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群众中来

2024-09-10

从群众中来(精选11篇)

从群众中来 篇1

群众路线是党的基本工作路线, 是党的群众观的具体体现。传媒工作承担着宣传群众、动员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任务, 本身就是群众工作, 应当在贯彻落实群众路线上走在前面、做出表率。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 新闻媒体承担着舆论引导和监督的社会职能, 也应是活动的主角, 有着自我解剖、自我提高的目标要求。目前, 民生新闻作为城市台的主打节目, 收视率高, 群众参与度广, 在当地具有较大的影响力。民生新闻关注的是老百姓的生活, 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最有力最生动的阵地, 因而民生新闻具有群众路线的主体和群众路线的监督者的双重角色。这种双重角色的正确把握和表达, 关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效果。

一、民生新闻“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

民生新闻报道的多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关心的事, 在报道中将心比心, 以小见大地传递出正能量, 是基层新闻工作者践行群众路线的基本原则。新闻事件产生于社会生活, 如果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相呼应, 便会引发受众的讨论和思考;新闻如果能及时发现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想法、意识和诉求, 就会被受众引为知己。民生新闻多以发现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矛盾为主, 但在报道中不能简单地把矛盾摆出来公之于众, 应找准角度, 把正确的价值观传递给受众。今年7月发生在昆山的特大爆炸事故, 媒体后续报道了昆山市民几次冲入火场救人和排队献血的新闻, 传递了在灾难面前众志成城、无私奉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引导受众从爆炸事件的阴影中看到催人奋进的正面力量。在去年网络曝光三个小孩搀扶跌倒老人被勒索的事件后, 一系列摔倒老人勒索路过搀扶人的相关信息在网络上频繁出现, 一度引起了人们对老人摔倒到底扶不扶的大讨论, 在这个纠结的过程中, 一些媒体及时做了大量关于老人被撞摔倒、轻微受伤后, 主动让驾车者离去的正面报道, 告诉受众不要被社会上少数的负面现象蒙蔽了良知, 应相信道德的力量, 老人摔倒了当然要扶。在这场社会辩论中, 民生新闻弘扬了爱老护老这一中华民族传统社会美德, 传递了诚信互助这一社会正能量。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效, 鉴定标准是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民生新闻的受众是群众, 民生新闻的传播力与影响力, 应由群众来评判。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自上而下的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整风活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如果缺乏群众的积极参与, 就有可能流于形式走过场。“四风”有着广泛性、顽固性和积久性的特征, 如果没有群众面对面的批评、监督, 就不能得到根治。新闻媒体要用敏锐的新闻触角去发现新闻线索, 及时总结活动过程中的新做法、新成效、新经验, 展现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典型集体和人物, 认真做好新闻策划, 形成主流媒体正面积极的报道。

二、强化民生新闻队伍建设, 践行“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新闻价值观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旨在使党的群众路线这一优良传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到坚持和弘扬。作为社情民意最直接传达者的民生新闻应把握这次活动的主旨, 从自身入手, 把提高民生新闻从业人员的政治素质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根本来抓。

民生新闻自上世纪90年代出现以来, 经过20年的发展已经遍地开花, 如今发展到每个县级台都设有民生新闻, 甚至开办民生频道。这样的发展速度使新闻从业者数量激增, 特别是县级台, 从业人员门槛低, 政治素质良莠不齐, 不少新入行的从业者缺乏对核心价值观的认识, 客观辩证地剖析社会问题的能力不足, 缺乏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实践经历。第二阶段的教育实践活动以自查和互查的形式进行, 这种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模式能让新闻从业人员对比存在差距, 找出存在问题, 提高政治素质。每个新闻工作者都应该按着教育实践活动的要求“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 树立宗旨意识, 乐于扎根基层, 服务群众, 奉献社会, 让“喉舌”能准确地反映“大脑”的声音, 传递正能量。

当前, 新闻宣传工作面临着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如果新闻工作者不能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来武装自己, 必然会产生脱离群众脱离生活的报道。县级电视台热办的民生帮忙类节目, 倾听百姓心声, 帮助百姓解决难题, 这看似简单的报道方式, 实际上蕴含着记者对党的群众路线这一理论的理解程度。一些记者由于政治素质有限, 缺乏综合分析能力, 往往会越帮越忙, 要么只采访当事的一方, 要么在报道中不理性地带入个人观点。这些状况和问题, 正是记者在学习党的群众路线过程中需要面对并解决的。

从群众中来 篇2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在此次的社会实践中我们还要同诸多群众谈心、交流思想,我们不仅要与村长交流,学习治村之道,还要发现村中出现的问题;还要与村中的老党员学习党员知识,走到群众中去,与群众思想进行接触。在这次的赴广饶县大王镇刘集村的社会实践中,我们要积极了解群众思想,提高自己的社会经验和社会实践能力。

此次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可以从中学到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真正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我们要积极汲取其中丰富的养分和经验,理解“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真正含义,认识到只有到实践中去,到基层中去,把个人的命运同社会、国家的命运发展联系起来,才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正确之路,这也是我们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真正含义。这次实践活动,丰富了我们的实践经验,提高了我们的团队合作能力,使我们通过这次实践更加了解社会,这次实践活动意义深远,对我们的帮助享用一生。作为一个21世纪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引导我们走出校门、步入社会、并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我们要抓住培养锻炼才干的好机会;提升我们的修身,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与意识。同时,我们要树立远大的理想,明确自己的目标,为祖国的发展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从感觉中来 篇3

