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融应用

2024-11-02

交融应用(通用10篇)

交融应用 篇1

马克思说过, 哲学是文明的灵魂。哲学使人明理, 哲学使人智慧, 哲学使人卓越。哲学在医学人才的培养中位居成才坐标的基础性、前导性的核心位置。哲学作为引导青年成长的主流意识形态, 是适应医学生追求真理、构筑精神支柱和提升全面素质需求的科学理论。但在教学中发现, 相当一部分医学生认为:哲学太深奥了, 无从理解;哲学讲的好像都是对的, 但我们却好像什么都没学会;我们可以学许多道理, 但在面临临床医学问题时却无所适从。这些实际问题直接影响着哲学教学活动的进行和效果。提高哲学对医学生的吸引力, 使哲学与医学的交融性思维更好地在医学研究中发挥作用, 已成为哲学学科亟待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

1 医学与哲学的交融

医学与哲学的结合历史悠久, 源远流长。在古代, 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 医学与哲学都是浑然一体的。古语云:“医者父母心。”也许最为通俗地描述了人们心中“医”与“道”的关系。从古至今, 哲学与医学直接关联。《医学三字经》云:“医之始, 起岐黄, 灵枢作, 素问详。”《黄帝内经》既是哲学著作, 也是中医的经典著作, 其天人合一之论、阴阳表里之说, 是中国哲学、医学共同的思维方式。而亦儒亦医者比比皆是, 如古希腊的希波格拉底既是西方哲学之父, 又是西方医学之父, 公元前5世纪就在科斯岛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所医科学校。他强调“不了解人就不懂得医学”。尤其说明哲学与医学的关联和交融。

2 哲学与医学交融性思维在临床医学中的作用

恩格斯说过:“一个民族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 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因此, 不断提高思维能力对医学生来说至关重要。而加强哲学修养是提高思维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启迪批判性思维的有效途径之一。从学科性质和社会职业定位讲, 医学人才比其他专业技术人才应具有更高的哲学素养, 才能胜任其职责;从服务对象讲, 医学面对的是具有生物、心理、社会诸多因素的“自然人”与“社会人”合为一体的“人”, 医学人才只有具备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人性、良知, 才能充分理解、尊重、关爱生命, 担负起保护人类健康的神圣使命;从工作过程讲, 每一种疾病, 每一个病理过程, 每一种临床表现, 都不是孤立存在着的, 而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必须具有理论思维能力, 进行辩证综合分析, 才能探其究竟;从工作性质讲, 人们追求健康的意愿使医学事业比其他工作更具艰难性和风险性, 尤其是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 已经引发出诸多诸如克隆技术等令人茫然、恐慌的问题, 如果不具备较高的哲学素养, 没有正确的价值观、真理观, 是难以担当此重任的。

临床医生日常的、大量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工作, 都是要将问诊、体检、各种化验和特殊检查所获得的感性材料, 在大脑中进行加工、改造, 经过抽象的思考, 把内在特征提炼、升华, 从而揭示出事物的内在联系, 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为了要使这个飞跃能真正反映客观实际情况, 必须具备2个条件:一是必须有足够丰富和坚实的医学理论知识;二是要用辩证法。要善于从大量的临床和实验资料中进行科学的分析、综合。要熟悉疾病有异常表现的规律, 同一种疾病在不同的患者和不同的病期, 可以有不同的表现。临床医生应善于从错综复杂的现象中抓住这种特殊的本质, 抓住主要矛盾, 做出正确诊断。而且, 还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病情的变化。患者的情况和疾病的演变, 都是在不断变化着的, 因此, 必须用动态的眼光来观察, 才能得到比较正确的认识, 避免或减少误诊。认真学习认识论, 掌握辩证法, 注意思想方法的培养, 对医学生是非常重要的。

3 在哲学课教学中运用医学与哲学的交融性思维

哲学教学应该充分发挥哲学与医学的交融性思维, 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对医学问题进行探讨, 引导医学生学会用哲学的观点指导医学实践。

3.1 指引学生建立整体与局部的观念

临床医疗工作最忌“头痛医头, 脚痛医脚”。因为人体是统一的整体, 任何局部的损害都不是孤立的, 每一种损害都可能引起性质不同或轻重不一的全身反应;反之, 全身性疾病也会影响到局部。在临床工作中, 建立整体与局部观念, 可以避免或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争取或赢得抢救的时机, 运用更有效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如有一名口腔溃疡患者, 请一位老中医治疗。这位老中医给他开了几服药, 叫他研制成粉末, 用醋和匀后敷在脚心。患者感到奇怪, 要老中医解释一下用药奥妙。老中医是这样解释的:口腔溃疡与心脾炽热有关, 我用上病下取, 敷药脚心, 通过经脉将火下引, 方能药到病除。人的各种器官、各个系统相互联系, 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这说明, 医务工作者要建立局部与整体的观念, 打开思路, 更好地对症下药。

3.2 指引学生善于透过现象认识疾病的本质

致病因素和抗病能力往往形成一对矛盾, 由此而决定了种种临床表现。在一些疾病的早期, 矛盾尚未充分暴露, 本质深藏, 有些症状容易混淆, 若只注意浮在表面的现象, 则极易导致误诊。认识疾病的本质对于医生来说是特别重要的。因为直接能够观察到的多数是疾病的现象。不同的疾病可以表现不同的现象, 相同的疾病又可以产生不同的现象, 如:一个男孩, 反复发生短暂的精神失常。第1次住院, 医生诊断他患的是癔症或癫痫。第2次住院, 也诊断是癔症, 并给他暗示、电休克等治疗。但治疗后, 病情不但毫无好转, 反而更加严重。这时, 引起医生的重视, 通过使用一切可能和必要的手段才确诊是功能性胰岛细胞瘤。后来, 采取手术治疗才解除了患者长期以来的痛苦。原来, 精神失常是功能性胰岛细胞瘤与癔症所共有的现象, 若不联系性地分析其每次发作时间的规律性、糖代谢的改变, 则难以辨别上述2种病的不同性质。此时, 若不对患者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 透过表面现象深入本质, 很难得到正确诊断。所以, 医生诊断疾病要深入到事物的本质, 绝不能看到一些表面现象就治疗。

3.3 转变传统教学模式, 实现师生之间的诘问

师生之间的诘问就是把原来只是记忆或转述教条的哲学变成不断自我批判和自我扬弃的哲学, 也是把教师照本宣科和学生死记硬背哲学命题的哲学教育转变为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的活动。哲学教学不是教师告诉学生哲学是什么, 而是引导他们批判地对待原有的哲学。因此, 哲学教学应该是师生之间相互诘问的对话。在这种对话中, 教师应该让学生逐渐领悟到批判性思维活动的意义。医学研究需要创新思维。哲学的出发点就是怀疑, 进而批判。在教学中教师如果注意培养学生的怀疑、批判的习惯, 在以后的医学研究中, 他们就会自觉地运用哲学思维进行深入、细致地探讨, 从而更好地推动医学的不断进步。

笔者从教学中体验到, 医学生并不是拒绝走进马克思主义哲学, 相反, 他们非常渴望获得人类文明的精华, 也渴望求解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关键是教师如何使医学生对哲学产生兴趣, 并认识到哲学与医学是融为一体的。只有这样, 才能使医学生把哲学思维融入到专业技能的学习中, 做到事半功倍。实践证明, 在教学中注重哲学与医学的融合, 可以形成学生学习哲学—指导专业技能—更热爱哲学这样一种良性循环。所以, 哲学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把哲学与医学的交融性思维传授给医学生, 使其具备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才能更好地承担起“救死扶伤, 防病治病”的大任。蒉

盐井的文化交融 篇2

每周日早上,66岁的藏族老人斯扎兰换上干净的藏装,揣上藏文版的《圣经》,带上9岁的孙子,去上盐井村做弥撒。那里有西藏唯一的天主教堂。就在同一天,斯扎兰的女婿照例会去山上的喇嘛庙诵经祈福。

这是当地一户典型的藏族家庭。尽管有着不同的宗教信仰,但一家人和睦共处,互不影响。千百年来,这个茶马古道旁的藏族村落,倚隘而兴,因盐而盛,藏传佛教、天主教、东巴教也在此地共存共荣。

盐井因产盐而得名,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的芒康县盐井纳西族自治乡,与云南接壤,是滇藏公路进藏的第一个站。全乡4486人,纳西族仅占四分之一,绝大部分是藏族。按地势高低,盐井分为上盐井和下盐井。上盐井村大多信奉天主教,而下盐井村信奉佛教。在这里,纳西族没有信奉自己的东巴教,而是追随藏传佛教,而藏族则信仰天主教。多元的文化在此相融共处,让这个仍旧保留着最原始制盐工艺的小镇多了几分神秘。

