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双技术

2024-10-03

男双技术(共4篇)

男双技术 篇1

摘要:羽毛球是我国的传统优势项目, 群众基础深厚, 但是我国羽毛球在男双方面却一直相对薄弱, 在教学中获得教学效果, 更好地培养学生掌握羽毛球知识、提高羽毛球男双技能是当前学校教学的关键。

关键词:羽毛球,男双技术,教学

一、男双与男单技术风格特点的区别

区别理解男双与男单技术风格特点是一名体育老师进行男双才技术教学的前提, 我国在男双方面主要存在两种打法:一种是很多年前一直采用的男单打法男双化, 通过积极防守挑底线对角球来拿到调动对方, 在对方回球不到位的情况下再大力扣杀, 这是属于典型的后发制人战术;另一种是在前一个打法下一直没有获得较好的成绩, 在总结经验教训的情况下采取了以双打的高打、平打、近打、压打为指导思想, 加快节秦, 以快速平压争得主动权, 在这种思路下我国男双得到了很大的进展, 在近两届奥运会上我国羽毛球男双取得了突破性的成绩, 但很多学校的体育老师还一直沿用以前男单式教学方法去教授男双技术, 因此有必要专门对男双技术的教学进行一个深度的研究。

二、技术风格的形成是羽毛球男双技术教学核心

中国羽毛球国家队一直把“快、准、狠、活”做为制胜的法宝, 但对这四个字的总结源于单打项目, 早期对中国男双技术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随着各国教练员、科研人员对羽毛球的大力研究, 羽毛球的发展日新月异这一技术风格对男双训练指导作用的局限性日益凸显, 在“快、准、狠、活”的基础上演变出使男双更具进攻性的技术风格, 体育老师在羽毛球教学中准确把握男双技术风格的演进, 明白积极下压、封网、平抽是现代男双技术的重要环节, 在此基础上体育教师在羽毛球教学上要严格根据《新课标》的要求, 以“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思想, 设计羽毛球教学的方案, 向学生较为系统的教授羽毛球的基础知识和一般技巧, 使学生在毕业后也能把羽毛球当做自身的兴趣爱好, 这样才符合羽毛球的教学, 才能适应社会对教育的要求。

三、男双主要技术的教学

1. 发球与接发球

依田麦久教授的项群理论得出:所有隔网对抗性项目发球都非常关键, 在隔网类项目中发、接发重要性乒乓球最高, 羽毛球相对较弱, 但在羽毛球中双打发、接发的重要性程度远高于单打。男双发、接发战术意识特别强, 远比单打的发、按发球重要些, 发、接发球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主动和被动, 是得分与失误的重要环节。因此, 掌握好发、接发有利于在比赛中控制整场局势的主动权。体育教师在羽毛球教学中要教授学生在初学羽毛球时就应该对发、接发有一个高度重视, 在教学中要做到长球与短球相结合、突袭后场、直线对角结合, 特别是前场的几个点要灵活处理, 使所教授的学生从练到发、接发很有隐蔽性。这类技术的发球可以使对方不敢冒然上前去扑球或是封网, 迫使对方在起动、判断上不占优势。

2. 前中场封网和扑球

现代男双前中场已成兵家必争之地, 而想要控制场面和创造进攻的关键在于前半场, 男双前中场不下压后场对手就没有杀球的机会, 这直接导致对比赛主动权的掌控, 所以现代男双的争夺焦点已明显从后场的一味重力扣杀转为前中场的控制, 发、接发阶段创造进攻的能力, 发、接发优势率已成为男双中影响胜负的核心环节。

3. 男双打法意识

我国男双运动员近几年已取得一些突破性成绩, 但男双意识还有待改进, 所以体育老师在教学中应树立男双意识, 一般男双都注重重力扣分而忽略前中场进攻的连续性, 在尽力提高发球后第3拍处理能力后还要强化第4拍连续封网的能力, 这也是男双成绩很难上去的一个关键原因, 所以在教学中一定要重视。一般羽毛球选手受单打的影响, 发球后第3拍的连续进攻的能力较为薄弱, 有对于创造进攻极其不利。男双选手一定要确立一种观念和意识:网前扑球和封网的选手敢于去和对手针锋相对的去对抗提高个人的击球连贯性和连续性, 教学中要教授学生在发球之后及时抬头并立刻举拍, 形成前后队形站立的阵型, 这样有利于学生从一开始就养成男双中快攻打法。

