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观主义人生观

2024-10-10

悲观主义人生观(共12篇)

悲观主义人生观 篇1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 (1788-1860) 是近代西方哲学史上唯意志主义的创始人, 也是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思想的奠基人, 开辟了西方非理性主义思潮的先河。由于当时以黑格尔为代表的理性主义哲学占据哲学界的主导地位, 使他很不得志。代表作《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在沉默了二十几年之后才开始被人注意, 继而得到来自世界各地的赞誉, 遗憾的是这种时光对他来说已经不多。1860年他彻底地离开了他认定只能是永远痛苦的人世。他的人生哲学有着浓厚的悲观主义和虚无主义的色彩。时至今日, 在世界的任何地方还可以听到其人生哲学回声。

一、叔本华悲观主义人生哲学的根基

1、叔本华用主体取代“自在之物”。

康德的“自在之物”指本身是不依赖于我于我们, 不依赖于我们的认识而独立存在的事物。[1]这样“自在之物”的非对象性使我们既不能对其有所断言, 也不能对其有所怀疑, 这就使“自在之物”本身对于我们成为一种多余之物。叔本华看到了“自在之物”的这种缺陷, 对其进行了继承和改造。“那认识一切而不为任何事物所认识的, 就是主体。因此, 主体就是这世界的支柱, 是一切现象, 一切客体一贯的, 经常作为前提的条件, 原来凡是存在着, 就是对主体的存在。”[2]28这样叔本华用主体取代“自在之物”, 为意志的产生提供了前提。

2、叔本华的意志是在借助于柏拉图的“理念”的基础上确立。

叔本华要确立他的真理———意志, 不得不借助予柏拉图的理念。“理念是独立于具体事物和人的意识之外的实体”;“理念是永恒不变的, 是塑造个别事物的‘原型’, 个别事物都是‘分有’理念而成的”;“客观事物是理念的‘影子’或‘摹本’”[1]。从中可以看出, 理念既非理性的产物, 也非常感觉的产物, 而是我们从特殊事物中看出的普遍性。叔本华正是借助于理念在抛除“自在之物”的同时, 继承了“自在之物”, 建立起他自己的意志真理观。因为意志的确立, 也不是靠理性和感觉, 而是靠直观。在叔本华看来“真理是自身确立”。理念这种“自身确立的真理”使叔本华的意志得以确立。

3、叔本华的意志从佛教思想中吸收了“欲望”概念。

叔本华认为认识的主体和欲求的主体是合一的。他用主体的欲求代替主体的认识, 用欲求的主体代替了认识的主体。这样康德那不能为我们所认识的“自在之物”在被叔本华归结为主体后, 又被归结为欲求的主体, 进一步确定其意志真理观。

叔本华正式在吸收和改造了康德哲学、柏拉图哲学和印度佛教思想的基础上建立起他的意志哲学。康德的“自在之物”使意志成为可能, 理念使意志得以确立, 欲望则构成了意志的核心。这样叔本华经过精心勾勒的作为世界的本质的意志就展现于我们的眼前:它是一种无时间性、无空间性、无固而成的活动, 是一种“不能遏制的盲目的冲动”, 是一种无目的, 无止境的永不满足的欲求。基本特点是求生存, 求生命。

二、叔本华悲观主义人生哲学的基本内容

1、人是痛苦的人。

叔本华认为意志是人不可遏制的生命冲动和欲求, 它有两种表现方式:一是维持自己的生存的“生存意志”;二是繁殖后代的“生殖意志”。生殖意志是把生存意志保存的生命在时间上加以延续, 两者都为了求得生命的存在。

人是意志发展的最高产物, 是意志客体化最高等级, 到了这个阶段, 意志作为非理性的东西就会产生出自己的对立面理智。由于理智的产生, 人认识到作为表象的人是注定要死亡的。人为了使自己活得好, 生存得舒适, 分化出并紧紧依靠理智, 而人的本质就是生命意志, 本身具有盲目的、不可遏制的冲动性和欲求, 就不可避免地使意志和理智处于一种矛盾之中。

人的意志是求生存, 而作为表象的人最终结局却是死亡。尽管人们的每一次的呼吸, 每一分钟的努力都是为生存而斗争, 但是最终还是逃脱不了一死。叔本华认为, 人生真正的痛苦在于认识到这一点。“生物愈高等, 意志现象愈完全, 智力愈发达, 烦恼痛苦也就愈显著”。[3]99这样也就不难印证叔本华认为的知识越多的人越痛苦, 天才是人世上最痛苦的人, 而痛苦正是天才灵感的源泉。

2、人生是痛苦、无聊的人生。

在叔本华看来, 人的活动本身以意志的欲求为根本的动力, 欲求总是产生于不足与匮乏, 具有非满足性的特点, 因而欲求的本质就是痛苦, 给人生道路笼罩上了阴影。由于人具有欲海难填的本性, 欲求是针对于自己的缺陷和对自己的状况不满而产生的。欲求追逐着满足, 而其满足就质量而说都具有相对性, 绝对的特征在于非满足性, 这就导致人生的痛苦。欲望一天得不到满足, 人就要痛苦一天, 并且满足又不是持久的, 当自己的一个欲求得到满足之后很快就会有一个新的欲求出现, 这样人就无止境地陷于欲求———满足———新的欲求, 这种恶性循环所带来的挣扎和痛苦中。

假若一个人易于满足并且没有什么欲求, 那么随之袭来的便是空虚和无聊, 这比痛苦还要难以煎熬。正如叔本华所认为的:“……所以人生是在痛苦和无聊之间像钟摆一样来回摆着, 事实上痛苦和无聊两者也就是人生的两种最后成份。”[2]427

3、人生是彻头彻尾悲观绝望的。

“我们的诞生就已把我们注定在死亡的掌心中了;死亡不过是在吞噬自己的捕获品之前, [如猫戏鼠]逗着它玩耍一会儿罢了”。[2]426在叔本华眼前, 人生是一场没有尽头的悲剧, 只有某些细节部分才具有喜剧的性质。幸福和快乐仅作为整场悲剧中的一个环节, 它不是与悲剧相对立的, 而是包含于悲剧之中。幸福与快乐只是人的一种愿望, 这种愿望是以欲求为前提的, 因而愿望实质上是痛苦的变形物, 追求快乐的目的在于消除痛苦, 这种努力除了改变痛苦的形态外, 再也不会得到什么。

人生的痛苦, 就是对生命意志的肯定。人们在心眼里不愿过这种痛苦和不幸的生活, 却又不能克制自己的欲望而不断地制造痛苦和不幸。通过种族的延续, 意志就这样一代代被肯定下来, 痛苦和不幸同时也被肯定下来, 并代代相传。

4、痛苦人生的两种解脱途径。

一是生命意志的暂时否定。通过哲学的沉思, 艺术的审美活动和道德的途径可以使人暂时忘记欲求, 摆脱意志, 从苦难的人生中得到暂时的解脱。比如在艺术审美中, 我们对某一艺术品进行观审, 我们就会摆脱了意志, 然后也就不再感觉到它那不断的欲求的痛苦。“也就是认识从意志的奴役之下解放出来, 忘记作为个体人的自我和意识也上升为纯粹的, 不带意志的, 超乎时间的, 在一切相对关系之外的认识之主体。”[2]278这些方式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痛苦, 求得暂时的精神解脱, 它们是不彻底的、消极的方法。

二是生命意志的彻底否定。叔本华力主达到佛教中的“涅槃”境界, 也就是使一切意欲彻底泯灭, 身外之物无所求, 无所求即无所缺乏, 也就无所痛苦了。“无欲是[人生的]最后目的, 是的, 是一切美德和神圣性的最内在本质, 也是从尘世中得到解脱。”[2]220

叔本华认为通过禁欲, 彻底的否定意志, 是摆脱痛苦的根本途径。“随着自愿的否定, 意志的放弃, ……, 随着意志的取消, 意志的整个现象也取消了;末了, 这些现象的普遍形式时间和空间, 最后的基本形式主体和客体也取消了, 没有意志、没有表象、没有世界。”[2]562这样意志“寂灭”之后, 一切因意志的冲动而产生的痛苦, 恐惧和令人激动的永不死心的希望也同归寂灭了。取而代之的将是那高于一切理性的心境和平, 那古井无波的情绪, 那深深的宁静和不可动摇的自得和怡悦, 使得个人意志复归于宇宙的绝对意志, 以实现人生最高理想, 从而实现永久的的解脱, 最终达到他人生哲学最终归宿点“无欲”的境界。

叔本华正这样从他自所构建的意志到欲求, 由欲求到痛苦, 来定格了他的悲观主义人生哲学。他又从悲观主义走向虚无主义, 虚无是他人生哲学最终归宿点。

三、叔本华悲观主义人生哲学的影响及评价

叔本华的人生哲学是建立在唯心主义的基础上, 是反对当时以黑格尔为代表的理性主义哲学而产生的。它对整个西方哲学界产生很大影响, 他的唯意主义哲学和非理性主义的直观认识论, 为尼采的“超人学说”, 弗洛伊德的“泛性欲观”, 萨特的“存在主义”, 马尔库塞的“过剩压抑”等提供了理论准备。不仅如此, 它对马赫主义、实用主义、生命哲学和现代美学文论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1、把人上升为哲学本体论问题, 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叔本华的人生哲学改变了柏拉图以来都以抽象概念作为研究对象的西方哲学的局面, 使之开始注意到人。叔本华把人的生存作为哲学问题的第一要义来加以确证和研究。使哲学从纯粹的理性思辩转向了感性的个体生存本身。在一定意义上拓宽了哲学研究的领域, 有助于我们对人的研究不断地朝人的内心要求变化。不断地揭示人的本性中深藏着普遍的永恒的东西。把人的生存问题上升为哲学本体论问题, 具有合理性和永久的意义。因为在人类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 仍为摆脱作为人的第一要义的生存问题困扰。

理性哲学家们只对抽象的概念出发进行着研究, 对人的生活这类问题不屑一顾或舍弃时叔本华却以全新的方式提出对人的生活这类问题加以研究, 并以满腔热情加以肯定。这种倡导贴近生活、贴近自然的哲学研究, 给当时凝重沉闷的哲学办带来一股徐徐的清风, 注入了生命的活力, 开启了后来哲学家的思路, 掀起了现代人本主义的哲学思潮。弗洛伊德就曾直言宣告:“我们公开地沿着叔本华哲学足迹走自己的路。”[4]370

不过叔本华的人生哲学, 把人看成了哲学的出发点和核心, 其他一切哲学问题只有从人出发才能得到说明。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人的意志决定的, 把意志看作是人的活动基础, 抹杀了人的社会性特征, 否认人是社会性的产物。把科学和理性看作是人的意识的工具, 只有直觉才能看到真实的东西, 他这种贬低科学和理性, 抬高直觉作用的观点是错误的。