茶马互市打开大门

第一次来盐井,作家范稳就被那里的气场震撼了。四面高山围拢着一块从河谷中拱出的断崖,村庄就坐落于此,澜沧江如利刃将山与崖恰到好处地切开,站在600米高的村中俯瞰河谷,咆哮的澜沧江犹如一条溪流。千年盐田架于澜沧江两岸,藏式民居鳞次栉比地顺山势排开,蜿蜒的滇藏公路穿镇而过。“当时心灵突然被打开了,一定要为她写点什么。”范稳说。

尽管是个千人小镇,但盐井的历史如盛产的盐巴俯拾即是。它位于滇、藏、川交界处,是闻名遐迩的茶马古道通往西藏和四川的必经之地。

茶马古道源于古代西南边疆的茶马互市,兴于唐宋,盛于明清。因藏区处高寒地带,缺乏蔬菜,肉类是藏民的主食,而茶叶恰有解脂除腻的作用,逐渐成为生活必需品。藏区的良马、皮毛又是内地所需。就这样,在横断山脉之中,形成了靠马骡驮载货物的交通要道,河谷高山间传来的那阵阵清脆的马铃声,一响便是千年。

茶马古道分川藏、滇藏两线,而滇藏茶马古道大约形成于公元6世纪后期,由云南的产茶区经大理、丽江、香格里拉后进藏,西向拉萨,最终通向南亚次大陆。这条茶马古道也就成为最为古老的进藏线路之一。

坐落于滇、藏、川三角地带的盐井自然成为茶马古道通向圣城拉萨的咽喉。而盐井盛产的盐巴,也作为来往马帮交易货物之一。

这里,渐渐热闹起来。

一队马帮一般由一二百匹马组成,一个汉族人同时只能赶五匹马,而藏族可以赶七匹。每十五里一小歇,三十里一大歇。似乎正是由于马帮的存在,茶马古道沿线的语言交流并无障碍。云南大学茶马古道文化研究所所长木霁弘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从云南至西藏,都可用西南官话沟通,看似闭塞的高山大河间,正是因为货物和文化的交流而变得通畅。

木霁弘还发现,马帮的马鞍,白族是硬的,藏族是软的,而在盐井这样的结合部,马鞍软硬都有。“这就是交融的过程。”木霁弘说,当茶成为藏族生活的一部分后,便把不同的文化联系起来了。不仅如此,马尾巴上粘着的草籽还随着马帮一路带到西藏,形成逃逸植物通道。马帮也不仅仅是货物的运输,也逐步成为文化传播的使者。云南大理马帮在藏区会表演云南花灯戏,而藏族马帮到了云南也会弹起弦子,引来围观。跟随马帮,一些工匠进藏,成为传播技术的先驱,而传教士则借助马帮进入藏区传教。

戴十字架的藏族人

事实上,从17世纪起,就有传教士进藏传教。经过数次波折之后,1855年,法国传教士邓得亮在盐井创建起天主教堂,其强大的生命力一直延续至今。

这座西藏唯一的教堂位于滇藏公路旁,是一座典型的藏式建筑。若不是屋顶那个高大的十字架,没人将其与教堂联系起来。教堂装饰也入乡随俗,室内的哈达、圣像唐卡让人耳目一新,而哥特式高大拱顶和天花板上的《圣经》题材壁画依旧保持着天主教的风格。

每天早晚,上盐井村的天主教信徒会到此做弥撒,周日早上人最多。这里有世界上唯一的藏文版《圣经》,信徒会用藏语读《圣经》,用藏语咏唱赞美诗,而神父也是穿着藏服。

59岁的白着住在教堂隔壁。在他的家中,供奉着耶稣、圣母玛丽亚的神像,而他胸前还戴着十字架。他家世代为天主教徒,在他五岁时,父母就带他进教堂。“我的名字也是神父起的。”白着说。在上盐井,信徒的名字与欧洲人相似,多为神父所取;人死后以天主教仪规进行土葬,但其生活方式、习俗与信奉佛教的藏民没有区别。

亲历了文化和宗教交融的还有下盐井村的纳西族。他们原本居于云南丽江,随着木氏土司的势力扩大,在明朝时期顺着这条古老的通道来到盐井,并在此扎根繁衍。如今,盐井的纳西族除了祭祀中还保留着纳西族的一些传统外,其他已与当地藏族别无二致。他们说着流利的藏语,过藏族的节日,爱喝酥油茶,吃糌粑,信仰藏传佛教。

不过,相比而言,上盐井村的530多名天主教信徒更是中西合璧的典范。他们既过藏历新年,也过圣诞节、复活节。每年的圣诞节,教徒们都将举行狂欢活动。教堂院中会垒起五六个炉灶,公认厨技出众的村民成为主勺,每家还会派出帮手。几百名信徒围坐在空地上聚餐,晚上大家唱歌跳舞。这所有的开销都是来自弥撒费,它有专人保管,并在活动后将费用明细公开。

尽管上下盐井一堑之隔,宗教信仰泾渭分明,但在藏民心中却没有沟壑。下盐井村的佛教徒们自发来凑热闹,天主教徒会热情欢迎;而每年藏传佛教传统的“跳神节”到来之时,上盐井的村民也会涌向下盐井。

然而,当年天主教进藏却是一部曲折的历史。早在中世纪,传说在喜马拉雅的北侧有一个约翰长老的王国,为了将被遗忘的子民带回基督世界,不少传教士翻越喜马拉雅传播福音。作家范稳说,当时在西藏传教犹如在地板上种庄稼,面对着不仅仅是恶劣的地理条件,还有生命之危。

据范稳的研究统计,从盐井天主教堂建立到上个世纪40年代最后一次冲突,15任神父,其中7位被杀。藏传佛教势力过大,传教士只能在偏东南一隅传教。最终,他们转至盐井,为村民看病,之后便有两三个村民成了天主教徒,也成了盐井的首批信徒。19世纪五六十年代,他们在上盐井购买地皮,修建了教堂,发展教徒,开办圣徒药房。同时,传教士们还带来了法国的葡萄酒的酿酒技术。时至今日,盐井人还保持着自酿葡萄酒的传统。

斯扎兰老人的父母曾是天主教堂的佣人,一家七口住在教堂。那时,天主教的神父会给穷人盖房子,免费看病,发放西药,那神奇的小药片令藏人称赞不已。“逢年过节,教堂还会施粥,给天主教堂当佣人,至少可以填饱肚子。”斯扎兰说。

对于解放前的教堂,93岁的修女阿尼记忆更为深刻。她14岁受洗,目睹了教堂的兴衰。那时,教堂会帮助穷人盖房子,收留孤儿和无依靠的老人,甚至给没有牦牛的佛教徒买牦牛。如今,她是盐井唯一健在的修女,每天仍坚持去教堂做弥撒。其他省份的天主教徒来到这里,都会拜访这位西藏天主教的“活化石”。见到这位老修女的时候,大多数人都会尊崇地跪拜行礼。

或许,正是因为这份“赢得藏族人的好感才能赢得藏族人的灵魂”的执著,让天主教在盐井藏民心中生根开花。可在解放前,天主教徒受到佛教徒们的嘲笑,被称为洋人“古达”,“古达”在藏语中有奴颜之意,是对摇尾乞怜的狗的形容。

直到1951年,天主教教民向昌都人民解放委员会提出申请,教堂再次成了天主教教民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改革开放后,文革中被毁的百年教堂被修葺一新。如今,在盐井,不同宗教信仰的人组成的家庭比比皆是,彼此间和平共处,相安无事。“我不强迫孩子信天主教,他们有选择的自由。”斯扎兰说。

1997年,上盐井村28岁的鲁仁第成为第一位藏族的天主教神父。从那以后,上盐井村每逢重大节日便不再到云南等地另请神父。2004年,鲁仁第还俗,但仍担任盐井天主教堂民管会主任一职。

天堑变通途

盐井产盐,这被当地人看作是上天的馈赠。与其他产盐地不同,盐井仍然沿用最为古老的制盐方法。3249块盐田分布在澜沧江两岸,每块盐田均由几十根木柱搭架而成。所谓盐田,其实是每块大约仅七平米,用以晒盐的水泥板。

劳作的藏民要到江边的盐井中背盐水,倒入自家盐池沉淀后再洒进盐田,日晒风干,结晶成盐。因土质不同,盐多呈酱红色,犹以“桃花盐”最为知名,每斤可卖到一块多钱。或许是最原始的才是最好的,这里的盐自古销路甚好,牧民用它喂养的牲畜易增肥和产崽。如果食用其他的盐,牲畜容易生病。

如今,盐巴仍是当地的藏民的重要收入来源,盐井每年产盐四千吨左右,一般的农户一年有四五千元的收入。因缺少耕地,灌溉困难,盐井人世代靠盐换取粮食,盐也就成为盐井人的命根子。

下盐井村老村长贡秋扎西还记得,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他经常带着30多人、百余匹马组成的马队驮着盐巴去换粮食。那时,因为没有公路,仍会沿着茶马古道行进,没有桥梁要靠用竹子做成的索道过江。有意思的是,人们也要将马匹绑在竹制的溜索上,而马匹也早已习惯于这种刺激的过江方式。

