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目标设计

2024-07-31

阶段目标设计(精选9篇)

阶段目标设计 篇1

开学初, 笔者在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进行小学、初中衔接教学的调研, 听了七年级的一节课《安恩和奶牛》 (苏教版) , 听了六年级的一堂课《船长》 (此文原在七年级教材上, 即《“诺曼底”号遇难记》, 收入小学课本, 作了删节) 。

两篇课文都是小说, 由于是衔接教学研究, 初中、小学教师在设计教学时都把朗读人物语言、体味情感、把握人物形象作为课堂教学的目标。从理论层面上考虑, 这样的设计是可以的, 但操作起来, 印象迥异。

整堂课, 六年级学生在教师若干次的朗读指导下, 逐渐感受到写在黑板上的、一开始大家总结出来的、表现哈尔威船长“临危不乱、舍己为人、关爱弱小、忠于职守”品质的这些词语, 绝对不是标签式的评语, 而是饱含情感、高度凝练、最最恰当的形象勾勒, 只要一看到这些词语, 哈尔威船长的高大形象就在学生的心中活了起来。身处这样的课堂, 学生们及听课者都有一种震撼的感觉, 三维目标的达成可以说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实实在在的。

反观初中课堂, 从字词预习检查, 到情节概括;从朗读人物语言, 到把握人物形象, 再到小说主题概括及迁移拓展, 完整的教学流程似乎并没有给听课人留下太深印象。与小学的课堂教学相比, 对学生的朗读指导, 并没有达到很好地体味人物的内心情感以及把握人物形象的目的, 作品应有的感染力也因此大为减弱, 课堂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初中与小学的语文课堂相比,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大的反差呢?

笔者以为, 这固然与学生年龄增大一岁、心理发生一些变化, 导致课堂气氛不如小学活跃的因素有关, 更重要的还是教师的设计有问题。《安恩和奶牛》的主旨是什么?也就是课后“探究·练习一”所说的问题:“作家的创作总是要体现他的思想或情感。这篇小说想告诉读者什么?”这个属于“整体感知”的问题必须先解决好, 因为只有对作品的“整体感知”充分到位, 学生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品味欣赏”以及“拓展延伸”才具备基础, 可教师直至最后才涉及这个难点问题。而《船长》一文的主旨却很好理解, 即便是六年级学生读完全文, 也能很快知晓作者雨果歌颂的是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 履行做人之道”。

其实, 初中教师在课堂总结时谈到了这个话题。她说, 同学们在预习时提得最多的问题是“这篇小说想告诉读者什么?”然后花了不到两分钟时间把答案告知了大家, 接着就进行“拓展延伸”了。

笔者对此十分惋惜。教师没有根据学情设计教学。如果一开始就进行小说主旨的探讨, 在解决好“这篇小说想告诉读者什么?”这个问题之后, 再进行朗读指导, 学生就能更好地感悟形象、理解主旨。那么, 这位教师是否考虑过这样做呢?在课后交流中, 笔者得知是考虑过的。但是她有一个顾虑:如果在主旨问题上“纠缠”太多时间, 那么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就不能很好地完成, 整堂课就不可能很完整。她的顾虑, 揭示了问题的关键:因为一味追求教学设计流程的完整乃至完美、环节的面面俱到, 必然带来教学目标的“贪多求全”。一堂课想“多得”, 其结果可能是一无所得。

问题的实质是:我们的老师在设计教学时, 把“教学目标”单纯地理解为“教”的目标, 过多地关注自己“教”的目标的完成, 而忽视了学生“学”的目标的达成, 这是一种不从学情、教情、文情出发的“以己度人”式的教学设计。

如果我们的初中语文教学, 特别是初中起始年级的语文教学, 在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环节的处理上还是这样一味地贪多求全、追求完整, 那么导致的结果必然是教学目标达成率降低, 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锐减。所以, 只有“自卑登高”方能“登堂入室”, 初中起始年级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 其出发点应该是低起点、单一化, 追求“一课一得”的教学效果。

毋庸置疑, 教师们在备课时, 无一例外都会把教学过程作为重点。特别在阅读教学中, 已形成了一个从“整体感知——深入理解——品味欣赏”直到“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但是否要在一堂课中完整地展示这个模式的各个环节呢?笔者认为:应该视具体情况而定, 关键要使学生有真正意义上的“一得”。

比如, 七年级上册《冰心诗四首》 (苏教版) 的教学, 虽然有四首诗, 但每首诗的主旨还是比较好把握的, 如果在一堂课内的设计目标是想通过朗读诗歌体会诗人的情感, 那就在诵读的语速、音长、音短、轻读重读、停顿等方面让学生好好推敲, 使得学生通过反复诵读, 切实感知诗歌、走进教材, 感受到诗人真挚而热烈的情感。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展示“过程和方法”, 通过朗读, 探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学生一起探求最佳的朗读节奏、朗读语气、朗读语调。

说到这里, 笔者想起于漪先生讲过的一则趣事。一个孩子读骆宾王的诗歌《鹅》, 开头三字连续读短促之音。问其原因, 他说:“我是跑过湖边, 突然遇到, 故有惊喜之意, 所以读短促之音。”笔者听一小学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文, 曾问过小朋友一个问题:“假如你来到颐和园长廊时, 看到那上面的精美图画, 你会如何欣赏?”他原以为学生会驻足观望, 一幅幅欣赏, 但小朋友却说, 我会先从头跑到尾, 然后再从头开始细看。听上去似乎不符合生活逻辑, 但细细一想, 又合乎小孩子的天性——来到画廊前, 首先有一种惊喜与冲动感。冰心的诗“母爱、童心”似乎是不变的主题, 谁能说教师就能参透里面的童趣呢?说不定孩子的解读才是最贴切的。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笔者举以上例子的目的, 无非是想告诉我们的教师:初中起始年级教学的首要任务是激发并维护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只要具有了语文学习的兴趣, 就一定会学好语文。

赞可夫说:“扎实地掌握知识, 与其说是靠多次的重复, 不如说是靠理解、靠内部的诱因, 靠学生的情绪状态而达到的。”如果教师在初中起始阶段就注意在教学目标设计上的“自卑登高”, 注重在教学中将学生的“内部诱因”激发出来, 使得学生在课堂上达到最佳的“情绪状态”, 那我们的语文课堂就会是“有效课堂”乃至“高效课堂”, 学生的语文学习就一定会“登堂入室”的。

参考文献

[俄国]赞可夫《和教师的谈话》, 教育科学出版社。

阶段目标设计 篇2

课题负责人: 课题组成员:张 课题立项号:

一、指导思想

为了进一步落实写字教学目标,加强学生的写字训练,提高教师和学生的写字水平,营造墨香校园,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常规意识和正确书写汉字的能力,养成学生认真细心的学习态度、良好的意志品质和严谨的学习习惯,教会学生写一手好字,并学会做人,达到学生修身养性的目的,促进学生品格素质的全面发,实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二、目标任务

(一)总体目标

1.通过写字教学实施方案,促使师生形成写好字,写规范汉字的行为习惯,传承我国优秀的汉字书写文化。

2.通过写字教学实施方案,使教师备课、批改作业、以及学生写字、作业质量再上一个新台阶,以达到2009年秋《关于备课作业质量工程的实施方案》有关量化标准。

3.把写字教学作为创建特色学校的重要途径与目标,建立一套写字教学的机制、教学方法和识字教学的指导思想。紧紧围绕《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目标,依据教材中识字教学训练安排,精心指导学生识字,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改进识字教学方法,努力提高学生识字水平。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本课题旨在以儿童的认知特点和心理发展水平为出发点,以发展语言和识字同步进行为原则,集各家识字方法之长,科学地采取各种有效的识字方法,从中探索识字规律,有效发挥孩子识字的积极性、主动性,争取能使学生在两年内识字量增大到2500个,能够阅读浅显的童话、寓言、儿童故事,感受阅读的乐趣,其核心是发展学生的书面语言。

三、主要研究内容

九月 确定课题,制定实验研究方案。组织课题组教师学习课题实验研究方案,明确课题研究的意义及主要目标。

十月 收集与本课题实验有关的各种资料和筹备资料库。

学习各种现代教学理论、学习领悟新课标的精髓。

十一月 各成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有效地开展开放式识字教学,并积极反思。

十二月 对开放式识字教学研究过程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和共性问题展开交流与讨论。

一月 各课题组成员就一学期的研究进行小结,并积极撰写论文。

四、时间安排及研究步骤 1.研究对象:

以本校二、三年级为主要研究对象。2.研究步骤:

(1)第一阶段:(2010.9~2010.10)本阶段主要研究的项目和内容为: ①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②通过教学实践,探索识字教学。

③深化教学改革,研究课堂教学新方法,探索教学方案和教学设计;

