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2024-11-07

古镇的可持续发展研究(精选7篇)

古镇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篇1

摘要:以我国著名古镇——浙江西塘为例, 探讨旅游业的发展, 对旅游地带来的社会影响。其中, 社会影响主要从以下三方面来进行体现:旅游地经济指数变化、旅游地物质环境变化、旅游地社会文化影响。

关键词:旅游业,社会影响,西塘

1 概述

作为旅游学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 旅游业的社会影响研究可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将其划分为经济影响、物质环境影响和社会文化影响三个大的类别。经济影响主要表现在创汇与平衡收支、旅游与财政、就业、交通等多方面。物质环境影响则主要体现在提高民众保护生态环境意识;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必要的经费, 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质量等方面。社会文化影响则是在促进当地文化交流和保护, 增进不同文化和历史背景的国家与地区之间的了解, 促进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的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 研究区域概况

西塘, 前名斜塘, 平川, 属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 为江浙沪三省市交界处, 是春秋时期吴越两国的边界, 故有“吴根越角”之称。作为江南六大古镇之一的西塘, 历史悠久, 文化底蕴深厚, 被誉为“生活着的千年古镇”[1]。

西塘全镇总面积83.61平方公里, 其中古镇区面积近2平方公里, 人口6.2万。她原汁原味地保留着上千年的古老建筑和人文习俗, 而且已于2001年7月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的预备清单。2003年11月, 西塘被建设部确认为“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2003年12月, 西塘又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2003年度世界遗产保护杰出成就奖”。

3 旅游业的社会影响分析

3.1 旅游业的经济影响。

西塘古镇自1997年开发旅游业以来, 凭借其独特的人文优势和丰富的资源环境, 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收益和社会效益, 为当地的经济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通过查阅嘉兴市统计年鉴, 收集到嘉兴市及嘉善县1996年至2012年的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率数据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及增长率数据 (见图1、图2) 。

图1描述的是1996年至2012年间, 嘉兴市和嘉善县生产总值及增长率情况。从图1我们可以看出, 1996年以来, 嘉兴市及嘉善县经济处于持续增长状态, 虽然增长率水平存在波动, 但总体呈现上涨的态势;图2则更加直观地表现嘉兴市和嘉善县第三产业的增长情况, 尤其是嘉善县, 在1996至1997年间, 其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增长率大幅度提高, 由1996年的12.8%直接跃升至1997年的26.8%。这和嘉善县在1997年开始开发西塘旅游文化产业有着密切的联系。

由此, 可以得出, 西塘旅游业发展所创造的旅游收入极大的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为当地和嘉善县的发展积累了更多的建设资金。

3.2 旅游业的物质环境影响。

西塘旅游业的发展, 促进了当地旅游收入的大幅增加, 为当地的环境整治与保护工作提供了资金保障。近年来, 西塘镇在河道治理、水生态修复、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工业污染源控制整治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城镇环境和农村环境有了明显改善, 经济、环境保持协调发展, 基本达到省级生态镇预验收要求。因此, 在2005年10月18日, 西塘镇通过省级生态镇的预验收, 这也证明了西塘镇的环境治理卓有成效, 古镇生态环境风貌保护良好。

3.3 旅游业的社会文化影响。

旅游业的社会文化影响, 简单的说, 是对人的影响, 是旅游地居民通过与游客的直接或间接接触而受到的影响[3]。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在接待地或旅游目的地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关于接待地或目的地的特征, 包括对于主-客关系的影响。如, 文化效应、犯罪、示范效应等;另一类是旅游对基础设施和当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影响, 如旅游开发对地方资源和设施形成的压力, 输入外来劳动力对当地就业造成的压力, 当地语言、文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等[4]。所以, 旅游社会文化影响研究的焦点往往集中在旅游目的地, 而不是旅游客源地。

通过实地发放问卷, 个别访问等方式, 我们了解到, 当地居民对于当地旅游资源开发总体上抱着支持的态度。47%的居民认为当地的旅游开发对于自身有很大的提高, 如扩大了自身的知识面等;19%的居民认为旅游开发影响了当地居民日常的生活秩序;16%的居民认为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增加了他们的财富积累;有16%的居民认为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使得当地的环境受到了污染。其大致图示如图3。

此外, 大量国内外游客的不断涌入, 也激发了当地居民学习外语的兴趣,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当地的文化内涵, 提高了当地整体的文化水平。并且, 由于是特色的古镇文化旅游, 使得当地的传统习俗, 节日风俗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与传承。

4 关于旅游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从以上对西塘古镇旅游业发展所产生的社会影响的分析, 我们不难看出, 旅游业的发展对旅游地有着很大的影响。综合旅游业发展产生的有利与不利因素, 对旅游业的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4.1 保持地方特色风貌。

在整个旅游业规划和建设的过程中, 一定要遵循保持特色的原则, 也就是说, 任何景观、建筑物的新建都应以不破坏旅游地原有的地方特色为前提。除此之外, 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应该引起政府的格外重视。

4.2 有侧重点地加强宣传教育。

当地居民对旅游业的态度对于该地区旅游发展能否取得成功是至关重要的, 从前文的分析中可以看出, 西塘居民对当地的旅游发展普遍比较支持, 但是不同群体感知的情况有所不同, 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在旅游宣传中有所侧重, 特别要增加与那些非旅游从业居民之间的沟通。另外, 地方政府可以考虑由财政出资, 定期举办社区旅游免费讲座, 邀请该领域专家学者或是有丰富经验的从业人员为当地居民做报告, 报告的内容可以涉及:居民旅游环保意识的培育、参与旅游致富经验交流等。

4.3 建立完善的旅游影响评估和监控系统。

当地政府部门应该注意实时监控, 定期评估旅游发展带来的正面和负面效应, 尤其要注意分析旅游对本地居民的种种影响, 防止居民与游客之间或是居民与旅游开发商之间的矛盾激化到不可调和的程度而引发冲突, 以做到防患于未然。

结束语

总的说来, 旅游业的发展对旅游地所产生的社会影响, 会因物质生活水平的基础条件、社会物质文明程度、自然环境条件、文化传统习俗等的不同而各异。旅游在对于接待地社会的作用总体上是积极的, 必须确立社会性的旅游发展观, 寻求一种在旅游开发的同时又能有效保护传统文化及其所依托的生态环境、使旅游与文化持续协调发展的模式, 尽可能在开发之初注意实现接待地包括社会、经济、文化和环境等重要方面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余琪.从体验经济视角探求古镇旅游产品的深度开发——以西塘古镇为例[J].江西科技示范学院学报, 2008 (2) :40-43.

[2]Butler, R.W.A Segmentation Analysis of Resident Attitudes to Social Impacts of Tourism[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7 (4) :560-590.

[3]李先锋, 何健.乡村旅游对回族社区居民社会文化影响的实证调查与分析——以宁夏古城村为例[J].资源与产业, 2010 (12) :1.

[4]叶玉洁.旅游对目的地居民社会文化的影响[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8 (356) .

[5]李经龙, 郑淑婧, 周秉根.旅游对旅游目的地社会文化影响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3 (22) :6.

[6]刘葆, 苏勤, 葛向东.传统古民居旅游地旅游影响居民感知的比较研究——以西递、周庄为例[J].皖西学院学报, 2005 (21) :2.

[7]刘婕, 曾涛, 蔡红霞等.九寨沟旅游开发对安多藏民族文化的影响[J].资源科学, 2004 (26) :4.

[8]赵磊, 方成.社区居民参与古镇旅游经营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以朱家角和西塘古镇为例[J].财贸经济, 2011 (8) .

[9]刘德秀, 韩仁友, 秦远好等.三峡库区居民对旅游产业影响的知觉与态度[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4) .

[10]李志飞.少数民族山区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和态度——以柴埠溪国家森林公园为例[J].旅游学刊, 2006 (21) .

古镇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篇2

江南水乡古镇是在相同的自然环境条件和同一文化背景下, 通过密切的经济活动所形成的一种介于乡村和城市之间的人类聚居地和经济网络空间[1,2]。在中国文化发展史和经济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价值。根植于水环境的江南水乡古镇的保护与开发, 是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重大矛盾和难题[3]。这些古镇在现代化城镇的发展进程中面临着很多的问题, 需要及时地去关注并进行保护。作为浙江省历史文化名镇———湖州市新市古镇的保护与发展, 就是一个很好的代表。通过对新市镇保护发展之路的研究, 对其它江南水乡古镇的保护与发展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1 新市古镇概况

1.1 自然地理条件

新市镇位于湖州市德清县东部, 东与桐乡市相连, 南与杭州市余杭区毗邻, 北与湖州市南浔区接壤, 黄金水道京杭大运河绕镇达10余公里, 水陆交通方便, 位置十分优越。

1.2 社会经济状况

新市镇是德清县的经济重镇。近年来, 相继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全国小城镇综合发展千强镇, 全国环境优美乡镇, 浙江省中心镇、百强镇、文明镇、卫生镇、历史文化村镇、民间艺术之乡、体育强镇, 湖州市十强乡镇, 德清县副中心城市, 2003年被省政府列入杭州湾城市体系

2 新市古镇的历史风貌与特征

2.1 历史文化

新市又称仙潭, 是一座千年古镇, 蚕文化故乡, 具有1700余年的建镇历史, 有三潭九划十八块, 三十六条弄, 唐宋寺庙三座, 市河总长三千余米, 原汁原味的明清驳岸1500余米, 明清河埠即码头一百二十个。

2.2 特色风貌

2.2.1 西河口

西河口是新市的一条千年古街, 南始陈家潭北至朱家桥, 市河将老街一分为二。河西历代为靠街楼, 基本保存清末民初水乡老街之特色, 还有古朴优雅的石库墙门、精美的砖雕民居、独特的封火墙、石砌的堤岸河埠, 充满着浓郁的水乡古镇韵味。

2.2.2 觉海寺

古刹觉海寺位于新市镇北迎圣桥北堍, 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唐宪宗元和十年 (公元815年) , 建成“大唐兴善寺”。至北宋治平二年 (公元1065年) 改名觉海寺, 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

