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荨麻疹的治疗

2024-10-10

慢性荨麻疹的治疗(通用10篇)

慢性荨麻疹的治疗 篇1

慢性荨麻疹多属Ⅰ型变态反应引起, 是一种暂时性的皮肤黏膜局限水肿及红色风团反应。主要是抗原刺激肥大细胞等, 释放组织胺化学递质, 导致毛细血管扩张, 通透性增强, 平滑肌收缩, 腺体分泌增加而产生荨麻疹症状。现将治疗该病的中西药物综述如下。

1 阿伐斯丁

该药是一种竞争性强的H1受体拮抗剂, 据有关文献报道, 45例荨麻疹患者应用阿伐斯丁治疗, 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结果:急慢性荨麻疹患者的痊愈率分别为61.19%和64.28%, 优点是起效迅速, 在30 min内见效的为26.47%, 在2 h内起效的为64.7%, 在4 h内起效的为76.47%, 比同类药物疗效要佳。

2 高浓度氯化钠

据有关文献报道在100 ml水中加入38g氯化钠煮沸溶解, 放置近室温、反复搓洗患处每次成人用量3 000, 5 000 ml, 小儿1 000, 1 500 ml。搓洗后, 即可见有一层白色结晶盐附在皮肤表面, 不要冲洗, 盖上被子使之出汗, 能提高疗效。若全身性风团奇痒难忍者, 可配制溶液洗澡。如短时间效果不明显, 可用食盐粉搓擦。280例患者在擦洗10 min~20 min后迅速止痒, 30 min后大部分患者风团块红色变淡, 1 h后247例患者风团不突出皮肤, 3 h后245例患者基本消失, 1 d后有260例患者全部消退, 其余均在2 d内消失, 总有效率为98.2%, 对该病的治疗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3 西米替丁

该药是H2受体拮抗剂, 据有关文献报道, 用西米替丁治疗顽固性荨麻疹18例, 总有效率为88.8%, 若联合应用H1受体拮抗剂, 疗效更为显著。方法是口服苯海拉明1 mg/kg每次, Tid, 同时服用西米替丁4~6 mg/kg每次, Tid。Commens等用西米替丁加扑尔敏治疗19例疗效显著。

4 中西药物合用

据有关文献报道:用氨茶碱0.1 g、赛庚啶2 mg、异烟肼0.1 g, 每日3次口服, 同时服中药以活血祛风止痒汤:丹参、丹皮、连翘、生首乌各20 g, 生地、白藓皮各30 g, 防风、知母、蝉蜕、苦参、地肤子各15 g, 黄芩、通草、生麻黄、生甘草各10 g, 每日1剂, 水煎服2次, 14 d为1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100%。

5 中药

据有关文献报道:根据该病的特点, 血虚风燥型, 治宜养血祛风, 方用当归饮子加减, 处方:当归、川芎各6~10 g, 熟地黄、黄芪各20~30 g, 赤芍、首乌、黄芩各10~15 g, 白蒺藜10~20 g, 荆芥、防风各10 g;风湿热证, 治宜祛风清热祛湿, 方用知母饮加减, 处方:知母、石苇各15~30 g, 茵陈15~20 g, 白蒺藜10~20 g, 蝉蜕、苦参各10 g, 黄芩、地肤子10~15 g, 白花蛇舌草、白茅叶根各20~30 g;肾虚型, 治宜益肾祛风解毒, 方用六味地黄丸加味, 处方:熟地黄30 g, 山茱萸、山药、牡丹皮各10~15 g, 猪苓12 g, 金刚藤20~30 g, 白蒺藜10~20 g, 防风10~20 g。肾阴虚者宜加知母、黄柏, 地黄用生地黄;肾阳虚者宜加淫羊藿、仙茅、肉桂、骨碎补, 地黄用熟地黄。均为每日1剂, 4周为1疗程。结果:血虚风躁型显效17例, 有效7例, 无效1例;风湿热证型显效9例, 有效2例;肾虚型显效、有效各4例, 无效1例。

6 康宁克通

据文献报道:康宁克通-A 1 ml (40 mg) 加2%利多卡因2 ml混匀后, 取双侧曲池、血海、三阴交等穴, 在穴位消毒后, 用注射器抽取需要量的剂量, 垂直快速刺入穴位, 患者产生胀痛感后缓慢注射, 每个穴位注射0.5 ml, 1周注射1次, 3次为1疗程。总有效率为93%, 痊愈59%, 显效23%, 好转11%, 无效7%。

总之在治疗该病时一定要寻找病因加以去除, 如因某种食物或药物引起, 只要停用, 荨麻疹就可能得到控制而不复发;如由感染引起, 必须同时控制感染。鉴于目前治疗荨麻疹的困难主要在于病情机制不明, 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的病例只有采取对症处理, 以控制症状为目的, 积极开发抗荨麻疹的新药物, 及时解除患者的疾苦。

联合用药治疗慢性荨麻疹效果佳 篇2

以前,慢性荨麻疹患者除了使用激素类药膏以外,还会口服第一代抗组胺药物进行治疗,在用药无效时,还会同时服用2种或2种以上的第一代抗组胺药物。但这种疗法往往会导致较重的不良反应。近年来临床医生们发现,和第一代抗组胺药物相比,第二代抗组胺药和一些非抗组胺类药物(如H2受体拮抗剂等)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效果更好。尤其在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上述药物联合起来使用时,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效果更加明显,而且用药的安全性也较高。下面笔者就介绍3种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慢性荨麻疹的联合用药方法:

1.同时使用两种药物进行治疗

为了取得理想的疗效,慢性荨麻疹患者的病情一经确诊即可同时使用两种药物进行治疗。这两种药物中,其中一种是第二代抗组胺药,另一种是H2受体拮抗剂,具体的可以是“西替利嗪+西咪替丁”,或是“西替利嗪+雷尼替丁”,或是“酮替芬+法莫替丁”等。其用法为:在每晚睡前服用两种药物各1次,连续用药4~6周为一个疗程。

2.同时使用3种药物进行治疗

初治失败或初治愈后病情复发的慢性荨麻疹患者可以同时使用3种药物进行治疗。这三种药物中,其中一种是第二代抗组胺药,一种是H2受体拮抗剂,另一种是能改善血管通透性、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的药物。具体可以是“地氯雷他定+法莫替丁+肾上腺色腙片”,或是“咪唑斯汀+雷尼替丁+卡介菌多糖核酸”,或是“西替利嗪+赛庚啶+卡介菌多糖核酸”等。在同时使用3种药物进行治疗时,慢性荨麻疹患者可采取药量逐步递减的方法:①在进行治疗的前10天中,可在每晚睡前服用3种药物各1次。②在用药10天后,可每隔一天服用3种药物各1次。③在用药一个月后,可每隔3天服用3种药物各1次。④在用药两个月后,可每隔5天服用3种药物各1次。一般来说,连续使用3种药物治疗3个月即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3.同时使用4种药物进行治疗

