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环境设计

2024-10-02

古代环境设计(精选12篇)

古代环境设计 篇1

中国古代几千年的文明史, 造就了中国的工艺美术发展, 其丰厚博大的历史内涵在世界上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它不仅是研究中国古代文明的一条主线, 而且, 它本身也是现代设计所需要的宝贵财富。我们从事现代设计不立足本土文化, 不关注古代造物文化, 不研究中国古代工艺设计思想, 基本上是无前途的。可以说, 中国古代造物思想奠定了现代设计思想的基础。无论何种领域的设计作品, 探究其来源, 审视其设计内涵, 观察其设计效果, 都和古代文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而且中国古代设计思想所包含的“天之道”, “人之道”, “生命之道”和“天人合一”等哲学意义上深刻的智慧, 不仅仅使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境界得以展示, 同时, 这些设计思想又使造物设计在内容和形式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众所周之, 有个性的现代设计本来就是来自于本民族悠久的文化传统并集中体现富有民族本色的设计思想。从宏观上说, 中国古代的造物设计正是中国几千年文明的象征。按工艺美术自身本质特征, 基本上在不同的时期都以某一种设计思想为主导思想, 并辅以相对应的形式。归纳起来对我们的现代设计来说是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在这里, 具体例举以下几种:

一、关于功能和形式的问题

在汉代, 提出的“百工者, 以致用为本, 以巧饰为末”的著名论断, 就说明了中国古代设计的目的问题。其含义是说, 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实用, 即物品必须具备一定的实用价值, 其首要任务应当是实用价值的设计。这跟现代设计意义上的“功能第一, 形式第二”是一致的。在工艺设计中, 用与美的统一实际上就是文与质的统一。中国古代长期以来持续不断的关于文与质的争论, 反映在工艺设计上, 正是功能与装饰美形式的和谐问题。孔子云:“质胜文则野, 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 就说明了文与质, 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也是工艺美术的本质追求和设计原则, 它反映了人类造物的根本要求和终极目标, 规范和制约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这在中国不同的历史时期的造物中都反映了上述文质兼备、美与善的统一。如仰韶文化中的彩陶尖底瓶, 其设计思想首先就是功能和实用的必然, 然后才是器物外形的装饰。还有如西汉的长信宫灯, 功能的精巧设计远远大于装饰的存在。这一点与现代设计思想的经典不谋而合, 也可以说为现代设计定下了基调。如和西方现代设计史中沙利文强调的“形式追随功能”以及之后包豪斯所提出的“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是一致的。可以说, 这一思想贯穿了西方现代设计的始终。其对中国的现代设计的影响, 也是一样。中国的现代设计虽然比西方晚了很多年, 但从各类设计做品中不难看到这一思想的影响。

二、关于艺术和技术问题

在中国古代, 技术与艺术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 所谓“技艺相通”就是这个意思。在器物制造上, “器”的概念是物质生产的产品, 器的制造包含了生产技艺与艺术创造。最早, 在庄子《天地篇》中有记载:“能有所艺者, 技也”。既体现了艺术性与技术性的统一, 也体现了物质性与精神性的统一, 反映了古代对造物设计的本质认识。在西方设计史上, 对艺术与技术的争论喋喋不休, 终于在现代艺术大师格罗佩斯于《包豪斯宣言中》提出的经典“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中把技术问题摆正, 使技术问题在现代设计上得到应有的地位, 并发生作用。没有技术就没有艺术, 就没有现代化, 深刻地反映出技术对艺术设计的推动和辅助作用, 和技术对艺术的重要性。在现代, 技术问题更是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问题, 可以说, 科学技术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发展战略。每个国家在抓紧提高本民族设计的时候, 都不的不首先要考虑到技术的制造问题, 有了先进技术的支撑, 具有超时代精神的设计作品才能有实现的可能。任何国家在艺术和技术问题及对现代设计的作用上所持有的态度都是趋于一致的。当然, 这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

三、关于“材美工巧”

在中国古代造物设计中, 讲究工巧, 所谓工巧, 实际上包含了意匠之巧和技艺之巧, 而意匠之巧更为重要, 并成为中国人典型的造物思想观。《考工记》中有记载“天有时, 地有气, 材有美, 工有巧, 和此四者, 然后可以为良”就是这种设计思想的体现。“材美工巧”所体现的系统观, 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兼利万物”的哲学思想的影响和和人的宇宙观, 从而在设计上反映出以自然为尚, 以人工为本, 以及与“天地相宜”相一致的物顺自然, 合乎天道的思想观念。这在许多造物设计中都反映出来, 比如中国明代的家具设计, 其精巧的“意匠美”与深沉、坚细的不加掩饰的“材料美”相结合, 再施以恰当的“工艺美”创造出具有高度艺术成就的明式家具, 在世界工艺美术史上至今仍不失其经典意义, 被视为中外家具设计的典范。现代设计更是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了这种“材美工巧”的思想, 在设计的准备阶段充分就考虑到设计品特殊的材质, 并运用恰当的技术使其得以实现。在物质时代发展到如此高的今天, “材美工巧”设计思想的运用更应该使作品关注自然, 合乎人性, 这样才能创造出提高生活品质的经典设计作品。对材料美的重视, 几乎可以说是现代设计作品成功的一半。

以上都是古代的文人、艺术家所总结的经典设计思想, 对我们具有很深刻的指导意义。我们既要不断从设计理论上提炼、总结, 更重要的是要在实践的基础上去运用它。现代设计正肩负起时代所赋予的使命, 通过设计推出各具特色的文化, 使世界各国的文明在新时期崭放光彩。所以, 现代设计界除了应该重新思考知识创新为价值取向的新时代以外, 还应该更进一步研究古代文明, 借鉴古人, 去其糟粕, 取其精华。因为, 各国未来的经济发展趋势和相应的设计战略都既离不开对国际新趋势的了解, 又必须以各国传统文化为参照。我们需要一个现代的思维, 对世界重新审视, 强化设计的现代文化意识, 就必须要研究古代优秀的设计观念, 为我所用, 才能使全球文化在国际化的进程中走的更加顺畅。

参考文献

[1]李砚祖.艺术设计概论[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 2009

[2]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2

古代环境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 能流畅地背诵并能默写。

2. 能自如地说出诗歌的意思。

3. 能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 尝试改写成记叙文。

教学重点:

品味语言,体会意境,诵读并背诵。

教学方式:

以诵读为主。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介绍古代诗歌的有关常识,使学生对诗歌有大致印象。

一.从诵读曹操的《龟虽寿》入题。

二.一生读,正音:碣、澹、竦、峙、瑟、咏

三.教师范读,字正腔圆,感情饱满。

四.齐读,响亮整齐

五.简析:(学生讨论)

1. 作者看到了哪些景物?其中哪些是实写,哪些是想像的?

教师明确: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观”字统领全篇。

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

海水荡漾,山岛耸立――动静相映,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

树木百草,秋风洪波――静动相配,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实景)

第三层(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像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虚写)

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无关。

2. 说说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六.比较阅读:

请同学欣赏课件《沁园春 雪》,请同学感受两伟伟人在诗风的相同点或异同点。学生自由畅谈。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阅读帮助同学更好地理解了当时曹操已削平北方群雄,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纺一北方,如果消灭南方割据势力,就可以实现荡平宇内,一统天的宏伟目标了,诗中表现出自己的伟大抱负,阔大的胸襟。自然理解了课后的研讨和练习第一小题)

次北固山下

一.导入:如果说曹操的《观沧海》是抒写伟人的宏阔气度和伟大志向的大篇,那么王湾的《次北固山》一诗只能算是反映儿女情长的小诗。抒写乡愁别绪也是古代诗歌中的一大主题。

二.感知全诗:学生大声读诗。

思考: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四联之间有什么联系?

哪些诗句直接表达了思乡之情?

同学讨论明确:

第一句(首联),交代诗人在船上,想像到镇江后还要乘驿车到别处,暗指旅途奔波之劳。

第二句(颔联),描写船上所见之景。

第三句(颈联),即写景又点明时令。

第四句(尾联),诗人离家已久,尚不能归,见到此景,自然想到借雁足来传递家书了。

直接表达思乡之情。

四句之间相为因果,浑然一体。

三.研读赏析

请同学闭眼想像“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一种景象?

(设计此题目的:培养学生抓住诗眼,评析诗人精妙的用词。如本诗中“阔”是潮平的结果。一个“正”字写出了当时“顺风”“和风”的特点。

第二课时

课型:活动课《白居易眼中的西湖》讨论会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抓住诗眼来赏析古诗的习惯。

2.培养学生在问题探讨过程中合作、包容、倾听等处事风格。

一.课前安排:课前先布置学生自找资料,在语文笔记本上摘录好

二.四人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收集和赏析心得。

三.课堂小结:这堂课我学会了什么。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西江月》《天净沙 秋思》

西江月

导入新课:学生齐背前三首诗,巩固已上内容。前面我们学习了有“建安风骨”的代表作《观沧海》,品味了王湾诗中的淡淡的思乡愁绪,领略到了白居易诗中西湖的早春风光。今天让我们一起去领略南宋爱国词人笔下的农村夏夜的清新景色。

一.学生自由朗读,思考下列问题。

1.这首词分上下两片,各写了什么内容?

2.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情?

要求:

1. 学生用自己的话来描述诗人笔下景象,要求细致生动,可以适当发挥自己的想象来补充诗句的空间。

2. 诗人当时的心情怎样,可以用一两个词语来表达(闲适)

二.研读赏析:

词人为什么要夜行?夜行的时间长不长?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

“忽见”一词有什么表达作用?

教师明确:“蝉鸣”可见天气酷热,天气变化从“明月”至“七八个星天外”,要有时间,可见夜行之长。夜行遇雨,要寻避雨之处,忽见自己所找的对象,自然就有了喜出望外之情。上片写景烘托作者的那种闲适自在的乡下生活。

课堂作业:《天净沙秋思》是一首抒写乡愁的名篇,同桌试着用讲故事的形式给自己的同座描绘一下。(设计意图:本诗只用28个字,就把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愁情绪表现出来了,但文中似不见一人,让学生阅读品味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这诗中之景,可以让学生同样感受到诗歌语言的精妙)

古代环境设计 篇3

关键词:青铜器;古代思想;纹饰

作者简介:徐喆(1986-),女,汉族,河南安阳人,硕士,安阳职业技术学院文化艺术系教师,研究方向:美术学、美术教育、艺术设计。

[中图分类号]:J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4--02

一、中国古代设计

中国古代设计是根源于古代劳动人民在对自然的体验和改造过程中逐渐的在生活与生产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设计源于生活”,源于对生活的理解和解释,古代人对自然和自身生产生活的理解,并且基本上是在与自然困难作斗争时发展出来的。先民们通过他们勤劳的双手和智慧,开启了古代设计的萌芽。例如,在获取食物资源的过程中,狩猎工具以其简单,质朴,粗糙的形态记录了最原始的生活需要。因此,从思想上来说,古代设计的风格和器物的形态与人们最初的需求是分不开的。

二、中国古代先秦时期设计对现代设计的启示

先秦的思想萌芽对现代设计的启示

(1)规矩

战国末期,韩非子作为法家思想的代表,有著述《韩非子》,形成了以法,术,势为核心的法家思想,其中“法”,指的是法律,条文。法就是规矩的代表,社会都是由利害关系组成的,所以他认为艺术是非功利的,比较漠视艺术的价值,提倡以实用为美。因此,秦始皇的“书同文”,“车同轨”是这种政治思想的体现,这种标准化的思想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继续发展的需要。

同时,这种统治思想也是传统观念的体现,天圆地方是古人经过对客观自然的观察,通过想象推测出的认识观念,不难发现,以方圆为特征的器物非常普遍,钱币尤为典型。不仅如此,方圆代表了阴与阳的结合,方是地,圆是天,方圆就是乾坤,也就代表了阴阳两极,有阴有阳就是完整的,并且阴阳两极是互相转换的。这就是中国古代最朴素的思想也是最朴素的设计思想。

(2)礼的文化表征

从夏到周的三个朝代是青铜礼器的鼎盛时期,也是奴隶社会时期生产力水平以及人们对天道的崇拜和敬畏所融合形成的工艺形式。青铜器代表的是凡人对神明的屈服和崇拜,是沟通地与天的一种方式,也是统治阶级奴隶人民的一种象征性的标志,是当时社会的一种礼的文化形态的代表。因此,我们从青铜器的造型和花纹装饰上都能看到这种文化的表征:庄严,肃杀,甚至有恐怖的意味。礼,可以美化外表,是古代等级社会中区分阶级的一个形式,国有国礼,有修养的人必须懂礼仪,所以应用的器物也被打上礼的烙印,可以说是对礼的一种推广途径。当然,古人对这种精细分析出文与质的区别,文是表,质是里,文是役人耳目的罪魁祸首,而质也就是它的实际用途是古人所推崇的内在。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古代设计的思想具有功能性的文化特点,在设计中重质而轻文,功能第一的思想。而这种质是一种内在的情感表达,也就是古代统治阶级思想的传达,文则是对神的一种想象和创造,是统治阶级传达思想的一种形式上的需要。随着朝代的变迁,礼崩乐坏,青铜器艺术逐渐由天上转向人间,具有了世俗的倾向,纹饰也逐渐显得亲切,柔和。

(3)先秦思想对现代设计的启示

方圆的形态可以说贯穿着中国古代的器物设计,同样,这种古老智慧的认知方式也体现着它作为符号的力量。在中国工商银行的标志中,陈汉民教授的设计整体上采用了一个隐形的圆形方孔钱币,中间是一个“工”字,这个工是对古代钱币中方形的一种变化,整体上还是方圆的结合。所以,图形的再创造是最直观和直接的。在香港设计师靳埭强的个人标志中,用的是一只做兰花状的手形捏着一枚茶叶,手的图形包含了禅宗中手的表达风格,简单,温婉,有力;而茶道也是他本人很喜欢的一项文化,也是个人修养的一种表达,是很成功的一项个人标志设计。从简单的标志中不难看出对中国思想文化的传达,整个图形给人的感受是深厚和信任。设计不仅是设计师自己的事,它必须是符合设计的目的的,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不得不承认,设计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信息的交流方式也翻天覆地,但是古代的设计思想的先进性在于,任何设计都要审时度势,设计需要创造,就需要吸收新的元素。特别在汉字的设计上,中国举行的方正汉字设计大赛,就是对传统汉字的再创造。

三、纹饰对现代设计的启示

(1)饕餮纹(兽面纹),夔纹

饕餮纹又称兽面纹,是传说中猛兽的形象,凶猛恐怖。饕餮纹的使用,增强了整个青铜器的神秘感和恐怖气氛,特别是一些青铜礼器,这种装饰纹样不仅可以震慑奴隶,维护和巩固统治阶级的地位和利益,同时也体现了商人“先鬼而后礼”的思想。饕餮纹的造型是许多回形纹和型似猛兽的眼睛组成的纹饰,许多直线遇到边界皆卷曲回还形成勾状。而兽面纹基本上是对称的饕餮纹,夔纹的勾折从中央成上下左右反向对称,形似躺倒的S,上下各有一柄利刃。整体看去形制锋利,棱角分明。从纹饰上看,他们都具有鲜明的象征性,可以说象征性是中国传统文化在图案上显示最具特色的特征,包含了不同文化方面的象征。都是对自然神明力量的崇拜,既是力量的象征,也是权力的象征。而且纹饰常分布在器物的腿部,或布满这种纹饰,彼此紧密并有界格。青铜装饰根据浇铸工艺的特点,形成利用浅浮雕形块和线刻相结合的装饰手法,有的还运用多层次的装饰。这种多层次的装饰被称为“三层花”。并且在装饰上也有一定的比例权衡,并非是简单的排列,而是根据器形富有生理比例的美感进行安排的。

(2)鸟纹,凤纹

随着时代的推移,除了形似兽面的纹路,鸟纹和凤纹也是青铜器物装饰纹样之一,并被越来越频繁的应用于青铜器。凤纹被发现早在红山文化时期已经出现雏形,是猪首蛇身,鬃毛飘逸翻卷。鸟纹则是对鸟的象征性概括。凤纹在春秋晚期开始,就在具象和抽象之间反复演变,极尽变化之能,融合了自然美和抽象美,结合了现实性和浪漫性于一体的经典图形。经历几千年的变迁很生动的显示出“再造想象”的能力,而这种再造想象的能力就是传统图形可以演变的生动例子。从上面提到的夔纹上来看,就有对于鸟纹和凤纹的融合,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很紧密的。躺倒的S形的演变不是一蹴而就的,从时间上看,凤纹的表达多种多样,也有抽象为卷曲的涡形,也有较为几何的双勾形,形状和夔纹的很类似。因此从凤纹的演变中,可以看出纹饰的变法方法有具象形,变象形以及高度抽象形。(1)具象形是以比较写实的手法模仿现实的禽鸟,从战国中晚时期凤鸟的特点看,昂首,矫健,飞扬,具有高贵的特点;(2)变象形是从具象的基础上进一步简化,保留凤头,尾部逐渐简化成勾状;(3)抽象形则是更加高度概括后的图形,甚至完全几何化,变化趋近于云纹。这些变化手法是图案创意的方法之一,对应用传统图案的现在设计来说,也是借鉴的方法之一。

(3)纹饰对现代设计的启示

这些图案具有中国的特征,但对现代设计来说应该创造出什么新的中国图案呢?传统图案充满着古代劳动人们的智慧,他们之所以可以一眼被望之具有中国特色,更深层次的是思想,但也说明他们有共同的相通的特征。虽然时代不同,民族不同,但必然有其独特之处,这就在于中国人要求完整性,求全,求平衡性上。中国的设计思想自认知思想起就是辩证的,所以必然是内敛,考虑全面的。传统图形只是一种借鉴的形式,他们的笔法,纹路是一种表达形式而已,但这种形式不应局限于在现在设计中割裂的运用。对于信息社会来说,到处充斥的是复杂无序的文化符号,设计师也急于在其中找寻自己的表达符号,因此更多的结果是忽略了民族符号的传达,并没有植根于中国的文化背景下。当然,中国的设计领域正意识到这个问题,香港一批设计师靳埭强,陈幼坚等等都在努力的探索,北京奥运会的一系列标志和标识也传达出了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运用。

四、结语

古代环境设计 篇4

关键词:儒家,比德观,古代环境设计

所谓比德观, 是指古典美学中时常提到的一种审美观念, 是儒家美学思想的重要理论。现代美学专家胡家祥认为“: (比德观) 是将自然现象与人的精神品质联系起来, 从自然景物的特征上体验到属于人的道德含义, 将自然物拟人化”的观点, 也就是将自然事物或景物的基本特点用来比况人类的品德, 将虚无的精神气质外化为实际的自然景物, 一方面使自然景物有了人格化、伦理化的内涵, 一方面也使人类的精神气质有了美学的价值。

儒家的“比德观”是中国古代比德观的代表, 它以见山不是山, 见水不是水的基本特征凸显着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于精神高度的追求。如孔子评论松柏云“:岁寒,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评论山水云“:智者乐水, 仁者乐山;智者动, 仁者静;智者乐, 仁者寿。”《孟子·尽心上》亦有云“:孔子登东山而小鲁, 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 游于圣人之门难为言。”由此可见, 儒家的“比德观”其实就是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的一种体现, 儒家把天下万物都看成具有道德属性的物体, 将其作为道德导向的一种参照物, 这种思想具体到环境设计上, 就会对古代的环境设计产生出极大影响。对于讲究居住环境和精神追求的中华民族来说, 设计者们会受到“比德观”的影响而在环境设计中产生出“儒化倾向”, 儒家的“比德观”也使山水、树木、花草都有了人格化的特征, 体现出士大夫对自身人格高度的不断追求。本文将从如下三个方面论述之。

一、天人合一的环境设计理念

远古先民认识中的“天”就是人类仰视上苍所见的日月、星辰, 进而泛指整个自然大化所产生的各种自然现象。在万物有灵的观念下, 先民产生了对大自然的畏惧心理。故《诗经·小明》有云“:日居月诸, 照临下土”, 《毛诗注疏》卷三注云“:日月喻国君与夫人也, 当同心共德以治国者, 常道也。”这说明古代的思想家们正是用“德”作为沟通天与人的媒介, 使自然物像与人的价值观念之间有了契合, 也为人类通达自然开辟了通道。于是自然之天就成了社会之天, 自然之道成了社会之道, 故《礼记·礼运》云“:夫礼, 先王以承天道, 以治人情”, 在此基础上又产生了“天人合一”的信仰, 有了与“与天地合其德”的追求。

在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下“, 参天地赞化育”的理念构成了儒学自然美学思想体系的雏形, 奠定了天人合一的宇宙观。《论语》云:“为政以德, 譬如北辰, 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就是将人类的政治活动与北斗星辰直接建立了联系, 从而产生出“众星拱北斗”的道德理念。汉儒学家董仲舒亦提出“天亦有喜怒之气, 哀乐之心, 与人相副, 以类合之, 天人一也”, 是将“天人合一”的审美思想更加系统化, 使之进入到“与天地参”的更高层次。明代计成的《园冶》一文对“天人合一”的环境设计思想的描述更加详尽, 基本可概括为“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和“师法自然”的标准。因此在《园冶》的相地、立基、屋宇、装折、栏杆、门窗、掇山、选石和借景等篇中, 都是在阐述着“巧于因借, 精在体宜”的环境设计理念, 都在追求着人与自然的亲密相融的设计效果。

