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引进

2024-10-19

技术引进(共12篇)

技术引进 篇1

1 引言

技术引进对发展中国家企业而言, 短期内获得必要的技术是一个重要目标, 但更为重要的是, 必须要实现从技术引进的“补血功能”转化为技术引进的“造血”功能, 即通过技术引进来提高技术接受方的技术创新能力[1]。如果这个转化难以扭转的话, 则技术后起的发展中国家将成为技术引进的“奴隶”, 使原本良好的技术引进愿望成为对技术的倚赖, 并难以超越与发达国家企业之间的技术鸿沟。这也是我国政府当前号召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背景。而在通往创新的大道上, 我国政府并没有一棍子打压多年来技术引进对我国企业发展带来的巨大好处, 在充分肯定技术引进政策对我国企业和国家发展带来利益的同时, 对技术引进这种传统的技术获得模式提出新的要求, 即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实现再创新。于是在2005年的全国科技大会上明确表明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政策和实践之一。然而技术引进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 整个过程受到来自技术层面、组织层面以及国家制度层面等多方面的障碍因素影响, 因此希望通过技术引进来实现企业创新更是充满了诸多挑战[2,3]。

大量研究表明, 技术引进过程中, 相关参与方之间的有效沟通对消化吸收过程具有积极贡献[4,5,6]。为了提高技术引进对技术接受方的创新能力的贡献, 接受方往往会强调其组织内部不同职能部门之间充分进行沟通来促动。本文将通过对167家企业的数据来研究技术引进方内部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沟通模式对技术接受方的创新能力的贡献性问题。

2 理论基础

2.1 技术引进与组织创新能力

企业获得技术的方式有多种, 比如可以通过自主研究与开发以及与其他组织建立战略联盟等方式来获得技术。技术引进是企业获得技术的一种重要方式, 而且可以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实现再创新, 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的企业而言更是如此[1]。技术对企业的可持续竞争优势具有重要的作用。根据组织的资源观, 独特的、难以模仿的和具有价值的技术资源是组织所有资源中对竞争优势最具有贡献性的一种资源。技术可以让组织更加准确地预测和把握随着周围环境变化所带来的潜在商机, 并可以更快地让组织采取相应的策略。如果没有这些技术, 组织将很难进行发现和利用新的机会。通过技术引进的技术有多种, 但尤以引进程序性技术 (Procedural Technology) 为主[7]。程序性技术指的是知道如何将特定工作完成的程序, 通常通过相似情景中的经验来获得。简单地说, 就是知道如何做。这种技术通常在组织间比较难以进行正规化、明晰化, 更加难以进行转移。而在组织程序性技术之中, 关于市场方面的技术则是主要的强烈影响组织绩效的技术, 因为这类技术提高了组织发现和利用机会的能力。之所以这样说, 是因为体现在市场方面的技术有助于组织提高发现和利用机会的能力。

具体来讲, 意识到客户的问题可以有助于发现真实的市场机会;比较容易决定科技发现和技术变革等方面的市场价值;许多创新都与新技术的使用者有关, 由于这些使用者不能说清楚那些还没有开发出来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因此组织必须要通过与使用者来共享一些内隐的技术。尤其当技术可以带来一个大的突破, 即使目前市场应用性还不太明朗。技术还可以提高组织有效利用机会的能力, 比如最佳设计方案等。因此, 技术获得有助于提高组织快速利用机会的能力和提高组织的创新能力, 也可以提高对竞争对手快速响应的能力。

2.2 技术引进消化吸收过程中相关参与方之间的沟通模式

为更好地对引进技术消化吸收, 技术引进过程中非常重视通过有效沟通来实现技术整合。研究发现, 为了提高技术合作的效果, 技术接受方比较注重三个方面上的沟通, 即与技术供应商之间的沟通、技术接受方内部跨职能部门之间的沟通以及技术接受方与其主要下游客户之间的沟通[3]。本研究将重点关注技术接受方内部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沟通模式。

许多实证研究都发现来自不同部门人员之间的合作与非正式的沟通对组织绩效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4,5,6,7]。关于技术接受方内部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沟通模式, 虽然不少研究都认为这种沟通对组织的技术消化吸收和创新能力具有积极贡献, 但对具体采用的沟通模式的界定上还有很大的不同。有研究认为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整合其实就是强调不同职能部门之间沟通与互动的重要性, 其中“会议”和“文件信息交流”等则是经常用来衡量沟通效果的标志 [4,5], 会议、文件互换以及信息交流将有助于不同职能部门之间有效沟通。另外, 不同部门人员轮换也是实现跨职能部门沟通的一种重要方式 [6]。还有一些研究认为“团队工作”和“资源共享”可以有助于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沟通 [8,9], 即共同的集体目标, 相互尊重和团队工作等可以促进跨职能部门之间的沟通效果。

根据Kahn (1996) 、Kahn 和McDonough III (1997) 以及Song, Montoya-Weiss和Schmidt (1997) 等的研究, 我们可以将技术引进消化吸收过程接受方内部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沟通方式总结为十种具体形式, 即举行例行的工作会议、进行电话交谈、电子邮件交流、互换文件和资料、软件、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或设备的内部买卖、现场参观访问、专家现场指导、岗位轮换、各职能部门经理都认识到自己部门与其他部门一样重要以及各职能部门之间经常共同努力来完成某项具体任务等。可以看出, 这十种具体的沟通方式在相关方参与互动的程度以及人员的投入程度上是有显著的差异的, 比如相比岗位轮换而言, 借助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基础上的沟通方式基本上对沟通参与方的互动程度不是太高。

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相关职能部门人员可能都在进行着某种形式的沟通, 但我们认为沟通过程中人员的积极互动程度和主人翁精神对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贡献程度最为明显 (即本文的研究假设1) 。

3 实证研究

我们选择在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和环渤海经济带进行调研 (这些地方的外资企业占全国外资企业总量的60%以上) , 并重点关注投资于制造行业里的以合资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一共印发了1000份问卷, 最后问卷回收190份中, 其中有效的问卷167份, 问卷有效回收率为16.7%。而在这些回收问卷中, 有65%以上的为外资企业副总裁、人事经理、营销经理、技术研发部经理和产品开发经理等, 另有21%的填写者为外资企业的主管和项目负责人, 其余14%为外资企业的资深工程师 (平均在该外资企业服务时间超过3年) 。其中102家属于制造行业, 而65家为金融和房地产开发等行业。这些来华创业企业的平均成长时间为7.2年。

关于技术引进消化吸收过程中技术接受方内部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沟通模式的评估, 我们通过询问参与问卷调研人员“近3年, 您所在部门与公司其他部门 (如营销、制造、研发以及人事部门等) 之间在以下几个方面表现如何? (请标出最符合程度的那个数字:1=从来没有 2=很少 3=有时 4=经常 5=很经常) ”这个问题来进行评估。这里我们通过5点Likert量表, 根据Kahn (1996) 、Kahn 和McDonough III (1997) 以及Song, Montoya-Weiss和Schmidt (1997) 等的研究, 从“举行例行的工作会议、进行电话交谈、电子邮件交流、互换文件和资料、软件、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或设备的内部买卖、现场参观访问、专家现场指导、岗位轮换、各职能部门经理都认识到自己部门与其他部门一样重要以及各职能部门之间经常共同努力来完成某项具体任务等”十个方面来描述 (从“1-从来没有”到“5-很经常”) 。

企业创新能力是当今企业的一个重要能力特征, 而且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未来生存与发展[10]。虽然如此, 但目前关于企业创新能力的评估却是多种多样 (如[11,12]) 。我们这里对企业的创新能力的测量主要通过主观测量来进行。具体来说, 让填写问卷的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根据本公司与同行其他组织的对比, 对公司近3年来的表现进行主观评价。许多研究都特别关注通过组织在特定时间内获得专利的数量来描述组织的创新绩效。这是因为专利通常直接与组织的发明创造相关, 他们在授予的时候一般都是衡量过其创新和改进效果的。同时也有同时考虑组织在特定时间内的产品或服务本身的新异性来衡量组织的创新绩效的, 通常从产品或服务在国内市场以及国际市场上的新异性来衡量。这里我们同时从反映企业创新质量和创新速度 (数量) 的三个方面来衡量技术引进企业的创新能力, 即“我们在多个领域获得了专利”、“我们很快地掌握新技术和管理经验, 并使这些新技术和管理经验服务于我们公司”和“我们向市场推出了更多新产品和服务” (从“1-非常不符合”到“5-非常符合”, α=0.82) 。

4 实证结果、讨论与结论

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技术, 我们对技术接受方组织内部采取的十种沟通方式进行归纳, 得到了主要沟通模式 (见表1) 。

说明:a --这十种具体的沟通形式是综合Kahn (1996) 、Kahn 和McDonough III (1997) 以及Song, Montoya-Weiss和Schmidt (1997) 等的研究基础上得到的。

从表1可以看出, 十种具体的沟通形式可以归纳为三种主要的沟通模式。其中“进行电话交谈”、“电子邮件交流”、“互换文件/资料”以及“举行例行工作会议”等可以归纳为沟通模式1, 根据其具体内容, 我们可以将这种模式理解为基于信息通讯技术的沟通模式 (虚拟沟通) ;而“专家现场指导”、“现场参观访问”以及“软件、原材料、半成品以及成本或设备的买卖”等可以归纳为沟通模式2, 根据其具体内容, 我们可以将这种沟通模式理解为面对面的沟通;而“各职能部门经理都认为自己部门与其他部门一样重要”、“经常共同努力来完成某项具体任务”以及“岗位轮换”等可以归纳为沟通模式3, 根据其具体内容, 可以理解为基于高情感投入的沟通模式。从十种具体内容以及三种主要沟通模式来看, 可以发现, 相对沟通模式1和沟通模式2而言, 沟通模式3是需要沟通参与方在沟通过程中投入得更多 (高情感投入模式) 。

表2是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信息。从表2可以看出, 创新能力与三种主要的沟通模式之间都具备一定的相关性, 而且, 尤其是与沟通模式3之间的相关程度更高。同时, 也可以发现, 这三种沟通模式之间彼此也具备相当显著的相关性。

说明:*p<0.05; **p<0.001

为了检验本文的研究假设, 我们需要借助回归分析技术来进一步进行。表3是以技术引进方的创新能力为因变量, 以其不同职能部门之间采用的三种沟通模式为自变量的回归分析结果。

说明:**p<0.05; ***p<0.001

在检验假设之前, 应先对自变量进行多重共线性检验[16]。从表3中可以看出, 无论从容度指标来看或还是膨胀因子指标来看, 都没有出现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问题。因此, 可以放心地进行回归分析。从表3的统计结果, 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 对技术引进方而言, 其内部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采取的三种主要沟通模式对其创新能力的贡献性具有差异影响的。具体而言, 基于高情感投入的沟通模式 (沟通模式3) 对其创新能力具有尤其显著的贡献 ( =0.306, p=0.001) 。而相对之下, 沟通模式1和沟通模式2对技术引进方的创新能力的贡献程度并不显著 ( =-0.025, p=0.764; =0.099, p=0.238) 。

我们的研究从技术引进方内部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沟通模式角度出发, 对技术引进对技术接受方的创新能力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通过对167家企业的实证研究发现, 希望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实现再创新的话, 不能忽视技术引进方内部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沟通模式的选择和安排。

我们以前的研究已经发现, 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实现再创新的过程中, 技术引进方组织的知识战略的贡献性不容忽视。本研究从消化吸收过程中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沟通模式的角度再次为改善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提供了一个视角。实际上, 我们在对国内某大型汽车零配件制造企业的现场研究中已经发现, 技术引进过程中, 技术输出方、技术引进方以及关键客户之间的沟通和互动对技术引进效果的重要作用机理[3]。本文的研究将这一发现更深入了一步, 专门从技术引进方内部不同职能部门之间采取的具体沟通模式角度来剖析沟通和互动对技术引进效果的影响。我们的研究发现对正在进行技术引进的组织管理层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关于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实现再创新的解释, 同时也提供了一个管理启示, 即不同忽视职能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 因为这也正是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关键之所在。

从组织动态能力的角度来看, 本文的研究发现, 也为通过技术引进来改善创新能力的组织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证据, 即引进技术本身并不困难, 但要充分发挥技术引进的效果, 尤其是希望通过对引进技术的消化时候实现再创新的话, 引进方内部的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非常重要[9,14]。而且, 我们的研究表明, 虽然现代信息通讯技术比较发达, 为沟通提供了大大的便利, 但是, 这种基于虚拟网络技术基础上的沟通模式对引进方组织的创新能力的贡献性并不显著 (甚至是反向作用) 。这一研究也部分支持了关于虚拟沟通模式在现代管理实践中的局限性 (比如缺乏有效互动、缺乏情感投入等) [15]。另外, 虽然相对虚拟沟通而言, 面对面的沟通模式对创新能力的贡献比较好, 但如果缺乏高情感投入的话, 这种面对面的沟通也很难充分发挥其对创新能力的贡献性。我们的研究再次表明, 基于高情感投入的沟通模式在现代管理沟通中的重要性, 而且本研究也为正忙于通过技术引进来改善创新能力的组织提供了有益的管理借鉴。

技术引进 篇2

第一章 定义

1.1 “辅配件”指大量可购买到的材料,包括易耗品和其它与_________系统安装和系统配套有关的元部件,可由_________厂或转让方提供。

1.2 “合同设备”指附件十二中规定的由转让方售给被转让方的测试生产设备。

1.3 “合同工厂”指被转让方用转让方提供的技术文件和专有技术制造合同产品的唯一地点,即中国_________厂。

1.4 “合同材料”指固定网络设备、转让方软件和辅配件。

1.5 “合同产品”指合同材料制成整机,经测试可销售给最终用户。“合同产”的进一步定义见附件。

1.6 “最终用户”指合同产品的购买者。

1.7 “固定网络设备”指附件中规定的材料,为_________系统的一部分。

1.8 “模块”指本合同附件中规定的_________设备子机及由转让方售给被转让方用于制成合同产品的元部件。

1.9 “专有模块”指用于制造合同产品的元部件和组件。

1.10 “专有资料”指本合同条款规定的资料,包括软件、目标代码、源码测试设备的计算机程序、技术支持、转让方_________专有技术和其它与之相关的文件、数据、材料、及指可向被转让方公开的业务、商业、金额、计划资料。任何专有资料均由转让方标明_________“注册秘密专有”,证明其属“最高级机密类”或标明_________“保密专有”证明其属“初级机密类”。

1.11 “专有权利”指专利、版权、专有技术、商业秘密、商标和其它知识产权或指本合同终止或期满前产生的专有权利、软件或其它著作,不论转让方是否获得专利、享有版权或已注册。

1.12 “软件”指与合同产品配用的目标码计算机程序,以及与合同设备配套使用的测试源码计算机程序,以人们认可的形式提供,需经中间处理过后,由处理机编制。所有软件均按附件规定的软件许可证,由转让方许可给_________厂。

1.13 “技术支持服务”指本合同附件三和四中规定的在合同设备和合同材料和合同产品的制造、检验、调试、操作和其它有关职能方面由转让方向合同工厂人员提供的技术咨询和技术指导。

1.14 “技术文件”指本合同附件二中规定的与合同设备的操作、维护、调试和检验有关,以及与合同产品的制造有关的所有技术指标、图纸、说明、数据和其它文件。

1.15 “技术培训”指转让方在转让方工厂和合同工厂为合同产品的制造、检验、调试和操作以及为“合同设备”的安装、调试、操作和维护,对“合同工厂”人员所进行的培训。具体的培训内容和要求详见本合同附件四。

1.16 “专有技术”或“技术诀窍”指与合同材料和合同设备有关的相应的知识和经验,该知识和经验是转让当时生产中所使用的。“专有技术”由转让方以技术文件、技术支持和技术培训的形式向合同工厂提供。

1.17 “验收标准”指技术文件中规定的用以限定合同设备性能的标准。

1.18 “合同”指本许可证合同及其所有附件。

第二章 合同范围

2.1 转让方同意向被转让方转让制造合同产品的专有技术和技术文件。合同产品的制造按本合同附件十一中的说明,分一、二、三、四、五阶段实施。转让方同意为合同工厂确认并向其销售按当时的技术合作阶段在技术合作等级下制造合同产品所需的合同设备。合同工厂所需的合同设备目录见本合同附件一c。

2.2 转让方给予被转让方许可证和权利,使用转让方的技术文件和专有技术,制造合同产品,使用和/或销售形成的合同产品。合同产品的销售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其它_________制式国家,下列国家和地区除外:_________。本合同所有许可证均是含提成的(除了附件九中规定的软件许可证是免提成的以外)、非独占的、不可转让的、不可转售的。

2.3 转让方负责按本合同规定向被转让方提供与合同材料和合同设备有关的技术文件和专有技术。

2.4 转让方负责派遣其技术人员来华提供技术支持服务,并对合同设备进行验收。

2.5 转让方应尽最大努力满足合同工厂技术人员的要求,使上述技术人员能掌握1.15条中确定的技术培训。

2.6 除非经转让方书面同意另增场所,否则被转让方只能在合同工厂进行许可的合同产品制造工作。

2.7 转让方同意向被转让方出售其专有模块,被转让方按转让方授权,仅旨于制造完整的合同产品。被转让方同意使用上述专有模块进行上述制造工作。除了被转让方经本合同特许生产的模块外,被转让方应向转让方购买所有被转让方要求的专有模块。

