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语英译中的奥妙

2024-10-23

广告语英译中的奥妙(共7篇)

广告语英译中的奥妙 篇1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日益加深, 特别是中国成功加入WTO后, 越来越多的中国商品走向世界。作为宣传推销商品的媒介和信息交流的重要载体, 广告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英两种语言的广告语也频繁的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广告一词最早见于拉丁语“advertere”, 是引起公众注意的意思。美国语言学家William Wells给广告下的定义是:“由特定的广告主通过付费的方式通过大众媒体来说服和影响听众的行为”。

广告一般由文字部分和非文字部分组成, 文字部分一般由标题、正文、口号、附文 (包括商标) 等部分组成。本文将就一些中国商品的英文广告中的商标、口号和正文进行分析, 从而揭示我国商品广告英译时产生的跨文化语用失误。

一、跨文化语用失误

英国语言学家Jenny Thomas是最早对语用失误进行系统研究的专家, 1983年她在论文Cross- cultural Pragmatic Failure中首次系统地阐述了语用失误理论。她指出, “只要说话人所感知的话语意义与说话人意欲表达的或认为应该为听话人所感知的意义不同, 这时就产生了语用失误 (pragmatic failure) ”。跨文化语用失误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1) 语用语言失误 (pragmalinguistic failure) , 即语言本身的语用失误。这类语用失误是因为使用不符合目的语的语言习惯、误用其表达方式或不懂目的语的正确表达方式, 从而把源语言的语言和结构套用在目的语上造成的失误。2) 社会语用失误 (sociopragmatic failure) , 也称社交语用失误。这类语用失误是指交际中因不了解或忽视谈话双方的社会、文化背景差异而出现的语言表达失误。

二、中国商品广告语言英译中的跨文化语用失误

中国商品的广告语言英译是一种跨语言文化的交际活动, 由于中英语言特点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差异, 导致这一过程中语用失误时有发生。

1、语用语言失误

中国商品广告英译中常见的语用语言失误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1) 语用意义的迁移

词语的语用意义与其所使用的语境密切相关, 又受文化的影响, 因此翻译时不能只片面理解字面意思。如一种老年人专用的保健产品, 把老年人译为“old people”, 虽然old和senior中文意思都可以表示人年纪老, 但在西方人眼中old给人苍老、死板之感, senior却能表示阅历、知识丰富, 因此这款产品在西方销量肯定欠佳。

(2) 语用规则的迁移

在中文广告英译过程中常出现将汉语习惯套用到英语中, 忽略语用规则的差异, 造成跨文化语用失误的情况。如一款名为“西子”的香皂, 将其品牌译为“Shitze” (与“Shits”谐音) , 这样的香皂放到英语国家自然无人问津。还有一些产品直接将中文中常用的四字格词语译为英语, 也是不恰当的。

(3) 泛化语言语用规则

泛化语言语用规则是指不恰当地套用源语言的句法和语篇结构, 以及因目的语的一词多义和源语言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存在, 使语义和用法产生差异而造成的失误。西凤酒的包装上有这样的句子:“Manufactured by Xifeng Wine Factory (西凤酒厂生产) ”。在汉语中, 啤酒、葡萄酒和白酒都能称之为“酒”, 但在英语中, 啤酒是“beer”, 葡萄酒是“wine”, 烈酒是“liquor”。酒厂和制酒者常用“brewery”, “distiller”或“distillery”而非“factory”, 同时“manufactured”指的是用机械制造, 因此用它来表示酒厂生产也不符合英语语用规则。

2、社会语用失误

(1) 语义联想差异

中英文化背景差异显著, 因此对同一种事物、同一个单词有可能产生不同的情感和联想。如中国名牌大宝SOD蜜 (译为DabaoSOD) , 在英语中“sod”是用作骂人的禁忌语;“蝙蝠”牌电扇的商标译为“Bat”, 在中国文化中, “蝠”与“福”谐音, 是吉祥的象征, 但在英美文化中蝙蝠有“嗜血”和“残忍”的意思, 这样一来, 自然鲜少有人问津这些产品。

(2) 价值观念差异

中英文化背景的差异必然会影响到处于这个社会中的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

中国文化强调群体观念而英语文化发扬个人主义。在中国的广告中“你旺我旺大家旺”“大家好才是真的好”“用了都说好”等广告语, 针对的人群是所有的消费者, 因此“delicaciesloved by all, suitable for men, woman and children”这样具有明显中国特色的广告语在国外就欠缺吸引力。西方常出现的“especially foryou”“personal”“private”等针对个体消费者的广告语则体现了其文化中的个人主义。

在中文广告中常用中华老字号、百年老店等字眼来彰显产品质量和信誉可靠。如一则广告语“百年老店, 领先廿年”译为“Ahundred years old but still 20 years lead”, 在西方重实用和创新的背景下, 就容易让消费者觉得这个店已经过时。此外, 中国文化崇尚权威, 基于这种心理, 广告中“获……奖”“经……权威认证”“推荐品牌”等字样比比皆是, 罗列产品证书和荣誉的现象也屡见不鲜, 如:“In July 1996, AMECO received the ISO 9002certification which is the first company in the Chinese aviation industry…”西方人重实用, 相信自己的判断, 对这样的广告他们往往不知所云, 甚至顿生反感。

三、结束语

广告是一种面向大众的重要宣传手段, 它本身就是一种社会文化, 中文广告的英译过程就是一个跨文化语用的过程。由于中英文化背景存在诸多方面的差异, 这就要求译者在中文广告英译的过程中, 必须了解目的语的语言特点及文化背景, 以此为前提灵活翻译, 大胆创新, 尽量减少跨文化语用失误, 从而实现广告预期的商业目的。

摘要:广告是宣传推销商品的媒介, 其语言有独特之处。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出口广告日益增多, 然而, 由于中英风俗习惯、政治体制、价值观念、经济发展等文化背景的巨大差异, 在中国商品广告英译过程中, 跨文化语用失误时有发生, 使得广告经常无法达到预期的宣传效果。本文以托马斯的语用失误理论为指导, 分析探讨中译英广告中的语用失误及其产生原因, 以期对中文广告英译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广告,语用失误,语言迁移,文化差异

参考文献

[1]Bovee, C.L.&William F.A Contemporary Advertising[M].Homewood.Illinois:Irwin, 1988:8.

[2]秦秀白.英语语体与问题要略[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3]Thomas, J.Cross-cultural Pragmatic Failure[J].Applied Linguistics, 1983 (2) .

[4]姜蕴.汉英广告翻译中的语用失误[J].引进与咨询, 2005 (3) .

