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极现象

2024-08-20

两极现象(精选12篇)

两极现象 篇1

从教英语只有八年时间, 但是我发现英语是所有学科中两极分化最严重的。这给英语老师带来很大的工作压力。仔细回想这其中的“缘由”, 确实让人心酸!小学生在刚开始学习英语时出于好奇心和新鲜感, 兴趣很浓, 热情很高, 自我期望值也较高。但是, 随着学习内容的增多和学习难度的逐步加大, 有的学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热情减退和兴趣滑坡;有的学生甚至会产生厌学情绪, 因此到五六年级如果处理不慎, 就会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 从而使英语教学陷入被动, 教师授课显得异常困难。

造成小学生英语学习两极分化的原因有:受应试教育影响, 教学要求“被”提高;课业负担在加重, 学习难度在增大;家长对外语重视程度, 或“极左”或“极右”;全国教材不统一, 学生流动性强;容量大、课时紧, 师资力量不足。

要想防止两极分化, 大面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就要增设必要的设备, 创建英语活动的场所, 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 营造浓厚的英语氛围。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应坚持与学生用英语打招呼, 教他们简单的日常会话, 鼓励他们在课堂上讲英语, 以激发他们的兴趣。

2.一视同仁地对待学生, 重视后进生的努力程度及其动态变化。不管是好生还是后进生, 在人格上都同等对待。

3.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初级的分层复试式管理教学。教师应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

4.组织课外活动小组, 开展互帮互助活动。在班级学生中选出英语成绩优秀而且其他各科成绩都较好的学生组成帮教小组。

5.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坚强的毅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坚强的毅力可以使他们树立信心、克服困难。

总之,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不同层次, 对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安排不同的练习, 确定不同的教学重点, 激发各个层次学生的求知欲, 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两极现象 篇2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尽量避免两极分化现象,这是摆在数学教师面前的一个值得思考的课题,就当前小学数学成绩“两极分化”的成因与对策,结合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谈谈造成农村小学生数学成绩两极分化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小学数学两极分化对策

1、农村小学数学两极分化的成因分析

教师、教材的变化新课标的教材给人的感觉耳目一新,体现了数学回归生活,让学生感觉可亲、可用,但是教材为降低难度,对有些内容进行了删、添,对有些教材内容及顺序进行了重新组织和编排,使得知识的跳跃性大,学生反而不容易接受,优秀的学生接受能力强,容易内化,而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更加无所适从,从而加剧了分化。对于教师来说,新教材给了教师很大的发展空间,挑战性也随即大了,教师必须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精心预设,又要学习新理论,研究新教法,努力应对课堂生成,所以教师的负担在无形中增加了不少,无暇顾及那些学困生,久而久之就使得分化更加严重了。

学业负担重,对学习缺乏兴趣刚入学的孩子对任何知识都充满了好奇,任何有意思的东西都想学、都愿意学,孩子的思想也比较单纯。而随着年级的升高,要求学生由原本的直观形象思维逐渐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化,但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还是停留在原来的基础之上,不能适应新知识的学习,在多次失败的打击下逐渐缺乏了对学习的兴趣,也打击了他的积极性和自尊心。再者,学生之间个别差异较大,在生活体验上也存在差别,因此出现数学学习接受能力的差异。再加上自身的不重视和学习目的不明确,就引发了两极分化。

数学认知结构欠缺,不能为后续学习提供必要的认知基础与老教材相比,新教材的知识框架是先从整体上把握知识全貌,然后再具体问题上细究。教材的结构跳跃性、系统性强。在数学知识的技能技巧上,新的技能技巧的形成都必须借助已有的技能技巧。因此,如果学生不能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的结构,不能及时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就成了连续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跟不上集体学习的进程,导致学习分化。如人教版四下的简便运算这一章节中,首先学习的是加法和乘法的几种运算定律,在此之后就要巧妙的用到这几个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对于定律掌握不好的.同学来说简便运算一点都不简便,因为他连最简单的运算定律都没有熟练掌握,就更谈不上灵活运用了,因此在后续的学习中是困难重重,使他丧失了前进的勇气。

学生的心理出现了变化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在心理上表现出半幼稚半成熟的状态。在性格上,他们对老师的教育有时违背,有时顺从,他们有了自己的思想,他们会感到难为情,会产生自我保护、避免犯错的抑制心理。这时的他们开始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如上课不积极主动发言,没有勇气或者怕大错被人取笑,这种少开口、少出错的心理占据了很大部分。长此以往,课堂就缺乏竞争氛围、合作意识,学生思维缓慢,学习懒散。特别是学习动机不明确,无上进心及竞争意识的部分学生,极大地影响了他们的数学学习,使他们跟不上集体学习的进程,导致学习分化。

二、有效消除小学数学两极分化现象的对策

(一)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特别是对于小学生而言,教师要不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主动学习数学的欲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笔者在调查问卷中也发现,凡是参与调查的学困生,对“你喜欢学习数学吗”中的四个选项“A.喜欢,B.不喜欢,C.不清楚”,都选择的是“B.不喜欢”.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对消除两极分化现象是多么重要。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改变教学方法等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二)尊重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

学生的个体差异是不可避免的。教学中,教师若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相同的要求,势必会打击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破罐子破摔,进而加重两极分化现象。因此,教师要尊重个体差异,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要求,对学生实施分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特别要关注学困生的表现,鼓励他们主动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耐心引导他们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运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尝试着解决问题,从而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对于学有余力,数学思维强,解决问题快的优秀学生,教师应为他们尽可能多地创造探索和研究的机会,引导他们向更深更广的层次发展,以便挖掘他们的学习潜能,学到更多更有用的数学知识。如笔者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七章《数学广角》“找次品”时,对于学困生,笔者要求他们只要知道在已知产品数量及次品轻重的前提下,需要称几次,在不知道次品轻重的前提下,需要称几次即可。而对于其他学生,不仅要知道称重的次数,还要能够说出称重的方法。

