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体系

2024-07-02

内容体系(精选12篇)

内容体系 篇1

0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国内外数字媒体产业发展迅速,新闻媒体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为了应对国内外其他媒体的竞争,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广播电台正寻求电台之间内容资源的共享合作,同时尝试建立内容服务平台,充分发挥自身在内容资源方面的优势,向用户提供更细致全面的服务,实现向现代媒体的转型。

目前广播电台之间内容交换服务平台功能比较单一,主要是完成内容登记、信息共享等,内容分发主要是通过存储介质、FTP上传下载等来实现。随着电台之间内容共享、内容交换和内容交易等业务的开展,需要一种支持内容信息发布,支持内容集中与分布存储以及分发,并提供交换过程中身份认证的数字内容交换体系。

1数字内容交换平台与体系

数字内容交换服务平台是一种提供内容在线交换服务的综合性平台,其主要功能包括:内容管理、内容保护、内容分发、数据存储、用户管理、交易管理等,而数字内容交换体系是整个平台的核心部分。完善的内容交换体系能够支持内容信息发布,实现内容交换的全过程身份认证,并提供内容文件的集中式和分布式分发机制,是一种灵活的、支持多种业务模式的内容交换体系。

2模型与机制研究

2.1交换与分发模型

内容交换服务平台汇聚了各电台交换内容的信息,各电台机构用户从服务平台浏览内容信息,订购所需要的内容(包),服务平台对机构用户身份进行认证,核实交易内容,生成交易记录。内容分发代理则是各电台机构提供给服务平台的分发代理,负责接收交易记录和进行内容分发。服务平台自身也提供了媒体分发代理,用来分发在服务平台上的电台内容和许可证。

内容交换与分发模型设计如图1所示,其中电台A被假定为内容购买方,电台B被假定为内容提供方。

在不同的部署情况下,机构用户可以通过三种方式获取内容和许可证:

1. 电台独立负责内容和许可证分发

在这种情况下,电台A用户下载交易记录,并凭借该交易记录从目标电台B获得内容和许可证,具体的获取方式由双方来协定。

2. 电台提供媒体分发代理

在这种情况下,电台B提供了分发代理作为内容分发服务端。电台A分发代理则作为客户端,以某种方式从平台获得交易记录,发送至电台A分发代理以下载内容和许可证。

3.服务平台提供媒体分发代理

在这种情况下,服务平台集成了一部分电台内容,如果用户订购的内容存储在服务平台上,那么用户可以通过分发代理客户端直接从服务平台获得内容和许可证。

2.2 安全认证模型

1.多重数字证书

数字内容交换体系包含四类证书:

1)用于许可证加密的证书

属于内容购买者的证书之一,提供给许可证服务端,用来对许可证进行加密后发送给内容购买者。

2)用户交易证书

属于内容购买者的证书之一,提供给服务平台,用来验证身份和对交易进行签名,以保证交易的不可抵赖性。

3)用于分发的证书

属于内容购买者的证书之一,提供给内容

分发代理服务端,用来验证分发代理客户端的身份。

4)服务平台证书

属于内容服务平台,用来对交易记录进行签名,以保证该交易是通过服务平台验证的。

采用不同的数字证书机制,解决内容交易时,购买、下载以及使用不是同一用户的情况。在进行内容交易时,很有可能购买者、下载者以及使用者是电台三个不同的主体(个人、部门或者设备),因此三者都需要不同的数字证书以明确责任,各负其责,同时也减少个人密钥暴露的危险。

采用用户名/密码、数字证书(用于内容交易)、USB KEY技术解决身份认证和交易的不可抵赖性。登录-确认交易-对交易进行签名。当用户登录服务平台发布内容时,可以采用“用户名+密码”的方法,对用户身份进行认证。当用户购买内容,在确认交易的时候,需要插入用户用于交易的USB KEY,对用户身份进行了更严格的认证,同时对交易记录进行签名,保证了交易的不可抵赖性。

采用内容加密、许可证、数字证书(用于对许可证的加密)机制解决内容的保密性。内容保护的核心思路是,对内容进行加密,用户购买内容后再以某种方式将用于解密的许可证分发给用户。而目前许多电台已经建立了各自的内容版权系统,因此平台将内容加密以及对应许可证的生成交由电台各自负责,平台负责解决加密后的内容以及对应许可证的分发机制。

采用平台证书对用于分发的交易记录进行签名来保证交易记录的可靠性。用于分发的交易记录使用了平台证书进行了数字签名,分发代理服务端将检验该数字签名是否正确,以保证交易记录没有被篡改。

采用数字证书(用于分发时的身份认证)来解决分发的主体认证。在进行内容分发时,需要采用数字证书技术检验客户端身份的合法性,降低加密后的内容和许可证被非法盗取的几率,从而建立一个有身份认证的分发环境。

2.安全认证机制

内容发布者自身负责对内容进行加密,并妥善保管用于内容解密的许可证。当用户购买内容时,需要提交“用于许可证加密的证书”和“用于内容分发的证书”,一种简易的方法是用户的交易证书、许可证加密证书和分发证书都是同一个证书。

分发代理客户端(购买者)在下载内容和许可证时,需要提交交易记录给分发代理服务端(发布者)。服务端验证交易记录的平台签名,并根据“交易记录”里面的“用于分发的证书”验证客户端是目标终端。通过验证后服务端使用“交易记录”的“用于许可证加密的证书”对许可证进行加密,连同内容一起并发送给内容购买者。内容购买者拿到加密后的许可证后,通过某种方式还原出许可证并对内容文件进行操作。

2.3 交易记录格式

交易记录是整个交易的核心,也是整个交易的最终产物。用户浏览并订购内容生成交易记录,并凭借交易记录获得实际内容文件。交易记录包括了订购内容列表和身份认证等信息。在内容文件分发的过程中需要对交易记录进行分发和解析,用于分发的交易记录文件是一个zip格式文件,包含如下文件:

1.用于分发的交易内容文件

用于分发的交易内容文件包含了内容连接列表、用于许可证加密的证书和用于分发的证书信息等,文件名为Dist Tran Content.xml。

2.交易签名文件

交易签名文件包含了使用平台证书对交易内容的数字签名,文件名为Tran Sign.txt,以此证明该交易是通过服务平台认证过的。

采用zip格式对这两个文件进行打包,形成最终的交易记录文件。

1) Content List字段

Content List存放的是该交易包含了哪些内容,以及各内容的文件链接列表信息。

一个内容文件链接基本格式包含名称、大小及哈希值等。内容文件链接格式为:mfile://|file|<文件名称>|<文件大小>|<文件格式>|<文件哈希值>|/

2) Licence Cert字段

Licence Cert字段存放的“用于许可证加密的证书”数据。

3) Dist Cert字段

Dist Cert字段存放的是“用于分发的证书”数据。

3总结

数字内容交换体系是数字内容交换服务平台的核心部分。随着业务的不断发展,数字内容交换需求也不断增强,对兼容各种业务模式和技术现状的交换体系的研究也在逐步开展中。本文提出的数字内容交换体系对现有的内容共享系统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在线交易系统的业务流程,融合多种主流安全技术,采用安全高效的方法将各内容系统进行连接,能够适应目前各电台以及内容提供方的异构内容系统现状,满足数字内容交换的不同要求,是一种集中与分布相结合的安全的数字内容交换体系。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国内外数字媒体产业发展迅速, 新闻媒体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为了应对国内外其他媒体的竞争, 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 广播电台正寻求电台之间内容资源的共享合作。本文提出了一种数字内容交换体系, 采用安全高效的方法将各内容系统进行连接, 能够适应目前各电台以及内容提供方的异构内容系统现状, 满足数字内容交换的不同要求, 是一种集中与分布相结合的安全的数字内容交换体系。

关键词:数字内容,交换,安全,认证,分发

参考文献

[1]桂小林.网格技术导论[M].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2]关振胜.公钥基础设置PKI与认证机构CA[M].电子工业出版社.

内容体系 篇2

一、培训内容1、2、3、4、首先成立组织机构(领导小组、推进工作小组)。贯标培训(标准条文,基础知识等)。专项培训(过程识别、环境因素/危险源识别、评价方初始状态评审(公司的现有状况;过程/环境因素/危险法、体系文件编写要求等)。源的排查、统计、分析、评价;现有管理规章制度;相关方;法律法规的执行状况;硬件/软件状况;组织机构;职责分配等)5、6、7、8、9、体系建立的策划(文件构架、方针、目标、指标、资源体系文件编写(现有文件的有效、修订、新编、计划清文件的审查、批准、发布、全公司的宣贯培训。体系试运行(运行证据保存,软/硬件的改造等)。内审员培训(审核技巧、程序、安排、结果、整改等)。投入等)。单、安排落实)。

10、内审的进行(审核计划、检查单、不符合项报告、审核报告)。

11、管理评审(领导层对体系的有效性、适宜性、符合性评判)。

更关注海外内容生产的先进体系 篇3

黎瑞刚:我们和时代华纳有长时间的合作和沟通。在美国传媒界,时代华纳以前是一家非常多元化的公司,但这些年公司的路线有所调整,先是和美国在线剥离,之后又进一步把渠道方面的业务剥离,现在的时代华纳专注于内容方面——无论是旗下的华纳兄弟影业,还是电视方面的CNN、HBO和TNT,都是业内的领先公司。美剧方面,华纳的产量大概占据了美剧市场3成的比例,电影产量在好莱坞六大中也是最多的。所以说时代华纳在内容方面的实力非常强,这跟我们基金关注内容的发展战略是一致的,因此我们一直在探讨合作的可能。这次正好碰到全球财富论坛,我和华纳的CEO聊得比较多也比较深了,所以双方决定在这个场合做一个简单发布。其实之前就有一系列项目在谈,这次是一个捆绑合作,包括很多电影、电视内容。此外我也跟他们说我们很看重目前在中国蓬勃兴起的一些新内容,就是基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针对新观众群体的新内容。这方面我们也有浓厚兴趣,希望能有所尝试。

《综艺》:你刚才特别提到了美剧,目前中美之间的电影合拍比较多,你们会尝试电视剧方面的合拍吗?