如果病情经常复发,慢性荨麻疹患者可同时使用4种药物进行治疗。在这四种药物中,一是第一代抗组胺药、二是第二代抗组胺药、三是H2受体拮抗剂,四是能改善血管通透性、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的药物。具体的可以是“西替利嗪+脑益嗪+西咪替丁+维生素K”,或是“地氯雷他定+酮替芬+雷尼替丁+复方甘草酸苷”等。在使用这些药物时,慢性荨麻疹患者可采取逐步递减药量的方法,连续用药4周为一个疗程。

临床实践证实,慢性荨麻疹患者在同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进行治疗时,其有效率可达到85%以上,疗效明显优于单一用药的效果,而且不会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也不会影响肝脏和肾脏的功能。有少数慢性荨麻疹患者在使用上述方法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可能会在服药的初期出现嗜睡、口干舌燥等不良反应。此类不良反应一般会在3~7天内逐渐减轻或消失。

慢性荨麻疹的治疗 篇3

关键词:咪唑斯汀,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组胺

导致慢性荨麻疹发生的原因较多, 比较常见, 主要特征为风团, 是一种常见的血管反应皮肤过敏性疾病。该疾病是和自身免疫机制有关的过敏性皮肤疾病, 由于机体免疫作用产生抗体, 而使嗜碱性粒细胞产生, 最终释放出组胺而引发皮肤病变[1]。由于难以找到该病的发病原因, 且复发率较高, 虽然抗组胺类药物能很快缓解症状, 但是一旦停止用药就容易复发, 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咪唑斯汀不仅能起到抗组胺的作用, 还能抵抗炎症。本文对咪唑斯汀在治疗慢性荨麻疹方面的疗效进行了探讨, 2012年3月-2013年6月收治慢性荨麻疹患者74例, 对其进行咪唑斯汀治疗, 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选择标准:①年龄16~66岁, 性别为男性和女性;②经过临床诊断, 所选取的患者病症符合慢性荨麻疹的诊断标准, 能看到风团, 患者的病程>6周。

排除条件:①处于哺乳期或妊娠期的妇女;②患者正在进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或咪唑类抗真菌药物治疗;③对咪唑斯汀药物产生过敏反应的患者;④患者患有慢性严重的糖尿病、感染及神经性疾病, 或患者患有严重的心、肺、肝等器官和系统疾病。

本次研究治疗患者74例, 男44例, 女30例, 年龄16~66岁, 平均33.5岁, 病程6周~9年, 平均23周。

治疗方法:对74例患者进行口服咪唑斯汀治疗, 10 mg/d (在每天的同一时间服药) , 治疗4周, 分别观察患者在第14天和第28天的患病情况, 判断治疗效果。

治疗效果的判定标准:利用4级评分的方法来记录患者的体征和症状, 比如风团的大小和数量及瘙痒, ①3分表示严重的瘙痒, 患者难以忍受, 风团的直径>2.5 cm, 个数>12个;②2分表示中度的瘙痒, 患者无烦躁情绪, 风团的直径1.6~2.5 cm, 个数7~12个;③1分表示轻度的瘙痒, 无烦躁情绪, 风团的直径<1.5 cm, 个数1~6个;④0分表示无瘙痒, 没有风团。将以上3项的分数之和表示总积分, 积分下降指数=[ (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 /治疗前积分]×100%, ①无效:积分下降指数<20%;②有效:积分下降指数20%~59%;③显效:积分下降指数60%~89%;④痊愈:积分下降指数>90%[2]。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

安全性评估:在对患者进行随访时, 记录患者发生的不良反应的具体情况。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采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治疗效果:对74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口服咪唑斯汀治疗, 治疗结果如下:在进行治疗后第14天时, 痊愈24例 (32.4%) , 显效27例 (36.5%) , 有效14例 (18.9%) , 无效例9例 (12.2%) , 总有效率68.9%;在治疗第28天时, 痊愈46例 (62.2%) , 显效21例 (28.4%) , 有效5例 (6.8%) , 无效2例 (2.7%) , 总有效率90.5%。通过统计学分析, 第14天和地28天时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不良反应:大多数患者能良好地耐受咪唑斯汀, 在治疗过程中仅有2例患者发生了不良反应, 不良发生率2.7%, 发生率较低, 主要表现为乏力及轻度的嗜睡, 但是患者能够继续坚持治疗。

讨论

作为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疾病, 慢性荨麻疹时隐时现, 并且病情顽固, 很难彻底治愈, 对患者的生活产生严重的影响。据调查, 大约15%~20%的人在一生中会至少发病1次。由于其复杂的病因导致大概有75%在没有找到病因的情况下进行治疗的, 其中慢性荨麻疹属于典型Ⅰ型的变态反应, 主要分为迟发相反应和速发相反应, 迟发相反应会在其变应原受刺激后的6~12 h内发生, 能够持续好几天;速发相反应往往在受到变应原刺激的数秒内就发生, 能够持续几个小时, 主要参与反应的物质为组胺。根据该病发病机制, 我们可以了解到, 在针对患者的疾病选择药物时, 需要选择具有抗炎和抗组胺两种作用的药物, 本文使用的咪唑斯汀是第二代新型抗组胺药物, 具有抗炎和抗组胺的双重作用。

咪唑斯汀很难透过血脑屏障, 几乎不会造成嗜睡作用和抗胆碱能的作用, 口服能够快速地吸收, 在用药后1.5 h就使血药的浓度达到了高峰值, 并且血浆蛋白的结合率达到了97.8%, 平均分布的半衰期2.0 h, 而消除半衰期长达14 h, 所以该药能快速起效且疗效持久[3]。本研究用咪唑斯汀治疗了74例慢性荨麻疹患者, 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在第14天的有效率68.9%, 第28天的有效率达到90.5%, 不良反应率仅2.7%。由以结果可以得知, 该药值得在临床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爱医, 艾华, 洪小鱼, 等.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联合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观察[J].临床误诊误治, 2011, (11) :19-21.

[2]王寒松, 卢静.卡介苗多糖核酸联合酮替芬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56例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 2012, (18) :140-141.

慢性荨麻疹的治疗 篇4

关键词:氯雷他定;慢性荨麻疹;效果评价

【中图分类号】R758.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239-02

临床皮肤科疾病领域,慢性荨麻疹较为多见,致敏原查找困难,病因复杂,治疗十分棘手,常反复发作,目前尚无根治手段。如何选择一种药物,促症状缓解消除,提高临床效果,且降低临床不良反应,是临床相关科室研究重点[1]。本次选取慢性荨麻疹病例,应用氯雷他定治疗,就结果与赛庚啶比较,现总结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10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男48例,女52例,年龄21-75岁,平均(38.2±1.9)岁。均与《皮肤性病学》相关诊断标准符合。以皮肤有风疹块出现,局部有麻刺感或发痒,常有发热、头痛、食欲不振等不适症状伴发为常见表现。排除严重肝肾功能障者。首次病发31例,再次68例。随机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划分,组间一般情况具可比性,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两组均取维生素C口服,每次200mg,每日3次。对照组:取盐酸赛庚啶片口服,每次2mg,每日3次。观察組:取氯雷他定片口服,每次10mg,每日1次。两组均共用8周。

