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认定制度

2024-08-15

身份认定制度(共7篇)

身份认定制度 篇1

一、华侨身份认定制度的现状

华侨身份认定制度, 是指立足于华侨权益保护的需要, 通过系统地对华侨身份的认定原则、认定主体、认定标准、认定程序以及认定救济等多个方面, 以最终确定某一个人属于“华侨”身份的制度。关于华侨身份认定制度, 我国立法虽有涉及, 但较为分散, 未能形成一个系统制度。

《护照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出入国境和在国外证明国籍和身份的证件”, 《出境入境管理法》第十四条规定:“定居国外的中国公民在中国境内办理金融、教育、医疗、交通、电信、社会保险、财产登记等事务需要提供身份证明的, 可以凭本人的护照证明其身份。”可见, 后者拓宽了我国护照的功能, 明确了华侨参与国内活动时能够证明其身份的权利, 这为华侨参与国内生活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条件, 极大地激发了华侨归国投资、求学、定居的热情, 得到了广泛的认可。然而, 现实中, 却出现许多令人意想不到的问题。一些华侨持我国护照到银行等部门办事时, 被要求提供国外长期居留证或者侨务部门证明华侨身份等证明文件;一些地方的工商部门还要求开办企业的侨商持我国护照到公证处办理证明自己是中国人的公证书;因华侨亲属无法证明已经去世亲人的华侨身份或者国内公民身份, 公安部门不予开具死亡证明, 致尸体停放太平间数十天而无法火葬。首先, 由于我国护照具有时效性, 护照号码亦仅为流水号, 故华侨未能及时办理延长签证手续时, 容易发生护照失效, 致其无法寻找证明中国公民的相关资料。其次, 《出境入境管理法》第十四条在现实中, 由于其缺乏相关实施细则及落实措施, 颁布以来, 社会知晓程度不高, 华侨凭我国护照在国内办理个人事务仍存在诸多不便。最后, 由于国内常出现伪造假护照诈骗等犯罪案例, 办理个人金融、教育、财产登记等的业务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由于权责和能力所限, 且公安的护照检验系统未能延伸至前述部门, 故无法对华侨护照作出身份验证。

概言之, 我国侨务法律制度虽有涉及华侨身份认定问题, 但却未能形成一个系统制度, 在现实中, 正因如此, 华侨参与国内活动时常遇到不便之处。

二、华侨身份认定制度不足之原因分析

(一) 华侨权益保护思想落后

一方面, 随着干部不断更新换代, 一些干部对我国侨情认识不足。部分地方政府宣传涉侨法律制度不到位, 惠侨政策落实不到位, 且存在不珍惜华侨这一宝贵资源的现象。另一方面, 随着党和国家对华侨权益保护的重视, 华侨权益保护制度逐渐完善, 华侨享有国内公民稍高一点的权益, 如华侨子女在中高考享有加分政策、侨资企业享受较高的税收优惠和其他政策优惠、华侨学生较国内学生学习课程少等, 使部分国内公民产生情绪。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华侨身份认定制度在立法上的困难。

(二) 华侨自我权益保护意识不足

在华侨身份认定工作中, 存在华侨提供国外居留证件种类繁多、且存在证件过期、资料不全等情况, 特别是部分早年回国长期居住的老华侨, 过去对身份问题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归国后未能及时办理定居入户等相关手续, 无法按照现行的华侨回国定居规范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办理回国定居手续, 加之老华侨的国外居留证件过期或者遗失, 致使其证明华侨身份困难重重。过去老华侨对于身份认定制度认识的不足, 对我国法律制度、涉侨政策的相关规定缺乏了解, 当自身权益被侵犯时, 不知道寻找哪个部门进行维权, 致使有关部门误认为现实中华侨身份认定制度未出现问题, 更未能及时对华侨身份认定制度进行系统立法工作。

三、华侨身份认定制度的系统构建

未来的《华侨权益保护法》应当协调各个规范性文件之间的冲突, 设计出包括华侨身份的认定原则、认定主体、认定标准、认定程序、认定后的形式、认定救济等较为全面的华侨身份认定制度。

(一) 华侨身份的认定原则

基于当前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后行政审批数量逐渐减少的形势, 实质为行政确认行为的华侨身份的认定工作, 应以保护华侨权益为核心, 体现合法、准确、客观、公正、及时、便民、保守秘密的原则。从行政法部门的角度而言, 应将具有行政确认性质的法律法规所具有的原则, 并结合华侨的特点, 直接适用于华侨身份认定制度之中, 以维护我国法律体系的统一性。

(二) 华侨身份的认定主体

《出境入境管理法》第十三条规定:“定居国外的中国公民要求回国定居的, 应当在入境前向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外使馆、领馆或者外交部委托的其他驻外机构提出申请, 也可以由本人或者经由国内亲属向拟定居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侨务部门提出申请。”《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实施办法》第二条规定:“归侨、侨眷的身份, 由其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侨务工作的机构根据本人申请审核认定。与华侨、归侨有长期扶养关系的亲属申请认定侨眷身份的, 应当提供由公证机构出具的扶养证明。”可见, 现行的法律法规已授权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侨务部门享有认定归侨、侨眷身份的权力。在现实中, 侨务部门已经具备认定归侨、侨眷身份的能力和娴熟的认定标准和程序, 现将与归侨、侨眷身份具有较高相似性的华侨身份认定工作交由侨务部门来执行, 亦具有一定的延续性和合理性。

