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体系建构

2024-10-23

内容体系建构(通用10篇)

内容体系建构 篇1

摘要: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 我国的现代化进程的推进, 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包括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 人们应当深刻意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加强人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最关键的是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从而不断地完善自身。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种类的教育相比, 更突出人文性与社会性, 其核心在于加强人文关怀。本文主要针对如何建构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内容体系进行简要地探讨与分析, 为促进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思想政治,人文关怀,内容体现,建构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学生的品德行为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具有一定的引导性。随着我国社会的迅速发展, 传统的教学方式也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化的社会, 人文关怀的教学形式能够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又能让学生吸收更多正面信息。思想政治教育更能够让学生掌握人生观与价值观, 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1. 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关怀之间的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以人为中心的社会性教育活动, 具有浓厚的人文关怀内涵, 包括培养人、塑造人、发展人等多个方面。从哲学的角度来说, 思想政治教育实际上就是建设人本身与探究人存在的意义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对创造人的精神家园,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这也是人文关怀的表现。另外, 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来说, 无论是受教育还是教育者都是人, 换而言之, 思想政治教育是育人育德的过程, 人与人之间相互沟通并相互影响, 因此, 思想教育本质上也是一种人文关怀。

2. 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主要内容

2.1 关心并满足人的需要

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 包括生理、安全、归属、尊重和自我实现需要五个层次, 另外, 马斯洛认为只有低级的需求被满足后才会想要满足高级的需求, 因此, 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需关心并满足人的需求。人的需求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 人文关怀关注更多的是精神需求方面。

2.2 提升精神文明

社会的迅速发展让人的需求由低层次向高层次不断地转变, 在满足基本的物质需求后, 精神需求就会日益增加。由于所处的环境不同, 人们会存在多种多样的精神需求, 同样是精神方面的需求, 有些人会追求道德情操, 有些则会追求低俗趣味。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不单单只停留在物质需求方面, 更多的是注重提升人的精神文明, 帮助人们从物质利益方面上升到塑造理想人格等精神方面。

2.3 创建精神家园

由于社会处于转型的特殊时期, 部分人无法适应社会的转型, 从而产生迷茫, 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最终的目的是帮助人们创建精神家园。创造精神家园是人文关怀的最终关怀, 最根本的是让人们认识到生命的意义, 达到精神自由与心灵自由的境界, 同时也是是现代化教育的最终目标。

3. 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内容体系的策略

3.1 加强多元化的思想政治教学方式与方法

思想政治课程无论在容上还是形式上都有较强的针对性, 当出现不同的论点时, 学习的要点也会变得更加丰富, 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必须加强多元化的思想政治教学方式与方法, 形成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例如, 教师在讲解三个代表思想时, 教师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 针对核心内容进行小组讨论和分析, 让学生对三个代表思想有更深入的了解。在分析和讨论过后,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三个代表思想的看法, 从而让学生养成关注社会主义建设的习惯, 对我国的国情有进一步的了解。

3.2 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更早地对社会有一定的认识。在开展思想政治实践活动的同时, 让人文关怀内容渗透到活动中, 积极开展相关的志愿者活动。例如, 开展下乡支教的活动, 让学生亲自感受贫困山区的教学环境以及山区孩子对学习的渴望,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3.3 教师加强人文关怀内容的引导

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都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师所具备的要求更加高, 需要有更高的职业素养。学生的学习最需要兴趣, 教师应当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加强人文关怀内容的引导。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 当学生的发言或判断存在一定误差时, 教师尽量避免正面的批评。高校学生最大的特征是自尊心较强, 教师充分地尊重学生的自尊心, 学生才会虚心接受教师所提出的建议与批评, 并主动改正。另外, 教师对于成绩比较落后的学生要适当地进行鼓励与肯定, 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针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上所讲述地内容, 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归纳与总结, 创建轻松的学习环境。

3.4 不断地完善精神文明建设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的推进, 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 但心灵世界变得越来越空虚, 甚至有少数人的社会道德观念都令人堪忧, 因此, 需要不断地完善并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 从而提高道德水平。精神文明的建设是人文关怀的重要内容, 在完善精神文明建设上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第一,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 树立正确的荣辱观。第二,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核心,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促进学生精神文明水平的提高。

结束语

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 以人为本的理念也得到了发展与延续, 思想道德教育在教育工作中变得极其重要, 其中最核心的是人文关怀。目前, 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人文关怀的内容体系建构方面依然存在一部分的缺陷, 需要不断地进行完善, 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需要教育者的共同努力。除此之外,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人员, 必须意识到人文关怀的重要性, 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 在人格力量方面需要不断地加强, 促进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相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 2013.

[2]殷海燕.人文关怀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 2013.

[3]宋劲松, 王滨.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理论研究综述[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8, 05:21-25.

内容体系建构 篇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起始阶段在现状调查和国际比较方面作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为课改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参照系;可是对“癸卯学制”100年来,对新中国60年来课程发展的历史和语文课程内容目标建设缺乏总结和研究,所以2001年和2011年的《语文课程标准》受到了一定的质疑。内容目标是各学科课程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专业能力、促进学生智慧发展、建设学生美丽人生的必要依托,也是体现各学科课程性质与特点的标志。21世纪初教育部颁布的十几个课程标准中,《语文课程标准》是唯一没有内容目标的课程标准。2011年的《语文课程标准》修改稿,在原课标的标题后面加“内容”二字,用“课程目标与内容”“总体目标与内容”“学段目标与内容”来回应质疑,其余基本上没有变化,这种简单化的处理方式,是极不严肃的,使人们的困惑越来越多。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即将修改,我们不希望看到一个仍旧没有内容目标的课标修改稿出现。所以,笔者在这里抛砖引玉,望能引发大家的讨论。

我们来回顾一下语文课程标准建设的发展历史,也许能够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在语文课程标准的发展历程中,有些课标(大纲)对内容目标的表述是比较清晰的。1923年公布的高级中学《公共必修科国语科学程纲要》的内容目标分为甲、乙两项,甲项内容目标为文学作品,在2学年完成。第一学年学习语体文的散文、小说、剧本和新诗,第二学年学习古诗之优点、诗之进化和韵文之美质。乙项内容目标突出表达方式的学养功能,第一学年学习论辩文,第二学年学习记载文。同年公布的高级中学《必修科特设国文科学程纲要》,甲项内容目标为文字学,包括言语与文字,字音、字形、字义等;乙项内容目标为文学理论,包括文学概说、中国历代文学之变迁和近代世界文学之趋势等。《纲要》受到当时学科中心教学论的影响,对“学什么”的内容目标描述得简明而清晰,教学任务一目了然,对语文教学过程能够形成有益的指导作用。可是,限于当时的国情,学程纲要并没能发挥应有的教育指导功能。

50年代以后的许多语文教学大纲设有内容目标,有的甚至连每一篇课文的题目、内容提要、文体特点、写作方法都一一列举出来。1956年教育部颁布的《高级中学文学教学大纲(草案)》规定的教学任务是:指导学生依据文学史序列,系统学习中国文学作品,适当学习外国某些作家的作品;结合文学作品的教学,指导学生学习经典性的文学论文、文学理论基本知识和中国文学史基本知识;指导学生认识中国文学史各主要阶段的作品的语言特点,指导学生学习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明确地描述客观事物、表达比较复杂细致的思想感情。《大纲》对“学什么”的内容目标涉及文学、语言学、文艺学三个领域,并且规定了相应的文学作品、文学论文、文学语言、基本知识等教学内容。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大纲内容目标偏重于“陈述性知识”的倾向是比较突出的,但是在当时的背景下,偏重知识总比偏重“斗争”要好一些。由于极左政治思潮的干扰,《大纲》同样没能发挥应有的教育指导作用。