2、叔本华的人生哲学以悲观见长、失之消极。

叔本华宣扬的悲观主义尽管以坦诚见长, 较之盲目的乐观主义要深刻得多, 但它毕竟失之消极。他过分的渲染人生受波折的痛苦, 否定挫折和失败的认识论意义, 从而也否定了人生奋斗的意义。如20世纪初的国学大师王国维的自杀, 与叔本华的悲观主义有着一定的联系。悲观主义与现实中有些青年颓唐失望的心态也有着不解之缘。因此, 哲学家罗素称叔本华的哲学是一种“倦怠病弱的看法”。尼采作为他的哲学衣钵继承者亦称这种哲学是“死的说教”并对他的理论归宿———基督教进行了毁灭性的攻击。这种哲学说教是不可取的, 针对这些消极部分我们应剔除和批判。

我们对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人生哲学的解释, 应使得有益于自己在现实生活中保持着某种危机感。从另一个方面给自己启迪, 其实痛苦和无聊的产生, 关键是在于人们认识之后是否计较它。我们应建立良好的社会的心理氛围, 使自己在挫折和失利之后不至于陷入叔本华所说的“痛苦或无聊”的深渊, 而又重新崛起, 正面人生。

摘要:叔本华是近代西方哲学史上唯意志主义的创始人, 也是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思想的奠基人。他的人生哲学有着浓厚的悲观主义和虚无主义的色彩, 认为人生的本质是痛苦和无聊的, 并提出了两种解救人类痛苦的途径。在大多数问题上的看法尽管让人难以接受, 但却是深刻而尖锐的, 因此值得对其思想进行研究和反思。

关键词:叔本华,意志,悲观主义,人生哲学

参考文献

[1]《哲学辞典》刘延勃张弓长马乾乐张念丰主编, 吉林人民出版社, 1983-02

[2]《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叔本华著, 石冲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7.

[3]《生存空虚说》叔本华著, 作家出版社, 1987-04

[4]《西方近代心理学史》高觉敷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03

悲观主义人生观 篇2

试论胡适的个性主义人生观思想

通过东西方人生观的比较和对传统人生观的批判,胡适提出个性主义人生观的思想。一方面,他强调个体的.主体性自觉,个体要有独立的人格和自助的能力;另一方面,他从个体与社会的交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角度出发,强调个体对于社会的责任,要个体在努力奋斗于改造社会的事业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作 者:刘美忠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法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刊 名: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AIBEI COAL INDUSTRY TEACHERS COLLEGE(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年,卷(期):23(1)分类号:B821关键词:胡适 人生观 个性主义 社会责任

悲观主义人生观 篇3

关键词:大学生;人生观;人生价值;客观规律

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的意义、目的和活动的认识和评价。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生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归根到底是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产物。当代大学生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觉抵制各种错误人生观的影响和毒害,树立共产主义人生观。

由于人的价值属于个人和社会的关系范畴,所以人的价值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二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有机结合,便构成了人的价值整体。人的价值的实现,必须包含这两个方面,二者是辩证统一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价值首先在于奉献,没有奉献就没有索取,社会价值是个人价值的基础和源泉,是人的价值的主要方面。当代大学生应深刻认识、理解人生价值的含义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将来自觉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助于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这就表明,人生道路是客观存在的,是实实在在的,而非什么“人生如梦”“人生如戏”。因此,当代大学生要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想观念。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内因通过外因起作用。这就说明,人生是充满矛盾的,没有谁会一帆风顺。因此,当代大学生应培养自己坚强的意志,树立必胜的信念,用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使自己尽快成才。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时势造英雄,杰出人物对历史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当代大学生不能脱离实践、脱离基层,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而要和广大人民群众打成一片,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磨炼自己、改造自己,同人民群众一起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去。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助于大学生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规律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事物的发展是有其固有规律的,这些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意识具有能动性,发挥主观能动性要遵循客观规律,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二者是辩证统一的。自然界中有很多客观规律,如日夜交替、水从高处流向低处等,这些规律都是客观的,不依赖人的意识。我国战国时期的哲学家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以尧存,不以桀亡。”这里的“常”就是规律,“不以尧存,不以桀亡”就是说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在实践中透过大量的外部现象,可以认识或发现事物的客观规律,并利用这种认识指导实践,从而达到改造自然、改造社会、为人类谋福的目的。不仅如此,人们还可以改变规律发生的条件和方式,使事物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因此,顺应自然,把握自然规律,使经济发展与保护自然生态和谐发展是全人类的使命。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助于大学生坚持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和拜金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无产阶级的价值观坚持把集体主义作为基本原则,坚持用集体主义统帅个人价值,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对价值观念的指导。历史唯物主义并不否认个人的存在和现实的个人利益与个人需要,而是坚持个人利益离不开社会利益。从根本上说,集体主义同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治制度是相适应的,是共产主义人生观的根本原则。

悲观主义人生观 篇4

关键词:生命意志,悲观主义,叔本华,人生哲学

叔本华人生哲学基本情感色调是悲观主义。在他的视野中,世界是虚幻的,人生是痛苦的。生活的世界是无穷的痛苦与无尽的磨难。

一、悲观主义的理论思路

叔本华认为,生命意志是活力、欲求,而欲求是无止境的,欲求得不到满足就是痛苦。因此,人生在其本质上就是痛苦。世界包括人生在内就其本质而言是意志,而人不仅是作为具体的欲求与需要的生命意志存在,而且还是“千百种需要的凝聚体”[1]。意志是百折不挠的生命力、自发的活力,是一切欲求、需要的根源。欲求、需要得不到满足即是匮乏,匮乏就是痛苦。而人的记忆、理智又加剧了这种痛苦。因为,人不仅当下直接承受痛苦,且由于记忆将以往的痛苦储存在记忆中,随时由于偶然可能而被唤回意识中。“智力愈发达,痛苦的程度愈高,因此随着认识到愈益明确,意识愈加强,痛苦也就增加,这是一个正比例。到了人,这种痛苦也达到了最高的程度,并且,一个人的智力愈高,认识愈明确,就愈痛苦,具有天才的人则最痛苦。”[1]这样,由于欲望得不到满足,而人的记忆、理智又加深了痛苦的感受,因此人从来就是痛苦的。

但是如果欲望能得到满足,却又发现这种满足只是暂时的,而暂时的欲望满足之后又会带来新的欲望,引发新的痛苦。如此,欲望是无穷的,痛苦也是无止境的。满足之前,人已经备受各种痛苦纠缠不休;满足之后,除了回到痛苦不会再有别的东西,只是改变了痛苦的形式而已。痛苦的原初形式是缺陷、匮乏,如果不以这种原初形态出现,也会穿上“无聊”、“空虚”那令人生厌的马甲而来,这时可怕的空虚、无聊就会袭向人生。

因此,“人生是在痛苦和无聊之间像钟摆一样来回摆动着,事实上痛苦与无聊两者也就是人生的两种最后成分。”[1]“人生就是在痛苦的匮乏状态下力求去掉匮乏可又不能去掉的悲惨存在”[1]。

二、康德世界二分的影响

叔本华自己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一版序言中提到他的人生哲学深受康德哲学的影响。他继承了康德世界二分法,提出了生命意志作为世界本质,把传统的形而上学问题与人生问题直接连接起来。生命意志作为世界的本质限制了理性作用的范围,而生命意志是无止境的欲求,这样就使他的人生哲学滑向了悲观主义色调之中。

康德将世界划分为物自体与表象世界,认为我们的认识能力只能认识表象世界,物自体世界是我们的认识能力所不及的。叔本华哲学以此为基础,从主体出发认为世界是表象与意志,提出两个著名命题“世界是我的表象”与“世界是我的意志”。但与康德所不同的是,他认为世界的本体是可以认识的。以往哲学认为世界是大宇宙,我是小宇宙,而叔本华认为世界是大我,我是小我。于是对世界的表象、本质的认识都可以回到人自身去体认。叔本华认为,“世界是我的表象,这是一个真理,是对于任何一个生活着和认识着的生物都有效的真理;不过只有人能够将它纳入反省的、抽象的意识罢了。”[1]因此,不可知的“物自体”就是意志,一切行为都是意志的表象。表象并不是世界、人生的真正含义,而只是在时空中服从充足理由律的必然体现。这就为他寻求理解人生与世界根本机制的学说作了准备,且为他的人生哲学走向悲观主义奠定了基础。

首先,生命意志束缚了理性与行为。叔本华认为表象世界是必然性的领域,在表象世界中,人与动物的区别是人有理性。理性只能局限在表象范围之内,不能透过表象认识世界的本质。在他看来,理性只是生命意志的工具,它的功能是满足人的欲求,满足个体及种族在生理上的需要,使个体能传宗接代,种族得以繁衍。在这里,非理性的生命意志作为世界的本质,必然抑制了理性的无上地位。为了保证生命意志的本质地位,他还将生命意志支配下的行动理解为不自由。因为理性、动机作用中所产生的每一个行为都是由严格的必然性而引起的。所以人们尽管有许多预定计划、思考,可是他们的行径由于受必然性的支配,他必须从有生之初到生命的末日始终扮演自己不愿担任的角色,同样地也必须把自己负责的那部分悲剧剧情演出直到剧终。

其次,生命意志肯定无止境的欲求。叔本华认为,作为世界本质的生命意志是自由的,它支配着包括身体在内的一切的表象世界。表象世界是纷纭复杂的,但从其本质来说是单一的,整个表象世界是同一个生命意志。作为世界本质的生命意志体现在人身上,使人越自觉,就越是痛苦,因恐惧而奋力挣扎。这是因为生命意志肯定欲求。它没有目的,没有理由,没有满足,没有根据,是一个无尽追求的过程。即使有暂时的满足,也只会使后面的欲求更大,人的本质在此时就滑向了痛苦。

三、印度佛教哲学的影响

叔本华悲观主义人生哲学还受《奥义书》、《吠陀》等印度佛教哲学的影响。这种影响具体表现在:人生是痛苦,痛苦的根源是欲求,解决之道是禁欲。

1. 人生是痛苦

人生根本上是痛苦的,这是由生命意志的自由性决定的。叔本华的生命意志直接受到了印度经典《奥义书》的影响,书中把宇宙万物的本质看做是灵魂,称“那就是你”,只是叔本华用“意志”一词来替换,表示一种盲目的、无意识的不可遏止的冲动。而人生根本上就是这种冲动造成的痛苦或不满足。所谓幸福只是痛苦一时的减少或这痛苦状态的暂时被遮蔽。“一切满足或人们一般所谓幸福,在原有意义上和本质上都只是消极的,无论如何决不是积极的”,幸福“永远是一个愿望的满足。因为满足,亦即缺陷”,“缺陷即痛苦”[1]。同时,佛教认为贯穿于人生生、老、病、死的过程,只是一个“苦”字。《中阿含经》把人的一生概括为“八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所求不得、五阴盛。佛教这种人生“苦海”的看法与叔本华对人生痛苦的理解是一致的。叔本华认为,“人生在整个根性上便已不可能有真正的幸福,人生在本质上就是一个形态繁多的痛苦,是一个一贯不幸的状态。”[1]这样,他们都认定人生本身是痛苦,人生过程也是痛苦的。

