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肩袖损伤

2024-08-31

慢性肩袖损伤(通用7篇)

慢性肩袖损伤 篇1

肩袖损伤是指肩峰下滑囊炎及肩袖肌腱炎而言。其发生主要是由于肱骨大结节反复超常范围的急剧转动, 劳损或牵扯并与肩峰和喙肩韧带不断撞击磨擦所致。由于棒球运动的特点, 此症在棒球运动员中发病率极高, 据统计在各部位运动损伤中居首位。此症一经发生病程一般较长, 常在大运动量训练和比赛时反复发作, 且较难治愈, 严重影响训练和比赛。因此, 控制和预防肩袖损伤的发作, 保证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是运动队医生的重要任务。作者自2000年以来从对棒球运动员肩袖损伤的治疗和防护中体会到, 单纯的治疗虽然能够取得一定的疗效, 但很难防止肩袖损伤的反复发作, 训练防护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说明这一问题, 作者对24例患有慢性肩袖损伤的棒球运动员的治疗和防护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4例患者全部为男性, 年龄17~33岁, 平均28.5岁。专业训练年限2~17年, 平均9.7年。有急性损伤史者16例, 训练中逐渐发病者8例。病程1~9年, 平均4.6年。24例患者肩袖损伤发作116次, 平均4.8次。其中有重复受伤史者32次, 训练中逐渐发病者84次。因伤停训75次, 平均3.1次。24例患者在发作期以外的时间里均可参加正常训练, 患病部位无症状, 部分患者稍有疼痛或不适感, 发作时明显加重。

1.2 分组

将24例患者分为单纯治疗组和治疗加训练防护组两组。其中单纯治疗组14例, 治疗加训练防护组10例。

1.3 诊断

肩痛是肩袖损伤的主要表现, 在做外展和反弓动作时肩部可有明显疼痛, 肱骨大结节部压痛, 特别是发生在外展60~120°时的“疼痛弧”和牵拉外展实验阳性有重要诊断价值。急性发作时肩关节活动可不同程度受限, 部分患者三角肌胀满。慢性病例可有三角肌萎缩和肩关节弹响。本文讨论的24例患者症状表现, 见表1。

1.4 临床表现与分期

肩袖损伤根据临床表现的不同可分为急性期, 亚急性期和慢性期。

1.4.1

慢性期肩关节一般不痛, 只有在做反弓等特殊动作时才痛, 能从事正常训练和比赛。部分患者训练量过大时有肩部不适感, 患肩对运动量的承受能力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1.4.2

亚急性期常因多次损伤逐渐形成, 运动员多见此型, 多因训练过度或动作不合理所致。肩外展60~120°时疼痛, 内外旋抗阻痛, 牵拉外展疼痛消失或减轻。肱骨大结节压痛, 轻者仍可坚持训练, 重者则需停训。

1.4.3

急性期多因急性外伤所致, 肩部疼痛剧烈, 活动受限, 三角肌胀满, 肩外侧广泛压痛。因无法参加训练和比赛而停训。

2 治疗和训练防护的具体方法

2.1 治疗方法

主要包括:停训休息, 部分严重者可采取外展30°固定, 局部封闭治疗、理疗、手法按摩、电针治疗等。其中电针治疗有着较好效果, 为最常选用的治疗手段, 具体方法为在肱骨大结节和肩峰下滑囊处各刺一针、加脉冲治疗仪, 刺激20min, 1次/d, 具有较好的抗炎止痛效果。透明脂酸纳关节腔内注射亦有较好的效果。

2.2 训练防护的具体方法

2.2.1 训练前的准备活动

以柔韧练习为主包括转肩, 反弓开肩, 胸前及头后搬肘拉肩、压肩及内外旋转牵拉。具体做法为肩外展90°, 屈肘90°, 由防护人员一手托其肘部, 另一手握其腕部, 做肩关节的前旋和后旋, 以使旋前旋后的肌肉得以充分牵拉。

2.2.2 按柔、敷药

防护人员对患肩进行按柔, 并敷可使皮肤发热的药膏, 使局部发热, 增加血液循环。

2.2.3 支持带的运用

近年来, 支持带的运用对运动损伤的防护起到了十分有效的作用。对慢性肩袖损伤的患者, 训练前可用高弹肌贴分别通过肩上、肩前、肩后向三角肌粗隆处拉紧粘贴。

2.2.4 训练中对技术动作和训练量的观察和纠正

队医应经常观察运动员的训练情况, 及时发现不合理的可导致损伤的技术动作及训练安排, 并与教练员、运动员相会磋商, 对技术动作和训练量进行调整。

2.2.5 训练后放松

主要是主动和被动的牵拉肩关节周围的肌肉和韧带以及肩带肌群。

2.2.6 冰敷

放松结束后立即冰敷肩关节20min, 以减轻充血和水肿。

2.2.7 按摩

慢性肩袖损伤患者, 由于大运动量的训练和疼痛刺激下的自我保护机制, 常有不同程度的肩关节周围的肌肉及肩带肌群的痉挛和劳损, 可用按摩手法对其进行松解治疗, 以按压、揉捏、提拿、弹拨等手法为主, 对包括三角肌, 岗上肌、岗下肌、肩前、肩后, 以及二头肌腱, 菱形肌、肩胛缘等在内的部位进行全方位的放松按摩治疗, 并边按边仔细检查有无条索、硬结、压疼等异常反应, 并施以相应的处理方法。在急性发作期应避免对疼痛敏感部位过重刺激, 以防加重炎性反应。

2.2.8 肩关节的力量练习

慢性肩袖损伤的患者除急性发作期以外, 可在作常规力量练习的同时, 加强局部针对性的动力和静力练习。急性炎症期过后可先进行徒手或负重双臂90°外展静力练习, 亦可用橡皮条进行在关节固定不动的状态下肌肉张力变化的练习, 方法为将橡皮条一头固定, 患侧手牵拉橡皮条的另一头, 肩关节在外展90°或其他姿态下不动, 前后移动脚步, 通过橡皮条松紧的变化来改变肌张力, 以达到训练目的。后期可用橡皮条做外展, 旋前、旋后、上举等动作练习, 还可拉动橡皮条做专项投掷动作练习。

2.2.9 肩关节本体感觉训练

患有肩伤的运动员, 在训练中由于疼痛的刺激和心理上的障碍, 技术动作往往出现变形, 康复期可先做在有一定阻力的条件下挥臂轨迹的训练, 待技术动作恢复并定型后再发力投球。

3 结果

3.1 效果对比

对单纯治疗组和治疗加防护组的治疗效果, 从急性发作次数, 对训练的影响及治愈率几方面进行了比较。见表2。

3.2 治疗效果

分为治愈, 显效, 欠佳三个等级。肩部疼痛消失, 恢复正常训练, 肩部功能无障碍且半年以内不复发者为治愈。肩部疼痛减轻, 能恢复正常训练, 但肩部仍有部分症状者为显效。治疗一个月以上肩部仍疼痛, 无法正常训练者为欠佳。治疗效果比较, 见表3。