2.8 只有事先得到转让方的书面同意,才能修改或改变转让方许可的用于合同材料或合同产品的专用资料。这有利于专有资料的质量保证、控制和标准化。被转让方同意向转让方支付工程费用,用以审批此改变或改进的内容。被转让方同意给予转让方许可证,用以制造、委托他人制造、使用和销售应用被转让方改变或改进合同材料后生产的产品。被转让方同意向转让方提供关于改变或改进的足够文件,以使转让方能将此改变或改进同样包括在转让方产品中,费用由转让方支付。

2.9 事先未经另一方书面同意,任何一方均不应让渡本合同或本合同中给予的任何权利。然而,为履行转让方在本合同中的义务,转让方可使用其任何分公司、联营公司和/或附属公司的服务。

第三章 本合同的价格

3.1 被转让方根据本合同第二章规定的内容和范围,向转让方支付合同总价和提成费,以元计价。第3.2条款中所列的价格为第一、二、三、四、五阶段的费用。合同设备价格详见附件十二。辅配件的预算性报价见附件一b,仅供参考。实际价格调整应在每次订货前由双方讨论。

3.2 费用如下:合同总价:_________;技术转让费:_________;合同设备价格:_________;测试设备:_________;加工设备和工具:_________;合同设备软件许可证费:_________。

3.3 提成费:在本合同各阶段的所有合同材料(辅配件除外)价格上提取提成费。五个阶段的提成费分别为:阶段一_________;阶段二_________;阶段三_________;阶段四_________;阶段五_________。

3.4 模块价格:转让方同意销售模块,使合同工厂能制造固定网络设备。模块价格可修改。新的模块价格应由本合同双方共同商定。

第四章 付款条件

4.1 本合同中规定的一切费用均以元计价。本合同中每个阶段均在该阶段开始日付款。各阶段开始日定义见本合同第17.2条。

4.2 本合同第三章中规定的合同总价按下列条款由被转让方付给转让方:

4.2.1 合同设备被转让方收到转让方的合同设备的货物发运通知后,应在预计发运日期前30天内,以全电开的形式通过中国_________银行及_________开具不可撤销的、不可转让的信用证。该信用证格式由双方商定,见附件十三,金额以元计,为该货运总价的百分之_________(_________%),该信用证使中国_________银行负有义务向受益人转让方支付所有款项,有效期截止至双方按本合同第9.1条的规定签署验收合格证后30天。被转让方收到货运单据后用信用证付款:转让方发运货物后,被转让方银行收到转让方的下列单据,经审核无误后,不迟于30天,支付金额的90%。

(1)全套清洁空运提单正本一份,副本四份,标明“c.f.r._________机场”,并根据本合同第6.3款标明“运费预付”,合同号和运输唛头,并注明通知目的港所在地的中国外贸运输总公司;

(2)金额为合同设备价格总价的形式发票六份;

(3)金额为合同设备价格_________%的商业发票正本六份;

(4)即期汇票一式两份;

(5)详细包装清单一式六份;

(6)原产地证明一式两份。

4.2.2 一至五阶段的所有的技术转让费、技术文件费、技术培训费和技术支持服务费均以元电汇,通过中国_________银行和_________银行分行支付。根据本合同第13.2条,一切应由转让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缴纳的所得税应由被转让方预扣并代表转让方向有关税务机构缴纳,付款收据应立即传真和邮寄给转让方,本章所列费用按下列比例支付:

(1)阶段一合同生效后30天内,被转让方收到下列单据后,(1)转让方国家有关当局出具的有效出口许可证影印本一份,或转让方有关当局出具的信函一份,声明不需要出口许可证;(2)金额为上述费用_________%的商业发票六份。被转让方以全电开的方式向转让方支付_________%的技术转让费、技术文件费、技术培训费和技术支持服务费。另外,转让方应提供以被转让方为受益人的保函正、副本各一份,格式见附件十四,金额为上述费用的_________%。阶段一预定的技术培训课程结束后,本保函即失效。

(2)阶段2开始后30天内,收到金额为上述费用_________%的商业发票六份及全套标有“运费预付”和合同号、运输唛头,仅用于支付技术文件费的空运提单后,被转让方以全电开的方式向转让方支付_________%的技术转让费、技术文件费、技术培训费和技术支持服务费。

(3)阶段3开始后30天内,收到金额为上述费用_________%的商业发票六份,及全套标有“运费预付”和合同号、运输唛头,仅用于支付技术文件费的空运提单后,被转让方以全电开的方式向转让方支付_________%的技术文件费、技术培训费和技术支持费。

(4)阶段4开始后30天内,收到金额为上述费用_________%的商业发票六份,以及全套标有“运费预付”和合同号、运输唛头,仅用于支付技术文件费的空运提单后,被转让方以全电开方式向转让方支付_________%的技术转让费、技术文件费、技术培训费和技术支持服务费。

(5)阶段5开始后30天内,收到金额为上述费用_________%的商业发票六份,以及全套标有“运费预付”和合同号、运输唛头,仅用于支付技术文件费的空运提单后,被转让方以全电开方式向转让方支付_________%的技术转让费、技术文件费、技术培训费和技术支持服务费。另外,转让方应提供以被转让方为受益人,金额为上述费用的_________%的不可撤销的保函正副本各一份,格式见附件十四。阶段五合同产品的最终验收合格后,本保函即失效。

4.2.3 合同设备软件许可证费。

合同设备软件许可证费用总额应不迟于合同设备第一次预计装运前30天,电汇支付。

4.3 提成费由被转让方在一至五阶段签订合同材料购买订单后,不迟于30天向转让方电汇支付。但是,提成费和合同材料费发票单独开具。

4.4 对转让方对cif条件发运的任何货物,被转让方同意,由外国保险公司出具的金额为货运值_________%,投保了一切险的自行保险证明应为足够的保险凭证。保险期截止至货物运抵中华人民共和国_________机场。

4.5 被转让方应不断履行购买订单,向转让方购买合同材料。被转让方向转让方购买合同材料,其付款条件同本合同第4.2.1规定。但有关合同材料的验收合格证规定见本合同第9.2条。而按第4.2.1.b.2所述,验收合格证参见第9.1条,在此则应参见第9.2条。

第五章 交付方式

5.1 技术文件

5.1.1 转让方cif中国_________机场向被转让方交付本合同附件二规定的所有技术文件。

5.1.2 当技术文件到达中国_________机场后,该技术文件的所有权和损失风险即由转让方转换至被转让方。

5.1.3 _________机场在技术文件空运提单上所盖的日期戳为技术资料实际交付的日期。

5.1.4 每批技术文件发运前一星期,转让方应将本合同号、预计启运日期、大概包数、大概重量用电传或传真通知被转让方。每批技术文件发运后48小时内,转让方应将本合同号、发运日期、空运提单号、包(件)数量和重量用电传或传真通知被转让方及被转让方指定的中国境内内陆货运公司,并在每批技术文件发运后两个工作日内将下列单据用_________或快件寄给被转让方及合同工厂:(1)两份技术文件空运提单;(2)两分技术文件装箱单。

5.1.5 转让方提供给被转让方的技术文件用英文写就。

5.1.6 转让方提供给被让方的技术文件按照本合同附件二检验。

5.1.7 如转让方提供给被转让方的文件有丢失、损坏和/或不完整,转让方在收到被转让方书面通知后30天内,免费将技术文件重寄或补发给被转让方。

5.1.8 转让方提供给被转让方的技术文件应装在适于长途运输、多次转运,具防潮、防雨保护措施的包装箱内。装运预计日期以及重量超过_________公吨和尺寸超过_________立方米的超大超重合同设备的包装草图和装运危险合同设备时应采取的预防措施,各一式七份。

5.2.3 海运(空运)提单上的日期为合同设备和合同材料的实际交付日期。

5.2.4 根据合同第5.2.1款,转让方在被转让方指定的港口(或机场)将合同设备和合同材料装上被转让方指定的运输工具。转让方将合同设备和合同材料转交给被转让方指定的承运人后,合同设备和合同材料的损失风险、所有权立即由转让方转移至被转让方。

5.2.5 每次装运前,转让方应用电传或传真或电报尽快将下列内容通知被转让方:合同编号:_________;目的地:_________;货物准备就绪日期:_________;总体积:_________;总毛重:_________;总件数:_________;装运港(或机场):_________。

5.2.6 转让方应在每批合同设备和合同材料完全装上承运工具前四十八小时内,将合同号、商品名、数量、尺寸、毛重、发票以及预计到达日期,以电传或电报通知被转让方。发运前,被转让方负责办理货物保险。如因转让方未及时通知,致使货物未及时投保,由此产生的任何及所有损失均由转让方承担。如系危险品(例如易爆材料),转让方应将其性质及搬运方法电告被转让方和目的港所在地的中国外贸运输总公司。

第六章 包装和唛头

6.1 所有待运合同设备和合同材料都必须包装坚固,适合所选的长途运输方式及式次搬运装卸。为了确保合同设备和合同材料在运输过程中安全无损,需根据合同设备和合同材料中不同货物的性能和要求,采取合理保护措施,防潮、防锈、防震、防腐蚀。被转让方与转让方承认合同设备和合同材料由精密电子组成,因此,将尽力保证这些货物有防雨、防热、防湿、防震保护。如被转让方要求提供长途海运用包装及无防护内陆运输和存放用包装,转让方应提供包装,费用另加。转让方对包装不当负有责任,并对因包装不慎或不当导致的锈损负有责任。

6.2 转让方应在每包散装附件上标上合同号、合同设备和合同材料主机名、附件名、安装图上附件的位置号及附件号。备件、工具和易损件部件在上述标识基础上,应再标上“备用件”、“工具”和“易损件”字样。

6.3 在合同设备和合同材料的包装箱相邻的四个面上,转让方应用印刷标签,以醒目的印刷体英文字标出下列内容:合同编号_________;唛头_________;目的地_________;收货人代号_________;装箱单号_________;毛重/净重(公斤)_________;箱号/件号_________。

6.4 无包装合同设备和合同材料应用金属标牌标出上述内容。对装在甲板上运输的大件货物,应提供充分的支撑和防震缓冲措施。

6.5 合同设备的每件包装箱内,应装有以下单据:质量合格证书一式两份;详细装箱单一式两份;对必须进行组装的合同设备和部件,应有两份详细的组装图。

6.6 每件合同材料的包装箱上应附详细装箱单两份,质量证明两份。

第七章 技术服务和技术培训

7.1 转让方应派遣熟练、健康和有能力的人员去合同工厂根据本合同规定提供现场技术支持服务。在中国提供技术支持服务的人数、专业、任务、内容和期限详见本合同附件三。转让方声明,技术支持服务和技术培训足够用来培训被转让技术人员制造合同产品。

7.2 转让方技术支持服务人员提供出入境签证的方便及在华的工作方便。转让方技术支持服务人员在华待遇见本合同附件三。

7.3 转让方技术支持服务人员在华支持服务期间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遵守合同工厂的规章制度。

7.4 被转让方有权派遣其技术人员或操作工人去转让方相关工厂培训。培训的人数、专业、内容、时间和要求详见本合同附件四。

7.5 转让方应为被转让方培训人员提供出入境签证方便和培训条件。培训人员在转让方国家待遇详见合同附件四。

第八章 初步检验和初步验收

8.1 转让方将尽其最大努力,保证本合同中由转让方提供的合同设备和合同产品的制造和检验按以下规定实施。

8.2 对所有由转让方提供的合同设备,转让方应向被转让方提供保证声明书。合同材料的保证见本合同第十章。

8.3 合同生效日起三个月内或相关阶段开始后三个月内,转让方应通知被转让方相关阶段检验和测试设备的初步计划,并提前一个月通知被转让方检验和测试的确切日期。被转让方有权自费派遣_________人,为期_________天,去转让方工厂观看对主要合同材料的检验和测试,了解设备的包装情况,但上述检验不应严重影响正常生产。如发现合同设备和合同材料的质量不符合本合同规定的标准,或发现包装不当,被转让方人员有权表明意见。转让方应予以充分考虑并采取必要措施保证设备质量。被转让方人员不应会签任何质量证书。被转让方人员参与质量检验,这既不免除本合同规定的转让方的担保责任,也不能代替合同设备运抵中华人民共和国后,被转让方对其的检验工作。

8.4 合同设备和合同材料抵达目的港或合同工厂后,被转让方应委托中国进出口商品检验局对包装、外观、质量进行检验,并尽可能地对技术规格目测初检。检验后,由中国进出口商品检验局出具检验证明,该证明应作为检验证据。转让方有权自费派遣其检验人员参加开箱检验。被转让方应提前4周以电报或电传或传真通知转让方检验的预定日期和地点。转让方检验人员应在预定检验日期前到达上述地点。如果因转让方自身原因,未能在上述规定时间内派遣其技术人员去上述地点,则由被转让方在转让方人员缺席情况下进行检验。在这种情况下,由中国进出口商品检验局出具的检验证书应作为检验证据。

8.5 在对合同设备或合同材料的初步检验中,若发现有任何损坏、数量短缺、规格错误,证实皆系转让方疏忽所致,则被转让方有权在检验后凭中国进出口商品检验局出具的检验证书向转让方提出索赔。转让方收到附证明的索赔书后,应立即免费维修或替换损坏或短缺的合同设备和合同材料。

第九章 最终验收检验测试

9.1 技术文件和合同设备的最终验收

9.1.1 为证明根据本合同附件二提供的专有技术和技术文件是完整的、正确的,证明转让方许可的合同材料是能组装、测试的,转让方应自费派遣其技术人员去合同工厂参加相应阶段合同设备的验收测试。被转让方的技术人员也应参加这些验收测试。

9.1.2 双方应尽其最大努力完成验收测试。

9.1.3 验收测试时,若合同设备达到了验收标准,则双方应签署四份合同设备验收合格证书,每方各执两份。

9.1.4 若合同设备未达到验收标准,双方应共同分析验收测试失败的原因,澄清验收测试失败的责任。

(1)若验收测试失败的责任在于转让方负责,则转让方应在第一次验收测试后4周内,再派其技术人员进行第二次验收测试,并承担其在第二次验收测试期间所发生的一切费用。

(2)若验收测试失败的责任在于被转让方负责,则被转让方应为转让方技术人员提供往返机票并承担第二次验收测试期间其在华的食宿费用和当地交通费。第二次验收测试时,若合同设备达到了验收标准,则双方应签署四份合同设备验收合格证书,每方各执两份。

(3)若因转让方的责任第二次验收测试时,合同设备未达到验收标准,转让方应采取各种措施并在第三次验收测试后六周内,再派其技术人员进行第三次验收测试,并承担其在第三次验收期间所发生的一切费用。

(4)若第二次验收测试失败的责任在被转让方,则被转让方应为转让方技术人员提供往返机票,并承担第三次验收测试期间他们在华的食宿费和当地交通费。第三次验收测试时,若合同设备达到了验收标准,则双方应签署四份合同设备的验收合格证,每方各执两份。

9.1.5 第三次验收测试时,若合同设备未达到验收标准,双方应共同分析原因并继续验收测试。若二个月后,还达不到验收标准,转让方将对有缺陷的合同设备进行修理,或更换以符合本合同规定的技术指标、质量和性能标准的新设备。转让方与被转让方应在合同工厂座谈讨论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

9.2 合同材料的最终验收

9.2.1 合同材料每次运抵合同工厂后,被转让方人员应立即对其进行检验。

9.2.2 转让方有权自费派其检验人员参加开箱检验。

9.2.3 被转让方有权应提前两周用电报、电传或传真通知转让方检验的预定日期和现场。如到了检验日期转让方未能派其人员去现场,由被转让方在转让方人员缺席情况下进行检验。

9.2.4 检验后,如确定合同材料的数量或质量与订单不符,转让方应在检验后20个工作日内接到数量短缺或不符货运要求的书面通知。转让方在收到通知后的30天内或合理时间内尽快根据情况,发运短少部分的合同材料或符合要求的合同材料。

9.2.5(i)检验顺利完成后或(ii)缺陷部分改正后,双方应签署验收合格证。

9.2.6 本第九章不包括运输时及运输后出现的损坏,其补救责任在被转让方。如被转让方要求,转让方应提供合理的帮助。

9.3 合同产品的最终验收将每阶段首批发运的合同材料组装成首批合同产品,按照技术文件中提供的技术指标,用合同设备对该首批合同产品进行测试。如该首批合同产品测试工作圆满完成,即意味着合同产品最终验收合格。整机经测试符合全部技术指标,测试工作胜利完成,即可认为完成了合同产品的验收测试义务。

第十章 担保和保证

10.1 转让方保证按本合同向被转让方提供的合同设备、合同设备用品测试软件和技术文件为当时的技术,适用于制造合同产品;保证在本合同期间将免费向被转让方提供与此相关的更新后的测试软件和技术文件。

