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成长(精选11篇)
转型成长 篇1
企业成长的过程是量的成长和质的成长相结合的过程。企业成长既表现为企业生产线、经营单位、职工人数、产品种类、销售收入、地区分布等“量”的扩张, 也表现为先进工艺的采用、先进技术和装备的引进、管理手段和方法的改善等“质”的方面的提高。企业要获得“量”的扩张和质的提高, 不仅需要资源的投入, 也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一期间, 无论是企业所处的外部客观环境, 抑或是企业的内部资源与条件都在发生变化, 为此, 众多企业基于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对企业的发展方向、目标、经营领域进行重大调整, 形成新的经营模式, 即实施战略转型。现实表明, 并非所有企业都能持续成长, 并非所有企业的战略转型都能成功。本文就企业成长过程的战略转型问题进行探讨。
一、企业成长过程实施战略转型的动因
诱使企业进行战略转型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成长过程的阶段性
企业成长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 并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不少学者对企业的成长阶段进行了研究与划分, 其中比较典型的有:斯坦梅茨 (L.Steinmetz) 的四阶段成长模型、格雷纳 (Learry E.Greiner) 的五阶段模型、邱吉尔 (C.Churchill) 和刘易斯 (L.Lewis) 的五阶段模型、伊查克·爱迪斯 (Ichak Adizes) 的十阶段模型、清水龙莹的三个成长期理论, 等等。[1]例如, 格雷纳以企业的年龄与规模为依据, 将企业成长分为创意型成长、指导型成长、授权型成长、协调型成长和合作型成长五个阶段。邱吉尔和刘易斯也把中小企业的成长过程划分为创业阶段、生存阶段、摆脱束缚成功发展阶段、起飞阶段和成熟阶段等五个阶段, 并指出企业在不同阶段可能出现不同的成长方向。众多研究表明, 在企业成长的不同时期和不同阶段, 企业所面临的问题、依赖的资源、管理的方式均有明显的差异, 它所采用的战略类型也不尽相同。因此, 每当企业由一个阶段进入到另一个新的成长阶段时, 必然对其战略类型进行调整。正如管理大师德鲁克所言:“企业机构的成长, 是不连续的成长。当其达到某一阶段的时候, 企业机构必须改变自己”。[2]
2.企业经营环境的动态性
巴纳德 (1939) 最早提出了环境影响组织战略的思想。组织是一种社会协作系统, 它的初始存在取决于这些要素的结合能够适应当时的外界条件, 组织的存续取决于协作系统平衡的维持。这种平衡开始是内部各种要素之间的平衡, 但最终、最根本的是协作系统同其整个外界环境的平衡。明茨伯格也曾指出, 战略拟定者必须保持与外在环境的高度互动。在经典战略理论中, 无论是钱德勒的“结构追随战略”理论, 还是以安德鲁斯为代表的“设计学派”, 或者是以安索夫为代表的“计划学派”, 尽管他们的研究方法和具体主张不尽相同, 但对于战略与环境的关系的思想是一致的, 都一致认为企业战略的出发点是适应环境。因此, 我们可以说, 企业经营战略的本质就是实现外部环境、企业实力和战略目标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而企业经营的外部环境则具有动态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特征;而且在当今社会, 环境的变化呈现出日益加速、日益复杂化的趋势。这就决定着企业在其成长过程中不可能使其经营战略始终保持一成不变, 而必须根据环境的动态变化不断调整企业的发展方向, 不断变革企业的战略类型。
3.企业内在的成长需求
中小企业实施战略转型, 也源于对企业成长的追求。企业成长不仅是指企业规模的扩大, 还包括企业素质的提高。企业之所以追求持续成长, 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试图通过规模的扩张获得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二是希望企业的扩张能带来交易成本的节约;三是如潘罗斯从企业资源的角度所做的解释:企业内部存在尚未被利用或充分利用的服务是企业成长的诱因;四是为了构建迈克尔·波特所推崇的竞争优势, 从而增强竞争地位;五是为了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 等等。根据已有的经验, 中小企业始终如一将原有的经营战略保持不变, 是难以实现企业成长目标的。
4.企业家对创新的追求
中小企业的持续成长与企业家的推动作用也密不可分。在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中, 企业家和创新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对创新的不懈追求是企业家的本质特征。企业家对创新的追求, 是企业家推动中小企业成长的重要因素。企业家的创新不仅涉及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 也涉及经营思路、经营理念、经营方式以及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创新。在中小企业成长过程中, 企业家根据中小企业内部条件及外部环境的变化, 凭着职业的敏感性, 能敏锐地发现新技术或新的市场机会, 适时推出新的经营理念, 提出新的经营思路, 调整企业的经营战略, 从而使中小企业实现战略转型。从某种意义上, 可以说中小企业的战略转型是企业家追求创新的结果。
5.企业对“成长上限”的挑战
彼得·圣吉 (Peter M.Senge) 提出的系统思考理论提出了一种描述系统的三个基本元件:“增强的反馈”、“调节的反馈”和“时间的延滞”。圣吉认为, 大多数企业的成长之所以停止, 却不是因为达到了真正的极限, 而是因为增强环路固然产生快速的成长, 但也在不知不觉中触动了另一个抑制成长的调节环路, 从而使成长减缓、停止, 甚至下滑[3]。这就是所谓的“成长上限”。基于系统思考的观点, 企业成长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增强的反馈环路, 企业的成长可以使各种促进企业进一步成长的要素得以发展, 如:企业员工士气的增加, 企业技术改进的加快, 企业投资的增加, 企业市场占有率的提升, 企业利润的增加, 等等。但不幸的是成长终会遇到各种限制与瓶颈, 即触动了一个抑制成长的调节环路。这些限制和瓶颈要素主要有:市场竞争者的增加、替代品的出现、消费者需求的转变、企业创新精神不足和企业知识结构老化等等。企业成长中的增强环路与调节环路的共同作用, 使企业的成长达到了上限。我们经常看到许多企业在面对一个快速多变的时代常常成为失败者, 而另外一些企业却能保持持续的成功, 或及时走出困境, 其原因就在于这些企业能挑战成长的上限, 主动实施战略变革。
二、企业实施战略转型的障碍因素
企业在进行战略转型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障碍因素, 从而使得企业难以实施恰当的战略转型, 甚至导致转型失败。
1.组织惯性
很多研究表明, 组织惯性是抵制组织演进、妨碍政策调整的重要因素[4]。影响企业战略转型的组织惯性可以从组织结构、管理风格和企业文化三个方面来分析。从组织结构来看, 伴随着企业成长建立起来的组织结构系统、操作流程会越来越具有刚性, 变得难以调整, 从而成为抵制企业进行战略转型的一种惯性力量。从管理者的管理风格来看, 已有的管理风格以及建立起来的关系会形成一种惯性力量, 从而使职工抵制、扭曲一些有利于战略转型的信息, 造成职工对战略转型犹豫不决以及转换动力转移。从企业文化角度分析, 企业文化具有组织记忆特征, 这表明用企业文化来引导员工的行为, 实际上是使企业的员工遵循已有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用过去的经验来指导员工今天的行动。而且, 这种影响还由于企业文化的一元特征而加剧, 即企业文化愈强有力, 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的统一性愈强, 异质价值观愈受排斥[5]。具有组织记忆特征的一元企业文化, 也成为制约企业员工思维方式, 限制企业员工以及企业行为选择的因素, 从而制约企业的战略转型。
2.沉没成本与退出壁垒
由于企业资产具有专用性, 如果交易过早终止, 所投入的资产将完全或部分地无法改作他用, 因而在投资所形成的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中都包含了一部分沉没成本 (Sunk Cost) 或者叫不可挽救成本[6], 包括厂房、设备和专有员工以及进入市场前的市场调研费用和进入后的研发、广告费用等。沉没成本的存在会形成企业战略转型的壁垒, 使企业不能顺利进入或退出市场或产业。企业退出某个行业时所要遇到的困难和付出的代价除沉没成本外, 还包括退出费用、战略影响、心理影响以及政府和社会的限制等, 这些构成了企业的退出障碍。如果退出障碍大, 企业即使遇到困难, 仍会勉强维持, 而不进行战略的转换。
3.企业家的利益权衡与有限理性
在实践中, 企业的组织惯性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管理者不愿意或不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战略转型。当企业进行战略转型时, 大多数高层管理者必然会在自己的利益之间进行权衡, 如果变化损害了他们个人的资产或职位, 他们就可能强烈地抵制变化。但企业未能实施必要的变化, 不完全是因为决策者自私地追求他们自己的利益, 还可能是因为他们的有限理性所限。由于决策者的知识有限、预见能力和设计能力有限, 缺乏识别战略转型的洞察力或不能恰当的作出反应, 也就是说, 他们可能觉察不到造成他们面临问题的环境的变化, 可能没有意识到这些问题的严重性, 或者可能无法作出必要的战略反应。
企业的战略转型还受到企业家行为倾向的影响, 甚至可以说, 战略调整是企业家行为选择的直接结果。从理论上来说, 企业战略转型必须以变化后的环境特征以及企业内部可调动的经营资源为依据。但实际上, 用作企业家决策依据的, 从来都不是客观的环境和资源, 而是决策者所认识到的和所以为的环境与资源。企业家正是根据他们对环境特征及其变化的认识, 根据他们对企业资源的质和量的认识来进行战略决策的[5]。企业家对环境特征和企业资源的认识的这种认识又受到企业家本人的职业背景和过去经验的影响。
4.风险回避心理
企业战略转型也还受到人们对待风险的态度的影响。首先是决策者的风险偏好的差异。有些决策者愿承担风险, 而另一些决策者则相反。对风险持保守态度的决策者往往对具有风险的战略转型持谨慎态度。人们对待风险的态度要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对于企业高层管理者而言, 往往可能继续行使以往成功的、被强化了的行为模式, 包括使个人获得提拔、威望、利益的模式, 而不愿意冒险实行即使看起来对企业更有利的新的战略, 因为如果新战略不成功, 他们将对损失负责, 这样, 为了回避风险, 管理者就可能会抵制采取代价高、风险大的行动。而企业员工也出于对岗位安全与变动的担心, 出于对行为习惯、安全需求、经济需求, 对新环境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等因素的考虑, 从而对战略转型产生抵触心理, 使得企业的战略转型无法顺利进行。
三、中小企业成长过程成功实现战略转型的对策
1.建立科学决策分析系统, 进行战略环境要素的综合分析
为确保企业战略转型的成功, 企业首先应该根据战略选择的基本理论和企业战略转型涉及的主要因素和分析过程的逻辑顺序, 建立一个完整的、科学的、合理的战略转型决策分析系统。这一决策分析系统的任务就是对其面临的宏观环境、所处行业的竞争状况和企业内在实力等进行综合分析。 (1) 环境综合分析的核心在于界定战略环境与一般环境的区别, 从企业面临的诸多环境因素中提炼出对企业有重大与长远影响的战略性环境因素。企业战略环境要素是对企业经营和前途具有战略性影响的变量。当这些要素发生变化时, 将对企业的整体战略产生重大影响, 企业的战略基础也会受到冲击, 企业为适应这些变化就必须采取涉及整体战略转变的行动, 即战略转型。 (2) 行业分析, 包括原行业和被选行业的成长性、收益性、竞争状况和态势的分析, 以及原行业退出障碍和新行业进入障碍的分析。迈克尔·波特教授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行业结构分析模型:竞争五要素模型, 即一个行业存在五种基本竞争力量, 包括现有竞争者的竞争状况、潜在加入者的威胁、替代品的威胁、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供应者的讨价还价能力, 这五种竞争力量决定着一个行业的竞争态势和盈利能力。 (3) 企业内在能力与资源的分析。企业竞争实力包括对企业竞争地位、竞争优势和劣势, 剩余资源包括技术、人才、资金、品牌、销售网络等。对企业内部条件的战略分析, 关键是要鉴别企业的核心能力。战略转型必须以企业的核心能力为基础, 并在转型之后对核心能力进行进一步的提升和更新。
2.准确把握战略转型时机和战略转折点
企业战略转型有两种不同的类型, 即非危机状态下的战略转型和危机状态下的战略转型。非危机状态下的战略转型, 也称前瞻性战略转型, 这是一种主动转型, 要求企业树立未雨绸缪、居安思危的经营理念, 在行业全面衰退前伺机转型, 既可抢占先机, 又可降低转型成本和风险。危机状态下的战略转型, 又称危机性战略转型。因战略滞后的累积效应导致经营业绩下降, 或因财务岌岌可危, 企业已经存在有形的可感觉到的危机, 企业必须通过战略转型摆脱危机。企业如能在非危机状态下完成战略转型, 会大大减少转换带来的阵痛, 提高转换的效率。但多数企业直到发生了大危机才认识到战略转型的必要, 才愿意实行真正意义上的转换。事实上, 企业唯有善于识别企业危机, 选择合适时机, 成功实施战略转型, 才能保持企业的持续成长。
战略转型时机的选择其实就是要考虑战略转型的条件是否具备、战略转折点是否已经出现的问题。何谓战略转折点?英特尔公司总裁安德鲁·葛洛夫的定义是:“就是企业的根基所在即将发生变化的那一时刻。这个变化有可能意味着企业有机会上升到新的高度, 但它也同样有可能标示着没落的开端。”如何准确把握战略转折点, 这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安德鲁对企业成长转折点作过经验性描述:在现有战略依然有效, 企业业绩依然在上升, 客户与协作企业仍在交口称赞, 然而企业成长的雷达屏幕上却出现了值得警惕的重要光点的那一刻, 企业就该考虑和作出战略转型的抉择了。在多数情况下, 企业环境的变化不是一种突变, 而是一个潜移默化的渐进过程, 这就要求企业对环境保持高度的警觉, 对渐变具有高度的敏锐性, 及时察觉战略转折点。要做到这一点, 企业就必须塑造一种居安思危的企业文化, 不断强化危机意识, 通过强有力的企业文化的作用使危机意识深入到企业的所有管理者的潜意识之中去, 成为一种条件反射, 时刻不忘“身后永远有一只狼”;同时建立战略预警系统, 通过对战略环境要素中的一些关键要素的重点监控, 关注这些监控指标是否达到或超过临界点;并完善信息系统, 保证预警信息传递路线的畅通和对策反应的及时性, 使企业高层管理者能在第一时间察觉变化的信号, 从而不至贻误战机。
3.恰当选择战略转型路径
战略转型路径的选择包括战略进入和战略退出路径的选择。在企业进行战略转型过程中, 可供选择的进入路径主要有独立发展、并购、置换、联盟等方式;退出路径主要有剥离、战略性暂时停业、收割等方式。然而企业进行战略进入或退出路径选择时总会遇到一些影响因素: (1) 进入新业务领域和退出旧业务领域的性质及特点。对于新进入业务领域的性质和特点的考察主要是从规模经济性、进入与退出壁垒、成长性、所处生命周期阶段、可拓展性、竞争性等几个方面进行。 (2) 企业可获取资源和现存能力状况。无论是基于能力的战略观还是基于资源的战略观, 都认为企业资源和能力既是其生存及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源, 也是其发展的约束。因此, 对于拟寻求业务转换的企业来说, 其可获资源和能力不仅决定了其转换空间的大小, 更决定了其可选的转换途径。 (3) 转换意图, 即企业拟通过业务转换达到的目的。转换意图中不仅包括转换方向也隐含了企业拟转换的程度, 若转换程度较大甚至是脱胎换骨式的, 则对于新业务领域的进入方式, 其会选择置换或独立发展方式;而对于旧业务退出方式, 与上面新业务进入相对应, 其会选择置换或出售方式。 (4) 与现存业务尤其是与拟退出业务的关系 (主要是指关联性) 。若拟建新业务与现存业务关联性较强, 则其选择独立发展较好;若关联性较弱甚至无关联性, 则选择收购或置换方式较好。 (5) 相关政策法规。政府政策、法规, 尤其是产业政策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的行为, 包括拟寻求业务转型企业的转型途径选择。具体来说, 对于新业务进入, 如果存在产业政策管制, 即存在政策性进入壁垒时, 其选择购并或联盟方式较好;若不存在政策性进入壁垒, 排除其他影响因素, 其可选择上述任何一种方式。 (6) 转换时间。随着技术创新及扩散速度的日趋加快, 企业实施战略性业务转型受到较强的时间约束。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转型途径的选择。具体来说, 若转型时间充裕, 新业务进入方式选择独立发展较好, 而旧业务退出则可选择收割或分离方式较好;若转型时间较紧 (往往接近危机状态下的转型) , 则新业务进入方式选择购并或联盟较好, 而对于旧业务退出, 选择出售或置换较好。
4.恰当选择战略类型
企业战略转型过程中战略类型的选择主要包括企业经营战略的选择和竞争战略的选择。企业经营战略的选择主要是在专业化战略和多元化战略之间进行抉择。多元化与专业化经营本身并无优劣之分, 都是资本在特定的市场环境中寻求资本最大增值的途径。我们看到GE多元化成功的同时, 也看到许多从多元化转向专业化 (专业化回归) 后成功的例子, 比如诺基亚、深万科。实际上, 这两种战略都是重要的经营战略, 不存在对立的关系。企业应该充分了解影响战略选择的诸因素, 如剩余资源情况、目标行业的吸引力、核心能力和战略资产、行业的相关性、多元化的规模起点等因素, 并进行两种战略的利益和成本分析, 再决定企业是进行专业化经营还是进行多元化经营, 如何进行专业化经营或多元化经营。
竞争战略也可以从多个类型中选择。迈克尔·波特把竞争战略分为三种类型: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集中一点战略。成本领先战略通过采用一系列针对本战略的具体政策在产业中赢得总成本领先;差异化战略是将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标新立异, 形成一些在全产业范围内具有独特性的东西;集中一点战略是主攻某个特定的顾客群、某产品系列的一个细分区段或某一个地区市场。企业要恰当选择竞争战略, 必须根据采用每一种基本战略所需要的基本技能和资源, 以及基本组织要求, 分析企业自身能力和条件, 并充分考虑每一种竞争战略的风险。
