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交融论文

2024-08-26

文化交融论文(共8篇)

文化交融论文 篇1

世界文化大趋势:交流交融交锋(大家论道·当今世界发展大趋势系列)《 人民日报 》(2013年01月08日

07 版)2012年12月16日,北京,第十届中国国际网络文化博览会现场。

吴长青摄(人民图片)二〇一二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在苏州举行的第五届中国刺绣文化艺术节上,刺绣艺人指导外宾体验刺绣。

朱桂根摄(新华社发)2012年12月21日,第七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上,北京市大兴区“飞翔的凤凰”展台。

阿 静摄(人民图片)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都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发展趋势,这些趋势将深刻改变世界发展格局,也将深刻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在上两期“大家论道”中,我们探讨了世界经济、科技发展大趋势,本期“大家论道”的三篇文章对当今世界文化发展大趋势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编

者世界文化多样化持续推进中央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文化多样化持续推进。我们应深刻认识、正确把握这一特征和趋势,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积极维护和促进世界文化多样化,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发扬光大中华文化。

深刻把握世界文化多样化发展趋势文化多样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基本特征。文化是人类适应环境、改造环境的产物,始终处于不断变迁、发展的过程中,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与时代性。就像生物具有多样性一样,文化的发展方式和表现形态也是多样的。目前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6000多种语言。不同的民族创造了各自独特的文化,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文化多样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维护和促进世界文化多样化是大多数国家的共同愿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以及《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这三部公约,为尊重、保护与促进世界文化多样化提供了法理依据与制度保障。

世界文化多样化在不同文化的相互依存、对话、交流中发展。世界文化多样化是不同文化相互依存、对话、交流的产物,具有“和而不同”的特征,表现为不同文化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特别是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深入发展,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因此,文化多样化是人类文化深度交流的结果,是信息时代、开放时代不同文化相互学习、相互交融的重要体现。抱残守缺或文化傲慢都不可能从多样的世界文化宝库中汲取营养,都不可能在不同文化的对话与交流中发展自己。只有善于通过文化交流从其他文化中汲取有益养分的国家和民族,才能实现自身文化的发扬光大;只有善于通过有效途径向外传播自身文化的国家和民族,才能为维护和促进世界文化多样化作出更大贡献。

进一步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力中华文化自古就有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优良传统。我们应加强中华文化与世界其他文化的对话、交流,积极维护和促进世界文化多样化,进一步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力。

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力,首先需要我们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没有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就不能理直气壮地发展和传播中华文化。应不断增强繁荣发展中华文化的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不懈探索中华文化的未来发展道路,不断提升中华文化的内涵和品质。我们党致力于成为中华优秀文化的忠实继承人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践行者,这种继往开来的文化抱负,正是出于对中华文化的自觉和自信,出于繁荣发展中华文化的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我们应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培养世界意识和世界关怀。中华文化不但是世界文化多样化的攸关者,而且是世界文化多样化的维护者、促进者。因此,维护和促进世界文化多样化,需要我们树立世界眼光,强

化世界意识和世界关怀。实际上,中华文化并不缺少这种世界意识和世界关怀。在五千年的发展史中,中华文化正是因为有较强的世界意识和世界关怀,才能尊重、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才能融合儒、道、释等不同文化,使自身不断繁荣发展。今天,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不仅应进一步明确中华文化的特色和优势,而且应进一步培养世界意识和世界关怀,使中华文化为维护和促进世界文化多样化作出更大的贡献。

强化开放包容和兼收并蓄。维护和促进世界文化多样化,需要我们强化开放包容和兼收并蓄的意识与精神,进一步加强中外文化交流。为此,应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使马克思主义融入中华文化的土壤中,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里,融入中国人的情感中;进一步加强中华文化研究,推动中外人文社会科学融合创新,大力发展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话语权;加大历史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力度,使中华优秀文化在现代生活中薪火相传,成为我们的精神家园;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对外文化交流,广泛参与世界文明对话,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促进不同文化相互借鉴,共同维护和促进世界文化多样化。

(执笔:李文堂)信息化助推世界文化变革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信息化是推动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当今世界各国纷纷推动以数字化、网络化等为主要标志的信息化,以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项建设快速发展。信息化已成为世界文化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

信息化促进世界文化大发展信息化为文化传播提供了新的工具和载体。作为思想观念的文化必须有传播的工具和载体,文化的进步也能够通过文化传播工具和载体的进步表现出来。以数字化、网络化等为代表的现代信息传播技术,在更广泛、更深刻的意义上体现了人类文化的进步和变迁,标志着文化传播工具和载体的划时代变革。

信息化大大提高了文化传播效率。现代数字技术和网络极大地压缩了文化传播的物理时空,借助互联网等现代信息传播工具,文化信息可以在瞬间抵达遍布世界各个角落的用户,实现文化的“零距离”、“零时差”传播。这种文化传播速度和效率,是以往任何文化传播媒体都无法比拟的。

信息化进一步促进了文化表现形态的变迁。现代信息技术在不断更新文化传播工具与载体的同时,也推动文化表现形态发生变迁,出现了电子书、电子报、网络电视、博客、微博客、微信等一系列全新的文化表现形态,这些新的文化表现形态又反过来推动当代文化的进一步变迁。

信息化对文化发展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互联网的无障碍性、开放性、信息海量性,使得网络世界不仅存在大量高雅健康、积极向上的文化信息,也存在大量低俗、不健康甚至封建、有害的文化信息,对后者的甄别和监管难度不断加大。同时,由于信息化水平的不同步性,各国对文化信息的占有和传播是不平等的,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利用信息技术优势在全球进行着一场悄无声息的“软”征服和全面的文化扩张,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则处于被动的不利局面之中。

我国文化信息化有喜有忧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文化信息化,取得了明显成效: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持续推进、数字文化服务范围不断扩大,电子出版物数量和质量飞速提升,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络化为代表的文物、博物馆事业信息化取得较大进展,欠发达地区文化事业依靠数字化、信息化获得实质进步,等等。

同时,我国文化信息化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文化信息化程度仍然不高。例如,有研究机构统计,在互联网中以中文传播的文化信息不到文化信息总量的1%。二是缺乏宏观调控和有效管理。有研究者指出,当前一些国内网站存在“四多四少”现象,即境外信息多、虚假信息多、无效重复信息多、低俗信息多,与之相对应的是健康信息少、知名品牌少、网站在现实社会中的活动少、网站技术含量少。出现这种现象,与网络缺乏有效管理、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不无关系。三是文化安全形势严峻。我国现有的数字化技术与软件、网络基础设施等大都建立在国外的核心技术之上,网络文化安全体系建设不完善。四是文化信息化软硬件建设滞后。现有的网络文化信息资源总量不多、种类不全、覆盖范围窄,大型数据库不多,网络文化创意产品匮乏。

推进我国文化信息化的着力点优化资源要素配置。推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数字出版、移动多媒体、动漫游戏等文化信息化产业;引导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投资文化信息化产业,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信息化产业发展格局;加强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共性技术攻关,以先进技术支撑文化资源数字化,重视相关技术标准制定,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提高我国出版、印刷、传媒、影视、网络等领域技术装备水平。

