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麻疹护理

2024-09-21

小儿麻疹护理(精选8篇)

小儿麻疹护理 篇1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是儿科常见的感染性疾病, 传染性强, 其病毒存在于患儿的口、眼分泌物及血、尿中, 主要临床表现有发热、咳嗽、流涕、眼结合膜炎、口腔麻疹黏膜斑及皮肤斑丘疹。目前上无特效抗病毒药物, 所以护理尤为重要, 合理的护理能取得良好的疗效, 在护理麻疹患儿时应注意下列环节:

1 隔离

设立麻疹专用病房, 禁止与其他患儿接触, 直到出疹后5d, 才没有传染性, 无需隔离, 有并发症者延长到出疹后10d。病室内保持空气新鲜, 通风2次/d, 避免对流风, 室温不可过高, 一般在18~20℃, 湿度55%~60%, 光线不益过强, 白天拉上窗帘, 避免光线直接照射眼睛。

2 高热的护理

绝对卧床休息, 直至皮疹消退, 体温正常, 麻疹患儿体温可高达40℃以上应采取小剂量药物降温或湿热敷, 体温维持在正常范围不利于皮疹的出现, 一般维持38℃左右, 禁止用冰枕、冷敷及酒精擦浴, 以免影响透疹, 导致并发症。密切观察体温的变化。

3 皮肤护理

保持床铺整洁干燥及皮肤清洁, 勤换内衣, 有利于体表散热与排泄, 腹泻的患儿每次排便后, 应用温热水清洗肛门及会阴部。指甲剪短, 防止患儿指甲抓痒引起继发感染。

4 五官护理:

4.1 眼部

室内光线柔和, 经常用生理盐水清洗眼部的分泌物, 保持清洁, 日间可用0.25%氯霉素眼药水滴眼, 夜间入睡前可涂红霉素眼药膏, 防止眼部继发感染。

4.2 鼻

鼻腔分泌物多时, 容易形成鼻痂, 可用生理盐水将棉签湿润后, 轻轻擦拭, 清除分泌物和鼻痂后涂少量石腊油润滑, 鼻孔周围糜烂, 可涂以抗生素软骨。

4.3 口腔护理

每日用生理盐水或2%硼酸溶液漱口, 如有恶臭, 应警惕是否口腔内有厌氧菌感染此湿应用3%双氧水清洗, 口腔溃疡处可搽锡类散、青岱散等。婴儿多喂白开水, 较大患儿用清水漱口。

5 饮食护理

一般不忌口, 高热时给予营养丰富, 易消化流食, 疹退后要供给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 尤其是富含维生素A的食品, 如动物的肝脏和胡萝卜, 防止角膜混浊、软化、穿孔, 多饮水, 可少量多次饮用白开水, 以利毒素的排泄, 如果患儿有腹泻, 应禁食含纤维多的食物, 如青菜、水果等。

6 病情观察

包括生命体征、神志和皮疹的变化, 出疹期如透疹不畅, 疹色暗紫, 持续高热、咳嗽加剧、鼻扇、喘憋、发绀、肺部罗音增多, 为并发肺炎。如患儿出现频咳、声嘶, 甚至哮吼样咳嗽, 吸气性呼吸困难三凹征, 为并发喉炎;患儿出现嗜睡、惊厥、昏迷为脑炎表现, 临床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关键词:小儿麻疹,护理

如何预防小儿荨麻疹? 篇2

幼儿园小班的豆豆,别看才3岁半,在家里的地位却很高,经常指挥家人忙前忙后,自己每天乐得却像朵花似的。这不,前几天家人打算让豆豆回老家住些日子,不仅可以四处玩玩,还可以体验一下田园生活。刚开始豆豆和其他小朋友很生疏,可没几天就变得热络起来。不过好景不长,妈妈发现豆豆腿上和背上长出许多泛红的小“水痘”,白天玩耍时还可以,晚上睡觉时出奇的痒,豆豆一直抓个不停,眼看着有几个“水痘”险些被抓破,老人说这是“水土不服”,过两天就会好,可三天过去了,豆豆的症状一点没好转,妈妈看在眼里,疼在心上,急忙带豆豆到医院去诊治,才知道是“丘疹性荨麻疹”。

认识丘疹性荨麻疹(一级)

丘疹性荨麻疹是小儿荨麻疹的一种,又称婴儿苔藓、荨麻疹样苔藓,是幼儿时期常见的一种过敏性皮肤病,常在春末、夏和初秋这样的温暖季节发病,主要发生于1岁以上3岁以下的宝宝,在青少年身上较为少见。

