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性问题

2024-08-01

外部性问题(通用12篇)

外部性问题 篇1

1、绿色建筑的基本内涵

绿色建筑主要指的是给人们床在健康以及舒适并且安全的居所或者是工作以及人们进行活动所需要的空间,并且在建筑物整体使用周期中去高效的使用相关的资源,并且极大限度的对建造符合环境要求的建筑物,因此其也被称之为生态的建筑,或者是能够稳定发展的建筑。

其主要内涵有建筑选址和设计,以及施工还有具体的运营,以及管理还有进行拆除的过程里,在对环境基本生态平衡加以维护的情况下,充分运用相关的资源,去对人们安全和健康,以及高效并且舒适的居住与使用加以保障,使其能够达成建筑与人之间的和谐共生。这种建筑在不对生态环境加以损坏的情况下,去对我们的生活质量以及日后我们子孙后生存的生活质量加以保障,其绿色的本质属于无污染,并且不存在多余废弃物,开放式的整体的良性循环建筑使用系统。绿色建筑在时间以及空间上对环境资源产生很大的影响。在空间上就是绿色建筑对附近的生态环境,使用者的生活环境,全球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

2、经济外部性的相关理念

我们在资源配置的角度去进行分析,外部性显示不在决策者考虑范围中的时候所出现的一种低效率情况。经济外部性能够分成外部经济性与外部的不经济性。生产者与消费者在进行活动的时候对他人产生了一些不好的影响,并且他人又无法获得相关的补偿因此也被叫做外部的不经济性。当前有很多经济学家在多个角度去对外部性问题予以了更为深入的分析,并且明确的指出了一些治理外部性的对策。罗纳德·科斯真伪应该在“产权界定”去进行分析,其对外部性的治理进行了总局诶,进行博奕论方向研究的经济学家则针对囚徒困境式的博弈问题去进行外部性的研究,在最近几年对于可持续发展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很多人使用外部性理论去对环境的问题进行解释,并按照其去寻找能够持续发展经济的方式,因此也就成为了外部性发展的理论:使用不可分割性去对环境外部性加以将诶是;使用非竞争性去对环境的外部性进行分析,能够得出资源是一种公共的物品,其基本的特征就是具有一定的非竞争性。

3、研究内容

绿色建筑的生产也属于一种经济方面的活动,所以也会出现一定的外部性,绿色建筑出现的节能与环保就是比较突出的一种外部经济性的例子。因为建筑行业属于一种耗能比较高的行业,按照相关资料的统计:大概有一半的温室效应的气体是和建筑材料的生产以及运输,还有建筑物自身的与运行管理相关的能源方面的消耗。建设活动还衍生出了一些其他的问题,比如酸雨提升,还有臭氧层的损坏等。按照欧洲的相关数据,建设活动产生的环境负担占到了总环境负担的15%到45%。在英国制造以及运输建筑材料所损耗的能源占到了我国能源总损耗的10%,而建筑照明就占到了整体能耗的20%到40%。整个欧洲其消耗的能源大概有1/2被用在了建筑的运行上,此外还有25%被使用在交通上。这些能源很多都是来自于不断降低的无法被再生的能源,并且这样的一种能源损耗的模式当前已经不能够被持续的使用下去。能源与环境问题当前已经变成了21世纪的一个核心的问题,因此我们能够看出非绿色建筑有着外部不经济性而绿色建筑则有着外部的经济性,因为很多绿色建筑的生产者内部的收益要比社会的收益低一些,这个时候也会使得市场产生失灵的问题,这也是绿色建筑发展产生制约的主要原因。

本文主要针对外部性理论去对绿色建筑的经济性进行分析,提出绿色建筑在进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希望能够为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提供便利的条件。

4、绿色建筑外部性的相关分析

生产者运用了绿色建筑的设计方案,使得最初在成本的投资上有所提升,开发商依照新的建筑节能设计的标准去进行绿色建筑的建设一定会使得施工的成本有所提升。按照相关的测算,大概在每平方米建筑面积就会提升100元左右,这一些增加的成本只可以使用对住宅的销售价格加以提升去进行分担。当时,对房价加以提升则一会会使得开发商进行开发的风险有所提升。在我们国家城市房价不断的上涨,其整体的趋势还呈现出了供求不平衡的状况,很多开发商都在观望着建筑市场的发展,一般不会随便的对建筑成本假议题是。而消费者因为属于住宅销售的最后的需求方,因为缺少相关的节能思想,又并未购买比普通建筑价格超出10%之上的节能住宅的急切需要,所以建设节能住宅无法变成开发商的自发行为。

景观使用绿色建筑为生产者带去了一定的收益,同时还节省了很多能源上的损耗,并且降低了二氧化碳自身的排放,使得环境得到了很好的保护,给后代与同代人了节省了能源,可是后代人与当前的人们并不会为此去就进行报酬的支付,按照当前能源价格的发展水平,至少要消耗十五年左右的时间才可以将资源收回,这么长的一个投资回收期,是缺少吸引力的。

5、处理绿色建筑外部性问题的相关对策

1.财政补贴

因为生产绿色建筑产品有着外部的经济性,因此其能够对绿色建筑产品的生产者予以适当的补贴,为了激励企业多进行生产,就一定要使用给予补贴的形式。使用绿色建筑的生产者以及消费者完成财政上的补贴,以此去对绿色建筑的价格产生影响,并且使得用户有进行绿色建筑购买饿想法。绿色建筑经常在建筑密度以及容积率上相对来说要铺张一些,其能够对建筑的密度以及高度予以补贴。

2.税收政策

使用政策性的课税,对生产非绿色建筑的单位或者是个人进行税务的征收,然后使用征收的这部分去对外部不经济性的部分加以抵消,运用这种形式去对这部分产生的损失给予实弹国的补偿,对出现外部经济的企业,国家征税数额应该与这一企业为社会其他成员或者是为后代产生的损失保持一直,从而使得这一企业中的私人成本正好与会的成本保持相同。

结语

外部性理论属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理论的主要参照,外部性问题不仅产生经济理论上的创新,并且在环境保护以及能源节约等很多实践活动上获得了普遍的使用。

非绿色建筑物的外部不经济性使得建筑高耗能的情况无法获得合理的环境,因此也就出现了资源在进行配置的时候产生不合理的情况,这种情况使得环境出现了严重的污染,同时还产生了能源上的浪费,所以应该合理的使用财税政策去把一些外部不经济性进行内部化,使得社会的成本变得内部化,并且对生产绿色建筑的生产者予以适当的补贴,提升其进行生产的积极性,以推进我国绿色建筑的快速发展。

摘要:绿色建筑开始变成建筑行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本文使用经济学的原理,去对绿色建筑的经济行为做出了分析,提出了绿色建筑外部性问题已经变成了制约绿色建筑发展的核心问题。并提出相关的促进绿色建筑发展的意见,以推进我国绿色建筑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绿色建筑经济,外部性,税收,补贴

参考文献

[1]魏后粦.对绿色建筑经济发展前景的探讨.科技资讯.2011-12-03.期刊

[2]赵蘸.基于全寿命周期的绿色建筑经济评价体系.北京交通大学.2010-06-01.硕士

外部性问题 篇2

经济哲学视域中的外部性问题

西方人类绝对中心论对西方经济社会发展,对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随着环境和生态问题的愈益严重,西方新制度经济学试图通过制度建设来克服交易费用,用自由主义的方法来解决外部性问题.但是,外部性问题不是经济学能独立解决的.实践观的`思维方式将会给经济学的创新和发展带来广阔的视野.

作 者:彭学农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36,上海上大路 刊 名: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年,卷(期): 15(4) 分类号:B14 关键词:人类绝对中心论   交易费用   外部性   实践  

外部性问题 篇3

【关键词】土地外部经济;科斯定理;界定产权

一、土地外部经济

“外部性是指那些生产或消费对其他团体强征了不可补偿的成本或给予了无需补偿的收益的情形”。即外部性是某个经济主体对另一个经济主体产生一种外部影响,而这种外部影响又不能通过市场价格进行买卖。外部性可以分为外部经济(或称正外部性)和外部不经济(或称负外部性)。土地是一类外部性典型的资源,土地外部经济也相应分为正外部经济的和负的外部经济两种类型。正的土地外部经济具体指土地所有者(或使用者)对本地块进行的投入为相邻地块带来额外的土地收益,这种收益无需由受益者支付任何代价;负的土地外部经济是由于土地使用者在该地块上进行的活动导致相邻地块土地所有者(或使用者)权益的损失,引起土地外部不经济。

二、科斯定理

新制度经济学的奠基人科斯在《社会成本问题》中提出了科斯定理。科斯第一定理:“如果定价制度的运行毫无成本,最终的结果(指产值最大化)是不受法律状况影响的。”其含义是:在市场交易费用为零的情况下,产权制度安排对资源配置没有什么影响。科斯第二定理:“一旦考虑到进行市场交易的成本,……,合法权利的初始界定会对经济制度运行的效率产生影响。”科斯第二定理有两层含义:(1)在交易成本大于零的现实世界,产权初始分配状态不能通过无成本的交易向最优状态变化,因而产权初始界定会对经济效率产生影响。(2)权利的调整只有在有利于总产值增长时才会发生,而且必须在调整引起的产值增长大于调整时所支出的交易成本时才会发生。科斯定理的根本方法是产权安排。科斯认为,外部性问题的本质是产权的交叠和冲突,这种权利的交叠形成了一个公共区域,即公共模糊权利。解决外部性问题的关键就是要对公共权利重新界定,消除产权的交叠部分以达到产权界定清晰。当交易费用不为零时,可以通过明晰产权或用新的制度安排方式来达到资源配置的最佳效率。既然外部性具有相互性,只要产权界定清晰,交易各方就会作出自己的成本一收益比较,力求降低交易费用,找到各自利益最大或损失最小的契约安排,或者通过产权之间的自愿交换来达到资源配置的目的。政府的作用在于通过各种政策手段的成本一收益比较的权衡比较界定产权(包括进行谈判的权利),通过制度安排与选择来解决外部性问题。

三、我国城市土地利用中存在的外部经济问题

(1)征地引起了外部不经济问题。比如残留地,即被征用土地可能导致土地分割,形成不经济的土地规模,造成土地利用效率的损失。(2)房地产开发引起了外部经济问题。房地产开发一方面具有建设和美化城市,导致区位外溢和带动邻近地区地价升值的功效;另一方面,由于长期以来片面强调对土地这一稀缺资源的开发利用,忽视对城市土地的有效保护,缺少以尊重生态规律和土地自然发展规律为依据的土地利用规划。(3)土地不合理利用中产生的外部不经济问题。过去,由于科学技术尚不发达,人们盲目滥用土地,一些土地资源遭到严重破坏。现在,则是由于大工业的发展,带来的工业布局及城市规划的不合理性以及发展中仍存在的盲目性,仍然有一些土地资源遭到破坏。

四、城市土地利用中的外部性治理:界定产权

外部经济和搭便车行为出现的主要根源是产权界定不清。土地产权界定的方式可分为2种:一种是通过健全完善土地法律制度以约束和规范经济主体的行为,用国家宪法、土地基本法规和条例明确土地所有权主体和其他产权主体,硬化土地资产及产权关系;另一种是以契约合同和证券化方式明晰土地产权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土地权利人的责权利的明确界定。对土地产权进行严格界定,可以使土地权利主体通过明确的土地产权索取由于外部正效应为其他土地使用者带来的收益,同时避免由于土地外部负效应使自己的利益遭到侵害,从而尽可能地克服经济活动中存在的外部性问题,或者使外部效应内部化。