黎瑞刚:是的,我们对此已有非常深入的探讨,在国内也已和一些制作方有所交流。当然美剧的制作模式更像电影,与中国本地电视剧大批量生产的模式很不同。但我认为这值得尝试,毕竟美剧现在对中国年轻观众的吸引力很大。我关注的从来都不是简单地把国外已有的内容产品拿到中国来发行,挣个差价。我不关心这个,做这个的人有很多。我特别关注的是把海外内容生产的先进体系、流程和机制引进中国,这才能实现我们自己文化产业的真正提升。比如我们星空华文做的《中国好声音》——大家都在买外国的节目模式,为什么很多还是做不好?有外国节目在中国有文化水土不服的原因,但我觉得更重要的还是因为没有真正消化别人的流程和模式,这也是主要挑战。我们现在合作的都是国际顶尖的专业公司,他们多年锤炼出的一整套运作体系是有重要价值的,这一点要承认。

《综艺》:针对新媒体的新内容,未来你们的尝试是会像之前Netflix做的《纸牌屋》那样的高端内容,还是会尝试更小型、更本土的方向?

黎瑞刚:肯定是要根据中国的环境来做内容。美国的市场环境毕竟很不一样,他们还是以收费模式为主,中国的互联网模式则是以免费为主导,所以很多美国的做法在中国未必行得通。国内的互联网现在也还是以买节目为主。当然不排除未来互联网经过更多整合,然后逐步培育起观众对高品质独家内容的付费习惯。一旦这种习惯培养起来,平台方对内容订制的需求肯定会上升,这种情况我觉得也会产生(高端内容),但这个发展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综艺》:东方梦工厂目前进展如何?前几天有消息说万达和梦工厂也在酝酿合作?

黎瑞刚:这个完全是没谱的事。梦工厂现在是在跟我们合作,虽然动画和斯皮尔伯格那边的真人电影是分开的公司,但两家的渊源和关系非常密切,相互之间也有投资,加上“梦工厂”这个品牌是卡赞伯格拥有的。我和卡赞伯格、斯皮尔伯格都保持了良好的沟通。真人电影现在我们还没有大规模涉及,暂时也不是我们的主方向,我们还是主要集中在动画——梦工厂在中国所有跟动画相关的业务都须经过我们来运作,这在合约中是明确规定了的。上次那个报道是个乌龙,完全是子虚乌有。为此卡赞伯格本人还跟我解释了好几次,他其实在成都论坛上当场就否认了(那个消息)。实际上,我们梦工厂的团队之前跟国内很多房地产商都有一些初步接触,只是听听想法,仅此而已。我们不排除和国内的开发商共同创意和尝试新的乐园模式,其中也包括万达,我们看好这个市场方向。

《综艺》:你说东方梦工厂目前的业务集中在动画,但你们最近也参与了一个真人电影《藏地密码》。

黎瑞刚:是,我们主要是做动画,真人电影计划逐步去做。《藏地密码》是因为我们和中影接触比较多,我和韩三平是老朋友。我们和卡赞伯格合作后,我介绍他俩认识,然后有一次韩总提到这个项目,卡赞伯格也上了心。后来我把故事梗概翻译了给他,他看完觉得不错,认为有做成商业电影的基础,大家就说一起合作,希望能做成一个系列。现在这个项目还在前期筹备,主要是卡赞伯格在负责。他正在美国物色编剧和导演,我们从一开始就要用好莱坞的创作力量来做剧本——这个片子绝不会是那种翻译一下拿到海外的中国电影,而是从一开始就按好莱坞模式运作,再拿到全球去发行。

《综艺》:就是说东方梦工厂不止是这个电影的投资方,还会负责项目的具体运作?

黎瑞刚:就投资关系而言,这个项目有中影、上影,国影基金也参与了影片投资,但具体运营工作是由东方梦工厂做。从美国过来的制作总监,也是获过奥斯卡、艾美奖提名的,现在他正在亲自负责这个项目。

《综艺》:就具体业务而言,电视这边的星空华文似乎见效最快,这是否和你之前在上海文广多年的经验有关?

黎瑞刚:个人经验是一回事,再说我之前在SMG的经验也不止是在电视,我也做过很成功的IPTV公司百视通,还有第一财经这样的媒体。至于星空这边最快取得成果,我觉得主要还是商业模式的原因——做一部电影、电视剧,最快要2-3年才能收回投资,我们东方梦工厂做的高品质动画片一般需要5-7年。而电视是快速产品,从决定投入到最后做完,几个月就可以做到。所以这是与产品属性和特点相关的。

《综艺》: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之前跟海外大传媒企业的合作很多,目前中外企业对于合作的诉求似乎有所不同——外方希望借机进入中国市场,而中方更看重借船出海,你怎么看这种差异?

黎瑞刚:我倒不这么觉得。说实话,有多少中国的合作方是真正在看海外市场呢?我想恐怕很多也还是在看中国本地市场吧!比如电影,中国市场这么大,而且仍处于刚刚被开掘的阶段,我想大家主要都还是在看这个。

《综艺》:最近两年中国公司在好好莱坞陆续进行了一些企业并购,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未来对此会有所考虑吗?

黎瑞剛:这个嘛,其他案例我不好评论。其实一直有很多案子来找我们,但我在这个行业比较久了,所以不会轻易动心。

《综艺》:因为当好莱坞的老板并不那么容易?

黎瑞刚:这是一方面的原因吧,其实现阶段可能还说不上这个,首先还是应该考虑你买的东西是否真的值这个钱。我个人觉得这不是我们现阶段应该做的事。

《综艺》:这两年国内文化产业基金出现了很多,你怎么看基金这种形式?

黎瑞刚:至少这种形式在实际运作中是有独特优势的。目前我最重要的角色就是在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虽然之前领导也给了我在大文广的任命,但我现在主要的工作还是在这边。

现在打文化牌的基金太多了,各种背景的都有。我们原来的文化、媒体都不开放,现在虽然慢慢放开了,但很多旧有体制因素还在,所以大家现在看到了基金的好处,似乎谁都能做,而且听起来跟金融很近,名字很好听,但实际上做基金很难,要求非常高。我们现在每天都很紧张。基金是做长线,不是一锤子买卖。这是很规则很专业的,对运作团队的要求也很高。忽悠几句当然容易,但我真觉得基金不是那么好做,尤其是市场化的基金,光靠说是不行的。

《综艺》:我注意到一个小细节:你们基金的英文名里用的是“China”一词,但中文名用的词却是更广义的“华人”。

黎瑞刚:这只是个名称问题——理性的投资人不会因为你名字中有哪两个字就对你另眼相看,有时候这还不是个好事情。我觉得基金应该低调,做行业背后的推手。国外很多大基金可能名字让人很陌生,大家都知道Google、Facebook,但在背后帮助这些公司起步的基金可能大多数人没听过。当然出名的基金也有,比如我们做的梦工厂很有名,灿星也越来越有名,所以现在很多人知道了我们,其中也可能有我本人的原因。但从本质上说,基金还是应专注在幕后工作上,让企业更多出现在台前。

篮球课程内容体系的理论构建 篇4

n=3 0

本文试图根据篮球课程的培养目标,结合系统论的部分观点和当前课程的现状,对篮球课程进行内容整合与体系重构,使之更适合当前经济社会的需要和教育的需要,同时促进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篮球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

1 篮球课程内容体系重构的必要性分析

1.1 篮球课程内容体系重构必要性的理论分析

1.1.1 社会需求使篮球课程内容体系的变革成为必然

体育教育专业的主要培养目标为体育教师。尽管我们的培养目标一直没有变,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改革与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体育教师却发生了变化;从学有所专,到德智体全面发展,再到体教训结合,并能兼顾体育管理和社会指导的符合型人才。每一次社会需求的变化都对我们的体育教师有了更高的要求。篮球课程是体育专业的必修课程,是体育院校的核心课程之一。为了适应这种需求我们的篮球内容应具有先进性、科学性;但我们目前的篮球课程很多沿用了70年代的教学内容和模式,号称“一本教案打天下”,这在一定的程度上束缚了篮球课程的发展,也与体育教育教育改革的目标背道而驰。