2. 痛苦的原因是无明的欲求

佛教讲“苦、集、灭、道”四谛,而其中的集(缘)谛是苦的一个原因。集谛在佛教中是“渴”,是贪取、欲求。这欲求的核心,就是从无明生起的虚妄我见。因此,“集”是没有意愿的个人性、自明性,对人生世界的根本状态缺少理解,是由摩耶之幕造成的,即掩饰本体真相的帘幕遮住了世界的幻想。在“摩耶之幕”的幻化中,只看到特殊的、分立的、极不相同的表象。这个认识与叔本华的意志是人生痛苦原因的说法极其相似。叔本华认为,生命意志是欲求,而痛苦的原因是无止境的欲求。人们只能看到生命意志体现在世界上的表象,于是“紧紧抓住生活中那些狂欢和享受不放,却不知道他正是由于意愿的这一活动在抓住着,紧紧拥抱着在生活上他见而生畏的一切痛苦和折磨。”[1]而看不到这一切都出自“唯一的一个生命意愿”[1]。

3. 解决之道是禁欲

既然人生的本质是痛苦、无聊,引起痛苦的根源是欲求,归宿是死亡,那么个体认清自我与世界的本质,认识生命意志内在的矛盾及其本质上的虚无,认识到利己主义和自我欲求都是生命意志的体现。于是在个体的心理产生一种强烈的对生命意志的厌恶,需要通过以禁欲、苦行等行动来不断否定生命意志。佛教提出了“戒”、“定”、“慧”的“三学”修行准则作为解决的方式,通过“三学”清除人间的贪欲,这实质上就是禁欲的方式。而叔本华认为禁欲可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自愿放弃性欲。因为性欲是生命意志最强烈的表现。性欲的满足,生命的繁衍,实际上是延长了个体的痛苦。放弃性欲等于拒绝这种痛苦的传承。二是心甘情愿体验痛苦。正是由于个体经验痛苦及其折磨乃至绝望之后,个体才能转向内心去认识表象与意志,进而抑制或灭绝它。最后一种是死亡。和清心寡欲相伴的安宁,是寂静中极乐。“随着意志的取消,意志的整个现象也取消了;末了,这些现象的普遍形式时间和空间,最后的基本形式或主体和客体也都取消了。没有意愿,没有表象,没有世界。”[1]剩下的既无意志也无表象,只有那个“无”了[1]。综观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人生哲学,从生命意志到欲求,从欲望到痛苦、虚无构成了主导线。这种悲观色调深受康德世界二分和印度佛教哲学的影响。其哲学对社会来说无疑具有一定的消极性。但回顾西方哲学史,却不能忽视他的思想对后世哲学、特别是非理性主义流派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叔本华.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M].石冲白,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2:25-564.

悲观的人生感悟句子 篇5

2. 所有的悲伤,总会留下一丝欢乐的线索。所有的遗憾,总会留下一处完美的角落。

3. 年轻人用生命换一切,而老年人用一切换生命。

4. 有些人的生命是团欲望,不能满足便痛苦,满足便无聊。

5. 在人生的路上,有一条路每个人非走不可,那就是弯路。

6. 最坚固的结盟大多是由于利益,最决绝的分离大多是由于感情,最容易和解的是百年血战,最不能消解的是半句龃龉。

7. 有一些人活在记忆里,刻骨铭心;有一些人活在身边,却很遥远。这个世界很大,即使是擦肩而过的陌生人,相遇时也飘散着淡淡的缘,所以,缘来是你,我惜;缘尽你去,我放。

8. 过错就是很难改,先把己错要看清。看果寻因找错因,害处多大要看明。改的方法要自定,不能高来不能低。最重实用要自明,针对自己改要勇;

9. 勇者,脚下都是路;智者,知道走哪一条路最好。

10. 我不是才子,只是比平常人多了一份心情…

11. 人生只有在斗争中才有价值……受过痛苦,才能得到报酬。赫尔岑

12. 突然想起一个已经遗忘好久的动作,抬头看见了久违的星空,满天的星,确是如此陌生。到底我丢失了什么?当我向天空歇斯底里的时候,我知道了那个遗忘。原来那个动作叫作仰望。

13. 如果把摄像头对准一个人,摄录下他的所有言行,然后再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剪辑,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成为好人或坏人。

14. 人生之晨是工作,人生之午是评议,人生之夜是祈祷。赫西奥德

15. 不管多大多老,不管家人朋友怎幺催,都不要随便对待婚姻,婚姻不是打牌,重新洗牌要付出巨大代价。

16. 我年轻时想变成任何一个人,除了我自己。

17. 其实我们跟玻璃一样,碎裂了不掉落碎片,自己却满身伤痕…

18. 脱掉眼镜,看清世界…世界本来太混沌,我只是为了过滤世界才戴上眼镜。

19. 人生至愚是恶闻已过,人生至恶是善谈人过。申居郧

悲观主义人生观 篇6

虽然只在人世间游弋逗留了三十五年光景

但在那个才子才女争奇斗艳的年代她却被公认为五四时代女作家中的代表

这不仅仅是因为她在当时众多女作家中所创作的小说数量最多

还因为她那短暂寂寞的人生旅途中所散发出的独觉的生命气质。

古墓孤魂寂寞女,往事不堪回首兮

同为闽江土壤孕育的三位闽中才女,卢隐应该是最不为现代人所了知的一位。与谢冰心﹑林徽因相比,卢隐生前即不像谢冰心一般获得什么夺目傲人的桂冠虚名,死后也没有人为她开设主题公园个人纪念馆,供给一代代文学青年瞻仰膜拜。更不像才色双全的林徽因出生显贵艳情无数,生前便被人誉为美丽高贵,多愁善感且才华横溢的代表,又因参与过新中国国徽的设计,成了中国公民举国上下瞩目的对象。

略显身世寒微的卢隐从一出生便如她的笔名一般,隐逸在了一片生活愁苦人情惨淡的烟云之中。因为出生那天外婆恰巧去世,这种上天注定的巧合也就决定了她从小寄人篱下的命运。母亲由此认定这个才出生的女孩儿是一颗灾星,便将她丢给了一个奶妈喂养。从婴儿时代开始卢隐便从未享受过一天母亲的抚爱,全家人包括身为前清举人的父亲都讨厌她,以至到了三岁她还未学会走路说话,却整日只爱哭爱闹,倔强的脾气从小便彰显无遗。

为了更好养大这个全家人都不爱的女孩子,疼爱她的奶妈便将卢隐暂时带到了乡下。乡野的空气阳光使得这个整日阴郁的孩子又重新恢复了生命的活力,但就在此时父亲得到调令,升任湖南长沙知县,她又回到了父母身边,但与从小养大她的奶妈便从此决别。

一家人乘船赶赴长沙,本来是和乐融融,但小卢隐并不知道这是要随父亲去享受新生活的荣华富贵,心里只有面对新环境的恐惧和失去奶妈的无助,一路上哭闹不停,最后父亲一时恼怒,将她一手抱起顺手丢进了河中,幸而一个听差的看到此情景,赶忙从水中捞起,她才幸免一死。

到了长沙不过两年,在卢隐六岁时,父亲便因心脏病过世。此时一家孤儿寡母又再次地陷入了困境,母亲拖着四个孩子来到了北京投靠任农工部员外郎的舅父身边。舅父不仅是工商部员外郎还兼任太医院的御医,家中的房子人口就甚多,一下子卢隐又多了二十多个表姐妹。

不过,母亲并没有改变对卢隐的态度,来到北京两年了还是不准她入学读书。有些私学底子的姨母第一次看到这个孤苦伶仃的女孩儿便生了恻隐之心,私下里边开始教授卢隐基础的国文课程。但姨母的教学极为严格枯燥,每日就是将她关在小房间里背诵三字经,一天不完成功课便要挨竹板。从那时起对于读书她的内心是产生了深深的抵触,到九岁入学前她在家读书的成绩都极差,母亲表面上不说什么,但对这个女儿早就失望透顶。

从扫帚星到女版孟尝君

第一次离开家门,不用面对家人歧视的目光,小卢隐进入了一所美国人开的教会学校。西式教育和宗教教育的结合也让她初尝了一种来自人世间的命运离合与来自出世间的上帝的慈爱。

在舅父家的生活和以前同父母住的生活并没有什么不同,小卢隐和家中的婢女住在一起。一旦有贵客上门,她都会被锁在另一个院子里,怕她突然闯进客厅让一大家子丢人,而她的哥哥姐姐们都会被打扮一新地出来迎客。也正是从那时起,她对生命便产生了一种超越年龄的厌离感。

而来到学校中,她真正地见识了阶层差异和社会不平等待遇。同是教会学校的学生有的人只能吃窝窝头和不放油的咸菜,而有钱人的子女却可以单独开小灶。卢隐当时的生活就像当年的张爱玲,家中虽然有钱,却还是和众多没钱的孩子一样,吃最低劣的饭菜住最下等的房间。但也正是在这个环境中她遇到了笃信基督的美国人朱女士,由此她从一只无人关爱的羔羊成了一名上帝的子民。

也许卢隐从宗教仪式中感受到了她从小便缺失的爱,也由此她从礼拜祷告中消解了许多幼年时累计的心灵创伤,慢慢地她在教会学校里获得了一种新生。由于她学习异常努力,最后考上了高小又考上了师范预科,这让包括母亲在内的所有亲戚一下子刮目相看。

而到了中学三年级时,她已经十六岁了,母亲开始关注起她的婚事。而对于正值花季的卢隐来说,结婚却是件又要重新面对的新生活新环境,除了害怕之外只有躲进小说堆里打发一下内心的焦虑。也就是这一时期她的兴趣便从学校功课一步步地趋向了文学的天地。

此时她认识了表哥林鸿俊,原本卢隐只是向这位表哥借书一阅,看了悲情小说《玉梨魂》后卢隐淌了不少眼泪,这让原本出生寒微的表哥认定她一定是个心肠柔软的女子,便唐突地向卢隐的母亲求亲,因为对方家庭的寒微,卢隐的母亲和哥哥都断然反对这门婚事。原本抱定独身主义的卢隐却在正义感的鼓动下,向母亲写了封声援表哥的信。“我情愿嫁给他,将来命运如何,我都愿承受。”

母亲深知卢隐的倔强脾气,只好答应,但要卢隐读完大学后才能举行正式的婚礼。这门亲事就在她的一时冲动下草草定了下来。之后卢隐便远赴师范学校求学,而林鸿俊也不负小表妹的厚望,觅得了糖厂的工程师职位,经济上变得颇为宽裕,在世人眼中他的好脾气加上事业财力,一时便成了当时的钻石王老五,家中的亲戚也对她刮目相看起来。