10.2 若被转让方发现转让方提供的本合同设备、测试软件和技术文件验收不合格,转让方应在收到被转让方的书面通知后30天内,向被转让方免费发送所要求的合格的合同设备、测试软件和技术文件,转让方向被转让方提供改正了的合同设备、测试软件和技术文件,这应为被转让方唯一的补救措施。

10.3 各阶段合同设备验收测试胜利完成后,今后成功制造合同产品责任即成为被转让方的责任。但是如双方认为完全因为转让方提供的模块有缺陷,或文件有缺陷致使合同设备不符质量标准,转让方应纠正完全由转让方导致的任何缺陷。转让方承认转让方向被转让方提供的所有专有模块中,证实完全因转让方原因致使模块有缺陷的故障率不超过5%。

10.4 如完全因转让方能控制的因素致使转让方未能按本合同附件二中规定的日期交付合同设备、软件或技术文件,则转让方应为延期交付合同设备、软件和技术文件,向被转让方缴付罚金,费率如下:第一至第四周,每迟交付一周,付相应阶段延期交付货物价格的_________%。自第五周起,每迟交付一周,付相应阶段延期交付货物价格的_________%。上述总罚金不应超过相应阶段延期交付货物价格的_________%。迟交天数不足一周,以一周计算。

10.5 转让方按本合同第10.4款的规定向被转让方缴付罚金,并不因此即免除转让方继续交付合同设备、软件和技术文件的义务。根据此条款缴付罚金是转让方迟交货物,被转让方因而获得的唯一补救措施。

10.6 如果一定阶段用的转让方的合同设备、软件或技术文件延期交付六个月以上,完全是因转让方所能控制的原因所致,则被转让方有权终止本合同。在该情况下,转让方应向被转让方退回被转让方为该阶段所付的全部费用,并加付_________%的年息。在这种情况下,按本条款选择赔偿即为被转让方的唯一补救措施。

10.7 合同设备保证见本合同附件八。

10.8 软件保证和软件维护向合同产品的最终用户提供,转让方软件许可证也一并提供。被转让方同意向最终用户销售合同产品应以最终用户执行上述软件许可证为前提。转让方将向被转让方提供必要和适当的测试软件,用以制造符合本合同提供的技术指标的合同产品。转让方对合同设备软件更改或更新,如双方认为此更改或更新为被转让方生产合同产品所需,转让方将向被转让方提供。

10.9 转让方将全部非_________生产的合同设备和辅助设备的原制造商保证书转给被转让方。该合同设备和辅助设备的保证期应由该合同设备和辅助设备的制造商确定。被转让方应从制造商或其在当地的维修办事处获得该合同设备和辅助设备的保证和/或维修服务。保证期过后,被转让方应负责与制造商或其在当地的办事处取得联系,获得对该合同设备和辅助材料的服务和/或维护支持。所有与合同设备和辅助设备一并提供的计算机软件均以照“原样”为基础提供,无保证。

第十一章 专利、商标和保密

11.1 转让方保证他对根据本合同提供给被转让方的全部专有技术和技术文件拥有合法的所有权,并有权许可被转让方。对向被转让方提出的任何索赔要求,声称:本合同中_________提供的设备侵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认可,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专利,转让方应为被转让方辩护。如果(1)被转让方立即书面通知转让方索赔要求;(2)未经转让方同意,被转让方不派律师出庭;(3)由转让方完全控制辩护及与该索赔要求有关的全部谈判;(4)被转让方为转让方辩护提供合理的资料和帮助,那么法庭最终裁决被转让方因此将偿付的理赔费和/或损失清偿费,由转让方付清。如果诉讼结果为禁止使用或销售_________提供的设备,不向被转让方另行收费,则由_________选择,或者为被转让方获取使用_________提供的设备的权利或销售合同产品的权利;或者以相同的未侵犯专利的材料替换;或者接受对_________提供的设备的退货,并对退回的设备,向被转让方退还原购货款价。在任何情况下,对由于侵犯专利或有专利嫌疑而引起的意外或间接损失,被转让方不负有责任。

11.2 被转让方同意对转让方提供的专有技术和技术资料自本合同生效日起保密10年。如果上述专有技术或技术文件的部分或全部由转让方或任何第三方公布于众,(前提为上述解密不违反任何保密义务),那么被转让方不再受保密义务中对已泄密事项的约束。经转让方事先同意被转让方可因部件国产化需要,只将转让方技术文件的该部分内容泄密。但在转让方对此泄密授权前,为保证对其专有资料的保护,转让方可要求其采取某些保密措施。

11.3 对被转让方提供的与合同材料的专有技术、技术及生产有关的注有需保密的资料,转让方应予以保密,保密期限为本合同生效日起10年。

11.4 本合同终止或期满后,被转让方无权使用附件七规定的转让方的商标或商品名称(或任何易混淆的相似商标或商品名称)。本合同终止或期满后,双方应真诚协谈,从而决定转让方是否向被转让方销售合同模块及其组件或部件。

11.5 被转让方承认“_________”及其相应的中文名称是转让方及其使用“_________”或相应中文名称的子公司和分公司的商品名称的主要特征:承认“_________”标志,“_________”和相应中文名或任何英语或汉语的派生词都是转让方与被转让方制造的产品的重要商标,是与该产品配套服务的重要商标。b)转让方给予被转让方权利使用本合同附件七(“转让方的商标”)所列的转让方的商标。转让方的商标只许可用于被转让方在合同工厂制造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销售的合同产品。被转让方同意使用转让方发明的标志。这并不意味着将标志的拥有或正当利润转让给了被转让方。c)除非由本合同授权或由转让方另行书面授权,否则被转让方无权在任何产品上、广告上或在销售或促销中使用任何转让方发明的商标。

11.6 除非有关法律要求,否则在未征得对方书面同意前,任何一方不得将本合同内容泄露给任何第三方。

11.7 转让方不将其专利或版权的许可证或权利授予被转让方。但是转让方同意在本合同期内就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任何专利或版权,不向被转让方提出质疑,这只限于该质疑会妨碍被转让方使用本合同给予的权利。被转让方承认任何时候专有技术均系转让方财产。

11.8 如严重违反本合同保密条款,则非违约方有权终止本合同。

11.9 被转让方同意将许可的商标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制造和销售的合同产品上使用。(任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外国家销售的合同产品不应含转让方的商标和/或商品名称。)

第十二章 质量标准

12.1 被转让方根据转让方所定,提供充分的场地、设施、人员和工艺规程,用以制造合同材料、存放模块、备用件和其他元器件;用以测试合同材料成品、保证性能和提供其他服务。

12.2 被转让方同意由被转让方实施的任何所许可的活动和被转让方使用转让方商标销售的合同产品,应与转让方实施的合同活动以及转让方制造的与合同产品相应的产品,质量相同、工艺相等。所有许可活动的实施应按附件中所列文件中所述的标准及本合同中转让方提供的专有资料和技术支持。活动的质量、工艺和性能标准应与转让方所进行的类似活动至少一样。为判断被转让方是否遵照并坚持本文要求,转让方有权在一切合理时间检查合同工厂、合同材料以及所许可的活动开展的方法。经转让方要求,被转让方应及时将其有关工作具代表性的样本提供给转让方,费用由转让方支付。

12.3 被转让方应在转让方的监督下制定并保持一质量保证常规计划。该质量保证计划应经双方同意,不迟于合同鉴定后120天实施。被转让方应作缺损记录,将每季度缺损记录报送转让方。

12.4 任何时候,如转让方确定在被转让方销售的合同产品上被转让方的工作未能达到转让方要求的质量、工艺和性能标准(见技术文件),转让方可将此认定书面通知被转让方,被转让方同意立即改正缺陷。如被转让方收到该书面通知后,30天内未能改正该缺陷,被转让方应暂停发运此有缺陷的合同产品,双方共同真诚讨论改正该缺陷的方法。如被转让方收到该书面通知后60天内未能改正缺陷,则转让方可暂停本合同给予的商标权,和/或可暂停所有许可的活动。

12.5 被转让方和转让方发现合同产品有缺陷,在该有缺陷的合同产品上,被转让方对转让方商标的使用权,应立即自动暂停。

12.6 被转让方对专用资料或合同材料作任何改变或改进,这只可在双方同意下进行。

12.7 对被转让方提供的任何辅助设备,被转让方应提供转让方该设备手册、技术文件并提供识别用于合同材料的该元件、材料清单,以便转让方与被转让方共同确定该元部件是否符合转让方的质量、性能技术指标。被转让方将向转让方提供合格的测试结果,证明该元部件符合质量和性能指标。如果转让方有书面要求,被转让方应自费提供给转让方该元部件样品,供审批。转让方将尽其最大努力,在转让方收到合格测试结果后30个工作日内答复被转让方的报批报告;在逐项商讨后决定的合理时间内,对被转让方报批的样品给予答复。如收到转让方的书面通知,表示该元部件不符合转让方的质量和性能指标,则被转让方不能使用该元部件。

12.8 为保证合同材料具有满意的质量和技术性能,被转让方应向转让方购买所有被转让方要求的模块,本合同中被转让方特许生产的模块除外,且被转让方无权以其它材料代替任何模块。被转让方同意只将上述模块用于合同材料,以及用于推进许可的活动。

第十三章 税则

13.1 凡与本合同有关或在执行本合同时,根据有效的税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向被转让方征收的一切税应由被转让方支付。

13.2 凡与本合同有关或在执行本合同时由中国政府根据“_________国政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间就所得税避免双重课税和防止偷税漏税的协议”,向转让方征收的一切税应由转让方支付。上述协议中包含的税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外资企业所得税法”向转让方征收的预扣税款应从本合同第4.2条规定的每次付款中报除,且应由被转让方代表转让方向中国有关税务机构缴纳。如果转让方向被转让方提交有关机构出具的减免全部或部分税款的文件证明,则被转让应按有关税务机构的要求,扣除调整后的金额。被转让方应在缴纳上述税后,向转让方提交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税务机构出具的税收收据原件一份。

13.3 凡与本合同有关或在执行本合同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外征收的一切税费应由转让方支付。

第十四章 不可抗力

14.1 签约双方中任何一方,由于但不只限于战争、严重水灾、台风和地震及其他签约方无法控制的不可抗力事故而影响履行本合同的义务,本合同的执行期应相应延长,延长期限相当于事故所耽误的时间。

14.2 责任方应尽快将发生不可抗力事故的情况以电传或电报挂号通知对方,并于事故发生后14天内以航空挂号信将有关当局出具的证明(若有的话)递交给另一方确认。不可抗力事故一经排除或消失,责任方应尽快以电传或电报挂号通知对方,并向对方发出航空挂号信,确认不可抗力事故的消除。如不可抗力事故延续120天以上,双方应尽快通过友好协商解决继续执行合同所面临的问题。

第十五章 争议的解决

15.1 凡由本合同引起的或与解释或执行本合同有关的任何争议,双方应首先通过友好协商来解决。如果协商开始后90天内,双方还不能解决此争议,则任何一方均可将此争议提交仲裁。

15.2 若通过上述友好协商双方仍解决不了争议,则应将该争议提交_________商会仲裁院,由该仲裁院根据其仲裁程序,最终裁决。

15.3 仲裁裁决是终局的,对双方都具有约束力。

15.4 除非由仲裁小组裁决,否则,仲裁费用由败诉方负担。

15.5 在仲裁过程中,除了提交仲裁的那部分合同外,双方应继续履行合同。

第十六章 合同生效及其他

16.1 本合同由双方授权代表签署,各方保证均有合法的权力产生并签订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合同。如必要,双方应向本国政府申请批准本合同,以中国和_________政府中最后一方必需的批准日期为本合同生效日期。双方应尽最大努力争取在本合同签字后90天内获得所必需的批准,并用电传或电挂通知对方,用信件确认已经获得所有必须的批准。

16.2 如本合同自签字之日起6个月内仍不能生效,双方有权取消本合同。

16.3 本合同自合同生效日起有效期10年,有效期满后除非双方同意续订,否则本合同自动失效。

16.4 本合同期满时,双方发生了未了债权和债务,不受合同期满的影响。债务人应对债权人继续偿付未了债务。

16.5 本合同为_________文本,一式四份,每方各执两份。本合同的任何译文无法律效力。

16.6 本合同由第一章至第十七章,附件一至附件十三组成,本合同附件内容为本合同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如果本合同条件和条款与附件的文字发生矛盾,应以本合同条款和条件的文字为准。本合同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约束。被转让方保证本合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下有效。

16.7 对合同条款的任何变更、修改或增减,须经双方授权代表签署本合同书面修正案后生效,该修正案应作为本合同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16.8 执行本合同期间,双方所有通讯应以_________文进行,正式通知应以书面,和航空挂号信邮寄,一式两份。

16.9 任何情况下,转让方或被转让方均不对意外、或间接损失负有责任。损失包括但不限于本合同中另一方面丧失利润或收益、资本费用、替代产品费用、设施或服务费用、停工费用。

16.10 本合同双方同意真诚执行合同,遵从一切适用的法律。任何一方若偏离此良好行为,另一方有权终止本合同。如本合同在合同期末前终止,所有技术文件应退还给转让方,且专有资料应自本合同生效日起保密10年。

第十七章 联络会议

17.1 为顺利实施合同,转让方与被转让方应召开联络会议。

17.2 联络会议期间确定的每个新阶段的起始日期一到,如双方同意,即开始合同的下一阶段。被转让方和转让方对合同产品验收后,且被转让方又达到了附件三中规定的阶段实际生产产量,并能同时保持附件二所列文件中规定的质量标准,被转让方有资格进入下一阶段。如到了联络会议期间确定的时间,被转让方没有资格进入下一阶段,应推迟该阶段起始日期,并对照新的起始日期,重新安排付费时间。

17.3 联络会议的时间、地点、参加人员身份规定如下:_________。

第十八章 附件

附件一a合同产品目录;b合同材料目录;c合同设备目录

附件二资料目录

附件三技术支持

附件四合同技术培训的内容和要求

附件五合同材料价格

附件六合同设备的保证

附件七目标代码计算程序许可证

附件八源代码计算机程序许可证

附件九合同产品的制造

附件十合同设备目录及价格

附件十一信用证格式

附件十二各阶段保函格式

附件十三数量及价格折扣协议

转让方(盖章):_________被转让方(盖章):_________

代表人(签字):_________代表人(签字):_________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签订地点:_________签订地点:_________

附件

附件一a合同产品目录(略);b合同材料目录(略);c合同设备目录(略)

附件二资料目录(略)

附件三技术支持(略)

附件四合同技术培训的内容和要求(略)

附件五合同材料价格(略)

附件六合同设备的保证(略)

附件七目标代码计算程序许可证(略)

附件八源代码计算机程序许可证(略)

附件九合同产品的制造(略)

附件十合同设备目录及价格(略)

附件十一信用证格式(略)

附件十二各阶段保函格式(略)

中国高铁技术引进跨国暗战 篇3

一开始,铁道部就明确了南车四方公司和北车长客公司作为引进动车组技术的两家唯一企业,而对中国市场表示浓厚兴趣的国外企业有4家,他们是“日本大联合”(由川崎、三菱电机、日立、伊藤忠等六家核心企业组成,日本交通省在其中起很大的协调作用)德国西门子、法国阿尔斯通、加拿大庞巴迪。

“一女二嫁”

庞巴迪已与南车四方公司在青岛建有合资企业,如果选择庞巴迪,他们会把技术和生产放在合资公司,那南车只能获得一半的利益,这个方案暂时可以不考虑。

西门子则主攻北车长客(这也是铁道部的意见),因为西门子在电力机车上已和南车合资合作,如果在动车组上再和北车成功合作,那西门子在中国就全占上了,这是一个不错的战略考虑。

“日本大联合”则主攻南车四方,理由是历史形成的。早在上世纪80年代四方就与川崎结为友好工厂,三菱、日立则与南车多家企业历史上有过合作,这个合作的基础不错;法国阿尔斯通先是与南车四方谈,南车四方并不主动,后西门子与北车长客谈判破裂后,阿尔斯通才与北车长客结缘。

看来南车的选择应该简单,既然与日本企业合作历史久远,那就选“日本大联合”不就成了?可事情并不这么简单。当时正是小泉首相当政,由于种种右翼言行,日本与中国的关系降到了二战以来的历史低点,中国网上更是沸沸扬扬,并放言如果京沪高铁采用日本技术将发动抵制运动,更担心的是如果项目进行到一半,中日关系变的更加糟糕,如果经济成了政治的一颗棋子,项目被迫暂停,那企业损失就大了。

其二,日本只同意转让时速200公里的技术,时速300公里以上的技术不转让,而中国高铁网的线路规划了时速200至250、300至350公里两种速度等级的线路,如引进300至350的技术,稍加技术调整就可向下覆盖,反之则要再开发或再引进,而两种速度等级的动车组市场需求几乎是在同一时间。

“日本大联合”虽有日本政府和商会协调,但他们的利益需求各异,达成统一行动目标的时间会较长,这样会影响到国内市场的竞争力。此外,“日本大联合”中的日立公司与川崎公司加三菱电机公司输出的产品技术完全相同,强势的铁道部为什么不通过竞标踢出去一家呢?也许日方更强势,可见日本人抱团出海能量很大,但对南车来讲“一女二嫁”恐怕不是一个好结果。