四、结束语

从中国及世界男双技术发展的历程来看, 现代男双的教学观点应重点放在男双双打意识及对前中场的争夺上, 同时发、接发技术运用的好坏已经成为男双比赛场上主动与否的关键, 不断提高对发、接发的教学质量是教授羽毛球男双时要突破的首要环节, 特别是在一些比较关键的比赛中, 发球的弧度和标准有可能会决定整场比赛, 所以在教学中多增加对发球落点的变化, 快慢节奏交替运用的教学是很有必要的。教师在制定男双羽毛球教学计划时要根据不同学生及不同对手有不同的技战术打法。最后教师在理解现代男双前3拍对整个比赛后要在教学中改善发球后第3拍处理, 明确第4拍及第4拍后连贯封网和扑球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杨人燧.贯彻技术风格中要处理好的几个问题[J].中国体育科技, 1983 (10)

[2]程勇民.技术风格对中国羽毛球男双竞技水平的影响[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5 (4)

中韩羽毛球男双技术比较研究 篇2

男子双打历来是中国羽毛球队的薄弱环节,自羽毛球列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以来,中国男双只有李永波、田秉义组合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上获得过铜牌,在此后至 08 年北京奥运会之间的历届奥运会男双项目上,中国队再也没有选手获得过奖牌。近邻韩国一直重视双打项目,且男子双打在奥运会、世界锦标赛等国际大赛上成绩较好,蔡赟/傅海峰是目前中国最具代表性的组合,李龙大/郑在成也是韩国队的第一男双组合。本文选取两对选手近两年在国际大赛上交锋的八场比赛进行研究,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并从技术层面对中韩羽毛球男子双打做出对比分析,旨在找出中国羽毛球男子双打技术存在的不足。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选取近两年蔡赟/傅海峰、郑在成/李龙大两对选手交锋的八场比赛作为研究对象。

近两年蔡赟/傅海峰、郑在成/李龙大分别在新加坡、香港、韩国、中国公开赛和苏迪曼杯、广州亚运会等大赛上交峰8次,其中蔡赟/傅海峰2:6落后,明显处于下风。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检索中国期刊网CNKI数据库和万维数据库有关羽毛球双打的文献资料,并通过资料分析对男子双打的研究现状有了初步的认识。

2.2.2 录像观察法

通过百度、优酷视频收集近两年两对选手交锋的八场比赛进行反复观看,对比赛中应用的技术指标进行详细的统计和分析。

2.2.3 逻辑分析法

对统计的各技术指标进行了比较,归纳,并结合专业理论进行逻辑分析。

3 讨论与分析

3.1 发球技术比较

3.1.1 双打羽毛球场地示意图

羽毛球场地示意图见图,双打发球可分为前场球和后场球,而前场球有可分为1号区、2号区;后场球可分为3号区、4号区。

3.1.2 羽毛球发球点分布及发球稳定性的分析

发球是羽毛球运动的一项重要基本技术,发球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比赛的主动或被动,是得失分的重要环节。由表1可知中国和韩国运动员的发球落点主要集中在前场1号区,其次是2号区域,其他区域相对较少;蔡赟傅海峰发球失误率为0.082,高于韩国组合;从比赛录像上看,韩国组合发球变化频率也高于我国选手。除数据表现的差异外,我国运动员在发球的力度和时间节奏上的变化也不如对手,这就大大降低了对手接发球的压力,因此,很难利用发球来取得主动。

3.2 比赛双方接发球技术比较

双打比赛最具技术含量的环节之一是发球和接发球,接发球也是比赛关键环节之一。好的接发球可以打乱对方的战术意图,主动得分或者为相持阶段赢得主动。

羽毛球双打第3拍在双打技术中是一项重要技术,在战术中它有重要的地位。发球后第3拍能不能取得主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发球的质量。从表3可以看出,李龙大郑在成接发球主动次数是269次,虽然低于蔡赟傅海峰的276次,但从接发球主动率上却高于我国选手,在这一点上韩国运动员优于我国选手。

3.3 网前技术比较

双打比赛当中除发球、接发球和第3拍以外,还有相当重要的技术环节,就是相持阶段的控制与反控制。控制与反控制一般都是在网前区域,通过搓,勾,推,扑等网前球技术,控制球的主动权,迫使对方在低于球网的高度回击球,从而形成主动。本场比赛中双方控制与反控制技术比较的情况如表4:

