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师德建设分析(共12篇)
民办高校师德建设分析 篇1
1 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目标
师德是一定社会意识形态的反映, 是教师在履行教师职责时所应遵守的思想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 是教师觉悟、道德品质和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 社会主义师德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组成部分, 是社会主义基本道德原则、规范在教师领域中的特殊表现。有鉴于我国高校教师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的主体力量, 可以说, 高校师德是全社会最崇高的职业道德。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市场经济条件下, 在我国逐步融入国际社会的大背景下, 笔者认为, 我国高校师德建设的目标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具备坚定的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立身做人之本, 也是教师以德从教的灵魂。理想信念是否坚定直接关系到教师是否能用科学的眼光认识社会, 用健康的态度对待人生和影响受教育者, 用正确的准则规范自己的行为。
(2) 爱岗敬业, 具备奉献精神。
教育家陶行知说:“捧出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托起一缕真诚, 用一颗对事业执著的心, 忠于党的教育事业, 无私奉献, 爱岗敬业是从事教育事业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3) 具备以身作则的品质。
传统师德认为, 教师应该为人师表, “师者, 人之模范也”。为人师表, 就要以身作则, 身教重于言教。孔子说:“其身正, 不令则行, 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汉儒董仲舒也强调, 教师不仅仅要讲的好, 更重要的是要做的好, 用自己的行为去感染和影响学生。
(4) 加强学习, 博学多闻。
勤于学习, 充实自我, 这是成为一个师德高尚, 能吸引学生的优秀教师的基础。孔子说过“道之未闻, 有惑不能解, 则非师也”, 我们所处的社会, 是一个知识大爆炸、终生学习的社会。一个高校的教师, 只有勤奋好学, 广学博览, 精益求精, 具备科学文化素质, 随时具备“一桶水”, 才能“传道授业解惑”。
(5) 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 即是教师的基本能力, 又是教师应遵循的道德规范。教师要特别注意研究学生的特点, 对于学生的个性特征要有深刻的观察和分析, 并根据他们的特点给予切合实际的教育。由于我国原有的教育体制的种种问题, 目前民办高校相当多数的学生素质不够高, 民办高校的教师更应“因人而施之, 教也, 各成其材”。
(6) 热爱学生。
教师对学生的爱, 是师德的核心, 即师魂。新的教育理念对教师热爱学生给出了新的含义。热爱学生, 首先是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平等待人;视学生为朋友, 对学生友善、宽容、耐心, 决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努力为学生服务, 永远把学生的需要放在第一位。其次是创造民主的成材环境, 鼓励学生发展个性, 发展特长;培养学生多疑好问, 发展好奇心, 丰富想象力, 不迷信权威, 提高学生独立思维和判断能力, 勇于探索新的认识途径。
(7) 具备创新品格。
创新品格是创新的思维方式、思维状态思维水平、思维风格的总和。新的时代需要创新, 教育就必须培养创新人才, 因而, 教师具有创新品格, 就不仅仅只是看作一种能力, 从育人的角度角度来讲, 而因视为道德品质。具有创新品格的教师, 喜欢挑战性工作, 喜欢尝试困难和复杂的工作;追求高远目标, 不怕挫折;善于接受新事物, 不墨守陈规, 不迷信权威, 善于标新立异;富于想象, 自信心强, 具有竞争意识。
2 当前民办高校师德现状
经过对泉州几所民办高校师德状况调查, 感到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缺乏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有些教师放松或淡化了对崇高理想的追求, 敬业乐业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淡漠。
(2) 敬业精神削弱 责任意识淡化 。由于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 部分教师过分看重个人利益, 把教师工作仅仅当做一种稳定的谋生手段, 常常是“身在曹营心在汉”, 敬业精神不足。有的不安心做教师, 舍不得投入全部精力, 心浮气燥、急功近利。
(3) 有愧为人师表 行为举止失范 。有些教师师表意识淡薄, 缺乏自尊自爱精神, 难以起到表率作用;有的教师不注重个人修养和言传身教, 重得失, 轻德行, 缺乏团队合作精神;有的教师言行和穿戴方面未能规范自己, 不能用教师应具有的基本道德原则规范去影响教育学生, 甚至将不健康的思想带进课堂, 不注意自己言论的导向性等等。
(4) 教书育人失衡 爱生之心淡漠 。个别教师教育观念落后, 不坚持求真务实, 严谨治学, 而是弄虚作假, 哗众取宠;在教育实践中, 只注重传授知识, 片面认为教师的职责就是教书, 没有把育人作为应尽的责任, 不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有些教师平时与学生接触交流时间少, 很难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他们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因而不能有的放矢地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引导。
诸如这些消极现象与师德建设目标形成较大反差, 如不重视, 不采取措施认真解决, 势必影响师德建设成效, 影响师德建设目标的实现。
3 民办高校教师师德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透析
要解决民办高校在师德建设方面存在的以上问题, 首先要找出存在问题的原因, 找准症结, 对症下药,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民办高校师德建设方面存在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教师结构不合理
根据调查统计, 民办高校的教师结构从年龄上看是两头大中间小, 多为离、退休的老年教师和刚毕业的年青人, 起教学骨干和主力作用的年富力强的中年教师很少。如某民办高校教师结构调查统计显示:教师总数275人, 60岁以上的40人, 占25%;35-60岁的25人, 占9%, 35岁以下的210人, 占66%;5年以上教龄的120人, 占43.6%;5年以下教龄的155人, 占56.4%。由次可见教师结构很不合理, 且青年教师的比例过大。
3.2 机制不健全导致临时观念
民办高校企业家精神浓厚, 导致民办高校只注重使用, 不注重教育和培养, 师资培训投入严重不足;有的学校教师的社会福利待遇不落实;不关心教师的物质需求、精神需求教师的个人成长空间;民办高校的教师普遍缺乏认同感、安全感, 致使少数年轻应聘者中, 有的是以此作为过渡, 因此, 谈不上恒定的事业心, 多抱有临时雇佣观念, 没有敬业精神和长期服务打算。另外, 与公办学校的教师相比, 民办高校教师的地位和收入均不高, 相关政策模糊, 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差, 尤其是青年教师的流动性较大。
3.3 民办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存在误区
首先, 人才引进方面存在的问题。近年来。由于全国普通高校扩招, 整个高等教育行业都面临着师资短缺的问题, 高校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其次, 人才使用方面存在的问题。民办高校目前尚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 也是一个资本的原始积累阶段, 这也决定了它目前的办学特征:强调规模效应和低成本运作。最后, 人才稳定方面存在的问题。保持一定比例的教师流动率可以淘汰不合格的教师, 为学校带来新鲜血液。但是教师的流动率过高, 对学校的发展不利。
4 加强民办高校师德建设的对策
(1) 提高认识, 使教师认识到, 他们在培养合格人才中的地位和作用, 激发他们提高自身素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要通过教育, 使他们真正认识到, 做好教书育人工作, 不仅能使更多大学生成为合格的“四有”人才, 而且直接关系到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的前途和命运, 激发他们做好教书育人工作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也可采取“传帮带”的办法, 以“老带新”, 搞好教师队伍建设。
(2) 建立健全师德建设的运行机制。
①确立师德建设的领导机制。师德建设的重点是在领导。学校领导本身必须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学校领导不仅要率先垂范, 还要做好整个学校的师德建设的领导工作。确立领导机制是健全高校师德建设机制的基础。
②健全师德建设的激励机制。建立健全师德建设的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是非常必要的, 但要尽量避免因激励不当造成的不公平感而导致师德机制失效的现象。要建立和完善师德建设的奖励制度, 并且和岗位聘任, 职称评聘相挂钩, 坚持执行职务晋升师德失范“一票否决制”。
③强化师德建设的监督、约束机制。第一, 强化法律约束机制。第二, 强化行政约束机制, 这是我们过去在师德建设方法不可或缺的作用。第三, 加大舆论监督力度, 即利用各种媒介表扬和宣传先进个人和单位, 揭露和抨击师德失范事件, 利用强大的社会舆论来约束教师的道德行为。实践证明, 仅靠法律的约束, 制度的规定, 无法达到师德建设的最终目的, 需要教师将师德内化为自己的信念, 并外化为自觉行为。
④完善师德建设的保障制度。提供适当的物质保障, 道德作为一种思想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决定的, 教师的道德状况也是他们物质基础的一种反映。目前教师待遇较之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 但横向比较还是较低的, 所以必须在物质上给予一定的支持和保障, 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创造优良的工作环境和接受培训的机会。
(3) 加大师德建设的宣传和舆论工作的力度。
舆论氛围是一种导向, 也是以德从教的外部条件, 我们要利用大众传媒, 校园宣传橱窗, 文化艺术等宣传舆论工具, 坚持正面引导, 及时总结和大力宣传以德从教的先进典型, 弘扬师德, 把抽象的概念变成时代的样板, 把空洞的说教变成形象的示范, 使广大教师受到鼓舞, 汲取力量, 塑造美好心灵。也要抓住一些典型的反面教材, 开展警示教育, 使广大教师的教育教学有镜可鉴。
参考文献
[1]石炳生.关于高校师德建设的思考[J].中国教工.
[2]程丽.师德建设重在实践[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3]支戈壁.新时期加强高校教师师德建设途径略探[J].学校党建和思想教育.