加强宏观调控和规范管理。制定文化信息化总体发展规划,完善符合我国国情的文化信息化管理制度和规范标准,使文化信息化工作有法可依、循序推进;加强对网络和电子出版物的管理,加大对不良和有害网络文化信息的监管力度;积极应对西方国家的网络文化扩张与意识形态渗透,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实现“引进来”与“走出去”的有机结合。吸收借鉴国外有利于推进我国文化信息化的制度与管理经验,积极引进发达国家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加快我国文化信息化进程;利用信息化手段,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不断扩大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制定与国际接轨的文化信息化标准与规范,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信息化产业竞争,努力占据世界文化信息化发展的制高点。

(执笔:文丰安)世界文化产业竞争加剧祁述裕当今世界,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日益融合,文化产业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很多国家加大了文化产业发展力度,世界文化产业发展呈现激烈竞争的态势。

世界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特点文化产业具有巨大发展潜力。在一些经济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支柱性产业,其增加值大大超过其他产业,增长率也普遍高于经济总量增长率。据统计,英国文化产业的年产值将近600亿英镑,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产业之一;美国的视听产品已经成为第一大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据40%以上的份额。

文化产业呈现跨界发展、产业融合的趋势。互联网、移动媒体、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大加快了媒体融合、产业融合的步伐。借助跨界发展的力量,新型文化业态层出不穷,新的文化领域不断拓展,文化产业呈现前所未有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跨国文化公司成为世界文化版图的重要构成因素。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各国文化产业之间的壁垒不断被打破,掀起了跨行业、跨国界企业兼并重组浪潮。据世界银行统计,美国、西欧和日本的跨国文化公司占据了全球国际文化贸易量的2/3以上。

文化产业的就业贡献率显着。目前,人们对文化消费、精神消费的需求大大提升,这为文化产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文化产业在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创造巨额利润的同时,也为各国创造了更多的社会经济价值,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工作岗位。

世界文化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全球范围内整合文化要素的能力成为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整合全球资源的能力是一个国家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文化资源、人才、资本等在全球范围内合理配置,成为世界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一些文化产业集团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逐步形成了大型和超大型跨行业、跨国界的强势文化产业集团。

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意引导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业科技含量高、能耗少,生产工艺先进,产品附加值高。从产业发展趋势看,文化创意和高新技术作为最具创造性的生产要素,主导着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将成为新一轮世界经济复苏和高速增长的引擎。

文化产业组织结构发生深刻变化。不同媒体的相互融合,不同生产方式的相互嫁接,加上全球文化市场的形成,使文化企业规模迅速扩张,出现了一些巨型文化企业;不同类型文化生产关联度增强,延长了产业链。在经历了全球化、结构调整和重新整合之后,文化产业

正朝着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

文化产业的准入门槛进一步降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对传媒产业逐步放松管制,大幅度吸引私有资本进入传媒产业,不但增强了本国传媒产业的实力,而且保证了这些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继续占据主导地位。放宽各类资本准入门槛、让民间文化智慧自由成长和发育,已经成为世界文化产业发展的主流。

推动我国文化产业跨越发展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激发文化产业发展活力。建立健全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更好地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减少行政干预;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促进文化产品和要素在全国范围内合理流动,激发文化产业发展活力;支持和壮大国有和国有控股文化企业,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健康发展;培育骨干文化企业和战略投资者,形成多元化的市场投资主体。

大力推进文化和科技创新。进一步推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深入实施科技带动战略;创新文化生产和传播方式,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积极发展以数字化生产、网络化传播为主要特征的动漫、网络游戏、网络文化、数字文化服务等新兴文化产业,推动优秀文化内容与数字技术等高新技术紧密结合;鼓励文化创造,鼓励拥有知识产权的原创作品,重视以原创版权为主的内容产业发展;加快构建有利于科技与文化产业融合的体制机制,发展新型文化业态。

繁荣文化市场,鼓励文化消费。目前,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但文化消费的结构性缺口依然存在,文化消费仍有巨大增长空间。应有针对性地研究制定更加具体、更具操作性的繁荣文化消费市场的政策和措施;加强文化市场需求和消费趋势预测研究,拓宽文化消费领域,积极培育新的文化消费热点。

文化交融论文 篇2

1 筑文化根植于人居自然环境之中

不同的地域自然有不同的自然环境:地形地貌、日照角度、日月潮汐、水流风势、气温、气压、食物、土地、水质、植被等等。作为人与自然中介的建筑, 对外应有利于形成小区外部环境, 对内应有利于保障人居的室内环境。这些建筑像植物一样, 落地生根, 合天时, 合地利, 适宜于地区自然环境的要求, 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在东南亚和南亚各国, 在中国的海南岛和台湾岛, 椰林茂密, 气候炎热, 人们用椰树叶、棕榈叶盖起了适应热带雨林的茅草房、小木楼, 通风、凉爽、轻盈、简洁, 建起了热带雨林建筑。

在中亚、西亚, 在中国的西部高寒地区, 人们用石块垒砌、依山就势盖起了石板建筑, 避风、挡雪、保温、御寒, 筑成了高原山地建筑。如中国的西藏、青海、四川等少数民族在中国西部依山就势建起了各式各样的山地建筑群。

在中国的黄土高原, 漠北戈壁, 雨量稀少, 气候干燥, 人们利用山边、土坡挖洞筑房, 建起了具有鲜明特色的生土建筑。甘肃敦煌艺术陈列馆把建筑埋入山坡下, 半开敞式入口, 山坡挡墙甬道, 生土式建筑特征十分明显。

在美国的东部, 在澳大利亚, 在中国的南方, 雨量充沛, 气候温和, 人们用木材、砖瓦依山就势, 因地制宜, 盖起了遮阳避雨、通风透气、造型别致的湿热地区建筑。

这些建筑形式多样, 风格各异, 适宜于不同地区自然环境, 与风景、林木、地形融为一体, 形成了根植于自然环境的各种建筑文化。建筑既要根植于自然环境, 又要服从于自然环境, 这是建筑师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

2 会时空环境差异造成建筑文化的多元化

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 有不同的社会历史形态。欧洲国家、美洲国家、亚洲与非洲等发展中国家, 国度不同, 宗教信仰不同, 经济发展状况不同, 各地区的文化习俗也不同。不同地区的人居社会时空环境的差异, 造成了建筑文化的时空性和多元性, 因而产生了古代的或现代的中国建筑文化、俄罗斯建筑文化、东南亚建筑文化、欧美建筑文化、非洲建筑文化等等。欧洲的古希腊建筑、北非的古埃及建筑、南亚的古印度建筑、古代中国建筑是世界民族建筑文化的历史源流。天主教、耶稣教、印度教、伊斯兰教、佛教等宗教的形成和发展, 深刻地影响到信仰宗教的国家和地区, 也深刻地影响到这些地区建筑, 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宗教建筑文化。

中国几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 沿袭至今, 既古老又博大, 自古以来受到儒家、道家、佛教、禅宗等思想伦理的影响。特别是儒教统治中国2000多年, 根深蒂固。这种文化把儒、道、佛、禅各种思想观念兼收并蓄, 融为一体, 光辉灿烂, 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建筑文化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地域、民族性的建筑文化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国际性建筑文化, 国际性建筑文化也可吸收、融合新的地区与民族性建筑文化。在当今世界里, 建筑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既包含前者向后者的转化, 也包含后者对前者的吸收与融合。这两者既对立又统一, 相互补充, 彼此影响, 共同发展, 只有保护和发展丰富多彩的各民族建筑文化, 促进世界建筑文化的多元化构成, 最终才能建立一个“和而不同”的人类社会。

