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复发

2024-09-16

腹腔复发(精选7篇)

腹腔复发 篇1

卵巢癌是病死率第一位的妇科恶性肿瘤, 易于转移和广泛播散, 经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后5年存活率仍徘徊在30%左右, 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治疗后复发, 据临床统计资料表明, 有50%~80%的临床治愈者在停止治疗后出现复发[1]。复发的老年卵巢癌患者虽可通过二次手术延缓生存期, 但因老年患者组织器官和内分泌功能减退, 机体免疫功能降低, 手术风险高, 耐受程度下降及术后恢复慢、并发症多, 手术满意率低[2], 而静脉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风险低, 副作用轻, 并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时间。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患者出现以下情况的任何一种即可考虑肿瘤复发:①CA125等肿瘤标志物升高;②进行体格检查或者影像学检查的时候显示有肿块出现;③出现胸腹水;④不明原因肠梗阻[3]。全组病例为2008年~2011年我科收治的住院患者18例, 均曾行卵巢癌根治术及术后规范化疗, 术后病理证实为卵巢上皮恶性肿瘤, 18例均为腹腔复发的患者, 主要表现为腹腔包块、腹水、肠梗阻、腹痛及CA125升高而未发现腹腔以外部位转移的患者, 年龄66~78岁, 中位年龄72岁, 复发时间>6个月。采用实体肿瘤治疗疗效评估标准 (RECIST) 和血清CA125水平进行疗效评估。

1.2 治疗方法

完善检查明确无化疗禁忌后先行吉西他滨0.8~1.0 mg/m2, 静脉滴注半小时d1、8, 或多西他赛40 mg/m2, d1、8, 静脉滴注1 h;第2天腹腔置管 (有腹水者在2 d之内提前将腹水引流干净, 腹腔灌注42~44℃生理盐水2000~3000 m L, 同时引流, 之后腹腔灌注顺铂30~40 mg/m2及地塞米松10 mg, 第2、9天, 并予托烷司琼止吐5 mg, d1、2、8、9, 静脉输液2000 m L左右, d1、2、3, d7、8、9, 每21 d 1个周期, 共4周期, 对于不良反应的判定和分级则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于1981年颁布的抗癌药物急性或亚急性不良反应评价标准。

1.3 统计学处理

治疗结束后, 第1年每2个月复查一次, 第2年以后每3个月复查一次, 随访至2013年7月1日, 随访内容主要包括患者的体格检查、临床表现, 全身及盆腔检查, 监测患者的血清CA125、CEA等肿瘤标志物, 对盆腹腔实施超声检查, 必要时行CT或MRI检查, 全组患者采用门诊记录及电话随访, 生存率及中位生存时间统计采用Kaplan-neier法行Log-Rank检验。

2 结果

18共例患者中有2例静脉化疗2个周期, 3例完成3次静脉化疗, 13例完成4次静脉化疗, 5例完成2个周期腹腔热灌注化疗, 3例完成3个周期, 10例完成4个周期。

2.1 近期疗效

化疗结束后评价疗效, 18例患者中完全缓解率 (CR) 2例, 部分缓解率 (PR) 11例, 稳定 (SD) 3例, 进展 (PD) 2例, 总有效率为72.2%, 复发后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2.2%、27.8%、5.6%。复发后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4.7个月。

2.2 不良反应

4例患者在化疗过程中出现Ⅲ-Ⅳ度血液毒性及消化道的不良反应, 少部分患者出现了乏力、腹痛等不良反应, 反应程度均为Ⅰ~Ⅱ, 患者可耐受。

3讨论

卵巢癌术后复发率高, 复发后治愈可能性极小[4]。老年人复发后性手术治疗风险大, 且切除率低, 复发后的卵巢癌再次手术治疗价值尚未确定, 手术的指征及时机亦存在诸多争议, 化疗常常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老年患者多数难以耐受静脉联合化疗, 且卵巢癌转移的特点为容易腹腔内转移, 研究显示对铂类药物敏感的复发性卵巢癌患者再次应用铂类化疗的有效率可达56%, 铂类药物耐药患者为39%[5], 故对复发患者仍可采用铂类联合化疗的方案进行。将顺铂分次腹腔热灌注化疗可以减少水化剂量, 减轻心脏负荷、肾毒性, 腹腔灌注顺铂较静脉滴注可减轻胃肠道反应。本研究入组患者均为经术后病理证实为卵巢上皮恶性肿瘤, 经检查存在腹腔复发, 因此在治疗上采用了静脉化疗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的方法。由研究结果可以看出, 腹腔热灌注化疗, 可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及生存率, 且不良反应可耐受, 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凤珍, 刘晓明, 刘锋, 等.新型热灌注机及装置在21例卵巢癌术中腹腔热灌注化疗的应用[J].实用妇产科杂志, 2012, 28 (10) :834-837.

[2]赵辉, 杜楠, 王海滨, 等.腹腔内贝伐珠单抗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卵巢癌腹腔积液的临床观察[J].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2, 17 (12) :1101-1104.