参考文献

[1]萨缪尔森,诺德豪斯.经济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2]科斯.社会成本问题[A].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C].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

[3]科斯.企业、市场与法律[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0:76

[4]单胜道.土地外部经济初步研究[J].资源科学.2002(2):56~59

网络消费的外部性问题研究 篇4

关键词:网络消费,外部性,问题,探究

在信息化时代, 网络购物的现象越来越常见, 换句话说网络消费日益普及, 它的产生为人们的生产以及生活带来了便捷, 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内容。网络消费同样是一把双刃剑, 有利也有弊, 本文作者对网络消费的外部性的概念进行浅析, 并结合实际情况探究网络消费外部性存在的主要问题[2], 希望人们通过对本篇文章的阅读, 建立正确的网络消费观念, 走可持续发展的网络消费道路, 使网络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浅析网络消费外部性的概念[1]

外部性理论是由经济学大师亚当·斯密那里提出的, 他主观的认为市场经济体制是完善的, 不是人为的而是自然形成的, 这是由于人类在对自身处境进行有效的调整时总受到无形的指引, 最终达到的完美结果是出人意料。用函数公式来表示外部性的概念: Fj = Fj ( x1j, x2j, ……, xnj, xmk) j≠k。

在网络消费过程中, 外部性依据其形成的领域可划分为两种模式, 即生产的外部性以及消费的外部性。消费的外部性是本文以下研究网络消费外部性的基础条件, 在学术界, 消费的外部性被定义为是由经济主体在购买活动中所形成的外部性, 它具有双重的影响效果, 即正外部性以及负外部性。正外部性是指网络消费者通过对产品的购买而使生产厂家获得经济效益, 但是此时的生产厂家无法实现收取费用的目标;负外部性则可视为是对网络消费者的一种经济补偿行为。总之将网络消费外部性分为这两类模式, 是最常见、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分类方式。

二、网络消费外部性过于普遍化

现如今, 网络消费外部性普遍的存在, 对网络消费这个大环境造成一定的干扰, 这是因为外部性是由网络消费的行为产生的, 是消费者本身直接决定的。网络消费外部性的形成基础是这种消费形式的客观存在, 其次与消费份额的多少产生直接的牵连。如果这种网络消费现象是子虚乌有的, 那么网络消费的外部性问题就不会产生; 另一种情况是网络消费数量的问题, 如果被购买的产品份额是极为少量的或者是在预期的范畴中, 那么这种网络消费所产生的消费外部性问题的严重程度也就会降低。

这里我们以在网络购买汽油产品的消费形式为事例, 对其进行分析与探究。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汽车以及私家车数量日益渐增, 汽油的外部性问题主要表现在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污染, 环境的污染程度随着人们对汽车消费越来越多而趋于严重, 随着生态保护理念的宣传, 人们渐渐意识到汽车外部性问题的严重性。但是由于高科技时代中, 网络的便捷以及安全, 人们又禁不住物质条件的诱惑, 所以一直没有停歇通过网络环境购买汽油的行为。正因为网络消费的普及化, 带动了相关产品外部性的普及。从某种意义上讲, 网络消费金额的多少直接受人们经济收入的管控, 它们两者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目前许多网络新产品都是在原有产品加工的基础上形成的, 即“换汤不换药”, 这样网络产品的生产成本就降低了, “利润递增”的现象频频出现。在网络产品价位日益走低的局势中, 消费者的消费理念发生转变, 他们会通过淘宝, 京东的网站购买一些价格低廉但是利用率极低的网络产品, 有的消费者甚至说有些产品买回来以后没有被使用过一次, 成为了生活中的摆设。总之网络消费越来越普及, 渐渐有成为人们生活“必需品”的发展潜力, 基于此基础, 网络消费外部性就会过于普遍的存在, 成为外部性中的主要问题, 对网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一定的干扰作用。

三、网络消费外部性的分析问题

虽然外部性的理论是由经济学家研发的, 但是这并不代表对其进行分析工作时仅仅使用经济学理论知识就可以达到预期目标, 其实在此基础上还应该结合社会理论知识对其在社会系统中发挥的作用进行分析。这里作者对社会系统进行简要的说明, 社会系统是由人类主位主体而形成的, 它受人们“三观”的支配, 它具有复杂、开发、随机的特点。消费行为从社会学进行分析, 它属于社会行为的范畴, 所以可以将消费行为作为社会系统中的一项特殊的子系统进行分析。

此时在对网络消费外部性的本质进行分析时, 我们发现这项工作变得复杂化了。网络消费作为消费行为中的一类, 自然成为消费系统中的一个分支, 当然在网络环境中, 网络消费又是网络经济的主成成员, 所以网络消费成为网络经济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是毋庸置疑的[3]。那么联系上文我们就会惊讶的发现, 网络消费成为了消费系统与网络经济系统两者之间重叠的部分。此时网络消费外部性就具有关联性密切、风险程度高、形式复杂不确定的属性。

四、网络消费外部性通常带有生产外部性的色彩

当网络消费外部性体现生产外部性的色彩之时, 网络消费外部性相关问题就更加复杂化了。就汽油产品消费外部性而言, 若人们对其的购买不是出自利用的目的, 而是希望通过网络购物的途径来实现汽油产品的“生产”, 这样的局势致使网络消费的外部性与生产外部性密切关联, 唇齿相依。

五、结束语

在计算机时代, 网络消费外部性是普遍存在的, 它具有地域性的特殊色彩, 几乎不受环境外部性的影响, 却受非环境外部性的制约。其实我们应该正视网络消费外部性中存在的问题, 构建乐观的心态, 树立勇于探究的精神, 对问题进行有效的分析, 积极尝试创新方案, 最终使网络消费外部性中存在的问题得到妥善的解决, 此时人类与网络环境和谐的发展, 共同构建和谐的“网络———消费———人类”的和谐环境。

参考文献

[1]向昀, 任健.西方经济学界外部性理论研究介评[J].经济评论, 2002.

[2]罗必良, 王玉蓉.外部性的几个问题[J].经济评论, 2002.

外部性问题 篇5

【内容提要】外部性是造成市场失灵的重要原因。法律制度首先确定权利,然后采取提起侵权之诉(民法方法)或者政府直接干预(经济法方法)来矫正外部性。选择哪种方法,由交易费用的大小决定。影响交易费用大小的重要因素是权利和权利主体具有私人性还是社会公共性特征,经济法则适用于交易费用过高导致民法失灵的情形。从影响交易费用的因素可以推论,经济法以调整对象的社会公共性为本质特征,与民法相互配合,共同调整现代社会中日趋复杂的经济关系。

一、引言

外部性(externality),又称外在性、外部效应或外部经济效应等,含义是指市场主体的行为引起的费用或者收益并未全部由行为人自己承担。换个角度讲,就是有人承担了他人行为产生的费用或收益。外部性广泛存在于各种社会关系,特别是经济社会关系之中。即使表面上看是某个人自己或者限定范围内当事人之间的事情,但常常会间接地给他人或者第三方带来影响。如果这种影响是增加了他人的收益,我们就称之为产生了正的外部性;反之,若造成了他人的损失,就是产生了负的外部性。前者的一个典型例子是某项新技术发明被他人公开无偿地使用,后者的典型例子是环境污染问题,如某工厂向河里排放污水,降低饮用水的质量并恶化了周围的环境,使得人们的身体健康下降,附近房地产贬值等。

外部性的存在会使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不一致,导致资源配置的无效率,人们普遍认为,市场自身无法消除外部性。这就是人们常说“市场失灵”的一种情形。另外两种主要的市场失灵原因――垄断和公共产品,其造成市场失灵很大程度上还是由于存在着不合理定价和搭便车等外部性影响所致。因此,“外部性是市场失灵的核心内容”[1]对以市场失灵为依据的国家干预理论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拟从如何解决外部性问题,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入手,诠释制度经济学和经济法学已有一部分研究结论,并借此提出和论证一些有关政府干预、经济法与民法关系等基本问题的观点。

二、矫正外部性的基本方法

要使资源有效配置,就要矫正外部性(注:对于矫正负的外部性一般没有争议,对于为什么要矫正正的外部性(如知识产权)的问题,可参看刘茂林知识产权法的经济分析([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6.82-98.)中关于批驳弱保护知识产权的内容。)。基本的方法就是要将外部性内部化,即把外部性产生的社会成本或收益转化为外部性制造者自己的私人成本或私人收益。具体地又可分为市场的方法和非市场的方法。市场的方法大致有三种:当事人直接协商、经济组织创新、明确界定产权。这里的产权“在经济学上是指拥有财产的主体的一种行为性权利,法学意义上的产权是反映与所有权相关的各种权利的总和,是制约人们行使所有权及与之相关的其它权利的一种规则”[2]。由于外部性隐含了当事人缺乏自我约束力的假设,因而在产权不清的情形下,通过协商解决外部性显然难以成功;经济组织创新在短期内亦非易事,真正有实效的方法其实只有第三种,也就是所谓的科斯定理:只要产权界定明晰,在交易费用可忽略不计的情况下,资源会自动实现有效配置。这时,将产权界定给谁并不影响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只要界定明确,资源配置的结果都一样

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模型来说明科斯的结论,并以之为起点展开分析。假设有一家企业生产中排出的废水污染了附近的环境,影响了周围居民,搬离该地区需花费100万元,且居民和企业都能按照最小化成本或者最大化收益的原则成功地进行谈判和决策。那么法律确认企业有排污权和判定居民有清洁的环境权对资源配置的结果会有不同的影响吗?答案是不会。实际上,无论法律如何规定,结局都将是企业装上治理污水的设备。原因是:假如法律赋予居民享有清洁环境的权利,企业就会选择花80万元购买治理污水的设备,而非付给居民100万元的搬家费。若法律确认企业有排污权(无偿),那么周围的居民会自己花80万元给企业安装治理污水的设备,而不是用100万元来搬家。

科斯由此认为,在交易费可以忽略不计时,法律(或者法官的判决)的任务是确定产权,但权利确定给谁对资源的最终配置结果没有影响,而只与由谁来支付配置资源的成本有关。企业不能排污,就要自己花钱购买环保设备,企业若有排污权,则由周围的居民支付环保设备的款项。可见,这时法律的规定(或者法官持判决)是一个带有伦理性的价值判定,它所影响的只是资源配置费用的分配而非配置的结果。从公平原则来考虑,产权的确定应当是让外部性的制造者来承担相关的成本或者收益。上述模型还表明,当事人双方对消除外部性的费用有清楚的了解,即相关信息完整、对称,是协商一致的重要基础。如果上面虚拟的80万和100万的数额对双方或任何一方无法确定,结局会变得难以预料。综合来看,在交易费用可以忽略不计,信息足够充分可得条件下,用法律方法,则只需界定权利就可以解决外部性问题。(注:从这个模型我们也可看出经济学主要探寻提高效率的途径,而单纯追求效率的法律并不天然地实现公平原则。政府对污染收费或征税虽然有利于解决资源利用的效率问题,但倘若税费不能转移分配给污染的受害者,则有失公平。)

如果我们生活的世界真的交易费用为零或者说可以忽略不计,在解决外部性问题上,法律唯一的责任就是界定权利的归属。市场主体会主动把外部成本内部化。从社会来看,只发生了立法的成本,费用少,效率高。然而,现实的世界实际上总存在交易费用,有时交易费用还非常大。此时只确认产权还不够,因为此种情况下产权的确定并不会自动带来资源有效配置的结果。当事人双方对如何解决外部性存在争议时,需要通过司法手段或政府出面干预来消除外部性,这就是非市场化方法。

三、侵权之诉还是政府干预?