跨进大学校门的卢隐则开始了她人生的新一页,写小说办杂志,入文学研究会。不知不觉间她与那位原本就感情基础不牢的表哥越走越远,加之当时她又遇上了已有妻室的北大才子郭梦良,这让她毫不犹豫地便选择了与表哥解除婚约。事后她对好友说:林来信总是讲他目前的地位收入享受,这太庸俗了。我已经回信,请他另觅伴侣。

这让原本反对她婚姻的母亲都大跌眼镜,然而更让家人无法容忍的是她竟在上海同已有妻室的郭梦良同居了起来。这一举动让整个文坛乃至社会都引起了不小的震荡,但卢隐仍逆流而上,她对郭梦良说:“只要我们有爱情,你有妻子也不要紧。”

不食人间烟火的才女陪同郭梦良回福建老家时才真正地体会了“做小”的卑微和苦楚,在此期间她生下了一个女儿,现实的无奈让她的爱情梦破裂地无声无息。然而即使这样的生活也不长久,在他们的女儿不满周岁时,郭梦良还是因为肺病去世了。

也就在这段时间,卢隐的母亲哥哥挚友都先后去世,死亡的阴影如影相随。她常常一个人跑到陶然亭对着荒冢哭天喊地,又登上中央公园的至高峰酣歌起舞,一时坊间便给了她一个浪漫女作家的头衔,殊不知这癫狂叛逆的举动都是对痛苦人生的绝望呐喊,哪里有半点浪漫和诗情。也正是在这样一种精神推动下,她写下了中篇小说《归雁》。

当梦想照进现实,短暂的甜蜜

结束了三年波折的婚姻生活,带着还未满周岁的女儿卢隐回到了北京。此时她便认识了小她九岁的清华大学的学生李唯建,这位年轻的诗人是位乐天派。两人相识不久便频繁地书信往来,一位清华才子和一个带着孤女的孀妇过从甚密,两人还未明确恋情便已闹得满城风雨。

然而李唯建开朗的个性和乐天的人生态度一下子便打消了卢隐心中的顾虑,甚至她还将两人往返的六十八封情书出版集结,题为《云欧的通信》,她用一种直接的态度向世人公布了他们的爱情宣言。

交往两年后,他们便在一片社会哗然中走进了结婚殿堂,之后两人东渡日本寄居在东京郊外,凭着对爱情和理想的执着开始了一段柏拉图式的生活。正如她自己所言:我就是喜欢玩火,我愿让火把我烧成灰烬。

与李唯建结婚后的四年,也许是她人生中最快乐的时光,婚后不久他们又生下了一女,丈夫虽努力工作但收入颇微,为了养活两个孩子,卢隐常常是日以继夜的写作又省吃俭用,生活的重担完全落在了一个弱女子肩上。虽然心中有苦,但也是苦乐参半。

为了省钱,卢隐在生第二胎时因为没有钱进医院,便花十多元请了名助产士来家帮忙。因为难产手术失败,失血过多卢隐便结束了她断断三十六岁的生命。卢隐死后,年轻又极贫寒的李唯建实在无法独自抚养两个孩子,便将卢隐的大女儿送于卢隐的舅父抚养,他独自带着小女儿回到了四川的老家,从此卢隐的两个女儿便失去了联系。

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与人生境界培养 篇7

一、爱国主义与人生境界的辩证思考

爱国主义与人生境界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内容, 二者在大学生的精神世界中处于不同的位置。爱国主义精神是大学生对待国家和民族所持有的一种态度, 爱国主义教育则贯穿于学生成长的过程中, 伴随青少年形成自身的国家认同。人生境界是指主体以内在本性为依据, 在一定的时空情境下内在精神修养所达到的水平和境域, 是人生活于其中的意义领域和心意状态以及人性所能达到的层次和高度[1], 是人生经验积累和教育的结果。

在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 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着一系列挑战。首先, 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没有和学生的内心世界紧密结合, 从而导致教育的形式化;其次, 爱国主义教育往往是社会本位的, 偏重于对大学生的思想灌输, 功利化倾向十分明显;再次, 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较为抽象, 忽视了学生的内在需要和渴望, 忽略了从大学生个体发展环节进行价值引导。很显然, 当前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需要从学生的内心世界去寻求一条符合学生内在需求的教育途径和方法。

从人生境界培养的视角出发, 我们不难发现这一理念对于当前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的价值。对于人生境界的理解, 东西方哲学有着不同的内容。存在主义哲学将人生境界划分为主体心灵世界在审美、伦理和宗教等三个不同阶段所处的状态。而中国新儒家代表人物冯友兰则根据人对宇宙人生所行之事的意义觉解程度的不同, 将人生境界分为自然、功利、道德和天地。显然, 东西方哲学对人生境界的理解都带有很强的对象性, 其中涉及主体与自然、主体与他人、主体与社会、主体与神明、主体与宇宙间的关系问题, 主体对不同对象的理解和认识程度决定了人生境界的不同。所以, 人生境界总是指向人的内心世界, 是外在事物内化后的沉淀与呈现。在人生境界的关系中, 作为一个社会人, 我们总要面对自己与祖国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并不是哲学上的抽象, 它是具体的、现实的。大学生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和理解, 是其人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理应成为大学生人生境界的重要内容。

在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中引入人生境界的培养和导向, 有助于爱国主义教育真正内化于学生的心灵世界, 帮助学生成为一名坚定的爱国者, 为自己的人生树立高尚的目标和追求;在人生境界培养中,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有助于增强人生境界形成的现实感, 使人生境界不仅仅停留在哲学世界的飘渺与神秘中。爱国主义教育和人生境界培养的结合, 将以一种辩证统一方式促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提升。

二、爱国主义教育是人生境界培养的重要内容

从对人生境界的分析来看, 传统哲学对人生境界由低到高的发展构思过于高远, 使人在现实中遇到了无法寻觅的困惑。尤其在人生实践中, 不同个体面对同一个表象世界, 境界的差异则是根据内心觉解程度的不同。但觉解是人的主观世界的展现, 在现实中缺少了可以依循的路径。

高校对爱国主义教育可以为人生境界培养寻找到了一条可以借鉴路径。爱国主义本身就不是一种单一的情感, 它是理论和实践的统一。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形成了自身的理论基础和发展阶梯, 通过对祖国大好河山、骨肉同胞和祖国灿烂文化上升到对国家的爱与责任, 这也是人生境界形成的重要基础。

爱国主义教育的出发点是爱祖国的大好河山和故土家园, 大学生的乡土情感比较浓厚, 这有利于爱国主义教育的进行。祖国的大好河山对于人生境界的影响首先是审美层面的, 它构建了大学生审美的自然对象, 大学生从情感出发去体验祖国河山之美, 形成超越环境之外的审美境界。爱骨肉同胞则将对象转换为身边的人, 强调了现实的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 表现出个体对类的归属和责任意识, 有助于大学生健全人格和关怀他人, 构建了自身的生命境界和伦理境界。爱祖国灿烂的文化则将对象转换为传统和历史文明的成果, 借助时空的转换使主体激发出的认同感、尊严感和自豪感, 这不仅有助于大学生汇聚爱国之情并激励自身, 也有助于大学生正确思考和认识自身的历史使命, 明确自身的社会价值从而形成追求高尚的人生境界。

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与人生境界培养联系紧密, 从对自然山河之爱上升到对骨肉同胞之爱, 再上升到对祖国文化之爱, 爱国主义教育从感性和理性两方面引导大学生树立爱国之情。随着不同对象的切换与提升, 大学生与对象建立起来的联系也在不断形成内心的价值世界。爱国主义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首先懂得如何定位人生, 对国家的责任感可以帮助他们将人生定位在不同层次;其次, 可以帮助他们明白如何度过一生, 并对人生历程进行谋划和调整;最后可以帮助他们如何评判人生, 积极回答人生价值与意义的所在。

总之, 爱国主义可以帮助大学生形成真实的自我, 从而为大学生人生境界培养提供了现实教育的途径。

三、人生境界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情感目标

爱国主义作为一种基本情感只有建立在于主体的内心世界才有意义, 爱国主义作为一种对社会成员的普遍要求只有与个性化的内心世界联系在一起才有生命力, 爱国主义只有与主体内心世界的发展相适应才有持续力。所以, 爱国主义教育需要一个教育的切入点, 将大学生的内在需求与爱国精神统一起来, 从真情实感来切入并上升为内心的自觉, 才能更好地体现出爱国主义教育的价值。

人生境界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情感目标, 有助于大学生寻找精神家园, 彰显爱国主义教育的人文关怀。大学生处在特定的心理期, 逻辑思维迅速发展, 对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内容不再是一味地接受, 而是通过独立思考去印证所学内容。由于大学生情感波动性较大, 他们很容易对某些问题产生困惑并使自身陷入痛苦。爱国主义通过解答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和责任, 帮助当代大学生明确自身的使命, 使大学生找到情感与现实的依托, 通过人生境界的价值引导超越现实的迷茫与困惑, 坚定对自身责任与使命的信念。

人生境界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情感目标, 有助于大学生将爱国主义精神内化为人生理想。作为社会的一分子, 大学生理应承担社会和国家的责任, 但是这种责任意识必须成为大学生的内心认同。人生境界的教育就是从精神层面去引导大学生形成这样的认同, 并将爱国主义精神内化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因为当“人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识和意志的对象” [2]的时候, 人的精神境界将会把精神追求注入自己个性化的世界中形成人生理想。大学生一旦将自己对国家的责任意识凝聚成为人生理想的一部分, 就将会在自己的人生实践中为之而奋斗。

人生境界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情感目标, 有助于爱国主义教育转变成主体的道德自觉。道德自觉不同于外在约束力量, 道德自觉是大学生潜移默化的精神指引, 并影响和指导着大学生的个人生活与实践。当前大学生处于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的时期, 不同声音和视角冲击着当前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 甚至出现“不要问你能为你的国家做些什么——而要问你的国家能为你做些什么” [3]这样的质疑, 将祖国与个人的关系作为一种利益关系进行考量, 忽视了人对社会国家以及民族的责任。人生境界作为道德自觉的出发点, 就是要以超越功利的态度去应对世俗的干扰, 帮助大学生将爱国之情凝练成为赤子之心和报国之志。

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是大学生人生境界培养的重要内容, 大学生内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构筑了人生境界的基石。人生境界培养从个体的内心世界出发, 通过情感导向将爱国主义教育与大学生的价值观紧密联系, 帮助大学生在进行人生选择时拥有自觉而坚定的立场和态度, 在自己的人生实践中不断践行和实现自己的报国理想, 从而做一名真正的爱国者。

摘要: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和人生境界培养的辩证统一, 加强了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 帮助大学生建立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和信念, 同时也为人生境界教育提供了重要内容和途径。

关键词:爱国主义,人生境界,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单连春.人生境界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及其实现[J].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8, (4) :80.