2.2.3 古桥古弄

新市镇区最多时曾有36条弄72座桥。但因历史变迁, 目前保存比较完整的古桥有11座。

2.3 风俗及美食

新市羊肉黄酒节已有百年历史, 它选料考究, 做工精美, 在全国历届黄酒节评选中, 多次荣获国家级奖项。每年秋天都有举行新市羊肉黄酒节。

另外, 新市古镇还有举办蚕花庙会, 展销会等活动。

2.4 特色美食

新市古镇有很多特色美食。其中“张一品”羊肉是一家百年老店;另外还有新市茶糕、芽麦圆子、细沙羊尾、豆豉、干挑面、酥糖等, 均是具有上百年历史的地方特产。

3 新市古镇保护与发展的现状分析

新市镇政府重视对古镇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不仅完成了新市城市总体规划 (1998-2020) , 而且还编制了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就新市江南水乡古镇的保护与发展做了全面、具体的规划与设想[4]。在2006年获得了浙江省历史文化名镇的称号, 目前正在为申请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而开展相关的保护规划工作。

3.1 保护与发展的特色

3.1.1 古镇肌理的延续

新市在城镇发展的过程中, 充分地尊重了古镇原有特色, 整个城镇的发展与建设规模得到有效的控制。在整个镇中心区域范围内对建筑的立面和高度都有较严格的控制, 而且各建筑的规模及尺度也较符合古镇的肌理, 是一个适合居住与生活的小城镇。

3.1.2 古建筑沿河整片街区的保留

新市镇在历史发展中遗留下来的主要的历史地段有:北起包括觉海寺、寺前弄、胭脂弄在内的觉海寺地区, 中部以广福桥为中心沿市河两侧建筑在内的广福桥地区, 南至以市河为中心向东西两侧沿线展开的西河口地区, 其中历史价值最高的是西河口一带的历史街区。在新市的发展过程中, 值得肯定的是没有对古镇的保护停留在某一幢单体建筑或一座古桥, 而是从地段的保护角度出发, 对整个西河口一带的沿街古建筑进行整体保留, 并局部修复, 构成了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水乡古镇格局。严格遵循了真实性、完整性、可持续性的保护原则。

3.1.3 开发建设与古镇风貌的融合

新市镇在发展规划中, 不仅对新建筑的高度和规模进行严格的控制, 而且在建筑的立面上也花了不少心思。最典型的是镇中心区块的小区建筑, 在最近几年内开发的小区, 建筑的外立面统一采用江南水乡民居的风格, 形成一个个既现代又有传统符号的花园小区。

另外, 公园的建设也体现古镇风貌。新市文化公园的建成, 不仅给小镇居民提供一个休闲游憩的场所, 同时公园在该地段的设置也有着解说的功能。“仙潭十景”, 新市典故、风俗以及到现在的建园过程都有详尽的描述。碑刻长廊、黄石假山、亭廊、曲水、茶室、灯笼等等各个园林要素在无形中构筑起了一个解读新市古镇的网络体系。既能玩在其中, 又能让当地居民和游人体会到历史文化遗产的魅力, 受到很好的教育和启发。

3.2 保护与发展所存在的问题

3.2.1 水体污染严重

20世纪90年代乡镇企业的发展, 一系列有重度污染的企业纷纷进驻新市, 在短期内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居民的收入水平。但由于政府及当地居民生态意识的薄弱, 这种短期的发展势必将给新市带来永久性的破坏和污染。到目前为止, 新市镇的整个水网已经遭到了较严重的破坏, 已经没有居民去河中游泳、捕鱼、采菱、挑水, 小镇已失去了原有的灵性。水是江南水乡古镇的灵魂, 水体的污染将会成为新市镇发展的绊脚石。

3.2.2 保护区成空心地带

西河口、觉海寺以及很多的古桥古弄被完好的保存下来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但是我们保留的只是它的外壳———建筑本身, 而赋予建筑活力的居民及其生活模式却已经不复存在了。走在西河口, 两边高高挂起的灯笼也掩饰不了老街萧条的气氛。当地居民生活条件的改善加上政府的搬迁补助, 以前生活在西河口的居民除了一部分老年人外已基本上搬迁至新居。而剩下的这些老房子由政府出面统一进行了外立面的修复和局部加固, 形成了江南水乡古镇街的风貌。但是人去楼空的街区很少能吸引外地游客来游览, 只有本地人偶尔会带着一些外地的亲戚朋友去逛逛古街。

3.2.3 夹心饼模式

新市在20世纪80年代还留有很多老房子和弄堂。街区也是按弄堂来划分的, 居民每天穿梭其中。现在除了保护价值较大的三个地段, 其余地段的老房老弄正在渐渐消失。虽然新建筑在规划时都有对其规模有很严格的控制, 但在选址时是否有相关规定就不得而知了。而且在镇中心建设的速度远远大于保护的脚步, 从而使得保护地段被新的开发建设重重包围, 形成夹心饼的模式。缓冲带的缺乏, 导致保护地段在整个镇中心显得很突兀。

4 对江南水乡古镇保护与发展的启示

新市古镇的发展之路在一定程度上显现了江南水乡古镇在保护与发展中遇到的一些共同问题。政府意识到保护历史遗产的重要性, 在保护历史遗产的前提下进行城镇的发展。但是具体保什么、怎么保、保多少、如何变“保”为“宝”, 是一项很复杂的系统工程, 会涉及到多方面的利益冲突, 如何去平衡, 将保护与发展有机结合, 相互促进, 这是现代江南水乡古镇发展中普遍面临的棘手难题。通过新市镇保护与发展模式的研究, 对江南水乡古镇保护与发展得出以下启示。

4.1 转变保护方式

古镇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5], 是一部承载着一个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态变迁的活历史, 也是一座凝聚着世代居民劳动和智慧的集体创作的造型艺术, 所以保护古镇的历史遗产, 既是尊重古镇的过去, 也是尊重古镇的现在和未来。但古镇的保护价值并不仅在于其古建筑的价值, 更在于由生活在其中的居民所带来的一种江南水乡古镇的生活文化。有居民的地方才有活力。乌镇之所以发展那么成功, 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在旅游开发的同时对当地居民的人居环境进行保护, 为了在古镇中保留当地居民的生活模式, 投入了大量的研究和资金加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居民生活条件的改善。丽江在前几年的发展过程中, 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 把当地的纳西族居民全部迁出变为商业开发, 古城的特色在过度的旅游发展中渐渐逝去。在最近一期的保护规划中, 采取了一些补救措施。积极鼓励纳西族本土居民再搬进古城区, 并且政府还设立了专项补助基金, 用于迁入居民来修缮房屋。

另外, 古镇在保护的同时应传承历史文脉。以新市为例, 新市有很多风味特色:张一品羊肉、干拌面、茶糕等, 可以将这些特色文化融于老街区, 形成一条观光餐饮游憩相结合、商住两用的历史文化街区。

4.2 保护老城区, 发展新城区

历史遗产的保护不仅是保护一幢单体建筑或是一个历史建筑群, 还要保护周围的整体环境, 离开了周边的环境, 也就失去了解读建筑的语境[6]。因此, 我们在小城镇发展规划时, 应将老城区完整的保留, 并对其有机更新, 保留古镇的风貌特色。在保护老城区的基础上, 另辟新城。苏州就是一个保护旧城与发展新城结合得较好的案例。新市在发展过程中, 虽然划定了三个历史保护地段, 但是在古镇内还有很多历史价值不高但也值得保存的老房子和老弄堂。我们应将它们作为老城区的大背景来保护, 并通过修复得到后续的使用。

4.3 制定合理的城镇发展规划

江南水乡古镇的中心保护区是城镇的有机组成部分, 但在镇域范围内是属于很小的点状地块。我们对古镇保护的理解不能只局限于对老城区地块的保护, 更要考虑新城、工业园区及广大农村地区与其协调发展。以新市为例, 镇上工业园区中经过招商引资进来的工厂部分是有严重污染的企业。而农村更是一个大染坊, 塑料厂、化工厂等, 不仅破坏了乡村景观, 也影响农民的健康生活。工业污染加上生活污水的直排, 使得江南水乡古镇的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 古镇的形象也大打折扣。因此, 我们的保护不应只局限于老城区, 而应从镇域或县域甚至市域的广度来进行整体规划, 加大保护力度。只有从更大区域内对江南水乡古镇进行保护, 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

5 结论

古镇的保护并不仅仅需要是政府部门的关注和重视, 更需要相关专家和广大当地居民的共同支持和参与。对于江南水乡古镇的发展与保护, 需要在发展的过程中制定相关的保护政策, 通过合理的保护, 使得古镇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摘要:水乡古镇遍布江南各地, 在现代化城镇的发展进程中, 这些古镇正面临着很多的问题, 需要及时地去进行关注与研究。以江南水乡古镇——湖州市新市镇作为案例进行调查研究, 分析古镇保护与发展的现状, 从中得出形成江南水乡古镇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总结。

关键词:江南水乡,新市古镇,保护,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阮仪三, 邵甬, 林林.江南水乡城镇的特色、价值及保护[J].城市规划汇刊, 2002 (1) :1-3.

[2]王云才, 李飞, 陈田.江南水乡古镇城市化倾向及其可持续发展对策——以乌镇、西塘、南浔三镇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7 (6) :700-703.

[3]周乾松, 中国古镇保护尚须警钟长鸣[J].城市问题, 2004 (6) :63-66.

[4]陈林玲.水乡古镇的保护与发展——新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举要[J].浙江建筑, 2000 (6) :18-19.

[5]阮仪三, 吴承照.历史城镇可持续发展机制和对策——以平遥古城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 2001 (3) :15-17.

