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媒体运用的建议论文

2024-06-18

教学媒体运用的建议论文(共12篇)

教学媒体运用的建议论文 篇1

初中思想品德课德育的教育功能的发挥有赖于课程的有效实施,而课程实施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综观当前的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我们不难发现,虽然政治课教师作了许多精心的准备和不懈的努力,但由于教学手段的单一和教学方式的滞后,教师上课仅凭一张嘴、一本书、一支笔确实很费力,学生听课也会很乏味。教师生硬灌输的多,学生主动思索的少;教师脱离实际、空洞说教的多,学生真情实感、领悟理解的少。尽管现在使用的教科书在版式设计、教学内容呈现的生动活泼方面比过去有了很大改进,但是仍然不能摆脱思想品德课教学这种尴尬现状。而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应用,无疑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政治教师解决了许多原来难以解决的问题。

多媒体教学作为现代教学手段,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能将书本死板教条式的教学内容通过能触动学生内心世界的教学情境和氛围,让学生在情感和理智的碰撞中掌握书本的知识;它能运用图文俱佳、动静结合、声情并茂的动态化、形象化、趣味化兼备的多种手段和途径,极大地拓宽师生互动的空间和学生的视野;它能跨越时空,将生活中的许多新鲜的社会现实问题和古老的历史人物和典故作为学生上课分析、讨论的素材,从而大大提高学生上思想品德课的兴趣和动力,提高了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当然,我们在充分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过程中,依然需要注意过度依赖多媒体手段而全盘摒弃传统教学手段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我认为,在运用多媒体进行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应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内容重于形式

多媒体丰富多彩的视听效果、信手拈来的图片文学资料,可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但在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教师如果过多地追求丰富多彩的视听效果和充满变幻的视听享受,往往会忽略心理学上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规律,使学生更多地把注意力放在画面、声音和图像上,而让学生无法专注于这些画面、声音和图像所蕴含的教学内容,从而影响到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设计课件时,应根据初中思想品德课教材本身的特点,着重从所授课的知识点本身出发,选择既能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教材的图片和资料,又能让学生耳目一新的课件,千万不能喧宾夺主,满足于上课时一时的热闹,而忽略了对教学内容的深刻理解和灵活运用。如在学习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九课第二框《防范侵害,保护自己》时,教师除了向学生展示和讲解现实生活中青少年可以采用的防范侵害的手段和措施以外,还应该针对学生的实际和本地区存在的对青少年侵害的类型,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切合学生实际的防范侵害的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形成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逐步形成自我保护的能力。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思想品德课的教育功能,增强思想品德课的实效性。

●主体重于主导

在师生互动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始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主次关系不能颠倒。而在使用多媒体教学中,特别是刚刚学会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教师中,有不少老师因为对多媒体的运用不是太熟练,对多媒体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的认识还不深刻,往往只关注自己的一堂课是否能顺利地把课件演示完,因而就不去管学生到底掌握了多少知识点。多媒体教学不应只是为了少用粉笔和黑板,贪图一时的新鲜和热闹,而是为了给学生留出更多的思考、讨论、交流和动手动脑的时间和空间。有的教师一节课就没有离开过讲台,因为他们从头到尾都在忙着按鼠标,从来就没让学生做过一次课堂训练,因为课件内容实在太“精彩”、太“丰富”了,一节课从头包到底,几乎没有留给学生动手、动脑的时间和机会。有的教师在使用了多媒体后,觉得教学效果还不如原来。这样的课堂教学完全违背了教学是师生互动的双边活动这一规律,忽视了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的“导”与学生的“学”的作用。适当地使用多媒体教学可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体现,形成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向教学信息的传递、交流、沟通和反馈。千万不能让多媒体教学变成新的教学手段下的变相的“满堂灌”。

●训练重于展示

多媒体教学有许多传统教学所不能达到的形式和效果,当然,多媒体教学并不排斥和否定传统教学。因此,在用多媒体教学时,依然要把当堂训练作为一种极为有效的教学手段来加以运用,绝不能将多媒体仅仅作为向学生展示课件的工具。如在学习人教版九年级第五课第二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时,教师在运用丰富的图片和资料向学生阐述了民族精神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这些问题后,应花一定的时间将本框题需要掌握的几个重点和难点问题作一个明确的归纳和总结,然后根据新课程标准和各地对初中思想品德科目考核的要求,利用课堂时间让学生重点理解或背诵所学的知识,并用多媒体展示、提供一些习题让学生当堂运用和巩固所学知识。如果时间允许,还可以用多媒体展示一些题目,对学生作一个课堂检测。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思想品德课教学既生动形象,又能经得起考查。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多媒体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它毕竟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之一,而不是唯一的手段。只有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科学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才能优化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使思想品德课堂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

教学媒体运用的建议论文 篇2

淮安市淮阴区南陈集中学 高传盛

【摘要】计算机具有强大的多媒体功能,集文字、图像、图形、声音、动画和视频为一体。使用多媒体技术作为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补充,而不是完全代替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很好的教学手段之一,但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应正确使用多媒体,更好辅助历史教学。

【关键词】信息化时代

历史教学

多媒体

手段

学生兴趣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类迈入了21世纪的信息化时代,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当代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同时也为历史教学改革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利用信息技术的支撑,不仅可以使历史教学冲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形象生动的表现教学内容;还可以改变以单一的手段、单纯的方式向学生灌输知识的课堂教学。在中学历史教学中,传统的历史教学媒体:语言、课本、板书、挂图、模型、演示等„„已不能满足现代历史教学的需要。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有目的、有意识、多方面、多角度、多渠道的采用多媒体技术,利用多媒体技术把过去抽象的历史事实,通过多种感官来获取相关信息,提高信息传播效率,将抽象内容具体形象化,微观事物宏观化,复杂事物简约化,多角度地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从而达到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作用。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多媒体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现代技术的优越性,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认知能力及辩证观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将是我们每一位中学历史教师所要面对的问题。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对提高教学质量,必将呈现出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

一、多感官结合的多媒体技术是历史教学最佳手段

多媒体教学,具有形象生动的演示,动听悦耳的音响效果,给学生以新颖感、惊奇感,调动了学生全身的视觉、听觉神经;从而使学生在教师设计的“激疑——创设问题情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各个环节中都能保持高度兴奋,学习效果当然明显提高,这些都超越了传统的教学媒体。一个历史教师的语言描述能力再强,总是很难使原本单调的历史事实变得生动有趣。如能让历史再现,就可打破了传统课堂的局限性,大大加深、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其感性认识,使理解更深刻。视、听等多感官相结合极大促进了学生观察、想象、分析、推理能力的培养,因此,多媒体技术是中学历史教学最佳的教学手段。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促使主动学习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创设教学情境,变动为静,变抽象为具体,可以大大活跃了课堂气氛,使教师原本枯燥的讲解、干巴的历史概念活起来,生动的展现在学生面前,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引发学习兴趣,诱发强烈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主动学习。例如,在学习《鸦片战争》这一课时时,可以将板书通过电脑打好,在讲授中点击出现,配上一定的声音,其间加入名族英雄林则徐的历史照片、虎门销烟等历史图片以及关天培等人的历史资料从而丰富学生的史料、激发学生对历史事实研究的兴趣,使学生开阔眼界、激活思路,更加准确的把握历史事实;还可以播放电影《林则徐》中的几个镜头:官兵吸食鸦片,战斗力削弱;政府白银外流,出现银荒;人们吸食鸦片,造成家破人亡。短短几个镜头,不仅形象地再现了鸦片输入给中国社会带来的灾难,而且增强了学生对毒品的认识,了解了毒品的巨大危害,使学生在接受历史知识的同时也自觉地接受了防毒反毒的教育;再如,学习《对外开放》这一课时,播放《春天的故事》歌曲,学生低声跟着伴唱的同时,屏幕展示下列几个问题(1)歌词中的老人指的是谁?举例说明他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贡献有那些?(2)第一个“春天”和第二个“春天”的含义各是什么?(3)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学生的思绪飞回到了二十多年前的改革开放时代,同学们仿佛看到了邓小平挥手微笑的伟人丰姿,在伴唱声中使课堂气愤达到了高潮,欣赏完歌曲后,经过几分钟的热烈讨论,结合以前所学知识同学们对这节课形成了自己的看法。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独立性和创造性