1.1.2 篮球课程内容的充实和丰富,使课程内容体系的重构很有必要

马克思认为“所有的知识均来源于劳动实践”。因此,篮球课程的教学内容需要根据教育目对篮球实践知识进行整合、开发和利用。现代篮球运动竞技拼争日趋激烈,要求运动员技术更全面,综合素质更高。如篮球运动的位置技术和动作技术进一步丰富:投篮技术在原有的基础上发展了贴身投篮、后仰投篮、超手投篮、勾手投篮等;传球技术在原有的动作上为了适应现在的运动特点,要求动作更小,更隐蔽,用力特点也发生了改变;现代篮球在战术上位置进一步模糊化,因此一个运动员还必须掌握多个位置的技术和战术要求。这些技术的发展为篮球课程内容的发展成为了可能。

篮球课程的内容在发展中不断的丰富和充实,一方面是技能和战术的不断更新;另一方面是原有课程内容的充实与创造;这是篮球课程教学内容连续性和创造性的体现。如何在丰富的学习内容和有限的学习时间之间进行篮球课程内容的取舍,最大程度地合理安排好学生的上课内容,让学生用最少的时间学到他们需要的知识,是课程研究的重中之重。因此,对篮球课程内容进行重新整合,科学化处理变得尤为迫切。

1.2 篮球课程内容体系重构必要性的实践分析

1.2.1 现行的篮球课程内容体系的实施现状分析

为了对当前的篮球课程内容实施现状的满意度进行调查,本文从内容先进性、知识的系统和结构科学性、内容实施的合理性等方面,对武汉体育学院篮球教研室、北京体育大学篮球教研室、上海体育学院篮球教研室的教师(共计30人)和学生(200人)进行了问卷调查。

1.2.2 教师对篮球课程内容的满意度分析

篮球课程内容的选择以完成教学的目的和任务为主要依据,除充分体现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系统性外,更应体现教材的实效性、针对性和时代特征。由表2可知,教师对篮球课程的内容体系基本满意,认为课程知识结构较为全面合理,但部分内容相对老化,传统教育意识和观念依然顽固,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发展和提高。

1.2.3 学生对篮球课程内容的满意度分析

由图1和表2可知,学生对现行篮球课程的内容体系基本满意和教师的调查结果基本相似。学生由于自身的运动和专业理论水平限制,在体育课程内容上,教师对课程内容体系和内容把握上更深刻,应该说在体育课程内容的评价上,教师有更多的发言权。但学生作为篮球课程学习的主体,是篮球课程实施中的主要受动者,学生的体验和反馈是篮球课程实施的最直接检验。进一步的调查表明:篮球课程内容呈现给学生的是单一的、理论化的、体系化的技能知识,而不是具体的现实的篮球经验;此外篮球课程过于注重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知识视野、文化底蕴以及意志品质、道德修养、人生观、方法学等方面素质的培养。

2 篮球课程内容体系的构建

2.1 篮球课程内容体系建构的依据

我国的教育模式一直以“集中统一”为特色:统一招生、统一分配、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的教材……。这种模式体现为现行篮球课程内容的单一性、强制性和程序化,它正束缚着学生的创造力和活力。为了解决这种大统一,大多数国家倾向于把普通教学的内容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共同的,所有人都必须掌握的内容;另一部分是各种选学内容。这种方式体现了课程内容社会培养目标和个人培养目标的统一。鉴于此,篮球课程的内容体系也可以划分为:基础内容和选学内容两部分;为了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发挥培养目标的差异性,选学内容可以继续分为限选内容和任选内容。这样的设置有利于调动教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利于教学中的因材施教,从而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的统一。

2.2 构建的篮球课程内容体系

为了使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修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既能较好地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又能兼顾学生的全面性和个性的发展,在参考国内外课程设置的理论和趋势对篮球课程内容进行重新整合,结合当前课程培养目标的要求,把课程内容按照本文划分的两大部分和三个方面,进行重新划分(如表2)。

2.3 篮球课程内容体系的模块化设计

篮球课程是通过课堂教学和学校课余活动,在教师、学生的共同参与下,教师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掌握篮球运动的技术和理论知识,开发学生的智力,全面地发展其身体机能和素质,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和良好的道德情操的过程。因此,篮球课程至少应包含篮球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心理、智力等方面的内容,同时还包含意志品质和道德修养的问题。由于篮球课程实践性的特征,篮球课程的这些功能都以篮球技战术教学为载体,并通过篮球技战术教学过程来实现。为了简化篮球课程的内容,方便教学,本文以篮球技、战术的提高为主线,以实战为落脚点,把影响技战术提高的相关因素进行分门别类,建立如体能、心理、意志、品质等几个模块,在进行技战术教学时兼顾对学生多方面的培养。这种分类整合,将有利于课程内容体系的优化,最终有利于教学的实施和学生的培养(如图2)。

2.4 对篮球课程内容体系重构的解释与分析

篮球课程内容体系的分类方式,体现了篮球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统一性和灵活性的完美结合,反映了社会发展对体育人才需求由单一向多样的发展趋势。

篮球课程内容体系的必修内容是整个课程的主要部分,通过课程管理,提高篮球课程普遍的适应性,可以满足不同地方,学校和学生需要。其中以基本的技术教学为主,在注重竞技能力培养的同时,突出其健身方法和手段的功能;同时,在必修课中还加入了篮球运动文化和发展趋势的教学内容、竞赛组织和科研的内容,是为了适应当前教育改革要求,加强学生多方面素质的培养,课程的选学内容可以根据课程的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以及学校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其目标是培养宽口径、高素质、广适应和重创新的体育复合型人才。选学内容能与篮球必修教学内容有机的衔接、配套和完善,还能与社会体育和全民健身计划的内容相衔接,同时吸收现代科技的新思想、新观念、新成就,充分体现学科的前沿知识,做到兼容并蓄,实现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

3 结语

构建后的篮球教学内容充分注重了篮球内容的继承性和现代化的衔接,必修内容强化篮球课程的一般内容,限制性选修和任意性选修内容加强学生对篮球某一方向或内容的深入研究。使篮球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在继承的基础上实现发展和优化。篮球课程内容的重构,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力提升篮球课程专业教师本身素质,健全篮球课程教师队伍,是重构的篮球课程内容体系成功的关键。

摘要:当前篮球专项课程内容与教学目标和社会需求不相适应,也不能完全满足教师和学生的教学需求,其内容体系需重新整合。通过分析把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项课程内容体系划分为两个部分和三个方面,并以篮球技战术的提高为主线,把篮球课程内容进一步模块化。

关键词:篮球课程,内容体系,重构

参考文献

[1]郝永德.课程研制方法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李秉德,李定仁.教学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王贺立,周贤江.篮球实用教程[M].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

[4]钟启泉.课程设计基础[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5]元祥.论“生活世界”的教育[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0,5.

[6]Short,E.C.(Ed.),Forms of Inquire Curriculum,1991:179-184.

质量管理体系重点自查内容 篇5

各单位应对照本要求(相关的内容)对内部工作进行一次自查,未进行自查的单位(查自查记录问题)将进行通报考核。公司将在下周进行体系内部审核,各单位要重视此次审核工作,做好内部检查和完善工作:

一、建立健全文件记录清单,形成的文件要有编制、审核、批准,文件接收、发放有登记,清理作废过期文件和记录(按要求),并按要求处置;现场无作废过期文件;

二、按要求每月对内部质量目标进行总结,未完成的项目内容应有相应措施;

三、建立内部设备设施台帐及监视测量设施台帐,监视测量设施符合检定要

求,有标识;

四、按计划实施培训教育,培训效果有评价,特殊工种及岗位操作人员操作证

(或资格证)齐全;人员符合岗位入职要求;

五、保持好内部各类检查记录,包括岗位巡检记录;

六、工艺过程控制良好,指标符合要求,出现严重超标时应有管理措施,中间

产品不合格应有处置记录(保持好岗位操作记录)。

七、重大管理问题,包括事故,应完善并保持管理措施记录(包括事故台帐);

八、现场各类标识清晰完整,现场物料分类存放标识明确;

九、工艺设备安全环保档案台帐齐全;

十、按规范要求实施检验、检定,内容包括原料、产品、中间产品、设备、仪

器仪表及安全设施附件等;

十一、内部人员职责明确(其它方面无规定的应补充完善,以内部文件形式);

十二、出现不合格品,包括采购产品,应做好并保持处置记录;

十三、有采购职能的单位,要对供方进行评价,保持供方评定记录合格供方名录,避免在未评定的供方或不合格供方处采购;

十四、保持质量体系的其它记录,如质量检验记录、质量分析记录、其它统计资

料、技改资料、纠正预防措施单等。

内容体系 篇6

关键词:地方高校;教学督导;内容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4)02-0061-02

收稿日期:2013-08-07

作者简介:宁业勤(1973—),男,江西九江人,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教育管理与评价研究。

2001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其中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政府和社会监督与高校自我约束相结合的教育教学质量监测与保证体系。基于此,许多高校借鉴国家教育督导制度在高校内部建立了教学督导模式,包括后来得到蓬勃发展的高职院校。然而,在政府和社会监督上,更多的是通过年度(或更长时限)评估等形式对高校整个办学情况予以考察,并未能像高校内部那样紧紧围绕教学开展专门的、常规性的监督指导工作,这一缺失严重影响了教学督导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因此,建立以地方高校为对象、地方政府和行政部门或其他第三方机构为主体的市级教学督导机制,就成为当务之急。

