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能力

2024-09-21

IT能力(共12篇)

IT能力 篇1

一、引言

从资源视角来分析企业的竞争优势是打开企业这一黑箱的有效方法,因此,在过去的几十年间,资源观理论得到了较快发展。众多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出发,形成了各有侧重的基于资源的企业竞争优势理论观点,总体来说,资源观形成了两个重要的学派:一派是以Wernerfelt、Barney和Peteraf为代表,他们构建了具体的基于资源的企业竞争优势理论分析框架,识别了能够产生持续竞争优势的资源特性,指出了基于资源获取与保持企业竞争优势的分析方法;另一派以Prahalad、Hamel、Teece为代表,他们分析了企业利用资源创造价值的能力与过程。为了便于区分,本文将这两种观点分别命名为:传统资源观和能力观。

二、传统资源观与能力观的比较

(一)相同点

传统资源观与能力观都是为了回答“企业为什么不同”和“企业如何获取和保持竞争优势”这两个基本问题。由于这个原因,两种观点在有关假设和分析方法上具有相当程度的一致性。这两种观点都突破了以往产业组织理论关于竞争优势的形成模式,认为竞争优势的根源在企业内部。在这一基本假定下,两种观点都从影响企业的投入产出的关键要素出发,来寻找竞争优势的源泉。而且,两者都强调异质性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

(二)不同点

传统资源观和能力观的不同点主要体现在研究对象、创租机制以及动态性三个方面。

1、研究对象的差异。

传统资源观以企业资源为研究对象,资源包括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这些资源有一个显著特征,它们可以通过某种交易方式发生所有权的转移。而能力存在于组织和组织的业务流程中,是企业特有的、难以发生所有权的转移,只能在组织内培育。

尽管资源观对资源的定义非常宽泛,包括了资产、知识、能力和组织流程,但是,部分学者还是对资源与能力进行了区分。Grant(1991)认为,资源是基本的分析单位,是生产过程的输入,企业的资源包括资本装备、员工技能、专利、品牌、财务等。能力是企业应用这些资源来完成某项任务或活动的能力。Amit&Schoemaker(1993)指出资源是企业所控制或拥有的、参与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来满足人类需求的所有投入要素。而能力是企业调用和部署资源的能力,能力的发挥通常要依靠物质、人力和技术等资源来完成特定的任务、活动。0zsomer&Genctürk(2003)指出能力将资源捆绑在企业中,使资源能够更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能力是在资源使用的过程中组织行为的可重复模式。能力深深嵌入在组织的惯例和实践中,它不能被交易,也很难被模仿。能力是组织独特的、可重复的行动,能力通过调用资源来获取竞争优势。

2、创租机制的差异。

传统资源观强调资源获取机制是创造经济租的主要机制,一个企业能获取经济租是由于该企业能够比竞争者更有效地选择资源;而能力观强调能力构建机制的重要性,认为一个企业能获取经济租是由于该企业能够比竞争者更有效地配置资源。

资源获取机制认为企业获取能够产生经济租的资源的有效途径是唯一的,企业必须通过应用其资源获取能力在资源市场上胜出,能够比竞争者更准确地预测资源的未来价值。传统资源观有一个重要的假定就是:资源获取机制创造经济租是在实际获得资源之前就发生了,即拥有优势资源获取能力的企业能够识别那些关键的成功资源要素。能力构建机制更加关注企业的过程和行为在获取竞争优势中的作用,企业管理者通过设计、构建组织体系以提高企业获取资源的效率。能力观认为只有提高了资源的使用效率,才能产生经济利润。相比较而言,能力构建机制仅仅在资源获取后才对企业经济利润产生作用,它在资源的具体配置时才发挥作用。

3、静态与动态的差异。

传统资源观主要采取均衡分析。如在产品市场均衡状态下,拥有稀缺的优质资源的企业可以获得竞争优势;竞争优势在竞争对手所有的模仿努力停止后仍然可以持续。但这种观点忽视了环境的动态性。现实中的经济形势更多地表现为非均衡状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优势资源的价值会不断地被侵蚀,这就需要企业在不断加强对原有竞争优势保护的同时,也要注意开发新的优势资源,二者是一个交叉并进的过程,只有这样,企业的竞争优势才能持续。

而能力观,特别是动态能力观,充分考虑了市场环境的动态性。Teece,Pisano&Shuen(1997)将动态能力定义为企业整合、塑造和重新配置内外部能力以适应急剧变化的环境的能力。借鉴创新经济学和演化经济学的相关理论,能力观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自身卓越的管理和组织过程、特定资产构成的位势以及企业演化的路径依赖性。

(三)述评

传统资源观和能力观既有相同点也有差异。两种观点都认为竞争优势的根源在企业内部,并且都强调异质性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但是,两种观点也有显著差异:传统资源观以静态的、有形或无形的资产为研究对象,强调资源获取机制是创造经济租的主要机制,一个企业能获取经济租是由于该企业能够比竞争者更有效地选择资源;而能力观重点研究企业内部动态的过程或行为,强调能力构建机制的重要性,认为一个企业能获取经济租是由于该企业能够比竞争者更有效地配置资源。理解传统资源观与能力观的差异,可以帮助理论研究者和实践者区分资源与能力,认清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进而为优化企业决策提供依据。

三、IT资源与IT能力的关系辨析

(一)IT资源、IT能力的概念界定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众多学者识别了多种IT资源,并考察了不同的IT资源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但是,这些文献大多在资源观的基础上,直接使用了IT资源的概念,并未明确对该概念进行明确界定。基于Amit&Schoemaker(1993)对资源的定义,结合Bharadwaj(2000)和Wade&Hulland(2004)对IT资源的描述,本文认为IT资源是指在创造、生产和提供产品或服务的过程中,企业使用的所有与IT相关的有形和无形要素的总和。IT能力是企业调用和部署IT资源的能力。简单地讲,IT资源是企业拥有的资产;而能力体现的是企业如何去做。

(二)IT资源与IT能力之间的关系研究

动态能力观对资源和能力的因果关系进行了比较详细的阐述。Grant(1991)认为企业拥有的资源的类型、数量和质量可以直接影响企业的能力。资产位势会直接影响能力的开发。虽然能力嵌入在一个或多个组织的过程中,但是,这些过程和构建竞争优势的机会受到企业拥有的资产和演化路径的影响。Ravichandran&Lertwongsatien(2005)指出IT资源会直接影响IT能力,进而影响企业的竞争力。张嵩和黄丽华(2006)总结了前人的研究,认为IT资源主要由四种资源构成:IT基础设施、IT人力资本、IT文化资源以及IT使能的无形资源,这四种资源在特定的时间有助于IT能力的获得。况志军,郑淑娟和宋夏云(2007)指出企业IT能力的培育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涉及组织特有的惯例和独特的资源以及各种内外部环境因素等。构建组织的IT能力需要持续的管理者支持及用户参与,在资源、惯例和环境这三个维度上执行一系列有效的行为并进行持续的组织学习。李正锋,叶金福和蔡建峰(2011)探讨了IT资源和IT能力的关系,引入核心竞争力来构建IT资源、IT能力与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关系模型,但并未进行实证研究。

(三)概念模型与研究假设

1、概念模型。

基于现有研究,本文认为IT资源会影响IT能力。本文将IT资源分为IT基础设施、IT人力资本和IT关系资源;并将IT能力分为开发式IT能力和探索式IT能力。本文认为,开发式IT能力和探索式IT能力的培育和提升,需要依靠IT基础设施、IT人力资本和IT关系资源这三种IT资源,即这三种IT资源对两种IT能力的培育和提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概念模型如图1所示。

2、研究假设。

IT基础设施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实体的IT资产构成了企业IT基础设施的核心,包括计算机和沟通技术,共享的技术平台和数据库等。软件平台为企业提供更快的、更低成本的IT解决方案。可重用的数据和应用资产能够促进与老系统的集成,进而加快应用软件交付的速度。柔性的IT基础设施可以增强企业快速、准确地提出技术解决方案的能力,进而提升企业的IT能力。基于上述分析,可以得出如下假设:

假设1:IT基础设施对企业的开发式IT能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IT人力资本是企业IT能力形成的重要条件。IT活动通常是知识密集型的,需要专用的技术技能;有效的IT服务也需要适当的业务和人际技能。因此,拥有高技能IT人员的企业可能形成更高水平的IT能力。由于能力总是嵌入在组织的惯例中,因此,开发IT能力也需要企业专用的知识。基于上述分析,可以得出如下假设:

假设2:IT人力资本对企业的开发式IT能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IT服务需要IT部门与企业的管理者保持良好的关系。IT员工与企业的管理者能够相互理解彼此的工作环境,这种相互理解对IT能力的培育是非常重要的。另外,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使得企业内部的IT部门不可能非常有效地掌握最新技术,有效的IT解决方案的知识和其他资源可能存在于企业外部,因此,企业需要建立良好的关系来获取这些知识和资源。基于上述分析,可以得出如下假设:

假设3:IT关系资源对企业的开发式IT能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与开发式IT能力一样,探索式IT能力的培育和提升同样需要一定的IT基础设施,包括:基础的技术设施、网络平台、应用软件等。借助于这些IT基础设施,企业的中高层决策者可以获取更多的决策信息,同时利用一些专业的分析软件可以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分析处理结果有助于高层管理者的决策。基于上述分析,可以得出如下假设:

假设4:IT基础设施对企业的探索式IT能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与开发式IT能力相比,探索式IT能力的形成需要更多的人的辅助。优质的人力资本可以帮助企业更有效率地整合IT与业务规划过程;可以形成效率更高的核心应用来满足业务发展的需要;可以促进企业内部各业务单元的沟通、交流和协调工作;可以预测企业未来的业务需求,创新更有价值的新产品特征。人力资本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与经验的积累相关,技能和专用性知识都是隐性的,通常需要多年的积累,并具有很强的组织专用性。对于大型的应用开发需要IT员工之间的相互配合。基于上述分析,可以得出如下假设:

假设5:IT人力资本对企业的探索式IT能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通过改善内部关系资源,IT部门员工可以从其他业务部门了解到更多业务需求信息,形成个性化的探索式IT能力,用以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另一方面,由于提供商具备更专业的技术、服务及相关知识,本企业的IT员工与提供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可以更低成本、更快捷地培育和提升探索式IT能力。基于上述分析,可以得出如下假设:

假设6:IT关系资源对企业的探索式IT能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四、研究设计与假设检验

(一)数据与样本

本文以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向企业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收集数据,被调查对象是在企业任职三年以上的中高层管理人员或者IT高层管理人员。问卷与回收发放采用了笔者自行发放和委托联系人发放两种方式,工作历时两个月,共发放问卷455份,回收问卷225份,其中有效问卷178份。

(二)变量测度

本文以现有研究为依据,设计问卷中各变量的测量指标,题项设计采用Likert七级量表。本文将IT资源分为IT基础设施、IT人力资本和IT关系资源,IT基础设施包括:网络和平台设施、数据和核心应用设施;IT人力资本包括:IT技能和IT人力专用性;IT关系资源包括:IT部门与业务部门的关系和IT部门与IT服务提供商的关系。本文使用电子订单处理能力、电子配送能力和电子库存管理能力3个指标来测度开发式IT能力,使用产品销售趋势和顾客偏好电子预测能力、产品质量和服务改进能力、电子协同定价能力和电子库存控制能力4个指标来测度探索式IT能力。

(三)信度与效度检验

本文使用SPSS12.0对问卷数据进行题项分析,分别计算每个变量的题项-总体相关系数(CITC),同时计算该变量的一致性指数(Cronbach’s),以评价变量测度的信度。本文变量的Cronbach’s值均大于0.70,并且Item-Total Correlation都在0.5以上,表明本文相关变量的测度整体具有较高的信度。