非市场化方法意味着国家干预。在民法和经济法规范的各种社会经济关系中,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外部性问题。在解决问题的方式上,民法和经济法有同有异。相同的地方是两者首先都要确定权利的归属。如专利法要确定专利权,资源法要确定资源的所有权,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要确定消费者权利等。这些法律法规虽然并未明确规定主体的权利,而是从责任的角度加以规范,实际上它同时隐含着对某种权利的确认。如产品质量法规定生产者和销售者依照该法承担产品质量责任,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即是确认消费者、购买者享有购买合乎产品质量法要求的产品的权利。确定权利是几乎所有的民事和经济法律法规的首要任务。两者的不同之处是民法常常只需确定主体的权利,一旦该权利受到侵害,则由当事人自己按民法侵权制度中的追究损害赔偿责任办法处理:而经济法则强调政府对产生的外部性问题进行干预,赋予政府部门主动和直接干预的权力。如《反不正当竞争法》对监督检查部门职权的.规定,《环境保护法》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责的规定等。

只需界定产权就能通过司法手段来消除外部性,实际上表明民法也能对矫正外部性作出贡献。如果国家干预包含了立法干预和司法干预,那么民法也是国家干预的一种体现。知识产权法确定和保护专利权利和商标权等无形资产权利,从而消除无形资产的正外部性对创新激励的弱化,即为一个例证。这无疑是对经济法国家干预论的一个

挑战。但是,作为一种事后补救的方法,“损害赔偿在解决外部性问题的可行性方面存在以下疑问:诉讼费用或交易费用可能过高、权利救济的滞后性、许多外部后果无法通过财产权利表述出来、法院裁决可能过严”[3]等。这其中关键的因素是交易费用。从前述的模型中就可发现,民法解决外部性只是在交易费用较低时才有效,而经济法所体现的政府干预是解决外部性的交易费用在追求最低化中的当然选择。如果当事人在权利界定清楚后通过侵权之诉维护权利的费用比政府干预的代价小,则不需要政府干预;但若当事人自己维权的费用很大,使得以该方法消除外部性实际上不可能或不经济,就应该依靠政府干预来矫正外部性。

既然如此,影响交易费用大小的因素对民法和经济法的边界显然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对于此问题,波斯纳指出:“交易成本在双边垄断和众多参与交易当事人这两个因素同时发生时达到最大,而且这种事件同时发生的可能性是很大的”[4]。罗伯特・考特和托马斯・尤伦按负外部性所涉及到受害者数目的多少将其分为私害和公害,认为公害涉及的人数众多,当事人之间存在信息传递障碍和搭便车的障碍,致使谈判成本很高(注:有关内容可参看尾注[3]122.),即交易费用很高。以前述模型为例,工厂向河里排污,使用河水作为饮用水的居民以及工厂周围居住的人会由于自来水厂增加了除污费用,提高自来水价格以及工厂排出的污水造成附近房地产价格下降等而受到影响。立法虽然可以确认居民干净的饮用水权、健康权、环境权等等,但问题在于他们怎样来维护自己的权利。整个城市的居民在饮用水问题上都受到了影响,如果让他们都到法院去起诉是难以想象的(注:另外一个办法是允许任何人和任何组织提起经济公益诉讼,此种诉讼与普遍的民事诉讼显然差别较大,其请求更符合经济法以维护社会公益为主要任务的特点。但至少在我国,该理论还不成熟和完善,现有法律法规亦未明确规定,尚不具备可操作性。),即便只是相互沟通、交流意见或讨论一些问题也不易做到。再有,哪些居民是居住在“附近”的居民,100米内、200米内、500米内还是1公里以内,难以准确地判定。权利的公共性和权利主体广泛性相应地带来权利的模糊性,权利主体的众多和过于分散使得主体之间行动达成一致以表达自己意思的费用非常高,并且由于单个权利主体在总体权利中所占的份额很小或者无法确定自身权利的收益,还极易产生“搭便车”的情况。可以相信此时政府的主动干预的成本会低于(甚至远远低于)当事人依照损害赔偿方式维权的费用,选择政府干预是由于节省费用之目的而对当事人自我维权的替代。

那么,仅就解决外部性问题而言,是否可以把有无对政府干预的规定作为区分民法和经济法绝对标志呢?答案是不能。事实上,属于民法的解决正外部性问题的专利法和商标法中也有关于行政管理机关的规定。为什么民法和经济法规范都含有涉及政府管理部门的内容呢?从客观方面来看,复杂的社会现实使得某一法律所涉经济领域中各种不同问题的复杂性各不相同,每个问题的处理所涉及的交易费用的大小也无法保持一致性。从主观方面来看,每个当事人的交易费用函数并不相同,也即是说当事人对交易费用的大小的判断会受到其主观认识的影响。此外当事人对有关外部性的信息的了解程度也是影响因素之一(注:当然,若把当事人信息不完全问题从当事人获取信息的成本过大的角度来理解,信息问题仍然是一个交易费用问题。)。因此,赋予政府直接处理一些外部性问题的权力,同时也不简单地取消当事人提起侵权之诉的机会,就成为民法和经济法的共同选择。于是在民法和经济法中常常一方面提出多种解决外部性的方案,把矫正外部性方法的选择权交给当事人,由当事人根据自己对交易费用的判断作出选择;另一方面对政府干预的职责作出义务性规定来防止交易费用过大带来的“民法失灵”。如《专利法》第六十条规定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对专利侵权行为可以请求专利管理机关进行处理,也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六条首先确定“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第二十八条确认各级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其它有关部门的职责,然后在第三十四条提供了双方协商、消协调解、向行政部门申诉、仲裁和诉讼等五种解决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的权益纠纷的途径,其中既可寻求政府干预,也包括当事人自己维权。

需要注意的是,民法和经济法对于政府介入的规定还是有一定的区别。民法一般规定先由被侵权人提出请求,以此为前提再由政府管理部门介入。如前述专利法条款和《商标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对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被侵权人可以向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求处理;经济法则多直接规定政府管理部门的职权(责),以使其能够直接、主动地干预。如《反不正当竞争法》仅在第四章的第一条(即第二十条)规定被侵害的经营者依照损害赔偿责任原则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而用第三章全章规定县级以上监督检查部门的监督检查权,第四章大部分内容皆为赋予监督检查部门处罚权;《商业银行法》第六章关于人民银行可随时对商业银行的存款、贷款、结算、呆帐等情况进行检查监督,第七章规定可以在已经或可能发生信用危机时实行接管等规定即为个例。因此,虽然在一些民事法律法规中亦有涉及政府部门的内容,但从强调国家干预以及干预的社会公共性、直接主动性和综合性上考虑,称国家干预为经济法的特征仍然是有道理的。

四、结论

本文的分析从一个侧面印证了科斯的节约交易费用是法律选择和法律改革之目的的观点在判断民法和经济法边界问题上的有效性(注:如果把本文中的环境污染问题的模型简化为两人、两地(不动产)的模型,则实际上就是民法中的相邻关系问题。)。外部性是造成市场失灵的重要原因,通常认为市场失灵时须由国家(政府)的干预来解决,进而矫正外部性成为以国家干预为特征的经济法的任务。本文的分析表明,民法和经济法都可以对矫正外部性作出贡献。选择提起侵权之诉的方式还是政府干预的方式由交易费用决定。这里影响交易费用的重要因素则是法律所确认的权利的性质和明晰程度。如果权利具有明显的私权性质,权利人具体、明确、数量少,权利边界清楚,则适合采用民法损害赔偿责任的方法;如果权利主体广泛、数量多,有关信息不完全,则适合采用经济法的方法。

从深层原因来讲,“经济高度发展和交换社会化扭曲了民法的经济基础,形成了经济法的经济基础”[5],巨额交易费用产生于生产和流通越来越社会化的阶段,这与“经济法调整对象的社会公共性是它区别于其他法的调整对象的一个最根本的特征”[6]相吻合,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社会公共性是经济法的本质属性之一。民法由于巨额交易费用而不能解决社会化、工业化大生产中出现的新问题,表明现代经济法应运而生有着其历史的必然。经济法将政府内化于市场之内为解决市场失灵问题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但是我们必须要看到,政府也不是万能的,在政府干预中同样存在失灵的可能。如何用干预矫正市场失灵,同时在干预过程中防止政府失灵,是摆在研究政治、经济、法律理论和从事实际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这就要求经济法既要面向市场也要面向政府,把政府干预纳入法治轨道,同时努力寻求更好的干预模式。美国在1990年的环境控制计划中,采取了发放一定数量的排污许可证的办法来控制全国每年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创造性地允许这些许可证自由交易,形成了排

污许可证市场。这种在政府干预中引入市场机制的做法获得了明显的成功(注:有关买卖排污许可证的内容可参看萧琛等译的萨谬尔森和诺德豪斯合著的《经济学》第十六版271-272.)。随着国家观念由守夜人式的消极国家向福利国家、职能国家过渡,民法和经济法携手合作,对市场共同进行调整是一种更完善的选择。

【参考文献】

[1]周林彬.法律经济学论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132.

[2]何承金,康志红.论人力资本权[J].成都: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6.

[3]吕忠梅,陈虹.政府干预和干预政府[J].经济法论丛.2[C].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1999.10.122-123.

[4]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分析(上)[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76.

[5]周林彬.经济法的经济根源――兼论经济法与民商法的边界[J].经济法研究.1[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77.