民办高校师德建设分析 篇2
基于这种情况,高校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强化舆论宣传作用,树立特色体育文化品牌的理念,设立丰富多样的体育文化主题,加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从而培养学生体育锻炼意识,营造出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实现高校体育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该文就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重难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试探性地提出几点有效策略,以便相关人士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高校;校园体育文化;重难点策略
1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
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并为全体师生普遍接受和共同奉行的理想、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
学校校园文化直接体现在学管工作严格、科学、有效,班风稳定、校风和谐,毕业生整体质量高。
在职业教育学校招生形势严峻的形势下,学校能够始终保持进口旺(招生)、出口畅(分配),和谐的校园文化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校园体育文化的功能作用
2.1积极进行体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在以往的体育教学中,学生既厌烦上体育课,又喜欢体育活动。
这种奇怪现象是因为传统体育教学过分强调技术学习所造成的。
该校在近几年的体育教学改革工作过程中,针对职业教育生源综合素质(特别是身体素质)普遍下降的客观事实,借鉴基础理论课的教改经验,树立“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注意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从学生实际出发,以学生为主体,实施愉快体育教学和分层教学,使体育教学收到实效。
认识学生,尊重学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前提。
要看到每位学生的优点,在公共场合使其得以展示,体现学生自身的价值,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教育功能,培养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兴趣,为其终身参加体育锻炼奠定良好的基础。
同时,降低标准,只要坚持跑下来就是进步,从而实现最终教学目标。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和调动学生对“游戏”、“玩”的本能需要,以学生心理、情感需求为基础,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去实施教学。
使不同组、不同“层”学生的教学内容安排、教学环境的设计、组织形式和教法的选择以及教材创造性运用,都紧紧围绕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活动更加符合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
同时,通过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实践活动能力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直接或间接地培养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活动,实现师生关系民主,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主体地位得到保障,内在动力得到充分调动,不断提高他们的“终身体育”意识,圆满地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实现体育课的教学目标。
2.2通过组织与开展大型体育活动,体现校园文化理念
要想组织好全校性的、大型的体育活动,这就需要加强多部门的团结与协作。
而往往这些活动,又是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加强养成教育,体现班集体凝聚力,反映班风、学风、校风的重要学校体育工作,比如:一年一度的学校田径运动会,每天的课间操组织工作等等。
学校田径运动会,作为一项全校性的体育工作,我们充分发挥学校体育运动委员会的职能作用,加强多部门的协作,分工明确。
根据学校场地条件,学生实际情况,积极拓展比赛项目。
其中,每班10男(每人跑200m)、10女(每人跑100m)的20人3000m大接力项目深受师生喜爱。
通过运动会,培养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热情,提高班集体凝聚力,培养学生团队意识。
2.3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文化活动,创建文明校园
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体育课程、运动竞赛、课外体育活动和对外体育交流等多种形式。
2.4“育德于体”,促进学生养成教育
职业教育学校学生素质普遍下降,不单纯表现在学习成绩方面,还表现在思想品德等方面。
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是非常普遍的特点。
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园体育活动,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使学生逐步提高个人道德修养,增强他们团队意识,促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养成良好的待人处世习惯,为他们将来走入社会,打下良好的思想道德基础。
要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
虽然每个学生未来所从事的职业有所不同,但务实精神、法制精神、公正精神是职业道德中共性的内容。
民办高校师德建设分析 篇3
关键词:高等教育;师德建设;影响因素;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0)29—0262—03
新世纪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高等教育不断发展壮大,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好、学术精湛、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教书育人依然是师德的根本要求。但是,传统的价值观念受到了市场经济的冲击,一些与师德要求不符合的现象也出现在校园之中,这些现象的存在对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对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和谐社会的构建都造成了较大影响。因此,在高等教育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加强师德建设成为推动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一、高校师德现状调查
为切实掌握高校教师德现状,全面了解高校师德建设的真实情况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课题组在河北省及天津市部分高校通过网络开展了“教师职业道德状况”的问卷调查。调研对象为高校的教师和学生。共收回问卷486份,其中有效问卷419份,占收回问卷的86.2%;问卷中教师提交126份,学生提交293份。
调查结果显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主流是好的,多数教师能够做到爱岗敬业、对工作认真负责、对学生热情关心。但教师中存在对教师职业的理解存在偏差的现象不容忽视。
(一)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主流
在参与问卷调查的学生中,63.2%的学生认为本校教师的整体素质“很好”或“较好”, 80.5%的受访教师认为“一般”。61.4%的学生对本校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很满意”或“较满意”,37.8% 的同学表示一般。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政治立场坚定。调查表明多数教师政治方向明确,对中国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充满信心。他们非常关心国家大事,很多教师认为目前尤其是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今天,加强师德建设十分必要。
2.热爱教育事业,勤勤恳恳。调查表明,绝大多数教师热爱教育事业、认为教师职业光荣高尚,教学工作中能够做好本职工作,认真备课和批改作业,尽职尽责搞好教学的每个环节。
3.教书育人,具有良好师德。一个品德高尚、学识渊博、关心学生的教师,会在学生未来人生之路上打下深刻的烙印。调查表明,绝大多数教师的工作责任感、知识水平、教学能力普遍较高,能把良好师德带入课堂。
(二)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中存在的问题
在调查中反映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状况可喜一面的同时,少数教师存在的职业理想信念动摇、学术道德不佳和师德建设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也有不同程度的反映:34.1%的受访教师认为当前高校师德素质和以前师德素质相比有所下降,这表明少数不良师德现象已对师德整体状况造成了一定影响。主要体现在:
1.部分教师职业认同感不强。调查显示,高校教师并不完全认同自己的职业,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是抱着“做教师是一份比较安稳的工作”这样的心态对待本职工作,这就更谈不上有强烈的职业理想信念了。
2.个别教师责任感不强,精力投入不足。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者认为高校教师理想信念发生动摇主要表现在教学态度敷衍、教书育人意识差、学术功利化等方面。
二、高校师德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结合我国高校师德的现状以及师德建设中面临的困难与问题,课题组采用文献法和调查法,对回收的调查问卷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对被访者普遍认同的影响师德建设的因素进行归纳、提炼,构建了“高校师德建设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找到影响师德建设的关键因素。
(一)分析方法简介
运用层次分析方法(AHP)将上述指标体系中各要素对于上一层次指标的影响程度进行定量分析,即计算各要素的权重,以确定各影响因素对于高校师德建设的影响程度。
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因素权重的步骤:
第一步:将待解决问题分解为不同层次的要素,构成递阶层次结构。
第二步:构造判断矩阵。通过对某层次中各元素的相对重要性做出比较判断,即针对上一层次某一元素,把该层次中与之有关的元素做两两比较,并将比较结果按一定的比率标度定量化,构成判断矩阵。相对重要性的比例标度一般采用1~9及其倒数的标度方法(如表1所示):
资料来源:朱启贵《可持续发展评估》[1]。
第三步:层次权重值的计算:依据判断矩阵,计算最大特征值及对应的正交特征向量,得出每一层次各要素的权重值。
第四步: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对于所建立的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以保证最终评价结果的正确。
(二)高校师德建设影响因素的分析
1.高校师德建设影响因素指标体系的构建。在查阅文献、访谈及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遵循科学性、全面性、可操作性和可比性的设计原则,构建“高校师德建设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将有待于研究的问题分解为不同层次的要素,构建成递阶层次的指标体系(如图1所示),第一层A元素数为1个,第二层B元素为3个,第三层C元素为18个。
2.构造判断矩阵。在指标体系中,由于各指标承载信息的类型不同,各影响因素子系统以及具体指标项在描述某一现象或状况过程中所起作用程度也不同, 为了更加科学的对各个指标因素的影响程度进行更合理的评估,课题组设计了“专家打分表”,其中文法学院主管领导4人(占16%),德育课教师及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人员12人(占48%);其他学院教授10人(占34%),这些被访人员中具有高级职称的20人(占76%),具有中级职称的有6人(占24%)。问卷共发放26份,收回24份,回收率92.3%。其中有效问卷22份,有效率84.6%。
3.各要素权重值的计算及一致性检验。运用上述AHP法确定要素权重的步骤,基于专家打分得到的数据,计算各影响因素的权重值(见表3~表5)。
(三)高校师德建设影响因素分析
依据各影响因素相对于上一层指标的权重值,可以确定影响和制约高校师德建设的关键因素,以利在推进高校师德建设中加以解决,确保师德建设中实践途径确立的针对性。
1.社会环境因素是影响师德建设的关键因素。从表3所列各影响因素的权重值可以观测到:相对于目标层A,准则层B中权重最大的因子是B1(社会环境因素),其权重是0.5396,说明社会环境因素对高校师德建设具有很大的影响。这一分析结果基本与当前高校师德建设中面临的市场经济对教师思想道德意识的冲击较大的现实吻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带动了社会生活巨变和新的思想观念以及行为方式的产生。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的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和复杂化的特点,各领域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社会失序、道德失范、分配不公等现象,这些都对高校教师价值观、人生观产生了冲击[2]。
2.教师个人因素是影响师德建设的重要因素。对高校师德建设影响较大的因素还有B3(个人因素0.2970)。社会环境因素和学校因素多为高校师德问题产生的外部原因,而教师自己放松师德修养则是内因。教师的道德形成和发展,与他所处的社会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然而更重要的还是取决于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师德的真正落实,关键还在于教师个体师德的内化。
3.学校环境因素是影响师德建设的制度保障因素。古往今来,人们无不重视环境对人的影响。荀子曾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捏,与之俱黑。说明了环境对人的熏陶作用是巨大的。搞好师德建设不仅需要有良好的社会环境,而且需要构建良好的校园环境做保障。加强师德建设,必须有一套相应的制度作保障。
三、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对策建议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知,社会环境因素是影响高校师德建设的关键因素,教师个人素质的提高是影响师德建设的重要因素,学校因素是影响师德建设的制度保障因素。因此,加强高校师德建设可以重点从这三个方面着手。
1.加强高校师德建设首要是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首先,积极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师德规范,明确师德内容。其次,倡导师德建设新理念,在师德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既要以学生为本还要以教师为本。
2.教师个人因素是影响师德建设的重要因素。教师的道德形成和发展,与他所处的社会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然而更重要的还是取决于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师德的真正落实,关键还在于教师个体师德的内化。
3.学校环境因素是影响师德建设的制度保障因素。首先,在引进教师时,要严格把关,除考察其学历、职称、业务能力等教师基本素质和能力以外,还必须要认真而不是敷衍地考察其政治素养、思想表现等,这样才能保证教师队伍的良性健康发展。其次,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教育学习和培训。
综上所述,师德建设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和教师方面有机结合,共同努力。高校师德建设需要通过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并将自律与他律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落到实处,才能保证高校教师在为社会培养 “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中发挥应有作用。
参考文献:
[1]朱启贵.可持续发展评估[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6-309.