1963年《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规定的教学目标是:教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具有初步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大纲对教学内容提出了一些要求,文言文可占课文总数的40%以上,外国作品占课文总数的10%左右,还规定了一定数量的语法、修辞、逻辑等知识。大纲还提出了教材编排要求,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为主要线索,组成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体系。这一大纲的受益者,就是人们常说的“老三届”。由于三年后爆发了文化大革命,1963年大纲及其教科书终止了它的教育使命。

1986年《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的高中教学目标是: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说话能力。能比较熟练的阅读一般政治、科技读物和文艺读物,初步具有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能写比较复杂的记叙、说明、议论的文章,做到中心突出,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句流畅。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中学阶段,要学习必要的语文基础知识,包括读写知识、语法修辞知识、文学知识等。和前前后后的大纲(课标)相比,1986年大纲的内容目标全面而清晰,教学要求简明而具有操作性,并且降低了课程难度,在教学实践中发挥了良好的教育效能。

2003年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科学文化素养,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必修课程包含“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方面的目标,组成“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选修课程设计五个系列: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每个系列可设计若干模块。2003年课标对于必修、选修的模块化设计具有一定的创新倾向,但是对语文课程内容目标的简单化、模糊化处理受到了语文界严厉的批评。

以上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大纲)关于内容目标的表述,比较清晰地呈现了语文课程内容目标的基本元素:一是总目标,旨在对学生学习语文课程的预期效能进行蓝图式描述,目的是说明“发展什么”,这在所有的课标(大纲)中都有着明确的规定。区别在于课标(大纲)颁布的时代不同而目标指向有所差异。二是语文专业学力目标,目的是说明语文课程的任务是让学生“学什么”,才能促进学生的言语实践能力、思维拓展能力、问题探究能力、审美鉴赏能力和情感行为能力的发展。1923年《纲要》、1956年《大纲》从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角度,明确地提出了系统学习文学、语言学、文艺学的作品及其发展流派的内容目标;1963年和1986年的《大纲》从语文教育学的角度,按照文学作品(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实用文体作品(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语文基础知识(拼音知识、文字知识、语法知识、修辞知识、逻辑知识、读写知识、听说知识、文化常识)来呈现语文知识目标;2003年的《课标》只是列举实践性、过程性、情感性目标,没有学什么知识的目标。课标对于“学什么”的缺失形成了一个“短板”,影响了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在语文专业学力目标的不同表述中,虽然分歧比较大,但是总在“学什么”“如何学”“为什么学”上有所侧重或取舍,其实三者不可或缺,整体有机的建构是非常必要的。三是语文课程评价目标,旨在对学生在语文教学中的变化进行量化的或者质性的分析,目的是说明:学生需要什么专业知识和能力?学生正在发生什么变化?教学目标实现了吗?生成了哪些创造性收获?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纵而观之,语文课程总目标、语文专业学力目标和语文课程评价目标,三者浑然一体,才能构成比较科学的语文课程内容目标体系,才能够真正引领语文教学的有意义过程,才能够促进学生情感、智慧、能力的全面发展。

二、从国外课程理论与课标建设的发展中勾勒语文内容目标的逻辑架构

国外在课程理论的建设方面,影响了很多国家课程编制的流派主要有两个,一是以泰勒(R.W.Tyler)、布卢姆(B.S.Bloom)为代表的课程目标主导理论,二是以斯滕豪斯(L.Stenhouse)、施瓦布(J.Schwab)为代表的课程情境实践理论。

泰勒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提出,编制课程必须回答四个基本问题:学校应该追求哪些教育目标;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他提出“主导的课程范式”,追求“技术兴趣”,强调课程原理与评价原理的结合。布卢姆等人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运动机能三大领域。认知领域由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层级组成;情感领域由接受、反应、判断、组织、个性化五个层级组成;运动机能领域由反射动作、基本-基础动作、知觉能力、体能、技巧动作、有意沟通六个层级构成。目标模式强调编制活动的效率,讲究活动的科学程序,重视评价学生的学习进展,适应了当时建立社会新秩序的愿望,因而深得实践者的欢迎,并很快成为美、英等西方国家在课程编制领域最有影响力的理论模式。

斯滕豪斯在《课程研究与编制导论》中,指出布卢姆目标模式的最大弊病在于缺乏对知识本质的研究。认为课程编制要以课程研究为基础,通过分析知识材质,确定课程内容和过程原则,而不是首先确立反映学生最终学习行为的课程目标。施瓦布在《实践3:转换成课程》中提出了“实践性课程”理念,认为课程是由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要素构成的,这四个要素间持续的相互作用便构成实践性课程的基本内涵。实践范式所探究的问题,来源于研究者所体验到的困惑或者是实践情境中“事件的状态”,这些问题是具体而特殊的,因情境不同而各异;实践范式的方法与具体情境中事件的状态进行相互作用,研究者即情境的实际参与者;探究的结果是“情境性的特殊洞察”,是为了生成新的意义以及探究的方向感,探究的动因则是为了作出决定,获得意义,采取行动。①

在我们看来,泰勒、布卢姆的目标主导理论是在宏观层面研究“课程论中的教学目标”,强调的是预设;而斯滕豪斯、施瓦布的情境实践理论是在微观层面研究“教学论中的课程目标”,强调的是生成。二者没有优劣高下之分,在课程编制过程中,二者的和谐运作,才能够发挥高效能的教育作用。

从以上课程理论的相关建构的表述中,我们可以看到语文课程内容目标的逻辑结构及其层级关系:第一层是呈现课程总目标和层级目标,突出文化价值观和基础学力的预设;第二层是呈现语文专业学力目标,包括语文知识目标、言语实践目标、思维过程目标和情感行为发展目标;第三层是呈现语文课程评价目标,是对总目标、层级目标和子目标的反馈评价。从泰勒课程理论的角度看,他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即课程总目标和层级目标,第二、第三个问题即专业学力目标及其子目标,第四个问题即课程评价目标。布卢姆的认知领域目标、技能领域目标和情感领域目标则分别体现为语文专业知识目标、言语实践目标、思维过程目标和情感行为发展目标。斯滕豪斯、施瓦布的实践课程理论则渗透于语文课程开发及其教学实践中的教师、学生、教材、环境之间的有效对话情境里。

和国外语文课程的发展趋势相比,我国2003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虽然在课程理念与课程标准的逻辑结构方面与国外大致相同,但是在语文专业学力目标及其层级内容目标上出现了比较严重的缺失和问题。因为不知道“学什么”,所以影响了语文教师和学生的正常发展。清末民初,一些教育家开始深层次思考语文教育的问题,于是就有了张之洞癸卯学制之“中国文学”课程,有了王国维的“输入新学语”之美育,有了叶圣陶的《国文百八课》。他们从课程名称、课程宗旨到目标序列进行了史无前例的研究,给语文教育“以科学性,一扫从来玄妙笼统的观念”。②这些研究成果应该成为今天课程改革的参照物,意思是说,“学什么”指的是在进步理念引领下的、有科学目标序列的教育活动,而不是重新回到读几篇文章的“文选式”时代。

三、建构我国高中语文课程内容目标的共通体

现行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只是对学生的发展提出了最低要求,没有对语文教师的发展提出任何要求,加上语文专业学力目标中缺失了语文内容目标的建构,导致语文教师把对学生的最低要求当作对自己的要求,导致教材编写者把对学生的最低要求当作编写教材的要求,结果降低了语文教学的质量,使语文课程测评接近“零知识”边缘,没有“区分度”的大型考试日趋泛滥。语文课程内容目标是发展学生语文素养、评价学生语文学力水平的依据,是促进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评价语文教学水平的依据,是提高课程建设者的理论素养、编写语文教科书的的依据。所以,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不仅要提出学生学力水平的最低要求,而且要对语文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出基本要求,也必须对教材编写者的专业水平提出基本要求,这三者应该是息息相关的。尤其是课标中不能缺失“学什么”“为什么”的内容目标,这样才能引领语文课程实践的健康运行。