1.3疗效评定 显效:皮肤划痕结果呈弱阳性或阴性,风疹块消失,偶轻度痒感中无痒感;有效:皮肤划痕结果为阳性,风疹数目和大小呈>2/3消退,偶有轻度痒感;无效:皮肤划痕结果呈阳性,风疹块数目和大小呈<1/3减少,有痒感。并记录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13.0版,计数资料行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选取的慢性荨麻疹临床总有效率经统计为90%,明显高于对照组76%,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恶心2例,头晕1例,对照组恶心、头晕各1例,均较轻微,未特殊处理,经观察自行消失。总有效率对比见表1。

3 讨论

慢性荨麻疹在临床皮肤科较多见,是指皮肤黏膜血管液体渗出和暂时性炎性充血,由各种因素引发,可在皮肤任何部位的黏膜发生,诱导灼热感、针刺感、瘙痒,患者身心均承受较大痛苦。对慢性荨麻疹病理特点展开分析,属IgE参与诱导的一种Ⅰ型变态反应,细胞表面IgE与抗原特异结合后,有各种化学介质产生,如白三烯、5-羟色胺、组胺等,使毛细血管所具有的通透性增加,促使嗜酸性粒细胞聚集,诱导毛细血管扩张,引发真皮上层出现水肿,观察皮肤表面,有风疹块出现[2-3]。临床治疗时,目前依据的是对过敏原阻断,促毛细血管通透性降低,抗阻胺,对症处理等原则[4]。对照组应用的赛庚啶为抗过敏常用药物,可消除过敏症状,但仅在过敏反应诱导的多种疾病中适应。氯雷他定为组胺H1-受体第二代非镇静性新型拮抗剂,采取口服途径应用后,可被机体迅速吸收,生成DCL水溶性化合物,除对组胺H1-受体阻断,且可对免疫抑制,使炎性反应介质释放减少,促使肥大细胞呈稳定状态,另外,可在外周与效应细胞组胺H1-受体竞争性结合,对组胺诱导的毛细血管扩张和血管通透性增加拮抗[5]。另外,DCL可对黏附分子表达抑制,使迟发性炎性反应减轻和被阻断,使荨麻疹症状有效缓解或消除。氯雷他定无法通过血脑屏障,防范了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的抑制,不易引发困倦、嗜睡等副反应,其他如胃肠道不适、口干等均轻微,无需停消,可自行消除。结合本次研究结果示,观察组选取的慢性荨麻疹临床总有效率经统计为90%,明显高于对照组76%,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恶心2例,头晕1例,对照组恶心、头晕各1例,均较轻微,未特殊处理,经观察自行消失。

综上,针对临床皮肤科疾病慢性荨麻疹,采用氯雷他定治疗,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消除症状、体征,且不良反应轻微,对治疗方案未构成影响,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提高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杨秋红,魏珍,王海荣.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0,12(25):334-335.

[2] Affrime MB,Banfield C,Clue P,et al.Desloratadine and Ketocoazole,phar-macokinetecs and electrocardiogrphic pharmaco dynamic diffects[J].J Aller-gy Clin Immunol,2009,37(4):386.

[3] 王加庆,高志宏.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21):2562.

慢性荨麻疹的治疗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皮肤科于2010年5月-2011年5月门诊或住院收治的符合病例纳入标准的患者60例, 按就诊的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阳性对照组, 其中治疗组30例, 阳性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基本情况 (年龄、性别、病程等) 见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标准

1.2.1 诊断标准

(1)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皮肤病学》慢性荨麻疹的诊断标准[1]: (1) 突然发作, 皮损为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水肿性斑块, 境界清楚; (2) 皮疹时起时落, 剧烈瘙痒, 发无定处, 退后不留痕迹; (3) 病程≥6周。 (2)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阳虚寒凝痰阻证:复发作风团>6周, 夜间发作为甚, 自觉瘙痒, 畏寒怕冷, 或遇寒加重, 头身困重, 胸闷脘痞, 舌质淡, 舌苔薄白或白腻, 脉沉细或沉缓。

1.2.2 纳入标准

(1) 年龄在18~65岁; (2) 男性或女性; (3) 临床表现均符合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阳虚寒凝痰阻证证候标准; (4) 临床上无明确原因, 以皮肤症状为主, 不并发严重全身症状; (5) 每周至少2次或有两天症状发作, 每次发作持续时间≤24 h; (6) 患者入选前24 h内有荨麻疹的症状和体征; (7) 本人同意并接受治疗。

1.2.3 排除标准

(1) 年龄在18岁以下或65岁以上者。 (2) 妊娠或哺乳期妇女。患有严重心脏病、合并有心、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严重原发性疾病, 精神病或糖尿病者, 处于不易控制的活动期。 (3) 4周内服用治疗本病的任何其他药物者。 (4) 不符合纳入标准的其他病例;中断治疗者 (指不按本治疗方案或中断本治疗方案者) 。

1.2.4 中止及退出标准

(1) 自动终止治疗者; (2) 因故失访者; (3) 违反治疗方案, 治疗期间同时服用其他药物者; (4) 因不良事件而终止治疗者, 但需计入不良反应评估。 (5) 慢性荨麻疹在治疗期间急性发作者, 终止观察。

1.3 方药与制法

当归玉真片 (1) 成分:当归、桂枝、细辛、白芍、白附子、天南星、通草、羌活、防风、白芷、天麻、大枣、甘草等。 (2) 制剂方法:当归120 g、桂枝100 g、细辛30 g, 水蒸汽蒸溜法提取挥发油, 药渣与白芍100 g、白附子50 g、天南星80 g、通草60 g、羌活100 g、防风80 g、白芷100 g、天麻10 g、大枣7枚、甘草6 g, 水提两次, 提取液减压浓缩, 低温干燥, 得到干膏, 粉碎, 药粉加入上述挥发油及适量糊精, 制颗粒, 压片, 0.4 g/片 (相当于生药6~8 g) 包薄膜衣, 分装, 质检即得备用。上述片剂由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制剂中心生产。

1.4 治疗方法

1.4.1 治疗组

当归玉真片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制剂中心, 院内自制药, 批号:20100611) , 3次/d, 3片/次, 分早中晚3次温开水送服。

1.4.2 对照组

盐酸西替利嗪分散片 (宜昌长江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号:20040308) 。用法:10 mg, 口服, 1次/d。

1.4.3 注意事项

治疗期间生活规律, 忌食辛辣发物, 戒除烟酒嗜好, 调解情志。均服4周为1疗程, 第4周结束时停药, 进行近期疗效评定。并分别于治疗结束后4周及8周时随访, 进行远期疗效及复发率的评定。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总IgE、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测定、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计数。

1.5 观察指标

1.5.1 安全性观察指标

(1) 一般体检项目; (2) 血、尿、便常规检查; (3) 肝、肾功能检查; (4) 心电图。以上观察指标治疗前后各检测一次。

1.5.2 疗效观察指标

按四级评分法记录。参照卫生部1997年制定发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三辑及文献标准[2]: (1) 瘙痒:无痒感, 0分;痒感很轻, 不引人烦恼, 1分;痒感令人烦恼, 但可耐受, 不影响作息, 2分;痒重, 难以忍受或影响作息, 3分。 (2) 风团大小:无风团, 0分;风团直径≤1.5 cm, 1分;风团直径>1.5 cm, ≤2.5 cm, 2分;风团直径>2.5 cm, 3分。 (3) 风团数量:无风团, 0分;风团1~6个, 1分;风团7~12个, 2分;风团超过12个, 3分。 (4) 风团发作频率:无风团, 0分;每日发作1~2次, 1分;每日发作3~5次, 2分;每日发作多于5次, 3分。 (5) 风团持续时间:无风团, 0分;持续时间不足1 h, 1分;持续时间大于1 h, 不足12 h, 2分;持续时间大于12 h, 3分。