从比赛录像和表4的各项技术统计可以看出,中国选手在网前的争夺中明显处于下风。蔡贇在网前处理球的技术和意识在中国选手里面是较好的,和韩国的李龙大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在封网意识,网前球球路变化方面都不如对手。比赛中经常被对方判断到球路而被封网成功,或者是相持阶段网前球质量不如对方而只能被动起高球,导致由相持转为被动防守最终造成失分。

4 结论

1. 蔡赟、傅海峰在发球和接发球技术环节弱于韩国组合李龙大/郑在成。差距主要表现在接发球主动少,发球变化率低,节奏变化少。

2. 蔡赟、傅海峰和李龙大、郑在成相比在封网意识,网前球球路变化方面还稍有欠缺。

参考文献

[1]赵同庆.世界优秀羽毛球男子双打运动员技战术特征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10,20(4):44-45.

[2]仲达,解祥梅.优秀羽毛球男子双打运动员第三拍技术的探讨[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20(5):123-12.

男双技术 篇3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中国男双张军、张尉、蔡贇、付海峰及当今世界顶级男双选手印尼的陈甲亮、希积特, 韩国男双金东文、何泰权。国家队男双教练汤仙虎。

1.2 研究方法

1.2.1 观察法

观摩2002年汤姆斯杯中国队与韩国队团体赛中的男双比赛。2003年世界锦标赛中国男双与印尼男双比赛部分录相像资料。

1.2.2 面访调查法

就有关羽毛球男双技战术水平, 选材、训练方法等问题设计面访调查提纲, 访问了国家羽毛球教练, 以及在国内外从事专业训练的优秀男双运动员。

1.2.3 数理统计法

对部分录像资料和男双比赛中的有关指标进行常规统计学分析处理。

2 结果与分析讨论

羽毛球男双是在一定的空间内进行的, 相对于男单选手, 活动空间更狭小, 对运动员的技战术各方面能力有更高的要求, 更需要运动员把各项技术结合好, 运用好, 才能在有限的空间里, 取得克敌制胜的最佳效果。

2.1 我国优秀男双与世界高水平男双技战术比较

2.1.1 中国优秀男双和韩国优秀男双的实力对比

在2002年“汤姆斯杯”团体赛中, 中国队与韩国队相遇, 由于中国男双张军、张尉对韩国男双金东文、何泰权比赛的失利, 无法取得关键一分, 结果无缘决赛。以下 (表1) 是本场比赛的技战术数据统计。

从表1可知, 我国选手在和韩国选手对抗时, 在各个技术环节 (包括发球、接发球、进攻、防守) 的处理能力上相对较弱。尤其在攻和防这两个环节上, 我们要明显弱于对手。韩国队一般通过发接发组织进攻, 特别是接发球成功率比较高。虽然我国的选手在发接发这一环节上与对手的差距不是很大, 但是往往在攻防转换时, 会经常失分。通过本人现场观摩比赛, 以及向有关专家访问咨询发现, 金东文、何泰权是球风比较硬朗的选手, 他们进攻具有很大的威胁性, 进攻时, 他们会针对对方有一个人防守能力差, 失误率较高或防守时球路单调采取二打一的战术对其连续进攻, 造成对方防守站位混乱, 另一个不是被攻的人由于没球可打, 精力无法高度集中, 此时, 突击这一点往往能取得主动或得分。还有, 就是他们的进攻有时会集中在对方防守的结合部, 也就是2人的中路, 可以造成对方抢球或漏球, 回球的质量也不会很好, 这样就有利于他们封网和进攻了。而在防守上, 他们提倡的是“积极防守”, 防守时并不是消极地过渡出球, 而是大胆做到每个球都要反压对方。以快速地平抽平挡, 反守为攻, 以求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防转攻的目的。

反观张军、张尉, 在进攻时也是具有一定威胁, 但在主动进攻时, 存在着盲目进攻, 路线单一的问题, 没有根据对方的站位, 薄弱点采取有效的战术, 一味的蛮攻, 并不利于自己掌握场上的比赛节奏, 很容易给对方形成反攻。在防守时虽然也想取得主动, 但时机把握的不是很好, 主要原因在于不够大胆, 对球的处理能力较差, 老是打习惯球路, 平抽平挡后跟进的速度也不够快, 往往在一个环节处理不好, 就只能被动防守, 甚至失分。