(三)从实际出发,有效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

在众多的新课程教法中,小组合作学习无疑是最常用的模式之一。但在实际教学中,小组活动往往成了优生展示才华的舞台,学困生干脆连边都沾不上。因此,作为教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有效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让全体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其中。如笔者在组织小组活动时,简单的问题让学困生来回答,给他们创造展示自己的机会,让他们觉得自己在课堂活动中的重要性。同时,在小组内,根据学习差异,建立一对一的帮扶对子,让他们在小组活动中,通过“兵帮兵、兵教兵”的学习形式,让学生互帮互学,切实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率。

(四)改变评价方式,全面准确多元化评价学生。

两极现象 篇3

一、两极分化的形成原因

1.教材方面。在编写教材时不但要考虑小学数学的特点,更应该考虑小学生的成长规律。与以前的教材相比,新教材中需要记忆的内容少了,学生需要感悟的知识变多了。这就导致了一部分学生越来越喜欢数学,另外一部分学生看到数学就头疼。最终出现了数学成绩两极分化的现象。

2.学生方面。爱迪生说过,“成功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这就是说勤奋固然重要,但是人的智商也是有一定差异的。从多年的教学经验可以看出,学生进入小学时几乎是白纸一张,由于智商的差异,一年级就出现了成绩的差异,随着年级的不断升高,两极分化的现象越加明显;同时,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等,也是造成两极分化的原因。

3.教师方面。班级中后进生越多,老师的耐心就越少;老师的教学能力、组织能力的不同,也是学生两极分化的一个原因。

二、消除两极分化的有效策略

1.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1)发挥备课组的力量。我们上的观摩课,都是老师精心准备的,而老师的课堂组织能力、课堂教学艺术、课堂驾驭能力,都是从平时的常规课上磨炼出来的。所以,希望我们的教师,多去请教有教学经验的教师,备课组多进行推门听课的活动,多交流,多学习,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2)加强练习是减少两极分化的有效手段。差生的共同特点是理解能力差、记忆力差。所以,加强练习是消除两极分化的一个重要手段。可能有的老师认为,题海战术会让学生疲惫不堪,但是,我们可以换一个练习方式。例如:在设计“长方形面积”的练习时,第一节课可以设计知道长、宽求面积的训练;同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节课进行变式训练,知道长方形的面积和长求宽,或知道周长和宽求长方形的面积。只有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后进生的成绩才会不断提高,两极分化现象才会逐渐减少。

2.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课堂教学的层次性。因为学生存在着个体差异,教师就不能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学生。所以,在备课时,要做到因生施教,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例如,设计练习课时可以考虑三个方面:一是基本练习,巩固基础知识。二是综合练习,强化基础知识。三是发展练习,主要针对优生。

(2)作业的分层布置。一般情况下,教师会给全班布置同样的作业。有的老师会给优生布置一些拓展性的题目,但这样就忽略了后进生,使他们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所以,作业要分层给学生布置。后进生只做基本练习题,优秀的学生做一些拓展训练,使学生都能得到提高,进而对数学学习更有兴趣。

(3)有效的组织教学。解决小学生数学学习两极分化的问题,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关键,而组织教学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很多优秀的老师都有先进的教学理念,他们上的课很有吸引力,学生学习兴趣高,效果就好。在课堂气氛不活跃的时候,他会进行适当的引导,调节课堂气氛。所以,我认为有效组织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3.强化辅导

(1)加强集体辅导。后进生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数学基础知识非常薄弱,而老师没有精力、时间进行一一辅导,所以,进行集体辅导是非常有必要的。

(2)强化个性辅导。具体学生具体分析,根据学生进行施教。老师要对后进生做到耐心、细心。除了帮助他们学会“提问”、学会“参与”、学会“理解”外,还要多照顾他们,课堂上多让他们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以增强后进生的自信心;课后一定要耐心辅导,包括当面批改作业,批改试卷等,让他们每天都有进步。

初中英语两极分化现象及分析 篇4

一、学生出现成绩分化的几种现象

(1) 兴趣爱好导致成绩差别大。有的学生自从接触英语开始, 就对这门语言很感兴趣, 于是便产生了将这门功课学好的信心和毅力。而有的学生对语言类的学科不是很感兴趣, 而对数学物理等需要动脑筋的知识却非常来劲, 于是就会忽视对英语的学习。这是英语成绩产生两极分化最直接和主要的原因。

(2) 基础差别拉大导致成绩越拉越大。在进入学习内容越来越多的学习阶段, 有的学生应付不过来如此多学习内容的压力, 便在兴趣爱好的左右下自然地产生了取舍。部分学生难以应付来势汹汹的英语学习的新内容、新知识点, 便渐渐放弃了某些不感兴趣的内容, 时间一长自然便被别的同学落得老远。而有的同学始终坚持温故知新, 学了新的不忘旧的, 基础非常扎实, 成绩自然也就一直很好。

(3) 学习习惯直接影响英语成绩差别。一个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是从小就养成的良好行为规范, 是经过不断良性强化而积累起来的心理和行为的统一体。这种习惯一旦形成, 便会对很多新事物产生正确的追求方式。英语学习也同样受这种习惯的影响, 例如一个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 在接触一个比较难的知识点的时候, 就会不断问老师, 直到把问题弄清楚弄明白为止。而没有这种良好习惯的学生, 就不会这样做, 或者不会总这样做。时间一长, 成绩差别的出现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二、可以采取的措施