古镇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篇3

古镇黎里, 地处江苏吴江市东南部, 距苏州市区40公里。镇东起中立阁, 西至望平桥, 南自新桥南路, 北至禊湖道院后的寺后荡, 面积47.4公顷。黎里镇形成于南宋, 至于人烟聚居则已有2500多年历史。在唐朝和北宋这段时间, 黎里的东西两头各有一个相对较大的村落, 而到了南宋初年, 大量的北方人口涌来, 使黎里迅速升格为集市、集镇, 初步形成了现在的黎里古镇的格局。明初发展成为一个较大的城镇, 以后发展为江南大镇。黎里古镇自南宋至今, 已有870余年的历史文化。悠久的历史给古镇留下来丰富的历史文物古迹, 目前古镇内还保存着宋、元、明清和民国众多的历史遗存。

同时黎里也是一座保存尚好的古镇, 至今仍保持明清时代的风韵。镇上鳞次栉比的宅院, 大都是明清两代的木结构两层楼房。街边铺面店堂相接, 弄堂相连, 其弄堂之多, 结构之奇, 为古镇一大特色。全镇有弄堂99条, 有走马堂楼底的跨楼弄, 有两弄紧依比翼鸳鸯弄, 有直插郊外的通风弄, 还有弄内生弄的迷魂母子弄, 在国内现存的弄堂中实为罕见, 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而且镇内古桥众多, 河岸优美, 构成了古镇的又一特色, 在1.5公里长的河道上, 横卧着26座形形色色的古石桥。从古至今有宋井、元代棂星门石柱、明代建筑鸿。现在寿黎里拥有不可移动文保文控单位计27处, 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处, 市级文物保护和控制单位26处。有统计数字表明, 时至今日, 黎里明清民国建筑超过了5.6万平方米, 在江南古镇中少有。

2 黎里古镇进行旅游开发的优势

黎里古镇进行旅游开发中有很大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 江南古镇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 而今保护得好的且开发较为成功的古镇不过周庄、乌镇、南浔、!直、同里、木渎等10多个, 即使将现在能够加以保护、复原的古镇全部汇集起来, 也不会超过50个。这些江南古镇从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角度来看, 仅仅沧海一粟, 珍贵异常。有统计数字表明, 时至今日, 黎里明清民国建筑超过了5.6万平方米, 在江南古镇中少有[1]。这使得黎里古镇在具有其他江南古镇特色的基础上, 又具有其他古镇不具有的宣传资源, 从而有利于古镇开展错位营销, 以达到吸引游客的目的。

(2) 地里古镇拥有丰富的人文资源, 古建筑、古桥、驳岸、河埠、缆船石, 历史名人及其流传下来的文化, 民俗风习等等, 凭借得天独厚的条件, 可以迅速吸引第一旅游市场, 即周边发达城市如苏州和上海一带的游客, 在此基础上向其他地方扩展, 第二市场可以是江苏和浙江的游客, 如果怕发展不顺利可以向长江中下游城市的游客扩展, 随着对外开放和同国外交往日益频繁, 海外游客市场也有很大的潜力[2]。旅游业作为一种先导, 以旅游为基础可以开发相关产业, 如餐饮, 娱乐, 文化等, 将大大有利于促进黎里经济的发展, 弘扬古镇的传统文化。

(3) 地处三角古镇旅游圈, 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古镇紧邻上海苏州等长三角洲经济发达的地带, 为古镇发展旅游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游客。

3 黎里古镇进行旅游开发的模式

黎里古镇还处于开发的初期, 应该对古镇开发的模式进行研究, 根据黎里具体情况采取一种或者几种开发方式, 现在存在的开发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 黎里古镇的保留式开发模式。保留式开发模式也被称为有限开发, 就是对黎里古镇现有的旅游资源有保留地合理地进行分区域或者是分种类地开发, 现在很多地区看到发展古镇的旅游产业可以给地方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容易产生急于求成的思想, 不仅容易造成对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重复开发, 而且容易造成对古镇资源的破坏。保留式开发就是选择开发条件较好的资源;保留式开发模式的另一层含义是指:对开发的旅游资源中的某些部分暂时不进行开发或对外开放, 暂时不进行开发并不是指永远不开发, 而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旅游资源, 合理规划后逐步进行开发。怎么才能先对古镇的中心街历史片区和梨花、南新街历史片区等进行第一批开发, 然后罗汉寺历史片区、中立阁历史片区等逐渐进行开发。黎里古镇陆上游有一大特色是钻弄堂。弄堂共85条, 其中70条是暗弄堂, 这些可以作为古镇的特色旅游进行全面开发的。

(2) 主题式开发:就是根据古镇的特色选准一个主题, 古镇的各种活动都围绕这一主题[3]。如云南省丽江古镇的主题定位在少数民族风情, 而离黎里古镇较近的周庄的主题定位是江南水乡, 只有有了特色主题才有旅游市场。而黎里古镇水乡特色非常明显, 水乡古镇的主街道、沿河街、巷弄、桥头、集市、广场等景观元素共同组成独具传统文化特色的历史街区;充满活力和激情的水乡街市也是黎里古镇的的特色之一, 水乡古镇的街市生活体现着古镇的现代活力, 是几百年来古镇街市文化发展演化的不竭动力, 街市和水市之间的廊街集市活动是古镇重要的贸易场所, 不仅给当地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而且繁荣了古镇经济, 而说书祭祀社戏庙会等地方民俗文化活动也很有特色。这说明了古镇的江南水乡特色明显, 同时具有很浓的历史文化色彩, 江南水乡加历史文化可以是古镇开发的主题, 其他古镇的特色可以围绕古镇的这一主题展开。

(3) 黎里古镇互补式开发模式。使主旅游吸引物与次旅游吸引物相互补充、相互配合, 同时协调开发的方式被称为互补式开发。所谓“主旅游吸引物”是指对游客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 能激发游客能前来旅游欲望的主要自然景观, 文化景观或者是人文特色等;“次旅游吸引物”对游客没有足够大的吸引力, 只能是“主旅游吸引物”的一个补充和映衬, 但它能使整个旅游更加丰富多彩而不至于低调乏味[4]。黎里古镇被费孝通先生称之为“水乡明珠”, 以水上明珠, 鳞次栉比的宅院, 相连的弄堂等做主旅游吸引物, 并一起他的景点作为次吸引物, 在宣传和规划上都要向主吸引物倾斜, 并逐渐挖掘其他的吸引物。

这三种模式不是相对立的, 可以相互配合, 如可以主题是开发和互补开发相配合, 把主题开发中的主题作为互补开发的“主旅游吸引物”, 把和主题相关但是不能成为主题的部分作为“次旅游吸引物”, 这样的配合会产生比单独采取某一种开发模式更好的效果。

4 黎里古镇的保护

在对古镇旅游资源进行开发的过程中, 要借鉴其他古镇开发的经验, 提高对古镇的保护意识。保护原则[5] (1) 整体保护原则, 针对文物街区古镇总体格局的地域历史特征采取从点到面到区域整体分层保护的原则; (2) 综合保护原则, 采取重点保护立面保护骨架保护结构保护网络保护和功能创新等综合方法做到物质形态与非物质形态保护相结合点线面保护相结合将建筑桥雕饰与水环境巷道古街区事迹民俗文化保护协调统一; (3) 保护与发展并重原则, 在不破坏古镇文化特质的前提下适当进行古镇旅游文化开发提升传统水乡古镇的现代活力。可以采取以下具体的保护措施:

4.1 全面保护黎里古镇的旅游资源、旅游品牌、旅游产品、旅游市场和旅游者

地方政府和当地的协会、企业、居民等应成立专门的古镇保护委员会, 来协调古镇旅游开发过程中的全部事务, 这样可以给协会适当的资源和权力从各个方面保护古镇, 协会为了保护古镇的资源至少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l) 制订有关黎里古镇保护旅游区条例, 因该实地调查并记录古镇的现有的资源特别是文物资源, 建立古镇保护管理档案, 对各种需要保护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标注保护层次 (如可以根据保护对象的价值划分为绝对保护、重点保护、一般保护) ; (2) 协会应该制订开发规划方案, 从宏观上把握开发的内容和进度; (3) 整顿古镇旅游市场, 保护旅游者的合法权益, 塑造古镇旅游的良好形象。

4.2 加强古镇保护的宣传

现代我国旅游区资源保护不到位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对资源及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没有进行广泛的宣传。旅游者、经营者、居民, 甚至有不少决策者根本不知道或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某些行为可能对旅游区的资源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首先, 向当地的居民及有关企业宣传有关文物和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 养成当地居民自觉保护文物和自然环境的习惯;同时在醒目的地方制作相关的宣传展板等向游客宣传保护环境, 爱护文物的重要性。

4.3 河流的保护

黎里古镇被称为水上明珠, 必将要对河流采取有效的措施, 使其免受污染。 (1) 修复部分已经干涸或污染的沿河长廊, 重现沿河廊街景观, 同时保持河水的流动性, 恢复水上明珠的原貌; (2) 修复沿河驳岸, 保护古桥和缆雕等构筑物, 对部分被破坏的驳岸进行修复, 使水面、驳岸与沿河绿化自然过渡融为相协调的沿河景观; (3) 加大对古镇周边水网的保护力度, 应该研究周边的企业向河内倾倒污水, 不得未经允许擅自利用古镇周边河道的水资源。 (4) 文物、古迹、遗迹保等人文资源的保护。首先应该对现在尚存的人文资源进行保护, 在此基础上可以对遭到保护的进行选择性的修复, 修复的前提是不能影响到古镇整体的布局。对难以寻觅的古迹历史人文故事应结合镇区绿地建设进行穿插, 有条件的可以进行有关文化活动的表演, 和游客主动的寻访, 体现古镇的人文内涵。同时文物保护单位的应按国家有关文物保护部门的要求对主要保护文物单位分为三类, 一类为重点保护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如柳亚子故居该建筑群等;二类为次重点保护单位包括洛雅草堂、周宫傅祠、东圣堂等三类为一般保护单位主要包括南社旧址等;三类为一般保护单位, 主要包括南社旧址等镇级文物保护点。

4.4 交通环境改善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自驾游成为越来越流行的旅游方式, 但是古镇是依河道发展形成的, 横向市河和市街不仅是黎里古镇的商业街市也是主要的交通干道, 而纵向的巷弄宽度很小目前只能作为游客步行的通道。现在机动车辆要穿过古镇必须经过从沿河市街, 这会对古镇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 黎里古镇应该做好应对这部分游客的准备。主要是规划沿古镇外围城镇干道形成机动车道, 并通过尽端路和停车场相结合的方式在古镇四周形成渗入古镇内部的机动车入口, 沿河街道作为步行街其同古镇区内的巷弄体系结合疏理出古镇。

4.5 对古镇的景观进行规划设计并形成特色

根据黎里古镇现在地理环境应该形成以市河步行街和沿街的古镇旅游景观主线, 沿市河两岸形成开敞性的滨水景观空间, 依托河道的自然形状, 通过游客空间位置的变换形成沿河、街富于变化的视觉走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城市人口逐渐增加, 生活在工业里的人们回归自然和古迹景观的欲望增强。黎里古镇作为兼有得天独厚的江南水上景观, 又有几百年来积累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文物古迹, 正好迎合了这种旅游趋势, 为当地政府发展旅游业提供很好的题材。本文研究了黎里古镇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并分析了发展的模式, 并为保护古镇提出了建议, 使古镇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并重。

关键词:保护,旅游,开发,黎里古镇

参考文献

[1]朱东风.黎里古镇文化特色保护[J].村镇建设, 2004 (6) .