致病原因:大多数属于蚊虫,例如蚤、虱、螨、蠓等叮咬后引起的过敏反应。当蚊虫叮咬皮肤后注入唾液,其中含有易导致过敏的物质,由于是迟发性过敏反应,通常致敏期在10天左右。

临床表现:皮疹多为绿豆或稍大淡红色丘疹,质地坚硬,顶端常有小疱,抓破后结痂,周围有纺锤形红晕,再经搔抓后呈现风团,风团消退后可恢复原貌。好发于躯干及四肢近端,数目不定,常分批出现,散在发生或少数簇集,尤以下肢为多,左右不一定对称,一般不发生于黏膜部位,头、面部也较少被波及,但奇痒无比。同时伴有胃肠功能障碍,少数患病宝宝会有水疱出现。病程长短不一,一般一周左右多自行消退,遗留暂时性色素沉着,但新疹会陆续出现致使病程拖延较久。严重时,会因为搔痒使皮疹破溃而继发化脓感染,变成脓疱,并出现发热,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荨麻疹和水痘的区别:

有时丘疹性荨麻疹易与水痘相混淆。二者的区别是:

丘疹性荨麻疹的治疗方案(一级)

局部轻度处理:根据皮肤破损程度,可选择具有止痒、消炎作用的洗剂或乳剂外搽,如炉甘石洗剂、虫咬水等。

局部水肿严重:可在患处放置冰块或用3%硼酸溶液做冷湿敷。有时在叮咬部位出现一道红线,这是淋巴管炎,大多数与过敏反应有关,不需要特殊处理,但如果局部伴有明显的压痛,附近淋巴结已经肿大了,就应该适当给宝宝口服一些抗生素类的药物了。

口服用药:如有继发感染,以先控制感染为宜。,一般多采用既有抗组胺作用,又有镇静效果的药物,如苯海拉明、非那根、扑尔敏、赛庚定等。另外,口服乳酸钙或葡萄糖酸钙片有一定疗效。

3招预防荨麻疹(一级)

很多家长以为,像丘疹性荨麻疹一类过敏性疾病通常跟宝宝的体质有关,防不胜防。其实不然,只要做到以下三点,就能帮助宝宝远离疾病困扰:

二少——在春秋季节,让宝宝尽量少到草丛、树下或潮湿蚊虫多的地方玩耍。尽量避免吃容易产生过敏的食物,及时纠正出现的胃肠功能紊乱及消化不良症状。

二勤——勤换洗、勤晒床单被子,搞好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避免吸入花粉、粉尘等。对于像橡皮手套、染发剂、加香料的肥皂和洗涤剂、化纤和羊毛服装等容易导致宝宝过敏的物品,尽量不接触或少接触。

三杀虫——及时除害灭害,家庭中不宜饲养狗和猫,如饲养要注意搞好卫生,必要时室内喷洒杀虫剂,以消灭臭虫、跳蚤、蚊子、螨虫等与发病有关的节肢动物。

《母子健康》温馨提示

丘疹性荨麻疹简单的说就是一种皮肤过敏,属于过敏性疾病,不会传染,发病原因很复杂,有可能与接触性的化学物质、空气中的尘螨、蚊虫叮咬、食物、药物气温、情绪、压力、疲劳、甚至是荷尔蒙有关,每个人情况不同,完全是因人而异的。化验可以帮助宝宝找出过敏原,但过程相当复杂,且大多数宝宝即使做了减敏试验后仍然找不到答案。所以最终还是要靠妈妈从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的去慢慢观察,找出发病的时机与频率,当与生活中的某个细节相近时,要尽量避免接触,以减少过敏的发生。

