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设计思想

2024-09-25

古代设计思想(精选12篇)

古代设计思想 篇1

一、管子的法治思想

(一)法治的重要性

管子的法治思想集中体现于他流传后世的著作《管子》中。管子虽然没有形成系统的法律观,但《管子》对于后世法家思想的形成却起到了不可多得的启示性作用。在当时宗法制度占统治地位的大背景下,管子充分肯定了法治的重要性。

首先在《管子•七主七臣》中,他肯定了法的作用,即他认为法律具有兴功惧暴、定分止争的作用,在书中的阐述为“夫法者,所以兴功惧暴也。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其次,在《管子•任法》中,他又进一步肯定了法对家国政治的重要影响。他说:“有生法、有守法、有法于法。夫生法者君也,守法者臣也,法于法者民也。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此之谓大治。”这句话的意思是只有上到君主、下到臣民都遵守法律,才能达到所谓“大治”。这个“治”则是指政治修明、局势安定。也就是说,管子充分肯定了法律对于政治、社会的重要作用。

(二)在法律特征方面

管子认为法律需要具有至高无上性、统一性、适时性、强制性。

首先是法的至高无上性。管子在《管子•任法》中通过阐述,法律是圣君明主用来统一人民行动,管制属下的法宝,进而得出了“故法者天下之至道也,圣君之实用也”的结论。可见,他认为法律应当是至高无上的、威严的。

其次是法的统一性。他在《法禁》一篇中说道:“君壹置则仪,则百官守其法。上明陈其制,则下皆会其度矣。君之置其仪也不一,则下之倍法而立私理者必多矣。”即他认为只有君主制定统一的法制,臣子才会遵守法律;只有朝廷公开制度,人民才会按照制度做事。反之,如果君主不能统一法制,不遵守法律并且振振有词的人就会增加。可见在管子看来,法制需要统一,这样才会使众人遵守法律。

第三是法的适时性。在《管子•正世》中说:“故古之所谓明君者,非一君也,其设赏有薄有厚,其立禁有轻有重,迹行不必同,非故相反也,皆随时而变,因俗而动。夫民淫躁而行僻,则赏不可以不厚,禁不可以不重。”所谓“随时而变,因俗而动”,也就是说他主张法律需要根据实际变化而有所不同。

最后是法的强制性。在《管子•权修》篇中,他说道:“亏令者则死,益令者则死,不行令者则死,留令者则死,不从令者则死。五者死而不赦,唯令是视。”管子详细阐述了不遵守法律的五种情形,并认为应当对不遵守法律的人处以极刑,可见他认为法律的遵守是需要相应的刑罚来保障的。总而言之,在管子看来对于推行法治,必须有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才能保证法律的权威。

(三)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春秋战国时期,君权至高无上,而法律顶多作为君主的统治手段,是以法无常法、朝令夕改的现象非常严重,这也说明了法律的执行遭到严重破坏。但管子看到了严肃执法的重要性,因此他主张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如前所述,管子认为法律具有强制性,这也是他主张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的集中体现。

(四)管子思想的局限性

管子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对于推动中国历史的进程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尤其是在法治思想的产生及应用方面,他起到了一种先驱的作用,为后世治国理论提出了新思维。但由于历史和时代的限制,管子的法治思想并未摆脱君权至高无上的局限。他所谓的法治与我们现代的法治也有所不同,他所谓的法治更强调法律是一种用于统治人民的工具。

二、商鞅的法治思想

商鞅是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也是法家代表人物。在管子的基础上,他更加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其法治思想,从而奠定了后世法家思想的基础。商鞅的法治思想是时代的产物,集中体现了诸侯国混战时期统治者的政治主张和利益要求,符合统治者的统治要求,因此也对中国封建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缘法而治、依法治国

在管子认识到法治重要性的基础上,商鞅更加丰富了他的法治理论。商鞅主张“法治”,是建立在人性恶的人性论基础上的。他认为人性就是趋利避害、好逸恶劳的,因此需要法治来拘束人性。同时,他为了推行法治变革,对同时代的主流学说之一儒家进行了严厉的批判和打击,因此才有了后来的“燔诗书以明法令”,可见他对儒家主张的“礼治”,也足以见得他对自己所推行的法治的信心。

(二)知法而治

较之管子,商鞅及其所在的时代对法治的需要更加迫切。为了推行“缘法而治”,他认为首先需要让百姓知法、守法。所以,为了使百姓能够知法、守法,他认为在制定法律的同时,需要设置管理法律官员,特别是普法官员,对民众的违法行为施以相应惩罚。这一系列措施表明商鞅的法治思想在管子法治思想上的升华,也体现了商鞅法治思想的系统性。

(三)刑无等级,法律平等适用

商鞅变法的一个特点就是严刑厉法。他主张法律需要有权威性,所以他“徙木立信”,以树立法的威严。他的这种对法的推崇决定了他会将法律抬高至王侯将相之上。因此有了他著名的理论,即“刑无等级”,也就是说,他主张王侯将相犯法与庶民同罪,反对“刑不上大夫”的腐败思想,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是商鞅主张的“刑无等级”,是把君主排除在外的,他所主张的这种“刑无等级”并不是真正的法律平等适用。虽然商鞅的法治思想仍然不能跳出君权至高无上的桎梏,但我们也应看到,在儒家所主张的“刑不上大夫”思想统治时代的背景下,他的思想也是极具突破性的。

(四)商鞅思想的局限性

与管子相同,商鞅所谓的法治也只是用于统治人民的工具,甚至可以说,商鞅的这种思想倾向比管子更为严重。商鞅认为“民弱国强,国强民弱,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于是,商鞅为了国家的强大,提出了三大弱民政策:第一,通过教育保证人民愚昧,因为商鞅认为保持人民愚昧的办法不是不教育,而是实行统一的教育;第二,通过侮辱人民,使人民人格低下,只要稍微尊重人民,就能够使其感动;第三,迫害强民,用强民反对强民,还会有强民存留,所以要通过弱民的集体力量来反对少数强民。这些观点在如今看来,都是极其不可理喻,甚至非常可怕的。这些观点都反映出商鞅将人民视作君主统治下的万物,被他所谓的“法治”操作的傀儡,以及他对人的价值和尊严的极端漠视。

三、韩非子的法治思想

(一)“法”“术”“势”相结合

韩非子是众所周知的法家思想集大成者,他生于战国末期,彼时诸子百家的思想都已渐趋发展成熟,法家思想也不例外。韩非子吸收前人思想之精华,加以自身独到的见解,成功将法家代表性的三种思想,即“法”“术”“势”三者相结合,使法家思想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韩非子有完整的关于法的思想体系。他明确地给法下了定义,即“法者,编著之图籍,设立于宫府,而布之于百姓也”。所以在他看来,法律就是官方制定,由官府负责实施,并公布于百姓的规范。在《韩非子•定法》中,他又阐述道:“法者,宪令着于官府,刑罚必于民心,赏存乎慎法,而罚加乎奸令者也,此臣之所师也。”这句话是指法律必须深入人心,赏罚需依据法律来实行,体现了韩非子将法律视作衡量和评价人行为的标准的思想。

韩非子在总结“申不害”的“术”治思想时,认为所谓的术就是权术,是君主掌控臣子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只能有君主掌握,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臣子知晓君主的想法,从而使得臣子不敢轻举妄动、暗度陈仓。在理解申不害的“术”治思想的同时,韩非子也将申不害的“术”治思想与商鞅的“法”治思想进行了比较。他认为商鞅注重“法”治,但忽略了“术”治,使得法律的地位提高,而君主的权威大大下降,并且君主没有掌控群臣的方法,导致大权旁落,臣子凌驾于君主之上,造成一定程度的秩序混乱;而申不害则过度强调了“术”治的重要性,忽略了“法”治的重要性,致使君主只重权谋,而忽略“法”治对于国家的重要性,因此朝令夕改,新法、旧法互相矛盾的现象极为严重,极大地扰乱了国家的政治秩序。所以,韩非子认为,“法”治与“术”治必须相互结合,不能重“法”不讲“术”,也不能重“术”不讲“法”,这才是治国的上策。

至于“势”,韩非子认为它是指君主在一国中所处的地位以及拥有的权力,同时也是君主进行统治的一种手段,通俗来讲,它就是指君主的权势。“势”治的理论是由慎到提出的,韩非子之所以吸收这一理论,是因为无论是“法”治还是“术”治,都需要依靠“势”治,也就是说“势”是“法”治和“术”治的前提和基础。因此产生了韩非子著名的理论,即“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

以上即为韩非子的“法”“术”“势”相结合的理论,为君主提供了一套从到掌权、到控臣、再到依法治国的系统的治国方法,至今也有一些借鉴意义。令人叹惋的是,囿于韩非子所处的时代,他所主张的法治,与管子、商鞅一致,都是帮助君主治国的一种手段,与我们现今所提倡的法治有所不同。

(二)不期修古、不法常可的变法观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是韩非子的又一著名主张。这是韩非子继承法家变法图强、锐意进取,反对保守的思想的集中体现。在韩非子之前,商鞅也曾提出“不法古,不循今”的主张,韩非子则继承并发展了他的主张,提出了“时移而治不易者”乱的主张,也就是说他认为,除了不法古、不循今之外,还要跟随时代变化,相应地改变法制,否则,就会造成政治混乱、民不聊生。

四、小结

法家是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时期的主流学说之一,到秦朝为止,法家的法治思想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因为秦始皇主张严刑酷法,百姓深受其害,儒家所主张的“礼治”最终取代法家的“法治”,成为统治阶级最为青睐的思想,也就有了汉朝时期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自此之后,崇尚“依法治国”的法治思想被埋葬,这是我国古代法治思想发展的最大悲剧。

摘要:最早以管子、子产为代表的杰出历史人物在其著作中多次论及法治的重要性,这也是我国法治思想萌芽的阶段。到了战国中期,以李悝、吴起、商鞅等为代表的法家革新派更进一步提出了一系列“法治”主张,完善了我国古代的法治思想。战国末期的韩非子则被推为法家的集大成者,他总结前人法治理论和经验,系统地提出“法”“术”“势”三者合一的君主统治术,将先秦的法治思想加以系统化。文章为更好地、更清楚地论述中国古代的法治思想,将按照管子、商鞅、韩非子的顺序对中国古代的法治思想进行总结。

关键词:古代,法治,研究

参考文献

[1]刘向.管子[M].北方文艺出版社,2013.