[2]中科院哲学所历史唯物主义研究室.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人性异化人道主义[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83:60.

悲观主义人生观 篇8

路遥, 这位陕西当代土著作家, 生于陕北一个世代农民家庭, 作为农民的儿子, 他深深地爱着他的故乡, 承袭和接受了传统文化的影响, 以农村生活作为他写作的源泉。饥饿的经历和苦难的生活, 给路遥留下了强烈的印象, 也促使他拿起自己擅长的笔杆, 来记录这忧伤或者痛苦的一切。坎坷的经历造就了敏感的灵魂, 使之对人生的体验更为深刻, 情感更为复杂。[1]路遥在《人生》和《平凡的世界》里所写的, 都映射着自己辛酸的经历和复杂的性格特征。他的作品凝重深沉, 像黄土地一样平凡质朴, 反映了改革开放前后年轻一代农村青年的心路成长历程。

《人生》是路遥创作的第一部经典长篇小说, 它的发表标志着路遥的文学之路开始步入巅峰, 也奠定了他在当代文学史的地位。这部作品一经发表, 就引起了强烈的学术争议, 不仅因为它是理想童话和现实悲剧的矛盾结合, 它所描述的爱情悲剧也引发了人们对现实社会的思索。《人生》为我们呈现出一个底层年轻人在起步奋斗中, 理想、激情、爱情、惶恐和痛苦交织于一体的精神世界, 激起了人们心理强烈和持久的共鸣, 深刻揭示了人物背后的社会环境及不合理的城镇二元户籍制度对人性的压抑。

2 从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看《人生》的悲剧

理性选择制度主义是将理性选择和制度分析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新的学派。它最初源于政治学者对美国国会制度和行为的研究。20世纪70年代末后, 以肯尼斯·谢普斯特为代表, 在理查德·麦凯尔维、威廉·赖克等理性选择学者的研究基础上, 转向制度分析。[2]理性选择制度主义者认为, 一方面, 个体行动者的行动是受功利最大化的动机所驱使的结果, 另一方面, 行动者的行为受到制度框架的影响和控制。制度不仅仅是激励和约束个体行为的一种机制, 更重要的是一种规范或规则。[3]因此, 个体行动者的功利最大化需要通过制度来实现, 同时他们的行动也受到制度的约束。195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以法律的形式规范了全国的户口登记制度, 把城市人和农村人严格区分开来, 改变了长期以来人口自由流动的政策法规, 形成了当代中国城乡二元对立的户籍体制。路遥把自己对城市的批判和严格的户籍制度对农村奋斗青年的摧残写进文中, 揭露了当时城乡人民生活的完全对立。

高加林作为一个典型的人物, 代表了一批有知识、有文化、有思想的农村青年, 因不安心像父母一样做一个老实本分的农民, 试图通过自己的奋斗改变人生。然而“走后门”及以权谋私严重地破坏了当时的社会制度, 抑制了像高加林这样的农村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个人的崇高理想和远大抱负不能实现。在这部作品中, 还有一个重要的行动者———刘巧珍。高加林和刘巧珍的凄美爱情更进一步突出了城乡人民的完全对立。刘巧珍付出的爱从一开始就是不平等, 高加林在她的眼中是完美的, 而她对于高加林来说只是在他失意时找到了精神上的慰籍。当高加林再次回到城市, 他们的爱情就已经走向了尾声。回到城市的高加林与他的同学黄亚萍产生了爱情。他们有着共同的知识背景、兴趣爱好和远大的理想, 都享受着城市的美好生活, 为自己的人生目标执着追求, 无疑成为人生路上的知己和伴侣。正当他事业爱情双丰收时, 命运跟他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他又被打回了原籍, 被迫离开了自己向往的城市。

城乡二元户籍制的设立不能满足个人功利化的需求, 必然阻碍个人的进步, 造成城乡的隔离和差距。这项制度安排, 在马克思主义的自由和人性解放的意义上, 不仅退回了革命史的出发点, 甚至还倒退得更远。[4]这项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是违背制度自身的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的, 割裂了城乡之间的联系, 拉大了城乡之间的差距, 抑制了一批有理想、有抱负的农村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长期发展下去弊端凸显, 必然会带来许多的社会问题。

3《人生》引发的思考

3.1 健全法律法规, 推出新的户籍制度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改革和创新传统的城市二元户籍制度, 推出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新的户籍制度势在必行。要使户籍制度有效地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 避免出现《人生》中高加林的悲剧, 国家就必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恢复居民的迁徙自由权, 使公民真正实现平等的权利, 同时制定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籍法》并推出相对科学的户籍管理政策, 推动户籍管理的法制化, 促进城乡一体化户籍制度的建设。

3.2 转变思想观念, 政府主动帮助进城的农民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已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5]因此, 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观念, 允许和鼓励一部分有知识、有能力、眼界开阔的农村人进入城市。因此, 政府应该尽量地保护在城市中扎根的有能力的农村人。目前有一部分农民工长期在城市中做工, 他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已融入到了城市生活中, 而且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和稳定工作, 事实上已经成为“准城市居民”。政府可以考虑帮助这些农民工, 以确保他们享受市民待遇和各种社会福利保障。户籍制度的改革应首先从这一部分人做起, 对副省级以下的城市全部开放, 对副省级以上的城市可以从打工年限和经济门槛上适当的限制。[6]

3.3 政府要对多种配套制度进行改革和创新

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与背后承载的劳动就业制度、医疗保健制度, 以及在文化教育、转业安置、子女落户等方面所衍生出的许多具体制度和规定紧密联系在一起。户籍制度的改革和创新需要其他配套制度的配合和支持, 其它制度的改革和发展也促进了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瓦解。政府要进一步完善税收制度, 促进教育投资的改革, 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 保障适龄儿童入学和受教育的权利。同时, 还要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 不仅把土地上的还要把城市中的农民纳入到社会保障体系之内。

参考文献

[1]张连义.略论路遥《早晨从中午开始》[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 2011, 27 (1) :90.

[2]房乐宪.欧洲一体化的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分析[J].教学与研究, 2012 (4) :81-82.

[3]燕继荣.发展政治学 (第2版) [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0:209.

[4]王海光.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形成[J].炎黄春秋, 2011 (12) :11.

[5]邸进.试论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命运[J].理论与探索, 2008, 170 (2) :15.

悲观主义人生观 篇9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 于2010年11月选取中国医科大学临床专业在校生494人;年龄17~24岁, 平均 (20.20±1.43) 岁;其中男生176人, 女生318人。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1) 人生意义问卷。采用中文人生意义问卷 (C-MLQ) [4]进行评定。问卷包括10个条目, 归为2个因子:人生意义寻求 (5个条目) 与人生意义体验 (5个条目) 。中文人生意义问卷采用Likert 7点计分, 从“非常不符合”到“非常符合”分别赋值1~7分, 其中反向问题反向计分。该量表在国外广泛应用, 信度及效度较高, 而中文问卷的适用性良好, 测量中问卷的Cronbach’sα系数为0.756。 (2) 积极完美主义问卷。采用訾非[5]设计的积极完美主义问卷进行评估。问卷共有26项, 分为3个因子:积极的自我期望 (10个条目) 、积极的条理性 (9个条目) 、积极的自我评价 (7个条目) , 用于测量个体积极追求完美时的认知、情绪和行为表现。问卷采用5级评分, 从“不符合”到“符合”, 分别赋值1~5分。测量中问卷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72。

1.2.2 调查方法

调查问卷由调查者亲自发放, 统一指导语, 采用不记名方式填写并当场收回。共发放调查问卷510份, 收回有效问卷494份, 有效回收率为96.86%。

1.2.3 数据处理

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录入, 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及相关分析,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医学生人生意义问卷及完美主义问卷得分情况

(见表1)

2.2 医学生人生意义与积极完美主义相关性分析

(见表2)

注:P<0.01

3 讨论

3.1 医学生人生意义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人生意义体验是个体对人生目标和生命价值的认知和感悟, 该项因子得分越高, 提示个体对生活目标和生命价值的理解越深刻。表1显示, 医学生该项因子均分为 (24.78±6.04) 分 (满分为35分) , 提示学生该项目得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人生意义寻求是个体生活方式的表现, 是发现和处理人生意义相关问题时的态度和需求。医学生该项因子均分为 (25.89±5.96) 分 (满分为35分) , 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人生意义总表得分 (50.67±8.93) 分 (满分70分) , 表明医学生人生意义水平较好, 学生对人生意义追求的主流是健康向上的, 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他们对人生意义有较正确的认识, 对人生价值也有一定思考, 但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至成熟的关键时期, 迫切需要人生意义方面的指导, 尽管他们的家庭境遇、学校与专业条件等有很大不同, 但都有着尚不明确的多方面追求[6]。面对选择新的人生目标, 学生大致出现2种心理状态:一部分学生具有较明确的人生追求, 能够为自身目标努力奋斗;另一部分学生则缺乏奋斗目标, 人生意义模糊不清, 感到茫然无措。因此, 教育者应利用高校人文教育和人文关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并鼓励为之奋斗, 使其在有价值感的活动中体验人生意义, 在人生意义的追寻中实现人生价值, 提升医学生人生意义总体水平。

3.2 医学生积极完美主义倾向总体水平较高

表1显示, 医学生积极完美主义倾向总体水平较高, 积极完美主义总表得分为 (97.83±12.52) 分 (满分130分) 。积极完美主义指个体追求完美, 追求成功, 能坦然接受生活和工作中的缺陷、错误和失败[7]。此次研究的积极完美主义属于完美主义的正性层面, 主要包括个体的自身评价、期冀完美, 处事方式具有条理性。积极的自我期望因子均分为 (42.98±5.84) 分 (满分50分) , 处于较高水平, 其反映的是个体追求卓越、渴望成功的心理特点, 它是一种心理期望, 是激励自身不断努力的内在动力。积极的条理性因子均分为 (32.47±5.80) 分 (满分45分) , 也处于较高水平, 其反映的是个体思想、语言及处理事情具有良好的秩序性, 是一种能力的体现。积极的自我评价因子均分为 (22.38±5.07) 分 (满分35分) , 处于中等水平, 其反映的是自我评价及相信他人对自己持有正面评价的心理特点。研究表明, 医学生该项目得分在各因子得分中较低。一方面, 可能是由于医学生追求卓越、渴望成功, 不断追求自身成就;另一方面, 医学生对自己现有表现不满意, 缺乏自信心。同时, 中国人具有内敛、含蓄的性格特点, 自我评价时较委婉、谦和。教育者应充分把握学生积极的自我期望的内在动力, 发挥其自身优势, 实现自我发展和完善。

3.3 医学生人生意义与积极完美主义的相关性

表2显示, 医学生人生意义与积极完美主义问卷得分具有显著正相关性 (P<0.01) , 提示对人生意义认知程度越高的个体越期望表现得更加完美, 追求积极完美的倾向越强;同时积极完美主义倾向的个体, 其人生意义追求和感悟的水平也较高。人生态度积极, 获得较大价值感和成就感的大学生是有明确目标并不断向目标迈进的人[1]。具有积极人生意义的医学生渴望得到群体的认可, 希望未来有所发展, 在学习及活动中力求有完美的表现。另外, 积极完美主义对于成就情境中的人的情绪和成绩具有潜在的积极影响[8]。积极完美主义思想能够唤起个体对人生意义的体验和追求, 促使个体树立较高的目标而驱动自己成为有能力、有成就的个体, 知道自身人生目标所在, 并不断为实现理想和目标努力奋斗。鉴于此, 教育者应抓住医学生积极完美主义人格特点, 使他们把握适度的完美主义追求, 发挥积极完美主义对个体人生意义感悟和追求的促进作用, 树立正确的、可持续发展的人生目标, 并将人生意义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全过程。

参考文献

[1]许海元, 张艳红, 付海玲, 等.大学生生命意识及生命价值取向实证研究[J].高教探索, 2009 (1) :125~129.