1.5.3 不良反应观察

治疗前后及治疗过程中应严密监测不良反应的发生, 如出现不良反应, 应密切观察不良反应中的症状、体征以及实验室检查, 根据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和积极的救治, 并详细记录不良事件的发生过程、处理情况和转归。根据因果关系评价准则和判断标准确定药物与不良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 统计不良事件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1.5.4 实验室观测指标

(1) 指标:总血清免疫球蛋白E (T-IgE) 、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 (ECP) 及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 (EOS) 。 (2) 方法:总血清免疫球蛋白E (T-IgE) 和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 (ECP) 测定采用Immulite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测定6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IgE、ECP水平, 由皮肤免疫病理实验室完成。外周血嗜酸粒细胞 (EOS) 计数采用BC-55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 由本院检验科计数。

1.6 疗效评价

1.6.1 疗效评定标准

治疗前及治疗第4周末观察并记录患者上述5个项目。按4级评分法评定并相加为总分, 根据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下降指数评价疗效。症状总积分下降指数= (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 /治疗前积分×100%。痊愈:指症状积分下降指数≥90%;显效:指症状积分下降指数为60%~89%;有效:指症状积分下降指数为20%~59%;无效:指症状积分下降指数≤19%。总有效率为痊愈率与显效率的合计[3]。

1.6.2 复发标准

对于两组治疗后痊愈的病例进行定期随访8周, 于疗后第4周、第8周各进行1次, 统计复发率。在随访期间再发红斑风团, 伴瘙痒症状即为复发。

1.7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处理, 所有统计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有效性分析:综合疗效与方法率的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分析;单项症状的消失率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与治疗4周后EASI积分比较 (P<0.05) ;两组之间治疗前后积分差值比较, 治疗第2周和第4周比较:t2周=2.17、t4周=4.29, 查t界值表, t (0.05, 58) =2.39, t2周<t (0.05, 58) 、t4周>t (0.05, 58) , 故P2周>0.05、P4周<0.05, 故治疗第2周时两组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而在治疗第4周时两组积分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2.2 两组间疗效比较

两组治疗4周后总有效率比较, 治疗组与对照比较, χ2=4.93>χ20.05, 1=3.84, (P<0.05) , 即治疗组疗效优于其他比较组。见表3。

2.3 两组复发情况比较

治疗4疗程后对各痊愈病例进行追踪随访, 随访2个月, 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4。

2.4 实验研究结果

通过采集患者静脉血, 采用Immulite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6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E (T-IgE) 、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 (ECP) 及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 (EOS) 。采用BC-55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外周血嗜酸粒细胞 (EOS) 计数, 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gE、ECP浓度及EOS计数比较, 见表5。

*P<0.05, △P<0.01, 与治疗前比较;#P<0.05, *△P<0.01, 与对照组比较

由表5可以看出,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IgE、ECP浓度及EOS计数均有下降;治疗组血清IgE、ECP浓度及EOS计数较治疗前显著下降 (P<0.01) , 对照组血清IgE、ECP浓度及EOS计数较治疗前也明显下降 (P<0.05) ;治疗后两组组间血清IgE、ECP浓度及EOS计数下降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P<0.01) 。

3 讨论

荨麻疹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限局性水肿反应, 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有15%~20%的人一生中至少患过一次荨麻疹[4]。皮损反复发作超过6周以上者称为慢性荨麻疹。中医称为“瘾疹”, “鬼饭疙瘩”, “风蓓蕾”, 中医认为本病因阳气不足, 气血两虚, 肌肤失于温煦, 复感风寒之邪, 久羁肌表或因卫表不固, 营卫失和, 风寒之邪乘虚而入, 客于肌肤腠理, 使经脉结聚, 营血淤滞而发病[5]。《诸病源候论·风病诸候下》曰:“夫人阳气外虚则多汗, 汗出当风, 风气搏于肌肉, 与热气并, 则生疙瘩也”。《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也有“风邪多中表虚之人”之说。《风瘙隐胗候》又云;“风入腠理, 与血气相搏, 结聚起相连, 成隐胗”。“风为百病之长”, “无风不作痒”, 导致慢性荨麻疹时发时止, 缠绵难愈的伏邪即是风邪, 或挟寒或挟热, 袭人之所虚处。吾师欧阳恒教授从慢性荨麻疹病机着手, 认为阳虚寒凝和风痰阻络是本病发病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两大因素, 认为慢性荨麻疹以阳虚寒凝痰阻证多见, 治以温阳散寒、养血通脉、熄风化痰之法。拟方当归玉真散, 由玉真散、当归四逆汤经典方药组成, 方中当归甘温, 养血和血;桂枝辛温, 温经散寒, 温通血脉, 共为君药。细辛温经散寒, 助桂枝温通血脉;白芍养血和营, 助当归补益营血, 白附子、天南星祛风化痰, 共为臣药。羌活、防风疏风通络, 白芷散风止痒, 天麻平肝熄风, 四药辅佐主药疏散经络中之风邪, 以祛风止痒, 为佐药;通草通经脉, 以畅血行;大枣、甘草益气健脾养血, 共为使药。用大枣, 既合归、芍以补营血, 又防桂枝、细辛燥烈大过, 伤及阴血。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通过对60例慢性荨麻疹分组疗效观察, 发现“温阳化痰”法治疗阳虚寒凝型慢性荨麻疹, 在降低血清IgE、ECP浓度及减少EOS等方面优于西替利嗪对照组。

参考文献

[1]赵辨.临床皮肤病学[M].第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613-618.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147-148.

[3]王北婴, 李仪奎.中药新药研制开发技术与方法[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790.

[4]赵辨.临床皮肤病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613.