不过,我现在要讲的“阅读”,不只是用眼睛看白纸上的黑字,而是善用我们的感觉器官来阅读这个美丽的世界。

阅读什么?阅读生活里的点点滴滴。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鼻子闻、用舌头尝、动手做、用脚走……譬如读书、看展览、唱歌、跳舞、画画、弹琴、打球、游泳、登山,乃至帮妈妈做家务,为爷爷奶奶跑腿;哪怕是看电视、听收音机、玩电动玩具、养小猫小狗、种花锄草,都是一种广义的“阅读”。

我有几次到小学里和小朋友们谈话,他们最好奇的一个问题是:“桂阿姨的写作灵感从哪里来?”

我就说:“从感觉里来。”

我的好朋友孙晴峰写过一本书叫《炒一盘作文的好菜》,她教小学生作文的基础就是从“感官训练”开始,也就是刚才提到的一个人要善用“视、听、嗅、味、触”这五种感官来增进自己的感觉能力。

小时候,我最喜欢“自己和自己玩”,因为我觉得很自由自在。其中一个游戏就是“调色”。一盒水彩、一支毛笔、一只调色盘、一沓画纸、一小桶水,我就可以兴致勃勃地花上整个周末来研究色彩的变化:红色加黑色,红色加绿色,红色加黄色,红色加白色……究竟会变成另外一种什么颜色?我也喜欢在妈妈的养鸡棚里看来航鸡和芦花鸡怎么啄米喝水。而那些刚从蛋壳里孵(fū)出来的小鸡,总是挤在暖暖的灯泡下互相踩来踩去吵个不停,活像毛茸茸的黄色小粉蝶……

我还喜欢跟踪一队蚂蚁搬运的路线,为一只黑狗和另一只白狗的决斗加油,反正这些游戏不花妈妈一分钱,我玩得很开心。

记得有一天放学,妈妈外出不在家,我就蹲在家门前的小河沟看大肚鱼游泳。忽然,我吓了一跳,就在石头缝的黑洞洞里,伸出五个一吞一吐的头!什么头?小花蛇的头!五条小蛇在做伸脖子体操。我看呆了,既害怕又好奇,愈看愈觉得恶心,愈恶心愈看得入神,直到妈妈在我头顶大喝一声,我才如梦初醒。

作家、艺术家因为善于观察、感觉,往往可以把寻常事物描绘得活灵活现。你能形容一片银杏叶的形状吗?柏油马路被烈日晒融踩上去的感觉是什么样呢?雨后,小水珠落在蜘蛛网上的样子你知道吗?

从群众中来 篇4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凡是正确的领导意见, 必是从群众中来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指出,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是历史规律形成的源泉。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是实践的主体, 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我们必须要坚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并勇于向人民群众学习。

毛泽东同志在《农村调查的序言》中说:“因此, 没有满腔的热忱, 没有眼睛向下的决心, 没有求知的渴望, 没有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 是一定不能做, 也一定做不好的。必须明白:群众是真正的英雄, 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 不了解这一点, 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尊重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伟大作用, 甘做人民群众的小学生是我们获得正确领导意见的必由之路。不向人民群众学习, 不在群众的实践中汲取养分, 就势必脱离群众, 使自己孤立起来。只有虚心地向人民群众学习, 把群众的知识和经验集中起来, 吸收群众的智慧, 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 才能够具体地去启发群众的觉悟, 指导群众的行动。

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从群众中集中起来的意见, 必须再回到群众中去

1978年5月11日, 《光明日报》刊登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约评论员文章。文章重温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实践出真知的重要观点, 指出所有理论都要接受实践的检验。列宁指出:“没有革命的理论, 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理论之所以重要, 就在于它来源于实践, 又能正确指导实践, 而理论到底是不是正确地指导了实践, 从来就离不开实践的检验。

1943年6月, 毛泽东同志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一文中指出“将群众的意见集中起来, 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 化为群众的意见, 使群众坚持下去, 见之于行动, 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 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无限循环, 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可见, 从人民群众中来的正确领导意见, 必须要再次回到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实践中去。只有经过人民群众实践检验的领导意见, 才能指导我们事业的胜利。到群众中去, 把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同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使党和群众融为一体, 这是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认识理论的伟大创新。

三、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证明:凡属正确的领导, 必是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

自鸦片战争以来, 以维持清王朝统治为目的的“自救改革”, 以“自强”、“求富”为目的的洋务运动, 都没能摆脱维护封建地主阶级利益的狭隘界限, 也终不能使封建王朝摆脱危亡的处境。康有为、梁启超深感封建王朝危在旦夕, 却寄希望于一个没有实权的封建君主, 注定了这场改革悲剧的命运。孙中山意识到封建制度才是我国衰民穷的罪恶之源, “举政治革命与社会革命, 毕其功于一役”, 辛亥革命一举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 妄图建立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由于没有发动人民起来保卫革命的胜利成果, 最终革命的果实被北洋军阀所窃取。