4 讨论

4.1 技术动作和训练量

不正确的技术动作和不恰当的运动量是导致肩伤发作的重要诱因。例如投球时肘关节过低会使肩关节在外展角度不够的情况下强力旋转, 造成肱骨大结节与肩峰过度磨擦。再如投球后随摆不够, 动作突然停止, 由于拮抗肌强力收缩, 导致其附着点被反复牵拉受伤, 由此造成肩伤发作。故此, 随时观察训练, 发现致伤动作, 并与教练员, 运动员研究解决是训练防护的重要内容。

4.2 肩关节旋转肌肉的力量训练

肩关节的外展主要是由三角肌和岗上肌来完成的, 从纤维走向来看其收缩时先拉肱骨向上, 当肱骨大结节抵住肩峰形成支点后才开始外展, 如此, 势必造成肱骨大结节与肩峰的反复撞击, 而旋前的肩胛下肌和旋后的岗下肌、小圆肌同时收缩可将肱骨头抵向关节盂, 较早形成支点, 从而减少肱骨大结节向上与肩峰的撞击。故旋转肌肉的力量训练对防止肩伤的发作十分重要。

4.3 支持带的运用

人造肌贴的运用可以调整肩关节周围肌肉力量的失衡, 防止动作过度, 增强关节稳定性, 从而起到保护关节的作用。

4.4 透明脂酸钠的运用

透明脂酸钠具有良好的抗炎、润滑和覆盖损伤部位的作用, 可减少关节内部的磨擦、缓解伤情, 减少发作。

5 小结

慢性肩袖损伤是棒球运动员从事大运动量训练, 提高运动成绩的一大障碍。治疗只是慢性肩袖损伤防治工作的一部分, 尚不足以很好的保证运动员参加正常的训练和比赛, 只有运动员、教练员、医队紧密配合, 治疗和防护综合运用, 才能防止肩伤的反复发作。

参考文献

[1]曲绵域。实用运动医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 1982。

[2]曲绵域。运动创伤检查法[M]。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 1999。

[3]原田一志。运动包扎[M]。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2。

肩袖损伤诊疗进展 篇2

1 肩袖的功能解剖

肩袖是由起自肩胛骨, 附着于肱骨头周围的冈上肌、冈下肌、肩胛下肌、小圆肌组成的一组具有相似功能的肌群, 四块肌肉的肌腱部分在肱骨头解剖颈处形成袖套状结构, 并与肩关节囊相混合包绕肩关节的前、上、后方。肩袖对维持肩关节的稳定和肩关节功能都起着重要作用。肩关节是人体中最灵活的关节, 也是最不稳定的关节, 它是由肩盂和肱骨头构成的典型的球窝关节, 浅而平的肩盂仅能容纳球状肱骨头的1/3~1/4, 即使有纤维软骨环加深关节窝, 肩关节的骨性结构依旧很不稳定, 再加上肩关节周围关节囊薄而松弛, 关节韧带少而弱, 肩关节的稳定性主要就靠肩袖来承担。肩袖还协同肩部其他肌肉群共同完成肱骨外展和在不同方向上的旋转。肩袖位于由肩峰、喙肩韧带、喙突组成的喙肩弓和肱骨头这两个硬性结构之间, 其深面为关节囊, 浅面为肩峰下滑囊。肩袖肌腱与周围组织之间的空隙非常狭小, 当肩关节外展, 特别是完成略带内旋的外展位姿势时, 肩袖肌腱和肩峰下滑囊受到肱骨头和肩峰或喙肩韧带的不断挤压, 摩擦和牵拉, 易引发肩袖损伤。肩袖的双重作用和它所处的特殊位置, 构成了肩袖易伤的解剖生理原理。

2 肩袖损伤的影像学诊断

2.1 平片及关节造影

对于怀疑肩袖损伤的患者至少应该拍肩关节前后位片、肩胛骨侧位片 (冈上肌出口位或Y位片) 和腋位片[3]。前后位片用于评价盂肱关节、肩锁关节、和肱骨大结节、冈上肌钙化等病变;肩胛骨侧位片用于评价肩峰、锁骨肩峰端形态、退变等及肩峰下间隙;腋位片用于评价肩峰、喙突形态和喙肩韧带钙化。但X线平片检查对本病诊断无特异性。在1.5m距离水平投照时, 肩峰与肱骨头顶部间距应不小于12mm, 如小于10mm一般提示存在大型肩袖撕裂。在三角肌牵引下, 可促使肱骨头上移。平片显示出肩峰下间隙狭窄。X线平片检查还有助于鉴别和排除肩关节骨折、脱位及其他骨、关节疾患。

关节造影是指将含碘造影剂在透视下注入关节囊内, 对肩袖完全撕裂有较高的敏感性, 但对部分撕裂及其他软组织结构损伤难以显示, 目前已基本被淘汰。

2.2 CT断层扫描检查

单独使用CT扫描对肩袖病变的诊断意义不大。CT扫描与关节造影合并使用对肩胛下肌及冈下肌的破裂以及发现并存的病理变化有一定意义。在肩袖广泛性撕裂伴有盂肱关节不稳定时, CT扫描有助于发现肩盂与肱骨头解剖关系的异常及不稳定表现。

2.3 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主要针对撞击产生的肩袖和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的损伤, 一般需要进行双侧对比和动态检查, 肩袖肌腱运动状态下的超声检查是其最大优势。肩袖撕裂或部分撕裂的直接征象是肌腱不显示、通过肌腱的无回声区、肌腱明显变薄及肌腱局部运动不连续, 间接征象包括肱骨大结节的破坏、肩峰下滑囊炎、关节积液、三角肌疝和相关肌肉萎缩等[4]。动态超声与手术比较, 对肩袖结构撕裂或部分撕裂的诊断准确率超过90%, 而且超声还能很好地显示肩袖肌腱撕裂前期病变如水肿、炎症、钙化以及肌腱和 (或) 肱骨头表面毛糙等。Dinnes等[5]比较超声和MRI对肩袖撕裂的显示, 得出无论是部分撕裂还是完全撕裂, 超声的阳性似然比和阴性似然比都分别高于MRI。但对于肩袖内局部异常回声, 即使采用动态检查鉴别小的撕裂和炎症仍很困难。由于超声检查具有技术依赖性, 要求操作者有丰富的经验, 且缺乏对骨性结构的显示能力, 因此尚未得到普遍的承认。

