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理论(精选6篇)
“三农”理论 篇1
1 引言
党的十七大提出, 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但是中国农业人口基数大, “三农问题”不但现在困扰着我国, 以后在一定时期内依然会是我国关注的首要问题。因此我国必须解决好农民相关问题, 为早日实现小康社会扫清障碍。
2 产生的历史原因
2.1 农业文明成果包袱过大, 又没有跟上工业文明的步伐
第一生产力主导世界的时候, 我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从汉朝的文景之治、汉武盛世到唐朝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再到盛况空前的康乾盛世, 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被推到了一个又一个的高峰, 无一不使世界其他国家对我国顶礼膜拜俯首称臣。我国的农业文明成果巨大, 但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 在后面的世界技术革新中我国被落在了后面。
十八世纪中期, 西方开始了技术发展上的一次巨大革命——工业革命。在这次革命中, 西方的生产力水平得到了超乎人们想象的长足发展。在随后的几十年内, 西方国家很快就由以农业和农村为中心的生产方式转为了以工业和城镇为中心的生产方式, 城市化进程如火如荼的开展。工业总产值大幅上升, 是农业总产值永远也无法比拟的。
而此时, 中国还沉浸在自我陶醉中, 闭关自守以及不接受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使我国没有跟上西方工业革命的步伐, 导致西方列强入侵时中国似手无缚鸡之力的弱者。直到现在, 中国过于稳固的农业生产方式成为了发展的一个障碍。
2.2 农村的文化意识, 生育意识, 思想观念落后
认为“人多好办事”, 人多可以提高生产力, 但是在某个时间点已经改变了。人越多面临越贫困的境地。康熙年间实行了摊丁入亩, 将丁银摊入田赋中征收, 废除了沿袭多年的人头税。由于没有了人头税的限制, 在一定时期内这种制度的推行使得土地和劳动力这两大生产资料激增, 人的扩大再生产推动了农业的发展。但是, 当人类发展到另外一个程度的时候, 人口增长到生产资料所能承受的最高限度时, 人口的急速增长已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了, 反而成了生产力发展上的桎梏。生产资料的增长速度赶不上人口的增长速度必然导致矛盾的产生。农民过多, 耕地过少, 尤其是优良的土地。人地比开始扭曲, 地跟不上人的增长了。
低成本的人的再生产造成了低素质。农村人口中由历史沿袭下来的观念就是“人多好办事”“养儿防老”等, 因此农村多口之家处处可见。但是, 素质高的成员给家庭带来的收益远大于低素质人口再生产带来的收益。而且, 若仅仅是增加成员数量在当前的国情看来, 不但不会使家庭总产出增加多少, 反而会因为人均收益的减少而使人均生活水平大幅下滑, 家庭负担与人口数量成同方向变化。
2.3 城市化的过程中把农民割据在了农村
城市化本来可以转移大量的人口, 但改革开放30年事实证明只转移了一两亿左右。
产生此种现象的“罪魁祸首”当属1958年1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 这是中国第一次明确的将城乡居民按照“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两种略微带有等级区别的不同户籍分类。这一条例的颁布实际上就废弃了1954年的宪法中规定的“公民有迁徙和居住的自由”。固化了农民的进城限制。尤其是农民工, 有些人在城市务工长达十多年, 虽然他们有一份工作并且常年在城市居住, 但是由于户籍制度, 他们的身份根本没有得到任何认可, 待遇也就完全不同。不管在城市呆多久他们始终是农村人口, 他们依然享受不到城镇人口所拥有的养老医疗社会保障等利益。
截至现今, 中国已经进行了五次人口普查, 从下面的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城镇人口与农村人口的绝对数与相对数的变化趋势。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1953年的13.26%增长到了2000年的36.22%, 虽然从此数据看来有了很大幅度的上升, 但是从绝对数上看来, 直到2000年, 农村人口还在八亿多这个庞大的数字周围徘徊。这就表明八亿多的人口要共享少量的资源, 而数量较少的四亿多城镇人口共享基数更大的一部分资源。若能转移出来三分之二, 城乡差距就缩小了。
3 路径选择建议
3.1 改革并完善官员的业绩评价标准
要看图说话, 即人民总体的生活环境的改变;而非片面的看数字说话, 即GDP。
从我国现在的情况看来, 对农村的支助力度依然较轻。众所周知, 城市支援农村又会降低城市的发展速度, 我国近年来对农村的支持口号喊得较多较响亮, 但是与之相应的实际行动却很少, 就是因为若把一笔资金拿来支援农村所创造的价值远远小于用在城市建设中的价值。而我国评价官员政绩的现状是看数字说话, 用他在任期间GDP增长的幅度大小来评判该领导是否合格, 造成大多数官员都把“增长是硬道理”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盲目的在主城区上项目, 然而对于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就永远处于资金匮乏阶段。
而数字上显示的一个地方的GDP在某时段的增长并不能代表该地区居民的福利水平正相关的变化。因此要改变政绩评价标准, 多元化其衡量手段。例如可以以当地居住人口的幼儿入学率、高学历居民人口的比例、人们生活的舒适程度来作为其中的一些评判标准。将标准渗透到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 而不是简单的用GDP等数字片面的来展示。
3.2 解决好经济增长与社会福利总水平提高的博弈
当局者应当注意调节好农村发展与城市发展的平衡性。因为同样一笔资金, 用在城镇的建设中必然会带来更多的收益, 所刺激的生产与消费的比用来支援农村所创造的价值大很多。因此, 当局者从利益的角度当然会把资金拨给城镇。
但是仅仅追求增长不求发展的话, 人民的生活状况是不可能永远的与之正相关发展下去的。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数年来一直以两位数增长, 即使在世界遭到经济危机重创的时候中国依然保持了8%的高速度, 实际上政策的制定者是时候放缓增速而追求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注重社会福利的总水平, 给农村的弱势群体更多的财力支持。因为, 从西方经济学的角度看来, 把一元钱给穷人所得到的边际收益远比把这元钱给富人所得到的边际收益大, 因此使农村的弱势群体收入增加将使社会总体福利水平上升到新的高度。