探究《咏柳》英译中的意境体现 篇2

关键词:《咏柳》,意境,英译

在文学作品中, 诗歌无疑是最具审美性的。诗歌之美, 美在语言, 美在韵律, 美在感情, 美在意境, 这些美感中, 意境美是诗歌美的最高境界。意境给读者一种遐想, 让读者身临其境获得美的体验。而诗歌中的意境往往通过绝妙语句来体现。本国读者能读懂本国诗歌的绝妙语句, 体会到诗歌所呈现的意境, 但想让国外读者获得相似的体验, 不是件容易的事。使英语读者体会到我国诗歌的意境之美, 是诗歌翻译的最终目的。

1 诗歌中意境的界定

诗歌中“意境”最早由盛唐边塞诗人王昌龄提出, 他在其论著《诗格》中把诗的境界分为三种:物境、情境和意境。“物境”指自然景物;“情景”即人生经历和生活感受;“意境”指想象与幻想的事物【1】 (p20) 。唐末诗人、诗论家司空图, 提出“思与境偕”, “思”指作者的情志意趣活动, “境”指作者所创作的客体境象, “境”与“思”相互融汇, 从而产生了诗歌的意境;宋代苏轼提出“境与意会”;明代王世贞是“神与境会”。明代朱承爵在《存余堂诗话》中论述:“作诗之妙, 全在意境融彻, 出声音之外, 乃得真味。”王国维在对前人成就总结的基础上, 建立了比较系统的意境说。他在《人间词话》中说:“文学之事, 其内足以摅已, 而外足以感人者, 意与境二者而已。上焉者意与境浑。其次或以境胜, 或以意胜。苟缺其一, 不足以言文学。”他把意境作为衡量诗歌艺术的唯一标准。

2 体现原诗歌意境的翻译策略

意境是读者读诗歌时所感受到的一种情景, 意境的体现离不开“意象”这个载体。“意象”就是蕴含诗人主观思想感情的具体形象, 是表现诗人感情的载体。中国诗歌中常见的意象, 如“月亮”代表思乡;“梅花”代表坚强。如何翻译出原诗的意境, 除了整体上体现中国诗歌的含蓄美、朦胧美、韵律美之外, 表现诗歌意境的意象也是翻译成功与否的关键【2】 (p43) 。但是, 同样的事物, 在中西文化中其象征意义可能不同, 如:“龙”在中国人心目中受到无限尊崇, 而西方人确认为龙是一种怪物。因此, 在翻译“亚洲四小龙”时就不能将其翻译为“Four Dragons”, 而应该翻译为“Four Tigers”。也就是说, 要想产生相似的意境, 对“意象”的翻译要考虑到受众的文化特点【3】 (p169) 。

在翻译具有本土特色的诗歌作品时, 要灵活选用“异化”和“归化”的翻译策略, 避免因意象在不同文化中的寓意的不同而造成的误会。“异化”是指在翻译时重视源语言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归化”则是在翻译上保持目的语的语言特点, 译文符合目的语的表达传统。中国诗歌具有本土鲜明的特点, 带着中国明显的文化烙印, 诗歌的英译文既要符合原文的特点, 要具有语言美、韵律美和意境美, 并且要符合英语读者的审美标准, 这时候要综合运用“异化”和“归化”的翻译策略。

3《咏柳》英译中的意境体现

《咏柳》是盛唐诗人贺知章写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的前两句连用两个新美的喻象, 描绘春柳的勃勃生气, 葱翠袅娜;后两句更别出心裁地把春风比喻为“剪刀”, 将视之无形不可捉摸的“春风”形象地表现出来, 不仅立意新奇, 而且饱含韵味。下面从《咏柳》的三种译文入手, 分析《咏柳》英译的意境体现。

译文 (一)

Purest emerald is thy overall color of shade,

Thousands of twigs droop like fringes of jade;

By whose hands thy slim leaves are made?

The February breeze is like a scissors’blade.

译文 (二)

Emerald fashioned into a tall tree,

Hung with myriad silk braids of green.

Who tailored the dainty leaves?

The snipping wind of early spring.

译文 (三)

The slender beauty’s dressed in emerald all about,

A thousand branches droop like fringes made of jade.But do you know by whom these slim leaves are cut out?The wind of early spring is sharp as scissor blade.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碧玉”既指如碧玉一样的颜色, 用来形容柳树翠绿的颜色, 又暗指柳树就像年轻貌美的少女。因为“碧玉”在古代文学作品里, 几乎成了年轻貌美女子的泛称。用“碧玉”来比喻柳, 人们就会想到这是早春之柳, 颜色还是嫩绿, 嫩绿的垂柳犹如亭亭玉立的美女, 而数不清的下垂的柳条, 就像她裙摆上的丝带。前两句使读者仿佛置身于早春的河边, 垂柳依依, 随风摇曳, 嫩绿的颜色象征着春天的希望与美好, 柳树就像年轻的姑娘, 穿着绿丝裙, 婀娜多姿, 惹人怜爱。这是读者所能体会到的意境, 而“碧玉”和“绿丝绦”就是“意境”的载体—“意象”了。在翻译这两句时, 除了要注意诗歌的语言美和韵律美之外, 要特别注意“碧玉”的翻译。

“碧玉”在英文中对应的词是“jade”, 虽然没有中国人中立刻想到的指漂亮女孩的“小家碧玉”, 也是西方人所喜欢的名字, 很多家庭给自己的女儿取名“jade”, 意思是“美丽、纯洁”的意思。因此, 无论是遵循“归化”还是“异化”的翻译策略, “碧玉”均可以翻译作“jade”。

在这三种译文当中, 译文 (一) “Purest emerald is thy overall color of shade, Thousands of twigs droop like fingers of jade;”“shade”和“jade”押韵, 体现了韵律美, “Purest emerald”形容柳树的颜色是翠绿的绿宝石颜色, 忠实于原文的“碧玉”, “Thousands of twigs droop like fringes of jade”, 这一句暗含垂下的柳枝犹如碧玉做成的绿丝边。该翻译方法既有韵律美, 又将原诗碧绿的柳树婀娜多姿的形态这种意境反映了出来。译文 (二) “Emerald fashioned into a tall tree, hung with myriad silk braids of green”。“fashioned”体现了原文的“妆”, “tall tree”点名了原诗的“一树高”, “hung with myriad silk braids of green”形容垂柳犹如绿色的丝一样的辫子垂下。这两句翻译前后浑然一体, 但是原文“碧玉”这个绝妙之词没有体现出来, 另外“绿丝绦”也不是“绿色的辫子”, 总之, 这两句翻译只是向读者解释原句的意思, 没有创造性地翻译出原诗的意境美。译文 (三) “The slender beauty's dressed in emerald all about, a thousand branches droop like fringes made of jade”。在西方文化中, “垂柳”的主要喻指“悲伤”、“死亡”和“失恋”, 这和在中国文化中的寓意大相径庭, 不能直译, 在这里就采取了“归化”的翻译策略, 用喻体“slender beauty”来代替垂柳, 使读者眼前立刻浮现一位婀娜多姿的美人, 起到了和原文一样的效果, “a thousand branches droop like fringes made of jade”, 体现了原文的“碧玉”和“绿丝绦”。但是“all about”这句纯属多此一举, 为了押韵而硬加上。