慢性荨麻疹的治疗 篇6

关键词:慢性荨麻疹,经方,随机对照试验

慢性荨麻疹 (chronicurticaria, CU) 属于中医学中的“隐疹”或者“风疹”范畴, 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临床常表现为大小不等的风团伴瘙痒, 有时可伴有腹痛、腹泻和气促等症状, 几乎每天发生, 并持续6个月以上, 少数患者可表现为间歇性发作[1]。

中医药治疗CU报道较多, 随机对照试验、临床观察、理论探讨均有涉及, 但并未形成有效的临床证据, 因此中医药治疗并未纳入2007年版的《荨麻疹诊疗指南》中。最新的系统评价显示[2], 中药治疗CU的研究质量不高, 缺乏客观指标, 无法得出确切的疗效结论。而经方历经临床验证, 方精效宏, 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鉴于此, 本文立足于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中的经方, 对2008年1月至2014年2月发表的治疗CU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进行梳理, 并应用循证医学方法进行评述, 期望有助于临床实践与研究。

1经方治疗CU的临床应用

《伤寒杂病论》为后世尊为“方书之祖”, 其间所著方剂仍为今之所用, 中医皮肤科临床中亦尤为推崇。桂枝汤、桂枝麻黄各半汤、黄芪桂枝五物汤、当归四逆汤、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理中汤治疗CU应用于临床。

1.1桂枝汤

桂枝汤称为“群方之魁”, 由桂枝、芍药、生姜、红枣、生甘草5药组成, 是中风表虚证的临床代表方, 具有祛风散寒、发汗解表的功效。黄智微[3]将CU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 每组30例, 疗程20d。试验组给予桂枝汤为基础方, 并根据瘙痒程度、风团颜色进行加味, 日1剂, 餐后煎服。对照组口服盐酸非索非那定片, 每日1次, 每次180mg, 疗效评价参考以瘙痒程度与风团多少确定的四级评价法。结果表明两组疗效相当, 但对照出现嗜睡、腹胀、便秘等不良反应, 中药汤剂组则未出现。该研究对随机方法的产生与研究完成情况未作描述。

陈和等[4]报道加味桂枝汤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氯雷他定组, 复发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 疗效标准参照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慢性隐疹”标准, 疗程4周, 但该研究未对复发评定标准、具体的随机方法进行描述。

1.2桂枝麻黄各半汤

桂枝麻黄各半汤解表散寒, 温阳达表, 是皮肤科的常用方剂。徐静等[5]按照患者就诊顺序实现随机, 将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 各30例, 疗程28d。疗效标准参照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标准。试验组给予桂枝麻黄各半汤加味方, 日1剂。对照组口服氯苯那敏片, 每日3次, 每次8mg。结果显示试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该研究未采用正确的随机方法, 未对研究完成情况进行描述。

1.3黄芪桂枝五物汤

黄芪桂枝五物汤出自《金匮要略》血痹病篇, 患者常为“尊荣人”体质, 往往缺乏锻炼, 工作之余养尊处优, “身体不仁、汗出、易受风寒”是本方的主治病症[6]。仲亚平等[7]将CU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 每组39例, 疗程8周。试验组给予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 并根据气虚、血虚、风湿蕴肤化热等酌证加减, 日1剂, 早晚分服。对照组给予口服盐酸左西替利嗪片治疗, 每次5mg, 每日1次, 睡前服用。疗效评定选择1995年欧洲标准[8], 根据风团数目、风团直径、瘙痒程度、持续时间进行赋分。结果显示中药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西药组, 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该研究对随机方法的产生与研究完成情况未作描述。

1.4当归四逆汤

当归四逆汤由桂枝汤化裁而来, 是血虚寒凝证的代表方剂。苏德成等[9]随机分为试验组60例与对照组30例, 疗程2周。试验组采用当归四逆汤治疗, 对照组服用西替利嗪片, 每次10mg, 每日1次。疗效评定选择《实用中医皮肤病学》标准, 结果显示试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不良反应表现较对照组轻微。

1.5麻黄附子细辛汤

麻黄附子细辛汤出自《伤寒论》, 是治疗太阳、少阴两感证的专方, 主治素体阳虚, 外感风寒证。李爱杰等[10]按就诊单双日随机方法, 将患者分为试验组40例与对照组36例, 其中试验组予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 日1剂, 早晚分服。对照组口服氯雷他定片, 每次10mg, 每日1次, 疗程4周。疗效标准参照1994年《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标准。结果显示中药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西药组, 远期复发率显著低于西药组。该研究并未采用正确的随机方法, 未对研究完成情况进行描述, 也未给出复发的判定标准。

1.6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为《伤寒论》方, 主要功效微清热化瘀、疏风解表。王会丽等[11]将CU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60例与对照组30例, 疗程1月, 疗效评价参照1994年《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标准。试验组采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口服, 日1次, 早晚分服;对照组予西替利嗪片治疗, 每次10mg, 每日1次。结果表明试验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该研究未报告随机方法与安全性, 数据的完整性未知。

1.7理中汤

理中汤在《伤寒论》中主治脾胃虚寒证,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加上附子, 即附子理中汤, 主治五脏中寒, 虚寒更甚之证。莫怀民[12]将160例脾胃虚寒型CU患者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 各为80例, 疗程为28d。试验组采用附子理中汤加味, 风重、血虚者酌证加减, 日1剂, 早晚分服。对照组给予口服乌蛇止痒汤治疗, 日1剂, 早晚分服。疗效评价以瘙痒程度、风团大小及数目、皮肤划痕4项作为观察指标。结果表明试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并无1例不良反应发生。该研究未报告随机方法, 对照组选择并非标准疗法, 失访与否未报道。

2经方治疗CU临床研究的评述

2.1经方治疗特点

CU由于病因迁延, 病情较为复杂, 除风、寒、湿、热等外感邪气外, 还有不同程度的气血亏虚证, 日久化瘀, 亦有瘀血证的表现。笔者概括了近年了发表的随机对照试验, 发现上述7方的中医病因主要集中于寒、虚两方面, 虚、寒常常并存出现, 因此散寒解表、温中补虚较为常见, 所纳入的方剂中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外, 以桂枝汤相关方剂为佐证。CU临床症状、体征表现以风团、瘙痒多见, 故配合祛风、止痒, 是经方及其加减方的治疗特点。

2.2疗效评价标准

所涉及的8项临床研究中4项选择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慢性隐疹”的评价标准, 1项研究选择的是1995年欧洲的标准, 1项研究参照了《实用中医皮肤病学》标准, 另外2项研究参考标准未知。为提高疗效评价的客观性, 建议使用国家颁布或者国际公认的标准, 有助于达成共识, 对于教科书或者自拟的标准不建议继续使用。疗效判定时还应突出中医症状的特色, 所有研究均以治疗的总有效率进行研究, 而对于风团个数减少、瘙痒程度减低的分析缺乏。

此外, 有两项研究均报道了复发率的情况, 但是也未告知读者详细的复发判定标准, 这都是不恰当的。

2.3随机方法

所有8项随机对照试验均报告了随机, 6项研究未报告具体的随机方法, 因此无法直接确定研究的质量, 分析时只能认为研究质量偏低。有2项研究虽然指出了实施的方法, 包括按照就诊顺序或者是单双日随机的方法, 这些都不是正确的随机方法, 不建议继续使用。考虑到随机的好坏将直接决定研究的结果, 影响研究的质量, 因此希望在今后的研究中给予重视。

2.4对照选择

临床研究中基本都选择目前公认的治疗药物, 2007年版的荨麻疹指南中推荐使用第二代非镇静抗组胺药进行治疗CU, 如氯雷他定、咪唑斯汀、非索非那定、西替利嗪、氮卓斯汀等药物, 有1项研究中选择中药汤剂进行对照治疗, 是不合适的。因为一种方法与一种未知疗效的方法进行对照, 不符合随机对照试验设计的要求。

