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市场分包体系

2024-10-03

建筑市场分包体系(精选7篇)

建筑市场分包体系 篇1

近几年来, 我国经济得到了很快的发展, 为了满足城市建设和国家发展的需要我国建筑行业也取得了极大的发展。在建筑工程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分包行为, 具体指的就是承包人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的法定程序进行, 如果想将工程委托给第三方还要经过发包人的同意。在现代建筑建设过程中建筑结构变得越来越复杂, 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要雇佣比较专业的机构, 这样才能更好的控制工期。要想在工期内完成工程施工, 通过工程分包是一个比较好的办法, 这种方式既能保证工程的质量, 又可以按期完成。建筑工程会涉及很多方面, 我们必须要加强对工程的管理, 才能确保工程质量。

1 简述建筑工程分包管理的内容

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 建筑功能也变得越来越完善, 建筑规模也变得越来越大, 建筑结构也更加复杂。所以, 在建筑建设过程中会涉及很多工种。但是在建筑工程的建设过程中, 承包人通常不能独立完成各种工种, 就算是在技术上没有问题, 也存在着机械设备的问题。所以通常来说, 承包商接受了建筑工程项目后就将自己完成不了的工程转包给第三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可以减轻承包方的施工压力, 从而提高施工建设的效率。二是可以扩展承包的范围和领域, 将那些自己不具备的专业承包给别人, 然后通过分包的形式完成。

对于承包商来说, 分包不仅是因为存在技术上的问题, 还是为了转嫁风险。比如说很多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利润较低, 这样就很容易出现亏本, 对承包商十分不利。所以承包商可以将一些报价比较低的工程转包给更小的施工队进行, 这样就可以分散风险, 获得更高的收益。

对于那些专业性比较强的项目, 一些业主通常都选择专业的施工队, 这样才能保证工程质量。

2 加强分包管理的重要意义

我国实施改革开放以后, 建筑行业也得到极大的发展。现在每年都会增加大量的工程建筑, 这就有利的促进了我国建筑市场的发展, 也使我国建筑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建筑企业为了更好的发展, 就要加强自己的施工能力, 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建立一套完善的建筑工程分包管理体系。从而更好的促进企业的发展。

在建筑市场中存在一些规模比较小的企业, 这些企业采用分包的方式主要是因为承包企业不具备专业施工水平, 而采用这种方式可以有效的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促进企业朝着专业化趋势发展。此外, 这些企业通过分包的方式还可以将一些人力比较密集、层次比较低的工程分包出去, 这样就能更好的降低企业负担, 使企业能够更好的完成高层次的施工建设。而对于那些专门进行低端承包的队伍来说,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提高施工队的技术水平, 积累更多资金, 促进施工队的进一步发展。

另外, 在现代施工建设过程中, 工程的周期都比较长, 工程的规模也比较大。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任何问题都会造成整个工程的质量问题。所以, 我们必须要加强对分包工程的管理力度, 提高施工的效率, 保证工程能够按时完成。

3 分包管理体系的建设

3.1 完善管理机制与健全管理体系的方式

企业要想提高自己的工程质量就要完善工程项目的分包管理机制。首先, 必须在企业中建立起完善的分包管理机构, 这样才能对工程建设进行统一的管理。通过建立职权管理体系, 能够更好的管理工作队伍, 还可以更好确定管理策划、有力控制以及以人为本的协助分包管理思路。同时在分包协作队伍管理中对各自的工作责任进行细分, 以及对相关人员职责和部门管理职能进行确定。此外在对分包协作队伍一体化的构建上需要符合管理手段程序化以及管理流程制度化等方面的要求, 这样才能形成分包工程管理和协作队伍的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 实现分包管理在运行上的规范化。

3.2 注重人才队伍引进和市场准入

做好建筑企业法分包管理和协作队伍管理的基础就在于分包人才队伍的引进, 具体要求队伍素质上实现资质达标、管理有素、经验丰富、实力雄厚以及诚信守约。面对目前建筑分包商市场上的良莠不齐、鱼龙混杂, 对于一些需要施工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工程项目, 分包管理机构应该采取专业整体承包施工的方式, 依靠项目部的建立对分包进行整体管理。如果需要对其他协作分包队伍进行引进, 必须要严格按照企业分包管理制度以及国家相关的政策法规来对工作程序进行规, 从而实现对队伍引进上的严格管理。

首先需要对审批程序进行严格执行, 企业的分包管理机构需要根据具体生产进度要求来提出相应的分包立项申请, 待企业审批通过之后, 需要上交分包人资质、财务状况、信用业绩等方面的资料内容给监理和业主项目部来进行审核;其次需要对确定下来的招标程序实现严格执行。分包管理机构需要依据所立项的分包向合格的分包商进行招标, 并组织成立招标评审委员会对分包商的技术方案以及报价进行评价, 将各个分包商的报价作为重要但并不是唯一的参考标准, 同时还要对其人员状况、设备配置情况, 近三年施工质量安全情况、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及资信程度等做出全面综合的考核评价, 报企业领导审批, 最后选择合格的分包商, 从而在市场准入方面实现建筑工程管理中分包管理的系统性和科学性;三是严格执行准入程序。分包商选定后, 签订分包合同, 合同内容明确规定:禁止转包和再分包, 必须有满足施工需要的设备和机具, 必须有健全的组织机构, 配备有与企业资质相匹配的具有专业职称的技术、质量、施工和有关管理人员, 以及比例适当的技术工人。

3.3 强化施工管理和过程管控

分包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 引进合格的分包队伍, 关键是对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科学、规范管控, 保证分包队伍在施工实践中履行合同承诺, 保障质量、安全受控, 维护民工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同时需要建立起科学严谨的内控体系, 加强过程控制, 保证质量管理的持续改进。此外, 分包建筑企业还需要成立质量管理部门, 对整个项目分包工程的施工质量实行全面监控, 从而加强对协作队伍和民工的质量技术控制管理力度。

4 总结

通过上文介绍, 我们必须要重视建筑工程的分包管理工作。这样才能完善企业制度, 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使企业能够适应市场的发展。现在我国实行的是市场经济, 为了适应这种经济体制的发展, 建筑企业必须要促进自己的发展, 这样才能与国外建筑行业更好的融合。另外, 现在我国建筑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不仅受到国内企业的影响还要受到国外企业的影响, 所以我们必须要提高建筑行业的管理, 建立完善的分包管理体系, 这样才能促进我国建筑企业的更好发展。

摘要:随着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我国建筑行业在近几年也得到了极大的进步, 越来越多的工程项目陆续投入到建设过程中。在建筑工程的发展过程中分包行为越来越多, 这对工程建设的发展也是十分重要的, 所以我们必须要管理好分包工作, 这样在规定的工期内才能更好的完成建筑工程, 另外分包管理对建筑工程的质量也有很重要的作用。所以, 我们必须明确分包管理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作用。接下来, 我们就来进行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分包工程,管理措施

参考文献

[1]黄宇, 张喜江.建筑工程项目分包管理浅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 (21) .[1]黄宇, 张喜江.建筑工程项目分包管理浅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 (21) .

[2]黄定轩, 丁洪斌, 张浩.建筑企业核心能力的构建[J].建筑经济, 2006, (01) .[2]黄定轩, 丁洪斌, 张浩.建筑企业核心能力的构建[J].建筑经济, 2006, (01) .

[3]王文生.浅议建筑工程项目的分包管理[J].新西部 (下半月) , 2009, (06) .[3]王文生.浅议建筑工程项目的分包管理[J].新西部 (下半月) , 2009, (06) .