外部性问题 篇6

关键词:中小企业;外部招聘;人力资源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 (2011) 17-0155-0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支持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的重要力量之一,对国家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影响力。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备受人才问题的困扰,尤其在外部招聘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招聘流程不合理;招聘方法过于单一、传统;没有建立有效的人才储备体系;业务部门和招聘人员的职业化水平普遍较低;应聘者不够优秀;存在就业歧视、侵犯个人隐私等问题。外部招聘是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起点,决定着企业人力资源的数量、质量和结构的形成,是有效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前提和基础,是组织实现其绩效和目标的重要保证。因此,如何有效地解决外部招聘的诸多问题,已经是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一个严峻、紧迫而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

一、企业外部招聘的界定

外部招聘,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从企业外部吸收申请的应聘者,通过多种形式和方法从中选拔出符合岗位工作要求的人员的过程。外部招聘对企业来说尤其重要,是企业最主要的招聘渠道。

一般来说,若出现以下几种情况,企业必须进行外部招聘:(1)填补最基层的职位空缺;(2)获取某项现有工作人员不具备的技术;(3)获取与现有工作人员具有不同知识背景的新工作人员。

二、目前中小企业外部招聘存在的主要问题

1、外部招聘流程不合理

招聘流程可以体现出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上的宏观规划性和科学性,然而我国中小企业在外部招聘的流程上很少做全面规划,主要体现在:外部招聘缺乏完整的人才需求和发展计划;招聘前准备不足,岗位研究和工作分析工作不充分;对岗位需要的人员缺乏正确的定位,盲目招聘名牌院校学生;招聘工作缺乏科学、规范的实施过程,招聘方法死板、招聘人员配置随意、招聘环境安排简单;忽视招聘的成本核算和评估总结。

2、外部招聘方法过于单一、传统

外部招聘的方法多种多样,比较常用的有:媒体广告、现场招聘会、校园招聘、劳动力市场、熟人推荐、自荐、猎头公司、网络招聘等等。据调查,大多数中小企业仍多采用参加现场招聘会,到劳动力市场招聘,熟人推荐等传统的招聘方式,没有充分利用不同的外部招聘方法。这种不合理的选择方式招聘的普通员工、技术工人或管理人员很难为企业注入活力,并且容易形成员工的裙带关系,或家族式的人际关系,不利于中小企业的长远发展。

3、没有建立有效的人才储备体系

很多中小企业只顾眼前利益和当前工作,没有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眼光,对人才储备的建立重视不够。调查发现,约75%的中小企业没做人才储备的工作,仍然是现缺现招。通常的是一次招聘结束,未录用人员的资料立即就处理完毕,使招聘工作一直处于被动式的救火状态,不能主动进行合理的人才储备、人才配置。这种工作方式是与现代管理模式、管理理念格格不入。

4、业务部门和招聘人员的职业化水平普遍较低

大多数中小企业的管理人员对应聘者的取舍往往不是取决于科学的工作分析,而是以他们对应聘人员的感觉,甚至以自己个人某些好恶来取舍。管理层不能客观、正确的评价候选人的各项素质,很大程度上仅凭主观感觉来判断该候选人是否能够胜任未来的工作,其客观公平性遭到质疑。

5、应聘者不够优秀

大部分中小企业反映去应聘的优秀人才不多,主要表现在:应聘者的学历较低,大部分在大学本科以下;缺乏工作经历,工作很难上手;专业基础薄弱,并存在专业与工作不对口的现象;个人综合素质不高,对自身定位有偏差。

三、中小企业外部招聘的对策

尽管中小企业在外部招聘方面困境重重,而且有些是企业不能避免的,但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却具有自己的优势,如体制灵活、对环境反应灵敏、发展潜力大等;人才在中小企业的发展的机会较多,容易发挥个人的特长,体现自己的能力。所以,中小企业应充分重视外部招聘工作,做到扬长避短,建立一个有效的外部招聘体系,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建立科学、合理的外部招聘流程

科学、合理的招聘流程是经由一系列的过程或阶段来实现人职匹配,是组织在为工作或职业而选拔人员时而制定的关于招聘活动进程的一套完整体系,通常各类组织的招聘流程基本遵循招聘前、招聘过程、招聘后的三个部分,中小企业招聘者具体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做好招聘前的准备工作。首先,有明确的战略规划和招聘计划,在现有的人才储备的基础上,编制出人力资源需求计划,有的放矢的组织招聘工作。其次,要进行岗位研究和工作分析,明确该职务是完成何种工作;应聘者为了胜任此项工作,必须具备的何种能力;企业将如何对此进行考核等。再次,要准备好招聘材料,招聘的过程一方面是企业寻找合适员工的过程,另一方面是企业进行自我宣传、展示企业形象、扩大企业影响力的过程。企业简介、招聘简章等资料都是企业进行对外宣传的窗口,都代表了整个企业的整体形象。

(2)高效、规范地组织招聘工作。首先,组建招聘小组,由人力资源部牵头,联合各部门相关人员组建招聘小组,将招聘工作各环节进行细分,小组成员各司其职,共同完成此项任务。其次,应聘人员的选拔是招聘工作的要害环节之一,主要有面试法、笔试法、情境模拟法等方式。在选拔过程中,招聘人员应该客观、公平的进行工作,确保在应聘者中筛选出最适合的人员。再次,完善的入职培训体系可以加强员工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提高以后工作的效率。

2、采取灵活多变的外部招聘方法

中小企业应该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包括财务状况、紧迫性、招聘人员素质等,同时考虑招聘职位的类型、层次、能力要求等,根据不同标准来选择效果最好的外部招聘方法。

(1)以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为标准。企业从诞生到灭亡要经历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企业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人才需求,不同的人才需要不同的招聘渠道,不同的招聘渠道也要与企业发展的各个阶段相适应,企业应当根据各个阶段自身的特点及人才需求状况慎重选择合适的外部招聘方法。

(2)以企业所招聘的员工层级为标准。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不细分招聘的员工层级,只选择用报纸刊登招聘广告的方式,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建议招聘高层管理者,推荐选用猎头公司方式;中层管理者以网络招聘为主;新员工以校园招聘会和社会招聘会为主;低层员工可以选用媒体广告和人才市场相结合的方式。

3、建立人才储备库

随着企业规模的增大、员工人数的增多,外部引进人才竞争激烈,内部人才库又缺乏管理(甚至根本没有人才库),从而导致企业既不能及时的从外部引进急需人才,内部优秀人才又不能安排在合适的位置,导致企业绩效下滑。建立企业人才库,并对其实施有效管理,不仅可以帮助企从外部获取其发展所需的大量人才信息,同时也可以通过对企业现有人员的知识、能力的综合记录对企业的人员配置、岗位轮换及招流程和方法的改善提供有效指导。因此,有效的整合企业内外部人才,对内外部才库进行规范化建设和管理,是确保企业能真正做到“事得其人、人尽其才、尽其用”的有力保证,分别做好潜在人才储备库、现有人才技能库和离职人员数据库。

4、提高招聘人员的综合素质

提高招聘人员的曾和素质是确保外部招聘成功的重要条件。为此,中小企业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中小企业应当树立招聘岗位的“窗口意识”。严格挑选招聘人员,选择形象佳、素质高的人员从事招聘工作或协助工作。把招聘工作纳入日常化管理,并让专业人士守好人力资源开发的入口关。

(2)提高从事招聘人员的专业化或职业化水平,加强培训工作,提高其现代招聘意识。在招聘开展前,对参与人员要进行相关招聘知识的培训与指导工作。这一点在中小企业中往往重视不够,应当给予纠正。要使招聘人员树立服务意识、形象意识、竞争意识,要具备人才招聘的专业知识、技能和谋略,真正做到专业化和职业化。

(3)设立考核评价激励机制。所谓考核评价机制,就是指在招聘时,欢迎应聘者对招聘人员的行为表现进行书面评价,对招聘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投诉,企业在收集相关评价内容并经总结分析后,将其作为对招聘人员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中小企业由于受自身条件的限制,可将考评机制运用到招聘工作中,这对招聘人员提高招聘服务、做好招聘工作具有积极的意义。

5、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文化现象,一般有五个构成要素: 企业环境、价值观、突出人物、典礼和仪式、文化网(或基层的沟通方式)等。未来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明显转变,就是特别重视“文化管理”的影响,重视对企业文化的形成、保持和培育。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能为招聘工作公正公开的进行,建立公平竞争的机制,创造良好的氛围。中小企业尤其需要用优秀的企业文化来吸引应聘者,鼓舞和凝聚员工。旗帜鲜明的企业文化,是该企业有别与其他企业的特殊标识,可以吸引志同道合的人才与之共同奋斗,共同成长。人才已成为企业确立竞争优势,把握发展机遇的关键。

6、合法、规范地招聘

中小企业在外部招聘过程中,应该做到合法、规范。

(1)在思想和观念上,树立遵守职业道德、依法招聘的工作观和招聘观。

(2)在招聘准备期,要严格审核对外所发布招聘资料的内容与形式是否存在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相抵触,例如不能在广告中出现要求使用童工等相关违法表述。各部门在对外招聘时发布的招聘资料,应事先征求人事部专业人士或企业法律顾问的意见。

(3)在面试实施期,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在方法上,不要有利用血型、星座、手纹等方面的考评行为;在语言上,不得有侮辱人格的言语;在行为上,不得有搜身、骚扰等不良举止;在内容上,不得扣押应聘者的私人物品,如身份证、学历证、保证金等;在招聘方式上,不得采用极端考查方法,如以要求街头下跪来考查应聘者的某些行为方式。

参考文献:

[1]于桂兰,魏海燕.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115-123.

[2]徐光华,暴丽艳,张晔林,赵蕾.人力资源管理实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10-11.

[3]华茂通咨询.现代企业人力资源解决方案[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3:11-13.

[4]马军,赵良海.人员招聘与配置[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31-35.

外部性问题 篇7

一、生态效益及其外部性会计归属问题观点

(一) 观点1:将生态效益整体作为一项资产

该观点认为应将生态系统生态价值纳入资产类, 持此观点的学者比重最大。但对于生态价值应归属哪类资产, 学者间存在不同意见。许家林 (2005) 认为, 应该把生态效益当作“无形资产”列为其他资产进行核算。王妹 (2007) 通过对《国际会计准则38——无形资产》 (IAS38) 、《国际会计准则41——农业》 (IAS41)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和《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的考察, 认为生态价值符合无形资产定义, 应划分为无形资产。岳上植 (2006) 将生态资产划分为有形资产 (包括生物资产、土地资产) 和无形资产 (包括环境资产、文化资产等) , 体现了生态价值归属于无形资产的观点。曾华锋 (2006) 则认为应单列“生态资产”, 并提出由省级资源监测中心组织评价并出具证明, 各生态生产单位据此核算的生态价值的具体确认模式。

持该观点学者已关注到生态效益是在一定时期内产生的, 并认为生态建设单位经过一定时期的建设活动, 创造了一定的生态价值, 这些价值要经过有关权威机构的科学计量并出具权威的计量报告之后, 才能正式说明该单位的资产已经被该单位所拥有。根据权责发生制核算基础, 应当在这一时点确认一项资产——生态资产 (乔玉洋, 2008) 。而对于生态收益的确认, 只有当政府或有关管理机构承诺或正式表示要给予补偿时, 才说明生态建设单位的建设成果得到了社会承认, 政府的承诺可以认为是对生态建设单位的产出或环境服务的认可或购买表示, 根据权责发生制, 应当按照政府的承诺数额确认一项收入——生态效益补偿收入。同时特定会计期间“应计的”现金流已发生, “应收账款”应与“生态效益补偿收入”同时确认。该观点还认为生态收入的实现不一定伴随着某种生态资产的减少, 这一点与传统会计区别较大。因为生态效益的产出实质上是自然现象, 常伴随着生态资产的增加, 而不是另一种资产转化而来。

笔者认为:第一, 该观点已注意到生态效益这种生态资源是生态系统经营 (保护) 单位生态建设活动和自然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经营 (保护) 单位自行或依托政府授权可以对生态效益进行控制, 关键一点是认识到生态效益能给主体带来未来的现金流入, 并且能可靠地进行计量, 因而符合资产的定义。第二, 该观点一方面注意到生态效益是在一定时期内产生, 同时又将其列入静态的资产, 两者似乎自相矛盾。事实上, 生态效益是时间和空间的函数, 如果假设空间 (包括自然条件) 为常量, 生态效益总量就与时间成正比关系。第三, 该观点将生态效益的入账与生态收益的确认相分离, 一方面按年末的生态效益确认生态资产, 另一方面平时按收到或应收补偿确认生态收益, 这样似乎将生态补偿收入看作为一项政府补助, 而不是政府作为消费者的代表对生态产品的承认或购买。