最终南车还是选择了日本,前面提到的4个问题是如何解决的呢?有自身的努力,也有老天的帮忙。

万国牌局

没有时速300公里的车,我们就自主开发,这虽有较大风险,但有利于培育自己的创新能力并在实战中锻炼队伍,这个风险值得冒。

“日本大联合”的协调问题经过南车的积极干预,效果还是不错的。我和南车四方董事长张军专程到日本协调川崎与三菱的关系,三菱是牵引系统的供应商,并长期与川崎合作,但三菱也是一个大的跨国公司,时不时耍点大牌,有时弄得川崎也挺难受。

到了日本两家公司要求分别接待我,我说不行!必须三家坐在一起开会。会上我强调,此行我最主要的目的不是仅仅拿下60列的第一单,而是如何高质量、高效率地按用户要求准时交货,这样我们就可以获得更多的订单。西门子、阿尔斯通他们的牵引系统都是在本公司内部完成,工作效率可能会比我们高,希望川崎和三菱能够以大局为重……

眼睁睁地看到人家拿到60列的订单,西门子终于屈服,技术转让价格不仅拦腰砍半,连原项目团队人员也几乎全部解雇,西门子又和长客开始接触了。阿尔斯通也不是拿了这一单就善罢甘休的,于是让法国政府通过外交途径正式照会中国,对中国铁道部“一女二嫁”有违国际惯例表示不满,事情闹大了,铁道部不得不将自己一手种下的苦果吞下去。一方面自己不喜欢的产品还要买,另一方面还要打破自己生产布点的规划,另找一家与西门子合作。

铁道部为什么一定要与西门子合作呢?因为铁道部看上时速300公里以上动力分散型动车组技术的公司只有西门子和川崎,但川崎又不转让,西门子成了唯一的选择对象。最终,西门子与北车的唐山厂合作了。南车的南京浦镇厂很早就和阿尔斯通在地铁上合作。庞巴迪也卯足了劲攻关,使得其与南车四方的合资公司(BST)如愿以偿获得了40列订单。日立在“日本大联合”里也拿到三分之一的利益。

中国高铁的市场确实是很大,但是也不至于大到把全世界的企业都引进来。铁道部一家组织谈判应是最有可能谈成技术上简统化的结果,可现在怎么成了万国牌的结局,自己定的准则又被自己推翻,是无知还是另有企图,也许在中国铁路发展史上,这将成为永远的迷局。

“速度”的难题

2008年8月,北京奥运在即,京津城际加紧进行拉通试验。

奥运会是多好的宣传机会,如果一步达到设计速度,创造载人最高速度的世界纪录,这是多么了不起呀。问题是西门子的动车组一时半会儿还生产不了那么多,怎么办?如果我们这次为铁道部解决了难题,我们就会改变包括铁道部在内的一些国人只相信进口货而不相信国货的被动局面,甚至在市场上还会争取主动。

但我们不能蛮干,拿老百姓的生命当儿戏,万一出了人命关天的大事,都要坐牢呀!安全第一,市场也不能丢,和专家们再认真研究研究吧。

引进的E2—1000国内型号是CRH2,在日本叫“疾风号”,铁道部取名叫“和谐号”。如果这款车的原性能指标原封不动地转给了我们,根据经验,将速度提到350公里安全不会有大的问题,更何况CRH2C-1已是按300公里设计。

问题是我们不知道原性能指标降低了没有,更不知道如果降低了,是哪些指标降低了,日本人不会把这些告诉我们,他们只是一再强调他们转让技术的车只能跑200公里/小时,再高了,一切后果自负。

说到这里有必要介绍一位关键人物,他就是川崎的社长大桥忠晴先生。我认识他的时候他还是川崎重工集团车辆公司的社长(总经理),第一次见面给人的印象是谦和友善没架子,搞技术出身注重务实。

中日高铁合作一直受到日本右翼势力的打压,甚至有日本媒体说大桥是日本的卖国贼,但大桥不为所动。把动车组速度降下来再转给中国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妥协,否则就什么事也做不成。实际上大桥也不是一门心思为了中国,日本要走出低谷,必须更加开放,这是大桥的经济战略观点。

大桥是一个好人,每次见了面就要提醒我们,不要把速度提得那么快。因为他心里明白,他卖给我们的技术就是时速200公里。为了让他放心,2010底的北京世界高铁大会,我让大桥先生到我们的青岛基地去看看,他看后赞叹道,你们的设计已经满足了速度的要求,我为你们感到高兴。

日本成功进行技术引进的启示 篇4

笔者认为, 日本技术引进之所以能够成功, 主要原因之一是日本得天独厚地拥有早在明治时期就建立起来的产学官合作体制。在技术引进过程中, 从对引进技术的筛选、技术与企业的配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到后续研发和人才培养等各个环节, 有效的产官学合作体制——企业的积极合作、政府的统筹规划、大学的主动参与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技术引进:效率仍旧低下

科学技术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因此, 技术引进已成为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分享世界科技资源, 确立自身竞争优势的一种普遍手段。在这种情况下, 如何寻找有效的技术源头、以何种方式引进技术, 如何通过技术引进加快而不是阻碍本国的自主研发, 已经成为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在科技发展以及经济建设中不容忽视的国策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技术引进一直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据商务部统计, 1999年至2005年, 中国累计引进技术近五万项, 合同总金额已逾千亿美元, 其中技术使用费高达623亿美元, 占合同金额的57.6%。2006年, 全国共登记引进合同10, 538项, 合同总金额220.2亿美元 (约合人民币1700亿元) , 同比增长15.6%。同年, 中国的研发总支出为3000亿元, 其中企业的研发支出2134.5亿元。

从以上数字可以看出, 中国在技术引进方面投入的资金不可谓不多, 然而遗憾的是, 由于消化吸收能力、再创新能力以及扩散能力相对低下等多方面的原因, 如此庞大的技术引进并没有带来相应的效果。目前, 在各个领域的核心技术与关键装备中, 中国多数行业和企业仍旧基本依赖国外引进, 缺少自主知识产权, 甚至形成了“引进一代, 落后一代, 再引进一代”的怪圈, 摆脱不了“一号机进口, 二号机进口, 三号机还是进口”的模式。偏重于引进技术的使用, 忽视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 这已经成了久治不愈的顽症。

与此相反, 二战之后的日本却通过技术引进实现了赶超英美, 并在很多行业走在世界前沿的目标。比如20世纪60年代, 日本从西方集中引进关键技术专利2.5万件。此后, 按照“一号机引进, 二号机国产, 三号机出口”的原则, 对这些技术专利进行了消化吸收和改良创新, 在技术水平上实现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并培养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使日本经济得以在20世纪80年代跻身世界前列。日本学者中山茂在1995年总

科学技术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因此, 技术引进已成为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分享世界科技资源, 确立自身竞争优势的一种普遍手段。在这种情况下, 如何寻找有效的技术源头、以何种方式引进技术, 如何通过技术引进加快而不是阻碍本国的自主研发, 已经成为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在科技发展以及经济建设中不容忽视的国策之

结说, 二战以后, 亚欧诸国也为了从美国引进先进的技术进行过不懈的努力。但是, 引进成功并且带来相应经济效益的只有日本。

那么, 到底是什么因素带来了日本在技术引进方面的巨大成功?日本的成功模式是产生于日本文化的独特现象, 还是具有可复制性的普遍适用性?本文试

图通过对日本技术引进一。模式的分析, 探寻可供

我们参考的经验。

筛选配对:

充分发挥大学等科研机构的作用

在日本战后的技术引进中, 为了避免重复引进, 提高引进的效率, 日本政府制定了严格的筛选配对体制, 即对引进什么样的技术, 由哪家公司负责引进, 如何引进等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规定。1949年的《外国货币以及外国贸易管理法》与1950年的《外资法》规定, 民间企业如果想要从国外引进技术, 首先必须向政府进行申请, 并且得到外资审议会的许可才可以进行。外资审议会主要由来自产官学等各个部门的专家学者组成, 鉴于引进技术的学术性和专业性, 大学以及政府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承担了大部分的工作。

任用大学等研究人员担当审查任务主要是为了避免政府官僚的判断失误, 充分

利用研究人员的专业知识和对先进技术的敏锐嗅觉。比如, 当年索尼公司申请引进半导体技术时, 通产省的官僚认为刚刚成立的索尼公司没有引进消化吸收的能力, 从而导致该技术的引进被拖延了很长一段时间。为了避免同类事件的发生, 各个领域的知名学者等被任命为审查人员。这种任命方式, 至少在以下三个方面发挥了其他部门不可代替的作用。

首先, 由于大学的研究方向基本倾向于基础研究, 大学的研究人员作为新技术的发现者、传播者与改良者, 对外国先进的技术具有独特的理解力, 便于发现那些具有发展潜力的“资深”技术。战后, 日本企业购买了很多具有广泛发展前景, 但当时还处于实验室阶段的技术, 这与学者的参与是分不开的。

其次, 在战后独特的社会背景所造成的“水面下”的产学联合体制下, 大学的很多研究人员实际上都担当了企业的技术指导者的工作。同时, 大学研究者在长年的教育与研究活动中, 通过各种学术活动与各界的研究者进行广泛的交流, 而且, 因为他们的毕业生遍布于各种机构, 所以

大学研究者能更清楚地了解在哪个领域的哪位研究者拥有什么程度的知识与技术, 各种研究开发项目中所需要的人才与技术都分别分布在什么机构。也就是说, 对于哪个企业缺少什么样的技术, 哪一项技术比较适合于哪一家企业等类似的问题, 大学的研究人员基本上了如指掌, 这在促成技术与企业的合理匹配方面处于不可替代的地位。

最后,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就是大学研究人员的特殊身份。因为大学研究者没有盈利目的, 并且在众多的企业之间能够以中立的立场进行交涉, 所以容易得到企业的信赖, 各种情报也容易到手, 而且容易促成各种机构之间的合作。

数控旋盘的引进事例可以说明大学研究者在技术引进方面的作用。20世纪50年代初期, 美国人发明了数控旋盘, 并且把有关这一技术的学术报告提交到了麻省理工学院。当时在美国大学任教的日本教授发现了这一技术, 把它带回日本并且在自动制御学会上作了介绍。以此为契机, 在东京大学、东京工业大学、通产省机械技术研究所以及企业的研究者之间, 有关数控旋盘的信息快速传播。后来, 经过富士通、牧野、日立等企业的共同研究开发, 数控旋盘于1966年正式投入市场, 为此, 富士通专门成立了分公司进行经营。

如上所述, 在战后的技术引进中, 日本大学的研究人员由于其所处的独特的社会地位, 在发现技术、改良技术、促成技术引进等方面, 充分发挥了产与学之间以及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枢纽作用, 在引进的技术与引进企业之间的审查、取舍、配对等方面, 发挥了不可代替的作用。

消化吸收:

高效的产官学合作体系

对需要引进的技术以及承接企业进行严格的筛选与配对, 只是完成了技术引进的第一步, 如何对引进的技术进行消化吸收与改良, 使之为提升本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服务, 最大限度地实现引进技术与本国技术积累的融合, 才是技术引进过程当中最难处理的问题, 也是中国当前所面对的最紧要问题之一。

二战之后, 日本在许多领域的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投入之比达到了1:8, 这使得本土的自主创新能力得到迅速提升。与之相比, 中国在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的投入方面严重脱节, 2002年, 两者的投入之比仅仅为1:0.08。这一数据说明我们在引进的过程当中, 消化吸收和再创新严重投入不足。这也是造成我们“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被动局面的一个主要原因。那么, 是什么让日本在后续研究方面进行如此大的投入并取得相应成就呢?

就像日本科学技术史学者星野芳郎所说的那样, 二战之后的日本, 无论是企业的研究开发体制, 还是科研人员的知识与技能积累甚至大学的教育体制, 都继承并且完善了从明治时期延续了半个多世纪的一贯做法, 即比较倾向于对引进技术的改善与改良, 对从国外引进的先进技术拥有很强的理解能力。

在明治时期, 当时的日本政府提出了“殖产兴业、富国强兵、脱亚入欧”的口号, 并积极从西方各国引进先进的技术, 使之尽快地融入到当时的企业生产当中。在这个过程中, 西方各国的技术首先被引进到国立大学、专门学校、国公立研究所, 或者专门设立的实验所等政府公共机关, 在这些地方进行适当的改良与加工以后, 再转移到民间企业投入生产。为了促进这个过程的快速进行, 日本无论是在人才教育、组织构建还是在公共设施建设等方面, 都进行了很大的投入, 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总结了丰富的经验, 使得先进的技术一旦进入日本, 就会在最短时间内得到快速普及和提高。虽然这个过程在二战当中被打断, 但是这些宝贵的“遗产”在战后的技术引进中也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战后, 日本在充分活用这些有利条件的同时, 不仅加大了科技人员的培养力度, 而且紧密配合企业以技术引进和改良作为重心的战略目标, 在大学的招生计划、学科配置、教育方式等多方面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 及时有效地满足了企业技术发展的要求。比如, 在1961年到1964年的4年中, 日本大学超额完成了理工科学生的增员计划, 总共实现了20, 000人的增员。同时, 逐步完善后期中等教育, 比如1975年设立专修学校制度。此后, 又相继设立放送大学、技术科技大学和教育大学等教育机构, 其目的都是为了培养在实际生活或者工作中能够立即发挥作用的技术工人, 实现后期中等教育的多样化, 提高技术人员的综合实力, 在保证快速高效吸收引进技术的同时, 提高了自主研发的能力。

引进与自主研发并行:双轨并行的国家创新体系

技术引进虽然可以在短时间内给企业带来高速增长, 但是, 长期依赖外来技术也势必会导致企业自主技术的缺失, 丧失国际竞争力, 并最终降低对引进技术的吸收能力。

对这一现象, 日本的产官学各界都表示了共同的担忧, 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初, 以星野芳郎为首的学者就对影响日本技术自立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同时, 随着企业业绩的逐步好转, 产业界也从这时开始高唱“技术创新”的口号, 开始大规模地兴建中央研究所, 这表明企业已经具有了高度的追求自主创新的意识, 与中国商业领袖热衷于“贸工技”的发展模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当时的通产省也站在统筹全局的角度, 为了促进企业的自主研发与企业间的共同研究, 除了对个别企业超额支出的研究费给予减税的优惠以外, 还对某些特定的技术难题以及“国家级”的项目给予财政上的补助, 并通过被称为“研究组合”的临时共同研究小组进行发放, 督促企业间共同研究的进行。虽说研究组合并不是专门为了对引进的技术进行后续研发而设立的, 但是对企业来说, 加入研究组合不仅仅是得到政府补贴的重要手段, 也是了解国内外技术风向标的最佳途径。而且, 如果能够在这一过程之中表现突出, 还可以明确自己在政府眼中的地位, 与政府建立良好的信赖关系, 为此后的资金获得和技术引进机会的获得铺路搭桥, 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我国技术引进的问题与对策 篇5

有人总结出日本引进技术的一个公式,即“一号机引进,二号机国产,三号机出口”。与之相比,我国的很多技术引进,似乎也有一个公式,叫做“一号机进口,二号机进口,三号机还是进口”。

一、我国技术引进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工业发展史,在某些程度上是一部国外技术引进史。当前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缓慢、产品国际竞争力不强和供给创造需求的动力不足等重大困境,都是缘自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处于技术的“瓶颈”制约阶段。核心技术和高新技术的缺乏,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国在技术引进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其主要表现及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在技术引进中,重“引进”轻“消化”,重“硬件”轻“软件”,重“引资”轻“技术”

近年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中60%的设备需要从国外进口,说明国内技术源严重不足,技术改造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了国外制造业发展。究其原因,一个重要方面是长期以来我们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与创新不够,技术改造、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自主创新相脱节,即所谓的重“引进”轻“消化”。在国外的技术引进中,通常是引进1美元的技术,要花2~5个美元的投资来搞消化吸收。据日本工业技术院的调查,在上世纪60年代中期,机械行业研究费的16.9%用于引进,68.1%用于对引进技术的革新;电工行业研究费的24.4%用于引进,48.1%用于对引进技术的改进。而在我国的情况则是,“大钱搞引进,小钱搞改革,没钱搞消化”。根据1998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上的资料,1997年我国技术引进经费为236.5亿元人民币,而消化吸收经费只有13.6亿元人民币,消化吸收经费仅相当于引进经费的5.8%。有人总结出日本引进技术的一个公式,即“一号机引进,二号机国产,三号机出口”。与之相比,我国的很多技术引进,似乎也有一个公式,叫做“一号机进口,二号机进口,三号机还是进口”。比如,汽车制造设备从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引进,集成电路生产线从60年代就开始引进,到了70~90年代我们还在引进汽车制造设备,引进集成电路生产线。

重“硬件”轻“软件”,集中表现为我们在技术引进时,主要以成套设备进口为主,以软件技术和其他方式为辅。但从总体来说,以设备为主合同金额所占比重高达80%,而以技术为主合同金额所占比重只有20%。日本在技术引进的初期,也是以成套设备进口为主,如1951~1955年钢铁工业第一次技术引进时期,其轧钢设备70%是进口的。日本在1955年以后就基本上不再引进成套设备,而我国则是一轮又一轮地大规模地引进成套设备。