他们将盐换成粮食分给村民,几十天后就会驮上盐巴再次出发。不过,盐井早已形成集市,外地牧民会用酥油或粮食来此换盐。他们大多有固定的交易对象,祖祖辈辈都是固定的一家人做生意。当然,贡秋扎西还是希望走出去。走得越远,盐就能换回更多的粮食,而在盐井的集市,盐只能等份交换。

随着上世纪70年代滇藏公路的通车,原本二十天的行程缩短至三天。贡秋扎西回忆,从香格里拉到盐井,马帮来要用9天时间,而公路通车后,只需要走6天。“路变宽了,马匹并排着走反而不适应了。” 如今,这段310公里的路程开车仅需七八个小时。而让贡秋扎西感受最深的是,原来马队依靠索道横渡澜沧江要花一天时间,自从1983年大桥通车,过桥只要两分钟。

如今,西藏公路通车总里程已达5.8万公里,神秘的茶马古道已然成为历史。山间此起彼伏的马铃声已经成为绝响,取而代之的是摩托车的轰鸣声。

在盐井,几乎家家有摩托。戴着墨镜的藏族青年在柏油路上疾驰,远处就能听到摩托车上音响传来的《爱情买卖》的歌声。或许是因为茶马古道让这里的藏民较早的与外界接触,走在盐井的街道上,他们不会向外来客多看一眼。如今,盐井的年人均收入在四千元左右,主要经济支柱是劳务输出,外出打工成为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曾经赖以生存的制盐业所占比重已经降到30%。

或许是因为传教士早期在此设立教会学校的缘故,盐井人特别重视教育,儿童入学率高达98%。盐井乡最高、最漂亮的建筑是盐井中学六层教学楼。事实上,盐井中学也是西藏唯一一所乡级中学,学生在这里还享受着包吃、包住、包学杂费的“三包”待遇,盐井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人才的摇篮。如今,西藏的盐井籍领导干部多达505人,最高官至自治区政协副主席。

盐井乡党委书记柳发明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国家对盐井教育的投入已超过3000万元。此外,政府出资将居住在盐井条件恶劣区域的藏民搬至乡上,对于新建房屋的农户还给予两万五千至一万元不等的国家补贴。

事实上,安居乐业的藏民最令人感动的是他们的纯朴。在滇藏公路上,搭车似乎是一件很简单的事,只要伸出大拇指,骑着摩托的藏民便会搭你一程。25岁的背包客张宏说,从香格里拉到盐井的310公里,他搭过六次车,全部是藏民的车子,途中一个藏族家庭甚至收留他过夜,让他感动不已。

当前,斯扎兰老人家正在重修房屋,领到了一万元的补贴,老修女阿尼每月也能收到政府近千元的生活补助。

花了六年时间,作家范稳完成了他的“藏地三部曲”,以展示这里多种文化的冲撞与融合。“在这里不同宗教和文化共存交融,人们相互尊重,和谐共处,这就是进步。”范稳说。★

(实习生王淏童对本文有贡献)

滇藏公路

滇藏公路(国道214)于1976年正式建成通车,全长为1930公路,是一条集险、奇、美于一身的入藏通道。它南起云南景洪,穿过横断山区原始森林,横跨金沙江,翻越海拔4300余米的百芒雪山和洪拉山,经西藏芒康、左贡、昌都至青藏界多普玛,抵甘肃兰州,在西藏自治区境内长803公里。

滇藏公路的修筑始于上世纪50年代。1956年春,为配合平息滇藏川边叛乱,政府决定修筑滇藏公路。1956年8月,丽江至香格里拉段动工,1958年10月,该段通车,全长147.23公里。1958年9月,香格里拉至德钦公路开工建设,次年9月,竣工交验,全长182公里。1959年10月,滇藏公路在云南境内的最后一段云南德钦至西藏盐井公路开工,并于1960年12月竣工,全长113.3公里。1962年8月,该路段发生大面积塌方,施工人员两次横跨澜沧江架设桥梁联接原线,并修筑了盐井至芒康公路,真正打通了滇藏公路。

交融应用 篇3

高校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和切入点。管理学课程作为一门系统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基础理论课程, 与科学、技术成为现代社会文明发展的三大支柱。

该课程的培养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培养管理思维和实践能力, 提高学生用管理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该课程往往开设在大学新生进校的第一学期, 对该门课程的学习无任何先导课程的知识导入, 无相应的学习情境植入。因此该课程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大学生活的期待值, 教学模式则影响学生学习习惯及学习模式养成。思维方式的养成和能力的锻炼不仅强调学生知道, 更强调知识的内化, 因此在管理学课程的教学中需要教师改变教学理念, 创新教学方法, 改变人才培养模式。

1“知行思交融”教学模式

管理学课程是知识的内化过程传到出的心智模式和思维方式的养成过程, 这过程必须理论与实践结合, 在将获取感性知识的基础上, 真实实践体验的过程中, 反思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 进而激励学生获取更多解决问题办法, 这种“知行思交融”良性循环模式将助力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养成。

“知”即学习, “行”即实践, “思”即反思。知行思交融模式 (见图1) 是一种遵循学习规律的模式, 具体来说就是: (1) 必要的基本知识是“行”的起步, 此步骤可以通过教师传授或学生自习完成。 (2) 学以致用, 在实际工作中有意识的应用。当学习者不具备必要的知识时, 他会感觉无从下手, 这也会激励过程一。 (3) 有学有用之后, 加深了对初始所学理解的同时, 就可以展开“思”了。“思”不仅仅意指思考, 更有反思、内省之意, 是总结经验和教训的过程。 (4) 不断的“行和思”, 能够回头强化对“知”的深入理解, 能够更好的“行”, 能够慢慢在实践中应用所学, 能够把自己之前多年所见所闻、所言所行而积累起来的经验教训再次融化和提炼。 (5) 不断的“知行思悟”的反复螺旋上升过程, 逐步会形成新的思维和行为习惯, 并趋于稳定。

2“知行思交融”模式在管理学课程中的设计与应用

从2013学年开始, 江海职业技术学院经济贸易系在《管理学基础》课程中进行了“知行思交融”的教学改革和尝试。本次研究重点分析“知行思交融”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及问题, 可以说3年中, 本课程开发小组也同样历练了“知行思交融”的过程。

2.1 研究问题及研究框架

管理学基础课程作为经管类专业学生一入学就接触的基础必修课, 以往学生普遍的反映是课程很重要但没学到什么东西。教师的反映是学生没有任何管理情境带入, 满足于课堂上的听一听;案例讨论教学沦为教师与少数活跃学生之间的个别交流。这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后续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及对学校整体教学的判断, 任课教师希望通过教学模式改革改变学生的参与度, 提升教学效果, 基于此2013年经济贸易系抽调各教研室的实践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成立了管理学课程开发团队。

课程开发团队在分析课程性质、学生学情、教学目标后, 精心筛选“知”的内容, 反复斟酌“行”的方案, 积极引导“思”的方向, 促成学生形成管理学的知识体系和思维方式。该课程模式下可以从“思”的内容与“知”是否合一并得到升华;学生的参与度如何两方面进行评价。

2.2 课程设计与开展

“知行思交融模式”强调教师的设计和引导作用, 突出学生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通过教师的设计引导学生“行”用“知”, “行”后“思”, “思”引“知”。

本课程应用“知行思交融”模式比较成功的是管理学导入这一模块。本模块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教学目标是: (1) 了解管理的重要性及作用; (2) 掌握管理学的研究内容; (3) 探究管理学的研究方法。

在“知”方面, 教师花了20分钟对管理的重要性, 管理的四个职能, 管理的研究方法做了课堂讲述, 本环节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对管理学有个整体的感性认识。

在“行”方面, 教师设计了企业经营模拟的游戏。游戏内容是模拟生产商和销售商交易的赚取利润的过程。游戏规则是: (1) 将学生按5-6人划分小组赋予生产商和销售商的角色, 银行、政府、原材料供应商、顾客等其余角色均有教师承担。 (2) 每个公司200元的启动资金, 最多允许贷款额为现金量, 利率为25%, 每个公司每个交易周期要交50元房租和员工工资。 (3) 交易流程为:原材料供应商→生产商→销售商→顾客。原材料采购价格为40元/单位, 生产完成后向销售商出售, 交易价格由双方谈判决定;顾客每次的收购价格及收购量由市场决定, 销售商花钱做市场调查可提前获悉收购价格和收购量。 (4) 当用现金支付不起员工工资和房租时则视为企业破产, 破产企业由支付拍卖。 (5) 模拟经营时间为2月, 交易8次。

交易过程中教师仔细观察每一小组的经验策略, 记录每一小组的交易数据, 为后续小组点评和建议提供依据。

2016年营销专业和物流专业两个班级中“行”方面的数据见表1。

在“思”方面, 根据每一小组的运行数据, 教师用“为什么同样的资源交给不同的人经营差异如此大”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决策和行为, 并作出总结与汇报。经过事后与学生的交流了解, 为了完成总结与汇报, 学生会对模拟过程进行复盘, 对自己的行为与决策与教师传授的知识进行比对, 与其他小组的决策与行为做优劣比较, 进而反思自己小组的决策并提出优化方案。

