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引进

2024-07-21

三引进(共12篇)

三引进 篇1

0 引言

中国本土企业要想进步,要发挥后发优势,引进技术是关键,许多企业投入巨资引进技术,但在引进、吸收和创新三方面都做得比较好的企业很少。

光纤光缆制造也属于高科技产业,作为高技术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有出色表现的国内企业就更少了。面对国外技术封锁,长飞公司从众多国内企业中脱颖而出,在国内外光纤企业巨头倾销的疯狂绞杀中,以弱胜强,仅仅20年,成为我国光通讯产业的领军企业,连续18年产销量一直保持在全行业之首,并跻身于全球第二大光纤光缆制造企业。这一切成就的取得,长飞是如何做的呢?

1 武汉长飞公司的技术引进战略

1.1 全面引进光纤生产管理和技术

合资办厂关键是技术引进,而不是购买生产设备。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曾经有十多个单位先后从英国SGC、Heathway和法国A.S.M等设备供应公司引进光纤预制生产设备4套,光纤拉丝生产线17条。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光纤成为热门货,各地陆续上了一些光纤项目,包括法尔胜、华新藤仓、富通昭和等,厂家增至10多家,引进了国外最好的设备,规模不断壮大,形成了产业群体。但由于未能引进系统生产技术,又缺乏资金投入,生产缺乏后劲。

与其他工厂沦落成为国外的光纤加工厂相比,武汉长飞公司在成立之初,就非常重视技术引进的延续和发展。武汉长飞公司的组建,第一个在引进全套先进生产设备的同时,成功的从荷兰菲利浦引进了先进成熟的生产工艺和先进的企业管理模式。在建厂之初,合作双方就签订了为期10年《光纤技术转让合同》,合同明确规定飞利浦光纤公司向武汉长飞光纤光缆有限公司提供连续10年光纤技术转让。

于1992年底签订了与技术转让合同具有相同效应的《长飞光纤光缆公司和飞利普光纤公司按光纤技术转让实施光纤技术连续转让和提供支持的协议》。这些技术引进协议详尽规定了技术转让和技术支持的实施程序。

1.2 引进关键技术,是成功的一半

武汉长飞公司将关键技术引进作为技术引进的核心。国内其他合资光纤厂引进技术时,没有引进关键技术——预制棒制造技术。光纤预制棒是光纤生产的主要原材料,通过对预制棒进行拉长成丝状,这些丝在经过加工处理才能成为光纤。

预制棒数量决定了光纤的产量,预制棒技术是制约生产成本的主要因素。而国内大多数光纤厂,没有掌握预制棒的生产技术,只能从国外进口光纤预制棒。在这项技术上受制于人,不能进行渐进性创新,只能成为占领中国市场的加工厂。武汉长飞通过对石英原料的处理,能够自己生产光纤预制棒,质量能够达到国外同类水平,价格上便宜几倍。

2 武汉长飞公司光纤的技术吸收战略

2.1 技术消化是技术吸收的关键

光纤预制棒制造技术是光纤生产中的核心技术,也是整个光通信产业的核心和制高点。

国外大公司一直对中国进行技术封锁。如何把别人的技术变成自己的技术,关键在于技术的消化。经过十余年不断技术攻关,长飞公司全面掌握了光纤预制棒制造的核心技术PCVD光纤制造技术,逐步从单纯的技术接受向技术接受与输出双向发展,打破了国外大公司技术封锁。表明中国企业已具备与国外大公司进行技术抗衡的实力。

通过对引进技术的消化,有三项技术创新成果被飞利浦公司反向引进,分别是提高光纤拉丝速度技术、提高PCVD沉积速率技术,降低光纤衰减技术。武汉长飞公司从技术引进到技术输出,从单纯的技术接受者向技术输出者发展。

2.2 技术人才培养是技术消化的基石

根据合资双方的技术协议,明确了合资方对长飞公司人才培养义务。成立之初,长飞公司技术人员到飞利普公司接受了为期9个月的技术培训,全面了解和掌握光纤制造技术。根据10年的技术连续转让协议,先后选送大批技术人员去飞利浦公司进行技术培训。

重视优秀人才储备。2001年,长飞公司与华中科技大学合作,组建了长飞公司企业博士后工作站;2002年,长飞公司被湖北省经贸委等四家单位联合认定为湖北省省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同年,与湖北省化学研究院共同组建了湖北省光通信材料工程研究中心;2003年,与武汉理工大学光纤传感中心共同组建了“国家863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经过多年努力,长飞公司集聚了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公司现有博士及博士后9人、硕士70多人。

3 武汉长飞公司的自主创新战略

作为优秀的高新技术企业,在引进技术的基础上,长飞公司把科技自主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从1998年至今,长飞公司已在光纤光缆技术方面获得国家授权专利100多项,其中发明专利达40多项,另外,还获得了多项美国专利授权。2005年,长飞公司的“PCVD工艺制备非零色散位移单模光纤和规模化生产技术研究”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填补了国内产品空白。这是中国光纤光缆行业历史上,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国家科学成果奖,而获得此项殊荣的,仅有长飞公司一家。

长飞公司重视研发经费的投入。长飞公司每年投入的产品技术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5%以上。长飞建立了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共同研制开发光纤光缆技术和产品。2001年初,长飞正式成立了研究部,当时聚集了30名高学历的研究精英进行研究开发工作。长飞公司的研发部原来只从事光纤研发,2006年3月1日,长飞将研发部提升为研发中心,研发内容扩展到设备、光缆、器件、新工艺、新产品,研发经费由原来占销售收入的3%增加到5%。公司重视专利技术,每年都有不少于10项专利诞生。

长飞十分重视光纤光缆的国际标准制订。2004年国际电联会议决定开发一项新的国际标准“光缆链路测试方法”,长飞公司成为中国光缆行业唯一参加国际电联标准起草的单位。掌握多品种光纤生产和制造技术。光纤生产从多模为主转到多模单模兼顾,并且开发生产了特种光纤,实现了光纤品种的多样化;在光缆方面,最初仅生产层绞式和中心管式光缆,接着提供骨架式光缆和特种光缆产品。不断积累和创新逐步形成自有知识产权的新产品。

4 通过技术实现低成本领先战略

4.1 技术创新带来低成本优势

2005年11月13日,“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PCVD大尺寸低水峰单模光纤预制棒制造工艺技术开发”和“全合成光纤预制棒产业化技术”课题通过了专家验收。这种新型工艺综合了PCVD光纤的高性能特点和OVD工艺的低成本优势,从而在保持光纤具有优异性能的同时,大幅度地降低了光纤制造成本,原材料可全部实现国产化等优点,大大增强了产品市场竞争力,成为国内唯一掌握生产大预制棒及拉丝技术的企业。

4.2 通过扩大规模降低单位产品技术创新成本

2001年网络泡沫破灭后,全球光通信市场遭遇寒流,光纤需求大幅下降。光纤光缆产能过剩,产品高度同质化,品牌效应不强,低成本战略成为该产业主导战略。长飞公司自成立以来进行大规模的扩产达到七次,现在正在进行第8次扩产。2005年,长飞公司完成了第七期扩产,跃居全球第二大光纤企业。年生产能力为:预制棒450吨、光纤1500万公里、光缆30万皮长公里。光纤产品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超过40%,国际市场占有率达10%以上。2008年,又开始了第八期扩产。

长飞公司在扩大生产规模的同时,通过资本运作收购同类企业。在国内相继投资成立了长飞光纤光缆(上海)公司,长飞光纤光缆(江苏)公司,控股广东汕头奥星光缆公司。长飞公司持有中天光纤10%的股权。长飞和中天在基础原材料、工艺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方面加强科研合作。

4.3 实施全面质量管理

进行规模化生产,质量管理是关键。长飞公司为客户提供光纤光缆全面解决方案,制定实施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公司从市场调查、项目评估、合同评审、原材料的采购、产品生产、成品交付和售后服务等实行了全过程质量监控。早在1993年,长飞公司成为国内首家获得了荷兰KEMA公司颁发的ISO9002国际质量证书的企业,2002年开始公司实施2000版的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这为公司提供了严格的质量标准,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2004年12月,长飞公司正式获得由德国莱茵技术有限公司颁发的IS014001证书,为长飞在世界范围内开展国际贸易获得了环境通行证。

参考文献

[1]吕同海.浅议我国光纤光缆及通信电缆技术与产业发展[J].集团经济研究,2007(26).