历史的车轮在1921年忽然转向,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工人运动和革命实践相结合, 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百折不挠的斗争, 历经曲折和坎坷, 终于唤起民众的觉醒, 汇成一股强大的人民革命的洪流。正像毛泽东所说:“这五十多年来革命的经验教训是什么呢?根本就是‘唤起民众’这一条道理。”

建国以后, 中国共产党面对的是一个遭受数十年战火荼毒、百业待兴、民生凋敝的乱摊子。尽管如此, 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努力下, 工业化建设轰轰烈烈的展开, 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依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初步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经历了“十年文革”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发扬优点, 改正错误, 在改革开放的号角声中, 把一个全新的中国推向全面崛起的伟大征程。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领导人民群众长期执政的革命政党,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吹响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把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同全面深化改革有机统一起来, 紧紧依靠人民推进改革。人民群众是改革的决定力量, 即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正确的领导意见, 也为改革蓝图提供检验平台。“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作为我们党的基本领导方法在理论上遵循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基本原理, 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 也必将在我们创造和实现“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征程中指引我们披荆斩棘、乘风破浪取得新的伟大胜利。我们一定要牢记毛泽东的话:“人民, 只有人民, 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摘要:建党以来, “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的基本领导方法一直是我们党重要的价值理念和领导方式, 是党领导人民克服千难万险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本文从领导方法的视角, 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对“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基本领导方法进行简要的理论探讨, 以期对当下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所启迪。

关键词: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领导方法

参考文献

[1]《列宁专题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年版.

[2]《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年版.

进步从学习中来 篇5

——平顶山市金太阳幼教 冰妤

又一次有幸参加了建东蒙氏混龄文心兰班的观摩学习活动,通过观摩与漯河实验幼儿园教研组长-----老师的深入细致的指导,受益颇多。

观摩活动结束后,静下心来,细细的回想,对蒙氏混龄教育又有了新一层的认识——

一、完善的教具准备

蒙氏教育中每一件教具都有着它独特的教育意义,而孩子们也是在操作教具中,不断的获得知识与经验。蒙氏老师们根据孩子不同年龄、不同敏感期的需要,不断地补充、完善蒙氏教具,使孩子获得经验的范围逐渐扩大,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在蒙氏教室中找到想要操作和适合操作的教具,顺应幼儿自身发展。

二、幼儿主体性的实现

蒙氏教育特点中的第一条就是“以儿童为中心”。在蒙氏教育中,每一个幼儿都是与成人有别的独立的个体,那么在我们的混龄班中,完全体现了幼儿是在爱和自由中成长。这些自由不是无目的的“宠溺的爱”,而是在有准备、有引导的“潜教育”,为孩子自然地成长为一个优秀的“社会人”做准备。

幼儿主动了,那么他们的身心健康、各种能力也会主动地发展。尤其是混龄班中不同年龄的小朋友相处在一起,其中的社会交往、待人处事、自我情绪控制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

三、蒙氏教育的完整性

蒙氏教育中还有一个重要的组成内容——非教具的教育内容补充。

健康教育、道德教育、品德教育、美感教育、社会性教育、和平教育、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这都是蒙氏教育的组成部分,但是上述教育内容,单凭教具并不能使幼儿有深入的认识和体会,它要通过讲解与实践才能起到教育的作用。

所以,把两者结合起来,才是培养幼儿成为人格健全的人。

四、蒙氏教育的寂静游戏

在这次观摩教研中,——老师重点讲解了蒙氏教育中的“寂静游戏”。声情并茂的讲解,化解了每一位参与学习的老师关于寂静游戏的难题。

教育工作者都知道,学习者在安静的状态下才能真正的学习吸收。但是安静并不等同于不说话,安静也可以是分享、讨论,这是来自沉静的思考。

蒙氏教育中的寂静游戏,增强了幼儿的自制力、专注力,也培养了幼儿的优雅举止。而这个半日活动环节,更是幼儿自然地养成了非常好的习惯。

安静是一种自律、一种修养、一种专注。让孩子学会安静,这对孩子一生的学习非常重要。

五、蒙氏教师特有的魅力

蒙氏教育是充满魅力的教育,而这个教育中的必须存在着一群有着独特魅力的“新幼教导师”。

她们要具备全面的教育能力,有成功的启发技巧,有极强的爱心、耐心、责任心。这群可爱的人也是蒙氏教育的重要组成之一。

好文章从“好奇”中来 篇6

有个农村的男同学,见家里的母猪生了一窝猪崽,猪崽在母猪腹下抢奶吃。他忽然冒出一个疑问:“小猪到底多长时间吃一次奶呢?”经过几天观察,他终于发现了小猪吃奶的秘密:它们每隔45分钟左右吃一次奶。他把这次发现写下来,成了一篇生动有趣的作文。

一个生活在小镇的女同学,发现青蛙的叫声在雨天格外响亮一些。这是为什么呢?她请教了自然课老师,知道了其中的秘密。原来,青蛙的肺不发达,需要皮肤帮助呼吸,雨天它的皮肤吸收雨水后,呼吸功能大大加强了,肺活量增大,叫起来就更响亮。