④反思这一阶段实施效果,写出阶段小结。

(2)第二阶段:(2010.11~2010.12)

本阶段主要研究的项目和内容为:

①在总结前一阶段实施效果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课题实施过程。

②继续探索优化识字教学方案和教学设计的研究。

③回顾整个课题实施阶段,写出结题报告。④整理相关资料。

五、课题研究的策略和方法(二)具体目标

1、教师目标

全校教师要达到《教育部关于加强小学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文件中提出的“三笔字”书写要求: ⑴掌握现代汉语常用字的笔画、笔顺和字形结构,注意区分笔画的组合关系,做到会读、会写、会用。

⑵掌握《简化字总表》中的简化字,以及纠正学生的错别字。⑶书写达到:笔画清楚、正确规范、熟练有力,字体匀称美观。

⑷分别掌握纲笔、粉笔、毛笔三笔字的执笔方法和写字姿势,纠正学生不正确的执笔方法和写字姿势。

⑸分别掌握三笔字的用笔方法,知道三笔字之间在用笔和笔画方面的相同点与差别。

⑹了解选帖、读帖和临摹的基本知识和要领,对书法作品有一定的欣赏能力。⑺了解楷书的几种结构类型及其规律,能纠正学生的书写毛病。

⑻熟练地书写钢笔字、粉笔字,做到规范、工整、美观;会写毛笔字,做到匀称整洁、美观大方,语文教师会指导学生写毛笔字。

⑼掌握书写款式。要求布局恰当,行款整齐。2.学生目标

二年级:二年级知道笔划的特征,能写出较漂亮的规范汉字、独体字,简单的句子。巩固写字姿势,执笔方法;继续培养写字兴趣,写得正确、端正。在认识常用汉字的偏旁部首的基础上,逐步掌握其写法,初步了解汉字结构;能规范使用和保管写字用具,初步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三年级:能比较熟练地用铅笔写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练习用钢笔写字,学会钢笔的执笔和运笔方法;学习正确用毛笔写字的姿势、执笔和运笔方法;三年级在一、二年级写字的基础上学习笔划特点,用钢笔正确书写偏旁、词、句子。

1.用比较法进行识字

小学低年级的生字有很多是形声字,我们可以利用形旁表义的特点,教学时,在学生掌握读音的基础上,精心设计启发性的问题启发学生联系与该汉字相对应的事物,利用比较法,辨认和识记汉字,同时理解字义。如:教“良、浪、娘、粮”,良的韵母“iang”是表声,“浪”跟水有关,部首是三点水,“娘”是指女性,部首是“女”旁,“粮”是粮食,包括大米、面、豆,部首是“米”旁。又如教“清”、“情”、“请”三个字时,通过启发引导,使学生懂得“清水”的“清”与“水”有关,形旁是“氵”,“事情”或“心情”的“情”与心理活动有关,形旁是“忄”,“请人”要说话,故有“讠”字旁。利用汉字特点,采取多种教法要确切讲明字义。学生对字词的含义理解越深刻,音、形、义的联系就越紧密,识记也就更加容易,所以意义识记优于机械识记。例如我在教学《操场上》一课让学生比较“跑”和“抱”两个字时,叫两个学生先做“跑”和“抱”的动作,经过启发,使学生弄懂跑步靠脚的动作,所以用“足”,抱东西是手的运用,所以用“扌”。经过这样的引导学生很快地掌握了形旁表义的规律,也学会了利用这一规律识字。教学形近字和同音字时,根据其特点,引导学生读准音,讲清义,区别字形异同部分。然后进行组词。如“土”、“士”、“园”、“圆”在读准字音,讲清字义,区别字形的基础上组成“土地”、“战士”、“一元”、“花园”、“圆圈”等词进行比较识记。

2.用部首指导学生识字

识字的方法有很多种,利用部首帮助学生识字,也是可行的方法之一。例:教“打”字,它的部首是提手旁,“打”和手的动作有关系:用手打人或抓住物体打下去,都跟手有关系,所以在不同时间教“提、抓、扔、托、扶、拾”等字,我们可以提醒学生,这些字都跟手的动作有关系,所以用了提手旁做部首。例:教“踢、跨、跳、跑”这几个字的部首是足字旁,“足”就是“脚”的意思。这几个字的意思都跟脚的动作有关系,所以用了足字旁做部首。学生掌握了方法,就容易理解字义,就能较好地组词造句,学习课文和阅读课文。这种方法对后进生帮助最大。再比如一些字可采用构字部件的组合记忆的方法识记,如教:“美”字时,学生难于记忆,也容易写错,我就采用构字部件组合法编顺口溜识记,构字部件的组合是:王、大。于是我编了一个顺口溜:王大美人。学生马上就把两个字的构字部件记下来了,这样增强了记忆的兴趣。有时学生也能用这种方法自己编一编顺口溜。

3.生字猜谜法

机械化地教识字,枯燥无味,学生容易厌烦,特别是低年级同学,好动好玩,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容易疲劳,从而影响教学效果。而语文识字的掌握及能力的培养,只有在不断的练习中,才能得以巩固和熟练。所以,在教学中,利用生字的组成特点,可以编一些简单的谜面,让学生认识生字,创设游戏性情境,使他们在活跃的气氛中“变无意注意”为“有意注意”,提高识字的兴趣。如“告”的谜面可以是“一口咬掉牛尾巴”。“三木不是林,是什么?请回答。又如“王”的谜面可以是“1+1不等于2”“朋”字的谜面可以是“六十天”还有“春”的谜面”三人同日行“等等。学生在猜谜中掌握方法。增强了教学效果,也使同学们兴趣盎然,思维很活跃 4.想象法

小学生的想象力较丰富,有时甚至是出乎预料的想象力,适当地让学生进行联想、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还能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发展。例如:教”怕“字,怕是竖心旁,跟心情有关,想象一个人心里很害怕,脸色都白了。”森“想象有很多很多大大小小的树木,所以成了森林。在教学时,要让学生弄清它们的意思,启发学生联想,如教学”灭“字时,为了让学生直观形象记忆,我在课前备课时准备了一块6公分长,1公分宽的条形板和一盒火柴,讲到”灭“字时,我先点燃一小团纸,当纸团的火苗正旺时,用板迅速将火压灭,边做试验边向学生讲解条形板可想象为”灭“字的一横,燃烧的火苗就相当于”灭“字的”火"字,这是将会意字用直观试验的方法让学生有趣地接受,丰富感性认识,增强记忆的趣味的方法。这种方法识字率达99%。

5.写话法

每周写一段话可以帮助学生真正记住他们所学过的字。根据记忆的规律,学生对学过的字,如果只是当时读一读,写一写,可能只是当时记住了。而每周写一段话,他们每周就要用到一些字。这时,他们是在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了,这样对生字的记忆自然会深刻得多。而那些学习态度认真的学生,还会通过各种途径去学一些他没学过而他要用到的字,这样自然又扩大了学生的识字量。

六、预期成果及成果表达形式 预期成果:

对学生识字能力培养方面有一定提升。对学生实践活动进行评定。

成果表达形式:阅读量、平时考核成绩、一二年级写字竞赛

七、课题研究的保障措施

1.课题目标明确,阶段合理,适于研究。

2.经常对课题所需资料进行调查研究、信息反馈,总结经验。3.详细记录整个研究过程,收集、整理研究资料。

4.对课题有足够的认识,能保证课题的研究时间及完成时间。

阶段目标设计 篇3

“新课改”提出: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要注重“提高学生素质”, 其核心就是减负和增效, 其重要的途径就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取最大的效果.作为教学工作者理应在这一精神指导下进行教与学的理念、方法的探索.我们的追求是让学生在“摆脱题海战术”的同时“提高数学素养”.

本文是在我市实施“有效课堂”提高年的活动中, 我对高效课堂模式的实践研究中所作的尝试, 期待我对课堂教学模式的解读能给同行们带来有益的启示.

2 概念教学的阶段目标管理

数学的源是概念, 数学教学的开场戏是概念教学.概念教学的核心是概括抽象.在教学中我明确地将“阶段目标管理”理念引入概念教学, 并把情景导入艺术化、基本知识条理化、基础习题熟练化、基本方法系统化作为概念教学和训练的4个阶段性目标.具体说来, 重视基础有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 它有以下的教育内涵:①记忆通向理解;②速度赢得效率;③严谨形成理性;④重复需要变式.在此基础上, 通过反思形成感悟, 经过独立思考加以内化, 最终升华、迁移形成创意.[1]

2.1 情景导入艺术化

情景导入是概念学习的认识准备阶段, 典型丰富的现实事例 (属性的分析、比较、综合) , 利用“铺垫搭桥”、“比较剖析”、“模拟操作”等手段, 实现知识迁移.一个好的“导入”设计, 往往会成为一堂课成败的关键.[2]创设自然合理的“情景导入”应符合维果斯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的理论.情景导入要激其情、奋其志、启其疑、引其思.