[2]http://www.xici.net/d71685271.htm.

[3]田喜洲.巴渝古镇旅游开发与保护探讨[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2004 (6) .

[4]保护和开发双并重物质和精神双丰收[J].小城镇建设, 2010 (4) .

川南传统古镇保护研究与发展建议 篇4

20世纪90年代以来, 中国传统古镇以其特有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 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深厚的人文内涵、独特的建筑风貌, 受到众多国内外游客的青睐。然而, 在传统古镇迅速发展的同时, 我们也注意到, 传统古镇正面临着城市化进程的重大冲击, 存在失去其原有特色的危险。因此, 古镇保护与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如何使古镇发展与其人居环境协调发展, 是保证古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1 仙市古镇基本概况

仙市古镇位于四川省自贡市沿滩区, 原名仙滩, 始建于1400多年前的隋代开皇年间。仙市“因盐设镇”, 是以井盐文化主根系为依托萌生、发展起来的。

昔日, 这里是自贡井盐入沱江、进长江、溯赤水, 运往四川内外的第一个重要驿站和水码头。古镇距县城27 km, 北距自贡市区仅10 km, 至何市镇11 km, 南距瓦市镇10 km, 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利。古镇依山傍水而建, 占地约17.6 hm2, 27 900 m2的古建筑构成了独特的建筑风貌, 被誉为“中国井盐古道的明珠, 川南场镇风情的标本”[1]。

古镇自然风光旖旎、人文景观丰富、文化根基深厚, 民风民俗淳朴浓郁, 因其“四街五栅五庙一祠三码头和一鲤三牌坊九碑十土地”而远近闻名。古镇建筑保留着原有风貌, 寺庙祠堂众多。登高俯瞰, 仙市古镇的建筑布局宛若一个侧卧在釜溪河畔的仙女, 因此得名。

2 仙市古镇特色分析

2.1 古镇空间形态

仙市古镇以河为依托, 沿河逐渐发展起来。小巧玲珑的古镇, 背靠自富公路, 面临釜溪河, 南接山岭, 北连群峰;幽静的釜溪河, 蜿蜒过镇。

古镇内建筑密度较高, 肌理致密, 尺度感较好;与周围尺度较大的自然山体、田园及河流形成对比关系, 使彼此之间互为依托, 交相辉映。古镇民居院落、宗祠、庙宇、会馆等建筑类型齐全, 别具一格的“正”字形街坊格局保留完整。老店铺和住宅建筑都是以木结构为主建造, 古镇中的街道纵横排成一个“正”字形, 构成了富于变化的空间形态。

木柱粉墙, 青瓦黛脊的各式川南民居和建筑精美的庙宇错落有序的洒满河岸山坡, 雄宫伟庙点缀其中, 空间变化异常丰富, 对比协调、层次分明、韵律和谐。在河对岸桥墩坝上, 眺望古镇、群山, 好似一个侧卧河岸的仙女形象, 在河水的映衬下, 优美的轮廓更加清晰[2]。

2.2 古镇街道风貌

街道作为古镇内部的公共空间, 是人们交往的重要场所, 同时也因“街道—中间街—巷子—街道”的结构而形成了街区系统。

“四街”即是古镇的四条街:新街子、半边街、新河街、正街, 形似“正”字的平面布局, 紧凑有序。每条街道宽度不一, 形成了层次丰富的街道风貌。仙市街巷主次分明, 主街共3条, 分别为新街子、半边街、正街, 平均宽度3 m~5 m;次街1条, 名为新河街, 平均宽度3 m, 支巷羊肉巷, 平均宽度1.5 m~2.5 m。半边街和正街多为店铺, 高度5 m~7 m, 高宽比值H/D在1~2之间, 街道内聚, 在空间的渗透与融合中形成具有安全感、领域感、亲切宜人的交往场所。

鉴于商业活动的公共性, 传统店面都呈现出面街开敞的空间特征。而在店面背后, 通常为用实墙围合起来的民居, 高大的墙体在某些地段形成巷、弄, 其形象封闭而狭窄。正街与新河街的交汇处, 形成古镇最主要的街区节点;街宽5 m~6 m, 是街道的黄金地带, 也是街区中人气最旺之地。肉摊、鱼摊、菜摊琳琅满目, 人流熙熙攘攘, 形成古镇交往空间的中心。

繁荣的商业使街巷蓬勃的生命力延续至今, 街巷生活随着时间、空间的变化而呈现出不同的面貌。白天卸下门板, 店铺开敞, 街铺融为一体;建筑通过屋檐向外渗透, 增大使用空间, 同时也使得私密空间向公共空间平缓过渡。檐下空间, 为平日里街坊邻里休息、聊天提供了场所。正是这样的空间形态, 使得狭长的街道秩序井然, 并提供了全天候的社交、贸易场所。

“五栅”指的则是新街子两端, 正街两端和新河街一端的门户位置, 古时在此设立了五道栅门, 五道栅门全部关闭, 全镇皆成独立系统, 廊楼上留人值守, 有利于古镇治安防护和抵御外来袭击。但随着社会的发展, 今天的仙市古镇已经突破了这一边界。

2.3 古镇建筑特色

“五庙”即是江西庙、湖广庙、川主庙、南华宫、天上宫。准确地说, 是古时各地盐商在此建立的会馆。仙市古镇最具人文价值的历史遗迹, 是从清朝保留至今的两座外省会馆——广东会馆和福建会馆, 以及正在修缮中的陈家祠。由于保护意识和措施不当, 湖广庙、川主庙已不复存在, 江西庙也仅存前殿矗立在正街北端, 目前只有南华宫、天上宫和陈家祠保护较好 (见表1) 。

近百年来, 南华宫香火不断, 1958年更名为“金桥寺”。分为门厅、戏楼、院坝和大殿、耳房。其建筑雕梁画栋、鳌角凌空, 它不仅是庙会、社戏演出之地, 还是古镇集市的主要场所。天上宫的特色在于建筑形式的开放性。从平面布局看, 天上宫呈一个“凸”字形, 由山门、戏台、厢房、廊楼、大殿组成;在立体结构上, 天上宫则与街道交互穿插, 其东西两侧是连接戏台与大殿的廊楼, 廊楼下左右各开一个门洞, 半边街从门洞穿寺而过, 戏台与大殿之间的院坝既是寺庙的内在空间, 又是街道的中心区域。庙堂与民居相结合, 是仙市会馆建筑的特殊形式, 南华宫和天上宫更是将寺庙与街市融为一体, 令人分不清是街市, 还是佛寺;街中有寺, 寺中有街。使得这座寺庙具有了极其罕见的生活气息[3]。

3 仙市古镇保护现状与发展建议

3.1 仙市古镇保护现状评价

经过前期修葺、增补后的仙市古镇, 延续码头文化、展示古镇山水格局的魅力。古镇修建了景区入口、古镇广场;增加了街道景点标示;修缮了庙宇祠堂会馆等古建筑, 成为古镇的主要景点。对古镇环境进行了综合治理, 形成了古镇标志性景观, 加深了游客的记忆, 达到了古镇发展的目的。但对于历史文化资源的发掘利用, 古镇外在是形, 古镇文化内在是神。仙市古镇尚存一些不足, 还需充分挖掘古镇文化, 理清历史脉络。古镇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具体建议如下。

3.2 仙市古镇发展建议

1) 增加宣传力度, 明确形象定位。

目前, 仙市古镇没有明确的、独特的形象定位, 缺乏宣传推广的“卖点”。特色鲜明的古镇形象, 是古镇在竞争中区别于其他古镇的关键。

2) 深度挖掘古镇特色文化。

当今古镇旅游已经从游山玩水以消闲为主的初始阶段, 逐渐过渡到全方位的文化服务与综合开发、多层次的文化生产与消费的新阶段。古镇的文化内涵已经成为古镇发展旅游业的灵魂。古镇现有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并不等于就是现成的旅游产品, 还要在其基础上进行开发、挖掘, 使其旅游吸引力得以充分显现出来。

3) 完善基础设施, 结合旅游发展。

古镇公共建筑配套不完善, 缺乏必要的公建、商业服务等设施。经过前期修缮的古镇, 具备了一定的吸引力, 但综合交通、服务设施、城市家具、标示系统、应急避险、休闲区域等还不够完善, 不足以满足日益发展的广大游众的多方需求。还需进一步地加强仙市古镇的综合治理, 加大资金投入, 加强基础设施、接待设施等建设。

4) 系统地对古镇保护与发展进行科学规划。

古镇的保护与发展必须规划先行, 制定出全面的、高适应性的、可操作的发展战略及其细则。规划的制定和管理方式应实现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方式结合。通过科学规划和严格执行, 有效避免古镇资源遭受新的破坏。

3.3 科学的市场运作保障古镇的可持续发展

只有引入科学的市场运作方式, 才能拓宽古镇的融资和开发渠道。政府主要发挥宏观调控的职能, 增加基础设施投入, 组织协调各方工作。旅游企业及相关企业应发挥市场主体作用, 在古镇开发、经营管理中开展项目合作, 特别是把古镇形象的内涵体现在服务工作中。

4 结语

仙市古镇因盐而兴, 街道格局完整, 历史遗存丰富, 生命力较强。具有历史、文化、社会价值, 是川南古镇发展的一个缩影。整体保护下来的古镇自然环境, 散发着特有的乡土气息, 是这座古镇的持久魅力所在。仙市曾是名扬川南的贸易重镇, 经商的理念在当地沿袭至今, 这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利用古镇发展旅游, 通过旅游业来更好的进行古镇保护。提倡历史古镇旅游系统化规划。以发展旅游业为途径, 以激活古镇的生命力为战略, 做到人与自然, 经济与文化, 保护与发展的多元并存与和谐共生, 即不破坏古镇发展经济, 以古镇文化为依托发展文化经济。塑造特色鲜明文化旅游品牌, 全面展示川南古镇特有的风采。

通过以仙市古镇为例, 研究古镇保护与发展, 希望能对川南传统古镇的可持续发展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摘要:通过对川南传统古镇仙市古镇进行现场调研, 结合后期查询相关资料、制作调研报告, 对古镇现有资源与开发现状进行了评述, 对川南传统古镇保护与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以期促进川南传统古镇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古镇,特色,发展建议,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自贡市仙市古镇保护开发建设领导小组.仙市古镇画册[Z].2000.