高校师德建设的层次化分析 篇4
关键词:高校,师德建设,层次化
目前, 高校师德建设理论与实践的层次化问题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所谓高校师德建设的层次化, 是指在师德建设中将学校决策层面、基层院 (系) 层面与教师道德修养这三个层面的师德建设分开进行研究, 从不同的角度探讨、总结师德建设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规律与经验。之所以要将其分为三个层次研究, 是因为上述三个层次师德建设有诸多不同的特点。学校领导、院 (系) 负责人和教师在师德建设方面所发挥的作用以及各自的工作重点与职责存在很大不同。例如:一些校领导关于师德建设方面的文章, 多讲教师存在的问题和思想政治工作的不足, 而少有分析自身观念、认识上的问题和进行领导学意义的反思。也常见一些基层院 (系) 领导大讲师德失范现象, 空谈“自律”“他律”, 而忽略自己对教师的关爱与管理。这些正是师德建设层次模糊引起角色错位的表现, 说明他们在师德建设的层次中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 没有明确自身的职责和工作重点, 导致在理论和实践上出现了一些乱象。我们认为, 对师德建设理论与实践进行层次化分析, 会促进各方深刻地理解和认真地履行自身的职责, 可以使学校有重点地、有针对性地开展师德建设, 更好地总结、交流经验。
高校师德建设的三个层面分别是学校决策层面、基层院 (系) 层面和教师自身道德修养层面。三个层面都大有文章可做、有规律可循。一些管理者虽然看到了三者之间的密切联系, 但忽略了三者分别具有的领导学意义、管理学意义和道德修养意义, 模糊了三者各自特有的内在规律。因此, 我们应明确这三个层面师德建设的工作重点和职责。
一、学校决策层面师德建设
高校都非常重视师德建设, 但在实践中的工作力度却有很大不同。教学科研一手硬, 师德建设一手软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一所高校重不重视师德建设、愿不愿意真抓实干, 是由学校领导层面的理念、态度与决策所决定的。
1. 师德建设的认识与定位。
这体现学校领导对师德建设在价值观、道德观方面的理念、认识, 也取决于协调教学、科研工作的最终决策与定位。在这方面, 一些高校只是一般性的强调, 而有些学校不仅强调, 还会专门提出标志性口号, 如“德育为先”“以德为行”等, 突出其重视程度, 并努力贯彻落实。不同高校在师德建设方面的力度与效果之所以不同, 根本原因之一在于领导者对师德建设在理念、认识上存在差异。
2. 师德制度建设与文化氛围。
有了自己的理念、认识, 学校还必须实现组织到位、制度到位, 促进相关制度以及师德建设总体行动规划的贯彻落实, 并促使其逐步形成优良的校园文化和可以不断传承的优良传统。这方面的工作是重点也是难点, 领导层面的师德建设有很多经验可以相互学习交流。
3. 狠抓基层单位的师德建设。
学校领导层面师德建设的重点在于抓干部, 抓基层执行力, 而不是直接对教师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例如:从基层新上任的校级领导应当注意自己角色的转换, 迅速完成由直接抓教师转变为抓干部的过程。领导层还要及时检查、监督基层单位师德建设的情况, 在基层院 (系) 中发现先进典型, 在校级层面进行宣传、表彰, 开展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以及对典型的违规教师进行处罚、通报等。
二、基层院 (系) 层面师德建设
基层院 (系) 领导要将学校师德建设的理念贯彻执行到位。虽然基层领导在对师德建设的认识、素质能力和管理方法上有更明显的差别, 但最根本的是要做到:率先垂范, 引导、调动每位教师在师德建设方面的自觉性, 在基层院 (系) 创建良好的师德文化氛围。
1. 尊重教师, 贴近教师, 了解教师。
基层领导开展师德建设最基础性工作是要熟悉教师队伍的每一位成员, 充分关怀、信任教师, 要以具体的工作方法帮助教师解决不同的问题, 体现新时代教育人际关系的细微性、多样性特征, 特别要结合教师的个性特质、成长背景、专业特点等开展深入的交流、沟通。
2. 帮助教师不断成长、体会成功, 唤起教师的责任感。
基层领导对教师的激励主要依靠营造教师获得相对成功的氛围和环境, 提升教师内在的幸福感, 激发教师对学生、对职业的深厚感情, 从而使教师给予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如果我们真正能够做到关爱教师, 使教师在教学科研方面受到尊重, 让他们体会到师生交流的快乐, 逐步获得成功的体验, 形成“大爱”的浓郁氛围, 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就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
3. 领导干部在基层师德建设方面以身作则非常重要。
基层领导要求教师做到的, 首先自己要走在前面, 率先垂范。基层领导不仅要严格要求自己, 而且要善于发挥党组织和先进教师的核心作用, 与教师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感悟、反思, 在全心全意为教师服务中增强领导和党员队伍在师德建设工作中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4. 基层师德建设要努力做到客观、细致并且有针对性。
所谓客观, 是指对教师队伍的整体要求要客观, 不能过高或过低。既不能使教师因为目标过高难以企及而失去信心, 也不能放松要求。经验表明, 即便是同一所高校, 各基层单位教师状况仍然会千差万别。因此, 不同院 (系) 师德建设的目标、要求和工作方法一定要客观、灵活, 因人而异。所谓细致, 是指对教师的关心、帮助和鼓励必须细致入微。例如:对教师无私奉献的事迹, 哪怕是不太起眼的闪光点, 也要放在心上, 尽量进行客观的记录并适时进行公示、表扬, 营造“比、学、赶、帮”“我奉献、我自豪”的氛围, 并在评奖、评优、职务评聘工作中充分体现“师德为先”。所谓有针对性, 是指在充分熟悉教师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例如:可以通过座谈会、反馈会、听课、点评、互评等途径, 及时把握每位教师遵守师德规范和教书育人的情况。一方面抓优秀典型;另一方面对表现欠佳的教师要及时谈话、劝诫, 对师德失范行为要根据制度实行一票否决, 形成对师德失范者的压力, 做到从严治教。
三、教师自身道德修养
学校决策层面、基层院 (系) 层面师德建设的效果最终要通过教师个体的行为表现出来。师德建设氛围这个外因, 需要通过教师自我修养的内因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师德建设的效果如何, 不能仅看学校、院 (系) 搞了多少活动、教师发表了多少文章。衡量教师师德状况的最主要标准是学生的切身感受和实际体验。
根据教育部2011年12月颁布的《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理解高校教师的师德状态。第一个层面是高校教师应当守住的底线。如“不得损害学生和学校的合法权益”“坚决抵制学术失范和学术不端行为”等。第二个层面是高校教师应当达到的良好状态。如“严慈相济, 教学相长, 诲人不倦。尊重学生个性,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第三个层面是高校优秀教师应该达到的理想境界。如“淡泊名利, 志存高远。树立优良学风教风, 以高尚师德、人格魅力和学识风范教育感染学生”等。有了这样一个大致的分析, 我们在开展师德交流和教育的时候, 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以最优秀的教师为典型, 引领、影响整个教师群体, 利用榜样的力量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对个别状态不佳、在底线徘徊的教师, 要开展一对一的帮扶工作, 鼓励他们在师德以及教书育人方面不断进步, 融入学校良好的氛围。从基层管理者的角度看, 教师的师德是“养”出来的, 而不是“管”出来的。因此, 师德建设的真谛在于启发, 促进教师不断升华师德境界, 主动、自觉地提高自我修养, 进而影响和感召学生。不仅要帮助教师开展学习、交流活动, 也要更多地启发他们不断自觉反思、感悟, 提高自我修养的能力。
总之, 高校师德层次化建设不能是空洞的说教, 而是扎实的行动, 要依靠学校各个层面的合作与奉献才能实现。
参考文献
[1]陈潮光.构建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理论与实践[J].高教探索, 2007, (2) .
高校班级建设现状与分析研究 篇5
【摘 要】班级建设是高校学生思想工作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加强班级建设,要抓住关键环节,技能立足当前、有效解决突出问题,又能着眼长远、保证工作不断推进。优秀的班委队伍,正确的德育建设、良好的班风、优化的制度建设以及合理的目标建设才能逐渐一个积极向上的,正向的班集体。本文分析了当今高校班级建设的现状,阐释了强化高校班级建设的相应对策以及建议。 【关键词】高校班级;班级建设;辅导员 1.高校班级建设的概述 大学生在校最基本的归属单位是高校的班级,班级是学校进行教学管理活动的最基层的组织,是高等学校满足学生成才成长,促进大学生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全面发展的重要组织载体,也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依托。加强高校班级建设,创建健康、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可以增强班级体教育与自我教育的实效性,将有效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促进和谐校园的创建,真正培养和造就应用型、外向型、复合型、实用型的复合型人才。 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多元化,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高等教育也随之进行了系列改革,后勤的社会化,学分制逐渐取代传统的学年制,网络逐渐普及化,高校社团、社区、宿舍文化普遍发展,各种学生自我教育团队蓬勃兴起等,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高校班级固有的班级只能开始有所削弱,班级体意识有所淡化,如何有效进行班级文化构建成为无法回避的课题,也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 1.1 国外研究现状 根据资料显示,由于社会观念和教育体制的不同,国外学者关于班级的教育和管理大多集中在中小学班级,对高校的班级文化建设研究较少涉及。在为数不多的班级建设研究中,国外学者着重阐述班级的民主管理,班级的公平正义、性别问题,以及借鉴企业管理模式到班级管理中等等。这些国外的班级管理研究理论和结论在很大程度上不适用于本文的研究。因此,对于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研究必须结合我国国情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以国内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研究的相关理论和实际情况为参照进行。 1.2 国内研究现状 长期以来,高校班级不仅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也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基本组织形式,在新时期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充分发挥其作用是必不可少的。然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与社会社义市场经济、民主化进程的推进,当今大学生思想状况呈现出许多鲜明的特点,他们思维活动的独具性强、行为选择的多样性广、个性发展的差异性明显。再加上学分制的全面推行,高校班级组织形式开始发生变化。因此,了解当前高校班级组织现状和发展趋势对于我们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深远意义。高校班级组织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与学分制推行不相适应学分制是随着社会和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产生的,它的推行有利于督促大学生合理规划自己的校园生活,学会时间管理,调动他们自觉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学分制的全面推行也给广大教育工作者、学生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课题,那就是传统的以“班”为教育教学统一单位组织形式显现出与实际要求和学生需求不相适应的.情况。学分制条件下,学生可以自主选课,自主选择学习进度,甚至跨专业、跨校区、跨学校听课,因此,同一专业、同一班级的学生不一定在同一课堂中学习同样的课程。新时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造成了班级成员班级意识淡漠。由于研究稍显之后,目前高校班级建设上存在一定的问题。 2.高校班级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个正向的班集体是指那些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健全的组织系统、严格的规章制度、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正确的舆论和优良班风、能正常发挥其整体功能和不断自我完善的班级,是一个充满凝聚力和创造性的集体。然而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大学生群体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集体观念在不断地转变,体现出了新时代大学生的个性特征。同时,由于高校不断扩招,学生人数增多,班级建设与管理逐渐出现诸多变化和问题班级建设面临的问题。 2.1 心理转变 多数学生在入学之前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小皇帝,带着家庭优越感,但是,进入大学后随着比较对象范围的扩大、评价标准的提高,加之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会存在自我认识不准确、自我评价失真,在与周围同学的对比中容易出现攀比增强而自信心降低的病态心理。 2.2 学习方式的转变 由于进入大学,学习方式的突然转变为以学生自学为主导、教师讲授为辅的模式,对大一学生自己安排学习时间和自修内容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学习环境的宽松、专业课程的陌生、教师讲授方法的多样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较弱等原因,往往导致大一学生出现挂科现象。 2.3 集体观念淡薄 当代大学生多数为90后独生子女,他们从出生到成长就受到家长和社会的关心和呵护,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很少考虑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学生之间的协作意识淡薄,集体观念较弱,往往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导致班级活动很难开展。 2.4 班级管理的方式滞后 当今的大学生基本为90后,这一群体具有思想开放,知识面广,特立独行,个性鲜明,追求独立等特点,同时也有性格叛逆、缺乏阅历经验,容易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对于这样的学生群体,从前的被动式教育方式,限制学生的思想智慧遏制学生的创造性,导致学生的逆反心理,使学生对班级没有归属感,给班级建设带来阻力。 2.5 学生干部队伍的良莠不齐 在班级建设中,除了辅导员的作用外,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也至关重要。班委应对班级动态和班级同学更加了解,对班级建设应该有更明确的方向和创意。但是班委一样具有90后的显著缺点,所以如何正向培养学生干部至关重要,班委的一举一动能深刻影响班级同学,并会带动班风的建设。 3.高校班级建设的策略分析与研究 3.1 提高辅导员素质,用人格魅力影响学生 “辅”就是在生活与学习方面辅助和帮助学生;“导”就是在思想与心理方面指导和引导学生。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言传身教,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做到“欲正人,先正己”。并且要真正做到关心学生、爱护学生、理解学生,切实解决大一新生存在的一系列困惑问题。 3.2 加强班级制度建设 班级建设初始阶段,“立规矩”至关重要。要规范学生的行为,使学生明确校规校纪,道德规范。班级制度的建立将把班级管理纳入科学化、轨道化,减少了随意性。使的班风建设在一开始就被赋予严格、有序的氛围,力争使任何班级成员做任何事都有章可循,有效地杜绝不良的个体行为对班级成员的影响。 3.3 建立激励机制,加强学风建设 学风是班级建设的集中体现,好的学风可以促进优良班风的形成。所以,我们应该建立多层面的学习激励制度,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表彰学习优秀的学生,发挥优秀学生的正能量。同时,还应该加强班级之间的学风评比,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激发和保护,树立学生的荣誉感和自信心,促进后进生转化,使班级学风得到发展,进而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 3.4 加强学生干部的选拔与培养 学生班干部是班级的带头人,优秀的班委可以形成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是建设良好班风的重要条件。比如班级干部热爱学习,则能带动整个班级学习风气向上积极。 对于培养学生干部应注意,应以锻炼为主,逐步放“权”,树立班干部在班级的威信;加强工作方法训练,提高其领导水平,每两周召开一次干部碰头会,汇总各方信息,不断提高工作业绩;加强对班干部言行监督,违纪班干部要严加处理,做到班规面前人人平等;每月定期对干部进行述职评议,表彰优秀班干部,对不称职者及时调换,注入新鲜血液,保持“龙头”队伍的先进性、骨干性。 3.5 重视班级中非正式团体的建设 重视小团体的建设,比如一个宿舍的4名学生,基本生活习惯相似,比如同一宿舍挂科、同一宿舍不挂科、宿舍集体支持班级活动,表现活跃、宿舍集体抵触集体活动的现象出现的几率较大,即宿舍小团体的意识风气对个人的影响往往大于班级影响。因此,我们应加强对非正式组织的教育,引导其在班风建设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本文认为主要应关注以下两个方面:加强宿舍管理以及加强文体活动的举办。 4.结论 顺应时代的需要,围绕学生的成长,建立多元参与的班级建设框架,在继承“班级”这一传统形式优势的基础上,不断开发其新的功能价值。创新思路,保持班级的拖动和吸引力,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大学生教育和管理新途径、新办法,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同时以高校的社团建设、科研小组建设、非正是团体(寝室等)建设等形式加强班级建设的功能与作用,促进当代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实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殿文.高校班级建设的思路探索[J].改革与开放,(12). [2]张艳萍.当前高校班级建设存在的问题与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5). [3]廖爱军,尚书,田艳春.高校学生班级建设与管理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16). [4]黄达,闫研,佟欣,金琳乘.高校班级组织的现状与建设研究[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0(1).