历史课标明确指出:“课改要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过去那种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不能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空间;只有培养正确的历史观,学会辨证地观察、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加深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世界的了解,从历史中吸取智慧,培养成具备人文素养的现代公民,才能适应新世纪的挑战。学生通过规律性的历史知识的学习,将有助于他们认清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树立坚定的信念。这样必须加强独立性和创造特性的培养。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将教师、学生和现代信息传播技术结合起来,构成三者互动的教学方式,教师若在课堂上创造一种氛围,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

就有了学习的主动性,就会产生一种学习的责任感,这就是一种独立性。只有具备这种独立性,学生才能真正地成为课堂教学的积极参与者,而多媒体技术正是学生由听讲者变成参与者的真正媒介。

四、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能力

读史以明智,这是历史课堂教学的最高目的,将一个个看似孤立的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通过多媒体强大的演播功能展示出来,不仅能够有效的节省宝贵的课堂时间,使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理想主义以及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而且能够使的学生在持久的兴趣支持下准确的把握事物发展本质联系和客观规律,从而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如讲《抗击外来侵略》这一节内容时,可播放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康熙帝击退沙俄侵略三段录像片,使活生生地民族英雄形象再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与民族英雄同喜共悲,与历史脉搏一同跳动,在激昂的气氛中于心灵深处受到爱国主义情感的强烈感染。

综上所述,多媒体技术应用于中学历史教学,可以提供大量生动、形象的感性材料,缩短历史与现实的时空距离,优化历史教学过程,使师生双边交流更加充分,学生的思维能力也会得到更大程度的锻炼和提高。我们相信,随着多媒体在中学教学领域中的逐步推广、普及,它在发挥和体现学生自主性、创造性和协同性等方面将会起到更大的作用。同学们通过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合作学习,获得了充分展现自我的空间,激发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积极、主动、全面地参与学习过程,做到个体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从而学会了学习有效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周丽芬 《多媒体与传统教学》

2、李志辉 《中学多媒体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运用多媒体教学的思考 篇3

关键词 语文教学;多媒体;优势;不足;建议

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逐渐在课堂教学中推广使用,它引发一场从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到教育模式、教育过程等全方位的深位的变革。多媒体的运用为语文教学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为语文教学新课程理念的实现提供了一个更高的现代化平台。老师进行多媒体教学时,偏爱于倚重多媒体方式而忽略语文学科的自身特色,在现代教学理念和作用下,单纯追求教学方式的现代化,忽视了语文学科自身的人文性。这些引发了我们对多媒体教学的更深层次的思考。

一、多媒体在语文教学应用中的优势

1.为学生个性、素质的发展提供了无限广阔的天地

现代媒体能够同时获取、处理、编辑、存储、展示包括文字、图形、声音、动画等不同形态的信息,它进入课堂后,使教育、教学超越传统视野,使课堂冲破了时空限制,丰富了教学内容,增加了教学的密度与容量,创造出知学问来源多元化的文化教育环境。新的课程理念认为,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过程,它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它五彩斑斓,生机勃勃,活力无限,因此我们应当从关注生命的高度,用变化的、动态的、生成的非静止的、僵化的观点来看待课堂教学。网上丰富的资源为学生准备讨论提供了充足的资料,最大限度地体现了教学的开放性。

2.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生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课堂教学中,恰当的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是创设情境的最佳途径。在《林黛玉进贾府》中,贾母和宝玉问过黛玉一个同样的问题“黛玉读书没。”而黛玉回答两人的话截然不同,颇令人回味。由于文中这两处的回答是分散的,其间相隔大段的文字,学生很难注意到其间的微妙差别。实际教学中,如果把黛玉的两次回答剪辑在一起,形成一个看似完整的声音片断,直观呈现在学生“耳前”,这样两者的对比就显得鲜明充分,学生对林黛玉的“步步留心,时时在意”有更深刻的体会。再如教授《荷塘月色》前,播放一曲淡雅的《莫斯科效外晚上》,教《祝福》时配一段风雪呼啸的背景音乐均能使学生进入角色,提高教学效率。

3.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网络情境的语文教学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的语感受的培养,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多媒体的利用有利于实现新课程下语文教学方式的信息整合,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例如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先从一个最简单的词语开始,例如“下雨”,而后由学生将其扩展成一个完整的句子,比如“天空下起了小雨”,或“细雨飘飘扬扬地飞着”,然后发动所有学生对这些句子或补充或润色或者炼字,最终打造出一个意思完整、语言优美的篇章段落。

4.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实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多媒体教学提供了一种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自由学习的空间、环境及相应的资源和技术支持,为学习教师者实现探索式、发现式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创造有利条件,从而有可能真正达到让学习者主动构建知识意义、实现自己获取知识甚至创造新知。在电脑、多媒体、网络等信息技术的条件下,个别化教学模式、小组协作学习更加主动、积极。不仅能为学生提供一门理想的学习认知工具,而且极大地拓展了教育教学的时空领域,有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二、现代技术给课堂带来了新的活力,但是同时,在冲击传统课堂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和启示

1.多媒体语文教学存在的不足

(1)可能造成注意力分散。很多东西都有两面性。图、文、声并茂是多媒体的突出优点,但若使用不当,也有可能成为弱点。当学生被五彩缤纷的画面所吸引时,当学生专注于生动形象的动画时,当学生沉迷于悠扬动听的音乐时,他们可能忘了学习的真正重点。就如同买椟还珠,只注意了华贵的匣子,而忘了宝贵的珍珠。

(2)可能导致思维惰性。语文作为一门具有工具性的学科,其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是十分重要的。通过文本的有效教学,可以使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能力得到明显提高。而想象和联想是思维的两翼。有人把多媒体课件比作语文老师“嚼过的馍”,认为它是一种现代化手段的“灌输”和“填鸭”。这是有一定道理的说法。因为如果上《爱莲说》,只是找来几幅莲花的图片;上《看戏》,只是找来一段京剧的动画片段……长此以往,学生的想象的空间窄了,思维训练减少了,学生的语感、想象力和联想力就很有可能弱化。这对语文教学是一大的威胁,对学生的正常成长相当不利。

2.对多媒体教学的几点建议

(1)多媒体教学的可贵探索、全新变革。新尝试新思维新气象带来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新方向,必须以顺应现代科技的发展并让多媒体教学服务于教学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主流,尽快掌握多媒体技术,任何对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语文教学心存介蒂、拘之千里的思维,都是不合时代要求的。教师要变传授型为引导型、导演型,将舞台艺术的舞美设计、灯光效果、声像艺术 导入课堂,组建成语文课堂教学的舞台和布景。这是我们必须做到的。

(2)多媒体教学的评价系统要更趋科学、更客观,不应只看教师怎么教,用了什么画面,配了什么音乐,设计了什么动画,而应关注学生接受了什么,学到了什么方法,是否有助于学生掌握理解文章的钥匙。应以课堂教学效果的认定来构建语文课堂教学的评价体系,如此才不至于本末倒置、喧宾夺主。

教学媒体运用的建议论文 篇4

关键词:大学英语课堂,交互式多媒体,制约因素,策略

前言

二十一世纪以来, 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多媒体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条件。采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为教育教学工作服务是大势所趋。然而, 由于教师和学生从传统的教学模式向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模式转变的过程中出现了种种不适应导致了当前交互式多媒体大学英语教学出现了一些问题。

1.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模式理论依据

一些教育专家的研究结论表明交往互动对于母语和第二语言的学习都有很大的帮助。交互式多媒体教学模式是当前西方发达国家所普遍采用的先进模式, 这种模式对于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近年来, 西方教育专家提出来很多关于交互式学习的理论, 有专家指出交互式英语学习模式使得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主体得以转变, 也就是说在交互式理论的指导下, 教师由传统的教学设计者和主导者变成为学生学习提供帮助和服务的辅助者。教师的作用更多的是为学生创建学习环境、提供学习上的帮助。交互式教学理念将教师的角色重新定位, 改变了以往向学生灌输知识的行为。这一教学理念受到学生和教师的热烈欢迎。