[2]长飞光纤光缆有限公司坚持技术创新走名牌发展之路[J].政策,2007(6).

[3]欧阳春燕.狭路相逢强者胜—记屹立在全球光通信产业“寒冬”中的长飞[N].长江日报,2002-12-22.

三引进 篇2

在“515”人才引进三年行动计划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在全县上下深入贯彻县委全会精神、奋力冲刺“双过半”的重要节点,在全市掀起招才引智热潮、加快绿色发展的关键时刻,今天我们召开全县“515”人才引进三年行动计划推进会,目的是进一步凝聚共识、突出重点、优化服务,努力形成全县上下共推“515”建湖计划、实现人才工作上台阶的舆论氛围和整体合力。刚才徐局长和夏部长分别围绕大学生、专门人才和领军人才,对“515”建湖计划近期重点任务进行了部署,开发区、高新区、近湖街道、商务局对落实“515”建湖计划作了很好的发言。我表示同意,在此基础上,就大力实施“515”建湖计划,进一步推动全县人才工作我再提三点希望,供大家参考。

一、咬定目标,凝聚共识,切实增强实施“515”建湖计划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515”建湖计划经县委常委会研究通过,日前已经印发。目标十分明确:每年引进5600名大学生(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不低于50%)、1000名专门人才、50名领军人才,通过三年的时间,力争引进20000名海内外各类人才到建湖创新创业。虽然这一人才计划,目标定位高、组织体量大、时间要求紧,但与周边东台、大丰等兄弟市相比,我县指标还不

—1—

算高,都是市委下达我县的基本指标,也是必成指标。全县人才工作条线,必须统一思想,形成共识,把人才工作的重心充分集聚到这一目标任务上来。

实施“515”建湖计划是实现转型跨越的根本保障。实践证明,人才是发展之基、转型之石。当前,建湖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激励政策消化期,要实现从投资拉动到创新驱动,关键靠科技,根本在人才。围绕县委全会提出的“转型跨越迈上新台阶、开拓奋进建设新建湖”的发展定位,要把“2+4”产业规划蓝图真正落到实处,必须加快集聚更多的创新创业资源。实施“515”建湖计划正当其时,必将为全县更好地策应经济新常态,推动转型跨越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实施“515”建湖计划是应对区域竞争的必然要求。区域性竞争越来越表现为人才实力的竞争,谁重视人才,就有可能在区域竞争中占得先机;谁无视人才,就有可能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掉队落伍。就人才工作而言,我县正处于“标兵越跑越远、追兵越追越近”人才拼抢日趋白热化的关键时刻。当前,大市区人才工作中的区位优势愈发明显,东台、大丰以国际化视野揽才的成效也已经显现。而我县人才工作曾经拥有的基础优势则在此消彼长中逐步弱化,如果再不迎头赶上,我县将边缘化于全市人才工作的“第一方阵”。实施“515”建湖计划,发挥“28条”人才新政驱动效应,必将有力地促进各类人才竞相汇聚,带动人才工作和区域竞争力“弯道超越”。

实施“515”建湖计划是营造错位优势的有力抓手。市县

—2—

联动实施“515”计划,既是市委对各县(市、区)人才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也是比拼和检验各县(市、区)人才工作组织化程度和科学化水平的一次同台竞技。我县连续三年在全省县域层面举办“科技与人才节”,牵头举办全市先导产业航空装备产业技术交流会,主导举行全国石油机械高校院长峰会,这些人才工作的品牌活动在省、市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实施“515”建湖计划,有助于放大已有人才工作品牌效应,通过更大力度、更广领域、更宽视野的招才引智活动,让我县创新驱动的错位优势更加明显。

二、突出重点,创新举措,扎实提高“515”建湖计划的实施效益

同以往人才政策相比,“515”建湖计划目标定位更高、受惠主体更多、集成支持更大、任务也更加艰巨。我们必须坚持重点重抓,把各类人才招引与市、县人才工作的重大活动、重点工程和重要任务有机结合起来,硬化举措、扎实推进、务求实效。

要强化资源整合。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515”建湖计划以大规模、普惠制、集成化为原则,既开发“顶天立地”的领军人才,又开发“铺天盖地”的基础性和适用性人才;既需要牵头部门统筹协调、精心谋划,又需要各镇(街道、区)、各部门整体联动、合力推进。要深化“双招双引”,把招才与招商、引智与引资捆绑式推进,在宣讲招商引资政策的同时,不忘推介“515”建湖计划引才政策,努力形成“双招双引”的叠加效应。要创新“互联网+”思维,加快形成以企引才、以才引才、中介举才、网络求才等“海陆空”并举

—3— 的引才格局。

要强化需求导向。招才引智,政府引导,企业是主体。近期,全市将市县联动开展“千家企业进高校、千名人才盐城行”活动,组织市内重点园区、知名企业携带岗位需求,赴国内高校院所集中地区,分头开展人才项目专场对接活动,集中推介“515”人才政策。无论是对接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招引科技副总、邀请教授学者考察洽谈合作,还是新建引才联络站、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激发企业积极性是根本,摸准企业内在需求是前提,发挥好企业主体作用是关键,必须把功夫下在平时,要通过规模企业“家家到”,扎实提高人才招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要强化节点意识。根据年初计划安排,今年将再次市县联动,举办第五届沿海发展人才峰会,近期市委也将召开筹备会。我们要将全市沿海峰会作为展示我县人才工作整体实力的最佳窗口,及早储备人选和签约项目,实施挂图作战、销号推进。要把组织申报国家和省、市人才项目,推荐意向人选参加市、县创业大赛作为实施“515”建湖计划的有效载体,围绕时间节点要求,扎实抓好国家“千人计划”项目的遴选、申报工作,力争申报数有新提升、入选数实现零突破。全面启动实施市“515”领军人才引进计划并及时资助“515”领军人才,常态化受理并落实“515”建湖计划大学生、专门人才各项政策。要精心组织县首届创业大赛,挑选举荐精英人才参加全市第三届高层次人才创业大赛,加强跟踪对接,确保参赛率和落户率实现双赢。

三、明确责任,真抓实干,全力打造“515”建湖计划落

—4—

地生根的最优服务环境

当前,全县上下正在开展“三严三实”主题教育,全县人才工作也要以此为契机,坚持严字当头、实处着眼,务求“三个到位”,推动“515”建湖计划落地生根并开花结果。

责任落实到位。今年县委全面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在全县目标绩效任务考核中,将党建工作由资格指标列为重点工作。人才工作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如果推进落实不到位,势必影响到党建重点工作考核,各镇(街道、区)、各部门务必高度重视、从早从速抓起。对照“515”建湖计划各项目标任务,组织、人社部门要发挥好牵头抓总作用,切实抓好“515”建湖计划人才服务窗口和申报系统建设,补充服务力量,公示服务流程,努力做到能办的马上就办、不能马上办的要限时办,同时要严督实查,对目标任务落实不到位的镇(街道、区)或部门要及时通报提醒。各镇(街道、区)、各部门也要各司其职,加强横向沟通和纵向联系,努力为各类人才和用人单位提供及时高效、精心周到的服务。