柚子谁都吃过,有一个细心的同学割开柚子时,发现柚子顶盖上有一些小圆点。这些圆点有什么秘密吗?他请教了老师,原来这些圆点就是柚子瓣儿在成长过程中吸取水分和养料的管子。他进一步发现,柚子顶盖上有多少个圆点,恰好表明了这个柚子有多少瓣。他为自己的发现感到异常惊喜,把它整理下来,写出了一篇很棒的文章。

以上几个同学有一个共同特点:有强烈的好奇心,不放过自己在生活中的疑问,敢于通过行动找出答案。他们有了切身的感受和体会,写起作文来,就有了新鲜的题材,有了崭新的作文思路。

从错误中来,到错误中去 篇7

题目:已知抛物线y=-x2+mx+1和点A (3, 0) 、B (0, 3) , 求抛物线y=-x2+mx+1与线段AB有两个不同交点的充要条件。

一、暴露错误过程, 从错误中来

学生主要有以下两种错解:

错解一:直线AB的方程为x+y-3=0。

由方程组

于是由△= (m+1) 2-4×4>0,

解得m<-5或m>3

错解二:要使抛物线y=-x2+mx-1与线段AB有两个不同交点,

则抛物线y=-x2+mx-1与x轴的两个交点在[0, 3]…… (1) ,

同时抛物线y=-x2+mx-1的顶点在直线AB x+y-3=0的上方…… (2) 。

由 (1) 得

由 (2) 得

解得

综上。

二、反思错误成因, 寻纠错方案

由于学生受年龄特征及数学认知结构水平的限制, 在加上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应试教育”的压力, 在解题过程中出现错误是难免的。在平时教学过程中, 学生的错误常“死灰复燃”, 其主要原因是教师总喜欢教学生应这样做, 不应该那样做, 而没有把教学的着眼点放在对错因的分析上;学生也喜欢把错误原因归结为自己的粗心大意, 这样, 学生对自己错误认识就不深刻, 屡纠屡错就不足为奇了, 其实学生产生错误的原因很多, 如本题主要有以下几个错误:

1. 概念理解模糊

此题涉及圆锥曲线、常用逻辑用语知识, 是高中数学教材中的基本内容, 但一些同学对这些基本概念理解模糊, 出现以下错误:

(1) 充分、必要性的概念不清

从错解一、二都能看到, 学生寻求的只是必要条件的过程, 并没有说明充分性。要分清充分必要性关键是分清谁是条件, 谁是结论。条件推出结论, 条件是结论的充分条件;结论推出条件, 条件是结论的必要条件。同时结合物理中的电路图知识, 可使充分、必要性的这些极为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 从而不仅使学生对“充要条件”的理解更深刻更透彻, 而且使学生从另一个侧面感到所学知识是那样自然、亲切, 那样息息相关。事实上, 学生如果对充要条件的概念理解了, 对解题中出现的错误就能自查出来。针对这个问题, 在我的启发下, 学生马上能举出反例。

(2) 直线、线段不分

把直线方程等同于线段方程, 事实上, 线段AB的方程有隐含条件:x∈[0, 3] (或y∈[0, 3]) , 我让学生自己找错误, 学生积极响应:

学生1:当m=4时, 抛物线y=-x2+mx-1与直线AB有两个交点 (1, 2) 、 (4, -1) , 但与线段AB只有一个交点 (1, 2) 。

2. 推理能力欠缺

有一半同学通过粗糙的图形, 得出错解二, 使m的范围扩大。事实上, 当抛物线y=-x2+mx-1的顶点在直线AB的方程为x+y-3=0的下方时, 也可以符合题意。此时此刻, 课堂又沸腾了, 大家觉得解法二有问题, 但一下子又很难发现其破绽, 可谓“此中有意, 欲辩已忘言”。我启发学生仍可通过举反例来说明, 此时有部分学生领会了, 自觉地在演算起来。

学生2:当m=3.1时, 抛物线的顶点在直线AB的下方, 但与线段AB有两个交点。

教师:很好!你通过具体的实例说明了问题。刚才我看见有一些同学在画图, 那么能否用图来说明呢?

大部分同学都觉得有困难, 于是我用几何画板向学生展示图形, 通过直观的图形, 学生对解法二的错误一目了然。

3. 等价转化能力欠佳

此题是个中档题, 错解一的学生是想通过代数的方法求解, 但没有等价转化为方程x2- (m+1) x+4=0必须在[0, 3]上有两个不同的解;错解二的学生是想通过几何的方法即数形结合法求解, 但没有进行等价转化, 从中说明学生的等价转化能力欠佳, 有待提高。

三、提取合理成分, 到错误中去

通过对错误的分析, 学生能对错解一作出正确的解答,

学生3:直线AB的方程为x+y-3=0,

由方程组

得x2- (m+1) x+4=0。

于是抛物线y=-x2+mx-1与线段AB有两个不同交点的充要条件是x2- (m+1) x+4=0在[0, 3]有两个不同的解。

于是由根的分布知

解得。

但是对错解二, 学生知其错, 而不能改之。

我说:“大家从刚才的作图过程中, 能否得到启示?从数形结合可看出, 如果抛物线上的点都在直线AB的下方是不符题意, 而抛物线的顶点不一定非要在直线的上方不可, 说明了什么?”

