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研究

2024-10-10

协同研究(共12篇)

协同研究 篇1

1 企业间信息系统

企业间信息系统 (Inter organizational information systems, IOIS) 是以信息和通信技术为基础, 嵌入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企业之内, 能够支持或者赋能企业间关系、交易和合作的信息系统。IOIS可以跨国界、跨地区、跨企业对企业提供信息技术支持, 同时它又能利用其独特的功能创造新的经营模式 ( (Business Model) 、新的组织形式和新的企业间合作、协调方式, 甚至改变竞争规则。IOIS己经成为企业间电子商务和电子化企业中最重要的要素, 正快速成为企业竞争成功的基本资源。

根据IOIS是用来支持价值系统中企业之间垂直的买方-供应商关系, 还是作为执行共同价值活动的企业之间的水平连接, 可以将IOIS分为垂直型IOIS和水平型IOIS。垂直型IOIS是由互补的、具有不同核心能力的企业组成, 它们不仅所执行的活动不同, 而且各自的议价能力也不同;水平型IOIS不仅支持同一个产业内竞争者之间合作, 而且可能也跨越不同的产业。

2 协同商务

协同商务 (Collaborative commerce , 简称cc) , 它被誉为下一代的电子商务系统, 其基本思想最早是由Gartner Group在1999年提出的, Gartner Group对协同商务的定义是:将具有共同商业利益的合作伙伴整合起来, 主要是通过对与整个商业周期中的信息进行共享, 实现和满足不断增长的客户的需求, 同时也满足企业本身的活力能力, 通过对各个合作伙伴的竞争优势的整合, 共同创造和获取最大的商业价值以及提供获利能力。

就协同商务概念而言, 企业信息化建设目的不仅是管理企业内部的资源, 还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平台, 将客户、供应商、代理分销商和其他合作伙伴也纳入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中, 实行信息的高效共享和业务的一系列链接。“协同”有两层含义:一层是企业内部资源的协同, 有各部门之间的业务协同、不同的业务指标和目标之间的协同以及各种资源约束的协同。另一层是指企业内外资源的协同, 也即整个供应链的协同。协同商务本质就是实现企业间资源共享和知识的传播, 协同强调的是整体的组合效能大于个体的功能, 而没有对整体效能大于个体效能之和的原因进行严格区分。

3 企业间信息系统的协同

3.1 企业间信息系统的协同的特征

企业间信息系统的协同所要求的是在系统的层面上协同沟通, 达到企业间资源共享。它具有如下一些特征:

(1) 现代网络技术与Internet的广泛运用。企业间由于地域性的差异, 其信息系统的协同离不开Internet的运用和现代网络技术的支撑。

(2) 企业间信息系统的交互性。要构建企业间的协同信息空间, 离不开协同双方信息的交换、由此形成双方的互动和反馈, 由此最终形成信息系统之间的协同。

(3) 各企业信息系统相对独立。在进行企业间信息系统的合作之后, 企业内部商业机密有信息泄漏的可能, 各个企业的信息系统在协同工作构造协同环境的同时, 仍会保持各自的独立性。

(4) 企业间数据标准的一致性。数据实时交换, 意味着企业间要能达成协议, 彼此之间使用共同标准和格式的数据。

3.2 企业间信息系统协同的难点及不足

(1) 企业间信息系统的兼容性问题。

要在信息系统之间达成协同, 需要不同企业间的信息系统可以通过某种协议或其他技术手段连接, 共同工作。然而大多数企业都在考虑协同应用之前就有了自己的信息系统, 要求协同的信息系统绝大多数都是由不同的软件公司开发的, 这造成了企业间信息系统的异构性, 这就为企业间信息系统的协同带来了巨大的障碍, 解决企业间信息系统的异构性, 保证信息系统之间的兼容性, 成为当前企业信息系统跨边界协作的一大难点。

(2) 信息系统协同的安全问题。

信息系统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脆弱性, 而企业间协同化的信息系统要求信息系统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这更加为企业的信息系统安全增加了隐患, 具体来看, 企业间信息系统的协同化主要有以下几个隐患:涉及商业机密的信息泄漏;使企业内部信息系统于更易遭受黑客及病毒的攻击;企业内信息系统对外部协同系统的依赖性, 使企业内信息系统运行时稳定性下降。

(3) 信息系统协同的数据存储和格式问题。

大多数的企业间的业务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是分散而非集成的, 不同的信息系统的数据库之间存在没有统一定义的数据格式、测量单位差异等问题。

4 基于协同商务环境下的企业间信息系统的协同化

协同商务的核心是各有关企业进行全面合作, 并进行相关信息的共享。作为协同商务在企业信息系统的方案, 协同信息系统实施策略应该是实现与协同伙伴的信息系统协同, 以系统的整体应用为核心, 将企业内外部的所有系统集成在一起, 实现有效的绩效管理。企业间信息系统的协同化, 它一方面需要的是各个信息系统之间能够互相访问, 对各个信息系统的数据能够集中统一的管理。另一方面, 企业在完成信息系统的集成后, 同时增加信息系统的透明度, 使企业之间全方位的信息系统协同, 从产品研发、制造、销售到最终的客户服务, 都需要与合作伙伴进行沟通。这样才能达成企业间战略合作的口的, 整个价值链网达到价值最优、资源配置最佳, 由此带来整个供应链竞争力的上升。

协同商务环境中有其成熟的理论支撑和全面的技术支持, 它能够克服不少在企业间信息系统协同过程中的不足。基于协同商务环境下的企业间信息系统的协同是解决协同过程中所产生矛盾的有效方法, 是企业间信息系统的协同进一步发展完善的有效途径。

(1) 通过协同商务在企业间建立的一个统一的信息平台, 将客户、供应商、代理分销商及其他合作伙伴纳入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中, 实现信息的高效共享和业务有效的链接。

(2) 协同商务平台的集成入侵检测功能和协同商务基于权限的设定方式, 提供各企业的登陆、安全认证和授权, 完成企业身份的授权、审查和管理, 以确保数据交换的安全, 让所有企业的认证统一在同一个模块下完成并接受用户的查询条件。

(3) 协同服务中心用于记录协作企业间的共享的数据, 并提供数据格式的转换和统一。企业需要将共享数据上传到协同服务中心, 同时企业也需要从协同服务中心获取其他企业所共享的数据, 即企业间信息交流传递要在协同服务中心进行信息交互, 联合信息采集、查询结果集成也要在此功能模块中进行处理, 为企业产品的协同开发提供公共的工作空间。

参考文献

[1]刘骁.面向协同商务的工作流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中南大学, 2007.

[2]方美琪.电子商务概论 (第二版)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

协同研究 篇2

[文献标识码]A

[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

引言:体育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被广大教育者和家长们所忽视,但是体育教育存在的意义却是不容置疑的,体育不但能够提高人们的身体素质、大脑工作效率,还能帮助人们良好品德的培养,可以说体育带给人们的好处良多,那么,发展体育教育就显得十分必要了。素质教育中包含着德育、美育、智育、体育等要素,他们本身相互区分,却又紧密相连,发挥这几大要素的协同效应,是提高体育教育水平的重要工作,同时也是素质教育的发展的重要任务之

一、概念的界定

(一)协同理论

要想了解体育教育的协同效应,我们首先应当熟悉“协同”这一理论。在上世纪60年代,德国著名理论物理教授赫尔曼哈肯教授在对激光进行研究时,概括出了这样一个理论观点:不同系统中的子系统的性质虽然千差万别,但其在宏观结构上的质变行为,即由旧结构突变为新结构的机理却是类似或相同的,它们都遵循某种共同的规律。这就是协同理论的雏形。

协同效应是协同学中最重要的原理之一,其含义是指在复杂的大系统中,各个子系统的协同行为所带来的能量或者作用将远超子系统自身所带来的能量和作用,通过协同行为,从而使整个系统趋于统一和联合。这个原理的意思,其实就是指系统具有整体的规律性和有序性,这种特性是由各个子系统的协同作用所共同影响和产生的,这种协同的效应适用于任何一种复杂的整体系统。

(二)体育教育的协同

体育教育作为素质教育这个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本身具有其自身运行的规则,在这种教育体制的结构的影响下,除了其本身所必须具备的体育知识与训练方式之外,还存在着与德育、美育、智育这些教育因素的契合点,在进行体育教育时,不应当将其完全的割裂开来,应充分发挥其相互所具有的协同关系,通过使体育教育这一整体系统与其他诸如德育、美育、智育等子系统之间的协同效应,使体育教育乃至整个的素质教育都能被带动起来,更加完善的、快速的发展。

二、体育教育协同效应的内容

(一)体育与德育的协同效应

德育主要重视对人才的思想品德进行优化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点,这一教育理念贯穿于我国数千年的教育史,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必然要求。德育是道德教育的关键所在,其关乎未来学生的人格和思想品德的形成。但想做好德育,并非一定要拘泥于思想品德的专门教育,与体育进行协同作用,也是一个很好的思路。两者本身就是联系密切的,是可以相互促进和发展的。

体育是德育实施的前提和基础,人体是承载一切知识、技能、观念、社会意识的基础,只有健康的身体,才能作为思想和道德的载体,可以说,德育的前提,是以体育为物质基础的。同时,体育本身在教育过程中,也无时无刻地进行德育的渗透。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第一,体育有助于学生坚忍不拔意志的形成,体育高强度的训练和对人体潜能的激发,都需要学生从心理和生理上对困难加以克服,只有坚持不懈的训练和努力,才能最终完成训练内容,在比赛中挥洒自如。第二,体育教育有利于学生进取意识的培养。我们都知道,体育本身具有竞争性,在一些体育赛事中,除了高超的体育技艺和健康的身体外,一个积极进取、求胜心切的态度也是必要的,但又因体育能力的养成是循序渐进的,只有扎扎实实地训练,稳定心态才能达到既定的目标,这也有助于学生务实、不急功近利的良好品质的养成。第三,体育是一个集体化特别明显的教学科目,其很多体育项目都是需要集体的合作和团队的协同作用才能完成的,这有利于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队观念的形成,能使其充分地认识到自身在集体中的价值,并且通过对其他人的比较,还能够更加客观的认识和评价自己,另外,作为集体的一分子,学生又能使其组织性和纪律性得到提升,从而间接的与集体队友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体育与美育的协同效应

所谓美育,是指人们通过对事物美的感知,从而使自身的审美观得到正确地树立,然后激发人们在生活中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创造的欲望,是一种以重在培养人们心灵的情感教育。体育和美育都是素质教育下两大重要的子系统,二者相互区别,却又紧密相连,相互影响,二者通过协调行为,能够大大地提高各自以及整体素质教育的效率和效果。

体育有助于优美体型的形成。在体育教育中,利用正确而科学的教学方法,并且加以坚持,是能够很完美的塑造出一个健美、匀称的体型的,人体的健康的肤色、坚实的骨骼、流畅的线条以及强健的肌肉都是人体的美感的体现,这让人在拥有健康的身体的同时,还能使自身得到“美化”。这也正是“健美”一词的含义,因“健”而“美”,才是真正的人体美。

体育本身所带来的竞赛技巧和运动员的体育能力,都能为自身和观赏者带来美的视觉体验。我们刚刚提到,美育着重于对人们审美观的树立,其实这也是体育的一种教育目的。体育运动本身具有观赏性,人们通过对体育运动的观赏,能够从中获取充足的审美体验,很多体育项目都有这样的作用,比如篮球,其华丽的运球技巧、精准的投篮、激烈的.对抗、让人热血沸腾的扣篮以及观众高声的欢呼,都透着一种让人不忍割舍的独特魅力;体操比赛中,则带给观众一种婀娜、柔和、灵巧、妩媚的美等等,这些运动都是美的实体表现,无不带给人们视觉的享受和审美的盛宴,是体育与美育的完美结合。

(三)体育与智育的协同效应

智力也就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认知以及发挥主观能动性来对实际问题进行处理和解决的一种能力。所谓智育,也就是对于人们智力的培养和教育。简单说明,智力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表现出来的观察、记忆、想象、分析、推理等思想行为的综合表现。我们都知道,大脑是人们意识思维的载体,同样也是智力的物质承担者,一个人的智力发达与否,也与这个大脑的主人的身体健康程度息息相关。相关的研究表明,经常进行体育锻炼,有助于脑细胞的成长和发育,并且使其富有活力,从而能够更加机敏的、准确地对机体进行协调和指挥,使得工作和学习更加的有效率。可见,体育对于人体智力的影响是巨大的,经常进行体育活动的身体能够有助于智力的发育,同样,智力对体育也同样具有一定的反作用。运用科学的训练方法和体育知识能够使运动员的训练效率和竞技能力得到提升,所以说,二者是紧密相连,互相作用的。这种相互关系,体现在以下几点:

首先,体育锻炼有助于大脑的生长发育。相关研究表明,运动能够促进大脑相应中枢的发育,使中枢神经系统和大脑皮层的工作能力得到改善,从而使神经的灵活性和均衡性以及大脑皮层的工作能力得到综合的提升。

其次,体育有助于人体疲劳的恢复。目前,学习和工作的压力无时不困扰着人们,长时间的学习和工作往往使得人们疲劳不堪,通常来讲,持续的工作和学习超过两个小时,大脑的工作效率就会下降,以至于学习工作任务不能充分的完成。有研究表示,如果在大脑过度负荷,并且感觉疲劳时,适当的体育运动有助于提高大脑的工作效率,所以说,体育运动对日常的工作生活还是十分有利的。

三、完善体育教育协同效应的措施

(一)科学合理的制度制定

制度的制定和推广,是体育教育协同效应发展的前提和依据。首先,教育者应当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尝试,总结出一套合理可行的教学方案,使体育能够与其他教育形式完美契合,然后以制度形式加以落实。其次,设立专门监督评估机制,对体育教育协同效应中产生的负效应加以规避。通过定期的评估监督协同效应的效果,进行分析和研究,以确保体育的协同效应的正效应得到最优化。

(二)提高对体育教育的认同程度

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重文轻体”是被广泛认识的思想,很多学校的体育设施或陈旧不堪、或长期不使用,使得体育教育变成了空谈。这要求我们要正确的认识和理解素质教育的真正涵义,通过加大对体育的重视,并且做好与其相匹配的协同教育,使体育的协同效应最大化,使得素质教育的目标得以贯彻和落实,真正的培养出,全面的、综合素质高的体育人才。

结语

体育与其他几种教育形式同是素质教育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身具有不可代替性,但是它们又相互关联,相辅相成。所以,如何使体育与德育、美育、智育的协同效应发挥到最大化,使人才得到综合的多面的发展,是教育者必须要研究和考虑的内容,只有将体育教育这种协同效应充分的发挥和运用,才能使我国的素质教育事业不断地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数字出版产业协同创新研究 篇3

[关键词] 数字出版 出版企业 协同创新

[中图分类号] G2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2012) 06-0078-03

[Abstract]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motives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in the digital publishing industry, as well as the types of innovation in the industry. Based on the above discussion, the authors explore some problems and the possible solutions in the cooperative innovation, such as developing innovative capability of the general human resource in traditional publishing enterprises, constructing flexible organization based on the integration of users’innovative resources, and applying innovative financial instruments etc.