3 外建筑文化的发展与交融

建筑文化处于全球“大文化”系统之中, 各民族、各地域的建筑文化在此共生共荣, 组成了世界建筑文化的交响曲。全球化的社会进程给文化交流带来了碰撞与会合, 冲突与交融。

几千年来, 中国受外来文化的影响渊源流长。佛教文化本来发源于印度, 随着西汉张骞出使西域, 唐代玄奘法师赴印度取经传经, 佛教影响中国2000多年。但是, 佛教的内容, 佛祖的像貌, 佛庙的形制与中国文化交融, 形成和发展了独特的中国佛教建筑文化。

早在20世纪20年代, 中国近代出国留学归国的建筑师, 大多数是留美的学者, 他们受当时西方学院派建筑文化观念和中国国粹主义建筑文化观念的双重影响, 强调中西建筑文化交融的重点在建筑风格上, 第一次创造性地设计出了一批精品, 开创了中外建筑文化交融的新纪元。例如由第一批留美建筑大师吕彦植先生20年代设计的广州中山纪念堂、南京中山陵等等, 在当时中国建筑界的确起到了石破天惊的影响, 推动了中外建筑文化的融合进程。

新中国建国初期, 中国政体、机制照搬苏联模式, 中国各地建设了一批具有俄罗斯建筑文化特征的建筑, 形成和发展了中国50年代“社会主义”建筑文化。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又一次打开国门, 引入西方经济管理模式, 模仿“欧陆风格”、港台建筑, 后现代主义几乎风靡全国, 形成和发展了中国80年代“改革开放”建筑文化。不言而喻, 世界各国的建筑文化均要受到当时当地政治体制、经济状况、技术水平的约束, 相互冲突, 相互交流, 相互影响, 相互融合。然而, 什么样的交融和交流具有生命力, 经受得起时空的考验?只有那些吸取了东西方文化精髓, 融合为本民族的地区与民族性建筑文化, 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4 建筑文化交融的探索和追求

古今交融, 古为今用, 用什么?必须分析“古”与“今”在建筑内容上所发生的变化。这些质的变化是社会制度、生产技术、生活习惯、工作方式、文化观念、建筑材料在建筑领域引发的必然结果。正如吴裕容先生在评价法国工程师古斯塔夫。艾菲尔设计的艾菲尔铁塔时指出的:“人们试图让每一种艺术适应人类生活发展的新方向, 并且使所有的人类活动与迅速变化中的时代所造成的新情感相适应。”

古今交融探索的是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相结合的问题。我国传统建筑文化有着许多特点, 如建筑群的总体布局, 因地制宜, 富于变化;建筑造型, 丰富多彩;空间分隔, 灵活多样;室内装饰, 讲究内涵;色彩运用, 五彩缤纷;庭园绿化, 更是含蓄活泼, 变化万千, 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在创作现代建筑当中, 当代建筑师应吸取古代建筑文化丰富的营养, 按现代化多方面的要求, 从分析各种矛盾中探索和追求适应人们生活发展的新方向, 并且使人们的建筑活动与迅速变化中的时代造成的新情感相适应。

盐井的文化交融 篇3

每周日早上,66岁的藏族老人斯扎兰换上干净的藏装,揣上藏文版的《圣经》,带上9岁的孙子,去上盐井村做弥撒。那里有西藏唯一的天主教堂。就在同一天,斯扎兰的女婿照例会去山上的喇嘛庙诵经祈福。

这是当地一户典型的藏族家庭。尽管有着不同的宗教信仰,但一家人和睦共处,互不影响。千百年来,这个茶马古道旁的藏族村落,倚隘而兴,因盐而盛,藏传佛教、天主教、东巴教也在此地共存共荣。

盐井因产盐而得名,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的芒康县盐井纳西族自治乡,与云南接壤,是滇藏公路进藏的第一个站。全乡4486人,纳西族仅占四分之一,绝大部分是藏族。按地势高低,盐井分为上盐井和下盐井。上盐井村大多信奉天主教,而下盐井村信奉佛教。在这里,纳西族没有信奉自己的东巴教,而是追随藏传佛教,而藏族则信仰天主教。多元的文化在此相融共处,让这个仍旧保留着最原始制盐工艺的小镇多了几分神秘。

茶马互市打开大门

第一次来盐井,作家范稳就被那里的气场震撼了。四面高山围拢着一块从河谷中拱出的断崖,村庄就坐落于此,澜沧江如利刃将山与崖恰到好处地切开,站在600米高的村中俯瞰河谷,咆哮的澜沧江犹如一条溪流。千年盐田架于澜沧江两岸,藏式民居鳞次栉比地顺山势排开,蜿蜒的滇藏公路穿镇而过。“当时心灵突然被打开了,一定要为她写点什么。”范稳说。

尽管是个千人小镇,但盐井的历史如盛产的盐巴俯拾即是。它位于滇、藏、川交界处,是闻名遐迩的茶马古道通往西藏和四川的必经之地。

茶马古道源于古代西南边疆的茶马互市,兴于唐宋,盛于明清。因藏区处高寒地带,缺乏蔬菜,肉类是藏民的主食,而茶叶恰有解脂除腻的作用,逐渐成为生活必需品。藏区的良马、皮毛又是内地所需。就这样,在横断山脉之中,形成了靠马骡驮载货物的交通要道,河谷高山间传来的那阵阵清脆的马铃声,一响便是千年。

茶马古道分川藏、滇藏两线,而滇藏茶马古道大约形成于公元6世纪后期,由云南的产茶区经大理、丽江、香格里拉后进藏,西向拉萨,最终通向南亚次大陆。这条茶马古道也就成为最为古老的进藏线路之一。

坐落于滇、藏、川三角地带的盐井自然成为茶马古道通向圣城拉萨的咽喉。而盐井盛产的盐巴,也作为来往马帮交易货物之一。

这里,渐渐热闹起来。

一队马帮一般由一二百匹马组成,一个汉族人同时只能赶五匹马,而藏族可以赶七匹。每十五里一小歇,三十里一大歇。似乎正是由于马帮的存在,茶马古道沿线的语言交流并无障碍。云南大学茶马古道文化研究所所长木霁弘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从云南至西藏,都可用西南官话沟通,看似闭塞的高山大河间,正是因为货物和文化的交流而变得通畅。

木霁弘还发现,马帮的马鞍,白族是硬的,藏族是软的,而在盐井这样的结合部,马鞍软硬都有。“这就是交融的过程。”木霁弘说,当茶成为藏族生活的一部分后,便把不同的文化联系起来了。不仅如此,马尾巴上粘着的草籽还随着马帮一路带到西藏,形成逃逸植物通道。马帮也不仅仅是货物的运输,也逐步成为文化传播的使者。云南大理马帮在藏区会表演云南花灯戏,而藏族马帮到了云南也会弹起弦子,引来围观。跟随马帮,一些工匠进藏,成为传播技术的先驱,而传教士则借助马帮进入藏区传教。

戴十字架的藏族人

事实上,从17世纪起,就有传教士进藏传教。经过数次波折之后,1855年,法国传教士邓得亮在盐井创建起天主教堂,其强大的生命力一直延续至今。

这座西藏唯一的教堂位于滇藏公路旁,是一座典型的藏式建筑。若不是屋顶那个高大的十字架,没人将其与教堂联系起来。教堂装饰也入乡随俗,室内的哈达、圣像唐卡让人耳目一新,而哥特式高大拱顶和天花板上的《圣经》题材壁画依旧保持着天主教的风格。