[3]单既英, 迟宝荣, 杨雷, 等.老年卵巢癌术后腹腔热灌注化疗的毒副作用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 2012, 15 (5) :565-567.

[4]高丽珍, 高峨嵋, 白云飞, 等.顺铂、多西他赛序贯腹腔热灌注联合静脉化疗在中晚期卵巢癌围术期的应用[J].解放军医药杂志, 2012, 24 (8) :36-39.

[5]黄耀球, 王凯.卵巢癌腹腔热灌注化疗中的应用及护理[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护理管理改革创新”高层论坛、全国护理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中华护理学会, 2011:3.

腹腔复发 篇2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收集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行腹腔镜下探查确诊卵巢癌复发并行二次肿瘤减灭术的卵巢癌患者26例。病例入选标准: 1既往病理诊断明确的卵巢癌; 2临床病例资料完整; 3既往经过肿瘤细胞减灭术及化疗后无瘤时间 > 6个月; 4经过初始治疗后临床证实复发; 5体力状态评分 < 3分患者,术后在患者可以耐受化疗时立即给予化疗; 6术后随访时间 > 24个月。患者年龄26 ~ 70岁,中位年龄43岁。26例患者中有14例经腹腔镜行二次肿瘤细胞减灭术( 腹腔镜手术组) ,12例在腹腔镜探查后改行开腹手术行肿瘤细胞减灭术( 开腹手术组) 。 26例患者在本次手术前均经过初始手术、新辅助化疗或术后辅助化疗。两组患者二次手术前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 0. 05) ,见表1。

1PFS: 无进展生存期

1.2治疗方法

1. 2. 1腹腔镜探查 + 腹腔镜手术全身麻醉下行常规腹腔镜操作。手术操作者仔细观察腹腔和盆腔。 对于有腹水的患者抽吸出腹水送细胞学检测。取部分组织送冰冻切片进行组织活检。尽量切除肿瘤组织及转移性淋巴结,最好达到无肉眼残留。术后在患者能耐受的情况下尽早化疗,化疗方案为两药联合含铂类药物。

1. 2. 2腹腔镜探查 + 开腹手术腹腔镜探查操作同前。腹腔镜探查判断如能进行满意肿瘤细胞减灭术, 则转开腹行肿瘤细胞减灭术,操作严格按照国际妇产科联合会( FIGO) 标准。

1. 3观察指标和随访观察指标: CA125、残余癌灶、 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PFS、2年生存率。随访采用患者定期返院复查及电话随访, 每3个月随访1次,随访时间不少于24个月。

1. 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7. 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 ± 标准差( ± s) 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以P < 0. 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 1两组治疗效果比较腹腔镜手术组比开腹手术组手术时间更短( P < 0. 05) 。26例患者术后皆进行规范化化疗,中位随访时间为14个月( 4 ~ 36个月) 。 腹腔镜手术组与开腹手术组患者PFS及2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 05) 。见表2。1例腹腔镜下探查时判断不能达到满意肿瘤细胞减灭术的患者, 在开腹手术也不能做到满意的肿瘤细胞减灭术。

2. 2手术并发症比较术后有3例患者出现延迟性肠梗阻,其中腹腔镜手术组1例( 7. 14% ) ,开腹手术组2例( 16. 7% )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严重的并发症,如感染、发热、瘘、血栓栓塞性疾病、膀胱、肠管或血管损伤等两组均未见。

3讨论

卵巢癌是妇科三大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较高。 即使初次手术及化疗治疗后达到临床缓解,仍有60% 的患者可能复发[3]。对于复发性卵巢癌治疗的目的在于控制肿瘤的进展,保持患者生存质量,并在此基础上尽可能的延长生存期。肿瘤细胞减灭术用于复发性卵巢癌的临床获益无法最终肯定[2],在一些报道中,二次、三次甚至四次肿瘤细胞减灭术多用于开腹术中,鲜少用于腹腔镜术式中[4]。

3.1二次肿瘤细胞减灭术适用于复发性卵巢癌Gungor等[5]对比了挽救性化疗与二次肿瘤细胞减灭术联合挽救性化疗治疗复发性卵巢癌患者的预后,结果表明手术联合化疗的生存期为16个月,而单纯化疗组为12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晚期卵巢癌及复发性卵巢癌手术在临床治疗中仍具有重要的意义,虽然手术不能完全切除肿瘤,但通过减瘤术后减小肿瘤体积,降低肿瘤负荷,从而增加了术后辅助化疗的疗效[6]。2012年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 ( NCCN) 《卵巢癌临床实践指南》建议: 在 > 6个月复发的人群中,有影像学或临床证据证实复发者可考虑再次手术。

学术上对于残余癌灶直径 < 1 cm称为满意的肿瘤细胞减灭术,但是也有学者以癌灶直径2 cm为分界线。满意的肿瘤细胞减灭术可使肿瘤负荷降至最小,增加对放化疗的敏感性、改善免疫应答机制及减轻症状等。Tian等[7]的研究表明,在123例复发性卵巢癌患者中行二次减瘤术,完全切除的中位生存期是63. 2个月,残余病灶直径 < 1 cm的患者中位生存期是31. 1个月,残余病灶直径 > 1 cm患者中位生存期的是15. 6个月。对复发性卵巢癌二次肿瘤细胞减灭术进行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仅有满意的肿瘤细胞减灭术是复发后生存独立相关的因素[8]。因此,尽管指南对于哪些患者适合二次减瘤术未作定义,但一般建议为局部复发、PFS > 6个月,较好的体力活动状态 ( performance status,PS) 评分适合二次减瘤术。

