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

2024-09-27

中国区域(共12篇)

中国区域 篇1

科技投入, 是指投入到科技活动中的一切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 也称为科技资源;科技投入是支持开展科技活动的投入, 也是生产性的投入。随着经济的发展, 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越来越重要。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综合环境状况, 形成了东、中、西三个梯级经济区域。从已有的研究来看, 对于不同地区, 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存在一定的差异, 原因在于各个地区的科技发展水平不同[1]。虽然我国科技投入的水平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差距, 但是考察科技投入与东、中、西部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 找到形成这种梯级经济区域的一些原因仍有重要的经济意义。

1 我国科技投入现状

从改革开放后,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科教事业有了很大的进步, 国家对科技发展的投入也有了很大的程度的增长。

数据来源:中国国家科技部。

从表1中可以直观的看到, 科技经费在绝对量与相对量上增长幅度很快。国家在财政拨款从2000年的575.6亿元增加到了2010年的4114.4亿元。10年增长了5.4倍。科技经费支出在GDP中的比重也已经从2000年的0.9%增加到了了2010年的1.75%。但是从相对投入量来看, 与发达国家的5%的平均水平相比, 还比较低。

改革开放后, 东部由于地缘优势, 率先引进国外先进科学技术, 加之高校及研究机构的增加与快速发展, 科技水平迅速提高, 经济的增长速度也越来越快。扩散效应下与东部相邻的中部地区首先得益, 而西部由于交通通信及发展历史等各种原因, 科技水平发展速度最慢, 社会经济水平相对落后, 形成了全国角度下, 以东部为中心的科技“增长极”。与之对应, 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也出现东中西三个梯级经济区域。科技的投入水平与这种梯级经济区域的形成关系如何?

2 东、中、西部的科技投入现状及计量分析

2.1 统计分析

对科技投入的产出效率有很多中测度方法, 20世纪30年代美国著名数学家柯布 (C.W.Cobb) 和经济学家道格拉斯 (P.H.Douglass) 共同研究了产出与投入的关系, 并用数学函数描述了这种关系, 得出C—D型生产函数:Y=AKαLβ。式中Y为产出, K为资本, L为劳动力;参数α和β分别为产出对资本和劳动力的弹性;A为技术进步参数。用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可以计算出某一时刻的技术水平, 并由此计算出技术进步对新增产值的贡献, 或技术进步对新增劳动生产率的贡献, 但不能直接计算出技术进步对产值增长速度的贡献。

本文选用新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法, 公式为Y=AKαLβEλet, 即在原有的生产函数加入科技投入变量E。et表示除K、L、E之外的影响因素。为了能够有参考地衡量科技投入的影响, 本文添加了从2000年到2010年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就业人数, 即K和L。

以Y=AKαLβEλet为模型, Y表示GDP, K表示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L表示就业人数, E表示科技经费投入, 对东部、中部和西部的数据分别进行计量分析。

2.2 序列相关性检验——相关图和Q统计量

实际中, 扰动项的序列相关性往往是模型中遗漏了重要的解释变量, 或者是由于模型函数形式设定有误引起的, 因而有必要对模型进行序列相关检验。

本文采用的是由2000年到2010年各个省市计算得到的时间序列数据, 为了消除异方差影响, 分别对变量GDP、K、L、E取自然对数, 得到新的变量lnGDP、lnK、lnL、lnE。首先对变量的序列相关进行检验, 通过观察自相关和偏相关系数及对应于高阶序列相关的Ljung-Box Q统计量来判断是否存在序列相关。通过残差不存在序列相关, 各阶滞后的自相关和偏相关值都接近于零, 并且Q统计量的P值比较大, 否则, 拒绝原假设, 即认为存在序列相关。检验结果如图1、图2、图3所示。

从结果可以看到, 东、中、西部数据并不存在序列相关。

2.3 协整检验

从协整理论的思想来看, 自变量和因变量之前存在协整关系, 也就是说因变量能被自变量的线性组合所解释, 两者之间存在稳定的均衡关系, 因变量不能被自变量所解释的部分构成一个残差序列, 这个残差序列应该是平稳的。因而检验一组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等价于检验回归方程的残差序列是否是一个平稳序列[2]。

协整检验从检验对象上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基于回归系数的协整检验, 另一种是基于回归残差的协整检验。本文采用ADF检验来判断残差序列是否平稳来判断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

注:*表示未经差分的统计量, 残差序列非平稳;**表示经过2阶差分后的各个统计量, 此时残差序列达到平稳。

从表2可以看到, 初始的线性组合的残差序列是非平稳的, 经过二阶差分, 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都是平稳的。

2.4 回归结果

通过检验, 数据不存在序列相关, 二阶差分后残差序列是平稳的, 将差分后的数据运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多元回归得到如表3的变量统计指标:

注:在二阶差分下, 观察值为9个, 显著性水平为5%。

计量分析结果可以看到, R2值很高, 相关性很好。统计值的T检验在5%的水平下显著, 也就是说, 参考了固定资产投资和就业人数的科技经费投入对GDP的增长有着显著的影响。

表3中可以看到, 东部K值较小, 而L和E值相对较大, 分析现实的因素应该是, 在东部地区, 资本投资相对GDP的增长相对过剩, 而科技的高投入培养了高素质就业人才, 从而使得科技投入的作用得以发挥, 即劳动力和科技对经济增长起着明显的促进作用。

中部L相对东西部来说很大, 并且K和E小于零且E值很小, 可以解释为中部地区劳动力过剩严重, 而且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明显, 从索洛经济增长模型的角度可以解释为资本的增长严重少于人口的增长, 小幅的技术进步又不能带来劳动与资本更高效的结合, 从而形成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缺位。

西部E值为负且绝对值较大, 说明西部地区投入培养的高科技人才存在大量的外流, 以及科技投入所带来的产出向中东部的转移, 是影响E值为负的主要原因。

从计量分析的结果中考察E值, 即科技投入, 可以直接比较出东中西部在科技投入的效益上存在很大差异。东部的E值高达 0.366736, 而中部与西部都为负值, 结果最令人深思。在科技投入对西部经济增长的直接作用方面, 存在中西部科技投入所带来的产出向东部的转移现象, 如东部的科技型公司受西部大开发等优惠政策的吸引在中西部设立子公司, 而子公司的产出市场主要仍在东部及世界, 但其科技经费的投入是发生在中西部地区。

综合来看, 我国东、中、西三个梯级经济区域的资本都处于相对紧缺状态, 经济的增长因素仍主要靠劳动力的贡献, 而科技投入水平和效率低很难形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体现在直接和间接两方面:直接作业即是科技投入直接转化为科技成果产出, 也就是此方面对西部的效果为负;间接作用体现在对社会生产率的促进上, 此作用不论任何地区都是积极的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科技投入是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活动的物质基础, 科技投入的最终效果常常体现在经济增长上。因此, 在研究和规划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问题时, 我们不能轻视更不能忽视科技投入的因素。我国的科技总体发展水平已经达到一个相当的高度, 但是客观存在的区域间科技投入发展不平衡已经成为总体科技水平进一步发展及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严重阻碍。

虽然东部地区的科技投入在全国处于较高水平, 但是与其他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据2005年《世界科技发展报告》统计, 科技支出占GDP的比重, 世界平均水平为4.8%, 发达国家在5%以上, 美国科技投入占GDP的5.7%, OECD国家该指标也达到了4.5%的平均水平, 韩国、加拿大等国家超过了4%。在发展中国家, 科技支出占GDP的比重平均水平也有3%, [3]而我国科技支出到2010年占GDP的比重仅为1.75%, 可见我国的科技投入水平与国外相差较大。而对中西部地区来说, 科技投入说带来的效益甚微, 经济的增长的贡献主要依靠资本或劳动力, 尤其是西部, 科技的投入水平和产出水平都很低。

东、中、西部的科技的规模效益和科技投入的规模效率都处于递增阶段, 因此政府和企业都应当加大科技研发的投入力度, 以获得规模收益递增的经济效益;西部地区的区位劣势给科技投入效率造成了巨大损失, [4]因此, 改善当地基础设施建设、文化教育等水平应是当务之急, 只有这样, 才能实现我国地区科技与经济的均衡发展。对于政府在区域科技政策的制定策略上, 应该考虑以下两点。

3.1 针对东中西部科技量的差异方面

政府财政对科技投入的拨款应该保持与GDP水平的相应增长, 增加科技经费在GDP的比重, 同时鼓励地方政府加大对科技的投入, 发挥地方政府对区域科技发展的主导作用。对中西部地区的科技投入, 中央财政上给予一定的倾斜支持, 以期在绝对量与相对量上缩小差距, 同时也能促进中西部经济的发展。对企业的科技投入上提供支持和一定的优惠政策, 促进企业的科技投入逐步发展成为科技投入的主要力量。

3.2 针对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贡献度的差异方面

在市场经济下, 企业成为经济增长的关键, 对于科技投入的效率提高同样也是。可以建立政府科技资金投入到企业运行的模式, 或加大政府、高校与企业合作的方式进行科研项目, 以提高科技经费的产出效益。对于企业资金不足但具有发展前景的企业项目, 政府可以提供一定的援助。同时对中西部科技投入应将其集中于应用领域, 加快科技投入转化为现实的科技产出的速度, 从而缩小在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贡献效率上的差距。

摘要:随着后知识经济时代的快速发展, 各个国家和地区为了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和经济的持续发展, 都在努力加大科技的投入力度, 把增加科技投入作为提高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战略举措。发达国家高水平的科技投入也带来高水平的社会福利和经济增长。我国科技投入逐年上升, 但其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并不明显, 区域差别十分显著。探讨这种差异的原因, 对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非常必要。

关键词:科技投入,新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区域差异

参考文献

[1]易卫华.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基于香港的实证研究[J].特区经济, 2011 (11) .

[2]高铁梅.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EVIEWS应用及实例[M].2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

[3]江蕾, 安慧霞, 朱华.中国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实际测度[J].自然辩证法通讯, 2007 (5) :171.

[4]张前荣.基于DEA模型的区域科技投入相对效率的实证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2009 (3) :1.