[2]石磊(译注).商君书[M].中华书局,2011.

[3]韩非.韩非子[M].岳麓书社,2015.

古代设计思想 篇2

从语言与逻辑关系看古代汉语与中国古代逻辑思想

不同的语言影响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的思维有其独特性,从而使得以思维中的推理为研究对象的逻辑也要受到语言的`影响.汉字的特征造就了汉民族思维样式,形成独特的中国古代逻辑思想.中国古代逻辑思想有不同于西方逻辑的特点,即注重形象说明,忽视抽象概括;逻辑理论的明晰度不强;以推类为主体;重问题研究,轻形式概括.

作 者:曾昭式  作者单位:信阳师范学院,科研处,河南,信阳,464000 刊 名: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XINYANG TEACHERS COLLEGE(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 22(4) 分类号:B81-092 关键词:古代汉语   中国古代逻辑   逻辑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演变 篇3

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等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是人们长期从事军事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军事思想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既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制约和影响,也影响和作用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军事思想是军事科学的综合性基础理论门类,对军事科学其他门类的研究与发展具有总体指导作用,又从军事科学其他门类中汲取营养,使自身不断发展。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是指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西周至清朝)时期,各阶级、集团及其军事家和军事论著者对于战争与军队问题的理性认识。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在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文化宝库中,是别具异彩的珍贵遗产,它不仅曾经哺育了无数精兵良将,而且影响和指导了历代军事活动。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根植于中国社会土壤,有其鲜明的特征:1、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形成早、发展快,内容博大精深。西周时期的《尚书》、《军志》、《军政》是中国最早的兵书,它们虽然早已亡佚,或仅存只言片语,但已高度概括和抽象出一些有关战争指导的理性原则。春秋末期出现的《孙子》兵法,作为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素有“兵家圣典”、“世界第一兵书”之称,对中国乃至世界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至战国时期,又诞生了《吴子》、《司马法》、《尉缭子》、《孙膑兵法》等兵书巨著,达到了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一个高峰;2、舍事言理,思辨深邃。中国古代之于战争与军队问题,素有从哲学高度进行观察分析的思维传统,因而具有较强的思辨性和较高的理论概括性。3、崇尚道义,以和为贵。中华民族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在战争观上提倡重道慎战、以战止战。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倡导以礼治国,以德服人,主张言兵议战必须谨慎,“临事而惧,好谋而成”。4、注重谋略,以智使力。有人说东方重道轻器,重谋轻力,此话不尽全面,却不无道理。在中华民族的观念中,羽扇纶巾,胸藏奇谋方略、锦囊妙计的诸葛亮向来是智慧的化身。讲究谋略,以智使力,一的确是中国传统军事思想的一个鲜明特征。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大致经历了一个“屋顶”式的发展轨迹:萌生于夏、商、西周时期;在春秋战国进入迅速生长时期,达到了中国古代至世界古代军事思想的高峰;从秦王朝建立到清前期,则是其长时期缓慢演进时期。

第一阶段——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初步形成:

据实物和文献记载,我国古代兵书源于殷商,但作为研究和指导战争的军事思想,早在原始社会末期,即已开始萌芽。大约从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8世纪,中国为奴隶社会时期,也就是在这时国家建立了军队,出现真正的战争及其相适应的军事思想。这时战争的主要特点是:兵器以木器,石器为主,作战方式基本是以密集队形进行集团肉搏正面冲杀。作战中形成了以车兵为核心的方阵队形,产生了一些萌芽的军事思想,但对军事的认识不够全面深刻,军事专著比较少。

此时并不重视和提倡军事中谋略的运用,视谋略为小人之举,不仁不义。如春秋时期宋、楚两国在泓水交战,宋国在战前已布好阵势,有人向宋襄公建议趁楚军对正在渡河及渡河后处于处于混乱的时机出击,但宋襄公“讲求仁义,耻于诡道”,结果遭到失败。

第二阶段——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成熟

大约从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21年,为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它是我国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大变革时期。在这一时期我军古代军事思想取得辉煌的成就,涌现出许多杰出的军事专著,被封建社会一直视为兵学经典的7部兵书中,就有5部产生在这个时期。在这一时期取得辉煌成就并趋于成熟的原因:1、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社会的大变革。在新旧社会交替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许多新的思想来指导新生力量的发展,军事思想也是其中之一;2、是这时候战争比较频繁。这些频繁发生的战争和会盟就为军事思想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源泉;3、是由于文化的普及。由于私学的兴起,春秋战国打破了奴隶社会“学在官府”的局面,文化教育普及于民间。这就为军事思想的成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4、各诸候国的重视和提倡。各诸候国出于生存和争霸的需要,也都争相招贤纳士,广揽人才,鼓励人们进行军事理论的研究,出现百花齐放的局面。客观上也促进了军事思想的发展。

第三阶段——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丰富和发展(公元前221年至1840年)

自秦始皇统一中国至1840鸦片战争,我国为封建社会时期。秦朝统一天下后,进入了以铁兵器为主的时代,骑兵成为战争力量的主角,出现了新的军种---舟师水军。但历代封建王朝为巩固其统治,限制人们对军事的研究和探討,影响了军事思想的快速发展(秦朝谈兵论法是杀头之罪)。大约从公元960年到1840年,我国经历了宋元明清,这是封建社会会的后期,也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形成体系的重要时期。这时的战争火器逐渐普遍使用,战争进入了冷热兵器时代。

此时军事思想的特点有:1、战略思想成熟、完善。三国时的诸葛亮隆中一对;明朝的朱元障,采用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取得了天下。在中国历代开国皇帝中,由农民起义领袖转化而来的只有刘邦和朱元障,而他们二人恰恰是在战略构想方面高人一筹;2、与各军兵种相适应的军事思想的形成。由于骑兵、舟师的出现及火器的应用而出现相应的军事思想;3、军事理论的研究向体系化发展。先秦兵书的特点是内容繁杂,无所不包,同一本兵书可能包含战略、战术、气象、地理、兵器、训练、编制等不同的内容。而这个时期的兵书除了总体性的研究外,还有各个方面的具体研究,专题性的兵书增多。从一些兵书的书名就可以看出这种发展倾向:《历代兵制》《守城录》《练兵纪实》《神器谱》《火攻挈要》《海防图论》等。

中国古代设计思想中的道器观 篇4

“道”和“器”的关系最早见于《周易·系辞上》:“形而上者谓之道, 形而下者谓之器。”在该书的注疏中释为:“道是无体之名, 形是有质之称。凡有从无而生, 形由道而立, 是先道而后形, 是道在形之上, 形在道之下。故自形外已上者谓之道也, 自形内而下者谓之器也。形虽处道器两畔之际, 形在器, 不在道也。既有形质, 可为器用, 故云‘而下者谓之器’也。”这些朴素的道器观念体现了古人对器物与人, 器物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认真思考。

在工艺造物的过程中, 器物的设计、制作、产生都严格地遵循着它的“道”。

一、技以载道, 文质彬彬——强调道器的统一是工艺发展的必由之路

技以载道是通过形态、技术、手艺等艺术语言向人们传达出一定的艺术内涵和精神境界, 也就是说技术的运用应该包含了思想的参与, 是物质和精神的统一, 是心与物、文与质、形与神、材与艺、用与美的统一。