重“引资”轻“技术”,主要是利益与“政绩”驱动的结果。为了追求本地区的“政绩”,不惜一切代价和条件,盲目招商引资,有些地区急功近利,只注重外资的引进数量而不重视引进质量,重资不重技术,对技术引进把关审查不严,忽视在自主产权条件下的技术引进和合资合作。2.技术引进存在很大的盲目性,重复引进现象十分严重

2、我国在过去的技术引进中存在很大的盲目性。例如,有些企业在技术引进中,没有充分考虑自身的技术条件,引进的技术超过了企业可接受的水平,被迫对设备进行改造,降低了设备的效能;有些企业在技术引进中没有进行充分的论证,没有掌握充分的信息,造成引进的不是关键的技术设备,被迫不断地引进后续相关设备,从而受制于人。由于信息不对称,引进的技术总体而言比较落后,先进技术和高新技术较少,有的专利已过期,有的技术已淘汰,有的产品环保部分严重不合格,白白地搭上大量外汇,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在引进技术中,由于重“引进”而轻“消化”,不能有效提高自主开发和创新能力;由于重“硬件”而轻“软件”,引进大批设备并未构成我国创新活动的源泉,未能引发出技术水平的自我提高,仅仅停留在原有水平上重复,常常是时间过不了多久,引进的新技术很快就会变成旧技术,引进的新设备又变为旧设备,继而被日新月异的技术发展所淘汰,于是不得不再次引进,形成对国外技术的依赖,最后导致陷入“引进-落后-再引进”的怪圈。在80年代,伴随着不合理的重复建设所发生的重复引进现象更是十分突出。我国的彩电、洗衣机、电冰箱、化肥、汽车等行业的引进都存在大量的重复引进,如彩电生产线引进了100多条。

3.现行体制中科研机构与企业生产相脱节,研发资金投向错位

国内外实践证明,技术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我国技术支撑薄弱,一个体制性的原因是,我国科研开发以科研院所为主导,企业研发尚未发展起来。我国科研人员主要集中在科研院校,分布在企业的仅占27%。而科研院所实行“出成果、出人才”的科研方针,“先研究技术,后找市场”,与企业所需要的“出产品、出效益”,“先研究市场,后研究技术”的科研方针相背离。其结果是,科研机构与企业生产相脱节,产学研相结合的运行机制尚未形成。

从世界经验来看,100多年来,世界上对经济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技术几乎全部源自企业。如通讯现代化源于贝尔实验室,汽车现代化源自福特实验室,钢铁现代化源于奥钢联、新日铁实验室等。发达国家的共同特点是,“技术企业化,企业技术化”,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大企业为主导的科研体系。2000年,美国研发投入2653.2亿美元,企业占66.8%,政府只占29.2%;日本研发投入982亿美元,企业占72.2%,政府只占19.5%,形成了“企业为主、政府为辅”的科研发展格局。而在我国,虽然早就提出要使企业成为研发主体,但并未引起重视,也缺少规律性认识,不但没大力支持,反而财政对企业的科研投入从1985年的13.17%降到2001年的3.92%;全国77%的研发经费投向科研院校。与世界规律与趋势相对照,可以说,我国科研资金的投向出现严重错位。

4.宏观调控乏力,相关政策不配套

由于没有把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创新工作放在主导地位,国家对技术引进缺乏统一和明确的规划,特别是未能在技术引进的不同发展阶段制定明确而统一的国家技术引进战略和计划(包括制定与之相配套的消化吸收政策、技术开发政策和技术创新政策),导致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对消化吸收创新都处于无计划状态,国家宏观调控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至今我国的技术引进工作中没有形成一个有权威性的统一的宏观管理体系,不是统得过死,就是放得过宽,没有形成一个统一协调与平衡的运行机制,致使越来越多获得自主权的企业和地方处于多头引进状态,给国家造成了巨大浪费。

与此同时,由于政府在经济管理中的条块分割和政出分门,使国家政策出现许多不协调,甚至“本末倒置”或“相互矛盾”的现象,在客观上鼓励了重复引进和大量进口,打击了企业对引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和技术进步的积极性。

二、改进技术引进、提高自主创新的对策措施

1.加强宏观调控和统筹规划,建立技术引进信息共享系统,制止盲目引进、重复引进和低水平引进

首先,要明确技术引进的指导思想、直接目的和方式。从指导思想来说,许多国家的经验表明,由国家组织推动技术引进向高层次发展并坚持以发展自主创新能力的技术引进战略,是一条成功的道路。我国也应走这一道路,并明确这一指导。从技术引进的目的和方式来说,也要作出重大调整和转变。在引进方式上,要从单纯引进生产线、成套设备向主要引进软件技术(即主要引进专利技术和专有技术)和必要的关键设备转变,大幅度提高引进软件技术的金额比重;在引进对象上,要从产品主导逐步侧重于产业基础技术、主导技术和高新技术;在引进的目的上,要从生产使用与替代进口转向主要是消化创新、参与国际合作。

其次,要制定技术引进及其消化吸收与自主开发、创新的行业技术振兴中长期计划,特别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性或战略性行业,要把一些重大技术引进的消化吸收创新项目纳入到诸如科技攻关等相关的国家科技计划之中。与此相对应,要制定一整套法规和政策体系,如技术引进的产业政策,技术引进的技术政策,技术引进的消化吸收与创新等专项政策、国产化政策,技术引进的资金支持政策及其鼓励、限制、禁止、保护等相关配套政策等。以规范各方面的技术引进行为,体现对技术引进与消化创新的政策倾斜。

再次,建立行业技术引进与创新协会,加强对国外技术研究与追踪及对国内条件的分析,负责对该行业技术引进与创新的指导与协调工作,以免或最大程度地减少技术引进的盲目性、重复引进和低水平引进。可由该协会建立一个完备的技术引进信息共享系统和为引进企业服务的技术市场信息网络,企业可随时上网查询,以解决我国企业技术引进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最后,成立权威性的技术引进与创新管理机构。在技术引进管理上,要强化宏观调控的力度,加强协调统一,加强对技术引进的宏观导向和重大引进项目的审批,打破地方分割或条块分割,克服因地方利益、部门利益、个人利益和为追求“政绩”而产生的重复引进、盲目引进和低水平引进的现象。

2.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通过体制和机制创新,建立有效的企业企业在国家政策允许的条件下,拥有技术引进的决策权、投资权、收益权,并承担全部风险,从而激励企业增强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能力。但企业在进行技术引进时,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市场需求和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目的,必须搞好可行性论证,甚至是前期性研究。在对引进项目特别是重大项目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时,要从我国的技术、资源和经济条件出发,充分考虑自身的技术力量、消化吸收能力、外汇及资金来源、市场需求、生产条件、环保标准、材料和零部件配套状况以及国际经济形势等方面因素,并对引进项目的消化吸收与国产化前景及可能取得的经济社会效益作出科学预测,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货比三家”,选优、择廉引进。

在此基础上,从企业内部来说,要深化改革,实行体制和机制创新,要建立产权明晰、职责明确的现代企业制度,并建立起与消化吸收国际先进技术相协调的技术管理机制;要深化企业人事、用工和分配制度改革,采取企业经营者年薪、期权制等方式,建立技术创新激励机制,落实技术人员技术入股等政策,重奖那些对技术创新作出贡献的有功人员。从企业外部环境来说,国家要建立科研资源流向企业,一流人才流向企业的机制,确立企业研发在整个国家科学技术中的主体地位,使技术研发企业化。通过对科研机构的深化改革,使大多数科研机构融合于企业之中。对关键性产业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实行官产学研联合攻关,通过合作创新和大企业联盟等形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政府在技术引进过程中,要以信息咨询、政策诱导、法律保障等手段服务于企业,对国有企业,特别是对实行技术引进的企业,要将消化吸收、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开发和核心能力的培育等反映企业长期竞争力的指标列入企业考核指标体系。

3.政府设立专门的技术引进消化创新科研机构,建立专门的消化创新基金,加大投入力度,出台相关政策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强消化创新,并对企业自主创新产品的市场予以适度保护

对于一些产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国家应统一引进,然后设立专门的科研机构,组织产学研进行联合消化吸收与开发、创新,最后再转移到企业。为保障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与开发创新,国家要加大投资力度,财政科研经费要向企业倾斜,要向技术引进的消费创新方面倾斜,并建立专门的消化创新基金,用于重大的关键性或产业共性技术的消化与创新;各地政府或企业也要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建立相应的引进技术消化吸收专项基金。

与此同时,要运用税收、价格、信贷、财政、汇率等经济杠杆对技术引进与消化创新加以调节与扶持。政府要实行鼓励引进软件技术而同时抑制大量进口成套设备的政策,对软件技术引进实行免税优惠待遇,对进口成套设备则不提供任何税收优惠待遇。要鼓励和积极支持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与开发创新。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往往风险较大,国家财政要对消化吸收国产化工作中的一部分风险进行补贴;同时鼓励和支持创业投资公司投向技术引进的消化吸收与开发创新项目。对重大消化吸收与开发创新项目要利用国家政策性银行给予贴息、低息贷款,以解决资金之不足。对引进软件技术和消化创新项目,要实行税收优惠,包括减免租税、加速折旧等制度。

技术引进 篇6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工业建设用短短60余年的时间走过了发达国家长达数百年的历程。总体而言,中国工业经历了三个重要的发展阶段:从一穷二白起步,通过苏联援建的156个项目,中国建立起门类齐全的工业基础,此为第一阶段;而始于1964年的三线建设则进一步优化了我国的工业布局及提高了整体工业水平,此为第二阶段;改革开放后是第三阶段,这一阶段通过大规模的技术引进,缩小了与国际工业水平的差距,我国开始跻身于世界制造大国的行列。我有幸见证了中国工业的变革大时代,并亲身参与了后两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

156个援建项目奠定我国工业基础

第一个阶段是始于1953年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以苏联援建156个项目建设为主要内容,包括106个民用工业企业和44个军工项目。这156个项目主要分布在17个省区,大部分在东北和中西部,实际建成150个项目,涵盖了几乎所有的工业门类,为一穷二白的中国奠定了门类齐全的工业基础。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洛阳第一拖拉机厂、第一重型机器厂、西电公司、兰州炼油化工厂、武钢、包钢等一大批工业企业,还包括包头一机、二机(生产坦克),哈飞、沈飞(生产歼击机、直升机)等大批工业企业都是在这批援建项目中创建的。这些企业后来都成为本行业的排头兵和工业“母鸡”,为后来其他工业企业输送了大批技术骨干,也为中国国防工业奠定了基础。

这一时期新增工业生产能力在历史上是空前的。以钢产量为例,1952年仅135万吨,5年后达到535万吨。这一时期苏联对中国的援助是真诚和无私的,可以说156个项目奠定了中国工业基础,中国开始从一穷二白的农业国迈向工业国。现在这些企业大部分还在运营,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升级换代,大多数仍是本行业的骨干企业。

第二阶段:

三线建设优化我国生产力布局

对新中国工业发展有里程碑意义的第二阶段是始于1964年的三线建设战略。三线建设无论从规模、实际成效,还是对后来发展的影响都大于1958年的“大跃进”。当时中苏开始交恶,台海形势依然紧张,越战爆发,毛主席出于准备打仗的战备考虑作出了进行三线建设的战略决策。此举的目的是改变我国生产力布局,战略大调整的方向是由东向西转移,建设的重点转移至西南、西北,以重工业和国防工业为主。

所谓“三线”指陇海线以南、京广线以西、韶关以北的腹地,多为山区。从1964年至1980年,贯穿三个五年计划的16年中,国家在属于三线地区的13个省和自治区的中西部地区投入了2052.68亿元巨资,超过同期全国基本建设总投资的40%;400万工人、干部、知识分子、解放军官兵和成千万人次的民工,在“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的时代号召下,来到祖国大西南、大西北的深山峡谷、大漠荒野,风餐露宿、肩扛人挑,用艰辛、血汗和生命,建起了1100多个大中型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

当时,全国有380多个项目、14.5万人、3.8万台设备从沿海地区迁往三线地区。许多单位都一分为二,一半人马来到“三线”建设新厂。那时候,在三线地区建设起一批能源交通基础设施。例如,甘肃的刘家峡水电站,焦枝、成昆、阳安(阳平关至安康)、襄渝铁路等。在制造业领域,鞍钢包建了攀枝花钢铁厂,以及位于德阳、自贡的东方发电设备制造公司;一汽包建了位于十堰的第二汽车制造厂(东风);一大批核工业、航空、航天、兵器甚至船舶制造企业也迁往三线地区,成为我国国防工业的骨干。现在的绵阳科技城、汉中的大飞机制造基地都是在这一时期建设。

1967年我大学毕业,结束两年的部队农场锻炼后,即参加了三线建设。“文革”期间毕业的老五届理工科大学生大部分也来到了三线。

但由于当时过分强调“靠山、隐蔽、进洞”,不少工厂缺少必要的生产生活条件,以后不得不调整搬迁到离城市较近的地方。例如成都的龙泉驿地区就是后来三线工厂搬迁的集中地。后来我在国家计委工作,分管三线调迁时经手了很多军工企业迁至龙泉驿重新落户。我曾参与建设过的厂也在西安开发区建了基地。1983年12月,国务院三线办公室(90年代改为国家计委三线办公室,1998年后又改名为国防科工委三线协调中心)在成都设立。

1991年我在国家计委投资司工作,后来任副秘书长,正巧分管三线调迁工作。

但在此之前的几年,调迁工作早已开始。1984年11月在成都召开会议,确定第一批调整121个单位,迁并48个,全部转产15个。其后一些三线企业陆续迁往邻近中小城市,如咸阳、宝鸡、沙市、襄樊、汉中、德阳、绵阳、天水附近。而技术密集型企业和军工科技企业则移往成都、重庆、西安、兰州等大城市。

虽然后来作了一些调整,但三线建设对于我国的生产力布局,中西部发展影响深远。一些三线企业成为行业的龙头企业并走向国际。现在回顾起来,当时花那么点钱完全值得。这是我国工业发展的第二个里程碑,优化了我国的工业布局。许多参加三线建设的同志“献了青春献子孙”,为国家的工业布局调整作出了贡献。

第三阶段:

大规模引进技术助力我国工业化腾飞

新中国工业发展的第三个里程碑阶段是从粉碎“四人帮”,结束文化大革命后开始,这个阶段我国大规模引进技术。事实上,华国锋任总书记后就意识到要搞经济建设。但直至1978年,国家明确改革开放政策,从发达国家大规模引进技术,几乎涵盖了所有工业门类。

1978年,我国与外商签订50多个引进技术设备的项目,协议金额78亿美元,加上1979年的协议金额共为79.9亿美元。这比1950年至1977年间我国引进技术设备累计完成金额65亿美元还多14.9亿美元。协议的总金额中,冶金、化工项目占62%,其中上海宝钢等22个重点项目的协议金额为58亿美元,占总额的74%。

到1980年,全国工业总产值4703亿元,比1949年增长46.3倍,工业总产值在社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49年的25.2%上升到1980年的57.4%,占国民收入的比重由1949年的12.6%上升到1980年的45.8%,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成倍、成十倍、成百倍、成千倍,甚至成万倍地增长。从1949年到1980年,主要工业品产量在世界的排位不断上升,钢由第26位上升到第5位,煤从第9位上升到第3位,发电量则由第25位上升到第6位;而从零起步的化纤和电视机这两个产业的产量,到1980年在世界的排名已经位列第5。

技术引进填补了我国大批技术与生产领域的空白。通过引进,我国在短期内,使一批重型机械、矿山机械、化工机械、发电设备,机床、汽车、拖拉机、飞机、坦克、船舶以及轴承、风动工具、电器、 电缆等技术面貌发生了变化,使国家工业化跨入起飞的发展阶段。

而制造业的发展也推动了我国产业结构的改善。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第一产业比重高达45.52%,处于主体地位。第二和第三产业的比重分别为34.38%和20.20%,处于从属地位。1980年,第二产业比重已高达61.8%,我国工业化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通过技术引进还建立了新兴的工业部门。建国时,我国的现代化工业部门极少,经过引进,我国建立起了石油化工、无线电、化纤、电子计算机和彩色电视机等新兴工业部门。

浅析我国清洁能源技术引进 篇7

1 我国清洁能源技术引进的必要性分析

1.1 全球清洁能源专利技术分布概况

当前,清洁能源技术已成为发展世界经济的最新武器,成为发达国家抢占清洁能源市场的战略武器,清洁能源技术水平的高低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专利数据是衡量技术发展水平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1]。

根据欧洲专利局公布的2012年数据,清洁能源技术专利申请排名前八位国家与中国的情况如下表所示[2]:

从上表可以看出,2012年全球清洁能源技术专利总申请量为1839件,其中日本清洁能源专利申请量为359件占申请总量的19.52%,美国348件占申请总量的18.92%,德国347件占申请总量的18.87%,日、美、德三国的专利申请量占申请总量的57.31%,在清洁能源技术专利申请量中占据主导地位,掌握着世界最先进的清洁能源技术。据欧洲专利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清洁能源技术申请量为27件,仅占总量的1.47%,由此可见,我国清洁能源技术研发水平与日美德等国家有很大的差距,先进清洁能源技术主要掌握在日、美、德等国家手中,我国缺乏相关先进技术。