中国区域 篇2

1.南方地区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

2.港澳的经贸特点,珠江三角洲的外向型经济。

3.台湾省的自然特征及经济发展。

4.长江沿江地带的工业分布,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治理与保护。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提示:从地形、气候、河流等)和人文环境(提示:从农业、生活习惯、传统交通工具、民居等)。

2.港澳的经贸特点;珠江三角洲对外开放的有利因素,外向型经济及发展模式。

3.西双版纳的旅游资源;台湾省的树种丰富的原因,台湾的经济类型及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

4.长江沿江地带的工业分布,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治理与保护。

三、展示交流

四、巩固练评,拓展提高

(一)单项选择题

1.“五.一”期间,小明从广州乘火车到北京,沿途可能看到的是( )

A.沿途的粮食作物都是水稻 B.广东很多地方种苹果树

C.河北山区多,到处是梯田 D.北京郊区农民正在收获西瓜、香蕉

2.上海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对长江三角洲及至全国都有很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下列属于上海优势条件的是:①重要的科技教育中心 ②全国铁路交通中心 ③重要的金融中心④重工业基地⑤商业中心⑥全国政治中心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②④⑥

读我国某地景观图,完3~4题。

甲 乙 丙

3.以上三幅图反映的地区是( )

A.北京 B.乌鲁木齐

C.西双版纳 D.台湾

4.与图甲中的`建筑形式相适应的气候是( )

A.气候干旱 B.高温潮湿

C.温暖湿润 D.寒冷干燥

5.上海宝山发展钢铁工业的最主要条件是( )

A.煤铁资源丰富 B.气候条件优越

C.农业发达 D.便利的海运和广阔的钢铁消费市场

20xx年12月15日中国大陆与台湾实现了海运直航、空运直航和直接通邮,这标志着两岸“三通”基本实现,两岸关系从此迎来崭新局面。读台湾岛图回答下列问题:

6.20xx年12月17日中午,福建超大现代农业集团采

购了5个货柜共108吨台湾水果。下列水果,不是产于

台湾的是 ( )

A.香蕉 B.柳丁 C.苹果 D.菠萝

7.台湾岛上的河流具有短小流急、水力丰富的特点,与这一特点无关的是 ( )

A.岛屿面积狭小 B.地形以山地为主 C.降水丰富 D.森林覆盖率高

(二)综合题

8.右图是我国南方和东南亚局部图,完成以下各问题:

(1)图中字母A、B、C表示我国的三个地区。珠江三角洲是 ,沪宁杭是 ,西双版纳是 。其中为省内区域的有 。

(2)A地区发展工业的不足之处是缺乏 资源。

(3)港澳地区和珠三角地区地域分工合作的模式是“ ”。

(4)穿越C区的一条国际性大河是 河,C区的经济支柱是 业。

(5)台湾多地震的原因是_________ _________ 。

9.读我国部分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A河流的名称是__________,该河发源于________山脉,B处是该河流上已建成的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_________。

(2)上海市某中学生要乘火车到贵州旅游,请你写出他所经过的铁路干线名称_______________。

(3)20xx年12月26日京广高铁正式运营,北京到广州运行时间缩短到8小时以内,京广高铁大致位于图中①②③④铁路中的_________(填数字代号)。

中国区域经济二元结构 篇3

【关键词】经济总规模;经济结构;产业结构

金融发展水平的区际差异从根本上讲是由经济状态的区际差异造成的。不同的经济状态给金融成长所提供的成长条件和成长区间是截然不同的。改革开放以后,区域经济运行的非均衡打破了区域金融发展的均衡状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导致了金融资源的供给与需求空间分布上的不均衡,这种供求不均衡使得区域金融运行的二元结构特征开始显现。

下面从经济总规模、经济结构等方面对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进行说明。

1.经济总规模的区域差异

如下表所示,中国各区域经济发展总体水平的差异是显著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全融发展水平,金融发展根源于经济运行与发展过程对资金融通的内在需求。中国各区域在经济发展总量规模的差距,决定了不同区域金融服务供给和金融服务需求数量与结构上的差距。见表1:

2.經济结构的区域差异

经济结构的状况决定着金融结构的状况,在金融制度的经济决定因素中,社会经济体制的性质状况和结构安排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特定社会经济体制的性质状况和结构安排不仅从根本上制约和决定着金融交易的方式、范围和规模,而且直接体现在金融制度的结构安排中。

2.1 产业结构比较

中国各地区经济成长水平的总体差异决定了不同地区处在不同的经济成长阶段,而经济成长阶段差异又使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产业结构特征。虽然各地区在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进步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比较以及各地区就业结构的比较来看,在工业化水平及服务业的发展水平等方面,各区域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见表2:

2.2 经济对外开放度比较

经济改革与经济对外开放相辅相成,互为促进。中国各区域经济改革推进程度上的差异,在一定意义上导致了各区域经济对外开放程度的差异。各区域经济对外开放程度的差异,首先直接决定了各区域金融对外开放程度的差异,致使各地区利用国外金融资源发展地区经济、带动地区金融成长的能力存在显著差异。见表3、4: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源于中国经济转轨时期特有制度变迁模式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是显著存在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造成了区域金融发展环境的显著差异,经济发展环境的不同,必然造成不同区域在金融需求水平、金融供给能力及需求与供给良性互动等方面存在差异,由此可见,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是导致区域金融发展水平显著差异的根本原因。

注释:

①东部地区: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山东、北京、天津、海南。中部地区:安徽、湖南、湖北、江西、河南、河北、山西。西部地区: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重庆、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宁夏、内蒙古自治区、广西。东北地区:辽宁、黑龙江、吉林。以下类同,但第三节实证部分由于相关数据的搜集问题等因素,我们还是采用普遍认同的东中西三个地区进行实证分析。

参考文献

[1]张企元.区域差距与区域金融调控[J].金融研究,2006,3.

[2]滕建州,梁琪.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吗?—基于时序列的随机收敛和收敛研究[J].管理世界,2006,12.

[3]雷蒙德.W.戈德史密斯.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打造中国南方区域物流中心 篇4

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一份《新港口计划》中曾经写道,湛江“得天独厚,地理环境居我国海岸线最南端,与海南岛隔海对峙,遥作屏障,海港深阔,堪与香港、越南争短长,无论军事、商业、运输,均有其相当价值。时人高瞻远瞩,辟作商海港连接铁路,贯通内地,其吐纳腹地,深达粤、桂、滇、黔、川、甘、陕等。”

当时政府曾计划建设由广东湛江为起点,经广西柳州通四川重庆出甘肃兰州到新疆伊犁的“马歇尔铁路线”,使湛江成为我国大西南、大西北的出海口。专稿论述:“有了马歇尔铁路线,那时的湛江,不唯是纯粹我国商港,而将是国际的军事、经济、交通中心。”这一庞大的计划,由于种种客观和历史原因,后来虽然没有实施,但从这一计划的制订和设计,可以看到湛江地理位置之重要、港口条件之优越、经济腹地之广阔。

二、湛江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广阔的经济腹地

湛江不仅建港条件优越,还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广阔的经济腹地。

1. 独特的区位优势

区位方面,湛江三面环海,海岸线长达1556公里,湛江拥有万吨级至5万吨级泊位29个,另有中国大陆最大的30万吨级原油码头、华南第一的20万吨级铁矿石码头和华南最深航道,与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直接通航。

湛江东出南海,西临北部湾,南隔琼州海峡与海南岛相望,北靠大西南。居粤、桂、琼三省交汇点,是海南岛通往大陆的唯一陆路通道和必经之地。湛江在国际上,地处东亚和东南亚这两个当今世界经济增长较快的经济板块之间;在国内,是大西南与国际联系的出海通道,是沟通我国东部、西部的桥梁。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启动后,湛江港的区位优势将进一步加强。

湛江处于太平洋与印度洋的航运要冲,是中国大陆通往东南亚、南亚、西亚、非洲、欧洲、南美洲、大洋洲距离最近的深水海港。因此,湛江有潜力发展成为中国内地与世界市场之间的最重要物流通道。

2. 广阔的经济腹地

腹地方面,湛江以大西南、华南、中南为主要经济腹地。湛江海、陆、空及地下输油管道运输发达,内联“三南”,外通“五洲”。尤其渝湛高速公路全线通车后,湛江与拥有260万平方公里、超过2.5亿人口的大西南联系更为便捷。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为湛江经济第二次腾飞提供了契机。洛湛铁路南北大通道的开通,利用湛江的港口条件,通过发展海铁联运和海陆直运,湛江把物流的腹地从华南沿海进一步深入扩大到中南、西南各地。近年来,每年经湛江港进口的石油、铁矿石及粮食、化肥均占全国同类商品进口总量的十分之一。

湛江不仅能成为中国国内商品,特别是大西南地区的商品的出海口,而且也能够成为海外商品和劳务进入国内市场的登陆点。湛江位于太平洋西岸,亚洲大陆东岸,界于新、马、泰和粤、港、澳两个经济圈之间,在东南亚和亚太经济圈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中东石油经过马六甲海峡进入中国,距离最近的港口是湛江港;澳大利亚以及巴西的铁矿石等进入中国最近的港口仍是湛江。湛江将成为泛珠三角矿石、化肥、油品的集散地以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海上桥头堡,湛江港成为华南乃至东南亚最大的石油、铁矿石、粮食和化肥等大宗货物集散地、中转地和贸易中心。湛江的定位是打造区域性重石化基地和大型物流平台。

湛江在整个亚太经济圈枢纽位置的地缘、海缘优势,使湛江成为中国东、中、西部与东盟海洋运输的重要节点和中转贸易中心。

三、国家规划中的铁路网、公路网、港口骨架

国家规划中的以高速公路为主的公路网骨架—“五纵七横”中,有“二纵”在湛江经过:同江—上海—广州—湛江—三亚;重庆—贵阳—南宁—湛江。

国家规划中的铁路发展主通道—“八纵八横”中,有“二纵一横”在湛江交汇:“东部沿海通道”(沈阳—大连—烟台—上海—杭州—厦门—广州—湛江);“大湛通道”(大同—太原—焦作—洛阳—石门—永州—梧州—湛江);“西南出海通道”(昆明—南宁—黎塘—湛江、成都—重庆—贵阳—柳州—湛江)。

湛江港是新中国第一个自己设计和建造的现代化深水大港。湛江港是国家重点建设的八大外贸枢纽港口之一,是中国的“南方大港”,可辟为年吞吐量1.5亿吨以上的国际大港。

四、湛江运输网络主要由港口群、铁路网、公路网、航空网、管道网构成

1. 港口群

湛江港是新中国第一个自己设计和建造的现代化深水大港。1955年7月4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4次会议通过《关于建设湛江港的决定》。1956年5月1日湛江港投入使用。1974年7月11日,全国第一个5万吨级油码头在湛江建成并交付使用。湛江港面向太平洋,背靠大西南,自1956年开港以来,经过50年的建设与发展,已成为我国华南、西南和中南地区共用的重要外贸口岸及海洋运输的主枢纽港,是中国沿海十大港口之一。整个湛江港区水深港阔,具有天然的深水航道,适宜建设深水码头,容易形成规模经营,是世界上少有的现代化深水良港,可辟为年吞吐量1.5亿吨以上的国际大港,目前正朝着多层次、多形式、多功能的综合性国际贸易港口的方向发展。

湛江面对广阔的南海,拥有1556公里的海岸线,约占广东省海岸线总长的五分之二,占中国海岸线总长的十分之一,发展空间巨大。湛江港内港岸线长241公里,为世界第一大港鹿特丹的3倍,其中有适于建深水港的海岸线97公里,水深26米至40米的深水岸线6.5公里,可建30万吨货运码头和50万吨级油码头。湛江港拥有30万吨级码头3个,20万吨级码头1个,15万吨级码头1个;7至10万吨级码头9个,5万吨以下码头一批,码头的结构会更加合理,功能更齐全,亿吨大港的能力格局初步形成。

湛江港建成了石油、矿石、煤炭、化肥、粮食、木材、集装箱等专业化泊位和专业化设施,特别是相继建成了我国最大的30万吨级陆岸油码头、亚洲人工开挖最深的25万吨级航道和华南地区规模最大、专业化程度最高的20万吨级铁矿石码头,湛江港发展成为华南地区通航条件最好的港口,对中西部地区的辐射作用不断加强,水路中转业务覆盖到东南沿海地区。近年来,每年经湛江港进口的石油、铁矿石及粮食、化肥均占全国同类商品进口总量的十分之一。