“天人合一”的“比德观”在环境设计思想中表现为人类对山水的依恋情结。远在上古时期, 先民便开始了以山水为范本, 营造出古典园苑的雏型“台”, 表达着古代先民对自然山水的崇尚。如夏启所筑钧台、殷纣王所筑鹿台、周文王所建灵台、还有削平山头所筑的秦代琅琊台, 都是“比德观”在园林建造中的具体实施。在古人心目中, 山水是生命的寄托, 也是人生情趣所在, 故《论语·先进》有云“:暮春者, 春服既成, 冠者五六人, 童子六七人, 浴乎沂, 风乎舞雩, 咏而归”, 表达了孔子及其弟子对自然山水的喜爱, 也是“知者乐水, 仁者乐山”的比德思想的具体体现, 也是天人合一观念的具体实施和运用。在依山傍水修造园囿的前提之下, 古人又开始了对山水的人工设计。如楚灵王预计疏导水系, 在云梦大泽内修筑章华台, 秦始皇掇山理水修建皇室, 再到汉武帝的建章宫, 基本形成了皇家园林“一池三山”套路, 也体现了皇家园林建设中对于山水构景的重视。在私家园林建造里, 山水基本上也是山环水抱的框架, 再加上建筑、花木、奇石等, 就成了一处人文“天人合一”的景观。

二、象天法地、卷山勺水的设计手法

如果说“天人合一”是儒家“比德观”的基本理念, 那么“象天法地、卷山勺水”的建造风格则是儒家“比德观”在古代环境设计中的具体运用。因为受儒家提倡的天人合一观念的影响, 古人的建筑思维模式定格于按照天、地、人、物的思路之中, 故《周易注疏》卷十二有云:“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 仰则观象于天, 俯则观法于地, 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 近取诸身, 远取诸物, 于是始作八卦, 以通神明之德, 以类万物之情。”这说明古人在解释世界时总是将天、地、人联系在一起, 以求将人放置于天地的包容之下, 全面把握宇宙万物。

因而古人在设计城市建筑时, 遵循人物与天地和谐的原则, 将大型建筑设计成某种自然景物的模样, 似乎是找到了一种天与人相通的通道。在这种思想指导下, 古代宫殿建筑、城市建筑中就出现了象天法地的建筑风格, 即用模仿天地景观的设计手法, 表现出人类对自然的崇拜。如《吴越春秋》卷第四《阖闾内传》云“:子胥乃使相土掌水, 象天法地, 造筑大城, 周回四十七里, 陆门八以象天八, 风水门八以法地八聪。筑小城, 周十里, 陆门三不开东面者, 欲以绝越明也。立闾门者, 以象天门, 通阖闾风也。立蛇门者, 以象地户也。”这是说吴国的城市修造了如天门、地户等建筑物, 以求得“象天法地”的艺术效果。《史记·秦始皇本纪》有云“:为复道, 自阿房渡渭, 属之咸阳, 以象天极阁道绝汉抵营室也。”这是说秦始皇所修的阿房宫跨过渭水, 连接到咸阳, 以象征着天极的阁道跨越银河直抵营室, 就是将咸阳比拟成天极, 将秦始皇的居所比做天宫。古人正是要用这种建筑风格来追求与上天沟通, 以便知天之意, 得天之命, 循天之道, 纳天之福。

“卷山勺水”是在依山傍水的环境设计理论之下改造而成的抽象大写意方法, 是在古人对山水精髓的高度认知基础上, 于环境设计里所融入的一种浪漫元素。从魏晋南北朝的园林开始, 中国古典园林设计者开始走出霸气外露的宏大风格, 追求纤细柔美的风范, 所谓“纤余委曲, 若不可测”“, 以小见大”的“壶中天地”成了园林设计的新目标。这种风格的设计者用较小的空间来修建出山水之风骨, 用高度的抽象的“卷山”“、勺水”表现山水之美态, 这其实就是儒家的“万物皆备于我”的审美意识的具象化。“卷山勺水”的设计理念大大缩短了园林的修建成本, 却又在有限的空间里集中了日月山川的精华成份。这种以大写意的风格将山水凝练在小园景里的作法, 其实是儒家“比德观”的升华, 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升级。因为古人已经认识到对山水的形状的模仿, 不如对山水的精神的模仿, 所以在园林里造出写意的山水, 也是象天法地的一种方式, 甚至可以说, 应当是象天法地的一种更高境界。如清代著名的戏剧家、戏剧理论家、小说家李渔所建的芥子园就是典型的例子, 据说芥子园很小, 占地只有10.5亩, 但其中包含了亭台楼阁、小桥鱼池和名贵花木等内容, 也有着著名园林的各种风情, 故李渔的芥子园因“以小见大”而著称。

三、植物与玉石的道德情感所系

“岁寒,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的说法, 是儒家的“比德观”在植物身上的体现。《论语·八佾》有云“: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 殷人以柏, 周人以栗……’”, 此时的三种植物已不再是单纯的树木, 而是与夏商周三个朝代的社稷联系在一起的, 这就是儒家“比德观”在植物上的体现。又因为《诗经》中大量的对于木兰、秋菊、美橘、桂花、香草、荷花的歌颂, 使后世产生“岁寒三友”“、花中四君子”、“出淤泥而不染”的评价, 对花木也就有了品级高下的区别。于是古代园林里多种植梅兰竹菊以体现君子风范, 种植松柏体现坚贞性格, 种植梧桐以显示高风亮节, 种植樟树以表现崇尚贤圣, 种植荷花以显示香清益远的纯洁品德, 种植桂花以表示蟾宫折桂的意愿等。这些植物都能通过“比德观”与人类道德情操相比况, 正如《孔子家语》所云:“芝兰之入深谷, 不以无人而不芳, 君子修道立德, 不为穷困而改节。”

儒家历来有以玉来比德君子的说法, 《诗经·小戎》有云“:言念君子, 温其如玉”, 因此君子“比况于玉”, 君子犹如玉的温润和高尚, 便成为儒家对君子品德评价的一种常见说法。《礼记·玉藻》有云“:古之君子必佩玉, ……君子无故, 玉不去身, 君子于玉比德焉”, 说明君子佩玉已经演化为古人的一种日常行为。《礼记·聘义》更将玉比况为“仁、知、义、礼、乐、忠、信、天、地、德、道”的十一种人格, 使后世产生了“玉德”的说法。在儒家对玉德的大力推行之下, 玉即君子的人性标准已确立于古人的心中, 玉具有修身养性的儒家理念也转化为古人的实际行动。因此在古代造园活动中“, 比德如玉”思想的具体呈现为有以玉命名园林的, 如南宋临安的玉壶园、明代的计成所筑的玉勾草堂等;有直接用似玉的石料来作为建筑材料的, 如汉白玉就是古代建筑中常见的名贵建筑材料。汉白玉外形似玉又洁白无瑕, 质地坚实而又细腻, 从汉代起就开始用这种宛若美玉的材料制作宫殿中的石阶和护栏, 形成了古诗中常见的“玉砌朱栏”的景象。如清宫里的宫殿基座, 石阶、护栏都是用汉白玉制作的, 故宫、天坛、天安门金水桥等经典建筑中都有大量的汉白玉存在。

综上所述, 可见在儒家思想主导下, 中国的环境设计意识也深受儒家“比德观”的影响, 形成了将自然景物人格化的审美倾向, 因此在古代环境设计中, 对于建筑、植物、山水等主要元素的设计, 无处不在突显着儒家的“比德观”的审美价值, 因此从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 儒家的“比德观”决定了中国古代环境设计的发展方向, 影响着中国环境设计的基本思路。

参考文献

[1]冯钟平.中国园林建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8.

[2]陈植.中国造园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

[3]陈敏.公共环境艺术设计[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 2009.

《古代诗歌》教学设计 篇5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诗歌吧,诗歌是用高度凝练的语言,生动形象地表达作者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你知道什么样的诗歌才经典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古代诗歌》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古代诗歌》教学设计1

15.古代诗歌五首

教学目标:

1. 能流畅地背诵并能默写。

2. 能自如地说出诗歌的意思。

3. 能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 尝试改写成记叙文。

教学重点:

品味语言,体会意境,诵读并背诵。

教学方式:

以诵读为主。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介绍古代诗歌的有关常识,使学生对诗歌有大致印象。

一.从诵读曹操的《龟虽寿》入题。

二.一生读,正音:碣、澹、竦、峙、瑟、咏

三.教师范读,字正腔圆,感情饱满。

四.齐读,响亮整齐

五.简析:(学生讨论)

1. 作者看到了哪些景物?其中哪些是实写,哪些是想像的?

教师明确: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观”字统领全篇。

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

海水荡漾,山岛耸立——动静相映,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

树木百草,秋风洪波——静动相配,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实景)

第三层(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像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虚写)

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无关。

2. 说说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六.比较阅读:

请同学欣赏课件《沁园春 雪》,请同学感受两伟伟人在诗风的相同点或异同点。学生自由畅谈。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阅读帮助同学更好地理解了当时曹操已削平北方群雄,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纺一北方,如果消灭南方割据势力,就可以实现荡平宇内,一统天的宏伟目标了,诗中表现出自己的伟大抱负,阔大的胸襟。自然理解了课后的研讨和练习第一小题)

次北固山下

一.导入:如果说曹操的《观沧海》是抒写伟人的宏阔气度和伟大志向的大篇,那么王湾的《次北固山》一诗只能算是反映儿女情长的小诗。抒写乡愁别绪也是古代诗歌中的一大主题。

二.感知全诗:学生大声读诗。

思考: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四联之间有什么联系?

哪些诗句直接表达了思乡之情?

同学讨论明确:

第一句(首联),交代诗人在船上,想像到镇江后还要乘驿车到别处,暗指旅途奔波之劳。

第二句(颔联),描写船上所见之景。

第三句(颈联),即写景又点明时令。

第四句(尾联),诗人离家已久,尚不能归,见到此景,自然想到借雁足来传递家书了。

直接表达思乡之情。

四句之间相为因果,浑然一体。

三.研读赏析

请同学闭眼想像“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一种景象?

(设计此题目的:培养学生抓住诗眼,评析诗人精妙的用词。如本诗中“阔”是潮平的结果。一个“正”字写出了当时“顺风”“和风”的特点。

第二课时

课型:活动课《白居易眼中的西湖》讨论会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抓住诗眼来赏析古诗的习惯。

2.培养学生在问题探讨过程中合作、包容、倾听等处事风格。

一.课前安排:课前先布置学生自找资料,在语文笔记本上摘录好

二.四人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收集和赏析心得。

三.课堂小结:这堂课我学会了什么。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西江月》《天净沙 秋思》

西江月

导入新课:学生齐背前三首诗,巩固已上内容。前面我们学习了有“建安风骨”的代表作《观沧海》,品味了王湾诗中的淡淡的思乡愁绪,领略到了白居易诗中西湖的早春风光。今天让我们一起去领略南宋爱国词人笔下的农村夏夜的清新景色。

一.学生自由朗读,思考下列问题。

1.这首词分上下两片,各写了什么内容?

2.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情?

要求:

1. 学生用自己的话来描述诗人笔下景象,要求细致生动,可以适当发挥自己的想象来补充诗句的空间。

2. 诗人当时的心情怎样,可以用一两个词语来表达(闲适)

二.研读赏析:

词人为什么要夜行?夜行的时间长不长?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

“忽见”一词有什么表达作用?

教师明确:“蝉鸣”可见天气酷热,天气变化从“明月”至“七八个星天外”,要有时间,可见夜行之长。夜行遇雨,要寻避雨之处,忽见自己所找的对象,自然就有了喜出望外之情。上片写景烘托作者的那种闲适自在的乡下生活。

课堂作业:《天净沙秋思》是一首抒写乡愁的名篇,同桌试着用讲故事的形式给自己的同座描绘一下。(设计意图:本诗只用28个字,就把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愁情绪表现出来了,但文中似不见一人,让学生阅读品味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这诗中之景,可以让学生同样感受到诗歌语言的精妙)

《古代诗歌》教学设计2

一.导入《钱塘湖春行》

这首诗是白居易于穆宗长庆三年(公元823年)任杭州刺史时写的。诗中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在西湖早春盛景中无比喜悦的心情。

二.朗读本诗二遍。理解此诗的意境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这两句是近景,从大处落笔,写诗人行径孤山寺和贾亭时所看到的天光水色。“初平”写春水漾满湖堤。“云脚低”写远望白云朵朵,似与湖水相接。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这两句是近景,写高处,写莺、燕的动态。莺是春的歌手,燕是春的信使,它们的出现给人们带来了初春生机勃然的感觉。“诗眼”在“早”“新”两个字上:“几处”而不是“处处”,“争暖树”是说争着飞到向阳的树上云歌唱,可见是“早莺”。“谁家”而不是“家家”,“啄春泥”则是刚刚开始筑巢,可见是“新燕”。这都是早春特有的景象。诗人以很轻的疑问语气叙述这些景象,不是实问,也不是存疑,而是对早春景色情动于衷的喜悦。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两句也是近景,写地上的花草,写人们骑马游春的陶醉感。走马看花,姹紫嫣红,使人目不暇接,好像花儿也在与诗人游戏。春草虽茂,但却不高,也才刚刚没过马蹄。这是作者对景物入情入微地观察,将游春人也融入春色来写了。这两句透出诗人游春的舒感。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这两句略写湖东的白沙堤,在绿杨荫里更是美不胜收。诗人在这儿完全陶醉了,留连忘返了。这两句写诗人游春非常尽兴。

三.小结:

这首诗虽是写景,但景中有情,对尽兴游春的喜悦感情表达得淋漓酣畅。

一.导入新课:马致远作的曲《天净沙秋思》。

我们说说马致远,谁来?

马致远(1250?一1321?):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今北京市)人,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有“曲状元”之称。他的散曲描写景物意境优美,语言凝炼,流畅自然。

师:我还知道,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他也因之而郁郁不志,困窘潦倒一生。于是在羁旅途中,写下了《天净沙秋思》,它的体裁的“曲”。

下面说说“曲”这种文体:

在中国古代文学长廊中,宋以前一直以诗最盛行,宋不仅继承了唐朝的诗而形成了宋诗独具的特点,而又有词的兴起。到了元代,另一新兴的体裁就是曲,曲大致分为两种,一是剧曲,一是散曲。散曲没有动作、说白,包括散套和小令。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就是有标题的小令。

二.朗读理解

(1)指导学生朗读。

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现在有专家说,读书是与作家对话。总之,读书是走进作家的内心世界,让我们以朗读来走进马致远,亲近这位名家,读懂这片漂泊羁旅的游子之心。

下面请大家听一遍朗读,划出节奏。(放第4框)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师:这首小令一、三、五句押尾韵“a”,二、四句押尾韵“ia”,读来朗朗上口,大家喜欢吗?我们感受一下。(朗读)前三句是典型的整句排列,结构相同、字数相等、句式工整,要读出一气呵成、淋漓痛快的酣畅美和明快的节奏感。试一试。最后一句是散句,要读得曲折跌宕,读出落拓无助的生存境遇。试一试。再一起把整首小令朗读一遍。这样朗读我们感受到了它整散相间,长短结合的形式美。

(2)感受它的意境美

师:下面我们感受它的意境美。提示:怎样的景、怎样的人?怎样的情感?

有人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先请同学们散读一遍课文,说说你头脑中有怎样的画面?请以“我仿佛看到了……”为开头,说说诗句在你头脑中再现的画面。

如果学生有困难,举例:“枯藤”、单说“藤”的形态是多样的,把它置于上下文中“枯藤”,形象就具体了,我仿佛看到了枯萎的藤、颓废的藤、没落的藤、毫无生机的藤,于是枯藤这一意象渲染出凄凉、萧杀的晚秋气氛。同学们可以类推。

学生可能再现出的画面有:

几根枯树缠绕着一棵棵秃树,那凋零了的黄叶在萧萧的秋风中瑟瑟的颤抖,黄昏的天空中点点寒鸦,声声哀鸣……一片悲凉的秋景。

在作者的眼前呈现出一座小桥,桥下小溪潺潺的流水,不远处还有升起袅袅炊烟的农家小院,那里有安居落业的人们。

在萧瑟的秋风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饱尝艰辛的游子骑着一匹瘦瘦的老马,在夕阳西沉的余辉中,向远方踽踽()而行。

喔,同学们描绘的就是一幅悲凉的秋景图。

师:请想想为什么会有这些画面?即画中有怎样的人,传达出怎样的情感?

明确:人们常说,“所有景语皆情语”。因为“断肠人在天涯”,在天涯的断肠人的精神家园已化作了一片荒芜,他眼中的景自然是满目萧然。于是作者眼中的藤、树、马、水都是萧条的、凄凉的、无助的,其实是人的落拓与哀愁的写照,这是以景托情,融情于景。这景无疑传达出浪迹天涯的游子思乡之情,这景与人,境与情,自然意象与社会境遇,和谐的统一于这首小令中,充分的道出了游子羁旅之悲。请大家齐声诵读,让我们将景语化为情语,体验体验游子的悲苦与心酸。(朗读)

三.小结:

通过朗读,真正体验到了作者穷迫潦倒,孤苦无依、颠沛流离的凄苦情思,感受到了作品的崇高与悲剧美。

《古代诗歌》教学设计3

教学目的:

帮助学生解决诗歌鉴赏过程中的困惑,了解诗歌的特点,掌握诗歌鉴赏的方法,提高鉴赏的水平。

教学重点难点:

找到鉴赏诗歌的最佳角度和具体突破口,总结鉴赏诗歌的一般规律与方法。

教学设想:讨论法、比较法。

教学时数: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从小学到高中,我们已经学习了不少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从上古的民歌总集《诗经》,到唐诗宋词元曲,包罗万象,美不胜收。可以说,我们已初步识得了中华民族文化宝库里最璀璨的明珠。不过,据我所知,有许多同学对于如何鉴赏古代诗歌的美妙之处,如何评价“明珠”的真正价值还是比较茫然的。那么,如何才能准确的理解和把握好一首古诗的内容呢?如何才能真正领会古诗中那优美的意境和高超的艺术手法,从而不断提高我们对古诗的认识和鉴赏水平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讨论、研究以下这个问题。

(解说:高中生虽然学习甚至背诵了不少古诗,但面对一首从未学过的古诗时,鉴赏仍无从下手,或有时分析不到点子上,为解决这个问题,特将“鉴赏、分析的方法”作为重点提出来。)

二、教师提问,学生发表自己的体会。

问:同学们在古诗鉴赏方面存在着哪些困惑与问题?(学生各自发言,谈自己学习、鉴赏诗歌的体会与困惑)。

明确:总结整理一下大家的体会,大致可分为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读不懂诗歌,看不懂作者的意思,体会不出作者要抒发的感情,把握不准意境、主旨。

(二)不了解鉴赏诗歌的方法,找不到合适的角度。

(三)有时隐约有点感觉,但表达不出来、或表达不恰切(心里明白了但写不出来)

(解说:问题从学生的学习实践中来,才能取得有效的突破与收获。也使学生清楚地意识到问题症结所在,有针对性地加以思考和研究,以此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三、课堂分析、讨论

解决“读不懂诗歌”的问题,“读不懂”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不懂得所写的景物与诗人感情的对应关系。二是不注意某些字词运用与诗人感情的对应关系。

1、先分析第一层次的问题

①出示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首诗的后两句写了“孤帆”、“远影”、“长江”、“天际”等,构成了一个充满情感的景象:随着孤帆成为远影,隐没在长江的天际尽头时,诗人的心也随着长江的水起伏不定,滔滔流去。从“象”看是“景”,但其“意”则是别情。这首诗的意义如果不是依托这些景(意象)是难以表达的:“景”中蕴涵着作者的情,这些景又如此地与某种感情相契和、相对应。

出示马致远《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从这首诗的“意象”中,也不难体会到与之对应的作者的内心情绪吧!(学生分析、回答)。

②小结:以上分析告诉我们,在诗歌中,常常有一种反复出现的意象来表达诗人特定的情趣和意味,它代表民族和人类共同的情感和体验。也就是说,某些意象某些情感具有对应规律。正如我们在许多诗歌中看到的,“日暮”“夕阳”“秋天”“流水”的意象往往代表着生命的短暂和对于死亡的焦虑。“鸟”的意象往往和男女恋情与婚嫁有关,如《诗经》中“关关睢鸠,在河之洲”;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中“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雨”的意象往往和离情别绪有关。更普遍的是“月”这个意象往往和思乡、怀念亲人有关。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杜甫)“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等等,不胜枚举。了解这些典型意象的意义,对认识诗歌作品的内涵有很大的帮助。

出示“对应关系”:

意象感情

日暮、夕阳、秋天、流水——生命的短暂,对死亡的焦虑。鸟——男女恋情与婚嫁。

雨————离情别绪。

月———思乡、怀念亲人。

杨柳———依依不舍、惜别。

雁——书信、思念之情。

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意境”了:作家的主观情思与客观的景物相交融时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它的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情景交融,无论是“孤帆远影碧空尽”还是“枯藤老树昏鸦”,无论是“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还是“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都是情景交融的结果。情思由于物化而得到了表现,景物也由于情思的洗礼而获得了生命。

(解说:了解了景与情的对应特点,也就找到了分析意境的方法:从实境中探寻虚境,从景物中体验对应的情思。)

③学生练习

李白《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请鉴赏这首诗,(学生体会、讨论)

明确:诗中所写的是山、水、帆、日四种景物。但这些景物都饱含着作者内心的情感体验;青山、碧水、孤帆、远日都是诗人眼中的意象,构成了天门山中断楚江,青山相对,碧水奔腾,远日映照的雄伟奇特的意境,这正和诗人那气势浩荡的胸襟和激越炽热的情怀相契合。

2、“读不懂诗歌”的第二个层次,是不懂得字词在诗中的丰富含义,对此缺少充分的咀嚼和体会。换句话说,不懂得诗人对某些关键字词的选择和安排与其所传之情的对应性。

①出示王安石《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要读懂这首诗,首先要关注那个“又”字,诗人为何要用这个“又”字呢?经琢磨字义,又,“再一次,”“多次”“总是”之意也,再看下一句,“明月何时照我还”再仔细琢磨“何时”“还”这几个字,这个“又”字的意蕴就非常明确了,春风吹绿江南,新的一年又到了,而诗人在这如画的春天里,心头泛起的是更深的思归之情,感叹时光流转,而自己归家无期。