语文课程内容目标体系可图示如下:

语文课程内容目标结构图

这一图示旨在直观地说明语文课程内容目标是一个有序、关联、开放的系统,是一个把科学性、有效性、创造性和人的生命意义凝聚为一的共通体。语文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实践范式、学习环境、课程标准诸要素相互作用的共通体,是在对话中促进学生积淀语文知识,历练言语能力、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审美能力及其情感态度的实践活动。高中语文内容目标系统有4个子系统构成,这4个子系统凝聚为一,相依相存,相辅相成,共同践行语文课程的总目标、专业学力目标和评价目标,综合地发挥系统的教育功能。各个子系统本来是相与为一的,为了表达的需要,暂且分层次进行描述。

其一是言语实践目标子系统,由聆听、阅读、对话、写作、探究、审美6个能力层级目标依次构成,其中聆听和阅读是信息输入的过程,说话和写作是信息输出的过程,探究和审美是创造言语的过程。在语文教学中,这些能力目标都是通过言语活动来实现的。言语性,或者说言语实践是语文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最为显著的特征。在语文课程实践中,学生听的是言语,读的是言语,说的是言语,写的还是言语,探究和审美活动也是依据言语产品得以展现的。“言语是存在的家”,言语是学生、语文教师、文本作者、教材编者共同的精神家园。

其二是思维过程目标子系统,由识记、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论6个能力层级目标依次构成。语文思维过程是一种特殊的心理现象,像语感的直觉思维、汉字的构造思维、文学的形象思维、论说的逻辑思维、言语表达过程的创造性思维等,都以其独特的方式区别于其他课程。语文教学旨在使学习者形成必要的知识积累;具备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的能力;能够在新的情境中运用已有的知识;掌握分析文本、分析问题的能力;养成概括学习材料和综合透视与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涵养辨别评价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能力。这些目标在空间上的有序性,显示出学生思维发展的结构特征;这些目标在时间上的有序性,显示出语文课程的功能特征;这些目标在评价过程上的有序性,显示出学生思维活动的效果特征。思维智慧结构的良性发展,标志着学生个性的成熟与发展,标志着学生的言语能力由本能水平向理性水平的发展。

其三是情感行为目标子系统:由愿意、行动、批判、建构、创造5个能力层级目标依次构成,在学习过程中,激励学生愿意参与学习过程,对语文产生兴趣并出现自主的学习行动,能够鉴赏、批判文学作品和其它学习材料,能够建构新的知识体系和情感体系,逐渐养成创造性的言语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功能。尤其是通过文学熏陶和艺术体验,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涵养学生的文化人格品位,塑造美丽和谐的个性,是其它课程无法替代语文课程的特殊的教育功能。

其四是语文专业知识目标子系统,由名物知识、方法知识、理论知识3个知识层级目标依次构成。语文课程知识因其特殊性可以分为名物的、方法的、理论的三大类:名物知识目标有常用字词、作品作家、文化常识、文学典故等,常用回答、知道、复述、识记、连接、背诵等行为动词引领学习过程,让学生通过明白“是什么”,来积淀人生发展应该掌握的语文知识;方法知识目标有拼音方法、造字方法、口语交际方法、阅读方法、写作方法、修辞方法、专题研究方法、文体表达方式等,常用诵读、策划、模仿、应用、练习、转换等行为动词引领学习过程,让学生通过掌握“如何是”,来习得今后发展必需的语文能力;理论知识目标有文学史知识、现代汉语知识、古代汉语知识、逻辑知识、审美鉴赏知识、文学理论知识等,常用鉴赏、分析、比较、分类、解释、定义等行为动词引领学习过程,让学生通过探究“为什么”来培养严谨、求是、创新的学习精神。

“语文专业知识目标子系统”是201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2003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严重缺失的内容。2003版课标明显缺少“是什么”的文学作品和文学样式知识,缺少“如何是”的学习方法知识,更缺少“为什么”的文化运动、文学理论和语言理论知识,这种现象使高中语文课程的“如何是”实践变成了“无米之炊”,使“为什么”实践变成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肤浅活动。高中语文内容目标体系的建构,不仅要对学生的发展提出最低要求,也要对语文教师的发展提出基本要求,以改变“人人都会教语文”的现状。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因为缺失必要的内容目标,给制定教学质量基本标准和评价办法带来了很多困难。建构对促进学生和教师共同发展的高中语文课程内容目标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

注释

①张华:《课程与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0页。

②夏丏尊、叶绍钧:《国文百八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1页。

内容体系建构 篇3

关键词:课程内容体系,教学理念,仿真案例,教学设计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不断深入, 作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第一门计算机公共基础课《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究竟应该如何开设呢?让高职学生掌握哪些知识和技能, 以及掌握到什么程度, 一直是教育工作者探讨和研究的热门话题。该课程目前正处在改革、发展的新时期, 虽然在教学理念上达到了共识, 但在具体的实施方案上却无章可循。

1. 课程存在的问题

几年前, 很多高职院校将该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定位在"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考试大纲"上, 内容包括软硬件基础、中文打字、Windows、Word、Excel、Power Point和网络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该课程内容体系存在着如下问题:

(1) 内容简单、起点从零开始, 在教学内容上和中学存在着严重的重叠现象。

(2) 知识陈旧、技术落后、更新不及时, 软件版本仍停留在2000, 没能与时俱进。

(3) 知识零散、实用性差。能力培养与实际应用脱节, 难以开展自主学习和创新学习。

显然这和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向背。

2. 课程内容体系重构的思路和方案

2.1 教学目标的重新定位

经过多年的教学改革, 为了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特色, 本着"以学生为本, 面向应用, 培养创新意识"的教学思路, 在对很多企事业单位实际需求进行调研分析的基础上, 把高职类非计算机专业的《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进行重新定位。

2.1.1 提升教学内容, 由零起点变为非零起点

高职第一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应肩负起大中学校计算机教育的衔接重任, 应能帮助学生把中学零散的感性认识, 整合和提升为比较系统的理性认识, 进而对整个IT应用所涉及到的基本知识、共性技术与基本方法建立起一个完整和清晰的轮廓。随着计算机基础教育逐步进入中小学和计算机应用的日益普及, 一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不再作为独立的内容讲解, 而是由学生自学完成, 该课程由原来的零起点变为非零起点。在内容的选择上以"理论够用"为度, 舍弃过时的内容, 及时引进最新的技术, 进一步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表述、交流、检索等方面的能力, 提高学生使用计算机和网络资源高效率、高质量的工作意识。

2.1.2 注重实践活动, 突出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由于当今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 软件版本不断更新, 新的软件层出不穷, 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 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在工作岗位上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再学习能力就显得十分重要。能力的培养不能仅靠老师的讲授和书本的学习, 而是在实践中习得。为此, 教学方法要以实践为中心, 使学生亲自动手在计算机上通过反复实践与自我钻研实现能力培养。

2.1.3 面向实际应用, 实现与企业零距离接近

适应实际需求, 以应用为目的, 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是该课程改革的核心。能力培养的目标需要通过仿真综合案例制作来实现, 仿真综合案例来源于企事业单位的实际应用, 从而为学生营造出一种真实的办公环境, 为学生能迅速适应和胜任工作岗位的需要奠定基础。

2.2 教学内容的重新组织

根据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定位, 对高职第一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设计进行大幅度的改革:

2.2.1 以需求为导向, 构建课程内容体系

通过对大量企事业单位走访和调研发现, 在计算机的基础应用中, 需求最普遍的是利用计算机处理各种复杂办公信息, 如长文档的编辑管理 (文字处理) 、各种数据的统计分析 (数据处理) 、各种展示场合下的演讲报告和信息搜索处理及常用软件工具等。为此, 从实际应用出发, 精心筛选出三个方面的教学重点, 即办公软件的深度应用、信息检索与交流、常用软件工具使用技术, 以构建新的课程内容体系。

2.2.2 以仿真案例为载体, 确定具体教学内容

摒弃过去以知识点的层次递进为体系的传统教学设计, 而是以一系列来自实际应用中的典型仿真案例, 构成新的教学体系, 实现"以案例群覆盖知识面, 以项目体系构建教学布局"。仿真教学案例是在对企事业实际需求的调研和分析基础上, 将企事业单位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提出的需求制作成的, 既考虑到实用性和趣味性, 又兼顾到知识的逻辑性。使学生切实感受到现实工作的实际需求, 充分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

2.2.3 教学内容层次化, 体现因材施教理念

为了使教学内容适合每个学生的发展需要和实际水平, 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功与自信, 将每个模块有层次地按简单、综合、高级的形式进行组织, 尽量做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递进,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能力。而每个案例又分为基础篇和提高篇, 其中, 提高篇在满足基本需求的前提下为学生提出具有挑战性的提高部分, 充分考虑学生基础和领悟能力的差异, 以满足分层次教学的需要。

2.3 课程内容知识点的选择原则

基于新的教学定位和课程内容体系, 高职第一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知识点选择的原则应具有实用性、典型性、时效性、趣味性和衔接性:

(1) 实用性。知识点的选择应源于企事业单位的实际需求。

(2) 典型性。知识点的选择应突出软件的应用功能特点。

(3) 时效性。知识点的选择应具有先进性、灵活性。由于软件版本的不断升级, 应在课程内容中体现出新增功能。

(4) 趣味性。知识点的选择应为学生提供想象空间和创作空间, 有意识地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5) 衔接性。知识点的选择应兼顾中学计算机基础教育的衔接, 使中学计算机基础教育平滑过渡到大学。

3. 课程的实施措施

3.1 合理组织教学形式

教学组织采用层次递进、课内课外相结合的形式, 将课程教学内容分为4个部分: (1) 基础知识, (2) 主体内容, (3) 综合作业, (4) 创新设计。其中 (1) 和 (4) 部分由学生通过教学网站自学完成, (2) 和 (3) 部分为课堂教学内容, 从而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下。如下图1所示:

为了体现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强调的"以探索问题来引导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的教学思想, 课程组织形式中增加了"创新设计"的环节。"创新设计"为学生拟定了几个可供选择的专题, 目的在于抛砖引玉, 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

3.2 有效实施教学过程

本着"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训为主线"的教学原则, 在实训课堂教学中采用"四步曲"教学法, 使学生在教师设计的教学环境中, 通过仿真案例的制作, 在问题的引导下进行思考、学习。

第1个阶段, 案例引入, 提出问题。通过案例演示, 提出问题, 讲解案例应用背景, 给学生一个切入点, 建立感性认识。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到学有所用, 从而明确本次课的教学目标。

第2个阶段, 分析案例, 解决问题。对案例进行分析, 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操作技能。具体实施的过程是将案例分解为若干个可行的任务, 然后在一个个任务的驱动下, 逐步完成案例的制作。学生在制作过程中, 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在问题的引导下学习相关的知识和操作技能。

第3步, 归纳总结, 引申提高。在每次课结束前, 引导学生对本次课的实际意义、重点、难点、容易出错处等及时进行总结。并针对案例的不足之处, 进行引申和提高。注意在这个阶段, 强调的是"引导"学生, 而不是老师讲解。

第4步, 举一反三、学以致用。案例源于生活, 最终要应用于生活。每次教学结束时及时布置配套的仿真案例, 以便使学生能学以致用、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4. 教学效果

新的课程内容体系充分体现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强调的"问题引导、任务驱动"和"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的教学思想, 使学生在学习每个新知识点时, 都有一个完整的、实际的、具体的、有形的仿真案例作为知识的联想情景和应用载体, 并始终使学生处于一种仿真操作的实际训练环境中。通过仿真案例, 将无形的知识变成有形的结果, 看得见, 用的上, 学生感到学习目标明确、有成就感, 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 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课题研究组.《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2].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课题研究组.《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内容体系建构 篇4

【关键词】校企合作 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教学 内容体系 建构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8C-0079-02

高职院校承担着为社会、管理、生产一线提供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产学结合、校企合作”作为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方向。明确提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必经之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作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阵地和主渠道,应适应校企合作模式的要求,围绕培养技能型人才来整合教学资源、改革教学内容,由学科型模式向职业型的教学模式转变,这样才能发挥思想政治课作为学校理论阵地宣传的作用,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效率。本文在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探索高职院校如何改革思想政治课程内容,建立适应校企合作的思想政治教学内容体系。

一、以职业素养为目标,建构思想政治教学内容体系

校企合作强调的是培养适应企业岗位需要的技术人才,所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是校企合作对高职院校教学所提出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应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作为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也应该围绕职业素养来展开。

思想政治教学内容为了实现培养职业素养的目标,应该结合校企融合的需要,以及企业对人才的需要来整合教学内容。例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所关心的疑点、难点和热点问题,以及学生将来在岗位上的需要来整合教学内容。这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内容应立足于职业教育,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的特点出发,改革思想政治教育抽象、空洞的理论教学内容,以贴近企业工作特点、社会需要等问题来展开教学。如笔者根据学校服务专业的特点,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内容中开设了诚信意识、服务意识、职业礼仪等方面的职业素养教育,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职业素养与学生的公民意识、政治素养、品德修养、为人处世、法律修养、职业道德是分不开的,因此,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加强对学生的职业行为、职业理想、职业纪律、职业道德方面的教育。同时,校企结合的教学模式也要求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应改变传统以教材为蓝本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从事岗位的规范和职业要求为中心展开教学。在培养高职生综合素质中,应突出培养职业行为、职业道德纪律、职业理想、职业行为等职业素质。为了达到教育的针对性,应分年级有侧重点地开展职业素养教育。如一年级的学生刚迈入大学校门,职业素养教育的侧重点应在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理想方面,帮助学生确立职业发展的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二年级的学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职业素养教育的侧重点应在职业纪律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上;三年级的学生准备毕业,职业素养教育的侧重点应在就业形势教育、面试教育、创业教育等方面,应注重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行为,为学生将来走上社会做好准备。

在校企合作的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职业素养教育的侧重点也应该是培养学生的企业角色意识。如向学生开展职业岗位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企业管理案例,使学生明确和了解将来从事岗位所需要的能力和素质。通过这些措施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二、以实践能力为目标,建构思想政治教学内容体系

校企合作的模式对高职院校教学的要求是强调实践性、开放性、生产性。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为了适应校企合作的要求,也应突破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模式,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目标来建构思想政治教学内容体系。为此,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内和课外丰富的教学资源,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理论和实践互相结合的方式,实现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学生和学生的互动。如可以充分运用校企合作的优势,请一些企业专家在学校做形势报告、系统讲座、专题讲座等,这样不仅能让学生了解到书本上不知道的实践知识,也能使学生获得实践工作的体验,在互相学习、交流思想的过程中实现共同成长。如笔者所在单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亲自邀请社会上的美容美发集团、旅行社、酒店等企业职业和经理来学校举办职业能力的讲座,从中让学生得到职业知识教育,同时也让学生了解企业工作的组织纪律、职业道德、组织纪律等。教师也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向学生播放企业生产一线的具体事项,从中让学生切实体验到企业严格的生产管理纪律和生产作风。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内容以实践能力为目标,这需要以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但长期以来,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采用的是本科院校的教学模式,也就是教师讲授、师生互动为主的教学模式。“校企一体化”要求高职院校必须开展专业实训,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课程为了适应这一需要,也应该以专业实训来整合教学资源。