一、市级教学督导的意义

建立地方高校市级教学督导机制,对于加强高校管理、推进高校整体发展、确保教学质量等具有积极意义。

(一)有利于加强地方高校管理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特别是近年来高职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地方高校已由原来的一枝独秀发展为当前的百花齐放,而在经济发达的省市地区更是如此。在这一背景下,加强地方高校的监督与管理,就成为地方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要职能。本着“谁投资谁管理”的原则,地方政府及社会也应该对地方高校进行不同形式的监督,以确保纳税人的钱花得其所。教学是高校的中心工作,是高校的生命线。因此,围绕教学对高校开展的监督与评价抓住了问题的关键。此外,开展市级教学督导能有效促进高校贯彻各级政府及行政部门有关教学改革政策的文件,确保依法治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有利于推进地方高校整体发展

实践表明,地方高校的蓬勃发展在没有外力的刺激或规约下往往呈现出无序、盲目、无为以及坐等改革的平庸状态。因此,紧紧围绕教学质量开展的监督与评价,可以营造出一种无形的外在壓力,促使高校摆脱平庸状态,不断努力,为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而且,在市级教学督导过程中,相关专家围绕高校教学开展的指导,无论在方法、策略上还是具体的改革建设行为上,对高校教学及其管理都有着极大的实用或参考价值,特别是通过督导活动,对市内外个别高校先进经验的传播与推广,有利于地方高校形成相互借鉴与探讨的学习氛围,从而推进高校的整体发展。

(三)有利于形成有效的质量保障机制

当前高校内部建立的校、院二级教学督导机制已臻于完善,校级督导在确保全校教学工作正常运转、推进学校教学工作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上发挥了重要作用;院级督导则从微观层面上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加强专业与课程建设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然而,单纯的校内督导机制仍有其固有的诸多不足,如自行组织的督导是否规范、合理,合法性又如何,督导活动能否起到预期的作用等仍存疑虑。因此,校内教学督导急需建立起与之呼应的校外教学监督机制,以便在更为宏观的层面上对高校教学质量及其工作予以监督、指导和评价。唯有如此,上下连贯、内外呼应、完整有效的教学质量保障机制方为建成,并能释放出更大效能。

二、市级教学督导内容体系构建的思路

(一)以教学质量为主线

美国著名管理大师朱兰的“质量三部曲”为本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质量三部曲”即质量计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质量计划是对整个生产环节和过程从质量上预先把握;质量控制是选取影响质量的关键环节予以不定时监测,以便发现问题;质量改进即针对发现的问题或一个阶段后对有问题的质量行为进行改进。据此,市级教学督导宏观上可从教学质量保障、质量监控和质量改进三方面切入,作为教学督导内容体系的重要维度。质量保障,由于理解的角度不同,其所指外延也有差异,可以说,所有的质量行为都属“保障”。此处的质量保障,主要是从环境和条件等方面为产生较高质量提供基本需要。因此,教学质量保障这一维度重点考察高校最基本的办学条件和环境等。教学质量监控不仅要关注高校自身质量监控行为,而且,作为本身就是在进行质量监控的市级教学督导,还必须考察高校教学质量产生全程中的关键环节。教学质量改进主要关注高校围绕教学质量的提升所进行的教学建设与改革等相关内容。

(二)以促进机制的形成为重点

任何组织犹如一个生命体,外来再强大的“刺激”都必须经过内在的运行机理发挥作用。因此,市级教学督导在考察个别环节与要素的同时,更应从宏观角度系统把握教学管理过程中形成的运行机制。从督导评价的时效性上看,实践中大多评价其发挥作用的时间为评价前的准备至评价结束,评价活动一旦结束,学校的一切行为立马恢复到评价前的状态,这种情况极大地损害了评价的功能。从这一角度上看,侧重于学校教学及其管理工作的运行机制,将在更大程度上延长督导评价的时效,真正发挥监督指导对整个教学过程的辐射作用。此外,关注高校教学运行机制,比起仅从个别的静态要素考察更有意义,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按照前述质量理论,对高校教学运行机制重在关注教学质量保障机制、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和教学质量改进机制三个方面,主要关注这些机制建成及其完整性情况,运转与衔接情况以及运行效果等。

(三)宏观把握,点面结合

作为对整个地方高校开展督导的第三方机构,必须处在一定高度宏观把握市域内高校的整体情况,从当前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来看待学校的发展,从学校人才培养特色来观照学校教学,正确评价学校教学工作;宏观把握还体现在对教学全程的系统关注上,应充分考虑到教学过程的每个方面和每个环节;此外,宏观把握也要求教学督导从我国教育发展阶段及教育发展规律来看待地方高校的发展。只有切合教育规律,符合地方和学校发展实际,教学督导才能实现既定目标。当然,由于人力和时间的限制,实际上的教学督导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督导中还必须精心选取教学质量产生过程的关键环节或决定性要素,以此作为“索引”,深入分析学校教学情况实质,由表及里,点面结合。

三、市级教学督导内容体系架构

根据上面论述,本研究构建出了市级教学督导内容体系,详见下表。

内容体系 篇7

在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 应该设置一门“高级财务管理学”课程, 这是财务管理学界的一个共同共识。但是, 对于何为高级财务管理以及高级财务管理包括哪些内容, 人们的看法并不一致。为了便于比较, 笔者选取了标有“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的高级财务管理教材, 对其主要内容进行了探讨。有学者以环境为起点, 构建了整个财务管理的内容体系, 认为:“凡是符合财务管理假设的内容, 都放入初、中级财务管理中, 凡是对财务管理假设有突破的内容, 都放入高级财务管理中。因此, 高级财务管理讲授的, 都是突破财务管理假设的内容, 是一些专门性的问题”。有学者在深入阐述基本财务理论的基础上 (如企业理论与财务目标、资本市场理论等) , 以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流程与企业的生命周期为线索, 即按照“基本理论→投资管理→融资管理→价值管理与财务风险管理→扩张与重组”安排章节。也有学者将《高级财务管理》分上、下两篇。上篇着重介绍和讨论现代公司财务的核心理论和实务问题, 下篇着重介绍和讨论公司购并和重组中的财务向题。还有学者在设计《高级财务管理》内容时提出, 既考虑到要吸纳世界财务理论与实务发展的最新进展, 又考虑到要较好地适应我国财务管理实践发展的现实需要。由此可见, 对《高级财务管理》内容体系的认识并不一致。

二、对高级财务管理内涵及外延的界定

(一) 对高级财务管理内涵的界定

国内有学者认为高级财务管理和高级管理会计所体现的“高级”的思想是一致的, 初级、中级和高级的区别应该不是同一个平面上的差别, 而是不同层面的差异。目前一般的财务管理理论的主要特点是就财务论财务, 即忽略组织背景来研究财务资源的有效配置问题, 其基本变量完全局限于成本、收益和风险。由于不考虑组织所面对的内外部环境, 面对市场的计划和决策后的控制和评价问题也就被淡化, 中级财务管理将管理过程几乎集中到了决策这一环节上。实际上, 管理是一个社会过程, 它包含着为完成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行为, 财务管理作为一项以价值为轴心, 价值最大化为目标, 具有综合性的智能管理, 自然也应体现其社会过程的性质。因此, 高级财务管理理论就是要就管理来论财务, 体现财务管理的社会过程, 立足于企业财务管理环境, 从实现企业财务战略目标, 提高其核心竞争能力角度诠释财务管理功能。

(二) 对高级财务管理外延的界定

财务管理假设主要由理财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有效市场假设、资金增值假设和理性理财假设构成。目前初、中级财务管理所讲述的基本理论和通用业务理论都是符合财务管理假设的内容, 但在理财实务中, 很多理财活动是突破了财务管理假设的。比如企业并购的财务管理, 涉及到理财主体的变更和理财主体的消亡;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涉及到理财主体的地位已经部分消失, 许多财权掌握在母公司手中;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涉及到有效市场假设和理性理财假设;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管理主要是突破资金增值假设;企业破产、重整与清算的财务管理主要是突破理财主体假设。理论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指导实践。凡是对财务管理假设有突破的问题, 应该都放入高级财务管理中来讲授。

三、高级财务管理内容体系构建

笔者认为, 高级财务管理内容体系的构建可以从方法和实务两个层面入手。

(一) 以公司财务战略管理流程为线索, 构建方法层面的内容体系

笔者认为, 方法层面内容体系的构建, 可以公司财务管理环境为起点, 以公司财务战略管理目标为方向, 以公司财务战略管理流程为线索, 按“战略分析决策→战略执行→战略评价”安排章节。之所以以环境为起点, 主要是因为财务管理的环境变了, 财务管理的目标就会发生变化;依据财务目标, 确定能够有效实现目标的财务战略, 然后用财务预算将财务战略与日常经营管理连接起来。在预算实施的过程中, 运用财务控制手段对过程进行相应的风险预警和效率控制。最后以预算为主要标准, 对经营业绩和战略的完成情况进行财务评价。即在方法层面讲授的内容主要包括财务战略管理、预算管理、预警与财务控制管理以及业绩评价四方面内容。

1. 在财务战略管理方面, 高级财务管理关注的问题应该主要包括:财务战略的定义, 它与公司经营战略的关系, 筹资战略、投资战略和利润分配战略的制定等, 如何在财务决策、控制与分析中注入战略思考等。