②出示元稹《行宫》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除了注意“寥落”“寂寞”“白头”这些含有盛衰之感的词语意义外,还可注意推敲“红”的深层含义:在寥落的古行宫中,在一群已白头的,憔悴的老宫女旁,一丛花却开得红火热烈,让人于时世变迁的沧桑之外,体会到一种更深刻的意味:人生有涯而自然永存。(无论是显赫一时的玄宗还是屈辱的宫女都必然受到自然规律的支配,玄宗早已消失人间,而苟活于世的宫女也将走完人生的历程,只有红花还在年复一年地开放。人的生命短暂,而自然的万物如红花、行宫依然存在)。从而更深刻地体会到作者的人生感慨。

(解说:通过具体的诗歌作品,讲、练、思结合,使学生在分析切入的角度与思维规律的把握上有比较扎实的认识与收获。)

第二课时:

一、导语设计:

上节课我们通过学习、讨论、练习,初步了解到了鉴赏诗歌的意境的几种思维角度与具体方法,这节课,我们来突破另外两个难关:如何鉴赏诗歌的艺术手法,如何将自己心里的感觉用语言明确、恰当地表达出来。

二、了解一下诗歌的艺术特点,诗歌创作的一般原理与规律。

1、请学生回答诗歌的一般特点,明确:抒情性、间接性、空白性、跳跃性、整体性。

2、分析讨论诗歌的空白性与补白性。

①出示五条线相交叉而形成的五角星,说明五条线组合成五角星——整体大于部分之合。而这种“组合“有赖于我们的联想与补白。

②出示马致远《秋思》(见前)这首小诗一共写了十二个意象。

1、枯藤,2、老树,3、昏鸦,4、小桥,5、流水,6、人家,7、古道,8、西风,9、瘦马,10、夕阳,11、断肠人,12、天涯。要注意这些意象所展示的独特而丰富的情绪色彩。诗的第一句“枯藤”、“老树”、“昏鸦”三个意象构成一种衰败、凄凉的景象;第二句的“小桥”、“流水”、“人家”组成一幅离世索居的图景,表现出了孤寂的环境;第三句“古道”、“西风”、“瘦马”衬托一个浪迹天涯的人影,表现出一个漂泊者的形象;第四句“夕阳西下”又是美景陨落的暗示,表现出伤悼的心绪;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表明游子的远离,表现出怀恋的感情——这各种意象在作品中合成为一个冷寂的世界,一个凄苦、悲凉的情绪氛围。这时我们注意的不再是诸如“枯藤、老树、昏鸦”这样一些孤立的具体的形象,感受到的也不仅是作者“凄惶、孤寂、漂泊”一类的单纯的情绪,而是一个难以言说的,广阔深远的画面,一种无边无际、无穷无尽的弥漫的氛围。

学生自行体会、引申、联想、合成。

(解说:诗人们笔下的景物,是必须从整体上去感受才能把握蕴含于其中的思想感情的,分析鉴赏一是要完成从个体到整体的联想与想象过程,而这恰是许多学生的薄弱之处。)

③出示李白《独坐敬亭山》与柳宗元的《江雪》

李白《独坐敬亭山》柳宗元《江雪》

众鸟高飞尽,千山鸟飞绝,孤云独去闲。万径人踪灭。

相看两不厌,孤舟蓑笠翁,只有敬亭山。独钓寒江雪。

明确:通过咀嚼字词,分析意象,得出:李诗诗意——何必去艳羡高飞的众鸟,又何必去企慕独去的闲云,我们不也可以指到属于自己的“敬亭山”,因“相看两不厌”而得到安详,变成永恒么?——其实不必去刻意寻觅,它就在我的面前,就在我的心里。

柳诗诗意——与李诗题材相似相通,意味却完全不同:在严酷孤寂的环境中不但没有感到孤独不安,反而衬托出诗人一种高贵和尊严的大无畏气概,所谓是非、得失、荣辱、沉浮已经不再能困扰这位饱经人世沧桑的诗人,千山也因他而静,万径也因他而寂,天地以及周遭一切仿佛都已被诗人那种从容淡定的精神慑服,并因此也显现那么庄严肃穆。

④出示《喜外第卢纶见宿》(司空曙)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

韦苏州曰:窗里人将老,门前树已秋。白乐天曰:树初黄叶日,人欲白头时。司空曙曰: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三诗同一机杼,司空为优。

(一)请说出三人诗句在写法上的相同点。

(二)评者认为三人的诗句“司空为优”请分析“优”在何处。

明确:相同点:“同一机杼”三人的构思布局相同,内容上都是将自然的景物“黄叶”、“秋”与人之将老“白头”、“老”关连起来,形成一种对应、类比关系;形式上都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表达出一种“悲秋”、“悲迟暮”、“悲人生短暂”的感伤。“司空为优”优在写景直接客观,不用“将老”、“已秋”、“……日”、“……时”作提示交代,而将具有“秋”、“老”的特征意义的词语直接组合在一起,拓展了意境,本来已处深秋的“黄叶”还处于“雨”中,更显凄楚无助;人已“白头”却又在灯下独坐,更见其悲怆与惆怅。炼字精当,让读者自然而然地将“景”与“情”联系起来,引发深刻的联想与感慨,表面客观冷静,不动声色,内里却蕴含丰富,深沉动人。这种“藏”与“含蓄蕴藉”的韵味,正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传统精华。相较之下,另二首则不够含蓄,有“直白”之嫌。

3、解决最后一个问题:对诗歌的意境、手法已能意会,但不会用现代的、自己的语言转述、表达。

①出示:江乡故人偶聚客舍戴叔伦

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

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

问题:这首诗第四句中的“疑”字,第八句中的“畏”字含意颇丰,请结合诗的意思作简要分析。

②方法:首先先根据所指词语分大类:“疑”、“畏”均是表现心理活动的词(而不是叙述描写景物的词)。其次:根据题目,诗意具体分析:“疑”表现了诗人对与友人“偶聚”的不相信,怀疑自己身处梦中,可见是“惊喜过望”、“出乎意料”的感情,侧面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平日里常在梦中见到朋友,思念至深,以致现实中会聚了也不敢相信是真的。“畏”字表达了欢聚时的喜悦,又恨短的复杂心情,由于相聚机会难得,相谈畅饮甚欢,以致生怕拂晓的钟声响起,天亮就要分手的那一刻的到来,写出了朋友间难舍难分的依恋和担心天亮不得不分,企盼夜长无涯又知其不可的伤感无奈之情。

③总结:对诗歌鉴赏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我们应当明确,鉴赏要心中有“数”:既要注意到诗歌内容与表现的特点,又要细致认真地分析每一首具体诗歌中的景物与字词的选用,同时要尽量占有大量的词汇(近义词)和专用术语,以便在鉴赏中加以准确地选择和运用。

《古代诗歌》教学设计4

教学要点

1、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2、学习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

3、学会比较阅读,积累一定量的诗歌,能分析文中“比兴”的用法和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把握文中对比和“比兴”手法的运用

2、理清诗歌的层次,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背诵《湘夫人》导入新课

二、结合之前的诗歌学习,归纳鉴赏诗歌的一般步骤。

1、读懂大意;

2、知人论诗;

3、领悟情感;

4、赏析技巧

三、欣赏诗歌

(一)读懂大意

明确体裁、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1、读懂大意之体裁:联想比较学过的诗歌体裁和乐府古诗

《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本为汉代歌谣,晋人袁山松改变其音调,创制新词,流行一时。鲍照《拟行路难》共十八首,歌咏人生的种种忧患,寄寓悲愤。本文是第四首。

2、读懂大意之读音、节奏;

3、同位合作,根据大意试背诵

(二)知人论诗

1、就全诗或自己感受最深的某句诗谈一谈自己的理解,并通过朗读体现自己的理解。

2、示范诵读,引出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

①交流有关鲍照的生平经历和写诗的背景

补充时代背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门阀制度,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门阀制度阻塞了寒士的进仕之路,一些才高的寒士自然心怀不平,寒士的不平反映在文学作品中,就成为这个时期文学的一个特色。

②领悟诗歌主旨:

诗人的人生之路难吗?是怎样的难?

钟嵘《诗品》说鲍照“才秀人微,取湮当代”,本诗即是诗人的不平之鸣。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三)领悟情感

1、领悟作者的剧烈情感变化,把握诗人情感变化的过程

问题探究:诗人认命不认命?

结论:处在“认命”与“不认命”的矛盾中。先似乎“认命”了,后又似乎“不认命”,最后似乎还是“认命”了。

2、具体品味诗人是如何表现这种矛盾的思想情感的?

①第一二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说明了什么道理?

明确:运用了比兴的表现手法。诗人拈出泻水流淌这一自然现象作为比兴,引出对社会人生的无限感慨。说明了像水是依照高下不同的地势流向各方一样,人的遭际也是被家庭门第的高低贵贱决定的。

② 第三句中的“命”是指什么?结合全诗看,作者对此有怎样的看法?

明确:“命”指门第决定人生,有什么样的门第就有什么样的遭遇。作者认为非常不公平,但没法改变,这里只是表面上认命了,实是对不公平社会发出愤怒的控诉。

③ 第五、六句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明确:以非常精练的笔法,生动形象地刻画出诗人悲怆难抑的情态。(提示:酌酒原为排遣愁绪,然而满怀郁结的悲愁岂是区区杯酒能驱散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平添的几分酒意反而更激起了愁海的狂澜,诗人趁着酒意击节高歌,唱起了悲怆的《行路难》,将一腔悲愤倾泻出来。长歌当哭,这是何等悲烈景况。读者从这举杯驱愁却大放悲声的情节中,亦可想见其悲其愁的沉郁了。

④ 第七、八句写出了什么感情?

明确:第七句是对前面几句的总结,诗人对那驱不散的愁苦,实系于对世事的感慨,心并非无知无觉的木石,理的劝喻,酒的麻醉,都不能使心如槁木,用反问的句式,冲决了自我克制的堤防,使全诗的情感达到了高潮。表达了诗人的抗争。第八句表达的是作者心中的无奈,“岂无感”越是激昂,“不敢言”的痛苦就越是深沉。两句构成了一种鲜明的对照,将诗人忍辱负重、矛盾痛苦的精神状况表现得淋漓尽致。

总结:

乍读之下,似乎诗人心平气和地接受了“人生亦有命”的现实。其实,他是用反嘲的笔法来抨击不合理的门阀制度:地,岂是平的?泻水于地,难道不是依照各自高下不同的地势而流向各方吗?一个人的遭际如何,犹如泻水置地,不是也被出身的贵贱、家庭社会地位的高低所决定了吗!

“泻水”四句言不当愁;接下去写借酒浇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满怀的悲愁岂是区区杯酒能驱散的?诗人击节高歌唱起了凄怆的《行路难》。面对着如此不合理的现实,诗人“心非木石岂无感”?理的劝慰、酒的麻醉,难道就能使心如槁木吗?当然不能。全诗的感情在这句达到高潮。紧接着却是一个急转直下:“吞声踯躅不敢言。”诗情的跌宕,将诗人忍辱负重、矛盾痛苦的精神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四)赏析技巧

概括本诗的写作风格:此诗的语言近似口语,明白晓畅。诗歌的情感时而压抑,时而奔放,将复杂的心理历程表现的曲折婉转。

四、拓展:读出搜集的一些怀才不遇的文人的诗词,体会他们对待人生之路的艰难有怎样不同的态度。

李白《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苏轼《定**》——一蓑烟雨任平生

《念奴娇赤壁怀古》——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王勃《滕王阁序》——孟尝高洁,空怀报国之心;阮藉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五、总结全文

个人的命运与所处的时代息息相关,千百年来,多少文人雅士,“才秀”而“人微”,有才而无望,“英雄无用武之地”。“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这是千古的悲怆。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生在了一个可以自由施展才华的大好时代,只患己之不能,不患人之不己知,我们要做的,只剩下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德美才秀”的人,我们的时代,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板书设计】

拟行路难鲍照

认命——不认命——认命

︱︱︱

抨击悲愤无奈

《古代诗歌》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①了解诗词有关知识。

②品味语言,体味诗词意境。

③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并熟练地背诵。

④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品味语言,体会意境,诵读并背诵。

课前准备

唐诗宋词是我国古代文化的艺术瑰宝,多读多背必有好处。课前让学生再搜集一些与之相关的诗词,以开阔视野,拓展思路,增加积累。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学习《观沧海》、《次北固山下》、《钱塘湖春行》。

A.观沧海 曹操

一、导入新课

曹操,字孟德,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诗人当时正处在自己事业的最高峰。他已削平了北方群雄,现在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消除了后患,统一了北方。如果再以优势兵力去消灭南方割据势力,他就可以荡平宇内,一统天下了。《观沧海》正是北征乌桓归途中经过碣石山时写的。大战之前,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山,又当秋风萧瑟之际,他的心情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他将自己宏伟的抱负、阔大的胸襟融会到诗歌里,借着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使这首诗具有一种雄浑苍劲的风格,成为一篇流传至今的优秀作品。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听课文录音,扫清文字障碍

2、学生自由朗读,教师正音。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

[问题组]

①全诗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②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诗句是想像的?

③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三、合作交流,讨论明确

学生分四人小组交流学习,明确:

①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②全诗写了三层意思。

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直陈其声,非常质朴,“观”字领全篇。

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

海水荡漾,山岛耸立——动静相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

树木百草,秋风洪波——静动相配,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这一层全是写现实中的实景。

第三层(“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像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是虚景,从两个“若”字可以看出。

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无关。

四、品读赏析

学生谈诗歌基调

“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诗句,诗人将自己这种昂扬奋发的精神融会到诗里,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基调苍凉慷慨,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B.次北固山下 王 湾

一、导入新课

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

二、课文朗读,感知内容

1、听课文录音,扫清文字障碍

2、学生自由朗读,思考下列问题:

①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四联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②哪些诗句直接表达了思乡之情?

三、合作探究,讨论明确:

①首联:诗人在船上,想像船到镇江后,还要乘驿车到别处,暗含旅途奔波之劳。

颔联:船上所见景色。“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潮平”又为“江春”作铺垫。

颈联: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残夜”指夜将尽而未尽之际,即将是天亮时的情景,残夜而东方海日已升,旧年而江上已是春天——时间过得太快了,诗人已来,少有此句。

尾联:诗人离家已久,尚不能归,见到此景,自然想到要借雁足来传递家书了。这首五言律诗四联之间,相为因果,浑然一体。

②尾联直接表达思乡之情。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四、品读赏析

学生自主探究想像“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如果你身临其境,将会有怎样的感受?

讨论明确:

“阔”是“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淼,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的人视野也因之开阔。此句写得恢弘阔大;“风正一帆悬”愈见精彩。“悬”是端端直直高挂着的样子。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光“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悬”,而“正”字兼包“顺”与“和”的内容。可见写景极为传神。全诗和谐优美。

C.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一、导入新课

钱塘湖是西湖的别名。提起西湖,我们自然会想起苏轼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读了白居易的这首诗,仿佛真的看到了那含睇一笑的西施面影。诗中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喜悦的感情。

二、朗读感知

1、听课文录音,扫清文字障碍

2、学生自由朗读,教师正音,思考下列问题。

[问题组]

①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是初春的景色?

②哪句诗说明诗人已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了?

三、合作探究,讨论明确:

[明确]

①首联:诗人从大处落笔,写行经孤山寺贾亭时看到的山光水色。“初平”,写春水初生,略与堤平。“云脚低”,写白云低垂,与湖水相连,勾出了早春的轮廓。

颔联:写莺燕,是诗人所见。莺是春的歌手,都争着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已开始衔泥筑巢,一片生机勃勃之势。

颈联:写花草,着重表现诗人的感受。马在浅草地上走得很轻快,看花的时间长了,眼前一片姹紫嫣红,使人目不暇接,会产生迷乱的感觉。

尾联: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喜悦的心情。“行不足”,是因为看不足,说明诗人流连忘返。

②“最爱湖东行不足”一句说明诗人流连忘返,已完全陶醉在这美好的湖光山色中了。

四、品读赏析

“几处”为什么不是“处处”,“谁家”为什么不是“家家”?

讨论明确:

诗人对周围事物的选择是典型的。莺是歌手,燕是春的信使。只因是初春,故不是处处,不是家家。从这莺和燕的动态中,把春的活力,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出来,使人可以想像出,过不多久,姹紫嫣红开遍,草长莺飞的景色就会到来。

五、教师小结,布置作业

背诵这三首诗。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西江月》、《天净沙 秋思》

D.西江月 辛弃疾

一、回顾导入

齐背前三首诗(可配上音乐)。

我们读了“建安风骨”的代表作《观沧海》,品味了王湾诗中淡淡的思乡愁绪,领略到了白居易诗中西湖早春的明媚春光。今天,我们再随南宋著名爱国词人去领略农村夏夜的清新景色。辛弃疾,自号稼轩居士,长期的农村闲居生活,更使他接近了农村,和农民建立了较深的感情。他一直重视农业生产,同情民间疾苦,因而才写出了这样轻快活泼的农村词。了解这些,我们才能深刻体会到词的妙处。

二、朗读感知

1、听课文录音,扫清文字障碍

2、学生自由朗读,思考下列问题。

问题组:

①这首词分上下两片,各写了什么内容?

②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情?

三、合作探究,讨论明确:

a. 上片:写景。明月初升,山林顿时变得明亮起来,惊动了在枝上栖息的山鹊和蝉;清风吹拂,把它们的叫声送到夜行人的耳中;田野间弥漫着稻花的香气,水中的青蛙不断地鸣叫;一路上都可以听到出来纳凉的人们在笑谈着今年的丰收。

下片:避雨。乌云骤起,月光消失,天边只剩下几颗暗淡的星,田野变得昏暗了;当词人走到山前时,雨点飘落下来,他知道骤雨将至,想要找个地方避雨。说来也巧,当他急急忙忙转过溪头时,一眼就看到了他过去曾经见过的那家茅店,依然在社林边。(学生自己表述上述内容,不必一致,大致合情即可。)

b.这首词描写了农村夏夜的清新景色,抒发词人的闲适心情。

四、品读赏析

①词人为什么夜行?夜行的时间长不长?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

②“忽见”一词有什么表达作用?

③探究这首词的意趣。

讨论明确:

①“蝉鸣”可见天酷热,天气变化从“明月”至“七八个星天外”,要有时间,可见夜行之长。

②夜行雨,要寻找避雨之处,避雨之处“忽见”,想什么就有什么,能不高兴?是喜出望外。

③上片写景色其实是烘托,下片写避雨才是词人的本意所在,也是词的意趣所在。

E.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一、导入新课

七百多年来,人们说起“乡愁”,就会想到这篇作品。因为它极其出色地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将抒情主人公置于特定氛围中,使主观意绪和客观环境达到了高度的统一。这是一篇抒情作品,仅用28个字,就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

二、朗读感知

1、听课文录音,扫清文字障碍

2、学生自由朗读,初步感知

三、体验反思

学生闭目,随着老师的描绘想像这幅画面,感悟内容,体会思乡之情——

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踽踽独行。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暮鸦在树梢上盘旋,昏鸦要归巢了;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上的小桥,看到“小桥流水人家”,炊烟缕缕,是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这时太阳就要下山了,太阳也回家了;自己却还没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难熬的长夜。唉,自己有家难归,令人心碎肠断,更添悲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学生交流自己想像的画面,及作者所表达的浓重的思乡情。学生根据作品提供的信息作简笔画,加深思考。

四、品读赏析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明确:

作品中前三行全写景,人物未出场,但每一个景物细节都意味着他的存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是主人公眼中的景物,景物紧紧扣着“情”;古道,是他的行经路;瘦马,是他所骑;而西风,也正吹在他身上,透着一种悲凉。仅仅28个字,一个长期漂流他乡的游子的悲哀就这样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文字不多,然而思乡之情却绵绵柔长,缠绕在读者心头。

五、学生配乐朗读

六、拓展延伸

学生交流自己搜集的诗歌,可展开朗诵比赛,以提高朗读水平。各小组可展开竞赛,看谁背诵的诗歌多。

七、延伸作业

①将搜集的诗歌抄写下来,增加积累。

②展开想像,将《天净沙·秋思》改写成一篇散文,下节课交流。

《古代诗歌》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古代诗歌体裁的有关知识。

2、培养学生朗读古代诗歌的节奏感。

3、能够准确背诵并默写,能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品味语言,体味诗词意境。

过程与方法:朗读法,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反复朗读中启发阅读兴趣,领会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教学重点:

诵读;引导学生领会诗歌的意境美,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意境,运用再造想像感悟诗歌内容。

●教学方法:

1、朗读法。指导学生注意节奏和韵律反复朗读,带感情地朗读,在朗读中体会诗的内涵,品出诗的情味。

2、联想、想像法。这四首诗语言优美、精练,内涵丰富,留有极大的想像空间,鼓励学生充分展开联想和想像,从形神入手,领会感情。

3、讨论、点拨法。教师艺术地设问,点拨最能体现意境的语句或诗歌的特点。

●课时安排:二课时

●课前预习:

1、给生字注音。(10个以上)

2、试读课文。(3次以上)

3、划分各首诗歌的朗读节奏。

4、了解作者和作品,包括:

(1)解释题目的含义。

(2)简介作者和作品。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观沧海》《次北固山下》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谁知道在我国的唐代、宋代、元代分别有哪种文学体裁发展得最有成就?(学生回答,教师明确:唐诗、宋词、元曲)的确,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诗的国度,以古老的《诗经》发端,优秀的诗歌作品浩如烟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四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二、《观沧海》

1、解题;简介作家作品

(1)作者简介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郡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善诗歌,以慷慨悲壮见称。

(2)作品简介

题目《观沧海》中,“观”的意思是“远望、眺望”,沧海:大海,这里指渤海。

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竭后山。他跃马扬鞭,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又当秋风萧瑟之际,心潮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触景生情写下这首壮丽的诗篇。

从诗的体裁看,它是一首乐府四言诗,从表达方式看,它是一首抒情诗。

2、朗读指导与训练

(1)把握四言诗的诵读节奏。

提示:诗歌节奏可以按音节兼顾意义来划分。四言诗每句一般读成“二二”节拍,如: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2)教师范读,要求字正腔圆,感情饱满。(或播放录音)

(3)学生齐读,要求准确整齐,有节奏感

3、整体感知课文

①学生借助注释,疏通诗歌内容。补充内容:

水何澹澹:何,多么。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

以观沧海:以,表目的连词。

山岛竦峙:竦,高。峙,挺立。高高地挺立。

萧瑟: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

幸甚至哉:幸,庆幸。至,极点。庆幸得很,好极了。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若,像。其,它,指沧海。

②难点点拨: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是古诗文中“互文见义”。即文字上只交待一方,而意义彼此互见。句中不但说:“日月之行”,也说“星汉之行”;不但说“星汉灿烂”,也说“日月灿烂”。合起来说,“日月星汉之运行与灿烂,均若出于沧海之中”。

4、合作探究

(1)全诗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2)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诗句是想像的?