该首诗的后两句“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把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化无形为有形, 显示了春风的神奇灵巧。这句实际在歌颂春风, 把春风比作剪刀, 说她是美的创造者, 是她裁出了春天, 是这首诗的另一个点睛之处【4】 (p111) 。诗中暗含着作者的欣喜之情, 比喻和比拟贴切是本诗的成功之处。这一句还突出了自问自答的灵活语句。译文 (一) :“By whose hands thy slim leaves are made?The February breeze is like a scissors’blade.”和原诗的疑问句, “剪刀”很吻合。译文 (二) “Who tailored the dainty leaves?the snipping wind of early spring.”丢掉了“剪刀”这个喻体。译文 (三) “But do you know by whom these slim leaves are cut out?the wind of early spring is sharp as scissor blade.”“But do you know”是译者加上去的, 突出了原文的先抑后扬的韵味, “sharp”也是译者加上去的, 表现了春风“剪刀”功能的强大。“is sharp as scissor blade”这句有语法错误, “scissor”前边虚假冠词, 另外要用复数形式。

可以看出, 这三种译法当中, 数译文 (三) 和原诗最接近, 用准确的喻体传神地翻译出了原诗的意境, 但翻译得并不完美, “all about”的多余和“is sharp as scissor blade”的语法错误, 使该翻译方法稍有逊色。

4 结束语

综上, 诗歌翻译的意境美体现, 是翻译的难点, 要想翻译出原诗的意境, 要注意诗中“意象”的准确翻译, 既要反映我国语言文化特点, 又要考虑英语国家语言文化特点, 有选择地使用“归化”和“异化”的翻译策略。

参考文献

[1]张敏.诗有双翼借译飞[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02 (3) :20.

[2]吕俊.谈诗词翻译中的意美原则[J].外国语, 1999 (5) :43.

[3]廖锦凤.英汉诗歌翻译中的意境美[J].文学学刊, 2016 (1) :169.

[4]胡妙丹.汉诗英译中译者的审美移情—以两首《咏柳》的翻译为例[J].宜宾学院学报, 2012 (1) :111.

中式菜名英译中的文化缺失 篇3

1 中餐普通菜名和西方饮食的相似文化:

西方的菜名语方朴实、直接明了, 菜名基本上反映了材料、制作方法等相关信息。如:Fish salad鱼片沙拉Sea Food soup海鲜汤Smoked Ham熏火腿等。中式的菜名中也有与其相似的表达方式, 比如“番茄炒蛋”、“蘑菇肉片”、“红烧肉”等。这类中餐普通菜名的翻译方法有以下几类:

1) 以原料命名:翻译这类菜名时, 多采用直译的方法, 将原料列出。例如:牛肉豆腐beef with bean curd紫菜虾米汤一Shrimps and red laver soup柠檬牛肉Lemon beef等。

2) 以烹饪方法命名:此类菜名多通过中餐的烹饪方法来介绍菜肴。例如:软炸里脊soft-fried pork fillet烤乳猪roast suckling pig清炖猪蹄stewed pig hoof in clean soup等。

3) 以人名、地名或地方特色命名:西方许多菜名以人名或地名命名, 例如:Italian noodle意大利面Hamburger汉堡包French Onion Soup法式洋葱汤等。中式菜肴中此类命名也很多, 例如:北京烤鸭Beijing Roast Duck蒙古烤肉Mongolian Barbecue四川牛肉Szechuan Beef等。

2 中式菜肴文化菜名的翻译

由于中国饮食文化的优久历史, 中餐菜命名往往赋予文化内涵。对于这类菜肴的翻译, 运用普通中式菜名的翻译方法无法准确表达, 例如:“翡翠虾仁”、“水晶踢膀”传达了中式菜的色彩之美, “蚂蚁上树”、“飞燕迎春”传达了意境之美等。而西餐菜的命名着眼于菜肴的用料和烹调方法, 朴素实用。西方人习惯于看到菜名就知道菜的材料和做法, 然后决定该吃些什么。比如, 菜名“红烧狮子头”如果真的译成"red burned lion head”, 这不仅会让食者不知所云, 恐怕还会觉得中国人没有保护野生动物的理念。因此人们为了让中式菜肴得到正确的理解, 便采用了意译的翻译手法, 将原有的文化菜名通过原材料、烹饪方法、口感和形状等方式表达出来。例如:

husband and wife“夫妻肺片”翻译成beef and ox tripe in chili sauce;red burned lion head“红烧狮子头”翻译成braised pork balls in soy sauce;live a long and happy life as South Mountain“寿比南山”翻译成Steamed chicken in pumpkin。

通过意译的方法, 翻译者详细而准确地为食者表达了中式菜肴的食料选择, 菜肴爆炒的浓香、油炸的酥脆、清蒸的清淡均可以充分显示中国菜的制作艺术。这样虽然方便了食者自主地选择菜品, 然而却丢失了中国饮食的文化。以“过桥米线”为例, 如果只是简单的把它翻译成Rice noodles, 西方人仅仅会用其和自己的名吃“意大利面”去对比, 而不知道它是一位贤慧聪颖的妻子为了自己考功名的丈夫精心制作的佳肴, 更不能体会其名中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夫妻恩爱, 自然也不会明白“过桥”的由来。

3 保留中式菜名的文化内含

著名翻译理论家奈达在《语言·文化·翻译》一书中进一步发展了“功能对等”理论, 指出翻译是随着文化交流而产生的其主要任务是把一种民族文化传播到另一种民族文化中。因此, 在中国菜名的英译过程中, 我们要处理好菜谱的这种传播文化的“信息功能”。因为西方人品尝中式菜的过程也是了解中国文化的过程。而每一道中国菜背后都有很深厚的文化韵味, 比如“贵妃鸡’”和“麻婆豆腐”等, 如果完全直译并不能说清楚菜品的历史和典故。在准确表达菜名的同时, 不遗弃中国饮食的文化底蕴, 是翻译者应该注意的问题。因此最佳的翻译方式是直译加解释的手法, 不仅可以帮助食者理解菜肴的相关材料、烹饪方法和口感, 同时通过解释讲解了一段中国文化, 让食者在品尝了中国美食的同时, 进一步了解了中国的饮食文化、中国的古老传说, 甚至是中华的美德。例如:

大救驾Da Jiu Jia pastry (baked lard pancake with kernel)

A name from a legend telling people in Anhui Province saved an emperor life with this kind of pancake.See the story on the back of the menu

为了较好地保存文化寓意, 我们可采用直译菜名然后用加注释的方法解释其包含的文化典故。由于菜单的篇幅有限, 不可能把全部的故事列于菜名之后, 但可以在注释中标出此菜为有典故的菜, 可参看印在菜单背面上的故事, 以便食者在兴趣盎然之中, 加深对中国饮食文化的理解。如果可以用简短的语言介绍清楚的菜肴, 也可以直接备注在菜名后, 例如:

叫花鸡:beggar's chikcken (toasted chicken wrapped in lotus leaf and earth mud)

A name after a legend telling a beggar smeared a chicken all over with clay, and threw it into a fire.After a long while, he removed it and cracked it open, founding it had been baked into a delicious dish.