(1) 及时帮助, 以防为主。初中英语的教学重点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因此教学应面向全体同学, 争取做到人人基本达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出现差距是不可避免的。一旦出现, 就应该及时找学生谈, 分析他们掉队的原因, 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使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学习外语的重要性。同时给予学习方法的指导, 耐心帮助他们补习功课。对于一些有可能掉队的学生, 及早指出, 说明掉队的严重后果, 做到防患于未然。

(2) 讲究教法, 因材施教。外语教学和其他学科一样, 有严谨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学生在初一阶段所获得的语言技能, 能否在初二年级得到继续发展, 是防止分化的又一个问题。这就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即力求把教学搞“实”、搞“活”。所谓“实”就是讲究实际效果, 把教学大纲化为具体的要求, 落实到教和学上, 对每课时的教学计划逐项落实。课堂上, 少讲空话, 多做实事, 精讲多练, 以学生为主;对每个单元进行考查、总结, 分析存在问题, 及时补遗, 帮助学生过关。平时作业或测验得到好成绩或有进步的, 一定在班上进行表扬, 给予肯定;对作业错漏较多的当面批改, 及时订正。所谓“活”就是侧重听说训练, 把外语课由“讲演课”变成“实践课”。采用展示性的直观教学方法, 使学生一上课就置身于一个讲英语的环境中, 在紧张而又活泼的气氛中学习英语。如教学一开始就寓于情景, 教师一边做动作, 一边说“What am Idoing?I’mwriting/d rinking te a/s ing ing/c le a ning the b la c kb oa rd”, 接着让学生表演动作。“Reading the book, please.”当学生在读课文时, 问这位学生:“What are you doing?”帮助他回答:“I am reading the b ook.”再叫学生表演, 让学生问其他同学:“Wha t’s he/s he/Li Ga ng/Zha ng hua d oing”, 从而引出新单词。学生在情景中大量实践, 很容易掌握所学内容。

(3) 激发动机, 诱发兴趣。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内在动力, 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也是防止分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要是能听懂老师和同学说的英语, 自己能用英语表达简单的思想, 能读懂简易读物, 他们就会感到有收获, 兴趣就会产生, 所以每堂课都注意让学生有练的内容, 有练的时间。每次练习五分钟左右, 费时不多收获较大。另外, 给学生留同步阅读训练作业, 以开阔学生眼界。异国他乡的风俗习惯、名人趣事, 居然依靠自己的能力在英语阅读中了解到, 这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增强学习兴趣。教师应不断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 让他们更多地尝到成功的喜悦。同时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培养学生的兴趣大有帮助, 因此, 教师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 普遍关心学生, 尤其差生, 同他们交朋友, 不歧视他们, 常鼓励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和学习热情。

两极现象 篇5

3.1 始业教育的扩展和深入

通常意义上的始业教育是指在开学初期为了使新生熟悉学校环境、遵守校规校纪、明确学习目的而采取的一种教育手段。这种手段在开学初期的班级学风建设中的确可以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两极分化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从隐性到显性的变化过程。要想在班级中培养出对抗两极分化现象的长效性“抗体”仅仅靠一时的始业教育是不可能的。作者认为,针对全日制自考生的始业教育应当由始业性转化为具有非始业性质的连贯性常规教育。这种教育在两极分化的初显阶段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教育内容。第一,新生入学要首先进行形势教育,通过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分析,帮助新生明确学习目标,规划学习生涯;第二,通过专业教育中渗透就业指导因素。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对本专业一定有一个从宏观到微观从抽象到具体的认识。此时,我们应当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自己所学专业的就业方向,了解当前和今后几年的发展趋势。第三,学生人格的个性化重塑是班级日常生活的主题。根据全国考办的统计,目前20岁左右的自考生是考生的主体。“大学生不仅处于生理发育趋于成熟的‘收尾期’,而且由于独特的大学生活所赋予的独立生活,自我意识的增强,社会角色的多元因素互相交织,使大学生的人格发展也处于‘人生调整定位’的关键成熟时期。”[4]因此,在班级中开展以责任意识为中心的人格教育对于全日制自考生的长期发展和班级两极分化的预防、解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2 班级学生档案的建立

班级学生档案不同于学生信息表,它是对班级每位学生平时表现的一种综合评价,包括学生谈话记录、班主任观察及任课老师反馈记录、学生个人的期中和期末总结、家长联系记录。通过班级学生档案的建立有助于把握学生在各个不同阶段的变化过程,及时发现班级两极分化现象的产生和发展情况。特别是对于一些心理、生理有特殊情况的学生更要进行跟踪辅导。必要时要进行定期的心理疏导,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同时学生人数比较少的班级我们要求对每位学生都建立比较详细的档案。人数比较多的班级应该掌握重点人员在两极分化过程中的动态,这个重点人员就是指在两极分化初显阶段时就处于“枣核”底端的学生和在形成阶段开始逐渐由中间向底部滑落的学生。值得一提的是学生谈话是获得学生信息最直接的方式,是班级学生档案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谈话的对象也主要是学习目的性不明确和学习意志力不够坚定的学生。一部完善的学生档案就是班级里每位学生在三年或者四年自考生涯中的成长线路图,也是班主任工作的精髓体现。如何建立既能反映自考生成长一般规律有能体现各专业特色的班级学生档案是每个自考实际工作者都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3.3 班级核心力量作用发挥