本文以因子分析来检验构思效度。用因子分析提取测度题项的共同因子,若得到的共同因子与理论结构较为接近,则可判定测度工具具有构思效度。本文分别对IT资源和IT能力的题项进行主成分因子分析。这些测度题项的Bartlett球体检验统计值通过显著性检验(p<0.001);并且,这些测度题项都较好地负载到其预期测度的因子之上,KMO值均大于0.7,各题项的因子载荷系数均大于0.5。

(四)假设检验

1、IT资源与开发式IT能力。

为验证IT基础设施、IT人力资本、IT关系资源与开发式IT能力之间的关系,即假设1、假设2和假设3,本文以开发式IT能力为被解释变量,以IT基础设施、IT人力资本、IT关系资源为解释变量,以企业规模(销售总额)为控制变量,建立回归模型(结果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模型中IT基础设施的回归系数为正且显著异于零(P<0.01),表明IT基础设施对开发式IT能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假设1通过验证。IT人力资本的回归系数为正且显著异于零(P<0.1),表明IT人力资本对开发式IT能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假设2通过验证。IT关系资源的回归系数为正且显著异于零(P<0.001),表明IT关系资源对开发式IT能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假设3通过验证。同时,模型在统计上是显著的(F=45.042,P<0.001),这说明了上述结果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2、IT资源与探索式IT能力。

为验证IT基础设施、IT人力资本、IT关系资源与探索式IT能力之间的关系,即假设4、假设5和假设6,本文以探索式IT能力为被解释变量,以IT基础设施、IT人力资本、IT关系资源为解释变量,以企业规模为控制变量,建立回归模型(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IT基础设施的回归系数虽然为正且但不显著异于零,表明本文实证结果未能支持IT基础设施对探索式IT能力的正向影响,假设4未通过验证。IT人力资本的回归系数为正且显著异于零(P<0.05),表明IT人力资本对探索式IT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假设5通过验证。IT关系资源的回归系数为正且显著异于零(P<0.05),表明IT关系资源对探索式IT能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假设6通过验证。同时,模型在统计上是显著的(F=24.525,P<0.001),这说明上述结果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五、结果讨论

(一)IT资源与开发式IT能力

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开发式IT能力的培育和提升需要企业具有较好的IT基础设施、IT人力资本和IT关系资源,这一结论与Ravichandran&Lertwongsatien(2005)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首先,企业需要建立基础的技术设施、网络平台等,在此基础上根据企业的具体业务开发核心应用,这是培育和提升开发式IT能力的基础前提。同时,开发式IT能力的培育和提升需要专业技术人员的参与,IT员工需要具备良好的系统操作或开发的相关技能同时,IT员工需要熟悉企业的业务流程和基本制度,使得企业的IT资源真正嵌入到组织流程中,最终形成企业独特的组织能力。最后,企业开发式IT能力还需要企业的IT部门建立良好的内外部关系,包括IT部门与企业内部业务部门的关系,以及IT部门与外部IT服务提供商的关系。只有针对企业的具体业务形成的IT能力才能真正为企业创造价值。IT项目开发过程,需要业务部门的紧密配合与参与,IT部门与业务部门的良好关系可以保证IT项目所需要的关键信息的获取;同时,企业需要寻求专业的IT服务提供商的支持与帮助,在这一过程中,企业的IT部门需要明确阐述自己的需求,并主动配合IT服务提供商来完成IT规划与开发。

(二)IT资源与探索式IT能力

探索式IT能力的培育和提升同样需要一定的IT人力资本和IT关系资源,这与Subramani(2004)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与开发式IT能力相比,探索式IT能力需要更多的人的参与。企业的IT员工必须能够运用一些基础的IT软件从企业内外部获取信息,并能够熟练运用一些分析软件对大量的数据和信息进行统计、分析与处理,分析出顾客需求的偏好,通过顾客的抱怨找出产品存在的缺陷等等。同时,探索式IT能力的形成需要良好的关系资源,IT部门与业务部门建立良好的关系,可以帮助IT部门获得更多的业务需求信息,为IT的系统规划提供基础。同时,与IT服务提供商建立良好的关系,企业可以以最低的成本满足企业的需求,最终形成企业核心的IT能力。

但是,实证研究结果并未支持IT基础设施对探索式IT能力的正向影响,这说明静态的IT基础设施并不能显著促进企业探索式IT能力的提升。由于探索式IT能力需要更多地借助人的参与,仅仅基础设施的投资是不够的。只有当这些基础设施被企业充分利用,提高了企业的员工技能,改善了部门之间或者企业之间的关系时,其作用才能充分发挥。调查中发现,多数企业都建立了局域网,并采用Email或邮件系统等进行企业日常业务的处理。这些网络平台和系统软件等基础设施只是企业形成探索式IT能力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这些基础设施并不能独立形成组织能力,而只有当这些基础设施被员工充分利用,加强了企业的人力资本,增加了企业的关系资源时,才能显著促进企业探索式IT能力的形成。

参考文献

[1]Peteraf,M.A.The Cornerstones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AResource-based View[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3,14(3):179-191

[2]Grant,R.M.The Resource-Based Theory of CompetitiveAdvantage:Implications for Strategy Formulation[J].CaliforniaManagement Review,1991,33(3):114-135

[3]刘晓敏&刘其智.整合的资源能力观----资源的战略管理[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6):85-90

[4]Teece,D.J.,Pisano,G.&Shuen,A.Dynamic Capabilitiesand Strategic Management[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7,18(7):499-503

[5]Bharadwaj,A.S.A Resource-Based Perspective on InformationTechnology Capability and Firm Performance: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J].MIS Quarterly,2000,24(1):169-196

[6]Wade,M.&Hulland,J.Review:the Resource-Based View and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Review,Extension,and Suggestionsfor Future Research[J].MIS Quarterly,2004,28(1):107-143

[7]Ravichandran,T.&Lertwongsatien,C.Effect of InformationSystem Resources and Capabilities on Firm Performance:A Resource-based Perspective[J].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2005,21(4):237-276

[8]况志军,郑淑娟和宋夏云.IT资源、IT能力与持续竞争优势[J].科技管理研究,2007,(1):101-103

[9]李正锋,叶金福和蔡建峰.IT资源、IT能力与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关系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32(4):147-151

[10]吴增源、伍蓓,企业信息技术能力研究综述与展望[J],科技管理研究,2009,(5):481-483

[11]Subramani,M.How Do Suppliers Benefit from InformationTechnology Use in Supply Chain Relationships?[J].MIS Quarterly,2004,28(1):45-73

IT能力 篇2

2, a good independent analysis, troubleshooting and problem-solving skills, and can pay attention to detail.

3, grasp the common testing tools, such as Spirent, Silkperformer, Loadrunner, CPPUnit.

4, skilled use of C ++, Python, LinuxShell and other programming languages.

5. Proficiency in Unix / Windows systems and Unix / Windows tools, familiar with Oracle, SQLServer.

6, familiar with networking protocols, such as TCP / IP, HTTP / HTTPS, FTP, DHCP, DNS, SSH, VNC.

7, familiar with the network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the switch router configuration, familiar with the Web, FTP, Samba, and other server deployment.

强化IT能力 直面发票电子化 篇3

研发背景

长期以来,假冒发票不仅严重扰乱市场秩序、损害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同时也给国家税务部门带来了稽查压力,增加了税收流失的风险。因此,票据的防伪问题一直是政府税务机关和票据印刷企业关心的问题。对于印刷企业而言,票据防伪的实现一直依赖于印刷设备和印刷工艺,这样不仅印刷成本相对较高,票据的真伪校验也相对不方便,特别是对于没有印刷知识的普通票据使用者来说,更是难以辨别票据的真伪。

作为一家以票据印刷见长的企业,四川新财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顺应社会发展趋势,积极响应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税票改革的要求,利用自身优势将计算机技术与传统印刷技术相结合,开发了数码防伪票据管理系统,借助互联网技术实现了防伪票据的快速验证。

该系统研发的初衷,是想找到一种安全、方便的防伪方式,而如今,这一创新实践还使我们在发票电子化愈演愈烈的今天,能在市场上占据高地,成为了我公司业务增长的重要着力点。

系统构架

我公司对数码防伪票据管理系统的总体要求是:①系统安全、稳定、高效;②布奖、查询方式合理多样;③系统可扩展性强;④生产方式和产品类型适应性广。结合这几大要求,研发团队对该系统做了精心构建,其组成结构如图1所示。

1.“安全、稳定、高效”特点的实现

安全、稳定、高效是系统运行的基本保障,为确保数码票据管理系统具有这些特点,研发团队做了以下工作。

(1)安全性

我们在数码防伪票据管理系统中综合了数据库、自动化、密码学等领域的多项技术,以保证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同时还设计了多项自动检测功能,以时刻监控、检测系统的安全。

具体来说,数码防伪票据管理系统的安全性主要是通过以下途径做到的:①在数码防伪票据生成环节,所有数据一经计算机生成,便立刻采用对称密钥进行加密;②在印刷环节,数码票据以“解密一条印刷一条”的方式实现加密印刷;③在查询环节,所有数据经过非对称加密方式加密后保存于数据库,且加密密钥根据自动算法进行变化,实现了不同批次的数码票据密钥肯定不同,同一批次的数码票据有可能不同,从而最大限度地保障数据安全。

(2)稳定性

系统以稳定的WINDOWS SEVER 2000为运行平台、以功能强大的Visual Studio.NET 2003为开发平台、以性能优越的SQL Server 2000为后台支撑,从而保证了整个系统的稳定运行。

(3)高效性

保证系统的高效运行是系统研发中必须要考虑的。在系统的建设中,为保证其高效性,我们主要在以下方面进行了设计。

①在数码防伪票据生成环节,每批票据的数量通常都达到千万级,且每张票据的密码、中奖号码等信息都是随机产生且经过加密处理,然后再进行系统自动检测的,这就要求系统要有较高的运算能力。经过采用改进的加密算法、数据库分段插入算法等技术,目前该系统可以达到2万条/分钟的数码防伪票据生成速度。

②在真伪验证环节,由于票据具有延时保存、累积增长,即随着时间的推移数据量会越来越大的特点,这就对查询模块的计算速度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同时,查询模块的反应速度极大地影响到查询者的使用满意度和积极性,进而影响到数码防伪票据的适用程度和社会效应,因此,研发团队高度重视查询模块的高效性。经过技术攻关,研发团队最终运用虚拟分表机制解决了大容量数据库的快速查询问题,同时也实现了访问速度与数据量增长无关的要求,从而攻克了因数据增长导致查询模块性能下降的难题,为查询者验证票据真伪提供了技术保证。

2.布奖、查询方式的合理设计

(1)布奖方式

布奖模块的功能是根据客户指定的布奖方案将中奖票据随机地分布在整批票据当中,其布奖方式灵活方便:同一批票据既可以某一面值为单位参与布奖,也可以某几种面值为单位参与布奖;同一批票据既可一次性布奖完毕,也可分几次布奖。

(2)查询方式

针对不同条件的票据使用单位,我们设计了三种查询系统来实现防伪票据的真伪验证。查询者通过提供票据代码、票据号码和票据密码,即可从查询系统得知票据的真伪以及是否中奖等信息,从而实现了票据真伪辨别的标准化和快捷性。这三种查询途径分别为:①单机查询子系统,对于不具备网络、语音等查询条件的使用单位,该子系统可为票据真伪检测、有奖票据兑奖等业务提供支持。②网络查询子系统,该子系统具备框架灵活多变、系统维护便利、操作使用简单、数据统一管理、性能优越高效的特点,可为具备网络条件的使用单位提供票据真伪检测、有奖票据兑奖、兑奖信息统计等业务的支持。③语音查询子系统,该子系统具有无人职守、自动运作的特点,为满足票据检测持续服务、快速响应的要求奠定了技术基础,它可为具备语音条件的使用单位提供票据真伪检测、二次抽奖、举报留言等业务支持。