[Key words] Digital publishing Publishing enterprises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数字出版产业协同创新是企业、科研单位等主体以新价值形成为目标的创新资源融合活动。现阶段,国内数字出版产业协同创新工作在技术研发及相关成果的产业化应用方面取得了良好成绩,深受产业界和学术界人士的关注。

1 协同创新的发展动力

1.1 政府部门的多手段引导

2011年以来,在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协同创新”重要论述的指引下,我国政府部门从财税政策以及创新机制的发展等方面出发,积极支持数字出版产业协同创新的开展。其中,相关财税政策的内容涉及财政补贴、项目奖励以及税收减免等传统经济刺激手段的应用;而创新机制的发展意味着数字出版产业协同创新工作组织模式的变革。例如,由国家教育部等部门联合制订的“2011计划”就鼓励科研机构、企业等单位联合建设面向行业、产业的协同创新中心等平台,以突破传统体制下科研资源和产业资源分割发展的局面。

1.2 市场倒逼机制的存在

市场倒逼机制指的是市场用户、投资者和合作伙伴等外部利益相关者出于对数字出版前景及自身既得收益的认识,通过各种活动(如产品和服务的买卖、资本市场交易、新产品推出等)对相关出版企业经营者发出了变革创新模式的信号。在上述活动中,资本市场交易活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市场投资者多以苹果、谷歌、亚马逊等企业的经营模式和绩效为参照物,对上市或准上市出版企业的数字出版业务进行评价。为争取资本市场的认同,时代出版、中南传媒等上市出版企业纷纷采取协同创新模式,积极整合和吸收外部优势资源,以解决本企业在数字出版领域面临的资源和能力瓶颈,实现产业发展的突破。

1.3 出版业经营者综合能力提高推动协同创新发展

数字出版产业协同创新的发展深受出版业经营者综合能力的制约。这里所说的出版业经营者综合能力包括相关经营者的知识水平及领导能力。近年来,在出版企业体制改革大潮的影响下,新生代出版业经营者陆续登上市场竞争的舞台。在知识水平方面,新生代出版业经营者普遍接受了高等学校的全日制正规学历教育,同时往往出于自我发展的基本需求积极参加了EMBA等在职教育。在领导能力方面,新生代出版业经营者往往拥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善于带动整个企业向协同创新目标前进,以及通过多种手段处理协同创新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这些因素都有力地促进了数字出版产业协同创新的发展。

2 协同创新模式的类型

2.1 基于主体范畴的划分

从主体范畴出发,可以将数字出版产业协同创新划分为组织内部协同创新和组织外部协同创新两种类型。

如果参与协同创新的主体存在于某一组织之内,并且彼此之间有着产权或管理权限上的关联,那么可以认为这一类协同创新属于内部协同创新。如果参与协同创新的主体属于多个组织,那么这一类的协同创新则属于外部协同创新。一般而言,数字出版内部协同创新比较适合那些具备完整价值链的企业,如三星、微软等。这些企业不仅拥有产品生产和营销机构,而且设置了实力雄厚的技术研发单位,如三星研究院、微软研究院等,从而便利其内部不同环节之间的资源共享和价值创新行为。

相对于内部协同创新,外部协同创新超越了固有的组织边界,将其他组织的数字出版创新资源整合到某一创新目标之下。对于很多出版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而言,由于它们不具备完整的产业价值链,因此更多地需要通过外部协同创新来整合其他主体资源,弥补自身创新资源和能力的短板。为推动外部协同创新更好地发展,相关主体应科学评估这一活动的外部交易成本。当这种成本高于创新主体的收益时,外部协同创新将会遭遇失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内部协同创新和外部协同创新之间并无绝对的优劣之分。出版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经营战略选择合适的协同创新模式。

2.2 基于主体合作程度的类型划分

协同创新研究综述 篇4

1 文献来源及研究方法

1.1 文献来源

借助安徽大学图书馆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CSSCI) 数据库, 以“篇名 (词) ”=“协同创新”、“年”=“1998—2011”进行检索 (最后检索日期2012年11月28日) , 获得文献60篇。其中1998-1999、2001—2003没有相关文献, 60篇文献中管理类29篇、经济类22篇、图书、情报与文献学类2篇、教育类7篇等。通过60篇文献的分析, 重点从协同创新的基础理论、创新环境、组织系统和绩效分析四个方面全面梳理和归纳协同创新的研究进展, 为协同创新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

1.2 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 对目标文献进行文献各种特征的统计, 包括文献发表年份、发表期刊、应用领域等文献特征, 揭示协同创新研究的发展规律;运用比较研究方法, 从不同研究视角分析协同创新研究内容, 发现研究之不足与空白, 以便明确研究方向。

1.3 统计结果及其分析

1.3.1 年份分布分析。

期刊论文的每年发文数量说明“协同创新”的影响程度, 见表1。

来源:根据文献资料整理

表1显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CSSCI) 收录“协同创新”文献的分布情况, 其中“协同创新”的发文量2007———2011年占全部的86.67%, 且总体上呈继续上升状态, 表明“协同创新”的研究正在成为研究热点。

1.3.2 期刊分布分析。

文献期刊的分布情况说明研究的集中度, 60篇论文发表于38种期刊, 见表2。

来源:根据文献资料整理

表2显示, 载文协同创新文献的期刊相对集中, 其中前7种期刊载文量占全部文献量的61.67%, 《科技进步与对策》载文10篇,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载文6篇, 《科技管理研究》载文5篇, 《研究与发展管理》、《科学管理研究》、《中国高等教育》、《科学学研究》都载文4篇, 相对频率较高, 说明协同创新受到关注的期刊较集中;同时期刊主要是管理学、经济学、教育学等, 说明协同创新涉及的领域较集中。

2 协同创新的内涵

协同创新最初源于协同学, 哈肯教授最早在《社会协同学》序言中所说:“如果一个群体的单个成员之间彼此合作, 他们就能在生活条件的数量和质量上得到改善, 获得在离开此种方式时所无法取得的成效”。他定义协同学为:研究一个由大量子系统以复杂方式相互作用所构成的复合系统, 在一定条件下, 子系统间通过非线性作用产生协同现象和协同效应, 使系统形成有一定功能的空间、时间或时空的自组织结构。检索所得文献中, 不少学者讨论协同创新的内涵, 见表3。

来源:根据文献资料整理

协同学 (Synergetic) 意为“协调合作之学”[2,3]。从组织与外部环境关系的角度, 协同创新是指组织在创新过程中, 与外部环境之间既相互竞争、制约, 又相互协同、受益, 通过复杂的非线性相互作用产生单个组织自身无法实现的整体协同效应的过程[4,5];协同过程是一个通过竞争机制优化选择要素搭配的过程, 各要素从非协同关系走上协同关系需要经历一个复杂的过程[6]。从国内外的实践看, 协同创新多是组织 (企业) 内部形成的知识 (思想、专业技能、技术) 分享机制[7]。一般地, 协同创新是企业、政府、知识生产机构 (大学、研究机构) 、中介机构和用户等为了实现重大科技创新而开展的大跨度整合的创新组织模式[1]。

可见, 学者们分别不同的角度界定协同创新的内涵, 如从组织与环境关系、协同创新的过程和实践总结等, 逐步认为协同创新是各个不同主体为了共同利益通过各种手段或途径共同创新的一种群体行为。但是, 如何高屋建瓴地形成一种高度共识规范的定义似乎还需要深入研究, 同时如何界定协同创新的外延也需要关注, 防止出现过于泛化的现象。

3 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

任何一种理论或一种政策观点都必须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 或者说必须由理论依据支撑的。学者们对其理论支撑进行了研究, 见表4。

来源:根据文献资料整理

“全面创新管理” (Total Innovation Management, 简称TIM) 是由浙江大学创新与发展研究中心以许庆瑞教授为首的团队在长期从事技术创新管理研究并总结国内外创新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 于2002年在国际上首次提出的创新管理新范式。TIM概括而言是“三全一协同”, 即全要素创新、全员创新、全时空创新和全面协同创新[8]。投石效应说明协同创新已经成为现代企业求发展促生产的必然趋势[9]。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供应链上的所有成员组织为适应市场变化, 以快速响应客户需求为出发点, 在产品设计、产品制造、产品运输、市场营销等整个产品生命周期需要协同创新[10]。熵理论及耗散结构论为协同创新提供理论依据, 组织活动的一切基础都依赖于开放的输入输出过程, 是一个典型的耗散系统。复杂环境中组织的创新活动, 会伴随出现有效能量逐步减少、熵值逐渐增加的情况, 应通过建立开放系统, 有序开展创新活动, 有效提升创新效率[5]。

可见, 学者们对协同创新的理论来源进行一定的探索, 包括管理学的全面管理和生命周期理论、教育学的投石效应理论、热力学的熵理论及耗散结构论。但是, 这些理论基础有些难以全面支撑协同创新理论, 需要更深入挖掘经济学、管理学、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以及协同学、突变论和创新学相关理论的研究, 为协同创新理论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4 协同创新的环境分析

协同创新是由本体系统、硬环境系统和软环境系统组成的[11];本系统包括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 硬环境系统主要是指发展战略, 软环境是指具体的政府政策;具体的环境要素包括体制、机制、政府或法制调控、基础设施建设和保障条件等[12]。环境因素又可从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国内外协同创新的环境研究, 见表5。

来源:根据文献资料整理

4.1 外部环境

良好的群外环境是组织进行协同创新必要的外部条件[4]。群外环境是由地理区位环境、法制政策环境、社会人文环境、技术环境、市场环境共同构成的一个生态系统, 创新主体与群外环境之间的协同创新受多种适应机制的综合作用[13];一般地, 支配协同创新的适应机制可以归纳为利益驱动机制和生态平衡机制两大类, 利益驱动机制是协同创新行为的内在增长机制, 生态平衡机制是协同创新行为的一种自我维持机制。

4.2 内部环境

在多要素协同创新机制创建和运行过程中, 创新主体同时需要创建内部支撑性环境[14]。内部环境具体包括战略、组织结构、人力资源以及信息系统等。协同创新主体需要适应甚至改变不利的内部环境, 具体可以借助swot分析方法发现组织本身的优势与劣势, 以便避开威胁, 抓住机会。

可见, 学者们对协同创新的环境尤其是外部环境进行一定的研究, 指出协同创新主体在创新过程中面临的各种具体外部环境, 但是具体内部环境研究相对较少。值得注意的是, 虽然学者们罗列了各种可能遭遇的环境因素, 却未能有的放矢地说明应该怎样面对环境、怎样抓住机遇, 发挥优势、克服劣势, 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 营造协同创新的美好环境。

5 协同创新的组织结构系统

按照协同创新实现途径的不同, 可将协同创新分为内部协同创新和外部协同创新。内部系统是从协同创新的微观层面来分析, 而外部系统是较宏观层面的研究。

5.1 组织内部系统

内部协同创新的主体是创新组织本身, 其实现依赖于组织内在要素之间的互动。学者对协同创新组织内部系统的研究, 见表6。

来源:根据文献资料整理

协同创新的内部系统主要是指协同创新的具体创新内容, 由表6知, 协同创新的组织内部系统的构成包括技术、战略、组织、市场、人力、文化、制度、资源与信息等, 其中基本认识一致的主要关键要素是技术、战略、组织和制度。下面具体对技术、战略、组织和制度四个关键要素进行阐述。

