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美术

2024-11-07

原始美术(共3篇)

原始美术 篇1

原始美术大约于2-4万年开始出现。在这之前, 人类与大自然经过了漫长的斗争。在整个原始社会时期, 原始美术经历了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两段。原始艺术的本能, 是把纯粹的抽象作为在迷惘和不确定的世界万物中, 获得慰藉的惟一可能去追求的。——[德]W·沃林格。

一、旧石器时代美术之艺术特征--从打制石器、洞穴壁画到原始雕塑

美术品究竟从什么时候产生的呢?我们认为它是与人类同时产生的。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 不断开发自己的头脑和发达双手, 在漫长的岁月里不仅创造了维持生存的物质财富, 也创造了丰富的精神财富——绘画、雕塑和音乐、舞蹈。人类脱离一般动物的标志是人能够依靠双手劳动来维持生存, 最早制造的劳动工具从广义上讲它就属于美术品, 因为它包含着人类的智慧和创造。

在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一些石制工具上, 我们可以看出人类对形式的最初探索, 比较旧石器时代早期及晚期的石制工具, 石斧两边缘明显的由不规则起伏变为有规律的对称, 平面有粗糙变得光滑, 再晚些时期的石矛表现出了恰到好处的比例关系。这种制作工具并非处于审美上的纯精神活动的需要, 只是为了生存, 不是纯艺术品。但从他们平整对称的石制工具上, 表现出现代文明人艺术所具有的某些最基本的形式规律, 创造美的形式的最初过程, 而石斧、石刀、石矛则是人类最早的美术作品。

史前“艺术”最高成就代表是距今2-4万年前的洞穴壁画和原始雕塑。尤其是前者, 它们主要集中在欧洲、非洲和西亚各地, 其中尤以分布在西班牙北部和法国南部的阿尔塔米拉洞穴壁画、拉斯科洞穴壁画、三兄弟洞穴壁画最为著名。西班牙北部阿尔塔米垃洞穴壁画发现于公元1879年, 由西班牙考古学者桑图拉的小女儿发现的.洞顶和壁面上画满了红色、黑色、黄色和深红色的野牛、野马、野鹿等动物。其中最重要的是画在洞顶上的, 长达15米的群兽图, 共有20多头, 动物的身长从一米到两米以上。画法是先在洞壁上刻出简单而准确的轮廓, 然后再涂上色彩, 所画的动物, 无论是受伤的还是奔跑的, 姿态都十分真实生动, 简单的明暗描绘表现出自然而稚拙的风格。

我们可以把旧石器时代的洞穴壁画归纳为五点:1.全部都是以动物为主要表现对象, 表现手法多写实。2.画面没有背景处理, 单个动物之间没有必然的相互联系。3.这些绘画所处的壁面都是非正常视域范围, 制作和观看都很困难。4.在同一壁面经常出现重叠的画面, 刻画者考虑的不是完成的作品本身, 而是制作的行为。5.在这些壁画中多次发现动物形象被长矛或棍棒截刺、打击过的痕迹以及压印上去的人的手形。画面也常出现动物受伤或落入陷阱的情节。由此可见, 这些洞穴壁画并不完全用于审美需要而是为促进狩猎获得成功而设计的一种感应巫术的附属品。

二、新石器时代之艺术特征--洞穴壁画、陶器、巨石建筑

距今一万年前后, 世界各地区先后进入了新石器时代。这个时期的石制工具由磨制代替了打制或破裂。生活方式的改变使文化艺术呈现新的面貌。

新石器时代的绘画仍以洞穴壁画为主, 表现对象除了动物开始有了人物的描绘。集体狩猎的场面居多, 人物动物的形式处理上都较简单统一, 尺寸也缩小, 单个形体之间都用复杂的构图联系起来, 这些都是旧石器时代所没有的。

地球上大量的巨石建筑群证明史前文明的存在。而这些巨石要用现代化的机器才能搬运, 有的甚至连现代化的工具都无能为力。这些建筑中往往都运用了十分精确的天文知识。建筑物的三维尺度、角度和某些天体精密对应, 蕴涵着很深的内涵。新石器时代中、晚期, 人类由于万物有灵信及祖先崇拜的结果, 规模宏大的巨石建筑先后出现了。分布广而且多。巨石结构可以分成三种样式:1、门希尔式:它由单个巨石竖立起来, 原始人用来纪念头等大事。如宗教仪式等。2、多尔门式;它由两块或三块巨石上横上一块横梁或桌面 (也称石桌) , 可能是为纪念死者而立的入葬形式。3、克罗姆列克式:最著名的属英国北部威尔士郡的斯托亨齐 (stonehengs) 的环形巨石群。距英国首都伦敦130公里的一个叫索尔兹伯里的地方, 遗留下一个迄今为止仍难解其奥秘的建筑奇迹:几十块巨石形成一个大圆圈, 高的达6米, 每块重数十至数百吨, 在这一马平川的平原上矗立了几千年之久。它显示了原始人对复杂的空间结构进行了考虑周详的处理, 条件井然、计算精确、单纯雄威的造型美, 庄严崇高的气氛强有力的表现了人与自然斗争的自信心。