(3)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4)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重点提示: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观”字统领全篇

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动静结合,描写大海全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描写静景,表现了岛上的勃勃生机;“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描写动景,表现了大海的磅礴气势。

这一层全是写现实中的实景。

第三层(“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像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是虚景,从两个“若”字可以看出。

诗人面对迷人的海上风光,展开了丰富奇特的想像。这四句是全诗的高潮,创造了一个极其开阔的意境:运行不息的太阳月亮,星光灿烂的银河,竟都包蕴在这沧海之中,何等气魄。

此诗前一部分写大海景象,视野广阔,也能见出诗人胸怀之博大,但跟后一部分比,气象则略逊一筹。“日月之行”四句写大海,全用虚写,却表现了大海有包容天地的气概,更显示了诗人的博大胸怀。

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无关。

主题:本诗作者描写了大海的壮丽景色,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天下建功立业的抱负。

难点点拨:说说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大海的形象正是诗人形象的化身。诗人已经削平了北方群雄,现在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为即将挥师南下统一中国解除了后顾之忧。(当时曹操已削平北方群雄,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纺一北方,如果消灭南方割据势力,就可以实现荡平宇内,一统天下的宏伟目标了。)在踌躇满志的时候,他借大海的形象抒发了建功立业的愿望,写出了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雄浑诗句,表现自己的伟大抱负,阔大的胸襟。

5、小结:“诗言志”诗人写沧海,抒发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这种感情在诗中没有直接表露,而是蕴藏在对景物的描写当中。全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字里行间洋溢着饱满的激情。写景的十句中,前六句写的是实景,后四句写的是虚景,实景给人身临其境之感,虚景以其新奇激发读者的想像,诗人以沧海自比,表现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概。

6、背诵全诗、三、《次北固山下》

1、解题;简介作家作品

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这首诗就是写乡愁的,且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一联闻名。

作者王湾,生卒年不详,只知道他是洛阳人,先天元年(712)中了进士,以后曾往来于吴、楚间,不得归家,故有此作。

题目《次北固山下》中,次,是停泊的意思。从诗的体裁看,它是一首五言律诗,从表达方式看,它是一首抒情诗。

2、介绍律诗的有关知识:

律诗共八句。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四联。

押韵,每联的尾字押韵。押韵的字叫韵脚。

颔联、颈联一定是对偶句。

3、朗读指导与训练

(1)把握五言诗的诵读节奏。

提示:五言诗一般是三个节拍,二二一或二一二。如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2)教师范读,学生齐读,整体感知

4、合作探究

(1)这首诗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初春。青山、绿水、潮平、风正、江春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

思念故乡。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想象“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如果你身临其境将会有怎样的感受?

“阔”是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似乎江面与岸齐平,船上人视野也因之开阔。“悬”是端直高挂的样子,风“正”表明顺风,同时又是和风,因此帆便端直高挂了。

(4)“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被人称道。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分析。

a、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

b、表现了时光匆匆,光阴荏苒。

5、背诵全诗、四、布置作业

默写诗歌《观沧海》和《次北固山下》。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钱塘湖春行》、《天净沙秋思》

一、《钱塘湖春行》

1、解题;简介作家作品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自号香山居士。一生写了很多诗,是唐代诗人中创作最多的一个。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

《钱塘湖春行》是他任杭州刺史时写的。钱塘湖,即杭州西湖。提起西湖,我们自然会想起苏轼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读了白居易的这首诗,仿佛真的看到了那含睇一笑的西施面影。

从诗的体裁看,《钱塘湖春行》是一首七言律诗,从表达方式看,它是一首抒情诗。

2、朗读指导与训练

(1)把握七言诗的诵读节奏。

提示:七言诗句的节拍有××/××/××/×,××/××/×/××。如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有时也可以这样划分:××/××/×××。如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2)教师范读,学生齐读,整体感知

3、合作探究

(1)从《钱塘湖春行》的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写的是初春景象?

如:“水面初平”、“争暖树”、“啄春泥”、“没马蹄”。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归纳主题。

诗中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喜悦的感情

(3)诗中“几处”“谁家”用得极有分寸,换作“处处”“家家”就没有这种效果。联系全诗,说说为什么。

“几处”“谁家”照应“早莺”“新燕”,准确地反映了初春时景物的特点,也表达了作者的欣喜之情。如果换作换作“处处”“家家”就没有这种表达效果。

4、背诵全诗。

二、《天净沙 秋思》

1、解题;简介作家作品

马致远:元代著名戏曲作家。他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代四大戏曲作家。

从诗歌的体裁看,《天净沙秋思》是一首散曲。“天净沙”是曲牌名,相当于可以填词歌唱的乐谱;“秋思”是题目,意思是秋天的思念。

马致远的散曲,以小令《天净沙秋思》最为有名,被誉之为“秋思之祖”。七百多年来,人们说起“乡愁”,就会想到这篇作品。因为它仅用28个字,就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

2、朗读指导与训练

(1)划分这首散曲的诵读节奏。

提示: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教师范读,学生齐读,整体感知

3、合作探究

(1)《天净沙秋思》描绘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些都是凄清、悲凉、感伤之景。

点拨:“小桥流水人家”是以乐景反衬哀景,“小桥流水人家”虽好却不是自己的家乡,有家归不得,更加悲从中来,肝肠寸断。

(2)哪句可以作为点睛之笔,道出了游子的情怀?

断肠人在天涯。

提示:断肠人,指长期漂泊在外的游子。

(3)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归纳主题。

通过凄清、悲凉、感伤的秋景描写,表现羁旅游子的孤苦寂寞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4)根据诗歌内容展开想象,写一段描述性的文字,字数150字左右。

深秋,夕阳西下。古道上,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正踽踽独行,陪伴他的惟有那匹衰瘦的老马。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将要归巢的乌鸦在树梢上盘旋;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之上的小桥,看到溪水流经的几户人家,炊烟袅袅,充满幸福温馨,而他此刻却有家难归,眼看太阳就要落山了,自己今夜又要投宿在何处?独自承受长夜漫漫,怎么能不悲从中来,肝肠寸断。

4、背诵全诗、三、布置作业

1、默写诗歌《钱塘湖春行》、《天净沙秋思》

2、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三。

《古代诗歌》教学设计7

一、整体把握

1、教材解读

本单元主要从形与神的角度欣赏古代散文。散文之“散”,表现了自然从容、姿态横生之美,并没有刻意安排的痕迹,而内中自有很强的思想逻辑和情感逻辑,要细细体味。

2、目标定位

(1)认识古代散文在形与祥关系上“散而不乱,气脉中贯”的特点。

(2)运用的要钩玄和因声求气的方法把握作品的意脉和情感,体会古代散文中的逻辑性和抒情性。

(3)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散文的逻辑性和抒情性,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思想脉络,练习归纳各个段落的主要内容,列出提纲,体会段与段之间的联系,这样才能理清全文的结构。

3、教学建议

本单元的教学可从“赏析指导”部分切入,围绕“散而不乱,气脉中贯”的特点,把握形与神的关系,探究文学名篇艺术上的完整性和统一性。可用8课时,具体安排如下:

(1)《六国论》《伶官传序》《祭十二郎文》都是值得反复诵读的名篇,切不可只把疏通词句作为教学重点而忽略了对这些文章的品读。还可以分别进行一些适当的拓展延伸。可分别2课时完成。

(2)《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的结构看似闲散随意,但是如果逐段理清主要内容就不难发现,从阐述绘画主张,到追忆二人的真情交往,到最后说明写作的缘由,文章始终都是以画竹及苏、文二人的情谊为中心点的。可用1课时完成。

(3)推荐作品《狱中杂记》《陶庵梦忆序》可合用1课时完成。

(4)注重比较阅读。可以在比较中有更多的发现和感悟,体味作者的感情。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教师可以补充一些背景知识,如韩愈、欧阳修、“三苏”等作家的一些情况。

二、专题研究

新教材在文言教学编排上有明显的“两重一轻”倾向,“两重”是指重视诵读,重视积累;“一轻”指轻篇章的分析,这一倾向从新教材的课后练习设计中可明显看出来。根据课标的要求,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可做如下安排:

1、《六国论》是一篇史论,可确定这样的教学目标:

(1)熟读并背诵课文,积累整理重要的文言知识,掌握文中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现象。

(2)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采用对比逐层论证的方法。

(3)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理解六国灭亡的历史教训。

“论”是散文的一种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析理愈透愈精,就愈能体现这种文体的特点。作者十分关心政治,本文到底切中了宋王朝的什么时弊?他在文中怎样通过评史来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这些主张有什么进步性和局限性?这是学习时要注意的。

首先,采用“立片言以居要”的方法,把六国灭亡原因集中到“弊在赂秦”这一中心论点上,至于为什么要“赂秦”,作者则地到最后才说出了最要紧的一句:“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其次,从布局上看,本文是从论史逐步转向论策的。因此文章先肯定燕、赵的“远略”,接着又批评了他们的错策。循此继进,作者又为六国设想出总体的战略,这样总体的战略设想是为后文“不赂而胜之”一语作铺垫的,也是针对北宋朝廷说的。这种写法就叫做“借古讽今”。

第三,本文的论证语言除气势俊伟、古劲简练外,还表现在论说语言的准确性与分寸感上,设问、对比、排比句式的运用恰到好处。

第四,本文是名篇,最好要求学生背诵全文,可采用诵读法,疏通文句;教师还要讲述一点必要的史实,用来拨疑解惑。还可运用比较阅读法,在程度较好的班级印发苏辙、李桢的同题文章《六国论》全文或片段,扩展阅读面,并作比较阅读指导,以加强对课文的理解。

2、《伶官传序》是欧阳作为《新五代史伶官传》作的短序。文章开篇就提出了“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的论点,之后引史论史,在叙事中融入自己的议论分析,对史实进行评论,从中总结历史教训,以古讽今。

先写晋王临终遗嘱,庄宗恪守父命,出兵报仇,终于凯旋,表明“成则由人”的道理。然后写庄宗大功告成之后不思进取,宠信伶官,国家由盛而衰,最终众叛亲离,被乱箭射死的惨状,证明“败亦由人”的道理。文笔酣畅,波澜起伏,引人深思。

教学中应注意:

(1)了解史论的一般特点,学习根据史料提炼出观点的方法;

(2)体会作者感悟,通过反复诵读,体会文章的文体特点和语言特点,掌握文中出现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特殊句式;

(3)认识“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等观点的深刻含义,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祭十二郎文》是一篇字字含泪,句句动情的抒情散文,也是一篇祭文,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不绝。古时候写祭文有一套固定的格式,内容多为对死者生平的追述和赞颂,形式多为骈文或四言韵文。韩愈的《祭十二郎文》打破了这一常规,主旨不在于称颂死者,而在于倾诉自己的痛悼之情。通过对家常琐事的记叙,表现自己与死者的密切关系,表达刻骨铭心的骨肉至情。

本文主要运用的艺术手法有:

(1)破骈为散,自由多变的形式。或散或偶,或长或短,情至而文生,被后人誉为“祭文中千年绝调”。后世祭吊名作如欧阳修《泷冈阡表》、李商隐的《祭小侄妇寄文》、袁枚的《祭妹文》等都受其影响。

(2)语言朴素自然,不事雕饰。《古文观止》评此文:“未尝有意为文,而文无不工。”韩愈写这篇祭文,倾吐了自己的真情,边诉边泣,所以他能做到情至笔随,字字句句皆从肺腑中自然流出,毫无雕饰之痕迹。

4、《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是一篇文艺随笔,也是一篇悼念性的记人散文。

本文以抒情为主,兼具叙事和说理。文章总结文与可的绘画理论,陈述自己对“艺”与“道”的密切关系。又通过叙述文与可的轶事和二人间的交往,表现了他的品德、个性,因旧谊深厚,故睹物思人,传递出对文与可的深切怀念之情。

三、练习题设计

(一)积累和运用

1、韩愈是的倡导者。他主张文章要言之有物,提出 的文学主张,其散文与柳宗元齐名,并称“韩柳”,他是之首。代表作有、等。

2、中国文学史上往往有作家并称的现象,如“三曹”是指、、;“初唐四杰”是指、、、;“三苏”是指、、。

3、写出下列空缺的文句。

(1)以赂秦之地,,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

(2)《书》曰:“满招损,谦得益。”,自然之理也。

(3)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以趋于亡。!

(4)呜呼!汝病吾不知时,,殁不得抚汝以尽哀,窆不临其穴。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洵,字明允,号老泉,唐宋八大家之一。

B、《六国论》和《过秦论》的“论”都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

C、苏洵的《嘉祐集》之“嘉祐”二字取自苏洵的书斋名。

D、《六国论》的中心句是“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5、分别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

①思厥先祖父 古义:今义:

②至于颠覆古义:今义:

③可谓智力孤危古义:今义:

④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古义:今义:

(二)能力与拓展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辍:停止,这里指离开;就:就职上任)

B、恐旦暮死,而汝抱无涯之戚也。(旦暮:早晚;戚:忧伤)

C、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具:全部;羞:同“馐”)

D、吾实为之,其又何尤。(尤:怨恨)

2、选出与例句加点字活用现象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仓皇东出。

A、一夫夜呼,乱者四应

B、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C、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D、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3、下边的短文选自苏辙的《六国论》,在见解与风格上,与其父苏洵互有同异,读后请作答。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籍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如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1)两篇《六国论》都论及了六国破灭的原因,但作者所持观点不尽相同,表现在哪里?

苏洵认为:

苏辙认为:

(2)比较两篇文章,哪一篇见解更为精到?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4、你学了《伶官传序》这篇课文以后,从庄宗这一史实和欧阳修的这篇文章中受到了什么样的启发?在你生活的周围,有没有“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而导致身败名裂的例子?

【参考答案】

(一)积累和运用

1、古文运动 唯陈言之务去 唐宋八大家 《马说》《师说》

2、曹操 曹丕 曹植;王勃 杨炯 卢照邻 骆宾王;苏洵 苏轼 苏辙

3、(1)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3)日削月割,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4)汝殁吾不知日,生不能相养以共居

4、C5、①祖辈父辈;爷爷。②到了……地步;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另提一事。③智谋力量;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④旧事,先例;真实的或虚构的用作讲述对象的事。

(二)能力与拓展

1、C 2、D 3、(1)苏洵认为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在于赂秦;苏辙则认为山东六国没有远略,“背盟败约”,互相残杀,从而导致了最后的灭亡。(2)苏洵文章在于借议论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是放弃斗争,屈从暴秦这一事实,以表达他翔时务弹劾当局的高尚情怀;而苏辙则立足六国“不知天下之势”这一点,从战略上进行思路详明的辩论,意有超越前人之处。(3)①用四个无战事的国家去帮助面临敌寇的韩国、魏国,使他们没有顾及东边的忧虑,而能为天下挺身而出抵挡秦军。②不知道这样,却贪图战场上获得一点点土地的好处,背弃盟约,自相屠杀,秦兵还没出现,可是天下的诸侯已经自己受困了。4、启发:①小事不小;②玩物丧志;③事在人为;④以古为镜(事例略)。

《古代诗歌》教学设计8

知识目标

1.了解作者及古代诗歌体裁的有关知识。

2.朗读并背诵诗歌,感受诗歌中蕴含的丰富情感。(重难点)

能力目标,体味各首诗歌中作者所创设的意境,理解情景交融的写法。

情感目标,感受诗歌中蕴含的丰富情感,领会诗歌中所表达的感情和生活情趣。

第1课时

1.了解作者以及写作背景。

2.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受诗中蕴含的丰富情感。(重难点)

3.理解情景交融的写法。(难点)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谁知道在我国的唐代、宋代、元代分别是哪种文学体裁取得的成就最高?(学生回答,教师明确:唐诗、宋词、元曲)的确,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诗的国度,以古老的《诗经》发端,优秀的诗歌作品浩如烟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四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二、教学新课

(一)常识简介

1.作者简介。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于建安五年(200年)在官渡大败兵强地广的袁绍,此后逐渐统一了北方。善诗歌,《步出夏门行》《蒿里行》诸篇,用乐府旧题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气魄雄伟,慷慨悲凉。对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也有所反映。

2.写作背景。

《观沧海》选自《曹操集》,是《步出夏门行》中的第一章。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登临碣石山。他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二)朗读指导

1.学生自读,把握四言诗的诵读节奏。

2.教师范读,正音解词。(或播放录音)

3.学生齐读,要求准确整齐,有节奏感。

4.学生借助注释,疏通诗歌内容。

(三)合作探究

1.全诗围绕哪个字展开来写?

明确: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2.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实的?哪些诗句是想象的?

明确: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这一层全是写现实中的实景。第三层(“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是虚景。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的,与诗的内容无关。

3.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明确:“日月之行”四句写大海,全用虚写,却表现了大海有包容天地的气概,更显示了诗人的博大胸怀。

4.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诗言志”,诗人写沧海,抒发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这种感情在诗中没有直接表露,而是蕴藏在对景物的描写当中。

目标导学二:学习《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一)常识简介

1.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世称“诗仙”。

2.写作背景。

诗人王昌龄于天宝年间被贬为龙标尉,当时李白正在扬州,听说此事,便写下此诗,寄托对朋友的牵挂。

(二)朗读指导

1.学生自读,把握七言诗的诵读节奏。

2.教师范读,正音解词。(或播放录音)

3.学生齐读,要求准确整齐,有节奏感。

4.理解大意。

(学生概述,老师补充指正)杨树花已落尽,杜鹃鸟在不停地啼鸣,听说你被贬到龙标去了,一路上要经过五条溪水。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它伴随着你,一直走到那夜郎的西边。

(三)合作探究

1.诗中融情于景,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的句子是哪两句?

明确: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2.联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写作背景思考,李白在诗的开头写景为什么选取“杨花”“子规”来写?

明确:写“杨花”且“落尽”是先点时令,杨花漂泊不定,如友人的身世;“子规”是杜鹃鸟的别名,鸣声异常凄切动人,这样的“暮春”在古诗中是一个花与泪同落的季候,这就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

3.“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一名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拟人。明月有了人性,能将“愁心”带给远方的朋友,诗句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以及对友人的关切之情。

三、板书设计

观沧海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第2课时

1.学习《次北固山下》,体会叙事写景的哲理美。

2.学习《天净沙·秋思》,理解诗歌的优美意境,感受主人公的思乡之情。

一、导入新课

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就是一首写乡愁的诗,且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一联而闻名于天下。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诗。

二、教学新课

(一)常识简介

1.作者简介。

王湾,唐代诗人。生卒年、字号均不详。洛阳(今属河南)人。

2.写作背景。

次北固山下,意思是泊舟停宿于北固山下。作者家住洛阳,旅于江南,在这座山下停泊,被这里开阔秀丽的景色所吸引,写下了这首诗。

3.文章体裁。

《次北固山下》是五言律诗。律诗共八句,一二两句为首联,三四两句为颔联,五六两句为颈联,七八两句为尾联;每句有五个字,叫五言。

(二)朗读指导

1.学生听读,把握五言律诗的诵读节奏。

2.教师正音解词,学生自读。(可以播放课文朗读的视频或音频文件)

3.理解大意。

翻译:我要走的道路,正从青青北固山向远方伸展,江上碧波荡漾,我乘船向前。潮水上涨,与岸齐平,江面变得开阔,水上的风吹拂着,一叶白帆高高悬挂。红日从东海上诞生了,冲破残夜,驱尽大地的黑暗,大江弥漫着温暖的气息,春天提早进入了旧年。我多么思念故乡,书信早已写好,如何寄回家园?掠过天空的北归鸿雁啊,拜托你们,把信捎到洛阳那边。

(三)合作探究

1.这首诗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明确:初春。青山、绿水、潮平、风正、江春。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

明确:思念故乡。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想象“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如果你身临其境将会有怎样的感受?

明确:“阔”是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似乎江面与岸齐平,船上人视野也因之开阔。“悬”是端直高挂的样子,风“正”表明顺风,同时又是和风,因此帆便端直高挂了。

4.“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被人称道。请选一个角度,做简要分析。

明确:(1)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2)表现了时光匆匆,光阴荏苒。

(一)常识简介

1.作者简介。

马致远(约1251—1321以后),号东篱,一说字千里,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他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

2.文体简介。

从诗歌的体裁看,《天净沙·秋思》是一首散曲。“天净沙”是曲牌名,相当于可以填词歌唱的乐谱;“秋思”是题目,意思是秋天的思绪。

马致远的散曲,以小令《天净沙·秋思》最为有名,被誉为“秋思之祖”。七百多年来,人们说起“乡愁”,就会想到这篇作品。因为它仅用28个字,就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乡愁。

(二)朗读指导

1.划分这首散曲的诵读节奏。

明确: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教师范读,学生齐读,整体感知大意。

翻译:干枯的藤、衰老的树,树上栖息着黄昏归巢的乌鸦。小小的桥、潺潺的流水,近处坐落着几处人家。古旧的道路、萧瑟的秋风,走来一匹疲惫不堪的瘦马。夕阳已经朝西方落下,思家怀乡的漂泊人还远在天涯。

(三)合作探究

1.《天净沙·秋思》描绘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明确: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些都是凄清、悲凉、感伤之景。

2.哪句道出了游子的情怀,可以作为点睛之笔?