2. 交互式多媒体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主要内涵及优势

交互式多媒体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就是在多媒体教学的基础上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利用多媒体这种教学工具将大学英语的课本内容进行加工和转化, 利用网络多媒体大量的信息为学习英语的教师和学生提供一切可能的互动模式和互动机会。让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能够及时的获取师生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和计算机多媒体之间的互动等等。由于每一个学生的英语基础不同, 所以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教师和每一个学生之间的互动是相当少的, 但是利用交互式多媒体进行教学, 可以利用网络上的海量学习资源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进行分组互动, 这样一来, 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选择互动学习的层次, 做到因材施教, 使得不同层度的学生都能够学有所得。由于我国实际情况所限, 能够为学生提供的英语学习氛围十分的有限, 所以, 传统的英语教学总是以教师为教学主体, 在英语课堂上, 教师一再的强调英语语法的重要性, 让学生去死记硬背英语单词、句子甚至每一个英语知识点, 仿佛英语学习只有死记硬背一种学习方法, 久而久之学生们就会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交互式多么提提英语教学模式则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它让学生与学生之间或者学生和老师之间运用英语句子进行直接对话, 让学生们真切的感受到英语知识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这样在不知不觉之间, 学生们的英语学习水平就得到了提升。

3. 当前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的交互困境

(1) 师生之间交互不足

由于教师和学生受到传统的以教师为课堂主体的教学模式影响很大, 所以在当前的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中一些教师总是不知不觉的充当了教学中的主体。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互也仅仅停留在教师提问问题由学生回答的初级阶段。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有意无意的引导学生去寻找问题的唯一标准答案, 多媒体英语教学成为了初级交互式英语教学中的辅助工具。这样的交互式教学仅仅是流于形式, 根本起不到变革传统教学模式的目的, 学生们则继续遭受传统教学模式的荼毒。

1) 师生交互形式单调

在以往的英语教学理念中, 考试分数是唯一的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标准, 所以很多教师在英语课堂上竭尽所能的向学生传授快速找出正确答案的方法, 并且受限于考试的评价指标, 这种正确答案往往只能有一个。所以, 师生之间的交互形式简单并且带有强烈的寻找标准答案的目的性。虽然当前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但是一些教师在短时间内不能转变以往的教学模式, 所以英语课堂上师生之间交互形式单调的情况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其实, 在新的教育理念下, 教师大可以转变以往的以追寻标准答案为目的的交互形式, 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对同一问题发表不同的看法, 教师在学生之间的激烈讨论中把握学生的情感和思想。只有真正理解学生思维方式和想法的教师才能在同学生进行师生交互的时候做到游刃有余, 举重若轻。

2) 师生交互内容比较狭窄

传统的师生之间的初级互动仅仅局限于知识方面的互动, 其实教师大可以主动地和学生进行情感、价值观等多方面的互动。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 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中很少让学生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 更不要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了, 师生交互内容的狭窄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2) 生机之间交互不足

虽然多媒体教学设备在大学中已经普及了很长一段时间了, 但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和计算机之间的交互活动非常的少, 学生使用计算机学习英语仅仅停留在播放英语视频、音频或者做题上, 学生同计算机之间基本上没有互动。虽然计算机网络为学生提供了海量的英语学习资源, 只要学生们愿意, 他们可以充分发挥计算机的功用使之为自己的英语学习服务的。由于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 他们利用网络资源寻找学习资料的行为少之又少, 学生和计算机的互动也仅仅停留在简单的观看和演示上。

1) 生机之间交互层次浅

学生同计算机交互的层次也比较浅, 比如一些学生为了提高自己英语的听力水平, 就利用计算机观看电影, 这种走马观花式的生机交互对学生英语听力水平的提高是非常有限的。还有一些学生则是通过听英文歌曲的方法来提高英语水平, 这种情绪上波澜不惊的生机交互根本不能达到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

2) 教师缺乏相应的引导

多媒体教学设备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 但是要想利用好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 教师依然需要在备课方面下很大的功夫。多媒体教学设备集合视频、音频为一体, 并且具有海量的学习资源, 但是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介入并不代表教师可以从教学工作中退出来。因为面对海量的学习资源, 学生们失去教师的引导会陷入无从下手的境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一些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设备, 甚至让学生整堂课都对着计算机学习, 这种缺乏引导的教学方式是不可取的。

(3) 生生之间交互不足

由于多媒体教学设备拥有海量的学习资源, 一些教师认为学生只要认真的和计算机进行交互就足够了, 导致多媒体的介入冲淡了学生之间的交互学习。其实学生同学生之间的交互学习更具有生动、现实的特点。这些特点是学生和计算机进行交互的时候所感受不到的。学生同学生之间进行英语情景对话更具有真实演练的感觉。在学生的日常学习过程中, 学生同学生之间的良好关系更能够为学生带来学习的动力。而学生同学生之间的英语交互学习则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人际交往的平台。忽视了学生之间的交互, 就会限制学生的创新发展空间, 不利于学生人格的健全。

4. 完善交互式多媒体大学英语教学的对策

(1) 师生之间交互的完善

教师在维护师生之间良好交互的过程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这是因为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处于高高在上的地位, 学生慑于教师的权威而不敢同教师多加交流。

教师应当放下传统的权威身段, 转变自己的角色, 同学生之间进行畅快的交流学习、生活以及情感方面的问题, 成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帮手和伙伴, 并努力调节课堂中的氛围, 使得学生可以在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进步。长此以往, 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互过程必定能够慢慢的完善。此外, 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建立一个学习交流平台, 在平台上放置一些同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影视剧等学生们感兴趣的资料, 鼓励学生在这个平台上发布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这样学生和学生之间就可以相互借鉴学习经验, 共同进步提高。教师还可以通过学生在平台上留下的问题进行集中解答, 这样就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此外, 在英语课堂中, 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设计一些图案或者场景, 让学生们看着这些图案或者场景用英语进行描述。这种场景的设计具有直观、生动的特点。利用图片进行交互学习是学生们比较乐于接受的一种教学互动模式。

(2) 多媒体技术的整合

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模式, 多媒体教学方式更加具有灵活性和便捷性。教师可以在海量的网络资源中寻找出最贴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学习资料并加以改编, 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接受能力、教材的教学要求等三方面结合起来找出一个最佳的结合点。

学生主动学习的效果要远远好于被动的学习, 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条件。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教师在学生的学习中仅仅起到引导学生正确学习方向的作用。交互式英语学习模式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在互联网上畅快的浏览学习资料、自主的设计学习计划的良好条件。学生之间的交互学习将会激发学生讨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热情, 调动起来学生的发散思维。在多媒体技术整合的过程中, 教师仅仅起到一个创设学生学习架构的作用。学生的学习计划、学习进度都由学生自己掌控。

此外, 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利用网络上流行的“慕课”进行英语的学习, “慕课”整合了世界上许多教育专家的教学成果,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们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同时观看“慕课”视频的人进行交流互动, 借鉴国外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理念。使用

“慕课”视频可以使学生们突破地域和国家的限制, 同世界范围内的慕课学员和名师进行互动, 让学习英语的学生不再感叹英语学习学无所用, 通过与国外学生和老师的交流, 使学生认识到自己英语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进而有针对性的加以重点学习, 并且开阔了学生的眼界, 丰富了学生的生活, 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3) 小组协作模式的改进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 并对这些学习小组设定一些学习目标和要求。然后鼓励各个小组的学生借助于多媒体技术根据每一个小组实际情况寻找资料或者视频资源进行学习, 教师在学生寻找资料的过程中应当给予适当的提示和建议。分小组学习的好处之一就是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让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深刻的体会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此外, 分小组学习还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 因为小组之间的竞争和比赛将会激发学生潜在的斗志。教师在分小组学习的过程中应当扮演裁判员角色, 为每一个小组的表现公正的打分。教师应当对表现不好的小组给予耐心指导, 帮助小组成员找出问题的原因并提供解决问题的建议, 切不可批评小组成员, 以免打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还应当维持小组之间的良性竞争, 避免恶性竞争的出现。鼓励表现良好的学习小组在班级会议上介绍自己小组的学习经验, 让学习小组在竞争中相互学习和借鉴, 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分小组学习的另一个好处就是当小组成员发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时, 就会寻求小组其它成员的帮助, 这也是自主学习的一种表现。如果小组成员也解决不了, 他们就会进一步上网查资料或者将问题反馈给教师, 教师对小组反馈过来的问题进行归纳和总结, 可以从中了解到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生学习的深入程度, 进而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

5. 总结

在大学英语课堂中影响交互式多媒体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比如教师的教学理念、学生的学习方法等。由于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遇到的问题是多种多样的, 所以文章并没有将这些影响因素涵盖完全。秉承新的教学理念并将之运用在实际工作中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董卫, 付黎旭.对建构主义指导下大学英语多媒体网络课堂的调查[J].外语界, 2014, (02) :110-112.