2.2 基本知识条理化

由情景导入引出思考力度更大的概括活动.由外到内, 由表及里, 实现知识建构, 提升抽象思维.让学生通过直观感知、实验操作、观察发现、归纳类比等非逻辑思维过程, 实现概括抽象, 并用准确的数学语言描述概念, 用符号语言来下定义, 语言的准确性与感染力影响教学效果.数学定义就是语言的符号化和形式化.然后以实例 (正例、反例、特例) 为载体分析关键词的含义, 区别有关概念之间的类似点与不同点, 这个过程是交错形成的, 螺旋式上升的.因此, 我们确立了概念教学的学习标准:学习概念要在巩固正例的基础上注重特例、反例、代数形式、图形表达全面把握, 而不能只局限于正例的把握;明确概念相互转化的条件.客观的检测标准就是能准确说出概念之间的关系, 形象地说就是“如教师一般熟悉教材”.……

2.3 基础习题熟练化

概念学习的巩固阶段是用概念来求解具体习题, 以问题链的方式进行, 从感性走向理性, 从浅显走向深刻, 从零碎走向规范.发扬变式教学的优点, 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及解题的自我监控能力.

概念的一般运用, 体现在基础习题之中, 基础习题会做仅仅是开始, 更重要的是熟练.简单习题熟练了, 复杂题目才会变简单.基础习题不熟练, 面对综合运用多个知识的问题就会一筹莫展.因此, 提高基础习题熟练化为高级数学思维留下更大的时间和空间.大数学家华罗庚有诗吟:“妙算还从拙中来, 愚公智叟两分开, 积久方显愚公智, 发白始知智叟呆, 埋头苦干是第一, 熟能生出百巧来, 勤能补拙是良训, 一份辛劳一份才.”[3]

2.4 基本方法系统化

概念学习的升华阶段是建立相关概念的联系, 从整理知识提升到强化方法, 由课内巩固延伸到课外思考, 在教学反思中提高概念教学的时效性, 这是思维深刻性和批判性的发展要求, 也是实现思想方法的升华要求.

基本方法系统化有两个客观标准:第一, 能结合一个题目说出该题的解题原理、过程, 解题方法的适用范围;第二, 就一类题目, 能说出题目之间的联系, 归纳出这一类题的解题方法, 说得出和表面上与其相近题目类型的区别, 能用简洁的语言把这些方法表达出来.[4]

3概念教学“函数的奇偶性”的教学设计案例

3.1 情景导入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可以观察到许多对称现象:美丽的蝴蝶, 盛开的花朵, 六角形的雪花晶体, 建筑物和它水中的倒影…… (利用多媒体手段演示)

问题1 对称体现出数学之美.在初中我们已经学过哪两种对称?

设计意图 初高中知识的衔接学习, 在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生成.感受数学之美, 感悟自然之美.

问题2 观察函数y=x2和y=1x (x0) 的图像, 从对称的角度你发现了什么?

设计意图 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问题1是生活中常见的对称例子, 问题2是数学中常见的对称函数, 两者达到了从生活实例到数学内部的例子的链接作用.

3.2 实践操作 (也可借助计算机演示)

取一张纸, 在其上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 并在第一象限任画一可作为函数图像的图形, 然后按如下操作:以y轴为折痕将纸对折, 并在纸的背面 (即第二象限) 画出第一象限内图形的痕迹, 然后将纸展开, 观察坐标系中的图形.

问题3 将第一象限和第二象限的图形看成一个整体, 则这个图形可否作为某个函数y=f (x) 的图像, 若能请说出该图像具有什么特殊的性质?函数图像上相应的点的坐标有什么特殊的关系?

设计意图 这是问题2的提升和具体的表现,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并加深对函数本质的认识, 引导学生关注函数图像的对称性与函数奇偶性的关系, 凸显函数奇偶性的代数特征.

3.3 形成概念

问题4 怎样用数量关系来刻画上述函数图像的这种对称性?

设计意图 问题4是以上问题的归纳, 为形成概念服务, 在学习数学和运用数学解决问题时, 不断地经历直观感知、观察发现、归纳类比等非逻辑思维过程, 这些过程是数学思维能力的具体体现.通过研究生活实例、数学内部的例子、实践操作后进行理性思考, 这里还原了数学发现的过程, 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以上渐进型提问吻合学生思维发展的进程, 在教学中以实际问题、实际情境作为学生思考问题的背景, 使得问题更加直观、形象生动, 充分调动学生的非形式化思维, 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学生活动 学生自主探讨、研读教材.而且在讨论中相互补充纠正, 经教师引导, 得到偶函数、奇函数的概念.

教师追问该定义中的关键词是什么?用式子如何表示?

设计意图 我们在指导学生学习数学时, 要与学生思维发展的进程相吻合, 充分考虑学生思维发展的阶段、水平, 防止出现对他们学习要求难度过大或过于抽象的内容, 避免造成“消化不良”和学习负担过重现象.

问题5 函数f (x) =x2+1是偶函数吗?

设计意图 初步运用定义直接判断.

问题6 你能举出一些函数是偶函数、奇函数吗?

设计意图 问题5的开放性自主巩固, 回归定义, 巩固常例, 形成感知, 展示形成概念.

教师点评 函数是奇函数或是偶函数称为函数的奇偶性, 函数的奇偶性是函数的整体性质.

教师追问 具有奇偶性的函数的图像的特征是怎样的?

设计意图 概念的形成是从“形”到“数”的深化, 在这里, 再由“数”到“形”的设问, 进一步实现数学思维从具体到抽象, 从抽象到形象的飞跃, 这里包含了一系列“感性—理性 (逻辑) —感性”的思维过程.因此, 其结果虽然仍以直观的形式表现出来, 但在实际上它已在头脑中进行了逻辑程序的高度简缩, 并超越了“理性阶段”.直观思维既是一种重要的创造性思维, 也是一种跃进式思维.

3.4 训练提升

训练1 判定下列函数是否为偶函数或奇函数:

(1) f (x) =x2-1; (2) f (x) =2x;

(3) f (x) =2│x│; (4) f (x) = (x-1) 2.

设计意图 重点巩固对概念中表达式的认识, 不要急于谈论具有奇偶性的函数的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 这样处理吻合学生的认知过程, 形成对数学概念的初步理解.强调概念的符号化、形式化.

教师点评 训练1也可借助函数图像帮助判断函数的奇偶性, 涉及函数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的判断通常利用特殊值说理.

问题7 对于定义在R上的函数f (x) , 若f (-1) =f (1) , 则函数f (x) 是偶函数, 对吗?

问题8 对于定义在R上的函数f (x) , 若f (-1) =f (1) , 则函数f (x) 不是奇函数, 对吗?

设计意图 问题7—8深化对概念的认识, 进一步阐明特殊与任意的关系, 通过由正例的认识向反例、特例的认识过渡, 实现概念的精致.引导学生画示意图, 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训练2 (1) 判断函数f (x) =x3+5x是否具有奇偶性.

(2) 函数f (x) =x3+5x, x∈[-1, 1) 是奇函数吗?

设计意图 强调解题的规范性, 实现基本知识条理化的初步目标, 为讨论具有奇偶性函数的定义域的对称性提供对比案例.

问题9 具有奇偶性的函数, 其定义域具有怎样的特点?

设计意图 问题9是对问题1—3中物的对称, 图像的对称延伸到数域的对称, 对正例的内涵的深层理解向反例的自然过渡.突出“定义域优先”思想.

问题10 (变式提高) 函数g (x) =x3和h (x) =5x是奇函数, 从而函数f (x) =x3+5x也是奇函数, 你能举出类似的例子吗?并由此推测一般结论.

设计意图 问题10是一个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猜测, 初步尝试数学研究的过程, 体验创造的激情, 建立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不怕困难的科学精神;有助于培养学生勇于质疑和善于反思的习惯, 培养学生发现、提出、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同时利用题组训练1和训练2及其变式, 实现基础习题熟练化的阶段目标, 为夯实基础提供可能.

训练3 已知函数f (x) =x2+ax+b为偶函数, 求实数a的值.

设计意图 通过训练3实现基本方法系统化的阶段目标, 由题组训练1—3对函数奇偶性定义的正用、逆用的双向运用提供对比, 有利于全面、深入地把握函数奇偶性的概念.

师生合作分析

第一步做什么?得什么?函数f (x) =x2+ax+b为偶函数, 得f (-x) =f (x) 对于一切实数x恒成立.

第二步做什么?得什么?化简, 得x2-ax+b=x2+ax+b对于一切实数x恒成立.

第三步做什么?得什么?由此可知-a=a.所以a=0.