3.3 地方政府应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在我国人地比极度扭曲的人多地少矛盾越来越尖锐的同时, 农村却出现了另一个奇怪的现象, 即大肥沃的土地因无人耕种而闲置成了荒地。大量年轻力壮的劳动力进城务工, 留在农村的都是劳动能力较弱的老人和儿童, 他们根本没有足够的能力耕种所有的土地, 因此大量的土地不得不被迫闲置下来, 使得本就很严峻的人地问题矛盾更为深重。
若乡镇企业能得到有效地发展, 其带来的效益将是多元的。首先, 农民不必千里迢迢离家到沿海城市找工作, 没有了大量涌向城市的农民工城市的交通、环境、住房压力会就有适度的缓解, 城市安全也会有较大的保障。其次, 乡镇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对就业问题的解决也较为有效。有劳动能力的农民既有了稳定的工作收入来源收入水平有所提高, 同时也留在了农村, 离土地近有时间经营土地, 使其不再闲置荒芜。再次, 乡镇企业因地制宜可促使当地经济发展, 缩小城乡差距, 使农民在养老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逐步与城镇人口享受同等待遇, 最终实现城乡统筹一体化。
3.4 严格执行计划生育的同时加强对农村人口的教育, 解决人口中量与质的问题
提高农民素质, 改变传统中与时代格格不入的思想观念, 让他们逐步采纳与时俱进的新世纪新思想, 即“家庭成员素质高低比家庭成员数量更重要”。
我们可以用不同人力资本要素的决定图来分析其中的意义。越是低人力资本要素含量的劳动供给得越多, 因此这部分劳动要素获得的收入就越少。反之, 越是高人力资本要素含量的劳动供给得越少, 因此这部分要素获得的收入就越多。以教育为主的人力资本的投资使得这种划分成为了可能, 而且使得各种人力资本在其中的流动也成为了可能。例如, 原本是属于较低水平的劳动力, 通过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可以上升到较高的水平。因此, 若农村居民能更加注重家庭成员的质量的话, 农村人口的收入将会大幅度提高。但是, 若农民延续低成本的人口再生产, 农村家庭负担会更为深重。
摘要:中国的农业文明史源远流长, 封建社会持续了两千多年的时间, 其发展的高度与深度是其他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比拟的。也正因为这个原因, 中国的农业文明地位太稳固, 造成了在世界高速发展的时候我国没有跟上其发展步伐。加之, 随着历史的演进, 我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越来越严重, 我国要用不到世界百分之七的耕地面积养活占世界百分之二十的人口, 这些问题都亟待政策措施来解决, 然而事实却显示我国的支持力度还不够。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了产生的原因以及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农业文明,土地问题,人口问题
“三农”理论 篇2
但我同时认为,学习政府工作报告精神,不仅是一种责任、一种政治任务,也应该成为一种个人需求和自觉行动。政治任务虽然是一种学习推动力,但相形之下,个人需求却比政治任务更具个人积极主动性。如果完全把学习当作一种任务来被迫完成,其学习成效就难免大打折扣。要使报告的学习真正成为一种个人需求,关键在于从心里认识到政府工作报告与我们个人的工作、生活以及幸福未来的密切相关性。因此,作为一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只有充满热情而积极的自觉学习,才能学得更系统更完整更深刻,才能把报告化为自己的思想血肉,才能更好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那么,怎么学习报告,才能不枯燥乏味,又事半功倍呢?我们知道,全国千千万万的基层政府的日常工作是报告的数据来源和基础,而这些工作经过提炼与升华后,成为了国务院的政府工作报告,又变成指导我们日常工作的指南。报告中涉及的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与我在天府镇农业中心的的工作具有非常大的相关性。因此,将其比照起来分析,对今后的工作,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下表是我作的一个粗略统计与对比。
全国加大财政投入,中央财政“三农”累计支出4.47万亿元,年均增长23.5%。加强农村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46.5万公里,改造农村危房1033万户,解决了3亿多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和无电区445万人的用电问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基本完成,全面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颁证工作,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农业农村发展的好形势,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各种自然灾害严重冲击、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供了重要支撑。
这五年来,全国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集中力量办成了一些关系农业农村长远发展、关系农民切身利益的大事。
但是报告也坦诚的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努力方向。从上表可以看到,这五年是我国农业发展最快、农村面貌变化最大、农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但是目前存在农业生产综合成本上升、农产品供求结构性矛盾突出、农村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城乡发展加快融合的态势。