3.系统可扩展性考虑

(1)系统升级与功能扩展

考虑到使用单位的个性化需求以及现有征管系统的差异性,研发团队在系统架构时采用了动态接口,通过标准化接口,降低了系统内部及其与外部系统之间的耦合度。对于系统内部而言,便于增加系统功能、更换系统模块,降低系统开发的周期和维护成本;对于外部系统而言,极大地方便了其与现有系统的对接、联合开发和联合调用等工作。

nlc202309051147

(2)集群技术

当兑奖点数量超过某一限度时,系统能以逻辑层作为表示层和数据层的纽带,实现多个表示层对一个数据层的结构;当数码防伪票据数量达到某一限度或当票据业务扩展超过设备运行负荷时,也可以实现一个表示层对多个数据层的结构。该架构很容易实施集群技术,让使用单位可以根据自身业务需求确定查询系统的规模,同时为系统规模扩展带来了极大的灵活度,为使用单位的规模升级提供了经济、便捷、快速、可靠的技术保证。

(3)系统维护

数码防伪票据管理系统采用三层(表示层、逻辑层、数据层)体系结构设计开发,各个层次在系统中扮演各自的角色、承担各自的任务。当系统出现故障时,可以只对故障主机进行修复而不对其他层次设备的运行产生障碍。这个特点满足了查询模块不间断服务的业务要求,不仅缩短了开发周期,而且当出现问题时方便问题的定位和修复,同时实现了层次与层次之间的业务隔离和数据保护,方便了与其他系统的对接和交互,最大限度地确保数据安全。

(4)系统可伸缩性

在物理实现上,系统既可以采用一台计算机实现全部功能,也可以采用两台计算机,将逻辑层与数据层合二为一,还可以采用三台计算机,使得表示层、逻辑层、数据层分别在不同的设备上实现。

4.生产方式和产品类型适应性的设计

(1)生产方式灵活

在生产设备上,我们充分考虑了系统的兼容性,目前其不仅能兼容创世、赛天使等多种印刷设备,同时还为满足生产需要而改造某些设备预留了技术空间。在票据类型上,该系统能满足卷式票据、平铺式横拼票据、平铺式竖拼票据等多种类型的票据印刷需求;在生产方式上,该系统还满足配备任意喷头数量且每个喷头的印数可调节的票据印刷方式。

(2)产品类型多样

数码防伪票据管理系统利用票据流水号与票据密码的唯一对应关系来实现数码票据防伪的功能。其可适用于多种商业票据,包括有奖票据和无奖票据,涉及定额发票、手写式发票、机打式发票等多种票据类型。而这种数据防伪理念也适合于其它印刷品的防伪,如烟包、酒包、药品包装等。

效益分析

我公司研发的数码防伪票据管理系统集随机技术、加密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语音技术、自动化技术于一体,综合数码票据产生、数码票据印刷、数码票据检测、有奖票据查询兑奖为一身,既实现了产生票据数码标识的科学性、合理性,又保证了印刷过程和管理过程中信息的安全性、保密性;既实现了高新技术的可用性,也实现了高新技术的高效性;以数字技术优势弥补了传统防伪印刷的不足,实现了新技术与老行业的高度融合,诠释了现代企业的创新精神,真正做到了从技术到生产力的成功转化。

该系统自2003年研发、2005年投入使用至今,累积完成数码防伪票据30亿余份,创造了系统故障率和错误率都为零的佳绩,得到了税务部门和消费者的高度肯定和一致好评,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而且据四川省科技厅的查新报告显示,该系统在技术、性能、服务等众多方面全面超越同类产品。

目前,数码防伪技术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其应用领域值得开发。今年4月1日起,由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网络发票管理办法》正式施行,这意味着传统印刷企业正面临新的机遇、新的挑战和新的使命。四川新财一贯坚持“安全、稳定、高效”的系统设计要求和产品开发方针,精益求精、锐意进取,不断创造新思路、开发新技术、开创新方法,努力开拓票据印刷企业的新局面。公司愿与各界同仁一起,在新的技术和背景下,相互学习、相互勉励、继往开来、携手共进,实现创新驱动的转型和成长。

IT能力理论文献综述 篇4

目前, 与IT能力相关的研究文献已经非常丰富, 但学者们对于IT能力的理解至今仍没有达成共识, 因此, 对这一研究领域进行一个比较系统的文献综述, 对于深化IT能力研究以及提供可资借鉴的政策建议, 不仅非常必要, 而且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IT能力的概念

1. 相关研究

(1) 国外学者的研究。Ross、Beath和Goodhue (1996) 从资源基础观的角度提出IT能力概念, 将其定义为控制与IT相关的成本, 必要时交付系统并通过IT实施影响经营目标的能力。[1]Bharadwaj (2000) 认为, IT能力是调用和整合基于IT资源的能力, 这些资源要同其他的资源和能力相结合。[2]Rai、Patnayakuni and Seth (2006) 将IT能力定义为IT集成能力, 是核心企业利用IT基础设施, 跨过企业的边界进行高速率传输供应链信息的能力。[3]

(2) 国内学者的研究。张嵩、黄立平 (2003) 将IT能力定义为战略IT能力, 是一种调用和部属企业IT资源, 从而获取长期竞争优势的社会复杂惯例。[4]况志军 (2006) 从动态能力理论的角度, 将其定义为一个组织建立和执行IT相关的惯例, 根据内外部环境变化, 利用组织内部资源, 设计、获取、发布和维护IT有关的系统, 而获得可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5]学者池芳微 (2010) 在此基础之上, 从动态能力理论的角度, 将其定义为将IT资源与企业其他资源和能力相结合, 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 通过持续地学习过程, 对其进行整合和重新配置, 推动IT能力的不断改进与创新, 从而获得可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6]

2. 研究评述

上述对IT能力概念的界定, 主要是从资源基础观和企业能力观两个角度阐述。资源基础观认为, 企业是由一系列资源所组成的集合, 每种资源都有多种不同的途径, 企业的竞争优势源自企业所拥有的资源;企业能力观是在深入研究资源基础观的基础上, 发现并非所有资源都可以成为该企业竞争优势或高额利润的源泉, 只有隐藏在资源背后的企业配置、开发、保护、使用和整合资源的能力, 才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深层来源。[7]对IT能力的不同定义主要是根据其基础理论的演进而转变, 从基于资源基础观的IT能力的定义 (Ross, Bharadwaj等) , 演进到基于企业能力观的IT能力定义 (况志军等) , 但是国内外对此都没有统一的概念和范畴界定。

IT能力的构成

1. 对IT能力构成的综述

Ross等人 (1996) 在其发表的《Develop Long-Term Competitiveness through IT Assets》中认为, 提高企业竞争力的IT能力由人力资本、技术资本和关系资本三要素构成。[1]Feeny等人 (1998) 提出9个核心的IT能力, 即IT领导能力、业务系统思考能力、关系构建能力、结构规划能力、技术运行能力、明智购买能力、契约推动能力、契约监督能力、供应商开发能力。[10]Bharadwaj (2000) 采用Grant对资源的分类方法, 将IT能力划分为IT有形资源 (IT基础设施) 、IT人力资源 (技术和管理技能) 和IT无形资源 (知识资产、客户导向、协同) 三个方面。[2]Mulligan (2002) 研究分析金融服务业中的IT能力并将其划分为三个等级, 从低到高分别为:信息管理、网络协调和企业管理。[11]Tippins&Sohi (2003) 认为, IT能力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IT知识, 即企业运用IT实体控制专业知识的能力;IT运作, 即企业运用IT实体管理市场和客户信息的能力;IT实体, 即计算机硬件、软件和操作硬件软件的人。[9]Aral and Weill (2007) 则将IT能力划分为IT资产、IT管理技能、IT数据处理、IT网络架构、IT使用文化这五个部分。[12]Gimun Kim等 (2011) 将IT能力划分为IT管理能力、IT基础设施的灵活性、IT人员的专业知识能力。[13]

2. 研究评述

IT能力的划分有助于多维度研究分析IT能力, 同时, 也利于与其他研究变量的关系建立, 但目前学者对IT能力构成要素的研究, 主要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1) 混淆IT能力与IT资源。资源基础观认为, 资源本质上是“物力、财力、人力、知识和智力、社会要素”的总称, 是静态的;企业能力观认为, 能力是以人为载体、影响人们做事效率的、是人们配置、开发、保护、使用、整合资源的精神性活动, 是动态的。[7]学者Ross、Bharadwaj等对IT能力的划分, 更偏向于对IT资源的划分。

(2) 对IT能力构成的划分力度方面也不好把握。如果划分过窄, 就会造成IT能力各要素界限划分不明确;若过宽, 则不利于在IT能力各要素与其他研究变量 (例如企业绩效) 之间建立联系。因此, 对IT能力的划分急需一个统一, 且划分力度恰当的标准。

(3) 对IT能力构成的划分还停留在理论上, 而缺少实证检验。

IT能力与企业绩效研究

IT能力与企业绩效的研究是从IT投资与竞争优势的研究演变而来。资源基础观的引用、IT能力概念的提出, 使学术研究转向IT能力与企业绩效。从IT能力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 到与企业绩效影响机制的研究, IT能力的学术研究正在逐步深化。本研究根据对IT能力与企业绩效的研究深度, 分三个层次进行综述。

1. IT能力与企业绩效的关系

Bharadwaj (2000) [2]以1991~1994年间至少两年被《信息周刊》评为IT领导的56家企业为研究对象, 将每一个IT领导企业选择一个规模相当的、非IT领导企业与之配对比较, 采用ROA、ROS、OI/S (运营收入与销售额的比值) 等八个因变量进行配对样本比较分析方法, 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IT领导企业的绩效要明显优于配对企业的绩效。该研究结果在santhanam&Hartono (2003) [18]中进一步得到验证, 而且santhanam&Hartono (2003) 提出了多维度研究IT能力的必要性。

Ray, Muhanna&Barney (2005) [19]以北美地区人身和健康保险行业为研究对象, 对104家企业和72家服务机构进行了调查, 多维度分析IT能力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结果表明:只有知识共享水平这一维度的IT能力, 才能解释企业间的绩效差异, 并且指出, 知识共享水平在IT技术技能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中起显著调节作用;共享知识水平在IT技术技能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中起部分调节作用;知识共享水平在IT投资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中起部分调节作用。

上述研究用实证方法验证了IT能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但它们都只是将IT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看成是一个“黑箱”, 未能很好地揭示IT能力影响企业绩效的内在机制。

2. IT能力与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

目前, IT能力与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还处在探索阶段, 但已有部分学者已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 认为IT能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并不是直接的, 而是通过某些中介变量而对企业绩效产生影响作用。

King (2002) [8]比较IT投资与IT能力, 从理论上解释产生IT生产力悖论的原因, 并揭示IT能力通过业务流程来影响企业绩效。

Tippins&Sohi (2003) [9]通过对27家制造企业的调查, 假设并验证了IT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不是直接的关系, 而组织学习在IT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起了显著的中介作用。

Rai等 (2006) [3]调查了110家制造企业和零售企业的供应链/物流主管, 通过实证研究发现, 核心企业通过集成供应链企业间的IT基础设施, 可以建立供应链集成能力 (信息流集成、物流集成、资金流集成) , 进而产生持续的绩效, 特别是运作效能和收入增长。

吴增源 (2007) [16]以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 将IT能力细分为利用式IT能力和探索式IT能力;将企业决策分为操作决策和管理决策, 探索性地提出了IT能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 并实证检验企业决策在两者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 IT能力对企业决策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企业决策在IT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其显著的中介作用;企业间关系对IT能力与企业决策的关系起显著的调节作用。

池芳微 (2010) [6]的研究分析, 从资源基础观的角度, 阐述IT能力的不足之处, 并结合动态能力观创新性地定义动态IT能力, 并对其进行分类, 探索性地提出, 不同的IT能力透过运营和决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IT资源、探索式IT能力的应用和IT能力的改进, 能够透过运营柔性来影响企业的绩效;探索式IT能力的应用和IT能力的改进, 能够透过实时信息的获取和信息共享来影响实时决策的有效性, 最终影响企业的绩效;而IT有形资源和利用式IT能力的应用, 只能透过实时信息的获取来影响实时决策的有效性, 从而影响企业的绩效;IT无形资源则只能透过信息的共享来影响实时决策的有效性, 从而影响企业的绩效。

