姓还在拜年短信中通过‘红段子’, 表达对祖国的新春祝福。”由此可以看出, 官方对利用网络传递“红段子”, 传播健康文化、弘扬主旋律的倡导是多方位、立体式的。

文化与艺术充分交融的阅读空间 篇11

每一座方所的酝酿都是为了更懂这座城市

4月,适逢第十三届中国民营书业高峰论坛在重庆举办,我在会议间隙来到了方所重庆店。方所重庆店全店约2400平方米,是方所在全国的第三家门店,空间设计上突出表现了重庆地貌特征与人文特质。方所重庆店,就像重庆的一个缩影。整个空间的设计围绕“山城”概念而行,重重起伏的山峦、峡谷、迷雾都成为空间创作的源泉。店内柱子高大无比,表面有意添加刀刻痕迹,似山地林木丛生;书柜高低不一,地势起伏有变,使得人们在书柜之间穿行,宛如走在山谷之中;长而宽阔的木质阶梯仿佛江边休憩之地,读者可随意落座,享受既观景又阅读的双重体验。在地势高低不一的山城重庆,水泥丛林的钢铁感与原生态的码头文化见证着它的豪爽包容。而方所重庆店为山城读者提供一处幽静的心灵沉淀之地,感受阅读与生活之美。

一个多元思想交流碰撞平台的策划者

方所作为一个公共文化艺术空间,致力于多元文化及艺术形态的策划推广,持续不断地资助不同的艺术机构、艺术个体创作,展示具有广泛社会意义和学术价值的项目实践,致力成为中国文艺复兴的能量策源地,多元思想交流碰撞的平台。方所重庆店期望把全世界的文明和思潮带到重庆,与重庆的本土文化进行互动,创造一个让西方与东方、过去与现在、艺术与生活充分对话的公共空间。

据了解,开业一年以来,方所重庆店已成功举办五十余场跨界讲座、展览、沙龙、音乐会等活动,平均每月4-6场,涵盖当代艺术、设计、建筑、时尚、电影、音乐、文学、历史等文化领域,包括两岸三地以及多国的文化界代表人物,引起巨大反响。邀请来自法国、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荷兰、西班牙、爱尔兰、墨西哥、日本等全球多位优秀创作者在方所举办文化、艺术讲座、音乐会、展览等活动,分享国际前沿观点。并与多家机构保持长期合作关系,包括美术馆、领事馆、出版社、剧团、艺术节、音乐节等,持续推广艺术文化交流。

专为孩子设计的全方位审美体验空间

方所重庆店儿童美育空间——“小方所”是专为孩子设计的全方位审美体验空间。集合了绘本图书、儿童时尚、儿童文玩、儿童美学生活品、美学教室、儿童多媒体互动场,让孩子们可以观看、聆听、触摸和品味,阅读、游戏、感知和思考。其中共有图书4万余册,近5000个品种,其中进口童书1000多种。着重挑选了能够为儿童带来美好五感体验,激发艺术潜质,培养个性与健康人格的海内外优质图书,并特别注重引进海外形式新颖内容独特的幼儿书。在学龄儿童的部分,方所着力经营艺术和通识类图书,以及版本精良的儿童文学,希望能为儿童扬起一片帆,去探索,去冒险,最终成为一个头脑充实内心丰盈的人。“小方所”对于美的启蒙和体验,是方所给所有孩子和未来种下的一粒种子。

重庆方所的咖啡区呼应了广州店星空的概念,采用点点星灯结合柔和沉静的漫射灯效,营造一种星空下的浪漫。与广州店用客家“围”公共空间集合的理念不同,重庆店咖啡区由树枝交错的木质围栏包围,让许多角落隐藏着待探索的秩序。

跨文化的交融 篇12

关键词:大学文化,社区文化,互相作用

美国学者奥森认为:“学校不应是游离于社区的文化孤岛, 它应主动与社区架设各种桥梁, 致力于解决社区的问题。”[1]社区是大学必须面对并深受影响的环境因素, 大学处于社区之中, 社区文化的普遍性、渗透性、共享性和生活性必然使大学文化在某种程度上表现出地域文化的印痕。同时, 大学文化在与外部环境交流的过程中, 因其“文化主体的创造性、文化指向的超前性、文化成果 (科学论著、艺术作品等) 的社会性、文化‘产品’ (即学生) 的回归性、能动性”等特质[2], 对社区文化具有引领、规范和提高的作用。二者相互融合, 相互促进, 对推动中国城市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城市社区文化:大学文化的营养基