先秦时期, 道器倾斜, 诸子百家多持重道轻器的立场。这以后, 技艺的发展长期以来与商业行为联系起来, 为历代封建统治者加以限制。儒家思想是在“仁”“礼”的因果关系下来看待生活日用, “技”须和“六艺”结合, 被看作有利于“仁”才加以提倡;道家则明确强调“器”的发展会腐蚀人的内心, 给道带来损害, “绝巧弃利, 盗贼无有”“民多利器, 国家滋昏;人多伎巧, 奇物滋起”;法家和墨家虽然器道并重, 但有一个前提, 即这必须建立在“义”“利”的基础上, 因此, “器”仍然不是独立的。中国古代器道关系的发展, 使“器”始终在一定限制之下, 稍一逾矩, 便被视为奇技淫巧而加以约束;另外, 道家“技进乎道”思想的滥觞, 也使“技”逐渐走入神秘, 成为一种不可传的“道”的境界, 妨碍了“技”的传承。宋代以后, 道器关系的发展逐渐表现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种派别的斗争。程朱理学认为“道”凌驾于“器”之上, 朱熹曾说:“理也者, 行而上之道也, 生物之本也;气也者, 行而下之器也, 生物之具也。” (《朱文公文集·答黄道夫》) 把“道”看作万物起源之本, 把“器”看作万物具象的使然。明末清初的中国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王夫之提出“无其器则无其道”, 认为“道”不能离开“器”而存在。清末的一些改良主义者多是从政治角度考虑“道”与“器”关系, 是在维护风雨飘摇的封建统治下被迫做出的一次调整, 开始承认西方的坚船利炮的威力和赞叹西方科学技术的发达, 但却没有认识到制度的落后给晚清政府带来的致命伤害。如郑观应《盛世危言》中的《道器》篇依旧困守己见认为“道” (指伦理纲常) 是中国的好, “器” (指西方科学技术) 是西洋的好, “道”是本, “器”是末, 这种隔靴搔痒的伎俩触及不到最深层的病根。

工艺美术的发展离不开技, 也离不开道, 更多的时候是二者的统一。“技以载道”, 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道”, 赋予在可触可视、可感可知的“技”的活动中, 使二者糅合在一起, 这样“道”上升为一种的更高层次的艺术追求, 而“技”也成一件工艺美术作品成功与否的落脚点。“技以载道”包含着对人、对自然的尊重, 也是对精湛技艺持续不断的追求。

二、重己役物, 致用利人——注重器的功用性要以人为本

在对待器物与人的关系上, 有一种根深蒂固观点是器物应当为人所用, 而不为物累。从工艺美术的本质上来看这是中肯的, 也是人们最根本的对待器物的观念。如《尚书·周书·旅獒》:“不役耳目, 百度惟真。玩人丧德, 玩物丧志。”过度沉迷于器物会使人丧失自我心志, 不能自拔。因此, 人应该驾驭物, 而不被物累。

人是器物的创造者和使用者, 所以器物的创造要注重人本身, 也就是“重己”;器物被人所创造, 就应该为人服务, 受人驾驭和掌握, 展现其实用、审美等价值, 更好的为人服务, 也就是“役物”;所有的器物都应该是物尽其用, 利己利人, 为人的生活带来方便, 也就是“致用利人”。

墨子对器物与人的关系的剖析, 不仅是代表了当时的社会观念和人们思想, 而且对当今的人们依然有着深刻地启示。在《墨子·非乐》中有这样的论述:“仁之事者, 必务求兴天下之利, 除天下之害。将以为法乎天下, 利人乎, 即为;不利人乎, 即止。”这种“利人者为, 不利人者止”的思想从利人的角度出发进行设计, 避免了无用之物的生产, 既节省了资源, 又提高了效率, 无论在当时还是现今, 都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大策略, 是落实以人文本的具体表现。

三、审曲面势, 取法自然——遵循物尽其用的朴素的和谐观念

百工造物, 材料、工具来自于自然, 造物的技术、工艺也需要巧法自然。如何选择自然之材为设计所用?《考工记》提出“审曲面势”:“审”是审问, “面”是直面, “曲”是物形, “势”是物性。审曲面势是真正意义上的物尽其用, 因材施工, 它要求人们在作设计时要充分了解循依材料的形状、性能, 因势利导, 在尊重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设计师的主观能动性, 以最少的人力, 换取器物的最大功用, 才能创造出巧夺天工, 宛如天成的优秀作品。

审曲面势, 取法自然是对自然的尊重和利用, 是人与自然的协同, 器与道的共鸣, 是对天人合一朴素的和谐观念的最好诠释。

四、天地材工, 各随其宜——注重考虑与设计相关的诸多因素

“天有时, 地有气, 材有美, 工有巧。”《考工记》中的这一段文献, 充分考虑了与设计相关的诸多因素的价值。材美工巧, 向来是人们衡量一件器物好坏的主要依据。但有时候仅关注这些因素也不能产生好的造物设计。成功的造物设计, 还需要顾及“天时”和“地气”。对时间、季节、地理、气候等因素的关注, 体现的是一种对“道”客观的科学的态度, 是对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一种灵活运用。

上述四点只是对博大精深的中国古代设计思想中关于“道”与“器”观念的一点管窥、蠡测, 在中国造物设计的漫长历程中, 对道与器难舍难分的关系不同把握, 丰富了造物设计思想, 为我国哲学、美学思想注入新的元素, 也为开拓我们的设计视野和增强我们的设计能力提供了理论支持。

摘要:“道”和“器”不仅是中国古代的一对哲学范畴, 而且在工艺美学上也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古代设计思想中关于道与器的关系的描绘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也耐人寻味。在博大精深的古代设计思想中回味“道”和“器”的关系, 可以更好的帮助我们理解当下的设计思想, 从而做出更好的设计。

关键词:设计思想,道,器

参考文献

[1]杭间.《中国工艺美学思想史》.北岳文艺出版社, 1994年版.

[2]张道一.《考工记注释》.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4年版.

[3]徐思民.《中国工艺美术史》.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2年版.

《古代诗歌》教学设计 篇5

1、了解古代诗歌体裁的有关知识,准确朗读并默写这四首诗歌。

2、感知诗歌内容,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3、了解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

4、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意境;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增强古诗文修养。

教学重难点

1、诵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语言美,领会诗歌的意境美。

2、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增强古诗文修养。

学情分析

教师要在前三课学习的基础上,根据课前提示,结合本课学习的重难点,引导学生读书,思考,交流,运用学过的读书方法认真阅读,提高能力。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与大自然沟通,更好的体会自然的诗意,人生的情趣;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品味含蓄、精练、优美的语言及其他艺术特色。教师重点分析的内容可以少些,重要的是拓展学生对此单元学习内容的认识,打开学诗、读诗的思路。

课时分配2课时

教学设计(设计者:)

教学过程设计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我国的唐代、宋代、元代分别有哪种文学体裁发展得最有成就?(唐诗、宋词、元曲)的确,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诗的国度,以古老的《诗经》发端,优秀的诗歌作品浩如烟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四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二、指导学习《观沧海》。

作者简介(多媒体显示)。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郡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善诗歌,以慷慨悲壮见称。

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竭后山。他跃马扬鞭,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山,又当秋风萧瑟之际,心潮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触景生情写下这首壮丽的诗篇。诗作融会自己昂扬奋发的精神,具有一种雄浑苍劲的风格。

汉代乐府诗一般无标题,《观沧海》这个题目是后人加的。乐府诗原来是可以歌唱的,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直接关系。

(一)初读

1、多媒体显示诵读节奏,要求学生把握四言诗的诵读节奏。

提示:诗歌节奏可以按音节兼顾意义来划分。四言诗每句一般读成“二/二”节拍,如: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2、多媒体展示flash朗读,要求学生跟读。

(二)细读

1、学生借助注释,疏通诗歌内容。

水何澹澹:何,多么。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

以观沧海:以,表目的连词。

山岛竦峙:耸立。竦、峙,都是耸立的意思。

萧瑟: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

幸甚至哉:幸,幸运。至,达到极点。幸运得很,好极了。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若,像。其,它,指沧海。

2、教师点拨:“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是古诗文中的“互文见义”,即文字上只交待一方,而意义彼此互见。句中不但说“日月之行”,也说“星汉之行”;不但说“星汉灿烂”,也说“日月灿烂”。合起来说“日月星汉之运行与灿烂,均若出于沧海之中”。

(三)悟读

合作探究:

1、全诗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2、《观沧海》一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诗句是想象的?

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这一层全是写现实中的实景。第三层(“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最后两句是附言,是为合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没有直接关系。

3、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明确:“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这几句最能体现诗人的博大胸怀。

小结:“诗言志”,诗人写沧海,抒发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这种感情在诗中没有直接表露,而是蕴藏在对景物的描写当中。全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字里行间洋溢着饱满的激情。写景的十句中,前六句写的是实景,后四句写的是虚景,实景给人身临其境之感,虚景以其新奇激发读者的想象,诗人以沧海自比,表现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概。

背诵全诗。(多媒体出示图片)

三、指导学习《次北固山下》。

作者简介及解题(多媒体出示)。

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这首诗就是写乡愁的,且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一联闻名。作者王湾,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曾往来于吴、楚间,不得归家,故有此作。次,这里是停泊的意思。

(一)初读

1、听读诗歌,听准字音,把握五言诗的诵读节奏。(多媒体显示)

提示:这首诗意境优美,语言浅近而音韵和谐。五言诗一般是三个节拍,二二一或二一二。如: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2、多媒体展示flash朗读,要求学生跟读。

(二)细读

1、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四联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2、哪些诗句直接表达了思乡之情?