民办高校师德建设分析 篇6
【摘要】 对师德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进行建章立制,实行规范化管理和引导是当前高校师德建设的基本手段和普遍做法。文化和由高校自身历史生成和现实延续的某些传统和习惯,对于弥补制度性方法的有限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师德建设;制度性方法;非正式制度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在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品质的总和;是一定社会对教师职业行为提出的基本道德要求;是教师思想觉悟、道德品质和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
一、师德建设的制度性方法
在现代管理思想中,制度管理具有极端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制度是工作得以持续进行的动力和保障,是优化管理过程的前提和基础,克服工作中“管理不善,效率不高”的弊端,人们往往从健全和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开始。高校围绕师德建设,出台了大量的意见、规定和办法,从行为规则、岗位职责、业绩评价、奖惩激励等不同角度提出了师德标准的全方位要求,形成了师德规范的管理体系,为师德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综合这些制度,可以按它们的设计意图和实际效用进行以下分类:
1.用于师德教育
师德建设重在教育,是师德建设工作中的基本共识。师德教育根据内容的不同,可以分为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高校进行师德教育,主要通过安排和组织教师开展理论学习,明确要求教师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依法施教、以德育人水平,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形象;充分发挥党员教师和“两课”教师的骨干带头作用,逐步形成以党员教师和“两课”教师为基本辐射源的师德建设体系;组织各种形式的报告会、研讨会、座谈会,引导教师明确岗位职责,更新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促进思想素质和师德水平的提高。
2.用于师德评价
师德评价是师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做好师德评价工作,对于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具有重要的引导和促进作用。高校重视建设完善的师德评价体系,明确任务,细化目标,从自我评价、学生评价和专家评价等层面,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师德评价活动,对教师的政治思想、爱岗敬业、教书育人、教学科研及为人师表等情况进行全方位的考核,促进广大教师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平。
二、制度性方法的有限性
对师德建设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进行建章立制,实行规范化管理和引导是当前高校师德建设的基本手段和普遍做法。高校师德建设的各种制度从不同角度明确了师德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基本思路,使高校师德建设工作目标明确、有章可循,极大地促进了高校师德水平的提高。这些主要运用于管理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平的制度,也面临着对人的管理特别是对人的思想道德的管理一些难以回避的有限性。
1.师德教育与师德内化的问题
师德教育的实现,不仅有赖于外在他律的各种因素,如理论学习、报告会、研讨会、座谈会、岗位培训等,更有赖于作为内因的教师主体的师德自律。只有达到这种自律,外在的师德规范才能获得教师主体的认同,并逐渐内化为教师主体的自主要求,真正成为教师主体的师德组成部分。否则,教师只是暂时地被动服从外在他律的要求,使师德教育不能真正落实到实处,取得预期效果。
2.师德评价中的指标量化问题
对事物进行定量分析和处理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也是认识事物达到一定阶段的基本标志。为强化过程管理,将管理进一步深入和细化,现代管理往往注重于对事物进行量化管理,管理的量化程度往往也体现出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水平。高校在构建师德评价体系时,为实现管理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重视将师德作为一个整体并分块量化,实施指标量化管理。师德作为一种价值理性范畴,能否或者说如何使用工具理性的方法来进行量化和管理,这也是高校师德教育值得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3.师德激励多元化的问题
师德激励是师德建设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优秀教师进行物质上的奖励,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是无可厚非的。但是高校教师作为一个高素质的群体,具有更高层次的精神和文化追求,师德激励制度如何针对高校教师这一特点,探索更加多元化的激励手段,使具有良好师德的教师能够更多地享受辛勤工作带来的慰藉和个人价值实现,同样是高校师德教育值得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三、师德建设中制度性方法的改进与非正式制度方法的应用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知道,虽然制度性方法在师德建设中具有易于管理、便于操作、成效显著等特点,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制度性方法在进行思想道德管理方面存在的有限性。高校作为一种主要从事文化生产和文化传承的组织,不同于一般的工厂、矿山、企业、军队等社会组织。在高校管理中,制度性因素固然重要,也不能忽视文化和由高校自身历史生成和现实延续的某些传统和习惯的作用,它们往往对高校教师具有更深的影响。这些主要由伦理道德、传统文化、风俗习惯等人们在长期交往中自发形成并被无意识地接受的行为规范,被认为是一种非正式制度。
1.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高校要充分利用自身的文化优势,发挥文化对人的塑造功能,借助报纸、广播、网络、电视、简报、班会、文化活动等宣传途径,积极宣传师德建设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要充分利用教师节组织师德主题教育活动,举办师德报告会、师生座谈会,集中开展师德宣传活动,通过“优秀教师”、“师德标兵”、“优秀班主任”、“我最喜爱的教师”等评选活动,树立师德先进典型,形成良好的崇尚师德氛围。
清华大学就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一次大规模的师德调研工作,组织走访40个院系,在分析师德建设普遍性矛盾的基础上与300多名教师进行座谈,搜集了大量有关教书育人的生动鲜活的素材,在分析师德建设普遍性矛盾的基础上深入挖掘第一线教师在教书育人工作中的优秀典型和新鲜经验,进行后期整理加工和补充采访,并在学校第22次教书育人讨论会上征求意见,三易其稿,精选编辑成五个部分、68个案例、题为《有一种感动叫师德》的宣传教育手册,向全校教职工发放,让全校教职工都接受了一次良好的师德教育。
2.挖掘优良的师德传统
优良的师德传统是一个学校发展的重要思想动力。高校在长期的历史办学实践中,都或多或少地形成了一系列优秀的师德传统,这是高校师德建设工作中一笔重要的精神资源。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就是要激活和继承原有的师德传统,使原有师德传统成为现在高校教师的集体记忆和道德规范。这种建立在校情、校史基础上的师德传统,因其穿越学校历史和现实的能力,一般更加容易获得学校教师的认同和遵循。
高校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切实梳理和总结自身形成的优秀师德传统,用于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北京大学在认真总结的基础上,就将其长期办学的师德传统凝炼为“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敬业爱岗,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视野开阔,不断创新;求真务实,治学严谨;言传身教,教书育人等”,作为学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基础性工程。
参考文献
[1]田延光.切实重视加强高校师德建设[J].江西社会科学.2003(6)
[2]中共北京大学委员会.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创建世界一流大学[J].中国高教研究,2002(1)
民办高校师德建设分析 篇7
一、师德的内容和内涵
所谓师德, 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 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包括做人的基本道德和体现在职业上的道德。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承担并履行其教书育人职责所应当具备的职业意识和行为规范, 包括教师职业价值取向、职业情感、职业原则与规范等, 可以概括为这样几句话:爱国爱校爱学生;守岗敬业肯奉献;治学严谨有耐心;因材施教甘为梯。“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是对教师职业特征及其专业特征的概括。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中指出“力行师德规范, 强化师德建设, 优化制度环境, 不断提高师德水平, 造就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胡锦涛总书记曾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提出“希望广大教师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由此可见, 教师要以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为前提, 立足本职努力提升业务水平, 并要积极投身教育创新实践, 自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有崇高的追求。
二、高校师德现状的调研
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和与教师、学生座谈两种方式, 对部分高校目前教师职业道德的状况进行了调查, 主要从教学、职业态度、对教学以外事物的关注、对师德问题的理解等方面做了调研。简单总结如下:
1. 教学方面。
同学们普遍认为老师能够做到为人师表, 课堂教学质量总体较满意, 学生比较认可。备课:80%的学生表示在课堂上见过老师的备课教案。任课老师在授课时能讲解熟练、重点突出;50%的老师在授课过程中注意启发学生的思维, 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教师面貌:教师比较注重自身的言行和仪表;学生反映教师上课时精神面貌良好。教学态度:93%的学生对绝大部分教师的教学态度是认可的, 上课认真、不少老师多次主动安排答疑时间、对学生的学习十分关心。但也有的学生反映“少数老师只上课不育人, 有的一门课结束, 任课教师能叫得出名字的学生数不超过10个”。80%的同学提到了上机等试验课程时, 老师的态度不太认真。不少学生提出, 好教师应该是学识渊博、容易亲近、关心学生、讲课生动、热爱工作, 能教书更能育人的人。
2. 职业态度。
调查到的教师, 普遍对教师职业有感情, 珍惜教师工作的岗位, 表示自己有敬业精神。100%的教师能对自己的职业认识有明确的定位;当问及如果有重新选择职业机会时, 选择“大学教师”占大部分80%, 另20%的选择依次为:国家公务员、大公司、经商及其他;当问及若有机会让你在校内选择工作岗位时, 选择“教学”占75%, 其它依次为科研、行政、其他;当问及对自己工作态度的自我评价时, 选择热爱教育事业, 做好教学工作的占95%, 另外的5%表示因为生活各方面压力, 有时不能百分百的投入工作, 但至少不会耽误工作。总体来说, 高校教师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
3. 对教学以外事物的关注。
时政方面:问及是否了解科学发展观?大多数人表示只知道基本内容, 只有20%的人表示认真学习过。学校发展:当问及是否了解学校的发展规划?多数人表示并不是十分清楚。学生工作:当问及是否知道自己学校每年度的学生工作要点或共青团工作要点时, 多数人表示不知道。学生培养上:当问及应该培养什么样的毕业生时, 教师认为依次是:忧患意识、具抗打击能力、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危机意识和竞争意识;学生认为依次是:创新意识、合作精神、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对学科发展的建议:当问及你认为学科或者专业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时, 依次建议为:有科学合理的学科规划、有良好的管理体制、争取社会资源、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4. 对师德问题的理解。
高校教师认为师德在传授知识和对学生的示范作用中都比较重要。当问及“您认为当前最需要倡导的师德是什么”时, 52%的教师认为当前最需要倡导的师德是“严谨治学, 勤以敬业”;27%的教师选择了“以身作则, 为人师表”;11%的教师选择了“关爱学生”;另外10%的教师选择了“有正确的价值观和远大理想”, “淡泊名利、乐于奉献”。学生普遍认为师德建设对于学风校风建设、对学生的示范作用、对于学校的发展非常重要。他们认为当前最需要倡导的师德是“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和“关爱学生”, 然后是治学严谨和乐于奉献。当问及您认为当前改如何做好高校师德建设, 教师认为目前的师德建设工作需要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确保对教学工作的投入居第一位;言传身教, 为人师表, 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居第二位;尊重学生, 重视对学生的培养排第三位。
三、高校师德现状的分析
以上的调查, 我们可以发现, 总体来说, 教师在职业领域内有较高的道德, 但是对于个人的道德素质的作用认识并不深刻。师德建设也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情况, 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分析:
1. 社会对大学道德建设重视程度不够。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但与此同时, 道德建设疲软和滑坡的现象时有发生。留心一下可以发现, 近年来各种教育刊物几乎期期刊登有关师德的内容, 在说明对师德重视程度加大的同时, 也说明目前的师德建设还存在不少问题。
2. 高校对师德师德问题的认识不够清晰。
从校领导到学院领导到教职工, 虽然意识到道德建设的重要性或者必要性, 但是如何加强师德建设、保证师德建设的效果、具体实施师德建设的途径等问题都没有很好地开展。
3. 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这使得大学发展过程中的商业化倾向日趋明显。教师对自己的职业地位产生了困惑与失落感, 从而使其在职业观念产生一定偏差。
4. 对“高等教育”理解不深刻。
大学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合乎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较高学识水平和高层次道德素质人才。在教育教学实践中, 任课教师与大多数学生的接触多数限于课堂的短暂接触, 课下接触交流交往的比较少。这使得老师对学生的关心和热情都减少了, 期望也降低了。另外, 评职和晋升等各种压力, 使得老师把教学看成软任务, 科研视为硬指标, 一定程度上出现了教学与科研相分离的状况。