社区是一种地域性社会系统, 本文特指城市中的社区。关于社区文化, 不同的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 得出不同的结论。从地域文化的角度来看, 城市社区文化是在城市发展历史进程中, 城市中特定社会生活区域明显不同于其他人群集聚地的地域性群众文化, 使生活在其中的居民表现出特色鲜明的价值取向、群体意识、文化传统、生活方式和行为规范等精神和物质文化现象的总和。社区文化有着自己的特点, 它是历史与现实、地域性与民族性、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赏心与悦目的统一, 它必将带来巨大的文化效应和社会效益[3]。社区文化包括道德风貌、人文精神、社会心理、经济特征、民风民俗、杰出人物事迹、历史文明遗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等方面内容。

大学相对稳定地处于一定的城市社区之中, 潜移默化地受着社区文化的渗透和影响, 社区文化信息通过多种渠道映射在大学文化之中, 使充满个性特点的大学文化折射出社区文化的共性。大学担负着为社会经济建设、科学文化事业和城市社区发展等培养专门人才的教学科研任务, 采用优秀社区文化作为大学文化教育的内容, 可以增强教育的生活魅力, 提高教育的效果。因此, 大学教学、科研应该而且必须包含社区文化的内容。社区文化作为大学文化的土壤和环境, 有着丰厚的文化积淀和文化底蕴, 大学师生在社区文化特定的环境中, 对优秀社区文化自然而然地产生亲近感、认同感。大学文化只有从社区文化中汲取营养, 向社会文化靠近和融合, 才能更好地推动先进文化的发展。

由于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社区文化在高校的发掘、整理、研究程度参差不齐, 有的甚至尚未引起应有的重视。大学的教学内容和科研成果的转化, 欲积极引入社区文化的有利因素, 必须加大对社区文化的研究开发力度。这不仅能够发挥其陶冶、教育、培养、激发师生献身家乡现代化建设的奉献精神, 而且能够继承和发扬地区优良文化传统, 开发和利用区域文化资源, 丰富和发展区域文化活动。大学文化的建设, 不仅要贯通古今、融汇中外, 而且要结合现代大学理念和大学精神, 注重从社区文化的丰富源泉中吸取精华。在教学环境、校园景点、人物雕塑、文化设施、绿化美化等方面, 都要突出社区文化特征, 使大学文化给人以高尚美感和深刻的地域文化内涵。但是, 街道社区资金缺乏, 行政管理体制复杂, 文化建设人员不足, 文化基础设施简陋, 严重影响了大学和社区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发展。

二、大学文化:城市社区文化的引航塔

大学是一个在传承与创新中不断调整着存在方式的文化有机体[4]。现代大学已经“不容置疑地成为社会的知识工厂和思想库, 成为科技进步的‘孵化器’和社会进步的‘加速器’, 由社会边缘的‘象牙塔’成为现代社会的‘轴心机构’”[5]。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和人们对精神文化的追求, 大学所在社区已成为城市中最有魅力的区域。大学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群体的区域文化, 是大学的一种活动方式和存在方式, 是大学成员在大学历史发展过程中, 围绕大学教育教学活动共同创造和传承的办学理念、核心精神、语言习惯、制度体系、共同心理、行为方式和人文环境等文化形态的总和。

大学与所在社区是互为环境的, 大学文化的氛围及其内涵必然对社区文化产生潜移默化的浸染。大学文化厚重的文化土壤、高品味的精神追求、严谨的治学风气和优雅的生活环境, 时刻引导、辐射、熏陶、规范着社区居民的精神生活, 提高社区的文化品味、生活质量和居民的文明素养。大学文化已经成为城市社区精神文化的制高点, 现代大学“从其诞生以来, 聚集大量科技、文化精英, 通过知识传播、知识创造, 以及与社会的互动而对社会文化有着巨大的影响。也就是说大学具有与生俱来的、更为独有的、影响更为深远的引领文化的社会功能”[6]。如此一来, 大学往往成为社区文化的创造者、引领者和服务者。