3. IT能力内在结构关系和企业绩效影响机制研究

这类研究近几年才刚刚开始, 主要研究不同维度IT能力的相互作用关系和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 研究更加深入。

张鹤达 (2008) [17]从“准租”的角度定义IT能力, 并将IT能力划分为:IT与战略对应能力、IT与组织资源协同能力和IT基础设施能力。通过调查分析83家制造企业, 实证分析结果表明:IT与组织资源协同能力对IT基础设施有正向的显著影响、IT与战略对应能力对IT基础设施和IT与组织资源协同能力都有正向的显著影响;IT与组织资源协同能力和IT与战略对应能力通过业务流程影响企业绩效, IT基础设施能力只在IT能力的内在结构中发生作用。

Gimun Kim、Bongsik Shin、Kyung Kyu Kim、Ho Geun Lee (2011) [13]则将IT能力划分为, IT管理能力、IT基础设施的灵活性和IT人员的专业知识能力。调查了103家在韩国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 在KOSDAQ上市的85公司以及55个非上市公司的高层管理者 (首席信息官、董事、高级管理人员) 。研究结果表明:IT人员的专业知识, 对IT基础设施的灵活性的影响是间接的, 只有通过加强IT管理能力才能实现;通过提高IT基础设施的灵活性, IT管理能力, 间接有助于形成业务流程管理能力;IT能力通过流程管理能力提高企业的财务绩效。

Sunil Mithas, Narayan Ramasubbu, V.Sambamurthy (2011) 在Flynn (2001) 的研究基础上, 将波多里奇模型的三个类目 (测量、顾客、过程) 演化成三个重要的组织能力 (绩效管理能力、客户管理能力、过程管理能力) , 结合IT能力理论, 理论分析出, 企业中这三个重要的组织能力, 关联着企业的信息管理能力与企业绩效;提出了信息管理能力对企业绩效作用机制的概念模型;再用1999~2002年成功申请卓越绩效评价奖企业的数据, 用结构方程验证其概念模型, 该研究采用的数据准确性极高, 避免了问卷调查数据由于样本质量参差不齐造成分析结果准确度不高等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信息管理能力对绩效管理能力、客户管理能力和流程管理能力有正向影响, 而这三个能力对企业绩效有正向影响, 即三个重要的组织能力 (绩效管理能力、客户管理能力、流程管理能力) 在信息管理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20]

4. 研究评述

整体上, IT能力与其研究变量 (企业绩效) 之间关系的研究逐步深化, 但是国内外学者对IT能力的研究, 主要集中在整体IT能力, 就分离IT能力从其纵向的角度单独研究相对较少。如在关系研究中Ray等研究分析出IT的知识水平共享能力能与企业绩效正相关, 但之后并没有对其内在作用机制做进一步研究。Sunil Mithas等 (2011) 从IT能力的纵切面研究分析就是对IT能力研究的一种创新, 也丰富了IT能力理论;IT能力构成要素与企业绩效各维度即多对多的关系研究也相对较少;IT能力构成要素间的内在作用机制研究已经出现, 但还是相对偏少;与国外学者相比, 国内学者的研究数据样本, 数量相对不足, 数据质量上也不高。

小结

IT能力理论的研究作为IS研究领域的分支, 目前还处在起步阶段, 本文就其概念定义、构成和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上做一些梳理, 总结出以下几点, 用于分析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丰富IT能力理论。

第一, 对IT能力的概念研究成果丰富, 但目前还没有出现被学术界广泛认可的概念定义。

第二, IT能力的划分对与其他研究变量的关系研究极其重要, 但是, 目前大部分的研究都是学者根据自身对IT能力的定义进行各自划分, 缺乏实证检验。

第三, 在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中, 很多研究成果指出IT管理技能、知识水平共享等能力对企业绩效有正向影响, 但是很少有学者在其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 从IT能力的纵向角度, 继续深入研究其内在影响机制。

第四, 对IT能力构成要素间的内在作用机制的研究相对较少。

IT服务管理能力模型研究论文 篇5

1ITSM能力成熟度模型设计的决策属性

在模型设计过程中,设计者面临许多决策属性的选择,或者说基于设计者关注或视角的成熟度模型设计属性的决策。在这里,我们从模型设计的4个方面,即定义范围、设计模型、评估设计与反映演变等方面来考察设计决策属性[3]。在定义范围方面,面临的重要决策属性有:①设定关注的焦点,是一般性项目还是特殊性项目,从而定义问题的宽度,它将影响到其他属性决策;②决策的层次。分为组内的、企业内部的、企业内外部及社会的等,这决定了问题的深度;③新颖性和成熟性;④用户关注,分为基于管理、基于技术、基于管理与基于技术相结合等。在设计模型方面,其主要决策属性有:①成熟度聚焦点,聚焦于流程意指集中关注活动和工作实践以及特殊任务的输入与输出,以决定有效的程序;聚焦于对象要求查明产品或服务的特点以加强作业模式;聚焦于人员要求更多关注软能力,即员工的思维和行为;②目标功能,分为单维的和多维的;③设计过程,分为理论驱动、基于实践、基于理论与实践;④设计的产品(即设计对象),分为形式的文字描述、形式和功能的文字描述、例示的评估工具等。在评估设计方面,其主要决策属性有:①评估方式,分为自评估、第三方评估、指定专业人员评估;②评估应答者,分为管理者、员工、企业合作伙伴以及几者结合;③评估主题,分为设计过程、设计的产品、过程与产品。在反映演变方面,仔细考虑了模型的`设计可变性,这尤其重要。一方面,由于所考查的对象的成熟度逐渐提高,模型的改进活动应及时跟上,即随着技术进步和实践进展而修改为达到一定成熟度等级的要求;另一方面,需要变更形式和功能以保证模型的标准化和总体可接受性,也就是说,将模型框架修正为合适的结构。这样,模型的形式(中间模型或模型框架)和功能都可能是渐进变化的。最后,必须确定模型修改是开放式地由模型用户进行还是封闭式地由设计者来进行。

2基于ITILv3的ITSM能力成熟度模型

2.1现有IT管理能力成熟度模型的比较分析

我们对以下6种IT管理能力成熟度模型进行比较分析:Trillium模型,开发的主要适用于电信通讯业的软件开发生命周期能力成熟度模型;Bootstrap模型,开发的软件开发能力成熟度模型;PMF模型,20开发的软件过程框架能力成熟度模型;CMMI模型,即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于开发;ITSCMM模型,开发的IT服务能力成熟度模型;CMMI-SVC模型,即适用于服务领域的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于开发。从成功率、模型的表示方法、成熟度等级数目、适用范围、详细程度、作为其他模型基础等方面对上述成熟度模型进行了比较分析,如表1所示[4]。

2.2ITSM能力成熟度模型的设计策略

为了构建合理、完善的ITSM能力成熟度模型,本文比较了ITIL、CMMI-SVC和ITSCMM流程的相互关系如表2所示。综合了ITSCMM、CMMI-SVC和ITIL各自的优点与特点,将ITCMM和CMMI-SVC的所有流程与ITLIv3的流程进行整合与调整,建立基于ITILv3的ITSM能力成熟度模型,模型包括阶段式表示法和连续式表示法两种表现形式[4]。

2.3ITSM能力成熟度模型设计

本文所建立的ITSM能力成熟度模型,用5个有序级别的标度测量组织的IT服务能力成熟度,从低级到高级分别为初始级、可重复级、已定义级、已管理级和优化级。

2.3.1连续式模型设计

连续式模型在完成改进的次序上没有太多的明确规定,适用于已经知道流程优先级的企业。连续性模型没有与组织成熟度相关的离散的阶段,其过程域的实践通过支持单个过程域的成长和改进的方式组织。过程改进相关的大部分实践对不同的成熟度级别是共性的,它们属于单个过程域之外,并可应用于所有的过程域。这些共性实践存在于不同的领域当中,通过持续的实施共性实践,使过程域得到改进,成熟度等级得以提高。在评估整个组织时,过程域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评定,创建了过程域的“阶段”,同一个过程域随着成熟度等级的提高,它的要求也逐渐提高。ITSM能力成熟度连续式模型以战略、人员与组织、流程、支持四个方面描述了其主要特征[5],如表3所示。

2.3.2阶段式模型设计

阶段式模型给出了具体的流程实施顺序,有助于帮助不知道流程优先级的企业来进行流程改进。阶段式模型定义了不同的成熟度等级,每个成熟度等级都有一组关键过程域,指明了一个企业应该集中在何处改进其组织级过程,每个过程域用满足其目标的实践进行描述。这些实践描述了最有助于过程域的有效实施的基础和活动。阶段式模型通过确定已经达到多少关键过程域,把组织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评估。当满足某个特定成熟度等级和低于该成熟度等级的全部关键过程域的所有目标后,该组织就达到了该成熟度等级,完成了过程的改进。基于ITILV3的ITSM能力成熟度阶段式模型的5个成熟度等级的具体描述如下。初始级,IT服务管理过程没有经过任何定义,不存在关键过程域。以无秩序、点对点为特点,有时甚至是混乱的。成功取决于个人的努力和个人英雄主义。可重复级,建立了基本的IT服务管理过程,为组织提供有效的服务建立基础。依据政策保障流程计划的实施,以通过流程重复复制早先取得的类似的成功。已定义级,将IT服务管理过程文档化、标准化,并综合成标准IT服务管理过程指南。组织依据指南定义过程,建立了组织范围内的标准化流程,所有服务均使用经批准的组织标准服务过程交付。已管理级,根据客户、终端用户、组织和流程实施者的需求建立量化指标,收集服务交付过程和服务质量的详细度量值,评估服务质量和流程绩效,定量的进行流程管理。优化级,通过实施过程和引入创造性的思想和技术得到的量化数据反馈,进行持续的流程改造。ITSM能力成熟度阶段式模型的各成熟度等级的相应关键过程域如下:可重复级:服务目录管理,服务级别管理,供应商管理,服务资产与配置管理,事件管理,故障管理,服务请求,监测与控制,服务台,技术管理。已定义级:服务产生,需求管理,IT财务管理,服务组合管理,能力管理,可用性管理,IT服务连续性管理,转换计划与支持,变更管理,发布和部署管理,服务确认与测试,问题管理,访问管理,应用管理。已管理级:信息安全管理,评估,知识管理,服务支持,服务测量。优化级:服务改进。当评估企业成熟度是否达到可重复级时,就要看企业是否满足该级别的所有关键过程域的要求。当评估企业是否达到已定义级时,则要看企业是否同时满足可重复级与已定义级的关键过程域的要求,以此类推。

3结束语

IT能力 篇6

【关键词】中外合作 高职 交际意识 交际能力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3年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教科研立项项目“中加合作办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成果之一。(项目编号:JZY2013A16)。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235-01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进,教育作为一项特殊的产业亦在国内众多领域实行开放政策的浪潮中循序渐进地进行开放研究,即允许国外的院校通过合作办学的形式进入到我国的教育领域。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于2007年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理工大学(BCIT)合作开办IT类专业教育,首次招生至今已近十年,学院通过与BCIT的密切开展的双方教学渗透促进了在教育资源、制度、理论等方面的国际交流,形成了教学科研合作方面的诸多教学成果。

一、中外合作模式下英语教学的培养目标分析

高级技能型人才作为高职院校的培养对象,在未来的工作过程中将越来越密切地参与国际经济的发展及国际化技术融合的进程。中外合作办法的初衷即吸收国外的先进文化,这其中的一个部分便涵盖出国学习更多的先进技术。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中加合作班在设立之初便使用了该模式,即学生在国内的大学学习英语和专业技术,在取得毕业资格后可以继续前往加拿大深造。