【活动设计】学生四人一小组合作交流,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由全班交流,全班不能解决的再由教师点拨。

提示:首联:诗人在船上,想象船到镇江后,还要乘驿车到别处,暗含旅途奔波之劳。颔联:写船上所见景色。“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潮平”又为“江春”做铺垫。颈联: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残夜”指夜将尽而未尽之际,即将是天亮时的情景,残夜而东方海日已升,旧年而江上已是春天――时间过得太快了,唐人以来,少有此句。尾联:诗人离家已久,尚不能归,见到此景,自然想到要借雁足来传递家书了。这首五言律诗四联之间,互为因果,浑然一体。

尾联直接表达思乡之情。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三)悟读

1、“潮平两岸阔,风正(顺)一帆悬”写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春水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的人视野也因之开阔。大江之上,一叶白帆端端直直地高挂在江面之上。

2、说说你对“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的理解。

提示: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学生背诵诗歌。

四、指导学习《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作者简介(先由学生简介,之后多媒体显示)。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人。其父李客,生平事迹不详。李白青壮年时家境富裕,轻财好施。

据说李白从天宝三年离京漫游,到扬州时,听到好友王昌龄被贬龙标尉这个不幸的消息,便题诗抒怀,遥寄给远方的友人。

(一)初读

多媒体显示诵读节奏,要求学生把握七言诗的诵读节奏。

提示:七言诗句的节拍有××/××/××/×,××/××/×/××。如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诵读时,每拍的后一字遇平声可适当延长,遇仄声宜作停顿,这样诵读自有抑扬顿挫的声调。

(二)细读

1、根据注释,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的意境。这首诗的各联分别写了什么内容?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

2、你从哪些诗句可看出龙标这被贬之地极偏远?

提示:①首句写景兼点时令。于景物独取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即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在内,切合当时情事,也就融情入景。次句便直叙其事。“闻道”,表示惊惜。“过五溪”,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见。后两句抒情,将自己的愁心寄与明月,随君一起到龙标。

②闻道龙标过五溪;随君直到夜郎西。

(三)悟读

合作探究:1。诗人为什么要将愁心寄与明月呢?这是什么写法?

提示:世上唯有明月能分别照见远隔千里的人,在这首诗中,诗人将月亮人格化,请她将自己的忧愁之心传与王昌龄,带去了诗人莫大的精神慰藉。借物抒情。

2、诗中哪一个字真实集中体现了作者的感情?本诗借月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提示:愁,这首诗借月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同情和关切之情。

小结:通过诗人丰富的想象,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竟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于同情的知心人,她能够而且愿意接受自己的要求,将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遥远的夜郎之西,交给那不幸的迁谪者。将自己的感情赋予客观事物,使之同样具有感情,也就是使之人格化,化无形的思念为有形的形象使这首诗充满同情和关切之情。

背诵全诗。

五、学生自学《天净沙秋思》。

作者简介及解题(学生小组交流即可)。

(一)初读

学生闭目,随着老师的描绘想象这幅画面,感悟内容,体会思乡之情――

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踽踽独行。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暮鸦在树梢上盘旋,昏鸦要归巢了;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上的小桥,看到“小桥流水人家”,炊烟缕缕,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这时太阳就要下山了,太阳也回家了,自己却还没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难熬的长夜。唉,自己有家难归,怎不叫人心碎肠断?

(二)细读

思考:《天净沙秋思》描绘了什么样的图景?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读后明确:这首小令描绘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真切地表现出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

(三)悟读

展开想象,将《天净沙秋思》改写成一篇散文。(课后完成)

背诵这首小令。

结束语:

本课所选的四首古代诗歌,都是写景抒情的佳作,极富艺术感染力。有的气势充沛,景象宏阔;有的.烘托点染,形象传神;有的以景寓情,蕴含理趣。“腹有诗书气自华”让我们多诵读诗歌,在精美的语言与深远的意境中陶冶情操,提升文化品位。

【板书设计】

古代诗歌四首

观沧海―观实景海水、山岛树木、百草秋风、洪波壮阔景象。

虚景――日月、星辰――博大胸怀胸怀博大统一天下。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首句杨花落子规啼写景(时令)。

次句过五溪事件。

结句愁心寄明月抒情思念关切。

次北固山下。

叙事青山外、绿水前旅途奔波之苦。

写景平、阔、正、悬。

江上所见景色海日、江春写景点明时令抒情。

乡书、归雁鸿雁传书之思思乡之情。

天净沙秋思。

写景古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深秋晚景图悲凉。

古道、西风、瘦马。

抒情夕阳下肠断天涯思乡之苦思乡。

鉴赏古代诗歌思想内容“五法” 篇6

一、抓住标题,破题而入

诗歌的标题常常是诗眼或中心事件,往往奠定了诗歌的感情基调,抓住标题,往往就切中了解答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要害”。如祖咏的《望蓟门》一诗,全诗紧扣一个“望”字,抒写了“望”之所见,“望”之所感。这种方法,便是古代诗歌鉴赏的“破题法”。

二、抓关键词,把握情感

有些诗歌,作者往往会有意识地用一两个关键词来点明情感基调,抓住了关键词,能够快速地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和思想内容。如李清照的《一剪梅》一词,词人用“相思”和“闲愁”这两个关键词把这首词的思想感情揭示得很清楚。

三、抓住题材,对号入座

古代诗歌按题材可分为若干类,如咏史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离别诗等,若能判定一首诗(词)所属的类型,就可快速地把握该诗(词)的感情基调和思想内容。如离别诗,大多写离情别绪和深厚友情;思乡诗大多抒发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闺怨诗大多抒发思念征人的孤寂愁苦之情;边塞诗大多描写边地艰苦的生活及恶劣的环境,表达的情感多以爱国主义为主,或表现战士勇于杀敌,或抒发保家卫国的决心,或揭露战争的残酷性、非正义性。

四、抓住意象,揣摩思想

意象是融入了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是诗人内在的思想感情与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很多诗(词),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内容主旨,就是通过意象来揭示或传达的。如:段克己的《满江红》中,“菊花”的特征是孤寂、高洁,抓住了这个特点,词人的思想感情便较容易揣摩了。又如李清照的《声声慢》一词,词人借用“淡酒”“秋风”“过雁”“黄花”“梧桐”“细雨”等意象,表达了词人内心的愁苦、寂寞,容颜的憔悴和情感的凄凉、哀伤之情。这便是古代诗歌鉴赏的“意象揣摩法”。

五、抓住注释,注意暗示

有些诗(词)的鉴赏,命题者往往在诗(词)之下给出注释,或注释作者生平经历,介绍写作背景,或注释相关词句,或介绍别人的评价等。给出注释是命题者给考生鉴赏诗歌的一个暗示,对此,考生应仔细阅读,不可忽视。通常情况下,介绍作者,主要暗示本诗的写作风格,从中揣摩出本诗的感情基调;介绍写作背景,暗示诗人的创作动机及本诗的思想内容;介绍相关词语,暗示本诗的用典或意境;介绍别人的评价,暗示的是本诗的艺术特色(表达技巧)或本诗的思想内容。这是古代诗歌鉴赏的“注释暗示法”。

总之,分析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全面疏通字词句意是前提,寻找恰当的突破口或切入点是关键。要灵活运用,语言表述力求准确简明,内容形式规范统一,结合内容情感准确解答。

中国古代思想中的“水” 篇7

一、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水”

翻检历史, 会发现远古中国存在着一种非常奇特而值得重视的文化现象———在中国远古神话中, 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成为中华文化中璀璨的明珠。

马克思曾说:“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 支配自然力, 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1]113远古时期, 由于生产力极端低下, 华夏先民对千变万化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 无法形成科学的认识, 凭借着虚拟的想象和奇思妙想, 将一些自然现象和社会矛盾神化, 以反映征服和改造大自然的愿望, 于是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神话传说, 成为中国最原始的文化形态。在华夏先民生息繁衍的过程中, 人们认识到水是自然界最为强大的力量之一, 对水产生依赖, 把水看成是一种无与伦比的神圣力量, 因而很多古代神话传说与水有着不解的渊源。在有幸流传下来的远古神话中, 水是一个核心题材, 与水有关的创世神话、治水神话、抗旱神话、古泉神话等占了很大的比重。

从上古创世神话来看, 华夏先民多将水视为创世的圣物。如关于盘古开天辟地的传说。《三五历纪》、《五运历年纪》中记载:“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在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故天去地九万里。后乃有三皇。”“天气蒙鸿, 萌芽兹始, 遂分天地, 肇立乾坤, 启阴感阳, 分布元气, 乃孕中和, 是为人也。首生盘古。垂死化身。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里。肌肉为田土。发为星辰。皮肤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甿。”[2]今河南省泌阳县有一盘古山, 传说此山就是盘古开天辟地、造化万物之地。该地还有远近闻名的盘古庙和盘古庙会。关于盘古的神话与人文历史景观, 说明华夏先民将水视为了生命之源, 认为万物皆由水生。又如关于共工怒触不周山的神话故事。《列子·汤问》中写道:“昔者女娲氏炼五色石以补其阙, 断鳌之足以立四极。其后共工氏与颛顼争为帝, 怒而触不周之山, 折天柱, 绝地维;故天倾西北, 日月星辰就焉;地不满东南, 故百川水潦归焉。”[3]这些创世的神话传说, 表现了华夏先民对于水的重视。