2.4 磁共振及磁共振关节造影

这是目前最受重视且最有效检查肩袖损伤的影像学方法。具体检查方法包括常规MR、MR关节造影、动态MR等。

肩袖损伤分为III期 (出血水肿期、肌腱炎和肩袖纤维化期、部分或完全撕裂期) [6]。MRI通过形态和信号的异常反应可显示肩袖损伤的各期表现, 以脂肪抑制T2加权斜冠状位和斜矢状位为最佳, 肩袖水肿、炎症表现为信号不同程度增高、边缘毛糙等。但T2信号增高并不具备特异性, 肌腱退变也有相似改变, 在正常肩袖中也常可见到, 可能的解释是部分容积效应、化学位移[7]。MR常规对肩袖完全撕裂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均在90%左右, 和关节镜检查有很好的吻合度。但对部分撕裂的敏感性则不高。高场强磁共振可能提高诊断肩袖撕裂的准确性。

MR关节造影是在透视下经关节囊内注射碘化含钆造影剂, 根据注射药物浓度及渗透压的不同, 在注射后1~3h内进行MR扫描。MR关节造影被认为对于肩袖撕裂和关节盂唇的损伤检查优于常规MR。由于关节囊的扩张, 微小的肩袖撕裂在造影剂的衬托下显示得更为清楚, 与手术对照, 无论是部分还是完全冈上肌肌腱撕裂, MR造影的准确率都超过90%。

2.5 关节镜

目前, 关节镜作为一种治疗手段的同时也被认为是诊断肩袖部分撕裂的“金标准”[8]。从1970年代开始应用于肩关节治疗, 是一种直观下的诊断方法, 主要用于一些其他方法不能确诊的病例。但由于关节镜技术为创伤性诊断方法, 多在决定手术的病例中, 在肩关节镜下手术时作出诊断。而对能用其他方法确认的病例, 单纯再用肩关节镜确认是不可取的。

3 肩袖损伤的治疗

3.1 非手术治疗

非巨大撕裂, 特别是对于受伤后3个月内的患者, 多数学者偏向于非手术治疗。常见的方法有:休息制动、中药或非甾体抗炎药口服、外用药物、封闭、牵引等。刘刚[9]以中西医结合治疗53例肩袖损伤, 效果满意。对非手术治疗的适应证及治疗持续时间, 目前尚无统一的意见, 多数学者认为应包括:病程较短 (3个月内) , 撕裂较小, Neer分期属Ⅰ期。另外, 年龄较大对肩部功能要求不高者适宜非手术治疗。经统计学处理, 发现有下述情况的病人应缩短非手术治疗时间:①肩袖撕裂>1cm;②治疗前症状持续>1年;③有显著功能减退。对非手术治疗的已知肩袖撕裂的病人, 建议每年随访, 以免延误手术治疗时机, 反之则可行较长时间保守治疗。

3.2 手术治疗

自Muller (1898年) 首次报道手术修复肩袖撕裂以来, 手术治疗方法发展到很多种, 但其目的都是阻断病理过程、解除疼痛、恢复肩关节功能。常见的手术方法有:①单纯肩袖修补术:用于小的撕裂, 且不伴有其他病理改变及撞击征者, 此种情况临床较少见;②cLuahing法:是在肱骨大结节上方处使肌腱与骨固定或以肩袖残端埋入解剖颈骨槽内并固定。临床上多为那些撕裂较大, 且已卷缩的患者, 本法可使肌腱近端与骨的接触部位接近于正常肩袖止点部位的结构;③肩袖手术同时行肩峰成形术:本法由Neer (1972) 提出用于伴有撞击综合征者, 包括切除喙肩韧带、增厚的肩峰下滑囊、肩峰前下部分, 直至臂在上举外展时不发生撞击为止。肩峰下减压、肩袖修补、肩峰成形术的联合应用是治疗肩袖损伤最常用的方法;④关节镜下手术:对肩袖撕裂伤适用于肩袖撕裂在10~30mm的破损 (即小中度撕裂) 。对长期保守治疗无效, 其他检查方法不易确诊的病例, 关节镜具有独特的诊治价值。手术方式包括:肩峰下减压成形术和肩袖修补术;肩关节病灶清除;单纯肩关节镜下清创术;⑤关节镜肩峰下减压成形术:1985年Ellman首先介绍了肩关节镜肩峰下减压成形术。其目的是解除撞击因素, 修复肩袖缺损, 改善肩关节功能;使已修复的肌腱避免再受撞击[10]。一般只劈开三角肌3~4cm, 减少开放手术所引起的三角肌无力, 有利于术后恢复。不利因素是手术暴露不够广泛, 尤其是撕裂伤在30~50cm或更大时, 修复比较困难。1990年Levy等[11]首先报告了25例小切口修复肩袖损伤, 均为小的或中度的肩袖损伤, 经1年以上的随诊, 84%达优良效果, 满意率为96%;⑥肌肉移位术:在巨大撕裂不能应用常规方法修补的病例中, 不少学者应用肌腱肌肉移位获得较好效果。是在保留冈上肌血供的前提下, 剥离其冈上窝部分附着点, 肌肉向外推移进行缺损修补[12]。主要用于冈上肌腱缺损较大的患者。此外还有利用背阔肌转位治疗冈上肌较大缺损的方法。其他方法如肌腱移植术、筋膜移植覆盖术、人造织物移植术等在不同病理改变中都有应用, 主要也是治疗大块撕裂伴肌腱缺损者, 目的是填补肩袖肌腱的缺损, 保证修复后的肱盂关节的密闭性。但由于这些方法是无血运的, 疗效并不理想且并发症较多。

3.3并发症

主要并发症有: (1) 肩关节僵硬, 这是术后主要并发症。多数是复合因素所致; (2) 肩峰下减压过度, 可造成非功能性肩袖和前脱位; (3) 肩袖不愈合或再断裂; (4) 腋神经损伤; (5)

摘要:肩袖是由冈上肌、冈下肌、肩胛下肌和小圆肌的肌腱构成的包裹肱骨头的袖套样结构。调查表明, 肩袖损伤在肩关节疾患发病率中占相当大的比重。通过查找研究相关资料, 对肩袖损伤的最新诊断和治疗进展进行概括总结, 为肩袖损伤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和依据。

关键词:肩袖,损伤,撕裂,诊断,治疗

参考文献

[1]刘玉杰, 卢世壁.肩袖损伤的诊断和进展[J].中华创伤杂志, 1998, 14 (5) :340-342.

[2]Codman EA, Akerson IB.The pathology associated with rup-ture of the supraspinatus tendon[J].ArmSurg, 1931, 13:348.

[3]Burbank KM, Stevenson J H, Czarnecki GR, et al Chronic shoulder pain:part I Evaluation and diagnosis[J].AmFamPhy-sician, 2008, 77 (4) :453-460.

[4]Daenen B, Houben G, Bauduin E, et al.Ultrasound of the shoulder[J].JBR-BTR, 2007, 90 (5) :325-337.

[5]Dinnes J, Loveman E, McIntyre L, et al The effectiveness of di-agnostic tests for the assessment of shoulder pain due to soft tis-sue disorders:a systematic review[J].Health Technol Assess, 2003, 7 (29) :iii, 1-166.