随着IT行业对从业人员的英语水平的要求日益提高,尤其是我国软件外包行业占领IT市场极大份额的形势下,无论从在国外学习阶段或在国外工作过程中的跨文化适应能力,亦或是从拓宽工作空间的角度论,英语教学的成败都直接影响学生学习过程乃至工作之后业务能力的提升,由此可见,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英语教学模式的建构及其跨文化素养的培养,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

鉴于此,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中加合作办学项目以培养外向型、复合型专业人才为目标,积极构建了立体化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相互渗透的英语教学体系,其课堂教学一直贯通整个专业能力的培养过程。其中,跨文化交际已作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培养学生以交际意识和能力为核心的跨文化素养,从而增强高职IT类专业学生在国外学习阶段的文化适应性,是该合作项目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二、中外合作办学中高职IT类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途径分析

1.合理化课程设置

提高应用型英语教学质量的前提应根据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科学化设置,基于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的英语教学以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为最终教学目标,重视跨文化交际意识及能力的培养,深层挖掘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在本研究领域的相辅相成性,科学甄别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以实现课程优化设置。

2.科学化教学模式

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尝试开展新的教学模式研究,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为教学创设适合的真实英语语言交际文化背景相关的情景,锻炼学生英语语言思维习惯方能使其能自然地使用英语进行交流,最终实现语言知识的持续长效的积累和强化。

3.多元化评价体系

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能更有效地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实现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能力的培养目标,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都必须通过实践教学来检验和完成。多元化的评价模式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形成,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的英语教学多维度的能力发展目标,使得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也成为必然的趋势,为学生进一步的跨地域跨文化深造完成基础能力建构。

三、中外合作办学中高职IT类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内容分析

结合高职IT类专业学生未来出国进修阶段的学习特点及跨文化交际素养的内涵需求去构建跨文化交际能力框架,从而探索出中外合作办学的英语教学应从知识、态度、能力和素养四个方面构建培养内容体系[1]。

1.知识层面的培养内容应包含通过构建跨文化语境,并在教学过程中贯穿中西文化对比法以强化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理解力。渗透以合作方国家民族文化与本土文化相交融为主线的文化性常识;以合作方国家和地区的交际风格及交际习惯为核心的语言知识;以合作方国家为主的社交礼仪、法政常识等社会性知识;通过使用立体化教材开展科技类信息资源阅读和沟通,积累基于IT类专业背景的专业英语知识。

2.态度层面的培养内容应包括培养学生对自我价值的认知、多元文化融合的开放心态以及国际化的视野,从而养成学生对本民族的文化自觉的同时能够适应性地包容和接纳他国文化。

3.能力层面的培养内容应包括通过中外双方每年一度的大使团互派交流活动以及虚拟社区专业群体交流等活动形式构建跨文化体验,以训练其语言及跨文化交际能力、适应和应变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专业研究能力等。

4.素养层面的培养内容应涵盖通过开设职业生涯规划和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以及开展一系列的校内外实践活动,以养成健全人格和健康心理的素质。

四、中外合作办学中高职IT类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评价模式分析

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中加合作办学项目学生从入学伊始便进入英语教学的跨文化能力培养评价体系。

中外合作办学有益地促进了教育领域的国际化交流,有效的国际合作化英语教学应在科学地考虑和体现跨文化交际的复杂性的基础之上,通过构建合理的教学模式、甄选多维的教学内容和实施多元的教学评价,同时打造专业多元和国际化的师资队伍,多角度合力共育跨文化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IT能力 篇7

IT的发展和应用对银行等企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使其从传统的业务运作模式转变成以IT运用为基础的现代业务运作模式。随着企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与IT投资规模的增加, 如何保证IT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为业务可持续性运作提供支撑和最大化发挥IT投资的效益, 这就对已上线运行的IT系统的维护支持, 以及IT部门的IT服务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

IT服务管理就是通过制定规范化的流程来管理IT运维与IT服务交付水平, 以提高IT服务质量, 满足企业业务运营对IT的要求。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 关于IT服务管理的各种标准和实践案例接踵而至, 其中既有国际标准, 也有成为事实标准的最佳实践或方法论。

在国际上, 主要有英国政府计算机和电信管理局研究开发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库标准 (ITI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Library) 和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布的信息技术服务管理 (ISO/IEC 20000-1/-2, ISO 20000) 标准;在国内, 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服务业司领导下的国家信息技术服务标准工作组研究制定出了我国的信息技术服务标准, 即ITSS。

二、ITSS及与ITIL, ISO 20000的关系

(一) ITSS原理及体系框架

1. ITSS原理

ITSS是一套体系化的信息技术服务标准库, 全面规范了信息技术服务及其组成要素, 用于指导实施标准化的信息技术服务以保证其可靠性。

如图1所示, ITSS规定了IT服务的核心要素和生命周期, 并对其内容进行了标准化, 核心内容充分借鉴了质量管理原理和过程改进方法的精髓, 其定义的信息技术服务核心要素包括人员、过程、技术和资源。信息技术服务的生命周期包括规划设计、部署实施、服务运营、持续改进和监督管理。

2. ITSS体系框架

依据上述原理形成了一套完整的IT服务标准体系框架, 对IT服务的基本要求、业务的形态、管控的要素、实现的方式和行业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标准化。

如图2所示, ITSS体系框可分为基础标准、服务管控标准、服务外包标准、业务标准以及行业应用标准等几大类。

(二) ITSS与ITIL, ISO 20000的关系

ITSS是一套标准族群, 覆盖了IT服务领域的全生命周期乃至各个细节领域, 并且从组织、技术、人员等多个层面进行标准化, 对实施落地有很强的指导性。ITIL是一套最佳实践库, 理论上所有的组织都可以采用ITIL, 但却没有强调工具与理论之间的必然性, 使其某些部分显得较为理想化。ISO 20000虽是一套标准, 但在适合范围中略显单调, 主要是服务的提供和运维, 对生命周期的体现不深刻。

三者既有共性也有特性, 不同的组织构架应根据业务目标的不同, 并结合当前的实施条件选择合适的标准, 但同时也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裁剪, 并参考其他标准进行补充。

三、ITSS运行维护通用要求及其能力模型

(一) ITSS运行维护通用要求

随着国民经济各行业、各领域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 运行维护服务在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和高效、促进IT资源的整合和协调, 以及更好地提升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等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确保运行维护服务水平及质量, 国家标准委于2012年11月正式公布了ITSS的运行维护服务标准, 涵盖通用要求、交付规范、应急响应规范等6个部分。

如图3所示, 通用要求位于运维标准结构的顶部, 它规定了运维服务组织或企业在人员、资源、技术和过程4个方面应具备的通用条件和能力, 对IT运维服务的供方应具备的基本能力条件作出了规范和标准, 提出了通用运维服务组织在人员、资源、技术以及过程能力管理中应具备的关键要素和指标等。

(二) ITSS运行维护能力模型

为了确保运维服务符合质量要求, 供方需要具备实施运维服务的基本条件和能力, 由此形成了能力模型。

如图4所示, ITSS能力模型包括运行维护服务能力的关键要素、关键指标和管理原则及其关系。关键要素包括人员、资源、技术和过程, 每个要素通过关键指标反映运行维护服务的条件和能力。在运维服务提供过程中, 供方通过策划、实施、检查和改进, 从而实现运维服务能力的持续提升。

其中, 人员是运维服务的核心, 只有具备相应知识、经验的人, 才能提供符合质量要求的IT运维服务;资源是运维服务的基础, 在运维过程中资源需要由人员有效地整合, 才能间接地提升IT的可用性和可靠性;技术是运维服务的加速器, 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能够帮助人员从容面对庞杂的系统、大量重复的工作, 从而提升运维水平、降低风险以及减少成本;过程是运维服务质量的保证, 过程的建立可以使人员对工作有一个系统的认识, 使整个服务可被监控和管理。

四、基于能力模型提升银行IT运维人员能力的案例研究

(一) 案例背景

中国农业银行某省分行营业网点覆盖全省, 服务网络占相当规模, 营业网点数量、业务交易量、存贷款金额等关键数据居当地各金融机构之首。

信息技术管理部是该行的主要技术部门, 负责该行信息系统的规划、建设和管理, 承担着该行各类信息系统及设备的技术保障工作, 下设数据运行、系统管理、网络管理等二级部门。

其中, 数据运行部主要承担全辖的生产运行管理工作, 如信息系统、机房环境、网络的7×24小时运行操作、巡查和监控等重要职责。然而该部门却存在人员构成复杂、年龄老化、知识结构不合理等情况, 对IT服务质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如何提高该部门人员的IT运维能力, 提升IT服务质量, 成为了目前亟待解决的难题。

(二) 案例研究

通过对上述案例情况的研究, 决定基于ITSS能力模型, 重点对人员要素的各项指标进行分析, 提炼出适合实际情况的指标, 确定相应的量化实施方案。

人员管理的关键指标设计为人员储备、绩效考核和培训3个方面。其中, 人员储备重点要求服务供方要根据组织运维团队的规划、服务目录及服务协议来规划其人员的储备机制, 形成储备计划;绩效考核重点强调运维服务组织需要按照岗位结构的要求, 明确人员考核的目的、范围和关键指标, 并建立行之有效的绩效考核体系和落地机制;人员培训则要求根据运维服务岗位的需求, 确定培训内容和时间计划, 对人员接受培训的情况进行记录, 并将培训历史与绩效考核挂钩, 形成培训的良性循环。

岗位结构的关键指标设计为岗位应当满足运维服务的需求, 不仅能够面向需方满足服务执行, 也要能够面向供方内部, 满足对运维服务管理持续改进的需求。同时, 由于服务需求的易变性, 可能出现突发情况, 如需要顶岗、加岗, 因此需要制定岗位备份制度以应对突发状况, 明确备份启用的触发机制、审批过程, 以及备份的交接过程, 并对这些过程进行记录。

人员知识的关键指标设计为根据岗位要求, 考察在岗人员的相关学历证明文件 (毕业证书、学位证等) 、专业资质证书 (相关专业技术培训证书等) , 统计符合要求的人员数量及比例, 并将统计信息与人员储备、岗位备份等关键指标进行关联, 从而提供在知识方面人员要素的有效管理信息。

人员技能的关键指标设计为运维服务人员所具备的技能及具备专业资质的人员比例应符合运行维护服务的需求, 并建立符合岗位设置的运行维护服务人员技能考核制度。

人员经验的关键指标设计为从事运行维护服务的时间和主持, 或参与运维服务项目的数量、金额、规模以及在项目中的角色及作用等。

(三) 案例实施过程

1. 理念导入。

通过宣讲和培训, 使本部门的同事了解实施ITSS能力模型的意义及基本条件, 为其操作奠定理论基础和环境基础。

2. 组建实施团队。

笔者担任项目实施经理, 其中2名高级专员担任项目主管, 其余同事则为项目成员。

3. 确定实施目标。

主要体现在提升人员资质, 中级职称达到90%;运维组配置9人, 每人均能独立进行运行操作、机房巡查和系统监控;新入人员3个月内能够完成80%的工作, 半年内能够完成100%的工作。

4. 制定实施方案。

根据确定的实施目标, 整个项目组以团队为依托, 以ITSS能力模型为指导, 特别是对人员要素进行了重新梳理, 讨论后制订运维服务能力提升方案。

5. 部署实施。

按照实施方案, 项目组将工作流程、管理制度固化下来, 按模型规范的要求进行项目实施。主要内容有落实人员职责、落实资源管理、制定提升流程、每月进度报告、落实评价制度以及总结优化改进等。

(四) 案例实施成果

本案例中, 利用ITSS能力模型对该部门的IT运维人员进行能力提升, 在运维服务质量指标、对业务的影响和对IT运维服务管理等方面都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1. 资质构成方面, 使原有的本科学历占比由68%提升到100%, 中级职称占比由71%提升到92%。