(二) 观点2:将生态效益整体作为一项资产和一项权益

该观点提出单设“生态资产”和“生态资本”账户。“生态资产”账户按生态效益类别设置明细科目, 即在“生态资产”科目下设“固碳释氧”、“涵养水源”等明细科目。“生态资本”账户下设“已收生态资本”和“未收生态资本”, “已收生态资本”反映会计主体生态资本中已得到补偿的金额, “未收生态资本”反映会计主体实现的生态效益未被社会认可而未得到补偿的金额。认为“生态资本”是会计主体产出生态资产时所形成的资本, 包括“已收生态资本”与“未收生态资本”, 是每年由于相关权威机构计量出该会计主体的生态效益增值部分的资本形态数额。“已收生态资本”是指有关政府机构已经对生态建设单位的生态资产实施了购买行为的部分, 反映了会计主体生态资产中已经得到补偿的金额;“未收生态资本”指会计主体实现的生态资产减去已收生态资本之后的余额, 即会计主体实现的生态效益未被社会认可而未得到补偿的金额。

当生态资产评估增值时, 意味着一个新契约的成立, 企业的生态资本增加, 这时企业会计核算应按照双方博弈的结果, 按其增加值部分, 借记“生态资产”科目, 贷记“生态资本—未收生态资本”科目。评估减值时, 按其减值部分, 借记“生态资本——未收生态资本”, 贷记“生态资产”, 直至“生态资本——未收生态资本”冲减为零 (曾华锋, 2006) 。对于生态收益的确认, 该观点认为收到生态效益补偿收入是生态资本实现的过程, 按其实际收到的价值, 借记“生态资本——未收生态资本”, 贷记“生态资本——已收生态资本”;同时也是当期生态效益转化为收入的过程, 借记“银行存款”, 贷记“生态效益补偿收入”。见表1。

该观点注意到将生态效益纳入会计体系后资产负债表的平衡问题, 资产负债表的左方的生态资产总额等于右方的生态资本总额, 体现了生态效益具有的资产和资本双重属性。在生态资本账户下设“已收生态资本”和“未收生态资本”二级账户, 用以反映生态效益的价值实现, 这一做法体现了生态补偿是一种生态产品购买行为的观点。但问题在于, 主体在确认生态收益时, 生态资本账户只是在内部的二级账户间结转, 生态资本账户金额并不因生态产品的“销售”而减少。在同时借记“银行存款”、贷记“生态补偿收入”时, 资产负债表因此而失去了平衡, 即在资产栏增加了资产金额, 而没有其他资产负债表相关项目的变动, 这与借贷记账法原理相悖。

(三) 观点3:将生态效益确认为收入

刘梅娟 (2006) 认为, 我国传统林业会计在核算收益时, 通常只对市场上可以交换的货币收益进行确认, 而对生态效益的外部经济性则不予确认, 因为生态效益的外部经济性并不直接对企业的业绩指标产生任何影响。这样就使得大量的生态效益的价值游离于会计核算之外, 产生了企业的个别收益与社会收益不一致的现象, 严重阻碍了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因此, 只有将生态效益纳入生态建设单位会计核算体系, 转化为生态经营组织的环境效益, 才能客观真实地反映林业经营组织的环境财务绩效和环境质量绩效。传统财务会计确认收入的流入和流出概念, 不能满足将生态效益完整地纳入会计核算体系的要求。将生态效益纳入会计核算系统, 对其确认可根据“符合定义、能够用货币计量, 并具有相关性和可靠性”等标准进行, 凡符合标准的生态效益均可纳入收入要素进行核算。

该观点运用全面收益观, 将生态效益作为主体在一定时期的生态经营成果, 纳入损益核算, 而不是简单地纳入静态的资产或权益核算。同时注意到生态效益补偿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政府补助, 因此生态效益补偿应纳入收入要素进行核算, 而不能视为一种利得。同时考虑到生态效益中未予价值实现的部分 (即生态效益外部性) , 并将其作为一项债权。但该观点对生态效益确认为收益的具体问题缺乏探讨, 如生态收益如何与生态支出配比, 会计信息如何反映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互动关系, 生态效益外部性在资产负债表的所有者权益中如何体现等。

二、生态效益及其外部性的会计实质分析

(一) 生态效益及其外部性涵义

按照传统经济学的观点, 某一经济活动的外部经济性或外部不经济性, 就是该种活动行为的社会影响和私人影响之差 (张宏军, 2007) 。生态效益外部性等于生态产品的边际社会收益与边际私人收益之差。因此, 生态效益外部性价值=生态效益价值净额-生态收益。式中“生态效益价值净额”指采用合理的价值计量手段确认的生态效益价值, 是生态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条件的公允价值。“生态收益”指生态产品的市场 (含政府补偿) 均衡条件下实现的实际收益, 包括政府对生态效益的补偿和市场化的生态效益外部性内在化收益。生态效益是依附于特定的土地资产和生物资产的生态系统在一定期间内所产生的一种外部效应, 它属于一个流量概念。一旦这种生态效益能得以合理计量, 便可借助对传统会计理论的突破, 将生态效益及其外部性纳入现行会计核算体系, 扩充单位的资产、权益及损益内涵, 融单位从事生态经营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于一体, 演示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互动的会计逻辑。

(二) 生态效益及其外部性的会计实质分析

生态效益属于主体在一定时期经营 (保护) 成果, 生态效益应纳入主体报告期间的经营成果, 但应将生态效益一分为二、“切块”处理。主体在报告期内的生态效益属于其创造的全部生态业绩, 其中一部分生态业绩通过政府财政生态效益补偿和生态服务市场交易在报告期内可转化为以货币资金等形式的经济业绩, 而另一部分由于市场和政府失灵仍然以生态业绩形式存在。对于以转化为报告期经济业绩的生态业绩, 不应再重复反映在基于嵌入式列报的财务报告的生态业绩中。因此, 生态效益外部性的确认可分为两个部分, 一是对生态效益价值的确认, 二是对生态收益的确认。生态收益可按收益来源分为各级政府财政生态效益补偿收益和市场性的内在化收益。随着生态效益外部性问题的深入, 生态效益外部性问题的改善除了政府财政补偿外, 还可借助科斯市场的生态产权交易 (或产权合并) , 由生态效益的施体向直接受体收费。生态收益的确认应遵循权责发生制和配比原则, 在确认生态效益外部性时, 同生态效益价值确认保持一致性。

三、生态效益及其外部性的会计归属

(一) 生态效益外部性价值

主体在一定时期内所实现的生态效益应视为其生态经营 (保护) 成果。既然将生态效益总体上界定为经营成果, 就应将生态效益体现于主体的利润表中。主体在会计期间内的生态经营成果中, 有一部分得到了形态上的转化, 即一部分生态效益价值通过生态效益补偿收入和生态服务产品交易收入转化为经济成果和相应的经济资产。另一部分生态经营成果由于市场失灵或政府失灵, 尚未得到转化, 仍以生态成果的形式存在, 这部分生态经营成果即为生态效益外部性价值 (见图1) 。转化为经济效益的生态效益价值将以经济资产、经济收入、经济利润等项目进入现行会计体系, 暂未转化为经济效益的生态效益通过扩展现行会计内涵, 以生态债权、生态权益及生态利润等项目进入生态效益外部性会计体系。

(二) 生态效益及其外部性的会计归属

将生态效益价值分化归属的会计处理做法, 有利于反映主体生态资本与经济资本的转化过程和转化程度, 有利于主体充分发掘蕴含于生态环境中经济效益, 努力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生态经营 (保护) 单位的经营对象包括两个方面:生态资本和经济资本。生态经营 (保护) 目标不同导致在生态经营 (保护) 活动中对这两种资本的经营策略不同。如公益生态系统经营 (保护) 目标主要是生态资本的保值增值。森工企业和基层林场经营目标应放在生态资本和经济资本的共同利益上, 既注重生态资本运营, 也注重经济资本运营, 使生态系统综合发挥生态经济效益。生态资本的经济价值实现具有阶段性和过程性特征, 生态资本向经济资本的转化具有潜伏性, 生态资本营运空间巨大。生态经营 (保护) 单位应同时重视两种资本的经营, 将两种资本置于同等位置。生态效益外部性会计将生态效益价值按其经济实现状况予以分置, 同时保留现存的生态效益外部性价值向经济价值后续转化的会计处理空间, 不仅能够反映两种价值形态的初始分置, 还能够动态反映两种价值形态的后续分置和转化。

参考文献

[1]岳上植:《森林资产的特殊性及其确认与计量研究》, 《会计研究》2002年第11期。

[2]岳上植、惠晓峰:《构建以国家为依托的森林资产会计核算新体系——基于可持续发展观的思考》, 《中国软科学》2006年第9期。

高等教育的需求和外部性问题 篇8

关键词:有效需求,外部性,政府补贴,高教改革

一、高等教育市场的供求问题

关于高教费用问题, 大致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新中国成立到1997年, 这一时候高等教育的经费全部来自国家财政 (九十年代的试点改革比重很小, 在此忽略) , 第二阶段为1997年至今, 全国大学并轨, 所有的高教学生都要交费上学。对于毕业生工作问题, 笔者也分为“统包统分”和不“统包统分”两个时期来研究, 分界年份为1993年。智力问题在此不考虑在影响高等教育需求的因素之内。

(一) 1997年之前

高等教育的费用来至国家财政, 不考虑价格因素, 把这一时期再以“统包统分”为分界线划为两个时期。

1、“统包统分”之时。

消费者对高等教育的偏好极大。在当时的环境下, 考取大学——毕业——分配到事业单位 (“铁饭碗”) 是普通消费者 (这里指可以在读大学和直接参加工作之间做出选择的消费者) 最好的选择。

2、不再“统包统分”之后。

有数据显示这一时期的高等教育的入学人数继续增加, 笔者认为原因在于:

(1) 这一时期国家对人才的重视, 政策上对大众的引导。

(2) 攀比效应:就某些商品而言, 一个人的需求也取决于其他人的需求。特别地, 已经购买了该商品的其他人的数量可以影响一个人的需求。正的连带外部效应的例子之一就是攀比效应 (bandwagon effect) ——一种追赶潮流的欲望、想拥有一件所有人都已经拥有了的商品, 或想沉溺于时尚之中。

(二) 1997年之后

大学生入学需要交纳学费, 价格成为影响高等教育消费量的因素。消费群体发生变化, 即有些极低收入消费者不得不放弃。另一些消费者被迫改变所消费的商品组合。但这一时期对高教的消费量不但没有下降, 反而继续增加。笔者认为原因除了上面所讲过的攀比效应和虚荣效应, 还在于接受高等教育部再是为了能在将来得到最大的利益, 而是为了取得消费者为了得到的工作报酬所必须掌握的职业技能。 (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提高, 简单劳动以不能满足工业农业和第三产业发展的需要, 其科学技术水平激增) 即该商品的价格的需求弹性极低。

二、运用经济学中的外部性原理说明国家应该加大对高等教育的补贴

(一) 关于外部性的定义和市场失灵

经济学中, 作为市场失灵的表现之一, 外部性 (或者外部影响) 指生产者或消费者在自己的活动中对他人或别的厂商产生了一种有力影响或不利影响。这种影响带来的利益 (收益) 或有害影响带来的损失 (成本) 都不是消费者和厂商本人所获得或承担的。

例如, 在河流的下游, 渔民们每天靠捕鱼为生, 当一家钢厂向河中排放废水时, 负的外部性就出现了。这里, 厂商的私人成本低于他给全社会带来的成本。当一个房主重新修理他的房子并种植一个惹人喜爱的花园时, 就产生了正的外部性。所有的邻居都因这一活动而收益, 而房主在作出重新修理房子和美化的决定的时候可能并没有把这些收益考虑在内。这里, 房主的私人收益低于全社会的收益。