在后续的课堂教学中, 教师发现学生对“行”中的短板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进而激励学生完成新一轮的“知行思”循环。

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结果分析班级特质和学生个体特质, 更好的掌握学情, 进而更有效的实施因材施教。

2.3 学生课堂对比度分析

2.3.1 传统课堂与“知行思交融”模式知识获取对比分析

传统课堂中教师通过案例、多媒体课件等方式的授课学生更多停留在对管理学重要性、管理学学习内容和方法的表像层面, 认真的学生通过课后作业、记忆等方式能背出管理的定义等内容。在“知行思交融”模式中学生的汇报中, 教师欣喜的看到了学生总结出管理要关注战略与计划制定、竞争与合作机制选择、团队分工与构建、领导的决策、风险控制意识、库存意识、生产商面临“成本高, 利润低”的经营环境、渠道为王等等管理中的关注点, 每一个问题都是实践中总结的真理, 这些带给了他们刻骨铭心的教训。

2.3.2 参与度方面的对比分析

传统课堂中更多采用提问方式与学生进行互动, 仅限教师与学生之间, 并且这种互动是个别的, 少量的。而“知行思交融”模式下不仅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更表现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主要表现为小组成员间的意见交流、决策探讨, 也表现为与其他小组成员间的谈判交流及对其策略的评议等方面, 这种交流不仅是“是”与“否”的交流, 而是解释性与评议性的, 能较好的反映学生参与的深度与质量, 通过教师的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卷入程度是比较高的。

通过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与探讨, 达到了相互启发、相互教育、相互提高, 也就到达了学生通过已有的知识和体验构架新知识和新理念的教学目的。

3 研究反思与启示

在应用“知行思交融”模式的几年中, 发现学生课堂参与度与参与质量明显提升了, 课堂变得更加热闹了。学生变得乐于做, 善于思, 形成见, 敢于说了。从教师角度而言, 要时“知行思交融”模式产生教学效果, 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3.1“行”的方案设计

“行”的方案设计直接决定该模式的教学效果, 因此课程开发团队应遵循浅显易懂、易操作和可控的原则, 注意项目的设计要新颖, 尽量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新鲜感, 能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行”的方案设计还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其可行性: (1) 学生执行的难易程度; (2) 道具准备的成本; (3) 完成时间; (4) 隐含的知识点与课程内容的匹配度; (5) 执行时的可控性。

“行”的方案设计出来后, 教学团队可以进行模拟演练, 发现其漏洞与问题并不断完善和优化。例如为了检验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 本研究中的方案在2013年管理学开课之初和课程结束各安排一次, 但发现该方案占去足足6课时, 因此在2014年调整为后一次模拟在学生晚自习完成。

3.2“行”的过程监控

“行”的过程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参与度, 使原来教师唱独角戏变为教师与学生沟通参与, 课堂可以热闹但不能无序。这需要教师在整个过程中承当总导演的角色, 要时刻注意对过程的监控, 亲自参与全过程。同时教师还要观察“行”状态, 记录“行”的数据, 做到对学生的精准点评, 帮助学生有效认识自我, 挖掘其潜能。

3.3“行”的结果奖励

管理学中X理论认为大多数人是懒惰的, 缺乏责任心和进取心。在高职学校的学生中, 不乏此类学生, 为了让他们在课堂中不滥竽充数, 教师要在激励措施上下功夫, 鼓励他们积极参与、主动参与。关于激励参与方面, 我们的课程开发团队在课程的评估体系上做了大量的改革, 大大降低了期终考试成绩的比重, 提高平时成绩的比重, 见表2。

除此之外, 为了鼓励学生的参与, 还增加其他的加分项目, 例如在班级中分享管理学小故事平时成绩加5分;参与班级、学生会、社团管理工作并在班级分享加10分;参与社会实践并在班级分享加10分, 游戏中获胜3次的个人获老师送出的小礼物。

参考文献

[1]袁丽英.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培养:知行思交融原理与应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0, (8) .

[2]尹秀英.论翻转课题教学模式在管理学案例教学中的应用[J].内蒙古教育, 2016, (7) .

[3]黄俊华.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职院校管理学原理教学改革思考[J].中国市场, 2016, (2) .

交融就是创新 篇4

采访:莫月、薛跃进

摄影:骁勇

时间:2006年12月

地点:北京

商业文化:近几年,中国餐饮业发展很快,餐饮业连续15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率。2005年的营业额总计超过8800亿元人民币, 2006年基本可以肯定能突破1万亿了。我们注意到,这15年期间,您担任中国烹饪协会会长大概有12年的时间。

张世尧:对,是12年。从第二届开始担任的。92年交给我,我是93年退的,当时我还在位呢!

商业文化:好像其它协会还没有部长兼任会长的。

张世尧:上面一直对这个协会很重视,所以级别高一些。实际上“中烹协”是在地方先有了协会以后才建立起来的。最早成立的是湖北省烹饪协会,会长是王任重同志,后来他调到北京当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提议成立“中烹协”。 92年“中烹协”换届说让我当会长,我说行吧。从92年到04年,我任了两届多一点。现在会长是苏秋成同志,他是全国人大的,在人民大会堂餐饮处,后来担任人民大会堂的管理局局长、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副秘书长。

商业文化 :作为“中烹协”会长,您对烹饪很有研究吧?

张世尧:没什么研究,因为饮食服务局一直在商业部,我一直分管这个。我是做机关的,苏会长是专业。

商业文化 :您任会长期间是餐饮业发展最快的一个时期吧?

张世尧:这是我们国家改革开放带来的变化。以前是很少有人上街吃饭的,经济能力不行,供应是问题,网点也很少。现在人们到餐馆吃饭是很平常的事情了。

商业文化 :有了经济基础,烹饪文化也得到进一步发展。

张世尧:对。中国烹饪的文化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历史源远流长。中国烹饪的老祖宗是谁?有人说是彭祖,也有人说是黄帝,要我说,是祝融氏。祝融是火神,看到人们生吃的禽兽,就教给大家使用火的方法,把打来的野兽放在火上烤熟了再吃,这样不仅好吃,而且也能不生病。所以我认为,什么时候开始用火做饭,什么时候就有了烹饪。这是一家之言啊!

商业文化:有道理。

张世尧:其实谁发明并不重要,关键是要发展。改革开放后,中国烹饪进入了有史以来的一个发展最快的时期。你看,最早是四大菜系,然后是八大菜系,现在各个省都在搞自己的菜系。比如说我老家浙江省,浙菜是一个大菜系,里边又有杭州菜、宁波菜、还有温州菜,又叫瓯菜。就拿这三家来说,比较有名的是杭州菜,又分老杭州菜和新杭州菜,这都是自发形成的。西湖边上的楼外楼是老杭州菜,现在更多的是新派杭州菜,北京就有两家。欧菜和宁波菜也在北京开出来了。过去宁波菜的特点就是咸,因为没有冰箱、冷柜,舟山渔场打了鱼就得放盐,所以宁波人习惯吃咸鱼。现在有了冰箱,宁波菜也非常清淡了。现在中国菜都在相互交融。交融就是创新。

商业文化:那您认为哪个菜系创新最多?

张世尧:交融得最厉害的就是粤菜,全国哪里都有。还有川菜,在各地餐饮都占有一席之地。

商业文化:川菜很流行,原来广东人根本不接受川菜,现在广州、深圳和许多广东城市都有很不错的川菜馆。

张世尧:外国人很喜欢川菜,因为它的味道重、刺激性强,外国人吃川菜一身汗,感觉刺激。还有湖南菜、湖北菜。

商业文化:湘菜和湖北菜原来没有这么大的知名度。

张世尧:这和经济发展有关系。粤菜、川菜、鲁菜、淮扬菜四大菜系都起源在当年经济比较繁华的地区。后来发展成八大菜系,又多了浙江菜、福建菜、安徽菜、湖南菜。我讲了,菜系都是民间自发形成的,官方没定过。现在餐饮业越来越兴旺,各省自己定菜系,东北菜里,辽宁叫辽菜、吉林叫吉菜、黑龙江叫龙江菜,到了吉林延边还有朝鲜菜,云南有滇菜,贵阳也搞了黔菜,都是地方上自己定的,和地方政府、当地经济发展有关系。

商业文化:您是宁波人,您还是更喜欢宁波菜吧?