目前认为,复发性卵巢癌再次手术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切除复发病灶、缓解临床疼痛或肠梗阻症状、 提高生存质量。但手术并发症等常是影响术后患者生存质量及生存期的重要因素之一,因而复发性卵巢癌手术治疗的安全性、二次减瘤术的满意度及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成为评判该治疗方式是否安全可行的重要指标。本研究显示,复发性卵巢癌手术治疗的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出血量、术中损伤的发生率均在可接受范围内。

3. 2腹腔镜手术用于肿瘤细胞减灭术具有一定的优势对于晚期卵巢癌患者,腹腔镜手术可全面探视盆、腹腔内脏器,直接近距离地观察病灶,通过组织活检技术明确诊断,并可手术切除肿瘤病灶。腹腔镜手术相较于开腹术有以下优点: 放大盆腹腔结构、开腹术难以观察的区域( 如膈肌和腹膜表面) 清晰可见、术后复原时间短、术后感染及疝发生率少、切口小、住院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减少镇痛 药物的使 用等。 Nezhat等[9]对32例晚期卵巢癌研究发现,中位复发间隔时间腹腔镜手术比开腹手术时间长( 31. 7月vs 21. 5月) ,提示腹腔镜组较开腹手术组在复发间隔时间上有着潜在的延后优势。在有网膜转移或腹水的晚期卵巢癌患者尝试性进行了腹腔镜肿瘤细胞减灭术,在未中转开腹的情况下有92% 的患者成功地完成了肿瘤细胞减灭术,所有患者术后残留病灶直径 < 2 cm,其中36% 的患者达到了无肉眼残留病变,术后患者的平均生存期为3. 5年[10]。腹腔镜手术设备和技术的先进性使腹腔镜手术在部分患者中可替代开腹手术。

我们的研究显示,对于那些在开腹手术中难以观察区域的病灶如直肠子宫陷凹、上腹部、横膈、肝脏等部位也能够一目了然,可以辅助评估能否行满意的肿瘤细胞减灭术,以及避免盲目开腹手术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无论是孤立复发转移或是广泛转移,腹腔镜和开腹术两种术式在肿瘤减灭满意程度、PFS和2年生存率上无差异,但在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等方面更有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

综上所述,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在复发性卵巢癌中的治疗效果相似,且腹腔镜手术时间更短,具有创伤小及术后恢复快的优势。我们认为腹腔镜手术或许可替代开腹手术行二次肿瘤细胞减灭术,当然由于我们研究样本量较少,尚需大样本研究进一步证实。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和开腹手术在复发性卵巢癌中的治疗效果,探讨腹腔镜手术在复发性卵巢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经腹腔镜探查发现复发性卵巢恶性肿瘤26例,其中14例经腹腔镜行肿瘤细胞减灭术,12例在腹腔镜探查后转开腹手术行肿瘤细胞减灭术。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无进展生存期(PFS)、2年生存率等。结果:与开腹手术组比较,腹腔镜手术组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PFS及2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在复发性卵巢癌中的治疗效果相似,且腹腔镜手术时间更短,具有创伤小及术后恢复快的优势。

腹腔复发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3例, 所有患者诊断符合肝癌临床诊断标准[1], 均经治疗后复发, 其中行肝切除术后复发14例, 肝动脉介入栓塞化疗后复发5例, B超射频消融治疗后复发4例。其中男16例, 女7例, 年龄23~74岁, 平均61.7岁, 肝脏肿块共67个。

1.2 方法

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在脐缘下切口置入10mm Trocar, 建立CO2人工气腹, 一般气腹压力不超过10mm Hg, 插入腹腔镜, 根据镜下所见选择1或2个5mm切口置入Trocar, 导入器械, 调节手术床变动患者体位, 其中肝切除术后复发的病例予以用电刀分离粘连, 充分暴露肝脏面和膈面, 显示肿块。均采用美国生产的RF120型号射频治疗仪在腹腔镜直视下将8个钩状的集束电极针由最佳途径进入肝癌内部, 使电极在肿瘤内部产生热效应从而使肿瘤组织致死达到治疗目的。全部患者均顺利进行, 平均手术时间为73min。

2 结果

本组病例23例, 共67个结节, 均一次烧灼完成, 术后2个月复查B超均提示病灶体积缩小、甚至消失, 治疗区域密度明显降低。全部病例随诊18个月进行生存率统计, 3~6个月之间进行复查, 死亡2例, 占8.6%, 肿块直径均>5cm, 个数为3个以上。1年内死亡14例, 其中5例直径>5cm, 个数为1~2个, 另9例的肿块直径<5cm, 个数>3个, 18个月内死亡5例, 肿块直径<5cm, 个数<3个, 2例>18个月, 肿块直径<5cm, 个数1个, 术后均未出现大出血、胆漏、胃肠道灼伤、膈肌损伤、肝功能衰竭等并发症。