一个班级的核心力量包括班委、团干部、学生党员和业余党校学员,他们是班级同学在充分发扬民主征求民意的基础上选举出来参与班级管理和活动组织的代表。同时,他们也是预防和解决两极分化现象的主要依靠力量。班级核心力量在解决两极分化现象中的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竞争性学习氛围的营造。作为班级核心力量成员的基本素质之一就是具备良好的学习成绩。假如班委和团干部中的每一位同学都能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成绩,那么他们对于班级的学风建设将起到很好的带头作用。第二,班级团队活动中的组织作用。一个班级核心力量的基础是学习,但是带动整个班级凝聚力的方式往往是团队活动的组织。学生干部应该在自身积极投身班级活动的同时也努力带动身边的其他同学,通过班级活动让大家感受到集体的力量无处不在而自己也是这个集体的主体。第三,学习和生活中的奉献精神。一个合格的学生干部应当在生活中关心同学、学习上帮助同学。学生干部可以在班主任或者任课老师的引导下采取“一对一”或“一对多”的方式帮助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尤其是不要使成绩原本处于班级中间部分的同学滑落到差生的队伍中。

参考文献

[1] 吕关心.自考教育管理概论[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

[2] 冯敏.论全日制高教自考助学学生的特点和管理对策[J].教育管理,2009.

[3] 林文广.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生个性重塑[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2009.

[4] 刘登,李娜娜.当代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的重大意义[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9.(1).

[5] 罗美萍.试论高校全日制自考助学班集体建设[J].中国成人教育,(5).

两极现象 篇6

关键词:小学数学;分化;差异

G623.5

部分学生数学学习经验的积累跟不上,造成认知上的脱节,加剧了分化。数学学习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这是有效学习的基础。随着年纪的升高,由于知识面不断加宽,难度也越来越大,学生花在数学学习上精力和时间必然会分散,如果基础知识不扎实,较难迅速形成经验和技能,就造成了连续学习过程中的困难,从而跟不上学习的进程,导致学习分化。旧的学习方法不适应新的学习要求,导致学习困难,从而形成分化。尤其设高年级阶段是数学学习分化最敏感的阶段,一个重要原因是数学课程对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要求有了明显提高,而这一阶段学生正处于由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过渡期,因而对他们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的指导就尤为重要。如果不能及时地加以指导和加强,部分学生就会丧失信心,视数学为畏途,产生自卑感,这就产生了分化。

对某个学生来说,其学习落后的原因还有可能是其他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所以我们在制定解决方法时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断地思索、采取相应的对策:

一、及时帮助,以防为主

小学数学的教学重点是基础知识,因此教学应面向全体同学,争取做到人人学有所成。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出现差距是不可避免的。一旦出现,就应该及时找学生谈,分析他们掉队的原因,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同时给予学习方法的指导,耐心帮助他们补习功课。对于一些有可能掉队的学生,及早指出,说明掉队的严重后果,做到防患于未然。

二、讲究教法,因材施教

数学学科有着严谨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基础很重要。学生在小学阶段所获得的知识与技能,能否在初中得到继续发展,是防止分化的又一个问题。这就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力求把教学教“实”、教“活”。所谓“实”就是讲究实际效果,把教学大纲化为具体的要求,落实到教和学上,对每課时的教学计划逐项落实。课堂上,少讲空话,多做实事,精讲多练,以学生为主;对每个单元进行考查、总结,分析存在问题,及时补遗,帮助学生过关。平时作业或测验得到好成绩或有进步的,一定在班上进行表扬,给予肯定;对作业错漏较多的当面批改,及时订正。所谓“活”就是侧重学生训练,把数学课由“讲解课”变成“自主、合作、探究课”,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一上课就置身于一个环境中,在既紧张而又活泼的气氛中学习数学。夯实学生数学基础。

三、激发动机,诱发兴趣

我们都知道“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因此怎样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内在动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也是防止分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必须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以学生的全面健康和谐发展为重点,以实现学生的人生价值为最终目标,积极认真地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趣味活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这样,就可以使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充满趣味与活力,进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游戏活动中,轻松自如地学习数学,教学工作者需要认识到数学作为一门理论性强、逻辑性强的综合学科,光依靠传统教学意义上的“照本宣科”式教学方法是很难在小学生心底引起共鸣,是难以被小学生所接受的,只有将这些看似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通过游戏活动的方式呈现在小学生面前,让小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才能实现小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和谐发展。

四、和谐关系,师生融洽

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培养学生的兴趣大有帮助。因此,教师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普遍关心学生,尤其差生,同他们交朋友,不要歧视他们,不要动辄训斥他们,常鼓励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和学习热情。对差生要采取宽容的态度,可以在课后个别纠错,千万不能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和自尊心。经常用“心”去关注这些学生,给他们以自信,给他们锻炼的机会,帮助他们证明自己,建立自信。教师要充分运用鼓励性评价,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并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成功的体验积累多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就能树立起来。

五、家庭配合,双管齐下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举足轻重,至关重要。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学习状况和思想动态,对孩子要因势利导,加强管理。家长平时要经常与孩子谈心,查看他们的作业,及时了解他们在学习中存在的困难,加强与老师之间的联系并交换意见,共同商讨解决孩子学习中存在问题的有效办法。积极配合学校做好辅弱转差工作,切实帮助孩子走出学习困境,减少学习中的分化现象。

六 、互帮互助,团结协作

教师应大力倡导学生之间互帮互助,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在课堂上,平时固定的学生座位可以有所调整。根据学生学习水平的差异,应将好、差学生进行合理地科学地搭配。这有助于课堂活动的顺利开展。教师要教育学习好的同学,不要歧视学困生,而要尊重、理解他们,鼓励、帮助他们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活动。在结对子活动中,程度好的学生在提供帮助学困生的同时也提高了自己,必培生在帮助之下也减轻了焦虑感并能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让学生在团结协作中学会关心他人,树立集体感和责任感,这是非常重要的素质教育。