2.1.2 中国优秀男双和印尼优秀男双实力对比

2003年“世界锦标赛”于不久前落下帏幕, 在男双半决赛中, 中国新秀蔡贇、付海峰在比赛中发挥出色, 但由于实力不足, 技战水平不够成熟, 以三局惜败, 未能冲进决赛。本场比赛的数据统计与对比 (见表2) 。

从表2可知, 蔡贇、付海峰与陈甲亮、希积特对抗时进攻和防守的处理能力并不比对方逊色, 而且还稍占上风, 但由于发球和接发球的成功率、失误率与对方有较大的差距, 可能就是造成本场比赛失利的主要原因, 通过对本场比赛部分录像资料的观察研究以及向有关专家咨询调查后, 发现陈甲亮、希积特是以前半场发接发为主的选手, 他们在场上的速度很快, 发球稳定, 接发球凶狠, 在前三拍的对抗中, 就能给对方造成很大的压力, 如果精力一不集中, 场上失分就很快, 对我方队员的心理承受能力、稳定性也是很大的考验。在这种情况下, 虽然蔡贇、付海峰的攻防能力并不比对方弱, 但由于在发球这一环节的薄弱, 势必会造成失分快, 场上比较被动的局面。陈甲亮、希积特在发球时, 在时间上采取了快慢结合的战术, 对方接发球比较顺的时候, 就放慢速度, 使对方摸不到准确的击球时间。在对方回球时, 能有效的拦截, 如对方在接发球时, 不能很好地压制他们。就会采取快速发球地战术, 力取达到一鼓作气, 快速得分地目的, 再加上他们地发球路线变化多, 软硬、长短、直线、对角各个区域的结合, 对对手的接发处理能力有很高的要求, 而我方选手往往是无法适应这种节奏。虽然在攻防上能稍占上风, 但由于对接发环节无法把握好, 失分快, 得分难。而且陈甲亮、希积特这对选手在接发球时, 速度快, 出球狠, 即使想跟他们形成攻防的局势, 但由于回球质量不高, 路线单一, 很容易造成被动, 甚至直接失分的局面。所以说, 如果蔡贇、付海峰能提高发接发的处理能力, 把握住场上的节奏, 再加上本身进攻和防守的优势的话, 那么就会多一分胜算。

2.2 我国优秀羽毛球男双与世界高水平男双技战术差距析因

2.2.1 国内外男双选材对比

不同国家对男双的选拔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特别是各国男双选手从事双打的专业年限也有区别, 这就跟选手们能否及时地参加双打的系统训练和更熟练地掌握各个技术动作以及运用是有很大的关联 (见表3) 。

从表3可知, 中国男双选手在参加专业的羽毛球训练的年限上要高于韩国、印尼两国的选手。但在最初的7~8年中, 更多的是以单打的专业训练为主。因为在国内的羽毛球界普遍认为双打是以单打作为基础, 即使在训练中安排双打练习, 也不是作为重点来安排的, 更多的是以调整或作为单打训练的辅助训练 (如平抽平挡等技术在单打中也有运用) 等目的安排的。由于这种原因, 中国的羽毛球运动员在最初的专业训练中, 还是以单打为主攻项目。在经过长时间的单打专业训练后, 虽然有较高水平, 但很难有重大突破时, 教练员才会根据运动员在双打上是否有突出的表现, 安排专业的、系统的双打训练。如本次在2003年羽毛球世界锦标赛中取得男双第三名的新秀:蔡贇、付海峰就是一个较明显的例子。虽然近几年来这种情况有所改变, 如个别省也加强了对双打人才的培养。但投入的程度、力度还是不够大。

反观韩国与印尼的男双选手从事羽毛球专业训练的年限要低于中国选手1~3年, 但专业的双打训练年限要高于中国选手如表3所示。他们的教练员会根据队员在训练和比赛中哪方面表现得更优异而决定单打或双打作为运动员的主项。虽然运动员选择了双打, 单打的技术练习就安排的较少了, 但由于运动员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专业的双打训练。就可以更熟练掌握双打技术, 更透彻的了解双打规律。而且参加正式比赛时, 报名的主项以男双与混双为主。也会以专业的双打运动员搭配参加, 而不像中国的男双选手在一开始参加比赛时, 多以单打选手作为临时组合参加比赛, 对于选手们积累比赛经验和长期的培养双打人材的目的来说, 这样的安排是有所欠缺的。