分包商评价体系构建及系统开发 篇2

1. 研究背景

电力工程施工项目具有技术复杂、规模较大、涉及区域广、环境多变等特点,这就要求项目施工单位必须具备资质健全、人员素质高,以及项目管理水平高等基本条件,这也成为目前电力工程公司在评价和选择合作分包商时的重点衡量要素。

目前,对于如何科学、合理、高效地衡量并评价这些影响要素,各行各业包括电力行业在内,对于分包商的评价体系都有一定的研究与运用,但大多偏向单一行业或者单一影响源的方向,如某行业分包商信用体系、价格评选、风险控制等的研究与运用。但从分包商评价系统的全面性和实用性入手进行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尝试。

2.研究目的及意义

目前,在劳务作业施工过程中,存在分包企业良莠不齐、人员流动性强、短期行为严重等问题,使得项目履约存在管理缺失,并可能引发诸多法律风险和安全隐患。2015年,国家电网公司下发了《关于印发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施工分包管理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要求下属各公司进一步落实施工分包管理责任,提升施工分包管理能力,确保施工分包合法合规,防范施工分包安全事故。因此,如何选择和培养公司信誉优、队伍素质高、施工能力强的分包商,充分发挥其在施工过程中的正向作用,是施工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以上海久隆电力(集团)有限公司市北工程分公司(以下简称市北公司)为例,目前,在对工程分包商进行年度评价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未能对单个项目管理过程进行评价,并且缺少一定的信息化评价手段。因此,急待提出相应解决方案,提升工程质量和竞争优势,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

本研究在现有行业分包商管理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市北公司分包商评价的实际管理经验,构建全面、系统、实用的分包商评价体系,开发具有自主特色的分包商评价系统,客观、准确地评价了分包商施工水平和工程质量。同时,通过对市北公司分包商评价系统的开发介绍与实践,以期进一步推进工程施工行业分包商评价系统的发展与完善。

评价方案设计

1. 评价体系方案设计原则

通过对施工分包行业发展现状和管理评价经验的一系列研究,发现目前的分包商评价手段多数缺乏统一的标准和全面的考量,在对分包商评价系统的全面性和实用性研究方面,尚存在一定的改进空间。在听取上级公司对施工分包管理的指导意见和工作要求的基础上,结合市北公司在施工分包商管理和评价工作中的实践,提出一套新的分包商评价指标体系。其中,系统均衡、能力导向、可行操作和滚动完善是其4个主要设计原则。

(1)系统均衡原则。评分标准基于公司现有队伍的能力基础设计,采取“二八原则”界定各指标基准,合理分配各项关键指标及次要指标权重,并分别从分包商资源能力、项目管理水平、工程业绩结果和过程指标4个维度进行全面评价,保证了评价系统的全面性和均衡性。

(2)能力导向原则。分包商对于工程施工管理的管理能力,主要体现在项目管理制度的完善性、项目质量管理能力、项目安全管理能力、项目进度管理能力4个方面。其中,项目管理制度完善性,是指分包商项目管理制度是否全面、规范,是否包含了项目施工的全过程管理制度。例如,对电力工程施工场地的多样性,是否规范了分包商人员尊重当地风俗习惯,不得扰民、不得滋事,及时处理生活及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垃圾,不得破坏环境和当地资源等;项目质量管理能力,是指分包商对于施工项目进行事前、事中及事后质量控制的能力;项目安全管理能力,是指分包商开展文明施工、安全施工的能力,具体包括施工人员安全教育培训、施工过程安全监督、安全事故应急处理等内容。项目安全管理能力,是对分包商工程施工最基本的要求;项目进度管理能力,是指分包商根据总包商项目进度要求,以及材料、设备、劳动力进行项目计划制定、进度控制的水平。在契合市北公司工程施工总包单位对分包商筛选要求的基础上,加大对评优分包商的鼓励引导,在权重分配上更加侧重项目管理水平。在兼顾过往业绩的同时,也更加强调分包商项目管理能力。

(3)可行操作原则。依托现有日常有效数据为基础,充分借鉴行业内先进管理经验,采取定量计分为主,定性打分为辅的策略,设计评分指标。主要包括项目后评估评价指标、分包商年度综合考评等评分结果,提高分包商评价工作的可操作性。

(4)滚动完善原则。根据分包商队伍能力的动态变化,对市北公司相关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权重分配进行动态调整,增加分包商评价体系对于行业环境变化的适应性,促使评价结果更加贴合公司的管理规范和实际需要。

2. 评价体系构建及其分析

在评价体系构建完成之后,需从内在能力和结果表现两个方面对评价维度进行分析。其中,内在能力着重体现在资源和管理两个维度。资源主要从分包商人员规模、资质和体系建设等情况进行衡量评价;管理则从分包商的工程项目管理水平和沟通协调能力进行衡量评价。结果表现主要包含业绩和奖惩情况两方面。其中,业绩主要从分包商的工程业绩和年度考评得分来衡量企业实力;奖惩情况则从分包商的奖惩情况综合衡量企业水平。

通过对实际施工情况进行长期、全面的了解,结合指标体系系统均衡、能力导向、可行操作、滚动完善的4个原则,共设计了7个一级指标。这7个一级指标全面涵盖了供应商评价的各个方面,包括资质能力、历史业绩、项目实际管理情况、工作态度及加减法和重大一票否决等指标。对一级指标的7大方面进一步展开,得出19个二级指标。这19个二级指标对每个方面再作出结构化的解析,确保7大方面的每部分都考虑全面。最终,经过反复讨论与现场考察,确定对每个考评的方面具体化和细化程度,形成52个三级指标,并实现量化打分。

分包商评价指标体系展示框架,如图1所示。

根据分包商评价指标体系,对评价指标的具体权重进行配置,并做到科学、合理、公平。在各基本指标中,分包商能力、工程业绩、分包商考评、沟通协调能力以现有水平分为3—5档,等值梯度能有效拉开分包商差距;工程项目管理水平中的各单项,一般按基准分的80%计分,有特殊表现进行适度加减分。加减分项指标根据表扬次数和重要级别进行定性打分,单次扣5、2、1分不等,扣分不设限。同时,如果触犯一票否决条件计0分,坚决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

3. 评价操作机制

(1)评价操作组织。根据分包商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职责分工,建立以总经理办公会为最后决策者,总师室作为常设办公部门,总师室、工程部、市场部和安保部为评价部门的工作网络。其中,总经理办公会主要负责审批评价方案和评价结果;总师室主要负责公司评价过程组织和审核,以及分包商资源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加分项等指标的评分;对于具体评价工作,工程部负责工程项目管理水平指标中的安全管理、质量管理和文明施工管理等二级指标评价,市场部负责工程业绩指标和工程项目管理水平指标中的工程预结算管理等二级指标评价,安保部负责分包商年度综合考评、一票否决、投诉和处罚等指标评价。

(2)评价操作流程。第一,根据评价周期(半年/年度),启动评价工作。第二,对评价指标、评分标准、权重分值进行设定。项目结束后,项目经理和市场专职对项目进行评价打分,由部门主任审核后,计入分包商评价指标分数,由各部门对口评分人完成数据核实上传,各审核人完成审核。第三,总师室完成评价,形成评价结果报告。第四,总经理办公会审批评价结果,确定无误后进行发布。