4 结束语

中餐菜肴的名称浓缩了中国博大精深的烹调技艺和地方特色, 折射出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绚丽多姿的饮食文化。在翻译的过程中不仅要达到市场经济销量的需求, 还要保留中国饮食的文化底蕴, 使附有中国传统文化的佳肴美食更加准确生动地展现在外国食者面前。

摘要:随着中国与世界的不断接轨, 中国的传统美食也被受全世界的关注和热爱。而在中式菜名英译的过程中, 众多太过直白的菜名翻译没有体现出中国饮食文化所特有的文化底蕴, 造成了文化特色的缺失。

关键词:中式菜名,菜名英译,中国饮食文化,文化缺失

参考文献

[1]乔平.中餐菜名分类及其英译方法[J].杨州大学烹饪学报, 2004 (2) .

[2]朱慧芬.中式菜名中语言变异的翻译[J].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9 (7) .

[3]董莉.从“源语文化”看中式菜肴的翻译[J].湖南商学院学报, 2002 (3) .

[4]刘清波.中式菜名英译的技巧和原则[J].中国科技翻译, 2003 (4) .

词牌英译中的归化与异化 篇4

词牌, 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词总共有一千多个格式 (这些格式称为词谱) 。因为不好把握它们, 所以给这些格式起了名字, 就是词牌。词牌的来源, 大约有下面的三种情况:⑴原本就是乐曲的名称。例如《菩萨蛮》, 据说唐代大中初年, 女蛮国进贡, 她们梳着高髻, 戴着金冠, 满身璎珞 (璎珞是身上佩挂的珠宝) , 像菩萨。当时教坊因此谱成《菩萨蛮曲》。《西江月》、《风入松》、《蝶恋花》等, 都属于这一类。⑵摘取一首词中的几个字作为词牌。例如《忆秦娥》, 因一首词开头两句是“箫声咽, 秦娥梦断秦楼月”而得名, 又叫《秦楼月》。白居易的一首咏“江南好”的词, 最后一句是“能不忆江南”, 所以词牌叫《忆江南》。⑶本来就是词的题目。《踏歌词》咏的是舞蹈, 《舞马词》咏的是舞马, 《渔歌子》咏的是打鱼, 《浪淘沙》咏的是浪淘沙。由于宋词的来源比较复杂, 即使中国人也并非都能理解词牌的含义, 因此国外读者要理解、欣赏词牌就更加困难。为传播中国古代文化, 让西方读者了解词牌这一文化瑰宝, 探讨词牌的英译方法就更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理论研究价值。

1归化、异化翻译

归化和异化是美国学者L.Venuti在1955年提出的翻译观。异化是提倡译文应当尽量去适应、照顾原文, 而归化主张译文时应当尽量从目的语语言习惯出发, 译文的内涵和意蕴尽量能让读者理解, 为读者扫除语言文化障碍, 照顾读者的语言文化习惯。

异化翻译主要是指从语言、文化和风格上将原文复制出来, 突出源语文化之“异”, 将源语视为归宿。归化翻译追求在目的语文化中找到相似的文化基因, 对原文产生相似的感染, 对读者产生相似的效果。宋词词牌来源多样, 有些具有一定的文化典故。因此翻译时需仔细斟酌、推敲选用合适的翻译方法。下面笔者将对一些宋词词牌进行翻译的归化、异化处理。

1.1可采用归化处理的词牌名

带有“歌, 词, 子, 歌头, 吟, 慢, 摊破, 促拍, 偷声, 减字”的词牌, 或在英文中没有相关相似的对应词, 为让目的语读者了解, 可以采用归化法处理。

天仙子song of Immortal

捣练子Song of Silk Washing

柳枝词Song of Willow

水调歌头Prelude to Water Melody

水龙吟Water Dragon Chant

声声慢Slow, Slow Song

摊破浣溪沙Lengthened Form of Silk-washing Stream

减字花木兰shortened Form of Lily Magnolia Flower

有些词牌名, 无从考证其历史来源, 或者只是风雅的词汇, 为保留原文的风格、神韵和意境, 可以采用归化处理。

念奴娇Charm of a singer

满江红The River All Red

相见欢Joy at Meeting

渔家傲Fishermen’s Pride

永昌乐Joy of Eternal Union

玉楼春Spring in Jade Pavilion

采用归化法实际上是根据汉语的字面意思和包含的文化意蕴, 将其意译为与英文中相似的内容, 这样读者对词牌的文化意义更能准确地把握和理解, 也能领略词牌所蕴含的意象和内涵。

1.2可采用异化处理的词牌名

有些涉及历史典故的词牌名, 由于历史、宗教等原因, 需要对源语文化特点加以保留, 译者解码时既考虑到目的语读者的理解问题, 又要保留源语的文化特色, 因此应该采用异化翻译。“菩萨蛮”如果译成Buddhist Dancers并不能表达其历史渊源, 而译成Buddha-like Dancers或Dancers like Buddha, 更能保存源语文化中的历史因素, 或许更恰当些。苏幕遮是古代从新疆传进来的一种舞曲, 边跳舞边用装在油袋中的水互泼, 为避免冷水洒在头顶, 舞者就戴了一顶“苏幕遮” (古高昌语“囊袋”的意思) 的帽子, 后来这种舞曲就延续称为“苏幕遮”。如果翻译成oiled hat, 未免俗套;如果译成Water-bag Dance, 读者可能就明白舞曲的内容。又如词牌《念奴娇》, 念奴为唐玄宗时期的一著名歌妓, 唐玄宗经常召见命歌, 故此曲名, 有人译成Charm of Niannu, a singer, 其中charm是娇即为女子的妩媚, 歌手singer的意思也表达出来, 但如果把念奴音译为Niannu, 国人恐怕不知其为何人, 更何况外国人, 译出来反而妨碍意思的理解, 不如直接译为:Charm of A Singer。

再如《忆秦娥》词牌, 秦娥原指古代秦国女子弄玉, 擅长吹箫, 后嫁给仙人萧史, 李白在“秦娥梦断秦楼白”词句中, 所指为秦地 (今陕西省一带) 的女子。写的是当时京城里一个女子, 爱人出远门, 她夜不能睡, 从春天望到秋天, 年复一年, 总是音信杳然。看到好景致, 都感到一派凄凉, 有人译成“Dream Of A Palace Maid”, “Palace Maid”是宫女的意思, 将“素娥”误当成“宫娥”, 尤其是“Maid”表示“少女、未婚女子或处女”, 与李白的原词意思相去甚远。译为“Dream Of A Qin Woman”更贴切。

还有一些带有人名、地名的词牌, 可以按照约定俗成进行异化处理。

虞美人The Beauty Yu

昭君怨Lament of a fair lady, Wang Zhaojun

扬州慢Slow Tune of Yangzhou

1.3归化与异化的统一

有些词牌, 译者很容易找到英语中相似的词替代, 比如相见欢、满江红、玉楼春等, 既可以看作是异化翻译, 但从目的语读者的文化语言习惯, 也可以看作是归化翻译。

摸鱼儿Groping for Fish

点绛唇Rouged Lips

昼夜春Joy of Day and Night

鹧鸪天Partridge Sky

锁窗寒Cold in The Locked Window

夜合花Silk Tree Flowers

满庭芳Fragrance Filling the Courtyard

御街行Walking on the Loyal Street

结论:归化和异化方法对宋词词牌的翻译都有用武之地, 可以互相补充。然而从文本实践来看, 归化方法多于甚至优于异化方法。原因是宋词翻译的初期, 读者对中国这一独有的文学形式的理解程度问题, 翻译时不得不用归化法将词牌中独有文化意蕴和典故知识转化成读者熟悉的语言表达形式。为力争让西方读者更多了解宋词词牌, 要致力于进一步的翻译研究和实践, 为传播中国古代文化作出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唐圭璋.唐宋词鉴赏辞典[M].江苏:江苏古籍出版社, 1986:1375-1380.