每天早晚,上盐井村的天主教信徒会到此做弥撒,周日早上人最多。这里有世界上唯一的藏文版《圣经》,信徒会用藏语读《圣经》,用藏语咏唱赞美诗,而神父也是穿着藏服。

59岁的白着住在教堂隔壁。在他的家中,供奉着耶稣、圣母玛丽亚的神像,而他胸前还戴着十字架。他家世代为天主教徒,在他五岁时,父母就带他进教堂。“我的名字也是神父起的。”白着说。在上盐井,信徒的名字与欧洲人相似,多为神父所取;人死后以天主教仪规进行土葬,但其生活方式、习俗与信奉佛教的藏民没有区别。

亲历了文化和宗教交融的还有下盐井村的纳西族。他们原本居于云南丽江,随着木氏土司的势力扩大,在明朝时期顺着这条古老的通道来到盐井,并在此扎根繁衍。如今,盐井的纳西族除了祭祀中还保留着纳西族的一些传统外,其他已与当地藏族别无二致。他们说着流利的藏语,过藏族的节日,爱喝酥油茶,吃糌粑,信仰藏传佛教。

不过,相比而言,上盐井村的530多名天主教信徒更是中西合璧的典范。他们既过藏历新年,也过圣诞节、复活节。每年的圣诞节,教徒们都将举行狂欢活动。教堂院中会垒起五六个炉灶,公认厨技出众的村民成为主勺,每家还会派出帮手。几百名信徒围坐在空地上聚餐,晚上大家唱歌跳舞。这所有的开销都是来自弥撒费,它有专人保管,并在活动后将费用明细公开。

尽管上下盐井一堑之隔,宗教信仰泾渭分明,但在藏民心中却没有沟壑。下盐井村的佛教徒们自发来凑热闹,天主教徒会热情欢迎;而每年藏传佛教传统的“跳神节”到来之时,上盐井的村民也会涌向下盐井。

然而,当年天主教进藏却是一部曲折的历史。早在中世纪,传说在喜马拉雅的北侧有一个约翰长老的王国,为了将被遗忘的子民带回基督世界,不少传教士翻越喜马拉雅传播福音。作家范稳说,当时在西藏传教犹如在地板上种庄稼,面对着不仅仅是恶劣的地理条件,还有生命之危。

据范稳的研究统计,从盐井天主教堂建立到上个世纪40年代最后一次冲突,15任神父,其中7位被杀。藏传佛教势力过大,传教士只能在偏东南一隅传教。最终,他们转至盐井,为村民看病,之后便有两三个村民成了天主教徒,也成了盐井的首批信徒。19世纪五六十年代,他们在上盐井购买地皮,修建了教堂,发展教徒,开办圣徒药房。同时,传教士们还带来了法国的葡萄酒的酿酒技术。时至今日,盐井人还保持着自酿葡萄酒的传统。

斯扎兰老人的父母曾是天主教堂的佣人,一家七口住在教堂。那时,天主教的神父会给穷人盖房子,免费看病,发放西药,那神奇的小药片令藏人称赞不已。“逢年过节,教堂还会施粥,给天主教堂当佣人,至少可以填饱肚子。”斯扎兰说。

对于解放前的教堂,93岁的修女阿尼记忆更为深刻。她14岁受洗,目睹了教堂的兴衰。那时,教堂会帮助穷人盖房子,收留孤儿和无依靠的老人,甚至给没有牦牛的佛教徒买牦牛。如今,她是盐井唯一健在的修女,每天仍坚持去教堂做弥撒。其他省份的天主教徒来到这里,都会拜访这位西藏天主教的“活化石”。见到这位老修女的时候,大多数人都会尊崇地跪拜行礼。

或许,正是因为这份“赢得藏族人的好感才能赢得藏族人的灵魂”的执著,让天主教在盐井藏民心中生根开花。可在解放前,天主教徒受到佛教徒们的嘲笑,被称为洋人“古达”,“古达”在藏语中有奴颜之意,是对摇尾乞怜的狗的形容。

直到1951年,天主教教民向昌都人民解放委员会提出申请,教堂再次成了天主教教民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改革开放后,文革中被毁的百年教堂被修葺一新。如今,在盐井,不同宗教信仰的人组成的家庭比比皆是,彼此间和平共处,相安无事。“我不强迫孩子信天主教,他们有选择的自由。”斯扎兰说。

1997年,上盐井村28岁的鲁仁第成为第一位藏族的天主教神父。从那以后,上盐井村每逢重大节日便不再到云南等地另请神父。2004年,鲁仁第还俗,但仍担任盐井天主教堂民管会主任一职。

天堑变通途

盐井产盐,这被当地人看作是上天的馈赠。与其他产盐地不同,盐井仍然沿用最为古老的制盐方法。3249块盐田分布在澜沧江两岸,每块盐田均由几十根木柱搭架而成。所谓盐田,其实是每块大约仅七平米,用以晒盐的水泥板。

劳作的藏民要到江边的盐井中背盐水,倒入自家盐池沉淀后再洒进盐田,日晒风干,结晶成盐。因土质不同,盐多呈酱红色,犹以“桃花盐”最为知名,每斤可卖到一块多钱。或许是最原始的才是最好的,这里的盐自古销路甚好,牧民用它喂养的牲畜易增肥和产崽。如果食用其他的盐,牲畜容易生病。

如今,盐巴仍是当地的藏民的重要收入来源,盐井每年产盐四千吨左右,一般的农户一年有四五千元的收入。因缺少耕地,灌溉困难,盐井人世代靠盐换取粮食,盐也就成为盐井人的命根子。

下盐井村老村长贡秋扎西还记得,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他经常带着30多人、百余匹马组成的马队驮着盐巴去换粮食。那时,因为没有公路,仍会沿着茶马古道行进,没有桥梁要靠用竹子做成的索道过江。有意思的是,人们也要将马匹绑在竹制的溜索上,而马匹也早已习惯于这种刺激的过江方式。

他们将盐换成粮食分给村民,几十天后就会驮上盐巴再次出发。不过,盐井早已形成集市,外地牧民会用酥油或粮食来此换盐。他们大多有固定的交易对象,祖祖辈辈都是固定的一家人做生意。当然,贡秋扎西还是希望走出去。走得越远,盐就能换回更多的粮食,而在盐井的集市,盐只能等份交换。

随着上世纪70年代滇藏公路的通车,原本二十天的行程缩短至三天。贡秋扎西回忆,从香格里拉到盐井,马帮来要用9天时间,而公路通车后,只需要走6天。“路变宽了,马匹并排着走反而不适应了。” 如今,这段310公里的路程开车仅需七八个小时。而让贡秋扎西感受最深的是,原来马队依靠索道横渡澜沧江要花一天时间,自从1983年大桥通车,过桥只要两分钟。