由学生自己整理成解题过程. (注意表述的规范性)

教师点评 已知奇偶性求待定系数时, 常将等式整理成方程形式, 通过方程有无数组解得各项系数为0而得.也可从“形”的角度加以分析, 偶函数的图像关于y轴对称, 故a=0.让学生从多种解题方法中上升到数学思想层面。突出函数奇偶性的代数形式, 同时从图形特征的角度加以分析、反思, 分阶段实现基本知识条理化、基础习题熟练化、基本方法系统化的目标, 学生对函数奇偶性的认识过程是“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之间的不断转化, 是循序渐进的, 反复交错的, 螺旋上升的, 最后达成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质的飞跃.

3.5 回顾反思 (师生互动解决)

问题11 判断函数奇偶性的步骤?

问题12 根据实践操作中的方法你能作出函数y=x2-2│x│的图像吗?

设计意图 通过师生互动, 检查学生是否达成基本方法系统化的阶段目标.

4 教后反思

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 函数奇偶性的学习, 应根据思维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中寻找新知识的“生长点”, 以“问题链”为主线组织学习活动, 如何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是教学成败的关键.因此, 教师应充分考虑创设的问题情境是否具有启发性和本源性, 能否触及数学本质, 在学习活动中起统帅作用的问题能否驱动、激活学生的思维, 使得数学概念、方法和符号都合情合理.不应让学生记住概念就练习考题, 异化了数学的教育教学功能.[5]同时教师要真正转变对学生提问的态度, 提高引导水平, 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 更应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 更应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对函数奇偶性的研究要突出从“形”、“数”两个方面, 由“形”得“数”, 由“数”思“形”, 体现“发现和探究”的理念.讨论概念的各种特殊情况, 用变式的方法突出概念的本质属性.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 引出矛盾, 催生新问题, 层层深入强化函数奇偶性概念的认识.在情景导入阶段, 我们还可提出这样一些问题:从函数图像中你“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有什么联想?”等等.当然, 我们也有注意几何直观的局限性, 避免用几何直观代替逻辑证明的错误做法.

在挖掘函数奇偶性概念的本质属性的过程中, 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而不是急于告知学生答案, 通过学生相互之间的讨论、相互纠正达成问题的解决.[6]课堂上有分歧, 有争辩, 看似浪费了时间, 却使学生亲身经历了数学活动的过程, 获得对函数奇偶性的准确、全面的认识, 我想这些更有价值.

课堂教学中实施阶段目标管理, 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有效监控, “问题链”的设计要具有指向性, 方向明确了, 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起来了, 课堂效益的提高也是水到渠成的事.

参考文献

[1]张奠宙.建设中国特色的数学教育理论[J].数学通报, 2010 (1) :13.

[2]张奠宙.建设中国特色的数学教育理论[J].数学通报, 2010 (1) :10.

[3]华罗庚.从孙子的“神机妙算”谈起[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63.

[4]徐国明, 窦东友.易思学习法——如何开发学习潜能[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9.

[5]房元霞, 连茂廷, 宋宝和.高中生对导数概念理解情况的调查研究[J].数学通报, 2010 (2) :36.

阶段目标设计 篇4

一、总体目标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

1.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2.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了解数学的价值,激发好奇心,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具体阐述如下:

●经历数与代数的抽象、运算与建模等过程,掌握数与代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经历图形的抽象、分类、性质探讨、运动、位置确定等过程,掌握图形与几何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知识技能

●经历在实际问题中收集和处理数据、利用数据分析问题、获取信息的过程,掌握统计与概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积累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

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数学活动经验。

数学思考 ●体会代数表示运算和几何直观等方面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意识和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了解数据和随机现象,体会统计方法的意义,发展数据分

析和随机观念。

●在参与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综合实践等数学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学会独立思考,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思维方式。●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其他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和

实践能力。

问题解决 ●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体验解决问题

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创新意识。

●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情感态度 ●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学好数

学的自信心。

●体会数学的特点,了解数学的价值。●养成勇于质疑的习惯,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

总体目标的这四个方面,不是互相独立和割裂的,而是一个密切联系、相互交融的有机整体。课程组织和教学活动中,应同时兼顾这四个方面的目标。这些目标的实现,是学生受到良好数学教育的标志,它对学生的全面、持续、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技能的学习,知识技能的学习必须有利于其他三个目标的实现。

二、学段目标

第一学段(1-3年级)知识技能

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常见的量;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在具体情境中,能进行简单的估算。

2.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一些简单几何体和常见的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轴对称,认识物体的相对位置。掌握初步的测量、识图和画图的技能。

3.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过程,了解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数学思考

1.运用数及适当的度量单位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理解身边有关数字的信息,发展数感。

2.在讨论简单物体的性质、运动和位置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3.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调查过程中获得的简单数据进行归类,体验数据中蕴涵着信息。

4.能够独立思考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在与他人讨论问题过程中,能够初步辨别结论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问题解决 1.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探索事物中存在的简单数学规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2.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3.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4.经历回顾与分析解决问题过程的活动。情感态度

1.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现象)有好奇心,能够参与数学活动。

2.在他人帮助下,体验克服数学活动中的困难的过程。

3.了解数学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探询“为什么”的习惯。第二学段(4-6年级)知识技能

1.体验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分数、小数、百分数的意义,了解负数,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理解估算的意义;掌握用方程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解简易方程的方法。

2.探索一些图形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关系,了解一些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体验简单图形的运动过程,了解简单的图形运动性质,了解确定物体位置的一些基本方法;掌握测量、识图和画图的基本方法。3.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掌握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

4.能借助数字计算器解决简单的应用问题。数学思考

1.能够对生活中的数字信息做出合理的解释,会用数、合适的单位、字母和图表描述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形成数感,发展符号意识。

2.在探索简单图形的性质、运动现象和确定位置的过程中,初步形成空间

观念。

3.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与表示数据,归纳出有用的信息。4.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清楚地表达自我的思考过程与结果;在与他人交流过程中,能够进行简单的辩论。

问题解决

1.能从社会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2.能探索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有效方法,了解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3.从事独立思考问题、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的活动,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

4.能初步判断结果的合理性,体验整理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的活动。

情感态度 1.愿意了解社会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信息,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引导下,体验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过程,相信自己能够学好数学。

论基础教育阶段课程目标的制定 篇5

从19世纪五十年代起, 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 先后形成了“双基”课程目标体系, “三基”目标体系和“三基础一个性”的目标体系, 规定中小学教学的核心内容由最初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逐步发展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以及学生个性。由基础教育阶段课程目标的改进我们不难看出, 其关注范围逐步拓宽, 更加重视对学生个体需要与独特价值的关注。这也是我们研究课程目标等相关问题时所应坚持的基本态度。

在此基础上,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课程目标制定的高低问题引起了人们的热烈讨论:最低课程目标与最高课程目标中哪一种更能满足中小学生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哪一种课程目标才能为基础教育阶段教学工作提供正确的指导方向?是否存在一种课程目标可以结合二者优势, 真正符合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现实?

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 首先必须明确最低和最高课程目标的含义, 这是展开分析的前提。在本文的讨论中, 笔者将最低课程目标设定为经过一定努力, 所有学生都能够达到的预期结果, 即规定教学的最基本要求, 而并非学生不需努力就已经达到的或更低水平。如20世纪四十年代中叶, 哈佛大学教授委员会在一份题为《自由社会的通识教育》的报告中指出的那样, 这种通识教育适合每一位学生的能力水平。同时, 将最高目标设定为经过努力, 仅少数学生能达到的预期结果, 是一定年龄段学生中的优秀者才能达到的标准, 在此取2008年教育部教育统计数据, 高等教育 (18~22周岁) 毛入学率23.3%为参考标准。在确定了基本概念之后, 本文将分别从制定最低、最高课程目标的合理性及局限性这两大方面进行介绍, 并为制定更加合理的课程目标提出思考与建议。

一、最低课程目标的合理性与局限性

1. 制定最低课程目标的理由。

(1) 同一年龄段学生身心发展平均水平易于确定, 最低课程目标制定有据可循。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表明, 学龄儿童的学习能力受其自身注意、记忆、思维等心理发展水平的制约, 并随着这些心理特征的逐步成熟而提高。通过观察法, 实验法等科学的研究方法可以考察一定年龄阶段学生的普遍心理特征及平均发展水平, 为制定适合该年龄段学生的课程目标提供科学依据, 这就使得最低课程目标的制定有据可循。

(2) 最低目标的制定符合最近发展区理论, 学生学习的有效性高。根据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 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能起到主导和促进作用。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确定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第二种是指依靠他人 (成人或能力较强的同伴) 的指导帮助所能达到的水平, 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 就是“最近发展区”。最低课程目标是经过努力, 所有学生都可以达到的目标, 对学生的要求属于最近发展区范围内的内容。这部分学习内容既超出了学生原有的知识, 技能水平, 带有一定难度, 又没有超出其能力可达到的范围, 因此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 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很高。