今后我们必须认真执行报告的要求,必须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支持发展多种形式新型农民合作组织和多层次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逐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始终注重保护法律赋予农民的财产权利,调动农民积极性。
谈“三农”保险和“三农”发展 篇3
关键词:“三农”工作;“三农”问题;“三农”保险
中图分类号:F8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7)12-0054-04
党中央、国务院自2004年以来连续4年下发了4个1号文件,内容都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具体政策意见,可见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农”的关心程度和解决问题的决心。胡锦涛总书记指出: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们党的一贯战略思想。“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那么作为现代金融体系三大支柱之一的保险业如何顺应这种发展需要,充分发挥保险的功能作用,支持、服务和保障“三农”的发展是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保险在“三农”发展中的作用
(一)保险有利于增强农业实力
2006年我国农业产值2.47万亿元,占GDP的11.8%,农业人口7.37亿人,占比56.1%。[1]农业既是关系我国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又是抗灾害风险能力不强的“弱质”产业。农业的这两个基本属性决定了加快农业发展和加大对农业扶持力度的必要性。国家制定了对“三农”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等多项支农措施。这应该包括发挥保险的功能作用以服务“三农”。多年来国内外的经验证明,农业保险是国家保护农业发展,稳定农村经济,确保粮食安全的有效工具之一。
首先,保险为农作物和农企、农户财产提供保险保障,有效地转移农业风险,充分发挥保险的经济补偿功能和在农业生产中减灾防损的作用,避免农户和农企因灾返贫、因灾破产,起到财政和民政部门所难以替代的作用。其次,国家可以通过对农户保费补贴、对保险公司经营费用补贴和对再保险公司的补贴等鼓励农业发展的保险政策手段,引导和指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市场化、产业化进程。其三,农业保险是世界贸易组织农业协议中“绿箱”政策的一部分,也是世贸组织框架下世界农业政策的重要走向之一,在规范国际农产品贸易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要研究和用好这个方向标,促使我国农业稳健地走向世界市场,减少不必要的贸易摩擦。其四,保险公司可以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相互配合,共同支持“三农”。如规定投保农业保险的农民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的,可以得到贷款的优先权和享受利率优惠等,形成支农的长效机制。其五,通过分保方式,将农业保险的风险在国内国际再保市场上有效转移,减小风险集中度。
(二)保险有利于新农村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协调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推动农村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文明发展道路。保险通过其资金融通和社会管理功能,可以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一方面,保险公司在经营中筹集了有长期稳定来源、金额巨大的资金,这些资金可以随着保险资金运用渠道的扩大直接或间接投向农业生产和农村基础设施等项目,支持新农村建设。保险业和银行业进行深层次的合作,共同为农户和农企提供贷款及保险服务,解决资金短缺问题,也为防范金融风险多设了一道屏障,使保险起到应有的作用。另一方面,保险作为风险的经营管理者,参与社会风险管理,用商业手段转移、减少和化解诸如民事和经济纠纷等社会矛盾和问题,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新农村建设。
(三)保险有利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我国13亿人口,7.37亿在农村,解决农民问题最根本的是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要求最迫切的问题,从最容易见效的事情抓起,切实让农民得到实惠。当前农民最需要解决的是看病贵、看病难、小孩上学难(除义务教育)、养老难等问题。虽然国家正在加大农村合作医疗建设力度,也逐步在农村推开养老等社会保障制度,但这个过程毕竟比较漫长,在短时间里解决不了堆集多年的问题。据统计,2006年全国1451个县(市、区)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农民人数达到4.1亿人,参合率80.5%。[2]另外,我国已经有25个省区市和2133个县建立农村低保制度,低保对象达到1509万人,未建立农村低保制度的地区也普遍实行了农村特困户定期定量救助,救助人数近730万。这是个良好的开端,是国家重视“三农”、解决农民问题的成果。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即使农民的参合率和参保率达到100%,也只能满足他们最基本的保障要求,不能满足每家农户和每个农民更高层次的保障需求。而商业保险作为社会保障的补充机制将长期存在。这种现代生活风险管理最基本、最有效的手段贯穿着人的生、老、病、死的全过程,并将在广大农村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农民和进城务工者可以根据各自的收入情况和自身需求购买小孩教育、意外伤害、健康医疗、计划生育、养老等险种,或其综合型保险,分散风险,解除后顾之忧。也可以通过购买理财、分红、投连等产品,安排好家庭生活,谋划未来,逐步提高生活水平。
二、“三农”保险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