[6]Neer CS.Anterior acromioplasty for chronic impingement syn-drome in the shoulder:a preliminary report[J].Bone Joint Surg Am, 1972, 54 (1) :41-50.

[7]Micheher LA, Walsworth MK, Burnet ENEffectiveness of rehabili-tation for patients with subacromial impingement syndrome:system-atic review[J].Hand Ther, 2004, 17 (2) :152-164.

[8]Weber SC.Arthroscopic debridement and acromioplasty versus mini-open repair in the treat ment of significant partial-thickness rotator cuff tears[J].Arthroscopy, 1999, 15:126-131.

[9]刘刚.中西医结合治疗肩袖损伤53例[J].吉林中医药, 2008, 28 (4) :508.

[10]Bennet WF.Arthroscopic repair of full-thickness supraspinatus tears (small to medium) :a prospective study with2-to4-year follow-up[J].Arthroscopy, 2003, 19:249.

[11]KnudsenHB, Gelineck J, Sojbjerg JO, et al.Functional an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valuation after single tendon rota-tor cuff reconstruction[J].J shoulderElbow Surg, 1999, 8:242-246.

超声对肩袖损伤的诊断价值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7年3月至2010年12月有外伤、牵拉、各种炎症、退行性病变等原因, 在我院骨科诊断和住院治疗的患者115例, 其中男性90例、女性25例;年龄18~66岁、平均48.6岁。所有患者均行关节镜检查并治疗术, 术前均行超声检查。

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SONO 45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5~10MHz。患者仰卧位, 双臂下垂, 手放置腹上 (内收和外旋中立位) , 在肩部前上方、贴近肱骨进行横切面及纵切面扫查, 随后嘱患者侧卧位 (患者肩部向上) 用患侧手触及对侧臀部 (即保持上臂内旋、过伸、肩部中度内旋) , 进行长轴扫查, 再嘱患者上臂内收、内旋, 手掌置于对侧肩上, 探头向后移动平行于肩胛脊扫查。诊断撕裂时超声表现为肱骨大结节表面不规则, 三角肌下滑囊渗出及关节渗出、肌腱变薄或部分呈低回声, 出现“双皮质症”, 即肌腱撕裂的低回声处下可见与肱骨头平行的线状强回声时为部分撕裂;肩袖消失或撕裂连续中断为完全撕裂。

2 结果

超声检查出冈上肌腱撕裂80例 (包括可疑撕裂20例) , 肩胛下肌腱撕裂25例 (包括可疑撕裂15例) 。超声诊断冈上肌腱撕裂的敏感性100%, 特异性64% (P<0.01) ;诊断肩胛下肌腱撕裂的敏感性100%, 特异性90% (P<0.01) , 见表1。

注:与关节镜比较, *P<0.05

3 讨论

肩痛是临床常见疾病, 病因很多, 如外伤、激烈的运动、过重的体力劳动、炎症、退行性改变等, 这些均可引起肩关节的骨骼和肌肉、肌腱、韧带、关节唇等软组织损伤[6]。检查肩关节有多种方法, 其中X线摄影及CT在诊断骨骼损伤及其程度方面广泛应用, 但诊断软组织损伤就不如超声及MRI。近年来, 利用超声检查肩关节的文献报道较多, Labanauskaite[7]是先用超声检查31例患者以后再以关节镜检查确认, 超声诊断肩袖完全撕裂的敏感性80%, 特异性100%;诊断部分撕裂的敏感性79%, 特异性82%, 他主张利用超声检查肩袖有很高的准确性。与本研究相比, 诊断肩袖完全撕裂的敏感性低, 诊断部分撕裂的敏感性高、特异性低, 作者认为这是本研究中采用了更严格的诊断标准所致, 即把有些完全撕裂诊断为部分撕裂的原因;但诊断部分撕裂时, 壁本研究敏感性高、特异性低, 考虑是两组所选择的研究对象少, 且无完整的诊断标准及仪器和视觉差异的结果。Robeters[8]等超声诊断肩袖完全撕裂及部分撕裂有较高的特异性;Ziegler[4]等报道检查282例, 与本研究相比准确性更高, 作者认为本研究中所选择的对象, 不仅是可疑肩袖撕裂的患者, 也包括单纯肩痛和肩关节不适者, 所以相对正常肩袖者较多是这种差异的原因。

本研究结果表明, 超声是诊断肩袖撕裂的可靠而有效的影像学诊断方法, 可在临床中广泛推广使用。

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在肩袖损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经关节镜证实的115例肩袖损伤的超声声像图进行对比。结果 超声诊断冈上肌腱撕裂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100% (60/60) 和64% (35/55) , 肩胛下肌腱撕裂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100% (15/15) 和90% (90/100) 。结论 超声是诊断肩袖撕裂的可靠而有效的影像学诊断方法。

关键词:超声诊断仪,肩袖,关节镜

参考文献

[1]吕珂, 姜玉新.正常肩袖及肩袖撕裂的超声检查[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05, 14 (2) :154-155.

[2]Paavolanen P, Ahovuo J.Ultrasonography and arthrography in the diagnosis of tears of the rotator cuff[J].J Bone Joint surg Am, 1994, 76 (3) :335-340.

[3]Sugimoto K.Ultrasonographic evaluation of the Bankart lesion[J].J Shoulder Elbow Surg, 2004, 13 (3) :286-290.

[4]Ziegler DW.The use of in office, orthopaedist performed ultrasound of the shoulder to evaluate and manage rotator cuff disorders[J].J Shoulder Elbow Surg, 2004, 13 (3) :291-297.

[5]Moosmater S, Heir S, Aaser P, et al.Ultrasound examination of the shoulder a method description[J].Tidsskr Nor Laegeforen, 2004, 124 (1) :177-180.

[6]Brenneke SL, Morgan CJ.Evaluation of ultrasonography as a diagnosis technique in the assessment of superor rotor cuff tendon tears[J].Am J sports Med, 1992, 20 (3) :287-289.

[7]Labanauskaite G.Usefulness of ultrasonography in the diagnosis of rotator cuff tears[J].Medicina (Kaunas) , 2002, 38 (2) :131-134.