(3)评价结果的分级与应用。对评价结果的分级,采用相对排序法,依据评分结果按照分值高低进行排序。前15%为A级,中间30%为B级,其余55%为C级,如果触犯一票否决项,则直接定为C级。同时,在工程招标过程中,将分包商评价结果纳入评标结果:对A等级的分包商酌情予以加分,C等级的分包商酌情减分,B等级的分包商既不加分也不减分;根据分包商评分结果,对评分较低的供应商,在资源能力、项目管理水平和工程业绩方面提出有针对性的整改意见;如果触犯一票否决项,则暂停其投标资格。

系统工具开发

1.系统评价工具开发

在统一项目评价结果信息数据库、公司基础信息数据库、公司评价信息数据库等有效数据库的基础上,建立公司评价、公司登记、项目评价等功能模块,且支持多用户、公司评价全过程在线操作,并可对评价结果和数据库信息进行图示化展示。开发完成的系统登录界面,如图2所示。

2.实际数据测试结果

从实际数据测试结果看,本体系对分包商评价确有一定的科学性和适用性。分包商的评分结果与历年实际情况符合程度较高,较好地反映了市北公司的工程实际运作情况。

结论与未来研究方向

1.预期成效和创新点

通过综合考虑市北公司和各分包商的实力结果指标和项目管理过程指标,建立了全面、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在兼顾结果衡量的同时,更加注重对分包商项目管理能力的评价,引导分包商注重项目施工过程管理;建立公司领导集体决策、各专业部门参与的评价组织网络,并通过信息化手段在线操作,建立公开、公正的评价程序;通过评价结果分级和应用机制建设,激励分包商加强管理,促进分包商队伍优胜劣汰,提高施工队伍的整体水平。

整个设计过程,要在兼顾结果资源能力评价的同时,更加侧重对项目管理等能力指标的评价,并且围绕单项目过程质量、安全、文明施工、工程预结算管理4个方面,设计具体的评价指标;加大评分不合格分包商占比的比例,形成金字塔型的评价结果分布;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在线评价,建立透明、公正的评价机制;把评价结果与项目招标结合起来,增强评价结果导向作用。

2.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对现有评价体系的构建和系统的开发,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深化、创新,继续对分包商管理系统进行完善和改进。通过本评价体系的应用,未来还可在以下4个方面作进一步研究。

(1)评价指标更有针对性。评价指标要根据分包商队伍的能力水平变化进行调整,设计更能反应分包商实际水平的指标。同时,在系统实现上也将更加灵活,以适应评价指标动态管理的需要。

(2)评分标准更合理。指标标准分级能够更加满足主观绝对管理水平和客观相对标准的需要,通过与行业内外指标标准分级进行比较,以及评价实践中形成的大量数据与其评价结果准确性的对比分析,不断加强对新的影响因素的筛选与补充,不断优化标准分级,促进评分标准更加合理。

(3)评价结果应用更具引导作用。评价结果分级和应用机制设计应与现有管理工作相结合,例如建立可行的分包商评价激励机制,能够更加发挥激励分包商的引导作用。

(4)评价工具深化开发。当前开发的系统工具能够实现新的分包商评价体系的合理落地,并且操作界面完整可行,但对分包商的评价功能仍然存在进一步完善空间。例如,与现有工程管理系统实现数据共享,强化系统的兼容性。评价工具的深化开发,一方面,将提升系统功能的完善性;另一方面,将扩大评价结果运用的辐射范围,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建筑市场分包体系 篇3

为进一步规范建设领域的劳动用工行为和工资支付行为,解决施工企业中存在的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各地方政府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建设部下发的《关于建立和完善劳务分包制度,发展建筑劳务企业的意见》(建市[2005]131号文件),都陆续出台了许多保障农民工权益的规章制度。但由于市场环境及部分市场主体单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诚信意识缺失、社会责任感不强,甚至出于转嫁市场风险等原因,导致劳务分包合同的签订及履行过程中仍然存在背离法律法规的现象,加上“包工头”仍是目前许多建筑施工中劳务分包的实质主体,这些因素都直接造成了劳务纠纷频发,甚至出现许多群体性事件,给社会安定及企业造成诸多不良影响。

1 目前我国建筑施工领域劳务分包主要存在的问题

1.1 合同主体不符合法定要求,很多都是“包工头”直接与施工企业签订劳务合同。

一个工程项目,在开工领取施工许可证时,应当提供施工企业与具有劳务分包资质企业单位之间的劳务合同,但实际情况往往是劳务公司只是一个应付国家制度的摆设,仅是被挂靠的一个皮包公司,在现场实际施工的班组仍是由“包工头”组织和管理的,且这些班组人员与劳务公司之间根本没有正规有效的用工合同。“包工头”直接与施工单位签订了合同,甚至是直接与项目部签订了合同,而且还存在“包工头”签了合同后再转手分包给其他包工头的现象,也就是再分包或转包。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包工头”众多,市场混乱,使得发包人处于强势地位,发包人利用买方的这种强势,往往直接与“包工头”签订很不利于承包人的合同,甚至存在大量的未签合同先干活儿的现象。而承包人也一样具有强势,工人们往往在“包工头”的授意下停工闹事,利用合同漏洞讲各种条件抬高合同价格。这样一旦发生纠纷往往难以得到法律的支持,进而引起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1.2 同中的价格条款中没有单价分析表。

一个工程在实际施工中有很多道工序或工作内容,例如在住宅工程中,泥(瓦)工一般是负责基础土方的修整、基础和主体的砌筑、混凝土结构工程中的浇筑混凝土工作,而在很多分包合同中都是一个综合单价,在我国很多地区一般都是按建筑物的建筑面积为计量单位约定一个价格,而没有详细的划分挖土方是怎么计量和计价,砌筑中的普通砖是怎么计价,砌块是怎么计价,浇筑混凝土时的泵送混凝土是怎么计价,利用垂直运输工具和人工浇筑是怎么计价。同样在木工、钢筋工、抹灰工、油漆工的分包合同中也存在诸多这样的现象。因为没有详细的单价分析表,在工程施工过程按已完工程量付款则无法计量工程进度款,如果这些工作内容中的一项施工工艺变更,则也没有相关依据调整合同价格。而且大多合同中的工作内容和范围同样不够明确,一些工作究竟应该谁来做在合同中找不到明确的依据,承发双方争执和纠纷就再所难免。

1.3 合同条款中关于进度、质量、安全及现场管理制度的要求不够细,或不够明确。

在合同中对进度的要求只是一个总的工期要求,在实际发包中,往往是一个分包队伍只是承包某一分项工程,在施工中受其他工程的进度制约,同时也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会发生变化,最后工期达不到合同要求,而发包人却最后按合同办事,使得承包人受到损失。在安全要求上不明确劳保用品由谁提供,如安全帽、安全带是由发包人统一提供还是由承包人自行配备不明确,还有就是现场的安全防护设施是由发包人安装还是由承包人自己设置不明确。对工序质量的检查标准和规定不完善,平时在拨付进度款时没有严格的检查和验收就付了进度款,有些工程直到在竣工验收时才发现问题,这时承包人合同款已经拿得差不多了,工人也都撤场了,再让承包人来返工处理就会引起很多麻烦。现场的各项管理制度在签订合同时没有提供,仅写明承包人进场必须遵守现场及发包人制定的各项管理制度,这些制度里有很多处罚条款,这些条款在签订合同时承包人并不清楚,进场施工时往往会受到许多处罚,结算时被扣除这部分罚金就会很不高兴,甚至引起纠纷。