第一, 技术创新方面。技术创新的产生、发展和演化是在竞争过程中展开的, 其演化动力具有多样性, 通过多种途径对组织创新的演化产生影响。企业在构建协同创新模式时应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技术创新路径, 逐步实现向技术创新优势的转变, 重新审视和调整自己的创新模式, 借助协同创新的群体优势, 协同发展, 实现整体竞争力提升。技术协同创新的运作机制应采用战略联盟、虚拟组织、网络组织结构, 导入并行工程[15], 采取两种具体策略:技术专攻策略和技术领先与跟随策略[16]。

第二, 战略创新方面。按照Malerba的观点, 建立战略过程是创新内部系统的一个子系统[17]。企业在建立战略联盟协同创新时, 市场机会的识别是确立战略联盟的目标前提, 研究发现战略联盟内成员组织的创新动力及创新需求随时间变化呈现下降趋势, 伴随任务的完成和目标的实现, 战略联盟将会最终解散, 协同创新终止[18]。

第三, 组织创新方面。组织创新为贯彻组织战略提供保证, 能够实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 提高组织竞争能力, 通过与技术的协同创新实现企业创新[19]。网络组织的协同创新是关于协同创新的另一大分支领域[20], 协同创新网络组织在实现创新协同过程中的功能逐步演变:第一阶段:松散的网络组织———研发工作的集散地;第二阶段:密切合作的创新组织———整合内部资源的协作平台;第三阶段:全面协同的创新组织———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一角。

第四, 制度创新方面。制度创新的核心在于企业产权关系和治理结构的优化[6], 它能够为提升企业的创新发展能力提供动力支持。制度创新主导型创新发展模式的基本内涵包括实现产权结构的多元化乃至公众化、建立完善的董事会和监事会运作机制、实现所有权以及经营权和监督权的有效分离[21], 在此基础上强化技术创新, 加强内部管理, 建立起科学化的决策和管理体系, 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5.2 组织外部系统

组织外部协同创新的实现主要取决于产业组织与其它相关主体之间的互动。学者们主要围绕横向协同创新和纵向协同创新展开研究。

5.2.1 协同创新组织外部横向系统。

横向协同创新是指同一大类产业中细分产业主体间的协同。协同创新的外部横向系统是学者们研究的重点, 主要探讨应由哪些主要主体参与协同创新, 创造共同利益, 见表7。

来源:根据文献资料整理

由表7知, 协同创新的组织外部横向协同创新主体有企业、高校、政府、研究机构、社会中介服务组织等。学者们的研究主要是以企业为中心, 从企业出发根据自身的需求, 与其他主体展开协同。企业依据市场动态、技术发展动态发布创新需求信息, 信息流动面向系统内的所有相关主体, 包括高校、政府、科研机构、中介机构以及社会服务体系, 各创新主体综合运用人才、资金、技术及知识等各种创新资源, 以协同为手段, 用技术、人才、政策、资金、服务等形式, 对企业的技术创新进行协同供给[22]。下面具体就企业与其他主要主体间进行的协同创新进行分析。

第一, 企业与企业的协同。企业是创新的主体, 在创新网络中, 某一行业的核心企业与产业链上下游的供应商、采购商、顾客以及竞争者等组成“企业—企业”的协同创新网络。在该网络中, 采购商与客户为企业提供产品设计与改进的反馈信息, 供应商为企业提供设施设备和原材料零部件, 与竞争者合作有利于解决共性关键技术问题, 实现协同合作与优势资源互补, 促进创新溢出, 强化人员、技术、资金的吸纳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23]。将政府行为因素纳入企业协同创新模式分析框架, 提出改进的协同创新模式, 分析政府行为对企业协同创新的影响[24]。

第二, 企业与研究机构的协同。研究机构包括大学、科研院所等, 是知识创造、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 是企业协同创新网络中最重要的创新资源。该种创新资源既包括人才供给, 也包括高校技术、研究成果的供给。企业同研究机构构成的协同创新网络能够降低交易成本和网络合作风险, 是企业实现创新的有效方式[23]。尤其是知识密集型企业更需要与大学和科研机构进行协同, 主要表现为大学和科研机构对知识密集型企业技术创新各种资源的供给、补充和支持[25]。

第三, 企业与政府的协同。政府作为公共部门通过税收、金融支持、产业政策、人才政策以及专项计划等政策供给, 发挥宏观调控和协调作用[23]。尤其是面向公共需求、具有强烈公益性的产品和服务, 很难通过市场机制诱导企业投资, 需要政府充分发挥行政干预的作用, 以适当的资金支持为纽带, 鼓励企业与其他组织进行合作, 尤其是推动研究机构的知识和技术向企业转移, 增加创新人才的输出, 促进系统各主体间的协同创新。

第四, 企业与其他社会中介组织的协同。中介服务机构包括技术中介、风险投资组织、技术市场、行业协会、学会、技术转移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等, 是企业协同创新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23]。针对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 普遍存在的融资难、信息不对称、管理不佳等问题, 中介服务机构在协同创新网络中通过发挥“黏合”和“纽带”作用, 促进知识和技术的转移和扩散, 推动技术成果的产业化, 提高技术创新绩效。

5.2.2 协同创新组织外部纵向系统。

纵向协同创新是指同一功能链不同环节上的产业主体间的协同。目前学者们对纵向协同创新系统的研究, 见表8。

来源:根据文献资料整理

创新不再限于组织内部, 供应链中组织之间的创新合作日益突出重要性, 而供应链中任何一个节点企业缺乏创新意识都会影响到整个供应链的创新效果[26]。由表8知, 协同创新的组织外部纵向主体主要是企业、顾客、供应商和竞争者。具体以企业为中心, 分别对企业与顾客, 企业与供应商、企业与竞争对手的协同进行分析。

第一, 企业与顾客的协同。客户协同创新是适应网络化要求产生的一种创新模式, 它充分利用产品设计人员与用户需求的不对称性进行分析, 挖掘客户的潜在需求。客户协同产品创新是由客户、专业设计人员等多种主体构成的复杂协同知识工作网络[27];按照发展过程, 客户协同创新可分为3个阶段:创意孕育阶段, 创意明晰阶段和最终创新形成阶段[28]。按照发展层次, 客户协同创新可分为三个层次, 由低到高分别是资源共享层、协同服务层和协同应用层[29]。

第二, 企业与供应商的协同。企业与供应商的协同创新主要体现在企业从供应商获取有关供应商和客户的信息和知识。实践证明, 大部分产品或服务是依赖于供应商的活动产生的[23];企业与供应商协同不但能够改善产品研发流程、提高客户价值, 而且可以从供应商间接获取客户需求信息, 从而扩大组织边界。

第三, 企业与竞争者的协同。企业与竞争者协同最常见的形式是企业集群[23]。企业与竞争者的协同创新, 主要体现在企业从竞争者获取管理工具或实践方法、产品或服务信息。企业与竞争者的协同不但有利于企业创新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 减少资源浪费, 而且有利于促进行业的良性发展。

可见, 协同创新的组织系统结构和要素是学者们研究的重点, 无论是协同创新群体成员本身组织内部系统, 还是各成员间的组织外部系统;同时基本一致地认为技术、战略、组织、制度等构成协同创新组织内部关键要素, 而外部系统即创新主体主要包括横向方面的企业、研究机构、政府和中介组织以及纵向方面的企业、顾客、供应商和竞争者等。虽然现有研究在协同创新的整体组织系统结构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是对于关键要素的全面协同机理和作用机制缺乏系统的阐释, 有待后续研究的填补。

6 协同创新绩效分析

协同创新绩效是协同创新的根本。基于188家中小型制造业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 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不同的协同创新网络和创新绩效的关系[30], 发现“企业—企业”、“企业—中介”和“企业—研究组织”等协同创新网络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明显的正向效应, 其中“企业—企业”协同创新网络对提升企业创新绩效的效应最显著, 垂直和水平的协同创新网络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程度存在差异, 同顾客和供应商的垂直协同相比, 水平协同对企业创新绩效的推动作用更显著。下面具体对协同创新绩效进行分析, 见表9。

来源:根据文献资料整理

6.1 协同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

由表9知, 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主要创新能力、知识的运用、沟通协调和创新的环境等, 其中首当其冲的是创新能力。

第一, 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某个主体对创新资源的获取能力、整合能力以及产出能力[31], 企业的创新能力主要考虑员工的素质等[32]。目前我国创新能力在各个主体间分布不均衡, 大学和科研院所的创新能力明显高于企业, 企业创新能力较低, 已成为国家创新能力提升过程中的瓶颈, 迫切需要大学和科研院所创新能力转移。因此, 以全社会的创新文化为支撑, 融合大学的文化元素和政府的制度元素, 形成创新文化氛围, 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营造大学创新能力转移的优良环境。

第二, 知识的运用。研究发现协同创新绩效受企业的知识基础存量、企业之间知识转移能力和知识的复杂性等因素的影响, 其中知识基础存量是指原有知识, 企业之间知识转移能力则包括知识吸收能力和知识传递能力[32]。

第三, 沟通协调。协同创新主体沟通协调能力包括信息通讯技术的应用, 项目负责人的经验和协调能力, 组织结构的扁平化和层级的淡化, 不同部门间信息和知识沟通的畅通和不同项目间的经常沟通[33]。很好的沟通协调可为企业推行全面创新管理, 为全面提升企业创新绩效提供决策参考。对创新要素进行协同研究、提升协同创新绩效需增强协同创新主体的动态调整与适应能力[6]。

第四, 创新环境。企业之间的协同程度需要考虑内外环境因素, 尤其是内部环境, 包括文化、目标、人员以及管理方面的协同状况[32], 还包括项目成员间的相互信任度, 高层领导的重视程度, 营造市场导向的创新型文化, 采用跨职能团队的组织形式, 创新战略的差异, 恰当而合理的激励与薪酬制度和地理位置上的相互接近等[8]。创新主体要进行协同创新、提升协同创新绩效必须保持足够的开放程度。把握创新“微涨落”, 增强环境敏感度;完善促进“有序”的正反馈机制[6]。

6.2 协同创新绩效的评价

如何评价协同创新绩效是一项富有挑战性的工作。针对协同创新过程中客户的知识共享绩效的预测, 提出基于减聚类———模糊神经网络的客户知识共享绩效预测模型, 构建协同创新环境下的客户知识共享绩效评价指标体系[34]。协同创新知识的贡献方式可分为正式协同和非正式协同两种, 正式协同可从协同创新知识的数量和质量两个维度对共享绩效进行评价, 非正式协同可从交流的强度、广度与深度3方面进行评价。已有研究从科技政策协同创新的视角出发, 对泛长三角区域内各省市科技政策绩效进行实证分析, 并对科技政策绩效进行收敛检验[35]。

6.3 协同创新绩效的分配

协同创新绩效是一种风险型的效益, 获取利益的前提是要有敢于冒险的精神。协同创新主体在共享利益的同时, 也要共同承担风险, 具体可以通过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和风险分摊机制来防范协同创新中的机会主义[36]。

第一, 利益的分配。技术合作创新中的利益分配一直是我国产学研合作协同创新的重要障碍[15]。协同创新的利益分配其实质就是一个多人合作博弈的问题[9], 可以借用Shapley值法模型合理分配协同创新的总收益, 从而有效地激发组织参与协同创新的积极性[37]。

第二, 风险的分摊。协同创新的风险包括两重意义:一是创新失败的概率, 即风险系数;二是若创新失败, 创新者所蒙受损失的大小, 即风险损失[9]。从知识共享和转移的角度, 知识产权和协同创新是作为一对矛盾共同体存在的[38], 知识产权更多地表现为一种约束机制、一种失衡的利益调节机制。

可见, 提升协调创新绩效是协同创新之最终目的, 绩效分析是协同创新研究不可或缺的内容。学者们从绩效的影响因素、评价体系、利益分配等方面进行一定的研究, 但是未能形成一致意见。影响协同创新绩效的因素研究难以在一个层面达成共识, 评价指标系统更是难以形成统一规范可行的评价标准, 利益分配理论上可以采用Shapley模型, 但很少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实证研究, 缺乏可操作性, 另外风险管理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7 协同创新研究不足及展望

综上, 协同创新已经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 足见其理论研究价值和实际意义之丰富。然而, 已有研究成果大多侧重于协同创新的内涵、系统要素、绩效风险等理论层面, 较少实际可操作性研究, 深入实证研究缓慢。同时, 协同创新的研究框架尚未形成统一体系, 已有研究体系主要集中于思想层次、视角层面等, 迫切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第一, 拓宽研究领域。研究对象方面, 协同创新研究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企业, 部分关注高校的协同创新, 涉及政府、公共领域、中介组织、科研院所的深入较少。因此, 应拓宽研究领域。

第二, 完善研究系统。研究内容方面, 主要集中于协同创新的主体和具体内容及要素, 对协同创新的具体运营流程研究较少。因此, 应完善研究的系统性, 使之形成协同创新研究的完整性。

协同研究 篇5

摘要:校企合作存在低水平重复问题,资源配制主体在合作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和形式的焦虑表现,运用焦虑理论构建资源配制模型图,能够较好地阐明校企资源配制运行机制,剖析资源配制运行机理。