[2]Frost R, Marten P, Lahart C, et al.The dimensions of perfectionism[J].Cognitive Therapy and Research, 1990, 14 (5) :449~468.

[3]Kiang L, Fuligni A J.Meaning in life as a mediator of ethnic identityand adjustment among adolescents from Latin, Asian, and European Amer-ican backgrounds[J].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2010, 39 (11) :1253~1264.

[4]王孟成, 戴晓阳.中文人生意义问卷 (C-MLQ) 在大学生中的适用性[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8, 16 (5) :459~461.

[5]訾非.积极完美主义问卷的编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9, 17 (4) :424~426.

[6]于飞, 邓子美.当代大学生“宗教文化与人生意义”调查[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0 (7) :252~256.

[7]訾非.帮你摆脱消极完美主义[J].中国卫生人才, 2008 (11) :72~74.

悲观主义人生观 篇10

《寒夜》讲述的是一对夫妇在战乱时代的悲情生活。最让我触动的是女主人公曾树生这个人物形象, 我认为她承受着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双重压力, 并且她迷失了自己的方向, 难以重拾和丈夫汪文宣在大学期间所构筑的宏伟教育理念, 救人济世的宏远也都没有了踪迹;她顶着“花瓶”的头衔在大川银行里供职, 沉迷于荣华与虚荣, 但是在国民党黑暗统治下她同样难以摆脱厄运。曾树生这个人物有很多研究的价值, 同时她也被提升到女性个性解放的高度, 就像蘩漪那样“这个旧式女人瘦弱的手已经把个性解放和反封建的旗帜举到自己所能达到的最高度”[3]。她的人生选择是充满悲剧性的, 与个性解放并不是十分相关, 无论是时代社会, 家庭还是个人因素都对她的人生选择有影响, 就在此分析一下影响曾树生人生选择的问题, 并揭示其中的悲剧性。

一、黑暗的社会, 走不出的阴霾

《寒夜》的故事发生背景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统治下的重庆, 范智红说“如果说‘四十年代’的时代特征可以用一两个简单的字眼来概括的话, 最适合的或许是‘战争’, 它包括了‘抗战’和‘内战’”[4]。汪文宣和曾树生这两个小知识分子以没有地位, 没有背景的生活状态, 在重庆艰难的过活着。开篇就是“紧急警报发出后快半点钟了, 天空里隐隐约约地响着飞机的声音, 街上很静, 没有一点亮光。”[5]这就是全篇的感情基调, 没有一点亮光, 男主人公在街上游荡, 脑子里一片混乱, 当听到别人说话的声音的时候, 才弄清楚自己在干什么, 他忽然记起昨天晚上打三更的事情, 原来是警报刚解除, 他们一家人回家, 而回家后便和妻子曾树生吵了起来, 都是些无所谓的小事, 妻子生气了, 便离家出走了, 从这里开始, 全文几乎都是在曾树生的回家然后又逃离中展开的。离开又回来, 是因为她还有些许离不开这个家, 还记得汪文宣给她的仅有的温存, 外面的世界让她感到疲惫;回来又离开, 是她舍不得外面的花花世界, 厌烦了贫穷的生活。这就是两个卑微的小知识者的生存状态。

在充满战乱的生活里, 曾树生的人生选择有了更多的外部因素。

即使在和平年代里夫妻之间亦会有争吵, 更何况在战争时期。抗战时期, 在国民党统治下, 人们的生活是如此的不幸!汪文宣在路上遇到的行人说“我卖掉五封云片糕, 两个蛋糕, 就是这点生意!”[5]看来每个平凡人的生活都是充满不幸, 不得不归咎于这个时代, 如果是和平安定的时代, 人们的生活也不至于如此贫困。生活确实把人压的太苦了, 汪母深知“不打仗, 我们哪里会穷到这样!”[5]汪文宣的公司由于受到战乱影响, 可能会迁到兰州去, 可他只是最普通的小职员, 哪有资格跟随公司搬迁, 而曾树生就不同, 她利用自己“花瓶”的身份, 可以跟随银行搬迁, 并且生活会有很好的保障, 她在大川银行里过惯了这种繁华的生活, 已与自己的家庭格格不入, 在躲防空警报的时候竟可以不顾丈夫和婆婆自己出去躲警报, 这些都是环境的影响, 在关键的时刻才能看出一个人的真实心理状态, 她没有和丈夫一起共苦的勇气, 因为再回到那个穷苦的家庭里她已是难以适应, 她不得不选择跟随陈主任离开, 离开她的丈夫、儿子和婆婆, 去寻求她想要的生活———荣华与虚荣。

环境确实能造就人的性格, 细想一下, 在那样的时代里, 人们的精神始终是处在异常压抑状态下, 并且神经会相当紧张, 时刻都要提防着日军的空袭, 生命安全已经受到威胁, 有时候可以说是自顾不暇, 长此以往, 终究会造成人的性格扭曲、变形。失去“常性”的人, 再加上其内部的种种矛盾冲突, 这无疑是雪上添霜, 让一个本应该幸福的家庭走向破败, 最终家破人亡, 就算是存活下的人也不能安定的过完此生, 留在内心的是无限悲凉。

二、家庭的冷漠, 逃不开的无奈

家庭是我们温馨的港湾, 累了的时候可以让我们靠岸。中国人更重视家庭的力量, 尤其是四世同堂的生活更是让人心生羡慕, 这种群居的生活形式, 必然也是矛盾滋生的场所, 千丝万缕的关系扯不清楚。曾树生的家庭生活不尽如人意, 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她与丈夫、婆婆、儿子的关系非常奇怪, 不像是普通家庭那样可以一家老小, 其乐融融, 他们不能相互交流, 更不能知道对方在想什么, 不知道对方需要什么, 因此产生了许多的误会, 从而误解越来越深, 这种隔阂永远也无法弥补, 终将酿成悲剧。

汪文宣和曾树生是经过自由恋爱而结成的夫妻, 他们没有登记而是同居, 他们为反叛传统, 追求自由而走到一起, 也有了爱情的结晶, 年少的他们只能选择用这种方式与旧的婚姻制度相抗争。可是烦扰的生活让他们失去了当年的温存与理想, 剩下的只有争吵。男主人公汪文宣是一个心地善良、忠厚老实, 而懦弱无能的知识分子。第一章里汪文宣很羡慕的看着住在二楼的方经理与他夫人的亲密关系, 而相对比, 自己与树生已是那么生疏, 曾经他们肯定也有过那么相爱的画面, 可那只是从前, 一切都变了。在第七章他们的关系有了些缓和, 汪文宣醉酒了, 被曾树生遇到, 曾树生很温柔的把他送回家, 这也是难以看到的温暖画面了。

汪文宣心里明白“他觉得她同他相差的地方太多, 他们不像是同一个时代的人”“她需要娱乐”[5], 况且他并没有去尽力挽回和曾树生的感情, 只能放纵, 第四章里, 汪文宣看到妻子和一个有钱的男人在一起, 并且那个男人故意把膀子靠近曾树生, 汪文宣心里生气, 可是他并没有勇气去制止他们的行为, 作为一个正常男人, 看到自己的妻子如此, 怎么会如此沉住气!他爱曾树生, 他生怕把曾树生给惹生气了, 所以他不敢管教自己的妻子;与此同时, 曾树生从而也不敢确定自己的丈夫到底爱不爱自己, 所以, 她会选择一个关心她的人。汪文宣有很多话要跟曾树生说, 可是他不敢开口, 话到嘴边总会被什么东西给压回去, 他们没有交流, 这种生活最容易产生误解, 然后是隔膜, 最后是分道扬镳, 这也是爱情的悲剧。这种悲剧, 汪文宣没有能力去挽回, 因为他的身心都不太健康, 总喜欢胡思乱想, 心里没有一点阳光, 曾树生也觉得这种生活太压抑, 离开也是在所难免。因此, 她的悲剧性的人生选择, 在丈夫这里可以找到很大的原因。

“她爱儿子, 爱孙子, 却不喜欢媳妇。因此她对媳妇的‘出走’, 虽说替她儿子难过, 可是她暗中高兴。”[6]从中可以看出汪母是有多么不喜欢她的儿媳妇, 婆媳之间的争斗从古至今是难以停止的, 这是一种很微妙的关系。婆婆爱自己的儿子, 这是必然的, 爱自己的孙子, 更是理所当然的, 而儿媳妇毕竟是别人的女儿, 很有可能只被认为是生孩子的工具。婆婆也做过别人的儿媳, 媳妇终于熬成婆, 必然会对自己的儿媳实施自己曾经遭受过的不平等待遇, 这也是女人普遍的复仇心理。就这样一代代沿袭, 婆媳的关系永远是那么不和谐;另外, 这也是新旧两种思想碰撞的结果:曾树生的婆母虽然是昆明才女, 但她接触的毕竟是旧的东西, 她的思想受到封建伦理道德的影响, 是旧的、落后的思想, 她为了支撑这个贫穷的家庭, 终日缝缝补补, 做饭洗衣, 没有一点怨言, 而曾树生是接受了新思想的新人, 她学会的是自主、是人权、是平等……那些应该曾树生干的家务活她都没有承担起来, 她是不会在家里做贤妻良母的。汪母妄图用“三从”、“四德”的原则来束缚曾树生, 用孝顺父母的礼教来管制曾树生, 外加曾树生和汪文宣的婚姻并没有法律的保障, 只是同居而已, 并且还生了孩子, 这更让受过传统教育的汪母难以接受。所以汪母对于儿媳刁难多于关心, 这也让曾树生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 试图离开家庭也有了充分的理由, 在家里她过不下去, 多待一会就会觉得难受, 面对婆婆, 不是亲切, 而是反感。那么, 她们之间的矛盾是无可避免的, 曾树生的出走也有了更多理由。