1.4 工人工资支付和完工结算的条款不合理、不明确,进度款支付不及时,完工时尾款迟迟不付,导致工人不能按时领到工资而恐慌或闹事。

在合同中,发包人对承包人确保支付农民工工资的保障缺少规定,对进度款的计量约定不明确;有的发包人在完工应该进行结算时,以没有和建设单位结算、或还没有通过竣工验收、没有核算好工程量等各种理由拖延支付,而劳务承包方因为没有应急资金支付给工人就会导致工人集体性事件的发生。有的发包人在发放工程款时直接发到了“包工头”的手中,而“包工头”并没有足额的发放到工人手中,甚至有的“包工头”卷款私逃,最后工人不得不向发包人讨要工资,而发包人为了避免事态扩大维护社会安定,则必须再支付给这批工人应得的工资。

上述几方面的问题在目前的建筑市场上均比较常见,归根结底还是劳务分包合同的签订的不规范,承发包双方的法律意识不强,合同管理工作不够细致和重视,在施工过程中往往造成参建各方的经济利益受损,影响企业形象。

2 加强劳务分包合同管理的措施

2.1 要响应建设部[2005]131号文件精神,发包人切实做好合同签订工作中对承包人的资质审查工作,杜绝直接与“包工头”签订合同的形象。

在选择承包人时,一定要选择有资质的劳务分包企业进行发包,有些合作多年的“包工头”不具备劳务资质,可以要求他们包括他们的每一个工人与具有劳务资质的劳务分包企业签订劳务合同,审查劳务企业派遣到施工现场的每一个工人是否都有合同,是否劳务企业都为这些工人缴纳了劳动保险及参加了社会保险。在招标或合同谈判时,要求劳务企业要为工人缴纳意外保险,并要求劳务企业具有安全管理人员和支付工人工资的保证金。同时,国家、各地方政府建设行业主管部门及劳动保障部门要加强监管和检查,定期不定期的到施工现场进行检查,重点检查现场的每个工人是否都与劳务公司签有用工合同,检查承包人是否具有相应的劳务分包资质,对检查出来的问题限期整改,问题严重的要对发包人及承包人给予行政处罚和通报批评。

2.2 做好合同签订前的合同分析工作,对合同的每项条款都认真研究和分析,找出风险因素和不公平不合理的合同条款。

虽然我国建设部及各地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均出台了许多建设工程劳务分包合同示范文本,但在合同中有关进度、质量及安全管理部分的条款均不能做到有针对性,因为建筑工程本身的复杂性、多样性、单件性等特点决定了各工种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工程项目上的施工特点也是各不相同的,这就要求发包人和承包人的企业都要有专门的合同管理人才,在企业生产、技术及经济等部门人员的配合下,对承发包的工作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明确各项专用条款,并制定透明合理的奖罚条款。在合同中明确合同的组成文件及解释顺序,发包人的企业制度或现场的管理制度已经形成的,要在签订合同时作为合同附件一并提交给承包人,在施工过程中形成的双方签字认可的往来文件均要做合同组成文件,并具有优先于合同的效力。合同中亦应明确发包人在施工过程要对每一道工序进行及时的检查和验收,杜绝不合格品流入下道工序,对已完合格的工作内容要履行签字验收手续,并作为发放月进度款的依据,避免在最后结算时产生纠纷。合同签订后,承发包双方都要对管理人员进行详细的合同交底,分析和指出合同中的风险及日常行为中应注意的事项,为合同的顺利履行打下良好的基础。

2.3 要细化合同标的价格条款,由于建设行业劳务工作内容的特殊性,其价格组成也比较多,不同地区、不同工程、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施工工艺对同样的工种来说其价格也是不一样的。

这就要求在合同签订时,发包人与承包人要针对本工程工作的材料、工艺等方面的特点对每一项可以单独计量的工作内容列出单价。同时要明确结算时的计量口径,是按图纸面积还是按实际面积计量,是以砌体的体积计量还是砖的数量计量,这些都要在合同中写清楚。合同中的单价分析表做得好,便于在施工过程中进度款的计量和支付,也有利于承发包双方进行成本控制和成本分析。

2.4 建立健全劳务分包的工程支付制度,保障现场作业人员工资足额发放,规避因工人得不到工资而发生的群体性事件。

在与劳务企业签订合同时,应有在发包人不能按时支付工程款时承包人不得为由拖延发放劳动工人工资的条款,即不论何种情况发生,都应保证工人得到工资。完善工人工资发放的程序和监督,发包人应监督承包人发放工人工资的行为,确保支付的工程进度款和工程款都优先足额发放了工人的工资,要求承包人及时提供由工人本人签名领取了工资的工资发放表,杜绝直接将工程款发放到“包工头”个人手中的现象。

2.5 要加强劳务合同的数字化、信息化管理,充分利用工程项目管理软件和合同管理软件进行劳务分包的动态管理。

随时将施工现场的劳动人员数量、工程进度、工程款发放及农民工工资发放情况记录备案,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加强承发包人之间的横向联系。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也应充分目前我国飞速发展的信息管理资源,加强与建筑施工企业之间的管理与交流,做到动态管理,随时掌控建筑市场中的合同履行情况及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

3 结束语

目前,国家及各地方政府明令禁止“包工头”直接承揽分包业务,农民工正逐步被劳务企业或其他企业直接吸纳,我国各地方出台的劳务分包管理办法和劳务分包合同示范文本正日趋完善。但发展劳务企业和贯彻劳务分包合同管理的工作还远没有达到目标,还需要通过社会各部门进行政策引导、严格监管等艰苦努力才能真正的完善建筑行业的劳务市场,切实保障施工企业及农民工的切身权益。这也就要求我们认真学习劳务合同的管理知识,贯彻各地出台的劳务分包管理办法,实事求是的按各地出台的劳务合同示范文本签订劳务合同,为社会的稳步发展和繁荣昌盛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建设部建筑市场管理司.《关于建立和完善劳务分包制度,发展建筑劳务企业的意见》2005年8月5日.

[2]北京市建设委员会.《北京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劳务分包管理暂行办法》,2009年8月17日.

[3]刘家琛.建筑合同实务全书[M].中国物资出版社,1999.

浅议建筑施工劳务分包机制 篇4

一、建筑施工劳务分包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建设施工劳务分包市场监管机制不健全

目前, 我国的劳务分包市场制度虽一步步在完善, 但劳务分包机制发展还不很健全, 仍然有很严重的问题出现, 很多企业重视建筑总工程, 却忽略了劳务分包工程的重要性, 还有一部分企业, 注重建设工程中的承发包工程, 忽略了劳务分包工程, 造成劳务分包市场的落后, 其次, 由于一些劳务分包工程缺乏优秀的资质管理条件, 也没有合理的法律法规做约束, 对市场的监管力9度不够, 严重阻碍了劳务承包市场的发展[4]。

(二) 建筑施工劳务分包活动不合理

现代的建筑企业中, 都会出现“包工头”队伍, 所谓“包工头”队伍, 就是将整个工程承揽过来, 然后底下员工将完成整个工程。建筑企业依靠这些包工头来完成施工项目, 而这些包工头队伍没有较强的责任心, 也不具备优秀的资质条件, 对工程影响极大。这些包工头队伍占据了大多数的劳务分包资源, 并充盈着整个劳务市场, 从而影响了企业的发展。还有他一些企业签署合同之后, 却对工程项目进行转让, 并收取高额的转让费用, 逃避政府的监管, 导致建筑施工劳务分包活动的不合理[5]。

(三) 建筑施工劳务分包合同的签订不严格

劳务分包合同具有法律效益, 可以公正、公平的保护每个员工的切身利益, 所以在签署建设施工劳务分包合同时一定要严格, 合同一旦签订后, 无论是合同的甲方还是乙方都必须按照合同的上规定执行任务。一些企业中包工头利用农民的血汗来满足自己的私欲, 拖欠农民工工资, 对于这种情况, 农民工有权力利用劳务分包合同来保障自身的利益, 追回包工头所拖欠的工资。