关键词:焦虑理论;校企协同创新;资源配制;机制

当前,校企合作存在“雷声大、雨点小”现象,很多校企合作都徘徊在低水平重复阶段,校企协同创新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仍然存在,这与制度机制缺失不无关系。资源配制是校企协同创新的重要机制之一,由于利益诉求不同,校企双方在资源配制合作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程度和形式的焦虑,阻碍了校企合作的深入。本文尝试分析各资源配制主体的焦虑表现形式,并以此为基础构建校企资源配制机制模型,探寻校企资源配制的运行机制,以期对相关研究起到启示作用。

一、焦虑问题再认识

焦虑是一种情绪状态,它几乎无处不在。“焦虑作为一种情感状态,是一种旧的危险威胁事件的回忆;作为新危险降临的信号,可为自我保存效劳。其功能是指示危险情景来临的一种信号。产生焦虑不由于压抑,而压抑的产生反由于焦虑”。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后期提出焦虑信号说理论,认为焦虑的发展有两个决定性阶段,第一是原始焦虑(primaryanxiety)阶段;第二是后续焦虑(subsequentanxiety)阶段,后续焦虑是由自我主动发出的动员其内部防御机制来抵御本能的信号[1]。在校企资源配制中,资源配制主体(政府、企业、职业院校)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后续焦虑问题,出于各自不同的利益诉求,在资源配制机制中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动员内部防御机制进行抵御,成为校企合作深入开展的瓶颈。

二、焦虑理论视角下资源配制主体的行为分析

“校企合作不仅是一种育人模式,更是一个在利益相关者之间进行资源再配置、利益再分配的过程。”[2]校企合作涉及到政府、企业、职业院校、学生及家长等多方利益主体,各利益主体因在功能、属性、利益诉求上各不相同,参与资源配制合作的话语权、积极性也大相径庭,呈现出不同程度和形式的焦虑问题。

(一)焦虑视角下的政府行为分析

政府是职业教育的购买者,在校企合作中的利益诉求表现在通过校企合作提升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劳动者素质,从而推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3]。事实上,二十年来校企合作的健康发展,很大程度上有利于政府机构的大力举办和统筹,国家不断制定职业教育政策方针、完善职业教育相关法律就是最好的印证。1996年我国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是我国职业教育的纲领性文件,指明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2008年浙江省出台我国第一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地方性法规《宁波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随后,许多省市也相继出台了职业教育的促进法规,逐步完善了我国职业教育的法律法规体系,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起到了保障和引领作用。然而,出于各种原因,政府在发挥职能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焦虑表现,其中,无法同时满足职业院校和企业的需求是其主要表现形式。当前,在创新体系构建、政企职能分离、管理体制完善、技术市场培育等诸多方面都不是十分完善,致使政府在政策制定、过程监管、产权保护、利益分成等诸多方面仍然存在改进空间。资源配制问题涉及到学校、企业等诸多利益主体的权益,其合理健康发展离不开政府在法律保障、经费投入和政策引导等方面提供的保障平台,可以说,校企协同创新资源配制过程中,政府任何形式的职能缺位,都会影响到职业院校服务能力的发挥和企业合作意愿的实现,阻碍校企合作的深入发展。

(二)焦虑视角下的企业行为分析

作为经济组织,企业的天性在于发展经济、创造财富,创造财富的天性决定企业在校企协同创新过程中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焦虑表现。其中,首要的焦虑表现即为逐利本性和社会责任的冲突,逐利是企业的生存天性,只有在有利可图,至少是投入产出能成正比的情况下,企业才有参与合作的动力。资源配制本意在于寻求校企双方资源共享机制,实现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然而,在资源配制过程中,企业首先考虑的是政府的各种优惠政策,或是职业院校提供的人才、智力服务,甚至是低廉的人力成本等。这一点在走访调查企业中得到印证,被调查企业无一例外地承认学校有人才优势,理论创新能力强,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企业需要“短、平、快”式的技术革新能力抢占市场,而学校在嗅觉灵敏性和创新灵活性方面都相对滞后,形成企业参与合作的顾虑。作为社会经济组织,在创造财富、追求利润的同时,应当适时、适当地承担起各自的社会责任和企业伦理,强化做大做强的战略意识,短视经营必导致无序竞争,这无异于自掘坟墓。从某种意义上说,当前校企合作长期徘徊于低水平重复,与企业责任意识淡薄不无关系。对于空岗缺员的顾虑是企业在资源配制过程中的另一种焦虑。通常而言,企业的岗位设置、劳动定员和劳动定额都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延续性,人力、科技、信息等资源过于频繁地流动、更换,势必会影响企业正常的经营活动。调查中,有企业管理人员表示一名熟练技工人才需要3—5年的培养期,而学生实习期通常为三个月至一年,时限性太强,缺乏弹性,对于企业来说,实习结束就意味着企业空岗缺员,更有甚者,自己辛勤培养出来的人才有可能会成为日后的竞争对手,这种“楚才晋用”的情况显然是企业不愿看到的`。再者,企业用工的刚性需求与实习生规模量的匹配误差也会给企业造成压力,大规模的实习生能为企业节约部分招聘成本,但实习生通常是“新人”,解决“新人”岗位适应问题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成本,实习期间实习生真正有效为企业服务的时间是有限的,如何平衡实习短期效益与长远亏空是企业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

(三)焦虑视角下的职业院校行为分析

现阶段职业教育的事实表明,仅靠教育部门和职业院校难以完成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许多职业院校都希望寻求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础,提高其实践教学质量,通过资源共享的形式既改善自身办学条件,又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出更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走校企合作之路是职业院校的必然选择。虽然合作是职业院校的必然选择,但在合作过程中职业院校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焦虑表现。一是实习成效监管问题。选择校企合作,学校以提高学生实践技能为目的,希望学生在企业中能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诸如更多的轮岗实习机会,以便掌握不同的岗位要求和实践技能,决不是像现阶段的实习一样,仅让学生成为企业的廉价劳动力,为实习而实习,这一方面会挫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会严重影响校企合作的良性发展。很多校企合作都是学校和企业的简单约定,缺乏强制性,双方违约成本较低,致使很多校企合作徘徊于低水平重复阶段,流于形式,合作失败案例较多,造成学校、企业等不必要的损失,引起学生及家长的不满。二是职业院校的师资培养问题。“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职业院校内涵建设的关键,目前多数职业院校的师资力量不容乐观,绝大部分教师仍然是从学校到学校,实践能力欠缺。校企资源共享是解决职业院校师资问题的捷径,因此,职业院校希望通过人才交流的形式,让更多的专业教师有机会通过交流到企业,积累实践经验,向“双师型”教师迈进。然而,现实情况却让职业院校事与愿违,学校必须要权衡教师的思想和利益问题,教师有评聘职称的压力和动力,而到企业交流学习尚不是教师职称晋升的必要条件,同时还需要教师放低姿态实现由教师到“工人”身份的转变,这不仅会打破其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而且还会使教师形成思想问题,如何解决教师的思想芥蒂、权衡教师个人利益等问题都是职业院校在校企资源配制中应考虑的现实问题。

三、基于焦虑理论的校企资源配制机制分析

(一)资源配制体系分析

1.主体系统校企资源配制涉及到政府、企业、职业院校、学生(家长)等多方主体。在资源配制实践中,政府政策保障作为社会因素无所谓利益倾向问题;学生(家长)只是校企合作具体活动的实践者,在校企资源配制博弈过程中,难以真正左右资源配制决策及进展问题;而职业院校和企业由于利益诉求不同,对于资源配制模式有各自的行为选择,共同构成校企资源配制的主体系统。2.动力系统在资源配制过程中,合作动力源于收益,只有合作能够使收效各方产生合作动力。这种合作收益即是合作剩余,对于校企合作剩余的追求是双方合作的动力。合作剩余源于马克思所说的因分工产生的“协作生产力”,即合作剩余源于企业协作生产导致的生产率提高[4]。合作剩余是指合作者通过合作所得到的纯收益(R1),即扣除合作成本后的收益与不合作或竞争所能得到的纯收益(R2),即扣除竞争成本后的收益之间的差额(R3),即R3=R1-R2[5]。由于合作程度不同,合作剩余的产生形式也不尽相同,职业院校追求的合作剩余在于实践教学质量的提升,企业追求的合作剩余可理解为生产成本降低、生活效率提高。在校企资源配制过程中,如果能够形成良性互动模式,提高资源配置的合理程度,就长远发展而言,校企资源共享是能够惠及双方的必然选择。3.保障系统职业教育法规是校企合作的法律保障,完整的法规体系,可使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政策具体、明确、可行,可以对校企合作中所需人力、经费、设备及运行得到根本保证[6]。1996年颁布实施的《职业教育法》为我国二十年来的职业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起到了很好的保障作用。二十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和职业教育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校企合作呈现出许多新特征,使校企合作中出现的许多新问题难以解决,要改变现状,切实保障校企合作的有序发展,健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法规体系已势在必行。

(二)资源配制机制构建

现阶段,政府、企业、职业院校等资源配制主体焦虑问题仍客观存在,要实现校企资源共享,各利益相关者必须克服自身焦虑问题,共同寻求合作剩余的产生路径,促进校企资源的优化配制。在综合分析政府、企业、职业院校参与资源配制焦虑表现及行为特征的基础上,构建校企资源配制机制模型(见图1),模型能较好地阐明校企资源配制机理。模型说明:SP(safeguardsplatform)政府政策保障平台;PB(policyboundary)政策辐射边界;UB(universitybe-havior)职业院校行为规范;EB(enterprisebehavior)企业行为规范;CP(criticalpoint)临界点;SR(stableregion)稳定区域;CR(chaosregion)混乱区域。从模型图看,校企资源配制机制可概括为校企双方围绕政府政策的保障平台而相互作用、互动发展。在校企资源配制过程中,为寻求合作剩余,资源配制主体存在实现良性合作态势的可能: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政策保障机制(SP)会逐步完善,呈现上升趋势,如果校企双方在政策辐射边界(PB1、PB2)内合作,则合作剩余(R3)均为正,校企双方能够最大限度地超越自身焦虑问题,形成“双赢”态势,资源配制机制运行在稳定区域(SR);反之,如果校企双方一旦突破政策辐射边界临界点(CP1或CP2),任何一方的“违约”行为,都会导致校企资源配制工作走向混乱,资源配制主体的行为突破政策保障机制(SP)约束,资源配制机制运行在混乱区域(CR),致使合作陷入困境,甚至合作失败。

参考文献:

[1][奥]弗洛伊德.高觉敷译精神分析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321—324.

[2]王炎斌.利益相关者视阈下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生态位管理[J].教育与职业,2010,(2):14.

[3]陈胜.校企合作利益主体的责权与角色定位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10(30):18.

[4]曾祥炎,向国成.合作剩余与企业本质———基于“个体—组织”对立统一方法论[J].当代财经,2014,(1):78—86.

[5]黄少安.经济学研究重心的转移与“合作”经济学构想[J].经济研究,2000,(5):60—67.

协同教学系统的策略研究 篇6

[关键词]CSCW 协同教学 多元智能

[作者简介]王春燕(1975- ),女,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研究、计算机科学研究。(浙江杭州310015)

[基金项目]本文系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基于CSCW环境下高职院校CAI系统的研究与应用”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071239)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05-0106-02

一、CSCW的教学应用

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给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教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课堂教学,也打破了“背靠背”网络教学模式引发的交流障碍,而是面向交互协同式授课、交互讨论和辅导,强调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各种教学信息的实时交互性和学习的协同性。

CSCW(Computer Supported Cooperative Work)是在信息时代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领域。史美林把CSCW定义为:地域分散的一个群体借助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共同协调与协作来完成一项任务。CSCW应用教学则是形成一种新型的群体协作教学模式,已经成为热点,国际上的许多大学、研究机构和软件公司纷纷在这方面做过研究。比较成功的有瑞士的Uppsala大学、弗吉尼亚州Tidewater Community大学、荷兰的Maastricht大学等。但是,这些大都是采用组合多个现有的软件工具来实现,主要为远程的协作学习提供基础性支持。本文研究CSCW支持项目教学系统协同教学模式,探索引导学生自主、协作学习,从而深化对问题的理解,获得高级的认知能力。

二、协同教学

1.理论支撑。协同教学的理论基础主要有:多元智能理论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多元智能理论中每一个个体的智能各具特点,个体智能的发展方向和程度受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和制约,多维地看待智能问题;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直接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下,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在协作交互活动中获得的能力能够内化成他们的独立发展成果,与教师、学习同伴在学习环境中的社会交互和协作是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能够唤醒一系列的内部发展过程。

2.学习行为。按照学习者之间的关系,可将学习行为分成三种类型,见Johnson关于三种学习行为教学目标结构要素表(表1)。

由表可知,个体学习中,他人学习效果的好坏不影响自己个人的学习,个人通过自己的努力进行学习、管理自己的学习事务;竞争学习中,个人学习的成功建立在他人失败的基础之上,学习者之间的关系是敌对的,没有共享与互勉;合作学习则是个人学习的成功建立在他人成功的基础之上,学习者之间的关系是融洽的、相互合作的,共享信息与资源,共负责任,共担荣辱。因此,协同教学不仅让学生像专业人员从事工作一样利用计算机环境解决问题、学习有关知识和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以小组形式组织,既有合作与相互帮助的一面,又有竞争与达到目标的一方面,能提高学生的高级认知能力。