5.克服组织惯性
克服组织惯性, 企业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建立创新型的企业文化, 授权并与适当的激励机制结合起来。在这种企业文化里, 当人们不断地向目前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进行质疑和挑战, 并加以转变时, 不会有受到威胁的感觉, 也就是说, 要建立起一种视创新和转变为正常事物的企业文化, 要维系这种转变型的企业文化, 就必须授权给员工, 并与适当的激励机制结合起来。 (2) 建立学习型组织。壳牌石油公司的德格曾说过:“比竞争对手学得更快的能力也许是唯一持久的竞争优势。”彼得·圣吉在吸收东西方管理文化精髓的基础上, 更为明确地提出要建立学习型组织。所谓学习型组织, 是指通过培养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 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扁平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发展的组织。 (3) 人为地制造危机, 激发组织积极地思考。通过人为制造危机, 激发每个人积极地思考——怀疑他们如何工作、做什么、必须采取什么措施以响应新的挑战。但是, 从系统的角度看, 解决战略惯性问题必须置于整个战略转型的框架之中加以系统思考, 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至少应该从管理思维、组织的学习能力、变革力量、制度环境和企业文化等决定战略转变轨迹的本质因素着手, 深入研究组织惯性影响战略转型的机制, 据此提出最有效的解决办法。
参考文献
[1]张玉利, 任学锋.小企业成长的管理障碍.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1.2-3.
[2]杜拉克原著, 苏伟伦编译.杜拉克管理思想全书.九州出版社, 2001.189.
[3]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1998.75-121.
[4]简兆权, 刘益.战略转型中的组织惯性形成及其经济学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研究, 2001, (5) :55-58.
[5]陈传明.企业战略调整的路径依赖特征及其超越.管理世界, 2002, (6) :94-101.
[6]杨瑞龙.当代企业主流理论与企业管理.安徽大学出版社, 1999.47.
[7]姜勇, 修国义.企业战略转型的本质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科技与管理, 2007, (2) :51-53.
转型成长 篇2
【中文摘要】家族企业发展历史源远流长,它作为一种企业组织形式,不仅是企业的原初组织形态,堪称企业的“鼻祖”,而且不管是在手工业时代,还是在现代工业经济大发展时代,家族企业都得到了或多或少的发展,在当今社会的经济结构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特别是在近些年,家族企业发展迅猛,成为全球企业界最普遍的一种组织形式。在我国,90%以上的民营企业是家族企业。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中,家族企业从不断地壮大,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进步做出了较大的贡献。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不少家族企业遭遇瓶颈、陷入困境,一部分家族企业正从初期的繁荣逐步走向崩解,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企业文化落后是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为此,如何对其进行家族企业文化的转型为影响企业发展乃至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从界定家族企业、企业文化、家族企业文化、现代企业文化等概念出发,研究了国内外关于我国家族企业的研究现状,总结出了传统家族企业文化与现代企业文化的差异性与共同点。然后探讨了家族企业文化在企业成长中的作用与局限,其中家庭企业在企业成长的作用包括家族企业的凝聚力远远强于一般企业、家族企业更讲诚信、重信誉、护品牌、有利于加强家族企业管理、提升企业竞争力;局限包括传统家族文化对外人缺乏信任容易引起信任危机、传统家族文化的排他性导致企业用人机制的任人唯亲、传统家族文化的专断性使得企业决策缺乏科学性和民主性、传统
家族企业文化建设遭遇的定位模糊、内容单一等问题。然后从家族企业生命周期的角度,分析了家族企业文化在企业成长过程中的变迁。接着分析了家族企业文化向现代企业文化转型的制约因素,包括中国家族企业经营者与员工素质的制约、家族企业文化缺乏开放性的制约、儒家思想对家族企业文化的制约、封闭的内部管理的制约、家族企业文化中的消极成分易泛起沉渣、家族企业公共精神的匾乏、家族企业的特质导致信任模式异化。最后提出转型后的家族企业文化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了家族企业文化转型的对策建议,包括提炼和整合传统家族文化、树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理念、转变治理和经营理念、树立制度化管理的管理理念、自觉能动地塑造企业文化、自觉学习以增强企业竞争力、注入“命运共同体”的新理念。
【英文摘要】The development of a long history of family business, which as a form of business organization is not only the original enterprise organizational form, called the company’s “originator”, and not just at the handicraft era, or in the modern industrial era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family businesses have been the development of more or less, in today’s economic structure of society has a pivotal position.Especially in recent year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family business, becoming a global business the most common form of organization.In China, more than 90% of private enterprises is the family business.In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30 years
of development, the family business from continue to grow, as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stability made a greater contribution to progress.However, with the increasingly fierce market competition, many family business bottlenecks, trouble, part of the family business is gradually moving towards prosperity from the early collapse, resulting in this situation are many reasons, among which is the most important business and cultural backwardness one of the factors, this, how it can be transformed into family business culture affect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as well as an important factor.From the definition of family business, corporate culture, family culture, the modern concept of corporate culture, study abroad on the Family Enterprise Research, summed up the traditional family business culture and modern corporate culture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And corporate culture of the family’s role in business growth and limitations, which the family role of enterprises in business growth, including family cohesion of the enterprise is far stronger than the general business, family business is more honest, reputation, brand protection, will help strengthen family business management, enhanc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limitations include the traditional family
culture, lack of trust outsiders easily lead to a crisis of confidence, the traditional family culture led to the exclusive mechanism for enterprises employing cronyism, the arbitrary nature of traditional family culture, lack of scientific and business decision making and democratic , the traditional family business culture encountered vague position, single content and other issues.The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amily business life cycle, analysis of the family business culture in the business growth process changes.Then analyzes the family business culture to the modern corporate culture transformation constraints, including the Chinese family business operators and the quality of staff constraints, lack of family business culture open constraints of Confucianism on the constraints of family corporate culture, internal management of closed constraints of family corporate culture negative components easily thrown in the sediment, the plaque family business lack of public spirit, the nature of family business led to alienation of the trust model.Finally, after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family corporate culture based on the objectives, proposed a family business and cultural transformation of suggestions, including the extraction and integration of traditional family culture, foster a
people-oriented concept of corporate culture, change management and business philosophy, and establish systematic management of the management philosophy, consciously active in shaping corporate culture, consciously learning to enhanc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 into the “fate” of new ideas.【关键词】家族企业 企业文化 文化转型
【英文关键词】Family business corporate culture cultural transformation 【目录】家族企业成长中企业文化转型研究4-5Abstract5-6
摘要
1.1 选题1.1.2 研究
1.2.1
第1章 绪论10-161.1.1 选题的背景10的背景及意义10-11目的和意义10-11国外研究文献综述11-1
11.2 国内外文献综述11-121.2.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12-1413-141.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1.3.1 研究的1.4 研究方思路与框架12-13法14-1
51.3.2 研究内容1.5 创新与不足15-16第2章 传统家族企业2.1 家族企业与家族企业16
2.1.2 家族企业文化与现代企业文化的比较16-27文化16-21
2.1.1 家族企业的界定文化的内涵16-17容17-18
2.1.3 家族企业文化的本质特征及主要内
2.2 2.1.4 家族企业文化的优点与缺点18-21现代企业文化的内涵及其结构21-24内涵21
2.2.1 现代企业文化的2.2.3 2.2.2 现代企业文化的主要内容21-2
3现代企业文化的主要结构23-24代企业文化的差异性与共同点24-27化与现代企业文化的差异性24-25与现代企业文化的共同点25-27成长中的作用及其局限27-35中的积极作用27-29企业2727-2828-2929-32机29
2.3 传统家族企业文化与现
2.3.1 传统家族企业文2.3.2 传统家族企业文化第3章 家族企业文化在企业3.1 家族企业文化在企业成长
3.1.1 家族企业的凝聚力远远强于一般3.1.2 家族企业更讲诚信、重信誉、护品牌3.1.3 有利于加强家族企业管理,提升企业竞争力3.2 家族企业文化在企业成长中的局限3.2.1 传统家族文化对外人缺乏信任容易引起信任危3.2.2 传统家族文化的排他性导致企业用人机制的任人
3.2.3 传统家族文化的专断性使得企业决策缺乏
3.2.4 传统家族企业文化建设定位模糊、3.3 家族企业文化在企业成长过程中作用的3.3.1 家族企业文化在企业创业期的作用3.3.2 家族企业文化在企业长成期的作用3.3.3 家族企业文化在企业成熟期的作用第4章 家族企业文化向现代企业文化转型的制约因素4.1 中国家族企业经营者与员工素质的制约4.1.1 中国家族企业经营者的素质制约4.1.2 中国家族企业员工的素质制约35-36
4.2 家唯亲29-31科学性和民主性31内容单一31-32变迁32-3532-3333-3434-3535-4435-3635族企业文化缺乏开放性的制约364.3 儒家思想对家族企业文
化转型的制约36-3737-40
4.4 封闭的内部管理的制约
4.4.2 封闭化
4.5 4.4.1 封闭化的横向管理37-38的纵向管理38-394.4.3 封闭化的产权结构39-40
40-41家族企业文化中的消极成分易泛起沉渣公共精神的匾乏41-42化42-4444-55
4.6 家族企业
4.7 家族企业的特质导致信任模式异第5章 家族企业文化转型的对策建议5.1 家族企业文化转型的原则44-46
5.1.2 讲求实效的原则445.1.4 系统运作的原则455.1.6 个性化原则4646-49
5.1.1 以5.1.3 重
5.1.5 人为本的原则44在领导的原则44-45执行性原则45-46文化转型的目标体现
5.2 家族企业
5.2.1 转型后家族企业文化应该5.2.2 转型后家族企业文化应该突显具备的七个特征46-48的五个方面48-4949-55
5.3 家族企业文化转型的具体对策
5.3.2 5.3.1 提炼和整合传统家族文化49-50树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理念50-51理念5151-52
5.3.3 转变治理和经营5.3.4 树立制度化管理的管理理念5.3.5 自觉能动地塑造企业文化52-53
5.3.6 自觉学习以增强企业竞争力53新理念53-5555-60
5.3.7 注入“命运共同体”的第6章 案例分析:长实集团家族企业文化转型
6.2 长江6.1 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简介55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文化55-56限公司企业文化转型
56-60
6.3 长江实业(集团)有
6.3.1 以人为本,突破任人唯亲
56-58化58-596.3.2 大力推行平等理念586.3.4 提倡四海为“家”
6.3.3 淡化家族文6.3.5 回报社会参考文献的大“家”59-6062-64致谢
成长与转型并存的印度艺术市场 篇3
尤其是在2008年达到鼎盛的印度新兴当代艺术市场,
正被“高价格代表高质量艺术家”的假设所驱动。
“我不需要作品信息,我甚至不需要去看那件作品,
我只要知道大小和价格就可以了,谢谢!”
