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建议论文

2024-10-18

产品建议论文(共12篇)

产品建议论文 篇1

摘要:文章主要通过对光缆接头盒的技术分析和产品质量的市场调研, 针对光缆接头盒存在的技术和产品质量问题, 提出产品改进方案。本文有助于提高目前的光缆接头盒的技术、生产水平和产品质量。

关键词:光缆接头盒,接续,分歧,密封,防雷接地,建议

1 概述

随着光通信业务的快速增长, 光缆接头盒的应用日趋广泛。新建光缆线路越来越多, 光缆接头盒除了部分为省际和省内的核心干线网外, 大量应用在接入网线路上。其使用灵活, 在光通信线路的接续和分歧上起到很好的驳接作用。目前, 市场需求量大, 据统计, 中国电信每年的需求量就有成几百万上千万个;例如, 广东通信每年的采购量大致有几万至10万个。

光缆接头盒是光缆通信线路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功能是实现光缆光纤的接续和分歧;同时, 为保证光缆接头盒的接地功能, 其内部的接地装置与光缆接地部位要进行电气连通, 并保证光缆接头盒的金属构件与接地装置、光缆加强芯之间相互绝缘, 以避免来自环境对光缆接头盒的不利影响。光缆接头盒与光缆一样, 它们本身的质量对通信传输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光缆接头盒有如下技术特点

(1) 适用范围广泛:适用于骨架式、层绞式、束管式铠装和非铠装光缆, 使用灵活。

(2) 密封性:要求密封性强。产品采用优质硅橡胶密封圈密封。在缆孔口处再用密封热缩管或自粘胶带密封。

(3) 耐候性:要求有很强的耐气候环境的变化、恶劣。采用进口高强度优质复合材料, 并添加抗老化剂;光缆接头盒耐高低温, 抗老化性能要求强, 使用寿命长。

(4) 机械强度高:具有良好的抗振、抗拉、抗压、抗冲击性、抗弯曲、抗扭转性能, 坚固耐用。

(5) 结构合理性:光纤盘绕托盘, 采用活页转动式, 可根据需要任意翻动, 施工维护方便, 光纤盘绕无附加衰耗, 曲率半径≥40mm。

(6) 要求有良好的防雷接地装置:光缆接续是光缆线路施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光缆接头盒的接地功能, 其内部的接地装置与光缆接地部位要进行电气连通, 并保证光缆接头盒的金属构件与接地装置、光缆加强芯之间相互绝缘, 以避免来自环境对光缆接头盒雷害的影响。

3 光缆接头盒存在问题的调研

目前, 光缆接头盒产品在市场上, 良莠不齐, 不少劣质产品流入我们的通信网络上, 有的已造成通信中断故障。很多不负责任的厂商, 一味降低成本, 追求高利润, 不顾及产品质量。广东电信对在线使用的光缆接头盒存在问题进行了统计, 发现存在不少问题。

3.1 存在的共性问题:

(1) 接头盒用料太薄, 强度不够;

(2) 接头盒密封性能差, 有入水的现象;

(3) 产品质量稳定性较差;

(4) 托盘卡位太脆或太软, 易断裂;

(5) 胶管引上位太小, 容易压伤纤芯;

(6) 底盘容积太小, 容不下所需软管, 存在极大安全隐患;

(7) 固定光缆的钢箍单薄。

3.2 存在的个别问题:

(1) 熔纤盘底盘宽度不够, 不利于盘纤;

(2) 熔纤盘底盘金属盘边缘较锋利, 容易对纤芯造成损伤;

(3) 配件 (纤芯热缩管) 质量差, 造成纤芯衰耗不稳定;

(4) 固定光缆的钢箍设计较难适应不同缆径的大小;

(5) 帽式 (热缩密封光缆) 接头盒, 加强芯固定装置与光缆固定座之间的距离比较短, 这容易造成开剥的光缆缆芯折断;光纤储存盘里盘纤难, 由于长途线路要在这里余留纤芯;光纤收容盘太小, 盘纤较困难;

(6) 接头盒管口熔点低, 热缩套管还未开始熔缩, 接头盒的管口已经熔了;

(7) 接头盒内部只有加强芯固定装置, 光缆无法固定, 盘缆或安装接头盒时经常因光缆旋转造成束管和纤芯中断;

(8) 炮筒处没有任何固定装置, 唯一只有杆箍, 或两只膨胀螺丝固定, 机械强度不高, 且使用起来非常不便, 不能适应大部分的作业环境。

上述存在问题, 会导致光纤中断的重大隐患, 特别是用在长途干线中传输质量要求高的使用场景, 尤为突出。

4 光缆接头盒产品改进建议

4.1 在结构上

在客观方面, 由于光缆接头盒的使用环境基本上是在室外, 它们的使用环境可能是地埋、架空或管道。接头盒的盒体材料要加厚、承受压力的强度加大;建议光缆接头盒耐冲击力达到32N (高出行业标准的1倍的要求定制产品) , 因为, 实际使用情况是以直埋方式在地下的居多, 真正仅仅满足16N耐冲击力是不够的。 (针对盒体太薄, 强度不够。)

内部结构合理性, 建议光纤盘绕托盘, 采用活页转动式, 可根据需要任意翻动, 施工维护方便;确保光纤盘绕无附加衰耗, 必须在设计时, 熔纤盘底盘要足够宽度, 确保光纤的曲率半径≥40mm。

4.2 密封性能方面

建议在接头盒上下盖板之间一定要加装密封圈。因为接头盒进水后光纤表面很容易产生微裂痕, 时间长了光纤就会断裂, 接头盒又是以直埋方式在地下的居多, 所以必须做好接头盒的密封。接头盒上下盖板之间的密封, 要注意密封圈要均匀地放在接头盒的密封槽内, 将螺丝拧紧, 不留缝隙。建议在进行光缆与接头盒的密封操作时, 要先进行密封处的光缆护套的打磨工作, 用纱布在外护套上垂直光缆轴向打磨, 以使光缆和密封胶带结合得更紧密, 密封得更好。

4.3 绝缘材料以及防雷接地要求

由于光缆接头盒大多都是使用于雷害高发、潮湿气候的地域。对光缆接头盒的绝缘性和防雷接地要求很高。建议光缆接头盒采用上下绝缘垫片组合起来可以使光缆接头盒的金属构件与光缆加强芯 (即固定螺栓) 之间形成绝缘。要求光缆接头盒的“耐电压强度”达到施加15KV直流电压后, 1分钟内无击穿, 无飞弧现象的要求。建议加装专业的、可靠的防雷保护接地装置, 以确保内部的接地装置与光缆接地部位要有可靠的电气连通, 要求连接电阻小于0.1Ω。

4.4 钢箍的要求

建议固定光缆的钢箍采用双抱钢箍, 这样, 才能确保牢固地固定光缆。

5 小结

这些年来, 电信相关部门在光缆接头盒的质量把关上, 下了不少功夫, 使在线的光缆接头盒质量得到了不断的提高。例如, 各地市运维部门将遇到的光缆接头盒技术上的、维护上的等等新问题, 及时反映;采购部门在采购过程中, 质量严格把关;更加值得一提的是, 从去年开始, 通过检测部门的努力, 对到货光缆接头盒进行抽检, 确保了电信采购回来的光缆接头盒质量。

最后, 建议电信集团或各省公司相关部分多多组织调研或研讨, 制定出具有我们电信特色的光缆接头盒的产品方案, 物色有实力、信誉好的厂商, 定制适合我们需求的光缆接头盒。