[2]石军.浅谈自贡仙市古镇旅游[J].商业文化, 2009 (11) :45-46.

[3]半夏.仙市古镇:盐道明珠与母性崇拜[J].龙门阵, 2010 (6) :31-32.

古镇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篇5

随着近年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依托乡土资源、以创新农耕文化为核心和灵魂的田园旅游得到迅猛发展。结合当地的文化资源特色,深度挖掘地方特有的农耕文化传统,以情境化、娱乐化、体验化等手法开发设计独具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有效增强田园旅游地的独特吸引力,使田园旅游具有坚实的文化根基和旺盛的生命力[3]。作为我国唯一的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杨凌同时也是中国农耕文明的发祥地。4 000多年前,农业始祖后稷在这里“教民稼穑,树艺五谷”,开创了中国农耕文明之先河。1934年,西北最早的农业高等学府———国立西北农林高等专科学校在杨凌成立,并逐渐成为我国农业领域重要的科研和教学基地。杨凌示范区20多年来坚持开展多种以农耕文化与农业科技为内涵的旅游活动,已初步形成了集农业观光、科技交流与科普教育、休闲度假、会议会展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田园生态型农业科技文化名城[4]。

1 依托武功古镇之历史传承

武功古镇位于陕西省武功县西北部,地处咸阳市西南,古镇总面积3.6 km2。武功古镇有1 400多年的悠久历史,名胜古迹众多。整体俯瞰地貌景观特色为:东西两塬南北川,三水环绕金龟枕,五行寺庙周边布,七星山上网络台。古镇采用非对称式自然布局九街十八巷,城墙顺势为近似六边形,状如金龟,五门走向、角楼点补、城内布局、街巷名称均富有传奇。三水即漠峪河、漆水河和小韦河。五行寺庙布局即南金·固若金汤关帝庙、西木·五谷丰登后稷祠、东水·风调雨顺龙王庙、北火·敬而远之火神庙和中土·平安吉祥城隍庙。两塬七山即香山、康家山、稷山、小华山、梁山、客山,其上各设置1台,形成七星网络观景台。

1.1 姜嫄古墓望儿郎

姜嫄古墓位于武功老城南侧西塬小华山之上,传说是古代姜嫄的葬地,1992年被陕西省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墓地中高,两旁垂供如翼,又称“飞凤穴”。其墓冢面朝东方,墓前有清代砖雕牌楼一座,正面顶额书“姜嫄圣母墓”和“母仪农城”。据史料记载,姜嫄为帝喾的元妃,踩着巨人的足迹生下后稷,姜嫄古墓南门外,错落有致三道坎;坎下青砖牌坊门,坎上古墓视野宽;遥望东塬梅家庄,俯瞰教稼看儿郎。

1.2 稷山之巅后稷祠

后稷祠位于城西稷山之巅,依山就势设三台,上台为三开间硬山顶姜嫄祠和十二老母殿,坐北向南、一字排开;下台为三开间硬山顶后稷祠,前额“有邰家室”、后缀“五谷丰登”;中台在青砖铺设的如意台上矗立八角攒尖顶望归亭(为中国四大名亭之首),自然将上下两台的母(姜嫄)子(后稷)祠连为一体。中台依塬设有五开间单面空廊,作为窑洞式寺庙门楼;既有上阁寺大钟扣台,又有茂密古柏环绕,常年香火缭绕,如同天庭仙境,故有“上阁钟声来九天”之说,也深化点名五谷丰登之“栽麻树木”殿。

1.3 教稼台封后稷官

教稼台位于古城东门外漆水河畔,中国农业发祥圣地,为农业始祖后稷“教稼圣地”,位居“关中四大名台”之首,是全国独具的农业名胜古迹,2008年被评为陕西省第5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清风格的歇山顶门楼,悬额“教稼圣地”;青砖虎头灰瓦围墙,对植垂柳迎客、园柏夹道沐浴,后稷持谷握锄石刻雕像坐立当中。四通石碑并排,石狮一对蹲守。五级砖台,24组教稼浮雕石栏围合,暗扣二十四节气授时;四方青砖锥台,四组拱劵门暗扣春夏秋冬四季,内嵌后继传人石碑14通;对称式两组双级石台阶登台,上覆歇山顶门楼;台顶一览无余,既为众人树艺五谷,又能观河滩古会盛况。

1.4 河滩古会传千年

河滩会即武功县东河滩物资交流会,其起源至今已有4 000多年的历史,是人们为感谢后稷教会了人们知时节、勤耕耘,为当地带来的农业丰收而举行的古会,相传上古时期每年春季后稷在教稼台前授民于农耕技术,后逐年演变,发展成为扬西北五省区及其周边,集丰收庆典、农机交流、商品贸易、文化娱乐、会亲访友于一体的武功河滩会。每年春华秋实后的农历11月,带着收获之物来到教稼台前,载歌载舞、答谢后稷,借机进行物物交换,开启了中国市场经济的开端。河滩会是咸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并正向陕西省“申遗”。

2 依托杨陵田园之旅游传播

杨陵区系由武功县的原杨陵镇逐步演变而来,1979年成立武功县杨陵特区,1982年特区改属宝鸡市直辖,并将今天的扶风县五泉公社划归特区,同时在杨陵镇设立县级杨陵区,仍属宝鸡市直辖;1983年属咸阳市直辖,1997年划归国家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管辖。地域内有国家一级文物保护单位泰陵(即杨坚陵)、古农师后稷封地(有邰国遗址)、唐太宗李世民出生地(庆善宫遗址)等文物古迹。后稷教稼园、杨凌树木园、农林博物院、神农度假村、水保所人工降雨大厅、新天地设施农业园等一大批富具科普内容的旅游景点蜚声海外。

2.1 农耕主题教稼园

从南门进入主轴线:五谷碌碌标志门,十二脚印展圣迹;四季教稼看节气,五四台阶历程艰,教稼台里展英贤,后稷雕像表征景。从北门进入主轴线:成对山门教稼园,茅草亭廊横当面;四板五带树木荫,尖底瓶倒淌历史;教稼台里农业史,后稷构图中心景。农耕山水苑:石包土山源头景,水车流转农耕情;三开茅轩观瀑布,池水旋转自漫流。五谷园路漫步寻,木质桥头看溪流;二层木阁环顾看,水车碾盘乐田园。回环水池倒影显,置石驳岸如棋盘;曲桥栈桥单孔桥,木构码头把景观。回头仰望后稷镰,低头进入五谷园;二四节气广场边,茅门展现阡陌园;四季农耕三季花,三季花落品百果。L型廊架田园边,休憩劳作两忘间;农耕主题文化园,流连忘返思桃源。

2.2 城区绿肺树木园

杨凌树木园作为城市的“绿肺”,一般以植物为主体,结合功能要求把景观、休闲、科普、科研和生态有机融为一体,构筑周边密、中央疏的空间框架。园内植物品种多达400种,树木总量5.2万株左右,乔木2 000多种,灌木5万多种。中央水面与草本花卉专类园形成开放空间,虚中观实、实中透景;单科植物集中分布与园区景观配置相结合,形成道路林中穿、栈道水上浮的景观效果;水域景观与水生植物相伴,植物分类与园区色彩结合,道路铺装与植物文化融合,林下空间与健身休闲同步。整体特色为:一主二副三入口,门前广场显文化;四环重心构框架,自然回环巧构图。一环置石观赏点,二环水池周边线;三环重心三层亭,四环廊架成组景。各类植物专类园,随机布设构空间;道路地雕展花木,景观小品明主题。三条轴线交叉景,五大景观功能区;景观节点随处遇,三季花果四季绿。

2.3 神农休闲度假村

位于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新区中心,以神农生态食府为标志引景,以自然错落、如龙飞舞而顺势布局的神农餐厅、山居茶舍和贵宾楼为迎面主景,形成目不暇接的非凡气势;以天圆地方的喷泉景观为视角焦点,以四季花木自然顺势种植为软质空间围合,以生态停车场为空间过渡;以自然回环的状如龙形之土山及其侧柏林阵为景观构图重心,以九开间双排紫藤花架和七开间单排柱式花架为两翼;以按金木水火土五行布局的五栋2F别墅群为休闲静养中心,以林带下的健身、球类休闲广场为动态活动中心;以后稷神农雕像为资借,以十二生肖景观雕塑为点缀,形成神农与龙文化气息浓郁的田园风光极具的休闲娱乐度假村。

2.4 农业科技新天地

新天地农业科技示范园隶属于杨凌西北农林科大新天地设施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位于杨凌邰城南路中段,是目前陕西省规模较大的设施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基地,为国家3A级旅游景点。主大门以花坛式大白菜雕塑为标志景观,以弧线式排列的办公楼、商务会所、夜总会和酒店为功能主景,以自然错落式植物花坛和停车场为开敞式空间,以内部庭院园林景观为闭合式空间,以田园式宾馆为功能建筑构图中心,满足游人吃住娱购等功能需求。生产门以成对的花篮式五彩蔬菜瓜果为引景,南部以工厂化育苗温室为中心,中部以4栋智能连栋温室为主景,北部以9栋双拱节能温室为辅助,以五彩椒巨型雕塑和南瓜、白菜果皮箱为连缀;以孤植的三株皂荚大树及其字母卵石园路为休闲活动中心,东以植物拼图为半围合空间,西以四季苗木生态林带为背景;引进种植国内外优质瓜果蔬菜、名有花卉品种,采用无土栽培技术和滴管灌溉技术,进行工厂化、标准化生产,以樱桃番茄、彩色甜椒和水果黄瓜为特色产品。园区现已成为集科研、教学、实习、培训、推广、旅游于一本的基地,也是对青少年进行科普教育的理想场所。