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契机,以互利互惠互补为原则,实施腹地战略,推进湛江港口与大西南铁路、高速公路沿线腹地的共同开发、共同建设,与周边港口和腹地城市建立长期伙伴关系,争取更广阔的经济腹地。要积极实施外拓东盟的战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启动后,区域内的商品和货物的流动成倍增加,湛江港是我国大陆通向东南亚航程最短的港口,也是西南地区货物进出口的主通道,湛江需要努力搭建好港口物流和商贸平台。

“十一五”期湛江将投资超100亿元,重点建设10项港口码头、航道工程,包括续建雷州流沙港货运码头,新建湛江港宝满集装箱码头一期工程、散装化肥码头、通用散货码头、成品油码头,在原有25万吨级深水航道的基础上继续疏浚至30万吨级,建设湛江钢铁基地铁矿石码头、煤码头,东海岛中石化储备油库接卸码头,徐闻10万吨级油码头和海安新港码头一期工程等。2008年超1亿吨,“十一五”期末达到1.3亿吨,力争达到1.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00万标箱,真正确立南方大港和大西南出海主通道的地位。到2010年,建成层次分明、布局合理、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以湛江港为中心、环雷州半岛港口群,初具区域性中心大港规模,成为全球海洋运输和贸易网络中的一个重要节点,向我国西南沿海和环北部湾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奋进。逐步完善和提升湛江主枢纽港的功能,通过竞争发展使港江港口成为华南乃至东南亚最大的石油、铁矿石、粮食和化肥等大宗货物集散地、中转地和贸易中心。至“十一五”期末,湛江新增生产性泊位42个,新增泊位吞吐能力1.35亿吨,建成南方大港。

2. 铁路网

1997年,国家铁路枢纽站湛江火车站新站投入使用,规模列粤西第一、广东第三。未来的湛江,将是我国的南方铁路枢纽。湛江铁路网络建设,需要突出四大干线:

(1)南向:粤海大通道

由广东湛江通往海南特区的铁路,1998年4月20日正式动工,现已投入营运。粤海铁路通道北起广东省湛江市,在海安火车轮渡站跨越琼州海峡至海南省海口市,再沿海南西部到达三亚市,全长542.6公里,设计通过能力1000万吨/年。粤海铁路通道,对湛江、海南物流具有重要意义。湛江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海南同中国大陆联络的咽喉枢纽的地位,具有不可替代的区位优势。

(2)西向:黎湛复线

黎湛铁路1954年9月25日正式动工,1955年黎湛铁路全线建成通车,全长315.8公里。黎湛复线在湛江交通运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西经南昆线(广西南宁—云南昆明)、焦柳线(广西柳州—河南焦作)、黔桂线(广西柳州—贵州贵阳)等铁路连接大西南腹地,对湛江的经济腹地的延伸,具有重要的作用。使湛江与拥有260万平方公里、超过2.5亿人口的大西南联系更为便捷。1999年8月18日黎塘至河唇段复线工程全线投入营运,年运力可达2000万吨,对于加快大西南出海通道的建设,加强沿海与内陆腹地的经济联系,促进粤西和大西南发展有重大意义。

(3)北向:洛湛铁路

洛湛铁路是未来大湛南北通道(山西大同—广东湛江)的组成部分。正在建设中的洛湛铁路,其大致走向是:河南洛阳—湖北荆州—湖南石门—湖南永州—广西梧州—广东湛江。洛湛铁路的修建,将开通一条南北走向的由华南地区辐射和牵动中西部地区的南北大通道,为湛江打造中国南方物流中心,增加更为强劲的动力。

(4)东向:广湛铁路

广湛铁路是湛江联系广州及珠江三角洲的通道,使湛江真正成为广东发达地区联系广西、海南及大西南的结合部,成为三省区之间的交通运输枢纽。1959年,河茂铁路(湛江河唇—广东茂名)建成通车。1990年三茂铁路(广东三水—茂名)修通,全长322公里,与广佛线、河茂线联结一体,至此,湛江至广州的广湛铁路连成一线,使湛江能更方便地承接珠三角及港、澳、台等东南沿海发达地区产业的转移。

3. 公路网

湛江的公路网建设,正日新月异,蓬勃发展。目前,湛江公路运输网的主骨架主要由两条国道和三条高速公路构成。

承东启西:国道325线(广东广州—广西南宁)

国道325线虽然在广东湛江境内只有70公里,但它是广东、广西、海南三省货物运输的主要通道。

纵贯南北:国道207线(内蒙古锡林浩特—广东湛江海安)

纵贯湛江南北的207国道,是湛江的交通动脉,它是海南省汽客渡通往大陆的必经之路,也是海南、广东与中南地区、华北地区等内陆北方地区的主要通道。

高速公路网:广湛高速、渝湛高速、湛徐高速

2000年底广湛高速公路湛江段建成通车,它是国家计划2010年完成的“两纵两横”公路主骨架的一部分,是粤西与珠三角经济联系的重要通道。

渝湛高速公路,由大西南的重庆为起点,经贵阳、柳州、南宁,最后到达终点广东湛江,渝湛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为大西南的物流发展提供了旺盛的市场需求和新的发展空间,同时也为湛江打造和建设现代物流中心提供腾飞的翅膀。

湛徐高速公路,由湛江市至湛江徐闻县海安,在琼州海峡与海南高速公路对接。它的开通将对加速海南货物北运提供了契机。

广湛高速公路、渝湛高速公路、湛徐高速公路三大高速公路干线贯通后,湛江与海南、珠江三角洲、广西及大西南经济腹地的公路网相连接,将进一步加强湛江与这些地区的经济联系,有利于湛江经济腹地的进一步拓展。

4. 航空网

1952年湛江民航机场首次恢复通航,开通湛江至广州航线。1984年,湛江民航机场第三次扩建,能降737等大型客机。1997年第四次扩建后,湛江民航机场可日夜起降波音757等大型客机。现有航线20余条,可与广州、北京、香港、汕头、成都、海口、三亚、长沙、重庆、昆明、贵阳、武汉、深圳、上海等大中城市通航。

5. 管道网

1980年10月1日,湛江至茂名输油管道全线建成投入使用。全线长115公里,年输油能力500至1000万吨,长度居全国第5位。

2004年,中国石化投资30亿元铺设珠三角成品油管道。历时两年,即将投油。该输油管道以湛江为起点,以茂名为枢纽,以深圳为终点。全长1135公里,覆盖阳江、江门、肇庆、佛山、中山、珠海、广州、东莞等八大城市,设计能力为每年输油950万吨。这将是由湛江海港为起点的横贯广东的能源大动脉。目前,广东省的油品主要靠海运,而海运受天气、航班等因素影响较大,远没有管道运输方便、快捷和安全。

珠三角的管道网还将以湛江和茂名为连接点,与2005年底投入使用的西南成品油管道相连接,届时,将形成一条长约3000公里的“蓝色大动脉”。广西、贵州、云南、四川等地的成品油,可通过管道经湛江、茂名源源不断地抵达珠三角腹地,缓解珠三角油荒。

五、发挥湛江运输网络优势,打造未来的中国南方区域物流中心

21世纪物流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物流产业的发展和壮大,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优化资源配置、促进改革和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湛江认清自己独特的区位优势、广阔的经济腹地,充分发挥湛江的交通运输网络优势,发展大港口、大工业、大物流,成为承东启西、通南贯北的运输大枢纽。

湛江拥有发达的海、陆、空和管道运输立体交通网络,港口是湛江最重要的优势资源,湛江港拥有中国第一座30万吨级原油码头、20万吨级现代化铁矿石码头和华南沿海最深的航道,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航。海运是国际物流运输中最普遍的方式,特别是远洋运输是国际物流的重要手段。

中国区域旅游发展报告 篇5

报告显示,我国区域旅游发展仍不均衡,潜在出游力依然呈现“东中西”依次递减的阶梯状格局;区域旅游合作进一步推进,区域旅游发展对国内旅游市场的依赖将进一步加深。

《中国区域旅游发展报告(2012-2013)》分析了2012年区域旅游经济格局:东部地区保持领先优势并持续增长,中部地区稳定快速协调发展,西部地区发展空间巨大、形成区域性的“增长极”。

报告认为,客源地潜在出游力东部明显高于中西部,传统经济区和新兴都市圈成为高客流产出区域,“3+1”的潜在出游力极点正在形成,即传统高客流产出极点城市北京、上海、广深(广州和深圳)和迅速增长中的极点城市成都。2012年客源地潜在出游力排名前五位为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

报告显示,国内旅游接待量地域差距显著,东部、中部仍处于主导地位。2011年,旅游景区指数排名前五位为江苏、浙江、山东、广东、河南,西藏最低;旅游接待能力排名前五位为广东、北京、浙江、江苏、山东,西藏最低。2012年游客满意度排名前五位为上海、江苏、四川、浙江、重庆,江西最低。

中国区域经济的密码 篇6

在这一数据的背后,专家认为更可喜的是,广东产业结构的升级:第三产业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开始朝后工业化社会跃迁。但同时,分析也指出广东仍缺少像三星、现代这样的世界级创新型企业,从“广东制造”走向“广东创造”仍有很远的路。

广东富可敌国

根据世行关于全球2012年GDP总量的统计数据,全球GDP超过万亿美元的国家共有15个,包括美国、中国、日本、德国、法国等。广东省GDP超过了排在第16位的印度尼西亚(0.88万亿美元),紧追第15位的韩国(1.13万亿美元)。

按照韩国既定的GDP增长目标3.0%计算,广东省GDP总量或于两三年内超过韩国。届时,广东也将完成邓小平1992年南巡时赋予该省的使命:赶超“亚洲四小龙”。

在广东跻身“GDP万亿美元俱乐部”的同时,紧随其后的江苏、山东、浙江和河南等经济大省也已是“富可敌国”:2012年江苏GDP总量超过了印尼,山东赶上了土耳其,浙江也把瑞典甩在了身后。

作为制造业大省的广东,如何在外贸遇冷的2013年,跻身“GDP万亿美元俱乐部”?中国社科院产业经济与区域经济专家陈耀对《中国新闻周刊》分析说,归根结底还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起了作用。

据广东省发改委预计,广东全年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0.1%,达2.98万亿元,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4.8:47.4:47.8,产业结构从工业主导的“二、三、一”格局,调整为服务业主导的“三、二、一”格局,产业发展进入新阶段。

在陈耀看来,这一比例的改变比单纯的经济总量增加更有意义。“这标志着经济结构的升级,意味着广东开始朝后工业化社会转变。”他说。

尽管2013年广东省的服务业增加值超过工业,但总体比例还远达不到发达地区水平。陈耀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广东目前仍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点,主要还是劳动密集型企业,高新产业、服务业的比重不是很高,产业结构正处于转型升级的爬坡阶段。

从经济发展阶段来看,广东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韩国则已步入后工业化社会。陈耀认为,韩国最突出的就是创新带来的产业竞争力。韩国有一些世界知名的大企业,内生动力充足,在国际市场上也有很大竞争力,而这恰恰是中国所欠缺的。

据广东发改委预计,2013年广东技术自给率为69.8%,全年R&D经费(研发投入)占生产总值比例为2.25%,勉强进入创新型经济体(R&D经费占生产总值比例超过2%,技术自给率超过70%)行列。

就全省而言,除了深圳“华为”等少数科技企业,大多数城市还在走“劳动密集型”的老路。陈耀说,广东要从“广东制造”,走向“广东创造”,还有很远的路。

只长骨头不长肉?