三、协同教学模式

1.协同教学系统结构。协同系统实现需要结构层、协同应用层、通信层和数据层四个不同层次。第一,结构层。系统中的群体并不是简单的堆砌,需要引入新的系统建模方法,对系统中的各模块的结构和功能进行调整。第二,协同应用层。协同学习中各学习成员或小组之间应能够实现数据的共享、功能的交互。第三,通信层。使各学习成员之间、学习成员与教师之间在协同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方便地交流信息。第四,数据层。由于各学习用户之间学习数据的内容和表示上存在差异,要实现数据层的协同就需要建立相应的数据交换标准,构建数据库。

2.构建协同教学环境。协同的项目教学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模块:(1)课堂管理。管理课堂成员的加入、退出和异常情况的处理;各种课堂模式的群组会话管理;共享白板的发言权控制;协同浏览的使用管理;音频、视频的控制和切换等。(2)协同浏览。学员登录协同浏览服务,黑板区域将以同步的方式显示与教师机屏幕上相同的内容。(3)音频、视频。对课堂中的音、视频信息进行实时传输和播放。(4)共享白板。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利用图形、文字、图像和远程指针进行协同学习和问题讨论的园地。(5)BBS。提供给成员以文字形式自由发布信息和讨论的功能。(6)共享资源。学习材料、外部资源、电子图书、多媒体课件,支持潜在学习资源的发现。学生以教学项目的形式一起学习,以小组的形式组织分工合作完成任务项目,体现出每个学习者的成功有赖于他人的成功,即正互依赖性;学生平等参与协作组学习,承担职责和任务的方法,同时也意味着并非学习任务中的每个环节都必须由每个学习者负责运行实现,即个体职责;协作组成员共同完成任务后,每个成员是如何在协作组中进行学习工作的,反映协作组运行的情况,即协作组进程;促进协作组学习进程顺利完成所必需的基本交互、有效交际以及避免、解决冲突的技能,即社交技能。协作学习过程分为四个阶段:(1)提出项目任务。项目是教师为小组精心设计的,每一小组完成同一设计任务,以文字、图形、语音等媒体进行传播。(2)辩论。就项目的实施方案进行探讨,有利于学习者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形成。(3)合作。多个学习者互相配合、互相帮助、分工协作,发挥集体的力量。(4)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采取竞争、合作等方式,培养搜索资料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协作学习过程中,每个学习者都应该面对面阐述观点、聆听建议、创造方案。

四、协同教学系统的管理机制

1.组织规则。通过规则实现协同教学,达到建立正互依赖性、个体职责、协作组进程、社交技能及面对面交互的目的。可对组员先编号,固定小组成员为1、2、3…再按顺序轮流发表观点或展示作品,征求大家的意见。一个人发言或展示结束后,其他人进行评论并提出修改意见,说明他和上一人评论有什么相同或不同的地方,受到什么启发等。为了解决多人同时评论时发生冲突的问题,若同时出现评论,则发言先出现的评论者获得发言机会。陈述者原则上要虚心听取他人意见,等其他人都评论完后才反馈,如确需要对当前评论者进行及时反馈,经过组长同意,两个人可以进行不超过三回合的对话。评论时,每发一次消息的长度要求不超过100字,每个评论者持续发言时间不超过5分钟。对1号的评论都完成后,由1号给出简短反馈,然后按顺序由2号发表观点或展示作品,依此类推。

2.协同机制。基于CSCW教学系统中协同而有效地完成任务,即协同机制,通过任务分配、活动及交流描述这一逐步细化的过程。(1)任务分配:在协同学习过程中,需要首先将学习任务问题分解为一系列子任务,T= {T1,T2,…,Tn},只有各个子任务都获得解决,将结论合并,任务才算解决。当各个子任务之间没有关联,则每個子问题是独立的;当任务之间存在相互依赖,这需要对子任务找出其中的依赖以及前驱问题。只有前驱问题获得解决,才可能解决当前的子任务。(2)活动:每个学习任务就是对问题进行求解,可以根据其性质划分为若干活动步骤。假设协同讨论的问题为Q,它可以分解为一系列子问题q1,q2,…qk…,qn,现在要求解子问题q。依赖于子问题集合空间Q',Q'∈Q,Q'中包含依赖的所有子问题。令基于子问题qk上进行求解的动作为d,d可能的值为查阅、分析、请教等。这些可能的动作构成了活动空间D={查阅,分析,请教}。子问题的求解可以形式化地表示为q= Q'·D,其中Q'表示前驱子问题空间,D表示活动空间,·表示在前驱子问题基础上执行动作。(3)交流:讨论问题的过程可以用言语行为理论加以描述,假设学习者A邀请B参与某个子问题的讨论,并且规定了该讨论的持续时间T,B收到邀请后,有两种选择,愿意参加和拒绝参加。若B同意参加就要给出他的分析结果,A读了B的结论后,把修改意见返回给B,B收到后,在规定时间内,给出新的建议并传给A,这样反复多次,最后时间T到了,A必须做出决定。

3.并发控制机制。在CSCW教学系统中,并行地操纵同一个项目,必须采用适当的并发控制机制来保证共享数据的一致性。给不同的角色赋予不同的权限,根据角色进行访问和控制,可有效地消除冲夹概率。在每个用户的控制模块中都有一个并发控制组件,用于处理并发控制,执行算法。用户界面所选择的并发控制策略必须与用户之间的协作方式一致,并发控制粒度的选择应与所处理对象的性质相符合,使得用户个人操作的自由程度得到充分满足的情况下,协作者之间的约束最小,但当并发粒度太细时,系统的开销将会增大,可能导致处理延迟的增长,系统响应程度的降低。另外,在所选择的并发控制方法下,向用户合适地表示加锁状态、等待被完成的操作、操作的撤销与重新执行,以及操作的转换等。在该组件中对对象都有两个主线,一个接受本地请求,另一个接受异地请求。共享白板是基于图形对象协同学习和问题讨论的园地,需根据应用语义采取较精细的并发控制策略,为每个共享对象设置一个监控信号,即“锁”,它是该共享对象是否正在被操作的标记。若一个对象正在被某一用户操作则该对象处于“加锁状态”。此时,服务器将其他用户对该对象所做的任何操作都做无效处理。操作完后释放掉“锁”,该对象处于“解锁”状态。服务器只接受用户对那些处于解锁状态的对象所做的操作。

五、结束语

协同教学系统,以项目的机制进行资源共享、信息交流和课程的设计,培养学习者的信息处理能力、掌握学习策略、社会交往技能;教师转变成指导者、咨询者、设计者、调解者。学生既有合作又有竞争,实现了学生高级认知能力,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更加适合个性化学习的需要,具有非常高的实用价值。实现教学群体协作完成项目,是高职院校进行项目教学改革实施中可在许多课程上推广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参考文献]

[1]顾君忠.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导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冯晨华,徐捷,王鸿谷,等.CSCW系统中的并发控制机制的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1999(4).

[3]王小平.网络环境下基于合作的协作学习模式的构建与应用[J].现代教育技术,2004(4).

[4](美)George M.Jacobs.合作学习的教师指南[M].杨宁,等,译.北京:中國轻工业出版社,2005.

协同感知的框架研究 篇7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进步, 社会分工越来越细, 企业要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这些随着协同工作的运用我们已经得到改善。如何解决人和协同工作环境、人与人之间的交互过程的自然性和方便性, 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协同工作环境中的协同感知。

2. 协同感知的概况

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 (Computer Supported Cooperative Work, CSCW) 这一概念最早是在1984年由美国MIT的Irene Greif和原DEC公司的Paul Cashman等在描述他们所组织的有关如何用计算机来支持来自不同领域与学科的人们共同合作的课题时提出的[1]。CSCW--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 指的是地域分散的一个群体借助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 共同协调与协作来完成一项任务。随着协同技术在计算机辅助设计领域内的重要应用, 计算机支持的协同设计 (Computer Supported Cooperative Design, CSCD) 逐渐崭露头角。CSCD主要是解决地域分散的设计人员, 借助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等工具和技术, 相互合作交流, 共同完成一个设计任务。CSCD使得在时间上分离、空间上分布而工作又相互依赖的协作成员能够协同工作, 使计算机系统从传统的只能提高个体工作效率转变成能提高群体工作的效率。

感知, 通俗地讲, 是了解目前所有与自己有关的信息, 为自己下一步的决策和行动提供指导。在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中关于协同感知的研究, 并非是随着CSCW的出现而出现, 而是起源于对群体的研究, 但逐步成为CSCW的一个研究热点。通讯、协调和协作是CSCW的三要素[2], 协同感知在这三要素中具有一个中心的地位[3]。在通讯、协调、协作的过程中发生的每一件事情都代表一定的意义, 产生一定的信息, 协作成员利用这些信息进行协作, 协同感知就是帮助协作成员获取这些信息, 提供他们下一步工作的工作环境。因此, 协同感知是CSCW系统成败的关键所在。

在工程设计过程中, 约束无处不在, 而在网络环境下进行协同设计时, 约束信息[4]更是不可避免。这些约束可能源自于设计图纸, 也可能源自于各设计成员间的冲突, 或者仅只是客户的个性化需求。随着系统的扩大和作业的复杂, 约束呈指数性增长。为了有效控制设计流程, 尽早地发现约束冲突, 降低矛盾膨胀的速度, 都迫切地需要更加直观、形象、亲切的方式来加以解决, 约束信息可视化方法正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3. 框架设计

3.1 图结构设计

基于图结构的约束信息可视化表现方式, 采用二维空间的可视化元素与相应的可视化属性配合实现, 其具体设计思路如下:

首先是基于Windows MFC[5]实现;然后采用滚动视图, 保证显示区域可以扩展;接下来第一层节点采用圆角矩形加文字的方式表现, 呈星状辐射排布于中心图元四周;往后的层次采用底线标识, 并利用树状结构, 节省同层之间的空间;每一层图元采用同一种颜色标识, 保证设计过程层次分明。生成的视图可以保存成文件, 在需要的时候打开并恢复数据, 这样生成文件体积小。

我们把设计实现的图结构称为星状图。星状图以中心图元表示设计对象, 星状图提供的各节点属性编辑等功能, 用以标识具有约束关系的信息节点或是设计者尤其关注的设计信息, 智能布局等功能, 确保了结点之间不会因重叠而造成视觉上的混淆。

3.2 感知框架的设计

协同设计下的感知框架, 要实现如下工作流程:总设计者分析复杂约束信息进行任务划分并公布子设计任务信息;子设计者申请并竞争子设计任务;总设计者分配设计任务, 将生成的任务需求文件一并传输;子设计者根据得到的设计需求完成设计任务以设计参数形式向总设计者提交, 以便总设计者完成合并操作, 减少网络传输量;总设计者检查可视化设计结果并决定完成的设计任务能否通过, 总设计者复合各个子设计结果, 完成可视化设计产品。

从中可以看到协同感知的实现不可避免的要完成网络通信功能, 因此本系统基于Win Sock实现了消息传送、文本传输[6]等功能, 以保证各个设计者之间的交流沟通, 保证设计任务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降低返工率, 进而提高设计效率。

3.3 数据库的设计

协同设计的工作环境, 设计者是主体, 其划分为两种角色:总设计者与子设计者。总设计者在任务的发布、分配、复合等各个环节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尤其在任务分配中, 为了任务设计的合理性与效率需求, 其有必要对各子设计者的自身信息和设计任务的相关特点有清醒的把握。因此本系统采用了Access数据库, 使得服务器端可以迅速、方便、准确地调用和管理所需的数据, 为总设计者的英明决策实施提供了保证。

4. 总结

本文探讨了协同感知的框架设计, 旨在将工程设计中的大量、抽象的约束信息采用可视化方式形象地表现出来。而后鉴于协同合作的前提是信息交流共享, 系统又提供了消息传送、文件传输等功能, 搭建了CSCD环境下协同感知的工作平台, 为目前协同感知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史美林, 向勇, 杨光信.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理论与应用.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0.15~16

[2]HILL J, GUTWIN A C.The maul toolkit:groupware widgets for group awareness.Computer Supported Cooperative Work, 2004, 13 (5-6) :539~571.

[3]夏正华.协同设计中协同感知问题的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西北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2006.5.