张世尧:我是宁波出生,上中学就到上海了。但我在北京51年到北京,现在是55年,应该算是北京人了。

商业文化:传统的北京菜实际上是以鲁菜为基础的。

张世尧:鲁菜在北方的影响很大。不过京菜还是有自己的特色。过去北京有名的是八大酒楼,各有不同,现在好像只剩下两个,一个是东兴楼,是前年才恢复的;另一个就是前门的泰丰楼。

商业文化:这些都是老字号。

张世尧:老字号是北京餐饮的特色资源。全聚德有140多年历史了,东来顺也有100年。丰泽园好像也70几年了。还有北海公园的仿膳,中山公园的来今雨轩。北京的西城区是老字号比较多的区域。砂锅居、曲园酒家、同春园江苏菜、鸿宾楼、又一顺、峨嵋酒家。东城的餐饮档次高一点。东来顺最早是在王府井东安市场北门,当时东安市场有两个餐饮,北边东来顺,南边是个西餐馆。我说老字号是北京餐饮的特色资源,是讲要和旅游结合起来。

商业文化:旅游和餐饮是分不开的。

张世尧:对。北京、上海都是旅游大城市,旅游旺季餐饮业火爆。当年刘毅部长任国家旅游局局长时说,旅游是六大要素:购、住、吃、游、娱、商。餐饮是很重要的一块。

商业文化:可现在的年轻人不太认老字号了。

张世尧:因为新的太多了,老字号受到的冲击挺大。老字号要保留传统,但传统以外还是应有新的发展。烹饪之道,贵在变化。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

商业文化:您对西餐怎么看?

张世尧:西餐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样,法国的、德国的、西班牙的、葡萄牙的⋯⋯都不太一样。西餐不讲究很多菜,每一道都很实惠、不浪费。另外,西餐在营养搭配方面和科学,所以西餐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商业文化:但外国人也有不少喜欢吃中餐。

张世尧:没错,但他是为了调剂口味,不会天天去吃。中餐比西餐丰富,而且中国的炒菜香。外国人就讲吃牛肉、鸡肉,相对来讲比较单一。

商业文化:您现在是世烹联中国的会长,对外交往一定很多。

张世尧:很多。我们的会员来自80 多个地区,主要以国家为单位,刚开始有企业会员了。以前是当地的协会组织不喜欢我们直接跟企业联系,这么多年一直垄断,现在开始放开了。

商业文化:一般是怎样跟他们交往的?

张世尧:请进来、走出去,都有。请进来我们叫“中华美食之旅”,就是组织国外的同行到中国来,来的人大都是餐饮业老板,是以吃为主题的旅游。比如说,他要考察川菜,我们就带他到西南,先到北京然后是重庆、成都,最后从香港回去。走出去的时候就更多了。也是同行交流,由当地会员单位接待我们。世界各大洲基本上都有我们的会员,美国最多,像华盛顿、纽约、旧金山⋯⋯等等。

商业文化:当今这个时代,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非常广泛,饮食文化也需要交融。

张世尧:对。我刚才讲了,西餐的用餐形式和营养搭配都值得我们学习,世界各地华人开的餐馆在这方面就做的比较好。一些国内同行考察当地中餐馆是就有感受,回来后也开始做一些尝试,效果还是不错的。当然,国外同行也会吸收借鉴中国烹饪的优点。交融就是创新。创新是在保留自己传统特色的基础上,吸收借鉴一些对自己有意的东西。一个是国内各大菜系之间的交融;在一个是和海外华人、国外同行的技艺交流,都是很有必要的。

商业文化:最后一个问题,您自己会做菜吗?

张世尧:(笑)我只做家里的菜,所以我说我是光会说不会做。我们这些会长大部分都是这样。但最近几年会长中多了一批企业家,这些人都是厨师出身的老板,他们都是很会做菜的。希望你们有机会采访一下他们。

感官交融深层领悟 篇5

一、感觉引发感知

有些音乐使人一听就爱上它,有些音乐却需要较长时间的感悟才会慢慢地喜欢,这就是对音乐作品的一个认识过程。如:在教授新苏少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快乐的哆嗦》一曲时,要求学生跟随音乐跳竹竿舞。这首音乐属于黎族民歌改编的民族弹拨乐合奏,有着浓郁的民族风情。用跳绳模拟竹竿,让学生学习,初步掌握基础节奏和舞步,学生随着节奏的变化不断地变化舞步,个体感知的重心也在不断地变化着。在跳舞的过程中,舞者控制舞步的快慢来配合音乐节奏强弱的变化,感觉与感知相互配合。学生有着差异性,在欣赏音乐作品时,每个学生的经历、实践经验、知识水平的不同,对于音乐的感受也随之不同,这就符合了人们常说的“欣赏是音乐的三度创作”。

二、通感激发兴趣

在音乐创作过程中,作曲家根据自我的感悟、理解,感觉的相互沟通,以特定的音乐手法将丰富的情感表达出来。在对于音乐的欣赏中,倾听者多种感官去感受,从而产生一种听声会意的审美通感。如:在教学新苏少版小学一年级课曲《大鼓和小鼓》时,进行音乐游戏和活动,激发学生对于音乐的兴趣。首先,拿出准备好的乐器,大鼓和小鼓,告诉学生这是带来的新朋友。随后,进行大鼓和小鼓简单节奏的敲击,告诉学生这是在向学生们打招呼,同时要求学生敲击自己的鼓面进行问候。最后,举行节奏游戏,要求学生分辨鼓音强弱,通过唱、拍、跳等多种形式表现音的强弱,以节奏游戏引导学生对歌曲《大鼓和小鼓》的学习。通过做游戏,学生不仅仅是听觉,还有触觉、视觉等多方面感觉被激活,多种感觉互相连通交流,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慢慢地感受到音乐带来的快乐,一点点地理解了歌曲内涵,更好地掌握了歌曲。

三、通感促进联想

音乐艺术是创造音乐形象来反映实际生活。运用审美通感促进学生的联想,把无法捉摸的音乐形象转化为形象可感的审美意象。如:教学新苏少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老虎磨牙”一课时,一开始,老师先向学生提问:如果用乐器表现老虎,你会选择什么乐器。当有的学生回答打击乐时,再次询问学生想用什么方式来表现老虎的行为,随之请同学进行击鼓表现。在学生表现完后,老师播放《老虎磨牙》乐曲的演奏,询问同学听到了什么,在同学回答后,老师绘声绘色地描绘音乐所表现的情景,并让学生闭眼带着刚才老师所描述的情节去听音乐。最后问同学有什么感想,并与同学互相交流。这种方式通过学生在课堂上自己感受并思考,发挥想象,感受音乐表达了什么,在老师描绘过后联系自己所想象的场景,随着音乐感受作者所要表现的形象及要表达的情感。由此,通感有效促进了联想。

四、通感引导个性

不同学生有着不同的个性,对同一首音乐作品,不同个性学生对与音乐作品的理解也有所不同。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应该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发挥自身的通感融入音乐,以此感受音乐,了解音乐的内涵,表达属于自己的独特个性。如:教师教授新苏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大鹿”,老师给同学们看各种动物的卡片并加以模仿,随后,出示小白兔的图片请学生发挥无限的想象来思考小白兔在森林里发生了什么。在学生说完后证实学生的猜想,拿出大鹿的图片,要求学生自己编一个小故事,相互讲一讲。在学生讲完自己的故事以后,开始播放歌曲,最后要求学生听完歌曲后,再编一个故事讲给大家听。这种方式运用了孩子的听觉、语言等通感来进行思考,不同的孩子讲出的故事也不同。

教师借助听觉、视觉、嗅觉、味觉以及触觉等协同性生理行为,设计各种各样的音乐教学模式,在活动中打开学生对于音乐通感的大门,激发学生对于音乐的兴趣,深层次领悟作品内涵,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情景交融浅议 篇6

一、“情景交融”命题的形成

“情”和“景”作为文学创作的重要元素, 在文学创作的萌芽时期便已显现。例如, 中国古代很早就有了关于诗歌本质“言志”与“缘情”之不同说法。《礼记》中“物感说”的提出, 庄子“虚静”认识论 (侧重内心体察) 所主张的在艺术创作中应达到物我不分的状态等。从中我们都可以看到“情”、“景”元素的影子。在其后的文艺理论中, 关于情、景元素更是备受人们关注, 如陆机的“诗缘情而绮靡”主张;刘勰反对“为文而造情”, 主张“为情而造文”, 并进一步概括为“神与物游”;钟嵘认为“指事造形, 穷情写物, 最为详切”而形成“滋味”;殷璠所谓的“情来”, 即是强调“兴象”中应寄寓作者充沛、强烈的感情, 能够感染读者等。

以上这些认识, 虽然都点出了情、景的重要性, 但并未将情与景合一。情景合一的认识是自唐代开始。如在《文镜秘府论》南卷中, 元兢《古今秀句序》的有关论述, 已明确提出创作中应借景抒情的观点。因此, 他反对将谢朓的“行树澄远尹, 云雾成异色”列为秀句之最, 而力主将该诗的另外两句“落日飞鸟还, 忧来不可极”列为秀句之最。原因便是前者为单纯写景, 后者则由景抒情。其后, 在元兢的诗歌情景理论基础上, 王昌龄进一步提出“情景交融”是优秀诗歌创作的普遍要求, 并在《诗格》中对情景关系作了深刻的阐述。他明确地提出了情景相兼、情景相惬的观点, 认为“诗贵销题目中意尽。……若一向言意, 诗中不妙及无味。景语若多, 与意相兼不紧, 虽理通, 亦无味。” (《论文意》)