远古之时, 洪涝灾害较为频繁, 因而华夏先民编织出了很多与水灾及治水相关的神话。女娲补天, 实际上就是一个治水拯民的神话。“往古之时, 四极废, 九州裂, 天不兼覆, 地不周载, 火炎而不灭, 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 鸷鸟攫老弱, 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 断鳌足以立四极, 杀黑龙以济冀州, 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 四极正, 淫水涸, 冀州平。”[4]面对凶猛咆哮的洪水, 女娲炼五色石, 补苍天, 抗御洪水, 拯救万民, 被称为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中的第一位治水英雄。在洪荒年代, 还流传着大禹治水的神话。禹的父亲鲧因治水失败被尧杀于羽山, 禹承父业, 奉舜之命治水。“禹别九州, 随山浚川, 任土作贡。禹敷土, 随山刊木, 奠高山大川……东渐于海, 西被于流沙, 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禹锡玄圭, 告厥成功。”[5]这些关于洪水泛滥及治理洪水的神话故事, 表明古代先民们对水的威力有着深刻的认识。

远古先民, 不仅要抗御洪灾, 还面临旱灾的威胁, 因而也出现了以与旱灾斗争为主题的神话。如夸父逐日的神话故事。“夸父与日逐走, 入日。渴欲得饮, 饮于河、渭, 河、渭不足, 北饮大泽。未至, 道渴而死, 弃其杖, 化为邓林。”[6]夸父逐日的英勇精神可歌可泣, 反映了华夏先民驱旱祈雨的渴望。又如羿射日解旱的传说。“尧之时, 十日并出, 焦稼禾, 杀草木, 而民无所食。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皆为民害。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 杀九婴于凶水之上, 缴大风于青丘之泽, 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貐, 断修蛇于洞庭, 擒封豨于桑林, 万民皆喜, 置尧以为天子。”[7]羿射十日、驱除旱魔的神话故事, 折射出远古先民与旱灾作斗争、力图征服大自然的壮志。

在中国古代, 许多地方尤其是干旱少雨的地方, 泉水作为生命之源, 也被神化, 产生了很多充满神奇色彩的神话故事。关于西部名城酒泉的名称来历, 就有着美好的神话传说。相传郡城下有一眼清泉, 天然出酒。正如古代典籍记载:“西北荒中有玉馈之酒, 酒泉注焉, 广一丈, 长深三丈, 酒美如肉, 澄清如镜。上有玉樽、玉笾, 取一樽, 一樽复生焉, 与天同休无干时。石边有脯焉, 味如獐鹿脯。饮此酒, 人不生死, 一名遗酒。其脯名曰追复, 食一片复一片。”[8]故人们称之“酒泉”。

古代神话, 作为中国最原始的文化形态, 蕴含着丰富的水思想及水文化, 成为中华文化产生的渊源。从被神化的“水”, 可以看出华夏先民在与水的相互作用中力图获得平衡的影子。

二、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的“水”

丰富充盈的水资源, 不仅孕育了华夏民族及其美丽的神话故事, 而且也启迪了古代先贤对水的哲学沉思。中国古代哲学家、思想家大都对水表现出了浓厚的哲学兴趣, 并将对水的认知转化为独特的哲学智慧。

中国古代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儒家思想对水作出的哲学寓意的解读, 多是以水喻德。孔子观东流之水, 得到了道德上的启迪。“夫水, 大编与诸生, 而无为也, 似德。其流也埤下, 裾拘, 必循其理, 似义。其洸洸乎不淈尽, 似道。若有决行之, 其应佚若声响, 其赴百仞之谷不惧, 似勇。主量必平, 似法。盈不求概, 似正。淖约微达, 似察。以出以入, 以就鲜洁, 似善化。其万折也必东, 似志。”[9]孟子继承了孔子的思想, 提出:“人性之善也, 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 水无有不下。”[10]荀子作了进一步发挥, 以水之特性比拟君臣关系, 告诫君主要有爱民之德。“传曰:‘君者, 舟也;庶人者, 水也。水则载舟, 水则覆舟。‘此之谓也。’”[11]先秦儒家从水中读出的关乎道德的种种寓意, 对后世有着极大的启发。

对中国古代社会有着巨大潜在影响的道家思想中, 也有着深厚的水意蕴。道家思想的创始人老子提出了著名的“上善若水”思想。老子曰:“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 故几于道。居善地, 心善渊, 与善仁, 言善信, 正善治, 事善能, 动善时。夫唯不争, 故无尤。”[12]老子不仅以水解释最高的“善”, 而且还以水为隐喻, 解释和阐发属于哲学范畴的“道”。“譬道之在天下, 犹川谷之于江海。”[13]“曲则全, 枉则直, 洼则盈, 敝则新, 少则得, 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 故明;不自是, 故彰;不自伐, 故有功;不自矜, 故长。夫唯不争, 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 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14]在老子看来, “道”是万物的本源, 水最接近“道”, “道”生万物, 水利万物。庄子进一步阐发了深奥的“道”思想。“夫道, 覆载万物者也, 洋洋乎大哉……夫道, 渊乎其居也, 漻乎其清也。”[15]庄子不仅将汪洋大海比作“道”, 而且还将水之德行与无为关联起来。“水之性, 不杂则清, 莫动则平;郁闭而不流, 亦不能清;天德之象也。故曰:纯粹而不杂, 静一而不变, 淡而无为。”[16]从老庄的水哲学中, 我们可以体悟到“道”的高深境界。

三、中国古代宗教中的“水”

水作为启迪智慧和思想的重要源泉, 与佛教、道教也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在中国古代的佛教思想和道教思想中, 都承载着浓厚的水意蕴。

自佛教从印度半岛传入中国后, 就与水结下了不解之缘。佛教多远离尘嚣, 许多佛教寺院都兴建于名山大川, 环山绕水。如五台山、峨眉山、九华山、普陀山, 山清水秀, 相传分别是佛陀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地藏王菩萨、观音菩萨的道场, 成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因而中国的山水文化中, 融入了丰富的佛教内容。不仅如此, 佛教学者们还从水中领悟了深刻的佛家智慧。佛教典籍中写道:“是身无常念念不住, 犹如电光暴水幻炎, 亦如画水随画随合。”[17]在佛家视野中, 人生就如同流转不息的水流。在佛教思想中, 水还被用来比喻菩萨的德行。《除盖障菩萨所问经》载有“水喻菩萨十种善法”, 指出菩萨的修行和水相契合, 菩萨应如水一样流润赴下、植善法种、信乐欢喜、坏烦恼根、自体无杂、息烦恼热、止欲渴爱、深广无涯、高下充满、息诸尘坌。可见, 水启迪了佛家的灵思, 在佛教思想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记。

中国古代劳动经济思想探源 篇8

本文着重探索“春秋”“战国”时期的劳动经济思想,选取这一历史时期的儒家主要思想家及其劳动经济思想试作研究。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劳动经济观点的代表人物是孔丘、孟轲和荀况。从《论语》《孟子》和《荀子》中,我们可以窥见先秦儒家对生产、分配和消费等劳动经济范畴的阐释。

一、关于劳动生产与管理的观点

农业是当时最重要的生产部门,而财富的创造者是“民”———劳动者,为了使社会整体财富增加,先秦儒家思想家无不对劳动者特别重视,提出了一些有关劳动生产与劳动管理的观点。

义利观是孔子一切经济思想的基石,是了解劳动经济观点的门径。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论语·里仁》)凡是不符合道义的利丝毫莫取,在求利的过程中要受到道德的约束,主张“见利思义”。

在劳动生产方面,孔子主张统治者在求“利”的同时要讲“义”,即要施行惠民和富民的政策。核心观点是“因民之所利而利之”(《论语·尧曰》)。一方面,从“小人怀土”(《论语·里仁》)方面看出孔子已经注意到土地生产资料对农民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从“使民以时”(《论语·学而》)方面可以看出孔子在徭役上主张使农民不误农时,以有利于农业生产。孔子的这种思想为后来的孟子所发扬光大。

在生产资料方面,孟子提出“恒产论”,以保证民(百姓)丰衣足食。孟子说:“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孟子·滕文公上》)这里的“恒产”主要指劳动人民的恒产,是劳动者能够利用它可以生产出维持一家生存所必需的基本生活资料。至于“恒产”的数量,孟子说:“五亩之宅,树之以桑,匹夫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五亩鸡,二母彘,无失其时,老者足以无失肉矣。百亩之田,匹夫耕之,八家之口足以无饥矣。”(《孟子·尽心上》)所谓“恒产”即指能维持八口之家所必需的五亩宅、百亩田,以及其他生产资料桑树、鸡、猪等。有了一定的恒产,就有能够维持其最低生活水平的物质条件,孟子的恒产论在劳动者生产资料的保障上较孔子更进一步。

在劳动生产管理方面,孟子较孔子的生产范围远远扩大。孟子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孟子·梁惠王上》)不但农业要按照农时进行生产,而且其他的林牧副渔等领域也是如此。荀子也特别强调按照“天时”进行劳动生产,在《富国篇》中,孟子反复强调“无夺民时”“守时力民”“使民夏不宛喝,冬不冻寒,急不伤力,缓不后时”(《荀子·富国》)等,只有顺时从事生产活动才能更好地发挥劳动者在生产劳动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提高效率。

二、关于劳动社会分工的观点

孔子将劳动分为知识分子的智力劳动和劳动者的体力劳动两种。关于智力劳动,孔子说:“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谋道”是指追求道义、落实道义,本身是一种脑力劳动;“谋食”是指耕种庄稼获得饮食之类的体力劳动。二者是两种不同的劳动,只不过君子所从事的是脑力劳动而已。