(3) 各发达国家制定课程目标多重视教育的基础性特点, 对我国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基础性是基础教育的本质属性。纵观各主要发达国家近年来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核心的教育改革不难看出, 让学生掌握为今后深入学习所需要的基础知识, 提高其基础学习能力被放在首要位置。如德国巴伐利亚州课程改革指导思想是“向成长着的一代传授广泛的, 出色的, 综合的基础知识”;英国从提高学生基础学历的立场出发, 在小学推行“国家基础学力战略”;美国前总统布什签署《不让一个孩子落后》的教育改革法案, 要求“所有学校必须在12年内使百分之百的学生的阅读和数学达标”。由此可见, 重视基础教育阶段课程目标制定的基础性的有益经验, 对我国制定最低课程目标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2. 最低课程目标的优点。

(1) 目标易于达到, 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积极体验。最低课程目标是通过努力, 所有学生均可达到的学习目标。因此, 每个学生都可以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这样既增加了学生的信心, 也增强了其对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每个学生都达到目标的同时, 也就消除了所谓的“差生”, 消除了部分学生因长期无法达到学习目标而产生的自卑、厌学等不良情绪, 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在学习中体会到快乐, 进而能够喜欢学习, 主动学习。

(2) 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留给学生培养兴趣特长的空间, 同时抑制过重的学习负担。在达到课程目标之后, 有精力的学生可以充分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培养特长。这为学生个性发展创造了真实有利的条件, 使尊重学生主体性不再是一句空话, 使我们培养出的不再是“高分低能”者, 而是一个个活泼的、有专长的、能适应社会生活的人才。另一方面, 最低课程目标设置了并不超出学生能力范围的学习难度, 学生得以摆脱沉重的课业负担, 从而减少因过重学习负担而对其身心发育造成的不良影响。

(3) 教师更多关注学习过程, 将工作重心由完成既定目标转移到学生发展上来。课程目标不再高不可攀, 教师也同时得到“解放”。最低课程目标可以改变以往学校, 教师单纯重视考试成绩, 被分数牵着鼻子走的的不良现象, 将教师的目光由分数转向学生, 由完成目标转向关注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由如何达到目标规定的结果转向怎样生动、丰富课堂及整个教学过程。

3. 最低课程目标的局限。

尽管最低课程目标有许多自身独特的优点, 但它不是也不可能是完美的, 我们必须承认在指导学生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习过程中最低课程目标还存在着一定局限。

(1) 不利于充分挖掘学生潜能, 学生深入学习的动力不足。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 课程目标的要求容易达到, 不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激励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动力缺失, 学生容易产生满足现状的心态, 致使其潜能无法得到充分的挖掘, 其主观能动性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2) 新课程背景与现行考试制度存在矛盾。基于我国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 教育事业发展水平低, 发展不平衡的现状, 以中考成绩决定能否继续进入高中就读, 以分数高低决定能否进入理想学校的现象有其历史必然性。面对激烈的升学竞争, 巨大的考试压力, 仅仅依靠掌握最低课程目标规定的学习内容是远远不够的。这是造成最低目标无法施行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 现行考试制度在短时期内无法得到根本改善, 最低课程目标与其相脱离的问题还需要教育工作者们共同研究, 寻求合理的解决办法。

二、最高课程目标的合理性与局限性

1. 制定最高课程目标的理由。

(1) 基于我国人口数量大, 素质低的国情及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形势, 我国对高素质人才有迫切需求。21世纪, 人类已全面进入信息化、全球化与知识经济时代, 综合国力的提高越来越依赖具有高素质, 创新型的人才。我国实行“科教兴国, 人才强国”等发展战略, 希望改善人口素质低, 缺乏实践型、创新型人才的现状, 逐步缩小我国与各发达国家的差距。将课程目标的要求提高, 即对我国青年一代的综合素质的要求提高, 反映了当前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高精尖人才的迫切需要。

(2) 我国高等教育资源有限的现实要求带有选拔性的课程目标与之相适应。我国是人口大国, 但受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限制, 教育事业发展水平还比较低。根据教育部教育统计数据显示, 截止2008年我国小学年龄段儿童入学率 (按各地相应学龄学制计算) 已达到99.5%, 但当年高等教育 (18~22周岁) 毛入学率仅达23.3%。这就充分说明我国高等教育资源还比较匮乏, 无法满足所有渴望继续深造的学生的需要。因此, 只有通过考试等方式, 选拔出的优秀人才才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最高课程目标的提出正符合这一现实, 它能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不断激励学生发挥最大潜能, 不断实现自身素质的提高以应对激烈的竞争。

2. 最高课程目标的优点。

(1) 激励师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有助于挖掘双方的潜能。最高课程目标的制定标准是一定年龄段学生中的优秀者, 因此, 为了达到此目标, 不论教师或学生都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教师会思考如何提高自己教的水平, 让更多的学生达到最高目标的要求;学生确立了具有挑战性的学习目标, 激发了学习动力, 会付出加倍的努力充实自我, 以达到目标的要求。在这一过程中, 师生共同进步, 教学相长。

(2) 明确学习目标, 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不断进步。最高课程目标指明了学生的努力方向, 对其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不仅提高了对学生掌握基本知识方面的要求, 同时重视学生基本能力的提高, 正确情感与价值观的培养。这有助于学生全面、持续发展, 增强其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3. 最高课程目标的局限。

(1) 相当部分学生无法完成最高课程目标的要求, 扼杀了其学习的兴趣。仅成绩优秀者才能达到最高课程目标的要求, 将造成一部分学生通过努力也无法达到要求的现象出现。此时, 大多数学生成为“不合格者”, 这极大的影响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少数学生可能因为长期无法达到目标要求而产生内疚、自暴自弃等不良情绪, 不利于少年儿童良好性格的形成。

(2) 以是否达到最高课程目标为评价标准, 容易造成教师重点培养优等生, 忽略大多数学生;一味追求结果, 忽视过程的现象出现。最高目标仅有一部分学生能够达到, 能够或可能达到此目标的学生便成为教师的重点培养对象, 而那些成绩较落后的, 很难达到目标的学生自然无法得到教师的喜爱和关注。此时, 教师的工作重点不再是如何帮助每个学生健康成长为有独特的自我, 而是如何才能让尽可能多的孩子符合已制定好的目标。长此以往, 培养出的学生, 就算拥有丰富的知识和较强的能力, 也只是千人一面, 毫无个性可言的人。

三、进一步的讨论建议

在分别介绍了制定最低、最高课程目标的合理性及局限性之后, 我们应该明白, 单纯制定最低或最高课程目标都无法满足当今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的需要。那么, 制定怎样的课程目标才更有利于学生, 社会和学科本身的共同进步, 在此, 笔者有以下三点建议:

1. 制定课程目标时,

同时吸收最低、最高课程目标的有益内容。课程目标作为师生教学活动的总指导, 既要保证尽可能多的学生通过努力能够完成基本的学习内容, 在学习的过程中收获信心与成功, 进而乐于学习, 能够做到主动学习;又不能限制能力较强的学生深入学习研究, 超前学习, 而应正确引导其充分展示在擅长学科的才华, 为今后在专业领域的深造做好准备。

2. 在课程目标的指导下,

各地区、各学校乃至各班级的教育工作者等都应结合自身实际, 调整教学具体目标, 灵活教学, 以真正符合本地区学生实际发展的需求。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目标是面向全国中小学生的, 它指明了宏观的大方向, 各地的教学工作都应该在它的指导下进行。但由于我国地域辽阔, 各地区经济状况和教育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 学生实际水平也不相同, 必须制定适合自己的具体目标才是真正做到实事求是, 以人为本, 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各种要求, 为其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3. 完善现行考试制度,

选拔方式弹性化, 将考核由考场扩展至学校乃至社会。根据课程目标的要求完善相应的考试制度, 改变单纯以某一次考试分数决定学生命运的制度。考试内容不再仅仅局限于学科知识的掌握, 还应重视学生基本能力的发展情况, 如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与他人合作的能力等。扩大高校招生方面的自主权, 各大院校可根据自身类型, 招收具有某方面特长的学生进行专门培养, 这样既有助于学生成长成才, 同时也可以为国家培养出所需的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黄光炜.透视国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J].外国中小学教育, 2005, (7) , 44-47.

[2]汪霞吕, 林海.新世纪发达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理念及启示[J].外国中小教育, 2009, (8) , 1-6.

[3]钟启泉, 杨明全.主要发达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动向及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 2001, (4) , 7-16.