然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实训课程上依然处于空白的状况。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推广实训课程,这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师需要做的事情。实训课程的设计,需要思想政治教师根据学生在企业实习内容,确定科学研究的主题,并制订相应的实践教学计划,设计研究的课题。如根据学生在企业的情况来设计研究课题,然后让学生带着这主题去企业开展调查研究的工作;让学生在调研的过程中了解工作岗位的具体实际情况,并且以结题报告或者小论文的形式完成调研的任务。通过课题研究的教学形式,完成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工作任务,并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与专业教育的互相结合。在课题研究的选择上,教师可以围绕“职业道德”、“岗位特点”、“择业观”等方面来展开。同时,为了提高实训课程的实效性,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应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素质特点、实际状况、专业课程来开展实训教学。通过以理论为基础、科研项目为支撑的实训教学,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可理解性和可感受性,把抽象的理论生动化、形象化、具体化,从而提高学生理论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同时,在以科研主题为开展的实训教学中,提高学生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训练和培养学生观察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自学能力等,让学生提高技能的时候,也学到如何去做人,为高职院校建设有特色的思想政治理论学科奠定基础。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实训课程,也可以充分运用校企合作的企业平台来开展。在校企合作的背景下,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以利用企业的资源优势,把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课堂从教室搬到企业;也就是在企业里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训基地,并且邀请实习企业的领导和学生专业的实习指导教师,一起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讨论小组,一起指导学生思想政治实训课程。这样形成以企业为基础的、多领域的、全方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平台,从而开阔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空间。

三、以职业心理为目标,建构思想政治教学内容体系

职业心理是人们在工作岗位上应具有的心理状态。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应该以培养职业心理来建构教学内容体系。尤其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没有完全建立,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缺陷和一些消极因素的存在,会影响大学生的世界观,混淆大学生对美与丑、善与恶、是与非的判断。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应该根据时代的特征,向学生开展职业心理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辨别社会的真、善、美和假、丑、恶,并以健康的职业心理状况来从事岗位工作。这一切需要思想政治教师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和职业道德规范来整合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学会坚持和倡导什么、反对与抵制什么,并使这些是非观念成为学生的道德实践,这样才有利于正确职业心理的形成。

当今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各种价值理念、思想意识形态快速、直接地冲击学生。如何从各种复杂的事物中辨别出正确的、符合社会发展的主流意识形态,这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关注的热点。以职业心理为目标来建构思想政治教学内容体系,教师应不断优化教学内容,以信仰教育和培养学生独立人格为出发点来编制教学内容,使学生具有独立思考的性格品质,形成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从而提高学生对是非观念的辨别能力。

当今社会的职场竞争压力大,伴随而来的心理问题特多。因此,以职业心理来建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也应该围绕解决学生职场心理问题,使学生拥有健康的职场心态来展开。如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师针对学生在顶岗实习或者企业实习期间经常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开设专题讲座和各种心理辅导工作。通常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由一个学生成为企业的员工,会出现各种焦虑、迷茫、压抑、迷惑、烦躁、苦恼等心理疾病。思想政治课教师应帮助学生缓解心理压力,解决各种心理迷惑,使学生形成适应职场生存的健康心理。

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只有适应校企合作的趋势,才能在时代中生存和发展。因此,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师应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适应校企合作需要的思想政治课程内容,这样才能提高思想政治课效率,成功实现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詹春燕,赵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创新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5)

[2]钱艳芬.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0(5)

【作者简介】韦志清,广西桂林人,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社科部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以开放的视野建构课程内容 篇5

一、利用本土文化资源, 生成建构课程内容

千灯是个水乡古镇, 有着丰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顾炎武“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文化精神、秦峰古塔、古石街、古石拱桥、少卿自然景区……都蕴藏着无穷的教育资源。如何使这些本土成为适合幼儿学习的课题资源呢?经过分析, 我们把它归纳为以下四大探究问题:1.人文历史类 (建镇史、古镇环境地理、历史典故、名人名言) ;2.建筑类 (秦峰古塔、古石街、古石拱桥、祠堂庭院、少卿自然景区) ;3.民俗风情类 (各类小吃、各种服饰、各种礼节) ;4.艺术类 (顺口溜、民间小调、秦峰书院、民间工艺) 。根据幼儿的认知特点, 在与幼儿互动的基础上, 有目的地生成一系列主题活动内容, 并根据活动性质、活动类型建构相应的主题网络。如有关建筑类的主题按建筑年代、建造背景、材料、造型、用途等展开;有关艺术类的则按起源、分布、种类等线索展开;有关风俗类的则按节日、人的活动、标志等线索展开。每个主题内容的选择力求是幼儿感受过的或感兴趣的, 每个主题的设计力求整合各个学科, 激发幼儿主动探索, 有效促进幼儿和谐发展。

二、开发社区合作资源, 生成建构课程内容

《纲要》强调:让每一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 要支持、鼓励幼儿大胆探索与表达。实践中, 我们充分利用社区资源, 让幼儿与社区亲密“对话”。如“重阳节”到了, 班里组织幼儿去敬老院慰问孤寡老人。活动前, 教师组织幼儿思考讨论选择什么样的慰问方式, 变以往注意幼儿学习的结果为关注幼儿学习的兴趣、情感与体验, 关注幼儿种种能力的培养。幼儿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有的说:可以用自己的零花钱买些老人们喜欢的食品;有的说:可以请家长帮忙联系免费车子, 带老人们出去旅游一次;有的说:写慰问信, 寄些鲜花给老人;有的说, 最好的慰问办法是表演一些节目给老人看, 让他们开心地笑一笑。根据孩子们的这些倡议, 教师把幼儿分成四组, 采用幼儿自己说的四种方法, 老师协助他们做好慰问前的准备。结果四种方法使孩子们经历了四种不同的体验:初步了解了老人喜欢什么样的食物;乘免费车需要有人肯帮助“联系”才行;初步了解到了写信、寄信的基本程序;尝试合作活动, 体验到大胆表达的快乐。虽然只是一次小小的慰问活动, 但幼儿学会了关心、学会了沟通、学会了解决问题, 锻炼了各种能力, 更增进了社区之间的亲情。

三、结合幼儿兴趣资源, 生成建构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的建构应以幼儿现实生活为主要源泉, 面向幼儿的整个生活世界, 开放到所有对幼儿有意义及感兴趣的内容。如我们根据幼儿好动的特点生成了“中国功夫”主题, 以幼儿喜爱的“中国功夫”为切入口, 生成“谈武术、看武术、寻武术、练武术和编武术”等一系列活动, 让幼儿了解武术的来源、武术的精神、种类、发展等, 初步感受到中华武术刚柔并济的魅力, 体验到做中国人的骄傲。同时, 也使幼儿树立正确的武术观念, 知道中国武术自古以来都是以强身健体为目的的, 而不是为了争强好胜。由于主题活动注重幼儿的兴趣和身心发展特点, 因而深受幼儿的喜爱。

我园大班教师在开展“幼小衔接”主题时, 发现有些幼儿每天都在相互炫耀自己的书包:“我的书包最漂亮”“我的书包是米奇的……”于是设计了“书包的用处”活动, 请幼儿以小组为单位, 观察记录自己的书是怎么样的?它们是干什么用的?为什么要这样设计?你还想增加什么用途?你还想做怎样的改变?通过观察记录思考和交流, 幼儿从关注书包品牌和书包外型到关注书包功用和设计发明新书包上。随着课题的开展, 幼儿不断求知的需要得到满足。