孟子对孔子劳动分工的学说又有所发展,孟子说:“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孟子·滕文公上》)这里暗示两点内容:一是国家分“君子”和“野人”两种。“君子”指一切脱离体力劳动的人们,包括国君、各级官吏、武士以及从事文学艺术、教育工作的各种文士。“野人”指乡野之民,包括农民、手工业者和其他从事体力劳动的人们。二是孟子认为无论是劳力者还是劳心者,都是依靠各自的社会功能和社会需要而存在的,彼此是互相需要的,一个人不可能样样事情都由自己来完成。这可以通过孟子和农家许行的门徒陈相的辩论(《孟子·滕文公上》)中可以看出。此外,孟子认为,“君子”和“野人”的区别是“劳心”和“劳力”之分。他说:“故曰,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孟子·滕文公上》)孟子认为,“劳心者”从事各种治国活动,是“劳心”的事,统治别人,应受别人的供养;“劳力者”从事百工、稼穑之事,是“劳力”的事,应被人统治,须供养别人。

荀子劳动分工的观点在孔孟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君子以德,小人以力。”(《荀子·富国》)荀子不但注意到了以脑力劳动为生的君子和以体力劳动为生的“小人”外,还注意到了百工和商贾之流:“农以力尽田,贾以察尽财,百工以巧尽械器,士大夫以上至于公侯莫不以仁厚知能尽官职。”(《荀子·荣辱》)同时,荀子对因分工获得财富给予肯定。

三、关于劳动分配的观点

在诸侯和士大夫生产资料的分配上,孔子提出了“(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论语·季氏》)的主张。这里的“均”,并非主张将全社会的财富重新绝对平均分配,前面有“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之语,即按照“国”和“家”也就是诸侯国和大夫的等级地位均等分配,使臣民各安其分,和谐相处,既可以使社会稳定,又不会有亡国破家的危险。在劳动者生活资料的分配上,他提出了“足食”“所重民食丧祭”的观点,认为百姓富足方能国家富足、政权稳定。

在分配上,孟子认同孔子“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分配理念,对社会上贫富分化的现象极为反感:“疱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此率兽而食人也。”(《孟子·梁惠王上》)提出了“与百姓同之”的藏富于民的观点,使“居者有积仓,行者有裹囊”“内无怨女,外无旷夫”(《孟子·梁惠王下》),尽量将天下财产平均分配。不但如此,孟子还提出了具体分配的方案:一方面,他提倡按劳分配,即按照“劳心”与“劳力”的不同进行按劳分配。对于“劳力者”,他们有固定的“恒产”,可以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取一份稳定的收入;对于“劳心者”,他们可以通过辅助国君治理国家等脑力劳动取得相应的俸禄与报酬。另一方面,孟子还提出国家救济与救助的观点:“天子适诸侯曰巡守,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在春秋两季视察春耕与赋税工作时对“不足”与“不给”的地区给予适当的补助与救济,这是施行仁政的一种,不可谓不是劳动社会保障机制的肇始。

在劳动分配方面荀子提出“明分论”,即“制礼仪以分之,使有贵贱之等,长幼之差,知愚、能不能之分,皆使人载其事而各得其宜,然后使悫禄多少厚薄之称”(《荀子·荣辱》)。“明分”就是通过礼来使贵贱、长幼、贤愚、高下等有所分别,不同的地位、不同的等级、不同的身份都拥有适合其阶层的财富,通过这种“不齐”来实现“齐”的目标,这也是荀子的“维齐不齐”理论。通过各阶层欲望的满足以实现“上下俱富”的目的,这种分配当然是不均等的。在具体的分配策略上,荀子的观点和孟子非常相似。一方面,他认为要按照自己的劳动来获得相应的报酬,无论是从事体力劳动的农夫,还是从事脑力劳动的士大夫乃至公侯,抑或从事商贾、百工这样的劳动,都使劳动与他们的酬劳相对等。另一方面,荀子也倡导社会救助与慈善行为。他呼吁统治者将自己手中的财富捐赠给需要帮助的人,同时号召社会上的富裕之士慷慨解囊,行乐善好施之道,帮穷人解燃眉之急。荀子与孟子观点的趋同性,可以看出儒家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四、关于劳动力再生产(人口)思想

孔子在周游列国时,看到卫国人口众多之状发出“庶矣哉!”的感叹,认为庶民是国家富裕的表现,相反“地有余而民不足”是一种耻辱,则应采取措施增加人口。第一种方法是孔子一以贯之的主张———施行仁政,使民归附。“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论语·子路》)统治者尚礼、好义、崇信,那么四方人口没有不来归附的,这不失为快速增加人口的良策。第二种方法是促进人口增殖。提倡早婚,这是通过孔子主张的孝道来实现的。他强调:“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经·圣治》)“父母生之,续莫大焉。”(《孝经·圣治》)将繁育后代作为最大的孝道。至于婚姻的年龄,孔子认为,“男子二十而冠,有为人父之端。女子十五许嫁,有适人之道。”(《孔子家语·本命解》)孔子认为男子二十、女子十五就分别到了适婚的年龄,比西周“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周礼·地官·媒氏》)分别早了十年和五年,由此可以看出孔子对增加自然人口的急切心情。增加人口对于发展生产、增加国家财富、提高国力是十分重要的。

儒家关于劳动经济的观点涉及劳动生产、分工、劳动分配、劳动保障等诸多方面,体现了儒家思想的博大精深与包罗万象,对后代及欧洲思想影响深远,欧洲重农学派的创始人魁奈就受其理论影响,被称为“欧洲的孔夫子”。

摘要:从“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家入手,借助劳动经济思想的基本理念,厘梳相关论述,从中挖掘我国古代劳动经济思想产生的源头,并阐述其对当代劳动经济思想甚至经济关系的启发与借鉴作用。

关键词:劳动经济思想,中国古代,思想家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

[2]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0.

[3]王先谦.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8.

[4]王国轩,王秀梅.孔子家语[M].北京:中华书局,2011.

[5]赵缺.孝经正译[M].长沙:岳麓书社,2014.

浅谈中国古代的和谐思想 篇9

一、中国古代人与自然和谐

中国古代有许多有关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主张:周人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已有初步认识。传说, 周文王曾告诫儿子武王对大自然不要进行过度开发, 要按自然规律合理利用。他说:“山林非时不升斤斧, 以成草木之长;川泽非时不入网罟, 以成鱼鳖之长;不麋不卵, 以成鸟兽之长。”战国时期儒家代表荀子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他认为自然有自己的规律, 星坠日食, 刮风下雨, 春生夏长, 是正常的自然现象, 具有唯物思想。他主张“制天命而用之”, 即掌握自然的变化规律并利用它, 造福人类。荀子的规律观, 是一种科学的发展观, 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

中国古代史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也有重要的表现, 这些也值得我们借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 开始大兴土木, 毁伐森林。为修建阿房宫, 砍光了整个蜀地山岭上的树木, 故有“蜀山兀, 阿房出”之说。人们对环境的破坏及过度开发, 导致黄河多次泛滥。隋唐时期, 由于人口的增加, 江南地区的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 圩田现象更加普遍, 它适于种高产的水稻。放火烧山开垦土地的现象也很多, 围湖造田和向山要田, 对自然生态平衡有所影响。明清时期人口进一步增多, 人地矛盾愈发突出, 此外, 从明清两代开始颁布山川弛禁制度, 在一定范围内开放山林, 以解决百姓的生活问题。这从长远看, 又造成了山区长期被开发和掠夺而产生的环境恶化局面, 以致现代山区脆弱的生态系统已不能承受严重的环境污染, 山区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二、中国古代人与人和谐

中国古代人与人和谐思想体现在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

1.儒家的“民本”思想。孔子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 其思想对后世影响颇大。仁, 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孔子对于仁以很多解释, 如:“仁者, 爱人”“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孔子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他还主张以德治民, 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统治者要爱惜民力, 取信于民, 正身律己。这对于我们今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孟子, 发展了孔子的学说, 政治上主张施行仁政, 并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孟子主张“政在得民”, 反对苛政, 反对统治者“虐民”“暴民”, 认为暴君桀和纣之所以亡国, 就是由于失去了民心。他还主张给农民一定土地, 不侵犯农民的劳动时间, 宽刑薄税。这体现出孟子要求建立理想的和谐社会的思想。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下》) , 更是把“人和”看得高于一切。儒家强调人际关系“以和为美”, 提出的仁、义、礼、智、忠、孝、爱、悌、宽、恭、诚、信、笃、敬、节、恕等一系列伦理道德规范, 其目的就在于实现人与人之间的普遍和谐, 并把这种普遍的“人和”原则作为一种价值尺度规范每一个社会成员。

2.主张无为而治的道家最反对社会冲突, 最希望实现社会的和谐。道家代表作《老子》说:“知和曰常。”在老子看来, 整个天地是一个和谐。《老子》指出:“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 冲气以为和。”“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斯恶己, 皆知善之为善, 斯不善己。故有无之相生, 难易之相成, 长短之相形, 高下之相倾, 言声之相和, 前后之相随。”《老子》给人们描绘了一个人与人之间“无欲”“无为”“无争”彼此和谐相处, 宽大为怀, 人人“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理想社会