政策宣传到位。今天在座的人才、政工条线人员,是宣传和落实“515”建湖计划的第一责任人,要做到守土有责,加强对人才政策的学习、消化,并做到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努力成为人才政策宣讲和应用的行家里手。要不失时机宣传推介我县“515”人才政策,充分依托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网络传媒等多样化媒体进行扩散,既宣传“515”人才政策,又宣传创新创业典型,放大示范效应,努力让各类利好充分传递到高校、人才和中介服务机构,传递到园区、企业及各

—5—

用人单位。

跟踪服务到位。围绕意向人选抓签约、签约人选抓落户、落户人选抓运行,建立健全高层次人才挂钩服务制度,对高端人才和高新产业项目等重大人才事项,要建立报备制度,确保高端人才高层对接、重要项目重点接洽。要坚持人才服务首问负责制,按管辖范围和服务职能,对个性化人才服务事项及时解决,对涉及面上的共性人才服务事项,召开联席会议会商解决,全力打造时间最短、流程最简、服务最优的创新创业环境。

同志们,全县人才工作目标十分明确,时间已经过半,希望各镇(街道、区)、各部门能对照全年目标任务,一方面及时“回头看”查漏补缺,另一方面狠抓当前、全面落市县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让我们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创新的举措、更加优厚的服务,加快实施“515”建湖计划,为推进县域转型跨越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三引进 篇3

引进德国职业教育标准

《备忘录》显示,合作三方将通过多方会议、对话论坛和派团互访等形式,推动两地职业院校、企业、教师和培训人员之间的交流;促成中方职业教育机构的管理层和教师在德国和中国参加进修、考试等项目活动,结合深圳实际,促成德国驻外商会在深圳市开设职业教育、再培训课程,与深圳职业教育市场接轨;选择合适的职业学校和大学作为合作中心,使之成为深圳与德国驻外商会示范院校,并根据深圳具体需求,加强职业再教育领域的专项合作,引进德国职业教育标准,提高深圳职业教育水平,为所需领域培养专业技术技能人才。

选派优秀师生赴德学习

三引进 篇4

一、宁波引进香港人才的意义

香港的人才优势主要体现在香港人才的国际化特点、拥有一批成熟的职业经理人队伍、具有符合宁波经济转型升级需求的人才结构,香港的现代服务业发达,人才结构偏向于现代服务业。宁波产业发展和企业转型升级,特别是高端服务业,急需香港人才。宁波城市国际化发展需要一批国际化创新型高端人才,对香港人才的需求旺盛。引进香港人才对促进宁波国际化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宁波GDP年均增长速度和居民人均年收入比较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在全国名列第10位,有着强劲的综合实力。《宁波市加快推进城市国际化行动纲要》中提出2021年-2030年,以香港等城市为标杆,因此宁波与香港的合作将更加紧密。而香港近几年经济发展疲软,就业市场不景气,这都将吸引香港人才对宁波的关注。引进香港人才对促进宁波和香港互通有无,共同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厦门引进台湾人才政策举措成效

厦门市人才政策体系以“海纳百川”人才计划,打造“人才特区”2013-2020行动纲要为主导,12个配套政策为辅。出台优惠政策激励台湾人才、健全台湾人才引进机制、承办各种人才交流会和网上平台、建立和完善台湾人才创业平台、提供优质、高效和人性化的管理服务政策。厦门引进台湾人才政策举措成效显著,初步建成高端人才聚焦、对台优势明显、科技创新活跃、人才效益彰显的“人才特区”和人才创业港。

三、宁波引进人才政策与厦门引进台湾人才政策举措比较

(一)宁波引进人才现有的政策举措

近几年宁波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引进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做好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有关问题的意见》、《关于大力引进人才和智力的实施办法》、《关于加快推进宁波紧缺人才培养工程的实施意见》、《宁波市有突出贡献专家评选奖励办法》等引进人才和促进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法规文件,大力吸引优秀人才。

(二)宁波引进人才政策与厦门相比存在的问题

宁波引进人才政策的不足之处有:1.政策激励措施辐射面小。2.人才政策体系有待完善。引进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政策优势不明显,缺少地方特色。长三角地区几个城市在重点产业和领域的重合度较高,导致人才发展的重点支持产业和领域高度重合。3.宁波高新技术产业整体规模偏小,没有形成区域经济特色的高新产业集群,对香港高素质人才的吸引力和承载力不强。4.人才交流洽谈平台缺少多样化,香港-宁波两地合作交流有待加强。

(三)厦门引进台湾人才政策举措对宁波的启示

厦门引进台湾人才政策举措主要包括环境政策、优惠政策、就业创业保障政策三个层次。1.提供良好的经济、生活环境;2.为台湾人才提供了有效的来厦途径和便利的各类政策;3.建设良好的人才生态环境;4.对台湾人才就业、创业提供了很多的优惠措施;5.提供良好的创业政策等。

四、借鉴厦门引进台湾人才政策举措,对宁波引进香港人才的对策思考

要把宁波打造成一座国际化城市,除了在经济上层面上大力发展宁波经济,加快宁波国际化大都市建设,提升宁波人才竞争力。还要从人才政策上做到以健全的政策环境吸引人才,以良好的创业环境吸引人才,以优质的生活环境吸引诸如香港等地人才纷纷来宁波发展。

(一)健全的政策环境吸引人才

1.完善现有政府人才政策,创新人才引进措施。梳理现有的人才政策体系,重点针对对香港人才的标准和优惠政策,改善人才待遇,享受与宁波居民同等社会保障权利和福利,努力降低香港人才来宁的生活成本。同时注重人才引进制度的完善和人才引进政策的规范、公平,并在人才引进措施上要不断创新。

2.拓展人才引进渠道,鼓励企业走出去吸引符合自身需求的人才。(1)把宁波已形成国际水平优势或潜力的园区和支柱产业打造成亮点,吸引高水平的香港专家和人才。(2)鼓励民营企业走出去,传递求贤若渴的信息,到香港通过宣讲形式主动向香港人才介绍企业,表达对人才的尊重。(3)加大宁波城市形象广告片在港的播放力度,搭建更多的人才交流洽谈平台,促进两地人才机构的合作交流。(4)构建香港人才流动绿色通道。

3.制定符合香港人才的柔性流动政策,吸引香港高级人才以灵活的方式来甬发展。充分利用地域优势,吸引在上海的香港人才与宁波进行柔性流动。

4.形成地方特色的引才优势,与长三角其他城市错位发展。

(二)良好的创业环境吸引人才

1.进一步加强现有园区的硬件设施建设吸引香港人才来甬创业。2.积极利用各类投资孵化器,吸引香港人才。3.加快城市国际化进程,营造平等、自由的创新氛围。4.制定和完善香港人才的创业配套政策

(三)优质的生活环境吸引人才

1.做好人才服务工作,让人才政策落到实处。加强人才服务合作整体规划,要加大接轨人事政策法规建设,保持政策法规的公开性、权威性和连续性。2.建设一批国际社区,推动建立国际化医疗卫生体系。3.创造文化认同氛围。4.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优化空气质量。

参考文献

[1]谭敏.闽台人才交流与合作的前景与策略研究[J].发展研究,2015(2).

[2]吴曙霞.宁波人才资源现状与对策研究[J].北方经济,2013(04).