另一方面,尽管广东GDP总量已逼近韩国,但人均GDP却远远落后于韩国。

广东人口一亿多,是韩国的两倍。根据记者梳理,广东2012年的GDP总量为9422亿美元,人均GDP为8931美元,GDP总量与韩国相当,而韩国2012年的人均GDP为22590美元,远高于广东。与广东2012年人均GDP相当的罗马尼亚,GDP总量仅排在全世界第52位。

广东区域发展极不平衡。中国最发达和最落后的地方,都能在该省找到。如深圳的人均GDP是2万美元,而仅仅相距300多公里的梅州,却只有2300美元,相差近10倍。

珠三角是全球制造业重镇,广深佛莞四市占全省GDP的70%,周边的粤东西北12市却长期处于欠发达状态,如作为整体,人均GDP要排在全国倒数第4位。

按照世界银行的衡量标准,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是公认的从发展中状态进入发达状态的标线。2012年,我国已有包括京津沪、浙江、江苏与内蒙古在内的6个省市区进入“发达状态”。

尽管2013年的整体数据尚未出炉,但人均GDP“一万美元俱乐部”将很可能进一步扩大。辽宁2012年人均GDP达9352美元,2013年预计可突破1万美元大关。紧随其后的广东、福建也正在逼近这个大关。

预计到2014 年,广东、福建和山东人均GDP将突破1万美元。也就是说届时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将集体进入“发达状态”。

不过,即便是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的江苏、浙江、北京、上海、天津等地区,也没有达到国际上产业结构比较合理,经济内生动力比较强,社会保障体系较完善等标准。中国社科院城市环境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刘治彦认为,人均居民实际收入并没有与之同步。

以居民实际收入占人均GDP比重为例,刘治彦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发达国家这一比例一般都达到了55%,但目前国内很多地方居民收入占GDP比重只有四成左右。像广东2010年只有44.4%。

内蒙古的比例更低。2012年内蒙古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3150元,全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为7611元,仅分别相当于人均GDP的36%和11.8%。

刘治彦分析说,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大量的固定资产投资和外贸增长拉动,真正的内需消费方面的拉动很小,居民收入增长并没有与经济增长同步。这也是外界通常所说的“只长骨头不长肉”。

超常增长之谜

2013年GDP数据的另一大看点是江苏能否取代广东成为中国经济总量最大的省份。由于2012年江苏GDP总量达5.4万亿元,广东GDP总量为5.76万亿元,而江苏近年来GDP增速始终超过广东,有外界人士指广东的“中国经济第一大省”地位面临挑战。

不过,江苏省2013年完成超越的可能性并不大。2012年,江苏省GDP增速为10.1%,2013年上半年增速则未超过10%。而想要GDP超过万亿美元,江苏至少需要12%的增速。

自1989年取代上海成为中国经济第一大省后,广东已连续25年稳坐GDP第一把交椅。但近几年,广东在与江苏、山东、浙江等省份的GDP竞争中,越来越有追兵逼近的紧迫感。在过去的数年中,江苏的GDP增长速度都高于广东。今年上半年,广东GDP总量只比江苏超出800亿元。

不少学者认为,中国经济之所以能连续35年保持高增长,原因正是地方政府相互竞争,充满了经济增长的活力。

张五常教授在2009年出版的《中国经济制度》一书中提出,县域竞争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密码”。他认为:“由于县的经济权力最大,这一层的竞争最激烈。今天的县无疑是一级商业机构了。性质类同的商业机构互相竞争,是县与县之间的激烈竞争的另一个理由。”

2013年5月,上海复旦大学的史正富教授出版了《超常增长》一书,他提出:“在中国,尤其是市县两级政府,长期在经济发展的第一线竞争拼搏,已经成长为与企业界共生互动的有生力量,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发动机之一。”

史正富分析说,目前在中国,“地方政府作为经济主体参与市场竞争形成三大市场主体”。这三大市场主体分别是中央政府、企业化的地方政府和企业。而中国在经济超速发展中形成的“现行三维市场体制与西方常规市场体制相比,确实具有优越性”。

对《超常增长》一书,林毅夫教授等国内著名经济学家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是中国经济理论的创新。

但也有学者认为,地方政府GDP竞争不可持续,积累的诸多问题现在已经十分严重。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宋晓梧日前撰文称,地方政府竞争加剧了产能过剩。尽管十多年来国家三令五申要控制产能过剩,但收效甚微,有时甚至是南辕北辙。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电解铝产能过剩都在30%左右,远远超过正常市场竞争的水平。

他认为,地方政府竞争极大地扭曲了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付出了过高的资源、环境成本,并形成了巨大的权钱交易空间。这种过多依靠投资、过多依靠外需、过多依靠仿制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必须转型,尽管它曾极大地促进了中国GDP的增长。

中国区域 篇7

关键词:中国,东部优先发展战略,历史性转变,区域经济学分析

1 引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中国实行了举世瞩目的改革开放, 社会经济特别是东部地区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丰硕成果让人们目睹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中国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各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 我国的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却很缓慢, 因而出现了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如:区域发展不平衡, 东、西部贫富差距加大等。21世纪初, 党中央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实施了区域发展战略的历史性转变,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

2 改革开放初期的区域发展战略

改革开放初期, 我国在政策上向东部倾斜, 实施了所谓的东部优先发展战略, 是指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 国家在政策上向东部区域倾斜, 重点支持东部区域发展的战略。

2.1 我国东部优先发展战略的成因

选择东部沿海地区为突破口, 以东部沿海地区经济优先发展从而带动中、西部经济的发展, 发展和壮大社会主义经济, 这种发展模式有其非常合理的判断理由。

首先, 东部沿海地区, 过去一直是中国老工业基地, 工业基础较好, 东部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发展最快的区域, 现代化水平远远高于其它地区。东部地区一直是中国经济发展重点, 集中了绝大部分工业。20世纪60、70年代, 为了防止美国和苏联霸权主义对我国构成的威胁, 出于国家安全和备战的考虑, 我国在西部地区进行了比较大的投资和建设, 这一方面促进了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 但另一方面也延误了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 未能很好的发挥沿海地区经济优势的带动作用 (熊占茂, 2003) 。文革结束后, 经过几年的经济恢复, 东部沿海地区已具备了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东部沿海地区具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原材料, 销售市场。正因为如此邓小平提出, 向沿海地区倾斜, 利用东部沿海地区的工业基础, 加快沿海地区发展, 以更有力的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发展模式。

其次, 东部地区的地理位置与外部的历史姻缘有利于在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吸引外资。东部沿海地区过去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选择这个区域对外开放, 有利于招商引资, 利用外部资源发展自己。从地理位置上看, 东部沿海地区濒临太平洋, 水路交通方便, 与当时已经发展起来的亚洲四小龙有相似的地理环境。同时, 在当时学者看来, 中国应该走“外向型”的发展道路, 东部沿海地区就是最好的选择。这不仅是个区域性战略, 也是个全局性战略, 通过东部沿海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 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 并对内地产生辐射作用, 从而实现中国的快速发展。正是因此, 中央选择东部沿海地区为发展重点, 先后成立了五个经济特区 (如:深圳、厦门等) , 14个沿海港口城市, 五个经济开放区, 形成了沿海开放地带, 使东部地区经济高速增长。正如邓小平所说的:“那一年定四个经济特区, 主要是从地理条件考虑的, 深圳毗邻香港, 珠海靠近澳门, 汕头是因为东南亚国家潮州人多, 厦门是因为闽南人在外国经商的很多, 但是没有考虑到上海在人才方面的优势”。

2.2 我国东部优先发展战略的表现

改革开放初期至二十世纪末, 国家经济政策向东部沿海地区倾斜, 加快东部沿海地区发展, 这一时期称为东部优先发展战略的试验期。国家把经济、社会发展重点放在东部沿海地区。东部沿海地区是指辽宁、河北、北京、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海南东部沿海, 共11个省 (市) 。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时代的到来。这一时期的国家政策也体现了东部优先发展战略的要求。正如邓小平自己所说:“我的一贯主张是, 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 大原则是共同富裕, 一部分地区发展快一点, 带动大部分地区, 这是加快发展, 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 (邓小平文选 (第三卷) , 1994) 。在东部优先发展战略指导下, 重点发展东部沿海地区, 先后成立了五个经济特区, 14个沿海港口城市, 五个沿海经济开放区, 同时国家在政策上也大力支持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 对东部沿海地区实行投资、财税、信贷、外贸外资、价格等政策倾斜, 打破了地区发展上的平均主义, 促进东部沿海地区较快的发展起来, 推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 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迅速, 工业化和城镇化程度均高于中、西部地区。

3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历史性转变

我国实施的东部优先发展战略, 促进了东部地区经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同时也产生了区域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等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 2000年10月11日, 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明确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 促进地区协调发展”。2001年3月15日第九届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明确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指导方针”并在“十五”期间调整过去偏重于发展东部沿海地区的“东部优先发展战略”, 改为注重地区经济平衡协调发展的区域均衡发展战略, 力图改变过去区域经济增长不平衡的态势。在这一发展战略的指导下, 国家先后制定了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和中部崛起发展战略, 通过这些战略的实施, 促进我国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 加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步伐。

3.1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历史性转变的成因

首先, 实施区域发展战略历史性转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从改革开放到本世纪末, 我国在东部优先发展战略指导下, 中央在政策等方面对东部沿海地区加以倾斜, 促使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同东部沿海地区相比, 中、西部地区发展缓慢, 两大地区之间发展极不平衡、差距较大。从国内生产总值 (GDP) 来看, 2002年, 东部沿海地区11省市, 其总和高达68289.06亿元;中西部地区10省区仅有16073.67亿元, 东部沿海地区是中西部地区的4.25倍。中、西部地区GDP最低的西藏只有161.42亿元, 而东部沿海地区GDP最高的广东达11769.73亿元, 两者相差11608.3亿元, 西藏的GDP仅为广东的1.37%。即使中西部地区GDP最高的四川与广东相比, 也相差6894.61亿元, 仅是广东的41.42%, 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GDP占总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65.77%和15.33% (任维德, 2004) 。如此巨大的经济差距, 必然会阻碍我国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目标和必要条件,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重要的一个条件就是, 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 以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入手, 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 地区差别势必会产生社会不公平, 必然会产生甚至激化矛盾, 这一切如果不解决好, 必然会阻碍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实施区域发展战略的转变, 并在此指导下进行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 是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 是确保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胜利实施的重大部署, 是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和富裕的重要举措, 它关系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 有利于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从而, 促使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任务得以顺利完成。

其次, 实施区域发展战略历史性转变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客观需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关系到中华民族兴旺发达。实现四化是中国人一直追求的梦想, 正如邓小平所言“同心同德地实现四个现代化, 是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全国人民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 是决定祖国命运的千秋大业” ( 邓小平文选 (第三卷) , 1994) 。对外开放加快了中国现代化进程, 给东部沿海地区发展带来了机遇, 但是中、西部地区由于地理位置, 国家政策等原因滞后了。纵观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 我们不难发现, 区域发展不平衡、地区差距过大, 必然会导致社会两极分化, 影响社会稳定和大众的政治心理, 不利于实现现代化的目标。目前, 从我国经济发展状况来看, 东部沿海地区较为发达, 形成了如长三角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带, 而中、西部地区较为落后, 无论是科技、文化、卫生等事业均不如东部地区, 这种态势将会严重影响我国全面实现现代化的进程。

