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悲观主义(通用12篇)
技术悲观主义 篇1
爱国主义教育对于关系到国家未来的青少年来说非常重要,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 (试行) 》也指出了信息技术课堂上要事机渗透爱国教育。信息技术课堂的灵活性、丰富性、开放性与多样性为这个教育创造了条件, 那么, 如何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呢?
■具体实施过程中的可渗透点
1. 从教学方式方面渗透
信息技术教学, 一方面要从信息技术知识、技能、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等侧面, 科学地确定学生应有的信息素养规格, 另一方面要明确信息学科在人文精神熏陶中的作用, 要积极探寻在教学中二者有效融合的教学方式, 可应用史学教学、比较教学、探究教学、直观教学等各种教学方式培养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融爱国主义教育于教学中。如在比较教学中, 既可以对同类特征的不同事物对比, 也可以对同一事物从不同方面或发展前后进行对比, 使学生受到启示和教育。例如:将最早出现的计算机的处理能力与先进、快捷的现代计算机处理能力进行比较, 通过比较, 使学生崇尚科学, 热爱科学, 并树立为国家的科学事业的振兴而努力的学习的情感目标。
2. 从介质选择方面渗透
在信息技术课堂中, 强化自主产权是培养学生爱国热情的重要措施, 如选择国产软件或设备进行展示或制作。例如, 微软公司的Office办公软件在中国的销售价格是全球最低的, 这是因为有中国自产的金山软件的坚持。在教学Word软件时趁机引入WPS, 可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激励他们也努力为祖国的科技事业贡献力量。
3. 从素材方面渗透
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 需要引用大量的素材。我们可以选取那些具有爱国色彩的素材来向学生讲解或让学生去处理。如讲解GoldWave软件 (一个数码录音及编辑软件) 时, 可以以《义勇军进行曲》、《明天会更好》等爱国主题歌曲作为素材。又如, 在讲“计算机组成”时, 关于介绍计算机硬件知识的素材可以选择我国自主研发的产品作为素材, 向学生展示我国自主研制计算机芯片的历史和取得的进步, 不仅从科学的角度让学生明白了电脑芯片的重要性, 而且从社会的角度让学生感受到我国的科学技术事业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 需要大量的科技人才做出贡献, 从而在潜意识上激励学生要学好知识, 为将来投身于祖国的科技事业繁荣作好准备。
4. 从任务方面渗透
任务驱动是信息技术教学常用的教学手段。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到为学生的设计的任务中, 是最有效的渗透方式。如在教学“运动动画的制作”时, 布置一个模拟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动画, 让学生的爱国热情也从心底油然而生;在教学“用绘图软件画画”时, 可以让学生创作一幅北京奥运宣传画, 以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在讲解“多媒体的特性”时, 可以让学生网上搜索并浏览某个奥运网站的某个板块中的奥运基础知识测试, 理解多媒体的集成性与交互性, 同时也掌握奥运知识。在学习“网站的制作”时, 设定主题为“当好文明东道主”, 让学生根据任务进行思考并寻找相关素材, 在此过程中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在复习“图片的合成”时, 教师先播放了一段关于CNN主持人恶毒攻击中国人民的言论的视频, 并搜索了西方媒体上大量的对中国不实的报道的图片演示给学生看。在文字与图片的对应说明中, 学生认识到报道的张冠李戴、偷换概念及蓄意诬蔑, 学生们顿时情绪高涨, 爱国热情被激发出来。这时, 教师因势利导, 提出了《假面的舞蹈》这一课堂主题, 提示学生用他们所学的知识来还原真实, 对这些图片进行处理, 表现它真实的面目。在随后的自主创作中, 随着学生爱国热情的不断高涨, 他们的创作灵感也大增。在创作过程中, 学生不仅巩固了Photoshop的知识和技能, 也了解到了一些国家的基本情况, 实现了本课的知识与情感目标。
■课堂设计环节中的引导思路
1.课前引导
在引言中, 给学生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史, 并重点介绍前沿的产品与科技信息, 以及我们与其他国家相比在科技发展上的优势及差距等, 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科学、爱知识的教育。笔者每节课前都会给学生看最近国家发生的事情及每日要闻等, 让爱国教育渗透到每天的教学中。
2.课中引导
在课中, 要抓住授课时机, 巧妙渗透有关我国在信息技术方面的发展情况。如在讲到“计算机软件”时, 可以提到印度是软件外包业务的领军者, 中国的软件外包面临规模与人才之痛, 与印度的差距亦显而易见, 让学生萌生现在学好知识, 打好基础, 将来就可以在这个领域潜心专研, 赶超印度。还要告诉学生现在我们用的很多工具都是全英文的, 尤其是操作系统, 以激发学生的为开发出我们自己的操作系统和中文软件而努力学好信息技术的决心。
3.课后引导
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人们学习、工作、生活的各个角落, 信息技术在解决实际生产和生活的问题中, 可以发挥无限的功效, 而且信息技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也是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多思考、多实验, 尝试用信息技术手段去解决问题, 并激发学生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热情。
维护国家的领土完整和民族团结是爱国主义教育最重要的内容。而这段时间, 藏独分子的破坏活动猖獗, 3.14事件之后, 一些西方国家的阴谋和野心也在一片藏独声中暴露无遗。如何让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学习中感受这一切呢?教师布置学生在课下通过网络了解事情真像及各界的评价, 并参与论坛的讨论, 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技术悲观主义 篇2
技术悲观论的伦理启示
技术造福人类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社会伦理问题.面对技术的负面效应,出现了对技术怀疑、批判的.技术悲观论.技术悲观论启示、引导人们对技术进行伦理反思,揭示技术中的伦理价值,寻求技术与伦理的统一,实现伦理对技术的制约.
作 者:张玉莲 ZHANG Yu-lian 作者单位: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法经系,河北,张家口,075000刊 名: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ZHANGJIAKOU VOCATIONAL COLLEGE OF TECHNOLOGY年,卷(期):15(2)分类号:B82-057关键词:价值 技术 技术悲观论 伦理价值
我是技术派,不是机会主义者 篇3
祁国晟正是凭借这样的眼光、胆识和魄力,成就了今天的国双科技。
从校园网站到企业搜索引擎,再到搜索引擎优化、数据库分析和优化,祁国晟引领了一次次变革和“变通”。可以说,国双科技从来都没有停滞在互联网发展的某个阶段,而是随着新生事物的诞生,孕育出新的成长基因。
在祁国晟的带领下,2009年国双科技成为第一个进入微软“BizSparkOne”全球创新计划的国内公司。其后,国双科技通过原创的在线分析产品,在2011年实现了爆炸式增长,收入猛增10倍以上。
“技术狂”祁国晟,早年在父亲的影响下就坚定了“技术经济”的创业理念。他深信:技术可以实现经济价值,改变世界。“他是国双科技的第一产品经理、第一架构师。”和祁国晟一起创业的国双科技副总裁于国发这样认为。
在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的高旭东博士看来,祁是一个既懂技术也懂运营的“非一般人”。一直反对大学生创业的高旭东,不但赞同他创业,而且邀请其成为国双最早的独立董事。
创业这件事儿,在祁国晟看来是个实实在在的技术活儿,来不得半点投机取巧。在面对最初的企业定位时,国双科技从不愿意成为盲从市场的“机会主义者”。为此,祁国晟甚至砍掉了最赚钱的软件外包业务,一切归零,蛰伏三年。
这个1984年出生的创业“黑马”,看上去一点也没有80后的老板范儿,行事布局颇有几分老牌企业家的手笔和风范。早在学生时代,他就提前孵化了科技创业的基因,也不声不响地积淀着成熟企业家应有的正能量。对于一个能区分做项目和做企业的创业者而言,一切机会主义不攻自破。
《数字商业时代》:早年国双科技做外包服务,后来放弃赚钱的机会,从头做起,转而做搜索引擎优化,是什么让你放弃的?
祁国晟:企业要做到更上一层楼,不是靠业务多、销量多和人手多,一定不是这样的模式。人手的增加、成本的增加和利润不呈线性比例。一定是形成可复制的产品,可供更多的人去应用才可以。
国双最早的业务,基本上完全是和技术相关的一些服务。企业要更上一个台阶,就需要向产品型企业转化,而不是短期内挣点小钱。还是要去找到机会,把企业做到一定层次,平衡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的关系。
《数字商业时代》:有没有考虑过产品开发出来之后,其实已经错过了它最好的一个生命周期?
祁国晟:当然有,我们想从服务型向产品型进行转化,但是我们也在看,什么样的产品是真正有价值的,也一直在选方向。
后来,我们花了一定的时间,看到了数字媒体量化分析的方向以后,才确定几点:第一,这是不是一个机会;第二,这个机会在两三年之内是否能够把握住,是否会错过生命周期;第三,赌一赌运气,决策做得再好,毕竟也不能掌握全行业所有人的动态。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我们相信中国的市场是足够大的,即使有别人做同样的事情,我们也不是没有机会,大家可以分一分。
《数字商业时代》:做到一定程度,你们可能会面临外面的一些诱惑和挑战,比如说收购,怎么去处理?
祁国晟:收购取决于几点:第一,取决于股东对于企业长期价值的认识;第二,有一个理想的问题需要去权衡,所谓“就为理想,不为赚钱”,这肯定是假话。今天,企业还是本着做商业这件事情去做的,股东回报最大化、投资回报最大化是最优先考虑的。
但是,投资回报最大化,并不意味着企业在面临收购的时候就要卖掉,这需要有一个判断。我相信:公司再做五年、十年会特别有价值。并非是我们本着一个理想,一定要坚持做出一件事情来。而且也因为我本身比较看好这个行业,和我们所做的事情,以及公司现在在这个行业所处的地位,包括我们现在的团队架构等一切事情。我认为,未来它能够做得更大。
换句话讲,怎么去说服其他的利益相关人,说辞一定不是“我们为了理想,我们不要卖这个公司”,肯定是要让大家相信:现在的这个价钱,卖了就亏了。
《数字商业时代》:下一步你考虑的,让投资回报最大化,如果不是被收购的话,可能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
祁国晟:企业被卖掉,要么就是上市,部分地卖给公众,要么就是被收购。我也有双重角色,我是这个公司的管理者,另外我也是一个投资者。
对所有的投资者来讲,要找到一个退出的机会。当然,上市不是目的,很多有价值的公司都不上市。我们也没有给自己定一个时间限制,一定要什么时候上市。
现在对于公司来讲,通过上市融资没有那么迫切,提升知名度可能还有一定的价值。但上市的全过程非常牵扯精力,我们更多的精力还是应该放到业务、产品的发展上。其他的还完全没有考虑,但这一切应该会是水到渠成的。
《数字商业时代》:我们也看到报道说国双近年呈现爆发性增长,你对发展速度是否满意,怎么把控?