两极现象 篇7

一、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 针对学生特点,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要巧设情景,寓教于乐,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注重培养学困生的毅力,善于捕捉和鼓励他们学习上的点滴进步,并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的具体困难。

2. 研读教材,调整教法。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启发、诱导,精讲精练,讲练结合,加强听说训练,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

3. 坚持从实际出发。

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做到既备教材,又要备学生,尽可能因材施教,不能光顾几个好学生,要面向全体学生。尤其针对中下等学生的实际水平,平时要坚持“以新带旧,以旧引新”,分析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认真探索教材中让学生产生“滑坡点”的地方,采取减缓“坡度”的方法,让学生易于接受、理解和掌握。

4. 注重知识归纳。

教学中对繁杂、零碎的知识点要进行系统的归纳整理,使学生所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并引导学生从中总结出规律,使学生克服畏难情绪,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加强检查考试。

教师要做到“三个一”,一日一练,督促学生基本掌握当天所学知识;一周一查,加大学生知识点的联系运用力度;一月一考,整体把握学生板块知识学习的效果。

二、认真分析学生,开展灵活多样的工作

1. 与学生建立融洽的关系。

教师在课堂中鼓励学生多提问题,说不同的见解,共同商讨。另外,教师要保持良好的情绪,自然和蔼、充满自信的教态,这种情绪能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会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2. 做好引路人。

教师要教会学生科学的听课方法,集中精力,主动参与语言实践,紧跟老师思路,善于发现问题并质疑,掌握记忆单词的方法,逐渐培养学生写英语日记的好习惯。

3. 建立学困生“跟踪档案”。

教师要时刻注意学困生思想变化和行为轨迹,进行跟踪教育,积累转化资料,凡学困生学习上有进步,要予以表扬和鼓励,扩大他们作为榜样的力量,帮助他们树立“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信心,巩固和扩大防治两极分化现象的工作成绩。

4. 注重英语口语训练。

教师要坚持让学生每天把当天的天气、新闻、课程安排作一个简单的英语汇报。每周用英语说一个小故事、小笑话或他们周边发生的事情。这样坚持不懈地练习, 不仅使学生敢于开口说英语而且使学生增长了见识, 扩大了词汇量来源。

两极现象 篇8

一、两极分化的形成原因

1.教材方面。在编写教材时不但要考虑小学数学的特点,更应该考虑小学生的成长规律。与以前的教材相比,新教材中需要记忆的内容少了,学生需要感悟的知识变多了。这就导致了一部分学生越来越喜欢数学,另外一部分学生看到数学就头疼。最终出现了数学成绩两极分化的现象。

2.学生方面。爱迪生说过,“成功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这就是说勤奋固然重要,但是人的智商也是有一定差异的。从多年的教学经验可以看出,学生进入小学时几乎是白纸一张,由于智商的差异,一年级就出现了成绩的差异,随着年级的不断升高,两极分化的现象越加明显;同时,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等,也是造成两极分化的原因。

3.教师方面。班级中后进生越多,老师的耐心就越少;老师的教学能力、组织能力的不同,也是学生两极分化的一个原因。

二、消除两极分化的有效策略

1.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1)发挥备课组的力量。我们上的观摩课,都是老师精心准备的,而老师的课堂组织能力、课堂教学艺术、课堂驾驭能力,都是从平时的常规课上磨炼出来的。所以,希望我们的教师,多去请教有教学经验的教师,备课组多进行推门听课的活动,多交流,多学习,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2)加强练习是减少两极分化的有效手段。差生的共同特点是理解能力差、记忆力差。所以,加强练习是消除两极分化的一个重要手段。可能有的老师认为,题海战术会让学生疲惫不堪,但是,我们可以换一个练习方式。例如:在设计“长方形面积”的练习时,第一节课可以设计知道长、宽求面积的训练;同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节课进行变式训练,知道长方形的面积和长求宽,或知道周长和宽求长方形的面积。只有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后进生的成绩才会不断提高,两极分化现象才会逐渐减少。

2.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课堂教学的层次性。因为学生存在着个体差异,教师就不能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学生。所以,在备课时,要做到因生施教,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例如,设计练习课时可以考虑三个方面:一是基本练习,巩固基础知识。二是综合练习,强化基础知识。三是发展练习,主要针对优生。

(2)作业的分层布置。一般情况下,教师会给全班布置同样的作业。有的老师会给优生布置一些拓展性的题目,但这样就忽略了后进生,使他们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所以,作业要分层给学生布置。后进生只做基本练习题,优秀的学生做一些拓展训练,使学生都能得到提高,进而对数学学习更有兴趣。

(3)有效的组织教学。解决小学生数学学习两极分化的问题,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关键,而组织教学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很多优秀的老师都有先进的教学理念,他们上的课很有吸引力,学生学习兴趣高,效果就好。在课堂气氛不活跃的时候,他会进行适当的引导,调节课堂气氛。所以,我认为有效组织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3.强化辅导

(1)加强集体辅导。后进生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数学基础知识非常薄弱,而老师没有精力、时间进行一一辅导,所以,进行集体辅导是非常有必要的。

两极现象 篇9

一、以生本情境的创设为前提, 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热情

与以往教学大纲不同的是新《英语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方面增加了情感、策略和文化方面的要求。在语言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情感、情绪因素, 不仅有利