明确:断肠人在天涯。

3.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通过凄清、悲凉、感伤的秋景描写,表现羁旅游子的孤苦寂寞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4.根据诗歌内容展开想象,写一段描述性的文字,150字左右。

明确:深秋,夕阳西下。古道上,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正踽踽独行,陪伴他的唯有那匹衰瘦的老马。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将要归巢的乌鸦在树梢上盘旋;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之上的小桥,看到溪水流经的几户人家,炊烟袅袅,充满幸福温馨,而他此刻却有家难归,眼看太阳就要落山了,自己今夜又要投宿在何处呢?独自承受漫漫长夜,怎能不悲从中来,肝肠寸断。

(四)比较阅读

《次北固山下》与《天净沙·秋思》在主旨方面有何异同?

明确:《次北固山下》和《天净沙·秋思》都抒发了游子的乡愁,但作者流露的情绪不完全一致。《次北固山下》描写诗人在船上的所见所思,表达了他在异地他乡热切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思乡之情。《天净沙·秋思》描绘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真切地表现出沦落异乡的游子的孤寂之情。

三、板书设计

次北固山下

天净沙·秋思

可取之处,在开始时把这四首诗的阅读放在古诗的写作背景下去读,不为教诗而教;能够结合曹操的背景加深学生对曹操在《观沧海》中的豪迈之情的理解,而不是简单地向学生介绍强调;在学习《天净沙·秋思》时能够进行比较阅读。学生学习气氛比较浓,课堂思维活跃。不足之处,课容量安排太大,课堂各环节之间时间安排不科学、不精确,导致授课时间紧张。今后在教学中应该增加学生的课中自由探讨时间,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古代诗歌》教学设计9

一、诗歌常识

(一)古诗的分类

古典诗歌有古体诗(又名古诗、古风)、近体诗(又名今体诗、格律诗)、词(又名诗余、长短句、曲词、曲子词)、曲等几种不同形式。

古体诗就是古代的自由诗,形式自由,篇幅不限,每句字数不定(指杂言),不讲对仗,押韵自由等。它有四言古诗(最早出现于《诗经》)、五言古诗(成熟于汉,如《古诗十九首》)、七言古诗(成熟于唐代,如《长恨歌》)、乐府诗(标题有的加上“歌”“行”“引”“曲”“吟”“弄”等名称,如《琵琶行》)等形式。

近体诗鼎盛于唐代,除排律外,篇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韵有定位。它有绝句和律诗两种类型,绝句分五言绝句(五绝)、七言绝句(七绝)两种,律诗分五言律诗(五律)、七言律诗(七律)、排律三种。

词鼎盛于宋代,按字数多少,分为小令(58字内)、中调(59—90字内)和长调(91字以上)三种形式。词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韵有定位。

曲鼎盛于元代,有散曲和杂剧两种形式。散曲又有小令(短小的曲子)和套数(又名“套曲”)两种形式。

(二)诗、词、曲的有关知识

①古体诗和近体诗

古体诗和近体诗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二者的主要区别是:近体诗是指唐初形成的,在字数、声韵、对仗等方面都有严格规定的格律诗,古体诗则不讲格律,唐代以前的诗歌都是古体诗。

②律诗和绝句(又叫截句)

律诗和绝句的区别主要在句数上。绝句只有四句,可以对仗,也可以不对仗。律诗共八句,一二两句为首联,三四两句为颔联,五六两句为颈联,七八两句为尾联。首联和尾联可对仗,可不对仗,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无论律诗还是绝句,都有平仄声的要求。八句以上的律诗为排律。

③歌、行、引

古代诗歌体裁,三者无严格区别。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有五言、七言、杂言,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琵琶行》《李凭箜篌引》。

④乐府和新乐府

乐府,本是汉武帝时掌管音乐的官署名称,后来成为诗体的名称。汉、魏、南北朝乐府官署采集和创作的乐歌,简称为乐府。新乐府创于初唐。初唐诗人写乐府诗,除沿用汉魏六朝乐府旧题外,有少数诗人另立新题,已与原声韵不同,故称新乐府,到白居易确定了新乐府的名称。

⑤题目和词牌

题目和词牌的区别:词的标题是词的内容的体现,词牌是一首词的曲调名称。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念奴娇”是词牌,“赤壁怀古”是题目,揭示该词是一首抒怀词,地点是“赤壁”。词必须有词牌,但不一定有题目。分成两段的词上段称为“上阙”(或“上片”),下段称为“下阙”(或“下片”)(“阙”是乐曲终了的意思)。

⑥散曲

散曲是宋元时代兴起的,由词蜕化出来的一种和乐演奏的歌曲。体式和词相近而比词自由,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散曲包括小令和套数两种形式。小令只含一支曲子,而套数是合一个曲调中多支曲子为一套,是戏曲或散曲中连贯成套的曲子,一套中曲子数不定,少则两曲,多则不限;每一套数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全套曲牌名;全套曲必须同一宫调,有首有尾,一韵到底;结尾处多用“煞”,用多少遍没有规定。

⑦元杂剧

杂剧是宋金时期在诸宫调等的基础上成长起来的文学样式,是一种把歌曲、宾白、舞蹈、表演等结合起来的戏曲艺术形式。在结构上一般每本为四折(也有五折六折的),必要时加“楔子”,每折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套曲,杂剧可分为旦本(女主角主唱)和末本(男主角主唱)两种,如《窦娥冤》就是旦本,其中第三折用的是“正宫”调。元杂剧剧本由科、唱、白组成,“科”是剧本中对主要动作、表情和舞台效果作出的规定;“唱”就是唱词;“白”是宾白,宾白分为对白(人物对话)、独白(人物自叙)、旁白(背着别的人物自叙心理)、带白(唱词中的插话)。元杂剧的主要角色是:旦(女角色),扮演女主角的叫正旦,配角有副旦、外旦、小旦等;末(男角色),扮演男主角的叫正末,配角有副末、外末、小末等;外(外末),扮老年男子;净,俗称大花脸,大都扮演性格、相貌上有特异之点的.人物(如张飞、李逵);丑,俗称小花脸,大都扮演男性次要人物;扮演老年妇女的称卜儿。

二、中国古代诗歌流派

1.山水田园诗派。以描写恬静悠然的自然风光为主,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歌咏,或流露不愿同流合污的情绪,或表现隐逸避世的消极思想。其代表作家有晋代的陶渊明、谢灵运和唐代的王维、孟浩然等。

2.边塞诗派。以边塞生活、战争为题材。代表作家有唐代高适、岑参,还有王昌龄、王之涣、王翰、崔颢等。

3.豪放派。宋代词坛的一大流派,其作品气势豪放,意境雄浑,词中充满豪情壮志,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代表词人以苏轼、辛弃疾为主,代表作品为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婉约派。宋代词坛上的一大流派,其作品语言清丽、含蓄,词中抒发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深沉幽怨,题材较狭窄,往往多是写个人遭遇、男女恋情,也有写山水,融情于景的。代表词人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姜夔等。

三、中国古代诗人作品

(一)春秋时代

l.《诗经》本只称《诗》,后又以“诗三百”为代称,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从周初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开创我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列为“五经”之一。

2.屈原,名平。我国第一个爱国主义、浪漫主义诗人,开创楚辞新诗体,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主要作品为《离骚》《九歌》《天问》《九章》等。西汉刘向编成《楚辞》一书,以屈原作品为主。因具有浓厚的楚国地方色彩,故称“楚辞”,后世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骚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离骚》和《诗经》中的国风并称“风骚”,成为“文学”的代名词。

(二)两汉

3.乐府,主要作品为《陌上桑》《长歌行》《上邪》《十五从军征》《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与《木兰诗》合称“乐府双璧”。

(三)三国两晋南北朝

4.曹操,“三曹”之首。主要作品为《魏武帝集》。代表作有《苦寒行》《龟虽寿》《短歌行》《观沧海》等。属乐府歌辞。开创“建安风骨”新风。

5.曹植,字子建,封陈王,谥思,后称陈思王,“三曹”之一。主要作品为《曹子建集》。代表作有《白马篇》《七步诗》《洛神赋》。

6.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谥靖节,我国第一位杰出的田园诗人。有《陶渊明集》。代表作有《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饮酒》等。

7.北朝乐府。主要作品有《木兰诗》《敕勒歌》《折扬柳歌辞》都被收入《乐府诗集》,其中《木兰诗》为“乐府双璧”之一。

(四)唐

8.王勃,字子安,“初唐四杰”之一(另三位是骆宾王、卢照邻、杨炯)。主要作品为《王子安集》,其中《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膝王阁序》最有名。他在“四杰”中成就最高。

9.王之涣,主要作品为《凉州词》《登鹤雀楼》。绝句《凉州词》被誉为“唐代绝句压卷之作”。属边塞诗派。

10.孟浩然,唐代第一个大量写山水诗的人,与王维齐名,世称“王孟”。主要作品为《过故人庄》《春晓》等。

11.王昌龄,世称王龙标,七绝圣手。主要作品为《出塞》《从军行》,善边塞诗。

12.王维,字摩洁,官至尚书右丞,故称王右丞。诗人兼画家。与孟浩然同为盛唐田园山水派代表。主要作品为《送元二使安西》《相思》《观猎》《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苏轼赞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13.高适,与岑参齐名,并称“高岑”,同为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主要作品为《燕歌行》《别董大》等。

14.李白,字太白,别号青莲居士,人称“诗仙”。与杜甫并称“李杜”。主要作品为《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望天门山》《秋浦歌》等,属浪漫主义豪放派,古典诗歌艺术的高蜂。韩愈称赞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15.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拾遗、杜工部。与李白齐名,人称“诗圣”。主要作品为《兵车行》《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结为《杜工部集》。现实主义诗歌艺术的高峰,被称为“诗史”。

17.岑参,边塞诗派的重要代表。主要作品为《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逢入京使》等。

18.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与元稹合称“元白”。主要作品为《秦中吟》《新乐府》(包括《卖炭翁》等)《长恨歌》《琵琶行》等,他是现实主义传统的继承者。

19.李贺,字长吉。主要作品为《雁门太守行》《金铜仙人辞汉歌》等。其作品想象奇特,用词瑰丽,有浪漫主义色彩,风格独特。被称为“诗鬼”。

24.杜牧,字牧之,别称小杜,与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晚年居樊川别墅,因号杜樊川。主要作品为《阿房宫赋》《江南春绝句》《清明》《泊秦淮》《秋夕》等。

20.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主要作品为《锦瑟》《无题》等。诗多以爱情为题材,缠绵秀丽,对后代有很大的影响。

21.李煜,字重光,五代时南唐国主,世称李后主。主要作品为《虞美人》《相见欢》《浪淘沙令》等。

(五)宋

22.范仲淹,字希文,谥文正。主要作品为《苏幕遮》《渔家傲》等,属豪放派。

23.柳永,原名三变,字耆卿,别称柳七,柳屯田。主要作品为《雨霖铃》《八声甘州》等。

24.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谥文忠。“唐宋八大家”之一,宋代最伟大的文人。开创了豪放词派。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

25.李清照,号易安居士。主要作品有《武陵春》《如梦令》《声声慢》等,结为《漱玉词》古代最重要的女诗人,宋代婉约词派中成就最高者。

26.陆游,字务观,号放翁。人称“小李白”。主要作品为《书愤》《示儿》《钗头凤》等。结为《剑南诗稿》《渭南文集》《老学庵笔记》。中国古代最高产的诗人(有诗9000多首)。

27.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与苏拭并称“苏辛”。主要作品为《稼轩长短句》,名篇有《摸鱼儿》《永遇乐》《清平乐》等。继承并发展了苏轼的豪放词风,开拓了词的表现范围。

28.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主要作品为《白石道人歌曲》,《扬州慢》等出于此。

(六)元

29.关汉卿,名一斋,号已斋叟。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并称“元曲四大家”。我国古代第一位伟大的戏剧家,世界文化名人。主要作品为《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

30.王实甫,主要作品为《西厢记》,元代剧本中最长的一部(21折),也是元剧中最成功的作品之一。

31.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元曲“四大家”之一。主要作品为杂剧《汉宫秋》,散曲《天净沙秋思》等,元散曲作者中成就最高的之一。

《古代诗歌》教学设计10

【教学目的】

1、学习这五首诗,朗读、背诵这五首诗词。

2、理解五首诗歌的意境。

3、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朗读、背诵这五首诗词。

2、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诗歌的意境。

【课时】

2课时。

【课型】

综合新授课。

【教学方法】

讲读──讨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

1、查字典,读准下列字的音:

碣石澹澹竦峙萧瑟枯藤昏鸦天涯

2、自己练习读这五首诗:

二、三分钟演讲

三、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请一生讲一个曹操的故事。

2、教师作简评,引出曹操的远大抱负。

四、学习《观沧海》

1、作家作品简介:

《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是《步出夏门行》中的一章。作者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省毫县)人。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在镇压黄巾起义中,逐渐扩充军事力量。建安元年(196年)迎献帝都许昌,用他的名义发号施令,先后削平吕布等割剧势力。建安五年(200年)在官渡大败兵强地广的袁绍,此后逐渐统一了北方。建安十二年(207年)东征乌桓,也取得了很大的胜利。次年率军南下,被孙权、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后封魏王。曹丕称帝,追尊他为武帝。善诗歌,《步出复门行》《蒿里行》诸篇,用乐府旧题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气魄雄伟,慷慨悲凉。对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也有所反映。

《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登临碣石山。他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2、朗读诗歌指导:先范读再由学生试读。

3、指导学生评析诗句。逐句分析,先由学生分析,再由教师归纳。

小结:

写景的十句,前六句写的是实景,后四句写的是虚景。这首诗借景抒情。将眼前海上景色和自已的雄心壮志融合在一起,诗人以沧海自比,开阔的意境,雄浑的气势,也是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的表现。诗中洋溢着饱含的激。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请同学们带着感情,再次朗诵这首诗歌。

4、齐读齐背,抽查个别背诵。

五、学习《次北固山下》

1、作家作品简介:

《次北固山下》选自《全唐诗》,作者王湾,洛阳人,唐代诗人。

2、朗读这首诗。

3、指导学生评析诗句。

4、题解:

次北固山下,意思是泊舟停宿于北固山下。北固山三面临江,形势险要,号称“天下第一江山”。作者家住洛阳,旅于江南,在这座山下停泊,被这里开阔秀丽的景色所吸引,写下了这首诗。这首诗是写乡愁的。

5、总结:

首联两句点题。“青山”当指北固山,在镇江之北,面临长江,三面环水。诗人此刻在船上,“客路”即驿道,既在青山之外,他是看不到的,可见这是诗人的想像,表明船到镇江后,他还要乘驿车到别的地方去,已暗含旅途奔波之意。

颔联写船上所见景色,是近景。“平”“阔”“正”“悬”四字炼得好:“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潮平”一语,又是为颈联中“江春”一语作铺垫。

颈联是这首诗中的佳句:夜还没尽,就看到一轮红日从东边江面上徐徐升起,带来了温暖的气息;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残夜而东方海日已升,旧年而江上已是春天)。时间过得这么快,怎能不令人感慨系之!

尾联由感受写到思乡。虽然有美好的江南景色可观赏,却无法抑制涌动的思乡之情。诗人离家日久,见此景,情何以堪?由此他自然想到要借雁足来给他传递家书了。

全诗层层相因,浑然一体。诗中对景色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虽然末句写了旅途中的乡思,却没有一点凄凉之情。

6、当堂背诵。

第二课时

一、学习《钱塘湖春行》

1、作家作品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自号香山居士。唐代大诗人。他主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反对形式主义。其诗歌形象鲜明,语言通俗,清新,如《长恨歌》《琵琶行》《卖炭翁》《忆江南》《赋得古原草送别》等,深得人们的喜爱和传诵。有《白氏长庆集》72卷,集诗3000余首,数量之多,是唐代诗人中首屈一指的。

《钱塘湖春行》是穆宗长庆三年春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所作。钱塘湖是西湖的别名。诗中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喜悦的感情。

2、朗读诗歌指导:先范读再由学生试读。

3、指导学生评析诗句。逐句分析,先由学生分析,再由教师归纳。

小结:

首联从大处落笔,写诗人行经孤山寺和贾亭时所看到的山光水色。“初平”,写春水初生,略与堤平。“云脚低”,写白云低垂,与湖水相连。这就勾出了西湖早春的轮廓。

中间两联是分写。

颔联写莺燕,是诗人所见。莺是春的歌手,都争着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已开始衔泥筑巢,这样的景象给人们带来了生机勃郁的感觉。

颈联写花草,着重表现诗人的主观感受。唐时人们有骑马游春的习俗。马在浅草地上走得很轻快,人在马背上自然感到舒适,但看花的时间长了,眼前一片姹紫嫣红,使人目不暇接,也会产生迷乱的感觉。

尾联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喜悦的心情。“行不足”,是因为看不足,说明诗人流连忘返,完全陶醉在这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了。

4、齐读齐背,抽查个别背诵。

二、学习《西江月》

1、作家作品简介:

《西江月》选自《稼轩长短句》,作者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爱国词人。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即归南宋。他力主抗金,屡受打击,隐居上饶带湘凡达20年。曾短期被起用,但不受重视,抱很而终。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

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与苏城并称为“苏辛”。有《稼轩长短句》。

2、题解:

这首词有个题目“夜行黄沙道中”,黄沙,即黄沙岭,在江西省上饶县西,辛弃疾退隐上饶带湖期间,经常行经风景优美的黄沙进中。

3、指导学生解析课文,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4、小结:

这首词构画了一幅江南山村盛夏月夜图,一片诗情画意,优美动人,夜色那么清幽,气氛那么恬静,充满了朴野成趣的乡土气息,抒发了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

5、齐读齐背,抽查个别背诵。

6、写分析短文,就两首诗你所体会的意境来写一写自己的看法。

抽查几个交流。

第三课时

一、学习《天净沙秋思》

1、解题:

“天净沙”曲牌名,“秋思”题目。元曲是我国古代诗歌中的一种体裁,兴于元代,又称散曲。曲有小令、套曲之分,《天净沙》是小令。曲与词体式相近,都按调填词,但较词明快自由。

2、通过想象,把握意境。

作者在曲中只是列举几种事物,没有使用动词或关联词,即形成一幅有形象,有色彩,有气氛,有韵味的图画。

通过想象,描述图景,切忌硬译:

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独行。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即将归巢的暮鸦在树梢上盘旋。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上的小桥,来到溪边的几户人家的门前,这时太阳快要落山了,自己却还没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长夜,不禁悲从中来,肝肠寸断。

3、总结:点评想象,点明《天净沙》的艺术成就。

元代散曲家马致远,早年热衷功名,屡不得志,漂泊生涯二十余载,本曲乃漂泊生涯体验的结晶,是作者用血与泪写成的,元曲中的“绝唱”,元人誉为“秋思之祖”,近代王国维赞其“寥寥数语,深得唐人绝句妙境”,是“小令之最佳者”。

4、布置作业:

改写本曲为一篇200字左右的小。

二、课堂练习:阅读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从诗的体裁看,它是一首体诗,从表达方式看,它是一首_____写景诗。

2、诗中最能反映作者的博大胸襟的诗句是。

3、最后两句与诗的正文的关系是。

4、本诗以字统领全篇,先写景,然后写景,借景抒情,表现了诗人。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5、表现了诗人行踪的诗句是。

6、表现是“春行”的诗句是。

7、表现作者骑马游西湖的诗句是。

8、诗中运用对仗的句子是。

三、老师点拨

1、从诗的体裁看,它是一首乐府体四言诗,从表达方式看,它是一首感怀写景诗。

2、诗中最能反映作者的博大胸襟的诗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3、最后两句与诗的正文的关系是最后两句是乐章结尾时的套话,与正文无直接关系。

4、本诗以观字统领全篇,先写实景,然后写虚景,借景抒情,表现了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

5、表现了诗人行踪的诗句是。

6、表现是“春行”的诗句是。

7、表现作者骑马游西湖的诗句是。

8、诗中运用对仗的句子是。

【板书设计】

古代诗歌五首

观沧海曹操东汉四言乐府登山望海

次北固山下王湾唐朝五言律诗驾舟扬帆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朝七言律诗赏花观鸟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南宋宋词夏夜出行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代元曲悲秋思乡

【课后小结】

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点拨,让学生准确理解五首诗的思想及主旨,能当堂准确流畅地背诵。

《古代诗歌》教学设计11

学习目标

1.了解一些古代诗歌常识。

2.理解诗歌主题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3.欣赏精彩文句,培养想象能力,体会诗歌意境和思想感情。

一、预学单(课前)

1.了解古代诗歌常识

通常所说的古代诗歌包括古体诗、乐府诗、律诗、绝句、词、曲等。

唐代以前出现的较少格律限制的诗体叫诗。如本课的《》。而把唐朝新出现的诗、叫近体诗。如本课的《》和《》就是律诗。

律诗,因格律要求严格而得名,有言律诗、言律诗两种;律诗的格律有规定、限制了对仗,八句可分为四联,两联必须两两对仗,是两对对偶句。

曲是一种与词相近的韵文形式,出现于南宋和金代,盛于元代,是受民间歌曲的影响而形成的,句法较词更为灵活,多于口语,用于韵也更接近口语。如本课的《》

2.根据拼音写出恰当的词语

(cāng)海(jié)石(sǒngzhì)归(yàn)水何(dàn)(xiāo)(sè)

3.了解作者作品。

①《观沧海》一诗选自__________,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___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的诗以__________见称。

②《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次”意为__________,该诗作者为唐代诗人______。

③《天净沙·秋思》的作者是,他的散曲,扩大题材领域,提高艺术意境。声调和谐优美,语言疏宕豪爽,雅俗兼备。

二、课堂练习

《观沧海》

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2.诗歌借诗人见到的沧海之景,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首句中写飘落的“杨花”,哀啼的“子规”有什么用意?请结合文意回答。

2.诗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次北固山下》

1.最耐人寻味的是颈联,这一联诗到底蕴含着怎样的哲理呢?