(三) 华侨身份的认定标准

华侨身份的认定应坚持严格证明标准, 适用行政诉讼法证据规则中的相关标准。因为在我国, 华侨在一定程度上较国内公民享有更广阔的权益。尽管采取优势证明标准可以激发更多的华侨归国以投身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中, 但容易引发国内一些公民为获得“华侨”这一身份而铤而走险, 通过一些非正当的程序以攫取华侨所享有的正当权益。关于华侨身份的认定标准问题, 亦必然会牵涉到“华侨”这一概念的外延问题。有学者认为, 为了华侨保护的全面性, 应对华侨的范围做扩大化界定即中国公民在国外工作、学习、生活, 不分时间和国家, 都是华侨。[1]此界定范围标准只排除了到国外旅游的中国公民, 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有利于激发更多的海外中国公民积极将国外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资本、人才等资源带回国内, 服务我国现代化建设。

(四) 华侨身份的认定程序

华侨应向原户籍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侨务部门提出华侨身份认定的申请, 并提供相关的证明资料, 如旧的护照原件、具有国内户籍的亲友的证人证言、涉侨关系抚养协议等, 前述资料不一要全部具备, 如果某一项足以证明华侨身份, 则可提供一项资料即可。根据《护照法》的规定, 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专门负责受理我国公民关于普通护照的申请, 为减少相关的成本, 侨务部门只作华侨身份认定的工作, 并无职权颁发普通护照, 但为了更好地区分国内公民与华侨, 有必要在普通护照中, 当侨务部门已经作出华侨身份的行政行为时, 相关的申请人应该持该行政行为的行政文书到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换发登记有“华侨”身份字样的普通护照。为体现华侨身份认定制度的及时、便民原则, 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可派出分机构进驻侨务部门, 并受理华侨换发普通护照的申请。

(五) 华侨身份认定后的形式

基于我国国情, 为减轻完善华侨身份认定制度的现实成本, 并与现行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相衔接, 在《华侨权益保护法》中应规定在某一定时间后, 华侨申请我国护照时, 须先由侨务部门作出华侨身份的行政行为后, 公安机关直接为其颁发具有终身唯一代码, 并登记有“华侨”字样的中国公民护照即可, 没有必要另外制作华侨身份证或者其他华侨证明证件。由于《出境入境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缺乏实施细则和相应的责任认定主体, 才导致其在实践中难以保证华侨护照的证明效力。因此, 在《华侨权益保护法》中应详细并明确华侨身份认定后的具体形式, 并再次强调华侨护照等同身份证使用的效力和增设相关部门不遵守该规定后责任形式。

(六) 华侨身份的认定救济

华侨身份认定问题属于行政机关的职权范围内, 故当侨务部门驳回、拖延申请人的申请或者申请人不满侨务部门关于华侨身份认定的其他行政行为时, 申请人有权向侨务部门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当华侨取得了侨务部门确认其身份的行政行为的行政文书后, 其应向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申请换发登记有“华侨”身份的普通护照, 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并应当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十五日内签发普通护照;对不符合规定不予签发的, 应当书面说明理由, 并告知申请人享有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申请人有权向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参考文献

[1]高轩.论华侨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的法律保护[J].暨南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4年第11期.

身份认定制度 篇2

一、办理依据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开具〈中国税收居民身份证明〉有关事项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45号)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境外注册中资控股居民企业所得税管理办法(试行)〉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6年第40号)

二、申请条件

企业或者个人(以下统称申请人)为享受中国政府对外签署的税收协定(含与香港、澳门和台湾签署的税收安排或者协议)、航空协定税收条款、海运协定税收条款、汽车运输协定税收条款、互免国际运输收入税收协议或者换函(以下统称税收协定)待遇

三、提交材料

(1)自然人纳税人应提供:

——《〈中国税收居民身份证明〉申请表》3份。——居民身份证或护照原件及复印件。

——无住所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居住满1年的个人,应同时提交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实际停留时间的相关证明材料。

——申请年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完税证明复印件。如在境内未交税,应以书面形式说明理由。

(2)企业纳税人应提供资料:

——《〈中国税收居民身份证明〉申请表》3份。——税务登记证副本原件及复印件。

——申请年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完税证明复印件。如在境内未交税,应以书面形式说明理由。

四、办理流程

五、办理时限

主管税务机关在受理申请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办结,需要报告上级税务机关的,主管税务机关应当在受理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办结。

论公司发起人的身份认定 篇3

[关键词]发起人身份形式要件实质要件

公司的始作俑者是发起人。他对公司的命运起着决定的作用,关系到公司的兴衰和存亡。因此,对公司发起人的身份的认定就至关重要,然而,我国公司法对发起人未作定义,到底什么是公司发起人?什么人可以成为公司的发起人?公司发起人认定的标准是什么?这些问题一直成为困扰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的难题。本文试图就公司发起人的身份认定问题作一肤浅的探讨。

一、公司发起人的概念之界定

我国《公司法》未对“发起人”下定义,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了我们在理论上的认识模糊与实践中的判断失误,因而如何界定这一概念就成为我们研究发起人的首要问题。