小儿麻疹68例护理体会 篇3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3年4月~2015年3月收治的麻疹患儿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男18例,女16例;年龄2个月~11岁,平均(4.5±0.8)岁;合并症:肺炎13例,心力衰竭2例。对照组男19例,女15例;年龄3个月~12岁,平均(4.8±1.1)岁;合并症:肺炎14例,心力衰竭3例。两组均符合《儿科学》(第8版)小儿麻疹的诊断标准[2],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发热、咳嗽、流涕、口腔黏膜斑及全身斑丘疹等。两组性别、年龄、病情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入院后均予呼吸道隔离,行抗病毒、抗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以及补充维生素等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1)病房护理:患儿入院后及时进行隔离,将同病种患儿安排在同一间病房。病房每日定时开窗换气,控制室内温、湿度,使用消毒剂擦拭室内物品,紫外线消毒室内空气。高热患儿要及时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退热,勤换衣物,避免着凉。(2)皮肤护理:若患儿出现流泪、眼分泌物增多、鼻塞、流涕,需注意加强皮肤和黏膜护理,以保持皮肤干燥、清洁。每日以生理盐水对患儿行口腔护理,如其出现口角或口唇干裂,以甘油搽拭口唇部。(3)饮食护理:指导患儿进食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严重呛咳的患儿可予鼻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1)心理护理:患儿常发生呼吸困难等症状,家属常因担心出现焦虑、紧张等负性情绪。护理人员应耐心、主动与患儿家属交流,及时告知家属患儿情况,以缓解其负性心理,使其积极配合治疗。(2)呼吸道护理:麻疹患儿的呼吸道分泌物较多,护理工作中需加强呼吸道护理,以确保患儿呼吸通畅,促进分泌物排出。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若其发生喘憋、低氧血症等,即予氧气吸入。若患儿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异常,立即报告医师,以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3)健康教育: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耐心向患儿及其家属进行健康宣教,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出院时,指导患儿家长注意孩子的饮食、个人卫生,教导患儿正确的洗手方法及预防措施,告知其多休息,并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避免发生感染。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治疗1周后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

1.4判定标准

1.4.1临床疗效痊愈:皮疹完全消失,停药后体温正常,无并发症;显效:皮疹明显减少且无新鲜皮疹生成,体温基本正常,并发症明显改善;无效:麻疹斑面积未得到控制,体温上升,治疗过程中出现其他并发症[3]。

1.4.2护理满意度采用问卷形式对患儿家属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分为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4]。

1.5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3.0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计量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儿童感染麻疹病毒后,免疫力明显下降,临床表现较复杂,若处理不当,易并发肺炎、心力衰竭、喉炎等疾病,甚至造成患儿死亡[5]。目前麻疹尚无特异性疗法,无合并症的患儿经常规对症支持治疗通常可达痊愈,合并肺炎和心力衰竭的患儿,治疗过程则相对较长,且死亡率较高[6]。另外,麻疹患儿免疫力及治疗依从性均较差,因此对护理的要求相对较高。文献报道,麻疹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加强临床护理,能有效促进疾病恢复,增强治疗效果[7]。本研究中,针对麻疹患儿应用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呼吸道护理、健康教育等),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小儿麻疹临床效果显著,护理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燕.68例小儿麻疹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当代医学,201l,17(9):127.

[2]王卫平.儿科学[M].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536-538.

[3]方萍,练凤莉.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麻疹126例报告[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9(24):1886-1887.

[4]孙俊杰.优质护理在小儿麻疹合并肺炎心衰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4,9(17):219-220.

[5]陈少娟.护理干预对67例麻疹合并肺炎患儿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1,32(16):3343-3344.

[6]赵变云.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麻疹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及可行性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3):197-198.

小儿麻疹护理 篇4

关键词:优质护理,小儿麻疹,肺炎心力衰竭,护理效果

麻疹属于儿科临床一种十分多见的急性全身出疹性呼吸道疾病,麻疹还会造成患儿出现一系列并发症,肺炎是其中之一,小儿麻疹合并肺炎心力衰竭(心衰)严重威胁患儿生命健康[1]。本次研究随机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本院接收的100例小儿麻疹合并肺炎心衰患儿,通过对其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旨在为临床基于常规基础护理效果与优质护理效果对比的优质护理在小儿麻疹合并肺炎心衰中的应用研究适用提供一些思路,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本院接收的100例小儿麻疹合并肺炎心衰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50例。干预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2个月~11岁,平均年龄(6.3±1.1)岁;病程3~20 d,平均病程(7.1±1.5)d。对照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3个月~12岁,平均年龄(6.5±1.2)岁;病程3~22 d,平均病程(7.3±1.4)d。两组患儿性别、年龄以及其他健康指标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基础护理,即对患儿进行隔离,每日采取紫外线消毒,严密观测患儿体征症状等。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优质护理,具体包括:(1)饮食优质护理。(2)皮肤、口腔优质护理。确保患儿口腔卫生。(3)呼吸道优质护理。(4)健康教育。在患儿住院期间,向患儿及其家长讲述小儿麻疹的一系列常识,提升护理力度,开展宣教工作;患儿出院后,责任护理人员要向患儿及其家长介绍合理的洗手方式及防治策略,并督促其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儿的护理情况(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及治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皮肤感染、呼吸道感染、压疮)展开比较观察[2]。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护理情况对比

干预组退热时间(4.6±1.4)d、皮疹消退时间(7.6±1.3)d、住院时间(7.8±1.2)d及治愈率100.0%,优于对照组的(7.3±1.8)、(12.1±1.4)、(12.5±1.6)d及9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情况对比