学生4:哦!对了, 抛物线y=-x2+mx-1与线段AB有两个不同交点的充要条件是

抛物线y=-x2+mx-1与x轴的两个交点在[0, 3]…… (1) ,

同时抛物线y=-x2+mx-1上存在这样的点, 使得它在直线AB x+y-3=0的上方…… (2) 。

我说:很好!你能从错解二中提取合理部分, 并能加以正确转化。大家再看 (2) 是个什么命题?如何求解?

学生5:这是一个特称命题。要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可采用它的反面求解, 即:抛物线y=-x2+mx-1上任意点, 都在直线AB x+y-3=0上或下方。也就是x-x2+mx-1-3≤0恒成立, 从而△= (m+1) 2-4×4≤0, 解得-5≤m≤3。

所以满足 (2) 的m的取值范围为m<-5或m>3。

而由 (1) 得

2

所以。

我说:“他采用了“正难则反”的策略得到 (3) 的解, 是解决此问题的关键!在常用逻辑用语我们要会对全称命题和特称命题加以正确的否定。

我本想到此这题就结束了, 但有学生6又说:“老师, 既然用数形结合求解, 何不直接从图形上看出它的关键位置呢?”

学生都纷纷朝学生6看去, 原来是我班的一个外号叫“调皮王”的学生。

学生6:“它的关键位置是抛物线y=-x2+mx-1与线段AB相切及抛物线过点 (3, 0) , m的取值范围就介于这两者之间。”

妙!学生都为他的精彩解答拍手叫好, 我说:Good!这种解法简洁明了, 这种方法我事先也没有想到, 真是“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同学们都笑了。

我说:对刚才的三种解法, 各有各的优点, 对解法一、二是通法, 解法三快速方便, 同学们课后可好好反思一下, 同时思考下面两个变式题:

变形1:已知抛物线y=-x2+mx-1和点A (3, 0) 、B (0, 3) , 求抛物线y=-x2+mx-1与线段AB有一个交点的充要条件。

变形2:已知抛物线y=-x2+mx-1和点A (3, 0) 、B (0, 3) , 求抛物线y=-x2+mx-1与线段AB没有交点的充要条件。

四、教学反思

1. 以学生为主体

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的一个显著特点往往就是凭经验办事, 把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以及学生学习中容易出现的错误都嚼烂喂给学生, 客观上扼杀了学生的求知欲、兴趣, 不需要学生认知撞击, 反复试误, 自主消化, 久而久知, 学生的“消化”能力下降, 主动探究意识减弱, 创新习惯消失, 教学经验成了绊脚石, 教师唯恐学生不会, 反复强调重点、难点、关键 (其实重点、难点、关键可能因人而异) , 唯恐学生做错, 反复强调注意点, 唯恐学生掌握不全面, 考试考不好, 采取“深挖洞” (补充许多内容) 、“广积粮” (介绍各种题型) 、“反复练” (题海战术) , 最后往往是“广种薄收”。数学学习实际上是不断地提出假设, 修正假设, 使学生对数学认识水平不断复杂化, 并逐渐接近成熟的过程。在数学教学中, 让学生及时暴露出错误, 呈现出他们所有的“病症”, 然后教师有所指的、有针对性的处理教学, 虽然对教师的知识和能力水平要求高了, 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 也是新的基础教育改革所倡导的, 我们要有勇气做到这一点。那些只顾自己“发泄”得痛快的“一言堂”教学, 表面上没有问题和错误, 好象节奏快, 容量大, 实质是抹杀了学生的差异, 隐藏了诸多问题和隐患, 是害人害己, 误人子弟的作法。

以学生为主体首先要培养学生主动思维的习惯, 分析问题时让学生先想一想, 解决问题时让学生先做一做, 课堂复习让学生先悟一悟, 订正作业考试中的错误让学生先试一试, 能否自己订正。其次还要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自信心和学习兴趣上做好文章, 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再怎样简单, 毕竟经过自己的思考, 这是形成求知欲的起点, 而全由教师提出问题, 很简单的问题没有思维价值学生感到厌倦, 上课打嗑睡, 过于复杂的问题不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学生苦思冥想也想不出, 又会失去自信心。

2. 以教师为主导

语文: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篇8

首先,为学生营造生活化的课堂环境。创造温馨的乐学环境及有利的认知环境,使教室变得温馨、舒适、富有生活气息。布置学生收集各种名言和美图,粘贴在教室墙上,开设“图书角”“环保园地”等主题专栏,让学生搜集各种新闻、生活常识、有创意的广告、趣味语言粘贴在专栏里,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