3.墨子的“兼爱”思想。墨子代表平民的利益, 他主张“兼爱”“非攻”“尚贤”“爱无差等”。“兼爱”就是爱一切人, 不分“王公大臣”和“万民”的阶级差别的爱。“非攻”是反对战争, 在当时是反对不义战争。“尚贤”是主张任人为贤, 反对王公贵族的任人唯亲。“爱无差等”就是不能实行森严的等级制度, 实行无阶级差别的爱。墨子的主张是建设理想社会的方案。但“兼爱”“爱无差等”在阶级社会中是空想, 不可能实现。

4.统治者的“民本”思想。唐太宗即位后, 吸取隋亡的教训, 经常与大臣议论历代兴亡, 反复强调“存百姓”的思想, 励精图治。唐太宗说:“夫治国犹如栽树, 本根不摇, 则枝叶茂荣。君能清静, 百姓何得不安乐乎?”他在位时, 政治较清明, 社会稳定, 经济恢复发展较快, 国力逐渐增强, 百姓生活有所改善。

刺绣——中国古代女性的思想代言 篇10

关键词:刺绣,思想代言,古代女性

“日暮堂前花蕊娇, 争拈小笔上床描。绣成安向春园里, 引得黄莺下柳条。”这是唐·胡令能的《咏绣障》, 是一首赞美刺绣精美的诗。刺绣, 古称针绣, 是用绣针引彩线, 按设计的花纹在纺织品上刺绣运针, 以绣迹构成花纹图案的一种工艺。古代称“黹”、“针黹”, 刺绣是最具代表性的女红艺术。据中国史书《尚书》记载, 4000多年前的“章服制度”就规定了服装“衣画裳绣”的装饰, 可见中国在四五千年前, 刺绣品已经广为流行了。

自古以来, 贫者以“善织巧绣”为业, 富者以“闺房绣楼”为贞, 在古代女性看似平凡无奇的生活中刺绣成为蕴藏和承载她们美好理想, 展示聪明智慧的最佳平台。忆过往无数的女子们十指春风, 充满了炽热的生命力和美好的情感, 使得中国有“锦心绣口”、“锦绣前程”、“锦上添花”这样美好的形容词汇。原始社会有了衣服就有了刺绣, 人们在衣服上绣上图腾纹样维护信仰。随着社会的发展, 民间刺绣多起来, 未婚女子的刺绣寄托着姑娘们对爱情生活、美满婚姻的向往。妇女们给子女们绣制的童帽、兜肚、香布袋等, 更是倾注了全都的母爱。自古以来大量的文学作品中借助刺绣表达女性人物思想的例子比比皆是, 换句话说刺绣代言了中国古代女性的思想活动。欧阳修的《南歌子》:“弄笔偎人久, 描花试手初, 等闲妨了绣功夫, 笑问鸳鸯两字自怎生书?”借刺绣言说了夫妻之间的脉脉浓情。《孔雀东南飞》中有“妾有绣腰襦, 葳蕤自生光。”的句子, 以刺绣来形容刘兰芝的秀外慧中, 贤良淑德的为人妻子的标准。但巧夺天工的女工活计, 却不能打动婆婆的冷若冰霜。秦韬玉的《贫女》:“蓬门未识绮罗香, 拟托良媒益自伤。谁爱风流高格调, 共怜时世俭梳妆。敢将十指夸针巧, 不把双眉斗画长。苦恨年年压金线, 为他人作嫁衣裳!”却写吟唱出灵性聪慧的贫家女子绣的织品只为生计, 十指精巧不为己描, 只因出身寒门, 不得不为他人做嫁衣的悲苦无奈的的情怀。

刺绣与中国社会中的等级、信仰、个人德行、审美、生活习性等精神生活因素有关, 关涉比较高级的精神需求, 被人们视为最典型的“女红”。胡平教授在《遮蔽的美丽》中说“从女性人格教育的角度看, 大户人家的小姐闺秀做刺绣活计不是为了生存的压力, 而是为了养成特定的素质”。清代丁佩曾在《绣谱》中说:“工居四德之首, 尔绣又特女工之一技耳。古人未有谱之者, 以其无重轻也。然而闺阃之间籍以陶淑性情者, 莫善于此。以其能使好动者静, 好言者默, 因只借慵惰息纷纭。一志凝神, 潜心玩理。固不特大而施之庙堂, 小而饰之鞶帨, 莫不瞻黼黻之光, 得动植之趣也。至于师造化以赋形, 究万物之情态, 则大与才人笔墨名手丹青同臻其妙。”丁佩说刺绣是用来陶冶性情的。若要制作出精美传神的, 能达到一定艺术水准的刺绣, 仅仅依靠手巧是远远不够的, 更重要的是需要兰心蕙质。如果没有天赐的灵性、高雅的气质, 一般很难描绘出山水的钟灵毓秀和百花的姹紫嫣红, 更不要说“绣花能生香, 绣鸟能听声, 绣虎能奔跑, 绣人能传神”的神奇了。这种情况下, 刺绣一方面就表达了上流阶层女性寄托感情的方式和传情达意的手段, 另一方面更体现了她们较高的文化素养和博深的创造力。《牡丹亭》女主人公杜丽娘身为官宦人家的千金小姐, 聪慧过人, 有着大与自然的天然谐和感及对美与爱的强烈追求, 还有细心如丝的分析能力和独立识见, 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的酷爱自由与反叛束缚的精神。她的女红精巧过人, 当她看到“原来姹紫嫣红开遍, 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桓。良辰美景奈何天, 赏心乐事谁家院!”便在衣裙上绣上了成双结对的美丽的花鸟来表达自己对爱情美好向往的敢想却不敢言的情怀, 这得益于“也长向花阴课女红”, 也可以说刺绣就是杜丽娘平时全部的生活内容。《红楼梦》中为许多女性钟情林黛玉有着无人比拟的口才与文才, 也有独立的意识和反传统的叛逆精神, 她曾专门给宝玉绣荷包传递自己琢磨不定的爱情。想必她这个被贾宝玉在众多红颜中称为知己的人绣的荷包定会包如其人般灵秀脱俗吧。第三十六回, “绣鸳鸯梦兆绛芸轩”那一节, 像薛宝钗这样集智慧、容貌、财权于一身的封建淑女也会情不自禁地在宝玉床前边刺绣边赶蚊子, 也会绣兜肚, 曹雪芹用这种看似平常的小情节表达了平日自重的宝钗的忘情失态, 近乎夸张地表现了宝钗对宝玉的爱情。

当然, 随着社会的逐步发展刺绣工艺日臻成熟, 随之涌现了大量的宫廷绣女, 此时刺绣也就无所谓个体的思想活动。不过纵观中国的历史, 刺绣几乎涵盖了古代女性的整个生活, 昭示着她们追求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诠释了她们生命的全部意义, 不管从任何角度看刺绣都是整个中国古代女性思想感情的载体, 是一部活生生的中国女性历史。

参考文献

[1]、钱续坤.女红:中国女性的传统标识[N].西安晚报, 2009-11-09.

[2]、丁佩.绣谱[J].中国典籍与文化, 2004 (2) .

西方古代思想史教学策略 篇11

关键词:文化差异;对比记忆;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10-043-2

高中历史必修三析取了古今中外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以时间为经,以专题为纬给当代学生展示众多圣人先贤、仁人志士的睿智和理性,使学生对历史的认识更加的完满、鲜活而精细。在讲解西方的文化传统时,教师感到未有的难度,究其原因有二:一、因文化差异,学生对中国思想史较感兴趣,对西方思想史明显感到学习困难;二、必修一中仅有一课内容谈及古希腊的政治文明,史实过少阻碍了学生对古代欧洲文化传统起源背景的认识。

针对问题,通过实践,笔者总结了一些西方古代思想史高效教学的策略:对比记忆,缩小中西文化难以逾越的意念差距;精选史料,多角度剖析思想文化的内涵;归纳演绎结合,深刻认识人类思想文化成果中蕴含的精神要素。

一、对比记忆,缩小中西方文化难以逾越的意念差距

因文化差异,学生对西方思想存在潜在的排斥情愫,为解决这一问题,本人尝试从以下两个方面探寻解决方法,即寻找相似点,促使学生产生对西方思想史的亲近感;横向对比,引发学生对西方文化的共鸣。

1.寻找相似点,促使学生产生对西方思想史的亲近感。

“温故而知新”虽是老生常谈,却有着不可忽视的奇效。学生意识到西方和中国一样都有延传至今的文化传统,而且能够在历史中找到它的滥觞。由此,学生产生了亲近感和好奇心,进而在书本中找寻答案。

在“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一课的导入中,笔者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进行层层引导: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的源头要追溯到什么时候?产生怎样的文化背景下?(学生答: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那么,西方的文化传统是什么?又是起源于什么时候呢?那时,人们的思想是莫衷一是,还是有着共同的思想内涵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进入第二单元,寻求问题的答案。

2.横向对比,引发学生对西方文化的共鸣。

如果纯粹地讲解古希腊人文精神的起源而未进行横向比较,很难让学生产生“似曾相识”的感觉,也就难以找到文化记忆的共鸣。通过中西方环境、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的对比,学生从中能够领悟环境对思想发展的影响,经济形态的决定作用,政治制度与经济形态之间的关系,以及思想文化发展的独立性。