如今,西藏公路通车总里程已达5.8万公里,神秘的茶马古道已然成为历史。山间此起彼伏的马铃声已经成为绝响,取而代之的是摩托车的轰鸣声。

在盐井,几乎家家有摩托。戴着墨镜的藏族青年在柏油路上疾驰,远处就能听到摩托车上音响传来的《爱情买卖》的歌声。或许是因为茶马古道让这里的藏民较早的与外界接触,走在盐井的街道上,他们不会向外来客多看一眼。如今,盐井的年人均收入在四千元左右,主要经济支柱是劳务输出,外出打工成为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曾经赖以生存的制盐业所占比重已经降到30%。

或许是因为传教士早期在此设立教会学校的缘故,盐井人特别重视教育,儿童入学率高达98%。盐井乡最高、最漂亮的建筑是盐井中学六层教学楼。事实上,盐井中学也是西藏唯一一所乡级中学,学生在这里还享受着包吃、包住、包学杂费的“三包”待遇,盐井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人才的摇篮。如今,西藏的盐井籍领导干部多达505人,最高官至自治区政协副主席。

盐井乡党委书记柳发明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国家对盐井教育的投入已超过3000万元。此外,政府出资将居住在盐井条件恶劣区域的藏民搬至乡上,对于新建房屋的农户还给予两万五千至一万元不等的国家补贴。

事实上,安居乐业的藏民最令人感动的是他们的纯朴。在滇藏公路上,搭车似乎是一件很简单的事,只要伸出大拇指,骑着摩托的藏民便会搭你一程。25岁的背包客张宏说,从香格里拉到盐井的310公里,他搭过六次车,全部是藏民的车子,途中一个藏族家庭甚至收留他过夜,让他感动不已。

当前,斯扎兰老人家正在重修房屋,领到了一万元的补贴,老修女阿尼每月也能收到政府近千元的生活补助。

花了六年时间,作家范稳完成了他的“藏地三部曲”,以展示这里多种文化的冲撞与融合。“在这里不同宗教和文化共存交融,人们相互尊重,和谐共处,这就是进步。”范稳说。★

(实习生王淏童对本文有贡献)

滇藏公路

滇藏公路(国道214)于1976年正式建成通车,全长为1930公路,是一条集险、奇、美于一身的入藏通道。它南起云南景洪,穿过横断山区原始森林,横跨金沙江,翻越海拔4300余米的百芒雪山和洪拉山,经西藏芒康、左贡、昌都至青藏界多普玛,抵甘肃兰州,在西藏自治区境内长803公里。

滇藏公路的修筑始于上世纪50年代。1956年春,为配合平息滇藏川边叛乱,政府决定修筑滇藏公路。1956年8月,丽江至香格里拉段动工,1958年10月,该段通车,全长147.23公里。1958年9月,香格里拉至德钦公路开工建设,次年9月,竣工交验,全长182公里。1959年10月,滇藏公路在云南境内的最后一段云南德钦至西藏盐井公路开工,并于1960年12月竣工,全长113.3公里。1962年8月,该路段发生大面积塌方,施工人员两次横跨澜沧江架设桥梁联接原线,并修筑了盐井至芒康公路,真正打通了滇藏公路。

文化交融论文 篇4

现代文明,为什么必须跨过“神学”这道坎呢?因为神学是人类的大脑思维通向宇宙的阶梯。人生天地间,面对三大关系: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独立思考)。什么是科学?神学与科学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西方基督教文化氛围下科学研究的诚实态度、求真精神、创新思想、荣神益人的动机等等,只有建立其宗教神学,人类的思考才会有这样的高度和广阔。可是我们的传统文化由于缺乏宗教神学,思维井底之蛙。偏重实用的技术而忽视科学,四大发明即是实例。没有人与然,没有人与自身,只有人与人的实用处世哲学的思考。行为靠本能、直觉、情绪、利益、经验、占卜、偶然、盲从。

人对宇宙的认识目前来看好像是一只狗狗看待人类一样,狗狗的理解能力有限,它们虽然能够看懂人的一些行为动作,比如走路,吃饭,抚摸,说话,但狗狗是无法理解人类怎么有汽车,怎么会看电视等等。因为狗狗没有逻辑推理。它不会理解人类复杂的行为,所以他的理解范围只能靠眼睛。只相信眼睛看到的事物。如果人类缺乏逻辑推理同样也会犯狗的错误,以前我的微博经常写历史段子,然后加上自己的思考。经常有人这样回复,“你胡说八道,你造谣,你亲眼看到了?”

写这样的文章很不容易,必须翻很多书。打开木心文学回忆录,木心说:中国文化五千年……几乎没有哲学家,没有正式的大自然科学家。诸子百家是热心于王、霸的伦理学家、权术家,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哲学吗?兵家、法家、杂家,都在权术范畴。什么是哲学?是思考宇宙,思考人在宇宙的位置,思考生命意义,无功利可言。中国哲学家只有老子一个,庄子半个。

黑格尔说:“逻辑到中国就玩不转了。”爱因斯坦也认为,中国没有西方科学两个基础,即形式逻辑和通过系统实验找出因果。中国传统文化,起于阴阳五行巫祝,落于玄学。都是感性积累,自然科学的实证、证伪、求真还原等思维无法成长,面对现代文明所以只会山寨。

中国文化基本就是个经验文化,如同“狗狗看人类”,缺乏思维论证,没有一个结构严密的逻辑体系,逻辑基本空缺。所以缺乏科学传统,缺乏科学精神,是我们文化中的.一个重大缺陷,中国人不喜欢探求人与自然的关系,而喜欢探求人与人的关系,要建设成高度文明的国家,必须突破传统文化的束缚。缺乏科学没有逻辑导致政治和科技都落后于人。

科学是建立在逻辑与实证基础上认知世界的方法,人类总是通过不断的探索、自我质疑、自我证伪来持续发展以及完善的,而从来就缺乏逻辑、实证的中华文化,自董仲舒提出“独尊儒术”之后,早已褪变为一种建立在崇古、敬祖基础上,不求上进、不求甚解、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狭隘文化。

文化交融论文 篇5

德意志理性文化思维特征与中华感性思维特征优势的交融与互补。就是带着这种文化预期,他们选择了德国利勃海尔作为合资对象,这种技术与文化引进替代,对日后海尔文化的形成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海尔文化中那些严谨的程序化、规范化、理性化的运作方式和人性化的管理观念,都深深的打上了中、德文化交融的印记,成为其具有的得天独厚的文化优势和竞争优势。

在现代社会中,品牌已经成为影响消费者行为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到今天,人们都已经明白名牌与品牌效应的巨大经济价值,但在十几年前还处在经济转型期的中国,大多数企业还不知道品牌意味着什么的时候,海尔已建立起了自己的品牌并不断提升这一中国最有价值的品牌资产。只有充满超前意识的优秀企业家,才能够认识名牌与品牌的价值和机会。海尔集团从初期依靠商场销售,到建立自己的品牌专卖店,迅速提升品牌的知名度,通过2001年调整营销模式,构建分销服务体系,并搭建信息化平台,实现各种商流信息共享,来实现与客户的零距离,最大程度地提高了营销效率