关于“情景交融”的认识, 王氏之后直至南宋中后期, 才又有了新的发展, 如姜夔、周弼、范晞文诸人的主张。如果说元兢和王昌龄的“情景交融”是强调情与景的搭配、和谐和感发的话, 那么有宋一代则侧重于情中有景、景中有情, 突出情与景的一体化, 互相融合, 认识到情与景是不可分的。姜夔在《白石道人诗说》中强调了诗歌创作必须“意中有景, 景中有意”。周弼则认为“要须景物之中情思贯通, 斯为得之” (《选例》) , 即主张通过景物描写来抒发情感;并认为“景物、情思互相揉绊, 无迹可寻” (《选例》) , 即强调了景中有情、情中有景。而稍后的范晞文则明确提出情与景不可分离, 主张“情景兼融”。他在《对床夜语》中认为“水流心不竞, 云在意俱迟”景中情也;“卷帘唯白水, 隐几亦青山”情中之景也。“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情景相触而莫分也。这里谈到的三种情景交融的情况, 都强调的是情中有景, 景中有情, 情景密不可分。

明清时期, 情中有景, 景中含情的说法与观念已被人们普遍接受。该时期, 王夫之在南朝刘勰、宋代范晞文、元代方回和明代谢榛等人论述的基础上作了重大发挥, 对情景关系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他在《夕堂永日绪论内编》中说:“情景名为二, 而实不可分离。神与诗者, 妙合无垠, 巧者则有情中景, 景中情。景中情者, 如‘长安一片月’, 自然是孤栖忆远之意;‘影静千官里’, 自然是喜达行在之情。”在此处, 王船山正式提出了文学作品中“情”、“景”二者的“妙合无垠”、不可分离, 即情景之交融。自此, “情景交融”这一重要命题正式形成。其后, 人们在此基础上对“情景交融”进行了更为细致的研究, 如王国维先生提出了“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等等。

二、“情景交融”的类型

在正式谈及“情景交融”的类型之前, 笔者认为有必要先来谈谈言、象、意之间的关系。先秦时期老子就说:“信言不美, 美言不信”。对此刘勰认为:“老子疾伪, 故称‘美言不信’;而《五千》精妙, 则非弃美矣。”在这里的言与美, 即是文与景 (境) 了。其后, 庄子提出了“得意忘言”, 其实是接受了语言的矛盾性, 认为语言是传达那不可传达者的不充分却必要的工具。这对后来的严沧浪的思想影响巨大, 于是有了“诗者, 吟咏情性也。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 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 不可凑泊, 如空中之音, 相中之色, 水中之月, 镜中之象, 言有尽而意无穷” (《沧浪诗话·诗辨》) 老庄之后, 陆机论述了物、意、文的关系, 刘勰也对思、意、言的关系进行了阐述, 二者的实质是一样的。他们所说的“意”, 都是指构思过程中与物象相联系的具体的意, 就诗赋等纯文学来说, 即是指构思中形成的意象。刘勰所说的“言”即是陆机所说的“文”, 指语言文字。陆机所说的“物”是指构思中形成的“意”的客观内容;而刘勰所说的“思”, 即指神思, 亦即“神与物游”之“思”, 是就构思过程中“意”的主观内容而说的。以及其后王昌龄的“意境论”;司空图认为的“近而不浮, 远而不近, 然后可以言韵外之致耳”, 并提出“象外之象, 景外之景”论。不难看出以上所述, 皆为创作层面, 其中语言与表现景物 (含情) 之间是存在矛盾的。那么我们在这里谈到情景通过语言的表现, 则是基于阅读层面而非文学创作层面。

就“情景交融”的类型而言, 许多学者都对其进行过分类, 如三类型论:“寓情于景”、“缘情写景”、“情景混融合一”;又如“绘景抒情”、“寓情于景”、“移情入境”等。对于这些“名词”的运用, 特别是在语文教育界往往存在着“拿来即用”的情况, 很少细致加以体会、领悟、辨别。因而, 可能出现学生对于这些术语“生搬硬套”及认识上的糊里糊涂等情况。尽量将“情景交融”类型进行简单、清晰的划分, 在各自的内涵上做较为细致的补充, 或许已成为语文教育界对于“情景交融”这一命题的迫切需要。对此, 笔者认为不妨“崇古”一些, 就古人的一些论述作为“源头”来加以运用。正如王船山在《夕堂永日绪论内编》所说:“情景名为二, 而实不可分离。神与诗者, 妙合无垠, 巧者则有情中景, 景中情。”可以说“情景交融”的状态是一种妙合无垠的, 是物我不可分离的一种状态。若我们将此命题做一细致辨别, “情景交融”简单可分为“情中景”和“景中情”两类。“景中情”是以生动的写景为主, 是指在比较客观地描写自然和社会生活景象的过程中, 能较为隐蔽地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表现方法。表面看来似乎是纯客观的描写, 但实质上又不可避免地流露着作者的主观情意 (因纯粹的客观描写是不存在的) 。而“情中景”则是主要以写情为主, 是指作者在直接抒发自己的感情中, 来使作品中描写的物象皆带有浓厚的主观感情色彩, 且表面上淡化甚至掩盖了客观物象本来的面貌。这也即反映了主观感受与客观存在在文学作品中的侧重问题。

(一) “景中情”类

“景中情”就是指景的主体化, 即景融化着情, 饱含着情, 成为情感的对象化形象, 是主观感受与客观存在合一的存在表现。其实, 此“景”是“情”所寄存的客体, 当人们看到此景时所感受之情, 是景中之情, 是此景诱发而来的。说白了, 即无此景亦无此情。《乐记·乐本篇》曰:“凡音之起, 由人心也。人心之动, 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 故形于声……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

王船山在谈及“景中情”时, 举例“景中情者, 如‘长安一片月’, 自然是孤栖忆远之意;‘影静千官里’自然是喜达行在之情。”可见都是以景物自身之“心”与“我心”相映发, 即客观之景暗含主观之情。而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说“观则同于外, 感则异于内”。可见景中之心已存, 待观者而定。对于同一客观之景, 不同之人可能会有不同的感受, 且同一人在不同之时所感亦或不同。另外, 王船山在《姜斋诗话》中说:“‘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今我来思, 雨雪霏霏。’以乐景写哀, 以哀景写乐, 倍增其哀乐”。同样是通过景物自身所代表的信息, 来较为隐蔽地表达心中之情。只不过在此是哀乐颠倒, 突出反衬效果而已。这一点在语文教学中也被借用为“以乐景写哀情, 以哀景写乐情”, 并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二) “情中景”类

“情中景”是指情的对象化, 即主体之情渗透到客观的景中, 借助于景而形象、具体地来加以表现。其实质是主体在表现自己情感时, 将景物附上浓厚的主观色彩, 而淡化或掩盖景物的本来面貌。正如钱钟书先生所说“要须留连光景, 即物见我, 如我寓物, 体异性同。物我之相未泯, 而物我之情已契。相未泯故物仍在我身外, 可对而赏观;情已契, 故物如同我衷怀, 可与之融会。”

王船山在谈及“情中景”时认为“情中景尤难曲写, 如‘诗成珠玉在挥毫’, 写出才人翰墨淋漓、自心欣赏之景。”这与明代谢榛的“景乃诗之媒, 情乃诗之胚, 合而为诗, 以数言而统万形, 元气浑成, 其浩无涯矣” (《四溟诗话》卷三) ;清代吴乔云的“夫诗以情为主, 景为宾。景物无自生, 惟情所化” (《围炉诗话》卷一) 之语相合。这里说的是, 作品中的景通过其自身个体特征, 契合了作者之心, 从而将情加以形象化的展现, 这即是“情中景”。王国维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我之境”说, 即“以我观物, 故物皆著我之色彩”。他认为“泪眼问花花不语, 乱红飞过秋千去”, “可堪孤馆闭春寒, 杜鹃声里斜阳暮”便是有我之境。

让网络与写作教学交融 篇7

一.借助网络优势, 拓宽学生空间

比尔·盖茨在《未来之路》中指出, 计算机提供的信息, 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想象力, 可以让学习变得充满乐趣, 让教育环境更富于人性。学生的生活常常是“家庭———学校———家庭”三点成一线, 这使学生作文时有“无米之炊”之虞。而无论是校园网还是国际互联网, 都蕴藏着极其丰富的信息资源, 平日里可让学生自己利用网络, 随心所欲地查阅各种各样与写作有关的信息。例如, 布置“2012年奥运会在英国举行”的话题写作, 学生就会根据“奥运会”这一概念, 利用网络上的搜索引擎, 键入“奥运会”这一主题 (或称为关键词) 进行信息检索。找到各种各样关于奥运会的资料, 把它下载到自己的资料库中, 再进行讨论、整理后展开写作。当然教师也可做个有心人, 建立写作素材目录, 剪辑一些自然风光、风土人情、异域文化等图片或视频信息, 作为资料储备。这样一来, 容易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 也扩大了学生对信息的接受量。