参考文献

[1] IEC 1073-1.Splices for optical fibres and cables Part 1 Generic specification-Hardware and accessories, NEQ.1994

产品建议论文 篇2

1、单位概况

项目单位名称:南丰县华夏五千年生态酒庄有限公司。

企业性质:民营企业,江西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股东构成:南丰县华夏五千年生态酒庄有限公司是由北京东方国彩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和华夏五千年(北京)葡萄酒有限公共同投资控股的子公司,企业座落于南丰县工业园区城北新区,是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轻工类别,其控股公司拥有中国驰名商标“华夏五千年”,属中国十大果酒集团之一。控股公司应南丰县政府招商引资,于5月投资成立南丰县华夏五千年生态酒庄有限公司,公司注册资本万元,占地面积196.28亩。截止目前,企业已完成总投资1.2亿元人民币,建有生产区、综合服务区、生态旅游及地下酒窖区。企业生产区建有标准厂房1.5万平方米,下设7个车间(选果剥皮处理车间、发酵车间、储酒车间、冷冻车间、蒸馏车间、澄清车间、灌装车间),三个仓库(原辅料仓库、包装物仓库、产成品仓库),有质检室、化验室、研发中心、供配电给水中心。设施齐全完备,足以保证企业正常运行。

目前,企业的产品主要有两大类:一是利用南丰蜜桔进行发酵、生产4°—52°的系列蜜桔酒,其中以11%vol—13%vol干型蜜桔酒、8%vol半干型蜜桔酒为主要产品,辅之以4%vol甜型蜜桔酒、45%vol南丰蜜桔白兰地、南丰蜜桔陈皮酒、52%vol—56%vol南丰蜜桔烈酒(蒸馏酒)产品,形成系列产品链,年产能力可达一万吨规模;二是利用集团公司在新疆投资的葡萄原酒厂,其生产的干红、干白葡萄原酒调到南丰进行葡萄酒系列产品的调配、灌装,以供应全国十七个省、市、自治区销售。产能可达年产1.5万吨以上。

公司目前现有员工三百余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二百余人,研究生、工程师以上五十余人,有南丰蜜桔精深开发、加工科研机构及配套现代化实验、检测中心。集团公司多次荣获国家、省、市多项奖励,拥有中国驰名商标,果酒加工名牌企业等荣誉称号。公司研发的多项产品通过省工信委新产品鉴定,并分别获得年度优秀新产品一、二等奖。获全国食品工业优秀龙头食品企业荣誉称号,多项产品获省科技重点新产品和优秀新产品奖。

2、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为:南丰蜜桔及其他果酒深加工蒸馏系列产品技术改造;

技术改造的目标是为提升南丰南丰蜜桔精深加工产品附加值,扩大其他果酒的生产品种,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此次技术改造针对南丰蜜桔及其他果酒深加工系列中高档产品进行品质和规模提升,技术改造主要内容有:管道、发酵罐、灌装机及其附属设施的改造,新增蒸馏釜和锅炉房等;

3、拟建地点:

南丰县工业园区城北新区南丰县华夏五千年生态酒庄有限公司厂区内;

4、建设内容与规模:

项目总投资860万元人民币,其中固定资产投资360万元人民币,铺底流动资金500万元人民币。固定资产投资拟新建一锅炉房,建筑面积300平方米。主要新增设备:1吨油炉一台、5吨蒸馏釜3台、发酵罐改造25只、管道改造3000米、购进二手蒸馏酒灌装线一条、自有灌装机改造等;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年产1000吨南丰蜜桔及其他果酒深加工蒸馏系列产品生产规模。

5、建设年限:

建设期:从8月1日至7月31日完工;

6、效益分析:

本项目改造完成后将形成年产1000吨南丰蜜桔及其他果酒深加工蒸馏系列产品生产规模,预计新增销售收入2600万元人民币,新增利润280万元人民币,新增税收120万元人民币。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条件

1、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本项目的实施将解决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它是企业已有的南丰蜜桔精深加工系列产品中的一部分中高端产品。对这类产品进行扩大生产规模和技术改造,有利降低中高端产品的生产升本丰富企业产品系列,完善企业的产品链条,并可以衍生其他产品,

提升企业生产效益。这样,对解决企业自身的产品效益低下,促进企业做大做强做好更是十分必要的。从南丰蜜桔消耗方面来看,由于南丰蜜桔精深加工蒸馏产品所需的原材料相比蜜桔饮料和蜜桔干型酒所需的量要大的多,扩大蒸馏产品的生产规模也将消耗更多的南丰蜜桔,所以从南丰县蜜桔产业的发展方面来看也是十分必要的。

2、建设条件分析:包括场址建设条件

本项目建设选择在南丰县华夏五千年生态酒庄厂内,位于南丰县工业园区城北新区,昌厦公路从企业正面通过,侧面南建公路接鹰瑞高速,地理位置平坦,厂区内土地黄壤。企业占地196.28亩,合13万平方米,有独立的土地使用证。企业的水、电、路、汽均到位,县城自来水管网进厂,取水盱江,水源丰富,水质良好,由两座水厂联网供水,区块内供水管布置成环状,确保供水的安全可靠性,日供水量保证在10万立方米/日。

电力规模容量按1+3.15万KVA考虑,企业周围布置10KV电力开闭所多座,充分保证用电供给。

供气园区内近期正在建设高中低压三级供气系统,天然气气源来自天然气接收门站,经调压至中压后直接输入输配管网,中压燃气通过中压输配管网经中低压调压箱,低压输送到工业用户,预计在二年内企业可直接用上天然气。

企业周围道路交通十分方便,运输直接到生产场所。

三、技术生产方案、设备方案 1、生产方法

一)原料的分选、压榨和控温发酵方法 1、原料的分选

挑选新鲜、成熟、干净、未含农药和保鲜剂的南丰蜜桔作为原料,其中糖度要求为120.0g/L~160.0g/L,酸度要求为6.0 ~9.0g/L。

2、压榨

南丰蜜桔桔皮中烃类、酯类、醇类、酮类和醛类化合物等是南丰蜜桔香气的主要物质,桔汁中的香气物质较少,而且典型性小。压榨时采用带皮压榨的方式对整果进行压榨,压榨后桔渣和桔汁分离,此时桔皮中的部分成分进入桔汁中,使桔汁中的香气物质大大增加。然后将桔汁泵入发酵罐,进行控温发酵。

3、控温发酵

由于南丰蜜桔桔汁中含有较多的香气物质,通过实验选择适宜的活性干酵母,根据桔汁数量按100~200mg/L添加活性干酵母进行控温发酵,发酵温度控制在22±2℃,经过7~10天发酵期,当残糖小于5g/L时终止发酵,分离所得即为南丰蜜桔白兰地原料酒。该原料酒的理化指标为:

酒精度 7.0~9.5%vol 总糖(以葡萄糖计) ≤4.0g/L 总酸(以柠檬酸计) 5.8~8.2 g/L 干浸出物 ≥14.0 g/L

南丰蜜桔白兰地原料酒经蒸馏后所得的馏出液为南丰蜜桔原白兰地。南丰蜜桔原白兰地的蒸馏不力求得到纯粹的乙醇成分,应该是通过蒸馏得到适量的与乙醇相伴随的芳香物质。为达到此目的,进行了多次的实验,通过实验表明,采用两次蒸馏—粗馏和精馏的方式效果最好。粗馏采用蒸汽式不锈钢蒸馏设备,蒸馏时不分酒头和酒尾,馏出液酒精度为26.0~29%vol,然后进行精馏。