2. 在预算管理方面, 高级财务关注的问题应该主要包括:预算管理及其特征;预算管理的模式、优缺点以及使用条件;预算管理所涉及的行为问题以及预算编制和管理的层级制组织基础与如今组织结构流程化趋势的矛盾;预算表达的财务特性与组织战略目标多元化的矛盾以及编制技术相对固定与环境变化加速的矛盾等等。

3. 在预警与财务控制管理方面, 高级财务管理应该主要立足于财务风险的防范, 着力进行财务风险管理, 设置财务预警分析系统或者手段等。

4. 在业绩评价方面, 高级财务管理关注的问题应该主要包括:业绩评价的基本理论;业绩评价的基本模式以及业绩评价未来的发展方向等。

(二) 以突破财务管理假设为标准, 构建实务层面的内容体系

即凡是对财务管理假设有突破的问题, 都放入高级财务管理的实务层面的内容体系中来讲授。主要包括企业并购财务管理、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破产重整与清算的财务管理。

1.在企业并购财务管理方面, 高级财务管理关注的问题应该主要包括并购的动因及效应;目标公司价值评估的方法;各种并购支付方式的特点及适用条件;并购所需资金量的预测方法及筹资方式;杠杆并购的概念、特点以及管理层收购的概念及在我国的实践;并购防御战略以及并购整合的类型与内容等。

2.在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方面, 高级财务管理关注的问题应该主要包括企业集团各层次关系和企业集团的特征;企业集团的组建模式;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特点;企业集团资金运筹以及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等。

3.在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方面, 高级财务管理关注的问题应该主要包括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及风险投资过程;中小企业投资战略的制定及资本运营方法以及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体系及相关的政策等。

4.在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方面, 高级财务管理关注的问题应该主要包括非营利组织的筹资方式和筹资管理、非营利组织项目分析的目标与项目的风险分析等。

5.在企业破产、重整与清算财务管理方面, 高级财务管理关注的问题应该主要包括破产危机的辨识、应对与管理;重整与和解计划的制定与执行;破产财产、破产债权的范围与计价方法等。

(三) 高级财务管理内容体系的构建

内容体系 篇8

休闲学研究在中国是一门新学科。近些年已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与尝试,其中不乏上乘之作,但也有“抄袭”的行为,除了学风的浮躁外,与休闲研究在学界、在教育界尚未被广泛地接纳有直接的关系。解决人才匮乏问题更是当务之急。据笔者的观察与分析,前几年将休闲研究作为自己学术方向的人较少,虽然出现了一些文章,也发现了一些好作者,但很快他的成果又出现在其他领域,因为好多院校或者科研院所没有这个方向。另外的问题是,目前的休闲研究大多是限于旅游和体育专业领域,理论方法引进的多,原创的少。一些论题或课题过于实用性和功利性,常常是就事论事,缺少休闲学基本理论素养,缺少休闲研究的系统知识和跨学科知识,尤其缺少人文文化知识。

休闲学已经确立了自己的研究对象以及核心观点,为休闲实践领域起了指导的作用,休闲学也具备了一个学科应有的特性。但是,休闲学目前属于一门新兴的跨学科,它的学科基础尚未十分牢固,其理论体系也未完善,尚处于初级阶段。从总体上看,休闲学的研究领域大多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领域,而且理论体系还不够完善,这将阻碍休闲学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对具体休闲活动的经济作用与价值导向。

2 休闲学学科体系构建的方法论基础

2.1 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辩证逻辑思维

在马克思看来,人对现实世界的认识,经历着两条彼此相连而又互相区别的认识道路:第一条道路是从现实中的感性事物出发,经过分析,把直观和表象中的具体变为越来越稀薄的抽象,直到得出一些最简单的规定;第二条道路是从那里回过头来,经过综合,使抽象的简单规定按照其内在的固有联系在思维中再现为具体的整体。第一条道路是从具体到抽象,第二条道路是从抽象到具体。马克思说:“在第一条道路上,完整的表象蒸发为抽象的规定,在第二条道路上,抽象的规定在思维形成中导致具体的再现。”从抽象上升到具体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方法之一,而且是它的根本方法。《资本论》的方法从总体上说,就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马克思把第二条道路即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认识道路看成“显然是科学上正确的方法”。这说明,一门学科要想建设科学的理论体系,需要借鉴科学的方法来论武装自己,形成从抽象到具体的辩证逻辑思维。

2.2 从学科起点开始进行范畴推演是构建休闲学学科体系的基本逻辑方法

经过无数次证明范畴是人类思维成果,是人类思维成果高级形态中具有高度概括性、结构稳定的基本概念。它能够使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辩证逻辑思维对一门学科发挥指导作用,因为“任何一门科学离开了范畴,就无法从事理论思维,甚至难以描述其领域的存在、经验、观念或思想”。

何为范畴?“范畴也是概念,是大概念”这表明了范畴的属性,即它是以概念的形式出现的。但范畴又在概念的基础上有一层规定性,“不是所有的概念都能进入范畴,概念能否进入范畴的主要标志是它们的内涵和外延的关系‘概念的内涵小,外延大,是成反比例关系,而范畴的内涵越丰富,它的外延就越大,是成正比例关系’,范畴比概念更深刻,更具普遍性。”范畴的这层规定性表明,它本身不是认识对象整体中单个的具体“元素”的概念,而是认识对象的“某一方面、侧面的浓缩的规定。”根据这一认识成果,休闲学学科体系的构建,关键就在于抓住认识对象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范畴,做到这一点便把握住了休闲学学科体系的“理论基点”或“网上纽结”。

在掌握了范畴之后,我们就需要对休闲学学科体系进行逻辑的推演,而且推演必须得从它的起点范畴 (也称逻辑起点) 开始。借助于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辩证逻辑思维,首先我们必须确定休闲学的逻辑起点。

2.3 休闲学学科的逻辑起点

笔者认为,所谓休闲学的逻辑起点,是指休闲学理论体系逻辑结构的起始范畴,应包含休闲学研究对象一切矛盾的萌芽的规定性,从其可推演出休闲学理论体系逻辑结构的其他范畴、命题,它必须是休闲学历史起点的反映,符合休闲学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某个范畴之所以成为某一理论的逻辑起点,是有条件的。因此,笔者将“休闲”作为休闲学的逻辑起点,也需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其一,与休闲学研究对象的“历史起点”具有同步性。作为逻辑起点的条件之一是,它必须是历史起点的反映,符合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即反映客观事物发展的“思想进程”,必须与客观事物本身发展的“历史进程”相一致:“思维的逻辑过程”必须与人类认识客观事物的历史发展过程相一致。

其二,休闲学的逻辑起点是构成休闲学体系的细胞的、元素的形式。马克思在回答为什么商品是《资本论》逻辑的、细胞的、元素的形式时,曾这样说道:这是因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因此,我们的研究从分析商品开始。”列宁也指出:“《资本论》从分析‘最简单的现象中 (从资产阶级社会的这个‘细胞’中) 揭示出现代社会一切矛盾 (或矛盾的芽) ’。”基于上述两段文字的理解,笔者认为,担任休闲学逻辑起点的概念必须是唯一的,是休闲学理论体系的“元概念”:也必须是休闲学学科的范畴,而不能同时担任其他学科的逻辑起点。

3 休闲学学科内容体系的构建

3.1 休闲学内容体系的构建原则

一是学科性原则。休闲学是一门学科,其内容体系就必定有自身的学科性质。休闲学的学科性质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方面它的产生是源于现代人们的生存需要特别的精神需要,因为它能够给承受各种各样的外部压力和有孤独感的人群带来一些缓解;另一方面,休闲学又是以人类中的休闲现象、休闲问题为研究对象,希望能够在现实生活中把休闲最大化,因此,休闲学是通过实践来解决社会中的一些问题,反过来实践又为休闲学提供经验教训并为休闲理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所以,在内容体系的构建过程中要体现这一学科性质。

二是科学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的目标是对于事物要客观实际地反映出本质和内在规律。休闲学作为一门学科,虽然具体的研究及其成果在目标方面可能是单一的,但其内容体系在目标方面应该甚至必须是多样的,必须同时描述、解释、评价和预测休闲的发展。

三是系统性原则。休闲学的形成,在其内容体系的构建上必须有自身独特的相对完整的一个内部系统:有学科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学科知识体系与方法体系等,并通过系统内部各部分的建设发展而不断地促进着整个系统的全面建设与发展。因此,休闲学必须要从系统性角度全局思考出发,全面构建休闲学的知识框架与体系。

四是继承性和发展性的原则。社会在发展,休闲学也跟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因此,休闲学内容体系的构建要有继承性和发展性。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改革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那么也可以说休闲也是某一时期的产物,保持着继承性的特点,因此应该具有继承性;而多样化的兴起和标准化的衰退必将对我们的休闲行为方式产生深远的影响,休闲学也要与时俱进,因此要有发展性。

坚持上述四条原则,休闲学内容体系的构建才能有坚定的基础,以便于更好地构建休闲学内容体系,使休闲学内容的设置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3.2 休闲学内容体系的构建思路

构建一门学科内容体系需要遵循“查找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构建体系”这一模式,休闲学也不例外。因此,在休闲学内容体系的构建过程中,首先是要查找休闲学自身体系的现状,明确休闲学内容体系存在的问题;其次,根据休闲学内容体系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的办法;最后,利用找出的解决办法,对休闲学内容体系进行合理的构建。

上述对于构成休闲学一些有关因素进行分析,让我们知道了在构建休闲学内容体系时应注意的问题,这也为本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参考文献

[1]于光远, 马惠娣.于光远马惠娣十年对话[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8:237-238.