其次,为学生创设身临其境的氛围。语文人教版教材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如《春》《紫藤萝瀑布》,上课时播放与课文配合的幻灯片,配上优美的配乐朗诵,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完全融入课文之中,与老师一起感受自然美、生活美及文章的语言美。找到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的最佳结合点,使课文走进学生的生活,同时,让学生利用课文中学会的语文技能去描绘生活中的景物,自然而然地把生活内容注入语文,使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第三,设置悬念,最大限度地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学生是一个好奇心特别强的群体,针对他们的这一特点,教师要对症下药。课前精心设计,上课时抛出问题设置悬念,引起学生兴趣,使他们变成学习中的小柯南,主动寻找语文之谜的答案。自然提高了学习效率,也更加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必须放开学生的手脚,鼓励他们到生活中去:多听广播、看电视、听歌曲、课外阅读、参观游览等。组织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课,每个学生可以自选内容、自由交流自己在课外语文活动中的收获和成果。例如, 朗读背诵喜爱的散文、诗歌、名人名言、谚语,讲述民间传说、近期的新闻焦点以及对某首歌歌词的感受与体会等。使学生尽最大所能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投身于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密切语文与生活的关系,也为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引入了一泓不绝的活水。激发学生求知欲,扩充知识的“内存”,使他们享受到创造的乐趣,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从群众中来 篇9

“从学生中来”首先要激发写作兴趣, 我手写我心。就是写学生真正感兴趣的话题, 写他们的真实心理体验。新课标在写作上也强调让学生带着真情实感表达出对社会和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鼓励有创意的表达, 为发展健康的个性、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奠定基础。

现在的中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 缺少玩伴, 缺少情感体验, 电视电脑占据了他们的生活。2011年一份心理调查报告显示当代中学生最感兴趣的当数网络, 其次在意的是同伴关系, 然后才是学习。相形之下, 中学作文教学内容和方法都显得陈旧而不合时宜。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就要与时俱进, 改变传统写作内容, 充实新鲜血液。今天的中学生足不出户宅在家里却有自己的时尚, 有关注的事物, 有被感动的时候。他们喜欢超男快女, 喜欢韩剧, 他们对流行歌曲情有独钟, 他们疯狂传阅韩寒、郭敬明的青春小说, 喜欢追星……教师其实可以投其所好把写作与网络结合, 与音乐结合, 像《一首歌, 一种心情》、《我的花季》、《游戏王国的启示》、《网络的利与弊》、《我所欣赏的××明星》这类题目正好适应他们的口味, 可以拨动他们的心弦, 唤醒激活他们内心的情感, 从而感悟生活, 表现生活。

此外, 激发写作兴趣不是被动地顺应学生, 教师更要积极主动地利用各种机会引导学生的兴趣。大到新近发生的国家大事, 社会新闻, 小到身边的校园轶事, 家庭纠纷等, 只要有感而发皆可以议一议, 写一写。又如训练写游记, 就要安排在春游或秋游之后。一次无锡鼋头渚的春游, 我让学生上网了解“鼋头渚”名字的由来, 理解其水绕山青的地理条件, 再引导学生去拥抱春天:睁大眼睛观察春草、春树、春水、春山的变化, 用鼻子嗅嗅春天的气息, 用肌肤感受春的温度, 躺在草地上倾听春天的脚步, 用心感谢大自然赐给我们如此美好的春天……这时让学生完成一篇游记会更容易些。

“从学生中来”还要摒弃传统的写作指导方式, 由教师的包办代替变为学生讨论互启互助。传统的写作指导一般是教师从体裁、内容到结构给予一系列的启发指导或规定, 甚至准备好范文, 是大多数教师曾经采用过或仍在采用的指导方式, 它的优点是教师放心, 因为有一定的条条框框, 学生可以照葫芦画瓢, 失不了大格。然而其缺点也在于此, 教师的指导往往先入为主, 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 造成千篇一律, 落入俗套, 失去个性, 失去真诚。这正是当今中学生作文的致命弊端。有时参加会考作文批改, 明显看出此部分作文采用小标题式, 而彼部分习惯用题记式, 还有其他一些“绝招”, 明显的师出同门, 明显的程式化痕迹, 内容也都大同小异, 一天作文批下来索然无味, 难得见到题材新颖让人眼前一亮的作文。还中学生作文以生命的活力教师必须放权, 特级教师肖郁认为:老师是树, 高耸在空中, 是星悬挂在空中, 而同学是土壤, 是草丛, 是河水, 是生命的玩伴, 是兄弟姐妹, 时时刻刻生活在一起, 因此, 来自同伴的经验更容易被效仿和接受。事实证明, 写作前的审题讨论是必要且很受欢迎的, 学生间面对面地真诚交流, 思维碰撞, 彼此擦出智慧的火花。思维敏捷的学生侃侃而谈, 七嘴八舌, 无疑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 而那些情感世界淡漠, 对生活缺少内心体验的学生, 身处热情高涨的课堂, 面对同伴纵横驰骋的思绪也常常深受感染, 开始虽是只言片语, 但新感受、新思维的种子已开始萌芽。他们彼此尝试站在同伴的立足点上重新观察世界, 体验新感受, 大大拓宽了写作的思维空间, 充分的讨论互启之后, 学生思维的翅膀已充分展开, 为落笔写作做好了准备。

“到学生中去”第一要在批改的环节摒弃传统的教师“一言堂”改为学生互批互改。批改作文对于学生是难得的学习提高的机会, 教师适时适当地放一放手, 并不是懒惰, 而是让他们的生命意识相互碰撞, 比试, 挑剔, 欣赏, 借鉴, 作文能力快速提升。俗话说, 勤快的爹娘懒惰的儿。爹娘包办代替多了, 儿女自然就懒了, 笨了, 师生也同理。把教师的权力下放到学生手里, 把作文评判的资格下放到基层, 对学生既是一种学习又是一种动力, 可以避免偷懒耍滑心理, 阅读对象改变了, 谁都想在同伴面前展示自己美好的一面, 避免出丑, 强化了学生写好作文的愿望。