2.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天净沙·秋思》

1.这首小令被称为“秋思之祖”、“思乡绝唱”,请结合诗歌,谈谈原因。

2.在这幅绝妙的晚秋思乡图中,却出现了“小桥流水人家”的幽静美景,这与“断肠人”的愁情一致吗?谈谈自己的见解。

三、课后练习

《峨眉山月歌》

1.这首诗构思精巧,历来为人称道。其精巧之处主要表现在哪里?结合诗句谈谈。

2.第二句诗用入、流两个动词写出了峨眉山月怎样的一种动中之景?

《江南逢李龟年》

1.清朝蘅塘退士评说:“世运之治乱,年华之盛衰,彼此之凄凉流落,俱在其中。”

请举例说明诗人是用什么手法表现出上述意思的。

2.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1.“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2.这首诗与孟浩然《过故人庄》都有“菊”这个意象,它们有什么不同?

附《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夜上受降城闻笛》

1.诗中“沙似雪”、“月如霜”两个生动的比喻,形象地描绘出边塞怎样的环境特点?

2.这首诗被推崇为中唐边塞诗的绝唱,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古代诗歌》教学设计12

学习目标:

1、熟练掌握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及作用。

2、掌握诗歌修辞手法题的设题方式和答题步骤。

课前预习案

一、古诗词中常见修辞手法:

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双关、对偶、对比、设问、反问、用典、互文、叠字、反复、顶真等。

1、比喻

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博喻。有突出事物特征,化抽象为形象的作用。比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诗歌巧妙地把抽象的愁比做滚滚东去的江水,写出了愁绪的多与绵长。

●例析1: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柳梢青·送卢梅坡 刘过

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遂舟行。

[注]①泛菊:饮菊花酒。②吹梅:吹奏《梅花落》。

问: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

简析:这首诗主要运用了比喻手法。上片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来表现离别之苦,下片用尘随马去,月遂舟行的比喻来表现思念之切。

2、借代

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例如李清照的《如梦令》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①借用人(或物)的标志、特征去代替人(或物)的名称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简析:朱门指代居住在骊山宫的显贵之家,反衬宫门之外的凄惨景况。

②借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去代替事物的整体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简析:帆,原指挂在船桅上利用风力使船前进的布篷,这里诗人以帆代指整个船。

樯橹灰飞烟灭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简析:樯是船上的桅杆,橹是比桨长大的划船工具,安在船尾或船旁。这里用樯橹代战船。

③以客观存在的具体事物去代替概括抽象的事物

举酒欲饮无管弦。白居易《琵琶行》

简析:管是一种类似于笛的乐器,弦是乐器上的肠线或金属丝。这里,诗人用管弦指代音乐。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简析:金戈指金属制的戈,铁马指配有铁甲的战马。这里金戈铁马用来代指精锐部队。

3、夸张

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李白的作品中表现极为突出,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危楼高百尺等。

●例析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问: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做简要分析。

简析:第三联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同时这两句诗想像神奇,在云间连榻,在天上行杯,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

《古代诗歌》教学设计13

一、教学目的1、指导学生反复诵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和《天净沙·秋思》,想象诗中情景,体会诗人的情感。

2、引导学生揣摩诗中的典型意象在诗歌表达中的作用,并在勾连其他诗歌中加深理解,在情境中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揣摩诗中的典型意象在诗歌表达中的作用。

2、在情境中,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难点:

勾连其他诗歌,引导学生加深对古诗意象的含义与作用的理解。

三、教学策略

本课主要采用朗读法、赏读评议法、活动法等教学方法,此外与直观形象的多媒体结合,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学生对古诗的感知是通过朗读来完成的。

2、自主学习,将自学中遇到的问题留下来质疑问难,通过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加以解决,教师在点拨时授以学法指导。

3、在课文解读中设置好问题角度,激发学生多向思维。引导鼓励学生大胆交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语:同学们,在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唐诗、宋词和元曲是重要的艺术经典。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学习一首唐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首元曲:《天净沙·秋思》,并且一起探索这两首诗歌中的意象。

【设计意图】明确课堂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整体感知

1、作家梁晓声说:读书是一种幸福,老师要补充一句:读诗是一种更大的幸福。老师读,同学们认真听,标出易读错的字音,听清节奏。

2、现在请同学们自由的大声朗读诗歌。(仿读,读准字音,重音、节奏。)

3、指名说说读诗的感受,并试着读出自己的感受,师鼓励肯定。

【设计意图】营造情境和引导整体感知诗歌的内容和情感。

(三)学习《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了解“意象”。

1、赏析诗中的意象。

(1)介绍“意象”的概念。

古诗中的意象,可以这样理解:象:诗中所写之“景”,所咏之“物”。意: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意象就是融入了作者情感的景和物。诗人的思想感情,借意象来表达、传递。

(2)介绍本诗写作背景。

得知好友王昌龄仕途屡遭挫折,被贬龙标,李白深表同情和关切,写诗遥表关怀,希望带去一点慰藉,分担他的愁苦。李白在诗中选取了哪些景和物呢?(杨花、子规、明月等)

(3)杨花和子规是什么?有什么特点?(杨花,柳絮,是漂泊无依的形象。子规即杜鹃,啼声哀切,“杜宇声声不忍闻”。)

(4)景物纷繁,作者选取它们是随手拈来还是有意挑选呢?如果你是李白,猜一猜他选这些意象的原因。用“我选这些意象的原因是……”的句式表达。(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特选杨花和子规,不仅因为它们能点明暮春时节,还由于它们能烘托凄凉、悲惋的氛围,以寄寓作者叹飘零、感离恨的特定情感。)

2、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其中的叹息感伤之情。

3、师生共同总结诗歌意象的内涵和它在诗歌鉴赏中的作用。

(四)学习《天净沙·秋思》

1、学生自读诗歌,找到诗中描绘的意象。(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最后汇报学习成果)

2、本诗一词一景,把多个意象直接组合在一起,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描绘了一幅萧瑟悲凉的深秋晚景图)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对诗中意象的理解,发挥联想和想象,用第一人称来描述这个画面。其他同学随他的描述来体悟诗情(表现了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与惆怅)

3、有感情地朗读。

渲染情境:干枯的藤、衰老的树,树上栖息着黄昏归巢的乌鸦。小小的桥、潺潺的流水,近处坐落着几处人家。古旧的道路、萧瑟的秋风,走来一匹疲惫不堪的瘦马。夕阳已经朝西方落下,思家怀乡的漂泊人还远在天涯。

师生共同朗读《天净沙·秋思》。(低缓忧伤)

4、当堂背诵积累。

古诗不仅要欣赏,更需要积累。请同学们背诵这两首古诗。(当堂练背,试背。没背好的课后背诵并默写)

【设计意图】加深对诗歌中意象的内涵和作用的理解。

(五)拓展积累

你还知道哪些诗歌中的典型意象?举出具体的诗句为例,分析这种意象寄寓的是作者怎样的情感。

举例如明月、蝉、柳、红豆等。

【设计意图】更进一步地加深对诗歌中意象的内涵和作用的理解。

(六)布置作业

朗读课本后“积累与拓展”第五题中的诗句,课下搜集整理其他借明月抒发思乡怀友之情的诗句,并按照作者的生平经历分类(如遭贬流放、战乱流离、在外求学……)。

【设计意图】阅读积累更多诗歌,并搜集整理中加深对古诗中意象的含义与作用的理解。

《古代诗歌》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1、识记作者、作品;

2、有感情地背诵诗文;

3、深刻理解诗歌内容与情感。

教学重点:

领悟诗人寄寓的豪迈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古诗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们有的充满了生活的情趣,有的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千百年来被人们广为传颂。从今天开始,我们将陆续学习课本中的四首古诗,它们都是写景抒情的佳作。诗人登山望海,赏花观鸟,咏春悲秋。我们学习这些诗歌时候要注意多朗读,朗读时要读准字音和节奏,现在先学习第一首《观沧海》

二、检查预习

1、《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作者曹操,字孟德,三国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与其子曹丕、曹植合称为“三曹”。代表作有诗歌《蒿里行》、《观沧海》、《龟虽寿》等。

2、从《观沧海》一诗的体裁看,它是一首乐府诗。(四言绝句)

三、作者简介(将课本下面注释有的划起来)

四、写作背景(PPT展现)

这首诗作于汉献帝十二年(公元207年)八月,曹操大破盘踞在我国东北部的乌桓族及袁绍的残余势力,统一了北方;九月,在归途中经过碣石山,写下了这首诗。

诗人当时正处在自己事业的最高峰,他已经削平了北方群雄,又打垮了乌桓族和袁绍残部,消除了后患,如果再以优势兵力去消灭南方的割据势力的话,他就可以一统天下了!

五、诗歌朗读(朗读指导)

1、听录音,把生字词标记注音,注意朗读的节奏、情感的变化。

2、生字词注音之后,全班齐读。

六、疏通文意,解释关键字词

1、沧:苍苍茫茫,这里指广阔辽远,看不见边际的大海;

2、临:到达;

3、碣石山:地名,在今天的河北昌黎;

4、何:程度副词,多么;

5、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

6、竦峙:高耸挺立。竦:高起;峙:挺立;

7、秋风萧瑟:秋风吹动草木发出的悲凉的声音。萧瑟:树叶被风吹动的声音。

(让生回答,全班齐读)

译文:

向东来到碣石山,并来观赏这广阔无垠的大海。

海水起伏摇荡,山岛高高挺立。

岛上树木郁郁葱葱,百草丰美茂盛。

秋风瑟瑟吹来,海上涌起巨大的波涛。

日月运行不息,好像在海涛中运行。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在海涛中闪烁发亮。

真是好极了,用这首诗歌来表达我的感受吧。

(全班齐读译文)

七、诗歌品析

1、全诗围绕哪个字展开来写的?第一句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明确: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内容都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第一句主要写了“观海的地点和目的”。

2、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实景的?哪些是想象?

明确:全诗共写了三层意思:

第一层:(开头两句):叙事,交代了观海地点和目的,直陈其事,“观”字统领全篇。

第二层:(水何……涌起):描写了大海的景象和山岛景象。——实景

问:实写观海的诗句一共有6句,所写的内容和角度有什么不同?

(1)“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总写全景,大海和山岛的景象;

(2)接着两句写岛上的草木,“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一派生机勃勃。这两句是紧扣上句“山岛竦峙”展开的;

(3)下面两句“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写出了海上景象的变化,惊涛拍岸。

第三层:“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体现了作者的气概。——虚景。是作者想象出来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的,与诗的内容无关。

八、诗意理解,写作特点

1、本诗借景抒情,诗人以洗练的笔法,神奇的想象,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2、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虚实结合,动静结合。

九、复习总结

《次北固山下》

教学用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观沧海》让我们感受到了曹操的豪迈情怀,现在我们一起去体会另一位诗人的浓浓乡思。

二、预读检查

《全唐诗》、王湾、唐、五、律

三、写作背景

次北固山下,意思是泊舟停宿于北固山下。北固山三面临江,形势险要,号称“天下第一江山”。

作者家住洛阳,旅于江南,在这座山下停泊,被这里开阔秀丽的景色所吸引,写下了这首诗。

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这首诗是写乡愁的。

四、听录音朗读(注意节奏)

(齐读全诗)

五、诗句详解

漫漫的旅途远在青山之外,我乘船在碧绿的江水中前行。

潮水涨满之时,两岸之间水面宽阔,顺风行船一帆高挂。

夜将尽未尽的时候,一轮红日从海上升起,江上早春,旧年未过,新年已到。

家信已经传达到了哪里呢?希望北归的大雁帮我将家信捎回家乡。

(逐步引导生翻译,全班齐读原诗和译文)

六、思考回答问题

1、诗中描写了什么时节的哪些景物?表现出什么特点?

2、从这首诗中你可以看出诗人此时此刻的心情是怎样的?从哪句诗可以看出?

3、为什么诗人突然想到要寄一封家书呢?

七、名句赏析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蕴含的哲理:

(1)红日驱走黑暗——————乐观向上

(2)春意驱走寒冷—————乐观积极

(3)新旧事物更替——————体现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

八、主旨

诗中诗人即景抒情,细致地描绘了长江中下游开阔秀丽的早春景色,抒发了旅途中的思乡之情。

《古代诗歌》教学设计15

一、课题:古代诗歌五首

二、教学目的:

1.学习这五首诗,朗读、背诵这五首诗词。

2.理解五首诗歌的意境;

3.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重点

1.朗读、背诵这五首诗词;

2.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难点 :

1.理解诗歌的意境。

五、课时:2课时。

六、课型:综合新授课

七、教学方法:讲读-讨论

八、教具:

九、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

1.,读准下列字的音:

碣石 澹澹 竦峙 萧瑟 枯藤 昏鸦 天涯

2.自己练习读这五首诗:

(二)三分钟演讲

(三)创设情境,导入

新课

1.请一生讲一个曹操的故事。

2.教师作简评,引出曹操的远大抱负。

(四)学习《观沧海》

1.作家作品简介

《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是《步出夏门行》中的一章。作者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省毫县)人。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在镇压黄巾起义中,逐渐扩充军事力量。建安元年(196年)迎献帝都许昌,用他的名义发号施令,先后削平吕布等割剧势力。建安五年(200年)在官渡大败兵强地广的袁绍,此后逐渐统一了北方。建安十二年(207年)东征乌桓,也取得了很大的胜利。次年率军南下,被孙权、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后封魏王。曹丕称帝,追尊他为武帝。善诗歌,《步出复门行》《蒿里行》诸篇,用乐府旧题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气魄雄伟,慷慨悲凉。对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也有所反映。

《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登临碣石山。他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2.朗读诗歌指导:先范读再由学生试读。

3.指导学生评析诗句。逐句分析,先由学生分析,再由教师归纳。

小结:

写景的十句,前六句写的是实景,后四句写的是虚景。这首诗借景抒情。将眼前海上景色和自已的雄心壮志融合在一起,诗人以沧海自比,开阔的意境,雄浑的气势,也是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的表现。诗中洋溢着饱含的激情。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请同学们带着感情,再次朗诵这首诗歌。

4.齐读齐背,抽查个别背诵。

(五)学习《

次北固山下》

1.作家作品简介

《次北固山下》选自《全唐诗》,作者王湾,洛阳人,唐代诗人。

2.朗读这首诗

3.指导学生评析诗句

4.题解:

次北固山下,意思是泊舟停宿于北固山下。北固山三面临江,形势险要,号称“天下第一江山”。作者家住洛阳,旅于江南,在这座山下停泊,被这里开阔秀丽的景色所吸引,写下了这首诗。这首诗是写乡愁的。

5.总结:

首联两句点题。“青山”当指北固山,在镇江之北,面临长江,三面环水。诗人此刻在船上,“客路”即驿道,既在青山之外,他是看不到的,可见这是诗人的想像,表明船到镇江后,他还要乘驿车到别的地方去,已暗含旅途奔波之意。

颔联写船上所见景色,是近景。“平”“阔”“正”“悬”四字炼得好:“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潮平”一语,又是为颈联中“江春”一语作铺垫。

颈联是这首诗中的佳句:夜还没尽,就看到一轮红日从东边江面上徐徐升起,带来了温暖的气息;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残夜而东方海日已升,旧年而江上已是春天)。时间过得这么快,怎能不令人感慨系之!

尾联由感受写到思乡。虽然有美好的江南景色可观赏,却无法抑制涌动的思乡之情。诗人离家日久,见此景,情何以堪?由此他自然想到要借雁足来给他传递家书了。

全诗层层相因,浑然一体。诗中对景色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虽然末句写了旅途中的乡思,却没有一点凄凉之情。

6.当堂背诵。

第二课时

(一)学习《钱塘湖春行》

1.作家作品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自号香山居士。唐代大诗人。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反对形式主义。其诗歌形象鲜明,语言通俗,内容清新,如《长恨歌》《琵琶行》《卖炭翁》《忆江南》《赋得古原草送别》等,深得人们的喜爱和传诵。有《白氏长庆集》72卷,集诗3000余首,数量之多,是唐代诗人中首屈一指的。

《钱塘湖春行》是穆宗长庆三年春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所作。钱塘湖是西湖的别名。诗中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喜悦的感情。

2.朗读诗歌指导:

先范读再由学生试读。

3.指导学生评析诗句。逐句分析,先由学生分析,再由教师归纳。

小结:

首联从大处落笔,写诗人行经孤山寺和贾亭时所看到的山光水色。“初平”,写春水初生,略与堤平。“云脚低”,写白云低垂,与湖水相连。这就勾出了西湖早春的轮廓。

中间两联是分写。

颔联写莺燕,是诗人所见。莺是春的歌手,都争着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已开始衔泥筑巢,这样的景象给人们带来了生机勃郁的感觉。

颈联写花草,着重表现诗人的主观感受。唐时人们有骑马游春的习俗。马在浅草地上走得很轻快,人在马背上自然感到舒适,但看花的时间长了,眼前一片姹紫嫣红,使人目不暇接,也会产生迷乱的感觉。

尾联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喜悦的心情。“行不足”,是因为看不足,说明诗人流连忘返,完全陶醉在这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了。

4.齐读齐背,抽查个别背诵。

(二)学习《

西江月》

1.作家作品简介。

《西江月》选自《稼轩长短句》,作者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爱国词人。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即归南宋。他力主抗金,屡受打击,隐居上饶带湘凡达20年。曾短期被起用,但不受重视,抱很而终。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

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与苏城并称为“苏辛”。有《稼轩长短句》。

2.题解

这首词有个题目“夜行黄沙道中”,黄沙,即黄沙岭,在江西省上饶县西,辛弃疾退隐上饶带湖期间,经常行经风景优美的黄沙进中。

3.指导学生解析课文,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4.小结

这首词构画了一幅江南山村盛夏月夜图,一片诗情画意,优美动人,夜色那么清幽,气氛那么恬静,充满了朴野成趣的乡土气息,抒发了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

5.齐读齐背,抽查个别背诵。

6.写分析短文,就两首诗你所体会的意境来写一写自己的看法。

抽查几个交流。

第三课时

(一)学习《天净沙·秋思》

1.解题:

“天净沙”曲牌名,“秋思”题目。元曲是我国古代诗歌中的一种体裁,兴于元代,又称散曲。曲有小令、套曲之分,《天净沙》是小令。曲与词体式相近,都按调填词,但较词明快自由。

2.通过想象,把握意境。

作者在曲中只是列举几种事物,没有使用动词或关联词,即形成一幅有形象,有色彩,有气氛,有韵味的图画。

通过想象,描述图景,切忌硬译:

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独行。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即将归巢的暮鸦在树梢上盘旋。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上的小桥,来到溪边的几户人家的门前,这时太阳快要落山了,自己却还没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长夜,不禁悲从中来,肝肠寸断。

3.总结:点评想象,点明《天净沙》的艺术成就。

元代散曲家马致远,早年热衷功名,屡不得志,漂泊生涯二十余载,本曲乃漂泊生涯体验的结晶,是作者用血与泪写成的,元曲中的“绝唱”,元人誉为“秋思之祖”,近代王国维赞其“寥寥数语,深得唐人绝句妙境”,是“小令之最佳者”。

4.布置作业 :

改写本曲为一篇200字左右的小文章。

(二)课堂练习:

阅读

(一)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从诗的体裁看,它是一首 体 诗,从表达方式看,它是一首

写景诗。

2.诗中最能反映作者的博大胸襟的诗句是

3.最后两句与诗的正文内容的关系是

4.本诗以 字统领全篇,先写 景,然后写 景,借景抒情,表现了诗人。

(二)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5.表现了诗人行踪的诗句是

6.表现是“春行”的诗句是

7.表现作者骑马游西湖的诗句是

8.诗中运用对仗的句子是

(三)老师点拨:

1.从诗的体裁看,它是一首 乐府 体 四言 诗,从表达方式看,它是一首 感怀 写景诗。

2.诗中最能反映作者的博大胸襟的诗句是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3.最后两句与诗的正文内容的关系是 最后两句是乐章结尾时的套话,与正文内容无直接关系。

4.本诗以 观 字统领全篇,先写 实 景,然后写 虚 景,借景抒情,表现了诗人 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

5.表现了诗人行踪的诗句是

6.表现是“春行”的诗句是

7.表现作者骑马游西湖的诗句是

8.诗中运用对仗的句子是

十、板书设计 :

古代诗歌五首

观沧海 曹 操 东汉 四言乐府 登山望海

次北固山下 王 湾 唐朝 五言律诗 驾舟扬帆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唐朝 七言律诗 赏花观鸟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南宋 宋词 夏夜出行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元代 元曲 悲秋思乡

十一、课后小结:

古代散文教学设计例谈 篇6

一.古代散文文体意识的缺失

入选高中教材的古代散文内容中等偏难,情感复杂,部分学生不喜欢选文或者认为注释偏少,不少高中语文教师在常规课的教学设计中重“言”而轻“文”,恪守“字字落实、句句讲清”的八字真言,在课堂上逐字逐句地翻译疏通,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词的特殊用法一一道来。一味灌输的教学模式不仅割裂了教与学的关系,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参与,使课堂变得沉闷枯燥,而且使情文并茂的古代散文变成了学生眼中的“天书”,令他们望而生畏。

文言文,虽然以“文言”呈现,却终还是“文”,“言”的学习更多是为了赏识“文”。选入教材的文言文,尤其是古代散文,大都文质兼美,体现了或显或隐的文体特性,展现了作者个性化的哲思,极具艺术表现力。文体意识缺失的教学,不仅会导致古代散文教学千篇一律,而且也会掩盖了一部分散文背后的文化内涵,难以使学生深入到文学和文化层面。

殊不知,不同的文体有着不同的功能、语体和结构特征。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选择,同样受到文体的制约。因为古人在特殊的情况下对特殊的文体有着严格的要求,这些文体中包含着社会环境和作者特殊的心路历程,有着各自的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作家借用这些文体表达自己的需求,教师在教学时也需要充分考虑文体特征,联系作者的用意来制定教学目标,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