“十一五”时期,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三大任务:一是确保粮食等农产品有效供给,具体目标见表1;二是确保农业增收和农民持续增收,农民收入年均增长5%以上,增加农民培训和就业机会,鼓励自我发展;三是确保农村社会和谐发展,农业布局趋于合理,结构优化,养殖业占比达50%,加快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产值之比超过1.5:1。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饮水、能源、道路、居住、通讯等条件。这对保险业来说是个很好的发展机遇期。
“十一五”期间,国家将继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如投资1377亿元继续退耕还林工程。[3]农村教育2181亿元,主要用于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建设农村公路1000多亿元,基本实现全国所有乡镇、东中部地区建制村通沥青路或水泥路,西部地区基本通公路。投入超过300亿元建立与农民收入相适应的县、乡、村三级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解决农民看病难问题和鼓励计划生育。[4]2006年投入农业综合开发资金366.4亿元,用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和促进农民增收。这种投入是前所未有的,巨大的投入一定会带来巨大的变化,需要保险提供服务和保障支持,给保险业提供一个巨大的业务拓展空间。
我国保险业发展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与经济社会发展相比较,我国GDP世界排名第四位,但保费收入排名仅第11位。从保险资产占金融业总资产的比重看,我国仅占3.8%,远低于发达国家20%-30%的水平。我国的保险深度和密度不仅落后于发达国家,而且落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世界平均保险深度为8%,我国为2.7%,世界排名第42位,世界平均保险密度为512美元,我国为47美元,世界排名第72位。我们的差距如此之大,“三农”保险更不容乐观,截止2006年,农业保险保费收入8.5亿元,仅占全国保费收入的0.15%,而且覆盖面极小。所有这些既是差距,也是潜力。
三、探索中国特色“三农”保险路子
从各国的经验和我国实际情况看,“三农”保险完全交由保险公司市场化运作,存在“公司保不起,农户买不起”的问题,业务难以发展,起不到应有的功能作用;如果都由国家承担,风险太大,国力难以承受,这既不现实,也不可能。为此,需要国家、公司和农户的共同努力、各司其职,建立起政府政策主导、公司加强服务、多主体市场化运作、多渠道支持的“三农”保险模式。
(一)政府的政策主导
1.立法支持。尽快制定《农业保险法》等有关“三农”保险的法律法规,从法律上界定“三农”保险的性质、组织形式、基本目标、经济原则、业务范围、资金运用、政府支持方式、巨灾保险的补偿及投保人、被保险人、再保人的职责和义务等,使经营者和监管者有法可依。法律可以规定对国计民生和重要物资生产一定规模以上的农户和企业进行强制保险,也可以对损失重大的某个自然灾害进行强制保险,如地震、洪水等。可对农业巨灾保险进行明确规定,并要求投保人必须购买巨灾保险,才能追加购买其他保险。
2.政策支持。国家可以通过税收、利率、信贷政策等经济手段,制定国家“三农”保险计划,提出相应配套措施。如美国《农业保险修正案》中所规定的:不参加政府农作物保险计划的农民不能得到政府诸如农产品贷款计划、农产品价格补贴和保护计划等其他福利计划。从而能更好地调整农业发展方向,优化农村经济结构,推广农业新技术,满足农民的保险需求,引导保险业又好又快发展。此外通过给农户的保费补贴,给保险公司的经费补贴和再保险公司的补贴,调动农户和保险公司的积极性,逐步扩大业务领域,持续健康推进业务发展。
3.管理支持。我国农业具有自然灾害多、受损面积广、风险大的特点,往往在大灾到来时,农业受害是首当其冲的,如海南省2005年“达维”台风造成全省116亿元的损失,农业的损失就达84亿元,占72.4%。因此需要政府设立巨灾风险资金,安排再保险,有效转移巨灾保险风险,否则任何地区和公司都难以承担巨灾损失,难以做到尽快恢复生产和生活。“三农”保险在我国才刚刚起步,农民对保险知识了解不多,保险意识不强,接受保险业务的过程缓慢,这需要各级政府发挥组织领导的资源优势,宣传保险知识,发动农户参保,协调解决问题。
(二)保险公司要加强在“三农”保险中的作用
1.增加保险产品和覆盖率。从保险险种看,应根据农业收获的季节性和农民收入的不确定性等特点推出缴期灵活、缴档多种、保费低廉、广覆盖、保障适度的适合“三农”的产品。2007年中央财政拨付10亿元在6个重点产粮省份开展保险试点,为农业保险迈出关键性的一步。但全国不能一刀切地规定统一标的物、统一补贴比例和服务对象,而应结合各省市区的不同情况选择最主要的农作物作为农业保险标的物,再根据各级政府的财力及补贴情况来确定保险的对象、标的物和业务范围进行试点,逐步推开。对于农村和农民保险业务的开办则完全按照商业化运作来拓展业务领域。
要不断创新产品,遵循市场有需求、保险公司保得起、农民买得起和成熟一个推出一个的原则,不断地增加保险险种,满足“三农”不断增长的需求。理想的状况是保险市场也像商品超市那样摆满琳琅满目的保险产品,如农业保险、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保险、农户及农企贷款信用保险、雇主等各种责任保险、意外伤害险、健康险、养老险、房屋险、农机具保险、水利保险等,让“三农”能很方便地买到自己需要而满意的产品,实现由“要我买”到“我要买”的转变,真正使农民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灾有所补。
2.加强对“三农”的服务力度。一是将保险机构网点延伸到业务有需要、管理跟得上的基层,增加从业人员,壮大保险营销队伍,基本上实现县县有网点,乡乡有业务员。二是切实转变重销售、轻服务的经营理念,树立一切为“三农”服务,一切依靠“三农”的思想,与农民打成一片,想他们之所想,急他们之所急。如在有条件的地区增设定点医院,方便客户体检和治疗,开展上门或设流动站收费和送赔,变被动等待为主动服务。坚持杜绝无理拒赔现象,及时查勘理赔,将爱心和温暖送到千家万户。三是加强保险知识宣传和诚信教育,让每个保险从业人员认识到诚信是保险业的生命线,个人的诚信行为与公司经营、与行业发展息息相关。保险业诚信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并通过散发宣传册、张贴资料、开展业务咨询,在广播、电视、电影等媒体上广泛宣传保险知识,使广大农民了解保险,懂保险,用保险,使保险在“三农”中起到应有的作用。
(三)多主体参加市场运作