3 讨论

复发性肝癌常为多发肿块且位置多较特殊, 往往已经无外科手术机会, 考虑到肝功能储备的因素, 多病灶肝癌在治疗方案的选择上往往比较困难, 肝移植为一较好方法, 但由于肝移植受到地区经济条件及医疗条件的限制, 不能广泛开展。腹腔镜RFA对肝脏恶性肿瘤的治疗已取得了较好的经验[2]。国外于1996年, Sperstein等在完成了动物实验后, 即开始了临床试验, Scotte等[3]比较了腹腔镜途径与开腹途径肝癌RFA治疗的精确性与有效性, 认为腹腔镜引导下置针可以在微创的前提下达到与开腹直视下置针相同的精确性和有效性。本作者认为腹腔镜下肝癌射频消融术是新颖的微创治疗方法, 具有定位准确、毁损彻底的优点。

复发性肝癌具有多发、位置特殊的特征, 所以直视下的治疗尤为重要, 腹腔镜下的RFA治疗具有以下优点: (1) 术中可牵开周围组织, 粘连可予以游离, 充分暴露肿块, 减少对周围组织的损伤; (2) 对肿块直视下定位准确, 毁损彻底, 并能尽量减少正常肝组织的损伤, 防止肝功能衰竭的发生。本组病例术后未见有胆瘘, 周围组织损伤, 肝衰竭等并发症的发生。

总结本组病例认为腹腔镜下的RFA对复发性肝癌适合于下列患者: (1) 肿块位于肝脏面, 靠近胆囊和第一肝门处; (2) 多发性的肝癌, 便于寻找彻底, 定位准确; (3) 肿块位于肝脏顶部, 靠近膈肌; (4) 肿块紧邻第二肝门, 靠近大血管处。对于晚期远处广泛转移、凝血机制差、心肺功能差不能耐受手术者, 不主张此种方法的治疗。

总之, 腹腔镜下的RFA在复发性肝癌的治疗中不仅具有准确引导、治疗彻底、减少并发症的优点, 而且对于紧邻脏器组织, 靠近大血管部位特殊肿块也可安全的达到治疗的目的, 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摘要:肝癌的射频消融治疗基本在B超引导下施行, 但是对于复发性肝癌, 常为多发肿块且位置多较特殊, 往往达不到彻底或者姑息治疗的目的, 随着腹腔镜应用的熟练, 开始将腹腔镜应用于复发肝癌的射频消融治疗, 取得良好效果。

关键词:腹腔镜,复发,肝癌,RFA

参考文献

[1]吕明德, 匡铭, 梁力建, 等.手术切除和经皮热消融治疗早期肝癌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 2006, 86 (12) :801.

[2]杜燕夫, 韩进, 谢德红, 等.腹腔镜辅助下原发性肝癌和肝转移癌的射频消融术治疗[J].腹腔镜外科杂志, 2004, 9 (2) :65~67.

腹腔复发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0月160例子宫肌瘤住院患者,年龄20~32岁,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80例。1组进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2组进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两组患者中均为发现盆腔病变,有18例患者出现多囊卵巢综合征,22例患者出现输卵管堵塞情况。所有患者子宫肌瘤平均体积为(92.4±11.2)cm,其中117例为单发肿瘤,43例为多发肿瘤。所有患者均自愿接受手术治疗。

1.2 手术方法:

术前对患者进行常规检查,排除手术禁忌证。两组患者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方式,常规消毒铺巾。1组采用开腹手术的患者在下腹部正中处纵向作一切口,或于耻骨联合上方纵向作一切口,经腹部进行子宫肌瘤切除术[1]。2组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患者去仰卧膀胱截石位,患者头高脚低,建立二氧化碳人工气腹,维持其压力为13 mm Hg(1 mm Hg=0.133kPa),于脐上缘、左下腹、右下腹,以及脐左旁穿刺,将腹腔镜及其器械置入,于肌瘤与肌壁交界处,注射3~6 U垂体后叶素[2]。在子宫肌瘤最明显的部位使用电凝钩纵向切开肌瘤表层的浆膜,沿着假包膜剥离子宫肌瘤,之后放置入旋切器,将肌瘤逐步粉碎后通过套管将其取出。术毕缝合创口,使用可吸收线关闭创口。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进行对比,包括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长等方面。自患者术后3个月开始对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期间要对患者进行指导,叮嘱患者按时进行妇科检查,并对有生育需求的患者进行生育指导,所有患者在术后半年内性生活应采取避孕措施,对于肌瘤较大的患者要在术后1年内采取避孕措施。对比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1年、18个月的预后情况。包括月经、肌瘤复发、残留以及妊娠等情况,尤其是月经情况要着重进行调查。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我院160例子宫肌瘤住院患者术后妊娠情况、肌瘤残余及复发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见表1、2。