[2]马惠娣, 刘耳.西方休闲学研究述评[J].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1, (5) .

[3]刘邦凡.关于休闲学和休闲科学[J].理论与实践, 2005, (5) :79.

[4]李仲广, 卢昌崇.基础休闲学[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6) .

论构建多样化德育内容体系 篇9

1.德育内容过分理论化

目前, 高校德育课教师一般都是为了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 按着比较严格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开展德育教学。这种教学往往偏重理论知识的传授, 注重“以理服人”, 难以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进行教学, 没有注意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已经习惯于将道德推理、道德判断整合成道德内容, 以背诵记忆的方式通过概念、选择、简答和论述等文字表述形式以获取高分为目的完成德育课程的学习。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道德思维训练和道德判断能力的提升, 不利于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

2.德育内容过分强调政治色彩

任何国家出于国家利益的考虑必须使其教育内容为统治阶级服务, 因此德育成为传授和灌输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工具, 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德育内容方面过分强调政治要求和理想信念, 强调奉献和牺牲, 这种倾向在德育中突出了理想化的政治导向, 忽略了德育的本质内涵, 忽视了德育工作是包含了心理、道德、法制、政治和思想教育的有机整体, 使德育工作简单化;忽视了学生合理的心理和生理需要, 使德育丧失了自己的发展空间和独特的价值内涵。

3.德育课内容过分强调“应然性”

一直以来, 高校德育内容过分强调“应然”性, 似乎展现在学生面前的道德画卷都毋庸置疑的告诉学生书本上的道理都是正确的, 你们应该相信, 而且必须相信。对于书本上所罗列出来的道德原则学生应该责无旁贷的去遵守。这种用以提升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硬性道理, 在“应然”接受的前提下, 要求学生从外部学习进而实现内部转化。对于目前具有较强的主体意识和叛逆心理的大学生来说, 显然很难接受这种纯粹的道德说教。大学生生活在现实世界中, 他们有着一定的生活经历和经验, 对各种各样纷繁复杂的信息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和判别力, 因此书本上“应然性”的内容在他们看来往往是抽象和充满书生气的, 无法成为他们形成真知的基础和桥梁。

二、德育内容特点分析

1.德育课内容的特殊性——强调生活化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社会要求, 把一定的社会意识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 德育培养的受教育者的品德包含反映社会意识的道德品质、政治品质、法制品质和思想品质, 也包含个性心理品质。[1]因此, 德育内容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教育。[2]德育内容的这“五大要素”从个人的精神层面提出了规定性, 对个人思想道德的发展作了要求, 因此德育不同于传授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其他的学科, 不是以传授既定的理论知识为主, 它所要解决的问题不是针对学生的知识层面而言的知与不知、懂与不懂的问题, 而是以促进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提升为主, 所要解决的是相信与否、践行与否的问题。因此相对于知识教育而言, 德育具有更大的难度, 其内容的特殊性决定了德育内容必须生活化, 即从现实生活中提取与学生的成长实际息息相关的道德案例, 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进行教学。

2.德育内容的非灌输性——强调“内化”

德育内容所强调的是让学生产生正确的道德认知, 培养坚定的道德意志, 完善健全的道德人格。它更注重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强调德育内容的“内化”。只有学生在自觉学习的前提下, 才能将德育过程顺利进行, 才能够将教师讲述的理论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在日常的道德实践中通过行为训练实现自我认识、自我评价从而达到净化心灵转化思想的目的。因此德育内容必须“真正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 建立民主平等、互相对话的师生关系, 关注受教育主体的现实需求, 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教育过程, 培养自我教育、自我选择的能力, 主动实现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化’”。[3]

三、构建多样化的德育内容体系

1.生命观教育

随着新旧体制的变革, 社会节奏不断加快, 学习、生活、经济压力不断加剧, 不少学生在主观愿望与客观实际、理想与现实发生脱节造成挫折时, 便惊慌失措, 陷入长时间不良情绪的困扰而不能自拔, 有的甚至会走入极端, 造成严重后果。目前高校学生自杀事件频繁发生, 这一方面说明他们无法克服“无兴趣、无所谓、无意义”的“精神疲软”状态, 另一方面也说明当代青年对于生命责任感的漠视。德育教师可以努力创设和利用适度和适量的困难情境对学生们进行生命观教育, 磨练他们的意志增加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 也可以针对不同事件引入不同事例增强其论点的说服力。例如, 针对生活压力, 教师可以引入2005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洪占辉, 他连续十二年自立自强背着妹妹上大学。针对学习压力, 教师可以引入李阳的例子。他曾是一个连续三个学期大面积补考, 英语更是连年不及格的学生, 然而四个月的疯狂口语练习使其独创了疯狂英语学习方法, 成为英语学习者的一代名师。

2.社会责任感教育

大学生一般都具备了正确的道德认知, 但是, 在现实生活中仍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存在着诸多不尽人意的缺点和弱点。部分学生不清楚中国历史, 不知道“五四”、“一二·九”、“七七”等历史事件;不少学生不文明用语, 不尊老爱幼, 不讲究公共卫生习惯;在三观方面, 还有一些学生倡导利己主义、实用主义, 不能将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 价值取向功利化。几乎从小学开始就已经接触的社会责任感教育在十多年受教育的过程中却收效甚微, 这从一定程度上说明我们德育的失败。抛开社会环境影响的客观条件, 单从德育课本身来说, 其教学方式、授课内容以及考核方法必须进行改革。教师不应该以规范性的板书、理论性的内容、学术性的语言通过提纲挈领的方式让学生记忆书本, 而是应该从他们的兴趣出发, 通过书本上的内容, 旁征博引各种相关事物, 使之从中汲取营养。

如《变形金刚》与《南京》两部影片相比较, 一部是以变形人为题材的商业片, 一部是反映南京大屠杀的纪实片, 然而在上座率上一边是趋之若鹜一边是索然离场。德育教师可以根据这个事件展开讨论:一面是呼吁勿忘国耻, 一面却是淡漠历史, 对此你怎么看?以此为突破口讨论新时代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爱国主义形式, 爱国主义精神如何彰显。这种讨论内容很贴近大学生的成长实际, 很容易激发学生讨论的热情, 同时也很容易从讨论过程中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 便于教师第一时间掌握第一手材料, 对症下药展开教学工作。

3.热点教育

高校德育内容必须以实际的社会生活和学生的思想实际为依托, 从学生生活中经历和体验的社会性、道德性问题切入, 选择与学生个人有关的题材, 诸如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热点, 包括信仰、抱负、态度、兴趣、情感等与价值观有关的话题, 既考虑文化和社会背景的差异, 又顾及学生的认知发展阶段, 尽可能贴近生活, 贴近实际。

摘要:高校德育课是高校德育工作的一个主要阵地, 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高校德育教育应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进行生命观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和热点教育, 构建多样化的德育内容体系。

关键词:德育内容,多样化,构建

参考文献

[1]储培君, 等.德育论[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7:39-40.

[2]詹万生.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研究报告[J].教育研究, 2001 (10) :5.

高校科研管理内容体系的构建 篇10

一、高校科研管理的内容框架

从面向对象的角度来说,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面向外部的服务单位、科研管理单位和合作单位的科研管理,另一类是面向内部的各个院系、科研团队的科研管理。一般来说,前者面向科研需求单位,而后者面向科研实施单位,因此,要求高校科研管理部门既要熟悉外部科研需求,又要熟悉内部科研能力。一方面,要基于外部需求,制定高校整体的科研发展方向和重点领域,对具体的科研任务进行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同时将高校内部的实际情况及时向外部需求单位进行反馈。这是高校科研管理的第一大任务。另一方面,要基于内部科研能力,及时与科研需求单位进行反复沟通与反馈,并及时将外部科研的具体需求反馈给高校。这是高校科研管理的第二大任务。这两大任务各自形成了一个独立的闭环,且两者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而科研管理工作人员以自身理论与实践知识的提升作为基础,促进两大循环的融合,进而构成了高校科研管理的内容体系框架(图1)。

二、高校科研管理的具体内容

1. 多层面、多渠道与外部科研需求单位进行广泛式主动沟通

高校科研管理部门作为对内科研信息汇总的归口部门和对外科研沟通的主管部门,相当于一般企业的市场部。为扩大学校科研宣传及项目申报,学校应基于校内的科研实力,多层面、多渠道与国家、部委、省市各级政府部门及各级科技管理部门、大企业用户、合作机构、支撑机构等部门进行广泛的主动沟通,以利于学校吸收外部最新的需求和规划,便于与高校内部进行互动,形成高校内部科研能力与外部科研需求的联动机制[2]。