[4]张莉.儿童发展心理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阶段目标设计 篇6

一、让学生在原有的水平上充分运动, 享受运动的乐趣

儿童时期常常将大大小小的皮球作为玩具, 在玩耍的时候或拍或踢, 往往兴致盎然, 总是不厌其烦。以此为鉴, 在篮球学习的初始阶段, 体育教师不必急于进入教授篮球技术的阶段, 可先把篮球当成是放大了的皮球, 编排各种较为简单的拍球、传球、运球等球类游戏, 制订简单的规则, 让学生运用自身原有的水平, 在游戏中充分运动, 享受像小时候玩皮球时的乐趣。在此过程中, 学生可以感受篮球的重量、弹性、大小以及篮球的材质等, 从而消除对篮球的陌生感, 尤其是那些运动能力差缺乏自信的学生对篮球因陌生而产生的恐惧感、紧张感等。

在此阶段可设立教学目标1:在学习之前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实现以下目标:学生在学习活动开始之前, 通过游戏来熟悉运动项目并产生一定的兴趣。在此过程中, 教师要注意语言的运用, 并有意识地提醒学生感受篮球的特性, 尤其是教师要亲身参与到游戏中, 与学生一起游戏。这样更能带动学生, 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使学生在学习的初始阶段就爱上篮球。这是一个充分玩的阶段, 是一个在玩中为学习内容做一个良好开端的准备阶段。

二、在玩的过程中发现问题, 在玩的过程中涌现学习动机

当学生消除了对篮球的陌生感时, 体育教师可编排一些具有技术含量的篮球游戏进行比赛。在此过程中, 体育教师亲身参与, 并用正确的动作姿势引导学生。模仿性强的学生会很快学会教师的动作, 轻松取得游戏比赛的胜利。其他学生在好胜心和好奇心的驱使下, 会主动请教教师如何做才能取胜。此时, 教师可适时进行篮球技术的教授。当学生运用教师教授的技能重新进行比赛而获得胜利或全新感受时, 会有成就感并产生学习带来的乐趣。此过程虽然与传统教学的技能学习的教学过程相似, 但强调的是在学习运动技能的过程中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重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体验, 是一个学生主动学的过程。

在此阶段可设立教学目标2:让学生向新的技术进行挑战, 享受学习的乐趣。实现以下目标:学生对于新的技能更具有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并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在此过程中, 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好胜心理, 但从语言上尽量不要出现“学习某项技术”等, 以免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 使学生产生紧张感。这是一个在玩的过程中主动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强调篮球各项基本技能的学习, 要以相关的游戏作为引导,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这样, 可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学会篮球的基本技能。

三、让学生运用所掌握的基本技能进行创新

即让学生对所学的运动技能进行新组合、新解释、新编排或形成一些新认识。经过前两个阶段, 学生已经消除了对篮球的陌生感, 基本掌握篮球的基本技术, 并对篮球产生较为浓厚的兴趣。此时, 体育教师应诱导学生运用所学技术进行创新, 例如:让学生根据所学运球、传球、投篮等技术要求制订规则, 分组进行集体性篮球小比赛, 并适时给学生介绍篮球竞赛规则。同时选取学生做临场裁判, 增加学生的篮球裁判知识。由于男生技术掌握较快, 可男女混合进行, 以提高比赛的精彩程度, 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并可根据学生技术动作的熟练程度, 不断严格要求比赛规则。当学生按照自己编排的规则, 运用所学的技术, 进行了充满乐趣又精彩的比赛以后, 内心的满足感、成就感是不言而喻的。而当学生掌握了篮球技术和篮球竞赛规则后, 其对篮球运动的兴趣会进入到一个更深的层次。

在此阶段可设立教学目标3:教会学生思考, 让学生乐学活用, 感受创造带来的成就感。让学生在所学基本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让学生享受创造带来的乐趣。实现教师不直接传授技能而是通过诱导调动学生主动思考创新, 完成下一步内容的学习。

在篮球初级教学阶段采用“目标式教学”模式时要注意到:“目标式教学”模式和其他教学模式一样, 教学过程分三个阶段——开始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但“传统式教学”过程的这三个阶段分得太清、太明显, 并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在“目标式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该模糊这三个阶段的界线, 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过渡到下一个阶段。此外,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不断创新教学方法, 并运用丰富巧妙的语言,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乐学活学, 使学生能够体验到运动带来的乐趣。教师应适时引导学生, 鼓励学生, 启发学生, 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学习。

让学生掌握好运动技能和让学生充分体验运动的乐趣, 是我们的体育教学目标。但现在, 大部分体育课不是沉闷无味就是放松无效, 我们体育教师应该不断总结教学经验, 接受新的教学观念, 不断学习充实以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在教学中以“健康第一”作为指导思想, 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 发展学生的个性、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在体育课上充分享受体育的乐趣, 并学习到运动技能和锻炼身体的方法, 从而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参考文献

[1]毛振明.体育教学改革新视野[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1) .

阶段目标设计 篇7

1 一般资料

2010年我科共接收护生126名, 其中女生116名, 男生10名, 本科生76人, 大专生50人;共分成5个实习轮回, 每轮回有24~30名护生, 每轮回实习时间均为8周, 内科共有8个病区, 每区每轮回有护生3~5名。

2 方法

2.1 制订目标

2.1.1 制订实习计划

针对内科的临床特点, 按照教学大纲要求, 根据不同学历层次, 分层次制订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 因材施教。大专生要求掌握整体护理理论、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以及对患者及其家属实施健康教育计划;本科生除要达到大专实习要求外, 还需注重提高自身教学、管理能力和科研意识[3]。各病区按照所收治病种的特点及各专科的治疗、护理特色制订相应的实习计划。

2.1.2 制订周目标及日目标

周目标及日目标既是实施、达成实习计划的方法和步骤, 又是达成实习计划的基础和关键。为大专和本科生制订不同的周目标及日目标, 以适应不同层次护理人才的需要。各病区根据实习计划及各专业的性质拟定一份周实习目标和日实习目标, 并严格按照目标进行带教。周目标是把实习计划细分为每周的具体教学内容, 包括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 如心血管科护生第4周的周目标是掌握常见室性心律失常的心电图表现及处理、PCI (冠状动脉介入手术) 术前及术后护理, 熟练使用输液泵、除颤仪及心电监护仪, 能对行PCI术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宣教等;日目标是把周目标进行每日量化, 指带教教师每天应该传授给护生的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

2.2 带教教师的选定和培训

带教教师在临床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他们是护生学习的榜样, 不仅教给护生技能, 同时也传授情感[4], 是落实教学计划、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因此, 选择综合素质好、理论基础扎实、工作作风严谨、认真负责、热爱教学工作、有一定带教能力、有较强的语言表达和交流沟通能力并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主管护师或高年资护师承担带教任务。在护生入科前要求每位带教教师熟悉教学大纲的内容及要求, 带教过程中经常对教学目标进行总结和改进, 避免盲目带教。我科请资深临床医生对带教教师进行体格检查等专业培训, 定期召开带教教师交流会, 不断总结和调整教学方法,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定期组织观摩优秀带教教师的教学查房及操作示范, 并选派教师外出进修学习。

2.3 具体实施

护生进入科室后, 每人发放一份科室目标教学计划, 由科室护士长及总带教教师对护生进行岗前教育;采用分阶段的目标教学模式, 确保目标教学任务的完成。

2.3.1 第1阶段:

助理护士阶段 (时间为1周) 本阶段前期护生的实习目标是熟悉病区环境、护理规章制度及各种管理规范, 后期是进行各项基础护理工作, 并按计划完成每天所要求的任务次数, 包括测量生命体征、晨间护理、床上洗头、铺备用床等基本技能。

2.3.2 第2阶段:

责任护士阶段 (时间为5周) 本阶段护生跟随带教教师轮值夜班, 实习目标是掌握所在病区的常见病、多发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检查、治疗、病情观察及护理, 掌握危重患者的抢救程序与护理, 熟悉各种护理文件的书写规范;掌握内科要求的基础及专科操作项目;掌握专科常用药物的剂量、作用、不良反应与管理;熟练患者入院、出院及转科程序;熟悉各种医嘱的处理程序;掌握人际沟通技巧, 能运用护理程序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等。带教教师根据实习计划的周目标及日目标进行带教, 并在每班下班前及每周对照实习目标进行反馈、总结, 这样既可以检查护生的实习质量, 又可以检讨自身的教学方法以便防缺补漏。

2.3.3 第3阶段:

责任组长阶段 (时间为2周) 护生在此阶段不轮值夜班, 以锻炼护生的独立性、条理性等综合能力, 每人负责3~5张床位, 运用护理程序对患者进行整体护理, 对分管患者的所有治疗、护理工作均由该护生完成, 并且每周至少跟教授查房1次;每位护生必须对所分管的患者进行一次护理教学查房, 本科层次的护生还要进行护理教育的实习 (护理小讲课考核) 。