2.5研究完成情况与安全性报告

所有的研究均未告知是否有脱落的患者, 样本量均是按照随机分配的数字去分析, 尤其是长期随访的研究也未报告完成的情况, 这不符合临床实际和试验的客观要求。根据所有的安全性描述来看, 经方治疗较西药治疗而言, 发生不良反应少, 并且不良反应发生的程度较轻, 除麻黄连翘赤小豆临床试验未报告安全性之外, 其余试验均证实了这一点。但是鉴于研究试验设计质量的缺陷, 还难以下非常确切的结论。

3小结

通过总结经方治疗CU的随机对照试验时发现, 以方测证, 也可以看出虚、寒为疾病的主要病因, 因目前所获得的临床试验较少, 仍然需要进一步去发现可靠的经典方剂对于本病的治疗效应。

慢性荨麻疹的治疗 篇7

1 资料与方法

注:**治疗前后比较, t=9.982 P<0.01

1.1 一般资料

本组资料根据惠州市惠阳区人民医院2007年1月至2010年3月皮肤科门诊收治的慢性荨麻疹病例89例, 均符合慢性荨麻疹诊断标准。其中男性患者32例, 女性患者57例, 男∶女为1∶1.4, 最小年龄11岁, 最大年龄76岁, 平均 (37.4±15.3) 岁;病程最短1.5个月, 最长216个月, 平均 (25.34±46.11) 个月。所有患者均在医院进行过治疗, 仅服用抗过敏和/或抗组胺药, 未接受过脱敏治疗, 既往无过敏、寄生虫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病史。

1.2 变应原检测方法

采用惠州市惠阳区人民医院制备的变应原浸液, 并选择吸入变应原 (包括屋尘、尘螨、蚊子、油菜花粉、蟑螂、香烟、蒿草、豚草、兽毛、羽毛、早春花粉、晚春花粉、夏秋花粉、霉菌1、霉菌2、旧棉絮、枕垫料、床垫料、梧桐花粉) , 食入变应原 (包括淡水鱼、虾、鸡蛋、牛奶、螃蟹、猪肉、羊肉、牛肉、鸭肉、鸡肉、葱、蒜、韭菜、花生、芝麻、香菜、黄豆、辣椒、海鱼) 皮内试验。皮内试验:选择前臂屈侧为点刺部位, 做好标记后采用医用酒精常规消毒皮肤, 先滴阴性对照液, 用吸量管吸1滴变应原液和阳性对照液, 在皮肤上旁相邻距离3~4cm做标记线, 顺序为自下而上, 防止反应红晕融合;用一次性消毒点刺针垂直点在每一液滴中, 轻压刺破皮肤 (以不出血为度) , 1s后提起弃去, 使变应原少量进入皮肤, 残留试液, 反应正常, 在5~10min后拭去, 如反应强烈, 则立即拭去。5min后将全部液滴擦去;20~30min后观察并记录皮肤反应。结果判定及注意事项按文献进行。

1.3 脱敏治疗方法

吸入组采用脱敏治疗, 初次脱敏浓度要小, 皮试反应稍轻者浓度适当提高, 初次浓度1∶104开始, 0.1mL作上臂外侧皮下注射, 每周2次, 每次递增0.1mL, 每10次后浓度增加10倍, 直到浓度到1∶104作维持脱敏治疗, 剂量每次1mL, 每周期1次, 连续2~3疗程。对于单纯食物过敏者采用避免食用该食物, 在治疗头2个月规律应用抗组胺药和外用药, 症状好转后停用。

1.4 疗效评定标准[1]

1.4.1 近期疗效

治愈:风团消退, 临床体征消失, 不再复发者。好转:风团消退30%或消退后复发间隔时间延长, 瘙痒等症状减轻者。未愈:风团及瘙痒无明显改善或消退不足30%者。

1.4.2 远期疗效

长期缓解:停药后风团未再发作, 也无瘙痒等自觉症状≥1年;中期缓解:停药后无复发, 无自觉症状≥6个月<1年;短期缓解:停药后风团无复发, 无自觉症状≥3个月<6个月;复发:停药后皮损复发, 自觉瘙痒。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统计学方法采用计量t检验和计数卡方检验、直线相关分析, 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本组4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变应原皮试, 有1例完全阴性, 有1例全部假阳性, 其皮试阳性率为95%。慢性荨麻疹患者致敏物排名, 见表1。

2.2 两组患者近期疗效, 见表2。

2.3 远期疗效

我们对17例近期达痊愈的患者进行了跟踪随访 (患者来告或电话随访、手机短信等) , 因故失访2例, 实际随访到14例, 其中复发1例, 见表3。

注:χ2=6.124 P<0.05

3 讨论

慢性荨麻疹病因复杂, 易受环境和体内因素的影响, 导致病情反复, 迁延不愈。荨麻疹临床表现为大小不等的瘙痒性风团, 有时可伴有腹痛、腹泻和气促等症状。慢性荨麻疹是指皮肤风团伴瘙痒几乎每天发生, 并持续6周以上者。少数慢性荨麻疹患者可表现为间歇性发作。自身免疫性荨麻疹是慢性荨麻疹的一种特殊类型, 是指功能性自身抗体通过与高亲和性Ig E受体 (FcεRI) 交联, 激活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释放组织胺而引起的荨麻疹[2]。风团伴严重瘙痒, 反复发作, 持续6周以上, 且风团发作较频繁、持续时间较长、瘙痒较剧, 常规抗组胺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皮损分布部位主要为躯干、四肢等部位;好发年龄为中青年, 女性较多见;易伴全身症状如发热、关节痛、消化不良、发冷及胸闷等症状;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病史或家族史[3]。皮内试验:敏感性较高, 操作简便, 不需特殊设备, 是目前特异性试验最常用方法, 一般用以观察速发反应。也可观察延迟反应, 皮内试验注射变应原浸液的量为0.01~0.02m L, 一般浸液浓度为1∶100 (W/V) , 但花粉类多用1∶1000~10000浓度。检测变应原的目的, 是为了明确引起过敏的致敏原和选择特异性脱敏疗法, 所以, 检测前24~48h要停用抗组织胺类、皮质类固醇类药物, 以免影响检测结果[4]。本研究针对临床上无明确原因及诱因的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过敏原的测定, 发现其变应原皮试阳性率为95%, 说明排除了明确诱因和原因的这部分慢性荨麻疹患者, 过敏因素是其主要的发病原因。慢性荨麻疹患者的治疗比较棘手, 抗组织胺类药物有效, 但停药后复发率高[5]。本研究中完成常规脱敏治疗5个疗程后总有效率为95%, 说明特异性脱敏治疗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值得推荐。

多数急性荨麻疹可找到病因, 而慢性荨麻疹的病因则很难确定, 大多数患者无法找到病因。自身免疫性荨麻疹的自身免疫性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 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推测是自身抗体与IgE或FcεRI结合后, 内皮细胞黏附分子表达上调, 导致真皮内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聚集, 释放组织胺和白三烯类物质, 直接导致风团的迅速发生[6,7]。尽管目前诊断自身免疫性荨麻疹的金标准是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功能性释放测定法, 但仅有少数研究中心有能力进行这些检测。实际上, 自身免疫性荨麻疹早期诊断有赖于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查。