关于什么是公司发起人?各国对其规定存在较大的差异。在美国,公司发起人存在着设立人与创办人之别。所谓设立人是指在公司设立章程签名的人。其作用是签署并向州务卿递交公司设立章程,缴纳注册费用。所谓创办人,是指协助设立新公司的人。通常是由一些精明、有见识,并且具有一定社会影响的人来充任。其作用是:进行必要的营业资本和人事安排,以便使新的企业能够有效地运行;获取必要的资本为公司融资;完成公司的组建。在英国,没有设立人与创办人的区别,使用的术语类似于美国的创办人,泛指就特定项目负责组建公司,促使其开始运行并采取必要措施达致其目标的人。在大陆法系国家,关于发起人的概念,区分为形式发起人和实质发起人。形式发起人是指在公司章程上签名的人。至于事实上是否曾参与公司之设立,则在所不问。实质发起人是指实际参与公司设立或者负责筹办组建公司的人。我国学者对公司发起人的定义大致有三种:第一种观点认为,发起人为启动股份有限公司设立程序、依法完成发起行为的人。第二种观点认为,公司发起人是依照法律规定,并通过其活动使公司得以成立的人。第三种观点认为,公司发起人是指参与公司设立活动,认缴出资(股份),并在公司章程上签字盖章、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人。本人同意第三种观点。该定义概括了发起人的四个法律特征。参与设立、任缴出资(股份)、签署章程、承担责任。第一种观点没有明确给出判定发起人的身份的客观标准。第二种观点外延太大,即范圍过于广泛,因为通过其活动而使公司获得成立的人并非均是发起人。如接受发起人的委托起草公司章程或其他文件的人,并不在公司章程上签名盖章,自然不属于发起人。而股份有限公司以募集方式设立时,创立大会选举产生的董事会就在法定期间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设立登记,但董事会成员未必在公司章程上签名盖章,因此,也不一定均为发起人。

二、公司发起人的资格

公司发起人的资格是指哪些人可以充当公司的发起人,或者说是指能够作为公司发起人的范围。由于公司涉及到社会公众的利益,因此,各国法律对公司发起人均作了或多或少的限制。笔者认为,公司发起人应具备以下条件:

1.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由于公司涉及到社会公众的利益,因此,西方国家的公司法一般普遍规定,发起人必须具有民事行为能力,无行为能力人或限制行为能力人均不得作为发起人。只有具备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才能成为公司的发起人;行为能力欠缺者不能作为公司的发起人。这是由商主体制度、商法的保护交易安全原则、公司发起人之历史重任,以及商事代理制度的特有属性所决定的。(1)商主体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商主体具有商事能力,即商主体在商法上享有的商事权利能力和商事行为能力的总称。发起人作为商主体之一种,也当然应具有商事(民事)行为能力。(2)保护交易安全原则是商法上的一个重要原则。行为能力欠缺者因欠缺独立的意思表示,对公司的前景、设立公司所产生的法律后果等缺乏清醒的认识,不能满足保护交易安全原则的要求。(3)公司发起人是公司设立程序的启动者,决定着公司的生死存亡,承担着较重的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这就决定了行为能力欠缺者不可能充任公司的发起人。(4)在商法领域,商事代理只能来源于被代理人的委托,而不能来源于法律的规定和法院的指定,因此,商事代理只存在委托代理,而不存在法定代理和指定代理的情形。由于行为能力欠缺者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因而,他们不可能委托其商事代理人代理公司发起人的发起事务。有学者主张,行为能力欠缺者通过其代理人行使发起人之职责,是缺乏理论根据的,在实践中也是行不通的。

2.以营利为目的。营利性是商主体所追求的一个终极目标。能充当发起人的法人或非法人组织,必须是具有营利性的法人或非法人组织。非营利性法人或非法人组织,则受制于其目的性功能,不具备营利性的要件。在这个问题上,法律具有较强的政策性,通常对非营利性法人和非法人组织的发起人资格予以限制。如党政机关、军队、武警部队、政府机关和国家公务员,以及其他从事特定职业的人不能作为发起人,原因在于他们从事的是公共管理事务或者特定职业,在性质上与私人商业活动存在着根本的利益冲突;同时他们掌握着大量的公共资源,可能利用职权或工作之便,形成不平等的竞争。

3.不得违反竞业禁止之原则。现存公司之董事、经理、合伙人等不得作为与本公司业务相同的另一公司的发起人。因为,如果允许这些人设立与其所任职公司的业务相同的新的公司,就会发生所管理的公司与其自己设立的公司构成同业竞争,发生利益冲突。他们就可能将自己设立的公司的利益置于所任职的公司的利益之上,甚至会利用在所任职公司的管理者的有利地位,与自己设立的公司进行关联交易,损害其所任职公司的利益。因此,对这一部分人的发起人资格予以限制是必要的。

4.半数以上的发起人在中国境内有住所。即中国公民以其户籍所在地为居住地或其经常居住地在中国境内;外国人或无国籍人的经常居住地在中国境内;法人的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在中国境内。对发起人的住所的要求,主要是考虑一定数量的发起人在中国境内有住所,便于其开展各种活动,便于国家对发起人进行管理和对其活动进行有效的监督,防止其利用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的机会来损害广大社会公众的利益。

三、公司发起人身份认定之标准

对公司发起人的身份认定,各国公司法基本上都采用形式说,即法律仅以于章程署名者为发起人。笔者认为,这种做法没有概括出公司发起人的四个基本特征。仅在公司章程上签名盖章,但不参加公司的设立,也不出资,更不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能算他(它)是发起人吗?本人认为,对公司发起人身份之认定,必须把形式要件和实质要件综合起来加以考虑才是科学合理的。

1.形式要件。认定公司发起人身份的形式要件是参与制定公司章程,并在其上签名盖章。这是成为发起人的前提条件。公司章程是指根据公司法规定由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或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制定的公司必备的规范公司的组织与行为,以及公司与有关各方权利义务关系的基本规则的书面文件。制定公司章程是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或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的首要义务。我国公司法规定股东共同制定公司章程,是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应当具备的条件之一(第23条),并且规定股东应当在公司章程上签名、盖章(第25条)。发起人制定公司章程是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应当具备的条件之一(第77条)。尽管我国公司法没有明确规定,发起人必须在公司章程上签名盖章,但笔者认为,在章程上签名盖章是发起人共同制定公司章程的应有之意和必然结果。否则,公司章程是何人制定,则无从查证。制定公司章程,并在章程上签名盖章是区分发起人与股东、其他参与人(如律师、注册会计师等)的重要特征。