“我想买艺术品,但我没时间,我有钱,我要最好的,市场就最了解情况。”艺术市场的非理智性,尤其是在2008年达到鼎盛的印度新兴当代艺术市场,正被“高价格代表高质量艺术家”的假设所驱动。“我不需要作品信息,我甚至不需要去看那件作品,我只要知道大小和价格就可以了,谢谢!”一件艺术品的生命循环“创作>展览>理解>欣赏>出售”被整个颠倒,作品在未创作之前就被售出。
欢迎来到印度艺术之旅的初级阶段—它与其他新兴市场或西方成熟市场的景象并没那么不同,但区别的确存在,不仅是现有状况,还有发展方向。在2008年金融风暴之前的印度,人们急于登上艺术列车,他们并不关心列车的终点在哪里,仅仅因为他们能负担得起车票而已。难道这些收藏家都是愚蠢的人吗?恰恰相反,他们绝大多数都是接受过良好教育的成功人士,但情况并非这么简单。在没有接收到关于艺术家的独立公正的信息之时—这些信息往往通过博物馆展览、出版物、研究和艺术评论获得—价格就成为了唯一的指标,而且比艺术本身更易获取、理解和评估。
由此,价值的指标变成了价值的决定者,展出历史被拍卖历史所代替。艺术家们不再为展览伤神,而是直接将新完成的作品拿去拍卖,二级市场变为了一级市场。渴望迅速拥有一整套收藏的新收藏者,放弃了参观画廊和展览,更中意浏览拍卖目录或徜徉于艺术博览里。当轻轻一点即可买下艺术品,为何还要浪费时间,搜寻、观看和收集呢?拍卖的确有其必要的作用,但那是在较后期和在发展成熟的市场里。在仍处于萌芽期的印度艺术市场,它们就像F1方程式赛车的跑道一样,只要能买得起车,就算只有初学者驾照也没有关系。
有关艺术的人—艺术家、经纪、转型为艺术家的设计师、转型为收藏家的经纪、成为国际名人的策展人、博客写手、转型为评论者的作家—和有一台相机、便于发表文章和意见的人,数量如此巨大,从而造成了海量的信息,再加上媒体的夸张手法—在Twitter里喋喋不休地发布艺术家的每一个“最伟大的呵欠”的消息,即使对于经验丰富的收藏家,搞清楚哪个才是重要信息也是个令人头疼的任务,更别说那些新手了。当一个年轻的印度艺术家的作品被美国顶尖博物馆购入,并与20世纪标志性的艺术家一同展出,印度媒体则拒绝报道此事,除非作为该艺术家的代表画廊的我们,允许他们将作品价格放在标题里。我们拒绝了,而媒体也继续用他们惯有的方式报道,强调谁出席了哪个开幕式,甚至还经常忘记提及艺术家的姓名。
于是,市场过多地使用各种造势、金钱和公关,显得比艺术本身更为重要,这种扭曲也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当2008年金融风暴的影响逐渐消失,艺术品的价格回到一个更为合理的水平,而时间久了其实都会发生。这是件坏事么?当然不是。从定义上来说,出类拔萃的作品当然是数量很少的。这是造就一个主要艺术市场生态环境许多检验过程中最初的一环。
每一个艺术家、画廊东主或收藏者做的决定都将决定其未来的地位。例如,今年早些时候在新德里引领潮流的Kiran Nadar艺术博物馆中举行了Nasreen Mohamedi回顾展的开幕式。Mohamedi生前没有几个观众或收藏家欣赏,但她去世20多年后的现在,她毫无疑问负有盛名,比绝大多数在世的艺术家还要引人注目。Mohamedi在一小张纸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远远超过了如今在国际艺术世界里随处可见的那些庞大闪亮的粗制滥造物。她作品中蕴藏的力量让一些参观者流泪,同时,之前对她一无所知的市场直到最近才对她十分追捧,而这正是市场往往所做的:它只跟随。
力量是伟大作品内在的东西,它的创造者并非市场,而是艺术家。这正是我深切感受到的,在1996年的一个周日下午,当我在参观一个收藏者的家,看见了一幅画;一瞬间,周围的一切都消失了,只有我和这幅画。那时我在纽约还刚开设了画廊,我知道我必须拥有它。几个月之后,我果然买了它,成为我的第一件艺术品。此后的17年里,我看到世界为印度艺术所惊醒,听到各种关于价格和投资的谈话,我总会回想起那个时刻,我买下那件作品是因为它触及我的生命,带来了一些新的东西。因此,虽然这些年来,这件作品的价格攀升了好几倍,它仍然挂在同样的位置,提醒我要买什么,以及为什么要买。
艺术的品质必然决定其赢利,当观众的经验愈丰富,赢利便会增长。考虑到印度文化历史源远悠长,以及其经济潜力宽广,我相信印度现在正处于如1930年代纽约一样的拐点。那时,经济繁荣与文化慈善事业促使人们开设现代艺术博物馆(1929)、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1929)和古根海姆博物馆(1939)。了解到这些博物馆此后的发展,参与印度艺术之旅所获得收益的可能就变得不仅令人激动,而且前途宽广。所以,快些登车吧,不只带好你的钱包,更要有见多识广的视野与行动的勇气!
转型成长 篇4
习近平总书记在219讲话中指出“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创新方法手段,切实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传统媒体肩负着党的新闻舆论的重担,换言之,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即提高传统媒体的品牌影响力。在现阶段传统媒体纷纷转型的今天,研究传统媒体在转型中品牌成长机制,或许对传统媒体在转型过程中品牌运作系统化的形成不无借鉴。
二、传统媒体在转型中面临的问题
传统媒体在转型中的品牌运作至少面临如下六种问题:
一是传统的媒体、新兴的电子媒体、网络媒体等多渠道的信息资讯传播丰富了大众的选择面,特别是移动互联网便捷性使受众能大量阅读信息,提高了分析问题的能力,自然有了自己的价值判断。大众已经不仅仅是简单、被动接受信息的阅听人,而是对信息需求内容有较高要求,并寻求互动、体验、以及阅读时间、空间和场景需求的消费者受众,这种消费者不是简单经济人,而是社会人,这种受众特征的变化有些传统媒体并没有意识到。
二是传统媒体将内容只是简单地转移到新媒体中,误将数字化转场认为是数字化转型。
三是许多转型后的传统媒体在发布新闻信息时内容在媒体间产生雷同,媒体品牌丧失了可识别性这一基本功能,消费者受众在选择媒体时没有选择的依据与理由。
四是传统媒体对媒体的功能缺乏多层次的思考,误认为媒体只是传递信息,没有充分理由媒体品牌辐射力进行延伸,跨域整合各种利益相关者,形成产业价值链。
五是传统媒体内部缺乏真正意义的管理品牌的组织架构,有些品牌策划部没有明晰的岗位工作职责,更加没有制订中长期的品牌规划。
六是媒体内部缺乏系统学习品牌知识的人才,也少有品牌实战经验的专家,更加没有品牌理论与实践的双栖型专家。这种结果导致媒体管理人员无品牌意识,即使有品牌意识也不知道如何针对本媒体转型的现状进行品牌远作。要解决上述问题,需要研究传统媒体在转型中品牌成长机制,其最终目的是强化传统媒体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影响力,最终累积品牌资产。
三、媒体品牌定位及内容生产是媒体转型中品牌成长的核心
传统媒体在转型的过程中要将阅听人受众作为具有社会人性质的信息内容的消费者(既消费者受众),这就要求媒体对消费者多层次、现实与潜在的需求进行调研、细分并确定差异化的核心需求,从而确定媒体品牌定位,乐视网的品牌定位方法值得借鉴,他们尊重消费者的价值取向,研究了目标受众“凭借实力,颠覆现状”的草根精神,将自己品牌定位为“颠覆.全屏实力”利用”凭”和”屏”发音的相同,使自己的品牌定位与消费者受众产生了共鸣。
媒体传播的信息内容是媒体定位的表现,媒体要尊重消费者的整体需求并以此为导向进行媒介产品的生产,形成真正意义的人本信息而不是文本信息,同时内容差异化是引发受众注意力的关键点,面对各媒体新闻信息雷同的现状,传统媒体可以利用自身信息发布权威的特点,深度发掘“信任”的商业价值。与生俱来并永远稀缺的“信任”,是传统媒体的优势所在,在消费者信任的基础上,设立对新闻信息评论专栏,使消费者受众能进一步深入思考,满足消费者受众最高的精神需要,进而引导舆论导向。消费者受众在媒体转型的不同的信息终端接收人本信息内容,通过互动、分享等方式与传统媒体产生共创价值,从而影响消费者的价值判断和生活方式,使传统媒体品牌与消费者受众产生一生不变的联系。
四、单个媒体的品牌架构多层组合是强化媒体转型中品牌影响力深度的关键手段
如果在传播隶属某个媒体品牌相关联层级性多个品牌,消费者受众势必加深对这个媒体品牌印象,因此,构建传统媒体的品牌架构组合是多层次累积传统媒体品牌资产的较好途径,以电视媒体为例:电视媒体品牌的基本架构可以通过下图描述。
每个品牌架构上的子品牌通过传播后都是有价值的。因此,“电视媒体品牌的品牌价值是分层次的。“品牌节(栏)目———品牌频道———传媒品牌价值”是逐步递进的关系,是通过电视媒体拥有的品牌节(栏)目和品牌频道这些有形的视听“产品”及其因这些产品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来体现的。”这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传统媒体品牌转型后多个层级的子品牌(包括电视传媒品牌、电视频道品牌、节(栏)目品牌)通过多种信息接收终端覆盖消费者受众,增加品牌曝光率和影响力形成的,频道的节(栏)目品牌是直接接触消费者受众,因此,国内外电视媒体也都以节(栏)目和频道建设为中心,积极实施各具特色的品牌发展战略。美国Discovery从其核心资产———探索频道扩张成为拥有65个不同节目的电视网,拥有学习频道、动物星球频道、健康频道、儿童频道及旅游频道等14个优质品牌。北京电视台2007年初全新改版,卫视频道主打奥运概念,其他地面频道则将重点放在娱乐咨讯、影视剧、体育、少儿等等。浙江广电集团着手实施“人格化品牌”战略,萃取品牌节目诸多要素中的人格化要素,实行整体开发。湖南卫视在“中国制造”策略理念的指导下,其以“快乐中国”为主体打造的系列,节目已在年轻观众中形成品牌效应。从总体上看,国内各家电视媒体正在吸取国外电视媒体品牌战略的成功做法,结合自身实际,努力打造独具特色的电视品牌。其中,在打造节(栏)目的基础上,打造品牌频道已经成为各地电视台的改革创新的重中之重。
五、品牌延伸是增加媒体转型中品牌影响力广度的最佳途径
传统媒体品牌通过转型后,由于多个信息接收终端,品牌覆盖目标消费者受众面增加,如果传统媒体品牌横向延伸,势必全面铺开了品牌影响广度。许多消费者受众对传统媒体品牌具有极强的忠诚度,这恰恰是品牌横向延伸的前提。
传统媒体依靠公信力和权威性能聚集大量的利益相关者,媒体可以利用品牌辐射力进行跨域整合,这些提供服务产业链的整合营销平台,形成各方的价值产业链,例如汽车平面媒体应该服务汽车产业链,时尚杂志应该做的是时尚产业链,都市报媒体则应该立足本地,深挖当地的广告主、产业营销资源,提供生活服务,提升服务的价值链。
《半月谈》网校在品牌延伸,跨域整合方面的成功值得借鉴。半月谈网校是基于《半月谈》在公务员考试市场上的品牌优势量身打造的增值服务新项目。2013年2月1日以项目合作模式上线试运行以来,半月谈网校不断强化交互式个性化服务功能、各类网上收费功能、知识产权保护功能等,相继开发了专业评测、免费体验、模拟考试、试卷批改、公考讲座等服务功能。多功能产业链使传统媒体《半月谈》转型后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从而累积了品牌资产。
六、媒体内部管理是媒体转型中品牌成长的有力保障
由于传统媒体在转型中涉及的品牌工作较多,媒体内部有必要设立专门的类似于品牌策划中心部门去管理与规范品牌运作,该部门要明确部门领导和一般员工的工作职责(包括权力、义务、责任),除了完成日常的工作计划以外,还要制定品牌中长期规划。每年年底必须制定第二年品牌推广计划,在年度品牌推广计划中,依据品牌资产的构成要素确定年度的品牌目标,品牌策划中心组织及协调媒体的人、财、物、信息等资源,在完成品牌目标的过程中,如果与计划发生偏离,则进行纠偏,使品牌营运的过程符合媒体年度品牌目标;到了年底则以年度品牌目标作为评价标准对品牌工作的完成情况做策划测评,将结果与年度目标做对比找出工作中的优缺点,成为下一年度制定品牌年度推广计划的依据。
媒体之间品牌竞争的根源在于人才的竞争,传统媒体的品牌人才缺乏的原因是一方面我国高等教育中《品牌学》的开设较晚,而且教师多数没有系统的品牌理论知识和品牌工作实践的经验;另一方面,传统媒体过去几十年少有品牌的意识,导致媒体基本没有系统的品牌工作,作为媒体内部的管理人员自然也就没有品牌工作的实践经验。
改变这种人才缺乏的现状是一方面请专家到媒体内部进行品牌知识的培训,同时也要不断地总结品牌运作的工作经验;另一方面派品牌工作的相关人员到培训机构学习。
品牌策划部门每年要对所在部门员工进行考核,其中员工的品牌知识的学习也是考核范围之内。
摘要:在传统媒体纷纷转型的今天,因为存在受众特征的变化、内容生产的同质性、媒体内部管理失调等原因,所以,媒体品牌运作显得更加重要。本文试图论证以消费者受众需求为导向的媒体品牌定位和内容生产是品牌成长的核心;构建传统媒体的品牌架构组合是多层次强化品牌深度的关键手段;跨域形成产业价值链导致的媒体品牌延伸是提高品牌影响广度的最佳途径;媒体内部的组织架构设置和营运、人才的管理是品牌成长的有力保障。或许,本文观点打开了一扇转型中媒体品牌运作思考的窗户。
关键词:媒体转型,传统媒体,品牌成长
参考文献
[1]贾品荣.中国传媒经济呈现十大特征[N].中国经济时报,2007-08-11.