[2]唐圭璋, 周汝昌.唐宋词鉴赏辞典 (唐·五代·北宋) [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8:2.

[3]陈俊群.浅谈唐宋词中词牌名的英译[J].中国翻译, 1994 (2) :10-12.

[4]顾森, 李崇月.浅谈词牌名的翻译——以毛泽东诗词英译本为例[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4) :86-88.

[5]辜正坤.毛泽东诗词 (修订版)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23.

[6]许渊冲.唐宋词一百首[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1.

[7]许渊冲.宋词三百首[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7.

[8]吴咏梅.唐宋词词牌名的英译探究[J].云南金融经济大学学报, 2011 (3) :159-160.

广告语英译中的奥妙 篇5

1 概述中国译者论及文本“形式”的翻译处理

王佐良曾说“诗的翻译对于任何民族文学、任何民族文化都有莫大好处……如果去掉翻译, 每个民族的文化都将大为贫乏”[1], 可见诗歌翻译好比为本土文化量身订做一件华丽锦袍, 让世界文化也跟着增添一抹光泽。那么能够呈现诗歌优雅形式的翻译则无可厚非称得上是对异域文化的一种加冕, 这里就中国译者提出的翻译理论来谈谈他们是如何理解翻译过程中的文本“形式”处理的。

中国传统翻译理论总体可分出两条脉络:其一, 翻译的首要核心当“忠”于原文, 不仅是内容和文字信息的转换上, 还力求译文体裁甚至形式与原文的对等忠实。如严复的“信、达、雅”。不过其“雅”强调尽量多地使用古汉语, 让译作蕴含古风雅韵, 方便中国读者去欣赏品味西方经典文学中的文学底蕴和文化价值。这“雅”当是对原文形式风格的忠实对等有所保留了。再如鲁迅主张的“直译”而不是呆板的“死译”, 针对当时那种“牛头不对马嘴”、“削鼻剜眼”的胡译、乱译, 他提出了“宁信而不顺”的主张[2]。在引入西方文学作品的时候, 则更多是在译出精髓思想的同时还尽力保留了洋味, 其译作在表达风格、语言形式乃至文本体裁上多是强调忠实对等的。其二, 追求佛家所说之“意境”, 不论是否忠实于源语文本, 只要是完整准确地传达原作的信息和中心思想, 是否必须忠实于源语文本的表达形式则不那么重要, 因为只有不被束缚在这样的框架下才能带给目的语读者同源语读者等同的理性与情感上的体验和共鸣。傅雷的“神似”和钱钟书的“化境”则恰好体现了这一条。傅雷认为翻译当像临画, 所求的不在形似而在神似, 理想的译文就仿佛是原作者的中文写作一般。钱钟书则说过“文学翻译的最高理想可以说是‘化’。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 既不能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 又能完全保存原作的风味, 那就算得入于‘化境’。”[3]显然他们是在努力增加译者的创作成分, 从而使译文在目的语的文化环境里更具生命力。不过在这两大脉络的翻译理论和方法中推敲取舍地游刃有余的翻译家当数许渊冲, 许老从几十年丰富的文学翻译实践中总结出一套富有艺术价值的理论, 即大家常提及的“三美”论。在他看来文学翻译简直是“化学”, 这“化学”可具体为“美化之艺术, 创优似竞赛”。“美”即“意美、音美、形美”;“艺术”则寓意着“翻译是艺术, 不是科学”;“创”是说“文学翻译等于创作”;“优”即“翻译要发挥译文语言优势”;“似”指“意似、音似、形似”;而“竞赛”则是说“翻译是两种语言的竞赛, 文学翻译更是两种文化的竞赛”[4]。综上所陈, 可见翻译过程中对源语文本的“形式”处理早已得到译者们的重视, 下面就以《静夜思》的多个英译本为例进行分析, 看看不同的译者是如何处理的。

2 多个英译本案例分析

2.1 译本对比分析

《静夜思》一诗在韵律上并非排列得非常工整押韵, 但仍符合中国唐诗的大传统AABA式。形式结构颇为严谨, 全诗共分四行, 每行五字, 是一首五言绝句。下面选取了中、西方译者颇具代表的六篇译作。

1) A bed, I see a silver light,

I wonder, if it's frost aground.

Looking up, I find the moon bright;

Bowing, in homesickness I’m drowned.

(By Xu Yuanchong)

2) Before the bed shore the bright moonlight at hand,

I fancy it was frost on the ground.

I raised my head to look at the bright moon,

and lowered my head to think of my native land.

(By Zhang Bingxing)

3) A splash of white on my bedroom floor.Hoarfrost?

I raise my eyes to the moon, the same noon.

As scenes long past come to mind, my eyes fall again on the splash of white, and my heart aches for home.

(By Weng Xianliang)

从上面例举的译文可见, 中国译者通常会保留原有的诗歌形式, 采取“忠实”策略。前两首译作各自共分四行, 每行字数上许老用了7、6、7、5, 从而保证了每行字数较为均匀地排列;张氏则安排成9、8、10、10的分布, 稍显逊色却也“八九不离十”尚算考究。翁显良的译文显然与原诗形式差别很大, 译诗共三行, 每行的字数分布也毫无章法, 采用西方惯用的口语化写诗抒情手法, 读来好比一篇迷你散文, 意思通俗易懂, 情感流露于字里行间, 却不免少了些耐人寻味的意境与丰富抽象的浓浓思乡情。对比三首译作, 许老在保留诗歌形式的基础上, 通过巧妙的选词定字, 用一个直角梯形状递进式地呈现出来, 为弘扬中华文学深厚的文化底蕴做了一段很好的宣传片, 让目的语读者能直观形象地感受中国古典文学的优雅与独特魅力。

1) So bright a gleam on the foot of my bed—

Could there have been a frost already?

Lifting my head to look, I found that it was moonlight.

Sinking back again, I thought suddenly of home.

(By Tr.Witter Bynner)

2) I wake, and moonbeams play around my bed,

Glittering like hoar-frost to my wandering eyes;

Up towards the glorious moon I raise my head,

Then lay me down—and thoughts of home arise.