2.实质要件。在章程上签名盖章,是成为公司发起人的前提条件。仅仅具备这一条件还不够,还必须具备发起人的实质要件。(1)参与设立。发起人必须参与公司的设立活动,如筹集资金、安排人事、寻找场地,以及为必要的设立活动签订合同等。公司法第80条规定,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承担公司筹办事务。发起人应当签订发起人协议,明确各自在公司设立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可见,参与设立公司的活动,也是发起人应尽的一个义务。(2)认缴出资(股份)。出资是发起人最重要的一项义务,也是判断其是否具有设立公司的诚意的重要标准,还是其承担公司设立不能的民事责任的物质基础。只有发起人认真履行了出资义务,公司才有进行正常活动所需的物质条件,因此,公司法第84条规定,以发起设立方式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应当书面认足公司章程规定其认购的股份;一次缴纳的,应即缴纳全部出资;分期缴纳的,应即缴纳首期出资。以非货币财产出资的,应当依法办理其财产权的转移手续。发起人不按照前款规定缴纳出资的,应当按照发起人协议的约定承担违约责任。(3)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由于公司涉及到社会多数人的利益,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因此,公司法对设立公司的发起人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公司不能成立时的责任,包括发起人对设立公司所产生的债务和费用的连带责任;公司未能成立时返还股款、支付银行同期存款利息的连带责任;发起人对其订立的合同承担连带责任。公司成立时发起人的责任,包括資本充实责任和损害赔偿责任。

可见,发起人的实质要件是对形式要件的补充和加强。如果发起人仅仅在章程上签名盖章,而不积极参与到公司的设立活动中,不采取的积极的措施促成公司的设立,那这样的公司是永远不可能建立起来的,即使建立起来了,也可能与发起人所期待的公司相距甚远。只有将发起人的形式要件和实质要件综合起来考虑,才能真正地确定发起人的身份。

四、公司发起人的分类

依据不同的标准,可对公司发起人进行不同的分类:

1.依发起人欲设立的公司组织形式的不同,可将其分为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和有限责任公司的发起人。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就是为启动股份公司设立程序、依法完成发起行为、在公司章程上签名盖章的人。有限责任公司的发起人指筹办公司设立事务、认缴全部出资、在公司章程上签名盖章的股东。我国公司法仅规定了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而没有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发起人。事实上,有限责任公司同样存在着发起人或者起到发起人作用的人,即有限责任公司的将来的股东。其承办有限责任公司的发起事宜正是扮演着发起人的角色,发挥的作用与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的作用是基本一致的,因而,公司法上关于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的权利义务与责任的规定同样适用于有限责任公司设立过程中充当发起人角色的将来的股东。

2.依发起人设立公司的方式不同,可将其分为发起设立公司的发起人和募集设立公司的发起人。这是对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所进行的分类。发起设立公司的发起人是指认购拟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应发行的全部股份、在公司章程上签名盖章的发起人。募集设立公司的发起人是指认购拟设立公司的一定比例的股份、筹办公司的设立事项,在公司章程上签名盖章的人。

3.依公司发起人组成类别不同,可将发起人分为自然人发起人、法人发起人、自然人与法人混合发起人三种。自然人发起人是指公司的所有发起人均为自然人的发起人。法人发起人是指公司的发起人均由法人组成的发起人。自然人与法人混合发起人,是指公司的发起人由自然人和法人共同组成的发起人。

参考文献:

[1]施天涛:公司法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8月版

[2]赵修华:论公司发起人的概念、资格和法律地位[J].政法学刊,1999.4

[3]覃有土:商法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1月版

[4]金朝武:公司发起人初论[J].广州大学学报(综合版),1999.1

[5]施天涛:公司法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8月版

[6]薛荣:公司发起人法律刍议[J].经济问题,2001.1

关于身份证明一致性的认定 篇4

为了规范房屋登记行为, 维护房地产交易安全, 保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登记机构必须仔细审查申请人提交的资料, 而面对现在持有各式各样身份证明的申请人, 登记机构对申请人的身份也应当仔细审查, 应当确保申请人提交的身份证明的真实性、有效性且申请人系身份证明记载的民事主体。然而随着社会不断发展, 申请人的身份可能发生改变, 登记机构在审查身份证明时又该如何操作?如果房屋所有权人原登记时采用中国居民身份证, 出售房屋申请登记时已移民国外, 持有外国护照, 如何认定身份的一致性?

一般情况下, 申请人的身份不发生改变的话, 中国境内的自然人的身份证明是居民身份证, 外国人士的身份证明为护照和中国政府主管机关签发的居留证件。而中国公民移民国外,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出境入境管理法》第三条规定, 居住国内的公民因私出境, 须向户口所在地的市、县公安局出入境管理部门提出申请, 需提交户口簿或者其他户籍证明等相关资料;第七条规定, 居住国内的公民办妥前往国家的签证或者入境许可证件后, 应当在出境前办理户口手续。出境定居的, 须到当地公安派出所或者户籍办公室注销户口。所以移民国外持有外国护照的人, 在其原户籍所在地公安派出所有身份变更记录。在申请办理房屋登记时, 如果提交的身份证明不一致, 申请人应当提交原户籍所在地公安机关出具的身份变更的证明书。

另外, 移民国外的外籍华人, 在申请办理房屋登记时如需证明其身份, 还可由其现居住地所在国使、领馆出具的身份认证书 (外文须提供中文译本) 来证明其身份的一致性。