南丰蜜桔原白兰地技术指标

酒精度 65.0~70.0%vol 挥发酸 0.2~0.5g/L 总酯 0.4~1.2g/L 醛 0.04~0.1g/L 高级醇 0.6~2.5g/L 甲醇 不大于40mg/100mL 糠醛 不大于5mg/100mL

2、南丰蜜桔精深加工蒸馏产品工艺流程

主要设备方案

对河南省出口农产品的建议 篇3

河南省优势农产品的市场情况分析

河南省优势农产品出口能力在改革开放后不断增强,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出口增长较快,市场以亚洲为主有多元化趋势,出口品种相对稳定。

1河南农产品进出口情况

河南省作为农业大省,农产品出口率平均只占全国的百分之一点几,说明河南省农产品还有很大的出口潜力。

2河南省优势农产品出口情况

河南省具有传统出口优势农产品为生猪及产品、大蒜、蜂蜜、苹果汁,这些农产品出口逐年稳步增长,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

3河南省农产品出口的主要市场

河南省农产品出口在巩固原有传统市场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开拓了东欧、非洲、拉美等国家和地区的市场,新兴市场出口增长强劲,亚洲是河南省农产品出口的第一大市场,欧洲和北美是河南省出口的第二、第三大市场。

4河南省主要农产品出口品种

按照海关的统计分类标准,2005年河南省共有250种农产品实现了出口,比2004年农产品出口品种242种多出8种。过千万美元的农产品出口品种与2004年相比差别不是很大,河南省农产品出口额超过千万美元的农产品有9种,即猪肉、生猪、苹果汁、大蒜、蛋白胨、饲料添加剂、芝麻(油)、香肠制食品、杂碎,其中大蒜出口增长速度较快,同比增长95.48%。

推动河南省农产品出口的若干建议

农产品贸易在国际货物贸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国际贸易日益自由化的今天,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程度严重滞后,各国采取了名目繁多的贸易壁垒,以保护本国农业的竞争性,造成了农产品贸易的极度扭曲。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河南省农产品出口将面临极其复杂的国际竞争环境。国际农产品市场的准入条件没有得到有效改善,不仅农产品关税高峰、关税升级问题严重,而且针对中国农产品的“反倾销”、“特保条款”也有可能不断升级。

按照《农产品协议》的规定,各成员国将逐步消除和废除市场准入的保护,通过各国实施的关税、进口数量限制等措施来降低保护水平,建立公平的、市场导向型的农产品贸易体制。我国加入WTO后,已承诺对农产品进口采取约束关税方式,实行关税配额管理,国内市场准入程度将逐步提高,国内农产品市场国际化趋势加快。

1积极调整农产品生产结构,大力发展具有技术竞争优势的农产品。河南省农产品生产结构调整如果以经济效益最大化为原则,选择技术竞争优势的产业,并依照竞争优势原则,合理配置土地、水、资金、技术等资源。从宏观上看,要适当减少粮棉油糖等土地资源密集型农产品的生产,增加具有竞争优势农产品的生产。从地区结构上看,河南省工业化程度较低,劳动力价格相对较低,应通过技术进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从品种结构上看,河南省应引进国外优良品种,不断提高农产品品质,加强和完善检疫工作,严格按国際规范和惯例操作,使之符合国际通用标准,使农产品向多元化、高质量、高附加值化发展,提高农产品在国际农产品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2构建农产品进出口的新体制。应对当今国际农产品贸易形势,还必须从市场准入、国内支持、出口补贴、卫生与食品检验等方面对农产品贸易政策进行系统设计,逐步实现农产品对外贸易政策的国际化。为此应:首先,根据WTO协议农产品进口配额措施要实行关税化,要完善关税保护制度,建立合理的关税结构和关税升级制度。其次,构建农产品市场准入体系。按国际惯例制定反倾销、反补贴的法律,有效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这样既可防止国外有补贴的农产品过度地进入而冲击河南省的农业生产,也可避免河南省农产品成为国际反倾销的巨大受害者。再次,合理利用非关税堡垒。利用《农产品协议》对环境与动植物检疫(SPS)的规定,进一步加强进出口动植物检疫工作。在出口方面,加强质量检测,促进河南省农产品质量的提高,减少出口贸易障碍;在进口方面,制定严格的、动态的、具有灵活性的动植物检疫标准,加强对农产品的检测,限制国外有疫情农产品及劣质农产品的进入。

3为农产品出口提供资金支持。外贸发展基金要向支持农产品出口倾斜,提升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重点支持出口能力强、带动作用明显的产业化龙头企业对其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

信贷:对符合条件的农产品出口企业,积极提供信贷支持。加大政策性金融的支持力度,研究制订对农产品出口提供政策性金融扶持的具体办法。

保险:继续完善农产品出口政策性保险制度。探索出口信用保险与农业保险相结合的风险防范机制,扩大农产品出口信用保险的承保范围,有效提高企业投保比率。

税收:完善税收支持政策。调整农产品出口退税率结构,鼓励企业出口深加工农产品。对农产品出口生产企业进口生产加工检测检验设备及企业自用的通用设备,在关税减免等方面给予适当优惠。

费用:减免出口农产品的检验检疫费用,加快通关速度。改进检验检疫办法,由主要依靠每批检验向加强基地监管转变。

4积极开展海外市场推广。政府、民间团体、企业、农户紧密配合,按计划、分步骤、有目标地积极开展工作。进一步加强市场调研、疏通政府关系开拓并扩展销售渠道、参加农产品交易会等多种形式的市场营销手段,加强与海外相关贸易部门的联系;充分利用在海外开设的中华食品展和百货商店内的中华食品柜台,给当地消费者树立全面的河南食品良好的品牌形象;向来华游客推广河南饮食文化和食品,通过游客来切身体验河南食品,感受河南省的饮食文化,不失为一个有效的推广之举。

关于产品营销的几点建议 篇4

1.增加培训的灵活性。要改变以往的学习方式, 进行客户模拟营销, 对营销实例分析推广, 实现成功案例的广泛复制新产品定位较高, 学习方式枯燥, 可以对产品设定营销对象模拟方案, 增加对产品的熟悉度, 有利于产品推广。

2.客户精准定位。不同新产品适用客户不同, 针对新产品要求, 确定营销对象, 制定营销方案, 力争营销成功并及时总结推广。

3.制定均衡的定价机制。产品定价有一定的浮动区间, 我行需制定相对平衡的优惠制度, 避免客户之间的对比。

4.产品推广点面结合。目前从产品来看, 大客户容易取得较优惠的价格, 业务上易出成绩, 因此在产品推广上容易瞄大户, 削弱了产品的普及性及生命力。

仙人掌产品上市建议 篇5

根据公司发展需要,经过2012年4月15日食品药品营销策划等各方专家论证会及近段时间市场走访,提出以下建议。

一、产品剂型定位

饮料:需要清除两个障碍。首先是加入仙人掌提取物代替仙人掌汁,量小到不影响饮料口感调配,从政策层面也可以通过;其次,从观念上变仙人掌饮料为仙人掌概念饮料(类似于王老吉以凉茶概念上市)。

片剂:(仙曲片)只能上海生产。

二、产品定位

饮料:根据目前产品处于食品阶段(非保健食品和药品)的现状,建议重新定位市场目标人群和卖点。目标人群与喝饮料人群匹配。卖点参考如:放电脑、手机辐射等,上班族都喜欢在电脑旁放一盆仙人掌防辐射。