我国地域辽阔,地区差异大,涉及面广,人员众多,主要农作物分布不一,“三农”的生产生活状况差别大,保险标的种类繁多,生命规律各异。在现阶段还不能考虑成立一家专业保险公司统筹办理“三农”保险业务,也不可能指定某家商业保险公司统一办理业务。应把“三农”保险定位为因地制宜按市场化方式运作。各省市根据不同情况,允许农业专业保险公司、商业保险公司、互相保险公司、地方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合资或外资农业保险公司以及保险中介机构多个主体参加,在政府主导、政策支持这大框架下办理“三农”保险业务,鼓励在公平透明前提下竞争、创新,给“三农”提供周全、个性化的优质服务,使农业这个“弱质”产业和农民这个弱势群体得到扶持和关怀,得到实惠,更好地体现党的“三农”政策。
(四)争取社会多渠道支持
“三农”工作是全社会的事业,需要各方面力量的广泛参与和支持。“三农”保险也一样,除政府主导、政策支持、保险业积极推进外,社会各界、各行业和部门的关心支持是十分重要的。“三农”保险所涉及到的部门、行业很多,如财政、税务、金融、农业、林业、水务、民政、气象、教育、卫生、交通等等,需要支持的方式也多样化,如财政补贴、税收优惠、金融扶持,水务、气象等部门的技术指导和帮助。
(五)农民自愿原则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在“三农”保险中除国家规定强制保险之外,其余的业务都应属于商业保险范畴,都应尊重农民的选择,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能强迫农户和农企购买“三农”保险。
参考文献:
[1] 《中国统计年鉴》.
[2]我国明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试点将扩大[DB/OL].http://www.hkwb.net/html/2006/12/19/10924.html.
[3] “十一五”期间我国投资1377亿继续退耕还林工程[DB/OL].http://www.gov.cn/jrzg/2005-11/17/content_100718.htm.
论中国共产党“三农”理论的特点 篇4
一、党对“三农”理论的探索具有主动性、战略性和时代性
党领导集体在对解决“三农”问题的认识上始终保持积极主动姿态和高屋建瓴的眼光。党不是在广大农民的压力下, 而是着眼于解决“三农”问题, 着眼于中国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 着眼于中国发展战略的需求, 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使他们参与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来。党总是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 根据不同历史阶段的实际需要, 对马列主义“三农”理论进行创造性的运用和发展, 解决中国的“三农”问题。毛泽东的“三农”思想是根据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需要形成的。民主革命时期, 毛泽东运用阶级分析法把农民分成不同阶层, 制定了土地革命路线, 调动了农民及积极性, 实现了国家的独立。建国后, 毛泽东领导广大农民进行了土地改革运动, 引导农民走集体化道路。邓小平在总结毛泽东在探索“三农”问题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基础上, 在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大背景下, 必须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实施改革开放的政策。在这样的背景下, 邓小平根据国情并结合外国的经验, 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三农”思想。20世纪90年代, 江泽民审时度势, 针对国际上经济全球化成为普遍趋势和我国在“三农”发展新阶段所面临的新问题, 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理论。进入新世纪, 科技进步日新月异, 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深化, 发达国家的科技优势、经济优势和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给我国“三农”已带来很大影响, “三农”问题已成为制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现代化建设的瓶颈。胡锦涛在新形势下, 在科学发展观的统筹下, 形成了新的、系统的“三农”思想。
二、党的“三农”理论具有科学性、继承性和创新性
党的“三农”理论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的, 因此党的“三农”理论才能在实践过程中保持正确的前进方向, 即使有过错误、偏差, 在科学思想的指导下也能及时发现错误并纠正, 从而使得“三农”问题得到很大程度上的解决。纵观党历代领导人的“三农”思想都是一脉相承的。他们都十分强调“三农”的地位和作用, 科技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强调乡镇企业的发展, 要加强城镇化建设, 坚持对农村的改革, 减轻农民负担, 增加农民收入, 实现农业现代化等等方面。党的“三农”思想在一脉相承下不断发展创新, 与时俱进。毛泽东的“三农”思想, 在继承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上, 结合我国具体国情, 形成了许多新思想。建国后, 毛泽东又创造性地在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提出“先合作化, 后机械化”, 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从互助组到初级社, 最后发展到高级社, 完成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 最大限度地调动农民的积极性。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的“三农”思想, 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农”思想。确立了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农业生产责任制。1990年, 他又创造性地提出“两个飞跃”思想, 这一思想给我国农业如何从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指明了道路和前进方向。