2.5 农业文化博览园

杨凌农业博览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林博物院)利用丰富的标本、实物、文物、模型、室外植物以及多种现代化展示手段,展现了动物、昆虫、植物、土壤的奇趣世界和农业科技历史,是融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观赏性于一体的农业科技知识大观园。以对称式盝顶游客中心为引景,以竖置石为标识,以塑山城墙式山门为序曲,以后稷雕像为入口焦点,以牡丹园、月季园、八桂广场、水车和水景瀑布为中心活动空间,以象形的昆虫馆、动物馆、土壤植物馆和中国农业历史馆为室内系列展示,以蝴蝶园、农具展示区和农耕体验区为动态休闲展示,以树木园、五角枫园、苹果园、梨园、山楂园、杏园、李园、无花果园、樱桃园、石榴园、葡萄园、花卉园、五谷园、竹园、苜蓿园等为专类绿色四季景观,以思农亭、蝴蝶屋、蝴蝶台和梁祝桥为点缀,以自然回环的园路为纽带,形成集标本展览、园林观赏、科普教育、旅游休闲于一体的农业科技旅游景点。目前,杨凌农业博览园已经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3 依托学校教育之文化渗透

学校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主战场,以理念文化为核心,用环境文化正面引导,用制度文化规范强制,最终形成端正行为文化之目的。既有中小学的基础知识教育,更有普通高校的科学研究教育;既有中等职业之技术教育,更有高等职业之技能教育。科学是对自然的开显,技术是对科学的开显,技能是对技术的开显。技术教育是凭借经验怎么做,技能教育是凭借策略怎么做得更好。唯有以职业敬畏之心、技能膜拜之形和劳动尊重之情,才能进行创新,特别是对农耕文化尤为重要。

3.1 基于经验和技术的中等职教

杨陵区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原杨凌职业技术学校)是示范区公办中等职业教育机构,秉承“励志博学、善思笃行”校训,以“明德、尚能、精技、创新”为办学理念,探索“校校联合办学,校企合作育人”办学方式,实行“工学结合,定单培养”的培养模式,开设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机电一体化、光电技术应用、畜牧兽医等13个专业,为社会培养各类技术人才1万余人;同时积极开展教师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及下岗工人再就业培训工作,为促进杨凌及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现代中等职业学校(西安工程机械专修学院)是一所现代化综合性中专职业学校,一直坚持“以人为本,质量立校”的办学思想,开设有工程机械、模具制造与应用、计算机应用、石油化工等40多个品牌专业,大力培养社会亟需的高素质、实用型、复合型技术人才。陕西国防工业技师学院是一所以培养技师、高级、中级技能人才为目标的国家级重点技工院校,开设机械冷加工专业(车工、铣工)、钳工等10多个专业,秉承“诚信、勤奋、精技、创新”办学理念,抓质量、正品德,育人为本;重素质、增技能,就业畅通。

3.2 基于策略和技能的高等职教

由农林水三脉合并创办的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家首批陕西首所示范性高职院校,始终立足于农、林、水三大国民经济基础产业,以服务“三农”、服务经济、教书育人为宗旨,秉承“致用以学、行知并进”的校训和“质量立校、人才强校、创新兴校、特色名校、合作办校、阳光治校”的办学理念。以就业为导向,走“政企校、产学研”结合之路,百县千企联姻工程打造的多功能平台为学院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集团化办学把校企合作推向新的高度。形成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回归“成材不成器”的“通识教育”,创新出了具有时代领先教育特征的现代化的高等示范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了数以万计的农林水三大行业优秀的具有策略的技能型(内在于人的技术为技能)专业人才,支撑着、服务着陕西、西北乃至全国的行业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

3.3 基于科学和创新的高等教育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是我国农林水学科最为完善的高等农业院校,为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立足国家和区域发展重大战落要求,以促进干旱半干旱地区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解决食物生产、资源利用及生态保育、区域发展、食品安全等重大科学和技术问题为使命,形成了聚焦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问题、面向旱区农业的学科特色,建设了旱区农业与生态修复、畜禽养殖与重大疫病防治和农业有害防治与生物源农药创制等创新平台,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植物病理学、天然生物化学、旱区农业与节水技术等领域取得重大进步。一代代农林科大人坚守“经国本、解民生、尚科学”的宗旨,秉承“诚(以诚为本)、朴(以朴修身)、勇(以勇求进)、毅(以毅建功)”校训,以“树德务滋、树基务坚”为教育理念,为社会累计培养输送本科以上专业人才13万名,为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业科教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4 依托农业园区之创新示范

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位于杨凌示范区西北部,包括五泉镇、大寨镇、揉谷乡及杨村乡的一部分,主要进行现代农业新技术创新、示范与推广,形成奶畜、果林、蔬菜、花卉、食用菌、良种、农产品加工和观光旅游等八大产业。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遵循以人为本、城乡统筹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按照现代农业发展思路,吸纳国内外农业领域的高科技成果,设计成集示范性、展示性、效益性、规模性、循环性与生态性于一体的“一轴一心九园区”格局。通过经营管理体制创新,探索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使园区成为杨凌农业高新技术博览会实物展示平台,成为农业高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和城乡统筹发展的样板。

4.1 杨凌农业博览会

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简称农高会)是全国5A级农业展会,创办于1994年,每年秋季(11月5—9日)举办,被誉为中国农业科技领域的奥林匹克盛会。农高会顺应现代农业发展大势,坚持为“三农”服务的宗旨,围绕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和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充分面向农业企业、科研机构、农村基层干部、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和农民群众,突出重点,精心策划内容和安排活动,为展会的成功举办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农高会共设有3个室内展馆(高新技术馆、实用技术馆、国际馆)和2个室外展区(农业机械展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2015年杨凌农高会主题为“创新引领特色现代农业”,主要包括新丝绸之路创新品牌行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联展、国际农业合作交流、现代农业理论研讨、特色农业展览展示、项目招商与技术交易等八大板块。22年来,也累计吸引了7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我国30多个省市区的上万家涉农单位、2 200多万客商和群众参展参会,交易总额累计达到5 000多亿元,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2 现代农业示范园

以巨龙腾飞为立意,利用主干道构成三区连为一体的有机构架并呈现一条飞龙抽象形态,创新园的核心作为龙头,国际科技合作园作为龙身,企业孵化园作为龙尾,寓意三区融为一体,发挥规模集聚优势,带动杨凌农业产业的全面升级和腾飞。

4.2.1 现代农业创新园。

连栋温室的布局形式为“中轴对称、主从有序”“成四面发散状、犹如大鹏展翅”,入口为半圆形开敞式,景观大道是以圆形农耕广场和方形五谷广场组合而成,全园构图中心为椭圆形龙叶广场,背景为农业综合展览馆及其两侧的耳室,两边为对称布局的6组特色温室,在规则对称中又力求自然和谐,东侧的管理服务中心及其水上餐厅为硬质景观构图面,西侧的特色果树园和露地巨型蔬菜为软质景观构图面。

4.2.2 国际科技合作园。

以三门四柱牌坊门为标志序曲,以两组梯形广场、三级圆形广场、六等分水池及其主题雕塑为构图中心,以层层向外发散的梯田群落作为农业基质景观,以多级回环干道、次干道和生产路作为线性骨架(廊道),以2组梯形的南、北半球国家联合馆作为主景亮点,以欧洲馆、非洲馆、大洋洲馆、南美洲馆、北美洲馆和亚洲馆为辅助烘托,主要从设施农业、种子种苗、节水灌溉、农药化肥、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等方面充分展示国际先进技术与科研成果。

4.2.3 农业企业孵化园。

以肾型构图和三级水池为表征寓意,以孵化园管理服务中心为构图焦点,以对称的十字形温室孵化区和错落的综合展示馆为亮点,以四周的大棚孵化区和种植培育田为基调,以规整的主干道和随形就势的折线生产路为框架,以经营蔬菜、花卉、果树、粮油作物良种繁育与生产示范为主,进行农业科技成果与科技企业孵化,包括五泉农业企业孵化园、大学生创业孵化园等。

4.3 现代农业产业链

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包括现代农业标准化研究示范与农业技术标准验证基地、全国旱作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推广基地,苹果矮化高效栽培病虫害治理技术试验基地、有机猕猴桃生产基地、水土保持综合示范园等,实现农业高效发展和农业产业运营体系创新。种植产业园包括现代植物培育引种示范园、景卉农业、今日花卉、金鹏种业、伟隆科技等,实现优良种子种苗示范推广。养殖产业园包括秦宝肉牛、秦川牛业、本香养猪、天鑫种兔、巨隆禽业等,实现畜禽优良品种示范推广。休闲农业观光园包括美庭有机快乐农场、尚特梅斯庄园、野猪林生态农场、天和休闲农业等,为游客提供采摘、观赏和休闲服务。科技探索园包括旱区节水农业研究院、节水灌溉试验中心、克隆动物基地、园艺示范基地、酿酒葡萄标本区和五泉综合试验站等,孕育农业科技新成果。农产品加工与物流园包括农产品加工贸易示范园区、全国涉农产品采供中心、靖杨果蔬大市场、万盛肉类加工、今正蜂业等,实现农产品附加值增值,并为产品外运销售提供平台,完善产业链条。

5 结语

要吸引更多游人参观杨凌农业博览园和示范园,就要满足现代旅游者的随意性旅游,大力挖掘农耕文化,使其田园氛围更浓,体验性更强,参与方式更广[5]。为此,首先必须打破守成心理和封闭心态,解放思想,积极汲取国外先进经验,结合实际,探索出一条更为科学的发展之路[6]。其次是维持人类与自然生态的和谐统一,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协调发展[7]。第三是现代农业实践应当注意保持整个农业生态中生物链的延续,保持和发扬中国传统农业特点,建设优质、高产、低耗的农业生态系统。第四是举办丰富多彩的农耕文化节,进一步提高杨凌知名度,弘扬地方农耕文化,增强田园村庄的吸引力和亲和力,吸引国内外游客。第五是完整的文化传承与发展需要经过3个步骤:一是将抽象的核心文化理念,用实物、标本、雕塑、小品、植物、动物等丰富多彩的景观形式,或具体直接或隐含间接地表达出来;二是让不同的人与其产生共鸣,能够接受、认可并消化这种文化理念,慢慢地内化其心中;三是在合适的时机,受这种文化的影响,能主动地去干一些有益的事情,以促进社会之发展。总之,在传承农耕文化的基础上,以清晰的历史脉络为前提,以独特的旅游景观为基础,以独有的地域文化为灵魂,以全方位的各类人才为关键,以完整的产业链条为保证,这就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8,9,10,11]。

参考文献

[1]陈登高.论现代农业对传统农耕文化的继承和发展[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0,14(1):35-37.