二.自由的网络环境, 营造创新氛围

传统的写作教学的通病是过分地讲求整齐划一, 老师大讲范文, 设定作文的操作细则, 导致千人一面, 万人同语。法国生理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贝尔纳曾经说过:“创造力是没法教的。所谓创造力教学, 指的是学生要真正有被鼓励展开并发表他们想法的机会, 如此才能发展他们富于创造力的才能。”多媒体网络环境营造了民主、宽松、愉快的教学氛围, 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 建立了新型师生关系, 学生成了主角, 摆脱了过去那种“吸收———储存———再现”的被动局面, 转向“探索———转化———创造”。课堂是开放的、民主的, 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情况, 去观察、思考、表达、畅想。中学生的思维一旦相互碰撞就如同“原子反应堆”, 可以迸发出更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看法, 每个学生在有竞争性的讨论中, 积极思考文题, 不但可以从自己的思考中获得创作的知识, 还可以从其他同学的观点中获得创作的灵感, 从而创作出包括童话、散文、书信、杂感、记叙文在内的诸多风格各异的文章。

三.运用网络模式, 发挥师生互改文章的能动性

叶圣陶曾说过:“改的优先权应属于作文的本人。”作文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 “评改”应是对事物认知明理的过程, 也就是矫正错误对事物意义重新建构的过程。过去教师批改作文, 投入的精力多, 但学生收效甚微。如果我们把网络技术引入到作文评改中去, 师生互动就会十分便捷。例如评讲优秀习作, 很多相关范文可以通过网络系统显示在屏幕上, 就习作中的优缺点让学生讨论,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主动性, 教师从旁加以指导点评, 总结出“评改”作文的方法。然后, 同学之间互评互改, 最后再自我修改, 对自己习作的字词段篇进行全面修改, 并与原文对照, 推敲回味修改的过程。掌握技巧, 举一反三, 从改一篇文章到改一类文章, 促进知识的迁移。经过反复修改, 对文章加以修整润色, 最终达到“言之有情”。这样的评讲互动方式灵活多样, 还会怕学生生厌吗?

作文评改的目的在于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提高写作素质。但在通常情况下, 中等学生的作文一直是作文评讲时的“盲区”, 这类学生写的记叙文往往是选材、文句基本符合要求, 不过缺乏生动性。利用网络就可解决这个问题, 可以先选中所要修改的片段, 讨论如何运用多种描写方式使文章具体生动, 然后直接在屏幕上修改, 比一比, 看谁改得更精彩。对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要求相对而言要低些, 可以从标点符号、错别字、病句入手, 他改与自改相结合, 从而大面积地提高作文教学质量。

温故知新 新旧交融 篇8

一、自主整理是温故而知新的主要途径

“温故而知新”要通过什么途径?是教师的全盘授予?还是学生的自主整理?我认为,任何学习行为如果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都是无效和低效的。因而温故不是简单、反复地温习,而是应该以学生的自主整理为基础,结合教师适度的引领和指导。如本课的活动二:

师:除了前面说的“乘法分配律”,我们还学过哪些运算定律呢?谁来说说。(根据学生反馈的情况师适时点击屏幕出现相应的运算定律。)

屏幕出现表格及整理要求:请写出各运算定律相应的字母公式,并举一个应用该运算定律的例子。

学生动手整理在表格上。

师:谁来展示一下你是怎么整理的?这些运算定律,你觉得哪一个运算定律需要特别注意的?

生:乘法分配律要注意中间是加法运算,后面要记得乘c。

师:后面要记得乘c,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结合你写的例子说说。

生:比如(15+25)×2=15×2+25×2,表示有40个2等于15个2加上25个2。

师:很好!学会了运用乘法的意义来解释,谁再来说说?(生略)

师:我们再来看看她的,每一行都要看。好,你们觉得呢?同意就点点头来表示。这些运算定律,你觉得哪个比较难?你还有什么要和同学分享的吗?

本环节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自主整理的时间,学生在自主整理中唤醒了已有的知识经验。但如果仅停留于学生的自我整理,这种“温故”可能只是零散的、浅层的、模糊的。因此在学生的自主整理过程中,教师适时引导,在学生自主整理前提出整理的范围和要求,自主整理后引导学生运用列表、比较等数学方法深化学生对运算定律的理解。

二、数学本质是温故而知新的主要核心

“温故而知新”中的“新”除了指通过温故将遗忘、缺漏的知识再次地重现、唤醒外,另一方面是增进内在的领悟。这种内在领悟体现在数学上就是对数学本质的深化认识。如本课活动二,教师在学生自主整理过程中结合具体例子,以乘法的意义解释乘法分配律,进一步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本质及其合理性。交流反馈后,再引导学生思考各个运算定律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请看片断:

师:如果把运算定律归类,你会把哪几个放在一起?

生: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一类;加法结合律和乘法结合律一类。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交换律是位置变了,结合律是加了个括号。

师:谁也来说说?(生略)

师:我明白他的意思,交换律是位置变化,结果不变;结合律是运算顺序变化,结果不变。

生:哦?!

生: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一类;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一类。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两个都是加法运算,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两个都是乘法运算。

师:乘法分配律呢,怎么自己一个呢?

生:它含有加法运算和乘法运算。

小结: 看来把它们放在一起观察、对比,还有新的发现,原来这些运算定律中还有些我们所不知道的联系或区别呢。

复习课堂不能只是“波澜不惊”,还应该有学生的惊讶声,这种惊讶声来自于学生对数学知识间联系的发现和对数学本质的领悟,正如本课学生经过自主整理及归类等数学活动,从本质和联系上深化了对运算定律的理解。

三、纵横联结是温故而知新的主要追求

数学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提到,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作为组织者,数学教师应具有组织整合利用教学资源的意识。因而“温故而知新”中的“知新”还应该理解为新发现,即对大脑中原有认知的再认识,对原有学习材料的再联结,对材料、对资源、对经历过的事物的创造性理解。如本课活动三,教师组织了一个“发现之旅”:

师:运算定律是不是只有在简便运算中才运用到呢?你认为呢?是或不是,我们需要具体事例来说明,现在请前后桌交流一下,以前我们学过的数学知识中有没有也用到了运算定律的?(生略)

师:老师也收集了一些资料,我们来看看。

(1)口算题:

24+5=

(2)列竖式计算并验算:

46×37=

(3)解决问题:

停车场原来有8辆小轿车,又停了5辆小轿车,现在一共有多少辆车?

(4)图形计算:

长方形长5厘米,宽3厘米,周长多少厘米?

题目一一呈现,学生围绕“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逐题思考,交流。最后师小结:同学们,你们看,原来运算定律的作用还真大,不仅可以使计算简便,还可以用来口算、乘法竖式计算、验算、拓宽解题思路,除此之外,还有很多,课后同学们可以再去研究研究。(师板书“…”)

复习不仅仅是温故,还应该是认识上的“增值”,为此“发现之旅”环节教师提供了大量的学习素材,这些素材都是学生以往学习过的,学生围绕“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这个问题,对这些“熟视无睹”的原有材料进行再思考,从而发现了其中的“潜流”即运算定律。学生在知识在再次联结中拓展了对运算定律价值的认识,体验其普遍性存在性。

课末教师以“温故而知新”为话题,围绕温了什么“故”,知了什么“新”进行课末反思总结,鲜明地凸显复习课的主要功能,体现了数学文化的无痕融合,意味深长。

情感交融,魅力音乐 篇9

关键词: 小学音乐     情感交融     魅力音乐

小学音乐教学是一门精彩的艺术,教师要不断地研究、探索、创新。以审美为核心,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给学生提供彰显才艺的舞台,用最少的时间实现音乐课堂教学目标,满足小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掌握和音乐素养提升。教师要精心设计音乐集体活动的主要环节,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让课堂教学具有磁性效应。运用多种手段,吸引小学生课堂注意力,使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会分享,在讨论中学会尊重,在舒展个性时享受自由。引领学生积极参与特定的音乐活动,深入挖掘小学生的音乐潜能,鼓励学生主动探究、深刻领悟,用音乐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音乐知识,张扬学生个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创设愉悦情境,激发音乐兴趣