慢性肩袖损伤 篇4

1 肩袖损伤的生物力学机制

肩袖是肩关节的“动态稳定器”, 主要通过冠状面和矢状面两对力偶来平衡关节活动。肩袖前方的肩胛下肌和后方的冈下肌围绕肱骨头形成一对力偶, 以平衡肩关节内外旋;三角肌、冈上肌与下方的小圆肌、大圆肌组成另外一对力偶, 以平衡肩关节的外展与内收。当肩关节外展时, 三角肌和冈上肌收缩拉肱骨头压向关节盂, 这种压力增加了外展时肩关节的稳定性[1]。Burkhart等[2]认为, 如果患者仅有冈上肌撕裂, 即使是大的撕裂, 由于肩袖形成的力偶可以保留, 加上三角肌等肩周肌肉的代偿, 肩关节的功能尚能维持, 然而这种代偿性维持会使肩关节功能逐渐恶化, 因此早期手术是必要的。如果撕裂延伸至前方 (肩胛下肌) 或后方 (冈下肌、小圆肌) , 则力偶被破坏, 肩关节功能早期即有较大损失。

另外肩袖的纤维走向不是一成不变的, 在肌-腱接合处, 肌腱主要由平行走行的胶原纤维组成, 而当肌腱到肱骨的止点处则变成纤维束, 纤维束间走行成45°角[3]。由于肩袖近止点处纤维方向不同、层次复杂, 强大的剪力作用下易导致肩袖的撕裂[4]。

有研究显示, 冈上肌最终分成三条纵束, 即前束、中束和后束[5]。相比之下后束在横截面上最薄, 前束的弹性模量最大, 这说明前束的生物力学性能最佳, 是主要的功能部分。而前束的腱性部分所占空间却比后束小, 这使前束受到更大的拉力, 这也可以解释为何冈上肌前束撕裂的倾向更大[6]。

Burkhart等[7]描述了冈上肌和冈下肌远端近止点处的解剖结构, 将其比作由“缆绳”和新月结构加固的“吊桥”。垂直于冈上肌腱的纤维束被称为肩袖缆绳, 冈上肌和冈下肌远端从缆绳到大结节止点的纤维部分被称为肩袖的新月结构。缆绳强度很高, 新月结构面积比较大, 因此可以分散来自肌腱的力量。新月结构血供相对少, 随年龄增长逐渐变薄弱。这种退变增加了肩袖对缆绳结构的依赖[1]。当新月结构出现撕裂时, 肌腱的拉力可以分散一部分到缆绳结构上, 这样减小了撕裂造成的生物力学后果。这种结构提示医生在修复肩袖止点时, 可以尝试尽量恢复或模拟止点位置的解剖结构进行修复, 以达到止点的正常力学平衡。

2 肩袖损伤的病理过程及分型

Clark等[8]认为, 肩袖肌腱在接近肱骨结节止点时逐渐融合为一条相互连续的整体。由于有这种融合的解剖结构, 单个肌腱收缩产生的负荷可以分散到邻近肌腱上。这种相互联系的结构可以解释一些复杂肩袖撕裂的发病机理[4]。

肩袖损伤不仅仅是肌腱的问题, 通常肌肉也会不同程度受累。肌腱的撕裂可能会导致渐进性的、不可逆的肌肉内脂肪浸润, 受累的肌肉可能不仅限于撕裂的肌肉, 还会累积及邻近肌肉[9]。这种浸润病理首先由Goutallier等[10]描述, 根据其在横断面上的浸润程度 (脂肪/肌肉比例) 分为5级。肩袖损伤后, 即便手术修复效果理想, 其肌肉的病理改变也无法阻止, 2级以上的脂肪浸润可导致肌肉功能的永久丧失, 这增加了肩袖再次撕裂的可能。因此, Melis等[9]认为手术修复应在脂肪浸润达到2级之前尽快施行。脂肪浸润的严重程度和进展速度与多种因素有关, 如肩袖撕裂的类型、病人年龄

以及撕裂的时间等。

手术效果与肩袖撕裂的程度密切相关[11]。临床上相对难处理的是撕裂面积较大的肩袖损伤, 巨大的肩袖撕裂在X线平片上通常可见肱骨头向近端移位, 肱骨头与肩峰下表面的距离减小, 此间隙正常值在7~14 mm范围[12], 这个值的大小与肩袖损伤的程度相关。肩袖损伤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是MRI, 观察矢状位片时需要注意, 肩袖断裂后的回缩会使医生产生错觉, 认为回缩的区域是肩袖的巨大肌腹。

Cofield等[13]将巨大肩袖撕裂定义为前后撕裂范围超过5 cm, 这种分法有一定缺点, 未考虑到个体差异和不同肌腱大小的差别。巨大肩袖撕裂还可根据撕裂的部位分类[11], 可分为前上撕裂和后上撕裂, 前上撕裂包括冈上肌和肩胛下肌, 后上撕裂包括冈上肌、冈下肌、有时还伴随小圆肌的撕裂。同时可伴随肩关节不稳和肱二头肌长头腱的撕裂。如果损伤到喙肩弓, 可能会导致肱骨头向上脱出。Zingg等[14]认为, 将至少2个肌腱的完全撕裂定义为巨大肩袖撕裂较为合理, 这种分类更多地考虑到肩关节的功能、诊断和手术效果。

3 肩袖损伤治疗的手术方式

肩袖损伤手术治疗的目的是:a) 有效固定肌腱断端, 需达到足够的强度;b) 防止肩袖撕裂处形成间隙;c) 重建肩袖的力学平衡, 使其可维持肩关节的稳定;d) 为肌腱止点处的生物学愈合创造理想环境。

软组织与骨之间的愈合过程是在肌腱与骨之间逐渐形成一个纤维血管性的界面[15], 随后骨性结构逐渐长入这个界面, 胶原纤维的连续性逐渐建立。滑液的进入稀释了这个纤维血管界面最初形成的血肿, 阻止了纤维凝血块的形成, 逐渐降解了修复界面内的细胞外基质成分[16]。此外有研究表明, 局部滑液和关节囊黏液可能会影响止点愈合, 其原因可能是促炎性细胞因子和某些降解酶的作用[17]。因此, 最近有学者开始描述一种新的修复理念, 即“不漏水”修复[18], 即尽量减少组织液渗入修复区域影响愈合。Christopher等[16]通过实验证实, 双排线桥技术在缝合密闭性上较单排技术更佳。

肩袖修复手术首先要将断裂回缩的肌腱拉回到其止点附近。需要清除肩袖附近的黏连组织, 黏连通常发生在肩峰下表面、三角肌后面和肩袖附近滑囊结构。松解关节囊与盂唇的间隙, 可以进一步松解肩袖肌间隙, 松解前方的冈上肌与肩胛下肌肌腱在喙突基底部的间隙, 在后方松解冈上肌与冈下肌在肩胛冈的间隙。在肌腱拉出缝合到止点后, 这些被松解的间隙同样需要修复[19]。

同时需要去除导致患者疼痛的病变, 如需要切除撕裂肩袖的边缘部分和附近滑囊。适当去除部分肩峰下骨质, 以使在肩关节上举时留出肱骨大结节的活动空间, 也可以去除部分肱骨大结节骨质。然而, 单纯切除这些结构仅能缓解疼痛症状, 并不能改善肩关节的力量和运动, 病情可能会随时间推移而加重[20]。