二.古代散文的文体特征的界定

古代散文的概念十分广泛,凡韵文、骈文之外的文章,包括经传史书在内,都可称之为散文。古代散文的文体种类有不少分法。根据散文的表达方式和内容的不同,可以将古代散文大致分为记叙类散文、山水游记类、议论类散文和抒情类散文。

记叙类散文源自于先秦时期的历史散文,主要是纪传体、国别体和编年体三类,而《史记》《战国策》《左传》被看作是古代记叙类散文的典范。记叙类散文的文体特征是以记叙为主要的表达方式,或以人为线,或以物为线,或以时空为线记叙一个相对完整的事件。

山水游记类散文是描写旅行见闻的一种形式。游记的取材范围极广,可以描绘名山大川的秀丽瑰奇,可以记录风土人情的诡异阜盛,可以反映一人一家的日常生活面貌,也可以记下一国的重大事件,并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议论类散文源自于先秦的诸子散文。议论类散文大多运用准确、概括、鲜明、连贯的语言阐释说理、分析议论,在规范的基础上尽可能做到说理通俗易懂。议论类散文能灵活调用一系列修辞手法,恰当穿插叙述、描写、抒情等表达技巧,并巧妙运用多种表现手法,或寓理于象,或融情于理,或缘事析理,使议论形象生动,新鲜活泼,深入浅出,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社会等问题的思考。

抒情类散文是古代作家对自己所处时代及个人生活境遇的观照、反思和表达,是通过抒情的手法,来表达作者意志的一种文学样式。优秀的抒情散文,都是字字扣着情来描写的。“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是中华民族情感的表达方式,而古代抒情类散文也大多具备借物、人、景等来抒情的文体特点。常见的抒情散文通常表现为托物言志。表面看来,作者所赞美或咏叹的是这种东西本身,实际上是借以比况或寄托自己的意志。

三.从文体特征入手,重设古代散文教学的尝试

《项脊轩志》中的“志”,是“记”的意思,是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作者借记叙“项脊轩”的几经兴废,将与项脊轩有密切联系的人、事连缀成篇,其中包括家道中落、母亲遗忆、祖母厚望、与妻情深以及自己少年苦读、科举不利、中年漂泊,抒发了物在人亡、三世变迁的感慨和抑郁萧索的身世之感。

《项脊轩志》是一篇典型的托物言志类的抒情散文。作者借平凡之景抒情,叙琐屑之事抒情,托普通之物寄情,处处不明写情,却满纸抒情淋漓,使人感慨万千。状物而怀人而抒情,三者融为一体。因此,抒发感情、表现怀抱才是作者建构文本的基础。基于对托物言志类散文文体特征的把握,我们可以将教学目标确定为:1.翻译全文,掌握文言翻译的基本方法;2.体悟作者情怀,学习文中表达感情的手法。教学方法主要选用诵读法、涵咏法、合作探究法。教学流程的设置主要是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明确、归纳文言知识,并学会准确、流畅地翻译全文,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知人论世,反复诵读,学习作者借外物抒情、借细节抒情、借语言抒情、借对比抒情等表达感情的技巧和方法,体悟作者蕴含文中的复杂情感。

鉴赏的第一步是整体感知。阅读古代散文,要把它当做一篇完整的文章来读,而不仅仅把它当做古汉语材料来阅读,不是首先死扣字、词、句,而是要先整体理清文章的思路,特别要注重把握其人、事、理(情)。在阅读本文时,首先要引导学生从题目入手,把握本文的行文的情感线索“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梳理作者围绕项脊轩记载了那些“可喜”“可悲”之事,初步感知蕴含其中的感情,体会散文作品形散而神聚的文体特点。

第二步是知人论世。古代抒情散文是作家依据自己的思想和生活而创作出来的。因此,鉴赏古代抒情散文,必须了解作家和他所处的时代。即便是同一时代的作家,他们有不同的遭遇、思想历程和艺术道路,因而作品也就各有其思想和艺术特点。归有光自幼苦读,八岁能文,然而科举不顺,加之幼年丧母,妻子早逝,经历坎坷,所遭惨恻,这些人生影像会折射在他的作品当中。不仅如此,归有光从小爱读司马迁的《史记》。他的散文受司马迁和欧阳修的影响很大,善于用疏淡的笔墨,描写生活中常常接触的事物,以及家人、亲友之间的一些琐碎事情,随笔点染都富于深情,而《项脊轩志》就是属于这种性质的抒情散文。endprint

第三步是反复诵读。抒情散文的抒情性与散文语言的“情调”有很大关系,而散文语言的“情调”又与句式、韵律的选用紧密相连。作者根据文章感情的变化,句子或短或长,长短相间,整散结合。在教学中,选择范读、齐读、诵读比赛等多种诵读方式,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通句意,读出语调、读出顿挫、读出情感,尤其要体悟到文章是如何在写景和叙事中,将“喜”和“悲”的感情抒发得委婉动人。

第四步是品味涵泳、体悟情怀。引导学生感受作者抒发感情的技巧和手法。1.借景抒情。作者在文中渲染了一幅“兰竹相映、月白风清、桂影珊珊、小鸟时鸣”的清幽境界,体现了作者醉心读书的安详、宁静,表达了作者鄙弃世俗、甘于清贫自守的情操,也抒写了作者对百年老屋的特殊亲情。2.借物抒情。作者巧妙地以描写庭院中亭亭如盖的枇杷树来收束全篇,作者明写树,实则托物抒情,寄托自己对亡妻的怀念之情。3.借细节抒情。作者善于从日常生活中选取那些感受最深的细节和场面,表现人物的风貌,寄托内心的感情。一个动作——“以指扣门扉”,一句话——“儿寒乎?欲食乎?”把母亲的关爱、呵护、问饥问寒的神情,形神毕肖地表现了出来。一个动作,一句话,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在感人的细节中,也深深地浸润了作者早年丧母的伤痛和对亡母的深切思念之情。祖母看望孙子时的三个动作“以手阖门”“自语”“持一象笏至”,写出了祖母对孙儿殷切的希望,写出了对祖母的思念,更写出了自己一直科场不利、有负祖母希望的愧疚和痛楚之情。4.借炼字抒情。“明月半墙”中的“半”字生动再现了明月只照到墙的一半那种朦胧的美感;“小鸟时来啄食”中的“时”字写出了庭院的寂寂,更写出了小鸟对庭院的喜爱。这字里行间都洋溢着作者的喜悦之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一句,“始”“已”“凡”“再”几个词语的准确运用,不仅再现了一个封建大家庭分崩离析,叔伯隔阂程度由浅入深,家道不断衰微的事实,而且也表现了作者深深的悲慨、怨恨和无奈之情。5.借对比抒情。项脊轩原是既小又暗且破,作者“稍加修葺”再做美化,独居陋室,悠然自得,其乐无穷。如今,因为“吾妻死”,室坏也不想修了,平实的语言中,无限的思念和伤感之情溢于言外。

对古代散文文体的研究使我们发现每种文体都有着独特的文化特质。关注文体特征,重设古代散文教学,并不是简单地进行文体知识概念的传授,而是进行语言的品读、整体风格的把握;重视文体意义,也不是僵化地进行文体教学,而是引导学生更多地领略到古代散文中的“美”,使他们爱上古代散文,从而完成古代散文文化的传承和积累。

我国古代艺术设计基本理念发微 篇7

关键词:艺术设计,理念

艺术设计, 就是在社会、文化、科技、经济、市场等多方面因素的作用下, 将艺术的形式和美感相结合, 再现于与生活相关的事物中, 使之兼备审美功能和使用功能。艺术设计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 是物质与精神的完美结合。我国的古代艺术设计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三个时期, 在几千年的历史中, 创造出许多优秀的传统艺术品, 青铜器、瓷器、彩陶、漆器、丝绸、建筑园林、剪纸、雕塑等等构成了我国古代设计艺术的辉煌成就, 它们大多独具特色、美轮美奂, 渗透了我国古代传统文化思想的光辉。

一、原始社会时期的艺术设计理念

人类最早设计制造的器物是石器, 经历了从初加工至深加工、从粗加工至精加工的阶段, 并发展出复杂的划、钻、琢、磨等工艺。这时期的石器设计与制作基本上都是生产工具, 正是工具的产生和广泛使用, 使人类和动物产生了最基本的区别。石器的设计体现了人类最早的设计思想, 并为人类提供了人与器具关系的基本原理, 人类认识到器物可以依据预先的设想, 经过加工后而产生变化, 代表了中国艺术设计的最为本质的进步。大概在八千多年以前, 陶器出现在人类的生活中, 陶器的出现是人类设计活动中一次质的飞跃, 在此之前, 人类只能对自然材料进行外在形状的改变, 而陶器有史以来第一次使用合成的材料, 通过化学变化, 使用人工方法将一种物质成功转变为另一种物质, 是一次创造性的活动, 它的制作产生体现了人类的精神因素, 是人类征服自然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标志。陶器的发展和使用, 代表着人类设计活动从原始设计阶段发展到了手工设计阶段, 在我国古代艺术设计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陶器的种类繁多, 包括红陶、灰陶、黑陶、白陶、彩陶、彩绘陶、几何印纹陶等。彩陶的出现是原始社会人类设计的一个顶峰。彩陶又被称为陶瓷绘画, 这种陶瓷艺术之中的艺术, 是我国历史悠久的国粹之一[1]101。彩陶的发源是距今约一万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 大概在六千年前左右的半坡文化时期出现了最早的彩陶彩绘。彩陶的大量出现是在约6500年前的仰韶文化和5000年前的马家窑文化中。彩陶是指在已经打磨成型的陶坯上, 用天然的矿物质颜料进行图案描绘, 以赭石和氧化锰等作为呈色因素, 经过烧制后, 在陶身上呈现出诸如黑、白、红、赭红等各种颜色的图案, 并与器物的造型相互融合, 高度统一, 具有较高的装饰艺术水平, 在实用功能、造型与装饰三方面达到了完美统一。彩陶的设计意识除了器物最早的实用功能, 还较突出地的表现在装饰纹样以及色彩中。纹饰作为装饰艺术的一种, 同时也是原始社会氏族共同体在文化上的一种表现, 在多数场合下作为一种民族图腾式的崇拜符号而存在, 是特定的人群标志, 类似于象形文字的雏形。也是在这一时期, 各种图腾崇拜逐渐形成为一个综合的形象———龙。作为中华民族统一的图腾崇拜物, 龙的形象成为了中华民族的象征。

二、奴隶社会时期的艺术设计理念

铜是人类最早冶炼和使用的金属, 在距今约4000至4500年间的龙山文化中, 便已经有青铜器的记载。而熔铸法的发明, 使人们可以随意制造出各种不同形式的青铜器, 并使青铜器在夏、商、周、春秋及战国早期进入鼎盛期。与石器、陶器、木器不同, 青铜铸造工艺的先进和材质的稀有, 使其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和财富价值, 因此除了实用价值, 青铜器更多地被赋予了地位、权利的象征。用来制造象征着权、礼的器物, 以其材质的珍贵来对应使用者地位的尊贵, 在奴隶社会中较多的承担了礼治的功能, 成为统治者维护其统治的工具。礼在中国古代作为道德规范, 是统治者和贵族等一切行为的标准和要求。夏、商、周三代之礼, 延续传承, 到周朝已比较完善。礼的体现内容为礼制, 依附礼器而存在, 礼器在晚商和西周最为鼎盛。青铜鼎、尊、盘、爵等原本作为食具、酒具的容器, 从其实用功能引申成为了祭祀必备的礼器。而使用礼器的种类和数量来明贵贱, 辨等列, 确立主人的身份地位, 直接反映了贵族等级的高低, 通过这样严格的礼制, 来象征着使用者的权力和地位, 这就是所谓的藏礼于器。青铜器作为礼器的典型便是鼎, 鼎在古代是国家权力和社稷的象征, 古语中便有一言九鼎、问鼎中原、三足鼎立等说法。自古就有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的用鼎制度。作为古代的立国重器, 鼎的设计大多外形沉重庄严, 纹饰美观庄重, 工艺精巧。同样, 青铜器的设计因与中国古代特殊的礼制紧密相关, 形成了具有图腾意义的象物、纹样狰狞、繁缛富丽、系统严谨的主要特点。青铜器的设计与制作, 迎来了我国古代艺术设计中的第二次质的飞跃[2]73。

三、封建社会时期的艺术设计理念

我国经历了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 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与农耕思想对这时期的艺术设计有很大影响, 在设计上以实用为根本、再将实用和装饰相互促进、在外观上宜简不宜繁, 追求简朴自然。而经济与工艺技术在这时期也在不断发展提高。原始的陶器在通过对原料的选择和炼制工艺的摸索中, 逐渐产生了瓷器。瓷器不再使用黏土, 而改使用瓷土进行炼制, 且窑温从烧制陶器的800度左右提升到了1200度。相较之下, 陶器松脆有微孔, 而瓷器质地致密坚实, 其表面的釉色因为烧制温度的不同发生各种颜色变化。瓷器的发展经历了青瓷、白瓷、红瓷和彩瓷的不同阶段, 其中, 白陶的出现对由陶器过渡到瓷器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彩瓷是造瓷工艺上一次大的突破, 是工艺上对高温恰如其分的控制的结果。宋代时烧瓷技术便已完全成熟, 并在工艺技术上出现了明确的分工。这个时期嗜古摹古的情趣, 使瓷器的设计更多地采用了古拙凝重的造型, 用朴质无华的造型与精美丰富的釉色结合, 创新了艺术境界并对以后的瓷器设计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进入封建社会, 青铜器的仪式宗教功能相对减弱, 但其财富及装饰的意义仍然存在, 并出现了极高的工艺水准和巧夺天工的工艺构思。明代的永乐大钟是中国最大的青铜器, 重约46吨, 是用多个熔炉同时熔炼铜合金再一起浇铸。而武当山金顶是我国现存最大的铜建筑物, 也是武当山的精华和象征, 采取分段、分块铸造再组合而成的技术手段, 其完整的造型, 恢宏气度能与当今的任何建筑物媲美。同时期, 铁器因其坚硬和锋利度而被广泛应用, 并促使了冶铁技术的进步和设计领域的不断扩大。正是因为铁制工具技术的提高, 才雕琢出大批的石制雕塑, 形成了中国的石雕艺术并极大的促进它的发展。而著名的明式家具设计, 则更多地体现了封建社会农耕文化中形成的务实精神, 即拒绝华而不实, 不求高大永恒, 而以人体尺度为主进行设计, 将简练的艺术造型、繁简适度的装饰、优美的纹理与坚固合理的实用功能完美结合, 使家具设计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并对后世的家具设计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实用与美观一直是中国古代艺术设计中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这点在漆器中也有明显体现。漆器是中国古代艺术设计中的重要发明[3]84, 最早发现于7000多年前的余姚河姆渡文化。在夏商周时期便已经开始使用色彩调漆, 作为当时青铜器的补充和调剂, 漆器轻便且高贵典雅, 在上层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而且已经达到比较高的工艺水平, 至汉代漆器在技艺上达到一个顶峰。这时期的漆器制作体现了卓越的设计思想, 从实用出发, 将放置的容积与装饰图案相结合, 出现诸如多子盒这样的设计, 即在一个大圆盘中容纳不同形状的小盒, 讲究器中有器, 节省空间的同时又美观大方, 是实用与美观完美结合的典范。除了务实这种农耕文化下形成的民族精神之外, 封建社会的宗法礼治对我国古代艺术设计基本理念的影响也很大。在中国古代的建筑群设计中, 一般采用左右对称的原则, 庭院在中心, 房屋在四周, 在平面布局中考虑整体性, 而造型、样式以及功能上也有一定规矩, 按惯例或法式制度设计。北京故宫就是其中的一个典范。故宫的布置采取严格的中轴对称, 通过层层的殿宇和庭院空间结合成庞大的建筑群, 按其布局与功用分为外朝与内廷, 布局严谨, 寸砖片瓦皆遵行着一定的封建等级, 体现了封建专制制度和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而故宫的设计还暗合中国古代的易学原理, 按照周易中的天人合一观念进行建造。由此可见, 封建社会的宗法特征、伦理政治制度和儒家思想不仅体现在中国古代民众的举止行为中, 更体现在古代艺术设计理念中。

参考文献

[1]许志勇.陶器化学组成分析在新石器时代考古研究中的意义[J].北方文物, 2004 (4) .

[2]朱志荣.西周青铜器的审美特征[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哲社) , 2007 (4) .

浅议中国古代建筑设计发展特点 篇8

关于古代中国的建筑, 由于种种自然的、非自然的影响, 中国各个地域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建筑风格, 并且由于古代社会发展迟缓和交通的闭塞, 使得各地的这些特色得以长期保持下来, 如南方长江流域为代表的架空竹木建筑“干阑”建筑, 北方以黄河流域为代表的木骨泥建筑等。但总体上讲, 中国古代建筑普遍采用木构框架承重结构, 平面布局讲究中轴线, 建筑以群体组合见长, 擅长运用院落的组合手法来达到各类建筑的不同使用要求和精神目标。建筑立面造型体现我国古代建筑的三分一原理。这与古罗马、古希腊的以宏伟、典雅而著称的石材建筑有着精神上的本质区别, 它们完全不是一种风格, 它们所蕴涵的思想是并列存在的。中国古代建筑长期在儒家与道家主张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下发展, 因此不会形成像古罗马斗兽场一样的狂野气息, 也不会形成古希腊神庙那种令人崇拜、令人畏惧的宏伟形象, 而是在其对基址选择的讲究、其整治环境的目的和起到一定心理补偿的作用下形成了建筑、自然、人组成的三者和谐统一。这些都可以从我国古代建筑体现出来, 如故宫的太和殿、北京的天坛、明十三陵等。

一、中国古代建筑的色彩特点

中国传统建筑形式包括宫殿、府邸、寺院、楼台以及居民住房等, 其立面色彩斑斓, 对比强烈, 充分表现出建筑色彩的艺术效果。这种建筑色彩文化之所以经久不衰和持续发展, 是中华文化不断创造、发展的必然结果。

从某种意义上说, 中国古代的建筑是色彩的建筑。我国传统建筑色彩产生在旧石器时代的穴居、巢居时代。其建筑材料是土、石、草、木等原始的建筑材料。其颜色都是这些材料的本色, 但就是这几种简单的色彩组合构成了最初中国原始建筑色彩的天然搭配。和国外建筑色彩运用相比较, 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独具一格是毋庸置疑的。中国传统建筑运用在屋顶上的琉璃瓦, 不仅吸水率低, 致密性好, 而且色泽艳丽, 颜色丰富, 北魏年间我国已经有琉璃的生产, 到唐代琉璃的生产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其色彩已有黄、绿、蓝、白等色。以清皇宫为例, 主要建筑采用了黄色的琉璃瓦屋顶, 大红色的墙和柱子, 白色的台基和栏杆, 青绿点金和贴金彩画, 所有的构建和装饰色彩鲜明, 搭配合理, 对比强烈, 因而建筑色彩就显得色彩斑斓, 整个建筑也就被凸显的金碧辉煌。

二、中国古代建筑的建筑风格

我国自秦仿建六国宫室, 将全国文化集中于关中, 后秦亡后, 汉继承秦制, 全国建筑风格趋于统一。秦汉建筑奠定了中国建筑的理性主义基础, 伦理内容明确, 布局铺陈舒展, 构图整齐规则。同时随着独尊儒术的确立, 各种当时的一些建筑风格形式也作为宗教及礼仪的形式确立下来, 并影响了整个中国封建社会。

城市是统治阶级进行政治和经济活动的中心, 也是他们的据点。城市建筑集中了古代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的成就。而城市中的宫殿是为古代帝王所建造的最隆重、最宏大、最高级的建筑形式, 它们集中体现了古代人民在建筑技术和艺术等方面的创造力, 代表着一个历史时期建筑文化的最高水平。

中国建筑艺术大都受中国古典理性美的感染, 始终没有离开平面辅展的理性精神的基本线索。仍然是把空间意识转化为时间进程;渲染表达的仍然是现实世间的生活意绪。这种情感的抒发大都在理性的渗透、制约和控制下, 表现出一种情感中的理性美。所有这些特征也在一定程度上, 出现在以抽象的线条、体积为审美对象的建筑艺术中, 使得中国古典建筑形成一种“飞动轻快、精致典雅、舒适实用, 富有鲜明节奏感和民族艺术特色”的独特风格而著称于世。

三、中国古代建筑的装饰特点

装饰是建筑艺术的表现形式之一, 建筑风格特性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建筑装饰。在世界建筑发展史中, 中国古代建筑以其鲜明的营造形式特点自成体系, 而建筑装饰在这些以木构架为结构体系的单幢房屋和群体空间形态以及整体外观等的特点中, 起着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作用。

装饰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绘画:木构架建筑需要在木材表面涂上油漆以防潮防腐防虫蛀。彩画最初的功能就是为了保护建筑物, 后来才逐渐突出其装饰性。早在商代宫殿建筑中, 就有了用彩色编织物做装饰的记载, 后来逐步发展到直接在建筑木构件上进行彩画。宋代以后, 彩画已成为宫殿建筑不可缺少的装饰艺术。雕刻:古建筑的雕刻可以分为木雕与砖雕。雕刻手法采用高浮雕、浮雕、阴线刻、凹面刻、减地平面阴刻等等。

中国古代图徽与现代标志设计 篇9

一、标志的起源及现状

“语言方便了人类的交流、沟通, 图形、文字等视觉图案方便了人类的记录、篆刻, 最初的标志和文字都是由原始符号——图徽发展形成的, 人类最原始的标志图形就是图徽, 作为部落所信奉和崇拜的图徽, 通常被雕刻在墙上或柱子上, 作为来区别群居部落的标志。”这种用于部落之间的图徽在后来经过不断的演变, 最终成为城堡标记、家族标记, 今天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有自己至高无上的标志——国旗和国徽。