(二) 教育中的外部性影响和对策

高等教育的消费者在接受教育之后, 得到了先进的知识和技能, 自身素质和修养极大提高, 给全社会带来了好处, 这种好处大于消费者个人的好处。根据学者庇古的理论, 全社会应为此给以补贴。

有数据显示, 2001年和2002年我国高校的学费占总经费的比重分别为25.04%和26.04%。财政的高等教育支出比重由1993年的78.13%下降到了2000年的53.88%, 学杂费比重逐年上升, 到2000年已达到总经费的一半。用于教育的税收收入只占很少的比重。企业的办学费用所占比重偏低。这显然不能满足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的要求。

三、总结

通过以上分析, 笔者认为高教目前存在以下问题:一方面, 国家在大力实行扩招政策的同时, 学杂费等各项费用却年年增加, 已经到了一个中等收入家庭难以维持的程度, 所以难以形成有效需求。另一方面, 由于外部影响, 高等教育需要国家的大量财政补贴, 而目前的现状是用于教育的支出的增加速度远远低于我国GDP增长速度。三是学校与社会的联系不够密切, 学术科研成果不能够及时的、完美的服务于社会生产。企业对大学的支持不够。

政府一方面应给予高等教育更多的财政支持, 让高等教育市场尽可能的达到有效均衡。另一方面要发挥宏观调控职能, 处理好企业和大学的关系, 使生产、科研、教育三者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别敦荣, 杨德广,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30年,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年2月P70~P90

[2]、高鸿业, 西方经济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年, P350~P377

[3]、平狄克.鲁宾费尔德, 微观经济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年P600~P650

[4]、尹伯成, 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 格致出版社, 2004年P310~P340

城市环境问题的外部性原因分析 篇9

外部性是那些没有包括在对损益的经常性企业核算中的成本与效益。

简单来说, 外部性首先是一个经济学概念, 指经济主体对第三者产生了效果, 而这种效果既不需要付费, 也不需要补偿。如果对第三者产生好的结果, 那就是正外部性;如果对第三者产生不好的结果, 那就是负外部性。

“环境外部性定义为经济主体对其没有直接的市场合约关系的人们的环境福利所产生的有害影响”。

外部性概念在环境问题中同样有重要的作用, 近些年来环境问题变得越来越普遍和严重, 为什么会有这些环境问题的产生呢?在经济发展的同时, 难免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这就是环境的外部性。环境外部性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 正外部性指会对环境产生益处的行为, 例如, 政府提倡的植树造林, 退耕还林等;而负外部性则是指对环境产生破坏的行为, 例如, 在进行工业生产时, 工厂排放出的废水废气等。这些都是对环境造成了破坏。

二、城市环境外部性的原因分析

环境问题是由外部性引起的, 其原因归结为两个方面。

一是消费行为外部性。指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外部性。在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中, 污染和对环境的破坏也在不知不觉中严重起来。

1. 城市的生活垃圾的排放已经成为危害城市环境的一个重要原因。

超市, 现在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生活助。但是, 有没有人想过, 在超市大量供货的背后, 超市每天产生的垃圾有多少?用来包装的塑料袋, 过期的食物, 废弃的电池等等, 这些都无疑会对环境产生负外部性。其中, 塑料袋的使用问题尤为突出, 由于塑料的降解很难, 也导致了严重的“白色污染”, 塑料袋埋在土壤中, 百十年都不会腐烂, 而腐烂后, 也会对土壤造成严重的污染。

2. 化学物质的排放。

冰箱在我们生活中也是很方便的家电, 无论是保存新鲜蔬菜, 还是想要在炎炎夏日随时来杯冷饮, 冰箱都可以满足我们, 但冰箱中氟利昂的使用, 却会破坏大气中的臭氧层, 进而使紫外线对人类产生伤害。有数据显示, “由于氟利昂在大气中的平均寿命达数百年, 所以排放的大部分仍留在大气层中, 其中大部分仍然停留在对流层, 一小部分升入平流层。在对流层相当稳定的氟利昂, 在上升进入平流层后, 在一定的气象条件下, 会在强烈紫外线的作用下被分解, 分解释放出的氯原子同臭氧会发生连锁反应, 不断破坏臭氧分子。科学家估计一个氯原子可以破坏数万个臭氧分子。”根据资料, “2003年臭氧空洞面积已达2500万平方公里。……据分析, 平流层臭氧减少万分之一, 全球白内障的发病率将增加0.6-0.8%, 即意味着因此引起失明的人数将增加1万到1.5万人。”

3. 废水废气的排放。

随着现代人的工作和生活的需要, 私家车的数量在增加着, 我们的首都北京, 已经变成了一座名副其实的“堵城”, 每天汽车排放出的尾气所含有的各种有害物质, 又会对我们产生多大的危害。

二是生产行为外部性, 指厂家在生产商品时产生的外部性对环境的影响。例如, 在现代工业发展中, 越来越多的废水废气排放到城市中, 造成了环境的负外部性, 看起来是经济增长了, 但实际上反而阻碍了经济发展的速度。

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看出, 城市环境外部性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消费行为外部性。城市要发展, 人们要物质, 要文化, 城市环境外部性就不可避免, 既然不可避免, 那就要求我们在现实条件下, 找办法来解决环境外部性, 使其达到合理性。

三、解决办法

1. 对城市居民的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及回收, 普及到城市

中去, 增加分类垃圾桶的数量, 加大宣传力度, 让市民们对垃圾分类的印象更加深刻, 主动自觉地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垃圾回收方做好对垃圾的处理, 让废物变宝, 污染变少。

2. 加快科学研究, 研制新的可以代替氟利昂等有害物质的产品, 使氟利昂等对环境破坏严重的物质早日禁止使用。

3. 通过政府的管理是解决环境外部性的一个有力的手段。

政府部门明确分工, 增加对治理环境问题的资金投入。政府还可通过补贴的方式鼓励公民参加植树等活动。

4. 现行的环境保护法仍存在很多漏洞, 国家需要加快立法进

程, 让过度破坏环境外部性的不法分子受到惩罚, 使环境外部性的治理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

5. 许多的公共资源, 政府明确排污权, 让污染的外部化成为造

成污染公司的内部化, 对自己造成的污染进行赔偿, 从而控制其排污。

6. 向市民提倡低碳生活, 出行选择公共汽车, 地铁, 出租车等, 缓解污染。

四、总结

从文中, 我们可以看到, 城市环境外部性由两个原因造成, 一是生产行为, 二是人们日益增长的消费, 人们不会降低自己的生活水平, 所以, 解决城市的环境外部性是一个长期的任务, 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社会要发展, 人们要物质要文化, 要生活的更舒服, 环境外部性就是不可避免的, 但是, 即使不能避免, 我们仍可以尝试取得最优外部性, 在发展经济, 在享受生活的同时, 边污染, 边治理。

参考文献

[1]《环境正义论》p116-p117【美】彼得.S.温茨著, 朱丹琼译

[2]《环境外部性非内部化的原因与对策:政府的视角》孙鳌, 学海2010年1月

乡村旅游开发的外部性问题及对策 篇10

1 乡村旅游开发的外部性问题

乡村旅游的内涵与外延就是利用乡村原有或是在原有基础上建成的项目, 来吸引游客前来开展旅游活动。

乡村旅游的优点就是能够通过不太大的建设和投入, 只是利用固有的乡土风情和与城市相区别的特色来吸引一大批游客, 为当地的农村经济提供了新的发展动力和方向。但是还是有一大部分的农村虽然也在发展乡村旅游, 但是实际上却存在着种种问题, 比如发展旅游以后农民的收入还是没有提高, 或是提高并不明显。旅游还在发展中, 乡土的环境却遭到严重破坏, 而且还面临着一些旅游业发展的固有问题。第一是乡村旅游中的同质化开发, 不愿去创新。比如说邻村的温泉旅游很好, 但是这种模式能否移植过来, 得看当地有没有这种资源, 否则跟着别人去做去开发结果还是投入多收益少, 可能还会导致国家经济的损失;第二是乡村旅游产品大多初级化, 很少有将传统结合起来运用的案例, 大多数旅游项目的开发都是采摘和农家乐, 夏天再加上漂流等, 这些形式总有一天会被游客所厌倦的;第三是旅游开发的人才缺乏, 也就是会搞开发策划的基本上不愿意留在农村, 长此以往, 导致人员流失, 损失巨大;第四是整个乡村旅游开发市场的混乱和无法控制性。本文主要是针对这些问题中的经济学思考来展开的。

(1) 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的“公地悲剧”。众所周知, 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就是:食、宿、行、游、购和娱”, 这也是旅游和其他产业不同的地方。大部分乡村旅游路线都是以采摘加上农家乐来包装的。这些就是所谓的有特色的食宿游了, 再加上些古色古香的旅游纪念品, 仿佛一条乡村旅游的路线就被开发了, 这些应该都是非常简单的开发项目, 可以是私人进行的, 那么就应该没有公共性。但是, 实则不然, 我们往细去想, 在乡村旅游开发中大部分的旅游资源都是公共的, 也就是乡村旅游的属性就是公共属性的。首先, 在游览过程中, 交通条件、村容村貌、舒适的住宿、餐饮这些基础设置都是公共的, 而非私人提供的。其次, 发展乡村旅游主要是依靠自然风光和乡村那种与众不同的模式来吸引人, 这些自然风光和风俗都是属于公共资源, 也就是说它的性质先天就带有了竞争性和排他性。但是一旦这种消费缺乏制度的约束, 必然会导致公共资源消耗过度, 造成“公地悲剧”。例如, 有一家农家乐可以住宿, 这家类似于旅社一样的家庭旅馆开始向公共空间排放污水, 污浊气体和废弃物品。这就会妨碍到整个乡村性, 如果每个人都那么做, 就会严重地导致乡村旅游的负外部性越来越明显, 最终将不利于乡村旅游的发展和开发。

(2) 乡村旅游开发中还会有一些土地没有由农民用来创收, 却由由市居民用来经营。本来农村开发时本着发展农村经济的目的, 为农民增收的, 但真正的好处又没有实现到农民身上, 农村成了城市的“飞地”, 也就是乡村旅游开发中的飞地现象。

2 乡村旅游开发外部性问题的制度安排

乡村旅游开发中的一些问题, 是企业层面的问题, 如管理水平低下等, 可以通过市场竞争的方式优胜劣汰。但“公地悲剧”等负外部性问题及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农业产业结构提升等问题不能只依靠市场, 要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加以解决。本文认为, 探讨农业旅游开发的模式, 有助于解决农业旅游开发的负外部性问题。

2.1 农户分散经营模式

乡村旅游经营模式初期一般就是简单的农户分散模式。即农户一般作为开发主体, 分散地参与乡村旅游经营。但是值得注意的是, 农民作为开发主体具有不可避免的先天缺陷。首先, 开发规模小而分散, 注重短期利益;其次, 经济实力较弱, 资金投入不足;最后, 缺乏统一的规划。农户分散经营模式必须具备环境和制度方面的前提条件。 (1) 旅游的区域背景, 至少是现实存在的一个具有特色的区域。 (2) 有比较成熟的交通环境, 与周边的区域或是旅游区有非常好的交流和沟通条件。 (3) 就是旅游资源的具体运用, 这个地方一定要有很独特的, 至少是让人觉得耳目一新的自然或是人文景观。所以在在农户分散经营模式下, “公地悲剧”和正外部性带来的产品提供不足尤为严重。