(四) 施工企业对建筑工人的培训、教育不足

目前建筑市场多数施工企业在进行劳务分包后, 不对进场工人进行培训、考核及相关的安全教育, 导致在的分包后形成质量管理失控、安全管理失控, 达不到预期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二、应对建筑施工劳务分包机制问题的策略

(一) 劳务分包企业的制度建设

目前, 我国的劳务分包机制不健全, 劳务分包市场太混乱, 需要规范的制度来管理市场中的不合法行为, 明确区分建筑施工工程转包与劳务分包, 并熟悉两者的法律特征。工程转包是指承包单位将自身承包的全部工程以分包的名义转给他人的一种承包行为, 工程转包的法律特征是:转包人将全部工程转包给转承包人之后, 也要将其全部的权利与义务也全部转给转承包人, 工程转包后, 转承包人和转包人之间就形成了一种合同关系, 转包人对转承包人的履行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而转承包人也要对建设工程的质量和安全负责。劳务分包指的承包企业将所承包的工程分配给具备一定资质的承包人来完成整个工程项目。劳务分包的特征是:劳务分包与发包人之间没是间接的法律关系, 劳务分包人只对工程中的材料和设备负责, 而工程项目的总负责人还是总承包人。

(二) 劳务分包企业的市场管理

劳务分包机制的市场管理很重要, 主要从三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是劳务分包企市场的交易行为, 在劳务分包市场中, 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市场活动, 一些建筑工程的投招标活动还是存在严重问题, 包括对劳务市场的活动监管不严格, 在劳务市场交易过程中, 需要形成一套指导和监督一体化的管理体系, 积极开展劳务市场交易活动, 规范劳务分包市场的交易行为。其次是劳务分包市场的监督行为, 很多企业中的“包工头”没有责任心, 利用职务的便利条件扰乱劳务分包市场, 对市场造成不良的影响, 所以要加强对劳务分包市场的监督力度, 规范包工头的承包行为, 将劳务分包企业不断扩大到分包市场。最后是劳务分包市场的检查, 要加强劳务分包市场的检查就必须有效开展执法检查, 严肃对待市场中的不规范行为, 比如施工企业必须同有相应资质的劳务公司签订合同, 劳务公司必须同农民工签订劳动分包[3]。

(三) 加强对劳务分包企业的扶持

我国劳务分包企业数量在我国建筑企业中的总体数量占据少数比例, 并且我国的劳务分包企业发展速度缓慢, 发展状况不乐观, 这就需要政府和行业的共同扶持。首先是建立合理的赏罚制度, 通过开展规范劳务分包企业的评优活动, 对参与重大工程建设的优秀劳务分包企业予以资金奖励, 并邀请优秀劳务分包企业的项目负责人上台宣讲, 为企业争取荣誉, 带动劳务分包企业的竞争, 促进劳务分包行业的发展。其次是优化劳务分包企业的发展环境, 政府可以对劳务分包企业实施一系列的优化策略来促进员工的积极性, 比如可以给员工提供五险一金、补贴等, 包括一些税务机关和工商局也可以对企业进行扶持, 这样不仅带动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也为企业减轻了不少负担。最后, 政府也可以为企业搭建交流平台, 让劳务分包企业通过平台, 了解法律和劳务方面的信息, 为建设施工劳务企业的经营过程提供更好的服务[1]。

(四) 劳务分包企业的人员培训

劳务分包企业的员工素质的培养与教育是企业应该关注的核心内容, 对于劳务分包企业的人员培训教育, 可以从三方面进行, 首先是高层管理人员的培训, 高层管理人员主要包括项目负责人、管理人员、施工队长和组长的培训, 先对高层管理人员进行培训, 等管理人员熟悉了操作流程之后, 就可以带领员工尽早熟悉业务, 这样不仅节省了时间也巩固了员工的业务知识。其次是对农民工专业知识和安全教育的培训。劳务分包企业的人员大多来自农民, 由于农村的剩余劳动力, 使的很多农民工步入建筑施工领域, 但这些农民工接受文化教育少, 对施工方面的专业知识缺乏认识, 安全意识淡薄, 所以要加强对农民工的专业知识和安全教育的培训。另外, 还要对劳务分包企业的技术人员进行培训, 技术人员是整个施工工程的主力, 必须要严格培训, 企业可以开展一些知识技能竞赛, 通过竞赛提高技术人员的技术素质和道德水平, 培养技术人员的竞争意识, 让企业更好更快发展, 劳务分包企业应该加强对特种作业人员资格证书的检查, 每个施工企业的技术人员都应该持有操作资格证书才能参与到建筑施工中, 最后, 为了对分包企业的务工考核进行监管, 还应该建立实名制制度, 让每个施工人员都按照真实姓名填写资料, 建立施工人员实名制档案, , 也可以建立门卡刷卡考勤系统, 避免有的分包企业为了利益私自携款潜逃, 从而保证分包企业制度的规范性[4]。

三、建筑施工劳务分包机制的重要意义

建筑施工劳务分包机制的重要作用共有三点, 首先是规范了建筑施工现场,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就比较重视建筑企业的发展, 对建筑领域充满信心。伴随建筑行业的日兴月益, 党和国家对劳务分包市场提出了严格要求, 要求要规范劳务分包市场, 加大对劳务分包市场的监督力度, 形成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劳务分包三位一体的结构体系, 并将劳务分包体系不断扩大, 并在一定时间内, 将劳务分包体系从三位一体的结构体系中独立出来, 通过建筑施工劳务分包机制, 规范了建筑施工现场, 促进了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是提高了工程的质量和安全。目前, 我国劳务分包企业中, 农民工占的比例较大, 这些农民工缺乏专业的技术知识和操作水平, 一旦投入到岗位工作中, 对整个施工项目的安全和质量问题造成严重的威胁, 所以, 企业要加强对农民工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 培养出有资质的农民工参与到建筑施工行业中, 并通过劳务分包管理制度的实行, 提高农民工的安全意识和道德素养。通过建筑施工劳务分包机制, 提升了农民工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 也确保了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最后是稳定了社会的发展。纵观我国的企业从业人员, 农民工占大多数, 农民工在建筑施工方面付出了自己的汗水和劳动, 可是却还是会出现老板拖欠工资、施工不安全等问题, 所以, 企业有必要通过规范的管理规章制度以及具有法律效率的合同来保障农民工的利益, 保障农民工的权力和义务。通过建筑施工劳务分包机制, 解决了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 保障了农民的合法权益, 维护了社会的和谐, 稳定了社会的发展。

结束语

建筑施工劳务分包机制可以规范建筑市场的不规范行为, 解决市场监管机制不健全、劳务分包活动不合理以及合同签订不严格的问题, 通过一些列有效措施的实行, 加强市场的监管力度, 将我国建筑施工劳务企业管理的井井有条, 从而来推动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霄, 徐霞, 何芳等.劳务分包企业的发展战略及政策支持研究[J].改革与战略, 2012, 28 (7) :54-56..

[2]李猛.浅谈建设施工劳务分包企业管理机制及发展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 2012, (24) .

[3]刘振兴.建筑施工企业劳务分包管理评价及对策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2.

[4]张继红.试论建筑施工劳务分包管理[J].建材与装饰, 2013, (11) :177-178.