当前我国大学教育与社区教育之间缺乏合作和有效衔接, 缺少政府公共政策和法律法规支持, 在科学研究、文化教育、公共服务和环境建设等方面没有形成资金和人员互动的可行机制。更有甚者, 部分大学的领导、教师和学生在思想意识中对社区以及社区文化有一种认识误区或偏见, 导致大学与社区的合作形式化, 大学文化与社区文化的融合浅表化。因此, 我们应当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 特别是美国在推动大学和社区的融合发展上的做法, “构建我国学校与社区教育良性互动的机制, 应该充分解决社区和学校融合的理念与体制障碍, 提高公共政策的支持力度, 进一步拓展学校和社区联动发展的空间, 着力构建学校和社区教育资源的整合机制、资金保障机制和人员参与机制, 推动区域各类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 提升教育资源的共享程度和利用效率”[7]。大学只有自觉地与社区展开文化交流, 才能真正发挥大学文化的引领功能, 为社区文化的发展和改革服务。

三、大学文化与城市社区文化融合共建的现实路径

(一) 政策与法律

国家应把大学与社区之间的交流合作作为高等教育评估的一项内容, 推动学校和社区的融合发展。国家教育部门和各级政府应制定具体的政策措施, 鼓励大学与社区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提供宽松简洁的政策环境、全面有效的法律保护、稳定持久的资金支持, 甚至包括招生培训、就业创业、科学研究、社区教育、文化建设等方面都形成具体可行、互利互惠共享机制, 政府应该组织有社区和区内的企业、学校、事业单位、民间组织、知名人士等组成的社区事业发展委员会, 或成立大学社区合作中心, 定期商讨社区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相关事业, 并通过教育经费、科研基金和服务奖励等杠杆, 提高大学参与社区发展的积极性, 改变现在大学与社区之间共建的制度性障碍。

(二) 资金与技术

学校和社区应建立通畅的资金与技术转化平台, 努力实现双赢。国家应通过行政经费划拨、社会企事业单位及个人捐助等多种途径建立社区发展基金, 以第三方的形式加强和管理大学与社区的资金融合和技术转化, 建立规章制度和相应的组织机构, 积极资助在大学与社区合作中成效显著的项目与单位, 以确保有效持续开展工作。国家和各级政府的各类科研基金应该设立专项, 增加高校对基于社区的研究的支持, 大学老师可与社区一线工作者共同成立科研团队, 社区的大型建设项目招投标应先考虑区内大学的科研与建设的承载力, 目的是支持专业学院与社区组织的合作, 鼓励科研与社区实际发展建设相互结合并加快成果的转化。

(三) 教育与服务

大学教师凭借自己的专业优势和科技知识为社区管理者进行管理培训和先进科技文化知识普及, 提高社区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和文化建设能力。大学和社区之间可以互派交流观察员, 互相体验不同文化环境中的管理与发展策略。政府应鼓励发展社区教育和大学开办假期学校, 作为学校教育的补充。高等教育应高度重视大学社区服务工作, 鼓励大学生参与社区工作, 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考查教师的标准不要以发表书斋论文而定输赢, 通过休假、挂职等形式使教师全身心投入社区工作中, 开展具有实际意义的社会研究。

(四) 就业与实践

社区可以利用自身优势为大学生提供就业岗位和社会实践基地, 搭建大学生创业、实践、发展和服务的平台,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校也可以向社区居民招聘从事餐饮、保安、保洁和绿化等工作人员, 开展失业、无业居民再就业培训工作, 建立区域内社区的互助机制。学校应致力于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的合作, 应注意采买、基建和日常消费对振兴地区经济、就业的带动和刺激作用。

(五) 资源与环境

当前社区和社区文化的建设应加强对区内各种文化资源的开发与研究, 很多资源沉睡在繁多的典籍或民间之中, 缺乏深入搜集、整理和研究, 区内大学师生应通过多种途径积极地将社区文化研究成果推向社会。同时, 还应整合社区内的非正式资源, 以驻区单位的优势设施资源、文化资源和智力资源弥补社区资源的不足, 高校可以对社区成员开放学校文化资源等, 并利用特色专业优势, 为社区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改善和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叶忠海.学校和社区的沟通——上海城市社区教育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 1999, (3) .

[2]邵保章.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社区文化的辩证关系[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0, (3) .

[3]鲍文云, 宋俊成.当代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研究[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 2006:177.

[4]刘晖.论大学文化的特征、嬗变与功能[J].高教探索, 2006, (3) .

[5]杨东平.大学精神[M].上海:文汇出版社, 2003:2.

[6]赵沁平.发挥大学第四功能作用引领社会创新文化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 2006, (Z3) .

上一篇:高职业院校下一篇:智能温室电气工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