于提高学习效率, 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 作为教师, 应尽量创设宽松活跃、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 调动每一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学并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 同时也是师生间情感和思想的交流。所以, 教师要关爱、尊重每一位学生, 了解学生的兴趣, 爱好, 喜怒哀乐等情绪的变化, 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要坚持民主平等的态度, 把教与学的活动看成不可剥离、相互锁定的有机整体, 看成师生为实现教学任务和目的, 围绕教学内容, 共同参与, 通过对话、沟通和合作活动, 产生交互影响, 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

2. 诱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

教师的态度在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总是重视学生成功, 而不是一味责怪他们失败的教师, 会最有效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一个富有同情心和宽容的教师, 能为学生提供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例如, 当学生相互间进行课堂操练时, 教师来往于学生之间, 仔细倾听他们的操练, 及时提示, 轻声纠正, 给予鼓励, 使学生越学越主动, 越学越会学, 越学越爱学。

3. 特别关注“学困生”。

要大面积地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必须特别关注“困难生”。因此, 针对英语教学中的实际情况, 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转化他们:第一是加大对“困难生”的感情投资, 在他们身上投入比优等生更多的感情与精力, 帮助他们树立起学好英语的信心。第二是帮助“困难生”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 通过学习目标激励与引导, 逐步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第三是坚持面批差生作业, 在讲评他们的作业时, 注意发现闪光点, 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第四是不管是对基础好的学生还是对“困难生”辅导时, 做到四个一样, 即一样的态度, 一样的热情, 一样的耐心, 一样仔细认真。

二、以年级教学的衔接为焦点, 有效防止两极分化现象

中学英语教学是在小学教学基础上的继续和提高。因此, 既要重视小学和中学的衔接问题, 也要抓好初中各个年级的衔接。

1. 学习心理上的衔接。随着年级的升高, 学生学习心理的衔

接不能仅仅依靠学生自己来完成, 而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 让学生认识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和责任感, 使他们主动而热情地加入学习竞争。

2. 学习内容上的衔接。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理解水平, 有目的、有步骤地增加教学内容, 改进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回顾和复习已经学过的主要内容, 并据此提出新的学习任务和要求, 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 确保他们在进行下一步活动之前掌握所学的知识。

3. 学习习惯上的衔接。

英语教师应鼓励学生保持积极举手发言、学唱英语歌等英语学习的良好习惯。同时, 老师还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课前预习, 课内认真听课和做笔记, 积极思考, 积极提问;课后整理笔记, 及时复习, 按时完成家庭作业的习惯。

4. 学习方法的衔接。

英语的学习不同于其他学科, 在学习过程中必须帮助学生克服害羞心理, 在课堂上鼓励他们大胆实践、积极参与, 才能突出语言的实践性,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三、以教学评价改革为保障, 促进学生健康持续的发展

对学生的评价是课程评价的核心, 对学生的评价应有益于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促进每个学生在已有水平上的发展。

1. 对学生测试的改革。

对学生的评价离不开测试, 但测试不应当让大部分学生都感到压力重重。当学生在测试中得到差分时, 会对本学科产生敌对情绪。为了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要让学生自己做主,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2. 对学生作业的反馈。

Walt Haney认为评价可以使人们看到自己努力的显著效果, 从而促进学习。他的研究表明:及时反馈是学习本身固有的成分, 并能激发学习兴趣。他还指出指导学生确定正确答案的反馈比仅仅指出对错的反馈更能促进学习。以往学生在完成当天作业后, 第二天将作业本上交, 一至两天教师将批改好的作业发下去, 学生看一眼就塞进书包里;即使老师用一定的时间进行讲解, 效果也并不好。为此, 采取如下措施:每天课后要求学生先独立完成作业, 然后小组集中, 通过讨论共同得出正确答案, 若有疑问与教师商量或看参考答案, 在小组内统一用红色笔订正, 最后由老师收上来统一批阅。

3. 建立学生学习档案袋。

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反省是当前评价改革的主要方面之一, 学生学习档案袋的一个主要用途就是让学生评价自己的作品、反省自己的学习过程, 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现状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与解释, 能够极大地促进学生在学习上的进步, 由此真正发挥学习档案袋促进发展的功能。这些收集在学生学习档案袋中的内容, 经过合理的分析与解释, 教师就可以看到学生在学习与发展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 在达到目标过程中的努力与进步。

两极现象 篇10

关键词:初中英语,两极分化,因材施教,主动学习

英语两级分化现象, 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是实际存在的。随着教学课程难度的不断加大, 英语单词与知识点不断增多, 很多学生感觉到英语知识越来越难学。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热情和信心不断降低, 这就导致教学中两极分化现象越来越严重。

一、初中英语教学中两极分化的原因

(一) 学生方面

有些学生的学习目标不明确, 学习方法欠科学。他们在开始学习英语的时候兴趣较浓, 能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但是缺乏一定的学习目标, 在遇到挫折和困难的时候容易丧失信心、知难而退, 导致学习成绩不断下降, 下降之后学习的信心更加不足, 这种恶性循环导致英语教学中学生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此外, 很多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还缺乏科学有效的方法, 比如, 在记忆单词的时候死记硬背, 在做练习的时候不注重时态的变化, 在翻译句子的时候逐字逐句进行翻译。这些错误的学习方法都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 并加剧了两极分化现象。