近几年来,国外一些著名品牌涌入我国,对于我国市场和群众的消费导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品牌,昨晚企业的无形资产,其重要性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买商品,就是买品牌,买满意。这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现代人的一种时尚。因而在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的同时,进一步用服务来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凭借这种亲和力,海尔还顺利实现了产业延伸,使新产品更容易打开新市场。海尔人懂得,高品位的服务不仅包括服务热情、服务规范周到等内容,更重要的是在服务中凝结着一种先进的文化,还注重体现先进的服务理念、真挚的服务精神和高超的服务艺术。这种服务文化渗透于品牌服务的各方面,赋予品牌特有的内涵和强烈的个性,使其熠熠生辉、商誉倍增。“顾客永远是对的”、“真诚到永远”、“用户的需求是我们永远的追求”、“24小时服务”是海尔对顾客真诚承诺。为更好的贴近顾客,服务顾客,海尔集团消费者可以参与设计新产品,推行五星级服务。曾经有一位潮州顾客写信给海尔总裁张瑞

《苦乐交融》 国旗下演讲 篇6

其实我们此时的境遇,正如这位在江水中泛舟的老人一般。在皎洁的月光下,掌一盏羸弱的渔火,孤身一人,但垂钓的并不是寂寞。他仅凭壶中的一口烈酒,忍耐寒冬,所有的苦,只为鱼儿上钩时,那一抹沁人心脾的甜。

我们追求独立自主的生活,更对未来充满无限憧憬。但憧憬再美,若不去追求,到头来也不是一场泡影。梦想从来不会平白无故的照进现实,在没有找到一端连接二者的阶梯之前,它始终只是一座空中楼阁。而这段阶梯,莫过于学习。

学习的路不好走,这一点毋庸质疑。但我们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应该义无反顾的走下去。越过沟渠,跨过荆棘。纵然一路上跌跌撞撞,也不能忘了我们曾经满怀热忱与好奇的模样。

既然我们选择了这条路,就要学会吃苦。春天,鲜花盛开。当别人郊游踏青时,我们要忍受蚊虫的叮咬,坐在教室里认真学习;夏天,午后蝉鸣。当别人消暑纳凉时,我们要忍耐炙热的阳光,穿行在上学放学的路上;秋天,阴雨绵绵。当别人听雨而眠时,我们要克服呼之则来的困意,在半夜埋头苦读;冬天,雨雪霏霏。当别人过年过节时,我们自然要忽略刺骨的风和飞舞的雪。这,就是学习,无论你有一百个想要退缩的借口,但你的梦想始终是第一百零一个回击它的理由。

你一定会问:难道学习就只有一味的苦吗?当然不是。学习,就像一杯不加糖的咖啡,当你尝到第一口时,会被它的苦惹得皱起眉头,但当你渐渐习惯了它的苦涩后,你一定会迷恋上哪如丝般缠绕在唇齿间的浓郁香气。

有时,一道费解的数学题,一堆如山的作业,会搞得我们心烦意乱。这时候往往是成功与否的关键时刻。如果我们选择了放弃,也许就永远无法体验到作出那道题的成就感,永远无法理解做完作业的喜悦。所以,苦并快乐着才是学习的最佳内涵和方法。我们要在快乐中学习,更要在学习中享受快乐。

凤凰若不欲火涅槃,怎能再去拥有新的生命?

其实若不身经百战,怎能救出被囚禁的公主?

幼鹰若不浴血奋战,怎能成为天空的主人?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苦与乐可以谱写出许多美丽的篇章,但二者的本质联系,还需我们在学习中摸索,体会。

酒店软装·文化与艺术的交融 篇7

1. 主题空间设计的概念

1.1主题的概念

主题, 也叫“主题思想”, 是作者对现实的观察、体验、分析、研究以及对材料的处理、提炼而得出的思想结晶。它既包含了现实生活本身蕴含的客观意义, 又集中体现了作者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认识、理解和评价。

主题原指文艺作品通过艺术形象的描绘、刻画所体现出来的中心思想, 它构成了整个艺术形象体系的核心和灵魂 , 统率全局、贯穿始终 , 使之形成个性鲜明、寓意深刻的一个统一的整体。我国古代对主题的称呼是“意”“主意”“立意”“旨”“主旨”等。

1.2主题的来源

主题是作者的心理感受与体验的集中体现, 是情感的凝练与升华, 它来源于传统、地域文化, 以及生活的各个方面, 包含物质与非物质两个层面。譬如一个神话故事, 一段民间小调, 一首凄婉诗词等等;有时候, 一种特殊的空间氛围、一种艺术处理手法等, 也都可作为主题。

1.3主题与空间设计

具有立意的设计可称作“主题设计”。这里的主题设计是一个泛设计的概念, 可适用于包含各设计门类在内的大设计范畴, 当然也适用于建筑、室内等空间类的设计。以室内空间为代表的主题空间设计的最终作品犹如一串完整的珍珠项链, 主题是其中的“线”, 而由主题确定的素材就是一颗颗熠熠生辉的珍珠。

2. 主题空间设计的内涵

主题空间设计始终围绕着“人”而展开, 表达功能性与艺术性完美统一的空间环境的创作活动 , 同时满足人类社会与文化不断发展的多元化物质和精神需求。以文化为代表的精神层面的“主题”最能体现设计思想, 是整个空间环境的灵魂。在现代空间设计中代表物质层面的功能设计是主题展开的“硬件”条件, 而由主题演化出来的故事与情节正成为当下对文化要求较高的室内空间必不可少的“软件”部分, 二者结合满足高效的使用功能、形成丰富的精神内涵。主题的介入使得空间环境产生场所效应, 并以此展开叙事、表达思想与情感。以下借用文学的相关概念与叙事手法, 探讨主题与空间的结合之道。主题空间设计的内涵主要体现在空间名称、空间布局、空间属性与陈设艺术几个方面。

2.1空间名称

一篇好的文章, 恰当的标题至关重要。标题是文章的脸面, 直接影响着人们对文章的最初印象。好的标题, 首先要准确地反映文章内容, 文不对题, 即便文章内容再精妙, 表现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其次, 标题应是独特的, 标题是一篇文章区别与其他文章的重要标志。新颖的标题更能引发阅读的兴趣。此外, 好的标题应该是精炼的, 标题是对文章内容的高度提炼和概括, 文字过多会使标题拖沓、冗长。

空间名称就如同文章的标题, 是对空间主题的直接表达, 关于文章标题的论述适用于空间名称。空间名称与主题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相同的比如“若水青衣”既是餐饮空间的主题也是店名 (图1) ;不同的如“大千山水情”为空间主题, 而“张大千美术馆”则为空间名称。

2.2空间布局

不同的文学体裁在文本结构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小说是通过故事叙述来反映生活、表达思想的文学体裁。小说编排最大的特点在于主线明确, 随着故事情节的起承转合, 同时伴随着时间与空间的转换 (图2) 。有别于小说编排所体现出的严密逻辑性, 散文写作不讲究音韵, 不讲究排比, 没有任何的束缚, 被称为最自由的文体。“形散而神不散”是散文文体的主要特点, 指的是自由的创作手法, 但是字里行间却体现出与主题的紧密联系 (图3) 。

文学作品的结构特征对于空间布局的编排具有借鉴意义。运用小说体的空间布局的关键在于主题的故事情节强, 犹如利用空间环境讲述着与主题密切相关的故事, 如“醉三国”“红楼一梦”等主题 (图4、图5) 。而运用散文体的空间布局的关键在于主题的体验性强, 有着广阔的想象空间, 如“烟花三月”“江南慢生活” (图6、7) 等主题。