祁国晟:我们没有想要这么快,因为快的公司都会为快付出代价。我们想要收缩。
技术悲观主义 篇4
构建主义和认知主义的发展进一步提高。它是基于他们过去的经验, 为建设一个现实的基础, 它可以说是真正的解释。人们的个人世界总是用自己的头脑创建的。因为不同的人的经验和信仰的体验, 让人们了解外面的世界是不同的。建构主义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主体意识的本质的理解, 并通过自己的经验知识对象的主动建构的过程, 采取主动行动, 建设和社会因素。所谓积极的因素是积极的物理结构, 而不是被动的吸收从外面。施工因素指的是所谓的认知过程, 不要找独立于他们的心灵世界的知识, 而是通过自己对世界的经验, 重整旗鼓, 建立一个新的认知结构。人际交往中刚刚通过接收机上的信号, 该信号需要被重新理解重建的意义。
2 构建主义理论对信息技术课教学的指导意义
建构主义认为, 知识不是通过感官或交流和个人被动接受, 但主要倡议建立, 通过新的经验和实现的互动建立。
社会构建主义认为, 学习并不是一种独立于外界条件的观念, 而是文化构建的结果, 而这种构建会随着时代和社会的改变而不同。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含义:只要在教学帮助下, 我们可以使用它们来或者发送建构。它是在教学过程中, 这是一个综合的老师传授知识给学生, 以完成在脑海中, 但应该是学生自己从他们所听到或看到的图像中的文本来构建自己的意思。这是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 在教学活动中应学生的主要特点。社会建构主义强调人的社会环境, 构建知识的重要性并不是孤立的, 但在一些社会相互作用的情况下, 其他人, 谈判。社会互动, 学习者具有决定性的文化背景知识。这是强调学习情境的创设和记录的重要性。两种学说都有自己的优势, 引导他们不谋而合, 与现代教育相结合, 因此, 激进建构主义和社会建构主义理论, 并应用于现代教育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 现阶段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不仅需要从信息加工的被动接受者, 学生的知识, 并要求教师传授知识的人主动帮助学生构建知识。这意味着, 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新的教学模式。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 以适应新的信息技术可以概括如下:教师以学生为中心, 在教学过程中, 组织者, 教练, 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积极性和创造性, 和最后的学生知识建构的意义。资讯科技教学在高中的时候, 我们应该积极尝试和探索各种课堂教学, 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最有效的服务。
3.1 发现式学习
由教师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去解决, 然后再分发给学生, 要求学生通过校园网回答。同时, 资源和大量的相关设置, 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应该帮助学生进行学习过程中的问题。这种模式改变了传统的学生被动接受的地位, 使学生在主动的地位,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计算机系统由一个高中课程适合这种信息技术模式。老师可以设置问题的组件的计算机系统, 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关系等原则的角色的名称, 来引导学生学习。
3.2 合作与讨论式学习
讨论学习主要靠学校网站信息系统的实施。首先, 教师树立网站上的主题论坛上, 学生可以实时说话的主题区域, 离开别人的意见的意见。教师的知识可以转化为对被摄对象的教科书, 学生使用各种方法来指导书籍, 杂志, 互联网等收集的数据, 并形成自己的观点, 并讨论为基础的学习从而标的。每个学生参与思想交流, 对活动,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批判性思维技能的能力发表意见。
3.3 各学生主体合作式学习
合作学习是为了促进学习, 协作的学生完成了一套教学方法, 学习目标的主题。协作学习是由学习者多向互动和合作, 同样的学习内容, 以更深刻的理解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的计算机网络。一般来说协作学习的基本模式可分为竞争, 合作, 伙伴关系和角色扮演4种。本课程分为多个相对独立的和相互关联的部分组成, 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 并在同一组中的一个或几个部分想完成负责。其实施先进的认知能力, 促进学生, 学生的人际沟通, 合作和竞争力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3.4 自我发展式的自主学习
创造一个学习环境和关键策略是设计自学学生养成自我为中心的学习。创造一个学习环境, 让学生获取, 处理信息和创新能力。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 为学生上网, 也要注意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同时, 学者认为, 自主学习是自动的学习的意义。该倡议是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活动的基本特征表现为“我要学”。“内在的需要为基础的我要学”, 让学生学会。学生需要证明学习的内在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不是一种负担, 而是一种愉快的经历。
3.5 课程整合的学习
信息技术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获取、分析、处理和使用信息。内容整合到信息技术, 开发信息素养能力, 教学过程紧密结合各学科的各学科, 学生综合信息的获取, 分析, 处理和利用能力, 一个新的学习课程整合模式的形成。这种教学模式有三个含义:1) 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工具的形式, 以促进学生的学习; 2) 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 使它成为一种教学工具, 学生的认知工具;3) 信息技术等领域的教学, 所有课堂教学, 小组学习自主学习, 学习对象, 如信息技术, 更是一种学习的工具。
4 构建主义理论在中学信息技术课中的综合运用
学校资讯科技为基础的教学建构, 不仅有自己独特的教学理念, 教学遵循一定的原则, 还要注重教学的基本方法。
(1) 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模式:基础理论的教学模式已经很多, 可以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有很多种, 本文中提到的教学模式是只是冰山的许多教学模式的一角。这些建议的教学模式是不会跟随教学导师总是一定的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应适当地使用根据课程内容, 教学对象, 教学目标, 让学生建构知识, 以达到显着性是最终的教学目的。
(2) 内外合理安排课堂活动:本课程的IT要求学习者将继续付诸实践所学, 以加强和巩固, 及时, 提高自己的能力。因此, 根据学校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 教师, 以及课内外活动, 合理安排。
(3) 适当的监督和学习者的指导:建立一个主义, 同时强调学习者的主体性, 但当然, 因为它本身的特点, 特别是网络资源的使用, 如果学生一味随波逐流, 可能使反。
5 结论
总之, 它是一个特殊的课程“容易造成学生不重视, 因此, 教师应注意改变原来的教学理念, 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 教师与学生之间, 从知识内容, 学习和教学情况的综合分析, 学生的个性,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
参考文献
[1]肖静.构建主义理论在法律教学中的应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 (07)
[2]薛国凤, 王亚晖.当代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评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9 (01)
[3]Sasha A.Barab, James G.Makinster, Julie A.Moore, Donald J.Cunningham.Designing and building an on-line community:The struggle to support sociability in the inquiry learning forum[J].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2007 (4)
[4]David H.Jonassen, Chad Carr, Hsiu-Ping Yueh.Computers as mindtools for engaging learners in critical thinking[J].TechTrends.2002 (2)
技术悲观主义 篇5
竞技体育异化现象-技术至上主义的反思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采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对技术至上的竞技体育异化现象进行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认为技术至上主义造成竞技体育主体与客体的错置、人文关怀的`缺失、体育道德责任的消解以及技术专制的出现等消极后果.
作 者:赵长征 乔飞跃 赵均 作者单位:赵长征,赵均(江苏科技大学体育学院,江苏,镇江,21)乔飞跃(江苏常州金坛市体育局训练科,江苏,常州,213200)
刊 名:福建体育科技 英文刊名:FUJIAN SPORT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年,卷(期): 28(5) 分类号:G811.4 关键词:竞技体育 异化 技术至上 技术专制技术悲观主义 篇6
传统的教学策略的选择一般是基于所要教授的具体知识的技能的特点,而没有考虑到学习者的自身状况。而建构主义理论强调指出,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活动,学习者在学习中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他们对知识的“接受”必须靠他们自己建构来完成,根据他们原有的知识,有选择地感知新知识,一方面对新知识的意义进行建构,另一方面又在理解与消化的基础上,对自己原有的知识加以改造与重组,形成新的知识体系。
一、建构主义理论对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启示
在新课程改革全面推开的新形势下,研究建构主义理论对我国课程改革和教育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运用这一理论审视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是十分必要的。本文,笔者将就建构主义理论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谈以下几点看法。
二、运用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欲望
任何一种新知识的学习都是人们通过自身原有的知识经验与外界环境进行交互活动来获取、建构新知识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原有知识引发新知识的认知冲突,引起学生认知结构上的不平衡,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学生對原有的知识结构进行重新整合。
例如在学习“局域网的功能”这一内容时,学生所接触到的网络组建内容是先人已经建构好的,但对学生来说却是未知的。所以我就从目前很多人家都用的Internet网络入手启发学生对新旧知识建立联系,“网络与局域网有什么区别和联系?”“是不是给你网线、计算机等设备就可以上网了呢?”“Internet网络与局域网都是网络,那是否意味着功能相同?”等等,通过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设计,以问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造成学生认知结构与周围环境不平衡,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探求新知识的欲望。
三、采用任务驱动法,推动学生自主学习
“任务驱动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是以具体有效的“任务”来“驱动”学生主动参与到任务的完成中去,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的脉络,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突出在实践上学习知识的思想。近年来,这种教学方法得到普遍采用。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强调,学生的学习必须与一定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以探究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激发学生更积极地投入到信息技术学习中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完成任务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可以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出他们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在教学“PowerPoint”这一内容时,向学生简单介绍了文本、声音、图片的插入,幻灯片的切换效果的设置及每一对象动画效果的定义。然后用PowerPoint做了一个课件向同学作自己家庭情况介绍,课件中使用了文本、声音、视频、动画及幻灯片的切换,而且每一对象都进行了动画的设置,向学生展示时,精美的画面设计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向学生提出任务,要求学生也做一个自我家庭情况介绍的课件。将新知识以任务形式交给学生去设法完成,在此过程中,新的知识内容、新的操作技巧在任务的驱动下不断的呈现出来,那么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图片怎样插入?图片从哪里获取?字体、字的颜色怎么改变?幻灯片的背景如何置换?艺术字如何应用、调整?……此时教师应当给学生充分自由的空间自主学习,让学生具有更多的探索、研究、创新的机会。这样通过一个个任务的完成,学生获得了知识与技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
四、教师要更新观念,转变角色,促进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
要想提高高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效果,信息技术教师首先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转变角色,要从学生学习的管理者、知识的传授者变成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参与者、合作者和平等的交流者。教师的主要任务不再是传授知识,而是创设符合教学内容的情境,营造一种平等、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指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帮助学生建构新的知识体系。
全面科学地评价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建构主义教学论认为,知识的建构是通过学生的自我反应、自我调节完成的,由于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一套最佳的学习方式,因而每个人的知识建构方式不一定相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者应把教学和评价看成同一过程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评价活动要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评价的形式应是多样公的。既要评价学生学习的水平,又要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参与度、情感、价值观等,从而不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结语
总之,建构主义理论给广大教师提供了更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理念和方法。那么在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教师应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带来的启示,转变教育教学观念,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不断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把学生真正培养成为具有全面的文化基础,具有创新精神和高尚道德品质的一代新人,以更快更好地适应这个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