建筑市场分包体系 篇5

现今, 建筑业处于蓬勃发展当中, 建筑劳务分包制度越来越被国家与社会重视, 各地大力发展与培育建筑劳务分包市场, 早在2005年, 国家建设部就发文要求建立和完善劳务分包制度, 发展建筑劳务企业。但目前在我国的建筑行业劳务市场中, 劳务分包企业和劳务分包管理还不够成熟, 劳务分包在实际操作中出现较多的问题, 如不及时解决, 必然会对劳务分包模式和建筑市场的发展造成影响。

一、目前建筑行业劳务分包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劳务分包队伍难以形成具有实力的企业, 劳务公司难以发展壮大

在建筑施工企业实行管理层和作业层相分离的体制改革后, 劳务队和劳务企业便成了建筑施工一线的主力军。尽管国家以及各级政府先后出台了一些相关政策, 鼓励和扶持劳务企业的发展,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 往往难以落实到位。另外, 劳务队伍和劳务公司自身的原因和总承包企业的原因, 使其很难发展壮大起来。施工现场的劳务队伍往往是由个体包工头牵头, 组织一些有一定建筑技能的人员从事劳务分包, 一线作业人员以农民工为主, 他们的技术单一, 或水平不高, 组织松散, 管理粗放, 依旧是走着“洗脚上田, 边干边学”的老旧模式, 而对于包工头来讲, 仅有“拉人干活, 合伙求财”的目的, 无长远发展、做大做强的意识。正规的劳务企业, 由于劳务分包市场竞争激烈, 许多公司为了揽活, 盲目降价, 导致利润水平较低, 经济效益低下, 难以承受员工的各项保险、技能培训以及各项税费, 难以留住能力强的和复合性人才, 致使管理不到位, 空有公司的头衔, 没有企业的实力, 难以抵御企业所面临的各项风险, 面对“打游击”的劳务队的竞争, 毫无优势, 企业发展艰难。

(二) 施工企业管理制度难以贯彻, 施工过程监管难以到位

一些大中型的建筑施工企业通常都有一套系统完整的工程项目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 然而在实行劳务分包以后, 这些管理制度和相应措施往往只能贯彻到劳务队的管理人员, 而不能很好地落实于一线的劳务人员。各种制度流于形式, 特别是质量管理体系、安全管理体系、技术操作规程, 企业管理制度等很难落实, 无法实现纵深渗透。其主要原因主要是:一方面劳务作业人员缺乏系统的培训, 综合能力和素质较低, 难以接受和理解企业管理系统的实质, 特别是一些工艺标准、验收规范更是一窍不通, 只是凭自己的理解和经验做事。另一方面, 施工企业对劳务人员缺乏约束力。这些, 都影响了施工企业对工程项目的管理效能。

(三) 劳务分包过程混乱, 对劳务队伍的选择不规范

随着建筑施工企业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管理密集型转化, 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也发生了变化。在实行项目经济承包模式的项目中, 施工企业往往对项目经理的收入与项目的盈利状况直接挂钩, 将劳务选择权力下放至项目部, 项目经理的自主权加大, 在劳务队伍的选择方面公司规定的程序往往难以规范。项目经理为了降低成本, 实现效益最大化, 在选择劳务队伍时往往侧重于报价的高低, 致使劳务公司难以与个体包工头竞争, 劳务挂靠、层层分包现象屡禁不止。在劳务分包上, 有的业主甲方或各方利益相关领导等, 会向工程总包单位进行推荐, 有的甚至作为承包工程的前提条件。

(四) 劳务纠纷、争议增多, 一线劳务人员的利益难以维护

当前, 整个建筑市场开放活跃, 加之建筑劳务技术含量相对较低, 劳动力市场又供大于求, 建筑企业为了生存竞争激烈, 压价、垫资甚至恶意竞争屡见不鲜, 建筑施工企业经营风险增大, 导致处于建筑产业下游的劳务分包企业的经营风险也在不断增大。在这种大环境下, 劳务纠纷、劳务争议增多是必然的。具体表现在:

首先, 在劳务分包过程中, 施工企业和劳务企业无法真正处于平等地位, 劳务企业往往没有足够的话语权, 处于劣势, 施工企业为了撇清责任, 将部分工程承包风险转移给劳务企业, 在劳务企业整体实力较弱, 抗风险能力不强的情况下, 一旦出现意外, 就会发生群体性纠纷, 如拖欠工资等问题。

其次, 劳务分包队伍岗位流动性大, 往往只是一个临时的团体, 劳务公司没有依法与一线劳务人员签订劳动合同, 为其缴纳工伤、医疗等社会保险, 不能为其提供必要、足够的劳动保护。相对的, 建筑施工作业条件差, 劳动强度大, 工伤、职业病容易发生, 且得不到应有的治疗和补偿, 劳务人员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

最后, 劳务人员的维权意识依旧不足, 维权途径不畅。当争议和纠纷得不到有效解决时, 劳务人员往往不懂也不愿通过正常的法律渠道进行解决, 而是采取一些过激的行为和不正当的方式, 导致矛盾激化, 形成社会不稳定事件。劳务人员处于弱势地位, 法律意识淡薄以及对维护自身权利的政策、法规了解不够, 不能够很好地维护自身权益。

二、规范劳务分包管理的建议

(一) 引导和推进劳务队伍向企业形态转化, 加强劳务人员的培训

首先, 必须坚持以企业法人形式提供建筑劳务, 杜绝零散用工及包工头形式的用工, 真正做到依法用工。其次, 有关部门积极相互协调, 研究解决建筑劳务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各种政策、技术问题, 大力开展劳务人员培训工作, 提高劳务人员的技能水平, 进而提高整个劳务行业的整体水平。在培训中充分发挥各地建筑行业协会的作用, 在劳务人员输出地积极采用国家补助的方式“先培训, 再输出”, 提高劳务人员的水平, 做到持证上岗。如果有条件的, 甚至可以组成地方劳务公司, 整体输出, 提高劳务人员的竞争力。劳务公司不能单纯的只为施工企业派遣劳务用工, 应该负起劳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的责任。

(二) 加强施工企业管理措施, 建筑施工企业与劳务公司合作共赢

对于有条件的大中型建筑施工企业可以主动与劳务公司开展长期合作, 双方签订共同发展合作协议, 帮助劳务公司走向市场化、规范化管理, 统一工作服, 制作工作牌, 及时同劳务人员签订劳动合同与购买保险。这样做, 一方面解决了施工企业管理制度难以贯彻下行的问题, 另一方面利于施工企业施工技术水平的稳定和不断提高。对于劳务公司, 有了稳定的合作对象, 可以避免技术人才的流失, 无需为了生存而投入到恶意竞争中, 有利于自身不断做大做强。

(三) 进一步规范劳务分包过程的管理, 大力发展劳务分包交易平台, 扶持劳务企业的发展

各级部门要积极培育和发展建筑劳务分包的交易平台, 规范建筑劳务分包行为。可以根据本地情况培育和发展劳务分包市场。要建立公开、透明的劳务分包交易场所和渠道, 建立建筑工程劳务分包招投标制度, 将劳务分包行为纳入市场监管, 规范分包市场的企业行为, 严禁转包、挂靠和违法分包。保证施工企业对劳务队伍的选择不受干扰, 规范劳务分包模式, 坚决制止介绍分包、指定分包、层层分包行为, 积极推行资质准入制度。减少劳务企业资质审批的环节, 鼓励松散劳务队伍注册公司, 依法经营。出台优惠政策, 适当减免劳务企业的税费, 为劳务企业的发展营造宽松的环境。