[2]邵培仁,陈兵.媒介战略管理[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3]王成波.报业品牌的多重营销策略[J].青年记者,2006,(24).
[4]陈小萍.新传播格局下媒体品牌创新[J].新闻记者,2007,(4).
[5]曹鹏.中国报业发展总揽[EB].人民网http://www.people.com.cn.2004-12-04.
转型成长 篇5
员 工是企业中创造价值的主体,人才是企业最大的财富。尊重人才,最本质的内在涵义就是给人才以充分的发展空间。关于员工成长有两种理论:“屋顶理论”和“土壤理论”。“屋顶理论”认为企业就像一个屋顶,为员工遮风挡雨并提供发展所需的空间,员工都在这个屋顶下从事工作,但员工的成长不能脱离企业这个“屋顶”的范畴;而“土壤理论”则认为企业是员工成长的土壤,给员工以成长所需的基础和养分,但不限制员工的发展空间。
应该说,这两种理论都有一定的道理,但随着经济的转型和市场的变革,企业的角色在逐渐转变,员工对企业的认知也在转变,可以说,“屋顶”已经逐渐不能被员工所需要和接受,一片肥沃的“土壤”才正是富有进取精神和创造力的员工们所需要的。所以,企业就是员工的舞台,是员工发挥才智的一个平台。
人力资本管理成为转型期企业成功的关键
经济转型中,企业必然面临着市场环境和运营模式的转型,以实现企业运营模式和资源调配与市场竞争格局和演变趋势相适应,并在转型中抓住机遇,实现行业领导者的目标。正如Microsoft、IBM、Google等国际型企业一贯倡导的人才价值观所传达出的信息一样,在企业发展变革期,人的管理是最核心的问题。因此,在企业所面临的各种转型中,人力资源管理应日益从日常事务性管理中脱身出来,上升为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参与者,逐渐与企业发展、员工成长等企业使命之间,实现战略性合作伙伴关系。这个过程就是企业实现人力资源管理向人力资本管理转型的过程。
2008年,IBM发布了一份题为《转型:中国企业人力资本管理的新纪元》的调查报告,调研了来自40个国家和地区的441位企业人力资源高管,汇集了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关于人力资本管理转型与能力提升的看法和建议。IBM发现,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和CHRO(首席人力资源执行官)们在如何通过人力资本管理的转型提高人才团队的适应性、领导力和人力资本管理的效能等方面呈现出共识,主要体现在四方面:首先,认为打造高适应的人才团队是人力资本管理转型的深层次目标;其次,认为转型中的领导力建设和变革文化塑造是实现在转型期获得发展的“双引擎”;第三,强调人才管理是保持稳定转型的基础,是所有业务部门的责任,而不单依赖于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最后,强调重视人力资本数据的管理,以增强人力资本管理的决策能力。
可见,人力资本管理已经成为吸引企业高管和CHRO们的新热点,并且正在思考和探索人力资本管理的关键要素,比如团队建设、领导力建设、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设、人力资本数据信息化管理等等。通过建立企业战略性人力资本管理体系,将人力资源部门真正转变成企业成长战略伙伴,为员工拓展更大更高的发展空间,成为下一阶段中国企业人力资本管理的新方向。
正如IBM全球企业咨询服务部、大中华区人力资本咨询团队主管黎化民指出:“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正在加入人力资本管理转型这一进程。通过人力资本管理转型提高人才团队的适应性、领导力和资本管理的效能,从而为企业战略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持,使中国企业的人力资源部真正成为各个业务部门的‘战略性合作伙伴’。”
IBM致力于把每位员工实现自身价值的过程,凝聚为企业发展源源不绝的强大动力,让员工与公司一起成长。在IBM历次的战略转型中,始终坚持以员工为企业最重要的资产,以“尊重员工,协助自重;适才适职,发挥潜能;人才培养,技能提升”为原则,在平等及受到尊重的环境中,向员工提供充满挑战性的工作、系统的学习和培训以及成功的机会,强调员工工作中的价值与满足感。在实践中,IBM通过各种措施向员工传递一种尊重员工、共享成长的价值观。
“以人为本”——IBM倡导并在员工之间营造一种家庭气氛,不鼓励员工之间的恶性竞争。在IBM看来,在宽松的大家庭气氛中,每位员工才能潜心工作,才能富于创新,为客户奉献一个又一个奇迹。
“机会平等”——IBM为每一位员工提供平等的工作、培训和晋升机会。新员工进入IBM,首先要进行为期4个月的集中培训,内容包括IBM的历史背景、规章制度、技术和产品以及基本的工作规范和工作技巧等。
“全面沟通”——IBM采用定期部门会议、与高层管理人员面谈、员工意见调查、直言不讳信箱等多种具体方法,实现员工与公司的全面沟通。
“建议计划”——IBM鼓励员工提出、参与和接受建设性建议,并且所有被采纳的建议都给予相应的承认和鼓励。
“功绩评估”——个人功绩评估系统是IBM薪酬的基石,公司将透过个人工作计划及评估来衡量每位员工的实际表现。
美国《时代周刊》曾这样评价IBM:“没有任何企业会这样对世界产业和人类生活方式带来及将要带来如此巨大的影响。”这恐怕是对一个企业的最高评价,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IBM的成功。关心和积极帮助员工的个人成长,并把员工自身价值的实现与企业的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员工与公司一起成长,这应该是IBM成功的真正奥秘。
企业人力资本管理体系框架
企业人力资本管理体系构建,可以分为两大步骤来实现:
第一步:人力资本管理体系战略目标的实现。
首先,企业的人力资本战略和实施必须与其愿景、使命和价值观保持高度一致,才能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其次,通过构建核心能力,企业达到制定的战略目标:提升品牌管理能力、研发能力、市场管理能力、销售渠道管理能力、客户服务能力、业务成本控制能力、信息技术能力等。
再次,人力资本战略的考虑要点包括:公司需要多少人,怎样的人?如何找到公司需要的人才,是通过招聘还是培养?怎样将个人绩效同公司绩效挂钩?怎样激励员工为公司目标而努力?员工的职业发展通道怎样设计?这些都属于人力资本战略需要考虑的要点。
第二步:根据人力资本战略,制订企业人力资本管理体系。
企业人力资本管理是一个体系,首先是由企业发展战略出发,从而制订与之相适应的人力资本战略规划,在人力资本战略规划的指引下,从人力资本输入端到人力资本输出端,中间经过招聘、培训、绩效、薪酬激励、职业生涯规划等五个环节,为员工打造一条成长的黄金通道。
企业中,人力资本的输入与输出,这个过程不仅要实现企业的发展和增值,同时也要实现员工能力的增值和职业发展拓展。
企业人力资本管理实施蓝图
身处转型期的经济格局和市场环境之中,来自企业内、外部的各种压力迫使今天的中国企业对于变化的市场需求具有更强的响应力,并且在应对企业外部威胁时,要有更灵活的运营能力和长期核心竞争力。因此,核心人才的培养和高适应性人才团队的打造已经势在必然。
那么,企业的核心人才和团队从何而来?这不仅仅是企业CHRO和人力资源部的责任,也是整个企业的责任。如何做到人力资源管理到人力资本管理的转型,人力资本的输入与输出流程之中,如何为组织创造更好的绩效,并最终实现员工与企业的共同成长?
这些问题都只有一个答案:就是建立企业人力资本管理体系。企业人力资本管理体系首先是服从于企业人力资本战略规划的指引,而人力资本战略规划必然也应纳入企业整体发展战略框架之内。
在IBM对全球领先企业的研究中,我们发现,“人力资本非常适应经营环境变化的能力”的公司高适性具有三大关键特征:预测未来所需技能的能力、专家识别能力和协作性。因此,企业的人力资本管理需要基于企业所需的各种能力素质来设计和建设,需要建立起企业的能力素质模型,在能力素质模型的引导下,通过人力资本选择、投资、激励、计量和发展,实现人力资本输入到输出之间最大限度的增值空间。另外,在人力资本信息处理、数据库管理、流程化操作等方面,人力资本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不可替代,可以大大减轻企业管理者操作性工作的比例,将管理从日常事务中解放出来,释放更大的生产力。
企业人力资本管理体系中包括五个环节:
第一是将社会性资源转变为企业性资源的阶段。人力资源在没有进入企业之前属于一种社会性资源,企业作为用人单位,只有通过选拔、聘用等程序与人力资源主体签订劳动合同之后,才能在一定时段内拥有对人力资源的劳动使用权,社会性资源才能转变为企业性资源。基于人力资本的招聘就是要利用各种心理学知识和人力资源管理的手段,保证招聘到的人员具备企业及岗位所要求的胜任素质,为人力资本创造价值提供前提和基础。
第二个是将企业性资源转变为企业性资本的阶段。通过培训这种人力资本投资方式来实现这个转变。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很少有人力资源可以直接转化为人力资本,更多的是需要经过培训、开发,使其尽快胜任职位要求,增强其对企业的忠诚度,进而实现人力资源的资本化。根据企业战略、目标以及员工的心理特点选择培训内容和培训方法,就成为影响培训投资收益率的重要内容。
第三是人力资本的价值评估过程。这个环节其实和其他环节是相辅相成的,评估是对其他环节运作的考核。基于人力资本的评估不仅包括传统的人力资源绩效考核,即评估人力资源的绩效、人力资源的知识、能力、技能是否能够支撑发展的需要,以及人力资源的态度等影响积极性的因素,还包括它的价值计量,即人力资本究竟为企业价值创造、贡献了多少。这种货币性计量和非货币性计量方法结合在一起,可以更好地全面计量人力资本的价值。
第四是将企业人力资本存量变为现实生产力的阶段。通过设置科学合理的激励手段来使员工的创造性发挥出来,是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的关键。激励问题是管理的永恒主题,管理中如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既是管理的重点,也是管理的难点。基于人力资本激励的关键就是人力资本的产权问题,承认了人力资本的产权就意味着员工可以享有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这是激励的核心所在。
第五是人力资本发展阶段。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是企业的责任,也是企业发展和员工发展的融合点,员工与企业的共同发展,最终是要落脚在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之中。企业资本规划要做的不仅仅是要为员工制订合理的长期职业发展规划,更应努力将员工的职业发展转化为员工的“事业发展规划”,让员工充分享受企业“土壤”的养分,不断调整事业发展的高峰。
以上五个环节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企业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不仅取决于各环节的运作效率,也取决于各环节的相互协作效率。因此,员工成长离不开企业成长,企业的成长也依靠员工的不断成长,企业与员工的关系应由传统的“雇主与雇员关系”转型到“事业发展战略伙伴关系”,借助人力资本管理平台的建设,实现员工与企业的共同成长。
转型成长 篇6
1.1 “两型社会”赋予企业新的社会责任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全民族的共同事业。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落实到每个单位, 理所当然地包括企业在内。企业作为经济社会的构成要素, 其生存与发展必须与自然、经济和社会中的其它主体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这种交换是双向的、平等的。如果企业不顾资源的浪费、环境的恶化、社会的稳定、人类的健康, 片面地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这必然会破坏自然、经济和社会之间的生态平衡, 企业就不能持续地获得其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和能量, 企业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也不可能实现。
因此, 在“两型社会”建设中, 每一个企业, 都应当本着对人类社会和资源环境高度负责的精神, 承担新的社会责任, 能够正确处理企业经济利益与环境利益、社会利益之间的关系, 避免在单方面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 危及环境和社会的利益, 破坏了自然 、经济和社会之间的生态平衡, 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
1.2 “两型社会”意蕴的企业社会责任
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观点主要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社会责任观。广义社会责任观的代表人物为美国学者卡罗尔 (Carrol1) , 该观点认为企业社会责任等同于企业责任, 包括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自由裁量责任等全部责任。狭义社会责任观的代表人物为美国学者布鲁梅尔 (Brummer) , 该观点认为企业责任可划分为经济责任、法律责任、道德责任和社会责任4种, 其中社会责任是企业责任的一个组成部分。[1]“两型社会”意蕴的企业社会责任更接近狭义社会责任观。
1.2.1 提升技术水平
“两型社会”建设具有巨大的科技需求, 迫切需要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两个“两型社会”建设配套改革试验区在提高区域创新体能力上走在中部前列, 成为自主创新的示范地区, 重点是大力整合区域科研资源, 建立符合科技和产业发展规律的区域创新体系, 实现关键技术领域的重大突破。因此, 作为科技创新、技术进步第一主体的企业, 应把提升技术水平作为首要的社会责任。
1.2.2 节约能源资源
传统的企业发展模式大量消耗能源资源, 是一种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低附加值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而当前我国能源资源相对不足, 环境承载能力较弱, 经济发展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较大。可见, 在建设“两型社会”中, 节能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尤为迫切。节能降耗对缓解能源约束矛盾、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保护环境有着重要意义。要通过新型工业化的推进转变高耗能、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和短腿式社会发展模式, 代之以节约集约、统筹和谐的社会经济发展方式。通过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节约自然和社会资源能源, 降低污染排放, 发展循环经济。因此, 企业要成为“两型社会”建设中节约能源资源的先行者, 大力推进清洁生产。
1.2.3 保护生态环境
对市场经济的重要微观主体——企业来说, 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 是其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尤其对于我国这个正处于一个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加速、人均资源占有不足、环境恶化趋势未得到根本性扭转的发展中国家来说, 企业所承担的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 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建设“两型社会”的重要内容。