缝合肌腱前, 为了促进肌腱-骨界面的愈合, 肩袖在大结节的止点处骨质需行部分切除, 以形成一个出血的创面, 一些学者描述为“深红色鸭绒状结构”, 可以观察到骨髓溢出切除的骨质表面, 这是为大结节准备的理想状态[21]。这一区域充满了干细胞、血小板和潜在的血管芽等, 可促进止点的修复愈合及腱性结构的形成[22]。应避免在大结节完全去除皮质骨, 因为这会使肌腱固定的强度降低[23]。慢性肩袖撕裂时, 肩袖在大结节止点处的骨密度可能偏低, 同样会影响肌腱的固定强度[24]。

3.1 单排缝合技术

此缝合技术有很大缺陷, 目前临床已较少应用。因其不能很好地恢复肌腱止点的强度, 且容易在缝合处形成间隙。结合经骨固定技术后此方法能达到较大的固定强度, 可抵抗剪力和旋转应力, 形成的间隙明显减小[25]。

3.2 双排缝合技术

该缝合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增加肌腱止点处的腱性结构与骨的接触面积, 以提高止点处的愈合率。与单排技术相比, 第2排锚定可增加修补强度, 重建肩袖的生理止点, 因此显示出更大的愈合潜力[26,27]。其中内侧一排的锚钉置于肱骨头的关节面边缘, 外侧一排的锚钉置于肱骨大结节上。生物力学研究显示, 双排技术较单排技术修复强度高, 能更有效地防止间隙形成[28]。传统的双排技术有一定缺陷, 不能完全覆盖止点, 而且不能在两排之间加压。Chris Bales等[29]设计的线桥技术可以将肌腱加压固定到骨上, 提高了愈合能力, 同时也限制了滑液等细胞外液的渗入。Park等[30]通过压力敏感薄膜检测尸体标本肌腱、骨界面的压力后发现, 线桥技术与标准锚钉技术相比, 前者显著增加了接触界面的压力, 因此线桥技术可以改善修复区域的生物学条件。Meier等[31]的研究认为, 改良的双排技术能覆盖100%的冈上肌止点, 而单排技术和经骨固定技术只分别覆盖46%和71%。

3.3 部分修复

冈上肌撕裂后, 根据力偶理论, 盂肱关节冠状面和矢状面的力学平衡仍然可以维持。因此, 只要保证肩关节的力学平衡, 部分肩袖修补也可能恢复关节功能。一些临床报道支持了这种观点, 其剩余未修补的肩袖部分面积可达1 cm×3 cm, 在术后21个月的随访中, 病人的肩关节力量和活动度同样能得到令人满意的改善, 总体满意度达到了92%[32,33]。对于伴有肩胛上神经损伤的巨大肩袖撕裂, 采用肩袖部分修补的方法, 同时行肩胛上神经减压, 随着神经的恢复, 关节功能和力量也获得了改善[34]。

3.4 肌腱转移修补

对于肩袖撕裂巨大, 单纯修复困难, 部分修复不能获得满意效果的病例, 可以考虑采用这种方法治疗[35]。肌腱转移的目的是恢复肩关节的旋转肌力、力偶, 重建肩部力学平衡[12]。常用的转移肌腱包括背阔肌、大圆肌、胸大肌、三角肌、肱三头肌及斜方肌。有三个因素决定转移肌腱的效果:a) 肌肉或肌腱的长度;b) 收缩后能否引发关节旋转;c) 以及收缩产生的力学强度如何[35]。

3.5 组织工程修复

组织工程逐渐成为治疗软组织缺损的一个极具潜力的选择。它所要达到的目标是优化细胞间反应, 构建细胞外基质支架, 促进对组织再生必要的生长因子分泌。用生物材料替代物作为肩袖的功能连接组织, 它应当具备几个必要条件:a) 有足够的生物力学强度;b) 组织相容性好, 排异反应小;c) 能够诱导组织细胞再生;d) 无其他毒副反应。这一领域已成为肩袖损伤后肩袖重建的研究热点。

目前研究的方向主要是利用组织替代物加强或桥接断裂回缩的肌腱。然而, 直至现在,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仅批准了生物材料用于加强肌腱修补强度的治疗, 尚未批准生物材料作为肌腱替代物, 说明这一领域的研究尚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

其中一种组织替代物是同种异体真皮组织, 临床上已有相关报道[21]。非细胞真皮基质 (acellular dermal matrix, ADM) 已在医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GraftJacket ADM是在美国已经上市的医学产品, 原料来自捐赠遗体者的真皮组织, 取出其中的细胞成分而保留细胞外基质[36]。由于在制作过程中灭活了细胞成分, 它克服了包括宿主排异反应和病毒性疾病传播可能在内的许多缺点, 允许移植物长入周围组织。保留了基本结构和生物力学特性, 因此有足够强度。此真皮组织相对较薄, 可在关节镜下进行手术, 避免了对正常组织的破坏。目前尚需解决的问题是:a) 确定补片的最佳厚度、形状以及锚钉的排列方式;b) 对患者的年龄也有要求, 因为局部需要足够量的骨髓浓度, 利用其多能干细胞重建组织结构;c) 局部添加生长因子是否有利等都是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4 问题与展望

肩关节是一个活动范围很大的关节, 冈上肌肌腱为了适应来自各个方向的应力, 其胶原纤维走向并不平行, 此肌腱有复杂的生物力学特性, 关于肌腱的结构与功能联系尚需深入研究[37]。

肩袖损伤手术修复后可能出现再撕裂。有报道显示, 开放和微创手术后3~5年的再撕裂率高达30%~50%, 关节镜修复后也有较高的再撕裂率[29]。再撕裂后的二次手术处理, 效果明显降低, 因此, 对这部分病例制定合适的手术方案是外科医师需要注意的方向。

慢性肩袖损伤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10月~2013年5月收治的36例肩袖损伤患者, 其中男26例, 女10例, 年龄30~68 (49±1.4) 岁, 病史1~35 (平均25) 个月。其中左肩患者16例, 右肩20例。非优势肩7例, 优势肩为29例。36例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病症, 其中21例患者出现持续性疼痛, 在进行活动时, 疼痛病症加重, 且出现夜间疼痛。15例患者在轻微运动时, 会出现疼痛, 且出现夜间疼痛, 患者均出现肩部无力感。患者肩部前屈以及外展活动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均出现肩部边缘压痛。36例患者均接受MRI检查, 可见肩袖全层断裂, 其中出现大撕裂3例, 中度撕裂23例, 小撕裂10例。其中25例存在明显退变。