2.2 企业+农户模式

农业经营模式的初级阶段就带给了乡村旅游开发经营中严重的负外部性, 当然通过产权配置, 是可以将外部成本 (收益) 内部化, 也就是经济学原理中本身已经提供了可以解决外部性问题的方案。因此, 可以在旅游目的地引入一个具有相对垄断地位的企业, 解决农业旅游开发中的外部性问题。有些乡村发展旅游将整个村镇发展为一个有整体的巨大旅游综合体, 比如嘉兴的乌镇就类似这种情况, 当地的老百姓也就成了经营者和承包者。政府再通过引进有经济实力和市场经营能力的企业进行农业旅游开发, 对整个镇的旅游进行包装、管理规划, 那样对于旅游发展当然也是有很大的发展意义, 至少比前阶段的分散经营好了很多。但是, 由于一个旅游目的地只有一个企业, 在进行旅游产品开发和宣传的时候, 外部性也必然不明显。本文认为, 企业在参与乡村旅游开发的工程中, 尤其应该避免这种“公地悲剧”。企业应该重视旅游目的地的卫生条件的营造和保护;对大自然的开发应该遵循其固有规律, 不能过度, 否则今天一时的痛快可能会带来子孙后代的痛苦, 而对于可持续发展的破坏是乡村旅游最大的负外部性。

3 解决农业旅游负外部性问题的相关建议

乡村旅游的负外部性问题一定要解决, 这关系到乡村旅游发展的主要意义, 如果原来的目的是为了农民的创收和农村劳动力的合理安排, 而最后变成了乡村资源的大量被掠夺, 那么这个结果是可悲的。在解决这个负外部性问题上, 地方政府在其中的作用不容忽视。以下就政府措施进行一些分析, 也是本文认为解决乡村旅游外部性的方法之一。

3.1 加强制度规范, 保障我国农业旅游开发健康有序发展

乡村旅游开发管理需要制度约束, 因为一旦有了制度约束, 农业旅游开发主体在使用时就会主动去考虑如果违反这种约束可能造成的后果, 也会主动对社会成本进行详细的估算, 这样就能够合理限制使用资源的情况;再换个角度来说, 保障农业旅游能够健康发展的重要关键就在于约束, 要在最短的时间内为乡村旅游制定一系列的法规, 比如如何解决开发过程中的同质化问题等, 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模式和发展的特色也应该有所保护, 不能哪个模式好, 哪个特点吸引人, 就大家一窝蜂地上, 这样乡村资源很快会被开发殆尽, 而游客也会因为同质化现象而很快失去兴趣。

3.2 重视对当地旅游人才的培养, 使农民成为农业旅游的真正主体和受益者

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 要使农民成为乡村旅游的真正主体和受益者, 必须重视对当地农民的旅游人才培养, 如举办旅游专业知识培训班、旅游管理人员培训班等。这种由政府、学校和民间力量共同构成的多主体参与, 相互交流、相互补充的全方位供给系统, 能够有计划、分层次、有重点地开展农民旅游职业教育。另一方面, 可以借助网络教育这个有力的工具开展远程培训、网上交流示范等, 让有条件的农民更方便快捷地进行自我培训。如何在农业旅游开发的过程中提升本地人才的吸引力, 是能否真正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 实现农民收入提高的关键。

摘要:乡村旅游开发对于农村经济发展是一条新的途径, 而且以这种方式为主的经济开发属于无烟经济, 是百姓比较喜闻乐见的开发方式, 但是这种旅游依然存在着发展过程中的桎梏。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和旅游开发存在的外部性角度等来研究乡村旅游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成因, 以期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农业旅游,管理模式,外部性,制度安排

参考文献

[1]何景明.国外乡村旅游研究述评[J].旅游学刊, 2003, (1) .

[2]王艳平.乡村旅游需要二级概念[J].旅游学刊, 2006, (5) :6~7.

国有企业的外部性 篇11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经济学教授,曾任光华管理学院院长。2011年,因对双轨制价格改革的理论贡献荣获第四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2011年,获2011中国全面小康杰出贡献人物。

政府部门和国企领导人在谈论国企重要性的时候,都会强调创造了多少产值和就业。经济学家谈国企的时候,希望比较国企和私营企业之间的效率。我觉得这些说法都是就国企本身而言,有意义,但是告诉我们的很多信息是不对的。

乾隆皇帝有17个儿子,10个女儿,今天的中国人大部分只有一个孩子,这不能证明乾隆的生育能力是我们的17倍,乾隆能有27个孩子,第一是因为他娶的太太多,也就是占有的资源多,第二是因为他有生育的自由。所以在比较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时候,这一点是特别重要的。

国有企业的外部性问题没有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这里我只强调两方面。第一是国有企业占据这么重要的位置,在经济中作为一个主体位置,严重抑制了中国人的企业家精神。企业家是任何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最重要的要素,技术进步其实都来自企业家的创新。但是在国有企业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当中,很多本来应该当企业家的人,被吸引去当官,做政府官员,或者是做国企领导。这就使得国有企业内本身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人,不是按照企业家精神或者不能按照企业家精神做企业,而是花费大量时间、精力用于政治,国有企业某种意义上是一个政治组织,不是一个经济组织,国有企业内部大量的是政治斗争。国有企业使这个社会更多的是去寻租,包括一些民营企业家,有时候看到国有企业占据大量资源,愿意跟国有企业合谋去寻租。如果我们真正废除了垄断,很多国有企业就无法生存。

我举一个出版业例子,中国大量的出版社是靠政府授予的垄断地位活着,很多出版社靠书号维持生存。如果这些书号废除了,中国人都可以真正享有宪法第35条规定的出版自由,任何人都可以注册之后就办出版社的话,大量的国有出版社就会倒闭。国有企业的垄断地位、主导地位也使大量民营企业家对未来失去信心。中国大量的民营企业家在移民,为什么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移民现象没有现在这么严重?因为那时候他们对国家充满希望,认为只要有能力,有企业家精神就可以做企业、创造企业。然而在过去10年,他们觉得做企业越来越难。也就是厉以宁老师讲的,社会的垂直流动大大降低了。

国有企业的第二个外部性,就是严重的道德危机。中国今天的道德堕落与国有部门的主导有很大的关系。因为人们有没有道德观念,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他认为这个社会是不是公平、公正。国有企业占主导地位,他们享有的特权民营企业没有,他们能得到的资源民营企业没有。这个时候,我们要让人们有一个真正公正、公平的观念可能就非常困难。比如说国有企业招工当中,更多的是裙带关系,如果国有企业是建立在裙带关系基础上,大量年轻的大学毕业生觉得非常不公平,久而久之,他们也可能对社会产生更大的仇恨。

我们还看到国有企业有大量的掠夺性行为,而不是按照市场逻辑做事,好比山西煤矿的收购,国有企业收购民营煤矿是一种强制性的,是按照强盗的逻辑,使很多民营企业觉得非常不公平,这就很难再使得这些民营企业真正坚守一个企业家应该坚守的行为规则。银行信贷中也存在很多类似的问题。这两个大的负的外部性,对中国未来发展是一个很大的制约。

我们未来十年要实行倍增计划,若不考虑倍增计划,中国的经济能不能可持续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有企业的问题能不能解决。相信国有企业的比重如果能降低到10%以下,国民经济倍增计划是很有希望实现的。如果国有经济的比重维持现在这么高,仍然主导着大量的部门,垄断着要害行业,享有很多特权,我觉得中国未来的倍增计划可能没有希望。

为什么这么讲?全球来看,中国有两大优势:第一大优势是劳动成本优势,第二个优势是市场规模优势。这两大优势某种程度上都来自于我们的人口优势,过去30年我们的发展主要是靠劳动成本优势。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中国劳动力成本的优势已经很小,并且很快将不复存在。

接下来谈谈我们能否利用好中国市场规模的优势。亚当斯密200多年前就告诉我们,市场规模关系到财富增长,因为它决定着分工,规模越大分工越细,分工越细技术进步越快,技术进步越快我们的财富增长才越快。所有这些的实现都需要企业家精神。市场不是自然而然存在的,而是靠企业家精神开发的。在丁磊之前,中国没有网络游戏市场。同样,很多行业都是类似的,分工也是企业家创造的,不是自然存在的,比尔·盖茨创造了软件产业。

如果不能焕发中国人的企业家精神,如果我们的企业家精神不真正转向发现市场、创造分工、创新技术,而是一味用于寻租,用于跟政府搞关系,或者用于移民,我想我们的市场优势没有办法发挥出来。市场优势的发挥还依赖企业规模的做大。企业规模做大需要有职业经理人,不能一个老板办一个大企业,只有一个老板管着多个员工,这个企业才能变大,这就需要职业经理人。现在的社会缺少职业经理人,很大程度上就是长期以来国有企业主导市场的结果。在过去30年,特别是最近20年,我们知道外企进入中国之后,中国培养了大量的职业经理人。现在外企进入的势头在减弱,并且有些企业在撤出中国,未来中国的职业经理人如何培养?我想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如果我们不能够使得国有企业真正的退出大批经济领域,我也不相信中国市场经济会有真正的职业经理人。

国有企业的改革,其实并不是很难的事。20年前、30年前,改革国有企业非常复杂,今天只是我们愿不愿意改,我觉得只是下定决心,如果我们愿意改事情很简单,就是中央领导下决心的问题。有几点仍然需要强调:

第一点,我们要尽快的限定国有企业的投资边境。现在国有企业可以说无处不投,特别是垄断性行业,利润多,也不上交,几乎每一个行业都去投,没有一个国有企业现在不投资房地产业,没有一个央企不涉及金融行业。国有企业在投资这些行业的时候,靠大量的资金优势,或者特权优势,使得民营企业无法与之竞争,所以很多领域一旦国有企业进来民营企业就举手拱让,投靠在国有企业的怀抱里面。我们要尽快的废除国有企业享有的大量特权,这些特权有些是法律政策上的,有些是无形的,甚至文化上的。如果我们不能真正废除这些特权,中国永远不能有平等的竞争环境,民营企业家不可能真正有信心。我们要尽快的解决国有企业的股权问题,我觉得这个问题某种意义上是技术问题,国家持有70%、80%尽快降到50%,40%,30%,国家也可以通过拍卖国有控股企业的股权,向国内外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拍卖,尽快的解决国有企业产权过分集中,使得公司治理没有办法规范的问题。

相信,如果我们在这方面做一些努力,未来十年,像我刚才讲的,国有企业,国有和国有控股的企业真正降低到GDP的10%以下,我相信,中国未来的十年会充满希望,我们国民经济的倍增计划可以实现,中国人就会对未来更有信心!