5. 对教师精神层面关心不够。
高校对教职工的思想状况关注, 生活上的关心等方面还做得不够;对深层次的教师职业精神和对教职工的人文关怀深入的不够;高校工会在维护教职工权益方面也没有很好的发挥作用。教学管理长期以来一直以校院各级教务管理部门主观控制, 忽视了直接创造教学质量的教师的职业心态、意识、观念对教学过程控制的作用。
四、加强师德建设的建议
我认为推进师德建设可以考虑从以前几个方面入手:
1. 大环境的支持和投入。
要想做好高校师德建设工作, 需要社会、国家、学校都高度重视, 加大经费的投入和各项师德建设工作的支持力度, 营造倡导弘扬师德的良好氛围。
2. 提高思想认识。
师德师风是教师思想认识上的问题, 教师是把从教作为一种求生存的活计还是看作自己的事业, 会在自己的行动中表现出极大的不同。调查得知, 教职工思想状况整体是好的, 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前面已经提到。针对这些, 做好思想的教育和引导是非常必要的。一要把思想统一到落实科学发展观上来,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上来, 提倡敬业精神、奉献精神, 牢固树立教书育人意识。二要把思想统一到学校的改革发展的目标上来, 树立大局意识。三要把思想统一到教学科研上, 教师思教学、钻研学问, 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 带动师德的建设。
3. 建立协调机制。
高校师德建设是个系统工程, 可以考虑从领导、评价、激励和监督四个方面来健全协调机制。首先, 学校党委要高度重视师德建设, 可以成立师德建设领导小组, 把师德建设纳入学校的整体工作;也可以在政策上给予引导, 让高校教职工既重视业务, 又重视师德。其次, 根据师德建设的目标, 建立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考核标准和评价体系。明确规定师德的底线, 只要有教师滑落了底线就该受到相应的惩处。对评价的结果要及时应用, 可以建立计入师德档案, 作为晋升、进修和长期考核的依据。再次, 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 加大对师德方面表现突出的教师的奖励力度, 努力营造崇尚师德的良好风气。最后, 发挥校内民主监督的作用, 可以借鉴教学督导组的工作经验, 也可以建立师德监督网页和师德意见箱等, 督促高校教师完善道德形象。
4. 全员参与。
师德建设的对象不仅是授课的教师, 包括专兼职学生工作者、团的工作者、行政教工以及后勤工作人员, 他们在学生课堂以外的时间与学生接触较多。这部分人是否能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对整个高校的师德建设也起着很关键的作用。
5. 师德和学生德育建设相结合。
目前全国很多高校都在准备德育评估, 我们的师德建设可以结合学生德育评估体系开展和完善, 积极探索师生德育协调发展的递进程序。根据大学教师职业道德养成内容的结构特点, 按照“基本道德→公民道德→职业道德→价值观→理想道德”的思路协调德育内容, 设计德育协调发展的进程。在教学相长的同时, 师生道德素质共同提升。
6. 开展师德培训和实践教育。
可以采用日常考核、定期的方式, 加强高校教师在政治理论、理想信念、传统美德等方面的学习。我校组织青年教职工实践活动, 让处于象牙塔中的老师走进社会, 认识到社会对教师职业赋予的期望, 会增强教师的使命感责任感。
7. 重视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
高校教师作为一名社会人, 承受着各方面的压力, 需要学校了解教职工的思想动态和大家的实际困难, 帮助教师认清自己的社会角色, 掌握一些缓解压力、增强心理承受能力的方法。如我校开展的请心理健康中心的专业老师为全校教职工做如何缓解压力的讲座, 就在一定程度上让教职工了解了心理学常识和排解压力的小技巧。
8. 从教学管理的角度来加强师德建设。
在教学管理上, 变表层形式管理为深层质量管理, 变“终端”控制为“源头”管理, 变领导、专家管理为教师全员参与管理, 变单纯的制度管理为教师职业精神保障管理, 保证教学制度切实有效地转化成具体的管理行为, 转化为教师的职业行为, 从而加强师德建设。
综上所述, 在推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新时期, 加强高校师德建设是一件非常重要和非常有必要的工作。只有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 将高尚的师德师风视为承载高水平特色大学建设的坚强基石, 才会使高校教师这一职业发挥出推动人类社会的文明发展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BD/O L]. (2007-08-31) .http://new s.xinhuanet.com/new scenter/2007-08/31/con-tent_6638495.htm.
[2]习谏.新时期高校师德规范建设及其创新机制研究[J].中州大学学报, 2008, 25 (5) :81-84.
[3]陈承社.论加强师德建设的途径和方法[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 (3) .
民办高校师德建设分析 篇8
一、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内涵研究
1. 热爱教育事业, 献身教育事业是师德的思想基础。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事业, 人们常把教师比喻为“红烛”、“人梯”、“春蚕”, 意在表达教育这一职业的无私和伟大。高校教师只有真正做到甘愿为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而自觉投身平凡工作, 对教育事业心存敬重, 甚至可以以苦为乐, 以苦为趣, 才能产生巨大的拼搏奋斗的动力。所以, 教师要从执教之日起, 彻底摈弃“拜金主义”、“仕爵主义”观念, 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奉献给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 在实际工作中, 珍视为人师表这份荣耀, 严格要求自己, 逐渐赢得学生的爱戴、家长的信赖和同志的认可。
2. 严慈、严格、严谨是师德的基本要求。
教育是爱的共鸣, 是心与心的呼应。尊重爱护学生, 严格要求学生, 是教师所特有的一种宝贵的职业情感, 是良好的师生关系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坚实基础。教师只有关爱学生, 才能教好学生, 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高校教师要大力发扬“严慈、严格、严谨”优良教风, 关心学生成长成才, 严格要求学生, 严谨治学, 博学广识, 真正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自古雄才多磨难, 从来纨绔少伟男”, 对学生严格要求, 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关心、爱护、宽容、尊重学生, 鼓励学生的自尊和自信, 时刻关心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进步, 积极推进素质教育, 使学生全面发展。
3. 为人师表是师德的核心。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为人师表”是教师最崇高的荣誉, 也是教师的神圣天职。当今中国, 不仅在经济发展上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而且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上更跃上一个新台阶。作为一名高校教师, 负担着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提高全体人民 (尤其是青少年一代) 文明程度的直接责任。“教育者先受教育”, 只有最大限度地提高高校教师为人师表的水平, 才能胜任人民教师的历史使命, 无愧于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 这就要求高校教师要时时处处以身作则, 为人师表, 凡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到做好。
4. 刻苦钻研、严谨笃学是师德的关键。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必须有扎实的理论基础, 要继续发扬“好学力行”校风和“勤勉求是”学风, 博览群书、孜孜以求, 积极拓宽知识面, 要在吸收借鉴前人成果的基础上, 不断地提炼创新, 敢为人先, 占领学术前沿阵地, 努力攀登科技高峰。高校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 从纯粹的理论宣讲到亲自动手操作, 从迷信教材结论到真正走向真理, 更加贴近生活、贴近现实、贴近学生。
5. 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师德的归宿。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 教书是手段, 育人是目的。要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有文化、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高校教师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不仅仅教书, 而应是一个教育家, 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这个工程师是通过教学活动, 在学生心灵上精心施工的, 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共产主义理想和科学世界观、方法论。这就要求高校教师, 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坚持以德育为首, “五育”并举, 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二、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对策研究
1. 加强组织领导。
高校管理干部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艰巨性、长期性和紧迫性, 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重点工作内容, 放在突出位置, 坚持不懈地抓好。各基层单位要结合本单位实际, 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 党政负责人要共同承担起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领导责任。各相关职能部门要不断改进工作作风, 根据自身的工作特点, 切实履行各自在师德师风建设方面的职责, 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另外, 各级领导要深入实际, 调查研究, 了解新情况, 分析新问题, 及时发现、总结和推广师德师风建设的新经验, 探索师德师风建设规律, 将师德师风建设落到实处。
2. 建立规章制度。
制定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学工作管理办法、加强师德工作的意见以及加强学术道德的意见等规章制度, 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评估制度, 进一步明确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基本要求、实施与考核办法等, 构建科学有效的师德师风制度体系和工作评估体系, 将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学校教学质量和水平评估的重要指标, 逐步实现师德师风建设制度化、规范化, 完善相关政策, 体现正确导向, 保证师德师风建设落到实处。
3. 严格考核管理。
高校要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及教育教学工作考核的主要内容, 对教师的考核应突出教书育人的实绩, 重点考核教师的职业道德状况、教学态度、育人效果等, 进一步完善教师资格认定和新教师聘用制度。把思想素质、思想道德品质作为必备条件和重要考察内容, 根据实际情况, 建立师德师风考评制度, 制定教师奖惩制度, 表彰奖励师德师风建设先进单位和师德师风先进个人。
4. 引入竞争机制。
在教师管理制度上引入竞争机制, 可有效地推动师德师风建设。高校要打破计划经济模式, 逐步采取灵活的用人机制, 向社会公开招聘教师, 将思想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学历层次高的优秀人才吸收到教师队伍中来, 以保持教师队伍的生机与活力, 使广大教师始终对工作有一种危机感和忧患意识, 以此增强教师德才兼备的自我完善意识, 优化教师队伍。
5. 完善监督机制。
师德监督要实行自律与他律相结合, 行政监督与社会监督相结合。高校可以通过聘请有经验的教师和管理人员担任师德规范巡视员, 采取不定期的问卷调查、教师听课、学生评议等途径, 对教师进行师德师风检查, 加以示范和警戒, 督促教师自觉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营造师德师风建设的良好氛围, 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
6. 营造良好氛围。
要认真组织广大教师深入学习领会《教师法》、《高等教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师德师风宣传教育活动, 要举办青年教师骨干培训班, 注重加强中青年教师思想教育与业务学习。要大力宣传体现时代精神的师德行为和高尚品德, 激发广大教师敬业爱生, 教书育人, 无私奉献, 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
7. 发挥典型示范作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要利用身边日常生活中的典型事例, 教育和引导教师自觉遵守规章制度, 争当师德师风的楷模。对认真履行师德义务表现优秀的教师, 通过评选“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思想政治工作先进个人”等方法, 树立先进模范, 大张旗鼓的宣传他们教书育人的先进事迹, 扩大他们的社会影响力, 从而激发广大教师的积极性, 增强责任心和荣誉感, 形成学先进、争先进的良好氛围。
8. 积极开展“办实事、办好事”活动。
要将师德师风建设与关注教师的自身利益相结合, 从教师的工作和生活实际出发, 在制定规章制度和实施考核过程中, 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和有利于促进教学工作的原则, 着眼于解决教师所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关心、理解、体贴教师, 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将思想道德建设寓于多做实事、好事的实际工作中, 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工作中增强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感召力和亲和力。
参考文献
[1].刘柏清.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途径分析.黑龙江调教研究, 2009 (2)
[2].李冬.关于加强新时期高校师德建设的思考.中国高教研究, 2001 (11)
[3].郝晓娟.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2 (7)
民办高校师德建设分析 篇9
一、学高为师
作为高校教师, 渊博的学识是教学和科研的基础, 也是未来职业发展的根本保障。近年来, 教育界出现急功急利浮夸风气, 一来是学校不切合实际要求学术成果, 二来是少数高校教师不讲诚信, 没有坚持住底线。不断有学术不端的案例公布于世人面前, 不仅对于高校形象是一种损害, 同时也是对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伤害。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中师德建设也暴露出来很多问题, 教育腐败案件、道德失范等行为都是对于教师队伍发展的伤害。所以说不论是从高校教师自身发展而言, 还是从管理层面的政策而言, 都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首先, 学识的积累不仅是时间的累积同样也是实践的积累, 学识的积累有其特殊的发展规律, 必须尊重知识增长的客观规律, 不可一味强调科研水平的提高忽视了知识形成的客观规律。对于高校教师而言, 不断深入本学科研究掌握学术前沿动态才能在快速发展的时代中不被淘汰, 换言之学识的积累也是对于高校教师最基本的要求。这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对于科研成果和教学水平的提高急功近利, 学术舞弊, 这对于教师的发展是致命的。