企业承担保护生态环境责任, 要求企业推进清洁生产、减排降耗、节约资源和能源, 采用的是绿色核算体系,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 强化从源头防治污染和保护生态, 严格执行环境法律法规和污染排放标准, 完善和落实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预案。
1.2.4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发展循环经济旨在转变以高资源消耗、高耗能、高污染排放为基本特征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 改变以生态环境破坏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速度的现象, 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2]建设“两型社会”的核心内涵是要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减小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上述目标的重要途径。因此,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是十分重要的企业社会责任。
2 基于“两型社会”建设的企业成长模式转型
2.1 与“两型社会”建设相悖的企业成长模式面临的主要问题
与“两型社会”建设相悖的企业成长模式主要包括:生产要素驱动型、投资驱动型、资源依赖型等, 它们的发展过程中会遇到下面一些严重问题:
2.1.1 资源危机
资源是资源依赖型企业成长模式的基石和生命线, 资源状况的好坏直接决定着资源依赖型企业的生死存亡。资源危机是指资源依赖型企业在成长过程中正在面临着资源短缺乃至趋向枯竭的问题。 (1) 资源利用率低, 大部分原材料被搁置、抛弃; (2) 掠夺性开发, 资源的供给和再生能力下降, 降低了资源的供给质量。
2.1.2 技术落后
生产要素驱动型、投资驱动型、资源依赖型等企业成长模式, 都是依靠大量消耗资源 (包括廉价的劳动力资源) 、大量资金投入来获取利润、谋求快速成长, 而没有积极进行技术创新, 没有竭尽所能去改进相对落后的技术装备水平, 结果使技术相对落后的局面在企业成长过程中日趋明显。
2.1.3 环境污染
(1) 不合理的资源开发利用, 自然生态环境严重破坏, 土壤质量日趋下降, 生物多样性面临丧失, 自然景观不断损坏甚至诱发多种地质灾害。 (2) 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导致污染物排放量日益增加, 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空气质量不断下降, 水体酸化程度不断上升。[3]
2.2 基于“两型社会”建设的企业成长模式转型设计
“两型社会”建设对企业成长的基本要求是企业成长应该构筑在创新驱动上而不是要素驱动或投资驱动的基础上, 成长的动力不应该来源于大量消耗资源或大量资金投入, 而是来源于一个合理的市场、技术、管理为主体的运行结构体系。因此, 基于“两型社会”建设的企业成长模式转型可做如下构想:[4][5][6]
2.3 与“两型社会”建设相容的企业成长模式细化
2.3.1 创新驱动型
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源泉, 创新贯穿于企业成长全过程之中, 只有通过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市场创新以及它们间的协同, 才能增强其竞争优势, 驱动其持续快速成长。主要表现形式有:
(1) 技术创新驱动型
自主研发、合作研发→成果转化→产品市场化→企业成长
引进技术→消化吸收→改良技术→产品升级→企业成长
(2) 管理创新驱动型
制度创新→健全管理制度体系→提升管理水平和能力→企业成长
文化创新→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升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成长
(3) 市场创新驱动型
市场创新→合适的经营战略→恰当的市场定位→稳定的市场份额→企业成长
2.2.2 集群驱动型
企业聚群式发展最大的优势在于能整合区域内整个产业、行业的资源, 促进生产要素共享, 生产能量顺畅流通, 快速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 符合“两型社会”建设的要求。
(1) 集聚型:企业联盟、兼并、重组→集团化→企业成长
(2) 裂变型:组织裂变、产权裂变→专业化→企业成长
2.2.3 再生型[7]
企业再生成长模式一般发生在企业衰老期, 按照“两型社会”建设节约资源和能源的要求, 企业可以通过剥离不良资产以分叉变异成长、通过技术转型以蜕变再生。
(1) 蜕变型:改制、重组、技术转型→蜕变→企业再生成长
(2) 分叉变异型:剥离不良资产、破产保护→分叉变异→企业再生成长
3 自主创新:企业成长模式转型的动力支撑
3.1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两型社会”建设的核心和关键
在“两型社会”建设中,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状况和效果, 是由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所决定的。[8]研究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 应该围绕自主创新能力这中心目标来开展, 真正把经济发展思路集聚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上。经济发展思路对不对头, 要看是不是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放在中心环节;科技发展思路正不正确, 要看是不是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放在核心位置。
3.2 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促进企业成长模式转型
3.2.1 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1) 大力发展各类创新联盟。积极探索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产业创新需求为基础、以创造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为目标、以技术推广应用和产业化为重点的紧密型联盟模式, 通过联盟成员的优势互补和协同创新, 促进城市圈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
(2) 加强重点企业创新能力建设。培育和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持续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企业。鼓励大型骨干企业建立具有国内一流、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研发平台, 开展战略性关键技术和重大装备的研究开发。
(3) 支持国有大型企业加快研究开发机构建设和加大研究开发投入, 努力培育形成一批集研究开发、设计、制造于一体, 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骨干企业。
(4) 要促进企业与大学和科研院所加强合作, 发展企业之间、企业与大学和科研院所之间的知识流动、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 推动创新体系的融合, 提高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创新体系的运行效率。
(5) 以重大项目为依托促进企业技术进步, 对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引进的关键技术和装备, 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对大量重复引进的企业要予以抑制。[9]
3.2.2 改善创新活动的投融资环境
(1) 探索推进科技金融创新, 吸引和带动金融机构、创新投资、资本市场等社会资金参与科技创新, 提高全社会对科技的投入水平, 建立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
(2) 通过金融信贷、创新投资、资本市场等投入机制, 促进科技计划成果的转移和产业化。同时, 大力鼓励风险投资, 设立创业板, 不断强化科技投融资体系建设试点城市。
(3) 加强科技金融创新试点, 推进高技术产业基地的金融创新改革、支持中小企业创新的信贷创新、建立重大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引导基金、推动建立技术交易平台、探索科技保险和各类高技术债券。
3.2.3 加强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1) 加强研究与开发平台建设。进一步加大国家和地方政府共建重点实验室的力度, 对各级重点实验室实行分类指导、规范管理。有条件的高校要根据优势学科和特色研究领域, 依托现有各类实验室, 整合和新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地方政府要加大投入, 加强地方重点实验室建设。
(2) 加强工程化与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加强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建设, 创新交易模式和运作机制, 构筑服务科技成果转化的技术交易平台。加强专利、商标、版权等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建设, 保护企业科技创新成果。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整合和建设一批工程中心, 提高工程化和产业化的能力和水平, 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教育部、科技部支持有条件的地方高校建设大学科技园, 申报军工科研生产基地。
(3) 加强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建设, 着力构建重大设备、科技信息、软件开发服务三大平台, 实现科技资源共知、共建、共享, 提高科技公共服务能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搭建科技文献共享平台、大型仪器共享平台、创新创业培训和孵化平台。加强科技基础性工作, 整合高校的数据资源形成主题数据库或科学数据中心 (网) 并实现共享。有些高等院校要加强动植物种质资源库、微生物和人类遗传资源库、标本库等资源平台建设。
3.2.4 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1) 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重要思想, 把发现、培养、使用、凝聚优秀人才作为科技发展的重要任务, 建立健全有利于人才培养和使用的激励机制, 着力营造人才辈出的良好氛围, 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
(2) 拓宽人才视野, 既要重视在原始性创新中发挥人才的作用, 又要重视在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中发挥人才作用;既要重视在科学研究、科技攻关中发挥人才作用, 又要重视在科技成果推广和科学普及中发挥人才的作用;既要重视学科带头人、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 又要重视企业家人才、管理人才等各类人才的培养。
(3) 高度重视高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通过实施重大项目的重点学科建设, 进一步加大选拔和培育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力度。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在科技实践中大力培养科技创新人才。采取多种积极政策措施, 大力吸引海外留学人员, 突出创新团队引进、核心人才引进。
3.2.5 切实营造自主创新宽松文化环境
(1) 要宽容失败、允许失败
创新就要允许犯错误, 自主创新更应如此。道理很简单:创新是探索未知, 没有先例可循, 无非有成功与失败两种可能性, 且失败的可能性更大。因为并不是每一个创新思想都有实际价值, 也许100种创新思想中能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只有10种甚至更少。但物理学大师杨振宁先生认为, 学术上的思想、见解“能有10%是正确的, 就是非常了不起了!”允许失败, 宽容失败, 有利于创新者在失败后重新奋起。对创新者而言, 每一次失败都会增加一次磨炼自己的机会。
(2) 要鼓励爱“国货”、用“国货”
就经济发展而言, 中华民族要想在世界民族之林占有一席之地, 不被动挨打, 就必须发展自己的民族工业, 要发挥民族传统的熟练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较高劳动生产率的工艺, 发挥传统的“优势”, 组织技术创新, 参与市场竞争。因此, 我国国人必须人人要有强国志, 个个都有国货情, 千方百计为国产名牌和当地有特色的支柱产业, 培养和造就一批有特色的队伍, 来大力宣传和支持我们的自主品牌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在产品性能价格比相当的情况下, 我们必须提倡爱国货用国货, 来支持和鼓励我国产业技术自主创新。
(3) 要提高全民科学素养
就好像“鱼”与“水”、“树木”与“土壤”的关系, 离开了公民科学素养的提高, 自主创新就没有扎实根基。通过科普工作, 弘扬科学精神, 能够进一步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 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掌握现代科学技术, 激发自主创新的热情, 使个人得到全面充分的发展。因此必须把弘扬科学精神作为首要任务, 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 使科学精神在全社会得到发扬光大, 渗透到生产、工作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融入广大人民群众的头脑中去。
参考文献
[1].吴树畅.论企业社会责任:一种可持续增长的价值观[J].财会通讯, 2008, (8) :43
[2].乔法容, 王丽阳.循环经济分析框架下的企业社会责任[J].伦理学研究, 2008, (1) :24~26
[3].茶娜, 王锋正, 郭晓川.高新技术支撑下西部资源型企业成长模式转变[J].商业时代, 2007, (32) :102
[4].张钢, 于小涵.我国家族式企业的特征与成长模式[J].中国软科学, 2002, (7) :58~62
[5].吴照云, 黎军民.我国现阶段民营中小企业成长可选择的模式[J].经济管理, 2005, (17) :42~44