干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低于对照组的16.0%(P<0.05)。见表2。

注:两组比较,P<0.05

注:两组比较,P<0.05

3 小结

在对小儿麻疹合并肺炎心衰开展治疗过程中,不仅要采取一定的临床治疗,还要给予必要的护理干预。

优质护理基于“以患儿为本”原则,要求护理人员自患儿角度出发开展护理活动。大多数小儿麻疹合并肺炎心衰患儿年龄较小,无法对自身不适进行有效表达,再加上小儿呼吸系统尚未发育完善,使得患儿生命健康面临麻疹合并肺炎心衰极大的威胁;鉴于此,对其展开优质护理,属于科学护理治疗小儿麻疹成功的关键[3]。结合本次研究结果,给予小儿麻疹合并肺炎心衰患儿优质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儿体征症状,促进患儿恢复,与研究学者报道的观点大体相同[4,5]。

总之,优质护理应用于小儿麻疹合并肺炎心衰护理效果满意,可明显降低不良反应情况发生,促进患儿痊愈,具备临床借鉴应用意义。

参考文献

[1]曹芳敏,曾白兰.优质护理服务对于减少小儿肺炎患者并发症的研究.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13(9):28-29.

[2]张莉.小儿重型麻疹合并肺炎心力衰竭56例治疗体会.中国医学创新,2008,5(30):36.

[3]芮莉萍,张丽,唐宁,等.含麻疹成分疫苗常规免疫首剂接种率评价指标分析.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44(4):617-621.

[4]林小娟.优质护理在49例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23(10):95.

小儿麻疹护理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200例小儿荨麻疹患儿病例,其中男118例,女82例,年龄3~11岁,平均(7.19±4.45)岁。入组标准[2]:结合临床症状,进行皮肤过敏源试验,确诊为小儿荨麻疹;无先天性疾病、遗传病者,无其他皮肤病;临床资料完善,家属知晓研究内容,同意入组研究。20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两组年龄和性别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遵医嘱给予用药、饮食、生活指导,进行常规健康教育,随意性较强。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接受全面护理干预。(1)心理疏导:由于荨麻疹反复发作,影响患儿正常学习和生活,痛苦较大,易产生恐惧、紧张、焦躁情绪,同时影响到家属心理状态,处理不当易引起医患纠纷。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儿、家属沟通,评估患儿心理状态,通过陪同看动画片、讲故事等方式,取得患儿信任和配合,利于后期工作开展。同时重视家属心理状态调节,详细介绍荨麻疹发病原因、症状、危害、治疗方法、配合要点等,提高家属认知水平,缓解负性情绪,积极参与到临床治疗、护理工作中。(2)瘙痒护理:嘱咐患儿不能搔抓皮肤,宜穿着宽松、柔软、穿棉内衣,并及时更换衣物、床单,避免感染。虽然热水烫洗可缓解瘙痒,但血管紧张会释放过敏源,刺激皮肤,加重病情。有条件的医院和患儿,可住入冷气病房,并播放动画片、音乐、漫画等,分散患儿注意力,缓解瘙痒及疼痛。(3)环境护理:为患儿提供一个安静、舒适、干净的病房,定时通风,设置适宜的温度、湿度,保持柔和的灯光,避免病房潮湿。禁止将宠物、花卉带入病房,也不能使用浓度高、气味呛人的消毒液,减轻患儿不适感。密切监测患儿生命体征,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积极处理。(4)饮食护理:根据患儿病情、饮食习惯,制定科学的膳食计划,以清淡为主,多进食富含纤维素、维生素的水果、蔬菜,禁食羊肉、鱼虾、咖啡、饮料等刺激之品,合理安排3餐,排除可能引起过敏的食物,确保每日营养摄入量。

1.3 评价指标

参考小儿荨麻疹疗效判定标准[3],痊愈:风团、瘙痒、红肿全部消失,随访1~2个月未见复发病例;好转:风团、红肿、瘙痒症状显著改善,随访1~2个月偶有复发病例;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或病情加重。治疗总有效率=(痊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随访3个月,详细统计两组患儿复发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和对照组治疗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有效率显著提高(P<0.05),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2 复发率

对照组复发25例,复发率为25.0%;观察组复发3例,复发率为3.00%。两组患随访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0997,P<0.05)。

3 讨论

荨麻疹是慢性变态反应性疾病,以皮肤红肿热痛、黏膜血管扩张为主要特征,虽然不会危及生命,但患病迁延难愈,对患者美观造成影响,严重困扰患者生理和心理状态,产生自卑、焦躁情绪,降低生命质量。寻找荨麻疹患儿致敏源难度大,疾病反复发作,大大增加了临床治疗、护理工作难度。荨麻疹患儿年龄小,无法清楚表达自身感受,只能通过叫喊、哭闹表示,导致家属产生负性情绪,难以配合临床工作[4]。因此在荨麻疹患儿治疗期间,实施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有利于缓解不良情绪,保障治疗效果。