最后, 实施区域发展战略历史性转变是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必然选择。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 人口和生产要素加快向要素收益率高的城市、都市圈和经济发达地区集聚, 提高了经济活动的空间集中度。但是, 也加剧了城乡和地区不平衡发展。改革开放后, 由于东部优先发展战略的实施, 东部沿海地区搭上了经济全球化的高速列车, 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而中、西部地区如何防止“塌陷”、实现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将关系到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经济全球化要求“走出去”, 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而东部优先发展战略只把东部沿海地区打造成对外贸易和交流的平台, 中、西部地区则被忽视。据统计资料显示:2002年, 全国共吸引外商直接投资527.43亿元, 东部沿海的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山东、江苏、上海、浙江, 福建、广东10个地区就吸引了358.45亿元占68%, 而其他21个地区仅占32%。2002年, 上述10个地区出口总额为2981亿美元, 占全国3256亿美元出口总额的比重高达92%。如此巨大的差距, 势必影响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影响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3.2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历史性转变的表现

为转变我国区域发展差距过大的局面, 中央明确提出在“十一五”期间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战略, 以实现中、西部地区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第一,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大开发是党中央根据邓小平“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 为实现中国跨世纪发展所做出的一项极其重大的战略决策, 是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向沿海地区实行倾斜发展战略之后, 在迈向21世纪之际所做出的关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西部地区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广西等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面积685万平方公里, 占全国的71.4%。2002年末人口3.67亿人, 占全国的28.8%。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22660亿元, 占全国的16.8%。西部地区资源丰富, 市场潜力大, 战略位置重要。但由于自然、历史、社会等原因,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二, 不到东部地区平均水平的40%, 迫切需要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

中央在“十一五”期间的西部大开发战略, 加大基础设施和重点工程建设, 引进人才、吸引外部资本参与西部建设, 从而缩小东西部差距。

第二、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 这里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 拥有丰富的煤、铁等资源。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当前我国区域发展战略转变的重点之一, 其首要任务就是实现以产业振兴为核心的经济转型, 主要是按照产业集群化的思路, 加快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整合各方面资源, 将东北地区打造成为中国以汽车、机床、航空、造船、发电设备等重大装备制造业基地;同时, 搞好资源综合利用和加工, 加强商品粮生产基地建设。东北地区是中国工业基础较好的基地, 近年来, 由于偏重于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 忽略了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建设。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将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 支持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和地区发展接续产业, 支持革命老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 国家要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扶持, 加强东、中、西部经济交流和合作, 实现优势互补,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第三、实施中部崛起战略。中部地区发展边缘化的倾向已经形成了事实上的“中部塌陷”, 并呈现出了继续强化和扩大的趋势。中部包括:山西、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六省, 地处我国内陆腹地, 总人口3.61亿占全国28%, 农村人口高达2.44亿, 占全国农村人口的31.2%。自改革开放以来, 中部地区经济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是, 与周边地区横向比较, 仍存在明显的差距。为此, 我国实施了区域发展战略的历史性转变。《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明确指出:十一五期间, 中部地区将立足于资源和劳动力优势, 进一步完善农业商品中生产基地和能源材料基地建设, 积极抓好农产品加工转化和资源深度开发, 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并依托大中城市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熊占茂.邓小平“两个大局”的构想与西部大开发战略[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版) , 2003, (6) .

[2]邓小平文选 (第三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 163、208-209.

[3]任维德.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地区发展不平衡的政治学分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科版) , 2004, (9) .

中国碳排放区域差异研究综述 篇8

在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国际减排新形势下, 中国碳排放的增加受到全球的重点关注, 如何降低中国的碳排放成为一个我们亟待研究的课题。根据国际能源署 (IEA, 2009) 统计数据,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CO2排放量最大的国家。在“十二五”规划中, 中国把降低碳排放强度这一目标放在首要考虑的范围之中。

一、关于碳排放空间差异研究

由于中国幅员辽阔, 不同区域之间的自然条件因素、经济发展程度等都不尽相同, 所以中国碳排放分布的一个重要特征——非均衡性。中国专家学者从不同区域划分的角度来研究CO2空间分布差异。

(一) 地理区域划分标准

1. 三大区域划分标准。

把中国划分为东、中、西三大区域, 谭丹 (2008) 运用碳排放量分解模型的算法, 测算出中国三大区域的排放总量及变化趋势, 简单描述了东部地区的碳排放总量远高于中、西部地区。同样的结论岳超 (2010) 用各省的CO2排放总量、人均CO2排放量和碳强度等数据, 通过泰尔系数来分析省区碳排放差异。结论认为中国碳排放量和人均碳排放量由东部沿海想西部内陆逐渐递减, 而碳排放强度则是中、西部高于东部。杨骞 (2012) 也采用泰尔系数的分析方法对中国碳排放的区域差异进行了结构分解, 则持不同的观点。他认为, 碳强度和人均碳排放均是中部地区对区域差异的贡献依次大于东部和西部。

2. 八大区域划分标准。

东北地区、京津地区、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南部沿海、中部地区、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为中国的八大区域。杨骞 (2012) 泰尔系数的分析方法对中国碳排放的区域差异进行了结构分解, 不管是从碳强度还是从人均碳排放的贡献率来说, 黄河中游地区最高, 东北地区最低。姚亮 (2010) 运用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测算八大区域间碳排放的流动与转移, 区域之间的商品流动对其他区域的经济有拉动作用, 在这种拉动作用的影响下, 区域间隐含的碳排放也会随之转移。

(二) 碳聚集区域差异划分标准

随着对碳排放区域差异研究的深入, 一些学者发现, 按照地理划分区域不适合进行很好的碳排放量区域差异研究, 李国志 (2010) 将最终能源消费划分9类, 根据CO2排放量的大小以4 000万t和8 000万t为临界点划分了低排放区域、中排放区域及高排放区域, 且三个地区CO2排放量存在明显的差异并随着时间逐渐扩大。孙耀华 (2012) 测算出2000—2010年各省碳排放强度, 设定碳排放强度大于或等于1.2为高碳排放强度, 小于或者等于0.7为低碳排放强度, 研究发现, 这十年间高碳排放强度的省份在逐年减少, 相对的低碳排放强度的省份增多, 但近二三年, 两个碳排放强度分类的省份都没有相对减少或增加。

二、关于影响因素的研究

除了研究碳排放区域差异以外, 形成碳排放区域差异的影响因素也是碳排放的研究重点。大部分研究学者认为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是三大碳排放驱动因素。

1.经济增长。EKC假说指在经济发展的起步阶段, 随着经济的增长会导致环境质量的下降, 但达到一个生活水平之后人们开始关注并治理环境问题。中国部分学者根据EKC曲线理论和省际之间的数据, 研究了中国EKC的存在性。李国志 (2011) 研究结论指出, 东、中两地区存在人均碳排放EKC, 但达到EKC拐点时间不同。魏下海 (2011) 测算出中国碳排放EKC的估计结果稳定, 依然表现为“倒U型”特征, 目前中国处于曲线上升的左半段。但也有持不同观点的学者认为, “倒U型”并不是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的唯一关系。胡初枝 (2008) 在EKC模型的基础上, 引入分解分析法揭示出中国碳排放量呈现出“N”型。

2.产业结构。研究产业结构与碳排放的关系的结论都大致达成一致。孙建卫 (2010) 、刘红光 (2010) 、计军平 (2011) 运用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 测算出全国电力、热力和采掘是碳排量最高的行业, 且排放形式是直接排放。张珍花 (2011) 运用广义最小二乘法、李建 (2012) 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分析研究了三个产业与各省碳排放量的内在关系。第二产业是对碳排放的影响程度最深, 优化产业结构势在必行, 但由于各省的发展程度不同, 所以第二产业并不是增加全国碳排放的绝对因素。同时, 第三产业的碳排放降低效应并不明显, 第一产业影响最小。

3.能源消费结构。能源强度、能源利用率等是研究能源消费结构对碳排放影响的重点。李卫兵 (2011) 基于STIRPAT模型来测度碳排放的影响因素, 能源强度对碳排放的影响是正相关的, 虽然各区资源禀赋不同, 但如果改变能源结构, 会对碳排放的减少产生积极的影响。张雷 (2006) 构建产业—能源、能源—碳排放两个关联模型, 产业结构的改变与一次能源消费增长成正比, 但能源—碳排放的关联则要低很多, 这是由于中国现在的能源供应还是以煤为主, 再加上一次能源消费结构进展迟缓, 导致碳减排效果不明显。

4.其他因素。魏巍贤 (2010) 、赵定涛 (2012) 分别用内生增长理论与环境污染模型、嵌入式碳足迹与环境投入产出-生命周期分析模型研究了技术与碳排放的内在联系, 技术进步是减少碳排放的一个重要因素, 但中国大部分地区的中间技术变动为增排效应, 中国应该大力提过自主研发能力, 多引进国外先进的CO2减排技术。

改革开放以来, 伴随着进出口贸易的活跃, 碳排放也在各国之间转移。对于中国对外贸易所产生的碳排放量中国研究学者观点尚未达成一致。刘红光 (2011) 用投入产出法分析了对外贸易对中国的影响。中国基础原材料工业比例偏高和出口粗加工导向型的产业结构特点, 也是导致中国碳排放明显增加的又一个重要原因。但李小平 (2010) 研究表明发达国家也向中国转移了“干净”产业, 国际产业转移能减少碳排放总量和单位产出碳排放量。

人口规模与城市化对碳排放的影响尚未达成一致。部分学者认为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并未对碳排放有很大的影响, 城市化水平高的地区注重环保、基础设施健全, 经济不发达地区城市进程也相对缓慢 (李卫兵, 2011) 。持相反观点的学者则认为, 在城市化进程中需要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 而建筑行业恰好是碳排放量相对较高的行业, 从而排放大量的CO2 (杜立民, 2010) 。

三、关于区域减排政策研究

中国区域工业竞争力研究 篇9

关键词:区域工业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因子分析,聚类分析

经济全球化浪潮势不可挡, 它已成为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不能回避的历史潮流。区域之间的经济竞争将集中表现为各区域之间的产业竞争, 区域产业的竞争力将成为决定区域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如何科学评价区域产业的竞争力, 准确把握区域产业在国内市场或区际市场上的优势地位、状态及程度等, 已经成为所在区域政府制定区域产业发展和贸易政策, 对区域经济进行必要干预和调控的基本依据。因此, 区域产业竞争力的评价问题是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研究的重要方面, 也是有待深入探讨的一个新领域。

一、研究综述

目前国外竞争力的研究已经达到了较高水平, 从研究内容来看, 既有对竞争力概念、来源、影响因素、形成机制和发展阶段的理论研究, 又有对产业竞争力的实证研究;从研究方法来看, 既有一般定性的描述和逻辑推理, 又有各种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的运用;从研究范围看, 既有针对宏观层面上的对国家 (区域) 、产业竞争力的研究, 又有较为微观的企业竞争力的研究。国内外对区域产业竞争力分析与研究尚未形成统一的模型方法, 但有一点是明确的, 即在评价区域产业竞争力时, 应该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目前, 常用的定性分析方法有SWOT分析法等, 常用的定量方法则包括计量经济研究方法、单项指标评价法、综合评价法。 (1) 国外学者对于产业竞争力的研究多采用计量分析和综合评价法。