(By Tr.Herbert A.Giles)

3) Athwart the bed

I watch the moonbeams cast a trail

So bright, so cold, so frail,

That for a space it gleams

Like hoar-frost on the margin of my dreams.

I raise my head, -

The splendid moon I see:

Then droop my head,

And sink to dreams of thee-

My father land, of thee!

(By Tr.L.Cranmer-Byng)

三位外国译者的译作在诗歌行数上前两位皆保留了四行成诗的原有风貌, 不过Bynner则没有充分意识到字数齐整分布对讲究形式美的中国诗歌的重要性。Giles在每行的字数分布上倒是花了一番心思, 呈现8、7、9、9的格局, 同时还创造性地改变了原诗的感情基调。选用大量动词 (例如:“play”, “glittering”, “wandering”, “raise”, “lay”, “arise”) 使译作呈现出活泼的跳动感, 俏皮地表现诗人的乡愁。这种基调风格的转变虽更能拉近与读者的距离, 却扭曲了原诗的抒情线路, 失了文化意象内涵的真实。第三首则较大地改变了诗歌原有的外在形式, 译作划分成类似宋词那样的上下两阙, 并且两段运用了头韵且形式接近, 选择上下照应的行文风格, 将景与情割裂了开来。

各译文在深层结构 (即句式结构的选择) 上也做了些改变。“疑是地上霜”一句是说诗人开始并不知道地上的亮光就是白色的月光, 而是疑惑猜测着由于天气渐入深秋, 夜晚气温寒凉, 地面起了一层银白的薄霜。这也仅是陈述心中猜测, 并未选用问句将疑问了然于纸上。可翁显良和Bynner却都选用了疑问句, 这就削弱了诗歌本身的含蓄美, 当然翁氏选此句式算是为了匹配其译作的散文体, 而Bynner则可能是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品味还不够火候。另外原诗并未使用叠字来增强抒情效果, 可最后一篇译文借助反复句式 (如:“so bright, so cold, so frail”、“and sink to dreams of thee—my father land, of thee!”) 加强诗人抒发的怀乡情。这些句式上的改变虽能帮助译者更好地抒发情感, 却在细微处削弱了李白诗歌的飘逸洒脱之气, 微观上与原诗风格相违背。

2.2 原因分析

不同译者最终呈现给读者的译文在形式上可谓各有千秋, 已然不是源语文本最初的模样, 原因如下:首先, 汉语和英语各自的本质特点决定了译文和原文在形式上的差异。汉语是意合语言, 英语是形合语言, 因此汉语在句式句法上不像英语一般有着严格的章法和约束。这一特点又着重体现在中国诗歌上:善于用最少的文字来描述最丰富的画面, 表达最意味深远的情感。所以要让译诗像汉语诗歌那样保持每行的用字大体一致是非常困难的, 因为英语要用到大量的虚词来完整句子以清楚地表达其中的逻辑关系和文字含义, 而汉语通过单纯的词语累加就能间接传达隐含的丰富情感和意境。其次, 翻译目的与译本功能决定了翻译策略的使用。西方译者在进行汉英翻译时, 大多倾向选取中国古典文学文本, 这是由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学理解上的局限性当然也有中国近现代文学在当今世界文坛中的地位决定的。那么西方译者的翻译目的多是为西方读者挖掘更多的异域风情、带去更多的新奇信息, 因此对外国文学的引进和翻译含有很大的“取悦”性。当这样的翻译目的占据主导时, 体现在对源语文本进行“形式”的处理上则会出现更大的“归化”倾向。相较之下, 中国译者在英译工作中有着更艰巨的使命和责任。他们潜心钻研如何更好地把中国文学推向世界文学领域中一个更高的位置, 从而让中国在文化层面上以主人的身份去向世界说话。所以中国译者的翻译目的旨在介绍中国的典籍佳作, 更好地传播中国的古典文学形式。那么中国译者不仅要考虑到译本内容对于西方读者的可读性, 还要考虑到文学气质的高度保真, 表现在对文本的“形式”进行处理上则更忠实于原文, 倾向选用“异化”策略。

3“形式”美的新解读

前文所述之疑惑始作俑者在对“忠实”和“对等”理解上的模糊, 还有对“度”的把握太过宽松。中国译者在长期的英译工作中坚信的“忠实”理论应当理解为对源语文本作者的高度信任和欣赏, 相信其文本价值, 忠诚于原作者的思路和情感, 欣赏原作者想要表达的文化价值观。有了这种尊重并欣赏的信任, 才能实现“忠实”, 这样的“忠实”是绝对无法和死板的“对等”划等号的, 是高于西方学者所提的“对等”理论的。许老认为“中国学派的优化论, 再创论, 远远领先于西方的对等译论, 能解决西方译论所不能解决的问题。西方还在必然王国挣扎, 中国已经进入自由王国了。”[5]至于翻译过程中如何把握“忠实”的度, 许老说过“若要好译文, 就不能死在对等上。我是在对等和好译文能统一的时候, 就用对等译法;在二者有矛盾时, 却舍对等而取好译文了。有时即使二者没有矛盾, 但能找到比对等译文更好的译法, 我也不采用对等的译文。”[6]因此, 翻译过程中在处理源语文本的“形式”时必须摒弃那种呆板追求“对等”的思想, 而要以“忠实”作切入点进一步推敲如何通过“形式”忠实地表达原作精髓, 之后若有更好更妙的表现“形式”则可以创造性地大胆应用。

“形式”美不能只理解为译作与原作“形式”上的忠实, “形式”对多数类型的文学作品主要指体裁, 而对诗歌来说还应当包括行数、分节及字数分布, 同时还要包括以下两点:一是领会了表层形式对内容表达的辅助和限制作用后努力挖掘源语文本的深层结构, 即细化到篇章之下更小的语言单位:包括前后衔接、句式结构和短语的类别、排列。这些是继推敲选词之后要考虑到的语法层面的语言表达。二是酌情延伸到源语文本的语言风格和感情基调的体悟上。这二者对于文本来说就相当于颜料和选笔之于画作的关系, 是呈现美的艺术作品的关键修饰。我国译学理论提倡“意境”与“美感”结合的最高理想, 那么为文学审美奠定基石的这两大元素就不可在文本翻译的“形式”处理中被忽略。形式之于内容是辅助亦是限制, 对源语文本进行翻译时“形式”美的实现可以助译者一臂之力, 具有重要的目的论意义;“形式”的美感可以促进音韵美的形成, 两者配合可更好地将目的语读者带入译作中, 从而获得等同于源语文本读者的共鸣感和归属感。三者颠倒过来互相推动方能“化境”, 如此一来才更为全面地理解了许老提出的“三美”当在动态中实现平衡的理论。

4 结束语

不论是从功能目的论的角度还是立足促进文化交流的层面, “形式”美的实现其价值不可小觑。文中借由学习中的疑惑, 对比分析《静夜思》的多个英译本, 最终找到困惑之因。从新的角度解读了“形式”美包括怎样的内涵、外延及“形式”美的实现对促成优秀译本的作用。

摘要:文学作品的核心灵魂凝聚在文本内容里, 然而也需要借助适合的外在形式来辅助并促进其表达效果。因由对如何处理源语文本的形式产生了困惑, 故通过《静夜思》多个英译本的对比分析, 对许渊冲先生提出的“三美”论中的“形式美”进行了讨论。尝试从新的角度对“形式美”进行解读。

关键词:中国诗歌,忠实,对等,“形式”处理,“形式”美

参考文献

[1]杨俭.许渊冲译李白《静夜思》评析[J].作家杂志, 2008 (12) :200.