[6].王德禄, 俞雷.企业创新特征与企业成长阶段模型分析[J].商业研究, 2000, (9) :28~29
[7].马若鹏, 冯宗宪.我国高科技企业成长模式初探[J].生产力研究, 2006, (12) :142
[8].宋天和.企业自主创新和企业社会责任[J].企业研究, 2008, (3) :40
转型成长 篇7
简·雅各布斯的名著《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被视为全球城市发展历程中最深刻的反思之作, 这本书加速了上世纪五十年代美国政府以铲除贫民窟和兴建高速路为特征的城市改造运动的终结, 也指引着美国城市从“增长”走向“成长”, 从建筑、产业本位走向居民、社区本位。
如今, 中国的大城市也迎来发展转型的节点, 长期以来追求增量带来的“城市病”频频敲响警钟。如何探索出健康、良性的城市发展模式, 服务好现代城市转型, 成为城市工作的当务之急。欧美城市的“生死”经验, 或许能为我们带来深刻启示。
伯明翰 全球首度实现全方位转型
伯明翰是英国的“大心脏”、交通枢纽, 也是历史上的“千种贸易城”、工业革命的发源地, 见证了资源的枯竭, 经受了战争的破坏, 经历了“崛起—衰落—复兴”的轮回, 如今成为服务型现代大都市和世界级商业中心, 被称为全球第一个实现全方位转型的城市。
曾经, 伯明翰的城市问题来源于重工业发展带来的严重污染, 随后的资源枯竭和二战的摧残使得其经济地位日益衰落。再加上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的产业转型趋势, 除了汽车产业外的制造业逐渐失去竞争力, 上世纪80年代后不均衡发展和全球经济重组的双重作用下, 伯明翰经济衰退, 失业率上升。面对衰落的趋势, 伯明翰政府开展了一系列城市更新行动。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副所长吴军介绍, 伯明翰的城市更新工作主要包括基础设施投资、推进制造业转型、提升服务业尤其是文化产业发展等。通过基础建设投资, 完善交通及电信、科技园区、战略产业发展区等, 更新城市形象。例如在1983年, 通过一些城市基金, 伯明翰市议会开始着手全面的运河改造计划, 改善运河两岸步道, 增加可达性。
制造业转型方面, 通过注入高新技术 (环境技术) , 生产高附加值产品 (汽车、医疗精密仪器) , 实现制造业的多样化和现代化, 促进企业生产和商业活动和高校科研结合, 鼓励当地年轻人致力于科学技术事业。
伯明翰还利用传统工业遗留的优势, 注重城市文化传承, 发展现代服务业, 打造出国际会议中心、国家展览中心、斗牛场现代商业购物中心等知名地标。
毕尔巴鄂 一座博物馆引领走向重生
创意改变世界, 也可以挽救一个衰颓的城市。西班牙毕尔巴鄂市就是一个被创意救活的城市。它的重生之路看似偶然, 其实也是历史选择的必然。
三十多年前, 毕尔巴鄂还是一座“钢铁城市”, 钢铁制造业和造船业是城市经济的主要支柱, 同时带来了水污染、雾霾等严重的环境问题。上世纪80年代, 毕尔巴鄂爆发工业危机后, 整个城市痛定思痛, 开始一系列的城市更新, 包括改造旧城、迁移工业区、修建地铁、活化利用古建筑、培育城市艺术等。
1991年, 为城市复兴大计, 毕尔巴鄂市政府决定兴建一家现代艺术博物馆来发展旅游业, 并邀请美国建筑大师弗兰克盖里设计了古根海姆博物馆。博物馆建成后, 在“古根海姆效应”下, 毕尔巴鄂成功地从工业型经济转型到创造型经济, 实现脱胎换骨。
不久前, 受西班牙政府邀请, 北京大学—林肯研究院城市发展与土地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刘志前往毕尔巴鄂考察, 他带回来的印象是“太美了, 整个城市管理就像一个大公司一样, 非常精明”。毕尔巴鄂作为城市重生的国际案例, 它的成功转型离不开政府、公众几十年来的共同努力, 因为创新卓越的转型思维, 毕尔巴鄂还在2010年获得首届李光耀世界城市奖。
“毕尔巴鄂曾经面对的阵痛, 中国很多城市正在承受, 它们从工业时代走进后工业时代, 制造业已经外移, 新兴的文化创意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要进来, 必须重新从城市产业转型考虑, 进行城市更新, 旧有的工业用地、工业建筑是为旧时代服务的, 现在出现了一个新的时代, 我们必须让城市的品质、城市的价值都能适应这个时代、服务这个时代。”刘志说, 如今毕尔巴鄂天蓝水绿, 文化艺术气息浓厚, 很多旅游景区都是由原来的工业遗存改造而来, 这也是中国城市梦寐以求的未来。
底特律 更新不及时导致城市破产
该转型的时候不转型, 背负着各种病症苟延残喘, 这样的城市只会穷途末路。美国林肯土地政策研究院总裁George McCarthy认为, 2013年底特律的破产为全球城市提供了前车之鉴。
因为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三大汽车公司总部齐聚于此, 底特律曾经是世界上最有名的“汽车之城”。1914年, 由老福特首创的流水线作业, 不仅带动了汽车产业的蓬勃兴盛, 更直接带来了美国20世纪20年代的“柯立芝繁荣”, 成为美国进一步崛起的基石。在20世纪50年代的鼎盛期, 底特律位列美国第五大城市, 全城拥有将近200万人口。
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以来, 大量非裔美国人涌入底特律寻找就业机会, 其后在民权运动促使下, 底特律人口间种族矛盾激发, 导致白人及中产阶级大量外迁, 城市人口规模大幅度缩减。大量高水平人才的流失加上政府腐败、工会谋私, 导致底特律公共服务水平急降, 企业出现倒闭潮。2008年金融危机更是给底特律致命一击, 三大汽车企业大量裁员, 克莱斯勒和通用相继宣布破产。在多年财政赤字的折磨下, 底特律最终于2013年7月18日申请破产保护, 成为美国迄今为止申请破产保护的最大城市。
追溯底特律破产的缘由, 不外乎是因为它面对产业转型大潮的冲击, 城市的基础设施、人口结构等均未能进行及时更新, 缺乏改革和复兴的手段, 最终导致自身走向衰败的末路。
不过, 近年来, 底特律政府开始积极发动市民参与城市改造, 为城市更新出谋划策, 城市人口正在慢慢回升。尽管将公众参与作为城市更新的重要环节很花时间, 但效果正在显现, 如果底特律因此获得重生, 将会是市民救活城市的一个伟大范例。
欧美城市更新之路, 常态化的城市更新工作体系
—是设定总体目标, 编制更新计划:英国通过设定“经济、社会、物质环境长远并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 提出“经济发展、环境优化、教育提升”等多项行动计划;
二是建立专业机构:英国成立城市复兴公司、英格兰合作组织和区域发展机构, 具体操作和管理城市更新项目;
三是完善立法:英国从规划、土地、城市发展、赔偿安置等方面推进城市更新相关立法;
四是盘活低效存量用地, 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德国将历史核心区、旧制造业用地、旧基础设施用地、军事设施用地作为优先土地盘活对象, 柏林对市中心区70%的商业办公、集会大厅、工厂与住宅的混合区域进行建筑修缮、恢复居住功能、提升商业功能;
五是激活闲置老旧建筑功能, 展现历史风貌特色:莱比锡将大量旧制造业用地更新为文化娱乐类用地, 汉堡市将港口闲置仓库、岸线进行功能提升和景观修复, 活化港湾滨水地区;
转型成长 篇8
关键词:俄罗斯流浪儿童,现状和原因,对策分析
苏联解体后,1992年俄罗斯开始了以市场化经济和所有制关系的私有化为特征的经济转轨过程,随之整个政治经济体制、社会环境发生了剧烈的变化。社会的转型必然引起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在此影响下,20世纪90年代以来,俄罗斯流浪儿童急剧上升,与此同时,作为苏共体制下特有的政治性组织、全面负责儿童社会工作的组织——共青团,也随着苏联社会体制的崩溃而瓦解。这些变化使得解决流浪儿童健康成长的问题,面临更大的压力。但随着近年来俄罗斯政治、经济社会格局逐步趋于稳定,俄罗斯政府开始加强对流浪儿童的物质援助、政策扶持和法律保障,全面关怀流浪儿童的健康成长。本文以俄罗斯社会转型时期流浪儿童成长问题为视角,就其现状、原因及其对策等几个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
一、俄罗斯社会转型时期流浪儿童成长问题的现状分析
俄联邦保健部部长莎波瓦罗娃在2003年2月2日举行的国家杜马会议上,针对处境不利儿童的境遇表现出很大的担忧,她指出:“俄罗斯儿童状况十分严峻,需求毒品和刺激性药品的人数成倍增长。家庭暴力时有发生,流浪儿童剧增。越轨行为和性早熟导致犯罪的人数逐年上升,社会弊病也随之而现,梅毒、艾滋病、结核病等层出不穷,儿童的身体健康陷入了危机。”如何预防流浪儿童增长,如何预防青少年犯罪,如何让青少年远离毒品,尤其是预防高危青少年群体的犯罪等问题不容忽视。在俄罗斯有一道凄凉的“风景线”——俄罗斯大量的流浪儿童,这些流浪儿童中90%都是“社会孤儿”。所谓“社会孤儿”是指父母都还健在的流浪儿童。流浪儿童无人监管,有的染上了毒瘾,有的走上了犯罪的道路。据统计数字显示,1994年,俄罗斯流浪儿童共有50万人,2001年达到了68.5万人,2004年达到70万人,这一数字超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的流浪儿童数量。[1]
2004年由俄联邦教育科学部协调委员会主持的国家重点项目《流浪儿童成长问题的研究》,以切布尔内赫教授为首在全国进行了调研,于2005年2月撰写了《流浪儿童成长状况的调研报告》。此报告是《俄联邦儿童成长问题教育部报告汇编》当中的一篇报告。本文的数据就是从调研报告中借鉴而来。(以下简称《成长状况调研报告》)。[2]
《成长状况调研报告》表明,俄罗斯街头流浪儿童的平均年龄为12~13岁,2/3的流浪儿为男性,1/3为女性,女性少于男性。流浪儿童中平均年龄男性为12.5岁,女性为12.6岁。
流浪儿童中有一半是移民。在他们调查的流浪儿童中近53.4%的儿童生活在调查的城市里,而46.4%的人来自其他地区,13.9%的来自其他州,20.8%的来自各区中心,11.9%的来自农村和乡镇。
来自其他各地区的流浪儿童年龄偏高:例如,7岁移民占到27.3%,16岁的则达到了62.3%。移民流浪儿童不仅在莫斯科占多数(86.5%),而且在其他城市也居高不下,例如:弗拉基米尔(75.0%),图拉(52.5%),梁赞(63.3/%),沃洛涅日(73.5%),费拉基高加索(63.3%),奥木斯克(62.5%),哈巴罗夫斯克(69.4%)。
资料来源:Нудысь.ВШ.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докладОположениидетейвРоссийскойФедерации.М.2005.С.65.
莫斯科的流浪儿童主要是来自中央区、西北区和北方地区,还有独联体,特别是乌克兰、塔吉克斯坦、摩尔多瓦。另有一些流浪儿童来自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北高加索也不得不“接收”来自车臣、格鲁吉亚的流浪儿。他们的年龄段70%是11~15岁,20%是7~15岁,10%是16~17岁。
在俄罗斯家庭生活条件优越的孩子当中,有将近58.7%的儿童多次离家出走,或者是多次离开宿舍而出走(有的儿童多达16次)。可见,儿童为了摆脱管教太严的父母和教师才选择了流浪生活。
流浪儿童流浪时间的长短是一个城市社会服务工作效率的最佳验证。那么俄罗斯流浪儿童与谁为伴?如何流浪?《成长状况调研报告》表明,他们通常是10岁开始流浪。流浪儿童流浪街头的时间为4到4个半月,只有17%的流浪儿童持续了半年,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个指数迅速上升。
在俄罗斯90%的流浪儿童是成群流浪,通常是6~7人一组。男性组合是女性组合的5倍,是男女混合组合的2.5倍。近1/3的组合里有自己的头目(有时是几个头目),充当头目的多数是年龄较大的。可见,头目具有较大的号召力,很容易导致流浪儿童整个组织的犯罪。
通常情况下,俄罗斯流浪儿童白天在火车站(35.6%),街头(34.2%),商厦、市场(28%),通道(24.9%),公园(15.3%)里度过,晚上露宿于阁楼、地下室(42.9%),车库、车厢里(18.6%),朋友、熟人处(15.8%),地下停车场、树林里(13.5%)。没有头目的组合通常是在窑窟里过夜。
流浪儿童靠什么生活呢?被调查的流浪儿童说,他们用不同的方法谋生:乞讨(52.1%),打零工(38.6%),抢劫(34.4%),求助于熟人(20.2%),求助于亲人(12.2%),社会组织募捐(10.1%),卖身(7.9%),组织内其他人员的帮助(10.4%),宗教组织的帮助(4.1%),销售毒品(3.0%)。
一些少年在市场建筑工地做搬运工、杂工来谋生,洗修车,收集倒卖塑料瓶、有色金属,捡拉圾,做清洁工,卖报,发传单,做钟点工等。除此之外,他们还销脏、参与赌博、刑事犯罪。
烟、酒、毒品——在俄罗斯是街头流浪儿童的必要伴旅。他们无所适从,模仿成人,吸烟、喝酒、吸毒急剧增加。调查表明:7岁儿童吸烟的占到1/4,满15~17岁之间有烟瘾的近90%。8岁儿童喝酒的占了1/3,15岁以下喝酒的流浪儿童占到了80%。12岁的流浪儿童将近25%尝试过毒品,而16~17岁之间的吸毒流浪儿童急剧上升。14岁开始性生活的占40%,16岁的达到70%以上,多数人开始从事卖淫、拍摄黄色影片。
不良的生活方式必将导致流浪儿童健康状况下降,我们可以看出俄罗斯流浪儿童大多为亚健康儿童。30.4%的儿童承认自己常生病。
俄罗斯流浪儿童的教育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1/3的流浪儿童不识字,有6.9%的孩子从来没有学习过,不能读写的占7.9%,46.9%的人会写字,45.2%的孩子是半文盲,在15~17岁之间的孩子中甚至还有文盲存在。
为了了解流浪儿童对基本知识掌握的状况,研究人员设计了关于阅读课、文学欣赏、民族常识等学科的基本知识进行测试。7~10岁的流浪儿童能够计算出3×4的只有33.5%,不能说出自己所生活的国家的儿童占到18.5%(7~10岁),30%的流浪儿童甚至不知道一个故事,也不认识一个字。
同年龄段的儿童都能够获得学习的机会,而这些处境不利儿童人群却无法得到受教育的保障,连最基本的知识都无法学到。《成长状况调研报告》的结果表明,无论年龄大小,78%的流浪儿童还是想重返学业。13.1%的仍不爱学习,6.8%认为学习已来不及,因为他们已经严重超龄,只有1.5%想工作。当然,对这些流浪儿童来说,最主要是能够获得受教育的机会。流浪儿童以喝酒、吸烟、尝鲜为“教育目标”,这毕竟还是少数的。
二、俄罗斯社会转型时期流浪儿童选择流浪生活的原因分析
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持续不断的政治和经济危机加重了流浪儿童的问题,不少发生家庭危机的儿童也被迫走上街头,加入了流浪儿童大军。
根据《成长状况调研报告》的研究结果,导致俄罗斯流浪儿童流浪街头的因素有如下几点:家庭生活条件极差,最基本的温饱问题未能解决;与父母、兄弟姐妹及亲人们的矛盾激化,被逐出家门;继父、继母的性暴力及父母离异的家庭,18.2%的7岁儿童都是被父亲所放弃;当然也有相当一部分家庭生活条件优越的孩子选择了流浪生活,他们抱怨父母对他们管教太严,为获取自由,他们放弃了父母和家庭。可见,俄罗斯流浪儿童流浪街头的一种原因是由于不堪忍受家庭的贫困、家庭暴力、家庭的不良环境、流浪儿童在受教育权方面的破坏,监护和照管机构没有完全解决好流浪儿童学习和生活安置的问题。这样的孩子由于没有基本的生活资料,错过了教育机会,或者由于学校的学习压力繁重等原因导致离家出走。另一种是由于受外面世界的诱惑或伙伴们的支持而自愿离家出走的。但是缺乏家庭温暖、父母关心不够、父母酗酒,还有单亲家庭和父亲的单方家庭暴力,是流浪儿童选择流浪生活的最主要原因。
流浪儿童选择流浪生活大部分是来自单亲、离异家庭。根据《成长状况调研报告》结果表明:36.2%的被调查者生活在完整家庭;52.6%的生活在不完整家庭;42.4%只有母亲;10.2%只有父亲;1.9%没有任何亲人;9.3%和亲人生活在一起。
流浪儿童选择流浪生活大部分是由于家庭父母素养及家庭精神生活环境极差。72.3%的家庭中父母其中的某一方,有人入狱或是重病;18.1%的家庭父母剥夺了儿童的自由;63.3%的流浪儿童无论年龄大小都遇到了家庭暴力,其中有42.1%的儿童认为是来自母亲的暴力。(见图2)
资料来源:Нудысь.ВШ.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докладОположениидетейвРоссийскойФедерации.М.2005.С.70.