许多年来, 批改作文都是语文教师的一项繁重的工作, 为完成这一任务经常要加班加点, 一下子放给了学生, 很多老师会不放心。确实, 学生自评作文的能力要经过教师的指导训练。起初, 教师可以学生习作为例, 带领学生一起分析评改, 从选材到语言、结构, 有一个优、中、差的大致标准。在这方面国外有人制作了专门的量表, 苏州名师钱建江在作文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改革设计了一系列的“作文评改量表”, 该系列量表按文体分类, 共十一张, 操作性强, 为评改作文提供了有益的参照。教师可根据需要灵活借鉴, 在学生大致掌握的基础上逐步放开, 扩大其自主性, 在潜移默化中习得作文技法。

学生互评的初期容易钻牛角尖, 戴着放大镜看别人的缺点, 过分挑剔, 对此教师不必过于担忧, 这未尝不是件好事, 看到同学的缺点问题他必定自己会非常注意, 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自己在无形中改进提高了。慢慢地, 互批的机会多了, 既评改别人又被别人评, 学生就会摆正心态, 带着客观的眼光来评判:这几句修辞多么生动贴切, 那一段语言幽默诙谐, 这篇选材很新颖别致, 那篇结构精巧奇妙……慢慢的, 学生便可在批改中进步, 在欣赏中提高。

“到学生中去”的第二要点是扎实搞好作文修改。修改能力是写作的基本能力之一, 修改是写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道工序, 常言道“文不厌改”, 学生习作是写出来的, 更是改出来的。俄国作家契诃夫曾说:“写作的艺术, 其实并不是写的艺术, 而是删去写得不好的东西的艺术。”古今中外成名作家均注重文章的修改即能充分证明修改的重要性。可是在现行作文教学中这个环节常常被忽略, 学生拿到批改好的作文匆匆看几眼就放起来, 有的学生把作文修改简单理解成订正标点和错别字, 修改病句, 一篇文章前期花费那么多功夫和心血如果到此为止实在可惜, 能否在原有基础上上一个台阶, 提高一步, 把心动化为行动, 把评语化为作者的实实在在的能力水平, 这就要针对存在的缺点问题及时修改, 局部问题较多或者在选材谋篇结构上有问题的作文甚至要写二次作文。修改作文, 修改者和批改者需要交流合作, 集思广益, 修改者要充分理解批改者的意图, 批改者可以给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如此, 二者都能有所收获提高。

培养中学生写作能力任重而道远, 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奏效的。如果能够坚持“从学生中来, 到学生中去”, 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调动主体意识, 使学生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 在日积月累中提升他们的写作水平。这完全合乎新大纲对语文教学的要求:“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与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相辅相成。”在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里, 写作是最高目标, 一个擅长写作的学生, 他的阅读和表达能力自然不在话下。所以, 训练写作会提高学生的语文整体水平, 教师应在写作训练上花心思下工夫。

摘要:中学作文教学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训练模式, 坚持“从学生中来, 到学生中去”, 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调动主体意识, 使学生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 在日积月累中提升他们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中学作文教学,学生讨论,互启互助,互批互改,重视修改

参考文献

[1]肖郁, 肖炎方.学生互评作文的想法和做法.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2.02.

[2]钱建江.运用量表评改, 提高写作水平.中学作文研究, 2010.7-8.

从群众中来 篇10

一、从生活中来

生活, 是一个广阔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 我们无时不在用最质朴的方式表达我们的情感。而儿童, 更是如此。他们的许多言语与经验、行动都来自于自己的生活。正如《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所指出的:“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 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因此, 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要选取生活中的事例, 让学生把生活中的感受与体验真诚地表达出来。

1. 让生活以活动的形式在课堂中再现

为了帮助学生获得真实的感受, 《思想品德》教材采用了大量真实反映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照片, 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觉到自己每天都在做的事情都来到了书上, 都走进了课堂, 这无疑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但是, 课本上的“生活”毕竟不是学生亲历的生活, 他们很难从中产生道德体验。于是为使学生进一步领会买卖中的道德及价格的秘密, 我组织开展了班级商品订购会。同学们在模拟的生活场景中感受到了商业人员工作的辛苦、产品质量对价格的影响以及参与消费活动必须遵守的道德及规则。

2. 让生活经验在学习中丰富

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的要求。也就是要把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在现实生活中, 学生经过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的教育, 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 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教师应善于发掘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来组织教学。在正确路线的引导下, 不断丰富的生活经验并将逐渐内化为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与习惯。

二、到生活中去

当然, 教学不能只停留在学生已有的经验上, 教学要源于生活, 又要高于生活, 要不断地丰富和深化学生的生活经验。而丰富与深化学生的经验不能离开社会生活实践。在课堂上学习与活动中养成的道德行为习惯、处理信息的能力、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总是要通过实践的检验的。