人才的引进机制 篇5

对于公司专业技能要求较高的群体——司机,公司已经建立了一套善的人才引进、选拔、培养和保留机制,通过这些机制的运作,不断引进优秀人才,提升司机队伍质量,满足业务发展需求。

1、完善的人才选拔机制

为了保证人员引进和招聘质量,公司建立了一套严格完善的人才选拔机制。首先搭建了具备丰富多样的人才引进渠道: a、传统的网络招聘和人才市场渠道;b、内部员工推荐渠道;c、已与外部机构(如佛山富生拖头车培训学校、广东环球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学校等)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d、建立了内部了人员培养机制,公司建立人才梯队;e、在公司内部建立对了人员流动和选拔机制。其次制定了严格的招聘制度、流程和标准,在人员招聘上做到公开、公平、公正、科学合理,在保证人员的素质和质量的基础上,引进各类优秀人才。

2、健全的人才培养机制

公司重视各类人才,为新进人员制定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规划其职业发展方向,根 据其职业特点,量身制定培养计划和方案,安排专人负责和跟进培养计划,并安排导师帮助新员工尽快成长。例如:针对大学生,我们制定了大学生培养计划(包括实习阶段的文化培训和入职体验,入职阶段的职场知识培训和岗位历练,工作阶段的技能培训),针对普通员工培训培养计划(包括入职阶段的价值观、文化、制度培训,工作阶段技能提升培训),针对管理人员提升计划(包括管理知识和核心技能培训),通过不同类型的培训活动开展,培养各类人才,在公司内部营造了良好的人才培养氛围和韧带梯度建设机制,为公司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夯实人才基础。

3、合理的人才使用机制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公司在人才的使用上,一直坚持做到用人所长、用人所愿、专才专用、偏才偏用、大才大用、小才小用,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同时在岗位的安排上,既考虑其专业技能,又考虑其兴趣和气质,尽可能的将其安排到合适的岗位,充分做到让各类人才各得其所、用当其时、才尽其用,合理的使用各类人才。同时公司内部建立各种选拔机制和计划,如“浪花计划”、“海燕计划”、“海鹰计划”等,通过各种人才选拔机制计划,选拔各类优秀人才,真正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4、丰富多样的人才保留机制 人才是公司的第一资源,只有保留住各类人才,公司才能持续发展,为此公司制定了多种多样的人才保留政策和开展了丰富的人才保留活动。首先在公司内部建立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氛围,其次针对不同类别的人才,制定各种激励和保留政策(含薪酬和福利政策),例如:公司制定了三年、五年、七年和十年服务奖,奖励长期为公司贡献的员工,另外,针对优秀员工,公司免费提供学习生造的机会,鼓励员工继续深造;然后,开展多种多样的员工活动,如座谈会、员工旅游、员工活动日、生日活动、节日晚会等,让员工充分感受公司对员工的关怀,同时,公司成立了员工关爱基金,帮助家庭困难员工解决问题,增强员工归属感。

引进与创新 篇6

大约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开始,西方经济史学者开始注重市场史的研究,其研究的中心内容逐步由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转向制度变迁与有效率的市场发育,这可能是受到英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翰·希克斯(JohnHicks)在《经济史理论》(一九六九)一书中提出的,由传统社会过渡为近代社会的主要标志是由依靠习俗或指令分配资源的经济向自由市场经济转化的著名论断的启示。一九七三年美国经济史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道格拉斯·诺思(DouglassC.North)与罗伯特·保尔·托马斯(Robert Paul Thomas)合著的《西方世界的兴起》一书的出版,则从经济组织和制度的转变与有效率市场形成的角度对荷兰和美国之所以率先实现了近代化作出崭新的解释。其后二十余年间,欧美的各种经济史学术会议上,需求的变化、商业网络的形成、产权结构和市场组织等问题日益成为讨论的中心,有见地、予人以启迪的论著接连出现,尤其是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过程中世界贸易体系的建立和金融市场形成的研究取得硕果,对世界市场的形成赋予其在经济史上应有的地位。

随着新制度学派经济史学理论的传播,西方(主要是美国)一些研究中国经济史的学者开始应用交易成本、产权等理论研究中国的市场发育过程及其特征,对中国历史上一些重大问题作出新的解释。八十年代后期随着希克斯和诺思等人的著作被译成中文,市场问题的研究也逐步成为我国经济史学界研究的热点,但文章大多侧重于地方市场的扩大和市场的性质,而关于市场供需的变化、市场组织和制度、市场机制的特征、尤其是关于生产要素市场的形成及其对中国近代经济增长和模式影响等方面的研究尚未被涉及。《中国近代的市场发育与经济增长》可能是弥补这些方面不足的一个开端。该书奉献于读者的新见解颇多,现就笔者所识介绍如下。

一、该书作者认为,由传统经济向近代经济的转化,最根本的特征是自然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而不是雇佣劳动运用的普遍化。这种转变在中国不是自发的,而是在外来因素的作用下被迫进行的。鸦片战争后,以通商口岸为中心的中国近代市场体系的新格局逐步建立。但这种转变主要发生在与国外市场联系的这一端,以及部分中间环节,而与农业生产者联系的那一端则变化不大,内地和边远地区的农村市场仍保持着很多传统的商业习惯和特征,资本主义统一的国内市场直至一九四九年尚在形成的过程之中。该书认为各种教科书中关于买办商业高利贷网深入穷乡僻壤,国内统一市场在中国近代社会中已形成的说法是片面和缺乏根据的。

二、十九世纪后半期的中国市场基本上是一个自由竞争的市场,通过中西之间的对比,作者认为中国市场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市场的主体十分分散,这种分散性使其行为的规范遇到困难,市场组织化和协调化长期处于低水平,向具有规模效益的大中型纵向一体化企业发展的进程十分缓慢,亦在企业代替市场方面举步维艰。

三、由于市场主体习惯和组织结构的特征所决定,十九世纪后半期中国市场上的交易成本较之西方国家和他们的一些殖民地昂贵。二十世纪初年以后,国际性托拉斯组织相继进入中国,股份公司制度开始在中国兴起,这种现代企业制度的出现,使企业协调经营机制代替市场机制的改革进一步得到发展,从而降低了交易费用。但从全国范围看,这一进程是缓慢的,其作用也是有限的。

四、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史研究的最主要问题是缺乏深入的经济分析,西方经济史研究已经走过的路,不能用迎头赶上的方法予以超越。该书作者认为,诺思的新经济史理论的提出是在弄清美国经济增长的实绩以后,我们在引进和运用一种国外的新理论和新方法时,必须注意到我们与他们所处的不同条件,否则就有可能误入歧途。在没有搞清楚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真实状况,特别是没有起码的统计分析之前,即做出主观唯心主义的判断,然后匆忙转入原因的分析。这正是我国传统经济史,乃至整个历史研究的重大缺陷之一。该书在有关市场机制分析中采用了计量分析的方法,运用较为复杂的数理统计手段对数据进行处理,作出动态的描述,从而做到在经济运行的内在规律上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和理论的诠释,克服了过去研究中存在的简单化和公式化的缺陷。

笔者认为,呼唤新的理论和方法固然需要,但不能止步于介绍和引进,更应当着力于应用,以求有所发现。《中国近代的市场发育与经济增长》一书,在这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一般说来,这种探索的过程总会遇到很多困难,诸如资料的缺乏和不合用,对新理论的不精通和难于活用等等。但只有经过反复几次实践,才能对一种新方法的应用范围、可行性和局限性等方面有真正的认识。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史学界对这一过程中实验性的成果不可求全责备,更不能叶公好龙。

引进国外良种奶牛值 篇7

据介绍, 此次进口的奶牛只是国内奶企刚刚启动的奶牛进口计划中的冰山一角。目前, 我国奶企主要从澳大利亚、新西兰和乌拉圭3个国家进口奶牛, 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国家质检总局正在谈判, 希望扩增进口国, 比如开拓智利市场, 扩大引进奶源。2012年我国斥资逾2.5亿美元 (约合15.8亿元人民币) 引进了10万头小奶牛。业内人士透露, 按照国外牧场的标准化管理模式养殖的奶牛, 1头奶牛年产奶量能达到8~9 t, 经济寿命能达5~6 a, 而国内很多牧场的奶牛产奶量则远低于这一水平。目前, 每头进口奶牛完税价格为1.8~2.2万元。