2.3.4 第4阶段:

考核评价阶段 (时间在出科前) 出科综合考核, 除理论和操作 (一项为基础操作, 另一项为专科操作) 外, 还包括护理评估能力、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交流能力、健康教育能力及标准计划书写能力、应急应变能力等。

出科采取双向评价方式, 在学生自我评价的基础上, 实行教师对学生、学生对教师的双向背对背教学评价[5]。通过建立不同层次学生的临床护理教学评价体系, 对教学进行全程持续的评价, 使目标与结果、学生与教师、局部与整体评价相结合, 全面评估临床教学质量, 不断改进和提高教学目标, 并为下一轮护生的学习带教方法提供依据, 使护生实习具有连续性。

3 结果

2007级护生护理教学满意度由2006级的88.0%提高至95.9%。2006与2007级护生出科理论及综合技能考试成绩比较见表1。

4 讨论

4.1 分阶段周目标及日目标教学模式提高了带教质量, 适应了护理学的发展

分阶段的目标教学模式使带教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有章可循, 避免盲目带教, 并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做到理论和技能带教并重, 克服重使用轻带教的弊端[6]。

4.2 分阶段周目标及日目标教学模式达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

分阶段周目标及日目标教学模式的临床应用, 对带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带教教师的知识水平直接影响到护生满意度乃至教学质量[7]。促使带教教师既要根据教学目标要求严格执行带教计划, 及时考评学生的实习效果, 又要求带教教师主动学习, 拓宽知识面, 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 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分阶段周目标及日目标教学模式取代了传统的临床教学模式, 师生共同参与周目标及日目标的制订, 使目标具有可行性、科学性及灵活性;护生实习目标更明确, 增强了其主动学习的意识, 能运用独立的思维方式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提高了临床实际工作能力和综合技能。

摘要:目的 提高内科临床护理教学质量, 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方法 对护理实习生实施分阶段周目标及日目标教学法, 制订实习计划、周目标、日目标;分4个阶段进行:第1阶段为助理护士阶段, 第2阶段为责任护士阶段, 第3阶段为责任组长阶段, 第4阶段为考核评价阶段。结果 实施分阶段周目标及日目标教学模式后, 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结论 采用分阶段目标教学法能够改变以往临床带教的盲目性、随意性的弊端, 为临床护理教学发展提供新的方法, 较好地满足社会对护理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目标教学法,护理实习生,内科护理临床教学

参考文献

[1]钮美娥, 薛小玲, 孙志敏.护理临床教学中的环节质量控制[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1, 18 (2) :33~35.

[2]方慧麟, 薛小玲.护理目标教学临床实习指南[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1998.

[3]任玉英, 游桂英.多层次临床护理教学管理模式探讨[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6, 23 (3) :91.

[4]梁涛, 李峥.论护理临床教学的几个重要环节[J].中华护理杂志, 1999, 34 (3) :167.

[5]赵文萍.临床护理带教人员语言交流能力的培养[J].南方护理学报, 2003, 10 (6) :68.

[6]叶丽萍, 吴胜菊, 宋慧峰.对护理本科生临床实习的几点思考[J].中医教育, 2006, 25 (2) :58.

阶段目标设计 篇8

本文拟从分析语文课程目标的角度,比较两国的语文课程设计的异同,以期为中国《语文课程标准》的解读、实施及进一步完善有所启示。

一、中国与新加坡小学阶段语文课程目标之共性

新加坡深受儒家文化影响,某种程度上与中国文化有许多默契,体现在课程目标的目标上有很多相似的成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视语言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培养。

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特点,几乎是两国小学阶段语文课程理念的共识。在中国的《语文课程标准》中,语文被定位为“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之后的新加坡《小学华文课程标准》,开宗明义地把“兼顾语言能力的培养与人文素养的提高”,“注重华文的实用功能”纳为课程理念的首要项目。

(二)注重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要“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新加坡华文教学经多年课堂实践,提出的综合教学法就是一种讲求综合化、交际化,以及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法,它的特点是根据教学情境,综合各项语文技能、思维技能,根据教学内容综合各项语言材料与语言结构,根据不同教材和各类学生的需要综合各种教学手段。这与中国的综合实践课的设计不谋而合,显示出两国对语文课程实践性和综合性的重视。

(三)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在学习方式上,中新两国都明确提出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新加坡在《小学华文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中提到:“教师应组织和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培养学生积极、自主学习的精神。”

二、中国与新加坡小学阶段语文课程目标之差异

(一)目标定位的差异。

新加坡《小学华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将华文课程定位为“以‘理想教育成果’为宗旨,以‘核心技能与价值观’为基础,兼顾国民教育、思维能力、资讯科技、社交能力与情绪管理的学习等方面”的课程。这种关于小学华文课程基本性质的定位的表述,和中国的定位———“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相比,新加坡对语文的学科本位似乎强调不够,对母语的语言掌握缺乏更有力度的要求。

(二)目标构建维度的差异。

中新两国都将课程目标分为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两部分。通过材料研究,新加坡华文课程目标维度划分清楚,总目标纵览全局,分目标指向性明确,具有很强的操作性。相比之下,中国小学语文课程总目标和具体目标将三个维度糅合在一起加以表述,虽然使课程目标所蕴涵的知识、技能、情感等目标通过“过程与方法”整合成一个相互支持的有机整体,但是表达冗长,要求众多,似乎并不利于教师在课程实施时对课程目标的把握。

(三)阶段目标要求的差异。

1.“听”、“说”的培养。

与中国相比,在以英语为第一语言的新加坡,华文学习环境不如中国,新加坡华文的学习更重视实际的运用,体现在目标上主要表现出对“听”、“说”的重视,《小学华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听说的能力,专门从“态度与习惯”、“聆听能力”、“口语表达能力”三个方面提出要求。此外,在“语言技能的综合运用”的范畴中也提出了明确的聆听、口头表达的要求。

2.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落实。

纵览新加坡《小学华文课程标准》的阶段目标,几乎每一项维度都明确提出了态度的培养要求。如“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喜欢识字,有主动识字的意愿(识字与写字)”,“养成聆听的习惯(听说)”,“对写作感兴趣(写作)”。对于价值观和情感,更在“人文素养”中,有明确的划分和详细的要求,如“价值观:能分辨是非,具有责任感、正义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对未来充满信心”,“审美情趣:热爱生活、感受美、欣赏美”,“关爱意识:关爱家人,尊敬长辈”,等等。而在中国,尽管在小语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中提出要围绕三大维度,但是落实在各阶段分项的要求中,只有关于“情感”和“态度”方面的阐述,如“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却找不出价值观的培养要求。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设置似乎悬置。

3. 信息技术及综合能力的培养。

新加坡《小学华文课程标准》总目标的三大块之一就是通用能力的培养。单独将通用能力列为一大目标,体现了新加坡对信息技术及综合能力的重视。同时,在阶段目标的表述中,对于信息技术及综合能力,新加坡也提出了具体的指导和要求,如“能利用常用的软件(如文字处理、电子简报等)来组织资料,呈现报告”,“能利用资讯科技与他人沟通”,等等。面对当今信息化时代,新加坡的这种对于网络信息能力的培养和重视,无疑是为在实践中提高语文能力作出了有益的探索。相比之下,在中国的课程目标的设定中,只在第三学段中提到要“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索性阅读”,对信息技术的重视略显单薄。

三、结语

课程目标是课程改革环节的一项重要因素。它不仅为整个课程指明了方向,而且在实践过程中始终起着主导性、规范性的作用,并决定了课程的内容、方法及评估等选择。培养学生多种能力是中新两国课程目标共有的内容,但两国在能力培养的范围及对核心能力的认识上有不同的侧重点。通过上文的比较,对于中国课程标准的制定和修正而言,笔者认为在中国继续发扬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基础上,在进一步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加强目标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方面,新加坡的华文课改可以带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借鉴。

参考文献

[1]Curriculum planning&development division, ministry of education, Singapore, 小学华文课程标准[EB/OL].[2008-03].www.moe.gov.sg/education/syllabuses/languages-and-literature/files/chinese-primary-2007.pdf

[2]董蓓菲.新加坡华文课程改革[J].现代教学, 2007, 09.