江泽民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坚持继续深化改革。他提出了两个转变思想, 即经济体制要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变革, 经济增长方式要有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而且“农业发展也要靠两个转变,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他特别强调要以德治农与依法治农相结合, 使农民的权益置于法律的保护之下, 同时要推进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坚持“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十六大以来, 胡锦涛又提出了一系列系统的新的“三农”理论。针对“三农”问题的日益加剧, 胡锦涛把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他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理论, 自2006年起废止农业税, 结束了两千多年农民种田交税的历史, 减轻农民负担, 采取多种措施增加农民收入, 出台一系列政策, 保护农民合法权益, 在处理工农业关系上, 提出了“两个趋向”理论。党的“三农”理论在科学思想指导下, 不断创新、完善和发展。
三、党的“三农”理论的形成具有历史反思性和开放性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善于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政党, 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和完善。正如邓小平所说“历史上成功的经验是宝贵财富, 错误的经验, 失败的经验也是宝贵财富”。在对“三农”问题认识处理过程上, 新中国成立后, 毛泽东提出一系列正确主张, 但由于毛泽东晚年左倾错误思想的影响, 他的正确的解决“三农”问题的思想并未得到很好的贯彻和落实, 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导致国民经济的停滞不前。“文革”结束后, 以邓小平为首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深刻反思和总结, 确立了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体的双层经营体制, 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党不断总结历史经验教训, 形成了适应各个时期的“三农”理论。党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和反思, 保证了党在探索“三农”理论过程中做到头脑清醒、思路清晰、目标明确, 从而真正解决“三农”问题。在总结和反思的同时, 党也十分关注国外在处理“三农”问题上的经验教训。“三农”问题不只是我国独有的问题, 而是一个全世界都普遍存在的问题, 1956年2月,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论述中提出要借鉴苏联经验教训, 处理好国家同农民的关系, 缩小剪刀差, 发展以农、轻、重为序的国民经济等, 江泽民也明确指出要充分利用对外开放的有力条件, 更多一些利用国外资金、技术, 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对于国外成功的经验, 党始终以开放的姿态科学吸纳、博采众长。
四、党解决“三农”问题的过程具有复杂性和艰巨性
中国共产党对解决“三农”问题的探索是一个随着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过程。新中国成立以来, 党领导集体在探索解决“三农”问题过程中在理论上努力创新, 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三农”理论;在实践中虽有过曲折徘徊, 但克服困难取得了巨大成绩。“三农”理论为未来中国解决“三农”问题指明了前进的道路和方向, 但由于“三农”问题的形成既有历史因素也有现实原因, 既有内部因素也有外部因素的原因, 因此在实现过程中就会有许多复杂因素成为阻力, 这就决定了“三农”问题解决过程中具有复杂性和艰巨性。党应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继续以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 及时应对内在或外在因素的挑战, 这样才能克服困难, 完成使命。
“三农”理论一直在探索中不断创新、发展和完善。历经几代领导集体的不懈努力, 已经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三农”理论体系。“三农”问题能否成功解决, 直接关系着国家的稳定, 关系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兴衰成败。坚信在党的“三农”理论指导下, “三农”问题定会解决, 社会主义新农村定会建成,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必定会实现。
摘要: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大国, 无论是在民主革命时期, 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三农”问题一直是中国共产党关注的核心问题, 是关系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问题。“三农”包括农业、农村和农民, 在党的不懈努力探索下, 已逐渐找到了适合我国国情的“三农”理论体系。党的“三农”理论具有主动性、战略性和时代性;历史反思性和开放性;科学性、创新性和系统性以及复杂性和艰巨性的特点。
关键词:试论,“三农”理论,特点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关于农业若干问题的部分论述[M].北京:农业出版社, 1983.
[2]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
[3]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7, 1999.