1.2 我国清洁能源专利技术分布概况

1.2.1 我国申请人清洁能源技术国内申请状况。

由以上分析可知,清洁能源高新技术主要掌握在日、美、德等技术发达国家手中,我国要想获得清洁能源领域的高新技术有两种途径:一是进行自主研发,整合国内的人力技术资源,研发清洁能源高新技术,获取独立的知识产权;二是加大技术的引进、消化和吸收力度,在引进技术的基础上研发新技术。而自主研发能力的高低可以通过我国国内清洁能源技术发明专利申请量及授权量来体现(具体如图1所示)。

注:数据来源于专利统计简报

从2010年至2012年,我国清洁能源技术发明专利申请量及授权量都在不断增加,由此可见,我国清洁能源技术领域发明创造水平正在不断提高。据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清洁能源技术发明专利申请量达到12811件,但授权量仅有3451件,仅占申请量的26.94%。2010年、2011年清洁能源技术发明专利授权量占申请量的比重分别为23.12%和36.01%。由此可见,虽然我国国内申请人创新积极性很高,但创新质量仍有待提高。相对而言,2012年,外国申请者在我国申请的清洁能源技术发明专利达到1741件,其中882件得到授权,所以国外清洁能源技术发明专利授权量占50.66%,远高于中国同期水平。由此可见,我国清洁能源技术领域自主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有一定的差距,要想缩短我国与日、美、德等国家的技术差距,应在加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同时,尽可能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1.2.2 国外申请人清洁能源技术国内申请状况。

外国申请人在我国申请的清洁能源技术发明专利情况侧面的反映出我国清洁能源技术引进情况。从图1可以看出,2010年至2012年外国申请人在我国申请的清洁能源技术发明专利不断增加,2010年外国申请人清洁能源技术发明专利申请量为1250件,2011年申请量为1313件,同比增长5.04%,2012年同比增长32.60%,达到1741件。由此可见,我国引进清洁能源技术的数量正在不断增加,但是引进技术的总量仍然较低,且占我国发明专利申请总量的比例呈下降趋势。2010年,我国清洁能源技术发明专利申请量共计7703件,外国申请人申请量仅占申请总量的16.23%,2011年占申请总量的14.93%,2012年仅占申请总量的11.96%,由此可见,我国清洁能源技术引进情况并不乐观,清洁能源技术向我国的转移似乎十分困难。

2 我国清洁能源技术引进现状分析

2.1 我国清洁能源技术引进方式

2.1.1 清洁能源产品与服务的国际贸易方式。

贸易是技术跨国转让的重要渠道。一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研究报告总结当一个国家进口高质量中间产品用于自己的生产过程时,技术通过贸易实现了转让,产品与服务贸易在技术转让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清洁能源领域,国际贸易方式是我国清洁能源技术引进的主要方式之一。以我国多晶硅企业为例,2013年以前,我国多晶硅企业受技术限制,承受着巨大的环境压力。多晶硅生产将产生四氯化硅,四氯化硅的废气会造成严重的环境破坏,即氯化氢气体。为此,在生产多晶硅所需的核心技术被国外把持的情况下,我国青海黄海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新能源分公司通过国际贸易方式,购买氢化炉硅粉给料系统与硫化床反应器,成功将四氯化硅转化成生产多晶硅的三氯氢硅,大大缓解了气候问题。此外,我国通过从德国、美国以及日本购买生产线已经获得开发高性能太阳能光伏产业的技术。

由此可见,通过贸易方式引进清洁能源产品与服务,可以为我国清洁能源产业提供模仿的机会,有助于提升我国自主创新水平。

2.1.2 外商直接投资。

这里所说的外商直接投资包括合资企业。直接投资是我国引进清洁能源技术的重要渠道,国内企业可以通过对外资企业的模仿、与外资企业竞争、参与人员培训以及与外资企业建立联系等渠道获得外资企业的先进技术,从而提高我国整体技术水平[3]。数年前开始,外国企业将注意力转移到我国清洁能源市场,而风电设备是欧美等发达国家关注的重点,近年来,第二代生物燃料技术也逐渐走进他们的视线。例如,在中国上海建设风力发电设备制造企业的德国巨头西门子;在中国沈阳创建风机组装厂的美国GE集团;在天津投资风力发电厂的西班牙格美萨公司;在中国上海建立中外盒子CNG(压缩天然气)设备制造公司的英国康普艾公司等。外商投资的进入,给中国清洁能源市场注入强劲的新动力,诱导清洁能源技术向中国转移。

2.1.3 签订专利许可协议。

专利许可是指许可人(专利权人)将自己的专利使用权允许被许可方在一定的时间和范围内使用,被许可方需要支付一定的专利使用费。专利许可是我国风电制造技术引进最常见的模式之一,将近50%的中国风电制造商采用该模式获取外部技术,如金凤、华锐、运达、东汽等[4]。专利许可在清洁能源技术引进过程中既有优点也有不足之处,优点是速度快,可以最快速的响应市场的需求;最大的不足之处是专利许可使用费较高,发达国家通过设置高昂的技术转让费与苛刻的条件限制清洁能源技术转移的水平与数量。

2.2 我国清洁能源技术引进特点

2.2.1 我国清洁能源技术主要来自于美国、日本与欧盟。

中国清洁能源相关技术转移的现状及前景报告显示,我国清洁能源技术主要来自于美国、日本与欧盟。其中,我国核电技术主要来自于法国与美国;风电技术主要来自于美国与德国;与氢能相关的燃料电池技术主要来自于日本;我国地热能技术主要来自于美国、韩国、日本与加拿大[5]。最近几年,我国扩大与欧美等发达国家清洁能源领域的合作范围,合作的项目也逐渐增加。

2009年7月,中美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中心成立,中美双方就清洁煤、建筑能效和能源汽车方面展开合作。2011年,启动中美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中心的官方网站。2010年4月,中欧清洁能源中心项目(EC2)成立,项目主要关注焦点为以下五个领域内的能源政策以及技术转让:清洁煤(如碳捕获与碳封存,提高发电效率)、可再生生物燃料、可再生能源、能源效率(建筑、产品、工业生产)、可持续且有效的能源配置系统[6]。尽管中美、中欧清洁能源技术转让过程中,仍然面临诸多障碍,美国与欧盟逐渐成为我国清洁能源技术的主要来源国。

2.2.2我国引进的清洁能源技术水平较低。

据上述图表显示,我国引进清洁能源技术面临诸多障碍。尤其是近几年,我国清洁能源产业取得重大进展。2010年,我国在全球风电装机总量上领先,成为世界装机总规模最大的国家,总装机容量高出420亿瓦特。按风力发电及其他清洁能源技术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对38个国家进行排名,中国仅逊于丹麦排名第二[7]。我国清洁能源产业的迅猛发展,给欧美国家带来沉重的压力,他们纷纷出台对华出口管制政策,限制清洁能源高新技术对华转移。2009年,欧盟通过《关于军民两用商品和技术出口、转让、中转和运输控制的共同机制的法规》,该法规列出了欧盟两用商品及出口管制清单,其中包括核能物质、设施与设备。美国对中国的清洁能源技术出口管制要严格的多。中国是“美国出口管制”的重点,中方人员赴美进行技术交流,接触或使用相关技术、设备等,均需向美方商务部申请“出口许可”,这一规定适用于清洁能源核心技术。出口管制的设置,严格限制清洁能源技术转让水平,尽管近年来,我国与欧美等国家在清洁能源领域展开了多项合作,清洁能源技术转让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对于清洁能源领域的核心技术始终达不到令人期待的水平。

2.2.3 我国清洁能源技术引进主要集中在风能、太阳能与生物质能领域。

2013年1月1号,《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出台,明确指出“十二五”期间,以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利用为重点。到2015年,风能发电装机规模达到1亿千瓦;太阳能发电装机规模达到2100万千瓦;生物质能发电装机规模达到1300万千瓦,其中城市生活垃圾发电装机容量达到300万千瓦[8]。为了完成“十二五”规划的预期目标,我国清洁能源领域的合作主要集中在风能、太阳能与生物质能领域。例如,中国与法国在核电、与德国在光伏发电、与丹麦在风电、与美国在生物质能等方面展开了务实合作,实现了部分清洁能源技术向中国的转移。

3 我国清洁能源技术引进面临的障碍

3.1 对华高新技术出口管制阻碍清洁能源技术引进

由表1可知,日本、美国、德国、韩国和法国在所有清洁能源领域内占据专利申请总额的80%,并且在不同的领域内分别占据着主导的地位。同时,目前绝大多数的跨国专利申请业务是在上述六国之间展开的。但是,上述六国很少向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转让清洁能源技术专利,他们希望通过高新技术出口管制来获得技术的垄断利益,从而巩固他们在能源市场上的优势地位。

尽管欧美国家多次声称要放宽对华高新技术出口管制,但是时至今日,仍未得到落实。我国迫切需求的硅基薄膜太阳能电池技术很难从欧洲引进,主要是因为太阳能领域的一些先进技术在航空航天、卫星等领域有着广泛的运用,根据欧盟的出口管理条例,这些技术或产品属于军民两用商品,限制对华转让。我国引进太阳能技术受限,无法降低太阳能利用成本,在一定程度上缩小太阳能应用范围,阻碍双方进一步合作的开展。

3.2 贸易摩擦成为我国引进清洁能源技术的隐忧

清洁能源领域的产品与服务贸易是我国引进清洁能源技术的重要途径。但是,随着我国贸易额的不断增长,尤其是风能、太阳能领域的不断发展,我国在清洁能源市场上所占的比重逐渐加大,对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市场利益造成了威胁,他们迫切的希望通过采取某种措施,阻碍我国清洁能源市场的快速发展,贸易摩擦由此产生。2011年,美国商务部就我国清洁能源领域发起首次“双反”调查。2012年第一季度,我国就遭遇11个国家的贸易调查,其中清洁能源领域是重点调查对象。贸易摩擦的产生,破坏了清洁能源领域良好的合作氛围,阻碍了清洁能源技术的转让。

4 我国清洁能源技术引进存在的问题

4.1 市场换技术的构想效果不明显

在清洁能源领域,技术持有人向我国转让清洁能源技术的目的可以概括为两点。一是为了履行国际义务。TRIPS协议明确规定发达国家有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与资金援助的义务。发达国家向我国转让清洁能源技术有一部分原因是履行国际义务,向全世界表明他们对缓解能源危机与气候变化问题所做的贡献。但是最主要的原因是希望通过向我国出口清洁能源产品,占领我国清洁能源市场,从而缓解国内就业压力,改善贸易逆差状况,发展本国经济。对于中国而言,我国引进清洁能源技术来满足国内对能源的需求,并改善我国日益恶化的气候与环境,在需求互补的情况下,清洁能源合作就此产生。

以市场换技术通常发生在跨国公司之间。然而,公司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的的,为了本企业的利益,跨国公司的技术转让往往发生在内部,同时转移的技术也仅仅是本企业需要的,我国从中获得的清洁能源技术数量有限。因此,总体来看,我国以市场换技术的构想并未取得满意的结果。

4.2 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共享很难实现

我国清洁能源市场建立较晚,目前尚不成熟,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共享很难实现,在技术引进过程中,很容易产生技术的重复引进与盲目引进等问题,造成资源的浪费。重复性技术的引进。中国有巨大的清洁能源市场,但由于清洁能源技术发展时间短,清洁能源市场还不够成熟,在信息欠缺的情况下,企业从局部角度考虑是否应该引进清洁能源技术,从而造成同行业的不同企业引进同种类型的技术,大批的科技和人力资源被浪费。相当典型的一个案例就是明阳、联合动力以及东汽这三家公司从德国引进拥有相同核心技术的风电机组技术。

盲目引进。盲目引进是指企业在引进清洁能源技术的过程中,对自身综合条件的认识存在偏差,引进与自身生产或吸收能力不相符的技术。我们都知道清洁能源技术引进需要支付昂贵的专利许可使用费,许多企业认为最先进的技术就是最好的技术,于是在技术引进过程中,付出昂贵的代价,引进的技术却超越企业自身可接受的水平,不能不进行“二次引进”。

无论是重复引进还是盲目引进都会造成资源的浪费,甚至会引发同行业的互相残杀。因此,在清洁能源市场上实现信息共享与交流是十分重要的。

5 促进清洁能源技术引进的几点思考

发达国家或地区掌握着世界上最先进的清洁能源技术,我国要想尽快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实现能源结构的转型,必须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技术,加大清洁能源技术的引进力度。为此,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5.1 妥善解决贸易争端

国际贸易是我国清洁能源技术引进的重要方式,妥善解决贸易争端,不仅有助于捍卫我国自身利益,同时有助于维护合作的顺利进行。尽管到目前为止,我国在清洁能源领域的贸易争端并不如其他行业那么频繁,但清洁能源领域贸易摩擦的隐忧是存在的。为此,我国必须吸取其他行业的教训,一方面我国应与发达国家展开协商与沟通,尽可能减少清洁能源贸易摩擦的可能,另一方面我国也应早做准备,积极利用世贸组织的规则捍卫自身利益,以防欧美等发达国家对我国进行清洁能源产品贸易制裁。

5.2 建立清洁能源技术向发展中国家的强制许可

当前,基于公共健康之需求,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药品专利强制许可制度。在清洁能源领域,基于公共利益之目的强制许可应是无可置疑的。

首先,清洁能源技术对缓解全球能源危机、解决气候变化问题至关重要。无论是能源危机还是气候变化问题皆隶属于公共利益的范畴,满足TRIPS协议“允许成员国在处于紧急状态或其他极端状态下,以及为了公共非商业使用的情况下启动专利强制许可”的规定;其次,许多健康问题的出现根源于环境恶化,仅仅就药品建立专利强制许可制度是不够的,需从根源上遏制问题出现的可能性;最后,清洁能源专利强制许可制度,并非为了侵害专利权人的利益,而是给人压迫感,迫使专利权人“主动”转让相关技术,在保障专利权人利益的同时,有助于技术的传播与扩散,实现技术共享[9]。因此,借鉴药品专利强制许可制度,构建清洁能源专利强制许可制度是十分必要的。

5.3 建立专利池制度

专利池通常由两个或多个专利权人组成,他们就某一领域的技术达成协议,允许对方在支付相应的许可费的基础上使用自己的技术。清洁能源技术专利权人应降低技术实施费用,积极与清洁能源技术专利权人建立专利池,追求降低实施成本。这样既可避免行政机关的专利强制许可,亦能保护专利权人的经济利益[10]。尤其是在某种程度上处于竞争关系的权利人组成专利池,既可以实现专利互补,提高企业双方的技术水平,也为企业进行进一步的研发创造条件。专利池一般由专利权人共同选定的管理机构管理,不仅能够推广清洁能源技术,也保障清洁能源技术的实施符合最新的市场需求。

5.4 完善知识产权信息传播体系

我国清洁能源技术引进过程中面临一个重要问题,即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引发重复性技术引进等问题,造成资源浪费。为此,我国应针对清洁能源的不同领域设置不同的专利信息库,时时关注我国清洁能源技术的研发水平与引进力度,加快我国清洁能源专利信息传播的速度。同时建立专家小组,为公众提供相关的知识产权方面的服务,切实保障知识产权人的利益以及公共利益。最后,培养一批从事清洁能源技术研发的专业人才,注重对精通国际知识产权规则及实务技能人才的培养,加快我国知识产权信息传播以及服务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

[1]AHMED A L.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nd clean energy technologies[R].ICTSD:UN Workshop on clean energy technologies,2013

[2]European patent applications filed with the EPO per technical field and per country of residence of applicant.[EB/OL].(2013-05-03)http://www.epo.org/about-us/statistics/patent-applicatios.html.