[4]刘晓平, 石慧, 毛峥强.基于信息可式化的协同感知模型.通信学报, 2006.27 (11) :24~29

[5]任哲.MFC Windows应用程序设计.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279~281

移动协同办公研究综述 篇8

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 使得网络已经将不同地理位置的机器, 不同领域的人才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了实现一个较为复杂的设计, 我们需要不同领域的设计专家运用不同的设计方法和技术来达到设计目的。在此背景下, 出现了一个崭新的领域: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 (Computer Support Cooperative Work, CSCW) 。

CSCW这一概念最早是在1984年由美国MIT的Irene Grief和DEC的Paul Cashman提出, 用于研究计算机支持交叉学科的人们共同工作。协同的概念发展到“CSCW”是人类进入信息时代的必然产物, 它是在现代社会中, 以人们协同工作方式为背景, 以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和融合为基础, 以具有广泛应用领域为前提而形成和发展的。CSCW的出现标志着计算机应用的水平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实现了计算机从单纯支持个体工作到能够同时支持群体协同工作的转化。如今CSCW已经被普遍认为是21世纪人类的工作方式。

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 (Computer Supported Cooperative Work, CSCW) 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才兴起的一个年轻的研究领域[1]。它由协同学发展而来, 并且跨越军事科学、信息科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技术 (CSCW) , 可将时间上分离、空间上分布而工作上又相互依赖的多个协作成员及其活动有机地组织起来, 以共同完成某一项任务。

CSCW是指地域分散的一个群体借助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 共同协调与协作来完成一项任务, 它包括协同工作系统的建设、群体工作方式的研究和支持群体工作的相关技术的研究、应用系统的开发等部分。研究意义在于通过建立协同工作环境, 改善人们进行信息交流的方式, 消除或者减少人们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相互分隔障碍, 节省工作人员的时间和精力, 提高群体工作效率。

最初的基于固定网络的CSCW系统并没有考虑到移动性的要求, 这种协同工作所适合的场景多是“白领”性质的, 即个人工作环境固定, 一般是室内环境如办公室、会议室等, 工作终端采用桌面电脑;而最初的CSCW系统也主要是面向这个方面的应用, 如企业的办公自动化、协同设计、协同写作、协同研究、电子商务、金融应用、电子政务、远程教育等, 而移动性在最初就被忽略了。在某些情况下, “蓝领”性质的工作更需要协同, 比如说大型的建筑工程、海关港口货物入关、制造业、现场维护维修以及物流仓库等, 分布于工地上或者现场的个人工作单位没有固定工作地点和固定的桌面电脑, 但是需要协调工作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效益, 节省资源。但是当人们为分布的事务提供协作支持的时候, 总是觉得技术不够用, 因为大量的研究工作并不是解决参与者在环境中的灵活性, 而是将参与者紧紧地固定了。

2 移动CSCW研究总结

移动CSCW是CSCW的一个重要的分支, 它应用于主体和客体需要即时移动、工作地点不固定而且工作范围较大的协同工作环境中, 它强调由于主客体的移动造成的终端环境和网络通信环境时刻变化的情况下, 对群体系统的技术和工具进行研究[2]。

在计算机支持协同工作领域, 移动协同称作Mobile CSCW, 是该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的分支研究领域, 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兴起[2]。Mobile CSCW是指地域分散的一个群体, 在部分工作地点不固定的情况下, 借助计算机、移动设备、网络和移动信息技术, 相互协调与协作来共同完成一项或多项任务。Mobile CSCW强调了3个问题:

(1) 该群体的部分工作地点是不固定的, 也就是说, 该群体的部分人员要在移动的工作环境下工作。

(2) 使用移动信息技术, 包括无线通信技术 (例如EIEE802.116, Bluetooth, GPRS, GPS等) 、内嵌无线通信模块的软件 (包括嵌入件、应用平台、应用程序等) 和硬件 (包括便携式计算机、摄像机、PDA, 手机等) 。

(3) 可能要完成多项任务。传统的CSCW只是完成一项任务, 而Mobile CSCW在许多情况下要求该群体同时去完成几项不同的任务。

1993-1995年, 英国Lancaster大学的MOST (Mobile Open Systems Technologies) 项目是最早应用到工业实践中的无线多媒体协作系统, 该系统构建在GSM通信平台上。近几年, 随着CSCW研究的深入和Mobile Computing技术的发展, 这两个研究领域间出现了一种相互融合的发展趋势。一方面, CSCW的研究者们认识到移动性是CSCW系统面向许多应用场景不可或缺的特性, 1998年, P Luff和C.Heath从CSCW系统研究者的角度, 提出了CSCW系统移动性支持的必要性;另一方面, Mobile Computing的研究者们认为移动计算所提供给用户的不应该仅仅是无论何时、无论何地获取信息的能力, 而应该提供给用户以无论何时、无论何地进行协作的能力。在这样的背景下, Mobile CSCW渐渐成了CSCW领域中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并将成为CSCW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门。在以工业界为CSCW研究主体的美国, 出现了以研究Mobile Workforce为宗旨的公司, Mobile CSCW被认为是第二代无线数据通信技术。

我们定义一下移动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3] (Mobile CSCW) , 它包括两个方面:第一, 携带移动电话或者便携式计算机设备的个人可能在几个不同的地方进行工作;第二, 在一起协同工作的人们物理上是分开的。移动协同工作意味着正在工作的人相对于同事或者客户在另外一个地方, 而且也暗示着在工作的时候位置可能是随时变化的。如一个公司员工选择在家里进行工作, 而不是在与他家有一定距离的办公室进行工作。另外, 移动工作的个人所处的位置可能是不固定的, 但是在不同的工作环境下, 他的工作一定是有效的。

在移动CSCW这个领域, 目前研究的方向主要集中在将传统CSCW应用合理地应用到移动CSCW中去, 主要是指企业级的应用。这个方向的研究机构和公司有Sun、IBM、Microsoft、Sybase等。另外一个主要研究方向集中在无线网络视频和音频的协作处理, 移动CSCW协作数据的传输和同步异步协作整合等方面, 主要的研究机构包括国内的清华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 美国的卡耐基梅隆大学 (CMU) 及英国的剑桥大学等。

Mobile CSCW是借用传统CSCW的思想, 针对工作地点不固定的情况, 将计算机、移动终端和移动网络结合而产生的新的研究领域, 已在2001年被CSCW协会列为重要研究方向[4]。Wiberg (2001) 指出了Mobile CSCW的5个重要研究内容, 包括成员身份、协作和知识共享、用户服务和协调、过程优化对孤立和控制、移动社区维持等;同时还通过对原型系统Roam Ware的开发和评估, 指出协同知识的管理在Mobile CSCW系统开发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 由于Mobile CSCW继承自CSCW, 其重要思想是“你见即我见” (What You See Is What I See, WYSIWIS) , 强调参与者看到相同的内容, 因此, 目前实现的原型系统以二维界面为主。

3 移动协同办公系统的提出

移动协同办公系统是综合移动通信技术、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及Internet应用技术的大型远程移动办公系统, 它由系统软硬件、移动用户端软硬件及固定客户端软件3部分组成。移动商务作为电子商务的延伸和扩展, 正日益受到企业的重视、推广与应用。大多移动商务办公系统需要在移动终端 (如手机, PDA, 笔记本电脑等) 部署客户端程序, 与服务器端进行数据交换, 如信息检索与上载采集的数据等。然而部署过程中通常会遇到以下的困难:

(1) 移动设备的多样性。由于缺乏标准, 各个厂商之间的设备很难兼容;同时为了满足不同层次的需要, 设备之间的性能差异也很大。

(2) 移动设备的局限性。作为一种便携式设备, 它的运算处理能力、内存容量、存储机制、屏幕大小、电池寿命等都存在限制与不足。因而, 复杂计算、大量存储是不可行的。

(3) 通信网络的不稳定。在移动终端与Internet连接通信过程中, 需要经过无线网络、众多的网关与中继, 因而经常出现网络延迟, 甚至中断。这为数据的可靠传输, 保持用户的体验, 带来挑战。

针对这些困难可以采用与设备无关的系统平台来克服设备的多样性;可以采用数据服务器端处理、存储来克服设备的局限性;随着第三代移动通信 (3G) 技术的不断发展, 通信网络的不稳定性也会逐渐克服[5]。

现在移动CSCW已初步应用在不同行业和领域, 并逐渐显示出其巨大的优势。移动CSCW基本部署在移动设备上, 但系统的移动设备性能受到限制, 无线网络的支持能力还不够, 移动CSCW系统的终端设备没有统一的标准, 协同任务和环境越来越复杂, 协作关系越来越密切, 人们对协作的效率要求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 深入研发一套可以跨平台的移动协同办公系统大有必要。

参考文献

[1]冷德宏.一个基于多代理系统的CSCL中间件[J].计算机工程, 2004 (16) .

[2]顾冉.一种基于移动CSCW的系统模型[J].计算机科学, 2004 (8) .

[3]付瑞峰.基于智能客户端的移动协同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 2007.

[4]张文涛, 郭乐深, 苏森.Mobile CSCW系统的关键技术[C]//第六届全国计算机应用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2002.

协同运动的价值研究 篇9

何为科学元典?科学元典给世界一个显性与隐性结点, 对于时代的发展可谓是切口, 让我们随着这个切口去对接这个物质世界。在对接的过程中就会深切的体会到科学其本质的内涵:多学科借鉴、迁移、交叉的整体反应。科学元典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 被当今想起来的知识体系中称得上元典很多, 如牛顿定律、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等, 这些都是科学的, 而还有许多称得上元典的科学被人遗忘, 如电的发现、光能的开发等。无论是人们记得起的、忘记的我们都要为科学的进步继续研究—协同运动是体育科学的元典吗?

1.1 协同运动价值演进

研究协同运动分野与融合, 使得人们对原有事物的再认识过程, 用定性的维度去指导定量细节, 新视角下的思辨带动着空前的创新, 而这种创新正是运动训练学提高的核心问题——协同学与运动训练学的融合。

1.2 协同运动优势所在

哈肯在《协同学》中译木序中写道:改善每个人的生活是人类当今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协同学是一门跨学科的研究领域, 其研究焦点是复杂系统宏观特性的质变。它通过对系统中若干支配模式的研究, 把微观组分和宏观特征联系起来, 从数学意义上描述了系统的各个个体如何进行协作, 进而产生新的时间、空间和功能结构。

协同学的优势在于协同论是研究不同事物共同特征及其协同机理的新兴学科, 它着重探讨各种系统从无序变为有序时的相似性。协同论的创始人哈肯说过, 他把这个学科称为“协同学”, 一方面是由于我们所研究的对象是许多子系统的联合作用, 以产生宏观尺度上结构和功能;另一方面, 它又是由许多不同的学科进行合作, 来发现自组织系统的一般原理。所以, 用协同学的视角下去前瞻性的分野与融合运动训练学有跨时代意义。

1.3 协同运动迫切需求

运动训练学发展到当下迫切需要提升空间依然, 为什么这样说, 因为我国的运动训练学的教材的改进过程中, 总是有一定的问题出现, 如运动训练学的定位问题研究、实用性研究、定量性研究等, 都没有给出一个清晰量定, 所以, 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形而上学的上不上下, 不下是两难境地。其本论文的研究总结就是要对宏观、中观、微观的三者有一个清楚认知, 定量化的对运动训练学的不足加以理性与实践的剖析。

2 协同运动的理论动态

生物学是一切运动的基础, 只有对生物学基础有了更好的了解, 才能充分的对运动实践有一个新的整合。协同有多种解释, 在“协同进化”一书中, 就有明确的梳理, 任何一种物质, 都有其本质的联系, 而这种联系就是对内因的各个生物学机制的相互协同作用结果, 在当下的研究中, 没有对人体的生物学机制的各个器官的生物学协同研究, 可能研究的局限性制约了人们对协同的关注, 只是更多的单一系统的研究, 而多系统的协同是人们从理性层面更多认同其协同学的价值所在。

2.1 协同运动的生物学机制

任何一个能量系统的供应都有其自身的规律, 其规律的把握就是要对能量供应的潜在原理和实践应用有深刻的研究, 用一个链式思维去分析能量学的问题, 整合现有的资源去梳理能量学的内在和外在的终极问题。从而使得本文在研究的基础上面去商榷一个协同训练能量系统。能量的核心问题是如何使这些能量更好的产生和利用。产生是我们关注的问题, 但在关注的问题背后还有更为重要的利用问题, 利用问题也就是应用问题。

2.2.1协同运动生物学机制分析

从生理学的角度来看, 任何肌肉的训练都与神经有着密切的联系, 其道理就在于神经与肌肉、肌肉与肌腱、肌腱与韧带、韧带与骨之间有机的协同结果。肌肉收缩是神经与肌肉共同作用的结果, 神经是力量的“发动者”“控制者”, 而肌肉收缩是力量的具体表现形式。神经因素有助于增加力量, 在力量训练中, 通过更有效的募集运动单位, 增加运动单位的协同作用, 主动性和肌肉保护性机制的抑制来增加力量。具体的做一个动作时, 表现的外在动作就是多关节动作的组合, 其组合的表现就是协同训练机制之源泉。做一个动作时, 越多要求关节参与越好, 越能体现协同原理所在。这样的动作对神经-肌肉的协调能力要求非常高。换句话说, 专项动作需要多个动作整体发力完成, 神经的冲动的发放是单个的冲动, 就在发放冲动的同时, 是大脑同时发放多个控制单个肢体的冲动, 而不是在每一个肢体上发放多个冲动, 专项的动作要求每个神经、每块肌肉之间协调工作才能更好的完成。因此, 神经-肌肉的协同、每个神经之间的协同、每块肌肉之间的协同, 都是需要彼此之间相互作用, 相互制约。只有更好的控制神经、神经-肌肉、肌肉之间的协同, 才能更好的提高运动员的平衡控制能力, 从而提高专项力量, 提高运动成绩。

能量学机理分析:在能量学的机理研究主要对能量的来源有深刻的了解和掌握, 在一定意义上就能运用的运动实践中。

谈到能量问题首先应该想到, Fox and Mathews这两个人, 他们界定了在高能量, 短时ATP三磷酸腺苷能量的供能形式。

综上所述, 三个运动机制的分析不能完全的代替运动训练学的全部, 但是在一定的程度上能说明运动训练学的机制就是这样依据自然科学的发展而发展的。运动训练学与生物体的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而这种联系就是对各个生物体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 相互协调, 相互协同都有自己合理的运行系统。