[2]康涌泉.传统农耕文化精髓与现代农业耦合发展机制及模式[J].中州学刊,2013(11):39-43.

[3]蔡林,王庆.农耕文化传承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J].湖北农业科学,2015,54(11):2810-2813.

[4]苟小东,王谊,张晓慧.杨凌示范区农业旅游特色定位及发展策略[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6):48-52.

[5]杨媛,刘庆友.基于农耕文化的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探讨[J].广东农业科学,2010(7):234-235.

[6]彭金山.农耕文化的内涵及对现代农业之意义[J].西北民族研究,2011,68(1):145-150.

[7]姚兆余.中国农耕文化的优良传统及其现代价值[J].甘肃社会科学,2008(6):71-74.

[8]夏学禹.记中国农耕文化的价值及传承途径[J].古今农业,2010(3):88-98.

[9]乔晓光.关于农耕文化资源与非物质文化遗产[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4):83-86.

[10]任继国,张自和.华夏农耕文化探源:兼论以粮为纲[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3(2):21-26.

千年古镇的保护和发展 篇6

关键词:千年古镇,保护,发展,规划

“古堰画乡” 是楼阳生书记在谈及大港头区域文化产业项目定位时首先提出的。其规划位置包括碧湖镇和大港头镇。“古堰”即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通济堰。通济堰建于南朝萧梁天监四年(公元505年),距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是浙江省历史最悠久的大型水利工程。“画乡”指大港头镇,其位于松阴溪入大溪(瓯江)处,其古渡口、古亭、古码头等构成了优美的江南水乡自然画廊,是省内外著名的“丽水巴比松”油画画派,浙江省唯一的专业美术写生创作基地和全国摄影基地。

1 对千年古镇——大港头镇的规划定位

“古堰画乡”核心区块包括大港头镇区、坪地、堰头和保定范围。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打造“艺术之乡、浪漫之都、休闲胜地”的城市形象定位和城市总体功能布局,在全面考察、掌握“古堰画乡”区域内城镇与村庄的历史、地域、建筑、民族、产业等方面的特色后,在大港头镇总体规划编制中,将“古堰画乡”的发展定位为“三基地一中心”:即美术写生基地、创作基地、行画生产基地和生态休闲度假中心。同时结合大港头镇的“本土文化”,努力塑造出“地方特色”,突出小、精、巧的特点。具体体现在3个层次的关系:1)大丽水层面。将大港头镇建设成为大丽水重要的文化窗口。2)区域层面。将大港头镇建设成为浙中、浙南地区民间工艺的集散地、文化产业博览重镇及旅游胜地。3)生态层面。将大港头镇建设成为山、水、人和谐一体的生态小城镇。

2 大港头镇规划布局结构

根据大港头镇的规划定位,以及小城镇发展“居民生活半径小,城镇功能混合布局”特点,在规划编制中避免现代都市空间模式的冲击,尽量保持老镇区历史地段空间结构的特色和原有道路、水网结构的体系与空间尺度。树立超前的意识和发展观念,力求“弹性规划、混沌发展”,在目前开发的可操作性与未来发展的创造性之间寻找理想的切合点,使发展中既保持城镇功能区块主导的明确,又保持传统街巷中功能的适度模糊性,并留有弹性余地,为未来留下足够的发展空间。

2.1 规划空间结构——“三线一核”

空间发展遵循疏密原则,城镇发展相对集中,结合“插入式”空间布局原则,延续原有历史空间记忆,适当留空,保持原有视觉通透的田园乡村风光。

“三线”即北线(水岸线)、中线和南线。北线指规划区域中心的滨水岸线,该区域发展延续原有滨水空间特质,还原前河后街的老街特点;同时在水岸线东、西端分别建设“古堰画乡”度假宾馆和会议会展中心,并且向对岸的坪地及保定村延伸发展。中线位于综合功能区域,以文化产业博览为主题,向两端村落(玉溪和坛头嘴)延伸发展。南线的主体则为居住用地,将规划民间工艺作坊、居民回迁住宅以及商品房住宅,设置相应公共配套设施,并向两端村落(玉溪和坛头嘴)延伸发展。“一核”指整个镇区核心所在的行政中心、商业中心、体育中心及其中心公园。

2.2 景观、生态——“山水相映、田园成趣”

运用生态理念进行规划设计,吸取我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保护城镇的原生自然环境,加以合理地改造,使其趋于生态化和景观化。此次规划中,结合区域内独特的山水地形条件,城镇带形横向展开,从而保持与山水最大接触面;在镇区内还原及优化原有水系,使其呈网状贯穿全镇,结合水系产生大量公共绿地及景观开放空间,保留部分农田,形成独特的田园风光,延续其历史记忆,使人与自然亲近相融,人中有景,景中有人,给人以源于自然,融于自然又回归自然的感受,处处体现悠然的情调和勃勃生机。

2.3 传统街巷空间的营造——“街区、道路、水网的小尺度”

每个城镇都蕴含着有别于其他地方的自然地理风貌和社会民俗风情,为了充分体现“山水清佳,风气朴茂”的吴越文化特色,规划将原有传统的小街区、小尺度的道路及水网为其发展主题并营造适宜的空间环境,继承原有空间模式,还原人们所熟悉的生活场景。

1)充分尊重原有城镇现状道路,提高开发建设的可操作性。

2)道路规划契合传统村落结构,在充分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减小道路尺度,加大道路密度,营造小街区的传统街坊空间。

3)道路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适当弯曲,从而增加景观容量。

4)组织环线交通,减少城镇对外交通(53省道和丽水—龙泉高速公路)对城镇布局干扰。

3 大港头镇建筑风格的保护与沿江建筑的修复

根据“古堰画乡”的发展定位,在对大港头镇建筑风格保护与沿江建筑修复的问题上,按照“整旧如故,以存其真”的原则,将房屋式样按原有特色原汁原味地恢复,使居民产生强烈的归宿感。

1)保护与修复采用“移植”“整修”的手法。

对建设中需拆迁的有价值建筑,采用“移植”的办法;对新区中其他有价值建筑,则通过“整修”办法予以充分利用;对原生态的田园风光特色在建设中做“片断式”的整体保留;水系的整治以原地表流径、河道为基础,结合规划道路与景观需要作疏浚改道处理;商业步行街、行政中心、农民公寓等建筑以低层为主;道路、节点、空间结构则作为历史街区整体风格的延续。

2)结构采用“仿古式”建筑格式。

对部分严重破败或有碍观瞻的建筑进行拆除时,外观及色彩修复采用仿古建筑格式:建筑主体采用青灰砖和木材等中国传统建筑材料,基础部分以卵石、条石砌筑,外墙面统一用青灰砖砌;结构采用传统的木结构或砖砌结构,屋顶仍采用双坡顶,可用硬山或悬山屋面形式,一般为小青瓦或素筒瓦屋面,木结构屋面的可做成四周稍稍伸展出屋身,出檐较浅且上面覆盖青灰瓦;建筑外墙细节部分如门楣、门槛、窗沿檐口等部位,镶贴仿古装饰构件,对于柱、梁、枋、门槛漆成仿古朱红色,门窗为红棕色,其余则为红棕、白、黑色,以求整体效果。

4 大港头“古堰画乡”保护与发展的运作机制

1)由政府控制更新方式。制定出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对有历史价值建筑的保护、维修方式、方法以及对危房的修建,新区开发与旧区改造基础设施、配套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方式等进行严格管理。2)实行居民房屋自我更新方式。这种自我更新方式投资较少,能够灵活适应不同的地形条件,不同的家庭需求,创造出具有个性和多样性的空间形式。但这种方式易受现状环境和现有技术条件的制约,由于居民缺乏对传统历史风貌的整体维护观念,需要建立一种制度,有效地引导居民自我改造与保护传统风貌有机结合,实现古镇利益与居民个人利益的“双赢”。3)采取开发利用发展方式。建议政府部门对有特色的古建筑、古街采取利用和维护相结合的原则,可继续建筑原有的功能和用途,如公共古建筑可改作民间活动场所,特色民居可维修整治后进行旅游参观;也可改变原来的用地功能重新整合旧建筑的使用功能,直接或委托房地产开发商作为投资者,建设可提供民俗文化旅游服务的商业网点,建成后由当地居民租赁或购置后经营。4)开拓特色经济发展方式。开展文化博览和休闲旅游、恢复当地手工作坊、发展土特产加工业、特色餐饮业、土特产零售业等,并在税收上给予一定的优惠。

宋朝郭熙曾说:“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但可行、可望不如可游、可居者之为得。”大港头“古堰画乡”规划立足于人地关系的长远和谐,以追求人居的诗意环境为目标,挖掘传统山水的历史文化,突破物质空间规划的局限,延续它特有风韵,以山水为纽带带动特色文化旅游活动,使古老的水乡文化在新的时代环境里散发出新气息。人们相信,保护和发展大港头古镇只要尊重其发展规律,思路正确、措施得力,既利用它的文化价值,又充分发挥它的实用价值,对其进行更新改造、恢复活力,就是保护了可游可居的福地。

参考文献

佛堂古镇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篇7

一、佛堂古镇文化的内涵

(一) 古建筑文化

“佛堂是一个完整的古民居古镇, 又是一个雕刻艺术的博物馆”, 这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副主任郑孝燮先生对佛堂古镇的评价。大批古民居都是明末、清朝与民国初期的建筑, 百余幢古建筑以其精湛的石雕、砖雕、木雕和精美的壁画, 淋漓尽致地体现了中国建筑“建筑、绘画、雕刻”三位一体的特点。