[3]康明已,余群枝.中国引进环境技术的特征及效应[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报,2012(05):142-147

[4]张芳,苏竣.中国风电制造产业国际技术转移现状及问题分析[J].北京:中国科技论坛,2012(07):81-88

[5]DOUKAS H.RES technology transfer within the new climate regime:A“helicopter”view under the CDM[J].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2009

[6]刘世东.中欧清洁能源合作[D].北京:北京外交学院,2012

[7]左安磊.清洁能源技术与产业的专利保护——世界之发展与中国之应对[J].北京:科技与法律,2012(01):17-23

[8]王鸿雁.能源十二五规划出台加快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发展[EB/OL].(2013-01-25)http://www.chinabidding.com/zxzx-detail-218244201.html

[9]郝召召.绿色专利强制许可制度研究——在气候变化背景下[D].上海:交通大学,2012

对我国技术引进现状的分析 篇8

(一) 技术引进规模与引进质量

技术引进保持了较快增长, 引进质量稳步提高。据国家商务部统计, 与20世纪90年代相比, 近年来我国技术引进规模有了很大的发展:2007年我国共登记技术引进合同9773份, 超过1991年到1995年五年间技术进口合同数量的总和, 合同总金额达254.2亿美元;2008年上半年我国共登记技术引进合同4955份, 合同总金额126.0亿美元, 同比增长21.1%, 技术引进金额创同期历史最好水平。2008年上半年, 全国技术引进合同总金额中, 技术费达111.1亿美元, 占合同总金额的88.2%, 比去年同期增长32.8%。技术费占合同总金额的比重连续六个月超过85%, 上半年比去年同期增加近8个百分点, 技术引进质量稳步提高。

(二) 技术引进方式

近年来, 我国技术引进方式有所改进, 重“硬”偏“软”的局面也有所改变。据商务部统计, 从1950年到1995年, 我国成套设备的引进额均达到37%以上。1996年以后硬件技术引进额逐年下降。2008年上半年, 专有技术许可合同成交额53.5亿美元, 同比增长52.4%, 占合同总金额的42.5%。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合同金额为35.6亿美元, 同比增长16.8%, 占合同总金额的28.3%。上述两项的合同成交额占合同总金额的七成以上, 是技术引进的主要方式。成套设备/关键设备/生产线的引进比例巨幅下降, 同比降低55.2%。 (见表1)

(三) 技术引进的国别与地区分布

随着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战略的实施与发展中国家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 2008年上半年, 我国技术引进的来源国家和地区达60个。其中, 我国与欧盟签订技术引进合同1349份, 合同金额46.1亿美元, 同比增长18.6%, 占技术引进合同总金额的36.6%, 欧盟仍是我国技术引进的最大来源地。2008年上半年, 由于对韩国汽车、电子等相关技术的引进, 金额达21.2亿美元, 同比增长68.4%, 占技术引进总金额的16.8%, 韩国已超越美国, 在我国技术引进来源地中居第三位。日本和美国分列第二、第四位, 引进金额分别为25.3亿美元和18.1亿美元, 金额占比为20.1%和14.4%。 (见表2)

数据来源:中国商务部服务贸易司技术引进统计

单位:万美元

数据来源:中国商务部服务贸易司技术引进统计

二、我国技术引进存在的问题

(一) 引进方面的问题

1. 引进结构不合理。

我国引进技术偏重于技术层次低、劳动密集型的行业和中小型项目, 投向技术密集型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少。在技术引进中“重硬轻软”, 引进硬件多, 软件少, 硬件中引进成套设备多, 关键设备少。这里所说的硬和软是相对于技术载体的物质特性而言的, 前者指以机械设备和生产线为载体的技术引进, 后者指以技术专利、工艺流程、关键诀窍等为载体的技术引进。20世纪90年代以来, 我国主要依赖国外进口的生产线和设备提高生产的技术水平, 这种方式引进的技术多是成熟期或衰退期的技术, 很难引进先进技术, 不利于提高我国技术档次及优化产业结构。虽然今年的状况有所改善, 但长期以来的积累会使引进结构一时难易改变。

2. 技术引进来源仍然单一。

目前, 我国技术引进的来源虽然从“八五”期间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逐步增加到2008年的60个国家和地区, 但是我国对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技术依赖性却加强了。“八五”时期我国从美日欧韩地区引进的技术占同期全部合同金额的57%, 到2008年, 这一比例增加到了87.90%。国际技术贸易尤其是尖端技术的贸易往往要受到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影响。技术上过度依赖于某些国家, 必然会导致技术进步受制于人的风险。

(二) 技术消化吸收方面的问题

1. 企业重“引进”, 轻“消化”。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研发资金投入太少, 2002年国内全行业研发资金投入只占销售收入的1.4%, 远低于美国5%~6%的水平;二是用于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的资金比例不合理。我国目前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的资金比是1:0.08, 可见大笔的钱用在技术引进上, 没有用于引进后的消化吸收, 而作为技术引进成功典型的韩国, 用于引进和消化、吸收的科技经费比例是1:5。

2. 企业研究开发人才不足, 科研装备落后, 一般知识、

经验积累少, 学习能力差, 对引进技术的理解、消化、反求能力差。特别是对引进技术中外商的保留内容、技术秘诀的破译能力差。我国科研人员大多集中在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军工部门, 民用企业中科研人员较少, 除少数企业设有专门的研究开发部门外, 大部分企业研究开发人员缺乏, 设施配备落后, 难以承担消化、吸收任务。更谈不上对引进技术的再创新, 因此技术水平难以提高。

(三) 自主品牌方面的问题

伴随着国外技术的引进, 外国品牌也同时进入了我国市场。这些品牌在丰富我国市场需求的同时, 也挤压了自主品牌的生存空间。以汽车工业为例。目前, 我国最具自主实力的几个汽车企业集团, 全部都是采用合资引进模式, 一汽大众、上海大众生产的车是德国大众的品牌, 上海通用是美国通用的品牌, 东风生产的汽车是标致雪铁龙和日产的品牌。它们在发展自主品牌方面显得无能为力, 因为在合资企业中搞自主品牌是不可能的, 合资企业中的外方绝对不会做出削弱自己品牌的事情。总体上来说, 我国汽车制造业陷入了恶性循环:没有自主开发的能力, 就只有依赖于国外的技术;越是依赖国外的技术, 越是没有自主开发能力。如果我国汽车业没有自主品牌, 就会日趋萎缩, 最终沦为国际汽车巨头的生产基地。

三、我国企业应采取的对策措施

(一) 提高技术引进能力与效用

1. 集中财力引进关键技术。

我国的自身财力有限, 不可能在财政收入中拿出更多的钱去进行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 有效的办法是减少一般性的技术引进, 实际上这类技术引进的效益并不好, 应将有限的财力集中在少数关键的技术上, 以提高我国对这些关键技术的吸收和消化能力。

2. 不同地区引进不同水平的技术。

从我国技术引进的经验教训中得到以下启发:第一, 在选择技术时, 不仅要考虑到技术的先进性, 还要考虑到技术的适用性, 因为适用于供方的技术不一定对我们有用;第二, 我国目前最显著的区位优势是劳动力成本低, 但同时存在的问题是高级技术工人严重缺乏。我国的出口产品价格低、缺乏高附加值的产品, 结果是产品利润低, 还屡遭反倾销起诉, 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所以我国应在沿海、中部、西部这些技术水平不同的地区相应引进不同层次的技术, 同时重视培养高级技工人才。

(二) 提高技术再创新能力

尽管发达国家在大量的向中国转让技术, 但对于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如军事、航空、核能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 他们是不会向中国转让高新技术的, 即使部分工业领域涉及这些技术, 也是有种种限制。对于核心的关键技术, 中国政府决不可能依赖他人, 这就需要尽快提高我国技术再创新能力, 集中力量自主开发, 发展自主品牌。

技术创新学中有一种模仿创新, 它的含义是企业通过学习模仿率先创新者的创新思路和创新行为, 吸取率先者成功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引进购买或破译率先者的核心技术技术秘密, 并在此基础上改革完善, 进一步开发。由此可见, 模仿创新本质上是一种创新行为, 也被称之为二次创新或者再创新。根据我国现阶段的技术发展水平、技术创新能力及市场竞争环境, 在技术创新模式选择上, 应该加强技术模仿创新。对于在我国申请发明专利的国外技术, 我国企业应组织力量进行研究, 尤其是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在实用化过程中。在企业的在创新能力提高到一定程度, 就可以集中力量自主开发, 这样就能发展出自己的民族品牌, 能大大提高我国的技术水平。

(三) 培养技术人才

人才是技术的载体, 如何更好的利用人才, 是我国提高技术水平的关键, 为了更好的发挥外资企业技术人才的作用, 充分发挥人力资本的外溢作用, 提出以下两点建议:一是加大人才吸引力度。用待遇留住人才, 吸引人才, 用事业留住人才, 吸引人才, 尤其是那些曾在外资企业工作的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此外, 要吸引更多的海外优秀人才回国工作, 就要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优厚的报酬以及富有挑战性的工作机会, 促进中国科研人力资源的开发。二是要加大力度培养自有人才。要提高对人员培训的投入经费, 而且要建立起一整套科学的人才培育机制, 开发培养出属于自己企业的一批科技人才, 这样不仅能降低引进外来人才的成本, 还能使他们与企业共成长, 减少人才外流的机会。

(四) 实施“走出去”战略

我国的技术发展不能只停留在光引进的程度上, 我们还需主动出击去利用全球的技术资源为我所用。我国国内企业可以通过“走出去”战略, 即到某种先进技术所在的母国进行学习型投资, 通过“干中学”突破跨国公司的技术垄断战略, 利用全球科技资源迅速形成自身的核心技术能力, 这一点我们应向我们的近邻日本和韩国学习, 他们在美欧发达国家设立研发机构跟踪先进的技术和经验, 收到的良好效果有目共睹。“走出去”利用外部技术资源有多种方式, 包括外包研发和设计、合作开发、在海外建立研发机构以及购并海外核心技术企业等。这些方式在近几年都大量使用, 寻求技术资源型的海外投资业特别是技术密集型行业中的排头兵企业, 都已经或正在筹建自己在海外的研发中心, 或准备收购海外拥有核心技术的企业。

目前, 我国海外投资过于偏重资源性和战略性, 开拓海外市场的较少。我国政府应制定跨国公司的长期发展规划, 健全对外投资法律法规与政策体系, 完善海外投资的金融服务体系, 以鼓励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和企业, 如家电、轻纺、成衣、食品加工和轻工业企业“走出去”, 把国内过剩的生产能力、原材料及零部件出口到国外市场, 有效地降低出口, 避开对我国设置的贸易壁垒和贸易争端。

参考文献

[1]戴永辉.我国技术引进的新对策[J].发明与创新, 2007, (10) .

[2]柏振忠.我国技术引进效率存在的问题探析[J].理论月刊, 2007, (8) .

[3]曹洪盛.我国技术引进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市场周刊, 2006, (6) .

技术引进,让中国手机业成长壮大 篇9

手机业中的移动交换机、无线基站系统属于投资类产品,购买对象主要是运营商,手机终端属于消费类产品,购买对象主要是普通消费者,我国的手机业是以购买这三部分设备开始的。

1987年,中国移动电话业务正式开通,第一个TACS制式模拟移动电话系统在广东建成并投入商用,实现了我国移动电话用户“零”的突破,爱立信为供应商。

第一代移动电话是基于TACS技术的模拟通讯网络,是我国改革开放后采用购买的方式建立起来的移动通信,由美国摩托罗拉移动通信系统和瑞典爱立信移动通信系统构成,只有企业自己的标准,没有统一联网的标准,系统规模小,技术较为滞后。随着用户规模变大,网络的覆盖范围和稳定性差、两网不能互联互通、无法实时计费等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因此,改变技术引进方式,快速发展我国移动通信,尽快构建起我国的手机产业,成为当时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二、在外商直接投资中发展壮大

贸易方式的技术引进仅仅能达到技术的提高,但不能在短时间内发展起一个产业,不能有完整的产业链。为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快速发展产业,外商直接投资成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水平的主要方式。通过这种“市场换技术”方式,我国的手机业迅速发展起来。

(一)合资生产程控交换机

程控交换机是移动通信系统技术含量高的重要设备,是技术难点,我国很重视。1983年,原中国邮电工业总公司与BTM在中国北京人民大会堂签署了上海贝尔电话设备有限公司的合营合同。1984年,邮电行业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上海贝尔电话设备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同年6月正式挂牌。1986年,第一套程控交换机S1240在上海贝尔成功下线。

(二)依靠外商直接投资建成GSM和CDMA系统

1994年,原中国电信公司引进欧洲GSM数字移动通信技术与设备,在全国范围大规模建网。之后中国移动通信公司在原GSM网基础上引进GPRS(2.5G)技术建设分组数据通信网,提升了GSM的功能,解决了高速数据传输问题,大大丰富了通信业务内容。

在2G时代,爱立信、诺基亚、西门子、摩托罗拉等外资公司与华为、中兴等内资公司,一直在这个领域进行着激烈的角逐。但诺基亚于1993年率先在中国推出GSM移动电话,1994年接通中国第一个GSM电话,建立了首家大规模生产GSM系统设备的合资企业。从90年代初,摩托罗拉、爱立信、诺基亚、西门子、三星等一批外资企业就一直垄断着该行业。

与GSM有步骤进入中国,并在中国取得巨大成功相比而言,CDMA可以说是“挤进”了中国市场。美国政府为了美国的国家利益和美国公司的利益,大力推行CDMA,因而在入世谈判中,把CDMA入华作为条件之一,对我国政府施压。中美之间的博弈不断出现反复,最终2001年CDMA成功进入中国市场。依靠高通、三星等外资企业,CDMA在我国迅速发展起来。

随着外商直接投资不断扩大,我国移动通信状况得到了大大改善,我国的手机业建立了完整的产业链,移动通信进入了第二代。2008年全球手机出货量11.8亿部,同比增长3.5%,其中我国境内生产手机占47.5%;我国移动电话用户总数为6.41亿户,每百人移动电话拥有量达到47.3部。

三、在外包中得到锻炼

在我国手机业发展初期,外资企业与我国内资企业之间的外包主要是通过生产外包,外包发包方主要是跨国公司在我国的合资公司、独资公司,接包方主要是我国的内资企业。严格地说这种外包不算技术引进,但实际上看,其中有不少技术来自境外。

摩托罗拉等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后,除与我国内资企业建立合资企业外,也常常将手机等生产业务外包给

我国的内资企业。中兴、康佳、科健、波导等企业都成为当时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的接包方,不同的是有的企业从研发出发,通过研发外包和自主创新,获得了成功;有的企业在生产中注重学习,通过知识技术积累,在完成资金积累的同时也获得了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得到了锻炼;而有的企业只注重短期利益,只顾赚钱,只为别人代工,没有整合自身产业链的长远规划,利好则入,利少则退,最终淘汰出局。

不论是胜利者还是失败者,在生产外包中,都积累了经验,吸取了教训,得到了锻炼,为我国手机业发展都做出了贡献。

四、启示

总体上看,国产手机虽然在技术开发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的距离正在缩短,华为、中兴等内资企业在国内核心网、基站等方面及海外市场都有很大收获。但在手机终端方面,仍是外资企业在国内占据了优势。2008年,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占我国整个手机出口的83%;手机品牌关注度前四强无一国产手机,诺基亚更是牢牢占据了半壁江山。可以说,差距仍然很明显,国产品牌手机总体上仍远落后于外资。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一)三种引进方式有利有弊

贸易方式的技术引进是我国获得国外先进技术最早的方式,也是一种传统的方式。这种方式直接购买较自身先进的技术或适用技术,往往是引进的硬件设备较多,先进技术较少。由于资金限制,所能引进的技术有限,然而这种方式可以培养人才并保留住人才。

生产外包则是在为外方生产产品的过程中,学习国外企业先进经验管理,获得与外资对话的机会,一方面企业获得了资金,另一方面也学习了技术。但接触先进技术可能性不大,并且常常会发生人才流失。

外商直接投资是现阶段发展中国家获得技术的主要途径,东道国利用本国市场换取跨国公司资金和比较先进的技术,繁荣本国的产业,我国的手机业较成功地使用了这一方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获得了先进技术,企业之间竞争更加激烈

外资带来的虽然不是国际最先进的技术,但这些技术对缩小我国手机业与国际技术水平差距起到了积极作用。其一是带动了为跨国公司配套的国内企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其二是通过与我国企业的合资、合作,甚至外包,跨国公司技术扩散的外在性对我国内资企业产生示范效应;其三是跨国公司在我国研发投资建立的外资研发机构,有助于将更先进的技术带到我国,有助于锻炼我国的研发人才,提高我国的研发人才技术水平。

跨国公司进入我国市场后,为了保持我国市场优势,不断扩大绿地投资,加大对其子公司的技术转让,这无疑迫使我国企业提高技术水平。巨大的竞争压力一方面使低效率的内资企业退出市场,导致国内小企业破产;另一方面,促使内资企业通过各种形式的资产整合,提高了企业竞争力和市场地位,华为、中兴、大唐电信等一批国内通信设备制造企业随之崛起。但这种方式容易造成内资企业人才的流失。

2、促进国内手机市场发展

跨国公司投资企业带来的新产品和营销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国内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偏好,对国内消费者形成了强烈的、连续性的消费刺激。在跨国公司进入中国之前,我国的手机生产能力几乎为零。随着摩托罗拉、诺基亚、爱立信、西门子等世界主要手机制造商相继在华设立投资项目,我国手机的生产规模和市场需求急剧扩张,巨大的市场空间也刺激了国内企业纷纷开拓手机业务。中国手机行业在短短的十几年内,实现了从无到有,并迅速成长为全球最大的手机市场和国内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行业之一。

3、延伸了产业链

依靠国内企业,通过购买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建立了移动通信模拟网。但GSM、CDMA系统的建立,及大量的消费产品(手机终端)则是在外商直接投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跨国公司不断提高移动通信产品的本地化率,通过整机生产延伸了产业链,带动了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手机终端的上游产品LCD、下游的服务业随之得到了飞速发展。