片剂:目标定位不变。

三、推广

饮料:按传统饮料采取卖场铺货+促销+广告+活动+公益活动助推+网络推广等多种形式营销。前期采取分站上市的形式,逐步全国推广。

片剂:网络营销为主。建立专业网站+百度等搜索引擎推广+广告联盟推广+试用秒杀团购等活动等。

产品建议论文 篇6

关键词:气象信息产品;新农村建设;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7-0037-0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使农村整体面貌出现较大改观,逐步把农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它是新阶段“三农”工作指导思想的深化、发展和升华,具有极其深远和重大的历史意义。

气象工作与农业、农村、农民关系密切,气象服务是农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生产要素并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作用。赣州目前正在积极探索、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气象部门更要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充分利用气象信息产品为新农村建设服务,为推动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当前现状

多年来,赣州气象部门在为“三农”服务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但气象为新农村建设服务也面临不少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缺少针对性、多样性的气象信息产品。目前赣州基层气象台站发布的气象的预报只包含晴雨、温度、风等常规气象要素,在具体农事季节生产环节上,这些产品缺乏与农业生产技术的紧密结合,气象服务产品的适用性、多样性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农民迫切的需求存在差距。

2.气象信息产品的准确性有待提高。作为赣南来说,山地丘陵居多,地质结构复杂,加上中小尺度系统监测网还没有完全建成,气象预报产品还不能做到时间、空间的无缝隙、精细化,目前发布的天气预报准确率和精细化程度还满足不了农村防灾减灾和规模化生产的需求。

3.气象信息产品传递不及时。目前,气象信息主要通过电视、广播、短信、声讯、网络、报纸等媒体传输,途径不能说不多,覆盖面也不能说不宽。但是,在偏远的山区,当地的电视、广播信号覆盖不到;报纸送到时气象预报已经成了“实况”;很多农民反映得不到气象信息,气象信息传输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成了农民获取气象信息最为突出的问题。

二、几点建议

气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必须紧紧围绕赣州市政府提出的“五新一好”(建设新村镇、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农民、组建新经济组织、塑造新风貌,创建好班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全面贯彻“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三个理念,针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紧紧围绕农业结构战略调整、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种植能力,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系列化气象服务,要从农民群众最关心、要求最迫切、见效最快的事情抓起,寻找新的切入点。

1.把气象为新农村建设服务作为气象为农业服务的总抓手。作为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的气象部门,必须以科技进步和自身气象信息优势为依托,以新农村建设为总抓手,开展扎实有效的气象服务工作。

2.提供多样化的农村气象信息产品服务新农村建设。赣南依托当地的传统和资源优势,确定了脐橙、生猪、蔬菜、花卉苗木果四大主导产业,以及一批区域特色产品,并力促形成“一村一品”、“一县(乡)一业”的产业格局。所以各级气象部门应该本着服务农民的宗旨,新建或扩建农村气象服务机构,配备更多的农业气象科技人员,加强与涉农部门的合作关系,建立定点和定时的联系走访制度,拓宽农业信息获取和收集的渠道,及时掌握当地农业发展趋向和变化特点,把最新最需要的气象预报产品提供给需要者,做到服务的全方位,科学就是生产力,准确,及时的气象信息产品,可以帮助农民早日走上致富之路。同时,开发适合农村生产特点的气象预报服务产品,根据农事季节各生产环节的特点和要求,将气象预报、农业生产技术结合起来,使气象服务产品更加贴近农村,指导农民科学地生产和生活,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

3.紧贴当地主导产品实际,提高农村气象信息产品的针对性。赣州提出了“要把赣南建设成为全国第一世界著名的脐橙主产区,把脐橙培植成超百亿元产值的产业集群”的战略目标。各级气象部门则要围绕这个目标,一是在充分考虑气候因素的基础上,结合土壤性质、坡度、植被、土壤、稀土含量等因素,对赣南脐橙产业的开发布局区划到村组;二是分阶段、有步骤地建立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报,实现与天气,气候密切相关的重大农业灾害的灾前预警、灾中跟踪、灾后评估和减灾控制;三是加大对脐橙农产品的生产、保鲜、储运等方面与环境气象条件关系的研究力度,并形成其气象保障服务技术;四是利用现有的“农经网”为以脐橙为主的农产品的生产销售牵线搭桥;五是在现有的气候条件下,对脐橙的品种改良、新品种的引进进行气候可性行论证,以提高产品的数量和质量。

4.多措并举,提供快捷的农村气象信息产品。一是明确气象部门主动及时传递气象信息的责任,对“12121”气象自动答询天气系统信息的及时更新,充分利用现有的手机短信平台、广播、电视、网络等工具,定时插播气象灾害信息,增加播出频率,稳定播出时间;二是建立以村级组织为主的代理制度,确定专(兼)职气象员,负责收集气象信息,并及时通过广播、高音喇叭和黑板等载体告知当地农民,做到气象服务的“无所不在、无微不至”,完善气象信息发布渠道,让农民充分享受气象信息服务产品,最大程度地减轻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三是充分发挥农经网的作用,依托农经网的资源优势和品牌优势,实现远程文化教育、农业生产技术培训、病虫害防治、农副产品销售、订单农业等功能,发挥农经网在“培育新农民、发展新产业和组建新经济组织”中的作用;四是把气象信息服务纳入地方农村信息化工程建设中,依靠地方现有的通信网络和渠道,为气象服务信息的传播提供方便。

5.加强科技和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气象信息产品的质量。一是要加强气象科技建设,深入研究天气和气候的机理,建立科研业务化和研究型业务体制,开发新一代天气数值预报模式,输出更为精确的可释数值预报产品。二是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提高天气预报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和业务技术水平,逐步实现由经验预报、定性预报上升到客观预报、定量预报,在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的基础上,逐步提供定点、定时、定量的气象信息产品。三是加强短时和临近天气预报,适时监测天气,及时修订,做到气象信息服务趋于完善。

6.加大气象科普知识的宣传,提高农民防范气象灾害意识。赣南是个山区,而且又是个多雷击区,每到汛期发生群发性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可能性非常大。赣州提出要以村镇规划为龙头,建设新村镇,气象部门要采取多种宣传手段,宣传科学防范气象灾害等知识,引导农民学科学用科学,使广大农民牢固树立科学生产和气象灾害防范意识。同时,还应积极参与当地的村镇规划,并为其提供规划区的气象—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使村镇建设避开暴雨型地质灾易发区和雷暴多发区,让农民从看的见的实惠中受到触动,自觉投身于新村镇的建设。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若干意见。

[2]中共江西省委 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

[3]中共赣州市委 赣州市人民政府关于2006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意见。

广西农产品出口东盟优化建议 篇7

(一) 广西与东盟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额不断增加。

广西地跨北回归线, 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兼具热带和温带的资源优势, 是我国亚热带农作物和水产品的主要产地。全区有5, 200多万人口, 其中3, 200多万为农业人口, 占总人口数的63%, 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省。而东盟国家中, 除文莱、新加坡外, 其他国家都是传统的亚热带农业国, 主要盛产热带农作物, 与广西生产的农作物具有互补性。

(二) 出口市场过分狭窄。

广西与东盟国家农产品有很大的相似性, 例如龙眼、荔枝、香蕉、芒果、甘蔗等亚热带、热带水果都是广西和东盟的主要农产品, 给广西农产品出口东盟国家带来了压力。广西和东盟各国虽然地理位置相近, 但东盟国家所处纬度低于广西, 更适合热带水果的种植, 东盟国家的热带水果的产量和质量更优于广西。2014年广西对东盟出口170.73亿美元, 其中对越南出口152.99亿美元, 占出口东盟的89.6%, 出口东盟市场过于集中在越南。出口市场过于集中, 对少数国家或地区的依存度过大, 潜在风险也随之较大。出口市场的过分狭窄制约了广西农产品出口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三) 农产品质量及品牌意识薄弱。