[2]何高大, 钟志英.多媒体技术环境下大学英语教与学的适应性研究[J].外语界, 2013, (05) :120-121.

[3]周娜敏.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与外语课程的整合研究:对我国多媒体辅助外语教学研究状况的统计分析[J].外语界, 2012, (03) :132-133.

[4]甘美, 李敬华.试论交互式教学模式的理论框架[J].教育评论, 2012, (02) :52-56.

[5]宫力.大学英语课堂运用交互式多媒体的制约因素及应对建议思考[J].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1, (10) :6.

[6]郭坤.“交互式”教学理论与多媒体环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J].江苏外语教学研究, 2012, (05) :26-27.

[7]王晓静, 常嘉琪.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理念下大学英语课堂交互教学的现状和思考[J].西安工程大学学报, 2012, (10) :8.

[8]赵昌芝.大学英语课堂运用交互式多媒体的制约因素及应对建议思考[J].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2, (11) :15-17.

运用电教媒体优化科学教学的论文 篇5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多媒体走进课堂,常规的课堂教学如虎添翼,学生的兴趣得到了提高、主动性得到了发挥。科学课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学的一门重要学科。运用电教手段打破传统教学方式,培养学生从小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是广大教师在新时期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关键词】:电教手段激发探索强化拓展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所有的智力活动都依赖于兴趣,兴趣是每个人成材的起点,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探索事物底蕴的内在动力。而多媒体教学的重要特点是生动、直观、动感强,它以其特有的功能把无声的语言文字变得有声有色、化静为动,创设丰富的情境,大大刺激了学生的感官,有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小学生“容易为一些新异、刺激所激动兴奋起来”。根据这一心理特征,结合电教手段的直观、形象、可感性及具体的教学内容,我在课上先安排一些与相应的教学内容有密切关系的录像片和幻灯片,为学生展现鲜明、直观、新奇的科学现象,从而诱发学生好奇、探究的心理,迅速召唤起他们学习科学的兴趣,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望,并恰当地设置疑问,引导学生迅速由无意注意转为有意注意,在浓厚的兴趣中展开思维,主动学习。

如教学《七色光》一课时,笔者首先播放一段这样内容的课件:雨过天晴之后,天空出现了美丽的彩虹,同学们在欣赏彩虹的同时脑海里会立即产生这样的问题:这种现象是怎样产生的?是什么原因?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调动起来,进入接受新知识的积极状态,为学习新知识提供了最佳的情境。这时,再通过喷雾实验和三棱镜实验分析推想彩虹形成的真正原因,从而揭开彩虹的秘密,较深刻地理解了课文内容。

二、穿越时空,探索奥秘

有些事物的发展变化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学生不能亲眼目睹,只能通过模拟实验和推理、想象去了解,由于受能力、智力等主观因素的影响,有些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这些内容,这样就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如《日食和月食》一课,太阳、月球、地球三个天体的位置变化学生不能亲眼目睹,单凭静止地推测,学生很难理解。教学中,笔者设计了以下教学课件来辅助教学:设定一定运动轨迹使地球、月球动起来,再现三个天体之间相互位置的移动,并加入优美的音乐和精练的解说。教学时,笔者单击鼠标,这样在屏幕上就清晰地展示出日食的成因:地球围绕太阳转,月球围绕地球转。当月球转到地球和太阳中间成一条直线时,月球的影子投在地球上,出在月影里的人被遮住了视线,这样就形成了日食。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学生被这生动的画面、鲜明的色彩和形象的声音牢牢地吸引住了,他们个个兴趣盎然,思维也极其活跃,课件的使用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突破了教学难点。

三、透明教学,强化效果

小学科学课涉及面广,知识点多,而小学生想象概括能力差。在科学教学中,常会遇到一些理解认识的对象看不见,摸不着,教师难以讲清、学生弄不懂的问题。 如教学《消化器官》一课时在教学中如果仅是让学生参照插图讨论,教师讲解,学生对消化器官的消化、吸收作用的理解仍是“模糊的”、“片面的”,理解上会出现偏差,尤其是小肠的消化、吸收作用,肉眼是无法看见的,学生往往对从来没有直接感知的事物会索然无味、缺乏直接动力,失去学习兴趣。考虑到这一难点,教学中笔者适时出示了这样的课件:《香蕉旅行记》。从口腔出发,途中它碰到了许多忙碌可爱的小人。有的在用高压水枪喷水,它们是口腔、胃、小肠、大肠在分泌消化液,有的提着水桶四处运输,它们是小肠吸收营养输送到身体个部分。这样,整个画面动起来,,再配以略显夸张的语言,极大刺激了学生的感官,缩短了教与学的距离,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变小为大,帮助认知

科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实验。利用多媒体的实物投影,把教师的示范过程变“小”为“大”在屏幕上,有助于学生正确地实验和探究科学的奥秘。如教学《种子的构造》、《花的构造》时,笔者巧妙地运用了实物投影进行种子、花的解剖演示,使学生在正确的实验指导下,自己进行解剖观察,不仅了解种子和花的构造,而且为学习《种子的萌发》以及《果实的形成》作了很好的铺垫。这样不仅学生印象深刻,也提高了实验效果,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五、活跃思维,启发创新

任何发明和发现,首先建立在发散思维上,没有发散,就无所谓创新。利用多媒体组织教学,以特定的音响、画面全方位地刺激学生的感官,给儿童拓出驰骋想象的广阔天地,能有效地诱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声音的产生》一课随着课件演示,银幕展现出一幅幅彩色画面:绿水青山,田园禾苗如茵,走兽出没,各种各样的岩石下,昆虫生息。五彩缤纷的花草丛中,蝴蝶飞舞配以咯咯蛙叫,喳喳鸟语,唧唧虫鸣,哗哗流水等科学音响。然后提出问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让学生自选材料进行实验,方法越多越好。如此,儿童的思维得以激活,兴致勃勃地忙活起来。有的用小鼓、黄豆实验,有的用音叉、水槽实验,有的用小瓶、塑料泡膜实验学生兴趣盎然,殊途同归,创新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多媒体教学,既增强了学生创新思维和动手操作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六、拓展延伸,丰富内容教材只是教学的凭借,课堂上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他们学习知识的同时深化课内知识。我借助电教媒体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从课内导向课外。

教学媒体运用的建议论文 篇6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初中英语;建议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4-316-01

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让传统传统英语课堂变得更加形象生动,受到了广大教师和学生的喜爱。初中英语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学生对多媒体课件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使用给予了很高的、积极的评价,但是学生也同样希望进一步提高多媒体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英语成绩。本文笔者就初中英语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

一、规划和建设适用的初中英语多媒体课件系统。

用计算机技术辅助英语教学是大势所趋,希望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英语教学研究机构高度重视和研究这一趋势。尽管初中英语多媒体教学课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但绝大多数都是英语教师个人的作品,总体上看,主要有两个特点:

1、绝大多数都是基于POWERPOINT技术上的课件。POWERPOINT电子演讲稿制作、使用方便是其最大的优点,但也有非常明显的缺陷,如“线形展开、顺序播放”,“个性突出、兼容性差”,“单向输出、互动不足”等(在此不作具体展开)。

2、教师个体钻研,造成课件资源极大浪费。每一位教师都依据自身的教学风格、计算机水平、学生学习状况来编辑适合自身使用的课件。如果换了不同的学校,哪怕是不同的教师或不同的班级,该课件就不一定适合使用。这种普适性差的课件其实就是“一次性课件”,是对课件资源的不充分利用,造成对人力物力资源的极大浪费。

为此,笔者建议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英语教学研究机构尽快规划建设一套初中英语电子教学平台。根据笔者教学实践体会,这套电子教学平台应具备以下两个特点:

1、整体性和系统性。将初中英语教材当作一个整体,以初中教学要求作为一个系统来统一规划和制作。每一个教学单元既相对独立,教学单元间又相互衔接,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2、互动性。要充分发挥计算机人机对话的功能,使课件与于学生产生互动,这样做,主要是解决学生自学和教学效果监测这两大问题。这也是POWERPOINT技术难以解决的问题。

这样的电子教学平台,不应是电子教案,而应当是电子教材。要引导教师成为课件的主人,防止教师成为课件的仆人。

要构建这样的电子教学平台,决非一人一时之力所能解决。更何况应该把英语教师从制作复杂课件的苦恼中解放出来(简单课件不太吸引学生,也容易成为板书的替代品,而制作复杂课件又牵制教师大量精力)。构建这样的电子教学平台是一项大工程,但也是使英语教学发生巨大变革的工程。正如录音机开始普及的年代,出现了与教材配套的磁带,那么,在计算机普及的时代,也应出现与教材配套的电子教学平台。目前,在大学和一些社会办学的英语教学机构已经出现了这样的电子教学平台,但大多为商务英语(如“VECTOR”和“WALLSTREET”商务英语)。初中英语教师亟需与教材配套的系统的电子教学平台。

二、加大对学校多媒体设备更新与配优的力度。

在学校中使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多媒体课件授课频率与学校计算机硬件的配置正相关,英语也同样如此,只有计算机硬件配置到位,能够满足教学需求,初中英语教学才能更多地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开展辅助教学,才能真正让多媒体技术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计算机技术的进步是无止境的,为了拥有良好的多媒体英语氛围,必须不断地改进和优化多媒体硬件设备。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来看,一所学校如果只拥有一间多媒体教室,数量太少,就会影响各个学科教学的开展,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还需要预约,需要调节,这种情况是绝对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改变这种状况,就需要学校加大投入,增加数字化教室的数量,提高数字化的程度。需要短期见不了什么大的成效,但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学校的长远发展作用是巨大的,况且这样的投入也是一劳永逸的。

三、加大对英语教师的培训力度。

目前的培训方向、内容主要还是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属于普及性的培训,也就是说是训练学生基本功的,让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操作电脑,利用电脑做一些简单的事情,这样的教学目标是远远不能满足学生需求的,对于促进学生发展也没什么大的作用。存在这样状况的原因有多种,有的是教师觉得没有必要教得这么深,让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操作就行了;有的教师是懒得这样教,教一些简单的教师自己轻松,学生也学得容易,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还有的教师自己本身的计算机水平就有限,他们也只能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把自己知道的教给学生。其实,不管是哪种原因,这样的教学对于学生提高都是不利的。在下一阶段,除了巩固这些英语成果外,都是还需要加大对教师培训的力度,帮助教师理清教学理念,端正教学态度,提升教师计算机操作水平。在具体的培训中,把培训方向转到计算机技术如何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领域,既要保持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也要科学地运用好多媒体技术。当数字化教学平台出现,成为辅助教学的重要手段后,培训的方向应转为如何充分应用人机对话的功能,真正实施因材施教,对学生实施个性化、个体化教学。

参考文献:

[1] 李桂红 郑华.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效能研究[J].教学与管理,2009:06

教学媒体运用的建议论文 篇7

1 多媒体内涵

1.1 课堂媒体分类

媒体本身有很广泛的内涵,广义上是信息的载体和传递信息的工具,包括硬件的,如报纸,磁盘,光盘,磁带、幻灯机等,软件方面指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信息表现的形式。在教学中应用分析的媒体,通常是指媒体的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动画及视频的表现形式。

1.2 各种表现形式的媒体功能

不同形式的媒体擅长表现的内容和效果有很大的差异,用恰当的媒体形式去展现教学内容,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并能潜在培养学生的综合信息运用能力和学习的兴趣。

1)文字。多媒体教学中,大屏幕文字要起到提纲挈领,重建教学内容层次体系的作用。因此,要用字号、色彩明确突出教学重、难点,体现出教学内容的层次结构,不能搞“满屏灌”。文字媒体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最多的媒体之一,在多媒体教室中,由于节省了教师板书时间,对学生信息的接受能力有了进一步的要求。

2)图形图像。主要表现为知识结构框图、流程原理图、实物图像等,图形图像信息把抽象的语言描述化为直观的视觉符号,化抽象为具体,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记忆教学内容。

3)动画。动画在课堂教学中起着化繁为简,化静为动,化呆板为活泼的效果,对制作的要求较高一些。

4)声音。在教师指导下,多作为矫正语音、听说等工具用于语言类教学。也可起到调剂课堂气氛的作用。

5)视频剪辑。通常用于多层面表现实物结构,实际的过程或作品片断赏析。如在《电视编辑》、《广播电视新闻》等广播艺术类课程上的运用,这类素材一般需要用视频软件进行剪辑之后用在教学中。

2 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表现

2.1 辅助演示重难点

媒体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作用的重要一点便是借助图像、动画、虚拟现实等手段阐释教学内容中不易表达,难以理解,日常生活中难以接触到的事实现象。比如,化工原理教学中,流体的流动现象、相平衡理论、传质理论、离心泵的机械密封原理、塔板上汽液相的接触等众多的知识点,机械制造中的轴承运动轨迹,汽车制动原理等,通过动画和图片就可以很直观,形象将事实展示出来,对其中的动作还可以逐步分析。做好这一点对教师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有比较高的要求,教师能够搜集或制作出适合教学目标要求的图片、动画、虚拟模具或视频剪辑。

2.2 增加辅助教学内容,扩展学生视野

多媒体以其大容量的信息展示博得了我们的青睐,给课堂教学带来了非常“6+1”的效果,也解决了很多学科课时不足的矛盾,教师“引入门”的角色定位会得到更充分的发挥。如今网络资源日益丰富,各类专业网站涉及到了教学研究的方方面面,如果教师能够在课程教学的范围内对网络资源进行整理、引用,将学科最新动态与教学结合,或把相关网址、资料介绍给学生,将大大加深了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和把握。

2.3 方便课堂互动练习

以前,教师需要提供课堂练习的时候,往往要花费很长时间去板书题目,利用文字媒体,便可以方便的把准备好的练习材料即时投放在屏幕上,甚至加入交互环节,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节约了课堂时间。

2.4 课堂视听说工具

借助多媒体的功能,教室变成了放映室、录音棚、语音室等及多种功能于一身的环境,方便个别专业(如广播电视类、语言类)的教学需求。

2.5 摆脱了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

教师可以通过共享电子教案,网络在线交流,电子邮箱,课程教学论坛等形式加强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

其他,多媒体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组织学生交流,学以致用,快速与社会接轨等方面都有很大帮助。

3 提高多媒体在课堂上运用效果的对策

3.1 结合教育教学规律

媒体的运用要遵循教育教学的一般规律,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不可盲目追求视听觉效果。利用媒体手段,可以方便的对教学内容进行预习、复习,强化记忆;充分利用媒体的可控制性,促进课堂互动交流等。

3.2 重点做好教学设计和媒体分析

要从学生、教学内容和媒体三个方面对教学过程进行分析设计,把握课堂教学进度。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专业,教学内容的难易、重要程度,各种形式媒体的特点、呈现优势,列出类似表1的教学内容与选择表现媒体的对应关系,这样就不会盲目的运用图像、视频等媒体,使媒体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

3.3 培养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观念,重视教师教育、教学方式的改革

教师对多媒体设备的驾驭能力直接关系到多媒体教学效果的好坏。必须使教师从意识上重视起来,在学校组织下认真研究新的教育教学规律,并运用于实践教学中。加强对学校教师创新应用新的教学方法模式,应用多媒体技术授课的效果,开发研制和应用CAI课件情况进行调控。

3.4 积极开发教育教学资源,做好多媒体教学的支撑

多媒体是否能有效地支持教学,取决于媒体资源的质量和教师的应用能力。通过各种途径获取适合的媒体资源并有效整合,是每个教师应该具备的能力。学校也应配合搞好网络资源的建设,包括网上教学资源、课程资源、网络教学、辅导答疑、教学管理等。目前在教育部重视下,很多高校已开发了一大批基于网络的教学资源库、素材库、网络教学课件和网络教学支撑平台等,如中国大学数字博物馆、全国高校精品课程资源共享交换中心有很多优秀的素材资料提供给我们交流使用。

媒体在教学中是否能够发挥出优势,受到很多方面的制约。只有不断从实践中进行反思、归纳,才能让科技手段更好的为教育教学服务。

4 总结

以上就多媒体教室里出现的数字媒体功能与应用做了一些分析,使教师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有所参考,在选择运用媒体做到“有的放矢”,而不是“为多媒体而用多媒体”。有了媒体的辅助,我们可以更清晰、全面的达到教学要求,实现教学目标,培养出综合素质较强的人才,实现教学资源的最优化和教学效果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推进高等教育信息化构筑学习型社会平台.教育部部长周济在“2003中国高等教育软件展”上的讲话.