(二) 教师方面

课堂是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阵地, 教师的教学方法与观念对于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有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的一直都是单一死板的教学方法, 只注重知识的灌输, 不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只注重讲解, 不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实践, 长此以往, 学生很容易满足于现有的知识水平, 习惯于用背单词、背课文、做习题等方式来学习英语, 而忽视了听英语、说英语、用英语等方面的训练, 从而很难实现学习能力的真正提高。此外, 教师在对待学生方面, 只喜欢成绩好的学生, 对于那些后进生总是以一种消极的态度来看待, 不关注他们的学习, 不为其创造表现的机会, 这样一来,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两级分化现象也就越来越严重了。

二、针对初中英语教学两极分化现象所采取的措施

(一) 因材施教, 关注后进生

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多关注后进生的学习, 进行因材施教, 减少和防止两极分化现象的产生。不管是优等生还是学困生, 学习能力的提高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每一个学生都有渴望进步与成功的想法, 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对于特困生, 教师要帮助他们打好基础, 讲解知识时要循序渐进, 在课堂上要多给他们提供表现的机会, 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对于优等生, 教师要多加肯定与表扬, 并提出更高的要求来激励优等生不断提高自己。此外, 教师还可以实施“一帮一”的教学计划, 让学生之间相互沟通, 以减少两极分化的现象。

(二) 转变观念, 转变角色

一名优秀的初中英语教师, 一定要与时俱进地转变观念, 适时地转变角色, 让自身的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在课堂中, 教师的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 但同时, 教师也是一名长辈, 是学生的朋友, 应该深入了解和探测学生的心理, 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促进学生学习热情的高涨, 让学生不再害怕学习英语。首先, 教师在课堂中要以和蔼的微笑、温柔的表情、灿烂的笑容面对学生, 为学生创设互动的机会, 如回答问题、做游戏、小组活动等, 营造一种开放、平和的教学氛围。其次, 教师在课下要多与学生进行交流, 积极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 对于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 教师要认真倾听, 引导和帮助他们解决困难, 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

(三) 激发动机, 培养学生的兴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初中英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可以从创设问题情境入手, 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学起于思, 思起于疑, 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存疑、质疑到释疑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进而增强学习的信心, 以防止两极分化现象的产生。此外, 初中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表现欲, 对此, 教师可以在课堂中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 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 让他们在竞争的氛围中积极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如教师可以创设单词拼写比赛、英语演讲比赛、对话表演比赛、英语朗读比赛等形式的竞争活动, 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 改变教学方法, 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传统的教学方式单一死板, 仅仅是让学生背单词、听写和做练习, 这样的教学模式难免会让人产生厌烦的心理。新课程标准下, 教师要积极改变教学模式, 创新教学方法。例如, 在背诵课文的时候,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话剧表演的形式来背课文;可以通过听语音的方式来听写单词;可以通过分组比赛的方式来做练习;可以采取听英文歌曲的方式来锻炼学生的听力;可以定期让学生欣赏英文电影, 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等。这样一来, 学生的学习热情被调动起来了, 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能力自然也就提高了。即使是一个比较简单的小活动, 学生也会变得分外感兴趣, 学习的动力得到提高, 学习成绩也就能够渐渐提高了, 两极分化的现象也就能够遏止了。

三、结语

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 两极分化现象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但是并不可怕, 只要教师合理地转变教学观念, 更新教学模式, 从全体学生的角度出发, 认真做好教学设计, 转变好教学角色, 让学生不再害怕英语学习, 那么, 缩小两极分化就会取得成效, 长久以往就会使所有学生都能得到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沈春芳, 王晓萍.初中生英语学习过早分化的具体关键时期及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 2013 (1) .

[2]彭慧.英语教学两极分化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海外英语, 2012 (11) .

两极现象 篇11

英语对于很多学生都有着较大的吸引力,但随着学习压力的逐渐加大,尤其是到了中高年级,就有很多学生出现了明显掉队的现象。英语学习两极分化的现象也就越发明显,而这种现象一旦形成,就难以从根本上消除。因此,关注后进学生,消除两极分化现象,一直以来都是小学英语教师的重要工作。但这一效果并不明显,究竟如何才能有效地扭转课堂英语学习上两极分化的现象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尝试。

一、基础工程: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英语教师首先必须从心底意识中树立这样一种理念,即小学英语是英语学习的初级阶段,不会有差生出现。我们坚信每个学生都可以成为英语学科的优秀学生。而这一切都依托于新型的师生关系。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杰斯曾经说过:“课堂教学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具有两个基本因素:真诚而直接信赖的师生关系和民主、安全的课堂氛围。”的确,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是高大的,他们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有着鲜明的向师性,教师所具备的巨大的人格魅力是学生学习这一学科的首要资源。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摆出一副师道尊严的架子,师生之间往往弥漫着紧张感和敌对关系。有些后进生在教师心目中已经永远定型,他们错误地认为不管自己如何努力,都已经无法改变自己在老师心目中的地位,因此英语学习也就常常消极怠工。鉴于此,英语教师就应该真诚地呵护他们,尊重他们,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殷切期待,在补充他们为数不多的闪光点中激活他们的认知欲望和学习动力,给予他们更多地展示自我、体验成果的机会,进一步唤醒他们沉睡的内在动力,从而走上一条正确的回归之路,为消除两极分化现象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核心策略:优化高效扎实的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英语学习的主阵地,很多后进生的形成其主要缘由就在于课堂学习效率的低下,课堂中教师传授的知识他们无法积累,课堂中教师创设的历练平台他们无法完成,久而久之就与其他学生拉开了差距。因此,教师要强化英语课堂教学,想方设法提升课堂学生的参与度,保证全体学生的有效参与。