2.3空间属性

鲜明的性格特征是文学创作中人物塑造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文学作品中, 众多经典的人物形象因其鲜明的性格特征而被读者深刻地牢记。比如:坚毅勇敢的哈姆雷特、阴险多疑的曹操、纯洁善良的爱斯梅拉达等。古典名著《红楼梦》让人百读不厌, 曹雪芹在其中为我们塑造了一大批性格特征鲜明的人物形象, 展现了一系列冲突的复杂性格。作者细致的刻画, 使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从书中走到读者的身边。

如同文学作品中人物个性的描写, 在空间设计中, 设计师通过对单一空间属性的塑造, 在空间内部营造出与主题特征相符的氛围。决定空间属性的因素主要包括空间的形态、光线、色彩、质感四类物质基础 (图8、图9) 。

2.4陈设艺术

遣词造句是体现细节的艺术。合理、巧妙地运用能为文章增色不少。诗人贾岛在创作《题李凝幽居》时, 最初曾写为“鸟宿池边树, 僧推月下门”。后来在反复斟酌后将“推”改为“敲”, 目的是凸显“门响夜更幽”的意境, 反衬环境的清幽。由此可见, 词句间精妙的搭配会给文学作品带来画龙点睛的艺术效果。陈设艺术在主题空间设计中占有重要地位。凭借陈设艺术多变的形态、色彩、材质以及丰富的文化内涵, 犹如文学作品之中的一个个或华丽或质朴、或细腻或粗犷的文字与词语, 起着重要的乃至画龙点睛的作用。陈设艺术正成为当下“轻装修、重装饰”的有效手段, 是主题与空间结合的重要媒介。

3 . 陈设艺术对主题空间设计的作用

3.1对主题的呼应

陈设艺术的选择应该与空间主题相呼应。在主题空间中, 所有的视觉要素都是对空间主题的分别体现, 主题是整个空间设计中的“线”, 而陈设物品则都是线上的一颗颗“珍珠”。陈设艺术的最终确定虽然由空间环境中众多因素所决定, 但首先是对主题的呼应, 是对主题细腻而深入地补充与完善。比如, 长白山某培训中心室内设计, 以长白山地区森林覆盖率高为出发点, 形成了“鸟鸣林更幽”的主题。从主题出发提取了“鸟”“林”“幽”等可见与不可见的素材, 加以组织运用到了大堂空间之中, 对“幽”的意境是以动写静, 以林鸟受惊而纷纷起飞加以视觉表现, 很好地呼应了主题 (图10) 。

3.2对空间的完善

陈设艺术是对空间的二次设计, 是对空间整体设计思路下的进一步完善与深化。因此, 陈设艺术不仅要受所在空间环境的限定和制约, 同时也是对空间存在的不足进行弥补与点缀。陈设艺术的尺度应该与所在空间的尺度相协调, 另外陈设艺术的材质、色彩以及光线的运用同样应遵从所在的空间环境。如同用词要尊崇语法, 陈设布置要把握功能空间与观赏距离的协调。比如, 以“水墨青花”为主题的明清艺术品交易会所门厅设计, 为实现以水墨的手法表现青花之美的主题, 在门厅中心设置了一个玻璃筒体, 内置元青花瓷瓶, 结合顶部、地面以及灯光的协调一致, 成为了门厅空间完美的视觉中心 (图11) 。

3.3对情感的引导

陈设艺术的目标既要“悦目”更要“赏心”。何为“赏心”?赏心即是由此及彼, 由眼睛所见的陈设艺术唤起心底的记忆, 从而产生联想, 在内心深处引起情感“共振”。因此, 主题空间设计中的陈设艺术, 不仅需要呼应主题, 完善空间, 更要做到引导使用者达到情感共鸣, 增强人们对空间的体验感。比如, 无锡“外婆人家”阳光店中一组从大到小叠置的老箱子, 让人联想起逝去的美好时光。过去的江南地区每当有婚嫁时, 迎亲队伍总是吹吹打打、热热闹闹, 接着新娘子、乘着小木船、载着装满新娘子嫁妆的一口口木箱子……也许每个人心中的“外婆”也都是如此, 曾经年轻、漂亮。

4 . 陈设艺术素材的提取与转换

4.1素材的提取

由主题确立陈设艺术素材的选择范围与方向, 一般可由与主题相关的自然、人文, 以及作者的感受与体验等方面确定, 选取其中最具代表性, 同时有利于空间环境表现的要素 (图13、图14) 。素材可以来源于现实生活与历史长河中, 物质与非物质的生活场景与文化现象, 它应兼具美感与情感的双重价值。

4.2素材的转换

由于时间刻度的变化, 对于提取的陈设艺术素材需要进行转换, 使其与时代性相适应, 同时更好地融合于主题空间的整体环境之中。美国符号论美学家苏珊·朗格将能够引起人们联想与情感共鸣的一切外在表象, 称为“有意味的形式”。在生活中寻找这种“有意味的形式”成为营造主题空间的基础工作和重要环节。素材转换可概括为以下方法:简化转换、位移转换、夸张转换、色彩转换、材质转换。

(1) 简化转换

简化转换的处理手法是针对形式繁复的素材所提出的。简化地把握原型的主体特征, 去掉原型中附属的部分, 通过符号化的处理, 提炼出抽象、简洁的视觉形象 (图15) 。

(2) 位移转换

位移转换可以摆脱传统空间观念的束缚。运用现代技术手段, 让不同的空间互相交错。这种手法打破了原有空间观中“内与外”“上与下”的秩序, 进而呈现出视觉震撼与艺术美感 (图16) 。

(3) 夸张转换

夸张转换的处理是为强调事物本身特征而进行夸大、变形、扭曲, 因此使用功能往往被放在相对次要的位置进行考虑。夸张转换的设计手法能打破常规的思维定式, 产生较大的冲击力 (图17) 。

(4) 色彩转换

色彩转换是指将提取的传统地域的素材, 在保留其形态和材质的基础上, 对其表面的全部或局部进行色彩替换处理。传统地域的素材在满足使用者情感需求的同时, 还能让人感受到由于变化带来的新颖与时尚 (图18) 。

(5) 材质转换

材质转换是指保留素材的形态与尺度所进行的材质替换, 这种替换常采用现代材质替换传统或地域材质, 同样达到既新颖时尚又饱含传统韵味的目的。在过去的设计思路中, 材质这一设计要素多是以复制再现的方式加以使用。然而在当今追求时尚与高品质生活的背景下, 过去的常用手法呈现出的视觉效果略显平淡, 单纯的复制再现已难以满足当代人追求创新求变的心理诉求。材质转换已成为当今主题空间设计探索的出路之一 (图19、图20) 。

5. 结语

主题空间设计是一种具有创新意识的设计探索, 需要设计师不断提高自身修养, 扩大知识面, 增强对主题概念内涵与外延的充分认识。陈设艺术作为主题与空间结合的媒介, 在当下的空间设计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不仅增添空间视觉效果, 更成为诱发使用者情感共鸣的重要因素。以主题为线索, 将提取转换的陈设艺术巧妙编排于空间之中, 使之成为既实用又美观、既传统又时尚、既悦目更赏心的有意义的整体空间环境。陈设艺术在主题空间设计中的具体方法还需要在长期的实践中进一步完善与深化。只有这样, 主题空间设计的道路才能越走越宽广。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规模的扩大和GDP总量跃居世界第二, 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对空间环境内涵的需求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以建筑内部空间为主的室内设计开始进入“主题”时代, 陈设艺术以自身的文化属性与视觉美感作为主题与空间结合的媒介, 开始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在界定主题以及主题空间设计的相关概念基础上, 简述了主题空间设计的内涵、陈设艺术在主题空间设计中的地位等, 并从陈设艺术对主题空间设计的作用, 陈设艺术素材的提取与转换等方面, 对陈设艺术在主题空间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论述。