总而言之, 一部艺术史并非直线一般, 而是在外部的影响下, 一次又一次地展开, 地理上的暂时性组合在不停地改变着艺术的形式与功能, 任何作品都带着奔腾流逝的时间。它既沉浸在亘古洪荒之内, 又蕴含于最为遥远的未来之中。在艺术上, 持久性要比独特性更为重要, 集中的, 瞬间的价值命里注定要被永久性所超越, 这种持久性乃是艺术的一大标准, 从中产生出神秘感来。你会惊奇的发现, 原始的艺术在被发现之时仍如同它其实是一样, 有着令人目眩的灿烂。在艺术范畴中, 质朴的原始艺术被人由衷向慕, 质朴是一种永恒价值的美学品质, 但是艺术一从人类社会实践之中萌芽, 就进入了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原始美术的艺术也从旧石器时代原始人打制的十分粗糙的石器、洞穴壁画、小型雕塑发展到新石器时代的巨石建筑, 使艺术这种特殊的创造物逐渐的体现出来。原始美术为以后的艺术发展奠定了基础。

原始美术 篇2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美术在人类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2、了解中国与西方原始艺术的多种形式。

3、探讨原始艺术与原始人观念之间的联系。

(二)能力目标: 通过对原始美术作品的认识,激发学生对远古美术的愿望及对美术的热爱。

(三)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艺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以促进学生多元情感体验和文化体验。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原始人的审美观念;美术作品对原始人的生存的意义。

三、教学准备:

1、教具:多媒体,课件

2、学具:笔记本、笔、纸 教学过程:

一、导入教学:

教师:通过欣赏教材图片,可以初步了解到原始社会人们的生活状况。原始社会的人们在条件极其简陋的情况下,掌握了较复杂的手工技术,创造出了各种形式的美术作品。除了我们看到的陶器之外,原始社会的人们还会制作些什么美术作品呢? 展示出问题:

①原始人希望他们的生活用品美观一些,如何在彩陶上进行装饰? ②我们会制作一些具有纪念意义或者对我们有重要意义的物品,那原始人呢?你觉得课本哪些范例可以说明对原始人类具有重要意义的作品?

③原始人在制作生活用品的时候,除了希望它们美观,还希望它们的造型和功能符合他们的生活要求,举例说明。

④良渚文化墓地出土的大玉琮是否说明了原始人类的某些观念和信仰? ⑤你认为中国的“龙”这种图形最早有什么作用? ⑥你认为女性在原始时代的地位重要吗?为什么?

二、新课教学:

提问:通过阅读课教材,我们可以知道原始社会的美术作品除了陶器,还包括玉器、雕塑以及岩画。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刚才提出的问题,大家能不能不能作出合适的答案。

展示问题,分别让各小组的代表回答问题,教师总结。

①原始人希望他们的生活用品美观一些,如何在彩陶上进行装饰?(彩陶上的装饰纹样,自然界的一些动植物或自然现象,用点、直线、曲线、圆形等最简单的几仃图形加以组合,创造出饱满而富有韵律感的图案)。

②我们会制作一些具有纪念意义或者对我们有重要意义的物品,那原始人呢?你觉得课本哪些范例可以说明对原始人类具有重要意义的作品?(人面鱼纹盆----是否是反映遥远的图腾信仰,玉器----原始图腾符号,彩塑女神像----渴望自身繁衍的祈愿)

③原始人在制作生活用品的时候,除了希望它们美观,还希望它们的造型和功能符合他们的生活要求,举例说明。(尖底瓶、白陶规)

④良渚文化墓地出土的大玉琮是否说明了原始人类的某些观念和信仰?(见课本14页:倒梯形的羽冠人纹是夸张变形了的人形图案。它可能是当时紧成熟的图腾形式,即以人形为原型的图腾。)展示玉琮(cóng)是中国古代最早出现的玉器之一,它与玉璧、玉圭(gǖi)、玉璋、玉璜、玉琥被称为六种玉礼器,古代人谓之为“六瑞”。