再者, 申请人的身份证明前后不一致时, 还可以通过公证机关来公证其一致性。申请人目前持有外国护照的, 根据《房屋登记办法》的规定, 有关房产所有权转移的涉外和涉港澳台的法律行为, 必须办理公证证明, 然后由房地产管理机关办理房屋登记等行政事宜。申请人移居国外持有外国护照, 其房地产权以原国内身份证明登记的, 在申请办理房屋转移登记时, 为了证明申请人的身份, 可以提交公证机关出具的身份或身份变更的公证书。

身份认定制度 篇5

一、争议分析

随着国企股份制改革方向的确立, 国有资产的证券化、权利化不断推进, 为适应公司现代治理方式的需要, 国家工作人员在国有控股、参股公司中存在的法理依据和认定方式也要相应调整。

目前, 我国国有企业基本上改制成为国有独资公司、国有控股公司和国有参股公司等三种公司制形式, 初步建立了“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根据刑法第93条及公司法有关规定, 国有公司是国有资本单独出资的公司, 其董事会由负责监督管理国有资产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机构行使股东会职权, 并可以授权董事会行使股东会的部分职权, 所以国有公司中国家工作人员的范围较易界定。但在国有控股、参股公司中, 国家工作人员的认定在实践和理论上争议较大, 目前主要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 应该尊重公司的市场独立主体地位, 主张限制国家公权力对经济的过分干预, 除非有书面或口头的证据证明其和国有单位之间存在委派关系, 否则不应当认定为国家工作人员。另一种观点认为, 在国有控股公司中, 由于国有经济对公司经营有控制权, 公司监督、管理公司资产的人员具有一定的国家意志性, 所以可以称为国家机关或公司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从事公务的人员, 属于国家工作人员;但国有参股公司中, 由于国家对于公司没有控制权, 只有受国家委派、代表国家行使监督、管理等职权的人员为国家工作人员。

第一种观点的认定标准过于笼统, 没有考虑在国有控股、参股公司中国家工作人员的本质特征和现实情况, 在司法实践上较难把握。第二种观点片面从国家对公司有无控制权方面判断国家工作人员的身份, 把问题简单化, 不符合现实情况。自公司法颁布实施以来, 公司已经成为我国市场经济的主体形式, 公司法规定了公司从成立到解散的各项规章制度, 赋予公司独立的法人资格地位、独立的公司财产权、自主经营权等内容。国有资产管理监督机构作为国有资产主管机构, 应当遵守公司法的相关规定, 尊重公司在市场中的独立地位。笔者认为, 在处理和公司之间的关系上, 国有资产管理监督机构既不能把国家的意志强加于公司, 也不能放松对国有资本的监督管理, 应该根据公司法及公司章程的规定, 通过在公司中委派代表人员履行国有股东权益的方式实现对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在认定国有控股、参股公司中国家工作人员时, 要结合刑法及公司法的有关规定, 分析国家工作人员的本质内容和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特点, 做到本质内容与外在形式的有机统一。

二、国家工作人员的实质内容

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判断标准在法学理论界曾有“身份说”和“公务说”之争, 但目前主流观点已就“公务说”标准达成共识, 并得到司法实践上的认可, 但如何具体理解这一学说的内容在司法实践上还存在一些困惑。

“公务说”强调国家工作人员“受委派”“依法从事公务”的特点, 但如何理解“受委派”和“依法从事公务”的含义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成为司法实践中争议颇多的问题。同时, 根据刑法第382条第2款的规定, 受国家机关、单位或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也属于国家工作人员。“受委托”和“受委派”之间的关系, 以及“监督、经营国有财产”和“依法从事公务”之间的关系也成为法学界广泛争论的问题, 厘清以上问题是认定国有控股、参股公司中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基础。

(一) 何谓委派、委托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 委派是指“委任、排遣, 其形式多种多样, 如任命、指派、提名、批准等”[1]在国有控股、参股公司中“依法从事公务”的具体内容及实现方式有所变化。《全国法院审理经济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议纪要》第4条规定:“国家机关人员依法履行职责, 国有公司的董事、经理、监事、会计、出纳人员等管理、监督国有财产等活动, 属于从事公务。”该条用列举的方式说明了“从事公务”在公司中的表现形式。和国家机关“依法履行职务”的从事公务的方式相对应, 在公司中, “从事公务”的变现形式为“管理、监督国有资产”。政府负有管理、监督国有资产的职责, 委托国有资产管理监督机构具体履行该职责, 在公司层面上, 该职责的实现形式为“管理、监督国有资产”, 根据公司法的规定, 具体表现为根据国有出资份额或股份额的大小履行国有出资人股东的相关权益。

(三) 国家工作人员的实质内容分析

“委托”、“委派”作为国家工作人员身份及职权来源与“依法从事公务”的工作特征之间是一种必要条件关系, 前者的范围要大于后者。“委托”和“委派”的内容不仅包括具管理、监督等职务内容, 同时也包括单纯的机械性、体力性的非职务内容, 而后者显然不属于“依法从事公务”的范围。

同时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实质内容进行了立法解释, 即“依法从事公务”, 具体为“代表国家机关行使职权”, ③与具体的排遣方式无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国家工作人员的一种, 由此推及国家工作人员的本质内容也应为法从事公务, 代表国家行使职权, 与具体的排遣方式无关。但在国家工作人员的认定中, 派遣方式是服务于“依法从事公务”这一本质目的的, 这也是司法实践中判断国家工作人员的最直接证据内容。