2. 制定高校科研的整体规划,确定发展方向和领域

高校科研不同于一般研究单位和个人的研究,高校科研工作的开展对内依托整个高校的所有资源,包括所有的二级院系、学科、科研团队、学科带头人;对外面包括国家有关政府部门、科研机构、需求企业及国内外合作单位等,因此,高校科研的运转是在多个单位所组成的庞大体系下进行的,高校科研管理部门有机会和能力调动校内外资源,并可实现内部能力和外部需求的对接。科研管理部门应基于外部需求和内部能力,在反复同外部需求单位与内部能力进行沟通的前提下,制定高校整体的科研规划,包括确定研究方向和主要领域,这是科研管理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而保证该项工作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是保证高校科研稳步运行的重要前提。

3. 及时、准确地公布科研项目申报信息,积极推荐与其他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等之间的项目合作

一般而言,高校科研分为纵向科研与横向科研两种模式。

纵向科研,主要是指来源于国家各部委、省市、地方等的科研项目,该类科研主要是解决国家和社会的重大问题的研究以及影响国家科技创新和能力提升的基础理论和方法的研究,该类科研属于基础创新,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是实现国家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最主要手段。而这也同国家对学校的“面向共性基础研究进行突破”的定位是一致的。因此就目前而言,承担重大纵向项目的级别、数量、经费的多少已经逐渐成为评判高校总体科研实力的主要尺度之一。确保国家重大纵向项目的通知和指南的发布顺利地传达给高校科研一线工作者,是高校科研管理工作者不可忽视的职责[3]。

横向科研,主要指高校科研工作人员与社会机构、企事业单位等之间通过签订科技开发(服务)合同而形成的项目合作关系,该类科研主要是面向企事业单位的具体问题而开展的工作,该类科研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高校服务社会的能力、科研成果转化为实践能力和产业化能力的水平。由于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对外情况比较了解,因此积极对外进行内部能力宣传、沟通和联系,推动项目合作洽谈,也是高校科研管理部门的一个重要任务工作。

4. 认真做好科研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科研项目的全生命周期,主要包括项目论证阶段、立项阶段、实施阶段(包括设计和研制阶段)和结题阶段。当然,由于高等院校的科研项目并不是只开展一年或只有一个,而是多个项目长期存在,因此,这样的一个全生命周期过程也是反复循环出现的,因此本文将在这5个阶段的基础上设计一个优化阶段,以保证该生命周期管理过程形成一个全闭环环节(图2)。

(1)项目论证阶段。项目论证阶段一般是指创意产生阶段,该阶段的主体工作是由科研团队根据国家的科学规划与发展战略,结合多年研究基础、条件和能力,从多学科交叉、理论新颖性和实践可用性等角度形成具有创新性、前瞻性的想法。而在这一阶段,由于科研管理部门的技术专业背景等条件的限制,科研管理人员无法参与项目的具体设想,但科研管理部门应协助科研团队组织专家进行论证,上下沟通,提供原则性指导。

(2)项目立项阶段。项目立项阶段主要是指科研团队进行文献检索,确定研究内容、技术方案路线和进行可行性分析的阶段。在该阶段,科研管理团队应充分发挥其外联的优势,虽然科研管理团队无法在技术上给予具体的指导,但可以请外部专家开展指导讲座,并结合自身多年的项目管理经验从项目管理、财务分配等方面给予指导,并对所有的项目立项材料进行归档、统计、整理,将其作为对外汇报、对内管理的主要素材。

(3)项目实施(设计与研制)阶段。项目实施阶段的主要工作是科研实施团队进行项目任务分解、资源分配、进度节点项目预算以及各个项目任务和阶段项目的推动工作。而科研管理部门的主要任务是作为项目管理部门进行项目协调(包括人、财、物等资源)、中期检查(组织专家、会议进行评审)、进度监控、成本控制及其他不可控问题的处理等工作,同时要对各项工作进行相应的归档管理。总之,该阶段是整个科研项目的最为核心的阶段,该阶段是最容易出成果的阶段,也是最容易失控的阶段。因此,高校科研管理部门要紧密地与科研实施团队和外部需求单位进行广泛的沟通,对整个科研项目的多个阶段做到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过程控制,确保项目的万无一失。

(4)项目结题阶段。项目结题阶段主要进行总结评审,整理实验数据,形成项目成果,提交鉴定和验收产出物等工作。在该阶段,高校科研项目管理团队主要负责相关结题会议的组织,评审专家及需求单位的协调,全过程文档的整理、归档和统计。

(5)项目总结优化阶段。一旦项目结题工作完成,对于高校科研管理部门而言,并不是万事大吉了,而是应针对整个项目全生命周期的过程进行经验总结,以利于更好地指导后续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工作。

(1)在技术方面,主要研究本校在该领域内的地位、提升水平、人才情况,以便于后续进行对应的培训、指导和推广。

(2)在经济方面,通过对整个项目通盘的事后分析,总结其是否存在项目经费不足或使用大手大脚等不当现象,以利于形成细化的高校科研项目成本结构树,藉此指导后续项目经费的申报与使用。

(3)在人员方面,考虑到人员的稳定是保证项目顺利开展的首要任务,应通过对整个科研项目的人员管理,了解项目成员的结构及各自的需求,并出台相应的奖惩制度,便于最大程度地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另外,由于人员中途退出导致项目终止和失败的例子屡见不鲜,因此要总结相应的经验教训,以利于整个人才队伍的稳定性。

(4)在风险控制方面,要考虑到,高校科研项目的主要风险有技术风险、人员风险和实验风险等,而每一类风险的不可控都可能导致项目的不完善。因此,高校科研管理部门要构建高校科研项目风险结构树,对其进行不断地细化,并将其与对应的项目挂钩,从而对各种风险做到心中有数,便于快速处理。

高校科研项目管理的这5个阶段是相辅相成、不断总结、循环优化的闭环过程,而该闭环的循环寻优可最大程度地保证高校科研项目的顺利实施。

5. 研究、制定开展高校科研工作所必须的配套措施

高校科研管理的顺利实施离不开一线科研团队和工作者的技术攻关和辛勤劳动,而所必需的管理、引导、处罚及奖励等制度与政策也是促进一线科研团队不断进取、勇攀科研高峰的催化剂。高校科研管理部门作为对项目进展情况、外部需求和国内外高校先进管理配套制度综合情况最为熟悉的部门,有责任和能力研究其配套政策、制度和措施,以便于形成高校、部门、团队、个人和外部客户五方协调发展的管理模式[4]。

在这一过程中,课题任务、经费、设施的合理分配,充分保证资源的最高效、规范的利用,是确保项目成功的必要前提。因此,如何建立与高校科研相对应的一系列奖惩制度、政策,也在另一方面给予科研工作人员一定程度的约束与激励,进而提高科研成果的产出以及可靠性是,考验高校科研管理工作者智慧的地方[5]。

6. 科研管理工作人员应积极充实自身的理论与实践知识

针对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岗位的特殊要求,科研管理人员必须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充实自身的知识和增强科研管理能力[6]。科研管理岗位不同于其他行政管理岗位,它要求工作人员必须同时具备管理知识以及极为扎实的专业知识,也就是必须“懂”,只有“懂”了,才能“管”好。科研管理人员必须在工作中不断收集大家提出的有关项目申请、实施以及审核等问题,加以分析,并及时给予详尽解答,这样既能使得自身知识和能力得到提升,同时也确保了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

摘要:在阐述高校科研管理的意义与作用的基础上,构建了面向高校科研管理服务对象——外部科研需求和内部科研需求的高校科研管理体系内容框架,确立了框架的两个反馈循环和高校科研管理的六大内容,详细论述了科研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以期对广大高校科研管理工作者系统地认识和实施高校科研管理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校,科研管理,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成玉梁.浅谈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内涵及如何做好高校科研管理工作[J].科技创新导报,2008(3):242~243.

[2]刘筱鸥,胡承波.论项目管理在高校科研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1(2):357~358.

[3]谢帆,程岩.从资源分配的角度透视科研项目的管理[J].科学研究,2002(5):529~533.

[4]赵颖娣,潘立.基于项目全过程管理的高校科研管理问题的探讨[J],2010(1):4~6.

[5]Lee J W,Kim S H.An integrated approach for interdependent information system project selec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2001,19(2)﹕111~118.