⑤你认为中国的“龙”这种图形最早有什么作用?(图腾)龙体较粗大,卷曲,呈倒“C”形,长吻微翘起,有圆鼻孔二,双目橄榄形凸起,头顶至颈背有长鬣后披,末端翘起,额及颚下有阴刻棱形网纹。龙躯光素扁圆,背部有一钻孔,可系绳穿挂。此玉龙属红山文化。其造型夸张、奇特,兼具写实与抽象手法,结构虽简洁,却满盈着生命力,质朴而粗犷,可能是某部族的图腾。

⑥你认为女性在原始时代的地位重要吗?为什么?(种族繁衍,红山文化女神像、孕)

通过以上的分析得知,在中国上古时代,促使先民创造各种形象的主要原因包括:

1.巫术。如玉琮、良渚文化墓地的?五器、彩塑女神头像。2.原始图腾。如红山文化的玉龙雕像。3.实用性与装饰性。如彩陶制品及表而装饰。4.生殖崇拜。如红山文化的孕妇像。

陶器的产生:人类制造陶器始于新石器时代,约有八九千年的历史。它是人类进化过程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创造。中国古代的陶器,以彩陶最为著名。这些彩陶或是以造型优美见长,或是以纹饰丰富引人喜爱,或者是造型和纹饰都很优美。

展示彩陶器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彩陶图案装饰纹样)。

1、分别展示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的彩陶。仰韶文化特点:仰韶文化的彩绘纹样大多画在最显眼的位置上,质朴明快,绚丽多彩。马家窖文化特点:装饰面积更大,纹样繁密,回旋多变。

2、大汶口文化 彩陶。

通过彩陶图片的展示,总结中国的彩陶的艺术特点:

1、以意写形

2、彩陶图案主要采取动的形态和格式

3、高度概括提炼的标志性图案

4、彩绘纹样与造型的完美结合

5、单纯强烈的艺术风格 然后针对彩陶的特点展示图片,然后让学生进行辨别分类。

学习活动:参考原始彩陶作品装饰纹样,装饰器皿。

学生进行创作,进一步研究彩陶纹饰的形式演变规律。

a、学生观察彩陶图案,展示一些图例。

b、定出图案的骨架。

c、学生创作。

三、对活动以及课程进行总结

①展示学生作品并评价。

②课堂小结:人类的文明是无数代人辛勤积累的结果,而原始美术就是我们现代美术的源头,原始人所创造的丰富多彩的美术作品凝聚了原始人的生存智慧以及他们的辛勤劳动。这些美术作品向我们揭示了原始人的生存秘密。通过这些原始美术作品的欣赏我们应当理解了美术这一艺术形式对于人类生存的重要意义。

原始美术 篇3

本世纪初叶, 西方与发达国家的物质生产达到了极大的繁荣后, 充实的物质生活并没有给人们带来精神上富有与充实, 相反, 机械化的大生产, 都市化的高节奏使人卷入身不由己的机械生活方式中, 金钱与物质带来的精神上的压抑与灾难, 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淡化、人与自然的疏远, 人的本性被扭曲、变形。在现代文明的异化作用下, 人对生命的意义充满怀疑与困惑。他们开始把眼光从未来转向遥远的过去, 向荒蛮的世界中去寻找未被现代化文明侵蚀、异化的原始主宰与生命的力量, 向传统文化中寻求艺术的渊源与活力。从民间美术中, 他们看到了真诚、执着、质朴、自然的感受, 看到了人类健康精神世界的体现。它似乎使人回到绚丽的远古时代, 故地的乡土本色, 唤起人类童年的回忆, 还给人失落的根基。这种返朴归真的力量, 既是对人类生命的大彻大悟, 又是对被现代文明异化的心灵的安抚。那些艺术的崇拜者们, 在冲破一切“传统”“规范”, 陷入失重状态的同时, 又从民间艺术中发现更加纯真和强有力的艺术语言——语言信息 (1) 、本能。民间美术对生命意思的表达, 体现了人类本能的生理