我国对区域产业竞争力的研究起步较晚, 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 主要是借鉴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国际贸易、区域经济、经济地理学的理论对我国的区域产业竞争力进行实证研究。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地区整体产业竞争力的评价;对地区内的具体产业竞争力的评价;对技术创新与地区产业竞争力的研究;对外商直接投资与地区产业竞争力的研究;对地区内产业组织竞争力的研究;对制度创新与地区产业竞争力的研究等。

在研究方法方面, 国内学者大多采用构建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实证研究, 如陈红儿等 (2003) (2) 从产业投入、产业产出、技术水平、市场绩效、可持续发展五方面考虑, 建立了包含15个指标的指标体系, 并以此对浙江省的区域产业竞争力进行了实证研究。贾若祥 (2003) (3) 从竞争实力、竞争潜力、适应能力三方面设计了包含13个指标的指标体系, 并以此对济南和青岛的产业竞争力进行了比较。仇方道 (2003) (4) 从产业发展水平、产业增长能力、管理创新能力、技术竞争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可持续性能力等六方面构建了区域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 采用均方差权数决策分析方法, 对徐州市产业竞争力做了实证研究。樊锐等 (2005) (5) 从产业现实竞争力、潜在竞争力、环境竞争力等三方面建立了区域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运用层次分析法评价模型对山东省现有工业行业进行了实证研究。喻荣春等 (2005) (6) 从基础条件竞争力、竞争实力、竞争潜力以及环境竞争力四个要素方面, 建立了区域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千庆兰等 (2006) (7) 从规模、市场、效率、成长、结构和创新6方面选取11个指标构建我国地区制造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具体到区域工业竞争力研究, 王秉安 (2001) (8) 提出了区域工业结构竞争力模型的构造思路, 从地区工业结构的角度来分析衡量区域工业竞争力。不过这一模型很不完善, 仅仅是指出与竞争力相关的一些因素, 至于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特别是究竟哪些因素真正对竞争力起决定性作用和影响机制如何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武义青等 (2002) (9) 是采用市场占有率和全要素生产率两个指标的乘积来衡量地区工业竞争力。但仅仅采用市场占有率和全要素生产率指标并不能全面反映一个地区工业竞争力的总体情况, 比如区域内工业的盈利能力和工业结构对竞争力的影响就完全被忽略了。魏后凯等 (2002) (10) 认为工业竞争力是由市场影响力、工业增长力、资源配置力、结构转换力和工业创新力有机构成的综合体, 并据此设计了地区工业竞争力的综合指标体系。

对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认识的多样性, 使得学术界至今尚未形成统一的区域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目前我国已有的地区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选择的随意性较大, 经济意义也不甚明确。指标体系或是照搬国家竞争力的评价方法;或是计算方法过于烦琐, 选择指标过多;或是指标单一, 难以全面反映地区产业竞争力的实际情况。因此, 从地区特点出发, 构筑一个全新的地区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就显得十分重要而迫切。文章将设置工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和权重, 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工业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

二、我国区域工业竞争力指标体系的建立

目前国内学者根据对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的认识, 建立了多种指标体系, 本文综合考虑已有的研究, 根据指标体系设计的科学性、全面性、简洁性、可比性、可操作性、动态性等, 从工业投入水平、工业产出增长能力、技术竞争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可持续性能力等五方面构建了如表1的区域工业竞争力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

工业产业投入是决定区域工业竞争力的重要物质基础, 表1主要从投入的资本、劳动等要素的数量与质量方面考察工业的竞争力, 主要指标包括工业人均装配率指数、工业平均规模指数、工业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力度, 三者都是正指标, 指标值越大, 工业竞争力越强。

工业产出增长能力反映了地区工业产出的效率, 包括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指数、工业增加值率指数, 工业资金利税率指数、工业百元固定资产原价实现利税指数、工业流动资产周转速度指数, 五个指标都是正指标。

工业技术水平及进展情况是决定工业技术创新和应变能力的重要基础, 本文选用了工业固定资产新度系数、工业工程技术人员相对比重两个指标。

作为竞争力的集中体现, 工业品的市场状况直接决定了区域工业未来的竞争能力, 本文用区域工业市场占有率、对外依存度两指标表示, 其中, 前者是正指标, 后者是逆指标。

产业的发展受到国家政策的影响, 我国的产业政策也将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提到了重要地位。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衡量了产业长期、核心的竞争力, 包括工业能源消耗强度指数、工业单位产出三废排放量指数、工业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率指数, 前两者是逆指标, 后者是正指标。

三、我国地区工业竞争力实证分析

本文的指标体系主要基于仇方道 (2003) 的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 但仇并没有运用该指标体系分析区域工业竞争力, 目前与工业竞争力评价紧密相关的、权威的研究只有魏后凯等 (2002) 基于市场影响力、工业增长力、资源配置力、结构转换力和工业创新力的指标体系, 对全国区域工业竞争力的研究。因此, 本文将基于上文建立的指标体系, 搜集全国各省市2006的数据, 对各省市工业竞争力进行评价, 并结合已有的研究探讨我国工业竞争力的动态变迁。

1. 定量分析方法的选用。

对于多指标的综合评价因子权重的确定方法, 既可以采用主观权重法、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来确定权重, 也可以采用等权重处理的方法。其中, 应用最为广泛的是层次分析法, 但是层次分析法需要先构造判断矩阵, 根据判断矩阵确定各指标的权重, 最终计算综合得分。由于判断矩阵本身并不精确, 又带有很大的主观性, 还需要进行专家调查, 因此, 本文选用因子分析法客观确定权重。

因子分析是一种多元统计方法, 主要用来浓缩数据, 即采用较少的概括性的因子来反映原本众多观测所代表的信息。具体来说, 就是首先研究相关矩阵内部的依赖关系, 把一些具有复杂关系的变量归纳为少数几个因子, 取其中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 当这些因子的累计贡献率达到一定的百分比时, 就能够说明这些主要因子能够集中反映研究问题的大部分信息, 而一些琐碎的信息就可以摒弃掉, 通过观察主要信息抓住问题的关键所在。本文采用因子分析对省市工业竞争力进行比较研究的步骤主要为以下几步:

(1) 搜集数据。本文选取了2006年我国各省市的指标体系中的变量观测值, 对此观测值进行矩阵排列, 建立了15列30行的数据矩阵。本文所有的数据均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7》中各地区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 指标均按照指标体系的解释处理, 采用相对值消除不同指标量纲的差异, 对于正指标直接采用, 对于逆指标取其倒数。由于2006年西藏个别指标数据短缺, 且自西藏特有的地理条件决定了其不具备发展大规模加工制造业的能力, 与其他省份不可比, 因此本文的分析不包含西藏。

(2) 分析变量之间的相关性, 从而验证因子分析的显著性。

(3) 对矩阵求相关系数矩阵后, 采用主成分法进行因子分析, 计算出各个因子的特征值以及各自的方差贡献率。

(4) 根据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确定主因子数, 并通过正交因子旋转计算各个因子的载荷值。

(5) 通过因子得分计算出每个省市的竞争力得分, 并对此进行排序比较。

2. 因子的提取。

通过求解相关矩阵的特征方程, 得出15个特征值及对应的特征向量。通过比较, 选取其中特征值最大的前五个因子, 作为评价省市竞争力的综合变量, 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中可以看到, 主因子1的方差贡献率为28.37%, 主因子2的方差贡献率为26.57%, 主因子3的方差贡献率为13.11%, 主因子4的方差贡献率为7.90%, 主因子5的方差贡献率为4.75%, 这五个因子的累计贡献率达到80.7%, 可以利用这四个因子代表所有的观测变量。

3. 载荷矩阵的分析。

对提取的五个主因子F1、F2、F3、F4、F5建立因子载荷矩阵, 为了使因子更具可解释性, 选择方差最大法进行正交旋转, 得到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 如表3所示。

从表中可见, 指标X2、X4、X5、X7、X8在第一因子上皆有较高的正载荷, X9有较高的负载荷;指标X1、X13、X14在第二因子上有较高的正载荷, X12有较高的负载荷;指标X15在第三因子上有较高的正载荷;指标X3在第四因子上有较高的正载荷, X6有较高的负载荷。因此, 第一因子可以认为是反映各地区工业产出增长能力的因子;第二因子可以认为是反映省份工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方面的因子, 其中X10固定资产新度相对指数域因子的高度负相关表明工业能源消耗系数越大, 三废排放量指数越大, 意味着固定资产新度相对系数较小, 表明技术水平越低, 产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越弱;第三因子可以看作是反映某一省份技术竞争能力、市场竞争能力方面的因子, 其中X12出口依存度指标与该因子高度负相关, 是因为该指标是逆指标, 某省市的出口依存度越高, 表明该产业发展高度依赖于外部市场, 产业的发展能力受到外部影响较大;第四因子可以作为对工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反映;第五因子可以看作是反映某一省份产业投入方面的因子。

4. 基于因子分析的竞争力得分的比较。

通过对因子得分的矩阵进行计算, 把各个省市的观测值代入得分的函数中可以得出各个城市的因子得分, 根据公式 (1) 可以计算出各个省市的工业综合竞争力得分。基于各主因子的排序见表4, 综合竞争力的得分见表5。

四、与其他研究结果的比较验证

1. 基于聚类分析的结果验证。

仅仅采用因子分析法得到的结果并不一定可靠, 因此本文还将通过聚类分析法对30省市的数据分组, 检验上述的排名是否可靠。

聚类分析是根据样本的多项观测指标, 按照一定的数学公式具体地计算一些样品或指标的相似程度, 把相似的样品或指标归为一类, 把不相似的归为一类。常见的聚类分析方法有系统聚类法、有序样品聚类法、动态聚类法、模糊聚类法、图论聚类法、聚类预报法等。其中, 系统聚类法应用最广, 本文尝试了样本之间、样本与类之间、类与类之间不同的距离定义准则, 比较了不同的聚类结果, 最终采用了标准化后的欧式距离作为点与点之间的距离计算公式, 采用离差平方和法作为样本与类之间、类与类之间的距离计算公式, 最终的聚类结果见图1, 对应的省市分类见表6。

由表6可以看出, 除北京、河北、黑龙江三省的结果与表5的结果有较大差别外, 其余省市的聚类结果基本与表5的得分排名区间对应, 天津、上海处于排名的最前列, 对应于第一类;辽宁、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六省市处于排名的第二区间, 对应于第二类地区;大多数的中西部省份工业发展水平差距不大, 都归于第三类地区, 在综合排名中处于中间部分;新疆、云南两省排名在30省市中排名最后, 对应于第四类地区。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的结果相互对比, 可以看出本文应用因子分析法做出的省市工业发展综合竞争力的分析可靠性较高。

2. 与其他学者研究结果的比较。

目前对全国各省市工业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排名的只有魏后凯等 (2002) , 虽然本文采用的指标体系与魏的不同, 排名结果会有差异, 但是我国各省市工业发展水平的客观性决定了排名本身又有一定的相似性, 表7给出了本文排名与魏等的排名的汇总结果。由表7可以看出, 除了黑龙江、宁夏的排名与魏等的排名有显著差异外, 北京、天津、河北、上海等16省市的排名结果基本一致, 山西、安徽、江西等第三类省市因为发展水平差别不是很大, 采用不同的指标体系得到的结果不一致也是可以接受的, 但是总的而言, 这些地区的排名区间没有变化, 只是有第三类内部小的顺序调整。结合魏后凯等的分析, 本文认为, 2006年与2002年相比, 我国工业竞争力处于较稳定的状态, 工业竞争力与地区长期的工业积累相关, 在短期内不会发生大的变动。