小宣在文中也是一个不善言语的人物, 但是他对母亲的人生选择的影响也是巨大的。曾树生说他更像他的父亲, 和自己也没有很亲切的关系。曾树生把他送到贵族学校读书, 对于家境不富裕的他们, 小宣在贵族学校受到的也不可能是尊重, 虽然他很爱学习, 但只是个书呆子, 在那个唯金钱和地位是图的社会, 哪里会有尊重与平等, 不过是有钱人的游戏!况且他的学费经常拖欠, 在学校肯定抬不起头来, 曾树生如此的选择, 对小宣来说只能说是伤害, 而不是疼爱;曾树生也不懂得怎么样去做一个好妈妈, 她认为去贵族学校就是对小宣最好的爱的表现, 可是母爱不是这些功利的东西能替代的, 小宣在曾树生那里得不到母爱;由此可以分析出小宣的人格必然是不健全的, 在家里从来不表达自己的观点, 对于父母亲的关系也从不过问, 不与父母亲交流, 代沟问题也会凸显。反过来, 曾树生必然也得不到儿子的尊重与爱戴。因此我们发现, 在儿子这一层里, 曾树生也感受不到温暖。家庭实在是没有让她可以眷恋的人和物了, 选择离开又有了充分的理由。

丈夫、儿子、婆婆都不会让她有留下来的欲望, 所以, 她选择了离开, 这个离开注定是充满悲剧的。

三、个人主义的失败, 终究是难逃宿命的悲哀

西班牙大文学家塞万提斯曾经说过每个人的命运都是由他自己的性格决定的。曾树生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新派女性, 受过新思潮的影响, 因此她的性格不像同时代的其他女人那样懦弱、保守, 反而有一股叛逆劲和倔强不屈的精神, 这种性格决定了她不可能在家过着相夫教子、孝敬婆婆的生活, 她需要跳舞, 需要快活, 她不能受到家庭的羁绊, 如果在家里呆着, 那就不是曾树生的风格了。巴金先生在自评曾树生时说“她从来就不曾为改变生活进行过斗争, 她那些追求也不过是一种逃避。”[5]说的很有道理, 我总觉得曾树生不是在追求自由和个性解放, 而是在逃避责任, 逃避生活, 有个人主义、自私主义的倾向, 如果她是一个人格健全的人, 是不会抛开丈夫和儿子而自己逃离的。

在西方, 从古希腊的悲剧《美狄亚》开始, 人们就关注女性在婚姻中的平等和自由问题;挪威戏剧家易卜生的《玩偶之家》也在探讨这个问题, 女主人公娜拉曾经是个离不开别人照顾的小东西, 是一条靠大树才能站立的葡萄藤, 后来她发现自己和海尔茂的幸福是建立在沙滩上的, 根本就不可靠, 她需要独立, 需要自由, 终于离开了这个“玩偶之家”。这些思想五四时期传到我国以后, 人们接受了娜拉的追求自由的举动, 并且也效仿她的壮举, 同时也在考虑娜拉走后会怎样, 鲁迅先生的《伤逝》里子君和涓生的故事, 告诉我们无谓的逃离是不会有幸福的!《寒夜》同样也诠释了这个问题, 真正的自由和解放并不是过自己的好日子, 而是要承担责任, 曾树生的个性解放并不是真正的解放!

曾树生的物质欲望同样很强烈, 她想要外面的大蛋糕、美国咖啡、口香糖、巧克力糖这些五光十色的东西, 凭借汪文宣的微薄的薪水哪里能给得起曾树生, 并且她自己也没有太大的能力去得到, 而银行经理陈主任都可以给她, 她只能屈服于那个陈主任, 从而满足自己的欲望, 可以说她是个虚荣的女子, 她抵挡不住来自外界的诱惑。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戏剧家莎士比亚说过“脆弱啊, 你的名字是女人!”[7]从中可以看出莎翁对女人的了解之深, 同时他也预测到在未来的世界里, 女人的本性还是如此, 这也是一个让人深思的问题。

曾树生同样有她的无奈, 她是受过新式教育的女人, 虽然她需要独立, 需要生活的激情, 但她在选择去兰州还是留下的时候, 也并不是那么的爽快, 她的心理也经过很大的矛盾斗争, 犹豫、彷徨、反复, 她要顾虑的也有很多, 她不能撒手不管, 她也不是那种狠心的女人, 从而这使她的选择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我在外面, 常常想到家里。”[5]这其实也反映了五四启蒙后的新女性非常尴尬的生存状态。她的所作所为, 也可以认为只是一种压抑状态下的个人发泄, 之所以不被别人认同, 是当时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控制下的人们的思想禁锢的表现。

曾树生的悲剧可以说是个人主义体现在她身上的悲剧, 文章结尾的时候她从兰州回来寻找她的家人, 已是“人去楼空巢别燕, 不知何处觅新坟”, 她一个人孤独的在街上行走, 那么的冷清, 那么的凄凉, 漫漫的寒夜她一个人该如何面对?她的人生悲剧值得我们去同情, 在同情中也看出她并不舍得她的家庭, 她的家人, 她还是一个善良的人, 迫于那个黑暗的时代, 她的人生际遇也被改变了。

结论

《寒夜》确实讲述的是一个充满悲剧性的故事, 是一曲感人肺腑的哀歌。我认为无论曾树生怎样选择, 她的人生都会是充满悲剧的。她如果不离开, 汪文宣还是会得病, 会伴着胜利的鞭炮声死去, 剩下曾树生他们孤儿寡母, 更加贫困, 这也是曾树生不能承担起来的责任, 说不定还会离开;她离开了, 必然注定还是一个人生活, 陈主任不可能一直喜欢那个慢慢失去青春的她, 一切都会改变, 她不可能永远顶着“花瓶”的头衔过活, 当她慢慢老去, 陈主任也会另觅新欢, 她后悔已来不及了。文章的结尾是“夜的确太冷了。她需要温暖。”[5]确实, 在那个时代, 那么冷的夜, 孤单的女人是凄凉的。

她的人生悲剧是时代和个人的性格共同产生的结果, 我们也无法挽回什么, 或许为她唱一曲挽歌能抚慰她受伤的心灵。巴金以此记录这个时代, 并与这个时代告别, 让我们去迎接一个新的时代的到来!

摘要:巴金先生的《寒夜》道出了抗战时期国统区没背景和地位的小知识分子的人生的悲凉。女主人公曾树生的人生选择值得我们探讨, 其人生选择的悲剧性不仅仅是她个人性格所导致, 时代影响也是巨大的, 因此可以称为是个人主义与时代的双重悲剧。个性解放始终是思想启蒙后历代女性所追求的目标。作为女性我们要完善自己, 提升自己, 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 从而追求真正的自由和解放。

关键词:寒夜,社会影响,家庭因素,个人主义,悲剧

参考文献

[1]陈思和.人格的发展—巴金传[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2:46.

[2]巴金研究丛书编委会.巴金研究论集[M].重庆:重庆出版社, 1988:1.

[3]朱栋霖.论曹禺的戏剧创作[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6:55.

[4]范智红.世变缘常———四十年代小说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2:11.

[5]巴金.寒夜[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3:1, 2, 57, 50, 103, 67, 98.

[6]李存光.巴金研究资料 (下卷) [M].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 1985:631.

悲观主义人生观 篇11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价值观 人生价值 贡献

人的一生要怎样活着才有意义?这不是每个人都想过的问题。也许有的人已经活了大半辈子了,还没有仔细思考过这个问题;也许有的人活了一生,也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也许有的人还很年轻,但已经在思考这个问题了。

一个人究竟要怎样活着才有意义,才不虚度此生?问题的答案很简单,实际上就是要用自己活着的时间,努力为社会多做贡献,尽最大努力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一、人生价值

要谈人生价值,首先必须从价值谈起。在哲学上,价值一般是指客体的属性和主体的需要之间的效用关系,即某一事物或对象(客体)对人们(主体)的需要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比如:水、面包等,能满足人饮食方面的需要;名人字画、自然美景等,能满足人们审美和陶冶情操的需要;书籍、音乐等,能满足人们学习和娱乐的需要。这些客观对象对主体的人具有一定的作用和意义,因此这些东西是有价值的,这就是所谓物的价值。而作为社会中的人,他的一生有没有价值呢?如果有,如何衡量人的价值?人又要怎样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先来看一个例子:

一位教授带领他的学生们到实验室,向他们展示了构成一个人身体的物质。这些东西装在一排贴着标签、排列整齐的密封瓶子里。教授说:“这是从前一个叫约翰·史密斯的人的全部物质。”学生们记下了玻璃瓶上的标签:

能够装满一只10加仑圆桶的水;可做7块肥皂的脂肪;可做9000支铅笔的碳;可做2000根火柴的磷;可做2个钉子的铁;够粉刷一个鸡窝的石灰;少量的镁和硫黄。

看完和记录完这些,学生们感到很困惑:人的价值是不是就是这些物质的总和?

当然不是!一个人是否有价值,价值的大小如何,并不在于“人本身”,而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人与社会的关系之中。也就是说,人不仅是作为个体而存在的,也是作为社会的一员而存在的。

那么,如何科学地理解人生价值呢?人生价值包括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人的社会价值,是指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体现了个人行为对社会和他人的意义;人的自我价值,是指社会对个人需要的尊重和满足,体现了社会对个体存在和个体对自身存在的意义。

因此,人生价值就是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人的一生要活得有意义和有价值,最重要的是个人对社会的贡献,这才是人生的真正价值所在。

二、人生的真正价值

人生价值用什么尺度来衡量?有没有评价它的客观标准呢?在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看来,人生价值的评价标准是客观的,评价一个人的人生价值,不是看他从社会、从他人那里得到了什么,而是看他为社会、为他人尽到了什么责任,做出了什么样的贡献。正如爱因斯坦所说:“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因此,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作为个体的人,既是一个单独的个体,这个个体有自己存在的独立的价值,可是最终,人生真正的价值还是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因为人总要生活在社会之中,不能离开社会而独立存在,这就是人的社会性。整个社会就是由一个个的人构成的。一个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取决于这个社会有一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而这些东西就是由一个个个体的人创造出来的。所以,生活在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应该承担起对社会的责任,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社会多做贡献。在人类社会已经进入史无前例、空前发展的今天,来谈“为社会做贡献”这样一个问题,可能很多人会觉得好笑,不过在笑过之后,请大家深思:如果没有前人对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的无私奉献,会有今天繁荣昌盛的景象吗?不难想象,这是不可能的!