(四) 加强对劳务公司的管理力度, 加强对劳务人员的法规培训

劳务企业是工程项目施工一线的第一责任方, 对于工程项目的组织管理负有不可推卸责任。劳务工人的管理作为劳务企业日常管理的一个重要的内容, 劳务企业应加以重视和落实。在劳务分包过程中, 劳务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 考虑承包项目的需求、风险和效益, 同时也要认真落实工人的管理措施, 以维护劳务工人的合法权益为基础, 做好对项目的管理, 不能盲目接活, 以包代管、管而不实, 让项目的管理放任自流, 使项目的劳资管理流于形式。特别是劳务分包合同的内容, 在作业任务, 劳动力人数, 进度要求及进场、退场时间, 双方管理责任, 奖励与处罚等基础上, 一定要增加劳务费用计算方式、结算和发放的内容, 从根本上完善这项工作, 避免出现施工企业拖欠工资的情况。建筑施工企业应该通过强化项目管理, 改变劳务公司现有的工资发放模式, 使劳务工人工资的发放确实到位, 加强对工资发放的管理, 达到目的明确、责任清晰和便于操作的目的。各级部门应加大建筑劳务行业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 降低劳务人员维权的门槛。劳务公司、施工企业应加强对劳务人员的法规教育, 增强劳务人员的法律意识, 让劳务人员清楚如何守法、如何维权, 避免不稳定事件发生。

三、结语

谈新形势下的建筑劳务分包管理 篇6

1.1 建筑劳务分包定义

《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分包管理办法》(建设部【第124号】令)所称劳务作业分包,是指施工总承包企业或者专业承包企业(以下简称劳务作业发包人)将其承包工程中的劳务作业发包给劳务分包企业(以下简称劳务作业承包人)完成的活动。

1.2 建筑劳务市场发展背景

1.2.1 劳务分包是市场经济的产物

计划经济年代的建筑劳务,基本上是施工企业的自有工人,即固定职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建筑业的不断改革和开放,建筑业产业结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中,最为明显的莫过于建筑施工企业管理层和劳务层的“两层分离”,“两层分离”使得大量的施工劳务从建筑施工企业里剥离出来。与此相应的是,农村土地承包制度使得农业生产力得到巨大的释放,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进了城市的建筑施工行业,两股力量形成了规模庞大的建筑劳务市场。经过多年的发展,建筑劳务市场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由于劳务市场独有的特色,目前建筑施工劳务市场还没有得到彻底地、有效地管理和规范,与建筑施工劳务相关的问题还普遍存在,主要集中于施工质量、安全生产、劳务权益保护以及社会稳定等方面。鉴于此,无论是国家还是施工企业,都希望规范建筑市场秩序,提高劳务队伍整体素质,建立和完善劳务分包制度,使劳务市场更加专业化、规范化。走专业化的劳务分包之路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

1.2.2 国家政策鼓励发展劳务分包企业

在法律层面,“劳务分包”一词最先由建设部87号令提出,2001年颁布的建设部87号令印发了《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及相关文件,设置了施工总承包、专业分包、劳务分包企业三个层次,从行业法规角度提出建筑劳务分包的概念,为劳务分包的合法性提供了法律依据,确认了劳务分包的法律地位。《建设部关于建立和完善劳务分包制度发展建筑劳务企业的意见》(建市【2005】131号)规定,至2008年6月底,所有企业进行劳务分包,必须使用有相应资质的劳务企业,禁止将劳务作业分包给“包工头”。建设部第【124号令】第六条:鼓励发展专业承包企业和劳务分包企业,提倡分包活动进入有形建筑市场公开交易,完善有形建筑市场的分包工程交易功能。

2 加强劳务分包管理的重要意义

日益激烈的建设市场竞争意味着营建以管理密集型的施工总承包企业为龙头、以专业分包企业和劳务分包企业为依托的,总包与分包分工协作、互为补充的新型建筑业企业组织结构是建筑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保障。成熟的市场经济要求走优势互补、强强联合的道路。施工总承包企业发挥自身的技术、管理、品牌、市场资源等优势,获取工程项目;劳务分包企业发挥其专业优势(劳动力资源、专业技能、施工经验、协作配合能力、资金等),与发包方合作经营,既能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又能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因此,施工企业只有通过加强劳务分包管理,控制或最大限度地消除劳务分包带来的风险,才能圆满实现企业目标,逐步由劳动密集型向管理密集型甚至向项目总承包企业迈进。

3 劳务分包管理应加强的重点工作

3.1 建立健全分包管理机构、管理制度

施工企业应成立由企业领导负责,相关职能部门成员组成的劳务分包管理机构,负责制定企业劳务分包管理流程、制度,处理分包管理中的重大事项;同时,企业还应设立专门的劳务分包管理部门,负责企业劳务分包工作的日常管理。

3.2 依法择优录用劳务分包队伍

对拟用分包队伍进行考察评价,主要内容包括:1)五证一书:劳务公司的营业执照、具有相应专业劳务分包资质证书、安全生产许可证、组织机构代码、税务登记证及法人委托书,外省专业工程分包方还需提供入境施工许可施工备案手续;2)人员配备情况:管理人员(施工员、质量员、安全员、技术员)、技术工人、普工的配备;3)工程业绩:劳务分包方工程业绩;质量、安全管理及履约信誉情况等。通过考察评价,择优录用符合法定资质且履约能力及抗风险能力强的劳务分包队伍。

3.3 注重依法经营、加强过程管控、降低分包风险

1)贯彻执行国家“以人为本”的大政方针,抓好安全管理,充分尊重和保护劳务工人的合法权益。

建筑业属劳动密集型行业,也属高危生产行业,建筑安全事故居全国行业第三,安全事故已成为影响施工企业发展的巨大风险。施工企业应将安全工作放在首位,依法管理,最大限度地降低劳务用工安全风险。例如严格依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市【2005】131号”文等要求,做好对新入场的务工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做好分部分项工程安全技术交底;向作业人员提供安全防护用具和安全防护服装,并书面告知危险岗位的操作规程和违章操作的危害;要求特工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为施工现场从事危险作业的人员办理意外伤害保险;要求劳务分包企业为务工人员缴纳劳动保险及社会保险;劳务分包企业要依法与个人签订劳动合同等。承包企业一定要严格依法经营,降低分包法律风险。

2)严格合同管理,避免合同纠纷。

施工企业应严格合同签订程序,完善合同签订内容,杜绝未签合同先进场现象。合同中详细约定劳务分包的工程范围、内容、进度、质量、安全、价款及支付等内容,以防出现因合同漏洞而引发纠纷。同时应严格依据合同对劳务队进行有效地组织、管理、协调、控制。

“建市【2005】131号”文要要求“承包企业应对劳务分包企业的用工情况和工资支付进行监督,并对本工程发生的劳务纠纷承担连带责任”,这也是劳务用工市场的主要纠纷和矛盾所在,处理不当甚至会引发群体、恶性事件,因此,合同特别要约定劳务发包人对劳务分包人支付工人工资的保障规定及违约责任,避免出现工资支付纠纷。

3.4 发展劳务分包战略,建立劳务合作伙伴

施工企业应响应国家政策,充分利用市场经济规律,发展企业劳务战略。成熟度的市场经济必然遵循市场资源优势互补、强强联合的规律。施工企业在与劳务企业合作过程当中,有目标、有规划地培养劳务队伍,并且通过自身资源优势吸引优质队伍,为优质队伍提供平台;同时,劳务队伍发挥其自身专业优势,优质高效地完成劳务专业,实现双赢目标,形成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相对稳定、长期合作战略合作伙伴。良性的劳务分包市场发展得到了规范,施工企业向更高层次发展便得到了保障。