参考文献
[1]《新课程与学生发展》
[2]《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实施策略浅谈》
[3]《关于信息技术课教学观念与方法的探索》
技术悲观主义 篇7
然而,这两个方面恰恰构成了技术批判的主要来源。马克思在他对技术进步激赏的同时,也意识到技术对工人及其生活世界的控制和压制。历史主义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一种可疑的认识论区分,也就是在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外在化区分。无论如何,技术发明和技术设计“并不能把我们是谁以及我们能够和应该怎样相互联系这些政治问题中分离出来”[1]118。因此,技术与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必须被看做是一个广义上的政治问题”[1]187。
一技术批判的理论渊源
可以说,马克思是最早把技术同政治联系在一起考察的思想家之一。他直接把技术置于现实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进行分析,从而构成了作为政治学家的马克思的显著特色。在他看来,技术的使用同“压榨”、“排挤”、“剥夺”和“镇压”等概念和阶级分析是分不开的。技术的压抑假说,表现为技术在资本主义工厂中的压制和剥削的权力效应。机器最初是作为简单协作的工具在生产中发挥作用的。只有在资本主义的机械工厂中,才作为一种技术的产物,为资本家所用。首先,资本家通过技术发明的新机器把历史上已经落伍的阶级从政权中排挤出去。“当对欧洲的侵占使法国大革命遭到失败的时候,英国通过蒸汽机使社会革命化了,夺得了世界市场,越来越把所有那些从历史上看已经衰落的阶级从政权中排挤出去,从而为工业资本家和工业工人之间的大决战打下了基础”[2]230。因此,“蒸汽、电力和自动纺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2]。这些技术的“革命家”,“把个体手工业者从市场中排挤出去”[2]300,它“彻底地剥夺了极大多数农村居民”[3]817,从而为工业资本征服了整个国内市场开辟了道路。
同时,技术代替或排挤的权力效应也发生在资本主义工厂内。“英国蒸汽织机把80万织工抛向街头”,“使一定数量工人事实上已经被机器代替或排挤”,“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就这样被机器变成了过剩的人口”,“另一部分则涌向比较容易进去的工业部门”,成为廉价劳动力。“在机器逐渐占据某一生产领域的地方,它给同它竞争的工人阶级造成慢性的贫困。在过渡迅速完成的地方,机器的影响则是广泛的和急性的。世界历史上再也没有比英国手工织布工人缓慢的毁灭过程更为可怕的情景了。”在印度的棉纺织工厂,“织布工人的尸骨把印度的平原漂白了”[3],技术在资本主义大工业中成为压迫和奴役工人的工具。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够把技术从资本家的不合理使用中解放出来,从而使劳动者获得真正的自由。
对马克思技术观的上述解读,在20世纪20年代前苏联东欧及日本马克思主义研究者那里受到了相当的关注。然而,随着对马克思技术思想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发现另一个马克思的存在。在那里,发明、创造和技术的进步,不是个别的灵感火花,而是一种社会行为和社会过程。这种在广泛意义上对技术的理解,不再是脱离了社会环境相互外在作用的、现存的静态存在物,也不仅仅是方法和手段;技术在政治上并不是中立的,而是渗透在社会关系中,重构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可能行动方式,重组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技术过程,并最终改组那种社会及其制度的权力关系。这种社会学的理解,与政治学的理解构成马克思技术观的主要思想。马克思看到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前进的革命力量,同时也注意到技术也可能违背人们的意愿成为异己的力量。在后一种分析中,我们还能发掘到,马克思对技术的资本主义应用所形成的权力和权力关系的不为人注意的分析。马克思以资本主义为对象,看到组织和技术在各自的存在中相互依赖,构成一个“完全受控”的官僚化技术体系,即一个权力关系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技术的权力不像传统的政治权力那样为某一个资本家和某一利益集团所拥有,或为某一特殊利益服务。大工业机械工厂是资本主义使用机器最发达的组织形式。大工业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机器引起了分工原则、工厂法规和社会化的工厂形式;产生由于技术的需要而被迫“生产”和“塑造”出来的劳动者及其关系等。同样,技术的发明也服务于资本家控制劳动力和生产过程的需要,它绝不是客观和中立的。“可以写出一部历史,说明1830年以来的许多发明,都是作为资本对付工人暴动的武器而出现的”[2]431。
法兰克福学派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批判的社会理论,旨在以马克思著作为基础对现代社会继续诊断剖析。与传统理论非历史的概念不同,批判理论特别强调知识和研究领域的社会历史因素。如霍克海默指出,科学研究是由工商业与政府指导和提供经费的;科学研究来自社会生产过程的需要;而且最主要地,观察的对象是历史地给予的,观察的主体(人)就他的方法论的和范畴的工具来说则是历史地和社会地决定的。其次,也不同于传统理论的“脱离价值”(value freedom)、力避一切“成见”和“利益”的成规,批判的理论允诺现代科学技术的“对自然的统治”与人类社会的政治统治之间有一种内在的关联,科学技术在发达工业社会中执行意识形态的职能。如霍克海默把完善的科学技术手段、工具理性看作客观上可以对目标进行合理论证导致社会堕落的东西。因此,“不仅形而上学,而且还有它所批评的科学,皆为意识形态的东西”[4]。马尔库塞指出,作为一种新的控制形式的当代科学技术绝不是中立的,它们具有明确的政治意向性,有着意识形态的功能。“保持纯粹性和中立性的理性已经开始参与实践理性的事业……如今,统治不仅通过技术而且作为技术来自我巩固和扩大;而作为技术就为扩展统治权力提供了足够的合法性,这一合法性同化了所有文化层次”[5]。海德格尔论证了现代技术的非中立性,但他同霍克海默一样,对技术持相当悲观的态度,拒绝接受任何技术问题的社会分析,对技术采取听天由命的态度。他认为,“现在只有上帝能拯救我们”。总之,在法兰克福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看来,科学技术在当代社会中取得了合法的统治地位。它既是人征服自然的工具,同时也成为人对人统治的手段。随着社会历史的前进,原来基于野蛮力量的统治让位给一种更巧妙更精致的统治,即借助技术手段,统治者的意志和命令被内化为一种社会及个人的心理,技术已经控制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因此,法兰克福学派日益从早期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转移到对科学技术本身的批判。
二技术的外在化预设及其问题
在现代性的叙述中,技术由于其理性的特征,具有中立性的特点。技术与权力的关系一直被看作是外在的。这种预设与我们严格区分科学与宗教、科学与政治学、科学与艺术和科学与哲学等传统的认识论区分是密不可分的,体现在技术的内外因素之分。“内在于”技术的,是认知的、理性的、学术的和认识论的考虑和活动,它们构成了知识的发展。“外在于”技术知识的,如发现的心理学和社会学及技术的应用(区别于内在的技术知识理论和逻辑结构)与社会文化背景等。权威权力的影响、经济的困扰和国家的行政干涉等只能影响技术知识的某一个方面或某一些领域优先得到发展或得到更快的发展,或阻碍某些领域技术的发明与研究,但不能影响知识的内容。即外在化的社会因素与内在化的信念的真理性无关。这是因为,技术理性或真理仅仅是信念与对象之间的再现关系。关于技术知识可能具有的解放作用,也有类似的看法。不论技术知识是否给予我们自由和解放,真理依然是真理。即权力可以影响我们获得知识的动机,可以破坏我们取得知识,但在决定什么是知识的问题上,起不了任何建设性的作用。总之,传统的技术观区分了两种信念:一是合理地(或理性地)达到的信念;一是受权力和辩论术的实质性影响的信念。这种二分法把科学技术与权力归属为人类关注的不同领域。技术与社会是相互外在的。
外在化预设与一度占统治地位的技术工具论有着共同的现代性基础。后者强调技术对政治和社会选择的独立性。技术是合理性的,具有普遍性的特点。因为技术作为工具服务于人类的目的,其本身没有任何价值可言。芬柏格把技术的这种“中立性”归结为四个方面[6]:(1)工具手段的中立性。技术作为纯的工具是独立于技术使用的目的的。(2)技术政治的中立性。至少在现代社会,特别是中立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这在经典马克思主义那里有相当多的说明。技术的资本主义应用充满了压制和异化,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很好地发挥技术的作用。(3)技术理性的中立性。技术作为一种可通过观察和实践证明的、因果性的知识,体现了真理的普遍性特征。技术不仅与社会和政治无关,而且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不同的社会条件下同等地起作用,维持其真理性的内容不变。(4)技术标准的中立性。技术在任何社会背景中始终维持不变的衡量标准,具有同等的效率。如技术在不同国家、不同时代和不同文明中都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恰如埃吕尔强调的那样,技术同科学和数学一样,具有普遍性、真理性、自主性和决定性。技术与社会无关,其固有的本性是外在于社会的。
芬柏格不接受上述技术中立的外在化观点。在《可选择的现代化》一书中他对上述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的问题作出了分析。他认为[1]7,一方面,假如技术仅仅是工具,外在于价值,那么其设计就不是一个政治争论的问题,而仅仅是其应用的范围和效率的问题。另一方面,假如技术是统治文化的工具,那么我们面临的局面,要么是束缚于技术权力的完全统治,要么倒退到更原始的非技术时代。芬柏格肯定海德格尔对技术中立的批判,但他很难接受其中的后现代立场,因为他过分强调了现代技术的破坏性,没有探讨技术选择的可能性。芬柏格声称我们必须从中能够得出一个合理性的可选择理论,这将使我们看到人类价值如何能够结合到技术结构中去。可以看出,芬柏格的技术哲学具有反本质主义的特点,这同历史主义对科学技术理性的批判是一脉相承的。
对技术中立的外在化观点的第三个方面的批判,来自历史主义哲学家库恩和费耶阿本德等人的分析。他们抛弃了科学技术知识的合理性模式,断言科学技术决策基本上是一种政治和宣传事务,同时隐含地揭示了传统的知识解释同权力及知识与权力之间的关系的理解是多么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对外在化预设的驳斥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实用主义者。“如果每一种哲学真是一种‘政治’,而每一个哲学家在本质上真是一个政治家的话,那么,对实用主义者更是加倍的正确了,因为实用主义者正是在一种直接的‘功利’意义上建构哲学的。”[1]实用主义者求助于一个研究者共同体的批判讨论的结果,把它当作真理与实在的仲裁者。真理是作为不受限制的、无限追求的研究的结果而出现的东西,甚至我们的评价方法和标准也不能事先确定,因为它们在研究过程中也会得到改进。什么算一个可接受的结论,什么算接受一个结论的好理由,是随着研究进程而变化。理查德·伯恩斯坦指出:“这种新理解的核心是一种对话式的合理性模型,它强调这种合理性的实践的、集体的特性,在这里选择、权衡、解释、司法衡量和‘普遍标准’的应用,甚至有合理的分歧,标准是有关系的、最重要的。”[7]150这种对理论言论的开放性的理解使实用主义者可以免除关于实在论、关于理论恰当性的理论与标准的争论,把它们作为假冒问题丢掉。理论的真和假、指称和指称失败,切题和离题只有在实际的研究发展所打开的视界内才有意义,这个视界罗蒂叫作“商谈”(conversation)。在这种商谈中理论和标准常常是冲突的。严肃的商谈要求我们采取具体的观点。
基于此,那种使我们把技术知识从社会的作用分离出来的区分被动摇了。进而区分真假信念(有根据与无根据的信念、合理的与不合理的信念)的认识问题部分地转变成一个政治问题:把技术的自由发明与研究与受到权力的限制和歪曲的研究区分开来。于是,技术发明和研究是不是自由的和未受歪曲的,这个政治问题就变成了科学认识论研究的一个必要部分。
哈金、卡特莱特、赫西和劳丹等为代表的新经验主义的科学哲学从不同角度探讨了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科学不必增加我们再现事物的准确性,但科学必须改进我们处理它们的能力。我们的技术能力不断提高,我们预测越来越可靠,表现了知识的本性;而我们的理论是否显示越来越高的逼真度,则是无关紧要的。这种实用标准瓦解了传统的看法,即技术控制是理论知识的结果(或产物)。技术控制,即干预和操纵自然事件的权力,不是事先存在的知识的应用,而是科学知识现在采取的最突出的形式。这些考虑导致了相关的重要一点,即科学的发展和技术能力的改进之间的联系成为一种内在联系。取得对自然过程的技术控制被看作理论发展的存在理由,而不是它的附带产品。哈贝马斯总结说:“自从伽利略时代起,经验科学是在一个方法论的参照系内发展的,这个参照系反映了一个关于可能技术控制的超越观点(transcendental viewpoint)。因此现代科学所产生的知识在形式上是可以得到技术运用的知识。虽然可能的应用是后来才发现的。”[7]151虽然新经验主义者并没有进一步讨论这个通向技术控制可能性的理性的形式(或其他特征)是什么,但他们把技术知识的场地从准确的再现转移到成功地操纵和控制事件上,这样技术与社会的区别就难以成立了。
三技术的政治批判及其可能途径
传统理论习惯于把技术的批判建立在标准化的观念之上。权力是由个人、社会团体或阶级政党拥有和操纵的,是脱离价值的、以某种方式普遍存在的东西;权力归于极少数人。这种分析开始于压制,关注被压迫组织的利益,力图从理论上确定压制是什么,压制在现代社会中的表现形式以及对压迫和压制的抵抗等。这种对由国家或特殊个人、组织操纵的权力的合法性的关注,面临一系列困难:首先它必须解释和辩护所提出的批判方案,即为什么由特殊行为者操纵权力比通过社会关系来说明更具有合法性。其次,最基本的哲学任务是决定哪种合理性基础最终决定或压制技术及其扩展,哪一种利益、价值、原则将统治这种规则。
技术是现代社会公共权力的主要策源地,即现代霸权不断围绕技术被组织起来。福柯在论述知识与权力的相互关系中表达了类似的观点。知识的产生不是绝对的、客观的和中立的,它总是与一定的权力相联系。权力关系构成无所不在的社会网络;权力通过技术的规范、实施和管理来实现。它不单指政治结构和国家的管理,而是表明个体或团体的行为可能被指导的方式:管理儿童、管理灵魂、管理团体、管理家庭、管理病人等等。规划和设计房屋、医院、监狱和学校等技术和工艺时,都体现了一定的统治需要。恰如芬柏格指出的,技术设计无形中把人类特定的价值沉淀在现代化的规则、程序、控制和各种物质设备和材料中。霍克海默也论证:现存世界正处于向未来的“管理化”过渡中,技术世界成为社会的主体,个性趋于毁灭。
对海德格尔来说,危险来自虚无主义(nihilism)。他指出,这种危险不仅隐藏在我们力图反对的人类的超感性的东西及其各种说明,如传统的理想和准则、原则和规则、目的和价值等,而且也存在于人类把世界当作受制的资源有效地操纵和统治的理解之中。在这两种情形中,思想(thinking)被解释为算计的(calculating)说明和行动。海德格尔在这儿揭示了当我们使世界屈从于越来越精确的操纵和控制,并无情地陷入我们是谁,以及我们为什么这样做的困境。人总是把理性看成工具性的理性,用以谋算和算计事物,大肆向自然界索取,不计后果,致使人从“理性的动物”变成了“技术动物”。因此人类就处于我们不能选择以及不可能选择的可能性的领域。
劳斯(Joseph Rouse)对技术/权力的解释得益于福柯和实用主义与新经验主义对传统理性的批判。在对实验室技术的分析中他看到了权力关系的效应。实验室内空间的隔离和划分的技术,构造人工简化的“微型世界”。这种分离(separation)技术仅仅是实验室中许多空间划分中的一种,工作台、清扫和处理材料和设备的空间、储藏空间、工具空间、办公室/书桌空间,另外还有无菌区、温控区、电压区域和雷达区域等等。同时,特殊的新材料、新程序方法和新技术发明引起的变革,也发挥规范和操纵作用。不仅如此,对技术发明的应用和理解也改变了我们最普通的、日常生活的方式,如洗手以防止感染,用时钟组织和规划的活动,使用电灯以区别白天,检查食品中化学成分和营养成分等。同时巨大的社会和技术系统的组织也能够使用新的科学见解及其技能进行操纵和控制。如组织打洞、运输、提纯或重新组织、分配石油产量;使用交流电;化学检测的监视器,干涉和控制生育、心灵创伤和疾病,农产品的使用;农产品、肉类、乳制品的污染、腐烂和质量检查和处理。这些系统要求我们经常的服务,例如提供维修、操纵、消费说明等等,它们对我们日常(生活)实践至关重要以致我们不能离开它们。绿色革命带来了杂交种子集中的受精、受控制的灌溉系统、机械化的程序和杀虫剂的广泛使用等一系列技术革新,把大量的农业人口从他们的土地上赶走,结果导致对农业人口社会角色和农业社会实践的巨大再塑。同时分娩技术的发展也极其重大地改变了(自然的)生育过程。因此,技术重新构造了我们行为的类型(style)和关系。我们所做的、所遭遇的事更加封闭、孤立或分化,也得到更加仔细的测定、计算、定时和安排。不管我们做什么,我们变得更可见和更有责任。我们是谁,我们在哪里,我们做过什么,更有档案可查。问题并不在于权力关系对我们的行为有更大的压制,而是我们以及我们面对的事物通过技术已经日益被迫生产(produce)我们存在和行动的记号。
假如技术构成一个权力关系的网络,那么我们面临的局面,要么是束缚于技术权力的完全统治,要么倒退到更原始的非技术时代。技术的批判理论更倾向于走出一条在听天由命和乌托邦幻想之间的折中道路。芬柏格的目标就是探索这样一种可能性,即基于公众参与技术决策和民主管理,现代技术可能重新设计,以实现技术的公正性。
参考文献
[1]Joseph Rouse.Knowledge and Power:Toward a Political Philosophy of Science[M].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89.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
[4]霍克海默.批判理论[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201.
[5]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142.
[6]葛兰西.实践哲学[M].徐崇温,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59.