五、我国地区工业竞争力比较的结论

在东部地区, 工业发展水平总体较高, 天津、上海、浙江、山东、辽宁、广东、北京、江苏、福建、河北10省位列全国综合排名前十位, 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发展最为迅猛的地区, 它们占据我国地区工业竞争力的龙头位置, 其工业产业投入水平、技术竞争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工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指标均位于全国前列, 反映出其强劲的工业竞争能力。

本文的研究结果中, 黑龙江的排名位于第一, 与各项研究结果差异较大。在本文所选的主因子中, 第一主因子的方差贡献率达到28.37%, 反映了工业增长能力和工业管理创新能力, 黑龙江在主因子1上排名第一, 这主要是受石油工业的影响。黑龙江石油工业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极大, 近几年石油价格的连续上涨也使得其工业产出效益较高。从企业结构分析, 黑龙江石油企业又以国有大中型企业居多, 本文的数据是由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计算而来的, 因此出现了分析上的不准确。如果剔除石油工业, 黑龙江的工业竞争力系数在全国的位次将大大后移。 (10)

西部地区工业竞争能力普遍较低, 从共性因素方面分析, 西部区位闭塞、经济规模小、固定资产投资不足、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效益低下、教育文化水平低等众多因素的制约导致了其工业发展。从总体上看, 目前我国西部地区仍处于工业化的初期阶段, 工业发展水平低, 竞争力较弱, 工业结构以资源性产业为主, 优势产业相对分散, 没有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链条和产业集群。今后西部地区应加大工业固定资产投入,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充分发挥其资源特色, 形成自身的优势产业, 尽快提高自身的综合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千庆兰.区域产业竞争力的理论及其评价研究综述[J].广州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6 (3)

[2]陈红儿, 陈刚.区域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与案例分析[J].中国软科学, 2003 (6)

[3]贾若祥, 刘毅.产业竞争力比较研究—以我国东部沿海省市制造业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 2003 (3)

[4]仇方道, 朱传耿.区域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3 (3)

[5]樊锐, 于艳.山东省产业竞争力评价与对策[J].山东社会科学, 2005 (4)

[6]喻荣春, 孙学君.区域产业竞争力的层次评价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2)

[7]千庆兰, 陈颖彪.中国地区制造业竞争力类型划分[J].地理研究, 2006 (6)

[8]王秉安.区域工业结构竞争力模型初探[J].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1 (3)

[9]武义青等.中国区域工业化研究北京[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2

中国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研究 篇10

技术创新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内生力量, 提高国家的国际竞争力, 对技术创新进行研究有着巨大的意义。在2 0 0 0年以前我们对技术创新的理论给予深入的研究, 在随后的研究中主要是构建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 就相关的指标对我国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实证分析。徐胜华 (2 0 0 5) 用关联度测定其技术投入和投出之间的关系, 得出了科学知识创新比技术创新排名靠前。邵云飞, 唐小我 (2 0 0 5) 对2 8个省技术创新能力主成分分析, 在主成分基础上聚类分析了地区技术创新能力的不一致。郭荣, 余宇新 (2 0 1 1) 用主成分分析了中小企业的创新投入技术体制因素, 对中东西部地区回归分析, 得出差异。刘丙泉, 潘彭杰, 李雷鸣 (2 0 1 1) 用改进的T O P S I S方法测度了2 9个省的技术创新能力的发展水平, 分析了创新能力的发展差距的变化趋势。本文在以上研究的技术创新指标的分析中, 选取了几个有代表性的指标, 评价了中国各省市的创新能力。

二、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 研究方法

熵值法是根据各方案直接指标数据的差异程度来确定权重的方法, 某项指标, 如果各方案直接的数据相差越大, 其权重越大。是一种科学处理数据方法。

(二) 指标体系的构建

区域创新能力主要包括技术创新能力投入, 区域创新支撑能力, 区域绩效能力。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1. 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投入

创新投入能力是创新的基础, 包括人力投入和财力投入, 选取了每万人R&D人员全时当量, 科研人员占从业人员的比重, R&D经费内部支出, R&D经费内部支出占地区G D P的比重4个指标来反映区域技术创新投入能力。

2. 区域创新支撑能力

创新支撑能力也是创新环境能力, 是技术创新的支撑和促进技术创新。选取了大中型工业企业有R&D活动的企业数比重, 高技术产业企业数量增长率等4个指标。

3. 创新绩效能力

主要直接反映创新成果, 对经济的增长作用和创新成果转化能力, 主要集中在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部门。包括国内专利申请授权数, 新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 技术市场成交额, 大中型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增长率, 高技术产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增长率等指标。

三、数据的来源和处理

本文收集到的数据是根据《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 0 1 1》, 《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 0 1 0》, 《中国统计年鉴2 0 1 1》, 《中国统计年鉴2 0 1 0》, 收集到2 0 1 0年和2 0 0 9年这两年的数据, 经过标准化处理。得出3 0个省市的1 4个指标标准化数据。由于西藏部分数据不全, 上述数据剔除了西藏省。

(1) 数据的标准化。

a.对于正向评价指标, 规范化处理公式为:

b.对于反向评价指标, 规范化处理公式为:

表示第i个省市第j个评价指标的原始数据;

表示各个省市中第j个评价指标原始数据的最大值;

表示各个省市中第j个评价指标原始数据的最小值;

表示第i个省市第j个评价指标的标准化数据。

为了消除上述的标准化带来的影响, 把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平移

(2) 计算第j项评价指标在i个省的比重为

m为省的个数。

(3) 计算第j个指标的熵值

(4) 计算第j个指标的效用值 。

(5) 第j个指标的权重

(6) 分别计算分系统的技术创新能力, 即用各个指标的权重值w j与各个子系统的p i j值相乘后的和。

(7) 采用加权求和计算各个省份的综合评价值

根据上述的步骤和方法, 计算得出技术创新二级指标的各个权重 (如表1) 。

计算得出技术创新投入能力, 创新支撑能力, 创新绩效能力的各个效用值以及一级指标的排名情况, 综合排名。如表2所示。

四、全国各省市的创新能力测度和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从全国各省区的角度看, 各地区间的创新指数呈现个别突出、多数落后的态势, 江苏和北京两市的创新指数分别达到4.2 8和4.0 5, 其他各省市创新指数均集中分布在低于3.0的较低水平, 并且有规律的逐级递减。前7名都是中国东部省市, 不论综合排名还是分指标排名几乎是前1 0名。中部地区各省市的综合技术创新得分指数的排名在全国中处于中等位置。总体而言, 中部的技术创新技术能力差距不是很明显。西部地区的创新能力明显低于东部, 中部。而且西部地区总体创新能力差异性明显, 重庆的得分是3.1 8, 处在第8位, 宁夏, 新疆, 云南, 青海处于创新能力最低水平。

技术创新投入能力居全国之首的是北京, 其次是上海。投入的得分指数跟总体技术创新能力不是一致的。如北京, 上海, 四川, 黑龙江投入较高, 总体创新指数较低。别的省市投入与总的创新能力持平, 变化趋势一致。

创新支撑能力江苏居全国最高, 江苏和北京的指数相差很大。浙江, 安徽, 四川, 山西, 甘肃, 广西, 吉林, 宁夏, 贵州, 新疆, 云南与总的创新指数不一致, 支撑指数较高, 总的创新指数较低。

广东的创新绩效指数最高, 广东1.6 0, 江苏1.5 6, 浙江1.3 8, 江苏和浙江差距很明显, 内蒙古, 海南, 贵州的创新绩效相对于整体创新指数比较高。

可以发现, 创新投入, 支撑, 绩效能力的强弱存在明显的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差异。北京在创新资源、高端人才、高端研发条件和资金, 技术市场活跃程度等方面都拥有着绝对优势, 上海和江苏也表现出具有创新资源的优势条件。东部地区投入能力强, 存在过剩现象。但是西部地区普遍位于经济欠发达地区, 这里自然资源匮乏、交通条件发展缓慢, 人才引进困难, 经济基础较差。中部地区的整体创新能力居全国中上等水平, 技术创新能力一般, 投入能力偏中下等, 投入能力不足。

五、结论及启示

本文从技术创新投入、支撑、绩效三个层面, 选择了代表性指标对中国大陆各省市 (除西藏外) 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测算, 得到如下结论:

我国各省市间的技术创新能力分布不均衡。总体来看, 东部发达地区高度重视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指数较高, 综合技术创新能力较强, 技术创新能力指数均高于中西部不发达地区, 区域技术创新能力与经济的发展水平变化一致, 说明了区域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内生力量。提高地方的技术创新能力能够有效地促进经济的发展崛起。区域创新能力发展落差明显, 东部地区发展强势, 西部地区落后, 技术创新能力的发展不平衡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相应地, 提高我国各省市技术创新能力的启示是:各省市应坚持创新驱动、推动内生增长, 尤其是技术创新驱动经济发展。中西部地区应适度加大人力资源、科技研发经费投入强度, 尤其是政府资金的投入, 进一步搞好创新基础设施建设, 逐步优化技术创新环境, 加强产业集聚, 提高技术创新绩效, 从而增强综合技术创新能力。加强产业转移, 把一些具有高新技术产业部门转移到我国的中西部地区, 结合当地的自然资源发展, 促进其地区的技术创新能力。要加强学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直接的联系和合作, 将科技成果直接有效地转化为科技生产力。

摘要: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 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发展的不平衡是造成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主要原因。本文构建了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指标体系, 运用熵值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 测算了各个省市的创新能力, 并对指标的进行了排序。为提高各省市创新能力、改善创新条件提出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技术创新,创新能力,熵值法,区域

参考文献

[1]徐胜华.企业科技创新的投入与产出关联度实证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5 (11) :220-222.

[2]邵云飞, 唐小我.中国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主成分实证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 2005 (3) :71-75.

[3]郭荣, 余宇新.中小企业创新投入的技术体制地区差异性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1 (6) :65-71.

[4]刘丙泉, 潘彭杰, 李雷鸣.我国区域创新能力发展评价与差距测度[J].技术进步与对策, 2011 (8) :124-128.