[2]中国大学数字博物馆.http://dmcu.nju.edu.cn.

多媒体教学必须注意的问题及建议 篇8

关键词: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教学手段

在实施教育现代化的今天, 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正逐步走进学校, 走进课堂, 以其鲜明的教学特点, 丰富的教学内容, 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况, 促进教育技术的信息化, 并逐步打破“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巴众人听”的教师灌输为主的传统教法, 构建起新型的教学模式。可是目前多媒体教学在教学领域的应用尚在探索阶段, 要充分发挥其作用, 还必须注意到存在的一些误区和有关问题。

1 多媒体教学中必须注意的问题

多媒体教学中目前存在一些不正确的认识:一是认为教育手段先进, 教育思想便同样先进;二是公开课, 尤其是示范性课一定要用多媒体教学才行;三是视听可以代替想象和朗读;四是多媒体是教师讲解演示的工具。因此, 我们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1 运用多媒体教学时不能忽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

多媒体是现代教学工具, 在教学中确实可以提高一定的教学效果, 所以有些教师把多媒体说成是提高教学效果的灵丹妙药, 过多地追求和利用多媒体的使用功能, 致使学生感觉是看教师演戏。多媒体在教学运用中不是不可能的, 这是实施教学的一种手段, 但不是唯一的, 作为教师首先应把握住自己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多媒体本是一种教学工具, 教师不能只当“解说员”, 而应通过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和灵活多变的操作, 使多媒体发挥最佳教学功能。同时要从人与多媒体、教学内容与多媒体的关系入手, 探讨多媒体在教学过程中的基本教学规律和要求, 使多媒体在教师的驾驭下有的放矢地发挥作用。

1.2 投影屏幕不能完全替代教师板书

现实中不少老师运用多媒体教学时已经脱开了粉笔和黑板, 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作为传统课堂教学象征的黑板仍有一些地方是现代教学媒体无法替代的, 首先是黑板即时重现力强, 随写随看, 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有时会产生突然而至的灵感, 这些灵感正是教学艺术的动人之处, 却往往无法加到板书中去而生出许多遗憾。另外, 好的板书有提纲挈领的作用, 学生抬头一看, 便对本堂课的重点一目了然。运用多媒体教学不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唯一途径和手段, 教学中不能为了多媒体而使用多媒体, 应针对教学内容采取与之相应的教学方法、方式, 合理地综合利用各种教学媒体, 包括传统媒体, 取长补短。这样才能发挥各种教学方法的综合功能, 取得最佳效果。

1.3 实验教学不能用多媒体教学代替

在教学中, 不少教师为了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用多媒体模拟实验来进行演示。实验是使学生通过观察、研究来获得知识, 因为它是真实地再现变化过程, 所以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看到操作过程与操作技巧。用多媒体可以模拟一些实验, 例如模拟一些不易观察、有危险性、无法或没有条件实现的实验, 的确有画龙点晴、事半功倍的效果, 但它毕竟是“模拟”实验, 因为可以通过实验解决的问题就没有必要再用多媒体模拟, 传统教学中借助于实物投影仪、显微投影仪让学生清楚地观察到实验细节也是非常好的解决方法。

1.4 实施多媒体教学不能华而不实

使用多媒体为教学注入了活力, 使长期困扰教师的某些教学难点迎刃而解, 教师在惊喜之余, 往往舍不得割爱, 将它们统统都用到教学中去。其实有时用得不当和过度, 反而会成为教学的干扰源, 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所以我们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绝对不能华而不实, 哗众取宠。

2 运用多媒体教学的几点建议

2.1 多媒体教学属于现代教育的范畴, 这就需要有现代教育思想、理论作指导

如果用原来的那套教育理念, 即使设备再先进, 教师准备得再好, 也不能算计算机辅助教学。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 学习是让学生弄懂和掌握教师所教的内容, 媒体的应用目的自然是促进“教”。现代教育理论则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 强调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 而是学习者在一定情景下, 借助其他人的帮助, 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讨论等活动而实现的过程。多媒体能很好地创设情景, 学生和多媒体间的互动和教师的参与组织, 让学生根据现有问题主动联系已有的认知结构, 并对这种联系认真思考, 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突破传统思想束缚, 围绕学生如何学做文章, 在写教案前必须先进行教学设计。

2.2 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的计算机意识和应用水平

多媒体教学离不开计算机, 所以提高各学科教师的计算机意识和应用水平已成为最为紧迫的问题, 应当让计算机像我们上课用的粉笔、课本一样, 融会于教学之中。如果教师对多媒体使用不当, 就会减少学生运用所掌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 同时也会给学生新的学习造成不良影响。

2.3 多媒体教学课件要走向智能化、网络化

根据学生认知模型提供的信息, 通过智能系统的搜索与推理, 动态生成适合个别化教学的内容与策略;通过智能诊断机制判断学生的学习水平, 分析学生产生错误的原因, 同时向学生提出更改建议, 以及下一步学习内容的建议, 通过对全体学生出现的错误分布统计, 智能诊断机制将向教师提供教学重点、方式, 测试重点、题型的建议等。多媒体技术的优点在于不会受地域的限制, 能够方便地做到资源共享, 更方便对教学的内容进行更新和维护。

运用多媒体教学的深度思考 篇9

我认为, 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教学之前, 应系统地研究教育学、心理学和信息技术等学科的基础理论, 应掌握多媒体的教学优势和潜在的功能, 绝不能盲目使用或为应付场面, 把多媒体作为道具做“秀”。

多媒体在教学中, 是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呢?回答这个问题, 必须有理论依据。根据教学内容, 教师选择或者自己制作有关的课件, 在教学中适当的时候运用, 多媒体在瞬间使学生感到惊奇, 这是教师有意的对学生刺激, 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 由惊奇自然而然转化为兴趣。学生产生兴趣之后, 往往在心理上伴有某种冲动感, 学生于是就产生“跳一跳”去掌握具有一定难度的新知识的愿望。优秀的教师, 把看上去似乎平淡的教学内容, 用多媒体的形式呈现, 出乎意料地与奇异现象联系起来, 使学生惊奇地发现其中的不可思议, 从而产生了学习兴趣和探索欲。这样成功的教学课例很多, 尤其是理科教学 (物理、化学、生物等) 更为突出。

布鲁纳认为, “人类全部生活中的最独特之点就在于人类能够亲自发现, 而对人类这种发现行为进行探究, 可以找出知识的占有者和所占有的知识之间的联系。”多媒体教学能超越现象进行重新组合, 从而使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获得新的领悟。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 有意识地注意学生的情感体验。情感有激活的功能, 能使学生在特殊的情境中激活原有的知识, 容易产生原创性。情感还有动力功能, 能引发探索欲望。多媒体教学, 通过改变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 使学生主观上感到满足和新奇, 从而达到教学内容与学生需要之间的和谐统一, 有效地调节学生的学习心理,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具有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师, 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 围绕问题来组织知识, 提出与学生相关的问题, 这样学生会更有兴趣参与学习和问题的解决中。如果教师能够理解学习是建构的过程, 那他们就会在教学设计中选择合适的工具和活动, 以促进学生知识的建构。信息技术能够而且应当成为建构主义学习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当今是一个知识急速扩展的时代, 把技术整合于教育之中, 创设新的可视可听动感很强的教育环境;学生在这样现代化教学环境里认知, 创造性思维无疑会得到极大的发展。

谈历史教学中多媒体教学的运用 篇10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自主,信息,问题,教学效果