技术悲观主义 篇8
芒福德作为女性主义技术哲学的先驱, 其工作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但其理论却面临着三大理论困境。
一女性技术在考古学上的困境
芒福德认为在所谓农业革命之前很可能发生了“性别革命” (sexual revolution) [2]148。在这场革命中, 人类的所有日常活动第一次进行了性别分工。这场革命的胜利者不是从事狩猎活动、不是行动灵敏而凶残好斗的男性, 而是较为温顺的女性。女人在当时技术的发明和使用中占据主导地位, 在经济中占中心位置。女人对技术史的贡献有两点:一是农业和畜牧。因为女人的特殊生理需要, 对生育过程的熟悉, 要照顾孩子, 所以行动较为缓慢, 对生命也较为细致、耐心。于是照看动植物的任务自然是女性:她们不但要照看各种幼小的小动物家畜, 甚至亲自哺乳那些失去母畜的小动物, 还要播种、照料幼苗。在女性为主导的新石器时代, 人类对自然生命及其演进做出巨大贡献:她们不是单纯地对自然界生长的东西进行简单的取样和试验, 而是进行有鉴别的拣选和培育, 而且达到了如此高的水平, 以致后世人类所种植的全部重要作物、所养殖的全部重要家畜, 竟没有一种超出了新石器时代人类社区中的栽培和养殖范围。二是容器技术。容器技术是新石器时代的主导技术:这个时代出现了各种石制和陶制的瓶、灌、瓮、桶、箱、水池、谷囤、房子等。而这些容器技术都是女人按照自己的身体的容器部位———子宫和乳房———创造的。所以, 在古埃及的文字中, “房舍”或“城镇”一词也可以表示“母亲”。在芒福德看来这些不是进攻性的容器技术在人类发展史上更重要, 因为没有稳定的容器, 生活将四分五裂。
芒福德进一步指出, 就形式而言, 村庄也是女人的创造, 因为不论村庄有什么功能, 其首要的是养儿育女的集体性场所。女人利用了村庄这一形式延长了对幼儿的照料时间和玩耍消遣的时间。
芒福德总结女性技术的重要作用时说:“没有农业和畜牧的这种长期发展过程, 就不可能有剩余粮食和剩余劳动力, 而这两个因素正是城市生活的先决条件。若没有新石器文化在各方面为人类的道德规范预先奠定一些基础, 后来随城市而来的那种更加繁复的社会协作能否实现, 确实是很值得怀疑的。”[3]12
只可惜, 随着新石器时代的结束, 男人的力量开始表现出来, 表现为侵略和强力所建树的功业, 表现为杀戮能力和不怕死的勇气, 表现为克服各种障碍并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整个部落, 并建立了一套“顺我者昌, 逆我者亡”的强权暴力政治。
这一时期的技术常常被当今的技术史家忽略了。当今技术史学家们只把男性技术如武器、机器等作为人类技术发展的主线, 女性技术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芒福德对技术史家的批评是对的。确实我们现在流行的技术史书一般是按照对自然进攻性的男性技术为主线的。例如我们把技术史划分成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等, 就是以对自然的进攻改造能力划分的。而且, 女人在机器技术上的贡献也被忽略了。例如在技术史上备受争议的伊莱·惠特尼 (Eli Whitney) 轧棉机的发明和机械收割机的发明。在后者的发明中, 本来是曼宁 (Manning) 夫妇在麦考密克 (Mc Cormick) 之前共同发明了机械收割机, 但在技术史上, 只有丈夫威廉·曼宁 (William Manning) 一人独享荣誉。芒福德虽然仍然沿用“新石器时代”的历史分期, 但他更愿意把这段时期称为“花园文化时代”, 因为这个时期对植物的培育是主导技术, 花园是当时人类文明发展的中心, 而且“花园-家-母亲”是紧密相连的。芒福德试图通过对历史的重建, 揭示出技术的社会构造性, 以增强现代人摆脱巨机器的统治, 重新成为自主的人的信心。在这一点上, 芒福德对女性技术的历史重构是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的, 但是芒福德构建的女性技术历史, 却存在着考古学上的困境。
首先, 尽管芒福德力图在考古学上证明女人在新石器时代的技术发明中占主导地位, 但是证据却不足以支撑他的观点。他所列举的容器技术和村庄在考古学上确实是存在的, 如果因为那些容器被制造成女性身体的某部分而认为是女性发明创造的, 这是非常可疑的。因为根据现代心理学的一些发现, 这或许恰恰是男人性幻想的产物。况且, 女性使用的技术并不一定是女人发明的。在技术史上最鲜明的例子是电话。电话被誉为“女性化的技术”, 但电话却不是女人发明的。还有很多被称为“厨房革命”、“家庭革命”的新发明如微波炉、电磁炉、洗衣机、吸尘器等, 使用的主体也是女性占大多数, 但这些技术的发明者都不是女人。
芒福德因此饱受批评。思坤科尔 (Kennrth R.Stunkel) 认为芒福德对史前历史的构建存在着“过度类推”。[4]费舍尔 (David Hackett Fischer) 在《历史学家的缪误》中认为芒福德把部分历史事实拓展为整个历史是很成问题的。[5]确实, 新石器时代的某些技术可能是女性发明使用的, 但是如果说女性在整个技术发明使用中占主导地位, 甚至理所当然地认为这一时期几乎所有重要的技术都是女性发明的, 这就很成问题了。
其次, 芒福德的另一个错误在于, 他在构建历史事实的时候, 是本着利用的态度, 而不是求真的态度。在构建女性技术的时候, 芒福德像其他一些男权主义者一样, 本着对“女人-生育-母性”之间的关联和想象, 认为女人发明的技术一定是和生育相关的, 与母亲的功能相对应的。但这并不一定是真正的历史事实。根据柏拉图的神话, 最初存在着男人、女人和两性人。每个人都有两张脸、四只胳膊、四条腿和两个连在一起的身体。他们在某个时期分成了两部分, 此后每一半都一直想和对应的另一半重新结合。后来众神判决各不相同的两半结为夫妻。[6]7芒福德也经常引用太阳神的神话, 太阳神能用自己的精液而不用和女人结合而使自己怀孕生育后代。这些虽然只是一些神话, 但它们的存在却说明某些远古时代的人们并不把女人和生育、母亲必然地联系在一起。而把“女人-母性”天然联系在一起, 也受到了诸多女性主义者的批判。里奇 (A-drienne Rich) 指出, 父权制通过威胁、直接施压、仪式、传统、法律和语言、习惯、礼节、教育和劳动分工, 不仅决定了妇女的社会性别行为, 而且决定了妇女的社会性别身份;如果成功是从父权的这种决定能力来衡量的话, 那么生物性母亲的制度化正是父权制压倒一切的成功。[7]芒福德的传记作者米勒 (Donald L.Miller) 作为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历史学教授婉转地评价芒福德的史学著作:“可能是过分说教的, 而且也的确包含了一些对历史记录非故意的扭曲, 因为芒福德不总是像他应该做的那样关心事实, 并且没用标准的学术文献资料去证实他的发现。芒福德的著作也不想成为那些不带偏见的学术著作。”[8]
二女性技术与男性技术划界的困难
芒福德在文中并没有对女性技术和男性技术做明晰的界定, 他在模糊的意义上使用这些定义, 或者说这更多是一种隐喻。芒福德把他所谓的第一次“性别革命”时的自然性别分工作为标准, 把一些围绕生活的技术如编织、容器制造、食物栽培和制作等归为女性技术, 而相对的则是反映男性特征的, 围绕权力争斗的技术武器制作、航空技术、机器技术等归为男性技术。芒福德大力倡导的“女性技术”和20世纪70年代后期激进女性主义反过来倡导性别差异, 宣扬女性所独有的、具有普遍性的女性气质及其巨大价值的潮流相一致。但是用这一标准来区分女性技术和男性技术存在着两大困难。
首先, 用这一标准来区分女性技术和男性技术完全忽略了经济、政治等社会因素。这种划分否认了女性在分工上受到压迫、被贬低、被男性剥削的历史事实。正如恩格斯所说:“历史上出现的最初的阶级对立, 是同个体婚制下夫妻间的对抗的发展同时发生的, 而最初的阶级压迫是同男性对女性的奴役同时发生的。”[9]44恩格斯进一步指出:“家事的处理丧失了自己的公众的性质, 它变成了一种私人的服务, 妻子成为主要的家庭女仆, 被排斥参与社会生产了。”[9]61正因为女人被男权社会限制在家务劳动的范围内, 不得参与社会分工, 使得女性的劳动普遍被贬低, 这在很大程度上造就了女性的屈从地位。[9]70在西方20世纪兴起女性主义运动以来, 女性受到男权社会的压制已被越来越多的女权主义者以各种形式揭示出来。芝福德所认为的以家庭生活为中心的女性技术恰恰是女人被压迫的结果, 因为女人无法在更广阔的社会公共领域施展自己的才华。如果除去这些政治的、经济的和文化的因素, 我们很难界定哪些技术是“女性的”, 哪些技术是“男性的”。
其次, 就算芒福德对女性技术和男性技术的划分成立, 现代技术的模糊性使我们很难对一项技术做出性别判断。例如芒福德认为计算机是典型的男性技术之一, 是典型的以权力和工作为中心的巨技术。它为现代统治者控制大众思想、确保命令上传下达提供了可能, 是一种对社会进行总体控制的技术。芒福德比喻计算机为巨机器的“大头脑” (The Big Brain) 。[10]芒福德对计算机等现代通讯技术的批判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的, 芒福德由此也和麦克卢汉等一起被称为媒介环境学 (media ecology) 的先驱和奠基人, 该学派还专门设立了“刘易斯·芒福德奖”。但是我们不可否认的是, 计算机是一个强大的信息储存器, 可以算作容器技术的一种, 从这一点看来计算机似乎也可以归为女性技术。特别是计算机发展到个人电脑阶段, 电脑成了人们生活的助手, 计算机的“女性特质”也越来越明显。
芒福德作为机器技术的反对者, 他认为机器技术也是现代典型的男性技术之一, 机器带给社会的后果是灾难性的。自从自动化的机器发明后, 人就过分依赖机器, 把自己的命运都交给了机器, 人逐渐丧失了自主性, 成了机器的螺丝钉。但一些女权主义者却从机器身上看到了女性解放的希望。她们认为机器的大量运用有利于消除男女在体力上的差别, 一些家庭用的机器更能把妇女从家务中解放出来。正如哈拉维 (Donna Haraway) 著名的《赛博格宣言》所宣称:“我宁愿做赛博格, 也不愿做女神!”
其实要划分女性技术和男性技术是非常困难的, 技术作为一种社会建构, 不可避免地具有女性特质和男性特质, 这关键是社会建构的结果。
三一些女性主义理论对“女性”的解构
女性主义运动兴起以来, 众多女性主义者都对“女性”进行了解构, 这使芒福德提出的女性技术也面临着解构的风险。
首先, 芒福德的女性技术是建立在女性的生理基础上的。因为女性担负着生育的任务, 她必须是一位完美的母亲, 于是女性天生具有温顺、细致、耐心、慈爱、感性等特性。以生理作为性别分工的基础, 遭到了现代女性主义者的强烈反驳。波伏娃 (Simone de Beauvoir) 、瓦克曼 (Judy Wajcman) 等女性主义者都指出女性的这些特点并不是和生理结构相一致的, 也就是说这些女性特质并不是与生俱来的, 而是一种以男性为主导的男权文化建构的社会产物。所谓的“女性”更多是社会形塑的结果。所以, 波伏娃在《第二性》中说:“女人不是一个完成的现实, 宁可说是一个形成的过程。”[6]31要定义纯粹的女性是什么是很难的。如果按照传统把女性局限在所谓的“女性技术”的职业里, 其实只是男人对女人的一种期望和对女人个性的禁锢。对此, 认识到女性气质的建构性、历史性和差异性, 瓦克曼对于倡导基于所谓的女性气质建立科学或技术的设想保持质疑态度。[11]
一些女性主义者尽管在一定程度上承认生理基础和生育分工的事实, 但他们却认为要达到女性的解放的目的不是要现代技术回归女性技术, 而是要用更激进的手段消除因生育而导致的分工。例如, 费利斯通 (Shulamith Firestone) 在《性的辩证法:为女权主义革命辩护》一书中认为, 产生于两性生育分工的父权制, 使女性处于社会分工的劣势。费利斯通声称, 基于人类生育的再生产, 社会成员分离为两个明显的生物阶级。生育分工使男性对女性有支配权。生不生孩子, 什么时候生, 男人有绝对的决定权, 女性成为了男人的生育工具。但费利斯通却认为这种性别分工是可以改变的。人工生殖技术、节育避孕技术的产生能减少生育分工的不平等。而且, 在发达的工业社会里, 男女共同抚养子女的现象已经出现。所以, 费利斯通坚信女人要得到解放, 关键是采用技术手段把女人从她们的生理命运中解放出来, 尽可能结束生育分工带来的不平等。
所以, 在一些女性主义理论看来, 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没有本质的区别, 都是文化构建的结果。如果是这样的话, 也就无所谓“男性技术”或者“女性技术”了。
其次, 芒福德认为, 技术作为人的潜能的展现, 是人性的一种外显。也就是说, 技术源自于人性, 女性技术之所以具备女性特质是因为发明使用它们的女人具有这些特质;男性技术之所以是进攻性的是因为男人本质是好斗而充满进攻性的。也正是这些男性技术给世界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 如原子弹的发明和使用。所以, 在芒福德看来, 要走出现代技术困境, 关键在于回归女性技术。要转变男性技术的弊端, 就需要男人具有一定程度的女性特质。芒福德也正是按照这样的逻辑, 提出了“平衡的人性”的标准。所谓的“平衡”就是适度, 过度的男人气质和过度的女人气质都是不可取的。因而, 在芒福德看来, 完美的人应该是一种理性的中性的人。这和20世纪60—70年代波士顿和纽约的激进女性主义所倡导的“雌雄同体” (androgyny) 似乎具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是他们的根本区别是, 这些女性主义者希望女人表现出男人气概, 以消除男女之间的差异达到平等, 而芒福德则希望男人能变得女性化一些, 对于女人表现出来的男性气概, 他却无法接受。他认为, 在新石器时代的女统治者就表现出像男人一样的权力欲和控制欲, 他称之为“女人统治的黑暗面” (a dark side to woman’s dominance) [2]149, 他认为男性化的女人很难成为一位平等的伴侣。芒福德提出了女性技术和男性技术的分类, 但他最终的目标却是让这两种技术都融合为“人性的技术”或“生活技术”。
四结语
芒福德除了在1967年出版的《机器的神话———技术与人的发展》中重申了1961年在《城市发展史》中详细探讨过女性技术之外, 在1970年出版的第二卷《机器的神话———权利的五角形》中几乎不再谈论女性技术。后来, 芒福德发现心理问题才是现代技术问题的根本, 这和性别没有太大的关系, 因为一些严重的心理问题, 不论男人女人都同样必须面对。当然, 这除了以上提及的理论困境外, 更重要的是, 芒福德自身并不是女性主义者, 他无意于女性主义的各种政治或生活上的诉求, 也几乎不参加女性主义的活动, 他的著作也不涉及女性主义理论问题。他的女性主义技术哲学旨在解决现代技术带来的问题。但是如果要建立一套女性主义技术哲学而不把它和女性解放的实践和诉求结合起来, 这样的哲学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此外, 正如易显飞批判生态女性主义者时所说, 生态女性主义者只是在感性的意义上探讨女性的本质、力量和美德, 而没有从理性的意义上或者更深的哲学意义上反思女性与技术, 也不能在更深层次上变革传统的女性文化, 变革生态和变革技术。[12]芒福德只把女性主义当作其构建技术哲学的一个工具, 自己不致力于女性主义的理论构建, 而当现有的女性主义理论不足以让他更进一步批判现代技术的时候, 他很快就放弃了其女性主义技术哲学。
尽管我们认为芒福德对女性主义技术哲学的构建存在着一些困境, 但是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启发。芒福德强调女性技术的重要作用, 让我们认识到女性的从属地位并不是人类一开始就注定的, 女性也可以在技术史上写下重要的一章。在分析后来男性技术取代女性技术的原因时, 芒福德认为“强大有力的男性活动方式以绝对的强壮和精力胜过女人特有的养育生命的消极活动方式”[3]26是历史必然。这留给我们的启示是, 要想取得和男人平等的技术地位关键在于女性要在技术发明和使用上、在经济上锐意进取。芒福德对女性技术史的重构, 让我们看到了技术和性别、政治、经济之间的复杂关系。他并不是要我们返回到新石器时代, 而是让我们看到了技术发展的另一种可能, 对技术自主论的悲观论调做了反驳, 让我们重新思考现代社会对技术的定位。
性别与技术之间的关系已成为当今技术哲学的研究焦点之一, 两者的关联还有待进一步的澄清和阐述。芒福德的女性主义技术哲学也有待我们进一步改进、拓展和深化。
摘要:芒福德在探讨如何走出现代技术困境时, 曾提出了把技术分为女性技术和男性技术。他认为现代技术困境在于男性技术的过度发展而女性技术却被忽略了;要走出现代技术困境必须回归到以生活为导向的女性技术。但是芒福德的理论却面临着三大主要理论困境:一是女性技术在考古学上的困境;二是女性技术和男性技术的划界困难;三是一些女性主义理论对“女性”的解构。
关键词:芒福德,女性技术,男性技术,理论困境
参考文献
[1]练新颜.芒福德巨机器思想探析[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2) :119-124.