阶段目标设计 篇9

随着现代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网络教学理念的深入人心,开放的网上教学与共享的教学资源已成为信息时代的必然趋势。自200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提出网络视频公开课的教学传播形式以来,慕课[1,2,3](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MOOC)作为一种大规模开放式网络课程随之兴起,其凭借大规模、无边界、低成本、开放易获取等优点,受到广泛、持续关注。

MOOC主要通过网络记录和传播教学视频,以在校学生为主体,同时面向社会大众,将教师在自然教学环境下授课以及与学生互动场景录制成视频加上相关字幕,通过网络将视频分享,供广大社会学习者学习。MOOC不是面向特定人群的公开课或观摩课,而是面向社会各界人群学习者,激发学习热情提供入门及深入了解的渠道。由于这种网络教学方式紧跟网络化步伐,其凭借方便、易获取性受到各界人士普遍欢迎。目前为止,全球已有众多高校在互联网上推出开放课程视频,各国开放资源联盟也应运而生,逐步形成了国际开放教育资源联盟组织。从2013年开始,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在内的重点高校也相继与edX、Coursera等机构合作,建立自己的MOOC平台和资源。

MOOC浪潮使得教育资源网络化趋势更加明显,但如何在相同网络资源环境下针对不同基础背景的学生进行个性化教学,切实提高网络学习的效率、挖掘学习者潜力,是网络化个性教学面临的难题。本文将双层阶段式教学目标设定法[4,5]融入MOOC教学中,根据目标设定结果筛选适合自己的网络视频,并将学习结果反馈到互联网。实践证明,这种方法能够培养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好地提升教学效果。

1 基于MOOC的双层阶段式教学目标设定

传统MOOC教学直接针对用户学习需求,教师预设教学目标并碎化、重组教学资源及创设情境,在此基础上提供相应的网络教学视频,并最终进行教学评价。由于学习者的基础及知识背景不同,简单的视频学习、统一的教学目标并不能保证学习者较好的学习效果。所以需要根据不同学习者的基础水平动态调整学习目标及学习内容。本文将双层阶段式教学目标设定法,即通过采用自上向下和自下向上相结合的方法设定教学目标,结合学习者不同阶段的考核结果动态调整教学内容,融入MOOC教学中,从而为通过网络学习的各行各业学习者制定智能化、个性化的学习计划。

1.1 双层阶段式教学目标设定法

课堂教学面临“一师多生”情况,一位教师要给专业知识掌握程度不同的学生教授同一门课程,虽能达到基本教学目标,但众口难调,并不能保证每位学生都能达到教学效果。所以为更好实现个性化教学,可以自针对相关知识领域和所有学习者设定基本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大纲要求内容基本吻合;然后通过考核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根据反馈动态调整不同阶段的学习目标及学习内容,自下向上修订教学目标,这种双层阶段式教学目标设定法流程如图1所示。首先,学习者在学习前先经过基础知识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将学习者分入不同的梯度团队,以方便设定与基础相符的学习目标和准备学习内容;然后学习者会获得相对应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学习过程中由于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在不断变化,会适时对学习者进行阶段性考核,随时动态调整学习内容和目标;以为学习者设定符合自身基础的个性化教学目标。

在阶段式教学目标设定中,在基础评估之后会涉及团队划分。团队划分的目的是将多能力阶层的学生,按其学习相关知识的接受能力聚类为多个教师易于管理指导、目标数较少的团队。所以团队划分有两种方式:一是将相同基础的学生划分在统一团队;二是将不同基础的学生进行混搭组队。混搭团队内基础有稍许差异,有助于实现内部帮带相互提高的目的,笔者采用混搭组队的方式,这样划分多阶段、多团队教学,有助于教师考核评估、衡量分配,为学生设置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利用二维矩阵进行分析比较(假设将针对一项科目的学习者划分为4个团队,4个教学阶段),如图2所示。

其中Pij(i为团队值,j是阶段数值)表示团队i在第j个阶段的教学目标,Pi表示团队i的总教学目标,Pj表示在第j阶段的总教学目标,P表示大纲规定的教学目标。由于采用混搭组队,所以每一团队的教学目标存在一定差异,如P1≠P2。同时,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团队基础存在差异,如针对数据结构这门课程,团队1是入门学员可能学习目标会小于大纲学习目标值,而团队2是公司编程人员需要深入学习数据结构,于是可能会出现P1≤P,P2≥P。有关P2≥P的情况暂不考虑,对于P1≤P,在教学过程中需积极采用行为导向法等方法激发和培养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弥补不同教学目标之间的差值,从而使学习者达到总体学习目标P1=P。采用双阶段式教学目标设定法,对学生学习进行分团队分阶段处理,既能因材施教,避免众口难调的窘状,又能让学习者循序渐进达到最终教学大纲要求的目标,实现个性化教学。

1.2 基于MOOC的双层阶段式教学目标设定法方案

结合以学习者为主体的理念,充分发挥MOOC教学的便利性,初步构建了基于MOOC的双层阶段式教学目标设定法的教学方案。做到方便学习者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又能体现学习者主体地位,关注“学”调整“教”,实现个性化网络教学。

基于MOOC的双层阶段式教学目标设定法的教学框架如图3所示,主要分3个平台:MOOC教学平台、课堂引导平台、讨论交流平台。学习者进行知识学习前先进入MOOC教学平台进行在线能力评估,并将评估结果向下传递,平台会根据结果设定相对应的学习目标,并选择相对应的教学资源,经过一阶段学习后再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动态调整学习目标与教学内容,依次循环;课堂引导平台主要根据MOOC教学平台的考核结果和相关科目的教学大纲制定课程教学目标,并整理与目标相对应的教学资源传递给MOOC教学平台,这些步骤也是一个循环过程,因为教师会根据学生学习反馈动态调整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学习者和教师会参与交流讨论平台,对学习过程的一些问题进行讨论答疑。

基于MOOC的双层阶段式教学目标设定法既能方便学习者通过互联网去使用优质的教育资源,又可以将网络资源整理归类对学习者因材施教,提高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重点包括以下3个步骤:

(1)整合互联网教学资源,分等级制作高质量MOOC资源池。针对相关领域知识架构及难易程度,结合相关讨论结果,通过网络上提供丰富的教学课件、MOOC资源,以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为标准,制作分梯度的网络视频,为学习者通过在线考核后选择教学资源奠定基础。

(2)在课堂引导平台精心准备,采用聚类方法因材施教。课堂引导平台中教师会根据教授内容进行课堂引导,同时关注讨论平台相关问题及学生学习情况反馈,及时更新教学目标,并对相关问题提出建议及指导实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学习灵感,从而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推广应用及二次创新。

(3)运用工具,多方交流,协同合作。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和移动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交流平台、网络教学平台、课堂引导平台的融入,学生可通过互联网获取沉浸式、强交互、重体验的学习环境。

2 教学实施

教学实施过程中,网络教学平台会根据对学习者的摸底情况对其进行梯度团队的划分,同时团队成员之间要保持交流和沟通,系统划分团队过程中可将不同能力梯度的成员纵向联合,有利于提高团队中处于低梯度同学的学习能力,从而使那些即使入门基础比较不好的同学也能最终达到教学大纲的教学目标。在课堂引导平台中,教师使用双层阶段式教学目标设定法,实现分阶段教学目标。

在MOOC中采用双层阶段式教学目标设定法,网络教学平台会对学习者进行在线考核,结合学生基础情况,进行团队划分,通过能力的梯度划分出一定数量的团队。课堂引导平台会结合梯度团队的能力考核结果安排阶段性目标,平台也会根据已学和将要学的知识以及摸底反馈,挑选典型案例,根据案例分析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这样使得在线学习者不仅不会因压力过大而影响学生对学习的激情,反而会激发探索兴趣和进一步深入学习的激情,让学生根据应用学习知识,激发和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推广应用及二次创新。

3 结语

为实现在线的个性化教学,提高在线网络学习的效率,本文提出将双阶段式教学目标设定法应用到MOOC教学中。充分利用网络上优质的教学资源,动态调整学习目标、匹配教学资源,学习过程中动态调整学习目标与内容,并与网络教学平台进行实时互动。这样的个性化网络教学有助于教师因材施教,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摘要:为帮助师生实现个性化网络教学,提高在线网络学习的效率及学习的积极性,提出一种基于双层阶段式教学目标设定法的MOOC教学方法。学习者在MOOC教学平台中接受基础测试考核,确立与基础相符的学习目标,智能化选择教学资源,并实时更新调整;课堂引导平台接收考核结果,设定教学目标,整合教学资源;学习需求者和教师会在交流平台实时沟通。这种方式能使MOOC教学个性化,有助于帮学生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MOOC,基础考核,双层阶段式教学目标设定法,智能化教学,个性化学习

参考文献

[1]王永固,张庆.MOOC:特征与学习机制[J].教育研究,2014,35(9):112-120.

[2]邰杨芳,贺培风,袁永旭,等.基于MOOC构建高校课程教学新模式[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4(7):2-7.

[3]丰娟娟.我国MOOC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J].信息通信,2015(7):267-268.

[4]许斌,亓晋,郭阳,等.基于阶段式教学目标设定法的数据结构教学研究[J].高教学刊,2015(15):1-2.

上一篇:专利地图下一篇:电压型变流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