4、国内企业需支付高额的专利使用费

跨国公司选择在我国建立分公司,分公司对母公司的技术使用要按分公司的产品数量或销售量提取专利或专有技术许可费。该行业的外商直接投资为了抓住我国国内大市场,为了使其海外子公司在竞争中具有优势,不断加大对其专利的转让。据统计:诺基亚、三星、索尼爱立信、摩托罗拉母公司近年来纷纷对其在中国的分公司特别是独资公司转让GSM、CDMA、WCDMA等专利技术。由于国内企业的竞争,单项专利的转让费逐年有所减少,专利年平均费用大大减少,但转让的专利总金额在不断增加。据估计,这些跨国公司通过其在我国的独资公司从我国获得了数百亿美元的手机专利转让费。

(二)引进后的消化吸收再创新真正提高了技术水平

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我国的数字程控交换机研制获得成功,并占据了国内主要市场;依靠“国家移动通信产品研发和产业化专项”,支持手机产业迅速崛起,国产品牌的移动整机设备、终端手机本地化率不断提高。

在2G时代,我国手机业的专利技术相对在中国境类的跨国公司,内资企业(华为、中兴等)仍处于劣势。查阅有关文献可知:我国华为、中兴等内资企业申请的有关手机方面的专利与诺基亚等专利的IPC三级一致(H04Q7/00),但第四级不一致(诺基亚等为H04Q7/38,我国企业申请最多的是在H04Q7/32),我国内资企业仍处于核心技术之外的次核心技术逐渐向核心技术过渡阶段。在3G时代,中国移动采取我们自己研发的TD-SCDMA技术标准,我国内资企业的专利大大增加。由爱立信、诺基亚西门子、华为等世界主要电信设备生产商开发的LTE技术,在技术演进方面华为公司走到了世界前列,LTE专利数量已经占全球10%,在此方面将中国手机业推上世界三强之一。

技术引进 篇10

●积极整合, 引导学生融入技术世界

通过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的积极整合, 学生可以有意识地感受到信息时代技术发展给经济和社会带来的变化, 感受到日常生活中技术的存在;可以更加理性地看待技术, 以更为负责、更有远见、更具道德的方式使用技术;可以以亲近技术的情感、积极探究的态度利用所学技术更为广泛地参与社会生活, 提高对未来社会的主动适应性。

如在讲授《走进技术世界》时, 通过多媒体展现计算机、数码照相机、汽车、神六等图片, 让学生感受技术就在我们身边;展示手机应用的图片, 让学生感受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便利, 通过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分析, 使学生明白技术应用的两面性, 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合理利用网络,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对待、使用技术的态度。

●巧妙整合,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技术课程中, 如果单纯的讲解学习理论知识, 课堂将是非常枯燥乏味的, 所以, 教师应有目的、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使学生产生质疑问难、探索求解的学习动机, 从而激发他们去创造的思索。在教学中, 将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巧妙整合, 渲染课堂气氛, 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 并始终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建立起学习者和认知材料之间的直接联系, 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并进行自主学习的有效方式。

例如, 在讲授《壳体结构的受力分析》时, 课前我利用多媒体投影播放中央电视台《想挑战吗》节目中《人踩灯泡》的片段, 渲染课堂气氛。并进一步设问:人踩在灯泡上, 灯泡为什么没有损坏?参加节目的人有特异功能吗?学生的兴趣一下就提升了, 并展开了积极的讨论。这样一来, 就在学生热烈的讨论中水到渠成的引入到了壳体结构受力分析的探讨, 然后再展示 (自制) 教具, 将三个灯泡成三角形式固定在木板上, 上面放一块木板, 再在木板上方放重物, 检验灯泡的受力情况, 课堂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充分整合, 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

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的学习过程, 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创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通过一项设计任务的完成, 通过一个技术问题的探究, 激发创造的欲望, 享受创造的乐趣, 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想象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 以及在实践中不断创新的能力, 形成积极、果敢、合作、进取的品质。

如在讲《设计的一般过程》时, 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 设计自己的博客, 将设计的一般过程与网页设计有机的结合起来, 充分利用通用技术的设计方法和信息技术的网页设计技术, 使学生在快乐的建博中, 激发创造的欲望, 既掌握了两个学科的知识, 又享受了建博成功的喜悦, 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技术素养。

●有效整合, 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技术课程的学习方式是丰富多样的, 既有个人的独立操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 又有观察学习、体验学习、设计学习、网络学习等等。信息技术不仅是学生的学习内容, 而且也是学生的学习工具。而通用技术是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生活、学习中的问题, 教会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两者有效结合, 既有利于学生把技术知识应用于其他科目内容的学习, 也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效率的提高。

●优化整合, 提高整合的针对性

不可否认,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能使知识形象化、直观化, 对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每一门学科都有其自身的特点, 技术课程也不例外, 学科的实践操作性是无法用其他形式替代的。特别是通用技术学科, 它的特殊性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比拟的。换言之, 动手实践不是能用一个有限的画面或一个活动场景 (即多媒体课件) 就能解决的。所以在多媒体手段的运用上一定要考虑教学内容的特点, 不能盲目的滥用, 要优化整合, 提高整合的针对性。

技术引进 篇11

【关键词】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融合

一、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技术主要是指计算机在实际工作中运用的相关技术和方法,它的应用面很广,和很多学科和行业都有紧密的联系,也有很多行业和学科因为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获得了飞速的发展。计算机技术不是简简单单地运用计算机,而是一种专业性的技术,主要包括计算机系统技术、计算机器件技术和计算机组装技术等内容。

(一)计算机系统技术

计算机系统技术的主要技术是通过依靠计算机系统的完整性来使计算机有效运行,它的技术内容主要有系统的结构技术、系统的管理技术、系统的维护技术以及系统的应用技术等。计算机系统的结构技术能解决大量人力无法完成的工作任务,显著地节省了人力成本,性价比很高;计算机系统的管理技术就是管理计算机的操作系统,能够有效地提升计算机的运算能力和工作效率;计算机的维护技术就是对运行中的计算机进行维护,及时发现计算机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定期地对计算机的主要的功能程序进行检查,及时地发现系统的功能故障,并且能够进行自我修复;计算机的应用技术在这些技术中应用最为广泛,特别是在程序设计和软件开发方面。

(二)计算机器件技术

计算机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安装在计算机上大大小小的电子器件,而先进的器件技术能保证计算机安全可靠地运行。从计算机的基本构成原理来讲,计算机是按照一系列复杂的逻辑组成的,而且计算机中的高级逻辑就是通过各种器件来实现的,换句话说就是电子器件技术的发展推动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进步。

(三)计算机组装技术

随着计算及电子器件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的组装技术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也就是说计算机组装技术要与计算机电子器件技术保持同步,这样才能促进计算机技术的进步。

二、通信技术

通信技术发展快,通信产业发展迅速,业务繁多,而且通信技术和通信方法仍在不断地进步和改进。不管任何时期,不管时代如何变化,不管通信技术如何变化,通信技术永远不变的内容都是高保真地传递信息,也就是说通信技术的主要目的是将信息快捷、准确、安全的传递出去。

三、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融合

(一)计算机通信技术

文本、表格、图像、视频和语音等信息都能够以数据的形式传输,计算机通过传输这些数据,也就实现了计算机通信的目的;如果通信距离近的话,传输数据只需要通过电缆将通信设备的各个端口进行连接,从而达到通信的目的;如果通信距离远的话,传输数据需要运用不同于电缆的媒介,实现计算机与通信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二)信息技术

现在的时代是信息时代,对不同信息的收集和处理能力已经成为每个人在社会上生存必备的能力,现代的信息技术吸取了多种高新技术的优点,在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有它的特点。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融合,实现了对文字、图像、声音以及影像等信息数据的获取,与此同时,这项新的技术也会对获取到的信息数据进行及时的分类和专业性的处理,满足各种各样各个类型领域的需求。

(三)蓝牙技术

蓝牙技术是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融合后诞生出的重要技术,它的主要特点是实现小范围内的无线连接,在这个小范围内传输数据不需要耗费太多,而且传输速度快。蓝牙技术虽然传输数据的距离不大,但是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便利,而且操作简单,传输数据的效率高。

(四)实时远程通信

计算机通过有线和无线的方式将各个通信终端连成一个网络结构,这样可以扩大信息传输的范围,特别是现在的无线通信技术,可以弥补有线通信的不足,比如在有线难以通信的区域建立通信网络,从而达到实时远程通信的目的。

(五)多媒体通信技术

多媒体通信技术的主体是多媒体通信设备,控制核心是计算机,通过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融合达到多媒体信息的采集、整理、储存和传输。传统的通信技术虽然能实现信息数据的快速传输,但是不能实现数据信息传输的实时同步,然而现在的通信在很多场合下都要求信息传输的实时同步,而多媒体通信技术就能满足这个要求,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相关服务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比如说远程监控和远程教育等。

(六)数据库

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融合会带来海量的数据传输,这也就使计算机通信技术形成的数据库系统的内容更广、结构更灵活,而且能够整合不同的内容,使数据库里的内容更规则、有序和清晰,从而提高数据管理工作的效率。

四、总结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融合会变得更加密切,通信技术的发展会推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計算机技术也会促进通信技术的进步,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提高。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里,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融合产生的新技术将使现在的数据传输更加高效、实时、同步,也促进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增长。

参考文献:

[1]周艳萍. 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融合技术的探讨[J]. 科技创新导报,2013,27:41+43.

[2]王乐明. 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融合发展[J]. 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交流),2007,17:1200+1296.

[3]赵书阳. 论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融合[J]. 电子世界,2014,08:148.

[4]胡建宏. 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融合技术探讨[J]. 电子制作,2016,Z1:35+34.

[5]林达. 浅谈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融合发展[J]. 电子制作,2015,02:151-152.

技术引进 篇12

一、文献回顾与假设

(一)技术引进与企业绩效

技术引进,最早是由Killing[1]提出,他指出技术引进应该成为企业的一种重要战略。 Hung和Chou[2]基于Chesbrough的开放式创新模型的研究表明,作为开放式创新方式之一的技术引进正向作用于企业绩效, 而企业内部的研发水平对这一影响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 先前研究提供的证据表明 , 技术引进正向影响了企业绩效 。 因此 , 提出本文第一个假设 :

假设1:技术引进对企业绩效具有促进作用。

(二)技术引进与创新能力

Kafouros和Forsans[3]从开放式创新视角,实证分析发现技 术引进促 进了企业 的自主创 新 。 Tsai和Hsieh[4]采用二阶段最小二乘虚拟变量模型进行估计,发现技术引进和产品创新具有正向相关关系。 据此提出本文的第二个假设:

假设2: 技术引进对创新能力提升具有促进作用。

(三)创新能力的中介作用

1.创新能力与企业绩效

Jie Yang[5]基于知识基础观(KBV)对推动企业发展所需要的核心力量进行了探讨, 得出创新能力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影响的研究结论。 因此,提出本文的第三个假设:

假设3: 企业创新能力对企业绩效具有促进作用。

2.创新能力的中介作用

根据上述技术引进与创新能力关系的研究,以及创新能力与企业绩效关系之间的分析, 可以推理出技术引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在很多方面是通过创新能力作用的。 同时,本文也毫无疑问地认可技术引进所带来的先进设备对企业绩效的直接影响。 根据以上论述,提出本文的第四个假设:

假设4:创新能力在技术引进和企业绩效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综合前面分析以及假设,提出了以下理论框架, 如图1所示。

二、研究样本与变量测度

(一)研究样本

本文拟选取2004-2012年期间我国各省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 鉴于各个省市统计口径的差异,而本文重点研究技术引进、创新能力和企业绩效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为了避免其他因素对本文研究所造成的影响, 本文对样本进行了进一步的筛选与处理。

(二)变量测度

1.技术引进。 Tsai和Hsieh[4]用技术引进经费支出指标衡量技术引进,借鉴此观点,本文采用技术引进经费支出这一指标来衡量技术引进。

2.创新能力。 侯建敏和党兴华[6]采用专利授权数衡量创新能力, 指出专利是衡量技术创新的独特资源,专利发明与创新能力之间具有更为直接的关系, 是自主创新产出的最好反映, 而且专利统计数据比较容易获取,多年来评价标准客观。 因此本文采用授权专利数(PAT)指标衡量企业的创新能力。

3. 企业绩效 。 Tsai和Hsieh[4]采用工业增加值(Value added) 指标衡量企业绩效 , 因为企业引进技术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产品或过程创新增加其增加值。 本文还采用了另一指标总资产贡献率(COA)衡量企业绩效, 总资产贡献率能够充分衡量企业的管理水平、资产运营能力,体现出对引进技术的管理能力,而且受到价格因素的影响较小。 因此,本文采取工业增加值和总资产贡献率衡量企业绩效。

4.控制变量。 为了更准确地分析降低外部因素所带来的误差影响,本文选取以下变量作为控制变量: (1)企业规模 (SIZE),各省市大中型工业企业从业总人数/企业数, 采用平均就业人数作为企业规模;(2) 外资企业比重(FE),加入该变量主要是为了控制其他技术形成的外溢效应所带来的影响;(3)市场化强度(SR),非国有企业产值/工业总产值。

三、实证分析

(一)整体回归分析

由于本文的主模型属于含有中介变量的模型, 即技术引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是通过中介变量创新能力的作用实现的, 故根据Baron和Kenny2的方法进行验证。 本文首先使用Hausman检验3确定模型形式, 检验结果P值均为0.0000,均在1%水平下拒绝系数差异非系统化的原假设,因此,模型确定为固定效应模型,回归分析结果见表1。 从模型1中可以看出,技术引进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与假设1一致。 模型2的结果说明技术引进对企业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与假设2一致。 这与张桂才[7]对汽车行业的研究结论一致, 即技术引进的三种方式分别通过不同的作用路径对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另外,本文实证检验采用的是2004-2012年的数据,即中国加入WTO之后的数据,入市之后中国技术引进逐渐趋于合理, 能够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不再一味地追求技术的先进性,这样的引进模式更加有助于提升企业的二次创新能力。 在这个模型中还发现,控制变量企业规模、外资企业比重和市场化强度均在1%的显著率下显著,且系数均为正值,说明企业规模越大,外资企业比重和市场化强度越高, 创新能力提升越快。

模型3的结果表明创新能力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与假设3一致。 在模型4中同时放入了企业绩效、授权专利数和技术引进费用变量,第一步回归结果显示技术引进费用系数为0.005,不再显著, 而企业授权专利数的系数为0.296,且在1%的显著率下显著; 第二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技术引进费用系数为0.006,与模型1中第二步回归分析中技术引进费用系数0.12相比明显降低,显著率也明显下降,但依旧在10%的显著率下显著,并没有完全不显著,说明创新能力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 与假设4也是一致的, 即技术引进一方面通过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来提升企业绩效, 另一方面还存在其他影响企业绩效的路径,比如技术引进所带来的先进设备等。

(二)区域差异分析

由于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技术引进、创新能力和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也有可能存在差异。 为此,本文将样本细分为东中西三个地区子样本, 采用与整体回归模型同样的方法分别进行实证检验。 与整体回归结果一致的是不同地区技术引进对企业绩效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这是因为无论经济发展如何, 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均可以快速投入生产使用,促进企业绩效的提升。 然而, 关于技术引进与创新能力的关系研究, 仅有中部和西部地区技术引进对创新能力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东部地区技术引进对创新能力并没有显著促进作用,这是因为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与发达国家的技术水平差距相对较小, 创新能力主要是通过自主研发来实现的; 而中部和西部地区与发达国家相比技术差距较大,引进技术的溢出效应比较高, 尤其是西部地区,这使得东部与中西部结果不同。 东中西部三个地区创新能力对企业绩效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这是因为无论出于何种经济发展水平,创新能力的提升均可以使得企业的竞争力提升, 从而提高企业绩效。 但由于东部地区技术引进对创新能力没有显著促进作用, 无法验证东部地区创新能力在技术引进和企业绩效之间发挥中介作用; 中部地区创新能力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 这是因为中部地区发展水平介于东部与西部之间, 与整体水平最为接近;西部地区创新能力发挥了完全中介作用,这是因为西部地区技术引进对创新能力促进作用更高,使得西部地区技术引进和创新能力结合范围更广,在促进企业绩效提升这个过程中创新能力发挥了完全中介作用, 而中部地区除了创新能力的部分中介作用外,可能还有其他诸如自主研发等变量的作用。

四、结论

综上, 本文发现技术引进对创新能力力和企业绩效均产生了显著性促进作用用, 其中创新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部部分中介作用,企业规模、外资企业比重以以及市场化强度这三个控制变量对创新能能力均具有促进作用。 进一步通过分区域域实证检验,发现东、中、西部三个地区技技术引进和创新能力对企业绩效均具有显显著的促进作用, 但创新能力的中介效应应仍存在差异: 东部地区技术引进对创新新能力提升的促进作用不明显, 创新能力力并没有发挥中介作用; 中西部地区技术术引进对创新能力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用, 但中部地区创新能力发挥了部分中介介作用, 西部地区创新能力发挥了完全中中介作用。 □

摘要:通过构建含有中介变量的理论框架,利用28个省市2004-2012年大中型工业企业面板数据,检验了技术引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以及创新能力的中介作用,并将所获样本细分为东、中、西部地区三个子样本进行了实证分析。

上一篇:后勤财务下一篇:黄土公路隧道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