三、国有控股、参股公司中国家职权的表现形式

国有资产股份制改革是市场经济发展重要内容, 将国有资产在经济中的存在形式纳入到市场统一竞争层面上, 也是国有资产增值、保值的正确方向。在市场经济中, 国有出资方需要按照公司法及公司章程的相关规定履行出资人义务, 行使出资人权利。

(一) 国有资产的存在形式

根据公司法的规定, 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是企业法人, 有独立的法人财产, 享有法人财产权, 公司对法人财产拥有占有支配权。国有资产管理机构代表国家依法出资后, 就失去对国有资产的占有权、使用权和支配权, 不能随意撤资。国有资产的存在形式转化为相关股东权益, 具体表现为股东的投票权、知情权、调阅权以及根据公司法和公司章程的规定参与公司日常管理的权利, 比如在公司管理职权岗位中委派、提名股东、董事, 委派、任命、提名、推荐公司管理人员等。

(二) 国有出资人的权利行使形式

公司法对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的权力机构、决策方式、管理人员的产生方式、责任承担等进行了全面的对定。股东作为公司所有者的基本单位, 依据公司法的规定享有权利、履行义务。在国有控股、参股公司中, 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委员会行使股东权益的方式主要是:委派股东代表参与股东会、股东大会, 通过投票表决参与公司重大事项的决定;推荐董事参加董事会参与公司经营管理方针制定等活动;根据公司法及公司章程的规定, 委任、任命、提名、推荐管理人员等方式具体参与公司的日常管理。

四、国有控股、参股公司中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认定

笔者认为, 国有控股、参股公司中国家工作人员的认定, 要综合刑法及公司法的规定, 充分考虑国有控股、参股公司中国有工作人员的实质内容及形式要件, 结合公司结构的实际情况, 做到本质和形式的有效统一。

(一) 国有控股、参股公司中国家工作人员身份认定的理论依据

刑法第93条第2款中对国有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国家工作人员论。具体到国有控股、参股公司中, 国家工作人员“依法从事公务”的主要内容为“监督、管理国有资产”的活动。根据公司法和公司章程的规定, 国有资产出资后成为现代公司的股东, 国有监督管理机构根据国有出资额或股份额的大小依法享有股东权益, 在公司中代表国家行使职权的人员应该属于国家工作人员。

(二) 国有控股、参股公司中国家工作人员认定的具体规则

1.一般原则

在认定国有控股、参股公司中国家工作人员身份时, 要根据公司法及公司章程的规定, 厘清属于国有资产出资方承担的权利义务, 在法律及公司章程的授权范围内, 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委派、任命、提名、推荐的人员代表其在公司中履行应当由国有资产出资方履行的职权, 该人员属于国家工作人员。

2.特殊情况认定

在公司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 有需要按照公司法规定履行股东会、董事会投票选举程序的, 属于国家工作人员同时接受非国有出资方的委托, 代表非国有出资方参与公司的管理工作, 这种情况并不影响其国家工作人员的身份。在认定国有控股、参股公司中国家工作人员身份时, 要充分考虑公司资产的构成以及股东之间的协议等现实情况。比如, 有些国有控股公司中, 其他股东出资额或股份非常少, 不参与公司的具体管理工作, 全权委托国有资产出资人具体管理公司, 该公司就和国有独资公司的管理形式非常类似, 在认定国家工作人员时可以参照国有独资公司中的规定认定。在国有控股、参股公司中, 经负有管理、监督管理资产职责的组织批准或者研究决定, 代表其在公司及分支机构中从事职权工作的人员也应属于国家工作人员。比如, 一些国有控股公司会设立党委监督、管理国有资产, 经过该公司党委批准或研究决定人员应该属于国家工作人员。

3.具体分类认定

(1) 股东、董事、监事。

根据公司法的规定, 股东由出资方通过委派、委托的形式产生, 代表出资方履行出席股东会、股东大会, 行使股东权利, 所以由国有监督管理机构委派的股东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由公司股东会、股东大会直接选举的, 属于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提名、推荐的董事、监事属于国家工作人员。在非国有公司的董事会、监事会中可能也会存在职工代表, 其产生方式是由职工代表大会或其他民主形式选举产生, 职工代表不应属于国家工作人员。

(2) 董事长、副董事长。

根据公司法的规定, 有限责任公司的董事长、副董事长的产生由公司章程规定, 所以国有控股、参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副董事长是否为国家工作人员要根据公司章程的规定, 如果公司章程规定董事长、副董事长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委派、任命、提名、推荐的方式产生, 则该人员属于国家工作人员。但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副董事长由全体董事的过半数选举产生, 所以国有参股股份有限公司中, 董事长、副董事长的产生要根据国有资产在公司中的股份额大小以及股东之间的协商安排, 但国有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副董事长一般为国家工作人员。

(3) 经理和副经理、财务负责人。

经理是具体履行董事会决议的执行结构, 根据公司法规定, 无论是有限责任公司还是股份有限公司, 都由董事会决定聘任或者解聘经理, 经理对董事会负责。所以, 从经理产生的规则来看, 聘任或解聘经理应该属于公司的自主经营权, 除非公司章程或董事之间协商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推荐、提名, 否则不属于国家工作人员。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不断健全, 公司经理的职业化程度非常高, 流动性强, 具有非常明显的市场化特点, 理应逐渐退出国家工作人员的范畴。同时, 公司副经理、财务负责人由经理提请董事会聘任或者解聘, 所以公司副经理、财务负责人等属于公司自主经营的范畴, 不应属于国家工作人员。

(4) 公司其他负责管理人员。

根据公司法的规定, 公司经理有权决定聘任或者解除由董事会决定聘任或者解聘以外的负责管理人员, 主要是指公司日常经营的管理人员, 这些人员对公司经理负责, 不应属于国家工作人员。