[2]Mumford L:The Myth of the Machine:Technics and Human Development[M].New York: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Inc, 1967.
[3]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M].宋峻岭, 倪文彦, 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4]Kennrth R.Stunkel Understanding Lewis Mumford:A Guide For The Perplexed[M].New York:The Edwin Mellen Press, 2004:210.
[5]Hackett D.Fischer, Historian’Fallacies:Toward a Logic of Historical Thought[M].New York:Harper&Row, 1970:254.
[6]波伏娃.第二性[M].陶铁柱, 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 2004.
[7]罗斯玛丽·帕特南·童.女性主义思潮导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116.
[8]Miller D L.Lewis Mumford:Urban Historian, Urban Visionary[J].Journal of Urban History, 1992 (18) :280-307.
[9]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10]Mumford L.The Myth of the Machine:The Pentagon of Power[M].New York: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Inc, 1970:188.
[11]章梅芳, 高亮华.瓦克曼的技术女性主义思想评析[J].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1 (11) :29-34.
技术悲观主义 篇9
一新卢德主义对新时代的独特界定
K.塞尔 (K.Sale) 是新卢德运动中非常活跃的人物, 他一方面细致地研究发生在18世纪上半叶捣毁机器的老卢德运动, 著书立说、躬身实践地为老卢德运动辩护, 替贬义的“卢德意象”正名。他直接对新技术时代特性进行了自己的理解和阐释, 为自己所投身的新卢德运动进行合理性辩护。为了其理论和实践斗争的需要, 塞尔对技术时代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把蒸汽机时代称为第一次工业革命, 而把1971年芯片和微处理过程完善化带来的计算机数字化技术, 及由其作为主导技术而引发的一系列众多的新发明以及计算机数字化技术对生活产生的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称为第二次工业革命。[1]205就第二次工业革命何时开始的问题, 塞尔也说是很难回答的, 他也列举出几种不同的答案, 有从1945年原子弹爆炸算起的, 有从1949年美国人发明了带有新帝王概念的“不发达”一词, 并发起一场所谓正义的运动, “让科学发展和工业进步有益于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和社会状况的改善”, 还有的是从1951年洲际电视广播的出现, 随后光缆的发明以及1976年第一个传播卫星的成功发射;或者1970年第一次基因重组开始, 1971年第一次的基因工程细胞, 直到1973年的重组DNA。塞尔承认, 每一种划分都有合理性, 都揭示了不同技术领域具有重大意义的转折性成就。塞尔还指出, 给出确切的日期或者确切的技术作为时代划分依据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要看某类技术变化对我们的生活、工作、思想、政治、市场、文化、休闲带来怎样的影响。[1]206-207作为新卢德主义者, 塞尔之所以要明确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何时和因何来临, 是因为他认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了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似的、令人警惕的特征, 这些特征包括:①使人强迫接受新技术;②摧毁传统;③国家支持技术, 技术反过来为国家服务;④人类经历痛苦的考验;⑤人的需要是制造的结果;⑥自然遭到毁坏。[1]205-236塞尔认为正是技术发展到当下, 一种新的技术形态和技术时代的特征出现了, 这些特征需要新技术时代的人认真关注, 深入思考, 积极行动, 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第一次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的破坏性影响。正是基于新技术时代的明确定位, 新卢德主义者深入阐发了他们对新时代的技术特性的分析。我们看到, 新卢德主义者塞尔所理解的新技术时代类似于阿尔温·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Z·布热津斯基所说的“电子技术时代”和丹尼尔·贝尔的“后工业社会”。
二新技术时代的技术特性
J.曼德尔 (J.Mander) 是新卢德运动中的激进左派, 他认为, 现代技术不是偶然地出现, 每项技术也不是单个地发挥作用, 只有从技术系统的视角分析技术, 才能从整体上抓住现代技术问题的根源。
K.塞尔和J.曼德尔两位新卢德主义者对新技术时代的技术特征分析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 技术是按照自我逻辑演化的巨系统
曼德尔通过分析技术的连锁反应阐明了技术是按照自我逻辑演化的巨系统。他指出, 一项技术与另一项技术相互促进又产生了新一代的机器, 想拆散它们几乎不可能, 技术的发展就是这样, 相互之间联系越来越紧密, 越来越难以分离。比如, 没有计算机就不会有卫星、核能、基因、空间技术、军事探测器、信息技术、纳米技术。因为计算机, 所有这些技术又相互纠缠。如果想把他们看作是分离的、具体的技术是不可能的。计算机是这些技术的基础, 嵌入到每一项技术中, 也嵌入到管理和组织控制中心。整个复杂的系统之网之巨大超过任何时候, 可以说它包围了整个地球, 并能连续地与每部分交流与沟通。[2]189
复杂的技术巨系统是如何出现的呢?曼德尔作了如下分析:人们最初并非要设计建造如此庞大的相互制约的技术实体, 但在每个技术发展阶段, 人类总是跟随技术演化的逻辑, 用原有技术催生并产生更多、更强有力的新技术, 这样就越来越加强了技术之间的相互联系, 其中隐而不露的逻辑就是要扩大对自然的控制能力。技术演化导致了技术自身的新阶段, 在这个过程中提供的可选择性非常小。比如, 计算机的发明不可避免地意味着超级计算机的发明, 其能力将扩大上千倍, 将影响更多的技术, 进而将会产生巨大的社会的、政治的后果, 这时, 人和机器都处于技术工程之中, 要说有“共谋”的话, 也只是技术形式自己的“共谋”了。这样发展的结果, 就是世界范围内技术创造物把人类自己作为其功能包含其中:人的思想方式、人的构想、人的选择方式、人所想象的好坏的观念都成为了这个巨系统的功能。[2]189
塞尔同样主张新技术时代技术是自主发展的。塞尔指出, 并没有人为这次革命中出现的新技术和新机器投票表决, 也没有人解释新技术将会对人、对社会和环境带来何种影响, 更没有人对其带来诸如贫穷、失业、污染等毁坏性后果负责。这场革命只是在无法抗拒的、强有力的工业创造的浪潮中“发生着”, 其后果比人们能够想象的更为深远。塞尔具体分析了技术自主发展的原因, 他指出, 从表面看技术是人的决策, 其实并非如此, 技术的发展是技术命令的结果。新技术时代的技术有其自身特殊的无法逃避的逻辑, 比如自动化技术就是计算机化、机器人技术和服务于取代人力的技术装置发展的必然结果, 在其发展过程中, 技术化的和去人性化操作的人卷入其中, 其共同的结果就是不可避免地导致简单化和程序化。[1]210
(二) 技术具有非中立性
新卢德主义者驳斥技术中立性假说并揭示其危害。曼德尔认为技术存在决定了社会的一切方面, 技术有明显的连锁后果和政治效应, 技术本身就是意识形态。[3]43他指出, 技术中性论是一种幻想, 技术是中立的观念本身就是非中立性的, 因为它引导着人类对自己前进最终方向缺乏判断力, 直接服务于技术路径的提倡者。技术价值无涉的观念确认了一种强大的前技术的思想模式, 在这种思想模式的作用下, 使得人对技术图景已失败并且技术在将来一定还会制造更多问题的消极事实缺乏判断力。[2]35-36曼德尔正是依据其技术非中立的主张展开对电视的猛烈批判。曼德尔指出, 绝大多数美国人都持技术中性论观点, 这种观点影响下导致把电视仅仅看作是获得认识、观点和现实的窗口或通道, 认为看电视具有启蒙功能, 对民主进程是有潜在益处的。他认为关于电视以及其他技术是中立工具的观点是彻底错误的。他还指出, 在工业社会人类处于一种技术漫游的状态, 造成这种状态的一个原因就是技术中立性假说。“没有什么比技术不包含内在政治偏见的观念更能完全确认技术梦游症。从政治的左派和右派、从公司到社会行动者, 听到的就是一个声音:问题不是技术本身, 而是我们怎样使用它, 谁控制它。如果这种观念不是这样广泛被接受, 不是这样的危险, 那么它就是荒谬的。”[3]43-44“相信了这些, 人就不去分析技术实际上的偏见而任凭技术的发展, 然后却非常吃惊于某项技术发明后人的使用状况, 仅仅有利于社会的某部分。人或组织, 并不服务于整个社会。通过技术, 每一项新技术都是必然地驱使社会朝向某种社会的和政治的方向, 每种新技术都是与特定政治后果相互协调的, 绝大多数的技术都是那些在思想中保有某种特殊后果预期的人的发明。”[3]43-44
新卢德主义者在驳斥技术中立性的同时还深刻分析了技术负载着经济利益和文化价值。塞尔认为, 技术不是中立的工具, 有时还是非常有害的。[1]261-263技术发展承担着产生它的工业系统的目的和价值, 永不停止地遵守实现其目的的规则。工业主义从一开始就是这样, 是资本征募科学为其服务, 今天这一状况依然没有改变, 技术总是为某种利益服务, 而在各种利益中首要的是工业系统的经济利益。同时, 塞尔还关注工具背后的文化价值, 他认为, 原来的工具总是保护关于“过去”的历史, 表达一种特殊的文化价值。但西方文明是一种征服的、暴力的文化, 尤以美国为甚, 这种文化注定产生征服的、暴力的工具。这种工具必然导致对“过去”历史的毁坏, 也是对特殊文化的毁坏。在塞尔看来, 技术会摧毁过去有价值的东西。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美国的工业主义转向推进农业工业化, 这不仅是一场对土地的战争, 带来了大量生物物种的灭绝, 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 出现大量的失业人口, 更使原有家庭观念和社会观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塞尔正是基于技术的非中立性, 技术负载经济利益, 也负载文化价值, 使塞尔为老卢德的辩护才成为可能。
(三) 技术具有广泛渗透性, 并产生多方面的影响
曼德尔分析了技术系统所具有的广泛渗透性。社会生活系统与技术系统的有机联系是那么紧密, 一旦某种规模的技术被引入使用, 技术就有效地成为人的意识的环境。曼德尔说, 人可以想象没有X射线的生活, 但人不能想象没有汽车或者没有电的生活, 技术已经是如此普遍存在, 以至于技术会把其自身在人的意识周围传播, 人被技术包容其中, 正是由于技术的最普遍存在从而使得人看不见技术了。电视是这种普遍存在性和禁闭性的特别例证。电视不仅变成整个人的外在环境, 电视也把自身透射到人精神之中。电视被包装并进入人的精神, 大多数人已很难记得仅仅几代人之前根本不存在叫做电视这样的东西。[3]350-351
新卢德主义者指出, 技术对人和社会产生重大影响。在塞尔看来, 技术对人的影响表现在:
1.人被机器所控制。
技术问题首先是技术具有的统治性。由计算机技术及其一系列发明正在验证这“技术是鞍, 人被骑”的说法, 塞尔批评控制论计算机科学真就意味着“机器负责”, 这就是“控制”的命令, 无论是就国家还是就制度而言, 这都是计算机化的决定性特征。计算机化的基本材料就是信息, 对信息的控制就是权力的控制。
2.技术给人的生活强加一种中介经验。
由于技术的存在, 人的生活与其他物种、自然系统、季节性的和区域性的模式的联系越来越少, 而人的生活与技术领域、人工的和工程的构造、工业模式和工业过程直至人工激素、基因、细胞和生活形式的联系越来越多。
3.技术革命带来空前的失业问题。
在过去二百年里, 技术对就业的冲击在所有工业国家都是严重的, 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 所发生的就业问题不再是暂时的循环性的问题, 而是一个持续性的结构性的问题, 主要的问题就是由技术带来的。西方最后的25年里一直就处在这种由更加复杂的自动化技术所带来的劳动替代的持续的结构性失业状态中。虽然在制造业和农场里大规模减少了劳动力, 而在非生产性领域的就业机会的确增加了, 不过这样的工作通常工资较低、具有暂时性和不稳定性。塞尔批判那种认为技术消灭了一些工作但一定时间以后又会出现新工作的理论, 他认为事实上这个理论从来没有被验证。
4.借助技术手段带来了消费主义。
塞尔指出, 资本逻辑的顺利运行首先依赖广告, 广告服务的消费至上主义则依赖于激发人的需要, 实现广告激发人的消费需要的最重要的操纵中介就是电视, 电视宣传完美、快乐、道德、有力等诱惑人的美好生活。电视延伸到世界各地, 在全球的每一个角落推崇一种商业化的生活, 电视的全球效果是把全球带入单一的文化模式中。
5.新技术时代的全球社会具有不稳定性。
塞尔指出, 不平等是工业主义的内在后果, 目前世界的不平等达到前所未闻的水平。西欧、北美和东亚地区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四分之一, 却拥有世界85%的财富;其他更多的人只占有世界15%的财富。贫富差距拉大, 这样巨大的不平等是无法避免混乱的, 战争、暴乱、冲突、内战、分裂随时可能发生。
三批判分析
现时代的特征之一是科学-技术-社会一体化, 其中技术与社会互动而呈现的一体化表现为新技术的时代特征与技术的时代特征两个方面, 可以说这两个方面是你中有我和我中有你的相互嵌入的复杂关系。新卢德主义者对新技术时代的技术特征的认识正是基于技术与社会互动的视角来考察技术、展开其技术哲学思想的。
新卢德主义对新技术时代的技术特性的分析, 充分表明其人文主义的技术哲学思想特征。技术是自主的还是社会建构的, 是中立的还是价值负荷的, 技术本身与技术应用是否要加以区分等等, 在这些技术哲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上, 纵观新卢德主义对新技术时代的技术特性的分析, 新卢德主义的立场观点是鲜明的, 属于人文主义的技术批判特征。他们的思想与芒福德和埃吕尔两位技术哲学家思想尤其相似。事实上, 不仅是曼德尔和塞尔, 新卢德主义的其他主要代表人物的著作中也都多处引用了芒福德和埃吕尔的观点, 可以说包括曼德尔和塞尔在内的新卢德主义者的技术批判思想继承了芒福德和埃吕尔的思想传统和立场观点, 芒福德和埃吕尔是新卢德主义最直接的思想先驱。