与进口奶粉相比, 直接进口奶牛可能对国内奶企和消费者更为有利。从源头抓起, 就应当抓好奶牛进口, 引进高品质的奶牛, 牧场、牛舍、设备等配套设施相应都要有一个较大的提高。粗饲料要配比精准, 精饲料也要充足, 牧场管理模式也要求更加先进。笔者曾经到三元的奶牛场参观过, 完全从国外引进的奶牛、先进技术和设施, 令人大开眼界, 也增强了笔者对三元产品质量的信心。

笔者有时看到国内足球队每年花成千上亿的资金引进足球外援, 就不禁想到进口奶牛的问题。虽然国外球员与国外奶牛是两码事, 同样是引进, 各花各的钱。但从性价比上说, 笔者一直认为引进国外球员的钱花得比较冤, 而引进国外奶牛的钱就花得比较值。外国球员踢得再好、名气再大, 其实并不真正属于中国球队。国外奶牛就不一样了, 引进中国产奶, 就是中国奶 (粉) 了;而且, 外国奶牛到了中国, 经过我国专家的一番培育, 也许还有可能杂交出中西合璧的混血优良奶牛。

这些年, 笔者时常从电视上看到欧洲一些国家的奶农为了抗议奶价过低, 把牛奶倒掉。如果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角度看问题, 不妨也可以从欧洲购买一些奶牛和奶粉。这对增加欧洲奶农收入有利, 也对我国繁荣市场、扩大内需有利。

外国奶牛来到中国, 是一件非常值得欢迎的事情。在奶粉、奶牛问题上, 应不问姓资姓社, 只问姓好姓坏, 消费者自主选择, 用钞票投票。有人担心是否会影响国内奶农收入, 或是国产奶牛销路。其实, 这个担心大可不必。进口奶牛可以由国内奶农来饲养, 产量高了, 质量好了, 奶农收入一定会增加。养国产奶牛如果不赚钱, 改养国产肉牛, 牛肉价格现在也看涨, 不用在一棵树上吊死。

引进生在福建 篇8

爱上这片土地

张杰从北大哲学系毕业, 到武夷山市五夫镇挂任科技副镇长。他连续两年参与策划举办了中国五夫荷花节, 通过文化活动推广了五夫莲子, 进而提高了产品价格。“现在五夫莲子每公斤涨了10 元, 按全镇50 万公斤产量算, 农民增加了500 万元收入。”张杰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在五夫镇工作一年后, 张杰主动申请挂任当地兴贤村村支书。“两年期满, 我主动要求继续留在五夫镇、兴贤村, 因为我已深深爱上了这片土地。”

“克服长年不能与湖南亲人相见以及生活习惯、风俗不同的困难, 我渐渐爱上了上杭这片红土地, 更坚定了扎根基层、服务基层、成长在基层的信念。”上杭县挂职科技副县长徐峰如是说。

积极发挥作用

“来到这里, 专业知识发挥了大作用。”在永安的两年多时间, 李腾最大的收获应是促成了一个大项目落地———永安市中科动力新能源汽车项目。项目总投资约8 亿元, 年产6 万辆电动汽车, 达产后可实现销售收入30亿元。目前公司已拿到德国订单100辆, 国内的市场也在积极开拓中。

在柘荣, 科技副县长党帅把精力放在医药产业发展上, 依托母校人脉资源, 他主持完成《柘荣县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研究和规划》。“柘荣的生物医药初具规模, 下一步要在延伸产业链、提高品牌效应上发力。”他现在思考更多的是, 如何壮大升级传统产业, 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这两年, 莆田市城乡规划局副局长尧云利用专业知识主持出台了《莆田市关于创新规划审批管理的规定》, 有效提高了当地规划审批效率。同时, 他还借助母校资源优势邀请同济大学城乡规划专家团来湄洲湾现场把脉献策, 有力推动了《湄洲湾北岸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 的编制工作。

一晃两年过去了, 2012 年, 第一批引进生挂职即将期满, 从一名科研工作者到一名基层领导干部, 和李腾、党帅、尧云一样, 这群充满朝气和活力的名校高才生, 已扎根八闽广袤基层, 实现了华丽转身。

据初步统计, 通过2012 年引进生牵线搭桥, 我省签订校地、院地战略合作协议11 项, 争取各项补助资金4.5亿元, 协助引进对接项目近百个, 总投资超过100 亿元。

舞台更加宽广

“当前, 福建发展正迎来前所未有的难得机遇, 需要大量高素质人才。组织上为大家搭建了可以施展才华的平台, 你们来福建工作恰逢其时。”

“不管在什么岗位, 都要把实现人生价值和国家前途、人民需要紧密联系在一起, 希望你们坚定理想信念、敢于担当负责、为民务实清廉, 在福建改革发展实践中不断成长。”

……

尽管引进生都在基层工作, 但省委主要领导十分关心, 多次与他们面对面座谈交流, 对大家的成长成才寄予厚望。

对于引进生, 各地认真贯彻省委部署, 积极为大家提供干事创业的平台。以三明市为例, 这两年三明共接收18 名引进生。三明市委组织部人才办主任陈荣旺介绍, 2012 年到三明挂职的3 名博士, 因工作业绩突出、干部群众认可, 即将在更大平台上施展才华。

福建省引进知名高校优秀毕业生这一举措, 得到了中组部充分肯定, 认为福建做了一件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作。

省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表示, 相关部门将认真吸收各方面意见建议, 不断完善引进生制度, 持续推进引进生工作, 为福建改革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种羊引进注意事项 篇9

1 引种前的准备工作

1.1 制订引种计划

引种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 根据种群更新计划, 确定所需品种和数量, 有选择性地购进能提高本地种羊某种性能、满足自身要求的优良品种及个体。根据生产规模、产品市场和未来发展的方向等方面, 确定所引进种羊的数量和品种。引种量较大时, 要有计划地分批引进。

1.2 引种地的选择

必须从没有疫病流行地区, 并经过详细了解羊场是否有畜牧部门签发的《种畜禽生产许可证》、《种羊合格证》及《系谱耳号登记》的种羊场引进种羊, 同时了解该种羊的免疫程序及其具体免疫情况。

1.3 引种时间选择

远距离引羊应选在春秋两季, 这两个季节气温不热不冷, 引种地和目标地的气温差别不大, 应激少, 引种易成功。

1.4 隔离舍的准备工作

羊场应设隔离舍, 要求距离生产区有300 m以上距离, 在种羊到场的前7天, 应选择质量好的消毒剂, 对隔离舍及用具进行多次严格消毒。

1.5 药物及医疗器械的准备

种羊场应将清热解毒、抗菌消炎、驱虫消毒的药物准备好。

1.6 隔离期人员的选取

选择从事养殖专业多年, 有丰富养殖经验的人员做饲养员, 并根据引种数量安排适当的技术员人数。

2 选种时应注意的问题

2.1 种羊选择

种羊要求健康, 无任何临床病征和遗传疾患, 营养状况良好, 发育正常, 四肢要求结构合理、强健有力, 体形外貌符合品种特征和本场自身要求, 耳号清晰。种公羊要求活泼好动, 睾丸发育匀称, 成年公羊选择性欲旺盛的种羊。母羊生殖器官要求发育正常, 乳房发育良好、均匀, 四肢要求有力且结构良好。