参考文献

身份认定制度 篇6

按照市政府及社保部门的要求, 参保人员的申报工作在今年3月15日前应完成, 6月底前完成所有审批工作。为此, 全市各区档案局馆紧急行动起来, 投入大量人力、物力, 在两三个月时间里顺利应对查档高峰, 赢得了百姓好评。2月21日至3月8日, 硚口区档案馆在十多天时间里就接待了查档人员1100多人次, 利用档案3200多卷次, 510人的身份及参加工作经历得到确认。江岸区档案馆共接待查档利用115人次, 调卷226卷, 为24人出具身份证明。可以说, 在每个区的档案馆中, 查档者都络绎不绝, 工作人员应接不暇。

各档案局馆在提供档案服务中发现一些问题, 由于企业改制、撤并、破产等因素, 导致企业或个人档案丢失现象较严重, 有些档案并未移交档案馆保管, 致使档案馆无法提供相应档案。为此, 各区档案局馆纷纷采取补救措施, 如江汉区提出为未参保集体企业职工及退休人员, 特别是原“五七工”和“家属工”参保人员建立健全档案, 在已确认身份的基础上, 按统一格式、统一要求、统一标准, 为每一位参保人员建立档案。

通过此次查档高峰, 武汉市将会加大对破产、改制企业档案的妥善处置和保管, 满足普通百姓对档案的查阅需要, 为普通百姓提供实实在在的便利。

身份认定制度 篇7

一、三龄两历一身份存在的问题

1.出生时间前后不一致,个别干部档案中年龄记载前后时间相差一个月、几个月、甚至几年,部分年龄偏长的干部年龄出现阴阳历混淆填写情况;个别干部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将出生日期有意识地改到符合特定要求范围,导致前后记载年龄出现不一致的情况;或者由于工作人员疏忽失误、本人不认真、委托他人代填年龄等基本信息造成不准确。

2.党龄时间前后不一致,在我党的历史上,不同的时期对党龄的计算方法不尽相同,由于对入党的起算时间不太清楚,或间隔时间长记忆有误错填入党年份。

3.参加工作时间前后不一致,有的干部因认识有误,错将参加工作时间从转正定级时期开始填写;个别干部在工作期间出现断层因认识记忆有误错将参加工作时间等同工龄时间填写;个别员工调入前后工资审批表中参加工作时间记录不一致。

4.学习经历存在问题,由于认识不全面,有的干部误填在职研究生教育既有学历又有学位;错把培训经历填为学历;有的干部档案中缺失相应的学籍及授予学位证明材料;个别干部未对已取得的高学历相关材料及时归档;在境外获得学历没有相应留学中心的认证归档。

5.工作经历存在的问题,有的合校干部档案中缺失部分工作期间所形成的材料,究其原因是工作人员不认真未及时将职工登记表、干部履历表等能证明其工作经历的材料归档;个别干部档案由于个人疏忽缺失在国外进修任职工作期间的证明,造成工作经历的材料断层。

6.干部身份存在的问题,由于历史原因或合校前各院校的管理模式不同、档案人员的缺乏,领导不重视等情况,致使个别档案中第九大类缺失《以工代干转干审批表》《录用干部审批表》《工资待遇审批表》、派遣证等材料。

二、三龄两历一身份认定的方法

根据上述三龄两历一身份存在的问题做好其认定工作,直接关系到组织部、人事处选拔利用干部的效率,同时关系到档案当事人职称职务等待遇的切身利益。认定工作不能凭经验下结论,需要按照国家政策法规实事求是的严格执行审核。依据最新干部任免审批表及干部履历表中记载的内容逐页核对档案材料,通过建立审核笔记,记录审核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需要补交的材料内容,将相关最新信息及时反馈给组织人事部门及档案当事人,限定档案材料补交齐全的时间。

1.出生日期的认定,“根据中组部、人事部、公安部《关于认真做好干部出生日期管理工作的通知》及《关于办理退(离)休手续时认定出生日期问题的通知》,当档案记载出生日期与户籍登记不一致时,应以干部档案中记载出生日期最早的材料为依据”[1],如入团志愿书、中学生登记表、中学生政审表等材料。如遇阴阳历出生日期混填的情况,经查阅《万年历》审核后,以阳历时间作为认定的出生时间,并告知本人今后一律改写阳历为出生日期。

2.入党时间的认定可以参看中组部《党员管理手册》中计算方法,即1956年9月15日—1969年3月31日及1982年9月6日至今,入党时间认定为须经上级党委批准党员大会接收为预备党员之日,1969年4月1日—1977年8月11日及1977年8月12日—1982年9月5日入党时间认定为上级党委批准之日。根据《入党志愿书》记载,对于我校大部分80年代后期入党的干部来说,是以支部大会接收为预备党员之日作为入党时间,党龄则从转正日期记起;对于参加其他民主党派的干部入党时间审核按其相应的民主党派材料认定。

3.对于干部档案中工作时间前后不一致的情形,据《劳动人事部关于解决原下乡知识青年插队期间工龄计算问题的通知》及《国家教委、人事部、劳动部关于博士生和在职人员考取硕士生学习期间工龄计算问题的通知》等确认干部参加工作时间的政策性文件,将能够反映早期参加工作时间的材料如招录审批表、应征入伍登记表、知青上山下乡证明表、职工登记表、毕业生转正定级审批表、报到证等为参考凭证审核确认,对于没有组织批复而更改参加工作时间的可以不予承认。同时注意工龄与参加工作时间的区别。连续工龄是员工在一个或若干单位工作按规定前后可以连续合并计算的工作时间,如博士生学习期间开始计算工龄,但是参加工作时间则为实际参加工作之日。