可见,由于社会政治经济变革、社会文化变迁、各种突发事件而导致了短期或长期的家庭系统紊乱或家庭环境不良,从而出现了与之相应的各种流浪儿童。对于这些流浪儿童来说,各种不利或弱势因素很可能会交织在一起发生交互作用或多重影响。比如,家庭贫困容易引发家庭矛盾和父母冲突,也容易引发父母粗暴对待儿童和对儿童发展的忽视;父母离异也容易导致单亲家庭失去经济支柱而穷困,也容易引发单身父亲或母亲对孩子的虐待和忽视。家庭是儿童的第一所学校,俄罗斯许多家庭逐渐失去了自己的社会教育职能,特别是有孩子的家庭,很难保证每个儿童的潜力都能充分发挥出来。
达到入学年龄而未入学的儿童也是沦为流浪儿童的潜在原因之一。1998年俄罗斯教育部颁布的《俄罗斯教育政策走向》的报告中指出:在目前俄罗斯非法的移民和难民中,未接受义务教育的达到了90万人。俄罗斯教育部和俄罗斯统计委员会专家、及其他机构对未接受义务教育的儿童工做了一个统计,数据显示,1999年达到了10万人,2002年初,这一数字已达到了36.8万人。[3]同时,俄罗斯还出现了大量的难民和被迫移民,他们的实际数量和当地居民(包括学龄儿童)的数量,迄今为止没有准确的统计。但在两次车臣战争中,成千上万的俄罗斯和车臣的儿童失去了父母,他们命运悲惨,一部分到了儿童寄宿学校和车臣地区的孤儿院,大部分人都沦落街头成为流浪儿童。
三、俄罗斯社会转型时期就流浪儿童成长问题的对策分析
流浪儿童问题,不能一刀切式地从街头将其一网打尽,必须需要家庭、社会和学校齐抓共管。俄罗斯流浪儿童成长的问题,历来注重政府与学校的合作,近年来尤其加强了与学校和家庭的合作。俄罗斯流浪儿童健康成长的工作秉持了2002年《俄罗斯儿童纲要》中提出的“家庭是根本、学校是主干、社会是支柱”的社会发展目标。这一价值目标在预防流浪儿童急剧增长的工作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第一,普京政府采取措施让流浪儿童重返家庭,并给他们的父母提供就业和医疗保障;或者把他们送往儿童收容院,或者送往免费的寄宿学校,让他们享受正常家庭儿童能够享受到的平等权利,尤其是接受教育的权利,预防流浪儿童的增长。例如,俄联邦教育部成立的“预防家庭暴力的教育中心”是联邦层面专门收集家庭暴力信息、预防家庭暴力发生、防止流浪儿童再生的机构。它不但在实践中积极预防流浪儿童再生,同时开展全国范围的工作总结和理论研究,收集各方面的材料。在2004年的一份名为《暴力对流浪儿童精神健康的影响》的研究报告,揭示了俄罗斯家庭暴力的情况及其对流浪儿童精神健康的影响,为今后的研究以及建立预防家庭暴力公共健康体系指引了方向。[4]
第二,俄罗斯国家机关、社会机构、教育机构、社会和宗教组织,非常重视与关注流浪儿童的健康成长。无论是议会还是政府,都有专门的负责儿童事务的机构,并且对其各自职权都有明确界定,同时恢复了原苏联时期的未成年人事务和未成年人权利保护委员会,建立了补充教育机构等,形成了政府、非政府性质的社会组织、社区共同管理和参与流浪儿童事务的立体结构。在我们看来,比较合理的是建立一个对这一工作统一规划的机构,能够预防流浪儿童的增长。
第三,俄罗斯当局近10年来颁布了很多有关保护流浪儿童的纲领。从1993年《俄罗斯流浪儿童预防性原则纲领》,到1999年《预防流浪儿童和未成年人犯罪法》,其内容涉及流浪儿童的精神、道德、物质、教育这些宏观层面,也涉及生活上的照顾等微观层面。在具体操作层面上,2002年10月俄罗斯联邦政府规定了2003~2006年间《俄罗斯儿童》整体纲要。下设的纲要之一就是《预防流浪儿童的违法》。此纲要的目的如下:巩固预防流浪儿童的系统;创造有效的、全方位实施此规定的条件。《预防流浪儿童的违法》包括的措施如下:(1)汇总流浪儿童的信息;(2)建立流浪儿童的电子信息系统并计算出需要实施帮助的人数;(3)支持俄罗斯联邦关于建立统一的救助制度和家庭的措施(2006年之前);(4)巩固300多家预防流浪儿童违法机构的物质基础;(5)将接受救助的儿童的数量提高三分之一;(6)扩大和提高为流浪儿童服务的质量。纲要促进了社会救助流浪儿童措施的完善,社会教育的最高目标便是预防流浪儿童的违法。[5]
第四,建立家庭问题模式。该模式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家庭环境上,社会教育工作者开展家长教育的活动,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鼓励家长们和“社会家长们”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氛围,树立“众人养一孩”关怀理念。而补充教育机构的教育工作者则担负着与家长们的沟通和交流职责,力求通过双方的努力共同解决流浪儿童选择流浪生活的问题。
第五,重视与其他国家交流流浪儿童的成长问题。作为后来者,先行者们的很多经验都是可以用来借鉴的,俄罗斯政府和社会工作者显然意识到了这一点。一方面,俄罗斯加强建立国际交流的长效机制,成为国际流浪儿童工作协会组织的一员,与美国签订了合作协议备忘录;另一方面,不定期地邀请专家参与流浪儿童健康发展的研讨会,如2005年7月组织了“流浪儿童的心理预防保障”研讨会。
不难发现,俄罗斯社会关注流浪儿童成长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社会教育者的薪水过低制约了流浪儿童成长问题的解决;从事社会工作的服务机构不完善;监护教育方面的法律也不健全。社会转型阶段是俄罗斯社会问题最多、最复杂的阶段,这一特殊阶段需要俄罗斯政府加大物质援助、政策扶持和法律保障,提升流浪儿童生存和发展的质量,为俄罗斯实现社会公平与良好的社会秩序目标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Чарко.в.Г.ХСостояниеипроблемыпрофирактикипеспризорностиибезнадзорностинсовершеннолетнихМоскв.а2002..С67.
[2][4][5]Нудыс.ьВШ.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докладОпол-ожениидетейвРоссийскойФедераци.и2004..С14.17.20.
转型成长 篇9
2 8载砥砺前行紫金资管洱图华章
南京紫金研发创业中心是由南京最有影响力的国有金融投资集团南京紫金投资集团全资子公司——南京紫金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下简称“紫备资管公司”) 倾力打造的紫金资管公司的前身, 即南京市投资公司, 成立于1 9 8 7年, 曾先后参与投资禄口机场、东航江苏、梅山钢铁、华能发电、南京证券等一批优质项目, 创造了辉煌业绩。紫金研发创业中心是紫金资管在南京市新的历史发展机遇下, 以改制转型的创新思维, 整合2 8载积累的丰厚资源, 倾心打造的一处扶持中小企业成长的高端科技载体。
黄金枢纽K位交通优势无可比拟
中心坐落干江宁中心地带胜利路8 9号, 远眺将军山、百家湖, 南邻胜太路商业街, 北靠秦淮路政务区, 东守交通千道双龙大道, 西望机场高速、将军大道;步行8分钟内可以抵达地铁一号线河定桥、胜太路站、地铁三号线胜太西路站;距离高铁南京南站车行1 0分钟, 地铁三站路可达;机场轻轨线翠屏山站开车1 5分钟抵达, 轻轨6站可抵禄口机场。放眼南京, 这里是一处不可多得的因通八达、宜商宜行的办公佳地。
江宁核心CBD
中心紧邻江宁区商业主街双龙大道、胜太路, 半径1公里范围内分布有瑞都购物广场、同曦假曰百货、万尚城等成熟购物中心以及金鹰天地购物中心;有大型购物超市欧尚超市, 全面满足生活购物所需;有汇集特色酒吧、C A F E、餐饮店的百家湖1 9 1 2, 开车1 0分钟内可达江宁市民中心、凤凰广场、东山文化休闲广场等休闲场所, 近距离感受小资生活情怀;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河海大学校区距离园区3公里, 更为高校的智力资源整合提供了便利。
准5 A办公品质A端妃W钐
中心由紫金资管按照严格标准精工建设, 外立面全部采用双层中空L o w—E镀膜破璃与蜂窝铝板组合幕墙, 凸显现代化不凡气息;内部采用精装修交付, 多联式中央空调、独立新风系统、独户门禁系统等, 提供企业便捷省心的入驻条件;每栋办公楼配备5部通力电梯、智能信息发布系统、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等, 以智慧低碳的科技配置提升内涵品位;楼宇配备全自动喷琳、电气漏电报警、火灾自动探测报警、防排烟等消防安保系统, 确保企业办公环境安全安心。
中.态绿化景观
中心整体绿化率4 3%, 配有6 0 0 0多n f的绿化中轴景观带, 其景观工程秉承中国传统园林风格, 以“幽美静谧、四季有景”为设计理念, 进行了大手笔的视觉创新。园区选用朴树、榉树、楓树、槐树、玉兰、隐形、櫻花、桂花、梅花等近2 0种乔木及多种灌木、草种, 在道路两侧配植乔灌木组合, 绿地韵律节奏感强, 景观层次丰富、错落有致、色彩灵动, 一年当中各有繁花植物叠序而至;园区景观与入口水景、四面钟广场、指示标牌、环艺设施等有机融合在一起, 形成富干生趣的活动空间, 让企业体验真正园林式办公感觉。f.1」:
优质配套服务中小企收成长卞:含
中心除了坐拥周边成熟的商业配套外, 在内部公共服务配套上也精心打造, 有可容纳5 0 0就餐位的餐饮中心, 提供营养丰富、菜式丰富、价格实惠的员工餐、商务宴等;可容纳1 4 0人的多功能会议厅, 以及公共会议室、商务洽谈区等, 让小企, .业也i可以:拥有大场面;溫馨、私密、有品位的创业咖啡、休闲书吧区等, 让企业舒享业余轻松时刻;对喜欢运_动健身的企业员工, 园区还提供综合健身中心、.篮球场、网球场等丰富配套, 倡导健康的生活理念
强大金融优势紫金种/•助力发敁
中心将依托紫金投资集团在银行、证券、保险担保、信托、风投、金融租赁、股权交易等金融服务领域深厚的产业经验和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 建立强效的金融孵化机制, 目前已成立了一期金额1 0 0 0万元的紫金种子基金, 专项用于孵化入园优质项目;还将建立自己的企业家俱乐部1, 引进黑马会等高端创业服务组织, 建成为适合智能硬件、物联网、软件及信息服务、文化创意、现代服务业等多行业不同规模、层次!业发展的平台
转型成长 篇10
位于北京智能机器人展区A018展位的亦创智能机器人创新园在开幕式之后便迎来了参观高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副主席李源潮,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北京市市长王安顺,北京市经信委副主任王学军,北京市科委副主任郑焕敏,京城机电公司总经理仇明等领导莅临亦创智能机器人创新园展台,参观并听取了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培武对亦创智能机器人创新园的介绍。王安顺市长对北人的历史给予了肯定,对北人转型升级工作寄予了厚望。
23日下午,“智·物种 创·未来”商用服务机器人暨北京智能机器人产业联合发布会盛大举行。活动邀请了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王学军、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绳立成及多位机器人相关产业的企业领导,更有多位著名机器人行业专家为大家分析解读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北人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培武,总经理陈邦设等班子成员与各界领导、行业专家、媒体400余人共聚一堂,分享和探讨智能机器人在不同领域的应用与探索。
张总在致辞中讲道:“北人始建于1952,是中国印刷设备制造业的主要奠基者、领军人,中国印刷行业第一品牌。北人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向数字印机、智能制造业、特色园区转型升级,形成了全新的发展格局。”
机器人作为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机器人产业在全球已经进入了蓬勃发展的大时代,对于拥有雄厚的科研实力,全面的产业基础,巨大的市场前景的北京市来说,推动智能机器人研发创新、标准制定、平台建设和示范应用,打造中国制造2025示范区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机器人创新中心,是从“北京制造”向“北京创造”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
北人多年的工业制造经验和资源积淀为亦创智能机器人产业园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亦创园从策划、到内容服务、再到建设都显得出类拔萃,与众不同。亦创智能机器人创新园以“成为中国机器人发展的风向标、领跑者,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端、高效、高辐射力的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为目标。是北京市重点打造符合首都核心功能并具有巨大产业前景的机器人创新园,其自诞生之日起就得到了北京市及开发区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关注。”
会上,亦创智能机器人创新园与北京康力优蓝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卡雷尔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北京易拓智谱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铂鑫森淼超高压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等10家机器人研发机构和创新实体签订入园协议。
转型成长 篇11
一、浙江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历程和现状
1、浙江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历程
浙江省个私经济的整个发展历程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 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自发发展阶段。浙江从计划经济中自发萌生了一些最原始的市场主体, 一些离土的农民、乡企的分离人员、国企退休人员变成了最早的市场主体。第二阶段:浙江个私经济全面发动和鼓励发展阶段。个体户的地位已经确立, 私营企业主还不能突出, 浙江的各地采用了戴红帽的做法进行全力推动, 放宽政策。第三阶段:各种争论开始出现。浙江个私经济受到前所未有的阻碍, 浙江上下各级顶住压力, 在发展中突围。第四阶段:浙江个私经济有序发展的阶段。在经营方法上把遵守市场秩序放在第一位, 在增长方式上进一步实现向质量型增长转移。2005年2月, 国务院颁布了《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 对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明显的引导和推动作用。国家先后又出台了若干涉及非公经济发展的政策, 特别是2009年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为贯彻落实以上方针, 浙江省也推出了《浙江省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 为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创造条件。
2、浙江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现状
浙江是我国沿海省份, 改革开放30多年来, 浙江经济从一个相对封闭、传统的农业经济体发展成为一个相对开放、现代的工业经济体,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浙江模式。浙江省个私经济以平稳较快发展的态势运行, 整体经营状况趋好。根据《2010—2011浙江民营经济发展研究》显示, 截至2010年末, 浙江省个体工商户累计数212.21万户, 同比增长6.80%, 个体工商户注册资本983.58亿元。截至2010年末, 浙江私营企业累计户数63.89万户, 同比增长12.76%, 增速比2009年同期上升3.35个百分点, 私营企业累计户数占全省总量的81.63%, 同比增长2.54%, 私营企业总注册资本16705.79亿元, 2010年浙江私营企业出口总计926.02万美元, 同比增长44.8%, 出口总额占全省总量的51.3%, 同比增长3.2%。