随着社会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眼界的开阔, 人们对标志设计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我们现在所处的正是信息迅猛发展的时代, 多元化发展必将是现代标志设计风格在信息时代的趋势所在, 而在现今, 现代标志设计的风格更趋向于唯美主义和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在西方又出现了把怀旧及与众不同做为基础概念的新的平面设计流派, 着重强调了历史因素在平面设计中体现的一种新的平面设计理念。中国的古文化背景成就了其特有的、无与伦比的图徽形式, 它们内容丰富、寓意隽永。国际设计风格的革新推近了中国图徽文化走向世界舞台, 虽然现代标志设计在中国成熟得比较晚, 但是我们有着绝对的先天条件, 那是国际主义设计所无法满足与超越的, 我们更应该好好地积极正确地去运用与发展它们, 体现出我国图徽文化的精粹, 在世界标志之林中占有独特的地位。

二、中国古代图徽与现代标志设计

1. 中国古代图徽的内涵与特点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 中国古代图徽在岁月的洗礼下变得更加的寓意隽永, 绽放出炫目的光彩。它不但内涵丰富, 形式纷繁, 而且寓意深邃。在对其进行研究的同时, 我们不仅仅是研究图徽的外形, 更是要挖掘出蕴含着的内在民族文化精神, 这对于我们从根本上了解、运用、继承本民族传统图徽, 进而来发展具有民族时代特色的现代标志设计流派具有深远的意义。

民族传统图徽纹样被作为事物的具体形态所表现出来的样式各式各样, 其中包括壁画、年画、剪纸、织绣等等。古代传统图徽纹样被文化精神支配着, 反过来, 传统文化精神又在图徽纹样中得到了体验。最具代表的就是中华民族象征性符号——龙和凤, 龙凤纹样形式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是古代劳动人民用他们的智慧和无边的想象力造就而成的, 在真实世界里不存在的虚拟物象, 是中国古文化最直接的表达。但是它的图徽符号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却是最普遍遇见, 运用是最广泛最经典的, 也是最具归属感和民族特性的图徽样式;第二种纹样的表现就是以动植物所表现出来的优秀性格和特征为寓意的样式。像老虎高大凶猛, 就用来表镇宅;牡丹花端庄高雅, 就用来寓意富贵;琴棋书画为高雅之物, 就用来表修养和知识;第三种纹样就是以宗教信仰为基础的样式, 一座寺院所涉及建筑、壁画、雕刻等就是图徽艺术的集大成, 艺术的辉煌在很大的程度上是由宗教的发展造就的。

2. 中国古代图徽对现代标志设计发展的启迪

中国古代图徽的根基在民间, 先民创造出来的图徽, 他们注重的就是它所呈现出来的是否完整和它所带来的装饰效果, 也关注它们形与形之间的共性与可穿插关系。太极纹样的图徽是中国吉祥符号中最原始、最基本的图形。图徽纹样是由黑白两个鱼形纹组成, 俗称阴阳鱼, 形象地表达了阴阳互换, 相反相成是万物生成变化根源的哲理。先不说它的寓意深刻, 单从图徽的设计的巧妙性来说, 成功地运用了图底转换对比强烈却又融汇合一。这些图徽就是采用的共用形的方法, 这一方法对现代标志设计有极大的启迪。2001年联合国就选定中国传统太极图来作为当年在南非举行的反对种族歧视世界大会的会徽。设计师在对太极图徽进行艺术加工时, 将黑白两色的阴阳两极增加了不同层次的灰色作为过渡。画面饱满, 色彩融合, 象征着各个民族虽然存在着文化、种族上的差异, 但在这个世界里却能相互之间包容理解、和平相处, 与大会主题完美地嵌和在一起。这个标志不仅让中国文化走向了世界, 更是把中国一贯主张的和平共处的原则和团结友爱的民族精神向世界传播。这个标志的设计就是从原始太极图中得到的启发。

传统图徽与现代标志设计的结合, 不仅仅是照搬图徽的样式, 关键是要挖掘出古代图徽中能被现代标志设计运用的可能性, 现代标志设计运用古代图徽的造型元素作为创作的基础, 再运用图形构成的形成规律和创意性思维规律重新整合成新的图形, 以此来达到一种传统与现代融合默契的关系。无论是古人还是现代人, 在对美好的人事物上面都是同样的心神往之, 古代图徽内在的吉祥寓义在现代标志设计中常常被体现出来, 为现代标志的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元素与符号。所以, 将已经深入人心的古代图徽之“意”, 灵活应用到现代标志的创作中来, 完全能够创造出更加符合当代潮流具有时代精神的作品。

3. 中国古代图徽对现代标志设计的影响

中国古代图徽是历史长期积淀下的文明基础, 是历史造就的人文环境, 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现代人的思考能力、生活和创作, 也影响了社会和历史的发展。图徽文化对现代标志设计有着积极的影响, 设计师们运用图徽符号与元素来设计现代标志, 通过图徽文化来传达标志内在的含义与信息。

古代图徽应用到现代标志设计中, 正好满足了历史因素在平面设计中体现的一种新的平面设计风格与现代标志设计所提倡的人文化观念。强大的可认知性和表现性是标志固有的特征。此外, 标志还是具有高度概括性、有寓意的象征符号。以符号为外观, 把情感作为内涵。标志设计寻求着能使两者完美结合的中介, 而文化心理就是标志设计的媒介。所以, 古代图徽作为传统文化的一种, 更是外观与情感的中介文化。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分量更是无法估量的。并且同时为现代标志创作提供了绝对丰富的视觉元素与外在符号, 更深化了设计理念, 是现代标志设计重要的组成部分, 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古代图徽内在的文化内涵与外在的整合性和装饰性, 必将现代标志设计推向一个全新的天地, 现代标志设计不再是国际化与美国化, 民族化的现代标志设计将会顺势而下, 势如破竹。

三、在中国古代图徽基础上的现代标志设计的创作

由于现代标志设计的风格更趋向于唯美主义和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在西方又出现了把怀旧及与众不同做为基础概念的新的平面设计流派, 着重强调了历史因素在平面设计中体现的新的平面设计流派。为了适应市场对平面设计的要求, 涌现出了一大批设计家们, 在对中国古代图徽“形”与“意”的研究了解下, 在中国古代图徽基础上创作出了许多具有中国特色文化精神的现代标志设计。下面就列举一些在中国古代图徽基础上的现代标志设计的创作。

王府饭店世界闻名, 以地为名, 位处北京王府井, 是北京城形象的权威象征, 其王府饭店的标志更是要新颖独到。北京王府井在清朝时期只有皇家官宦们才能居住在这里, 是权利的绝对集中地。饭店的建筑外形也是沿用了清朝时期的设计原理, 具有中国传统的古典风格之美, 店徽在设计之时就考虑到这一点了。所以设计师以中国“方胜盘长”的传统纹样作为此次标志设计的理论基础, 又由于饭店的建筑墙面上的装饰就是正方形图案, 因此设计师采用经过了变化组合成水平垂直的直线构成上下左右对称的正方形, 经纬线条有秩序地相互衔接着。表现出王府饭店作为一家高级饭店的服务宗旨:严格的规范性管理, 高水平的优质服务, 热情地接待来自四面八方的客人……店徽特别突出的在中心部位设一“王”字, 它既是王府饭店的头字, 又寓意着该饭店在北京城的绝对地位以及在同行业中的权威性。

总之, 中国古代图徽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是不能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现代标志设计领域的影响更是无法估量的巨大, 我国独特的历史背景造就了丰富的图徽纹样, 更对现代标志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设计理念, 当然中国传统图徽的艺术发展始于漫长的封建社会时期, 一些传统图徽也存在着落后、迷信的糟粕成分, 要将传统图徽艺术运用到现代标志设计中, 就不能一味地生搬硬套, 在理解传统图案的“形”“意”的基础之上, 取其精华, 去除糟粕, 要使其民族性、传统性的一面得以弘扬光大。虽然现代标志设计在我国发展、成熟得比较晚, 但是我们有着绝对的先天条件, 那是国际主义设计所无法满足与超越的, 我们更应该好好地积极正确地去运用与发展它们, 体现出我国图徽文化的精粹, 在世界标志之林中占有独特的地位。

参考文献

[1]郑银河郑荔冰 (著) .吉祥系列纹样.福建美术出版社, 2005年8月.

[2]倪建林 (著) .装饰之源.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7年10月.

[3]李典 (著) .中国传统吉祥图典.京华出版社2006年1月.

[4]王亚非 (著) .标志设计.吉林美术出版社, 2006年10月.

[5]周海清, 胡嫔 (著) .现代标志设计.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社, 2006年3月.

[6]段建华 (著) .中国吉祥装饰设计.中国轻工业出版, 1999年5月.

中国古代建筑设计中的文化理念 篇10

1 中国古代建筑设计中的文化理念

我国传统文化中古代建筑是其中的一部分, 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它展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其中宫殿建筑更是我中华文明的瑰宝, 蕴含了我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我国古代历经了众多的王朝, 诞生了无数金碧辉煌, 巨大规模的宫殿建筑, 不管是结构还是形式上, 这些建筑都不同于其它的建筑, 都体现了皇族的权利和地位。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 历代封建王朝的统治者都很重视代表他们权利和地位的宫殿的修建, 一个新的王朝的建立必定会大兴土木, 建造属于他们自己的殿堂。我国在宫殿、坛庙的建筑设计方面创造了中国古代建筑的高峰, 也为中国古代建筑体系做了历史性的总结。中国古代建筑在结构、空间布局、外观设计和装饰上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

1.1 木结构建筑体系

中国古代建筑是木结构建筑体系, 以柱和梁构成骨架, 并以斗拱承转重量, 文化中的“勾心斗角”, 展现力学结构的理性之美。墙体不承重, “墙倒屋不塌”, 这个力学特点也使墙体可以虚化, 屋身变化良多。木结构的柱梁作为分隔, 以开间、进深为单位, 形成制度。同时, 在建筑的设计上饱含文化的象征内涵。

1.2 外观设计

大屋顶, 屋身与台基组成建筑单体。飞檐翘角的大屋顶最为特别, 被宗白华称为“飞动之美”。而这样的大屋顶也承载了古代封建的等级文化, 不同等级的人群所居住的房子的屋顶都是不同的。比如:皇宫主殿和佛殿用的是庑殿顶, 庑殿顶是中国古代建筑中最高的屋顶规格;再如, 古代建筑中唯有佛殿、宫殿才能使用黄色的琉璃瓦, 菩萨殿和王府都不能用黄琉璃瓦, 只能用绿色的琉璃瓦。由此可以看出, 古代的帝王对神灵是非常信奉和敬仰的, 但是却不会驾奴在皇威之上, 在都城, 它的规格不能超过皇宫, 在郡县, 它的规格不能超过衙署和王府。换句话讲, 就是人和神的家是一致的, 实质上是告诉世人, 真正的乐土不在别处, 就在眼前, 人神同在, 天人合一。墙体不承重, 屋身外观变化较自由, 正面很少做墙壁, 而采用各种花格门窗设计。台基使建筑显得雄伟壮观, 配以栏杆, 形成“雕栏玉砌”之美。色彩对比强烈, 各部分轮廓鲜明, 如黄色琉璃瓦、红色屋身与白色台基对比中取得协调, 稳定响亮, 富丽堂皇。

1.3 空间布局

包含浓厚的中国式宗教文化意味, 宗法礼教功能与社会实用功能结合在一起, 并贯穿着天人合一的整体思维。早在《考工记》中就有都城的设计制度:“匠人营国, 方九里。旁三门, 国中九经九纬, 经涂九轨。左祖右社, 面朝后市。”

明代大规模的都城建设留下了这个设计制度的经典范本。紫禁城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 位于北京城市中轴线中段。按艺术构图, 从宫殿区的起点大明门算起, 紫禁城中轴线也可分为三段。第一段从大明门至午门, 由三个串连广场组成。天安门广场呈工字形, 工字一竖狭长, 两侧千步廊较低, 是壮丽的天安门的陪衬。端门广场方形, 是过度空间。午门广场尽端的午门威严雄壮, 具有震慑人心的作用。显示了皇权的凛然不可侵犯。整个前段为第二段即紫禁城本身的到来做了充分酝酿。紫禁城由高大砖城围绕, 城外有护城河, 四面各开一门, 四角各一角楼。中轴线上由前朝三大殿、后寝三大宫和御花园三部分组成。前朝的太和殿是整个紫禁城的核心, 也是最大的高潮。第三段从神武门到景山万春亭, 这是全部紫禁城结构的收尾。每一节及各节里的每一小节都采用了不同的艺术手法, 并且艺术作用也匀不同, 但是却相互呼应, 连贯相通。我国古代建筑都是古代的帝王为了显示自己的皇威, 加强自己的统治地位同时也是为了达到他们物质和精神上的欲望, 耗巨资构建了这些气势磅礴, 金碧辉煌的宫殿。我们能从古代这些建筑的特色上来感受那个年代的封建文化、等级制度等、

2 中国古代寺庙建筑中的文化理念

“深山藏古寺”体现中国天人合一的文化理念。

中国寺庙建筑它有意将内外空间模糊化, 讲究室内室外空间的相互转化。殿堂、门窗、亭榭、游廊均开放侧面, 形成一种亦虚亦实、亦动亦滞的灵活的通透效果, 所蕴涵的空间意识模糊变幻, 这与中国天人合一、阴阳转化的宇宙观有深层联系。

“四方上下曰宇, 古往今来曰宙”, 空间与时间的无限, 即为宇宙。“宇”字本意为房檐, 无限之宇, 当然则以天地为庐。这个文化理念, 把天地拉近人心, 人与自然融合相亲。

所以, 中国寺庙建筑群才会有那么多的室外空间, 它并不把自然排斥在外, 而是要纳入其中, “深山藏古寺”, 讲究内敛含蓄。主动将自己和自然融合在一起, 实际上是另一方式的自我肯定:寺既藏于深山, 也就成了深山的一部分。“托体同山阿”, 建筑与自然融为一体, 正是天人合一的体现, 这就是中国的寺庙常选址于名山幽林之故。

中国佛寺不论规模地点, 其建筑布局是有一定规律的:平面方形, 以山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本寺主供菩萨殿—————法堂—————藏经楼这条南北纵深轴线来组织空间, 对称稳重且整饬严谨。沿着这条中轴线, 前后建筑起承转合, 宛若一曲前呼后应、气韵生动的乐章。中国寺庙的建筑之美就响应在群山、松柏、流水、殿落与亭廊的相互呼应之间, 中国古典文化表现的含蓄温蕴, 展示出组合变幻所赋予的和谐、宁静及韵味。

君权在我国古代时期永远都是至高无上的, 而神权终究不能凌驾于君权之上, 之所以这样, 都是由古代人民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影响而造成的。“子不语怪力乱神”、“敬鬼神而远之”, 由此可以看出, 我国古代儒家学说是不信奉鬼神之说的。历朝历代有建树的帝王对宗教的信仰也都持不能不信但不主张去追求的态度,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为我所用。如果皇权与宗教信仰发生冲突, 宗教就会受到限制。

3 总结

综上所述, 每个国家都有其特定的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 诸多因素的相互影响制约下, 其建筑设计也各不相同。欧洲的教堂建筑主要是体现了人们对宗教信仰的追捧, 但是我国古代的建筑理念因被儒家思想的影响以及封建帝王君主统治思想的影响, 重在再现人们内心世界的宁静与平安。

摘要:本文在此论述了我国古代建筑设计中所蕴含的文化理念。

古代环境设计 篇11

第一,给学生听觉的冲击。

在讲清整本政治文明史课本给同学们哪些历史知识之后,请同学们注意:单元题目。单元题目是本单元的高度凝炼和概括。这单元的题目: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但是,我告诉学生:更准确地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因为,本单元不但讲中央制度,也讲地方制度。

第二,重新整合知识。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不是一开始就是中央集权政治制度。所以,又有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和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之分。早期,指夏商周时期。这个时期还没有形成专制的中央集团,血缘和政治结合,带有部族色彩。此时,可以举例说明。从学生具备的知识和理解能力,可以举例禹死后,启继位,《封神榜》等来说明:血缘和政治的结合,来说明此时涉及的重要政治制度: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通过秦始皇的故事,可以引起中央集权,君主专制两个词。这里,需要重点说明:初中的孩子大多数并不理解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是两个词。中央集权了,并不等于专制了。这也为后面讲西方近代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打下基础。

第三,重点指出,线性贯穿。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自秦后,始终贯穿两对矛盾:君权和相权之间,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之间。这两对矛盾出现后,君主势必想解决。因此,就会出现不同朝代不同的政治措施,形成自己朝代的政治特点。比如:秦时,皇帝制(以后朝代皆有,但是这是始皇帝,应着重指出),三公九卿制;汉时,内外朝;隋唐,三省六部制;宋,二府三司制;元,一省制;明废丞相,设内阁;清时的军机处。这些涉及到君权和相权的矛盾,到明朝丞相不存在,清时君权专制顶峰。而,本单元讲的汉时七国之乱及汉武帝对应措施和唐藩镇割据和宋太祖对应措施,涉及了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矛盾,这一对矛盾在此时基本解决了。

总之,这一单元的讲解要让学生明白:政治制度不单调,不晦涩,反而是有趣的。中国古代电视剧的编拍,离不开本单元内容的。同学们,要认真听,仔细分析,这些知识对我们很有用。

浅谈中国古代服装设计的传统美学 篇12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服饰作为统治者的标志因此有严格的等级区别, 使服饰成为政治权利与宗教神权的专属物。据《周礼》所载, 周朝不仅有服饰等级制度, 而且还专门设“司服”一职, 掌管服饰的实施, 安排帝王的穿着。到了汉代, 冠帽也是区分等级差别的基本标志之一。 (1) 色彩是服饰的灵魂然而色彩也成为封建统治者的权利象征。西周时称奴隶为黎民, 黑色被看作是低贱的, 因而奴隶只能穿黑色衣服。公元630年唐太宗制定了一至九品官员的服色:一品官员是红色袍, 二、三品是紫色袍, 四、五品是朱色袍, 六、七品是绿色袍, 八、九品是青色袍等。 (2) 在特定的政治、经济下的集体化、制度化、组织化都意味着“皇权意志”, 所以对于服装的款式、色彩、图案的变革和设计都必需经过当局统治者的认可和“钦定”并依据衣规服制典范而产生。从先秦至明清这一段时期总得来说服装的发展都是循规蹈矩的, 相对封闭和保守的。但就是在这一时期创造了服饰艺术的辉煌。如商的“威严厚重”, 周的“秩序井然”, 战国的“清新”, 汉的“凝重”, 六朝的“清瘦”, 唐的“丰满华丽”, 宋的“理性美”, 元的“粗壮豪放”, 明的“敦厚繁丽”, 清的“纤巧”这些都是体现不同时期的辉煌的艺术设计风格。以上的审美倾向、设计理念它们并不是“无须有”的、莫名产生的, 都是根据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而必然存在的。时代的不同, 人们的审美情趣、审美意识也不同了。服装一旦离开了时代感, 便失去了美的光泽。 (3)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每一代的美都是而且也应该是为那一代而存在:它毫不破坏和谐, 毫不违反那一代的美的要求;当美与那一代一同消逝的时候, 再一代就会有它自己的美、新的美, 谁也不会有所抱怨的。今天能有多少美的享受, 今天就给多少;明天是新的一天, 有新的要求, 只有新的美才能满足它们。”“技进乎道”, 从实际操作的高超技艺中可以归结出美的规律“道”。技艺的神化, 进乎道, 亦出乎道, 道是技的立足根本, 技是道的外在表现和激发因素。这种道与技的辨证关系, 是应该为现代设计师所把握的。

制作服装除了设计颜色、款式、图案以外, 最重要的是面料的选择。我们有很多具有中国特色的面料, 如:丝绸、棉、亚麻、印白花毛蓝布等。面料又有软硬之分, 还有面料上的纹样的变化。进入到21世纪, 设计师们都能清晰地认识到:设计的重点不能仅放在款式的变化及色彩的搭配上, 这样让设计的发展变得很局限, 从而满足不了人们追求服装美的需求, 必须从多方位来解决问题, 于是设计师们开始将目光转向制作服装最基础的面料上。所以兴起了一股对面料进行再造的风尚, 如:在2005年第四届 (青岛) 国际时装周上, 来自欧洲、日本、韩国、香港、台湾、上海等地近10位著名服装设计师参加了作品发布会。参加的每位设计师的作品都各具特色及自己的风格, 充分代表了近年来国内外服装设计发展的水平。其中以日本著名服装设计师菱沼良树的作品尤为突出, 因其大量采用了将现代时尚元素与高科技数码印花技术、先进的织造和后整理技术融为一体的面料, 在观众中产生了极其强烈地反响, 更给业内人士留下了深刻印象和“面料是服装的主体、灵魂、支柱”的启示。这也说明要与时俱进, 传统美学与现在高科技的结合才能使服装设计有创新, 能不断的发展走得更远。这是一个很好的列子, 我们应该得到更多的启发。由于最近的环保意识盛行, “绿色设计”被更多的设计师运用。其中大部分的设计师都选择用中国传统的面料进行面料的再造, 产生出奇妙的效果。特别是棉、麻、丝绸等面料的运用, 有古韵而不失时尚感。

结束语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中国有五千年悠久的文化历史积淀。中国风近来盛行, 并且越来越受更多设计师们的喜爱, 他们按自己所理解的中国传统文化及其美设计出了一批优秀的作品。我本人深爱中国风格和中国的传统美学, 希望能进一步的获取其精髓加上现代的高科技能使其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2][3]《现代实用服饰美学》王金海[M]重庆:重庆出版社, 1986

[1]《美术大观》——《浅论影响当代设计的中国古代美学思想》刘军[J]辽宁:辽宁美术出版社, 2006, 第10期.

[2]《判断力批评》康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2.5..

上一篇:高档牛肉生产技术概述下一篇:控制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