中国区域发展进入相对均衡阶段 篇11

我国各地资源禀赋差距大,区域发展不平衡由来已久,东部沿海地区发展远超中西部地区。不过,自2008年开始,随着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以及东部沿海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东北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率首次超过东部地区,打破了长期东部地区经济增长较快、其他地区经济增长较慢的不平衡格局,各地经济增长逐渐趋于平衡。从省际相对差距来看,我国省际人均GDP也开始出现明显变化。2008年,省际人均GDP绝对差距开始呈下降趋势,这种趋势的持续,也表明我国区域发展由不平衡发展进入了相对均衡的发展阶段。

随着我国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格局被打破,各个地区在全国经济增长中的份额已然发生变化,区域经济活动空间分布也随之改变。

“十一五”期间,我国制造业地理集中度从0.476下降到0.44,空间分布格局出现明显北上和西进的趋势。由于中国工业化进程还远未结束,所以整体经济活动也会跟随着制造业变化开始出现变化。

在制造业开始扩散的情况下,服务业则开始向东部地区聚集,这种集聚趋势是和东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结果,服务业已经逐渐取代制造业,成为东部沿海地区,特别是一些中心城市新的增长极,这也是一种必然的趋势。2011年,北京第三产业比重为75.75%,而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分别占0.5%和23%左右,是典型的后工业化社会的产业结构。

资源配置的变化是造成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变化的重要原因。2005年以来,中央批准或者批复了较多的区域规划,包括国家层面的区域规划,这种区域规划左右了资源的空间分布。中山新区、深圳浅海经济区等规划的出台,都是通过对某一区域重点地区进行规划和政策扶持,以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虽然中国的区域经济格局已经在发生改变,但目前,东部地区仍然是经济重心,经济总量仍然占全国比重的50%以上。从规划总体空间分布上来看,东部地区区域规划比其他地区数量要多。

同时,区域经济增长趋势的改变也带动了区域投资空间分布和劳动力就业空间分布的变化。1999年,东部地区各种社会总投资额占比为57%,而在2010年这一占比已经下滑到41.9%;近些年,随着制造业的转移,东部地区劳动力就业比重也开始呈现下降趋势。

中国与东盟区域货币合作研究 篇12

1.1 有利于建立区域金融危机的预警、解救机制

金融全球化与金融危机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尤其是国际投资的增强,金融全球化蓬勃发展。然而,在提供发展机遇的同时,金融的全球化趋势也给世界各国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风险。在金融市场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中,全球国际资本流动总量大量增加。伴随着国际游资规模的扩大,其影响也越来越大,各国的金融监管都受到了国际游资的巨大冲击。同时,金融脆弱性向金融危机的转化速度大大加快,单个经济体受到冲击 (尤其是投机性冲击) 的可能性急剧增大。不仅如此,金融全球化还意味着全球的金融风险发生机制也日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由于国际金融资本的流动已达到24小时无休止且无国界的程度,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程度又越来越高,因此,一旦出现问题,毁灭性的经济崩溃就会像瘟疫一样迅速蔓延。“传染效应”在区域性金融危机中的危害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就已经反映出来。

当一国遭受货币危机时,如果缺乏必要的区域货币协调机制就会使危机迅速蔓延到其他国家,加剧经济损害,形成所谓的“传染效应”。“传染效应”可分为通过市场预期传导的“纯粹传染”和“溢出效应传染”,虽然改革国内金融体系可以消除“纯粹传染”,但“溢出效应传染”必须靠区域货币合作来解决。有研究表明,现有的国际经济组织和国际合作架构无法有效地解决CAFTA区域性问题。因此,加强CAFTA区域层次的货币合作和建立合作体系,共同利用CAFTA区域内金融资源,会更加有效地防范和化解未来可能发生在CAFTA的金融危机。

1.2 有利于解决CAFTA各经济体的汇率制度选择困境

CAFTA各经济体在1997年之前实行的汇率制度是单边实际钉住美元,但是金融危机的爆发暴露出这种汇率安排存在弊端,不适合CAFTA自身经济周期的要求;日元/美元汇率波动会引起各经济体经常账户的剧烈变动。因此,危机过后钉住汇率被多数国家和地区放弃了,转而采纳独立浮动的汇率制度,当然,除了马来西亚和中国香港。但是浮动汇率制度不一定能够避免外部冲击而稳定产出。因为其本身国内市场狭小、金融资源有限、本币信誉不足,一些CAFTA的小国货币的内在的脆弱性,经常导致不得不从国际市场借入短期外币资金,从而造成“货币错配”和“期限错配”。所以浮动汇率本质上说无助于发展中国家避免投机的冲击。

另外,严格的固定汇率制度 (包括货币局制度或“美元化”) ,不仅本身存在着一些固有缺陷,而且还要求严格。它要求一国当局必须完全放弃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独立性,从而导致该国无法运用宏观经济政策调节经济,并且还可能承担持续失业的成本。采用严格的固定汇率制度的前提条件是,本国与该大国之间必须具有特别密切的贸易联系,相似的经济周期与通货膨胀率,并且国内还要拥有完善的银行体系和强有力的中央政府以及严格的财政货币政策。但是CAFTA各经济体大多数以经济增长为首要目标,多变的财政货币政策,多元化的对外贸易特征,无法长期维持这种汇率制度。

更适合CAFTA地区贸易结构多元化的CAFTA国家货币篮制度,也具有容易诱发投机冲击等内在缺陷,而且,当各国都独立地钉住货币篮子,那么就无法保障CAFTA地区内部双边汇率的稳定性。

1.3 有利于促进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各国的贸易规模和区域内经济一体化

中国一东盟区域内部经济不断发展,目前区域内的出口占出口总额比率已达50%~60%之间,大大高于欧共体决定实行货币联盟前区内贸易比例。加深联系的贸易和投资,却与区域内货币的多元化产生了矛盾,贸易区各国出口商品时都必须先低价抛出自己的货币去购买美元或欧元货币再进行交易,导致了区域内各国经济交往中的高交易成本。实行区域内货币一体化,可以大大减少这种交易费用和交易成本,有利于扩大区域内贸易规模。另外,中国一东盟区域内各国商业周期相关性和经济冲击的对称性的增加,更加要求尽快实行区域货币一体化。

2 中国与东盟区域货币合作的可行性

2.1 中国与东盟区域货币合作具备了一定程度的金融基础

从货币联盟所需的金融基础来看,中国一东盟从区域货币合作到共同货币区已具备了一定程度的金融基础。现阶段,中国和东盟十国的中央银行外汇储备总额已超过15000亿美元,相比之下,整个欧元区现期外汇储备大约为6000亿美元。因此,中国一东盟具备足够的资金实力建立一笔备用贷款基金来提供应急干预之需,当然也就不用再屈就于IMF的苛刻援救条件。这样,逆向互动的结果会促进中国一东盟各国更加依赖于相互间的货币合作,为过渡到共同货币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2 中国与东盟区域货币合作具备了相当程度的经济基础

从经济特征和贸易结构来看,中国与东盟区域都是高度对外开放,尤其是香港特区、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其对外开放度都在100%以上;菲律宾和泰国的对外开放度也很高,都在60%以上。由于这些国家或地区基本上类似于小型开放经济,对汇率波动十分敏感,因而它们更加迫切需要稳定汇率,对区域货币合作具有更强的内在的动力。近年来,随着东盟经济的发展,从经济特征和贸易结构来看,中国与东盟经济相互趋同性逐步增强,这些构成了中国—东盟自贸区货币合作乃至建立货币联盟的经济基础。

2.3 中国与东盟区域货币合作具备了相当程度的贸易基础

从商品贸易市场一体化来看,一个成功的货币区必须具有高度的内部开放性,即区域内商品的广泛交流。因为区域内贸易量越大,共同货币降低交易成本的功能才会显现,从而给成员国带来的利益才会越大。自2002年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以来,中国-东盟区域内相互间贸易额占区域GDP的比重呈递增趋势,并且与欧盟在欧元启动前区内贸易额占区域GDP的比重近乎相当。所以,从贸易市场一体化角度来看,中国—东盟自贸区适宜建立一个共同货币区。

2.4 中国-东盟经济一体化程度的提高促进中国与东盟区域货币合作

从区域货币联盟的内生性来看,东盟新兴市场经济整体上面临着两难抉择:如果全球的主要货币之间是稳定的,则将其汇率固定于某种主要货币 (美元或者欧元) 可能会是最优的。但是,一旦美国和欧元区想利用双边汇率灵活性,导致欧元对美元汇率不固定,则东盟必须要准备应对来自第三种钉住货币的汇率变动性。避免这种两难的最佳方式是构建独立于主要货币的货币联盟。据此,经贸关系密切的中国—东盟自贸区理应考虑建立区域货币联盟。当前,不一致的东盟与美国的经济周期,导致采用钉住美元汇率制已不是最优的选择,东南亚货币危机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因此,当中国—东盟经济一体化程度提高到一定阶段,区域货币合作必将走向货币一体化,因而建立中国-东盟共同货币区具有一定程度的内生性。

3 中国一东盟货币合作的对策分析

3.1 克服中国一东盟经济一体化程度不高的障碍

现阶段,中国—东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经济一体化程度不高,直接阻滞了货币联盟的形成。从经济总量上来看,中国加上“四小龙”占绝大比例。所以各国经济上的很大差距,远远大于欧洲各国的差距。因此,应该促进各国经济协调发展,克服经济趋同障碍。

从欧洲实现货币一体化的经历中可以看出,建立货币联盟的先决条件是共同关税壁垒以及商品、服务、劳动力及资本在共同市场内的自由移动,而中国—东盟各国与地区间的生产要素流动性较差。因为各国与地区之间对生产要素流动的限制很多,即使是流动性最强的资本生产要素的流动也受到各国的限制,有些国家的资本项目还未开放,对人力资本的流动限制更为严格。

3.2 加快金融体制改革

亚洲金融危机使人们发现,只有在已经具备开放资本市场的条件,包括已经建立有效的监督机构的情况下才能开放资本市场。良好的金融机构是筹集储蓄和将储蓄用于生产性投资的关键,金融抑制是阻碍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今的中国,金融瓶颈正成为其发展进程中最主要的障碍。中国应该积极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加强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与金融监管,进一步深化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强化国有商业银行内部管理,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大力发展非国有商业银行,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机制;发展金融市场,扩大直接融资比例;实行利率市场化。

3.3 逐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目前在境外流通的人民币数量已达3000亿元,人民币在东亚地区已获得了普遍的认可。一种货币要成为国际性货币,要考察它所代表的经济实力、在世界经济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以及本身的稳定性。从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货币使用人数及稳定性来看,人民币已经具备了成为国际货币的基本条件。尤其是在亚洲货币危机中,人民币保持稳定的政策抉择,使人民币在稳定国际货币体系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在为中国赢得了国际信誉的同时,也使得其国际化进程的推进成为可能。

应适时地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要实现经常项目下的国际收支自由兑换,即政府取消对商品和服务贸易等的交易限制。第二阶段是实行资本项目下的可自由兑换,即政府取消对投资和金融交易等需要的限制,也就是取消对资本流出、流入的汇兑限制。目前人民币实行的是有较严格限制的资本项目可兑换。为了推进资本项目的可自由兑换,中国实行了渐进式的资本项目可兑换,遵循了先流入后流出,先中长期资本后短期资本,先直接投资后证券投资的开放顺序。第三阶段是中国政府推动本币的国际化,促使其他国家接受人民币的交易、投资、结算和储备货币。第四阶段是中国政府取消对并不发生跨国交易的、境内居民的本外币自由兑换的限制,即达到充分的可兑换阶段。目前情况下,逐步放松资本管制,推动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既是中国涉外经济体制改革的长远目标,也是目前中国主动适应涉外经济发展的选择。

摘要:中国与东盟国家进行区域货币合作, 有利于建立区域金融危机的预警、解救机制, 解决CAFTA各经济体的汇率制度选择困境, 促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各国的贸易规模和区域内经济一体化。由于中国与东盟区域货币合作具备了一定程度的金融基础, 经济基础和贸易基础, 应当克服中国-东盟经济一体化程度不高的障碍, 加快金融体制改革, 逐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加强与东盟国家的区域货币合作。

关键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东盟,中国,货币合作

参考文献

[1]杨荣海, 冉萍.基于资本要素流动的中国—东盟区域货币合作研究[J].财会月刊, 2009 (3) .

[2]周元元.中国—东盟区域货币合作与人民币区域化研究[J].金融研究, 2008 (5) .

上一篇:编辑转型下一篇:传染性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