[2]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6.

[3]连淑能.英译汉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4]许渊冲.译学要敢为天下先[J].中国翻译, 1999 (2) :9.

[5]许渊冲.中国学派的古典诗词翻译理论[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5 (11) :43.

古诗词英译中的韵律美 篇6

诗歌的外在形式包括诗节, 分行, 节奏, 韵律, 意象等, 以诗歌的形式来翻译诗歌才能达到最佳的翻译效果。《诗经》是我国的一部经典著作, 对我国历史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极其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诗经》反映古代中国的生活内容, 思想面貌和诗词特色。

以《诗经·周南·雎鸠》中脍炙人口的一句为例:

原文: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通常汉语七言诗的诗行长度与英语抑扬格五音步相仿。那么, 汉语四言诗的长度大致相当于英语三音步。原诗属于四言诗, 我们采用类似英语民谣体的形式, 每行三个或四个重音, 这是一首民间情诗, 通过描述水鸟间的互相唱和, 表达了一位男子爱上了一位女子, 求之不得又以忘怀的感情。为什么以雎鸠鸟开头呢?原来, 相传雎鸠这种水鸟, 雌雄感情非常专一, 总是出入成双成对, 如果其中一只死亡了, 另一只必然忧思不食, 最终也憔悴而死。这美丽的传说为读者带来了美好的遐思。

译文如下:

英语译文 (一) :

The waterfowl would woo

Upon an inlet in the brook.

A lad would like to woo

A lass with pretty look.

译文将雎鸠这种水鸟译成普通的水鸟waterfowl一词, 与would构成头韵。下面出现诗歌中人物lad和lass。这两个词是古代民间歌谣的称呼, 简单明快, 通俗易懂, 符合口语化的特点。而且, lad和lass与like构成头韵。另外, 句首的象声词“关关”, 为雎鸠的叫声, 译文采用拟声词coo来表达这对水鸟求爱时的欢叫;接着, 下句出现woo具有实际意义的动词“求爱”, 不仅在意思上前后对等, 而且在音韵上形成尾韵。Brook和look同样构成尾韵。总之, 整首诗的译文具有很强的韵律和节奏, 给人一种音乐美感。

英语译文 (二) :

“Fair, fair”, cry the ospreys

On the island in the river.

Lovely is this noble lady

Fit bride for our lord.韦利 (译)

诗中男子面对悠悠河水, 听到绿洲上成对的雎鸠鸟欢快的应和声, 看到水中摇曳的枝条, 年轻女子的身影仿佛又清晰地闪现在眼前, 不禁感叹那贤淑美貌善良的姑娘, 应是君子的最佳配偶啊。诗人借景抒情, 表达了男子对倩女强烈的爱慕与相思之情。雎鸠鸟歌声婉转, 用美妙的声音传达内心的欢愉和恋情。连鸟雀尚且知道享受世间欢爱, 更何况人呢?本诗开头采用了叠词。关于叠词, 翻译方法很多, 如直译, 用多义形容词对译, 词性转换, 用介词词组或现在分词翻译等。译者可以采用多种手段增添译文的音乐美。译文的形式和内容赋予读者可理解, 可意会的因素, 并且提供丰富生动的想象空间。译文形式和内容的可理解, 要求译文首先必须符合文法, 流畅而且具有诗歌特征。其次, 要能够带给读者审美想象, 而这种联想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须借助多种手段的运用才能获得的。

译文将中文句首叠词“关关”同样译成英文叠词“fair, fair”。“fair”一词既可以指清脆优美的鸟鸣, 又暗含fair lady淑女之意。该词的选择使原诗神韵跃然纸上。我们还能从fair联想到fairy tale美丽的传说, 从而得到美的享受。译文fair与fit, lady与lord, 形成头韵。Fair暗含意思fair lady与fit bride形成意思上的对等。Lady与lord两个词都是正式的书面用语, 传达了年轻恋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头韵是英语所特有的。押头韵修辞的使用, 给语言增添了一种音韵美, 赋予诗歌清明而舒畅的音乐感, 使译文便于朗读记忆, 起着强化语势的作用, 从而传递着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沉浸其中的美感。

诗歌翻译不仅是认知的投入, 更是情感的投入, 是译者和作者跨越时空的灵魂的融合。对原作的准确把握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格律, 语义和风格。格律是西方诗歌的基本元素, 传统的格律及其变体仍然在现当代诗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格律上要仿效原作, 译作始终抓住节奏和韵式这两个关键因素, 这样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在语义方面, 对译者的双语水平要求很高。在语法, 词汇和表达习惯方面, 对词义的理解要准确把握, 细致揣摩, 以忠实地传达原作的意思。风格体现了诗人的气质, 生活经验及写作经验等诸因素。

诗歌的翻译要讲究语言艺术, 再现原文的“韵味”。所谓“韵味”是建立在译者丰富的实践基础之上的理论升华, 它涵盖翻译过程中选材、理解、表达、接受或批评等各个方面, 构成一个完整的翻译美学体系。在翻译古诗词中的韵律美需要译者全面把握词语、风格、感情、景致等方面才能很好地将原创的内涵再现出来。

参考文献

[1].顾正阳.古诗词曲英译文化探索, 上海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顾正阳.古诗词曲英译美学研究, 上海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刘士聪.汉英美学翻译与鉴赏, 译林出版社, 南京, 2002年版

[4].毛荣贵.翻译美学,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刘宓庆, 刘宓庆翻译.散论,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年版

广告语英译中的奥妙 篇7

1翻译转换理论

卡特福德的翻译转换理论是建立在弗斯和韩礼德的语言学模式之上, 并借用了韩礼德的系统语法及其对语言“阶和范畴”体系中的“层次”和“范畴”的概念 (林茵茵, 2009:98-99) , 将翻译转换分为“层次转换”和“范畴转换”两大类。

1.1层次转换

层次转换指在源语中处于某一语言层次的成分, 在目的语中的对应处于另一个不同的层次。根据功能语言学, 语言有四个层次:音位、字形、语法和词汇, 其中音位和字形这两种语言层次之间是不可译的, 且这两种语言层次与语法之间也是不可译的, 因此卡特福德认为层次转换只能发生在语法和词汇之间 (何漂飘, 徐飞, 2013:151) 。