其次, 学识的发展在现代社会是庞大而复杂的知识系统, 不可管中窥豹, 因噎废食。在“大数据时代”对于高校教师的学识储备和更新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把握本学科领域的内容, 更要了解掌握交叉学科的发展动态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使研究领域不断发展和创新, 随着我国不断发展强大很多领域达到或者已经超过世界水平, 这就要求掌握学术最前沿的高校教师要开拓新的研究方向和领域。而不能仅仅关注和翻译国外的成果著作, 更要不断开拓创新, 这是未来一个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旋律。
最后, 从实践角度出发, 学识不仅关乎到教师的能力水平, 更关系到高校教师的发展空间, 具有远见卓识的高校教师定会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不断完善自身知识结构的同时, 也可以带动所在学校学科的发展。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 不断提高的教学要求和市场需求, 要求高校教师的知识储备水平不仅是前沿的同时也是适应于就业发展和产业提档升级的。对于高校教师的知识结构要求更加多元化。对于高校管理而言更是需要具有远见卓识的领导者来理解和洞察我国高等教育乃至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规律和趋势。
总之, 学高为师是高校教师安身立命之本, 也是促进我国高等学校现代化建的有力抓手。从实践层面而言, 科学技术的进步带动了人们对待社会进步的理解, 也加速了社会化进程。对于高等学教教师而言, 不仅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同样也兼具社会责任, 作为一批有目标有理想的高级知识分子更要承担和肩负更多的社会责任, 为社会的前进付出自己的一份努力。
二、身正为范
所说的身正为范正是讲作为高校讲师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 正可谓做学问有多大的胸怀就有多宽广的学术视野, 这也恰恰说明在教育领域中, 特别是高校教师队伍中应该是富有仁爱之心的宽宏智者, 维护国家利益了解国家发展趋势的知识分子。这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高尚的道德情操是教育执行者的必要道德素质和人格要求。这不仅是由于教师职业特殊性决定, 也是由于教师岗位职责赋予的。近年来高校中出现不尽如人意的现象, 特别是道德失范的现象, 不仅深深地损害了教师形象同时也损害了高校在社会中的先进地位。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具有吸引力的人格魅力是一名合格的高校从业者的基本要求, 不断提高从业者的自身素质和道德情操不仅要从高校教师自身出发, 同时也要加强对于监管领域的设计。
第二, 从实践的角度而言, 高尚的道德情操赋予教师以独特的人格魅力, 不仅传道、授业、解惑, 也会受到学生和学术团体内部的赞赏和支持。有助于教学工作与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提高学识水平。在实践中, 优秀的管理方式和具有亲和力的管理理念可以很快的融入到学生之中, 高效、快速的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发生的一系列问题。对于高校教师而言, 发自内心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对学生的热爱是职业操守的出发点, 才可以完成较为复杂的学生管理和教学工作, 对于学生而言也更喜爱一个具有上述特征的领航员。
第三, 高校教师担负着重要的社会责任, 引领社会风气, 高校教师不仅应该率先垂范, 更应该引领时代的进步, 没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远见卓识的思想意识, 想要突破是很困难的。构建社会主义核心文化体系, 作为高校教师特别是党员教师更应该是校园中的正能量, 特别是现在文化传播的快速时效性, 应该时刻关注学生的关注点, 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更应该从自身出发展现出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社会承担。
三、知行合一, 弘毅致远
学识和品行的作用要有一个必要的基础就是知行合一, 既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渊博的学识, 同时还要有人文情怀, 写意的人生追求是实现人生理想的有效定位。这主要是有以下几个要素决定的。
首先, 说到结构分析, 我们应该注意到认识论层面, 教师对职业生涯的规划和理解决定了一名教师的路可以走多远。教师职业不仅要有博大的胸襟同样也要具有开阔的视野, 可以洞察社会改革进程中不断发展的人文环境, 不仅在学术上有高远的追求, 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也要做学生的榜样, 追求健康快乐的生活状态。不仅可以陶冶情操也可以修身养性, 认知人生目标。总的说来高校教师的生活是写意的, 充满工作激情和生活活力的。结构分析不仅可以理解教师道德建设与其生存环境和知识结构有关、也与社会文化环境密切相关, 不断修正偏离的思想师德素养。
其次, 从方法论角度阐述, 不断的修正可以使目标达到近乎于完美, 但始终仅仅是趋近。不断在发展中修正自己的不足, 快速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特别是在实践中教师的言行是学生的学习内容之一, 特别是在处理突发问题时, 作为教师的言行就更加重要, 可以把解决问题放在首位, 但是作为教师特别是高校教师要严于律己, 做到恪尽职守。严格恪守师德良知和情感是方法论的讨论, 不论社会变化的复杂性有多么强烈也要坚持从自身做起解决和理解这些问题。
最后, 从价值论的角度分析, 教师的价值体系决定了职业生涯中写意的人生态度还是功利思想导致大量的学术不端现象的出现。很多高校教师认为现在的科研压力比较大, 就开始放弃师德的底线, 出现了学术不端的现象。从价值论角度分析这是一种急功近利的思想, 做学术的高校教师更应该以身作则坚守师德底线, 科学发展具有其特殊的规律性特别是基础科学研究的周期和成果都是比较漫长的过程, 不会是一蹴而就的。高校教师要摒弃这种急功近利的思想, 从而把握自己的言行珍惜自己的学术生命。
总之, 身为高校教师必须具有高深的学识、严谨的治学态度、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言传身教, 得以传道、授业、解惑。前文分析的种种问题表明, 高校教师从自身而言要严格自律, 把握好自己的言行。对学术的憧憬对人生目标的不懈追求。
高校师德建设是一个较为系统的研究体系, 本文仅是从高校教师的基本素质养成的实践和结构层次进行简单的分析。从三个基本层次理解高等学校师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同时也是对自己的反思, 使自己不断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道德修养, 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参考文献
[1]王均平.红灯:中国高等教育质量现状[J].江汉论坛, 1996 (4) :75.
[2]肖群忠.人性与道德关系新探[J].甘肃社会科学, 2002 (5) :75.
[3]肖雪慧.论道德的工具本质[J].江海学刊, 1990 (1) :90.
[4]杭之.一苇集[M].北京:三联书店, 1994:81.
[5][清]龚自珍.乙丙之际箸议第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7:44.
高校学风建设之博弈分析 篇10
1. 引言。
毛泽东同志曾说:“有了学问, 好比站在山上, 可以看到很远很多的东西, 没有学问, 如在暗沟里走路, 摸索不着, 那会苦煞人。”毋庸置疑, 学习对人的生存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 目前高校每逢考试时间校园里面缩印的小抄满天飞, 代考的买卖热火朝天, 曾经的地下交易如今却堂而皇之的进行。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迅速发展, 物质生活水平提高, 成绩举世瞩目。然而, 伴随着经济体制与社会结构转型时期的到来, 社会各层面矛盾与问题也接踵而至。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指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社会存在的性质和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和变化。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作用。大学生是国家高素质人群, 走在时代发展的前沿。同时又极易受社会影响。在社会转型期, 伴随市场经济出现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功利主义。导致大学生过分追求个体自身利益, 追求快乐享受, 趋利避害, 丧失吃苦精神。常有社会舆论指出某某大学生的素质甚至与一字不识的文盲相比相差千里。大学生素质差, 不学习, 不进取, 已成为高校学风的突出问题。基于此现状, 高校学风建设迫在眉睫且任重而道远。
2. 相关概念介绍。
首先, 学风的涵义。大体而言, 学风有两种涵义。一种是广义的学风。譬如,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于1998年印发《高等学校教学管理要点》中指出:学风包括教师的治学作风和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纪律等方面的学习作风。譬如, 毛泽东在《整顿党的作风》中指出, 所谓学风, 不但是学校的学风, 而且是全党的学风。因此, 从广义上讲, 本文认为学风包括学生的学习风气、教师的教风、学校的校风以及党的党风。与之相对应的另一种是狭义的学风。狭义的学风顾名思义是指学生学习的精神风貌和治学表现。营造优良的学风, 有利于提升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 提高我国大学生文化知识水平, 提高人才的竞争力和创造力进而增强我国的核心竞争力。其次, 博弈与博弈论相关概念。博弈 (game) , 《现代汉语新华词典》的解释是:为谋取利益而竞争。《汉语大词典》解释为局戏、围棋、赌博, 指某些个人或组织所做出的相互影响的决策。博弈论又称对策论, 由于它是一种研究最佳优化策略的科学, 当前在经济学、政治学、生态学等众多学科领域都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它不仅是一种理论知识, 更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
二、博弈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在高校学风建设的过程中, 学生的自我管理与高校制度管理之间可进行博弈分析。不考虑其他因素, 学生与高校规章制度之间的博弈属于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在动态博弈中, 行动有先后次序, 后行动者可以通过观察先行动者的行为, 来获得有关先行动者的信息, 从而证实或修正自己对先行动者的判断。学生的自我管理与高校制度管理之间存在的博弈冲突体现在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与动态执行上。对学校而言, 进行学风建设目的在于使学生勤奋学习, 最大限度地让最多的学生达到高校的人才培养规格和计划, 完成高校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的职能以及社会任务。而学生的目的则是以最小化的成本和资源的消费来实现顺利毕业和找工作。其中, 这些成本包括时间和精力和金钱。大学生是高校的主体和主要被管理对象, 必须充分考虑到他们的合理诉求, 譬如涉及到学生具体学习、生活方面的规章制度应听取大多数学生的意见建议。然而在实际中高校规章制度的制定和修改却极少考虑学生的需要, 学生没有被作为权利的主体参与到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建设和修改中来。因而无论是高校还是学生, 每一方行为主体都试图在既定的约束条例框架下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因此, 此类行为的最终结果也正如经典案例“囚徒困境”那样, 出现个体的理性反而导致集体的非理性情形。高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管理是严格执行还是宽松执行。此时, 高校与学生自我的严格管理与宽松管理就成了一对相互依赖的策略。
博弈的四个要素: (1) 参与者:管理者 (高校) 、学生; (2) 博弈规则:严格管理为优, 宽松管理为弱;设定严格策略为S1, S1=1宽松策略为S2, S2=0; (3) 收益:设定收益为G。此时有四中情形Gn=G1, G2, G3, G4。其中, G1= (S1, S1) =2G2= (S1, S2) G3= (S2, S1) =1G4= (S2, S2) =0由此可知当Gn=G1时收益最大, 当Gn=G2或G3时收益偏低, 当Gn=G4时收益最小; (4) 结论:情况一:高校管理严格的情况, 学生自我管理选择严格, 结果为学校学生都严格进行管理。情况二:高校松懈管理时, 学生自我管理选择严格, 结果为高校管理松懈, 学生管理严格。情况三:学生自我管理严格情况下, 高校管理选择严格, 结果为高校管理和学生自我管理都严格。情况四:学生自我管理松懈情况下, 高校管理选择严格, 结果为高校管理严格, 学生自我管理松懈。因此综合四种情况, 结论如下。第一、高校, 学生都严格管理。第二、高校管理不严格学生自我管理严格。第三、高校严格管理, 学生自我松懈。任一方行为主体的决策都对另一方的决策主体产生影响。收益:当高校和学生都选择严格时, 获得最优收益。当高校与学生选择松懈时, 收益较低。这是整体收益。因此, 高校学风建设不仅需要学校完善各种学生管理机制, 严格科学地执行管理规章制度。严肃考风、考纪, 加强打击作弊行为, 引导和督促学生日渐形成优良的学习行为习惯。事实上, 从“囚徒困境”博弈的归因来分析, 正是由于高校与学生个体理性地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因而导致学风不佳、校风不佳, 学生综合素质偏低, 高校综合实力水平下降。为了达到高校与学生的整体最优化, 需要双方具有一种合作的理性。从而使双方利益主体收获最优利益, 实现双方共赢, 从而实现高校学风的良好转变。
三、基于上述结论, 提出以下几点关于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的建议
1. 提高大学生的学习修养, 淡化个人利益意识。
中国有句古话,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只有先“修身”之后才能做到“齐家、治国、平天下”。因此, 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对其学习和成才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推动作用。一些大学生为了顺利通过英语四六级, 拿到各种证书, 不惜用尽一切手段, 想尽一切办法去抄袭舞弊, 高分低素质, 高学历低教养的学生屡见不鲜。这毋庸置疑是学习与修养没有紧密结合发展的恶果。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进一步引导学生规划好自己的大学生活, 使大学生有自己的人生理想, 明确自身的学习目的, 端正学习态度。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学风建设紧密结合, 重视对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培养。淡化大学生的个人利益意识, 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个人、集体、国家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