注:P>0.05认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在对两种手术方式进行讨论时,有学者认为,两种手术方式各有优势,开腹手术的手术操作方式较为简便,且适用于切除各种类型的肿瘤,如多发肿瘤、肿瘤体积过大、肿瘤数量过多等等。而腹腔镜属于微创手术,适用于单发肿瘤以及体积较小的肿瘤,但腹腔镜手术的术后恢复时间较快且术中创口较小、术后复发率较低[3,4]。因此两种手术方式都是切除子宫肌瘤的有效方式,在临床上可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手术方式。在本院的调查研究中发现,两种手术方式对患者妊娠的影响并无明显差异,但在手术预后方面,2组采用腹腔镜治疗的患者术后存在肌瘤残留的只有2例,占总比的2.5%,而1组采用开腹手术的患者则有12例出现肌瘤残留,占总比的15%。而在术后1年半中复发的人数比对中1组有9例,明显高于2组的1例。

本院的调查充分的证明的腹腔镜手术的预后效果要比开腹手术的预后效果好,且对女性妊娠无明显影响。腹腔镜手术在术中对子宫的损伤较小,术后并发症较低,就两种手术方式对患者长期的影响来看,腹腔镜手术占有一定的优势,因此在临床中得到很多患者及医师的青睐。

总的来说,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患者妊娠无明显影响且术后预后要比开腹手术效果好,因此在临床中值得推广。但在实践中要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手术方式的选择,若肌瘤过大或为多发性肌瘤最好还是选用传统的开腹方式进行治疗,保证患者身心的健康。

注: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摘要:目的 对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后肌瘤残留、复发以及妊娠结果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160例子宫肌瘤住院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0例。1组进行开腹手术,2组进行腹腔镜手术。对两组患者的术后肌瘤残留、复发以及妊娠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两种手术方式对于妊娠影响并无差异,但在手术预后对比上采用腹腔镜手术方式患者的预后要好于开腹手术患者的预后情况。结论 腹腔镜手术患者的预后效果良好,此种手术方式值得推广。

关键词:腹腔镜,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预后结果

参考文献

[1]徐俊萍.腹腔镜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妊娠结局的比较[J].大连医科大学,2012,22(13):25-30.

[2]丁月红.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后肌瘤残留、复发及妊娠结局的对比研究[J].当代医学,2013,11(4):48-49.

[3]王海波.263例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子宫肌瘤剔除术后效果比较[J].中国妇幼保健,2013,22(10):32-33.

腹腔复发 篇5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2月~2014年4月于我院就诊的子宫肌瘤患者98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关于子宫肌瘤的诊断标准,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年龄为29~45岁,平均年龄为(35.45±3.13)岁。

观察组年龄为28~43岁,平均年龄为(32±3.16)岁。

将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患者实施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且患者取仰卧位,从患者的下腹中央处切开切口,对患者实施子宫肌瘤剔除术。

观察组患者实施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患者实施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且患者取膀胱截石位,随后为患者建立气腹,在患者的脐上缘、右下腹、左下腹、脐左旁进行穿刺,将手术器械置入到患者的体内,将垂体后叶素6U从肌壁和肌瘤的交界处注入,借助电凝钩将浆膜层切开,将肌瘤剥离、粉碎,并将粉碎后的肌瘤从患者体内取出,最后缝合切口。

1.3 评价指标:

观察并且对比两组子宫肌瘤患者的肌瘤残留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妊娠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子宫肌瘤患者的肌瘤残留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子宫肌瘤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发热、尿潴留、伤口愈合不良等,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注:与对照组相比较,P<0.05

2.2 两组子宫肌瘤患者的复发率及妊娠率对比:

将两组子宫肌瘤患者的复发率及妊娠率进行对比,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注:与对照组相比较,P>0.05

3讨论

子宫肌瘤,同时又称为子宫平滑肌瘤,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妇科良性肿瘤[3]。子宫肌瘤在临床上多无明显的症状,且该病生长缓慢,无明显的疼痛感,若患者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多是由子宫肌瘤并发症所引起。该病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雌激素分泌增多、更年期提前、性生活失调等。临床上多采用子宫肌瘤剔除术为患者进行治疗,较为传统的就是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随着医疗科技的发展,腹腔镜被广泛运用于临床中,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为患者实施手术受到了广大医生和患者的青睐[4]。在本次研究中,我院特选取了98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旨在比较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后肌瘤残留、复发及妊娠结局。

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均可以满足患者术后仍保留子宫及生育能力的要求,其中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能彻底对患者的肌瘤病灶进行清除,但同时该种方式的手术创口较大、疼痛剧烈,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腹腔镜子宫肌瘤术借助了腹腔镜对患者实施手术,该种方式是一种微创的手术方式[5),手术切口小、疼痛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且患者的恢复时间短等。

在本次研究中,将实施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对照组子宫肌瘤患者与实施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观察组子宫肌瘤患者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肌瘤残留率为2.04%(1/49)、并发症发生率为14.29%(7/49),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复发率及妊娠率的对比中,两组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之,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均可有效治疗子宫肌瘤,其中腹腔镜手术的子宫肌瘤残留率及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但具体手术方式的选择需根据患者肿瘤的具体情况而定。

参考文献

[1]李孟慧,冷金花,史精华,等.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后肌瘤残留、复发及妊娠结局的比较[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1,46(9):669-673.