广西农业基础薄弱, 生产水平相对落后。现阶段, 农产品的生产还是以家庭分散经营为主, 规模小, 成本高, 产品质量不稳定, 抗御自然和市场风险能力有限。以糖业为例, 广西糖业在最近几年间面临着严峻的亏损形势。2014年全区年中经济工作会议分析指出, 2013/2014榨季全区糖业预计亏损30~45亿元, 比上榨季多亏15~30亿元, 农产品存在质量安全问题, 国际竞争力不强。

二、广西农产品出口面临的机遇

(一)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迎来“钻石”十年, 广西将打造东盟升级版。

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逐步推动, 有望开启中国与东盟的进一步合作, 将使广西的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迈进一个新的阶段, 这一难得的机遇也将大大拓宽中国-东盟的贸易额。

(二)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平台进一步得到推广, 泛北部湾经济合作也得到加强, 广西凭借“双核驱动”战略, 使南宁同东盟国家的关系日益密切, 形成了区域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电信、能源等基础设施的网络通道, 对广西进一步发展对外贸易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三) 广西积极推进电子商务。

与全国其他省区相比, 广西电子商务起步较晚, 但凭借着作为对接东盟的重要门户和前沿地带的区域优势, 在国家政策以及政府的支持下, 广西积极推进“电商广西”、“电商东盟”等重大工程的实施, 力争打造面向东盟的大宗商品电子商务合作平台, 拓展与东盟的合作渠道, 推动打造升级版的中国-东盟自贸区。数据显示, 2014年上半年, 全广西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800亿元, 同比增长30%以上, 电子商务发展势头强劲。

三、广西农产品出口东盟优化建议

(一) 优化出口农产品品种和市场结构。

广西与东盟国家在农产品在种类和生产成本上大致相同, 若想取得更大的竞争力, 必须通过拉开产品的差异性, 来建立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农产品行业的盈利水平与农产品加工深度有关系, 加工深度越深, 盈利水平越高。广西农产品应该改变生产模式, 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 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可以缓解农产品鲜销压力, 提高农产品综合效益和出口竞争力。

(二) 打造农产品特色品牌。

以龙头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和农户的发展, 提高农产品的质量, 使农产品的生产流通逐步向国际标准靠拢, 并提高中小企业及农户的营销和品牌意识, 改变出口的营销手段单一和品牌缺失的现状。广西出口农产品的质量问题主要表现在采收、采后处理和包装水准三方面。因此, 广西农产品出口企业应制定品牌发展战略, 打造广西特色农产品名牌。

(三) 发展电商农业贸易。

近年来, 随着信息网络的不断发达, 电子商务日渐成为产品销售的新渠道, 以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为基础的交易, 消除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大大增加了销售机会, 有力地拓展了市场。因此, 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 是推动现代农业的进程, 打造现代农业市场流通体系的现实需要, 是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关部门应发挥主导作用, 扶持、规范和引导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 更多地破解短板, 让农产品电子商务最大限度地惠及农户。

四、小结

未来广西农产品出口东盟市场, 应该在依托中国-东盟自贸区和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下, 发挥自身优势, 努力向现代化农业转变, 对农产品进行创新, 推进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 提高出口农产品的附加值, 提高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和整体效率, 突出区域特色、品牌特点, 引导和推动民族品牌发展, 推动广西农产品出口东盟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摘要: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于2010年1月1日正式建立, 5年来, 广西与东盟国家农产品贸易发展迅速。2013年, 习近平主席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迎来“钻石”十年。广西农产品出口贸易存在哪些问题, 应如何寻找相应对策, 本文对此进行探讨。

关键词:广西,农产品出口,东盟国家,一带一路,对策

参考文献

[1]段凤婷.广西农产品贸易策略研究——基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的背景[J].湖南农机, 2010.37.

[2]刘新建.当前广西自治区农产品出口形势研究[J].农业贸易展望, 2011.11.

咸阳农产品质量安全发展建议 篇8

1 咸阳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不健全

从咸阳市各县 (市)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成立情况来看, 除市站外, 13个县 (市) 已经有12个县 (市) 经市编办批复成立专门的检验检测站, 但是, 还有1个区由于政府重视程度不够, 至今没有成立专门的监测机构。这在很大程度上, 导致农产品监管范围覆盖不全, 出现漏洞, 上热下冷, 很多地方监管工作流于形式等现象。

1.2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不健全

就咸阳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建设来看, 已成立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的县 (市) , 有的还没有农残检测实验室, 许多蔬菜生产基地、蔬菜交易批发市场也没有配置专门农残检测室, 有的有检测室, 却没有配备检测仪器;有监测仪器的, 却没有专门检测技术人员, 总之, 基层检测处于真空状态, 运行情况很不理想, 对区内可能存在的安全状况难以把握, 很大程度上, 制约着市场准入、例行监测、监督抽检等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和实施。

1.3 市场内管理制度不健全

自2008年至今, 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实施已有7个年头。按照《咸阳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工作实施方案》的规定, 市场准入必须遵守查验登记, 索证验证, 质量抽检, 结果公示, 质量承诺, 不合格商品的清退等制度, 制度的建立切合实际, 但是具体执行情况却不容乐观。有的地方例行了市场抽检, 但是记录备案不详尽, 影响追溯管理工作;有地方例行了检测, 但检测时间太长, 公示拖很久, 甚至同样的产品连续抽检好几次, 同样的结果仅改改时间而已。而这些问题的出现, 与市场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 对市场准入认识不到位, 有着很大的关系。

2 咸阳农产品质量安全发展对策

2.1 多渠道加强宣传

通过多种渠道, 利用网络媒体、报纸、广播等, 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宣传到位, 切实做到领导知道、群众明白、朋友懂得的宣传效果。同时, 建议在农忙时节, 选派优秀的农技干部驻村, 指导农户安全生产, 从源头上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

2.2 完善监测监管体系

监测监管体系的完善, 实现由县向村的延伸, 逐步成立乡镇质量安全监管站, 2012年12月我县给16个乡镇分别成立了农产品在质量安全监管站, 核定人员编制4名, 所需编制分别从镇农业综合服务站和社会服务所编制中调剂解决, 全县共配编制65名, 现已经全部到位, 主要职责承担辖区内农产品生产、运输、贮藏等环节的安全监管工作, 做好辖区内农产品安全隐患排查, 信息报送, 协助执法和宣传工作。不断完善监测监管体系。随着体系的完善, 各级工作点的责任需落实到位, 真真正正做到农产品质量监测监管“有机构、有人员、有手段、有经费”的目标。

2.3 健全风险应急处理

风险应急处理能力的高低, 很大程度上反应地方政府的执政能力。由此, 针对可能出现的各类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 各级政府必须要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应急体系。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提高农产品质量检测工作效率, 我们对全县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实行“一对一”监管制度, 并制作了“一对一”监管牌, 监管制度建立从生产、农业投入品的使用, 农业标准化操作和销售的每个环节进行技术指导和监督, 为了及时了解我辖区内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 我们坚持日常监管和重点抽检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检测工作, 每月对对生产基地的农产品进行3~4次监督抽检, 检测范围覆盖了辖区内蔬菜, 水果, 畜产品, 保证上市前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通过不断地体系完善, 将可能存在的问题应急备案, 层层落实预案, 责任强化到单位及个人, 规范现存的应急程序。同时, 建立健全应急队伍建设, 保障基本的应急条件, 完善快速预警机制, 确保全市上下信息通畅、联防联控, 形成以市区为中心, 辐射周边县 (乡镇) 的应急处置网络, 增强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预警预控能力。