全面护理干预是一种常见的护理工作模式[5],以综合护理理念为指导,为患儿提供心理、生理、环境、饮食等全面护理,强调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缓解患儿、家属负面情绪,取得其信任与配合,帮助患儿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增加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利于疾病恢复。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对荨麻疹患儿实施全面护理干预,可快速缓解临床症状,减轻患儿痛苦,提高治疗效果;同时随访期间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进一步表明了全面护理干预的优势,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李珊秀.个性化护理干预在慢性荨麻疹患者护理中的效果[J].中国医药科学,2014,4(23):128-129,172.

[2]杨红娟,李永娜.荨麻疹患者护理中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20):262-263.

[3]周积美.护理干预在荨麻疹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21(2):44-45.

[4]李淑梅.全面护理干预对小儿荨麻疹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31):198-199.

小儿麻疹护理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86例小儿麻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儿均经临床及实验室检查明确诊断为麻疹。临床表现:发热、咳嗽、流涕、麻疹黏膜斑、眼结膜炎、全身斑丘疹等。其中男46例, 女40例, 年龄3~12岁, 平均年龄 (5.8±2.0) 岁, 合并肺炎19例, 合并心力衰竭3例。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 各43例, 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儿入院后, 均予以呼吸道隔离, 实施抗感染、抗病毒、纠正水电解质平衡、补充维生素、对症支持等治疗措施。在临床护理工作方面, 对照组患儿予以常规护理, 干预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

1.2.1 常规护理

1.2.1. 1 病房护理

患儿入院后, 安排同病种患儿入住同一间病房, 及时进行隔离。住院期间, 每日定时开窗换气, 换气时间30 min/次, 2次/d。每日使用500~1000 mg/L含氯消毒剂擦拭室内物品, 如床旁桌、门把手、地面、床挡等。使用紫外线对室内空气进行消毒, 消毒时间1 h/d, 保证室内空气质量, 预防感染。控制病室内温湿度, 温度18~22℃为宜, 湿度50%~60%为宜。对有高热症状的患儿要及时采取物理降温措施或应用药物退热, 嘱患儿家属要为患儿勤换衣物, 以免着凉。

1.2.1. 2 皮肤护理

每日使用0.9%氯化钠溶液对患儿进行口腔护理, 若患儿有口唇或口角干裂现象, 使用干油涂擦唇部, 保持唇部湿润。对于有眼分泌物增多、流泪, 流涕、鼻塞症状者, 加强皮肤及黏膜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1.2.1. 3 饮食护理

为患儿提供清淡的、营养丰富的易消化饮食, 针对呛咳严重的患儿, 可予以鼻饲, 2次鼻饲间隔时间为3~4 h。每次鼻饲完成后, 都要以温水冲洗管道, 以免食物残留变质。能够自主进食者, 嘱其多饮水, 以利于毒素排出。

1.2.2 综合护理干预

综合护理干预是指在常规护理基础上, 增加健康教育、呼吸道护理、心理护理等干预措施。

1.2.2. 1 呼吸道护理

麻疹患儿的呼吸道分泌物较多, 所以护理人员要对其加强呼吸道护理, 确保呼吸道通畅, 并遵医嘱予以对症治疗, 以促进分泌物排出。治疗期间, 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 患儿若出现喘憋、低氧血症、呼吸困难等症状, 要立即予以氧气吸入 (流量2~4 L/min) , 以免吸入气体过于干燥而造成呼吸道黏膜损伤。若患儿的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发生异常, 要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并立即报告医师。

1.2.2. 2 心理护理

患病后, 患儿会出现呼吸费力、表情痛苦等表现, 在此情况下, 患儿家长常常会因为担心孩子安危而出现紧张、焦虑等负性情绪。为此, 责任护士应主动与患儿家属进行沟通、交流, 及时告知家属患儿情况, 进行必要的疾病知识宣教, 以缓解家属的焦虑、紧张心理, 使其积极配合临床工作。

1.2.2. 3 健康教育

患儿住院时向患儿及其家属进行健康知识宣教, 讲解麻疹疾病相关知识及配合要点;出院时, 责任护士要向患儿讲解正确的洗手方法及预防措施, 从而让患儿家长对孩子的个人卫生、饮食卫生引起高度重视, 并嘱患儿多休息, 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 以免发生感染。嘱家长一旦发现患儿有发热、咳嗽、流涕、麻疹黏膜斑等相关症状出现, 要立即就医。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干预组无一例死亡, 对照组3例 (6.98%) 死亡, 其余患儿全部治愈出院, 干预组的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干预组患儿的平均住院时间 (6.61±3.32) d, 对照组 (10.33±4.21) d, 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3