2.2 免疫情况

要求供种场提供该场免疫程序及所购买的种羊免疫接种情况, 以及各种疫苗注射的日期。

2.3 减少应激

从1群或1个场中选择合格的种羊, 尽量减少应激反应。

3 种羊运输应注意的事项

3.1 运输前准备

(1) 使用种羊专用运输车。在运载种羊前24小时, 应使用高效的消毒剂对车辆和用具进行2次以上的严格消毒, 最好能空置1天后装羊。在装羊前用刺激性较小的消毒剂, 彻底消毒1次, 并开具消毒证明。 (2) 为了在运输过程中减少种羊应激和肢蹄损伤, 避免在运输途中死亡和感染疫病, 要求提前2小时对准备运输的种羊停止投喂饲料, 上车时不能装得太急, 注意保护种羊的肢蹄, 装羊结束后应固定好车门。 (3) 运输车的车厢还应铺上稻草、谷壳等垫料, 以降低种羊肢蹄损伤的可能性。所装载种羊的数量不要过多, 装得太密会引起挤压而导致种羊死亡。车厢应隔成若干个隔栏, 隔栏用光滑的水管制成, 避免刮伤种羊。 (4) 运输前, 应对每头种羊按1 ml/10 kg注射氟苯尼考长效抗生素, 以防止羊群途中感染细菌性疾病。

3.2 运输途中注意事项

(1) 运羊车应尽量行驶高速公路, 避免堵车, 每辆车应配备2名驾驶员交替开车, 行驶过程应尽量避免急刹车, 行驶速度不能超过80 km2/h, 在颠簸路面、拐弯处和坡路要缓慢行驶。途中应注意选择没有停放其它运载动物车辆的地点就餐, 绝不能与其它装运动物的车辆一起停放。随车应准备一些必要的工具和药品。 (2) 需要在冬夏引种的, 必须做到冬季要注意保暖, 夏天要重视防暑, 尽量避免在酷暑期装运种羊, 夏天运种羊应避免在炎热的中午装羊, 可在早晨和傍晚装运。途中应注意供给饮水, 防止种羊中暑, 一般每天2次以上。 (3) 运羊车辆应备有汽车帆布, 若遇到烈日或暴风雨时, 应将帆布遮于车顶上面, 防止烈日直射和暴风雨袭击, 车厢两边的篷布应挂起, 以便通风散热。冬季帆布应挂在车厢前上方以便挡风保暖。 (4) 注意观察羊群, 如出现呼吸急促、体温升高等异常情况, 应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 可注射抗生素和镇静退热针剂。

4 种羊到场后的工作

4.1 卸载

种羊到达目的地后, 立即对车辆、羊只及车周围地面进行消毒, 然后将种羊卸下, 按大小、公母进行分群饲养, 有损伤及其他非正常情况的种羊应立即隔开单栏饲养, 并及时治疗处理。

4.2 隔离与观察

种羊到场后必须在隔离舍隔离饲养15天以上, 严格检疫。特别是对布氏杆菌病、传染性胸膜肺炎、口蹄疫等疫病要特别重视, 须采血送有关兽医检疫部门检测, 以避免引发疾病。

4.3 加强补饲工作

由于长途运输, 羊体质很弱, 应先给羊提供淡糖盐水, 2~3小时后方可供给少量饲草, 以青料为主。每天要注意补饲精料, 补料按每只羊每天玉米粉100~150 g, 细米糠50 g, 食盐10 g, 并给予充足的饮水。

4.4 加强保健工作

种羊到场后, 由于疲劳加上环境的变化, 机体对疫病的抵抗力会降低, 饲养管理上应注意尽量减少应激, 可根据不同的应激反应在补饲料中添加一些抗应激药和维生素, 使种羊尽快恢复正常状态。种羊体能等各方面恢复正常后, 应根据已接种疫苗情况和当地疫情情况进行疫苗接种。另外, 要进行驱虫保健工作, 可使用长效伊维菌素等广谱驱虫剂进行体内外驱虫, 使其能充分发挥生长潜能。隔离期结束后, 对该批种羊进行体表消毒, 再转入生产区投入正常生产。

5 种羊应激反应病症的处理方法

种羊经过运输, 迁入地的环境条件与产地差异, 饲养方式发生改变等, 在适应期内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常见的应激反应多表现为感冒、肺炎、角膜炎、口疮、腹泻等, 处理方法如下。

5.1 感冒

病羊精神不振、头低耳耷, 发病初期皮温不均, 耳尖、鼻端和四肢末端发凉, 继而体温升高, 呼吸、脉搏加快。治疗:以解热镇痛、祛风散寒为主。肌肉注射复方氨基比林5~10 ml 或30%安乃近5~10 ml。为防止继发感染, 可同时使用抗菌素药物:复方氨基比林10 ml, 青霉素160万IU, 硫酸链霉素50 万IU, 注射用水10 ml, 肌肉注射, 每日2次。当病情严重时, 也可静脉注射青霉素160万IU×4支, 同时配以皮质激素类药物, 如地塞米松等。

5.2 羊肺炎

主要症状:病羊流鼻涕, 咳嗽, 体温升高。治疗方法: (1) 可用链霉素8万IU/kg体重, 青霉素2万IU/kg体重, 安痛定0.4 ml/kg体重, 皮下注射, 每日2次, 连用3天。 (2) 也可用卡那霉素6万IU/kg体重, 安痛定0.2 ml/kg体重, 肺部7~9肋间16号人用细针头肺内注射, 每2天1次, 连用3次。

5.3 角膜炎

症状:畏光, 流泪, 眼睑肿胀, 结膜潮红, 角膜混浊, 有脓性分泌物。病程15~20天, 大多能自愈, 少数病羊丧失视力。治疗:用2%~5%硼酸水或淡盐水洗眼, 擦干后可选用红霉素、四环素、2%黄降汞或2%可的松等眼膏点眼。

5.4 羊口疮

症状 (有唇型、蹄型、外阴型) :病羊食欲减退甚至废绝, 多数病羊的上唇或口角有散在的红斑、小结节, 水疱和脓泡。对唇型和外阴型, 先去痂垢, 用淡盐水或0.1%高锰酸钾水充分清洗创面, 然后用紫药水、冰硼散或碘甘油 (将碘酊和甘油按1∶1的比例充分混合即成) 涂抹创面, 每天1~2次, 直至痊愈。对蹄型, 用松馏油、鱼石脂涂擦。治疗中要加强护理, 羊舍应保持干燥。

5.5 腹泻

黄瓜引进品种比较试验 篇10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品种为瑞光2号、迷你1号、京乐1号、京乐2号、京乐3号、欧宝、戴多星、康德、卡斯特、萨瑞格、1025、碧玉、C-2、C-3、C-9、C-16、津绿3号、锦早3号。

1.2 试验设计

试验地点设在辽宁省海城市腾鳌镇黄士农业园区研发中心。设18个处理, 即每个品种为1个处理, 对照品种为津绿3号、锦早3号, 2次重复, 随机排列, 小区面积6m2, 每小区定植32株, 株行距25cm×50cm。

1.3 试验实施

12月30日于温室中催芽播种, 营养钵育苗。2月18日定植于日光温室中。基肥施农家肥75t/hm2、磷酸二铵375kg/hm2, 撒施。及时中耕除草, 丝线引蔓, 每7~10d灌水1次, 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防蚜虫3次。霜霉病用百菌清烟剂熏蒸、72%普力克水剂喷雾防治。

2 结果与分析

2.1 性状表现

从表1可以看出, 农艺性状表现较好的有京乐2号、C-2、戴多星、康德、欧宝、卡斯特等。其中京乐2号、戴多星、C-2首雌节位低、节间短, 属早熟类型;而康德、欧宝、卡斯特首雌节位高、节间长, 属晚熟类型。