2.4 完善市场制度体系

不断规范推行市场“五统一”管理模式, 即:统一入市验证, 备案, 统一无证抽检登记, 统一规范市场交易结算凭证.统一签发查验合格证。统一签发抽检合格证, 严把农产品入市关口。在产地推行“七统一”管理模式, 即:统一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统一投入品进货把关, 统一查验生产记录, 统一产地准出抽检, 统一产品包装标识, 统一签发产地证明, 统一出具质量安全有效证件, 确保认证产地售出的产品质量都是优质安全的。为质量安全追溯提供可靠依据。不断健全市县两级日常抽检、例行监测和监督抽检制度, 做到真实、透明, 不弄虚作假。

2.5 加快“三品一标”认证的步伐

全市四大主导产业—“粮市”、“果市”、“畜市”、“菜市”, 在今后发展中必须要确立相应的安全标准要求, 最好将国际标准技术要点, 规范到农户可操作的实际教程中, 将安全标准化落实到实处。建议成立专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示范基地, 要将“三品一标”认证工作与部门年度目标考核结合起来, 将责任层层落到实处;不断强化证后监管和规范购标用标, 全面提升“三品一标”品牌知名度和公信力。

参考文献

[1]陈轩康 (翻译) .欧盟食品安全局与总统的食品安全倡议[J].粮食问题研究, 2013, (1) :42-50.

[2]欧盟食品安全局发布“铁和儿童认知发育之间关系的健康声明”[J].中国食品学报, 2009, (6) :26.

辽宁省农产品发展分析建议 篇9

(一) 粮食产量不断增加。辽宁省2014 年的粮食生产品再次创造了新的高度, 总的粮食生产量达到440 亿斤, 和上年相比增加了26 亿斤, 上年占全国总产量位列十三, 2014 年上升一位。2014 年辽宁省粮食总产量达到350 亿斤, 位列全国十四, 有235 亿斤的玉米产量, 91 亿斤的大米生产量, 尽管受到干旱天气的干扰, 该省的粮食产量和上年相比下降了20%, 不过也可以称得上是大丰收。在这一点上, 辽宁省已经保持11 年得到粮食的大丰收, 粮食强省的称号已经成为辽宁省农业的代名词。2015 年, 辽宁省共4, 853 万亩的粮食播种土地, 同期增长13 万亩, 土地播种面积不断增长。夏秋季节的干旱天气对作物的生长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严重干旱导致了部分地区作物产量减少, 但是全省大部分地区还是没有受到干旱天气的影响的, 作物产量仍然保持增长。而且作为两大高度生产的粮食, 种植玉米、水稻的面积占所有作物的九成以上。玉米一直被种植者认为是“易侍弄”的作物, 其种植面积得到了扩大, 产量达到929 公斤/亩, 和前一年相比每亩增产68 斤。2015 年, 大米的产量为1, 050 斤/亩, 每亩产量比上年增加了20 斤。不仅粮食的产量稳步提升, 而且当前交易的肉类、牛奶、鸡蛋和水产品的交易量也在全国的交易中遥遥领先。

(二) 农产品交易量持续增长。作为全国重要的农产品交易大省之一, 辽宁省的农产品交易量一直处于领先地位。2014 年, 辽宁省农业交易量约占整个辽宁省交易量的12%, 在全国交易中首屈一指。尤其从2007 年开始, 国内市场以及国际市场对于农产品的供求有了重大的改变, 国内及国际市场上的粮食作物供求关系紧张, 粮食的存储量不够以及食品价格继续上浮, 辽宁省拥有着较多的农产品交易量。海带是大连市旅顺口经济开发区的主要作物, 由创建了海带交易安全示范区到现在, 海带的附加值节节攀升。2013 年, 整个旅顺口区8, 300 多吨的海带生产量给当地带来了2, 500 万美元的收入。2012 年, 国家质量检测总局发布了关于辽宁省检疫局提出的五个高标准的农产品安全示范区的申报信息, 顺利完成了验收工作。截至目前, 辽宁省高标准的安全示范区已经有7 个, 排名全中国第3 名。

二、辽宁省农产品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初级农产品缺乏竞争力。目前, 农产品市场的激烈竞争已经不仅仅是表现于简简单单的产业竞争, 而是已经提升到关于品牌竞争的新局面了, 而农产品的消费也走进了讲绿色、讲品质的新局面, 这一系列随之而来的问题都在敲响辽宁省农产品发展的警钟。如果不考虑如今尚未平息的外部经济的变化, 那些只有发达国家才能够采用的科技方面的长处和各式各样的环境保护的法律规则, 导致进口门槛过高, 使交易量的增长遭到强烈阻碍。

(二) 农产品加工程度低。首先, 辽宁省的农业总体生产率比较高, 大多数的产品加工还属于初级商品, 对产品更深更精一步的加工产品实际上还比较少;其次, 科技能力相对比较差, 小规模的农业生产厂家占大多数;再次, 农业还保持着较古老的生产水平, 没有与现代化接轨, 而且大部分粮食进行的只是初级加工;最后, 产品的精深生产加工设备的普遍使用率较低, 现代化设施的利用水平较低, 有的区域甚至还仍然滞留在人类手工劳作的时期, 采用纯手工脱粒和磨面等劳作。

(三) 精深加工产品少, 农产品附加值偏低。在辽宁省的农产品贸易中, 初加工产品占有很大的比例, 精加工和深加工商品的需求量反而降低了, 导致辽宁省的加工产业值和生产值的比值小于1∶1。而因为低标准的农产品加工业的存在, 与其他省份相同种类的商品来比较, 辽宁省生产的产品却不占上风, 从根本上说, 便宜的价格是辽宁省发展的商品唯一能够吸引进口商的条件。辽宁省生产的产品存在偏低的附加值, 从而导致不能得到应有的获利, 很明显这根本不能达到预期的发展目标;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是辽宁省的一大优点, 但是却没有得到很好地施展, 这一系列的原因都极易造成目标市场对辽宁省发展产生打击行动。

(四) 缺乏健全的农产品发展服务体系。就目前而言, 辽宁省农资相关部门尚未得到有效的传播, 而且辽宁省的农产品发展和世界贸易相交不久, 许多新兴的小型农产品发展商都没有办法得到一系列满足要求的供求消息, 恰恰为新小型企业和新品牌的进步和推广奠定了不良的基础。而且辽宁省对预防在农产品发展活动中发生意外的制度也没有做出健全的规定, 对供给和需求的价格变动等一系列问题都没有制定完善的跟踪监测系统。另外, 关于对发生问题和摩擦的受理和解决, 不能及时地进行处理。

(五) 政府支持力度不够。关于农产品未来的贸易发展, 辽宁省政府支持的力度还不够大。就目前来看, 政府不愿意加大投资, 所以资金不足是辽宁省农产品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 而且由于投资不足辽宁省还未发布行之有效的信贷制度。就已有的关于农产品发展的管理和管辖的力度较轻, 农产品发展企业申请信用贷款的门槛太高, 加之融资难度较大, 这些都使辽宁省农产品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三、解决意见

(一) 实行农业管理体制, 提高竞争力。根据目前的状况, 辽宁省应该采取两种模式:一是利用龙头企业带动全体;二是划分农产品发展管理区。作为建立现代化农业和外向型农业的根本, 由龙头企业的发展来促进全体发展, 建立高水平的农产品生产基地, 促进企业向国际化进军。企业应该拥有集中或者分散的农产品发展的结合体, 效仿旗舰连锁的管理模式, 鼓励各县各乡生产有地域特征的农产品, 能够共同分享农产品发展的信息资源、呈阶梯状依次接力、共同发展、持续扩张农产品发展的范围。采用对农产品发展的龙头企业进行区域化的管理手段, 以实现标准化的发展模式。