四、挖掘家长特色资源, 生成建构课程内容

《纲要》告诉我们, 主题活动的产生可以是幼儿自发生成的, 也可以是师生或家园共同建构的。为此, 我们重视挖掘家长的教育资源, 根据家长的不同职业、不同阅历, 充分发挥家长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如有位小朋友的爸爸是个消防队员, 我们请他来介绍一些消防知识。在他与幼儿一系列的互动活动中, 我们生成了《火》这个主题。于是围绕“火”的起源、“火”的用途、“火”的危害、“火”的防范及一些自救措施等建立了主题网络, 在层层探索活动中让幼儿获取相关的生活经验和社会行为技能。我们还注意从家长的生活经挖掘隐性的教育资源, 请点心店的家长来教孩子做点心, 使幼儿在参与操作和实践过程中自发地生成《面粉》这个课题。在老师的引导下, 幼儿兴趣盎然地开展了对“面粉”的研究活动, 在获取大量“面粉”感性认识和理性知识的同时, 也锻炼了动手能力, 培养了热爱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的思想情感。

总之, 本着《纲要》的精神, 教师要以开放的视野, 积极利用多元化教育资源, 生成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不但能培养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且能增强幼儿的自主学习意识、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 有效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 建构园本课程是一个重要课题。作者开展了一系列探索园本课程的实践活动, 认为一要利用本土文化资源, 生成建构课程内容;二要开发社区合作资源, 生成建构课程内容;三要结合幼儿兴趣资源, 生成建构课程内容;四要挖掘家长特色资源, 生成建构课程内容。

内容体系建构 篇6

1 文献回顾

1.1 用户生成内容

普通大众在非专业渠道制作创新内容或对已有内容做创造性修改, 并在网络上传播与他人共享的形式, 统称为用户生成内容。以往对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内容类型、用户动机、教育以及电子商务等方面, 主要讨论影响用户创作意愿的外在形式, 而对信息内容的关注不够, 更没有得出一致的影响路径。本研究以自我建构理论为模型构建理论框架, 采取实验方法探讨信息内容与用户创作意愿的关系。

1.2 自我建构

自我建构指不同文化下个体理解和认识自我的一种认知方式, 分为独立型和依存型。学者们不断探讨其与个体认知风格、人际交往的关系, 为解释个体心理现象的差异提供了新的视角, 却很少用于解释消费者评估信息的心理动态。而自我建构在影响用户的信息评价与决断在逻辑上是成立的, 用户如何表征信息内容是进行信息评估的前提, 也是决定他们是否产生创作意愿的基础。因此, 引入自我建构理论分析信息内容特征、框架与用户生成内容创作意愿的关系, 以及在不同关系平台情境下的影响机制, 能更好地解释现象产生的原因。

2 研究假设及模型

2.1 信息内容特征与用户生成内容创作意愿的关系

信息的呈现从内容特征上看, 可分为以工具性利益和个性化利益为特征的信息内容, 前者的消费者主要追求现实利益, 体现物质层面需求, 而后者的消费者希望能在信息获取及表达过程中实现自我并得到他人的理解及认可, 体现精神层面需求。然而这两种内容特征与不同特征的自我建构存在内在联系:个性化内容特征主要强化企业精神层面的抽象化描述, 强调“以他人为中心”, 属于依存型心理表征;工具性内容特征将实际报酬激励机制描述得更加具体, 强调“以自我为中心”, 属于独立型心理表征。因此, 笔者推断 (H1) :相较于工具性内容特征, 当企业发布个性化内容特征时, 用户内容创作的意愿更高。

2.2 不同关系平台情境下内容特征对用户生成内容创作意愿的影响

Wilcox认为无论是在传递资源还是获取新资源过程中, 弱关系比强关系更重要。弱关系个体之间相对陌生, 但可以搭建某种形式的桥梁, 传递更多有效信息, 且其成员具有多样性, 易于产生更多有价值且新颖的信息。强关系中的个体之间更加熟悉, 彼此间更加信任, 易于引发成员更深层次的思考。弱关系利于扩展传播广度, 强关系利于挖掘传播深度。基于关系强度理论推理:个性化内容体现企业寻求精神共鸣, 与强关系传播相匹配;发布工具性内容企业关注广度传播, 与弱关系传播相匹配;在强关系网络中, 个体间交流更频繁, 利于传播隐性抽象知识, 符合个性化内容特征;工具性内容的主旨化特征与弱关系传播途径相匹配, 更利于刺激用户生成内容;在强关系平台中, 当企业发布个性化内容, 一旦被关系中某个体评论分享, 因成员间在某观念上的相似性, 将可能引起关系中其他成员的认同传播;但是, 企业发布工具性内容, 将会被强关系中的个体视为广告营销信息, 从而遭到排斥阻碍传播。因此, 笔者认为 (H2) :在强关系平台的情境下, 企业发布个性化内容特征, 用户创作内容的意愿更高;而在弱关系平台的情境下, 企业发布工具性内容特征, 用户创作内容的意愿更高。

3 实验

3.1 实验一

3.1.1 实验设计

本次实验以企业发布的话题内容为例作为目标事件, 分别以个体长期聚焦、内容特征和信息框架的描述为操控情景, 采用2*2*2组间因子设计, 目的是检验H1。在正式实验前进行预测试。首先主试收集微博、人人网等社交平台上企业发布的信息内容, 通过分析提炼选取10条话题。通过预测试, 最终选取具有工具性和个性化内容特征的信息各两条, 为了防止品牌因素干扰, 在材料中隐去品牌与商家标签。

3.1.2 实验过程

来自中国矿业大学83位本科生接受本次实验, 年龄均在20~23岁。首先主试随机排序四个版本的材料发给每位被试, 并告知被试本次调查研究需要填写两部分信息:个人基本信息、关于用户创作传播意愿的调查。其中, 用户生成行为的量表参考F.D.Davis的设计测量 (α=0.88) , 与内容特征相关的因素参考Kivetz的测量 (α=0.81) 。

3.1.3 操控检验

对内容特征操纵检验结果表明:工具性内容特征导致了被试较高的工具性 (VS个性化) 倾向 (M工具=5.07>M个性=3.50, t=4.095, P<0.001) , 而个性化内容特征导致了被试较高的个性化 (VS工具性) 倾向 (M个性=5.17>M工具=2.83, t=5.178, P<0.001) 。检验结果证实实验成功。

3.1.4 实验分析及结论

实验利用独立样本T检验方法进一步检验分析组间用户创作意愿差异, 结果显示:当信息内容特征呈现工具性和个性化两维度时, 两组被试用户创作意愿存在显著差异 (M工具=3.167, M个性=5.117, t=6.559, P<0.001) , 即信息内容特征对用户创作意愿的主效应显著, 说明当内容特征趋向于个性化利益为主时, 用户创作意愿较高, H1得到了证实。

3.2 实验二

3.2.1 实验设计

实验通过现场实验法来获取在不同社交平台下, 企业发布信息内容对用户创作意愿影响的相关数据信息。针对前面提出的假设, 把实验主体分为8个组, 分别对应于8种实验处理条件, 采用2 (内容特征) *2 (信息框架) 的组内因子设计和*2 (社交平台) 组间混合因子设计。

3.2.2 数据收集及样本特征

对应8种实验处理条件, 把问卷分为8类, 每一类问卷包括三部分内容:要求被试根据所提供信息集, 选择一种自己使用频率较高的社交平台 (即前试) ;根据各实验处理条件设置成平台信息展示给被试后, 要求被试根据所处平台不同、自身心理动态的变化选择最符合实际情况的答案 (即后试) ;人口统计变量。