2.2 产量表现

从表2可以看出, 引进各品种总产量均较高, 其中康德位于第1位, C-2位于第2位, C-16位于第3位, 这3个品种均明显高出2个对照品种, 对照津绿3号位于第4位, 其次是京乐3号、迷你1号、京乐2号、卡斯特、碧玉、C-9、欧宝、戴多星等, 而早期产量对比中, 京乐2号位于首位, 其次是京乐1号, 明显高于对照品种津绿3号, 津绿3号的早熟性较好, 其他依次是康德、C-2、戴多星、锦早3号、C-16、卡斯特、迷你1号、欧宝等。

2.3 抗病性表现

从表2可以看出, 由于栽培管理中进行药物防治未发生霜霉病, 枯萎病普遍发生, 只是轻重程度不同。其中较不抗枯萎病的有戴多星、C-2、卡斯特, 其次是C-16、C-3、C-9、1025, 灰霉病发病较明显的有戴多星、C-2、萨瑞格、C-3、1025。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 表现最佳的品种是康德, 其次是C-2、京乐2号、C-16、津绿3号、京乐3号、迷你1号、京乐2号、卡斯特等。C-2虽然产量较高, 但抗病性差一些, 不宜大面积种植。其他品种可能存在着区域性, 在海城表现不是很好, 有待进一步推广试验。

注:前期产量测至4月5日结束。

摘要:黄瓜引进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 康德综合性状表现最好, 其次是C-2、京乐2号、C-16、津绿3号、京乐3号、迷你1号、京乐2号、卡斯特等;其中C-2虽产量较高;但抗病性较差, 不宜大面积种植。

关键词:黄瓜,引进品种,性状,产量,抗病性

参考文献

[1]陆鸿英, 叶伟峰.水果黄瓜引种及品比试验[J].北方园艺, 2009 (10) :174-175.

[2]张广英.4个黄瓜品种比较试验[J].热带农业工程, 2009, 33 (1) :61-64.

[3]王令涛, 时小红.黄瓜新品种比较试验[J].中国瓜菜, 2008 (4) :29-30.

[4]庄叶军.无刺水果小黄瓜品种比较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 2008 (5) :21-22.

[5]文明英, 刘志华, 向左英, 等.几个黄瓜新品种比较试验[J].上海蔬菜, 2007 (5) :36-37.

引进 融合 创新 篇11

[摘 要]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要求高校必须开展国际合作,加强国际化人才的培养。青岛科技大学顺应时代要求,与德国帕德博恩大学合作成立了中德科技学院,充分利用国际化的教育资源,积极借鉴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手段,通过引进、融合和创新等措施,构筑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引进 融合 创新

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日益提高,世界各国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为此,许多国家和地区先后制定和实施了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战略措施, 加强对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日本早在1987 年就提出培养国际化人才的目标。韩国政府在1995年推出旨在“造就能够引导国际化潮流的人才”的教改方案, 加强国际理解教育、外语教育, 实施世界化教育。《美国2000 年教育目标法》提出, 要通过国际交流, 提高学生的全球意识、国际化观念;要鼓励学生到国外学习;支持各级教师、学者和其他个人的交流活动;扩大和加强外语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 加强美国人对外国文化的深刻了解。

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党中央做出了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科学判断,提出了人才强国战略。《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中特别提到,要培养造就一批职业化、现代化、国际化的优秀企业家,一批具有世界前沿水平的学科带头人。这不仅要求高等学校加快培养各类专门人才,而且要求培养具有创造和开拓精神的国际化人才。如何加快培养国际化人才,已是当前高校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

国际化人才的培养要求高等院校应主动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进一步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不断改革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培养综合型和开放型人才。在此背景下,青岛科技大学遵循“三个面向”教育思想,提出“开放战略”,着力实施“两个强化工程”,即强化学校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意识,强化学生的国际竞争能力。为此,学校大力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提高人才培养的国际化程度,在本专科、硕士到博士不同层次,理、工、经、管、文多学科上进行了国际合作教育。其中,学校与德国帕德博恩大学合作成立的中德科技学院,被誉为国内中外合作办学的典范。中德科技学院坚持“融汇东西文化精髓,培养世界一流人才”的办学宗旨,合理有效地引进和利用国外高校和企业的优质资源,进行融合与创新,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探索和实践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

一、引进国外教育资源,打造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本着借鉴吸收国外大学先进的教学、科研与管理经验,引进优质的教育资源,创建具有特色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目的,2001年,学校领导以敏锐的眼光和积极的行动争取到了德国政府“对未来投资项目”(ZIP)。2002年4月,经山东省教育厅及德国教研部批准,青岛科技大学成立了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中德科技学院,学院由青岛科技大学和德国帕德博恩大学共同组建。2003年5月,中德科技学院获得山东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并报教育部备案,正式纳入全国统一招生计划,成为山东省首批纳入全国统一招生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2005年11月,中德科技学院被正式纳入中德两国政府间教育合作项目框架(教外司欧[2005] 513号文件)。2008年1月,教育部为中德科技学院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许可证。

目前,中德科技学院开设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应用化学和自动化等本科专业。在籍本科生990名,其中有130名学生分别在德国帕德博恩大学、科布伦茨应用技术大学学习。学生在青岛科技大学完成三年的语言与基础课学习后,TestDaF考试成绩合格者,可赴德国进行专业课学习,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学分后获德国大学的学士学位,同时还有资格申请青岛科技大学的学士学位。其他学生则留在青岛科技大学继续专业课学习,修业期满,达到规定的标准,可以获得青岛科技大学的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成绩达到德国大学规定的标准,通过德方的论文答辩,还有资格申请德国大学的学士学位。获得德国学士学位后,学生还可以在德国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现在,德国帕德博恩大学与青岛科技大学的合作已不再局限于机械领域,而是开始与青岛科大的化工、材料等学科领域开展合作,从一个专业拓展到多个专业,从一个学院拓展到多个学院。

2005年12月,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专家组对中德学院的办学情况进行了评估,认为中德学院的教学水平与德国帕德博恩大学的教学水平等同。2006年4月,中国教育部考察组对中德科技学院进行评估和复核验收,对学院引进实质资源,考察组给予了高度评价:中德科技学院引进资金、资源以及中德双方交换学生等措施促进了中德两国的交流;学校与帕德博恩大学之间的国际合作,基础扎实,理论与实践都有保证。

二、融合中外优质教育资源,构筑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

中德科技学院的办学经费主要来源于德国政府“对未来投资项目”的一部分,并得到了德国教研部及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的资助。除德国国家教研部已为本项目投资了约110万欧元外,德国帕德博恩大学还提供了价值50万欧元的先进实验仪器,巴斯夫(BASF)公司捐赠了价值10万欧元的实验设备,这使得学校机械学科的部分实验设施达到了国内一流水平,实现了学科水平的提升。德国的机械技术和高等教育都处于世界前沿,而中德科技学院的专业就是机械工程及自动化领域内的专业。与青岛科大合建中德学院的德国帕德博恩大学是国立综合性大学,其机械工程系在德国全部29个机械工程院系中名列第6位,在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名列第1位。因此,如何借鉴吸收德国帕德博恩大学先进的教学、科研与管理经验,引进优质的德国教育资源,培养具有中德两国文化背景、中德两种语言能力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为中德两国的经贸、科技交流与合作提供国际化人才,就成为青岛科大重点考虑的问题。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中德双方共同制定了教学和管理方式。

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是在教学过程中实施的,教育质量的高低也体现在课程结构和教学上。教学内容的先进性与国际化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因素。在国内学习阶段,青岛科技大学与帕德博恩大学共同制定联合教学计划,由中德教师联合授课,中德两校互认学分。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学中,采用“结对”授课方法,即对每一门课程,由中德双方各派一名教师共同负责,使用中德两种语言版本的教材,用中德两种语言讲解,授课内容、授课方式及考核标准均由双方协商决定。在国外的专业课教学阶段,由帕德博恩大学教授和经中德科技学院教学和考试委员会认定的具有教授职称或博士学位的中外专家学者以德语进行讲授。两国教师相互合作,共同开课,可以弥补双方师资队伍的一些不足之处,从而达到培养国际化人才的目的。