摘要:目的 探讨慢性特发性荨麻疹 (CIU) 患者自体血清皮肤试验临床应用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惠州市惠阳区人民医院2007年1月至2010年3月皮肤科门诊收治的吸入物变应原的慢性荨麻疹患者20例和食物变应原引起的慢性荨麻疹患者20例进行变应原检测和常规脱敏治疗。结果 吸入组变应原中阳性率排在前三位的是蚊子 (71.3%) 、豚草 (61.3%) 和尘螨 (55.3%) ;食物组变应原中阳性率排在前三位的是芝麻 (81.3%) 、虾 (68.7%) 和黄豆 (52.0%) 。脱敏治疗总有效率为95%。结论 空气中蚊子、豚草和尘螨以及食物中的芝麻、虾和黄豆是武汉地区慢性荨麻疹患者最主要的常见变应原;对于单纯食物过敏者采用避免食用该食物, 对于吸入组变应原检测阳性者, 特异性脱敏治疗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值得推荐。

关键词:慢性特发性荨麻疹,自身抗体,皮内试验,脱敏治疗

参考文献

[1]Kulthanan K, Jiamton S, Rutnin NO, et al.Prevalence and relevanceof the positivity of skin prick testing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urticaria[J].J Dermatol, 2008, 35 (6) :330-335.

[2]刘玲玲, 朱学骏, 姜薇等.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随机双盲研究[J].中华皮肤科杂志, 2003, 36 (6) :306-308.

[3]孙仁山, 刘荣卿.自身免疫与慢性荨麻疹[J].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 2000, 26 (3) :135-138.

[4]Cebeci F, Tanrikut A, Topcu E, et al.Association between chronicurticaria and thyroid autoimmunity[J].Eur J Dermatol, 2006, 16 (4) :402-405.

[5]Yosipovitch G, Ansari N, Goon A, et al.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pruritus in chronic idiopathic urticaria[J].Br J Dermatol, 2002, 147 (1) :32-36.

[6]朱晓亮, 曾抗, 周再高等.慢性荨麻疹患者特异性IgE检测及过敏原筛查分析[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5, 21 (10) :794-796.

慢性荨麻疹的治疗 篇8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90例患者均符合慢性荨麻疹的诊断标准[1]:出现发生及消退迅速的风团,消退后不留痕迹;明显瘙痒;每天发作并持续6周以上,依就诊顺序将病例分为A、B、C 3组,每组30例。A组男13例,女17例, 年龄15~61岁,平均(32.6±10.5)岁,病程(7.6± 4.5)年;B组男12例,女18例,年龄16~63岁,平均 (33.8±9.8)岁,病程(8.3±3.9)年;C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15~65岁,平均(34.5±10.8)岁,病程 (8.6±4.3)年。3组性别比、年龄、病程及症状体征严重程度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入选要求

接受治疗前1个月内未服用长效糖皮质激素; 4 d内未服用任何抗组胺类药物;无严重心、肝、肾、 胃等器官及系统性疾病。

1.3排除标准

正在接受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抗真菌药及糖皮质激素治疗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人工性荨麻疹、 胆碱能性荨麻疹和皮肤划痕症。

1.4治疗方法

A组口服咪唑斯汀;B组穴位埋线;C组穴位埋线 + 口服咪唑斯汀。A、C组中咪唑斯汀缓释片(商品名皿治林,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口服,每次10 mg,1次 /d,共60 d。B、C组中穴位埋线均选取曲池、膻中、血海、足三里、膈俞等穴位,两侧共10个埋线点,经常规消毒局部麻醉后,将针芯抽出2 cm, 羊肠线塞入套管针的前端,以不露出为度,膻中穴选斜刺法,选进针点在穴位上0.5 cm,绷紧皮肤将针呈30°,斜刺入皮肤达肌层,其余穴直刺,将针芯推至针管前端,以纱布按压针眼处缓慢拔出穿刺针,消毒针孔处,用创可贴粘贴。20 d埋线1次,3次为1个疗程,3组总疗程均为60 d。

1.5注意事项

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羊肠线埋入肌层或皮下组织,线头不可露在皮肤外面;掌握埋线的深度, 不要伤及内脏、大血管及神经;埋线后生活要规律, 注意保暖,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下次治疗时应稍偏离前次治疗的部位。

1.6观察项目

症状体征严重程度按Ⅳ级评分法[2],见表1。

1.7观察方法与疗效判定标准

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自觉症状及皮损消退情况。于疗程结束7 d后进行疗效评定,按照文献[3]进行疗效判定,痊愈:皮损完全消退,自觉症状全部消失;显效:皮损消退70%~90%,自觉症状明显改善; 有效:皮损消退30%~69%,自觉症状有所改善;无效:皮损消退≤30%,自觉症状无改善。总有效率 = 治愈率 + 显效率。

1.8安全性

记录发生的任何不良反应。

1.9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 χ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结果

C组有效率明显高于A、B 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A组和B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B组失访2例,C组失访1例。

2.2远期疗效

停药3个月门诊或电话随访3组痊愈患者,C组18例痊愈者复发4例,复发率为22.22%;A组6例痊愈者中复发3例,复发率为50%;B组7例痊愈者中复发3例,复发率为42.86%,C组复发率较A、 B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注:覮 A、B 组比较,P <0.05

2.3不良反应

在整个观察过程中均未见到严重的不良反应, 其中A组嗜睡8例,全身乏力6例,头晕2例,C组口干、困倦3例,全身乏力1例,头晕1例,均可耐受。3~5 d后逐渐耐受,最终完成治疗。

3讨论

慢性荨麻疹,是以皮肤、黏膜反复出现瘙痒性风团为特征的过敏性皮肤病,属于中医学“瘾疹”范畴, 其发病可能与食物、药物、感染、吸入物、物理因素、 遗传因素、内分泌及精神因素等有关。《金匮要略·历节篇》说“邪气中经则身痒而瘾疹”。中医学认为本病多因阴血不足,血虚生风,或因皮损反复发作,气血损耗加之风邪外袭,以致内不得疏泄,外不得透达, 郁于皮肤腠理之间,邪正相搏而发病。治疗应以疏风散寒、清热利湿、调和营卫、养血润燥、熄风止痒为治则。

慢性荨麻疹的治疗 篇9

方法 随机将8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44例,口服复方甘草酸苷500 mg,3次/天,同时给予盐酸氮卓斯汀2 mg,1次/天,疗程共28天;对照组42例,单独给予盐酸氮卓斯汀2 mg,2次/天,共28 天。治疗结束及停药4周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结束时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8.64%,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50%;停药4周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4.09%,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40.48%。观察组两个时段的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盐酸氮卓斯汀可提高慢性荨麻疹的治愈率。

[关键词] 复方甘草酸苷;盐酸氮卓斯汀;慢性荨麻疹

文章编号:1003-1383(2009)04-0440-02

中图分类号:R 758.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09.04.034

慢性荨麻疹是临床上常见且易复发的皮肤病,一直以来治疗效果不尽如人意。笔者从2008年3月至12月使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应用盐酸氮卓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病例选择 8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均为本院皮肤科门诊病例,男37例,女49例,年龄12~55岁,病程6~260周。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4例,对照组42例。所有病例均符合慢性荨麻疹诊断标准[1]。入选病例,无盐酸氮卓斯汀或复方甘草酸苷过敏,在1个月内未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和抗组胺药物,未在哺乳期和妊娠期内,无严重的系统性疾病。