内容体系 篇11

关键词: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构建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0-0138-01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规模也日益增大。相对于学历教育来说,职业教育最大的特殊性在于以就业为导向,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满足企业需求。但目前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探索比较薄弱,学生实践能力不高成为影响高职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此,本研究希望能解决目前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建设相对薄弱的问题。

一、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含义

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以实践教学目标为依据,是实践教学目标的具体体现,将实践教学目标具体化,并落实到具体实践教学环节中。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包括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以及实践课程开发等内容。

二、我国当前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存在的问题。

纵观我国目前大部分的高等职业院校的实践教学情况,在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方面,不合理体现为以下三点:

第一,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的课程内容还停留在几年前甚至十几年前,过时的内容必然造成学生与社会需求脱节。

第二,是专业课程过于泛而空,学生能学到的只有是浅层面的了解,在有限的学时里无法培养学生应有的能力。

第三,是在整个学时比例中,实践课程课时所占比例较小,导致学生实践能力不强。

三、完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原则

针对以上三个问题,我们在开展实践教学时,总的来说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把调整实践教学课程结构这项工作放在首位,及时更新课程内容。

第二、针对企业需求对课程结构进行调整,删去多余的课程,增加实用性强的课程,不要泛而空,要精而深,让学生能深入学习课程内容。

第三、以理论知识够用为原则,加大实践课程在总学时的比例。

四、完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具体对策。

为使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能更好的符合社会的需求,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明确实践教学内容层次,以便实现最终学习目标。

第一、当教学内容是有逻辑关系的时候,需要先掌握的先行知识要先学,有了预备知识后才学后面的重要内容。比如在一些经济类专业,先学习了经济学管理学的基础知识,才可以学习货币政策等学科。

第二、在课程内容彼此是没有逻辑关联的时候,要先把容易的放在前面,难点放在后面突破。由浅入深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三、要注意对知识系统性的建立,每一次的课程内容并不是完全独立的,应注意知识的整合,提高学生整体认识。比如市场营销学就是一门集心理学、管理学、经济学于一体的课程。只有建立了系统性的知识,才可以让学生在现实应中灵活的处理遇到的各种问题。

(二)在課程设置方面,提倡校企双方共同参与。

课程的设置是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我们培养的学生最终是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企业的。因此,我们应紧紧贴合企业的需求。而在快速发展的市场中,产品生命周期逐渐缩短,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学校应紧密联系企业,一方面,企业可以对市场情况加以归纳总结反馈给学校,由企业中经验较为丰富的从业人员协助学校将这最前沿的知识充实到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中去。另一方面,学校可以针对企业某方面人才的欠缺,有针对性的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形成产学结合办学的新格局,这是一种双赢的局面。

(三)在教材的使用方面,选择应更合理,更规范。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基础,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重要工具。广义的教材泛指一切的教学资料。而狭义的教材主要是指教科书。国家对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并没有指定教材,所以教材的选用具有随意性。由于教材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和教学的效果,因此选择合理的教材是实践教学中重要的一环,为此,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教材的内容应是由浅及深、知识性强、启发性强,反映是学科的最前沿内容,且便于学生自学,有利于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各项技能的,我们应优先选用国家级的优秀教材和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

第二,学校应鼓励教师开发贴合本区域市场需求的实用性强的教材(含讲义)或配套的教学辅导资料。同时规范各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的制作,建立教学资料数据库。

第三,由学校各级主管部门严格把关,对所选教材进行跟踪、反馈。我们应向学生及教师了解教材的使用情况,及时反馈教材质量信息。

商业银行柜员培训内容体系的设计 篇12

(一)商业银行的概念

商业银行是以经营工商业存、放款为主要业务,并以获取利润为目的的货币经营企业。商业银行首先以盈利为目的,但经营对象为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经营的是货币和货币资本,其业务更综合、功能更全面,为客户提供所有的金融服务。

(二)商业银行的分类

1. 大型国有商业银行。

我国的五大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包括: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交通银行。中国五大银行基本都是综合性商业银行,业务涵盖面广泛、多元,代表着中国金融界最雄厚的资本和实力。

2.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尽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目前在网点数量等方面比交通银行更多,但其国际化程度以及业务范围等方面却不如交通银行。交通银行一直是与前四家银行统一划归在银监会一部(负责监管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监管。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单独归为一类,因此,其不属于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范畴。

3. 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

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是经人民银行批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商业金融业务的股份制银行。如中信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兴业银行、广发银行、华夏银行、中国民生银行、招商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平安银行等。

4. 城市商业银行。

城市商业银行是在中国特殊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是中央金融主管部门整肃城市信用社、化解地方金融风险的产物。中央以城市信用社为基础,组建城市商业银行。截至2012年5月,全国共有的城市商业银行137家,如北京银行、天津银行、河北银行、哈尔滨银行、龙江银行等等。

5. 农村商业银行。

农村商业银行是由辖内农民、农村工商户、企业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共同入股组成的股份制地方性金融机构。如北京农商银行、上海农村商业银行、天津农村商业银行等。

二、柜员操作业务种类及风险

(一)柜员操作业务种类

1. 储蓄。银行柜面人员为客户办理活期储蓄、定期储蓄、外汇储蓄、银行卡、电子银行及其他储蓄业务。

2. 支付结算。银行柜面人员为客户办理现金结算和银行转账结算等业务。

3. 现金管理。

银行协助客户对现金流入、流出及存量进行统筹规划,柜面人员为客户办理收付款管理、流动性管理、短期投资管理等业务。

4. 代理中间业务。

银行柜面人员为客户办理银行代理的政策性的、中国人民银行的、商业银行的业务,代收代付业务,代理证券、保险业务及其他代理业务。

5. 资产业务。银行柜面人员为客户办理贷款、贴现、证券投资、金融租赁等业务。

(二)柜员业务操作的风险

1. 柜员职业道德因素造成的风险。

柜面业务操作人员作为前台的执行者,与货币直接接触,往往容易受不良道德观念的影响,出现主观故意侵占、挪用等违法行为。

2. 柜员风险意识不强造成的风险。

由于柜面业务操作人员风险意识淡薄,在午间或营业终了时,空白重要凭证、印鉴等做不到妥善存放;泄露客户存款种类、金额、密码等秘密,银行内部密码;各重要凭证交接不清等。

3. 无视制度造成的风险。虽然银行有较严格的内部管理

制度,但仍存在对客户资料审查不严、支付结算业务审查和办理不严、重要交易和业务控制不严的问题,违规办理业务给银行造成风险。

4. 柜员业务操作技能水平不高造成的风险。

柜员点钞、翻打凭条、计算机录入等基本功达不到标准,将影响处理业务的速度,给客户带来时间的延长。

5. 柜员业务知识水平不高造成的风险。

随着银行服务的全球化、技术系统的更新、日趋复杂的交易工具和交易策略的应用,柜面服务人员必须熟练操作银行网点的各类业务系统,熟悉银行的理财产品,熟练掌握各项金融业务的办理流程,否则就不能满足客户的业务需求,从而导致商业银行客户流失。虽然银行内部技术不断升级,但对客户身份的鉴别,业务单据、印章和相关资料的审查确认,业务授权管理等,都依靠业务人员根据银行的政策规定和专业知识进行分析判断,如果业务知识水平不高,柜面人员在交易过程中则会造成风险。

6. 柜员服务素质造成的风险。

由于柜员是与客户接触的一线人员,如果柜面人员的服务意识不高,服务态度差,缺乏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和适当的情绪控制能力,将与客户发生矛盾,很难保证客户的忠诚。

三、商业银行柜员培训内容体系

(一)职业道德的培训

1. 党和国家的金融政策的培训。

银行是为社会提供金融服务的组织。柜员的职业道德首先就是共产主义道德在银行职业活动中的具体化。因此,应对柜员进行党和国家制度和金融方针政策进行培训,使柜员做到在服务对象上要积极支持地方经济的发展,为市民提供优质的理财服务,并根据市场经济的规律和法则,确保信贷资产的安全,最大限度的减少资金风险。

2. 企业文化精神的培训。

银行通过企业文化精神的培训,培养的职业道德情感,把个人利益和集体联系在一起,使柜员真正做到爱行如爱家,从而成为能自觉维护银行名誉,主动维护银行的利益,成为讲正气,有正义感,能勇于同危害银行发展的言行作斗争的柜员服务人员。

3. 服务素质的培训。

银行应对柜员的服务态度、衣着、礼仪进行全方位的培训,并对整个业务流程中的服务程序、服务要求、服务技巧、语言沟通技巧等方面进行专项训练,使柜面人员形成良好的精神状态和稳固的职业行为习惯,从而以优质的服务在竞争中赢得客户。

(二)管理制度的培训

第一,银行应按照银行内部管理制度,对柜面操作人员进行业务操作规范的培训,使柜员将业务规范铭记于心,妥善保管原始凭证,落实客户签名,拒绝储蓄额填写单据等,从而避免不必要的法律纠纷。第二,加强柜员风险意识的培训,认真做到上下线交接过程中柜员密码的维护,凭证的保管,客户资料的保护,更要避免因疏忽大意造成的信息输入的错误,确保每笔操作都要认真核对姓名、金额、日期、账号、身份证号、有效期等重要信息。

(三)业务操作技能的培训

银行必须对柜面人员进行多种形式的点钞技能及点钞机操作规范、计算机数字键盘录入技能、真假币辨认等业务进行系统培训,并经严格考核后才能上岗,从而提高银行的服务水平。

(四)业务知识的培训

第一,进行银行网点的各类业务系统的培训。熟悉各类业务操作系统是柜员操作最基本岗位知识,银行内部操作系统经常更换、升级,因此,柜员需要不断学习,利用计算机系统完成金融业务。第二,进行各项金融业务的办理流程的培训。对金融业务办理流程的熟悉能确保业务办理的速度和准确性。第三,银行对柜员进行银行业务产品的培训,包括个人金融业务、公司金融业务、电子银行业务、银行卡业务、各类理财产品等,使其全面了解银行业务,能够轻松自如地解答客户的各种咨询和疑问。

参考文献

[1]崔继红.谈银行柜面业务风险与防范对策[J].管理观察,2010,(25):211.

[2]黄雅红.关注银行柜面员工满意度努力提升客户服务水平[J].现代经济信息,2011,(10):161.

上一篇:英语写话训练论文下一篇:6σ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