“三农”理论 篇5
自从辛亥革命以后, 中国一直处于一种动荡的战乱之中,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救国救民于水火就成为中国的有识之士的首要任务。探索真正适合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也日渐的突显出来, 从孙中山的失败到早期的中国共产党的失败, 无不说明失去农村这一广阔的革命田地, 革命必站不稳脚跟, 而且注定要失败。毛泽东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之上, 立足于中国的国情, 充分地肯定了中国农村, 农民在中国革命道路上的重要作用, 形成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毛泽东在秋收起义失败后率余部进军井冈山, 在罗霄山脉中段建立起了第一个革命根据地, 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第一颗火种。从此毛泽东在土地革命, 发展根据地, 创建红军, 武装斗争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的思路。经过长期的探索, 思考, 终于找到了一条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的道路, 这就是:将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入农村, 在农村开展游击战争, 进行土地革命, 建立红色政权, 把落后的农村变为先进的革命根据地。以次为依托, 去反对依托城市进攻农村的敌人, 并进而以农村包围城市。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循着这条道路进行了28年的坚苦卓绝的革命斗争, 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完成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任务。这是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第一次伟大实践。
结果证明, 这条建立在中国历史和现状上的以农村包围城市, 以广大人民为依托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理论是正确的。毛泽东曾深刻的指出:“只有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 才能认清中国革命的对象, 中国革命的任务, 中国革命的动力, 中国革命的性质, 以及中国革命的前途和性质。就是说, 认清中国的国情, 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根据。”革命尚且如此, 建设时期的我们更离不开农村, 农民。随着“三农”在发展扮演的不同角色, 中国的发展也呈现不同的状态。
概括的说,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 农民一直在中国的发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虽然在表面上看上去没有重工业那般的轰轰烈烈。“三农”问题经过这么多年的积累演变, 已经不在是一个重要的经济问题, 而且也是一个重要的政治问题。
中央提出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粮食是基础的基础”一度时期中国的农业有了很大的发展, 但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和文化大革命使农业生产受到了极大的破坏。
众所周知, 中国的快速发展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以后, 我国的农业发展也不例外。1984年, 我国的粮食生产登上了8000亿斤的高峰。但从1985年起, 我国的城乡战略有所改变, 国民经济收入分配的格局又开始向城市倾斜, 工作重心向城市转移, 农村改革的力度开始削弱了。1985年。农业减产7%。从此农业的形势时好时坏, 时晴时阴, 又走上了曲折发展的道路。有关专家把改革开放初期所执行的“改革开放, 农村先行”这一战略称为第二次“农村包围城市”, 但这一次农村改革没有取得全面的成功。具体的原因是, 在农村现代化还尚未真正展开的情况下, 就迅速且超前的将整个的改革开放重心转移向城市, 又一次犯了“急性病”。我们还没有深刻的认识到农村改革, 农民的生存状态对城市改革和整个改革开放的决定性意义, 没有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 而是屈从于中国根深蒂固的“城市偏向”和“城市情结”。
我们可以看出“三农”问题已经由最初的土地问题为主到改革前的以粮食问题为主, 再到农民就业问题, 城乡差距问题, 农民负担问题等在内的综合性问题。我们知道最初的“三农”问题是由不合理的制度设计所造成的, 是经过长期的积累, 演变, 和发展的结果。现在“三农”问题已经影响到我国的社会稳定、农村的发展, 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党的执政基础。我们必须用科学发展观来认识和分析和研究“三农”问题, 这一问题已经由实践的问题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也不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而且也是一个重要的政治问题。几经周折, 我们党和政府终于认识到“三农”问题的重要性, 而且理论界也给予了极大的关注。
“三农”问题的解决需要从农业, 农村, 农民之外来解决, 通过多与, 少取, 放活等多种途径来机解决;要有城乡统筹观念, 全面意识, 长远眼光, 和战略思维;要坚持可持续的, 统筹兼顾的, 和谐的, 以人为本的发展观。需要共同推进城市化, 工业化和农村现代化。
现在, 我们国家党和政府给予了农村, 农民, 和农业以极大的关注和支持, 不论是从政策上, 还是资金上都给予了很大的倾斜。免除农业税, 提高农村的医疗保险卫生事业, 加强农村基层建设, 让农民享有应有的政治权利。革命战争年代的“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在某种程度上还在给于我们以很大的启示, 不论在发展的哪个时期, 我们都应该尊重我们的国情, 实事求是。我们的国情依据始终是我们制定政策的根本依据, 正确的估量和对待“三农”问题, 使广大的农村成为新时期中国腾飞的坚强后盾!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2]《中国共产党七十年》主编胡绳中共党史出版社.
[3]《当代马克思主义》主编王新礼山东大学出版社.
[4]《三农问题的过去, 现状和未来》主编荣兆梓吴春梅.
[5]《中国的根本问题九亿农民何处去》作者李佐军中国发展出版社.
围绕“三农”贴近“三农” 篇6
那么, 县级电视台记者该如何围绕“三农”工作实践“三贴近”呢?