和心理倾向, 它比现代艺术似乎更加符合人性自然发展的规律, 它一旦被现代人用现代的眼光所选择, 便引导出一种原发的生命驱动力, 在艺术家的心目中现代文明的精神荒芜, 只有回到一个相对自然状态才能避免, 清除“异化”的最好途径是人的返朴归真, 追回失去的本能, 恢复人类精神之本。艺术只有依托这种生命中最神圣的要素——本能, 才能是最真实的, 才能找到自我与世界的一致, 从而获得对自我的认识与实现。现在一些国家的象征图象及一些现代艺术品大都是从远古的“图腾”继承演化而来的, 而“图”是国家之意, “腾”是合婚之意, “图腾”一词也就是具有“婚姻繁殖的标志的图象”的含义, 其总体意义即为民族的血缘标志。它从血缘上凝聚族人的精神, 从而形成强大统一的集体意志的自我实现。信息 (2) 、重构与自信。民间美术是以主体的认知方式和群体意识为主导的意念符号, 它在民俗活动的传承中, 从内容到形式都被一种无形的构造力量规范下来, 对于民间美术来说, 这无疑是被一种枷锁, 但对于处在同一个文化背景下的现代艺术家来说, 却是一番全新的世界。它不同于人们所熟悉并力图抛弃的“模仿”与“再现”, 它没有完整的“精美”, 迷人的“优美”, 理想的“壮美”, 而只是用最粗拙直率的方式去表达主体对客体的认知与体验, 通过简化与抽象的手段实现对世界的重新构造。在造型上, 它无拘无束, 任意取舍, 大胆变形。在构图上, 也不遵循正规正统文人画的“计白当黑”“虚实相生”的传统规范, 而是铺天盖地满幅而来, 在几乎不留空白的“实在”与“饱满”中, 体现创作者的充实与自信。在空间处理上, 常仰俯地把自然展现在一个自由的平面上, 有如在大自然中游心在玄, 又恰以神来之笔, 偶成妙品。这种对自然的重构意识, 奇妙的表现力量与无法言传的灵性正是现代艺术家及现代展示苦于追求并力图表现的东西。信息 (3) 、陌生——神奇。当历史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半叶时, 艺术进入了另一个全新阶段——后现代主义阶段。在后现代意识中。生命被视为一个积极主动的过程, 生命力的表现需要一定复杂的环境与一定程度的刺激, 渗透一切文化, 抛弃一切传统追求多样, 新奇、寻求刺激, 成为这一时期的艺术时尚。东方古老文化中的世俗生活和长期被埋没的民间美术, 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现代人心目中, 是一个完全生疏的奇特世界, 这种生疏感在人的心理上产生偏离与刺激作用, 它将人潜在的内心深处的激情诱发出来, 冲破现代人平淡、麻木的精神状态, 使生命充满生机。

与西方发达国家遥遥相对的中国, 正处在革命开放的历史转折中, 人们从被打开的国门中看到了世界, 竭力摆脱束缚民族千年的封建文化枷锁, 寻找走向世界的机遇。但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西方文化的冲击, 中国人正在面临一场命运的抉择, 人们在挣脱封建文化异化作用的同时, 是否又要重蹈西方人已经历过的现代文明的异化通路?一种文化失落后, 另一种文化是起死回生的良药, 还是新的灾难?在理想紊乱模糊与困惑面前, 一批艺术家在重新审视, 比较东西方文化的基础上, 力图寻找一个全新的稳定的文化汇合点, 寻找民族的基源。他们在吸取西方文化营养, 捕捉时代的闪光兴奋点的同时, 又回转头来, 与自己力图摆脱的文化相比较, 他们惊喜地发现, 在这从未被人正视过的民间美术中, 蕴藏着民族文化的精灵, 那些不以自然再现为自足的简体化、抽象化、理想化的形象与色彩, 带着一股纯真炽热的情感扑面而来, 撞击着人们的心灵。它似乎带有现代艺术所流行的表现性, 那些毫无技术上装模作样, 故弄玄虚的真诚、质朴的艺术风貌, 似乎迎合了现代艺术所寻求的变现手法和随意性, 那些具有强烈视觉效果的变体造型与高纯度的纷乱色彩被协调在一个饱满稳定的图形中, 这似乎又符合现代构成的原理。民间美术在中国人眼中的复苏, 是人们在进行中西文化比较后, 从另一个角度对重新认识的结果。但是, 无论从那一个角度来看, 都共同表现为一种文化回归意识, 这种回归意识不是向其原有文化圈的回归, 而是向人类文化深层意识中寻找生命动力的回归, 不是对自身文化的自我陶醉, 而是站在历史的俯视角度, 用寻找民族文化真正的基源的眼光去审视, 也不都是对这种古老的艺术形式的猎奇与玩味, 而是对艺术真谛的深层探索。

上一篇:当代表现下一篇:资源储备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