2.2 协同运动的理性价值

协同学的研究依据哈肯的协同论来演进, 其本质就是多个系统的有机协同来工作完成一个目标, 这就是宏观层面上的指导, 而运动训练学的演进也是依据各个学科的发展来演进的, 只是单方面的研究, 或许有一些交叉学科研究, 但是还不能完全的代表全部的运动训练学的本质。其理性的价值就在于: (1) 协同学指导运动训练学的发展方向。 (2) 运动训练学依据协同学的指导能进一步提升运动训练学的实践价值。

3 协同运动实践的分析

协同学与运动训练学的融合可谓是良师益友, 为什么这样说?其道理就是宏观层面的指导应该说是良师才可以做到, 而在有良师的指导也要有益友的配合, 这样才能更好的多二者的融合提升到一个高度。

协同学与运动训练学的融合实践价值就在于具体的应用, 理性的高度指导, 才有实践的梯度进步, 然后从实践中在总结有用的价值体系形成理性的结晶, 其融合的道理就是螺旋的演进与发展的。

协同学的前瞻性动作设计要依据人们认识动作的本质开始, 其动作的本质就是整体用力, 身体的各个部分同时去完成一个动作。这个动作的优点如下。

首先, 各个能量系统内在协同。其次, 神经之间的协调参与, 神经协同是建立在协调的基础之上的, 从而刺激肌肉间的协同;再次, 动作的练习对专项力量的拮抗肌和协同肌进行练习, 一个主动肌的运动效果, 在一定程度上要看拮抗肌放松和协同肌的贡献率的大小来决定;最后, 从动作的参与程度上看, 内部和外部的协同完成动作, 是一个多维的整合。

动作的缺点:没有与专项动作完全相似, 有的肢体参与情况与专项动作相反, 练习多了, 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专项力量的提高。综上所述, 协同训练的设计就是在于对人体内部机制和外在的形式上的掌握程度来决定动作的设计。所以, 其协同的优点和缺点就会相互兼容, 从而提高运动训练学。

4 结语

4.1 协同运动的理性价值

协同学的生物学机制直接影响着运动训练学的外在表现形式, 协同学的理性指导属于宏观层面的指导, 运动训练学的前行属于具体的实践产物, 分野的道理就是要厘清其本学科的位置, 才有更清楚的理性研究, 所以, 协同学与运动训练学一定要建立在有机的内部协同, 才有科学的外在协同学与运动训练学的进一步发展。

4.2 协同运动的实践价值

协同学与运动训练学的融合实践价值在于:其设计的动作外在表现就是上肢、腰腹、下肢有机的整合, 充分运用整体完成训练, 就是用协同的原理来指导训练实践。

协同学与运动训练学的分野与融合的研究并非偶然, 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随着体育本身的发展而发展, 前瞻性的思维会对未来运动训练的颠覆有质的启迪, 而这种启迪会随着竞技体育的发展而发展。

参考文献

[1]H.哈肯, 凌复华[译].协同学:大自然构成的奥秘[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5:239.

[2]陈小平.当代运动训练热点问题研究-理论与实践亟待解决的问题[M].134,

协同研究平台数据高效组织的研究 篇10

国内外油气工业面临越来越复杂的地质情况、越来越繁杂的项目数据和全球范围的竞争压力, 如何加强多专业协作、 缩短决策周期、 提高勘探成功率和经济效益等, 是各大石油公司面临的共同问题。

油气勘探开发协同研究平台就是为油气勘探开发项目研究提供数据准备、 数据存储管理共享和专业软件应用的一体化、 集成式工作环境, 它的建设可以有效促进勘探、 开发的一体化和协同工作, 提高油气勘探开发研究、 决策效率和成功率, 是当前油气工业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热点和难点之一, 也是当前油气勘探开发地学研究与信息技术结合的前缘应用领域。

2协同研究平台

2.1 概念和作用

勘探开发协同研究平台应实现两方面的协同: 一是不同级别的地质对象属性特征的相互印证, 大地质对象的特征规律指导和约束对小地质对象的研究, 小地质对象特征丰富、纠正大地质对象特征属性; 二是同一地质对象多学科认识的相互参照、验证和补充。 此外勘探开发项目研究的目标是支持业务决策, 因此勘探开发协同工作环境需要实现不同地质对象属性研究的协同、 同一地质对象不同学科的协同及综合研究于生产决策管理的协同,即多业务对象、多学科、多业务阶段的协同。

协同研究平台是为研究决策人员充分利用各大专业数据库数据,提供一体化的工作平台,协同开展勘探、评价、开发和生产等研究决策工作。 该平台通过软件接口实现了勘探开发专业主流软件的集成应用, 实现对测井解释、 地震解释、 油藏描述、地质建模、 油藏数值模拟、 动态分析、 储量计算等多学科数据的实时共享、 显著提高数据收集、 加载和使用的效率与效果; 通过实时数据和各类研究成果数据的协同展示, 对进行井位部署论证、 钻井监控导向、 油藏分析调整、 精细油藏管理等工作提供了科学、 有效的技术手段; 该平台实现了对成果数据的统一存储管理理, 为管理者和研究者提供了一个集成化的成果查询与展示平台。

2.2 主要功能

协同研究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组织与管理、 专业软件集成、在线分析与成图、成果归档与管理。

协同研究平台的总体框架图如下所示, 总体架构分为三层:数据层、协同研究层、决策支持层如图1 所示,协同研究平台是充分利用和组织数据为油气勘探研究、 油藏地质研究、油藏工程研究服务。 数据组织与管理也是协同研究平台的最重要的关键环节,它提供勘探开发研究的数据支持,能够实现多学科研究手段协同,能够实现项目成果全面共享,因此数据的高效组织与管理是协同工作环境建设的技术关键。

3数据的高效组织

3.1 业务流程划分

3.1.1 油气勘探研究流程

海外油气勘探研究主要研究业务内容包括:系统评价资源国合作项目区域待发现的常规和非常规(部分矿种)油气资源量,分析油气地质特征和油气聚集规律,并运用切实可行的方法评价区域内成藏组合的待发现资源量;研究主要地质历史时期的构造和沉积发育特征,以及构造及沉积对含油气系统各要素控制作用、主要地质历史时期油气成藏要素特征、油气田形成条件及分布规律的研究、 油气地质特征及油气分布规律等;油气有利勘探方向和领域预测,油气资源潜力评价等。 目的是编制资源国项目合作区域的勘探中长期部署、年度部署,优选目标区块进行井位部署, 在有效合同期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其业务流程如图2 所示。

3.1.2 油藏地质研究流程

油气藏包括常规和非常规油藏(比如致密油气、 煤层气等)。 主要业务为通过油藏地质特征的综合研究,编制并跟踪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部署方案、 重大开发方案和调整方案,对新项目进行综合评价,包括资源潜力评价和储量评估。 负责勘探开发技术攻关和集成应用,负责复杂气田开发技术集成与创新。 主要研究内容为:小层对比划分、微构造解释、沉积微相研究、储层评价、油藏特征研究、储量计算、地质建模、井位论证等,如图3 所示。

3.2 数据的组织

协同研究的数据组织是多个维度的,首先可以按照项目来组织数据,其次按照岗位来组织,再按照井位来组织数据。

3.2.1 按项目组织数据

不同的用户属于不同的项目,一般一个用户属于一个或者多个项目,那么根据权限配置,用户登录平台之后,只能看见所属项目的数据以及成果,便于缩小数据的范围。

3.2.2 按岗位组织数据

进入项目之后,根据项目研究的流程将项目划分为多个环节,对每个环节的常用输入数据和输出数据进行了梳理,油气勘探研究划分了10 个环节,127 个数据集。 油藏地质研究划分了8 个环节,71 个数据集如图4 所示。

研究人员根据自己的岗位选择相应的节点,就能很方便的查询和使用数据。

以地层对比岗为例来说明,系统设计时业务人员根据地层对比岗位梳理出此岗位所需要用的数据和输出的成果,以及常用的软件及辅助工具。 其他的岗位依次类推,梳理出每个岗位的输入和输出数据,以及每个数据表的数据项。 研究人员只需要选择自己的岗位,便可以查询和下载或者推送数据如图5 所示。

3.2.3 按”井”组织数据

按照井组织数据是指与井相关的数据,都与井做好属性关联,便于用户查找井的时候,能够关联查询出这口井的所有数据包括井史、试油成果、测井解释成果、测井数据体、岩心照片等资料。

3.3 数据的推送与共享

研究人员在做某一个环节的研究时,可以进入当前环节或者岗位,选择和定制所需数据,再一键式发送至专业软件进行研究,最后输出的成果再归档到平台中,成果经审核发布后可以进行成果的共享应用,如图6 所示。

4结语

传统的研究工作中, 研究人员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收集、整理和加载数据, 往往要占用整个研究工作的1 / 3 的时间,如今有了协同研究平台的数据组织与推送功能之后,可以为研究人员省去前期的数据准备时间,彻底让研究人员从烦琐的数据准备工作中解脱出来,把更多的精力花在专业研究上。

摘要:针对当前勘探开发研究所面临的问题,协同研究平台的建设可以有效促进勘探、开发的一体化和协同工作。由于数据的高效组织是协同研究平台建设过程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环节,重点介绍了数据高效组织的环节。数据的组织体现在勘探开发研究业务阶段的精细划分,岗位的输入数据和输出数据的严格梳理,数据自动化定制和一键式数据推送等几个方面。通过数据的高效组织与推送可以大大节省研究人员的数据准备时间,提高工作效率1/3以上。

关键词:协同研究,数据组织,推送,输入,输出,成果共享

参考文献

[1]李大伟,刘万伟,陈哲,等.油气勘探开发协同工作环境建设与应用[J].石油工业计算机应用,2011(3).

城市群协同创新研究文献综述 篇11

关键词:城市群;协同创新;文献综述

城市群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和创新极,城市群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和发展了区域经济。然而,目前城市群之间各成体系,忽略了彼此之间的竞合发展。并且随着技术创新模式趋于协同创新,城市群创新能力的提升越来越取决于城市群内创新要素的良好协同。区域范围内的相似和差异都可能成为其发展的阻力,那么,如何创造性地有效利用城市之间的异同,实现城市之间的相对平衡发展,这是摆在城市群协同创新理论界和实践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国内外学者就此已展开过多方面的研究,主要包括城市群的研究,协同创新的研究及区域协同创新研究等几个方面。

一、城市群的研究

国内外学者已对城市群展开了多方面和多层次的研究,囊括了概念、类型、模式、形成机制、空间结构、规划和协调发展以及发展阶段等方面。

(一)城市群的内涵及模式。城市群的研究起源于欧美。英国学者E.Howard (1898)最先在其著作中提到,田园城市能通过组合构成群体的形成来促进和协调相互的发展,这其中已有对“城市群”解析。国内对城市群的研究展开较国外有较长时滞。周一星(1980)把大都市带的概念中国化,提出了“都市连绵区”(MIR)。之后,国内学者要么沿用此提法,要么在此基础上稍作改变,如,都市连绵区,准都市连绵区,都会经济区,大都会区,城市群,城市(镇)密集地区等。国内学者在对城市群的概念和内涵的研究方面,没有达成一个完全一致的共识,但其研究方向却有共性,即均是从城市群的空间结构、城市群规模、群内城市的经济联系和城市群的功能等方面来进行概括。

(二)城市群的形成机制。城市群的形成及发展过程作为一种经济现象吸引着多个学科的专家进行研究,最开始是地理学家从空间和区域的角度进行探索,后来学者从经济学理论角度探讨城市群的形成机制。E.Saarinen(1918)强调城市群体的发展应从无序的集中变为有序的疏散。Gottman J.(1961)认为纽约都市圈的演化遵循孤立分散—弱联系—大都市带雏形—大都市带成熟,四个阶段[8]。王兴平(2002)认为都市发展和演化存在“一般城市—都市区—城市密集区—城市群—大都市区—都市连绵区—都市带”的空间序列[9]。马志强(2003)考察了我国城市发展格局,总结了其演变路线,认为区域空间格局的变化必然演变出跨区域的城市群,促进区域发展。钱运春(2006)认为外资的主动性加强了长三角城市群的扩散效应,强化了群内的经济联系。陈彦光,周一星(2005)从定量的角度发展和修正Northam 曲线,以此客观地计算出城市群发展进程中的三个时期:初期、加速期和后期[12]。吉昱华,马松(2004)运用总量函数模型研究在集聚状态下的城市规模,得出资本补贴是影响城市群发展的重要政策因素的结论。

二、协同创新的研究

(一)协同创新的内涵及影响因素。协同创新的理念是系统集成思想的衍射,其演变伴随着封闭式创新向开放式创新的转变。协同创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协同创新的内涵、影响因素、过程及实现途径等方面。Ansoff(1965)定义了“协同”,认为协同是相对独立的组成部分简单汇总形成整体,共生互长,创造价值。Abend(1979)认为协同创新管理是对创新观念、过程、人群及组织的管理和整合,协同创新的主体扩展到组织而不仅仅指企业。陈光(2005)指出,在企业发展环境下的协同创新是核心要素与支撑要素的协同,其中核心要素是技术与市场,支撑要素包括战略、文化、制度、组织、管理、资源等。朱祖平(1998)认为协同创新包括产品、工艺、组织和文化的创新。白俊红等(2008)通过实证,指出技术、组织、文化、战略和制度等5个因素与协同创新的绩效显著相关。陈元志(2012)提出协同创新的概念,从战略、知识和组织共三个维度探讨协同创新的内涵。