(本文为作者在第四届网易经济学家年会的主题发言。本文只代表个人观点。)

外部性问题 篇12

近年来, 实验经济学由于实验的可控性, 能够通过在实验中设计不同的交易机制包括双向拍卖、标签价格制度等, 比较不同的交易机制对市场中交易者行为的影响, 以及如何影响市场中资源的优化配置, 从而较好地解决了交易机制对环境配置的问题并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环境外部性问题的研究中。

1 国内外关于环境外部性问题研究综述

外部性的概念是马歇尔首次提出的, 马歇尔在1890年发表的《经济学原理》中, 在分析个别厂商和行业经济运行时, 提出了外部经济和内部经济这一对概念。马歇尔把企业内分工而带来的效率提高称作是内部经济, 而把企业间分工而导致的效率提高称作是外部经济。1920年, 庇古在《福利经济学》一书中对马歇尔的理论作了进一步的完善, 并正式形成了外部性理论, 庇古从社会资源最优配置的角度提出和分析了“内部不经济”和“外部不经济”的概念, 按照庇古的观点, 导致市场配置资源失效的原因是经济当事人的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不一致, 从而私人的最优导致社会的非最优。因此, 纠正外部性的方案是政府通过征税或者补贴来矫正经济当事人的私人成本。只要政府采取措施使得私人成本和私人利益与相应的社会成本和社会利益相等, 则资源配置就可以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 即“庇古税”方案。

科斯1960年在《社会成本问题》一书中通过对“庇古税”理论的批判提出了明晰产权的思路:如果交易成本为零, 无论最初的产权如何界定, 都可以通过市场交易和自愿协商达到资源的最优配置;如果交易成本不为零, 制度安排与选择是重要的。即解决外部性问题可以用市场交易形式即自愿协商替代“庇古税”手段。随着20世纪70年代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 一些西方国家开始积极探索实现外部性内部化的具体途径, 科斯理论随之而被投入到实际应用之中。比如在环境保护领域的“排污权交易制度”, 就是科斯理论的一个具体运用, 其主要形式是在实践中实现可交易的污染许可证制度。道格拉斯·C.诺斯认为, 随着生产力提高、交易发展和市场完善以及公共政策及部门的发展, 使得一部分外部性问题得以由市场的“固有程序去解决”, 另一部分纳入越来越精确的公共领域管理之下。这种“固有程序”和政府管理实质上就是一种制度安排。詹姆斯·E·米德于1972年提出了外在性的存在等同于竞争性市场缺乏的观点。1969年, 阿罗在《经济活动的组织》中解释了通过创造附加市场使外部性内在化的观点。1970年, 他在讨论市场缺失和外部性问题时认为:市场缺失可以导致外部性从而导致市场失灵, 外部性是市场失灵的存在方式, 但不是所有的市场失灵都可以被描述为外部性。外部性是普通商品, 只要市场是完整的, 就不会产生外部性, 在一个充分考虑交易成本的世界里, 讨论失灵问题的重点是考虑如何比较制度与替代制度之间的组织成本。

近年来, 随着实验经济学的兴起和发展, 将实验经济学方法运用于外部性研究的实例也越来越多, 特别是在排污权交易问题的研究中。Cason和Plott (1996) 通过实验证明, 美国环保局设计的新的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的拍卖制度比普通的统一价格拍卖制度更有效率, 更能真实的揭示潜在的价格和成本, 提供更准确的价格信息, 在潜在的市场条件下变化更灵活。Bobm (1997) 首先设计了双重角色所有权的排污权交易实验市场。并在1999年进行了一个使用真实世界的相关决策者的独特的实验, 其目的是通过一种联合执行的方式确定一个运作良好的设计可以成功的减少四个对碳排放量有限制的国家之间的碳排放贸易的量。Y.Hizen和T.Saijo (2001) 通过实验比较了双边贸易和双向拍卖这两种机制在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的运行情况, 结论是双向拍卖制度可使合同价格在一定时间内收敛到均衡价格, 而双向贸易则不能。

在国内, 由于环境保护问题日益突出, 环境的外部性问题也为国内学者热烈追捧和研究, 产生了大量的研究文献。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环境外部性学说的产生和演进的综述 (向昀, 任健, 2002;黄敬宝, 2006) ;二是对外部性问题中的某个专题问题的研究和分析, 特别是对排污权交易问题的研究 (王先甲, 肖文, 胡振鹏, 2004;赵锦辉, 2008) ;三是对外部性的经济分析或对外部性与经济关系的探讨 (张玉蓉, 2005;朱国伟, 2002;) ;四是对外部性问题内部化的理论研究 (王伦, 李星, 2007;杨巧, 2009) ;五是结合经济外部性理论对我国实际面临的环境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法 (孙钰, 2003;尹艳冰, 赵涛, 2008) 。可以看出对于环境外部性理论, 我国学者的研究涵盖了几乎理论和实践的每个方面。但也可以看出这些研究中对于理论的介绍和整理分析比较多, 对于理论的实践运用特别是对实际环境问题的解决上比较缺乏。因此, 合理借鉴外国同行的研究方法——试验经济学方法, 并结合我国的实际面临的环境问题, 研究和设计出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解决外部性的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2 实验经济学的原则及方法

近代的实验经济学研究主要是从张伯仑1948年的实验开始, 其在哈佛大学创造了第一个课堂市场实验, 目的是要检验完全竞争的新古典理论;纳什等人曾经利用实验方法检验博弈论的预测力;然而, 对实验经济学主要的开拓研究还是从弗农·史密斯开始的。他不仅自己在这个领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还带动了一批学者进行这项研究, 开创了独立的研究学派。他的贡献主要集中于竞争性市场机制的实验、不同拍卖形式的检验以及实验经济学方法等。2002年, 诺贝尔经济学奖就颁给了实验经济学家弗农·史密斯, 表彰他建立了经济学的实验室研究方法, 并将其作为一种工具应用于经济分析中, 尤其在选择性市场机制的研究中获得了突出的成就, 并为实验经济学奠定了基础, 发明了一系列的实验方法, 为对经济学进行可靠的实验确立了标准。

实验经济学一般包括选取一个特定的实验课题、进行实验设计、确定被实验者、选取设备、分析数据以及报告结果等。

2.1 设计实验的五项规则

作为实验经济学的奠基人, 弗农·史密斯提出了有关满足有效可控微观经济试验的五项规则, 分别为报酬的单调性、显著性、支配性、隐私性和并行性。

2.2 实验设计

实验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减少次要变量的干扰, 增强某一主要变量的作用以及分辨不同变量的作用。主要的方法是通过随机化, 从而避免因其他某一方面的特征误导了被实验者。在实验设备上尽可能利用电脑化的手段以提高实验精度和降低干扰。另外控制实验者的交流以免形成串谋。

2.3 被实验者

对于被实验者的选取, 最早的实验大多来自课堂上的学生。但是一些研究指出, 在有些情况下可能结果有所不同。Kahneman, Knetsch和Thaler (1986) 构造了一些经济情景, 从温哥华拥有电话的人口中抽取样本, 让其对某些行为是否合理进行判断, 一年以后, Kunreuther与其同事Colin Carmerer就相同问题向一组管理研究生提问时, 其结论是明显不同的。原则上讲经济实验对被实验的对象没有什么特定的限制, 可以是任何背景的人, 但具体选取时要视实验的目的而定。

3 经济学在环境外部性问题上的具体应用

采用实验经济学方法研究和解决环境外部性问题, 在当前,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3.1研究不同的交易制度对环境问题的影响

通过实验经济学方法比较几种不同的交易制度的执行效率, 包括双向拍卖制度、明码标价制度等。双向拍卖 (double-auction) 是实验室交易制度中最为常用的制度, 也是经济学实验中所惯常采用的与有组织的证券和商品交易所特征相似的交易制度, 其实验设计基本规则是:当拍卖开始时, 任何买方可以从低到高自由出价, 任何卖方也可以从高到低自由要价。只要一方中有人接受另一方的叫价, 两者便可以达成交易, 每一次交易一个商品。然后再开始新一轮的叫价, 可以有多个交易期, 交易价格总是介于初始出价和初始要价之间。在整个交易过程中, 价格信息是公开的。在标签价格 (posted-offer) 制度下, 由卖方公开报价但不可变价格或打折, 并且卖方之间无法知道彼此的价格, 而买方根据卖方给出的价格决定是否购买, 这样价格不合理的公司将被迫退出市场, 从而约束公司的行为使其给出合理的交易价格。这样在实验室中通过对不同的交易制度对市场上的交易价格、交易数量、交易者的行为的影响, 找出符合市场要求的效率最高的交易制度。

3.2研究不同的市场结构对环境外部性的影响

从市场结构角度通过在试验室中比较不同的市场类型, 即完全竞争、垄断与寡头, 对环境外部性的影响。分析各种市场类型下补贴、产权交易等解决外部性方法的效率, 特别是垄断力量的存在会怎样降低市场效率, 并寻求在各种市场类型下如何对垄断进行限制, 以提高解决环境外部性问题的效率。

3.3研究产权交易制度在我国的运用

根据科斯理论形成的产权交易理论在国外已经有成熟的应用, 但在我国由于自然资源的初始产权无法清晰界定, 从而影响了产权交易制度在我国的推广。而运用实验经济学的方法, 由于实验室中市场的各种变量的可控性, 可以比较将初始产权赋予不同的经济主体对市场交易和市场效率的影响, 寻找合适的分配自然资源初始产权的方法。并且还可以通过双向拍卖制度或标签价格制度形成符合市场要求的交易机制和交易价格, 为政府制定合理的解决环境外部性的措施提供依据。

4 在我国运用实验经济学方法研究环境外部性问题的意义

自从马歇尔提出外部性的概念以来, 环境问题越来越为大家关注, 所以对于外部性问题及解决方法的研究也越来越多, 也越来越具有现实意义。

当出现外部性时, 依靠市场是不能解决这种损害的, 即所谓市场失灵。当存在负外部性时, 企业的产量会远远大于帕累托最优的产量;而在正外部性条件下, 企业的产量又远远小于帕累托最优的产量。因此, 对于如何才能实现最优外部性是外部性内部化的目标, 传统上的解决方法, 即庇古税或补贴、科斯定理或产权理论, 不仅有着成熟的经济学理论基础, 而且被不少西方国家运用于环境治理的实践中, 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在我国对于外部性的研究主要借鉴国外成熟的外部性理论, 结合我国的环境实际状况, 提出具体的环境治理方案。但是我国的一些地方对环境问题的严重性认识不足, 对环境的治理工作起步晚, 政府一般不具有设定最优税收或补贴的充分信息, 或者即使政府获得了这方面的充分信息, 但付出的成本巨大, 使税收或补贴的效果有所降低。此外, 由于我国在相关的环境立法方面的不健全, 不能清晰界定自然资源的产权归属, 也使得运用产权理论解决环境外部性的效果大打折扣。所以从研究方法上来说, 由于研究数据的缺少并且现实数据作为事后结果也不能准确反映某种交易制度的运行效率, 而实验经济学方法因为其变量的可选择和可控性, 交易成本低等优势, 在我国现阶段, 对研究环境外部性问题有着无可比拟的突出效果。在运用实验经济学方法时, 可以在具体的交易制度实施之前, 通过科学的方法反复比较各种不同交易制度对市场行为的影响, 以选取最有效率的交易制度;也可以通过控制变量的方法, 重点研究某几种变量对环境的影响, 找出对环境影响最大的量, 以便在具体的环境治理中有的放矢, 以减少政策实施的盲目性, 降低政策运行的成本。因此, 对于我国这样一个环境治理工作才刚刚起步, 各项制度还不完善的发展中国家, 实验经济学的方法在环境外部性上的运用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摘要:本文运用实验经济学的可控性和可重复性的优点, 解决了在我国现阶段自然资源交易价格的决定和初始权的分配以及对污染企业的税收额度的确定等问题上的困境。本研究也发现在实验室中利用实验经济学方法可以最低成本得到最优的解决外部性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从而有助于政府在环境治理中做到有的放矢, 以减少政策实施的盲目性, 降低政策运行的成本。

上一篇:煤质自适应控制论文下一篇:心灵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