2.治疗方法 观察组口服盐酸氮卓斯汀片(商品名敏奇,贵州云峰药业有限公司生产)2 mg,2次/天,复方甘草酸苷片(商品名:美能,日本米诺发源制药株式会社生产)3次/天,每次500 mg;对照组单用盐酸氮卓斯汀片2 mg,2次/天,两组用药28 天,于治疗结束及停药4周观察疗效。

3.疗效判断及评分标准 按4级进行评分。评分标准参照文献[2]。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总积分下降指数(SSR1)作为疗效判断依据,积分下降指数(SSR1)=(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临床痊愈为SSR1≥90%;显效SSR1≥60%;有效SSR1≥20%;无效SSR1<20%。有效率以痊愈率加显效率计。

4.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两组不同时期疗效比较 治疗结束时观察组有效率为88.64%,对照组为5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21,P<0.01,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见表1)。在停药4周后,观察组有效率为84.09%,对照组有效率为40.48%,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50,P<0.01,观察组疗效也优于对照组(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结束时疗效比较(例,%)

组别例数痊愈例数%

显效例数%

有效例数%

无效例数%有效率%

观察组442147.73 1840.91 511.36 0088.64

对照组421023.81 1126.19 1740.48 49.5250.00

表2 两组患者停药4周后疗效比较(例,%)

组别例数痊愈例数%

显效例数%

有效例数%

无效例数% 有效率%

观察组441840.91 1943.18 613.64 12.2784.09

对照组42614.29 1126.19 1638.10 921.4340.48

2.不良反应 两组分别各有2例出现不适,主要表现为轻度嗜睡和乏力,未作特殊处理,均未影响疗效观察。停药后不良反应消失。

讨论

慢性荨麻疹是以反复发生风团伴剧烈瘙痒为特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发病原因甚多,目前认为组胺是引起荨麻疹的主要炎症递质,其他如5羟色胺、乙酰胆碱、白三烯、血小板活化因子等炎症递质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复方甘草酸苷片的主要成分为甘草酸,有研究报道其具有抗变态反应、抗炎症和免疫调节作用[2]。其抗炎作用主要是通过选择性地抑制与花生四烯酸发生反应的代谢酶的活性完成的,这使得前列腺素、白三烯等炎性介质无法产生,并抑制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盐酸氮卓斯汀为一种新结构的2、3二氮杂萘酮的衍生物,是一种新型抗组胺药,不仅能拮抗H1受体,而且能抑制白三烯诱导的粒细胞趋化,拮抗血小板激活因子和缓激肽,抑制细胞释放多种炎症递质,因而具有抗变态反应作用。且其结构特异性也决定其不与心肌细胞的脂质分子结合,避免了对心肌细胞的电生理过程的影响。而且盐酸氮卓斯汀口服吸收迅速、起效快、作用强且持久,服药次数少,患者依从性好[4]。笔者应用盐酸氮卓斯汀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荨麻疹,增强了抗过敏疗效,研究结果提示联合用药在其治疗结束时和停药后4周的有效率比对照组都有明显提高,且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两药联合应用,可以提高慢性荨麻疹的治愈率,减少其复发率且不良反应小。

参考文献

[1]张学军.皮肤性病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07-108.

[2]杨勤萍,陈连军,徐金华,等.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93例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4,33(1):50.

[3]赵炳玉,周恒科.复方甘草甜素治疗荨麻疹疗效观察[M].中国医药导报,2006,3(6):80.[4]谢亚宁.盐酸氮卓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6,5(9):1338-1339.

(收稿日期:2009-05-18 修回日期:2009-08-10)

慢性荨麻疹的治疗 篇10

关键词:西替利嗪,慢怀荨麻疹,临床疗效

荨麻疹在以皮肤黏膜的瘙痒性、局限性、暂时性风团和潮红斑为主要临床特点, 是一种血管反应性皮肤病, 病程>6~8周者属慢性荨麻疹的定义, 无特效治疗方法, 为顽固性的皮肤病, 具有高复发率。本次研究选择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慢性荨麻疹的患者120例, 随机分为2组, 观察组60例采用西替利嗪治疗, 对照组60例采用仪器治疗, 对2组临床结果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120例, 均符合慢性荨麻疹的诊断标准[1]。男80例, 女40例, 年龄17~64岁, 平均33.7岁;病程2个月~3.5年。排除其它过敏性疾病及可能对治疗过程造成影响的严重疾病。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2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对过敏原采用生物共振治疗系统进行检测和治疗, 1~2次/周。观察组给予西替利嗪口服, 10mg/d。治疗12周后对临床效果进行观察。

1.3 疗效评价

痊愈:风团、瘙痒症状完全消失;显效:风团消退>80%, 瘙痒症状呈明显减轻表现;良效:风团50%~80%消退, 瘙痒有所减轻;无效:风团消退<50%, 瘙痒改善呈不明显表现。痊愈+显效+良效之和为总有效率。

效30例, 占50%;良效10例, 占16.7;无效13例, 占21.7%, 总有效率为78.3%。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 (P<0.05) , 见表1。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 计数资料行χ2检验,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痊愈20例, 占33.3%;显效27例, 占45%;良效12例, 占20%;无效1例, 占1.6%, 总有效率为98.3%。对照组痊愈7例, 占11.7%;显

注: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讨论

慢性荨麻疹在临床皮肤过敏性疾病中比较多发和常见, 对患者身心均造成一定痛苦。慢性荨麻疹病因存在一定复杂性, 尚不十分明确, 需要较长的治疗时间, 且具有较高复发率, 其发病机制与免疫性和非免疫怀均有相关性[2]。荨麻疹为免疫性时以IgE介导的I型变态反应为主要诱发因素, IgE抗体在肥大细胞吸附, 与抗原再次接触后会导致抗原抗体反应发生, 进而自肥大细胞释出组胺及其它药理活性物质引起风团形成。荨麻疹为非免疫性时多因肥大细胞受某此物质的直接刺激使花生四烯酸代谢途径发生障碍或释放炎症介质而引起。其它如发热、运动、饮酒、受冷、情绪紧张等影响因素也使荨麻疹的形成加剧, 其病理机制为以上因素直接对肥大细胞作用造成介质释放而引起。

临床对慢性荨麻疹治疗中, 多采用包括H1及H2受体拮抗剂的抗组胺药物[3]。H1受体拮抗剂依据药物动力学特性、起效速度、化学结构, 有无对H1受体的选择性和镇静作用, 以第一代和第二代H1受体拮抗剂来划分。西替利嗪拮抗H1受体的作用较强, 为第二代抗组胺药物, 且选择性较高, 故应用于慢性荨麻疹治疗中具有较好临床疗效, 在抑制炎性介质释放、抗组胺的同时, 可针对过敏原行全面的脱敏治疗, 口服简单方便、作用时间长, 起效快, 安全性好, 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赵辨.临床皮肤病学[M].第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613~618.

[2]许敏鸿, 郑茂雄, 徐莺, 等.生物共振治疗系统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5, 21 (7) :533.

上一篇:商业格局下一篇:汽油在线调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