1.2范畴转换

范畴转换是指“翻译过程中形式的脱离, 是在不同级阶之间自由的转换” (熊苗苗, 陈丹, 2012:136) , 可以分为四类:

结构转换:范畴转换中最常见的一种转换, 它是指在翻译中发生在同一层级上的所有语言结构的变化。具体表现为句子结构的变化, 次序的颠倒, 语态的转换等。

类别转换:译语单位的翻译等值成分与原语单位处于不同类别时所发生的一种转换。即译者使用不同语法类别的目标语词项来翻译源语词项, 具体表现为词类或者词性的转换。

单位转换:指等级的改变, 它偏离了形式对等, 即目标语的翻译等值与源语处于不同的语言层次或等级。 (尹春荣, 2013:373) 根据系统功能语法理论, 一个句子中共存在五种级阶:词素、词、词组、子句和句子。译语和源语的单位不在同一个阶级中, 如将词汇转换成短语, 或者将短语转换成句子等。源语某一等级上的语法单位的对等翻译是译语另一等级上的某一单元。

系统内转换:指源语与目标语具有结构形式基本对应的系统, 但在翻译中又需要在目标语系统中选择不对应词语。由于翻译实践涉及了两种语言系统, 且系统内部的转换数量过少, 在此不作过多分析。

2《青玉案·元夕》英译中翻译转换研究

2.1原文赏析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 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萧声动, 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 火阑珊处。

《青玉案·元夕》是南宋词人辛弃疾所作。词的上阕写元宵灯市之盛:各种彩灯争奇斗艳, 满城观灯的人们喜笑颜开, 热闹非凡。下阕写狂欢过后的情景:美女们成群结队, 花枝招展, 欢声笑语, 似乎意犹未尽。此时笔锋骤转, 指向一个新的视角:“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热闹的灯市, 欢呼的人群中, 没有“那人”的踪影。原来他独自在“灯火阑珊处”, 自甘寂寞、冷落 (李延龄, 2009:39) 。本词极力渲染元宵节绚丽多彩的热闹场面, 反衬出一个孤高淡泊、超群脱俗而又可爱俏皮的女性形象即“那人”, 实则代指词人自己, 以此寄托词人政治失意, 忧国忧民, 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孤高品格 (陆占山, 1987:52) 。

2.2英译本翻转换的实现

《青玉案·元夕》的英译版本较多, 本文以许渊冲的译本为例, 结合卡特福德的翻译转换理论, 逐句分析译文中各类转换的实现情况, 总结规律, 并对原因进行分析。分析过程见下表:

2.3《青玉案·元夕》英译本翻译转换的特点及原因

由上表可知, 该英译本共有11个句子, 其翻译转换特点如下:

1) 该英译文中所有句子都发生结构转换, 即同一语法层次上语言结构的变化。这是因为英汉语两种语言体系之间的差异比较大, 英语重形合, 汉语重意合, 在翻译时背离形式对应的情况就比较多见 (文军, 李盈盈, 2013:11) 。“形合”是指句子内部的连接或句子间的连接采用句法手段或词汇手段;“意合”指句子内部的连接或句子间的连接采用语义手段 (方梦之, 2004:45) 。在古诗词中, 这种现象更为明显, 因为诗词通常比较简明扼要, 省略、倒装现象较多, 英译时必须深刻理解原文隐含意义, 准确补充省略之处及言外之意, 在准确传递原意的前提下, 尽量再现原文的韵律和风格色彩。许渊冲的译文在很大程度上忠实再现原文, 并且每两行都押尾韵, 符合诗词的韵律特征。

2) 该译文有3处发生了类别转换。类别转换即使用属于不同语法类别的目标语词项来翻译源语词项, 通常见于词性转换, 如将名词短语“满路”译为介词短语“en route”, 将数词“一”译为不定代词“all”等。有时候词性的转换和单位的转换是同时发生的, 但是卡特福德未对此作明确区分, 这也是翻译转换理论的不足之一。本文将这种情况归为单位转换, 这也是类别转换较少的原因。

3) 该译文共有9处发生单位转换, 即源语某一等级上的语法单位的对等翻译是译语另一等级上的某一单位 (陈丹, 熊苗苗, 2012:33) 。在该译本中, 单位转换出现次数仅次于结构转换, 因为古诗词中一个字可能代表一层意思, 英译过程中必然会出现解释性语句, 发生等级变化。

3结束语

作为两种不同的语言, 古文英译时必须考虑语言结构特点, 必要时候进行翻译转换, 以达到最佳效果。本文以许渊冲的《青玉案·元夕》英译为语料, 探讨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的实现, 并简要分析了出现各种转换现象的原因。实践证明, 翻译转换理论在古文英译及评价中是具有适用性的同时, 翻译转换理论在古文英译中存在一定的不足:其一, 仅将转换的焦点集中在句子及其以下的层次, 而缺少对于段落、语篇的分析, 不足以解释所有语言层面上的转变;其二, 过多重视语言因素, 忽视文化、心理、社会等非语言因素对译者及翻译过程的影响;其三, 只能够分析直译的文本, 对于意译的文本则难以用此理论来分析。关于翻译转换理论在古文英译中的有效性还有待更多研究加以验证, 这里仅做一些简单的探讨。

摘要:由于不同的语言系统, 加上社会、文化等方面的不同, 英汉互译中可能出现无法一一对应的情况。那么在翻译实践中, 译者不仅熟练掌握两种语言、文化等背景, 更要懂得语言结构和层级之间的相互转换。该文以卡特福德的翻译转换理论为指导, 逐句分析许渊冲英译的《青玉案·元夕》中翻译转换的实现情况。结果发现由于英汉语言结构和表达习惯的不同, 古文英译时转换的情况非常多, 这也说明了翻译转换理论在古文英译和翻译评价中具有适用性。

关键词:青玉案·元夕,卡特福德,翻译转换,古文英译

参考文献

[1]Catford J C.A Linguistic Theory of Translation:An Essay inApplied Linguistic[M].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5:73.

[2]林茵茵.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对英汉、汉英翻译的有效性——以词类转换和单位转换为主的探讨[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 2009 (5) :99.

[3]何漂飘, 徐飞.翻译转换理论视角下的英汉翻译探究[J].现代语文, 2013 (7) :151.

[4]熊苗苗, 陈丹.翻译转换理论视觉下中国现代散文的英译文鉴析——基于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的研究[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 (2) :136.

[5]尹春荣.从翻译转换理论对比《包法利夫人》两个汉译本的翻译策略[J].外语研究, 2013 (10) :373.

[6]李延龄.灯火阑珊处, 寂寞报国人——辛弃疾《青玉案·元夕》词旨探微[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09 (5) :39.

[7]陆占山.道是情词却壮词——辛弃疾《青玉案·元夕》赏析[J].语文教学通讯, 1987 (6) :52.

[8]文军, 李盈盈.杜甫《石壕吏》翟译本的翻译转换研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2013:29 (2) :11.

[9]方梦之.译学词典[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45.

上一篇:地下渗滤系统下一篇:企业知识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