2.2.2 训练安排

(1) 训练时间。羽毛球是属于对技术性要求较高的项目, 需要选手通过艰苦而漫长的训练过程, 才会有所提高。但并不代表训练次数越多、时间越长、效果就越好、各国男双在训练时间的安排上也有所差异 (见表4) 。

从表4中、韩、印尼三国的训练时间对比, 可知我国选手在训练时间上要长于韩、印尼两国选手。但为何在技战术水平的处理能力上不如这两个国家选手呢, 本人通过自身在专业运动生涯中的切身体验, 客观的认为时间越长并不代表训练效果越好。从理论上说, 训练时间越长, 越有利于运动员掌握技术, 打好基础。但时间一长, 运动量过大很容易使运动员产生厌烦训练的情绪。从心理上抵触训练, 消极对待训练, 结果往往是适得其反。而韩国、印尼两国的选手, 在训练时, 更注重训练的质量, 主要要求运动员在一定的时间里达到一定的运动强度。由于时间短, 运动强度大, 对抗程度的递增, 迫使运动员需要精神高度集中, 全身心的投入到训练当中去。特别对于一些男双水平高的选手来说, 由于各方面的能力都比较完善, 成熟。如何安排好训练内容, 训练强度激发运动员的训练兴趣, 训练欲望才是提高训练水平的关键所在。而不是浪费过多的时间造成运动员在场上等时间快过去, 训练尽早结束的情况。

(2) 训练中的实战安排。所谓训练中实战, 就是指在平时的训练中, 让双方运动员以计分的形式进行对抗 (即教学比赛) , 感受比赛气氛。让运动员对其提高重视的程度, 积累一定的实战经验。在正式比赛时, 能更好的发挥出技战术水平。通过访问和调查, 对中、韩、印三国选手在训练中的实战安排进行统计和对比 (见表5) 。

通过表5的对比可知, 中国男双在一周的训练课中, 只有2~3天的实战安排。而韩国、印尼两国的男双选手在一周的训练中, 平均每天都会安排实战训练。这样的安排有利于运动员在高强度的对抗中提高其稳定性, 对场上的形势变化, 战术调整有比较成熟的驾御能力。由于有了这种训练基础在参加正式比赛时, 遇到了困难也能做到应对自如。对于中国男双选手来说, 由于过多追求某一个技术环节上的提高, 而忽略了在实战训练中各项基础技术的综合运用。导致了运动员在参加正式比赛时, 因为对抗强度、紧张程度的大幅度提高, 缺少对场上的形势变化有相应的处理能力。使得运动员在遇到困难时, 显得准备不足, 无法有效的取得主动, 更好地控制比赛节奏, 影响了技战术水平的正常发挥, 所以对于基本技术比较完善, 有较高的运动能力的国家队男双选手来说, 如何在实战对抗中积累实战经验, 熟练的用各个技术环节, 提高场上的稳定性, 战术的多变性才是关键所在。才有可能在正式比赛中, 更好的发挥技战术水平, 打有准备之战, 取得突出成绩。

2.3 随着世界高水平男双选手对策分析

2.3.1 科学合理的选拔男双人材

由于我国羽毛球界对男双选材存在着“单打为主, 双打为次”的错误观念, 使得我国男双选手从事专业年限短。对男双技战术的运用理解不够透彻, 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男双的提高。对此, 笔者通过分析研究客观的认为应该抛弃“单打为主, 双打为次”的观念。根据运动员的自身特点, 如双打意识强, 对双打也较有兴趣的选手, 制定训练计划, 安排较多的双打技战术的练习。让其能及时的掌握双打技术, 理解双打规律。另外, 可在国内创造良好的双打氛围。如多组织全国性的男双集训, 让男双选手们在这种环境下互相竞争、互相交流、互相提高。发现优秀男双人材, 对其进行重点的培养, 让中国的男双水平得到普遍的提高, 为国家输送优秀的男双人材打好扎实基础。