20世纪末以来,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多媒体教学作为教育信息化、网络化的一种具体表现, 已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与传统教学相比较, 多媒体教学能实现对学生感官的多重刺激,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历史学科在这方面尤其具有优势。下面我就个人经历谈谈历史教学中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

一、媒体和历史教学整合的做法

(一) 学生自主选择。

在教学活动中给学生以自由, 淡化强制与约束, 给予更多的鼓励与诱导,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如《世界史》上册“拿破仑帝国”网络软件中, 学习步骤为:明确学习目标→了解学术观点→阅读学习资源→进行检测练习→展开网上讨论→完成作业→进行网上交流。每个学生都可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自己的学习活动。在学习过程中教师通过网络对阅读、讨论、作业进行个别或普遍的指导、帮助。

(二) 教师适时启发。

老师精心设计语言、教具, 组织各种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适时启发学生主动思考问题、探究道理。在教师的启发和同学间的彼此提示下, 激活思维, 克服学习障碍, 达到了很好的学习目标。

(三) 兼顾学生差异。

根据学生在学习方法、学习水平、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异, 提出基本、较高、发展特长等几个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 提供不同的学习资源, 创设不同的问题情境, 给学生提供不同的思维空间。使学习尽可能地满足个性发展的需要, 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和老师的启发下, 使每个人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里得到了充分发展, 实现真正的因材施教。

(四) 全员通力合作。

在学习过程中, 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学生在学习时, 可根据自己的情况, 随时进入“网上讨论”环境, 选择向老师求教或是与同学切磋, 不同范围的交流贯穿始终。

(五) 内容开放搞活。

信息技术下的教学环境与传统教学环境的一个显著区别, 是可以向学生提供近乎无限的学习资源。例如:立足校园局域网, 尽量查找、利用互联网上历史学科资源, 采用下载信息、创建链接等方法加强校园网的功能, 这既能大大丰富校园网的教学资源, 又能为学生深入了解历史学科问题, 提供了更多的自学途径。

二、应用多媒体技术应注意的问题

一般来讲, 在进行中学历史多媒体课堂教学设计时应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一) 目的明确。

历史的多样性常导致大量图片、资料被牵扯进一节课的教学活动中。面对丰富的材料, 正确的取舍选择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应该紧紧围绕教学目的这一核心, 去选择材料。既能将重点突出, 又能将难点讲清。

(二) 系统、直观。

在进行多媒体教学课的教学设计时必须体现教学系统的整体性、相关性、目的性、适应性等基本观点, 着眼于全面正确地处理教学目标、教材、教学活动、教学检测等相关问题及其相互制约关系, 争取教学效果的全面优化。多媒体教学课不能脱离整个教学目标体系的范畴, 应当体现出这节课的内容在整个历史框架中的地位及与其他知识间的相互联系, 同时也应该反映出该课内在的知识结构。我们所使用的多媒体素材在输入教学流程中时, 应将这些生动形象的零散知识, 组合成一个整体, 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与整体结构。多媒体课件的架构, 应当能将所有知识以框架形式由整体到局部、再到枝节, 全部展现出来。使学生所学的历史知识也能形成完整的体系。同时, 多媒体教学的最大优势就在于其直观性, 然而, 部分教师 (尤其是初学制作多媒体课件时) 制作的多媒体课件, 多为文字材料, 多媒体播放器材成了“幻灯机”或者黑板的代替物, 学生感到比较抽象, 也比较枯燥。这种多媒体课件显然不能发挥多媒体在教学上的优势。消除这一缺陷的方法便是尽量运用直观形象的素材来说明和解释你所要讲授的知识。在材料的选择上, 除了文字材料之外, 应注意多搜集使用图表、音乐、动画等,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但现在多媒体辅助历史教学中还存在着几个常见不良现象:

1. 轻易丢弃传统。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只是起辅助作用, 教师富有艺术魅力的教学语言可激发学生的情感, 系统优美的板书设计能帮助学生提炼史识, 适时巧妙的启发诱导可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传统的教学手段与现代的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应有机统一, 相得益彰, 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2. 轻视抽象概括。

如何对形象的直观的历史现象进行抽象和概括?教师不仅是要传播信息, 还要善于整理、加工和解释信息, 使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3. 忽视思维点拨。

这是目前历史计算机辅助教学存在的最大也是最难解决的一个问题。能否较好地发挥教师课堂组织和点拨的作用, 最大限度地启发学生思考、引发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 诱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 在人机“对话”中培养学生的能力, 从而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语文教学中电教媒体的运用 篇11

【关键词】创设意境 ; 激发情感 ; 多感参与 ; 提升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2-0119-02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应用,语文课堂越来越多运用多媒体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正确地运用好多媒体教学,能使语文教学如虎添翼,如鱼得水,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率。

一、巧用导语,创设意境。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的开头非常重要。心理学研究表明愉悦的情绪能引起和保持学习的兴趣,一个精彩的导语很容易吸引住学生的兴趣,“一石激起千层浪”,往往瞬间就可以激发学生的热情,引人入胜。导语可以是一段风趣生动的语言,可以是一幅优美宜人的画面,可以是一段轻松明快的音乐,可以是一个蕴含哲理的故事,也可以是一次小小的活动。例如,在执教《春》时,以欢快的音乐《春天在哪里》导入新课,为学生进一步体验课文中的“春”美起到一个铺垫作用;在学习《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文时,以强烈画面的对比激起学生对罗布泊由过去的仙湖变为今天的死亡之地的忧患意识,以“活着,千年不死,死去,千年不倒,倒下,千年不朽”的胡杨的那一缕缕沧桑的枯枝来震撼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悲愤情绪体验中走进文本。精彩的导语不仅能消除学生疲劳,集中学生的精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能给学生一种和谐愉悦的心理体验,感受愉悦的美。

二、激发情感,以情促思。

人的情感是在一定的情境之中产生的,借助图像烘托、音乐渲染等手段,促使学生进入教材所描写的特写情境中,便能使学生的情感自然而然地与作者的情感交融在一起,入境生情,学生对事物的感受和情感体验越深刻,对事物的感知理解便越深入,思考分析也越透彻。《翠鸟》是一篇介绍翠鸟外形和生活习性的常识性课文,全文洋溢着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充满了生活的情趣。教学篇课文时,我先让大家看录像。录像里的翠鸟色彩明艳动人,歌声清脆婉转,动作轻盈敏捷……同学们通过耳朵听、眼睛看、脑子记,多种感官协同活动,翠鸟在大家的头脑中很快地留下了印象,有的同学说:“翠鸟很美丽,真可爱,我很喜欢它。”有的说:“翠鸟很机灵,我也很喜欢它,真希望有这么一只翠鸟。”看到学生的情感被激发起来了,我又问:“你们喜欢它的哪些方面呢?说说理由。”我用这一问题来促使学生把留在头脑中的翠鸟的形象再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样处理,学生的思维既轻松又活跃,便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分析为录像中翠鸟形象的回味。这不仅培养了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而且还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样教学使学生易懂难忘,而且可以促进学生对新问题的思考,达到“乐中学知”、“以情促思”的目的。