由于新时代出现了技术新形态和新特征, 具有人文主义技术批判色彩的新卢德主义思想又有超越前人的独特贡献。尽管运用系统思想来分析技术并不新鲜, 把现代技术看做是巨系统与芒福德的“巨机器”也似曾相识。但是, 我们要看到, 曼德尔对技术系统的连锁反应导致技术系统自我发展的思想, 具有某种深入技术系统内部分析技术的工程主义技术哲学特色, 这种技术连锁反应的分析超越了人文主义技术哲学对技术一般的抽象分析思路, 在这个意义上, J·曼德尔在一定意义上超越了其思想先驱。再有, 在分析技术具有广泛渗透性的问题时, 新卢德主义者非常重视对现代大众媒介技术发展带来的媒介环境的分析。尽管埃吕尔分析过技术环境, 指出技术环境是人所创造的, 却把他自己完全包围起来的环境, “这意味着人类已不再生存于原始的‘自然环境’, 人类现在生活在一个新的人工环境中。[4]”埃吕尔批评技术造就的人工环境割断了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联系。新卢德主义不仅继承更主要是拓展了埃吕尔对人工环境批判的思想。因为诸如电视等现代大众传播媒介的广泛影响, 现代媒介技术带来的媒介现实问题已是现代人无法逃避的存在状况, 因此, 对电视影响的批判性分析构成了新卢德主义批判思想的独特领域, 这一点明显超越其前辈的。新卢德主义对电视媒介的批判在当代媒介社会对于思考人的存在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说媒介现实源于客观现实但不等于客观现实, 媒介世界是人们直接接触的世界;正如美国新闻工作者和社会评论家李普曼认为:“我们的身外世界 (即实性世界) 越来越变得广阔而纷杂, 如今人们已很难直接去感知它、把握它、理解它, 诸如关税、贸易、财政预算、战争与和平等众多人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都远远超出人们直接接触、亲身感受的范围。因此,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 身外世界实际上已是‘不可触、不可见、不可思议’的。”[5]可见, 媒介世界已成为人们直接接触的世界, 而传媒对事物的表征对人们认识客观世界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当然, 新卢德主义者具有人文主义技术批判的特征, 自然存在固有的局限性。一方面, 他们批判现代技术的自主与失控, 另一方面他们又倡导对技术的积极的反抗, 陷入了矛盾, 必然导致其对出路思考的孱弱无力。同时, 他们主张技术是非中立的, 把技术与技术的应用混同起来, 必然又将带来对技术应用主体思考的缺位。我们主张要确认技术的中性和技术应用的非中立性, 这对明确政府的科技政策选择和企业的技术创新决策是有益的, 同时对明确发明家和工程师的伦理责任是有益的。如果技术本身就有善恶或是非中立的, 技术应用的不良后果就可以由技术负责, 就没有任何人或群体需要对技术不良后果负责任了。
参考文献
[1]Sale K.Rebels against the Future:The Luddites and theirWar on the Industrial[M].New York:Addison-WesleyPublishing Company, 1995.
[2]Jerry Mander.In the Absence of the Sacred:the Failure ofTechnology and the Survival of the Indian Nations[M].SanFrancisco:Sierra Club, 1991.
[3]Jerry Mander.Four Arguments for the Elimination of Televi-sion[M].New York:William Morrow and Company Inc, 1977.
[4]Jacques Ellul.The Technological System[M].trans.Jooachinm Neugroschel.NewYork:Continuum, 1980:38-39.
技术悲观主义 篇10
关键词:《数字电子技术》实训教学,建构主义,教学模式
一、前言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源自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由于个体的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密切相关,建构主义详细说明了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强调以学生“学”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可见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作用和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就意味着教师应当在教学中摒弃以教师为中心,一味向学生灌输知识的传统教学模式,采用以学生“学”为中心的全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思想。由于多媒体计算机和基于互联网的网络通信技术适合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因此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越来越被广大师生接受。
二、《数字电子技术》实训教学的特点和目前存在的问题
《数字电子技术》是高职高专电子类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课程内容主要包括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两大部分。学生既要精通数字电子技术理论,又要掌握电路设计、电路研究和调试技术。为达到这些要求,各院校均开设了实训课程。通过实训,学生能掌握实训内容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操作技能,并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和创新意识。该课程具有很强的工程性,各院校有必要采用适合该课程特点的建构主义教学模式。
目前由于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还没有完全达到职业教育的要求,因此《数字电子技术》实训课的开展存在以下几点问题:(1)平时学生动手做实验,动手进行小制作的机会少,对硬件功能、特点和参数的认识、了解不多。学生往往依赖教师的讲解,有的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出现故障不会排除。(2)实训内容完全由实训指导书决定,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基本上是依葫芦画瓢。一次实训下来,一些学生往往只会焊接,使其养成了惰性。(3)理论课进度往往落后实训课,难度较大、综合性较强的实训往往没办法做,加之有些学生依赖性太强,实训效果也达不到要求。为了改变目前的状况,强调学生主动思考,主动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主动建构意识,教师采用建构主义的教学方式来进行实训课的建设势在必行。
三、基于建构理论的《数字电子技术》实训教学实例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的方法是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组织、指导、帮助和促进的作用。教师可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基于该课程的特点和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在实训教学过程中将“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四要素有机地结合,最终达到了使学生最大限度地主动获得知识的目的。
(一)创设情境,探究问题。
教师要想带学生成功地完成一次《数字电子技术》的实训,首先必须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让他们有强烈的欲望积极参加实训,而不会被复杂的电路和制作过程吓倒。因此教师要为学生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提示新旧理论知识的联系,帮助学生建构实训内容当中所涉及的知识的意义,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初步的意义建构。在教师的教学设计中,这一点非常重要。
下面以实训课题之一———《智力竞赛抢答器的设计》为例,介绍具体的实施方法。
在实训开始的第一课,笔者通过多媒体让学生观看电视智力竞赛抢答类的节目,让学生仔细发现竞赛中的每一个细节,让其找寻抢答控制的规律。学生通过找寻每一个细节,提高了探索兴趣,同时也找到了这次实训任务的每一个设计要求。在这种情境中获得的设计要求比教师直接给出设计要求效果要好。在学生对抢答器的工作顺序有了初步认识的情况下,笔者把具体的设计要求用问题的形式展示给每个学生。笔者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是学生头脑中即将形成的意义建构的概念框架的节点,随着学生对问题探索的深入,意义建构的框架就会逐步形成。笔者对智力竞赛抢答器提出的问题有:
1. 参赛选手抢答时按下的按钮是何种开关?它需要手动复位吗?
2. 几位选手同时抢答时,为什么只有一个选手的抢答有效,指示灯亮并伴有音乐,而其他选手的抢答无效呢?
3. 回答问题正确与否、加分还是减分由主持人决定,成绩是如何显示和调节的呢?
4. 一轮抢答结束后,指示灯如何熄灭?该动作应如何控制?
(二)独立探索,适时帮助。
问题的提出相当于给了学生一个探究的方向,接下来学生进入到自主学习、独立探索的阶段。鉴于数字逻辑电路的复杂性,教师完全放手让学生独立探索,会让一部分能力有限的学生望而生畏,此时教师的适时帮助是有必要的。教师应当向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有关线索。比如应收集哪些硬件资料,从何处获取有关信息,可以参考哪些相关电路知识,等等,教师给学生提供必要的支持。对于某些学生不懂的环节,教师还应当适时地对学生讲解理论知识,将新旧理论知识进行连接。
进入到独立探索阶段,学生需要必要的支持,这包括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的支持。硬件环境指的是教学院系给学生提供实训教学环境:1.配备有互联网的多媒体教室,学生可查阅资料,还可以为协作讨论提供便利。2.配备需要的硬件和工具,比如制作所需的元器件、芯片、电路板和操作工具。软件环境指的是教学院系提供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仿真分析、调试软件,如EWB。
通过多方位分析和查找资料,学生对笔者提出的问题和设计思路有了一定的想法,形成了意义建构的初步框架。比如对于按钮开关,学生查找了欧姆龙开关B3F,以及无抖动开关的工作原理;对于控制抢答的核心芯片,学生参阅了各类锁存器,比较了它们的不同特点;对于显示计分,学生查阅了十进制计分电路,各类集成加减法计数器、译码显示器等硬件芯片的功能。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了多方面地利用现有的资源,而且能在学习中反复、主动地去理解以前学习的各个理论知识,以前在头脑中的触发器、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等知识点逐步连接在一起。通过EWB,学生可以将自己的设计随时进行仿真、修改、调试,虽然许多学生的设计暂时会不成功,但这些感性和理性认识的交互进行,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三)协作学习,完成实训。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强调“协作学习”与“会话”。协作发生在学习过程的始终。协作对学习资料的搜集与分析、设计的提出与验证、学习成果的评价直至意义的最终建构均有重要的作用。会话是协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必须通过会话商讨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通过会话,每个学习者的思维成果(智慧)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因此会话是达到意义建构的重要手段之一。
学生经过前期的工作,逻辑电路设计初步完成。借助于多媒体教学工具,笔者根据具体情况,让学生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进行设计展示,充分展示各自的观点。鉴于数字电路的特点,同一逻辑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完成,学生的设计也是各式各样,但一定存在优劣差别。学生彼此相互交流、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在笔者指导下对电路设计进行了优化。比如对抢答器核心芯片八D锁存器74HC573的锁存功能端子自动锁存及解锁的控制环节设计,很多学生的设计都存在各种矛盾,经过笔者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协作会话环节,这个难题得以解决。
实训设计最终要进行硬件的制作,如果仅仅只停留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调试上,那就是“纸上谈兵”。硬件的制作和调试是高职电子类学生的必需技能。在制作的过程中,协作学习同样可以帮助学生应对各种实际问题。学生通过协商解决,不仅可以完成实训,而且可以培养团队精神。
通过这样的协作学习环境,学生群体的智慧和思维可以被整个群体所共享,也就是整个学习群体共同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而不是其中的某一位或某几位学生完成意义建构。
(四)意义建构、效果评价。
实训设计和制作过程后,学生需要写出详细的实训报告。笔者指明了实训报告的项目和描述方法。通过详细的整理报告,学生进一步理清了头脑中与本次实训有关的所有感性和理性的知识,再一次他们找到了各种感性和理性的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了对知识的完整意义建构的目的。
效果评价是实训课程的最后环节,也是建构主义教学方式的一个环节。效果评价可以通过自我评价和集体评价两种方式进行。自我评价采用在报告中写出“实训感言”的方式进行,笔者既能了解学生在本次实训的收获,又能了解学生对这种教学方法的具体看法,对笔者的建议,有些学生还及时向笔者反映仍未明白的知识点。这些都为今后教学改进提供了参考。集体评价笔者采用了小组交流的方式,评价内容重点包括:自主学习能力、对小组协作学习作出的共献。笔者积极鼓励那些努力探索的学生,激发他们学习创造的信心,也给其他一些存在依赖性的学生一些探索的经验,鼓励他们学会与同学合作,努力完成实训。
四、结语
在《数字电子技术》实训教学中,笔者将实训的重点以问题探究的形式给出,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建构学习平台,变被动学习为主动研究,笔者给予适时的帮助,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习质量的目的。这种教学模式依托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良好的实验条件,在国家大力扶持职业教育的政策下,各高职院校的实验室建设日趋完善,相信这样的教学模式会越来越受到学生的欢迎,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1997, (5) .
[2]胡晓光, 王建华, 崔健宗.基于建构主义的电子技术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教育教学杂志 (高等教育版) , 2006, (12) .