在报道“三农”工作情况时能反映出国家的有关“三农”政策, 广贴“三农”
利用电视新闻报道“三农”, 应传播宏观信息, 在对县农业部门、各乡镇党政机关开展工作和农民生产生活进行报道的同时, 能够传播宏观信息, 能够反映出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三农”政策方针, 所谓“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电视新闻以它可变的小视窗上演“三农”工作的方方面面, 利用图像、声音、文字等组织元素去记录现场, 推动新闻叙事。记者亲临现场用最佳的位置、视角、距离去获得准确的、真切的、独特的资讯, 以最直接、最朴素的方式报道新闻事实, 准确、有据、公正、客观, 让“三农”状况得到摹写, 丰富观众对“三农”的感知, 进而引动农村干部对“三农”政策的普遍贯彻落实等积极行动, 使事实、思想、感情的发布变得平易流畅、水到渠成。宣传报道“三农”人物事件只是一种形式, 其主题、灵魂、统帅是宣传报道国家的“三农”政策方针, 因此, 材料的选择、使用都应以表达主题的有效性来确定。
搞好深度报道, 长贴“三农”
深度报道的对象往往是有代表性的重大题材, 它是在事实性和调查性报道的基础上所作的解释性、充分性报道, 思维之宏观、题材之重要、占有材料之丰富、理性之充足等可想而知, “容量”是相当大的。只要详尽占有系统资讯对事件进行综合、立体的分析和科学的调查, 就能用长镜头、广角镜对系统中的人、事、物作全方位的立体报道, 从而产生强大的冲击效应, 详尽地、多侧面地、多角度地展开事件, 达到深度报道的目标。画面和解说相配更能满足大众的期盼和需求, 显示出电视媒体的独特优势。
笔者怀着对“三农”工作的高度关注和对农民兄弟的真挚感情, 曾对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的农业发展新格局进行过深度报道。商水县作为豫东平原的农业大县, 人口上百万, 经济却欠发达, 商水农业还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阶段, 基础设施还比较落后, 生产力水平还不高, 农业增收幅度缓慢。因而收集材料时, 用战略的目光去审视, 在摄像、动笔时, 则需要寻找亮点。经过反复分析, 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找到了正面宣传的突破口, 才得以有条不紊、逐层进入地进行深度报道。
优化区域布局, 发展特色农业。要把镜头对准具有特色的、区域优势明显的特色农业, 对准区域化布局与规模化生产的结合点, 对准“有特色、上规模”的农业结构调整的路子。
调整产品结构, 提高产品竞争力。笔者在采访中发现, 商水县要改变落后的农产品结构, 引导农产品生产向“品种优良、品种多样, 既有丰富的营养, 又有安全保障”的方向发展, 使产品结构与消费结构相适应。这就要求把镜头对着优良品种的选育, 品种的开发、引进和改良,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发展绿色食品等方面。
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 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笔者认为应主要从科技下乡入户, 建立农技推广队伍, 利用多种形式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 开展技术咨询, 农技服务110等方面着眼, 去采写农民接受和运用新品种、新技术的能力。
加强市场体系建设, 搞活农产品流通。搞好这一方面的报道, 就要从该县为市场建设营造宽松的法制环境和政策环境着手。
发展旅游农业, 产生巨大的综合效益。笔者先后去该县的魏集白鹭森林公园、练集美人指葡萄园、黄寨名贵花木场等处采访, 感触颇深。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培植龙头企业, 推进农业产业化。笔者把镜头对准了农村养殖专业合作社和种植专业合作社, 特别是聚焦特色种植园区和规模养殖场, 了解到不少乡镇将规模狭小、经营分散的农户有效地组织起来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 这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立于不败之地的基本保证, 这种经营组织机构的调整也是农业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内容。
感受现场短新闻的采写
笔者在县级电视台从事新闻采访工作10多年, 常常深入有关“三农”新闻事件正在发生的现场, 拍摄、采写有较高新闻价值、现场感强、短小精悍的现场短新闻。笔者努力做到宏观在胸、微观在握, 对现场环境和人物情态进行细致入微的拍摄, 广角镜头与特写镜头交替使用, 在中间适当插入目击者或当事人的话语, 引用农业部门公布的数字, 使报道既灵活、受人青睐, 又具有权威性。
2009年秋收时节, 在商水县魏集镇党委有关同志的陪同下, 笔者不失时机地走进该镇许寨牧业公司秸秆收购现场, 惊喜地看到:从省道217线到许寨牧业公司大门口100多米的路上, 满载玉米秆的农用机动三轮车、四轮车和架子车排成长龙, 公司院内的秸秆粉碎机正在飞快地运转着, 员工正忙着称量玉米秆、粉碎玉米秆、堆放玉米秆。收购的玉米秆堆积如山, 蔚为壮观。笔者在现场, 采撷现象与事实, 用耳朵去听、用眼睛去看、用鼻子去嗅、用心灵去感受体验, 以自身去感受实录现场的事件、氛围等。由于在现场, 笔者看到了农民出售秸秆和牧业公司收购秸秆、储存秸秆的全过程。在报道中, 笔者尽力回避抽象与概述, 追求形象与精彩, 让电视观众如临现场, 有立体、鲜活的感受。