首先,教师要科学掌控课堂教学节奏。一般而言,小学生会在课堂进入到15~25分钟时,是课堂学习的最佳时段。此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之前学习的反馈信息,将需要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放置其间,在环节设置上环环紧扣,尤其是对后进生要多给予关注与锻炼的机会;其次,教师要合理运用多媒体信息手段,让学生在鲜活、形象的画面媒介中将学生的关注力都聚焦在课堂教学的内容上,特别是后进生如果无法真正调动他们课堂学习的兴趣,就无法真正地扭转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尴尬,只有在多媒体创设的真实可感的情境下,学生才能体悟更多的言语,并能够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提升英语的实践运用能力,从而在课堂学习中扭转英语学科两极分化的现象。

三、持久动力:养成良好务实的学习习惯

好习惯受用终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的英语学习就难以形成有效持久的学习动力。

首先,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教师可以布置学生在预习中充分利用好英语学习的有效资源,比如与教材配套的磁带录音,鼓励学生在多聆听、多朗读、多模仿中增强英语语感,并在理解单词的基础上对教学的课文进行自主理解感悟,形成自己的问题进入课堂。

其次,关注对学生听的指导。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讲究的是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而其中“听”是接受信息、感悟理解的基础环节,只有在“听”得好的基础上,学生才能表达得好、运用得好。因此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悉心倾听,听老师的示范朗读、听同学的实践练习、听自己的发音,并及时进行反思,才能真正提升自己的英语感知能力,促进自身英语学习能力的不断提升,从而更好地紧跟其他学生,让两极分化的现象逐渐消除。

四、外围保障:建构分层差异的标准体系

在两极分化现象既已形成的前提下,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就可以采取相应的对策,除了以上提及的策略之外,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树立分层教学的原则,即通过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准确定位,教师可以从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策略的甄别,包括教学评价等不同的维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不同的标准,以确保不同的学生都能在英语学习中满足自己不同层次的学习要求,最终让优秀生吃饱,让后进生吃好。在这种分层教学中,每个学生都可以各显其能,班级中的全体学生都能在体验中享受成功的愉悦体验,从而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主动性和实践性。

总而言之,小学英语教学中两极分化的现象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作为英语教师,现在需要做的已经不再是无效的埋怨,而应该是以自身专业的视角,运用专业的眼光对这一现象形成的原因做全面深入的分析,并针对形成的原因进行深入的调整,采用合理化的教学措施,从而有效调整教学的方向,从根本上扭转英语学习中两极分化的现象。

两极现象 篇12

1 教材因素。

近几年来英语教材不断改版, 新教材力求话题反映时代气息, 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可电脑、网络离农村学生还是太遥远。教材中的许多知识, 有些连教师都无从得知与见过, 更不要说学生了。再加上学校又缺乏相应的教学参考书, 学校安排课时少, 若按部就班上, 进度不允许, 若赶进度, 又是给学生夹生饭吃。另外, 新教材词汇量不断扩大, 内容不断更新, 信息量不断加大。本来词汇量的增加, 有利于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通过英语获取信息的能力, 这符合语言学习的习惯和规律。但是农村大多数学生, 对新教材每课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单词连认读都感到困难, 更何况要读句子, 操练对话, 由于难度大而停滞不前, 继而使一些学生失去信心, 慢慢掉队, 以致失去兴趣, 最终放弃学习英语。

2 城乡差异。

现在农村家长虽然也很重视孩子的英语学习, 但在总体上, 城市的父母对教育重视的程度要远远高于农村的父母们。因此, 从这一角度说, 农村孩子就已经败在了起跑线上。再加上城市家庭的经济条件要比农村的好一些。城市家庭经中孩子们的英语学习一遇到问题, 能及时得到帮助。而农村家庭很少找家庭教师, 也无力承担费用。另外, 城市中的媒体先进, 信息发布快, 互连网进入家庭的很多, 学生的学习环境好。农村里学生除了在校每周四, 五节的英语课外, 很少有其他接受英语的机会。

3 学生因素。

首先, 缺乏明确的学习动机。农村学生虽能认识到英语学科的重要性, 但对于学习大多数学生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 他们没有真正从心底产生学习需要, 更没有树立必须学好英语的坚定信念;没有充分认识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要么是为了中考、高考, 要么是出于家长的逼迫;把学习看作是一种苦差事, 是一种负担, 甚至产生了“不想学”的念头。其次, 英语学科中的学困生大多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课堂上他们只是消极听讲, 沉默寡言, 只听不练, 害怕出错, 不愿参与操练、讨论、表演等教学活动, 课后他们也不注意巩固, 因而无法形成语言技能, 所学到的知识不能熟练掌握。由于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所以, 越学越觉得困难, 久而久之产生厌学情绪, 甚至放弃学习, 造成两极分化。

4 教师因素。

初中英语教材内容虽然相对简单, 但对教师教法的要求却很高, 而且越是低年级, 越是入门阶段, 教学方法和技巧就越显得重要。但目前在岗的中学教师很多都是老式语法翻译教学法培养出来的。这些人的阅读理解能力大大超过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他们所受的这种影响会自然而然地在他们的教学中体现出来。而且教学模式, 教学手段单一, 使得教学活动单调、枯燥, 缺乏趣味性, 学生久而久之也对学习英语失去了兴趣。久而久之, 教师在学生心目中魅力大减, 学生对其教学能力不以为然, 渐渐对学习英语失去兴趣。

总之, 防止和缩小英语的两极分化是一项长期而任重道远的工作, 需要我们教师用心去思考和实践。针对当前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两极分化现象, 只要我们教师坚持面向全体学生,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注意授人以渔, 培养其一定的自学能力, 增强他们学习的成功感, 就一定能走出两极分化的教学困境。

参考文献

上一篇:新型天线下一篇:文明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