[3]袁维新.国外基于建构主义的科学教学模式面面观[J].比较教育研究, 2003, (8) .
技术悲观主义 篇11
一、 超现实主义
1900年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提出了“梦的解析”的理论,这一理论把“梦境”这一原本被认为与人的日常行为无关的精神状态提到了重要的位置,并指出人的梦境是在潜意识或无意识的作用下产生的,而人的行为也会受到潜意识或无意识的控制。在《梦的解析》的影响之下,一场名为“超现实主义”的艺术运动兴起,作为运动发起人的布勒东为其定义,超现实主义是一场纯粹的精神自动主义,以口语、文字或其它任何形式来表达真正的思想的过程,是思想的笔录,不受任何理性的控制。
面对战争后的废墟与死亡的现实状况,以及战争给人们留下的荒诞与虚妄的情绪氛围,一些年轻的知识分子开始质疑以理性为核心树立起的传统理想、道德与文化,他们希望寻求一种颠覆传统的破坏性力量,他们痛恨一切扩张理性、蔑视个人、驯服肉体的理念,旧的理念被推翻,新的理念被建立起来。探索人类心智中被忽略的潜意识和梦境的超现实主义者希望通过对梦幻力量的信仰,来使人获得一种解放,超现实主义艺术存在的目的便在于创造出一个与现实世界完全不同的想象中的世界。
布勒东曾经在《超现实主义宣言》中为艺术创作中所追求的“美”下了如下定义:惊异往往是美丽的,而且所有令人惊异的事物都是美丽的,而且只有惊异自身是美丽的。超现实主义艺术创作中对于“惊异美”的实现基于一种背离事物本身特性的重构性法则,艺术家用偶然联想的方式,把毫不相关的事物进行拼接或通过并置,获得一种奇异的视觉效果,这种做法的最终目的在于造成物象之间的冲突感与逻辑上荒谬感,以带给观者一种“痉挛性”的状态——观者被眼前所见的惊奇所震慑,不敢相信眼前所见,但又不得不承认它的存在——这也正是超现实主义者所乐于见到的。在超现实主义理念之下,现实生活中的不可能可以变为艺术存在中的可能,它既可以再现过去亦可以推测幻想未来,新与旧、垂死与重生、变型的始末则是超现实主义创作中永恒的主题,艺术创作以求取人间想象力为出发点,带来各式新奇的形象。当然这些天马行空的想象都建立在艺术家对现实的多角度的认识以及丰富的视觉经验的基础之上,亦来自于对生活的感悟和情感的培养,创作过程中强调一种打破常规的思维逻辑,不受固定的法则和时空限制的约束,挖掘不拘一格的形象、题材和表现形式,再现精神与想象力,注重每一个艺术家个性的充分发挥。
二、 具有超现实主义特征的壁上艺术创作
法国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副馆长迪迪埃·奥丹爵认为:“超现实主义是在印象主义之后最为成功的一个流派,这源于这个运动的本质,它与大众文化密不可分。”广告、电影、服装、建筑……超现实构想以各种各样的形态展现在公众面前,而超现实主义代表人物达利、马格里特、米罗的作品亦被不断的重新演绎,我们发现超现实主义艺术作品无所不在,在今天,我们甚至可以将任何以主观构想为优先考量的或是任意一种以展现心灵世界为主题艺术作品视为超现实的。超现实主义源于人性内心深处的一种表达,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梦境,因此可以说超现实主义艺术并不存在阅读上的障碍,读懂超现实主义艺术,仅仅需要凭借个人感受。在这个视觉文化为主导的世界中,壁上艺术创作作为传统的视觉艺术形式,在当下公众的艺术生活中依然占有很大的比重。网络、电视的出现使大量的图像信息以各种各样的形式进入人们的视线,大众在对各种视觉信息的超负荷承受之下,产生了审美疲劳,而超现实主义壁上艺术创作中对于超越日常生活的表达,却能够以其明晰的结构与独到的构思吸引公众的注意力,并进一步满足公众追求新感觉、探索新的可能性的审美要求,让观众的眼睛依循新的方式看出新的关系。
1. 高迪的“镶嵌”壁画
镶嵌技术运用于壁画艺术的年代十分久远,起源于西亚的美索不达尼亚平原,因为作品呈现出的稳定性而得到广泛的应用。玻璃制造业的发展以及黏贴水泥在建筑上的广泛使用则为镶嵌壁画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公元六世纪左右,罗马等地兴建基督教堂, 涌现出大量镶嵌壁画,多以圣经故事为展现内容。到公元七至八世纪, 镶嵌工艺在伊斯兰地區兴起,由于宗教上的差异, 镶嵌壁画多以一种装饰性的图案出现。直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西班牙建筑大师高迪将镶嵌工艺大量运用到他的建筑墙面上,使得镶嵌工艺这一古老的技法融入到现代艺术创作中来,带来一种诙谐活泼的装饰风格。高迪的作品所具备的独创精神和梦幻色彩曾受到超现实主义者的一致推崇,超现实主义大师达利则认为高迪的作品使建筑摆脱了现代建筑中普遍存在的冰冷感与机械化。
在建筑艺术方面,高迪曾深受约翰·拉斯金浪漫主义创作思想的影响,因此他十分重视建筑的装饰效果和手工艺技术,于十九世纪末在欧洲兴起一场艺术运动,提倡回到传统手工艺的运用,与学院派展开对抗,这场艺术运动寻求有生命的、活泼的、重现民间的、生动的、个性的造型理念,尊重个人与自然,重视装饰性效果。于是在这场运动的号召之下,各地又开始重新挖掘传统手工艺的价值。传统的镶嵌技法预先会设计好纹样,然后按照有规律的纹样摆放料器,最后灌浆上墙,一般形状规律整齐。而高迪则采用直接镶嵌法,根据现场环境和料器的特性进行镶嵌。高迪充分挖掘了镶嵌装饰的意义,将镶嵌作为局部的装饰扩大到整个建筑整体,他运用这种手法赋予建筑生命,加泰罗尼亚的海面、岩石、森林以及各种质地的树木都是高迪灵感的源泉,他的创作理念之一就是回归自然。“又有什么会比这些用建筑废料堆砌起的烟囱更为神奇的呢?将碎玻璃、无用的大理石块,建造壁炉时剩下的石灰随意的拼凑起来,却拼出了梦幻般巧妙的外形,光彩夺目的建筑,这一色彩缤纷的建筑群让我们看到一位化腐朽为神奇的真正艺术家。”——来自于1890年《先驱报》对高迪的评价,这段话完全能够展现出镶嵌艺术在其雕塑性的建筑上进行的完美演绎。
nlc202309051116
高迪在镶嵌材料的选择方面不仅仅是传统的玻璃马赛克,更多使用的是高温彩釉瓷板,同时为了打破建筑表面的平直,他将工厂里破损的瓷片回收利用,然后再根据需要利用碎瓷技术打碎,镶嵌出各种妙趣横生的图案,这些风格迥异的瓷片被镶嵌组成一种既没有规律性也不具有暗示性的图案,对于废器物的利用以及艺术家对图案无规则的巧妙处理,使得作品本身产生了强烈的现代感。高迪的镶嵌技法在古尔公园的壁上创作中得到完美的展现,古尔公园完成于1900年到1914年间,艺术家属意于打造一个英式田园般的住宅区,建筑群蜿蜒的墙体上被嵌满了碎瓷片,这些碎瓷片由于来源的不同(破碎的碗碟、有着精致装饰性图案的瓷砖甚至是玻璃瓶的碎片)使得细心的观赏者往往会有许多惊喜的发现(图一)。而位于古尔公园广场脚下的百柱大厅中的壁画更是将镶嵌工艺的美丽和新奇演绎得登峰造极,作品中各种玻璃与陶瓷组合成了各式灵动的图案,它们成为宁静大厅中的正真精彩所在(图二)。
高迪在镶嵌壁画中的缤纷色彩组合也是极其令人称赞的,他认为,无论在何时装饰物上都应该被染上颜色,因为大自然呈现在我们眼前的事物都具有自己的颜色,植物界、动物界、地质学、地形学中的等等一切构成了鲜明的色彩对比,因此任何一种建筑元素都应该被染色。康定斯基认为:“每一种颜色都有自己恰当的表现价值,在不画出具体形象的情况下亦可以创造出有意义的真实。”这句话充分说明色彩对人的视觉感官的刺激能够引发人的内心活动,在视觉的联想作用下,不同的色彩亦能够营造出不同的氛围。高迪运用色彩赋予建筑生命,他根据个人的直觉来运用这些五光十色的材料,高迪经常站在施工现场高声指挥工人们为建筑物镶嵌彩色碎瓷片,他亲自标明每块区域基本的色彩差别,再由工人把同色调的碎片镶嵌上去。据一位工人的回忆,这项工作对于已经习惯于制作固定图案的工人来说并不容易,他们首先必须学会如何同那些斑斓的色彩打交道,因此在工作过程中他们常常需要把一整面已经拼好的碎片取下来重新制作,直到达到高迪要求。
为了满足其梦幻式造型的需要,高迪还将原本结构固定的建筑视为柔软可塑的形体,这进一步使镶嵌艺术由平面变为立体,材料的张力被发挥到了极致,如他在巴特罗公寓(1904—1906年)的阁楼屋顶的镶嵌作品,玫瑰色的瓷砖像鳞片般排列,与屋脊上的球形和柱形瓷砖结合在一起,令人联想到了恐龙的脊背,而整个建筑立面亦被彩色的碎片所覆盖,打破了建筑表面的平整感,呈现出凹凸不平的视觉变化,再加上窗户上的彩色玻璃镶嵌纹饰,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光在高迪的建筑中得到恰当的利用,由于陶瓷、玻璃等镶嵌材料对光的反射不同,带来了色彩与肌理的极致美感。自然天成的装饰物营造出一段充满幻想的梦境,整个建筑因此得到了一种诗意的升华,一位路过此地的英国建筑师曾称赞道:“这座房子犹如从格林童话《汉斯和格莱特》中钻出来的一样。”(图三)还有米拉公寓(1906—1910年)的天花板,艺术家用石膏在天花板上塑造出各式各样起伏,令人联想到被风吹皱的水面上的阵阵波纹,鲜花的花瓣,抑或是章鱼的触须,石膏包裹着装饰,又好似波光粼粼的水面(图四)。
艺术家凭借丰富的想象力与敏锐的感受力把传统的镶嵌技术带入到现代艺术创作中来,为镶嵌壁画找到一种全新的表达方式,将镶嵌壁画与建筑融合为一个独特而统一的艺术品,与此同时运用彩色碎陶片进行镶嵌也成为高迪式装饰风格的一个重要标志。
2. 超现实主义街头“涂鸦”
早在洞穴文化时期,便有了关于人类涂鸦的痕迹存在,人们在岩壁上留下类似符号的形状来记录生活中发生的琐事。涂鸦艺术起源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街头帮派文化,起初是帮派青年通过“做记号”的方式来划分属于自己的领地,随后这种被称作Tag(签名)的方式逐渐蔓延开来。一些社会边缘人士、黑人、叛逆的青少年借由涂鸦手段来宣泄个人情感,因此这时的涂鸦艺术完全展现的是个人本能性的自发性需求,创作者并不会去关心作品是否被读懂。到了70年代,街头涂鸦开始变的有影响力,纽约的“地铁艺术”成为城市景观的一部分,涂鸦艺术通过美国文化的传播很快扩散到欧洲其他各国。同时也由于涂鸦艺术的盛行,各国政府每年都要斥巨资来清理墙面,涂鸦一度被列入非法行为。但这丝毫不能影响涂鸦爱好者的创作热情,对于他们来说街头涂鸦意味着一种自由表达,一种对体制的反叛,亦是一种公众可以随时随处获得的视觉娱乐。
在涂鸦艺术的发展过程中,新的技巧被不断创造出来:“徒手绘制”应该是最为传统的涂鸦手法,作画时可以运用炭笔、粉笔、马克笔等一切传统的绘制性材料,但由于绘制过程耗时较长,又要时刻小心警察的出现,创作者一般会选择在相对隐蔽的地方创作或经过长时间的提炼与练习之后,运用熟练而简洁的手法进行绘制。除了传统的徒手绘制手法所用的笔,喷漆则是涂鸦者乐于运用的创作工具之一,一般喷漆被用来制作大尺寸的Tag(比如泡泡字或有3D立体字)或带有漫画风格的涂鸦,各种颜色艳丽的喷漆为涂鸦艺术带来了更多年轻与狂放的气息。“纸膜涂鸦”则是通过把创作好的图式制作成模板,然后运用喷漆把图样喷到墙面,通过纸膜的制作我们常常可以得到一些简洁而精致的图像,利用纸膜进行涂鸦不仅速度快,而且效果强烈,创作者还可以通过多个图层创造出层次丰富的图像,比如说有许多艺术家就运用纸膜进行具象的涂鸦创作,在这种方式作用下,一些鲜明的形像迅速占领了公众的视野。而“贴纸式涂鸦”则是一种对环境破坏相对较小的涂鸦方式,艺术家将传达信息的图样以手绘或纸膜喷绘的方式喷涂到纸张上,再把图样剪下来黏贴到墙面,但由于材质的原因,这种做法保存的时间也会相对较短,有些欣赏者还会小心翼翼的把一些制作精美的贴纸作品揭下来自己收藏。
80年代以后,街头涂鸦因为其直白而有效的呈现形式,逐渐开始被公众接受。很多在艺术学院中受过正规训练的艺术家也加入到街头涂鸦运动中来,比如美国的涂鸦艺术家基斯·哈林运用简约而有力的线条在街头勾勒出许许多多深入人心的形象符号。高质量街頭涂鸦的出现,亦使得越来越多的艺术机构开始关注到这一新兴的艺术形式,而合法的涂鸦地区的出现,为原本边缘的艺术创作赢得了更多的自由发挥空间。由于街头涂鸦艺术存在时间的有限性——从艺术家创造它为开始到它被自然或人为的因素销毁为结果——决定涂鸦艺术必须依靠大量新的作品来维持的命运,这使得街头涂鸦始终保持着一种鲜活的态势。到今天,街头涂鸦已经成为一种新兴的公共艺术,被视为西方街头文化的代表,流行文化元素的融入亦使其呈现出一种多元的姿态,一些艺术家也开始运用涂鸦的手段在街头进行超现实主义艺术创作。
nlc202309051116
许多街头3D地景画家就是借用涂鸦的手段融合文艺复兴时期的经典艺术成就,在街头创造出超现实的世界。3D地景画的一大特点就是在二维平面上模拟出三维立体空间,而这种艺术效果一直以来都是视觉艺术创作的焦点所在,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一大进步就是对于该问题的解决,很多建筑师和艺术家更是运用这一原理来摆脱现实空间中的限度,早在十五世纪意大利人蒙第菲罗就在自己的私人图书墙壁上画上书橱、门、窗,营造出宽阔、明净、充满艺术气息的空间氛围;而一些天顶壁画的创作者则利用物体的变形来营造视错觉。在这些灵感的影响下,地景画凭借平面透视的原理制造出视觉上的立体效果,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往往不受场地的限制自由发挥,根据场地所处的环境进行天马行空的想象,运用粉笔或喷漆等材料将夸张、不可思议景象涂鸦至街头的地面。3D地景艺术之父库尔特·温纳钟爱古典神话和宗教题材的表现,他曾放弃在美国宇航局进行太空景观漫画创作的工作,移居至罗马研究大师作品。他从17世纪的教堂壁画和雕塑的变形中获得启发,掌握了一种制造高度视幻觉的技巧,在他的作品中透视关系都经过了严密的几何运算,当观者站在一个特定的观看点时,即可以获得极其逼真的场景感受,在他的作品中:绘制出的塌陷会让人产生仿佛要跌落的危机感,而绘制出的形象则似乎要从地面上“跳出来”。同时,由于地景画制作场地的开放性,使观众可以观赏到制作的全过程,当细腻逼真的幻觉景象慢慢呈现出来时,众人往往唏嘘不已。作品往往展现出一种诙谐、幽默的超现实效果,这种娱乐精神与震撼性的视觉效果很容易使观众为之动容,获得他们的认可和喜爱。3D街景画的出现亦打破了大众文化与传统艺术的隔阂,一些绝不可能发生的景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公众眼前,“欺骗”了无数路人的眼睛,现实和幻想变得密切相关,使得一些平淡无奇的街道获得了新生(图五、图六)。
而巴西街头艺术家Andre Muniz Gonzaga则受街头废墟与墙壁纹路的启发,大胆地进行超现实的想象,涂鸦出的局部与自然或人为情况下遭到破坏的墙体进行了巧妙的组合,呈现出一张张充满意味的脸孔,给我们带来最直观的感受——挣扎、扭曲和无奈。艺术家运用涂鸦的手段去揭示和质疑伴随着经济高速发展而来的文化危机、生态危机、社会危机,并希望在批判的过程中帮助公众完成一种新的构建。相信经过的路人一定都会被艺术家细腻的情感所打动,这些涂鸦作品或许进入商业领域,或许进入美术馆,但更多的街头涂鸦者则希望他们的作品能够带给路人以视觉上的愉悦或些许思考(图七、图八)。超现实主义街头涂鸦以一种反中心、反权威的视觉语言成为大众文化中活跃的组成部分,得到了社会的关注和自由发展的空间,使超现实主义艺术以一种最廉价、最直白的方式进入到公众的生活中。