两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干预组1例 (2.33%) 发生皮肤感染, 对照组8例 (18.60%) 发生并发症。干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两组比较, P<0.05

3 讨论

儿童在感染麻疹病毒后, 机体的免疫力、抵抗力都会明显降低, 容易并发肺炎、喉炎等疾病, 其中肺炎性心力衰竭是最为严重的一种并发症, 可导致患儿死亡[2,3]。麻疹作为一种病毒性呼吸道疾病, 目前尚无特异性疗法, 对于无合并症者, 通过常规对症治疗, 一般都可痊愈。对于存在肺炎、肺炎性心力衰竭者, 疗程则相对较长, 并且具有较高的死亡风险。再加上麻疹患者为儿童, 其机体免疫力及治疗依从性均相对较差, 对临床护理的要求相对较高。所以, 临床上应在治疗麻疹患儿的同时, 结合其发病特点、临床表现, 从呼吸道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给予护理干预, 以提高临床疗效[4,5]。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干预组患者的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 (P<0.05) 。

综上所述, 对麻疹患儿实施全面、科学的护理干预, 有助于加快麻疹患儿病情康复, 缩短住院时间,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降低死亡率,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6]。

摘要: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麻疹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6例小儿麻疹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 各43例, 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 干预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 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组无一例死亡, 对照组死亡率6.98%, 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干预组患儿的平均住院时间 (6.61±3.32) d, 对照组为 (10.33±4.21) d, 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干预组1例 (2.33%) 发生皮肤感染, 对照组8例 (18.60%) 发生并发症, 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对麻疹患儿实施全面、科学的护理干预, 有助于加快患儿病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率,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小儿麻疹,综合护理干预,可行性

参考文献

[1]田慧芳, 韶玉兰.麦盖提县59例小儿麻疹合并肺炎心衰护理分析.中外医疗, 2009, 28 (5) :124.

[2]李碧琼.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麻疹合并肺炎中的临床应用.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 (4) :166-167.

[3]孙俊杰.优质护理在小儿麻疹合并肺炎心衰中的应用.中国实用医药, 2014, 9 (17) :219-220.

[4]林美兰.80例小儿麻疹流行特点及临床护理体会.医学信息, 2014, 9 (22) :349.

[5]李锦.热毒宁治疗小儿麻疹合并肺炎的临床护理分析.中外医学研究, 2013, 11 (29) :109-110.

小儿麻疹护理 篇7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肺炎,麻疹

麻疹为一种呼吸道的传染性疾病, 其病毒对呼吸道的黏膜进行侵犯, 引发肺炎、支气管炎等并发症[1]。为探讨小儿麻疹并肺炎行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已选取的110例小儿麻疹并肺炎患者资料,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110例小儿麻疹并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 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55例。对照组男30例, 女25例, 年龄2个月~5岁, 平均 (2.62±0.35) 岁, 病程3~20 d, 平均 (6.12±5.36) 岁;观察组男28例, 女27例, 年龄3个月~6岁, 平均 (2.85±0.56) 岁, 病程4~21 d, 平均 (6.12±5.36) 岁;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在统计学上无意义 (P>0.05) , 有可比性。

1.2 方法:针对对照组行常规的护理干预, 包括病房环境、皮肤护理、饮食、用药等护理;观察组行综合护理干预, 具体干预措施如下, 健康教育:耐心详细地向家属讲解疾病相关知识与注意饮食卫生;高热期干预:密切监测患儿体温变化, 并每隔4 h量一次体温, 减少盖被, 若体温>40 ℃或者持续高热, 用小剂量降温药物与温水擦浴, 使体温维持38~38.5 ℃;口腔干预:每天用0.90%的氯化钠型注射液对口腔进行清洗, 2次/天;皮疹观察:密切观察患儿皮疹颜色, 并进行针对性的治疗或护理。