2. 培训方面, 由原有的人均0.8次提升到人均3次。

3.处理时间上, 由原有的人均每件3.5小时提升到1.2小时;处理数量上, 由原有的人均每天7.3件提升到11.6件。

4. 客户满意度上, 由原有的76.3分提升到92.7分。

通过使用ITSS能力模型对本部门运维人员进行IT运维服务能力的研究及实施, 运维从以前被动的故障响应方式向主动的提供运维服务方向迈进, 不但使运维人员的IT运维服务能力不断提高, 从而也增强了本部门的整体运维服务能力。

五、结束语

ITSS是我国自主研制的信息技术服务类标准, 汇集了国内信息技术服务领域内的产、学、研、用各方的最佳实践总结和理论研究成果, 同时也吸取了国际信息技术服务管理领域的先进思想, 对信息技术服务提供方的运行维护服务能力建设和管理具有现实意义。

笔者作为某银行从事IT运维服务的普通管理人员, 通过对ITSS的逐步学习和深入了解, 在不具备完全推广ITSS的情况下, 以ITSS的原理和方法论为指导, 运用ITSS运维部分的相关标准, 选取以ITSS能力模型为突破口, 结合实际工作, 用于提升部门员工的IT运维服务能力, 使运维质量和管理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并取得成效。

目前, ITSS的普及仍任重道远, 它面临着标准之间的配套性、与其他行业标准、国际标准的协调性等一系列综合性问题。但是, ITSS不仅借鉴了国外主要的IT管理理论精华, 而且也集合了国内主流IT服务商最佳实践的经过, 是我国信息技术服务理论的集大成者。展望未来, ITSS在我国今后的推广应用中必将面临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刘颋, 姚玉红, 潘纯峰.ITSS/ITIL/ISO 20000对比分析[J].信息技术与标准化, 2011 (8) :17-20.

[2]国家信息技术服务标准工作组.论ITSS的实施[J].信息技术与标准化, 2011 (10) :25-30.

[3]周平, 庞杰.IT服务管理标准化现状及趋势[J].信息技术与标准化, 2008 (10) :44-46.

[4]崔静, 王春涛.ITSS相关服务和产品[J].信息技术与标准化, 2011 (12) :22-26.

把多人维IT能力化为己用 篇8

多人维网将其两个重要的因素:IT资源和IT管理, 打造成用户至上的服务, 为企业达成更好的效益助力!

酒香也怕巷子深好项目需要找到满意人才

多人维网, 一直专心做IT技术服务, 自上线以来, 吸引了大批IT技术人才, 已成交近万单IT项目, 满意度较高的集中在网络技术、服务器技术、操作系统、数据库技术、存储与备份技术、虚拟化技术、Web技术、网络安全技术、信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技术、软件设计等方面的技术服务, 为中小微企业起步和发展铺平道路。

多人维担当你的CTO IT管理可放心

多人维网, 专业的IT技术团队+完善的平台监管机制, 是助力企业先进IT管理的省心途径, 综合运用IT人才和IT技术能力, 洞悉市场变化, 坚持产品创新, 对项目跟踪负责, 担当提升企业IT管理能力的CTO角色。

加入VIP店铺多人维做你的金牌销售

多人维也是一个在IT技术服务领域的大型资源性平台, 其本身就具有传播性。VIP商铺是多人维提供的一项增值服务, 该店铺利用平台任务信息聚集地的优势, 为VIP会员提供有针对性的网络推广以及商务助理等服务。通过这个平台, 政府机构和中小微企业等可以向全国购买IT服务, 同时让提供服务的企业可以将自己的服务与产品足不出户销售至全国。

IT类高职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篇9

1 什么是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是人们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须具备的本领,是人们胜任工作岗位的基本要求,是个体对个人和社会负责任的热情和能力,是影响人们职业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是科学的工作和学习方法的基础。

职业能力包括“专项职业能力和通用职业能力”两种[1]。专项职业能力是完成某项工作所应具备的最起码的能力。通用职业能力指的是一些基础的能力,如文字表达、人际交往、沟通能力等。“纯粹的知识不是职业能力,纯粹的工作任务也不是职业能力,只有当知识与工作任务相结合,个体能富有智慧地完成工作任务时,才能说他具备了职业能力。”[1]例如,企业需要的软件开发人员能够熟练掌握常用的开发工具,实践能力强,完全靠动手吃饭,不会动手做的开发人员是不会有企业需要的。企业需要的软件开发人员应当是具备专项职业能力和通用能力的员工。他们能够针对IT市场变化,结合软件企业的具体技能需求,具备知识更新的自我学习能力,熟练的操作能力、规范编码能力、项目管理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高素质实践技能人才。

2 IT职业的技能特点

(1)综合性

IT学科属于新兴边缘学科,涉及计算机、数学、语文、艺术等多个学科,具有综合性的特点。

(2)实践性

IT职业最大的特点就是实践。俗话说,“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更深刻地把握和领会相关信息理论,才能提高学生的信息应用能力。

(3)IT技术更新快

我们了解到短短几十年,IT技术发展迅速。新技术、新产品层出不穷。我们手中的手机和电脑,在短短的时间内就会更新换代。IT领域的知识必然会以很快的速度更新,所以,“活到老,学到老”是对这个行业的一个形象描述。

(4)团队合作

合作学习、协同工作是从事IT行业工作必备的素质。不论是从事开发、测试、营销,还是技术支持、系统运行维护等岗位的工作,都要能够与团队很好的合作,协同工作。团队中的每个成员要学会配合,善于交流、相互支持,取长补短。这样才能高效地完成任务。

3 如何培养IT类高职生的职业能力

3.1 加强素质教育,不断强化职业道德的培养

(1)以思想道德为基础,将立德树人放在首位

目前许多企业都把“道德品质”列在人才标准的首位,也是企业对人才要求的重中之重。因此教师要用正确的政治思想引导和教育学生,善于自学和自修,不断陶冶升华自己的情操,毕业后带到社会工作中去。

(2)以社团为活动依托,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面对愈来愈激烈的就业竞争,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等综合素质是高职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通过一年一度的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义务电脑维修活动、假期社会实践、三下乡活动、大学生素质拓展系列活动等,充分调动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他们的特长,激发他们高昂的工作热情,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工作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组织纪律观念和踏实的工作态度,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以学科竞赛为手段,积极促进学生专业能力

通过开展“打字比赛”、“装机比赛”、“网页设计大赛”、“Flash大赛”、“photoshop大赛”、“Logo大赛”以及每年一度的全区“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比赛等学科竞赛。同时还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社会服务工作,参与各种工程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学生经历了一个项目从设计、开发、实施到维护的全过程,充分认识到提高专业能力在实际工作的重要性,深刻体会到项目的人性化设计如何将“以服务为中心”的理念发挥得淋漓尽致。

(4)以职业素养为目标,努力培养学生心理健康

针对学生中独生子女比例不断提高、其诚信品质、责任意识和心理健康需要不断加强的状况,首先是将“两课”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次,可以利用浓郁的校园文化和各种主题班会由师生共同参与进行各种职业素养的培养。

3.2 加快专业建设和课程教学改革,不断贴近职业生涯目标

(1)根据社会发展需求,确定具有高职特色的专业设置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

“以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为目标,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是高职教育的一个重要特色。”[2]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计算机应用的不断推广,社会对高技能型计算机应用人才的需求方向也在不断地变化。近年来,我们依据行业发展需求和市场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从原本仅有的一个计算机应用专业,逐步调整、增加了司法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Web开发与设计技术等专业,使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能够不断适应社会的发展。

(2)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岗位需求,确定人才培养规格

职业教育的任务是给予学生从事某种生产工作需要的知识和态度的教育,使学生具有一定的职业能力。其注重的是实际的工作能力,学习的是工作过程知识,掌握的是应用能力,强调的是应用的熟练性。对于高职人才培养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是操作使用能力、应用开发能力和研究创新能力。

(3)根据人才培养规格,确定课程体系

根据人才培养规格,各专业在课程体系的构建方式上采取以过程化知识为主、构建知识与能力体系结构的方式,形成以应用为特点的课程体系。不是按照计算机学科的体系设置课程,不是根据理论的系统性、完整性来决定课程内容;而是根据不同专业的需要,建立以应用为主线的课程体系,突出应用能力而不是理论知识。

首先,分析职业岗位对人才的基本能力和应用能力的需求,即明确计算机应用能力的需求。然后,构建知识与能力体系结构,分析这些能力群中每一项能力培养又各需要哪些知识点或能力的支持。再分析支持这些能力培养的各门课程本身又需要哪些知识点和课程的支撑。最后,紧紧围绕各项能力培养这个中心,对各种课程进行整合与优化,确定课程内容,从而最终确定安排哪些课程,各自的学时数,以及理论学时与实践学时的比例等。并且逐步引进“双证书”制度,不断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4)根据课程要求,确定教学方法与教学过程

理论教学体系的思路:一是理论教学围绕职业能力这个核心,确保各项教学目标有相应的教学模块;二是以操作性强的目标体系为框架,所设置的理论教学内容是教育目标的分解和具体化,理论教学体系又构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教育目标框架;三是以满足共性与个性同步发展为主体,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能为学生今后生存和发展奠定基础;四是以便于评价管理为标准,体现学校教育的规范性。

在教学方法上应用“从实际到理论、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从零散到系统”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归纳分析”的问题驱动方式。开课伊始就对学生提出课程所要达到的目标、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网络资源环境,采用课堂教学、网上课堂、多媒体课件学习等多种教学模式,形成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学资源的互动学习,在学习中培养能力和素质,从而达到开发学生潜能的教学目的。

在教学组织上尽量多采用案例讨论、自主学习的模式。开展小组课题研究、完成研究性专题作业,或开展社会调研等,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创新能力。

在考核方式上不断进行改革,由于课程中强调培养应用能力和团队精神,因此根据课程内容的不同,采取的考核方式也不相同:笔试卷面成绩与上机操作成绩综合、论文、调研报告、上机完成某个具体“作品”作为评价成绩的依据、根据实际完成网络或服务器配置的情况来评判成绩以及在完成大作业中所起的作用给出成绩等。

(5)根据课程内容和职业要求,确定教材的选用和编写

为满足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以内容体现应用性、适用性、实用性,突出岗位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选用标准。优先选用获奖的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同时,大力鼓励教师在教学、科研之余,编写适应高职培养目标、培养模式以及新课程体系,具备实用性、科学性和易学性的教材,做到选、编并举。

(6)根据职业能力需求,确定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方式和方法

几乎所有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都设置了实践教学环节,除了平时的专项上机实践和实验外,在学期末或学期中还集中安排了课程的综合技能训练--课程设计,专业学习的阶段性或总结性技能训练--实训、实习以及毕业设计,特别强调实践教学三年不断线。重视实践教学过程管理,每个实践环节充分利用校内外实习基地的人员、设备和技术优势,并结合讲座、示范和现场指导等多种形式,确保学生的实践效率和质量。每个实践环节都设有严格的考核标准,采用笔试、口试、操作、论文等多种形式进行考核,保证了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

3.3 推行工学结合,不断增强实践能力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其教学必须突出实践环节,必须紧密联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实际,采用最先进的技术和最接近一线的环境培养学生,贴近市场开设专业,专业更新快,技术含量高。因此,要求我们变革传统的教学机制,实现学校与社会的紧密结合,培养出有较强实践能力的一线岗位所需要的人才。工学结合就是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本质是教育通过企业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