文化交融,四种精神 篇8

香港——混合文化和拼搏精神

香港的文化纷繁复杂,从中国文化,到外来的菲律宾文化、英美文化、日本文化及韩国文化,各种文化在香港交融汇合。但大体上看,香港文化是东西方文化的汇合。

但由于香港所处的是一种混杂和边缘的处境,使得香港的文化并不是东西方文化的真正融合。事实上,香港的多元文化是一种拼贴文化。

香港经济繁荣主要的原因是引进西方管理经验。香港企业较早引进了西方生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营销管理、财务管理等全方位的西方管理制度以及职业经理人制度。尽管李嘉诚等香港商人都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但他们之所以成功,却更多的是得益于西方管理。而且,香港企业对西方管理的学习,并非仅止于技术层面,而是连同西方管理哲学一同引进。比如在儒家文化圈中,家族企业的治理通常是所有权与经营权不分,而香港的家族企业却能突破了中国家族企业治理模式,普遍采取基金托管制度,即把家族的股份托给一个专门的基金来管理,家族成员是基金的受益人,由基金经理来代替家族行使其所有者权利。

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香港精神,也具有其独特性。香港精神是一种刻苦耐劳、勤奋拼搏、开拓进取、灵活应变、自强不息的精神。是香港长盛不衰的力量之源,也是香港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多少老一代的香港人身无分文,白手起家,发挥聪明才智,历尽千辛万苦,创造了今天的辉煌业绩。今天的香港,面临新的创业挑战,正需要这种香港精神。如曾荫权,从小家境贫寒,但却有着不服输的性格,虽然没有上过正规大学,他却于1981年获得哈佛大学的公共管理硕士学位,又成为了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

新加坡——中西文化和忧患意识

新加坡是一个全球性的城市国家,在新加坡400万人口中有100万是外国人。新加坡以海纳百川的精神吸引来自世界各国的优秀人才,新加坡文化也是一种混合文化。在新加坡,我们看不到中国文化一统天下的局面,也看不到中国式管理的痕迹。在1999年上海“财富”论坛上,李光耀也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出不了企业家。因为中国的儒家文化:叫学而优则仕。而美国只改了一个字,叫学而优则商。因此,新加坡十分重视以西方文化弥补中国文化的不足。这里所说的西方文化,并不是中国式管理所限定的“西方科技”,而是包括哲学、人文精神和宗教信仰在内的整个西方文化。尽管在新加坡企业中存在着明显的等级观念和服从文化,但主导新加坡企业的却是西方管理制度。新加坡有着亚洲最为完善的职业经理人制度,而支撑职业经理人制度的是背后的西方哲学。

新加坡人也特别具有忧患意识和拼搏精神,李光耀曾说过:“我们必须使新加坡认识到,在歌舞升平的短暂兴奋的后面,还有崎岖的路,大家必须未雨绸缪。新加坡人安于现状不想出门,我们必须唤醒他们,鼓励他们培养冒险精神,否则我们将成为输家。” 从新加坡领导人的讲话,你可以看到新加坡政府,从独立一开始就一直处于深深的危机感之中。这种危机感又每时每刻影响着新加坡国民。我们看到,时刻清醒的忧患意识,促使新加坡举国上下奋发图强,不断开拓投资市场,不断追求产业升级,不断抢占科技高地,从一个发展中国家晋升为一个富裕发达的国家,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国家之一。

新加坡人也是勤劳的,在新加坡工商界有位姓蔡的商人,夫妇两人工作且带一男一女两个孩子很是辛苦,先生从事各种筛网的生产和经销,太太照料着自己的服饰生意。先生12年前投资到苏州高新区办了一家筛网制造公司,太太生意的基础在香港、广东,12年间夫妇为生意各奔东西,光乘坐飞机的距离就已经绕地球几圈了。今天,我们多数人只看到了新加坡的发展和繁荣,我们还应该看到繁荣的背后,许多新加坡人付出的辛勤劳动。

台湾——多元文化和创新意识

台湾文化是以中国文化为主流,兼有其他非主流文化的多元文化。在经济崛起的过程中,台湾更多地受到了欧美文化的影响。

在台湾企业中,大部分都是由家族控股并对企业进行家族式经营,采用高度集权的管理模式。然而,这种管理模式,与其说是台湾企业发展的动力,不如说是台湾企业发展的障碍。我们所说的障碍,不是家族制度本身,而是基于家族企业的传统治理模式。如果台湾的家族企业能够在自身优势的基础上,更深入地吸收先进文化,在传统的家族企业中建立更民主、开放、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台湾企业无疑将会具备更强大的竞争力。

事实上,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带动台湾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已非家族资本为主的传统产业,而是以员工知识资本为主的非家族科技企业。台湾非家族技术团队创立的科技企业,从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开始主导了整个台湾的经济与股市,为亚洲企业发展史掀开了崭新的一页。知识经济时代的台湾企业必将更多吸收先进文化和先进管理成分。

韩国——融合文化和爱国精神

韩国西江大学中国文化学系副教授李旭渊指出:韩国文化的最大特征之一是“混性”(hybridity)。韩国文化就是把很多东西掺合在一起形成的文化。时间上,将过去与现在混合;空间上,将东方与西方相混合。在近代以前,韩国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近代以后,更多的则是受日本及西方文化的影响。由此,传统与现代、后现代,东方与西方,这一切都掺合在韩国文化里。

在韩国大量的家族企业中,存在着以传统文化为主导的等级和服从文化,但这并不是韩国企业引以为傲的资本。作为世界500强之一的韩国国际财团在1985年突然倒闭,其重要原因是,国际财团是任人惟亲而不是任人惟贤,该财团的领导核心是由一批缺乏管理才能的家族成员组成,而不是由一批具有管理才能的职业经理人组成。1997年以来,韩国的起亚、韩宝等八大家族企业,由于第二代对企业环境、自身的经营经验和管理能力缺乏正确的认识,均导致了企业的破产。所以,韩国在金融危机爆发后,韩国政府实施了以改革大财团经营结构、规范大财团经营管理为重点的经济政策,使韩国家族企业的治理模式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这些变化主要是向西方家族企业的现代管理模式靠拢。金融危机后的韩国企业与西方管理的交融更深了。

韩国人常会这样说,“正是千千万万个企业家所表现出来的敬业精神,推动了韩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韩国的企业家精神,就是在韩国要求企业家“树立一种建设国家经济意识所表现出来的爱国精神”。

进入80年代,韩国一些大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和经营干部都是经济专家,有的是获得美国经济学博士学位者,最低的也是硕士学位,他们都具有很高的思想修养,能把国家、社会、消费者和企业的利益结为一体,逐渐取得了人民的信任和尊敬。比如,韩国浦项制铁的创始人朴泰俊,韩化财团的创始人金升渊等,他们都是国际上赫赫有名的大企业家,为了建立国家经济和企业的发展,几十年始终把自己作为一个“经营者”,绝大部分时间都在生产第一线。

上一篇:职业危害防止措施下一篇:劳动教育主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