三、多感参与,以动悟知。

陶行知先生一直重视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让学生亲历知识的产生过程,而情感的激发必须靠创设情境来实现,因为学生只有置身于具体的情境之中,才会受到感染,产生情感的共鸣。运用电教手段,就可以创设具有巨大感染力的情境。如教学《桂林山水》时,为了让学生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我利用自制课件进行范讲,让学生清楚地看到漓江的水面平得像一面镜子,由眼看一直伸向远方。近处,小船荡漾在漓江上,水流无浪,倒影不曲,真可谓是静啊!接着指导学生继续看投影,让学生说出水中的鱼儿游来游去,水底的沙石清晰可见,倒映的树木像在镜子里一般,水真清啊!漓江的水是什么颜色呢?这时学生们又从投影的色彩中理解“犹如一块无瑕的翡翠。”这样,通过投影的演示使学生对桂林的水“静、清、绿”的特点有了正确形象的认识,犹如身临其境。在学生看完了桂林水之后,接着引导学生游览桂林的山,为了有利于学生体会桂林山的奇、秀、险,我分别出示投影片,让学生观赏桂林山的多姿多态,学生不由地说:“一座座山拔地而起……形态万千”,我又引导学生用一个“奇”字概括这个特点。紧接着又出示投影片,展示在学生面前的是:一座座山排列着,一个个山峰耸立着,真是奇峰罗列。当渲示出很陡的山时,学生脱口而出:“好险啊!”“一不小心,准会栽倒。”从而也很好地理解了“危峰兀立,怪石嶙峋”的意思。接着我又引导学生想象出桂林的“秀”,像翠绿的屏障,似新生的竹笋。这样,学生既理解了课文,又觉得像观光一样热闹有趣。在讲课文最后一节时,我又用上了各种美丽的画面:小船上站着游人,岸边奇峰罗列,山间绿树红花,云雾迷蒙。这样虽然人静止不动,风景在进行变换,产生了“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动感效果,使学生自然理解了这两句诗的意思。学生仿佛置身于漓江,融入诗句,在画中吟诵,并沉浸在祖国山水美的幸福之中。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利用电教手段,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思维、记忆、注意等方面的能力,并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创新能力。巧妙运用、精心制作,并致力于灵活运用电教手段,一定会收到独特而又创新的效果,以达到服务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北京大学出版社

优化运用多媒体教学的探讨 篇12

目前,各级各类高校多媒体教学硬件环境建设都已达到相关指标要求,多媒体教学也得到较普遍的应用,但是,软件环境建设却明显跟不上形势。多媒体教室的使用,让教师们上课轻松了,但却拉大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信息量大大增加,但难点重点得不到强化,学生们学习反而觉得更困难了,等等。这些现象的发生与多媒体教学应用的初衷背道而驰,也是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发展到现阶段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反思的时候了。应该说,运用多媒体教学是识时务的,是符合知识呈指数增长、信息交流网络化的时代特征的,实践也证明,恰当运用多媒体教学对提高教学效率、效果和效益有其独特优势。但是,与传统教学手段和方法相比,多媒体教学毕竟还刚刚起步,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本文对如何优化运用多媒体教学进行了一些探讨,一管之见,仅供参考。

二、优化多媒体教学的总体思路

1. 要充分重视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以现代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和传播理论为指导,正确分析学生、教师、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体等因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对整个课程教学进行科学、合理的组织与设计。教学设计是有效实施多媒体教学的关键,只有对教学过程中使用的媒体种类和形式、出现时机和顺序做出合理的安排,才能真正显示出计算机多媒体手段应用于教学的无穷魅力和优势,才能大大提高教学的效果与质量。

2. 要正确处理好现代教学媒体与传统教学媒体之间关系。

多媒体本来就包括现代媒体和传统媒体。现代媒体有其优越性,但无法完全代替传统媒体,千万不要夸大现代媒体的教育作用。粉笔加黑板、教师声情并茂的传统教学模式也有其独特的魅力,只有二者取长补短方可达到最佳效果。因此,教师要深入钻研教学内容,准确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针对学科教材自身的特点,围绕课堂教学目的,有的放矢地设计出确实能提高教学实效的多媒体教学方案,使学生在知识、能力、个性、心理等方面得以和谐发展。

3. 要摈弃功利主义思想。

多媒体教室刚进入学校时,广大教师怕麻烦(难于做课件)不愿意使用,现在不同了,由于课件可以反复使用,大家都争着进多媒体教室,不管该不该用、不管使用效果如何,不为别的,只图省事。如:教材搬家(原封不动地使用教材配套课件,缺乏对学生和教材的具体分析,没有教学设计)、照屏宣科(老师不用记东西,看屏幕读即可)、追求技巧(把多媒体教学变成课件制作技巧表演,淡化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的传达)等等,这些功利思想是要不得的,应该予以摈弃。

三、优化多媒体教学的策略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观察和分析,我们认为不同学科不同课程运用多媒体教学应采取不同的策略。

1. 理工科类课程。

理工科类课程,其教学目标重在基本理论、基本概念、认知方法、思维能力、应用技巧的训练,务必详细、准确地讲解,故应以传统授课方式为主,以多媒体演示为辅。例如数学课中的公式推导、演算过程应用板书有利于师生的思维同步,而复杂的图表、总结归纳性内容,则结合多媒体演示进行讲解效果更好。同理物理、力学类课程中的概念讲解、定理定律的阐释、公式推导、计算过程等均应以板书为主,多媒体主要用于工作原理、复杂图表、应用实例等内容的演示;化学类课程中分子结构、反应过程的板书比较困难,多媒体演示可以适当增加,但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平衡方程的推演等,仍应结合板书来讲解。实践表明,电子技术、电路原理等理工专业基础课,传统讲授方式原则上应不低于50%,其基本理论、基本概念的讲解最好用传统方法,多媒体主要用于扩展知识视野、增加信息量以及原理演示、图表辅助等。理工科专业课的教学,由于涉及广泛的知识领域,信息量大,图表曲线多且复杂,需要更多的感性材料的支撑,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可以充分发挥。此类课程多媒体运用可以大于50%,但仍应有30%左右的板书。大学计算机基础课中软硬件基础知识讲解宜用传统教学方法,而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的使用,互连网操作、程序设计等内容运用多媒体边演示边讲解,效果更佳。

2. 文史类课程。

目前,大部分文史专业教师都已习惯利用多媒体教学,文史专业学生也喜欢多媒体教学。因为多媒体教学形象直观、丰富有趣、图文声并茂,教师可以节省大量用于解释和板书的时间,学生可以接触更丰富的知识。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讲授型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建立“视、听、说”的教学模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口脑并用,实现和谐高效、主动发展。例如,在外语教学的听说训练中,利用视听媒体可以让学生感受外语母语的语音、语调、语流、语速等,再加以模仿,反复练习,有利于提高听说能力。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仅凭听觉获得知识能记忆大约15%,仅凭视觉获得知识能记忆大约25%,但如果同时使用这两种感觉,就能接受知识的65%。据调查,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法,成功率比普通教学方法提高38%。但是,必须注意,计算机多媒体手段的引入并不意味着就能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能否正确熟练地使用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所以,文科课程多媒体教学要注意以下两点: (1) 媒体应用要讲究适时,要用在疑难处。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受人工操作和现场条件的限制,有些知识的理解、难点的突破,用幻灯、教具操作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而利用多媒体来演示,把课文内容变为直观、形象的画面就可以让学生一目了然。要用在“不可言传”处。在阅读教学中,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有时对课文情境的体会“妙不可言”,只能意会,不可言传。这时语言显得苍白无力,传统的“教师-学生”模式遇到了挑战。这时,必须以媒体为中介,采取“教师-媒体-学生”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把不能言明的可视化。要用在激发灵感处。在语言教学中,教师要适当地运用媒体激发学生的灵感,引导学生打开说话的天窗。如:让学生通过听录制的各种声音,展开想象,将周围环境、人物、事物联系起来编故事;看课件展示故事的情节,想象故事的开头,或交代故事的结尾,逆向推想故事的起因和经过;看配乐录像,引导学生观察人物或动物的动作、表情并进行描述,使学生在情景中感悟。 (2) 媒体应用要讲究适量,过多使用多媒体对教学并不利,例如,在汉语的课堂教学中,对作品语言的品味、文章思想的理解、作者见解的剖析,还是要通过反复阅读课文和教师的讲解来实现。一些传统的适合语言教学的方法如朗读、背诵,最能体现语言教学特征的课堂活动,是不能因为多媒体的运用而放弃的,不能过分夸大它的作用,更不能让它替代教师应有的创造性工作。在课堂的某些教学环节中,一张嘴,一支粉笔,教师一边讲,一边在黑板上一笔一画地写,让学生感知教师讲授的连贯思路,最能反映教师的教学风格和个人魅力,这是多媒体所无法替代的。此时,如果大量使用多媒体课件,看似热闹,实际无效。

四、结束语

多媒体教学的广泛运用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更新教育思想观念,掌握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设计的理论和方法,课前认真做好教学设计;为了驾驭和组织好多媒体课堂教学,教师既要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又要具备较强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能够恰当地选择、应用媒体,合理地选用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张宁, 刘玉芹.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绩效评价及其优化

[2]黄若妤.外语多媒体教学设计的科学性探析

上一篇:压实效果下一篇:国有企业会计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