1.3 判断标准和观察指标:据以下标准对小儿麻疹并肺炎患儿疗效予以判断, 显效:7 d后无咳嗽, 体温正常, 皮疹消退;有效:7 d后咳嗽好转, 体温正常, 大部分皮疹消退;无效:7 d后咳嗽与咳痰, 体温不正常, 部分皮疹消退[2]。参照美国波士顿健康研究所的健康调查表 (SF-36量表) 评价生活质量, 选取3个指标, 分数与质量呈正比[3]。观察疗两组疗效、皮疹消退的时间、退热时间、住院的时间与生活质量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对所有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予以分析处理, 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使用百分比 (%) 表示, 使用χ2检验, 若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情况:干预后,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36%, 比对照组58.18%高, 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 (P<0.05) , 详情如下:对照组55例, 显效20例, 有效12例, 无效23例, 总有效32例, 有效率58.18%;研究组55例, 显效35例, 有效18例, 无效2例, 总有效53例, 有效率96.36%。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两组各项时间指标情况:干预后, 观察组的皮疹消退、退热与住院的时间均比对照组少, 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 (P<0.05) , 见表1。

2.3两组生活质量的情况:干预后, 观察组的总体健康评分 (78.58±11.89) 分比对照组 (64.35±10.01) 分高, 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 (P<0.05) , 见表2。

3 讨论

麻疹的传染性极强, 肺炎为其常见并发症, 占小儿麻疹10%~15%, 其中麻疹患儿不直接因麻疹致死, 而是因为并发症;小儿患有麻疹后, 随着机体免疫力的下降, 极易继发感染, 使重症肺炎的发生率升高[4]。通过研究得到两组疗效情况:干预后,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36%比对照组58.18%高, 表明小儿麻疹并肺炎行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显著, 有利于改善其临床症状。可能因为在对患儿予以综合护理干预时, 护理人员注重健康教育, 向家属讲解麻疹与肺炎的有关知识和对饮食卫生的注意, 可以提高家属的认知度, 从而使依从性得以提高, 使其鼓励患儿积极配合医师, 并有助于抵抗力的增强, 进而有利于临床症状的改善[5]。此外, 护理人员对患儿皮疹的颜色予以密切观察, 可以及时发现不良症状并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有助于皮疹的消退, 从而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同时, 患儿高热期的体温干预, 能够使其体温尽快恢复正常, 改善临床症状[6]。

观察组的皮疹消退的时间、退热时间与住院的时间均比对照组少, 表明小儿麻疹并肺炎行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显著, 有利于减少各项时间, 促使其早日康复。可能因为在对患儿予以综合护理干预时, 护理人员对其高热期的体温状况进行密切监测, 并使用降温药物和温水擦浴, 可以减少其出现高热的现象, 有助于退热, 从而减少住院时间, 促使患儿早日康复[7,8]。观察组的总体健康评分 (78.58±11.89) 分比对照组 (64.35±10.01) 分高, 表明小儿麻疹并肺炎行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显著, 有利于提高其生活质量。可能与患儿在高热期的进水与饮食少, 加之会出现柯氏斑, 易引发口腔炎症密切相关, 在对患儿予以综合护理干预时, 护理人员对其口腔进行护理, 用0.90%的氯化钠型注射液对其口腔予以清洗, 不仅可以预防口腔炎症, 而且能改善其各项功能指标, 从而提高总体生活质量[9,10]。

综上所述, 小儿麻疹并肺炎行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 有利于改善其临床症状, 并提高生活质量,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晓红.氧气雾化吸入沐舒坦治疗麻疹并肺炎疗效的观察及护理[J].临床肺科杂志, 2012, 17 (4) :775-776.

[2]蔡静月, 杨婉霞, 苏景文, 等.热毒宁治疗小儿麻疹合并肺炎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2, 5 (14) :19-20.

[3]刘芙蓉, 罗如平, 于四景.小儿麻疹并重症肺炎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医师杂志, 2014, 16 (10) :1416-1418.

[4]Aibara M, Dobashi K, Akiyama M, et al.Effects of N-acetylcysteine and ambroxol on the production of IL-12 and IL-10 in human alveolar macrophages[J].Respiration, 2000, 67 (6) :662-671.

[5]吕丽格, 李兰凤.小儿麻疹合并重症肺炎的护理干预[J].河北医药, 2013, 35 (24) :3819-3820.

[6]刘蓉.小儿麻疹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分析[J].维吾尔医药 (上半月) , 2013 (2) :35.

[7]王瑞红.氧气雾化吸入特布他林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 (医学版) , 2012, 32 (1) :77-78.

[8]侯艳丽, 李红燕.48例小儿麻疹合并肺炎的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3, 34 (24) :3712-3713.

[9]Hirani N, Antonicelli F, Strieter R M, et al.The regulation of interleukin-8 by hypoxia in human macrophages-a potential role in the pathogenesis of the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 [J].Mol Med, 2001, 7 (1) :685-697.