1. 在实践中体验, 在化验中成长

学生的品德形成, 往往不是从品德概念开始, 而是从实践中体验和训练出来的。如我在教学《珍爱生命遵守规则》中, 为了让学生了解所居住的环境的交通情况及人们的交通意识和遵守的情况, 我带领学生来到公路进行实地观察, 让他记录一定时间内违反规则的次数, 并进行归因。我还带他们到交通主管部门与交警面对面交流, 更深层次地了解当地人们违反交通规则的种类及原因, 与交警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这样的实践, 让学生亲自接触社会中的人与事, 在考察与统计中对交通事故的发生有了更明确的认识, 从而对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理解得更深更透。

2. 淡化教育痕迹, 实现自我教育

从“有效”中来,到“探究”中去 篇11

关键词:高中化学;课堂练习;探究能力

高中化学作为一门重点学科,备受关注,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目前大多数教师仍旧采用题海战术,这不仅给学生带来了学习压力、增加了学习负担,还容易引起学生对习题练习的疲惫感,不少学生在题海战术中苦不堪言,长期如此更容易形成一种被动的学习方式。所以,教师应该积极优化课堂练习,这样一来既完成了教学目标,还有助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结合教学实践,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由浅入深,设计配套练习

习题设计应该贯彻由浅入深的原则,由浅入深也是高中化学分层教学法的原则之一。主张在课堂练习中在难度上慢慢逐步加大,循序渐进、由浅入深,配套练习既要符合教学实际,又要尽量照顾到班上的每一个学生。可以在教学每一小个知识点的时候,及时设计配套小练习,加以巩固,也有助于教师随时检查课堂教学成果。

比如在学习Ca(OH)2的实验时,通过探索指示剂跟Ca(OH)2溶液作用,引导学生用CO2、HCl、Na2CO3溶液分别与之反应,由实验确定反应物,根据现象确定生成物,再写出化学方程式,归纳出Ca(OH)2的四条化学性质。这就是一个由浅入深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可以分别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实验来总结出化学知识点。从配套习题中也可得出,化学是理科中的文科,有很多文字性的知识点需要记忆,如元素符号、化学反应方程式、物质的颜色和气味等等。这些内容我们就要像学习文科那样多读、多背、多记忆,但也需特别注意的是要理解性地记忆,不可盲目地死记硬背,因

为化学毕竟还是理科,更看重于理解与应用,这样才会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

此外,在优化高中化学课堂练习的过程中,难以避免学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而在面对这些错误的时候,教师是及时地加以纠正,还是充分利用这些“错误”资源,积极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答案自然是后者。在利用这些“错误”资源的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作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学生们在学习“酸式盐溶液”时,学生普遍都容易结合字面上的意思,错误理解成酸式盐溶液呈现酸性。我就会让学生继续探究,通过自我探究的过程,了解到“酸式盐溶液”是否呈现酸性,要分情况而论,强酸的酸式盐,则会产生大量的H+,而弱酸的酸式盐,则要比较其电离出H+的能力和阴离子水解的程度。

由浅入深的随堂练习以及学生在“错误”资源的引导下完成自我探究,这是优化高中化学课堂练习的基本途径。

二、趣味盎然,设计开放习题

传统的高中化学课堂总是过于严肃和紧张,大多数学生面对高考的压力,在习题中感觉到疲倦和吃力。教师作为课堂引导者,应该积极营建趣味盎然的开放式课堂氛围,设计开放习题,通过开放习题的练习,有助于学生缓解学习压力,培养学生开放式的思维方式,从而促进学生通过开放习题的训练,达到探究的目的。

例如,在学习“二氧化硫”的相关知识点后,学生了解到“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此时,我通过运用多媒体播放了“酸雨”的相关视频,让学生更具体形象地体会到“酸雨”带来的危害。此时我要求学生站起来谈自己的相关感受。有的学生说:“在生活中,二氧化硫看不见也摸不着,我们怎样判断呢?”这名学生的问题提得很好。我随堂带来了二氧化硫实验的器材,一朵红花,一个装有二氧化硫的锥形瓶,随后让学生观察红花逐渐被漂白的过程。学生看完这样的实验非常惊讶,此时我也布置了一项随堂作业:通过二氧化硫实验过程,你产生了怎样的想法?学生们在类似的开放习题中,积极性很高,并积极开拓思维进行深入思考,有的学生说:“我们应该保护环境。”“看看能否通过其他化学放映的方程时来改变二氧化硫的效应。”……他们的探究性思维逐渐被激活,并且通过实验、练习、释疑相结合,让高中化学课趣味盎然。

总之,优化高中化学课堂练习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基于课堂的多面性,教师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包括方方面面,教师要时刻具备敏锐的嗅觉、深入地洞察,随时了解学情,即学生的学习状况、学生的心理状况、高考的考试动向等等。同时,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并不仅仅是眼前的一项教学任务,更是基于学生长远发展和身心成长的考虑。笔者也希望有越来越多的同仁加入到研究这一主题的队伍中来,让高中化学取得更高的成效!

参考文献:

[1]史则芬.高中化学习题教学有效性策略[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2(6).

[2]孙凤梅,严美兰.高中化学练习设计浅谈[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1(2).

[3]朱昆.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对高中化学练习的思考,[J].读写算:教研版,2012(15).

上一篇:内控环境下一篇:通航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