[2]邓丽.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后肌瘤残留、复发及妊娠结局的比较[J].中国基层医药,2012,19(23):3583-3584.

[3]杨敏.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后肌瘤残留、复发及妊娠结局对照[J].中外医疗,2013,32(21):77-78.

[4]孙瑞.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后肌瘤残留、复发及妊娠结局的对比研究[J].临床医学,2014,34(4):81-82.

腹腔复发 篇6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32例复发性腹股沟斜疝行腹腔镜疝修补术患儿, 均为男性, 年龄3个月至11岁, 平均 (4.2±0.6) 岁;单侧疝30例 (93.8%) , 双侧疝2例 (6.3%) 。首次手术后至复发时间3天至1.5年, 平均 (2.7±0.2) 个月。

1.2 手术方法

(1) 对于开放前入路行无张力疝修补术后复发的患儿, 采用腹腔镜完全腹膜外修补术 (TEP) 。常规术前准备, 采用气管插管全麻或硬膜外麻醉, 患儿取仰卧位, 脐部下缘略偏患侧3mm做弧形切口, 分离至患侧腹直肌前鞘并切开, 钝性分离腹直肌, 插入5mm套管针, 注气后导入腹腔镜, 在直视下操作, 分离腹直肌后间隙, 找到患侧内环口, 观察另一侧是否存在隐性鞘状突口未闭。第2个套管针置于脐孔和耻骨联合正中联线中上1/3处, 第3个套管针置于患侧锁骨中线与肚脐平行处, 从精索或圆韧带中游离疝囊。若疝囊较小, 可完全分离;若疝囊较大且与精索粘连, 先在顶部切开疝囊, 游离粘连, 套扎疝囊近段, 保留远端。 (2) 对于TEP术后复发及较大的阴囊疝或嵌顿疝患儿, 选用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 (TAPP) 。术前准备、麻醉方法同TEP, 脐孔外切口, 气腹针穿刺, 建立气腹, 置入腹腔镜。另外两个套管针分别置于左右侧腹直肌外缘平脐处, 切开腹膜并分离腹膜前间隙与疝囊, 横断疝囊内环, 近段以套扎线结扎, 旷置远端疝囊, 选用恰当的聚酯补片进行修剪, 平铺覆盖内口并固定, 关闭腹膜切口。

2 结果

32例 (34侧) 患儿行T EP 30次 (8 8.2%) , T AP P4次 (11.8%) , 无一例患儿中转开放手术。术中1例 (3.1%) 发现对侧环口增大, 予以修补。所有患儿顺利完成手术, 平均手术时间 (49.3±8.8) 分钟, 平均术中出血量 (22.2±5.3) ml, 平均下床活动时间 (3.2±0.5) 天, 术后无严重并发症。随访6~12个月, 患儿未复发。

3 讨论

小儿腹股沟斜疝的形成主要与先天性腹膜鞘状突出未闭有关[2], 传统疝囊高位结扎术的复发率较高, 增加了患儿和家属的心理负担、经济负担。导致复发性腹股沟疝的原因主要有: (1) 患儿早期疝囊高位结扎不够充分, 术中未发现疝囊。 (2) 患儿哭闹致腹内压增加, 引起结扎线松脱或断裂。 (3) 游离疝囊过程中, 施术者经验不足, 未到内环口水平实施结扎疝囊, 或疝囊前壁、后壁等部位发生撕裂, 未及时发现实施结扎术。 (4) 外环口较大, 术中未在腹横筋膜缺损区给予紧缩, 腹压持续增大时, 肠管推动内环处周围腹膜沿内环口向腹腔外突出, 再次形成疝, 引起复发。 (5) 患儿腹内伴发疾病导致腹内压增大, 或局部组织牵拉导致相关组织薄弱, 会导致患儿术后晚期复发。目前, 针对小儿复发性疝的治疗, 常用方法为进行TEP和TAPP。两种术式治疗方案原理大致相同。

复发性腹股沟斜疝采取腹腔镜疝修补术有诸多优势, TEP在腹膜外操作, 避免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手术损伤较小、手术时间短、恢复快, 是目前治疗腹股沟疝的重点术式。TEP操作难度相对较大, 手术操作的成功与否和临床医师经验技巧有很大关联。TEP中合理安置3个套管针, 术中第3个套管针的主要目的在于从髂前上棘自外而内, 借助CO2压力对术区瘢痕化组织沿精索进行有效分离。TEP操作时, 在腹腔镜直视下, 以耻骨疏韧带作为标记和起始点, 向外上方分离, 找到腹壁下血管, 沿血管外侧准确找到精索和斜疝内环口, 做相应处理。术中补片的大小至关重要, 补片应覆盖整个肌耻孔, 铺展后外侧达髂前上棘相应点, 内侧超过耻骨结节为宜。TAPP解剖清晰、手术操作范围广, 能够清晰地检查腹腔和双侧腹股沟范围, 有效降低手术操作的难度, 恢复情况良好[3]。