根据工学结合的核心是校企合作、精髓是实践教学、实质是以就业为导向的特点,我们主动与企业联系,采用学校集体组织与学生个人落实实习单位的办法,推行工学结合,融入企业顶岗实习,提高就业能力。学生将所学的基础专项能力和综合实务能力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形成真正的实习顶岗能力。通过顶岗实习,同时还将一些非专业的知识和素质转化为能力运用到实践中,也体会到了企业运作的理念和工作岗位的酸甜苦辣。这一阶段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通过课堂教学与实际工作的有机结合,培养出适合市场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通过顶岗实习,他们以一种“真实”的“职业人”身份参与实际工作,解决实际问题,在思想上、行为上以及职业能力上较实习前成熟了许多、提高了许多。他们的学习生涯与将要进入的职业生涯已经连接起来,实现了学生向职业人角色的转变。

工学结合模式,既保证了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又培养了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较好地实现了“学校与企业融合、教学与生产融合、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融合,实现了培养目标与企业用工的‘零距离’接轨”。[2]同时,学校在此过程中可以更多、更真实地了解企业、市场的人才需求状况、了解所培养的学生对社会的适应度、社会对学生的满意度,以便更好地进行专业建设和课程教学改革,培养出面向应用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实现了企业、学生、学校和社会的多赢。

3.4 注重“双师”结构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

教师是理论和实践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各校应该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可以通过“培养”和“引进”两种方式来解决。[3]培养是对现有的教师进行企业或工程经验的培训,让没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到企业锻炼,参加实际的工程项目开发,在实际工作中增强能力。引进就是要把有经验的工程师引进到学校来,完成专职或兼职的教学任务。让他们在实践教学环节和综合性课程教学中担负重任,请他们参编教学大纲、选择教学内容,由他们来承担实践教学特别是实习环节的教学指导任务,同时还经常请他们为低年级的学生进行就业教育、岗位能力描述、企业运作介绍等,为我们的教学增添了许多鲜活的成分。

4 结束语

IT职业能力是一种特殊的能力,它对不同的IT职业有不同的要求。和其他职业相比,IT职业能力中更多地体现为智力因素,主要表现为将知识经验转化为工作能力的程度和运用知识经验的熟练程度和准确度。我们只有对其岗位特征、职责和要求都有透彻的了解,才能自觉地去培养和提升这种能力,唯有如此,才能使我们的学生在这个行业立得住,站得稳。

摘要:高校扩招导致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社会热点问题。与其他行业相比,IT行业具有发展速度快、技术更新快、人才流动大等特点。IT职业能力更多地体现为智力因素,主要表现为将知识经验转化为工作能力的程度和运用知识经验的熟练程度和准确度。因此如何培养和提升IT类高职生的职业能力,提高就业率,是我们必须面对的课题。

关键词:IT,高职,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王陆海,周明.IT职业规划与职业化塑造[M],科学出版社.2008:87-94

[2]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经验汇编.第一集[M].中国铁道出版社.2007:101-111

IT能力 篇10

当当网、人人网、凯斯网络、麦考林等近一两年赴海外上市的互联网企业, 到如今股价跌幅已经超过80%, 优酷网和土豆网的跌幅也高达60%以上, 近于遭受“灭顶之灾”。

2012, 在电影中是世界末日的代名词。古老的玛雅文明曾经预言:“2012年12月21日黑暗降临后, 12月22日的黎明永远不会到来。”这样的预言听起来有些危言耸听, 但是放在中国互联网企业海外上市上, 却似乎颇为恰当。

这轮上市潮给中国互联网企业的一个最大的教训就是, 海外资本市场并不必然是天堂。没有足够的盈利能力, 没有诚信的企业品质, 没有在海外资本市场的运作经验, 海外上市的效果会适得其反。

2012年几乎可以肯定的是, 中国互联网企业海外上市将偃旗息鼓。

中概股变“中忽股”

中国互联网企业能够集体赴海外上市, 最关键的原因是其背后的中国概念。在经历过本世纪初的互联网泡沫破裂之后, 中国互联网近十年来一直稳步发展。用户规模迅猛上涨, 新型互联网应用也不断呈现, 可谓欣欣向荣, 前景无限。

美国纳斯达克等资本市场最注重企业未来的成长潜力, 因此中国互联网企业受到欢迎, 上市的大门敞开。

麦考林作为首家赴海外上市的中国B2C电子商务企业, 在上市当日股价飙升56.91%, 报17.26美元。此后最高一度冲至18.50美元, 市盈率高达120多倍, 可见美国股民对中国概念股的偏爱。

不过中国互联网企业上市之后的一系列负面新闻, 却让美国股民大失所望。波及所至, 国外对中国的负面印象更加深刻。

上市一个月后, 在麦考林公布2010年第三季度财报之后, 股价出现戏剧性的变化, 短短48小时之内, 股价从13.38美元跌至6.65美元, 跌幅高达50.3%, 让人大跌眼镜。据随后的专家分析和美国投资者的集体诉讼, 外界对麦考林最大的质疑在于“过度包装”和信息披露不完整。

麦考林为突出线上业务的增长, 将原本被视为独立业务的目录邮购业务一并并入线上业务, 遭到质疑。在美国投资者的集体诉讼中, 麦考林被指控在与IPO有关的《股票注册上市申请书》以及《招股说明书》中包含或允许包含重大错误或误导声明, 违反了1933年《证券法》。同时在IPO完成后以及2010财年第三季度 (截至2010年9月30日) 结束后, 麦考林均未披露公司的毛利率已经受到成本和费用上涨的不利影响。

这种刻意的掩饰行为让美国股民感觉“被忽悠了”, 此后麦考林的股价一直低位徘徊, 股价跌至1.19美元, 可以说已经完全丧失了上市之初的融资意义。

美国股市监管机构加大了对中国概念股的审查, 加上一些“做空”机构的推波助澜, 中概股的危机愈演愈烈。如今已有接近四分之一的中概股企业遭遇不同程度的财务质疑, 大量中概股企业处于退市边缘。其中绿诺科技 (RINO) 、中国高速频道 (CCME) 等已经被纳斯达克摘牌。2011年5月份, 曾被认为软件外包明星公司的东南融通 (LFT) 也因为涉嫌造假被停牌。

奇虎360董事长周鸿认为大量造假行为“严重破坏了中国企业的整体形象”, 言下之意奇虎360也受到连累。

在中概股危机发生后, 确实有不少财务上没有问题的互联网公司, 因受到中概股危机的影响而出现股价下滑。同时一些原本准备上市的互联网企业, 如迅雷等, 也遭遇了估值过低等资本市场的负面反馈, 而出现无法上市的结局。有业内人士预测, 中国互联网企业海外上市的“窗口”已经关闭。

其实, 在中概股危机发生后, 中国的互联网企业也在担心, 海外资本市场如此变化无常, 是否一定要海外上市?

海外资本市场的风险

2011年11月22日, 在美国纳斯达克资本市场上市的盛大网络宣布与Premium Lead Company Limited (盛大网络母公司) 和New Era Investment Holding Ltd. (合并子公司) 达成一项合并协议和计划。根据该协议, 母公司将按每股普通股20.675美元或每股美国存托股份 (相当于两股普通股) 41.35美元的价格收购盛大网络所有剩余流通股。交易完成之后, 盛大网络将实现从美国股市退出。

这就是近期引起互联网各界人士热议的盛大网络私有化事件。

其实选择退出美国股票市场的中概股并不仅仅有盛大, 包括同济堂、乐语中国、安防科技、康鹏化学等公司也做出了同样的选择。在中概股危机影响下的美国资本市场, 早已不再是“香饽饽”。

不少在美国上市的中国互联网企业, 如斯凯网络都曾有遭遇被“做空”的惨痛经历。“做空”在美国资本市场是一种合理的行为, 有完善和成熟的机制。意指对冲基金事先认定某个上市公司存在股价必然暴跌的诱因, 且该诱因被自己独家掌握, 便采用融券的手法“借”来该公司的高价股票“砸”出, 待股价果然下跌后, 再在低位将所“砸”股数买回, 补还融券的股数, 凭借两项交易中的“倒差价”赢取高额利润。

做空有一项前提, 即上市公司本身是有弊端的, 而且这种弊端足够大, 可以让该公司的股票在几天的时间内, 被股民纷纷抛售, 从而引发股价下跌。不少中概股的股价纷纷下跌, 其中就有做空机构的影子。

而风险还不止这些。在中概股遭遇危机之后, 有不少业内人士开始反思中概股本身的失误, 也有不少人士认为, 中概股危机并不仅仅是自身的问题, 而是在复杂机制下导致的带有“阴谋”性质的“阳谋”。

资本市场设计的初衷是为企业提供更加良好的融资环境, 帮助企业成长。但是这种初衷往往会被逐利的空头机构甚至监管机构所利用。全国工商联并购公会执行会长费国平曾为中概股辩解:“要分清好中概与坏中概, 搞株连不仅违背了法治原则, 不仅不能平等保护公司的全部利益相关者, 还会导致更多投资者遭受不该发生的损失。”

他认为:“中概集体被质疑有问题, 是监管者、做空者、舆论集体审判的结果, 不是法官的判决。做空中概股的概率不很高。是SEC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 不断挑衅, 再加上媒体渲染, 市场对中概股的不信任不断扩大, 投资者趋向于避险。”

相对于国内的资本市场, 美国纳斯达克等海外市场确实有更低的门槛, 也有着成熟的运作机制, 但是这并不表明其中没有人为运作的空间。中国互联网公司海外上市终究是“寄人篱下”, 将来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开放, 像盛大网络这样选择从海外市场退市的中国概念股企业会越来越多。

加强IT管控,提升IT运维水平 篇11

【关键词】信息化 量化 管理 流程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2-0349-02

近年来,大部分企业信息化建设已初具规模,信息化基础建设基本到位,信息系统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在新的形势下,如何使信息系统更好、更稳定、更安全运行,提高管理效率,落实有效益的信息化,是企业信息化工作的迫切需求。要实现这一目标,必然要管理与服务相结合,要求企业建立以国际行业标准为依据的较为完善的IT管控体系,提升IT运维服务水平。

企业加强IT管控,目的就是建立一个类似“轮流分粥,分者后取”的规则,明确区分母公司与各子分公司(含控股)、业务部门与IT部门和IT部门内部各岗位的责任、权力、利益。责、权、利分清后,对IT部门的约束力、执行力等会有很大的提高,其中IT管控对于组织工作的健康有序开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IT管控对于IT工作的重要意义

1.IT管控能保障IT组织的稳定

有效的IT管控对IT组织的控制最主要是职责分离、合理设岗。要求完善人员管理与控制,能清晰定义IT部门相关岗位,能明显一个人能同时给予多少相关权限,从而清楚规划IT部门必要的岗位人数,最大程度保障IT组织的稳定。

2.IT管控能确保IT工作的有序

IT管控必然要求将建立完善的IT流程体系,制定完备服务目录。信息化部门利用服务台统一接收各种流程输入的表单,根据服务级别协议(SLA)和操作级别协议(OLA),对相关需求或故障,安排不同的技术力量,进行针对性的解决,从而确保了IT工作的有序。

3.IT管控能促使IT工作强度的均匀

信息化日常运维工作量不均衡是因为有较多的突发事件,如信息基础设施故障和信息系统故障等。要使运维工作量比较均衡,就要降低突发事件概率,使忙的时间少下来。IT管控能就是要让“闲”的时间忙起来,要求IT部门各岗位在日常中加强监测,重视巡检,加固系统,防患于未然;同时加强学习和演练,提高处置各种事件的能力。这样,一旦发生突发事件,也可以有条不紊地进行处置,实现信息化日常运维工作的“削峰平谷”,强度均匀。

4.IT管控能确保IT风险的可控

IT风险主要包括IT技术风险和IT项目投资风险。随着业务系统访问、网络应用行为日益频繁,网络被攻击、数据被篡改、设备被入侵和信息被泄密等IT技术风险的压力也日益增大。IT管控提供管理程序、技术和保障措施,确保信息技术服务的可用性,能适当地防御不正当操作、蓄意攻击或自然灾害,并从这些故障中尽快恢复;确保拒绝未经授权的访问。IT管控体系要求IT项目投资必须事先经业务部门和IT部门共同把关,再报公司管理委员会决策,这样能确保IT项目既符合业务需求,又符合IT技术规范,降低了IT投资的风险。万物皆有规律,IT风险防范也是有规律可以把握,良好的IT管控能很好控制IT风险。