随着信息技术在全球的普及,多媒体与网络技术为国际教育合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学院通过基于互联网的教学信息共享平台以及多媒体远程实时课堂教学系统,确保国内国外教学信息的一致性和同步性。平台基于Linux系统,是由德国帕德博恩大学项目组开发的,功能强大完善。平台能够给用户提供一定的网络空间,上传和下载各类教学资源,并形成组群。用户在平台内可以相互交流,并根据需要及时发布各类教学资源。经过两年多的建设,平台一直运转良好。目前,不仅中德学院师生100余人注册成为网络平台用户,积极利用平台开展教学活动,而且作为学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的支持信息管理平台,它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此外,它还是学校日常教育管理平台,全校范围内已有近200名教师成为注册用户,起到了良好的服务教学科研的作用。教育平台的建立,为学校教学管理等多方面合作提供了良好的网络平台。

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教学有其特殊性,学生一部分要在国内学习,一部分还将到德国继续学习。因此,学校在国内教学阶段就要培养学生适应德国的学习模式与特点。在德国,大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自学和团队学习,倡导学生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学习小组相互交流辅导的方式进行学习,教师只是进行必要的指导。这种模式与我国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育方式有很大区别。因此,项目教育平台的建设,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互相学习的能力。

中德科技学院的教学工作在中德科技学院教学与考试委员会的直接领导下,依托各学科和专业责任教授领导的研究所来开展。教学与考试委员会由青岛科技大学和帕德博恩大学双方教授组成,负责中德科技学院教学计划与考试规则的制定、师资审核、学籍学分认定、教学质量评价等工作。各责任教授通过与帕德博恩大学的对口教授保持密切的交流与沟通,全面负责学科建设、课程体系建设、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考试等具体工作的组织与运作。

教师队伍国际化是保证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最基本条件,是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关键。具有国际知识和经验的教师可以直接推动教学、科研向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因此,面向世界知名学府招聘知名学者任教,是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增强学校知名度和国际化程度的有力措施。不同文化背景的教师在一起,形成不同文化的碰撞,也有利于知识的创新。

近年来,学院加大力度引进具有海外留学背景和经历的高层次人才,使学校的师资结构加快向高层次、国际化迈进。同时,学院采取多种形式增加教师出国访问进修的数量,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到德国帕德博恩大学进修、访问和讲学,进行合作研究,学习和吸取大量新知识,了解和接触当代最新学术动态和实验设备,从而获取国际经验。几年来,学院共派出30余人,德方也先后派出60余名教授、辅导教师到青岛科技大学工作。

三、坚持创新与发展,完善中外高校合作交流机制和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

中德科技学院旨在办成一所融合中德双方优势、符合国际标准、实现自我发展、多层次办学的教学研究型学院。现在,青岛科大以中德科技学院为依托,已经建立了中德合作的机电一体化研究所、过程技术及装备研究所、节能及环保技术研究所、应用化学研究所等多个研究机构,开始引进并培养符合德国标准的博士生导师,实施符合国际标准的专业课双语教学,并将积极招收德国以及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周边国家的留学生。目前,德国帕德博恩大学已经派出了50名德国学生来青岛科大留学,学习机械专业,时间为2年,其学分为德方认可。这说明,青岛科大经过对中德双方优势资源的整合,办学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准已经得到了以严谨著称的德国人的认可。

目前,中德科技学院的机械与自动化、过程控制等专业,正准备参加欧洲有关机构的国际认证。通过国际化评估认证,中德科技学院的学分将能够在整个欧洲得到认可,可以与韩国、日本、德国、法国等国的高校合作,以中德科技学院为平台,方便中国及周边国家的学生到欧洲留学,也吸引德国及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周边国家的留学生到青岛科技大学攻读学位。学校开办的专业通过符合国际和地区标准的认证,可以使学生在异地学习获得的学分在本地得到承认,从而推动学生的国际化交流。

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适应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同时,也只有适应人类社会的发展,其自身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大学的发展也必须与我国社会发展紧密结合,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在为现代化建设服务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持续发展。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要,从根本上解决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缩小学校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中德科技学院在加强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上,采用产学研合作办学的模式培养国际化人才。

学院高度重视与企业界的联系,积极开展与巴斯夫、拜耳、大众、德固萨(DEGUSSA)等世界著名企业的合作。通过争取企业的研发课题,设立研究基金,共建窗口实验室,建立“学士后”流动站、大学生创业中心、国际工程师培训中心等措施,学院拓宽了人才培养平台,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为学生在读期间提供良好的实习机会,为他们的就业打下基础。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与企业合作搞研发,学院可以了解到工业界对教育的需求,掌握市场需求的第一手资料,反过来调整充实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更切合实际。与国际公司合作,不仅使学生得到学习和锻炼的机会,将所学的新知识用于实践中,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促使自身国际化人才素质的形成,而且有利于学院与国际接轨,参与国际竞争。

在外资企业里建立“学士后流动站”,开辟国际化就业渠道的新尝试,有利于学校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培养国际化人才,同时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更便捷的通道和更多机会。中德科技学院办学8年来,已经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毕业的89名学生,有62名已被德国大学录取为硕士研究生。有德国企业和在中国的德资企业开始“定购”中德科技学院的毕业生。学校毕业生在国际化公司的就业比例也逐年提高,在巴斯夫、拜尔、大众、德固萨、三洋、阿尔卑斯、创绩等跨国公司都可以看到学院毕业生的身影。

与跨国企业合作,不仅吸引了外资,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引入了高水平的科研人员到学校讲学,开阔了师生的学术视野,而且有利于学校调整相关专业的教学和科研方向,以培养社会需要的国际化人才。

四、结束语

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国际化人才是一个新课题,中外合作办学是培养国际化人才的新尝试。青岛科技大学中德科技学院合理有效地引进和利用国外优质的教育资源,先进的办学理念、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融合与创新,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探索和实践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

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高等教育在国家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容和形式将更加丰富多样,不仅包括人员流动,而且还包括课程国际化、跨国教育、合作科研等。国际化人才培养不仅要制定出规范化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方案,还应该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教育管理体制。实现国际化的培养目标,必须要有国际化的课程体系。只有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与国际接轨的课程体系,高校才能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

(作者简介:李庆领,青岛科技大学副校长;王守城,青岛科技大学中德科技学院院长;吕耀中,青岛科技大学国际合作学院副院长)

架起沟通桥梁引进关键人才 篇12

如何引进海外高层次的金融人才不仅是浦东, 也是上海要发展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重中之重。对此命题, 上海市欧美同学会在调研后认为, 首先要提供关键职位来吸引高层次金融人才。具体来说, 就是要引进行长 (总裁) 、副行长 (副总裁) , 引进重要的中层管理人员和高层次专门人才等。关键岗位的提供不仅仅限于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等金融业的核心业务机构, 也应拓宽到市属国有大型企业集团、投资管理公司、高校金融院系和研究机构以及市金融、税务、工商等部门。

在人才引进的过程中, 要对有关高层次金融人才的政治素质和能力素质等要素进行科学评估, 准确定位引进人才的目标, 防止人才积压和人才浪费。在这方面, 上海市欧美同学会表示, 可以发挥其人才智库的作用, 组织该会专家参与到评估中来。

【三引进】推荐阅读:

引进推广05-10

引进种羊05-15

引进筛选05-30

引进来06-04

引进06-26

引进实验07-06

引进体系07-10

引进种猪07-23

引进路径07-23

引进养殖08-07

上一篇:艺术类新生下一篇:协同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