对于小儿复发性腹股沟斜疝的预防注意以下几点: (1) 手术切口选用横切口或斜切口[4], 但对嵌疝等复杂性疝, 主张选择腹股沟韧带上方斜切口约3cm, 利于高位结扎, 避免人工“鞘膜突”问题。 (2) 术中注意内环的修复[5], 显露内环时, 术者应在提睾肌外侧进行纵形分开提睾肌, 同时避开精索, 在直视下对疝囊顶部外侧缝合1~2针, 进一步缩小内环口, 延长腹股沟, 减少复发的可能性。但缝缩内环时不能过紧, 以免影响睾丸供血。修补腹横筋膜, 加强对腹股沟管后壁的保护, 进一步防治腹股沟疝的复发。

本文结果显示, 所有患儿顺利完成手术, 平均手术时间 (49.3±8.8) 分钟, 平均术中出血量 (22.2±5.3) ml, 平均下床活动时间 (3.2±0.5) 天, 术后无严重并发症。随访6~12个月, 患儿均未复发。

综上所述, 腹腔镜疝修补术是治疗小儿复发性腹股沟斜疝的有效术式, 有安全性高、复发率低等优点, 易于患儿和家属接受。

参考文献

[1]杨勇, 王敏, 胡雄辉, 等.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价值[J].四川医学, 2013, 34 (5) :632.

[2]徐勇, 彭强.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疝227例的临床观察[J].西南军医, 2012, 14 (1) :41.

[3]柳青婷, 崔明, 王世清, 等.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与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的临床疗效对比[J].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 (电子版) , 2014, 8 (3) :230.

[4]傅朝春, 张杰.腹横纹下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疝500例临床分析[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11, 32 (9) :54.

腹腔复发 篇7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自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0年1月-2010年10月难治性及复发性卵巢癌患者共68例, 均行理想肿瘤细胞减灭术。其中浆液性囊腺癌30 例, 粘液性囊腺癌24 例, 子宫内膜癌14例, 透明细胞癌10例;高分化为20例、中分化为34例、低分化为20例。中位年龄54.5岁。

1.2 治疗情况

所有患者均自觉腹胀及下腹部不适, 所有患者均有细胞学及穿刺病理学检查证实有复发。所有68例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纳入36例, 采用紫杉醇静脉化疗 (135~175mg/m2, 第1天) 、阿米福汀 (注射用氨磷汀, 600mg/m2, 湖南美罗银河生化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联合奈达铂腹腔化疗 (80mg/m2, 第2天) 。对照组纳入32例, 采用紫杉醇静脉化疗 (135~175mg/m2, 第1天) 、奈达铂 (80mg/m2, 第2天) 腹腔灌注化疗。所有患者在腹腔灌注过程中均检测血压变化。

1.3 Karnofsky评分及化疗毒性反应评价

本研究共有68例患者, 包括试验组36例和对照组32例。采用WHO (1979) 关于抗癌药物急性及亚急性毒性反应分度标准进行评价[5], 在临床研究过程中毒性反应达到3度或 (和) 4度为有意义, 并给与积极对症治疗、延期1~2周治疗或减少药量等方法继续完成规定化疗疗程。

1.4 疗效判定

患者接受治疗前通过妇科检查及MRI+DWIBS (能够评估盆腔淋巴结情况) 或CT检查测量病灶最大径线, 根据RECIST1.1 (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 1.1) [6,7]评价方法评价疗效。即测量所有靶病灶的最长径 , 并计算所有靶病灶最长径之和, 与基线状态的最长径之和相比, 完全缓解 (complete response, CR) :所有靶病灶消失且淋巴结直径减小到10mm以下;部分缓解 (partial response, PR) :靶病灶最长径之和与基线状态比较至少减少 30 %;疾病进展 (progressive disease, PD) :靶病灶最长径之和与治疗之后所记录到的最小的靶病灶最长径之和比较, 增加 20 %且靶病灶必须绝对增大5mm以上或者出现一个或多个新病灶;疾病稳定 (stable disease, SD) :靶病灶最长径之和缩小未达PR, 或增大未达PD。

1.5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3.0软件, 计量资料的比较用t检验, 计数资料的比较用χ2检验和Ridit检验, 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病理特征

本研究纳入难治性和复发性卵巢癌的基本临床病理特征见表1, 试验组和对照组之间临床病理特征无差别。试验组和对照组年龄小于50岁分别是6例和7例、CA125水平大于200U/mL分别为28和26例、腹水量大于500mL分别为32例和28例。

2.2 Karnofsky评分及化疗毒性反应评价

难治性及复发性卵巢癌患者的Karnofsky评分比较见表2, 试验组治疗前和治疗后Karnofsky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9.13, P<0.0001) , 试验组治疗后Karnofsky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 (t=7.79, P<0.0001) , 说明阿米福汀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体力状况。在对照组中治疗后Karnofsky评分比化疗前明显下降 (t=5.91, P<0.0001) 。