(二)协同创新的实现途径。姜启军(2007)把协同创新的过程归结为搜寻、合作、分享、结网共四个部分 [19]。王雪原等(2005)探讨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组织形式,包括共建机构、共建工程技术中心和共建经营实体。师永志、邓学芬(2009)基于协同创新理论探讨了技术外包、虚拟组织、与相关企业合作和与公共科研机构合作的形式等协同创新模式。曲洪建、拓中(2013)围绕协同创新模式,梳理了相关文献,重点阐述了两要素协同创新模式、三要素协同创新模式、多要素协同创新模式的内容[22]。陈劲,阳银娟(2012)提出协同创新的实现路径:产学研深度合作、科技体制改革和构建与之相适宜的文化氛围[23]。

三、城市群协同创新的研究

随着研究的深入,协同创新的理论逐渐应用到各层次各领域。国外已对区域协同创新内部形成机理、结构优化及实际应用等方面形成了系统性的研究。此后,区域协同创新逐渐走入人们的视线,引起了国外学术界的高度重视。相对于国外已经较为成熟的研究体系,国内区域协同创新理论的刚刚起步,城市群协同创新就是其中一个角度和领域。庄士成(2007)等认为城市群协同发展,以基础制度环境、规划和政策、制度实施机制为主的区域合作制度是关键。覃成林(2008)提出,中原城市群需改革和创新制度,包括人口、分配、公共服务、规划、组织、绩效考核等方面。龚胜先、张涛等(2014)认为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合作仅停留在政府合作层面,涉及领域及合作形式也较为单一,提出建立规划、完善制度、发挥非政府主导作用的建议。沈玉芳(2010)研究了长三角城市群和产业群的协同状况,提出构建城域经济体、协同区和协同带的对策。解学梅(2011)创新性的把协同学运用在对区域内部都市圈的协同创新分析中,从特殊的视角提出区域内部城市间的协同创新过程中,序参量的作用至关重要,它将影响系统自组织的发展方向。Ronen Palan(2012)对中部地区部分城市群的发展阶段进行了研究,依据区域整合的演化路径,认为武汉城市圈等中部城市群仍处于系统内的协商合作向多方协作过渡的阶段。城市群的聚合效应必须有多方作用才能完全发挥出来。徐顽强、段萱(2014)认为城市群若缺乏协同,会提高集群效用的边际递减风险,提出了基于协同理论的“中三角”城市群发展的优化路径。

四、现有文献述评

纵观上述对城市群、协同创新和城市群协同创新的相关研究,从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梳理出研究综述的演化路径,如图1所示。

综上所述,城市群协同创新的研究呈现出深度发展的态势。研究领域从空间地理向经济管理延伸,研究范式由单方面、单角度向多层次和多视角转化,研究方法由理论研究向理论实证结合、定性定量结合丰富,逐步演变成成熟的研究体系。但城市群作为一个综合地域空间单元,其协同创新系统纷繁复杂,研究视角不可能面面俱到,在多学科的理论探索及融合上仍有一定的不足,各学科的研究自成派系,尚未整合。协同创新运行机制的功能发挥,不仅取决于各种动力机制的运行效能,而且更大程度上依赖于协同创新运行机制整体效能的释放。因此,有必要将城市群协同创新机制置于整合分析框架之中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已有部分学者在尝试以复杂性理论来研究和解释城市群的协同创新,但是研究时间较短,相关领域的涉足者在绝对数量上太少,理论深度不够。运用专业理论视角对现实城市群做深入全面剖析的研究,在我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 Gottman J..Megalopolis:the Urbanization of the Northeastern Seaboard of the United States[M].Cambridge:The MIT Press,1961

[2] 王兴平.都市区化:中国城市化的新阶段[J].城市规划汇刊,2002(4):56-59

[3] 陈彦光,周一星.城市化 Logistic 过程的阶段划分及其空间解释——对 Northam 曲线的修正与发展[J].经济地理,2005(6):817-822

[4] Abend,C.Joshua.Innovation Management: The Missing Link in Productivity[J].Management Review,1979,68(6):25-30

[5] 陈光.企业内部协同创新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博士论文,2005

[6] 姜启军.中国纺织服装企业协同创新的动因和形成过程[J].企业经济,2007(6):37-39

[7] 曲洪建,拓中.协同创新模式研究综述与展望[J].工业技术经济,2013(7):132-141

[8] 陈劲,阳银娟.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与内涵[J].科学学研究,2012,30(2):161-164

[9] 龚胜先,张涛等.长江中游城市群合作机制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4(1):96-104

[10] 沈玉芳,刘曙华,张婧,王能洲.长三角地区产业群、城市群和港口群协同发展研究[J].经济地理,2010,30(5):778-783

[11] 解学梅.都市圈协同创新机理研究:基于协同学的区域创新观[J].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1,28(1):95-99

[12] Ronen Palan.Global Political Economy: Contemporary Theories[M].New York: Rutledge,2012

协同物流库存物资管控研究 篇12

在全业务竞争时代, 国内电信运营商通过集中采购体现采购的规模效应, 集中采购上规模以后, 随即也将面对物流的集约化管理。国内电信运营商在集约化管理的新形势下, 如何进一步支撑集中采购的落地执行, 如何进一步提高物流的效率, 基于第三方物流的协同物流体系建设及库存物资的管控势在必行。

协同物流体系是指在充分发挥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专业优势的基础上, 建立的以专业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为主体, 电信运营商可以有效管控的物流运作模式, 以实现合作双方核心竞争力的最大化。在协同物流管理体系下, 一方面通过库存物资的有效管控, 以点带面达到规范供应链管理和保障资源供给的目的;一方面当库存物资管控最优化后, 以期达到“零库存”的理想状态, 有效发挥供应链管理在价值创造和竞争力提升中的战略作用。

2 现状分析和问题研究

库存问题一直是我国企业最头痛的问题之一, 因库存管理不善引起效益低下、周转困难、资金流危机和价格战的企业屡见不鲜。众所周知, 库存在供应链管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直接关系着供应链成本的高低和服务质量的好坏, 库存问题的解决主要通过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库存协调来实现局部或整体供应链的利益最大化。

当前, 电信运营商基于供应链的物流管理, 重点就是不断提升库存与物流管控水平。本文的研究内容以期通过库存物资的合理管控, 有效解决内部供应链中的各项重点难点问题, 有效提升企业对库存物资的管理水平。在协同物流管理体系下, 库存物资的管控主要存在以下2个方面的问题:

(1) 库存物资管理模式的选择。在供应链管理下的库存控制, 主要有VMI、JMI以及CPFR等模式及应用, 如何选择最适合的管理模式。

(2) 库存物资控制模式的优化。在协同物流体系建设中, 通常会建立以区域仓库为中心辐射周边分屯库的一体化物流配送体系。在该种仓储配送模式下, 库存物资的控制主要是解决中心仓库的物资、分屯库的物资的库存种类, 各库存物资的最佳库存额、最佳的经济订购点以及最优配送频率。

3 库存物资管控研究体系

3.1 物资物流属性分析

一般情况下影响物资物流属性的主要影响因素有七大方面:现场存放条件、通用性、贬值风险、重量、时间响应需求、需求持续性以及采购主体。根据七大因素, 可以划分适合存放仓库及直发现场的物资类型。电信行业常用物资可分为通信物资和非通信用品物资, 通信物资主要分为工程及维护类物资, 非通信用品物资分为营销和办公类物资。根据物资的物流属性, 可将电信行业的物资与物流模式进行匹配。

3.2 基于供应链的库存管理模式比较

在供应链环境下, 每个企业应确定最适合本企业和所在供应链整体的库存管理解决方案;在库存物资的管控中, 运用供应链管理思想中的适用理念, 针对不同类型的物资特点, 采取与之相适应的供应链库存管理模式。目前, 供应链库存管理与控制的方法主要有VMI、JMI和CPFR, 无论是何种管理策略和技术, 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如何保证让足够多的库存在正确的时间到达正确的地点以快速满足客户的需求, 并保证合适的成本和服务水平”, 供应链库存管理模式对比分析如下所示:

3.3 协同物流库存物资管控模式

在协同物流库存物资管控模式中, 一般会在省级区域内建立区域性中心仓库, 建立覆盖全省区域的仓储配送中心, 按区统一储备, 按需统一配送, 对降低整个系统的库存水平、保障生产供应, 实现系统的效益最大化都有好处。

3.3.1 协同物流库存物资分类

在电信工程建设中, 按照采购金额的大小、采购风险的高低对物资进行分类, 可分为一般类产品、杠杆类产品、战略类产品和瓶颈类产品;根据不同的物资属性, 对物资仓储的模式、库存额度的控制、配送的频率等可以采取相应的策略和措施。

3.3.2 协同物流库存物资分类仓储模式

在电信企业物资按照物资属性进行分类的基础上, 同时考虑到物流难易度和贡献度两方面, 对电信企业各类物资的仓储配送模式进行比较分析, 可以选出分别适合区域中心仓库仓储、分屯仓库仓储以及直送现场的物资。

3.3.3 协同物流库存物资分类管理策略

电信企业在确定好物资仓储模式后, 就要面临如何确定物资的安全库存水平、如何确定物资的最佳配送频率的问题。在条件相对确定的管理环境下, 可以通过相应模型和数学方法的建立, 求得电信企业自身的总成本最优, 本文仅从定性的方面进行阐述。

一般来说, 物资的安全库存水平受市场与供应商、需求与采购、使用与仓储配送等多方面的影响, 电信企业应根据物资的种类及其性质的不同, 建立对应的安全库存模型, 实现安全库存的自动预警。

在库存水平及配送模式相对固定的情况下, 增加配送频率会减少库存成本, 增加库存周转率, 但同时也将增加配送成本。为达到电信企业的总成本最低就需选择合理的配送频率, 寻求库存成本与配送成本的均衡点。

电信企业安全库存水平的影响因素如下图所示:

4 基于VMI的库存光缆管控实证研究

基于供应链的库存管理的真正本质不是简单地针对物料的物流管理, 而应该是针对企业业务过程的工作流程管理, 通过不断地整合工作流程来实现“拉式”库存, 最大限度地实现供应链整体绩效的最优化。下面以库存光缆的管控为案例进行实证研究分析。

4.1 全省集中一体化仓储配送协同物流体系架构

VMI在供应链管理中具有集成化管理和营销的功能, 通过VMI供应链上企业的价值联系在一起, 形成一个资源和利益互动的体系。在实际运行中, 企业是将VMI作为一项资源来应用, 企业与供应商交换的信息不仅仅是库存信息, 还包括企业的生产计划、需求计划和采购计划, 以及供应商的补库计划和运输计划等。电信运营商全省协同物流体系架构图可设计如下:

4.2 基于VMI的库存光缆管控案例

在电信企业中, 光缆是一种常用的通信物资。通常情况下, 企业是根据生产计划先行购买大量光缆做为库存, 但往往存在需求不准、库存积压、光缆价格贬值严重的问题。如果基于VMI的库存管理模式, 可有效地规避以上问题, VMI的管理策略可以分为以下步骤:

首先, 三方协议的签署。电信企业、供应商以及第三方物流公司一起通过协商, 确定处理订单的业务流程、库存管控的有关参数、库存信息的传送方式以及货物的运送结算方法等。

其次, 需求预测计划。需求预测的最主要目的是协助供应商做库存管理决策, 准确预测可让供应商明确补货计划和运输计划的安排。在实际工作中, 对光缆的需求预测可由供应商或第三方物流单位根据收集到的的数据进行多方法预测分析, 并根据有关工作经验和科学方法进行修正。

最后, 配销计划。为更有效地管理库存量, VMI可以在比较库存计划和实际库存量的基础上产生新的补货计划, 补货计划的确定是由需求预测、与用户约定的补货规则、配送原则等决定。

4.3 建议推广适合的库存管控方法

VMI、JMI、CPFR三种方法的侧重点不一样。VMI由供应商承担客户的库存管理决策和费用及管理责任;JMI由供需双方共同协商承担库存管理责任和决策;CPFR由合作伙伴共同承担库存管理责任和决策。在实际工作中, 企业应根据具体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库存管控模式, 对于很多电信企业来说, VMI由于其更宽容和适用条件、相对低廉的获取和实施成本受到了普遍欢迎, VMI是提升组织供应链效率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

5 结语

本文通过供应链库存管控的思想方法与实证案例, 来说明适当的库存物资管控模式是保障企业资源供给的关键因素, 库存管理始终是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 基于协同物流的库存物资管控水平终将决定企业竞争力的高低。

摘要:随着国内电信运营商全业务经营的逐步开展, 基于供应链的竞争趋势越来越明显, 供应链的整体绩效优化在企业竞争力的提升中所起的作用将越来越大。本文主要基于协同物流的整体管理体系, 探寻一种在保证合适的成本和服务水平下, 快速满足客户需求的适合通信企业和所在供应链整体的库存物资管理解决方案。

关键词:通信行业,协同物流,库存物资,管控

参考文献

[1]苏尼尔.乔普拉, 彼得.迈因德尔著.供应链管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徐贤浩, 马士华主编.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导论[M].清华大学出版社

[3]王道平, 侯美玲主编.供应链库存管理与控制[M].北京大学出版社

上一篇:电大英语下一篇:“1+1”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