3.2.3 实验过程

本次现场实验是在中国矿业大学图书馆机房和学院楼机房同时进行, 来自中国矿业大学96位本科生接受本次实验, 年龄均在19~24岁。首先让被试选择自己通常使用的社交平台作为前测, 接着让被试在社交平台网络页面上看背景材料, 选择是否会传播及创作更多的信息内容。本次现场试验中的前后测试没有设时间间隔的原因在于:第一, 若设置时间间隔, 现场随机拦截被试的方式可能会让其在心理上产生抗拒从而阻碍试验正常进行;第二, 时间间隔会在一定程度上对被试产生记忆失效的不良影响, 影响试验结果。其中, 前试中短期诱发因素之关系平台选择的情境选择相关因素参考Lee at al (2010) 的量表设计与测量 (α=0.78) 。

3.2.4 操控检验

在两种不同社交平台情境下, 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法对内容特征进行操纵性检验。在强关系社交平台下, 关于内容特征变量有效性采用方差分析检验, 得出内容特征得到有效操纵 (F=7.81, P<0.001) 。同样, 在弱关系社交平台下, 内容特征 (F=9.42, P<0.001) 也得到了有效操纵。

3.2.5 实验分析及结论

首先进行了混合设计实验, 其中组内试验结果显示: (1) 信息内容特征的主效应显著 (F=147.72, P<0.001) , 再一次验证了H1; (2) 内容特征与平台关系强度的交互作用显著 (F=4.59, P<0.05) , 验证了H2; (3) 混合实验的检验结果显示, 内容特征与平台关系强度的交互效应显著 (F=10.823, P<0.005) 。接着进一步验证了在不同社交平台的情境下, 内容特征是怎么影响用户创作行为的。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进一步假设检验。从检验结果可以看出:相较于工具性内容特征, 个性化内容特征 (M个性=4.71>M工具=3.12, t=-0.968, P<0.01) 更能吸引消费者创作内容。在交互作用下, 当企业在强关系平台上发布个性化内容特征时, 更能促进消费者创作内容的欲望;当企业在弱关系平台上发布工具性内容特征时, 用户创作内容的意愿更高, 证实了H2。

4 结语

根据自我建构理论, 个性化利益内容特征强调“他人”需求以及群体利益, 从而促进用户对个性化内容的创作意愿。强关系平台上的人群不断分享社交信息以增强熟人间关系, 个体在传播过程中更多考虑他人对自己的看法, 存在依存型自我建构表征, 符合个性化内容的传播属性, 更易于促进用户对个性化内容的创作意愿;而弱关系平台上的人群可以按照不同兴趣自由结合或解散, 个体在传播过程中只关心与自身利益相关的内容, 存在独立型自我建构表征, 符合工具性内容的传播属性, 更易于促进用户对工具性内容的创作意愿。

参考文献

[1]MS Yadav, PA Pavlou.Marketing in Computer-Mediated Environments:Research Synthesis and New Directions[J].Journal of Marketing, 2014, 78 (1) :20-40.

[2]Y Kivetz, TR Tyler.Tomorrow I’ll be Me:The Effect of Time Perspective on the Activation of Idealistic Versus Pragmatic Selves[J].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2007, 102 (2) :193-211.

[3]WL Gardner, S Gabriel, L Hochschild.When You and I Are"We, "You Are Not Threatening:the Role of Self-expansion in Social Comparison[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2, 82 (2) :239.

[4]杨中华, 卫武.基于关系强度理论的集群网络知识流动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 2009 (6) :24-27.

信息内容对和谐社会秩序的建构 篇7

一、信息的真实性

2011年3月11日, 日本发生里氏9级地震。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1、2、3号机组相继发生事故。连续数日, 除了日本震区的灾情与救援情况, 核辐射已经成为中国普通民众最关心的话题之一。

在地震后的一周, 中国出现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抢盐潮”。从3月16日开始, 全国多地发生食盐抢购现象, 起因是与日本核事故有关的谣言。一是说日本核泄漏污染的大气已经飘到了海外, 据说服碘盐可以防辐射。二是日本核泄漏已经污染了海水, 海盐受到污染没法吃了, 所以以后食盐供应会紧张, 可能会涨价。这些沸沸扬扬的传言造成部分民众盲目抢购囤积碘盐。虚假信息的传播容易引起社会的恐慌, 从而造成社会秩序的失范。

然而, 真的有抢盐的必要吗?首先, 海水最不容易被污染。就算日本东海岸的海水污染了, 南海黄海是不可能被污染的。其次, 即使海里的盐全都不能用了, 还有内陆盐湖可用。总的来说食盐大把, 无需抢购。

可见虚假的信息内容对社会秩序的影响是巨大的。真实性、科学性的新闻信息, 不仅能稳定社会秩序, 而且可以统一思想、鼓舞人心、凝聚力量、调适社会心理。

二、信息的价值性

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和自由性, 使各种信息以零成本的条件在互联网上传输和扩散, 使网络成为信息的海洋, 缺乏把关人的网络也滋生了假新闻。像各种意外事故、失实、色情、暴力等新闻, 往往是具有较高趣味性, 容易引起受众的兴趣。

例如, 郭美美事件。2011年, 新浪微博上名叫“郭美美Baby”的人颇受关注, 这个发布豪车、奢侈品等炫耀奢华生活的20岁女孩, 她的认证身份是“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此种炫富信息的发布引起网友围观, 从而将她和中国红十字会推进了舆论漩涡, 引发了慈善信任危机。对于郭美美在澳门赌博欠下两亿六千元赌债等新闻, 经警方查明, 是某网站负责人借郭美美之名进行虚假炒作。对于郭美美的干爹更是引发网友们的关注。

网络媒体要吸引人们的眼球, 自然不会放过这些能够激发人们浏览的负面新闻。正是因为网民们会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些暴力、色情、虚假、趣味等负面信息上, 致使现实社会与网络社会这两个空间都受到巨大的冲击。在网络“马太效应”的作用下, 一些缺乏价值的网络信息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网民关注, 甚至演变为社会热点事件, 影响到现实的社会秩序。

只有传播有价值的信息才能引导舆论, 营造和谐的网络环境。在信息爆炸的网络上, 有价值性信息的发布, 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网络氛围, 同时有利于构建和谐的社会秩序

三、信息内容的一致性

信息传播过程是传者选择并加工信息, 通过某些渠道传递给受者并引起反应的过程。美国传播学家拉斯韦尔提出的“5W”模式, 传播过程由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受传者和传播效果5个要素和环节组成。[2]在传播过程中保持信息内容的一致性, 对社会秩序稳定至关重要。然而, 受到传播者个人主观因素以及传播渠道等客观因素的影响, 传播内容往往会发生变化, 笔者把常见的现象归结为以下两类:

(一) 替换性执行

替换性执行指的是当需要执行的政策与负责执行的机关存在利益冲突时, 这个执行机关就可能制定出与上级的政策表面上相一致, 实际上相违背的措施。这种表现就是政治生活中出现的“你有政策, 我有对策”现象。例如, 中央的政法机关不准从事经营活动, 规定必须限期与所有经济实体脱钩, 可是在实际中有的机关只与那些经济效益差的实体脱了钩, 而效益好的却并未脱钩。不仅如此, 还利用原政法机关的权力、关系等为经商谋取便利

(二) 选择性执行

选择性执行指的是执行者在执行政策中对政策实质内容有意曲解, 最终使得政策无法得到落实, 甚至收到与初衷相悖的绩效。

政策变通也就是俗话所说的“上有政策, 下有对策”它是传播者对于传播内容的曲解, 这种现象的直接影响就是导致了政策信息内容的稳定, 使政策的执行偏离目标, 失去执行的意义。[3]保证信息内容的稳定要求信息传播每一个环节的从业者都树立起责任意识, 信息发布者要确保发布信息的真实性, 信息传播者也必须保证信息内容的一致性和连贯性, 避免因主客观因素而导致的“变通”现象的出现, 只有这样, 才能保证社会秩序的稳定。

新闻信息内容只有保持真实性、价值性、一致性, 才能保持信息内容的稳定, 进而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构。

参考文献

[1]邱新有.信息传播影响社会秩序的四维分析[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09 (5) .