1.2 手术方法

患者均接受气管插管全麻, 用笔标记关节镜入口以及肩关节的骨性标志。取沙滩椅位, 患者均无盂肱关节不稳。在肩关节后"软点处"位于肩峰后外缘向内10mm、向下10mm处, 用尖刀从此处将皮肤切开, 于患者关节腔内防止套筒以及钝性穿刺锥, 将关节镜置入其中。选择肱二头肌肌腱为解剖标志, 按照一定的顺序对患者实施系统检查。在患者的喙突外侧10mm处将皮肤切开, 而后做出一前方入口, 套筒插入到关节腔内, 将前方套筒选作排水通道或器械。通过肩关节镜对盂肱关节进行检查, 观察评价肩袖、肱二头肌肌腱、盂唇或关节软骨情况, 针对其中具体情况进行处理。通过关节镜对肩袖肌腱组织进行探查, 并进行松解、清理, 在关节镜下尝试将撕裂肌腱复位到原附着处。实施清理、松解之后于镜下观察可见撕裂的肌腱均复位到相应位置, 其中以肩部前缘为中心, 从肩峰外缘延长线延伸至前方, 于皮肤处做出一个约3~4cm的纵行切口。使用电刀于肩峰前方将三角肌肩峰前方骨膜止点实施剥离, 向外进行延伸将三角肌纤维实施纵行分离, 将肩峰下组织以及前关节前侧显露。同时将增生滑囊切除, 显露处肩袖断端, 对肌腱周围的粘连实施松解, 对肌腱断端进行缝合编织。其中修复肩袖的方式为:止点重建25例, 断端直接缝合4例, 止点重建加断端直接缝合7例。

1.3 术后康复治疗

术后患肩外旋20~30°。1~3w内进行外展架固定60°, 4~6w固定30°。拔除引流管后可在引导下进行外旋联系以及被动牵伸, 尽量减少过量运动。6w后患者肩部可进行主动活动, 术后12w患者可适当进行抗阻运动。

1.4 疗效判定

根据相关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UCLA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 总分35分, 患者满意度5分, 前屈肌力评分为5分, 关节前屈角度评分5分, 功能评分10分, 疼痛评分10分。优:累积积分为34~35分;良:累积积分为28~33分;可:累积积分为21~27分;差:累积积分为0~20分[1]。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和χ2检验,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关节镜辅助治疗后, 对患者进行为期5~17个月随访, 术前平均评分为14.1±2.8) 分, 术后平均评分为34.5±4.5分。术前术后评分对比差异显著, 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所选取的36例患者中, 其中优30例, 良2例, 可3例, 差1例, 优良率为88.9%。

3 讨论

肩袖损伤较为常见, 其主要临床病症表现为活动受限以及肩周疼痛, 肩峰周围为主要疼痛部位, 患者多伴有夜间疼痛, 患肩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肌力减退或运动受限, 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工作[2]。随着当前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 临床采用关节镜下辅助治疗肩袖损伤。在关节镜下对患者行骨赘磨削和肩峰成形, 视野开阔, 便于操作以及掌握, 关节镜下实施手术治疗, 增大关节之间间隙, 便于进行肩袖缝合修复, 其手术操作空间更为广阔[3]。做出的小切口能更直观的修复关节损伤。实施该手术, 可大大缩短手术治疗时间, 减少患者的麻醉、以及出血对患者造成的影响。术中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 便于患者术后病症快速康复[4]。从本次研究中可以看出, 经关节镜辅助治疗后, 术前术后评分对比差异显著, 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所选取的36例患者中, 优良率为88.9%。由此可见, 关节镜辅助治疗肩袖损伤, 手术创伤小, 视野小, 有利于术后患者功能早期恢复, 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周伦, 张云飞, 滕学仁.关节镜下治疗肩袖损伤48例疗效观察[J].陕西医学杂志, 2011, 40 (1) :79-80.

[2]曹兴海, 陈飚, 李达志.关节镜辅助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12, 26 (10) :1154-1155.

[3]王义隽, 宋玉成, 方锐.全肩关节镜与关节镜辅助下小切口治疗肩袖损伤的Meta分析[J].中国循征医学杂志, 2010, 94 (10) :552-553.

慢性肩袖损伤 篇6

1 研究对象与设备

1.1 研究对象

搜集了2011 年至2015 年9 月临床上有肩部疼痛并被证实肩袖损伤病人68 例, 其中男33 例, 女35 例年龄31~68 岁平均48 岁慢性损伤57 例, 急性损伤9 例 (此9例均为羽毛球锻炼过程中大力击拍所致) 临床症状均符合肩峰撞击综合征或肩袖损伤体征。均摄取肩关节前后位和冈上肌出口位片

1.2 检查设备

所用设备为GE6000 飞天专用摄片机, DR系统, ACE自动曝光系统, GE-PACS系统。

2 投照方法

临床上若是怀疑肩袖损伤均应摄取肩关节前后位及冈上肌出口位, 当然, 冈上肌出口位的投照则是难点, 也是讨论的重点。现归结如下: (1) 体位为受检者面向成像板站立, 两足稍分开, 让患者身体站稳, 被检侧肩关节靠近贴紧成像板, 使患者的冠状面与成像板成55° ~70°的夹角, 患者被检侧上臂自然下垂并稍向后移开避免肱骨与肩胛骨重叠;使肩岬骨喙突置于成像板中心, X线中心线向足侧倾斜10° ~15°, 对准喙突射入成像板中心。若是患者因为疼痛不适不能完全配合, 则应加大X线中心线向为足侧的倾斜角, 约为20°, 自后向前, 自上而下对准肱骨头中央上缘或肩锁关节下方射入。曝光条件:80~90 k V, 12~14 MAS, 焦片距150 cm。 (2) 采用前后投照位, 患者面向球管站立, 患侧肱骨头下方5 CM置于投照中心, 照射野上缘超出肩关节上方4 cm, 下缘包括肱骨上2/3, 患侧前臂屈肘90°, 掌心向上, 手指伸直, 前臂内侧紧贴腹部, 矢状面向球管侧倾斜至于成像板成35° ~45°夹角, 形成标准的肱骨于肩胛骨标准侧位。中心线不用倾斜直接射入肱骨头下方5 cm处。曝光条件与焦片距同上。

3 图像分析

标准的冈上肌出口位影像, 肩胛骨形似“Y”, 所以又叫“Y”位。”“Y”的上臂前内侧是喙突, 后外侧是肩胛冈, 肩峰, 而“Y”的垂直部位就是肩胛骨的体部, “Y”的三个部位交叉于关节盂窝, 肱骨头显影在“Y”的中心, 肩胛骨内外缘成切线位重叠。此位置可以很清楚显示喙突, 肩峰, 肩胛冈, 肩胛上角, 肩峰下间隙, 肩峰形态 (图1) 。在本组68 病例中 (87%) 患者冈上肌出口位影像清晰地显示了喙突形态和尖峰分型以及肩胛骨体部, 为临床提供了相当重要的影像学资料。

4 临床应用价值

可以通过冈上肌出口位的影像评价肩峰, 锁骨肩峰端的形态, 测量肩峰—肱骨头间距 (A-H间距) , Petersson等研究表明, 焦片距在150 cm时, A-H间距平均为0.9~1 cm。正常为1~1.5 cm, 小于1.0 cm为狭窄, 小于0.5 cm则提示广泛性肩袖撕裂伤[3]。另外, 还可以查看肩峰或肩锁关节, 肱骨大结节脱钙, 侵蚀, 吸收或骨密度增高, 肱骨大节结圆钝, 肱骨头变形等诸多X线表现。其阳性率78%, 特异性97%。 (2) 通过冈上肌出口位还可以评价肩峰的厚度和形状。总之, 冈上肌出口位正确的投照可以显示肩峰下间隙, 肩胛骨与胸廓完全分离开, 清楚显示整体, 结合肩关节正位影像, 做出正确的影像诊断, 可以为临床提供正确的影像学资料。

综上所述, 正确的冈上肌出口位影像可以发现阳性病人, 然后在对其进行MRI检查, 明确肩袖损伤部位和程度, 让临床医生正确的决定治疗方案和术式, 对患者采取及时治疗。

参考文献

[1]Neer CS.Anterior aeromioplsty for the chronic impingement syndrome inshoulder:apreliminary repot[J].J Bone Joint Surg AM, 1972, 54 (1) :41-50.