2. 健全高校管理体制, 严肃考纪考风, 以优良的考风来带学风。
从上述博弈模型中可以得知, 当学校管理严格时, 高校获得收益为优, 属于上策。对少数自制力较低的大学生还应加强考纪考风建设。严惩考试作弊行为, 杜绝代考和枪手出现, 打消学生的侥幸心理和投机倒把行为。对任何学生一视同仁, 不可偏袒和差别对待。这样个别学生的舞弊现象就可以打压下去。大学生都有从众心理。在考场中, 大部分学生舞弊抄袭会把那些潜在的作弊学生带动起来, 从而造成考场纸条满天飞的现象。倘若考纪考风管理不严格, 高校对作弊抄袭学生处理不彻底, 那么舞弊的学生就会越来越多。对于一些人生目标理想不明确的学生而言, 读大学就是为了拿毕业证和学位证。而通过考试各科成绩合格就能获得证书。不愿意付出努力和学习的学生往往会选择走上舞弊的道路。因此必须严厉打击考试舞弊行为, 避免几粒老鼠屎坏一锅粥的现象出现。
3. 加强高校教师师风建设, 以良好的师风促学风。
“强国必先强教, 强教必先强师”。教师作为学校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 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任。高校教师与中小学教师不同, 具有教学, 科研, 育人三重使命。教师素质不过关, 作风不过硬, 那么其所教的学生也必定质量不过关。为了避免上梁不正下梁歪, 教师应在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的同时, 做学生的好榜样。倘若教师学术行为不端正, 学生的学术行为也难免受恶劣影响。古代孔子、孟子, 他们不仅教授弟子学问, 更传授弟子做学问的方法和态度。譬如温故知新、不耻下问。因此高校加强师风建设十分必要。只有优良的师风才能激发优良学风的出现。
4. 加强大学生自我管理意识与能力。
大学生是高校的主体, 必须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唯物辩证法认为, 内因是事物自身运动的源泉和动力, 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内因是变化的根据, 外因是变化的条件, 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上文指出要优良的师风带动学风, 然而带动的关键在于学生能否积极参与并坚持下去。因此, 大学生自身问题的解决十分关键。必须针对那些没自信、对自己要求不高、学习缺乏主动性、自控能力差、懒散抑郁的大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加强大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与自我管理能力。
5. 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 营造浓烈的学习氛围。
环境给人的影响总是潜移默化。“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良好的环境对一个人成才的重要作用。必须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学习氛围, 以班级和寝室为切入点, 充分发挥党员以及班干部, 学生会团体组织的积极带头作用。将少数先进个人自律扩大到团体的自我管理的自律, 将榜样标兵的好学扩大到全体学生的好学, 将干部党员的求实创新扩大到整体教员学生的求实创新。
摘要:高校学风建设水平的高低, 直接影响到高校人才输出的水平, 甚至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发展速度与发展前途问题。近年来, 不少专家学者尝试从多领域多维度来探讨学风建设的途径, 研究不良学风问题的成因, 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 把学风建设与博弈论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分析的却寥寥无几。本文主要尝试从博弈论的维度出发分析探讨高校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学风建设,高校,博弈论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等学校教学管理要点[Z].1998.
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模式分析 篇11
关键词: 干部队伍
一、学生干部应具备的能力
(一)自身应具备的素质能力
1、心理健康素质
新形势下,随着大环境的改变,人们的工作、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人的心理也在承受着各种各样的巨大压力。作为一名学生干部,在心理健康素质方面的锻炼不能忽视,要充分认识到生活的道路不是笔直和平坦的,在工作中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只有不断地进行心理健康的自我调适,才能在与困难的斗争中不断前进。
2、表达能力
表达能力的培养也是十分必要的。在交往活动中,讲话的艺术性非常重要,有人讲话头头是道,娓娓动听;有人则辞不达意、口齿不清。作为一名高校的学生干部,则必须具备良好的表达能力,无论是讲话还是写工作计划、工作总结都要准确、严密、简明,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3、自学能力
学生其首要任务是更好地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但作为学生干部,同时又要做好学生管理工作。这在时间上必然存在着矛盾,一方面不能因为工作而耽误学习,另一方面也不能只顾学习而将工作搁置一边。这就必然要求学生干部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合理安排好学习和工作时间,把工作和学习协调好,真正做到品学兼优。
(二)管理协调能力
1、管理能力
学生干部是学生的组织和领导者。因此,作为学生干部,需要掌握组织管理的一些基本理论知识,努力提高组织管理能力和指挥能力,在组织管理活动中奖惩分明,这样才能在学生中产生较大的凝聚力,大大调动广大同学参与各项活动的积极性,保证工作顺利进行。
2、协调能力
学生干部在开展各项工作时,要协调同学之间、班级之间、以及与其它院校之间的众多关系。这就要求学生干部要有较强的协调能力。在协调工作中不能怕得罪人,不能心胸狭隘、心存私念,做事要有原则性,要有全局观念,考虑事情要周全,缜密,要做到大公无私,树立良好的工作形象,从而更有利于各项工作的开展。
3、社交能力
学生工作就是与同学打交道的工作,不善于交际应酬就不能开创工作新局面,也不可能进行高效率的工作。學生干部要有群众基础,能把大多数学生团结在自己的周围,是工作能够成功开展的关键,这就要求学生干部善于和各种性格的同学打交道,建立比较和谐的人际关系,创造一个良好的人际环境。因此作为学生干部,必须具备良好的社交能力,在工作中能够审时度势,自我控制,掌握社交礼仪、社交语言,优化自我形象。
(一)具有一定的意识能力
1、进取创新意识
在当前新形势下,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竞争成为必然。只有在各方面积极进取、努力创新,才能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作为时代的骄子,时代浪尖上的学生干部,良好的竞争观念、勇于进取、大胆的创新意识必不可少,对工作能够提出新的见解、好建议,才能使平凡的工作具有新颖性、独创性和价值性。
2、服务意识
干部是人们的公仆,高校学生干部也是同学的公仆。作为一名学生干部,不能有"官本位"的思想,学生干部在为同学服务中锻炼自己,提高素质。因此,学生干部要培养良好的服务意识,以服务同学、服务集体、服务人民、服务社会为宗旨,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
二、“1+3”模式的学生干部选拔
学生干部的选拔是建设好学生干部队伍的基础性工作。学生干部队伍是否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一个重要的因素就在于所选拔的学生干部素质的高低。因此, 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 做好学生干部的选拔工作是前提。
(一)广开渠道
在选拔学生干部的方式上, 可采取自愿报名、多方考察、公开竞聘、择优任用的方式。选拔学生干部的工作要求我们经常不断地发现、挖掘和培养学生中的干部苗子。
(二)坚持原则
学生干部是学生中的骨干和带头人,其品质、能力、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工作开展的效果。因此, 选拔学生干部要坚持原则, 真正把政治素质高、原则性强、积极要求上进、个人修养好、模范遵守规章制度、学习刻苦认真、成绩优良、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和健康的心理素质、能热心为同学服务、有一定工作能力和责任心强、在学生中威信高的学生选拔到学生干部队伍中来。
(三)把握标准
学生干部任职资格标准包括思想素质标准、专业知识标准、心理品质标准、工作能力标准等。因此选拔学生干部要把握好以上几个标准。
(四)严格程序
在选拔学生干部的时,应遵守严格的程序。尤其在新生中, 不能单凭翻阅学生档案来确定学生干部, 还应通过各种活动, 冷静观察, 发现学生中的干部苗子, 并给以一定的锻炼机会, 这样在选拔学生担任干部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三、加强培训指导,提升工作能力
加强学生干部的培训,让学生干部对工作内容、方法等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对学生干部的角色与素质要求有更深层次的理解,掌握必备的策划组织活动技能,为学生干部队伍提供持续发展的动力。
(一)抓思想政治教育,提高综合素质
在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中,要牢牢抓住政治思想教育这个中心,确保学生干部队伍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崇高的理想。应该看到,我国的经济建设是社会主义的框架下进行的,离开了这个框架,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失去了意义。高校推行素质教育,其宗旨是为国家建设提供高级人才。因此,始终如一地对高校学生干部进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就显得格外重要,对学生干部进行政治思想教育是学风建设一个常抓不懈的内容。
(二)启发式培养
教师可以利用自己的组织管理知识和实践经验,结合具体工作对学生干部进行指导,要以启发式教育为主,培养学生干部的组织协调能力,鼓励学生干部积极自学管理知识,掌握一些基本领导技巧。引导学生干部学会调查研究,学生干部在调查研究的同时可以发现新方法,好方法实施决策,而且能够得到其他同学的配合,收到事办功倍的效果。
(三)“以学为主”方式的培养
引导学生干部正确处理学习与工作的关系,这是提高学生干部队伍素质的基础。学生干部要带领全体同学全面进步,如果没有好的学生成绩,学生干部的模范形象会大打折扣,所以,学生干部应切实做到“以学为主”和其他同学一起努力成为更高素质的人才。
(四)创新意识的培养
学生干部在工作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新问题、新情况有些时候用传统的方法可能不奏效,这就需要学生干部积极主动思考,进行创新,用新方法,新思路解决新问题,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有意识的训练,培养学生干部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开拓的良好素质。
四、有的放矢的目标使用
(一)人尽其才
根据学生干部的性格、爱好、特长、能力等安排职务和工作不同的学生干部有不同的性格特点和能力,要根据学生干部性格、爱好、特长、能力等来安排职务和工作。性格开朗、组织能力出色、全局观念比较强的学生可以担任班长或学生会主席等要求全面负责的工作;成绩优秀,又有热心和较强组织能力的学生,可以担任学习委员或学习部长;能歌善舞、有文艺特长及较强沟通协调能力的学生可以担任文艺委员或文艺部长等。通过合理的安排,使分配的任务能够顺利、圆满地完成,同时又能使学生干部干起来顺手、顺心。
(二)放手使用学生干部
使学生干部充分发挥个人才能在把握方向和主要原则的前提下,给予学生干部充分的信任,给予足够的权利和自由。积极给他们创造机会搭建舞台,大胆使用,让他们在自我管理、教育中完善自己。学生干部在参与学生的自我管理过程中,始终处于广大学生的监督之下,这就使他们必须不断地提高自己,充实自己以保持良好的形象,培养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促使他们处理好人际关系,并在工作中不断克服各种困难和压力。这样做有利于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的价值,达到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目的。
(三)激励指导学生干部工作
作好学生干部的引路人辅导员对学生干部的期望值不能太高,更不能责备求全,要进行耐心、积极的指导,为他们的健康成长铺平道路。对那些德才兼备、品学兼优、有工作能力、有威信的学生干部要选拔到更高一级领导层去,并且.在评奖评优、推优入党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对那些敢于开展工作,敢于批评 ,敢于同不良倾向做斗争而受到伤害的学生干部。要给予他们鼓励和支持,以明辨是非,打击邪气。对那些有缺点或犯了错误的学生干部,要严格要求,善意地指出缺点,严肃地批评错误,帮助他们积极地改正错误,重新振作起来。有能力的,还要为他们创造条件,使他们能重新发挥自己的才能,做好本职工作。对学生干部的日常生活给予必要的关心,帮他们解决一些日常生活方面的困难,给他们以人性的关怀。
五、四个管理机制
学生工作者在选拔、培养和使用学生干部的过程中, 要建立、健全一整套学生干部管理制度, 高效率管理学生干部队伍, 实现学生干部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一)激励机制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高素质群体的主要精神追求就是自我实现。对富有挑战的任务, 对新事物抱有极大的兴趣, 但对条条框框、一成不变的定势缺乏理性认识,对反复的打击与挫折缺少应有的耐心和承受力。而激勵机制的实行,满足了学生干部强烈的自我意识, 从而激发极大的能动性。
(二)监督机制
在学生干部管理上, 应建立包括政治理论学习制度、组织生活制度、目标管理制度、考勤检查制度、创先争优评比制度等内容的监督机制,严格目标管理。学生干部要定期向党团组织和辅导员或班主任汇报自己的思想、工作和学习情况, 并作出相应的奖惩决定,以提高学生干部队伍的战斗力。
(三)轮班机制
轮班机制,对学生干部特别是班委会、团支部实行轮班制。这种机制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思想, 为全体学生创造了发展的机会,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主法制观念、合作意识,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团队精神, 形成群体奋发向上的氛围。
(四)补充机制
补充机制"铁打的营盘, 流水的兵"。建设学生干部队伍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高年级的学生干部毕业, 需要新鲜血液的不断补充。因此, 要建立补充机制, 发挥以老带新的作用。高年级学生干部经过几年工作, 积累了一些经验, 可以手把手地教低年级的学生干部, 以做好学生干“新陈代谢”工作, 走一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良性循环、日臻完善之路, 实现学生管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六、结论
我们要紧密结合高校学生干部队伍的实际,通过选拔、培训、使用以及管理,不断提高学生干部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组织能力以及管理能力等。我们只有不断提高意识,不断完善和改进工作方式、方法,正视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才能保证学生工作在新形势下生机与活力。我们要使这项长期、复杂、系统的工作进行下去,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作风过硬、素质全面的高校学生干部队伍。
(作者单位: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徐鹏程,赵文波.浅谈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J].基础理论研讨, 2009.