二、IT管控在企业信息化中的运用

从行业信息化发展战略出发,从企业自身发展战略出发,作为信息化建设到一定规模的企业,必然要求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则从技术转向管理,要求信息化工作必须精益求精,加强管控,夯实基础,强化运作。

构建完整的IT管控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人、硬件、软件,以及管理层面的IT服务管理、风险管理和成本管理多个方面。因此,必须从更高的角度,更宽的视野,更新的理念去构建有效的IT管控体系。

1.选择合适的IT管控模型

现今企业IT管控体系的国际标准,主要有COBIT、ITIL、ISO20000等,选择构建一个既满足企业的业务需要,又能够符合国际标准的IT管控体系,是信息化工作的成功保障。就如笔者,结合企业实际、IT部门现有实际运作流程和知识框架,选择以ITIL主要标准,采取联邦制IT决策方式作为笔者企业的IT管控模型。

(一)IT部门内部运作的管控

要建立制度化、流程化工作机制,精益求精,稳步推进。根据ITIL/ ITSM(IT服务管理)的标准,继续完善IT服务目录,对各子服务定义不同的SLA(服务级别协议),建立服务台,统一受理所有的流程输入,建立IT服务管理体系,体系应包含事件管理、问题管理、变更管理、配置管理、发布管理和服务级别管理。根据IT技术标准和行业具体技术规范要求,建立先进、稳定、安全的信息通讯技术基础设施(主要包括机房和信息化网络),并完善巡检、监控等基础设施管理机制。

(二)企业信息化运作的管控

首先是加强对信息化项目的管控,必须坚持统一性、系统性、规范性、安全性原则,必须坚持“事先技术把关,事中实施监督,事后运行维护”的原则。即项目涉及的IT部门的责任或义务的,IT部门必须管控到位。事先对项目立项相关技术规范进行把关,确保项目符合行业相关技术规范;事中对项目供应商(软件开发商)安装实施等服务进行严格监督,确保项目在技术上能顺利开展,保障设备(系统)能正常上线运行;事后必须将设备或系统运维维护好,确保设备(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其次是加强对信息化资产的管控。加强对计算机设备调控,优化各终端计算机的配置。强化IT部门对软件资产的归口管理职能,坚决贯彻落实软件正版化相关要求,统一采购正版成品软件,规范信息系统的登记、领用、运维和报废。规范IT设备维修保养机制,延长IT设备使用寿命。第三是加强对信息系统用户的管控。建立操作上岗证机制,加强培训,提升其规范操作水平,采取检查监督等措施,促使其能正确操作,规范操作。

(三)信息安全的管控

信息安全管控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采用系统工程的观点和方法,分析信息安全问题及具体措施。结合企业实际,就是要严格贯彻相关信息安全要求,做好信息化安全规划,业系统信息安全规划,建立覆盖日常维护,变更管理,安全监控的信息安全体系,将信息安全审计作为信息安全保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建立三个长效保障机制:构建信息安全文化氛围、信息安全奖惩机制和内部信息安全审计机制,以确保信息安全管控能够有效长久运行。

2.利用合适先进工具软件强化IT管控

对信息化日常运作层的管控,必须利用合适先进的工具软件对信息化工作流程、设施和信息模型进行全面管控。引进先进的IT运维管理系统,建立IT服务管理监控平台,管理IT服务所涉及的各个流程,监控信息相关基础设施和中间件等。利用现有或将要购买的信息管理软件,如桌面管理和软件发布系统,综合网管系统,接入管理系统和数字认证(CA)等,建立信息系统综合管理系统,管理整个信息系统的设备、软件等资产,管理桌面、应用等功能单元的运行,以及管理整个设备网络和网络上接入的各种系统的正常运行。

追根溯源,建立有效的IT管控体系,最终目的是为了提升IT部门服务水平,提高用户的满意度,发展有效益的企业信息化。随着行业信息化的发展和实践的深入,新技术的不断应用,企业的信息化需求不断变化,IT部门只有建立基于企业治理上的IT管控体系,才能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信息化,为企业企业发展提供重要的信息支撑。

参考文献

[1] [荷兰]JanvanBon主编,章斌译:基于ITIL的IT服务管理基础篇[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 [荷兰]JanvanBon主编,刘向晖译:IT管理框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3] 王仰富,刘继承:中国企业的IT治理之道[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4] 王胜:IT治理—为企业带来革命性的变革[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IT能力 篇12

一、IT能力与自组织理论

Bharadwaj[2]认为, IT能力是组织通过运用和配置自身信息技术资源, 来整合组织其他资源的能力, 并发现IT领导企业的平均财务绩效明显要比配对企业高。自组织理论的研究对象, 主要是复杂自组织系统的形成和发展机制问题。国内研究方面, 陈建斌等[3]建立了企业知识协同绩效与网络结构熵的函数关系, 并构建了logistic扩散方程用于描述系统的结构化过程, 讨论了知识系统的自组织过程。

二、企业IT能力系统的自组织特征研究

基于普利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 可以发现企业的IT能力自组织的特征如下: (1) 企业的IT能力系统具有开放性的特点, 企业IT能力形成和演化的基础是与外界的物质、信息和能量的交换, 通过与外部环境的交互, IT能力系统从外界获得负熵的输入, 以保持其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2) 企业的IT能力系统具有非平衡性的过程。这种不平衡性体现在资源和知识分布的不平衡性上。 (3) 企业的IT能力系统内存在非线性作用。这种非线性作用发生在IT部门内各成员之间、IT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非线性作用的外在表现就是产生1+1>2的效果。 (4) 企业的IT能力形成过程中存在着“涨落”。在企业IT能力的形成和演进过程中会不断地产生“涨落”。这种涨落的产源于信息技术的创新。

三、企业IT能力系统的自组织模型研究

(一) 自组织的数学描述-哈肯模型

哈肯[4]把这种一定外部条件下由内因驱使系统发生演变的过程用数学形式进行描述, 给出了哈肯模型:

式中q1, q2是状态变量, λ1, λ2是阻尼系数, a和b反映q1和q2的相互作用强度。设λ2》λ1, 且λ2>0, 则表明状态变量q2是迅速衰减的快变量, 因而可以利用绝热消去原理, 采用绝热近似, 令q2≈0, 从式 (2) 可得

把式 (3) 代入式 (1) 可得

从式 (4) 解出q1后, 代入式 (3) 也就决定了q2, 这里, 阻尼小, 存在时间长的慢变量q1, 称为序参量, 它支配着其他子系统, 主宰者系统的演化趋势, 解出其势函数:

它有两个状态:当λ1>0时, 方程 (4) 有唯一稳定解, q1=0, 当λ1<0时, 方程 (4) 有3个解:

前一个解是不稳定的, 后两个解是稳定的, 表明系统可以通过突变进入新的稳定态。

为便于应用, 把哈肯模型进行离散化变换, 如下所示:

(二) 企业IT能力的自组织模型

本文用IT投资回报率来代表企业的IT能力的绩效贡献, IT投资回报率用利润/IT投资额表示。由于IT投资回报率是对企业IT能力作用机制的综合反映, 因此可以判定其时IT能力系统的序参量, 为了证明这一点, 先取Ii为序参量, 利用式 (6) 、式 (7) 得到IT能力系统的演化方程: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了50家企业的2012年和2103年IT投资额和IT投资回报率的相关数据, 剔除掉经营业绩亏损的企业, 选择了30家企业进行研究, 数据如下表1所示。

根据上述数据, 利用spss 18.0进行多元回归分析, 得到的结果如下所示:

F值=4592.144, 调整R2=0.997

F值=456.510, 调整R2=0.969

由此可得:

因此, 可知λ1≧λ2, 这说明IT投资额已经不再是主导企业IT能力演化的序参量, 那么, 以IT投资回报率作为序参量重新建立方程, 如下所示:

将表1的数据代入到上式, 利用SPSS18.0进行回归分析, 求得参数值如下:

由此可知λ2≧λ1, 因此能够得出IT投资回报率R是主导企业IT能力演化的序参量的结论, 要在IT投资回报率的引导下进行IT能力的建设。同时, 根据上文的方程 (4) , 在λ1=-0.235<0的情况下, 方程有一个不稳定解q11=0和两个稳定解:, 将上面参数代入求解公式, 可得:

由此可以得到企业IT能力系统的势函数, 如下图4所示:

由协同论的观点可知, 企业IT能力系统的势决定系统的演化方向, 而势函数收到系统自身的状态变量和系统控制变量的 (如λ1, λ2, a, b) 影响, 当这些变量发生变化时, 企业IT能力系统的势函数也会发生变化, IT能力系统开始趋向于不稳定, 当投资额或者回报率达到一个极限时, 企业必须调整其IT能力系统的结构。此外, 基于自组织理论的IT能力演化方程对IT生产率悖论问题从系统观的角度做出了全新的解释, 即当λ1≧λ2, 企业的IT投资额就不再是主导IT能力系统演化的序参量, 所以, 此时继续加大IT的投资规模并不会推动IT能力系统向更高的层次演化, 因此, 外在表现为IT投资黑洞。

四、企业IT能力控制措施的灵敏度分析

在自组织建模研究的基础上, 企业可以通过各种措施的实施, 调整企业IT能力系统的参数λ1, λ2, a, b, 以控制IT能力系统的演化过程, 为IT能力的提升创造良好的条件。本文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 对4个参数分布采用不同3种不同的水平, 从而导致企业IT能力形成9种不同的状态, 如表2所示。

利用正交试验的极差分析, 在控制变量的3个不同层次下, 最终得出的模拟运算结果如下表3所示。

根据正交试验的运算结果, IT能力系统的自组织模型中的4个控制变量的灵敏度的排名分别是b>a>λ2>λ1, 当b<0时, 则IT投资额会对IT投资回报率的增长具有正影响, 并且b的绝对值越大, 这种正影响就越强。λ1, λ2, a均为负值的情况下, 如果b的绝对值足够大, 就会使IT能力系统的投资额与回报率交互促进,

五、结语

本文基于自组织理论, 对企业的IT能力系统的演化进行了分析, 并得到以下研究结论:

首先, 企业的IT能力系统具有开放性、非平衡性、作用非线性和形成过程存在着“涨落”的系统自组织特征。

其次, 当λ1≧λ2, 企业的IT投资额不再是主导IT能力演化的序参量, 这时再进行IT投资就会出现IT投资黑洞, 而IT投资回报率将会是主导IT能力演化的序参量。

最后, 利用正交试验的进行模拟运算的结果表明, 通过对IT能力系统的控制变量λ1, λ2, a, b进行控制情况下, 可以优化企业IT能力的系统结构, 引导IT能力的演化方向。

摘要:基于自组织理论, 对企业IT能力的自组织特征和自组织机制进行了分析, 利用哈肯模型构建了企业IT能力的自组织模型, 研究发现IT投资回报率是主导企业IT能力自组织演化的重要序参量, 同时, 从自组织理论的角度解释了“IT生产率悖论”的问题。在此基础上, 利用正交试验, 对IT能力自组织演化的控制变量进行了灵敏度分析, 从而为对企业IT能力的演化研究和优化控制提供了理论指导。

关键词:IT能力,自组织,演化

参考文献

[1]Ross.J W, Beath C M, Goodhue D L.Develop Long-term Competitiveness Through IT Assets[J].Sloan Management Review, 1996, 38 (1) :31-42.

[2]A Bharadwaj.A Resource-based Perspective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apability and Firm Performance: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J].MIS Quarterly, 2000, 24 (1) :169–196.

[3]陈建斌, 徐凯波, 薛云.企业2.0视角下的知识协同自组织分析模型研究[J].经济问题, 2013 (4) :55-59.

上一篇:失误成因下一篇:瘤剔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