[2]邵培仁.传播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30.

内容体系建构 篇8

近年来, 在社会文化发展迅速的背景下, 学校的外语课教学内容上有了进一步的优化, 特别是对高职院校公共外语课程而言。本文从外语的角度分析了高职公共课程体系的建构, 在建构中虽然经历多次改革, 但其课程内容模式始终没有更新, 缺少高职特色, 课程内容与职业需求之间关联性少。因此高职公共外语教学内容的构建应该在实践探索方面进一步推进。

一、当前高职公共外语课程现状

高职院校的公共外语课虽然是一门文化基础课, 最终还是为学生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上的涉外交流服务, 所以, 高职公共外语课程教学内容上的设计要满足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1]。近几年来, 在高职院校专业课改革不断改进的同时, 公共课程也相继迈出了改革的步伐, 但是改革的效果有好有坏, 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 改革是在考虑学生未来职业的基础上。有些学校重视行业外语建设, 将公共外语课程与专业课程进行一定程度的结合, 公共外语教师则由外语院系管理或学校其他部门管理; (2) 在教学内容上以及课时量上进行一定的减少。经常出现一些学校公共外语课时量大量缩减, 由之前的100多课时量缩减至现在的50的课时量;从所学内容上来讲, 学多少内容是由专业主任来定, 且公共外语课教师归属到个人专业所在院系来管理; (3) 课程性质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部分学校把公共外语课变为选修课, 任由学生的意志选择, 而外语教师在这种情况下开始转教其他课程, 或者是为了继续教外语调到其他学校。

二、对高职公共外语课教学内容改革实践

1.对教学内容设立课程教学目标。在教学内容上树立一个正确的教学目标是十分重要的。掌握高职外语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和目标需求, 对高职公共外语课程教学的目标设定、内容选择、课堂组织模式和课程评价起着重要作用。通过有关理论指导下, 对于一些区域的经济发展需求以及毕业生就业岗位技能需求分析, 确立了毕业生未来就业岗位群所需具备的外语知识目标、外语能力目标以及职场素质目标。

2.在培养职业能力的基础上构建高职公共外语课程体系。一直以来, 高职教育本着就业为导向的思想, 对外语相关的课程体系以及结构进行了重构。高职公共外语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课程体系的建设应该以社会需求分析为基础, 通过对相关要求和职能进行分析, 构建出职业岗位外语技能为主的公共外语课程教学体系。另外, 外语的语言基础能力的训练是不容忽视的。从教学内容上来讲, 将公共外语教学与职业知识有机结合, 使得外语内容能够有更强的融合性, 此外还可以针对不同专业、行业进行外语学习, 这样突出了高职公共外语课程的服务功能, 也为高职院校学生以后的就业拓宽了发展道路。

3.加强外语读写能力以及外语口语锻炼。在外语教学当中, 英语具有显著的代表性。通过英语教学可以看出, 教师普遍教的是“读”和“写”, 但是当下大多数企业需要的不仅仅是这样的职员, 在高职学生走出学校步入社会的时候, 必须适应社会上大多企业对员工的阅读写作技能提出的特别要求, 因此, 我们亟需在英语阅读与写作方面狠下功夫, 目的在于提升学生英语的综合能力, 尤其是对学生英语中阅读与写作能力方面进行提升, 以期提高学生职业竞争能力。另外, 一直以来我国大部分学生都只是会写, 对于“听说”方面还是有很大的缺陷, 例如现在大部分学生都只是学会了“哑巴英语”, 并不能有效运用于交流沟通中。尽管大部分学生在大学期间都通过等级考试, 但在英语表达上还是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在经济文化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 拥有一口流利的英语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在内容上加强英语听说能力的学习, 有助于提高职业的竞争能力。当然不同的学生可能存在的缺陷也不同, 这时, 学校应该针对不同学生群对英语学习进行分类学习计划, 从而达到各自不同的学习目标。

4.加强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排序。课程的开发需要课程内容的选择以及内容排序标准。在内容的选择上应该过多的注重相关应用经验策略以及概念原理。对于内容排序上应该关注工作过程中的构成要素, 而不是对相关知识的构成要素, 着重了解如何运用知识, 切实的把理论与专业技能相结合。在外语教学课程中, 我们应该注重内容上的选择, 重点放在语言技能的策略性上, 而且要注意的是不要以语言在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为主, 在必要的情况下应该对其辅之以语言知识的讲解。另外, 内容的排序上, 不要按照常规的段落篇章、语言词汇等的顺序进行排列, 而是应该把这些知识和技能融合到教学内容的构建过程中去。

三、结语

综上所述, 高职公共外语教学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推进了高职公共外语课教学内容的改革并提高了高职公共外语教学效果。但在教学内容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这时学校的教育管理部门和教师就应该积极寻求应对措施, 真正培养能与国际接轨的高技能型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吴寒, 黄奕云.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 (04) .

[2]彭述初.关于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J].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 (01) .

本科转型与体系建构 篇9

两石激起千重浪,“本科转型”一时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媒体对此也作出了不同的解读。实际上,“本科转型”早在今年1月就写入了教育部的年度工作要点。教育部袁贵仁部长定调,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是高等教育领域继管理体制改革和扩招之后又一次深刻的变革。

为什么要转型?从外部讲,世界经济和产业格局的重心正在回归实体经济,而土地成本、人力成本的增加使得我国作为制造业大国的成本优势正在逐渐丧失,只有加强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才能够实现从“人口红利”到“人才红利”的真正转化。从内部看,很多新建院校沿袭传统的老牌本科高校办学思路,定位模糊,攀高求大,人才培养供给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脱节,造成大量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造成教育投入效果严重不良。

因此,转型是对这类学校的迫切要求,也是这类学校的自觉诉求。转型的目标是打造“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后的培养目标是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其实,此前教育部的职能部门一直把“应用型”作为在新建本科院校合格评估中对学校办学定位的基本要求。齐齐哈尔工程学院、上海电机学院等学校也响亮地提出“升本不忘本”,以举办本科职业教育或高举技术教育大旗为己任。

那么,本科转型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构是什么关系呢?

应该说,这种转型兼顾了体系建构的需要。应用技术型大学培养应用型人才,与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是相衔接的。而且,这类学校多数都有十年以上的本科教育资历,在设立专业硕士乃至专业博士学位点上具有一定积淀。这样,就水到渠成地打通了学生中职—专科—本科—研究生的学习生涯通道。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说,这些学校转型后就变成了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一方面,举办应用型教育不是非得要贴上职业教育的标签。即使研究型大学也要具备服务地方、服务行业和产业的意识和能力。本科转型,可能是学校整体转,也可能是部分专业转,这和职业院校的定位显然是不完全接轨的。另一方面,我们不要过于纠缠于概念和管理的权属。既然转型是体现以生为本的办学理念,那就是只要有利于学生成长的事,我们就应该不遗余力地去促成,用应用的方式去“应用”。

与此同时,另一个问题是,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构中,现有高职院校何为?

建构当代书法评价体系 篇10

[热点述评]

书法在当代的发展,一直被纳入《美术观察》“观察”的核心范围。自2006年起,本刊连续三年展开对“书法当代标准,煞的讨论。可以说,书法在当代存身的文化生态迥异于以往,书法的审美趣味、文化诉求、观念表达、实用范围均发生了巨大变化。这就需要我们对已有的书法评价标准进行重申、辨析、筛选或坚守,对当代书法需要的时代标准进行总结、指认,达成共识。因而,构建当代书法评价体系是时代向我们提出的重要课题,也是书法家、理论家无法回避的时代使命。

上一篇:用电现场管理系统下一篇:负载均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