[2]朱小根.论高等学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
[3]王婓,张维等.新形势下如何抓好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J].科技信息,2007(21).
[4]龙华.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探讨与研究[J].教育长廊,2009(1).
[5] 赵新龙.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华北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3.
民办高校师德建设分析 篇12
一、吉林省民办高校的基本情况
吉林省凭借自身良好的地域环境, 浓厚的文化氛围, 坚定的政策扶持, 民办高等教育发展非常迅速, 民办高等教育形成了一定规模, 并已经出现了一批投资多、规模大、条件好的民办高等院校, 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 对于民办高校应当“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 吉林省的民办高等教育蓬勃发展起来。接着以1997年《社会力量办学条例》的颁布为契机, 吉林省民办高等教育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民办高校数量和在校生规模持续增长, 民办教育的办学环境、管理制度和教学质量等有较大程度的提高。到2016年, 全省民办本科院校已达6所, 包括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长春建筑学院、吉林动画学院、长春光华学院、长春财经学院、长春科技学院。
二、吉林省民办高校学科建设情况
学科是按知识体系来划分的, 有相对稳定的研究领域;“学科建设”一词为中国独有, 是院校建设、系室建设的代名词。学科的本质是创造新知识, 而知识本身是不能建设的, 学科建设是对学科的载体即政策、资源、人力、环境等进行建设。学科建设应以队伍建设为核心、以条件建设为基础、以制度建设为保障。
1.“十二五”吉林省重点学科建设情况。“十二五”期间,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高等教育强省的意见》, 进一步优化学科布局, 调整学科结构, 构建具有吉林省特色的省级重点学科建设体系, 吉林省学位委员会研究决定在2014年开展高校“十二五”优势特色重点学科增补和遴选工作。并组织专家组召开研讨会议进行学科中期检查、学科增补评审工作。在本次吉林省高校“十二五”优势特色重点立项建设学科会议中, 共39所高校参与, 经过学校申报、省专家组评审、复检, 教育厅研究后确定的“十二五”各类省级重点学科共233项。从重点学科类型来看, 立项建设学科为220项 (占94.4%) , 其中一级学科为212项 (占91.0%) , 二级学科为8项 (占3.4%) 。立项培育学科为13项 (占5.6%) , 均为一级学科。从此次重点学科评审结果可以看出, 一级学科占主导地位, 体现出“十二五”期间重点学科申报范围已经从过去的一、二级学科并存过渡到以一级学科为主的状况。从省内各高校重点学科整体分布情况来看, 重点学科主要集中在“211”院校及省内医药类、农业类、理工类、师范类院校。这些重点学科都具有明确的发展目标、主攻方向和服务产业, 紧密围绕重点领域、产业和环节展开合作, 其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本省重点发展的产业。
2.“十二五”民办高校重点学科建设情况。民办高校首次参加省级重点学科的评审工作, 尚未建有省级重点学科, 按照《关于开展我省高校“十二五”优势特色重点立项建设学科中期检查、学科增补和重中之重立项建设学科遴选工作的通知》 (吉学位[2013]12号) 文件要求, 以二级学科方式申请增补立项建设省级重点学科。民办高校踊跃申报, 都积极争取机会。共12所民办本科院校及独立学院参加申报, 经过激烈的角逐, 最终有9所民办本科院校及独立学院的重点学科申报成果, 同时也拉开了吉林省民办高校重点学科建设的序幕, 具体情况见表1。
本次立项建设学科共为220项, 其中获批省级重点立项建设学科的民办高校为8项 (占3.6%) 。立项培育学科为13项, 其中获批省级重点立项培育学科的民办高校为1项 (占7.7%) 。
三、吉林省民办高校学科建设路径探索
学科建设是学校办出特色的有效途径, 是学位授权点建设的基础与前提, 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因此, 学科建设在学校建设中处于龙头地位与核心地位, 具有战略性、长期性、系统性、动态性、层次性。民办高校的学科建设工作还处在起步阶段, 民办高校应根据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发展定位, 从战略角度制定学科发展规划, 坚持“统筹规划、全面提高、重点突破、形成特色”的学科建设原则, 找准学科建设的发展定位, 立足于高等教育市场, 提高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
1.找准定位, 打造学科优势。民办高校要走出一条不同于公立高校, 有着自身发展优势的道路, 发挥民办高校科研的应用性研究特色。民办高校一般都是教学型大学, 学科建设起步较晚, 基础较为薄弱, 各学科之间发展不均衡, 学科建设还不能起到龙头作用, 学校的定位为应用技术型大学, 因此应以教学为中心、以专业建设为支撑、以学科建设为推动力, 促进民办高校工作全面发展。学科方向设置要满足:一要适应社会需求和学科发展趋势, 二要符合自身条件, 三要体现错开原则。根据学校自身办学特色、师资队伍等现有资源和外在社会资源, 以学科群中需求旺盛、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学科为建设重点, 与市场前沿和最新技术接轨, 充分体现“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定位, 尽量不走公办高校的老路, 独辟蹊径、突出特色, 力争做到“人无我有, 人有我优, 人优我特”。
2.强化学科队伍建设。民办高校要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 坚持以人为本, 把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团队的建设摆在突出位置。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建设、教学与研究的基地建设及学科发展最新成果的课程教学内容转化等, 进而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要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 一是学科带头人培养。积极引进博士和高层次人才, 并给他们提供优惠条件和发挥空间;二是学科梯队建设。民办高校中青年教师占绝大多数, 鼓励青年教师找准自己的研究方向, 承担相应的研究项目, 相互交流和共同研究, 在项目开发、研究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高自身科研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同时, 选送骨干教师到高校、企业进行锻炼;三是聘任企业工程师。引入企业工程师担任专职教师, 与本校教师共同开展科学研究和共同申报项目。通过多种方式, 实施多元包容、整合优化的柔性人才引进工程, 对优秀人才不求所有但求所用, 吸引多元化的高素质人才。
3.提升科研水平, 搭建学科平台。民办高校要加强教师对科研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并将科研业绩考核放入教师绩效考核工作中, 对教师明确提出相应的科研要求, 通过政策导向、制定相关激励政策、表彰奖励等方式调动学科成员的积极性, 提升教师的科研水平。强化对外交流, 广泛开展与国内外学术团体、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密切联系与合作, 建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宽松包容的学科文化生态环境, 以促进学科可持续发展, 扩大学科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应用型高校的学科建设要特别重视与行业企业的合作, 应用型高校的科研要以应用研究为主, 降低重心、面向应用。学科方向瞄准社会需求, 科研方向针对实际需要, 通过学科建设, 积极抓住政策机遇, 以科研项目为纽带, 把人才、科技资源与企业的资金、设备优势有机结合起来, 努力打造开放共享的科学实验平台和研究基地。通过和企业合作, 拓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之路, 多出与地方经济社会相关的科技成果, 使之成为高校科研创新平台和实践基地。
4.布局研究生教育, 争取硕士点建设。随着民办高校办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部分民办高校已经进一步提升了自身的办学层次, 积极开展并实现了研究生教育。民办高校要紧紧抓住专业硕士培养这个契机, 在自身不具备招收研究生资格的情况下, 积极与一些省属院校、部属院校联合开展专业硕士培养工作, 积累研究生教育教学和管理经验。民办本科院校争取专业硕士的培养资格, 不仅为学院自身的长远发展开拓了广阔天地, 而且民办本科院校由应用型本科生的培养到专业硕士的培养, 这一过程本身就是学科建设发展的过程, 民办本科院校应注重专业硕士人才的培养, 积极申硕的过程必然使其学科水平更上一个层次。民办高校要实现开展研究生教育的目标, 必须及早谋划, 将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紧密联系起来。
四、结语
民办高校必须在面临转型的新形势下, 充分考虑自身的办学实力和发展定位, 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学科发展规划, 通过有效的学科建设, 促进教学改革、科研发展, 加快教师队伍的建设, 进而推动和促进学校教育质量、科研水平及整体实力的提高, 实现民办高校内涵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民办高校要提高对学科建设紧迫性的认识, 充分考虑自身的办学实力和发展定位, 精心谋划学科建设的顶层设计, 找准学科建设的关键点, 通过有效的学科建设, 促进教学改革、科研发展, 加快教师队伍建设, 推动和促进学校教育质量、科研水平及整体实力的提高。
【民办高校师德建设分析】推荐阅读:
民办高校班级建设09-26
民办高校管理模型分析06-18
民办高校招生困境分析11-26
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师德05-20
民办高校网站建设08-31
我国民办高校学风建设12-01
民办高校融资环境分析论文08-03
民办高校实验室建设10-14
民办高校团组织建设06-28
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