(二) 增强农产品加工程度。关键的问题是处理好如何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完成在小块地上播种农产品的目标。现如今, 因为土地的流转使用制度产生了许多种粮大户和新兴的各类农村合作社, 在这样的基础上, 政府的各个相关组织和部门要积极鼓励支持, 使土地流转制度能够更快的发展起来, 加快自然经济的发展速度, 为实现现代化的农业生产规模而不断努力, 使农产品的机械设施拥有用武之地。发动各方面的支持引导作用, 增加农产品精加工、深加工的普及度, 虽然经济水平低下, 但是土地耕种面积丰富的地区, 要鼓励劳动者变古老的人工劳作为现代化的机械劳作。

(三) 优化产品结构, 提高产品附加值。对辽宁省来说, 农产品的质量不高、生产加工的程度较低、产品附加值不高都是抑制发展的重要原因, 而且缺少精加工和深加工的农产品。因此, 要想实现辽宁省农产品的国际化发展, 生产和加工都应该按照国际标准进行, 指定发展的方向, 加大农产品的精加工力度。然后, 积极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农业知识, 引进先进的机械设备, 准确选择要培育的农产品。最后, 通过学习和借鉴国外已有的先进的农产品培育技术和加工技术, 引进国外的优良农产品品种, 鼓励自主研究开发生产自己的新产品类型。

(四) 加强农产品服务体系建设

1、加强农产品服务体系建设。辽宁省应该拥有行之有效的贸易服务体系, 做好发展量和贸易额的统计。创建信息服务平台, 让农产品的供求信息能够准确的传播到各个地区。在此基础上, 积极地参与农产品发展的沟通和合作, 要加大对辽宁省生产的主要的农产品的宣传力度, 而且要主动与其他地区进行沟通和往来, 由推广介绍的交流活动、比较大型的展览会等各种交流方式, 来增强辽宁省农业产业的地位, 让更多的目标市场认识到辽宁省生产的农产品是值得信赖的。

2、加强农产品质量认证体系建设。对于质量检查验收和安全监督农产品发展程序的建设, 一定要加大投入。首先, 对于辽宁省的农业生态园和集中化农场的建设, 必须提高投入, 建设农业生产标准化园区。推动辽宁省农产品发展的知名企业和模范集团的市场领导作用, 扩大辽宁省农产品的生产和加工规模。通过这些方面的建设, 使辽宁省的质量标准更为成熟, 做到和国内市场的完美对接。此外, 制定辽宁省发展商品的检测规则, 建设安全体系, 把质量认证作为检验商品安全生产的首要任务。

(五) 政府方面

1、出台政策加大支持辽宁省农产品发展企业。辽宁省政府应该出台相应政策, 大力建设农产品发展经贸的体制制度, 做到农产品发展政策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完美结合, 使相关部门的工作效率能够得到提升。使资源的整合能力增强, 更好地服务于农产品的发展, 使其更加顺利, 信息收集以及分析工作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完善。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加大辽宁省发展企业在国内经济市场的占有率。另一方面, 辽宁省政府要加强对金融政策的支持, 为相关农产品发展企业提供积极的信贷和担保等方面的支持力度, 对于出台的相关贸易退税制度, 有关机构应该切实认真地实行。对于商检费以及农业产品开发款等项目, 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出台政策加大支持力度, 设立农业产品发展的专项资金, 专款专用。

2、加强政策补贴。发展补贴也可以称为发展津贴, 指一个国家的政府部门要降低发展产品的价格, 加强其产品在世界经济市场上的竞争力, 而在发展某种商品时给予发展厂商一定的现金补贴或者是财政上的优惠待遇。近一阶段, 辽宁省应该以农产品发展政策补贴制度作为新基础, 将最有效力的优惠政策提供给农产品的发展企业。进一步加深对实施农业补贴制度的力度, 在优势性比较强以及相对重要的商品发展中, 提供一定程度的价格支持, 在价格方面作出实质性的减免和支持。

四、结论

辽宁省现如今仍处在农业产业化的最初时期, 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案和服务体系, 因此辽宁省的农产品发展企业应该制定完善的管理体制, 努力提高农产品的加工程度, 处理好绿色贸易壁垒问题, 扩大农产品发展的目标市场, 优化产业结构, 尽量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 用自主创新形成具有品牌效应的农业产业, 加强服务体系建设, 增强政府支持力度和行政力度, 推动辽宁省农产品发展快速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娜, 蒋可心.辽宁省农产品网络营销策略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5.4.

[2]张锐, 陈玉成.基于辽宁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分析及思考[J].农业经济, 2015.5.

加强崇礼蚕豆地标产品管理的建议 篇10

1 保持产品优良种性

蚕豆属常异花授粉作物, 异交率在20%~40%之间, 崇礼蚕豆现有品种是在原崇礼蚕豆常规当家品种基础上, 于20世纪90年代经系统选育被认定的冀张蚕1号。为保持该品种的优良种性和产品品质, 要建立品种提纯复纯长效机制和良种繁育体系, 每隔10~15年就要对品种进行系统选育, 避免该品种因退化而降低产品质量和产量, 影响地标产品生命力和品牌优势的充分发挥。

2 建立良好的耕作制度

崇礼蚕豆属低产、低效粮食蔬菜兼用作物, 年平均产量2 250~3 750 kg/hm2。生产采取传统种植方式, 投入仅为种子和少量种肥, 不使用农药, 纯粹绿色生产, 近于有机生产。建立蚕豆—莜麦—胡麻或马铃薯—莜麦—蚕豆的轮作制度, 加大腐熟农家肥 (厩肥或圈肥) 的投入力度是必要的。播前进行粒选种子, 要求籽粒饱满、形正、无病斑和虫眼, 产地选择土层深厚、质地疏松、结构良好的上等旱平地, 生产过程应严格执行《崇礼蚕豆无公害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中耕除草、采摘过程中发现异株应及时拔除。进行青蚕豆采摘的地块还要执行《无公害食品青蚕豆生产技术规程》 (NYT5210-2004) 要求, 确保“崇礼蚕豆”特定的生产方式, 以保证其产品无工业化污染的优良品质[1]。

3 有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崇礼蚕豆既然被认证为受保护的地标农产品, 生产就要有规范, 质量安全也应有保障。在符合条件的产地环境中进行生产时, 既要执行相关绿色生产技术规程, 又要做好田间生产管理档案记录, 生产过程和产品销售前更应进行产品质量检测, 做到心中有数, 有数据支持和质量可追溯, 保证产品销售绝对安全可靠。这就要求地标保护农产品持有人, 不仅生产上有技术培训、指导队伍, 而且产品生产销售要有质量管理设备和质量管理团队, 产品检测按照《无公害食品豆类蔬菜》 (NY5078-2005) 标准严格进行产中和销售前检测, 确保销售产品质量安全可靠。

同时, 通过参与农产品博览会、地方名优特色展览, 宣传推介崇礼区精品, 及时公布获得保护产品地域的范围、合法生产企业等相关信息, 提高各经营企业对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认识;要抓好地标产品“崇礼蚕豆”的绿色、有机认证工作, 将绿色有机食品的生产、加工、销售融入到市场销售中去, 唱响绿色有机品牌。