难治性及复发性卵巢癌患者出现毒性3-4级反应比较见表3, 试验组中骨髓抑制和肝肾毒性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而恶心呕吐则高于对照组, 但两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 说明阿米福汀能够明显减低骨髓抑制和肝肾毒性, 是一种比较可靠的化疗辅助用药。腹腔注入阿米福汀过程中并无低血压现象出现。说明腹腔注入阿米福汀与静脉注射相比能够减少低血压的发生率。

2.3 临床疗效

难治性及复发性卵巢癌患者的近期疗效见表4, 试验组临床CR 2例, PR 22例, SD 7例和PD 5例;对照组临床CR 1例, PR 18例, SD 9例, PD 4例。试验组的总缓解率 (66.67%) 高于对照组 (59.37%) , 但两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注:CR:完全缓解;PR:部分缓解;SD:疾病稳定;PD:疾病进展

3 讨论

晚期卵巢癌经肿瘤细胞减灭术加术后紫杉类联合铂类化疗是晚期卵巢癌患者标准的治疗方式, 尽管完全缓解率 (CR) 可达50%左右, 但只有10%~30%的患者可获得长期生存, 且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仅18~24个月, 高达30%~50%的患者将会出现复发并最终死于疾病进展和化疗耐药[8]。然而对于大量难治性及复发性卵巢癌患者, 由于体力状态比较差及二线药物一般毒性比较大, 所以导致大部分患者由于很难承受药物的毒副作用, 而中途放弃化疗。因此临床上急需一个能够减轻化疗药物毒副作用, 同时又不影响化疗效果的药物。

阿米福汀是一种广谱选择性细胞保护剂, 它能够选择性保护正常组织及器官免受放疗及化疗药物毒性的攻击, 而不保护肿瘤组织。国内、外大量的临床试验证明:阿米福汀可降低放、化疗对血液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外周神经系统等毒性, 但是并不影响治疗效果[10,11]。阿米福汀不仅可选择性保护造血干细胞免受放、化疗损伤, 同时还有刺激正常造血功能的作用[12]。

在本研究中, 试验组患者的血液学指标如白细胞、血红蛋白、肝肾毒性等均较对照组为优, 说明阿米福汀对骨髓造血及肝肾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Karnofsky评分显示了阿米福汀能够提高患者的免疫机能, 增强对抗化疗毒副作用的能力。

综上所述, 阿米福汀是一种有效的正常细胞保护剂, 可明显减轻化疗对患者血液、肝肾毒性作用, 并可显著增强体力状态, 患者不良反应减轻, 耐受性较好, 能明显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是一种有效的癌症化疗正常组织保护剂, 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HEGAZY MA, HEGAZI RA, ELSHAFEI MA, et al.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versus primary surgery in advanced o-varian carcinoma[J].World J Surg Oncol, 2005, 3:57.

[2]FAGOTTI A, FANFANI F, LUDOVISI M, et al.Role of lap-aroscopy to assess the chance of optimal cytoreductive surger-y in advanced ovarian cancer:apilot study[J].Gynecol Oncol, 2005, 96 (3) :729-735.

[3]ANGIOLI R, PALAIA I, INILO MA.Diagnostic open lapa-roscopy in the management of advanced ovarian cancer[J].Gynecol Oncol, 2006, 100 (3) :455-461.

[4]DEFFIEUX X, CASTAIGNE D, POMEL C.Role of laparos-copy to evaluate candidates for complete cytoreduction in ad-vanced stages of 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J].Gynecol Oncol, 2006, 16 (sl) :35-40.

[5]WHO.Handbook for reporting results of cancer treatment[J].Geneva: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1979, 10 (3) :45-46.

[6]THERASSE P, ARBUCK G, EISENHAUER EA, et al.Newguidelines to evaluate the response to treatment in solidtumors.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of Cancer,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of the United States,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of Canada[J].J Natl Cancer Inst, 2000, 92:205-216.

[7]E A EISENHAUER P, THERASSE J, BOGAERTS, et al.New 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urs:RevisedRECIST guideline (version1.1) [J].European Journal of canc-er, 2009, 45:228-247.

[8]GADDUCCI A, COSIO S, CONTE PF, et a1.Consolidationand maintenance treatments for patients with advanced 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 in complete response after first-linechemotherapy: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Crit Rev OncolHematol, 2005, 55 (2) :153-166.

[9]DE CASTRO GJ, FEDERICO MH.Evaluation, prevention andmanagement of radiotherapy-induced xerostomia in head and neckcancer patients[J].Curr Opin On COI, 2006, 18 (3) :266.

[10]BLOCK KI, GYLLENHAAL C.Commentary:the pharma-cological antioxidant amifostine-implications of recent re-search for integrative cancer care[J].Integr Cancer Ther, 2005, 4 (4) :329.

[11]CAVALIERE R, SCHIFF D.Neurologic toxicities of cancertherapies[J].Curr Neurol Neurosci Rep, 2006, 6 (3) :218.

【腹腔复发】推荐阅读:

复发时间07-19

溃疡复发10-21

复发因素05-22

感染复发05-27

复发原因08-04

复发预测08-19

肿瘤复发09-07

早期复发09-19

复发预防11-09

慢性复发12-05

上一篇:商业机制论文下一篇:web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