说到贡献,也许有人又会把其想得太高不可攀了。生活在社会中的每一个人,到底有没有为在社会做贡献呢?说到这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有的人认为:我每天都在上班,我当然在为社会做出贡献啊!这些人,其实是一些把做贡献挂在嘴上的人,他们实际上也为社会做出了一定贡献。可是,这样的人往往不是真正全力以赴为社会做贡献,也许他们的所为仅仅是为了生活。这样的人在工作中是不会真正做到全力以赴的,就连尽力而为也难以做到。他们在平时的工作中极其会做表面工作,有领导在和没领导在完全是两回事;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出工不出力;要的比付出的多得多。可一旦说起自己的工作来,还特别会说自己有多能干,自己做了很多的贡献!这样的人生有意义吗?可以肯定地说,没有意义。

有的人认为:我没有为社会做什么贡献,我只是尽量把自己的工作做好而已。在这些人心里,他们认为为社会做贡献是一件很大的事,自己是不能胜任的,自己只是做了该做的工作罢了。这样的人其实是很谦虚的,往往是这样的人,才在真正为社会做贡献。尽管表面上看来,他们好像真的没有为社会做贡献,可是我们必须要明白: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所以他们在这个社会中所做的一切当然都是为社会而做的,只不过是贡献的大小不同而已。这类人在工作中总是兢兢业业,对于自己的工作,有领导在和没有领导在完全是一样的,而且他们在工作中不斤斤计较,甚至不计报酬,只求为了把工作做好。他们在工作过程中,实际上就是在为社会默默地做贡献,在努力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样的人生才是真正有意义的。可要做到这一点是很不容易的,一个人如果没有一定的境界,没有一定的高度,是做不到如此的。所以,贡献这事,在有的人看来是很容易做到的,而在有的人看来则是很难做到的,原因就在于此。歌德说:“你若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因此,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什么,而不是看他取得什么。

三、实现人生价值

职业价值观告诉我们,人活在世界上,应该对自己的职业目标有所追求和向往,努力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可是,人生价值的实现是需要一定条件的。

(一)客观条件

说到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有的人可能会认为自己的人生价值之所以没有实现是由于条件不成熟,总是去找一些客观原因来为自己开脱,这是不对的。

当然,在历史上,确实因当时客观条件的影响,有些人尽管很有抱负,可最终都没有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比如商鞅、屈原、岳飞等。也就是说,人生价值的实现确实要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此外,人生价值的实现还要受到一定社会生活环境因素的制约,比如会受到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工作环境等的制约。在这些客观环境中,人们应该学会趋利避害、扬长避短,在不能改变生活和工作环境的情况下,尽量学会适应和利用有益的环境,以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主观条件

人生价值的实现,更需要具备一定的主观条件。

1.全面提升个人素质

有人说:态度决定一切。在竞争激烈的今天,说“素质决定一切”也不为过。事实上,二十一世纪的竞争,就是人才素质的竞争。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全面提升个人素质就十分必要。

一个人的素质包括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如果要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就必须努力去从各个方面来提升自己的个人素质。大家都熟知的“木桶效应”很好地说明了这个问题。如果综合素质中的任一个方面欠缺,最终都将会使人生价值的实现受到一定的影响。可见,全面提升个人素质是相当重要的。在这里着重谈谈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两个方面。

道德素质是指一个人的道德品质。一个道德品质不高的人,只会损人利己或损人不利己,损害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他们是不会为国家和社会创造更多价值的;而一个道德沦丧的人,则会变成社会的祸害,丧失其社会价值,就更谈不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了。相反,一个有着良好道德品质的人,他就能积极工作,为社会尽到自己的责任,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

在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道德品质对成就一项工作或一项事业来说,其重要性不可低估。有企业家说:要想赢个两回三回,靠点智商就行;可要想一辈子赢,没有德商是不行的。作为企业来说,要想一辈子赢,这就要求企业中的人都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对于个人来说,也是一样的,如果要想在自己的工作中做出成绩,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也需要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

心理素质是指一个人的情感、意志等心理状况。如果一个人在心理上存在问题,比如沮丧、焦虑、失意、恐惧、抑郁寡欢等,那么这个人的工作肯定会受到影响,这样的人往往对生活没有信心,对工作不积极,实现人生价值当然就会成为空谈。所以,人们应该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即要有积极的心态、健康的心理,要自信乐观、坚持不懈、无私奉献。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要有自觉、科学的选择意识

人的一生会面临很多选择,在面对每一次选择的时候,都一定要慎重,在诸多的选择面前,要学会科学地选择。因为每一次选择,都会决定或影响人们今后三年或许更长时间甚至一生的生活和工作。

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三个人要被关进监狱三年,监狱长满足他们每人一个要求。美国人爱抽雪茄,要了三箱雪茄。法国人最浪漫,要一个美丽的女子相伴。而犹太人则要了一部能与外界沟通的电话。三年过后,第一个冲出来的是美国人,嘴里、鼻孔里塞满了雪茄,大喊:“给我火,给我火!”原来三年前他忘了要火了。接着出来的是法国人,只见他手里抱着一个小孩子,美丽女子手里牵着一个小孩子,肚子里还怀着第三个。最后出来的是犹太人,他紧紧握住监狱长的手说:“这三年来我每天与外界联系,我的生意不但没有停顿,反而增长了200%,为了表示感谢,我送你一辆劳施莱斯!”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样的选择决定什么样的生活。今天的生活是由三年前人们的选择决定的,而今天的抉择将决定三年后的生活。因此,在进行选择时,要了解最新的信息、最新的形势,从而更好地创造自己的将来,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爱因斯坦说:“不管时代的潮流和社会的风尚怎样,人总可以凭着自己高贵的品质,超脱时代和社会,走自己正确的道路。”如今,大家都为了丰盈的物质生活而不断奔波、追逐、竞争;但是,也还有不少人,他们不追求这些物质的东西,他们追求更高尚的人生价值,他们追求对这个社会的贡献,以求得到内心的自由和安宁——这才是最了不起的追求!

总之,马克思主义价值观要求人们:要以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为主体,以在全世界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理想目标,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价值取向,以集体主义为核心。这个要求是高大了些,可是仔细思量不难发现,其实,只要人们在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努力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不就是在以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来要求自己了吗?不就是在以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来正确看待人生的意义了吗?所以,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活着的意义,不是向社会索取,而是要不断地为社会做贡献。

悲观主义人生观 篇12

中年发福的美国家庭主妇艾夫琳已经很久没有和丈夫爱德体验过充满激情和浪漫的幸福生活了, 爱德整日回家的第一件事便是吃着油炸鸡腿看棒球赛, 甚至顾不上与艾夫琳共同坐在同一张桌子上吃饭。在这样一日复一日无聊乏味的日子里, 艾夫琳在老人院结识了老人妮妮, 听她讲述了一个半个世纪前的友情故事。卓玉芝从小生活在嘲笑和异样眼光之中, 只有哥哥巴迪开导她, 帮助她, 是她最爱的人。但是, 巴迪却意外地死在了火车车轮之下。

在半个世纪前的故事里, 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完全不同与以往好莱坞电影中的世界, 一个女性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 男性角色被弱化了, 巴迪是最完美的男人形象, 却在影片的一开始就意外去世。露芙的儿子小巴迪也在影片后半段失去了半只胳膊, 成了独臂人。卓玉芝一家的父亲角色从始至终未出现, 卓玉芝的追求者乔格迪面对卓玉芝的拒绝无可奈何, 也是在酒吧俱乐部混日子的形象, 唯一一个具有完整男性特征的露芙的丈夫法兰是一个家庭暴力的反面形象。在以往的好莱坞电影中, 女性处于弱势的、被动的角色位置, 当危机和困境来临, 她们往往充当着那个美丽而无助的被保护者。一旦落入敌人的手中, 她们是能哭泣反抗, 却没有机会自救, 总是等待着白马王子的出现, 出演英雄救美的老桥段。无论是出女还是妖女, 都是作为男人附属品和衬托的女性形象。但在《油炸绿番茄》中, 男女的地方对换, 女性称为行动的发出者, 占据着主动的地位。男性角色成为衬托, 显得不完整或不完美, 处于劣势。如面对3k党, 大佐治被抓, 第一个冲出去的人是玉芝;面对法兰的家庭暴力, 勇敢地出手相救的是玉芝, 单薄的身体死死抱住法兰的脖子, 拼尽全力与她抗争, 而在这一场斗争中, 玉芝和露芙是最后的胜利者。因此在人物的塑造上, 玉芝和露芙的形象都是超越以往的, 玉芝是一个叛逆的、敢于反抗的、我行我素的、趋于中性化的女性形象, 而露芙表面看起来优雅软弱, 其实却是坚强独立的。

玉芝和露芙的友情故事是最感人最特别的。有人说, 每一个女人的心底都有同性恋情结。玉芝和露芙之间的感情, 是超越友情, 但区别于爱情的特殊情感, 她们是对方生活、情感上的依靠, 是灵魂的伴侣。她们互相影响着对方, 两个人都和对方越来越像, 成为另一个自己。露芙曾祈求发现自己脸上淤青的玉芝赶快离开房子, 对法兰的暴力只有懦弱隐忍, 直到后来哭着说, “我感谢主, 让我拥有巴迪, 我记得, 法兰打我时, 我也感谢主给我力量忍受, 我还记得, 母亲在世时, 她在吐血, 求我让她解脱, 我也感谢主让她活着, 看着祈求我的母亲, 我只会祈祷。你不在时, 我一直抱着巴迪, 我在想, 如果法兰那个混蛋敢抢我的孩子, 我不会祈祷, 我会拧断他的脖子。”露芙在玉芝的影响下渐渐突破自己, 勇敢地反抗压抑的生活, 挣脱法兰的魔爪。而玉芝从小的叛逆让她不相信一切, 包括宗教。教堂和牧师使她不断攻击的对象, 甚至出口骂牧师是“毒蛇”。但在露芙温柔的感化下, 她渐渐懂得向生活妥协, 怀抱着一颗感恩之心。

伴随着老人对过去故事的讲述, 倾听者艾夫琳也在逐渐改变着自己。从一个一味向丈夫妥协, 向生活妥协的家庭妇女, 逐渐找回自我, 关注自己, 在妮妮的鼓励下, 打开心扉勇敢地、积极地面对生活。当她脚踩油门, 高喊着“特万达”撞向红色汽车时, 便是她再也不愿沉默, 自我意识觉醒之时。从那一刻她开始健身, 开始将生活的重心转向自己, 生活由围着丈夫爱德公转变为围绕自己自转。

另外, 在影片的叙事结构上, 也是有其独特的套层结构。在现实和过去之间不断地转换, 双线索交叉行进, 并且以自然连贯的方式转场, 在不同时空之间穿梭。除了以相同颜色、相同场景的技术转换之外, 在内容上也有所衔接。例如艾夫琳第一次释放自己在超市外撞车, 便是衔接在玉芝与法兰大打出手, 接走露芙之时。过去的故事经由老人讲述之口, 也更加具有说服力。因此这样的套层结构很好地将两条线索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展现出来。

上一篇:地理标志法律保护管理论文下一篇:缸体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