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总量的扩张不仅直接提升了个私经济总量, 还为社会安置劳动力就业、维护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数量的增加依然集中在个私经济的传统行业———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 其中私营企业增量以制造业为主;个体工商户增量以批发和零售业为主。随着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数量的增加, 大量民间资本进入个体私营经济领域, 为浙江省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强大的动力。
二、浙江省个体私营经济转型升级的有利条件
1、有利的政策环境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个体户、私营企业主等社会各阶层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浙江省政府提出了个体私营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思想, 浙江无论是各级政府的发展理念、相关政策、配套设施, 还是流通市场、企业家人才、群众文化氛围, 都十分适宜个体私营经济的转型升级。浙江省将“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创建与促进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相结合, 创业型城市建设对个体私营经济跨越式发展发挥了良好促进效应, 个体私营经济呈现出空前的发展态势。
2、独特的经商意识
个体私营经济是浙江经济的活力和竞争优势, 浙江个体私营经济在整个浙江经济发展乃至全国经济发展过程中, 均占有重要地位。浙江省个体私营经济经营者素来经商意识较强, 敢于走南闯北, 外出务工经商。特别是温州、义乌、绍兴、台州等地的经营者自古就有经商的传统, 具有较强的市场意识和吃苦耐劳的精神。经过30多年的市场经济, 浙江省广大个体私营经营者形成了自强不息、勇于创新的独特的经商精神, 涌现出了一大批具有较强的开放意识和市场观念、善于经营的企业家。经营者的这种独特的精神和文化底蕴已经成为推动浙江个私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在因素。
三、个体私营经济转型升级与企业成长理论演变
1、二者研究现状
(1) 企业成长理论研究现状。企业成长理论是指专注于研究企业成长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及其规律性的研究理论。对企业成长性的研究最早起源于西方国家, 企业成长理论一直是经济学界和管理学界研究的热点, 影响企业成长的因素很多, 时代不同导致的研究视角的不同, 使企业成长理论已经呈现出“丛林”现象, 大体分为:古典经济学的企业成长论、新古典经济学的企业成长论、新制度经济学的企业成长论、后凯恩斯主义的企业成长论、企业成长的制度变迁理论和彭罗斯开创的资源基础观等。
其中, 彭罗斯开创的资源基础观对企业成长理论研究的影响力最大, 能为研究浙江省个体私营经济转型升级问题提供较强的理论指导。彭罗斯 (Penrose) 于1959年发表专著《企业成长理论》, 从企业的内部因素出发, 解释了企业成长的相关问题, 而Penrose建立的企业资源—企业能力—企业成长的分析框架, 成为后世很多研究者所遵循的基本逻辑。Penrose认为, 企业资源是决定企业能力的基础, 企业能力决定企业成长的速度、路径, 而企业成长是企业资源和企业管理能力交互作用的结果;企业的多元化战略是否成功与企业掌握的资源、与原有行业的联系以及其他企业进入的数目等有关系。彭罗斯同时强调了创新能力对企业成长的重要性, 在这方面她受熊彼特关于企业家和创新理论的影响。她认为产品创新和组织创新均是企业成长的推动因素。Timmons进一步拓展了企业成长资源论的范围, 他指出实现企业成长的资源不仅是企业拥有、控制或积累的资源, 还应包括企业可以利用的资源, 即企业外部的各种资源, 企业可以通过整合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 获取最终竞争优势, 取得发展和成功。
(2) 个体私营经济转型升级研究现状。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都属于非公有制经济。由于私营经济产生于个体经济, 但相比于个体经济, 它又是一种私有程度更高、经济扩张力更强的非公有经济成分。个体私营经济转型升级主要指的是:支持个体私营经营主体向现代企业组织形态转换发展;支持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 就是实施优惠政策, 鼓励和支持具有一定实力的个体工商户, 通过加大投入、加速整合等多种途径, 转型为个人独资企业或合伙企业, 为进一步做大做强奠定基础, 符合法律规定的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转型为有限责任公司;支持有限责任公司转型为股份有限公司;支持服务业私营企业开展连锁经营;支持个体私营经济产业集群、产业园区发展等。
国外在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方面有实践研究, 在理论研究方面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理论, 有以下几个理论:产权理论、点轴式区域空间结构和集群理论等。国内一些学者在个体私营经济转型升级方面的研究成果, 包括陶世隆在博士论文《新中国私营经济发展研究》中, 对新中国私营经济产生的条件、类型特征、性质特点、发展趋势等作较为系统的探讨;白晓玉在论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历程及思考》中提到中国所有制形式必然是多层次、多样化的, 推动个体私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具有重要的意义;阎金明在《当前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及相关建议》一文中树立了“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是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一项长期任务”的观念等;国内一些省份的个私协会或市级的工商局对个体私营经济转型升级也提出了一些建议。
2、企业成长理论对个体私营经济转型升级研究的启示
企业成长理论的研究呈现出多样性, 资源基础理论是企业成长理论的一个重要流派, 本文以Penrose的资源基础理论为基础, 对企业成长理论与个体私营经济转型升级的关系进行深入理论分析, 来研究企业成长理论与浙江省个体私营经济转型升级的关系, 揭示个体私营经济转型升级的内在规律性, 以进一步说明浙江省个体私营经济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
资源基础理论更强调协调好企业的资源和能力, 企业成长是企业资源和企业管理能力交互作用的结果, 要不断创新, 企业的多元化战略是否成功与企业掌握的资源等有关系, 要整合好企业的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等, 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 逐步占据主流地位。对于从无到有或从小到大的个体私营经济来讲, 经济的转型升级过程就是创业过程、原始资本积累过程和成长发展过程。浙江省个体私营经济转型升级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彭罗斯开创的资源基础理论。
四、基于企业成长理论的浙江省个体私营经济转型升级路径探讨
从发展阶段来看, 浙江个私经济也已经面临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那么, 个私经济怎么“转型”, 个私经济如何“升级”, 将是浙江个私经济面临的历史课题。本文通过梳理现代企业成长理论及浙江省个体私营经济转型升级问题的相关研究, 来寻求浙江个体私营经济转型升级的路径。
1、加强宣传引导
转型的过程不仅是企业转型的过程, 也是人的转型过程。一是要利用地方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各种媒介进行全面宣传, 确保个私主体对“转型升级”工作有全面的认识。二是利用各种平台进行转型宣传, 激励广大个体工商户规范自身管理, 扩大经营规模。三是全面介绍国家在产业、劳动、金融、财税等方面对转型升级的相关优惠扶持政策, 与税务部门联合做好专项宣传, 进行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后税收政策的专项宣传。同时向广大个体私营主体宣传国家政策、法规和法律, 开展职业道德教育, 引导诚信经营, 提高个体工商户的思想认识, 帮助他们主动转型升级。采取召开行业会、座谈会等形式, 向个体工商户详细讲解办理公司或企业登记的要求、程序、注意事项等。
2、支持个私主体向现代企业组织转换
支持个体私营主体向责任明确、产权清晰、具有法人资格的现代企业组织形态转换发展。一是发挥职能, 规范登记。对重点个体工商户要做好“转型升级”登记引导工作。对一定规模的个体工商户, 要进行调查了解, 通过法规讲解、登记问答、政策宣讲等工作引导其自愿“转型升级”, 办理变更登记。二是开辟绿色通道。工商登记窗口要积极为办理转型的个体工商户开辟“绿色通道”, 对符合法定形式的当场颁发营业执照;转型为个人独资企业或合伙企业的, 可以用原企业名称;转型为公司制企业的, 可以在原名称后加“有限责任公司。三是强化征税管理。国税、地税部门对个体大户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 积极引导其建账, 加强账务核算;税务部门可以给予其税收优惠;政府可以通过资助补助等方式, 对“个升企”给予更大的扶持。
提升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的能力, 从有利于市场竞争的角度引导他们增强创业意识, 做大做强企业。加强对个体工商户的服务, 更好地促进个体工商户向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的转型。有关部门要尽快出台支持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的实施细则, 制定工作的措施、目标任务和工作办法, 形成政府牵头, 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参与、共同实施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工作的良好局面。以资金实力较雄厚、规模较大、有意愿升级为企业的个体工商户作为重点服务对象, 鼓励他们转型升级为企业。
3、发挥个私协会的桥梁作用
各级个私企业协会要发挥沟通政府与个私企业的桥梁纽带作用, 从资金、技术、法律、人才、信息、维权等各个方面为个体私营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帮助和服务, 实现转型升级与推动就业的良性互动。个私协会通过基层组织把个体私营经济领域从业人员团结组织起来, 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一支重要力量。
个私协会要明确服务工作的思路和目标, 将服务社会、政府、会员等工作与协会自身的改革与发展更好地协调起来, 开展有成效的服务项目。个私协会在宣传教育和引导个体私营主体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方面要发挥一定的积极作用;在银企合作中, 进一步主动协调银行部门, 争取增加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 帮助个体私营经济融资, 建立更加畅通的信贷融资渠道;协会要加强与其他部门的沟通协调, 将各部门的信息和工作重点及时传达给个私主体, 全方位为个私主体做好排忧解难工作。
4、引导企业拓展转型升级空间
在面临传统产业竞争激烈、高成本、低利润的形势下, 具备实力的转型后的个私企业进军新兴行业, 是企业摆脱危机、占领新市场领域和获取利润空间的长远选择。在进入新兴行业时, 大多数个私企业不是放弃原有的传统行业, 将人力、资金等全面投入新兴行业, 而是根据企业现有状况, 将传统行业和新兴行业各有侧重地同时经营。支持个体私营企业以合作、合资、参股、项目融资等方式进入电信、铁路、电力、民航、银行、证券、保险等垄断行业和领域;鼓励个体私营企业参与公有制企业的改制、改组, 投资科研、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 积极引导各类社会资本向战略性新兴行业投资。
这个路径是企业立足于已有资源, 转化生产力, 通过创新实现企业产品的升级, 从而提高企业利润, 符合彭罗斯的“企业资源—企业能力—企业成长”分析框架。个私企业在选择这种转型升级路径时, 需了解彭罗斯的“多元化经营战略”所提及的三个因素, 即企业已有资源、与原专长行业的联系和其他企业进入的数目, 应当基于企业自身的已有资源和实力、技术创新能力等理性进行多元化生产。
5、通过创新推动企业成长
创新包括观念创新、市场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等, 要通过创新使企业变挑战为机遇, 变压力为动力, 改革发展模式, 培育自主品牌, 构建个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把企业做强做大。无论是自己总结的经验还是国外的成功经验, 只有确认了其适用条件并进行适当应用, 企业的创新才会成功。在经济转型过程中, 个私企业的成功创新往往与企业对不同管理模式的适用条件的确认能力有关。
彭罗斯关于企业能力的论述使企业成长问题的论述进一步科学化。最重要的是, 彭罗斯强调创新能力对企业成长的重要性。她认为企业成长的重要一环是发现潜在的成长机会, 产品创新和组织创新均是企业成长的推动因素, 二者均取决于创新能力。彭罗斯的企业创新理论为以后的企业成长研究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五、结论
个体私营经济的转型升级, 与企业的成长理论具有一致性。浙江省个体私营主体要根据自己的资源、能力和创新状况向现代企业组织形态转换发展。浙江省个体私营经济转型升级的基础包括政府支持、市场环境、技术环境、融资环境等。要整合优化资源, 争取政府的扶持, 需要政府搭建服务平台, 为企业合作、重组提供便利服务;努力打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为个体私营经济技术创新提供人才支持和政策便利;为个体私营经济的融资作出贡献, 支持建立面向个体私营企业的金融服务体系和信用担保体系等。
参考文献
[1]刘晓娅:基于企业成长理论分析浙江中小企业困境[J].商业经济, 2012 (10) .
[2]李国强、李初:我国个体私营企业改革发展30年回顾与展望[J].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9 (5) .
[3]霍东霞:企业成长理论重点文献回顾[J].大众商务, 2010 (8) .
[4]伊迪丝·彭罗斯著, 赵晓译:企业成长理论[M].上海三联书店, 2007.
【转型成长】推荐阅读:
以产业转型促城区转型07-15
合时代:金融转型助推经济转型的着力点10-02
行业转型07-15
创新转型07-19
培育转型07-19
会计转型10-16
职能转型10-18
转型目标10-20
党报转型10-20
应用转型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