[2]刘玉杰, 卢世璧.肩袖损伤的诊断和进展[J].中华创伤杂志, 1998, 14 (5) :340-342.

慢性肩袖损伤 篇7

资料与方法

2014年2月-2016年6月收治肩袖损伤患者38例, 对研究患者进行计算机随机分组, 每组19例, 分别为观察组 (全肩关节镜手术) 和对照组 (小切口手术) 。观察组中, 年龄23~46岁, 平均 (36.84±3.74) 岁, 男10例, 女9例。撕裂程度:小撕裂6例 (<1 cm) ;中度撕裂5例 (1~3 cm) ;较大撕裂8例 (3~5 cm) 。对照组中, 年龄24~47岁, 平均 (36.06±3.85) 岁, 男9例, 女10例。撕裂程度:小撕裂5例 (<1 cm) ;中度撕裂6例 (1~3cm) ;较大撕裂8例 (3~5 cm) 。两组各项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其可相互对比。

方法:对照组采用小切口手术, 在患者肩峰中心行一斜形切口 (3 cm) , 将患者肩峰下间隙切开并暴露于术野, 随后将患者喙肩弓突出骨质部分和肥大肩峰下滑囊凿除, 观察患者肩袖损伤情况, 根据患者损伤情况进行相应处理, 首先清理患者肩袖断端, 松解患者肩袖间隙, 随后对于L形撕裂损伤患者进行对边无张力缝合撕裂缘, 对于新月形撕裂损伤患者, 可在患者肩袖断端处进行缝合, 并将其固定于患者骨面上。最后对所有患者牵拉复位肩袖, 无异常现象后, 便可缝合固定。观察组采用全肩关节镜手术, 进行常规前方、后方入路, 分析患者肩袖损伤情况后, 进行工作通道, 并将其建立于患者关节内, 从而利于观察患者肩袖下方损伤情况以及患者肱二头肌损伤情况, 同时还可利于肩峰间隙的确认。将关节镜置入患者肩峰下间隙后, 可先将肩峰暴露, 清理患者滑囊, 对患者肩袖损伤部位进行修复, 目的在于增大患者肩峰下间隙, 随后对于L形肩袖损伤患者, 可在关节镜下缝合肩袖并将其固定于大结节上, 再使用专用线对残边进行修补缝合;对于部分新月形肩袖损伤患者或无明显粘连损伤患者, 进行肩袖断端和肩袖止点骨面清理, 同时在关节镜下对患者止点骨质新鲜化, 再将肌腱缝于患者骨质上;对于U形肩袖损伤患者或存在明显粘连损伤患者, 可先进行松解, 再清理患者肩袖止点骨质或肌间断端, 随后将其游离, 并缝合固定于患者肩袖止点上。

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患者的前屈活动度、外旋活动度、VAS评分 (总分100分, 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疼痛感越强) 、肩关节neer功能评分 (由活动范围、自我评价、活动能力、疼痛情况、稳定性5个方面进行评判, 分数越高说明患者恢复情况越高) 。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处理, 以P<0.05代表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观察组肩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 见表1。

观察组肩关节neer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 见表2。

讨论

肩袖在人体中主要功能为稳定肩关节, 当患者出现肩袖损伤时, 最常见的临床特征为肢体功能活动障碍、肩部疼痛等, 但大部分患者早期无明显症状, 当损伤程度扩大化时, 可逐渐出现疼痛感, 对此应立即实施手术治疗, 而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 人们在手术方式中不断改进, 现如今小切口手术和关节镜手术开始广泛应用于临床, 两类手术均具备各自优势[3,4]。

小切口手术具有微创性, 对患者损伤性较小, 因此可改善患者预后, 但由于手术切口小, 不易观察患者损伤具体情况, 因此无法达到手术效果[5]。针对小切口手术不足之处, 我院将关节镜应用于临床, 其不仅可便于观察患者损伤情况, 利于肩袖损伤部位修复, 还可减少对周围组织的损伤, 同时关节镜手术时间较短, 术中出血量较少, 可降低手术风险性, 且本次研究发现, 实施关节镜手术治疗的患者预后情况比小切口手术预后情况较优, 除此之外, 关节镜手术可促进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 缩短患者住院时间[6]。

经研究表明, 观察组的前屈活动度 (112.36±38.47) %、外旋活动度 (48.39±14.69) %、VAS评分 (2.14±1.08) 分、活动范围 (93.95±4.35) 分、活动能力 (93.44±2.73) 分、稳定性 (94.67±2.96) 分、自我评价 (92.64±4.56) 分、疼痛 (94.64±2.24) 分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 。

总之, 全肩关节镜治疗效果和小切口手术治疗效果相比, 全肩关节镜治疗肩袖损伤患者效果更为确切, 值得在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探索全肩关节镜与小切口治疗肩袖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收治肩袖损伤患者38例, 随机平分为两组, 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小切口手术和全肩关节镜手术。结果:两组前屈活动度、外旋活动度、VAS评分、活动范围评分、活动能力评分、稳定性评分、自我评价评分、疼痛评分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全肩关节镜治疗肩袖损伤患者效果更为显著。

关键词:全肩关节镜,小切口,肩袖损伤

参考文献

[1]宋继淳, 郑小飞.全肩关节镜与关节镜辅助下切开治疗肩袖损伤的对比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 2013, 55 (7) :17-18.

[2]唐炬, 朱伟.肩袖损伤经关节镜辅助小切口和全关节镜肩袖修补的疗效比较[J].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2016, 13 (1) :17-20.

[3]张玮曾, 王玉东, 刘晓梅, 等.小切口结合关节镜治疗肩袖损伤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 2014, 64 (8) :1264-1266.

[4]郭家全, 李玲, 郭振中, 等.关节镜辅助小切口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5, 19 (23) :116-117.

[5]王庆祥, 郭建恩, 曾淳, 等.关节镜探查清理术联合小切口肩袖修补术治疗肩袖损伤的效果分析[J].微创医学, 2015, 10 (2) :140-142.

上一篇:麻醉恢复室患儿的护理下一篇:生产者道德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