结语
就艺术而言,内容决定形式,在艺术创作过程中选择何种技术或表现形式应当由它所要表达的观念所驱使。而作为一个艺术创作者不能被动地迎合公众的口味,亦有责任向公众展示随着时代变化发展的新的视觉空间。在超现实主义实验性精神的引导下,艺术家将传统技术中的“镶嵌技术”与新时代背景下产生的“涂鸦手法”融入到超现实主义壁上艺术创作中来,不仅带来了新颖的表现形式,也为空白、沉闷的建筑表面带来了生机。无论是建筑大师高迪的镶嵌壁画还是街头艺术家的超现实主义涂鸦,他们都通过自己独特的技术手法创造出与自己的幻想最为接近的世界,这些艺术品把周围不同性质不同空间的景物变成了浑然天成的艺术世界,既增加了场景的可阅读性,又摆脱了原有的空间限制,使公众能够享受到更开阔、更和谐的空间氛围,也使艺术家的艺术创作延伸到一个更为广阔的公共空间中,最终艺术家个人的独特世界变成了普通大众喜爱的艺术作品。超现实主义壁上艺术创作通过与公众产生的心灵上的交流,实现了与自然、生活、世界的沟通,使艺术的欣赏和研究不仅是生动的、有趣的,更是富有启迪性的。
(作者单位:湖北大学艺术学院)
注释:
[1] 邵大箴:《西方现代美术思潮》, 四川美术出版社, 1990年版。
[2] 时洁芳:《远近》,上海书画出版社, 2005年版。
[3] 亚利山德安:《超现实主义的艺术》,李长俊译,红蓝彩艺印刷股份有限公司,中华民国七十一年。
[4] 皮埃尔·代克斯:《超现实主义者的生活》,王莹译,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5年版。
[5] 《艺术世界电场:超越超现实特刊》,上海人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2013年版。
[6] 徐志坚:《走进壁画 壁画创作与设计》,福建美术出版社 ,2001年版。
[7] Philippe Thiebaut:《高迪 富于幻想的設计师》,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年版。
[8] 帕克·阿森修:《达利与高迪》,谢建容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9] 蒂茨娅娜·康特莉:《安东尼·高迪》,王宝泉译,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1年版。
[10] 孟瑾、方二: 《涂鸦》,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年版。
技术悲观主义 篇12
1 信息技术教学理念趋于认知与情感的统一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认知与情感综合的观点是尊重生命、培养健全个体思想在学习领域中的反映, 引导并启发信息技术教学有了一种全新教学理念。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重视学习者的内心世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重视对学生内在的心理世界的了解, 以顺应学生的兴趣、需要、经验以及个别差异等, 达到开发学生的潜能, 激起其认知与情感的相互作用。这正是新课标下的信息技术教学中, 学生信息素质培养的要求与内涵体现, 通过对学生信息情意的激发,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兴趣, 从而提高学生的信息能力。
(2) 对学生的本质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和谐的信息技术教学环境的营造, 要求教师充分地尊重、了解与理解学生, 创设自由的、宽松的、快乐的学习气氛,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从而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学习。目前, 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教育环境、传统教学环境下信息技术教学, 都在运用信息技术开启学生的乐学、愿学、好学的学习态度。
(3) 对教师的态度定势与教学风格的重视。信息技术教师由于具有较好的信息素养, 大多重点研究那些涉及人际关系与人际感情, 诸如自我概念与自我尊重、气氛因素及学生对新的学习的知觉方式的调节、学习能力的获得、持续学习等问题, 促使教师从学生的外部行为理解其内在的动因, 帮助老师更好的教, 学生更好的学。
(4) 重视意义学习与过程学习。人本主义学习理论重视意义学习, 强调过程学习, 这对于克服我国传统教育中存在的过分重视书本知识的作用和价值, 忽视在实践活动中学习的偏向不无启示。信息技术手段的多样化, 使得学习模式、学习方法、学习时空、师生关系变成了可持续发展关系, 在教学中容易消除老师与学生、学和做、目的和手段之间的距离和对立, 使学习成为乐趣。
2 自我实现是信息技术教学目标的核心内容
罗杰斯提出人为什么要学习的原因无非是为了实现自我的需要, 把自我实现看成是促使人生长和发展的最大内驱力, 甚至是推动社会前进时的动力。目前, 学生的自我实现成为信息技术教学目标的核心内容。信息技术教学由于先进的媒体的运用, 在学习过程中, 学生可根据情况的变化、条件的不同进行灵活地运用和调整, 具有学习的自由性和充分的灵活性。在具体学习开始之前, 学习者分析学习环境, 树立目标, 制定计划, 结合自己的特点和经验, 分析所面临的学习任务和学习情境中的相关因素, 根据自身的条件, 提出个人的实现目标和需求, 然后, 根据这一特定目标安排学习步骤, 选择学习方法, 建立解决问题的方案。在实施过程中, 可以随时随地对自己的行为监控、反馈, 依据学习结果, 正确评价自己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和水平, 及时找出自己的差距, 加强薄弱环节, 真正地发展和完善自我。
此外信息技术教学由于先进技术的运用为自由学习、个别化学习提供了可能, 它改变了传统教学在教师的严密组织管理下进行教学, 教师不再直接控制教学, 教学过程转变为学习过程, 这使得教学生会学习尤为重要。信息技术教学为教师的移情提供了先进的媒体和渠道, 利用信息技术, 可以改变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安排, 充分向学生传授知识,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也到人本主义崇尚人的尊严、民主、自由和美德的价值观。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目标———自我实现正好为信息技术教学目标的设定提供了方向性的理论依据。
3 信息技术教学资源的建设彰显人性化
信息技术教学资源是指支持、促进信息技术教学的物质、能量、信息等方面的内外因素与条件。相对于其它类型的教学而言, 信息技术教学对资源的依赖性更大, 因此有人称信息技术教学是基于技术和资源的教学。下面主要从以“三件”划分的信息技术教学资源, 即“硬件资源”、“软件资源”、“潜件资源”来论述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对其的影响。
3.1 信息技术教学中“硬件资源”建设的人性化
首先, 由于信息技术课程本身的特点与发展, 现代的信息技术已经发展到网络信息处理时代, 其主要特点是因特网 (Internet) 广泛应用, 实现了世界的信息资源共享。目前, 国内大多数高等院校都已开设了信息技术公共必修课, 使信息技术教学成为现代学校中重要的教育内容。越来越多的普通中小学也逐步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 用来提高中小学生的信息素养, 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要求良好的环境支持, 而随着网络信息化教育的的普及, 对硬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 学生的信息素质的提高成为一个很关键的问题。近年来国家重点投资, 把“校校通”工程作为国家教育基础工程的一项大事来抓, 向中小学, 特别是向边远平困山区的中小学捐赠所需设备和教学资源, 并且这些地区也要以多种形式筹借资金用于此工程的建设, 积极营造信息技术环境,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克服传统环境的限制, 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的优势, 克服时间地域限制, 让每个学生都享有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的权利, 这些也都是信息技术教学中硬件资源人性化的表现。
另一方面, 为了更好的推进信息技术教育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学校配备了很多信息技术设备, 如为了保护学生的视力而运用液晶显示屏、积极扩充实验设备和扩建实验场所, 大力开展情景教学, 从各方面为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这些人性化的措施, 是真正从学生出发, 为学生着想和考虑。硬件资源建设的优化更好的为学生创造自由的学习气氛和情境, 而且能提供丰富而广泛的学习资料, 从而充分利于学生学习时自由地发挥自身在认知、情感方面的潜能, 实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达到真正意义的学习。
3.2 信息技术教学中“软件资源”建设的人性化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 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学习资源, 并精心设计这些学习材料的呈现方式, 以使学生在进行切合自身实际需要的学习过程中, 优化知识与个人经验的整合。因此,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 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中, 教师应利用各种各样的软件资源为学生建构真实的教学情境, 成为教学资源的整理者和设计者。从目前的各种计算机教学软件、网络教学资源、电视教学节目的设计来看, 整体设计十分人性化。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 不管从界面的块状布局、颜色搭配、导航链接、音频、视频内容的选择和呈现方面充分尊重了学生的视觉、听觉及心理特点, 使教学达到视听结合, 其教学的生动性、形象性、感染力都大大增强, 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使学生在快乐中进行学习。像模拟、游戏型教学课件, 它们都是用计算机提供仿真的环境进行训练, 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 自己自主进行选择, 学生在模拟的真实情景中进行意义学习, 这些都充分展现了信息技术课程软件资源建设中的人性化。使学生在获得信息技术知识的同时, 在思维能力、情感、意志、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3.3 信息技术教学中“潜件资源”建设的人性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信息技术课程也逐步实现了教学的网络化, 网上教学、网络学校的诞生和发展, 不但开辟了教育教学交流的新渠道, 也是信息教学的人性化的优势体现的愈加明显。例如在虚拟现实教学中, 学生能享受到一个完全人性化的学习氛围, 在那里老师与学生是完全平等的, 学生与学生也是完全平等的, 学生有任何问题都可以在网上讨论, 没有现实中人际关系的压力, 学生的个性能得到充分发展, 学生的自尊心能得到最大的保护, 这种以人为本建设人性化, 不光使教学有了一个良好学习氛围, 而且这些潜在条件优势充分体现了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人本主义崇尚的人的尊严、民主和自由。
总之, 要使信息技术教学得到一个较好的教学效果, 就离不开教师的情感渗透, 离不开学生的积极参与总之, 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反理智重情感、反灌输重创造, 反强制重自我的新姿态而使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有了新的活力, 所以要充分发挥人本主义理论的优势使信息技术教学能够得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于夕真.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对信息技术与大学英语课程整合的影响[J].宁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8 (4) :175-178.
[2]冯锐.论人本主义理论对现代教学技术的影响[J].中国电化教育, 2006 (10) :71.
【技术悲观主义】推荐阅读:
悲观主义者10-09
悲观主义人生观10-10
悲观和乐观06-08
悲观是我们的共同信仰06-16
悲观的一天日记06-30
悲观与乐观议论文10-14
乐观与悲观高三作文700字07-17
魏书生:技术主义和权威人格的末路们05-22
教育技术中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浅谈及应用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