1.1质疑引入,感受音乐。

质疑是小学生探究学习的一种有效心理机智,是学生对所学音乐内容感到迷茫又想解决问题产生的急切心理状态,强烈刺激小学生的大脑皮层。恰当的质疑能唤起小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巧设质疑,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刺激学生追根溯源,诱导学生自己去探究,从而寻找正确的答案。使学生亲近音乐,获得成功体验,身心得到发展,激情得到释放。教育家夸美钮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教师利用质疑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使学生由疑到思、由思到知,打开学生音乐思维的问题闸门,体会音乐的魅力,真正达到“如鱼得水,俊鸟高飞”的高效教学境界。例如:教学音乐欣赏《小白船》时,教师出示图片,让学生自己观察图片。教师介绍“中秋节”赏月的习俗,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中秋佳节。过中秋节时,人们最主要的活动是赏月和吃月饼。在学生初步了解乐曲内容后,让学生依据图片质疑: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呢?坐船的小朋友要到哪里去?小船怎么能在天空中?学生积极踊跃提出问题,教师鼓励学生自己动脑思考并回答问题,然后引入新课。下面请大家欣赏《小白船》,学生边听边用身体做划船的动作,体现乐曲的速度和力度,想象歌曲表达的优美意境。让小学生感到音乐的亲切、有趣,在音乐欣赏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2巧用动画,想象音乐。

Flash动画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巧妙地把动、静结合的音乐直观显示在小学生面前,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学习音乐的动机。动画能直观演示事物的变化过程,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达到快乐教学的目的。例如:在教学波兰歌曲《在动物园里》一课时,教师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运用多媒体动画出示各种小动物。瞧,猜猜我的好朋友是谁呀?(师模仿小兔)生答。你们能像老师一样抓住小动物走路的特点,不说出它的名字就能让大家知道你的好朋友是谁吗?(学生自由模仿,全班模仿)一个调皮的小男孩故意左右扭动屁股,样子滑稽可爱,嘴里还“嘎嘎嘎”地叫着,逗得同学们哈哈大笑,同学们在笑声中开阔了视野,创编了音乐。孩子们模仿小猫走路时弯着腰,脚步轻轻,样子安静。下面我们就唱唱跟这些动物有关的歌曲吧,放CAI听歌曲,同学们可以听歌曲旋律打节拍默唱,用欢快活泼的情绪表达歌曲表现的情感。多媒体让听、视、触等各种感觉活动和运动、唱歌、表演等结合起来,让学生既动口、动手,又动脚、动脑,让娱乐走进音乐世界。

2.打造灵动课堂,凸显音乐本质

2.1悦耳节奏,表现音乐。

节奏是音乐的灵魂,是时间关系与力度关系的精美组合。节奏的变化和运用以思想感情运动为原则,教师从音乐课堂教学生活化角度出发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和创造,应从整体上考虑节奏布局,从悦耳的节奏中找寻音乐元素,表现音乐,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社会进步,成为知识进化的源泉。”恰当的节奏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开发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的音乐想象力。例如:教学《共产儿童团歌》时,教师在黑板上出示节奏:XX.XXX∣X.XXXX—∣让学生试着找到节奏,然后跟老师边划拍边读节奏,想一想:这两种节奏在歌曲中出现几次?请同学把歌词有节奏地读一遍。试听伴奏带,区分出歌曲中各种乐器演奏出的不同节奏,反复听伴奏带演唱,迅速找到歌曲中最典型的那一种节奏,试着打节拍,学生掌握了儿童歌曲的特点。对进行曲兴趣浓厚,教师请大家一起跟钢琴学唱这首歌曲。学生找准了美妙的节奏,跟唱歌曲水到渠成,用自己的声音表现音乐,体现审美情趣,张扬个性。

2.2趣味表演,欣赏音乐。

音乐不是无情物,教师不是无情人。趣味表演对小学生来说并不轻松,必须有一定的语言积累和生活经验才可以尝试趣味表演。教师要让学生在读歌词中体会人物的内心,为表演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课前可以制作学生喜爱的动物、音符头饰做教具,让这些头饰把学生带入色彩缤纷的音乐世界中。教师多鼓励,让孩子们敢于尝试,不足之处委婉指出。充分调动小学生的视觉和听觉等多种器官,把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的审美体验推向高潮。例如:百鸟树林中“啾啾”鸣叫。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听了之后的感觉,是愉悦,还是清新呢?如果此时此刻你是山中游玩的人心情如何?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天气中,偶尔听到百灵鸟的鸣叫声,你会想到什么?教师让学生充分想象,然后戴上小鸟的头饰自主表演,从中体验音乐的快乐、兴奋和满足。从趣味表演中让学生用心创编动作,边唱边动,学生不知不觉地感受到音乐中速度和强弱的变化,表达出学生内心的真实情感。趣味表演让学生体会到角色的情感,在感官上有所领悟。

总之,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创设互动的情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让音乐课绽放勃勃生机。

参考文献:

[1]韩蓉.浅谈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方法[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3):536.

[2]刘庆伟.论小学音乐高效课堂的构建[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3):238.

音语交融, 润“德”细无声 篇10

一、以歌导入

新课的导入是渗透德育教育的极好时机, 教师在导入新课时, 可以适当地播放一段与教材内容密切联系的歌曲, 这样可以使学生在优美、动听的乐声中身临其境, 引发学生对这篇课文的兴趣, 从而营造出“未成曲调先润德”的氛围, 不露痕迹地让德育渗透进学生的大脑之中。例如, 在教学二年级下册《雷锋叔叔, 你在哪里》这课, 一开始教师就说:“孩子们, 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叔叔, 你们听。”随后播放音乐《学习雷锋好榜样》, 学生轻轻哼唱, 这时再借机导入:“雷锋叔叔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但是他在哪里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他的课文。”这样的导入既可以让学生了解到雷锋同志的一些情况, 又让学生了解到了雷锋同志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无形之中就把德育教育融入教学之中。

二、以唱代讲

教师在朗读教学中, 适时配上一段适宜的音乐就会使学生置身于乐曲所营造的特殊氛围之中, 唤起学生的情感,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感悟语言文字背后传达出的深邃的思想内涵、高尚的道德情操, 从而更好地渗透德育教育。如, 教学一年级下册《王二小》一课时, 由于低年级孩子年龄偏小, 生活经历少, 语言文字的抽象性使孩子一时难以理解王二小所处的险境及他所表现出来的英雄气概。此时, 教师适时地播放《歌唱二小放牛郎》, 让学生在“鬼子扫荡”的音乐声中想象当时的情景, 并适时提问:“孩子们, 此时你们感受到了什么?”当孩子带着这个问题, 听着音乐再次读课文时, 他们体会到了王二小的机智勇敢, 从而表达出对王二小的敬佩之情。此时正是教师渗透德育教育的最佳时机。

三、以曲浓情

教学中扎实地抓好重点词句, 学生才能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具体生动的思想教育。因此, 在深入领会课文主题时引入音乐, 可以加深印象, 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课文主题的理解, 从而更好地进行德育教育。如, 五年级上册《狼牙山五壮士》的第6自然段写的是五壮士跳崖的壮举。教学完这个自然段后, 教师可以多次播放《国歌》, 让学生有感情地多次配乐朗读。这样通过配乐多次朗读, 不但五壮士为革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顶天立地的高大形象, 栩栩如生地浮现在学生的脑海之中, 使学生深受感染和教育, 而且教师也用情感氛围创造了最佳的渗透教育时机。

四、以乐促写

习作教学也是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在习作教学中, 恰当地运用音乐, 能让语言文字在学生头脑中折射出视像。这一视像是有生命的, 是流动不息的, 是可以叠加、延伸的。视像一形成, 思维积极性一调动, 便又转化成语言文字记录下来。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音乐, 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进行德育教育。

例如, 一位教师在教学五年级下册《慈母情深》一课时, 播放音乐《烛光里的妈妈》设计了这样一个小练笔:慈母的情多深啊!不禁令我鼻子一酸, 我的心里有多少话要对母亲说, 有多少情要对母亲诉啊!可以说你的自责、你的决心、你的懂事、你的感激……可想而知, 当学生一边听着动人的音乐, 一边思绪泉涌、奋笔疾书时, 本节课的德育教育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

五、以音绕梁

结课是一堂完整语文课的最后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好的结尾能够突出教学重点, 提高教学效率, 更好地渗透德育教育。五年级下册《地震中的父与子》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地震中的父子的故事, 谱写了一首感人至深的父子之爱的颂歌。教师在结课时播放歌曲《父亲和我》, 让学生合唱, 想象自己和父亲在一起的情形, 以歌曲中的形象与作品中的形象作比较, 使学生产生了音乐与文本的共鸣。一曲唱完, 很多学生眼里都闪烁着晶莹的泪花, 他们被父子间的挚爱亲情所感动, 本节课的德育教育效果就显而易见。

当然, 音乐与语文整合渗透德育教育的运用也存在着很多不足。因此, 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选择合适的音乐。而且, 音乐的播放要适时适度。教师要注意使用音乐的时机, 而且音乐的使用不宜过多。

总之, 把音乐融合于神圣的语文课堂渗透德育教育, 定会让我们的神思驰骋在文学与音乐的双重殿堂, 更好地润“德”细无声!

摘要:就如何在音乐与小学语文教学交融中渗透德育教育展开讨论, 力求把语文教学作为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 利用音乐达到润“德”细无声的效果。

关键词:音乐,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教育

参考文献

上一篇:红外目标下一篇:人力资源合理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