小儿麻疹护理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4 年12 月~2015 年5 月接收的72 例小儿慢性荨麻疹患儿, 均经相关检查后确诊, 排除重症心、血管、肝肾功能损伤、患自身免疫疾病、药物过敏、1 周内使用抗组胺药物及1 个月内服用激素及免疫药物治疗等患儿。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 每组36 例。对照组男17 例, 女19 例, 年龄2~5 岁, 平均年龄 (3.51±1.26) 岁, 病程2~17 个月, 平均病程 (9.57±3.19) 个月;治疗组男18 例, 女18 例, 年龄2~6 岁, 平均年龄 (4.15±1.61) 岁, 病程3~22个月, 平均病程 (10.45±3.58) 个月。两组患儿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对照组患儿采用氯雷他定颗粒 ( 南京亿华药业有限公司) 进行治疗, 2~4 岁的患儿, 1 次/d口服, 2.5 mg/ 次;4~6 岁的患儿, 1 次/d口服, 5 mg/ 次。治疗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玉屏风颗粒 ( 广东环球制药有限公司) 进行治疗, 2~4 岁的患儿, 2 次/d口服, 2.5 g/ 次;4~6 岁的患儿, 2 次/d口服, 5 g/ 次。两组患儿均持续用药治疗3 个疗程, 1 个疗程为4 周。 医护人员需定期进行回访, 叮嘱家属控制患儿饮食, 忌食海鲜、高蛋白等食物, 监督其不要碰触诱发物质等。

1. 3 观察指标记录两组患儿用药治疗后的效果和复发率。

1.4疗效评定标准所有患儿治疗效果的评价均根据其临床症状恢复情况进行判定, 分为治愈、好转和无效。治愈:患儿风团和瘙痒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好转:患儿风团和瘙痒等临床症状部分消失, 停药后病情复发时间推迟, 且复发症状明显较轻;无效:患儿风团和瘙痒等临床症状均无改善迹象。总有效率=治愈率+好转率。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治愈12 例 (33.3%) , 好转15 例 (41.7%) , 无效9 例 (25.0%) , 总有效率为75.0% ;3 个疗程停药后复发11 例, 复发率为30.6% ;治疗组治愈25 例 (69.4%) , 好转8 例 (22.2%) , 无效3 例 (8.4%) , 总有效率为91.6% ;3 个疗程停药后复发4例, 复发率为11.1%。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用药治疗期间两组患儿均未发生不良反应。

3 讨论

小儿慢性荨麻疹是一种病情复杂并易复发的过敏性皮肤疾病, 又被叫做风疹团, 其病发因素除了与细菌、病毒或寄生虫等引起的过敏有关外, 还与粉尘、药物或食物等有关, 病发后患儿皮肤会出现水肿或红斑等症状, 并伴有瘙痒的情况, 对患儿的健康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对病情的确诊需要进行皮肤过敏原试验, 呈阳性者则需进行病情评估和最后确诊。临床对小儿慢性荨麻疹的治疗, 比较常用的治疗药物就是抗组胺药物, 目前主要应用的是第二代抗组胺氯雷他定颗粒, 它可以有效、快速的对过敏炎性因子进行抑制[2], 阻滞肥大细胞脱颗粒对组胺的释放, 从而起到抑制荨麻疹继续扩展的作用, 但是氯雷他定颗粒停药后易发生病情复发的情况, 从而影响其治疗效果。而有学者对小儿慢性荨麻疹进行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探析, 结果表明其不仅可以有效降低患儿病情的复发率, 而且具有较高的治疗效果。本研究在氯雷他定颗粒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了加用玉屏风颗粒联合用药, 结果与相关学者探析相符。

玉屏风颗粒属于中药, 其药物主要成分包括白术、黄芪和防风, 白术具有健脾益气、消肿利水、止汗、祛胃热等作用;黄芪具有增强机体免疫能力、利尿、补气和抗菌等作用;防风具有祛风解表、利湿和止痛等作用, 三味药合用具有益气、固表、止汗、散除风邪等功效, 并可良好的抵御外寒侵袭, 增强患儿机体抗病能力, 从而有效降低病情再次复发的几率[3]。

本研究结果显示,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 复发率为30.6%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 复发率为11.1%, 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且用药期间两组患儿均未发生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 采用氯雷他定颗粒联合玉屏风颗粒对小儿慢性荨麻疹进行治疗, 能够有效提高患儿的临床治疗效率, 具有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少等特点, 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谢龙会.玉屏风颗粒联合地氯雷他定分散片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观察.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4, 25 (6) :825-826.

[2]叶青.玉屏风颗粒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小儿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分析.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 (10) :282-283.

上一篇:曲线隧道下一篇:聚氨酯泡沫塑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