摘要:通过对建筑劳务分包发展背景的分析,阐述了施工企业加强劳务分包管理的重要意义,同时指出了劳务分包管理应加强的重点工作,以期促进劳务市场规范化发展,使施工企业与劳务企业合作过程中实现双赢。

建筑市场分包体系 篇7

农民工为建筑业快速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 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令用工企业头疼的问题:一是“包工头”随意用工、管理混乱问题;二是农民工队伍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数量严重不足, 从业人员素质较低而难题;三是农民工队伍庞大松散, 无序流动问题。

因此,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劳务分包管理历来是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难题之一。

1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劳务分包现状分析

为了规范建筑市场秩序, 提高劳务队伍职业素质和建筑企业的整体素质, 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 建设部曾颁布《建设部关于建立和完善劳务分包制度发展建筑劳务企业的意见》 (建市[2005]131号) , 提出在全国建立基本规范的建筑劳务分包制度, 农民工基本被劳务企业或其他用工企业直接吸纳, 禁止“包工头”承揽分包业务;建筑农民工职业技能持证上岗等相关规定。

但目前情况是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劳务分包管理意识仍然比较薄弱, 劳务分包管理还存在管理混乱, 效率较低, 施工质量参差不齐, 难以负责到位等问题。本文通过对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市场调查分析, 认为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劳务分包管理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1 劳务分包过程不规范推进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作业劳务分

包, 禁止“包工头”形式承包分包业务很早就提出来了, 可到目前为止依然实施不到位, “包工头”带队施工仍然是建筑劳务的主要作业形式, 承包商在施工过程中不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位或个人的情况较为普遍, 劳务分包流于形式, 劳务企业转让、出借资质证书或以收取管理费名义允许他人以本中位名义承接施工作业, 帮助总承包企业及“包工头”逃避政府监管的情况比较严重。

1.2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作业队伍素质偏低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

作业队伍中, 农民工占了绝大多数, 其中持证上岗的农民工达不到规定比例, 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作业的队伍中没有经过职业技能培训的农民工占将近60%, 技能人才结构不合理, 初级技工多, 高级技工少。

在提高作业队伍素质方面存在重重困难。首先是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作业队伍本身的意识问题。大多数建筑农民工没有提高作业素质的意识。他们认为持证与否并不影响从业, 培训耽误挣钱或休息, 有时还需支付一些费用, 对培训取证不积极。其次, 施工企业或劳务分包企业组织培训积极性不高。在施工企业或劳务分包企业, 劳务队伍流动频繁, 培训支出与收益不对称, 组织培训仅是为了应付检查和申报资质, 普遍存在“人证不符”现象。

1.3 市场监管不到位问题在目前建筑市场上, “重总包, 轻劳

务”的观念依然盛行, 施工单位对劳务分包管理不到位, 相关部门对建筑劳务分包管理的政策宣传、引导和研究不到位, 有形建筑市场服务对劳务分包监管服务不到位, 国家对劳务作业分包管理机制制定不到位。

1.4 劳务企业生存发展受到限制一方面劳务企业受到不正规、

管理成本更低的零散劳务作业队伍的市场排挤, 另一方面, 劳务企业在劳务分包链中仍然处弱势地位, 各种权益不能得到保证, 经常被拖欠劳务分包价款。劳务企业的生存条件比较苛刻, 生存空间比较狭窄, 受到严重限制。

2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劳务分包管理解决方案

《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分包》规定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分包分为专业工程分包和劳务作业分包。劳务作业分包, 是指施工总承包企业或者专业承包企业将其承包工程中的劳务作业发包给劳务分包企业完成的活动。鼓励发展专业承包企业和劳务分包企业, 提倡分包活动进入有形建筑市场公开交易, 完善有形建筑市场的分包工程交易功能。

《建筑法》、《招标投标法》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中都对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作业劳务分包作了相关规定, 在《建设部关于建立和完善劳务分包制度发展建筑劳务企业的意见》中, 建设部专门就劳务分包做了详细措施和方案设计。结合目前建筑市场上劳务分包现状, 本文就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劳务分包管理做出以下建议:

2.1 明确指导思想要健全和规范建筑劳务分包市场, 加快发展

成建制的劳务企业, 加强对企业用工行为的监督检查, 规范建筑市场秩序, 建立和完善劳务分包制度, 调整全行业建筑队伍组织结构, 提高劳务队伍的职业素质, 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

2.2 明确建设工程专劳务分包的范围劳务分包是指总承包或

专业承包企业将劳务作业发包给具有劳务分包资质的企业, 其范围包括:木工作业、砌筑作业、抹灰作业、油漆作业、钢筋作业、架线作业、焊接作业、石制作业、混凝土作业、模板作业、水暖电安装作业等。

2.3 严格审查资质、资格建设工程劳务分包企业必须具有法人

资格, 具有履行合同、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 并取得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相应资质证书, 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承揽业务。

2.4 加强监督以市建管处负责城市规划区内房屋建筑和市政

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分包的日常监督管理工作, 其主要职责是: (1) 负责劳务分包制度相关政策法规的宣传贯彻及建筑行业劳务市场运行情况调研工作; (2) 对分包合同履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3) 对违法分包、转包及违规招标分包等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查处; (4) 对按规定可直接分包的专业及劳务作业承包工程进行核准; (5) 对按规定实行招标的分包工程招投标活动实施监督管理; (6) 办理建设工程专业分包和劳务合同登记备案手续; (7) 调解分包工程发包人和分包工程承包人在履行分包合同中的争议。

2.5 提供服务市城区成立市建设工程专业承包和劳务分包交易中心, 为分包交易活动提供场所、信息、服务。

2.6 遵守工程分包程序

2.6.1 总承包企业承接建设工程项目后, 必须向建管部门提交

书面备案报告, 书面备案报告应表明拟分包项目的内容、范围、数量以及发包方式等。提供书面备案报告时, 总承包企业应出具经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的总承包合同及中标通知书, 总承包合同中对分包未约定的, 应提供建设单位的审查意见。

2.6.2 分包活动必须进入建设工程专业分包和劳务分包交易中

心公开交易, 分包企业确定后, 依据交易中心颁发的交易备案通知书中约定的内容, 总承包企业必须与分包企业签订分包施工合同。分包合同须使用建设部、工商行政管理总局颁布的《建设工程施工专业分包合同》和《建设工程施工劳务分包合同》文本。

2.6.3 总承包企业与分包企业签订分包合同后, 总承包企业持

分包工程交易备案通知书、分包合同到建管部门办理分包合同备案手续, 方可办理建管手续及施工许可证。

3 小结

目前建筑市场存在劳务分包过程不规范、建筑施工劳务队伍素质偏低、市场监管不到位、劳务企业生存受限制等状况, 建议以建立和完善劳务分包制度, 提高劳务队伍的职业素质为指导思想, 明确建设工程专劳务分包的范围, 有关部门严格审查资质、资格, 政府加强监管, 并提供合理化服务, 企业严格遵守工程分包程序。

摘要:本文讨论了目前建筑工程项目劳务分包管理存在的问题, 就该问题对各个实施主体如:承包商、分包商、政府等相关部门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建筑工程,劳务分包,项目管理

参考文献

[1]袁宏川, 李慧民.对我国建筑劳务企业发展战略的思考[J].建筑经济.2007 (4) :8-10.

[2]聂玉涛.浅谈劳务分包施工队管理[J].建筑与工程.2010 (7) 695.

上一篇:塑料制造业下一篇:提高初中英语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