在讲述古希腊人文精神萌发的背景时,笔者也进行了中外比较。中国的传统文化受平原多、河流多等地理环境的影响,发生于农耕文明。农耕文明要求专制统治的保障,在思想领域必然也会具有专制色彩,儒学思想家一般是进取的,“以天下为己任”,因而成为统治者“青睐”的对象。由于政治上的专制,儒学的发展脉络往往被打上了专制的烙印。顺应统治者的需要时,就会勃兴一时;不能满足统治者的需求时,便遭到排挤或压制。古希腊的人文精神受多山、多岛和四面环海等地理环境的影响,发生于海洋文明。海洋文明工商业发达,要求平等交换和自由贸易,政治上多表现为民主、平等和自由。在这样的政治氛围中,人的地位被抬高,人的作用被尊重,因而以人和人类社会为研究对象的思想风气也就衍生了。与中国的儒学不同,人文思想追求一种精神上的解放,更多的关注自我,而常常不为政治所羁绊。

二、精选史料,多角度剖析思想文化的内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教科书的特点是重学生的理性思维锻炼,轻学生对历史的感性认识;重历史结论的总结,轻历史过程的叙述;重一家之言,轻百家争鸣。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时,给予三个方面的关注即筛选并呈现给学生思想家的言论,比较直观、通俗地了解他们的思想,在引导下,在书中找到对应的思想主张;展开思想萌发的背景材料,让学生把思想放在特定的背景下去理解;围绕一个主题,提供更多的材料,使学生认识历史发展的复杂性和丰富性。

1.深入浅出,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在选取材料时,教师要分析学生的现有理解水平,因为抽象的思想主张是难以理解的,如果通过比较通俗的语言加以解释,由他们自己根据课本和材料进行概括,不仅可以锻炼他们理解材料和概括的能力,也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在讲解智者学派的思想主张时,因为其具有哲学意味,学生理解有一定难度。笔者充分利用史料,以浅显的语言对其进行解释,学生将更能接受。

材料一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材料二 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

——普罗泰格拉

看材料思考问题:普罗泰格拉是智者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通过材料中他的思想我们可以管窥到智者学派的主张有哪些?

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笔者进行了引导:材料一中的“人”指人的感觉;举一个通俗的例子,一阵风吹来,如果你感觉它是冷的,它就是冷的,我觉的它热,它就是热的。风的冷热全凭人的感觉。材料二中对于神的存在普罗泰格拉持何种态度?学生很轻易地就得出结论:质疑、怀疑或者不相信。

2.提供背景材料,引导学生做出客观评价。

典型、通俗而具有普遍性的材料对引导学生的思维具有很大的帮助,除此之外,围绕材料设计深入浅出的问题,学生既能够了解思想进一步发展的政治背景,又可以感悟前一种思想的弊端,也更能够理解后一种思想产生、存在的价值。

古代设计思想 篇12

一、背景设计细节一:思想与大时代

关注思想家所处的大时代, 就是关注思想产生的肥沃土壤, 也是重建“思想”细节的开始。教师要从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设计角度去看, 引导学生关注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有必要对教材上的有关内容做适当扩充和梳理。

比如“百家争鸣”的时代背景, 在教材中的叙述非常简单。为了让“百家争鸣”的背景丰满起来, 教师可以重新补充和梳理如下, 其一, 政治转型期:礼崩乐坏, 周天子权威坠地, 诸侯林立, 争霸战争频繁, 政治秩序崩溃, 刺激思想家思考重建秩序的方法。其二, 经济飞跃期:铁犁牛耕的使用和推广提高了生产力, 使当时经济 (生产力) 有了极大发展, 也使某些人成为有闲阶层, 有可能专门从事学术活动。其三, 科技发展期:科学技术取得了较大进步, 如天文学、数学、光学、声学、力学、医学等方面在当时均达到较高水平。这些科技成果打开了思想家的眼界和思路。其四, 文化变革期:“天子失官, 学在四夷”, “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 原来由贵族垄断的文化学术向社会下层扩散, 致使“私学勃兴”, 知识群体扩大。其五, 群英荟萃期:私学兴起, 士阶层因掌握知识、政治需要迅速崛起。“诸侯并争, 厚招游学”, 他们周游天下, 游说王公, 兜售学术, 客观上为百家争鸣提供了人才因素。其六, 学术自由期:各学派“率其群徒, 辩其谈说”, “用我则留, 不用我则去”, 这种学术自由为“百家争鸣”提供了必要的学术氛围。

教师通过对“百家争鸣”时代背景的补充和重新梳理, 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百家争鸣”的“现场感”体验, 而且让学生看到了时代大事件在思想家心中的投影, 有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思想产生的原因。

时代背景铺垫得越好, 学生就越容易获得思想的“现场感”, 也越能进入和古代思想家“对话”的状态。不仅“百家争鸣”的背景可以这样梳理, 汉代儒学、明清之际的启蒙思潮的背景都可以做如上梳理。

二、背景设计细节二:思想与思想家个人经历

如果说时代大环境是思想家赖以思考的土壤, 那么思想家独特的人生经历这个小环境则往往决定了其思想的特色, 而思想特色更为明确地显示了古代思想家的个人智慧和魅力。如果能把思想家的个人经历设计进课堂, 让学生从他们的个人经历中触摸到他们思想的脉动, 产生思想共鸣, 从而思考自己的人生问题。

以《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为例, 要深入理解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人的思想特点, 就有必要设计三人的生活经历, 以期尽可能理解他们思想特色形成的个人因素。 (以下材料根据有关资料改编而成)

1. 黄宗羲 (1610-1695年) , 余姚人。

早年有怀锥入京替父伸冤之壮举, 清兵入关后组织“世忠营”抗清;晚年看到复明无望, 隐居著述。他两次拒绝康熙帝征召, 至死不仕清朝。

2. 顾炎武 (1613-1682年) , 昆山人。

年轻时屡试不中, 后弃绝科举之学, 遍览历代实用学问。清兵入关后, 参加抗清义军。中年变卖家产, 北游“考察形势, 吊祭明陵”, 累拒仕清, 表现出了崇高的气节。

3. 王夫之 (1619-1692年) , 衡阳人。

早年学习于岳麓书院, 明亡后在衡阳举兵抗清。晚年回衡阳, 于石船山下筑草堂而居, 潜心治学, 勤恳著述凡四十年, 得“完发以终”。

由以上材料可以看出三人类似的经历:他们在反清复明无望的情况下, 发愤研究学术。亲历明亡过程, 则对明亡原因有深刻的探究和思考, 故对君主专制的批判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和高度。

三、背景设计细节三:思想的学术源流

每一个时代思想学术的产生, 除与时代大环境和个人经历有关外, 与当时的学术融合与交流所达到的水平也有着很大的关系, 后者构成了思想家的学术资源。关于这一点, 高中历史教材中涉及的不多, 只有在学习宋明理学的产生时, 教材给出了其学术源流方面的背景。以此为例, 探讨一下思想的学术背景的课堂设计。

1. 三教融合。

儒、佛、道三教的互相吸收与扬弃的问题比较复杂, 教师可以提供材料的方式, 以达管中窥豹之效。

材料一:佛学吸收儒学:“释氏之教, 父慈子孝, 兄爱弟敬, 夫和妻柔, 备有六睦之美, 有何不善, 而能破家?”

材料二:佛学吸收道教理论:“恍惚变化, 分身散体, 或存或亡, 能小能大……蹈火不烧, 履刃不伤, 在污不染, 在祸无殃, 欲行则飞, 坐则扬光。”

材料三:道教吸收儒学和佛学:早期道教经典《太平经》就要求教徒尊奉“父慈、母爱、子孝、兄良、弟恭”的宗法家族道德和伦理准则。

正因为三派的观点互相影响, 这体现出学术融合创新的规律, 为理学内容的建构奠定了基础。

2. 复兴儒学。

唐中叶的韩愈开始倡导以“原道”为旗帜的复兴儒学运动。与他相唱和的是柳宗元和韩愈的弟子李翱, 他们喜欢谈论儒家学派的心性之论, 热衷于儒学的道统建构, 对后来的理学思想内容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

当然, 关于学术源流方面的背景对于中学生来讲可能比较难于理解, 教师在课堂设计时不要太复杂, 点到即止。

综合上面的论述, 高中中国古代思想史背景的课堂设计既要“知人论世, 以同情的理解, 进入古人的时代, 追随古人的生活, 体会古人的心境, 进一步准确理解古人的思想观点”, 又要考虑到高中课堂的实际情况, 探索适合中学生理解的内容和形式。

摘要:高中阶段的中国古代思想史背景可分为“大时代型”“个人经历型”“学术源流型”三类。高中历史课堂如果能根据课程需要, 注意设计思想史背景细节, 不仅可以让课堂丰满, 而且还能促进学生对思想史的理解。

关键词:高中,中国古代思想史,思想史的背景

参考文献

[1]左传·昭公十七年.

[2]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

[3]荀子·儒效.

[4]朱绍侯, 齐涛, 王育济.中国古代史[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2010.

[5]僧顺.释三破论.

[6]牟子.理论惑.

上一篇:现状优势发展下一篇:自动润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