(二) 宗教文化

“佛堂”得名, 缘于中国大乘佛教创始人傅大士和印度高僧达摩祖师。南朝梁普通元年 (公元520年) , 天竺高僧达摩云游东方传教, 恰遇义乌江洪水泛滥, 只见傅大士一人在身单力薄地解救四处逃难的百姓, 遂投磬相助, 磬入水面化为渡船普渡众生, 百姓为纪念达摩救世之恩, 便于投磬处建“渡磬寺”供奉佛祖, 寺中楹联“佛光透彩传万代, 堂烛生辉照八方”和“佛堂市兴永千秋”等, 都是佛堂来由的明证。

(三) 商业文化

市镇的崛起是商品经济发展、商业繁荣的结果, 佛堂古镇的商业文化成绩显著。据佛堂镇王蒲潭《凤林王氏宗谱》内记载:佛堂浮桥, 始建于清乾隆庚辰年 (公元1760年) 。说明距今250多年, 佛堂已成为“旁据水道、四方辐辏、吸贾牵车, 江上桅杆林立、船筏泊岸如蚁”的商埠。解放前, 佛堂镇经营的茶馆酒肆、钱庄当店、田料百货的殷户商贾多达400余家, 棉布店、布厂、袜厂、专卖或兼卖的田料店、山南货店、中药店、火腿行10家, 油坊、肉店、铜铁五金店、金银首饰店、钱庄、茶馆、酒馆等一应俱全, 其他还有造船厂与教会、耶稣堂等。义乌的第一盏电灯在佛堂亮起, 第一个动力碾米加工厂在佛堂首办, 全县最大的水上运输业联合会在佛堂成立。“店前搭棚子, 棚下摆摊子, 摊前放篮子, 篮前跑车子”, 就是当时佛堂经济繁华景象的真实写照。

二、佛堂古镇文化的传承

佛堂作为极具江南特色的古镇之一, 其历史文化积淀深厚, 是最能够集中体现义乌文化的一个地方, 把佛堂的文化积淀充分挖掘和展示出来, 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因此在新时期对佛堂古镇进行大规模的保护和开发, 挖掘其内在的文化特征, 并对古镇的历史、建筑、民俗等文化进行传承, 是非常必要的。

(一) 明确古镇发展定位

早在2001年, 佛堂就开始重视古镇的保护开发和文化挖掘, 编制了《佛堂历史文化保护区总体规划》。2008年, 上海同济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在编制的《佛堂历史文化村镇保护与整治规划说明书》中就提出, 古镇的规划关键是要突出自己的特色, 保持古镇风貌、传统文化、地方特色等各方面的原汁原味。佛堂古镇的开发已确定为古镇文化、佛教文化和古民居文化“三位一体”的文化建设定位, 因此在古镇发展定位已经明确的条件下, 依照定位的思路, 对古镇的开发进行统一规划, 务必做到在保护好原有的历史文化风貌的同时再对古镇进行合理的开发。

(二) 加强古建筑保护

佛堂古镇历经千年积淀, 其文化内涵博大精深。但是由于时代发展变迁, 保护不力, 古建筑的存量锐减, 因此, 当务之急是要抓紧对现有的古建筑进行抢救与保护, 做到“保护开发保为先”。

首先, 对老街、新华剧院、“植槐堂”、“义和里”、“日顺里”、“懋德堂”、“长新里”等现有的古建筑进行抢救性的保护和维修, 加强防火、防虫、防腐等技术处理, 将周边不利于保护的住房、办公、工厂等予以搬迁。而对于已遭破坏, 但史料记载确切、对古镇具有重要历史文化意义的建筑物予以恢复, 比如“万善浮桥”、“盐埠头码头”, 并将其作为追寻古镇历史的新景观加以完善, 以再现“清风商埠图”的画面。

其次, 在对古建筑进行修缮的同时, 还要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以“吴棋记”大院为例, 建于20世纪30年代的“吴棋记”大院后门有一块匾额, 上书“与德为邻”四个大字, 是义乌大书法家傅典虞的墨迹。“吴棋记”店老板吴茂棋, 是佛堂镇上有名的儒商, “与德为邻”可以看作是屋主人立身处世的人生信条。他不但能巧用智慧捕捉商机, 赚到大钱, 而且能够大方地去办公益事业, 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开明人士。1941年, 正当吴茂棋建造“吴棋记”十八间大院临近结顶完工的时候, 日军侵华, 义乌沦陷。1942年春, 吴茂棋毅然同意佛堂商会在他新建十八间大院的三层楼上, “引火烧身”地安装了一个“手摇警报台”, 老百姓听到警报声, 即可向外逃避敌机的轰炸, 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损失。佛堂的商人在经商过程中能做到以德为先, 这是因为在佛堂经商的人, 很大一部分是从徽州过来的, 这批徽商大多有一定的文化, 他们把经商之道带到佛堂的同时, 也把儒家的仁义思想融入到了日常的生活、商业活动中。佛堂商业文化的繁荣, 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佛堂的商人有着极为人性化的经商之道。

(三) 发展民俗文化旅游

在佛堂古镇的历史中, 民俗文化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因此发展民俗文化旅游是发展古镇旅游的一个重要方面, 也是保持古镇生命与活力的一个主要途径。

1. 老街民俗商店游

老街的民俗商店是佛堂民俗文化的最直接体现。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 对传统的礼节也越来越讲究了, 尤其是红白喜事, 所用物品比如八卦、皮箱、布鞋、彩粉、铜火熜、铜汤罐、凉篮, 许多已经濒临消失的民间物什在这里都能找到。还有一些传统的行业, 比如铅皮匠、竹木器店、渔具店、包子铺、中药店、灯笼店、腰带铺、算命, 含有吉兆意思的三元、文光文具店, 供销社时代遗留下来的五金百货店等, 也都依然焕发着生命光彩。因此老街随处可见的民俗用品商店, 是民俗文化旅游的一个主要表达场所。

2. 宗教文化游

佛堂镇内有影响的寺庙有7座, 其中最为知名的就是双林寺。双林寺始建于南朝梁代, 号称“天下第三, 江浙第一”。由于历史的原因, 一千多年来, 双林寺屡毁屡建, 在上世纪50年代曾被彻底拆毁。鉴于双林寺在中国文化史上的突出地位, 1994年6月, 义乌市人民政府决定修复双林寺, 并开发为风景旅游区。

双林始祖傅大士 (公元497—569年) , 姓傅名翕, 字立风, 号善慧, 义乌稽亭里人, 南朝梁代禅宗著名尊宿。他开了中国禅宗原始宗风, 将修学和社会参与二者统一起来, 其心性论成为后世禅学的核心和源头, 被尊为中国维摩禅始祖、佛学中国化的先驱, 与达摩、志公共称梁代三大士, 声名远播海内外。他提倡的儒释道三家和谐思想, 对后世的影响极为深远, 与当今提倡和谐文化的潮流是不谋而合的。

开发宗教文化旅游还要注意的一点是不能把双林寺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体, 而要将双林文化当成一个整体进行开发。比如可以把双林寺与义乌十大民俗之一的海云寺十八大会联系一起。

海云寺, 位于佛堂镇北五里路的前流山上, 是傅大士除双林寺外的第二道场。据《义乌洋川贾氏宗谱》记载, 中大通三年 (公元531年) , 洋川贾氏五世孙贾昙颖, 辞官归里。在傅翕的影响下, 信起了佛教。为助傅翕弘扬佛法, 捐出私产赐土地一处, 供傅翕建造双林寺。从此, 贾氏宗族就和傅大士结下了不解之缘。正月十八是贾昙颖的生日, 贾氏宗族为纪念贾昙颖与傅大士的这段佛缘佳话, 每年都要在这天举行一次由义乌贾氏各自然村轮流大年的大庙会。当天贾氏村民到自己村子祠堂里祭祖后, 再到海云寺拜佛, 轮到大年的“值甲” (当年承办) 村子, 还要抬着一座雕得十分精致的傅大士佛龛, 在数十台“抬贾巧”与龙虎旗、蜈蚣旗、清道旗、数十把火药铳、成双成对的大铜锣有节奏的齐鸣下, 抬着百斤重的大蜡烛, 到海云寺主持这场一年一度的大庙会。

“十八大会”的大士佛原是到双林寺接来, 再随同大蜡烛一起送回双林寺去的。海云寺只不过是仪式结束后, “值甲”的村子把香亭的宝盖、掌扇、黄凉伞、响钗、旌旗等一些代表宗族的公物送到戏台前, 受过“八仙”之后, 移交给“接甲” (下一年承办) 的村子时的交接场所。后来由于双林寺日趋衰败, 又没有戏台不能演戏, 尤其是双林寺属贾、朱、王三个姓氏共有, 而海云寺则是贾氏独姓所有, 因此贾氏村民就改为在海云寺举行仪式了, 这才有了真正的海云寺“十八大会”。双林宗教文化的联合开发, 不仅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双林寺的知名度, 而且有利于增加佛堂古镇民俗文化旅游内容的丰富性。

根植于水环境的水乡古镇的保护与开发, 是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重大矛盾和难题。佛堂古镇的历史悠远, 拥有浓厚的文化积淀, 因此在对佛堂古镇的开发过程中, 要做到在尽量不破坏原有历史文物古迹的基础上, 探寻它们的文化内涵, 确保对这些历史文化的完整、合理传承, 使其焕发新的光彩。

摘要:佛堂古镇具有悠久的历史, 它的古建筑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等都是江南古镇文化的代表。鉴于此, 本文对合理继承并发展佛堂古镇文化进行了探讨, 以期有助于进一步挖掘古镇的文化传统, 提升古镇的整体文化内涵。

关键词:佛堂古镇文化,传承,发展

参考文献

[1]高梧.四川古镇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6, (2) .

[2]吴海燕.义乌市佛堂历史古镇旅游开发规划研究.规划师, 2005, (8) .

[3]贾沧斌.佛堂古镇.中国文史出版社, 2006, (7) .

上一篇:玻璃结构下一篇:融合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