4.不同于出生日期、入党时间、参加工作时间等一经确定不再变动,干部的学历学位状态呈现动态性,所谓学历是指个人最高层次的一段学习经历,应以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或经其认可的单位出具的学历证明诸如毕业证书、结业证书、肄业证书认定。学位是指具有某种学术水平或专业知识学习经历的个人受教育的一种身份象征。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之分。对于某些特例,如一个人通过在职教育获得研究生学历但没有学位,然后又以同等学力攻读学位,获得某学科硕士(博士),则在审核学历学位认定栏中分为两行填写在职教育情况,可依据国家统考科目成绩合格证书、学位课程成绩表、授予相应学位等材料进行审核;对于党校学习获得党校学历者统一划入在职教育中,审核应以党校成绩表、鉴定表、学员登记表、学历证明等为依据。其中在各级党校培训、进修一年半以下的不可作为学历填写;对于1970—1977年高等院校的毕业生应以“大学普通班”学历填写,通过高校毕业生登记表或高校选拔生登记表认定审核;对于恢复高考制度的全日制教育,学历学位认定以高校学生登记表、学习成绩单、报考攻读研究生登记表、毕业生登记表、授予学位决定等材料为佐证;对于干部专修科学历,中组部《关于干部专修班科毕业学员学历问题的答复》中指出,此类学历认定归属为全日制教育的大专学历;对于军校教育学历,“按照国家教委、总参谋部、总政治部联合下发的《关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院校学历证书实行统一制作和管理的通知》的规定”[2],审核其学籍材料及毕业证书进行认定;对于国外颁发的学位学历证书应由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负责出具认证材料。不论上述哪一类型学位学历,由于某些因素造成干部档案缺失审核认定学籍材料,需要通知本人按规定期限补交学籍材料至组织部,作为变更学位学历的依据,经过上级部门审核无误后签字盖章认定归档。

5.工作经历的确认,工作经历体现干部在不同时期、不同单位的工作变动情况,经历的填写要前后衔接,依据《干部履历表》《职工登记表》《干部任免审批表》及《转正定级审批表》等认定,对于缺少某阶段工作期间的材料催促当事人补办相关的佐证材料上交组织部门经过审定核实后签字盖章及时归档。

6.干部身份的确认审核,对于全日制毕业的学生,依据《高校毕业生就业通知书》、试用期《工资待遇审批表》及试用期满的《转正定级审批表》等材料进行认定审核;对于由军队转入学校的干部,应据《干部调整级别报告表》《军官任免晋衔报告表》《入伍登记表》及《退伍军人登记表》进行审核;对于从社会上录用的工人干部,依据《以工代干转干审批表》《录用干部审批表》及《任免干部审批表》等文件认定,若以上认定相关资料存在疑问或缺失,需要补交单位的批复文件或其他佐证材料到组织部核实后上级领导签字并加盖公章及时归档。

7.干部人事档案中其他专项审核内容,对于奖惩情况,国家级及省级的奖励不论时间远近一律填写,并补交相应的获奖证书至组织部,审核无误上级签字盖章认定;最新干部履历表及干部任免审批表对于家庭成员情况填写主要以配偶、子女、双方父母(如父母去世需注明)及对职务升迁有重大影响的社会关系为审核依据。

三、做好干部人事档案三龄两历一身份的举措

1.审核认定制度的形成,三龄两历一身份审核是一项政策性极强的长期认定工作,需要我们严肃认真对待。人事档案是集不同部门的分散材料为一体,并非一项独立管理工作,可以通过培训、讲座、电视网络广播的渠道扩大干部人事档案收集材料宣传,增强人事档案对当事人的切身利益意识,由本人认真填写三龄两历等信息相关材料。鉴于人事档案的动态性,管理人员严把材料入口关,拒收无本人签字及单位盖章的文件,对不断补充符合归档的材料依照三龄两历一身份标准审核,及时更新原有个人信息,免于同一信息有不同版本的出入。

2.稳定管档队伍,通过组织不定期培训,与不同高校间的学术交流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工作中做到“手勤、脚勤、嘴勤”严把归档材料的鉴别关、质量关。积极争取学校领导的重视,加大档案管理系统、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扫描仪、服务器、灭火器材等软硬件的配套设备到位,同时保障管档人员满编状态。

3.人事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可以利用先进的硬件设备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实行计算机管理和控制。由于人事工作内容有很大相关性,需要互通信息有无。鉴于目前我校人事工作处于分散状态,各部门信息资源无共享,容易造成数据不全或重复工作较多,面对各种信息版本的多样化,利用本校的局域网,“根据《保密法》规定设置用户查询访问借阅权限”[3],通过建立人事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实现资源的共享,保持数据的一致性、时效性。电子化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应用,将会尽量减少人为接触纸质档案,从纸质源头避免有意涂改重要信息的可能,同时延长纸质档案的使用寿命。

人事档案的动态性决定三龄两历一身份的审核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复杂、烦琐地工作,认定过程需要管理人员严格按政策规律办事、坚持原则、实事求是。三龄两历一身份的审核认定工作也使教工认识到人事档案信息真实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职称测评、干部任免、身份认定、社会保险的承办等,进而使其实事求是、认真负责地填写各类人事信息材料,从源头杜绝造假。从而保证人事档案的真实性、准确性,为高校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可靠依据。

参考文献

[1]牛蕊,潘丽敏.干部人事档案“三龄一历”的审核和管理[J].山西档案,2008(3).

[2]郑美虹.人事档案“三龄一历”内容失真探析[J].北京档案,2005(6).

上一篇: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下一篇:中国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