2.3.2 合理的训练

运动员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与平时的训练时密不可分的。所以说合理的、有效的安排好训练方法、内容是运动员训练水平和技战术水平提高的关键。正如本文前面所讲到的, 教练员在安排训练时, 过多的追求长时间、大运动量的训练。而忽略了训练质量、训练强度。就可能会导致运动员抗拒训练、厌烦训练、产生不良的情绪。这时, 就需要教练员与运动员多沟通, 了解运动员的生理状况和对训练的想法, 并做出相应的调整。安排一些运动员感兴趣的技术练习或游戏性训练。待其调整好心态、身体状况也较好的时候, 再上强度, 可能效果就会比较好了。

另外, 对男双水平高的选手 (如国家队队员) , 可在训练中多安排实战练习。让选手们在高强度的对抗中认识到自身在哪些环节上有所不足, 碰到一些问题该如何处理, 如何把握好场上的节奏。有了这些实战经验。再加上教练员的指导和在基础技术练习时加以改进。那么参加正式比赛时, 碰到类似的情况, 也就能应对自如了。也为比赛取得胜利增添了一份重要的砝码。

3 结论

(1) 中国男双的水平没有较大的提高, 在汤姆斯杯、世界锦标赛等重大赛事中, 与其他的羽毛球强国相比, 就处于明显的劣势。 (2) 中国男双在技战术运用方面, 线路比较单一, 特点不够明显。 (3) 中国男双在选材上存在着“单打为主, 双打为次”的错误观念, 选手参加专业双打年限短。 (4) 男双训练方法、训练内容的安排还有所欠缺, 只注重大运动量训练, 而忽略了训练质量和强度。

摘要:本文就技战术运用及与之相关的选材、训练安排等问题, 进行分析研究, 旨在探讨提高中国男双技战术水平的途径。以期有利于缩小中国男双同世界顶级男双的差距, 在重大的赛事中有更好的表现, 取得优异的成绩。

关键词:羽毛球,男双,技战术

参考文献

[1]王文教.中国羽毛球教练员岗位培训[M].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5.

男双技术 篇4

中国男双的各方面综合实力还是与国外优秀双打选手有些差距。近段时间韩国的双打崛起很快, 不管是混双和还是男双, 尤其是郑在成/李龙大这一对男双现世界排名第二, 在许多重大比赛上都取得优异的成绩。相信他们取得的成绩不是偶然的, 而是他们的打法, 他们的技战术都有一定的特点。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李龙大/郑在成

2.2、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录像观察分析法。

3、结果与分析:

3.1、发球线路变化情况及效果

表一说明:郑在成发球变化相比李龙大比较多, 李龙大发球位置比较固定1号位为主, 郑在成发球时线路的变化以1、4号位置为主。发球质量较高, 发球节奏有快、有慢。

3.2、接发球处理分析

从表二中看出郑在成李龙大接发球处理上分别为前场34.4%, 中场的51.9%, 配合第三拍技术, 争取占主动位置。

3.3、第三拍的技术统计分析

从表三看出第三拍的处理主要以打中场为主。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郑在成/李龙大在发球技术上, 发球质量较高, 发球节奏有快、有慢。李龙大的发球以一号位置为主发球质量很高。郑在成发球注重法发线路的变化以1号位置、4号位置长短结合为主, 打断接球者高度集中在某一点的注意力.

郑在成在处理接发球时, 前场主要以直线为主, 中场主要以中路为主, 后场主要打右区为主;李龙达处理前场时主要以前场中路为主, 中场以打左侧区域为主。

第三拍处理打前场, 李龙大有12个, 主要以直线网前为主, 而郑在成只有3个;第三拍处理中半场, 李龙达也是最多, 主要以打中场右侧区为主;第三拍处理后场时, 郑在成最多, 一共有31个, 主要打后场左区为主。

4.2、建议

发球质量好坏非常重要的, 当然发球位置的变化也起着关键作用, 它可以破坏接球者高度集中在某一点的注意力。郑在成发球变化比较多, 但是质量不高, 建议发球变化时加强发球质量;李龙大发球比较稳定, 但是没有变化, 建议适当的要有发球的变化。

郑在成/李龙大对于第三拍的处理, 可以适当的增加打前场, 因为打中场的技战术他们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点, 再开辟一种打法, 对他们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程勇民.中国羽毛球男子双打项目技术诊断[M].广州:中国体育科技, 1999. (35) ;43.[1]程勇民.中国羽毛球男子双打项目技术诊断[M].广州:中国体育科技, 1999. (35) ;43.

上一篇:中小型财产险公司下一篇:翻译中译者的认知语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