4 培强龙头企业, 提升地标产品市场竞争力

针对“崇礼蚕豆”地标产品, 出台对应的地方产品标准, 明确规定地标产品的范围、品种、地域环境特点、栽培技术、标识包装、运输贮存等内容, 实施全程监控。围绕“创一个地标、兴一个企业、活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的目标, 鼓励“崇礼蚕豆”地标产品持有人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 积极引导、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 增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2]。

5 开拓有市场前景的产品

崇礼蚕豆尽管有蚕豆中无可比拟的产品质量和地方特色, 但因其产量低、效益低, 受蔬菜等经济作物比较效益高的影响, 生产面积不断受到挤压, 规模效益逐年下降。为使该产品得到充分保护, 地标产品持有人应在销售产品原料基础上, 多方面引资或与科研院校联手, 开发多种新产品, 增加附加值, 除围绕当地旅游进行鲜食产品、油炸食品 (玉带豆、兰花豆) 发掘外, 还要在非油炸食品方面如炒食上下功夫。尤其目前, 张家口市崇礼区面临筹办冬奥会和京津冀协同发展两大机遇, 围绕“把崇礼打造成为国际知名的冰雪旅游胜地”目标, 加大旅游产品开发力度, 让游客在产地品尝, 促使游客带回去回味, 构建面向千家万户的“旅游经济”, 将产品带出国门走向国外市场, 实现地标产品效益最大化。同时, 利用蚕豆花色与当地其他作物规模种植构建“五彩农田”, 成为休闲农业观赏示范区, 扩大地标产品效应[3,4]。

摘要:阐述了加强崇礼蚕豆地标产品管理的建议, 包括保护良种特性、建立良好的耕作制度、不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培强企业竞争力和开拓潜在市场等内容, 以供参考。

关键词:崇礼蚕豆,地标农产品,加强管理,建议

参考文献

[1]姚坤.如何做好地理标志的保护工作[J].工商行政管理, 2005 (20) :144-145.

[2]郭颖飞.谈谈我国地理标志的认定及保护[J].经济论坛, 2004 (5) :144-145.

[3]张国华.三峡库区地理标志农产品的保护和发展途径展望[J].农业展望, 2007, 3 (11) :35-37.

产品建议论文 篇11

1 加强宏观管理,发挥政府职能作用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农机购置补贴等惠农政策的实施,农机零配件行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农机零配件需求量和生产量的增加也凸显出了质量问题。为了及时掌握农机零配件产品质量状况及发展趋势,必须加强宏观管理,发挥政府职能作用,加强监督抽查和行业管理工作,以便及时发现产品存在的质量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进而促进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在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的同时应进一步加大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强化各级职能部门履行职责的责任意识和生产企业的法制意识,引导企业依法生产,合法经营,规范净化农机零配件市场,更好地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利益。

2 采取措施完善农机零配件企业质量管理体系

我国地域辽阔,适应不同地域的农机产品繁多,与之配套的农机零配件更是数不胜数。为了提高农机零配件产品质量,促进农业机械整体水平的提高,增强市场竞争力,使农机行业健康地发展,应建立主要农机零配件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制度,这样才能使企业按着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要求,对生产过程的每一个环节进行有效控制,避免了质量管理随意性的发生,产品质量才能得到可靠保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在其他行业已很普遍,但在农机零配件行业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却是少之又少,实践证明实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是提高产品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对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不仅可以提高质量意识,有效的规范生产,而且还可以通过体系的有效运行,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因此建立完善的農机零配件质量管理体系来确保农业机械产品质量是非常必要的。

3 增强消费者识别农机零配件质量优劣的能力,提高自我保护和维权意识

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分析及建议 篇12

1.1 监测硬件设施设备缺乏

目前,阿勒泰地区尚未建立畜产品安全监测中心,实验室监测项目主要委托自治区兽药饲料监察所完成,监测种类和监测样品数量非常有限。地、县(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唯一的监测仪器就是通过自治区奶办第三方生鲜乳监测站项目配备的生鲜乳检测仪器,主要检测乳常规,并利用仪器提供商开发的配套诊断试剂盒进行三聚氰胺、抗生素残留等项目的检测,但只能定性不能定量,且不能作为执法依据。

1.2 动物疫病长期存在

阿勒泰动物疫病虽然相对较少,但在草原畜牧业情况下,牛、羊疥癣、包虫等寄生虫病常有发生。为预防寄生虫病的发生,每年对牛、羊要进行2次驱虫、药浴。驱虫、药浴药物的使用,不仅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也给动物产品药物残留留下隐患。同时,阿勒泰是牛羊布病、牛结核病两病的疫区。

1.3 执法机构性质面临问题

自治区启动的新一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行政体制改革中,自治区编委拟将地、县(市)动物卫生监督所纳入公益一类事业单位管理,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将面临名不正、言不顺的尴尬处境。

1.4 动物卫生监督所人员不足

动物卫生监督部门承担了动物检疫、动物卫生监督,兽药、饲料、生鲜乳市场监管、监测工作,任务繁重,人员明显不足。造成动物卫生监督部门人员短缺的主要原因是其他部门占用编制,县人员编制总体超标,但动物卫生监督所有空编却不能补充人员。

2 阿勒泰地区畜产品质量安全对策

2.1 完善监管体制机制

在农业、林业、渔业和畜牧部门分设的新疆,在两段式监管体制中这些部门职责划分清楚。同时,畜牧部门与药监部门在畜产品加工、流通环节如何衔接问题也需要进一步明确,既要保证监管职责不能交叉重叠,更不要留下监管漏洞。

2.2 完善监管技术手段

在自治区人民政府将国家农产品检测中心建设项目放到地、县(市)农业局的情况下,将畜牧部门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职能移交给地、县(市)农业局农产品检测中心。整合农业、畜牧、质监、药监等部门硬件资源,建立地区食品安全检测中心,隶属于食品药品监督部门,由食品药品监督部门统一负责全地区食品安全监测工作。

2.3 加强动物疫病防控力度

在地、县(市)财力有限和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大背景下,借助农业部将在东北三省实施大东北无规定动物疫区建设和黑龙江、吉林两省援阿政策,在阿勒泰地区推动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增强动物疫病防控能力,有计划、有重点、有目标地控制、净化、扑灭口蹄疫、牲畜布病、结核等一些重点动物疫病,降低动物发病率、死亡率。同时,在寄生虫病防治上加强与科研院校、兽药生产企业的合作,探索以高效、低毒驱虫药剂注射进行体内、体外同时驱虫的方式,逐步取代代替体内口服,体外药浴的驱虫方式,以降低环境污染和畜产品兽药残留,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为阿勒泰地区绿色、有机高端畜产品的开发和市场化打下基础。

2.4 建立健全执法监管队伍

一是报请自治区畜牧厅协调自治区编委将地、县(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及乡(镇)动物检疫站中从事动物检疫监督执法的人员纳入行政类执法单位管理,进一步明晰动物卫生监督权责关系,理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制机制。二是报请自治区畜牧厅,协调自治区编委牵头,人事、财政等部门配合,全疆一盘棋,清理其他部门、单位占用或挪用畜牧兽医部门编制问题,及时招聘补充畜牧兽医人员,保证动物卫生监督工作人员到位。三是探索将动物卫生监督、草原监理、种畜禽管理等执法职能整合、优化,成立地、县(市)畜牧综合执法大队,既解决动物卫生监督所性质问题,又解决基层动物卫生监督部门人员不足问题。

2.5 注重高端畜产品生产加工与认证管理

上一篇:词语教学的应然之举下一篇:获取新闻线索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